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企业信用风险管理案例十篇企业信用风险管理案例十篇

企业信用风险管理案例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03:52

企业信用风险管理案例篇1

关键词:企业档案信息安全风险识别风险控制

企业档案是企业知识资产和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1]是企业各方面活动的真实记录,对企业市场活力提升、制度改革和文化建设等有至关重要作用。企业档案信息安全管理是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前识别企业档案信息管理存在的安全风险,有利于采取有效控制手段规避风险,促进企业档案安全管理建设,防患于未然。本文以H企业为例,在调研基础上探讨企业档案信息存在的安全风险及控制手段。

一、H企业概况

H企业成立于2013年,主要经营金融板块、产业发展板块、城市功能性设施板块和出资人板块等四大业务板块,是战略性投资的融资平台和产业项目、城市功能性项目的先行战略投资者。[2]随着公司的发展壮大,档案数量呈现指数级增长趋势。H企业档案工作实行二级管理制,第一级管理是指由公司综合部负责统筹管理全公司的文书档案工作,第二级管理是指各部门负责本部门的档案资料使用管理工作。综合部的档案按文书、科技、财务、人事、声像、实体6种档案类别进行分类整理,公司用oa系统对电子文件进行日常管理,将部分重要的纸质档案进行数字化扫描,加以保存。

二、企业档案信息安全风险要素识别

企业档案信息安全风险要素识别是对企业档案信息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进行确认。[3]在对H企业调研的基础上,将其所面临的企业档案信息安全风险要素划分为组织风险要素、人员风险要素与技术风险要素。

(一)组织风险要素

一是,企业重视程度低。企业档案信息效益的产生具有隐蔽性和延迟性,隐蔽性即档案部门投入清晰性和收益模糊性之间的矛盾,延迟性即档案工作的效益要在很长一段时间后才可能显现。[4]企业档案信息无法快速创造经济效益的特点使企业对其重视程度较低,档案信息安全管理投入的资金、人力较少。以H企业为例,文书档案工作人员仅一人且为兼管人员,档案管理投入资金少,专门存放档案的档案柜和档案安全管理设备至今尚未配备,档案信息安全管理专业技术人员、设施设备的缺乏给企业档案信息安全带来了巨大风险。

二是,档案安全管理制度缺失。企业迫切需要的档案安全开发、利用及电子文件长期保存等相关标准尚未制定,且存在与企业档案工作实际相脱节的情况。[5]以H企业为例,企业成立至今已4年,但尚未建立健全的档案安全管理制度体系。面对企业档案数量剧增与档案安全管理制度缺失之间的尖锐矛盾,企业档案工作者在处理文档工作时无章可循,业务工作缺乏规范性,企业档案信息安全管理工作缺乏制度的监督约束,档案信息安全缺口随之扩大。

(二)人员风险要素

企业档案管理岗位人员流动性大是造成档案泄密的主要原因。档案工作者的信息安全意识和素质水平会直接影响档案信息的安全。[6]以H企業为例,专职人员自2013年来更换了4人,企业档案管理岗位人员可直接接触记录企业生产经营、战略发展及科研技术等重要档案信息,随着企业人员离职跳槽向其他公司、行业流动,这部分涉及原企业商业机密的档案信息极可能随之外泄。

企业员工档案安全管理意识弱也会带来安全风险。譬如,各部门档案收集移交不及时,会对企业档案信息的完整性带来风险;各部门在档案整理、利用中造成档案载体损毁对企业档案信息的可用性带来风险;企业人员出于自身利益篡改档案信息内容,给企业档案信息的真实性带来风险等。

(三)技术风险要素

一是,信息系统及硬件故障。信息系统不稳定会导致档案信息数据丢失与损坏,硬件设施故障也会给档案信息安全带来风险。以H企业为例,公司日常行文均通过oa系统实现,oa系统中流转大量企业管理信息,H企业的oa系统分别于2015年8月及2016年3月出现异常引起系统崩溃,导致部分企业信息数据丢失且无法恢复。

二是,电子文件安全保障技术不成熟。如何保证企业档案系统中电子档案的安全,是现阶段企业档案安全管理的重难点。企业电子文件信息安全保障技术不成熟,会危及电子文件安全和正常运用。一旦系统遭遇病毒、黑客侵扰或信息载体物理损伤、设备技术障碍等,都会给电子文件带来无可挽回的损失。

三、企业档案信息安全风险控制对策

(一)从制度层面进行控制

1.企业档案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健全。健全的企业档案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企业档案日常安全管理制度,如档案保密制度、档案安全检查制度和档案安全追责制度等,明确企业各部门、人员的职责,建立档案信息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二是,企业电子文件安全管理制度,确保电子档案信息存储、读取、利用过程的安全可靠;三是,应急响应制度,建立档案信息安全应急预案,提高企业档案管理部门应对自然灾害及突发事件的能力;四是,应急处理制度,对企业档案信息安全风险发生后,能在第一时间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将风险损失降至最低。

2.企业档案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的适用。以企业档案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的适用来实现对档案信息安全风险控制,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不同企业形成的档案信息各有特点,安全保障要求各有不同,企业应根据本单位档案信息安全保障的实际需求,制定符合本企业特点与需求的档案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另一方面,企业档案信息安全风险要素具有动态性,企业档案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应随着新技术、新风险的出现不断完善和更新,保证档案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在多变的信息安全风险环境中的适用性。

3.企业档案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档案工作者是规章制度的执行者,执行力度的大小关系到档案安全管理工作水平。[7]首先,企业应严格要求档案工作者照章管理档案,自上而下确保档案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将制度的执行纳入企业管理运行程序,将公司档案管理纳入制度化轨道。其次,企业管理层要监督企业档案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将制度的执行与员工绩效考核挂钩,定期对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相应的奖惩。

(二)从管理层面进行控制

1.分级管理。分级管理即对企业档案信息和风险控制消减等工作进行安全等级评定,以最少的成本投入获得最大的档案信息安全保障效果。企业可根据档案信息对企业生产发展作用价值大小、涉密与否来划分重点档案和普通档案。企业档案中涉及企业商业机密,记录企业核心竞争力信息的这部分档案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如企业的项目档案、科技档案、客户资料以及反映企业发展历程的重大事件相关档案等,可划分为重点档案,其余日常业务工作中形成的文书档案等可划分为普通档案。在对所有档案进行安全管理的同时,对重点档案信息的安全进行重点监控,不同重要等级的档案进行分级管理。

2.人员管理。通过人员管理来控制企业档案信息安全风险的方式有:第一,倡导员工终身学习,针对企业档案信息安全内涵的拓展、风险要素的类型、应对风险的技术等内容定期开展档案信息安全管理培训,丰富企业员工档案信息安全保护理论知识,提高档案信息安全保护技能水平。第二,注重对企业员工职业道德的培养,使守护企业档案信息安全,严守企业档案机密信息的岗位职责内化为员工的职业道德。第三,注重企业文化的建设,培养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减少因员工离职或跳槽而造成企业机密档案信息泄露。

3.动态管理。企业档案信息安全是企业生产经营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企业生存发展的始终。[8]档案安全管理面临的各类风险要素中,每种要素都处于不断变化之中,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要素的联动变化。[9]因此企业应对档案信息安全实施动态管理,即随着新的风险点的产生,相应的保护方案、制度也应随之保持动态发展。此外,动态管理还体现在与外界的动态关联上,企业要与外部社会环境保持良好沟通联系,及时掌握档案信息风险变化的新动态。

(三)从技术层面进行控制

1.档案信息安全技术的应用。信息安全技术指用于保障信息、信息系统和网络安全的技术。[10]档案信息安全技术是电子档案信息安全的有力保障,企业可针对不同安全属性的档案信息采用不同的信息安全技术。在数据安全技术、网络安全技术和档案管理系统用户安全技术等方面强化保护措施,运用信息技术提高企业档案工作效率的同时,也保证企业档案信息的安全。

2.档案信息安全技术的更新。档案信息安全建设是基础性的长期工作,构建全面、能力可持续增长的安全防御体系才能保证档案信息系统的长期安全稳定运行。[11]档案信息安全技术是不断发展的,企业应及时了解和掌握最新的计算机病毒、黑客技术等档案信息存在的潜在风险,关注信息技术的更新动态,确保企业应用的档案信息安全技术与时俱进,为企业档案信息安全保驾护航。

四、结论

企业档案信息安全是企业生产经营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企业生存发展的始终。人员风险要素、组织风险要素与技术风险要素三者综合构成威胁企业档案信息安全的风险要素,为保障企业档案信息安全必须从管理、制度、技术三个层面三管齐下对这些风险要素进行有效控制,深入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保障企业档案信息安全无虞,让企业档案信息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Da/t42—2009.企业档案工作规范[S]. 

[2]中国—马来西亚钦州产业园区工管委办公室.中国—马来西亚钦州产业园区简介[eB/oL].[2017-11-01].http://qip.gov.cn/news/Detail/d3ad5db6-9c0e-435aa290-9f91a75beecc. 

[3]张霞.档案安全风险评价指标的建立及其实现[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2):165-167. 

[4]冯惠玲,张辑哲.档案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107-108. 

[5]康旭冉.企业档案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研究[D].河北大学,2014:6. 

[6]宗文萍.基于价值链理论的档案信息安全管理[J].档案学研究,2015(1):34-36. 

[7][9]张锦云,秦垒.基于动态风险评估视角的档案安全管理研究[J].浙江档案,2017(2):11-13. 

[8]吴绪成.企业档案信息安全策略简论[J].中国档案,2012(4):62. 

[10]聶云霞,张加欣,甘敏.信息生态视域下数字档案用户信息安全保障系统构建研究[J].档案学研究,2017(1):66-72. 

