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无线网络建设实施方案十篇无线网络建设实施方案十篇

无线网络建设实施方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3:07:27

无线网络建设实施方案篇1

关键词高校校园网无线网络建设方案

进入21世纪,网络的发展开始朝着宽带化和移动化的方向发展,截止到目前,前一种发展趋势已经定型,后一种发展趋势仍在延续。近年来,无线网络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而且其终端成本也呈现出下降的趋势,这为无线网络的广泛应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无线上网已经成为一种常态,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无线网络服务也因此成为各运营商角逐市场的重要战略业务,在此背景下,高校市场也得到了开发,无线网络进入校园,有助于高校校园网的进一步完善。

一、高校无线网络建设现状分析

(一)建设背景

早在2006年,运营商就开始关注校园市场,并将无线网络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投资,在校园开展无线网络业务,服务于广大师生,在这种背景下,高校无线网络建设随之开展起来。目前,各高校多只能够在计算机室等一些安装有线网络的区域上网,而高校师生的活动范围并不局限于这些区域,他们越来越希望能够在图书馆、体育馆、宿舍楼等区域也能够连接上网络,搭建无线网可以满足这一需求。加快无线网络建设,能够为教职员工以及学生的生活带来更大的便利,这也是为了适应校园网广泛服务发展需求而采取的必然举措。无线网络开始进入校园,由于无线网络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对校园网的安全认证服务、非法用户的监测以及无线网络信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高校无线校园网建设正处于起步阶段,因而还存在很多网络盲点,关于无线网络建设需要正确的指引,从初步建设到正式投入运行需要一个过程,有必要做好校园网络改造和建设方案优化工作,为无线网络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1]

(二)部署方式

无线网络主要由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两部分内容组成,通过无线设备接入有线网络来实现无线业务。[2]高校无线网络建设,从技术角度来看,无线网络技术已经成熟,对其进行广泛应用已经具备了技术条件;从实际应用角度来看,校园网原有网络设施已经相当完备,在此基础上搭建无线网络也已具备了现实基础。在实际建设中,主要有三种部署方式,即室外放装式、室内放装式和室内分布式,前一种是将ap设备置于室外,借助外置天线来实现;中间一种是将ap设备置于室内,通过网线连接天线来实现;后一种是将ap设备通过馈线分布到各室内然后统一在一起,进行合路部署。无线网络建设具体采用哪种部署方式,其主要依据是覆盖区域接入用户的密度,就校园而言,建议采用室内放装式,在此基础上制定和优化建设方案。随着无线业务使用人数的不断增多,校园无线网络涵盖的ap数量也在增多,用户增多会导致ap处于饱和状态,ap密集又会造成一定的网络干扰,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对无线网络建设方案进行优化,进行多种方式部署,如在宿舍区域,可以改用室内分布式,解决并发密集的问题。

二、高校无线网络的建设方案

对于无线网络的建设,在此做出如下部署:

(一)明确建设目标,进行需求分析

高校无线网络设计要考虑到校园内的各种影响因素,根据校园网的要求和无线网络的性能,确立建设目标,具体方案设计应从功能性、经济性和安全性三个方面入手,将相关要素作为实施无线网络建设的影响因素。具体而言,无线网络建设应满足以下几点需求:其一,通过无线网络对校园网进行访问,首先要解决出口接入的问题,要想获取更多的信息资源,就要采取多种访问策略,具备更多的网络权限,即要达到多出口的设计需求。其二,无线网络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由于网络处于相对开放的状态,攻击者非法窃取信息资源有了可乘之机,对此应做好网络安全管理工作,即要达到安全管理的设计需求。其三,校园网用户的素质较高,对信息资源需求更大,内部访问较为集中,网络设备需要承受相当大的压力,对此应对用户进行身份认证,对网络资源进行合理分配,即达到用户管理的设计需求。此外,还要考虑到应用系统支持、信息标准、建设成本等方面的需求。[3]

(二)把握规划原则,安排设计步骤

无线网络建设应遵循一定的原则,在实用性原则指导下,搭建高效、低成本的无线网络,确保无线网络的可靠性,使校园网能够稳定运行,此外还要遵循扩展性、安全性等原则。对于无线网络的搭建,可按照以下步骤进行:第一,勘察调研,调研内容包括用户主体、使用设备、工作环境等。第二,分析现时运行环境,重点探讨网络、系统和用户之间的应用关系,据此提出解决方案。第三,设计初步方案,需要提交书面化解决方案,涉及设计资料、设计目标、数据流图等内容。第四,执行设计方案,方案评审通过后便进入实施阶段,需要对无线网络的覆盖范围、响应时间、冗余容量、安全性能、可靠性等内容进行测试。

(三)选择协议标准,制定应用方案

目前无线网络的主流组网模式有两种,即胖ap模式和瘦ap模式,前者在初期投入成本较低、见效较快,但是不便集中管理。因此,建议采用后一种模式,该种模式简化了ap配置,无线网络的整体性能和安全管理水平都能得以提升,结合校园网的实际使用需求,有802系列、HomeRF等协议标准可供选择,其关键点在于对安全方案和应用方案的制定,安全方案要解决审计、认证、加密等问题,对于无线网络的额加密,通常采用aeS-CCmp方式;应用方案涉及具体的应用领域,主要是对有线网络进行扩展的补充。[4]

三、结论

通过对高校校园网建设现状的分析,鉴于无线网络具有易维护、易架设、抗干扰性强等优点,以及无线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加快高校无线网络建设,已成为高校校园网发展的一个趋势,在此背景下提出无线网络的建设方案,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作者单位为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参考文献

[1]王凤霞.校园网无线网络管理与应用优化[D].复旦大学,2012.

[2]林兴国.无线网络在大学图书馆网络建设中的应用设计――以四川大学图书馆为例[J].四川图书馆学报,2004,11(2):

55-58.

无线网络建设实施方案篇2

国外金融危机引起的增长低迷还没有消退,但大量围绕电力、通信、交通、环境的智慧型基础设施依然加紧实施。基础性的关键技术研究不断进步,如美国加州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奥本大学、宾汉顿大学、克利夫兰大学等在极低功耗无线传感网络、自组织传感器网络、传感器网络系统的应用层设计、基于ip的移动网络和自组织网络方面、结合无线传感器网络等方面开展研究,新加坡国立大学在无线传感器网络方面进行研究,物联网标准也在加快研究。另外,RFiD技术、GpS/GiS技术的应用持续升温,ipv6、m2m、3Gpp等技术的研究渐趋成熟,近距离无线通讯、传感器网络、泛在网络等网络技术也随物联网技术应用而快速成长,这也显示了物联网技术研究的不断进步。国内最早于1999年启动传感网工程,由中科院对物联网技术工程项目进行专门研究。近年来有更多的科研院所参与了物联网的研究,在物联网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方面研究突出的有南京邮电大学的UbiCell系列节点、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的GainS系列节点、香港科技大学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在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软件及平台方面突出的有:南京邮电大学无线传感器网络研究中心开发的基于移动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中间件平台、南京邮电大学的无线传感器网络集成开发平台meshiDemeshiDe、中国科学院宁波计算所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分析与管理平台。在物联网理论研究方面提出许多具有创新性的想法的有,南京邮电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归纳总结上述研究不难看出,第一类属于基础性研究,如标准、节点、网络、平台等等,这类研究会对今后物联网应用提供支撑;第二类属于技术应用研究,如RFiD、GpS/GiS、ipv6、m2m、3Gpp等等,技术比较成熟,但更需要要研究整合应用;第三是理论方面研究,也有待于实践的验证。然而,上述三方面都不属于完整的物联网系统研究,该课题正好是要从一个完整的物联网出发去对物联网系统进行研究。

