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化建设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58:11

网络文化建设篇1

网络文化生态涉足与现实社会自然文化相对应的网络文化,以及社会主体在网络环境中对文化信息的消费习惯和行为方式。从这个角度出发,可以看出网络文化生态具备以下几个较为明显的特征。

(一)人本性

人本性是网络文化生态的目标。互联网络主体是网络文化生态最为根本的构成要素,形成良好的网络文化生态是实现人自由而健康发展的关键。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6.1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5.8%,较2012年底提升了3.7个百分点。从整体上看,随着互联网普及率的逐步饱和,网民规模增长速度保持放缓态势,我国互联网朝着加深网民使用程度和提升网络服务质量的方向发展。这也就是说,提升网络文化的服务水平和传播效果,为切实有效地满足网络主体对文化信息的需求注入动力与活力。如今,“科技以人为本”、“科技为人服务”的理念深入人心,网络主体通过运用互联网满足了自身对文化信息的吸收应用和传播交流,最终实现文化的传承与再创造。所以,互联网作为一个新兴开放的内容传播平台和虚拟社会,不仅成为人民大众获取文化信息的主要渠道,还塑造了一种全新的社会生活形态,满足人们对现实生活的美好期盼。

(二)多样性

多样性是网络文化生态的基础。从大自然的形成和发展来看,多样性是生态的基本特性,即物质是多样的;从人们生活的现实世界来看,世界的多样性反映了人类生活的基本状态。综合以上两个方面,可以看出多样性是保证网络文化生态的基本元素。网络文化是在虚拟社会中对传统文化的延伸和多样化展现。一方面,互联网为人们提供信息传播的广阔平台,在这个平台上的人们充分发挥着文化理性、文化自觉、文化创造的主观能动性,形成内容丰富、健康和谐的网络文化,涵盖了大众传媒的网站文化、言论活跃的论坛文化、群体体验的游戏文化、网络电商的消费文化、个体吸引的社交文化等跨越时空的多样文化;另一方面,无论是网络主体使用网络技术,信息技术所创造的网络歌曲、动漫、文学、影视等文化产品,还是网络文化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文化引导、隐形价值观念、行为约束标准等,在这里都可以通过文字、图片、视频、声音等多媒体形式表现出来。由此观之,只有拥有多样的文化内容和丰富的表现形式,才能满足网络主体较为多元的文化需求,才能有序推进网络文化生态的优化发展。

(三)平衡性

平衡性是网络文化生态的核心。网络文化生态寻求的是一种良性互动、共融共生、科学发展的平衡状态。网络文化生态包括静态平衡和动态平衡两个方面,二者既相互独立,又彼此关联。在静态平衡上,网络文化生态呈现出稳定、和谐、包容的姿态,主要表现在先进主流文化与多元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网络文化大众化与个性化的和谐共存、协调发展,并实现了互动交流、共建共享,共同推进网络文化生态的繁荣与发展。在动态平衡上,网络文化生态体现科学、健康、圆融的姿态。其中,在网络文化生态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受到内外部因素的影响时,能够快速准确地采取相应措施维持生态的稳定和健康;在原有的网络文化生态平衡被打破时,能够较为科学地实现从低级向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动态演进,促进网络文化生态的圆融发展。所以,平衡性是网络文化生态的核心,在平衡的网络文化生态氛围中,更容易发挥文化教育引导功能,激发网络文化的内在活力。

(四)开放性

开放性是网络文化生态的前提。网络文化生态环境从自发到有序,并不是封闭的,一直发挥着开放演进的创新驱动作用。互联网作为承载和传播文化信息的媒介,就是将人的延伸发挥到极致的体现,这都归功于互联网的开放性和公共性。而基于互联网平台创造和传播的文化信息也因具备开放性特征展现出共融共生、和谐发展的存在状态。人们可以较为公平地享有网络信息和资源,也可以广泛发表自己的见解和宣泄自己的情绪,使得网络文化生态需要不断协调社会大众化和个性化文化需求关系。由于网络文化的开放性,为人们互动交流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不断提升了人们双向交流和深化思维的能力,在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同时,也深层次地影响人们自由价值观念的变革,更为网络文化自身的演进和优化创造新条件。

二、网络文化生态的发展障碍

网络文化生态是互联网络平台、文化资源、社会消费者、网络行业共同构建的一个有机整体。在这个整体中,展现“内容———渠道———目标群体”的联动效应,它们交互纵深、和谐共进。但是由于社会消费人群对网络文化的非理性对待、网络平台的管理力度不足、网络行业的文化建设缺位等障碍,严重制约着网络文化生态健康和谐的构建。

(一)网络群体的非理性消费

互联网广泛应用于人们的现实生活,大多数人充分发挥了它“资源丰富、方便快捷”的作用。然而,由于部分消费者对网络的非理性消费,对网络文化生态的形成造成严重威胁。一方面,网络群体非理性参与形成非主流的群体文化,成为社会矛盾不断被放大的助推力量。尤其是网络群体在应对现实重大社会矛盾时,由于欠缺正确舆论引导,往往依据自身价值观念异同形成不同性质的群体文化,导致非主流的群体文化在网络文化消费和传播中占据一定地位,影响人民大众对社会矛盾的正确认知。另一方面,网络群体把互联网络视为非理性宣泄的平台。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进入了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社会和民生问题积累较多,矛盾和冲突多发易发,这种在现实生活中广受约束和限制的心态在虚拟社会中得到释放与宣泄,很快就引起网络人的共鸣。当人们过度依赖互联网,透过网络来看社会现实时,往往会被扭曲膨胀的假象误导和迷惑,情绪化地表达出对这一假象问题的意见和看法,从而引起社会现实更大的朦胧和冲突。所以,一些人把互联网看作非理想消费的载体,也就意味着在虚拟社会中不断放任自身消费行为,可以映射出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浮躁心态。

(二)网络平台的管理力度不足

网络平台的管理力度不足主要体现为网络平台的把关力度不足和管理体制滞后。网络平台的把关力度不足导致网络平台的非法性应用。如今,互联网的广泛应用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然而,一些不法分子借助互联网实施诈骗、贩毒、、色情等犯罪行为,把互联网“演进”成为一个新的犯罪平台。再加之网络犯罪的手段和方式隐蔽多样,使其成为制约健康网络生态构建的难题。网络平台的管理体制滞后制约着网络平台的科学与规范化管理。我国互联网络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还不健全,难以跟随互联网发展的步伐,也无法适应和满足当前网络文化发展的需求。可以肯定地说,互联网行业的管理办法还没有在法律层面加以明确界定,对虚拟社会的监管还存在空白区域,这就对网络文化生态的构建造成巨大的困境。可以看出网络平台管理力度不足关键在于没有做好区分平台自律和监管的作用,造成二者关系的混乱局面,难以拓展网络文化生态的发展空间。

(三)网络行业的文化建设缺位

网络行业的文化建设是指在文化建设上产业自身的规范、自律及公益,但这些层面仍然存在严重缺位。一些网站专事金钱、血腥、色情、吸毒、、诈骗、自杀等不良内容传播,甚至还有网上同居、网婚、等大肆流传的低级趣味娱乐。这一切表明在人类科技革命背景下形成的互联网行业,在文化生态方面存在巨大缺陷,影响着健康、和谐、向上的网络文化建设。另外,网络行业是最大的内容提供商,在利益集团的管控下,不断追求网络次级经济利益而很少考虑到营造良好的网络文化生态环境,微博、微信、互联网网页最为“流行”的商业广告成为“注意力”经济的表现形式,极大可能导致网络社会文化的底线失守。没有网络行业的健康发展,没有生产力素质的提升,没有文化建设的高度认识,光靠网络平台和网络主体的努力,不足以培育良好的网络文化生态,仍然不会有健康产业的未来。

