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视听发展报告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3:53:23

网络视听发展报告篇1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紧紧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目标,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的意见》的要求和“谁主管谁负责,谁经营谁负责,谁接入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坚持打击整治与长效机制建设相结合,全方位开展网上色情等有害信息清理,严厉打击网上违法犯罪活动,大力整治网上低俗之风,不断规范互联网管理秩序,促进互联网上精神文明建设,为广大人民群众创造一个良好的网络文化环境。

二、工作目标

全面清除网上色情等有害信息,铲除违法网站,集中查处一批网上传播视听节目、组织表演、介绍和网络诈骗的违法犯罪案件,依法严惩一批犯罪分子;深入开展互联网整治,完善提高一批、警告整改一批、依法取缔一批互联网违法违规单位。通过专项行动,切断网络链条和牟利链条,使网上色情等有害信息明显减少,网上低俗之风得到明显遏制,网络环境得到进一步净化,信息传播秩序进一步规范,互联网服务单位社会责任意识进一步提高。

三、工作重点

(一)打击的重点对象

1、利用互联网视听节目制作、传播信息,以及传播视听节目非法牟利的;

2、利用互联网和手机wap网站传播信息的;

3、在境外开办网站并在境内发展会员,传播信息的;

4、组织网络表演和进行网上招嫖活动的;

5、从事网络诈骗、和销售违禁品等违法犯罪活动的。

(二)整治的重点问题

1、视听节目网站、博客、播客、网络动漫、点对点网络和手机wap网站中传播色情信息,以及提供链接;

2、托管主机、虚拟空间服务单位为色情、诈骗等违法网站提供信息传播空间;

3、网站刊载诈骗、和销售违禁品等有害信息;

4、网上支付平台、手机代收费和网络广告为网上传播色情信息和诈骗活动提供非法牟利渠道;

5、网站非法“性药品”广告和性病防治广告;

6、视听节目网站传播含有色情、低俗不良内容和未经审查批准的影视剧等视听节目,拒不履行安全管理责任,以及未履行互联网信息服务备案和提供虚假备案信息。

(三)检查的重点单位

1、开办视听节目、博客、播客、点对点网络和手机wap网站的互联网信息服务单位;

2、开办托管主机、虚拟空间服务单位;

3、开办网上支付平台和为网站提供手机代收费的信息服务单位;

4、提供互联网搜索引擎服务单位;

5、提供互联网新闻、网络游戏、网络动漫和网络出版服务单位。

四、工作措施

(一)依法从重从快惩处一批刑事犯罪分子,切实保持网上严打舆论强势和高压态势。各地公安机关要掌控一批利用网络视听节目传播色情信息、组织、网上招嫖和网络诈骗等犯罪案件线索,确立一批重点案件,加强案件侦办工作。要加快已侦破案件的和审判工作。对于重大、复杂、疑难的案件,公安机关要及时商请检察院、法院提前介入。检察机关要按照依法从重从快的方针和“基本事实清楚,基本证据确凿”的原则,及时批捕、提起公诉,人民法院要及时依法审判。

(二)查处传播网络色情等违法活动,全面治理网上低俗、不良信息。利用互联网传播色情信息,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要依法查处;屡教不改的,要按照规定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要把治理网上有害和低俗不良信息等违法违规活动与行业准入、退出机制结合起来,组织提供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登载新闻网站、手机wap网站、互联网出版、网络游戏和网络动漫服务单位清理网上含有色情、低俗不良信息的内容,从严查处传播色情的互联网服务单位。加强对以学校名字命名的社会网站论坛和群组管理,加大对以学校名字命名的违法违规社会网站论坛和群组清理、查处工作力度。继续深入开展文明上网、文明办网活动,推进博客、播客服务行业自律。

(三)加强网络视听节目服务管理,严查违法违规经营行为。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开展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单位的清理、整顿,督促互联网视听节目网站和提供播客、手机视听服务单位落实视听节目信息审查、播出管理、记录留存和有害信息发现、防范、报告措施。建立“禁止传播的视听节目信息库”,要求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网站一律不得传播列入“禁止传播的视听节目信息库”的视听节目。对互联网视听节目管理混乱、安全隐患突出的,责令限期整改;对情节严重、屡教不改的,要依法吊销许可证。

(四)深入开展互联网接入服务市场整治,整顿托管主机和虚拟空间管理秩序。组织基础电信运营企业继续开展以专人专岗负责制、内部业务管理系统、所接入网站备案数据库为重点的信息安全管理“三建”工作,建立有害信息发现、监督和协同查处机制,落实信息安全责任。组织托管主机和虚拟空间服务单位落实托管、租用用户注册登记制度,督促其建立健全色情等违法信息巡查、管理制度。对无人管理、无力管理的中小网站、论坛、留言版,要限期整顿;对安全管理责任不落实、有害信息频发的,要依法予以查处、关闭。

(五)加强监管,规范网上支付平台、手机代收费、互联网广告和搜索引擎经营秩序。规范网上支付平台和手机代收费服务单位经营服务,建立异常支付、收费活动发现、报告制度。清理整治网上非法“性药品”广告和性病防治广告,检查网络广告经营资格,规范经营服务活动;对非法“性药品”广告和性病防治广告的行为,坚决依法从严查处。监督、指导搜索引擎服务单位落实有害信息过滤和对违法网站网页拒绝抓取、留存的措施,有效遏制利用“网页快照”等渠道传播色情等有害信息问题。

(六)大力开展互联网法制和精神文明宣传工作。宣传部门牵头,深入开展专项行动宣传报道。加强高校校园网安全管理和精神文明教育工作,净化校园网络教育环境。深入开展互联网法制和精神文明宣传进网站、进网吧、进中小学校的“三进”活动,印发和在网上广泛登载互联网法制和精神文明宣传材料,开展有奖征文和知识竞赛,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互联网法制意识。

(七)推进开展互联网长效管理机制建设。健全互联网管理协调处置工作机制,建立违法网站信息通报和处罚联动工作制度。进一步完善和强化互联网管理基础工作,强化互联网运营单位和服务单位在打击色情信息工作中的责任,建立健全互联网服务市场准入、退出机制,落实论坛版主、吧主和聊天室主持人实名制。组织开展文明网站公众评议活动,定期对属地网站信息传播情况进行评议并向社会公布,加强社会监督。组织提供视听节目服务单位建立“网络视听服务自律联盟”,自觉抵制违法和低俗网络视听节目传播。深入开展垃圾广告类电子邮件和手机短信的专项治理,防止和遏制垃圾短信的泛滥。

五、职责分工

(一)公安机关要继续做好专项行动的牵头工作,协调各有关部门开展工作;组织清理网上色情等有害信息,依法打击网络违法犯罪活动;与有关部门配合,加强互联网安全监督,依法监督互联网接入服务单位、信息服务单位和上网服务场所落实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技术保护措施。

(二)宣传部门要制定专门的新闻宣传方案,组织新闻媒体开展宣传报道,按照统一部署,配合专项行动,突出警示震慑,注重教育引导,形成浓厚舆论氛围。

(三)互联网新闻宣传管理部门要加强网上舆情汇总分析,把握网上动态,引导网上舆论;加强博客、手机报、搜索引擎和具有新闻资质网站的管理,组织提供相关服务的单位抵制网上有害和低俗不良信息传播。

(四)人民法院要做好案件审判工作。上级人民法院要加强对下级人民法院审判工作的检查、指导和监督。要依法加大罚金、没收财产等财产刑的适用力度,剥夺犯罪分子的非法获利和再次犯罪的资本。

(五)检察机关要做好对网络犯罪案件的批捕、和诉讼监督,上级检察机关要加强对下级检察机关的指导,及时解决在办理网络案件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六)“扫黄打非”工作部门要履行好对网上“扫黄打非”工作的部署、指导、督办和协调的职能,配合公安机关做好依法打击网络色情工作。

(七)教育部门要将影响高校校园稳定信息纳入网上有害信息清理范围,加强校园网和校园内上网场所管理,组织学校落实互联网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保护技术措施,组织在校学生开展网络精神文明教育活动。

(八)文化部门要加强互联网演出、网络游戏等网络文化经营活动管理,依法查处违法违规从事互联网文化经营活动的单位;情节严重的,依法吊销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九)工商部门要依照有关法律法规,严把市场主体准入关,加强对网络广告的监管和广告经营资格的检查,依法查处网上非法“性药品”广告和性病治疗广告。

(十)广电部门要加强提供视听节目网站、手机视听网站和播客管理,依法查处违法违规提供互联网和手机视听节目服务的单位,重点打击传播含有色情等有害内容的影视剧等视听节目的行为,规范互联网视听节目传播秩序,组织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单位抵制网上低俗不良视听节目传播。

(十一)新闻出版部门要加强对网上电子刊物和网络游戏等互联网出版活动的监管,依法查处违法违规从事互联网出版活动的单位。组织互联网出版服务单位抵制网上低俗不良信息传播。

(十二)银行业监管部门要加强网上支付平台管理,与有关部门配合,切断传播网络色情等违法犯罪活动的利益链条。

六、时间安排

专项行动分为两个阶段。3月底之前,围绕为春节和全国“两会”营造健康、文明的互联网环境,集中清理网上色情等有害信息。4月至9月,围绕北京奥运会网络安全,深入开展网上清理、整治,打击网络色情、诈骗、和销售违禁品等违法犯罪活动,推进互联网长效管理机制建设。具体安排如下:

1月28日至2月25日,以互联网视听节目网站和提供播客、博客、手机视听服务单位为重点,组织开展一次集中清理行动。

2月26日至4月30日,深入清理互联网和手机wap网站上色情信息,铲除;确定重点案件,集中开展侦破工作;全面排查信息安全隐患,整顿互联网管理秩序。同时,要检查工作成效,排查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下一阶段专项行动。

5月1日至9月,围绕北京奥运会网络安全,全面清理网上色情、诈骗、和销售违禁品等有害信息,集中侦破一批传播色情、诈骗等犯罪案件。完善提高一批、警告整改一批、依法取缔一批违法违规互联网单位,落实抵制网上低俗不良信息传播的工作措施,建立切实有效的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机制。进一步深化互联网管理长效机制建设,巩固专项行动工作成果。

七、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继续深入开展依法打击网络色情专项行动,既是人民群众的呼声,也是保障互联网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各地各部门要充分认识网络色情问题的长期性、顽固性和复杂性,充分认识专项行动对于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维护网上和谐稳定的重要意义。各地各部门要由一名主要领导同志亲自负责,切实抓好工作部署落实。全市依法打击整治网络色情等有害信息专项行动协调小组(以下简称“协调小组”)增加××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和××市工商局为成员单位。协调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公安局网络警察支队。各地要完善相应的工作机构,负责本地专项行动的指挥协调工作,同时指定一名专门联络人员,在协调小组办公室的领导下,定期汇总各单位工作开展情况。

(二)密切配合,落实责任。各地各部门要依据职责分工,制定具体工作方案。各互联网管理部门都要加强对网上色情等有害信息的发现、通报和查处工作,组织相关互联网服务单位落实清理和防范责任。专项行动期间,要加强协同配合,统一行动。公安机关要发挥牵头作用,与有关部门主动沟通,及时掌握情况,加强工作通报。各互联网运营单位要积极配合,在开展自查的同时,及时向公安机关提供有关基础数据。

(三)深入动员,发动群众。要利用新闻媒体和互联网,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宣传网络色情的现实危害,宣传国家铲除网络色情的坚定决心和取得的明显成效。对违法网站和典型案件要公开曝光,充分发动广大人民群众积极举报网上有害信息和违法犯罪活动,同时,建立健全互联网违法犯罪案件线索举报奖励制度,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抵制网络色情的良好氛围。

网络视听发展报告篇2

【关键词】网络广播电台 便携性 专业化 盈利 政策监管 【中图分类号】G220

网络广播在我国的发展从1996年发展至今已有十余年历史,但发展速度不是很快,尤其是网站独立制作、播放的节目很多不见起色。梳理网络电台的发展过程发现,优胜劣汰规律明显,竞争比较激烈,存在着明显的发展不均衡态势。在后来者不断涌入的同时,不少电台销声匿迹,其中包括曾名噪一时的商业网站创办的网络电台,如腾讯QQ电台下线,网易电台早已停止更新,21Cn网络电台等一些商业网络电台和个人网络电台经历了几番起伏后,最终选择了退出。2008年底,雅虎也把其网络电台业务委托CBS(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经营,不再独立运营网络电台服务。可见,网络电台的经营运筹和市场开发并非那么简单。

