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思想论述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56:30

法治思想论述篇1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法的定义

我们现在研究的“案例教学法”主要指由哈佛大学法学院前院长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兰代尔(ChristopherColumbusLangdell)提出的一种教学方法,最早应用于法学教育中,后来被广泛用于医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学科中,这种教学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并深受学生的欢迎。所谓的案例教学法是指教学者使用案例,以团体和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增进成员间的交流,引发学习者思考,并给予成员真实状况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1]。

何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法?曹炳志、高丽娴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案例教学法,就是围绕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和目标,把真实事例或虚拟情景加以典型化处理,形成可供思考、分析和决断的案例,使学生通过自我研究和探讨的方式,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是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一种反映,是一种动态的、开放的教学方式[2]。戴艳军、杨正德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和观点、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原理和方法,对思想政治教育案例进行分析,以提高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学方法[3]。张德航、王国良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是根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的和任务要求,通过案例及案例分析,阐释抽象的理论和知识要点,加深对思想政治理论的理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实践活动[4]。

综合而看,学者们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法的定义比较趋同,都着重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法要紧紧围绕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否则就顾此失彼。其次,学者们都意识到案例教学法的重要载体是案例,适合案例的选取是进行案例教学的先决条件。同时,指出案例教学法的终极价值目标指向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案例教学法运用到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意义

曹炳志、高丽娴认为,案例教学法有利于学生加深理解所学理论知识。案例教学法将书本理论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可以使学生更清晰、更深刻地把握抽象的概念和原理;案例教学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法通过让学生直接参与教学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运用所学理论分析和解决社会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创造能力;案例教学法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通过情景设置,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形成教与学的良性互动,有利于实现教学相长,从而改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5]。

肖建杰认为,首先,案例教学能够很好地满足和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的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的是引导和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而案例教学法正符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这一教学目的和宗旨。其次,案例教学是实现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目标的重要措施。应用案例教学方法,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原理,更重要的是通过让学生直接参与教学活动,师生共同分析、探讨、争辩,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再次,案例教学能有效激活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在活力,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6]。

刘惠、王安平认为,案例教学法有助于将理论知识由“虚”变“实”。案例教学法采用的案例大都来源于社会实践,在运用案例教学法的过程中将“虚”的理论通过“实”的案例变得明确、具体,变得容易理解和接受。案例教学法有助于将学习内容由“死”变“活”。案例就是将“死”的知识与“活”的现实联系起来的桥梁。此外,案例教学法有助于将学生地位由“客”变“主”。案例教学法使学生由被动接受教育影响的客体变成积极主动学习的主体[7]。

张德航、王国良认为,首先,案例教学法增加实践性环节,体现素质教育。案例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方法,较好地弥补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之间的沟壑,它借助案例,以理论的观点方法为指南,在实践中求得实际问题的解决,促进大学生自身思想政治素质与科学文化素质协调发展,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

其次,案例教学法增强了教与学的自主性,推进教育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从教育者的角度来讲,案例教学法能使教育者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促使自己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与学的关系、教学价值观等一系列教学论思想发生显著的变化。从学习者的角度来讲,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是一种从他人实践中获得认识,即接受学习的方式。但同时它也促进了学生自主式学习、发现式学习、探索式学习和研究性学习。再次,案例教学法有助于增进自觉性,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认知和发展思维的能力,而且好的案例本身就是一种教育,包含潜在的教育因素。案例教学既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机会,又为自我教育能力的形成提供条件[8]。

可见,学者们都充分认识到把案例教学法引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势所趋。首先,案例教学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于受传统教学观的影响,长期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存在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模式僵化等问题,使教学陷入困境,学生不愿学也不重视,无法取得应有的教学效果。而案例教学法的引入,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存在的弊端,改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其次,案例教学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在对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等能力,有助于素质教育的实现。此外,案例教学法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即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使学生变成学习的真正主人。

三、案例教学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学者们都认识到案例教学法的意义所在,但是在具体的运用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杨惠民认为,一是精当教学案例相对匮乏。精当的教学案例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展案例教学的前提条件。而典型性、规范性、思想性、教育性俱佳的教学案例仍然比较缺乏,远远满足不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多样化教学需求。二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资源建设是一个动态过程,必须及时充实、更新能够反映时代精神变化和社会向前发展的内容和素材,但目前更新速度较慢。三是教学案例呈现方式单一,案例教学互动性优势发挥不足。由于教师和学生对案例教学这一教学组织形式不够熟悉,其结果是案例教学互动性优势发挥不足。四是尚未形成完整的案例教学理论体系和培训体系[9]。曹炳志、高丽娴认为,首先,案例选择不当。在实际案例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由于对基本理论把握不准,选择的案例与教学内容脱节,影响教学效果。其次,案例内容和呈现形式较单一呆板。在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往往不下工夫搜集和挑选案例,反反复复就是雷锋、焦裕禄等几个人的案例。这些事例虽然很典型,但学生会产生重复、老套的感觉,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再次,案例使用过多。在教学实践中,有的教师讲课为了渲染案例的效果,过多地使用案例,顾此失彼。最后,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不够。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不够,达不到通过案例促进、深化理论学习的目的[10]。

戴艳军、杨正德认为,在现有的教学条件下普遍采用案例教学还有很多问题和困难。第一,案例编写是开展案例教学的前提,教学案例的质量高低直接关系案例教学效果的强弱。但收集、编写高质量的教学案例,批改学生的案例分析报告,可能大大增加教师的工作量,让教师不堪重负。第二,课堂组织学生讨论案例,教师进行案例点评,增加了教学难度,对现有教师素质是一个比较严峻的挑战。第三,投入不足的问题不容忽视。案例教学要求人数规模适中,为保证学生充分交换意见,班级规模以40人以下为宜。班级规模的缩小要求有更多人力、物力、财力资源投入。第四,不同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特点不同,对案例教学模式的要求也不尽相同[11]。

季士强、肖鹏英认为,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中还存在一些对案例教学法的误区,需要我们及时辨明并加以改正。误区一:案例教学就是举例子。误区二:案例教学就是案例的教与学。误区三:案例教学就是学生的案例学习[12]。

可见,案例教学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运用困境,在于缺少合适的案例。合适的案例是进行案例教学的前提条件,因此案例的开发显得迫在眉睫。同时,教师对案例教学法的认识存在误区,如把案例教学法等同于举例子,一定程度上妨碍了对案例教学法的探索。此外,缺少投入。如在案例的开发上,在教师的培训上,以及教室的硬件方面,等等。

四、案例教学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运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戴艳军、杨正德认为,第一,各级各类学校领导应该更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方法改革,增加投入。第二,建立专业化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资源开发中心和数据库,以及采编、投稿、使用和管理办法,形成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配套的案例资源管理机构和机制。第三,加强师资培训,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师资队伍,不断提高教师对案例教学重要性的认识,组织案例教学能力,以及自身思想政治素质和责任感。第四,注重学理支撑,提升研究水准。进一步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方法的研究,及时总结、积累、交流案例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案例教学质量和水平。赵平认为,处理好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关系。其次,处理好案例教学法和其他教学法之间的关系[13]。

张翠云认为,首先要选取有价值的案例。在进行案例教学时教师首先要吃准吃透思想政治课教材内容,深刻领会教学内容的实质,紧紧围绕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案例。其次要处理好案例与理论之间的关系。切不可把案例教学等同于案例讲述,沉醉于单纯的情节叙述,使课堂教学有故事会之嫌,案例只是手段,最终目的仍是理论知识的渗透。再次注意引导学生从案例中得到启发。教师在呈现案例后,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和讨论时间提出启示性较强的问题,切实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14]。

曹炳志、高丽娴认为,首先,应恰当选择案例。教师在案例的选择上应当着重把握以下几个原则:第一,注重典型性和正面性。第二,注重真实性和时效性。第三,注重案例的趣味性和地方性。其次,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这种主导作用体现在教师要有对案例教学实施过程的掌控能力,对案例教学的实施效果进行追踪和整理,对案例讨论的点评总结方面。再次,合理运用案例教学法。一方面,我们要避免案例使用越多越好的思想。另一方面,要正确处理案例教学法与其他教学法的关系。运用案例教学有助于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但其不是万能的,在实际教学中要与其他教学方法搭配着使用[15]。

在案例教学法的运用注意事项方面,大多学者都意识到首先应选择恰当的案例。处理好案例与教材内容、案例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同时加大对案例的开发力度。注重师资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组织案例教学的能力。

