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小学语文教育质量提升措施十篇小学语文教育质量提升措施十篇

小学语文教育质量提升措施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03:53

小学语文教育质量提升措施篇1

【关键词】素质教育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前言

语言是一门最重要的基础性课程,其关系到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小学语文则是在语文教学体系中承担着基础的地位。在我国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对于广大的小学语文教师而言,更需要注重在语文教学中推行素质教育,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本文即在此背景下,以基于素质教育实施的小学语文教育研究为题,分三部分展开论述,以下为详细内容。

一、素质教育的内容

素质教育是一种教育模式或是教育理念,其强调的是在学生教育中多方面的、全方位的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文化素质以及道德素质等综合素质,并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掌握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生活能力。我国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目的,在于改变目前我国应试教育的现状,提升国民素质[1]。将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进行对比,其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不同:其一,应试教育的目标为提升学生成绩,而素质教育在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其二,应试教育的重点为部分成绩优异的学生,而素质教育则是全体学生一致。其三,应试教育的教学方法多为“灌输式”,而素质教育的教学方式多为情景式、引导式等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二、小学语文实施素质教育的价值

在个体的素质组成中,语文素质是最基础的素质之一,其作为一门基础性科学,接受良好的语文教学可帮助学生陶冶情操、拓宽视野,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换言之,即学生的综合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语文素质,语文教育中的素质教育实施情况,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因此,对于小学语文教师而言,更需要从学生的启蒙阶段开始,在语文教学的实施中充分贯彻素质教育的理念,在传授语文知识的同时,也注重对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素质培养,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三、基于素质教育实施的小学语文教育措施

(一)注重培养文化素质

文化知识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内容,而文化素质也是学生综合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素质教育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的实施首先便应该重视对文化素质的培养,其核心便在于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晨读》一课文为例,讲述了三个孩子充分利用早晨的时间,大声朗读文章的故事,其核心价值为教导学生珍惜宝贵的时间,努力自主学习知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将课文背后所传递思想作为教学的重点,而不应该将课文的阅读,生字的记忆作为重点,让学生学习课文所传递的文化信仰。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

心理素质作为个体综合素质中十分重要的部分,也是从小潜移默化中养成的一种素质,在小学语文课程中也有很多的课程涉及到了心理素质的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将这些作为重点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如《爱迪生》一课文中,除了让学生记忆大量的生字之外,还要将爱迪生坚持不懈的精神和敢于面对挫折的心态传递给学生,培养学生敢于面对挫折的心理素质。此外在《地震中的父子》中所传递的父子情深,面对地震而临危不惧的心理承受能力,则是可以作为重点教学的部分,不断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

在小学期间道德素质培养部分,思想品德和语文是最为重要的两个学科,而道德素质对于个体的综合素质而言,在一定程度上要高于文化素质,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道德素质的培养应该作为重点。例如《中华贤士》、《海豚救人》《狼牙山五壮士》等课程其包含了文化认同、保护动物以及爱国情怀等高贵的道德素质,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除了需要就课文、生字进行教学之外,更应该就其背后所传递的重要思想作为重点,培养学生在知、情、形三个方面的德道素质,引导学生付诸实践。

小学语文教育质量提升措施篇2

1.乡镇中学英语教学现状分析

1.1学生自身的学习兴趣的丧失

初中阶段,学生不是第一次接触英语,但是初中阶段英语的学习难度却提升了很多,且教学的重点与小学阶段也完全不同。部分学生可能在小学阶段对英语学习充满了信心,同时也有很高的兴趣,但是在进入初中以后,伴随着学习知识量的增加以及学习难度的增加,很多人逐渐失去了对于英语的学习兴趣,部分学生会出现厌学、弃学、自暴自弃的现象。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对于各个学科的学习都是一样,倘若学生失去了对于英语的学习兴趣,那么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自然也就降低了,进而导致学生的学习成绩不是很理想。

1.2教师教学方法不佳

传统的教学环境下,课堂教学方法比较单一,教师大都采用板书教学法进行教学,初中阶段,受年龄特点以及心理特点的影响,学生大都是比较活跃的一种状态,教师的这种单调而又枯燥的教学方法会大大影响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学习兴趣,导致课堂教学氛围比较沉闷,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及学习质量。由此可见,传统的教学环境下,针对乡镇中学英语教学确实存在很多的问题。

2.改善乡镇中学英语教学的方法以及措施

常言道:“有问题存在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寻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对策”,针对中学英语教学,也是一样,虽然目前乡镇中学英语教学存在一定的问题,但相信在与之对应的一系列的教学措施的帮助下,这些问题一定可以迎刃而解。接下来,本文将从如下两个方面入手探讨改善乡镇中学英语教学现状的方法以及措施。

2.1提升学生对于英语的学习兴趣

对于教育而言,若想实现质的改变,提升学习兴趣永远是第一位的,针对英语的学习也是一样。而若想提升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可以采用如下几种解决措施:(1)借助于多媒体技术,播放大量的与欧美国家有关的景色的图片或者是一其他的有趣的图片来吸引学生的眼球,让他们感受到国外的世界的精彩和魅力,进而提升学生的好奇心,在好奇心的驱动下,他们就会产生学习动机,就会有想要主动去学习的想法以及动力;(2)组织中外交流活动。对于一些经济条件允许的学校来说,可以组织中外交流活动,通过与外国小朋友接触,借助于友情的力量和对于沟通的渴望激发他们对于英语的学习兴趣,进而提升学习的自主性。

2.2改变教师的教学方法

若想实现学生英语学习的自主性的提升,除了要从学生角度入手,提升学生对于英语的学习兴趣以外,还要从教师角度入手,实现教师的教学方法的转变,利用多样性的教学方法改善课堂的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对于英语的学习兴趣以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的提升。例如,教师可以采用信息技术教学与课堂教学有效结合的方式。一方面借助于信息技术中的ppt课件可以代替传统的板书教学,进而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另一方面,也可以借助于信息技g中的集图片、视频、文字于一体的功能实现图文并茂的课堂教学效果,进而调节课堂教学氛围,实现学习的自主性的提升。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采用探究式教学法、情景设置教学法、竞赛法等多种方式实现课堂教学方法的丰富,进而提升初中英语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目前,乡镇中学英语教学确实存在很多的问题,无论是学生的学习兴趣方面,还是在教师的教学方法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希望在本文相关的一系列的教学建议以及教学措施的帮助下,这些教学问题都可以得到改善以及缓解,进而为乡镇中学英语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李琛.新课程标准下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问题与对策研究[D].赣南师范学院,2010.

[2]党艳霞.中学英语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3.

小学语文教育质量提升措施篇3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及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教育管理,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发展素质教育,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问题分析及整改措施

(一)学生语文学业表现的城乡差异较大。四年级城市学校学生语文学业表现达到中等及以上水平的比例高于农村学校24.8个百分点。

原因分析:一是全学区教师年龄结构不合理,全学区共有11所学校,有几个村小老龄化严重,教学资源分散,使我学区教育教学质量难以提高,形成了城乡校际间学生语文学业表现的差异。二是缺乏专业老师的配备,加上乡村学校学生的家庭文化资源、教育资源及信息技术资源比城镇学校学生少,在家庭资源上的劣势造成学业的落后。三是乡村学生视野和知识面狭窄,对语言的敏感度偏弱,思维欠缜密,遇到具体问题时,难以用语言做出准确的表达和描述。四是部分家长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远低于城镇家长,对教育投入相对有限。

整改措施:

1.配合县教育局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建立“教研联盟”,营造良好教研氛围,提升小规模学校教学质量,缩小区域之间、城乡之间、校际之间的差距。

2.优化教师资源配置、科学合理分配教育资源,大力培养骨干教师、全科教师,使教师资源和教育资源作用最大化。积极争取跟岗实习特岗教师,开展“青蓝”结对工程,缓解我学区师资缺乏、教师学科结构、年龄结构不合理的状况。

3.加强教研工作,使教研工作经常化、制度化,利用国培、省培计划全面提升乡村教师业务水平。

4.加强全学区的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信息化2.0项目,加强学区各校信息化建设,补齐乡村教育的家庭资源短板。通过智慧教室建设、专递课堂等,充分利用在线课程资源,大力推广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弥补学校的信息技术资源不足。

5.开展研学游活动。充分利用县青少年活动中心等资源,组织开展乡村学校学生研学旅行及各种教育实践活动,让他们增长见识,拓宽视野,在实践中大胆表现,锻炼自我,不断提升语文素养。

6.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让阅读成为学生语文成绩质量提升的助推器。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作文征文活动,提升语文作文水平。

完成时限:2021年年底前完成。

预期成效:学生语文学业总体表现保持良好,四年级学生达到中等及以上水平的比例分别达到全省平均水平,县域内城乡差异不断缩小。

(二)农村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学业表现的差异较大。四年级农村留守儿童语文学业表现达到中等及以上水平的比例低于农村非留守儿童13.0个百分点,音乐、美术成绩分别低于非留守儿童52分、38分。

