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管理相关概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3:46:59

供应链管理相关概念篇1

【关键词】供应链供应链管理

一、国内外对供应链概念的研究

供应链这一名词直接译自英文的SupplyChain,最早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左右,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定义。随着人们对这一概念逐渐的认识,许多学者给出了不同的定义。

最初,供应链仅被视为企业内部的一个物流过程,它所涉及的主要是物料采购、库存、生产和分销诸部门的职能协调问题,最终目的是为了优化企业内部的业务流程,降低物流成本,从而提高经营效率。这种传统的观念局限于企业的内部操作层,注重企业的自身资源利用目标。

之后,人们对供应链的认识从企业内部扩展到企业之间,将供应商纳入供应链的范畴,把供应链的概念与采购、供应管理相关联,用来表示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还有些学者将分销商等分销渠道中的实体纳入供应链的概念。如《英汉物流管理大辞典》中:供应链是产品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整个流通过程,供应链亦称销售链,如果较强调客户则称需求链。这种观点仅仅局限于制造商和供应商之间、制造商和分销商之间的关系和各企业的独立运作,忽略了与外部供应链成员企业的联系,往往造成企业间的目标冲突。

其后发展起来的供应链管理概念注意了与其他企业的联系,注意了供应链企业的外部环境,并将用户、消费者纳入供应链的范围,认为供应链是一个涵盖了整个产品“运动”过程的范畴。这是更大范围、更为系统的概念。Handfield&niches(1998)认为,供应链包括了从原材料阶段一直到最终产品送到最终顾客手中与物品流动以及伴随的信息流动有关的所有活动。史迪文斯(Stevens,1999)认为:“通过增值过程和分销渠道控制从供应商的供应商到用户的流就是供应链,它开始于供应的源点结束于消费的终点”。陈国权(1999)认为:“企业从原料和零部件采购、运输、加工制造、分销直至最终送到顾客手中的这一过程被看成是一个环环相扣的链条,这就是供应链。”这些定义注重了供应链的完整性,考虑了供应链中所有成员操作的一致性。

最近,供应链的概念更加注重围绕核心企业的网链关系,对供应链的认识从线性的“单链”转向非线性的“网链”,形成了一个网链的概念。哈里森(Harrison,1999)将供应链定义为:“供应链是执行采购原材料,将它们转换为中间产品和成品,并且将成品销售到用户的功能网链。”马士华(2000):“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在我国2001年发表的物流术语国家标准中,对供应链的定义是:“生产及流通过程中,涉及将产品和服务提供给最终用户活动的上游与下游企业所形成的网链结构”。

以上的概念是从研究对象的范围来划分的。随着人们对供应链认识加深、扩广,供应链的长度从企业内部延伸到企业外部,从单个企业一方面向上延伸到供应商以及供应商的供应商,另一方面向下延伸到顾客以及顾客的顾客直到最终的消费者;供应链的结构则从“单链”扩展到“网链”。

还有的学者从其它角度给出了供应链的定义,主要有以下几种:(1)价值链。马士华(2005)认为它不仅是一条联接供应商到用户的物流链、信息链、资金链,而且是一条增值链,物料在供应链上因加工、包装、运输等过程而增加价值,给相关企业都带来收益。王金圣认为,供应链虽没有形成完全统一的定义,但可以肯定的是供应链不仅是一条联接供应商到用户的物料链,而且是一条增值链,物料在供应链上因加工、运输等过程而增加其价值。(2)业务流程。沈厚才(2000)认为,供应链实际上是一种业务流程模型,它是指由原材料和零部件供应商、产品的制造商、分销商和零售商到最终用户的价值链组成,完成由顾客需求开始到提供给顾客以所需要的产品与服务的整个过程。(3)合作伙伴关系。陈功玉(2003)企业与其供应商、分销商、零售商、用户之间的关系已不再是过去那种简单的业务往来关系,而是结成了一种全面合作、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这种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被称为“供应链”。

二、国内外对供应链管理概念的研究

供应链是供应链管理的客体。对供应链不同范围、不同角度的认识决定了供应链管理的范围和角度,也由于人们对供应链有不同认识,相应地对供应链管理的概念也没有统一的说法。

供应链管理(SupplyChainmanagement,SCm)作为一种新的学术概念首先在西方被提出来,但对这一概念的起源并不清楚。GordonStewart,mikeadhajanian认为供应链管理理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期大卫・布莱纳(DavidBremner)于1869年出版的《苏格兰工业》。SimonCroom&pietroRomano认为,从Forrester(1961)的著作中,可以看出供应链管理的发展源于使用工业动力技术的分销和运输。还有些学者认为供应链管理起源于后勤学,因此早期的供应链管理的观点主要集中于物流管理。

其后发展的供应链管理的概念范围更为广阔,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供应链管理作为一种管理理念和哲学。供应链管理的理念强调了它的系统观、战略观、合作观、顾客导向观、价值的创造、集成的思想。Houlihan(1988)认为供应链管理是一个统一的过程,强调战略决策,是一种新系统方法―整合而不是接口连接。Dornier(1998)认为供应链管理本质就是在追求企业合作的效率,以较少的产品前置时间与营运成本的最佳,来获取企业营运的竞争优势。Fisher(1997)等认为应围绕市场产品需求设计供应链,以满足用户需求为目标。马丁・克里斯托弗(2006)对供应链管理的定义:供应链管理是从供应链整体出发,管理上游供应商和下游客户,以更低的成本传递给客户更多的价值。马士华(2006)认为供应链管理的核心思想是“系统”思维观和“流”思维观,对供应链中的一切活动的优化要以整体最有为目标,对各个环节的运作管理要实现小河流水般的顺畅。

第二,供应链管理是一种具体性的管理方法体系,体现了管理的职能包括计划、控制、协调、决策。伊文斯(evens)认为:“供应链管理是通过前馈的信息流和反馈的物料流及信息流,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管理模式”。1986年,美国物流管理委员会(CouncilofLogisticsmanagement,CLm)将供应链管理定义为在企业组织之外的包括消费者和供应商在内的物流活动。1998年,CLm对供应链管理的概念进行了重新定位,认为供应链管理不仅包括物流,还包括对物品、服务、信息进行从起始点到消费点的计划、实施、控制,以满足最终用户需求的全部过程。赵先德(1999)认为,供应链管理就是对整个供应链进行管理,即对供应商、制造商、运输商、分销商、客户和最终消费者之间的物流和信息流进行计划、协调和控制等。陈国权(1999)认为,供应链管理是指对整个供应链系统进行计划、协调、操作、控制和优化。

第三,供应链管理作为一种流程管理。Lalonde(1997)明确提出了供应链管理的流程思想,认为供应链管理所管理的是伙伴关系、信息和物料流的流程,该流程超出了企业的边界。RhondaR.Lummus&RobertJ.Vokurka(1999)认为供应链管理将所有供应链中的活动整合并集成为一条无缝连接的流程。马士华(2005)在研究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一个供应链管理的定义:供应链管理就是使供应链运作达到最优化,以最少的成本,令供应链从采购开始,到满足最终顾客的所有过程,包括工作流、实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等均高效率地操作,把合适的产品以合理的价格,及时准确地送到消费者手上。

第四,供应链管理作为一种关系管理。Harland(1996)将供应链管理描述为对商业活动和关系的管理:组织内部,直接的供应商,供应链中一级和二级供应商与顾客,整个供应链。陈功玉(2003)认为,如何建立企业之间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并建立一种长期有效的运行机制,被称之为“供应链管理”。

三、结论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国内外学者对于供应链以及供应链管理没有统一的概念。综合以上对供应链及供应链管理的观点,供应链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基本要素:供应链管理的主体:核心企业。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的网链结构,核心企业相对于链中的其它企业或实体具有一定的优势,必定由其担当起实施供应链管理、执行管理职能的责任。供应链管理的客体:供应链即一种功能网链结构,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实体,包括供应商的供应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运输商等。流,包括物(包括物质、非物质)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和流程,将供应链中各个实体实际连接起来的是流或流程。合作关系,是与流和流程相对应的将供应链中的实体联系起来的虚线连接。供应链能够正常运转的精髓在于企业间的合作。供应链管理的拓扑结构:网链。供应链管理的思想,是供应链中的灵魂,贯穿于整个供应链之中,包括系统观、战略观、集成观、顾客导向、价值的创造和网络关系管理。供应链管理的方法,应体现管理的职能包括决策、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和领导。而这些要素中的基础是合作关系,关键是管理思想和理念。

【参考文献】

[1]马士华、林勇:供应链管理(第2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8).

[2]陈功玉:论中国企业的供应链管理[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6).

[3]刘刚:供应链管理――交易费用与决策优化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

供应链管理相关概念篇2

关键词:低碳供应链;供应链管理;碳排放

中图分类号:F25

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对低碳供应链管理的相关研究,国内外文献不计其数,但对这些研究成果的概括总结还很少。因此,本文将对低碳供应链管理的相关研究进行初步总结,通过分析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为今后的研究提供新的方向和思路。

2低碳供应链管理的由来

供应链管理一词最早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学术界迄今为止没有形成统一的定义。我国《物流术语》把供应链定义为:生产与流通过程中涉及将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最终用户的上游和下游企业所形成的网络结构。

有关供应链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如何对供应链的整体进行优化并开发其潜能,却忽视了在供应链实施中给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随着资源供应日趋紧张、资源利用率日益下降以及环境问题的突出,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概念随之应运而生。这一概念是由mRC在1996年首次提出的,他认为绿色供应链是环境意识、资源的有效利用和供应链各个环节的交叉融合,即在供应链管理中加入环境的因素。

虽然绿色供应链考虑了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损害,但它并未涉及对环境、经济、社会这三方面的协调。因而,越来越多的学者在绿色供应链的基础上提出了可持续供应链管理这一概念。可持续供应链管理是由Drumwright首先提出的,目前学术界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定义。学者们普遍认为,可持续供应链是环境、经济和社会三者共同达到平衡的一种现代化管理模式,其评价指标和研究内容更为全面且复杂。

2010年“哥本哈根会议”后,碳排放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低碳供应链便是在供应链管理中加入低碳的要求,这相比于过去的“绿色供应链”、“可持续供应链”而言,提出了更严苛的要求和更多的挑战。毋庸置疑,低碳供应链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因为碳排放贯穿于任一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包括原料采购、生产加工、分销以及终端消费等各个环节。因此,对碳排放准确地测量和有效的控制,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基础。

