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的概述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3:16:04

农业的概述篇1

引言

随着农业现代化转型的逐步推进,中国农业生产的机械化作业程度不断提高,即中国农业生产对农业机械化的依赖性增强。到2009年底,到2009年底,全国机耕、机播、机收水平分别达到65.99%、41.03%、34.74%,“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49.13%(数据来源于《2009年全国农业机械统计年报》),比1978年提高了26个百分点,在东北地区甚至达到85%。其中,粮食生产对农业机械化的依赖更为显著。小麦、水稻、玉米的“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分别达到89.37%、55.33%、60.24%,且这三种粮食作物的机耕、机播、机收三项作业基本全部是以柴油作为动力能源。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过程,本质上是一个柴油化[17]的过程:一是装备;二是具体能源品种消耗。装备上,农业机械总动力自1993年以来一直以柴油发动机动力为主,并且比重呈逐年上升态势。2009年农业柴油发动机动力为70410.41万kw,比重为80.47%,比1993年提高了14.91个百分点。农业机械用能源品种上,农用柴油自1993年以来也一直是农业机械用能消耗的主体,尽管消费量基本是逐年增加,但比重仍维持在1993年水平。2009年全国农用柴油消费量为2855.77万吨标准煤(柴油折标准煤系数:1kg=1.4571kg标准煤),比重为62.69%,仅比1993年下降0.52个百分点。综上,农用柴油是保障中国农业现代化转型实现和粮食生产稳定的最重要能源投入。另外,中国各级政府历年来都非常重视“三夏”和“三秋”等农忙季节时农用柴油供给稳定的保障工作。尽管农用柴油是中国农业生产的重要能源保障物质且消费量逐年增加,但是学术界至今仍没有系统地分析农用柴油投入对农业经济的影响、农用柴油投入增加是否会促进农业经济的增长、农用柴油是否是拉动农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等问题。为此本文通过农用柴油投入增加对农业总产值增加的贡献率(简称“农用柴油贡献率”)的测算来回答上述三个问题。

1模型设定

1.1基本测算模型农用柴油对农业总产值的作用:一是通过直接投入影响农业总产值,即农用柴油的投入产出弹性(简称“农用柴油弹性”);二是增加农用柴油投入对农业总产值增加的影响,即农用柴油贡献率。本文采用KLem模型估计农用柴油贡献率测算所需的相应参数,即假设中国省级农业生产函数是弱可分的,把农业生产要素分为资本(K)、劳动力(L)、柴油(D)和中间物质(m)共四组。KLem模型的函数形式沿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对农业生产要素贡献率的测算,除CD生产函数外,还有项目有无比较法、索洛余值法、数据包络分析法、特尔斐法等),即:(式略)公式(1)中,Y为农业总产值,t和H分别代表希克斯中性技术进步和农业成灾率。估计(1)式,获得第k项生产要素的投入产出弹性估计值β赞k。在要素贡献率测算中,为了把规模效应纳入转换效应之内,须对参数估计值施加规模报酬不变约束(∑β赞k=1),则系数估计值作下述相应调整:(式略)公式(2)中,β赞′k是调整后的参数估计值。相应地,第k项要素投入增加对农业总产值增加的贡献率测算方法为:(式略)公式(3)中,x′k为第k项要素投入的相对增长率,即用第k项要素投入的年均增长速度除以同期农业总产值的年均增长速度。农业转换效率可由公式ea=1-β赞′kx′k计算得出,表示农业转换效率对农业总产值增加的作用程度,即规模效应、技术进步、成灾率等因素影响。CD生产函数框架下,生产要素对农业经济增长贡献率的测算函数可等价地演化为生产要素对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贡献率的测算函数。(1)式两边同时减去农业劳动力的对数,整理得到(式略)即利用公式(1)的估计结果,公式(4)从农用柴油投入数量的角度,可测算农用柴油投入增加对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贡献率,而公式(5)从柴油和劳动力的投入结构变动的角度,可测算柴油劳动比率的增加对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贡献率。因为在数据给定的前提下公式(1)、(4)和(5)的参数估计值是一致的,所以本文只分析公式(1)情形下的农用柴油贡献率。

1.2粮食主产区的模型设定中国农业生产在区域上存在粮食主产区和非主产区(粮食“非主产区”概念的提出见《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年)》)的概念。曾福生等研究证实粮食主产区对全国粮食产量安全的保障贡献最大,并且粮食主产区的农业机械总动力对全国粮食安全的贡献率高达70%左右[9]。另一方面,粮食主产区对农用柴油的消费量和消费增长率都明显高于非主产区。2009年粮食主产区消耗了1211.2万吨农用柴油,是非主产区水平的1.62倍;而1993年的数据仅为517.1万吨和1.23倍,即1993~2009年间粮食主产区对农用柴油的消费量越来越高,且消费量的增长率明显高于非主产区。此外,中国农业生产政策一直存在偏重于粮食主产区的倾向。所以,农用柴油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作用在粮食主产区与非主产区应该存在差别。根据公式(3),本文须检验粮食主产区与非主产区农用柴油弹性估计值β赞3的一致性,以确定β赞3是否是引起两类地区农用柴油贡献率差异的来源(由于粮食主产区与非主产区农业总产值和农用柴油投入水平是事后观察值,区域间农用柴油相对增长率的差异是给定不变的。这样只须检验两类地区农用柴油弹性估计值是否一致。)。检验采用模型结构稳定性虚变量方法,设立全国、粮食主产区和非主产区三个样本(全国样本是指除之外30个省的数据;粮食主产区包括全国30个省中的河北、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安徽、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和四川共13个省;非粮食主要产区则包括全国30个省中余下的17个省);并设立粮食主产区虚变量c,c=1表示粮食主产区,为c=0表示非主产区。基于模型(1),检验模型的设定如下:(式略)估计方程(6),并运用Z统计量检验估计值β赞′k(k=0,…,6)为零的原假设和F统计量检验β赞′0~β赞′6同时为零的总体显著性原假设。如果检验结果是不一致的,用全国样本的弹性估计值测算要素贡献率会产生偏差,这样就必须分别设定并估计粮食主产区和非主产区的省级农业生产函数,以获得准确的要素弹性估计值。

1.3农业支持政策的模型设定从2004年起,中国农业支持政策成体系的实施对中国农用柴油消费产生了实质性的影响。2004年全国农用柴油消费总量的年度高达15.53%,是1993~2009年期间的最大值;且2004年之后全国农用柴油消费总量保持在高消费水平的路径上增长。2004~2009年期间农业支持政策对农用柴油投入增加的影响有直接和间接两种途径,直接的就是农机具购置补贴、石油价格改革对渔业、林业的补贴以及种粮农民的农资综合补贴等政策的实施;间接的主要是能促进农业总产出增加的政策影响,前提是农用柴油的应用技术保持不变。把样本期1993~2009年分为政策实施前(1993~2003年)和政策实施期(2004~2009年)两个阶段。所以,从要素贡献率角度思考,2004~2009年期间实施的农业支持政策应该会使得农用柴油贡献率在2004年前后两个阶段发生变化。把样本期分为政策实施前(1993~2003年)和实施期(2004~2009年)两个阶段,并检验两个阶段模型参数估计的一致性。本文仍采用模型结构稳定性虚变量检验方法,并设立农业支持政策虚拟变量d,d=1表示政策实施期,d=0表示政策实施前;用虚变量d替代公式(6)中的虚变量c,并作相应的参数检验。如果虚变量d的所有参数估计值通过参数检验,可证实2004起实施的农业支持政策导致了农业生产函数结构在2004年前后两个时期发生了改变相应地,根据公式(6)下述两个方程:(方程略)公式(8)和(9)分别表示农业支持政策实施前和实施期的省级农业生产函数,α赞′k(k=0,…,6)是虚变量d的相应参数。

1.4农业资本存量计算方法和数据来源本文首次在省级农业生产要素贡献率测算中运用农业资本存量度量各省农业资本的投入水平。在已有的要素贡献率测算研究中,多用土地、农业机械或中间物质投入作为资本替代,鲜见直接使用农业资本存量概念。1993~2009年全国30个省的农业资本存量的测算采用永续存盘法,公式为:(式略)公式(11)中,Kit表示第i省第t年农业资本存量,Ki0为农业资本积累初始年份的存量、iit为当年农业资本投资额、Kiit为农业资本存量缩减指数、δi为农业资本折旧率;gi是1978~2008年以2008年不变价计算的第一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率。iit用第一产业固定资产形成额度量。全国除江西、广东、海南、重庆和外,26个省1978~2002年第一产业固定资本形成额来源于《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历史资料:1952~1995》和《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历史资料:1996~2002》;1978~1992年江西和广东的缺失数据的处理沿用王金田等在2007年研究中所采用的方法;重庆原属四川省管辖,假设重庆在1978~1996年期间第一产业固定资产形成额增长速度与四川一致,由此进行推算,并对四川省数据作相应调整;海南初始年份为1989年,初始年份为1993年。对2003~2008年31个省第一产业固定资产形成额,假设各省第一产业固定资本形成速度在年度间无差异,用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额发展速度推算第一产业固定资本形成额,因为固定资产投资额指标是中国计算固定资本形成总额的最基本资料来源。《中国农村统计年鉴》公布了各省2003~2008年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额。农业资本折旧率δi直接采用wu在2009年的研究成果的计算结果。农业资本存量缩减指数为用2008年不变价格计算第一产业增加值缩减指数。各省农业总产值按2008年不变价格计算,包括农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农业劳动力采用“有效劳动”概念,即用农村居民平均受教育年数乘以第一产业就业人员年底数,使各省农业劳动力在同质化基础上作比较。省级农用柴油消耗数据,现有《中国农村统计年鉴》、《中国能源统计年鉴》和《全国农业机械化统计年报》三个官方来源,后两者的数据表现不及前者,本文采用《中国农村统计年鉴》(1994~2010)公布的农用柴油使用量指标;中间投入是指以2008年价格计算并除去农用柴油成本的中间物质投入,农用柴油成本是农用柴油消耗量与农用柴油价格的乘积,农用柴油价格是用农用机油价格指数和2003~2006年各省农用柴油价格数据推算得到。