法治思想论述篇2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总体要求课程内容关系

投稿期刊本文系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资助项目“新世纪高校‘两课’教育与中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关系研究”(项目编号:2002ZZa-01)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李勤(1983-),女,汉族,四川峨眉人,西南大学育才学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讲师,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国近现代史专业硕士毕业,主要从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研究。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总体要求和课程设置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2005年、教育部明确提出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总体要求是: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大学生,始终保持教育教学的正确方向;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坚持开拓创新,不断改进教育教学的内容、形式和方法;力争在几年内,使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状况有明显改善。要形成比较完善的学科体系和课程体系,编写出充分体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的教材,实现教学方式方法多样化、实践教学规范化和教学手段现代化,建立和完善教师培训制度和激励机制,确立党的宣传部门与教育部门相互协调、密切配合的宏观管理体制,形成关心和支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良好社会氛围。[1]课程设置为四门,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新课程方案有史、有论、有应用,有利于大学生在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的基础上,从历史与现实应用的有机结合中,全面地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新课程方案的提出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奠定了基础。

二、四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及其关系

科学的课程设置是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基本环节。四门课之间的关系从总体上看是一个具有高度整体性的课程体系。其整体性表现在:一,四门课程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编写教材内容的基础,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及其一脉相承的科学理论。二,四门课程是一个互相联系、互为支撑的体系,分别从理论、史实、应用三个角度阐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2]“原理”是基础,“概论”是重点,“纲要”是主线,“基础”是落脚点。[3]“马克思主义原理”是基础课程,讲述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其他三门课程起着支撑的作用。“毛泽东思想概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则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和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的,帮助学生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和基本观点,指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去认识和分析问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从历史教育的角度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其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做到了解国情、国史。认识“三个选择”的必然性和正确性。“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是一门以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为支撑的,开展马克思主义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的教育,引导学生树立高尚的理想情操和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和时代精神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

教学内容上看,四门课程又各有侧重。“原理”课侧重讲述的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偏重于哲学课的性质。“纲要”课则侧重从讲述历史史实当中寻找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偏重于历史学科的性质。“基础”课侧重联系学生生活当中的实际问题,比如理想和信念、人生和爱情、就业与择业等问题展开讲述。“概论”课则主要偏重讲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后形成的重大理论成果,偏重讲述中国革命和建设以及改革、发展、稳定的问题,属于讲述中国政治问题的课程。因此,在讲授过程当中就会各有侧重,但是总体目标上仍然是以思想政治教育为教学目的。

三、如何有效处理四门课之间的关系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之间是一个相互联系,互为支撑,高度统一又各有侧重的相对完整、稳定的结构合理、功能互补的课程体系。[4]那么,如何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和艺术上有效的处理四者之间的关系,使之更好的发挥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达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总体要求就成为我们探讨的一个问题。

首先,从教学内容上应该做一定的处理。四门理论课在内容上存在着一些不足和亟待解决的地方。课程内容存在重复,“基础”课中的部分内容可能与“概论”中有关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等内容重复等等,这就要求教师之间必须有很好的沟通和分工,否则难免出现重复讲述一个内容的情况。因此,在某些问题上各门课程的教书应当各有侧重,甚至某些内容若重复性很高就应该主要由一门课的教师主要讲述。

法治思想论述篇3

关键词:叙事;叙事法;叙事文本;思想政治理论课

面对由于内容有些僵化和教学手段相对单调而引发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危机”,思想政治理论课迫切地需要在方法上进行创新和发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尤其《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从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采用喜闻乐见的形式,增强课程的吸引力。叙事作为一种久远弥新的教育方式,可以激发教育的内隐价值,促使教育主体交互作用,价值观的传递在无形之中完成。叙事法因其自身的特点和优势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带来了新的思路。

一、叙事法的内涵

叙事就是叙述事情(叙+事),即通过语言或其他媒介来再现发生在特定时间和空间的事情。从钻木取火的远古时代对神话故事的讲述,到有文字记载以来历史学家们对历史事件进行的编撰、解释,及至电影表达、舞台再现、网络讲述,都是宽泛意义上的讲述。[1]

叙事法是指通过解蔽方式,使具有一定思想意义的教育文本和教育内容相结合,并凭借叙述,将信息接收者带入一定的情境体验,从而提升学生素质的教育实践活动。叙事本身包括了叙事者、叙事内容和叙事方式三个基本要素。首先弄清楚叙述的主体是谁,“叙述的主体是谁”在叙述效果和文本的表达中非常重要,谁说的话语体现了谁的思维方向,具体包括叙述角度的问题和叙述态度的问题;其次是探讨叙述的方式是什么,也就是讨论叙述是在什么样的时间、空间中展开的,该事件与所说话语的关系是什么,具体包括叙述幅度的问题和叙述频率的问题;最后是分清叙述的进程怎样,也就是指叙述线索、情节安排、话语序列等结构问题。相同的叙事内容,通过不同的叙事方式表述出来,可以取得不同的效果。因此,叙事的核心在“事”,关键在“叙”,最终达到“视界融合”和意义生成的目的。

叙事法作为是一种策略、一种技巧,以其特有的描述、实践、反思和重构等特征,在教育领域有所突破和发展。

二、叙事法在《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中的实施

叙事法在《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中的实施是充分发挥其描述、实践、反思和重构等特征的结果。它既可以通过专题的形式进行,也可以随着历史发展顺序展开。面对《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堂,运用叙事法进行教学环节的操作,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选择叙事文本

教师要根据《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课程内容选择与之相适宜的文本,紧扣教育目的,让学生从中悟出道理、受到启迪。

在选择文本的时候遵循叙事文本必须承载《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内容,并能为教师所操作,而且教师和学生可以借助其发生互动,避免为了叙事而叙事。《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课程内容更多的是关于党的指导思想路线,方针政策,政治理论性较强,选择文本要做到“真”和“新”。“真”就是文本的内容真实。真实的文本作为叙事内容,可以使学生信服。“新”是指叙事文本新颖,或从新视角描述文本。文本新颖有趣性,可以提高课堂的有效率。在课堂教学中,叙事文本挑选的是否恰当直接关系教育效果的好坏,教育目的的实现与否。教师运用叙事法进行课堂教学时,“真”和“新”是两个不可忽视的原则。

(二)解读叙事文本

在《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课堂教学中,解读叙事文本不仅仅是叙说故事,关键是重新叙述,无论是素材提取还是深度诠释的深层次基点都是传递国家意志和主流价值观,把世界观、政治观、法制观的相关内容寓于之中,使学生通过文本对《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课程内容产生感知,并能够认同和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武装自己的头脑。

在这一阶段,叙事视角的不同会直接影响叙事效果。因此,选择适当的叙事视点、叙事方式呈现文本,激发学生的共鸣,综合运用教师叙述和学生叙述两种方式。一方面在思想上引导学生,使学生接受教育内容;另一方面,培养学生叙事能力,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

(三)讨论总结阶段

讨论总结是基于课程内容和叙事文本引发学生自我叙事和教师反思总结的环节。教师和学生都可以主持讨论,但必须坚持政治立场的原则,实事求是;同时不针对学生个体的原则。《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叙事旨在引导学生反思自身的政治观,促进学生认同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所走过的路程,避免学生的排斥。同时,教师收集反馈信息,进行归纳小结,从而有利于叙事教学程序的展开符合本课程的要求。

三、注意事项

叙事法在《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中的实施,教师需结合课程和叙事的基本要求,并根据教学反思,有效地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因此,叙事法在《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中的实施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一)提高教师的叙事知识和能力

叙事法在《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中的实施不是单纯的叙述、空洞的流水账那么简单,“要进行明了、准确以及实事求是的描写,并非如大多数人所认为的那么容易……它需要具备极高的学问,需要进行长期刻苦的训练。”[2]因此,作为教师必须有叙事知识作为根基,有能力付诸行动,推动思想政治课叙事实践活动的发展。同时,教师必须清楚不是所有叙事文本都适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叙事文本的表述应该是精心挑选的、别有匠心的、合理规划的。从一定程度上讲,思想政治理论课叙事效果的优劣依赖于教师个体水平的高低,教师需要将学生、教育情境和教育方式有机结合,创设一种帮助学生进入和理解叙事文本的情感场。

(二)选择和建构合适的叙事文本

叙事文本是特定的历史时间、地域环境、文学文化等要素的产物,并且涵盖面大,容纳的信息多,所以教师要合理地进行选择、有根据地建构叙事文本。首先,选择符合思想政治理论课主题、教育意义深刻、正向价值大的文本。其次,善于挖掘现实生活中的叙事文本,日常生活是叙事文本的重要资源和来源,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视野要涉及到日常生活、学习生活,重视发现和利用生活中的自己的或他人的故事,建立起学习与日常生活际遇有意义的联系,增强学生的兴趣和认同感,拉近了教师与学生的距离,真正做到“寓教于无形”;最后,要有根据地建构叙事文本,选择的叙事文本要蕴涵丰富文化的故事,使得学生在一定的文化氛围中获得某些社会性价值。文本效果不仅依赖于叙述者的策略,还依赖于接受者的体会。以人文精神为指导,以贴近时代、贴近人民、贴进生活为原则,符合学生心声,让主流话语的表达不造作,并合理可信。

