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管理的作用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26:50

税务管理的作用篇1

税务筹划是指纳税人在充分了解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前提下,对于企业的各项事务,如筹资活动、日常经营、投资活动到最后利润分配等环节进行有效统筹规划,在保证企业正常经营的前提下,制定最为合理的纳税方案,从而使企业在缴完税额后利润达到最大的综合管理过程。其与偷税偷税的最大区别在于,偷税漏税是在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弄虚作假,获得非法的利益,必然会受到相应的处罚。税务筹划则是在遵守各项法规的前提下,对企业自身的各项活动进行调整,而达到合理避税、利润最大化的过程,是一种合法经营策略。

二、税务筹划在财务管理中相关应用

1、日常经营活动

包括三方面,一是存货计价方法。企业在发出存货是一般使用先进先出法、个别计价法、后进先出法、移动平均法等方式进行计价,选择上述哪一种计价方式,都会给发出存货的成本带来不同的影响,从而造成销售成本的波动。如果出现物价上涨的情况,可以选择后进先出的方式。年度的后期存货量较少,成本较高,应将其利润押后到下一个年度,一边将缴税的时间一并押后。在回落后,可以选择先进先出方式,年度后期的存货的成本为当前成本,销售成本则按照高价计价,也让可以将利润押后至下一年度,也将缴税时间延长至后一年度。二是固定资产折旧。固定资产的折旧计算方法分为直线折旧法和加速折旧法,不同的折旧方式计算出的折旧额是有较大区别的,成本的计算项目也不尽相同。在同一比例税率的制度下,每一年的所得税税率没有搏动的环境中,应采用加速折旧法;若果出现今后所得税的税率有变化,且越来越高,应采用平均年限法进行折旧计算,能够有效减少税收额。三是销售过程。在销售过程中的税务筹划包括销售收入的确认和混合销售行为两个部分,二者均是对税收额度影响较大的因素。在各种不同的付款方式,确认销售收益的时间有许多区别。企业则应通过各种方式将该确认时间延后,即延迟纳税履行的时间,降低该时期内的现金流动量,达到延缓纳税的目的。在混合销售方面,我国的税法中明确指出,如果混合销售中,增值税为主要,需要一并缴纳增值税税额,若营业税为主要,则需要一并缴纳营业税税额。企业的管理人员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合理配置需要缴税的货物及无需缴税的劳务的占比,确认税额最少的安排计划。

2、投资活动

一是投资方式。企业从事投资活动是,其出资方式十分丰富,包括现金投资、机器设备及厂房建筑物等固定资产投资、土地使用权及其他产权等。如果企业的投资方式为固定资产及无形资产投资,在上述资产的运作过程中,应分期计算折旧或者摊销项目,固定资产的折旧应在税前进行减除,从而减少所得税的税额。在无形资产摊销方面可以将其视为管理费用,在税前将其减除。

3、利润分配方面

在利润分配为方面,如果企业的性质为股份有限公司,则应将股利作为利润分配的主要形式,包括现金股利、股票股利等。上述两种利润的分配形式在税法中有不同的规定,现金股利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而股票股利则不需要。所以,基于上述政策,企业在股利的实现形式上,应合理调整相应比例,减少当期的现金流动量,适当减少股东的税负负担,保护股东的利益。

三、总结

税务管理的作用篇2

【关键词】企业;财务管理;纳税筹划;作用1前言

企业管理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便是财务管理,财务管理在企业的资产融资、投资和经营管理当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财务管理是科学的一个价值管理体系,而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的纳税筹划则是财务决策的重要经济变量,同时也是企业财务管理中一项重要的经济环境要素。由此可见,挖掘企业财务管理中纳税筹划的内涵,将纳税筹划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对企业的健康及长远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2纳税筹划的主要特性分析

2.1筹划性。企业财务管理中的纳税筹划有着显著的提前筹划及规划的特性。通常而言,随着企业发生一系列的经营行为,才逐渐的出现了税款缴纳的义务,也就是说,企业开展经营活动的基本前提是纳税。与此同时,企业的纳税筹划并非是等到经营成果变现或者经营活动进行时才对纳税筹划加以考虑,而是在立项初期,在企业开展各项经营活动之前便对纳税筹划的合理方案加以预先制定,并且这种纳税筹划方案的确立应当与投资理财知识、纳税体系知识以及经济运动加以有机的结合,并且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的进行科学的部署及设计,只有这样才能够在税款缴纳的正规基础之上促使最大化经济收益的实现。

2.2合法性。纳税筹划的合法性主要体现为,纳税人应当以相关税法方面的财经法规条例当作纳税筹划的执行准绳,也只有这样才可以使得企业的纳税活动和征税的有依有据及执行有序,简单的来说,企业的纳税筹划不可以违背我国相关税法方面的财经法规条例,并且必须与相关规范要求相符合。因此,在企业的纳税筹划下所执行的各项决策方案基本上都是在存在多种可供方案、确实未明确方案时进行的,并且具备着显著的合法性。

2.3专业性。简单的来说,企业的纳税筹划是税务计划的一种过程,然而,在具体的计划当中会涉及到多种多样的因素,所以,必须根据所涉及因素的多样化及多元化,采用与之相应的多样化筹划方案。从执行筹划方案所涉及的诸多方法来看,通常主要的方法包括系统规划法、决策部署法以及预测方法等;从相关体系知识的利用方面来看,其包含的主要是运筹学方法、会计事务处理方法和统计学方法等。因此,企业的纳税筹划的所运用的方法十分的复杂与系统化,也就是有着非常明显的专业性。

3企业财务管理中纳税筹划的作用分析

3.1在投资方面的作用。企业要想在进行投资活动当中开展纳税筹划,那么就必须借助于合理且科学的对企业的投资行业、组织形式以及投资对象加以选择,并且对国家的宏观产业政策及经济决策加以合理利用,最大限度的实现企业的减负,充分的确保最大化企业利润的实现。比如,在设立之初,企业应当合理的对多种组织形式加以选择,合伙企业及法人企业有着不同的税收政策。法人企业可以切实的享受各种相关税收优惠政策,而在缴纳企业所得税时还不得不缴纳个人所得税;而合伙企业虽然无法使用各种国家的税收优惠政策,但是在个人所得税缴纳方面,仅仅需要按照个人的实际收入进行税款的缴纳,相对而言,合伙企业在所得税缴纳方面是较为有利的。然而,通常合伙企业都属于小规模的纳税主体,因而不准许抵扣增值税当中的进项税额。因此,在企业的投资活动当中,纳税筹划能够对多个方面加以权衡,进行综合性的考虑,进而严格的确保企业纳税筹划的合理性及科学性,最终获得最大效益。

3.2在筹资方面的作用。在企业的筹资活动过程当中,企业进行纳税筹划的目的主要是促使企业利润的增加以及企业纳税数额的降低,以便于实现最大化的企业价值。企业筹资的方式主要是负债筹资和权益筹资,因此在不同的筹资活动当中,企业应当根据实际情况的不同进行相应的纳税筹划。比如,在税前,由于负债筹资所造成的借款费用会被扣除,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借助于实现企业利润的减少,来实现企业纳税数额降低的最终目的;通常权益性筹资是根据税后利润所进行的利润分配和股息分配活动,因此,无法切实的达到企业纳税数额减少的目的。由此可知,在企业开展筹资活动时,必须深刻的意识到负债的优势,适当的将权益性筹资减少,而增加一定的负债筹资以实现企业纳税数降低的目的。然而,我们应当明确,负债筹资的增加还会造成企业财务风险的增加。所以,企业必须掌握好尺度,控制好二者的比例,以实现最大化的企业效益。

3.3在经营活动方面的作用。正是因为企业成本影响着企业的利润,因此,在企业的纳税筹划进行时,往往会选择将企业成本的增加当作筹划的主要方式。比如,存货计价的不同方式对当期的企业存货成本有着不同影响,因此,能够应用合理科学的存货计价方式来增加当期企业存货的成本,而企业当期利润的降低则能够促使企业当期税负的减少。再比如,在选择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时也应依据国税发(2009)81号文:《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所得税处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改变固定资产折旧方法,选择能够使用的加速折旧法,进而不断增加企业的当期费用,最终减少了当期负税。然而,在企业日常经营活动当中进行纳税筹划组织时,需要对企业的诸多情况及因素综合性的加以权衡,而并非是仅仅将降低税负作为主要的目的,所以,企业应当把纳税筹划的主要目的置于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上。

4结束语

总而言之,纳税筹划在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中的作用是非常重大的,企业在纳税筹划时应当找到一个合理科学的平衡点,以取得理想的效果,促进企业的良性运转。

参考文献

[1]李微.浅谈企业财务纳税筹划对企业所得税的影响[J].时代金融(下旬),2011(9).

[2]赵娟.纳税筹划在企业财务活动中的运用[J].财会月刊(B综合),2005(3).