3低碳供应链管理的相关研究概述

3.1基于低碳供应链绩效指标的研究

杨红娟,郭彬彬对低碳供应链绩效进行评价时,借鉴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认为对低碳供应链的绩效考评可设定五个一级指标,分别是财务和成本、业务运作、顾客服务、研发创新和减排环保,每个一级指标下又可分设不同的二级指标。李健等人在对集群式低碳供应链优化路径的研究中,分析了集群式供应链主体实施低碳行为的13个影响因素,分别是:供应商、制造商、物流商、零售商、消费者、低碳领域专业人才、上下游企业间合作、跨链竞合现象、投入资金巨大、向标杆企业学习的机会、建立核心企业的低碳形象、法规政策不健全以及产业集群发展阶段,通过模型的测算给出消除影响因素的最优路径。生艳梅等人在低碳视角下对绿色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构建时构建了五个一级指标:财务价值、内部流程、客户服务、创新与学习以及低碳绿色。由此,低碳供应链相比于传统供应链,增加了低碳、减排和绿色等相关指标,实现了对环境的保护。

3.2基于低碳供应链绩效模型的研究

杨红娟,郭彬彬利用传统Dea方法对低碳供应链及其绩效评价做出了初步探讨,通过检验各决策单元是否为Dea有效来判断低碳供应链运作效果。对于Dea无效的供应链,通过计算投影进而得到投入指标的调整值。谢鑫鹏,赵道致从易逝产品的碳排放量和政府的碳排放规制入手,通过建立经济主体的主从博弈模型,得到两个产品制造商和上游碳配额供应商之间互为反应函数的纳什均衡解。赵道致,原白云,徐春明探讨了由单个供应商与单个制造商组成的低碳供应链中纵向合作减排的优化问题构建了制造商占主导、供应商跟随的Stackelberg微分博弈模型,分析了制造商和供应商的长期合作减排策略对产品碳排放量的影响。李健等人在研究消除集群式供应链主体实施低碳行为影响因素的最优路径中,通过iSm模型找出了阻碍集群式供应链主体实施低碳行为最深层次的原因,通过nK模型得出,消除影响因素的路径并非是从最深层到表层,而是按另一种顺序进行消除。

3.3基于低碳供应链的方法研究

到目前为止,在低碳供应链管理的研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方法主要是博弈模型方法和Dea方法。比如,杨红娟,郭彬彬认为对低碳供应链运作状况的评价需要有一套相应的评价标准,并提出了五个一级指标和一级指标下属的二级指标,虚拟了八条供应链,基于传统Dea方法对各供应链的绩效做出了评价,最后通过投影计算出产出不变的情况下,为使供应链达到Dea有效,投入要素的减少量。赵道致,原白云,徐春明基于微分博弈,研究单个供应商与单个制造商组成的低碳供应链中纵向合作减排的动态优化问题,通过假设需求是碳排放量的线性减函数,构建了制造商占主导、供应商跟随的Stackelberg微分博弈模型,得到了双方合作减排的最优反馈均衡策略及利润最优值函数,为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长期开展减排合作提供了理论依据。4低碳供应链管理的研究趋势

随着环境污染、资源紧缺问题的日益突出,各国政府和学者越来越关注企业在生产经营各个环节中对环境造成的影响。1996年,绿色供应链这一概念首次被提出,在供应链的管理中融入环境保护的目标,对企业的采购、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保护环境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但在实际的应用中绿色供应链管理理论仍有其不足之处,比如传统的绿色供应链管理理论认为产品的租赁再回收比直接出售更环保,因为前者可以更好地实现回收再制造,但agrawal等人发现消费者在使用租赁产品时存在过度使用的情况,由此对环境造成的消极影响比直接出售所造成的影响更大。

为全面度量各种生产经营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学者提出低碳供应链的概念,这一概念要求企业在原材料采购、产品设计、生产加工方式、分销方式以及终端消费情况等各个环节都最大限度的减少碳排放量,这就有效地解决了传统绿色供应链的不足之处。相较于传统供应链而言,低碳供应链形成了一个闭合式供应链,要求废弃物得到最大限度的循环利用,以期实现最大限度的环境保护。

从最早供应链概念的出现到绿色供应链、可持续供应链、低碳供应链的提出,每一步都是对供应链体系内涵的补充,使之更符合当今社会的发展需求。在供应链绩效的评价方法上,从一开始定性的研究方法,如调查问卷法、案例研究、专家会议法等,发展到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比如在研究中加入经济模型或Dea方法,使得到的结果更客观准确。

5低碳供应链管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低碳供应链管理理论的研究刚刚起步不久,加之低碳供应链管理在实际运营中涉及的问题较多且较复杂,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存在一系列问题。

首先,目前的研究主要从外生机制入手,研究政府政策或企业供销各环节以及上下游企业之间纵向合作减排。但若能激发出供应链企业自身主动减排的需求,将实现整个供应链更加低碳的运营。

其次,碳排放涉及多个层面,从产品的全生命周期对供应链中的“碳足迹”进行精确的估计并非一件简单的事情。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商品从设计、生产加工到最终销售可能发生在不同的地区甚至国家,碳足迹来源于各种投入和产出,发生在许多不同的环节,这些都给碳排放的测量工作带来了不小的难度。

最后,国家对于碳交易、碳税收相关的制度还比较少且并没有完全落实到位,企业虽然意识到低碳生产的必要性,但国家政策中对低碳运营的扶持、补贴政策还比较少,对损害环境的惩罚力度还不够大,这就使得低碳供应链的实施缺乏制度保障。

供应链管理相关概念篇3

关键词:绿色供应链管理绩效指标体系

作为环境保护问题、绿色制造理论和供应链管理技术等学科的交叉概念,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研究将是今后一段时间研究和发展的新领域之一。而如何考核绿色供应链的管理绩效是实施绿色供应链过程中必然面临的关键问题。本文在参考国内外关于绿色供应链研究的基础上,对其管理绩效的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研究看法。

绿色供应链概念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nSF)资助40万美元在密歇根州立大学的制造研究协会(mRC)进行了一项“环境负责制造”研究,于1996年提出了“绿色供应链”的概念,旨在综合考虑制造业供应链中的环境影响和资源优化利用,其目的是使整个供应链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降到最小、资源利用效率最高。在管理流程上,绿色供应链改变传统供应链的开环结构,增加了回收环节,实现物料和能量的回收和重用,从而形成物流“闭环”,以最终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最优化,使经济可持续发展。

目前,国内外对绿色供应链的研究还比较分散,还没形成完善的理论体系,也还没有统一的绿色供应链的概念。一般认为绿色供应链是一种融合环境保护思想的现代管理模式,从产品生命周期的角度出发,综合考虑产品的原材料获取、设计与制造、销售与运输、使用及回收再利用的整个过程,通过绿色技术与供应链管理手段,实现产品生命周期内环境负影响最小、资源与能源利用率最高和供应链系统整体效益最优的目标。

绿色供应链管理的主要内容及特征分析

绿色供应链管理建立的是一种跨企业的协作,覆盖了从原材料选择到最终产品销售的全部过程。主要包括绿色设计、绿色材料的选取、绿色生产、绿色包装和运输、绿色营销以及绿色回收七个环节。其管理体系结构可由图1表示。

目前国内主要观点认为供应链绩效评价是指围绕供应链的目标,对供应链整体各环节(尤其是核心企业)运营状况以及各环节之间的营运关系等所进行的事前、事中和事后分析评价。与传统的供应链相比,绿色供应链对信息共享程度以及流通速率要求更高,具有以下突出特征:

信息共享。供应商、制造商以及执法部门和用户之间的信息数据流动可通过网络支撑,形成双向互动。减少信息的不对称程度,有利于绿色供应链企业提高业绩。

注重绿色水平。面对日益严重的全球环境污染,绿色供应链管理更加注重合理利用资源、节约能源、注重废弃物的回收与利用,绿色水平成为考核企业的重要指标。

闭环运作。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品、废料和在运输、仓储、销售过程中产生的损坏件及被用户淘汰的产品会经过回收处理以供重复利用,没有终止点。

加强企业合作。绿色供应链强调企业利益分配的公正性,各种激励与约束措施的有效性也成为管理理论和实践需要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面向客户需求。供应链的形成、重构要基于一定的市场需求,用户的需求拉动将是绿色供应链中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运作的最主要驱动源。

绿色供应链管理绩效指标体系构建

企业要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必将面临一系列决策问题,无考核就不能决策。根据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内容及特征,参考环境管理标准iSo14000系列,本文设计出具体的绿色供应链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在绿色供应链管理绩效总指标下,从核心企业业绩水平、供应链管理水平、供应链绿色水平三个方面进行评价。

核心企业的业绩水平可以反映直接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绩效带给商家的经济效益,也是最终推动绿色供应链发展的动力之一。我们将核心企业的业绩指标作为绿色供应链管理水平绩效评价的第一个二级指标,从财务和市场两个角度进行评价。

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根本目的就是通过核心企业与供应商、分销商的密切合作与信息共享,达到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缩短产品产出循环期,增强供应链反应速度和柔性、提高满足客户需求的响应能力,最终增强整个供应链的市场竞争力,因此应该对供应链本身的管理水平做出评价。我们进一步从时间、顾客、合作关系与成本效益四个角度分别做出指标考核。

作为一个显而易见的概念,“绿色”虽应用很广,如绿色设计、绿色制造、绿色材料等,但至今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可以认为“绿色”是一个与环境影响紧密相关的概念,是一个相对概念。本文对绿色供应链评价中的绿色水平可定义为绿色的程度或对环境的友好程度,即环境影响程度进行量化。负面环境影响越大则绿色水平越低,反之则越高。

值得说明的是对绿色供应链绿色水平的评价,必然会对其他传统评价指标带来影响。随着人们“绿色意识”的增强,在核心企业业绩水平考核中,顾客满意度、市场占有率等指标必然受到这种意识的影响。在绿色供应链成本评价中,不能仅仅考虑传统供应链的成本构成,产品的回收处理,无害材料的选择使用,以及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和环境治理费用而付出的成本都应纳入成本考核的范畴。而成本范畴的扩大必然进一步影响到整个供应链的效益。同时由于“绿色意识”的影响,从新产品的开发到产品质量考核都会受到“绿色”的影响。传统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已经难以反映出当今绿色时代的发展需求。而以往的激励目标也应该做相应的调整以便与绿色供应链的激励目标相吻合。

本文提供了绿色供应链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一个参考也是一种思路。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企业可根据自己需要对指标进行调整,使其更具操作性,同时也要注意指标的代表性和科学性。

参考文献:

供应链管理相关概念篇4

[关键词]供应链质量风险;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关键风险诱因;贝叶斯网络

[中图分类号]F2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0)49-0127-02

1引言

在供应链质量管理的研究方面,许多事件都说明供应链的某些风险因素对供应链的绩效产生巨大的负面作用,供应链中的大多数风险因素都表现为产品质量大幅波动。Robinson和malhotra给出的供应链质量管理的定义是:对供应链的合作组织商业流程的协调和整合,以此来度量、分析和持续改进产品、服务和流程,目的是创造客户价值,提升客户满意度。而传统制造模式下,质量管理的重点集中于企业内部,注重内部过程、要素、部门之间的管理与协调,而对于外部过程以及外部关系则较少关注,在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乃至最终用户之间尚未形成一条连续、畅通的质量链,而是被一系列相对封闭的质量“黑箱”所割裂。本文在将供应链质量风险管理的研究视角放在合作组织内部和合作组织之间的质量管理上,而在质量管理中质量风险的管理也至关重要,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是供应链质量风险的识别与评估。从文献目前的研究中可以看出目前对供应链质量风险评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定性的分析上,并且注重风险产生后的管理和控制。质量风险的相对重要程度,以及动态的、预测各指标值的对于导致供应链质量风险事件发生因素的识别和评估的有效方法的研究目前还不成熟,缺乏定量的预测方法。从管理角度看,风险最重要的方面就是引发的原因,只有通过控制这些因素才能预警和管理风险。本文将研究重点放在识别供应链质量风险的关键诱因、确定描述供应链质量风险的关键风险指标、评估供应链总体质量风险以及供应链质量风险诱因对于供应链总体质变动等方面。

2供应链质量风险的识别

通过风险识别的工具――关键风险指标和关键风险诱因分析,得出供应链质量风险的关键诱因和关键指标,它们是管理者对风险进行监控和管理的基础,同时也是针对供应链质量风险建立贝叶斯网络的依据。

2.1供应链质量管理关键风险指标的确定

关键风险指标是对某些特定业务活动和控制环境进行监控的关键指标体系。StarbirdS.提出了最佳合格质量的概念,认为质量可以用合格率表示。本文研究的主题是供应链质量风险,所以将产品的不合格率作为关键风险指标,当不合格率到一定的范围时,必须识别出风险产生点并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2.2供应链质量风险关键风险诱因的确定

关键风险诱因就是一些风险特质或风险特性,是引起特定风险的随机因素。本文从供应链上各参与主体以及供应链总体的协作的角度分析了供应链质量风险,并提出导致供应链质量风险主要的诱因,即供应链的构成、企业间的协作、供应商的运作风险、核心企业运作风险、销售企业运作风险和为整条供应链服务的物流服务提供商的运作风险及相应的二级指标。供应链结构的主要影响因素有供应链长度、数量、供应商选择标准、与供应商的关系。供应链的运作风险的影响因素有:供应风险、需求风险、制造过程风险、信息风险信息技术的运用情况、设备的完备性、员工的结构与素质、先进质量管理技术的应用。

2.3供应链质量风险的识别结果

由上一节的分析,并结合供应链各成员的特点得到供应链质量风险关键诱因与衡量风险程度的指标,即产品不合格率。如下页表所示:

3供应链质量风险评估模型的构建

3.1贝叶斯网络用于风险评估的可行性

贝叶斯网络(Bayesiannetwork)实质上就是一种基于概率的不确定性推理网络,其定义如下:B=,一个贝叶斯网络主要由两部分构成,分别对应问题领域的定性描述和定量描述,即贝叶斯网络结构G和网络参数θ。第一部分贝叶斯网络结构(G),由一个节点集合和一个有向边集合组成。有向边表示变量之间的依赖或因果关系,有向边的箭头代表因果关系影响的方向性(由父节点指向子节点)。贝叶斯网络的另一部分θ是反映变量之间关联性的局部概率分布集即概率参数―条件概率表(Cpt),该表列出了每个节点相对于其父节点所有可能的条件概率。本文所研究的是供应链质量风险的评估,供应链质量风险事件的发生需要各种风险诱因的累积和一定的风险发生条件,而贝叶斯网络提供了一种自然地表示因果或者影响信息的方法,能够建立一个表示风险诱因导致风险事件发生的贝叶斯网络拓扑结构,并且能够动态的预测供应链质量风险的大小,以及诊断影响供应链质量风险的因素。

3.2风险评估模型的构建

(1)模型的基本假设

①假设忽略外部环境的影响(市场需求的变化、大的自然灾害等),供应链质量管理的影响因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即各企业自身的运作以及与供应链其他成员的协作,所以将从这两个方向分析供应链质量风险的关键诱因;②将研究对象设定为以制造企业为核心的三级供应链;③研究供应链上各参与主体对供应链的运作风险的作用时,将各节点假设为相互独立的,即各节点对于供应链运作风险的影响不受其他节点的影响。

(2)网络结构的确定

在构建的供应链质量风险评估模型中,供应链结构对供应链上协作风险影响比较大,因为供应链结构决定了企业间沟通和协作的难易程度以及供应链成员之间的关系。同样地,各企业的运作风险影响供应链的运作,但供应链的运作风险并不一定会影响各企业的运作风险,所以,各企业的运作风险是供应链运作风险的父节点,是导致供应链运作风险的原因。根据上述的方法进行判断,确定各指标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得到供应链质量风险评估的贝叶斯网络拓扑结构,如图1所示。

(3)参数θ的确定

θ代表用于量化网络的一组参数。对于每一个Xi,存在如下一个参数θXi/pa(Xi),它指明了在给定发生的情况下事件发生的条件概率。

即θXi/pa(Xi)=p[Xi/pa(Xi)],i=1,2,…,8(1)

其中,pa(Xi)表示在图G中Xi的双亲变量的集合,无双亲节点的变量概率分布用边缘概率表示。参数θ的确定方法主要有两种,即专家法和数据法。专家法是通过专家的经验给出各变量的概率分布,而数据法是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和学习得出变量的概率分布。

在图1的基础上加入各变量以及各节点的概率分布(Cpt)后得到如图2所示的供应链质量风险的贝叶斯网络拓扑结构。

(4)目标函数的求解模型

本研究的主题是确定在各节点概率分布确定的条件下供应链综合的质量风险以及各供应链质量风险诱因对于供应链综合质量风险的相对重要程度,所以目标函数为确定除根节点之外其余节点各状态下的边缘概率,即p(Xi),i=1,2,…,8,下面针对确定条件下的概率分布和有信念更新的概率分别采用不同的算法。

①无信念更新的算法

各节点的联合概率为

p[pa(Xi)×Xi]=pa(Xi)×p[Xi/pa(Xi)],i=1,2,…,8(2)

任意的非证据节点X各状态下的边缘概率的计算

p(Xi)=pa(Xi)p[Xi×pa(Xi)],i=1,2,…,8(3)

由供应链质量风险的贝叶斯网络拓扑结构图知:

pa(X8)={X6,X7},pa(X6)={X1},pa(X7)={X2,X3,X4,X5}

②有信念更新的算法

给定证据e后任意的非证据节点排他性X的后验概率分布p(X/e)称为该节点排他性的置信度Bel(X),根据贝叶斯网络推理模式的特点,一个节点排他性的信度可以分解成两个参数:诊断性参数λ(X)和因果性参数π(X),从而节点排他性的信度Bel(X)=aλ(X)π(X),(a为归一化常数),诊断性参数λ(X)根据子节点排他性X的第j个子节点传播的信息,π(X)根据子节点排他性和父节点排他性传递的消息进行计算。

λ(X)=λj(X)(4)

λj(X)为节点X的第j个子节点传递的信息。

π(X)=U1,U2,…,Uip(X/U1,U2,…,Un)πx(Ui)(5)

p(X/U1,U2,…,Un)是专家知识或数据学习后的概率化表示形式,πx(Ui)为节点排他性X的父节点传递给其的信息。

4结论及研究展望

在供应链质量风险管理的过程中,关键风险指标是适用于风险评估和监测的重要工具,所以供应链各企业往往设置一些关键的风险指标来评估和监控供应链质量风险。本文利用关键风险诱因和关键风险指标分析法,得出供应链质量风险的关键诱因和关键指标,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贝叶斯网络结构模型,通过模型的应用表明了:在风险管理中,一些风险标指值的变化影响其他指值的变化,企业可以依据过往的经验设定各节点指标值的取值范围,从而定位导致风险产生的首要因素。所以本方法的应用有利于供应链风险动态的监控和管理。本文没有考虑风险的另一个要素――风险产生的后果,仅从预测风险产生的概率入手,所以在贝叶斯网络结构模型中加入风险产生的后果这一要素是未来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1]Robinson,C.J.andm.K.malhotra,Definingtheconceptofsupplychainqualitymanagementanditsrelevancetoacademicandindustrialpractice[J].internationalJournalofproductioneconomics,2005,96(3):315-337.

[2]StarbirdSa.theeffectofacceptancesamplingandriskaversiononthequalitydeliveredbysuppliers[J].JournaloftheoperationalResearchSociety,1994,45(3):309-320.

供应链管理相关概念篇5

【关键字】供应链管理物流管理供应链物流系统

20世纪80年代,随着物流一体化由企业内部物流活动的整合转向跨越企业边界的不同企业间协作,供应链管理(SupplyChainmanagement,简称SCm)的概念应运而生。能够真正认识并率先提出供应链管理概念的也是一些具有丰富物流管理经验和先进物流管理水平的世界级顶尖企业。这些企业在研究企业发展战略的过程中发现,面临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仅靠一个企业和一种产品的力量已不足以占据优势,企业必须与原料供应商、产品分销商和第三方物流服务者等结成持久、紧密的联盟,共同建设高效率、低成本的供应链,才可以从容面对市场竞争并取得最终胜利。

一、供应链管理和物流管理的概念

1、物流管理的概念

物流管理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物流管理是指物资的采购、运输、仓储和配送等活动,是企业之间的一种物资流通活动。广义的物流管理包括了生产过程中的物料转化过程,基于这种广义的物流管理,供应链管理也常常被人们认为即是物流管理。物流管理与供应链管理具有相似性,但在管理范围、管理角度、组织内部关系等方面又有明显的区别。由此可以看出,供应链管理源于物流管理,物流管理是供应链管理的重要内容,供应链管理的实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采购、运输、仓储和配送等物流作业环节的管理和运作状况。因此,物流管理是供应链管理发挥整体效益的前提和基础。

2、供应链和供应链管理的概念

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和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模式。

供应链管理是指人们在认识和掌握供应链各环节内在规律和相互联系的基础上,利用管理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激励职能,对产品生产和流通过程中各个环节所涉及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价值流以及业务流进行的合理调控,以期达到最佳组合,发挥最大效率,以最小成本为客户提供最大价值的过程。

