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道路照明工程技术规范十篇道路照明工程技术规范十篇

道路照明工程技术规范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58:35

道路照明工程技术规范篇1

【关键词】隧道通风;照明节能

中图分类号:U45文献标识码:a

前言

在隧道中,通风和照明是隧道技术上的基础,但是在通风和照明节能方面还是存在一些问题,科学技术人员还在不断的努力改进,保证了隧道更加安全,更能促使经济不断进步。

二、照明节能技术分析

照明节能技术在各个国家已得到普遍重视,我国也提出了“绿色照明工程”以及“节能、减排”政策,目前针对节能减排的主要内容包括2个方面,分别是技术上节能和管理上节能。

1、技术上节能

所谓技术上的节能,就是指通过研发最新的技术来达到照明节能的效果,也就是说通过科技的不断创新和研究,使照明技术的能源利用率逐渐提高。目前技术上的节能主要分为供配电系统中的节能以及照明相关设备的节能。

供配电系统方面的节能主要是针对变压器进行节能处理、进行电容补偿、采取负荷的三相平衡以及降压节能等方式进行节能处理;

(2)照明系统的节能方面目前指的是采取高效光源、高效灯具、高效反光器以及高效镇流器等方式。这里要注意的一点是所谓的节能并不是降低照明质量,如果照明质量降低,相应的生产率就随之降低,并且照明质量降低还会给人们带来视觉疲劳,这对于人类的健康及工作来说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本文所说的技术上节能是指保证照明质量的前提下,将整个照明系统中的能量损失降到最低点,也就是提高电能利用率。

2、管理上节能

所谓的管理上节能,是指提高照明设计的质量,加强施工以及管理的各环节控制,最终达到节能的效果。目前所谓的针对管理节能的主要方式和手段有:采取合理、科学的设计方案,采用光控或时控开关代替传统开关,选择最适合的照度标准,选择智能化照明灯具等。

三、公路隧道通风系统组成及设计规范

1、公路隧道通风系统的组成

公路隧道通风系统主要由车辆检测器、Co浓度传感器、烟雾浓度传感器、风速风向检测器、区域控制器、射流风机/轴流风机以及中心计算机等组成。其中Co、烟雾浓度传感器,用以快速、准确、实时地自动测定隧道内的Co浓度和隧道内全程烟雾透过率等数据,由区域控制器采集数据,监控系统将检测数据与控制标准值进行比较,控制风机的启/停。风速风向检测器,用以自动测定隧道内平行于隧道壁面的风向、风速数据以及检测风机的运行情况。车辆检测器用以检测隧道内的车流量和车速,对Co/Vi预置规模提供参考数据。公路隧道通风系统组成如图1。

图1隧道通风系统组成框图

2、隧道通风设计规范

由于2000年前遵照的设计规范《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J026—90》很不完善,1999年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在经过对隧道通风和照明方面大量研究的基础上,主持并编写了《公路隧道通风照明设计规范JtJ026.1—1999》(下文简称《规范》),并于2000年正式颁布实施。该规范在公路隧道通风规划与调查、通风方式、污染空气稀释标准、隧道通风计算、风机选型与布置、风机房与竖井口扩散、通风运转控制等方面都有较详细的介绍。但由于《规范》是在国内长大公路隧道建设刚刚起步时编写的,长大隧道很少,因此《规范》在隧道通风技术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和应用难点。

四、公路隧道运营照明存在问题

近20年来,我国交通运输部门投入大量科研经费,围绕公路隧道照明工程的实际问题开展技术研究并取得许多重要成果,强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公路隧道照明技术的进步。但在工程设计、运营管理中仍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

1、照明设计参数有待完善《公路隧道通风照明设计规范》(JtJ026·1—1999)[8]颁布实施至今已有10余年,在这期间,我国公路隧道数量、规模及类型都发生了较大变化,同时

新理论、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不断涌现,因而部分照明设计参数有待进一步修正和完善[9],如短隧道照明设计方法、洞外亮度L20(S)参考取值、各照明区段亮度指标等。国际照明委员会(Cie)制定的《公路隧道和地道照明指南》(Cie88:2004)固然对我国公路隧道照明设计有借鉴之处,但并不完全适用。

2、照明控制方式较为落后

部分高速公路中、短隧道照明无法实现远程人工/现场实时自动控制,甚至需要隧道管理人员在现场人工控制,若高速公路全线中、短隧道数量较多,则每日现场工作量较大:一方面,造成不必要的电能浪费;另一方面,耗费较大的人力、物力去开关照明灯具,运营管理效率太低。绝大多数公路隧道照明采用时序分级调光控制法,虽然其控制模式简单、可靠,但无法结合天气、洞外亮度L20(S)、交通量等时变参数从宏观层面对整个隧道照明系统进行自适应控制,同时受照明配电回路所限,只能实现3~6级照明控制等级,“过度照明”、“无效照明”现象较为严重。因此,目前这种传统照明设计方案存在较为严重的电能浪费问题。此外,隔盏开关灯也必然会产生路面亮度不均匀、“斑马纹”、闪烁等有害现象,给公路隧道交通安全埋下隐患。

3、照明节能理念存在误区

公路隧道照明节能并非简单地开关某些灯具,而是要求建立在行车安全基础上的最大节能,即公路隧道照明节能不能以牺牲交通安全为代价。部分隧道管理人员一味追求节电省钱,致使公路隧道照明控制方案的随意性、主观性很大,这种做法其实忽视了公路隧道照明的特点和本质,对隧道行车安全危害极大。

4、照明设施养护未得重视

一些长大公路隧道出口段及靠近出口端的基本照明还存在亮度不足情况。除灯具自身质量和布设间距等因素外,其主要原因在于灯具受污染情况比较严重,降低了光利用率。以陕西西汉高速公路秦岭一号隧道(上行线)中间段照明为例,在灯具功率(100w高压钠灯)、布置间距(单侧间距9·0m)相同的条件下,靠近入口端的基本照明亮度检测值为6·29cd/m2,而靠近出口端的基本照明亮度检测值仅为2·86cd/m2,二者数值相差54·5%。检测数据表明,该隧道灯具清洗养护频率(每季度清洗养护一次)已根本不能保证受污严重隧道的照明效果。

五、我国公路隧道照明技术发展趋势展望

随着自动控制、通信工程、计算机、软件工程、半导体照明等相关技术的进步与发展,我国公路隧道照明技术也必将会有新的突破。在全球“低碳经济”背景和

国家“节能减排”战略导向下,公路隧道照明的发展趋势是环保节能、安全舒适的“绿色照明”。公路隧道照明技术研究应围绕以下方向开展:

1、不断健全行业技术标准体系。国内已先后了JtJ026.1—1999《公路隧道通风照明设计规范》、Jt/t609—2004《公路隧道照明灯具》,《公路隧道照明设计细则》和《公路隧道和地道照明指南》也正在编制之中,公路隧道照明行业标准日臻完善,但这些设计规范和技术标准还不够全面,隧道LeD灯、隧道LeD诱导灯、洞外亮度仪、洞内照度仪、照明节能控制设备等至今尚无行业技术标准,编制公路隧道定向光照明设计指南亦迫在眉睫。

2、不断深入开展基础理论研究。围绕中间视觉等研究课题实现重大技术创新,针对公路隧道照明设计参数开展模拟试验,基础理论研究成果应能在国际隧道照明学术界占有一席之地。

3、新型隧道照明技术应用研究。研发以光纤照明为代表的新型隧道照明系统,实现成套技术开发产业化和典型工程示范化,研制色温可调的公路隧道LeD照明系统,研究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在公路隧道照明中的有效利用,实现公路隧道照明关键设备国产化,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进一步提升国产设备的国际竞争力。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就隧道通风照明节能技术应用而言,可能在节能技术上还存在一些问题,相信在以后的日子中,科学技术人员会多做努力。隧道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方便,为社会经济做出巨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少飞邓欣吴小丽公路隧道照明控制技术综述公路交通技术2010年

[2]涂耘我国公路隧道照明技术的发展与创新隧道建设2010年

道路照明工程技术规范篇2

关键词:城市道路照明;LeD光源;参数计算

中图分类号:K915文献标识码:a

为推进“十二五”期间我国城市绿色照明工作,提高城市照明节能管理水平,我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研究制定了《“十二五”城市绿色照明规划纲要》(建城〔2011〕178号),要求把推进城市绿色照明,促进城市照明节能,提升城市照明品质作为城市照明工作的核心。LeD照明具有环保无污染、耗电少、光效高、寿命长等特点,在城市道路照明中成为被重点推广的新型光源,尤其是《深圳市推广应用LeD照明产品实施方案》(深府函[2012]213号)等政策的出台,LeD逐渐成为城市道路照明的主力。立足于光学的舒适性和能源的节省性设计为出发点,本文试对LeD道路照明的灯具参数选择进行探讨分析,有错误之处欢迎指正。

一、LeD照明系统的研究意义

道路照明是城市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通常是随着经济发展和科学生产力提高而逐步完善的,传统的路灯常采用高压钠灯,高压钠灯整体上光效低的缺点造成了能源的巨大浪费,因此,开发新型高效、节能、寿命长、显色指数高、环保的路灯对城市照明节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LeD作为发光二极管,是一种半导体器件,材质不含铅汞等重金属物质,不会对人体和环境造成严重污染,非常环保。它把电能转化为人肉眼能够接受的可见光,色彩丰富,光色柔和不伤眼,低损耗低能耗,寿命长。LeD从最初作为仪器设备的指示光源,之后推广至交通信号灯,最后乃至显示屏都有采用,现已逐步占据道路照明的主体地位,适用范围可谓是极其广泛,皆是因为以上的优越性。

2010年末,全国657个城市共有道路照明灯约1774万盏,“十一五”期间净增道路照明灯567万盏。从照明效果上,采用100w的LeD路灯可以取代250w的高压钠灯,LeD可以节能60%。随着LeD效率的快速提高,LeD路灯在节能方面显示出了巨大的潜力。因此,对于LeD道路照明进行科学的设计,可以为社会经济带来巨大效益。

表1:功率型LeD与高压钠灯光源的比较

二、LeD照明的相关政策、规范

全球人口过多,资源问题刻不容缓,节能减排成为国际社会的统一目标。2008年初,国家财政部和国家发改委还颁布了《高效照明产品推广财政补贴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以推动LeD等高效照明产品对白炽灯等低效照明产品的替换,可见LeD对节能环保的巨大贡献以及国家对LeD技术的肯定与大力推广。