税务管理的作用篇3

企业的纳税人员在开展相关的财务管控期间,通过合法的方式对于税收支付的行为称为纳税筹划,纳税筹划的要依照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为基础来开展,所以纳税筹划工作与偷税漏税存在本质上的区别,其主要的区别在于纳税筹划是在国家法规允许的范围以内开展,同时对于企业的不断向前推进能产生有利的一面,对国家的利益不会构成任何的损害[1]。总体来讲,使用符合实际并且科学的纳税筹划,是企业对税款进行节约支付的一种方式,并且在税收利益的效果层面可以得到相应的获取。

二、纳税筹划在企业中实施的基本意义

在企业中实施纳税筹划工作能够有效将企业的获利空间不断的提升,其主要的目标和功能是对于税负有效的予以减少,同时将纳税人的基本税收成本和相应资金进行降低。所以实施科学的纳税筹划能将企业财务的利益进行不断的提高[2]。目前对企业的财务情况能够产生相应影响的方面为企业利润的总体数额和现金流量的增加或者减少,社会中的公司或者企业在进行纳税筹划工作的期间,对于企业财务管理的状况如果能够相应的进行改善,并且将纳税筹划工作较好的进行,可以将财务的利益不断的进行提升[3]。除此以外,对纳税筹划工作进行不断的完善还能够有效防止陷入税法的陷阱中。企业在面对缴纳税款的时候,常常会碰到可缴可不缴的状况,在此期间开展相应的纳税筹划工作能够让企业在法律保障的基础之上,对相关的税负进行减少,同时对于企业的获益的增长产生有利的一面。

三、在企业财务管理活动中纳税筹划工作的基本作用

(一)纳税筹划在企业筹资活动中的基本作用

企业在进行相应的筹资活动过程中,使用纳税筹划工作能够有效的将企业的税负进行相应降低,同时将企业的财务利益进行不断的提高[4]。企业在进行筹资的活动期间,常常采用的方式主要为两种,分别为权益筹资和负债筹资。所以企业在进行纳税筹划工作的期间要有效将两种不同的筹资活动进行区分。例如,在进行权益筹资期间,通常要将其利润和股息进行分配,其依照的主要方面为企业在缴税过后的利润总额,此种筹资的方式对企业税负的降低不能进行相应的减少,但是在进行负债筹资期间,则能够使用贷款的资金将税前的金额进行冲抵,能够对企业利润进行减少,此种形式可以有效的降低企业的基本税负。因此对于企业来说,可以使用负债筹资的方式来对税负进行相应的降低,在使用权益筹资的时候应该尽量减少其使用的频率。

(二)纳税筹划在企业经营活动中的基本作用

能够对企业当期利润进行影响的方面为产生的成本,所以相关的企业在实施纳税筹划工作的期间,要将筹划的基本方式定位为成本增加。例如对存货计价方法进行符合实际的选取期间,对于企业的存货成本会产生增加的状况,同时会产生增加的方面为企业销售的存货成本,对于当期企业的利润会产生影响。此外,企业在对一些固定资产进行折旧处理时也可以选择相同的方式进行,运用双倍余额递减法来加快折旧方法的使用,最终使企业的当期费用增加,而企业的当期税负则会相应降低。

(三)纳税筹划在企业收益分配中的基本作用

企业在对收益进行分配的期间,纳税筹划作用相对较为重要。首先要依照企业的分配政策和利润的水平进行符合实际的选取,以此来对税负进行相应的降低。例如,依照国内的相关规定,刚成立的企业在其初期能够享受相应的优惠,其主要的方面为两免三减半的政策,对于企?i来说,可以依照此优惠的政策对其产品和技术不断增强宣传和投入的强度,以此来将企业获利的时间进行延长,就能够有效的将此政策更好的发挥其作用,让其对于企业的节税利益产生有利的一面。除此以外,我国政府为了让企业实施符合实际的投资,通常会颁布实施相应的优惠政策,其中对于企业收益分配工作有相应的减少和免除的规定,企业如果能够充分的将其使用,并对纳税筹划工作进行有效的开展,可以让企业的利益最大化。

税务管理的作用篇4

【关键词】税收筹划企业财务管理作用

税收是我国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同时纳税也是企业承担的义务。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企业进行税收筹划,不仅能够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还能够提升企业整体的财务管理水平,对企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现阶段,在市场经济模式下,企业间的竞争力越来越大,加强对企业财务管理中税收筹划作用的研究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一、税收筹划以及企业财务管理概述

1.关于税收筹划,国内相关学者、专家论述有所不同,但归总起来能够表示为:税收筹划就是纳税人在相关法律允许的范围内,通过比较不同的纳税方案,进行方案优选,尽量降低企业纳税成本,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税收筹划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首先,税收筹划的主体为具有纳税义务的单位或个人;其次,纳税人或单位进行税收筹划必须是在不违背国家相关法律政策的前提下进行,税收筹划与漏税、偷税等具有本质的区别;税收筹划工作是在事前进行的,同时也贯穿于整个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进行税收筹划主要是为了尽可能降低企业的税负,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提高企业竞争力。

2.企业财务管理,就是在相关法律政策的引导下,基于财务管理的相关规则,根据企业的发展目标,对企业资本融通、投入成本、现金流、利润分配等进行统一的管理。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中重要的手段,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有效方式。

近年来我国税收相关的法律法规不断的完善,但企业财务管理中对税收筹划工作的应用相对较少,加强对税收筹划与财务管理之间关系的研究,加强对税收筹划工作的重视,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税收筹划在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作用

税收是企业成本中重要的内容,税收筹划工作对企业财务管理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笔者认为税收筹划在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税收筹划工作的有效性对企业财务管理质量有直接的影响。企业财务管理主要包括企业筹资、投资、分配成果等。对于任何一个方面,企业运营的根本在与实现税后收益的最大化,税后收益是企业衡量投资有效的重要指标。这就要求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在相关法律允许的条件下,根据企业发展的长远目标,对税收进行合理的筹划,优选纳税方案,提高企业财务管理的整体质量。

2.税收筹划对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决策具有很大的影响。企业财务管理决策包括筹划决策、投资决策、生产决策以及利润分配决策等内容,同时这几项决策也是企业税收的直接影响因素。如在相同额度的筹资中,筹资方式、筹资聚到以及成本列支等都对企业税负有直接的影响,因此可以说税收筹划对企业资金筹集具有关键性作用,对企业财务决策具有很大的影响。

3.加强税收筹划能够提升企业财务管理的整体水平。进行税收筹划就是为了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与企业财务管理的本质目标相一致。另外,在财务管理的全过程中,税收筹划工作在各个环节中都发挥重要的作用,提高税收筹划工作的合理性,对企业财务管理整体水平的提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中税收筹划的应用

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中,加强对税收筹划工作的应用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加强对税收筹划工作的重视程度。在企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一些企业在重视企业经营效益的情况下,忽视了税收筹划工作的重要性,甚至片面的认为税收筹划工作和漏税、偷税等行为一样,使得企业税负不合理,影响企业整体的经济效益。通过上文分析,我们知道税收筹划是降低企业税负,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有效手段,这就需要企业相关人员加强对税收筹划工作的认识,根据企业运营的实际情况,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下优选纳税方案,为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做出更大的贡献。

2.建立税收筹划工作机制。为了提升企业财务管理的质量,积极开展税收筹划工作,就需要针对财务人员工作职能,加强对税收筹划相关方面能力的培训,帮助企业财务人员说树立税收筹划意识,提高企业税收筹划的整体水平。另外,企业还需要建立有效的风险评估机制,税收筹划过程中需要通过风险评估,得出风险评估报告,确保企业税收筹划的合理性;同时,在进行税收筹划工作实施过程中,财务人员需要加强对企业成本效益的重视,将企业筹划成本纳入整体财务成本中,保证税收筹划方案的可行性。

3.在企业财务管理的全过程中加强税收筹划。税收筹划工作应该贯穿于企业财务管理的整个过程,财务管理人员需要根据每个环节工作的不同,选择合理的税收筹划方案。如,在企业筹资阶段,由于筹资是整个企业生产的前提,企业需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筹资方式,包括贷款、借款、债券或股票发行等,然后根据筹资方式的不同,对其税后筹资资金进行详细的分析;在企业投资环节,财务人员需要将税后收益作为衡量投资行为可行性的重要指标,根据投资方式以及投资区域的不同对税收筹划进行详细的分析。

税务管理的作用篇5

关键词:税务筹划顾问;企业管理;价值最大化;控制纳税风险

中图分类号:F27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2)15-0076-01

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和会计制度的健全,税务工作在企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目前规模以上企业大部分还没有配备高素质的税务筹划顾问,绝大部分人以为税收只是财务的事,配备税务筹划多此一举,其实这种想法是完全错误的。所以,笔者经过分析认为一定要把税收和经营结合起来考虑,配备税务筹划顾问,可以将相关环节有机结合起来,为企业降低税收风险。

一、税收管理的目标

企业的纳税管理就是企业对本单位税收工作实施有效管控的一系列方式方法,其根本目标:一是通过节税达到利润最大化;二是节税的同时控制企业纳税风险。

二、配备税务顾问的原因

1.企业领导对税务筹划顾问的认知程度不够

企业有了法律顾问还要税务筹划顾问吗?其实法律顾问与税务筹划顾问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领域,还有的说,我们有财务部门不需要税务筹划顾问等。我们先要弄清楚什么是合法的避税?它是指纳税人根据政府的税收政策导向,通过经营结构和交易活动的安排,对纳税方案进行优化选择,以减轻纳税负担,取得正当的税收利益。这种行为是在税法规定的范围内,当存在多种税收政策、计税方法可供选择时,纳税人以税负最低为目的,对企业经营、投资、筹资等经济活动进行的涉税选择行为。通常有以下几种形式:(1)利用税收照顾性政策、鼓励性政策进行节税;(2)在现行税法规定的范围内,选择不同的会计政策、会计方法以求节税;(3)在现行税法范围内,在企业组建、投资、筹资等过程中进行节税的选择,举个例子说明一下。

案例1:a公司将位于繁华闹市区价值200万元的闲置仓库对外出租,与B物流公司签订仓库租赁合同,租赁期一年,年租金200万元。计算该公司的应缴纳的地方各税:

营业税=200×5%=10万元

营业税金及附加=10×12%=1.2万元

房产税=200×12%=24万元

印花税=200×0.1%=0.2万元

如果按照税务政策的选择来修改合同,将租赁合同变为仓储保管合同,经过与B物流公司友好协商,继续利用仓库为客户存放商品,并将租赁合同改为仓储保管合同,配备保管人员,为客户提供24小时安全服务,满足仓储保管合同的规定;假定为服务收入仍为200万元,则其应纳营业税金及附加不变,印花税不变,而房产税大大减少,具体计算如下。

营业税=200×5%=10万元

营业税金及附加=10×12%=1.2万元

应纳房产税=200×(1-30%)×1.2%=1.68(万元)

印花税=200×0.1%=0.2万元

经过比较可知,租赁转化成仓储后,少缴税款22.32万元,财务部门只是反应税收,而不能参与整个经营活动的全过程。

2.企业税务管理岗位人员业务水平亟待提高

案例2:精艺股份(002295)公告,子公司佛山市精艺万希铜业属于高新技术企业,由于年末人员变动,公司员工比例未达认定标准规定的“研发人员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的10%以上”,佛山市顺德区国家税务局要求其按25%税率计缴企业所得税。该公司将补缴所得税款579万元。

该事例说明税务人员对研发人员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的10%以上这项优惠政策把握不够,才造成企业补缴579万元的税款。

三、配备税务顾问的作用

企业控制成本只关注生产及管理环节,而对税收成本很少研究,不研究税收政策或者对税收无知,税收成本的危害将远大于经营成本,税务筹划顾问的作用就是在企业和生产管理与税收管理之间搭建一座桥梁,来降低企业税收风险,使企业效益实现最大化。其作用有以下七个方面:(1)财税相关的法律、法规咨询、解释;(2)税收优惠政策应用的指导;(3)日常购销、劳务合同涉税条款的修改与审定;(4)协助企业对其员工进行财税法律培训;(5)协助及指导企业进行税收健康检查;(6)特定问题、特定项目出具咨询意见书、论证分析报告;(7)代表企业参与涉税谈判、沟通事宜,进行纳税筹划。

四、税务顾问的要求

1.必须受过专业训练,最好有税务机关工作经验,能熟练掌握各种税收政策。

税务管理的作用篇6

一、财务管理概念及特点

(一)财务管理概念

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是企业管理工作的核心,与企业的发展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贯穿了企业的所有财务活动,良好的财务管理工作可以真实具体的反映出企业的财务现状,财务管理人员可以依据企业财务数据对企业财务现状进行客观的评估和检查,加强对企业资金的运筹,减少企业资金的无意义消耗,保证企业资金能够得到有效的利用,继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除此之外财务管理是企业与外部交流沟通的手段之一,企业无法依靠自身发展壮大,只能通过大量的商务活动与经济交易提高企业资产,当企业要与其它公司合作的时候,就要通过会计核算,对原始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使其变成有用的经济信息,然后向对方展示本公司的真实的财务情况,让对方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投资,实现互惠互利的目标。财务管理工作实际上是对资金的管理,通过有效的控制资金的流动,来推动企业的发展,增强企业的经济效益。与此同时财务管理的灵敏度很高,公司方方面面的问题都能在财务上反映出来。

(二)财务管理特点

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具有复杂性高和操作性强的特点,是一项系统化的工作。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是组织企业财务活动的主体,能够对企业项目活动进行精准的预算,控制企业资金流动方向。传统的财务管理工作模式注重财务数据的收集和整合工作,大多数情况下都采用人工录入的方式记录企业财务数据,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电子商务时代的来临,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经过了一系列的革新活动,充分利用了网络快速性和便捷性的特点,形成了全新的企业财务管理模式。当下的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突破了时间和地域的限制,为进行商业活动的企业双方提供了自由交流的平台,随着网络时代财务管理模式的进一步普及,大多数企业开始实行动态财务管理模式,动态财务管理模式可以整合记录网络交易数据,并且自动生成电子账单。动态管理模式的应用,改变了纸质数据存储模式,采用电子数据存储方式记录企业财务数据信息,增强了企业财务数据信息容量,对企业财务数据进行了规范化管理,致使工作人员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想要的财务数据信息,大大减少了财务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提高了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针对信息迅速作出响应,并根据市场需求和国家政策迅速作出相应调整,继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二.税务筹划的完善对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促进作用研究

(一)在经营活动中的促进作用

良好的税收筹措工作能够有效的降低企业的税负,减少企业项目的活动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对于企业的经营活动具有极强的促进作用。企业的税收筹划具有非违法性和事前筹备性的特点,对企业各项经营管理活动进行了有效的监管与控制,受企业税收筹划自身特点约束,在企业项目活动初期就保证了企业项目计划的合法性和合理性,企业可以根据项目计划采取相应的措施,在我国法律法规允许的情况下合理避税。其中企业税收筹措的事前准备工作是影响企业筹划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通过事前筹划工作,企业可以总结所有能够合理避税的活动项,还能有效的避免纳税滞后现象的发生。企业在进行税收统筹初期,就带有强烈的目的性,不能盲目的追寻税负降低最大化,要在最大限度上降低企业税负的基础上,计算企业筹划方案的运行成本,保证企业的税收筹划方案能够实施,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绝对化。通过税收筹划方案的应用可以降低企业税负负担和涉税风险,保证企业在合理纳税的基础上实现纳税的最小化,降低企业的整体税负,同时企业可以享受延迟纳税政策,在规定纳税的期限之前,企业可以自由运用税务资金,这相当于企业从政府得到了一项无利息投资,在资金自由使用的期限里,企业的所得利润都是无成本投资的大收益。降低涉税风险是保证企业税收统筹方案顺利进行的关键,有很多企业在设计税收统筹方案之前,没有进行数据收集工作,对当下的税收政策了解不透彻,忽视了税收政策改变为企业税收统筹计划带来的影响,致使企业税收统筹计划存在较大的涉税风险,无法充分发挥税收统筹计划的作用,不能达到计划的预期效果,严重的情况下,还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让企业不得不承担相对的法律制裁。所以说企业在制定税收统筹初期,要时刻关注国家税收政策,并将涉税风险当做制定企业税收统筹计划的一个基本原则。

(二)促进经济效益的提升作用

企业经营的主要目的是获得巨大的经济利润,在保证企业经济效益的基础上,进一步实施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让企业的行业发展市场上占得一席之地。税务筹划的完善能够促进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为企业追求经济最大化的运营方针提供了政策上的支持,受我国税收制度的影响,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的每一道流程都要适当的上税,这种收税方式不利于企业自身的发展,除此之外我国税收制度对不同行业的要求不同,不同行业所要缴纳的税金数额也不相同,所以说税收政策对于企业成本费用和利润收入的影响也就不同。与此同时企业的所得税划分标准不够明确,在对企业的所得税进行核算时,要对企业的各类税收以及企业成本的投资进行分类计算,随着企业所得税缴纳制度的改变,企业的税收统筹方案要进行一定程度上的调整,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但是总体来说,针对企业所得税制定的企业税收统筹方案具有一定的拓展空间,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可以从税收税率等方面入手,了解时下基本政策,将企业税收统筹的应用范围扩展到最大,实现企业的最大经济效益化。

税务管理的作用篇7

今天,我们召开以纳税服务为主题的征管工作会议,目的是在新的发展形势下,进一步优化纳税服务,创新税源管理,构建和谐的税收征纳关系。

近年来,全省各级国税机关认真落实省局党组关于税收征管工作的要求,按照税务总局的统一部署,牢固树立现代税收管理的六个观念,抓住“强化税源管理”、“优化纳税服务”两大重点,大力实施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使我省征管工作有了长足的进步。一是纳税服务不断优化。主要体现在服务形式不断拓展,服务内涵不断深化,服务链条更加紧密,服务队伍发展壮大等方面。二是征管基础不断夯实。新征管模式有效实施,税收专业化管理不断加强,征管业务规程得到统一,征管行为有效规范,治税环境进一步改善,税法遵从度不断提高。三是税源管理力度不断加强。全面落实税收管理员制度、税源管理责任制和税收分类管理办法,规范普通发票管理,切实加强纳税评估、户籍管理和加油站的税收管理,有效推进了税收征管的科学化、精细化,税源管理的基础地位更加突出。四是信息化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成功应用总局综合征管软件(CtaiS2.0),初步建立起省、市级集中的网络化、电子化、多元化电子报税服务平台,建立了“网上办税服务厅”,实现了基于CtaiS2.0的出口退税网上预申报、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网上申报和发票认证等网上办税功能。

我省国税系统税收征管及纳税服务工作取得的成绩,得到税务总局谢旭人局长和宋兰副局长的高度赞扬。成绩的取得,凝聚着全省广大征管干部的辛勤汗水,是同志们埋头苦干、团结拼搏的结果,体现了包括纳税服务工作在内的广大征管干部忠于职守、顾全大局、勇挑重担、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特别是在去年CtaiS2.0上线过程中,各级征管部门及全体征管干部积极开展业务差异分析、业务需求编制、数据清理、操作培训等项工作,并与信息中心通力合作、齐心协力、密切配合,做好业务与技术衔接,实现征管数据省级集中,为进一步提高全省国税征管质量与效率付出了很大的辛劳,作出了突出贡献。在此,我代表省局党组向在座各位并通过你们向辛勤工作在征管岗位上的全体干部道一声:同志们辛苦了!

