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农业的优势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57:46

数字农业的优势篇1

【关键词】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路径

一、研究背景

数据作为生产要素是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力量,发展数字农业农村是实现信息化与农业农村现代化有机融合的重要途径。进入新时代国家高度重视数字农业农村发展,党的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积极推进数字乡村战略,先后印发《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2019—2025年)》,要求积极推进数字技术与农业农村生产、生活、生态有机融合,以数字化作为推动力,为乡村振兴提供现代化技术支撑。县作为一个相对完整独立的经济社会单元,其政策落实和支持力度对于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至关重要,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数字化发展基础、对数字农业农村的认识程度与重视程度等都直接影响着数字农业农村的发展水平。据《2019年中国中小城市高质量发展报告绿皮书》报告显示,成都市有6个区入选2019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然而却没有县(市、区)进入全国数字农业农村先进县(市、区)名单,也从侧面反映出成都市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水平待提高。在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的形势下,如何紧抓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政策机遇,充分发挥成都市县域经济优势,以数字技术与农业深度融合为基础,以数字农业与生活、生态融合为拓展,着力构建数字农业支撑体系,不断探索数字农业农村应用模式,营造数字农业农村新场景,积极推动数字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积极助推成都市县域数字农业农村走在全国前列意义重大。

二、成都市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现状

成都市以“四化同步”为发展路径,强化顶层设计,先后印发《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都市现代农业信息化的意见(试行)》(成办发[2013]44号),市政府成府函〔2017〕94号批复的《成都市农业信息化发展规划(2016-2025)》,要求着力推进农业大数据中心建设、农业物联网云平台建设、“互联网+”都市现代农业示范等重点工程建设。截至2018年,全市农业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体系基本形成,行政村光纤覆盖率已达100%,家庭住宅光纤到户覆盖率超过97%,光纤网络用户覆盖率、用户数均居全国副省级城市第一。无线通信网络覆盖100%行政村,移动通信4G网络覆盖规模中西部列第一,居全国第二,入选全国首批5G城市名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计算机应用率、网络覆盖率、从业人员智能手机覆盖率等指标均达到99%,蒲江县、成都天地网、都江堰青城茶叶、四川微牧获批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县域则以重大项目为抓手,积极推进数字农业农村建设。蒲江县整县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以信息化助推猕猴桃、柑橘、茶叶等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提升产业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整县获批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大邑县以国家大田种植数字农业建设试点项目,以粮油全产业链数字化发展为基础,积极推进全县智慧农业发展,探索数字赋能的大邑模式;彭州市发挥蔬菜产业优势,建立蔬菜全产业链大数据中心,获批2018年度全国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创新项目。成都市各县(市、区)发挥县域农业产业优势,积极探索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的特色模式与经验,为推动成都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做出了有益尝试。

三、成都市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不足

根据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的《2019全国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水平评价报告》显示,成都市没有县(市、区)入选全国数字农业农村先进县(市、区)名单,没有发挥出县(市、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农业农村改革先行区优势。对标全国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水平评价体系,结合成都市发展实际和未来发展定位,成都市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存在以下不足:

(一)顶层设计支撑不足成都市市级层面制定了《成都市农业信息化发展规划(2016-2025)》,积极编制《成都市数字乡村发展规划(2020-2025)》等系列数字农业农村顶层设计,为成都市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指明路径。然而,在县域层面,县(市、区)根据自身区域优势、特色、农业农村发展阶段等情况编制县域数字农业农村专项规划或者专项实施方案的很少,顶层设计引领支撑作用不足。县域内数据共享机制不健全。一方面,数字农业农村缺乏数据标准体系,各类数据没有形成统一归口,造成了星罗棋布的信息孤岛。另一方面,各涉农部门涉农数据未形成共享机制,涉农审批、涉农政务未形成数字一体化服务机制。最后,区域内涉农高校、研究机构、生产经营主体间未形成有效的数据共享机制,使得大量数据未能有效利用,造成资源浪费。

(二)数字化发展基础薄弱硬件、软件和网络基础建设情况直接决定了县域农业农村数字化发展的基础水平。成都市县域农业农村数字化发展基础薄弱主要表现在:一是数据采集硬件生产、创新不够,不能完全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二是现有系统多为单一资源库,在农产品单品种全产业链分析、农村电子商务和政务服务等方面缺乏自动化、智能化的分析模型应用,集成、创新力度不够;三是网络运营成本还较高,使得数字技术在农业上应用还不够充分。

(三)数字农业融合应用不足数字农业的发展需要数字技术与农业全产业链深度融合,整体协调推进,从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营销、品牌打造方面来看,全市县域数字技术与农业融合应用还不够深入。在农业生产方面,数字化技术主要应用于设施栽培,但大田作物数字技术化应用水平则有待提高,畜禽养殖和水产养殖应用数字化能力还不足。在农业服务方面,县域农业社会化服务平台未建立,区域内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主体库等数据资源体系尚未建立,未能形成高效的B2C精准社会化服务供给平台。在农产品营销方面,县域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整合力度不够,整体上本土县级电子商务公共平台影响力还有待进一步提升,而以县级电子商务运营中心为枢纽、镇(乡)服务站为依托,村(社区)服务网点为终端的三级联动农村电商服务体系需进一步完善。在农业品牌创建方面,县域内公共品牌推广力度不够,影响力不足,运用新媒体、短视频app等宣传推广县域公共品牌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在新业态培育方面,线上会展、文创农业、休闲农业、“直播带货”等新业态数字技术融合度不高,未能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对农业新业态的提升作用。在数字化监管方面,目前县域内农产品数字化溯源体系较完善,但是在投入品、农机应用等监管方面,数字化应用水平待提升。

(四)数字生活新场景营造不足县域内党建数字化应用水平不高,村党组织应用数字技术开展网上党课、线上培训的较少,乡村数字化治理水平还不高。镇、村卫生系统采用线上挂号、线上支付医疗费用等应用不足,农村医疗数字化发展带来的便捷程度与城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县域内农村地区开展数字教育和教育资源共享的较少,尤其是在新冠疫情形势下,开展线上教育的短板在远郊县域的农村地区表现突出。

(五)配套保障不完善首先,县域数字化人才不足,村级数字化技术队伍培训不足,农村电商人才缺乏,从业人员专业水平欠缺且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其次,针对数字农业农村发展的政策支持不足,发改、农业农村、交通等部门在涉及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时还未形成政策合力,对农业农村数字化发展的政策支撑还不足。农业农村数字化发展需要稳定的资金保障,目前县域内数字农业农村专项资金投入还较少,仅依靠市级物联网示范基地项目,县域配套投入还不足以支撑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快速发展,县域主动引导,鼓励社会多元投入的金融机制还未形成。

四、成都市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路径建议

农业农村数字化发展是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有力举措。立足成都市当前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实际,根据各县(市、区)的社会经济、产业优势、数字化发展基础等条件,为探索打造符合国际化城市发展定位、体现成都特色的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路径,助推成都市乡村振兴走在前列起好示范,提出以下建议:

(一)强化顶层设计衔接《成都市数字乡村发展规划(2020-2025)》,紧紧围绕县域发展实际和优势,制定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专项规划、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明确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定位、方向及路径,制定重点任务、重点项目,系统推进数字农业农村发展。建立数据共享机制。探索制定农业农村数字标准体系,形成可共享、可应用的标准数据。建立涉农部门信息交流共享机制,整合各域各类各型政务及业务数据系统,打通多部门互联互通,推动农业数据资源的集成和整合,使数据形成合力,实现开放共享。建立产学研合作的长效机制,引导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企业等单位开展数字农业关键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促进科技人员和社会各界广泛参与。

(二)构建数字农业支撑体系推进物质装备改造与提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构建支持大数据应用和云端海量信息处理的云计算基础设施。深入开展电信普遍服务试点,推动无线宽带网络全域布局,加快推进5G基站建设,提升农村网络覆盖水平。继续推进农业物联网建设工程,实现农产品生产过程数据自动化、智能化采集。强化农机装备智能化应用,研发推广适合各种地形和环境的农业机械,大力推广植保无人机、无人旋耕机等智能装备,推进农机化与大数据智能化深度融合。强化技术创新与软件集成。围绕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等数字前沿技术,联合开展数字农业关键技术攻关,积极推动成熟技术推广应用。打造数字农业大数据平台,构建农业资源相关数据库,强化大数据平台集成研究,加快推进多部门涉农信息、涉农数据资源的整合和应用,促进农业资源数据挖掘、分析、预测。建设政府服务监管平台,推动数字化服务的精确性和系统性。构建基于农业全产业链的智能装备应用及管理系统,推动智能感知、智能分析、智能控制技术与装备的集成应用。

(三)推进数字农业深度融合发展加速农业数字化生产管理。强化互联网、移动互联技术、云计算以及大数据等前沿技术应用,搭建灵活、便捷、高效、透明的农业生产管理体系。强化化肥、农药、种子等农业投入品管理智能化建设,推动农药、化肥减量使用。加大数字化技术在农业生产计划、农事操作、加工仓储、财务管理等环节的应用,加快推动耕、播、收全程机械化建设,积极推动适宜性数字技术在中药材和特色果蔬产业生产环节的应用。推动农业数字化服务。围绕农资、农机和农技服务,加快整合现有数字农业相关信息系统与app,强化运用推广,建立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数字农资”建设,探索按需送货、因地配肥、技术到户的一条龙服务模式,提升农资物流管理智能化和农资服务精准化。加速农技推广数字化建设,大力推动专家在线诊断、远程会诊、农技在线科普等农技数字化服务。集聚行业力量,搭建农机社会化服务平台,为农机销售、农机服务提供在线供需对接撮合,加强农机调度与作业监测,提升农机利用效率。创新农业数字化营销。推动农产品精深加工、物流、冷链仓储等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和提升,建立产后设备数字化共享服务网络,利用物联网设备,实时监测加工状态、仓储环境、物流位置等信息,提供供需匹配、冷链监控等服务。加强农产品营销大数据库建设,开电子营销数据监测分析,建立覆盖全产业链的数据监测体系,促进农产品产销精准对接。构建数字农业品牌。统筹区域行业资源整合,开展数字农业品牌建设示范行动,着力建设品牌营销工场,推动数字农业大品牌打造。借助农产品博览会、展销会等渠道,强化品牌宣传、展示和推介,健全数字农业品牌防伪机制,提升数字农业品牌知名度。全方位提升对行业领军企业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加速行业领域核心企业集聚、抱团发展,加快构建县域数字农业产业生态圈。培育数字农业新业态。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突破口,以现有数字农业融合示范项目为重点,利用信息技术分化、嫁接、重构农业新的生产经营主体或服务组织形态,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新业态新模式,鼓励发展文创农业、康养农业、会展农业、众筹农业、农业私人定制等基于互联网的农业新型经营模式。以生态农业、休闲农业等现代农业生产为主,利用现代信息推动传统农业数字化改造,扩展休闲文创农业表达形式,延伸农业产业价值链,培育农民增收新的增长点。创新农业数字化政务监管。构建涉农企业信用评价体系,建立指挥统一、多部联动的应急处置平台,提升对突发农产品安全事件的快速应对能力,切实提高农产品安全的保障水平。依托农业资源一张图,重点加强粮食产业生产情况监测,提升农业资源及产业发展数据收集和管理水平。