传统的城市道路照明设计以《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45-2006)为指导,该规范确定的城市道路照明灯具为高压钠灯、金属卤化物灯及荧光灯。随着LeD技术的发展,LeD灯具在道路照明上应用越来越多,也日趋成熟,由于LeD比传统灯具更为节能高效,原来的标准已经落后时代的发展。

2012年2月,深圳市了《LeD道路照明工程技术规范》(SJG22-2011),作为国内第一个以LeD灯具为主体的道路照明设计及验收的地方标准,它是对新形势下《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45-2006)的一种补充,对LeD路灯在全市道路照明的应用起到积极的指导意义。同年,《深圳市推广应用LeD照明产品实施方案》(深府函[2012]213号),提出2年普及公共照明领域LeD照明,城市道路照明工程等领域,一律采用LeD照明。

三、LeD路灯的参数选择方法及步骤分析

城市道路照明既要满足辨识可靠、视觉舒适等功能性要求,保障道路交通的安全畅通,同时起着美化城市环境的作用,还要节能环保,避免浪费。

下面以某城市道路为例,简要分析LeD路灯参数选择的一般方法及步骤。本设计道路为城市支路,道路红线宽15m,双向2车道,机动车道宽7m,沥青混凝土路面。

图1:某道路标准横断面图

1.道路照明指标

确定道路照明指标要求时,首先要考虑道路的使用性质和道路等级,在《LeD道路照明工程技术规范》(SJG22-2011)中,从城市道路照明上将道路分为三种类型:快速路及主干路、次干路、直路,以下是它们的道路照明指标要求:

表2:机动车交通道路照明指标

设计道路为城市支路,按规范要求,道路平均亮度不低于0.75cd/m2,总均匀度不低于0.4,平均照度为不低于10lx,均匀度不低于0.3。

2.路灯设置方式

LeD灯具可用于常规照明、中杆照明和高杆照明。常规照明用于道路正常段照明,高度多为6~12m,中杆照明多用于道路交叉口增强照明,高度为15m左右,高杆照明适用于立交等要求照射范围广的路段,高度为20~30m。对于小型道路交叉口,考虑方便后期路灯的日常维护,可通过适当缩减路灯布置间距、提高灯具安装功率等方法来提升交会区照明效果,避免使用中杆照明。

路灯灯臂长度的选择不宜超过灯杆高度的1/4,且不宜大于2.5m。

路灯的布置方式的选择,要结合道路的性质及照明需求,在同样满足照明指标要求的前提下,单侧布置比双侧布置需要路灯数量较少,可节省投资。

表3:灯具布置方式与灯具推荐安装高度、间距、仰角的关系

设计道路机动车道宽7m,双向2车道,依据表3的参数关系,设计路灯采用单侧布置,对于不同机动车道侧臂长,计算出不同的布置参数。

表4:路灯推荐布置参数

依据计算值,选择机动车道臂长L=1.0m时,比较符合设计要求(L/H≤0.25,L≤2.5m,6m≤H≤12m)。故本设计道路的路灯设置方式为单侧布置,机动车道内侧臂长L=1.0m,灯具安装高度H=6m,灯具安装间距S=21m,仰角a≤15°。

表5:灯具最小利用系数

w/H=7/6=1.17,查表5得本设计灯具最小利用系数U=0.6。

3.灯具选择

道路照明设计应在保证照度要求的情况,选择合适的灯具参数,避免浪费。《“十二五”城市绿色照明规划纲要》(建城〔2011〕178号)要求LeD路灯灯具的系统效能不低于90lm/w。同时,《LeD道路照明工程技术规范》(SJG22-2011)中对道路照明的功率密度LpD提出了强制性规定,必须满足要求。

表6:机动车交通道路的照明功率密度(LpD)

设计道路为双向2车道的支路,LpD必须小于0.45w/m2。由于前面通过计算我们已经确定了路灯布置的参数,其中间距S=21m,则可通过LpD要求反算回路灯可选择的最大的安装功率。

灯具最大安装功率pmax=S×w×LpD=7×21×0.45=66.15(w)

式中:pmax―灯具最大安装功率值(含电源等附件)(w)

S―灯具安装间距(m)

w―机动车道宽度(m)

LpD―照明功率密度(w/m2)

由于LeD路灯多为3w或者1w的灯珠通过串并联等方式组合而成,故其灯具功率可选择区间比较大,而高压钠灯(150w、250w、400w)的可选择区间则要小很多。这里假定选择灯具安装功率p=50w(≤pmax),进行平均照度校核。

设计平均照度eav===11.94(lx)

式中:eav―设计平均照度(lx)

n―与排列方式有关的数值,单侧布置或双侧交错布置时n=1,相对矩形排列时n=2。

p―灯具安装功率值(含电源等附件)(w)

η―灯具综合光效(lm/w),≥90lm/w。

K―维护系数,不准货车通行的路段取0.7,准许货车通行的路段取0.65。

U―灯具利用系数,按道路路宽与正常安装高度比例一般为0.5~0.75,见表5灯具最小利用系数。

S―灯具安装间距(m)

w―机动车道宽度(m)

路面平均亮度采用平均照度换算系数法(lx/(cd/m2))计算,沥青路面为15lx/(cd/m2),混凝土路面为10lx/(cd/m2))。则本设计道路平均亮度Lav=eav/15=11.94/15=0.796(cd/m2)。

经校核,灯具布设间距21m,布设高度6m,安装功率取50w时,道路的设计平均亮度Lav=0.796cd/m2>0.75cd/m2,设计平均照度eav=11.94lx>10lx,设计LpD=50/21/7=0.34w/m2<0.45w/m2,满足规范要求,故本次设计道路选取的路灯参数是合理的。

此外,规范还要求本道路照明均匀度不小于0.3,由于照度均匀度与灯具的配光曲线相关,只能通过厂家的样本数据,采用软件模拟方式进行校核,本文暂不对其展开探讨。

综上可见,《LeD道路照明工程技术规范》(SJG22-2011)为LeD路灯在道路照明的应用提供一套较为完整的设计方法,指导我们科学的进行LeD路灯应用设计。

结语

本文综合阐述了LeD的节能环保等特性,以《LeD道路照明工程技术规范》(SJG22-2011)为基本,采用案例方式简单分析了LeD道路照明参数选择的方法和步骤。随着科学生产力的迅猛发展,LeD照明技术也不断的进步,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LeD路灯会得到最大的推广,节能减排的效果也将日益显现。

参考文献:

道路照明工程技术规范篇3

1道路工程中出现的问题

1.1基础不稳,路面坍陷

根据自己多年来的工程质量监督经验,发现造成道路桥梁寿命短、后期性能差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路基基础施工较差。路基是整个公路构造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以土和石料为原料,通过适宜的配比,在压路机的重力作用下形成一种线性结构,承受路面重力和路面车辆外加载荷。一般来讲,路基的稳定性主要取决于当地的自然环境。但是,为了保证道路质量,还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目前,国内道路桥梁工程技术日趋成熟,在路基建设方面的研究也相对完善,这些技术知识给市政道路施工提供了重要依据。但是,由于路基工程数量较大、影响因素很多,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不时会出现各种问题,需要施工人员悉心检测处理。合适的松铺厚度、适宜的含水量是路基施工的重要环节,只有夯实了基础,才能避免路面坍陷,确保结构层的质量和整个路面的质量。

1.2路面开裂

路面和桥面开裂是常见的施工问题,不仅影响路面美观,而且会影响道路的使用及寿命。路面构筑在路基之上,起承载、抗磨耗和保持道路平整的作用。路面主要是采用混凝土结构或铺设沥青。根据JtGB01—200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不同技术规格的路面有不同的技术要求,“中、低级路面结构包括面层、基层和垫层;高级路面结构包括面层、联结层、基层、底基层、垫层”,这些大多是使用砾石、碎石拌沥青或者混凝土铺设的。路面建设要求其强度、平整度、稳定性、抗滑能力等都必须达到技术要求。因此,路面施工时要合理设置混合料的配比,均匀混合铺料。

1.3调拱、调坡层的施工质量

调拱、调坡层的施工质量问题,也是常见的工程问题。施工单位要严格按照材料规格合理配比,正确施工。只有对此给予高度重视并规范操作,才能确保该层达到技术要求的平整度和压实度,这是保证基层施工质量的重要环节。

2道路工程质量监督控制

随着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道路工程的质量问题已经影响到国计民生,道路工程质量的监督控制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不论城市规模大小,道路质量问题都是普遍存在的。相对而言,大城市的道路建设质量总体较好,大部分符合我国技术标准的要求。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要做好质量监督控制工作,并且要从3个方面同时抓,同时监控。这3个方面分别是对设计单位的监控、对施工单位的监控和对监理单位的监控。

2.1对设计单位的质量监督控制

对设计单位的监控是整个质量监控工作的第一环节,它直接关系到后期的工程施工质量及验收情况。

(1)资格审核。设计单位必须具备有法律效力的资格证书,并且其设计工作要在资格证书容许的范围之内。我国《建筑法》等相关法律都对此作了详细的规定和说明。只有设计资格达到了道路水平要求,设计单位才有能力做好设计勘察工作。否则,无法保证整个工程设计任务的顺利完成,甚至会影响到设计质量。

(2)积极督促。负责整个工程的相关部门,尤其是市政工程质量监督部门,要积极督促设计单位,敦促其履行应承担的义务和责任。设计单位的各项活动都要符合国家法律的规定,严格按照工程标准实施其勘测和设计工作。市政工程质量监督部门要对设计单位的勘测和设计工作按时进行检查,确保勘测结果准确、符合实际,确保设计方案合理、可行。设计单位也要按照规定,定期向质监部门提交数据资料进行审核,及时完成设计交底工作。

(3)服务与安全。设计单位有义务为施工单位配备设计技术人员指导现场施工,以确保及时解决实际施工中出现的设计问题,并能给予必要的说明和指导。设计单位要对自己的设计作出事故评估或安全性分析,对已发生的工程质量问题要及时跟进、分析处理,为施工单位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避免造成工程停滞现象。

(4)手续齐全。在整个的建设工程中,各种手续都要齐全,要按照法定程序完成提交工作,以免出现事故而找不到责任人的现象。

2.2对施工单位的监控

施工单位是建设工程的实际操作者,施工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质量。对施工单位的监控是工程建设中耗时最长,也是问题最多的一个环节。

(1)资格审核。对施工单位的资格审核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施工等级的相关资格证书,二是施工设施及人员配备情况。施工单位要有合法的施工等级证书,施工范围不能超出证书规定的范围。施工单位必须具备承接施工项目所需的设备和人力,设备和人员的配备要符合资格等级的要求,要与合同中的内容相符合。