2面板数据检验和模型设定检验

2.1面板序列的同质与异质性检验面板同质性检验决定了后续建模方法的选择,而同质面板是指面板中各截面的时间序列具备齐方差属性。本文采用Bartlett齐方差检验方法来检验模型所涉及各变量的面板同质性检验。Bartlett卡方检验结果显示,农业的总产值、资本、劳动力、柴油、中间物质五个变量在1%的水平上拒绝了齐方差原假设,即所有变量的面板都是异质性的(表略)。这表明,对这五个变量的面板单位根检验应该采用异质面板单位根检验方法,即采用aDF费舍卡方统计量检验方法。aDF检验结果显示,农业总产值、农用柴油和农业中间物质投入在1%的水平上拒绝了存在截面个体单位根的原假设,农业资本和农业劳动力分别在10%和5%的水平上拒绝了原假设(表略),即模型中的五个变量都是平稳面板序列。因此,五个变量可直接作回归分析,而不会产生伪回归问题。

2.2模型设定检验首先,应用F统计量检验模型(1)的固定效应是否显著,再应用B—p拉格朗日乘数方法检验其随机效应是否显著。若模型(1)仅固定效应显著,则采用固定效应模型估计方法;反之,仅随机效应显著,则采用随机效应模型估计方法;若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两者都显著,则采用Hausman卡方检验做决策。与混合效应模型相比,全国、粮食主产区及非主产区三个面板数据模型的固定与随机效应在1%显著水平上都显著;Hausman卡方检验结果进一步显示,与随机效应设定相比,固定效应模型更适用于本文设定的三个面板数据模型。固定效应模型的估计必须考虑截面个体异方差和面板序列自相关问题。否则,会导致参数估计无效,解释变量的显著性检验失去统计学意义。本文应用wooldridge方法检验面板序列自相关问题,用调整wald方法检验截面异方差问题。,全国、粮食主产区及非主产区三个面板在1%显著水平上都不能拒绝存在一阶面板序列自相关和截面个体异方差的原假设。为此,本文采用D—K估计法(“D—K估计法”是1998年DriscollandKraay面板数据模型估计方法的简称修正一阶面板序列自相关和截面异方差的模型设定问题,以获取参数估计量协方差矩阵的一致性估计。并且D—K估计法对截面相关性问题也是非常稳健的,尽管本文的面板数据不支持截面相关的B—p拉格朗日乘数检验(B—p拉格朗日乘数检验所需的残差相关矩阵是奇异阵),但地理气候和经济发展水平的相似性以及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要素两个市场的相互依赖性,可能会引起省际间农业生产行为存在关联,即产生截面相关问题。

3模型估计结果和分析

3.1粮食主产区与非主产区的设定检验和估计结果运用模型(6)来检验粮食主产区与非主产区农用柴油弹性系数估计值的一致性。模型(6)的直接估计结果显示,变量c•lnL、H和c•H的系数估计值无法通过10%显著水平的t检验。根据逐步回归的模型筛选原则,决定保留c•H项,最终结果见表4。粮食主产区与非粮食主产区这两种设定下的资本、柴油、中间物质投入、技术进步和成灾率估计系数存在显著差异;且粮食主产区设定总体显著性的F统计量为15.97,在1%显著水平支持粮食主产区与非主产区的省级农业生产技术和农用柴油弹性系数都不一致的结论。所以,粮食主产区和非主产区的农业生产函数应该分别估计,以获得农用柴油弹性的合理估计值。表5是全国、粮食主产区、非主产区三个样本省级农业生产函数的D-K估计结果。估计结果显示,全国、粮食主产区、非粮食主产区三个样本的省级农业生产函数拟合结果存在显著差异。就农用柴油投入产出弹性而言,直接使用全国样本的估计结果(0.0587)会明显低估粮食主产区农用柴油的投入产出弹性(0.0587<0.1183),并会高估非粮食主产区的农用柴油投入产出弹性(0.0587>0.0206)。表5中农用柴油投入产出弹性系数的估计结果显示,粮食主产区为0.1183,即农用柴油投入每增加1%,农业总产出增加0.1183%,增加农用柴油投入可以推动农业总产出的增长;相应,非粮食主产区为0.0206,即农用柴油投入增加也可以推动农业总产出的增长,但作用明显小于在粮食主产区的推动作用。

3.2农业支持政策设定和估计结果根据公式(7),用D—K估计法分别拟合粮食主产区和非主产区的省级农业生产函数,估计结果见表6。粮食主产区的初步估计结果显示,变量d•lnL和d•t的系数无法通过10%显著水平的t检验;且变量的剔除操作并没有引起模型参数的估计值发生明显波动。这表明2004年起实施农业支持政策没有对粮食主产区的在的农业劳动力和中性技术进步产生显著的冲击效应。而对d•lnK、d•lnD、d•lnm和d•H进行系数估计值同时为零的总体显著性的F统计量(F(4,12)=11.44)在1%显著水平上支持农业支持政策的实施改变了政策实施期内粮食主产区的省级农业生产行为。非主产区的初步拟合结果显示,成灾率对农业总产出的影响不显著,并且农业支持政策对成灾率的冲击效应也不显著,故在模型中予以剔除。对农业支持政策冲击变量d•lnK、d•lnL、d•lnD、d•lnm和d•t进行系数估计值同时为零的总体显著性F检验,检验结果为F(5,16)=36.2681,在1%显著水平上拒绝了系数估计值同时为零的原假设,即农业支持政策也对非粮食主产区的农业生产行为产生了实质性的冲击。根据表6的估计结果,农业支持政策的实施对粮食主产区和非粮食主产区的农业生产都形成了正向冲击。粮食主产区农用柴油投入产出弹性从政策实施前的0.0903上升到0.1103,政策冲击效应为正的0.0200;同样,非粮食主产区的农用柴油投入产出弹性从政策实施前的0.0242上升到0.0565,政策冲击效应为正的0.0323。从政策效应的冲击规模来看,粮食主产区略高于非粮食主产区。因此,农业支持政策的实施对粮食主产区和非粮食主产区的农用柴油投入产出弹性均具有正向冲击作用,且对非粮食主产区的冲击作用更大。与不考虑政策冲击效应的分析对比,粮食主产区与非粮食主产区在补贴政策实施前后的农用柴油弹性系数是不一致的。农业支持政策通过对农用柴油投入产出弹性的较大冲击,传递给了农用柴油贡献率的测算结果。考虑政策冲击效应情形时,粮食主产区政策实施前和实施后的农用柴油弹性系数分别为0.0903和0.1103,相应的非粮食主产区系数分别为0.0242和0.0565;不考虑政策冲击效应情形时,粮食主产区和非粮食主产区的农用柴油弹性系数分别是0.1183和0.0206。因此,如果不考虑政策冲击效应,粮食主产区的估计结果会明显高估政策实施前的农用柴油弹性系数,而非粮食主产区的估计结果会明显低估政策实施后的农用柴油弹性系数。相应地,粮食主产区政策实施前的农用柴油贡献率测算结果会明显偏高,非粮食主产区政策实施后的农用柴油贡献率测算结果会明显偏低。

3.3柴油生产投入贡献率的测算结果分析

3.3.11993~2009年三类区域整体水平分析农用柴油投入增加对全国农业总产值增长的拉动作用显著,贡献率达到7.53%;但农用柴油不是拉动农业总产值增长的最大投入要素,相比较,农业资本投入的贡献率明显高于农用柴油,高达19.31%。在粮食主产区,农用柴油贡献率是三类区域中最高的,为20.53%;农用柴油具有与农业资本同等的对农业总产值增长的拉动作用。在非粮食主产区,农用柴油的贡献作用是三类区域中最小的,只有2.15%,除农业劳动力外,农用柴油对非粮食主产区农业总产值增长的拉动作用在资本-劳动-柴油-其他中间投入中是最小的。

3.3.2农业支持政策实施的影响分析农业支持政策的实施,无论全国范围内、粮食主产区,还是在非粮食主产区,都使得农业生产对农用柴油投入的敏感性增加,三类区域的调整后农用柴油弹性系数分别从政策实施前的0.1834%、0.0347%、0.0866%上升为0.2227%、0.0831%、0.1331%。尽管如此,三类区域农用柴油贡献率在政策实施前与实施后的表现差异较大。在全国和粮食主产区,农用柴油贡献率分别从7.87%和19.26%下降到3.84%和3.06%,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这两类区域农用柴油相对增长速度的下降幅度高于弹性系数的上升幅度。例如,全国1993~2003年柴油的相对增长速度为0.9087,而2004~2009年仅为0.2887。而非粮食主产区的农用柴油贡献率则从2.47%增加为4.81%,上升是因为农用柴油相对增长速度的下降幅度低于弹性系数的上升幅度。

3.3.3粮食主产区与非粮食主产区的对比分析1993~2003年期间,农用柴油投入在粮食主产区的贡献作用明显大于非粮食主产区,因为农用柴油的弹性系数和相对增长速度在粮食主产区都高于非粮食主产区,差值分别为0.0661%和0.3379%。2004~2009年农业支持政策实施期间,尽管粮食主产区的农用柴油弹性系数(0.1103%)高于非粮食主产区的(0.0565%),但是由于非粮食主产区农用柴油相对增长速度(0.5785%)明显高于粮食主产区的(0.1376%),从而导致农业政策实施期间非粮食主产区农用柴油的贡献作用要大于粮食主产区的贡献作用。另一方面就是农用柴油贡献重要性的区域对比分析。1993~2003年期间,农用柴油投入增加对省级平均农业总产值增长拉动的重要性,粮食主要区为排第二,仅次于其他中间物质投入;而同期非粮食主产区,农用柴油拉动的重要性在资本、劳动、柴油、中间投入四类中是最小的。因此,就拉动农业总产值增长的重要性而言,农用柴油对粮食主产区的重要性要大于非粮食主产区。2004年起实施的农业支持政策提高了农用柴油对农业总产值的影响作用,全国、粮食主产区和非粮食主产区的农用柴油投入产出弹性值分别比政策实施前增加了0.0303、0.0200和0.0323,达到0.0868、0.1103和0.0565。但是,农用柴油投入产出弹性值的提高在区域上并没有演变为农用柴油对农业总产值增长的拉动作用,相反全国和粮食主产区的农用柴油贡献率与政策实施前相比分别从7.87%和19.26%下降到3.84%和3.06%。因此,农用柴油相对增长速度的下降是导致全国或粮食主产区农用柴油贡献率下降的主要因素。

