社会老龄化原因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55:14

社会老龄化原因篇1

根据联合国的数据,到2050年,全球老龄人口将增加到近20亿,而60岁以上的人口也将超过15岁以下的青少年人数。由此可见,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世界性潮流,而我国在1999年的时候,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经达到1.32亿,占总人口比重超过了10%,这也标志着我国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且目前已经成为世界上老龄人口比较多和人口老龄化程度比较高的国家之一。由此可见,人口老龄化问题已成为发达和发展中国家共同面对的挑战之一。

一、关于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的探讨

目前,大部分学者通过分析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认为中国步入人口老龄化以来,老龄化发展加速,且进程很快。如刘思敏(2011)认为,我国的人口老龄化快于西方的原因在于中国近三十多年的人口计划生育的政策,使得人口生育率长期低于人口的更替水平。徐文杰(2011)则进一步认为,经济发展水平的状况决定了老年人口分布的状况,因此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人口老龄化也相对比较严重。

二、关于我国人口老龄化特点的研究

1、“未富先老”。大多数学者认为中国具有“未富先老”这样一个显著的特点。“未富先老”是邬沧萍教授首先在20世纪80年代首先提出,他认为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总人口和老年人口都占世界的五分之一,又由于中国长期积贫积弱,在改革开放前我国的GDp还不到世界的1%,中国人口庞大,并且又迎来加速老龄化阶段,是典型的“未富先老”的国家(2006);田雪原(2010)则认为在21世纪的今天,“未富先老”的特点始终伴随着我们,制定人口老龄化发展的政策等,必须考虑到这样的特点的制约和影响;冯慧阳(2011)基于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认为“未富先老”的特点是更加明显的,经济发展水平的速度赶不上人口老龄化的进程。刘士杰和原新(2011)则把“未富先老”认为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2、“未备先老”。另有一些学者认为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具有“未备先老”的特点。如李建民,杜鹏等学者(2006)则认为“未富先老”并不是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本质特征,中国当前的老龄人口问题也是和“未富先老”无关的,并指出老龄化挑战的真正含义是“未备先老”。而穆光宗等(2011)则认为人口老龄化除了具有“未富先老”的特点外,还具有“未备先老”,“孤独终老”的特点。

3、区域发展不平衡。有些学者认为我国的区域发展不平衡也是人口老龄化的一大特点。如王志宝,李国平等(2013)通过分析了近20年的人口面板数据,认为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区域差异较大,且和经济发展状况的关联性比较高,认为经济发展是推动人口老龄化的重要的因素之一。

4、其他特点。其他学者则从自己的角度提出了人口老龄化的其他特点。如钱凯(2010)认为人口老龄化除了具有以上两个特点外,还具有老龄人口总量“多”,老龄人口的增速“快”的特点。史佳颖等认为(2013)人口老龄化在微观层面上表现为少子老龄化,因此中国的老龄化还具有典型的少子化特征。

三、关于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研究

大多数学者认为,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在21世纪共分为三个阶段。如徐文杰(2011)认为,2001—2020为快速老龄化阶段,2021—2050为加速老龄化阶段,2051—2100为稳定的重度老龄化阶段。穆光宗(2011)则指出,人口老龄化将伴随着21世纪的始终,而且2030—2050年是中国人口老龄化最严重的时期。

而有的学者则从其他角度提出了我国未来的老龄化趋势研究。如贾云竹等(2012)是从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女性化的趋势研究出发,认为随着我国未来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女性各个年龄段死亡风险的进一步降低,未来我国老年人中的女性化程度将会逐渐深化。

四、关于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因素研究

大部分学者认为我国的人口老龄化是两个方面的作用结果:一方面是生育率降低,另一方面是我国人均寿命的延长。如孙一(2010)认为人均寿命的延长,出生率下降是造成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最主要和最直接的原因。但是学者对这两个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的看法确不尽相同。如吴红乔(2010)认为少子化是我国发生人口老龄化的根本原因,而我国少子化的直接形成原因是由于生育率的降低;何建宁(2010)在对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计量分析和回归分析之后,认为影响人口老龄化的主要因素是生育率,而人口密度又是影响生育率的根本原因。

有些学者则从其他的角度分析了人口老龄化的形成原因。如原新等(2009)采用假设模拟的方法再现了1982-2007年人口发展进程,考察了相关人口学变量:生育率、平均预期寿命、人口惯性作用对人口老龄化的影响,结果发现在这三个变量中,人口惯性作用的贡献率为最大,为56.06%;马骁骁(2010)则通过实证分析证明,在造成人口结构老龄化的原因中,经济水平和生育政策是两个最为显著的影响因素,并认为即使中国实施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经济增长对人口老龄化的促进作用仍要大于政策因素,但与国际相比,经济因素起到的作用仍相对较小。

五、关于我国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社会的影响研究

(一)经济层面。一些学者认为人口老龄化对国民收入分配、消费、储蓄投资、劳动力供给和劳动生产率、中国长期经济增长等经济领域带来一定的影响。

1、关于人口老龄化对国民收入分配的影响。李军(2013)认为人口老龄化改变了经济活动中的劳动力和非劳动力人口的数量比例,从而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经济的供给和需求,最终影响了整个经济的运行。何奇等(2012)认为人口老龄化正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正从积极因素转向消极因素,因此中国应当逐渐降低财政支出的规模,可将更多的财政资金分配到我国的公共教育领域。

2、关于人口老龄化对消费的影响。在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研究中,有关人口老龄化与消费需求的研究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王金营等(2006)通过中国自1978年以来的时间序列分析,将人口年龄结构引入了标准消费人的消费函数中,发现人口老龄化对消费水平、消费规模、消费结构均有影响,并且发现随着老龄化程度的提高,会使人均收入提高所带来的消费水平增加速度减小,老龄化也会降低未来消费水平和比率;王森(2010)在将人口的年龄结构引入消费函数的基础上,采用中国的数据进一步解决了消费函数可能存在的伪回归问题,使模型对现实的解释方面更加具有说服力和可靠性。于潇等(2012)利用包含人口年龄结构的消费模型,分析了人口老龄化对消费的影响,并实证分析和讨论了中国的消费函数,对人口老龄化和消费之间关系做了进一步的研究。

3、关于人口老龄化对储蓄投资的影响。学者们对人口老龄化对储蓄投资的影响的观点不尽相同。大部分学者认为根据生命周期理论,老年人口比重的相对提高会导致国民储蓄率的降低。如杜本峰(2007)认为人口老龄化会使中国储蓄率和投资率下降,从而加大了资本积累的不确定性,影响了金融市场的稳定,进而导致经济发展出现系列波动;刘永平和陆铭(2008)则以中国家庭中的父母自利性假设为出发点,得出老龄化程度的提高使储蓄率下降的结论;而李中秋,王朝明(2013)同样认为中国人口老龄化对储蓄率有负效应,且由于未富先老,城乡倒置的老龄化状况,使得人口老龄化对储蓄率的影响方面更加复杂。

有些学者不完全认同人口老龄化对储蓄率的负效应或者程度。如唐东波(2007)借助于一个简单的两期叠代的模型,揭示了人口老龄化一般会使得居民的最优储蓄增加的结论;王森(2011)则基于VaR模型的方法,使用了1979-2009年的数据,对我国的人口老龄化对居民储蓄率的影响做了定量分析,结果发现人口老龄化虽然对居民储蓄率有影响,但影响程度并不大,贡献率仅占1%左右,而居民收入增长率和通货膨胀率反而对居民储蓄率的影响比较大;毛毅(2012)则区分了当期和上期的老年人口抚养比对人均居民储蓄的影响,他是运用地区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当期的老年人口抚养比对人均居民储蓄的影响为负的,而上期的老年人口抚养比对人均居民储蓄并没有显著影响;黄润龙(2012)认为多种经济社会因素影响了居民储蓄水平,而人口老龄化是是通过社会经济变量来间接影响储蓄水平,而且认为,老年人因为消费减少及我国家庭结构的变化因素,会导致储蓄随着老龄化而增加;朱礼华,赵志勇(2013)运用中国的省级面板数据和日本的有关方面数据,针对老龄化的储蓄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人口老龄化的储蓄效应具有阶段性的特征,并且中国近20年来的经验数据也表明,老年人口比率的上升提高了国民储蓄率,但是预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将会展现出类似于日本的人口老龄化储蓄效应,即人口老龄化将降低国民储蓄率。

4、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力供给和劳动生产率的影响。一般而言,人口老龄化会导致劳动力短缺,降低劳动生产率。但有的学者认为,针对我国具体的情况,我国虽然已经进入到人口老龄化的阶段,但是目前我国还没有出现劳动力短缺的情况。如祁峰(2010)认为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生育年龄的人口多,一段时间内并不会出现劳动力短缺的问题,但国家政府方面应该积极防范。并从老年人口与青年人口的状况对比,认为人口老龄化会降低劳动生产率。

5、关于人口老龄化对中国长期经济增长的影响。大多数学者认为人口老龄化不利于中国经济的长期增长。如彭秀建(2006)运用“中国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对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宏观经济后果进行了量化分析,发现中国人口老龄化将通过劳动力的负增长以及由此导致的物质资本的低增长来减缓中国经济增长速度;陆铭(2008)认为长期经济增长将随着老龄化增强而下降,但如果加快人力资本积累速度,将会大大地减缓对经济增长的不利影响;齐传均(2010)则从三个角度进行了实证分析:人口老龄化将导致劳动力供给下降、人口老龄化不利于资本形成、人口老龄化将削弱全要素生产力,分析认为,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方面的不利影响是不容置疑的。

6、其他方面的影响。吴帆、李建民(2010)从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的代际关系影响角度,认为人口老龄化加深了社会代际关系的变化,从而使劳动力市场方面、社会公共资源分配方面、社会养老保障和待机利益关系格局等具体的方面都呈现出一些新特征;刘辉煌等(2012)利用因素分解和动态面板的实证分析,认为中国近年来人均碳排放量增加的原因是人口老龄化,并且人口老龄化和碳排放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

(二)社会层面。另有一些学者认为,人口老龄化同样也对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社会领域产生一定的影响。如田雪原(2007)认为随着老龄人口数量的增加,用于养老金及医疗支出的数额和比例也随之增加,从而使得政府财政压力增大,政府预算中用于支持经济发展的工业支出则紧缩,必然不利于经济社会的发展;童玉芬等(2008)针对北京市的人口老龄化状况,就北京市人口老龄化对社会保障支出的影响做了定量关系分析,认为人口老龄化与社会保障支出水平成明显的正相关的关系,并预测了北京市未来的人口老龄化趋势及变动对社会保障支出的影响;林森,张军涛(2013)认为人口老龄化会对医疗保险产生影响,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参保人员的结构老化,二是医保“隐形债务”的增加,三是医疗保险基金支出的增加,并参照了国外医疗保险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经验,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其他影响:包玉香(2012)从人口老龄化对区域经济的影响角度出发,以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为基础,将人口老龄化因素引入了该模型中,得出人口老龄化对区域经济的效应具有双重效应—正效应和负效应等一系列结论。陈卫民,张鹏(2013)从人口年龄结构如何影响通货膨胀的角度出发,将人口结构引入一个生产者最优化模型当中,并经过实证研究,认为当老龄化程度较高时,老年人口比重上升会推动通货膨胀率上升。

六、评述和建议

1、国内学者对我国的人口老龄化现象以及老龄问题的研究已经取得了相当丰富的理论成果,然而,他们的观点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例如,有的学者提到我国的人口老龄化存在着严重的区域间的不平衡,但是他们在分析这种不平衡的时候,并没有讨论区域间的人口迁移(流动)对人口年龄结构的影响。