(四)营造农村数字化新场景依托信息进村入户工程,以信息化技术改造、升级乡村生活方式,推进全面覆盖乡村的党务党建、社会保障、医疗健康、教育文化、政务便民服务、金融服务等领域网络化管理体系建设,创设数字乡村新场景。推广“互联网+党建”,逐步实现信息、政务运转、民情收集、议事协商、公共服务等村级事务网上运行。探索建立远程会诊系统,大力推动在线预约挂号、快捷支付等互联网医疗服务。积极推动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和文化服务普惠共享,探索建设数字图书馆、数字文化馆、虚拟博物馆,推广在线教育、远程教育等互联网服务新模式,扩大优质教育、文化资源覆盖面。推动“互联网+社区”向农村延伸,提高村级综合服务信息化水平,提高群众办事便捷程度。

数字农业的优势篇2

新时期经过众多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我国数字技术取得了非常可观的成绩,并且实际的应用到我国众多的行业领域中,对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数字电视在农村无线覆盖中的应用也越来越为广泛。因为,数字电视本身具有的优势,例如,建设资金花费较为低廉,信息数据传播速度快等众多的特点,数字电视在农村无线覆盖中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数字电视的应用不仅打破了以往广播电视技术上存在的限制,不仅能够使得广播电视节目数量得到了有效的增加,同时,还能将光缆应用到广播电视传播中去。还需要注重的是数字电视在农村无线覆盖中的应用能够有效的提升电视广播的节目的播放质量,更为良好的满足人们精神世界的需求。而且数字电视运行的成本较低,这与我国现阶段的发展国情是完全相符合的。

2应用多元化的传输方式,提升数字电视在农村无线覆盖的质量和效果

数字电视在农村无线覆盖中的应用,一般情况下数字压缩的码率是根据相关的标准分类的,但是分类标准是多元化的,使得数字压缩的码率也是多元化呈现的。现阶段应用较为普遍的数字压缩码率主要包括以下两种,依据相应的调查所显示,应用不同的数字压缩码率,对相同的数字电视信号进行传输时,最终取得的成效有着很大的差异性。

2.1较低数字压缩码率的实际应用

相关工作人员根据实际统计发现,应用较低数字压缩码率进行数字电视的传播,农村的居民能够接收到十几个电视节目,接收数量较少不能满足农村居民用户的实际需求。虽然,较低数字压缩码率对数字电视进行传播具有很多的优势,但是,也存在着严重的不足,实际应用的过程中电视节目的接收数量受到很大的限制,可以接收的电视节目数量太少,主要是因为较低数字压缩码率是应用微波数字传输技术,还有mUDS系统进行数据传输的。微波数字传输技术信息传输媒介的容纳程度较低。还需要注重的是mUDS发射频率本身就存在着很大的限制,这对于农村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1]。

2.2标准压缩码率的实际应用

标准化的数字压缩码率与较低的数字压缩码率相比较存在着很大的优势,对于我国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也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标准化的数字压缩码率与较低数字压缩码率相比较有着巨大的差异性,标准化的数字压缩码率应用2.5GHZmmDS技术,本身就具有很强的技术优势,同时在我国广播电视事业中也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我国相关工作人员应当积极的促进标准化的数字压缩码率在农村广播电视事业中的应用。

3数字电视在农村无线覆盖中的应用需要注意的问题

数字电视在农村无线覆盖,虽然,在我国各个区域都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但是,在我国的一些偏远山区,因为,受到众多不良因素的干扰,很多的广播电视用户不能稳定的进行信号的传输,所以,技术人员需要格外的注重在我国的偏远山区中,数字电视在农村无线覆盖的应用。

3.1对于基站建站位置的信号测量

本文以我国丘陵地区农村广播电视信号站的建立为例,因为,我国的农村用户主要是建设在山体的周围,或者是丘陵中存在的低洼处,地势地形非常的复杂,对于广播电视信号的传输和接收都造成了非常不良的影响。要想促进我国数字电视在农村无线覆盖中的应用,首先,需要做的就是要加强信号的传输和接收工作,相关工作人员在对基站地点进行选择的过程中,必须要对农村区域的地势地形进行全面性的分析,严格的保证接收信号点的功率电平能够满足实际需求。想要保证农村广播电视基站对于广播电视信号的传播和接受质量,在基站的位置进行确定之后,对于信号的接收和传输进行检测。相关的工作人员要进行实际调查,其中,包括广播电视无线数字信号的覆盖情况,查看是否存在一定的误区。可以采用问卷调查和走访的形式,询问农村用户广播电视节目的接收情况。特别需要注重的就是盲区的小功率补点,若是不能确切的落实,对于数字电视在农村无线覆盖中的应用必定会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所以对此部分必须要格外的注重[2]。

3.2播出软件提示颜色的优化

数字农业的优势篇3

根据农业农村部乡村产业发展司印发《2020年乡村产业工作要点》部署要求,2020年,扶持并推介一批主导产业突出、原料基地共建、资源要素共享、联农带农紧密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可细分为:

(1)支持以多主体参与、产业关联度高、辐射带动力强的大型产业化联合体

(2)支持以产业园区为单元,园区内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民合作社和农户分工明确、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中型产业化联合体;

(3)支持以龙头企业为引领,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跟进,广大小农户参与,采取订单生产、股份合作的小型产业化联合体。

2、农业强镇项目

根据农业农村部乡村产业发展司印发《2020年乡村产业工作要点》部署要求,2020年,认定一批成效显著的农业产业强镇。

依托镇域资源优势,聚集资源要素,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建设一批基础条件好、主导产业突出、带动效果显著的农业产业强镇,培育乡村产业“增长极”。

目前2018年和2019年各认定一批,2020年第三批产业强镇项目,正在申报。

3、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项目

根据农业农村部乡村产业发展司印发《2020年乡村产业工作要点》部署要求,2020年,农业农村部将认定一批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

以资源集聚区和物流节点为重点,促进产业前延后伸、横向配套、上承市场、下接要素,构建紧密关联、高度依存的全产业链,培育生产、加工、流通、物流、体验、品牌、电商于一体的产业集群,打造乡村产业发展高地,建设乡村产业集群。

4、初加工项目

根据农业农村部乡村产业发展司印发《2020年乡村产业工作要点》部署要求,2020年,农业农村部继续支持实施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设施建设补助;

鼓励和支持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保鲜、储藏、分级、包装等设施建设,促进农产品顺利进入终端市场和后续加工环节。

同时支持发展粮变粉、豆变芽、肉变肠、奶变酪、菜变肴、果变汁等初级加工产品项目。

农产品初加工补助项目,每个地方每年都有补贴,一定要积极申报。

5、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

根据农业农村部发展规划司印发《发展规划司2020年工作要点》部署要求,2020年,创建和认定一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引导各地梯次推进国家、省、市县产业园建设;同时,总结不同区域、不同产业类型的产业园范例,产业园发展报告。

目前全国已批准创建四批107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2020年农业农村部、财政部继续支持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

6、数字农业建设试点项目

根据农业农村部发展规划司印发《发展规划司2020年工作要点》部署要求,2020年,制定《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2019-2025年》实施分工方案,开展数字农业建设试点,打造重要农产品全产业链大数据和数字农业创新中心。

实施数字农业农村规划,整合资源建设农业农村大数据平台,建设重要农产品全产业链大数据和数字农业创新中心,开展数字农业试点,加快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集成应用。

7、绿色循环优质高效特色农业项目

根据农业农村部乡村产业发展司印发《2020年乡村产业工作要点》部署要求,2020年,建设一批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引导各地建设特色粮、油、薯、果、菜、茶、菌、中药材、养殖、林特花卉苗木等种养基地。创新发展绿色循环优质高效特色农业,建设绿色化、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完善仓储加工物流等全产业链条,加强质量管控和品牌宣传,提升优势特色产业的质量效益水平。

8、现代种业提升工程项目

根据农业农村部2020年一号文件部署要求,2020年继续实施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加快国家农业种质资源库(圃、场、区)建设,落实制种大县奖励政策,提升优势制种基地建设水平,扶持创新型种业企业发展。推进重要粮食作物和畜禽水产良种联合攻关,强化植物新品种保护。

9、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项目

根据农业农村部2020年一号文件部署要求,2020年,支持发展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加强对中小养殖场户帮带和技术服务。落实好环评、用地、信贷等各项扶持政策,加快清理超范围划定的限养禁养区,及时监测生猪补栏增养情况。

加强对中小养殖场户帮带和技术服务。加快优化猪肉供应链,引导屠宰加工向养殖集中区转移,促进“运猪”向“运肉”转变。推动生猪扶持政策拓展覆盖畜牧业,支持禽类、牛羊生产。

10、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创建项目

数字农业的优势篇4

关键词:钻石模型;竞争力;地面数字电视

一、引言

地面数字电视又称“地面波”,是一种无线广播电视传播方式,通过无线发射装置向用户传送广播电视节目,具有下行传播速率大,信息损失小的技术优势。在我国,地面数字电视网络主要向人口密度较低、有线电视覆盖困难的农村用户和城市移动用户提供音视频传播服务,是广电信息传输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2013年12月4日,工信部向三大运营商颁发了4G牌照,开启了4G商业化运营时代。4G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移动互联网的信息传播速度和质量。消费者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移动终端随时随地收看高清音视频节目。可以预见,地面数字电视产业将面临4G移动互联网的有力竞争,其产业竞争优势也将发生变化。本文以波特的钻石模型为理论基础,分析地面数字电视产业竞争优势及4G技术对其竞争优势的影响,并为促进地面数字电视产业发展提出可行建议。

二、地面数字电视产业竞争力分析

1.钻石模型概述。1990年,迈克尔・波特在著作《国家竞争优势》中提出“钻石模型”。波特通过对传统比较优势理论及国际贸易新理论各种观点的归纳,指出:要素条件、需求条件、相关及支持性产业和企业战略、企业结构与竞争者是提高产业竞争力的四个决定性要素;机遇和政府是提高产业竞争力的辅助要素。该模型已成为竞争力分析理论的基石,被广泛用于产业、企业竞争力的研究分析中。

2.生产要素。地面数字电视的主要生产要素有频点资源、技术标准、传播系统、运维管理人才。

(1)频点资源。地面数字电视采用无线广播发射技术,频点数量的多寡直接决定地面数字电视网络总体信息传播能力。地面数字电视网络经营者只有获得合法的频点使用权,才能开展信息传播业务。其取得频点使用权的意义相当于房地产开发商获得土地使用权。在我国,频点资源由工信部无线电管理局统一管理。地面数字电视使用的频点具体由广电系统分配。目前多数地面数字电视经营者存在频点资源数量少,权属不清晰的问题。频点资源的稀缺性和不确定性是制约我国地面数字电视产业发展的障碍。

(2)技术标准。国际电联批准的地面数字电视传播标准有美国atSC、欧洲DVBt、日本iSDB-t三种。国内已建成的地面数字电视网络中,欧标网占有较大比例。2006年,我国推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标准――“数字电视地面广播传输系统帧结构、信道强词编码和调制”(DtmB),并于2007年7月起强制实施。DtmB标准的推广和使用不但降低了地面数字电视经营者技术选择的风险,而且还为结束我国地面数字电视领域多标准并行,网络整合困难的局面提供了技术保障。此外,国标的推行还为树立我国地面数字电视产业品牌形象,提升国际竞争力提供了有力支持。

(3)传播系统。在国标标准的制定阶段,各方参与者已充分考虑传播系统的研发与生产问题。我国基本能够实现传播系统所需的主要软硬件产品的自主研发和批量生产。但受技术不完善,网络建设投资不足,多个经营主体网络重叠冲突等因素影响,传播系统整体运行效果欠佳,信号盲点和信号干扰现象频现。目前,多数地面数字电视终端用户收看的电视节目只能达到准标清标准。而现有传播系统的优化升级需要巨额资金投入。因此,投融资能力对地面数字电视产业竞争力具有重大影响。

