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空域资源管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58:18

优化空域资源管理篇1

关键词:政府;职能;空域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中国民用航空事业也在高速发展,但与此同时发展过快暴漏出的问题也越来越多。航班延误问题凸显出来,究其背后的原因,离不开空域问题,由此一些专家学者提出了空域改革的建议,本文从管理学角度通过发挥政府职能对空域改革提供参考建议。

一、我国空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空管系统未能实现军民一体化

一是,空管系统缺乏统一规划。我国政府在制定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中,军航和民航两方各自只考虑自己的建设需求,而不考虑对方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设施设备共用的实用性。而导致这种现现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我国军民航空管系统的建设经费的来源不同。

二是,空管系统缺少统一技术标准。虽然我国民航在技术标准上与国际接轨采用了国际民航组织推荐的技术标准,但是我国军方目前主要采用仍是军用技术标准,这种双重标准不利于军航和民航空管系统的网络互通和信息交换。

三是,空管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不健全。目前我国的空管系统缺少统一的空管人员培训标准,人力资源的统一管理是空管系统一体化目标的核心保障,但目前我国仅民航空管队伍就存在双重管理标准,即;局方管制员与属地化机场管制员两种形式并存,不论在体制,培训,技术应用等多方面存在混乱现在,缺乏统一管理。

(二)现有空域结构较为落后

由于我国政府对空域管理法规不够明确、没有统一的空域资源规划以及权责相对分散,导致了我国空域资源的有效利用受到严重制约,另外,由于我国航路航线划设比较单一,双向航路众多,导致飞行冲突发生几率较高。其次,由于我国空军的众多军事因素的原因,导致很多限制性的空域划设在民用航路航线的周围,导致一旦发生特殊状况时管制员没有可调配的机动区域增大指挥难度,存在严重的飞行安全造隐患并且影响了我国空域资源效益的发挥。

(三)军用空域建设滞后,航路航线空域使用偏小

首先,我国有大批的军航机场建立在民航机场附近,甚至不少军航训练空域就划设在民用航路、航线附近。由于军民航飞行活动需要经常穿越彼此的活动空域,不利行安全,甚至造成相互干扰和飞行延误的情况发生,同时也会影响军航飞行训练的效果。此外由于我国政府对空管没有执行统一管控,导致空管雷达覆盖密度不够,加之军航各管制中心配套设施不足,导致军民航信息沟通不畅空管系统的整体效益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另外,由于我国军航现役模拟飞行训练配套设施设备跟不上,各类训练飞行还主要依赖实飞,这样不但增大训练成本和燃油消耗,同时也加剧了军民航对空域资源利用的矛盾。其次,由于受到军航训练保密性和安全性的等多方面影响,我国现有的保密管理规定已经不适用当今军民航的发展需要更不利于空域资源的开发利用。一方面由于现有的保密管理规定中军民航飞行情报通报协调环节繁琐,时效性差,信息无法互通,导致闲置空域资源无法有效利用;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和飞行限制区过多,航线“避直取弯”,导致航班绕飞,增加了飞行时间、增大燃油消耗。

(四)我国现行法律法规,管理体制不健全等问题

我国空域使用管理现行的法规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飞行基本规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中国民用航空空中交通管理规则》和《民用航空空域使用办法》等,这类法律规章对我国空域使用管理的规定不够具体,尤其是其中的一些法规条列已经不适应我国现代经济发展需求甚至阻碍了我国民用航空事业的发展,同时现行的法律法规中由于缺乏对军民航空管的明确法律规章,导致军民航在实际操作上存在很多分歧,甚至出现问题需要协调解决时异常困难。所以我国政府应当从我国的国家层面上对空域航路航线资源开发利用制定出具有前瞻性性和指导性的战略规划文件。

二、我国空域管理中存在问题的解决办法

(一)政府在我国空域管理体制改革中起主导作用

1.政府出台新的政策指导空域管理体制改革的推进

现在随着市场经济以及国防发展的需要,军民航在有限的空域资源使用上冲突和矛盾越来越明显,同时民用航空在空域资源使用上受限制而造成的资源浪费也受到了专业领域人员的重视,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政府出台新的政策为空域管理体制改革指明新的任务和道路,对军民航空域管理权责进行重新调整,推进空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以符合国防建设和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的要求。

2.政府要做好空域管理体制改革的督查工作

政府应当了解掌握空域管理决策落实情况,纠正并解决在空域管理实施中的不良倾向和存在的矛盾等问题,充分发挥督查手段的职能作用以推动空域管理工作落实,督促空域管理决策、执行、监督的良性运行机制的建立,提高空域管理使用效率。督查工作还可以对政府决策和空域管理改革部署的贯彻落实情况起到推动作用,与此同时,督查所具有的导向作用还可以引领执行者正确理解政策,按正确工作思路实现决策目标,所以它与政策、决策、部署密不可分直接影响着改革的进程。因此,政府在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周密计划安排的同时还要做到责任到位、措施到位,充分发挥统筹、指导和协调的作用,建立完善工作督查机制,只有加强对改革实施情况的跟踪监督,才能提高改革执行力;只有加强检查指导,跟踪评估,才能规划实施进展,发现问题并提出意见。

(二)政府要搭建空域管理体制改革的平台

1.政府应当体制立法

《民用航空法》和《飞行基本规则》是我国现行航空相关法律法规中直接对航空事业进行规范的相关法律。其中《民用航空法》只规范民用航空活动,而没有规范军事、边防、警务、海关、海洋监察等活动为主要内容;《飞行基本规则》限行、空中交通管制内容。而在我国航空事业不断发展的今天,这两项法律中修订的内容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空域管理体制的问题。这种缺乏法律规范的情况,严重影响到了我国航空事业的发展,所以只有通过政府制定和颁发国家统一的飞行程序和使用空域的权威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航空法》,明确国防部和交通部之间军民航各自职能、权利、责任的合作协议,使军民航合作制度化、规范化;明确航空器活动管理机构、空域使用的规范;才能在保证空中安全的同时更有效的优化利用空域资源

2.政府应该选择合适的空域管理模式

首先,对我国军民航空域划设现状情况进行深度调研分析。根据分析的成果进行研究讨论并制定我国空域结构总体规划,进一步对航路航线做出调整,优化空域资源整体配置;其次,结合我国国情,以iCao国际民航组织对空域分类的划设标准为基础,结果我国空域用户特点对我国空域进行研究分析,制定新的空域划设方案,明确不同类别空域的准入机制、标准和保障要求;再次,为了减少空军训练空域资源闲置浪费问题,应当通过建立完善空域灵活使用机制,达到增加空域使用的灵活度,才能实现管制区内各类飞行空域的统一调配使用;最后是建立完善空域使用评估机制。

(三)政府应当建立现代化空域管理权制度

1.空域管理权利的体制改革需要集权化

我国应当尽快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航空法》及其相关配套法规,依法规范各类空域活动范围以及军民航对空域管理使用权限。其次,鉴于空域的属性和资源属性,应当在国家层面建立专职机构管理空域资源,这不但可以维护国家领空和安全,还可以有利于资源的优化整合。三是对空域进行科学规划。政府应当统筹制定全国航路航线和空域结构总体规划;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对国内航线网络进行优化调整,构建我国的空中立交桥,使航路航线网络达到有效匹配和有序衔接的成效,同时政府还应积极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落实空域主动释放机制和增设临时航线,搞活空域灵活使用机制,努力提高空域管理水平,推动实施空域分类管理。四是充分利用现代通信网络技术组建空域管理信息数据中心,使军民航可以通过数据中心平台共享数据,充分发挥信息科技对空域管理的科技优势。

2.政府必须建立科学的空域管理制度

政府针对我国空域用户的需求进行空域管理建立管理制度就要面向市场,按价值规律、供求规律、竞争规律等规律对我国的使用空域进行组织和管理。所以为了保证我国空域管理的有效性,要建立包括科学的组织管理制度、领导制度、人事制度等科学的、系统的管理制度,加强竞争机制,对我国空域进行目标管理,保证军民航建设的高效、持续发展。

(四)政府必须建立健全现代化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1.政府应当制定人力资源开发规划

在实施人力资源开发战略时候,军民航空管一定要依据政府对空域管理体制的总体规划,充分考虑和分析我国空管现有人力资源状况,从空管的实际出发,从近期工作目标出发,根据开发目标、开发范围、开发重点、开发途径等制定开发计划,以满足人力资源战略发展的需要。同时各个部门领导要高度重视人力资源开发战略,保证人力资源开发战略的计划于实施,并且要及时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发现不足,总结经验,不断完善空管人力资源开发战略。