事实上,网络广播也正在淡出专业人士的视线。当我们查找网络多媒体相关调查和统计数据时,几乎所有的评测机构都把目光重点放在了网络电视或网络视频上面,而对网络广播提及甚少。网络广播的发展瓶颈在哪里?我们可从以下几方面分析其发展面临的困境。

一、网络广播的先天不足

和传统广播只要一台收音机就可收听节目相比,网络广播的终端设备在费用上比较昂贵,更不用说使用中产生的网络费用。

网络电台音频信息的传送完全依赖于网络信号,所以网络电台的先天不足就是便携性差,而传统广播电台最大优势就是强大的移动性和伴随性,在激烈竞争中仍能抢占一席之地。

现在能够通过网络接收音频信息的网络广播终端主要有这么几类:连接网络的电脑、交互式网络电视iptV(internetprotocoltVorinteractivepemonaltV)、上网的手机、车载网络广播等几种类型。电脑和网络电视机体积大,不易携带,显然不能为受众带来收听广播的享受;另外,网络带宽的大小决定了流媒体的下载速度,带宽较小或带宽不稳定的地区,在收听过程中经常时断时续,播出效果不够稳定和流畅,影响收听者的情绪,这使网络电台的听众数量受到了极大的限制。手机广播和车载广播的存在形式,有两层含义,一是随着GpRS、3G、wap等无线通信技术和服务的发展完善,依托于移动通讯网和互联网,用上网手机实时收听或点播网络广播节目;一是在手机或车上内置了Fm广播调谐器,无须通过各种有线、无线网络,用手机可以直接收听电台广播节目,这与传统的收音机功能是一样的。

使当代广播媒体重新大放异彩的车载广播和手机广播,由于网络和技术等原因的限制,这一次却没有更大的独特优势。受网络速度的影响,网络广播电台并没有面对所有的车载广播和手机广播终端普及,如豆瓣电台支持的移动客户端仅包括iphone和andfiod和nokia(Symbian3系统)的部分手机,使得在这两种终端上收听网络广播的听众数量也受到了极大的限制。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中国手机媒体研究报告》中显示,使用移动互联网手机音频广播业务的用户渗透率低,调查中只有3.5%的用户使用此项业务。另外,由于存在Fm模式业务的比较,听众也不愿意支付更多的费用在手机和车载音频广播上。

当然,现在已经生产出了网络收音机产品,但由于价格昂贵,以及有些地方的网络广播电台加防盗版的防盗链技术,使得网络广播播送的节目不能在网络收音机产品上收听,而只能在网页上收听等等多种原因,这种产品尚不能普及。

二、网络广播的专业水准低

网络电台,特别是互联网上大量存在的自由网络电台,其专业化程度和传统的广播电台有很大差距,其节目虽然鲜活,但是制作不够专业,节目制作不规范,质量不稳定。另外,网络电台的n7(网络直播节目主持)来自各行各业,其播音水准和传统电台受过严格播音训练的主持人差距还比较大。

1.主持人的非专业性

目前的网络电台主要有几个类型:联播电台,即传统电台的网络同步版、正式网络电台公司的电台、商业网站公司建立的电台以及自由的个人电台等。在这些类型中,除第一类电台从业者较为正规、专业外,其他几种或打着电台的“名”行商业贩卖之“实”,或纯粹出于对电台的一腔热诚,却是业余玩票性质。

2.节目内容的非专业性

由于互联网信息的开放性、传播的广泛性以及宽松自由性,不可避免地使网络广播组织上的松散和管理上的不周,直接影响到节目内容的数量和质量。

(1)节目内容的质量

nJ的无薪工作完全是出于爱好和自愿,所以就可能随时离职而造成工作的混乱和瘫痪,而且这种自由性也可能造成网络言论规范的巨大危险。“我之所以要给网络电台兼职当主持人,实在是希望把所有传统广播不能说不能放,隐隐晦晦又好玩的事都搬上去。”一位网络主持人说,“我坚持认为网络电台一旦混同传统广播,就进入死路了。在我看来,网络电台理想的状态应当是:所有懦弱的、无力于现实世界的叛逆青年在网络上都能扮残酷,扮深沉。”

由于缺乏相应的管理和健全的监督、管理、激励、约束等机制,所以极易在其播出中出现一些常识性错误和政治性错误。另外,由于政策原因,有些网络电台只能打球报道娱乐新闻,这就导致不可避免地陷入“三俗”泥潭,无法跻身主流强势媒体之列。而对严肃的社会问题没有话语权,也无法成为社会议题的意见领袖。

(2)节目内容的数量

网络电台在节目数量上也无法与传统电台相媲美,如猫扑网络电台只在每晚7点开播,白天则以重播的模式进行节目播放;萤火虫网络电台每天只有四至五档节目,播出时段从每天19:30到0:00;青檬的nJ每天早9点到晚上24点在线直播。对比青檬而言,门户网站电台则大多是录播节目,而豆瓣电台、猫扑电台等网络电台,其节目则是完全无主持人、只播放音乐。这些都说明节目的数量是远远不够的。

另一方面,网络电台的节目类型虽包括音乐、情感、文学、谈话、娱乐等,但打开任意一家网络电台,似乎都有一种“千台一面”的感觉――无论何时、何台,播放器里传出的,更多的都是音乐而非主持人的声音。不管电台当初的定位是公益还是文学,在发展过程中似乎都逐渐变味成音乐电台。专业人员的缺乏和资金设备的不足造成了节目样态的单一,音乐成了节目内容匮乏时最便利的剂和填充物。

(3)节目的音质

网络电台在声音质量上不尽如人意,在网络电台上播放的节目播出时经常会夹杂着一些噪音,或是在播放的过程中或下载的音频文件中间有断音,这是由于网络电台的业余性决定的,录播场地和工作人员都是非专业的。

三、网络电台面临双重压力

目前,国内独立网络电台网站举步维艰,面临双重压力:一方面有政策与监控的压力,一方面需考虑自身的盈利问题。

1.网络电台的盈利困境

几乎在传统电台试水网络的同时,大型门户网站如新浪、网易、腾讯等也很早开始涉足网络电台领域。在2004年开办网络电台的时候,网易高层曾满怀期望地表示“除了可以利用短信实现一些点播之外,还可以开发在线广告的潜力来弥补网易的短板;或者运用其短信优势开展短信点歌、声频点播等业务,或者采取包月收费收听的方法”,但网易电台的无疾而终宣告了这一设想的失败。2009年初,曾经花费数十亿元收购无线电广播广告公司(DmarcBroadcasting)和广播声道通信公司(clearChannel)电台广告业务的谷歌公司宣称,自2009年5月31日起退出了电台广告市场。

目前,门户网站的网络电台在网站的运营中越来越处于边缘化,盈利前景一直不乐观,追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低收听率难有广告收益

目前,我国网民规模已突破了4.85亿,据了解,国内500多家网络音乐电台,并无一家网站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盈利,而网络音乐电台网站的使用率虽然较前几年有所下降,但仍然高达78.7%。

然而,超高的使用率却无法带动网络音乐电台网站盈利。究其原因,业内人士称,网络音乐电台网站的商业模式单一,并且没有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模式,是其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国内门户网站的网络电台在整个网站部的运营中不是主流产品,加之缺少高质量的原创节目,收听率一直不乐观。国内的专业网络电台如音乐网络电台,主要的盈利模式是依靠用户的在线收听和下载增加网站的点击量,在此基础上吸引广告,从而赚取微薄的广告费用。然而,这些广告费用却是支撑整个网站的主要力量,占据网站总营收的80%以上。凭借这单一的盈利模式,网站很难平衡收支。

由北京团市委、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共同创办的青檬网络音乐电台自2007年4月正式开播后,经过几年的发展,日均听众量已达11万人次,并且,日平均收听时长从起初的60余分钟增长到现在的80余分钟。但即便如此,目前广告也很少,日常运营的维持主要依靠为数不多的广告以及主办“主持人大赛”之类的活动获得的资金。

豆瓣网站于2009年底正式推出豆瓣电台,某种程度上,豆瓣Fm不仅仅是一个网络音乐电台,也是一个音乐社区――豆瓣的音乐人几乎囊括了所有国内的独立音乐人,并且通过豆瓣也走出了很多受关注的独立音乐人。

即使豆瓣电台的影响力很大,植入性广告却也较少,用户也是免费收听,豆瓣电台的收入也只能用微薄来形容。

(2)听众的免费收听习惯难获收益

国内受众有长时间的网络免费使用习惯,普通受众的支付意愿低、对收费存在抵触情绪。据艾瑞的问卷调研《2009年中国在线音乐市场分析》数据显示,中国网民尚未形成为在线音乐内容付费的习惯,在过去一年内94.1%的中国网民通过互联网查找音乐时没有为音乐内容付过费。5.9%的网民因为找不到免费的内容等原因为在线音乐内容付过费。可见,免费索取是中国网民通过互联网获取音乐内容的主要方式。

目前,几乎所有音乐都可以在各大音乐网站找到免费下载的链接,因此用户无须付费便可轻松下载到自己想要的音乐,这在无形中是将用户的付费倾向进行了人为引导,一定程度上置付费下载服务于一个尴尬的境地。

另外,媒体本身内容同质化程度高,付费内容与免费之间的可替代性高。受众当然会选择免费;版权保护意识淡薄,盗版、转载是常态,“免费是理所当然的”思维模式相当普及,所以潜在用户较难转化为忠实用户。

同时,自2010年1月1日起施行的《广播电台电视台播放录音制品支付报酬暂行办法》却不断加重运营成本。这个“办法”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细化规定,明确指出广播电台、电视台播放录音制品,需要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报酬的数额由双方协商约定;无约定或约定不成的情况下,按广播电台、电视台一定比例广告收入或播放音乐时长收取。

2.网络电台面临的监管压力

随着网络广播行业逐渐成熟,影响面越来越大,网络电台也面临着牌照和内容监管等必须正视的法律和政策问题。

从2010年起文化部开始宣布打击音乐网络电台网站,可可西音乐网、水母音乐网等一批著名的音乐网站相继关停。可可西音乐网的关闭公告明确提出:“本站因无网络音乐许可自行关闭整改”。好听音乐网、千千音乐在线、一听音乐网等也难以幸免。

大多数正规网站组建的网络电台节目还是健康向上的,但由于互联网的特性,致使很多网站在内容上都存在着一定问题,如有些网友翻唱的歌曲,随意篡改歌词,歌词里随意加进不健康的东西,成为“歪唱”。特别是午夜以后,各类边缘话题就出场了。

为吸引眼球,多家音乐类的网站也会打“球”,上传恶俗另类音乐来吸引点击,盗版音乐链接更是不在话下。因此,音乐网站惹来无数官司,并引来相关部门的重拳打击。到2011年8月份为止,文化部已通告了三批未经内容审查或备案的网络音乐产品,这些网络音乐产品均未按照有关规定,报文化部进行内容审查或备案。一些网络音乐网站擅自提供这些网络音乐产品的播放、试听、使用和下载等服务,扰乱网络音乐市场秩序,危害国家文化安全。

四、其他媒体与技术的冲击

媒介生态的“利基(niche)理论”认为,媒体的竞争与合作类似于生态系统,由于一个环境之中的资源是有限的,当不同传媒组织或产业存在生态位的相似性时,就产生了媒体的竞争关系。

网络广播自诞生后一直受到来自其他媒体和技术的冲击。

如果说传统广播诞生后还经历过一段没有电视竞争的发展黄金期的话,那么,网络广播则几乎没有任何黄金期,因为网络广播和网络电视几乎同时诞生,而网络广播却不如网络电视有优势,网络广播因为带宽的“优势”而短暂繁荣的年代,很快随着宽带的扩容而过去,听广播和听电视伴音,已经变得同等方便快捷。

网络视听发展报告篇3

一、视听新媒体产业的监管

2008年,新媒体迅速成长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新媒体的迅速普及;新媒体价格下降;受众偏好的变化,以及“长尾效应”中“小众”内容产品的制作和传播。

⒈网络恶搞、网络版权与网络净化

网络视频恶搞。新媒体催生了恶搞行为,“恶搞”(KUSo)给新媒体带来一个利润丰厚的市场空间。利用图片、视频剪辑等技术的网络“恶搞”,其颠覆性嘲弄、精神的无政府状态以及民粹主义式的气质,满足了人们对“权力――抵抗”二元话语的后现代想象。例如,由北京奥运会会徽和恒源祥商标组成的广告、红色经典《闪闪的红星》、古典名著《西游记》与《红楼梦》,均在国内外遭到“恶搞”。

版权保护与网络净化。2007年末,电影《色・戒》中遭到删减的片段以及遭禁的《苹果》,作为视频点播节目在优酷、我乐等视频网站迅速传播。其后,国家广电总局和信息产业部联合颁布实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管理规定》,这引发了两方面的争议:网络视频节目服务的规范如何界定?管理部门的规制是否恰当?