(4)运维管理人才。我国地面数字电视产业专业人才相对缺乏。掌握最新数字电视传播技术的工程技术人员主要集中在科研机构。地面数字电视经营单位的工程技术人员知识更新速度较慢。加之受广电政企难分影响,人员流动难度大。相比技术人才,地面数字电视专业运营管理人才更加匮乏。当前地面数字电视经营管理人员主要来自有线电视领域,很多管理者不但不熟悉农村市场,还缺乏地面数字电视增值业务等新兴领域的经营管理经验。懂技术、懂市场的现代经营管理人才是提升地面数字电视产业竞争力的关键。

3.需求要素。地面数字电视以农村用户和城市移动用户为主要服务对象。按照国家地面数字电视广播覆盖网发展规划,地面数字电视经营者需免费提供基础广播电视节目公共覆盖服务,在此基础上通过增值业务等获得经营收入,其服务兼具公益性和经营性。2012年,我国农村广播电视覆盖率已达到97.6%,其中有线广播电视用户仅8432万户,占农村家庭总户数的33.5%。余下的大部分农村市场由地面数字电视供给。加之城市移动用户,地面数字电视总体需求巨大。但当前地面数字电视用户消的费主要是免费服务,付费业务市场有待开发。

4.相关及支持性产业。目前我国数字电视产业链已经较为成熟,前端发射设备、核心芯片、接收终端都能实现自主研发和量产。与数字电视相关的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应用软件开发等产业发展迅猛。北京数字电视国家工程实验室、中关村数字电视产业联盟等组织也为地面数字电视产业发展提供技术、协调、业务拓展等支持,推动国内数字电视产业发展。地面数字电视上下游产业整体发展态势良好。

5.企业战略、企业结构与竞争者。受地面数字电视公益性约束,地面数字电视企业赖以生存的收视费已被逐步取消,部分企业持续营利能力堪忧。此外,发生在移动通信领域的“通道化”问题也已在地面数字电视产业中初现端倪。地面数字电视经营者亟需找到新的业务增长点。为此,一些企业选择拓展个性化、多样化有偿增值服务作为业务发展方向,并希望通过并购重组等方式突破经营区域限制,实现规模经济。

我国禁止外资,限制民营资本进入地面数字电视产业。各地面数字电视企业股权结构单一,主要领导由广电部门选任,现代企业制度不够完善,网络建设和业务拓展过多依靠行政力量推动,企业自身发展的主动性不足,市场适应性差。

当前,地面数字电视产业呈现主体众多、地域性割裂的产业布局。由于法律规定在同一行政区域内,只有一家地面数字电视经营者。故在特定区域内,经营者处于政策性垄断地位。但受四级办广电的行政管理体系影响,部分地区存在省、市、县多级网络之间的重合与竞争。目前,各省广电管理部门正努力推动本行政区域内地面数字电视网络和经营主体的一体化,但进程缓慢。

区域垄断的竞争格局导致地面数字电视面临的竞争主要来自外部。最直接的竞争者是卫星数字电视。目前卫星数字电视在国内的普及率较高,并且主要客户群与地面数字电视重合。相比之下,卫星数字电视价格低,节目多,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但售后服务较差,播出安全性有待提高。地面数字电视必须不断丰富产品内容,通过特色增值服务和良好的售后服务争取客户。

4G技术支持的移动互联网业务是地面数字电视的潜在竞争对手。4G商业应用后,每秒100兆的下载速度使网上看视频令人焦躁的卡顿显现象成为历史,画面质量显著提升。大量视频信息和影视节目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迅速传播,随时随地观看视频节目成为现实。受宽带互联网和网络电视竞争影响,当前城市地区有线电视开机率下降、用户流失趋势明显。2013年北京地区电视机开机率从三年前的70%下降至30%,且收视群体老龄化严重。可以预见,4G技术的推广将深刻动摇广电网络在音视频传播方面的霸主地位。加之无线互联网同样具备成本低、覆盖广的无线网络特征,其对年轻、高端用户的吸引力更强,必将是地面数字电视产业的强有力竞争者。

6.机遇。数字电视服务和“三网融合”的推广是我国地面数字电视产业迅速发展的重要机遇。按照我国数字电视产业发展计划,我国将在2015年全面实现模拟电视向数字电视转化,并逐步停播模拟电视信号。数字电视终端的推广和普及为地面数字电视传播服务提供了良好的消费基础。目前,通过加装数字电视机顶盒的方式,很多农村地区已经通过地面数字电视网络观看到更加清晰、流畅的电视节目。

“三网融合”指通过充分发挥通信网、广电网、互联网在信息传输中各自的优势,在高层应用层面进行整合,组建高效、双向、安全的信息传输网络。三网融合可以为用户提供高质、便捷的信息传输和增值服务,如节目点播、缴费付款、语音通讯等。当前,城市有线电视用户已经通过智能机顶盒,享受到部分三网融合带来的新视听服务。而农村用户对该类产品的需求还不清晰,付费意愿不足。但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增值服务需求的发掘与培育,这将是一个潜力巨大的市场。

7.政府。政府在我国地面数字电视产业发展中作用具有两面性。从积极方面,政策主导的数字电视推广计划和三网融合信息化战略为地面数字电视产业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财政投资、税收优惠、频点分配都有力地推动了地面数字电视网络的建设与运营。

但政策的负面作用也不可忽视。四级办广电的管理体制和国资控股的投资要求造成了当前地面数字电视地域割裂产业布局和单一的产权结构。地面数字电视经营者被局限在指定的行政区域内经营,相互之间无法展开市场竞争。国资主导的经营主体对其他投资者的进入和同行的并购重组行为都十分敏感,使得地面数字电视网络的规模经济特征难以发挥。在同一区域内,地方广电管理部门和电视台对有线电视、卫星电视、地面数字电视的政策态度对各方发展前途影响重大。例如,一些地区有线电视兼并地面数字电视的趋势正在加强。因此,各类电视网络经营者的关系更多地表现为对政策资源的争夺,而非业务和服务的竞争与合作。这使地面数字电视企业经营的政策风险加大,严重影响产业发展。

三、4G技术对地面数字电视产业竞争力的影响

在4G应用之前,广电网与移动互联网之间互补性强于替代性。广电网凭借其在海量数据下行传播方面的技术优势,始终居于音视频信息传播的霸主地位。尤其是在热点新闻和直播节目中,广电网具有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网不可比拟的先天优势。但4G的应用有望打破广电网在此类业务中的垄断地位,其对广电网的替代性明显增强。每秒100兆的下载速度使网上看视频令人焦躁的卡顿显现象成为历史,画面质量显著提升。人们通过4G移动互联网收看直播节目和热点节目正成为新的潮流。4G这个广电体系外的竞争者与地面数字电视网同样具有无线传播的技术特征,都可以满足城市移动用户和农村用户的音视频收看需求。此外,移动互联网又具备数据上传功能,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多的交互式信息服务,而地面数字电视网则无法独立实现此项功能。4G的技术特点使其与地面数字电视的用户存在着重合,双方的竞争将越来越激烈。

4G对地面数字电视产业的挑战不仅来自其功能上的替代性。4G在产业布局、企业管理、相关产业协同程度上均比地面数字电视更具竞争力。当前只有移动、联通、电信三家电信运营商获得了4G经营资格,呈现寡头竞争格局。这三家均属大型国有上市公司,业务范围覆盖全国。相比众多小而散的地面数字电视经营者,4G运营商们组织结构健全,运营管理效率高,投融资实力强。为推动4G业务发展,三大运营商积极与上下游企业开展合作。借助产业链内各企业的技术实力和品牌效应,强强联手使得4G网络、终端、应用得以迅速推广。

地面数字电视必须正视4G应用带来的挑战,充分发挥既有价格低和用户多的优势,提高服务质量,拓展业务领域,在竞争中保持并取得竞争优势。

四、促进地面数字电视产业发展的建议

为应对4G对地面数字电视的挑战,广电主管部门、地面数字电视经营者均应积极行动,积极应对,不断提高地面数字电视产业竞争力。

1.打破当前产业布局。四级办广电的管理体制及其形成的小而多,分散且割裂的产业布局是影响地面数字电视发展的首要问题。政府应当取消地面数字电视经营上的地域限制,减少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干预,允许企业运用市场手段通过合作、并购等方式跨地域建网经营。建立全国统一的地面数字电视网络不但可以解决网络建设重复,相互间信号干扰,竞争不充分与无序竞争并存的问题,还能通过人员、技术、设备的整合减少总固定成本投入,实现规模经济。

在推动地面数字电视网络整合的方法选择上,行政放权,市场竞争方式当为首选,慎重选择行政主导的大一统方式。在有线电视领域,为推进全国广电网络的整合,提高广电竞争力,我国组建了中国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该公司组建长达两年之久,期间有关出资、业务范围、领导人选等重要问题久拖不决,直到电信4G牌照下发数月后才正式挂牌成立。尽管该公司已经成立,但各地区有线电视网络已经发展成熟,更有歌华有线、电广传媒等上市公司,各自依靠有线电视传播业务发展了庞大的业务生态圈,经营格局难以被打破。新广电公司整合各地有线网任重道远。

2.提高服务质量。地面数字电视经营企业应当围绕地面数字电视传播这一主营业务展开竞争,通过提高传播服务质量不断扩大用户群,提升企业竞争力。相比尚未普及的4G技术,地面数字电视在广大农村地区已经发展了数十年,其既有用户总量远远超过移动互联网电视用户。以地面数字电视发展较好的湖南省为例,目前该省农村地面数字电视用户超过60万户,覆盖人口约2000万。此外,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地面数字电视仍具有移动互联网不可比拟的价格优势。同时,地面数字电视以电视机为播放终端,其终端普及率远高于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但其服务质量还有待提高,节目少、信号差是用户反映的主要问题。优化现有网络,减少信号盲点和干扰,确保用户总量稳定上升是当前各数字电视经营者的首要任务。

3.拓展业务范围。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农村人口结构的变化,农民的各类信息服务的需求明显增加。不同地区、年龄、家庭结构的用户对电视节目有着不同的选择偏好,这为地面数字电视企业提供个性化电视服务提供了良好的需求基础。地面数字电视经营者应当深入分析用户的信息需求,细分市场,结合三网融合技术创新,通过高清互动、智能控制,培养用户由看电视到用电视的消费模式转变。这部分增值业务的发展将是经营者增强用户黏度,获得信息传播收入,贯通上下产业链的利器。

五、总结

4G技术的应用对地面数字电视产业形成了强大的竞争压力。依靠行政保护的地面数字电视产业暂时在农村用户音视频信息传播方面占据主导地位。但随着智能手机、电脑的普及,其市场份额正在不断被侵蚀。受广电管理体制影响,地面数字电视电视产业内部形成了主体众多,局部交叉覆盖,区域性分隔的产业布局。这种有限竞争格局严重影响了地面数字电视产业内部的竞争,阻碍了优秀企业的发展。面对4G技术的商业化运营,地面数字电视产业应当抓住历史机遇,充分发挥价格低廉和既有用户数量众多的优势,提高服务质量,挖掘增值服务潜力,贯通上下产业链,提高产业竞争力。广电主管部门应当总结有线电视发展的经验和教训,主动打破广电地域割裂的经营局面,为地面数字电视网络整合提供政策支持。总之,4G技术下,地面数字电视产业机遇与挑战并存,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抓住发展机遇,以市场手段实现产业调整是地面数字电视产业发展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谷干.三网融合遇上4G时代――广电人“失机”还是“伺机”.声屏世界,2014,(2).

2.修庆波.浅析我国地面数字电视的技术特点及发展前景.电子世界,2014,(8).