2.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空管队伍

首先,应该注重人力资源队伍的专业化。即要选择人力资源专业的人员或者是有人力资源工作经验的人员,参与到军民航人力资源开发工作;其次,制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薪酬待遇等问题,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全身心的投入到人才开发战略工作当中;第三,注重队伍的培训工作,要成立专项培训基金,在组织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学习先进的管理知识和经验,不断地提高业务素养和管理水平同时,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思想教育工作,要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充分利用现代化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对军民航空管人力资源工作实施开发和管理,调整军民航空管人员队伍结构,调动军民航空管人员工作的积极性,提高空管整体服务水平和工作能力。

(五)政府需要建立现代化,信息化空域管理体系

如今,我国的空域管理体制正在不断的改革深入中,向着社会化军民空管一体化大跨步的迈进。想要使空域资源获得更好利用,提高经济效益和发展进步,就需要我们随时了解市场相关信息,掌握全球行业动态,获得更多的信息资源,以满足人员的需求及技术的创新。其次,为了更加安全有效的了解空管内部各部门管理情况、管制员信息以及各地区空域的使用情况,提高管理效率,建设完备的内部办公管理体系变得尤为重要。这就要求我们要通过充分运用网络信息技术,来达到空管系统的自动化,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高空管工作效率,加快信息传递速度,使空域得到更加灵活和充分的利用。

三、结语

总之,随着我国航空事业的快速发展,我国空管工作已进入发展的关键期、矛盾的凸显期、改革的攻坚期,空管工作面临很多新情况和新问题。政府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发展为主题,以转变方式为主线继续深化我国空管体制和空域管理改革,逐步建立安全、顺畅、高效的军民航空管联合运行机制,进一步完善空域管理体系、法规标准体系、教育培训体系和科研理论体系。

参考文献:

[1]陈振明.公共管理学[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12-76.(第1版).

优化空域资源管理篇2

关键词:GiS水资源管理流域

1引言

水资源作为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其综合开发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但由于人类对水资源规律认识的不足以及常规的规划和管理手段的局限性,对水资源实现综合全面的管理难度很大。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尤其是GiS技术的逐步成熟,开发基于GiS系统的综合水资源管理系统成为可能。在辽河流域水资源管理系统的建设过程中,GiS作为基础的数据平台对数字化地图等空间数据和水文信息等属性数据进行统一的管理,同时,GiS还为流域规划项目中所采用的水量模型(iGSm)和水质模型(miKe11)等提供了统一的数据接口,将各个环境模型很好的衔接和协调起来。GiS系统强大的图形处理和输出能力更为水资源管理决策提供了直观的数据支持。从辽河水资源管理系统实际的应用情况来看,GiS技术在流域水资源相关空间数据的获取、管理、分析、模拟和显示等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评价水资源规划方案和进行复杂的水资源管理决策方面也起了重要的支持作用。

2GiS技术和水资源管理的结合

(1)GiS技术的优势

GiS是以地理空间数据库为基础,在计算机软硬件的支持下,对空间相关数据进行采集、管理、操作、分析和显示的计算机系统。它采用地理模型分析方法,适时提供多种空间地理信息,辅助相关的地理研究和地理决策[1]。由于GiS可将地理空间模型化并存储在计算机中,因此它还具有对研究对象进行描述、模拟和预测的功能。相对于常规意义上的信息系统,GiS具有空间分析能力强、数据来源广泛、工作方式直观形象等特点[2],在对空间数据的查询和分析功能要求较高的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流域水资源管理的内容

流域水资源管理是对流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和保护等方面在系统层次上的定量分析和综合集成。一方面它提供了进行流域国土规划和经济布局规划的水资源基础,另一方面它通过对水量时空分配的再调整和水环境标准的制定,协调了防洪除涝、节水灌溉、城镇供水、水利发电、水土保持等专项规划之间的关系,在人类开发利用水资源的全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由于水的流动性特点,在流域内一个点上的扰动会影响到周边和下游地区[3],因此在进行流域水资源综合管理的过程中,必须基于相应的环境模型分析各项管理战略和开发方案的环境影响,同时结合当地的自然和社会条件,以及各方对水资源功能的要求进行综合、分析和比较,最终拟定流域内水资源管理的最优方案。

由此可见,在进行力流域水资源规划和管理过程中,非常强调运用各种环境过程模型,如稳态和动态水流模型、多维水质模型和污染扩散模型等。这些模型大都具有明显的空间特性[4],但这些环境模型在对空间数据的操作尤其是在结果显示方面仍显困难。而空间分析和空间数据管理正是GiS的优势。GiS可以为这些环境模型提供整体的基于GiS逻辑原理的空间操作规范,用以反映具有空间分布特性的模型研究对象的移动、扩散、动态变化及相互作用过程。在GiS中,基本概念是空间位置、空间分布和空间关系,而基本研究对象是被抽象成点、线、面的空间实体及其相关属性。与之相对应,在环境模型中,基本概念是物质、能量及其运动转化,而基本研究对象是诸如水、人口等明显具有空间分布特性的环境要素[5]。GiS和环境模型在概念和研究对象上的相似性、互补性,使得二者的结合合理又具有实用价值。

在欧盟-辽宁水资源项目中,基于GiS的水资源管理系统的流程如下所示:

转贴于3基于GiS的流域水资源管理系统设计

3.1系统目标

以辽河流域的水资源规划和管理为例,建立基于GiS的流域水资源综合管理系统的设计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能存储和处理流域水文学和社会经济的相关资料,并能提供查询功能。

(2)通过基于GiS的查询和分析,能提供必需的空间信息,为今后水利工程布局提供基础数据。

(3)能为决策机构提供丰富的社会经济信息,为水资源的调配提供依据。

(4)可对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未来需求量进行评估和预测。

(5)能对水资源的开发潜力进行分析计算,为合理开发水资源提供决策依据。

(6)结合相关的环境模型,能对水资源开发战略和方案做出评估

3.2系统结构

为了安全、高效的实现数据的存储、分析和共享,基于GiS的水资源管理系统应采用C/S模式和B/S模式相结合的网络结构(见图2)。在数据库管理方面,可通过面向对象的空间数据管理系统和基于关系数据库的空间数据库来实现数据的无缝集成。

3.3系统模块设计

基于上述分析,辽河流域水资源管理系统主要集成以下模块:数据录入模块、检索和查询模块、统计分析模块、空间分析模块、辅助决策分析模块和数据输出模块。(见下图)。

(1)数据录入模块。用于系统中空间和属性数据的获取与更新。空间和属性数据可通过键盘、扫描仪及数字化仪等输入设备录入计算机,也可从其它系统直接将数据转入本系统,同时这一模块还提供对数据的适时更改和补充功能。

(2)检索与查询模块。提供属性-空间的逻辑查询和空间-属性的空间查询功能。由于GiS系统中数据同地图中点、线、面相对应,这两种操作实际结果是一致的。数据库的操作能及时反映在地图上,而对地图的操作也能在数据库中表现出来。

(3)统计分析模块。包括对查询结果的统计分析、对空间分析结果的统计分析以及对水文、土壤、人口、经济等监测数据的统计分析。统计的范围可由用户自行设定,如通过矩形、圆形或多边形工具来确定范围大小。同时,这种统计分析功能既可进行一项数据的统计分析,也可对多项数据同时进行统计分析查询,查询结果可通过报表、地图、表格或文字说明的形式打印输出。

(4)空间分析模块。负责对图形进行地形分析、缓冲区分析、空间叠置分析等操作,并能将分析结果进行汇总,以各种专题图表及统计图表的形式输出。

(5)辅助决策分析模块。主要包括水量计算模型(如辽河流域项目中使用的iGSm水资源模型)、水质模型(如miKe11模型)、水资源供需分析及预测模型、决策支持系统模型等。以上模型可对一项或多项数据进行预测或评价,从而了解流域或特定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及发展趋势。同时,通过模型模拟出各个候选方案的实施效果后,可利用决策支持系统模型优化出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管理的最佳方案,为最终的水资源管理和规划决策提供直接的依据。

(6)数据输出模块。可将统计、分析和决策的结果以文本、报表或图形的形式输出。

4系统功能实现

基于GiS的水资源管理系统可实现如下主要功能:

(1)预测分析

例如通过输入动态的监测数据,可适时做出地下水位等值线图,并经系统的空间分析模型计算出地下水库的库容量,进而利用辅助决策分析模块中的水资源预测模型对未来地下水资源的变化趋势进行预测。

