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特征十篇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特征十篇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特征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3:19:06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特征篇1

关键词:甘肃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综合评价

中图分类号:F327文献标识码:aDoi:10.11974/nyyjs.20150733205

1指标构建的介绍

1.1甘肃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

此指标一共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目标层――甘肃农业发展的综合指标;基准层――甘肃经济、生态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指标层――即能人均农业生产总值、粮食产值,以及肉、菜、淡水差您的产量,还包括家庭人均收入、耕地面积、自然灾害面积等。

1.2具体农业综合评价指标的设置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指标要通过农业指标来展现,比如农业生产总值,粮食、肉、蔬菜等指标来反映农产品产出率,生态可持续来反映土地的情况和化肥使用的情况,社会可持续性是反映农业劳动力比重的重要指标,家庭人均收入水平来反映居民的收入情况,人口密度反映人地资源情况。

1.3主要的指标

甘肃的销售指标中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经过采集总结,数据的各种指标主要来自《甘肃统计年鉴》、《甘肃省统计年鉴》、《中国农业统计年鉴》。

2甘肃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方法

2.1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评价指标的确定主要是指权重的确定,权重的变化是依靠农业发展情况来确定的,并且随着农业发展变化而发生改变。本文主要运用的分析评价方法为层次分析法,主要是运用双向对比的方式,通过建立矩形阵,然后进行一系列的计算,算出相对权重。具体的实施方法是:先通过系统整体分析,将复杂的问题转换成有顺序分层次的问题,然后通过转换将目标层、指标层和基准层的关系因素进行对比判断,然后再将因素量化,运用数学运算,把各个因素之间的次序进行重新调整,然后通过检验,确定评价比重是否符合要求。这样做是根据一层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元素的比较,然后给出的相对权重,当基础层是确定值的时候,可以确定各层权重。

2.2评价指标权重计算过程如下:

原始指标值进行无量纲化,称为标准观测值yij(i,j=1,4…n),从而构成一个标准观测值矩阵Y(n)。

V=XiY(易求转置Y)。

为v的值最大的特点,可能=n时,判断矩阵是完全一致的,其余的特征值是零。当may6n可能,稍大于零,具有满意的一致性判断矩阵的特征值,其余都是零,所以在此基础上得出的结论基本上是合理的层次,其中n是代表性指标的数量。我们计算的λ,相应的特征向量的单位记为C=(C1,C4,C6…C41)。在V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λ最大的特点可能是约44台,对应的特征向量。C=1.16681.19641.14461.14681.14691.14441.14741.14461.16641.46661.61171.11441.18961.11641.19661.11681.14761.46861.41811.41441.1194),表明了特征向量是单位每年权重。

2.3甘肃综合评价指数

2.3.1计算综合评价指标模型

其中一是评价因素层的总重量,记我一层是欧米茄J指数,对我层指数J代表某年pJi评价系数。如:评价系数持续的体重评价系数=∑计算4114×a.同样持续的社会指标,社会指标的指数,可以计算出其他持久性的评价系数。然后,计算评价系数,例如4114:4114评价系数=B层重量×4114的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

2.3.2综合评价指数

根据各个指标的评价系数,生态可持续性,经济和社会的重1.66111.41111.4711和B层以上。

3对甘肃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综合评价

通过以上指标比对,通过指标的比对,对甘肃农业指标的影响,人均蔬菜产量,农药的使用,农业资本的利用率,和家庭年人均收入,淡水产品产量,受灾率和肉类生产。通过数据发现,甘肃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整体缓慢,虽然近几年发展速度有所加快,但是较之于社会整体发展缓慢;甘肃农业经济发展缓慢,数值增加了4%,年增长率过低,对农业可持续发展贡献最大的指标是蔬菜产量、农业资本利用率、淡水产品和肉类产品的产量。甘肃农业总体可持续发展状况良好,家庭恩格尔系数贡献较大,其次是家庭年人均收入。

4结束语

综上所述,甘肃农业经济当前可持续发展的状况,也就是贡献指标排列顺序;为社会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谈存峰.甘肃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水平和协调度的评价分析与对策建议[D].甘肃农业大学,2005.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特征篇2

复合农林业,又可称为农林复合系统、农用林业或混农林业,是一种传统的土地利用和经营方式,其实践历史与古代农业基本平行。但长期以来,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直至20世纪70年代中期,由于“人口剧增、粮食短缺、资源危机及环境恶化”这一全球性问题的出现,其实践经验和理论价值才受到世界上众多国家和地区普遍关注和广泛重视。经过世界各国的共同研究与探索,认为:复合农林业在协调农林“争地”矛盾,提高自然资源利用率,促进人口、粮食、资源和环境的良性循环等方面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正是在上述背景下,复合农林业倍受世界众多国家和地区的日益重视,并得到迅速发展。为促进各国实践经验和理论研究的交流,推动复合农林业的发展,1980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林业委员会提出:林业的发展.应与农业、牧业结合起来,与解决贫困化结合起来。

二、复合农林业的基本内涵

复合农林业的定义,是由国际复合农林业研究中心(iCRaF)经过几十年的日臻完善才最后确定,且目前仍在不断地提炼和升华。iCRaF经过多年的研究与讨论,于1982年推荐了第二任主席Lundgren和Raintree(1982)的共同定义:agroforestry是一种土地1982的共同定义:LundgrenRaintreeagroforestry利用系统和工程应用技术的复合名称,是有目的地将多年生木本植物与农业或牧业用于同一土地经营单位,并采取时空排列法或短期相间的经营方式,使农业、林业在不同的组合之间存在着生态学与经济学一体化的相互作用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各学科、领域内的渗透,Lundgren于1990年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复合农林业做了更深刻的解释:agroforestry是一种新型的土地利用方式,在综合考虑社会、经济和生态因素的前提下,将乔木和灌木有机地结合于农牧生产系统中,具有为社会提供粮食、饲料和其它林副产品的功能优势,同时借助于提高土地肥力,控制土壤侵蚀,改善农田和牧场小气候的潜在势能,来保障自然资源的可持续生产力,并逐步形成农业和林业研究的新领域和新思维和新理论。

尽管世界各地及其不同的历史时期,对复合农林业的定义不完全一致,但其基本原理、基本内容和主要特征是相同的。其内涵可以概述为:复合农林业是以生态学、经济学和系统工程为基本理论,并根据生物学特性进行物种合理搭配,形成多物种、多层次、多时序和多产业的人工复合经营系统。物种结构、空间结构、时间结构和食物链结构是复合农林业的重要标志。对比其它土地利用系统,复合农林业系统具有多样性、系统性、集约经营性、高效性和持续性等特征。

三、中国可持续农业的基本特点

1.可持续农业的基本理论

可持续农业是一种不断生产出满足社会需求的农产品,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和保护,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使生产——资源利用——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具有不断提高综合生产能力的农业,它是生产的持续性、经济增长的持续性与生态持续性的统一。实现可持续农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1)粮食安全目标:积极发展谷物生产,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增加总产,以确保农产品的有效供给,解决温饱问题,消灭饥荒现象。(2)脱贫致富目标:促进农村经济综合全面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消除农村贫困状况。(3)保持资源永续利用和环境永续良性循环目标: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农业资源,积极改善农业生态环境,解决当代人以及子孙后代的生存与发展问题,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和人口、资源与环境的良性循环。2.中国农业的基本特点及可持续发展策略[摘要]本文介绍复合农林业的崛起的历史背景,阐述了复合农林业的内涵,并在广泛了解各方资料的情况下提出了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特点,在上述基础上阐述了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复合农林业的关系。

[关键词]复合农林业可持续农业农业生产率

一、复合农林业崛起的历史背景

复合农林业,又可称为农林复合系统、农用林业或混农林业,是一种传统的土地利用和经营方式,其实践历史与古代农业基本平行。但长期以来,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直至20世纪70年代中期,由于“人口剧增、粮食短缺、资源危机及环境恶化”这一全球性问题的出现,其实践经验和理论价值才受到世界上众多国家和地区普遍关注和广泛重视。经过世界各国的共同研究与探索,认为:复合农林业在协调农林“争地”矛盾,提高自然资源利用率,促进人口、粮食、资源和环境的良性循环等方面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正是在上述背景下,复合农林业倍受世界众多国家和地区的日益重视,并得到迅速发展。为促进各国实践经验和理论研究的交流,推动复合农林业的发展,1980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林业委员会提出:林业的发展.应与农业、牧业结合起来,与解决贫困化结合起来。

二、复合农林业的基本内涵

复合农林业的定义,是由国际复合农林业研究中心(iCRaF)经过几十年的日臻完善才最后确定,且目前仍在不断地提炼和升华。iCRaF经过多年的研究与讨论,于1982年推荐了第二任主席Lundgren和Raintree(1982)的共同定义:agroforestry是一种土地1982的共同定义:LundgrenRaintreeagroforestry利用系统和工程应用技术的复合名称,是有目的地将多年生木本植物与农业或牧业用于同一土地经营单位,并采取时空排列法或短期相间的经营方式,使农业、林业在不同的组合之间存在着生态学与经济学一体化的相互作用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各学科、领域内的渗透,Lundgren于1990年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复合农林业做了更深刻的解释:agroforestry是一种新型的土地利用方式,在综合考虑社会、经济和生态因素的前提下,将乔木和灌木有机地结合于农牧生产系统中,具有为社会提供粮食、饲料和其它林副产品的功能优势,同时借助于提高土地肥力,控制土壤侵蚀,改善农田和牧场小气候的潜在势能,来保障自然资源的可持续生产力,并逐步形成农业和林业研究的新领域和新思维和新理论。

尽管世界各地及其不同的历史时期,对复合农林业的定义不完全一致,但其基本原理、基本内容和主要特征是相同的。其内涵可以概述为:复合农林业是以生态学、经济学和系统工程为基本理论,并根据生物学特性进行物种合理搭配,形成多物种、多层次、多时序和多产业的人工复合经营系统。物种结构、空间结构、时间结构和食物链结构是复合农林业的重要标志。对比其它土地利用系统,复合农林业系统具有多样性、系统性、集约经营性、高效性和持续性等特征。

三、中国可持续农业的基本特点

1.可持续农业的基本理论

可持续农业是一种不断生产出满足社会需求的农产品,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和保护,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使生产——资源利用——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具有不断提高综合生产能力的农业,它是生产的持续性、经济增长的持续性与生态持续性的统一。实现可持续农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1)粮食安全目标:积极发展谷物生产,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增加总产,以确保农产品的有效供给,解决温饱问题,消灭饥荒现象。(2)脱贫致富目标:促进农村经济综合全面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消除农村贫困状况。(3)保持资源永续利用和环境永续良性循环目标: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农业资源,积极改善农业生态环境,解决当代人以及子孙后代的生存与发展问题,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和人口、资源与环境的良性循环。2.中国农业的基本特点及可持续发展策略