2、有关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社会的影响研究是大量学者研究的重点,但是大多数的研究集中在定量分析和描述性分析的基础之上,定性分析的研究相比国外而言,还不是特别充足。

社会老龄化原因篇2

1.老龄法制体系属于社会法体系

自罗马法以来,法被二分为公法和私法,但近代以来市场经济不断出现的弊端,使得不少学者认为在公法、私法所对应的国家利益和私人利益外,还存在着社会公共利益,这就是社会法所要调整的内容。而老龄法制是要保障相对弱势的老年人群体得到法律上更多的救济和保障,它所对应的并非绝对的国家利益或纯粹的私人利益,而系社会公共利益,因而主要属于社会法体系的范畴。老龄法制体系是一个形式概念,其构建目标并不在于形成一个“老龄法典”。老龄法制体系构建是在老年人群体扩大、老年人社会权益易受侵害的社会背景下提出的,它要求为老年人的各项基本生活权利乃至发展权提供更多的法律保障,其含义是丰富的,也体现在经济法、劳动法、教育法等不同的法域之中。

2.老龄法制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确立老龄法制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有利于保证老龄法制体系的统一与完善。社会法的基本原则为国家干预私人领域的原则、基准法的原则、附带条件的普遍性原则、权利和义务不对等原则、无过错原则、严格责任原则以及非等价交换原则等,①这些基本原则也适用于老龄法。《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也为老龄事业的发展确立了六大原则,即老龄事业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立足当前与着眼长远相结合、政府引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相结合、统筹协调与分类指导相结合、道德规范与法律约束相结合,这些均具有较大的借鉴和指导意义。然而,在老年权益保障与老龄法制体系构建的过程中,最突出的三个问题是覆盖面、筹资模式和纵向发展步骤,所以,下列相应的三个原则地位凸显并具有总纲的作用:第一,普遍覆盖原则。我国尚存在老年人权益保障的不平衡现象,而普遍性原则要求赋予每一名老年人平等享受社会保障的权利。始于2000年的法国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目的是让每个人享受医疗健康保险,从而使每个人都坚信的“医疗面前人人平等”的理念得以实现,而德国养老保险更被誉为是一项全民性的保险。尽管社会保障建设应当与经济发展水平相衔接,但是老龄法制所涉及的是欠缺劳动能力、生活质量易恶化的老年人,不同于失业保险等其他社会保障制度,因此,有必要建立覆盖全体国民的老年保障制度,“区分保底原则”应当被否定。第二,国家责任与社会自治相结合原则。国家责任是老龄法制体系建设成功的基础,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年老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国家发展为公民享受这一权利所需要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而从20世纪末世界各国的老龄法制改革浪潮中可以看到,受制于政府财政压力,鼓励社会自治发展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因此,老龄法制除了调整政府老龄社会事业以外,还应当促进其他社会资源的引入。第三,中央和地方相互发展原则。我国结构复杂而衔接微妙的地方法制颇具本国特色,在宏观政策出台前,带有实验性质的地方“试点模式”已经成为中国的特色经验。目前主要体现为中央与地方两级的社会保障法律体系,其特征归结为:中央定原则,地方管操作。而当未来我国经济的二元性逐渐消退、地域差异日益弥合时,这一两级老龄法制体系应分阶段过渡为统一于中央的社会保障法体系,逐步实现全国平等。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地方在老龄法制体系中的作用是逐渐消失的,相反,法律意识的发展和实现往往来自于地方政府的循法制法。为此,国外学者也在探讨目前的老年人法的来源都集中在联邦或州政府,而市政等基层的法规范存在着巨大的空白,这已经在现实中给老龄事业的发展带来了阻碍。

二、中国老龄法制体系构建的本土资源

学术界关于法律构建模式的选择长期存在着现代化模式、本土资源论与后现代主义三大不同进路的争论。老龄法制构建是在社会最基本单元———家庭结构发生变化的情况下进行的国家干预,对于社会传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充分利用本土资源,成为老龄立法理论和实践的多数派观点。

1.法制因素

我国老龄法制的内容散见于众多的法律法规之中。新中国成立之初到1978年之前,国家主要通过政策、文件的形式逐步建立了与计划经济相适应、以“国家全保、企业负担”为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使老龄法律制度呈现出政策主导的特点。改革开放后,本着便宜的立法指导思想,根据社会需要分别制定了法律依据。例如,在社会保险中,分别针对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和农村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等,由国务院先后制定了一系列行政法规,而由于这些法规又将大量的具体规定权授予地方,使得老龄法律制度的内容体系极为庞杂。在老龄化现象日益突出和老年人权益保障的社会需求日益增长的形势下,我国于1996年颁布了《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但该法主要强调的是对老年人基本权利的保障,并没有具体涉及老龄社会事业发展等问题,相对于老龄化社会问题的广泛性,其依然只是老龄法制体系众多分散法律法规中的一个。在此背景下,构建老龄法制体系之前,有必要分析现有法制资源,实现立法上的前后衔接,破立适当。

2.社会因素

半个多世纪以来,由二元经济社会结构所决定,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制定和财政投入也一直呈现城乡二元态势。据统计,1999年全国社会保障支出1103亿元,其中城市支出占88.6%,农村支出占11.4%(而这11.4%主要是提供给农村的优抚安置人员),城市人均413元,农村人均14元,相差29.5倍。不得不说,这一差别对待的社会保障制度又进一步拉大了城乡差距。在这种背景下,有学者认为应对农村养老保险单独立法,建立家庭养老、土地保障和社会保障相结合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不过,笔者赞同如下观点:在我国城乡和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和贫富的悬殊将在相当长一段时期继续存在的背景下,坚持基础养老以城乡一体化为取向,以多层次养老为过渡手段,似乎更适合在一定程度上缓和城乡的矛盾。

3.经济因素

发达国家的老龄化进程长达几十年至100多年,如法国用了115年,瑞士用了85年,英国用了80年,美国用了60年,而我国只用了18年(1981—1999)就进入了老龄化社会,且老龄化呈现速度加快的趋势。当我国老龄浪潮来临之际,人均收入只有1000美元左右,而在其他接近这一人口变化的国家里,人均收入大体上要比我国高出3倍。早期西方福利国家应对老龄化问题,基本采取了国家为主的三方责任模式,对于老龄化进程相对较短的美国,近来则体现了国家、社会和市场的多维解决方案,重视市场的作用。但是,在“未富先老”的社会现实下,我国没有充足的财力提供全部国家供养,因此老龄商业和居家养老的发展具有显著意义,其中非政府组织的资金援助功能更加有待深入发展。

4.文化因素

较强的家族和家庭观念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特点之一。家庭养老的优势,正如清人方承观所言,“官之为民计,不若民之自为计,故守以民而不守以官;城之专为备,不若乡之多为备,故贮于乡而不贮于城”。传统的家庭养老因其稳定性、延续性和充分性,成为风险市场下现代养老的最后堡垒,坚固而可靠。传统并不是一种反对当下和进步的遗留物,而是处于当下之中并作为当下的一部分而存在,传统家庭养老的保障地位在当今社会虽有下降趋势,但却一直保持着独立存在的价值。

三、中国老龄法制体系构建的主要内容

《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对老龄事业已经制定了比较广泛的总体目标。在法制领域,针对不同的调整对象,本文拟分别从国家为主的老龄社会保障事业、市场为主的老龄商业,以及家庭和个人为主的家庭养老三方面进行论述。

(一)关于老龄社会保障事业的法律制度

长期以来,我国学者将社会保障事业归纳为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和社会优抚,但是也有学者认为社会救济应该分为社会救助和社会补助两种;①本文认为此观点符合当前市场经济趋势,故予以采纳。其中,社会保险是老龄法制构建的基石,而由于社会优抚自成体系,且适用范围狭窄,本文不作论述。

1.老年社会保险制度

老年社会保险制度是国家通过立法和强制手段形成一定的社会消费基金,针对老年人基本生活和可能发生的生存危险而建立的事前预防和事后补偿制度,是老龄法制体系中最核心的内容,主要包括养老保险和老年医疗保险。

(1)养老保险法。我国企业职工的养老保险制度是20世纪50年代初期建立的,在1958年和1978年作了两次修改。1991年国务院制定《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确立保险费的社会统筹、扩大保险范围、实行职工个人缴费制度和进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试点。1995年《国务院关于深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通知》在世界首创了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建立了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促进了养老保险新机制的形成。而后,又针对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不统一、企业负担重、统筹层次低、管理制度不健全等问题,于1997年制定了《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也要求进一步扩大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要逐步扩大到城镇所有企业及其职工。城镇个体劳动者也要逐步实行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其缴费比例和待遇水平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2010年颁布实施的《社会保险法》第一次确定了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的目标并规定了异地转接办法。长期以来,我国的养老保险一直局限于城镇居民,在农村养老保险方面,1991年民政部制定颁布《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确定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要由县(市)以上政府颁布办法并组织实施,资金的筹集要以个人缴纳为主,但实践效果不尽如人意。在地方试点探索的基础上,国务院于2009年《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指导意见》,确立从农村实际出发,低水平起步,个人、集体和政府合理分担责任以及政府主导和农民自愿相结合的原则。基础养老保险具有基础性,未来目标应当是实现百分之百的覆盖率。在基本养老保险的资金管理模式方面,目前养老保险资金运行的不透明和亏损危险也需要着重考虑。有学者主张建立政府的养老保险计划、法定的企业补充养老金计划、个人和家庭自愿的补充性退休收入保障计划等至少三个层次的养老保险制度,同时由现收现付制向部分积累制过渡。未来需要重构保险基金风险中的政府责任和社会责任。

(2)老年医疗保险法。我国医疗保险制度也是在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但是存在着医疗资源严重匮乏、覆盖面过于狭窄以及待遇差别较大等问题。1992年《深圳市社会保险暂行规定医疗保险实施细则》是我国职工医疗保险的开端,经过“两江模式”①的试点,1998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规定:退休人员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个人不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对退休人员个人账户的计入金额和个人负担医疗费的比例给予适当照顾,基本医疗保险原则上以地级以上行政区为统筹单位,也可以县级市为统筹单位。另外,针对城镇非从业居民无医疗保险的问题,国务院于2007年颁布《关于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并在2007年和2008年分别确定79个和229个城市试点。关于农村医疗保障制度,2003年国务院转发卫生部等部门《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意见》,规定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实行不分年龄、一体对待的运行方案。同时,原则上以县级区域为单位进行统筹,条件不具备的地方,在起步阶段也可采取以乡(镇)为单位进行统筹,逐步向县级区域统筹过渡。尽管截至2010年,其覆盖率已达到80%以上,但仍然存在着社会满意度低、保障水平低和程序制度过于烦琐等问题。我国的医疗保险未针对各老年人的特殊性给予区别对待。由于老年人疾病存在着以慢性病为主、发病率高的特点,有人建议将老年医疗保险独立出传统一体化的医疗保险,以强化对老年人的照顾。在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上,有代表提出了《关于加强老年人医疗保险制度建设的提案》,并已由国务院交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会同卫生部办理。而在医疗保险地方统筹模式下,北京、上海等地对于老年医疗保险已经有所尝试。目前我国建立了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农村医疗保险三项制度,建立独立的老年医疗保险制度需要与现有制度进行恰当的衔接。