⒉国外视听新媒体管理经验研究

欧美的视听媒体规制引起研究者的重视。美国和英国目前都已建立单一的独立部级管制机构,对电信和广电的网络、内容、业务、运营和市场进行统一监管。欧洲委员会颁布的《互联网非法和有害内容管理条例》试图通过用“非法”和“有害”信息的“二分法”把互联网的内容进行分类处理。人们可以将有害的内容留给了媒体“自律”,“非法”的内容则分配给了法律来“他律”(price,2002)。根据《互联网非法和有害内容管理条例》,在线新闻(onlineJournalism)所谓的非法内容依据各成员国法律条文进行界定,有害则根据各国的文化差异情况界定。

⒊我国新媒体法律监管与产业规制

网络色情、网络恶搞、版权保护与网络侵权,引发社会对视听节目法律管制与行业自律的思考。新媒体为网民提供了更广阔的言论空间,但大量侵权现象也同时产生。应对影像传播的泛滥与保证导向正确,有效维护新媒介技术的充分利用和人格权(名誉权和隐私权)保护的平衡尤为重要。

2008年1月31日,由广电总局与国家信息产业部联合的《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管理规定》正式颁布实施。规定的内容共有29条,其基本原则可以概括为:实行许可证管理制度,明确服务主体的国有身份,保护广播电视节目的网络运营,禁止个人参与时政类节目网络传播。3月,国家广电局开始定期公布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抽查情况,警告处罚甚至责令停止一些视频网站。但此规定也引起了一些异议,有人认为当前应立足于技术本质和社会影响来制定规则。

二、手机电视

⒈手机电视的运营模式及其发展面临的问题

手机是大众化的个人通讯与娱乐的媒体。iResearch艾瑞咨询的数据显示,2008年全球手机电视市场收入规模将达到14亿美元。针对手机电视三种运营模式(移动模式、广电模式、合作模式)的优缺点,研究者认为合作模式将是未来我国手机电视业务的主导模式。

值得注意的是,手机电视市场发展的潜力以及网络带宽的限制、移动终端的局限、价格问题、用户需求的考虑等发展瓶颈。这些发展瓶颈可以归结为三方面:内容同质化以及与内容服务商协调问题;移动网络容量和数据信道速率的技术问题;手机电视的商业运营模式和广告经营策略模糊。手机电视是一种大众化的非主流媒体①,其内容建设应寻求区别于传统主流媒体的差异化发展。

⒉手机电视发展的方向

作为广电和电信业融合的产物与业务增长点,手机电视业务将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解决我国手机电视与现行监管问题,要打破行业壁垒,加强合理与动态的监管,体现服务职能。实现媒介融合必须解决以下问题:处理广电产业与电信产业之间的关系;探索合作运营模式;以广告为突破口探索多种盈利渠道;实现内容的创新,满足多元化和个性化需求。手机电视还可以向用户提供个人信息与新闻视频检索,开设“分众”传播的频道。

三、iptV、网络电视与分享视频

⒈iptV的发展研究

据in-Stat/mDR公司预测:2008年,全球iptV市场价值总计将达到37亿美元。市场调研公司isupppli公司也预测,2008年中国将拥有360万iptV用户,到2010年,用户数将达到1740万。

①国外iptV发展对中国的启示

从国外来看,美国“是有线电视或有线数字电视非常发达的地方,iptV的进展不是非常理想;相反,有线电视业不发达的地方,iptV会有一定的市场,如法国、意大利”。我国与美国有一定相似性,都是世界上有线电视最发达的国家,因此,我国iptV的市场不会太大。但由于我国有线电视数字化与付费电视业务的开展还在启动阶段,也会从客观上给iptV提供一定发展空间。

②iptV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中国iptV市场涌现五种商业模式,即杭州模式、哈尔滨模式、河南模式、上海模式以及江苏模式。它们和成熟的iptV商业模式相比都还有一段距离,但其富有建设性和开创性的尝试则为未来iptV商业模式的成熟与成功确立了方向,同时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至今没一个明确的标准;还仅仅限于概念层面的炒作;画质低劣;国内网络普及程度不够;机顶盒技术相对落后;节目来源不足。

⒉网络电视与分享视频

艾瑞尔市场咨询公司统计显示,2007年中国网络视频用户约占网民总数的81%,上网欣赏视频节目已成为仅次于搜索的第二个网络需求。

目前网络视频大体上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视频直播类,即网络电视,如ppstream、pplive等;另一种叫做视频分享类,即微视频,为用户提供视频上传、播放和分享服务,如Youtube、优酷网、土豆网等。

传播电视节目的p2p流媒体网络电视发展迅猛,其主要内容包括:集成电视频道,电影,电视剧,综艺节目,动漫卡通,体育直播与回放,财经节目。网络电视改变了人们看电视的习惯,满足了用户随时收看节目的需求,但它也存在如下问题:内容资源短缺;节目版权纠纷与节目传播的政策风险;跨地区甚至跨国传输挑战广播电视系统“属地化管理”原则;除广电总局56号文外没有专门的法规条款;对不良内容的传播控制复杂;版权管理难;资本构成监管难;从监管传统广播影视到监管新媒体的体制机制转变难。

⒊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与网络视频发展

目前,网络视频的运营成本主要由带宽、服务器、市场推广构成,如优酷网每月带宽费用是2400万元左右,每年超过2.9亿元。2008年下半年,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国内400多家视频网站面临融资门槛,再加上获得广告额减少又缺乏成功盈利模式,一些视频网站先后传出大幅裁员、节省带宽等的讯息,以控制成本。面对金融危机,视频网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渡过难关:开源节流;寻找新的盈利点;差异化发展;继续扩大融资渠道甚至寻求行业合并。

四、视听新媒体与媒介融合

报纸与电视融合于网络平台。近两三年,美国报纸网站视频的发展呈大幅增长之势。2007年,美国前100位报纸网站中,有92%提供网络视频内容。这主要源于:视频是多媒体新闻的应有之义;传统电视的不足;对稀缺的受众注意力的争夺;媒介融合的趋势。

视听新媒体使广电媒体从上游的内容制作到播出平台,都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②。新加坡新传媒集团旗下的电台尝试新媒体化生存。这既是新技术手段的运用,又是新形态节目内容的萌发,既是听众的精准定位,又是广告的高效覆盖。

电视新闻整合民间“微内容”。由“草根”创作的网络视频,可能造成所谓的“去电视化”现象,但网络视频不可能完全代替电视。网络视频正在突破长期以来由传统电视为主要媒体所主导的影视空间,正在快速拓展着影视空间,如新的收视习惯正在形成、让网民参与制作短片、从“内容为王”到“关系为王”等。应对新媒体传播,电视在发挥比较优势(公信力、直播、深度报道)以稳固传统电视新闻收视市场的同时,要改革内容生产和传播方式,如重视“使用者制作的新闻”,整合民间“微内容”③,甚至借船出海增加电视媒体的社会影响力。同样,网络电视门户――悠视网(UUSee)坚持用大部分预算购买最受广大用户欢迎的正版内容,并有意识地和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上海文广、凤凰卫视等80家电视台和影视公司实现了战略合作。

五、视听新媒体的社会影响研究

⒈多学科地拓展视听新媒体研究

跨学科是2008年新媒体研究的一个有益尝试。新媒体为每一个社会个体拥有相应的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提供了参与平台。我们必须从传播学、社会学、文化学与政治学等视域,重视和研究视听新媒体对社会的影响。新媒体是一种传播工具、接收终端与传播方式,它促进新的亚文化圈的形成、文明的对话与信息公开。新媒体带来媒介生态、文化传播形态和受众使用模式的变革。网络视频是高校学生接受视听信息的主要媒介和来源,也是学生课余时间最主要的娱乐方式之一。这表明青年学生要求独立的话语表达也越来越成为一个文化事实,但也需要对大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④。

⒉新媒体与公共传播

分享视频共享网站的“Youtube效应”,造成社会、政治及文化改变,也改写了影像与全球网民的关系。其自下而上的草根特性,唤起人们对公共传播与公共领域的民主想象。强调公共利益作为新兴媒体公共传播的核心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新的技术平台上,文字与影像将进一步自下而上地推动媒体的变革。

⒊新媒体在危机传播中的应用

尽管2008年危机不断,政府与媒体吸取了SaRS报道的教训,及时公开信息,积极应对突发事件,迅速化解危机。西方危机报道中的新媒体应用,为我国的危机报道创新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汶川地震后,新媒体在信息传递、情感宣泄、组织救援等方面均发挥了重大作用。新媒体满足了受众对“总体信息”、“个人信息”和“运用信息”的需求,有效填补了传统媒体功能上的空白。新媒体在危机中发挥了有别于传统社会动员模式的、自下而上的、公众参与的社会动员功能。

结语

数字电视、iptV、手机电视与网络电视,只是为广播电视新媒体化的发展与转变奏响了动听的序曲。2008年视听节目新规制的出台,国际金融危机之后视频网站的大裁员……这一切又表明:视听新媒体的发展与监管仍充满诸多诱惑、迷茫与变数。

今后研究的建议:从研究方法来看,可以融合定性和定量研究,特别要注意运用规范的定量的方法研究视听新媒体,如新媒体对受众的心理影响、受众接触与使用新媒体的行为特征等;从研究内容来看,可以拓展视听新媒体的受众研究和传播效果研究;从研究视角来看,在网络传播学的基础之上,继续拓展视听新媒体的媒介生产社会学、新媒体与政治、新媒体管理、新媒体与国家安全、新媒体与社会心理以及媒介新技术批判等跨学科的研究。

注释

①姚争、赵建飞:《手机电视:非主流的传播特性与内容建设》,《现代传播》,2008年第1期

②徐敢峰:《从文化产业角度看广电新媒体发展》,《现代传播》,2008年第3期,第106页

③唐俊:《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的应对策略》,《新闻记者》,2008年第5期

网络视听发展报告篇4

我国视听新媒体已成为重要的主流媒体

从地位上看,我国视听新媒体已成为重要的主流媒体,从媒体格局的边缘进入了媒体格局的中心,这一过程是视听新媒体的传播方式逐渐挤压传统广播电视媒体传播方式的过程,也是媒体从传播者角色向服务者角色转型进化的过程。总体而言,视听新媒体有四个特征,它提供了视听新媒体发展的内在动力,一是小众服务,二是受众选择,三是交互作用,四是全球传播。这四个特征是受众主体性的一次大解放,形成了供给的海量化和服务各取所需的个性化,正好契合了当下人们的社会理念和生活方式,因此视听新媒体受到了消费者的普遍欢迎。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91亿,其中,我国网络视频网民达到3.89亿,网民中上网收看视频的比例接近66%。事实上,视听节目服务正大量向视听新媒体转移,其丰富性、多样性、可选性大大超过传统电视媒体。中国网络电视台集合了150多套电视节目和699个网络视听联盟的9400多个栏目,有的节目在网络上的播放次数达几千万甚至过亿,超过了传统电视的观看人数。根据爱奇艺提供的数据显示,从2012年4月到2013年3月,其移动终端视听节目播放次数从2.5亿次增长到17.1亿次,月度播放时长从6900万小时增加到4.2亿小时。调查发现,我国主要的12家商业视听节目网站到2012年9月,就拥有电影55000多部,电视剧17000多部,近40万集,动画片15000多集,综艺节目6000多集,远远超过了传统电视平台的内容供给能力。有研究预测,全球未来互联网上90%的流量来自视频,视频资源中70%将进入互联网。视听新媒体已经从传媒格局的边缘跨进了传媒格局的中心,已与广电媒体平分秋色,甚至风头更劲。

总体来看,在营收能力上,新生的视听新媒体与广播电视的差距在迅速缩小。数据显示,少数网络媒体的综合收入已经超过央视,个别网络媒体的广告收入也有望超过央视,其利润率更是远远高于传统广播电视。纵向来看,我国网络视频广告收入占互联网广告的收入比例从2007年的3.11%增长至2012年的8.92%;横向来看,网络视频与广电行业整体收入之比从2007年的0.63%增长至2012年的2.95%,其中网络视频广告与电视广告收入比从2007年的0.74%增长至2012年的6.51%。有调查发现,观众对视听新媒体广告的喜好度为28%,而对传统广播电视广告的喜好度仅为17%。

在内容生产上,视听新媒体正在成为原创中心。一些网络媒体凭借对消费者的精准了解,越来越多地选择自制节目,并反向输出到传统电视播出平台,取得了很好的效益。如在美国,最大的在线视频服务公司奈飞(netflix)实施原创节目扩张计划,进军纪录片和戏剧脱口秀领域,表示要在原创内容上超过付费影视频道HBo,“要在HBo变成奈飞之前,将奈飞变成HBo”。