中国是发展中的农业大国,既有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面临的资源不足、环境污染等问题,又具有人口众多、资源相对紧缺、农业生产力水平不高等主要特点。21世纪,正是我国经济高速增长期,在这一时期内,我国农业将面临资源消耗不断增加、环境负荷不断加重和人口数量增长趋势还将继续的三重压力。对此,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即中国可持续农业的发展道路必须结合本国国情,寻求切实可行的对策。具体地说:(1)我国人口基数巨大,人均农业资源紧缺,已严重地制约农业的发展,所以必须努力提高资源利用率,重视资源的永续利用。长期以来,我国以相对紧缺的资源承担着巨大数量人口生存所需食物的生产。(2)自然灾害频繁,土地质量下降的现状,要求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高度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为此必须努力提高林木覆盖率。(3)相对落后的农村经济,农业投入的不足,要求在重视生态效益的同时,必须把增加农民收入放在重要位置,以促进农村经济与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农村经济,建国以来虽然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也存在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在经济发达的地区,已逐步形成了对农业持续发展起重要促进作用的财力和物力的来源。而在不少经济欠发达和不发达的地区,由于农民收入较低,农业投入的不足,农业生产条件改善缓慢,农业生产后劲不足,加重了自然资源的掠夺性开发。

四、复合农林业是实现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

依据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特点以及复合农林业的发展背景和基本内涵,可以认为,复合农林业是实现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具体表现如下:(1)复合农林业作为一种多产业的有机组合,在同一地块上,将“一维”的农业生态系统转为“多维”农林复合生态系统,增加了系统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多样性,充分地挖掘生物资源,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地和气候等资源的利用率。(2)鉴于我国人口不断增长、资源和环境不断恶化的状况,以牺牲林业用地来满足粮食需求,或依靠减少耕地面积,大幅度地提高林木覆盖率、改善环境,都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而复合农林业作为一种土地利用制度,在粮食不减产的同时,实现了林木覆盖率的提高,解决了长期以来未能很好解决的“农林争地”的矛盾,为协调粮食增产、经济发展环境建设之间的矛盾提供了重要的思路。(3)复合农林业是一项以生物措施为手段的资源管理系统,它充分利用树木的生理、生态功能,调节系统内小气候环境,为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资源利用率的提高创造有利的外在条件。(4)复合农林业利用种群的生物学特性,实现了种群在不同生态位上的“共生互补”、“相互依存”,增加了系统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5)复合农林业,将高投入、高产出的农业系统转变为依靠系统自给、生物自肥的人工复合系统,加快了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提高了农业生产率。

参考文献:

[1]李文华等.中国农林复合经营.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

[2]卢良恕.中国可持续农业的发展.《中国二十一世纪议程》纳入国民经济计划培训班教材,1995.

[3]王青.黄土高原可持续农业开发模式研究—以陕西黄土高原区为例.干旱区研究,1997.

[4]程序.程序教授可持续农业集,1994.

[5]王军.可持续发展.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7.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特征篇3

二、知能构建

1.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区域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其基本思想包括鼓励经济发展、保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谋求社会全面进步。衡量一个区域是否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梳理出一个衡量指标,才能有助于发现区域发展过程中的不足,制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和具体措施。高中阶段衡量区域是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指标分为:生态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表2)。

2.区域环境问题的分析

区域环境问题的形成与其特定的自然地理背景和特殊的人类活动密切相关,对其分析应在把握区域特征的基础上,围绕该区域突出问题,从问题的形成机制切入,寻求治理与发展措施,构建如图1所示的分析方法。

例如,我国黄土高原、南方低山丘陵及西南喀斯特地形区等地的水土流失分析可建立如图2所示的分析思维。

又如,对近年来的社会热点――pm2.5等大气污染问题的分析,从区域自然地理背景和人类活动入手分析其形成原理(图3),再从成因入手,即可找出解决此类问题的治理对策:加快调整能源结构,开发新能源,降低化石能源比重;健全环境监管体制,加大政府管理力度;控制燃煤污染,改进燃煤技术;发展公共交通,加强交通废气治理;合理规划工业布局、城市功能分区;植树造林,加强绿化。

3.流域的治理与开发

某流域的利用和开发,与其本身的自然环境有关,搞清其流域内的自然环境特征,是避免盲目开发、引发环境问题的首要条件,其分析模式如图4所示。

以淮河流域为例(图5),其水系水文特征需从支流数量、水系分布形态、流速、河道弯曲度、河床等角度去把握;气候围绕淮河地处南北方过渡地带的特征,理解北方降水变率大、暴雨集中和南方暴雨历时长、强度大的特点在淮河流域的结合;地形突出上游和下游地势落差的对比性。人类活动主要从农业、工业、生活角度出发分析淮河流域的水环境,如围湖造田、过度垦殖、占用河道、排放污染物等行为加剧淮河流域洪涝隐患和水体污染。把握淮河流域总体区域环境特征有助于更加清晰地确定防洪、发电、供水、航运、养殖为流域开发的主体方向。对人类活动特征的整体把握有利于进一步明确治理重点,同时需强调产业活动在不同流域位置应作出不同的调整,如中上游优先发展电力、合理安排农林牧业、发展旅游业,重视生态保护;中下游优先发展低污染企业、生态农业,加强航运建设。此外,水利设施(水库、防洪堤坝)的建设、设置专门管理机构实现跨省协调管理也是淮河流域治理的重点。

通过对淮河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基本思路的梳理,可更加清晰地了解其它流域治理与开发的方向和路径。

4.区域资源的开发

对区域湿地资源、矿产资源的开发分析,应把区域优势资源作为切入口,明确原有开发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做到在开发中关注治理,实现环境和资源的保护。如对区域湿地资源开发与保护可形成图6所示的分析方法。

世界上有不少因矿产资源开发而迅速成长的区域,但其对某一资源开发利用的合理程度会影响区域可持续发展状况。如德国鲁尔区曾因“煤”而兴,也曾因“煤”而衰。通过了解德国鲁尔区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内容,有助于整理区域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案例研究的基本思路,探究区域资源开发与区域工业发展的关系,认识资源型区域发展中的限制性因素,科学地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图7)。

5.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个地区农业和农作物类型发展,与该地区农业生产的条件密切相关。不同区域不同的农业布局,对农业发展也会产生巨大的影响。某些地区不合理的农业布局、农业生产方式(如轮荒、大水漫灌)将产生诸如水土流失、土地盐渍化等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问题,因此,只有深入分析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和问题,才能探寻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和途径,其分析模式如图8所示。

以美国为例,其农业从早期的不科学开发导致土地退化、农业生产力下降等一系列问题,到现在的生态与农业良性循环,是一部农业发展的参考史,对各国农业发展都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首先从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的优势组合及各要素的时空组合差异,为美国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提供了自然背景,市场、交通、科技、政策等为各专业化地带的形成提供了社会经济条件,上述因素促成美国农业地域专门化,形成一系列诸如小麦带、玉米带、乳畜带等农业专业生产区。早期农业开发过程中出现的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沙尘暴等问题,指明了美国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突破口,由此推出的推广农业新技术、发展生态(精确、有机)农业、限耕休耕、补贴政策等措施,促进美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通过了解美国农业的发展史,有助于整合区域自然优势和农业重点发展方向,认识农业发展限制性因素和目前开发过程中的主要问题,探索区域农业开发和生态保护两者之间协调发展的有效对策。

6.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

一个地区的城市化水平受多种因素影响,但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最为密切。城市化进程中最显著的特点是城市人口的增加和用地规模的扩大,而城市人口数量的增加,主要是为满足城市第二、三产业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实现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并向非农产业转型。因此,城市化过程与工业化、第三产业的发展紧密相联。但工业化和城市化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因此,要结合当地实际,借鉴其它地区的成功经验,促进经济、社会、环境的和谐发展。其分析模式如图9所示。

在我国不同区域,工业化发展优势的差异巨大,如珠三角的外资优势、苏南的大城市经济外扩优势、温州的个体私营优势,依靠不同优势快速发展的工业化,都将有效带动城市化的发展。工业化带动城市化发展的常见模式可归纳为两类:第一类是工业化带动乡镇企业发展,促使乡村工业化、乡村变城镇,城镇数量猛增,城市人口比重提高;第二类是城市内部工业发展迅速,导致城市用地规模和人口规模扩大,城市人口比重提高。无论哪种模式,在发展过程中均产生了一系列社会环境问题,如资源消耗、环境污染、地价上涨、交通拥堵等,此时产业转移、升级带来的产业和人口的再分配,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方法。对珠三角、苏南、温州等经济发达地区而言,需要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和第三产业,吸引资金和人才,减轻资源、交通、环境的压力,才能实现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可持续发展;对于中西部地区而言,在承接外来产业时,应注重发挥自身劳动力、资源优势,但需关注资源、环境的承载力,避免先破坏后治理的局面,同时地方政府需具备预测产业发展前景、超前规划城市和产业布局的意识,从而促进中西部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可持续发展。

三、图像突破

1.区域分布图的正确判读

区域分布图是地理信息最重要的载体,无论是自然地理要素,还是人文地理要素,都可用区域图来呈现。近年来,全国各地的高考试卷中大多借助区域图设计地理问题,所占分值比重大,如2014年高考山东卷第36题塞内加尔河流域及河口三角洲边缘的沙洲示意图(图10)。熟练掌握区域图的判读方法,快速、全面、准确地从区域图中获取地理信息,并正确解读所获取的地理信息,是必须掌握的重要地理技能。对于区域图的判读、分析,需从以下角度把握。

第一,建立空间整体定位意识。清楚空间整体定位的要素有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也包括某项重要的地理事物,如地形、河流、湖泊、交通线、国界线、城市等。在教学过程中应经常性地、有意识地去思考空间整体定位的方式。只有具备空间整体定位的意识和能力,才能真正认识区域。

第二,关注图例与注记。图例与注记,不仅从表面上帮助区别地图上的地理事物以及了解它们的分布情况,而且对图例与注记的分析,是明确命题者命题意图、答题方向的重要指针。

第三,学会区域分析方法。首先,掌握区域地图的判读方法,通过抓典型图例和注记,前期定位;直观轮廓,初步定位;瞄准经纬度数值,准确定位。整合信息,归位验证的区域地图判读方法,对确立区域地理位置,解决区域问题较为有效。其次,正确判断预测区域特征。正确有效的区域分析途径(图11),应先从区域位置入手,判读区域气候,再联系区域地形对区域自然特征作总体评价,然后借助区域气候、地形、水文、资源等要素并结合系统地理中农业、工业、城市、交通等区位理论,对区域人文要素进行判断与预测。区域特征分析要特别关注对区域气候的分析,气候是区域特征中最活跃的要素,它对区域其它自然与人文要素都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也是历年高考试题中再现率最高的知识点之一。在区域气候分析中,一定要弄清楚影响区域气候有哪些因子以及它们与区域气候要素(气温、降水、光照等)之间的因果关系,对区域气候的成因、特征、差异等做出综合性解释(图12)。

2.区域景观图和景观示意图的正确判读

景观图是表示某种地理事物景观现象的图像或照片,它是地理图像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理知识的重要载体,通过直观呈现景观,再从景观图中提取有效信息解答问题,是区域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常见考查内容之一。

景观示意图是将重要的自然、人文地理要素以具体符号的形式将区域信息具体化和形象化的图像,能有效展现区域内各要素的时空分布特征和内在联系性,所以景观示意图也是区域发展与环境保护试题中常见的图像之一。