(2)联合监督。根据合同协议的相关内容,要对施工单位的承包活动作出严格的审查。施工单位不能在签定合同后将工程转包给别的施工单位,也不能私自将工程中的某些建设项目分包给他人。要根据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多方沟通,考虑是否需要按总分包施工经营方式进行施工。

(3)体系完备。施工单位要建立完备的施工运行体系和质量安全保障体系。按照施工组织设计的相关规定及政府行文中相关规定的要求,积极健全两个体系,保证施工的各个方面不出纰漏。

(4)责任落实。施工单位要检查施工人员的工种资质,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使其具备良好的技术素养。通过落实岗位责任,使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明确各自的职责,但其所负责任不能超出员工工作能力的范围。

2.3对监理单位的监控

工程监理是我国在工程建设上的一项重要改革,工程监理负责督促合同双方履行责任,主要工作可概括为“三控、两管、一协调”。

(1)资格审核。工程监理单位必须具备有法律效力的资格证书,并且以此为其监理业务的限定说明,还要有工商部门的注册登记手续。监理单位要按照法律规定履行自己的监理工作,不能凭借他人的名义越级监理。

(2)监理工作。监理单位要根据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和要求,设立合理的机构,建立相应的岗位,完善监理体系。积极做好监理工作,认真编制监理工作的相关文件资料,并及时提交审批。配备监理人员到施工现场,对施工过程进行实时监理,巡视、检验工程完成情况。作为监理工程师,要做好前期的审批工作,严格按照规范的要求审核受监工程。

道路照明工程技术规范篇4

关键词:城市照明建设节能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物质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于居住城市的环境要求越来越高,“白天需要绿色,晚上需要灯光”成为广大民众的心声。城市照明工程已成为重要的“民心工程”和城市建设的重要部分。对于保障城市公共安全,丰富城市文化内涵,改善城市景观,提高城市现代化品位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城市照明又消耗着大量能源。当今能源紧缺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如何处理好城市照明与建设节能的关系,既要积极推进城市照明工程,又要最大限度地降低能源消耗,是城市建设中值得关注和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城市照明发展中的问题

(一)缺乏高水平的城市照明规划设计。在城市照明工程建设中,缺乏科学的、全面的整体规划指导,不是立足于城市总体规划,根据城市的现有环境及发展趋势明确城市各区域、道路、建筑的照明要求和指标后,有计划的实施建设,从而导致各个工程相互独立,参差不齐,缺乏协调和统一。设计手段落后也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大部分还是依赖人工设计,主要根据个人实践经验。设计的低水平,导致了城市照明的低效能和低水平。

(二)景观照明工程建设不够规范。城市景观照明工程建设滞后,能够在建筑施工中进行同步建设的很少,往往是在工程完工以后再补救,结果是加大成本、事倍功半。同时在景观照明工程建设中,各建设单位因为缺乏专业人员指导、投入资金限制等原因,有许多景观照明工程的建设,不能完全遵照夜景照明规范进行,导致景观照明设施建设不严谨、不规范,光污染、光扰民的问题突出。

(三)体制对景观照明工程建设带来重大影响。一是建、管分理机制不完善。由于建、管是同一部门,有些景观照明工程的建设单位在应付思想以及成本最小化左右下,往往会忽视工程质量和维护的可靠性、便利性,给工程的长效运行及后期维护带来了许多后患。二是路灯维修保障机制不到位。由于市财政每年拨付的路灯管理维护经费低于定额标准,满足不了路灯正常维护的需要,制约全市城市照明工作的健康协调发展。三是路灯管理机构过于分散。城市路灯管理分属市、区两级路灯主管部门管理,人力、财力、物力分散在几处,管理机构各自为政,既是人力、物力的浪费,也不利于整体的发展和实力的增强。

(四)景观照明设施缺乏统一的管理和养护。由于政府财力投入和管理模式的限制,我市大部分的景观照明设施基本是由各单位自行建设和管理,有的为了应付只安装了一些简陋的照明设施;也有的单位虽然按标准要求安装了照明设施,但不愿意按要求开灯启用;也有的单位安装的照明设施年久失修,设施残旧不堪,破损严重,根本无法实施正常启用。夜景照明设施由于管理维护不统一,随意开关灯,灯饰遭到破坏,得不到及时修复的现象十分普遍。景观照明设施残缺不全,“瞎眼灯”、“残缺灯”现象较多,不但影响城市形象,而且严重阻碍了城市照明水平的提高。

二、提高城市照明工作水平的对策

(一)进一步端正思想认识,正确处理城市照明与建设节能的关系。城市照明是关系夜晚居民出行、购物、娱乐方便和各种社会活动与交通安全的一件大事,也是城市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提高城市照明的整体水平,是一项重要的民心工程。在推进城市照明发展过程中,一定要把建设节能放在重要位置,正确处理好城市照明与建设节能的关系。城市照明不是灯越多越好,光度越亮越好,景观越华丽越好。应坚持建设节能与提高城市形象并举,创造明亮适度、和谐优美、美观舒适、管理有序的城市景观,有利于提高城市和公共空间夜间光环境质量,实现能源有效利用,同时满足生态与环保要求,有效消除和减少光污染及眩光等现象。

(二)根据城市特色和区域功能,编制城市照明总体规划。城市照明总体规划是建设城市照明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的基本依据,是综合发挥城市照明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重要前提和手段。因此,要将照明工程规划列入城市总体规划之中,坚持“统筹规划、科学建设、统一管理”的原则,立足于一个城市的性质、规划特点和建筑风格确定灯光建设的重点,合理规划城市照明布局,恰当定位城市照明风格,突出城市特色。既依附于城市整体规划,又要符合城市的建筑风格,以单体建筑照明为点,道路照明为线,重点景区和街道夜景照明为突破口,形成立体化、多色彩、高品位的照明体系。

(三)深化城市照明管理体制改革,切实解决现行体制存在的问题。照明设施建设面广量大、持续发展,应由城市主管部门事实社会化、市场化的全方位动态管理。要积极探索行政区域整合式改制,将各区域的路灯建设力量集中一起,日常管理维护工作仍可分散在每个区域上,在路灯整体管理建设水平和档次上一致,路灯整体规划上统一。同时进一步拓展路灯管理机构的职权范围,把城市照明建设规划、照明设施运行管理乃至工程建设质量监控、照明设计方案论证、照明建设招投标等工作职权赋予路灯管理机构,从而有效遏制建、管分开后的矛盾产生。

(四)实现景观照明工程和建筑工程“三同步”。新建、改建、扩建的大型建筑,要一并考虑其景观照明建设,做到工程建设与夜景照明同步规划设计、同步施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建筑物的照明设计要围绕区片主题,根据建筑物特点,形成各自特色。同时,进一步提高城市照明工程建设质量和科技含量,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产品、新艺术,严格把好规划、设计、审批、建设各个环节,切实提高照明工程建设和管理水平,建设精品、亮点工程。

(五)建立城市照明工程建设多元化投入机制。城市照明工程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组成部分,必要的投入是需要的。照明工程必须坚持走市场化运作的路子,建立多元投入的机制,采取多渠道筹措资金。要利用经营城市的理念,盘活闲置资产,拍卖广告使用权,采取“以灯养灯”的办法,如灯箱广告,通过拍卖和收取租赁费,有效地弥补建设资金的不足,努力形成“灯招客、客促商、商养灯”的良性循环,力争做到少花钱,多办事,办好事。

(六)推广应用先进技术,全面提高照明工程的科技含量。必须运用现代化的控制技术对照明工程实行统一、科学管理。尽快建立全市城市照明控制中心,推广使用遥测、遥控、遥信的“三遥”自动控制技术,对全市所有景观照明实行遥控管理,实现监控自动化,统一掌握定时开关、运行监控、计量测量、故障显示等环节,努力提高城市照明水平。

道路照明工程技术规范篇5

第一条为了加强城市道路管理,保障城市道路完好,充分发挥城市道路功能,促进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城市道路,是指城市供车辆、行人通行的,具备一定技术条件的道路、桥梁及其附属设施。

第三条本条例适用于城市道路规划、建设、养护、维修和路政管理。

第四条城市道路管理实行统一规划、配套建设、协调发展和建设、养护、管理并重的原则。

第五条国家鼓励和支持城市道路科学技术研究,推广先进技术,提高城市道路管理的科学技术水平。

第六条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主管全国城市道路管理工作。

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城市道路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城市人民政府市政工程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城市道路管理工作。

第二章规划和建设

第七条县级以上城市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市政工程、城市规划、公安交通等部门,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城市道路发展规划。

市政工程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城市道路发展规划,制定城市道路年度建设计划,经城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第八条城市道路建设资金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采取政府投资、集资、国内外贷款、国有土地有偿使用收入、发行债券等多种渠道筹集。

第九条城市道路的建设应当符合城市道路技术规范。

第十条政府投资建设城市道路的,应当根据城市道路发展规划和年度建设计划,由市政工程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建设。

单位投资建设城市道路的,应当符合城市道路发展规划,并经市政工程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城市住宅小区、开发区内的道路建设,应当分别纳入住宅小区、开发区的开发建设计划配套建设。

第十一条国家鼓励国内外企业和其他组织以及个人按照城市道路发展规划,投资建设城市道路。

第十二条城市供水、排水、燃气、热力、供电、通信、消防等依附于城市道路的各种管线、杆线等设施的建设计划,应当与城市道路发展规划和年度建设计划相协调,坚持先地下、后地上的施工原则,与城市道路同步建设。

第十三条新建的城市道路与铁路干线相交的,应当根据需要在城市规划中预留立体交通设施的建设位置。

城市道路与铁路相交的道口建设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技术规范,并根据需要逐步建设立体交通设施。建设立体交通设施所需投资,按照国家规定由有关部门协商确定。

第十四条建设跨越江河的桥梁和隧道,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防洪、通航标准和其他有关技术规范。

第十五条县级以上城市人民政府应当有计划地按照城市道路技术规范改建、拓宽城市道路和公路的结合部,公路行政主管部门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在资金上给予补助。

第十六条承担城市道路设计、施工的单位,应当具有相应在的资质等级,并按照资质等级承担相应的城市道路的设施、施工任务。

第十七条城市道路的设计、施工,应当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规定的城市道路设计、施工的技术规范。

城市道路施工,实行工程质量监督制度。

城市道路工程竣工,经验收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不得交付使用。

第十八条城市道路实行工程质量保修制度。城市道路的保修期为一年,自交付使用之日起计算。保修期内出现工程质量问题,由有关责任单位负责保修。

第十九条市政工程行政主管部门对利用贷款或者集资建设的大型桥梁、隧道等,可以在一定期限内向过往车辆(军用车辆除外)收取通行费,用于偿还贷款或者集资款,不得挪作他用。

