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养老存在的问题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58:17

居家养老存在的问题篇1

【关键词】老龄化居家养老养老机构公共服务

二十一世纪以来,世界范围的人口老龄化趋势不断加剧。1999年,中国65岁以上人口比率超过7%,标志着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近年来,全国的人口老龄化趋势迅速蔓延,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党的十报告强调,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大力发展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科学认识和把握人口老龄化问题,加快我国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解决好数量庞大的养老问题,不仅是一项涉及千家万户的民生工程,也是构建和谐中国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社会背景

1、老龄化趋势加速,社会压力日益加大

根据国际人口学会的定义,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人口所占比例达到或超过总人口数的10%,或者65岁以上人口达到或超过总人口数的7%时,其人口即称为“老年型”人口,这样的社会即称为“老龄化社会”。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国总人口为13.7亿人,其中60岁及以上人口为1.78亿,占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18亿,占8.87%。截至目前,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超过2个亿,占总人口的14.9%。按照国际标准,我国已经真正进入老龄化社会。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2.93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1.91个百分点。我国老年人口在规模上继续呈现增长态势,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继续保持增势。据预测,未来20年平均每年增加1000万老年人,到2050年左右,老年人口将达到全国人口的三分之一。随着老龄化趋势的加速,解决好数目庞大的养老问题,给政府和社会提出了严峻挑战。

2、家庭结构小型化,养老功能不断弱化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平均每个家庭的人口为3.10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44人减少0.34人。这说明,我国的家庭规模、结构在不断缩小。“养儿防老”是我国沿袭多年的养老模式,随着社会的发展,“子少老龄化”已经成为现实,家庭结构“421”模式已经形成,2个年轻人要负担起4个老人的养老任务,独生子女无力、无暇照顾老人的矛盾越发凸显。

此外,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发展,人口流动加速,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子女婚后愿意追求独立的生活空间,倾向于搬出父母家,组建新家庭,两代人居住距离不断扩大,使得空巢老人的数量逐渐增多。家庭结构和生活方式的变化,导致家庭养老功能的不断弱化,人们的养老观念也发生了较大变化,社会化的养老服务正在逐渐取代传统的家庭养老。

3、养老机构供给不足,无法满足社会需求

如今,面对养老问题,老人常常把“老了指望不上子女,接进养老院”放在嘴边,充分体现了其对于社会养老的需求与依赖,而现实情况却不容乐观。从数量上看,截至2013年底,全国各类养老服务机构42475个,拥有床位493.7万张,比上年增长18.9%,即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24.4张,即使增长13.9%,也根本不能满足全国老年人的需求。

从质量上看,公办和民办养老院的水平参差不齐,公办养老院设施服务较好,但容纳程度有限。民办养老院设施比较完善的,收费较高,许多老人无能力承受;收费便宜的设施简陋,服务水平低,无法满足老年人的需要。养老机构数量、质量与老年人的需求相比,差距非常悬殊。综上所述,随着人口老龄化、家庭结构小型化趋势的不断发展,家庭养老功能下降、机构养老数量不足,推动家庭养老从传统型向现代型演变,大力推动社会化的居家养老是养老方式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主要问题

1、参与主体单、资源整合不够

目前居家养老服务,无论是建设服务设施还是成立服务机构、设立服务项目,都主要由政府来完成,这种政府积极参与、强力推动的思路,短期内效果明显。但长远来看可能会有一些新问题:一是政府过度介入,企业利润空间狭小,不利于居家养老市场的培育;二是居家养老服务是政府、家庭、社会多元参与、多方责任共担的一种新机制,政府介入过多很容易造成人们对政府的依赖心理,把家庭应该承担的责任、社会可以承担的责任推向政府,长此以往政府不堪重负,而且由于政府承担大量事务性工作,可能会出现政策不完善、规划滞后、监督不到位等问题,制约居家养老服务长期可持续发展。

2、资金投入不足、缺乏制度安排

虽然我国在养老事业和设施建设方面的投入在逐年加大,但与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在老年人生活照料、文化娱乐设施建设投入方面,还不能满足老年群体的需求,一些空巢老人、半失能老人吃饭难的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有效解决。居家养老的资金来源主要应该依靠制度性安排,包括养老保障制度、医疗保障制度、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以房养老制度等。目前,我国前两项制度已经建立,但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和以房养老制度仍然是空白,老年人的护理支出无从匹配,亟待建立居家养老的相关配套制度。因此,资金短缺是居家养老发展的瓶颈。

3、服务网络滞后,覆盖比例较小

为加快养老服务网络建设,各省市区需要建立区、街、居委会多级养老组织,并按各自职责实施对社会化养老服务工作的政策制定、督导检查、运营调控等;建立完善社会化养老服务运营网络,进一步明确养老服务机构的审批和管理权限;明确政府购买服务、养老服务机构床位补贴申报和办理程序。通过三级组织管理网络和监督服务体系,保障居家养老工作高效运行。但服务网络还处在建设初期,服务的范围和内容有待于逐步扩大,服务的质量和效果有待于不断提高,运行机制和服务效率有待进一步研究探索。

4、人员队伍缺乏,专业化程度低

我国目前居家养老服务的提供者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带薪的专业服务人员;另一类是不带薪的志愿者。目前,从业人员队伍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的问题:一是待遇偏低,人员缺乏。由于居家养老服务员没有明确的职业特征,被大多数人等同于普通的家政服务员,社会地位和物质待遇都比较低。因此,导致专业的护理人员不愿跨入居家养老服务领域,本地人一般也不愿从事养老服务工作,而外来务工人员由于语言、生活习惯、交通往返等方面的原因,影响了服务的质量和工作的持续性。二是年龄偏大、专业化程度低。当前,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雇用的服务人员数量严重不足且服务人员年龄偏大,缺乏创新意识和服务的激情。从业人员的专业化程度不高,不具备资格、临时性人员占一定比重。三是作用偏小、志愿服务不规范。在专业养老服务员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志愿者队伍作为养老服务的重要补充力量,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目前我国还没有健全完善各个类别志愿者激励和培训机制,志愿者在养老服务中发挥的作用还比较小。

三、加快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1、合理界定政府责任

居家养老作为一项社会工作,体现了政府的意志和倡导的社会价值观,因此在工作开展初期,政府的推动、引导是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前提,贯穿于启动、规划、组织等各个环节和过程。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政府要把居家养老的所有事情包办下来,因此,应该明确政府责任,重点围绕以下内容开展工作:建立支持居家养老服务的相关政策及配套制度;建立并实施服务质量监督评估体系;积极倡导居家养老服务理念;积极培育民间组织,制定优惠政策,拓宽民间资本在居家养老服务业中的发展空间。

2、多渠道筹集资金

居家养老作为社会保障的组成部分,政府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要适当提高床位运营补助等建设补助标准,在财政预算中设立“居家养老专项资金”项目,保证必要的财政资金投入;要出台优惠政策,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个人及社会团体的捐赠、支持养老服务事业,或是通过发行老年福利等多种方式,广泛募集社会资金;要逐步建立社会力量的准入机制,拓宽融资渠道,整合社会力量,吸引更多的民办非营利性组织从事居家养老服务事业,使得更多的老年人得到实实在在的照顾、服务。

3、优化整合社区资源

由于政府、社会和市场三者之间互联、互补、互动不够,各种老年服务设施和服务市场的资源共享衔接亟待完善。因此,应该加强社区或共同居住区域的养老服务资源的优化与整合,提高社区服务功能,实现各类老年服务设施和服务市场的资源共享。一是鼓励各省市区县重点建设一批区域性、示范性的老人之家,并改造升级现有的托老、养老机构,探索区域化、小型化、多样化的新型社区养老模式;二是盘活现有资源,把一些闲置的学校、厂房、单位内部设施等,通过赎买、租赁、合作等方式,改造成合适的服务设施,壮大居家养老服务的物质依托;三是加强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在政府、社区、家庭、市场中搭建沟通协调的平台,整合家政服务、医疗保健、心理咨询等服务资源,提高社区服务资源的综合使用效率。

4、建立专兼职服务队伍

一是加强专业人员培训力度。与地方职业院校合作,对养老机构和社区养老服务人员进行培训,确保养老服务人员掌握基本的保健、护理、康复知识和技能。二是创新志愿者工作机制,鼓励和支持社区单位、居民、大中专院校学生以及社会各界人士为居家养老人提供多种样式的志愿服务,通过创建爱心服务基地等形式建立长期联系,为老年人提供更多、更高层次的服务。三是完善“以老助老”服务模式。建立老年协会或老年人互助服务中心,老年人既是社区服务的对象,又是社区服务的参加者、组织者,充分发挥医务、教育、文艺、家电维修等退休人员的专长,使其服务于社区,形成“服务现在、享受未来”的老年义工服务模式。

5、促进养老服务规范化

要不断地开发、完善不同形式的服务项目和服务模式,通过丰富多样的服务内容、便捷灵活的服务方式,满足老年人不同的个性需求。要科学设定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各项标准,通过合法程序,明确居家养老的服务内容、收费标准、各方的权利和义务、监督评价机制等,规范居家养老服务的内容、质量和标准,加强居家养老服务规范化、专业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孙慧峰:我国居家养老服务体系中政府的职责定位研究[J].兰州学刊,2010(4).