原因分析:近年来,大批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务工,留守儿童不断增加,其监护人多为老人,个人文化程度低,根本无法辅导、督促孩子学业,更没有音乐、艺术素养。另外,盐锅峡学区艺术学科专任教师比例不高,60%以上艺术课由文化课教师兼任,专业化教学能力不强。

整改措施:

1.建立健全教师专业发展培养机制。通过音体美教师学区内走教,解决各学校艺术课教师不足的问题。通过项目培训,加强对音体美兼职任教师的教学能力培训,督促教师进一步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从加强备课、教学过程、辅导、教学评价4个方面提高教学质量。

2.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通过“师生结对”“生生手拉手”等方式,从学科教学、学业辅导、文化生活等方面全方位关注关爱留守儿童,增强人文关怀,帮助他们树立学习信心,帮助他们提高学业成绩和艺术素养,从而健康成长。

3.积极搭建发展平台。通过定期举行主题班会、国旗下的演讲,举办书画展、演讲比赛、文艺演出等各种活动,鼓励随迁子女大胆参与,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挖掘自身艺术才能,充分展示自我,点燃艺术学习火花,增强发展一技之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推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依托省级优质课程资源、优质教学资源库,接收优质数字教学资源。

完成时限:2021年年底前完成。

预期成效:县域内农村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学业表现的差异不断缩小。

(三)部分样本县县域内学生艺术表现校间差异较大。

原因分析:一是学校对艺术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有的学校艺术课课时不足,甚至个别学校不能开齐艺术课,有的学校只重视文化课教学,忽视学生艺术素养的培养;二是学校艺术课专业教师和配套教学设施设备配备不均衡,缺乏开展艺术教育必要的条件;三是城乡学校学生基础艺术素养不均衡,农村学校普遍较弱;四是城乡学校学生家长对艺术教育重视程度的不同,导致教育投入悬殊较大,造成学生艺术表现校间差异较大。

整改措施:

小学语文教育质量提升措施篇4

关键词:农村中学;中学英语;口语能力

在农村中学教学过程中英语一直是重点也是难点,农村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遇到很多城市学生没有遇到过的困难,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应该有自己的应对措施。在英语学习中口语能力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这对本就薄弱的农村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首先对农村中学口语教学的必要性进行了研究。

一、农村口语教学的必要性

1.农村教育发展的需要

农村教育是中国教育的基础,我国农村一直是教育的薄弱地区,在农村教育中英语教育又是其中的弱势项目。在农村教育过程中,中学作为农村教育的重要环节以及教育终点在英语教学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进行农村中学英语口语教学,可以有效地提升农村教育的质量,并且在此过程中也可以提升农村学校的教育发展性,使农村教育更具有社会性,毕竟未来的社会是相互交流的社会,懂得一门外语是必要的,在此基础上还可以提升农村人口的整体素质,便于知识的传播,对于提升农村地区人们的素质有很大的作用。

2.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

农村中学的学生未来大致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升学到更高级的学校进行学习,另一部分分散到各行业劳动当中。对于第一部分学生来说,学好英语口语对他们未来的发展是很必要的,通过口语的学习能够有效地扎实他们未来发展的基础,为他们未来在学业上的发展减轻困难并提供引导,更重要的是在此基础上可以缩小与城市学生的差距,为他们平衡教学提供帮助。对于第二部分学生来说,他们很多要成为产业工人,在现在的工业组织中大量使用机器,而机器很多都是采用外国技术制造的,在一些大的公司需要与外国技术人员进行交流才可以完成设备的运行,这就要求基础操作人员具备必要的口语能力,所以在此过程中也需要农村中学进行英语口语教学。

3.农村教育质量的需要

现在农村教育质量在一定程度上不能说是满意的,尤其是英语教育,在此过程中英语口语教学更是拉低农村教育质量的重要关节点。进行农村中学学生口语能力的培养可以有效地提升农村教育质量。对农村英语教育进行有效的补充,使原本作为农村中学教育短板的英语教育成为农村教育质量提升的关键点,通过这样的措施提升农村教育质量。

二、农村中口语教学能力培养中遇到的困难

1.师资力量匮乏

在农村教育过程中师资力量一直是基础性问题。一方面,优秀教师不愿意到农村去,教师普遍认为去农村意味着自己的教学能力不被重视,自己被“下放”,而且到农村去对于优秀英语教师来说他们会失去很大一部分额外的收入;另一方面,农村中优秀的英语教师也希望到城市中,改善自己的生活质量,为自己以及家人提供更好的工作生活环境,毕竟农村的环境相较于城市有较大的差距。在这样的“推力”与“拉力”下,有些教师出走,何况农村中优秀教师本就不多。农村师资力量不足就成为英语口语培养的基础性问题。

2.缺乏必要的语言环境

农村中学中很大程度上缺乏必要的语言环境。在农村很多情况下普通话都只是教学语言,更不必说英语口语,很多口语教学只能放到课堂上,通过课堂的有限时间进行相应的语言环境的建设。在这样的情况下,显然无法实现必要语言环境的建设,没有语言环境进行口语教学无异于缘木求鱼,在很长时间内造成学生虽然做出了努力但是成绩很不明显。

3.现有考试制度的阻碍作用

在现有考试制度中,主要进行听力与笔,对于口语缺乏相应的考试方式,在现在以考试为重点的教育制度下,对于一门不进行考试的科目,教师的教学热情与学生的学习热情都会受到大的打击,同时在现有的考试制度下学生也缺乏学习英语能力的必要,由此造成教师与学生对英语口语双向选择的忽略,造成英语口语能力培养停滞不前。

三、农村中学提升口语能力的有效性措施研究

1.提升师资力量

提升英语口语能力培养,首先就是要有好的老师,要提升师资力量。一方面,农村中学对优秀教师提供补贴,为他们提供起码是不低于城市的生活与工作环境。另一方面,也要发挥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建立共产党员突击队,通过党的教师教育发挥党员教师的骨干作用,使他们扎根基层,磨炼党性的同时提升农村的师资力量。

2.建设短时语言环境

在英语教学与培养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农村实际进行相应的教学工作。在此过程中教师要重视短时语言环境的建设,在此过程中提高口语课堂的利用效率,让口语课堂成为培养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重要窗口,一定要培养学生开口说话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在班级内部进行必要的口语考核,并制定相应的奖励规则,对现有的考试制度进行必要的修正,提升学生学习英语口语的意愿与能力。

本文通过对英语口语在农村中中学教学的必要性以及农村教学面临的困难的论述,认为通过提升师资力量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动学生建立必要的短时英语语言环境并由此建立那个必要的口语考核,可以提升农村英语教学口语能力,提升农村中学英语教学水平。

小学语文教育质量提升措施篇5

长山峪中心校第八届教代会,在各位领导的关心支持下,经过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今天隆重开幕了。现在,我受大会主席团的委托向大会作学校工作报告,请各位代表予审议,并请列席代表和在百忙之中专程出席会议的各位领导提出宝贵意见。

2010年,在教体局和镇党委、镇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全镇广大教师的奋力拼搏下,我们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学校全面工作,紧紧围绕县教体局的工作目标,继续坚持“以人为本,依法治校、质量立校、教研兴校、发展学生,成就教师,辉煌学校”的办学理念;坚持“以工作业绩为目标导向,以竞争促提高,以集体明荣辱;立足科学规范管理,突出教育教学中心,强力打造品牌学校”的治校方略;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扎实推行新课程改革,坚持教学中心地位、质量核心地位不动摇,深化“三项素质提升工程”建设,积极推进幼教、普教、成职教均衡、协调、持续、健康发展。大力弘扬吃苦耐劳,甘于奉献,奋发向上,争先创优,遵规守纪,团结合作的长山峪精神文化,创建和谐校园,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努力实现了我中心校教育的又好又快发展。中心校被市教育局、人事局评为承德市教育系统先进集体;中学被县政府评为教育教学实绩突出优胜单位。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扎实开展了活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作风建设年”活动。

按照上级关于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安排部署,我们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活动领导小组,制定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方案,确定了“提升素质,创新机制,打造品牌学校”的科学发展观活动主题,明确了活动开展的目标要求,方法步骤,即党员干部受教育——促进教职工的道德水平有新提高,科学发展上水平——推动教育教学方法有新改进,人民群众得实惠——力争教育教学质量有新提升。在“三访六问”活动中,征求到意见、建议56条;组织召开了民主生活会,大家开展了批评与自我批评,达到了相互帮助,共同进步,促进工作的目的。在充分征求广大教师意见的基础上,班子成员先后召开3次会议,修订完善了《教师评奖评优方案》、《教师职称评聘实施方案》、《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考核细则》等6项制度。培树了爱岗敬业标兵赵维树,孝老爱亲模范李桂芬,校本教研标兵马瑞雪等14位各层次的先进典型。搞好党建工作,加强党性教育,抓好后备干部、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培养和考察工作,增进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在“作风建设年”活动中,我们着力解决了当前校风、教风、学风、领导作风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解影响我中心校教育教学又好又快发展的制约因素。围绕“树正气、强队伍、严管理,抓质量、促发展”的主题。进一步加强了思想作风建设,通过召开不同层次的座谈会,组织教职工从思想作风、学习作风、和工作作风等方面进行了自我反思,着力解决了教职工思想性、进步性和纪律性不强等问题。