企业信用风险管理案例篇2

【关键词】风险管理财务整合

一、风险的存在性

现代企业面临各类风险,在2008年iBm《通过整合财务组织平衡风险和绩效》中显示被调查的机构中有2/3在过去三年(相对于2008年)中有碰到严重影响运营或业绩的重大风险事件,其中只有不足10%的机构在面对这些重大风险事件时有做好非常充分的准备,而超过30%的机构表现为准备非常不充分。

研究中,风险被划分为一下六项:战略风险、运营风险、金融风险、政治/地缘政治、法律合规性风险、环境/健康风险。其中战略、运营、金融三项占调研的企业(收入超过50亿美元)过去三年面临的重大风险事件的62%。

二、风险管理

风险无处不在,且不会自动消失。研究中体现,企业都能认识到风险的重要性(图1),也知道应当制定正式的风险管理措施,以在面临风险时能够及时有效降低风险,甚至转化为机遇。但是在分析结果却显示出风险管理还未能被广泛的应用到决策当中,即使是在整合财务组织中,风险管理也还尚处在不成熟阶段。2002年出台的萨班斯法案使CFo在大型企业的管理阶层中重要程度日渐提升,CFo作为经营风险管理者,其角色已经从控制转换为决策支持。企业的风险管理最大的挑战在于如何制定并有效实施可行的计划。而在调研报告中可以得出,企业执行的风险管理活动及比例如图2。

由企业执行的风险管理活动可得出以下几点:(1)内在的常规管理监控和汇报流程的应用最为广泛,这与2002年的美国的萨班斯法案出台有关,《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强化了对公司法规遵循状况、内部控制和公司治理的监控,风险管理在企业管理中显得尤为重要;(2)组织责任范围内制度化的正式风险识别流程应用范围超过60%,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的基础,直接决定风险管理的决策质量和结果。它能通过对风险因素、性质以及风险产生条件的识别,记录具体风险的各方面特征,为企业提供适当的风险管理对策;(3)关键风险和绩效指标(例如,异差分析)的历史数据比较的应用在风险有效企业中的应用比例近1/2,这是因为在受访人员中,有近半的人员在使用历史信息对比方法规避风险;(4)特定风险阀值的应用率较高,此项是企业的内部控制措施,它是项目投资风险预警系统,能提醒内部控制人员识别,使企业规避异常风险;(5)风险调整预测和计划的应用在有效企业中的应用近40%,但在风险管理成效一般的企业中的应用却不到25%。此项是将绩效与风险相统一的措施,风险对于企业而言直接与盈利挂钩,但要做到对风险相关性的评定与比较却必须通过企业的财务整合才能得到有效的数据,因此财务整合性企业更能提供真实情况,协助企业制定运营决策和战略方向,进而提供更加有效与及时的数据,企业也才能按风险调整预测与计划;(6)以预测性分析/建模乘衡量和监控风险的的应用在风险管理成效一般的企业中应用比率为20%。建模衡量和监控风险的成效性应当依赖于分析中涉及数据的真实性。它对于企业的的评估与监控效果明显,能为企业的战略举措提供有效数据,但此项措施的成效不一定会大于成本,它与企业的切实情况挂钩,所以应用范围并不十分广泛;(7)经济资本及分摊的应用即使是在被调查的大型企业中也并不广泛。经济成本的精细划分,是一个困难的历程,而能做到对产品、客户的单笔交易进行经济资本准确分摊的企业更加稀少,它需要企业的财务高度整合,且信息真实性高,但这对于风险管理方面非常有效的企业也是很困难的;(8)风险体系中完整包含存访/流程控制措施在风险管理成效一般的企业中,应用比例为10%。此项要求企业的财务整合度更高,且得是真实高质的信息。而研究中体现,风险管理即使是在整合财务组织中也还未发展成熟,因此对于大多数企业都缺乏风险流程控制的有效应用。

三、总结

在企业内实行以财务整合为基础的风险管理,能使其机构内部控制更加有效,并且提高企业的弹性与市场响应速动。但在实际操作中推行以风险管理为目标的数据集成,却是障碍重重(如BBC案例中的文化和组织障碍,福布斯50强企业面临的数据与流程障碍),克服这些障碍仅仅是依靠企业的财务组织是不可能实现的,它还需要董事会、Ceo与其它领导人员的协助。

参考文献

[1]陈蕾.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强制披露述评[l].财会月刊,2005,12.

[2]张龙平,陈作习.美国内控审计的制度变迁及其启示[J].会计研究,2009,2.

企业信用风险管理案例篇3

【关键词】融资性贸易贸易融资风险防范应对策略

一、案例背景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造成重创。2009年,希腊等欧盟国家爆发的欧洲债务危机,再次对世界经济产生深远影响。近年来,随着我国国内经济增速放缓、钢铁行业持续产能过剩、大宗商品价格大幅波动,钢贸行业竞争日益加剧,国有或上市钢贸企业盈利空间被不断压缩,再加之其固有的体制、机制,企业经营陷入举步维艰的境地,企业资金被牢牢地固化在上下游的漫长产业链上。此外,中小民营钢贸商强烈的扩张欲望,利用自有资金和通过质押、联保贷款等获得的资金,已经无法满足其发展扩张的需求。但国有或上市钢贸企业具有良好的银行信贷优势,通过企业信用以贸易形式给中小民营钢贸商融通短期流动资金以赚取类似“佣金”的固定收益,通过不断加速周转,以此来解决其利润来源。国有或上市钢贸企业、中小民营钢贸商的共同利益需求,催生了钢贸业融资性贸易业务的发展。随着整个钢贸业融资性贸易业务规模越做越大,风险敞口累积的风险也不断加剧,资金链随时存在断裂的风险。在运作中,国有或上市钢贸企业缺乏完整、严密的风控体系,监管上也是力不从心,仅能依托有限的保证金及部分抵押物抵御一定风险,一旦贸易链条某一环节出现问题,资金链断裂,就会引发整个钢贸行业的系统性风险。资金链断裂也就成为了钢贸业危机爆发的“导火索”。

融资性贸易业务,是以贸易为形式、融资为实质的“贸易”业务,是业内通常所说的“托盘”业务模式之一,是中小民营钢贸商将一定数量的钢材以销售合同的方式转移货权给一些有实力的国有或上市钢贸企业,从而获得短期流动资金融资。中小民营钢贸商通过国有或上市钢贸企业的良好银行信用从中获得流动资金融资,国有或上市钢贸企业则扮演“二银行”或者“影子银行”的角色,获得类似“佣金或资金占用费”的固定收益。融资性贸易业务,不同于银行开展的服务于国际及国内经济贸易的短期资金融通业务。贸易融资是银行短期融资产品,是以企业真实商品贸易为背景,基于商品贸易中的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存货等资产的短期融资业务,具有合法性,受法律保护;而融资性贸易业务不涉及银行方,有着一定隐蔽性,具有贸易合同主体存在关联关系或同属于同一实际控制人、贸易合同签约时间接近、标的物为同批货物且不发生位移、合同收益固定、中间贸易商不承担转售交易风险等显著特征,是以签订货物购销合同之名掩盖企业间借贷之实质业务,购销合同属非法无效合同,不受法律保护。

二、典型案例

钢贸业危机爆发而引发的司法案例不胜枚举,但审理结案却有一定时间性,笔者根据已审理判结的河北中储物流中心(以下简称河北中储)与河北金鲲商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鲲公司)票据追索权纠纷典型案例,进行融资性贸易业务的识别分析与探讨。

2008年1月31日,河北中储与金鲲公司签订《购买协议》,协议约定,金鲲公司每月向河北中储销售价值不低于1250万元的铁精粉,并按双方另行签订的订货单中确认的品质、数量按时供货。同日,河北中储又与与河北奇石麟商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奇石麟公司)签订《销售协议》,协议约定,以河北中储与金鲲公司所签订的合同中的品质、数量等为基础,再加价2.4%由河北中储销售给奇石麟公司,奇石麟公司在合同签订后的1个月内付款,奇石麟公司付款前的货物所有权属河北中储。按照三方协议约定,1月至5月期间,河北中储、金鲲公司及奇石麟公司三方共签订6笔除数量和价款不同,其他合同内容基本相同的买卖合同。前5笔合同以相同的模式履行完毕,且各方均无异议。第6笔合同,河北中储于6月26日向奇石麟公司开具了第6笔合同的增值税发票,奇石麟公司由于资金困难,未能在合同约定的6月底前的期限内向河北中储付款。经与河北中储协商同意,奇石麟公司于7月10日将货款2000万元支付给河北中储,履行了第6笔合同项下的应付款项。同日,河北中储向金鲲公司开出2000万元转账支票一张。7月11日,当金鲲公司到付款行提示承兑该转账支票时,因河北中储的银行账户余额不足,系空头支票遭拒付。7月14日,金鲲公司收到银行同城票据交换退票理由书,金鲲公司所持支票因已被挂失故而被退回。金鲲公司认为河北中储的行为涉嫌经济诈骗,遂向石家庄市公安局报案并向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讼。一审法院经审理后,判决河北中储支付金鲲公司票据款2000万元及利息,并承担赔偿金、案件受理费及保全费。河北中储遂向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二审法院经审理后,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河北中储又向最高人民法院提起再审,最高人民法院经审理后,将案由定性为票据追索权纠纷,认定河北中储与金鲲公司、奇石麟公司之间以签订买卖合同为名,进行企业间借贷融资,违反《合同法》第52条第(3)项“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规定,认定买卖合同无效。2011年12月17日,最高人民法院下达民事终审判决,撤销一审、二审民事判决,驳回金鲲公司诉讼请求并由其承担一审、二审案件受理费及保全费。

上述案例中,尽管金鲲公司向法院提交了其不断供货给河北中储的证据,证明其存在实物货物流转,但其并不能否认河北中储与金鲲公司、奇石麟公司之间以签订购销合同为形式,进行企业间借贷融资的事实。从河北中储采购合同上游金鲲公司和销售合同下游奇石麟公司为关联公司、采购与销售合同同天签订、河北中储不承担货物验收义务与转售风险、河北中储1个月内收回货款并获取固定收益回报等方面来判断,该业务具有融资性贸易业务的明显特征,属于典型的融资性贸易业务。上述案例中,融资性贸易业务不仅使得国有企业形象与信誉受到了损害,同时也给企业带来了惨痛的教训与损失,融资性贸易业务使得企业面临法律风险、信用风险与财务风险,防范融资性贸易业务风险是我国钢贸业上市公司和大型国企必须面对且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应对策略

河北中储与金鲲公司票据追索权纠纷案的融资性贸易业务典型案例,给众多钢贸业上市公司和大型国企敲响了警钟,钢贸企业应认清并重视其给企业带来的风险与影响,强化风险管理,积极采取应对策略,防控融资性贸易业务风险。

1.强化风险管理意识。钢贸企业要不断关注国家宏观经济走势、国家财政与货币政策、行业产能、产业经济特点及金融机构信贷政策的变化,准确研判,认清形势,将强化企业风险管理纳入企业日常管理机制当中。企业通过宣传、培训、考核、监督、检查、排查等形式,逐步牢固树立企业员工的风险管理意识,彻底从思想上转变观念。钢贸企业定期通过召开座谈会或培训会,组织公司决策、业务、财务、业管、运营、审计等相关部门人员,学习交流融资性贸易业务发生的背景、成因、特点、影响及对策,提高员工风险防范意识,提升甄别能力,从思想意识上防范风险,强化风险管理。