居家养老存在的问题篇2

【关键词】老龄化城市社区居家养老

一、我国居家养老的社会背景

我国在1999年已进入老龄社会,是较早进入老龄社会的发展中国家之一。老龄人口的急剧膨胀引发人们对养老问题的广泛关注。目前我国的养老方式主要有两种: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但这两种养老方式在“未老先富”的社会里显得相当乏力。

在我国,传统的养老方式是家庭照料下的居家养老。但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发展和计划生育政策的成功推行,这一模式受到来自人口条件、居住条件、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等多方面的冲击。在城市,特别是在大城市,老年家庭出现空巢化,家庭照顾能力已经受到严重削弱:从家庭的结构和规模来看,传统的几代同堂的大家庭正在日益减少,而两代人组成的核心家庭正在逐渐成为现代社会家庭结构的主体模式;从家庭照顾者的状况来看,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传统上作为照顾老人日常生活主力的女性已大规模地加入了劳动力市场,这使女性为老人提供的照顾越来越少。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和缺损已是不争的事实,若不寻找家庭之外的其他照顾资源,城市老年人的日常生活照顾问题显得积重难返。

另一种常见的养老模式是机构养老。所谓机构养老是指以社会机构为养老地,依靠国家资助、社会资助、亲人资助或老年人自备的形式获得经济来源,由养老机构统一为老年人提供有偿或无偿的生活照料与精神慰藉,以保障老年人安度晚年的养老方式。在我国目前的经济条件下,机构养老对于解决我国的养老问题也只是杯水车薪。一是机构养老与中国传统观念相背离,很多老人不能接受;二是我国现有的养老机构的数量和规模远远不能满足当前老龄人口的需要;三是机构养老需要缴纳相当的费用,很多老人或家庭负担不起;四是养老机构主要发挥的是“寄养、维持生存”功能,受服务水平和质量所限,离“老有所乐”的目标相差较远。

因此,在如此严峻的社会经济背景之下,面对传统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和机构养老存在的种种弊端,居家养老这一适合我国国情的城市养老模式便应运而生。居家养老是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以老年人日常照料、生活护理、家政服务和精神慰藉为主要内容,以上门服务和社区日托为主要形式,引入养老机构专业化服务的养老模式。这种新型的依托社区的居家养老模式既扬弃了传统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的弊端,又集中了两者的优点:老人虽然住在家中,但是享受的不是传统意义上自己照顾自己的居家养老,而是由社区为老年人提供日常生活照料方面廉价、优质的全方位服务。这样,既可减轻老年人家庭的经济负担、满足了老年人“恋家”情结,又可减轻机构养老服务的压力、节省了国家养老的福利资金投入、有效节约了社会资源,是具有中国特色、适应我国当前“未富先老”人口老龄化特点的社会养老新模式。

二、居家养老发展存在的问题

尽管居家养老有诸多的优点,但由于我国经济社会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周期非常短,养老服务业发展滞后,居家养老也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统一的政策法规,政府权责不清

从国家宏观调控的角度,目前还没有统一的鼓励扶持居家养老大力发展的政策法规,管理监督也缺少国家标准和规范,使得这项工作还停留在各地零散、自发组织实施的层面。还有许多地方对居家养老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未列进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整体规划,资源分配和政策扶持力度不够,运行中缺少标准化服务和规范化管理,制约了它的广泛深入开展。由于没有明确的政策法规予以支持,也使得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开展受到一定的限制与制约。首先,居家养老组织体系中各相关的职能部门对自己的定位不足,不清楚自己的职责范围;其次,有关各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配合,各涉老部门之间缺少协调沟通,在有些问题上不能达成一致,造成居家养老服务效率低下,很容易出现遇到问题各个职能部门互相推诿、“踢皮球”的现象,这些都影响到居家养老服务事业的健康发展。

2、财源不足,制约居家养老发展

目前,居家养老服务的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和民政部门。政府“买单”往往投入比较有限,对居家养老工作的全面开展犹如杯水车薪。民政部门用于居家养老的经费,其筹集的渠道主要来自于社会福利的福利金,而社会福利的收入又存在不确定性。这种具有很大随意性和波动性的投入方式,在养护人员工资标准较低的情况下尚能勉强维持,但随着养老规模的逐步扩大、供养对象的增加、养护人员工资标准的提高,资金来源渠道不稳定的问题会愈加凸显,必定会使居家养老服务难以进入良性循环轨道,制约居家养老的可持续发展。

3、居家养老的服务资源缺少整合

目前一些社区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体育健身、生活照料、家政服务等养老服务资源分属不同部分条块管理,利益关系存在矛盾,缺少有效协调整合。关于老年人群的管理和照护,目前我国负责城市老人工作的有老龄委、老干部局、退管会及民政、人事、组织和街道社区居委等,相应的社区老人主要有单位退休职工,离退休老干部,没有单位的老人以及三无老人及需要救助老人。在居家养老服务推进方面,这几家单位并没有结合起来。街道社区来承担居家养老的主要职责,面临经费运转困难,相应的退管会和老干部局却存在经费盈余而服务缺乏的矛盾。

4、相关服务不健全,人力资源短缺

一方面,目前居家养老服务中缺少老年人医疗保健服务,精神慰藉尚未引起足够重视,也没有找到恰当的途径和方法来解决。在服务对象上,政府购买居家服务主要针对高龄困难老人和对社会有特殊贡献的老人,缺乏对高收入家庭居家养老需求的关注,而对一般老人而言,由于经费、人力等原因,较少能享受到这些服务。另一方面,目前从事养老助老服务工作的大部分人员都是一些仅凭人道主义和经验而工作的人,接受过相关专业教育或有关老龄人口服务知识培训的专业人员很少。这不仅影响了养老助老服务的质量,也制约了养老事业的发展。

5、居家养老的宣传不到位

居家养老是专门针对老年人的一个重大福利项目,但在实际生活中,许多民众对之十分陌生,甚至不少老年人也不了解居家养老,不知道设立在社区的居家养老中心究竟是一个什么性质的机构。即使有的老年人对居家养老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但是其消费意愿不强,消费预期不容乐观。老年人的支持率和参与率低导致居家养老的一些服务项目丧失了规模效应,而这又反过来影响了相关服务项目的开展,造成恶性循环,居家养老服务点的工作逐渐萎缩,甚至就剩下一具空壳。

三、对发展居家养老的建议

1、建立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政府必须加快社会保障和社区服务的法律法规建设,将居家养老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使它融入到社会保障和社区服务体系中。同时要建立和完善居家养老相应的法律法规,使居家养老事业的开展做到有法可循、有法可依。当相关利益人的利益受到侵害时,可以拿起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的利益。此外,相关法律法规还可以规范政府相关部门的工作,明确其职责,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与合作,避免其定位偏差,提高居家养老的工作效率。

2、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力度,开辟多渠道投入机制

社区居家养老经费应在各级财政预算中单独列项,并形成逐年增长的机制,以确保居家养老经费来源的确定性和稳定性。鉴于社区居家养老属于社会保障体系,而不仅仅是一项慈善事业,财政有义务承担必要的投入。同时,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机构要实行产业化经营,运用市场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福利资源中的主导作用,使福利服务的需求与供给保持相对平衡。另外,还需要建立一种全社会支援老年人的保险制度,为需要护理的老年人提供护理服务或支付保险金。更需要鼓励社会团体、慈善机构、民营、个人等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或投资养老服务,政府应在税收、地价、水、电等收费上给予优惠政策。