3.张鹏.4G来了,广电怎么办.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2014,(3).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项目号:12CGJ013)。

数字农业的优势篇5

2011年4月23日,记者采访了中国数字农村网浙江省温州站站长严丽英。初次见面,她身材不高、穿着朴素、精神焕发,眉宇间透露出浙商的精明和干练。和她交谈,又慢慢的感受到她的祥和和朴实无华。

“从创业开始,我大大小小做过十几个行业,但最终我还是想从事与农业有关的工作。”她说。“我从农村走出来,几年创业历程也做出了一些成绩,现在的梦想就是回报农村,改善乡亲们的生活环境。”当大家都在向往城市“掘金”梦和对城市趋之若鹜的时候,她却对农村了敞开胸怀。

“我相信中国的农村有着巨大的市场发展空间。农民将有一番大的作为。”她斩钉截铁的说,炯炯有神的目光深深地感染了记者。

创业者丽英

严丽英出生于浙江省丽水市静宁县的一个小山村。那里山清水秀,孕育着一方水土一方人。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或许正是出生农村背景历练出她一身的执着。她并没有回避谈起小时候农村的经历。跟大多农村家庭孩子一样,她幼小的肩膀上早早就担负起了维持家庭经营的责任。唯一不一样的是她要在照顾兄弟姐妹之余,还要照顾好生病的母亲。

“当时买一件新衣服都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她说。因此,小学毕业之后她就选择走出大山来到温州打拼。这一条路的选择,注定她是一个不满足现状、不断追求的人。当过餐厅服务员,开过餐饮和布店。她说:“之所以选择创业,主要是觉得自己给别人打工,辛辛苦苦做出的成绩,钱却被老板赚去了,心里不舒服,只有自己当老板。”她相信自己有这个能力。

但是,创业之路走得却并不轻松。她白天开店铺,晚上睡店里边,一坚持就是几年。对创业和生活的执着让她紧盯着身边的每一次机会。拿下电子厂的项目对于当年的严丽英来说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一个偶然的机会,她看到一个电子厂的招商项目,她的心中萌发了自己开办电子厂的想法。于是,她大胆地找到了当地一家电子厂的老板,说“我想开电子厂,但是没有钱。我可以把生产出来的产品卖掉后,再把材料的钱给你。”这个老板觉得她挺有意思,可是一不沾亲二不带故如何将这些材料给你能呢。经过一番交流,电子厂老板被她的诚意和执着打动了,最终决定把一批材料赊给了她。但是她并没有经营这方面的经验,所以第一次的产品并没有卖出去。她记得当时电子厂的老板告诉她不会第二次赊原材料给她。但她还是硬着头皮获得了电子厂老板的支援。第二次因为有了第一次的经验教训,经过一番折腾,终于将产品卖出去。有了第一轮的淘金,她开始招工,建厂扩大规模,并从此在事业上更进一步。

和中国数字农村网结缘

事业的成功,并没有让她忘记乡村生活和对乡村的怀念,和中国数字农村网的结缘源于她去农村考察的时候。当时正值柑橘丰收时节,农民把一筐筐柑橘摆在路边,但是一辆辆车经过就是无人问津。她就在想这么好的农产品卖不出去,对农民是多大的损失,那可是农民辛辛苦苦的血汗钱。

这个时候,她就开始留意有关农村项目的信息,关注国家有关农村经济发展各个方面的政策。

2011年3月10日,浙江省丽水市农业信息化“十二五”规划通过专家论证,规划中强调要大力推进农业电子商务信息化建设,鼓励农村开展农业电子商务实践,逐步构建农业产加销信息一体化服务模式,改造提升传统农村市场服务业。她认为这是一个时机。2010年上半年经朋友介绍,严丽英开始调研中国数字农村网项目,他发现中国数字农村网似乎有着与众不同的独到之处。

在一连串的问询、考察、调研过后,她认识到自己的追求与中国数字农村网的事业是如此的吻合。“服务三农”这崇高而又神圣的理想使严丽英与中国数字农村网结缘了,她依靠优秀的工作成绩成为中国数字农村网温州市市级工作站的站长。

用热情铺就农村电子商务之路

“要先谋而后动,不打无准备之仗。要想运营好平台,就要先深入了解浙江当地的农产品流通环节及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情况。”在浙江地区渠道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的时候,她这样来谈浙江地区渠道建设的工作重点。

据她介绍,浙江商超购进农产品的一般流程是“农民――批发商――供应商――超市物流采购”,通常需经过4个以上的环节,在这个过程中,成本至少上升了15%~20%,导致产业链的两端――农民和消费者都遭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失。中国数字农村网能够依靠m2m模式可以减少中间商及零售商的环节,把这部分原本被中间商赚取的利润直接“转移”给农民,并最终惠及消费者。

由于浙江民营资本发达,商业人口众多,新兴的电子商务模式在民间开展广泛。数据显示,2008年,浙江省经贸委和财政厅开始实施“万家企业电子商务推进工程”,该工程争取在3年内注册用户数超过200万个、企业会员总数超过40万家,开展电子商务业务的企业超过20万家,从而为打造通畅高效的生产性流通服务体系,促进浙江经济转型升级创造条件。这成为了在浙江开展电子商务事业的政策优势。

另外,在物流运输方面,浙江省早在2005年就规定:“装运鲜活农产品的挂本省牌照的货运车辆(含冷链、藏车),凭农业或林业、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开具的动植物检疫证书或鲜活农产品(指不执行检疫的生鲜蛋奶、鲜活水产品、鲜竹笋、鲜板栗等)产地证明,免费通行本省包含高速公路在内的收费公路(含桥梁、隧道)。”这为浙江本地的农产品物流运输铺平了道路。

“凭借浙江省独特的经济优势、政策优势和商业群众基础快速扩展中国数字农村网在当地的影响力。”严丽英谈及浙江省发展前景时从容地说,坚毅声调中透露出希望的光。

只争朝夕

“今年中国数字农村网的市级工作站要铺满浙江省,要让浙江所有农民都知道我们做的是利农富农的好项目。”果敢的话语中透露出了她坚定不移的信心。“等浙江省的市级工作站全部建设完毕时,他要精心挑选几个能够使农民致富的项目,尽快使中国数字农村网的渠道优势显现出来。”

数字农业的优势篇6

中国数字农村网凭借该项目本身的网络平台和渠道优势,采用“联产联销”和“产业发展”的模式,在全国范围内首先通过推广竹柳的育苗和造林继而组织深加工形成竹柳产业化。项目为合作农户提供种苗、种植技术以及种苗、林材、成品的产前、产中、产后全产业链服务。合作农户只需提供土地和劳动力等现有资源便能享受到竹柳新产业带来的丰厚收益。

目前,中国数字农村网已在江苏、安徽、河南、河北、山东、山西、吉林、辽林、黑龙江、陕西、甘肃等省市建立竹柳种植基地近在30个,合作农户约有100多户,联合育苗面积达1000多亩,据保守估计,该项目每亩土地的净收益在3万元以上,收益按各方的投资进行合理的分配以确保各方利益,农户的净收益每年每亩可达万元以上。

速生竹柳优势

1、速生性好

竹柳的工业原料栽培的轮伐期一般为两年,中径材三到四年,大径材五到六年。

2、高密植性,竹柳大中径材220-330株/亩。小径材800-1500株/亩,单位土地面积经济效益高。(意杨大径材标准栽培密度36株/亩,中径材密度48株/亩。

3、适应性强:耐盐碱(可适应土壤pH8.0-8.5,含盐量0.8%的重盐碱地区);耐水淹(水淹两个月能正常生长),湖泊滩涂、盐碱地都可栽植,扩大了造林地域,提高了土地利用率、降低造林成本。

4、材质优良:竹柳木材基本密度好,用于造纸出浆率高,自然白度高;可用于建筑和包装业用材,也是人造板业优质基础原料;竹柳在原有防风治沙功能的基础上,观赏价值也奇高。速生竹柳可作为庭院、厂区、公园、公路、铁路、道路两旁等风景美化。在我国广大地区,尤其在江河、湖泊、滩地种植更具优势。整个树体主干通直,冠形较窄,上部枝条斜上生长,下部枝条垂近地面,既是一个优良的速生用材林树种,又是一个很好的观赏彩色树种。竹柳原料加工利用率100%,再回收利用率100%。

5、经济效益高:竹柳亩产值相当于杨树的8-10倍如计算生长周期产值更高。

数农联合育苗、育林政策

联合育苗:有100亩以上水源充足的成片土地(良田)资源(使用权最低3年)并有能力承担1年以上租金及水、肥、药、人工、管理等费用(每亩约3000元),可向数农提出联合育苗申请,集团派员核实签约后,由数农出种苗、出技术,实行联合育苗,并负责联合售苗。

小面积育苗(100亩以下),在种苗量允许的情况下可提供优惠种苗和免费技术指导,并负责联合售苗。

联合造林:有500亩以上水源充足的成片土地(滩涂、洼地、盐碱地)资源(使用权最低6年)并有能力承担6年以上租金及水、肥、药、人工、管理等费用(每亩约10000元),可向数农提出联合造林申请,集团派员核实签约后,由数农出种苗、出技术,实行联合造林,并负责联合售材。

小面积造林(500亩以下),在种苗量允许的情况下可提供优惠种苗和免费技术指导,并负责联合售材。

数字农业的优势篇7

2005年10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五中全会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伟大战略决策。随后,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出台,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行了具体部署。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大众传媒应该而且必须充分发挥作用。因此,随着这一中心工作的提出,正陷入发展困境中的农村报纸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其各方面工作都得到了加强。面临困境,它们正视困难和压力;谋求突围,它们主动出击,采取积极的策略。就在困境与突围的交织中,农村报纸走过了波澜壮阔的2006年。

利用政策支持增强整体实力

由于城乡经济社会文化结构的不平衡,我国城乡报纸发展严重失衡。在城市报纸迅猛发展的同时,农村报纸的发展却步履蹒跚,一直未能取得突破。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的提出,农村报纸工作受到了高度重视。十六届五中全会至今,党和国家陆续出台了一些政策,为农村报纸的发展营造了有利环境,创造了有利条件。2006年,或筹备创办新的报纸,或酝酿新的突破,农村报纸的整体实力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增强。

整体实力薄弱,是现阶段农村报纸面临的主要困境之一。与城市报纸的发展相比,农村报纸具有非常大的差距。几乎每一个大中城市都有面向城市居民发行的都市报、晚报,许多地方还不止一家。为了争夺有限的资源和市场,多家报纸展开激烈竞争,城市报业市场经常是战火纷飞,硝烟四起。而在农村,专门为农民创办的报纸却寥寥无几,许多偏远农村处于报纸覆盖的盲区。整体实力薄弱,导致农村报纸发展缓慢,很难满足农民的话语权需要,对农村发展极为不利。不过,随着一系列政策的出台,这一状况在2006年有了初步改观。

2005年11月7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其中多项条款涉及农村报纸发展问题。具体的指导意见有:改进报刊订阅发行工作,缩短发送时间,使农民群众及时看到报刊;人民日报要加大农村和农业报道的分量,逐步创造条件开办农村版;农民日报等专门面向农村的报刊要不断提高质量,坚持为“三农”服务的方向;农业大省的省级党报要开设农村版,有条件的省级党报也可开办专门的农村版;市(地)党报要把面向基层、服务“三农”作为主要任务等。2006年下半年,新闻出版总署报纸出版期刊管理司制定的《全国报纸出版业“十一五”发展纲要》(2006―2010年)也明确提出,要优先发展“三农”类报纸,加大政府投入,调整出版资源配置,大力扶持面向农村、农业、农民的各类报纸,促进报纸出版工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