供应链管理是在满足服务水平需要的同时,为了使系统成本最小而采用的把供应商、制造商、仓库和商店有效结合成一体,并把正确数量的商品在正确时间配送到正确地点的一套方法。供应链管理把对成本有影响和在满足顾客需求过程中起作用的每一方都考虑在内,从供应商、制造商、仓库、配送中心到零售商,甚至是供应商的供应商及客户的客户,其目的在于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供应链管理把企业管理的范畴从单个企业扩大到整个供应链并对之进行有效管理,通过信息共享将错失销售机会的可能性降到最低,减少整个供应链上的库存,降低操作成本,缩短交货时间,改善现金流量,将市场需求变化的风险降到最低。

二、供应链管理下物流管理的应用

1、供应链管理在物流中应用的必然性

物流系统是一个社会化系统,制约其发展的因素很多:不同消费区域的客户情况和环境条件,配送环节,物流成本,库存控制等等。供应链管理应用于物流是一种统一规划下的物流系统,具有供应链的管理特征和集成化优势。供应链管理中“业务流程重组”的思想使得作业流程快速重组能力极大提高,促进了物流系统的敏捷性,通过消除不增加价值的部分为供应链物流系统进一步降低成本和精细化运作提供了基本保障。

供应链是一个整体,合作性与协调性是供应链管理的重要特点。在这一环境中的物流系统也需要无缝连接,它的整体协调性应得到强化,例如运输的货物要准时到达,顾客的需要才能及时得到满足。采购的物资不能在途中受阻才会增强供应链的合作性,因此供应链物流系统获得高度的协调化是保证供应链获得成功的前提条件。

物流管理主要关注企业内部的功能整合,而供应链管理则是把供应链中的所有节点企业看作一个整体,强调企业之间的一体化,关注企业之间的相互关联。物流管理是计划机制,而供应链管理是协商机制,是一个开放的系统,通过协调分享“需求与存货”的信息以减少或消除供应链成员之间的缓冲库存。供应链管理的概念不仅仅是物流的简单延伸。物流管理主要关注于组织内部对“流”的优化,而对供应链管理仅仅认识到进行内部整合的重要性是不够的。所以,供应链应用于物流不但优化了传统的物流系统,更使物流系统向更高一级发展,使物流的支链变大变广,使供应链管理发挥最佳效果。

2、供应链管理体系下物流管理的特点

物流管理是供应链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显著特点就是整体性。供应链管理过程中的信息传递很重要,其信息传递是在企业间逐级进行的,信息偏差也会沿着传递方向逐级变大,难免会出现信息失真,信息的利用率随之降低。另外,一般环境下的物流管理缺乏整体规划的观念,链上的每个组织只关心自己的资源(如库存),相互之间很少有沟通和合作。这经常导致一方面库存不断增加,另一方面当市场需求出现时又无法满足,因而企业库存成本很高,企业间因为物流系统不善而错失市场机遇。在供应链管理体系下,各环节之间是战略合作关系,具有利益一致性,各方的信息交流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信息的流量增加,信息的传递方式实现网络化,进而各方提高了在信息共享的程度,避免了信息的失真现象。除此以外,供应链管理体系下的物流管理还有以下特点。

(1)提高了物流系统的快速反应能力。供应链管理以internet作为技术支撑,其成员企业能及时获得并处理信息,通过消除不增加价值的程序和时间进一步降低供应链的物流系统的成本,为实现其敏捷性、精细性运作提供基础性保障。

(2)增进了物流系统的无缝连接。无缝连接是使供应链获得协调运作的前提条件,没有物流系统的无缝连接,顾客需求得不到及时的满足、物资采购中途受阻等等而造成的有形成本和无形成本的增加会使供应链的价值大打折扣。

(3)提高了顾客的满意度。在供应链管理体系下,企业能够迅速把握顾客的现有和潜在(一般和特殊)需求,使企业的供应活动能够根据市场需求而变化。这样企业能比竞争对手更快、更经济地将商品或服务供应给顾客,极大地提高了服务质量和顾客满意度。

(4)物流服务方式的多样化。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和物流技术的不断发展,物流服务方式日益表现出灵活多样的特点。为了适应国际化经营的要求,出现了发生在不同国家间的国际物流、专门从事物流服务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及进行联合库存管理的分销中心等等。

3、供应链管理体系下物流管理的功能

(1)库存管理。通过库存管理缩短订货—运输—支付的周期,加速库存周转,减少及消除缺货事件的发生,有利于整个供应链的协调和运转。

(2)订购管理。订购是给供应商发出订单的过程,主要包括供应商管理、订购合同管理及订购单管理。通过供应链管理,企业可利用配销单据等对整个补充网络制定计划,并向供应链自动发出订货单,通过合同管理在供需双方建立长期关系,通过检查订购数量将订购单送达供应商并对已接收货物进行支付。

(3)配销管理。对进入分销中心的物资,其管理过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配销需求管理、实物库存管理、运输车队管理、劳动管理等。

(4)仓库管理。仓库管理除了入库货物的接运、验收、编码、保管及出库货物的分拣、发货、配送等一般业务外,还包括代办购销、委托运输、流通加工、库存控制等业务。

4、如何协调供应链管理和物流的关系

物流是供应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贯穿于整个供应链,连接供应链中的各个环节,成为企业合作的纽带。在制定供应链物流战略的过程中,一般需要注意以下问题:要对客户进行细分,对不同类型的客户确定相应的客户服务水平,如订货周期、运输方式库存水平等;要根据销售情况对产品进行分组,针对每一类别的产品可以采取不同的策略。定单录入、定单执行及交货作业处理占物流活动很大比例,因而需要通过技术和管理使整个供应链的物流流程更有效率,特别是对于成员企业间的接口部位,通过集成能剔除多余工作流,提高物流效益。各个成员企业应通过改善合作关系、使用现代管理手段和技术来实现准确预测、信息共享,从而减少不确定性因素带来的负面影响。

供应链与物流有着密切联系,在现阶段如何协调物流与供应链的相互关系,已经成为管理方向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只有协调好物流和供应链的相互关系,才能使企业更有条理、更有针对性地进行配置、调控,应用更加适应企业发展的管理模式,使企业获得更大的效益。

三、总结

供应链管理在物流中的应用已经得到了广泛认同,如沃尔玛公司的销售配送系统计划、台湾雀巢与家乐福的Vmi计划等,这些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物流更加具有实效性和成效性。企业通过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物流来建立新的企业管理模式,克服了传统物流的缺陷,更适应企业发展,更能为企业降低成本、创造利润。

【参考文献】

[1]方美琪、钟佳桂:电子商务与传统企业[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2]严冬梅:电子商务物流与配送[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3.

[3]杜荣华、刘中、海霞:电子商务与物流[m].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4]朱桂平、李怀政:物流企业分销网络战略管理[m].中国物资出版社,2003.

[5]黄小原、卢震:电子商务与供应链管理[m].东北大学出版社,2002.

[6]查尔斯.C.波里尔、迈克尔.J.鲍尔:电子供应链管理[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供应链管理相关概念篇6

关键词:零售业;供应链;低碳化;供应商;管理体系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F715文章编号:1009-2374(2016)12-0086-02Doi:10.13535/ki.11-4406/n.2016.12.040

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程度的不断深入,市场规模逐步扩大,各行各业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我国的零售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与扩张。然而在此过程中,由于全球气候变暖等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我国的制造业面临着巨大的节能减排任务,而处于制造业下游的零售业供应链体系也必然要面临着低碳化的发展要求。因此开展相关的研究工作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与价值,应当引起人们的重视与思考。下文首先就我国零售业供应链管理的概念进行简要的概述,而后对我国零售业供应链管理的现状展开分析,并提出了一些详细的改进策略。

1零售业供应链管理概述

1.1供应链低碳化管理概念

低碳化的供应链是经过传统的供应链理论所演变形成的。供应链需要依靠对计划的执行、原料的获取、生产、运输以及最终的销售等多个环节来实现。在更为宽广的概念当中,可被理解为对于需求与供给之间的均衡。供应链的低碳化来源于对于供应链的可持续研究之中,同时也可将其称之为环保意识供应链亦或是环保供应链,这是一类对于供应链当中各个环节,采取综合分析之后从而选取对资源最为高效的利用以及对于环境最低破坏的供应链管理方式,其本质性的目的旨在实现对于供应链的整体性低碳优化。基于绿色理念且低碳环保的供应链结合了可持续性的价值观念以及对于环境问题的综合考虑,是一种友好型的供应链管理体系和可持续性的供应链管理方式,能够为企业提供新的发展动力。

1.2供应链低碳化管理体系结构

供应链的运行参考模型囊括的范围:企业通过每一位客户之前的信息来往,包含了产品交易的全过程,由最初的订单确认,到最终的货款支付;每一类产品的运输,由最初级的供应商直至最后的消费者手中以及之后再次回收利用的整个过程体系;企业在产品的生产、销售过程当中同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所形成的互相影响以及对于总体需求量的明确直至最终每一项产品订单的完工。依据供应链运行参考模型的流程定义,可将其分割为三个不同的级别:第一等级,不同的流程类型;第二等级,不同流程的具体目录;第三等级,对于供应链当中各个节点企业的特性。并在此三个等级之下还可将供应链管理体系细分为四、五、六乃至更加细致的类型特征,并进行实际的特性描述,然而这并不包含于运行参考模型之中。

1.3供应链低碳化管理的重要性

目前我国零售业企业在低碳化供应链的建设当中仍然面临着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影响,首先在国际影响当中,相关的国际标准化组织已经建立起了关于环境管理体系的制定,对于相关的企业再生产、经营等商业活动当中的行为有了明确的标准约束。通过iSo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也预示着对于环境的保护工作,已经由环境污染的末端治理转变为对与环境影响行为的整体化监督过程,这也更进一步推动着低碳化供应链管理体系的建立。通过对于低碳化供应链的落实,能够促进我国在经济结构的调整、发展方式的转型、能源资源的消耗以及提升能源利用率等方面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

2目前我国零售业供应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零售商与供应商合作不足

在我国的零售业当中位于上游的供应商同下游的零售商之间存在严重的利益不对等关系,其中零售企业往往由于掌握销售平台,在商品采购的各种渠道与环节向供应商索要费用,诸如合同签约费、进场费、节日赞助费等。而这些不合理费用的支出一方面使得供应商的成本急剧上升,从而使他们无法给予零售商更低的供货价格,并且也会造成最终的利益分配不合理,使得整个零售业供应链长期处于较低的行业发展水平;另一方面各种名目的不合理费用支出也使得供应商与零售商的合作基础受到破坏,极易发生各类道德与法律风险,致使许多供应商不得不以牺牲产品质量来弥补企业损失,这样的恶性循环必将导致供应商与零售商的合作关系难以长期维持。