民营视听新媒体机构的崛起,给国有广播电视媒体及其开办的新媒体带来了巨大压力,这将重塑传媒格局。如何适应这一新格局,怎样与民营媒体开展竞争与合作,这是国有广播电视媒体变革的重点和难题。

视听新媒体已成为全球传媒与文化竞争的主战场和核心资源。要赢得新阶段全球传媒与文化竞争,必须夺取视听新媒体这个高地,如何夺取这个高地,关键在于推进新媒体业态在全球的创新。在国际竞争中,我们必须依靠自己的创新应用,因此,应该强化政策支持,引导和支持视听新媒体企业推进自主创新,以应用创新促进跨文化传播。在新一轮全球视听传媒竞争中,中国固然面临挑战,但更会迎来重大机遇,一批按现代企业制度建立起来的视听新媒体机构将释放前所未有的活力与竞争力。

视听新媒体的发展将推动我国视听传媒管理体系变革

从管理来看,视听新媒体的发展将推动中国视听传媒管理体系变革,我国视听传媒管理体制改革将尊重新媒体的价值观和传播机理,循序渐进,从分业管理走向对称管理,从对称管理走向融合管理。

这几年,我们发现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就是在视听传媒市场开放的领域,普遍出现了“国小民大”“国弱民强”现象。一旦面对市场,国有广播影视机构往往活力相对不足、竞争力不强。近年来,影视剧制作和电影放映市场十分活跃,其重要原因是向民营资本和民营企业开放。现在的电影制作行业,民营企业成为主角,国有制片厂由中心滑向边缘;电视剧制作,民营企业也是主角;视听新媒体产业领域,民营企业的身影更加耀眼。

正是民营企业的进入、市场化体制的支撑以及风险资本的加盟,中国视听新媒体才表现出巨大的活力。如果从市场份额上来说,民营视听新媒体机构已远远超过国有视听新媒体机构。在中国互联网协会的2013年度互联网100强中,国有和国有控股媒体只有新华网、人民网和央视网上榜。

开放带来竞争,竞争促进发展。当然,在国内实行市场开放,必须与管理跟进基本同步,这是视听新媒体既有序发展又充满生机的基本经验。2012年,原国家广电总局出台的关于网络剧、微电影发展的政策意见,自审自播,先审后播,既松了绑,又立了规,对互联网视听内容建设将产生深远影响。

随着视听新媒体影响力、影响面的扩大,现在视听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管理逐渐从差异化管理向对称管理转变,这是一个包括美国、欧洲、亚洲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在内的全球现象。我们对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和传播方式的演变,未知远大于已知,因此管理总是滞后的,只能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全球一个普遍的做法是:对网络媒体的管理,将从先前因不了解而采取的放任措施向现实评估后的适度收紧过渡,通过设置一些门槛和监管措施,规范市场秩序,减少不良影响。

现在看来,有四个趋势是显而易见的。一是我国将进一步支持国有视听新媒体的发展,2013年年初,原国家广电总局出台了促进主流媒体发展网络广播电视台的文件,政策意图十分清晰;二是视听新媒体实行市场化运作,国有与民营共同发展,在实践中,这种共同发展不是平行与分离的,许多领域和业务可能是融合发展,合作合营;三是视听新媒体市场体制探索的成果与做法将有力影响和促进广播电视传媒体制改革,广电传媒产业资源将越来越多进入市场;四是视听新媒体与传统广播电视从分层管理到对称管理,再到统一的视听传媒话语体系下的融合管理。比如,视听新媒体除了承担一般的社会责任外,还应被赋予与影响力相对应的公共服务职责。

融合成为视听新媒体发展的主题和方式

从发展路径看,融合成为视听新媒体发展的主题和方式,视听新媒体产业内部、视听新媒体与传统广电媒体、视听新媒体与相关行业的融合已进入深化和扩展阶段,大视听时代已经来临。

视听新媒体多元融合形成全新的媒体传播与服务格局。这种格局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第一,视听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加速。有人担心互联网会彻底颠覆和取代电视媒体,这种担忧证据并不充分。其实,网络视频内容与电视内容并无本质差别,流视频服务并非是传统电视的替代品,而是为电视爱好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渠道和方式来观看自己喜爱的节目。当我们推动多屏融合时,可能忘记了各个屏的不同特点,它们是不能互相替代的,因此客厅的电视机尽管功能在变,但现在看来不可能消失。调查发现,超过80%的人会边看电视边做其他事情,其中最多的是上网冲浪、查看邮件、收发短信和使用社交媒体。这种新方式具有比传统的被动观看模式更好的观众参与度,可以创造更多的商机。盖洛普的一项调查显示,有55%的美国人仍然通过电视获取时事新闻,比例领先于互联网,21%的美国人通过互联网获取新闻,9%的美国人主要通过报纸或其他印刷出版物获取新闻,6%的美国人主要通过广播获取新闻。因此,融合对电视来说,不是死期,而是重生。

第二,视听新媒体与电影的融合继续深化,电影在网络上的服务以及针对网络制作电影均将得到大发展。2012年,美国合法网上电影浏览量约34亿次,比上年增加了135%,首次超过DVD、蓝光影碟等实体媒介,美国网络平台电影点播总收入约7.3亿美元,将近北美年度票房的7%。电影的网络发行将成为一个新行当,并催生一批新的发行企业。日本影院联盟尝试与视频点播公司合作,从2013年7月起推出影院播放和视频点播相结合的电影放映服务,实现从影院到VoD、从VoD到影院的循环。可以预见,中国的网络电影发展将进入一个爆发期,将对电影产业链产生深刻影响。

第三,视听新媒体与社交媒体的融合将不断创新,视听新媒体的商业模式更加丰富。

第四,视听新媒体与电子商务的融合将进一步拓展,视听新媒体将实现从传播到服务的飞跃,产生更大的影响力和渗透力。

第五,视听新媒体不同终端的融合。任何电视内容都可通过电脑、机顶盒、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各种终端观看,iptV也可通过互联网电视、在线视频等到达用户,互联网也可提供有线电视、卫星电视接入服务,在线服务商与有线电视、卫星电视服务商针锋相对的竞争关系很可能演变成竞合关系,有线网、电信网、卫星网的渠道价值大大削弱,必须探索新的商业模式。

视听新媒体的融合发展对广播电视产业格局的影响。融合发展对广播电视产业格局的影响已经显现,并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广电网络可以打造成为具备内容集成和分发功能、可以提供多种融合业务的全媒体业务内容集成平台,从频道集成向节目集成点播、全媒体服务和广告运营转变。二是产业格局发生变化,广电广告收入下降,网络媒体广告收入上升。据数据统计,2013年上半年广播电视广告收入为641亿元,同比增长6%,较去年同期增速降低近8.5个百分点。与此同时,有线网络和广播电视台的版权收入高速增长。2013年上半年,我国有线网络收入同比增长14%,三网融合业务收入近20亿元,同比增长超过50%;广播电视节目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2.5%。这一点在美国也得到印证,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2013年第二季度节目销售收入同比增长了22%,促进了利润的增长。在我国,可以预见,电视台与网络媒体的融合,将带动电视台的片库经营,并形成常态化、低成本的营收增长点。三是省级以上广电比较活跃,省以下广电产业发展空间收窄。调查发现,2013年上半年,省级广电创收收入同比增长17.43%,地市、县两级下降,地市级创收收入同比增长1.17%,县级同比增长0.59%。这一格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视听新媒体的融合发展使产业资源向上进一步集中,也是重要原因。市、县两级广电在新媒体时代如何发展,亟需探索和研究。这个格局对我国广播电视产业及公共服务政策均将持续产生影响。

此外,视听新媒体产业链将在融合中不断延展,产业细分与并购同时扩大,五年左右有可能形成几家“巨无霸+大量中小企业”的“航母战斗群式结构”,产业机会层出不穷。近两年,中国互联网行业并购十分活跃,视频行业的并购活动也在加速,优酷、土豆的合并重组、爱奇艺并购ppS、华谊并购银汉,光线传媒、上海新文化传媒和华录百纳也在进行并购谈判,等等。这些并购跨领域、跨媒体、跨平台,涵盖新媒体与新媒体、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也涵盖产业链的上游与下游,有力促进了视听新媒体产业链的优势整合,对于扩大有关企业的竞争优势和产业版图具有战略意义。与此同时,视听新媒体产业将进一步细分化和专业化。原来既做内容生产,又做聚合、发行,还做相关业务的全能型企业,有可能向细分化方向发展,形成一批在产业链各个环节上的专业化企业,最近在全国推行的营收税改征增值税政策将促进这一进程。未来的并购可能沿着两条线推进:一是产业链垂直重组并购,拉长产业链长度;二是产业链横向重组并购,拓展产业链宽度。通过两条线的融合,形成庞大、紧致、高效、带动力强的视听新媒体产业体系,催生一批支撑性的产业集团,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将推动视听新媒体的发展。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将推动视听新媒体新一轮的高速发展,移动视听将成为视听新媒体最富活力和潜力的增长极,并催生一大批新媒体企业。

调查发现,到2012年年底,手机音乐用户达到2.1亿,手机网络视频用户达到1.3亿,国内无线音乐市场规模达到将近372亿元,但手机电视收入仅约30亿元。

为什么手机电视收入如此之低呢?一是因为手机视频市场尚处于培育期,二是当前网络带宽不足和视频流量资费较高制约了手机视频的使用率,三是基于开放平台的移动互联网音视频尚未建立稳定的赢利模式。尽管如此,人们仍普遍认为,我们已进入移动视听时代,电视无处不在正在成为现实,并不断创造新的商业模式。目前我国手机应用商店超过100家,手机应用开发超过100万,应用持续下载量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和互联网一样,获取信息仍然是移动互联网的重要功能之一。目前我国手机报有3000多种,新闻客户端超过3万;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CmmB)覆盖人口超过5亿,累计发展用户4700万;全国公共视听载体超过75万块,广告收入超过90亿元。

调查显示,2013年上半年,pC端网络娱乐类应用的网民规模没有显著增长,使用率变化也不大。但是,手机网络音乐、手机网络视频、手机网络游戏和手机网络文学的网民规模,相比2012年底分别增长了14.0%、18.9%、15.7%和12.0%,保持了相对较好的增长率。到2013年6月,我国手机网络视频用户为1.60亿,与2012年底相比增长了2536万;手机网络应用中网络视频应用使用率达到34.4%,与网络游戏应用持平,手机视频已成为网络视频新的增长点。

根据国家宽带战略,我国将大力建设移动互联网,这对于移动视听新媒体来说是一个重大机遇。一是随着3G、4G手机用户规模扩大、家庭wi-Fi上网的逐渐普及,通过手机在线看视频的网速条件将基本解决;二是手机硬件性能提升为手机视频播放创造了条件,配备双核或四核处理器的智能机在热销手机中已经普及,手机屏幕和分辨率都有较大提高;三是手机视频客户端不断完善,用户体验不断优化,将吸引更多视频用户从pC电脑向移动端转移;四是社交网站和手机微博用户的视频分享,也将带动手机视频用户的增长。

因此,现阶段我国移动视听新媒体发展要完成三大任务:一是提供适合移动特点的视听节目内容,二是提供用户喜爱的服务产品,三是探索稳定的商业模式。可以预见,移动视听新媒体是下一个资本集结的领域,必将产生新的行业巨头,并改写视听传媒的产业版图。因此,广播电视台应主动融入移动视听新媒体,制定本台的移动视听发展战略,及早占领移动视听产业地盘。

网络视听发展报告篇5

互联网与音视频广播发展研讨会4月举行

第九届“全国互联网与音视频广播发展研讨会”(nationalwebcastConference)将于2009年4月17日至21日在江西南昌召开。本届会议将继续探讨网络广播、网络电视、iptV、手机电视等网络视听新媒体业务的发展及相关技术问题。

据组委会介绍,2008年网络视听业务呈现出重大转折态势:一是网络视听业务的影响力在奥运期间实现历史性跨越,用户量大幅度提高;二是以“央视网”为代表的传统广电媒体网站取得重大突破,打破了商业网站全面主导网络视听业务的格局;三是网络视听业务的广告经营模式开始得到受众认可,视频网站初步具备赢利能力;四是金融危机的蔓延加速了商业视频网站的淘汰、重组,洗牌时机提前到来。