农业的概述篇2

1.1促进农业增产增收

1.1.1科学技术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产品质量

随着育种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新作物品种。例如,短枝型红富士苹果,这种苹果不仅品质好,而且产量也高;双低杂交油菜,这种油菜的出油率比普通油菜高,而且使用这种油菜炸出来的油对人的身体健康有益;小麦、玉米等几乎所有的作物新品种都大大提高了产品产量,而且产品的质量也比原始品种更加优良,自从我国育成杂交水稻后,1976~1992年水稻累计增产2000亿千克,这一成功,为解决世界范围的饥饿与贫穷问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通过基因转移和重组等生物技术,已经培育出了一批超级稻、优质专用玉米、专用小麦、抗虫棉等转基因优良作物新品种,这些物种中许多已广泛推广到实际种植中,并获得不错的效果,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收益。

1.1.2科学技术延长了作物的生长周期

由于季节的原因,有些农作物的生长周期有限,而科学技术却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比如应用地膜覆盖技术使得季节性产品能够在一年四季种植,农民的收入不用受季节的影响,也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温室大棚种植技术的应用,解决了农产品受季节影响的问题,气候环境可以人为地改变,从而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产值以及质量。

1.2带来环境的改变

1.2.1面源污染加重

由于人们不合理地大量施用化肥、农药、除草剂等化学试剂,造成了环境和土壤污染。土壤受到污染后,土壤的自身自然功能会失调,土质会恶化,植物的生长也会受到影响,还会将有害物质聚集在植物体内,这些有害物质最终会被人摄入体内,从而危害人体健康;污染物还能够随着水土流失扩散到水体中,加剧环境污染,这不仅会阻碍农业发展,也会对人类的安全造成威胁。为了追求产量而使用大量农药化肥等,导致农产品质量下降,这是我国农副产品在欧美市场总是遭遇技术壁垒的一个重要因素。

1.2.2过度灌溉引起土地次生盐渍化农业灌溉用水也随着农业的发展而增加,这不仅浪费了大量的水资源,还会引起农田的次生盐渍化,减少耕地面积,加剧生态危机。我国华北地区由于大量开采地下水进行农业灌溉,造成地下漏斗,使地平面不断降低,此外,由于大量建造渠道、水库、涵闸,造成周边地区的土地盐渍化或产生新的地质灾害,人们已经开始关注这些问题。

2对科学技术在农业种植应用中趋利避害的思考

2.1鼓励依靠科技进步提升农业种植水平

虽然科学技术在农业种植中的应用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但是科学技术对农业种植带来的正面效应是有目共睹的。因此,我国应当鼓励支持依靠科技进步提升农业种植水平。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鼓励依靠科技进步提升农业种植水平。首先,鼓励科学家们进行与农业相关的科学技术研究,对于有研究成果的科学家,给予比其它研究领域更高的奖励。其次,鼓励农民应用科学技术,农民购买机械化设备时,国家应给予补贴。新的科技产品出现时,应先退出一部分使用品,供农民使用,以便进行科技产品的推广。

2.2出台更加完善的技术应用标准

农业的概述篇3

【关键词】反哺农业;法律概念;内涵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36X(2012)05-0105-04

反哺农业是世界各国在工业化中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工业化国家大都通过相关立法实现“以农补工”向“以工补农”的政策转向。如1933年美国农业调整法案、1947年英国农业法、1953年德国农业结构改革规划和1961年日本农业基本法,均标志着这些国家进入大规模反哺农业期。我国反哺农业问题是总书记在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关于“两个趋向”论述中首次提出:“纵观一些工业化国家的发展历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当前我国总体上已进入反哺农业期,全国各地均在理论和实践上积极探索反哺农业的途径与机制。《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第6、7章虽就“反哺农业”的内容有所涉及,但究竟什么是“反哺农业”,其定义与内涵却是模糊的,至少“反哺农业”作为一个法律概念,尚未呈现于我国的立法文本之中。因此,有必要就其法律概念予以界定,方能就我国正逐步推进的大规模反哺农业活动予以统一规范化指引。

一、反哺农业概念各种观点之比较

“反哺”是一个仿生概念,最早出自《初学记·鸟赋》中的“雏既壮而能飞兮,乃衔食而反哺”。借用于“反哺农业”这样的公共政策表述中则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即表明在长期接受农业哺育后,工业、城市已然“长成”,应该回报农业。“费孝通先生1986年考察苏州、无锡等地后首次提出了工业对农业的‘反哺’理论——工业的兴起,靠的是农业的积累,但工业一旦初步成长起来以后,就会对农业不断地支援,就要‘补农’、‘建农’,从而促进农业、农村的持续发展。”它是“农业哺育工业”、“农村哺育城市”的阶段性转向,“‘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是我国经济发展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时所面临的一次发展战略的重大调整。”国外存在着反哺农业的理论、制度与实践但并无对应语词来予以表述,“反哺农业”是独具中国特色的政策性概念。学界就反哺农业概念的界定众说纷纭,大致可分为三类:广义政策方向说、中义政策措施说和狭义农业补贴说。

(一)广义政策方向说

反哺农业实质指在工业化中后期工业对农业的支持,以促进工农业协调发展。“‘反哺’是原来农业‘哺育’工业的转化,指工业在长期接受农业的哺育之后对农业的感恩或者回报。”“工业反哺农业是相对于过去的‘农业哺育工业’而言的,它并非简单地资金回流,也不是对农户‘恩赐’,而是指按市场经济要求,在国家农业政策要求,通过直接和间接投资,引入家庭农场制经营方式,将农业改造成营利部门的政策。”“工业对农业的反哺以及城市对农村的支持;是农业与国民经济关系的一个根本性战略调整。而实施这个新战略即对农业的反哺,意味着农业到工业、农村到城市这样的资源流动方向的逆转。”“我国现阶段工业反哺农业应该是广义的工业反哺农业。广义的工业反哺农业是指非农产业和城市对农业和农村的反哺。就是要充分利用城市经济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拓宽农民的收入渠道,变农民为城市(镇)居民,并在农民绝对数量不断减少的情况下,实现农业生产的规模化、现代化,夯实农业发展的基础,确保我国的农产品供给。”

这种观点将反哺农业界定为一种农业政策方向,与哺育工业一样并列为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农业政策表述,是对新时期工农关系、城乡关系的一种统称。“反哺”来自农业以外的各行各业、来自农村以外的城市,“农业”则涵盖“三农”问题中的农村、农业和农民,反哺农业为解决农民增收、农业增长、农村稳定问题而服务。其切合了“农业哺育工业”、“农村哺育城市”阶段性转向的政策要求,堪称就总书记“两个趋向”论述的直接展开。属于典型的政策理论化表达方式,但若以之为反哺农业法律概念而上升至立法层面,则在具体内涵界定上相对模糊,缺乏可操作性。因此,有必要在广义政策方向说的基础上,进一步探寻反哺农业的具体内涵。

农业的概述篇4

关键词:民国;灾荒;救荒

Doi:10.19354/ki.42-1616/f.2016.17.141

一、灾荒相关概念界定

一般地说,所谓“灾荒”乃是由于自然界的破坏力对人类生活的打击超过了人类的抵抗力而引起的损害,而在阶级社会里,灾荒基本上是由于人和人的社会关系的失调而引起的人对于自然条件控制的失败所招致的社会物质生活的损害和破坏。所谓“救荒”就是人们为防止或挽救因灾害而招致社会物质生活破坏的一切防护性活动。

二、民国灾荒史研究的必要性

灾荒关系国计民生,灾荒同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息息相关。通过对灾荒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当时的社会。对以前灾荒的研究可归类为历史的研究,因此对于我们研究历史、把握历史进程具有重要作用。历史、现实、未来是相通的,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因此对灾荒史的研究对今天的生活和未来的建设也很有意义。我们不可能阻止灾害的发生,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对以前灾荒史的研究得到灾荒应对的借鉴和启示。对灾荒史的研究有利于我们探索灾害发生和运行的规律,我们知道规律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是我们可以认识它、利用它。通过采取积极地措施将灾荒的危害降到最低,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此外,灾荒与生态紧密相连,灾荒的发生意味着生态的破坏。研究灾荒史能够进一步了解生态环境恶化的历史,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提供有益的启示、进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三、民国时期的灾荒史研究概述

灾荒、救荒关系国计民生,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直到今天,灾荒依然困扰着我们。2008年殃及中国19个省份的雪灾以及四川汶川的特大地震等灾害影响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政治的稳定以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关于民国灾荒史的书籍、著作已出版许多。通过对以前书籍的整理研究,我们可以了解那个时代灾荒发生的大致情况。对于考察以前的历史以及当代灾荒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邓云特的《中国救荒史》(1937年商务印书馆出版)是历史上第一部救荒的贯通性著作,全书除序言和附录外共分三编。第一编“历代灾荒的史实分析”,分析远古传说和殷商时代到民国的灾荒史。再现了水、旱、雪、风、雹、蝗等各种自然灾害,包括灾害发生的时间、地点、受灾的范围和程度,通过对灾荒的整理分析得出历代灾荒发展的趋势和特征。灾荒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自然因素(地形、地质、温度、雨量等)与社会因素(政治的腐败、战争的频繁、技术的落后等)促使灾荒的发生。灾荒可能导致人口的迁移与死亡、战争、土地的荒废以及国民经济的破败。第二编“历代灾荒思想的发展”论述了天命主义的禳弥论、消极救济论和积极预防论等三种不同的救荒思想。第三编“历代救荒政策的实施”论述了利用巫术救荒的政策、消极救荒的政策、积极救荒的政策。在书中,邓云特对历代的灾荒史实、救灾思想、救灾措施、受灾的程度与范围等进行了汇总和论述。《中国救荒史》是我国研究灾荒的专著,在研究中国灾荒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冯柳堂编著的《中国历代民食政策史》(1934年商务印书馆出版)是研究中国历代民食政策,仓储制度,政治经济的重要著作。全书分上下两卷,三十章,共三百余页,略古详近。上卷是上古至明代之部,共二十章,主要讲述谷物的探源,虞夏商周至明代的民食政策,灾荒的救济以及仓储制度等;下卷是清代之部,共十章,主要讲述清代的民食政策,农耕活动以及仓储制度等。我国自大禹开始揭开善政养民的序幕,粮食是根本,国家所用、私人所需都来源于农业,于是重农足食成为历代施政纲要。农村社会、农民经济成为我国的基本组成部分也成为我国的生命线,关乎我国的国计民生。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国对于民食的调节已有三千余年的历史,若能明白其中的道理,分析其利弊再参照现代社会的环境,学习他人的长处,斟酌损益,将主要内容编纂成册便是一本研究民食政策的著作,《中国历代民食政策史》便是在此基础上写成的。本书名称为史,内容却主要记载历代民食措施,与一般的历史不同,但不妨碍当做史料阅读。《中国历代民食政策史》对于研究特定时期的民食政策、农业经济等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农业的概述篇5