深化“三项素质提升工程”,进一步加强了师德师风建设,着力解决了极少数教师事业心和责任心不强,影响全局性工作的问题。大力倡导了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尊重家长,廉洁从教,为人师表的职业道德风范。大力弘扬遵章守纪,履职尽责,无私奉献,以德立教的清风正气。全体教师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保持了昂扬向上的工作状态和奋发有为的工作精神。修订了“十不准”和“教职工行为规范”,严明了工作纪律,完善了岗位责任,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

进一步加强了工作作风和管理作风建设,着力解决了工作不落实、措施不得力,工作浮浅、不善于管理,推而不动的问题。领导班子成员围绕争创一流管理这一奋斗目标,率先垂范,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通过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完善,不断增强对政策法规的理解能力、对科学发展理论的实践能力和对学校事业发展的引领能力。我们对各层次的人员根据工作职能签订了目标管理责任书;中小学实施了领导包校制度,继续实施了周行事,月总结制度。中层领导结合自己所负责的工作,进行了自我反思。领导班子全体成员分工协作、独挡一面,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逐渐形成了自觉学习,团结创新,勤政务实,廉洁自律的工作作风。在工作上做到大事集体研究,小事相互通气,难事相互支持。摆正了“三个关系”,即处理好对上服务与对下服务的关系,主动服务与被动服务的关系,提高岗位工作效率与增强全局工作效能的关系。全心全意为教育教学、为师生服务服务意识明显增强。

进一步加强了学习作风建设,着力解决了学习无计划性、无现实性等问题。大兴学习之风,全力打造学习型学校和学习型教师。引导教师树立并实践“工作必须学习”,“工作就是学习”的思想,采取集体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的办法,把整体培训与实践应用结合起来。进一步落实学习制度,中心校下发教师政治学习材料8期,加强校本培训,中学就《组织教学——质量提升的保障》《新课程、新理念、新行为》等专题;小学教导处就《教师角色的转变》《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等专题开展了讲座,使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牢牢扎根于每位教师心中,从而增加教学底蕴,更有效地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1》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及“作风建设年”活动的开展,极大地激发了广大教职工工作的积极主动性,全体教师思教乐业,严谨治学,人人讲称职,个个争一流,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曲人民教师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赞歌。李和老师坚持站好最后一班岗;年过半百的王景春、夏显唐、柏青栋等老教师“宝刀不老”。程秀霞、靳宝慧、杨树凤老师放弃在家休养身体的机会到岗上班;青年教师孟宪星、陈静、张桂红工作兢兢业业、不计较个人得失;新教师李阳阳刻苦钻研,代表学校参加县组织的英语优质课评比获一等奖。张庆银校长、郑兆森会计为了学校的工作,没睡过一个安稳觉,没渡过一个完整的双休日。中心校长分别被评为县和市先进校长。王海英、房玉书等10名教师被评为县级优秀教师。

二、以校本教研为先导,突出教学中心地位和质量核心地位。

1.明确方向,向目标管理要质量。5月5日县教学工作会议后,我们召开副主任以上人员参加的校委会,分片召开了教师会,下发了贯彻落实县会议精神的专项通知,分别传达了陈书记对全县2010年度教学工作自总结和2010年全县教学工作任务的部署,汤局长和潘县长的重要讲话;进一步明确了方向,坚持抓教学质量提升的“四个不动摇”。即坚持教学中心地位、质量核心地位不动摇;坚持向教学常规管理要质量不动摇;坚持以校本教研促质量提升不动摇;坚持弘扬长山峪校风、教风、学风,向“三风”要质量的思想不动摇。中小学层层签订了教学目标责任书,找出了影响教学质量提升的主要问题及整改措施。中小学围绕教学质量提升这个中心,确立了“夯实基础,分层施教,防止分化,培优辅差,抓出成效,争创一流“的奋斗目标。

2.以校本研修活动为载体,向校本教研要质量。一是继续开展教学反思活动。两个学期的期初,我们分别组织任课教师结合寒暑假教学成绩,查找了自身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新学期提升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中学从学校、教师、班主任和学生四个层面进行总结、反思。找出阻碍教学质量提升的突出问题,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全体教师在认真设计课堂教学的同时,每次讲完课后,都认真的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通过创新----反思----完善----再反思----再完善----再创新这样循环,使教师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得到较大的提高。二是以校本教研活动为平台,促教师专业化成长。中学组织校级公开课67节,集备课53次。小学以三个教研中心为主阵地,组织开展校本教研活动23次;开展小课题研究9次;课例研究12次;教导处跟踪听课29人次。组织教师参加了省教育学会开展的“走近新课程”教学评优活动和承德市第二届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评选活动。小学还召开了“分层教学”交流研讨会。三是以课题为引领,把课题研究落实到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小学“乐学、善学、会学、活学”市级十五课题顺利通过结题验收。中学《教师语言的随意性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影响》已进入结题阶段。柏青栋老师主持的市级科研课题《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评估反思及有效教学研究》;《滦平县中小学教师专业化成长管理与培训的研究》的子课题——《农村中学生学习积极性对课堂有效教学的影响及对策研究》;小学《培养小学生语文积累能力的探索》市“十一五”教育科研课题正在实践探索研究中。王林华等7篇论文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陈桂芹等19人的论文获市级以上奖励。四是继续发挥校本教研导刊的推动作用。小学编辑出版校本教研导刊《沃土》《脚印》各8期。

3.巩固教学评估成果,向教学常规管理要质量。中小学加强化了教学常规的落实,注重了教学过程和教学环节管理。继续实施“六册”规范化管理,即《教师绩效考核管理手册》,《教师常规管理手册》,《校本教研管理手册》,《一带一管理手册》,《学校周中行事手册》,《领导包校管理手册》。中小学教导处坚持深入教学一线,走近教师,走近学生,走近课堂。校长听课、评课都在80节以上、主任听课、评课都在100节以,每学期参加校本教研活动都超额完成了上级下达的任务。

4.注重骨干教师的培养和青年教师的使用,向“教师素质提升”活动要质量。中小学建立了骨干教师业务档案,为其成长搭建平台。中学要求每个季度被培养教师向培养教师汇报一次工作,还先后两次派出15名教师与河北师大8名顶岗实习生进行交流学习。小学组织特岗教师开展了了英语学科教学评比活动。中心校出台了小学教学能手和骨干教师评选办法,重新任定了8名中心校级教学能手,22名教学骨干教师。教师节对中考成绩突出的17名教师,学习毕业班、中学非毕业班27名教师,60名明星教师进行了表彰奖励。落实以考促学制度,组织中小学教师进行了专业素质考试。

5.以质量监控为抓手,向质量监控体系要质量。中小学教导处加强了以月考为主要形式的质量监控管理力度,采取检查与指导相结合,引导教师集中精力做好教学阶段性教学质量检测工作,激励师生争先创优。中学在学生中开展了“一带一、一带二”为形式的“小老师”活动,通过抓教学质量分析,查找出了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及时采取了补救措施,鞭策了教学质量停滞不前的薄弱班级、薄弱学科的教师,促进了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2]

6.全面加强了毕业班工作,向毕业年级要质量。首先是统一思想,增强责任感。校长高度重视,亲自参加教师分析会。中小学分别制定了工作目标和实现目标的举措。深入各校班开展调查研究5次。中学先后召开了全体教师会、班主任会14次。小学组织全体毕业班教师召开了“提升教学质量”交流研讨会2次。在县教研室组织召开的“全县小学语文毕业班交流研讨会”。我中心校在会上做了经验介绍。其次是加强了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心理疏导工作,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引导学生在学习上开展良性竞争。中学任课教师把握学生动态,及时与班主任沟通;小学召开学生动员会12次。再次,坚持毕业年级与非毕业年级两手抓。中小学明确了抓重点年级(四、五、八年级)、抓重点学科(语文、数学、英语、科学),抓薄弱班级的工作思路。中学针对七年级英语教师年轻化、教学抓不住考点的问题,安排九年级教师帮助七年级英语教师查找教学中的问题。小学针对英语薄弱学科组织教师召开了“英语课堂时效性教学”课例研讨会4次;对薄弱教师进行了跟踪听课指导19人次。