(2)水资源调度分析

根据农业、工业等部门在当时国民经济中的比例及生产现状进行指标分析,确定合理的供水量,使有限的水资源得到最优的分配,进而发挥出最大的经济效益。

(3)信息检索和查询

可对研究区历年观测的水文资料进行检索,如历年降水量、径流量、地下水位年变化和月变化、水库入库量、废水排放量等。还可对系统内存储或经系统分析而派生出各种图形文件进行查询,如耕地、渠道、河流水系、水库地形等高线、典型年降水量等值线等。

(4)模拟与决策

如利用水量计算模型和水质评价模型对候选的可行水资源管理方案的实施效果进行模拟,直观的对候选方案进行评价。进一步可将预测结果输入决策支持系统模型,求得规划方案的最优解。

优化空域资源管理篇3

所谓RVSm是指在实行RVSm运行的空域内,在8900米至12500米(FL290至FL410)(包含这两个高度层)之间的垂直间隔标准由600米(2000英尺)缩小到300米(1000英尺)。按照这样的标准从事的飞行活动称之为最小垂直间隔飞行。在实施RVSm后的空域范围内,其航线上的可调配高度层增多,由以前的7个增加到13个,飞行容量和可利用率提高,空中流量加大,航路得到进一步优化。与此同时,飞行器可以通过选择最经济高度,节约航油成本,增加效益,并有利于环保和节能减排。但是,实施RVSm也要受多种因素的制约,主要包括:航空器的通讯导航及监视系统的性能技术水平、气象条件、管制员的工作能力和其工作负荷等等。一架进入RVSm空域的航空器必须具备RVSm巡航要求,包括爬升性能、偏置程序等,并且航空器应当按照所配备的飞行高度层飞行以保持垂直间隔,在不同的区域,依据管制手段的不同,间隔要求不一致,航空器应保持各区域规定的纵向和侧向间隔。

在RVSm实际运行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与矛盾。一是有关RVSm实施过程中的管制规程、协议、标准、培训等一系列问题还需进一步系统梳理和总结并形成研究调查报告;二是管制员在实际工作中会遇到很多突况,在没有统一行业处置标准的情况下,只能随机应变,在探索中艰难前行。三是现阶段与我们相邻的国家,如蒙古并没有实行RVSm,如何使RVSm空域与非RVSm空域合理衔接,逐步优化空域结构仍是现阶段的一个难题。

在我国实施RVSm的一段时间内,空域流量不具备大幅提升的条件,航空器平飞阶段飞行高度层的增加所带来的益处尚未完全显现,再加上我国空管体制不健全,应急预案、安全评估尚不完善,同时考虑到飞行运行安全的需要,在现有复杂空域环境中增加航班提高流量,无论在时间上、空间上、运作上还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此外,航空器飞行过程可以分为终端区、过渡航路、高空航路、过渡航路以及终端区等几个主要阶段,航空器的飞行活动是一个时间、空间和速度的整体,航路阶段流量的提高受到终端区繁忙程度、空域使用条件的影响以及管制员所能承担负荷的制约。因此,实行RVSm后,如何提高空域容量、改善空域结构、终端区设置及飞行进程(上升、下降、穿越等等)、最大限度利用空域资源是民航空域合理利用亟待解决的课题。

根据以上的分析和我本人多年的管制经验,以下是本人提出RVSm空域进行优化的对策建议。

1.统一分配空域资源,协调军民航空域资源

军民航必须统一分配空域资源,不断优化空域结构,才能逐步解决当前民航空域严重不足的问题。

目前,军民航飞行冲突较为突出。一是军航严格控制民航班机飞行高度层,导致空管调配难度大,造成航班延误。二是军航各机场隶属关系复杂,民航班机飞行空域改变后,需要与多家军航管制部门进行协调,时限长,难度大,不利行安全。三是军民航对空域的需求都很高。

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是军民航空域资源分配问题。一是重新分配空域资源,明确空域使用优先权。二在军民航交界区域,建立机动活动空域。三是军航飞机在穿越民航航路时,要进行统一的交通管制。

2.改革现行空域管理模式

目前,我国的空域管理属程序化管理。按照军民航有关协议,分别由军、民航独立提供空中交通服务。由行活动总是在动态中变化,随时可能出现无法预测的情况,而协议本身不可能涵盖所有可能发生的情况。因此必须采用动态的管理方式,及时检查和反馈存在的问题,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等要及时解决;要加快民航改革,建立军、民航协调统一的空域管理体制,理顺军民航协调机制,加强军民航协调与配合。

3.主干航路实施平行航路,在终端区和航路上要采用单向航路

设定好空域结构,在终端区和航路上,尤其是在航路上升下降带上尽量采用单向航路,实现上升和下降地带的单向化,并与航路有效连接,通过设定飞行程序的方法来规避飞行冲突。在有条件的航路上可以考虑实现单向平行航路的建设和运行,以减少因跨高度层穿插所带来的潜在冲突和安全隐患。终端全区实行RnaV导航,区域与终端区衔接处20公里范围内实行RnaV。另外,进出港航路有交叉,可以在交叉点规定进港航空器下降的高度和出港航空器上升的高度,过交叉点必须遵守高度规定,并尽量减少航路的交叉,做到航路的合理安排,以降低管制员的工作难度,避免不安全隐患的发生。

4.优化管制扇区功能

现阶段军方对空域的限制很严格,管制员没有改航的自,而民航流量管理部门还处在改革期,没有形成上下统一管理机制,不能对空中飞机进行先期排序。造成局部空域内流量超过了管制员所能承受的能力,因而,不得不采取流量限制的措施。在空域变化不大的情况下,解决管制员压力,提高流量的最有效方式是合理划分扇区,因为扇区具备分工明确、权责对等、责任分明、负荷相当、开合扇区容易的优势。

管制扇区划分的原则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扇区功能单一化,具体来说就是每一扇区只负责一项职能,例如单纯的出港扇面,进港扇面,航路平飞扇面,分流扇面,特情处置扇面等等。二是减少飞行冲突点和协调量。

扇区划分的基本原则:

(1)扇区划分应适应整体航路的调整,使每个扇区的流量相对适中,冲突点也相对均衡。

(2)扇区划分应有利于扇区之间的协调和移交,避免出现协调和移交复杂且频繁,管制员把大量时间和精力花在内部协调上。

(3)扇区划分应方便于扇区的合并和拆分,以根据流量情况合理的调整管制席位的数量,发挥出管制员的最大效率。

优化空域资源管理篇4

1.水量水质联合调度

水资源配置不能只考虑水量调度,仅解决资源性缺水问题,还要同时研究水质调度,解决湿润地区由于社会经济集中发展超出水资源承载力时,造成水质性缺水问题。水质和水量问题是密切相关的,离开水质谈水量没有实际意义。因此,在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过程中,还必须加强对生态需水的研究。在确定调度方案时,要以生态为导向进行宏观调控,以全局最小的能耗获取最大的社会效益,除考虑区域水资源的供需平衡外,还应综合考虑区域水能平衡、水盐平衡、水沙平衡和水量平衡,进行水量水质联合调度,以维护生态系统必需的水量和维持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

2.水资源配置的保障体系

水资源配置牵涉到各方用水主体的利益,因此建立广泛的社会参与机制是保障配置公正性的外部条件。还需要与水资源统一管理相融合。水资源配置是在水资源管理范围内的配置,只有加强管理,建立相应的政策法规,建立相应的补偿激励机制,才能充分发挥市场效力,提高水资源配置效率,保证水资源配置的正常运行。

二、技术方法的改进

1.新技术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RS)技术以其多学科交叉特征被广泛应用于众多的研究和应用领域,尤其地理信息系统以其高效的空间数据管理和灵活的空间综合分析能力,通过将地理空间模型化,并存储在计算机中,便于对地理信息的快速查询、空间分析,以达到对研究对象进行描述、模拟和预测的目的,在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中的应用发展,也很迅速。但目前大多数GiS仍是侧重于数据获取、存储、管理和查询检索的初级阶段,空间分析、预测预报、决策支持功能很低,GiS在今后的应用中,还有很大的空间需要挖掘。近年来,模糊理论、对策论、博弈论、神经网络、基因算法在水资源领域的各个方面均有应用,并取得了一些成果。应用数学中的新理论、新方法,例如,粗糙集理论、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理论、物元可拓集理论、系统科学理论、模拟退火算法、混沌算法等数学建模理论和方法,以及计算工具性能的不断提高,为水资源优化配置理论的研究与实践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证。随着这些理论方法的发展和应用能力的加强,以及这些方法与原有大系统分析和多目标决策等方法的结合,水资源配置的建模和求解方法将更趋完善。

2.决策支持系统和专家系统的完善

优化空域资源管理篇5

关键词:高校;教育信息化;效益;风险;探析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4)10-2336-02