在此背景下,2009年的网络视听业务发展必将更加引人注目。一方面,主流媒体开办的视听网站将进一步提速,逐步形成与传统媒体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新格局;另一方面,商业视听网站将加速整合,形成少数网站主导网络视听业务的局面。此外,基于ip协议的各种新技术发展也将更加活跃。

(武研)

“哈6”预告片现身影院LeD联播网

3月中旬,通过位于全国各大影院大堂的巨幅LeD屏幕,《哈利・波特》迷们可以率先欣赏“哈6”《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的国际预告片。

这些LeD屏幕的运营商华谊视觉已经不是第一次与好莱坞片商进行合作了。目前,华谊视觉通过在全国400强影院终端设立LeD屏幕,已初步构建起了“影院LeD联播网”。

(武研)

韩国宽带网络计划:2秒内下载一部电影

韩国计划在2013年部署超高速宽带网络,该宽带网络上传和下载速度为每秒1GB,投资资金主要来自私有部门。

韩国通讯委员会(KCC)的官员称,此宽带网络使用光纤网络,用户可在1-2秒内下载一部电影。

据悉,该网络将覆盖韩国的大城市,而中小城市的网络连接速度仅为每秒50-100mB。目前,韩国已是全球网络覆盖率最高的国家之一,其城市网络平均下载速度为每秒43.3mB。另据经合组织(oeCD)的报告显示,美国宽带网络下载的平均速度约为每秒8.9mB。目前,美国也在积极发展下一代宽带网络。

视频网站获准涉足3G

国家广电总局近日首次对视频网站开展手机3G业务做出批复,首批获准在手机平台上提供视听节目内容的民营视频网站名单出炉。据了解,此前仅CCtV、SmG、中国广播网、中国国际广播网、中央人民广播、互联网新闻中心等单位能够在手机平台提供试听服务。

上海CmmB商运提速

2月中旬,“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上海商业运营启动暨合作签约仪式”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举行,这标志东方明珠与中广卫星移动广播有限公司的CmmB商运合作进入实质性阶段。

网游产业

年收入近184亿元

中国网游产业收入规模已经远远超过传统的三大娱乐内容产业――电影票房、电视娱乐节目和音像制品发行的收入。新闻出版总署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08年,我国网络游戏出版产业在全球金融危机蔓延、实体经济受到冲击、出口下降的情况下逆势增长,实际销售收入达183.8亿元人民币,比2007年增长76.6%,并为电信业、it业等带来直接收入478.4亿元人民币。

空中网原副总裁跳槽凤凰新媒体

网络视听发展报告篇6

正走向尾声的2010年是充满变动和挑战的关键一年。面对全球金融危机,2010年对中国来说是“十一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二五”规划的筹划之年,还是新中国广播诞生70周年的纪念之年??。年内,随着国内各行业慢慢走出衰退渐趋复苏,南非世界杯、上海世博会以及广州亚运会等重大活动,带动媒介使用量和广告投放量的快速增长,“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为广播行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与希望。与此同时,当前的挑战也无比严峻:广播业正面对多种制约和选择考验,未来的发展之路并不轻松平坦。

广电强强合并迎接三网合一

目前,中国经济总量达到世界第二位,人均GDp超过4000美元,但整体经济和社会发展存在较大的矛盾和问题。2010年10月的中共17届五中全会通过了“十二五”规划建议,强调深化改革开放、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集中与分散是广播产业结构中长期存在的一对矛盾。例如湖南广电一直想把省内市县级电视网络收拢集中,但即便在省内运作,也遇到了巨大的抵触阻力。截至2010年7月,全国共有单立广播电台234座,广播电视台2106座,广播频率2704套??。对比2009年??,国内单立电台总数减少17家(2009年比上年度减少6家),广播电视合台总数增加了19座(2009年比上年度增加18家)。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广播电台在机构层面趋向整合收缩的态势仍在延续,鉴于行业格局没有大变,未来数量波动将限于小幅微调范围。

2010年推出的“三网合一”举措,对中国广电行业影响巨大而深远。2010年1月1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做出“加快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决定。该决定对2015年“完成时间点”的明确重申以及三个阶段的倒逼式划分,显露出情势的紧迫。结合方案前后修改十余稿,进度在2009年下半年突然起速,2010年初果断拍板,折射出中央政府直接干预的强硬意志??。有分析认为,中央政府下决心实现三网合一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制止传输网络的重复建设,此前电信系统与广电系统都拥有着独立的渠道优势。在三网融合的背景下,渠道将打通,技术可以提供无限多渠道,内容将是不同渠道争夺的对象。在率先实行制播分离的电影电视剧领域,内容的价格在逐年攀升就是证明。在广电播出机构“制播分离”的改革背景下,“三网融合”新政给了广电行业(尤其电视台、电台)拥抱互联网、结盟电信运营商的契机和动力。

回顾2009年广电业一系列动作举措,步步都为应对“三网融合”加紧体制、技术、业务等各层面的布局和准备。2009年10月,上海成立了广播电视台,推进制播分离的改革。2009年末的最后几天,中国网络电视台、芒果tV等网络视频“国家队”集体登台,广电播出机构全面进军互联网。2010年1月13日,中国迎来“三网融合”元年。与此几乎同时,湖南成立了广播电视总台。5月31日,由北京北广传媒集团、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北京电视台整合组建而成的北京广播电视台诞生,业务范围涵盖广播电视的采编、制作、播放、传输以及新媒体开发等全部领域,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覆盖和运作链条。2010年各地广播电台和电视台合并、联盟动作不断:2010年6月21日,沈阳人民广播电台和沈阳电视台合并组建沈阳广播电视台;2010年8月18日,广州电视台、广州人民广播电台合并组建成立广州市广播电视台;2010年10月15日,大连电视台和大连广播电台合并为大连广播电视台,集广播、电视、网络、影视剧产业于一体,但保留了大连人民广播电台、大连电视台的原有呼号;2010年7月26日,由陕西人民广播电台发起成立陕西广播联盟,集中了37家省内各级广播电台及部分外省电台,还有陕西省内部分报纸媒体加盟。陕西人民广播电台和华商报还签订了战略合作备忘录,探索跨媒体合作、跨机制联动的新模式。

中国第一批三网融合试点地区(城市)名单于2010年6月30日确定,它们包括北京、厦门、大连、青岛、哈尔滨、武汉、上海、湖南长沙、株州、湘潭地区、南京、深圳、杭州、绵阳等。上述合并动向多由发达的或实力强劲的直辖市和省区广电机构领头,且与这一名单中的城市和地点相当重合,显示出广电行业战略谋划和未来动向的深远考虑。如国家广电总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赵实介绍,北京广播电视台的成立将有利于促进广播影视发展再上新的台阶,在全国起到示范作用。上述国内广电“强势”地区和机构的主动“变身”,将有助于实现整合频率、频道资源,统一规划投入、产业运营、节目交流和广告经营;发挥整体优势和竞争合力,采用新技术、发展新媒体、实现广播电视和新媒体的融合发展;同时打通产业链,不断拓展发展空间,跨行业经营运作,迎接台网融合、三网融合的新挑战,抢占“三网合一”后国内新市场的制高点。这是2010年广电行业拓展战略最为重要和关键的举措。国家三网合一试点方案明确提出,地方政府要成立“三网融合工作领导小组”,其目的是要政府充当打破广电和电信之间行业隔阂的第三方管理机构;但方案并未明确“小组”在法律操作上的权责细则。

报道创新持续联盟趋势走强

新闻报道是广播的核心服务。摸索新闻广播的服务模式和框架是近年广播业关注的中心问题。不断尝试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在2009年12月28日召开“劲锐2010”会,推介2010年度“中国之声”的全新节目策划,并在2010年内努力试行,取得稳定的成果和进展,框架模式渐趋成型。

“中国之声”目前运行的特点是:早7:00的名牌节目“新闻纵横”由一小时扩展为两小时,两小时内分别以“追”“问”为主题,关注焦点事件,服务公众生活,追踪最新新闻;与早6:30的“新闻和报纸摘要”和9:00更新版的“新闻和报纸摘要”组合成早间黄金收听板块。下午4:30―6:30晚高峰,资讯密集、信息贴近、解读通俗,突出“新闻汇总”与“观点解读”,并与晚6:30的“全国新闻联播”形成晚高峰精品板块。晚(夜)间9:00―12:00节目重排,强化新闻性,关注全球时事,提供全新收听体验,强化全天候新闻概念。“中国之声”还利用自己的权威地位和品牌优势,建立部委发言人合作机制及相对稳定的特约观察员、评论员团队,加强了对新闻的深度解读、权威评论,提升了广播新闻的即时性、新鲜性和影响力,在相当程度上贴近国外广播发达国家的传播理念和框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之声”2010年也进行了重要调整,由经济综合性定位向经济专业化定位转变??。年内已经初步完成经营模式方案、频率覆盖调研、节目方案审议及标准化设想,工作流程创新及人力资源管理改革方面的改革,有关业务、岗位、考评及网络平台等规范和调整过程也在进行中。对于国内众多广播经济频率来说,“经济之声”的专业化运行改革具有启示作用。

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是中国广播2010年年度报道的“重头任务”。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和东广新闻台在上海世博会开幕之时,并机推出了连续3天的世博大直播“璀璨世博耀浦江”,在形式和内容及容量上都创下新纪录,收听率增加近五成。此外,上海交通广播利用“长三角交通广播联盟”的网络平台优势,在网上形成延伸传播,扩大世博交通信息的传递和播发。东方广播公司下属7套广播频率联合美国、日本等9个国家的12家电台以及全国城市广播联盟25家电台、长三角交通广播联盟、全国戏曲广播联盟等数十家电台,推出世博特别节目??。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之声”和上海第一财经频率牵头组织了临时性的节目报道联合体“全国经济广播世博报道联盟”。他们制作播出为期6个月的世博专题节目“共享世博盛宴”等系列节目。两家还分别利用中国广播网和第一财经网,开设“全国经济广播世博报道联盟”的专区。在统一节目名称、呼号及音乐标识的前提下,各联盟成员台可同步转播,也可录制后择时播出,还可以下载节目或共享音频素材后编辑播出??。这些都是年度大型报道中的合作分享的新运作、新探索。

广告收入增长运营探索新路

广播的复兴和中国的“汽车热”密不可分。2009年,中国汽车销量第一次超过美国,达到1360万辆。咨询公司J.D.powerassociates的最新数据显示,至2010年8月,中国汽车制造商累计销售汽车1196万辆,比去年同期涨40%。美国华尔街日报认为,交通拥堵虽有道路建设的原因,根源却是中国车辆增长过快过多。造成道路拥堵的原因还有住房因素,为找到买得起的房子,在大中型城市,家越搬越远,开车人也越来越多??。这带火了以交通广播为领军的城市电台。目前,广播最有价值和最受关注的听众群是开车一族。在很多广告公司和广告主眼中,最吸引广告主投放的主要在于广播拥有较多的驾车人士,尤其是私车车主听众。交通台之所以长盛不衰,就因为开车的人听广播多??。

近五年,全国广电广告收入每年以70亿―80亿元的幅度递进增长???,远远超过财政拨款及有线电视收视费的比重和年增长幅度。2010年上半年,全国广播电视广告收入437亿元,增幅26%。广播广告收入43亿元,增幅22.86%(2009年广播广告收入的增长率为12.79%)???。以中国广告业三大中心为例:2010年第一季度广东省的广告收入中,广播广告收入2.06亿元,同比增长19.13%???。1至5月份上海广播电视台的16.3亿元广告收入中,广播广告收入1.7亿元,同比增长41.7%,而1―9月份其广播广告累计订单量为3.37亿元,同比增幅为40%。???近几年来,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广告收入连年大幅增长,2008年广告收入就达6.2亿元,跻身全国前50强媒体之列???,创收收入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电台第一???。广播电台广告以大大超过全国经济总量增长率的幅度持续攀升,反映出的是市场经济以外的因素和力量的托举,其未来可持续性问题也引起业内人士关心。

2010年6月3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宣布,将投入1亿元筹备央广购物电视频道,6月17日正式开播。该平台首先在北京和天津落地,之后再拓展到全国市场。此前,央广传媒与建设银行北京分行、工商银行北京分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获得了近百亿元的授信额度。目前,国家广电总局总共核发了9张全国性家庭购物电视频道,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拿到的是第八张。从上海文广的“东方购物”,到中央电视台的“中视购物”,如今再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央广购物”,国有广播电视平台正在“批量”进入电视购物行业。央广购物董事长、总经理董铁明表示,电视购物市场已经正式进入“战国时代”,预计2011年底就能看到一个相对稳定的市场格局。央广购物预计2010年销售额达到1亿元,2013年实现10亿元以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副台长王晓晖表示,短期来看,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现金流主要靠传统广电,未来要看新媒体,但规模要做大,就必须依靠电视购物。按照他的设想,下一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经营收入中广告将退居次席,随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进行股份制改造和ipo将成为必经之路???。