得力的措施,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2010年中考500分以上人数11人,一中公助生67人,学校成绩综合量化全县乡镇中学第二名,其中:综合理科第一名,语文、综合文科、数学第二名。小考及格238人,及格率94.82%,优秀161人,优秀率64.14%;五年级抽考占全县第二名,及格236人,及格率95.94%,优秀159人,优秀率64.63%。

三、进一步推进学校文化建设,促进了学校又好又快发展。

第一、着力打造了学校精神文化。学校精神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核心,是学校的灵魂和生命、是催生教师成长和学生成长的深厚土壤。在中心校的学校精神文化主题下,中学确立了打造“争先创优”精神,东营小学确立了“快乐教育”,中心小学确立了“健康教育”,三道梁小学确立了“养成教育”等学校文化教育主题。中学和中心小学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修订了校训、教风、学风,提炼和展现了学校精神文化。在学校文化建设过程中,我们围绕学校精神文化主题,拓展了学校文化建设的内涵,把学校物质文化,学校活动文化,学校制度文化,学校管理文化有机统一,通过丰富多彩的学校文化活动彰显了学校精神文化,促进学校和学生全面发展。中学、中心小学、安子岭小学的“烈士墓前一堂课”,“五老”报告会,五、四演唱会等主题教育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热爱祖国,珍惜生活的情怀;中小学运动会上,200多名运动员参加了30项比赛,共有14人次打破了中心校运动会纪录。师生乒乓球比赛,活跃学校文化生活,增强师生体质。班级文化环境是学校文化环境的一面镜子。为此,我们从班级文化建设抓起,创设和发挥班级环境的熏陶作用,激励学生超越、完善自我,铸造人格精神。中小学在班级文化的设计上,体现着各自的风格和追求。班风、学风、标志牌、园地、手抄报、文化墙等展示着班级师生的精神风采,洋溢着蓬勃向上的朝气。班牌、班报、展板、园地等积聚班级文化底蕴,充分体现班风学风与人文精神的统一,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此外,我们还注重校训、教风、学风的激励作用,把它们设计成美观的招牌悬挂在醒目的位置,这些物化的精神文化在校园内、师生的心中积淀下来,时刻鼓励广大师生不断上进,力求完美。楼道文化建设主题突出,为师生成长提供了展现才华、张扬个性、实践创新的平台。

第二、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投资280万元,建筑面积2700?的中学宿舍楼主体工程已完工;完成了西沟教学点67?危房改造工程;东营小学和中心小学做防水1000?。中学投资4万多元安装了内部程控电话和监控设备;购置红外线体温测量仪2台;购取暖煤690吨。坚定不移的贯彻“免费教育”政策,没有出现“三乱”现象。坚持勤俭办学的方针,严肃了学校财务收支纪律,规范了支出行为,管好用好每一分钱,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资金的使用效益。

第三、坚持育人为本的理念,扎实开展学生养成教育。进一步树立了“向德育要质量”的理念。做到抓德育就是抓质量、抓习惯就是抓学习。制定并实施《长山峪中心校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实施方案》,明确了重点,细化了要求。以学生养成教育为契机,进一步深化三结合共育工作。中心校组织开展了以治理脏、乱、差为突破口,争创优良校风、教风、学风为重点的校园精神文明月活动;编发《家庭教育辅导材料》7期发行8000份;3所完全小学分别召开了家长会,家长到会率达到95%以上;中心小学开展了“校园文明天天见”活动,69名学生还与县一小开展了“城乡手拉手,快乐一起走”联谊活动。东营小学编印《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材料》2期,592份;举办了“阳光下的微笑”诗歌朗诵会和“赞歌献给党”歌咏比赛。中学和三道梁小学召开了安全和法制教育报告。

第四、提高了学校精细化管理水平。我们继续坚持人本管理和制度管理相结合,依法治校与以德治校相结合的管理策略。坚持以人为本、思想先行,重在激励的管理方法。修订了《长山峪中心校小学管理水平考核细则》,充分发挥学校各种组织的职能作用,将目标管理、常规管理、过程管理、民主管理和全员管理有机结合,要求管理人员做到“五管理”即懂管理、会管理、敢管理、善管理、勤管理,形成了“聚精会神抓管理,凝心聚力抓教学,一心一意谋质量”的良好局面,促进了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中小学通过开展星级班级、进步班级、学习之星、进步之星、管理之星等星级管理活动,营造了班与班、组与组、教师与教师、学生与学生间良好的竞争氛围,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实现“规范管理,整体优化,提升质量”的目标。刘玉同学被市少工委评为“红领巾之星”。中小学有19名同学被评为县级“三好学生”,7名同学被评为“优秀学生干部”,7个班级被评为“先进班集体”。中学开展了“手拉手,献爱心”活动,全校师生为患白血病的王可心同学捐款5000多元。中心校表彰了186名学习之星、18名优秀学生干部、52名好孩子。王林华、赵维树被团县委评为“十佳辅导员”。3

第五、全力做好安全稳定和综治工作。进一步健全学校安全制度和安全应急预案,把校园安全稳定作为常规工作的重中之重,多层次深入开展了防传染病、防火、防汛、防雷电、防食物中毒、防交通意外事故、防意外伤害等安全知识教育,各班两周上一节安全教育课,提高师生安全意识和树立互救能力。继续加强了校园安全联系制度和督促检查制度,实施了校园安全月报告制度,深入开展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活动。面对突如其来的甲流疫情我们高度重视,严格防控,下发甲流等专项通知18个,宣传材料5000余份,召开校点负责人会议5次,组织联查9次。继续落实学校安全稳定目标责任制,层层签订了安全责任书,与2650名家长签订了责任书,购买预防中草药3000份、口罩200个,体温计310个,84消毒液5件;学校、家庭、医院密切配合,协调联动,将疫情控制在最低的限度,确保了教育教学秩序的稳定;代表县接受市安全工作检查受到检查组的好评。

第六、成教工作又有新发展。完善了镇、村两级成人教育培训网络建设,聘任了兼职校长、副校长和教师,明确了各自的职责。有针对性的开展了农民实用技术培训,走访调研专业户20户,农村实用技术培训1622人次,农村实用人才培训120人次,剩余劳动力转移引导培训1168人次,绿色证书培训工作226人,发放技术资料8期;完成了2010年劳动力电子档案的普查任务。

第七、幼儿教育稳中有升。一是抓实校本培训。采取分层次、分内容的方式以“幼儿创造教育观”“室内环境布置”为主题进行专业培训5次。编辑校本教研导刊《幸福手记》4期;开展了利用废旧材料和自然材料创设环境和自制玩教具活动。二是抓好常规工作。各园班认真贯彻《纲要》和《规程》,严格晨检、午检制度和幼儿行为习惯培养;抓好幼儿安全教育工作。三是努力改善班园条件,为三道梁幼儿园、黄木局学前班添置价值4万余元的标准化室外大型玩具。全镇新增保温桶14个,更新幼儿水杯200个,购置和维修部分录音机。四是加强了家园共育工作。各园班学期初有可行的家庭教育活动计划,活动内容贴近家长、形式灵活多样。全镇各班园共召开家长会60余次,发放预防传染病和幼儿安全小知识4000余份。继续做好0—3周岁未入班幼儿家庭教育工作中,编发“幼儿家庭教育辅导材料”8期,下发数千份。

各位表,寒来暑往,冬夏交替。回顾走过的岁月,我们倍感欣慰。过去的一年,我们付出的努力非同寻常,取得的成绩弥足珍贵,这些成绩凝聚了各级领导的正确领导,凝聚了全校教职员工辛勤的劳动和汗水,是全体教职员工爱岗敬业、奋力拼搏、无私奉献的成果。在此,我代表中心校校委会向各位代表表示由衷的敬佩,向在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的全体教职员工表示崇高的敬意!向所有关心支持我们学校事业发展的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

各位代表,成绩来之不易,未来任重道远。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学校发展中还存在不少困惑与问题,主要是:我们办学的优势还要需要转化为特色,成职普幼均衡发展还需要积累后劲;队伍的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办学条件还需改善;学校的常规管理还不能完全适应上级的要求。我们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切实解决这些问题,推动学校各项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回顾过去,历史已经写就,我们深受鼓舞;展望新的一年,任重而道远,我们激情满怀。2010年是“十一五”的最后一年。新的一年我们的指导思想是:进一步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以“办人民满意的学校,做人民满意的教师”为目标。坚定不移地贯彻“以人为本,依法治校、质量立校、教研兴校、发展学生,成就教师,辉煌学校”的办学理念;继续实施“以工作业绩为目标导向,以竞争促提高,以集体明荣辱;立足科学规范管理,突出教育教学中心,强力打造品牌学校”的治校方略;进一步树立学校的发展意识、质量意识、创新意识。坚持成职教、幼教、普教三位一体的办学思想,进一步加强学学校文化建设,改善办学条件,努力形成有自身特色的办学路子,实现学校全面工作的又好又快发展。