3、不断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内容、提供不同需求层次的服务

社区居家养老应当根据年龄段、性别、配偶是否健在、残障程度等直接影响到老年人养老需求的因素,从老年人需求满足的角度出发,提供相应的居家服务。一方面,通过服务人员的善爱之心为老年人提供家庭一般的照料,从人性化的角度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力求做到使老年人有较强的满意度和幸福感;另一方面,针对不同类型和特点的老年人制定相应的服务选项,可以让老人自己(包括家属)选择或者提出自己希望得到的服务种类,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克服机构养老的弊端,真正实现养老服务的人性化,提升居家养老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4、培养专业人员,整合各类人力资源

加强对从事居家养老服务人员的培训。在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培训中,可以将培训过程标准化,如使用统一的教材、统一的考试机制等,合格以后颁发经国家认可的资格证书,实行劳动准入制度,具有这个资格证书的人才能够从事这方面的工作,以有效提高服务人员的素质和服务水平。另外,积极发展社区内外有条件的人加入到养老服务队伍中来,扩大居家养老服务队伍。这样,不仅可以解决部分人的就业问题,还可以充实服务队伍。同时,可以借鉴国外的“义工”制度,社区为中青年志愿者和学生活动提供平台,进行制度性安排,这方面政府要发挥倡导作用:为每个志愿者建立档案,作为他们以后升学、奖励等方面的依据。总之,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参与,共同支持社区居家养老服务。

5、加大对居家养老的舆论宣传

国家应加大对居家养老的宣传力度,使人们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养老工作的重要性,形成良好的尊老爱幼的社会风范。居家养老在我国是一个新生事物,许多居民甚至老年人自身也不清楚这样一种养老途径,原本是为了老人养老而探索的项目变成了老人在一边旁观的行政任务。这种没有老人参与的居家养老导致项目的针对性不强,参与度不高,运作效率低下。而良好的宣传不仅可以赢得老人的支持,听取老人的有益意见,而且可以非常有效地团结各种社会力量加入到居家养老项目中来,从而在人力资源和经济资源方面开拓新的渠道。建立起遍布全国城市社区的标准化居家养老中心,从而使其可以成为吸引更多的志愿者和慈善者参与进来的一面最好的标志和宣传旗。

【参考文献】

[1]项丽萍:城市社区居家养老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探讨[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

[2]孙艺兵:沦浪区“邻里情”虚拟养老院范式研究――我国城市居家养老的创新实践及政策建议[J].领导理论与实践,2008(1).

居家养老存在的问题篇3

【关键词】居家养老服务;问题;策略

历史的发展使我国逐渐步入老龄化,家庭养老已经不能够适应社会发展和老年人的生活需要。当家庭成员无力承担对老人的照料时,就希望能够得到国家或社会的指导和帮助,在此背景下,居家养老服务便应运而生,但是因为缺少服务资金、服务内容单一和服务人员队伍综合素质低等问题,使得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开展受到阻碍。为了缓解养老服务中存在的矛盾,解决老年人养老问题,维持社会稳定,现从其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探寻解决策略。

一、居家养老服务现存问题分析

(一)缺少服务资金

就目前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资金来源来讲,主要有财政拨款、公益金的资助、社会捐助和市场化运作,其中财政拨款是现今养老服务中心的主要资金来源。资金短缺的最主要表现为服务中心员工工资支出不足,大多数的居家服务中心给员工的报酬是按照小时计算的,大约每小时报酬为十元人民币,很多员工对此报酬是存有怨言的,甚至以缩短服务时间以实现讨价还价,这在服务中心造成了不好的影响。还有的公司,因为交不起保险费和培训费,不和员工签订合同认证,也不对员工进行培训,这使得居家服务中心的服务质量下降不少。

(二)服务内容单一缺乏精神慰藉

老年人的需要是多样性的,特别需要精神方面的安慰,而目前的居家养老服务项目比较单一,多注重照料老人的基本生活,忽视了对老人精神层面的关怀,同时医疗保健服务设施的缺乏,也容易使老人的精神出现空虚。其实和日常生活的照料相比,老人更加需要情感方面的安慰,比如“空巢”现象,就给老人造成极大的失落感和孤独感,使老人产生不健康心理。居家服务中心提供老人的日常生活照料,只是满足了老人的生活需求,而亲情的缺少给老人的伤害依然没有得到弥补。居家服务中心在提供基本的生活需要的同时,要注重老人在更高层次上的追求,提供多样化服务方式。

(三)服务队伍专业化能力不足

居家养老服务分为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两支队伍,服务队伍的不完善主要表现如下,首先缺乏专业的管理人才,目前大多数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都是“自我”培训员工,管理素质不足的情况下,使得居家养老服务能力有所欠缺,特别是有的公司还缺少现代技术手段的指导。另外养老服务队伍也不够专业,当前的居家养老服务员工和一般的家政服务员是没有什么不同的,所能给的待遇并不高,上述原因首先会造成养老服务人员的缺乏,还会造成高素质人才的流失,而愿意到此处工作的员工在综合素质方面存在不足,这对居家养老服务质量是极大的影响。

二、解决居家养老服务存在问题的对策分析

(一)扩大政府财政投入建立老年护理保险制度

要推广居家养老服务,政府启动临时性补贴老人福利服务的社会政策是必不可少的,而且要占据主导地位。所以政府应扩大财政投入,以补充居家养老经费来源,不能单单依靠基层财务补贴和来自于社会的募集资金,应建立起专门的政府居家养老资金预算制度,以使居家养老的投入资金具有持续性。此外,资金投入比例也应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以扩大受益老年群体,让本应得到帮助而尚未得到帮助的老人也能享受到服务。使这种为老人提供养老服务成为一种国家制度,并将这一措施逐步纳入到国家社会保障体系中去。伴随着各种老年病的频发,各种意外事故的资金支出也随之增多,虽然居家养老服务正在逐步完善,但是各类医疗保险中都没有包含老年护理费用。针对有特殊需求的保户,可以增加其个人的交费数量,并使每个账户都能享受到国家给予的适当补助,而企业不必再为此支出补贴,这笔资金要做到专款专用。

(二)丰富居家养老服务内容

居家养老服务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生活护理、家政服务和精神慰藉。服务内容要紧贴老年人的生活需求,从多个层面、各个方位入手实现居家养老服务。针对缺乏精神慰藉方面,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要及时补充新的活动内容,如开展老年书画班、舞蹈班等,以充实老年人的生活,满足老年人的求知欲望,不再让老年人感受孤独。很多老人退休后,感觉自己不再被社会需求,产生多余感。那么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就可以充分调查并利用老年人中的优秀人才,特别是退休的老干部和科技工作者,可以建立起社区老年人才市场,使这些老人能够在需要的地方继续发挥余热,再度为社会做贡献。此外,还要对其他形式的养老服务加以扩充,要大力发展起全科医生或者家庭医生,保障公共卫生和一些小疾病的治疗,其经费可由财政部门承担。

(三)建立专业居家养老服务队伍

关于专职服务员队伍的建设,首先是要开设养老服务管理专业,能够实现开设老年护理、养老管理与服务专业的高等院校要得到重视,并申请有关部门对这些专业的收费和就业方面给予优惠。其次就是要对服务员队伍进行定期培训,养老服务员工要具备基本的护理保健和康复知识,并界定好奇工作性质和工作要求,要明确区分于一般的家政服务。做好宣传,争取得到全社会的认可和尊重。居家养老服务员工的待遇要有一定程度的提升,争取结合劳动保障政策和政府补贴。还要能够吸引养老专业人才的进入,引进途径是多样化的,可以公开招考,也可以定向培养,让高学历的优秀人才充斥进居家养老服务队伍中去,使整个队伍的综合素质得到根本提升。

参考文献

居家养老存在的问题篇4

>>政府购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探析重庆市政府购买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存在的问题分析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动因分析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的政府责任探析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视角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评估述评国内地方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发展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绩效视角下政府购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研究渭南推行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研究现状综述政府购买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的可行性及对策分析政府引导下的农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构建探析论政府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的作用发挥政府助推社区居家养老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昆明模式”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及其评估的借鉴研究城市居家养老的社区服务探析关于社区开展居家养老服务的研究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的构建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思考与建议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l.

[2]搜狐资讯.为什么“十三五”规划要重点突破居家养老?[eB/oL].(2015-08-28).http:///20150828/n419925407.shtml.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5[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5.

[4]王秉姣.呼和浩特民政局: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eB/oL].(2015-10-21).http:///2015/1021/2052719.shtml.

[5]董陈丽.长沙市政府购买养老服务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12.