2.健全优化全面风险管理机制。钢贸企业要根据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及证券交易所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相关规定,逐步健全优化企业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建设,从风险管理目标与原则、风险管理组织架构与职责分工、风险管理阶段与流程、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建设、风险管理文化建设等方面,持续强化企业全面风险管理制度,建立企业重大风险预警及风险防范应急预案,不断优化完善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机制。根据企业业务特点,建立企业各业务板块风险防范手册与风险管理操作指引,作为企业日常业务操作的风险防控指南,从业务端对业务的操作进行日常评估,形成一套科学有效的评估体系。

3.强化重大合同评审。钢贸企业应进一步强化业务前期项目可行性分析与市场调研,强化重大合同评审制度,严格审查贸易商、仓储商及运输商资质,加强对上下游客户、仓储商、运输商、担保商的主体资格信用调研与审查,建立事前的风险预控机制。定期召开企业重大合同评审管理工作会议,重大合同由企业财务、业务、业管、运营、法律、审计等多部门联合参与评审并发表意见,形成重大合同评审议事机制,有效防控贸易前期风险。

4.提升业务质量与效益。融资性贸易业务是不受法律保护的业务,钢贸企业应严禁无真实贸易背景的融资性贸易业务。企业应从业务源头抓起,着眼于长远发展的战略目标,努力提升企业业务发展质量与效益,优化业务模式与结构,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并寻求新的业务利润增长点,开发高附加值产品。回归钢材贸易传统主业,紧贴市场变化,积极“走出去”,拓展市场,延伸加工、配送、仓储、运输、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链,深挖产业供应链条价值。

5.强化检查监督。钢贸企业应强化内部财务与审计的服务与监督职能。财务部门应渗透业务、参与业务并把控业务,把业务风险防控端口前移,对执行中的合同进行跟踪管理,及时发现并纠正合同执行过程中的问题与风险点,发现重大问题及时向上级领导汇报,并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审计部门应定期对业务合同执行与跟踪情况进行监督评估,并定期联合风险防控部门进行有针对性的检查与全面排查,对于检查与排查中发现的问题,制定整改方案并落实责任人,防控风险,充分发挥审计的监督职能与作用。

四、总结与启示

我国钢贸业发展历经风霜雨雪,融资性贸易业务规模的不断壮大发展而累积的风险给我国钢贸业带来了深远影响。钢贸业企业不能只顾眼前利益,需放远眼界,制定长远战略规划,未雨绸缪,严控并禁止融资性贸易业务的进一步发展,有效防范并采取应对策略防范融资性贸易业务风险,深入做大做强传统钢材贸易业务,从而实现我国钢贸业的健康、持续、稳定发展。

(作者为财务总监、会计师)

企业信用风险管理案例篇4

[关键词]财务管理专业;保险学教学改革;教学目标

财务管理专业保险学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具有现代保险意识、能够运用现代保险技术、掌握现代风险管理理念的财务管理人才。财务管理专业保险学教学应当紧密结合财务管理人才对保险知识和能力的要求进行科学设计,但目前保险学的教学单纯考虑自身的内容体系比较重,而与有针对性的教学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因此,高等院校财务管理专业加强保险学教学改革研究非常必要。

一、科学优化教学内容,建立与财务管理专业相匹配的保险学知识体系

财务管理专业保险学课程应当在遵循保险学自身知识结构的基础上,科学优化教学内容,建立与之相匹配的知识体系,充分满足财务管理人才对保险知识的需求。

(一)风险管理是财务管理专业保险学知识体系的基础内容

风险管理是研究风险发生规律和风险控制技术的一门新兴管理科学。保险是风险管理最重要的技术手段,是企业或个人把自身的风险以交纳保险费为代价。将风险转嫁给保险人承担,当发生保险风险损失时,保险人按照合同约定进行经济补偿。保险虽然仅仅作为整个风险管理过程中财务管理手段之一,却表现出极大的社会保障功能,得到广泛应用。

风险管理是财务管理专业保险学研究的重要基础内容。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下非投机风险的发生发展规律、类型、本质特征、成本的形成和度量、风险管理理论、风险管理的基本程序和方法、风险管理与保险的关系等都应当作为教学的重点,使学生深入理僻风险管理的内涵,充分认识通过保险转移企业风险的重要意义。

(二)保险基础理论是财务管理专业保险学知识体系的核心内容

科学的理论是人们认识和指导实践的重要基础。在财务管理专业保险学知识体系中,加强保险基础理论的内容设计,对学生科学指导企业风险防范,提高风险管理中保险的综合运用能力和理论分析水平产生重要的影响。

保险理论随着保险实践的不断深入而逐步形成并得到快速发展,对经济产生了巨大的推进作用。作为财务管理专业学生必须掌握保险经济学原理、保险功能理论、风险防范理论,掌握保险合同的法律规范要求,掌握保险运行的基本原则、应用范围及法律后果。达到能够运用保险理论与技术指导企业的风险管理行为。解决企业在保险合同订立、履行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复杂的业务及法律问题,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保险基础理论是财务管理专业保险学课程的核心内容。

(三)商业保险是财务管理专业保险学知识体系的主干内容

商业保险作为风险管理的重要平台,对保持经济繁荣与健康发展、企业灾后重建、维持企业持续经营、保障员工福利等方面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企业在生产经营中,所面临的财产风险、责任风险、信用风险等已经成为束缚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企业通过制定保险计划,购买各类企业财产保险产品,实现对风险的有效管理。可以通过制定企业年金计划,为员工的生命、健康、意外伤害提供更高层次的人身保障,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促进优质人力资源的稳定。因此,商业保险是财务管理专业保险学课程的重点和主干。

通过商业保险知识的学习使学生比较系统地了解和掌握各类商业保险的产品特点,能够根据企业生产与财务状况,在企业风险评估基础上科学制定保险计划。选择优质的保险产品和保险公司,提高企业风险管理和财务管理水平。

(四)社会保险是财务管理专业保险学知识体系的重要内容

在企业运行中,存在着员工退休养老、医疗费开支、劳动力流动而产生的失业等风险,这些风险只能通过社会保险来解决。社会保险制度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可以改变劳动力对企业的依附关系,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地位平等。

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同属于社会保障范畴,具有相同的业务和数理技术基础,都是社会安全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社会保险对企业发展的积极影响。明确企业员工所享有的社会保险的权利和应尽的法律义务,企业应该如何遵守社会保险的法律规范,保证员工社会福利待遇的实现。社会保险是财务管理专业保险学知识体系的重要内容。

(五)保险企业经营与监管是财务管理专业保险学知识体系不可缺少的内容

保险经营具有负债性,保险产品是无形产品。财务管理人员在实施企业风险保险转移、制定员工福利计划时,必须了解保险企业的经营状况,了解保险企业台前幕后的各项业务及程序,了解国家如何对保险企业进行监督与管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企业通过保险途径管理风险的效果。提高运用保险手段管理风险的水平。所以,保险企业经营与监管是财务管理专业保险学知识体系不可缺少的内容。

二、积极强化能力培养,提高财务管理专业保险学的教学效果

掌握和运用保险知识。分析与解决财务管理中出现的风险管理问题,提高财务管理的综合能力,是财务管理专业保险学课程始终如一的教学目标,因此,能力培养在保险学教学中非常重要。

(一)通过保险案例教学强化能力培养

财务管理专业保险学教学应该以案例教学为先导,综合运用保险、法律及财务管理专业知识,正确处理企业风险管理中出现的各种保险问题。例如。美国“9.11”恐怖风险与保险分析、达姆达轮火灾案、大连国际合作集团公司索赔案等。这些案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涉及的法律问题比较复杂,通过解析让学生明晰法律规范,提高对保险知识的理解,加强专业知识的深化。提高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面对企业风险管理中错综复杂的保险法律案件能够找到解决的途径与方法。

案例教学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对于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具有良好的效果。财务管理专业保险学案例教学要强调案例的真实性、典型性,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提出解决方案。找到理论依据。

(二)通过社会调查强化能力培养

社会调查是将社会关注的某一具体问题,通过让学生直接进入社会调查研究得出结论的教学方法。学生在收集信息、设计方案、实施方案、完成任务中学习和掌握知识,使能力得到提高。

财务管理专业保险学课程主要是为了处理企业静态财务风险,加强企业风险管理。提高保险意识而设置。在确定社会调查项目时,要紧密结合企业风险管理的实际情况,针对学生的兴趣及程度进行选择。例如。在风险管理、财产保险、团

体人身保险、社会保险等教学中,可以确立一些社会调查项目,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其中的一项或几项,如某企业保险情况调查、某企业保险方案策划、某企业员工福利策划等。在调查中深入企业,对有效资料进行科学分析,写出调查报告。根据学生的表现、调查报告的质量给出考核评价。

(三)通过实践教学强化能力培养

实践教学的核心是学生根据所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具体操作,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通过实践教学,达到学以致用的同化,巩固所掌握的知识,提高能力的转化率。

在企业财产保险、责任保险、工程保险等实务教学中,实践教学将收到显著的教学效果。首先。设定一个目标企业,学生可以到企业了解生产及财务状况、风险管理情况,排查企业风险隐患,制定企业风险防范与保险计划,企业办理投保事项。其次,模拟企业发生保险事故,学生代表企业向保险公司申请索赔,参加损失鉴定,理算保险赔款。再次,选择企业保险实务诉讼案例,建立模拟保险法庭,模拟代表企业参加法律诉讼。要充分利用校内外实习资源,采用模拟实训和现场实习相结合、辅以比赛等多种教学形式。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的保险学知识运用到企业风险管理之中,达到强化能力培养的目的。

(四)改革考核评价方法强化能力培养

为了保证财务管理专业保险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必须设计与保险学教学目标相匹配的、信度和效度较高的、易于操作的考核评价方法。

财务管理专业对学生的能力水平要求较高,保险学课程的教学考核评价要紧紧抓住能力培养这个关键要素。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如在一定笔试基础考核外,增加企业保险案例分析、企业保险调查报告、企业投保索赔业务技能模拟操作等能力考核项目,加大平时成绩比例。变一次性、终结性考试为全过程考核,减少学习的功利性,有效完成财务管理专业保险学课程的教学目标。

三、高度重视教学研究,提高财务管理专业保险学的教学水平

财务管理专业保险学课程应该高度重视教学研究。充分考虑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需要,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一)注重综合性教学研究

财务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比较宽泛,学生的知识面广、发散性思维强。在保险学教学研究中,应当积极探索如何发挥学生的知识储备优势,注重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法学、自然科学等多学科的融合。

例如,在解释保险概念时,可以从经济学、法学、管理学的不同角度进行阐述,从保险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表现特征。揭示保险经济现象内在的规律性与矛盾的特殊性及与其他经济现象的普遍联系。在介绍损失补偿原则时,可以锁定某个目标企业,从风险管理、财务管理、法律规范等角度去分析损失补偿原则的内涵与财务效果,也可以进行计量和博弈分析等。通过多视角提高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力。