2.其他社会保障制度

(1)老年社会救助制度。老年社会救助在解决老年人极端贫困等困难上有着其他制度不可比拟的优势,可以起到最低保障和应急的作用。老年社会救助主要体现在最低生活水平保障、住房救助、灾害救助和司法援助等诸多方面。目前正在广泛讨论的《社会救助法(征求意见稿)》描绘了我国社会救助体系的总体框架,包含生活救助、专项救助、临时救助和其他救助四类,共计十余项。由于社会救助是国家和社会对依靠自身努力难以满足其生存基本需求的公民给予的物质帮助和服务,具有广泛的一致适用性,故不必单独建立老年救助法。但是“征求意见稿”并没有考虑老年人的特殊性,这一点应当引起注意。老年人面临的客观身体状况决定了其在社会救助中的需求必然更加迫切,所以应当在一定程度上确立老年人在社会救助中的优先地位。

(2)老年社会补助制度。老年社会补助也称“老年社会供养”,是在出现通货膨胀、法定节假日和其他老年人生活水平消极下降的情况下由社会给予的经济补助,它是在一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逐步建立的制度,是老龄保障的较高层次。在财政转移支付更多体现公平的社会要求下,对于老年人这一特殊群体,在经济水平发展的不同阶段,有必要渐进建立老年社会补助法律制度。

(3)老年社会福利制度。老年社会福利是指根据老年人自身特点和老年人特殊的需求,由社会提供给老人的物质和精神等方面的社会服务。②在改革开放前,我国老年社会福利在国家计划的控制下,被分割成财政价格补贴、民政老年福利和企业或单位老年福利三大单独的板块,缺乏协调性和稳定性,同时不具备社会福利的开放性特点。目前,高龄补贴已经成为各地现行老年福利中的通行制度。但是,对于不同群体采取不同政策的办法,造成了多极分化现象,有违社会公平。立法是各项社会政策、措施赖以存在的根基和前提。老年社会福利的完善是老龄法制体系的最高层次,但也需要在每一个阶段进行积累式的发展。老年社会福利的内容具有多样性,但主要应当包括: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服务,为老年人提供医疗、康复和保健服务,为老年人提供文体娱乐和再学习的条件,支持老年人志愿工作实现老有所为,保护老年人参与社会发展等其他合法权益。

(二)关于老龄商业的法律制度

中国老龄产业协会将老龄产业的企业经营范围归纳为养老服务、医疗康复、金融保险、生产制造、产品流通、科研教学、护理培训、文化旅游、经营管理等,概而言之,可分为老年服务产业和老年产品生产业。

1.关于老年服务产业的法律制度

200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老龄工作的决定》鼓励充分利用现有设施,积极兴办不同形式、不同档次的老年福利院、老年护理院、老年公寓、托老所等,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文化熏陶、护理和健身等多方面的服务。其还规定,老年服务业的发展要走社会化、产业化的道路,鼓励和引导社会各方面力量积极参与、共同发展老年服务业,逐步形成政府宏观管理、社会力量兴办、老年服务机构按市场化要求自主经营的管理和运行机制。为了保证上述政策得到贯彻,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同年了《关于对老年服务机构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对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个人等社会力量投资或捐赠兴办的福利性、非营利性的老年服务机构实现税收优惠。当前的政策优待对象限于福利性、非营利性的老年服务机构,这不足以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进入老年服务产业。因此,应该在制度上重视对于营利性老年服务机构的扶持、规范与引导。

2.关于老年产品生产业的法律制度

老年产品生产业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专业性,自21世纪以来方为国家所重视,《城市道路和建筑无障碍设计规范》《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等最早确立了部分老年产品的生产规范。《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完善老龄产业发展的信贷、投资等支持政策,鼓励社会资本投入老龄产业,引导老年人合理消费,培育壮大老年用品消费市场;促进老年用品、用具和服务产品开发,拓展适合老年人多样化需求的服务项目,打造一批老龄产业知名品牌;积极开发符合老年需求、适合老年人年龄特点的旅游产品,完善老年服务设施建设和特色服务,规范老年人旅游服务市场秩序;研究制定老年产品用品质量标准,加强老龄产业市场监督管理,疏通老龄产业发展融资渠道。老年产品存在着供需的尖锐矛盾,同时,在老年产品质量标准、老年产品生产企业优惠待遇等方面都有着很大的完善空间。

(三)关于家庭养老的法律制度

社会老龄化原因篇3

人口老龄化是中国需要面对的重要社会问题,低出生率和低死亡率加快了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的速度,目前中国社会经济还处在相对薄弱的条件,中国社会经济正在全面深入改革,在此背景下,人口老龄化制约了中国的发展,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是中国发展所要面临的首要难题。现如今农村老龄化的水平已经超越了城镇,成为老龄化最为严重的群体,再加上农村缺乏完善的养老保障制度,在人口老龄化的情况下必定会出现许多问题,探索新型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对解决中老龄化问题和对中国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1人口老龄化的概念

人口老龄化是指在总人口的比例中,老年人的比例比年轻人的比例要高,而且这个比例在不断增长,也就是老年人的数量相比年轻人的数量增加的快。导致人口老龄化的主要原因是出生率的降低和死亡率的降低,出生率降低导致年轻人的增长速度变慢,死亡率降低导致老年人的增长速度变快,因此人口的老龄化就这样出现了。中国老龄化出现的原因有两个,首先是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导致出生率降低,然后是医疗条件的提高,使老年人的死亡率下降,这样我国的老龄化现象就出现了。

2中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的现状

2.1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城镇

中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三分之二,与城镇人口相比农村老年人口的规模比较大[1]。随着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城镇与农村出现老龄化程度不平衡的情况。总的来说,城市人口老龄化程度居中,城镇人口老龄化程度最低,而农村最高。农村老龄化程度高于城镇这一现象,在全国各个地区都很普遍,农村的老龄化问题不仅仅体现在程度高上,老龄化的速度也是最快的。这种现象的形成原因是流动人口和迁移人口的持续增加,而人口流动的主要方向是从农村流向城镇,流动人口的主要是年轻人,这是由于农村劳动力由农村进入城镇工作引起的。

2.2不发达地区农村老龄化比发达地区慢

人口老龄化在各个地区也存在很大差异,各个地区的条件对人口老龄化有直接影响。例如,经济的增长、医疗卫生条件、社会发展水平、生育状况等。经济发达的城市人民的生活水平普遍较高,计划生育政策实施顺利,人口的增长缓慢,导致出生率下降的快,再加上发达地区医疗条件好,老年人的死亡率也很低,所以导致发达地区老龄化程度严重。而情况与之相反的是不发达地区,由于思想落后,计划生育政策难以落实,人口出生率并没有降低太多,在加上医疗条件差,老年人的死亡率比较高,所以这些地区人口老龄化程度较低。

3中国农村人口老龄化发展的趋势

中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发展态势逐渐呈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如果单纯的从死亡率和出生率来比较,城镇地区人口的出生率和死亡率低于农村地区,那么老龄化程度应该高于农村,但实际上,人口迁移是导致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城市的主要原因。农村的年轻人大量的迁移到城市,减少了农村年轻人的数量,却增加了城镇年轻人的数量,这一社会现象,使城镇老龄化程度得到缓解,而农村老龄化程度变的更加深。

4中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

农村老龄化程度的加快,给农村养老保障带来了压力,处理好农村养老保障的问题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以及农村的发展,为建设新农村打下基础。家庭养老虽然是传统的养老方式,各方面的条件也很合适,但是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加重家庭养老的负担;另外土地养老保障功能弱化;还有就是进城农民的养老问题困难。农村的另一个养老保障制度,五保户制度也存在问题:供养资金不足;敬老院作用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也有很多待解决的问题,例如:管理水平低;覆盖面小、共济性差;制度不稳定;保障水平低;政府财政支持缺乏。这些因素加大了国家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困难。

5农村应对老龄化的策略

由于新的养老保障制度还没有建立,面对农村的养老保障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去改善当前农村制度所存在的问题是很有必要的。

5.1为家庭养老提供支持

可以对家庭实行资助,政府对有老人的家庭给与一定程度的资助,保障老人的正常生活。一方面是实物资助,另一方面是住房与土地保障,这为老年人解决了住房难的问题。

5.2积极鼓励农民参与社会养老保险

由于中国农民的思想比较落后,大多数农民的养老观念还存在于传统观念中,对于养老保险这种现代化的养老保障制度很难接受,因此引导农民从传统的养老保障转变到现在的社会保障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5.3政府加大经济支持力度

国外发达国家的养老保险的资金主要由政府出,个人只需要出小部分,由于中国的国情,目前中国农村的养老保险主要依靠个缴费,这导致在经济不发达的农村,农民的积极性不高,如果政府能够加大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投入,就能更好的发展农村养老保障事业。

5.4加强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法制建设

确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法律地位,加快农村社会保障立法的速度确保农村当地的社会养老措施都是有法可依,为农村养老制度提供法律上的条件,有了法律的支持,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稳定性也得到提高。