在一系列政策的支持下,不但人民日报新农村周刊、经济日报农村版、农民日报、农村大众、南方农村报等业已存在的农村报纸得到了进一步发展,而且一些新的农村报纸也陆续创刊或改版。商务部向农村免费赠阅的新农村商报,经过2006年的试刊后,于2007年1月1日正式创刊。新农村商报旨在立足商务、服务农民,努力缩小城乡“信息鸿沟”,坚持以“农村流通”为特色,为广大农民提供有关农村市场和商务政策的资讯服务。2006年11月,由安徽日报报业集团主管、安徽日报社主办的现代农村报决定从2007年元月起更名为安徽日报农村版,以更好地服务“三农”,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些新鲜血液的注入,增强了农村报纸的整体实力。今后,农村报纸应进一步抓住机遇,趁势而上,加快发展,扩大影响,尽快形成多家报纸全面开花的大好局面。

加强报纸联合扭转竞争劣势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报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在激烈的竞争中,农村报纸处于绝对劣势,大都生存堪忧。欲在残酷的市场大战中杀出一条血路,农村报纸必须进行联合,整合现有资源,集中优势力量。农村报纸在2006年的探索表明,合作胜过对抗,联合优于隔绝。

近年来,报纸的生存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报纸数量远远超过了以往,竞争已是不可避免。报纸欲发展,就必须投身市场,融入竞争。竞争主要是对受众、新闻、广告等资源的激烈争夺。对这些资源的争夺能力如何,决定了报纸的竞争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报纸的发展前途。农村报纸受众的主体是农民,收入水平较低。收入较低决定了受众的购买力较低,也就决定了农村报纸对广告客户的吸引力较差。在受众和广告两种资源的争夺中都处于下风,农村报纸在市场竞争中也就只能处于绝对劣势。

欲摆脱竞争劣势这一困境,农村报纸必须加强联合,整合现有资源,集中优势力量,主动出击。目前,无论数量,还是实力,农村报纸都远远不及城市报纸。但是,如果农村报纸联合起来,情况就会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改观。报纸联合,集中各家报纸的优势力量,不但可以降低农村报纸间竞争产生的内耗,而且可以最大限度地做好农村报道,提升农村报纸的总体影响力和竞争力。2006年,一些农村报纸已经开始探索合作的途径和方法,有些合作取得了初步成效。这对正在困境中寻求突围之策的农村报纸而言,无疑是指明了一条前进的道路。

从2005年下半年开始,作为两家全国性的农村报纸,农民日报和经济日报农村版开始主动进行合作。2005年11月至2006年1月,两报以“关注采后系列报道”为主题,对水果采摘之后的实用技术进行了深入报道。在报道过程中,两报共同策划,确定选题,然后按照分工分别派出记者进行采访,稿件共享。尽管两家报纸的合作目前还仅仅局限于类似的新闻资源共享,不但合作的面比较窄,而且合作的层次也比较低,但是作为农村报业市场的竞争对手,两报进行合作这一举动本身就是一个喜人的信号。它表明,农村报纸已经意识到了单靠自身力量很难在报业市场竞争中占得上风,开始自觉探寻合作之路。此外,2006年6月29日,农民日报与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农博网共同主办“第三届全国农业媒体高层论坛”,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议题就是“新形势下农业媒体合作发展之路”。由此可见,随着时间的推移,农村报纸之间的合作以及报纸与其他媒体的合作会越来越多,合作的层次也会越来越高,农村报纸的发展将因此而注入强劲的动力。

借力数字化媒体应对数字化冲击

由于互联网、手机、移动电视等新兴数字媒体的迅速崛起,传统媒体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数字化冲击,农村报纸也未能幸免。广告和受众的分流,使农村报纸的发展受到了严重影响。面对挑战,农村报纸只有转变思路,变对抗为借力,借助数字化媒体壮大自身实力,才有可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2006年,不少农村报纸也进行了这方面的探索。

随着农村信息化工程的建设,尤其是党员干部现代化远程教育的开展,互联网开始走进农村,走进普通农民的家庭。对某些农民而言,互联网已经不是遥不可及之物,也不再神秘。它已成为部分农民的一个了解外部世界的窗口,与外界沟通的桥梁。如今,已经有为数不少的农民在网上农产品信息,利用网络寻找致富门路,学习农业科技,提高致富本领,有的农民甚至建立了自己的网页。网络在农村的发展,使通过报纸接收信息的农民的数量受到了很大影响。

农村报纸受到的另一大冲击是电话和手机的普及。目前,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农村,电话已经基本普及,手机也成了许多年轻人的必备装备。随着电话、手机成为新的信息接收终端,农村报纸的市场在进一步萎缩。2005年,重庆市电信部门和农业部门合作开通了“农网广播”,服务栏目涉及农业政策、农业生产技术、市场及农村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农民通过固定电话即可以获取各类农村经济和政策信息。登录“农网广播”,每部电话每月只需要支付3元话费,就可以无限量使用。与此相类似,四川省成都市,已经开始利用打包预定实用农业资讯的方式出售手机了。农民只要购买一部手机,再每月花费几元钱预订某类农业资讯服务项目,便可以享受到诸如天气预报、病虫害防治、农业技术等实用性短消息。这些信息接收方式,既方便快捷,又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深受当地农民的喜爱。这些,都对农村报纸产生了一定冲击。

面对冲击,农村报纸必须转变发展思路,改变发展模式,借力数字化媒体。农村报纸必须“按照数字化时代新的媒介产业发展逻辑去打造新的运作体制、运作架构、盈利模式”①。数字技术的发展打破了媒体间的界限,可以在一个平台上汇总展示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不同媒体的内容。比如,通过手机,我们既有可能听到看到广播、电视的精品节目,也有可能读到报纸、杂志的精品文章。因此,步入数字化时代,媒体之间的相互渗透,传统媒体与数字媒体的互相交融,已经成为无法扭转的趋势。农村报纸应该利用自身的品牌和内容优势,借助数字化媒体,扩大自身内容的覆盖面,从而促进自身的发展。

令人欣喜的是,在过去的一年里,越来越多的农村报纸开始有意识地借助数字化媒体促进自身的发展。目前,大多数农村报纸都创建了自己的网站。尽管有的仍处于传统的报纸电子版的初级发展阶段,但也有一些农村报纸把网站建成了“三农”信息的综合平台。2005年10月正式开通的经济日报农村版网站,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发展,目前日访问量已达万次,凭借其丰富的信息、快捷的资讯和贴近农民生活实际的内容赢得了广大农民的喜爱。

转变营利模式提高利润水平

随着报业的发展,报纸生产价值链条不断拉长,利润遭到多方分割,利润空间越来越小。农村报纸面向农村市场,其营销成本较城市报纸更高,利润空间也就更小。这对农村报纸而言,也是一个极为严峻的挑战。农村报纸唯有转变营利模式,整合资源,挖掘潜力,才能获得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2006年,越来越多的报纸开始进行这方面的探索。

随着社会分工的进一步细化,报纸生产价值链的拉长是一个必然趋势。所谓产业价值链,指的是以某项核心价值或技术为基础,以提供能满足消费者某种需要的效用系统为目的、具有相互衔接关系的资源的配置与组合②。目前,我国报纸生产价值链的拓展大多是围绕着内容生产将相关的上中下游各环节联合在一起。价值链的拉长,分化了报纸的部分功能,分担了其部分风险,但同时也降低了其利润率。在利润率降低方面,农村报纸受的影响更大。农村报纸由于发行距离较远,发行量较小,大多采用邮发,而邮发成本要达到报纸定价的40%。这对收益本来就不高的农村报纸而言,绝对是一笔不小的负担。

价值链的拉长,降低了报纸的利润率,但同时也为报纸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现有的生产价值链拓展模式对资源的利用率较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报纸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农村报纸必须尝试新的价值链拓展模式,探索新的营利模式。2006年,我国的农村报纸在探索新的营利模式方面取得了不少成功的经验。这对农村报纸走出困境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具体而言,农村报纸转变营利模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利用报纸品牌,拓展业务领域。农村报纸可以利用自身的品牌资源,从事传播领域以外的业务,如咨询、调查、论坛等。2006年9月22日至23日,第二届南方农村报・中国农村发展论坛在广州召开。该论坛是南方农村报联合中国社科院农村所、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等学术机构主办的,该届论坛的主题是“农民合作组织与新农村建设”。论坛除了研讨外,还进行了第二届三农研究创新奖评选。该论坛是南方农村报进行业务领域拓展的重要成果之一,对扩大南方农村报的影响起到了很大作用。

二是对现有的受众资源进行深层次开发。农村报纸可对自身的受众资源进行整合和细分,并针对不同的受众群体量身定做不同产品,开发新的业务。在这方面,南方农村报也取得了成功。南方农村报对受众进行了细分,以专业增页的形式创办了《养殖宝典》和《兰花宝典》。由于内容贴近从事养殖的农民,贴近种植兰花的花农,这两个专业增页很受欢迎,广告客户也很感兴趣,取得了不俗的经营业绩,已经成为南方农村报的拳头产品。据南方农村报总编陈永介绍,待时机成熟,他们还将继续对受众资源进行深度开发,沿着专业的路径创办《花卉宝典》、《水果宝典》、《蔬菜宝典》等专业增页。

三是举办各种活动。近年来,农村报纸举办的活动越来越多。2006年7月31日,经济日报农村版报社联合农业部办公厅、国务院新闻办网络局、宣传部、中国新闻摄影学会联合主办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闻摄影大赛”正式启动。这一活动是经济日报农村版2006年举办的重要活动之一。该比赛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主题,用视觉记录农村,用镜头见证变革,从不同角度展示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成就,捕捉新型农民的形象,倡导健康文明的时代新风。比赛全面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实践,不但对提升报纸的品牌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为报社带来了一定经济收益。

注释:

①、喻国明《传媒市场面临拐点》,《新闻与传播》2005年第12期第36页

数字农业的优势篇8

长春电影制片厂是新中国电影的摇篮,半个多世纪以来,长影不但为新中国培养了大批电影人才,还在长春百姓心中种下了喜爱电影、欣赏电影、参与电影、发展电影的种子。电影成为这个全国农业大市发展起来的特色文化支柱产业之一。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发展电影这一特色产业是传统经济的一种自我救赎。1927年的世界金融危机造成了人们内心的极大恐慌,是电影给了人们精神慰籍,也因此成就了好莱坞这样世界知名的产业。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也对电影文化产业发展起到积极的刺激作用。有着独特电影资源的长春已经形成以长春电影制片厂、长影世纪城、大连万达国际电影院线等龙头企业为引领,以国家农村题材电影创作基地、吉林艺术学院、吉林歌舞团等电影教育研发为支撑,以中国长春电影节为发展交流平台,以全市电影文化振兴计划为目标,立足地方、辐射东北三省的农村电影产业群落。长春及长春地区的特色产业能否抓住“机遇”,在当下这场席卷世界的金融危机面前,实现跨越发展?这是本文要研究的核心问题。

一、长春地区农村电影产业发展概况

“十七大”以来,伴随世界华语电影的勃兴,长春地区农村电影产业也取得长足进步。整个地区的电影产业发展现状可以概括为底蕴深厚、体系完整、发展迅速、潜力巨大。

(一)农村题材电影创作生产能力突出

长影是新中国电影的摇篮,拥有大批优秀电影人才和丰富的电影创作经验,电影创作基础雄厚。近年来,陆续生产出系列以农村题材为主的电影作品,在全国形成了影视剧领域特有的吉林现象。