(二)注重发展性与前瞻性教学研究

我国经济正处在快速发展时期,保险理论和实务不断发展与更新。企业风险管理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发展性和前瞻性教学研究是时代的要求。

例如,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完善,责任保险与信用保险成为企业经营不可缺少的风险转移手段,其理论与实务发展速度快,自身的业务体系不断完善;员工福利计划是近几年从国外引进的内容,是我国企业将来必须面对的问题。是一种由雇主提供员工因死亡、生病、失能、退休或失业而失去生活所得的救助计划,包括社会保险、团体保险、健康保险计划和退休计划,企业实施了员工福利计划可以获得国家的税制优惠,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发展性与前瞻性教学研究高度体现了财务管理专业保险学课程的知识价值。

(三)注重实用性教学研究

保险学是一门指导保险实践的应用科学,保险学课程必须注重实用性教学研究,应选择当前保险市场比较成熟、适应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保险内容作为教学研究的重点。例如,保险合同与保险基本原则既是保险学的核心内容,也是保险学中实用性最强的内容,保险活动在遵循保险基本原则的基础上,通过订立保险合同来完成;企业财产保险、责任保险、工程保险、团体人身保险等是工商企业风险管理最重要的险种。应用范围广,因此。这些内容应该作为财务管理专业保险学课程教学研究的重点。

[参考文献]

[1]罗向明,论保险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J],高教研究,2005(28):68-69

企业信用风险管理案例篇5

[关键词]财务管理专业;保险学教学改革;教学目标

财务管理专业保险学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具有现代保险意识、能够运用现代保险技术、掌握现代风险管理理念的财务管理人才。财务管理专业保险学教学应当紧密结合财务管理人才对保险知识和能力的要求进行科学设计,但目前保险学的教学单纯考虑自身的内容体系比较重,而与有针对性的教学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因此,高等院校财务管理专业加强保险学教学改革研究非常必要。

一、科学优化教学内容,建立与财务管理专业相匹配的保险学知识体系

财务管理专业保险学课程应当在遵循保险学自身知识结构的基础上,科学优化教学内容,建立与之相匹配的知识体系,充分满足财务管理人才对保险知识的需求。

(一)风险管理是财务管理专业保险学知识体系的基础内容

风险管理是研究风险发生规律和风险控制技术的一门新兴管理科学。保险是风险管理最重要的技术手段,是企业或个人把自身的风险以交纳保险费为代价。将风险转嫁给保险人承担,当发生保险风险损失时,保险人按照合同约定进行经济补偿。保险虽然仅仅作为整个风险管理过程中财务管理手段之一,却表现出极大的社会保障功能,得到广泛应用。

风险管理是财务管理专业保险学研究的重要基础内容。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下非投机风险的发生发展规律、类型、本质特征、成本的形成和度量、风险管理理论、风险管理的基本程序和方法、风险管理与保险的关系等都应当作为教学的重点,使学生深入理僻风险管理的内涵,充分认识通过保险转移企业风险的重要意义。

(二)保险基础理论是财务管理专业保险学知识体系的核心内容

科学的理论是人们认识和指导实践的重要基础。在财务管理专业保险学知识体系中,加强保险基础理论的内容设计,对学生科学指导企业风险防范,提高风险管理中保险的综合运用能力和理论分析水平产生重要的影响。

保险理论随着保险实践的不断深入而逐步形成并得到快速发展,对经济产生了巨大的推进作用。作为财务管理专业学生必须掌握保险经济学原理、保险功能理论、风险防范理论,掌握保险合同的法律规范要求,掌握保险运行的基本原则、应用范围及法律后果。达到能够运用保险理论与技术指导企业的风险管理行为。解决企业在保险合同订立、履行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复杂的业务及法律问题,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保险基础理论是财务管理专业保险学课程的核心内容。

(三)商业保险是财务管理专业保险学知识体系的主干内容

商业保险作为风险管理的重要平台,对保持经济繁荣与健康发展、企业灾后重建、维持企业持续经营、保障员工福利等方面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企业在生产经营中,所面临的财产风险、责任风险、信用风险等已经成为束缚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企业通过制定保险计划,购买各类企业财产保险产品,实现对风险的有效管理。可以通过制定企业年金计划,为员工的生命、健康、意外伤害提供更高层次的人身保障,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促进优质人力资源的稳定。因此,商业保险是财务管理专业保险学课程的重点和主干。

通过商业保险知识的学习使学生比较系统地了解和掌握各类商业保险的产品特点,能够根据企业生产与财务状况,在企业风险评估基础上科学制定保险计划。选择优质的保险产品和保险公司,提高企业风险管理和财务管理水平。

(四)社会保险是财务管理专业保险学知识体系的重要内容

在企业运行中,存在着员工退休养老、医疗费开支、劳动力流动而产生的失业等风险,这些风险只能通过社会保险来解决。社会保险制度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可以改变劳动力对企业的依附关系,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地位平等。

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同属于社会保障范畴,具有相同的业务和数理技术基础,都是社会安全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社会保险对企业发展的积极影响。明确企业员工所享有的社会保险的权利和应尽的法律义务,企业应该如何遵守社会保险的法律规范,保证员工社会福利待遇的实现。社会保险是财务管理专业保险学知识体系的重要内容。

(五)保险企业经营与监管是财务管理专业保险学知识体系不可缺少的内容

保险经营具有负债性,保险产品是无形产品。财务管理人员在实施企业风险保险转移、制定员工福利计划时,必须了解保险企业的经营状况,了解保险企业台前幕后的各项业务及程序,了解国家如何对保险企业进行监督与管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企业通过保险途径管理风险的效果。提高运用保险手段管理风险的水平。所以,保险企业经营与监管是财务管理专业保险学知识体系不可缺少的内容。

二、积极强化能力培养,提高财务管理专业保险学的教学效果

掌握和运用保险知识。分析与解决财务管理中出现的风险管理问题,提高财务管理的综合能力,是财务管理专业保险学课程始终如一的教学目标,因此,能力培养在保险学教学中非常重要。

(一)通过保险案例教学强化能力培养

财务管理专业保险学教学应该以案例教学为先导,综合运用保险、法律及财务管理专业知识,正确处理企业风险管理中出现的各种保险问题。例如。美国“9.11”恐怖风险与保险分析、达姆达轮火灾案、大连国际合作集团公司索赔案等。这些案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涉及的法律问题比较复杂,通过解析让学生明晰法律规范,提高对保险知识的理解,加强专业知识的深化。提高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面对企业风险管理中错综复杂的保险法律案件能够找到解决的途径与方法。

案例教学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对于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具有良好的效果。财务管理专业保险学案例教学要强调案例的真实性、典型性,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提出解决方案。找到理论依据。

(二)通过社会调查强化能力培养

社会调查是将社会关注的某一具体问题,通过让学生直接进入社会调查研究得出结论的教学方法。学生在收集信息、设计方案、实施方案、完成任务中学习和掌握知识,使能力得到提高。

财务管理专业保险学课程主要是为了处理企业静态财务风险,加强企业风险管理。提高保险意识而设置。在确定社会调查项目时,要紧密结合企业风险管理的实际情况,针对学生的兴趣及程度进行选择。例如。在风险管理、财产保险、团体人身保险、社会保险等教学中,可以确立一些社会调查项目,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其中的一项或几项,如某企业保险情况调查、某企业保险方案策划、某企业员工福利策划等。在调查中深入企业,对有效资料进行科学分析,写出调查报告。根据学生的表现、调查报告的质量给出考核评价。

(三)通过实践教学强化能力培养

实践教学的核心是学生根据所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具体操作,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通过实践教学,达到学以致用的同化,巩固所掌握的知识,提高能力的转化率。

在企业财产保险、责任保险、工程保险等实务教学中,实践教学将收到显着的教学效果。首先。设定一个目标企业,学生可以到企业了解生产及财务状况、风险管理情况,排查企业风险隐患,制定企业风险防范与保险计划,企业办理投保事项。其次,模拟企业发生保险事故,学生代表企业向保险公司申请索赔,参加损失鉴定,理算保险赔款。再次,选择企业保险实务诉讼案例,建立模拟保险法庭,模拟代表企业参加法律诉讼。要充分利用校内外实习资源,采用模拟实训和现场实习相结合、辅以比赛等多种教学形式。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的保险学知识运用到企业风险管理之中,达到强化能力培养的目的。

(四)改革考核评价方法强化能力培养

为了保证财务管理专业保险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必须设计与保险学教学目标相匹配的、信度和效度较高的、易于操作的考核评价方法。

财务管理专业对学生的能力水平要求较高,保险学课程的教学考核评价要紧紧抓住能力培养这个关键要素。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如在一定笔试基础考核外,增加企业保险案例分析、企业保险调查报告、企业投保索赔业务技能模拟操作等能力考核项目,加大平时成绩比例。变一次性、终结性考试为全过程考核,减少学习的功利性,有效完成财务管理专业保险学课程的教学目标。

三、高度重视教学研究,提高财务管理专业保险学的教学水平

财务管理专业保险学课程应该高度重视教学研究。充分考虑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需要,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一)注重综合性教学研究

财务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比较宽泛,学生的知识面广、发散性思维强。在保险学教学研究中,应当积极探索如何发挥学生的知识储备优势,注重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法学、自然科学等多学科的融合。

例如,在解释保险概念时,可以从经济学、法学、管理学的不同角度进行阐述,从保险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表现特征。揭示保险经济现象内在的规律性与矛盾的特殊性及与其他经济现象的普遍联系。在介绍损失补偿原则时,可以锁定某个目标企业,从风险管理、财务管理、法律规范等角度去分析损失补偿原则的内涵与财务效果,也可以进行计量和博弈分析等。通过多视角提高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力。

(二)注重发展性与前瞻性教学研究

我国经济正处在快速发展时期,保险理论和实务不断发展与更新。企业风险管理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发展性和前瞻性教学研究是时代的要求。

例如,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完善,责任保险与信用保险成为企业经营不可缺少的风险转移手段,其理论与实务发展速度快,自身的业务体系不断完善;员工福利计划是近几年从国外引进的内容,是我国企业将来必须面对的问题。是一种由雇主提供员工因死亡、生病、失能、退休或失业而失去生活所得的救助计划,包括社会保险、团体保险、健康保险计划和退休计划,企业实施了员工福利计划可以获得国家的税制优惠,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发展性与前瞻性教学研究高度体现了财务管理专业保险学课程的知识价值。