社会老龄化原因篇4

一、问题的提出目前,广东省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阶段,老年人口已超千万,约占户籍总人口的12%,人口老龄化形势严峻。研究表明,广东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时间比全国早,老年人口递增的比例也比全国高,面临的形势不容乐观。我们认为,为缓解人口老龄化高峰所形成的各种需求“高峰”,政策设计和调整应该未雨绸缪,采取积极多样有效的措施,支持和鼓励社会力量、市场力量甚至公民个体的力量参与和推动老龄事业发展。现实表明,虽然老龄产业或老年产业的概念经常出现在新闻报道或学者文章中,但是,老龄企业认定、老龄产业优惠政策等却如同空中楼阁,至今基本没有实质性、可操作性的支持老龄产业发展的政策或措施出台。各地老龄企业发展处于“自发秩序”状态。由于缺乏政策支持和社会认同,老龄企业发展步履维艰,很难吸引到足够的社会投资,专业研发人才也不足。在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下,老龄产业的发展远远落后于老年群体的需求,难于承担缓解人口老龄化挑战的责任。与现实中老龄产业支持性政策缺失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学界关于老龄产业发展思路或对策的研究成果显得丰富。然而,文献梳理表明,已有研究成果体现三个特点:一是许多学者谈论中的老龄产业主要显现为养老服务业,所以老龄产业发展思路实际是养老服务业的发展策略;二是大多数学者都已经意识到老龄产业存在诸如界定不清、政策支持缺失和市场规范与标准缺失等问题,但提出的建议却是宏观和务虚的,缺乏可操作性政策建议;三是对于当前老龄产业的分析,呈现现状梳理多,问题归纳多和国外经验借鉴启示多的特点。这就表明,既从宏观角度又从微观角度深入剖析和制定老龄产业发展策略是当前学界和政界应该关注的趋势。本文在实证访谈和文献梳理的基础上,结合广东省老龄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勾勒了老龄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分析探讨了老龄产业发展的宏观与微观策略。二、老龄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由于自然规律———每个人都会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意味着在发展老龄产业中应当贯彻“以老人为本”的理念思想。为此,广东省老龄产业发展应以邓小平理论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和谐社会和幸福广东为目标。同时,从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特征和人口老龄化的实际进程出发,认真维护和执行有关老年人权益的法律法规,有效满足老年群体的多样化需求,提高老年群体的生活质量。其三,加强政府扶持引导,激励和支持市场力量和社会力量,扩大和强化专业人才培养,鼓励老龄产品科技创新,推动多元主体联合协作,推动老龄产业发展壮大,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安康蓝图。老龄产业的发展,必须立足于基本国情和广东省的基本省情,使老龄产业的发展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改革开放排头兵的地位相匹配,不仅要充分利用以改善经济发展环境,还应通过老龄产业自身的发展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产业转型升级。因此,我们认为,发展老龄产业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一是政府扶持与社会参与相结合。当前,老龄产业发展总体处于“初始”状态和结构不平衡状态。总体上说,老龄产业需要政府扶持和主导推动,但有些发展较好的领域则亟需社会力量参与和推动。只有发挥好政府和社会各自的优势,才能有效促进老龄产业的发展;二是品牌塑造、标准制定与实现产业化相结合。当前,老龄产品缺乏知名品牌,同类产品或服务业没有行业标准,导致客户对老龄产品或服务的质量认同存在不足,影响产业化拓展。需要说明的是,除以上发展原则之外,发展老龄产业还要践行统筹规划与突出重点相结合和调整产业结构与产业转型升级相协调的原则。三、发展老龄产业的策略分析为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推动广东省产业转换升级,调整产业结构,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新优势,广东省必须制定有效策略,全面推进老龄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使老龄产业的发展速度与人口老龄化的进程相协调,实现和谐社会,构建幸福广东。(一)建立老龄产业发展法规,制定老龄产业发展规划,鼓励多元力量参与缺乏相关的总体规划,是制约广东省老龄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尤其在产业市场培育和老龄产业开发方面,缺乏相关的产业指导,缺乏政策性支持和扶植,使老龄产业长期处于“自发秩序”状态。因此,广东省政府应尽快对全省老龄产业发展进行“顶层制度设计”,使全省老龄产业发展有一个有效的制度环境依托和制度原则,可成立由发改委、民政、财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商、税务、物价、银行等部门组成的老龄产业发展委员会,指导老龄产业的战略规划与发展。同时,省政府在制定社会经济发展规划时,应强调和重视发展老龄产业。在各级发展计划部门制定投资计划、安排投资项目时,应当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老龄化趋势,逐渐加大对老龄产业特别是老年服务业的投入,推动老龄产业的不断拓展和健康发展。第一,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制定相关的鼓励、扶持、引导老龄产业发展的法规和条例,如《老龄产业促进法》、《老龄产业管理条例》、《老龄产业管理办法》等,为老龄产业发展提供制度依据和规则支持。第二,制定和实施老龄产业发展规划。广东省政府应当尽快制定老龄产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明确产业发展的目标、重点领域和实现这些目标的手段、政策机制,并据此制定鼓励和引导老龄产业发展的相关优惠政策。地方各级政府应将老龄产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发展总体规划,并设立相关考核指标,以便于监管和进行绩效评价。第三,鼓励和强化多元力量参与老龄产业发展。当前,老龄产业之所以发展缓慢,除了政府政策支持和优惠措施缺失的原因外,参与主体单一和弱小是重要原因之一。首先表现在政府对老龄产业发展支持不足,建议强化政府在发展老龄产业中的主导性作用。目前,老龄产业总体而言属于微利行业,市场发育不够,产业化程度低,需要政府扶持。为此,政府应给予老龄产业税赋政策优惠。对符合老年人需要但利润较低的产品,可以在税收上进行优惠或者减免;对老龄产业在土地使用、用水、用电、用气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政策性照顾;可研究实行老龄特种产业或产品财政补贴政策,为保障老龄产业持续运营和健康发展提供有利条件。其次表现在老龄产业协会缺位,故应强化老龄产业协会作为行业管理服务机构的平台功能。为此,各地成立老龄产业协会,构建老龄企业交流的平台,牵头组织老龄用品推介会和老龄产业博览会,并利用平台优势宣传老龄产业发展和品牌老龄企业,拓展老龄产品的知名度和信誉度。再次是社会组织发育不足,应有效鼓励社会组织参与老龄产业发展。为此,在政府购买社会服务和服务社会化、市场化潮流中,政府应该制定有效政策鼓励社会组织发展。#p#分页标题#e#(二)构建老龄企业鉴定、评估与管理服务机构,规范老龄产业行业标准,制定和执行老龄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第一,成立或界定统一的老龄企业准入认定、资质鉴定、经营评估与管理服务的机构。广东省各级老龄企业协会作为行业管理和协调服务的组织,可拥有界定老龄产业中的生产企业或服务机构的功能,为老龄企业提供资质认定、管理评估、信息与咨询服务等,使“真正”的老龄企业得到相应的优惠与扶持。同时,制定老龄企业监管规则,定期对老龄产品生产企业或服务提供机构进行年度检查,动态地监督与评估这些企业的经营活动和经营资质。第二,制定和规范老龄企业产品质量与服务提供标准。老龄企业产品和服务质量与水平的高低关系到老年群体的切身利益,为此,必须有效规范老龄企业和老龄服务机构的发展,保障老年消费者的权益和老龄产业市场竞争的有序性。第三,制定和执行老龄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我们认为,必须发挥政府的主导性作用,加大对老龄产业发展的投入,尤其是扩大对养老服务提供机构的财政支持、项目补贴或服务购买。同时,有效制定和强力执行老龄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各级政府可在财力允许的范围内,对养老服务机构提供用地优惠、床位补贴、税收优待和服务购买等,降低养老服务机构的运营成本,吸引更多社会投资。王洪梅认为,在项目审批方面,对申请报批的老龄产业项目,相关部门应当在法律法规许可的范围内,简化立项和审批手续。在税收方面,根据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的有关文件精神,可给初涉老龄产业的企业机构自开业之日起,减免或免征企业所得税若干年;在公用事业收费方面,应努力降低从事老龄产业机构的支出费用,尽量减免有关行政性征收费用。如:人防工程使用费、养路费、环保费、卫生费、基础设施配套费、自来水、电、气的增容费等费用。[1](三)以老龄产业园区建设推动老龄产业发展,以连锁经营等方式促进老龄产品市场发展第一,以老龄产业园区建设推动老龄产业发展。各地应因地制宜构建“老龄产品与服务园”或“养老公寓园”等,实现老龄产业聚集,促进老龄产品的研发和创新,形成规模效应,推动老龄产业发展。同时,以社区为中依托,构建和鼓励发展老年家政服务、老年家庭医疗护理、老年教育、老年旅游等服务业。第二,以连锁经营等方式创建灵活方便的经营方式,践行品牌战略,保障老龄产品质量,拓展老龄产品市场。企业在针对老年市场的具体分销策略上应以增加老年人的便利,尽量接近老年消费者为主线,在老年人较集中的居住区,开设老年专柜、老年专卖店、老年便利店等,为老年人提供商品介绍、购物、咨询、上门服务、电话预约购物等服务[2]。(四)加强宣传,转变观念,营建老龄产业发展的社会环境和文化第一,加大对发展老龄产业的舆论宣传力度。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如社区宣传栏、宣传小册子、电视等媒体公益广告、免费讲座等加大对发展老龄产业重要性、紧迫性及发展态势的宣传,使政府、企业、社会和公民个体都对老龄产业形成感知,增强全社会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策略认知和为老服务的自觉性,为老龄产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第二,引导老年人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老年群体之所以不敢消费,除了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之外,重要原因就是节俭储蓄以备未来养老。实际上,消费也可以成为一种补充养老方式。例如,一些商家和旅游企业合作,积极开展体验销售游或夕阳真情微利销售游,使老年群体在轻松的游玩中体验老龄产品或服务的品质和企业诚信,从而改变老年人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意识,使老年人轻松消费和放心消费。第三,消除社会投资主体对老龄产业发展前景的迷茫认识和认知误区,构建投资老龄产业的信心。当前,许多企业家认为老龄产业没有前景,利润微薄,缺乏产业集群优势,结果投资者少,老龄产业发展缺乏投资的有力支撑。但是,产业发展演变的历史启示告诉我们,老龄产业兴起和发展是人口老龄化阶段的必然要求。巨大的老年群体将创造一个巨大市场消费需求,为未来老龄企业发展提供无限商机和巨大潜力。同时,企业家必须清楚,任何产业的发展壮大都是时间积累的产物,都是政府支持、远景规划、制度创新、技术研发、观念转变和市场培育综合作用的结果。所以,老龄产业发展必定是一个较长的过程,但它潜力巨大,前景光明。(五)加强老龄产业理论研究,注重理论研究与产业政策的衔接。同时,着力老龄产业专业人才的培养,合理利用老年群体自身的人力资源优势产业发展离不开理论研究、专业人才和专业知识的支撑,老龄产业的发展也不例外。第一,加强老龄产业理论研究,并重视老龄产业理论研究与产业政策的衔接与应用。我们认为,必须按照老龄产业成长规律来制定老龄产业发展的政策。当前,就广东而言,老龄产业发展还处在“自发秩序”的阶段,零散而弱小,亟需政府产业政策的积极支持。但是,理论研究表明,老龄产业政策涉及多个学科理论,当前学界对老龄产业发展与其产业政策之间的运行机理、方式与作用规律等方面的研究极不深入,必须进一步的探索与分析,形成较为系统的理论认识和政策框架。只有这样,才能制定有效而切实的老龄产业政策,推动老龄产业的发展。第二,着力老龄产业专业人才的培养和相关职业培训。国外老龄产业发展的经验表明,专业人才培养和支撑是老龄产业发展的有力基础。早在1976年,美国开设老年学课程的学校就达1275所,其中27%是大学。80年代初期,美国社区学院中有三分之一至一半开设一门或数门老年学课程。[3]相比而言,广东省目前尚无院校设有老年学专业,不能适应实际需要。因此,应积极鼓励有条件的高等院校和职业教育机构设立社会福利、福利工学、养老管理与服务、老年护理、老龄产业开发和社会工作等专业,培养适应当前老龄产业发展需求的专业人才。同时,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高等院校、职业教育机构、医院和疗养院等部门,大力开展老龄服务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老龄服务人员的素质和技能。对各类社会养老机构的从业人员,要实行职业资格认证制度,持证上岗。在这方面可向日本学习。从业人员的专业化不仅是老龄产业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老龄社会和老龄产业发展的需要。1987年,日本国会通过了“社会福利师和介护福利士法”,并于1989年进行了这两项国家资格的首次考试。社会福利师主要为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和日常生活提供咨询和指导,参加考试的人员须具大学以上学历并选修过相关的专业课程(如无选修过专业课程则需在培训中心接受1年以上的培训),或大专以上学历并有2~3年以上的实践经验、而且在培训中心接受过6个月至1年的培训。介护福利士主要为老年人提供具体的介护和日常生活服务,只需高中以上学历并在培训中心接受过1~2年的培训就可取得这项国家资格,但如无高中学历则需有3年以上实践经验并通过资格考试。结果表明,大量的专业化的社会福利师和介护福利士以及大量拥有资格的家政助手等不仅为老年人提供了较高质量的服务,也从“人的资源”方面满足了相关行业发展的需要。[4]这些都有力地支撑了日本老龄产业发展,从而有效地回应日本老龄化趋势加重所形成的挑战,保障了老年群体的生活质量,满足了老年群体多样化的需求扩张。#p#分页标题#e#第三,合理利用老年群体自身的人力资源优势。笔者访谈广州友好老年公寓所获取的事实表明,该机构在老年服务方面有一套有效的制度设计与安排。该机构引导和吸纳在该公寓养老的老年人中身体健康、服务能力强的老年人组成老年服务志愿者,利用他们的闲暇优势、健康优势、服务优势和年龄优势等,为更加年长、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志愿服务。同时,等这些老人进入服务对象的“状态”时,他们也将得到同样的服务待遇。这种做法形成一定意义上有效的、可持续的老年“互助”服务模式。(六)优化养老保障制度,大力发展社区养老服务业,构建“资金+服务”的养老保障制度体系第一,优化养老保障制度,提高养老待遇,改善老年群体有效购买力。现实表明,老龄产业发展,尤其是养老服务业的发展有助于完善养老保障体系结构。有效的养老保障制度安排能消除老年人消费的后顾之忧,有助于调整老年群体的消费习惯和消费模式,提升老年群体的消费能力,扩展老年群体的消费需求和消费规模,从而为老龄产业发展拓展空间。同时,研究表明,老年群体的疾病风险大,因而医疗开支较大。因此,政府必须加大对老年医疗保障制度的投入,加强老年群体的医疗保健和疾病预防。第二,大力发展社区养老服务业。除少数老年人有条件入住养老机构外,大多数老年人一般都是居住在社区,因而老龄产业发展也应落根社区。养老金只是解决了老年人“购买力”的问题或生活经济保障的问题,但是,如果老年服务跟不上,这将严重影响老年生活质量。因此,我们应以社区为中心,大力发展社区养老服务业,充分利用社区资源,为老年群体的安老、养老提供多样化的服务。目前,广东大部分社区虽然已开展了不少服务项目。但是,在政府推行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背景下,“社工+义工”的制度设计仍不完善和清晰,实践中仍存在诸多问题或障碍,仍有很多服务无法有效提供,未能在全省范围内形成以定点服务、上门服务、生活照料、医疗保健、心理保健、文化娱乐、老年护理等为主要服务内容的老年服务格局。大力发展社区老年服务业,一方面不仅可以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需求,而且还可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另一方面,从经济发展角度来看,服务业是广东省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中的一个重要产业,而老年服务业又将是服务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大力推动和发展老龄服务业有利于促进广东省经济转型和产业发展。