[6]朱眉华.政府购买服务――一项社会福利制度的创新[J].社会工作,2011(8).

[7]张国平.地方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模式研究:基于三个典型案例的比较[J].西北人口,2012(6).

[8]邹欣雨.社会发展视角下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政策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3.

[9]任炽越.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合作的荷兰养老服务[J].社会福利,2004(11).

[10]王莉莉,王菲,秦艳艳.英国老年社会保障制度[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

[11]李春,王千.政府购买养老服务过程中的第三方评估制度探讨[J].中国行政管理,2014(12).

[12]林茂.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现状、问题与对策――以福州市为例[D].厦门:厦门大学,2014.

[13]宋艳波.政府购买视角下的机构养老新模式探讨[J].地方财政研究,2014(8).

居家养老存在的问题篇5

关键词老龄化养老模式养老保障

作者简介:刘辉,山东理工大学法学院社会学专业研究生。

老龄化是当今全球性的人口趋势。我国由于特殊社会政策和人口特征,老龄化问题十分严峻。老龄化问题突出会带来许多社会问题,其中养老问题最为严重,养老模式直接关系到我国老年人晚年的生活质量,对社会的稳定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老龄化社会背景

二、我国当前养老模式现状

在我国,当前最基本的养老模式大致有三种:家庭养老模式、机构养老模式和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其中,家庭养老是最传统也是最基础的养老模式,机构养老是一种社会化的养老模式,而社区居家养老则是一种新兴的养老模式。这里说的“养老”,指的是我国城乡之中普通大众的养老问题,也就是大部分工人、农民的养老,社会精英人员或者是养老生活有国家和政府强有力保障的人员,由于他们不论是经济实力还是社会地位都大大好于普通百姓,所以不包括在我们讨论的范围之内。

家庭养老,顾名思义,就是老人在家中接受儿女子孙的赡养和服侍。中国自古就有以“孝”为核心的大家庭概念,儿孙绕膝,享天伦之乐是我国大多数老年人所希望的晚年生活。但一方面,计划生育的长期执行,“421”的家庭结构使得家庭中照料老人的人力物力资源紧张,成年人既要照料老人,也要抚养孩子,是家庭经济收入的重要甚至唯一来源,家庭对老人的供养能力减弱;另一方面,随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卫生的进步,老年人的寿命延长,也对传统的家庭造成压力。由此可见,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的社会功能正在减弱。尽管如此,我们现在仍要强调家庭养老的重要作用,一方面是为向社会养老的方向过渡,另一方面,只有在家庭当中,在和儿女子孙的相处之中,老年人才能得到精神慰藉,对老年人来说才是理想的晚年生活。

机构养老,指的是由养老院、老年公寓等承担具体养老事务执行的机构为老年人提供服务的模式。随着家庭养老社会功能的减弱,不论是家庭还是老年人自身对机构养老这种社会化养老模式的客观需求越来越大,加之老年人自身行动不便及易生疾病的情况,养老机构中专业的人员和设备可以更好地解决老年人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正因如此,机构养老模式往往被寄予厚望,但也存在着许多问题。现有的部分服务设施与老年人的实际需求差距较大,资金投入不足,不仅体现在硬件方面比如床位紧张等,还体现在机构中的服务人员不足或者专业化水平参差不齐,对老年人的日常起居照顾都可能难以周全。除此之外,机构养老的费用需由老人自己或者家庭承担的部分往往较高,负担较重。在中国讲究传统的“孝”文化的大环境中,“养儿防老”的观念深入人心,部分家庭对机构养老还是存在排斥情绪,这也是机构养老模式在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之一。

社区居家养老,指的是老人在自己家中,由所在社区的居家养老服务点为老年人提供可以上门的餐饮、医疗、娱乐等服务的新兴养老模式。居家养老集合了传统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的优点。对于老年人自身而言,既让老年人不离开自己习惯的有利于身心健康的生活居住环境,为所在家庭减轻照料老人的负担,又能切实地为老人提供有个性且专业的服务,灵活度高;对于社会而言,社区养老服务点对场所要求相对较低,能节省下建设专门养老机构的资金,投入成本较少。但居家养老模式也存在一些问题:第一,居家养老作为一种新兴的养老模式,在社会中还没有达到普遍的认可,很多老年人和家庭没能投入其中,社区居家养老难形成规模效应;第二,此种养老模式由于出现较晚,发展不完善,标准化程度不足,所能提供的服务项目有限,除了对老年人日常起居的基本照顾之外,难以涉及对老年人的精神慰藉;第三,现阶段参与社区居家养老的服务人员不足,专业化程度不够高,给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发展造成一定难度。

我国养老模式的现状是家庭养老、机构养老以及社区居家养老这三者并存,且根据不同老年人口情况和需要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传统的家庭养老已经陷入困境,但又不可能彻底放弃,中国老年人既对超越家庭之外的社会力量有日益强烈的需求,在现阶段又不能完全接受机构养老方式,社区居家养老又存在发展不成熟完善的客观问题。我国现存的养老模式各有其不足,总结起来有三点:其一,机构养老和社区居家养老相对家庭养老存在传统观念的冲突,不能满足对老年人口的精神慰藉;其二,经济来源不足,集中体现在机构养老和社区居家养老模式中政府和社会公众的资金投入十分有限;其三,服务人员专业化程度不高,流动性大。各种模式的优点是它们存在的前提和基础,缺点和不足是接下来发展的动力。在实际的发展和建设过程之中解决这些不足,发现新的问题并积极应对,是我国养老模式发展过程中的重大任务。三、加强我国养老模式发展的保障

针对我国三种主要养老模式并存并向多元化方向发展的现状和基本趋势,我国养老模式发展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加强保障。

(一)提供家庭养老保障

家庭养老模式将是我国在很长一段时间解决老龄人口养老问题的基本途径和办法。在解决老年人口的经济来源方面,政府应采取行之有效的制度安排,如对赡养老人有经济困难的子女,尤其是下岗的中年子女和老年子女,适当在物质方面给予补贴,完善养老保险政策、老年津贴制度等等,在对赡养老人的中青年在购房和调房时给予价格优惠,方便子女对老人的照料。对老人的子女而言,在繁忙的工作之中,要尽可能多抽出时间照顾和陪伴老人,切实了解老人不论是物质上还是精神上的需要,只有在子女家人的温暖陪伴下,老人才可能拥有幸福快乐的晚年。

(二)提供社会养老保障

除了要加强政府立法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继续建立健全医疗保障体系之外,更要强调政府和社会对机构养老和社区居家养老的政策和经济扶持。第一,要加大宣传力度,可以通过报刊、网络或者所在社区、居委会(村)等宣传方式,加强人们对社会化养老的认识,消除人们对非家庭养老模式的顾虑;第二,要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和老年人的经济承受能力,建立不同层次的老年人服务和养老机构。比如根据资金来源,可由政府出资兴建、企业投资兴建、政企投资兴建、企业家独资兴建、个人或者集体投资兴建等等;根据管辖范围不同,建设市区级、街道(乡)、居委会(村)老年人服务和养老机构,根据不同层次发挥不同功能,多方面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第三,加大对相关服务型人员的招募和培训工作,并在招募过程中提升社会对此类服务人群的社会认可程度,提高其专业化水平,不仅是对老人日常生活的护理方面,还要加强服务人员对老年人的精神服务意识,通过督促老年人和其子女的交流联系、为老年人读书读报等方式增强老年人的情感归属,给予其精神慰藉。

居家养老存在的问题篇6

从C市“新农保”试点运行情况看,开局进展顺利且取得了先期成绩,初步构建起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基本框架。但随着C市试点面的扩大,问题、困难和阻力就逐步凸显,尤其是农村居民参保的心理预期与其保费需求预期之间存在较大程度的差异。

农村居民个体的参保意愿

为了尽可能准确地了解农村居民个体的参保意愿,本研究采用统计调查法,利用问卷调查来获取资料,共计向农村居民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62份,有效回收率为92.4%。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参保心理预期(“是否担心养老问题”、“养老经济来源”)、参保行为(“是否参保”、“参保档次”)等12个问题在“是否担心养老”问题上:调查对象中,有26.48%人完全不担心,22.53%比较不担心,19.37%不确定,24.51%人比较担心,7.11%人非常担心。可见,超过50%的人对未来的养老问题还是有所担心的。尽管有许多农村居民认为“新农保”使其步入老年人的生活更有保障,但就整体而言,他们对“新农保”的心理预期还是相对较低。