数字改造加快广播拥抱视频

2010年初,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发言人朱虹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有条件的电台、电视台都要大力发展网络广播电视,特别是要打破传统节目生产方式,更好地汇聚网民力量、依靠网民智慧。朱虹说,2010年要大力推进广播影视数字化,积极改造提升传统媒体、传统产业,加快发展新媒体、新业态,推进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的融合发展。10月20日召开的“2010全国广播电台台长座谈会”上,国家广电总局局长王太华提出具体的发展目标,力争在“十二五”末市地以上城市广播电台实现制作播出的数字化。

2010年7月6日,江苏文艺广播已实现了模拟与数字方式同频播出,南京市民在使用普通收音机收听原有江苏文艺频率模拟广播的同时,还可以使用HDRadio接收机收听到三路数字广播。HDRadio是全球主流的数字广播技术之一,可以在不影响原有模拟广播的前提下,使用模拟广播的频谱提供多路高清晰度的数字音频广播和数据业务,为模拟广播向数字广播的平滑过渡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方案。下一步,江苏广电总台还将开展智能交通信息广播等数据服务试验,对数字声音广播的运营模式进行探索,拓展广播新的市场和发展空间。

此外,各地广播电视台向数字和网络视频进军的脚步也在加快。上海广播电视台于2010年7月30日正式获得广电总局颁发的互联网电视和3G手机电视牌照。这种全国性完整牌照将使上海广播电视台可在全国开展互联网电视和3G手机电视集成播控、运营与内容服务业务。9月6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正式获得国家广电总局批准建立“央广广播电视网络台”(CnBn),这是继中国网络电视台CntV之后,又一家获准建立部级网络广播电视台的广电机构。此前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中国广播网”网络传播平台,主要侧重提供网络文本新闻和音频服务方面。国内有实力的广播机构现正以积极的态度和动作全面进军数字、网络和移动视频服务领域。在这个充满希望、诱惑和风险的领域,广播业此前所具有的专业力量和资源优势将不再是优势,面对传统电视业和影视业的顽强竞争,未来并非皆是“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有研究显示,截止2010年9月15日,我国内地的四级广播机构提供可通过手机收听的广播节目有404套,其中采用数字国际标准、点对点双向互动在手机网上实时播出的分布情况如表1???:

上述调研报告称,随着智能手机的热销和价位的迅速下滑,以及wiFi的无所不在和3G流量包月制的实施,尤其是数字广播完全不受地域限制的特征,并跨越了音视频服务之间的鸿沟界限,数字广播必会引起各方关注,普及速度可能会大大出乎此前的预料。这对国内广播机构是一个机会。事实上,数字化不但敞开了广播进入视频服务的大门,也为音频广播服务提供了大有可为的新天地。

注释:

??胡占凡:《改革创新、加快发展,带动全国广播实现新的腾飞――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2010年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国广播》,2010年第2期,第5页。

??数据源自国家广电总局办公厅主任、新闻发言人朱虹以“大力推进广播影视改革与发展”为题回答人民网网友的提问,2010年8月31日。

??2009年数据源自国家统计局2009年度统计公报。

??《改革进入深水区:三网融合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中国数字电视》,2010年第2期。

??邓、张彩:《经济之声的运行观察与发展分析》,《中国广播》,2010年第2期。

??黎瑞刚:《传播,让世博更精彩》,《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0年第6期。

??中广网:《关于成立全国经济广播世博报道联盟及共同播出〈上海世博会开幕特别节目〉的通知》,2010年4月27日。

??京藏高速大堵车汽车热恶果显现》,华尔街日报,2010年8月25日,转引自http://auto.hexun.com/2010-08-26/124717004.html。

??http://www.mtklw.com.cn/news/fxbg/100117-fxbg2.html。

???http://gdtj.chinasarft.gov.cn/showtiaomu.aspx?id=2c1b6829-d533-42dc-8c87-5ee48a6b944d。

???《信息速递・2010年上半年全国广播电视稳步发展》,《广播电视信息》,2010年第8期第13页。

???数据来自广东省广电局网站。

???数据来自上海市文化广电局网站。

???《北京人民广播电台锐意开拓广告经营市场》,中华新闻报,2009年5月29日。

???孙向东:《建“首善”创一流大力促进北京广播影视高端崛起》,《北京观察》,2010年第2期,第47页。

???第一财经日报,2010年6月4日。

网络视听发展报告篇7

全球lptV业务呈高速发展态势,multmediaResearchGroup预计未来5年iptV用户年复合增长率将达25%,2014年达1.02亿户、服务收入达460亿美元。据pointtopic最新数据,截至2010年底全球iptV用户达4540万,较去年增长34.6%,lptV在有线宽带用户数的渗透率达到817%。

2010年,三网融合政策取得突破:1月,国务院下发《推进三网融合的总体方案》(国发[2010]5号文),制定试点方案,确定了广电、电信业务双向进入的范围。6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三网融合试点方案》([2010]35号),继续明确试点业务、范围、阶段和步骤,并就iptV集成播控权作出明确规定。6月30日,国办《关于印发第一批三网融合试点地区(城市)名单的通知》,首批12个试点城市。据工信部统计,截至2010年10月,已有20多个省开展互联网协议电视(1ptV)商业应用,用户超过500万;根据流媒体网数据,截至2010年年底,1ptV市场用户规模约为800万。

2 前向收费还是后向收费?

电信围墙花园的坍塌使苹果公司、Facebook和谷歌等互联网公司越来越像电信公司,因为iptV、手机电视具有很强的传媒属性,此二者的运营也使传统电信公司越来越像社会媒体公司。在iptV运营上,电信运营商未能摆脱电信增值业务的运营模式,思路仍然是拓展iptV增值业务收入,因而把越来越多的增值业务打包到iptV业务中,忽略了其核心――视频,以及用户对电视机的最大需求还是看视频的规律。国外,发达国家iptV业务也是以视频内容为主,提供电视类业务以及VoD业务,收益也主要来自视频内容。

目前iptV业务基本按照前向收费的思路在运营。笔者认为,iptV业务运营初期应以后向收费为主,慢慢培育消费者前向收费的习惯,待业务发展到一定规模、视频内容市场比较繁荣(后向收费足以支撑业务发展)时,再逐步向前向收费为主过渡。目前仍要坚持后向收费为主的商业模式,原因如下:

首先,广告费一直是视频业务主要收入来源,lptV、手机电视、网络视频等新兴视频业务发展带来网络广告等新兴广告市场迅猛发展,收入占比份额不断攀升。市场研究公司magnaGiobai预测2011年全球广告收入将增长5.4%至4.120亿美元,电视仍是收入最高的广告媒介,2011年将会达到1,690亿美元,预计2013年网络将取代报纸成为世界第二大广告媒体。市场研究机构emarketer预测2010年美国网络广告收入将达到258亿美元,以超过印刷品广告228亿美元的收入跃居第二位,并预测2012年美国网络广告收入达326亿美元。盟诺预测2011年中国广告总收入将达1820亿元。实力传播预测在未来三年,中国广告支出将保持每年51%的增长速度,到2013年,总值将达到342亿美元;其中互联网广告继续保持30%的速度增长,预计2011年超越报纸占第二位,并预测越来越火的视频网站、社交网站以及微博将成为未来广告增长的主力。

其次,传统电视多年来后向收费为主的商业模式,使消费者形成免费看电视的心理。要让消费者接受前向收费为主,必须改变其文化观念,这也就导致市场培育阶段的不可逾越性和长期性,也决定了iptV业务前向收费的培育是长期过程,电信运营商“跑步进入前向收费时代”的想法是危险的。因此,运营iptV业务不能完全照搬电信增值业务前向收费为主的经营模式,而应降低前向收费,推动业务规模化发展。

目前iptV业务运营模式其实是采用宽带接入收入补贴发展,前向收费很低。以某电信公司运营iptV为例,iptV月使用费大致为60~100元/月,使用者多为aDSL用户,每年仅需缴纳1800元,便可获得aDSL和iptV两种服务,扣除原aDSL1700元左右的年费,前向收费其实很低,接近免费;这种经营方式恰好符合降低前向收费的发展模式,这也是中国iptV业务能够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随着宽带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宽带业务收入和利润空间会快速下降,这种依靠补贴的iptV发展模式显然不是长久之计。笔者认为,电信运营商当务之急应多想想如何在后向收费方面进行商业模式创新,建立业务后向收入支撑iptV发展。

3 封闭还是开放?

传统视频业务一直是广电行业独家控制的封闭系统,而基于互联网和通信技术下的iptV、手机电视、网络视频等新兴视频业务则更加开放,因为互联网核心精神正是“开放而自由”。然而,基于p2p技术的网络视频发展告诉我们,完全开放的视频业务运营同样存在问题,商业力量或者说盈利需要封闭,“web已死”的真正含义是商业力量或者说盈利的需要又把开放拉向封闭或者半封闭,iptV、手机电视等视频业务也是如此。正如weB2.0之父timo’Reiliy所言:“开放和封闭在跳_二支共生之舞,一直如是,开放产生创新,封闭收获价值,然后一切重来。”

全球电信运营商主导的iptV和手机电视之所以获得迅速发展,并且有着光明的发展前景,重要原因是通信网仍然是一个可控可管理的网络,而且iptV和手机电视业务平台也正好是一个半封闭平台。其实电信运营商从一开始就是走的半封闭半开放路线,国外iptV运营商发展经验正是在于,通过与内容提供商的开放性合作,向用户提供丰富多彩的视频节目,并通过灵活的资费策略和市场推广推动业务快速发展。

国内iptV业务目前主要由电信运营商与广电企业合作开展,双方对基本视听节目和增值视听节目取得的收入按比例分成。广电负责epG设计和总体规划,iptV内容集成运营平台的建设、运营和管理,节目源的组织、和管理、播出及监看(包括平台上节目播放系统和监管系统、收视用户管理系统、DRm等),所有视听类内容的审核。电信负责iptV业务支撑系统及基础网络的规划、建设、运营和管理,用户管理系统和用户出账计费管理系统的搭建,epG服务器硬件平台搭建、维护管理,非视听增值业务部分的制作及管理。这种合作模式,恰好符合半封闭半开放路线,双方优势互补,推动iptV业务快速发展。

问题是电信运营商虽有开放意识,但是实际操作仍然艰难,电信运营商把控的环节过多,合作者空间很小,因而缺乏积极性,严重制约业务发展。另外,随着电信行业与广电行业三网融合政策博弈愈加激烈,目前电信与广电企业的合作模式面临压力,广电行业内部斗争已经间接影响到业务发展,比如与电信合作的上海文广正受到来自广电行业的重重压力,电信运营商欲抛开广电自己玩lptV的声音也不绝于耳。笔者认为,广电企业把控的优质视频资源,是最大内容来源。业务发展初期,电信运营商仍要坚持与广电企业合作,随着广电“台网分离”、

“制播分离”的逐步推进,电信运营商与电视台间的内容合作机会将大大增加,市场谈判地位也会进一步提升。最重要的一点,iptV运营要坚持走开放路线,借鉴网络视频的运营模式,与传统以及新兴内容提供商、终端厂商、软件提供商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并在商业模式上保证足够开放和灵活,这是与封闭的广电传统视频业务和互动电视进行差异化竞争的关键。

4 商业模式创新方向

4.1借鉴成功广告运营模式,发掘潜在广告收入市场

要进行iptV商业模式创新,就要进行广告运营模式创新,发掘iptV潜在广告市场。目前传统广告市场主要由广电行业垄断,网络广告则被互联网企业瓜分,iptV、手机电视、网络视频等新兴视频广告市场则仍是一片蓝海市场。谷歌Ceo埃里克・施密特预测全球在线显示广告市场未来10年将达2000亿美元。艾瑞咨询公司预测未来几年网络视频行业广告市场将保持超过100%的超高速增长,至2013年广告收入将达131亿元。一份来自informatelecoms&media市场调研公司的报告显示,全球手机广告收入将于2011年达到113.5亿美元,手机电视类广告收入将达43,7亿美元。市场调研公司iSuppli公布的最新调查报告认为,广告服务是iptV视频服务市场另一重要收入来源,2010年全球基于iptV广告服务的收入将超过1.00亿美元。

iptV业务可借鉴Youtube、Hulu和Facebook等公司的广告商业模式。2010年初,Youtube不再删除用户上传的盗版视频,而是在播放视频时增加广告显示功能,所产生的收入与版权实际拥有者分成,这让Youtube首度实现扭亏为赢,截止2011年2月16日,Youtube网站带有广告的视频每周浏览量(衡量公司广告收入和财务健康的关键指标)达到30亿次,较2009年翻两番。Hulu推出的“广告体验”理念,提供用户可选择的广告投放策略,控制广告时长并在下方明确标注,这使投放在Hulu的广告比投放在传统渠道的广告效果提升55%,使Hulu2010年广告收入达到2.4亿美元,较2009年1.08亿元翻一番。Facebook的理念则是“将广告变成内容”,彻底颠覆传统广告模式,广告不再是我说你听的单向度传播,在网络社区里,厂商需要和用户交流,不断倾听,甚至不能去打断。点击一个厂商,进去不再是无止尽的优点介绍,而是一个完整热闹的社区,大家在里面讨论咖啡口味,汽车造型,这为Facebook带来每年几亿美元的收入。和Google基于算法之上的广告模式相比,内容广告更加富有生机,传递的信息也更准确。