2007年2月17日,总理在辽宁抚顺农村考察时提出:“能够保护好生态环境,发展好林下经济很重要”。这是我国领导人第一次提出“林下经济”这一概念。4月29日,温总理在听取了原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同志关于2007年春沙尘暴情况及林业工作的汇报后,做出6个方面的重要指示,再次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林下经济”。

2林下经济的概念(狭义)

在近10年的林业发展实践中,人们对林下经济的概念尚未有科学准确的定义。有研究者认为,林下经济,就是一种充分利用林下自然条件,选择适合林下生长的动植物和微生物(菌类)种类,进行合理种植、养殖的循环经济;有研究者认为,所谓林下经济就是充分利用林下土资源和林荫优势,从事林下养殖、种植等立体复合生产经营,从而使农、林、牧各业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循环相生、协调发展的生态农业模式;张连翔认为,林下经济的概念是:林下经济是以生态学、经济学和系统工程为基本理论,充分利用林下自然条件,借助林地的生态环境,在林冠下选择适合林下生长的动植物和微生物(菌类)种类,进行合理种植、养殖的生产与经营系统。

对林下经济的概念有不同的定义,反映出用一段简短的文字来概括我国蓬勃发展、类型多样的林下经济很难,这由新兴学科发展的初始阶段的必然规律所决定的。尽管如此,我们对上述定义加以分析就可以发现,它们在文字上的表述虽然不同,但其本质并无明显的区别。它们实际上是代表了各地区的实践者在发展中对林下经济的不同见解,也正是这些不同的认识,促进了林下经济内容的进一步丰富。

3林下经济概念的外延

3.1林下经济概念的局限性

从林下经济概念的描述可以看出,其本身具有很强的部门局限性,主要是从林业角度出发,忽略了大农业的果树、茶叶等经济特产林木。这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晚于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集体林权制度是指法律规定的集体林权制,即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森林、林木和林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它包括:《法》规定的分配给农民个人所有的通过合作化时期转为集体所有的森林、林木、林地;

集体所有的土地上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种植、培育的林木;集体和国有林场等单位合作在国有土地上种植的林木;“四固定”时期确定给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森林、林木、林地;林业“三定”时期部分地区将国有林划给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且已由当地人民政府发放了林权证的。二是没有考虑到大农业的果树、茶叶等经济特产林木也属于狭义的林业。生产实践中的很多林下经济的典型实际就来自柑桔、苹果、梨、桃、核桃等树下的养鸡、鸭、鹅;养羊、猪等事迹。三是林下经济涉及的部门多如农业、畜牧、水利、经管、交通、财政、环保、质检、工商等部门。四是林下经济近几年得到迅猛发展,已成为农民致富的重要途经。

3.2林下经济概念的新理解

农业的概述篇6

关键词:现代农业;服务业理论;研究综述

一、国外现代农业服务业的研究现状及简要评述

(一)现代农业的相关理论基础

理论界一般认为,世界农业发展历程可以分为:原始农业、传统农业以及以机械化、科技化、商品化、知识化、可持续发展为特征的现代农业三个阶段。其中,现代农业的相关理论基础如下:首先,1958年,w.w.科克伦从农业技术扩散的角度来谈改造传统农业为现代农业,提出了“农业踏轮理论”。同年,G.L.约翰逊又提出了“农业固定资产说”,它既是对前者的补充,又是挑战。其次,美国著名农业经济学家西奥多.w.舒尔茨(theodoreSchultz)在20世纪60年代在其著作《改造传统农业》中提出的增长理论被称为“高收益投入理论”。同时,美国农业经济学家约翰·梅勒(John.mdlor)在20世纪60年代指出,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的关键是促进技术进步。此外,20世纪70年代初,日本速水佑次郎(YujiroHayami)和美国弗农·拉坦(vernonw。ruttan)指出,土地相对丰富而劳动相对稀缺的国家应走资本密集型技术进步的道路,而土地相对稀缺、劳动力相对丰富的国家应走劳动密集型技术进步的道路。

(二)服务业相关理论基础

服务业的概念最早源于西方“第三产业”这个概念,早在17世纪末(1690年)威廉·配弟(willianpetty)就阐述了有关第三产业的一些思想。此后,萨伊(J.Say)、西斯蒙弟(Sismondi)、李斯特(List)、西尼尔(Senior)以及马克思等经济学家都从不同的角度对第三产业进行过分析,并在不同程度上揭示了第三产业经济范畴所涉及的经济规律。而第三产业的蓬勃兴起及其理论的发展和完善是近几十年的事,从1935年英国经济学家埃伦·费希尔最先提出“第三产业”的概念到1957年克拉克把第三产业称作“服务性产业”,发现“克拉克定律”,西方第三产业的理论才初具体系,战后,第三产业理论随实践的发展进一步深化。美国经济学家富克斯(V.Fuchs)1968出版的经典著作《服务经济学》,以及日本经济学家饭盛信南1978年出版的的《第三产业》等都使我们从一个更广泛的角度透视当代西方第三产业理论的概貌。

(三)现代农业服务业相关研究

农业服务业作为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拓展农业外部功能、提升农业产业地位、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等方面都发挥着积极作用。国外对现代农业服务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相关研究

Risdon、thomaseponou等把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过程分成前后衔接的阶段,DavidBennett(2002)却认为成果转化是一个交易过程,而Bertmetz(1992)则认为成果转化是一个社会过程;其次,RobertK(1995)则研究了成果转化效果的评价和计量问题;而toshihikomukoyama(2002)就决定成果转化速度的因素进行了数量分析;tenkirRenger(2002)还利用数学方法研究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农产品的价格变化之间的关系;thomaseponou(2002)则指出造成转化低效的深层次的原因主要有:缺少系统论的观点和高效的领导责任体系,缺少透明的共同遵守的科技政策,对转化过程的战略研究和科学管理不适应,强调农民参与,以农民需求为动力不够。Bertmetz(2003)研究了政府的规制建设、自由贸易政策、教育等因素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作用。

2.农业信息的相关研究

由于农村社会环境的特殊性——远离城市、居住分散、交通与通讯设施相对落后,如何在农村有效地实施信息服务便成为长期困扰决策者和信息服务人员的问题。在大多数国家,针对农业信息需求开展的服务主要由政府的农业管理部门、研究部门、农业技术推广部门或专门的农业信息中心承担。例如,1988年美国农业部在位于马里兰的国家农业图书馆建立了农村信息中心(theRuralinformationCenter,简称RiC),面向农村政府官员和农村社区提供信息服务。在非洲,农业技术推广部门被很多研究确认为传播农业科技信息的主要渠道,但是Sturges和Chimseu认为有些研究高估了技术推广部门的作用。

3.农业物流的相关研究

国外对农业物流的研究正在兴起,主要体现在对于农业物流和农产品物流概念的界定上,一般认为农业物流是指从农业生产资料的采购、农业生产的组织到农产品加工、储运、分销等,实现从生产地到消费地、生产者到消费者过程中所形成的物质流动;农产品物流是指为了满足用户需求,实现农产品价值而进行的农产品物质实体及相关信息从生产者到消费者之间的物理性经济活动。具体地说,它包括农产品生产、收购、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配送、流通加工、分销、信息活动等一系列环节,并且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了农产品价值增值和组织目标。因此从概念上来看农产品物流是农业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arloBiere认为农业贸易物流是农业贸易课程中单独的一门课,物流和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性使得其非常重要,他并为此设计了教学大纲。

4.农业旅游的相关研究

国外关于农业旅游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其供需动机以及营销三个方面。首先,pearce(1990)、oppermann(1995)等认为20世纪90年代以前,应对农场危机、实现农业多元化经营、补贴农业收入以及追求经济利益是农业旅游经营者的主要动机;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经营动机呈现出多元化,涵盖经济、文化、政治等多个方面。其次,oppermann(1996)认为少数旅游者选择农业旅游是出于经济动机;Swarbrooke(1996)研究了其社会文化动机具体包含的方面;murphy、Sharpley等指出某些旅游者是出于环境动机。再次,Frater(1983)、Streckfuss(1997)认为因农业旅游产品具有半公共品的性质,因此政府是农业旅游营销的主体。而目前国外对农业旅游形象和农业旅游品牌的研究主要关注了现代媒体对旅游形象的影响和农业品牌的打造。

5.农业保险的相关研究

马克思(KarlHeinrichmarx,19世纪70年代)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指出的用来应付不幸事故、自然灾害等的后备基金或保险基金就具有农业保险费或农业保险基金的意义;而且,农业保护理论、福利经济理论、新制度经济理论、国家干预与市场机制理论等都对农业保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行了论述。其次,nelson和Loehman曾经说过:在理论上,农业保险是一种有效的风险分摊机制,然而在实践中,农业保险却成为一种将损失转嫁给政府或则其他保险机构的高成本的风险转移机制;Schacht(1990)认为农业保险中的道德风险和逆选择很难防范而且会降低农业保险的效用。现在很多国家支持事实农作物一切险这类保险计划的主要论据并不是该计划能够提高农民或者其他人的福利,而是更多地强调有必要用保险计划取代政府灾害救济。