地理景观图和景观示意图可分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两部分。自然景观主要有地质地貌景观(海岸、黄土、冰川、风沙、喀斯特等地貌类型)、水文景观、生物景观等;人文景观有人种、城乡风貌、名胜古迹、古今建筑、工农业生产情景等。对地理景观图和景观示意图的判读,关键要把握以下三点:第一,结合材料和题干读图名,准确判读明确图中表示何种地理要素或要说明哪种地理现象即描述图名;第二,解读图中信息的地理意义,细心观察图中各地理要素的特征和相互关系;第三,根据设问,联系图中信息,提取与设问相关的部分,联系有关知识作答。

四、方法提炼

1.区域特征的分析方法

自然地理要素和人文地理要素共同组成区域总体特征,任何区域的可持续发展都基于自然地理要素的基础之上,一旦打破自然地理各要素之间的平衡,环境问题随之出现。人文地理要素的动态变化是可持续发展社会经济部分的具体表现,只有与自然地理要素之间保持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才能全面呈现。因此了解区域特征的具体内容,将有利于预测区域发展问题,并为更好地解决问题提供依据。

(1)自然地理特征分析。①气候特征:主要由气温特征和降水特征组成,气温特征主要表现为年均温或年温差,主要影响区域积温状况和生长期,决定农业熟制和主要农作物类型。降水特征主要表现为年降水总量和季节分配状况,主要影响区域径流补给类型。气候特征综合影响区域的水文特征、植被类型、土壤特性、地质作用(灾害),并影响人文地理中的农业生产、交通建设和城镇布局。②地形特征:主要从地形类型、地势高低、地表起伏等角度描述。③河流水系特征:流域面积、流程、流向、水系特征、河道特征(河谷宽窄、河床深浅、河道弯曲)、支流数量等。④河流水文特征:流量、水位季节变化和汛期、含沙量、冰期(或凌汛)、流速等。⑤湖泊特征:水量、水位或面积(季节、日)变化、水温(或结冰期)、能见度、盐度、补给方式、内流湖(外流湖)等。⑥生物特征:自然带类型、植被类型(森林、草地、荒漠)、生物多样性以及植被的特殊性状(如耐寒性、耐旱性、耐盐碱、喜光等)。⑦土壤特征:土壤属性(酸性、碱性)、土壤类型(红壤、黄壤、灰化土等)、肥力状况、土壤问题(盐碱化、沙漠化、水土流失等)。

(2)人文地理特征分析。农业生产、工业生产、城市建设、交通建设、能源资源开发、商贸旅游等是组地理的主要内容,以农业和工业为例,常见人文地理要素分析角度如表3和表4所示。

2.区域自然要素的动态变化分析

自然地理要素由气候、地形地貌、水文、土壤、植被五要素组成,每个要素都作为地理环境的一部分,与其它要素相互联系和作用。环境问题的产生由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导致,人为因素往往体现在人类对自然环境某一要素产生了负面影响,并由此引发其它要素甚至整体环境的改变,从而产生环境问题影响区域可持续发展。

自然因素动态变化是分析环境问题的重要角度,掌握其动态分析角度有助于发现区域环境问题,并为治理措施的制定指明方向,具体分析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气候。气温变幅大的地区风化作用强,风化壳厚;极端气温的高低影响风化和冻融作用的强度;降水强度大,增强对坡面的侵蚀作用;蒸发强度和降水季节特征影响地表径流和地下水的水位,影响水盐运动;风力强度影响风力侵蚀、风力搬运及沉积作用。

(2)地形地貌。地形类型、坡度影响地表径流速度和对坡面的侵蚀强度;高海拔或高纬度地区的坡向,影响冰雪的融化量,增加对土壤表层的侵蚀强度;土质疏松、岩石破碎利于风化、侵蚀;喀斯特地貌发育地区,地表植被状况差,地下水埋藏深,土壤层浅薄,地表水资源短缺。

(3)水文。河湖等地表径流影响区域的水资源状况、土壤层的含水量;影响河流相关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的形成和演化;影响入海口水环境;影响区域水循环和自然环境的净化能力。

(4)土壤。土质疏松易于流水、风力侵蚀,加重径流含沙量,与土地沙化、水土流失等关系密切。

(5)植被。地表植被覆盖状况将影响水土流失、风沙发生的频率和强度,影响区域水循环,对土地沙化、盐碱化、水土流失、石漠化的影响明显。

3.地理综合思维构建

本专题核心内容为:认识区域发展背景,梳理区域发展问题,评价区域生产活动,提出区域问题解决对策,预测区域发展前景。针对区域发展问题涉及的知识面广、分析问题的思维要求高等特点,在复习中需宏观把握知识系统,充分挖掘案例内部知识组成及各部分的联系,着眼全局并弄清主次、因果、并列等关系(图13)。一方面使基础更扎实牢固,使知识可摘取,可拼合,也可融合,为综合思维扫除知识障碍;另一方面建立概念图的过程,也是梳理和完善思维的逻辑链,感受“综合性”特征,弥补自身分析思路的欠缺之处,提升综合分析能力的途径。

五、经典研习

例题:(2014年北京文综)读图14和相关文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世纪50年代以来,针对海河流域频发的旱涝灾害,在流域西部、北部修建了大量水库,在东部新开了多条入海河道。

(1)结合流域气候和地形特点,分析修建水库和新开入海河道的自然原因。

(2)海河流域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全国的1/7,针对流域水资源匮乏的现状,简述农业生产应采取的对策。

(3)指出河源地区旅游开发和景区建设给河流带来的环境问题,并列举一项应对措施。

(4)依据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精神,京津冀地区逐步淘汰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等行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简述京津冀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以及对改善大气质量的作用。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特征篇4

1对农民而言,土地的作用有二其一,土地是农民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其二,土地是农民最基本的生活保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土地对农民的第二个作用是从第一个作用演变来的:自古以来,土地就是农民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伴随着石油的开采。农民人均土地占有量逐年减少,土地正在变成一种稀缺的资源。然而,只要农民手中有土地,农业生产及其带来的收入(主要是实物收入,也可能是现金收入)的可持续性也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当人均占有土地减少到仅够农民糊口乃至更少时,我们就只能将其看成是一种对农民的“保障手段”了。

2政府征地要依法,不能简单了事农民认为,国家需要征地,予以支持这点觉悟还是有的。国家征地是依法,而农村集体在被征过程中也要按程序办事,特别是像征地这样的大事,政府事先应该予以公告,让农民心里有个谱,最起码征地用来做什么,尔后交给村民小组,村民代表会议进行讨论研究决定,以提高办事的透明度。而在实际工作中,政府部门征地往往是通过村委,以施压的手段与方式强制迫使村委签订征用协议,曾多少出现过“村委人员逃、国家干部背后追”的局面。当征用工作在协商过程中,不少国家工作人员不是用“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反复妥善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而更多地是不能善待农民,称农民为刁民,造成农民的反感,情绪上的抵触,使问题僵化,造成了工作上的被动。

3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现状分析土地对于农民来说具有安身立命的意义,起着社会保障的功能。如果采取一次性的货币安置,那么有限的征地补偿费收入一旦用光有可能陷入困难,对于那些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不高,缺乏就业技能或丧失劳动能力的农民来说尤其如此。

4解决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给失地农民以“可持续生计”是最佳选择“持续生计(sustainablelivelihoods)”是联合国从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一直倡导的一个概念:“它从一开始就是要维系或提高资源的生产力,保证对财产、资源及收入活动的拥有和获得,而且要储备并消耗足够的食品和现金,以满足基本的需要。”稳定的生计可以使有关政策协调地发展、消除贫困和可持续地利用资源。

如前所述,土地对农民来说,本来是一种可持续生计,只要农民手中有土地,在通常情况下他们就可以自给自足以“满足基本需要”。因此,当土地被征用以后,我们的政策的着眼点就是应该以一种新的可持续生计来取而代之。现行政策中最重要的应对措施,无非是让失地农民去劳动力市场找工作。然而,对相当一部分失地农民,尤其是男40岁、女35岁以上的农民,这可能并不是一种可持续的生计。他们在年龄、体力、技术等几乎所有的“个人素质”方面,都不具备竞争优势。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特征篇5

关键词:茶产业;可持续发展;供应链

一、全县的茶产业发展基本状况

(一)茶产业在全县产业体系和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茶产业在屏山县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屏山县被确定为四川省茶叶产业发展十大核心县之一,正着力打造茶产业经济带:一是优化茶产业区域,布局名,优,早茶基地;二是将茶产业的培育与生态工程,退耕还林,以工代赈,水土保持工程有机结合,扩大茶产业基地规模;三是全力培育市县级茶叶生产重点企业;四是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四川省旭茗茶叶有限公司,推进茶产业的发展。

(二)茶产业发展基本情况

目前,全县有茶园10.16万亩,其中通过认证的无公害茶叶基地面积6.2万亩,认证的绿色食品基地面积0.8万亩。有茶叶企业146家,其中市、县级龙头企业3家,具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2家,取得QS认证的企业25家,有省著名商标1个,市知名商标2个,代表屏山地方名品的“屏山炒青”品牌,作为地理标志和证明商标,已通过国家商标总局注册;全县拥有以“龙湖翠”、“水中韵”、为代表的部级名优茶4个、省级名优茶12个,已认证的绿色食品茶叶2个、无公害茶产品4个。2008年产茶4586.7吨,其中名优茶1546.7吨,茶叶产值10396.7万元,其中名优茶7751.9万元。茶叶已成为该县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2009年茶叶产量4800吨,茶叶产值达到10500万元;新建无性系良种茶园1500亩,改造低产茶园0.5万亩。在2010-2015年期间,新发展无性系良种茶园5万亩,使全县茶园总面积达到20万亩,其中无性系良种面积达到9万亩,占总面积的60%;茶叶产量达到8000吨,实现茶叶产值(农业)3亿元,其中名优茶产量达到4000吨以上,实现名优茶产值2.4亿元,农民人均茶叶增收750元,在农民收入中茶叶收入超过1000元。在2016-2020年期间,新发展无性系良种茶园5万亩,使全县茶园总面积达到20万亩,茶叶总产量达到1.2万吨,实现茶叶产值(农业)5亿元以上,其中名优茶产量达到7000吨,实现名优茶产值4亿元,农民人均茶叶增收1500元,在农民收入中茶叶收入超过2000元。

二、选点依据与调查方法

在调查中采取随机取样、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和典型调查相结合的方式。根据屏山县农业局提供的数据资料以及他们对于屏山茶产业的了解和掌握情况,确定锦屏镇、龙华镇、大乘这三个有代表性的镇,每个镇选择3个自然村(生产水平高、中、低),每个自然村至少调查10户农户(茶农8户,非茶农2户)。然后对农户随机调查,当然在这过程中也会着重调查一些有代表性的茶农进行实地详细的重点调查和典型调查。对于茶场管理人员和茶叶销售人员同样采取随机取样、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和典型调查相结合的方式,确保调查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三、茶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aHp分析和模糊数学评价)

(一)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和权重的确定(aHp模型)