4.2聚焦个人视频和中小企业应用视频市场的商业模式创新

iptV运营,电信运营商探索与内容提供商合作模式创新的关键,是创新与个人视频内容制作者和中小专业视频制作公司问的合作和收益分配机制,保证内容创新投入,培育和推动个人视频和中小企业应用视频市场,摆脱对广电行业视频内容的过度依赖。目前,视频内容缺少独创性、内容与传统电视同质化,缺少专业化、个性化的节目源(特别是精品节目和适应不同需求的特色节目),是制约iptV、手机电视业务发展的关键;而用户和众多专业中小型视频内容制作公司将填补专业化、个性化视频这一空白。web2.0时代,消费者和生产者可以直接参与视频生产,个人视频和中小企业应用视频将在未来视频内容市场占据重要位置;在长尾业务盛行的时代,大型内容提供商的力量非常有限,真正的创新来自于草根,来自用户和众多的专业中小型公司。

网络视听发展报告篇8

根据内容和目标受众不同把视听新媒体服务的商业模式分为长尾模式、短尾模式和中尾模式三种类型。基于额外付费影视内容的视频服务(如额外付费VoD、回看电视节目),目标是特定的观众,实行的是“短尾战略”。基于海量视频并多少带有用户生成内容的视频分享服务(如Facebook等社交网络、Dailymotion和Youtube)目标是基数庞大的用户群体,主要是免费收看,实行的是“长尾战略”。介于两者之间的是“中尾战略”。三种战略形成三种盈利模式:按次计费VoD或高水准Cpm流媒体广告支持观看的视频服务;广告支持的免费大众视频分享;介于两者之间的视频服务。

目前广告是视听新媒体服务的主要收入来源。以英国为例,广告支持的免费看(FtVView)视频服务收入在过去的两年中增长最快,2009年达到5430万英镑,年增长率达到123%。其余都是付费点播,其中订户点播达到1790万英镑,增长20%;按次付费点播(ppV)达到460万英镑,增长32%;下载到个人电脑(Dto)观看1720万英镑,增长43%。

互联网业最为发达的美国也拥有最大的互联网广告市场。2010年第三季度,美国互联网展示广告同比飙升22%。互联网展示广告曝光次数总计约1.28万亿次,平均向每位美国网络用户传递了超过6000份展示广告。其中Facebook展示广告排名首位,所的展示广告浏览量占展示广告总浏览量的23%,这一比例比上年同期提高9.2%。美国电报电话公司(at&t)的在线展示广告曝光率最高。据2010年9月的统计,美国视频广告月总曝光量达到43.7亿次,视频广告浏览者占美国人口总数的45.4%,平均每个浏览者观看视频广告32.2次,每次持续时间0.4分钟。最大的视频广告平台是Hulu,2010年9月,Hulu视频广告曝光量达到7.94亿次,浏览者占美国人口总数的9.7%,平均每个浏览者通过Hulu观看视频广告27.5次。美国用户量最大的视频广告运营商是震撼媒体公司,据2010年5月的统计,其潜在用户达到1.03亿,渗透率56.2%。随着宽带上网的普及,美国几大电视网络均参与了搜索引擎关键词广告投放,他们在Google和Yahoo上购买搜索关键词,将网民引导到他们的网站,观看当季的电视预告片。

英国在线广告持续发展。2009年,展示广告上升了11%,达到7.09亿英镑,搜索广告增长了8%,并且其在所有互联网广告中的比重增势强劲,从2005年的56%上升到2009年的61%。2010年上半年,英国互联网广告支出增长了10个百分点,达到16.7亿英镑。虽然搜索广告主导英国在线广告市场,但Youtube等视频网站和Facebook等社交网站对展示广告的投入加大也促进了互联网广告支出的增长。

日本的互联网广告是其国内发展最为迅速的广告形式,2004年以来,广播、电视、杂志、报纸广告普遍下滑,互联网广告却逆势上扬,其市场份额先后超过广播广告、杂志广告和报纸广告,2010年市场规模将达到6340亿日元,已经越来越接近正继续下滑的电视广告市场规模。

以手机用户为业务目标的移动广告显示增长迹象,移动广告与在线广告并驾齐驱。从2009年4月到2010年4月,英国移动广告公司admob所接到的移动广告申请数量从2.54亿次增长到5.85亿次,几乎翻了一番。但移动广告的市场份额还不算大。2009年英国移动广告总收入103万英镑,仅相当于当年英国全部互联网广告费用的0.03%。移动广告收入的大部分来自手机电视。在亚太地区,日本是移动广告发展的领头羊,2009年移动广告收入5.6亿美元。其次是韩国,移动广告收入1.88亿美元。

互联网音频广告还在试验阶段。mySpace音乐服务从2009年12月开始测试这一功能。用户在该网站上免费听音乐前将听到一段30秒的广告录音。mySpace音乐希望通过这一方式增加营收。

新媒体传输分配渠道

融合技术使视听新媒体用户可以通过同样的平台接触到不同形态的内容,也可以通过多种不同的平台接触到相似的内容。用户可以通过各式各样的终端访问内容。视听新媒体时代的到来,让业已存在的各类视听、信息传输网络实现了天地贯通,让所有带有视听功能的接收终端成为具有全媒体接入功能的播放器、搜索器和互动平台。

目前发达国家视听新媒体内容的传输主要有固定通信网、移动通信网、DSL网、有线宽带网、LLU网、ip电视网、卫星数字电视网、地面数字电视网、数字广播网等渠道。但媒介融合的趋势正在使渠道之间的边界日益模糊,广播电视、通信和互联网运营商各自推出的多重捆绑服务让渠道变得“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视听新媒体接收终端

能够连接互联网的新设备不断涌现,可上网电视机、手机、ipad、高清电视、可上网蓝光影碟机等终端大面积接人互联网。据调查,全球在线消费者正在通过多种屏幕观看视频:70%的在线消费者通过电脑观看在线视频;11%的在线消费者观看过手机视频;11%的在线消费者已经拥有或者计划2011年购买类似ipad之类的平板电脑;30%的在线消费者观看高清电视;12%的在线消费者拥有3D电视机或者明确表示将购买3D电视机;22%的在线消费者拥有互联网电视机。

网络视听发展报告篇9

【关键词】网络报文分析过程层技术参数

随着智能变电站的迅速发展,变电站站控层、间隔层以及过程层的通信网络报文已经成为变电站智能设备间信息交互和共享的主要方式。直接影响整个智能变电站的通信是智能设备和通信网络的健康状况,可能导致电力系统重大事故的原因可能是网络报文的发送端、接收端及通信网络异常或故障,因此需要对网络报文进行有效的监视、记录和诊断,提前发现通信网络的薄弱环节和故障设备,预防电力系统事故的发生。

1智能变电站网络报文分析技术特点及构成

技术特点:无损高速记录;海量数据存储;结构灵活安全;调试过程可视化;

网络可靠性在线监视;信息综合分析;标准化数据交换接口。

网络报文分析系统构成:现阶段实现智能变电站网络报文分析功能的方式是智能变电站网络报文分析系统,智能变电站网络报文分析系统的结构采用“1台网络报文分析单元+n台网络报文记录单元”的构成模式。

2智能变电站网络报文分析标准规范

(1)DL/t553-2013电力系统动态记录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2)Q/GDw383-2009智能变电站技术导则;

(3)Q/GDw715-2012智能变电站网络报文记录及分析装置技术条件;

(4)Q/GDw733-2012智能变电站网络报文记录及分析装置检测规范;

(5)国家电网公司2011年新建变电站设计补充规定。

3智能变电站网络报文分析的作用

3.1网络报文实时记录、监视及分析

实时分析报文,给出预警信息并启动报文记录,启动报文记录的条件包括:报文格式错误:SV、GooSe、mmS等报文格式错误;报文不连续:丢帧、重复、超时等;报文不同步;数据属性变化:品质因数变化、同步标志变化等;SV采样异常:频率不稳定、双a/D不一致等;对时服务事件:时钟加入、退出、切换等。

3.2电力系统数据实时监视及分析

实时监视电力系统数据,如有效值、相角、频率、有功、无功、功率因数、差流、阻抗等量值及开关量状态。

实时分析以下异常:电压突变、电压越限、零序(或负序)电压越限、谐波电压越限、电流突变、电流越限、频率越限、开关量变位等,并给出告警信息。

3.3网络流量、网络报文统计、异常报警

实时监视及分析网络状态,实时监视网络中节点的增加和删除、报文流量、帧速、通信状态等,给出预警信息并启动报文记录。启动报文记录的条件包括:流量异常、网络风暴、节点突增、通信超时、通信中断等。

3.4网络报文回放、过滤

当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通过对记录的网络原始报文进行分析,还原电力系统一次设备故障波形以及二次设备动作行为,便于事故后分析和快速查找故障原因。

3.5原始报文查看

当电力系统故障发生时,不仅能对记录的网络原始报文进行分析,还能还原电力系统一次设备故障波形以及二次设备动作行为,便于事故发生后进行分析和快速查找故障原因。

4智能变电站网络报文分析技术参数

4.1监听端口及处理能力

监听记录端口采用相互独立的数据接口控制器;过程层监听记录端口:6个100mbps监听接口,端口形式:多模光纤St,波长1310nm;站控层监听记录端口:2个100mbps监听接口,端口形式:电口,RJ45;单个端口的报文最大接入能力:100mbps;端口100mbps流量接入能力下同时接入个数:4个;装置长期稳定工作时的最大报文接入能力:400mbps。

4.2通讯端口及接入处理能力

采集装置接入端口:≥4个1Gbps接入接口,接口形式:电口,RJ45;站控层通讯端口:≥2个1Gbps/100mbps自适应通讯接口,接口形式:电口,RJ45;装置长期稳定工作时的最大报文分析能力:500mbps。

4.3数据记录

SV报文连续记录:≥3天(24路SV,每个SV22通道,采样频率为4000Hz,总流量约30mB/秒);

GooSe连续记录:≥15天,支持单独记录,记录空间大小可根据实际情况配置;

mmS报文连续存储记录:≥3天;

报文异常事件记录:≥20000条,可配置;

记录数据的分辨率:≤1us;

数据存储格式:连续记录数据存储格式为.zip解压缩后为pcap,异常报文及GooSe报文单独记录格式为pcap;

连续记录报文实时压缩,压缩比≥5,存储格式为.zip;

数据记录分连续记录区和异常记录区,循环滚动记录。

5智能变电站网络报文分析运行及维护

网络报文记录及分析现场运行时需注意指示灯的变化,以及出现的告警信息。指示灯一般用来指示装置的运行情况,指示灯有变化时,及时查看设备哪里出了问题,不能处理及时告知厂家。

保证装置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如有告警信息,要分清告警的种类,主要有以下几种:报文存在漏包、错包、重包等现象,及时找出相关设备,报文异常又分以下三种情况:GooSe报文异常,分报文序列异常和报文内容异常;采样值报文异常,分报文序列异常和报文内容异常;mmS报文异常;网络通讯中断,及时找出中断的通讯端口。网络流量异常,及时检查相关交换机是否正常。

如果发生事故,调出相关保护跳闸报文,分析保护跳闸信号的动作过程,并结合采样值,综合分析整个的故障过程。

6结束语

网络报文分析系统主要应用于基于ieC61850通信网络的智能变电站。通过海量记录过程层SV报文及Goose报文,有效实现网络报文的选择过滤、在线记录、网络流量统计。当网络流量异常时给出告警信号,报文异常时分析导致报文异常的原因,实现事故在线分析,图像化显示报文丢失、报文异常情况,最终实现通信网络的实时监测,预防电流系统事故的发生,还可以提起发现电流系统通信网络薄弱环节和故障设备,预防电流系统事故的发生,直接避免由于通信网络故障或一次设备、二次设备故障导致的电流系统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

参考文献

[1]冯艳丽,王响,孙静.智能变电站网络报文分析关键技术分析[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5,10.