三、网络文化生态的建设路径

前文已述网络文化生态的特征和建设障碍,不难发现政府、产业、社会主体都必须成为网络健康生态的有效建设力量,才能进一步激发网络文化生态文明建设的活力。

(一)提高社会主体的网络文化创新意识

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根本前提是事物的动态发展。同理,网络文化健康、文明发展离不开网络主体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即网络文化创新不仅影响着社会成员的消费行为,更是网络文化生态构建的动力源泉。不断提高社会主体的网络文化创新意识,就能够鼓励以传统文化资源为灵感之源,不断创作出别具一格的特色网络文化作品,为网络文化发展注入新空气、新血液。更为重要的是,还能够动员全社会参与网络文化生态文明建设,不断融合传统文化产业和网络文化产业,营造彼此之间的协调共生关系,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网络文化建设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从而全面提升网络文化产业的专业化、规模化。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全面创新,提高网络文化产品和服务质量,为网络文化生态的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因此,网络文化生态的科学发展依靠的是社会主体提供创新驱动的智力支持,着力解决制约其发展的关键问题,为建立以网络文化产业为主体、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发展体系做足准备。

(二)完善网络行业的科学管理制度

科学管理网络行业是为了实现网络文化的良性传播,较为公正和全面地满足社会主体的价值诉求。一方面,发挥网络言论的引导作用。鉴于网络具有即时性和开放性特征,有时错误、虚假信息的和传播会激化利益主体的矛盾冲突,不利于网络文化健康发展。这就需要建立健全应对网络膨胀事件的快速反应机制,发挥网络行业的舆论导向功能。具体来看,网络行业应在社会重大事件发生后,第一时间权威或主流消息,尽量避免社会矛盾在虚拟社会的进一步扩大,保证确切、健康的网络文化信息占据主导地位,引领网络文化的发展方向,也能有效防止不法分子通过非主流群体文化影响和改变人们的行为。另一方面,加强网络安全文化建设。由于大多数网民安全意识、责任意识相对薄弱,网络行业应通过网站进行宣传教育,通过正面引导的方式,增强人民大众的网络安全意识。同时,广泛开展网络文化活动,充分发挥网络文化公众教化的功能,通过形式多样的网络文化活动促进网络安全文化建设。

(三)营造健康文明的网络环境

在互联网络法制建设的背景下,只有通过营造良好的网络秩序,规范网络主体的行为,才能够形成健康文明的网络环境。首先,通过推进互联网络法制建设进程,保障网络文化生态构建与发展。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及时性、匿名性等特征,加之不法分子的犯罪形式多元,不仅增加了网络管制的难度,还会引发新的法律问题。所以,需要加快互联网法制建设的进程,促使网络法规建设不断适应时展的需要,满足网络文化发展的需要。其次,需要加强网络执法队伍建设,维护良好的网络秩序。只有培养一支高素质、高水平、高服务质量的网络执法与管理队伍,才能有效地保障网络文化的健康持续发展。再次,加强对网络文化的把关力度,尤其是重点塑造青少年良好的网络道德。目前,网络中的虚拟诱惑较为盛行,特别是色情、犯罪等不良内容对青少年的网络道德规范形成挑战,影响其思维方式和现实行为。网络对青少年带来的巨大消极影响要求我们必须采取强硬措施净化网络环境,还孩子一片干净纯洁的网络蓝天。最后,建构网上补偿性奉献渠道,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主体在网络环境中的奉献热情。这种方式不仅为网络奉献者留名,更将奉献后的社会效果反馈给奉献者,从而强化其乐于奉献的心理,促使他们做出更多、更具体的奉献。

(四)发挥网络文化的主流价值功能

网络文化建设篇2

区间1的状况下,无论是学校层面还是学生层面对本校园的网络文化建设都处于负面态度,既没有来自学校施教方的支持,也不受学生的重视。区间2反映的是学生大力支持,学校极度反对的情况。两个主体之间分歧存在的原因可能是:大学生作为朝气蓬勃,勇于创新的群体,愿意适应网络时代的需求,将校园网络文化纳入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而高校不愿进行变革,缺乏改革创新的动力,随之可能的结果就是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由于得不到学校领导层和管理层的大力支持,紧靠学生的一时热情难以为继。区间4表现的是学生反对,学校大力倡导的情况。其中可能的原因是:学校对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意义宣传不到位,或是没有把学生的利益纳入到建设校园网络文化的进程中去,导致学生的漠然甚至反对的态度。最后的结果可能学校运用强制力将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推行下去,学生被迫接受与服从。这三种情形,都没有较好地实现学校和学生层面的有机统一,未能将学校的教育理念与学生的文化需求紧密结合,不能作为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发展方向。区间3的主体作用关系,反映的是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中两个主体间配合最佳的一种最理想状态:学校大力倡导,学生积极配合。此时必然是学校的利益和学生的利益紧密地结合到了一起,如学校宣传工作到位,在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规划过程中大力征询学生意见,鼓励学生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并坚持把学生的利益纳入首位,结果必然是得到学生的大力支持,使阻力达到最小,效果最好。综合考量上述四个区间,不难发现,区间3,即学校倡导、学生支持是高校网络文化建设中两个维度的最佳组合状态,这也是健康向上的校园网络文化环境建设的方向选择。

二、加强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实现路径

高校网络文化建设过程中,在理念的取舍、内容的选择,方案的形成、载体的设计,学校的推进、学生的认同等方面,学校与学生必然会有不同的反应,形成相互作用的局面。因此,在不断加强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结合不同的局面,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一)学校在推进高校网络文化建设中的举措

高校在网络文化建设中,要不断更新管理理念,创新工作方式,丰富文化内容,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为核心,推动高校网络文化环境管理方式和网络文化内容创新。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推进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就是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为指导,针对意识形态敏感问题和影响大局稳定的一些重大问题,开展正面宣传教育,形成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氛围[4]。2.推动高校网络文化环境管理方式的创新。加强校园网络管理,首先要确保行政管理机制有效运行,需要高校在坚持党委统一领导的前提下,充分调动各相关部门的积极性,加强相互间的沟通和协调,形成大学校园网络文化管理凝聚力。其次,要深入研究和把握校园网络文化传播规律,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培养他们自我管理与教育的能力。同时,学校管理人员的管理工作不再拘泥于对学生的控制和支配,而是通过网络进行有效交流,形成快速、高效、灵敏的反馈机制,通过校园网络舆论引导,落实好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的重点工作,做到引导和防控并举。3.推进高校网络文化内容的创新。首先,要突破传统,反映时代气息。不仅要注重“阵地”建设,利用网络加强党的思想宣传与教育,而且还要把课堂教学与校园网络文化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真正做到相互渗透、相互补充,共同完善。其次,建立学生网络社团并积极培育骨干力量,开展各类社团活动,丰富校园文化活动,把校园文化建设与学生的常规管理、人文素质和科研能力的提高结合起来[5]。再次,结合学校的专业特点开展网络科技创新活动,将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结合,以网络为平台,以创新为动力,形成良好的文化创新氛围。在学校与学生层面的不同作用关系状态下,学校的举措应该包括以下方面:第一,在(低倡导,低支持)结构中,学校应该打破保守心态,大胆改革创新,同时寻求多方力量支持,拓展资金渠道,加大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投入。第二,在(低倡导,高支持)结构中,学校应该树立市场竞争意识,面对新生事物应激流勇进,而非裹足不前,创造大学改革创新的动力。同时学校领导层和相关职能部门应互相支持、积极推动广大师生参与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工作格局的形成,做到科学、民主决策。第三,在(高倡导,低支持)结构中,学校应加大对校园网络文化宣传的力度,通过开展文化活动周等形式在广大师生中宣扬积极向上的校园网络文化。同时,充分发挥民主监督的作用,在制定决策时,广泛征求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切实在政策的制定、实施和反馈环节体现学生的利益和诉求,赢得广大学生群体最大的支持。第四,在(高倡导,高支持)结构中,学校应获得的有益启示是,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是学校和学生共同的事情,只有把学生看作是校园的主人,而非简单的被管理者,切实将学校的利益和学生的利益紧密地结合到一起,坚持“以生为本”,才能获得两者的双赢结局。

(二)学生支持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方式体现

网络文化建设篇3

高校网络文化既是基于师生共建,又是基于计算机网络传播的一种校园文化,是文字、图像、视频等多表现形式的集合。高校网络文化是校园文化目前最具活动的开放性文化,深受大学生们的喜爱[1]。