茶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共分为环境意识、发展水平与速度、政策支撑、科技支撑、资源与环境支撑、社会保障六大二级指标,各个二级指标下又分为3-5个三级指标,共24个三级指标。按照aHp模型计算出的权重结果,得出如下的表,从结果中可知社会保障在六大指标中位居榜首,而在社会保障一项中市场对产业绿色产品、公平贸易产品的认知程度又是最重要的。具体的各项指标和权重见表1:

设对于准则H,其下一层有n个要素a1,a2,…,an。以上一层的要素H作为判断准则,对下一层的n个要素进行两两比较来确定矩阵的元素值,其形式如表1所示。

aij表示以判断准则H的角度考虑要素ai对aj的相对重要程度。若假设在准则H下要素a1,a2,…,an的权重分别为w1,w1….,wn即w=(w1,w2,…,wn)t,

则a=。矩阵:a=aa…aaa…a…………a…a…a

称为判断矩阵。

1、判断尺度

判断矩阵中的元素aij是表示两个要素的相对重要性的数量尺度,称做判断尺度,其取值如表2所示。

由表2可知:若ai比aj重要,则aij=wi/wj=5,反之,若aj比ai重要,则aij=1/aji=1/5。

2、相对重要度及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λmax的计算

在应用层次分析法进行系统评价和决策时,需要知道ai关于H的相对重要度,也就是ai关于H的权重。问题归结为:

已知

a=(aij)n×n=[wi/wj]nxn=w/ww/w…w/ww/ww/w…w/w…………w/ww/w…w/w

求w=(w1,w2,…,wn)t。

由w/ww/w…w/ww/ww/w…w/w…………w/ww/w…w/wwwwwww

知w是矩阵a的特征值为n的特征向量。

当矩阵a的元素aij满足aii=1;aij=1/aji;aii=1时,a具有唯一的非零最大特征值λmax,且λmax=n(∑iλi=∑iaii=n)。

由于判断矩阵a的最大特征值所对应的特征向量即为w,为此,可以先求出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所对应的特征向量,再经过归一化处理,即可求出ai关于H的相对重要度。

所采用的计算方法为方根法:

wi=(a))i=1,2,…,n

然后对w=(w1,w2,…,wn)t进行归一化处理,即:

w=

其结果就是ai关于H的相对重要度。最大特征值λmax为

λmax=

其中(aw)为向量aw的第i个元素。

3、一致性检验

由于判断矩阵的三个性质中的前两个容易被满足,第三个“一致性”则不易保证。如所建立的判断矩阵有偏差,则称为不一致判断矩阵,这时就有

a′w′=λmaxw′

若矩阵a完全一致,则有λmaz=n,否则λmaz>n。这就提示我们可以用λmaz-n的大小来度量一致的程度。

度量一致性的指标为C.i.(Consistenceindex):

C.i.=

一般情况下,若C.i.≤0.10,就可认为判断矩阵a′有一致性,据此计算的w′是可以接受的,否则重新进行两两比较判断。

判断矩阵的维数n越大,判断的一致性将越差,故应放宽对高维判断矩阵一致性的要求,于是引入修正值R.i(见表3),并取更为合理的C.R作为衡量判断矩阵一致性的指标。

C.R=

4、综合重要程度的计算

在计算了各层次要素对其上一级要素的相对重要度以后,即可自上而下的求出各层要素关于系统总体的综合重要度。其计算过程如下:

设有目标层a、准则层C、方案层p构成的层次模型(对于层次更多的模型,其计算方法相同),准则层C对目标层a的相对权重为:

=(w,w,…,w)

方案层n个方案对准则层的各准则的相对权重为:

=(w,w,…,w)l=1,2,...,n

这n个方案对目标而言,其相对权重是通过权重与(l=1,2,...,n)组合而得到的,其计算可采用表格式进行(见表4)。

(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评价(综合评价或模糊数学评价)

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评价的方法之一:aHp层次分析综合评价方法,具体的权重和评分如表5所示,权重是根据aHp层次分析综合评价方法计算出的,评分是根据我们在调研时的所见所闻和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得出的,得出的总分可以看出四川省屏山县茶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强弱,分数越高可持续发展能力越高,反之。

发展能力的评价的方法之二:模糊数学评价(见表6至表8)。

结论:由此可以看出对于四川省屏山县茶叶可持续能力的评价中,一般的比重达到63.36%,比较好的比重达到32.37%,很好的比重为1.7%,不太好和不好的比重为1.05%,由此可以看出四川省屏山县的茶叶可持续发展能力一般。

四、结论

屏山县茶产业发展水平还不是很高,屏山茶农生存状况良好。茶叶产业已成为屏山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库区移民脱贫致富的重要发展项目。茶产业的发展大大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提高了茶农的生活水平。但茶农在供应链中不能享受到平等的收益权,平等不等于均等。平等要求其在利益分享上,其地位是平等的。也就是各供应链主体在产业供应链中其价值分配的地位平等化。而茶农的利益价值分配的地位恰恰就是不平等化。当地人们环境意识、健康意识不断提高,具有绿色环保的生态标志不断增加,使茶叶产品受到消费者的青睐。调查显示当地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弱。

五、改善茶农生存状况的对策与措施

(一)加强农户的栽培技术培训

在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许多茶叶生产企业已经由数量的竞争转入到质量的竞争中,而在这个转型过程中农户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田间栽培的措施上应对农户进行技术的投入和创新,完善“土、肥、水、密、保、管、工”的技术体系。在栽培、修剪技术、土壤、肥料、设施栽培等方面设施建立一套完整的新型设施技术体系。通过这一系列的措施从而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二)强化对农户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培训

农业防治上主要采取适时强采、合理密植、合理修剪、茶园喷灌水、冬季清园结合深翻改土等措施物理防治,保持茶园良好的生态平衡。

(三)改良品种,提高川茶香气和机能性营养成分

四川茶园良种化程度低。全省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占茶园总面积的15%,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6%,更低于福建省90%。这与《全国农业发展纲要》提出的2010年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占30%和2030年基本实现良种化目标差距较大。现在生产上推广应用的茶树良种品种也相对单一,品质特征不够突出,香气缺乏特点且清淡不持久,机能性营养成分含量低且不具特色。改良和推广茶树良种,应加大以抗贫瘠、抗病虫、抗干寒(简称“三抗性”)为产量基础的高香、高机能营养成分含量的特色品种的选育推广。

(四)发挥基层政府的宏观扶持力度

建议地方政府给予他们一些宏观上的扶持。如定期地提供并茶叶市场供求及价格信息;对一些相对弱小劳力缺的农户,适当给予一些补贴并帮助联系销路。

(五)茶叶的产业化道路

茶业产业化实质就是一种制度的创新,它打破了原先的自种自制自销的生产模式,通过中介组织将茶业生产过程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连接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形成农工商一体化的“利益共享,风险同担”的经济共同体,引导分散而规模狭小的小生产转变为社会化大生产的组织形式,从而降低交易成本,避免市场风险,最大限度地发挥整体效应和规模效应,增加农民收入。

(六)加强“绿色壁垒”的研究,发展有机茶

由于其合法性,“绿色壁垒”近年来日趋全球化,并呈加快发展的态势。要加强这方面的研究,按照国际标准来生产茶叶,从自身做起,,从源头抓起,发展有机茶和无公害茶。

参考文献:

1、屏山县人民政府公众信息网[DB/oL].ypbs.省略/.

2、四川省屏山县农业局茶技站.屏山县茶产业发展情况:2008和2009年发展规划[Z].

3、农户调查问卷[Z].环境意识调查问卷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问卷中的数据统计分析和应用.

4、中国茶叶标准应尽快与国际对接[DB/oL].agri.省略.

5、丁勇,周坚.论我国无公害茶叶生产的技术体系[J].中国农学通报,2002(4).

6、陈宗懋.我国茶叶卫生质量面临的问题和对策[J].茶业通,报2008(1).

7、赵红鹰.绿色消费需求与无公害茶营销[J].茶叶科学,2008(1).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特征篇6

农业资源区划农业持续发展

一、综合性与协调性

农业资源区划的综合性,就是从生态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农业经济等几方面的综合利用着眼,采取综合措施,实行综合投入,进行综合开发,提高综合效益。在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形成良性循环。从系统论的观点看,是把农业作为呈多因子的集成系统,整体综合效益大于各因子的简单相加。农业持续发展的协调性,一是指资源利用能力与资源条件的关系,二者的不协调引致资源利用低效,或者引致资源利用能力的浪费。二是指农业生产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农业生产与环境的不协调,将引致土地、水污染严重。三是农业生产水平与生产条件之间的不协调,将引致生产条件的恶化、农业投入的低效。农业持续发展就是要求排除这些不协调性,使农业生产进入良性循环。

农业区划的综合性与农业持续发展的协调性,是同一个圆心的两个圆,一个是实的、技术性的,另一个是虚的、政策性的,其共同的核心内容有五方面:一是资源高效型农业,即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推行高效农业;二是资源节约型农业,着眼于资源数量利用的形式;三是资源投入型农业,更少地掠夺或消耗自然资源,更多地以物质投入代替自然资源,而不减少农业产出量;四是资源再生型农业,更广泛地利用再生资源替代非再生资源;五是资源改良型农业,即提高资源质量,增加资源可利用量。这种共轭关系,使农业持续发展的研究,成为90年代以后农业区划研究的主旋律。

二、区域性与可行性

农业资源区划的区域性,就是要求农业生产从各地区特点、优势、生产潜力、地域差异出发,对农业生产的方向、重点进行调整,其调整的依据一般有四条:其一,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相对一致性;其二,农业生产基本特征与进一步发展方向的相对一致性;其三,农业生产关键问题与建设途径的相对一致性;其四,保持行政区域(我国以县级为单位)界线的基本完整。1981年由全国农业区划委员会编写的《中国综合农业区划》揭示了中国地域分异规律,将我国陆地分为9个1级区,共分38个二级农业区,海洋分为黄海、渤海、东海、南海四大海区,根据沿海滩涂利用又分为10个利用区。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没有区域化,不尊重各区域的特点,“一刀切”行政化大统一的农业是不可能有农业持续发展的。

农业持续发展的可行性,涵盖三层意思:一是技术和应用适当,即并不主要依靠最优、最先进的技术,而是以最为适用、合理的技术为导向;二是经济上能够维持,即控制投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避免财政难以维持的局面;三是社会上可以接受,即生态环境变化、技术变革所引起的社会震荡应当控制在可以忍受的范围内。美国LiSa计划的最终目标是“以对人类和环境无害且以持久性的方式提供丰富的食物和纤维”。丹波斯宣言提出,为过度到更加持久的农业生产系统,农业和农村发展必须努力实现三个基本目标:(1)确保自给自足,保证食物安全;(2)增加农村的就业人数和收入,特别是根除贫困;(3)保护自然资源,保护环境。

对比分析区域性与可行性的内涵不难看出,区域性和可行性都是对单系统内在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区域性是对农业单系统自然条件、生产条件、政策条件的研究和表述;可行性是对农业单系统技术条件、经济条件、社会条件的研究和表述。农业持续发展的可行性依赖于农业资源区划的区域分异规律,只有从区域特点出发,实现了区域化的农业,才能保证持续发展。