 (三)注重实用性教学研究

保险学是一门指导保险实践的应用科学,保险学课程必须注重实用性教学研究,应选择当前保险市场比较成熟、适应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保险内容作为教学研究的重点。例如,保险合同与保险基本原则既是保险学的核心内容,也是保险学中实用性最强的内容,保险活动在遵循保险基本原则的基础上,通过订立保险合同来完成;企业财产保险、责任保险、工程保险、团体人身保险等是工商企业风险管理最重要的险种。应用范围广,因此。这些内容应该作为财务管理专业保险学课程教学研究的重点。

[参考文献]

[1]罗向明,论保险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J],高教研究,2005(28):68-69

企业信用风险管理案例篇6

[关键词]CoSo新框架;内部控制;背景;变化

1013939/jcnkizgsc201551106

1CoSo新框架产生背景

11旧框架的产生

CoSo委员会(全称:theCommitteeofSponsoringorgnizationofthetredwayCommission),是美国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下属的发起人委员会,该组织就内部控制、企业风险管理(eRm)和舞弊防范提供领先思维和指引。CoSo委员会于1992年《内部控制―综合框架》,旨在帮助公司或组织制定和评价其经营、合规和财务报告目标的内部控制体系。该框架后,很快得到了美国联邦储备局、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和巴塞尔委员会等监管机构和国际组织的认可和重视,被广泛应用于政策、规则制定及管制中,例如aiCpa于1996年的《审计准则第78号》(SaS78),表示全面接受CoSo报告的内容,从1997年1月1日起以内部控制框架取代内部控制结构。随后,众多企业应用CoSo框架以更好地控制其实现预定目标过程中的活动,该框架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不断应用,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12eRm框架的产生

虽然1992年的CoSo框架在帮助组织制定和评价其内部控制体系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意义,但依然存在很多缺陷,比如内部控制系统中会计与审计的色彩太重,评价内部控制有效性标准过于主观,把企业经营和管理中一些重要职能(例如目标设定、战略规划、核心竞争力培育、风险评估和管理等)排斥在内部控制触角之外,以及没有充分认识到董事会对内部控制系统的至关重要性等(张安明,2002)。

为了解决这些遗留的问题,同时由于CoSo框架在诞生10多年后,西方发达国家爆发了安然、世通、施乐等公司财务舞弊案的会计丑闻,从而使得业界和监管当局更加注重加强企业的风险管理。比如,美国2002年颁布的《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SoX法案)及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类似法律法规对内部控制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SoX法案的404条款,要求公众公司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和披露,注册会计师也要对管理层的内部控制评价报告进行审计。

在这样的背景下,CoSo委员会结合2002年通过的《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简称“SoX法案”),于2004年更新了CoSo框架,了《企业风险管理综合框架》(enterpriseRiskmanagement-integratedFramework,简称“eRm框架”)。该框架的内容涵盖了iC-iF框架的内容,提出了适用于各类组织的企业风险管理的目标、重要构成要素、原则与概念,并集中关注风险管理,为董事会与管理层识别风险、规避陷阱、把握机遇进而增加股东价值提供了清晰的指南。由于在美国上市的公司都要遵守《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以及内部控制的有关规定,从而促使企业以更新后的CoSo框架为标准开展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大大地推动了CoSo内控框架在世界范围的应用。

13CoSo新框架的产生

近些年来,组织的业务和经营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法律法规以及各种标准的要求和复杂程度的大幅提升;对公司治理监督期望的提升;对风险以及基于风险的方法的更多关注;市场和运营全球化成为大势所趋;企业以及组织结构的复杂性不断提高,包括外包和战略供应商等。其次,20世纪90年代金融衍生产品的彻底崩盘、美国长期资本管理公司(Long-termCapitalmanagement)事件、安然丑闻以及较近期的全球金融危机等大规模的企业治理和内部控制失败案例的发生,反映出管理层僭越控制、利益冲突、缺乏职责分离、透明度不足或欠缺、风险管理未加统一协调、董事会监督无效等内部控制问题,都会对企业产生重大影响。此外,企业各层面对内部控制框架的能力和责任的预期越来越高,对其能防范和检测舞弊的要求亦不断提升。综合这些因素,CoSo在1992年框架的基础上,针对所要实现的新目标,即反映业务和经营环境的变化、扩大经营和报告目标以及使促进内控有效性的原则清晰化,相应地更新了背景、扩展了应用和将要求进行了清晰化,从而产生了2013年新框架。

2对CoSo新框架的理解

21CoSo新框架的构成

CoSo新框架的成果主要包括两部分:内控―整体框架(2013年版)以及新框架实施于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方法和案例汇编。

内控―整体框架(2013年版)包括内容摘要;框架和多份附录;评估内控系统有效性的解释性工具应用指南。主要包括内控的核心定义,目标的分类,内控的组成要素以及内控有效性的需求。

新框架实施于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方法和案例汇编旨在帮助用户在财务报告流程的内部控制上使用新框架,是一系列的与应用新框架中的原则相关的方法和案例。它提供了实际的方法和案例说明了五大要素和原则是如何应用到财务报告流程内部控制的设计、执行和实施阶段。这些方法和案例是分别于五大要素和17条原则相对应的,并且描述了原则的不同方面是如何体现在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目标上的。主要包含以下几部分:财务报告中如何应用内控原则的案例和方法;近20年来的营运和商业环境的变化;各种实体的案例,包括公立、私立、非营利以及政府机构。

22CoSo新框架的内容

221对内控的理解

内部控制是一个过程,受企业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员工的影响,旨在为企业运营,报告以及合规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的保证。运营目标是为了保证实体运营的有效性和效率,包括运营和财务业绩目标以及保证资产免受损失目标。报告目标主要由外部财务目标、内部财务目标、外部非财务目标、内部非财务目标构成,包括保证可靠性、及时性、透明性以及其他监管机构制定的其他准则或者规定。合规目标就是要求该实体必须遵守法律法规。

222内控有效五要素对应的17大原则

有效内控的五个要素分别是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和沟通以及监控活动。控制环境是所有其他内部控制组成要素的基础,管理层的态度和企业组织结构更是定下了内部控制的基调;风险评估意味着分析和辨认实现目标可能发生的风险,是内部控制的前提;控制活动是旨在确保管理层的指令得以执行的政策和程序,为内部控制的核心;信息与沟通旨在取得及时、确切的信息,并进行有效的沟通,为内部控制提供条件;监控着眼于确保企业内部控制的持续有效运作,起到剂的作用。

对应控制环境的五个原则:一是企业对诚信和道德价值观的承诺;二是董事会独立于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制定及其绩效施以监督;三是管理层在董事会的监督下,建立目标实现过程中所涉及的组织架构、报告路径以及适当的权利和责任;四是企业致力于吸引、发展和留任优秀人才,以配合企业目标达成;五是企业内部控制责任人的问责制度。

对应风险评估的四个原则:一是企业制定足够清晰的目标,以便识别和评估有关目标所涉及的风险;二是企业从整个企业的角度来识别实现目标所涉及的风险,分析风险,并据此决定应如何管理这些风险;三是企业在评估影响目标实现的风险时,考虑潜在的舞弊行为;四是企业识别并评估可能会对内部控制系统产生重大影响的变更。

对应信息和沟通的三个原则:一是企业选择并制定有助将目标实现风险降低至可接受水平的控制活动;二是企业为用以支持目标实现的技术选择并制定一般控制政策;三是企业通过政策和程序来部署控制活动:政策用来确定所期望的目标;程序则将政策付诸于行动。

对应监控活动的两个原则:一是企业选择、制定并实行持续及/或单独的评估,以判定内部控制各要素是否存在且发挥效用;二是企业及时评估内部控制缺陷,并将有关缺陷及时通报给负责整改措施的相关方,包括高级管理层和董事会。

223内控三维“立方体”结构

立方体的列从左到右依次是运营、报告和合规目标,每个企业都会制定相关目标以及用以实现这些目标的战略和计划。立方体的侧面,如下图所示,则揭示了企业的目标既可以从整个企业的层面来设定,也可以针对企业内部具体的部门、业务单元和职能部门来设定(包括销售、采购和生产等业务流程),同时也描绘出了大多数企业等级式的自上而下的组织结构。立方体的正面是内部控制的五大要素,代表立方体的行。详见下图。

内控三维“立方体”结构图

立方体描述了以下三者之间的直接关系:企业目标(即企业所要力求实现的);内部控制要素(即企业实现目标所需要的条件);以及业务单元、法务单元以及企业内部的其他结构单元(即内部控制要素运行的各企业层面)。每个内部控制要素都跨越和适用于所有三类目标,并在企业的各个层面均适用。

3CoSo新框架的进步

CoSo新框架延续旧框架的几方面是:内控的核心定义;三种类型的目标以及内控五要素;有效内控需要五要素的共同作用以及管理层判断在设计、实施以及进行内控过程和评估内控有效性方面的重要作用。之前已有介绍,此处不再赘述。

CoSo新框架相对于旧框架进步的几方面是:考虑到了环境的变化,即更新旧框架的原因;报告目标的扩展,提出了三个企业目标;五要素的17项原则的补充以及增加了对运营和非财务目标的案例分析,即同时发行的《新框架实施于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方法和案例汇编》一书。

4CoSo新框架的局限性

框架虽然为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合理的保证,但依然存在局限性,即有效的内控系统可能也会导致内控的失效,因为内控系统并不能阻止错误的判断或决定,并且外部的事件具有不可控性,都可能造成内控的失效。因而只能提供合理的保证,而非绝对的保证。具体讲,局限性包括以下几方面:作为内部控制先决条件所制定的目标质量及其合适性;人们在决策过程中的潜在判断缺陷;管理层在应对风险和建立控制时对成本和收益的考量;因人为原因(错误或失误)而导致的可能的内控失效;控制可能会因两人或多人相互勾结而被规避以及管理层绕过内部控制职能及相关决定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美国CoSo制定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m].方红星等,译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2]刘立峰美国内部控制实证研究综述[J].经济研究导刊,2013(2)

[3]储稀梁CoSo内部控制整体框架:背景、内容、理论贡献与启示[J].金融会计,2004(6):14-16

[4]陈汉文,吴益兵,等萨班斯法案404条款:后续进展[J].会计研究,2005(2):82-86

[5]李宁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理论的突破及其启示[J].金融与经济,2006(5)

[6]卢卫卫走近CoSo(三)――如何评估风险深交所,2005(10):50-54

[7]邓春华企业内部控制:现状及发展建议[J].审计研究,2005(3):72-75

[8]刘静,李竹梅内部控制环境的探讨[J].会计研究,2005(2):73-75

[9]金p,李若山,徐明磊CoSo报告下的内部控制新发展――从中航油事件看企业风险管理[J].会计研究,2005(2)