2012年3月20日国家教育部杜占元副部长在考察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时指出: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标志性内容,是当前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积极探索“校校有平台,人人有空间”的教育信息化建设新途径,切实转变观念,把信息技术和教育实践的结合作为推进教育信息化的核心;进一步创新机制,把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作为推进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内容。

1高校进行教育信息化的必要性分析

1)高校教学改革的需要

通过网络学习空间特色教学资源建设,可以加强师生互动,建立网络环境下新型的师生关系,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方面使课程变活、变大,推动传统的封闭、灌输式教学方式向开放、互动式教学方式的转变,实现在数字化环境下教与学方式的新突破。

2)提高高校信息化管理工作水平的需要

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和发展,学校急需通过教育信息化手段,提升学校管理的效率和管理水平。教育信息化对及时掌握师生的相关信息需求,更快捷地和上级部门、兄弟院校之间的交流学习提供了重要手段。“三通两平台”将成为高校教学管理、日常办公、对外交流等工作的重要平台。

3)促进和丰富高校科学研究领域和内涵的需要

教育信息化保证了高校科研工作的透明、公开,学校师生能以信息化平台为依托,研究改革教学方式,开发专业相关的网络教学平台,不但拓展了视野,还增加了学校科研工作的广度和深度,提高了教学科研的积极性。

4)落实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的需要

高校在特色专业、特色课程资源等方面,具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在高校实施教育信息化工作,建成“班班通”和“人人通”,可以最大程度的利用这些优秀的教学资源。紧扣教育部的教育信息化工作方针及发展战略,为全国的教育信息化建设添砖加瓦。

2效益分析

1)人才培养效益

高校的网络空间教学资源建设完成后,将依托校园网络形成丰富的各级各类优质教学资源,以网络技术与多媒体数据库系统为技术支撑,实现教学资源库、教学问题库等教学体系构成要素的有机构建,将特色鲜明、时效性强的网络教学资源运用到教学当中,推动优质资源共建共享,以此全面带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改革,形成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新模式。学生用空间学习,在空间完成讨论、作业、考试、拓展等旨在提高技能的创新型开放式学习。通过各种活动的展示、展播、推荐、评选促进资源共建、互动和共享。这场空间教育教学的革命使课程变活了,课堂变大了,资源变多了,创新变快了,管理变实了,我们能深切感受到教育改革将提升到一个新境界。

2)社会效益

针对高校教师教育教学资源的优势地位,高校的网络空间教学资源的建设将充分利用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紧紧围绕各级各类教育质量水平的提升,切实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结合高校教育发展方针,积极推进高等教育优质资源建设工程,形成一批与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要求相适应、具有学科特色、符合国家建设规范的高质量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力争打造高校的优质教育资源品牌。

高校网络空间教学资源建设与探索,以教育教学实际需求为推动,逐步建立广覆盖、多类型、多层次、开放便捷的教育资源体系,能进一步推动本区域内数字教学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完善基于网络的教学研究平台,通过网络听课、互动评课、远程协作等教学活动,积极促进学校各级师生同步应用信息技术;同时加大全国各高校之间开展跨区域网络协作教研,促进信息技术与教学实践的融合落实。对加强本区域现代信息技术培训,认真落实“部级培训计划”中的“远程培训”及其他培训项目有着深远意义。

3风险分析及对策

1)由于网络空间教学是一种全新的利用计算机及网络进行教学的教育技术革新,这种革新对教师传统的教育教学技术与理念带来了巨大冲击,一些中老年教师因为年龄或学科背景难以马上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手段,从而不能主动自觉地接受学习运用网络空间教学,将导致空间教学的推进进度的延缓。针对这类情况,高校可以采用以下措施:(1)在空间教学推广初期即进行全校教师的网络教学技能培训,帮助教师克服课件制作初期的一些技术问题;(2)各教学部门成立网络空间教学先行教学组,由部门领导亲自带头,教研室主任、教学骨干等参加;(3)选拔一批优秀学生与老师一起组成技术攻关小组,更好的让老师把握学生心理,促进师生互动;(4)用心组织,精心安排上好空间教学示范课、公开课,并在课前、课后进行了深入讨论分析,促进全校教师空间教学能力与水平的提高。

2)由于网络空间教学平台是一个开放的学习平台、教育平台、工作平台、创新平台和休闲娱乐平台,因此每一个空间用户都可以在空间里收集学习资料、上传课程资源和发表评论等。网络空间在给师生的学习与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和乐趣的同时,也会因为隐藏在网络中一些同学的某些偏激思想言论、不良音频视频等负面信息给其它同学或学校管理带来负面影响,这也给高校管理者的教育教学及行政管理能力带来新的挑战。对此高校应加大网络空间管理力度,严格审核空间用户的发言以及上传的各类音、视频资源,并组织学生处、团委等有学生管理经验的人员及时做好思想政治教育上的空间教学,使网络教学空间也能成为正确思想教育导向的空间。

3)由于空间教学资源的特殊性,用户在上传或引用相关资源时也不可避免的涉及版权问题。如处理不及时或不恰当将增加学校网络空间的管理风险。对此可以增配专门的空间管理员,通过举报系统反馈,及时发现并在有限时间内解决可能存在的侵权问题。

4)由于空间用户使用真实身份证号及姓名注册,相关的个人信息、爱好、工作住处等个人隐私存在被泄密的可能。对此需要进行针对空间中权限设置、保护私密安全等问题的相关培训和指导。

网络空间教学使教育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使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心理等素质全面提升,引领着学生健康成长。在这场由“空间”触发的教育改革中,许多师生创造性地运用空间,改造工作与学习,对充分利用空间改革教育、优化学习进行了有益探索,必将迎来教育信息化在教育领域的全面普及。

参考文献:

[1]梁飞媛.关于发展我国高校教育信息化若干问题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09(9):25-26.

[2]李普聪,钟元生.高校教育信息化投资效益研究[J].教育学术月刊,2009(2):83-85.

优化空域资源管理篇6

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创新的探讨

戴毓高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北京市100731 )

 

 

 

摘要:在我国的区域经济学的理论研究中,要能够不断深入地了解经济学理论研究方法,并能够有效地运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从一定的程度上看,区域经济学理论是对传统经济学理论的一种挑战。区域经济学理论研究是可以从直观上指导区域经济发展的方向性指导。而区域性经济并不是单一的经济类型区域,它可以是包括是行政管理方面的,同样的可以是研究经济领域或者是自然地域方面的。本文就从区域经济学理论研究方法和发展现状看当前的区域经济学体系的构建。并提出一些自己的建议和看法,希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区域经济;经济学理论;创新

改革开放三十年多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些问题也不断地暴露出来。从我国实际的国情出发,对区域经济进行广泛而深入的调查和研究,构建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已经成为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议题。广义的区域经济学包括区域经济学和区内经济学两种经济学理论,这种理论区分方法涵盖范围更广,间于运用性经济学和经济地理学两个学科之间,从这个角度和定位进行研究分析,有利于区域经济学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有利于不断提升区域经济学研究的社会功能。区域资源的优化配置具有时间和空间上的不平衡性,以及时间上的阶级性和动力上的人地互动性的规律,从另一个角度上看,新区域经济学是由全球性的技术革命和全球经济一体化推动所直接产生的结果,这也是传统区域经济学创新的成果,是对传统经济学理论的一种创新实践。

一、区域经济学的具体内涵

在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中,根据考察的对象特征不同,我们可以将地域可以划分为几种不同的类型,常见的地域类型有三种;一是自然地域。在我国众多的地理版图上,地表自然上存在着不同的差异,在空间上分布着不同的区域环境和地理气候,这就从本质上决定了我国地表自然环境状况分布上是有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所以,我们可以将其划分为不同的地理生态系统,并能够从所属的关系中规划处一定的区域等级系统。对于区域自然环境而言,这是一个完整的、有着内在联系的统一整体,在这个完整的区域自然环境中一个要素的区域变化都会引起区域内其他要素的变化。所以,任何区域地理环境特征都是有每一个区域地理要素综合作用形成的结果。二是行政因素。行政区位因素是一种人为性的划分方法,行政区域是指行政管理的地域范围。行政管理上的划分具有一定的主观性,所以,与自然环境区域相比,这是具有极大的可变性和不稳定性。三是在经济区域方面,经济区域在能够依托大中小城市为基础,以交通运输为纽带,以地区专门化部门为经济特征的经济地域。经济上划分区域地理是客观的,并且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也就是说,地域自然环境经济区是构成当代经济区域的重要因素,其中当然也包括是经济城市、经济网络和中心和网络的吸引力。经济区域内的各个要素是相互联系和彼此制约的。经济区域的特征上是由区域之间各个要素所共同的形成的结果,任何一个要素的变化都会影响其他因素的变化,从而影响区域经济的特征。