二、近年来中国理论界的有关研究

(一)现代农业的相关研究成果

国内有关现代农业的研究成果比较多。其中,张培刚(2001)从工业化对农业影响的角度,探讨了关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问题。他认为:改造传统农业的实质是一个资本化的过程;引导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长期诱因,是工业化和城市化所引起的对农产品需求的增加,以及由此而导致的价格上升。此外,中国理论界对现代农业的内涵进行了研究,综合各家观点,现代农业的内涵可概括如下:现代农业以现代科学技术和先进技术装备为支撑,以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资源产出率和商品率为途径,以确保农产品供给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是在市场机制与政府调控的综合作用下,实行集约化生产,产加销为一体,运用现代管理方式管理的一个多元化的产业形态和多功能的产业体系。

(二)现代服务业的主要研究成果

国内关于现代服务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最近几年,主要研究成果体现在现代服务业的特征、作用及内涵等方面,并在很多方面有了共识。首先,朱晓青、周勇等认为现代服务业具有高技术性、知识性、新兴性、网络化、阶段性等特征;韩云(2005)认为发展现代服务业是推进产业集聚的重要举措;而盛世豪、张树林等指出现代服务业具有聚集优势和聚集效应,是推动当代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此外,刘重(2005)提出现代服务业是一个相对动态的概念,是第三产业的延伸和发展;裴(2006)认为现代服务业与新型工业化之间存在耦合现象,并且随着专业化分工的加深,企业外包成为一种趋势。另外一些学者则研究了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战略。

(三)现代农业服务业相关研究

1.关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研究

周衍平(1997)等把农业技术分为“私人技术”、纯粹“公共技术”和“半公共技术”,相应地提出采市场机制、政府干预机制、市场与政府半干预相结合的三种成果转化机制。从这个角度出发进行研究的还有马扬、陈希平等。而从成果转化面临的困难出发并提出解决对策的研究主要有:王俊明(1994)提出强化行政指导职能、完善推广体系、拓宽转化渠道、增加资金投入等对策;顾焕章(1997)提出要完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供求机制;尹利军(2001)提出建立开放的农业科研机制、信息传递机制、利益驱动机制和农业风险投资机制。此外,也有不少研究者从某个侧面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如:李宁宁(1999)对成果转化的不同主体特征进行研究比较;马立人(2000)研究了组织管理对成果转化的影响等。

2.农业信息服务的相关研究

谭英、钟永玲等在考察特定模式的基础上,提出新的信息服务模式。综合来看,主要有两种农业信息服务模式:一是由三个以上的信息传播主体通过相应的信息传播渠道,共同为农户提供科技信息的服务模式;二是由农村产业协会牵头组织、由协会聘请兼职信息员负责收集与传播信息的服务模式。在考察农民信息需求和信息获取渠道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服务模式的研究主要有:赵继海(2001)等提出培育农业信息网络的“中继”机构;邵芳(2003)认为上海农村信息服务应特别注重上海农业网和上海农科热线、沪郊成人教育培训基地、市场信息服务体系三大版块的建设。彭光芒(2006)则提出培育农村意见领袖并把他们置于信息传播的关键地位。对此进行研究的还有李建军和倪莉等。

3.农业物流的相关研究

姜大立、张剑芳等(2004)同时从农业行业物流管理的角度,提出农业行业物流管理应通过农资连锁经营配送管理、农业产业化经营管理和农产品物流管理来开展,并提出了农资企业的连锁经营、订单农业、产业化生产、农产品批发四类农业物流运作模式。赵黎明、徐青青(2003)对中国区域农业物流体系进行了设计,对区域现代物流信息平台功能进行了设定,并进一步研究了大农业物流的产业链结构。此外,李学工、刘伟芳(2003)认为农产品营销需要借助现代物流及其供应链来解决;罗其友、陶陶(2004)将农产品物流支持政策与农业资源储蓄支持政策、农业生产支持政策、农村社会支持政策并列为发展高效农业的四大政策体系;谢培秀(2003)提出要用现代企业制度培育多种所有制农业物流企业。

4.农业旅游的相关研究

由于研究角度的不同,各专家学者对农业旅游概念的论述也有差异,何景明和李立华对此综述为四大类,查芳和肖佑兴也对此进行了探讨。此外,潘秋玲(1999)对中国农业旅游产品供需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高曾伟和王志民(2001)对农业旅游资源的特性进行了阐述。何景明和李立华(2002)认为,中国农业旅游发展动因主要是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维护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李慧欣(2003)探讨了农业旅游增加农民收入问题;张成君和陈忠萍(2001)认为农业旅游将成为中国农村经济新增长点。郑群明、梅虎等探讨了农业旅游的开发模式并提出针对现状的开发对策。此外,卢云亭、何景明等国内专家学者对农业旅游也进行了大量实证研究,并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5.农业保险的相关研究

关于农业保险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其属性及外部性、农业巨灾风险管理及发展模式三个方面。首先,李军(1996)认为它应当属于准公共物品,而不属于私人物品;庹国柱、王国军(2002)指出农业保险产品是介于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之间的一种物品,但更多地趋近于公共物品的结论。其次,关于农业巨灾风险管理的研究,目前理论界有三种观点:一是建立中国农业再保险体系;二是设立农业保险风险保障基金,分散农业保险巨灾风险;三是农业巨灾风险证券化。再次,目前理论界对中国农业保险发展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一是“政府论”模式;二是“商业论”模式;三是“相互和合作农业保险论”模式;四是“过渡论”模式;五是“层次论”模式;六是“区域论”模式。此外,庹国柱、冯文丽等探讨了农业保险市场失灵的成因。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综上所述,现代农业有着传统农业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和发展潜力,在这一点上国内外已有共识。而且,随着服务业理论的不断发展,国内外有关现代服务业的概念、内涵、发展模式以及效用评价机制等的理论也日益完善。但是,从现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国内外有关现代农业服务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农业科技、农业旅游、农业保险三个微观领域,而有关农业物流和农业信息的研究则显得相对较少。尤其是中国在农业信息的提供渠道、农业科技的创新方法、农业保险和农业物流的可行性措施等方面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此外,国内外对现代农业服务业微观层面的研究相对多一些,而对现代农业服务业的宏观层面和中观层面的系统的研究则显得不足。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0.

[2]何景明,马泽忠,李辉霞.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问题的调查与思考[J].农村经济,2004,(7).

[3]刘京生.中国农村保险制度论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4]庹国柱,王国军.中国农业保险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研究[m].北京:首都经贸大学出版社,2002.

农业的概述篇7

一、农业现代化的内涵

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基于“任何社会相对于过去的社会而言是现代社会”的认识,导致了人们对现代化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大量研究,归纳起来,形成了五大主要研究方向:一是以亨延顿为代表的政治学方向;二是以罗斯托为代表的经济学方向;三是以帕森斯为代表的社会学方向;四是以英克尔斯为代表的人文学方向;五是以布莱克为代表(体制比较研究)制度学方向(黄抗生,2001)。这几个学派基本上从两个角度去定义现代化:一是把现代化作为一个过程来定义。塞缪尔·亨延顿教授认为,“现代化是在现代社会中正在进行着的重要变化”(李秀林等,1990);二是吉尔伯特·罗兹曼等人把现代化作为结果或目标来定义,杨豫教授指出,现代化可以看作是经济领域的工业化,政治领域的民主化,社会领域的城市化,以及人们价值观念中的理性化的互动过程,它广泛涉及到国际环境、政治结构、经济发展、社会整合和技术进步等方面。

农业现代化以现代化理论为基础,结合农业的特点提出,基本上也是从过程和结果两方面来定义。西奥多·w·舒尔茨(theodore

w

schultz)认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成长,有赖于农业的迅速稳定增长,而传统农业不具备迅速稳定增长的能力,出路在于把传统农业改造为现代农业,即实现农业现代化。传统农业是农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根据舒尔茨的理解,其应被看作一种特殊类型的经济均衡状态(西奥多·w·舒尔茨,1987)。现代农业是相对于传统农业而言的,人们对现代农业特征的认识因时而变,与现代化概念一样,也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既有传统性的合理继承与发展,又具有现代先进性和合理性的特质。

(《中国农业经济学》编写组,1984);4.农业现代化是用现代科学技术装备管理农业,要求具有高度的劳动生产率和商品率(章宗礼,1980);5.从系统论的角度把农业生产看成是由农业经济系统、农业生态系统和农业技术系统组合成的综合系统,正是这三个系统之间的能量转换和物质循环,农业经济再生产和自然再生产才得以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实质就是这三个系统的最优化10.在当前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分散经营情况下,农业现代化应是人的现代化、制度的现代化及组织系统的现代化(张琦,1990);11.现代化农业的经济形式,必须是高度商品化和社会化,贯穿农业再生产过程的.应当是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运行机制,使农业成为生产力高度发达的现代化产业,其核心是农业科技现代化、农业武装设施现代化、农业经营管理现代化和农民素质现代化(田魁祥等,1998);12.农业现代化是一个包括经济、社会、技术、生态在内的规模宏大、结构复杂的系统工程,是生态系统和社会系统协调作用结果的表现,是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综合表现(谢永良等,1999);13.从农业生产的社会环境考察农业现代化,农业生产应该最终由人进行,而每一个人都处于一定的社会文化氛围中,因此,农业现代化应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和人与其自身的关系(简小鹰,1996);14.现代农业应在国民经济中成为具有较强竞争能力的产业,所以现代农业是发达的科学农业,是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现代组织管理方法来经营的社会化、商品化农业,也是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关系中最优的持续生产力的农业(施德堂等,1999);15.农业现代化是用工业技术装备的、受实验科学指导的、产加销一体化的商品性农业产业,其一般特征是,普遍使用现代化的工具,有很高的劳动生产率;广泛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有很高的土地生产率和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结构和品质结构;普遍实现了农业的企业化管理,相当多的产品和行业实行了产供销一体化、种养加一条龙,有很高的商品率、总体效率和经济效益(牛若峰,1999);16.农业现代化不仅包括农业生产过程的现代化、流通过程的现代化,还包括消费过程的现代化,不仅包括农业的现代化、农村的现代化,还包括农民的现代化(张仲威,1994);17.农业现代化是用现代工业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支撑农业,用现代管理方法管理农业,用现代社会化服务体系服务农业,用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农民素质的过程,是建立市场化的农业运行机制和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生产体系,把农业建成具有显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可持续发展的现代产业的过程,也是大幅度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增加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农民收入的过程(顾益康,2001)。