在“养老经济来源”问题上:现在已达60岁的调查个体中,靠传统儿女赡养来养老的人只占38.7%,自己赚钱或攒钱养老的高达42.7%,老伴儿扶养的占8%,养老保险的占17.8.%。同时,“养老经济来源”与家庭子女数有着密切的关系,对农村居民的参保意愿有着明显的影响。一般家庭子女数越少的越认为“新农保”对老年生活更有保障,而家庭子女数多的则认为“子女赡养”的养老方式更可靠。由此可见,政府有关部门对“新农保”的宣传工作仍然存在许多未到位的地方。

在“是否参保”问题上:受访者中,未参保占12.4%,参保占87.6%。未参保的原因主要是认为养老保障功能有限,“领取养老金太少,不够养老”,新农保的保险金额低于他们的心理预期。许多农村居民对“新农保”政策的了解程度较低,对加入“新农保”的作用还不太理解。同时,受访者的参保态度存在着“冷热不均”现象,越接近养老金领取年龄的人群,参保率较高。由于60岁以上的农村居民无需要任何条件就可以获得每月55元的基础养老金,当然他们对“新农保”就非常热情。而对中青年农村居民来讲,惠及“新农保”政策利益的期待时间有些遥远,他们多奔着有政府财政补贴而参保。

在“参保档次”问题上:受访者反馈的信息中,参与100元/年档次的最多,占到67.9%,其次是1000元/年22%,500元/年6.4%,300元/年2.8%,800元/年最少,只占0.9%。可见,尽管参保率已经达到了87.6%,但近70%的农村居民参加的是最低档次的缴费水平。这一档次本是为了家庭经济严重困难,无法支付较高水平的缴费额的人群设定的,出乎意料却是最受欢迎的。不少的农村居民认为,按照目前物价不断上涨的趋势,现在即使是选择最高的缴费标准,未来也不一定能完全满足基本的养老需求。

结论及建议

通过以上对农村居民参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意愿分析,笔者以为,至少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一是“新农保”的实施,对于几千年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老弱病残都不能免于劳作的农民来说,标志着自古以来完全依赖家庭养老的模式将彻底转变,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作为解决广大农村居民最关心的养老问题的这一“惠民工程”,理应受到所有农村居民的支持。然而,对这一重大“惠民工程”,农村居民的参保意愿表现得并不强烈,参保心理预期与需求预期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而他们的态度和行动关乎“新农保政策”的成败。

二是农村居民对这一新型的社会养老保险的需求很迫切,尤其是60岁以上的老人对“新农保”的期望较高。计划生育背景下的持续低生育率和青壮年进城打工,致使农村人口呈现出老龄化,60岁以上的老年人负担系数提高,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已经不堪重负。要适应农村人口和社会经济形势的这一变化,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就需要尽快调整和完善。

三是农村居民参保意愿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年龄、收入和子女数等。为此,各级政府在设计与推进“新农保”时,必须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统筹考虑到方方面面的因素,如农村居民的养老观念、缴费能力等,尽可能兼顾到农村不同类型群体的需求,充分考虑到农村不同群体之间的差异性。

“新农保”是解决我国农村居民养老问题的一项有益探索,也是建设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大举措。农村居民作为“新农保”的参与主体,他们的参保意愿,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村养老保险的实施效果。笔者以为,要解决好农村居民的参保意愿问题,当前应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是建立起鼓励农村居民参保激励机制,以提高农民总体的参保率。为了调动农村居民缴费参保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行之有效的办法是建立参保激励机制。如鼓励长缴多得、多缴多得,缴费满15年后,每增加1年缴费地方财政可考虑加发一定数额的基础养老金;个人缴费标准每增加一个档次,可以考虑增加一定数额补贴。又如,对不同年龄段参保对象,可考虑设计不同的个人账户基金收益率,距离领取时间超过10年的缴费按照5年期存款利率计息,距离领取时间10年以内的缴费按3年期存款利率计息。再如,参保人在生产或生活方面急需资金时,可考虑采用本人的《农村养老保险缴费证》作质押物,按照一定的规定程序,在指定的农村合作银行办理委托货款。

居家养老存在的问题篇7

以下谈到的20种养老模式,正为老人的养老行为提供了包容多个“大菜”的一桌丰盛大餐,并帮助老人在“大菜”中,根据自己的经济能力和意愿自主随意地“点菜”,选择自己最适合的养老模式。总有一两种正好能对上“胃口”。各种养老模式的运用也非单打一和一次定终身,而是可以根据时势的需要,给予相当的模式转换或综合加以使用。

“居家养老”和“社会养老”是两种最基本的养老模式,其他一些养老模式一般都是从这两种基本养老模式衍生出来的。

世界养老模式的发展轨迹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养老的内涵与养老模式也在不断变化。考察世界上养老模式的发展轨迹可以发现,在人口转变及由于新生婴儿数量减少,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导致劳动人口日益减少出现的“少子高龄化”现象尚不明显、养老还没有被作为“问题”提出之前,世界各国的养老模式都普遍是“居家养老”;在“未老先富”的一些发达国家,由于经济发展已达到较高水平,在实行居家养老的同时,国家也大量投资兴办各种养老机构,推动“社会养老”模式一时兴起。

但随着人类社会逐步从少子高龄化社会走向少子高龄社会,特别像日本、北欧等一些发达国家甚至已进入以少儿人口减少为主的人口减少社会。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是发达国家,也已感到将难以承受迅速增长的社会养老之财政负担,而且人们也逐步认识到兴办养老机构、实行社会养老将割断被养老人与家人的“共存”联系及情感诉求互动空间,不利老人的身心健康,居家养老可缓解或避免这些矛盾,于是又导致“居家养老”模式一定程度的恢复和回归。

与此同时,少子高龄化以及由此造成的家庭规模“小型化”、家庭结构“简单化”,已普遍造成家庭养老人力资源的不足及养老功能的弱化,使个人及家庭也同样难以承受“居家养老”的人力需求与经济能力的双重压力。少子高龄化及少子高龄社会的诸多矛盾,迫使人们不断探索新的养老模式,丰富养老模式的内涵和形式,形成养老及养老模式的多元化发展趋势。

中国养老模式变迁:从单一走向多元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发达水平和国民富裕程度与发达国家比较尚有明显差距。但由于我国长期实行严厉的人口出生控制政策,以致几乎与发达国家同步地迎来少子高龄化。

同时我国人口、经济、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特殊国情,不仅使我国少子高龄化背景下的养老矛盾和问题相对“超前”地暴露出来,而且也深刻地影响和制约着我国养老及养老模式的选择。

家庭养老,一直以来都是中国人首选的养老模式。随着城市化和人员社会流动的加快、计划生育政策的长期实施造成的少子化,导致家庭养老功能逐渐弱化。而且现代青年价值观及生活方式的变化,“事业人士”、“孝顺子女”两种角色的冲突和博弈,也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对“居家养老”模式的排斥。

于是养老方式也出现了新的变化,部分老人经济条件的变化和自主意识的增强,兴办养老院等各种“社会养老”模式也逐步发展起来。

与居家养老相比较,“社会养老”模式可通过把老人集中到各种养老院“集体”养老,解决家庭养老人力资源不足的矛盾,但社会养老也有不少问题。社会养老需要持续的大量投资,没有足够的政府财政补贴几乎就难以为继。近些年来,我国在推进机构养老的过程中,已形成了国家或集体兴办、集资兴办、政府与非营利机构联办、民间资本兴办等几种投资经营模式,这些投资经营模式正在探索和实践过程中,已经建成运营的养老机构,也存在不少管理和服务等方面的问题。

读者丁女士在给《人民论坛》编辑部的来信中,诉说了她先后转住成都、兰州、北京三个养老院所遇到的不少问题。实际上,她反映的问题,的确是目前国内养老机构普遍存在的。但应该指出,这些问题并不完全是单纯的养老问题,其中有些严格说来应是目前我国普遍存在的有关国家体制、管理机制、国民素质、社会风气等方面存在的更深层次的问题,只不过是通过影响养老院管理表现出来而已。

由于目前我国是“未富先老”,养老要承受巨大的财政负担和人力资源需求的双重压力,这就要求我国既不能单纯实行“居家养老”,也不可大范围推广“社会养老”,而必须创新养老模式,走多元化养老之路。于是类似于“以房养老”、“异地养老”等养老新模式就应运而生,不断适应国人多样化的需求。