  区域经济学中的“区域”并不是单一指某一种区域类型。如果是从科学的角度上看,区域经济学应该是属于经济区域,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更为有效地实现对我国区域经济学探讨规律。从实践上看,从行政区域上来深入探讨经济运行的内在逻辑,从而可以有效提高区域经济学的各方面的社会功能。在我国实践的生活中,有许多的行政区域的研究成果,就是由于没有与行政管理方面进行有效协调,最后都失败了,削减了区域经济研究成果的社会价值。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从经济区角度上来探讨我国区域经济运行的各种规律,这已经是当前区域经济的发展趋势,从行政管理方面来探讨区域经济发展的可行性应该是目前最好的选择。

二、区域经济学理论研究对象的表述

在目前的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对区域经济学的内涵外延存在着两种学说,一种是广义的区域经济学(区际经济学),另外一种是狭义的区域经济学(区内经济学)。它们两种之间的区分是以地域分工的理论为基础的,两者的主要特点就是探讨区域经济合作和区域经济之间的联系,前者是通过深入分析区际要素的活动,进一步揭示区际经济分异的各种过程和动力上的机制创新,从而能够为制定科学合理的区域经济协调服务,而后者是通过侧重于研究区内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组合,以及区内经济的各项运行规律。这样才能将区情分析看作是研究分析的重点内容,从而可以把战略规划和计划的编制作为研究的对象和主体,从而可以把区域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区域经济管理的实施方法作为研究对象的最终目的,并把区域经济政策的制定和规划管理看作是建立在对区域自然环境的情况研究上的基础之上。

所以说,这种区分方式可以有效地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健康发展和体系的尽快形成。在当代的很多经济学理论著作当中,对于广义的区域经济学理论并没有一个完整清晰的定义,而在区分之又在研究内容上却又是含糊不清,这就造成在观念上的认识不清,导致很多的区域经济学理论没有形成完整的科学体系的重要原因之一。

总的来说,区域经济学是对区域经济发展资源进行科学合理地配置,能够将区域经济发展利益空间逐渐拉大,这种区域经济运行的规律中可以说明这是经济学与经济地理学之间的学科。

三、区域经济发展的资源优化配置和规律性探究

在某种程度上说,区域经济学就是要求在区域经济发展时能够谋求区域资源之间的优化配置,并能够依据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选好区域经济的主导型产业群、协作配套产业群和基础性的产业群,这样才能不断提升我国的产业竞争力。区域经济在不同的发展时期,都有不一样的发展需求和发展机遇,这就需要我们能够充分发挥区域经济发展的各种优势,其中也包括区域比较优势和区域竞争优势,从而能够形成具有竞争实力的产业群,并取得最好地综合效益。所以说,区域经济能实现产业集群优势,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益处。另一方面,要处理好区域资源的各种空间配置,就要能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提出不一样的发展要求,对于区域资源的空间配置的方法也有所不同。从一般的区域经济发展历程来看,对处于工业化初期的发展初期阶段,应该要采取“据点式”的工业布局模式,而对于处于工业化后期的发展阶段的区域,应该采取“点轴式”的工业布局模式,处于工业化后期的发展阶段,就应该采取“网格式”的工业布局模式。从中可以发现,区域资源的配置和经济发展具有以下几个规律:

(一)、区域发展经济空间规律的不平衡性

由于我国自然、经济和社会发展之间的不平衡,这种平衡是一种短暂的。不平衡也是一种绝对的状态。但是从全球的视角上看,这是由于自然环境的影响作用,区域资源的空间和区域经济的空间上分布不平衡是具有持久性的。从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历程上看,区域经济发展是由于自然、社会和经济条件这三者相互影响的综合结果,而区域资源空间配置和经济空间分布上同时也是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从不同的区位因素和劳动力因素和自然、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性,从而导致了区域资源空间配置和经济发展空间不平衡的普遍性,这是一种不以实际情况出发,盲目地追求所谓的区域资源平衡发展的结果,这样不仅不能达到相关的预期目的,严重时还会导致宏观经济上的效益下降和生态环境的破坏。

(二)、时间规律上具有阶段性

在区域经济资源配置上,区域经济发展历程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客观历史进程,由于各个时期不同的区域经济条件不断变化,因此表现出不同的阶段性规律。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区域经济资源的配置和经济发展可以超越现阶段的生产水平,深圳发展就是一个特殊的例子。所以,要能够不断突破常规的跳跃性发展阶段,实现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

(三)、在动力机制上要求实现人地互动性

在社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想要实现阶段性的区域经济和谐发展,就必须要在动力机制上的人地互动性得到有效实现,阶段性是区域资源分配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动力机制。在区域资源配置和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要想实现人地的互动性,就必须要能够在充分发挥好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人作用于环境,同时,环境也是反作用于人,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还要能够寻求人地关系之间的和谐和平衡,从而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长期目标。

四、新区位因素的研究

在对于传统的区域经济学的理论研究中,传统的经济学理论主要关注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以及生产技术等方面,研究过程中对于其他领域不太重视,例如,只是注重自然资源、劳动力成本和运费等一些因素,忽视了社会经济条件的各种状态。

而新区位经济学理论可以继承传统的经济学的基础上融入到新的内容,更加注重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市场、外资以及国家的相关政策的研究,并且这些新区位经济学理论是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而得到发展,将区域经济学理论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全球化的区位因素研究。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便利,一些跨国公司也改变了不少公司的经营战略,公司纷纷以全球为市场,开始注重发挥不同区域生产的优势因素,并将这些不同区域之间的优势因素不断对其进行重新组合和包装,从而建立起全球化的生产基地。在不断调整投资布局,实现全球化生产经营的过程中,许多跨国公司与在国外的子公司之间形成了很大的差别,而且导致了公司在经营理念和生产方式上的巨大变革,从某种程度上发生了质的变化,新的区位因素正在影响着跨国公司对投资区位的选择需求上,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经济学理论已经完全不能符合时展的要求。而新的区位因素正好符合这一趋势的发展需要。

结语:经济全球化对区域经济学理论的冲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从本质上改变了区域经济学理论的根据。经济全球化提高了全球资本的流动性,这就加大了不同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空间上的平衡性也将会不断加剧。

参考文献:

[1]白永秀,任保平. 区域经济理论的演化及其发展趋势[J].经济评论.2007(01)

[2]邵明. 区域经济学经典理论回顾与评述[J].世界经济情况.2007(04)

优化空域资源管理篇7

[关键词]医疗资源;配置;空间要素;管理;优化;GiS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7.04.102

[中图分类号]R19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17)04-0-01

1基于空间要素的医疗资源配置重构优化模型研究背景

看病难是当前医院管理遇到的重大问题,是国家医疗改革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造成看病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医疗资源配置不合理是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当前,医院在设计门诊大楼,配备门诊医疗资源时,更多的是从业务管理、行政管理等方面出发。目前,有部分研究者对医疗资源设置合理性进行了初步探索,比如:将重症监护室同手术室以及输血科临近设置,保证手术病人能够在最短时间内送达监护室,并且一旦有用血需求时能够在最短时间内从输血科取得血制品等。

目前,很少有医疗机构能够从患者就诊角度出发,设计门诊流程及配备医疗资源,导致患者进入医院后,在各个就医节点上花费大量的时间,将大部分时间浪费到排队等待以及多部门的往返移动上,特别是行动不便者,更是身心疲惫。

医院加强了标志的设置,提供了多种多样的预约挂号、缴费结算手段,但是由于医疗活动的特殊性,医生与患者需要面对面的沟通、诊疗,以及必需的医技检查检验等,导致患者不能完全脱离医院完成就诊流程。因此,利用信息化手段仅仅能够将院前的时间尽可能减少,但是对于整个在院期间的时间减少并没有太明显的效果。

从本质上来说,在当前医疗就诊流程情况下,优化调整医院医疗资源的配置,利用多种多样的信息化系统,是在我国当前医疗环境下解决看病难、等候时间长这一难题的办法之一。

2基于空间要素的医疗资源配置重构优化模型的研究区域

本研究区域是河北省某所大型三甲综合医院的门诊区域。为了保证空间数据的准确性,本研究将大楼图纸的CaD文件导入aRCGiS系统中,构建了包含移动路径的空间模型。

在此研究中,笔者选取了门诊患者量较大的外科、内科诊区、超声、内镜及检验科等医技科室作为研究目标,收集了门诊的诊室数量、出诊医生、医技科室一线窗口人员数量及科室检查设备数量等信息,将其空间化导入空间数据库中。患者数据的收集则采用门诊随机抽取并全程跟随的方式,记录患者前往特定区域,如门诊、检查检验科室的路径花费时间、等候时间、医疗服务接受时间等数据,根据患者移动路径创建患者移动模型。