三、超前性与持续性

农业资源区划的超前性,是由农业资源区划工作的前瞻作用决定的。农业资源区划是从大系统,全方位研究农业的形成过程、区域特征、分异规律、发展方向和建设途径的,侧重于为农业的发展做前期科学论证、提供依据和规划。具体的工作内容大致为块:(1)农业资源的分析评价;(2)农业资源的动态监测;(3)农业资源的立法和管理;(4)农业区域的规划制订;(5)农业区域的开发实验;(6)农业生产的布局和调整;(7)农村发展的战略研究;(8)农业信息的咨询服务。这些工作内容决定了农业资源区划是农业发展的超前研究,有很强的超前性,这正是农业资源区划具有生命力的一个重要体现。随着新方法、新技术的应用,农业资源区划的超前性,将更科学更突出。在遥感信息方面,我国九个一级农业区分别设置了资源经济信息监测中心,按30个省(市、自治区)级行政单位分别设置了农业经济信息监测工作站。在地面监测网络方面,以我国38个二级农业区为主,结合考虑省一级综合农业区及有关自然条件区划、种植业区划和社会经济分区状况,在全国范围内设置250个以上地面信息采集网点县,用于支持空间信息的提取。以计算机为手段,建立的方法库、模型库、图形库,使农业资源区划研究建立在高科技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农业资源区划研究的超前性,提高了农业发展的科学预见性。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特征篇7

关键词:城中村;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DFiD模型;Logistic回归

21世纪以来,中国城市化进程进入加速推进期,然而期间的城市化质量却令人担忧。很多地方的城市化远远落后于其经济发展和工业化,这种形势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综合实力提高和综合竞争力增强的巨大障碍。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和城乡二元的管理体制导致城中村这种中国特有现象的产生。城中村失地农民是城市化进程的主要参与者,解决他们在失地后的可持续生计问题,对于解决城中村问题、提升城市化质量意义重大。

一、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一)城中村概况

近年来邯郸市城市化进程较快,2011年城镇化水平已经高达52%,高于全国城镇化水平。在这个快速城市化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村庄被纳入城市建成区的规划,由于处理方式不当成为了城中村。邯郸市城中村有以下几点特征:第一,城中村的数量多、规模大;第二,分布范围广,几乎每一个区的每一个角落都有城中村的影子;第三,建筑密度高,尤其是位于市中心区的十几个城中村落建筑密度普遍在70%以上,有的甚至达到80%,人口密度也大;第四,违章建筑数量大,村中的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第五,城中村房屋租赁市场火热,外来人口多,选择在城中村居住的外来人口一般为本地人口的2~3倍;第六,城中村人口众多,计划生育执行力度不够,子女的教育质量低下。

(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本文使用的数据主要来源于2012年4月份对邯郸市百家村、王朗村、东柳林村、南堡村等十几个城中村失地农民家庭的随机抽样入户调查。问卷的设计遵循DFiD(DepartmentforinternationalDevelopment,简称DFiD)模型的五个考量因素,包含47个问题,变量共分为三类:第一类,个人基本状况,主要是影响失地农民生计问题的个人信息,如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健康状况、个人收入等;第二类,家庭状况,主要是影响失地农民转型的家庭条件,包括家庭年收入、收入来源等;第三类,对城中村的体制特征变化的满意度,主要是影响失地农民的外部环境,包括社会保障供给状况、对征地补偿的满意度、对城市生活的满意度等。问卷共发放300份,收回296份,有效问卷291份,具体调研数据见表1。

二、DFiD模型分析

DFiD模型是由英国国际发展机构建立的可持续生计框架。该框架以农户可持续生计资本为中心,将维持其生计的资本分为五大类,即人力资本、自然资本、社会资本、物质资本、资金资本。

(一)人力资本

1.年龄。调查样本年龄在20~40岁的占46.7%,44~60岁的占40.5%,青壮年年龄段的失地农民是家里的经济支柱,承受着家庭的主要压力;年龄在60岁以上的占10.3%,这个数据虽然比例不大,但依然显示出来我国老龄化加快的趋势,因此在对城中村失地农民的医保和低保上应该加以重视。

2.文化程度。调查样本中具有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失地农民的比例高达46.7%,其中有一部分是文盲;具有高中文化程度和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比例分别仅为22.0%和11%。数据表明城中村失地农民的知识水平较低,以此推断他们的技能学习能力、适应能力比较差,这将严重影响他们今后可持续生计能力的增长。

3.健康状况。样本中94.2%的人都具有比较良好的身体素质,有较强的劳动能力,这得益于他们长期的乡村生活,这是失地农民参与市场竞争的一个优势,可以让他们在参与城市中低端劳动力市场时更加具有竞争力并从中获取比较持续的收入。

4.市民化意识。这主要是指城中村失地农民对市民化后的生活适应程度。样本中49.1%的城中村失地农民认为自己已经适应了城市的日常生活;有50.9%的失地农民认为他们并没有完全地适应城市的生活,对城市生活依然具有排斥心理,市民化意识比较弱。

(二)自然资本

在征地前,自然资本可以说是城中村农民最有利的生存资本,包括土地、土地附着物、树木和林产品、植物产出、家养牲畜、田园风景、洁净空气和地下水等。由于这些指标难以量化,所以我们并没有大量问题涉及,但总体上城中村失地农民的自然资本是被削弱了,尤其是作为农民可持续生计来源的土地资本被严重地削弱了。在调查样本中失地农民目前被占用的耕地占全部土地的68.68%,征地后大多数人的生活收入主要依靠非农经济活动,如出租房屋、打临工、个体经营等。由于土地的稀缺性和资本的逐利性,城中村的土地被征用是必然的。面对这一残酷的事实,如何提高土地被征用的补偿标准、完善征地补偿社会保障的机制、让失地农民能切实从城市化进程中获益是维持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社会资本

社会资本的定义为“能够通过推动协调的行动来提高社会效率的信任、规范和网络”。城中村失地农民的社会资本不同于城市,他们的生活基于农业生产,长久的同地域生活使其在血缘的关系上更加亲密,多数人有共同的信仰,村中有共同的节庆日,这些细微的东西共同构成了失地农民的社会资本。在这些社会资本中,村集体是独特的资本,它为村民提供了相对强大的“保护伞”,在改革中对农民进行管理甚至培训,是难能可贵的社会资本,但是现在看来这种保护机制的作用也在城市化进程中不断被消磨。此外,市民对城中村失地农民不理解甚至是歧视,加大了失地农民的心理压力,同时也给共同体参与城市生活带来了巨大障碍。问卷显示城中村失地农民受歧视现状没有得到有效改善,他们原有的社会资本也被破坏,61.9%的被调查者认为生活习惯被改变,35.7%的人认为他们的邻里关系被改变,这些数据都表明城中村失地农民的社会资本发生了变化,总体趋势是被削弱的。

(四)物质资本

对于拥有土地的农民来说,物质资本一般包括各种农用基础设施、生产工具和技术,如道路交通、卫生设施、通讯设备、生产设备、种子、肥料及耕作技术等。但是,由于城中村的农民失去了土地,生产技能和生活方式必须向城市转型,这时与农业生产相关的很多物质资本已经失去了原先存在的必要性和产生利益的可能性。不过,住房、交通、卫生设施等仍然属于城中村失地农民的物质资本,通过改善对其可持续生计还是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调查结果显示,城中村失地农民的现有物质资本主要有两种。一是房屋资产。城中村失地农民拥有相对充裕的房屋资产,这些资产是其可持续生计资产积累的重要源泉。城中村的村民在宅基地被征用后,获得了相应的房屋补偿。在邯郸市的城中村中,占用宅基地补偿商品用房的现象是非常普遍的,而由于城中村的地理位置及城市不断扩张的形势,城中村的房屋租赁经济也非常繁荣,很多失地农民在宅基地上扩建出租屋或将赔偿的商品房出租。二是村中的基础设施。与城市相比,城中村的基础设施还是相对落后的,如在邯郸市王朗村,村内街道年久失修,狭窄崎岖,道路不畅通,无法满足停车及消防的要求;管线规划不合理,违规拉线现象严重,电力、煤气、自来水等供应不畅,没有达到全市集中供应的水平;垃圾处理和排污能力低下,环境脏乱差并蕴含潜在的致病因素。显而易见,城中村的基础公用设施对失地农民生计资产积累构成了一定的障碍。在这个方面,政策和政府是缺位的,公共设施的水平较差也间接影响了村民的生活,直接削弱了村中租赁经济发展的后劲,降低了城中村村民的物质资本累积速度。

(五)资金资本

城中村失地农民的主要资金资本包括征地补偿款、工资收入、个体经营收入和保障收入。其中,征地补偿款占了很大的比例,通常是一次性支付。据邯郸市的现实情况,征地补偿款的数额比较大,但由于补偿内容不尽合理、被征地农民的投资水平差,所以单纯依靠征地补偿款很难实现失地农民生计的可持续。一般来说,工资收入主要是指在集体企业、乡镇企业、征地企业的劳动报酬。城中村失地农民在失地后的工资收入并不乐观,调查显示工资收入在失地农民的收入构成比例中不占主流,却是其可持续生计的重要保障,虽然不能在很大程度上推动失地农民向城市化转型,但工资收入使失地农民的心理得到宽慰,经济压力减轻。非工资报酬在邯郸市城中村的表现主要包括失地农民的房屋租赁收入、个体经营收入,这构成了失地农民资金资本的重要来源,具有长期性和稳定性。调查显示,有69.1%的失地农民在失去土地之后解决了家庭主要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比例较高,这显示出邯郸市城中村失地农民的就业能力较好;有30.9%的失地农民从事临时工作或自谋职业,这客观上说明了失地农民的劳动收入具有一定的不稳定性。征地后较征地前收入无较大变化,与经济发展的速度相比较,显而易见的是他们的生活水平降低了。另外,大约有64.9%的失地农民参与了商业保险,64.6%享受到了医疗保险待遇,这表明邯郸市城中村的社会保障比较乐观。

三、Logistic回归分析

为了验证各个因素对城中村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的影响,本文利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了二元Logistic分析,选出了人力资本、物质资本、社会资本、资金资本的代表变量作为X,以可持续生计的信心作为因变量Y,变量说明见表2。根据检验结果和对数据的调整,保留了自变量对因变量产生影响的结果的变量,即所有自变量都通过了显著性的检验,保持在10%的统计水平上显著,结果见表3。

从表3来看,在人力资本中,年龄和文化程度在模型中通过了显著性检验。数据表明,越是年龄小的失地农民对可持续生计的信心越强,原因可能在于年龄会直接影响农民对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和学习能力,而且年轻人的体力充沛,适合从事劳动负荷强的工作,他们可以以外出打工或个体经营的方式来弥补土地收入。文化程度与信心正相关,文化程度越高,学习能力越强,掌握的生存技能较多,对生活的信心越高。在社会资本中,是否融入城市生活和解决就业及医疗保险方式问题都通过了显著性检验。是否融入城市生活对可持续生计的影响尤为重要,这说明失地农民需要在城市中的心理归属感,这样他们才能对日后的生活更加有信心;就业问题和医保问题也直接影响了可持续生计的信心,这完全符合中国人的传统心理观念。在资金资本中,对征地补偿的满意度通过了显著性检验,通过数据我们可知,邯郸市城中村的农民对其征地补偿的数额比较满意,此项资金资本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其对可持续生计的信心。在物质资本中,我们采取了对征地后生活的满意度为指标,这个指标也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并且数据显示,失地农民对征地后生活的满意度越高,对可持续生计的信心越强。

四、结论

DFiD模型定性分析和Logistic回归定量分析得出的结论基本一致,即邯郸市城中村失地农民的可持续生计现状是良好的。在资金资本、物质资本、社会资本方面的现状是比较乐观的,征地补偿款数额较大,生活总体水平没有下降,失地农民对可持续生计的信心较大。但是,通过调研我们也发现,在人力资本中,城中村失地农民明显缺乏就业技能,相关机构也没有对他们进行就业培训,就业状况不容乐观。在人力资本的积累上还需要多方的努力。首先,失地农民要改造自身就业观。相当一部分失地农民就业意愿不强,对征地补偿款过度依赖。其次,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失地农民的就业培训,制订合理的培训方案,积极宣传培训内容,号召广大城中村失地农民加入就业培训,早日就业。最后,征地者要不断完善征地补偿中的就业安置,为城中村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问题的解决提供一种更科学的方式。

参考文献:

[1]敬东.“城市里的乡村”研究报告——经济发达地区城市中心区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对策[J].城市规划,1999(09).