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养老模式

综合考虑我国养老的经济实力、人力资源、文化传统及亲情、空间、服务和需求等一些因素,建议我国应建立以“居家养老”模式为主、以“社会养老”模式为辅的“双轨”、“多元”养老体系。

“双轨”就是指“居家养老”和“社会养老”两种养老模式,“多元”就是指这两种基本养老模式投资主体、经营机制、服务内容等方面的多样化。

居家养老存在的问题篇8

关键词: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法人受托模式

一、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运行管理体制现状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运行管理体制是在“新农保”和“城居保”管理体制基础上建立并施行的。2009年国家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新农保”采用县级统筹管理模式,在“新农保”试点县采用统一制度设计、统一缴费标准与财政补贴水平以及统一的基金管理和使用等管理制度安排。2011年国务院颁布《国务院关于开展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以试点县为管理单位进行基金收支管理。随着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城乡养老保险制度整合需求愈发凸显,2014年国家推进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统一,建立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由新农保基金和城居保基金构成,实行市县级统筹管理,设置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管理服务和经办机构,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对基金进行监管。

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运行管理制度存在问题

(一)监管办不分离容易导致政府寻租

在新农保制度和城居保制度运行初期阶段,集监管办于一体的县级管理模式容易诱发基金挪用、虚报瞒报等问题。2013年调查结果显示各地区新农保和城居保虚报、瞒报参保人数问题严重。2011年全国约有2.2万人重复参保,导致国家财政支出额外增加约290万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给付完全由国家财政负担,各地区参保人员越多获得的财政补贴越多,由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由市县自行管理,市县政府为获得更多的财政补贴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特别是参保老年人口进行虚报。同时,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经办和监管均由市县政府完成,市县政府或为了完成基金保值增值目标,或负责机构、负责人员为谋取私利容易产生基金挪用的问题。

(二)贫困地区不具备财政负担能力

市县财政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给付的主要来源,特别是在东部地区,国家财政部分负担基金筹集的情况下,贫困地区市县财政将难以负担城乡居民养老金给付,导致城乡居民养老金待遇难以提高,不能满足其养老保障需求。产生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管理层级过低,各地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未能实现统筹使用,低收入地区在财政能力约束下容易出现财政缺口。

(三)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管理效率有待提高

《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中提出“各级人力资源部门履行监管职责,财政部门和审计部门负担基金监管,地方政府为经办机构提供必要的工作场地、设施设备、经费保障,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可见,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采用完全依托政府的管理模式。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运行过程中,政府设立经办机构,对经办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将耗费大量政府资源,而且“花别人钱、办别人事”的管理模式将导致制度运行效率损失,可引入“第三方力量”提高管理效率。

三、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法人受托管理体制

(一)全国统筹法人受托管理

法人受托管理最早应用于企业年金之中,是指企业年金委托人将年金的运作管理等事务交由具有相关资质的法人受托机构代为执行,法人受托管理具有充分竞争、基金安全性高等优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可采用全国统筹法人受托管理体制,以省级为单位开展国家的各项治理工作,结合中央、地方财政分权改革,进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全国统筹管理。同时,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筹集、运营和投资等经营管理权由政府剥离出来,交由充分竞争的基金管理公司,不仅能够提高管理效率,而且能够降低政府管理成本。

(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法人受托管理体制优势

1、全国统筹法人受托管理体制有利于转变政府职能

针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市县管理存在的弊端,采用全国统筹法人受托管理体制将有利于改变政府包办的管理格局,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筹集、运营、投资等事务在政府职能中分离出来。只需要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运行提供完善全面的法律体系和制度框架,发挥养老保险收入再分配功能,建立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行的良好经济环境和金融环境,促进形成有效的监管机制,而不再直接参与基金运营管理。国家建立全国和省级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委员会,委员会将基金投资运营权委托专业的基金管理企业,基金管理企业通过竞标方式获得管理权,基金管理企业直接面向金融市场将更加有效的实现基金保值增值。同时,委员会将基金支付事务交由银行系统和商业保险公司,利用其已经十分发达的经营网络,最大程度方便城乡居民领取养老金,提高支付效率。政府负担基金投资、运营监管,明确了政府的职能定位,在保证基金运营安全的前提下提高管理效率。

2、全国统筹法人受托模式有利于降低管理成本和交易成本

在全国统筹法人受托模式下,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交由专业基金管理企业,这些企业通过相互竞争获取管理权,可降低基金运营管理费用,这种模式也避免了政府建立基金投资运营管理机构带来的资本投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发放交由银行和商业保险公司,可充分利用其分布广泛的营业网点,形成全覆盖的管理服务网,方便城乡居民的同时还能够避免政府设立专门待遇发放机构所带来的高昂成本。

3、全国统筹法人受托模式有利于构建高效的监督机制

全国统筹法人受托模式提高了管理层级,并引进了管理机构和经办机构相互制衡的监督模式,提高了基金管理的安全性,避免市县统筹管理模式下存在的基金挪用、虚报和瞒报等问题。同时,全国统筹管理模式扩大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规模,能够起到降低投资风险的作用,大规模养老保险基金能够影响金融市场,提高基金收益能力。在全国与省级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委员会监督管理下,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监管效率,并从法律的高度规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管理运行。

参考文献

居家养老存在的问题篇9

[关键词]ppp模式;社区居家养老;人口老龄化;政府;私人部门

[Doi]1013939/jcnkizgsc201716060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2016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资料显示,截至2016年年末,我国60周岁及以上的人口达23088万人,占比167%,其中65周岁及以上的人口达15033万人,占比108%。我国正从“老龄化社会”向“深度老龄化社会”迈进,因老龄化而引发的老人养老问题持续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国家“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第六十五章“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明确提出:健全养老服务体系,建立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但受“四二一”家庭结构、社会民众文化观念变化的影响,家庭的养老功能式微,与此同时,机构养老的费用较为昂贵、供给不足,也导致机构养老占比甚微。目前,我国主要的三种养老方式有居家养老、社区养老以及机构养老。在实践当中,城市社区的建设、社区养老实际上是居家养老服务的补充与支撑,相伴而行,界限相对不分明,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居家养老与社区养老相结合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受到欢迎并逐渐起重要作用。

1我国社区居家养老发展现状

社区居家养老模式是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城市社区建设而兴起的。民政部于2001年6月8日启动“全国社区老年福利服务星光计划”,该计划为老年人建构了系统的社区服务网络,“全国社区老年福利服务星光计划”的开展是我国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形成的重要标志。目前学界对于社区居家养老的定义也颇多,但重要的两个核心要义――“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都有所体现。因此,本文在总结前人的研究以及结合本文的研究内容对社区居家养老做出如下定义:老年人居住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主要通过社区来获得各种资源与服务来满足老人日常的生理和心理需求,是一种居家养老与社区养老互补的养老模式。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是老年人依靠所居住的社区为其提供各种服务,主要服务包括生活照料服务、医疗保健服务、精神慰藉服务等。

在我国政府的关注及推动下,我国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构建得到一定的发展。首先,相关的法规政策陆续出台,逐步构建起社区居家运行框架。其次,养老服务逐步完善化,养老项目有所增多,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得到一定发展。最后,各地方因地制宜,城市社区居家养老形成各地特色,养老服务网络化与城市发展逐步协调。

11相关的法规政策陆续出台,逐步构建起社区居家运行框架

2000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加强老龄工作决定》,明确强调“需要完善社区养老服务的功能建设,就必须加快加强对社区服务工作建设与完善,依托社区发展养老服务业”这是我国养老服务体系从国家法规政策角度首次提到将社区服务纳入该体系建设中。之后陆续了《关于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意见》《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意见》等相关的法律法规。这些法规政策的颁布为我国社区居民养老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更好地确认政府、市场及个人的角色定位,形成了政府主导、社会角色参与的一种社区居民养老模式。

12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数量逐年增加,养老服务逐步善化

2016年7月11日,民政部《2015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公报显示全国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116万个,比上年增长234%,并且近几年一直呈增长趋势。其中:注册登记的养老服务机构28万个,社区养老服栈构和设施26万个,互助型养老设施62万个;各类养老床位6727万张,比上年增长164%(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303张,比上年增长114%),其中社区留宿和日间照料床位2981万张。从数据中可知,社区中养老服务设施有所提升,养老服务逐步善化。