二、研究目标和内容

课题的研究,是根据智慧实验室建设的环境对感知、控制的具体要求以及使用人的功能要求,研究设计在小规模试验的环境下建立一个可供体验、实训、研究的物联网技术支撑平台及网络架构。1.研究智慧实验室建设传感网网络架构,根据新校区智慧实验室建设,各智慧教室的空间分布情况及功能分布情况进行相关的研究设计,提出完整的传感网网络架构方案。2.物联网技术支撑平台,研究传感及控制系统集成模块、管理系统模块及智能处理模块三个部分集成为一个整体的物联网,构成物联网技术支撑平台方案。该课题研究的核心内容是由感知及控制系统集成模块、管理系统模块及智能处理模块三个部分集成后形成的物联网。该系统不仅将三个部分叠加到一起,还将三个部分有机的集成,特别是智能处理模块要达到智能化的功能,要随时访问另外两个模块的数据,并根据访问的数据分析处理做出准确的判断,输出控制信号到控制系统交给执行机构执行。因此,要解决的重点问题是构成由三个系统模块组成的有机集成系统——物联网。要突破的难点问题是如何按照智慧实验室建设环境下对感知、控制的具体要求及使用人的功能要求,设计出有机集成的三个系统模块方案,并使其达到功能要求的智能化。

三、研究方法和实施步骤

无线网络建设实施方案篇3

一、统一思想认识,加快建设进度

“无线宽带城市”就是在整个城市范围内实现无线宽带网络覆盖和服务,提供随时随地接入和速度更快的无线网络。随着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的飞速发展,“无线宽带城市”作为城市信息化和现代化的一项基础设施,已经成为衡量一座城市的整体运行效率、信息化程度以及整体竞争力的重要标尺。“无线宽带城市”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方便快捷的上网方式,还将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推动公共安全、应急救灾、市政管理、办公商务、电子教育和其他市民服务领域。建设“无线宽带城市”是建设“数字*”的重要举措,要力争用两至三年时间,在全市范围内实现无线宽带网络覆盖。

二、制定总体规划,分步推进实施

通过wiFi接入点及CDma网络建设,按照无线热点——热区——城区全覆盖的建设模式,结合我市现已经建成较为完善的有线宽带网络,通过有线网络向无线网络延伸,最终建成“无线宽带城市”。用2—3年的时间,根据项目、资金安排和应用需求,分阶段、分区域推进:

——第一阶段(*9年底以前),集中在政府机关、主要干道、商业街区、市政广场、车站、宾馆饭店、商务楼宇、大专院校等热点区域和重点开发园区建成*个wiFi接入点,在20平方公里范围内实现无线宽带上网。

——第二阶段(2010年底以前),继续增加无线宽带接入点,完善技术手段和网络服务,并在无线宽带上网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重点系统应用,使无线宽带网络覆盖范围超过40平方公里。

三、强化组织领导,明确职责分工

“无线宽带城市”建设是一项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和系统应用工程,涉及面广、技术性强,任务十分艰巨。为此,市政府成立“无线宽带城市”建设领导小组,由市政府分管副市长任组长,相关部门和单位负责人为成员(具体名单见附件)。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中国电信*分公司,具体负责规划制定、项目组织和协调推进等工作。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协同配合,共同做好“无线宽带城市”建设工作。市“无线宽带城市”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抓紧制定无线宽带城市建设规划并牵头组织实施。各县、市、区政府、市规划局、市建委、市公安局、市市容局、市供电公司等有关单位要帮助建设单位协调使用路灯、红绿灯、监控点等杆路资源,并为无线宽带设备的安装施工提供方便。各地要将此项工作列入重要议程,争取率先建成“无线宽带县”。

中国电信*分公司作为*无线宽带城市的主要建设单位,应提前做好项目规划、技术方案、接入点布局、资金筹措等准备工作,积极争取相关部门和业主单位的支持,加大无线宽带城市的宣传力度,成立项目建设指挥部,负责“无线宽带城市”建设的推进实施工作。

四、工作要求

(一)统筹规划,分步实施

“无线宽带城市”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高起点定位、高标准规划的要求,学习国内外先进经验,对*无线宽带城市的目标定位、技术路线、建设内容、应用领域和运营模式等方面进行统筹规划,并在规划指导下制定具体的建设实施方案和组织项目,分别推进实施。

(二)深化技术研究,丰富网络应用

无线网络建设实施方案篇4

公路接入网物联网

ResearchonHighwaym2minformationaccessnetworktechnology

SHanGJiang,LiCheng,XieYue

(Chinatransporttelecommunications&informationCenter,Beijing100011,China)

Byinvestigatingandanalyzingthecurrenthighwayaccessnetworkinformationofthingsofbothnationalandprovincialtrunkhighways,basedontheapplicationdemandanalysisofhighwayaccessnetworkinformationofthings,availableaccessnetworktechnologiesarecomparedtoproposethesolutionstohighwayinformationaccessnetworkandnationalandprovincialroadsinformationaccessnetwork,aswellasthetechnicalrequirementsofintelligentm2mgateway.Finally,miwavetechnologyisadoptedandthefeasibilityandadvancementoftheproposedsolutionsarevalidatedinthestatusmonitoringdatatransmissiondemonstrativeapplicationofFortHillBridgeinChongqing.

highwayaccessnetworkinternetofthings

1引言

公路网运行状态各类监测需求多种多样,包括:路网监控、会议电视、公路广播、办公oa、电子收费、气象站、交通诱导、治超站、交调及拥堵信息系统、桥隧边坡等基础设施安全健康监测、联网联控、公众出行服务、高精度车辆驾驶安全监控、公路表面冰点监测、摩擦力等湿滑状态环境监测、大气/水土/植被生态环境监测。公路网运行状态监测节点类型多,覆盖“人、车、货、路、线”,节点分布“点多、线长、面广、移动”。

公路网运行状态监测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分为无线传感自组网、信息接入网、信息骨干网和各级路网信息中心,分别对应于物联网的感知层、网络接入层、网络骨干层和应用层。

(1)无线传感自组网是指通过公路路侧各类前端采集设备实现交通数据采集,是交通动态数据的主要来源,覆盖范围一般在几十米至几百米以内。前端设备主要包括公路基础设施传感设备、公路运行状态传感器、公路环境监测设备等三大类,感知层设备采集公路网运行状态各类信息,如各类数据、图片、视频等信息将通过采集,经过物联网关汇总并传送到接入层。

(2)信息接入网是指从外场设备即信息监测点到最近的光传送网业务接入点之间的信息传输网,距离一般在100米到20公里之间。这里包括了两个接入部分:一是物联接入网关,完成对各种传感信息的汇总,物联接入网关可以单独存在,也可以与无线传感自组网网元合并为一个设备;二是物联接入网关至信息骨干网业务节点(即距离最近的路段通信站、收费站内可上下业务的光通信设备),此部分根据距离、成本、技术适应性等实际情况可选择不同的有线或无线接入技术。