[2]陈颐.论“以土地换保障”[J].中国农业经济,2005(10).

[3]钱红丽.对“城中村”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与完善的探讨[J].湖北社会科学,2005(05).

[4]杨雪.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研究[J].理论学刊,2006(01).

[5]魏书华.城乡结合部城市化与农村集体资产处置[J].城市问题,2002(04).

[6]陈映芳.征地与郊区农村的城市化——上海市的调查[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3.

[7]魏立华,闫小培.“城中村”:存续前提下的转型——兼论“城中村”改造的可行性模式[J].城市规划,2005(09).

[8]丁洪建,刑海峰.城中村的问题、成因及规划管理对策[J].中国房地产,2007(12).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特征篇8

[关键词]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社区规划

1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社区规划的内涵

学术界关于城市边缘区的概念有多种提法,如城市边缘带(urbanfringe)、城市蔓延区(theareaofurbansprawl)、城乡结合部(citycountryfringe)、城市阴影区(urbanshadowarea)、城乡交错带(urbanruralfringe)等。现在国外比较权威性的定义是由普内尔于1968年提出的:“一种土地利用、社会和人口特征的过渡地带,它位于中心城的连续建成区与纯农业腹地之间,兼具有城市与乡村两方面的特征,人口密度低于中心城,但高于周围的农村地区。”…目前,国内大多数学者认为:城市边缘区是城市发展到特定阶段所形成的,紧靠城区的一种不连续的地域实体,是处于城乡之间、城市和乡村的社会、经济等要素激烈转换的地带。虽然学者对城市边缘区的表述和理解不是很一致,但城市边缘区确是城市地理的客观现实区域。城市边缘区位于城市建成区的地带,是城市与广大乡村地区相连接的部位。它是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所形成的独特地域实体,在土地利用上则表现为由城市向乡村过渡的混合土地利用地带。城市边缘区是城市外延的发展用地,是城市人的服务区,既是城市外延部分二、三产业的吸纳地,又是为城市提供大量农副产品的基地,它总是随着城市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将社区作为一个科学研究的概念,最早起源于农村社区。传统的农村社区是一种自然状态下,由于长期共同生活在一定的地理空间范围,而形成的具有共同文化理念的共同体。这些社区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要谋生手段的人口为主,人口密度和人口规模相对较小。

城市边缘区农村社区是指在地理位置处于城市边缘的农村社区,它具有部分城市特征,也保持了原有的农村社区的文化理念。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的规划建设,应将社区建设作为出发点,应该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与快速城市化的大背景联系起来考虑。当前国内城市社区的建设往往采取政府主导,依托原有的街道委员会进行。这是在城市建成区条件下的模式,而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社区的建设应该根据实际条件,创新模式,满足各方面要求。总之,在城市边缘区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中,利用创新社区规划模式可以对村容村貌进行城乡一体化规划,避免新农村社区成为城市社区时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2广州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社区特点

2.1边缘区新农村社区特点

广州城市边缘区的位置、建设情况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而且,城市的快速扩张促使城市边缘区里城中村与大型房地产开发项目的普遍出现,这部分的建成环境出现了既有完全城市环境包围乡村,也有乡村包围城市住区,还有城市与乡村杂存的复杂情况。这部分的新农村社区具有了很多新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1)开放性。随着广州城市的发展,特别是房地产、交通、信息因素的介入,广州城市边缘区传统农村社区的封闭性被打破。尽管农村的基本生产和生活单位仍然是农户,但是他们的生产、生活和交往愈益社会化,由此形成丰富的社会关系;

(2)流动性。当地农村人口不再限于本乡本土,而是大规模、高频率的外出务工经商。即使在本乡村务农的农民也利用农闲时间在广州市或周边的城镇外出寻找新的工作机会;

(3)异质性。传统农村社区有高度的认同感和凝聚力还在于其同质性社会,即在同一社区居住的人群从事同样的职业,过着同样的生活。现在,由于村域内产业的兴起,外来人口的大量介入,农村社会正处于大分化之中,差异性愈来愈突出。产业分化造成不同产业人群、不同职业和身份群体共同居住在同一社区;

(4)动态性。城市边缘区处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地域范围也不断在变化。在这样环境中的新农村社区也不断的处于动态的变化中,有的仍是农村社区,有的虽然名义上是农村社区,实际在空间上已经成为城市的一部分。

2.2边缘区新农村的实体环境特征在当今社会条件下,广州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的实体环境具有以下的特征:

(1)自然环境优美。广州位于珠江三角洲人海口,边缘区农村大多位于珠江水系纵横的河道水网之间,一年四季植被茂盛,形成丰富的绿色景观。由于地域文化特点,有历史的旧村建设都会考虑一定的风水因素,因此,大多数城市边缘区的农村仍然具有良好的自然景观基础。番禺南村镇的八个村落都有水系河流,其中陈边村内还有几个小山分布其中,形成特色生态景观。

(2)新农村传统社区环境各具特色。广州城市边缘区的传统农村社区大部分具有较长的历史,在明清时代建村的较多,例如,番禺南村镇的南草堂村建村历史可以追溯到宋代。有的村落沿江而建,有的村落依山而起,有的村落自成体系,形态完整。例如,南村镇新基村传统社区环境形态受珠江支流小河的影响明显,呈线性发展。所有村落传统社区的街巷肌理自然有序,历史性建筑点缀其间。各个村落在自然发展的过程中,既契合周边自然环境,又具有自己的文化理念,从而各具特色,体现了岭南乡土文化特征,形成了丰富的村落景观。

(3)现有村落空间架构呈现拼贴性特征。其中,历史旧村环境空间结构特征明显,广州城市边缘区的农村社区处于广府文化影响圈内,村落实体空间的生长反映了村落内部的社会结构。村落布局中,祠堂、宗庙成为核心节点,空间结构肌理具有岭南特色;而上个世纪末建设的村落格局则成格网状布局,每户宅基地面积一致,未考虑公共交通,各家住宅距离很近,整体村落呈现两种肌理的拼贴。南村镇市头村旧村肌理清晰,建筑与道路具有明显的向心性,其中宗祠(公祠)众多,新旧共存的整体空间结构呈现异质拼贴特性。

(4)村落环境需要改造。边缘区村落在发展中,实体环境的某些方面已经与村民生活需求脱节,表现在村内交通、聚居方式、交往空间、公共设施等各个方面。村内交通无法满足村民开车出行的需要,防火通道不符合要求;聚居方式分散,土地利用存在浪费现象;交往空间较少,村落公共空间不支持村民活动;公共设施缺乏,防火、垃圾处理、医疗等公共服务的提供不足。广州城市边缘区的村落居民在经济上比较富裕,与这样的生活环境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3广州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社区规划构想

基于上述广州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社区特点,结合对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的认识,提出新农村规划应该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1)城乡统筹。在宏观层面需要结合广州城市总体城市规划,进行城乡规划统筹。城乡规划法已经颁布实施,在落实广州城乡规划中,需要重视将新农村规划统一进来。广州城市区域不能无限制的蔓延,基于我国可利用土地较少的现状,采取有机聚集发展是可行的方式。这样边缘区的新农村有一部分将成为城市社区,有一部分将成为城市边缘绿带界限中的聚落,自然景观得以保持而不被城市化的浪潮所淹没。

(2)产业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社区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产业发展。广州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社区与广州市毗邻,在改革开放初期广州市产业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目前广州正处在产业转型期,新农村社区需要结合自己特色,寻找发展的新机遇,在特色农业、第三产业发展中拓展空间。在社区规划建设中,预留产业发展空间,根据不同产业类型,结合居住社区建设综合性的新农村社区。例如,南村镇的新基村紧邻大型房地产开发项目——华南新城,新基村发展必然要受到华南新城房地产开发的影响,变被动为主动,走一条房地产商、村民集体和政府三赢的道路。

(3)特色保留。广州城市边缘区的新农村社区各具特色,构成了广州城乡景观的重要部分。过去在城市化进程中已经出现不少建设性破坏工作,有些农村聚落的空间组织也受到了影响。因此,在新农村社区建设中不仅要注意保护社区环境中有价值的历史建筑,也必须合理的保护具有明显空间结构肌理的农村聚落,创造有特色的新农村场所景观。

(4)规模合理。社区建设可以与村庄行政区域、基层社会组织紧密相连,为了保证社区建设与地域居住环境和基层社会组织相配合,社区应该具有合理的规模,这样有利于形成较强的社区认同感与归属感。现在的农村社区正在不断的异质化,原有的共同心理文化特征还没有被彻底改变,一些新的变化也在产生。在这个过程中,实体空间环境的规划应该注意按照社区规模确定地理范围界限。并运用多种手法,在不割裂整体性的前提下,实现社区的整合,这对于城乡和谐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5)渐进发展。城市边缘区新农村规划建设存在各种问题,也有很多机遇,在当前条件下,更容易采取的建设方式应该是小规模改造。一方面,广州城市边缘区的新农村社区量大面广,相关利益复杂。建设资金缺口也较大;另一方面,采取变革性的彻底改造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新农村的社会经济问题。因此,关照各方利益,实行渐进式的小规模改造就成为必然的选择。每个新农村社区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由点带面,展开滚动式发展。

(6)空间有序。参照国外城乡规划的理论与实践,城乡规划方法必然是综合性规划,而不是简单的环境规划。综合性规划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将实体规划与社会结构发展相结合,建设有序的空间环境。城市边缘区的新农村社区建设的重点在于其社会意义,有序的空间环境也会影响人的行为,构建和谐社会。针对规划对象的社会结构具有传统与现代结合的特点,需要通过调查研究对新农村的社会结构进行深入的分析,考察传统社会结构发生的变化,对人们文化心理层面的认识进行探索,并落实到新农村空间实体环境的规划中,形成有序发展的新农村社区环境。

 

(7)可持续利用。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社区的建设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根据国家允许集体所有制农民土地进行流转的新政策,考虑土地的可持续利用;采用生态的规划方法与建设科技,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创新新农村社区的管理模式,针对城市边缘区新农村不断融合进城市社区的特点,达到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4结语

城市边缘区是城乡统筹发展的重点区域,而新农村社区是其中的重要部分,因此,如何进行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社区的建设是城乡规划必然要面对的问题。在北京,上海等地方,已经进行了一些实践。在广州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中,我们尝试以社区建设作为出发点进行规划设计。抛砖引玉,珠三角地区的新农村具有自身特点,考虑地域特征条件下的新农村社区规划还需要更多的理论和实践。

[参考文献]

[1]杨山.城市边缘区空间动态演变及机制研究[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8(3),19—23.