2全球信息高速化发展形势要求加强高校

网络文化安全建设截至2013年6月底显示,中国网民数达到5.91亿,手机网民达到4.64亿。手机网络音乐、手机网络视频、手机网络游戏和手机网络文学的网民规模相比2012年底分别增长了14.0%、18.9%、15.7%和12.0%,保持了相对较高的增长率[2]。网络已成为人们学习、生活、工作、娱乐等社会活动的基本工具。高校是文化的主要传播和吸收基地,网络成为了高校师生教育教学、学习交流、资料查询、娱乐互动、思想传播的大讲台。面对网络文化的冲击,给高校网络文化的建设与发展提出了机遇和挑战。

3维护高校网络文化与网络安全的途径

3.1加强高校网络技术建设和网络文化安全管理

网络是把地理位置相对独立的计算机联系起来达到信息文化资源共享。网络给人们带来了不出家门,便知天下事的便径。在校内通过网络可以访问校外有网络的任何地域信息,校外任何地域通过网络可以访问校内的任何网络信息。如果不加强网络技术应用和管理,校内就是一扇敞开的大门,任何人通过网络可以任意进出校园,肆意妄为;因此加强高校网络安全技术应用就是给校园网加了把锁,更好的保护校内网络文化的安全。

3.2构建网络安全的防护技术系统

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成立校园网络文化安全管理小组,对校园网进行顶层网络系统安全设计,对校内各个层次的校园系统进行权限访问控制,各个网络节点的访问操作通过系统安全服务器进行身份验证,加强本地访问和网络访问的监测,定时与不定时的升级系统,堵住网络安全系统的漏洞,本文基于防火墙的安全技术,从6个方面来构架网络安全系统。1)入侵/防护系统(ipS)ipS是置于防火墙内的一个应用系统,主要是通过通信异常流量、通信异常内容、连接异常、攻击等网络进行保护,并能审计、记录,便于管理人员进行跟踪调查。2)漏洞管理系统漏洞管理系统包括对硬件和软件系统通过定量和定性的分析,找到漏洞风险方案,对网络系统进行修复升级,从而达到整个网络系统规避风险。3)网络防病毒系统构建网络防病毒系统通过集中管理和分布式查杀相结合的方式,由服务器防病毒系统和客户端防病毒组成,防病毒系统安装在核心交换机处。4)weB应用防护系统构建weB应用防护系统部署在www服务器的前端,主要对weB客户端的各类访问进行检测和验证,对非法方法坚决阻断。5)内容安全管理系统构建内容安全管理系统主要是针对校园网站服务器资源的安全管理,保障校园师生文明、健康、和谐上网。6)用户认证系统的建设用户认证主要是保障校园每个师生的合法上网权益,通过ip地址、maC地址、实体特征进行绑定,防止假冒和连接。把入侵/防护系统、漏洞管理系统、网络防病毒系统、weB应用防护系统、内容安全管理系统、用户认证系统的建设构架于防火墙安全系统中,从流量异常、访问异常、攻击异常、连接异常、内容异常、病毒检测统计分析,整个校园网的安全性比单独用防火墙技术提高了2/3,大大降低了风险,说明网络安全系统的投入确实提高了高校网络文化的安全。

3.3加强校内网络文化信息安全管理建设

网络文化信息组成了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成了人们查询的百科全书。同时一些虚拟信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全球扩散。在高校不安全的网络信息不仅危害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而且有可能危及到校园的安定和团结。作为高校的网络文化管理人员,加强网络文化信息安全建设,是促进校园网络文化健康向前发展的保障。校内各个单位上载的网络文化语言一定要规范,上载前把握好审查关,涉及不文明、不和谐、不健康的、不规范的任何信息,坚决杜绝在网络平台上。加强校园网络内容等级划分,对不同等级网络内容进行严格的对应标准审查上网。

3.4加强高校网络文化法制宣传建设

我国是法治国家,任何公民事都要依法办事。我国为了维护网络文化安全,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条例,如《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等。结合高校自身的校园网络文化管理体制,制定相应的大学生校园安全上网守则,力争人人文明、安全上网。

4结论

网络文化建设篇4

建设和谐校园离不开良好沟通,在大学校园特殊的环境和媒体条件下,网络成为学院、教职工与学生沟通的桥梁。目前我院已经建成了千兆宽带校园网和校园“一卡通”管理系统。校园网分为校园新闻网、教务系统、办公系统、学工系统,新闻网主页分为学校概况、管理机构、系部设置、教学科研、招生就业、新闻中心、校务公开、信息服务、院长热线等板块,同时提供各系部的链接。及时师生关心的各类新闻动态、学习资讯和生活信息,提供了广泛的资源共享。校内实名注册用户可以对校园新闻跟帖评论,加强了师生间的交往和沟通,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2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引导学生网络自律

学院通过课堂思想教育、校园文化活动、人文素质教育讲堂、法律知识宣传等途径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积极培养大学生网上自我保护的意识,提高他们在虚拟空间的法制观念和责任意识,增强他们的道德自律和自我约束能力,使他们明确网络生活中合法与违法的行为界限,引导他们实现网络自律。

3落实校园网管理制度的具体措施

我院虽未开设BBS,但对各系部网站进行监控。要求各系部管理员对所信息,在后台进行严格审核后,再予以;建立了一支由政工干部、辅导员与学术骨干组成的兼职网络信息员与评论员队伍,及时把握校园动态,正确引导大学生在网络上的言论和行为;院网络中心网管员对全院各站点进行监控,确保在第一时间掌握问题。发现学生思想中明显的不良苗头时,进行及时的劝服和有效的纠正,避免潜在的矛盾和问题激化,导致严重的后果发生;发现谣言时,积极开展舆论引导,防止错误信息广泛传播。对于那些随意宣泄情感,进行人身攻击或者散布谣言的有害信息加强监控,及时删除,并正确信息,避免造成不利影响;发现重大事项则及时按规定上报。本文来自于《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学报》杂志。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学报杂志简介详见

4建设网络文化队伍,加强网络文化管理

网络文化建设篇5

关键词:网络文化环境道德建设意义

internet的出现,的确是人类生活的一次巨大变革,它的方便快捷、信息量大、覆盖面广等特点,时刻改变着我们的思维、观念、工作、学习、生产和生活方式。这些让我们无法否定它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但是在现实生活中,internet还是带来了许多问题,尤其突出的是道德问题。例如近几年来令人担忧的网络暴力、难以遏制色情信息、对社会不利的网络谣言等给许多网民造成不良影响。鉴于这种现状,采取有效手段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构建绿色健康的网络文化环境,积极引导和帮助网民养成良好的网络道德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网络文化环境

网络文化环境是指将分布在不同空间的多个多媒体计算机进行在物理上互联,按照既定或协商一致的某种协议相互通信,并实现软件、硬件及其网络文化等资源共享的联通系统所构成的环境。网络文化环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狭义上来说,网络文化环境是指网民在使用互联网计算机追求学习目标或解决问题等的活动时,可以使用的多种工具和信息资源及相互合作和支持的场所。从广义上来讲,网络文化环境包括整个虚拟的互联网世界。

2网络文化环境特征

internet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它有其崭新性,目前还是一个自由世界。网络文化环境有下列特征:①自由开放性:互联网消除了空间界限,缩短了地域间的距离,真正实现了地球村的含义,在互联网世界中信息的传播量巨大,并且十分迅速。②广泛多元性:互联网传播信息具有多元化特征,和现实世界不同,互联网世界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大千世界”,一网之中可以同时并存各种不同价值取向的信息。③相互互动性:网络文化环境的最大特征就在于它是互相联通的,其传播交流不受时间、空间、身份等各种因素的限制,你在互联网世界里,人们既是信息的者,同时也是信息的接受者,互联网是真正的大众媒体、互动媒体。④空间虚拟性:网络文化环境是通过计算机数字化虚拟空间,即网络行为所依附的空间,一种不同于物理空间的电子虚拟空间,而这个虚拟的空间与网络相互结合,又为人类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数字化时代。⑤超越时效性:网络世界的高速可与光速并提,其信息传播的速度之快超越了时间概念,同时互联网世界信息丰富多彩,其数量亦呈几何数级增长,在这种情况下,只有高速的互联网才能满足其传播需求。