[10]林斌,舒伟,李万福CoSo框架的新发展及其述评――基于iC-iF征求意见稿的讨论[J].会计研究,2012(11)

[11]李享美国内部控制实证研究:回顾与启示[J].审计研究,2009(1)

[12]刘霄仑风险控制理论的再思考:基于对CoSo内部控制理念的分析[J].会计研究,2010(3)

[13]施敏CoSo企业风险管理框架在我国保险企业中的应用研究[D].北京:对外经贸大学,2007

企业信用风险管理案例篇7

(一)指引体系不完善

第一,缺少基本指引。基本指引是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的统领,然而理论界与实务界对指引中涉及的概念、原则、目标等观点不一,无法形成统一认识,导致基本指引的制定困难重重。第二,应用指引不完善。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实践性极强的任务,需要应用指引进行指导,但对特殊行业单位的忽视、未严格遵循基本指引、缺失指导意义的方法,致使应用指引缺乏可行性和开放性。第三,案例示范不完备。具有示范作用的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案例库,应当包括普遍的成功案例和经典的企业示范,但是,信息化建设时间短暂,案例文本格式不规范,未分门别类提炼案例,导致案例不具备充分的广泛性和经典性。

(二)内部控制不健全

当前,我国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普遍存在着内部控制不健全的问题。首先,内部环境不适宜。为了建立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组织结构应适当变动,但多数企业并未调整,加上权责分配的不规范、企业文化的不合适,管理会计信息化举步维艰。其次,风险管理不规范。信息化赋予风险管理新的含义,不仅要维护实物的完整,还要保护信息的安全,但部分企业还停留在传统的实物保护上,加之无法及时识别风险、控制措施不科学,致使风险无法得到有效控制。最后,内部监督不到位。监管制度的缺陷、流程方法的不足、岗位制约的弱化,这些都导致内部监督无法充分发挥监管职能,使得管理会计信息化缺失有效的内部监督。

(三)缺少全面性建设

神东煤炭建立与业务流程深度融合的全面预算信息系统,实现了预算管理从财务预算到战略预算的飞跃;中外运久凌引入作业成本法,推进了整个企业流程的再造;华润集团使用平衡记分卡弥补6S管理报告体系的不足,实现了6S管理体系、战略管理模型、信息系统平台的整合。虽然这些企业成功实现了管理会计的信息化,但他们建立的信息系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完整的管理会计由预算管理、业绩评价、报告分析等构成,相应地,管理会计信息化体系应当包括预算信息系统、业绩评价系统、报告分析系统等,但就我国实际情况而言,建立管理会计信息化体系的企业寥寥无几,信息系统的全面性有待提高。

(四)设备技术水平低

第一,软件设备差。建立管理会计信息平台必须配备高水平的软件设施,但部分企业无法做到该点,eRp、Sap、金蝶的缺失,信息系统独特性的缺乏,系统日常维护的不足,运行环境风险管理的不完善,加之信息资产本身无形性、易损性、复制性的特点,使得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处于低劣的软件环境。第二,硬件设备落后。管理会计信息系统需要先进的硬件设备作为支持,但是部分企业使用技术落后、外观破旧的设备,不注重设备的日常维护和定期维修,将其放置于不适宜的物理环境,导致硬件设备易受外界损害,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缺失先进硬件设备的支持而无法做到与时俱进。

(五)财会人员素质差

首先,基本素质有待提高。部分财会人员文化知识浅薄,判断能力不足,难以协调管理会计工作,职业习惯不佳,不能谨慎处理和保护信息资产,基本素质无法满足管理会计岗位要求。其次,专业素质无法满足要求。管理会计引入时间短,多数财会人员管理会计知识匮乏,对管理会计工具方法的特点、适用情形、优缺点不了解,信息技术水平低,实践能力较差,无法灵活使用eRp、Sap、金蝶等会计软件,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亟待增强。第三,政治素质较低。某些财会人员缺乏全面精通的政策水平,自我约束力差,无法抵制权钱诱惑,做出违反职业道德守则和财经法律法规的行为,政治素质有待提高。

二、加强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一)推动指引体系建设,提供制度指导约束

首先,利用专家咨询机制,深入开展会计研究,总结管理会计普遍规律,明确管理会计基本概念、原则、方法等,形成统领性的管理会计基本指引。其次,严格遵循基本指引,提供诸如经济增加值、作业成本法、平衡记分卡等具有指导意义的工具方法,并理清工具方法的特点、适用情形、优缺点等。最后,规范案例文本格式,引入国外经典案例,丰富案例库内容,按规模、性质、阶段等标准分门别类提炼案例,建立广泛性和经典性并存的管理会计信息化案例库。

(二)健全内部控制管理,创造高效管控平台

第一,完善内部环境。根据信息化建设情况调整组织结构,规范企业权责分配,适当改革企业文化,为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营造适宜的内部环境。第二,规范风险管理。充分了解风险管理全新内涵,同时保护实物资产和信息资产的安全完整,建立风险识别机制,及时采取风险管理措施,做到“事前防御、事中控制、事后消除”。第三,加强内部监督。弥补监管制度缺陷,完善监督流程方法,严格执行动态监督,强化岗位制约作用,保证内部监督充分发挥监管职能。

(三)强化财务集成管理,建设全面信息系统

全面性是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的特点,是重核算变为重管理决策的标志,因此,强化财务集成管理,建设全面信息系统,是加强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的有效措施。明确预算管理、业绩评价、报告分析等组成部分的特点、内容及结构,加强企业对管理会计信息化体系的认识,以便顺利开展信息系统的全面性建设;引入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实现信息的最大化利用,建立财务共享中心,借鉴其他企业经验建立信息系统,为建设全面性的管理会计信息化体系提供便捷之路。

(四)引入先进软硬设备,提高信息技术水平

设备水平关系到信息化建设的成功与否,应当引入先进软硬设备,提高信息技术水平,为管理会计信息系统提供技术支撑。软件公司在研发管理会计软件时,应当为客户改造软件留下空间,企业合理选用eRp、Sap、金蝶等会计软件,同时加强软件日常维护,定期清理内存空间,拷贝管理会计信息,营造一个安全的软件环境。购买高科技硬件设备,设置专门岗位负责日常维护和定期维修,控制湿度、温度等影响因素,保证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拥有高技术硬件设备的支持。

(五)加强财会人员管理,培养管理会计人才

企业信用风险管理案例篇8

关键词:税收征管法内部控制

2015年1月5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草案”)。作为直接关系企业权利义务的财税法规,税收征管法的修订会对企业经营环境产生重大影响,由此要求企业内部控制必须相应调整。

一、税收征管法修订思路特点

(一)立法宗旨从加强征收管理向促进税法遵从转变

在税收开征初期,强调以组织收入为使命、加强征收管理的立法宗旨是有现实意义的。然而,随着纳税意识日渐普及和征管制度逐渐完善,尤其是国家治理体系建设不断推进,单方面强调纳税人的服从性,而忽略了税法遵从是征纳双方的共同责任,则是不合时宜的。此次草案将“规范税收征收和缴纳行为”置于“加强税收征收管理”之前,以强调税收征管法不但“管”纳税人缴纳行为,更“管”税务机关征收行为,与“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的法治精神保持一致。

(二)行政理念从单向封闭管制向双向沟通合作转变

长期以来税收征管基本以税务机关单方面意志为主,较少考虑税企沟通,更遑论双方合作。这种模式简单明确、易于执行,但也易引发抵触情绪等问题。实际上,征纳关系并非水火不容的对抗博弈。以公权为基础的单向封闭管制转变为以契约为核心的双向沟通合作,是时代进步的必然要求。近年来各地都开展了税企合作防范税收风险的探索,例如企业税收遵从合作、预约定价安排等。此次草案对预约裁定与纳税确认等制度予以明确,反映了鼓励税企沟通合作的理念。

(三)权责关系从税务机关主导向征纳双方平衡转变

一般认为,现行征管法对税务机关的权力强调有余而对纳税人的权益保障不足。然而,税务机关的权力在法律上得到强化,其现实责任也被加大;纳税人在法律上的权益被弱化,其现实责任也相应淡化。例如,如实申报计算应纳税额本应是纳税人的责任,但在实践中税务机关以审核的名义主动为纳税人的申报把关的事情屡见不鲜。此次草案一方面明确了纳税人办理纳税申报后可以修正申报的权利,另一方面也确立了纳税人自行申报制度的基础性地位,充分体现了还权还责于纳税人、平衡征纳双方权责关系的思路。

二、税收征管法修订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影响

(一)有助于优化内部环境

征管法修订促进内部环境的优化主要体现在经营风格上。一般而言只要符合实际情况,激进或者稳健的经营风格都是可以接受的。然而,在实务中税务机关会倾向于稳健的处理,并有权依法调查有逃避纳税义务嫌疑的交易安排。例如草案引入了“税务机关依法实施特别纳税调整的,可以要求纳税人或者其税务人提交税收安排”的规定,充分反映了税务机关对日益增多的税收筹划的重视。因此,企业应当慎重采用过激的经营手法和财税处理,以免引起税务机关的额外关注,诱发税收风险。

(二)有助于深化风险评估

征管法修订对企业风险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风险识别和风险应对上。

1.风险识别方面

至少应当关注的内部风险有:(1)财务处理、税务安排是否谨慎稳健;(2)会计核算软件、生产管理软件是否报送备案;(3)账簿、凭证等涉税资料是否按规定期限妥善保管。而外部风险有:(1)对外签订合同是否记录纳税人识别号;(2)向个人支付所得是否提供支付凭证并妥善保管;(3)大额资金给付是否记录对方全称及纳税人识别号;(4)网络交易平台是否登记报送电商交易者的注册信息;(5)复杂事项是否及时与税务机关沟通确认。

2.风险应对方面

(1)违法处罚上限的下调一定程度上可能会造成偏好风险、追求收益的企业倾向于“打球”的风险承受策略;(2)税收诚信体系的健全使得失信成本更多体现在经济损失之外的信誉减损,自觉遵从的风险规避策略是更明智的选择;(3)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企业还可因应自身的实际需要适时调整风险应对策略。例如,草案将“滞纳金”更名为“税收利息”,在字面含义上来说从惩戒变为补偿,企业或可考虑运用不同的风险应对策略缓解资金压力。