(3)信息骨干网主要依托高速公路光纤通信网络,并按照目前高速公路光纤通信系统自身的网络层级结构,分为省级传输层和部级骨干传输层,骨干传输层将国省干线以及来自各路段分中心的高速公路的运行状态监测信息进行汇集,并将公路网运行状态监测信息进行远距离传输的主干网络。

(4)各级路网信息中心(监控中心)是将整个公路网运行状态信息进行采集、处理、存储和展示的物联网应用系统。

本文对高速公路和国省干线公路网通信设施现状以及基于物联网技术的信息接入网展开研究,形成适用于我国基于物联网的信息接入网技术方案。首先,采取理论分析研究和实际调研相结合的方法,全面掌握我国现有高速公路和国省干线公路信息接入网通信设施现状;其次,基于高速公路和国省干线信息接入网的需求分析,以及可用的接入网技术,分别提出高速公路信息接入网解决方案和国省干线信息接入网解决方案;最后,基于上述无线接入技术方案,通过基于miwaVe的宽带无线传输系统在重庆高速公路大桥状态监测数据传输的示范应用,验证了本文方案的可行性和先进性。

2我国公路通信网络现状分析

2.1高速公路通信网络现状

截止2012年底,我国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8.5万公里,高速公路光纤通信网的规模日益扩大,在各省级高速公路联网收费、交通监控和信息服务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高速公路通信管道一般与道路主体工程统一规划、同步实施。高速公路通常采用常规单模光纤,即G.652建议光纤、G.655建议光缆。截止目前,全国高速公路管道和光缆敷设率达总里程的99%,为7.3万公里。管道和光纤基本敷埋在高速公路绿化隔离带下,可有效遏制破坏和盗挖,较公网光纤安全性高,是优质的高速公路通信资源。

2.2普通国省干线公路通信现状

交通运输部1997年起实施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将公路划分为五个等级,仅对高速公路提出明确要求,要求设置监控、收费、通信、配电、照明和管理养护等设施,对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没有提出建设公路通信系统等管理设施的要求。因此,各省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多没有建设自己的通信网络,在实际应用中,除少数租借城市光纤资源组建专用的通信网之外,大都采用租借无线公网的形式。

3公路信息接入网需求

公路信息接入网是指骨干网络到采集设备之间的网络,实现公路网运行状态数据采集与骨干传输网的对接,通过有线和无线接入技术,实现数据向传输网的汇聚,本文中将该接入过程称为公路信息接入网。

公路信息接入网需求如下:

(1)满足公路运行状态监测的数据接入需求,既能满足静态节点的接入需求,也能够满足移动节点的接入需求。

(2)支持长距离公路沿线的接入。

(3)在重要位置能够具备大带宽、实时的接入能力,满足视频监控、抢险应急的需求。

(4)tCo(totalCostofownership,总体拥有成本)低。

(5)安装部署方便,满足部分路段无电力供应、无机房等部署要求。

4高速公路信息接入网解决方案

4.1基于有线技术的公路信息接入网方案

(1)框架结构

图2为有线技术的公路信息接入网方案,其中光传送网业务接入点是指路段通信站、收费站内可上下业务的光通信设备,通常这些光传送网业务接入点间距为几公里到几十公里。

公路沿线的感知设备感知的信息经过若干各物联接入网关就近汇总后,需要通过接入网,进入光传送网业务接入点。如图2所示,可以直接重新铺设电缆或者光缆(也可利旧),将物联接入网关与光传送网业务接入点直接连接起来。

(2)有线接入技术比较

各种有线接入技术用于公路信息接入网,各有利弊和其适用场景,具体对比如表1所示。

4.2基于无线技术的公路信息接入网方案

(1)框架结构

如图3所示,可以使用无线网络将物联接入网关与光传送网业务接入点直接连接起来,有多种无线网络技术可供选择,如:tD-Lte专网、wimaX专网、miwaVe专网、mesh专网等。

这些专网都需要部署基站,可以在光传送网业务接入点所在位置直接部署基站,称为根基站。由于两个基站覆盖距离之和可能小于两个相邻光传送网业务接入点的间距,造成覆盖空挡,就需要在两个相邻光传送网业务接入点之间补充基站,这些基站与根基站之间可通过无线中继来解决,可以使用5.8G无线网桥,由于每一跳都有较大衰减,一般不能超过5跳。

(2)无线接入技术比较

各种无线接入技术用于公路信息接入网,各有利弊和其适用场景,具体对比如表2所示。

4.3有线与无线技术的对比

有线和无线技术用于公路信息接入网,各有利弊和其适用场景,具体对比如表3所示。

4.4专网与公网租用的对比

公路信息接入网是自建专网还是租用运营商公网的资源,各有利弊和其适用场景,具体对比如表4所示。

5国省干线信息接入网方案

针对国省干线公路网没有建设自己的通信网络的现状,可以采取三种方法解决:一是租用公网光纤、带宽资源;二是无线公网租用;三是自建低成本的无线专网,建设方案采用无线技术的高速公路信息接入网方案。这三种方法的对比具体如表5所示。

表5国省干线信息接入网技术对比

对比项目租用公网有线资源无线公网租用自建低成本无线专网

建设成本低低较高

使用成本较高较高低

运维对运维人员技术要求低对运维人员

技术要求低需建设专业

运维队伍

总体拥有成本较高较高较低

适用区域适用于分布相对集中、节点数量较少、带宽需求大的场所适用于公网覆盖良好的路段和国省干线,但公路的大部分地区在人口密集区以外,公网覆盖差甚至没有适用于无公网覆盖或者很差的地区;初期建设经费比较充裕

6智能物联网关

6.1智能物联网关的作用

物联网网关是连接感知网络与传统通信网络的纽带。作为网关设备,物联网网关可以实现感知网络与接入网以及不同类型感知网络之间的协议转换。既可以实现广域互联,也可以实现局域互联。此外,物联网网关还需要具备设备管理功能,通过物联网网关设备可以管理底层的各感知节点,了解各节点的相关信息并实现远程控制。

6.2智能物联网关的技术要求

智能物联网关应满足相关技术要求,具体如下:

(1)广泛的接入能力:需要支持多种近程通信的技术标准,包括:Lan、wi-Fi、开关量、模拟量、蓝牙、RF、ZigBee、232/485串口、视频接口等。

(2)协议转换能力:从不同的感知网络到无线接入网络的协议转换,将下层的标准格式的数据统一封装,保证不同的感知网络的协议能够变成统一的数据和信令;将上层下发的数据包解析成感知层协议可以识别的信令和控制指令。

(3)可管理能力:中心可以对网关进行管理,如注册管理、权限管理、状态监管等。网关实现子网内节点的管理,如获取节点的标识、状态、属性、能量等以及远程唤醒、控制、诊断、升级和维护等。

(4)数据缓存能力:可根据预定义的策略,将最近一段时间内的感知数据存储起来。一是避免因信息接入网暂时故障而出现数据丢失;二是可以由中心平台根据需要来取必要的数据,从而避免上传多余数据,降低流量费用。

7基于miwaVe的公路信息接入网实验

通过与重庆高速公路集团合作,结合团山堡大桥实际情况,在桥梁结构状态监测过程中构建了宽带无线接入系统,按照高速公路基于无线技术的公路信息接入网方案,安装了miwaVe宽带无线接入系统,克服了地理环境不利因素,顺利实现了传感数据的宽带无线传输,并可为用户提供数据、语音和图像等的传输手段,获得了用户好评。

8结论

本文给出了适合我国高速公路和国省干线的公路信息接入网框架结构,提出了适合我国实际需求和技术特点的公路运行状态监测信息接入网技术方案。可供作为公路信息接入网的候选技术有多种,路网场景多样性决定业务传输需求的多样性,应根据实际传输需求并充分考虑现有各技术的适用性,选择适合的公路运行状态监测信息接入网技术。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GB50174-2008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9.