3网络文化环境对社会及每位公民道德的影响

互联网以它的方便快捷、信息丰富量大、覆盖面广等特点,影响着人们的思维、观念、工作、学习、生活、消费和交往方式等。随着网络世界的高度信息化,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思维意识等方面也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上网已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人们在网络世界里可以无拘无束地漫游世界,获取各种的知识,也可畅快无阻地尽情抒怀。因为网络世界传播的各种知识信息和思想观点,直接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网络文化给道德教育提供了一个崭新的环境,在网络文化环境中成长的人深刻地感受着“地球村”概念,对世界各地信息有接触的渠道,能深切感受国际竞争的激烈,能更快的接受新出现的事物、新提出的理论知识,这对于提高人们在国际竞争中取胜,提高其在生存能力有很大帮助;网络文化环境的健康发展为公民道德教育的实施创造了有利的全新环境条件。互联网信息交流的开放性、保留性和互动性对于全面地了解人们的思想动态提供了帮助,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双向交流,使人们能更好地倾听人们的心声,了解人们的情感变化和思想动态,更好地把握人们的思想脉搏。网络交流是平等交流,这种平等性有利于人们发展个性并完善自我人格。通过网络可以了解他人,推销自我,加深自我认识,健全和完善自我人格十分有益……确实,网络给人们的思想、工作、生产、生活方式、观念和意识等方面带来了巨大冲击,对人们的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产生巨大的影响。然而,互联网是把双刃剑,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思想、观念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与传统到的规范和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相违背的异质文化。

在现实生活中,internet还是带来了很多问题,尤其突出的是道德问题。其中有网络暴力、色情信息泛滥、网络谣言等,如我们在QQ进行交流时,会不时遇到陌生人的骚扰,这些骚扰中还经常有色情信息和低俗的内容;有些人通过网络随意散播谣言,这些谣言依靠internet迅速扩散,并且范围越来越广,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如2008年韩国影星崔真实,就是因为不堪网络谣言的攻击,选择自杀结束自己的生命;2011年日本的地震后,漫天飞的谣言造成民众恐慌,阻碍了救灾的顺利进行;日本地震造成核泄漏后,谣言称中国海水受到核污染,中国将出现盐荒,引发抢购食盐;由于网络能提供大量信息,造成学习及学术上滋生抄袭风气,如作业的抄袭、论文的抄袭等;通过网络散播色情信息、色情广告等不利公民道德进步的异质文化;网络虚拟化、快速化、无界限等特征给人们的社会交往与文化交流提供了巨大方便,然而又在物理空间使个人更加孤立,改变了人们的传统交往方式,使人们自身的某些素质发展受到限制,亦造成了人们人际关系冷漠、人与人感情淡化、实际交流能力下降等负面影响,造成一系列包括道德文明在内的社会问题。网络文化影响着人们的社会观,更影响着人们如何看待自己、他人及彼此间的相互关系,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面对各种各样的网络游戏、网络信息,许多人往往不能正确处理上网与学习、上网与工作、上网与生活的关系,沉迷与网络且不能自拔,影响了学业的完成、工作进展和健康的生活习惯的养成;网络能泄露每一位公民的资料、信息,合理的个人隐私未能得到充分保障;也可以通过网络制造病毒攻击某种目标;通过网络盗取某目标的金钱、信息资料,使国家、单位、个人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由于网络有其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它在加速各种文化的相互吸引和融合,在广泛传播中各种文化得到进一步发展,同时也正日益严重地面临着“殖民文化”和“文化侵略”的压力,这种压力也必然会反映到社会道德领域。据有关统计,目前在网络信息上英语内容约占90%、法语约5%、其他语种仅占5%,这说明我们的社会正面临着单一语言乃至是单一文化的巨大问题,从另一个角度考虑,甚至可以说明在网络世界中我们正面临着一种文化上的新殖民主义。该统计反映出的问题是大多数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受诸多条件的限制,只能被动地接受发达国家的文化侵略,而发达国家通过互联网不间断地进行输出信息、传播文化将其世界观、价值观和伦理道德观念等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网络受众,甚至使受众对其文化产生认同和依赖,也可能丢掉对本民族文化与价值观的信任、依赖和自豪。这些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是非常危险的,长此以往,很可能会使这些在互联网世界被动接受信息的国家丧失凝聚力,以至于动摇民族存在的基础。

4网络文化环境中加强网络道德建设的意义

由于网络文化环境对社会的进步、对每一位公民的思维、观念、工作、学习、生产方式等带来巨大的改变,与此同时,无可避免地造成道德方面的负面的影响,因此,在网络文化环境中加强网络道德建设十分重要,并且是迫在眉睫的大事。网络道德是指用于调整、规范使用互联网的网民们的思想、言论和行为的道德标准。网络道德形成后,就会像传统道德一样,依靠网民的内心信念和自制、自律来约束自己在使用网络过程中的行为,使每个网民的行为符合网络世界的伦理道德,符合国际通用准则、顺应社会发展利益;网络道德建设成为发挥互联网积极作用的重要前提,网络文化道德标准规范着网络环境和网民选择和决定,而付诸符合人类利益的网络行为,使之自觉抵制不道德的行为,这样就从根本上消除了人为因素在网络文化中所起的校级作用。网络中的不良道德行为已经危及网民甚至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存在和健康发展,只有及时遏止和消除这种不良现象,才能扬长避短,发挥网络的正面作用,维护网络环境健康安全,增进各地域间的文化交流和发展,使互联网更好地为社会服务,促进社会文化和经济发展,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由于道德观念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经过长期实践和环境影响而形成,同时需要依靠社会舆论力量、传统思维习惯和人们的正确信念来维持,并且道德规范所界定的范畴比法律所调解的范围广泛,所以网络道德建设成为了网络法制建设的重要补充,只有将网络到的和网络法制有效地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实现互联网络的安全和保障网络的建设发展;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体现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方向,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是为了提高全体民族到的素质的一项基础工程,对已经形成的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应该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网络文化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一部分,并且在信息时代的今天,网络文化道德建设更有助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向前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整体目标的实现。目前我国为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应该高度重视及加大力度加强对网络文化道德建设。

5结语

综上所述,网络的作用是巨大的,它能促进社会的进步,改变每一个公民的思维、观念、工作、学习、生产和生活方式,但是它的坏处也是毁灭性的,它可以毁灭每一个人、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我们每一个公民要树立和养成良好的网络道德,抵制不良网络道德异质文化,使网络健康发展,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更好的促进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杜丹冰.网络文化对中小学生心理品质影响的研究[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9(28).

网络文化建设篇6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并强调“加强网上思想文化阵地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迫切任务。”这不仅为网络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而且深刻阐述了网络文化建设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发展网络文化,提升先进文化的传播力

网络文化既是种精神文化又是种物质文化,是建立在现代传播技术基础上的新型文化,具有鲜明的科学性、时代性和大众性,在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全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等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总书记在视察人民网时曾提出“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我们要充分认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社会影响力,高度重视互联网的建设、运用、管理,努力使互联网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前沿阵地、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有效平台、促进人们精神生活健康发展的广阔空间。”

网络传播具有时效性、海量性和时空压缩性等特点,在信息传播的广度和深度上有着传统媒体不可比拟的优越性,是现代传播体系中一支重要的力量,代表着现代传播事业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传播的这些优势唱响网上思想文化主旋律,“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网民中的感召力和影响力;深入持久地开展网络文明建设,大兴网络文明之风,在网上大力倡导和谐文化、诚信文化、廉政文化,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自觉抵制网上黄赌毒等不良文化;在网上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发挥网络文化引领风尚、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发展网络文化,提高文化产品的供给力

网络文化是种集文字、声音、图像于体的多媒体的文化形态,因其大众性、参与性、娱乐性而深受广大网民的欢迎,人们不但能上网读书、看报、听音乐、看电视,还能聊天、交友、从事各种文化娱乐活动,网络文化越来越成为人们特别是青少年文化消费和“满足人民精神需求、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重要方式。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也是网络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必须准确把握当今时代文化发展的新趋势,准确把握各族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新期待,大力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提高文化产品的供给力。

要实施网络内容建设工程,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瑰宝和当代文化精品网络传播,制作适合互联网和手机等新兴媒体传播的精品佳作;要支持重点新闻网站加快发展,打造批有影响力的综合性网站和特色网站,培育坚持社会效益第一、有社会责任感的网络内容提供商;要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统,既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又学习借鉴国外文化创新的有益成果,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增强网络文化产品的时代感和吸引力;还要鼓励网络文化运营商开发更多低收费的业务,扩大网络文化的消费市场。