2.2信息技术应用不足

我国零售企业在供应链低碳化的构建当中,对于信息技术的应用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四个方面:第一,零售企业只是在内部的信息系统方面进行投入,还没有上升到供应链和客户关系的管理层上;第二,零售企业it从业人员比较少,对企业竞争力的提高存在影响;第三,零售企业的信息系统的利用效率还很低;第四,把零售业信息化分为三个阶段:硬件基础设施建设阶段、软件基础设施建设阶段和核心业务系统建设阶段,目前我国多数零售企业还处于硬件基础设施向软件基础设施建设过渡的阶段,少数零售企业处于软件基础设施向核心业务系统过渡阶段。

2.3物流配送效率低下

我国的零售企业长期以来在物流配送环节效率不高,深层探究其本质原因,可总结为如下两点:第一,由于我国市场经济起步较晚,零售企业的发展时间较短,因此在整个零售行业当中还未能够形成较大规模的零售企业,也就造成了企业无法拥有充足的资金来建设配套的物流配送转运中心。这主要是由于物流配送中心的投资成本较大且成本回收期较长所造成的;第二,通过技术层面来考虑,我国零售业目前所拥有的物流配送技术还不够完善,各个物流配送中心以及中央系统同具体的零售门店乃至上游的供应商之间无法实现实时的信息交互,知识配送效率严重不足。

3我国零售业构建供应链管理体系的策略

3.1构建供应商与零售商的伙伴关系

在供应链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当中,均会牵涉到企业间的合作问题。在构建供应链管理体系的过程当中,构建供应商与零售商的伙伴关系是核心关键,诚信平等的互惠互利是双方开展合作的基石。对于零售企业而言在选取供应商之时,应当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并从企业的长远发展角度进行综合考虑,与合适的上游供应商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特别是在低碳化供应链的建设蓝图之下,我国的零售企业在面对更为复杂的体系管理之时,一方面要能够将“低碳消费”的深层潜力予以开采发掘,另一方面也要做好“低碳供应商”的选取工作。不断推行并日臻完善对于上游供应商的市场准入机制,能够在初级阶段当中便将产品质量不合格的供应商淘汰出局,能够极大地降低供应链的管理效率。这一制度的制定通常由零售企业的业务部门予以制定,而后经过采购委员会予以评定、审核,并最终交由总经理签字实施。这一制度的绝对核心是要严格落实对上游供应商的要求,其中包含了资金实力、信用状况、企业的技术能力与生产条件等多个方面。

3.2发挥零售企业核心地位

在低碳供应链的每一个环节当中,每一个参与到其中的企业均具备有独立的法人地位,企业与企业之间并不存在上下级的关系,正是通过共同的利益追求与战略目标,促使企业间能够开展合作。而在零售业的供应链体系当中,零售企业应该发挥出主导地位的作用,作为产品生产、运输、销售等各个环节,所有信息要素、资金要素、知识要素的汇集点,低碳化供应链在零售业发展的过程当中,所发挥的作用不可替代。因而零售企业要制定出相应的低碳发展战略,其主要内容应当从如下四个方面来考虑:第一,对企业所存在的风险做出合理性的评估;第二,对企业自身实行碳排放清查;第三,明确碳排放标准、制定相关的减排目标,并结合企业实际生产经营状况制定出相应的减排措施;第四,监督碳排放措施实行情况;第五,实时披露企业碳排放数据。

3.3构建零售企业低碳供应链

对于零售企业而言,只有其自身在实现了低碳化品牌的构建之后,才能够形成低碳化的市场声誉,并借助于自身的低碳行动来对供应商产生影响。零售企业构建低碳供应链的具体流程为:对供应链实行详尽的碳排放调查,确定出具体的碳排放名单,明确零售业供应链的碳排放标准,制定出详细的企业碳排放目标,对于企业所采取的碳排放措施内容实行有效性评估。鉴于零售业供应链的复杂性,零售企业应当同其供应链当中各个环节的企业,加强沟通交流,共同制订出相应的碳排放管理体系,并对供应链相关企业的碳排放执行情况进行全程追踪与监督,完善监管措施。低碳化的供应链运行参考模型,在原有模型的基础之上增加了环保、低碳等理念。其要求企业在进行供应链的建立知识,必须要从产品的生产阶段即需要考量产品整体的生命周期性,由原料的选取到最终的回收处理等一整个环节当中,都必须要考虑低碳化的生产理念。图1为零售企业构建低碳供应链的基本流程:

4结语

在全球经济的发展规模逐步趋向于一体化,发展要求逐渐趋向于低碳化的大背景之下,低碳供应链的建立将直接影响到我国企业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竞争能力。本文主要通过对于我国实行低碳供应链相关问题的研究,首先对供应链的管理概念进行了简要的概述,而后针对我国零售业供应链管理的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从而表明零售业将是我国实行低碳供应链管理的主要实施方向,最终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研究,能够为我国的零售业提供一些可供参考、借鉴的内容。

参考文献

[1]卢震,黄小原.服务销售系统供应链模型设计及其应用[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6).

[2]曾剑锋,柳键.碳减排背景下闭环供应链生产与回收策略研究[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5).

[3]易余胤,梁家密.奖惩机制下的闭环供应链混合回收模式[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14,(1).

供应链管理相关概念篇7

内容摘要:文章介绍了供应链契约的概念及分类,详细论述了数量弹性契约的概念,并建立了数量弹性契约的基本数学模型。

关键词:供应链供应链契约数量弹性契约契约模型

供应链契约的概念

供应链战略目标的实现,需要良好的供应链关系的支持。由于在供应链成员企业间缺乏相互约束的组织机构,因而只能以签订契约的方式作为供应链管理的实施基础,供应链上的成员通过建立契约关系来协调买卖双方之间的利益分配,使供应链可以获得竞争优势,并且可以促进成员企业形成更紧密的动态联盟,优化供应链绩效。

pasternack1985年最早提出了供应链契约的概念。此后,学者们针对供应链契约开展了大量的研究。王迎军(2001)认为,所谓供应链契约(supplychaincontract)是指通过提供合适的信息和激励措施,保证买卖双方协调,优化销售渠道绩效的有关条款。即使供应链达不到最好的协调,也可能存在帕累托(pareto)最优解,保证每一方的利益至少不比原来差。

供应链契约使供应链中任意一对相邻节点中制造商与购买商之间的相互关系,采用合同或契约的方式来进行约束管理。供应链契约问题的实质即是对于不同需求模式来确定相应的优化订货策略,设计优化合同策略,克服供应和需求的不确定性,使供需双方利润最大化。常见的供应链契约主要包括:批发价格契约(wholesalepricecontract)、回购契约(buybackcontract)、数量弹性契约(quantityflexibilitycontract)、收益共享契约(revenuesharingcontract)等。本文重点探讨数量弹性契约。

数量弹性契约的概念

当前许多供应链的上下游企业协商制度还很不完善,通常情况下,分销商根据其需求预测与供应商签订订货合约,合约订立后,供应商将进行相应的生产设备投资及组织生产,以满足分销商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下游最初可能提交一个过分乐观的需求预测以促使上游企业建立过高的生产能力,从而可以满足非正常情况下的高需求,当实际需求低于生产水平时,上游企业建立的过高的生产能力中有一大部分将是过剩的,一旦上游企业识破了下游企业的这种动机,面对下游的过分乐观需求预测,上游企业则会建立一种保守的生产能力。当实际需求发生时,又会出现由于上游企业保守生产能力造成的缺货情况,上游和下游的这种协商不完善降低了供应链的整体运作绩效。

面对以上情况,在理论上和实践中逐渐出现了弹性数量订货方式,在这种方式下,规定每期订货的最大波动比例,供应商有义务满足最高上限的供应量,以防止供应商缩减生产能力导致供应链缺货损失;同时分销商必须采购最低下限的产品数量,防止分销商高估需求导致供应链生产过剩,通过弹性数量契约优化模型来制定最佳弹性比例,即分销商订货量的最佳变动上下限,在此上下限条件下,分销商订货量提高可以使供应链绩效达到最优,减少生产商和分销商的双重边际效应造成的影响。

数量弹性契约是指生产商允许销售商在观察市场需求之后可以改变最初订购量的协议。通常销售商在销售季节前首先给供应商一个产品订购量,供应商根据这个订购量组织生产,当销售商知道市场实际需求之后,销售商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重新调整订购量。数量弹性契约在电子和计算机产业中得到广泛运用,如Sunmierosystems、nipponotis、Soleetron、iBm、Hp、Compaq等大公司,其灵活性表现在订货量的可变性上。Signorelli和Heskett(1984)在哈佛商学院案例中用Benetto公司作为典型案例,来说明对销售商实施数量弹性契约不但可以增加销售商的利润,而且也可以增加供应商的利润。

在数量弹性契约方式下,由于规定了每期订货的最大波动比例,制造商有义务满足最高上限的采购量,以防止销售商增加订货数量而导致供应链缺货损失;同时销售商必须采购最低下限的产品数量,防止销售商高估需求而导致供应链生产过剩。在此上下限条件下,销售商订货量提高可以使供应链绩效达到最优,减少制造商和销售商的双重边际效应造成的影响。数量弹性契约的目的是使买卖双方共同承担风险或共同分享利益,促使买方认真预测需求和计划订货数量。数量弹性契约提高了零售商采购货物的平均数量,激励零售商努力预测市场需求以增加他们的期望利润,并最终有可能会增加供应链的整体效益。

数量弹性契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买方如何完成预测和购买行为;卖方如何向买方承诺灵活性条款;每个成员的成本或利润如何随契约参数的变化而变化。

数量弹性契约模型

零售商向供应商提出数量为q的订货,在销售发生之前供应商生产数量Q的产品发送给零售商,零售商销售产品之后,按照约定的契约企业之间进行转移支付。假设D为产品的随机需求;f()为需求的概率密度函数;其概率分布函数为F();期望值μ=e[D];p为零售价格;cs为供应商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cr为零售商单位产品的边际成本,c=cr+cs;gs、gr为供应商与零售商的缺货损失成本,g=gr+gs;v为单位产品残值;t表示零售商对供应商的预期转移支付。

定义期望销售量

;

期望剩余库存;

期望缺货量。

根据报童问题模型,零售商利润函数可定义为:

供应商利润函数可以表示为:

供应链的整体利润函数为:

定义:,表示供应链系统最优订货量。

,表示销售商最优订货量。

在强制服从体制下,供应商的产量不必完全满足零售商的订货,即Q不必等于q,所以供应商利润函数形式可以表达为:

在弹性契约下零售商可以以全部价格退还商品。即在批发价格wq下,零售商承诺至少购买数量为m的产品,并且对于另外数量为o的产品有自由选择或退货的权利,在强制服从体制下供应商可以自由选择产量Q≤m+o。零售商、供应商利润函数可以定义为:

在m,o已事先设定的情况下,零售商选择,而供应商生产。

结论

供应链契约是供应链成员关系的联系纽带和关系约束。供应链契约中有多种契约条款可以用来实现供应链的协调运作,使买卖双方通过契约达到渠道最优解或近优解。数量弹性契约使供应链成员的行为模式有所改变,在契约的约束下,供应链成员发现积极合作和有效信息共享才能促进自身和整体利益的改善。

参考文献:

1.pasternackBa.optimalpricingandReturnspoliciesforperishableCommodities[J].marketingScience,1985(4)

2.王迎军.供应链管理实用建模方法及数据挖掘[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3.马新安,张列平,田澎.供应链管理中的契约设计[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1,3

4.高俊俊,王迎军,郭亚军.弹性需求下供应链契约中的pareto优化问题[J].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应用,2002,3

5.陈祥锋,朱边立.markovian模型在供应链合同管理中的应用[J].科研管理,2002,3

6.邵晓峰.供应链中供需双方合作批量模型的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01,15

7.庄字,胡启,赵燕.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间弹性数量契约优化模型[J].西安工业学院学报,2004,12

8.SigorelliS,HeskettJL.Benetton(a)[m].HarvardBusinessSchoolCase9-685-0141.1984

供应链管理相关概念篇8

[关键词]设计链协同设计DCoR

一、引言

随着产品更新换代的周期缩短和企业的专业化趋势的发展,近几年协同设计的概念广泛地被应用在产品开发过程中。关键零部件供应商共同参与早期产品开发过程,可以保证产品质量并缩短新产品上市时间。为此,企业对设计链的整合、分析与管理就显得极为重要。

供应链协会(SupplyChainCouncil,SCC)开发推广供应链运作参考模型(SCoR)作为跨行业的供应链管理的国际化通用标准。并于2004年将供应链模式向前端延伸,设计链模式DCoRmodel(Design-ChainoperationsReference-model)。DCoR模式是一套主张透过流程观点、绩效评估观点与业界实施最佳方案观点来建立设计链架构的参考模式。每一个观点都是以由上而下的方式逐步解剖设计链,并且互有关联。

二、DCoR的基本流程

DCoR1.0将设计链的领域定义为产品研究与开发所有阶段相关活动的集合。依据DCoR的概念,设计链由计划(plan),研究(Research),设计(Design),整合(integrate),与改善(amend)5个主要的管理流程所组成。DCoR五大流程可以涵盖企业于设计链上的大部份活动。其中,研究、设计与整合有先后顺序的关系,改善流程的时间点与整合相同,规划流程则关系其他四个管理流程的管控功能。DCoR的流程能有效地延伸与整合企业的供货商与客户及供货商的供货商与客户的客户,DCoR跨组织设计链架构如图1所示。

图1设计链作业参考模式(DCoR)图2DCoR设计链营运模式表

三、设计链作业模式构置

DCoR模式采用系统化的层级式架构和流程定义,可以将应用于协同设计的设计链作业模式分为设计链营运模式、设计链协同型态、设计链流程模式、设计链作业模式4个层次。整体涵盖了从设计链的前端客户到后端的制造供货商,并包含相对应的企业营运策略、设计成员布局、设计作业分工与信息流的管控。

1.设计链营运模式

第一层是设计链营运模式,定义设计链协同设计应用模式的范围,重点在于决定设计链关键成员,并定义各关链成员设计程序,完成设计链规划的营运模式。设计链参考模式中包含了六个主要设计作业核心程序,分别为:项目管理(pm)、产品企划(pp)、概念设计(CD)、细部设计(DD)、设计验证(DR)、设计修正(Da),它们之间的作业关系如图2所示。

2.设计链协同模式

第二层的设计链协同模式在于依据第一层之设计链成员营运模式,定义设计链成员执行协同设计的协同型态,并定义协同型态之间的协同互动关系。第二层将六个核心程序区分成为管理机制与执行机制。管理机制将项目管理区分成为六个协同型态,分别控管设计链的协同设计运作,以及其他五个核心流程的设计需求与资源整合管理。执行机制则将项目管理之外的五个核心流程区分成为三个协同状况:买方执行、共同执行、卖方执行。设计链协同模式与营运模式之间存在着阶层关系,其关系与项目如图3所示。

3.设计链流程模式

第三层设计链流程模式透过第二层所定义的协同模式,对应到相对应的流程模式。其流程元素中,包含了各协同型态的标准流程、输入项目、输出项目。其流程如图4所示,在卖方企划部分,包含了五个流程:设计概念形成确认、发展方向研究确认、产品要素研究确认、设计草图产生与产品企划验证,皆由卖方执行企划工作,再由买方确认并加入沟通意见,以完成设计企划。

图3设计链协同模式示意图图4设计链流程模式

4.设计链作业模式

第四层设计链作业模式是接续第三层展开的作业程序。但作业模式会因产业特性、企业营运方式等等条件而有所不同,因此第四层只定义作业模式化方法,其模式化方法包含了设计链作业情境模式、作业互动模式、信息流运作模式3种。运用这3种作业模式化方法,可以充分展开设计链协同设计的作业模式。

四、结束语

DCoR模型是一个崭新的用于协同设计管理的参考模型,有助于企业发展优化的设计链策略与作业流程;同时有助于企业内部与外部的系统整合,也有助于企业伙伴间的协同合作。同时需要注意到DCoR模式作为一跨产业的参考模型,其定义与描述较为一般化,需要对其作进一步的细化以适用于特定的产业。

参考文献:

[1]Supply-ChainCouncil.Design-ChainoperationsReference-model.省略.2004

[2]王青李清陈禹六杨吉江:一种协同生产运作管理的方案与应用[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06,(08)

供应链管理相关概念篇9

关键词:物流;基本概念;问题;建议

自20世纪80年代初正式引入物流概念以来,经过20余年的发展,我国的物流事业迎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春天。大大小小的物流企业如同雨后春笋般在大江南北出现,物流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商界、政府、传媒及公众不约而同地对物流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和关注。但是,随着欧美等发达国家新的物流理念的不断引入以及入世后全球化市场竞争的不断深化,无论在术语和概念的接口上,还是在对现实物流业发展的指导上,我国的物流概念正日益显露出其“捉襟见肘”的窘境,以致在物流被“炒”得沸沸扬扬的今天,许多人却对物流的基本内涵产生了困惑与迷茫:“物流到底是什么?”

一、“物流”一词的由来

追根溯源,物流概念的发源地在美国。1915年美国市场营销学者阿奇·肖(archw.Show)在一本由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名为“SomeproblemsinmarketingDistribution”的书中指出,在市场营销中存在两类活动:一类叫做创造需求,一类叫做物资实体分配(physicaldistributionofgoods)。其中提到的“physicaldistribution”就是最早的物流概念,其实质是“分销物流”。1929年,著名营销学家Frede·Clark在他所著的《市场营销的原则》一书中,将市场营销定义为因商品所有权转移所发生的包含物流在内的各种活动,从而将流通机能划分为“交换机能”、“物流机能”和“辅助机能”三部分,将物流活动真正上升到理论高度加以研究和分析。1935年美国销售协会正式使用了“physicaldistribution”这一术语,进一步阐述了物流的概念。二战后,“pD”(physicalDistribution)的概念在西方更加系统化、普遍化。

1956年,日本生产省派出了一个由12名专家学者组成的“流通技术专业考察团”赴美考察,在回国后的考察报告中,直接引用了“pD”。1958年该团又对国内的物流状况进行了调查,大大推动了日本对物流的研究。1964年,日通综合研究所所长金谷璋在《输送展望》杂志上刊登了“物的流通新动向”,正式用“物的流通”概念取代pD。1965年“物的流通”已为理论界和产业界所普遍接受,20世纪70年代初简称为“物流”。

1979年6月,我国物资工作代表团赴日本参加第三届国际物流会议,回国后在考察报告中第一次引用了“物流”这一术语。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物流专家王之泰教授在《物资经济研究通讯》发表了“物流浅谈”一文,第一次较为系统地阐述了物流的概念、物流的结构、物流管理、物流信息等内容。从此在国内的报刊、杂志、词典以及论著中,开始出现物流一词。1983年成立了中国物流研究会,朱镕基为研究会顾问,当时的物资部长柳随年任会长。

二、我国物流概念面临的问题

《中国物流标准术语》(GB/t18354-2001)对物流的定义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现有机结合。归结起来,我国的物流概念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与国外概念接口的“冲突”

当前,我国物流概念在与国外接口时处于“一对多”的状态。一面要对应英语的“physicalDistribution”和“Logisticsmanagement”(后勤管理,或Logistics);另一面还要与日语汉字的“物的流通”、“供应物流”和1985年以后片假名的“Logistics”相对应。此外,还要对应英语“Logisticsmanagement”概念在后来20多年中一系列内涵和外延的变化和发展。需要指出的是: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人们逐渐认识到原来的“physicalDistribution”已不能很确切的描述物流了。因为它只能描述分销物流,而实际的物流不仅包含分销,还包括采购物流、生产物流、回收物流、废弃物流、再生物流等,应该是一个循环的全过程,与后勤管理即“Logistics”的内涵比较接近。于是,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汉语虽然还叫“物流”没有变,但是翻译成英文时一般都用“Logistics”,很少再用“physicalDistribution”。

众所周知,Logistics在汉语里的意思是“后勤”或“后勤学”,这是一种具有明确的战略战术目标的资源组织管理活动。根据汉语的思维方式和组词原则,用汉语的“物流”去对应“Logistics”总有些概念错位和关系不顺的感觉。其实,英语的“materialsFlow”或“GoodsFlow”对应的汉语意思却是不折不扣的“物流”(物品的流动)。当然,这只是一种外在现象或状态的描述,没有揭示物流的实质。

(二)我国物流概念本身存在的问题

细究起来,我国物流概念本身很值得推敲。

1、我国物流概念中的“物”到底指何物?“物流”中的“物”应当是抽象为一般的一切可以进行物理性位置移动的物质资料。那么,这个物资资料的范畴究竟如何界定呢?长期以来,我国不同部门对物质资料存在着不同习惯的叫法:商业部门经营的生活资料,称之为“商品”;物资部门经营的生产资料称之为“物资”,较多指工业品生产资料;生产部门把生产出来的产品称之为“产品”,而把生产过程中所需的各种原材料、半成品、外购件、协作件以及生产过程的废旧物,统称为“物料”;在交通运输部门,又把经营的对象称之为“货物”等。