[2]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中讯邮电咨询设计院.GB/t20187-2006光传送网体系设备的功能块特性[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6.

[3]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JtGD80-2006高速公路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设计通用规范[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

[4]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YD/t901-2009层绞式通信用室外光缆[S].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

[5]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YD/t1990-2009光传送网(otn)网络总体技术要求[S].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10.

无线网络建设实施方案篇5

【关键词】移动通信3G优化措施

一、移动3G无线网络概述

当前,我国的移动3G无线网络主要包含以CDma技术为基础的三种形式,即wCDma、CDma2000、tD-SCDma三种技术。当前,我国有移动通信、联合网络通信和中国电信在国家信息产业部的指导下进行了移动3G无线网络的市场运行,已经取得良好的效果。随着移动3G无线网络市场的不断成熟,用户需求不断增加,当前的网络技术由于不太成熟已经难以满足市场的需求,为了提高服务质量和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只有对移动3G无线网络进行循序渐进、周而复始的网络优化,才能不断的提高网络性能。

二、移动3G无线网络优化措施

1、网络优化内容

网络优化就是根据对网络实际表现出来的性能和市场需求进行数据分析,在分析结果的基础上进行系统参数的调整,以提高系统性能,在现有配置下提高移动3G无线网络的服务质量,包括信号强度、覆盖率、降低掉话率和提高通话音质质量等。根据移动3G无线网络的运行顺序,网络优化分为不同个阶段进行,可分为工程优化和维护优化两种、工程优化是指在网络系统运行初期和扩容升级之后,对工程建设和运行中的遗留问题、新的设备使用和网络升级可能对系统产生的不利影响进行优化,属于初级阶段清除障碍的优化阶段。维护优化是指在网络系统稳定运行期间,对由于外部环境和用户增加等导致的网络问题进行优化,是维护人员根据网络系统的实际变化和需求进行的,以提高网络运行效率和稳定性为目标进行的优化,需要定期的进行,属于较高层次的网络优化。

2、移动3G无线网络优化流程

(1)数据的采集。数据采集是对当前网络的运行状态和问题进行分析和判断的基础,是进行网络优化的第一步。数据采集工作一般需要进行一些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通过测试车对移动3G无线网络的覆盖情况、通话质量、下行链路的无线干扰和小区之间的切换关系等进行数据收集,为数据分析提供基础;二是在当前无线网络的覆盖区域内选择多个点进行测试,进行无线网络呼叫等用户试验,以获得该区域用户对无线网络的使用的主管评价。主要的测试点一般选择在通话需求较大的公共场所,如车站、机场、酒店和写字楼等。测试的内容包含用户关注的信号强度、通话质量、掉话率等。三是通过基站管理系统对整体的无线网络运行情况进行收集。话务报告包括呼叫成功率、切换成功率、掉话率、无线信道可用率、信令信道可用率和阻塞率等。根据话务报告,可以对无线基站的话务分布情况和异常现象进行判断,在结合后期的数据分析,为该小区基站的运行状态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优化。(2)数据分析。数据分析的主要形式包括有用户申告、CQt和Dt三种形式,分析的内容包括有网络长枪覆盖分布、有效相邻小区分布、比特误码率分布、帧丢失率分布呼叫过程事件发生频度分布,从而对网络覆盖情况进行了解,对网络覆盖盲区进行定位等。数据分析是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整合的判断,为网络优化方案的制定提供基础。(3)制定优化方案。在数据分析结果的基础上,对发现的问题进行优化措施的制定,对影响当前无线网络质量提高的关键进行优化。通常,优化方案的制定是遵循循序渐进和周期性原则的,即优化方案的制定实施阶段性的初级优化方案,需要在优化措施实施之后,根据实际的网络情况进行调整和高层次优化。(4)优化方案的实施和调整。对于制定的优化方案,需要进行严格的实际操作,若果在实施过程中遇到问题,需要重新对优化方案进行讨论和重新制定。优化方案的实施,需要不断的根据实际的优化效果做出调整,优化调整需要根据新的数据收集和分析结果进行,保证无线网络质量的不断提高。

三、总结

移动3G无线网络的网络优化,既是无线网络技术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无线网络外部环境和市场需求变化的要求。我国的移动3G无线网络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做好无线网络的优化工作,对于促进无线网络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沈刚,张新华.浅析3G无线网络优化.中国无线电,2011(7)

无线网络建设实施方案篇6

关键词:有线电视双向网络改造

中图分类号:tn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2(c)-0019-01

1有线电视双向网络改造科学意义

通常来讲,有线电视服务网络应用单向信号传输模式,该类交互业务,在有线电视网络建设发展阶段中形成了一定程度的阻碍影响。为此,推动有线电视媒体网络实现现代化、数字化发展的同时,应持续创新业务类型,提供多元化、人性化服务,方能满足人们日益扩充的个性化信息需求。新时期,有线电视应积极推动双向网络优化改造,其基础核心在于交互电视数字化服务业务,通常情况,双向化发展改造具体业务由交互服务业务引入。也就是说,倘若不具备优质可靠、完善可控的良好双向网络系统,一切均无从谈起,数字电视扩充增值业务,符合观众需要则难于实现。

2有线电视实施双向网络优化改造科学方案

2.1光纤到户方案应用

光纤到户改造方案,涵盖多重丰富传播形式,例如三波单纤以及双纤网络传输等。其中双纤传输方案其信息以及数据的传输、各类信号借助双条光纤实现。同时同轴电缆相关业务应利用分光器进行分光,完成上述处理后,进行光节点传输,并实现光电转换处理,完成同射频接口电视的有效连接。三波单纤网络传输其中的一类为外置形式的合波器,还有一类则为光线路终端内置模式。该传输方案借助一条光纤令同轴电缆信号以及电视数据信息、语音信号有效融为一体,并应用无源光纤网络接口进行光网高效传输与服务。

2.2HFC混合网方案

HFC混合网由光纤、同轴电缆以及终端用户配线组成,该网络称作光纤同轴网,服务传输借助光纤干线完成光信号输送,而后利用前端进行光电转换处理,在传输至用户住区后,可实现转换目标。该混合网络同传统同轴电缆系统网络包含一定区别。具体体现在,光纤同轴电缆网络可位于干线进行有线电视各类节目输出信号的快速高效处理,进而由根本层面完成光通信与信号传输,并可位于住区范围内实现光电信号的处理转换,满足用户应用需要。由此体现了该网络应用传输的便捷性与高效性。因此可依据用户需求进行该方案设计的选择应用。