(三)尊重学生心声的自由表达

学生心声的自由表达是叙事式教育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激情、热情是人强烈追求自己的对象的本质力量。”[3]学生积极地表达各自的思想观点、内心的价值需求,这可以使教师学会“倾听”,拉近与学生心理距离,得到学生的认可,并有根据的调整叙事内容和方式,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叙事活动的顺利进行。教师作为叙事主体,不能只站在个人立场或用成人话语表达观点,要了解学生对文本的兴趣点和叙述表达的需求,创造“随意交流”的氛围,这样学生“内心深处的思维假定也一定会被引发出来,而且无法避免”。[4]也就是说自由表达愿望更强烈,会毫无拘束地敞开心扉与教师进行交流讨论,这样才会达到“不带任何恶意地与人分享我们的观念,并因此而能做到共同思考”的效果,教师和学生的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行为习惯也都获得相应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申丹,王丽亚.西方叙事学:经典与后经典[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2][德]o·F·博尔诺夫.教育人类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法治思想论述篇4

【关键词】国内外;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教学;综述

实践教学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途径,是有效体现“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基本要求,是不断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的重要抓手。了解国内外高校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的研究现状,有助于进一步深化对该课程实践教学的研究,从而能提高课程教学的实效性。

一、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明确指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要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加强组织和管理,把实践教学与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专业课实习等结合起来,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到基层去,到工农群众中去。要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观察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深化教育教学的效果。

柳礼泉等在《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中,从合理定位、知行合一、基地教育、社会实践、阅读实践、案例教学、研究实践、校园文化、虚拟环境、必备条件、保障机制、立体评价、师者先行等方面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戴艳军、杨慧民主编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案例解析》教学参考用书通过“教学案例”、“思考讨论”、“案例点评”、“教学建议”等模块的设计,紧密围绕大学生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精心筛选和解析了近百个贴近大学生的生活、学习、思想实际和心理需求,可读性强且极富教育启发意义的典型教学案例。为集中说明问题,该书对教学案例进行了较大幅度的加工整理,其内容是对本课程示范教材的拓展、深化和丰富,既可以激发学生的理论兴趣,又能够拓宽学生的理论视野,为该课程的实践性教学提供了丰富鲜活的素材。

贾培荣在《“基础”课实践教学的研究》中对“基础”课开展实践教学的重要意义、实践教学现状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开展实践教学的建议。徐锋华、赵海燕、张春梅在《“基础”课实践教学探讨》中分析了该课程实践教学与一般教学活动的不同,并论述了实践教学的一些原则。王滨有在《高校“基础”课实践教学和德育活动刍议》中提出高校“基础”课要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和德育活动有机结合,提高课程实效性。吴建国在《“基础”课实践教学探索》中重点阐述了该课程实践教学的意义。黄焕初在《“基础”课实践教学的目标与路径》中论述了该课程实践教学的目标定位、内容选择,并就其实施途径进行了设想。

杨军在《“基础”课实践性教学研究》中论述了“基础”课实践性教学的理论基础、特点、范畴,分析了该课程实践教学的现状,提出了实践性教学的体系架构。屈莲花在《高校“基础”课实践教学法研究》中论述了高校“基础”课的性质任务、主要内容及教学方法,分析了“基础”课运用实践教学法的依据与必要性以及实践教学法的类型、实施及效果。

二、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国外虽然没有开设专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但都非常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在公民权利和义务教育、国民精神教育、道德教育、宗教教育和历史教育的旗帜下悄无声息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美国很重视对公民的“美利坚民族意识”教育。老布什在《重视德育教育》一文中强调:“必须把道德价值观的培养和家庭参与重新纳入教育计划。”美国极力强调学校德育环境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影响,强调的是一种间接性、渗透性的教育注重实效性首先表现在正面灌输的同时,注重将课堂灌输与课外实践相结合,延伸教育宣传的时间和空间,避免生硬说教。

英国1988年颁布的《国家课程》把培养“有德行、智慧、礼仪和学问”的绅士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在政府规定普通学校八项基本目标中,有四项是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法国在学校开设了“共和国公民的伦理与道德”课程,其目标“在于使每个人获得自由和负有责任,在于培养集体观念,使每个公民成为有教养的人。”德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通过政治养成教育和宗教教育开展,政治养成教育工作受到德国社会的大力支持并以法律的方式被明确规定。《联邦德国教育总法》规定:“培养学生在一个自由、民主和福利的法律社会中……对自己的行为有责任感。”

俄罗斯政府尤其是教育部门在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重建了思想道德教育的理念,重新恢复了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地位,如俄政府颁布的《学校思想道德教育发展纲要》中,不仅强调要提高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者的社会地位,而且对这支队伍的补充及激励机制都做出了明确的表述。

日本在其规划的《21世纪教育目标》中认为:“只有重视思想素质的培养,才能保证人才的健康成长。”将“二战”后教育实现目标“智、德、体”的顺序改为“德、智、体”,呼吁学校思想品德教育应与其他学科有相同的地位,设置为必修课。

朝鲜十分重视对社会全体成员进行主题思想教育,并探索出了一系列思想政治教育途径与方法,例如:说服教育,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来影响学生的思想意识,使他们自觉地接受先进思想,形成坚定的信念,克服他们在思想意识中存在的不足;榜样教育,利用正面的榜样进行感化是朝鲜学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方法之一;课堂教育,主要是通过政治课和其他各种教学进行政治思想教育。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

[2]柳礼泉.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6

[3]戴艳军,杨慧民.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案例解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贾培荣.“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践教学的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09.⑸

[5]徐锋华,赵海燕,张春梅.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探讨[J].学习月刊,2006.⑼

法治思想论述篇5

关键词:研讨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门涉及学科广泛、游历空间广阔、延展时间长久的课程,它不仅承担着对在校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也肩负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责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将直接影响我国人才素质培养目标的实现,因此直深受党和国家的重视。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文),更加保障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地位。然而,如何才能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这成为所有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研究者思考的问题。

通过目前对学生的调查来看,教学方式过于单调是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普遍存在的问题。大多数学生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都持肯定态度,但对课堂教学的形式过死大多感到不太满意,它抽象的理论内容,加上教师单一、呆板的“一言堂”授课方式,使得理论课气氛沉闷已成为一个通病。这与学生所追求的生动有趣、深刻全面的要求相比,确实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因此,如何改变目前“说教”的教学方式,运用更加丰富多彩、贴近生活、发挥学生主动性的教学方式是思想政治理论改革实践的一个重点。而研讨式教学法就是一个值得尝试的教学方式。

1 研讨式教学法概述

根据以人为本的认知学习理论,人的认识不只是由外界影响直接给予的,而是外界影响和认知主体内部心理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学习的过程事实上就是学生根据自己的态度、需要和兴趣,并利用过去的知识与经验对外界影响做出主动的、有选择的信息加工过程,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是至关重要的。从孔夫子到朱熹,从宋代二程到梁启超,以至当代的叶圣陶,在他们的教学实践论著中,无不贯穿着“点拨”二字,可见从古至今教育学家们都主张教师应站在引导的层面上,尽量对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而这种把主动权更大限度交给学生的教学方式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特别是在高等教育中就更为迫切了。研讨式教学法就是一种充分发挥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作用的教学方式。研讨式教学模式是在教师具体指导下,通过学生的研究、分析和讨论,进行知识建构和价值认同的一种学习过程,这种模式不单纯追求学生的学习结果,而是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不是纯粹要求学生知道什么是标准,而是有针对地引导学生自己找到正确的思路。这种教学方式的特点就是重视发展学生的自主行为和个性特长,促进学生自主创新学习,改变过去的“一刀切”和“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这在目前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实践中,是值得尝试的。

2 研讨式教学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运用

研讨式教学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运用大致分为五步,是五步循进、自成体系的教学模式。

2.1理论导论:教师用两三周时间先讲理论导论,使学生对该课程的整体理论体系有所了解。这一部分的教学跟传统的模式基本相同,主要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但在课程讲授过程中与平常的教学有一定的区别,其最大的特点在于不用将所有的细节都一一表述,而是让学生对这一理论课程有初步和整体的感性认识。导论主要就是将开展此课程的意义、课程包含的主要理论、基本框架等作一初步的阐述,让学生对课程中主要涉及的理论和侧重有一定的印象。