各位代表、各位老师:过去的一年,我们齐心协力、并肩作战;在2010年里,让我们都有一份对事业执著的追求,都有一份对学校发展无法丢开的牵挂,心系学校发展,心想教育大业,成为长山峪教育这块乐土上的幸福主人。

小学语文教育质量提升措施篇6

(1)集中力量推进“两基”攻坚,20*年全面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目标。进一步加大薄弱学校的改造力度,努力缩小县(市、区)域内学校之间的差距。做好先期低水平实现“两基”县(市)的巩固提高工作,妥善解决“普九”欠账问题。建立由中央和自治区财政拨款为主的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和公用经费保障机制。以农村义务教育为重点,继续实施中小学危房改造、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边境乡镇学校建设和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继续做好“两免一补”工作,切实解决学龄儿童少年失学、辍学问题。按照中央支持农村学校的建设计划,努力实现使农村中小学具备基本的仪器、图书和体育活动设施;健全农村中小学计算机室和卫星接收系统,筹建乡村学校的远程教育网络。

(2)形成以政府主导,以职业院校为基础,以*和*地区为基地,建设辐射全疆的职业教育公共实习实训基地。实施“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计划”、“县级职教中心建设计划”和“职业教育示范性院校建设计划”。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配合劳动部门实施好“新技师培养带动计划”等五项以培训促进创业计划。继续强化农村“三教”统筹,农科教结合采用“农业科技入户直通车”的形式,开展农牧民科技教育培训。通过全面开展校企合作办学,推进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弹性学习制度,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采取税收优惠政策等措施,鼓励企业为职业院校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岗位,充分利用城市和东部地区优质职业教育资源,实行跨区域的联合招生,走规模化、集团化、连锁化办学的路子。

继续做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青壮年文盲扫除工作,提高农民务农技能,促进科学种田。扩大农民转产转岗就业的能力,整合农村各种教育资源,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充分发挥社区教育骨干示范作用,努力支持社区内居民积极参加社区组织的教育培训活动。

(3)加强对高等学校的分类指导,根据自身特点合理定位,核定学校发展规模。优化高等职业教育、本科、硕士和博士的招生比例结构。继续整合和扩充高等教育资源,进一步落实区部共建协议,实施好新疆大学“211”工程三期建设项目,明确成人教育的定位和发展方向。继续实施好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做好师范院校高年级学生到基层工作试点;启动“农村双语教师培训计划”,做好招生及教学安排。推动成人高等学校的调整、转型。科学制定人才培养目标,优化和调整专业设置,拓展高等教育办学空间,积极推进研究生教育改革,全面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努力建设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大力扶持工程技术类专业建设,继续实施大学科技园建设工程。鼓励师生共同参与课题研究和社会实践,提升高校创新和服务的能力。大力推进“人才强校”战略,实施“高校高层次人才建设工程”,建立名师进课堂制度,引进一批学科带头人、造就一批中青年学术攻坚人才、培养一大批骨干教师。实施好“援疆学科建设计划”、“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和“少数民族骨干人才培养计划”。加强高层次人才的国际、国内学术交流与合作,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

(4)全面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双语”教学工作的决定》和《自治区关于加强少数民族学前“双语”教育的意见》,积极推进少数民族“双语”教学工作向纵深发展。坚持“双语”教学从幼儿抓起,自治区重点扶持边远贫困农牧区学前“双语”教育的发展。积极推行“双语”教学模式,争取在有条件的地、州及县(市)少数民族中小学开始实行“双语”教学。高等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继续加快推进汉语授课的进程。继续落实内地高校支援新疆高校协作计划,继续办好内地新疆高中班和区内初中班。进一步营造民、汉学生相互交流学习的环境,有条件的乡镇大力推进民汉合校、民汉学生混合编班的教学模式。在国家和自治区的支持下,南疆四地州的首府城市参照内地高中班和区内初中班的办学模式,创办地、州少数民族“双语”高中班和初中班。全区少数民族中小学“双语”教学有比较快的发展,学前“双语”教育达到一定普及程度。

小学语文教育质量提升措施篇7

关键词:日本教育;教育振兴基本计划;方向;目标;措施

2013年6月14日,日本了内阁会议通过的第二期《教育振兴基本计划》,这是继2008年第一期计划之后的又一期教育振兴计划,它就今后5年日本教育发展的基本方向、成果目标以及基本措施进行了规划部署。①

一、主要内容

第二期《教育振兴基本计划》指出了当今日本社会面临的问题,如少子化和老龄化带来的社会活力的降低,经济环境和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不同地区和代际之间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差距的扩大,社会连带关系的淡化以及由此而导致的传统文化和规范意识的传承困难等世界性问题……对此,该计划提出构建“自立、协同、创新”的终身学习型知识社会,以应对各种现实问题,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该计划同时指出了日本教育领域存在的问题。例如,学前教育阶段的开销使学生家庭负担过重;义务教育阶段存在着学生学习兴趣不高,道德教育不力,学生体质下降等问题;高中教育阶段在减轻学费负担,适应多样化学习需求,与大学阶段有效衔接等方面有待改善;高等教育阶段则需要在提高教育质量,加强学校管理运营,保障学习机会均等以及提高国际化水平等方面加强改革。此外,终身学习方面的问题包括大学接收成年人入学的比例尚低,社会教育机构的质量需要提高,终身学习成果的评价及其应用有待改善等。

二、基本框架

针对当前的社会形势和教育发展状况,日本第二期《教育振兴基本计划》确立了教育发展与改革的4个基本方向、8个成果目标和30项基本措施,此外还有53个成果指标。在每一个基本方向之下,都有一个或若干个成果目标,每一个成果目标之下又有与之相配套的作为衡量标准的成果指标以及为实现成果目标而要采取的基本措施。

(一)基本方向之一:培养在社会中生存的能力

此基本方向包括4个成果目标,18个成果指标和13项基本措施。

1.成果目标一:切实培养生存能力

配套的成果指标包括:在国际学力调查中的平均得分处于最高水平;儿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习惯得到改善;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残疾学生个别指导计划及援助计划的制定率增加;自己同他人、社会的相关意识提高(认为自己有优点的学生、希望成为善解人意的学生、拥有理想和目标的学生以及参加社区志愿者活动的学生比例均有增加);欺侮同学、逃学及高中退学的状况得到改善(欺侮事件的化解比例增加,逃学及高中退学的比例降低);学生体质切实提高(10年内青少年体质争取超过1985年的水平);学校健康教育、健康管理得到推进(认识到健康的重要性并体现在日常生活实践中的学生比例增加,设置保健委员会的学校比例增加,不吃早饭的学生比例减少,学校供餐中使用本地出产食材的比例增加)。

基本措施包括:充实能够培养学生扎实学力的教育内容和方法;培养学生美好的心灵;造就学生健康的体魄;综合提高教师的资质能力;增强幼儿教育;推进能够满足特别需求的教育的发展;确定各个学校的监测与改善周期。

2.成果目标二:培养课题探究能力

配套的成果指标包括:学习时间得到更好的管理和调控,高效的学习时间有实质性的增加并得到保障(达到欧美水平);学习环境得到改善;学校的教学体系得到完善和加强(教育课程体系化,有组织的教学活动得以实施,课程计划得到充实等);学生、校友、企业、非政府组织等对教育的评价有所改善;成年入学者增加。

基本措施包括:为实现学生的主体性学习而对大学教育进行根本性的改变;保障大学等高等教育机构的质量;构建适于学生成长的弹性化的教育体系。

3.成果目标三:形成贯穿终生的自立、协同、创造的能力

配套的成果指标包括:研究有关现代与社会课题的人员比例有所增加;体验型活动、读书活动的实施状况得到改善(参加体验型活动的学生数量增加,开展全校统一读书的学校比例增加,制定儿童读书推进计划的市町村②比例增加);学习成果的应用得到改善(能够发挥知识、技能与经验的人员比例增加,参加体验型活动的评价、表彰的青少年数量增加);民间办学者为保证和提高学习质量付出更多的努力(实行信息公开、自我评价的民间办学者的比例增加)。

基本措施包括:推进适应现代社会要求的学习;促进学习质量的保证与学习成果的评价和应用。

4.成果目标四:培养学生立足社会及职业自立的能力和态度

配套的成果指标包括:儿童学生的前途意识得到提高(对未来抱有理想和目标,认为学科学习对将来走上社会有所帮助的学生比例增加);针对岗位不合适等问题,为改善年轻人的就业状况(就业率、早期离职率等)采取更多的改进措施(初中及高中、大学及短期大学③、高等专业学校以及专修学校的实习状况有所改善,大学及短期大学、高等专业学校以及专修学校的问题解决型学习的实施率提高,大学等机构接收成年人的状况得到改善,女性大学教师数量增加,将毕业生就业状况予以公开的大学增加,就业咨询辅导员和就业咨询室的设置增加)。