2.3以太无源网络以及局域网改造方案

以太无源光网,即epon结合局域网络进行改造方案设计,主体应用五类线,位于用户端,可满足多重业务应用综合需求。具体功能涵盖宽带网络联网、数字信号回传应用等。该以太无源网络终端同远端机房的数据传输连接借助分前端光纤完成,而后连接至住区楼道的节点之中。该传输运行阶段需要应用光分路器装置进行分光处理并连接,而后光节点可实现同机顶盒的直接连接,或可利用交换机间接连接机顶盒。最终双线入户可有效解决有线电视服务网络双向改造接入的问题。运行网络系统间则不会形成互相干扰影响问题。再者,如果有线电视传输信号波长为1550hm,则可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分前端光纤同以太无源网络的合波,并令其光信号同数字电视信号实现有效区分,进而便于机房运行管理,将数据信号供给用户应用观看。这样,便可令光纤资源实现高效科学应用,节省资源占用,提升工作效率水平。应用该项改造措施方案,还可有效的实现双向传输中互不干扰运行。实践应用阶段中,对于一些完成五类线路的施工铺设建筑项目,可应用该项改造方案。同时对于较易进行五类线路施工铺设的环境场所,也可应用该类工程方案。然而,倘若建筑工程已经完成了同轴电缆线路的预埋施工,则为实现资源节约以及有效应用的目标,无需应用该项改造方案进行处理。

2.4同轴电缆接入方案

同轴电缆传输技术应用阶段中,主体涵盖无源技术以及高频与低频有源技术等。目前,在应用的有源同轴电缆接入技术方案之中,则呈现出显著的差异,具体体现为方案类别较多,建设规模范围各异,成熟性也存在较大差别,应用调制技术的规划设计类别较多。通过对比分析不难看出,实践应用阶段中无源同轴电缆技术体现了显著优势。该技术可实现有线电视数据信号以及网络数据信息的双向联系传输,可在单独的电缆线路之中完成混合光纤同轴网络的用户传输。实践应用阶段中,可利用双模机顶盒完成传输目标,还可利用视频点播处理技术以及网络电视服务技术位于用户终端进行混合信号的入户应用,用户端则可快速高效的获取清晰的交互服务,观看精彩的电视节目。通常来讲,宽带网络服务应用需要利用机顶盒,通过以太网接口实现同计算机系统的连接,进而可令宽带网络资源实现共享、快速的应用。再者该方案可借助客户端处理,进而令电视机分离信号以及机顶盒分离有线电视数据信号实现互联,并接入计算机系统之中。同轴电缆接入传输方案在应用阶段中体现出了显著的优势。具体为,安装操作成本投入较低,操作起来便利容易,且不需要进行复杂的调试。完成入户连接后,终端用户则无需再行应用调制解调器,便可实现安装应用。实践服务阶段中,网络系统各个回路不会存在侵入噪声造成的不良干扰影响。该应用方案契合于混合光纤同轴电缆应用网络系统的拓扑结构。同时方案结构可用性,对于合理应用干线资源,降低工程改造投入经费,杜绝资源浪费极为有利,可达到混合光纤同轴电缆网光纤以及同轴线资源的全面应用,提升实践服务效率。再者系统网络的管理维护操作相对便利容易,且体现出了综合稳定水平优质良好的状况。局端机房以及终端用户可应用无源光分配系统的有效连接,省略他类冗余操作环节,无需投入更多的应用设备,提升了系统易用性。用户可直接应用无源设备完成有线电视数据、网络传输信号的接收,进而省略了不必要的有源操作环节,可做好系统网络的全面优质维护管理。电视信号总体传输速率可达到每秒十兆比特。具体成因为,系统运行中,一条同轴电缆线路可借助频率分割操作,在符合以太网传输信号带宽、频率以及相关协议的基础上,仍旧能够实现传输服务。用户方对无源设备设施的快速直接应用,还对整体有线电视网络系统可靠稳定的运行发挥了优质保障功能,应用无缘终端将其构成客户端,可显著的节约系统运行维护的投入成本,并可科学应对住区楼中重新进行电缆线路铺设施工与安装操作不便的问题。应用以太无源光网手段可达到整体有线电视网络最佳的性能状态,并实现经济可行的服务应用目标。

3结语

总之,有线电视双向网络的应用改造尤为重要,面对众多方案技术、应用手段、操作方式,我们只有分析优势价值,探究现行工程特征、条件状况,选择适应合理的方案策略,规范铺设施工,创建良好的网络系统环境,方能为用户终端提供优质清晰、畅通、丰富的电视节目服务,满足其多元化需求,并节约工程改造建设成本投入,提升实践工作效率,创设显著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无线网络建设实施方案篇7

关键词:电力通信;应急;安全;无线

引言

电网业务是建立在现代电力能源转换、传输、分配科学技术基础上的高度集中的社会化大生产,电力通信应急体系的构建是电网的重要课题,在特殊情况、突发事件下,现有电力通信网络无法确保应急需要,指挥中心、相关部门不能及时、充分地了解相关情况而无法下达指令,指挥协调难度大,所以电力应急通信系统建设亟需改进和提高。

因此,建设一套灵活、高性能的电力应急通信系统,支持现场视频回传与语音通信,对于电网业务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1国内外应急通信网现状

目前国内外比较常用的应急通信的接入方式:

1.1运营商GRpS网络

运营商2G网络可以为输电线路在线监测提供56-114Kbps带宽,3G网络可以提供100-200Kbps带宽。应急通信需要与运行商ip网络网关转换,系统延时大,因此系统实时性较差,大于秒级。同时数据通过运营商,需要考虑安全通信处理的各个环节。运营商GRpS网络接入成本包括:无线公网通信设备成本(2G,3G),安装施工成本,支付给运营商的流量费用。采用运营商GRpS网络的好处是施工环节不用考虑,但存在有信号盲区,信号会受到天气、遮挡、电磁波的干扰,系统可用性较低,最重要的是运营商的GRpS网络带宽不能满足应急通信的需求。

1.2卫星通信

卫星通信简单地说就是地球上(包括地面和低层大气中)的无线电通信站间利用卫星作为中继而进行的通信。卫星通信系统由卫星和地球站两部分组成。卫星通信的特点是:通信范围大;只要在卫星发射的电波所覆盖的范围内,从任何两点之间都可进行通信;不易受陆地灾害的影响(可靠性高);只要设置地球站电路即可开通(开通电路迅速);同时可在多处接收,能经济地实现广播、多址通信(多址特点);电路设置非常灵活,可随时分散过于集中的话务量;同一信道可用于不同方向或不同区间(多址联接)。卫星通信的缺点是投资大,需配备专业人员管理和维护。

2电力通信网应急体系构建方案

2.1电力工程施工生产管理构建方案

图1

在电力工程施工时,现场的各种语音、视频、数据信息都需要实时与主控站点保持沟通。但是,在施工之初opGw,aDSS尚不可能开通,同时专门为施工现场铺设光纤代价过大,可采用超距无线光网可以实现快速连接施工现场与就近的具备光网络的变电站,通过变电站高可靠的光纤环网到网省的主控中心,这样就实现了全方位的现场“过程实时管理监督”:实时将施工现场的事件信息及时与主控中心沟通;通过高清视频,语音使项目管理者能在第一时间充分了解作业现场,为管理者的决策工作提供全面的数据支持;可以远程对现场提供技术支持,全面有效地提高生产工作的效率和合理性。