刚才,伟景同志所作的报告我完全同意,下面,我再强调几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增强做好构建和谐征纳关系的责任感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还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第一,治税环境需要进一步优化;第二,纳税人税法遵从度还比较低;第三,税制、征管体制、机制还不够科学、合理;第四,管理手段相对落后;第五,全省国税干部队伍的数量、素质与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严要求不相适应。有些干部对信息化手段的应用水平还不高,有些干部没有摆正服务和管理的关系,观念没有更新,还是用老一套工作思路和作风对待纳税人。我们要进一步提高认识,用积极的态度正视和解决存在的问题。

(一)必须认识到构建和谐征纳关系是推进和谐国税建设的切入点。

当前,我们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构建和谐社会,为此,省局党组提出建设和谐国税的要求,其中重要的内容就是建设和谐征纳关系。税务机关与纳税人作为税法的两大主体,以和谐征纳关系为切入点,可以促进税务机关优化内部资源配置、改进工作流程、理顺管理职责、强化依法治税意识、加强税收法制建设,改善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关系,不断提高税收管理的质量和效率,从而促进和谐国税的建设,更好地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二)必须充分认识到优化纳税服务是构建和谐征纳关系的必要条件。

税务工作宗旨是“聚财为国、执法为民”。优化纳税服务既是我们的一种理念,也是我们执法行为和管理行为的载体和综合体现。多年的工作实践证明,我们所有工作目标和工作使命实现的关键都归集于一点,那就是为纳税人提供了怎样的服务和管理。“服务”是形式,“管理”是手段,“和谐”是目标。优化纳税服务,既是基于我们工作职责的需要,也是实现构建和谐征纳关系的必要条件。必须以纳税人的合法利益为出发点,围绕“我们为纳税人服务了什么”、“纳税人需要我们服务什么”以及“我们还应该为纳税人服务什么”这三个方面来充实服务内容,不断提高服务水平,税收工作才能得到纳税人的肯定和赞誉,征纳关系才能实现和谐。

(三)必须充分认识到强化税源管理是构建和谐征纳关系的重要手段。

强化税源管理既是税收管理的基础,也是构建和谐征纳关系、提高税法遵从度的重要手段。我们强调服务,并非就要轻视管理,以服务促管理,寓管理于服务才是我们的方向。当前,纳税人依法诚信纳税意识及税法遵从度还有待提高,只有通过强化税源管理,堵塞征管漏洞,打击涉税违法行为,维护正常的税收秩序,营造公平、公正、平等的税收环境,保证税负公平,才能保障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促使纳税人不断提高依法纳税意识,减少其在税收管理过程中与税务机关的摩擦,从而有效促进和谐征纳关系的建立。

(四)必须充分认识到落实“两个减负”是构建和谐征纳关系的着力点。

减轻基层税务机关额外的工作负担和减轻纳税人不必要的办税负担,是税务总局为加强纳税服务工作提出的举措,也是我省国税系统推进“三服务一促进”实践活动,构建和谐国税的内在要求。当前,我省的纳税服务工作尽管有了很大的发展,基层税务工作通过现代化信息科技手段的应用,节约了不少人力,但是,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税收政策不断完善,征管业务范围不断拓展,税务机关的人力物力资源显得不足,“两个减负”的呼声还很高。一方面,纳税人抱怨税务机关效率不够高,办税程序繁琐,业务政策频繁调整更新,办税流程指引不够清晰,不理解税务机关的工作;另一方面,基层税务干部面对越来越多的纳税户,越来越大的业务量,还有自上而下层层下发的各类规章制度、布置的检查工作和要求报送的报表资料、以及源源不断的临时事务,影响到对纳税人提供纳税服务和税源管理工作投入的时间、精力。对此,基层一线的同志深有体会,感觉很苦、很累,压力很大。这些情况如果不能正确面对、合理疏导、扎实解决,和谐征纳关系的建立就无从谈起。因此,落实“两个减负”正是针对当前工作中的这些突出矛盾,需要高度重视并下大力气抓好的任务。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思路和措施,做到既“减负”又保证征管工作的有效开展,为和谐征纳关系的建立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二、统一思想,正确把握征管工作面临的两大难题

当前,税收工作面临的问题很多,难题也不少。就税收征管与纳税服务来说,迫切需要重视和把握的是服务与管理、“两个减负”这两大难题。

(一)正确把握纳税服务与税源管理的内在关系。

管理和服务是权利和义务的统一体,管理与服务互相促进、相辅相成。征收管理和纳税服务是税务机关的两项基本职责。新《税收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首次在法律层面上将保护纳税人合法权益、为纳税人服务融入到税务管理、税款征收、税务检查等税收征管的各个环节中,并作为税务机关和税务人员的法定义务和职责。强调服务,并不是就要轻视管理,必须保证依法应征的各项税款足额、按时地缴入国库。作为税收征纳关系的双方,既要依法履行各自的义务,也要正确行使各自的权利。加强税源管理,保证税收征收权、管理权的实现和为纳税人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是权利和义务的统一体,密不可分,同样重要。我们的服务,是在法律允许范围内的服务,是面向全体纳税人的服务,是以保障纳税人纳税义务顺利实现为目标的服务。没有一支公正的管理队伍,没有一套公开的管理制度,没有一个法治的管理环境,就不能有公平有效的服务。我们强调要优化纳税服务,对税源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依法加强税源管理,夯实征管基础,不断推进税收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为纳税人营造公平、公正、公开的治税环境,才能依法保障纳税人的合法权益;在不断改进和优化服务手段,提高服务水平的同时,也必将促进税源管理的加强。

(二)正确把握“两个减负”的内在要求。

“两个减负”工作是税务总局根据当前的征管工作实际情况和突出矛盾而提出的一项重要工作部署。目前,传统征管体制下的粗放型管理正逐步向专业化、信息化为特征的集约化管理转变。强调“两个减负”,其实也是在提倡一种更加高效、更加人性化的管理模式,如何加强综合调控、全程管理,从充分发挥服务职能、管理职能和保障职能作用方面,进一步完善管理,最大化地利用好税务机关人力、物力资源,为纳税人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提高征管工作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建立现代化的纳税服务科学体系,是一项长期工程。“两个减负”作为这项工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必然也要确立长期坚持的意识。必须把握两点:一是落实“两个减负”不能单靠征管部门。目前,基层税务部门分工日趋专业化,纳税服务工作分散于各专业部门,融入到税务管理、税款征收、税务检查等税收工作的各个环节。作为税务机关的业务综合部门??征管部门,往往要在对纳税人的工作中扮演牵头和协调的角色。但是,不能就以此片面地认为优化纳税服务、落实“两个减负”工作是单个征管部门的工作和职能。各业务部门应该共同重视,密切配合,避免“各自为政”的做法,即简单地处理完本环节事项后就把纳税人和基层税务机关的需求推搪出去,从而互相扯皮。既要分清职责,更要讲究协调。要大力加强各部门内部的合作和协调,把问题和困难消化在系统内部,在税务管理各个岗位、各个环节尽力方便纳税人、减轻纳税人负担,通过全员、全程服务,真正为纳税人提供畅通方便的省心服务。同时,各级税务机关内部要加强政策协调和工作任务的衔接,切实减少基层干部多头报送资料、应对重复检查等情况的发生,增强减轻基层负担的实际效果。二是落实“两个减负”不能顾此失彼。“两个减负”之间并不矛盾,不能顾此失彼或厚此薄彼。一方面,不能认为为纳税人做的事越多,服务就越好,为了减轻纳税人负担,就毫无限制地把本来应该由纳税人自行完成的具体事务和义务强加到基层税务人员的职责中,增加其工作量;另一方面,也不能为了减轻基层税务干部的压力,就允许他们漠视纳税人的需求,不积极不主动不及时地向纳税人提供各种服务。其实,很多基层税务干部都说,只要纳税人的负担减轻了,比如办税服务厅办税拥挤问题解决了,他们的工作压力和工作负担就自然能减轻下来。同样地,如果我们切实把基层税务干部从不必要的工作负担中解放出来,他们就可以将更多的精力服务于纳税人,提高服务效率和水平,从而也减轻纳税人办税时间长等负担。所以,“两个减负”并不矛盾,两者相互促进。落实“两个减负”的目标在于如何同时有效地减轻两方面的负担,而绝不是要将任何一方的负担转嫁到另一方。各级领导机关要更深入基层了解情况,所制定的制度、布置的工作、提出的要求要更切合基层实际,更可操作性,以加强对基层的正确引导,解决基层“不知道怎么做”的问题。

三、把握全局,加强协作,努力构建和谐征纳关系

(一)重视健全和落实纳税服务的制度保障体系。

俗话说,制度是保障。要做好税收征管工作,优化纳税服务,首先要抓好制度建设。目前,根据总局《纳税服务工作规范(试行)》等文件的要求,我省国税系统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制度和办法,这些制度对于加强基层办税服务厅的依法服务、文明服务、规范服务起到了很好的指导和约束作用。我们要继续完善和规范与其他税务管理环节相关的纳税服务制度,加快制定《**省国税系统办税服务厅建设标准》、《办税服务厅人员岗位技能标准》、《税收管理员岗位技能标准》等制度,进一步建立健全包括文明礼仪、规范执法、优化服务、考核监督在内的科学合理的纳税服务制度体系,通过明确纳税服务的工作流程与标准,实现事项、岗位、人员、责任的有机结合,增强税务机关和税务工作人员对纳税服务工作的责任感,使纳税服务工作逐步走向标准化和规范化。