(三)有助于细化控制活动

草案主要通过凭证管理、信息披露等在会计系统控制上加以细化。1.电子凭证。草案引入“纳税人、扣缴义务人使用征纳双方认可的电子凭证,可以作为记账核算、计算应纳税额的依据”,为信息化时代会计系统控制使用电子凭证提供了法律支持。然而,电子凭证必须依法依规取得并注意是否为税务机关认可。2.资金往来披露。草案规定“向自然人纳税人支付所得的单位和个人应当主动向纳税人提供相关支付凭证”,此外,草案也对大额资金往来有新增信息披露的要求(例如一个纳税年度给付五千元以上应当提供相关涉税信息等)。企业应当及时更新升级业务流程以满足要求。

(四)有助于强化信息与沟通

草案通过强化信息与沟通的要件对企业内部控制产生影响。

1.信息质量

草案明确“纳税人对税务机关来源于第三方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有异议的,应当告知相关第三方修改提交信息”。因此企业不但要对内部信息严格把关,更要关注与企业相关的第三方(例如行业协会、电力、自来水等)的信息质量以免带来风险。

2.沟通制度

(1)对内沟通:应当保证渠道畅通,全面收集内控信息,避免信息披露不实;(2)对外沟通:首先,应当按照草案规定“纳税人签订合同、协议,缴纳社会保险费,不动产登记以及办理其他涉税事项时,应当使用纳税人识别号”以提高透明度。

3.信息系统

从“还权还责于纳税人”的思路来看,税务机关会逐步改变过去对越俎代庖的“保姆式”管理,例如现在由税务机关免费提供、强制使用的涉税软件,将来或改为由企业自主选择、自行开发。因此企业应当未雨绸缪、提前研究涉税事项信息系统开发。

(五)有助于固化内部监督

征管法修订有助于将内部监督固化于管理流程中。为鼓励企业开展自我纳税评定、主动纠正差错,草案新增了“对主动纠正税收违法行为或者配合税务机关查处税收违法行为的,可以视情节从轻、减轻、免予行政处罚或者减免征收税收利息”的规定。因此,企业应当积极开展内部监督并将监督措施固化于日常业务流程中,通过主动纠正差错来降低违规成本。

三、内部控制应对税收征管法修订的建议

如前所述,税收征管法修订有助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同时也对企业内部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议企业内部控制做好“三个转变”应对税收征管法修订:

(一)控制范围从单一封闭向多元开放扩展

传统观点认为,内控是关于企业内部事务的管控。然而,如果将内控触觉局限在企业内部,并不足以防范外部因素诱发内部风险的发生(例如电力、自来水等第三方信息不准确会误导税务机关进而增大企业税收风险)。因此,企业应当将控制范围延伸至多元的外部因素和开放的周边环境,才能真正实现内控目标。

(二)权责观念从消极对待向主动承担更新

自古以来,中国老百姓对于税收往往停留在“苛捐杂税”的印象,基本上都是被动、消极地对待和忍受,几乎没有关于纳税人的权利权益和责任义务的观念可言。此次草案的一大亮点,就是“还权还责于纳税人”。借此契机,企业应当逐步树立正确的权责观念,善于利用权利和争取权益,勇于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为建设“法治中国”作出贡献。

(三)沟通方式从隐瞒猜疑向透明互信转变

不少人认为,税收是无偿强制转移经济资源,因此企业会对税务机关有隐瞒信息、猜疑防备的本能动机。然而,现代税收理论和实务都倡导税企合作,而草案中多处条文也表达了鼓励税企沟通合作的主张(例如降低罚款上限、对主动纠正宽免处罚等)。正如全球管理会计原则中战略性税收管理的观点,企业应当定期与税务当局组织有建设性的沟通,与税务当局保持有建设性、透明和互信的关系,及时提供所有相关信息,并迅速解决争议,才能实现企业经营目标。

参考文献:

[1]宋功德.我国公共行政模式之变――从单向管理转向合作行政[n].人民日报,2009-6-24(15).

企业信用风险管理案例篇9

关键词:商品市场;信用缺失;企业信用制度体系

中图分类号:F713.5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8)011-0128-02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传统的采邑经济受到市场经济的冲击而逐渐被破坏,代之以以社会化大生产为特征的市场经济,各种产品和包括人力资源在内的生产要素的流动领域大大扩大了。人员流动范围的扩大和流动更加频繁,使得原有的身份信用不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不断地出现反映信用缺失问题的现象,事实上,中国经济的各个领域以及各个市场主体和公共部门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信用问题,这些问题成为中国经济保持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桎梏。

本文主要分析我国商品市场中的信用缺失问题。

一、我国商品市场中信用缺失问题的主要表现

商业信用是信用制度的基本内容之一,我国目前的信用缺失首先表现在商业信用领域,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下面两个方面:

1.大量存在经济活动主体之间相互拖欠货款,贷款方拖欠银行的贷款,经济活动主体偷、逃、骗税的现象

中国企联于2005年7月至2006年7月通过问卷、企业座谈、实地调研等方式对513家企业的诚信建设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针对调查研究的情况,提出了推动我国企业诚信建设的政策建议。调查显示,企业受到多种失信行为的困扰,主要包括拖欠款、违约、侵权、虚假信息、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等。我国企业市场交易手段落后,由于信用条件不完善,造成企业信用交易手段受到限制,财务成本高。20世纪90年代我国商业票据结算量约相当于企业存款余额的11倍,而美国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已经是3300倍。此外,发达国家企业间的逾期应收账款发生额约占贸易总额的0.25%~0.5%,而我国高达5%以上。近年来,我国由于企业失信行为引发的社会问题呈现多发趋势,发生数量大幅增加,影响较大有:欧典地板虚假宣传案、齐齐哈尔第二制药厂制假案、安徽华源制药厂产品质量案等。

2.经营中弄虚作假行为猖獗,主要表现在:不法厂商制售假冒伪劣产品、质量欺诈、商标侵权、专利侵权以及合同欺诈等

据中国消费者协会调查,1998年全国有68.45%的消费者受到过商业欺诈行为的侵害。概括起来,我国商业企业对消费者的欺诈行为主要表现为商业质量欺骗、价格欺骗、服务方面的欺骗、商场在促销活动中的欺骗、经营方式的欺骗及企业形象和商场实力的不真实宣传等方面。据统计,2003年前11个月,全系统共查处提供虚假文件骗取登记、虚假出资、虚报出资、抽逃出资的企业2.3万家,吊销违法企业营业执照15.3万家。查处无照经营业额211万户次,取缔无照经营47万户,查处各类食品违法案件1.03万件,制假售假案件24.24万件、商业欺诈案件5159件。受理消费者申诉70.66万件,查处侵害消费者权益案件15.45万件,广告违法案件6.88万件,商标侵权案件2.87万件,合同违法案件1.74万件,其中合同欺诈案件3173件。

二、我国商品市场上信用缺失的原因

我国商品市场上信用缺失的主要原因可以从技术层面和制度层面两个层面来展开分析。技术层面的原因主要有信用风险管理意识淡薄、信用风险管理技术落后以及信用风险管理人才匮乏等,制度层面的主要原因在于我国尚未建立起与市场经济的契约化交易相适应的信用制度。

(一)技术层面的原因

1.信用风险管理意识淡薄

我国企业对商业信用的认识不完善,存在短期行为。很多企业为了提高销售额和扩大产品市场份额就盲目地赊销产品,加上信息获取困难等外在客观原因,对客户的信用情况缺乏足够了解,因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商业信用风险比比皆是。当前,绝大部分企业尚未建立授信管理制度,有的建立了授信管理制度但不完善,有的建立了完善的授信管理制度却没有得到切实的执行,以至有的企业第一批发出的商品货款还没有收回,就发出第二、第三批商品,而且涉及金额巨大。这种不重视控制信用风险的做法对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十分不利,是一种非常短视的行为。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本质是信用经济”这一观点的深入人心,企业信用管理也在社会上引起了关注。一些企业开始有意识地进行信用管理,但对于那些规模较小的公司来说,信用管理仍然没有受到充分的重视。即使是在那些大型企业,专门设有信用管理机构、由专业的信用管理人员负责信用管理的情况也是凤毛麟角。信用管理意识淡薄的直接后果就是信用风险无法得到有效控制,使风险在企业中累积。

2.信用风险管理技术落后

授信企业普遍缺乏专业化的信用风险管理技术。一些企业为了扩大销售增加利润,盲目地采用赊销形式,售后又不重视应收账款的监督和管理,结果导致了较多的呆账。据相关调查分析,在大量的坏账中,属于外部环境、政策性原因和“三角债”之类问题的,所占的比例并不高,大约只有16%左右;而属于经营性、内部管理造成的,则占到80%以上。

对客户的信息管理是信用风险管理的关键。当前,国内企业缺乏客户资信资料管理技术,还不具备自主建设客户信用信息数据库的能力,对往来的客户无法及时记录各种交易信息以及形成的内部评价,更没有条件对客户的经营状况及财务状况等进行时时跟踪及风险预警。另外,企业信用管理的核心是对客户进行信用分析和信用等级评定,通过对客户所有相关财务及非财务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得出客户的偿债能力评估。这项工作需要运用专门的信用分析模型来完成,但目前我国的企业中能将信用风险模型引入企业信用管理的非常少见。

3.信用风险管理人才匮乏

信用管理是一门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管理知识,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对信用管理人员,尤其是信用管理部门经理的要求非常高。信用管理人员要掌握信息、财务、管理、法律、统计、营销、公关等多方面的综合知识,同时实践能力和工作经历也必须出色,才能胜任信用管理工作。但当前,国内很多企业对信用管理工作的认识还只停留在“信用管理就是收收账”的层面上,所以,企业内部信用管理工作并未受到重视,只是交给一些不具备专业知识的业务人员去操作,缺乏科学、严格的标准。

另外,造成我国商品市场上信用缺失的原因还有我国地方保护主义盛行和事实上存在的市场分割。

(二)制度原因

商品市场是我国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场经济是契约经济,如果没有建立起与市场经济中契约化交易相适应的信用制度,那么商品市场中容易出现信用缺失问题。我国的经济形式,在改革开放以前是采邑经济,改革开放以后逐步向市场经济转变。

社会信用的维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比在采邑经济条件下重要得多。因为在自给自足的采邑经济下,交易的重要性还未能得到充分体现,即使社会信用体系遭到破坏,交易无法顺畅进行,经济也不会受到致命性影响;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分工的细化和专业化生产已经达到了很深程度,以至于任何一个微观个体都无法在不与其他个体交易的情况下继续维持其生产经营。而社会信用的维持显然是交易得以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我们无法想象在缺乏社会信用,交易没有任何保障的条件下还会有众多的交易者愿意进行交易。于是,社会信用体系的维持就成为市场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与契约化交易相适应,信用的维持也主要体现在对契约的遵守和履行上。与采邑经济下的情况不同的是,信用的维持主要不是通过对违约者进行舆论的谴责以及由此造成的实际社会活动的全面隔离来实现,而是诉诸法律及相应的市场规范,而我国恰恰并没有建立起维持信用的制度体系以及相应的市场规范。