[2]丹尼斯•c•缪勒.公共选择理论[m].杨春学,李绍荣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3]赵民,赵蔚.社区发展规划——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90.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特征篇9

关键词:工业化城市化协调发展

引言

工业化和城市化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工业化和城市化是一个国家如何由贫穷落后走向发达繁荣的必由之路,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任务。如果说农业文明标志着人类可以通过自身的劳动初步摆脱自然界提供的基本生产资料的制约,那么工业文明则是标志着人类在农业文明形成的初步繁荣基础上,极大丰富和满足自身物质需求的又一次革命。城市化则是工业文明的自然延伸,是工业时代人类不断满足物质需求、提高生活质量之后进而在非物质的精神生活方面进一步拓展需求的结果,为实现人类全面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工业化的不断发展以及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意味着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心由农业转向非农业领域,伴随着劳动力、资金等生产要素向非农领域的集中,大量土地由农业生产转向非农业生产领域也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这就造成了“非农化”现象,即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土地资源由农用转变为非农用的现象。由此,当今的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工业化、城市化是否动摇农业作为国民经济基础产业的地位,在低成本发展工业化城市化与失地人口的可持续安置和发展之间如何进行选择和平衡,工业化、城市化如何与农地非农化结合。工业化、城市化协调发展过程中应特别处理好诸如平衡好农地保护与农地非农化之间的关系等几个方面的重要关系,以保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顺利发展,使工业化和城市化带来的社会福利达到最大化并且为最广大的社会所分享。本文针对上述问题,对工业化、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开展研究,力求找出问题的答案,为有关方面决策提供借鉴。

工业化、城市化、农地非农化引发的社会经济问题

(一)工业化、城市化、农地非农化与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问题

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意味着人们已经跨越了农业经济时代,农地非农化也说明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生产性资源向非农领域转移的趋势,但这并不必然意味着农业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处于可以被忽略不计的地位。无论工业化和城市化时代物质多么丰富、技术多么先进、生产多么发达,人们始终未能超越的一个事实就是:粮食是人们的基本需求,农业是满足这一需求的行业。对于人口规模较小、农业生产资源禀赋先天不足的国家而言,通过国际农产品市场满足国内需求与其说是尊重市场规律的安排,不如说是一种无奈地选择。对于人口规模较大的国家而言,一方面,如果放任农地非农化的发展,可能给国民经济带来风险,农产品的周期性和脆弱性可能使得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战略资源无法自给而受制于人,形成国民经济发展动荡不安的隐患;另一方面,如果强行抑制农地非农化,显然又有违资源配置的基本经济法则,损害经济发展效率。

(二)与工业化、城市化相关联的劳动者在农地转用后的生存与发展问题

工业化、城市化、农地非农化改变了土地使用的方式,作为基本生存要素的土地参与价值形成的方式也随之发生变化。这样一来就产生一个问题:如何保证原来以地谋生的人口获得可持续的生存和发展机会?对农地非农化的受影响人口而言,其出路不外乎二条:一是继续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二是转入非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对于前者而言,必须回答的问题是,农地非农化是否使他们完全失去了土地?如果只是部分失去土地,那么剩余的土地能否保证他们获得可持续生存和发展?如果不能保证又怎么办?如果是失去全部土地,那又通过什么方式使得他们能够重新获得土地?对于后者而言,必须解决的问题是,有无足够的非农劳动就业机会充分吸纳这些失去土地的劳动力?过去从事生产经营的劳动者是否愿意或是否有能力从事非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不幸的是,现实世界里,我们经常看到两种极端事例:在中国,屡屡出现土地被工业和城市发展占用后的农民因缺乏基本生产资料而陷入困境的案例,农地非农化的失地人口成为“种田无地、上班无岗、社保无份”的“三无农民”。在拉美一些国家里,大批农民涌入城市,但城市非农领域吸纳能力有限,形成了就业不足、贫富悬殊、治安混乱、环境恶劣的贫民窟,被人们称之为城市化的“拉美陷阱”。

(三)与工业化、城市化相关联的农地转用各环节利益格局调整问题

农地的非农化,牵涉到各种不同的利益主体。在中国的国家基本制度决定的农地属于国家或者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格局下,农地的转用可能涉及的利益相关主体包括:农地实际所有者、土地承包者、集体经济组织中的其他成员、集体经济组织、地方政府、中央政府、农地转用后用地单位等。在农地转用过程中,这些利益相关主体的利益如何调适?农地非农化带来的土地增值如何分割?这些问题必须得到妥善处理,否则将增加社会发展的成本或者形成社会不稳定的隐患。要在农地非农化过程中照顾到各利益相关主体的利益,取得利益均衡,必须制定出完善的法规制度,探索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措施。

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协调发展面临的难题

当今的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还面临着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关系到我国农业生产能否保持平稳发展并为工业化、城市化提供有力的支撑,也关系到我国的工业化、城市化是否以一种健康的可持续的方式得到发展。目前中国工业化、城市化协调发展面临的主要难题表现在三个方面:

工业化、城市化是否动摇农业作为国民经济基础产业的地位。具体而言,伴随农地非农化的大趋势,中国能否守住18亿亩耕地面积的红线,最终确保国家粮食供给安全。2007年以来,国内和国际市场上粮食价格的迅速上涨,推动了新的一轮物价普遍上涨,进而影响到整个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走向。这再一次提醒我们,作为粮食基本需要立足于国内供给的人口大国,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的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不能忽视,否则造成的波动和起伏将使我们付出沉重的代价。

在低成本发展工业化、城市化与失地人口的可持续安置和发展之间如何进行选择和平衡。一方面,有学者和官员津津乐道于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中国的发展速度,特别是对照印度等国家由于工业建设和城市发展用地异常艰难而使得有些重大基础设施的建设举步维艰的事例,对中国式的举国体制下的低成本土地征收和快速建设模式赞赏有加;另一方面,每年数百万计的部分或者完全失去土地的农村人口如何得到可持续的安置和发展,目前还没有探索出一条具有普遍性的模式和办法。

工业化、城市化如何与农地非农化结合。既实现工业化城市化的可持续发展,又能保持农村社会稳定,并借此推动农村经济、社会乃至增长制度的变革,使之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突破口和着力点,这其实是第二个问题的进一步延伸和发展。工业化也好,城市化也好,失地人口的安置和发展也好,在农地非农化过程中其实是一个利益格局的调整。中国的发展,需要一个稳定的环境,而维护七亿多农村人口的基本权益,是保证农村社会稳定的前提。工业化、城市化必须在维护农民基本权益的前提下进行,同时,中国的进一步发展最基本的推动力应该是挖掘内部需求,而这个内部需求的最大潜在力量来自于农村人口。要把这个潜在力量变为现实,离不开农村基本经济制度尤其是土地制度的改革和完善。工业化、城市化恰好为改革农村基本制度提供了一个外在动力,这是一个难得的契机。如何把握这个机会,既取决于农村基本经济制度改革的总体走向,也与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具体政策的创新有关。

工业化、城市化协调发展过程别注意的重要关系

农地非农化因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而引起,由于以农地为基础的农业生产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生活中具有特殊的基础地位,即使在工业高度发达、城市水平相当高的社会里,农地非农化也会通过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以及其它机制传递对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反作用。因此,农地非农化必须与工业化和城市化之间保持一种协调发展关系,才能保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顺利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带来的社会福利才能达到最大化并且为最广大的社会所分享。

第一,正确认识工业化、城市化与农地非农化的关系,平衡好农地保护与农地非农化之间的关系,探索并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工业化、城市化道路。首先要正确认识工业化、城市化与农地非农化的关系。工业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走向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城市化是工业化引致和人口发展规律的必然。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需要一定农地的非农化。我们不能盲目重视农地保护而绝对地限制农地非农化,没有一定数量的农地非农化,工业化和城市化就无法完成。因此要摆脱单方面高度地、过于严格地限制农地非农化。从日本、韩国以及中国台湾地区的整个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利用土地政策的演变历程来看,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国家所面临的土地政策是不同的,采取的政策举措也是在基本法律法规框架下随机应变的。在当前重工业化快速发展和“城市化后发追赶工业化”的阶段,必须对土地进行合理而又详细的规划,划定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合理用地,但同时也严格保护农业基本区域不受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破坏。另一方面,农地非农化必须是适度的、可持续的非农化,不能是盲目的、过度的、粗放式的农地非农化。目前,现实中存在农地非农化过度、农地利用粗放、存量建设用地未盘活等种种问题,经济利益总是诱使和驱动开发商甚至联合地方政府通过各种手段游走于政策灰色地带,千方百计钻政策空档,导致“占补总量平衡、质量失衡”、“先开发、后退耕”、“以租”、“未批先占”、“东占西补”等种种政策异化的产物。适度规模和控制农地非农化在当前显得较为迫切,但农地非农化靠行政上的命令和强调难以起效,更无法长效。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地区的经验表明,工业化、城市化与农地非农化的协调,不能只靠行政的、短期的、原则性的政策规定,而是要建立结构性的、长期的、可操作的、法规化的机制以及细化的可操作措施。应适当借鉴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地区的经验,因地制宜地探索出适合我国实际的农地非农化机制,包括市场机制、行政机制、法律机制、公众参与监督机制等,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所在。

第二,走以“城市圈”为载体的集中型城市化道路,加快重工业升级转型,探索农地非农化的“内涵式”、“集约式”的利用方式和路迳。中国正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必须对城市化发展进行一次全面的评估和规划。城市化路在何方?能否任由中小城镇盲目膨胀、星火燎原?中小城镇遍地开花的城市化发展路线可否持续?尽管从户籍制度改革以及农民工流动等角度来看,中小城市化发展路线似乎是一条代价小、发展快的城市化路线,但从土地集约利用和农地保护与农地非农化平衡的角度而言,这种城市化路线未必最佳。日本、中国台湾地区、韩国在城市化高速发展过程中没有导致农地非农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他们都选择了集中型城市化道路。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绝大部分人口集中于几个大都市的集中化城市道路不可行,但可以适当借鉴韩国、日本以及中国台湾地区的经验,挖掘自身特点及优势,也是可行之策。单纯的大城市化路线和盲目的中小城市化路线都在解决某几个方面问题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另外一些问题的产生,而围绕“长三角”、“珠三角”、“环勃海”、“成渝城市圈”、“武汉城市圈”、“长株潭”等十五大城市圈为载体的集群式城市化发展道路则可取长补短。