(二)地区电影旅游产业潜力巨大

总投资10多亿元的长影世纪城作为集电影旅游、观光和电影拍摄外景基地景观建设为主的重大旅游项目,受到中外游客的喜爱。目前,长影世纪城二期投资建设也得到省市政府的大力支持,正在全力实施。与电影旅游配套的电影主题公园、主题酒店、主题广场、电影博物馆场等设施建设也已列入长春市文化产业发展振兴规划,电影旅游及配套设施建设日趋完善。

(三)地区民营电影院线发展势头良好

自2006年起,以大连万达国际电影城为代表的电影院线在长春迅速崛起。截至2009年6月底,仅万达国际电影城就已在长投资1.2亿多元,建成电影放映院线4座,营业面积2.4万平方米,影厅30个,席位7500个,由原来的每32万人拥有一块银幕发展成为每7.5万人拥有一块银幕。2005年至2008年,长春城市电影消费由550万元骤升到5300多万元,人均电影消费由1.5元增至15元,年票房上座人数由25万人次飚升到180万人次,全国城市影院观影人次排名第六,票房成绩和观众人数连续两年位列东北三省中心城市第一。以大连万达为主的电影院线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满足了春城高端电影爱好者的观影需求。所属的榆树、农安、九台、德惠等县级城市都在积极筹划引进先进的现代电影院线。

(四)农村数字电影放映工程扎实推进

长春地区每年放映公益电影22028场,其中:农村放映20028场,确保了长春地区1169个行政村每月每村能够看到一场电影;在广大农村放映公益电影的同时,长春市政府还将每年在市区广场及社区放映露天电影2000场作为“民生工程”的一部分,全力推进,满足了社区低保户及农民工等城市弱势群体的观影需求。吉林银行等社会组织和团体都有意向并积极参与到地方农村数字电影放映工程中,地区农村数字电影放映工程成果显著,农安县该项工作做法还作为典型在全国推广。

(五)农村题材电影教育研发基础较好

2008年7月,中国农村题材电影创作基地在长影挂牌,同时,设立了额度为2亿元的农村题材电影创作基金,为长春市的未来电影创作生产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吉林艺术学院、长春电影制片厂、吉林歌舞团等院校和艺术团体齐聚长春,相互交流,共同发展。

(六)农村电影文化沟通交流平台层次较高

中国长春电影节已经连续成功举办9届,在坚持“繁荣华语电影创作,弘扬优秀民族文化”的办节宗旨同时,努力将自身打造成为最具魅力的世界华语电影沟通和交流的平台,呈现出越办越好、影响越来越大的良好势头。特别是刚刚结束的第九届中国长春电影节,紧跟时代旋律,加入农村题材电影评选内容,并将作为长春电影节一个固定评奖单元长期确定下来。每届电影节,中外知名影人齐聚长春,广泛开展电影评奖、展映、论坛、现场见面会、首映式、交际酒会和模仿秀、电影歌曲联唱等群众电影文化活动,仅第九届长春电影节“我最喜爱的农村电影评选活动”就有来自全国28个省、自治区42万多各界群众参加了活动,农村和农村题材电影发展取得新的突破,受到各界好评。

二、长春地区电影特色产业发展存在问题

随着国家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不断提升,由于电影管理体制不顺畅和电影事业发展的不均衡,造成了电影文化事业单位在转型中出现了不适和阵痛。

(一)电影管理体制不顺,电影文化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开发和整合

2009年以前,国家的电影管理职能在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省及省级以下则由当地的文化部门管理,地方电影发展和经营要由各地文化部门向国家广电部门汇报。跨部门管理,造成了基层电影行政管理部门发展电影意愿不强、积极性不高的现象。同时,电影制片、发行、交流、放映管理权限主要在中央和省里,电影产业最具潜力的城市和广大农村电影发展空间受到限制,基层的电影经营管理单位主导性和积极性不高。

(二)地区电影龙头企业总体实力还不十分强大,对相关产业带动作用还不明显

长春电影制片厂的电影创作生产、长影世纪城电影主题旅游、大连万达电影院线的电影发行放映、中国长春电影节的电影文化交流、农村数字电影放映公司的兴起以及吉林艺术学院影视表演人才的培养,既比较完整地构建了长春电影产业发展体系,也在国内形成一流的电影发展环境,长春电影产业发展赢在综合实力,但单项企业的单项水平与国内超一流企业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并且,这些产业整合优势还没有显现,距离集群式发展模式要求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三)国有电影公司及其所属影剧院困难较大,广大农村电影发行放映工作需要重新布局

2003年,国家实施电影院线制改革,各级电影公司发行职能随之解除,市一级的电影公司及其所属的影剧院也由于设备陈旧等诸多原因陷于停产停业状态;县区电影公司由于国家政策调整,其经费来源在国家减轻农民负担的过程中被取缔,依靠原来地方财政转移支付生存的框架被打破,也处在停产改制的状态。

(四)农村数字电影放映工程存在放映资金不足、配套资金不到位的情况

2006年起,国家推进农村数字电影放映工程试点工作已经全面铺开,长春地区的农安、九台、榆树被确立为首批试点县区,2007年,所属的德惠、双阳两个县区也被扩点进来。现在,长春地区所属的1169个行政村执行的是100元/场,城市200元/场的放映补贴标准,地方配套补贴比例较低(临近的沈阳市为170元/场,哈尔滨市为150元/场)。新财政管理体制实施之后,市级财政不再承担县(市)的地方性文化支出,因此,现在执行的农村数字电影30元/场地方配套资金落实问题还存有争议。

三、长春地区电影产业集群式发展思路及办法

2009年4月初~6月下旬,笔者深入到农安、双阳、德惠、榆树、九台五个县(市)区及长春市区有关电影放映单位调研,并电话咨询了沈阳市广电局和哈尔滨市广电局,采取查看相关文件材料、听取基层工作汇报、开展电影主题座谈和到一线电影放映单位走访等形式,较完整、也较真实地了解和掌握了本地区电影事业产业发展的第一手材料,并应用有关区域经济学理论,形成了自己关于大力发展农村电影产业的思路和办法。

(一)要抓住电影行政管理职能划转机遇,彻底理顺地方电影管理职能

2008年11月20日,、中编办、文化部、广电总局下发了《关于进一步理顺地方电影管理体制的通知》(中宣发[2008]31号),正式启动全国电影行政管理职能调整划转工作。此次电影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也是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和广播影视体制改革的重大任务,在我国电影发展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国家和省里确定2009年年底前要完成地方出版、电影制片、发行、放映等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的转企改制任务。根据国家关于电影行政管理职能划转的总体安排,长春地区于2009年3月开始启动地方电影职能中的管理职能划转、管理机构划转、所属企事业单位成建制划转和关于市电影公司及所属影院改革善后工作划转,但由于历史遗留问题太多,划转中的困难依然很多。同时,长春地区的长春电影制片厂、长影世纪城这些电影企业,大连万达国际电影院线和长春电影节、吉林歌舞集团、吉林艺术学院这些电影资源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整合,集群优势和效益没有得到很好发挥。在划转过程中,必须要结合地方电影事业发展情况各异,电影公司经营及改制情况繁杂的实际情况,实施“一地一策”的电影管理职能划转政策。真正建立起强有力的地方电影管理机构,结束地方电影存在的“管”而不“理”、“统”而不“一”的管理状态,破除这些发展中的障碍,调动政府、企业、院线、团体和消费者(观众)等多个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规范电影市场管理、扶持电影产业、加快电影产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长春地区农村电影产业发展环境迈上新的阶段。

(二)要进一步提升区域内的电影龙头企业发展实力

龙头企业是集群形成和发展的核心内驱力,是区域内相关产业的生产、研发、销售方式的主导者和创新升级的发动者。解决好长春地区电影产业集群式发展就必须处理好城市与乡村的关系问题。长春地区未来要真正打造“电影城”、“东方好莱坞”,就必须有在国内或国际领先电影制作、生产、研发、发行、放映、交流龙头企业,只有这些企业集聚在这个区域内,互通有无、适度竞争、相辅相成、共同发展,长春电影产业集群才会出现,其辐射和带动作用才会延伸到周边县区和乡村。目前,长春电影制片厂已完成改制工作,并在中央和省市地方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发展有了新的起色;长影世纪城在一期工程取得巨大成功的基础上,也已启动二期工程建设,其前景继续被看好;长春大连国际电影城已经整合了市内汽车厂电影院(以加盟店的形式)等院线,并向长春周边城市扩张,同时,也带动长影电影院线和北京等外地电影院线在长春扩张发展;长春电影节也已迎来第十届,成为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华语电影交流发展平台;农村电影放映正在复兴,其发展将伴随电影职能划转有更大的起色。不过,这些与集群和集群产业对龙头产业的要求还有巨大距离,还需要在政府推动下,依靠市场实现“二次创业式”的跨越发展。

(三)要不断培育和打造区域电影产业的竞争优势

波特在论述其国家竞争优势打造的时,提出了著名的“砖石体系”理论,即: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之所以会在某种产业的国际竞争中崭露头角,是由该项产业的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产业与支持性产业和企业的战略结构及竞争对手四项环境因素来决定的。如该地区,该项产业的人工素质、基础设施、本地市场对所提品或服务需求、产业本身和其上游产业是否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地区管理水平及市场竞争对手的表现。对照长春地区的电影产业发展现状,我们在这些环境因素中都有所表现,比如从业人员多数是依托老长影的基础发展而来,队伍专业素质较好,但在市场营销、市场开发和拔尖人才(如著名导演)领域表现略显不足;本地消费者市场(观众)水准较高,多年来“电影城”的熏陶和高校林立,培养了潜在的高素质消费群,但观众整体消费能力略显不足,看室内高清电影对很多人、特别是最主要的消费群-学生群体来说,仍然是奢侈行为;长影制作生产的影片上座率和票房收入在国内表现尚好,但高收益的商业影片和出口创收效益表现良好的影片比重和竞争力还不高;电影经营企业近年来数量明显增多,活力明显增强,但在电影制作、旅游、放映领域,还没有形成与长春电影制片厂、长影世纪城、长春大连万达国际电影城、长春协众农村数字电影放映有限公司等企业实力相当的竞争对手。同时,像好莱坞一样的电影产业末端玩具开发等外延企业还没有在长春形成。继续延伸这些电影产业链条,增强每个链条的实力和竞争力的道路仍然是当下最主要的工作。

(四)要突出抓好农村电影特色产业培育和发展工作

伴随2006年国家大力实施农村数字电影放映工程,实现全国农村每村每月看上一场数字电影的“2131”工程以来,农村电影市场在经过一段时间以来的沉寂后,又恢复了生机和活力。在“2131”工程实施过程中,吉林省出现了吉林振兴、长春协众、延边惠民、四平新农村4家民营数字电影院线公司,这四家单位已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尝试集团化运作模式。但目前其实力和市场化运作水平都不高。2009年6月4日,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局长童刚到长春市调研农村数字电影放映情况时指出:“当前,农村数字电影放映要进一步拓宽发展思路,可以从数字电影广告经营、农村单位及家庭专场放映、农村室内(农村院线)电影放映等方面着手,积极培养和壮大放映经营单位实力和影响,更好地推动农村数字电影放映工程。”长春农村电影市场潜力巨大,开展数字电影广告经营、专场放映、重新启用或新建乡镇电影院的条件都很优越,关键是一个市场准入和激活的问题,其前景十分看好。