13各地方因地制宜,城市社区居家养老形成各地特色,养老服务网络化与城市发展逐步协调

以上海和北京为例。上海形成“政府购买服务”社区居家养老模式。上海市社区居家养老的管理主体是上海市政府,其中民政等相关组织部门具体跟进落实,并形成区与街道两级管理方式。现阶段,“政府购买服务”由上海市民政局投入费用。社区资源协调配套,形成以日托、上门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六助”服务。北京形成了“九养”服务模式,残疾人联合会和北京市民政局共同拟定了九项相关政策,即自2015年5月1日起开始实施《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九养政策”规定服务内容多样化、服务对象公众化、服务选择便捷化、服务队伍专业化。“九养政策”在北京开创养老服务券模式,养老服务券流通于市。提供“96156”服务信息平台。精神慰藉、公益性岗位服务工作人员可以得到政府补贴。

2我国社区居家养老存在的问题

21政府主导下资金保障不足,筹资渠道单一

资金是养老事业的发展基础,现阶段我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资金来源主要是政府财政投入、社会资本以及老年人自费投入等。而政府划拨的经费在维持社区工作人员工资及日常运转下往往无过多剩余,这样就导致无多余资金来投入养老服务项目的开展和养老专业队伍的扩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经费又有大部分依靠社会资本投资,然而社会投资者作为一种“经济人”具有“逐利性”,往往使私人资本不敢投入于这投入大、回报少的产业。因此需要寻求一种途径破解这一困境。

22养老服务项目及内容供需失衡

由于我国老龄人口不断上升,老人对养老服务的需求也不断扩大,而根据2016年民政部的数据,社区机构服务覆盖比529%,比例较低,需求量大,而供给又不能补上。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老年人对养老服务的需求也呈现出多样化趋势。然而较为常见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主要是饮食与健康为主题,老年人心理等精神层面的服务比较少。

23养老服务队伍构建不协调

目前我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人员大部分是社区管理人员、专职服务人员和志愿者。社区管理人员所要管理的社区事务繁杂,对于养老服务无论是精力还是能力都是有限的。而在专职服务人员中,由于工资水平较低,专业技术型人才往往不满足于社区工资水平,愿意从事的是下岗工人和外来务工人员,其专业水平较低。志愿者虽然在精力和知识水平上对社区管理人员和专职服务人员有一定补充,但志愿者也只能是起辅助作用,流动性较大。因此,服务队伍构建不协调。

3ppp模式应用于中国社区居家养老建设的探索

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在我国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分别发文大力推广下,各级政府部门和私人部门纷纷跟进,积极寻求各领域的合作,掀起了一轮ppp热潮。ppp是英文public-private-partnership的缩写,汉语直译为“公私合作伙伴关系”。ppp模式是在不同背景下发展起来,又被不同领域所应用。目前学界对其定义还不统一,本文在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以及本文实际研究需要把ppp模式定义为,是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通过订立某种契约,建立起的合作伙伴关系。其中公共部门提供政策、场地等支持,私人部门提供资金、设备、管理技术、人力资本等;公共部门在项目运行过程中起主要监督作用,私人部门引入市场机制,具体操作运行。公共部门可以更为高质量地向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私人部门在公私合作基础上,也可以获得一定的投资回报。在概念中有几点需要注意:其一,ppp模式强调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良性的合作伙伴关系,良性合作可以弱化各自存在的失灵――政府失灵与市场失灵,强化各自主体的优势;其二,ppp模式提供了一条私人部门参与公共产品与服务投入的渠道,公共产品与服务是由公共部门提供,但单一的提供主体也存在低效的弊端,ppp模式为这种低效的打破提供了可能;其三,ppp模式强调的不仅仅是一种融资模式,还是一种管理模式。

31ppp模式应用于社区居家养老的优势

作为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建立合作关系的方式,ppp模式在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方面,有着传统模式不可比拟的优势,可以实现政府与非政府组织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进而实现“双方共赢”的效果。将ppp模式应用于社区居家养老,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拓展资金来源,减轻政府财政负担,缓解供需矛盾。资金一直是困扰政府主导下社区居家养老更为有效开展的重要因素,养老事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作为保障,而政府这方面往往投入的资金不足,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顺利开展。ppp模式最主要的功能是融资,该模式通过合作的方式可以有效地引入私人资本,私人资本的引入不仅扩大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整体的资金资源,而且减轻了政府的财政负担。公共部门资本与私人部门资本较好地结合在一起,可以弥补社区居家养老建设的资金缺口。

其次,改善运营机制,提高服务质量。ppp模式的引入在运行机制上结束了政府“包办”的这种局面。政府主导下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存在运行效率低的问题,“无人管”“重叠管”“多龙治水”局面时常可见,所提供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质量不高。但政府主导下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在运行连贯性、信度上是私人部门无法比拟的。ppp模式引入社区居家养老,私人部门参与运营,由于私人部门作为“经济人”,具有“趋利性”,这也必然促使私人部门引入市场机制,加大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质量提高。公私双方的取长补短,实现优势互补,可以极大地提高社区居家养老管理的效率和服务的质量。

最后,分散和降低风险,实现规模效应。一方面,对于私人部门而言,以老年人这一特殊群体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产业存在着投资大、回报低的风险,并且在之前我国存在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产业的准入门槛,许多私人部门不敢也不易进入。另一方面,就此情况下,政府成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唯一的风险负责人,当出现问题是,政府成为最终买单人。ppp模式的引入在一定程度上分散和降低私人部门单独投资的风险,也缓解政府的风险担子。双方风险的降低,既有利于私人资本加大对社区居家产业的投入力度,也有利于政府财政政策对社区居家养老的支持力度,资金与政策的双重互动性,社区居家养老产业规模将扩大,单位的投资成本有所降低,实现规模效应。而良性的规模效应的有利方不仅仅是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社会民众所获得的实际效益也是明显的。

32ppp模式应用于社区居家养老在实践中仍出现一些问题

笔者2016年12月曾参加关于“ppp模式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研究”的调研,调研地点为江西省南昌市万达星城社区。万达星城金葵花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作为江西省南昌市第一家、也是运行最好的一家ppp模式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以南昌市万达星城社区为例,分析其运行中存在的问},具有一定借鉴意义。在对ppp所涉及的政府代表、私人部门代表(金葵花养老服务中心)进行访谈,听取双方代表对于该模式运行困境的介绍以及笔者相关分析,得出以下出现的问题。

(1)相关法规不健全。作为社会公共产品的一部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需要政府的帮助与支持。据万达星城社区居委会徐主任介绍,目前我国针对ppp的基本法律法规还未颁布,而ppp所涉及的各方关系又相对复杂,没有基本法律法规作为支撑,ppp模式运行的效果将大打折扣。一方面,ppp模式作为近几年“流行”的新事物,政府对ppp中的私人部门进入标准、运行过程、结果考核都需要一根标尺,这根标尺就是ppp的基本法律法规。另一方面,私人部门投资养老产业风险较大――初期投资大、回报期长、利润率低,使得私人部门望而却步,这需要专门的法律法规给予私人部门一张“保护网”。

(2)政府政策落实不到位。虽然中央和地方政府都出台了相关政策,制定了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财政补助政策,明确了政府购买养老服务的具体标准,但在我国现行的行政管理体制下,养老服务涉及诸多部门,这种条块式的管理使各部门养老服务资源分散难以统一管理,导致投入不足、优惠政策落实不到位、优惠政策碎片化等问题。据万达星城金葵花养老服务站的杨站长反映,政府养老服务政策落地的难题:政府经费运行机制缺陷,政府补贴无法全额到位。政府文件规定每个站点每年补贴8万元,但经过多个部门审核最后真正落实到站点的只有一半金额。

(3)机构筹资渠道不通畅,获利空间狭小。据万达星城东区居委会分管养老工作的徐主任介绍,金葵花作为民营资本,最初由理事长个人斥资建立,到目前为止金葵花已亏损300多万元,资金问题严重制约着服务中心的创新和可持续发展。首先,政府政策资金支持力度小,财政补贴不到位,对金葵花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整体运作只是杯水车薪。其次,金葵花造血遇阻,公司融资渠道不顺畅。最后,养老服务的供给对象是收入水平较低的老年人,因此不能以营利作为最大目标。为照顾老年人的经济负担,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以无偿和低偿为主,创收项目不足,服务产业化程度较低,机构获利甚微,没有稳定的经济来源支持其长远的发展。