2.2电力通信故障应急恢复构建方案

当电力光纤通道施工时,或者线路被破坏抢修时,采用图2所示无线光网解决方案,可以快速部署高带宽的无线通信网络,保证网络数据的正常运行。当光纤通道正常后,可以切换到光纤通道运行。无线光网可以作为备用,或者轻松拆除后用于其他场合。

2.3电力事故现场的应急指挥构建方案

图3

图3所示无线光网系统,可以实现事故现场到指挥中心的快速、高效、宽带通信,使领导小组可以在指挥中心实时了解事故现场情况,快速全面地收集到与事故处理相关的信息。领导小组可以与事故现场指挥小组以及事故处理人员进行实时通信,向现场指挥小组直接下达决策意见,并且告知与现场事故处理相关的重要信息,现场指挥小组和事故处理人员也能实时向应急管理指挥中心的领导小组汇报现场情况。

3结束语

由于通信网的应急事件处于不断的变化和发展中,而且还会不断地出现各种各样新的突发事件,因此通信网应急方案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来具体完善,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针对可预见的突况实施相应的工程方案。

参考文献

[1]武清,付大庆.浅析电力系统应急网络的管理[m].辽宁:吉林出版社,2006.

[2]沈宇超,邵国安.应急通信体系的探讨[J].电信网技术,2007.

[3]王影.我国工业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应急管理体系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

作者简介:赵敏(1983-),女,山西长治人,硕士,工程师;主要研究领域:信息安全、信息通信技术。

无线网络建设实施方案篇8

 

1概述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飞速发展,带动了信息产业的提升;在巨大的信息产业面前,网络建设的势头也是急剧增加;作为培育人才的摇篮,校园网络的建设和发展,逐渐被人们所重视;目前我国的校园网络建设尚存在应用层次比较差的特点;而基于校园网络的可靠性、安全性、适用性的矛盾也日益突出。如何利用现有资源,保障校园网络改造、扩充网络应用水平,以实现校园网络飞速发展,是摆在校园网络建设者面前重要问题和挑战。

 

2网络方案设计建设原则

 

2.1方案设计原则

 

校园网络系统由软件、硬件两个部分组成。软件部分包括应用软件和系统软件。internet应用、规模化教学管理、办公管理系统是应用软件部分;系统软件主要是服务器操作系统、工作站操作系统、网络设备上的操作系统、网络管理系统以及安全系统。硬件部分主要由网络布线系统、网络设备、主机(服务器)系统以及各种外设组成。

 

2.2方案建设原则

 

2.2.1网络规模。规模决定应用的大小,校园网络要实现与相关横向的网站互联、实现internet的互联、还要实现国际网络的通信流畅,能够快速搜索国内外最新学术信息,并在使用功能上能够辅助课堂和实践教学的作用。为学院各部门的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提供保证;并保证网络高性能、可扩展。

 

2.2.2网络业务。电子邮件功能及oa;电子图书馆;讨论和交流功能;视频点播;无线网络;宽带上网。

 

3网络方案技术选择

 

3.1方案技术选择前提

 

校区网络建设应该以应用为核心,在设计中充分考虑到教育管理、教学和专业性质的教学要求,并且网络技术上应该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同时还要为以后的扩展留有一定的空间。以太网技术是现在最富有弹性的网络技术之一,从校园网的要求来看,使用以太网技术是最佳选择。

 

3.2方案技术选择要求

 

一是网络的可靠性;二是网络的速度反应性;三是完整维护性;四是安全性;五是可控管理性;六是符合发展趋势性。

 

4网络设计实施

 

4.1.1网络拓扑总体设计

 

石家庄邮电学院园区的网络点主要分布在办公大楼(145个信息点)、教学楼六栋(160个信息点)、图书馆(90个信息点)、实验楼电脑室(共两间,分别62个和64个点)、教师宿舍(70个信息点),学生宿舍(六栋楼,共约384个信息点),饭堂(5个信息点),体育馆(10个信息点),实验楼的部分实验室(15个信息点)。

 

拓扑总体设计:

 

4.1.2ip及VLan方案

 

4.1.3internet接入方案

 

(1)internet接入规划:校区网络出口为双路千兆光纤接入,在成本允许的情况下,采用双路固定公网ip的方式接入骨干网;设置权限同时采用有线加无线方式在校区布置内网。

 

(2)internet接入方式:校园网与骨干网通过固定ip方式,采用光纤接入,在校园网入口处,添加安全防火墙;网络内部用户,在使用校园网的时候,可以通过多终端进行接入。

 

4.1.4网络管理及安全

 

(1)网络管理模式

 

校园网管理模式主要分为两个方面,用户管理和设备管理。用户管理的内容:校园网络的用户分为多种,多数是学生,剩下部分有教师;用户管理在大体上可以分为:流量统计、行为分析、访问控制三方面。设备管理内容:数据网络是光纤和双绞线通过综合布线的方式把各式各样的设备连接起来的,网络渗透到校园的各个角落。

 

(2)网络流量统计方案

 

网络流量统计方案,现在惯常做法是使用服务器和直接使用路由器两种操作手法;服务器有日志功能,读取即可;路由器则可通过采集数据和分析手段来实现。

 

(3)安全方案

 

安全问题最大的防范手段就是安全管理能够彻底被执行,所以安全方案的实施,必须在技术上保证安全管理的可实施性。一是网络分段技术;二是交换式集线器到桌面技术;三是虚拟局域网(VLan)划分技术。

 

4.1.5设备选型及依据

 

校园网中主要的设备是路由器和交换机一是选择交换机时,应选择在国内市场上有相当的份额,具有高性能、高可靠性、高安全性、高可扩展性、高可维护性的产品,以及良好的售后服务。二是选择路由器时,采用成熟的、经实践证明其实用性技术的产品。

 

4.2网络安装与维护

 

校园网络规划设计实施完成以后,尔后最大的问题就是网络就是网络的安装和维护问题;安装维护有几个点必须要把握好,一是系统的集成方案问题,这要在安装之前彻底进行考证和分析;二是基础建设是否给予支持,基础建设内容包括布线、设备性能以及实施的平台环境等因素;三是对应用软件的测评工作;四是安装后的维护管理功能方面,主要是针对于校园网的特殊性,而采取的网络管理是否能到位问题的纠错工作。

 

结语

 

校园网络的建设是大势所趋,信息化的硬件设施是每一个高校必备的物质保证,只有将校园网络规划设计好,那么,校园网络才能发挥更好的作用,也才能完成为社会未来发展培育人才的伟大任务。

无线网络建设实施方案篇9

【关键词】无线局域网高校网络建设设计方法

计算机局域网是把分布在数公里范围内的不同物理位置的计算机设备连在一起,在网络软件的支持下可以相互通讯和资源共享的网络系统。通常计算机组网的传输媒介主要依赖铜缆或光缆,构成有线局域网。但有线网络在某些场合要受到布线的限制:布线、改线工程量大;线路容易损坏;网中的各节点不可移动。特别是当要把相离较远的节点联结起来时,敷设专用通讯线路布线施工难度之大,费用、耗时之多,实是令人生畏。这些问题都对正在迅速扩大的联网需求形成了严重的瓶颈阻塞,限制了用户联网。