发展网络文化,激发全民族的文化创造力

互联网是种极具个性化的传播工具,特别是随着博客、播客、微博的出现和普及,使网络文化更具大众文化和草根文化的特征。网络传播的交互性使置身于网上的每个网民都可能成为家出版社、一家广播电台、一家电视台,成为文化建设的主体和文化产品的生产者、创造者、传播者;网络传播的虚拟性能大大节省文化活动和文化创造的成本,消除现实生活中的种种限制,使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自由的发挥,使人的潜质得到更大限度的发掘。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要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不断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网络传播为激发全民族的文化创造力提供了广阔而现实的空间,我们要加快互联网的普及,大力缩小地区、城乡之问的数字鸿沟,让更多的群众参与网络文化的建设;要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营造积极健康、宽松和谐的网络文化氛围,鼓励网民创作格调健康的网络文化作品;要积极发展新的网络文化样式,在网上开展各种网民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文化活动,让蕴藏于人民中的文化创造活力得到充分发挥。

发展网络文化,增强文化对经济发展的推动力

互联网是人类20世纪最伟大的科技发明之一,代表着先进的生产力,这决定了从网络文化诞生之日起就与网络经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中,网络文化产业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网络广告、数字出版、移动多媒体、动漫游戏等新兴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并已成为文化产业中最有活力的新军。

据对北京市2010年文化创意产业所创造的国民生产总值的分析,软件、网络及计算机服务的收入占文化创意产业总收入的37.6%,远远高于新闻出版的8%和广告会展的11.7%。不仅如此,网络文化产业还加快了向传统文化产业的渗透,促进了传统文化产业如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文艺演出的技术改造、升级换代和结构调整,推动文化产业从低端向高端的转移。

从更高的层面看,建立在数字化基础上的网络文化产业不但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对实现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于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我们要把发展网络文化产业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重点扶持批科技含量高、竞争力强的网络文化企业,建设批特色鲜明、创新性强的网络文化产业基地,打造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的网络文化品牌,充分发挥网络文化产业对文化产业的示范、引领、集聚作用,提高网络文化产业对文化产业及整个经济发展的贡献率。

发展网络文化,提高在国际竞争中的实力

我国虽然是世界第一网络大国,但不是网络强国,不仅表现在互联网的普及率还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的水平,也表现在信息输出输入流量上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着巨大的落差。这种落差所造成的势能,为西方特别是美国进行文化扩张和文化渗透提供了条件,他们在输出信息的同时,也输出他们的意识形态、思想、观念和文化,企图把西方文化渗透进世界各国人民的意识当中。

网络文化建设篇7

军队网络文化,本质上是一种充满创新性的文化形式。军队网络文化要在竞争中取胜,就必须无止境地创新,这也是军队网络文化建设的内在需求。要在“互联网+”时代推进军队网络文化建设创新发展,就应该把握五个方面的问题:更新观念,强化互联网思维和一体化发展理念;举旗铸魂,加强网上思想文化阵地建设;立足使命,服务改革强军战略;建章立制,增强网络安全防御能力和威慑能力;应用转化,借鉴网络文化建设先进经验。

关键词:

军队网络文化建设;“互联网+”时代;创新发展

随着“互联网+”对官兵日常工作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引领了军队网络文化建设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常态”。2015年12月25日,中央军委主席在视察报社时强调:“要顺应互联网发展大势,勇于创新、勇于变革,利用互联网特点和优势,推进理念、内容、手段、体制机制等全方位创新,努力实现军事媒体创新发展。”[1]这充分说明,军队网络文化建设正迎来新的春天,必须适应创新2.0下的互联网发展新形态、新业态,跟上“互联网+”时代的步伐,积极创新,取得更加辉煌的成绩。

一、更新观念,强化互联网思维和一体化发展理念

互联网思维实际上就是用互联网的运营方式去解决产品的销售、推广和运营的思路,是用户至上思维,也是并联平台思维,主要包括以下六种思维。一是开放思维,不仅限于开放平台,最重要的是兼容并进,能够以包容的心态看待对手。二是聚焦思维,又可以被认为是专注细分,网民从需要大而全的各种资讯内容转为需要更加精准的细分内容,其产品宣传需要聚焦到精准人群的定位中。三是创新思维,如最近互联网圈兴起了一个新名词叫“微创新”,就是以用户为中心的应用创新,以微小、可持续的方式引发市场的大变化。四是利他思维,通过先对他人有利,然后让自己也获利,最后实现利益共赢。五是跨界思维,“互联网+”是一个趋势,加的是传统的各行各业,将会涉及每个领域的整合,只有拥有跨界思维,才能拥有更多机会。六是自媒体思维,它并不是指一切以自我为中心,反而主张去中心化,微信群就是典型的去中心化,通过去中心化的管理模式,让人与人的交互更显自由开放,最终聚合在一起,产生更强大的能量。再如微信红包,这样的产品就是所有人都乐意去传播的,因为它完美地嫁接了金融、游戏、社交,所以取得了巨大成功。以上思维对军队网络文化建设的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引领和借鉴作用。推动军队网络文化建设创新发展,首要前提是把军队网络文化与“互联网+”结合起来。军队网络文化的“互联网+”不是传播途径的简单扩大,也不是呈现载体的简单改变,而是角度的变化、思想的更新迭代和新技术应用下的思维转变,其实质是贴近部队最鲜活的生活。一是借鉴“互联网+”的思维理念,坚持基层第一、官兵至上,树立以广大官兵为中心的服务导向,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建好国防部网站、军队媒体网站、军兵种网站、战区网站,借助地方知名网站,发挥微博微信和移动客户端等新媒体作用,形成相互支撑聚合、激扬正向信息的网上舆论场。二是借鉴“互联网+”思维打造“魅力人格”,突出官兵形象塑造。能够吸引青年官兵的军队网络文化作品,绝对不是简单的节目模式,也不是绚丽的灯光、舞美、服装和道具的叠加,而是让官兵记忆深刻的人物和故事,这些才更贴近官兵,更能突出军人的魅力。三是借鉴“互联网+”的用户思维,由大众传播转入分众传播。将青年官兵以兴趣划分成若干族群,军队网络文艺创作者与青年官兵之间是平等的分享关系,以往军队网络文艺作品创作考虑的是单向传播,以创作者为核心,创作者和青年官兵的地位并不平等,而互联网时代的军队网络文艺创作必须以青年官兵的需求为出发点,这也导致文艺创作必然走向分众化。四是坚持“技术驱动”的互联网理念与“内容为王”的有机融合。互联网不同终端的不同传播方式决定了其内容的差异性。军队网络文化创新,要细化到不同终端的内容上,坚持内容与技术相融合,实施针对性创新,切实创作出符合不同传播方式的军队网络文化作品。

二、举旗铸魂,加强网上思想文化阵地建设

旗帜引领方向,育人贵在铸魂。中央军委主席强调:“新形势下办好报,必须坚持军报姓党,强化政治意识、政权意识、阵地意识,勇于举旗帜、打头阵、当先锋,当好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生力军。”[1]这一重要论述,指明了新形势下党和军队的新闻媒体必须恪守的党性原则,以及在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中必须强化的责任担当。新形势下加强军队网络文化建设,必须贯彻这一指示精神,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激发广大官兵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推动军队网络文化建设创新发展,核心是当好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生力军。随着世情、国情、党情、军情的深刻变化,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复杂性、尖锐性与日俱增,西方敌对势力鼓吹“军队非党化、非政治化”和“军队国家化”,抹黑领袖和英雄,炒作军力建设,炮制涉军谣言,他们的渗透破坏活动带有很大的欺骗性、蛊惑性、煽动性和隐蔽性。伴随着网络环境成长起来的青年官兵,已经习惯了从海量信息、传播快捷的互联网上获取知识,一些偏离主流的各类信息大量涌入,明星大腕、网络红人等时尚热门话题吸引着青年官兵的眼球,一些青年官兵热衷于看图观影的“快餐文化”,如果缺乏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就容易受其影响。这种先入为主的影响,使得媒体正面的宣传、正确的观点传进官兵心里的难度加大,不容易触动青年官兵的灵魂。这对新形势下军队网络文化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必须当好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生力军。一是坚持军网姓党。军队网络文化建设要宣传好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宣传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好党的十以来的理论创新成果;宣传好党和国家、军队事业发展的新成就、新气象;宣传好中央军委的重大决策部署,为巩固和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竭尽全力,让党的主张成为时代最强音。二是强化看齐意识。军队网络文化建设要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围绕党中央决策部署来进行,确保官兵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自觉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三是强化阵地意识。军队网络文化建设要勇于举旗帜、打头阵、当先锋,当好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生力军,时刻用党的主张统一全军官兵思想和行动,确保军队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