基本措施包括:充实终身教育和职业教育,帮助学生就业,以及强化基于“产学官”协作④的专业核心人才及高级职业人才的培养。

(二)基本方向之二:培养面向未来的人才

此基本方向包括1个成果目标,12个成果指标和3项基本措施。

1.成果目标五:培养能够主导社会变化及创造新价值的人才

配套的成果指标包括两个方面。第一,在能够创造新价值的人才培养方面:在国际学力测试中的平均得分处于最高水平;不畏艰难失败且勇于挑战的儿童学生数量增加;参加国际科学技术竞赛的人数增加;为培养引领社会的领军人才而实施的跨学科教育课程增加;能参与国际竞争的“研究型大学”10年后增加一倍;大学的国际评价有所提高。第二,在全球化的人才培养方面:学生英语能力得到提高(实现学习指导要领规定的英语能力目标的初中生和高中生比例达到50%;设定毕业生英语能力标准的大学数量及达到标准的学生数量增加,设定毕业生拥有海外留学经历的大学增加);满足英语能力标准(实用英语技能考试准1级⑤、托福网络考试80分、托业考试⑥730分以上)的英语教师数量达到一定比例(初中50%,高中75%);本国学生的海外留学人数以及接收外国留学生的人数均有所增加(2020年本国学生留学海外人数增加一倍);大学教师中的外国教师比例增加;大学的外语授课实施率提高;大学的入学时间灵活化(在普通入学月份以外入学的人数增加)。

基本措施包括:提供促进优秀才能与个性发展的多样化、高端化的学习机会;通过强化大学院⑦的功能形成卓越的教育研究基地,促进大学研究能力的提升;加强外语教学,加强留学生双向交流与国际交流以及大学国际化等适应全球化需要的人才培养措施。

(三)基本方向之三:构建学习的安全支撑网

此基本方向包含2个成果目标,12个成果指标和3项基本措施。

1.成果目标六:确保所有愿意学习者的学习机会

配套的成果指标包括:幼儿园的入园率增加;因经济原因而在高中阶段退学的人数减少;国际学力测试中成绩处于熟练水平下位⑧的人数减少;家庭经济条件及教育环境差异对学力产生影响的状况得到改善;欺侮同学、逃学、高中退学的状况有所缓解;升学机会及学习条件得到改善(成功申请大学奖学金贷款的人员比例增加,低收入家庭学生中接受学费减免的人员比例增加);社会成年人的入学人数增加一倍。

基本措施包括:实行减轻学生教育经费负担的经济援助;实行为学习困难者及社会生活困难者提供学习机会等援助。

2.成果目标七:确保安全放心的教育研究环境

配套的成果指标包括:中小学设施的抗震化率提高;被指定为避难场所的学校防灾设施的配备状况得到改善;学校管理下的学生灾害事故受伤人数降低,并争取实现零死亡;为提高学生的危机应对能力而采取相应措施的学校数量增加;大学等高等教育机构的抗震化率提高。

基本措施包括:通过完善教育研究的环境设施及开展安全教育来确保学校学生的安全。

(四)基本方向之四:形成人与人之间的纽带并建立富有活力的共同体

此基本方向包括1个成果目标,11个成果指标和3项基本措施。

成果目标八:形成互助合作的富有活力的共同体

配套的成果指标包括两个方面。第一,在中小学及终身学习方面:在所有学区构建学校与社区有组织的联系与互动的机制,例如成立“地区支援学校本部”;地区居民和家长参与的“共同体学校”占公立中小学的比例扩大到10%;居民的社区参与度提高(参加社区活动的儿童学生比例、参加社区学习等活动的老年人比例有所上升,在社会教育场所注册的志愿者人数以及参加学校支援、课外活动的社区居民人数均有所增加);针对所有学校和社会教育场所开展运营状况评估及信息;在所有市町村设立综合型地区体育俱乐部;加大对家庭教育的支援力度(在所有小学学区确保家庭教育的学习机会并由家庭教育支援分队开展家庭教育咨询服务等援助活动,家庭当中的亲子交流及孩子的基本生活习惯得到改善)。第二,在高等教育及终身学习方面:大学与地方性企业及官方机构合作开展的教育课程数量增加;与地方性企业共同开展的研究数量增加;为解决地方性课题而开设的教育课程数量增加;大学对震灾救援等学生志愿活动的支持得到加强;大学面向社区的公开讲座数量上升,大学校园开放度(体育馆、图书馆等)得到进一步加强。

基本措施包括:为形成联系紧密和富有活力的共同体而推进学习环境及协作机制的完善;促进高等教育机构作为社区核心的建设;在丰富的社会关系中加大对家庭教育的支援力度。

为了保证以上4个基本方向的改革措施得以顺利实施,日本第二期《教育振兴基本计划》还制定了8项保障教育环境和条件的基本措施:推进重视一线工作的学校管理运营和地方教育行政改革;健全教师教学指导体制以适应开展细致、优质教学的需要;为实现良好、优质的学习而完善教育设施环境;强化大学的管理职能;推进大学在明确个性与特色的基础上强化研究服务功能;确立大学等机构的财政基础并完善个性与特色的设施;振兴私立学校;强化社会教育的推进体制。

此外,第二期《教育振兴基本计划》还强调遵循一些共同理念以推进改革,例如尊重多样性,重视贯穿人生不同阶段教育的纵向连接,加强社会各领域、各部门分担教育角色的横向联合。同时,该计划还强调,国家和地方需担负各自的教育职责,加强联合与协作,国家在维护全国的教育机会均等和提高教育水平上负有最终的责任。国家的具体责任包括:制定教育的基本制度框架;制定全国标准,包括学校设置标准、课程标准、班级编制及教职员工编制标准等;为完善教育条件提供相关支持和帮助,例如收集、分析和全国教育信息数据,为教师工资和教育设施提供国库补助;支援教育教学实践,例如提供指导和建议、开发教学方法、组织研修等;批准大学的设置,为教育部门提供财政支持等;通过构建人际网络和宣传引导来号召全社会参与教育振兴。

三、评价

第二期《教育振兴基本计划》是在第一期计划的基本方向与政策措施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在相当程度上延续了第一期的内容,同时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做出了调整和修订。第一期计划提出的有关培养目标的基本方向为:一是尊重个性、发展能力,培养学生在社会中的生存能力;二是培养富有教养和专业性的知识丰富的人,以支持社会发展。而第二期计划则针对迅速变化和日趋严峻的社会经济发展形势,强调了对学生社会生存能力的培养,同时为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提出了跨向未来的创新人才培养目标。此外,第二期计划还在成果目标之下列出了成果指标,使计划目标变得更加具体明确。与基本措施不同,成果指标是衡量成果目标是否实现的检验标准,具有评估指标的功能,而基本措施则是为实现成果目标而采取的政策举措。第二期《教育振兴计划》不仅制定了规划目标,同时也明确了成果指标,使得计划措施的实施与评估更富有指导性和可操作性,也使第二期计划的内容比第一期更加充实和完备。

注释:

①文中信息均来自文部科学省网站http://mext.go.jp/a_menu/keikaku/detail/。

②市町村是日本对于市、町、村等“基础自治体”的总称,也是日本基层地方行政单位。

③短期大学是日本的高等教育机构之一,旨在培养学生进入社会后能直接应用的技能,学习年限一般为两年。

④“产学官”协作是指企业、学校及研究机构、国家和地方政府部门之间的协调与合作。通常情况下,国家和地方政府部门负责制定发展规划以及建立相关制度、给予政策指导和提供经费支持,学校和研究机构负责基础研发和人才培养,企业则负责将研究成果转化成产品的实际应用开发。

⑤日本的实用英语技能考试分为7个等级,即5级、4级、3级、准2级、2级、准1级和1级,1级为最高级,准1级是仅次于1级的第二个等级。

⑥托业考试(testofenglishforinternationalCommunication,toeiC),中文译为国际交流英语考试,用于测试母语非英语人员在国际性环境中的日常英语能力,旨在衡量应试者在国际商业、贸易环境中使用英语的熟练程度。

小学语文教育质量提升措施篇8

摘要体育课程是小学生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国家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体育课堂作为小学生提高身体素质、培养运动精神的重点环节,越来越成为小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课程。通过体育课的学习,学生既可以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强身健体;同时,亦可以通过参与体育活动而逐渐培养起团队意识、规则意识等良好的品质。因此,提高小学体育的教学质量是十分重要的。本文分析了目前小学体育教学中尚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提高教学质量的相关措施。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质量