2.2分成小组,设置选题:在理论导论的基础上,将理论课的主要内容设置成不同的选题,这些选题可以是论点,可以是关键性主题,也可以是提问,甚至可以是正反对立的一组观点。多种形式的选题其目的是以新颖的方式引起学生的关注,同时在设置上可以兼顾引导的方向。然后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通过自主选择、抽签决定或教师分配等多种方式让每个小组选定一个主题,指导学生如何查找和收集资料。

2.3收集资料,撰写发言稿:各个学生按教师传授的方法到图书馆或通过网络查找和阅读资料,围绕选题对资料进行整理和筛选,撰写发言稿。要求发言稿写出选题的基本情况、本质意义和历史地位,形势政策选题还应包括政策分析和影响。

2.4小组交流和制作课件:学生在小组内将独立探索的知识和心得以讲课评课的形式进行交流,展开讨论,学生先内部协商,即在本组内部争辩究竟哪个观点是正确的,然后再相互协商,即针对当前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并对别人的观点做出分析和评论,将大家共同认可和补充的内容进行汇总,并制作成多媒体课件。最后每个小组推选1-2名同学将大家的共识在大班进行讲述。

2.5大班讲评:选择时间让各小组推选的学生在全班登台讲述各自的选题。每人讲35分钟左右,然后让其他组和本组学生进行讲评或展开辩论,教师根据所有学生发言情况对这一选题进行总评和综述。教师在综述中一方面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同时根据学生的讲述和讨论情况补充和深入阐述,纠正学生的偏颇或不正确的观点和认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科学的思想理论认识。

3 研讨式五步教学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实践的体会

通过实践,我们发现研讨式五步教学法在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运用得到了大多数学生特别是文科类学生的欢迎,其教学效果是比较明显的。它的运用丰富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模式,生动了课堂,也充实了课程内容,其作用和意义笔者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研讨式教学法改变了过去“一言堂”“一刀切”的单调的教学模式,重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了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兴趣,使课堂变得生动活泼、全面深刻。研讨式教学模式在教学方式上,完成了从“讲授式”到“研讨式”的转变,打破了以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授课制,而代之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指导、小组交流、大班讲评几者结合的教学新方式。这种教学方式没有预定的真理、知识、经验或价值,教育的过程是种探讨、交流与对话的过程。整个教学过程以问题的提出与解决为始终,能够诱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高涨的学习热情。而在教学形式上,完成了从“一言堂”到“群言堂”的转变,学生在课堂上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倾听者,而成为课堂发言的主体,讨论、辩论的主体。这种群言纷争的情况方面使课堂变得活泼,也使理论知识在教学过程中轻松地被接受,同时也使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认识更加深刻和透彻。而在师生关系上,研讨式教学法完成了从“主客”关系到“主一主”关系的转变,教学过程不再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作为客体的学生进行加工改造的过程,而是作为主体的学生在教师的帮助和指导下自主探索、合作研讨、相互沟通、解决问题的过程。研讨式教学法符合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创造了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从而易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改变学生对学习的被动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凸显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使学生视学习为乐事,主动学、积极学。而使教师直正变成了以学生为主的、合作的、探索性的帮助者的角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它使得学生更容易接受理论的影响,对学习的效果产生显著的影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当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建立在互相信任和怀有好意的基础上时,评分才能成为促进学生进行积极的脑力劳动的刺激物”。

3.2研讨式教学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运用,打破了过去静态的封闭型的教学过程,显示了动态性的教学过程,使课堂的涵义得以延伸,使理论教育的效果更加显著。课堂不再只是教室、黑板、教师、多媒体,而是延伸到了资料室、图书馆乃至电子网络,从而扩大了教学活动的场景,缩小了学校与日新月异变化的社会之间的距离,也缩小了思想政治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距离。同时也让学生有更多的自主权和自由支配的学习时间,他们不再是被动地接受既成的结论与事实,而是可以通过自己主动的探索,分析、归纳选择自己所需的东西。

3.3研讨式教学法合理地利用网络信息和资源,将网络纳入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体系中。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网络已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一方面,网络中丰富多彩的信息,跨区域的信息交流、全球化知识的碰撞,对于拓宽大学生的视野、丰富知识来说是意义非凡的;但同时鱼龙混杂的各种信息和理论也混淆了大学生的视线,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如何趋利防弊是思想政治教学工作者面临的重要问题。研讨式教学法鼓励学生接触网络,合理使用网络信息,从中找寻各种信息、资料和理论阐述,将其直接纳入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体系中。学生直面各种网络信息,并将它们进行汇总、整理、筛选,同时还将其呈现在同学间进行讨论、研究甚至辩论,对于学生了解网络知识和理论宣传,科学地分辨和利用它是非常有利的。

法治思想论述篇6

论文摘要:房玫教授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导论》是一部研究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根本意义,思考和回答“什么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怎样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学术著作.该书既紧紧扣住了时代脉搏,又切合我国的客观实际,高屋建瓴、意蕴深刻.既有规范性的一般说明,又有关于实践操作和注意事项的具体提示.

大学生是中华民族的未来。是社会主义祖国的未来。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党和国家的事业兴旺发达、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它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马克思主义是世界无产阶级认识和改造世界的锐利武器,是中国共产党人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作用。就能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掌握并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去观察和分析问题,认识自己所肩负的历史使命,从而努力学习,全面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始终保持着教育教学的正确方向。在引导大学生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对党和政府的信任等方面都发挥了及其重要的作用。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一些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仍不同程度地冷淡、排斥.甚至厌学。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针对性不够,说服力不高。感染力不强,缺乏实效性,是一个重要原因。

长期以来。关于如何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实效性的研究和实践始终在持续不断地进行,也取得了相当大的成绩。然而,这种研究往往分别侧重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改革的某一方面(这当然是必要的),还缺乏对“什么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怎样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这一问题的总体的系统的研究,因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根本意义还没有完全搞清楚。在认识和实践中还存在着误解和偏差:一是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当作单纯的文化课程,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个知识体系。一种学问。只要把马克思主义知识、学问原原本本地教给学生就行了。因此。讲究教学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喜好甲乙丙丁式的繁琐讲解。一再嚷着教学时间不够。在这里,马克思主义理论变成了脱离实际的假、大、空的“高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变成了脱离实际的假、大、空的“唱高调”:二是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等同于日常性的思想政治工作。等同于形势报告。满足于形式上的轰轰烈烈。追求大场面,搞政绩。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谁都能上。只要能把学生唬住就行了。在这种视域中,讲毛泽东思想概论课的没有看过《毛泽东选集》;上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的不看《邓小平文选》,甚至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也没弄清楚:上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的不懂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课的课堂成了炒股战场。思想道德修养课变成了辅导员的训话课等等的现象依然普遍存在。这些误解和偏差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实效性不大的一个深层原因。显然。深入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根本意义的研究。搞清楚“什么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怎样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就显得格外重要。格外紧迫。

房玫教授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导论》就是一部研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根本意义。思考和回答“什么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怎样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学术著作。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既紧紧扣住了时代脉搏。又切合我国的客观实际。本书立足于当今世界发展的主要特征及其基本趋势和中国实际及其发展的新变化。以及由此引发的大学生思想观念的多样化及其成长需求的新特点。以中共中央、国务院、、教育部的相关精神为指导思想.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为基本原则。对“什么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怎样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作出了富有时代感的论述。书中写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不是一种孤立的社会现象。而是一个开放性的历史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它不仅要与中国实际及其发展互相作用;而且还要与世界历史进程互相影响。这两方面互相交融和互相促进。从世界历史进程看.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主要特征和基本趋势:从中国实际及其发展看,我国正处于深刻的社会变革之中。巨大而深刻的新变化以及由此引发的大学生思想观念的多样化及其发展需求的多样化.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作出辩证唯物主义的判断与解答。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也只有在认真研究新变化、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才能增强其吸引力和感染力。提高其实效性”。这样的论述。既紧紧扣住了时代脉搏,又切合我国的客观实际.高屋建瓴、意蕴深刻。

第二.思路新颖、内容翔实。在教育研究界,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研究的成果虽然很多,但从整体上系统地研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成果并不多见。而这正是本书的一个特色。本书着眼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历史和现状,在广泛汲取中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遵循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历史和逻辑相一致的原则、运用分析和综合的方法。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一般问题进行了系统论述。较完整地建构了研究与表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基本框架。全书共分九章。以多元视角,分别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科学定位、当代视野、课程体系的内在结构、课程设置的历史沿革、教育教学过程的优化、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教育教学的评价以及教师的教育教学素养、教育教学的管理和实施等方面作了详细的理论阐述。这样的体系框架。不仅思路新颖、逻辑清晰,而且各个章节既相对独立。又浑然成篇,从而使“什么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怎样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这个根本性问题。清楚地凸现出来。整部著作。布局合理,结构严谨,内容丰富生动。