(4)智能化养老产业不完善。据金葵花养老服务中心杨站长介绍,目前互联网运用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强度不大,智能化养老产业不完善,直接阻碍了养老服务信息和资源的整合。一方面,社区老人的信息搜集需站长挨家挨户上门完成,工作量大;另一方面,社区老人需要通过社区居委会反映自身的困难和需求,然后等待社区养老服务站安排相关人员上门服务,一些紧急的健康问题、安全问题可能得不到及时解决,既不利于老年人对养老服务的反馈,也不利于社区养老服务站对老人们信息的动态掌握。随着信息技术快速发展、老年人需求多元化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多样化,为实现养老服务的供求及时对接,养老产业智能化问题亟待解决。

33促进ppp模式更好应用于我国社区居家养老的建议

(1)公共部门完善ppp的相关法律法规。其一,要制定ppp应用于社区居家养老的基本法律,对ppp模式下社区居家养老所涉及的权责关系给予明确与规定。其次,相关部门出台具体的规章制度,对进入标准、运行过程、结果考核设定统一标准,以保证项目的顺利运行,让ppp模式在居家养老服务实际运行当中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实现效应最大化。

(2)政府完善对ppp模式下的社区居家养老扶持体系。目前政府部门对养老产业有财政、税收等政策的支持,但政策间碎片化严重,应当互相串联,避免碎片化。一方面,政府应加大财政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资金的投入力度,监督社区内居家养老服务资金的使用状况,在私人部门养老产业运行拓展过程中给予税收支持。并依据社区内现有的老年人口数量建立一定规模的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在土地资源中给予配套的优惠政策,拓宽居家养老服务设施用地的占地面积。另一方面,政府应以收政策鼓励社会对养老机构进行捐助。以此构建完善的政府扶持体系。

(3)私人部门强化自身“造血”能力,拓展居家养老资金来源,以良好的心态参与合作。私人部门作为另一方主体,自身的造血功能要加强。其一,私人机构应自觉主动地与外地知名机构、企业合作,积极开辟多元化筹资渠道。其二,私人企业通过与相关行业的互动式发展,试探性地建立老人饮食、休闲子公司,延长产业链,以获得资金。当然社区居家养老产业作为一种公益类性质的产业,利润回报率较低,私人部门要摆正心态,不要一味地追求高利益,以良好的心态参与合作。

(4)公私双方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着力推进智能养老。由于ppp模式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的专业养老服务人员有限,需要照料护理的老年人也在不断增多,为提高社会服务中心的养老能力、提升各类养老服务的品质,私人部门必须联合政府共同推进养老智能化,完善养老信息库,搭建居家养老服务平台。相关政府部门需尽可能搜集与老年人的健康、医疗等方面有关的各类信息,汇集于养老信息库中,以供随时调用,与私人部门共同搭建居家养老服务平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平台主要用于信息传递和为老年人提供实体,通过该平台,促使老年人及其家庭的信息与社会所提供的各类养老资源相对接,实现对老年人的实时救助。

4结论

社区居家养老是符合我国当代国情的一种理性选择,也是我国社会养老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社会实践当中由于经济形式与社会的转型变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问题的凸显,ppp模式的引入对于解决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资金不足、供需不平衡等诸多问题起到建设性作用,有利于应对我国养老问题,并推动社区居家养老的新发展。通过研究我们得出结论:ppp模式应用于社区居家养老是可行的,为社区居家养老的建设运营提供了一种新的方式,对社区居家养老的健康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意义。

参考文献:

[1]王海霞ppp模式应用于我国养老机构建设的研究[D].北京: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4

[2]牛永鑫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社会企业运营模式研究[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2

[3]周迪雯以ppp模式支持我国社会养老机构建设的对策研究[D].昆明:云南财经大学,2016

[4]国家统计局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1702/t20170228_1467424html[eB/oL].[2017-02-28].201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5]郜凯英ppp模式应用于中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15(9):82-84

居家养老存在的问题篇10

关键词: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

中图分类号:C913.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9-0100-02

按照国际惯例,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的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就进入老龄化社会。按照这一标准,我国于1999年就进入老龄化社会。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老龄化进程逐步加快。截至2011年,60岁及以上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13.26%,比2000年上升2.93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上升1.91个百分点。据预测,到202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2.4亿,占总人口的16%以上;205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超过4亿,约占总人口的25%。可见,21世纪的中国将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老龄化社会。老龄人口增多,与之相伴而生的问题就是老龄人口的养老保障问题,如何实现老有所养,已经成为政府和社会普遍讨论和关注的问题。

一、三种养老方式的比较分析

目前我国的养老方式主要有三种,即家庭养老、机构养老和居家养老。家庭养老是我国最为传统的养老方式,主要是以家庭为单位,通过家庭成员的照料、关心、支持和帮助,来解决老年人晚年生活的各种问题,满足老年人基本需求的一种养老方式。家庭养老符合中国人的传统价值观念,适应于传统的农耕生产生活和家庭大规模的结构。但是,随着我国老龄人口日益增加,人口结构不断变化,传统家庭养老方式功能日益脆弱,无法应对社会发展新形势。家庭养老的弊端之一是法制基础的缺失。家庭养老模式只是中国社会代系相传中因循的道德规范。它没有法律的明确制约,主要依赖子女的孝顺。但并非所有的子女都孝敬老人,老人被虐待之事时有发生,显性弃老和隐性弃老使老年人受到精神上和生理上的伤害。机构养老是指在专门为老人提供护理、食宿、照料的各种福利院和敬老院,对老人实施的照顾。人口老龄化使庞大的老年人群对社会化养老机构需求越来越大,增长速度越来越快。但目前我国老年服务业总体发展水平滞后,很多养老机构缺乏专业的指导和帮助,缺乏明确的功能定位,缺少特色经营,而且养老机构管理队伍建设需要加强,养老护理人员配备少、工资低、人员流失大、队伍不稳定等都是养老机构面临的急需解决的问题。单一的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都不是最理想的养老模式。养老模式必须多元化。家庭与社会养老相结合主要本着积极调动社区的现有资源,在完善养老制度的同时丰富和发展社区文化。社区的一切活动都是以人为发展核心,其着眼点是为满足人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的需要创造良好的条件,社区更是老人居住和生活的主要空间。因此,为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也是社区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社区居家养老是指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以专业化服务为依靠,为居住在家的老年人提供以解决日常生活困难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化服务。与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比较,居家养老具有投资小、收益大,节约社会资源,营造社区氛围,提升老年人的归属感,提供专业服务和减轻老年人子女的负担等优势,已经成为我国目前养老方式发展的新趋势。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是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趋势的战略选择,也应该成为目前破解我国巨大养老服务难题的根本出路。根据中国国情,尊重民族传统,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是更新养老服务理念、创新养老服务方式、发展社区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对于促进老龄事业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提高老年人生命生活质量,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制约居家养老服务发展的因素分析

虽然我国社区居家养老发展很快,但社区居家养老保障仍处于起步阶段。从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发展的状况来看,虽较之以前有了新的发展,但还远不能满足老年人的需求,说明我国在社区养老服务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

1.政府责任不清,定位不明

表现在政府既是管理者又是执行者,从兴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招募培训社区照护员,到设立具体的服务项目与制定服务规范,承担了很多本应该由家庭和社会承担的责任和事务性工作,很多方面宏观没放开,微观没搞活,导致居家养老资金投入不足、政策制度不完善、发展规划滞后等问题的出现,制约了居家养老服务长期可持续发展。

2.投入不足,社会化程度不高

在我国,居家养老社区服务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国家拨款、政府资助和集体统筹,社区养老服务处于资金不足、不能支撑起基本运作与相关设施购置的尴尬局面,无法完全满足日益增大的养老需求。由于资金缺乏,居家养老社区服务无力扩充相关的设施和服务,社区养老福利设施和居家养老服务仍由政府、集体包办,部门直管直办的做法没有改变。投入不足造成供给不足,成为制约居家养老社区服务发展的“瓶颈”,急需开辟国家、集体、社会组织和个人的多类筹资渠道,建立以多种所有制形式发展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业。

3.服务队伍职业化程度弱,专业人才缺乏

无论何种为老服务,都需要相当数量的专职服务人员和社会工作者。但由于这一行业社会地位和经济收益都不高,对就业人群并不具有太大的吸引力。因此现在居家养老面临人力资源供给不足,很多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管理人员多由社区居委主任或书记兼任,服务人员主要是城市下岗工人和一般受聘人员,居家养老服务人员专业化、职业化水平不高,难以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养老需求,影响了服务项目、内容的扩展以及服务质量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