三、立足使命,服务改革强军战略

军队是肩负战斗使命的国家武装集团,担负着保家卫国、维护社会秩序等任务。无论是在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强烈的战斗性都应始终是军队网络文化建设的主旋律。2015年11月,在中央军委改革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全面实施改革强军战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1]他对全面实施改革强军战略做出了系统阐述,对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做出了全面部署,对各级职责任务提出了明确要求。的这些重要论述,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关于军队改革的思想,深刻揭示了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新特点和新规律,体现了我军统帅改革强军的深谋远虑,蕴含着居安思危的战略清醒、治国安邦的远见卓识、锐意改革的创新精神和实干强军的务实作风,谱写了我们党关于军事改革理论创新发展的崭新篇章。推动军队网络文化建设创新发展,必须立足军队使命任务,关注三军将士的期盼,顺应时展的大势,形成网上舆论主流,用关于改革强军的重要论述统一思想、凝聚力量,交出时代大考的合格答卷。推动军队网络文化建设创新发展,根本的是聚焦新时代、汇聚改革强军正能量。回望历史,在历次重大社会变革特别是军事变革当中,文化因素始终十分活跃。它既可成为推动进步的火种,激发出强大的变革力量,也可作为一种落后与守旧势力,成为阻碍变革的沉重绊脚石。当前,改革强军的步伐已经迈开,面对这场整体性、革命性的变革和时代大考,网络上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小道消息”,使少数官兵产生了各种心理反应和心理困扰,有的对改革充满猜测疑虑,有的思前想后、左顾右盼,有的消极旁观、定位不准,有的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在这样一个攻坚克难、不进则退的关键时期,军队网络文化建设更需要汇聚改革强军的强大正能量,用正能量驱除这些负面影响,形成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的生动局面。一方面,要始终以强军目标为引领。紧紧抓住涉及强军兴军的战略问题、制约部队发展的瓶颈问题、官兵关心关注的现实问题,抓住内容创新这一根本,找到能够反映时代精神、官兵面貌和引起广泛共鸣的素材,梳理和阐发好其中蕴含的精神内核和深刻道理,运用丰富的语言、鲜活的形式、灵活的方法和巧妙的构思,创作出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精品力作,把实施改革强军战略的丰富内涵和重大意义讲清楚,把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的决策部署讲清楚,把事关官兵切身利益的改革举措讲清楚,做好正面引导、解疑释惑的工作。另一方面,要大力营造改革强军的浓厚氛围。注重以敏锐的文化触角,彰显勇于进取、敢于探险的文化品格,张扬局部利益服从大局利益的文化精神,营造拥护改革、支持改革、参与改革的文化氛围,大力宣扬改革强军先进典型的感人事迹,努力形成有利于改革强军的深厚文化土壤,进一步彰显强军文化面向改革、支撑改革、推进改革的时代品格,培育和塑造官兵支持改革的文化认同感和集体荣誉感,激励广大官兵学理论、强本领、比干劲、做贡献,把教育中焕发的政治热情转化为投身改革的实际行动,让官兵们自觉在改革大局下行动,坚决拥护改革、支持改革、投身改革,确保改革各项任务的顺利推进。

四、建章立制,增强网络安全防御能力和威慑能力

网络安全的本质在对抗,对抗的本质在攻防两端的能力较量。2014年2月,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指出:“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一体之两翼,驱动之双轮,必须统一谋划、统一部署、统一推进、统一实施。”[2]2016年4月19日,他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再次强调:“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相辅相成的。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安全和发展要同步推进。”[3]这些重要论述,深刻阐述了信息化对网络安全的重要影响以及网络安全对于信息化的驱动作用之间的辩证关系,揭示了二者之间的紧密关联性、互动性和协同性,对于军队网络安全治理具有创新性和引领性。军队网络文化建设必须学习和贯彻的重要指示精神,处理好军队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之间的辩证关系,从网络安全治理的系统工程角度认识信息化,因信息化之势而谋,应智能化之势而动,顺互联化之势而为,建立网络安全创新发展新机制,通过信息化和网络化提升网络安全的保障能级,确保军队网络文化的健康发展。推动军队网络文化建设创新发展,关键在于建章立制,完善网上涉军舆情监测研判和处置机制。目前,部队官兵接触网络的机会增多,泄露军事信息和接触涉军信息的概率也在增大。调查发现,有的机关干部为了方便业务往来建立微信工作群;有的战士为了加深感情建立战友微信群;有的官兵家属建立军嫂微信群,官兵野外驻训、军人家庭生活等成为群里热聊的话题;有的甚至在“朋友圈”晒出营区和装备照片……这些都为敌对势力破坏渗透提供了机会,他们通过境外杜撰、境内呼应、网上、水军流转等方式,炮制涉军谣言,蛊惑军心民心,煽动社会仇军情绪,企图离间军队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消解官兵的荣誉感和归属感。军队网络文化建设,必须紧盯网络意识形态斗争的最前沿,优化互联网军事舆论的宣传布局,做大做强军队网站,借助地方知名网站发挥微博、微信和移动客户端等新媒体作用,增强军事传播平台的竞争力和影响力。一是广泛开展网络安全教育活动。着眼手机网络发展的新形势、防间保密的新要求,深入开展“严防网上暴露军人身份”的群众性教育活动,通过专题辅导授课、典型案例剖析、手机泄密演示等形式,引导官兵知悉使用手机网络的纪律要求,自觉安全触网、守规上网、文明用网。二是加快推进网上涉军舆情监测研判,加强热点敏感问题和突发事件的舆情引导,对涉军信息第一时间做出反应,区分情况地采取应对措施,组织“坚定改革强军意志、投身改革强军实践”“展现军队风貌、拥护支持改革”等舆论引导活动,坚定官兵的理想信念。三是完善网上涉军舆情处置机制,深入开展网上涉军信息清理整治活动,研究建立军队网上意识形态的工作军地协调机制,针对网上涉军谣言、热炒事件和错误言论,及时主动回击,针锋相对批判,有理有据揭露,义正词严驳斥,扶正祛邪、正本清源,抢占法理和道义的制高点。

五、应用转化,借鉴网络文化建设先进经验

军队网络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在于应用转化、推动工作、指导实践。新技术的发展和运用,不断催生出新的传播形态,并使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成为大方向、大趋势。在视察报社时指出:“要研究把握现代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推动各种媒介资源、生产要素有效整合,推动信息内容、技术应用、平台终端、人才队伍共享融通。”[1]加强军队网络文化建设,单靠继承传统文化是不够的,还必须积极吸收和借鉴国内外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引进有利于我国文化发展的人才、技术、经营管理理念,在发扬本土和借鉴外来的关系中寻求新路径,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为军队网络文化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推动军队网络文化建设创新发展,必须在扬弃继承、融合发展、转化创新上下功夫。一是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按照时代特点和要求,对那些至今仍有借鉴价值的内涵和陈旧的表现形式加以改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激活其生命力;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新进展,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和完善,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二是加快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既注重发挥传统媒体在倡导主流价值观、主流文化、主流意识形态上无法取代的作用,又要针对“网络一代”“拇指一族”这一部队官兵主体,积极稳妥地推进互联网和智能手机进军营。根据环境、条件和对象的变化,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和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开发集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宣传教育软件,占领军队网络文化的前沿阵地,广泛利用微信平台、手机客户端等渠道宣传改革强军战略思想,通过网上网下的良好互动,形成正面宣传和舆论引导的强大磁场,最大限度地凝聚起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的强大正能量。三是善于借鉴外军网络文化建设的经验。外国军队在网络文化建设方面有许多成功的经验值得我军学习。例如,美军将网络游戏作为拓展军事文化的传播手段,利用网络游戏的广泛参与性传播美军的核心价值观,利用网络游戏的设定情节宣扬战争的正义合法性,利用网络游戏的夸张渲染性实施无意识的攻心与震慑,并与相关公司协力制作,不断在技术手段上推陈出新,还借助多媒体平台扩大影响,结合了虚拟性与现实性、政治攻势与文化宣传等特点。我军网络文化建设应密切关注美军在网络游戏领域的发展,借鉴其先进理念与经验,研究制定符合我军实际的对策措施,进一步促进军队网络文化建设的创新发展。

作者:杨明伟汤德品单位:武警政治学院政治机关工作系

参考文献:

[1].坚持军报姓党坚持强军为本坚持创新为要,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提供思想舆论支持[n].报,2015-12-27(1).