《中国物流标准术语》将物流定义成“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这里的“物品”究竟包含哪一些,没有指示明确,令人费解。其实,“物品”是我国生产、办工、生活领域常用的一个名词。在生产领域中,一般指不直接参加生产过程,不进入产品实体,而仅在管理等过程使用的与生产相关的或有时完全无关的物质实体,物流中所指之“物”,显然不止这一些。

此外,我国物流概念中的“物”显然没有将与物流活动相关的服务及信息等要素包含进去。而从国外最新理念来看,这些也应属于物质范畴。所以我国物流概念中的“物”指向不明,内涵不深。

2、怎样理解我国物流概念中的“流”?从一般意义上来讲,物流中的“流”应是上述物质资料的一种物理性运动形式。这种运动由一系列的环节所组成,如运输、存储、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等。这种“流”应该广泛存在于社会再生产的全过程,包括生产领域、流通领域和消费领域。生产领域的“流”是与生产过程的工艺流程相适应的,除了对机器设备进行直接操作外,其它相当一部分活动,诸如装卸搬运、半成品和制成品在车间的存储等都属于物流活动;流通领域的“流”是指为了实现物质资料(商品)从供应者(包括供应商、生产商)所在地向消费者(包括生产消费、生活消费)所在地的转移所发生的空间位移过程。除了商品交易活动,还有诸如运输、存储、包装、装卸、搬运等许多物流活动;在消费领域里,生产消费中的物流活动属于生产物流,生活消费中,尤其是社会集团的消费中,物流活动也广泛存在。

从《中国物流标准术语》给物流所作的定义来看,汉语物流概念对“流”的阐释无疑还是局限于流通领域。另外还有比较重要的一点就是,汉语物流概念只是重点阐述了正向物流,即物质资料从供应者向接收者的实体流动,而忽视了现代物流活动中很重要的一部分——逆向物流。在现代生活中,“逆向物流”正越来越多的受到各

类企业的重视。其实它不但影响着物流服务的水平,还牵涉到资源的合理利用、环保等重大社会问题。

转贴于

三、应该怎样认识“物流”

面对物流理念不断丰富发展,物流定义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状况,对于“物流到底是什么”,许多人发出了“说不清、道不明、剪不断、理还乱”的感慨。当前,人们对于物流的困惑主要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对物流定义的不同版本的阐述;二是各种物流理念的相互区别和联系。因此,要想比较清楚的认识物流,应该首先区分以下几组概念:

(一)物流的“形”与“神”

这里的“形”指的是“物流活动”,“神”指的是“物流管理”。从物流的发展历程来看,是先有物流活动的出现,后有人们对这些活动的管理进行的思考与研究。所以说,是先有“形”,后有“神”。人们研究物流,就是要透过现代生产、生活中形形色色的物流活动的“形”去揭示、探讨隐藏在其背后的物流管理的“神”,以其更好地指导物流活动的开展,不断创造更好的物流效益。多数关于物流的定义都是从物流管理的角度来界定的。也有将二者合而为一的,如中文的定义。虽然,由于语言习惯,人们常把“物流”当作“物流管理”的简称,但是物流活动与物流管理是两回事,不能把它们混为一谈。

(二)“传统物流”与“现代物流”

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传统”和“现代”并不代表两种物流概念出现的先后顺序,而是以在物流概念发展的不同时期,两种概念先后占据主导地位,被社会广为接受和应用的情状来区分的:在“physicalDistribution”占主导的时期,称作“传统物流”,而在“Logistics”占主导的时候,则称之为“现代物流”。其实,在20世纪初到50年代的物流概念的孕育和提出阶段,已经出现了两种物流概念的雏形。

从20世纪中期到80年代中期,“physicalDistribution”的概念得到发展而占据了统治地位,并从美国走向了全世界,形成了一个比较统一的物流概念,今天称之为“传统物流”。“传统物流”主要从实物分销出发,将物流看成是运输、存储、包装、装卸、搬运、加工(包含生产加工和流通加工)、物流信息处理等各种物流活动的总和,主要研究这些物流活动在分销领域的优化问题。

从80年代中期开始,“现代物流”概念开始得到重视与发展。“现代物流”将企业内部存货管理与在制品的流通,企业与企业的供需联络,乃至整个流通过程中物质资料的运输、存储、包装、装卸、搬运、配送、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等活动都整合起来,从降低成本、加快流通速度、提高整体效率和效益角度处理各种物流问题。原意是后勤学的“Logistics”包含了企业产、供、销全范围的物流活动管理问题,比较切合现代物流的实际情况。这个时候的物流概念和最初的军事后勤学上的物流概念虽然字面相同,但是意义已经不尽相同了:第一阶段军事后勤学上的“Logistics”概念主要是指军队物资供应调度上的问题,而新时期的“Logistics”概念则是在各个专业物流全面高度发展的基础上研究企业供、产、销等全范围、全方位的物流问题,其广度和深度都非最早的军事后勤的物流概念所比拟。正因如此,现在的“Logistics”一般不能译为后勤学,更不能译为军事后勤学,而应当译为现代物流。

(三)宏观物流与微观物流

宏观物流是从整个社会再生产的总体角度来认识和研究物流活动的。它的参与者是大产业和大集团。其活动的空间相当广泛。平常所称社会物流、国民经济物流、国际物流等应属于宏观物流范畴。

生产者、消费者和企业所从事的实际的、具体的物流活动属于微观物流。它包含了在整个物流活动中的一个局部、一个环节的具体的物流活动、针对某一具体产品所进行的物流活动以及在一小块地域空间范围内发生的具体的物流活动等。企业物流、生产物流、供应物流、销售物流、回收物流、废弃物流、生活物流等经济生活中经常涉及的许多物流活动都属于微观物流。与宏观物流相比,微观物流的主要特点是具体性和局部性。

(四)第三方物流与第四方物流

第三方物流(thirdpartyLogistics,tpL或3pL)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由欧美提出的。第三方物流是相对于“第一方”(物流劳务的原供应方)和“第二方”(物流劳务的原需求方)而言的。它指的是由物流劳务的原供应方、需求方之外的第三方的专业企业去完成物流服务的物流运作方式。它具有这样一些特征:整合了一个以上的物流功能;本身不拥有货物;运输设备、仓库等由第三方物流公司控制,但却不一定被其所拥有;按需提供全部的物流服务;按客户要求提供特殊服务,如存货管理、生产准备、组装/集运等。

第四方物流(4pL)的概念是由安德森顾问公司(andersonConsulting)提出并注册的,该公司指出:所谓第四方物流是指一个供需链的整合者及协调者,它通过组织与管理企业本身与其它具有互补性服务的供应商之间的所有的资源、能力和技术来提供综合的供需链解决方案。

两者的区别在于:第三方物流侧重于实际的物流运作以及面对具体客户需求的一系列信息化服务,通过将每一环节的信息进行比较与整合,力求达到跟踪满足客户需求的目标。而第四方物流则侧重于从宏观上对供需链进行优化管理,其目标在于将一定区域内甚至全球范围内的物流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从局部来看,第三方物流是高效的,但易导致各自为政,从而影响了整个供需链系统效能的发挥,反过来又会对单个成员的效能产生不良影响。由于能够在整体范围内高效率的整合资源,依靠业内最优秀的第三方物流供应商、技术供应商、管理咨询顾问和其它增值服务商,为客户提供了独特而广泛的供需链解决方案,使得第四方物流形成了区别于第三方物流的独特优势。

(五)物流管理和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是指“生产与流通过程中涉及将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最终用户活动的上游与下游企业所形成的网链结构”(《物流术语》GB/t18354—2001)。

从供应链所涉及的业务内容来讲,供应链涉及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显然物流包含于供应链之中。但供应链不只是对物流概念进行简单的拓展,它与企业间业务集成息息相关,着重体现在供应链中成员企业之间无缝衔接的供应链管理上。

由于物流是增值性经济活动,但同时也是成本增加、环境负担增加的经济活动,这种双重特性使得物流管理就是要在提供物流服务与降低成本之间寻找最佳的综合平衡。而供应链管理则是以提高企业个体和供应链整体的长期绩效为目标,对特定企业内部跨职能部门边界的运作和在供应链成员中跨企业边界的运作进行组织与管理。

四、对物流新概念建立的几点建议

(一)新概念的建立要避免两个极端

一是将“物流”神秘化,越说越复杂,越说越玄乎,不能被广大群众所掌握,须知理论只有为群众所掌握,才能在实践中产生巨大作用,从而推动社会生产力的更好发展,理论工作的最终目的还是要服务于实践;二是将“物流”阐述得过于简单,未能揭示出其最为本质的要义。如“物流就是物品的实体流动过程”之类的表述将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质疑和批判。

(二)新概念要能体现“形”“神”结合,更重于“神”

如前所述,这里的“形”指的是“物流活动”,“神”指的是“物流管理”。对物流的定义主要是从“物流活动”和“物流管理”两个方面加以阐释,未来新概念的建立应能很好地把两者融合在一起,并对物流的“神”的揭示要更为科学和确切。因为人们现在对物流活动已不陌生了,而这些形形色色、纷繁复杂的物流活动如何进行高效的管理则一直是相关各界共同关心和探讨的话题。

(三)新概念要能跟上国际最新理念并有所超越

相对于欧美等发达国家,我国的物流研究起步较晚,物流理论在我国的发展可以说是“先天不足”。从20多年的发展来看,我国的物流理论一直处于向国外学习和引进,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的境况。几乎没有我国的专家学者提出的新理念和新思想在国际上流行。正是由于理论发展的滞后,我国物流在全球物流产业大链条中一直处于一个较低的层次。我国的物流企业往往也只能在某个或某几个操作环节上扮演着为那些拥有了物流先进管理理论话语权的跨国公司“打工”的角色。

(四)充分调动相关各方的积极性

新概念的建立要充分调动相关各方(物流理论工作者、物流从业人员及机构、政府、媒体等)的积极性,共同参与新概念的建立和论证,并由一个全国性的权威机构组织与协调,统一调研与宣传。只有这样,才能既保证新概念的科学性,又防止出现“百家争鸣”,各执己见,最终难以形成全国统一认识的局面。

参考文献:

1、王槐林,刘明菲.物流管理学[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2、陈文安,胡焕绩等.新编物流管理[m].立信会计出版社,2003.

3、王佐.物流管理新概念(上)[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6(16).

4、郝渊晓.现代物流管理学[m].中山大学出版社,2001.