社会老龄化原因篇5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提高人口素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中图分类号:F120.4文献标识码:a

本世纪将是全球人口老龄化的世纪,在世界范围内,人口老龄化给各国的经济和人民生活带来了广泛的影响。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构成了新世纪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特征之一,成为各国共同面临的挑战。我国作为当今世界上,人口数量和老年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同时也是生育率下降最快、持续时间最长的发展中国家,因而也将是老龄化问题比较严重的国家之一。老龄化问题在我国更值得关注。我国老龄人口数量迅速增长,社会保障体系落后,“人口红利”即将消失,已成未来30年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课题。经济能否可持续性发展?谁来养活中国的老人?无疑需要在新的人口结构和经济背景下重新思考。能否解决好全体公民的养老问题,并保障公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是衡量一个社会文明和进步的标志。在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上,做出正确的战略性选择,提出相应的应对之策,使我国经济保持稳健发展,做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准备。

1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原因

全国老龄办在2010年9月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人有1.7亿人。从2011年至2015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将由1.8亿人增加到2.2亿人,平均每年增加老年人860万;到2015年老年人口比重将由13.3%增加到16%,平均每年递增0.5个百分点。未来30年,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加重,到2040年全国老年人口规模将会扩大一倍,达到3.6亿人。到2050年,我国老龄人口将达到峰值4.37亿人。届时将占我国人口总数的34%左右。到2050年,我国将成为金砖四国中人口结构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且老龄人口数量巨大。

人口老龄化不是偶然的现象,也无法避免。人口老龄化进程同社会经济发展、文化教育水平提高、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紧密联系。人口老龄化的出现,主要是由于人口死亡率和出生率同时下降,共同作用的结果。而死亡率和出生率的下降,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物质产品的丰富,人体营养的完善以及医疗健康水平的提高,使人口死亡率下降。而人们生活方式和生育观念的改变,不愿意多生小孩,人口出生率下降的一个结果,就是老年人在总人口中的比重提高。纵观世界各国,凡是经济文化越发达的地方,人类的平均寿命就越高,出生率反而越低,人口老龄化的现象就越显著。所以人口老龄化几乎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老年人占总人口的比重,随着出生率、死亡率的下降,人均寿命的延长而不断增长,这是一种正常现象,是人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趋势。

2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

我国的人口老龄化与发达国家相比,有显著的特点。一个是,中国是在尚未实现现代化,经济尚不发达的情况下提前进、加速入老龄化社会的,属于“未富先老”。目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才刚刚超过1000美元,仍属于中等偏低收入国家行列,因此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经济实力还比较薄弱。二是,我国的老龄化问题表现出“又大又快”的特点,“大”是指老年人数量规模巨大,几乎和整个欧洲的老年人数量接近;“快”是指我国老龄化发展速度非常快。

人口老龄化是世界人口发展的普遍趋势,也是科学与经济不断发展进步的标志,然而造成我国人口迅速老龄化的原因确实是我国所特有的。由于长期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出现较低的出生率,持续时间较长,必然促使我国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特别是由于近20多年来,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进一步贯彻实施,出生率又大幅度降低,是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的基本原因。再者,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城市中住房、教育、婚嫁等儿童抚养成本迅速升高,使生育的愿望迅速降低。还有,就是现在受教育的时间普遍增加,推迟了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年龄。以上几个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就是在我国人口中,工作年龄人口(18岁~59岁)比重进一步降低和老年人口(60岁以上)比重相对的提高。最终体现为全社会总人口中,老年人口过快增长和比重的快速加大,即人口老龄化社会的提前到来。

3 人口老龄化的影响

随着人口老龄化阶段的加速到来,对我国各个领域都将产生极大的影响。在这里首先讨论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一般来说,随着人口出生率的降低,以及工作人口比重的降低,老龄人口比例的扩大,不但增加了社会的经济负担,而且对经济发展具有阻碍作用。特别是快速进入老龄化的社会,其影响来得更为显著和猛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人口红利消失,劳动力供给不足

社会老龄化原因篇6

【中图分类号】R15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2-0418-02

1社会老龄化的问题

1982年,联合国第97届会议规定,60岁及60岁以上的人为老年人,凡老年人口占10%或65岁以上的老年人占7%的国家和地区即为老年型国家或地区。根据这个标准来看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表明,2005年底全国1%人口抽样显示,我国总人口数达到130756万人,其中65岁以上人口达到10055万人,占总人口数的7.7%。而成都市截至去年6月,老年人口已达187万,占全市人口总数的16.2%,从数据可以推断,我国已经真正成为人口老龄化国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最直接的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由于我国在全社会实行计划生育,人口出生率明显下降,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人的寿命延长了。因此,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比其他国家来得快。另一方面是经济的快速增长、科学技术的进步,人民医疗条件的改善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类在健康和长寿方面已取得了惊人的成就,人口寿命大大延长。三是未富先老。我国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发展之间有个时间差,是在经济发展水平还比较落后的情况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在应对老龄化这个问题上,国家经济实力不足,家庭和个人也缺少这种经济准备。当前还有相当数量的老年人生活贫困。社会养老体系和救助机制尚不健全。以上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导致人口老龄化社会的提前到来。

人口老龄化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社会发展必然的必经之路,是涉及国家政治、家庭和谐、社会稳定等诸多方面的重大问题。第一,老龄人口的增长会改变人口的抚养比,被抚养人口的增加必将加重现有劳动人口的负担。第二,伴随人口老龄化而产生的劳动力年龄结构的老龄化,必将对经济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第三,人口老龄化使用于老年社会保障的费用大幅增加,给政府带来比较沉重的财政负担。第四,人口老龄化客观上要求调整现有的产业结构,以满足老年人口对物质和精神文化特殊的需要。第五,人口老龄化必然会引起家庭规模和家庭结构的变化,使家庭的养老功能不断削弱。因而迫切要求发展以医院为中心的各项社会福利和社会服务事业,以补充家庭养老功能的不足。

2地域文化问题

老年人选择成都养老,其优势是多方面的,第一、成都历来都以源远流长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精致富裕的生活环境而著称,也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为中国西南部重要的交通枢纽。有“天府之国”、“蜀中江南”、“蜀中苏杭”的美称。第二、成都四季分明,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由于四周高山环绕,又呈典型的盆地气候。春天来得早,通常在春节前后就春暖花开。夏天由于盆地原因不会太热,秋天凉爽宜人,冬天无严寒霜冻,所以有“夏无酷暑,冬无严寒”的说法,年平均气温16.7℃,年平均日照时数1071小时。第三、成都平原是我国西南地区最大的平原,位于岷江干流上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其灌溉渠网呈扇形展开在广阔的成都平原上,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而且成都为全国最佳旅游城市,给儿女探望,朋友走访提供了一个旅游休闲的平台,所以成都的地域文化、气候环境为老龄患者提供了较好的养老场所。

2001-2050年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和老龄化程度预测

3养老基本设想

考虑家庭生命周期与住宅生命周期的差异,依据个人家庭拥有资源在个人家庭的一生予以最优化配置的理论,将住房这种不动产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机制,实现价值的流动,以对家庭的养老保障事宜发挥相应的功用。具不完全统计,现在中、高端的老年人群均可能有1套150平方米以上的住房,如果按每平方米7000元计算,计为壹佰万元左右。这种以房养老的倒按揭方式,将已经拥有住房的老年人的房屋产权(老人独自使用,不与儿女共享的住房)抵押给养老院,养老院对使用人的年龄、预期寿命、房屋的现值、未来的增值、折损情况及使用人去世时房产的价值通过相关的机构进行综合评估后,按其房屋的评估价值减去预期折损和预支利息,并按人的平均寿命计算,将其房屋的价值分摊到预期寿命年限中去,按年或月支付养老服务给使用人,一直延续到使用人去世。假设按老人65岁入住,20年后为85岁,每年5%,即为5万元,未满20年,按实际年限算,如10年为50万,产权的一半,剩余的一半上市售出后,可为遗产子女继承或捐赠社会,也可进行销售或者拍卖,所得用来偿还贷款本息,并同时享有房产的升值部分。

实行以房养老其真正意义在于:1、老年人出售自有住房以养老,有效解决养老资金来源,减轻家庭养老负担,有利于调节家庭经济生活,为家庭拥有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一种新的思路。2、激活房地产交易市场,刺激内需,增强中老年人购建住宅、晚年幸福生活的积极性,增加国民经济的新的增长点。3、倡导儿女独立自强,老人自我保障,减轻老人和儿女的养老负担,组建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型代际关系。

4医养结合

由于老年人慢性病发病率高,大多需要医疗护理,这使养老与医疗要充分结合。老人在养老院方便买药刷卡,住院办理大病统筹,可享受家庭病床等方面得各种便利,同时,住在养老院的老人一旦患病,救治更及时,老人还能享受到家庭病床、门诊大病、老年护理包干等医保政策,解决不必要的治疗费用,为老人减轻不少负担,医疗资源也能得到最大效用的利用。

5解放社会生产力

老人一旦生病,身边子女无法照顾,需要专业的陪护,重病人实行一对一服务,轻病人则一人分管2~3个或多个病人,一对一则全面负责病人的生活照顾及看护工作,这样既减少了子女的负担又解决的社会的就业问题,最大限度的满足了生产力的解放。

6陪护标准

6.1每20床健康老人,配备一名护士,每50床健康老人配备一名医生。

6.2需要医疗需求的慢性病治疗,按医院标准单独划区,设置配足医护人员,大大的节约了社会成本。

社会老龄化原因篇7

关键词:老龄化;成人教育;老年人

一、老龄化社会给成人教育带来发展机遇

(一)促进成人教育发展理念的更新

一方面,随着老龄人口在社会总人口中的比例不断升高,我国社会老龄化程度逐步加深,导致我国的养老财政吃紧;另一方面,人口老龄化也是人类寿命延长的体现,使得人类有机会实现二次人生的梦想。在双重压力的推动下,我国成人教育掀起改革新潮。老龄化社会趋势下原有的成人教育亟待升级转型,解放思想、树立新观念成为当下成人教育发展的关键。在老龄化社会中,成人教育的内涵被重新定义,必须站在新高度、新角度去认识成人教育。成人教育的新内涵是以提高成人生活质量、推进社会全面进步为宗旨,依据社会整体发展和成人在人生各个阶段的需求,有计划、有组织并且持续对成人进行的教育活动。在老龄化社会趋势下,推动传统成人教育思想积极改革,树立终身教育理念,构建可持续的学习型社会。