(五)要进一步提升为电影产业快速发展提供金融和知识产权保护等法律服务的水平

数字农业的优势篇9

[关键词]数字村镇 农村信息化 动力机制

[分类号]tp3 G25

《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将推进面向“三农”的信息服务提升到信息化发展的战略重点的高度。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将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进行全面部署。目前,一些中央政府部门,如农业部、科技部、信产部、文化部,已逐步形成了农村信息化主流工程签约合作、共建共享的良性机制。数字村镇是农村信息化的结果,也是其成果落实到基层的体现。现阶段,我国村镇数字化建设已进入试点探索的发展阶段。

1 相关概念

1.1 数字村镇的概念

数字村镇依托于3S(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技术,采用统一的信息规范与标准,将村镇的自然、社会、经济、人文等要素数字化,实现村镇各种信息的采集、处理、传输、显示和高度集成共享,构建一个基于计算机网络的村镇信息服务平台。在此基础之上建立与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村民生产生活等有关的应用系统,向村镇基层单位和村民提供村镇管理、农业生产、公共事业、特色产业、技能培训等方面的增值或专门化信息服务。数字村镇建设的框架体系如图1所示:

数字村镇的服务对象有三个层次:一是为“现实村镇”的管理决策服务,实现党务、村务管理数字化;二是为村镇特色产业的宣传和市场化运营服务;三是引导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思维观念的转变。

数字村镇的服务内容渗透到村镇生活各个层面,而管理和服务都统一到一个数字化的平台上。数字村镇的建设主体包括发挥主导作用的政府各相关部门、在信息基础建设和信息服务方面不可或缺的电信运营商以及各种非政府组织等社会力量。

1.2 数字村镇建设动力机制的演进

将“作用”抽象为一种“力”,是自然科学给予我们的重要启示。本文借助经典力学的理论,探讨推动数字村镇的动力。数字村镇建设动力机制是指数字村镇建设赖以展开、深化和发展的不同层级的推动力量,以及它们在有序运行中相互关系、相互作用的方式和原理的综合体现。

村镇数字化是一个渐进过程,其动力机制因发展阶段而表现形式有异。初期,推动力量主要源自国家的宏观政策、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等政府行为,即“自上而下”的一元化动力机制;随着农村信息基础设施的完善,农民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的提高,推动村镇数字化建设的内生性力量成型,“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并存的二元化动力机制将得以形成;之后,随着市场机制的引入和逐步完善,企业和社会力量的作用将进一步加强,政府的作用则相对弱化,数字村镇建设动力机制逐步转向多元化。

世界各国农村信息化进程的历史表明:一切信息化发达国家,在其农村信息化开始和深化过程中,都大致经历过动力机制由一元转向二元并存,并最终走向多元化的历程。只是各国由于历史条件、社会经济背景不同,其农村信息化动力机制在不同阶段大相径庭。我国的村镇数字化建设是在农村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启动的,遵循多元化建设道路是必然;此外,数字村镇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经济、思维变迁过程,服务对象的层次性和服务内容的庞杂性也有赖于多力形成的合力。对推动其变迁的动力机制进行研究,有助于我们寻求正确的建设方案。

根据建设主体和服务对象在数字村镇建设中的作用性质(见图2),本文构建了引力模型、压力模型和推力模型,通过这三种模型来探讨数字村镇建设的动力机制。

2 引力机制

宏观方面,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构成了数字村镇建设的根本动力;微观方面,农民信息诉求是直接动力。两者凝聚形成了数字村镇建设的强大内生动力,如图3所示:

2.1 宏观

农业和农村经济形势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农民的基本物质生活已得到保障。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较高层次的精神需要目前越来越受到农民的重视。在这个阶段农民对信息的需求是迫切的,也是现实的。

农村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农村交通和通讯的发展,农民思想日益活泛,信息意识逐渐觉醒;基层村镇实现了自治,农民广泛参与村镇的管理活动,生活更加丰富,活动空间空前扩大,所需信息的内容和质量也不断提升;农村经济的发展也使国家和地方政府能拿出更多的资金来支持农村基层的信息化建设。农村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村镇企业的成长壮大,村镇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需要利用信息技术来扩展生存空间和竞争力。

2.2 微观

农民有强烈的信息需求。而与农村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并未完善,尤其是信息服务处于起步阶段,满足不了农村经济发展以及农民生活的需要。数字村镇深入农民千家万户能够为农民带来物质和精神方面的满足,为农村信息服务的供需矛盾提供了直接的解决方案。

农民的信息活动活跃。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止2006年底,农村居民生活消费结构进一步优化,在通讯和信息方面的支出比重明显提高;《第2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2008年中国农村网民达8460万人,网民中乡村人口所占比重不断提升;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周宏仁披露,“上网找工作”的农民工由2006年的7.9%增加至2007年的9.9%,而通过“职业中介机构”找工作的农民工从18.7%降至10.1%。

这一系列数字还让人感到农村信息化建设任重道远,同时也说明农民对于信息的需求是遵循由低到高的层级递进的:在最基本的通讯需求得到满足之后,就会产生对于获取信息的内容范围、数量和质量的要求,直到对信息的、利用的需求,如图4所示:

乡村精英是重要引擎。按农民的话说,乡村精英也就是农村中的能人一类,是农村中说得起话、办得成事的人。他们大多具有较好的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能赢得村民更多的尊重、关注与信任,其行为模式、价值观念以及与村民的互动等等都会影响到村民的行动,对村民具有较强的示范号召效应。而乡村精英本身也具有信息化的利益诉求,往往成为村镇数字化建设的发起者、凝结点和推动力。

3 压力机制

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是促进中国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中国广大农村比较落后,缩小“数字鸿沟”的压力很大,需要借助数字村镇的建设实践来探索农村信息化模发展模式,如图5所示:

3.1 中国农村信息化建设无模式可循

在渐进式改革的中国,没有什么是旦夕生成的。《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为信息化建设做出了整体性的系统规划,保证了信息化建设的延续性发展。但是信息化建设的道路仍要在实践中探索。

发达国家一般是先有一个部级的基础建设,再有个人、企业等民间终端的发展,这样整个国家可以很

顺利地进入信息社会。我国农村信息化进程的第一阶段以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进村入户并举,积极解决农村信息化“最后一公里”瓶颈。作为“后发型”国家,中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三种社会结构并存,不仅阻碍了信息化进程,而且迫使中国的信息化首先要解决“城乡二元社会”的问题,增添了中国信息化建设的难度。

特殊的国情压力既是困扰信息化的因素,亦可转化为信息化发展的动力。就政府而言,加大对部级的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力度的同时,要把信息化的推动重点转向农村,聚焦于占总人口57.01%的农村人口,借助于民间终端的发展,通过数字村镇建设的示范作用,实现“星星之火燎原”的信息化态势。

3.2 中国农村基层信息化形势严峻

我国农村信息化经10多年发展,已初具基础,但形势仍严峻:总体规模小,地域分布不均衡,信息资源缺乏多样性,信息开放性和共享程度低、时效性差,缺乏宏观调控,资金支持不足,网络管理薄弱,现代信息技术还没有得到广泛应用。具体到农村村镇基层,则存在信息服务效率不高、效果不好、信息服务各行为主体利益无法保障、体系运作缺乏可持续性等问题。此外,有很多从事农村信息化研究和推进工作的人员,还没有真正了解农村的现状,提出的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办法也不完全切合实际。

4 推力机制

引入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信息化投融资机制,建立与电信运营商、it企业、民间组织、农民之间的密切协作机制,为村镇数字化建设不断注入了新的活力(见图6)。这也是《全国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建设总体框架(2007~2015)》特别指出的。

4.1 低成本信息化技术魅力凸显

低成本信息化技术,是指那些在信息化初级阶段,需求相对简单、价格便宜、易于掌握、易于升级的信息技术。走低成本建设之路是我国数字村镇的关键,也是现阶段村镇数字化最为适用的方案。

“三网合一”建设方案优势体现。各大电信运营商虽日渐重视农村市场,但出于成本考虑以及企业自身固有的逐利性,一直以来仍把主要的市场精力放在城市。目前来看,信息技术进步为网络融合和建设一体化的综合网络提供了有利条件。山西和宁夏“三网融合”的实现,开启了村镇数字化建设的低成本模式。

低成本信息终端设备纷纷涌现。秉承“使广大农民用得起、乐于用”的宗旨,政府层面对低成本信息终端给予了足够的支持,鼓励科研机构开发低成本且宜于在农村推广的信息终端与软件系统,如“面向农业、农村信息化的低成本、易操作计算机”被列入国家火炬计划优先发展技术领域(2007年)。从企业层面看,面向低成本数字终端的技术研发逐渐受到重视,如北京信息管理科学研究所“面向农村信息化服务的低成本软硬件一体化终端”成功研制。目前,电脑下乡已经覆盖到全国,13%的政府补贴也让更多的农民能够买得起电脑。

村镇信息服务手段继续向低成本、多样化方向发展。如2008年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启动了“星火科技12396”信息服务试点工作,同时开通“星火科技12396”信息服务热线;宁夏提出平台上移、服务下移,信息化服务渗透到田间地头。

4.2 社会力量广泛参与

以电信业为代表的社会力量已参与到村镇数字化进程中。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电信运营企业和it企业等纷纷看好农村信息化事业,采取多种模式多种形式参与其中。据了解,农业部将与三大电信运营商在全国层面上开展战略合作。目前,中国移动正在积极与农业部信息中心洽谈手机短信服务方面的合作。前一时期,中国移动与浙江农业厅合作共建了“农民信箱”,与重庆市供销合作社一起搭建了“农信通”信息服务平台,其省、地、县域公司与所在地涉农部门也实现了合作;中国网通吉林公司与吉林省农委有关单位合作,开通了“12316”农村信息服务热线;中国电信也在积极采取行动。电信运营商是中国信息产业的主导力量,是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国家队”,在进一步缩小城乡数字鸿沟、完善农村信息基础设施、为广大农村地区提供适用的信息普遍服务等方面将继续发挥巨大作用。2009年2月“电脑下乡”正式实施,各大it企业踊跃参与。

4.3 市场机制的引入

从世界各国实践看,政府在数字村镇建设方面发挥着主导作用,但是政府不可能包打天下,必须重视发挥市场作用。我国数字村镇建设伊始,就确立了走公益性和商业性相结合的路子。前者起主导和引导,后者承担大量具体信息服务业务的作用。各类相关政策的出台,引导和扶植企业参与数字村镇建设,实现社会、农民、企业“共赢”。

4.4 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壮大

“第三部门”非政府社会组织的作用非常引人注目。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各类非政府社会组织发展迅速,截至2005年3月底,全国共登记社会团体15.3万个,民办非企业单位13.7万个。在一些农村,也出现了类似的社会专业经济组织。200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施行,为农村非政府组织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非政府组织由于其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公益性特征,在数字村镇建设中能弥补市场和政府双重失灵,在政府、企业、农民间搭建桥梁并起到影响社会关注和社会监督等独特作用。

5 结语

数字农业的优势篇10

[关键词]高职生数字鸿沟问题对策

[作者简介]刘允涛(1969-),男,山东滕州人,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信息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职计算机教育。(山东济南250014)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1年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数字鸿沟’背景下改变高职生信息技能弱势的对策研究”(项目编号:GZYLX2011360,主持人:刘允涛)、山东省教育厅“2009-2010年高等职业院校基础课程教学改革规划立项”重点资助课题“高职计算机公共课分模块基于工作过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Ga201009,主持人:刘允涛)和2011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职专项课题“高职计算机公共课综合教学改革的研究”(项目编号:2011GZZX004,主持人:吴升刚)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32-0177-02