第三。具有学术见地。富于实际操作。相对于学术界在这方面已有的成果。本书有不少创新之处,这是作者长期潜心研究的思想结晶。比如,过去有这样一种误解。即只有社会主义国家才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对这一点作者在书中进行了澄清,并提出了当今时代深化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不仅要“横向借鉴”世界各国的思想政治教育经验,而且要“纵向继承”中国古代在这一方面的优秀传统;由此提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课程的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是从价值论意义上,即目的意义上说的.是指每门学科都要挖掘该学科的有关资源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的教育教学;狭义不仅是目的的意义上。而且是从主要手段的意义上说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不是培养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专业课程,而是高层次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课”。“是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品德教育和科学文化教育高度统一的课程”。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课程作这样的两种理解,既有利于调动广大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性。又有利于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任教师的责任感。又如.在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评价问题上。作者在书中也作出了独到的分析。针对仅从教育教学的结果上评价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片面性倾向.提出必须站在教育教学的要素、过程和结果三者相统一的高度.遵循着方向性、先进性、可行性和激励性相一致的原则.用“情感标准”、“认知标准”和“践行标准”来综合评价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这样的分析,既纠正了评价中的片面性,又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实效性,等等。

法治思想论述篇7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三进”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9C-0040-02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今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理论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党和政府引领中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战略新布局,具有鲜明的时代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大学生,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本要求,是保证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的重要途径。“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以下简称“概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与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结合最为密切、最及时反映和总结党和国家治国理政理念与方针政策、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的课程,它在实现党的最新理论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中起着关键作用。为此,高校在推进“四个全面”有效“三进”工作中应以本课程为抓手,从本课程的教师培训、教学设计、教学素材补充、课堂教学方法等方面入手。

一、抓教师培训学习,实现教师对“四个全面”的“真懂真信、科学把握”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党的理论方针政策的宣传员,其对党的理论方针政策的把握程度和相信程度直接影响其对学生的宣传效果,要实现“四个全面”有效“三进”,一个首要的前提是教师对“四个全面”的“真懂真信、科学把握”。为此,第一,从教育部到各厅、局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主管部门应组织有关专家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进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宣讲和培训,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对“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理解上做到全面、科学并与党中央保持一致。第二,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门应组织教师进行专题学习研讨。如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采取分工负责制,设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意义和任务、全面深化改革的意义和任务、全面依法治国的意义和任务、全面从严治党的意义和任务、‘四个全面’之间的逻辑关系、‘四个全面’在教材中的体现和处理”6个专题,由6名老师负责研究,并以部门业务学习的形式在全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中进行解读,在专人解读的基础上开展讨论,各抒己见,由此加深教师对“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理解并达成共识。学校通过抓培训学习,使“四个全面”先进入教师头脑,从而有利于“进课堂进学生头脑”。

二、抓教学设计,突出“四个全面”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

随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思想的形成,2015年8月,、教育部组织教材课题组对“概论”课教材进行了修订。这次教材修订的主要目的就是全面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进教材,从某种意义上说,教材的修订已体现了“四个全面”进教材,但要真真正正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进教材进课堂并从而进学生头脑,必须依赖于各高校对新教材内容的把握及在教学设计上的对“四个全面”的重点关注,为此需要各高校在完全读懂新教材对“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思想的处理的基础上加强对其进行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设计。

(一)理论教学设计。“概论”课本身就是理论性很强的一门课,必须向学生全面、深刻阐述好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所以各高校应根据新教材的修订意见,在以下章节突出对“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思想的讲授。

第一章第三节关于“四个全面”总述:总体介绍“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提出过程、思想内涵、逻辑关系和历史定位;第六章第三节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点阐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意义、评价指标、具体要求;第七章第二节关于“全面深化改革”:重点阐述全面深化改革的必要性、意义及目标、任务;第八章第二节关于“全面依法治国”:重点阐述全面依法治国必要性、意义及目标、任务;第十二章第三节关于“全面从严治党”:重点阐述全面从严治党的必要性、意义及目标、任务。

(二)实践教学设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加深学生对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大意义的理解并贯彻、支持新时期这一治国方略的实施,从而真正实现“四个全面”进学生头脑。为此,必须根据“四个全面”内容精心设计与之相关的实践教学项目。如要体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可以设计社会主义新农村调查、家乡的变化等实践活动,体验我国小康社会变化过程及进一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领域;如要体现“全面深化改革”,可以开展时政评论活动,让学生对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开展评论及提出解决之道,从而明确为何要全面深化改革;如要体现“全面依法治国”,可以组织学生对班级、学院学生进行社会公德调查、法律意识调查等活动,体验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重要性;如要体现“全面从严治党”,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题为“党员领导干部用自己的积蓄买好车洋房可不可以”的辩论赛或者开展“假如我是一名共产党员”的演讲比赛,让学生明白为何要从严治党。

三、抓素材补充,增强“四个全面”理论教学感染力和说服力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系统性、逻辑性很强的理论体系,要使学生认同、支持和坚信这一治国理政新方略,必须以丰富、生动的素材来补充教师的理论教授,为此各高校要善于发挥全体思政教师的力量和智慧,收集、整理与“四个全面”教学相关的各种素材(图、文、音、视频等),以增强“四个全面”理论教学说服力。如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可收集关于全面小康的十项指标、现各指标实现程度的数据,让学生相信2020年全面小康是有可能实现的,同时,也通过一些软指标的未实现,让学生明白现在全面小康面临的主要任务。如关于“全面深化改革”,可通过收集改革给中国带来的巨变的素材让学生明白改革是中国的强国之路,同时也可通过社会各方面存在的深层次矛盾的素材,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还可通过减少、下放行政审批项目、供给则改革等案例素材说明全面深化改革如何推进。如关于“全面依法治国”,可通过一些影响重大的冤案素材说明我国在立法、执法、司法及全民守法上存在的问题,从而说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同时也可通过一些冤案的重新审理让学生看到全面依法治国不是在喊口号,而是在努力推进着。如关于“全面从严治党”,通过一些触目惊心的党员领导干部腐败案件说明全面从严治党的紧迫性,通过党和国家这几年对的强力惩治及在全党所开展的一系列整风活动让学生看到党在管党、从严治党,从而增强对党执政的信心。总之、对“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无论是为了说明其重要性还是为了说明其在实践中如何推进和执行,我们都应用素材用事例来说话,这样对学生更有感染力和说服力,增强学生对理论的理解,从而也增强学生对党和国家的未来的信心。

四、抓课堂教学方法,使“四个全面”真正内化为学生的思想和行动

“三进”中,“进头脑”是根本目的,要想让“四个全面”战略理论扎实进学生头脑,除了需要教师通过丰富的素材、生动的讲述外,还需要教师善于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通过在课堂中采用“讲、读、、论”的参与式教学方法,实现“四个全面”的“入脑、入心”。

(一)让学生“讲”。在讲授“四个全面”内容时,可给学生设定一个主题,让学生登台来“讲”。如可设“全面小康离我们有多远”、“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全民守法与依法治国的关系”、“我了解到的十以来的全面从严治党举措”等这样的主题。为了讲好,学生需要去收集资料,去研究讲述内容,通过这一准备过程,可实现学生对“四个全面”的理解和掌握。

(二)让学生“读”。教师要善于利用微信群、QQ群等与学生进行交流的平台,课前把一些与“四个全面”有关的文章分享给学生阅读,并设一些小问题让学生思考,然后在讲述到相关内容时让学生结合阅读材料分享自己的体会和感受。这样的方式,不仅可增加学生对“四个全面”的关注度,而且能让他们通过这些阅读材料更好地了解社会现实,同时通过思考和分享阅读体会还能加深学生对“四个全面”的理解和掌握。

(三)让学生“论”。辩论、讨论最能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讲述“四个全面”内容时,可设定“小康全面不全面,关键看老乡”、“改革既要加强顶层设计又要摸着石头过河”、“德治比法治更有利于社会进步/法治比德治更有利于社会进步”、“强力反腐有利于经济发展/强力反腐不利于经济发展”等这样的话题让学生展开讨论和辩论,通过讨论、辩论,让学生的思想、观点在碰撞中得到净化和升华,从而让学生更能充分认识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大意义并用实际行动支持“四个全面”的实施,从而实现“四个全面”治国理念化为学生的思想和行动。