(二)完善成人教育的新功能

老龄化社会趋势下完善成人教育的新功能:第一,使人身心和谐发展。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促使人们学会了生存也学会了更好地生活,他们不仅从成人教育中获取提高生产效率的方法,还从各种形式的成人教育中学会了更健康的生活方式,并开发自身潜能,从学习中树立独特的人格,最终达到综合整体发展的目的。第二,推动社会全面和谐发展。成人教育在老龄化社会推动下产生的另一个新功能就是促进社会和谐,这是成人教育在促进人身心发展之外的另一个人类发展理想目标,除此之外,成人教育还涉及关注全社会尤其是社区的问题,从而形成社区联动促进社会全面和谐发展。

(三)促进成人教育的发展蜕变

老龄化社会趋势下将过去一直处于补充位置的成人教育提升为国民教育体系中的重要部分,掀起终身学习新浪潮,使得成人教育在老龄化社会教育体系中扮演重要的角色。第一,提供非学历教育。成人教育提供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等多种形式,老龄化社会趋势下促进成人教育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对于针对性强、时效性强的非学历教育需求,为人们解决生活中以及工作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贴近实际生活。这种与普通教育有着本质差别的特性突出成人教育的重要地位。第二,逐步提升市场份额。在人口老龄化的时代,老人退出职业生活后,他们的生理、心理生活以及经济安全等问题都可以通过学习得以解决。他们的非学历学习需求日渐突出,而成人教育是非学历教育的主要提供者,促使成人教育逐步提升市场份额,逐步占据终身教育的主要部分。

二、我国成人教育的发展现状及面临的困境

(一)从政府方面来看,成人教育发展存在缺陷

1.管理体制存在不足

在老龄化趋势下的成人教育管理工作中存在管理体制不顺以及交叉管理等问题,最终造成管理责任不明确、发展动力不足等问题。我国从中央到地方,以及政府相关部门对于老龄化社会背景下的成人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尚未将其纳入政府的重要议程中。经调查得出,各级政府均未将老龄化这一特殊时期的成人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规划以及教育与民生计划中,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我国政府对于管理体制的改革缺失。

2.成人教育理念被忽视,重视程度不够

在老龄化社会背景下,我国老年人口数量稳步上升,在全国人口总数所占比例也呈现上升趋势,截止到第六次人口普查,我国的老年人口已占13.26%,由此标志着我国进入老龄化时期。在这个社会转型的过程中,老年人面对生活的变化无所适从,他们迫切地需要社会关注与帮助。然而现实情况是我们传统观念根深蒂固:认为老人无须学习只要快乐地安度晚年即可,或是很多老年人甚至没有听说过老年学校,还有很大部分的老人并不清楚是否有关老年人的教育活动。在这个迅速老龄化的社会环境下,国家与社会都应该针对老龄化现象积极做出应对,关心爱护并重视老人,注重老年人的成人教育,树立正确的老年人成人教育观念,满足老年人学习与自我满足的需求。

3.财政投入难以跟上老龄化趋势下的成人教育发展

在老龄化社会背景下,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力资源空闲出来,伴随着社会角色的转变,他们迫切需要成人教育填补“角色转变的不适应”。老年人进行的成人教育属于终身教育的重要部分,它的可持续发展需要资金支持。而老龄化社会背景下的成人教育是补偿个体在基础教育上的缺失,因此,作为补偿的首要责任主体应是国家与地方政府。另外,老年人在此阶段属于衰退期,一些老人还需要承担家用补贴减轻年轻人的压力,因此,他们在成人教育上可以花费的钱已经很少。但目前的实际状况是很多老年人培训中心的基础设施与硬件设施条件有待提高,老年大学的教学楼偏老旧,没有安装电梯,老年人爬楼梯非常艰难;教室不充足,导致座椅摆放拥挤,从而导致满意程度相对偏低。老年学校的教师工资也相对较低,难以留住人才长期教授课程。以上种种现象表明,我国财政在老年人的成人教育投入上难以跟上目前老龄化社会下成人教育的发展脚步。

(二)从学校方面看,成人教育发展受到制约

1.资金短缺限制成人教育的发展

目前,各地的老年人成人教育都存在资金短缺问题,这严重制约老年人成人教育的发展。第一,造成老年学校分布失衡,规模难以发展。老龄化社会背景下老年人数量增长速度迅猛,然而老年学校的发展却难以跟上老年人增加的速度,在有限的老年大学规模和数量下,难以满足老年人的学习需求。另外,大部分老年学校都分布在相关行政部门附近,大多数老年人都希望老年学校设置在距离居住地相对较近的地方,老年学校布局的失衡反映出经费的缺乏和政府设置老年学校的不合理。第二,导致老年学校环境简陋教学基础设施条件差。资金短缺造成教学基础设施不齐全的问题。

2.教师队伍存在人才短缺,结构不合理

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可以提升教学质量,并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形成则需要:第一,良好的待遇,充足的教学资金,增强成人学校人才稳定性;第二,政府相关部门的重视,政策吸引。由于种种原因限制,老年教育教师结构不合理,教学水平有待提高。

3.教学形式陈旧,亟待改革

第一,单一的教学形式亟待改革。老龄化社会的成人教育属于终身教育范畴,因此,教学工作要遵循教育的一般规律,还要注意老龄化社会下的特殊性。因为受到教学环境等制约,造成实践活动和讨论等难以进行,这直接限制教师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只能采取单一的教学方式,导致师生互动少,无法将问题深入,也难以增加授课过程中的吸引力。第二,课程设置不合理。课程设置是教学方式的中心环节,合理设置课程有利于教学发展。因此,需要将老年人需求与合理的教学组织方法相结合,才能起到良性循环的教育效果,同时大大提升教学质量。目前,全国范围内已开设的可供老年人选择的专业十分有限,难以满足老年人学习的需求。还有部分课程编排得不合理,很多培训中心的开设时间是周一到周五,却很少开设周末班,因此,很多老年人上成人教育课的计划便搁置了。

(三)从老年人方面来看,其自身有局限

性别是一个影响因素,在我国的传统意识里,男人在家庭中起到支撑作用,需要赚钱养家,即便退休也是退而不休,继续努力起到支撑家庭的重任,因此,难以有时间进行成人教育,也不参加学习活动,很多老年学习中心大多是女性偏多。年龄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年龄包括心理年龄、生物年龄和相对年龄。我国参与调查的老年人多数认为接受老年人成人教育的年龄应在60-69岁,其他年龄段的老人对于成人教育没有多大兴趣。另外,老年人的健康情况也直接影响着老年人对于成人教育的选择,有些老年人腿脚不便或身体状况欠佳,想要参与老年学习活动,但现实情况却难以满足。

三、老龄化社会背景下成人教育的发展定位策略

(一)政府部门对成人教育发展应有所作为

1.引导树立新的成人教育发展理念

在传统观念根深蒂固的背景下,政府及相关部门要转变观念,明确老龄化背景下老年人成人教育的重要性,明确发展定位,并加强引导,大力宣传新观念。第一,加强对成人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充分认识到老龄化背景下的成人教育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部分,同时明确政府的责任是办好成人教育,推动全民学习。第二,提高对老龄化背景下成人教育的特点认知。老龄化背景下的成人教育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成人教育,而是针对老年人进行的教育,这是对老年人教育办学规模单一以及教育资源缺乏的弥补,向更多老年人提供教育服务。第三,大力宣传老龄化背景下成人教育的功能与作用。要提高人们对于老龄化背景下成人教育的目标认识,其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为了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从而更加健康地生活,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大力宣传老龄化背景下成人教育功能十分必要。

2.依法健全管理体制机制,为成人教育发展保驾护航

要想推进老龄化背景下成人教育的发展,就要完善成人教育的管理体制与机制,依据老龄化背景下成人教育的特点,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需要理顺各个部门间的关系,全面明确管理的责任与主体,避免推卸责任、逃避责任的情况出现,并且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通力合作联动促进老龄化背景下成人教育的发展。首先,制定出老龄化社会背景下成人教育的总体发展规划。实事求是地依据成人教育实际背景统筹规划,并且要纳入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总规划中,按照规划方向,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成人教育。其次,建立健全成人教育组织协调机构。明确党委及政府领导负责人,构建专门管理老龄化背景下的成人教育协调小组,整合有关部门的职能职责,从而推进成人教育活动及服务的积极开展。最后,建立有效的奖惩激励机制及考评机制。将成人教育活纳入有关部门的考评内容中,按照奖惩机制,有效地推动可持续发展。

3.构建成人教育发展相关保障体系

(1)要加大财政的投入力度,构建相关保障体系。老龄化背景下的成人教育一直受到教育经费的制约,形成发展中的瓶颈,即使近年我国的教育经费逐渐地增加,但是在教育经费中占据主要部分的还是义务教育与高等教育,在成人教育上所投入的资金有限。为此,可从以下两个方面改进:第一,提升成人教育的重要性,采用政策手段、制度化、法制化的策略保障成人教育的重要地位,随着老龄化发展,财政性教育投资也要随之发展。第二,建立健全教育经费稳定增长以及社会监督机制,确保教育经费被合理使用。要明确政府的管理职能,使得教育经费投入均衡化,以保证老龄化背景下成人教育的公平性。(2)加大多元渠道的投资力度。我国的教育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或多或少都存在资金短缺的问题,有各方面的原因:一是国家的投资渠道问题;二是社会团体及企业、个人投资教育的投入有限。但事实上,政府如果加强引导,制定相关联动共赢措施,会有很多条件较好的社会团体及个人投资到成人教育中。因此,政府部门要加强营造氛围,制定有效的激励机制,并加大社会多元化投资力度,由此,老龄化背景下的成人教育经费便可由多元化的投资主体来分担,从而得到健康和谐发展。同时,该投资为公益性投资,因此,政府可在行政、税收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从而促进其有序发展。

(二)夯实成人教育的发展基础

1.建立专职师资队伍,提升师资水平

改善不合理结构,构建专职教师队伍。一方面,需要以合理流动、相对稳定为原则,在适当引进优秀教师同时,也招聘一些年轻教师加入;另一方面,对教师专业知识与业务水平要有一定要求,除此之外,还需具备一定的心理学与教育学知识,面对老人,要有爱心、耐心、细心,以及对成人教育的敬畏和热爱。提升师资水平,首先,构建老龄化背景下成人教师资格认证,形成对成人教育教师水平的严格把控。其次,构建专门培训老龄化背景下成人教育教师的机构,与全日制高校加强协作,共同推动老年人成人教育发展。

2.完善基础设施,提升硬件设备水平

我国成人教育学校一直面临教学环境差、教学条件差、教学基础设施不全的问题,严重制约成人教育的发展。要解决这些问题,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第一,合作办学,由于我国教育经费有限,可实施闲散资金入股,进行利润分成的形式求得发展;第二,增加学费收入实施分级收费,由于一些老年学校具有公益性质,因此,学费收入有限,没有足够的收入直接导致教师待遇差、教学条件差,只有实施分级收费,才能满足学校的收入需求,同时也考虑到老年学生的专业学习需求;第三,发动社会公益机构及慈善机构捐款,将福利性资金纳入老年人成人教育使用中;第四,充分利用原有的中小学校舍、文化馆、少年宫等场地的改建和扩建,降低教育建筑建设成本,合理配置教学资源和教学设施。

(三)着力提升老年人自身的发展意识

老龄化社会背景下老年人的成人教育关系到老人的生理与心理健康,需要老人自身从思想上树立“活到老,学到老”的观念,要充分认识到成人教育的重要性,部分退而不休的老年人可通过读书读报或网络渠道进行自我学习;文化程度不高的老年人,抑或是身体健康条件不好的可采用通过电视或广播的渠道开展学习和提升。无论何种方式,只要能对老年人的身心有益就是好的方式方法。另外,作为老年人的子女,也需要从思想上提高对成人教育的认识,加深成人教育对老年人积极作用影响的认知,要鼓励支持老年人积极参与成人教育,共同关注老龄化背景下的老年人,从而推动和谐社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焦佩.从积极老龄化看终身教育中的老年教育转型[J].新视野,2016(4):130-133.