由于历年来我们制定了不少的各种文件和规章制度,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需要清理一些作废的,或者部分条款作废的文件,明晰现行有效的文件和规章制度,提高税务干部和纳税人的税法遵从度,目前我们正在开展清理1994年至**7年的各类征管文件的工作。同时,必须注意对日后陆续出台新制度及时补充和归整,使制度体系更加完整而实用,对基层纳税服务工作发挥更有效的指导作用。此外,要重视和狠抓落实工作,使制定的制度真正落到实处,发挥应有的管理效益。要开展岗位竞赛,评出真正的先进,促进基层税务干部岗位技能的提高,促进制度的落实。要采取必要的检查措施,看看还有哪些制度没有落实到位。要及时发现基层的管理创新,更好地促进“两个减负”的落实。

(二)重视干部队伍建设。

人是各项事业发展的最根本因素。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要夯实管理基础,优化纳税服务,全面提高税收征管水平,归根到底是要靠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高效率的干部队伍来实现。

一要不断充实征管专业化队伍。不断提高纳税服务水平,需要建设一支既有服务意识又有服务能力的专业化干部队伍。不仅需要具有税收专业知识的人才,也需要懂会计、懂法律、懂信息技术等方面的人才。各级国税部门要充分发挥和调动各类人才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优化人力资源配置,为纳税服务提供必要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二要拓展人力资源利用空间。基层干部是我们落实服务和管理工作的一线人员。总局、省局布置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最终大多数都是落实到基层干部的身上。他们既要应付日常工作,还要完成临时任务,更要频繁地应付上级的各类报表上报、专项检查、会议和调研等事务,常常分身乏术,也严重影响了他们对纳税服务工作的精力投入。我们要给基层干部减负,不是单纯地减指标、减管户,更关键的是要总结经验,结合实际,合理配置各种资源,通过科学的岗位调配和合理的任务安排,使一线的纳税服务人员能从大量的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将更大的热情和精力投入到服务和管理工作之中,从而有效提高征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三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目前有不少地方的税务机关对干部日常工作进行考核管理,往往通过扣分、扣奖金等形式来解决。同时,办税服务厅工作人员、税收管理员等基层一线的干部涉及的业务考核内容相对更多,这一来就会使他们产生“做多错多,不如少做”的消极态度。对这种情况,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考核是把“双刃剑”,得其道,我们可借之激励干部的干劲和斗志;不得其道,反而会成为束缚广大干部全情投入纳税服务工作的思想。现代管理学告诉我们,好的员工不是“骂”出来的,而是“赞”出来的。因此,一方面,我们要加强对基层税务干部的思想教育,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事业观和价值观,讲职业道德、讲工作责任心;另一方面,我们要提倡“人性化管理”、“温情管理”,科学设置考核方式和标准,更多地从肯定成绩的角度来奖赏和激励各种先进人物和岗位能手,真正有效激励基层士气和提升他们的信心。同时,各级国税机关要加大对办税服务厅建设的投入和支持,对省局下拨的纳税服务经费要坚持专款专用,确保经费的有效使用。

(三)重视信息化技术对征管工作的加速作用。

随着社会科技手段的发展和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在征管改革的进程中,传统征管体制下的粗放型管理将逐步向专业化、信息化为特征的集约化管理转变。有力依托信息化技术手段加速提升我省国税系统征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是实现征管工作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必由之路。下一阶段,我们要依靠现有的人才优势和技术优势,把深化数据应用摆在第一位,充分利用集中后的数据为日管、为税收工作服务。要继续加大信息化技术在征管工作和纳税服务领域的支持力度。一是继续拓展和完善各类征管软件的功能。加快推广税收管理员平台等系统的开发,增强征管软件的查询、监控、分析、评估功能,帮助税收管理员更高效地开展包括户籍管理、纳税评估、税收检查、数据分析等大量的日常工作,实现各级税务机关对征管工作全面、有效的监督管理。二是继续在全省稳步推广网上办税服务,丰富网上办税服务内容。我们要总结推广经验,在条件成熟的地区继续稳妥推广网上办税业务,有效缓解办税服务厅的排队压力等问题,减轻纳税人和基层干部的双重负担。三是加强整合各类软件资源。实现各个软件系统之间的信息联通和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更好地发挥现有信息资源的作用,避免因软件资源失控而影响操作应用的效率。四是加强总局综合征管软件的运维工作。各级国税机关要以为基层服务、为纳税人服务为宗旨,进一步加强对运维工作的重视,增强服务意识,加快各级运维审批的速度,有效提高纳税服务的效率,减少纳税人和基层的投诉,。五是配合总局的工作部署,做好金税三期系统开发的各项前期准备工作。

(四)重视发挥征管部门的综合协调作用。

应该明确,各级征管部门是研究落实纳税服务工作的责任部门,为此,省局在征管处专门成立了纳税服务组负责指导全系统的纳税服务工作。随着工作的需要和职责的调整,征管部门作为一个综合协调管理部门,在税收工作中的作用越来越凸显。要健全紧密的征、管、查协调机制。在税收具体工作中,征收、管理、稽查三大系列应该朝着既有分工、又有合作,既有制约、又有协调的有机结合方向发展。征管部门要充分发挥综合协调部门的牵头组织作用,使三大系列在税收经济分析、纳税评估、税源监控、税务稽查等几项工作中,进一步加强良性互动配合关系,使各工作环节衔接得更加畅顺,更好地发挥“以查促管,以管助查”的合力作用。要强化省局机关与基层部门的沟通联动。省局机关作为全省国税系统的司令部、指挥部,首先要做到内部协调,思想统一,步伐一致。省局机关对基层开展具体的征管工作主要发挥全局的领导、指挥和协调作用,在政策的制定、任务的下达等方面,必须符合纳税服务工作的现状和需要,加强与基层一线的沟通协调,求真务实,密切联系群众,坚持统一面向纳税人、统一面向基层机关,实事求是地开展纳税服务工作,不断推进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要坚持以人为本,保持上下联动,紧密团结干部,发挥团队合作精神,用最大的合力推动纳税服务工作不断前进。要改进机关工作作风,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真正聆听来自基层的声音,了解基层开展纳税服务工作的困难和问题,要以服务纳税人、服务基层为工作原则,提供一切必要的可能的支持,切实减轻纳税人和基层税务机关的负担。

(五)重视营造良好的协税护税环境。

税务管理的作用篇8

【关键词】计算机信息化税务数据管理对策

随着国内税务系统的不断完善,国家开始加大国内税务系统信息化建设力度,从而对税务信息数据进行有效、合理的更加科学化、信息化、系统化处理和管理,实现国家税收、信息一体化。众所周知,税收数据信息是税收管理的基本工作内容,而对税收数据信心进行计算机信息化管理,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纳税人税务登记、纳税申报信息、汇总统计、税票核对、金库对账以及税收会计账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1国内税收数据管理工作的发展现状

1.1缺乏对计算机信息化建设的认知度

目前,国内税务管理部门在税收数据计算机信息化建设方面欠缺认知度,“重环境建设,轻实践应用”的现象较为普遍,虽然在计算机信息设备方面加大投入力度,但是在计算机应用信息技术方面严重缺乏认知度,仍然存在耗费大量人力进行数据信息的管理工作,无法对税收数据进行计算机信息化管理,在更无法充分发挥先进的计算机设备与计算机信息技术有效结合后的作用,难以体现当代信息化对提高税收业务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的优势。

1.2缺乏对税务数据信息设备进行系统化建设

随着计算机信息的广泛应用,计算机信息化发展逐渐被应用到国家税务管理工作中,然而,国内税务部门由于对计算机信息化发展存在认知度不足的情况,导致许多税收业务信息设备没有配备相应的计算机信息技术和专业的数据信息管理人员,以致国内当前税收业务数据信息管理仍然停留在传统的手工数据信息记录、管理阶段,再加上税务部门缺少既是计算机信息专业又深知税收业务流程的综合性管理人才,更为国内税务部门建设数据信息化雪上加霜,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国内税务计算机信息化建设。当前阶段,国内税务部门的信息数据管理工作人员多为计算机专业的人员,由于对税收业务流程不熟悉,在一定程度上就无法利用现代化计算机信息技术对税务数据信息进行有效管理;而还有一种情况就是,税收管理人员熟悉税收业务流程,但是缺乏计算机数据信息化管理知识,在一定程度上对国内税务部门的数据信息化建设带来一定的局限性。

1.3缺乏税收数据信息管理规范

国内当前税收计算机信息化建设,在对税收业务的数据信息有效采集的过程中,缺乏管理规范,存在管理漏洞。再加上对纳税人的指导程度不够,使纳税人在进行身份记录以及申报纳税信息的过程中,经常会发生个人信息填错的情况,最为重要的是税务部门的工作人员的文化素质的参差不齐,也为税收业务进行数据信息采集埋下误差隐患。

基于国家税务部门能够对纳税人进行准确缴税,就要求在负责初始申报与纳税核定工作方面的工作人员具有较高的业务水平。然而,国内税务部门存在税务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掌握的业务标准不统一的状况发生,再加上个人素质的欠缺,致使在给新的纳税人办理业务的过程中,无法对企业所属行业、财会制度、应缴纳税种进行准确的申报和记录,最终这些存在误差的纳税人信息不断进入税务部门信息中心的计算系统中。