使用蒙特卡洛多次模拟方法,按照挂号―就诊―缴费―检查―取药的就诊流程,得出患者移动到特定环节的平均花费时间,最终可以得到特定患者一个标准就诊流程的时间。模型可以得到患者在各个环节花费的时间和总体在医院就诊花费的时间。

在空间模型中,研究者可以调整任意空间要素的位置,比如:将一个包含了就诊医生等信息的外科诊室作为一个空间要素,由原来的二层位置调整到其他位置,并利用路径分析及蒙特卡洛模拟计算出患者移动到新位置的平均时间。

通过与真实数据时间花费进行比较,研究者能够评估调整后位置对于减少患者就诊时间是否有改善。利用本模型,管理者能够探索多种医疗资源配置模式,从而找出最佳的配置方案。先在模型上充分模拟,减少了对临床一线的影响,也提高了管理决策的合理性,帮助医院投入最少的资源实现资源最优化配置。

3结语

在国家不断深化医疗体制改革,要求医院不断提升管理水平,提高患者就诊满意度的背景下,优化门诊医疗资源配置是医疗管理者关注的问题之一。现有的医疗资源配置方案,大多根据经验来实施。方案的出发点往往从医疗行政管理方面出发,比如:将同类诊室聚集到一个区域,医技科室聚集到另一个区域。但是这样的配置方式对于患者就诊来说并不方便,例如:前往本次研究的内科就诊的患者,往往需要到某个特定的医技科室去就诊,而此科室距离内科诊区较远,患者需要花费许多时间到指定区域。

通常调整医疗资源配置是一项花费时间、金钱、涉及科室协调的复杂工程,特别是一旦投入使用后进行更改非常困难。因此,许多医院的管理者即使发现了不合理的配置,也很难下定决心进行调整,因为管理者不清楚如何配置才是当前情况下最优的方案。

利用统计学的方法和空间分析技术,能够将医疗资源变化为空间要素,从而能够发现任意要素的调整变化对于整个门诊就诊流程的影响。通过计算机技术和统计学方法,可以椭医院管理者以更低的成本和代价,获得可信的,有数据支持的配置方案,帮助医院管理者作出符合医院自身实际情况的决策,从而使患者有更好的就诊体验。

主要参考文献

[1]王昕,郑昂.新医改进程中的公立医院管理面临的挑战[J].医学与哲学,2012(15).

[2]侯捷,倪虹,李颖晖.关于某医院门诊就诊满意度调查与分析[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6(1).

优化空域资源管理篇8

关键词:区域建筑能源规划;综合能源规划;可再生资源;能源资源评估

abstract:regionalenergyplanningistheimportantcontentofintelligentbuildingandenergysaving,isoneoftheimportantstepstobuildalowcarbonlife.Regionalenergyplanningcanachievethegoalofbuildingenergyefficiency,energydemandandenergysupplybyprogrammingcalculation,calculationofenergyrelatedtothebuiltenvironmentdirectly,tothewholebuildingenergyplanningtomakeareasonableandeffectivesolution.

Keywords:regionalarchitecturalenergyplanning;integratedenergyplanning;Renewableresources;energyresourceassessment

中图分类号:tU984.1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前言

建筑节能中区域能源建筑规划是一种崭新有效的节能方法,在区域建筑开发设计的时候将区域能源涉及在内能够完成建筑物节能的目标。在低碳生活和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区域能源建筑规划有综合考虑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确实实现节能目的[1]。笔者根据多年实际工作经验,首先阐述了我国城市中区域能源建筑规划的现状,然后具体讲述了建筑能源规划的原则,最后讲述了区域能源建筑规划的方法和步骤,具有一定实际参考意义和借鉴价值。

我国城市区域能源建筑规划现状

2.1规划方案相对独立,指导思想片面

我国当前区域能源建筑规划主要规划三个方面:供电、供热和供气。这三方面的规划方案相对独立,三者之间没有统筹兼顾,相互考虑,形成共同促进的局面。相反,三者之间的能源使用相互重复,计算繁琐[2]。比如我国城市大部分使用独立空调,过多依赖电力,而不是用中央空调取代独立空调实现节能目的。

2.2重视能源生产,而轻视能源管理

我国区域能源建筑规划过于重视能源生产,比如采暖主要是最大外部负荷进行叠加,累积能耗。大量的能源生产,但是相应的管理比较松散,出现“大马拉小车”的情况,整体系统的效率值较低。例如某些地区使用了集中中央空调系统,但是输送系统效率低,浪费情况严重,系统整体输送效率就被拉低了。

2.3区域能源建筑规划的国家标准较低

我国相应的能源建筑规划标准和规范相对不太健全,技术指标明显偏低,对于建筑用电设备的购买没有明确的规定。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较小,只是出现某些个体户采用可再生资源,并不能形成有效合理的区域能源规划[3]。特别是在公共建筑较多的区域中,可再生资源和循环利用资源的利用率就更低了。

我国城市区域建筑能源规划原则

3.1能源供需平衡原则

能源供需平衡原则主要指两方面含义,一是保证区域建筑供应和需求的时间和空间上面的平衡,在时间上既要保证长时间内的动态负荷需求平衡。又要保证在短时间内特别是在特殊的时间拐点处负荷供应平衡。在空间上要结合区域动态能源分布情况,保证不同区域和建筑物的能源供应满足标准和要求。另一方面的含义指的是保证建筑物冷、热、气、电负荷和建筑物整体能源供应平衡,既要避免总体能源供应大于需求的情况,也要避免能源供应小于需求的情况。

3.2优先使用可再生资源原则

区域能源建筑规划要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做到以人为本,在保证供需平衡的基础上,对能源进行合理有效的综合国画,构建稳定、经济、清洁的供需体系。所以,区域能源规划要尽量使用清洁能源,使用循环资源,使低碳生活向能源利用方向发展,比如使用太阳能和地热能。在保证供需平衡的基础上,采用常规能源进行必要补充和完善,使得整个能源供需系统“健壮”,不仅节约了资源,而且能源提供的可靠性更强了。

3.3综合利用和前瞻性原则

区域能源建筑规划应该合理调整能源结构,选择更加高效的节能手段和技术工艺,实现资源利用和建筑环境优化同步进行。加强建筑能源优化的综合利用率,对每个方面都细致有效的控制,达到系统最优化控制。区域建筑能源规划指的是能源规划不能只满足当前的需要,而是要有一定的前瞻兼容性,考虑社会发展水平和科技工艺发展的速度,能够指导或者引领工艺发展方向。由于不同区域影响因素不同,区域能源建筑规划要符合不同区域的具体情况,整体操作性强。

区域能源建筑规划的方法

区域能源建筑规划不仅仅是技术工艺方面的规划设计,而且还涉及到经济、社会、环境等多方面因素,是一个学科交叉的综合性领域,应该采用前沿方法进行方案设计。常用的区域能源建筑规划有:综合资源规划法和情景分析法。

综合资源规划法是结合了需求侧资源管理和能源规划结合的方法,其主要核心是通过提高资源利用率节约资源的方法,主要实现方式是减少节约末端资源,利用可再生资源,合理适用余热和废热。情景分析法是将定量和定性分析结合起来的综合考虑方法,对于不确定因素进行综合系统分析,在定量计算的基础上,构建定性模型,实现供需平衡。

区域能源建筑规划的步骤

按照不同划分方式,区域能源建筑规划可以分为不同步骤,笔者根据多年工作间经验,将情景分析法区域能源规划划分为能源预测、供需平衡和能源优化等方面内容。

5.1能源预测

能源预测主要包括能源负荷需求和能源资源供应预测,前者不仅预测整年能源负荷,而且要预测不同区域和建筑的预测。后者是保证能源供应满足要求,尤其是供应高峰值时刻的电量供应。主要步骤是:首先进行情景设计,并且建立规划模型,期间可以借助GiS软件或者统计数据。

5.2供需平衡

根据能源预测数据进行供需平衡的分析,使用GiS软件建立时空地理模型,并且进行必要的分解,将能源供给落实到具体的建筑设备上。对每个模拟场景下的供需平衡进行具体分析,满足建筑能源工序之间的平衡需求,并且评估规划期限内的能源供需满足整体系统的要求。

5.3能源优化

区域能源优化主要结合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等多方面因素,判断整体方案的可行性,依据城市发展目标作出能源优化,合理调整能源开发和输送,掌握终端技术环节实现,规划整体的能源结构,满足社会城市的能源供应需求。不仅要从建筑能源供需总量方面做考虑,而且要在将生态效益、人文效益和社会效益考虑进去,做到有理、有利、有据。

6.结语

区域能源建筑规划不仅能够节约资源,而且能够实现低碳生活和绿色生活,是我国城市建设过程中主要的节能措施。区域能源规划不仅能够节约资源,而且能够建设一个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社会。

【参考文献】

[1]龙惟定.建筑节能管理的重要环节-域建筑能源规划[J].暖通空调,2008,38(3):31-38.