收取通行费的范围和期限,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第三章养护和维修

第二十条市政工程行政主管部门对其组织建设和管理的城市道路,按照城市道路的等级、数量及养护和维修定额,逐年核定养护、维修经费,统一安排养护、维修资金。

第二十一条承担城市道路养护、维修的单位,应当严格执行城市道路养护、维修的技术规范,定期对城市道路进行养护、维修,确保养护、维修工程的质量。

市政工程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养护、维修工程的质量进行监督检查,保障城市道路完好。

第二十二条市政工程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建设和管理的道路,由其委托的城市道路养护、维修单位负责养护、维修。单位投资建设和管理的道路,由投资建设的单位或者其委托的单位负责养护、维修。城市住宅小区、开发区内的道路,由建设单位或者其委托的单位负责养护、维修。

第二十三条设在城市道路上的各类管线的检查井、箱盖或者城市道路附属设施,应当符合城市道路养护规范。因缺损影响交通和安全时,有关产权单位应当及时补缺或者修复。

第二十四条城市道路的养护、维修工程应当按照规定的期限修复竣工,并在养护、志和安全防围设施,保障行人和交通车辆安全。

第二十五条城市道路养护、维修的专用车辆应当使用统一标志;执行任务时,在保证交通安全畅通的情况下,不受行驶路线和行驶方向的限制。

第四章路政管理

第二十六条市政工程行政主管部门执行路政管理的人员执行公务,应当按照有关规定佩戴标志,持证上岗。

第二十七条城市道路范围内禁止下列行为:

(一)擅自占用或者挖掘城市道路;

(二)履带车、铁轮车或者超重、超高、超长车辆擅自在城市道路上行驶;

(三)机动车在桥梁或者非指定的城市道路上试刹车;

(四)擅自在城市道路上建设建筑物、构筑物;

(五)在桥梁上架设压力在4公斤/平方厘米、10千伏以上的高压电力线和其他易燃易爆管线;

(六)擅自在桥梁或者路灯设施上设置广告牌或者其他挂浮物;

(七)其他损害,应当修复或者给予赔偿。

第二十八条履带车、铁轮车或者超重、超高、超长车辆需要在城市道路上行驶的,事先须征得市政工程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并按照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指定的时间、路线行驶。

军用车辆执行任务需要在城市道路上行驶的,可以不受前款限制,但是应当按照规定采取安全保护措施。

第二十九条依附于城市道路建设各种管线、杆线等设施的,应当经市政工程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方可建设。

第三十条未经市政工程行政主管部门和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批准,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占用或者挖掘城市道路。

第三十一条因特殊情况需要临时占用城市道路的,须经市政工程行政主管部门和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批准,方可按照规定占用。

经批准临时占用城市道路的,不得损坏城市道路;占用期满后,应当及时清理占用现场,恢复城市道路原状;损坏城市道路的,应当修复或者给予赔偿。

第三十二条城市人民政府应当严格控制占用城市道路作为集贸市场。

确需占城市道路作为集贸市场的,应当经县级以上城市人民政府批准;未经批准,擅自占用城市道路作为集贸市场的,市政工程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责令限期清退,恢复城市道路功能。

本条例施行前未经县级以上城市人民政府批准已经占用城市道路作为集贸市场,应当按照本条例的规定重新办理审批手续。

第三十三条因工程建设需要挖掘城市道路的,应当持城市规划部门批准签发的文件和有关设计文件,到市政工程行政主管部门和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办理审批手续,方可按照规定挖掘。

新建、扩建、改建的城市道路交付使用后5年内、大修的城市道路竣工后3年内不得挖掘;因特殊情况需要挖掘的,须经县级以上城市人民政府批准。

第三十四条埋设在城市道路下的管线发生故障需要紧急抢修的,可以先行破路抢修,并同时通知市政工程行政主管部门和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在24小时内按照规定补办批准手续。

第三十五条经批准挖掘城市道路的,应当在施工现场设置明显标志和安全防围设施;竣工后,应当及时清理现场,通知市政工程行政主管部门检查验收。

第三十六条经批准占用或者挖掘城市道路的,应当按照批准的位置、面积、期限占有或者挖掘。需要移动位置、扩大面积、延长时间的,应当提前办理变更审批手续。

第三十七条占用或者挖掘由市政工程行政主管部门管理的城市道路的,应当向市政工程行政主管部门交纳城市道路占用或者城市道路挖掘修复费。

城市道路占用费的收费标准,由省、自治区人民政府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直辖市人民政府的市政工程行政主管部门拟订,报同级财政、物价主管部门核定;城市道路挖掘修复费的收费标准,由省、自治区人民政府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直辖市人民政府的市政工程行政主管部门制定,报同级财政、物价主管部门备案。

第三十八条根据城市城市或者其他特殊需要,市政工程行政主管部门可以对临时占用城市道路的单位或者个人决定缩小占有面积、缩短占用时间或者停占占用,并根据具体情况退还部分城市道路占用费。

第五章罚则

第三十九条违反本条例的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市政工程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设计、施工,限期改正,可以并处3万元以下的罚款;已经取得设计、施工资格证书,情节严重的,提请发证机关吊销设计、施工资格证书:

(一)未取得设计、施工资格或者未按照资质等级承担城市道路的设计、施工任务的;

(二)未按照城市道路设计、施工技术规范设计、施工的;

(三)未按照设计图纸施工或者擅自修改图纸的。

第四十条违反本条例第十七条规定,擅自使用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城市道路的,由市政工程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工程造价百分之二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一条承担城市道路养护、维修的单位违反本条例的规定,未定期对城市道路进行养护、维修或者未按照规定的期限修复竣工,并拒绝接受市政工程行政主管部门监督、检查的,由市政工程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对负责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四十二条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或者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市政工程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以2万元以下的罚款;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一)未对设在城市道路上的各种管线的检查井、箱盖或者城市道路附属设施的缺损及时补缺或者修复的;

(二)未在城市道路施工现场设置明显标志和安全防围设施的;

(三)占用城市道路期满或者挖掘城市道路后,不及时清理现场的;

(四)依附于城市道路建设各种管线、杆线等设施,不按照规定办理批准手续的;

(五)紧急抢修埋设在城市道路下的管线,不按照规定补办批准手续的;

(六)未按照批准的位置、面积、期限占用或者挖掘城市道路,或者需要移动位置、扩大面积、延长时间,未提前办理变更审批手续的。

第四十三条违反本条例,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应当给予治安管理处罚的,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给予处罚。

第四十四条市政工程行政主管部门人员、、,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道路照明工程技术规范篇6

关键词:信号灯;路灯;照明;监理;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o213文献标识码:a

1、电源室设备安装控制监理

1.1、电源室设备安装控制施工要求

(1)电源室的设备、数量、型号、规格、技术指标应符合设计要求,随机技术文件应齐全。

(2)电源室的设备安装应牢固,配线正确、清晰、美观,导线绝缘良好,无损伤。设备的安装地点、位置和排列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3)电源室中各类配电盘、保护盘、控制台、屏、箱及成套柜等及二次回路结线安装工程的施工应符合国标(GB50172-92)《电气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结线施工及验收规范》中有关的规定。

(4)蓄电池的安装应符合国标(GB50172-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蓄电池施工及验收规范》中有关的规定。

(5)各设备之间的室内配线应采用槽道布放,且电源线和信号灯应分开。

(6)电源室各设备的功能、技术指标等应符合设计要求。

(7)电源室各设备应有良好的接地,接地电阻应符合设计要求及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1.2、电源室设备安装控制监理重点

(1)各种设备的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有关标准。设备在安装前首先对其进行开箱验收,做好验收记录(参见设备开箱验收单)。重点验收以下内容:

①设备规格、型号和数量(与施工合同文件相对照)

②检查三证(合格证、质保单和技术资料)是否齐全,进口设备尚需检查商检证。

③设备外观检查,主要检查设备有无损伤,镀层、漆层是否完整,零配件是否完好无损。

④设备配件、附件、备件是否齐全。

⑤设备与装箱清单相对照有无差错。

⑥必要时应进行电气特性的实验

(2)电源室设备的安装、配线的随工检查。主要检查:

①施工工艺是否符合施工规范的要求。

②交直流配电瓶基础型钢的不直度、水平度、位置误差及不平行度,基础型钢应有可靠接地,交直流配电瓶与基础型钢间连接是否紧密,固定是否牢固,安装是否垂直。

③手车式或抽屉式开关柜在推人或拉出时应灵活,机械闭锁可靠。

④交流稳压电源、UpS的接地是否可靠。

⑤所使用的电源线、连接导线、信号线以及其他辅材的质量,导线绝缘应良好,无损伤。

⑥接线正确,连接可靠,接线端子标志清晰,柜(箱)内配线应整齐美观。

⑦设备的门锁、开关、按键启闭灵活,指示灯、光字牌等显示准确,工作可靠。

⑧有无安全隐患(人身和设备)。

(3)电源室设备各种功能的测试检查可根据质量标准和设计文件、合同文件所规定的各项功能要求进行逐项测试。

(4)接地系统的检查

各设备的接地均应单独接至接地排上,决不允许采用复联线接法。接地电阻一般按联合接地考虑,其接地电阻值≤lΩ。

1.3、电源室设备安装控制质量标准

(1)交直流配电屏基础型钢安装允许偏差应符合基础型钢安装允许偏差表的规定。

基础型钢安装允许偏差表

(2)交直流配电盘柜安装的允许偏差应符合盘柜安装的允许偏差表的规定。

盘柜安装的允许偏差表

(3)交流稳压器的容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4)交流稳压器输出电压精度(输入电压变化范围220/380±20%):220/380±(1%~5%)。

(5)交流稳压器稳压时间(空载条件下输入电压相对于额定值阶跃变化±10%)≤1.5s。

(6)交流稳压器绝缘电阻≥300mΩ。

(7)UpS容量应满足设计要求。

(8)UpS输出电压精度(输入电压变化范围在设计要求范围之内):220/380V±2%。

(9)UpS频率精度:50Hz±1%。

(10)转换时间:零转换。

(11)UpS备用时间:按设计要求,放电终了单体电压≥1.75V。

(12)UpS告警显示:声光信号显示正常

(13)蓄电池充电性能:

单体电压浮充2.23~2.27V(25±5℃);

组电压(24只)53.5~54.5V(25±5℃)。

(14)蓄电容量:

蓄电池放电单体终止电压10h放电率≥1.8V(25±5℃);