[2]曲玉萍,杨奇.论老年教育的困境与出路———以吉林省为例[J].老龄科学研究,2015(5):62-70.

社会老龄化原因篇8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计划生育政策政策调整

2005年1月6日是国家有关当局所确定的“13亿人口日”。当天零点后,在北京妇产医院出生的第一个婴儿幸运地成为我国的第13亿个公民。虽然,这两种命名都是象征性的,但是“13亿”这一标志却意味着我国的人口总数已经达到一个新的历史性高度,同时,它也意味着中国的人口发展将面临更加艰巨、更加复杂的问题。

1目前我国人口发展的突出问题——人口老龄化加剧

人口问题是当今世界人们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人口的发展受社会、政治、经济的制约,同时它对社会的发展也起着促进或延缓的作用。经过30年的努力,我国在人口控制的问题上取得了卓效可喜的成绩。根据国家统计局近期的统计,在计划生育政策实施后,我国人口总和生育率从20世纪70年代初的5.8%下降到现在1.8%左右,这种生育率的下降让我国13亿人口日到来推迟了整整4年。从另一方面来看,随着生育率的下降,人口的发展也使得人口老龄化问题尤为突出。

人口老龄化是指某一人口中老年人口的比重增加,总人口年龄结构发生变化的过程。按国际通用标准,60岁人口占总人口的10%以上,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7%以上,便可以称为“老龄化社会”。美国《纽约时报》指出,我国的老龄化速度太快,从而飞速经过了这个原来西方社会可以建立起一个中产阶级的时间段。联合国的统计数据也表明,我国的老龄化速度是全球最快的。根据我国老龄协会提供的数据,我国老龄高峰将于2030年左右到来,并持续20余年。到2l世纪中期,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可能超过4亿,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则会达到3亿左右。我国人口的老龄化不仅速度是全球最快的,而且这种人口老化趋势也超过了国家经济社会的现代化的发展速度。我国社会的人口是在经济高速发展阶段,人均收入水平低、综合国力不强、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的前提下进入老龄化的。这种情况与发达国家老龄化是截然相反的,发达国家的人口老龄化工业化完成之后经济达到高度的发展水平之下才出现。此外,我国人口老龄化还存在着区域失衡的特点。我国各地区老龄化程度自西向东呈阶梯上升,地区间差距较大。东部沿海地区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例已超过8%,其中上海达就到11.46%。而西部地区老年人口比例均在5%以下,部分地区仍是典型的年轻型人口结构。老龄化程度的差异,进一步加剧了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因此,老龄化的问题不仅仅是一个人口问题,同时它也成为了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

那么,13亿人口大国的养老问题该如何应对?目前,国家有关部门以及众多人口学学者都提出通过完善社会养老保障体制来缓解这股银色浪潮的汹汹来势。但是,我国的社会养老保障体制却面临着资金严重短缺、体制不健全等问题。根据麦肯锡咨询公司预测,我国养老保障的短缺金额到2010年将达1100亿美元,而未来30年内将会出现3.7万亿的资金缺口。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在研究报告《银发中国——中国养老政策的人口和经济分析》中指出,即使在我国的城市也有近一半的劳动力人口享受不到公共养老体系的保障。全国职工有近3/4的人没有任何退休保障。报告还指出,目前我国的社会养老基金的运作是拆东墙补西墙的现收现付制,即是用现在工人的税来养活目前的退休人员,不做任何基金积累。虽然,目前我国正努力促使“现收现付”制向基金积累制转换,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养老基金仍然存在巨大的收支缺口。到2004年,我国全国养老保险欠费达到了450多亿元,在全国范围内,许多省市都面临着养老保险收不抵支的情况,甚至是积累亏空。加之农村养老问题也日益提高到政策议程上来,我国的养老保障制度面临着艰巨的挑战。

2计划生育政策——人口老龄化的催化剂

根据西方人口学理论,只有生育率和死亡率的变化才会影响人口结构的变化,人口老龄化的现象也取决于上述两种因素。其中死亡率下降对人口老龄化的影响是双向和分段的,死亡率初期的下降会导致人口年轻化,而后期下降则会促进老龄化。但是生育率的下降则会直接促使人口的老化。所以,生育率下降是人口老龄化的决定因素。对于生育率和死亡率变动的根本原因,许多西方人口学家则认为是社会的工业化、城市化和经济现代化所导致。所以,人口的老龄化可以说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

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的出现,同样也是受生育率和死亡率变动的影响。其中生育率的下降则是我国人口老化的根本原因。而这种生育率的下降正是计划生育政策导致的,自从20世纪70年代计划生育政策推行以来,我国人口生育率便大幅下降。根据《2002年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主要统计数据》可知,我国2002年的出生率为12.86‰,比1973年的出生率下降了15.21‰,而我国少年人口比重也急剧下降,从39.7%下降到24.9%。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我国的老龄化并不完全是计划生育政策造成的,因为即使没有推行计划生育政策,我国的人口也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老化。但是计划生育政策却是中国较之西方发达国家提早进入了老龄化社会的重要因素之一,是人口老龄化的催化剂。

3新时期人口政策调整的思路

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的人口总和以及生育率都被控制到了更替水平以下。然而,就在我们进入低生育水平的同时,我们也步入了人口老龄化时代。因此,我们在积极建立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以外,还应该重新审视只注重控制人口数量计划生育政策,必须对计划生育政策做出调整,为其注入新的内容,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3.1“控制人口数量”与“优化人口年龄结构”两手抓

经过30多年的人口控制工作,我国人口的总和生育率已降低到了1.8,显著低于人口更替水平,这宣告我国人口的成功转型。尽管由于人口年龄结构和人口惯性等因素作用,人口总数还将继续增长一段时间,但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预示着人口增长速度将继续放缓。因此,在控制人口数量的前提下,我国人口政策应该逐步重视“优化人口年龄结构”。笔者认为,正确处理“人口数量”以及“人口年龄结构”之间的矛盾,是缓解人口老龄化的关键所在。具体的做法是调整计划生育政策,在人口生育率过低的地区有计划的放松可生育二胎的范围。目前,我国的生育率转变在农村地区还是不充分、不彻底,生育率水平普遍比较高;另一方面,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城市,生育率水平却过低,如北京和上海,总和生育率已经降低到1.0以下。因此,我们必须要采取措施,在生育率高的地区仍然要严格控制人口数量,而在生育率低的区域可以适当放松,刺激生育率回升,以达到优化人口年龄结构的目的。2004年上海市推行了《上海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新条例扩宽了可以生育二胎的人群范围。条例推行之后,上海并没有出现申请生育二胎的高潮,市民的生育意愿也并未因此改变。相关调查表明,上海市民生育观念上逐步发生了变化,大部分市民在生育问题上都会全面考虑事业发展、经济负担等因素。华东师范大学人口研究所桂世勋教授认为,新的政策是在人口数量控制和缓解老龄化之间找出平衡点,这有利于调节人口结构。根据上海的调整情况,我们可以预示,通过调整独生子女的计划生育政策来优化人口年龄结构是可行性的。

3.2重视人口素质的提高

老龄人口比重上升的结果会带来劳动年龄人口比重的下降,劳动年龄人口是劳动力来源的基地,在总体人口中处于核心地位。劳动年龄人口数量的多寡及其在总人口所占比重的大小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关键因素。因此,为了缓解未来劳动年龄人口短缺的形势,国家的人口政策重心应逐步转向以提高人口素质为主,必须继续加大教育投入,增加国家财政对教育的支出,鼓励全社会各种力量投资办学,并从政策上予以倾斜。通过提高劳动人口的素质来丰富劳动力资源,增强单位劳动力创造财富的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另一方面,必须高度重视出生人口素质,重视出生缺陷和残疾人口问题,降低新生婴儿的死亡率。这对保证未来劳动年龄人口的数量和质量都具有重要意义。

3.3人口政策的制定和调整既要以儿童、老人为出发点,同时也必须关注成年人问题

人口政策的制定和调整,实际上都是围绕着政策对象进行调整的。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老龄化速度快,我国人口政策的制定,长期以来以婴幼儿、老人为主要出发点,较为重视儿童成长和老年人问题。但是,从人口发展是动态的,今天的成年人群体也就是明天的老人群体。因此,出于对问题前瞻性的考虑,现时我们也应该重视成年人的问题。特别是在如今失业现象严重、下岗人口增多的情况下,我们尤其应该把人口充分就业、劳动力充分利用作为制定人口政策的出发点,把增加就业人口规模作为政策目标,保护劳动年龄人口的个人利益。

我国人口老龄化热潮既是一种客观的发展趋势,也是具有其深刻的历史和制度根源。解决老龄化问题,既靠我们大力发展和完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也要求我们根据形势发展需要客观地对我国现行的人口政策进行调整,以符合社会经济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李竞能.现代西方人口理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2顾宝昌.综论人口态势——与实践的对话[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

3周皓.低生育率条件下的中国人口控制[j].人口与经济,2000(5)

4杜鹏.中国人口老龄化过程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社会老龄化原因篇9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计划生育政策政策调整

2005年1月6日是国家有关当局所确定的“13亿人口日”。当天零点后,在北京妇产医院出生的第一个婴儿幸运地成为我国的第13亿个公民。虽然,这两种命名都是象征性的,但是“13亿”这一标志却意味着我国的人口总数已经达到一个新的历史性高度,同时,它也意味着中国的人口发展将面临更加艰巨、更加复杂的问题。

1目前我国人口发展的突出问题——人口老龄化加剧

人口问题是当今世界人们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人口的发展受社会、政治、经济的制约,同时它对社会的发展也起着促进或延缓的作用。经过30年的努力,我国在人口控制的问题上取得了卓效可喜的成绩。根据国家统计局近期的统计,在计划生育政策实施后,我国人口总和生育率从20世纪70年代初的5.8%下降到现在1.8%左右,这种生育率的下降让我国13亿人口日到来推迟了整整4年。从另一方面来看,随着生育率的下降,人口的发展也使得人口老龄化问题尤为突出。

人口老龄化是指某一人口中老年人口的比重增加,总人口年龄结构发生变化的过程。按国际通用标准,60岁人口占总人口的10%以上,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7%以上,便可以称为“老龄化社会”。美国《纽约时报》指出,我国的老龄化速度太快,从而飞速经过了这个原来西方社会可以建立起一个中产阶级的时间段。联合国的统计数据也表明,我国的老龄化速度是全球最快的。根据我国老龄协会提供的数据,我国老龄高峰将于2030年左右到来,并持续20余年。到2l世纪中期,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可能超过4亿,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则会达到3亿左右。我国人口的老龄化不仅速度是全球最快的,而且这种人口老化趋势也超过了国家经济社会的现代化的发展速度。我国社会的人口是在经济高速发展阶段,人均收入水平低、综合国力不强、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的前提下进入老龄化的。这种情况与发达国家老龄化是截然相反的,发达国家的人口老龄化工业化完成之后经济达到高度的发展水平之下才出现。此外,我国人口老龄化还存在着区域失衡的特点。我国各地区老龄化程度自西向东呈阶梯上升,地区间差距较大。东部沿海地区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例已超过8%,其中上海达就到11.46%。而西部地区老年人口比例均在5%以下,部分地区仍是典型的年轻型人口结构。老龄化程度的差异,进一步加剧了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因此,老龄化的问题不仅仅是一个人口问题,同时它也成为了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