上述观点表明,由于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差异,农业现代化的内涵明显不同,截止目前为止,学术界对这一概念仍缺乏一个规范、统一的认识,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表述。20世纪50---60年代,以“四化”即机械化、电气化、水利化和化肥化来概括农业现代化的内涵,从农业技术和生产方式变革的角度理解农业现代化,实际上是农业生产现代化或农业生产过程现代化。这种把农业现代化概括为几个“化”的定义,只看表面现象,根本没有把握住农业现代化的本质。20世纪

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即改革开放的初、中期,思想解放,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内涵有了发展,延伸至经营管理现代化,认为,农业现代化的本质是科学化,即应把农业的生产和管理逐步建立在生态科学、系统科学、生物科学、经济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基础上。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期,在全面推行改革开放、建立市场经济新体制、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背景下,我国学者广泛吸收国内外的发展经验,理论界对农业现代化的内涵有了更为深入的理解,主要集中在以下在三个方面:第一,以科学化、集约化、社会化和商品化来概括农业现代化的内涵和特征;第二,用现代科技(尤其是生物技术)、现代装备、现代管理,现代农民来概括农业现代化的内涵;第三,认为生态农业或可持续发展农业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农业现代化,以区别于以往农业现代化等同于“石油农业”的倾向。20世纪90年代初至中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沿海发达地区的劳动力成本提高,农业劳动力由农村向城镇和由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农业现代化的内涵被理解为商品化、技术化、产业化、社会化、生态化等多方面变革的集合体。这是从农业发展的基本要素、经营方式和组织制度变革的角度理解现代农业和农业现代化,比前两个阶段的理解更进了一步,但实际上是讲农业经济现代化,把农业当作一个部门或一个产业,孤立地从农业自身的发展出发对农业现代化进行分析和说明。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随着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的下降,加入wto后国内、国际农产品市场竞争压力的增强,许多学者认为,研究农业现代化要以“农民大国”为背景(靳相木),重视对农村文化的研究(孙金荣),跳出农业、立足整体国民经济研究农业现代化(钱津),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要求,从世界经济的角度研究我国的农业现代化问题(吕天军等,2000)。这些观点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从广义上理解现代农业及农业现代化的内涵和外延,吸收了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的经验和教训,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同时还认识到,农业现代化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在一定的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下应将农业以及与之相关的主要社会经济问题纳入农村这一大系统之内综合分析,从农村和农业与其他相关社会经济方面的相互关系中研究农业发展问题,而不是简单地谈论农业自身的现代化。笔者认为,现阶段农业现代化的内涵可表达为:通过科学技术的渗透、工业部门的介入、现代要素的投入、市场机制的引入和服务体系的建立,用现代工业装备农业、现代科技改造农业、现代管理方法管理农业、健全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服务农业,使农业在形态上成为具有当今世界先进水平的现代化农业,其基本目标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工农差别和城乡差别,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农业现代化的标准

综合中外关于现代化标准的描述,大致包括以下九个方面的内容,即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社会组织化、观念理性化、活动协调化、交往开放化、城乡一体化、环境平衡化和时间动态化(杨万江等,2001)。可以肯定,上述关于现代化标准的描述同样适用于农业现代化,只是其适用的范围相对缩小而已。

三、农业现代化的特性

从农业现代化的基本涵义、我国农业的基本国情来看,在农业现代化的实践中,应特别关注农业现代化的以下特性;

1.动态性。现代化农业是一个相对概念,其内涵随着技术、经济和社会的进步而变化,即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内涵,因而作为动态历史进程的农业现代化,只能有阶段目标,而没有终极目标,即在不同时期应当选择不同的阶段目标和在不同的国民经济水平层面上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特征。从发达国家所走过的历程看,一般可将农业现代化划分为准备阶段、起步阶段、初步实现阶段、基本阶段及发达阶段。一个国家、地区或民族要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必须明确自身所处的社会发展与农业发展阶段,才能正确判断社情、民情、区情等的特殊性以制定正确的现代化建设方案。

2.区域性。实现农业现代化需要向先进国家学习,但农业生产具有地域性,各国的资源禀赋、文化禀赋、技术和制度不同,从国外引进现代化生产要素和技术时必须加以改造,以适应本国农业生产的实际。

农业的概述篇8

中国政府从2003年开始就加大力度关注“农村,农业,农民”问题,自2006年开始到2016年,政府的工作都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实现农业现代化。

农民即生产者在旧农业经济中并无话语权,农产品流通的权利严重向农业中的龙头企业,批发商,零售商倾斜。而现在,许多农民以及合作社在电子商务平台上销售自家或收购的农产品。王景河(2004)[1]探讨了中国农村实施电子商务的现状,并提出了农村电子商务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为了促进解决“三农”问题与全面建设小康做出了贡献,提出电子商务对促进加速农村经济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涉农电商存在着巨大的潜在商机,淘宝网是最先抓到这份商机的电子商务平台,专业淘宝村等也因此迅速发展,但这份商机也面临着挑战,其中就存在农产品生产者行为监管问题。由于现有的电子商务平台不设有监管体系以及农产品本身的退货成本大的特点,农产品生产者存在电子商务平台上销售低劣的农产品给客户,造成消费者的损失,从而造成客户量的流失,但监管需要成本,有时反而会造成整个社会福利的损失。

ppp模式是政府通过与私营部门合作建设公共项目,从而拓宽融资渠道造福社会的模式,将ppp模式与农村电商结合无疑能促进此种问题的改善并大力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政府与私营企业合作投资建设涉农电商平台,由私营企业进行商业化管理,而政府对农产品质量与农产品生产者的行为进行监管。

peterSchare[2]从实验心理学等四个角度分析了ppp模式在博弈论下的研究,指出ppp博弈包括每个参与人的战略,相关支付函数,博弈结果和均衡情况这四个因素,因此本文也通过混合策略博弈对政府(G)对农产品生产者(p)的监管行为进行分析。

2政府(G)与农产品生产者(p)之间的监管博弈

2.1前提假设

G与p之间信息不对称,且G只要对p进行监管即可查出p是否违约。

G对p进行监管需要成本C1,p违约后被监管需要支付违约金C2。

G在p违约情况下监管获得收益R1,不违约的情况下监管获得收益R2。G在农产品生产者违约情况下不监管获得收益-R1,在p不违约的情况下不监管获得收益R2。R1>R2>C1。

p在G监管的情况下违约可获得收益-r1,p在G监管下不违约的收益r2,p在G不监管的情况下违约可获得收益r1,p在G不监管的情况下不违约可获得收益r2。r1>r2>C2。

用收益-成本来代表此博弈中各方获得的效用。

2.2博弈过程

政府与农产品生产者的行为都是不确定的,政府通过猜测农产品生产者是否会违约从而确定是否进行监管,而农产品生产者则通过猜测政府是否会监管从而确定自己是否违约。因此,农产品生产者与政府进行混合策略博弈。假设政府选择监管的概率为p,不监管的概率为1-p,农产品生产者违约的概率为q,不违约的概率为1-q。

G监管的情况下,p违约。G将付出监管成本C1,由于监管就能避免农产品生产者违约形成新的社会正效应,因此G得到收益R1,用利润来代表政府最后得到的效用,结果为R1-C1;p违约后被罚违约金为C2,获得监管后不违约的收益r2,最终效用为r2-C2。G监管,p不违约。G将付出监管成本C1,由于p没有违约,因此G得到原有收益R2,则G得到的最终效用R2-C1;p不违约,则p获得原有收益r2。G不监管,p违约。G不监管则不用付出监管成本,由于p的违约行为而造成社会福利的下降,因此G的效用为-R1;p违约而不被监管,则获得效用r1。G不监管,p不违约。G不监管p也不违约,则G的效用为R2,p的效用为r2。

2.3博弈结果

农产品生产者(p)在此博弈中的期望效用为:eU(p)=q(p(r2-C2)+(1-p)(r1))+(1-q)(p(r2)+(1-p)r2)(1)

为达到效用最大化,应对q求一阶导数,坠eU(p)=坠q=0,得到最优结果条件:p鄢=(r2-r1)/(r2-r1-C2)由上述结果可知,当p预测到G监管的概率p鄢>(r2-r1)/(r2-r1-C2)时,不违约的行为则会达到最优结果,当p预测到G监管的概率时p鄢<(r2-r1)/(r2-r1-C2),p将会违约。

政府(G)在此博弈中的期望效用为:

eU(G)=p(q(R1-C1)+(1-q)(R2-C1))+(1-p)(q(-R1)+(1-q)R2)(2)

为达到效用最大化,应对p求一阶导数,坠eU(G)/坠p=0,得到最优结果条件:q*=C1/2R1。

由上述结果可知,当G预测p违约的概率q*>C1/2R1时,G选择监管的行为会得到最优结果,当G预测到p违约的概率q*

综述

政府与农产品生产者都会对对方的行为进行预测与推断,就偏好来说,政府偏向于不监管而农产品生产者偏向于违约,所以他们同时会如此去预测对方的行为,会导致农产品生产者预测政府监管的概率q*>(r1+r2)/(r2-2r1-C2),从而农产品生产者则选择不违约行为,而政府则同样预测q*>C1/2R1,从而对农产品生产者进行监管。不过,这仍然是推测行为,根据实际预算估量,作出最优结果行为。

3结语

本文研究了政府与农产品生产者之间的监管博弈,通过混合策略博弈研究政府是否对农产品生产者的违约行为进行监管与农产品生产者在政府的监管下是否违约。结论表明,当p预测到G监管的概率p*>(r2-r1)/(r2-r1-C2)时,不违约的行为则会达到最优结果,当p预测到G监管的概率p*<(r2-r1)/(r2-r1-C2)时,p将会违约。而当G预测p违约的概率q*>C1/2R1时,G选择监管的行为会得到最优结果,当G预测到p违约的概率q*

ppp模式下的涉农电商平台的搭建项目是一个促进农村经济改革和农产品流通模式转型很好的途径和方法,未来关于此项目的研究应该更加深入和透彻。

【参考文献】

农业的概述篇9

述职报告是任职者陈述自己任职情况,评议自己任职能力,接受上级领导考核和群众监督的一种应用文,具有汇报性、总结性和理论性的特点。小编为大家准备了民生工程情况述职报告范文,欢迎阅读!