一、概述

小学阶段是刚刚正式步入学校的学生学习习惯培养以及学习兴趣养成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少年儿童加强体育锻炼、强健身体素质的关键时期。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者们逐渐意识到,传统观念中过分重视学习成绩而忽视身体锻炼的思想是错误的,并不利于学生各方面素质的综合提高,而旧有的教学模式中将体育课看作是所谓“副科”,是“不重要”的做法亦是不可取的。因此,越来越多的学校逐步开始了针对体育课堂的教学改革,摒弃了原有的错误教学理念,不断将新思路、新方法引入小学体育教学之中,同时积极增加经费投入,优化体育教学设施,从而逐步实现了小学体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二、小学体育教学现存问题分析

受积久以来的传统教学模式影响,我国小学体育教学虽经历了较长一段时间的教育改革,目前却仍旧存在一系列问题。其中,主要问题包括学校对体育课重视不够,学生上课纪律性较差,以及受经济条件所限导致体育教学设备水平低下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了小学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只有对其有了深入的分析及充分的把握,方能有的放矢的采取提高教学质量的应对措施。

随着小学生学习压力的不断加大,在我国很多地区,特别是“小升初”难度颇大的城市,学生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成绩在升学过程中所占比例非常大。为了保证升学率,使学生在考试中取得更理想的语、数、外成绩,大部分学校在课程安排时为这些学科安排了更多课时,相比之下,在升学考试中不占成绩的体育课则难以引起学校的重视。学校通常一周仅安排两个课时在体育学习之中,且每逢期末或升学季,便会出现严重的占课现象。例如,有些学校会形成不成文的规定,凡至考前两周时间起,所有体育课均上内堂,课堂时常会被语文、数学等所谓“主课”教师占用,或用作学生内堂自习,而学校对于这一现象时常采用默认的态度。长此以往,体育课课时难以保障,教学质量的提高更无从谈起。

(二)学生上课纪律性较差

小学阶段,10岁左右的孩子正是精力旺盛、好奇心极强的时候。由于平时大部分课程都是在教室内完成,体育课成为每周为数不多的外堂学习。因此,学生不免会对于体育课感到十分的期待、兴奋。课堂开始后,学生时常会难以抑制自己的情绪而出现交头接耳、互相追逐打闹的现象,课堂秩序因此出现混乱。若教师不能及时对此类状况进行有效制止,甚至任由学生自由活动,则会使得体育课只成为了学生任意玩闹的时间,而不能从中真正得到关于运动、身体锻炼的练习,体育课也会因此失去了其原有的意义。例如,时常在小学体育课中见到此类现象,一开始上课,老师组织简单的集合后,带领学生完成2-3周的围操场“跑圈”,而后便宣布“自由活动”,学生便三五成群开始聊天、自习,教师亦对其视而不见。由此可见,学生纪律性差,导致课堂呈现无序状况,正规体育教学从而难以得到开展,这已成为体育教学质量提高的又一严重阻碍。

(三)体育教学设备水平低下

小学自然课堂会需要模型、数学课堂会需要教课用尺、音乐课堂会需要录音机,同样,体育课堂中亦需要用到一系列教学设备。常见的教学设备包括高低杠、单杠等固定设备,针对不同类型的体育活动的球类设备等,以及护膝、护腕等运动保护设备,只有在这些设备的协助之下,体育课堂才能顺利开展。然而,受经济条件等因素所限,国内许多小学,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小学,难以支付相对高昂的设备购置费用,体育课堂上所使用的篮球、足球等通常都已严重破损,且难以满足学生人数需求,更鲜有保护设备。这便为体育课堂的进行带来了严重的阻碍。例如,在我国许多偏远农村的小学,教师只能简单的带领学生围绕仅有的几个篮球、足球开展体育教学,课程单调、枯燥,课堂质量难以提高。

三、小学体育教学质量提高措施

通过前文中对于小学体育教学中尚存问题的分析不难看出,这些问题在全国小学中是普遍存在的,并已逐步成为了制约小学体育教学质量提高的主要因素。因此,必须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关措施,方能保证小学体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体育课是学校开设的一项课程,学校的重视与否对于体育课的顺利开展是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的。针对目前许多学校不重视体育课堂,甚至任由其他学科占用体育课的现象,有关教育部门应及时发现,并严厉禁止。

此外,应该意识到,学校对于体育课堂的忽视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小升初”中体育成绩所占比例偏低导致的。因此,对于小学升学考试进行改革,也是提高体育课受关注程度,优化体育课课堂的关键措施之一。例如,教育改革部门应意识到,由于身体素质在一个人各项综合素质之中是占据首要地位的,故体育锻炼对于正处于成长阶段的小学生而言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应将身体素质作为考核小学生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指标,提高体育成绩在升学成绩中所占比例,促进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强身健体。长此以往,各学校定会加强对于体育课的重视程度,体育教学质量亦会因此得到提高。

(二)加强课堂秩序维持及管理

常言道,“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小学体育课堂亦是如此。若体育老师对于学生课堂上纪律性差、私自玩闹的现象不管不顾,则体育课堂秩序将无从谈起,教学质量的提高亦难以实现。然而,由于10岁左右正是自制能力差、不喜受人约束的年龄段,如何对全班数十名学生进行有效管理,维持良好的教学秩序,是目前教师所普遍棘手的问题。这便需要采取大量的教学改革措施方能确保体育课堂秩序的优化。例如,很多学校尝试采取了“学生自我管理”的措施进行体育课堂秩序的维持,并受到了较好的效果:体育教师将全班同学分为几个小组,每组安排一定的锻炼任务,并在组中选出正、副小组长各一人,有学生带领同学进行锻炼,并进行秩序维持。这一做法首先减少了教师的工作量,同时,由于所选拔出的学生组长通常是责任心、自律性较强的学生,在他们的管理及“榜样”作用之下,其他学生纪律亦会得到改善。

(三)加强教育经费投入

针对部分学校缺乏充分经费进行设备购置的状况,相关教育部门应加大对其的经费支持力度,增加经费投入,且提出“专款专用”要求,保证所发放的资金真正用于体育设备的购置中。

此外,社会力量是改善小学体育设备状况的又一保障。目前,全国已开展多项针对贫困地区学校设备改进的公益活动,呼吁社会慈善力量捐款、捐物,用于包括体育设备在内的学校设施完善。例如,当地媒体可以对贫困小学的现状进行报道,并面向全社会开展募捐活动,将募捐所得善款、物品等应用到学校体育课堂的建设之中。应注意的是,媒体需对善款等的使用进行后续报道,使捐助者了解到自己所捐赠钱物真正用到了实处。只要这样,才能使捐赠者放心,同时也会起到鼓励续捐的效果,为体育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做出贡献。

总之,体育课堂是小学学习过程中十分重要的课程之一。教师能否科学授课、学生是否可以做到高效学习对于这个阶段的小学生而言是十分重要的。科学、优质的体育课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树立正确的道德意识,同时起到提高身体素质的作用。因此,体育教学者应充分意识到体育课堂对于小学生的重要意义,不断深入教学改革,加强教学投入,最终实现小学体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王永刚.如何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质量[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8.04:122.

[2]严小鹏.如何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质量[J].小学教学参考.2008.36:244.

[3]胡忠慧.浅析如何提高小学体育的教学质量[J].现代企业教育.2012.17:188.

小学语文教育质量提升措施篇9

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是为基础教育滞后的少数民族地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一项措施,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五年一贯制“专业+非通用语”应用本科人才培养,是小语种教育与专业技术教育相结合的一项创新,也是桥头堡战略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即将迎来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新一年之际,云南省高等学校预科教育基地和云南省专升本教育培养基地正式成立,不仅标志着云南少数民族教育即将迈入突破发展的新时期,还标志着云南面向西南的应用科技人才培养即将迈入跨越发展的新时代。在此,我谨代表云南省教育厅,对“两个基地”的成立表示热烈的祝贺!对为“两个基地”成立付出辛勤劳动的各位同志表示诚挚的感谢!