蓄电池放电组电压10h放电率≥-43.2V(25±5℃)。

(15)电源室接地电阻:

联合接地方式≤1Ω;非联合接地方式≤4Ω。

2、电力电缆线路及配电装置控制监理

2.1、电力电缆线路及配电装置控制施工要求

(1)电力电缆及其附件的型号、电压、规格、长度、技术指标应符合设计要求。

(2)电缆管的加工、连接及敷设、电缆支架、桥架的配制与安装应符合国标(GB50168-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中的有关规定。

(3)电力电缆的敷设、径路、数量、埋深、防护、弯曲半径、电缆终端及电缆头的制作等应符合设计要求及国标(GB50168―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中的有关规定。

(4)电缆终端与电气装置的连接应符合国标(GBJl49―90)《电气装置安装母线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中的有关规定。

(5)直埋电缆、敷设于地下、建筑物墙内等的管道电缆,必须有隐蔽工程的技术记录,覆盖前应经隐蔽工程验收合格。

(6)配电装置的型号、规格、数量、外形尺寸及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7)设备基础的位置、结构、外形尺寸、预埋件及预留孔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8)设备基础的抗压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基础的外观光滑、平整、美观。外露部分的混凝土表面应平整,不允许出现蜂窝麻面。必须提供基础制作的隐蔽工程记录和有关检测报告。

(9)电源箱、配电箱、分线箱的安装、接线板的制作安装应符合设计要求及国标(GB50171―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结线施工及验收规范》中的有关规定。

(10)电缆支架、桥架、配电装置应具有良好的接地,接地电阻应符合设计要求及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2、电力电缆线路及配电装置控制监理重点

(1)电力电缆和电源箱、配电箱、分线箱等配电装置的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缆敷设及设备安装前应首先进行开箱验收,做好验收记录。重点验收以下内容:

①电缆型号、电压、规格、长度,设备型号、规格和数量(与施工合同文件相对照)。

②检查三证(合格证、质保单和技术资料)是否齐全;进口设备尚需检查商检证。设备应有铭牌。

③外观检查:电缆外观应无损伤、绝缘良好。检查设备有无损伤,镀层、漆层是否完整、无损伤,零配件是否完好无损。

④电缆附件、设备配件、附件、备件是否齐全。

⑤设备与装箱清单相符,应无差错。

⑥必要时进行电气特性试验。

(2)电力电缆敷设的随工检查,主要检查:

①电力电缆敷设前应先测量单盘电缆的直流电阻和绝缘电阻值,是否符合质量标准。

②按照施工要求2)检查电缆管是否有穿孔、裂缝和显著的凹瘪现象,内壁是否光滑,管口有无毛刺和尖锐棱角。连接套管的长度和连接工艺、电缆支架、桥架的制作、安装、防腐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及施工规范。

③按照施工要求3)检查电缆的径路、根数、固定、埋深、防护、弯曲半径、电缆终端及电缆接头的制作、密封。电缆在手(人)井中、终端及接头附近的预留长度。

④检查标志牌装设是否齐全、正确、清晰。在电缆终端、电缆接头、拐弯处、夹层内、隧道及竖井两端、电力人井内等地是否装饰标志牌。电缆终端的相色标志是否与系统相位一致。直埋电缆在直线段每隔50~100m处、电缆接头处、转弯处、进入建筑物等处是否设置有明显的方位标志或标桩。

(3)配电装置的安装、配线的随时检查。主要检查:

①是否符合前述施工要求(6)、(7)、(8)的要求。

②电源箱、配电箱、分线箱等设备在基础上安装是否牢固、垂直、平稳。装置于户外的设备是否具有良好的防水、防潮、防尘性能。

③箱内电器元件质量、型号、规格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安装是否牢固、接头有否压紧、接触是否良好,配线应整齐、清晰、美观,导线绝缘应良好、无损伤,电缆芯线和所配导线的端部应标明其回路编号,编号应正确,字迹清晰且不易脱色。

④电力电缆的技术指标和配电装置各种功能的测试检查。

可根据质量标准和设计文件、合同文件所规定的各项功能要求进行逐项测试。

⑤接地系统的测试检查。

电缆支架、桥架、配电装置的金属外壳接地是否牢固、良好。接地电阻值≤4Ω。

2.3、电力电缆线路及配电装置控制质量标准

(1)电力电缆直流电阻(敷设前),应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及出厂质量指标。

(2)电力电缆绝缘电阻(敷设前),芯线对地、芯线之间≥40mΩ・km(20℃)。

(3)直埋电缆埋深应符合国标(GB50168―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中第5.4.2条的规定。上下部铺设的软土层或砂层的厚度≥100mm,并加盖保护板。

(4)金属电缆管套接短套管的长度≥2.2D(D为金属电缆管外径),硬质塑料管套接管的长度≥1.5~3d(d:为塑料管内径)。

(5)套管电缆埋深。水泥管、塑料管、石棉水泥管、路面至管顶的最小深度:人行道下0.5m,车行道下0.7m;钢管:人行道下0.2m,车行道下0.4m。

(6)电装置及馈电线路绝缘电阻(相间、对n线、对pe线)≥o.5Ω(测量馈电线路绝缘电阻时应将断路器、用电设备、电器和仪表等断开)。

(7)缆支架、桥架的外形尺寸、安装尺寸、,配电装置基础的外形尺寸、安装尺寸、预埋件及预留孔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

(8)源箱、配电箱、分线箱等箱体垂直度:当箱体高在50cm以下时≤1.5mm;当箱体高在50cm及其以上时≤3mm。

(9)缆支架、桥架、电源箱、配电箱、分线箱箱体接地电阻≤4Ω。

3、道路照明控制监理

3.1、道路照明控制施工要求

(1)路照明设备(照明光源、照明灯具、照明灯杆)及其附件的型号、规格、数量、技术指标应符合设计要求,随机技术文件应齐全。

(2)灯基础的位置、结构、外形尺寸、预埋件、底脚螺栓的规格、间距必须符合设计要求。预埋件铁板必须保持水平,底脚螺栓的螺纹应完整无损、无锈蚀现象。

(3)灯基础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JtJ091-97)《道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附录中有关的规定。基础的外观光滑、平直、美观。外露部分的混凝土表面应平整,不允许出现蜂窝麻面。必须提供基础制作的隐蔽工程记录和有关检查报告。

(4)灯供电电缆工程的施工及质量应符合第二点《电力电缆线路及配电装置》中的施工要求。

(5)灯杆应挺直,无弯曲,表面无裂纹。金属杆表面应有防腐措施。防护层的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防护层应光滑、牢固,不应有剥落现象。

(6)灯杆的安装位置应正确,灯杆偏离中心线不应超过50mm。灯杆安装应牢固、垂直,悬臂伸向交通流方向。灯杆的维修门不应设置在靠近交通流的一侧。安装完毕后,底座法兰和固紧螺栓应用水泥砂浆包封。

(7)触及的金属杆等金属照明设备均需保护接地,接地电阻≤10Ω。

(8)灯具型号、安装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灯具应完整无损、安装牢固、俯角正确。所有室外灯具必须是全天候。防护等级应符合(GB4208―84)《外壳防护等级的分类》标准中的ip55以上的要求,金属部件应防腐,灯具的可拆卸部分应安装密封垫圈,以防止水汽和灰尘进入。

(9)电源的功率、灯具的功率因数应符合设计要求。

(10)照明控制应符合设计要求。户外照明控制设备和器件应安装在具有防水措施的箱体内。箱体必须用优质镀锌钢板或不锈钢板制成,箱门要防水密封,箱体防护等级不低于(GB4208―84)《外壳防护等级的分类》标准中ip55。

(11)照明控制箱或配电箱的安装应符合设计要求及国标GB50171―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结线施工及验收规范》中的有关规定。

(12)照明控制箱或配电箱内各电气元件布置整齐合理、安装牢固、接线可靠、配线整齐美观,绝缘电阻值≥o.5mΩ。箱内各紧固元件无松动。箱体支架及非导电金属构件均需保护接地,接地电阻≤4Ω。

3.2、道路照明控制监理重点

(1)各种设备的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有关标准。设备在安装前应首先对其进行开箱验收,做好验收记录。重点验收以下内容:

①设备规格、型号和数量与施工合同文件相对照。

②检查三证(合格证、质保单和技术资料)是否齐全,进口设备尚需检查商检证。另外设备应有铭牌。

③设备外观检查。主要检查设备有无损伤,镀层、漆层、零配件是否完好无损。

④设备配件、附件、备件是否齐全。

⑤设备与装箱清单相对照有无差错。

⑥必要时应进行电气特性的试验。

(2)路灯安装的随时检查,主要检查:

①路灯基础的施工是否符合施工要求第2)、3)条施工规范的要求。

②路灯立杆是否符合施工要求第5)、6)条的要求。

③灯具的安装是否符合施工要求第8)、9)条的要求。

(3)照明控制箱或配电箱安装的随时检查,主要检查:

①是否符合施工要求第10)、11)、12)条施工规范的要求。

②箱子在基础上安装是否牢固、垂直、平稳,装置于户外的设备是否具有良好的防水、防潮、防尘性能。

③照明设备、供电电缆、照明控制设备的技术指标和功能的测试检查。可根据质量标准和设计文件、合同文件所规定的各项功能要求进行逐项测试。

④接地要求的检查

金属灯杆、路灯控制箱、配电箱金属外壳的接地是否牢固、良好。接地电阻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3.3、道路照明控制质量标准

(1)路灯基础、设备基础的外形尺寸、预埋件、预留孔、底脚螺栓的规格、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

(2)灯杆的垂直度≤3mm/m。

(3)路灯杆的安装位置:灯杆偏离中心线≤50mm。

(4)路灯金属灯杆的接地电阻≤10Ω。

(5)路灯控制箱、配电箱的接地电阻≤4Ω。

(6)路灯控制箱、配电箱及馈电线路的绝缘电阻值(相间、对地)≥o.5mΩ。

(7)路灯供电相序应符合设计要求。

(8)路灯启动后应正常点亮。

(9)路灯的光控、时控功能应符合设计要求。

(10)路灯供电电缆工程质量标准与第二点质量标准相同。

参考文献

[1]刘德,姜磊.城市景观照明文化与节能的关系[J].吉林农业.2010(07)

道路照明工程技术规范篇7

关键词:市政道路工程地质勘察注意问题

中图分类号:tU9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1(a)-0105-01

随着我国经济的繁荣和公路建设事业的发展,所涉及的地质问题越来越复杂,工程设计对地质资料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根据市政道路基本建设程序,市政道路工程地质勘察与设计工作同步协调,分阶段并按各阶段要求的深度开展工作,而准确提供各阶段所需的地质资料,则是确保各阶段工程设计质量的前提。