民生工程情况述职报告范文一

一、加强领导,精心安排,确保民生工程落实

按照《仁和区20××年民生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为确保农村实用技术知识传播培训工作落到实处,我局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副局长为副组长,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实施民生工程领导小组,加强组织领导,针对各乡镇产业发展实际,及时将今年的农村实用技术知识传播培训民生工作任务分解到各个乡镇,并加强督促、检查和培训工作指导,确保民生工程落到实处。

二、创新培训方式,丰富培训内容,全面完成了民生工程目标任务

围绕提高农民科技素质,推动农业科技进步,以科技之春、五月科技活动周等活动为载体,采取科技进村入户、科技讲座、科技咨询等广大农民群众喜闻乐见和贴近民情民意的形式,有针对性地开展农村实用技术知识传播培训工作。围绕我区主要产业,以攀枝花新农学校和芒果专家大院示范平台为载体,采取参与式、启发式、互动式的教学手段,使技术培训与应用、技术研究与推广紧密结合,使农民群众快速掌握新技术,成为乡土科技专家。通过新农学校的开办和科技大户的带动示范,大幅度提高了农民种植规模和收入。芒果主产区芒果的产量提高了200万斤,平均单价比其他果农高1。8元/公斤,参加培训的农民芒果单项总收入达3000余万元。通过芒果专家大院,整合科技资源,进行芒果最新技术、品种和先进科研设施的引进、组装、试验、示范,对仁和区芒果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解决,充分展示现代芒果产业的发展水平和发展方向,向农民提供科技服务。通过芒果专家大院示范推广,进一步提高了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种植水平,为推进我区现代农业,加快我区新农村建设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20××年,共投入宣传培训资金5万余元,举办各类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班103余期,培训人员7857人次,超额完成了今年农村实用技术知识传播培训工作任务。

三、强化宣传,营造实施好民生工程的良好氛围

为大力营造全社会关注民生、支持民生、服务民生的社会氛围,提高民生工程的知晓度、满意度、支持度,我局结合农村实用技术知识传播培训工作,以以科技之春、五月科技活动周、科技进村入户等活动为载体,切实开展民生工作三个一宣传活动,为积极稳妥推进民生工程营造良好的氛围,推进民生工程向深度拓展,向长效提升。

四、加强资金管理使用,确保民生工程顺利推进

为确保农村实用技术知识传播培训民生工作任务和资金落到实处,我局严格按照相关项目资金管理使用规定,加强对项目资金使用全过程的监管,保证资金用于民生工程项目。

五、下步工作打算

一是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建立完善相应的制度机构,保证民生工程顺利推进。二是认真做好资金保障。千方百计积极争取上级资金,认真做好市区资金配套,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建设。四是整合科技资源,抓好平台建设。继续抓好科技进村入户、芒果专家大院、新农学校建设,为促进广大农民生活富裕提供科技服务。五是加强督促考核工作。根据平时考核、季度考核和年度考核相结合的原则,加大督促考核力度,确保保证民生工程顺利推进。六是进一步加强宣传和信息工作。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介,认真做好宣传工作,充分展现民生工程推进中的亮点。强化民生工程信息定期通报的机制,保证信息畅通。

民生工程情况述职报告范文二

我局20xx年实施城市功能扩容提质、城市服务管理提升、老旧小区改造、城市街路修补和城市节能亮化五大工程,共12个子项。其中,10项重点项目,8项民生实事,概算总投资1.34亿元。配合项目5个,计划总投资4.38亿元。

一、项目简介及实施进度

(一)城市功能扩容提质工程,共有雨水收集系统工程和排污管网改造工程2个子项,概算投资4660万元。

1.雨水收集系统工程(重点项目,民生实事),概算投资4000万元,批复投资1167.14万元。实施建设街(永康路—世纪大道)、胜利街(世纪大道—永康路)、永康路(朝阳街—胜利街)雨水收集管道敷设。因工程量较大,实施时间较长,为不影响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的实施,根据区委意见,本项目暂缓实施。

2、排污管网改造工程(重点项目,民生实事),概算投资660万元,批复投资373.03万元。主要实施游艺东街(贺兰山路—前进北路)、人民路(游艺街—朝阳街)、幼儿园门前(幼儿园门前—文明南路)排污管网改造。目前,项目正在分路段敷设管网。

(二)城市管理服务提升工程,共有环卫站车库建设工程、市政设施购置、免费公共卫生间维修改造工程、城市垃圾收集房改造工程4个子项,概算投资2540万元。

1、环卫站车库建设(重点项目),概算投资500万元,计划在城市生活垃圾中转站院内建设环卫站车库30间及其附属设施,建筑面积2400平方米。目前,设计方案已完成,已报规划部门审批,正在申报立项。

2、市政设施购置(重点项目),概算投资1000万元。计划购置大型洗扫车、洗尘车、干式扫路车以及其他配套市政基础设施,配备城市管理硬件设施等。目前,市政设施购置已根据城市垃圾量、保洁面积和市政管护量,初步拟定购制方案,准备采购公告。

3、免费公共卫生间改造工程(重点项目),概算投资240元,批复投资197.32万元。计划对城市45座免费公共卫生间进行维修改造,包含内外粉刷修缮,隔离板、洁具更换维修等。目前,已完成施工招标,施工单位已进场开工建设。

4、城市垃圾收集房改造工程(重点项目),概算投资800万元,计划对城市垃圾收集房进行改造升级,安装小型垃圾压缩设备10套。目前,已完成6套压缩设备采购,正在实施4座垃圾收集房的升级改造,其余后续开工建设。

(三)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共有老旧小区基础设施改造工程、老旧小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工程2个子项,概算投资3760万元。

1、老旧小区基础设施改造工程(重点项目,民生实事),计划对大武口区20个老旧小区进行基础设施改造,主要实施上下水管网改造,硬化路面、砌筑检查井、建设化粪池等。概算投资500万元。其中10个老旧小区已立项批复,批复投资276.56万元,目前已完成施工招标,施工单位已进场开工建设。剩余老旧小区工程量核定工作已完成,正在申报立项。

2、老旧小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工程(重点项目,民生实事),概算投资2960万元。主要实施外墙及屋面保温改造,供热管网改造,室外硬化及上下水改造等,改造面积7万平方米。目前,前进小区节能改造已批复立项,批复投资878.91万元,已招标公告,计划4月15日开标建设。

(四)城市街路修补工程,共有人行步道改造工程和城市主街路维修工程2个子项,概算投资1040万元。

1、人行步道改造工程(重点项目,民生实事),概算投资440万元,批复投资205.44万元。主要对金山路、黄河西街、长庆街、游艺东街、思源小区人行步道进行改造,主要内容有铺设人行道砖,更换混凝土道牙石及混凝土树框。目前,项目已完成招标,施工单位已进场开工建设。

2、城市主街路维修工程(重点项目,民生实事),概算投资600万元,批复投资463.63万元。主要实施沥青混凝土路面修补,更换人行道砖及道牙石,维修排水检查井。目前,项目已完成招标,施工单位已进场开工建设。

(五)城市节能亮化工程,共有沿街楼体亮化工程和城市节点亮化工程2个子项,概算投资1400万元。

1.沿街楼体亮化工程(民生实事),概算投资1000万元,对城市区沿街楼体,依据一街一特色的原则,动员沿街商户、企事业单位出资,按照统一规划,进行亮化改造。目前,亮化办法已出台,部分商户、企事业单位已实施亮化,同时联合文明办下发督查通知,全面推进沿街楼体亮化工程的顺利实施。

2.城市节点亮化改造工程(民生实事),概算投资400万元,对城市区主要出入口的`节点、桥体以及城市区内主要节点实施亮化改造。目前,因设计方案较复杂,图纸设计难度较大,故城市节点亮化改造工程计划于4月下旬实施。

二、配合项目简介及实施进度

(1)、星瀚集团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共8个子项。1.第三水厂及供水管网改扩建工程,计划实施B区敷设管网2公里,概算投资160万元。本项目3月6日已开工,正在进行厂区收尾。2.市第一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工程,建设粗格栅新增溢流井电动蝶阀1台。进水泵站对原有5台水泵中的1台增加变频器,更换2台潜污泵。曝气沉砂池新购置2台吸砂泵。同时对原有鼓风机房设备和污泥提升泵站进行升级改造。新建a段污泥回流泵房、加药间、除臭系统。概算投资1200万元。本项目3月5日已开工,正在进行厂区建设。3.第五污水处理厂集污管网配套工程,计划敷设集污管网0.95公里,2座提升泵站设备采购,概算投资400万元。本项目正在进行开工准备。4.市第二水厂改造工程,计划实施裕民路、星光大道配水管网的施工工作,4座泵房水源井的凿井及其联络管的敷设和电气自控的安装工作,概算投资800万元。本项目3月5日已开工,正在进行管网敷设。5.大武口区集中供热二期工程,新建热力站土建、安装及设备采购2座,概算投资400万元。本项目计划7月份开工建设。6.大武口区集中供热管网改造二期工程,计划新建热力站土建、安装及设备采购2座,概算投资400万元。目前正在进行开工准备。7.市保障性住房集中供热工程,计划建设2座热力站、敷设管道728米,概算投资200万元。本项目计划6月份开工8.市集污管网延伸续建工程,计划实施敷设金山南路、二中出水口、109国道至提升泵站等管网,概算投资500万元。本项目3月5日已开工,正在进行管网敷设。