优化空域资源管理篇9

关键词:供给侧;土地宏观调控;战略;设计

一、引言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意味着国家宏观政策的重大调整,旨在调整经济结构,增加供给有效性,实现要素最优配置,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率。在面临高产能、高库存、高杠杆、高成本等存量矛盾的情况下,只有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针对性地解决这些问题,才能为国民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铺平道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希望通过改革实现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从而避免潜在增速的大幅下行,不仅是从要素领域对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相关内容的延伸和聚焦,还是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创新之举。对于土地宏观调控来说,发挥其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基础性作用,要注重提升土地宏观调控政策制定和实施管理的科学化水平,确保社会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土地宏观调控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内涵

土地宏观调控实质上就是国家以土地作为调控经济运行的措施和政策,对经济运行状态和经济关系进行干预和调整,把微观经济活动纳入国民经济宏观发展轨道,及时纠正经济运行中的偏离宏观目标的倾向,属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础性环节。土地宏观调控集中体现了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国家意志,通过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对土地的数量结构、空间结构和产业结构进行统筹优化,从而实现社会各方利益在空间上的集合和再分配,实现土地、资本、劳动、技术创新等要素的优化整合,实现公平基础上的土地可持续利用,更好地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从土地宏观调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来看,就是要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客观规律,增强规划的前瞻性和统筹协调能力,处理好政府主导规划与资源市场化配置的关系,加强规划的制度供给,从而实现市场经济环境下对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

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土地宏观调控战略框架设计

战略框架设计如图1所示。

1.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土地宏观调控战略背景。

(1)经济新常态背景。2011年中国经济总量虽然已经居于世界第二位,但已不复过去30多年平均10%左右的GDp增速水平,经济增长动力不足与经济下行压力并存,经济发展方式面临从粗放型增长转向集约高效型增长转变,可以说,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已然对土地政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需要把握经济新常态下经济服务化、社会信息化、人口城镇化、产业高端化与发展低碳化的发展趋势,加快推m土地宏观调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的发展要求,为稳增长提供基础保障。

(2)区域协调发展背景。2014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重点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为经济新常态提供了新的战略支撑,也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新的增长点,将成为推动中国经济中长期增长的主要力量,有利于区域间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形成新的区域经济格局,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此,需要完善相关领域的制度供给,相应地调整供地政策,加强区域间的新兴产业用地保障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规划引导,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健康可持续发展。

(3)新型城镇化背景。针对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展缓慢、城镇化质量不高和对扩大内需的主动力作用未充分发挥等问题,2016年2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新型城镇化是最大的内需潜力所在,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因此,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城市群建设为主要载体,把握新常态下的土地资源供需形势,通过土地宏观调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资源配置有效性,积极稳妥推进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4)国土制度改革背景。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涉及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的内容主要涉及“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深化生态文明体制、赋予农民更多土地财产权利以及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这五个方面。对于土地宏观调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讲,就是要主动适应市场化配置资源的新形势要求,统筹考量土地利用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在增加规划制度供给的同时严格规划管控和用途管制,通过改革创新把握土地供给的数量、质量和时序要求,充分发挥规划的引领作用。

2.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土地宏观调控原则。

(1)服务大局原则。土地宏观调控属于国土资源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必须将土地宏观调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三去一降一补”的总体要求深度融合,与国土资源改革的各项任务紧密结合,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不断提高土地宏观调控的统筹管控能力。

(2)超前谋划原则。超前谋划就是要处理好土地宏观调控短期与长期目标的关系,通过宏观调控引导资源优化配置,促进经济发展质量、效益和可持续性的有机统一。从短期来看就是要积极落实“三去一降一补”的总体要求;从长期来看要立足于未来,逐步实现规划蓝图的发展内容。

(3)节约集约原则。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是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必然选择,也是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因此,土地宏观调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通过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土地综合整治和土地内涵挖潜等措施,促进土地利用综合化、减量化、集约化,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提供支撑。

(4)改革创新原则。土地宏观调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出路在于改革创新,土地宏观调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要围绕加快职能转变,推动土地宏观调控相关审批事项整合,同时并积极开展“多规”试点,促进相关规划的衔接和协调,构建空间规划体系,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奠定可操作、便实施的规划基础。

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土地宏观调控战略功能。

(1)宏观调控功能。土地的宏观调控功能体现在通过严格规划管控和用途管制,在增加规划制度供给的同时处理好国土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同时遵循市场价值规律和供求关系的变化,为资源优化配置、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调整提供规划保障。

(2)规划引导功能。土地宏观调控的引导功能体现在注重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把握规划的宏观性、空间性和综合性特征,促进土地利用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与产业结构调整的数量、空间和时序要求有机结合,同时守住基本农田以及生态保护两条红线,以实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3)城乡统筹功能。土地宏观调控的城乡统筹功能体现在通过保障城乡建设合理用地需求,在综合考虑生产、生活和生态用地需求的情况下,促进土地在城乡实现结构优化、合理布局、效率提高和空间释放。同时,进一步完善基于城乡统筹的土地宏观调控制度,促进城乡土地要素能进行合理的流动。

(4)创新驱动功能。土地宏观调控的创新驱动功能体现在通过创新激发需求进而促进有效供给,通过改革创新把握土地供给的数量、质量和时序要求,实行规划和管理创新,促进合理用地、人口资源疏解、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功能提升,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顺利实施奠定基础。

4.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土地宏观调控战略目标。

(1)具有前瞻性的未来型战略目标。土地宏观调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侧重于对未来土地利用的引导,其本质是前瞻性的未来型规划。必然要立意于未来才能体现规划的价值和主导地位。改革目标和规划蓝图的实现是一个长期的动态过程,要通过与时俱进的动态调整,逐步实现最终的宏观规划目标。

(2)具有弹性的开放型战略目标。土地宏观调控作为一个开放型的战略,必须从区域性的宏观战略视角统筹考虑系统内外的能量、物质、信息和价值的交换和变化规律,需要具有一定的弹性,才能做出科学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决策,才能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发挥土地宏观调控的动态指导性。

(3)具有导向性的资源兼资产型战略目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地域目标不尽相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兼顾土地作为资源的自然属性和土地作为资产的社会经济属性,要统筹考虑土地的“资源型”兼“资产型”特点,合理地配置好资源,实现土地利用综合效益的最大化。

(4)具有市场性的调控型战略目标。市场调配资源是市场经济的主要特点,但市场存在一定盲目性,在经济下行压力过大时,通过增加有效土地供给、刺激土地需求以适当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速度,反之则减少土地供给量抑制土地需求以调整经济发展步伐,根据国家产业政策调整的动态要求引导用地需求预期。

5.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土地宏观调控战略任务。

(1)向可持续的土地宏观调控转型。可持续的土地利用是土地宏观调控需要考虑的内容,应做到土地资源配置方向应与及经济社会发展方向相一致,土地资源配置质量应与济可行性、生产稳定性、生态保护性、社会可接受性的综合匹配程度相一致,土地资源配置时序应与土地开发利用的时序相一致,土地资源配置区域应与地区的资源禀赋特点相一致。

(2)向市场配置资源的土地宏观调控转型。土地宏观调控作为政府干预土地利用的手段,应处理好政府规划与市场的关系,将政府宏观调控和市场配置资源有机结合,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同时发挥好政府的宏观引导作用,在土地资源配置中满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发挥着调节供给与需求的纽带作用。

(3)向城l统筹的土地宏观调控转型。土地宏观调控是城乡统筹的抓手和平台,要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形成促进城乡协调健康发展的机制。通过土地利用空间布局整合和利用结构调整,提高土地增值收益分配,释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潜力,促进土地利用在规划分配过程中不断优化结构,实现可持续利用。

(4)向多规融合的土地宏观调控转型。“多规融合”是基于社会经济发展整体目标一致性和协调性的考虑,是适应经济新常态发展要求,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创新举措。必须通过探索跨区域的统一规划与协同管控机制,实现功能联动、产业对接和区域一体化发展,最终建立统一、高效、可持续的空间规划体系。

6.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土地宏观调控战略措施。

(1)强化土地规划管控,促进土地利用结构优化。进一步强化土地利用规划管理和用途管制,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加大生态空间建设力度,控制新增建设用地规模,促进土地利用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与产业结构调整的数量、空间和时序要求有机结合,以土地宏观调控为“底盘”,支持新产业新业态发展。