目前在市政道路工程地质勘察过程中出现许多问题,一方面是客观因素,如地质条件复杂,现有勘察方法和勘察手段难以充分反映地质条件,工程规模扩大,对地质资料的要求提高等;另一方面是主观因素,如勘察人员对技术标准的掌握和运用不够灵活,没有按照要求达到地勘工作量等。在实际勘察工作中,要突出工作重点,明确勘察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市政道路工程地质勘察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1根据不同地质情况提出不同的勘察要求

市政道路一般位于城市区域、为线状勘察范围,因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导致市政道路工程地质勘察的手段、方法与其他建筑物工程勘察有较大区别。同时由于不同的城市的地质环境均有自己的特定条件,要在不同的地质情况下找到相应的勘察要求:如在对冲积平原和山间谷地的路基勘察时,应采用静力触探方法,而对岗地和山区,则应采用深挖或浅井方法。要提高地质勘察技术,对于不同的地质采取不同的勘察方法,找到相应的解决策略。同时在城市发展进程中进行过大大小小不同程度的地质勘察,可将其最新勘察资料和勘察结果充分利用,避免做重复功和无用功。如延安市区川道地质特征明显,在进行延安市市政道路工程地质勘察的时候,要在结合延安市已经累计的勘察资料和城市道路建设经验的基础上,酌情增减具体勘察工作量,同时也应严肃勘察态度,提高勘察科学性和准确性。

1.2严格遵循市政道路工程勘察规范,严格按照标准进行勘察

现行市政道路工程勘察规范为北京市勘察院主编、建设部批准发行的《市政工程勘察规范CJJ56-94》。在市政道路工程勘察规范中,对勘察工作量诸如勘探点密度、勘探点选取原则、勘探点深度、取土试样和原位测试等都做了明确规定,针对不同的地质类型也提出了不同的勘测要求,对勘察方法也有了一定的规范和准则,大大提高了勘察的科学性。同时应该注意的是,由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社会对市政道路要求的提高,市政道路在规模和等级上都出现很大变化,并且在信息化处理手段和勘察方法等方面有了很大提高和进步。因此,在严格遵循市政道路工程勘察规范的同时,应对其中部分条款结合新的国标以及其他行业的规范进行理解,国家勘察机关也应结合现实情况编制和尽快出台新的科学实用的市政道路工程勘察规范。

2.3加强对市政道路工程地质勘察全过程的控制

首先,应编制地质勘探委托书,明确市政道路工程地质勘察的目的和要求,包括地勘工作量等内容,并对勘察单位进行技术交底,提供工程点坐标及高程等数据。地勘工作量关系着地勘工作的深度和质量,如果地勘工作量投入不足,很有可能使得地勘工作达不到应有的深度,一旦勘察的地质资料不能正确反映现场地质条件,将对工程建设质量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应根据工程地质复杂程度、勘探的目的和设计要求、工程结构设置等来合理确定地勘工作量。

其次,应编制勘察大纲,在综合考虑现场地形地质条件和勘察手段适用条件,以及工程结构设置等的基础上,在勘察大纲中对项目的概况、市政道路沿线的自然地理和工程地质概况、地质勘察执行的技术标准等进行详细说明,同时还要讲组织机构、设备配置、质量管理、人员组成、安全与环保措施以及计划进度等进行明确的说明。

再次,要选用合适的勘察方法,由于市政道路工程所涉及的地质问题面广且复杂,单一的勘察方法难以满足工程方案设计和比选的需要,因此,应结合路线及各类构造物的工程方案设计,根据现场地形地质条件,采用综合的勘察方法进行勘察。对于路线地质勘察,勘察方法可采用以工程地质调绘为主,辅以必要的勘探、测试手段;对路基地质勘察,要重点注意地基稳定和边坡稳定的地质问题,根据路基的填挖高度和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勘察手段。

再次,要加强勘察质量控制,地质勘察质量直接影响着工程设计质量、施工工期、工程造价以及工程运营等,如果地质勘察质量出现问题,将有可能在施工过程中进行方案变更,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和损失,甚至有可能影响道路安全等,造成人们的生命财产损失。因此,加强地质勘察质量控制,严格按照国家规范和标准进行,认真做好设备检测,明确各自责任,认真监控质量,分析、整理和鉴别原始资料,提高勘察质量。

最后,要加强地质勘察督查和地质勘察报告的评审。督查人员除了要监督钻孔数量和深度外,还应仔细审查与复核技术资料,通过对相近构造物的钻探资料对照分析,从而提高资料的准确度。在地质勘察报告评审阶段,应由多个部门通过会议等形式,对勘察结果等进行评审,及时纠正评审中提出的问题,严肃对待评审记录。

3结语

综上所述,地质勘察是市政道路设计和确保工程质量的重要前提,只有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选择不同的勘察方法,满足不同地质的勘察要求,严格遵循市政道路工程勘察规范,严格按照相应标准进行勘察,明确市政道路工程地质勘察的目的、任务及勘察方法和手段,加强对市政道路工程地质勘察全过程的控制,切实提高市政道路工程地质勘察质量,为市政道路的设计和施工提供更加详细的地质资料,从而保证市政道路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何杰.提高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措施[J].科技信息,2011(7).

[2]李建锋.浅谈工程地质勘察中的误区与需要注意的问题[J].云南水力发电,2009(3).

道路照明工程技术规范篇8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的实施铁路线两侧生态与生产力提升工程的战略决策,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美化铁路沿线生态环境面貌、提升生产能力为目标,开展线两侧田园风光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城乡环境综合整治,通过农田建设、环境整治,生态建设,完善基础设施等措施,提升铁路沿线农业农村综合生产能力,改善铁路沿线的生态环境面貌。

二、建设原则

(一)铁路线沿线田园风光建设工程:解决沿线农田排灌为核心,以发展节水型现代农业、解决群众饮水安全和生态安全为目标,以实施排灌设施改造、中低产田改造为突破口,把农田建设与发展设施农业、现代农业相结合,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相结合,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与生态旅游相结合。对整治范围内的沟、渠、田、林、路、湖泊进行以综合整治,做到沟渠顺畅,排灌畅通;将沿线观瞻范围内的农田整理成为东西向的条田档,坚持因地制宜,利用地形地貌特点,宜田则田,宜园则园,宜水则水,宜林则林,营造铁路沿线高标准的田原风光。

(二)铁路线沿线生态建设工程:坚持统一规划,突出特色,立足自然环境和现实条件,以铁路为中轴线,以塑造田园风光和生态景观为主题,兼顾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按照立地条件适地适树,乔、灌、花、草相结合,由责任单位负责进行密植绿化;选择耐水湿、耐盐碱、抗严寒、抗干旱的乡土树种为主,达到多树种、多林种搭配的景观防护效果;坚持湖泊、湿地、农田、林网、庄点绿化相结合,保证生态景观效果和工程质量。

(三)铁路线沿线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以改善农村城乡环境面貌、推进城乡统筹可持续发展为目的,坚持“规划先行、典型指导、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原则,一切从实际出发,力求以投入的最小化,取得整治效果的最优化。以线沿线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为切入点,按照行政管辖区域分段负责,着力解决铁路沿线环境面貌的“脏、乱、差”问题,切实改善铁路沿线的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

三、目标任务

(一)铁路线沿线田园风光建设工程

在铁路沿线米以外至米范围内,规划实施田园风光建设工程,计划用两年时间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万亩,整治池塘、低洼地亩。通过整治,初步形成树成林、田成方、沿线产业布局科学合理、特色鲜明的新风貌。

1、建设高标准农田亩

镇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亩,四址界线为:东至铁路,西至扬水支渠东林带,南至西干渠,北至景观水道,主要任务是清挖支斗渠条公里,整修农田路条公里,整修路旁林带公里亩,整修高速公路以南铁路西侧米范围内林带亩。

园路街道办事处完成林带平整亩,四址界线为:南起景观水道,北至区养殖场,铁路西侧米范围内的林带整修。

镇完成高标准农田亩,其中:完成铁路西侧亩,四址界线为:南起,北至界线,西至新梁公路西林带,东至铁路东侧所属耕地米。主要任务是清挖支、斗、农渠条公里;修整农田道路条公里;整修林带条公里亩;新开挖湖泊湿地亩。

完成林草场队农田亩。四址界线为:东至园林二队居民点,西至国道,北至村,南至北,主要任务是清挖支、斗、农渠条公里,整修农田路条公里。

完成高标准农田亩。四址界线为:南起镇界线,北至农场界线铁路西两侧各米。主要任务是整修林带并造林亩,清挖支、斗、农渠条公里,整修道路条公里。

农场完成高标准农田亩。四至界线为:南起界线,北至第二农场渠,铁路专运线两侧各米。主要内容是整修林带亩,新挖渔池亩,清挖支、斗、农沟条公里。

2、完成“秋季三项任务”亩

其中,机翻地亩,;秋施肥亩,秸杆还田亩,其中两镇各完成机械秸杆还田亩。

3、完成畦田建设亩

其中:镇亩畦田在建设片区内完成,镇亩畦田要求集中连片完成。

铁路沿线田园风光建设工程由农牧水务局牵头,两镇组织实施。

(二)铁路沿线生态景观建设工程

铁路沿线米以内为铁路保护区范围,只能进行绿化。对绿化范围,采用密植方式,体现田园风光。种植耐盐碱、耐贫瘠、适应当地立地条件的乡土树种,以灌木为主,适宜地段可营造经济林;对现有原生态地段采取措施进行保护,保持生态原貌。对沿线农田区域,可自铁路线向西延伸米,营造大网格的农田林网;对芦花地区铁路沿线铁路保护区范围以外的池塘、低洼地进行改造,发展以“农家乐“等形式的适水产业;沿线节点可依地顺势营造园林景观。

铁路沿线生态景观建设工程总规划面积亩,其中:镇芦花地区亩,农场亩,镇沿线亩(规划好的米铁路保护控制线),对以南铁路保护线以内成型林带的缺株断带进行补植。今年,结合秋季农田建设,完成规划地段的林带整修,个别地段今秋可进行栽植。

铁路沿线生态景观建设工程由园林管理局牵头,两镇、有关街道组织实施。具体建设内容以农牧水务局、园林管理局与两镇、有关街道共同核定的设计图纸为准。

(三)铁路线沿线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程

1、整治范围和内容。此次整治范围为铁路线沿线区段米的控制保护范围。对于农田区域或空旷地段,整治范围可扩大到米;对整治范围内现有的合法建筑物进行美化粉饰,按照行政管辖区域,对整治范围内的有碍观瞻的圈舍、灰厂、砖厂实施搬迁;由所在的乡镇、街道、农场组织实施。对整治范围内违章建筑物和构筑物进行依法清理。