无线局域网wLan(wirelessLocalareanetwork)就是解决有线网络以上问题而出现的。wLan利用电磁波在空气中发送和接受数据,而无需线缆介质。wLan的数据传输速率现在已经能够达到11mbps,传输距离可远至20km以上。无线联网方式是对有线联网方式的一种补充和扩展,使网上的计算机具有可移动性,能快速、方便的解决以有线方式不易实现的网络联通问题。

无线局域网是具有和传统局域网相同特点和优点但不受双绞线和电缆限制的局域网络,无线局域网可为要求移动性、灵活性和自由性较高的用户提供完整的上网解决方案。

一、无线局域网(wLan)有如下特点:

1、移动性:传统的有线上互联网因电话线限制只能在固定地点上网,而无线局域网则不需网线,即可随心所意地在无线局域网覆盖范围内移动地浏览互联网。

2、高速上网:无线局域网使用的无线频率处于开放频段,为2.4GHz,最大带宽可达11m。您可快速畅游互联网络。

3、覆盖灵活:无线局域网不但可在办公场所,还可在饭店、茶楼、机场、游戏厅等公共场所和娱乐场所为不同用户提供高质量的上网服务。

4、安装便捷:一般在网络建设当中,施工周期最长、对周边环境影响最大的就是网络布线的施工了。在施工过程时,往往需要破墙掘地、穿线架管。而wLan最大的优势就是免去或减少了这部分繁杂的网络布线的工作量,一般只要在安放一个或多个接入点(accesspoint)设备就可建立覆盖整个建筑或地区的局域网络。

5、使用灵活:在有线网络中,网络设备的安放位置受网络信息点位置的限制。而一旦wLan建成后,在无线网的信号覆盖区域内任何一个位置都可以接入网络,进行通讯。

6、经济节约:由于有线网络中缺少灵活性,这就要求网络的规划者尽可能地考虑未来的发展的需要,这就往往导致需要预设大量利用率较低的信息点。而一旦网络的发展超出了设计规划时的预期,又要花费较多费用进行网络改造。而wLan可以避免或减少以上情况的发生。

7、易于扩展:wLan又多种配置方式,能够根据实际需要灵活选择。这样,wLan能够胜任只有几个用户的小型局域网到上千用户的大型网络,并且能够提供像“漫游(Roaming)”等有线网络无法提供的特性。

8、故障排除:wLan故障定位容易,而传统的局域网故障定位不易确定。

9、易于进行网络规划:易于重整调整,不用重新布线,而传统的局域网得重新布线,费时,浪费。

wLan还具有很多方面的优点,其发展十分迅速。在最近几年里,wLan已经在医院、商店、工厂和学校等不适合网络布线的场合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无线局域网是无线通信技术与网络技术相结合的产物。从专业角度讲,无线局域网就是通过无线信道来实现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并实现通信的移动化、个性化和宽带化。通俗地讲,无线局域网就是在不采用网线的情况下,提供以太网互联功能。广阔的应用前景、广泛的市场需求以及技术上的可实现性,促进了无线局域网技术的完善和产业化,已经商用化的802.11b网络也正在证实这一点。随着802.11a网络的商用和其他无线局域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无线局域网将迎来发展的黄金时期。无线局域网逐步在企业、医院、商店、工厂和学校等场合得到应用。

无线局域网在配置上与有线局域网相比也有不同之处,如下表所示

二、大学校园中架设无线局域网的优势

1.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资源

当前,大学校园中基本全部具有校园局域网,教师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已经司空见惯,老师带着笔记本电脑去上课更已不是什么新鲜事,有的高校已经基本形成无纸化课堂。随着无线技术迅速发展,学校难以避免的要实现无线局域网,这是一个必然的趋势。无线局域网的架设,可以使用户不再受线路的限制,并能使高速无线与各校已经安装的有线局域网集成起来,从而保护学校和教师已有的投资。

2.有利于扩容重整

对于有线网络来说,办公地点或网络拓扑的改变通常意味着重新建网。重新布线是一个昂贵、费时、浪费和琐碎的过程,无线局域网可以避免或减少以上情况的发生。使用无线接入方式,既可用于物理布线困难的地方,调试也相对简单,又更能节省大量的维护费用,是目前局域网用户升级、改造现有网络最佳的途径。

3.节省大量专项经费

使用无线接入解决方案,可以节省大量的布线成本,仅需要在每个教室或宿舍的每个楼层预留一至两个以太局域网接口,便可轻松实现无缝接入校园网。启用无线接入解决方案后,仅需购置几十块无线网卡即可。

4.充分覆盖校园

合理地布置无线局域网接入点,可以使整个校园都有网络,学校就不必再投入大量的资金来建设更多公共机房;在座位紧张的电子阅览室,学生也不必为上机发愁,真正实现数字化校园的功能。而且由于没有线缆的限制,学校可以方便地按需增加工作站或重新配置工作站。

5.可以让网络管理高效有序

采用无线接入的方式来访问校园网,同有线网络比较,安全维护上并不需要特殊的投资,在管理上则完全按照有线网络来管理。即通过服务器来给不同的用户设置权限,这样不同的用户只能访问特定的资源。

三、高校无线网络的实施

1.有线局域网与无线局域网并存

自从上世纪末,各高校开始校园数字化建设起,各校大都进行并完成了有线局域网的架设工作,其间,因大学校园的扩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容和增加信息点,各种管理信息系统的上线,教育平台的搭建上已经基本形成格局。根据对高速网络技术及应用的需求,各大学可以采用以有线局域网为基础的网络平台,构建各样的无线局域网。

校园网通常分为三级建设:核心层、分布层和接入层。我们只用在已经分布好的信息点处加装一些无线宽带路由器,即可实现一定范围的无线局域网覆盖面。虽然纯无线局域网要比有线局域网成本高,但无线局域网会是有线方案的有利补充。随着大学师生个人购买笔记本和pDa人数的增多,网络无线化应用将会普及到校园中去。

无线局域网可提供常规的web服务、ftp服务、email服务、拨号服务、服务、图书馆电子借阅等多种服务,还可以根据本校特点,开通国际著名电子期刊浏览、移动办公系统、移动BBS讨论系统、移动答疑系统、移动新闻系统、移动教室管理系统、miS等多种服务。学校应该进一步完善无线局域网软硬件的建设,以此来进一步推进数字校园建设。

首先,合理分布节点。将这样的无线校园网节点,合理分布在办公区、教学区、学生宿舍区、图书馆、运动场等处,基本上即可完全覆盖整个校区。

其次,室内外并重。这些节点,视情况而定,大楼内的可安置在室内(由于建筑物内有墙的隔挡,因而相对密度要高于室外),运动场等开阔地方,可安置在室外。在有线网络基础上,增添无线局域网,即节约成本,操作又简单,极大地增大校园网的覆盖面,改善高校网络基础设施的环境,也为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提供更为坚实的基础。

2.拓展无线局域网功能,发挥无线的优势

首先,无线局域网与3G的结合。无线局域网与3G可以互补,因此不会对3G运营商造成威胁,运营商还可以从无线局域网和3G的共存中获得好处。特别是无线局域网与3G及GpRS的结合可增加用户的满意程度和业务量,从而增加移动运营商的利润。