(2)、原煤机厂(一、二厂)棚户区改造项目,该项目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建设37栋多层住宅楼及4栋高层住宅楼,共1976户。配套建设商业区、幼儿园及地下车库等。项目概算投资5.6亿元。本项目于2013年5月份开工,计划于2014年9月30日整体竣工。截至目前,多层住宅楼正在进行室内抹灰及粉刷工程,高层住宅楼正在进行5--6层主体结构施工。二期项目正在进行规划报批工作。

(3)、大武口洗煤厂棚户区改造(红领喜来)项目,该项目占地面积12.4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1.52万平方米,结构类型为砖混、框剪结构,同时配套建设商业区及地下车库。工程计划投资5.83亿元,分两期建设。一期于2011年10月开工建设,现已交付使用。二期于2013年3月15日开工建设,计划于2015年全部完成。2014年计划实施22栋楼楼体装修、3栋楼主体施工及后期排水、热力、燃气、道路、绿化、路灯施工。目前,正在进行室内抹灰、安装及装饰装修工程。

(4)、潮湖雅苑二、三期经济适用住房建设项目,该项目总用地面积10.6万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15.2万平方米,计划投资2.4亿元,建设31栋1170套住房。目前,一期项目全部完成建设,现已交付使用。二期三期建设21栋住宅楼共854套住房。截至目前,已开工建设10栋,其余11栋预计6月底开工建设,计划2014年年底全面完成建设任务。

(5)、市静安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基础设施配套工程,本项目包含3个子项。1.水务清华基础设施配套工程,20xx年计划实施二期室内装饰装修、水暖电安装工程;三期地下车库施工,二次结构砌筑,室内装饰装修工程。本项目3月10开工,正在进行施工现场平整,起重机械等安全维护。2.九竹小区基础设施配套工程,20xx年实施主体工程施工,室内装饰装修、水暖电安装工程。本项目3月20日开工,正在进行施工现场整理及安全维护。3.舍予C区基础设施配套工程,2014年新建4条道路,进行路床、级配砾石、水泥稳定土碾压、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及人行步道道砖铺设。本项目3月15日开工,正在进行预埋管管沟开挖机回填。

民生工程情况述职报告范文三

今年以来,我局在县委县政府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领导下,积极稳妥推进民生工程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现将相关工作汇报如下:

一、民生工程任务完成情况

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建设取得新成果。制定下发了《县乡镇综合文化站免费开放绩效考核评分标准》。积极做好全县第一次乡镇综合文化站评估定级准备工作。完成了全国第四次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初评工作。全县1417个村10426户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设备已下发至各乡镇,目前正抓紧安装调试。外商投资1000万元建设新视界影城,经营3D数字电影、高科技影视服务,即将试营业。完成了26个农家书屋更新工作,巩固和提高农家书屋了质量。

“三馆”免费开放惠及百姓。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不断改进内部管理,创新服务方式,拓展服务领域,提高运营效率,限度地缓解因免费开放带来的供需矛盾。进一步增加了对未成年人、残疾人、农民工等特殊群体的人性化、多样化服务。文化馆免费开放深入到小学、二中、残疾人学校等校园,在潭城完小建立了农民画培训班,免费培训一批青少年农民画爱好者。

农村文化三项活动有声有色。截止8月底,完成送电影下乡2300场,占全年任务的61.46%;送戏下乡78场,占全年任务的73.58%;指导乡镇开展自办文体活动54场(次),占全年任务的85.71%。

二、存在困难和问题

今年以来,我局民生工作在省市县的坚强领导下,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上级领导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工作中存在的困难、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不快。主观上,我局存在对文化设施建设监管不是很到位,客观上存在建设资金投入不足,导致乡镇综合文化站、村文化室、乡村农家书屋点建设进度不平衡,文化活动开展乡镇之间不够均衡,内容单一。二是文化事业发展资金不足,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民生工作长足发展。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继续抓好农村文化“三项活动”。督促抓好乡镇综合文化站、村文化室的建、管、用。着力培育1-2个先进乡镇文化站、农家书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基层服务点。

(二)大力发展壮大文化产业,精心打造1-2个文化产业品牌,重点抓好农民画、玉扣纸、数字电影等文化产业的发展。

(三)进一步做好文化馆(站)、图书馆、博物馆免费开放工作。在指导办好老年人合唱团的基础上,打造一支老年人舞蹈队。

(四)做好中央苏区革命文物的维修规划和方案设计,组织抓好省保单位--第一次反围剿指挥所旧址维修,县保单位—内部维修、绿化,陈列馆布展和欧阳修父母墓游步道周边绿化。

农业的概述篇10

关键词:利益联结机制;影响因素;研究述评

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是成立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并在企业与农户之间建立起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利益联结机制是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核心要素,因而利益联结机制的研究也成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理论研究的一大方向性领域。近十年来,该领域的研究主要围绕着利益联结机制的理论认知、利益联结机制的形式及特征以及影响利益联结机制的因素等方面的问题进行的,研究成果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实践产生了积极影响。

一、利益联结机制的概念

对现有文献梳理发现,早期学者在对农业产业化经营进行研究时主要关注的是利益是如何在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进行分配的,并提出了利益分配机制的概念,所谓利益分配机制是指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分配关系多种多样,概括起来有五种,即保护型、买断型、服务型、返利型和合作型。在此基础上,一些文献对利益联结机制进行了定义,认为:农业产业化的利益关系可分为利益创造和利益分配两个方面,其构成内容包括四个方面:利益制衡机制、利益分配机制、利益调节机制和利益约束机制。

需要注意的是利益联结机制与利益联结模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利益联结机制是指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联结关系,而利益联结模式是利益联结机制的组织保障,是利益联结机制的具体实施形式,常见的利益联结模式有“公司+农户”型,“公司+基地+农户”型,“公司+合作社+农户”型等多种形式。

二、利益联结机制的类型

有关利益联结机制的类型虽然在表述方式上不一样,但其内涵基本一致。本文按照农户与企业利益联结程度的强弱,把利益联结机制分为“松散型”利益联结机制、“半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以及“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三种利益联结机制具有如下特征:

(1)“松散型”利益联结机制,即所谓的“买断型”或“市场交易型”的联结机制,这种方式下,农产品加工企业与农户之间没有预先签订的收购契约,企业根据市场销售行情和生产的需要量,在市场上随机收购农户生产的农产品,农、企双方自由买卖,价格随行就市。

(2)“半紧密”型的利益联结机制,即所谓的“契约型”或“合同型”的联结机制,也被称为“订单农业”,这种利益联结方式下,农产品加工企业与农户预先签订农产品收购契约,收购契约一方面连接起企业与农户之间的买卖关系;另一方面界定了企业与农户之间利益分配关系以及双方的权利与义务,起到了桥梁和法律约束的作用。这种联结方式使得龙头企业有了充足而稳定的原材料来源,同时,农民的农产品也有了比较稳定的销售渠道及市场,降低了龙头企业和农户生产经营的不确定性,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交易的市场风险,但同时也存在交易双方违约的风险。

(3)“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即所谓的“产权关系”的联结机制,这种方式下农户以资金、土地、设备、技术等要素入股,在龙头企业中拥有股份,参与企业经营管理监督。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的义务与权利受企业章程和法律的约束,企业与农户之间形成了“资金共筹、利润共有、风险共担”的经济利益共同体。

三、不同类型利益联结机制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

在农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是紧密型还是松散型,不能一概而论。不同形式的利益联结机制给利益主体带来了不同的效果,而不同形式的利益联结机制所需的实施条件不同,那么是什么因素影响着利益主体的选择行为呢?

首先,从农户的角度来说,影响利益联结机制选择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农产品的种类,生产不同类型农产品的农户参与订单农业的可能性不同,生产易腐烂不宜储藏或储藏成本过高同时又需要及时加工处理的农产品的农户参与订单农业的可能性更大,这些农产品包括生鲜蔬菜、茶叶、牛奶及家畜和家禽等。2)资产的专用性程度,生产过程中专门性投入越高的农户以及风险承受能力越低的农户参与订单农业的可能性越大;如果农户的投资决策是无弹性的且投资相对缺乏生产力,则适宜采取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3)农场特征,农场距离产品消费中心市场越远、农场的规模越大、农场生产的专业化和商品化程度越高以及越有生产经验的农户会倾向于选择订单农业。4)农户特征,农户的文化程度、收入越高、农户的自组织能力越强,越倾向于选择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文化程度不高、收入低的农户则倾向于选择松散型利益机制,而根据西方经验随着户主年龄、文化程度、家庭劳动力人数以及经营年数的增加,农户参与订单农业的可能性将减小。综上,农户的投资、文化程度、收入、组织化程度、生产规模等因素与农户和龙头企业联结的紧密程度呈正相关关系。

其次,从农产品加工企业的角度来看,如果龙头企业经营人员的人力资本是必要的,则适宜采取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如果龙头企业经营人员的人力资本和农民的人力资本都是必要的,则采取任何一种利益联结机制都是可行的;如果龙头企业的资产和农户的资产互为独立,则适宜采取半紧密型或松散型利益联结机制;若放宽对龙头企业的资金、风险中性等假定,龙头企业与农户的联结方式可能更多地取决于龙头企业一方的意愿;对于在生产过程中存在较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且管理、监督成本较高的农作物,农产品加工企业会倾向于采用订单农业的生产方式,而对于管理、监督成本相对较小的农作物,企业会逐步采取一体化的生产经营模式。

最后,在企业对签约农户的选择和农户参与订单农业的意愿方面存在着不对称现象,企业希望和大规模农户建立合作关系,而小规模农户更愿意参与订单农业。最后,政府的支持力度以及农村基础设施越完善程度对订单农业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

综上可以看出,农产品的种类、农户种植的规模、农场的位置、农户的生产经验以及生产投入的专用性程度等因素会影响到农户对订单农业的选择;而农产品加工企业会根据农作物的种植特征以及农场的规模大小选择是否参与订单农业;在订单农业的实施过程中政府起到了一定作用。

基金项目:本文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普通高等院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新疆企业发展研究中心项目(项目编号:050212C09)

参考文献:

[1]雷玉明.关于龙头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的研究――以湖北省为例[D].2006.

[2]强始学,张晟义.供应链管理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关系辨析[J].新疆农垦经济,2003(4):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