2、整治任务。重点解决线沿线区段整治范围内的环境卫生面貌“脏、乱、差”问题。对线沿线铁路保护带范围内的城乡道路、公共场所、小区和村庄、城乡结合部、农田等环境卫生进行全面治理;各责任单位要切实加强管辖区域内的环境整治,确保责任区内环境卫生面貌整洁,卫生设施完好,并通过此次整治,建立卫生长效管理机制。对铁路控制线范围内的庄点进行规划,实施以道路硬化、围墙砌护、改水改厕、院落清理为主要内容的村庄综合整治,美化绿化生产、生活环境。

(1)镇完成铁路西侧西干渠至高速景观水道米范围内的环境整治,主要内容是清理垃圾、打垅畦田,摊平景观水道南侧公路桥下的土方,并进行绿化美化。

(2)园路街道办事处完成铁路西侧四至山路段的环境整治,主要内容是清理沿线垃圾,对一时不能拆除的旧房及垃圾场协调所有权单位修建加高围墙并进行粉饰美化。

(3)山路街道办事处完成铁路西侧,山路至段的环境整治,主要内容是,清理公路两侧的垃圾,协调公路东侧的个体户及企业修建加高东围墙并粉饰美化,对公路两侧的树木进行涂红刷白。

(4)镇完成南起,北至界线,西至新良公路西林带边界,东至所辖土地铁路东范围内的环境整治,主要内容是清理垃圾、平整林带;拆除新公路以东的自建厕所和废弃扬水站、渔池看护房;拆迁顾家桥村8队庄点东边一排农户的土坯房,修建东围墙并美化粉饰;三闸村1队、队,良渠稍村的队、队庄点东侧墙体整理和美化粉饰,良渠稍村7队铁路平交道口处的围墙粉饰;摊平废弃的平交道口土堆并种植树木花草;将铁路涵洞进出口整修成造型美观大方的树池,公路两侧的树木全部进行涂红刷白。

(5):完成南起镇界线,北至农场界线,铁路东西侧各米范围内的环境整治。主要内容是清理垃圾,加高修整并粉饰面向铁路的墙体。

(6)农场:完成南起界线,北至第二农场渠铁路东西侧各米范围内的环境整治,主要内容是清理垃圾、修整渔场及加高修整并粉饰其他建筑物面向铁路的围墙,拆除铁路东侧的零星土坯和危旧房屋。

铁路沿线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由爱卫办和建设交通局牵头,两镇、各有关街道组织实施。

(四)有关协调事项

根据属地管理和土地权属的原则,凡铁路沿线属铁路保护地界范围内的目标任务,请各单位、各部门积极协调铁路相关部门,由铁路相关部门予以支持并组织实施。

四、实施步骤

(一)铁路沿线田园风光建设工程:

共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宣传动员阶段(年月日月日)

1、年月日前,召开区铁路区段沿线生态与生产力提升工程及年秋季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动员大会,安排部署铁路沿线田园风光建设工程任务。

2、各镇在月日前分别召开镇、村动员大会,进一步细化任务,并将任务层层分解到各村、组,落实责任,做到早动员、早部署、早安排。实行区领导包乡镇,乡镇领导包村,干部包片,层层落实责任制。农牧水务局要分派技术人员负责做高片上的技术指导。

第二阶段:全面实施阶段(月日月日)

两镇要认真组织,尽早安排,落实镇村干部包扶责任制等好的做法,每个镇要建设个以上的示范片,以典型示范带动全面工作,掀起建设热潮。

督查组和技术指导人员要加强工作督查和技术指导,促进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要按照区、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标准认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并限期整改,全面提高农田基本建设的整体水平。

第三阶段:检查评比阶段(月日月底)

对照秋季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标准,对各责任单位完成任务情况进行检查验收,并结合市农田水利建设检查验收效果兑现以奖代补资金。

(二)铁路沿线生态景观建设工程:

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年月月,落实造林地块,编制规划、作业设计,做好造林前整地、工程招标、苗木招标工作。

年月日前完成造林地块的落实工作;月日至月日前完成编制规划、作业设计工作;月日开始,结合实施田园风光建设工程,全面做好造林前的整地工作,要将造林地块全部整成小畦田方式,灌足冬水,为明年春季造林打好基础。同时,在立地条件好的地段可以进行秋季造林。

第二阶段:年月月为春季造林工工程实施阶段。年月底前完成土方填换、土地平整、水利设施安装等工作;月初开始按树种萌芽适宜期进行栽植;月中旬前完成全部栽植工作。

第三阶段:年月月为营造林抚育管护期,主要抓好林木管护工作。月初进行现场抽查,对成活率达不到的由责任单位进行补植。

(三)铁路沿钱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程:

第一阶段:调查摸底阶段(年月日前)

由爱卫办牵头,两镇政府和有关街道、村委会配合,对铁路沿线露天厕所、垃圾、废土堆进行调查摸底;由建设交通局牵头,两镇和各有关街道配合,对铁路沿线的违章建筑进行调查摸底,并将汇总结果报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在摸底调查的基础上,由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经费测算以及实施方案编制工作。

第二阶段:组织实施阶段(年月日至月日)

按照整治方案和责任分工,两镇、各有关街道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对铁路沿线整治范围内的村庄环境面貌进行综合整治,重点是拆除乱搭乱建的土坯房、庄点巷道硬化、粉刷墙面、砌护围墙、实施绿化,确保整治取得明显效果,并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

第三阶段:检查验收阶段(年月日至月日)

组织财政局、建设交通局、农牧水务局、扶贫办、城管局(爱卫办)等相关部门对整治工程内容、质量等进行全面验收,及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确保整治工作的整体效果。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两镇、各有关街道、部门要理清工作思路,突出工作重点,强化责任意识,形成强大合力,狠抓工作落实。要按照职责分工,进一步落实各项工作任务,实行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工程技术人员现场指导的工作格局。为推进工程建设扎实开展,取得失效,专门成立技术指导小组和质量验收组、宣传报道组、规划组和及效能考核组,技术指导和质量验收组负责制定和告知和指导各有关单位施工技术标准,对完成的工程进行验收;规划组抽调各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组成,负责编制工程规划并指导监督工程规划实施;宣传报道组由宣传部牵头,有关部门配合,负责对工程的总体进展、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进行宣传报导;效能考核组由效能办、督查室组成,负责对工程完成效率质量、机关干部义务劳动情况进行督查通报,各工作组既要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措施到位,又要相互配合,共同推动工作开展。农牧水务局、园林管理局、爱卫办等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在规划设计、施工组织、质量检查、工程验收等方面搞好技术指导和服务,对三项工程建设情况进行全面督促指导,把好工程质量关等,确保三项工程按计划、高质量完成。

(二)科学规划,讲求实效

结合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立足高标准、高质量,修订完善实施方案和技术标准,提高铁路沿线生产力与生态提升工程的建设标准。在规划设计过程中,要充分尊重科学和自然规律,因地制宜、合理设计,尊重基层干部和群众的意见,既要着力解决好当前的问题,又要考虑长远,把铁路沿线生产力与生态提升三项工程和功能布局、产业发展、新农村建设等方面结合起来,实现统筹规划、综合治理、整体推进。

(三)加强管理,确保质量

各有关部门要加强管理,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狠抓工程建设管理,确保工程建设质量。要建立农民投工投劳管理制度,在开工前认真测算投劳数量,按照工程轻重缓急,统一安排人力物力。要严格按照农业、林业、水利及新农村建设相关规范标准建设,做到建设一片,见效一片,严禁走过场。工作人员要严格按规定设计放线,在规划设计、施工组织、质量检查、工程验收等方面,工程术人员要亲赴现场做好技术指导和技术服务。同时采取“一事一议、民主决策”的方式,集中力量,突出重点,做到建设有亮点,整治有突破。

道路照明工程技术规范篇9

关键词:地铁改造 技术风险 标准 过渡方案

1、概述

北京地铁一期工程始建于20世纪60年代,由北京站经宣武门站和复兴门站至苹果园站,共计17座地下车站,一座古城车辆段,线路长度为23.6km.北京地铁二期工程始建于20世纪70年代,线路呈马蹄形,由复兴门站经西直门站和东直门站至建国门站,共计12座地下车站,一座太平湖车辆段,线路长度为17.2km.北京地铁1、2号线改造工程主要包含一、二期工程,投资总额为37.5亿元。北京地铁一、二期工程建设初期的指导思想是,以战备疏散为主,兼顾城市交通。基于国内没有地铁设计规范和相关标准,工程建设参照了国外地铁的设计资料和规范,尤其是前苏联的设计规范。局限于当时的建设条件和国内的技术水平、生产工艺水平,采用了大量的非标产品和特殊设备。经过二三十年的运营,北京地铁1、2号线车辆、设备老化,大都进入设备报废期,系统技术性能下降,存在很大的地铁运营安全隐患。

本次改造涉及线路、车辆、供电、通信、信号、通风空调、给排水及消防、动力照明、火灾报警、环境与设备监控、车辆段等多专业的全面改造、更新和升级,根据工程筹划的要求,涉及行车安全、运营安全和消防安全等方面的改造内容必须在2008年前完成。在相对集中的时间段内完成多专业、多系统的改造,面临技术风险、管理风险和资金风险等困难,技术风险又是工程风险控制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就改造中的技术风险进行分析。

2、技术风险的诱发因素

北京地铁1、2号线改造工程是一个复杂的技术改造工程,涉及全部设备专业、线路专业及土建专业,从某种意义上讲,相当于新建线路的设备安装阶段,但又不能等同于新建线路。本次改造工程是在不停运的前提下进行的,又受土建结构、人防设施不改变的制约,所以,诱发技术风险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2.1改造方案与规范的差距《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03)主要用于新建线路的指导,未涉及改造工程内容及要求。在车站安全出入口设置、消火栓设置、车站外部消防水源引入、区间火灾报警、区间风速等方面,改造方案与规范有一定的差距。

2.2土建结构与人防设施不改变本次改造是在不停运的前提下进行的,不具备土建结构发生变化的条件,且运营线路又兼顾战备人防的需要,要求人防等级不降低。在变电所有限的空间内,标准化产品与设备安全操作距离出现不匹配的现象;车站及区间主风机难于达到区间风速要求,需要重新制定新的通风排烟系统运行模式。