那么,13亿人口大国的养老问题该如何应对?目前,国家有关部门以及众多人口学学者都提出通过完善社会养老保障体制来缓解这股银色浪潮的汹汹来势。但是,我国的社会养老保障体制却面临着资金严重短缺、体制不健全等问题。根据麦肯锡咨询公司预测,我国养老保障的短缺金额到2010年将达1100亿美元,而未来30年内将会出现3.7万亿的资金缺口。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在研究报告《银发中国——中国养老政策的人口和经济分析》中指出,即使在我国的城市也有近一半的劳动力人口享受不到公共养老体系的保障。全国职工有近3/4的人没有任何退休保障。报告还指出,目前我国的社会养老基金的运作是拆东墙补西墙的现收现付制,即是用现在工人的税来养活目前的退休人员,不做任何基金积累。虽然,目前我国正努力促使“现收现付”制向基金积累制转换,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养老基金仍然存在巨大的收支缺口。到2004年,我国全国养老保险欠费达到了450多亿元,在全国范围内,许多省市都面临着养老保险收不抵支的情况,甚至是积累亏空。加之农村养老问题也日益提高到政策议程上来,我国的养老保障制度面临着艰巨的挑战。

2计划生育政策——人口老龄化的催化剂

根据西方人口学理论,只有生育率和死亡率的变化才会影响人口结构的变化,人口老龄化的现象也取决于上述两种因素。其中死亡率下降对人口老龄化的影响是双向和分段的,死亡率初期的下降会导致人口年轻化,而后期下降则会促进老龄化。但是生育率的下降则会直接促使人口的老化。所以,生育率下降是人口老龄化的决定因素。对于生育率和死亡率变动的根本原因,许多西方人口学家则认为是社会的工业化、城市化和经济现代化所导致。所以,人口的老龄化可以说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

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的出现,同样也是受生育率和死亡率变动的影响。其中生育率的下降则是我国人口老化的根本原因。而这种生育率的下降正是计划生育政策导致的,自从20世纪70年代计划生育政策推行以来,我国人口生育率便大幅下降。根据《2002年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主要统计数据》可知,我国2002年的出生率为12.86‰,比1973年的出生率下降了15.21‰,而我国少年人口比重也急剧下降,从39.7%下降到24.9%。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我国的老龄化并不完全是计划生育政策造成的,因为即使没有推行计划生育政策,我国的人口也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老化。但是计划生育政策却是中国较之西方发达国家提早进入了老龄化社会的重要因素之一,是人口老龄化的催化剂。

3新时期人口政策调整的思路

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的人口总和以及生育率都被控制到了更替水平以下。然而,就在我们进入低生育水平的同时,我们也步入了人口老龄化时代。因此,我们在积极建立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以外,还应该重新审视只注重控制人口数量计划生育政策,必须对计划生育政策做出调整,为其注入新的内容,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3.1“控制人口数量”与“优化人口年龄结构”两手抓

经过30多年的人口控制工作,我国人口的总和生育率已降低到了1.8,显著低于人口更替水平,这宣告我国人口的成功转型。尽管由于人口年龄结构和人口惯性等因素作用,人口总数还将继续增长一段时间,但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预示着人口增长速度将继续放缓。因此,在控制人口数量的前提下,我国人口政策应该逐步重视“优化人口年龄结构”。笔者认为,正确处理“人口数量”以及“人口年龄结构”之间的矛盾,是缓解人口老龄化的关键所在。具体的做法是调整计划生育政策,在人口生育率过低的地区有计划的放松可生育二胎的范围。目前,我国的生育率转变在农村地区还是不充分、不彻底,生育率水平普遍比较高;另一方面,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城市,生育率水平却过低,如北京和上海,总和生育率已经降低到1.0以下。因此,我们必须要采取措施,在生育率高的地区仍然要严格控制人口数量,而在生育率低的区域可以适当放松,刺激生育率回升,以达到优化人口年龄结构的目的。2004年上海市推行了《上海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新条例扩宽了可以生育二胎的人群范围。条例推行之后,上海并没有出现申请生育二胎的高潮,市民的生育意愿也并未因此改变。相关调查表明,上海市民生育观念上逐步发生了变化,大部分市民在生育问题上都会全面考虑事业发展、经济负担等因素。华东师范大学人口研究所桂世勋教授认为,新的政策是在人口数量控制和缓解老龄化之间找出平衡点,这有利于调节人口结构。根据上海的调整情况,我们可以预示,通过调整独生子女的计划生育政策来优化人口年龄结构是可行性的。

3.2重视人口素质的提高

老龄人口比重上升的结果会带来劳动年龄人口比重的下降,劳动年龄人口是劳动力来源的基地,在总体人口中处于核心地位。劳动年龄人口数量的多寡及其在总人口所占比重的大小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关键因素。因此,为了缓解未来劳动年龄人口短缺的形势,国家的人口政策重心应逐步转向以提高人口素质为主,必须继续加大教育投入,增加国家财政对教育的支出,鼓励全社会各种力量投资办学,并从政策上予以倾斜。通过提高劳动人口的素质来丰富劳动力资源,增强单位劳动力创造财富的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另一方面,必须高度重视出生人口素质,重视出生缺陷和残疾人口问题,降低新生婴儿的死亡率。这对保证未来劳动年龄人口的数量和质量都具有重要意义。

3.3人口政策的制定和调整既要以儿童、老人为出发点,同时也必须关注成年人问题

人口政策的制定和调整,实际上都是围绕着政策对象进行调整的。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老龄化速度快,我国人口政策的制定,长期以来以婴幼儿、老人为主要出发点,较为重视儿童成长和老年人问题。但是,从人口发展是动态的,今天的成年人群体也就是明天的老人群体。因此,出于对问题前瞻性的考虑,现时我们也应该重视成年人的问题。特别是在如今失业现象严重、下岗人口增多的情况下,我们尤其应该把人口充分就业、劳动力充分利用作为制定人口政策的出发点,把增加就业人口规模作为政策目标,保护劳动年龄人口的个人利益。

我国人口老龄化热潮既是一种客观的发展趋势,也是具有其深刻的历史和制度根源。解决老龄化问题,既靠我们大力发展和完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也要求我们根据形势发展需要客观地对我国现行的人口政策进行调整,以符合社会经济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李竞能.现代西方人口理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2顾宝昌.综论人口态势——与实践的对话[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

3周皓.低生育率条件下的中国人口控制[J].人口与经济,2000(5)

4杜鹏.中国人口老龄化过程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5李建新.不同生育政策选择与中国未来人口[J].人口研究,1997(1)

社会老龄化原因篇10

关键词:农村城镇化农村养老循环经营

1、我国老龄化趋势严峻,农村老龄化趋势更加突出

农村老龄化速度将快于城市。因为计划生育初期,即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初,无论城市或农村,生育率下降的速度都很快,但城市略快于农村。进入90年代以后,城市的生育率基本保持了相对稳定的状态,而农村却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降。从水平上看,城市人口的生育率从80年代中期就已经达到了相当低的水平,妇女总和生育率约在1.0左右,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太大幅度的下降。而农村的总和生育率则从70年代的6.4下降到了80年代的3.5左右,到90年代已达更替水平以下。由此可以看出,未来农村人口老龄化速度会大大快于城市。

随着我国市场化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建设的逐步推进,农村大量青壮年涌入城市将不可避免,从而导致农村老年人口比例会大幅度上升,城市人口老龄化速度放慢。21世纪农村人口老龄化速度会高于城市。而且由于城乡差距和城镇化建设使农村老龄人口的养老问题更加突出,应引起足够重视。

2、城镇化建设给农村养老带来新的问题和需求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建设在各地区的发展,虽然在解决城乡二元经济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但由于建设速度过快,一些配套措施不完善,模式也相对简单,没有充分考虑农村老龄人口的具体问题,因此给农村老龄人口的养老带来了新的问题和需求。

2.1城镇化建设使农村原有的熟人社会变成了陌生人社会使更多的老龄人更加封闭

根据对城区周边城镇化社区的调查,很多在原来本家聚居,家庭之间互相照顾的情况下,很多老龄人家长可以互相走动串门照顾,但由于搬进新型社区,彼此之间距离远了,联系少了,大家都是大门紧闭。原因有三:一、人多了安全问题凸显。二、社区管理混乱,不信任感加剧。三、配套设施不完善,沟通机会少。

2.2过渡时期的城镇化建设给农村老年人带来新的负担

城镇化建设使人口集中,庭院减小,使一些家庭养殖,种植成为不可能。由于文化程度低,接受能力差,很多农村的老龄人唯一的爱好就是种地,养殖。因此一些城市社区的休闲方式并不完全适合农村社区。

再者农村老年人基本都是弱势群体,无法适应社区改革带来的负担。他们在没有满足原来的需求的情况下又带来新的负担,生活更加沉重。一些老年人只有一人住在老村庄,政府在破坏了他们原有的生活环境却没有给他们提供新的生活环境,他们的养老没有得到改善反而下降。

2.3农村妇女的比例大于男性,因此应该特别关注农村妇女的养老需求

由于历史和社会的原因,我国老年妇女文化水平低,生育子女多,青年时就业率低,职业妇女多数从事体力劳动和工资较低的工作,退休年龄又早于男性,因此收入较低,又因为女性人口寿命长于男性,因此寡居者比重较高,因而她们是更加贫困和脆弱的群体,所以我们在城镇化建设中应特别关注她们的养老需求。

3、在城镇化过程中的养老问题提出几点建议

3.1城镇化建设关乎社会的改革,应统筹兼顾制定完善的建设方案

地方城镇化建设不能操之过急,应在条件成熟的地方先搞,积累经验,总结教训,然后再逐步推广。在建设过程中应该充分论证后,在政府主导、人民群众的监督,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下进行。而且还得特别关注老年人这样的弱势群体,体现出城镇化建设是一项惠民工程。

3.2走养老服务专业化的道路

其一,实行准入制度。当前应尽快出台老年服务的相关法规,规范服务市场,严格就业门槛,实行资格考试,从业人员通过考试后方可从事相关职业。其二,加强学校教育。随着养老形势日益严峻,未来对老年服务专业人士的需求将会大大增加。学校教育应契合社会形势的发展,加大培养养老服务专业人才的力度。其三,利用各种形式组织培训。如社区、各职业学校也可以开辟这块阵地,从事培训,尽快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通过以上方式,社区发展所需的人力资源就能得以储备与保证。???

3.3建设城镇社区养老循环经营模式

农村城镇化社区建设过程中必然遇到土地,资金,人员等很多实际经营问题。所以在建设过程中应找到一条循环经营模式。首先,在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留出社区经营性菜地,养殖区等专门提供给老年服务中心的土地。土地在群众的监督下合理利用,为社区提供经营性农副产品。其次,建立老年社区服务队,在老年人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发挥他们的社会价值。最后,政府应制定城镇社区建设实施方案,不应该摸着石头过河,政府应该在建设之初就充分考虑到农村老百姓的实际问题,也应特别关注到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问题,这些都是农村城镇化建设的关键。

总之,农村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带来了一些农村老年人养老的问题,因此在今后的城镇化建设中应特别关注农村老年人养老的具体问题,利用科学统筹,制度管理,政府支持,社会关注,群众监督等方法一步一步的去解决他们的问题。我想我国在农村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一定能走出一条自己的模式。

参考文献:

[1]彭松建.西方人口经济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