2加强计算机信息化在税务数据管理的应用对策

2.1加强对计算机信息的应用管理

国内税务部门应加强计算机信息设备和计算机信息技术双重发展,不仅要加强设备的引进,还要对计算机技术及其专业化、系统化的人才进行综合培养,达到既掌握税务业务流程又能根据自身计算机信息技术对税务数据信息进行税务数据信息采集、数据信息转换、数据信息分组、数据信息组织、数据信息计算、数据信息检索、数据信息排序等相关工作,将所采集的纳税人个人信息严格按照税务数据信息管理制度进行日常管理,并且将数据信息转换成计算机能够接收的形式呈现出来,然后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对纳税人的信息进行有效的分组管理,并有效整理,通过整理后的纳税信息进行相关数据信息处理,有效结合计算机自信息技术将纳税信息保存起来,以便后续工作的使用,然后按照不同层次、不同分类进行排序。

2.2完善工作机制

国内税务部门应加强工作机制管理的工作,在实际计算机信息化应用中,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建立数据统一管理、具体工作各执其责又信息共享的工作机制。由于计算机的操作广泛性,使每个使用者都可以从系统中进行输入、输出操作,因此,国内税务部门应加强税务信息管理使用者的操作管理,并制定相关的操作规范,使其明确自身工作的职责,并对其职责范围内的工作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税务数据信息的管理不能单单只靠部门去管理,发动全员进行有效管理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管理。

2.3加强计算机信息应用系统的整合

国内税务管理部门应加强计算机信息应用系统的整合,而且要以税务业务为整合核心,将相关的征税、缴税、纳税的信息数据通过计算机信息进行有效的数据整合,并制定相关的整合标准,以此标准为重要操作基础,建立和提供一些列的数据信息,从而便于税务部门的管理人员便于数据复制和嫁接工作的进行。须知,系统整合需要分层次、阶段进行,因此,要加强应用软件、信息技术和管理制度上的交换和共享,实现应用系统与新型应用系统的整合。将纳税人信息查询、管理以及储存进行一体化建设,并有效保持其应用的稳定性,从而解决信息化发展中的现有系统相对比较独立、数据共享差和整体效益不高的缺陷,进一步提高国内税务部门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

3结束语

现阶段,国内税务数据信息计算机信息化管理成为国家税务部门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因此,国内税务部门应加大对计算机信息化建设的力度,引进先进的计算机信息设备,招收既了解税务业务流程又具有专业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人才,对计算机信息系统进行有效整合,充分发挥计算机信息技术在税务业务工作的作用,从而推动国家税务工作持续、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葛飞.税务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发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

[2]左志刚.我国税务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D].湖南大学,2002.

[3]潘相琳.我国税务管理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D].合肥工业大学,2009.

税务管理的作用篇9

关键词:电力企业;问题;税务管理;措施

在企业税收管理过程中,税收的特征是取之于民众、用之于民众。税务机关的工作人员和纳税人的根本利益具有一定的一致性。税收和经济具有紧密的关系,经济对于税收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税收又反作用于经济。积极制定合理的税收制度以及科学的税收政策法规,能够有效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电力企业税收管理工作过程分钟,电力企业面向生产,不仅能够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还能增加税收效益。税收工作的开展主要是依据法律作进行分配,税收效益的多少,不仅体现了良好的国家政策,还能有效的保证了人民群众的自身利益,所以,依法收税是税收管理工作开展的重要保证。

1电力企业税务管理的重要性

1.1能够降低企业税收成本

目前来看,电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相关的税收成本主要包括了企业缴纳税金的成本、企业罚款以及拖税的处罚金额。因此,积极的制定合理的税务管理方式能够有效避免不必要的税收成本,避免由于税收处罚所造成的税收成本增加,提高企业的利润。

1.2能够有效地增强企业财务管理水平

电力企业税务管理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要进行税法学习、积极的对税法进行利用,同时,还能有效提高企业工作负责人员的纳税意识。电力企业在税务工作过程中,应该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采取合理的方式加强税务管理。相关税务管理人员不仅要熟练掌握各种税收的法律规定,并且,还要对相关的会计制度以及快准则了如指掌,这样能够增强工作人员税法观念,有助于提高电力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

1.3积极对企业内部结构进行调整,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就目前来看,我国各项税收政策以及不同的税种的税率也不相同。电力企业在税务管理过程中,首先应该明确我国相关的税收政策,积极采取合理的融资方式、加强生产技术的改造,能够促进电力企业税务管理工作的开展,保证电力企业效益最大化,有效的实现了企业内部结构调整以及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2电网企业税务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分析

随着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电力企业不仅面临着发展机遇,同时,也要应对一定的挑战,所以必须不断增强电力企业自身的经济管理能力,进行合理地税务管理工作,才能保证电力企业的健康发展。就当前的情况来看,在电力企业在进行税务管理时,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税务管理工作的观念过于落后,需要改革与创新

由于电力企业体制的建设和改革的影响,一些全新的业务形式出现在电网工作过程中,例如:产权的转让等。也存在税务管理工作的观念过于落后,需要改革与创新。就现在的情况来看有一部分的企业在税务管理工作开展问题中存在许多问题,例如:工作开展的方式过于老套,还是使用之前按照固定的时间进行申报以及足额缴纳税款形式,不能真正的体现税务管理的价值,同时,还容易造成税务管理成本的增加。所以,从电力企业业务开展以及财务发展所采取活动的角度来说,电力企业税务管理的内部职能有所下降,应该积极加强税务管理的内部职能。

2.2税务管理的工作人员业务水平较低

电力企业在内部财务管理过程中,由于人员的限制,没有设置专业的税务管理部门,但是,一些专门性税务管理机构也存在一定的漏洞,也因此导致从事税务管理的工作人员业务水平较低。一般来说,税务管理工作人员自身专业素质不强,都不是学习相关的财务工作人员;虽然有一些员工具备一定的税务管理能力,但是不能满足财务管理的专业性,相关部门应该积极完善财务管理结构。在对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培训过程中,也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相关的财务管理培训不够深入,都是一些表面上的内容,不仅不利于税务工作的开展,还不利于税务工作人员的进步。我国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完善,对于电力企业相关税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电力企业相关税收管理内容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也在不断完善,其中一些法规的完善具有一定的繁琐性。

2.3税务管理风险因素过多

在电力企业税务管理工作中,由于税务管理工作的风险较多所以,应该相关部门应该积极的对新业务进行优化。电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相关的财务管理工作以及新业务之间不能进行融合,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对于许多问题都不能得到有效解决,例如:

2.3.1营业收费

电力企在营业时,对运行维护收入、城乡“一户一表”居民生活用电峰谷表的安装或者改装等工作进行收费。相关的税务部门已经进行多次沟通还对相关税务种类进行说明;但其材料费在税抵过程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另一方面,对于一些费用的收取,相关部门目标不统一,没有明确的规定,严重阻碍了电力企业的发展。国家财政部门、税收策略都来自不同的税务部门,这些部门的政策规定存在不配套或者相矛盾的地方,导致电力企业在执行过程中具有一定的盲目性,给企业造成了严重的税务阻碍。

2.3.2电力企业产权重组业务

现阶段而言,电力企业资产的划转方式主要有各个分公司资产转化到总公司、等。但是,在实际的施行过程中税务部门对总公司以及分公司的资产划转方式不认同,导致一些金额不能作为相关的公益性捐赠在纳税以前进行扣除,这些都包含在了相关的纳税问题。

3电力企业税务管理工作的完善

3.1积极设置专门的税务管理机构

就目前来看,电力总公司以及各省分公司都已经成立了专门的财税管理部门,但是一些基层的电力公司没有专门的财务管理部门。自“三集五大”体系建设以后,大多数省级的电力公司基本都已经撤消财务管理的二级部门,把相应的财务工作融合到资产管控工作中进行统一管理。在不断完善的体制过程中,相关税务人员能够对市电力公司以及县电力公司财务部设立税务管理科进行考虑,能够有效加强税务管理。在一些规模较小的县公司,不具备税务管理部门设立的单位,也应该具备专门的税务管理人员。

3.2增强税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电力企业税务管理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专业性、政策性。因此,只有构建一支强大的税务管理团队,才能促进税务管理工作的开展。电力企业在招聘税务管理人才时,要对其进行全面考虑,例如;税务管理知识过硬、沟通能力强以及会计工作能力强等,才能有效促进税务管理工作的开展。另外,各个部门以及要积极的进行沟通,积极的提高税务管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同时,还应该有足够的时间让税务管理人员专注于税收政策的研究与应用。

4加强电力企业税务管理的措施

拓宽融资方式。电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相应的资金能够分为两种,即:借入资金以及权益资金。所谓的借入指的到期应归还本金和利息,其风险大,但是税前能够扣除利息,实现抵抗税费。权益资金在使用过程中,具有良好安全性以及长期性,但是需要支付一定的利息,并且,不能扣除税前股息,成本高。因此,电力企业税务筹划工作时,企业应该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筹资方式,能够有效的减轻税负。不同的电力企业的发展规划方式不同,其商品也具有一定的差异,因此,电力企业在投资过程中,所承担的赋税也不同。例如:电力施工、设备制造、物业管理等。通常来说,电力企业的对日常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税收筹划时,都是采用相关的会计方式进行筹划。企业在不同年分所得税也不同,能够有效的推迟纳税时间,有效的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电力企业进行税务筹划一种理性的经济方式,税务筹划择优的目的是以企业所具有的赋税能力对企业相关的经营管理活动进行纳税,所以,不会出现企业由于赋税过重而触犯法律的现象,同时,由于税务筹划是企业在税法许可范围内的一种对税收法规的自觉遵从和选择,因此有助于企业自觉遵守税法,增强纳税意识,积极履行纳税义务。企业在进行纳税方案选择时,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对相关方案进行分析,选择不同的方案对于税负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差异,能够有效避免由于所选方案的不合理所造成的纳税负担过重。企业在履行纳税义务过程中,工作人员应该积极的对纳税的规定以及预缴和结算时间进行分析,对税务费用进行合理计划,能够有效的减少企业流动资金利息的花费。建立税务专业的税务管理部门。电力企业在税收筹划时,内部应该设置专门的税务管理机构,同时,还要保证相关工作岗位的合理性,在工作人员选择过程中,应该积极选择一些工作能力强的人胜任。相关工作人员应该积极对税收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进行研究分析,依据电力企业的经营活动,对企业的纳税行为进行统一规划,能够避免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经济损失。

5结语

企业税务管理目标是对企业经营活动的纳税进行规范,实现的企业内部结构优化保证企业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电力企业发展,同时,还能从根本上减少企业纳税成本,减少纳税风险,降低税收支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电力企业通过对经营活动进行预先安排,积极的做出合理的税收筹划,选择合适的税收方案,实现企业价值。税务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加大税务管理工作的开展力度,一定要突破传统管理理念的限制,把握事情发展的趋势并做好事先的规划工作,给企业的发展提供可靠的信息依据,降低纳税所需要的成本费用。应该保持强烈的对策敏锐度,建立完善顺畅的传达体系,从而保证改革之后的措施能够真正地实施。创建科学全面的工作体系制度,全面融入到企业平时的运营工作中。

参考文献:

[1]朱门添.税权配置、税务流程与税务管理机构设置[J].涉外税务,2005(1).