三、政策建议

我国商品市场中的信用缺失问题表现复杂,而且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单从某个方面着手很难解决问题,应该建立起一个比较完整的中国企业信用制度。企业的信用等级涉及:(1)静态指标,反映企业当前实力,如企业规模、企业资产质量、企业产品质量、企业财务状况;(2)动态指标,反映企业发展能力,如企业技术水平、管理水平、经营能力、员工素质、所在行业前景等;(3)履行承诺的意愿;(4)社会对企业信用的认可程度,等等。相对于个人信用,企业信用具有非人格化、积累性和稳定性等特点。企业是具有独立权力能力和行为能力的法人实体,其信用虽然与员工行为有关,但作为一个整体,其信用主要通过企业整体形象为社会所感知,而不与具体的个人相联系,即具有非人格化的特点。企业信用被社会认知的过程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社会成员与企业在一个长期、反复的互动过程中,形成对企业的共识,建立信任关系。按照现代企业理论,经营者与其也是一种雇佣关系,企业可以通过更换经营者来改变由于个人失信给企业带来的影响,因而企业信用对个人的依赖较小,有较强的稳定性。

企业信用制度涉及:(1)企业信用管理体系相关的法律、规章的建立和执行,包括信用信息采集、使用的法律规范和违规行为的惩罚机制的建立和完善;(2)征信(信用调查)资料的开放和征信企业合法地市场化运作;(3)政府或民间机构对信用交易和征信企业的管理,等等。中国企业信用制度组成框架包括:征信条例、征信企业管理条例、企业征信管理办法、企业信用评估办法、企业信用数据管理条例、企业信用查询条例、信用中介机构条例、企业债务催收办法、信用结账条例、信用监管条例和信用争议解决条例。

参考文献:

[1]企业诚信建设课题组.我国企业诚信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建议[J].中国建材资讯,2007.

[2]徐瑞娥.加快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观点综述[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网,2004-10-31.

[3]卢现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6.

[4]诺思.制度变迁理论纲要[G]//经济学与中国经济改革.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5]程选民.产权、信用与现代市场经济[J].财经科学,2000,(2).

[6]张亦春,等.中国社会信用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

企业信用风险管理案例篇10

1.美国风险投资的资本来源主要包括金融机构(商业银行、保险公司)、非金融类企业、个人机构(养老金、捐赠金、富有个人)等。其中个人机构资金是美国风险投资最主要的资金来源渠道,2002-2011年间个人机构的资金来源占比始终在84%以上且呈现出波动上升趋势,2008-2011年间基本稳定在92%以上,而包括金融机构、非金融类企业和其它在内的资金来源合计占比则始终在15%以下。2.中美风险资本来源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美国风险投资的资本来源总额远大于中国,2011年美国资本来源总额再创新高,达到了200363百万美元,而中国的资本来源总额却出现了轻微的下滑,总额仅为1187.72亿元。(2)美国风险投资的资本来源主要依靠个人机构(包括养老金、捐赠金,富有家庭和个人等),而中国风险资本来源主要依靠政府和非金融类企业。

二、投资规模和投资分布的比较

(一)投资规模的对比分析通过对2001-2010年中美风险投资总额的分析和对比不难发现:1.中美风险投资总额的绝对差距仍然很大。美国风险投资总额在2001年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37626百万美元)之后受股市泡沫破灭的影响,经历了锐减(2002-2003)——回升(2004-2007)——下降(2008-2010)的变动过程。尽管如此,美国2010年的风险投资总额仍有21823百万美元,而2010年中国的投资总额仅有5387百万美元,美中风险投资总额的绝对差距达到了16436百万美元。2.中美风险投资总额的相对差距在逐年缩小。美国风险投资总额与中国风险投资总额的相对比值在2001年和2002年时曾高达72.63和49.61,到2009年和2010年下降到6.76和4.05。由此反映出伴随着中国风险投资环境的逐步改善,中国风险投资规模在逐年稳定增长,从2001年的518百万美元增长到了2010年的5387百万美元,其增长速度相对于美国要快一些。(二)投资行业的对比分析通过对2011年中美风险投资行业分布的分析和对比可以发现:1.中国本土风险投资的行业主要集中于it、工业/能源、传统制造业、消费者产品与服务业。从投资案例数量来分析,四大行业在总投资案例数中的占比分别是28.90%、23.48%、16.81%和7.73%,合计占比达到77.02%;从投资金额来分析,上述四大行业投资金额在总投资额中的占比分别是44.78%、17.21%、14.67%和8.52%,合计占比达到了85.18%。即无论是从投资案例数还是从投资金额大小来分析,中国风险投资集中的前四大行业都依次是it、工业能源、传统制造业、消费者产品与服务业。2.美国风险投资的行业分布主要集中于软件、生物技术、媒体娱乐、工业/能源。从投资案例数量来分析,风险投资集中的前三大行业依次是软件、生物技术和媒体娱乐,三大行业在总投资案例数中的占比依次是27.33%、12.14%和11.98%,合计占比达到51.45.%;从投资金额来分析,风险投资集中的前三大行业依次是软件、生物技术和工业/能源,三大行业在总投资额中的占比依次是23.64%、16.64%和12.38%,合计占比达到了52.66.%。即无论是从投资案例数还是从投资金额大小来分析,软件、生物技术都是美国风险投资集中的前两大行业。3.中美风险投资的行业分布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美国风险投资行业的总案例数远大于中国。2011年美国风险投资的行业案例数达到了3673个,而中国本土风险投资的行业案例数仅有1618个,美国是中国的2.27倍。(2)美国风险投资的行业主要集中于软件、生物技术、媒体娱乐、工业/能源等产业,而中国的风险投资则主要集中于it、工业/能源、传统制造业、消费者产品与服务业等产业。相对于美国,中国传统行业的风险投资占比相对较高。(三)投资阶段的对比分析通过对2011年中美风险投资的阶段分布的分析和对比可以发现:1.2011年国内外风险投资机构共投资了1485个中国内地项目,大多数投资项目集中于投资阶段的早期、扩张期与后期,三个阶段投资项目数量占比依次为42.15%、26.26%和22.01%,投资金额占比依次为16.07%、21.29%和59.53%。其中早期项目投资数量占比42.15%,但是投资金额占比只有16.07%,而后期项目投资数量占比为22.01%,但投资金额占比却高达59.53%,说明多数投资资金都集中于后期。2.2011年美国风险投资机构共投资了3673个项目,其中大多数投资项目集中于投资阶段的早期、扩张期与后期,三个阶段投资项目数量占比依次为38.50.%、27.29%和23.52%,投资金额占比依次为29.22%、34.18%和33.40%。上述数据表明,美国风险投资资本在早期、扩张期和后期三个阶段的分配较为均匀。3.中美风险投资的阶段分布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美国风险投资各阶段的投资项目总数远大于中国。2011年美国风险投资的案例总数达到了3673个,而中国本土风险投资的案例总数仅有1485个,美国是中国的2.53倍。(2)美国风险资本的投资阶段分布较为均匀,几乎平均分配在早期、扩张期与后期,没有出现某个阶段资金过于拥挤或过于空缺的情况。而我国风险资本投资的阶段较为集中,主要分布在扩张期与后期,后端投资过于拥挤,而前端市场在一定程度上则缺乏资金来源。

三、后续管理是风险投资与传统投资方式的一个最大区别,后续管理的核心则是风险投资公司与风险企业之间的关系管理。

中美两国在政策法规、资本市场、信用中介、人才文化等宏观环境方面的差异,使得中美风险投资的后续管理机制存在着显著差异。1.对风险投资理念认识上存在差异。美国风险投资公司与风险企业对风险投资理念有着充分一致的认识,从合作之初两者之间就建立起了互动性、建设性的关系,风险企业希望风险投资公司参与企业管理,风险投资公司也具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和能力为企业提供多样化的增值服务,帮助提升企业价值。而我国风险投资公司与风险企业对风险投资理念尚未达成一致共识,两者之间并未真正结成伙伴关系。一方面,风险企业希望风险投资公司介入的主要原因是为了寻求资金支持,仅将其作为资金提供者,从合作之初就存有“你赢我输”的观念,缺乏真正的合作意识和态度,甚至惧怕风险投资公司介入管理。另一方面,我国风险投资公司普遍缺乏参与风险企业管理的必要人才和能力,加之大多采用公司制组织形式,难以对风险投资家形成有效的激励与约束,由此使得风险投资公司也缺乏介入风险企业管理的内在动力。2.采用的监管机制与手段存在差异。通过有效监管最小化风险投资公司所面临的风险是后续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在美国风险投资实践中,风险投资公司往往通过在契约中设计可转换证券、分段投资、控制权的动态配置、保护性条款、股票期权等契约条款来进行有效的监管和风险控制。一项关于美国14家风险投资公司在118个投资组合公司中200例投资的实证研究结果发现:200例中189例的融资采用了可转换优先股这种投资工具。样本数据还表明控制权的转移表现为投票权随着公司运作的状态而转移,风司在风险较大的早期融资时控制了66%的投票权,而在风险较小的后期融资时则控制了49%的投票权。契约中可转换优先股、分段投资的采用和控制权动态配置的设计,均对风险企业家形成了有效的激励与约束。而我国风险投资公司在向风险企业注资中虽然大多数也选择了分段投资,但是对于投资阶段的选择与确定仍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同时还有高达34%的风险投资公司采用传统的一次性注资形式,在金融工具的选择上绝大多数选择的是普通股,由此不能对风险企业家起到有效的激励约束。3.增值服务的内容和方式存在差异。为风险企业提供增值服务提升企业价值是后续管理的另一个重要内容。美国学者mac.millan的研究指出:美国风险投资公司的决策者要花费60%甚至更多的时间深入风险企业现场获得第一手资料来进行投资后的管理活动,通过制定财务战略、发展战略和运营规划、招聘高级管理人员和加强管理沟通等多样化活动,为其投资的企业价值增值做出贡献。而我国的风险投资公司在与风险企业建立关系后,主要是通过出任企业董事和定期检查企业财务报表等方式获得企业信息和参与企业管理,派人介入风险企业管理的仅占37%,为风险企业提供辅助服务的少之又少。一项针对我国后续管理情况的统计调查显示,创业企业经理认为公司面临的最大风险是市场竞争、管理经验的缺乏以及技术进步对现有产品的压力,他们希望风险投资公司在增强合作与交流、改善指导方法、深入了解公司产品等方面能做出改进。由此反映出我国风险投资公司的增值服务内容和方式确有待进一步完善。

四、主要结论与经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