供应链管理相关概念篇10

【论文摘要】随着经济、社会与环境三者矛盾的不断凸显,可持续发展战略日渐被人们所重视,如何实现三者之间的和谐发展成为人们所关注的问题。本文从绿色供应链管理的角度来探讨解决三者矛盾的问题,着重分析我国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意义、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论文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绿色供应链;管理

当今社会,环境己经日益成为影响和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可持续发展战略逐渐被人们所重视,该战略将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看成是一个互为因果的有机整体,它是一种综合性的发展战略,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又考虑到自然生态环境的长期承载能力,从而保证环境和资源既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又可以满足人类长远生存的需要。

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压力和多样化的市场需求,我国企业长期运行的传统管理模式必须转变——实施供应链管理,即在不断完善企业生产管理的同时,进行全面优化,将客户需求、对原材料生产、供应、加工、包装、物流、营销、消费及回收服务等一系列过程进行整合。

供应链上企业利益的最大化是传统企业供应链所追求的目标,其对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十分有限,因为它只顾及企业的成本和企业内部环境的改善,而其在制造和流通过程中对周围环境和人员所产生的影响及所使用产品的废弃物和排放物如何处理、回收与再利用等问题并没有考虑到。新的形势下,企业所面临的环境要求越来越高、竞争压力越来越大,我国企业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发展与环境的矛盾问题必须有效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绿色供应链管理是指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与供应链管理的基本原理为指导对绿色供应链内参与的行为主体之间的物流、信息流于资金流进行计划、组织、领导、协调与控制等,其目的是通过优化与提高相关活动的速度、准确性、与环境的友好程度等途径来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增进福利、实现与环境相容的目标。

一、绿色供应链管理研究现状综述

关于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研究,国外学者对此研究的较多,研究的成果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从环境法规角度研究绿色供应链(webb,L、SteveLippman、GeoffreyJ.L.F.Hagelaar、Jack、StevenV.walton);从环境绩效角度研究绿色供应链(porter,m.e、vanderLinde,C.、Sinding,K、Beamon,B.m);从绿色合作角度研究绿色供应链(Hall、Jeremy、KenGreen、Barbaramorton)。在我国,对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研究的重点在于概念介绍、集成特性、体系结构、主要研究内容等方面,主要研究成果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绿色供应链概念及内容研究(但斌、刘飞、时炎、侯先荣、郭素金、武春友、朱庆华、汪应络、王能民、蔡舜山、李庆涛);基于绩效的绿色供应链研究(周勇、郑任、郭婷婷、孙晓博、刘威);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模型及成员间的合作研究(曹杰、廖媛红、王洪刚、李向东,阎洪、窦一杰、朱庆华,田一辉)等。

尽管国内外关于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研究时间较短,但是已经得到了学术界与企业界在内各个领域的关注。在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比较认同王能民对绿色供应链界定:绿色供应链是指在以资源最优配置、增进福利、实现与环境相容为目标的以代际公平与代内公平为原则的从资源开发到产品的消费过程中物料获取、加工、包装、仓储、运输、销售、使用到报废处理、回收等一系列活动的集合,是由供应商、销售商、零售商、消费者、环境、规制及文化等要素组成的系统,是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知识流等运动的集成。从绿色供应链的定义来看,其具有不同于传统供应链的内涵具体体现为以下几点:(1)绿色供应链运营的目标是自愿的最优配置、增进福利以及实现与环境相容,三者之间相互协调、相互关联。(2)从系统构成来看,其成员较传统供应链要广。(3)绿色供应链的运营是建立在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知识流运动的基础上的。

二、实施绿色供应链的重要意义

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对于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保护环境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提高企业竞争力

首先,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可以减少对企业流动资金的占用并降低库存成本。绿色供应链管理要求组成供应链的各个环节(包括原料供应商、生产企业、中间商、零售企业等)建立良好的供需关系,减少各环节的信息不对称,使得需求信息能够准确快速的传递,从而减少盲目生产和库存。其次,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可以有效地减少流通费用,产生规模效益,提高企业的价格竞争力。供应链中各结点企业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为了使共同体的利益最大化,各结点企业将相互合作、协调,减少不必要的时间耽搁,并对市场需求作出快速准确地反应,促进各结点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最后,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将提升各接点企业的美誉度及品牌形象,从而赢得市场。绿色供应链在节约能源和原料的同时,极大地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降低成本,而且减少了环境的治理费用,使企业的利润空间得以扩大。另外,随着国际上绿色贸易壁垒的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应用在不仅提升了企业的研发创新能力,给企业带来竞争优势,而且可以促进我国企业更大限度的参与国际竞争。

2、实现供应链各结点企业之间的多赢

为了提高整个供应链的经营效率,实现对客户需求的快速反应,建立新型的合作伙伴关系是绿色供应链管理中各结点企业的共同选择。绿色供应链把原料供应商、生产商、中间商、零售商紧密联系在一起,之间相互协调,使需求信息得以快速正确的传递、流通渠道保持通畅,从而提高服务质量,赢得市场。

3、提高企业在竞争环境中的适应性

我国加入wto已有十余年,随着国际、国内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企业面临的竞争环境日新月异。市场化的意识已经深入人心,多元化竞争加剧了竞争的白热化。另外,国际化大型企业不断进入我国市场,国际化竞争使得我国企业面临着世界范围的竞争。因此,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竞争环境,我们必须实施科学合理的的绿色供应链管理。

4、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绿色供应链管理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与供应链管理的基本原理为指导,对绿色供应链内各结点企业进行管理,在追求资源的最优配置、增进福利的同时,努力实现与环境的相容。这对促进全球经济增长和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目前我国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主要问题分析

1、绿色供应链管理理念推广尚浅,传统观念根深蒂固。绿色供应链管理理论起源于国外,且尚未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绝大部分的研究成果也基本上都局限在概念提出阶段,实际应用绿色供应链管理的企业基本上局限在一些国际型大企业,因此,绿色供应链管理理念还未在我国得到广泛的宣传与推广。另外,作为发展中国家,很多地方政府和企业为了发展经济,依旧遵循先发展后治理的旧观念,依然将经济发展作为第一位,甚至不惜牺牲环境为代价,还没有形成绿色生产的观念。

2、法律法规不健全,宏观环境急需改善。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很多法律法规尚不健全,还需不断的完善。例如我国法律法规对企业环境污染行为的处罚较轻,监督的有效性得不到体现,致使很多企业为了降低成本而选择直接交纳相应的费用与罚款,而不是治理其污染。诸如此类的情况提高了制造商的收益,使制造商的成本外化合法化,而导致供应链各结点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时,个体利益与整体利益不一致,造成环境恶性发展。绿色供应链管理要求各结点企业形成一个有机整体,追求整体利益与环境相容,实现社会利益的最大化,因此,建立健全我国的法律制度,改善宏观环境刻不容缓。转贴于

3、企业社会责任意识不强,忽视对社会环境的影响。依据传统理念,企业根据消费者的需求,以市场为导向,按照传统的方式进行设计、生产和销售。供应链各结点企业过分强调消费和需求的主流作用,甚至为了降低库存,不惜夸大和炒作虚无的概念,而实际上并无任何创新,致使消费陷入误区,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不仅不能够提升环境社会效益和企业内部效益,还将削弱企业的竞争力和战略管理能力。各结点企业并没有意识到自身引导和宣传健康消费、绿色消费的责任,没有考虑供应链对社会和环境带来的负而影响,为了追求自身的经济利益,势必以牺牲外部的利益为代价,最终将不可避免地影响社会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我国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策略

1、企业转变传统环境观念,确立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战略地位

企业必须主动提高社会责任感,建立真正意义上的绿色供应链,在将环境纳入到成本控制的同时,着眼于长远利益,明确企业在绿色供应链中的位置,分担风险并致力于各自的核心竞争力,使个体的行为符合整体环境价值最大化要求。这就要求企业必须把绿色供应链管理提高到战略层次的高度。高层领导作为企业文化的倡导者和制度的制定者,他们的价值观对于成功的实施绿色供应链战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转变高层答理者传统的观念,使其树立新的“绿色”理念,从而提高全体员工的可持续发展意识,通过营造和宣传企业的绿色文化,使企业内部形成强大凝聚力,树立企业的“绿色形象”、创造企业的“绿色品牌”。

2、谨慎选择供应链成员,加强供应链成员间的信息与知识的交流与管理

核心企业首先应慎重评估和选择合作伙伴,因为只有供应链上所有结点的上、下游厂商及最终用户遵守同样的环境标准,才能提高整条供应链的绿色性。核心企业不仅要考虑合作企业的生产能力、生产成本、产品质量、交货期、服务和信誉等传统因素,还需要通过采取适当的绿色指标体系对潜在的供应链成员进行综合评价,并在绿色供应链的实际运行过程中对合作伙伴进行有效的管理,将环境管理作为全面质量管理的一部分,全面了解供应链成员的环保执行情况,将环保质量监督与合作厂商资格认证结合起来进行评价。另外,绿色供应链管理模式强调信息的沟通与实施的合作。制造商、供应商与销售商不仅要能敏锐捕捉市场的绿色需求,还要及时通过有效的信息传播宣传其产品的绿色性,改变消费者的消费偏好。供应链成员间及时、有效地共享相互的知识创新也尤为重要,因此利用网络技术建立供应链的管理信息系统,把环境信息加入到公司的日常交流中,加强供应链成员间信息与知识交流,从而实现绿色供应链的高效率运行十分关键。

3、进行全方位的过程管理,全面贯彻“绿色”理念

按照绿色供应链管理的要求,同样也是为保护人类的健康生话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供应链的每一个环节均需要实施绿色管理。全方位的绿色管理包括绿色设计、绿色原料、绿色生产、绿色营销以及废弃物的绿色回收。通过全方位的过程管理,供应链上的各结点企业可以实现从源头控制污染,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同时通过技术、管理为手段的清洁生产,达到节能、降耗、减污的目的,从而最大限度的防治污染、提高效益,最终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企业全方位的过程管理是以全面贯彻“绿色”理念为基础的,没有“绿色”理念的支撑是不肯能实现这一目标的,而“绿色”理念的全面贯彻需要企业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

4、建立学习型企业,不断完善绿色供应链管理

作为一种比较前沿的理论,绿色供应链管理理论在其模型设计、信息管理系统、绩效评估等方面理论研究尚待完善,所以,我国企业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关注理论界相关的新成果,并通过实际调查研究,解决企业在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过程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将自身企业建设成为一个学习型组织,发动员下的创新精神,不断完善企业的绿色供应链管理。在企业实际运作当中,企业可以组织相应的学习小组,激励小组成员积极相应企业需要,关注并学习最新的有关绿色供应链的知识,小组成员之间可以定期相互交流相互所掌握到的信息,努力使信息共享,达到共同学习的目的。另外,根据自身企业的情况,要能够及时的将所学知识转化为企业成长的动力,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