其次,充分发挥蓝牙技术优势。蓝牙是依托无限网络,实现短距离无线语音和数据通信的技术,其需要的设备尺寸更小,成本更低,许多手机已经具备蓝牙功能。将蓝牙技术应用到学校无线局域网中,势必会使无线局域网的功能提升一个新台阶。

再次,利用移动ip实现网络漫游。网络漫游就是指在ip网络上的多个子网内均可使用同一ip地址的技术。在无线局域网系统中,广泛的应用移动ip技术可以突破网络的地域范围限制,并可克服在跨网段时使用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方式所造成的通信中断、权限变化等问题。

四、无线局域网在给网络用户带来便捷和实用的同时,不可避免的也存在着一些缺陷。比如:

1.无线电波易受干扰,建筑物、车辆、树木和其它障碍物都可能阻碍电磁波的传输,会影响网络的性能。

2.无线信道的传输速率与有线信道相比偏低。

3.从理论上讲,无线网络更容易被监测到信息,造成通信信息泄漏。

针对无线局域网的以上缺点,我们将现有的Vpn安全技术与802.11b安全技术结合起来,不失是解决无线局域网络的安全的好方案。再就是建立相应的无线网络管理系统。完善和升级现在所用的网管系统、监控系统,做到主机能够监视无线网络系统中所有单元、监视和报告无线信号的变化以及接入点的业务类型和负载情况、自动发现进入无线网络体系结构的新设备,就能保证网络的传输速率的稳定。

随着无线局域网在技术上的日渐成熟,应用日趋广泛,无线局域网将从小范围应用进入主流应用。高等学校作为培养祖国建设栋梁之才的摇篮,更是难以避免的要实现无线局域网络,应该大力推进信息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尽快把无线局域网的建设及实现提上日程,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andrewS.tanenbaum计算机网络[m]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2]郜焕平袁甜甜高校计算机教育的主要问题及成因分析[J]福建电脑2004(6)

[3]涂道伟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战略与现代教育技术[J]华中师大学报1998(10)

无线网络建设实施方案篇10

【关键词】wCDma网络优化pS业务优化

一、引言

虽然4G时代即将到来,但是2G、3G、4G共同存在、互为补充的趋势成为必然。2G仍然主要承载语音业务,4G承载高、超高速数据业务,对于需要承载低、中速数据业务的3G网络,仍然需要保证其高效率、优质量。而且随着各种新业务的涌入,人们对通信业务的感知度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网络优化工作尤为重要。例如,对数据业务提出随时随地都有信号、一登录就连通、连通后极少掉线、传输速率快、提供丰富和顺畅的应用和价格低廉计费准确等要求。如何能快速判定问题属性,缩小调查范围,准确定位原因,提出合理优化方案,是网络优化工作的关键目标。

二、网络优化的流程

第一步:数据采集。主要是收集网络规划时期的设计目标,还有能够反映网络质量和系统性能的相关参数指标要求,并通过话统数据采集、Dt和CQt测试手段得到反映现网情况的数据。通过话统采集和测试采集的数据包括无线接通率、无线掉话率、呼叫时延、误块率、拥塞率、切换成功率、设备利用率及话务量等。

第二步:分析网络性能。网络性能分析是网络优化的一个重要阶段,它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对CQt/Dt测试和话务统计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对网络性能涉及到的各项关键指标做出评估。网络性能分析就是利用采集到的数据,分析现网的覆盖情况、容量情况和质量情况,接入、掉话、切换及时延等性能,发现网络中存在的问题,快速判定问题属性,准确定位问题原因,为提出合理优化方案做好准备。

第三步:制定网络优化方案。能否制定出合理的优化方案是整个网络优化过程中的重点,是关系到网络经过调整后是否能够达到优化目标的关键。网络优化方案最终都要调整网络参数,一般包括调整工程参数和调整无线参数。

第四步:实施优化方案并验证。实施优化方案并对优化结果进行验证分析是网络优化的最后一步。对网络进行相应的必要的调整后,重新检查和测试网络运行情况,以验证网络优化的结果是否达标。

三、pS业务案例分析

案例是发现在某路段测试过程中新增很多由于Hardware-Failure引起的掉线现象。取某一段信令流程信息进行分析,如图1和图2所示,Ue上报要将某小区重配为主服务小区,但是在RL(RadioLink)Reconfiguration过程中发生RLReconfigurationFailure情况,显示misc=Hardware-Failure。随后Ue在另一小区重新建立业务,在RBSetup过程中再次发生RLReconfigurationFail-ure,同样显示misc=Hardware-Failure,导致RB无法建立,最终Cn下发DeactivatepDp导致掉线。

由于在信令流程中发生掉线时显示的misc=Hardware-Failure,所以对Hardware-Failure问题对应的Counter(RaB_Failestab_pS_RLFailnodeBerr)进行了统计,发现该Counter确实有明显增加,如图3所示。

发现问题,首先查看Ran侧nodeB、RnC的告警记录,没有发现设备告警。然后再测试该路段的无线环境。通过路测得到RSCp和ec/io两个值也都在正常值范围内,因此排除了覆盖和干扰的问题。

接下来对一些问题严重的小区进行CtG跟踪。通过对跟踪到的一系列信令流程分析发现,大部分掉线在发生由Hardware-Failure引起RLReconfigurationFailure之前,Ue上报的1a之后,建立无线链路时发生RLSetupFailure,并且同样显示misc=Hardware-Failure。取一段信令流程为例,如图4和图5显示,随后RnC再次下发RLSetupRequest,RL建立成功,1a的小区进入激活集,但是RL并非建立在e-DCH上。之后Ue又再次发生RLReconfigurationFailure(misc=Hardware-Failure),最终因为RB无法建立导致掉线。

因此将参数调整为maxnumberofRledch=maxactiveSetSize;且repactthresh1J=maxnumberofRledch一致。重新进行路测,发现掉线情况明显减少。并且重新统计了Counter(RaB_Failestab_pS_RLFailnodeBerr),发现也有所降低,如图6所示。由此可见,maxnumberofRledch与maxactiveSetSize不一致,会引起Hardware-Failure导致的掉线。该参数修改后,HardwareFailure导致的掉线虽然明显减少,但是并没有消失。所以剩下的Hardware-Failure问题是因为其它问题引起,需要另行分析。

四、结束语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见,参数设置错误虽然是较为少见,但还是不可避免的。在排除硬件故障、覆盖和干扰的影响后,需要考虑参数设置的影响,并且要谨慎修改。如果修改之后有效则好,若修改之后无效或引起新的问题,那就需要将设置调整回原来的值,所以也需要做好详细记录。而且通过本案例发现,有时一个网络问题的原因很多,所以经过一次分析并不能完全解决该问题并且消除该问题现象,所以往往要经过多次的、循环的优化过程。这就是网络优化工作的特点。任何网络都离不开网络优化,它是建设一张覆盖强、性能高、质量好的网络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詹义.wCDma网络优化方法和内容[J].世界通信,2005,6:44-46.

[2]胡中亮.2G_3G互操作日常优化[J].电信网技术,2010,7(7):65-70.

[3]詹义,李国庆.2G_3G网络互操作原理与优化[J].移动通信,2006,9:5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