网络文化建设篇8

关键词网络文化师德建设影响对策

1网络新文化的特征

1.1提供资源共享的文化

internet原意是inter——network,通译为“网络互联网”,一般称为“互联网络”,我国官方译名为“因特网”。“因特网”经过远程终端联机、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互联和信息高速公路四个阶段的不断发展和推进,显现出“以光纤为骨干网的高速通讯平台;以连接各类应用信息系统形成的信息网络平台;以传送视频、音频、数字、图象等多媒体服务平台”三大特点,将世界各地的信息源和用户连接到信息网络中。群体和个体用户通过跨越时空、跨越国土、透视社会的各类平台提供的信息源任意选取需要的资料和信息,共享信息传递的国际性、知识(信息)需求的互换性及快捷性。

1.2信息结构多元的文化

网络文化行为,使进入信息结构高度离散的国际性网络失去主观主导及专门化的特点,面向高度综合性及广泛性的无中心文化环境发展。伴随着改革进程中经济结构、经济成分以及经济利益的多样化,社会阶层在重新分化;社会生活的复杂化以及获取信息渠道的多样化,使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日趋多元化。网络文化和商业文化的形成,实际上是在强化着文化观念的多元化,多元化的文化明显地体现着转型社会人们价值观念、道德意识、生活态度的多样性和多元化,满足了不同层次文化消费的需求。

1.3张扬个体自由的文化

网络象一个工具,本身为中性,而形成载体的网络文化在加载内容的状态下,体现出本质。如人们利用QQ、BBS等形式淡化传统的传递和表达方式进行交流,满足个体自由文化的需求,获取交流的共鸣。

1.4提供情感满足的文化

被称之为“人造现实”(artificialRe?鄄ality)、电脑空间(Cyberspace)、虚拟环境(Virtualenvironment)的多媒体网络,将人与计算机的接口扩展为三维,使人们直观地与计算机形式的动态环境交互作用,让人任信服地感受到它仿佛是真实的。这种能够展现色、香、味、触的“虚拟现实”(VirtualReality)技术,制造了感情化的娱乐效果,即时性的愉悦,迎合了现代人尤其是青年人的心理需求和对生活的直观感受相契合,获得广泛的认同。

2对高校师德建设的若干影响

2.1对建设“伦理政治”即守法文化的影响

网络文化信息结构的高度离散,对师德建设所追求的思想统一、观念整合的目标带来明显的负面影响,甚至造成一部分人思想的错位,道德的失范。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求“善”,传统的道德修养提倡“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传统文化的“重人”意识,属于以“求治”为目标的“政治---伦理型”文化。伦理文化是维系社会秩序的精神支柱和各类观念文化的核心。而网络文化所具有的开放性,客观的造成了西方意识形态和文化的渗透,使教师政治观念产生模糊,民族意识出现淡化,教书育人、爱生如子、为人师表、讲究道德、严谨治学、乐于奉献的优良品格受到冲击,伦理政治的守法等行为受到挑战。

2.2对建设工作环境产生的影响

网络文化提供的资源共享文化将世界各地的信息源和用户连接到信息网络中,体现的三大特点(前述)构筑起现代信息高速公路,不同层面的网民在“网游”中按照各自的需求定位而获取信息,形成了一种包含从精英文化到大众文化的多层次的文化体系。凸现文化体系的多层性。这种充分自由和开放的社会生存形态,对于日益增多的上网大学教师来说,他们通过网络可以无拘无束与人交往,方便快捷地了解世界各国的文化传统、最先进的科技知识、丰富多采的文学艺术,有利于提高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但同时,因为信息的膨胀和泛滥,合法和非法信息共存,有益与有害信息同在,真、假信息及亦真亦假等信息混杂,从而产生网络“信息污染”现象,对高校师德建设工作环境带来诸多的影响,对重构高校师德建设工作环境提出新的研究课题。

2.3对建设文化场景产生的影响

网络文化的种种类型中,有古代的和传统的成分,也有现代的因素,甚至有后现代的影响;有本民族文化,也有外来文化(特别是西方文化);有科学和理性的文化,也有封建迷信的文化;既有高雅的,也有通俗的,还有庸俗的。并且以视频、音频、数字、图像等多媒体服务平台体现网络文化结构。这种物质层面与精神层面兼备的立体的多面性的文化结构,使人们从线性的单一思维中解放出来,逐步树立全球意识。但由于高校师德建设进入网络对文化场景的引导性的滞后,面对文化结构多面性的影响缺乏更多的应对措施,因此,高校师德建设必须做出积极的应对。

3高校师德建设的探索

3.1加强网络文化环境监控机制

网络文化给教师提供了网上行为的极大自由度,其资源共享、结构多元、个体自由、满足情感的特征,对我国思想文化阵地和意识形态领域形成了很大的冲击,有的甚至超出了现有道德和法律水准所适应的范围。因此,当前网络管理必须实行政府行为,学校也要建设强有力的网络信息管理监控机构,通过法律的手段规范网络行为和网络管理行为,对涉及引发社会争论的焦点问题要及时进行审查,对抵制党的方针政策和上级政府明令禁止的内容要尽快清理,对发表违规文章和散布不良信息的上网人员要予以警告,严重时要追究其法律责任。维护安定团结,净化学校的教育环境。

3.2强化师德建设的教育导向作用

一是针对“网络社会”可能出现的无序状态,教育教师正确认识自己的责任与义务,培育教师的文化自省、选择判断和批判意识,使他们在浩如烟海、清芜并存的信息大潮中分清良莠,去伪存真,抵制那些庸俗、低级、劣质、反动的信息的侵蚀与诱惑,从而避免种种困惑、失落与盲从。二是充分发挥网络技术本身所具有的优势,深入了解教师的思想动态,随时掌握他们的心理发展趋势,调整心理承受能力优化信息处理的心态。三是尽快把网络伦理作为教师教育的一门基础性教育课程,并把他的教学内容引入对教师的计算机等级考核之中,使教师网络伦理和网络技术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认真学习并加以遵守。

3.3构建文化体系,占领网上阵地

教师师德是教师从事教育劳动必须遵守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是育人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教育事业兴旺发达的精神动力,是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精神支柱。在教师大量融入“网络社会”的新时期,为高校师德建设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驱使我们提升理念、整合资源、构建网上师德建设文化体系。主要是:建立标识独特的校园师德文化网站吸引教师眼球,创造性地建设精品网络文化工程;设计别致的窗口,增强文化内涵,明晰师德建设的责任与义务;以历史、案例、故事、评论、讨论等表现形式,倡导新思想、开启责任心,增强实效性;以有机嫁接各家网站健康、文明、向上的内容,集众站之长,补己站之短,吸引点击频率;以名师QQ、BBS在的线交流及邮件的快捷传递,促进师德建设网络文化的健康发展;以积极引导教师参与开展信息管理及网络文化的理论研究,促使他们成为“网络社会”的道德主体,主动承担起维护“网络社会”秩序、优化师德建设网络文化环境的重任。

