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社会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十篇社会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十篇

社会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4:00:36

社会因素对健康的影响篇1

【关键词】身心健康社会因素对策建议

1.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代化程度的提高,人们在社会活动中承受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出现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的人数不断增多。因此,对影响大学生身心健康的社会因素及对策进行研究,对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育优秀后备人才有重大意义。

2.当前大学生身心健康现状

通过相关资料的收集与分析,得出当代大学生身心健康中值得重视的几个问题,具体如下:

(1)学习目的不明确。自习路上永远有匆匆的身影,但仔细考虑学生的学习目的却不能得到令人满意的答案。很多同学为了应付不得不参加的考试、不能不做的事而学习。有的学生甚至直截了当地回答:为了能够考试过关,至于为什么学心中没有底。面对人才市场的巨大压力,很多学生也感到内心的危机感,但真正要努力学习,却提不起精神来。

(2)自卑心理。自卑感是因对自己评价过低而产生的压抑、羞愧情绪体验,是自我意识中自我情绪体验形式之一。大学生在某方面的实际状态与个人自我期望不相符合时,自卑感最易出现。学习成绩一向很好的学生可能会因一次考试失利而一蹶不振,自认为漂亮的姑娘可能因为别人议论自己的缺陷而饮泣。

(3)报复心理。所谓报复,是在人际交往中,以攻击方法发泄那些曾给自己带来挫折的人的一种不满的、怨恨的方式。它极富有攻击性和情绪性。报复心理和报复行为常发生在心胸狭窄、个性品质不良者遭到挫折的时候。因为报复者常常以弱者的身份出现,他们没有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公开的反击能力,所以只有采取隐蔽的方式来进行报复。

(4)异性恐惧。异性恐惧者一方面在异性面前感到异常的紧张和恐惧,另一方面,他们又有与异性接近的强烈愿望,这种愿望有的是鲜明地存在于意识之中,有的是以内驱力的形式埋藏于潜意识里,由此带来的心理冲突伴有严重的焦虑情绪,有的甚至出现异性关系妄想等心理症状。异性恐惧主要表现为:在异性面前的赤面恐惧(面红耳赤)、视线恐惧(目光紧张、竭力回避目光接触)和面部表情恐惧(面部肌肉紧张、表现不自然)。

(5)心理危机。心理危机主要是指自杀的意念和行为。自杀是主体自主采取各种手段以结束自己生命的行为,它既可见于正常人,也可见于精神病人和有人格障碍的人,他们在病理性激情、幻觉和妄想状态下都能可出现自杀行为。在自杀过程中,自杀者常常表现出明显的抑郁情绪,估计约有一半以上的自杀者都有明显的抑郁症候群或处在严重的抑郁状态。因此,抑郁情绪被认为是评定自杀危险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3.对策与建议

鉴于当前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加强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教育,就成为各高校迫切的需要和共同关注的问题。

(1)充分发挥学校心理咨询作用。学校心理咨询是增进学生心理健康、优化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心理咨询被越来越多的人承认和接受,越来越多的大专院校,甚至中学开始设置心理咨询机构。心理咨询可以指导学生减轻内心矛盾和冲突,排解心中忧难,开发身心潜能。还能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把握自己,有效地适应外界环境。近年来,心理咨询机构不断完善,增设了多种形式的服务,已成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最有效的途径。

(2)把心理素质教育渗透在各科教学之中。通过各科教学进行心理素质教育既是学校心理教育实施的途径,也是各科教学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各科教学过程都包括极其丰富的心理教育因素,因为教学过程是经社会历史积淀的文化知识、道德规范、思想价值观念为内容和主导的。教师在传授知识过程中,只要注重考虑学生的心理需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深入挖掘知识内在的教育意义,就能够把人类历史形成的知识、经验、技能转化为自己的精神财富,即内化成学生的思想观点、人生价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并在他们身上持久扎根。

(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大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心理社会环境。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健康的心理社会环境,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离不开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健康愉悦的情绪特征。因此,学校应该花力量抓校园文化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和学术活动。

(4)发挥体育时间的消耗功能。许多大学经过几年的扩招,体育活动场所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这是造成大学生身心健康状况日益下滑和形成不良行为的原因之一。因此,要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必须加强体育活动场所的建设,扩大人均活动场所的面积,为学生提供便利的活动条件。

【参考文献】

[1]肖建忠.梁洪波.刘会深.影响大学生身心健康的社会因素与体育对策[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7(12):88-91.