2.3过渡方案新旧系统倒接,必然涉及过渡设备和改造期间的车站运营模式和设备系统运行模式。过渡方案的制定与现状设备安全性、可靠性以及系统有密切的联系。

过渡方案的合理、可靠、安全与否将直接影响到改造工程的成败。

2.4概算因素根据北京市有关规定,初步设计概算额不能超过可行性研究报告投资估算值的3%,否则重新立项。此项规定在新建项目执行中难度较小,但对于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改造而言,属于崭新领域,执行过程复杂。由于国内没有改造经验,可能会出现漏项问题,可行性研究报告投资估算值与初步设计概算额有较大出入。

正在运营的线路已经暴露出严重危及运营安全的隐患,改造工程刻不容缓。如果概算额超标(大于3%),进行重新立项的话,时间耽误不起。因此,按照现有规定不重新立项,需要根据不超标的初步设计概算额反过来调整设计方案。

2.5现状变化与原始设计的出入北京地铁1、2号线已经运营30多年,路基、土建与建设初期比可能发生了变化,如路基沉降;建筑平面功能调整;设备及车辆处于老化期,大部分设备已到报废期,系统性能下降;由于基础资料的不齐整,使各类管线的现状敷设情况不很明朗等。

上述因素,将直接导致技术风险。当然,设计边界条件也是影响设计质量的因素之一。

3、技术风险的分类

3.1技术标准与设计标准目前,国内没有相关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改造设计规范和标准。

《地铁设计规范》第1.0.2条规定:“改建、扩建和最高运行速度超过100km/h的地铁工程、以及其他类型的城市轨道交通相似的工程设计,可参照执行。”

衡量改造工程是否达到要求、是否贴近国家相关规范及标准,针对目前可参考的设计规范及标准,制定改造工程的技术标准和设计标准是必要的。对于不同的现状和条件,技术标准及设计标准也不同。制定标准的宗旨是尽量靠近现行的设计规范和标准,满足改造目标。

3.2现状设备系统对现状系统及其设备的安全评价是改造工程的重要环节,是制定改造范围、内容及用户需求的依据,将直接影响到改造技术方案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在行车安全、消防安全及运营安全等方面,应分析哪些系统及设备存在安全隐患、哪些系统及设备制约着运输能力的提供和服务水平的提升、哪些因素制约着改造的技术标准和设计标准,从而为编制改造范围、内容、原则及用户需求提供依据。否则,可能会出现危及安全的遗漏项目或出现不应有的项目占用有限资金的现象。

3.3改造技术方案改造技术方案是改造工程的核心内容,建立在现状系统及设备、技术标准及设计标准的基础上。高质量的改造技术方案应最大限度地消除安全隐患、提高运输能力和服务水平、在改造期间对运营的影响程度降到最低,而且通过工程筹划、设备招投标及施工管理,节约投资。

在不突破投资概算、不改变土建结构、改造期间降低对运营的影响等一系列的制约条件下,照搬新建线路的技术方案往往行不通,需要有新的思维方式,因地制宜,因事制宜。改造技术方案应有针对性,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和资源。还要突破条条框框的束缚,有大胆的设想。

3.4技术协调改造工程的技术协调工作与新建线路基本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道路照明工程技术规范篇10

关键词:高速公路隧道;照明系统;节能减排;系统控制;公路交通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U453文章编号:1009-2374(2016)02-0087-02Doi:10.13535/ki.11-4406/n.2016.02.043

公路交通正随着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不断扩大着自身规模,近几年,凭借施工技术不断进步与勘察设计理念日益成熟,我国公路隧道工程建设也迈向了一个新的台阶。据不完全统计,近十年以来,公路桥梁隧道渡口里程总长度已经达到512.2551万米,已建成通车的隧道多达7384处,短隧道4544处、中隧道1357处、长隧道1218处、特长隧道265处(如图1所示)。其中秦岭终南山公路隧道长度达到18.02公里,被誉为“亚洲第一”。

图1近十年我国公路隧道渡口里程统计图

通过上述数据可知,公路隧道现今已成为我国实现快捷、安全、高速运输的重要设施,并作为实现环境交通友好型的核心措施,在我国现代化交通运输发展与进步中起着不可撼动的作用。

1国内外高速公路隧道照明系统发展现状

1.1国外发展现状

早在20世纪50年代,国外就开展了公路隧道照明技术的研究,至今已有六十余年。诸多国家经过不断的探索与创新,其高速公路隧道照明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当时间发展至现代,国外发达国家隧道照明系统渐渐从高科技智能向可持续人性化方面发展。仅东欧各国,高速公路隧道已经普遍开始使用“二次配光”和“逆光照明”技术。在充分利用光源的同时,节约了电力能源与照明工具等资源。在照明工具选择上,欧美等发达国家摒弃了高压钠灯,转而使用光纤维隧道灯、电子感应无极灯等新型设备。

1.2国内发展现状

国内隧道照明系统发展起步较晚,虽然当前时代下,我国公路隧道发展势头十分迅猛,但依旧比不上国外成熟的技术与理念。差距不仅表现在技术与经验上,基础性的工程建设也存在一定的不足。我国于2000年1月颁布了《公路隧道通风照明设计规范》,详细规定了隧道调光分级、光源分级、总均匀度以及灯具布置等。但是由于最近几年电能资源浪费极为严重,有关部门已经开始广泛关注隧道照明系统节能设计问题。我国在深入研究理论的同时,在高速公路隧道建设中也运用了相应的节能设计,例如广东龙头山隧道、河北司马台隧道、安徽前家山隧道等已先后将LeD灯与无极调光技术应用于公路隧道照明中。

1.3高速公路隧道照明发展趋势

高速公路隧道照明质量影响着行车安全,多年以来,高速公路隧道建设者们一直将照明质量作为工程设计的核心内容与研究重点,却忽视了能源浪费问题。因此,我国现阶段高速公路隧道照明系统在保证行车安全的前提下,进行节能降耗设计是公路隧道照明系统发展的必然要求,人性化、经济化、科学化是照明技术发展以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2高速公路隧道照明系统设计方案

2.1高速公路隧道照明系统的特点

高速公路大体上是半封闭空间,空间内部由特殊管状结构构成。这种设计容易造成隧道内外交通环境差别过大,导致车辆通过隧道时产生明暗交替,影响行车视觉。所以,以隧道通行安全性与运行环境舒适性为前提,高速公路隧道设计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影响照明质量的因素,例如闪烁现象、亮度均匀、视觉特效、路面亮度等。根据国际照明委员会规定,高速公路隧道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到驾驶员的暗适应、明适应能力。因此可以将隧道照明分为五个部分:接近段、入口段、过渡段、中间段、出口段。如图2所示:

2.2高速公路隧道照明系统节能设计要求

2.2.1接近段设计。接近段作为接近隧道洞口的一段道路,主要起到对驾驶员视觉初步调解作用。接近段空间亮度接近洞外亮度,所以不需要设置照明。一般情况下,接近段路基两侧会种植大量树木或设置百叶天棚、断墙洞口等减光措施。该设计目的在于减弱“黑洞”效应,节省能源。

2.2.2入口段设计。高速公路隧道洞口第一段路便是入口段,该路段光照设计目的在于消除“黑洞”效应对驾驶员的影响,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并起到一定优化节能作用。根据《公路隧道通风照明设计规范》规定K值计算法计算亮度,即:

Lth=L20(S)・K

2.2.3过渡段设计。车辆经过入口段后,隧道照明亮度便会渐渐降至中间段照明水平,这个过程中照明由亮变暗的区域被称为过渡段。过渡段照明设计目的在于帮助驾驶员适应较低亮度,克服“适应滞后”效应。根据《公路隧道通风照明设计规范》规定,过渡段共有tR1、tR2、tR3三段,过渡段长度根据隧道设计最高时速,并依照Cie适应曲线函数进行计算,即:

Ltr=Lth*(1.9+t)-1.4

2.2.4中间段设计。高速公路隧道最长的一段道路即为中间段,驾驶员经过之前三段道路后已经完全适应隧道内照明程度,所以中间段照明为基本照明。《公路隧道通风照明设计规范》规定高速公路隧道中间段最低亮度要求为2.5cd/m2。一般情况下,中间段照明亮度设计按表1设计取值即可。

2.2.5出口段设计。出口段作为高速公路隧道最后一段道路,通过该路段适应时间较短,所以在出口段照明设计上应以消除“白洞”效应为主。根据《公路隧道通风照明设计规范》相关规定,出口段亮度应为中间段照明亮度5倍,长度取值60m。

3高速公路隧道节能控制系统设计

3.1主程序设计

高速公路隧道节能控制系统设计核心在于为车辆提供按需照明,并以此为基础,实现高速公路隧道照明系统节能控制。具体流程为:开启主程序并进行开机自检,排除组件故障,在系统运行正常情况下开始系统初始化;当系统存在异常时,先对系统进行故障修理,并退出主程序。节能控制系统完成自检与初始化过程后,即可开始正常运行,主程序将通过脉冲信号预估车辆行驶速度,并运用数据云对车辆位置进行模拟,保证系统误差控制在1%以内,以误差修正后的车辆位置作为启动区域,开始照明调节,具体流程如图3所示:

3.2车辆位置云模拟系统计算

云模拟系统是控制高速公路隧道照明系统节能程序的核心部分,程序系统将采集到的车辆位置信息传至DSp,在车辆位置预估程序完成数据处理后,交由tmS320F/28035发送至继电器输入端,从而完成照明控制。高速公路隧道照明节能控制系统车辆位置估计程序具体流程如图4所示。

3.3高速公路隧道照明控制程序设计

本系统将继电器控作为控制核心,通过系统前端所采集到的车辆经过DSp处理后位置数据,发出对应动作控制照明灯具。当接收到的控制信号输出为低电平时,继电器将断开,反之,继电器则吸合。

4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高速公路隧道数量日益增多,现代隧道照明系统大多存在能源浪费、无效照明等缺点,因为这些原因所以引发的隧道运营开支浪费情况有增无减。本文针对高速隧道照明系统资源浪费情况做出了针对性的分析并制定了相应策略,为降低隧道运营成本、提高照明系统工作效率提供了有力保障。在满足高速公路隧道基本照明需求的同时,保证了隧道依据车辆行驶实际情况提供必要照明,从而达到了节能减耗、提高效益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曹伟星.高速公路隧道照明智能控制系统的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5,(29).

[2]张韬.基于视觉特性的高速公路隧道照明光源亮度与能耗分析[D].重庆交通大学,2014.

[3]于甜甜.高速公路隧道照明系统节能控制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