信息革命和信息化可能将带来一个贫富两级严重分化的世界,随着数字化进程的加速,贫富两极分化将会继续加剧,马太效应更加明显、突出,“数字鸿沟”也还在不断加大。“数字鸿沟”又称为信息鸿沟,处于这一鸿沟不幸的一边,就意味着很少有机遇参与到当前以信息为基础的新经济当中,也很少有机遇参与到在线的教育、培训、购物和交往当中。一些学者也认为,所谓的“数字鸿沟”应当被称为“知识鸿沟”或者“教育鸿沟”。目前,高校学生也出现了严重的“数字鸿沟”问题,大部分高职学生已成为这一鸿沟中的弱势群体,需要引起高度重视,从政府政策扶持、高职院校管理、教师教改教研方面进行解决。

一、高职生“数字鸿沟”问题及其带来的社会和教育问题

(一)高职生“数字鸿沟”问题的表现

首先,高职生与本科生之间的“数字鸿沟”正在扩大。(1)高职新生和本科新生出现明显分化,农村学生成为高职主力军,成为“数字鸿沟”弱势群体的高职学生构成已十分明显。笔者在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的调查显示,目前该校绝大部分学生为农村学生,农村学生比高达80%~90%,其他高职院校生源也是以农村学生为主,高职培养对象农村化特征明显。但是本科特别是重点本科院校中呈相反态势,有统计资料显示,中国重点大学农村学生比例自1990年起不断滑落,在每年录取的所有大学新生中,“一本”学校农村户籍学生最高比例一般不到30%,如北大2010级农村学生所占比例降至一成,清华2010级农村生源仅占17%。高职生源以农村户籍学生为主,“一本”学校生源以城市学生为主,这种现象可能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但肯定和高职、本科院校学生入学前的“数字鸿沟”有关联。城乡差距客观上拉大了高职、本科院校学生的“数字鸿沟”。从城乡互联网的普及率来看,我国去年互联网在城镇的普及率是44.6%,在农村仅为15%。CnniC(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hinainternetnetworkinformationCente)对比了2007年以来中国城乡互联网的发展差距:2007年,城乡互联网普及率的差距仅为20.2%;2008年,差距扩大为23.5%,2009年,差距拉大为29.6%,农村互联网发展速度慢于城镇发展速度,互联网在城乡的差距在拉大,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有扩大趋势。以农村学生为主的高职生已成为“数字鸿沟”的弱势群体。(2)高职与本科教育资源和培养方式的差异,进一步拉大“数字鸿沟”。我国的本科院校计算机、网络硬件资源和师资一般优于高职院校;本科院校各专业实行非常系统的“1+X”(一学期开设公共计算机课程和另外的学期面向专业开设相关信息课程,至少开两期的信息技术课程)的信息技术课程模式,学生毕业后的信息技术能力普遍较强。由于高职院校培养年限短,条件相对较差,加上办学成本的考虑,信息技术的开设课程门数和总课程时数一般少于本科院校。部分高职院校受“商业化”办学思想的影响,计算机基础课时严重不足,如某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教学和上机训练一共才32课时左右,学生的信息能力相对较弱。高职同本科院校教育资源和培养方式的差异,进一步拉大了高职和本科学生的“数字鸿沟”。

其次,高职生与高职生之间的“数字鸿沟”日趋明显。(1)东西部地区的高职生存在明显的“数字鸿沟”。我国东部地区在因特网普及率、电话普及率、人均电信业务指数等具体指标方面,都明显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东部地区经济发达,教学条件好,信息设施完备,中学、中职学校计算机配置高,师资相对强,而西部地区教学条件相对较差,造成我国东西部高职生源之间存在明显的“数字鸿沟”。(2)高职城乡生源之间的“数字鸿沟”。从国内来看,在城乡之间“数字鸿沟”业已存在并有不断扩大的趋势。我国城市经济比农村发达,计算机普及率高,大城市几乎家家拥有计算机,他们接触计算机早,计算机基础好。在广大农村,电脑普及率低,因特网利用率更低,学生计算机基础很差。在高职学校内部,多数的农村高职生同少数城市高职生相比,在入学前的计算机基础有很大差距。(3)普通高职生和对口高职生之间的“数字鸿沟”。高职生有两类,一类是参加高考升入高职的普通高职生(下称普通高职生),另一类为参加“3+2”考试从职专(中专)考入高职院校的对口高职生(下称对口高职生)。对口高职生在中职时系统学过和掌握了一定的计算机技术基础知识和技能,而很多普通高职生的计算机基础相对较差。

(二)高职生的“数字鸿沟”带来的社会和教育问题

第一,弱势农村学生成为高职主力军,突显教育公平和民生问题。高职生大部分为农村子弟,而在“一本”学校中,以城市学生为主,农村户籍学生比例低,这不仅是我国城乡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的结果,也是我国城乡“数字鸿沟”带来的严重社会问题的集中反映。一个好的社会,应该是一个能够让底层人可以获得平等上升机会的社会。农村学生上名牌大学的机会少,转成高职主力军,实际上侵害教育公平,侵害农村生源进入优质高校的机会,这凸显教育公平和民生问题,影响和谐社会的构建。

第二,大部分高职学生入学前计算机基础非常薄弱,要缩短“数字鸿沟”,政府、学校和教师任务艰巨。大部分高职学生入学前的计算机基础非常薄弱。根据笔者的最新调查,只有少部分高职学生家庭拥有计算机(比例约20%);近1/3学生没有自己的e-mail、QQ号;已经掌握“盲打”(不看键盘,十指并用,正确打字)的学生不足1/2;70%以上的高职学生入学前不会使用常用办公软件;大部分高职生入学计算机水平不如大城市中的中小学生。高职阶段要缩短甚至削除“数字鸿沟”,政府、学校和教师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政府、学校领导和教师高度重视,在政策、管理、教改和教研等方面共同努力,才能缩短甚至削除高职生的“数字鸿沟”,促使其正常就业和今后发展。

第三,高职内部学生“数字鸿沟”带来的教学问题。高职内部学生“数字鸿沟”带来的教学问题是,他们计算机的原有基础存在差异。对信息类课程的教学,若全校采取“同一本教材,课时安排相同或相近,考试形式统一”等“大一统”做法,忽视内部“数字鸿沟”和差异性,则无法满足所有高职生及专业对计算机知识和技能的需求。必须区别不同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改革,因材施教,在更深层次上提高高职生的信息技术水平。

第四,高职阶段是弥补和解决“数字鸿沟”的最后机会。高职阶段是学生就业前系统学习信息技术的最后阶段,也是缩短和削除其“数字鸿沟”的最后时期;高职是面向就业的教育,是平民教育,是以技能培养为主的教育,也是提高学生公共信息技能,解决其“数字鸿沟”的最后机会,作为政府、学校管理者和教职人员都有责任和义务,高度重视“数字鸿沟”问题,并从政策扶持、资金设备投入、管理、教改和教研等方面共同努力,以缩短甚至削除高职生的“数字鸿沟”,促进其正常就业和获得公平发展的机会。

二、解决高职生的“数字鸿沟”问题的对策

(一)政府层面

政府是教育公平的第一责任人,除了要合理分配有限的教育资源,并且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教育立法,使社会所有人都能受到良好的教育外,还要高度重视,加大对高职教育的投入,做好监督检查工作,主动化解高职生的“数字鸿沟”问题。

首先,政府高度重视,加强宏观指导。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要从建设“和谐社会”,促进高职生就业和发展,缩短收入差距的高度,切实重视“数字鸿沟”问题,及时出台政策,加强宏观指导,扶持高职院校解决计算机高职生的“数字鸿沟”问题。其次,加大政府财政投入,改善高职信息技术办学条件。各级政府要继续加大对高职院校的资金、师资、设备等投入力度,改善高职院校信息和网络办学实力,促进高职生“数字鸿沟”问题的解决。最后,加强监督检查,促使高职院校信息技术教学水平的提高。各级政府部门要加强对高职院校信息技术办学条件改善、政府资金投入资金使用情况和信息教学效果等方面的监督检查,把政府解决计算机高职生的“数字鸿沟”问题的政策落到实处,督促高职院校提高教学水平,加快解决“数字鸿沟”问题。

(二)学校管理层面

首先,高职院校领导高度重视,主动改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和实训条件。高职院校领导要从促进学生就业和发展的高度,重视“数字鸿沟”问题,在计算机机房、多媒体、网络设施和师资引进等方面加大投入,切实改善学校信息技术的教学和实训条件,为提高学生信息技能提供优质资源。其次,高职学校增加信息技术教学和实训课时,是解决“数字鸿沟”的常规途径。高职学生主要是计算机基础非常薄弱的农民和城市普通老百姓的后代,而公共信息技能也不是“高精尖”的复杂技能,解决“数字鸿沟”的常规途径是“多教勤练”。所以必须增加信息技术教学和实训课时,以提高他们的信息技能,只有这样才能迎头赶上,解决“数字鸿沟”问题。最后,高职学校要在业余时间对所有高职学生开放计算机、网络机房,并配备指导教师,为学生进一步提高信息技能创造更好条件。

(三)教师层面

高职信息技术教师常年工作在教研一线,在解决“数字鸿沟”方面起直接作用,他们可在以下五个方面作出自己的贡献:第一,信息技术教师要加大教学改革力度,促进学生提高信息技能。可以针对不同的高职学生,实行分类分层次教学或模块化教学改革;可以实行“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工作技能;要针对农村学生学习刻苦、信息基础差等特点,因材施教。总之,信息技术教师要主动加大教学改革力度,切实提高学生信息技能。第二,信息技术教师要提高技术能力和教学水平,加大教研力度,增强教学效果。信息技术教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技术能力和教学水平,更好地为学生服务:平时注意研读计算机和网络方面的报刊、书籍,及时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发展情况;多与计算机企业联系,了解计算机新的技术水平和生产组装情况;注重教学科研工作,自己最好经常研制教学练习软件,提高计算机的应用能力和技术水平;加强与市场、企业、机关团体和其他院校的联系,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情况和学习其他学校的先进经验;做好教学研究,认真精心设计,准备好每一节课;学习运用多媒体、计算机网络等现代教学手段,提升计算机教学水平。第三,高职信息技术教师,指导学生利用互联网学习,提高信息技能。高职信息技术教师要指导学生,根据后发优势,充分利用互联网丰富的教育资源,如搜索“信息技术”的全国精品课程资源,来学习各种信息技术,提高信息技能。这是缩短他们的“数字鸿沟”的有效手段。第四,高职信息技术教师要“兼爱”所有学生,帮助他们提高信息技能。目前高职学生大部分是农民后代,高职教育实际上是平民教育。公共信息教育,不是精英教育,不是培养尖子生,而是培养所有学生,掌握必要公共信息技能。信息技术教师要学习墨子(墨子,我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的平民教育情怀,“兼爱”(就是对人一视同仁,讲究无差等的爱)所有学生。在平时实训辅导和指导中,对所有学生都要关爱,要耐心细致,精心照料,帮助所有学生都顺利完成上机任务,让他们的信息技能都能上一个大的台阶,以削除“数字鸿沟”。第五,要特别关爱信息技能弱生,促使他们迎头赶上。由于家庭贫困、入学分数低等原因,总有部分高职生计算机基础特别差,学习能力非常低,高职信息教师在上课、上机实训和课下,都要特别关爱这些信息技能弱生。为了不让他们掉队,可采取单独指导学习、手把手地辅导上机练习等超常手段,促使他们的信息技能迎头赶上。

总之,大部分高职学生已经成为“数字鸿沟”中的弱势一方,只有政府、学校和教师高度重视,在政策、管理、教改和教研等方面共同努力,才能缩小甚至根除所存在的“数字鸿沟”问题,促使高职生正常就业和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刘允涛.对口高职生计算机公共课的教学[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