总之,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赢得青年就是赢得未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自身的使命,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三进”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努力通过自己扎实的理论功底和精湛的教学艺术在大学生当中宣讲好党的最新方针政策,以培养出一代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参考文献】

[1]编写组.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2]潘献奎.“四个全面”“三进”工作的教学设计[J].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15(2)

[3]任永辉.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宣讲“四个全面”战略布局[J].湘潮,2015(8)

[4]人民日报评论员.引领民族复兴的战略布局――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n].人民日报,2015-02-25

【基金项目】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德育工作委员会2015-2016年度德育专项课题“以‘四个全面’为主线推进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与实践”(DGw1516BJX011)

法治思想论述篇8

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生工作;综述研究

高职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90后学生入学高职院校,相较于80后而言,90后高职大学生的思想动态、人生观、价值观有许多不同之处,这也给高校辅导员、班主任、政治思想课程教师的教学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而本文的研究,希望通过综述国内外学者相关研究文献的策略,给国内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者一些启示。

一、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国外高校对学生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与国内大不一样,所关注的教育焦点主要集中在对学生的日常想想行为事物、心理健康等方面的管理等方面,相关的研究文献综述也十分有限,通过对万方、知网等文献查阅数据库进行搜索后,仅找到为数不多的关于国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文献,现列举如下:

1.有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研究

受风俗、法律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国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也呈现不同的态势,整体而言,基本上每个国家都有完善的针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整套环境体系。例如,在美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被定义为“公民教育”,政府通过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打造一体化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在日本,早在1947年,政府就颁布了《学校教育法》和《基本教育法》,并制订了“以培养完美人格为目的,尊重个人价值,注重劳动与责任”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体系,各级高校也以此为标准,对学生展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2.有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研究

国外针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也有着鲜明的国家特色。例如,在美国,高校主要采用“区分化”的教育方法,在具体的实践中,将学生的日常学习、思想动态分开进行专业化的培训,并构建绩效考核制度,对学生的思想工作进行定量化考核。在英国,所有的高校则采用导师制的模式,由一名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老师,专职对4~5名大学生进行定期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并定期对学生的思想观、价值观进行评估。在新加坡,各级高校打造了“社会工作+思想工作”一体化教育体系,将社会工作的理念渗透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的教育管理中,取得了不俗的成效。

二、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关于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十分广泛,切入点和研究焦点也十分众多。通过调研相关的研究文献发现,国内学者对于该课题的研究范围主要分布于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概念的界定、制约高职院校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因素、“90后”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提升的方式方法等几个方面。

1.关于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概念界定的研究

刘书林等人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理解为:平时工作方法的可操作性,实践应用中的可行性以及应用效果的良好可靠性。古人伏则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出发,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理解为:教育者通过德育思想教育过程对接受教育者施加教育所产生的效应,而这种教育的最终效果会反映在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中。张文凯则认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与有效性是同一个概念,是指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的实际运作对教育目标的实现程度,即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后的能效属性。

2.关于制约高职院校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因素的研究

我国学者唐凌将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归咎为社会、家庭环境、学校教育、学生个体差异等几方面。而学者甄勇指出:90后高职大学生的成长环境、教育环境较80后大学生而言,都有了很多不同的地方,这使得他们的人生观、思想观也发生了很多改变,倘若高职院校辅导员在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中,不能把握上述因素,便会给教育有效性带来负面影响。

3.关于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对策研究

陶乐以教育内容为出发点,提出了五种措施:第一,弘扬历史文化;第二,构造人文教育环境;第三,开展层次教育活动;第四,优化教育内容和教育体系;第五,将法律道德理念融入日常政治思想教育中。刘清林探讨了新时期“90后”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提出了相应的对策,第一,不断优化辅导员队伍的综合素质;第二,辅导员应完善课堂教育,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实践能力;第三,辅导员应不断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三、研究评述

通过对国外研究现状的综述和总结,不难发现,由于社会体制、国情以及风俗习惯等方面存在不小差异,国外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成果较为稀缺,仅有的研究成果也有浓重的本国、本地域色彩,因此,对我国同类课题的借鉴性和价值并不大。而国内学者对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相关研究成果则较为丰富,主要从理论概念、影响因素和教育策略三个方面出发,给出了详尽的研究结论。然而,通过研究也发现,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工作大多停留在理论层面,鲜少有学者采用实证法、调查法等策略,展开实践性研究,相关的研究成果也十分稀缺,这也给同类课题的研究提供了创新之处。

参考文献:

[1]maxazicri.Cubatodayandtomorrow,ReinventingSocialism[m]UniversitypressofFlorida,2000:285

[2]古人伏著.德育实效性研究与实践[m].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1999

[3]甄勇."90后"时代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研究[D].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法治思想论述篇9

[关键词]贾谊;思想研究;综述

贾谊,史称贾太傅、贾长沙、贾生、贾子,是西汉初期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教育家。虽然其三十三岁便去世了,但是他的思想、主张及其作品,在当时及对后世都有极为重要的影响。从汉代到近现代,对其思想的研究著述颇丰。近二十年来,贾谊研究在继承和发扬前人已有学术成果的基础上,不断深入,本文就这一阶段关于贾谊思想研究的成果做一概括、梳理。

据笔者统计,从1990年至今国内已有学术论文400多篇,专著2部。但是,现代的学者凡是治中国思想史、中国文化史和中国哲学史的专家学者,都或多或少地对贾谊思想进行研究和评价。其中专著有王兴国的《贾谊评传》[1]、梁安和的《贾谊思想研究》[2]。特别是,1992年,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发行了王兴国编著的《贾谊评传》,填补了国内没有全面地、系统化地研究贾谊思想专著的空白,该书对贾谊的生平、著作及各种思想进行论证,是我们当前研究贾谊思想最具影响力的一本专著。贾谊的政治思想、经济思想、哲学思想、教育思想等是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试图从这四个方面对近二十年来其主要研究成果予以概述。

一、政治思想

贾谊主张实行仁政,“礼治”和“民本”是贾谊政治思想的核心。正如王兴国所述,“贾谊以民为本的仁政思想及其以礼为主、礼法结合的礼治思想,是他政治思想中两个相辅相成、紧密联系的方面,二者缺一不可。”[1](p111)王子今认为,贾谊政治思想对于西汉初期的政治风格有重要的影响;具有战略意义的意见和建议,对于文景之治的成功乃至西汉王朝政治方向的确立,有重要的作用。[3]赵敏、吕巧英认为,贾谊的政治思想是对西汉初期“无为”的否定,贾谊的主张为“有为”政治开辟了道路。[4]

关于“礼治”。邵金凯认为,贾谊论秦之过的重点落在秦“不改暴政”上,暴政是由“弃礼义”造成的,因此,重建“礼治”,这正是其政治思想的核心。[5]刘永艳等认为,贾谊构建了以礼为本、礼法结合的礼治思想体系,丰富了儒家传统的礼治思想;他的礼治思想上承荀子,下启董仲舒,成为先秦儒学向汉代儒学转变的一个重要环节,为稳定封建社会秩序做出了重要贡献。[6]贺春健认为,贾谊礼治思想为汉代儒学取得“独尊”地位做出了积极贡献,但其提出的部分礼治主张,如“礼不及庶人,刑不至君子”,是一种倒退的不平等理论。[7]

关于“民本”。“贾谊论政,以民为其最后之目的。”[8](p267)杨育坤认为,贾谊的治国方案,大都切实可行,说明他是一位务实的政治思想家;贾谊反对刑罚和暴政,主张“以民为本”,有利于安定政局。[9]薛俊武认为,贾谊的“民本”思想,实质为爱民、富民、利民、教民,有利用西汉王朝的长治久安。[10]马军认为,贾谊把“民本”思想贯穿于施政的各个方面,他主张仁政,就是要爱民、惠民、富民。[11]颜叙认为,安民思想是贾谊民本思想的核心,贾谊民本思想的积极合理因素对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重要启示。[12]

维护中央集权和大一统是贾谊的重要政治主张。杨育坤认为,贾谊继承了前秦的“大一统”思想,主张众建诸侯,以亲制疏,对于加强中央集权、巩固中央统一有重要的现实效果。[9]王兴国认为,贾谊主张“大一统”,却又不反对分封制,这是自相矛盾的,“一方面,主张‘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另一方面,又主张给亲子‘益壤’”。[1](p164)徐复观认为,贾谊理想的政治形态,是定于一尊的大一统的皇权专制,并没有主张根本废除分封制,而只是主张将一国改为多国,且在制度上加以各种限制,以扩大中央的集权,巩固天下的统一。[13]马晓丽认为,贾谊的“大一统”观,在我国民族关系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强调华夷一体,有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有利于发展先进的文化和文明。[14]陈蒙认为,贾谊主张削弱诸侯王及功臣集团势力,目的是建立尊卑上下井然有序的统一国家。[15]