税务管理的作用篇10

(一)总体思路

按照因地制宜的要求,积极稳妥地推进征管机构改革,推行重点税源精细化管理、一般税源标准化管理、零散税源委托社会化管理的思路,有效提升税收风险的应对能力。

(二)基本原则

1、科学分类原则。科学地对管理对象、管理内容进行分类,准确划分税源和职责分工,把分级分类作为税源专业化管理的基本方法。

2、风险导向原则。以风险管理理念为导向,按照风险管理识别排序、处理应对的主线,合理配置征、管、评、查事权,明晰工作职责,提升风险管理效能。

3、制约协同原则。按照明确分工、密切协作和相互制约的要求,在实施征、管、查三分离的前提下进一步细化分工,全方位、立体化监控税源,以降低税收流失风险和执法风险。

4、平稳创新原则。充分考虑当前发展现状和长远发展要求,立足于务实、创新、高效,确定行之有效、积极稳妥的改革方案,实现创新基础上的平稳过渡。

二、组织领导及业务推进

为了保证税源专业化管理改革的顺利推进,市局成立税源专业化管理改革领导小组和两个工作小组。

(一)税源专业化管理改革领导小组

组长:

成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征管科技处。负责制定税源专业化管理改革总体方案和实施意见并组织实施;负责建立省局、市局、基层单位相关工作协调机制,组织研究有关问题,提出相关处理意见;负责岗位职责流程的制定、管户调整,并对应修改、迁移大集中系统相关数据;负责对各个工作阶段、推进过程的协调、指导和检查。

主任:

成员:、

(二)税源专业化管理改革工作小组

税源专业化管理改革工作领导小组下设二个工作小组:

1、机构人事组

由同志任组长,同志任副组长,市局稽查局、各分局主要负责人为成员。负责人事调整工作,严格执行组织人事纪律,做到机构改革到位、人员调整到位。

2、业务推进组

由同志任组长,同志任副组长,市局稽查局、各分局主要负责人为成员。负责建立税源专业化管理的相关制度、工作流程,进行管户调整、大集中系统数据修改,做到机构改革到位、业务交接到位。

各辖市(区)局成立相应的税源专业化管理改革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成员名单报市局领导小组办公室。

三、主要内容

(一)优化纳税服务,建立集中统一的征收服务体系

随着网上办税服务厅功能的完善及社会化办税能力的提高,统筹考虑纳税人区域分布现状和税务机关现有管理水平,建立集中征收、全面服务的征收服务体系。

(二)加强税源监控,建立专业化和属地化相结合的税源管理机制

为适应不同规模、不同行业和不同区域纳税人的个性化涉税需求,以及税务机关的差异化管理需要,税源管理机构设置以纳税人规模加行业的专业化分类为主,属地分类为辅,建立专业化和属地化相结合的税源管理机制。

(三)实施风险管理,构建与风险管理流程节点相匹配的组织架构

为满足风险管理“分析识别—等级排序—分级应对—监控评价”的流程节点需要,设立市、县两级风险评估专业机构,以指导各税源管理机构的税源监控。

(四)推进机关实体化,建立与扁平化要求相适应的市县两级机关职能体系

按照机构设置扁平化要求,推进市县两级机关实体化进程,从以行政管理职能为主的职能体制,向以直接承担实施税源税基监控管理等实体职能为主的职能体制转变。

此外,对稽查局的内设机构设置,认真贯彻《税务稽查工作规程》,严格选案、检查、审理、执行“四分离”制度。

四、机构设置及职责配置

(一)市区机构设置及职责配置

市局机关设立数据管理处承担专业风险评估职能;成立一个征收税务分局、四个税源管理分局和一个稽查局,分别承担征收服务、税源管理和税务稽查职能。其中征收税务分局使用第一税务分局编制,税源管理分局分别使用第二税务分局、第三税务分局、第四税务分局和涉外税务分局编制。

税源管理分局内部统一设置一个综合业务科、一个纳税评估科和若干个税源管理科,分别承担行政业务、纳税评估和税源监控职能,其中综合业务科在市局机关业务处室“职能实体化”的同时,淡化其业务管理职能,业务处室直接面向税源管理科进行业务指导和任务分配;税源管理科依“按户设科”原则设置科室,依“按事定岗”原则配置岗职,依“按岗到人”原则调整人员。(附图一)

税源管理分局具体职能配置、岗位设置由市局征管科技处明确,人事调整方案由市局人事处制订。

1、数据管理处

具体职能:负责牵头制定涉税数据管理办法;负责数据质量管理,涉税数据信息的交换、采集、加工、分析、提供、推送等工作;负责对涉税信息应用状况的测评和跟踪反馈工作。

数据管理处同时承担风险评估实体职能:负责税收风险分析识别,包括牵头建立和维护分行业、分税种、分行为的评估指标和模型,按户归集纳税人税收风险,制定、维护税收风险检索规则,确定纳税人税收风险等级,并推送给相关机构或岗位。

2、第一税务分局(征收税务分局,正科级建制)

管理对象:市区所有纳税人。

具体职能:承担税款、基金(费)的征缴管理(含耕地占用税和契税);承担纳税人申请提交的限时办结类事项的受理和当场办结类事项的审批;负责组织实施纳税服务体系建设,拟订并组织实施纳税服务工作规范和操作流程;管理12366和地税网站等纳税服务平台和面向纳税人的税法宣传、辅导咨询、办税服务、权益保护和税收法律救济等工作;组织实施纳税信用体系建设;承担注册税务师的管理工作;承担税务登记、纳税申报、发票购销等环节中一般性违规违章行为的处理。

内设机构:分局除局长室外内设综合管理科、制度业务科、办税服务科、宣传咨询科和维权服务科五个科室。

内设职能:综合管理科负责制订内部各项行政工作规章制度,处理日常事务。制度业务科负责纳税服务工作调研和纳税人需求调查;负责制订纳税服务各项工作规范;负责业务指导、督查及考核;负责纳税信用体系建设和信用等级评定。办税服务科负责办税服务厅(点)纳税人各类涉税业务的受理、办理及涉税资料归档管理;负责网上办税厅所有涉税业务的办理;负责发票、票证管理;负责税务登记、纳税申报、发票购销环节中一般性违章行为的处理;负责办税服务厅(点)日常管理。宣传咨询科负责组织实现面向纳税人的日常税法宣传及纳税辅导;负责编印各种税法宣传资料;负责外网信息、栏目维护;负责12366纳税服务热线、12366短信平台、12366在线咨询等平台管理。维权服务科负责纳税人权益保护工作;负责纳税服务投诉和处理;负责制订“纳税人之家”活动计划,督查、指导各“纳税人之家”开展活动。负责组织纳税人(社会)满意度调查分析。

3、第二税务分局(一般税源分局,正科级建制)

管理对象:京口区、润州区内除房地产开发业、建筑安装业、金融保险业外的,且年纳税额小于100万元的纳税人。

具体职能:承担所辖纳税人的户籍管理、认定管理、定额管理、发票管理、催报催缴、涉税事项的调查核实、备案事项的后续管理、欠税管理、任务执行等基础税源管理工作;承担所辖纳税人的纳税评估等工作;承担相关的协税护税工作。

内设机构:分局除局长室外内设综合业务科、纳税评估科、税源管理一科、税源管理二科、税源管理三科、税源管理四科、税源管理五科(个体)、税源管理六科(个体)共八个科室。其中税源管理一科负责个体之外京口区范围内纯营业税户,税源管理二科负责京口区范围内增值税户、增值税营业税混合户,税源管理三科负责润州区范围内纯营业税户,税源管理四科负责润州区范围内增值税户、增值税营业税混合户,税源管理五科、六科分别负责分局京口区、润州区范围内个体及零散税收。

4、第三税务分局(开发区分局,副处级建制)

管理对象:开发区范围内所有纳税人。

具体职能:承担所辖纳税人的户籍管理、认定管理、定额管理、发票管理、催报催缴、涉税事项的调查核实、备案事项的后续管理、欠税管理、任务执行等基础税源管理工作;承担所辖纳税人的纳税评估等工作;承担相关的协税护税工作。