参考文献

网络文化建设篇9

图书馆的资源可以说的网络文化的根本来源,图书馆的地位是无可替代的。在网络文化建设之中,图书馆仍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图书馆与网络文化发展的过程中,网络为图书馆之间的信息传递与共享提供技术支撑,图书馆也成为了网络中的一个重要的节点。首先,图书馆丰富了网络信息来源。随着网络的普及,图书馆开始大量收藏各种文献资料、各种数据库,以及具有特色的作品也转化成数字化资源,方便信息的共享。图书馆中的电子信息资源通过网络共享和使用,图书馆利用自身信息量大的优势丰富了网络文化资源与内容。其次,规范了网络信息。图书馆的数字化服务,汇集了大量高质量的文化与知识,使得信息更加有序、更有条理,克服了网络文化分散、无序的缺点。同时,通过图书馆数字化信息的管理可以更好的排除不良信息对读者的影响。数字图书馆将优秀的文化遗产与成果更好的收集与整理,可以更好的传播与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引导网络文化的良险发展的同时,将我国文化传播到全世界。最后,图书馆具有信息职业技能的优势,具有丰富的获取、组织、管理信息的经验。在收集信息资源时可以更专业、更准确的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整理与归类,更方便读者对信息的搜素与利用。在图书馆与网络文化发展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同时应充分开发利用网络文化带来的信息与资源,使得网络文化良性发展,使其更加规范、有序,为读者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二、如何更好的利用图书馆资源帮助网络文化的建设

为了更好的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找准图书馆与网络文化共同发展的着力点,创新建设健康的网络文化,发挥网络文化的优势与作用。加大数字化图书馆的开发与建设。数字化图书馆在传统图书馆的基础上,更好的对信息资源进行存储与共享,对我国文化的传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我国的数字化图书馆如今己经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仍然不够重视数字化图书馆,技术支撑薄弱,地区发展不平衡,从而导致了文化资源不平衡的现象,数字化图书馆仍需要进一步建设。注重个性化、人性化服务。随着信息需求的不断扩大,为用户提供个性化、人性化服务成为了网络信息发展的趋势。图书馆自身的资源丰富,应积极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制定更为人性化的服务,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同时图书馆应该重视具有自身特色的数据库的发展,重视网络文化的开发与利用,更加信息量,为用户提供更完善的信息。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数字化图书馆的发展不仅需要图书馆学的专业人员,更是需要信息技术人才的支持。新时代的图书馆,需要培养一批对信息搜集、分析、整理能力强的优秀专业人才。通过培训的方式,使他们更好的学习处理信息的能力,为数字化图书馆的发展提供人才上的保障。

三、小结

网络文化建设篇10

海南虽然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岛屿省份,但早在十年前提出的信息智能岛发展战略和特区的体制政策优势,为互联网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网络和网络文化的建设取得了较大进展。据CnniC的第1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统计报告》显示,截止2006年底,海南省网民总数为117万,占全省总人口的14.1%,位列全国第7。海南目前共有各类网站近6000家,其中天涯社区是世界第一大中文网络论坛,注册用户超过2000万,高峰时期近40万人同时在线,日新增主帖近2万条,跟帖近45万条,全球访问量排名常年居于200位之内。凯迪网络在知识阶层、白领阶层很有影响力,注册用户超过600万,高峰时期近6万人同时在线,日新增主帖近1.2万条,跟帖3万条,全球访问量排名常年居于1700位左右。此外,还有南海网、海南在线、人民网海南视窗、新华网海南频道、中新海南网和中国改革论坛等一大批富有特色和影响力的网站,一度聚成“中国互联网海南现象”,引起了国内外同行的密切关注。

海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互联网发展所带来的影响与挑战,坚持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文化发展战略的高度出发,立足加强执政能力建设,主动探索网络发展与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的规律,针对意识形态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把握方向,因势利导,积极利用,规范管理,牢牢把握网络舆论的主导权,努力构建和谐的网络文化。

大声唱响网络主旋律

互联网强大的群际传播和社会动员功能日益显现,已成为意识形态较量的主战场、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的主阵地之一。先进的思想文化不去占领,错误思想观点和腐朽落后的东西自然就会滋生蔓延。因此,必须大声唱响主旋律,保持正面宣传的强势,时刻把握网上舆论的主导权。

我们紧紧围绕党和国家不同时期的中心工作,按照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要求,精心策划网络宣传主题,在重点新闻网站和主要商业网站,集中宣传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改革开放的成就,宣传各条战线的先进典型,汇成强大的正面宣传的主旋律。2007年以来,海南主要新闻网站先后推出了海南特区精神新解、香港回归十周年、建军八十周年、十七大精神解读、嫦娥一号卫星探月、抗击冰雪灾害、新一轮机构改革、抵制台湾“公投”、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20周年等一系列大型主题宣传活动,及时在天涯社区、凯迪网络、南海网等网站上,精心设计专题,并邀请有关政府官员、专家学者、高端网民、“意见领袖”与广大网民在线交流、撰文发帖,引导网民正确看待当前我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形势,深入理解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理性面对社会热点问题,迅速形成了网上的主流舆论,为推进各项工作创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

主流新闻网站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通过论坛、博客、播客、图片、视频等各种网民较易于接受的方式,通过大量优秀网络评论文章推荐、在线访谈、网友座谈等等,把反映主旋律的各项内容直观、生动地呈现在网民面前,引导网民参与互动讨论,形成“网民说事实”的局面,极大地提高了正面宣传的效果。

在“噪音”和“杂音”面前不失语

互联网的开放性与互动性无疑是把“双刃剑”,在促进整个社会文化发展和创新的同时,也加剧了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在这个高度开放的公共领域,各种意识形态、道德观念、价值观念充分集合、碰撞和交汇,在多种声音中也难免夹杂着“噪音”和“杂音”。面对互联网上海量传播的信息和错综复杂的声音,简单地“屏蔽”与“删除”往往事倍功半,有效而巧妙的舆论引导则更见英雄本色。

准确把握社会舆情,是做好舆论引导的基本前提。社会舆情是不同时期社会群体对某些社会现实的主观反映,是群体性的意识、思想、意见和要求的综合表现。准确了解和掌握社会成员的思想动态,是把握社会动向,做好舆论引导的必要条件。近几年,在了解民意的基础上,我们妥善地处理了农村耕地纠纷、海口玉沙村“城中村”拆迁、海南生态环境保护等涉及百姓民生的问题,为构建和谐社会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通过用真实、有益和富有建设性的舆论主导传播空间,有针对性地压缩和抑制失实、有害、破坏性的舆论,有利于网络媒体反映群众的意见和呼声,有利于维护党和政府的形象,有利于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对于一些别有用心、肆意歪曲党和政府形象,公然攻击我国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我们绝不退让。2005年10月“达维”台风过后,个别网民在新浪网、红网等网站贴发了《海南台风救济粮每人只发八两米,救济资金哪去了?》《八两赈米与九龙赈灾》等歪曲事实的帖文。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责成有关部门迅即深入到受灾严重的乡村采集视频,把政府的救灾工作用直观的形式在网上反映出来,在最短时间内,用无可辩驳的事实消除了网上的“杂音”。对于网民反映的确实存在的各类问题和矛盾,省委省政府不回避、不隐瞒,鼓励各级政府部门负责人与网民在线交流,开展心贴心、面对面的“民意链接”,坦诚地面对网友的“泼水”与“拍砖”,坚持在网民的“牢骚”中汲取执政智慧,在交流和沟通中取得共识,凝聚人心。从而,保证我们在“噪音”和“杂音”面前“不失语”。

积极应对网络突发事件

互联网的覆盖之广与传播之快是其特色,因此突发事件在互联网上被歪曲、片面、甚至是无中生有,那么其负面影响也是灾难性的。面对被动的工作局面,只有且必须发挥网络的独有优势,才能最大限度地变被动为主动,快速形成有利于我的工作态势。

2007年3月中旬,因某些媒体信息,将香蕉巴拿马病称之为“蕉癌”,加之一些网站大肆转载,消费者被误导,甚至认为吃香蕉会得癌症,更有一些网站把香蕉列为有毒食品名单,致使正逢收获期的海南香蕉遭受史无前例的重创,收购价从每公斤3元暴跌至0.15元~0.2元。面对突如其来的舆论压力和经济打击,网民撰写了许多文章,其中《海南香蕉,躲过了天灾没能躲过人祸》被人民网推荐到网站首页,起到很好的舆论引导作用;《海南香蕉招谁惹谁了?》仅在天涯社区访问量就高达5万多,跟帖500多条,迅速扭转了网上舆论,海南香蕉收购价在一个月后回升至每公斤0.8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