[2]窦中山,魏勇,王兴安,金华蓉.智能变电站网络报文分析关键技术研究[J].电气技术,2014,06:96-99.

作者简介

王晓东(1975-),男,黑龙江省五常市人。现为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营销服务中心工程师,从事营销管理工作。

网络视听发展报告篇10

媒介融合背景下传统广播出现多种衍生形式

1978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学者尼葛洛庞蒂提出“媒介融合”理论,用一个图例演示了三个相互交叉的圆环趋于重叠的融合过程,表达出他对于计算机产业、出版印刷产业和广播电影产业即将和正在趋于融合的预见和判断。1983年,同样是来自麻省理工学院的一名政治学教授普尔将“融合”视作媒体工业的变革力量,认为模式的融合模糊了媒介之间的界限,包括点对点传播(如邮政、电话和电报)与大众传播(如印刷、广播和电视)的界限。今天,伴随着网络与数字技术的发展,媒介间的融合已逐步实现。从20世纪90年代报网融合的出现,到近几年台网融合的加强,再到如今的广播电视网、互联网和电信网三网融合的推进,媒介融合正在从理论走向实践,成为当今媒介发展的主流趋势和重要表现。

媒介融合环境下,传统媒体也在与时俱进,出现了许多新变化。报纸有了手机报和网络电子版;电视可以在网络上同步视频直播,也可以在播出后随时点播收看;传统广播也与互联网结合,出现了网络广播。网络广播有两种形态:一是广播节目的在线直播和点播;二是专门的网络电台,如依托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中国广播网创办的网络电台——银河台,实现了24小时网上播出,可通过互联网和手机两种方式收听和点播。有研究者结合广播与新媒体的竞合过程,还提出了以下三种融合形式:一是“播客”广播,以播客为平台进行信息传播的广播媒介,是一种小众化“草根媒体”的广播形式,每个人既是传者又是受众;二是数字音频广播,基于数字技术,是继中波、调频广播后的第三代广播,播出质量可以达到CD音质,同时具有很强的移动接收能力;三是移动广播,以收音机以外的载体进行传播的广播形式,如地铁、公交、出租车等交通工具的车载广播,手机、mp3、mp4等随身携带的广播载体。

根据媒介研究和中国电信传播研究中心2009年的《中国广播电视网站研究报告》显示,全国共有广播电视网站397家,其中广播电台网站131家,广播电视综合网站104家,有167套广播频率实现了网上直播。传统广播与网络等新媒体实现了内容融合,如中国广播网每天与中国之声实时同步图文视频直播15.5个小时;北京广播网开放传统音频广播演播室,全天候进行网络视频直播;河南人民广播电台与新浪网合办新浪河南网,探索了一条商业门户网站海量内容、跨国品牌与传统广播电台本地化深层次合作新路。2010年8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正式获得国家广电总局批准,建立“央广广播电视网络台”,成为以网络视听节目传播及互动服务为核心的跨网络、跨终端、全媒体的新媒体播出机构;中央电台还推出有声手机报——《新闻与报纸摘要》、手机广播及电视业务。广播以多元化的形式满足了广播网用户对多形态信息传播的接收需求。

传统广播仍是听众的第一选择

随着媒介融合的逐步推进,新媒体的不断发展,通讯工具和信息传播手段的愈加先进,网络和手机的日渐普及,传统媒体的受众在一定程度上分散到了网络、手机等新媒体上,广播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

然而,广播是“听”的媒体,是唯一可以“解放”人眼球的媒体。广播“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先天性缺陷恰恰成就了它的移动性和伴随性的优势,受众可以在移动和忙碌中接触广播。在媒介融合背景下,以音频、视频、图片、文字等多种形式出现的网络广播,模糊了传统广播的媒介特性,在很大程度上丧失了广播的媒介优势。不仅如此,不管是报纸、广播、电视还是新媒体,媒介融合之后都以全媒体的形式呈现给受众,其提供的内容趋于一致,加之网络广播的节目内容大部分是对传统广播节目的机械复制外加文字、图片等形式,内容聚合力不够、影响力不强,不能在受众心中建立起强大的网络广播品牌形象。

在多媒体竞争的媒介生态下,受众拥有较高的自主选择权,同质化的结果使受众失去了非网络广播不可的选择理由,网络广播受众呈现出碎片化特征,受众力量相当弱化。赛立信公司2010年6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华夏之声珠三角及港澳地区广播收听市场研究报告》显示,传统广播依然是听众收听广播的主要工具,占49.8%,而mp3、手机等也是听众收听广播的重要工具,合计达60%,通过电脑网络收听广播的不足10%。央视索福瑞媒介研究机构对2010年全国100多个城市收听市场研究同样显示,收音机仍然是最普遍的选择工具,达到45%左右;一线城市的车载收听比例有将近三分之一,使用手机收听的比例,一线城市和四线城市均超过了10%;使用互联网收听广播的情况处于较低水平,选择比例不足1%。以上所述收听工具,收音机毫无疑问是传统的广播收听工具,而车载广播、mp3、手机等移动收听工具也都具有接收调频广播的功能,在非网络环境下,收音机、车载广播、mp3、手机等都归类为传统的广播收听工具。显然,传统广播的收听方式仍为广大受众所青睐。

媒体的竞争与合作类似于生态系统,由于一个环境之中的资源是有限的,当不同传媒组织或产业存在生态位的相似性时,就产生了媒体的竞争关系。在有限的媒体市场中,网络广播相对弱化的受众群与越来越急速的媒介融合发展步伐的对立与矛盾是网络广播发展面临的一大困境。如果说传统媒体的受众群体是由广播、报纸、电视分割成互有交叉的几大群体,那么在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受众群体则是处于错综复杂的交织网络中。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4.57亿。遗憾的是,在网民不断膨胀的过程中,广播网站却经营惨淡。由此可见,虽然现代社会人们对媒介的选择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向,但是解放人们眼球的传统广播仍能在竞争激烈的媒介战场占有一席之地;而失去移动性和伴随性特色的网络广播并不为广大受众所热衷。目前,网络广播技术尚未成型,培养听众打开网络听广播的习惯也尚需时日,可以想见,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传统广播仍然是听众的第一选择。

虽然传统广播的市场空间依然较大,但这并不意味着广播从业者就一定要固守传统广播而放弃其他可经营的领域。传统广播毕竟有着自身难以克服的缺陷,通过跨媒体经营与新媒体合作可以弥补传统广播的不足,有效地拓展广播的传播渠道。因此,打造全媒体广播,是广播顺应媒介融合趋势和媒介环境变迁的必然选择,也是广播增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但一定要在维护广播主体功能地位的基础上科学合理有序地推进,应将音频内容作为主打项目来经营。融合绝不是淡化与削弱广播的媒介特性,而是让更多的听众,尤其是那些追求时尚,对新媒体有着浓厚兴趣的青少年听众能从更多的渠道,用更多的方式收听广播。笔者认为,中国广播网力图打造全球最大的中文音频网络门户和中国最大的网上音频内容提供商,实现多媒体、多渠道、多终端传播,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强化内容建设永远是广播发展的第一要务

“内容为王,受众为本”是广播媒体恒久不变的追求,它要求广播从业者以创优的态度和创新的精神将内容做好,将节目做精。上述分析,我们看到,在目前以及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国广播将会以传统广播为主,网络广播、手机广播为辅的多元并举的发展格局向前推进。每一种广播形态都有其生存空间和受众市场,但不论形态如何衍变,坚持按广播的传播规律办广播,强化内容建设都是未来广播发展的第一要务。

传统广播:加强专业内容建设,满足主流听众需求。流动听众和老年听众是广播的两大主流受众群,媒介融合对这两个群体影响不大。针对主流听众的特定需求和收听特点,加强专业频率的内容建设和信息服务,是传统广播继续努力的方向。

央视索福瑞2011年2月的《2010年广播市场收听表现研究》显示,交通、新闻和音乐类广播引领整个广播市场发展,这与交通工具的日益发达和私家车的广泛普及密切相关。中国是世界最大的汽车生产国和最大的新车消费市场。近年来私家机动车保有量大幅攀升,城市交通拥堵状况日益加剧,广播移动性和伴随性的媒介特性使得驾驶和乘坐机动车的“流动听众”群不断壮大,他们收听广播的频率更密、时间更长、忠诚度更高。“流动听众”对路况信息、新闻资讯有较多需求,打造特色节目显得尤为重要。例如:北京交通广播对准交通工具上的移动群体,打造了《一路畅通》、《1039交通服务热线》、《欢乐正前方》等品牌栏目,深受听众欢迎。因此,根据流动听众的需求加强专业频率内容建设,以高品质内容赢取听众信赖,是广播发展的当务之急。

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3%,较10年前上升2.93个百分点。我国社会老龄化趋势日益明显,老年群体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而老年群体也是广播受众的最大群体。根据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全国听众收听状况调查,全国60岁以上老年听众经常收听广播节目的占38.8%,老年节目的关注度高达17.8%。受文化水平、接受能力、经济条件、作息习惯等因素限制,网络、手机等新媒体对老年受众分化力不强。针对老年群体的生理心理特点,传统广播的生活服务、养生保健、休闲娱乐、心灵慰藉类节目应得到重视。“银发经济”蕴含的商机给老年广播节目运作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也给广播带来了发展机遇,开拓老年受众市场将是广播从业者努力的方向。

网络广播:用户特点决定内容设置。“全媒体”是在具备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声音和视频等各种媒体表现手段基础之上进行不同媒介形态(纸媒、电视、广播、网络、手机等)之间的融合,产生质变后形成的一种新的传播形态。全媒体广播的主要形式是网络广播,网络广播节目可在网上存储和长久留存,便于听众选择收听和重复收听,弥补了传统广播线性传播、转瞬即逝的缺陷。网络广播受众逐步向“用户”转变,用户以年轻群体为主,他们具备上网的条件和时间,由同步被动式的“接收”向异步主动式的“选择”转变,自主选择“在线收听”或“下载收听”。因此,网络广播的内容设置必须契合年轻群体的生活特点和心理需求,以新闻资讯、生活服务、时尚前沿、休闲娱乐类节目为主,这样才能满足用户更加多样的信息需求和日益细分的个性需求。如银河网络电台,其节目立足于前卫和时尚,包含娱乐、资讯、知识、情感、教育等多种形式,内容丰富,风格新颖,以网民边听边聊边参与的新型网络广播形式在网络电台中独树一帜;而青檬网络电台的内容设置则贴近大学生活,包括音乐、娱乐、生活资讯,以及人文、艺术、考研、就业等咨询性、教育性节目。

手机广播:内容生产是产业链轴心。手机广播是手机媒体的一种存在形式,有两层含义,一是随着GpRS、3G、wap等无线通信技术和服务的发展完善,依托于移动通讯网和互联网,用上网手机实时收听或点播网络广播节目;一是在手机中内置了Fm广播调谐器,用手机可以直接收听电台广播节目。全媒体环境下的手机广播,指的是第一层含义。手机精巧轻便,便于随身携带,可以随时随地收听广播,手机与网络技术结合后,集文字、图片、声音、视频于一体,受众可以用手机在线收听和点播节目。手机广播催生出涉及电台和通讯运营商等多方利益的广播产业链,内容生产无疑是产业链的轴心。

以央广手机台为例,该台突出中央电台独家独创特色,以《央广新闻》为龙头,以多种新闻资讯为特色,内容涵盖热点新闻和国际、体育、娱乐等分类新闻,突出快速性和趣味性,以海量信息、通俗易懂、快速贴近为服务标准,满足用户多元化的新闻需求。手机报是手机广播的重点业务,《中广财经》手机报延续中央电台权威性财经播报内容,以客观专业的视角提供高品质财经资讯,传递全新消费理念,提供个性化理财指导。有声手机报《新闻和报纸摘要》以中央电台各频道内容资源为依托,汇集国内外媒体当日要闻,每日提供超过八家主流媒体新闻摘要和十余位国内外著名评论人的独家观点,突出音频特色和评论品牌两大优势。2009年底,《中广财经》手机报突破20万用户规模,营业收入近500万元,在全国全网手机报中排名第三,在财经类全网手机报中排名第一。有声手机报《新闻和报纸摘要》在2010年6月日总发行量已超过30万份,用户定制数量持续攀升。由此可见,高品质的节目内容是吸引用户使用手机广播的必要条件,手机广播产业链势必围绕内容生产下工夫,唯其如此才能把手机广播业务做大做强。

作者申启武系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