内设机构:分局除局长室外内设综合业务科、纳税评估科、税源管理一科、税源管理二科、税源管理三科五个科室。其中税源管理一科负责新区范围内房地产业、金融保险业、建筑业委托单位(新区)和年纳税额100万元以上的纳税人,税源管理二科负责丁卯街道办范围内除一科外的所有纳税人,科源管理三科负责大港街道办和丁岗、大路、姚桥范围内除一科外的所有纳税人。

5、第四税务分局(重点税源分局,正科级建制)

管理对象:京口区、润州区范围内①总局、省局定点联系企业的成员单位②金融保险企业,③除房地产开发业、建筑安装业之外的年纳税额100万元以上的重点税源纳税人。

具体职能:承担所辖纳税人的户籍管理、认定管理、发票管理、催报催缴、涉税事项的调查核实、备案事项的后续管理、欠税管理、任务执行等基础税源管理工作;承担所辖纳税人的纳税评估等工作;承担相关的协税护税工作。

内设机构:分局除局长室外内设综合业务科、纳税评估科、税源管理科三个科室。

6、涉外税务分局(行业管理分局,正科级建制)

管理对象:京口区、润州区范围内房地产开发业、建筑安装业纳税人。

具体职能:承担所辖纳税人的户籍管理、认定管理、发票管理、催报催缴、涉税事项的调查核实、备案事项的后续管理、欠税管理、任务执行等基础税源管理工作;承担所辖纳税人的纳税评估等工作;承担契税的税种监控工作;承担相关的协税护税工作。

内设机构:综合业务科、纳税评估科、税源管理一科、税源管理二科四个科室。其中税源管理一科负责房地产开发企业及其项目管理,税源管理二科负责建筑安装业企业及其项目管理。

7、市局稽查局(副处级建制)

管理对象:市区所有纳税人

具体职能:指导、协调和管理全市地方税务稽查工作;组织落实税务稽查法律、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拟订具体实施办法;监督检查全市地方税务系统征管对象执行地方税收法规、政策及制度情况;查处税务违法案件;牵头组织全市地方税收专项检查工作;组织全市或区域性地方税收专项整治工作;受理税务违法案件的举报,承担案件的转办、查办工作;协调公安、检察、审判机关处理税务稽查有关工作。

内设机构:除局长室外内设综合管理科、业务管理科、审理科、检查执行一科、检查执行二科五个科室。

内设职能:综合管理科负责稽查局的行政事务、文秘、后勤保障等综合管理,拟定起草全市稽查工作计划、总结,拟定内部有关工作制度;负责上级交办工作及本局工作的督办督察,负责协调本局各科之间、各辖市(区)稽查局之间工作;负责牵头组织省局、市局、本局“三个一流”考核工作及日常绩效考核,牵头组织税务稽查宣传、稽查服务、稽查工作创新、信息科调研和政务公开相关工作;负责对口落实省局稽查局及市局行政处室布置的工作。业务管理科负责稽查业务综合管理工作,组织落实税务稽查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及规范性文件,拟定具体实施办法;负责对辖市稽查业务的统一管理、培训、指导,制定及组织实施本局干部业务培训计划;负责系统“三个一流”考核及本局绩效考核稽查业务部分的考核工作;负责税务稽查案源分析和选案,制定案源管理办法;负责受理税收违法案件举报,承担举报案件的登记、转办、交办、督办、回复、兑奖管理;负责牵头组织整顿和规范税收秩序工作及打击发票违法犯罪行动工作,负责与公安、国税等部门的沟通协调;负责起草制定全市各类税收检查计划、方案、总结,报表汇总、上报;负责案件检查进度跟踪管理,负责涉税大要案件管理、案例分析上报及税收违法案件公告工作;负责税务稽查统计工作,负责组织征询稽查信息化业务需求,负责协调稽查信息化工作,负责系统内稽查查帐软件推广应用工作;负责组织纳税人自查和稽查查前约谈工作;负责与数据管理处、征管科技处、征收分局、税源管理分局联系协调。审理科负责本局税务违法案件的审理工作,负责对审结案件的税务处理,制作《税务行政处罚告知书》、《税务行政处理决定书》、《税务行政处罚决定书》等审理工作文书;负责组织案件复查工作,负责案卷评审工作;负责组织实施税务行政处罚听证工作;负责涉税违法犯罪案件的移送及与公安等司法部门的联系工作,负责典型案例的收集、上报及曝光工作;负责编写行业性检查分析报告及行业性税收征管建议;负责稽查案件资料的归集、整理和立卷管理工作。检查执行一科、检查执行二科负责本局检查计划的执行,承担本局涉税举报案件、上级部门交办案件、有关部门转办案件、相关部门移交案件、下级部门提请检查案件的检查工作;负责所查处税务违法案件证据材料的收集、整理及《稽查底稿》、《税务稽查报告》等有关稽查文书的制作,并提出处理意见;负责向审理部门移交案卷资料,负责所查案件听证、复议、诉讼事项的举证工作,负责对查结案件的稽查建议和案例分析工作;负责对税务稽查案件处理结果的执行工作,送达《税务行政处理决定书》、《税务行政处罚决定书》等税务稽查文书并督促追缴入库,负责执行环节税收保全措施和强制执行措施的实施,制作《税务稽查执行报告》,负责对逾期未执行完毕案件的跟踪管理工作;负责纳税人自查申报审核及组织税费入库、统计工作。

(二)辖市(区)机构设置及职责配置

四个辖市(区)局统一设立数据管理科和稽查局;统一使用第一税务分局编制承担征收服务职能;市使用第二、第三税务分局编制,其他辖市(区)使用第二税务分局编制统一承担重点税源管理职能;市使用第四、第五税务分局编制,其他辖市(区)使用第三税务分局编制统一承担城区一般税源管理职能;市从第六税务分局起,其他辖市(区)从第四税务分局起,依次设立农村一般税源管理分局。(附图二)

辖市(区)局纳税服务分局(第一税务分局)内设机构统一在综合业务股、宣传咨询股、办税服务股范围内设置,其职能分别对应市区第一税务分局综合管理科和制度业务科、宣传咨询科、办税服务科职责;税源管理分局内设机构根据“按户设股(所)”原则设置,但允许在事务分类的基础上“按事设股(所)”;稽查局内设机构在市局稽查局内设范围内设置,但允许在明确稽查四环节职能的基础上进行归并。

1、市局机构设置

数据管理科,承担市局数据管理处对口职能;

第一税务分局(征收税务分局),承担全市范围内所有纳税人集中征收与纳税服务职能;

第二税务分局,承担全市范围内一定规模以上企业纳税人地方税源的管理职能;

第三税务分局,承担全市范围内建筑业、房地产业和金融保险企业纳税人地方税源的管理职能;

第四税务分局,承担开发区范围内除第二税务分局、第三税务分局之外的所有纳税人地方税源的管理职能;

第五税务分局,承担云阳镇范围内除第二税务分局、第三税务分局之外的所有纳税人地方税源的管理职能;

第六税务分局至第十税务分局,分别承担司徒镇、延陵镇,珥陵镇、皇塘镇、导墅镇,陵口镇、吕城镇、访仙镇,后巷镇、埤城镇,新桥镇、界牌镇范围内所有纳税人地方税源的管理职能;

稽查局,承担全市范围内纳税人的税务稽查职能。

2、区局机构设置

数据管理科,承担市局数据管理处对口职能;

第一税务分局(征收税务分局),承担全区范围内所有纳税人集中征收与纳税服务职能;

第二税务分局,承担全区范围内一定规模以上重点企业和重点行业纳税人的地方税源管理职能;

第三税务分局至第五税务分局,分别承担城区、谷阳镇、上党镇、宝堰镇、荣炳盐资源区行政区范围内,高资镇、世业镇行政区范围和经济开发区范围内,辛丰镇、高桥镇、江心洲生态农业园区行政区范围内,除明确由第二税务分局管辖的纳税人外的地方税源管理职能;

稽查局,承担全区范围内纳税人的税务稽查职能。

3、市局机构设置

数据管理科,承担市局数据管理处对口职能;

第一税务分局(征收税务分局),承担全市范围内所有纳税人集中征收与纳税服务职能;

第二税务分局,承担城区、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含原黄梅镇区域)、华阳镇、茅山镇、茅山风景区管委会行政区内的一定规模重点企业和重点行业的地方税源管理职能;

第三税务分局,承担城区、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含原黄梅镇区域)、华阳镇、茅山镇、茅山风景区管委会行政区范围内除明确由第二税务分局管辖的纳税人外的地方税源管理职能;

第四税务分局至第六税务分局,分别承担下蜀镇、宝华镇和市宝华森林公园管委会行政区范围内,边城镇、白兔镇行政区范围内,后白镇、天王镇、郭庄镇和赤山湖管委会行政区范围内的地方税源管理职能;

稽查局,承担全市范围内纳税人的税务稽查职能。

4、市局机构设置

数据管理科,承担市局数据管理处对口职能;

第一税务分局(征收税务分局),承担全市范围内所有纳税人集中征收与纳税服务职能;

第二税务分局,承担全市范围内的房地产企业、三茅镇行政区范围的餐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地方税源管理职能;

第三税务分局至第五税务分局,分别承担新坝镇行政区范围内,三茅镇行政区范围内,经济开发区、镇、镇、镇行政区范围内,除明确由第二税务分局管辖的纳税人的地方税源管理职能;

稽查局,承担全市范围内纳税人的税务稽查职能。

五、实施步骤及工作要求

本轮专业化机构改革共分准备动员、组织实施、巩固完善三个阶段,各阶段主要事项、时间安排和责任见附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