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在民族政策上的根本立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发展的根本宗旨出发,通过制定相应的民族政策和措施,有力维护了各民族平等发展的权益。云南是一个民族多、自治地方多、贫困人口多的边疆省份,伴随着贫困而产生的各类社会事业发展滞后问题一直制约着云南的发展。为了保证教育水平相对落后地区的少数民族学生也能享受到平等的高等教育权利,在国家政策允许范围内,云南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加强少数民族人才培养的特殊政策和措施,通过少数民族加分政策、少数民族预科招生政策、云南特有民族班招生政策、八个人口较少民族专项招生计划、民族语言测试专项录取计划、藏区专项扶贫招生计划、政法系统定向招录培养项目、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项目和“直过区”单独录取通道等方式,给予少数民族地区有力的政策倾斜,使云南少数民族考生录取率长期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培养了大批少数民族地区急需的专门人才。自2008年以来,云南8个人口较少民族考生录取率以每年5.12%的平均速度稳步增长,远高于汉族考生的增长水平。连续5年,云南少数民族考生的录取率高于汉族考生的录取率。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云南民族大学少数民族在校生比例已达到47.83%。但是,在家庭经济条件偏低、文化差异较大、基础教育质量不高等因素限制下,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继续升学的信心严重不足。2013年的高考报名数据显示,少数民族考生占比为28.83%,低于其33.37%的人口占比;8个人口较少民族考生占比为0.72%,也低于其0.89%的人口占比。普通高考招生阶段少数民族生源不足与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矛盾已经出现。目前,云南高等教育少数民族在校生占比一直徘徊于26%左右,进一步提高少数民族学生占比,必须通过加强少数民族预科基地建设等政策措施,才能有效提高少数民族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积极性。

云南作为中国面向西南的重要门户,与缅甸、老挝、越南3国接壤,与泰国临近,边境线长达4061千米,有17个民族跨境而居,可谓“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文缘相融、商缘相通”,战略地位显著。早在2006年,基于云南面向西南改革开放的战略优势,时任副省长的秦光荣同志卓有远见地作出了加强小语种人才培养的重要指示。其后,云南先后出台《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小语种教学工作的意见》《云南省教育厅关于建立小语种公共外语教研室的通知》《云南省高等学校小语种人才培养项目规划》和《关于加快云南省高等学校小语种人才培养工作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文件,有效推动小语种教育高速发展。目前,全省已有43所高校开设62个小语种专业或课程;小语种专业学生已达3000余人,在学学生规模已达3.5万余人;已有小语种任课教师330余人(包括外聘教师70余人),建立小语种公共外语教研室56个,省级重点建设专业11门。然而,面向西南的桥头堡建设不仅需要大量的语言类人才,更需要具有必要语言文化能力的专业技术人才。因此,在原有小语种人才培养模式基础上,紧密围绕桥头堡建设重大工程和项目,以打造云南小语种服务产业为核心,不断创新小语种应用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十分必要。

小学语文教育质量提升措施篇10

本学期,学校继续努力构建平安和谐校园和创建“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为工作目标,认真学习贯彻“十七大”对教育提出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紧紧围绕“质量求生存,创新求发展,科研求品牌”的办学方针,牢牢把握“教育观念要有新跨越,学校管理要有新举措,校园建设要有新变化,教育质量要上新台阶”的工作要求。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努力改善办学条件,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巩固和扩大过去的建设成果,提升学校硬件资源的开发和配套专用室的利用效益;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育优质化内涵;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又好又快地建设和谐校园。

二、规范学校管理,促进学校发展

1、加强学校安全工作管理。认真贯彻落实各级安全工作文件、会议精神,继续贯彻落实“安全教育制度”,增强安全工作的责任感与紧迫感。强化保安管理机制,规范校园人员出入登记制度。

2、依法治校、学法知法。

3、规范管理,加强法制建设。

4、校务公开,坚持民主监督。

5、家校联网,营造学生成长环境。

6、加强教学管理,构建校本教研体系。以校本教研为载体,立足本校,进一步健全、优化校本教研制度,形成相对有效的校本教研常规并加以落实,有力推进校本教研校际联动方案的实施,通过学习与交流,努力提高办学质量。

三、主要工作落实:

1、强化学校安全工作管理体系、专人负责制。认真贯彻落实各级安全工作文件、会议精神,提高安全责任意识;强化保安管理机制、强制执行校园人员出入登记举措,组织学习、落实并提升校园师生安全警戒及防范意识,履行护导师工作职责,学校保安每天协管学校安全并在放学后护送学生有序过公路。

2、学期分阶段排查排除学校安全隐患;开展每周安全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师生安全防范意识,每周一升旗后、周三早操后的安全教育时段、每周最后一节课的班队会举行安全教育活动及利用电话群发短信平台进行家校安全互动与信息交流。

3、积极完善校园配套建设,提升校园育人氛围。多渠道筹集资金135万元,完成新教学楼教室、教师宿舍、厨房等配套建设及校园绿化美化工作,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专用室使用率;组织开展班级文化建设评比活动,提升班级、学校文化建设氛围,完成新教学楼班级及专用配套室的文化与设施建设,提升服务育人氛围。

4、结合“植树节”“清明节”“劳动节”等相关节日组织学生进行校园绿化

5、持续落实校本教研常规,提升校本教研质量,促进校本教研工作的有效实施。在认真做好教育教学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全面落实“校本教促教学”的战略。以校本教研为载体,以Xx小学博客网平台为载体,开展探究“餐桌式”教研模式的实效性及开展每周三教研活动,进一步推进课程建设步伐,本学期开展教研活动计14次,发表教研博文及教育故事48篇,并有相应评论。

6、继续探索校本教研之路,催进建设学习型学校。我校属于基层小规模学校,各方面都很薄弱,但师生的成长需求相同。学校本学期进一步创设条件,通过相关活动及培训工作,促进教师学习各种教育书籍、刊物,转变观念,改变教育方式,提升教师专业素质,在《小学生良好习惯养成教育策略的探索》主题下开展各项活动,构筑主题活动方式,形成立足本校、基于本校、服务于本校的校本教研制度方略,有力促进校本教研联动方案的实施,着力提升校本教研质量。

7、结合薄弱校和危房改造建设,按照“整体规划、合理布局、积极推进、稳妥实施”的思路和“办学标准、规范程度、资源优化、效益提高”的目标,结合我校及潘山村的实际情况,有效促进Xx小学新教学楼的建筑建设及配套工作。基本落实危房改造方案及新教学楼图纸设计方案。

8、按相关要求落实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措施。切实保证入学率、巩生率、普及率达到相关标准。做好学籍及普教资料的管理工作,把关转学、休学、借读的审批工作,学生学籍等各种资料进行有序整档,规范学校内部的自身管理。

9、加强教学管理,努力提高办学质量。认真贯彻实施《小学管理规程》,加强教学管理力度,规范教师教学行为,定期、不定期进行教学常规检查。

10、加强学校德育工作。强化师风师德建设,创设浓厚的德育氛围,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开展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普法教育、道德修养教育等,增强德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以学生的养成教育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充分发挥少先队组织的龙头作用,贯彻“理性思路,刚性管理,柔,和谐激励”的办学策略,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坚持“一手抓教育,一手抓建设”的工作方针,进一步深化“雏鹰行动”,推进素质教育发展,组织学生通过升旗仪式、板报、广播、班队会等各种形式,学习《中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加强礼仪教育与训练,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为形成良好的校风而努力。

11、倡导“阳光体育”;加强学校的体育卫生工作,提高学生锻标合格和竞技水平。

12、重视幼教事业,巩固学前班办学成效。做好学前班管理工作,规范学前班管理工作,优化学前班教学质量。幼儿园要贯彻落实《纲要》要求和有关法规精神,转变教育观念,贯彻保教并重原则,促进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为幼儿一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现在是小、中、高混班,切实加强幼儿常规管理,保教结合,不断提高对幼儿和家长的服务质量。精心创设环境,体现幼儿教育的艺术性、教育性。

12、落实语言文字规范教育工作。制定、实施、规范言字训练工作,坚持普通话教学与交流。

四、主要工作回顾:

二月份:

1、排除安全隐患,商讨旧教学楼的拆除等相关事宜;

2、制定各项工作计划(创安、学校工作、教务、少先队、德育、幼儿班、班队活动、学科等);

3、召开全体教师会,布置学期工作中心任务(安全、教务、少先队、总务等);

4、督促新教学楼装修与配套建设;

5、学校各方面培训与了解:校本培训、师资培训、课程教材培训等;

6、招生、巩生注册,学籍管理。(注意学生联系电话等档案更新、保险自愿签名确认)

三月份:

1、做好开学第一天工作:甲流晨检报送、升旗、良好养成教育、爱校如家教育等;

2、完成新教学楼的教室、教师宿舍搬迁过渡工作及班级文化布置;

2、操场整改、绿化与美化;

3、教师结对子互动提高;

4、持续强化学生良好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

5、加强少先队队室建设;

6、学生英语口语、美术书法比赛选拔;

7、期初家校联系;

8、防震、消防疏散演练。

四月份:

1、结合相关项目组织开展校级文体活动;

2、组织开展腰鼓会操训练;

3、参加镇级教师说课比赛;、期中检测反馈;

5、期中家校联系;

6、防震、消防疏散演练。

五月份:

1、校本教研主题或小课题研究阶段反馈;

2、组织课堂教学研讨活动;

3、校园歌手比赛选拔

4、学生乒乓球比赛选拔;

5、防震、消防疏散演练。

六月份:

1、组织庆祝六一儿童节相关活动;

2、组织制定学期有效复习计划并实施;

3、组织期末检测与质量分析;

4、学年总结、评价与反馈;

5、期末家校联系;

6、防震、消防疏散演练。

七、八月份:

1、学校财产管理登记、学籍整理,各仪器、材料、教学参考书等归档;

2、放假前师生安全教育;

3、制定并落实暑期护校值班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