(2)加强土地综合整治,推进土地节约与合理利用。促进区域土地综合整治,统筹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提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加强“山、水、林、田、湖”生态一体化治理,进一步推进城乡用地增减挂钩、城镇更新工程、低效用地再开发,提高土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持续保障能力。

(3)积极推动城乡统筹,构建统一建设用地市场。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统筹考虑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和城市建设用地的供应数量、空间与时间关系,实行统一规划和管理,在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前提下盘活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建立统一的建设用地指标交易市场,积极推动城乡统筹发展。

(4)释放红利,提高土地市场化配置程度。提高土地资源的市场化配置程度,建立兼顾国家、集体、个人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合理调整产业用地政策,创新土地供应方式,合理提高农民个人收益,消除土地价格扭曲,探索征地与农转用审批实质性分离的制度设计,优化审批程序,降低土地使用成本,激发市场创新活力。

四、结论

土地宏观调控作为政府宏观调控土地资源配置、土地利用方式和土地市场运行的重要手段,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具有重要作用。对土地宏观调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认识,是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不可少的基础性环节,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认识模糊,就会使土地宏观调控浮于形式,起不到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经济新常态发展的目的。本文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土地宏观调控内涵进行了诠释,并从背景、原则、功能、目标、任务以及措施这6个方面构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土地宏观调控战略框架,并对框架内容进行了阐述,有助于我们在新的时期以全新的视角思考如何对土地宏观调控进行改进和完善,从而满足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需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的大局。

参考文献:

[1]王兴,杜新波,杨景胜.土地宏观调控的机制框架与对策研究[J].资源与产业,2011,13(2):57-62.

[2]严金明.新形势下土地规划转型发展探讨[J].行政管理改革,2016,(1):37-42.

[3]肖金成.实施新发展战略的思考[J].宏观经济管理,2003,(4):27-29.

[4]陈建华,薛丽芳.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思考[J].经济地理,2002,22(Z):79-81.

[5]严金明,刘杰.关于土地利用规划本质、功能和战略导向的思考[J].中国土地科学,2012,26(2):4-9.

基金项目: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研究生科学研究基金项目资助“非首都功能疏解的用地规划统筹研究”(项目号:2015016)。

优化空域资源管理篇10

【关键词】GiS;水文水资源领域;应用;

引言:目前,我国信息革命浪潮的冲击日益激烈,加之水资源日渐枯竭,在这样的形式下,我们就必须紧紧的围绕水文水资源的问题进行综合研究。因此,对于水文资料的准确、快速获取以及空间信息的分析、图形图像的处理等就显得尤为重要。由于GiS技术的空间特性,对于海量数据的管理与处理能力以及水的时空分布特性等,使得GiS技术必然能够在水文水资源领域中发挥出重要的作用。在G1S应用在水文水资源领域的过程中,相关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水平都有了非常大的提升,这样一来也就为防洪减灾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了非常好的条件,在实际的应用中,我们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不断的提高其应用的质量和水平,为我国水资源的保护提供良好的条件,减少水资源浪费的现象。

1.地理信息系统的概述

G1S的中文全称叫做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是运用于对地理信息进行采集、管理、存储、运算和分析的一种计算机技术。这项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主要是以计算机技术和软件技术为重要的基础,对计算机系统当中所存储的信息和数据予以分析和处理,同时还应该在这一过程中将信息应用在所需的领域。当前G1S技术已经在很多领域都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同时也获得了很好的效果,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非常好的条件,在水文资源研究当中也在逐渐的普及。尤其是对地球表面地理信息的空间数据进行处理,具有很大的优势。地理信息空间系统主要由空间数据的处理和空间分析组成。地理信息系统数据的来源主要是通过实测数据、统计数据和卫星遥感数据等的转换,将其转换为具有空间特征地理空间信息。地理信息系统有3个主要功能分别是:(1)在对数据信息进行采集、管理分析和输出的过程中,地理信息系统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和空间性,可以建立很强的空间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及时地更新;(2)地理信息系统在区域空间分析方面,通过将采集的数据信息与地学模型结合在一起,对该区域进行动态预测;(3)通过利用计算机技术和卫星遥感技术对数据进行优化管理,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能够提供一定的决策依据。

2.GiS的主要功能

水文水资源研究的过程中需要获得准确的空间定位和相关的数据,这样才能更好的对水资源的分布特点予以掌握,在这一过程中如果使用G1S技术就可以将更多的数据以可视化的形式呈现给研究人员,这样也就给研究工作带来了诸多的便利。如果站在G1S系统组成的角度上来说,空间数据管理子系统就成为了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它主要是由空间处理和空间分析两个部分组成,在数据的获取上,它也可以借助很多的方式。当前,我国的科学技术在不断的发展,G1S技术也在这一过程中朝着智能化和集成化的方向发展,其功能性更强,同时精准度更高,所以也给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利好条件。

2.1生成、组织、管理空间数据

GiS能将不同比例尺、坐标系统等不同来源的空间数据进行转换和标准化,并和非空间信息结合,为反映不同目的不同空间代表性的模型提供连接机制,实现数据共享。利用GiS中数据综合地理模拟与空间分析等优势,为模型中数据输入的准备和发展执行复杂的控制和分析,把地形和地理特性相似的统一体连结起来。

2.2分析模拟结果的可视化

GiS中友好的用户界面和视图显示,使得研究学者可以更加直观的对观测对象的情况进行了解,不仅帮助水资源管理者进行深入分析和正确决策,而且用报告、专题地图和统计报表等形式直观地表示模拟,从而丰富了水文水资源方面的研究利用。

3.地理信息系统在水文水资源中的应用现状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我国发展的还是比较快的,尤其是在近几年随着国家对水资源和地理科学的更高关注,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对地理信息系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使得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应用的范围变得越来越广泛。主要涉及的范围有:水土保持、水资源管理、水环境和水污染、以及防灾减灾等。目前,我国在水文水资源领域的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水平已经逐渐接近和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3.1地下水资源的勘查

对于水资源的保护、规划、管理以及合理开发利用而言,地下水资源的勘查必然是基础环节。对地下水资源的勘查,其根本的目的在于查明区域内主要含水层的地质结构、空间分布、导水性、含水层的边界以及各个含水层之间的水力联系等特征。针对于地表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以及调配的方面来说,GiS技术的应用能够让我们对地表水的补给、地下水的埋深以及蕴藏量等信息进行系统、全面的掌握,以此来得出更加精确的空间数据与成果细化模型,对区域内地下水资源的规律、特征进行更加准确的反映,从而为地下水资源的保护、管理、规划以及合理开发与利用等提供具有全面性、准确性的决策支持,让地下水资源的管理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另外,在水资源勘查的过程中,GiS技术的应用主要是建立起相应的空间数据库系统,比如地下水动态资料、水文地质基础资料、地下水开采情况等数据库,不但能够实现对相应空间数据库系统的可视化查询与检索,还能够对地下水动态的发展趋势进行科学有效的预测,最终让地下水资源管理的空间辅助决策支持作用得以实现。

3.2水资源的管理

(1)基础电子地图。目前,我国基础电子地图系统数据的基础数据均为1:25万。其主要包括了行政区划边界、城镇、铁路、公路、居民点、水库、江河湖泊等信息。(2)专业电子地图。所谓专业电子地图,即是通过将数字化的水文水资源专业地理数据叠加在基础电子地图上而形成的电子地图。与基础电子地图相比,专业电子地图对于水文水资源信息的描述将更加的实用、更加的具体,而所包含的信息资源也将更加的专业。(3)遥感信息库。所谓遥感信息库,即是与基础地理数据相匹配的烟感遥测数据(其是通过解译之后所得到的)。(4)属性数据库。其能够描述分区内查询对象的属性,比如分区内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地表水资源状况、地下水资源状况等,是整个GiS系统的基础数据库。(5)软件系统。是在上述四种技术的基础上通过GiS嵌人技术的采用并结合水资源管理的实际需求而开发出的一种水资源管理系统软件。其主要包含了属性数据的管理、空间数据的管理以及这两者相结合的信息管理等。

4.结束语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水文水资源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过将先进的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运用于水文水资源的各个方面,为水文水资源的管理提供一条便捷的途径,让现代技术服务于人类。本文对GiS技术在水文水资源领域中的应用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与探讨,促使GiS技术能够使用地图、图形、数据的形式来直接满足或得到需要的信息与结果,推动着水文水资源领域的研究和开发工作。

参考文献

[1]蒋晓辉.GiS在水文水资源领域的应用研究与发展趋势[J].科技风,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