二、经济思想

贾谊为了实现西汉王朝的长治久安,对很多经济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我国封建社会早期的经济家对农业生产都十分重视,把它视为立国之本,贾谊也不例外。大多数学者认为,贾谊的经济思想是以农本思想为中心的。

贾谊处于历史的大转折、大过渡时期,贾谊的经济思想体现了统治者经济政策的大变革。郭旸认为,贾谊的经济思想,如重农抑末思想、义利观和他的货币理论等,是西汉王朝由“无为”走向“有为”的重要开端。[16]李秀丽认为,贾谊《谏铸钱疏》一文,通过反对私人铸钱,从而体现了西汉经济上从“无为”到“有为”的转变。[17]

贾谊的经济思想对西汉社会产生了积极影响。汪耀明认为,贾谊经济思想中注重农业、积贮粮食、禁止私铸等观点,体现了其十分关注国计民生。[18]张秀敏认为,贾谊提出了以农为本、重本抑末、“积贮”、反对私人铸钱等经济思想为西汉时期的经济繁荣、“文景之治”,为巩固西汉封建中央专制统治起到了促进作用。[19]徐志祥认为,贾谊为维护统一的封建政权,他的经济思想的第一个特点,是反对放任无为的经济政策,主张在一定程度上限制诸侯和豪强富贾的经济活动,使他们不具备对抗中央政权的经济实力。[20]许云钦认为,贾谊的经济思想从解决民生问题入手,通过经济上的“富民”来达到政治上的“安民”,进而实现西汉封建王朝长治久安。[21]

此外,有部分学者认为贾谊的经济思想有其局限的一面。梁安和认为,贾谊把工商业和农业对立起来的观点是错误的,重农抑末的思想,对以后封建社会影响较大,使得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资本主义萌芽成长缓慢。[6]

三、哲学思想

贾谊的哲学思想是其整个思想体系的理论基础。其基本特点是揉合儒道为一体,将道家的虚静清与儒家的仁、义、礼、智、信结合在一起,以儒家为归宿。内容上大致可以分为道论、方法论、社会观三大部分。

关于“道”。管峰认为,贾谊以“道”为最终依据,建立了以儒法并用为特征的政治哲学。[22]杨希强认为,贾谊对老庄以来“道”这一哲学范畴的扬弃,赋予了“道”新的哲学内涵,“道”是万物的根本,“道”是认识万物的根本法则,“道”是人生的境界,“道”是天地万物始基的真实存在。[23]李珺平认为,“道”是贾谊哲学思想的核心细胞,其实质是唯心主义的,并不是其他学者认为贾谊所论述的“道”是唯物主义的。[24]

关于方法论。易永卿认为,贾谊还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古代哲学中的辩证法思想,如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不断发展的、矛盾是普遍的。[25]王德裕认为,贾谊的著作中包含了丰富的朴素的唯物辩证法思想,如,朴素的唯物辩证的认识论和思维方法,矛盾论等。[26]殷明耀认为,贾谊的《鹏鸟赋》一文,阐述了朴素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文章中既有唯物的因素,也有唯心的杂质。[27]

关于社会观。赵敏等认为,贾谊仁政思想的哲学基础,可归结为以民为本的社会史观和“人性非甚相远”、习成恶善的人性论。[28]崔波等认为,贾谊的“理势”观强调客观形势和社会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否定有所谓天的意志以及个人的能力对历史进程的重要影响。[29]

四、教育思想

贾谊担任太傅长达八年,作为教育者,因此对于如何进行教育有切身体会。国内学者从贾谊教育思想的历史渊源、特征、内容、历史价值等进行探讨,或将贾谊的教育思想与其他教育家的教育思想进行比较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梁安和认为,贾谊做过太傅,在教育太子方面积累了大量丰富的经验,其教育思想具有普遍意义;礼教和道德教育是贾谊教育思想的中心内容。[6]张江洪等认为,他的教学内容以儒家礼教为中心,以道德教育为目标,从而建构了他的教育思想的基本框架。[30]林文昌认为,贾谊以人性论为依据,提出了后天教化的重要性和分阶段教育理论。[31]王松涛认为,贾谊对教育基本理论问题的一些观点,如教育的作用,教育与政治的关系,人、环境与教育的关系、胎教以及儿童教育等,有独到之处,对当代教育也有重要价值。[32]

综上所述,关于贾谊思想的研究,除以上几个方面之外,还有涉及到贾谊法律思想、美学思想等的研究。从总体上看,近二十年来关于贾谊思想的研究虽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目前的研究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为重复研究较多,创新研究较少,特别是对贾谊教育思想的研究相对比较薄弱,尤其是缺乏对贾谊教育思想的整体研究。研究贾谊的教育思想,有助于拓宽贾谊研究领域,创新研究视角,发掘其教育思想对当代教育的启示。

参考文献:

[1]王兴国.贾谊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

[2]梁安和.贾谊思想研究[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7.

[3]王子今.贾谊政治思想的战略学意义[J].洛阳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4).

[4]赵敏,吕巧英.略论贾谊的有为治国之策[J].船山学刊,2009,(4).

[5]邵金凯.贾谊政治思想的再发现[J].学习与探索,2002,(6).

[6]刘永艳,甄金辉.贾谊礼治思想探微[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

[7]贺春健.贾谊礼治思想述评[D].吉林大学,2007.

[8]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9]杨育坤.贾谊的政治思想[J].唐都学刊,1991,(2).

[10]薛俊武.浅论贾谊的民本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12,(4).

[11]马军.贾谊的民本思想[J].孔子研究,2005(1).

[12]颜叙.贾谊的民本思想及其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启迪[D].贵州师范大学,2009.

[13]徐复观.两汉思想史(第二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4]马晓丽.贾谊的民族关系思想[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

[15]陈蒙.汉初士人与大一统政治[D].北京大学,2011.

[16]郭旸.贾谊经济思想探微[D].东北财经大学,2005.

[17]李秀丽.《谏铸钱疏》中的经济思想[J].求实,2004,(S2).

[18]汪耀明.贾谊和西汉政治、经济[J].殷都学刊,2012,(1).

[19]张秀敏.贾谊经济思想刍议[J].兰台世界,2011,(22).

[20]徐志祥.贾谊经济思想初探[J].齐鲁学刊,1992,(3).

[21]许云钦.贾谊的“富安天下”思想[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2,(1).

[22]管峰.贾谊的政治哲学[J].学术论坛,2007,(7).

[23]杨希强.贾谊之“道”的哲学意义探析[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24]李珺平.贾谊美学、哲学思想抉微──从《服鸟赋》的核心细胞“道”谈起[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8,(2).

[25]易永卿,陶用舒.论贾谊[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5,(4).

[26]王德裕.略论贾谊的朴素唯物辩证思想[J].重庆师院学报,1992,(2).

[27]殷明耀.贾谊《鵩鸟赋》的哲学思想[J].史学月刊,2007,(10).

[28]赵敏,王伟,孙华试.论贾谊仁政思想的哲学基础[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

[29]崔波,张研.试论贾谊的哲学思想[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

[30]张江洪.论贾谊的思想[D].湖南师范大学,2002.

[31]林文昌.略谈贾谊的教育思想[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10).