尽管日本在工业化中期也采取了农村工业化路线,但我们应避免再走“家家点火、户户冒烟”的工业乡村化道路,而是应加快工业结构升级改造和集聚式发展。在城、镇、村地理布局上,结合城镇发展及时合理调整村镇结构,突出中心镇、中心村,避免零散布局。降低因村落分散带来的自来水、电力、道路等对农地占用的需要。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双中期”的中国,必须未雨绸缪,合理限制“开发区热”、“大学城热”、“高尔夫球场热”、“新区热”、“别墅热”等大量占用耕地的粗放式开发活动以及可能引起的房地产投机活动。

第三,理顺农地非农化过程中的利益链条与利益分配关系,打破地方政府“以地取财”的土地神话,保障农民在农地非农化过程中的地位和利益。中国耕地保护一直以来贯穿的是一种行政强制型的约束,这种行政约束一直在与农地非农化进行利益博奕,没有从真正意义上对农地农用进行保护和鼓励。农地非农化过程中的收益主要被地方政府和地产商、房产商所瓜分,形成地方政府和房地产商合谋瓜分土地增值收益而让国家承担丧失耕地和农民承担生活风险的不平衡利益分配格局。一直以来都没有实质性突破的一个问题是,地方政府作为农地保护实施主体与农地非农化受益者的身份,在任期内地区之间GDp指标竞赛以及财政扩张驱动的目标导向下,往往倾向于农地非农化。因此,改变农地非农化首先要剪断地方政府在土地征收过程中的利益链条。具体而言,借鉴日本土地增值收益归全民共有的做法,严格限制地方政府在土地出让过程中获得收益,废除土地出让金,通过土地出让税和耕地占用税,由中央统筹土地出让过程中的级差地租。同时,合法化农民在农地非农化过程中的平等地位在现阶段极为重要。中国各地一度出现“抛荒”、“废耕”等现象,农地的收益让农民无利可图,他们宁愿选择放弃。在农地非农化收益大大高于耕种收益的情况下,农民一时也可能被农地征用所诱惑,尤其在农民生计有所保障的情况下,农民的这种动力还比较大。应当对农地非农化后所产生的收益,以直补方式奖励“农地农用”和改善农地质量,在“农地非农所有”的情况下,让“农地农用”得以与“农地非农化”相制衡。

第四,吸取日本、中国台湾地区土地过度投机导致地价大幅上涨的教训,有效应对土地在非农化过程中的投机炒作。日本、中国台湾地区在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都出现了地价高涨、房地产泡沫的现象。农地保护不是要严格限制农地非农化,而是要再保证工业化、城市化对农地的合理需求之上保障农地尽可能农用。从农地非农化的动力来看,要抑制农地过度非农化的倾向,最为有效的手段就是要缩小农地在农业与其他产业利用间的利益差距,也就是缩小“农地农用货币价值”与“农地非农用货币价值”之间的剪刀差。在这方面,中国台湾地区通过“平均地权”和“耕者有其田”政策,有效抑制了土地投机。具体而言,抑制土地投机可从五个方面着手,一是严格制定规划,使农地用途服从国土规划、城市规划和农地规划;二是从法律上严禁土地投机,从取得土地使用权开始,在一定期限内没有进行开发即视为投机。并且严格规定农地使用权购买者和农地开发者必须保持一致;三是农地非农化必须服从公共利益,由国家确定明确的公共利益范围和细项,避免公共利益的模糊化;四是农地转用后的增值收益必须上交国家,不再由地方政府占有,避免地方政府在土地财政面前的利益冲动;五是对农地过度投机区域进行动态监测和全面管制。

第五,加强土地规划,细化农地分类,深入立法研究,制定长远的土地规划和可操作政策举措以及合理合规的法律保护。从日本农地非农化的经验来看,仅仅靠高度的管制很难确保农地的高效利用,建立一套相互协调和严密的农地非农化机制、制度以及规划,从以人管地走向以法治地,并且严格施法。其一,尽快出台土地征收专项法律法规。日本、韩国都对土地征收单独立法,如日本的《土地征收法》、韩国的《土地征收法》等,这些法严格限制了土地征用的范围必须在公共利益的范围内,并且在法律中对征地程序、补偿标准等都作了明确规定。我国由于缺乏土地征用专项法,导致地方滥用征地权力,甚至随意出台行政规范文件,以极低的强制性价格征收农地用于非农建设,甚至是非公益建设。人地关系的紧张、农民财产意识的增强以及带有强烈计划色彩的土地征收制度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农地非农化诱发的问题已经上升到关系社会稳定与和谐的重大问题。土地征用法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对公共利益目的进行专项公示,并建立独立的监督机构,对是否违反公共利益进行独立审查;集中农地征收权力,必须经省政府审核同意;建立独立的第三方结构,负责受理和裁决征地双方的争议与纠纷,以保证土地征收的合法性和公平性;建立严格的、透明的农地征收程序;建立失地农民的生活保障制度。其二,制定有关农村宅基地的专项法。当前,村镇建设结构松散、布局混乱,大量农地被挤占,农村的农地非农化已经成为一个日显凸出的社会问题。应当借鉴日本、韩国的经验,制定有关农村宅基地的法律,对宅基地占有原则、建设标准等进行严格管理,对集中建设、规范建设进行鼓励,尽快整理农村宅基地挤占耕地的现象。其三,制定城市开发立法。加强城市开发规划,对城市化过程中的农地占用进行规范。最后,对所有法律法规进行全面清理,避免法律法规的相互冲突以及部门之间的相互越权与推诿。

结论

中国的工业化城市化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按照学术界的主流意见,中国目前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而城市化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城市化水平每年提高一个百分点左右,未来的20―30年时间里将仍然保持较快发展态势,农地非农化在此期间也将保持相当的规模。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以及相关法规,中国的农地转用制度包括农地转化为国有建设用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两个途径,这种制度安排使得国家可以通过控制农地非农化的规模和节奏来控制宏观经济,这就是中国特有的与“银根”相齐名的“地根”之说。参考借鉴国外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农地非农化的经验和教训,探讨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的相关问题,无疑是有重要意义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年宪法,1988、1993、1999、2004年修正案。

2.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4.蔡继明.中国征地补偿制度改革的三重效应[J].经济学动态,2006(8)

5.简新华.日本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的“农地非农化”[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6)

6.钟水映.基于粮食安全的我国耕地保护对策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9(9)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特征篇10

 

关键词:复合农林业可持续农业农业生产率 

 

一、复合农林业崛起的历史背景 

复合农林业,又可称为农林复合系统、农用林业或混农林业,是一种传统的土地利用和经营方式,其实践历史与古代农业基本平行。但长期以来,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直至20世纪70年代中期,由于“人口剧增、粮食短缺、资源危机及环境恶化”这一全球性问题的出现,其实践经验和理论价值才受到世界上众多国家和地区普遍关注和广泛重视。经过世界各国的共同研究与探索,认为:复合农林业在协调农林“争地”矛盾,提高自然资源利用率,促进人口、粮食、资源和环境的良性循环等方面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正是在上述背景下,复合农林业倍受世界众多国家和地区的日益重视,并得到迅速发展。为促进各国实践经验和理论研究的交流,推动复合农林业的发展,1980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林业委员会提出:林业的发展.应与农业、牧业结合起来,与解决贫困化结合起来。 

 

二、复合农林业的基本内涵 

复合农林业的定义,是由国际复合农林业研究中心(iCRaF)经过几十年的日臻完善才最后确定,且目前仍在不断地提炼和升华。iCRaF经过多年的研究与讨论,于1982年推荐了第二任主席Lundgren和Raintree(1982)的共同定义:agroforestry是一种土地1982的共同定义:LundgrenRaintreeagroforestry利用系统和工程应用技术的复合名称,是有目的地将多年生木本植物与农业或牧业用于同一土地经营单位,并采取时空排列法或短期相间的经营方式,使农业、林业在不同的组合之间存在着生态学与经济学一体化的相互作用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各学科、领域内的渗透,Lundgren于1990年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复合农林业做了更深刻的解释:agroforestry是一种新型的土地利用方式,在综合考虑社会、经济和生态因素的前提下,将乔木和灌木有机地结合于农牧生产系统中,具有为社会提供粮食、饲料和其它林副产品的功能优势,同时借助于提高土地肥力,控制土壤侵蚀,改善农田和牧场小气候的潜在势能,来保障自然资源的可持续生产力,并逐步形成农业和林业研究的新领域和新思维和新理论。 

尽管世界各地及其不同的历史时期,对复合农林业的定义不完全一致,但其基本原理、基本内容和主要特征是相同的。其内涵可以概述为:复合农林业是以生态学、经济学和系统工程为基本理论,并根据生物学特性进行物种合理搭配,形成多物种、多层次、多时序和多产业的人工复合经营系统。物种结构、空间结构、时间结构和食物链结构是复合农林业的重要标志。对比其它土地利用系统,复合农林业系统具有多样性、系统性、集约经营性、高效性和持续性等特征。 

 

三、中国可持续农业的基本特点 

1.可持续农业的基本理论 

可持续农业是一种不断生产出满足社会需求的农产品,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和保护,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使生产——资源利用——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具有不断提高综合生产能力的农业,它是生产的持续性、经济增长的持续性与生态持续性的统一。

实现可持续农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1)粮食安全目标:积极发展谷物生产,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增加总产,以确保农产品的有效供给,解决温饱问题,消灭饥荒现象。(2)脱贫致富目标:促进农村经济综合全面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消除农村贫困状况。(3)保持资源永续利用和环境永续良性循环目标: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农业资源,积极改善农业生态环境,解决当代人以及子孙后代的生存与发展问题,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和人口、资源与环境的良性循环。

2.中国农业的基本特点及可持续发展策略 

中国是发展中的农业大国,既有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面临的资源不足、环境污染等问题,又具有人口众多、资源相对紧缺、农业生产力水平不高等主要特点。21世纪,正是我国经济高速增长期,在这一时期内,我国农业将面临资源消耗不断增加、环境负荷不断加重和人口数量增长趋势还将继续的三重压力。对此,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即中国可持续农业的发展道路必须结合本国国情,寻求切实可行的对策。具体地说:(1)我国人口基数巨大,人均农业资源紧缺,已严重地制约农业的发展,所以必须努力提高资源利用率,重视资源的永续利用。长期以来,我国以相对紧缺的资源承担着巨大数量人口生存所需食物的生产。(2)自然灾害频繁,土地质量下降的现状,要求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高度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为此必须努力提高林木覆盖率。(3)相对落后的农村经济,农业投入的不足,要求在重视生态效益的同时,必须把增加农民收入放在重要位置,以促进农村经济与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农村经济,建国以来虽然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也存在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在经济发达的地区,已逐步形成了对农业持续发展起重要促进作用的财力和物力的来源。而在不少经济欠发达和不发达的地区,由于农民收入较低,农业投入的不足,农业生产条件改善缓慢,农业生产后劲不足,加重了自然资源的掠夺性开发。 

 

四、复合农林业是实现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