[32]王松涛.贾谊教育思想述略[a].见:中国地方教育史志研究会《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

法治思想论述篇10

罗国杰先生的著述中有相当篇幅是在书写关于“以德治国”的伦理思考。他多次强调德治对于国家治理的重要性,“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我们不仅需要法治,而且也需要德治,使法治与德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忽视其中的任何一个方面,都不可能达到使我们国家长治久安的目的”[1]。把“以德治国”作为国家治理方略正式提出来,强调要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是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这一提法得到了理论界的普遍认同,但也存在一些不同甚至反对的意见。如有人认为我国是一个传统上缺乏“法治”的国家,迫切问题是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疑虑强调以德治国会影响到依法治国的实施。罗国杰先生认为产生这种疑虑主要是对德治法治的关系认识模糊造成的。对此,罗先生写了大量文章予以阐释,引导人们正确理解德治和法治的关系。在《德治新论》一书中,罗国杰先生强调:“第一,德治不但不是对法治的否定和削弱,而且是对法治的进一步肯定和强有力的支持。……第二,德治不是超越法治,而是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框架内施行德治。……第三,德治不是针对法治提出的另一个新的治国方略,而是对依法治国方略在道德上的重要补充,以使人们更加注重道德的作用,更加重视法律和道德的相辅相成、不可或缺的关系。”[2]他强调,“德治”是在肯定“法治”重要基础上的“德治”,新型的社会主义“德治”观强调“以德治国”,绝不是也绝不能夸大道德功能,把道德说成是“万能”的,而只是使它与“法治”并行不悖,共同秩序社会,促进社会发展。罗国杰先生还在其他著述中,从中外历史上的治国经验方面,纵横论述了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对一些把法治和德治对立起来的观点,把“德治”与“人治”相提并论的理解,都做了透彻分析,指出谈依法治国就必排斥以德治国的观点实际是对治国方略浅层次甚至是片面的认识。“法治和德治相结合,不仅在中外历史上是一个国家治国方略成熟的标志,就是在现代法制社会中,同样也是一个国家治国方略成熟的标志。在一个健全的社会中,法治和德治,确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一个靠国家强力机器的强制和威严,一个靠人们的内心信念和社会舆论……各自起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以德治国与“正人心”

“德治”理论是罗国杰先生思想体系中一以贯之的理论主张。在罗先生六十余载的教学研究和思想理论建树中,他非常重视人们的道德意识和道德主体能动性,把它视为“正心”之学。先生当年在为我的《德化的视野———儒家德性思想研究》一书所做的序中写到:“我们研究儒家思想,必须要从儒家思想家们的‘立言宗旨’出发,从总体上来理解他们的本来意义,才能真正掌握儒家思想的本质”,“对于陆象山、王阳明心学中所说的‘心’,也要注意到他们的‘立言宗旨’,在相当多情况下,他们往往是从人们的道德良心出发的”,要了解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必须要了解儒家的心性之学①。《中国教育报》记述说:“他的第一个硕士林建初刚考上研究生时曾问:‘伦理学专业对国家到底有什么用?’罗国杰回答了三个字:‘正人心’。‘人心正了,什么事都有秩序,人心坏了,就总想着钻空子,法律管不胜管’。”“正人心”的德治思想在今天国家进入“依法治国”的思路语境中,尤其显得重要。在罗国杰先生对中国传统德治思想研究中,有许多研究是与道德主体性以及社会道德教育相联系的。他认为,德治要求以道德价值和道德力量来引导与影响社会,优化社会秩序,稳定民心,提高社会公众的道德素质和自律主体性,发挥道德在社会治理中的力量。他常引孔子最有名的一段话:“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罗先生认为“孔子在这里并没有否认法律、刑法的必要,他强调的是,为了预防和减少犯罪,更重要的是要使老百姓有羞耻之心”。罗国杰先生还引孟子的思想来说明这一点:“孟轲从治理国家的角度,进一步发挥了孔子的思想,提出‘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者畏之,善教民爱之’。”[1](297)在解说儒家德治思想时罗先生还强调了“德教为先”的意义。“儒家认为,在治理国家时,一方面要利民、惠民,另一方面更要教民、化民和导民。”“一个社会的道德规范和道德原则确立之后,最重要的就是要使这些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能够很快地转化为人们的思想品德和行为实践,养成良好道德习惯,形成完整的思想人格。如果一个社会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不能够在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中发生作用,那么一切道德教育和道德要求,都只能是一句空话。正因为这样一个原因,儒家把修养的功夫看作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保证。”[1](427-429)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3]罗国杰先生关于道德能够“正人心”的观点,也传达出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的关系逻辑,人心若缺少诚服法律要求的道德自觉性,公民内心若是没有来自道德的对法律规则的尊崇和信守,法律权威的树立和法制力量的发挥是难以达到应有效果的。

三、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德治思想资源

1996年,时任国家主席的同志邀请了八位学者走进中南海,就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重要专题进行讲述和共同探讨,罗先生讲述的专题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与政治统治》。罗国杰先生总结说,儒家思想在国家治理理念中有几个原则,首要一个就是“利民、富民和教民、导民”;孔子主张从政要“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就是说,要根据老百姓的要求和实际可能,使他们得到能够得到的利益。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达到孔子所说的‘惠而不费’的目的。……对老百姓要‘恭、宽、信、敏、惠’。所谓惠,就是要给老百姓以恩惠,因为‘惠则足以使人’”。罗先生强调,“人和人之间不应该贫富差距过大,否则就会引起患乱,而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对一个国家的稳定是最重要的”。除此之外,罗先生还从“德教为先”、“统治者要以身作则”、“以民为本”、“任人唯贤”等不同层面展开了仁政德治的理念特征。[1](430)罗国杰先生深谙儒家思想旨要,许多研究著述都和儒家仁政德治思想相关,在这次为国家领导人的讲解中,更是深入浅出、古为今用地为总书记做了阐释。该讲解内容后被收进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的《中外历史问题八人谈》书中。罗国杰先生还论及了一些国家治理理念,如身居高位者要“以身作则”,要任人唯贤,要把那些有能力有德性的人推举到领导岗位上。在德才问题上,罗国杰先生借用了《资治通鉴》的论述,“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何则?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挟才以为善者,善无不至矣;挟才以为恶者,恶亦无不至矣。愚者虽欲为不善,智不能周,力不能胜”[1](444)。在许多学者和学生记忆中,国家社会的官德和腐败现象,也一直是罗先生忧心关注和思考的问题。罗老师常说,“不管是谁领导这个国家,一定要抓腐败问题”,“我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我们国家能从根本上治理腐败”。在多年研究中,罗国杰先生对传统文化中“为政以德”、“德教为先”、“举贤才”等中国古代德治思想的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做了许多当代创新性研究和现代转换。应当说,倡导理论研究要与时俱进也是罗国杰先生学术思想的一个特质。关于“怎样处理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关系”,罗先生认为要“坚持两点”:“批判继承”和“综合创新”。传统文化有因循守旧的保守倾向,又包含革故鼎新的进步趋向,要批判它的过时的、不适应时展的糟粕内容,继承弘扬它的能推动社会前进的优秀内容。罗先生重申张岱年先生的主张,要综合中西文化成果进行创新,对传统文化各学派思想,如儒、墨、道、法等也要进行综合研究,还要结合时代新问题,创出适应今天要求的新思想。[4]罗先生的新德性主义伦理学,事实上就是在汲取中国传统德性思想、新时代社会主义道德思想以及西方优秀道德思想基础上,结合新问题新思考而形成的。

四、“新德性主义”伦理学

罗国杰先生把自己的伦理学思想体系定位为“新德性主义”伦理学。他在学术自述中说:“我个人的伦理思想的形成,大约是从1962年编写《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讲义》、《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教学大纲》和给学生讲课、撰写讲稿开始的。之后,经过《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伦理学》、《中国伦理思想史》、《中国传统道德》、《中国革命道德》、《中国伦理学百科全书》的编写,形成了我‘新德性主义’的伦理思想,也就是‘马克思主义的新德性主义’的伦理思想。”[5]对自己思想体系的“德性”定位,也表明罗国杰先生理论中一以贯之的对德性价值及其在社会治理中的“德治”功能的重视。在罗先生理论视野中,“伦理学绝不是一门纯理论的学科,而是一门强调实践的科学”,“道德行为之所以能称为‘道德行为’,必须是不以享受某种道德权利为前提的。如果说一个人在从事道德行为的时候,就考虑着自己在实行这一道德行为后所能够得到的‘道德权利’,这就不能说是一种真正的、纯粹的道德行为。……古人云:‘善欲人见,并非真善’,我们可以说,‘善欲人报,并非真善’”[6]。罗先生在他许多著述中,一贯强调道德本身的内在价值,这也是他把自己的伦理学思想体系定位于“新德性主义”伦理学的理论根据之一。一般认为,人类伦理思想史是围绕如下问题而展开思考的:什么是应有的好生活,怎样做才能实现好的生活,人应当成为怎样的人,德性主义伦理学和功利主义伦理学在前两个问题上往往少有原则分歧,但在第三个问题上,显然德性论者更多会关注或强调人的德性品质培养问题。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之所以被称为德性伦理学,主要就在于他的伦理学是立足于人的美德必要性和品德产生基础,侧重回答“人应当怎样成就德性”问题的。麦金泰尔构建他的“美德伦理学”,也是强调伦理学要关注人性向何处去的问题。从道德价值或道德评价角度言,义务论一般认为合于责任义务或符合道德规范的行为就是道德行为,而德性论往往更强调道德的行为来自于人的德性品质。德性论关注我们应当成为什么样的人,包含有对人的道德主体性的张扬,义务论、功利论往往着眼于“我必须做什么”的道德行为模式。德性论从“我应该如何生活”出发选择道德行为,更多强调了人的主体性和人的精神品格意义。罗国杰先生的德性伦理学就具有这样的理论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