社会因素对健康的影响篇2

关键词:高校学生;体质健康;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8-0230-01

一、个人因素与体质健康

(一)个人对于体质健康的认知

高校学生对于体质健康的认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其体质健康状况,因为对于健康的认知影响着学生的体育锻炼行为。有学者针对某地区的高校进行了调查分析,调查发现高校学生对于体质健康的认知存在不足,70%的学生对于自身的体质状况并不满意,60%的学生则表示并不经常关注自身的体质状况。大部分学生缺乏对于身体健康的追求和渴望,没有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更对终身锻炼缺乏认识。

(二)个人的生活方式

高校学生的生活是学校生活向社会生活的过渡,趋于多样化和复杂化,学校生活偏于规律,而社会生活则偏于无规律。高校学生一方面面临着学习、就业压力,一方面又面临着社交娱乐的频繁化,在这个过程中对于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学习与就业压力。高校的作息时间相对自由,高校的学生学习的时间并不像初中、高中那样全天学习,这就要求高效率的学习。所以,高校学生面临的学习压力,并不是课业繁重造成的,而是高中时的“时间学习战术”在一定程度上失效了,所以在有限的时间做最多的事,成为很多学生的学习策略,这就导致熬夜、不按时吃饭等坏习惯的养成。

2、社交与娱乐的频繁化。高校学生即将步入社会,大部分学生对于社会是充满期待的,这种期待促使他们的生活社会化,比如吸烟、饮酒等社交习惯也就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吸烟、饮酒对于高校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是不利的,且危害较大。高校学生的娱乐之一是电脑游戏,尤其是网络游戏居多,网络游戏需要耗费大量时间,这导致了很多学生靠熬夜来平衡学习与娱乐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损害了自身的体质健康。

(三)个人饮食习惯

有很多高校学生并没有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晚上熬夜,早餐不吃”成为在高校学生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同时,偏食、暴饮暴食在高校学生中也比较常见,这些都是不好的饮食习惯,不能够为身体发育提供合理的营养,也影响体质健康。

二、外在环境因素与体质健康

(一)社会家庭的影响

社会的转变带来的生活、预期就业压力影响着高校学生的体质健康。我国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到了转型期,生活的不确定性增加,这导致高校学生更多的关注自己的未来生活、就业等关乎自己“命运”的信息和事务。对于自身体质健康的关注,变得越来越少,也越来越不重视。

家长缺少对于学生体育锻炼的督促与指导,家长虽然对于学生的身体很关心,但是大多都是关心饮食、疾病等,很少有家长长期的督促自己的孩子进行体育锻炼。

(二)学校的影响

健全的体育设施和广阔的场地可以吸引更多的学生进行体育锻炼,这也是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重要考虑因素,如果缺少体育设施与场地,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机会也就少了。学校的各项体育活动单一且功利化严重,学生参与不足。很多高校的运动会一年两次(春秋),体育活动较为单一,且大多都是学校管理部门发起,很难带动学生的积极性。个别学校甚至将运动会的成绩与学生成绩挂钩,这导致了运动会中的学生有功利化倾向,体育锻炼的真正精神与目的被扔掉。

(三)体育课教学的影响

目前,高校的体育课被作为学校课程的一部分纳入了学校的教学中,这本来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加强体育锻炼的最直接途径。但是由于社会、学校、学生的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体育课教学受到了学校其他课程的影响,经常遭受排挤和不重视。很多高校的体育课成为了学生休闲、娱乐的“课外活动”,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三、结论

影响高校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多而且复杂,从学生个人来看:个人对于体质健康的认知、个人的生活方式、个人的饮食习惯都对体质健康有影响,这种影响是直接的;从学生所处外在环境来看,社会家庭、学校、体育课教学也影响着学生的体质健康,这种影响是间接的。要提高高校学生的体质健康,就要改善这些因素,使这些因素能够利于学生体质健康的发展。一方面要从学生个人入手,加强其对体质健康的认识,使其自己培养良好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另一方面,就要改善其所处的环境。社会家庭不应只关注“经济”问题,应更加关注高校学生的健康的问题;学校一方面要加强体育设施,合理放权让学生自己组织体育活动,以吸引更多的学生参加体育活动,另一方面要加强体育教学,鼓励学生参加体育锻炼。

社会因素对健康的影响篇3

学校是青少年成长所不可或缺的重要情境。对中国来说,研究学校中群体因素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还具有特别的现实意义。近年来,很多家庭在义务教育阶段就通过“辅导班”培训、购买“学区房”、户籍迁移等各种途径致力于子女的教育,其所得是否有利无弊;学校除了提供教育外是否还在其他方面影响着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这些对于深人理解家庭教育投资行为,以及正确评价教育政策有效J胜都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已有学者就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诸多因素进行过探讨,但是关于群体因素如何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研究还很少见。本文使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基线数据和多水平分析方法,以中国初中生群体为研究对象,具体的研究问题是:(1)青少年心理健康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2)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差异在多大程度上可由群体因素来解释?(3)群体因素如何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二、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 

关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现有研究主要围绕家庭因素展开,家庭环境在个体发展中的功能被不断证实和丰富川。对于学校的影响,在美国《科尔曼》报告之后,虽然涌现出了为数不少的研究成果,但比较而言,国内研究在此方面起步较晚。虽然近年来有研究探讨了影响青少年教育产出的群体因素,但就心理健康而言,相关研究还比较少见团。考虑到青少年心理健康是各方面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本文将从家庭因素、压力因素、人际关系因素以及学校群体因素四方面进行文献回顾并提出相关研究假设。   

(一)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   

1.父母间关系。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不和睦的父母关系会使子女有更多的机会学习破坏性的冲突解决策略,并导致其养成不当的人际交往模式。间接作用观点认为,冲突型的夫妻关系破坏了家庭整体关系,并通过影响亲子关系导致子女心理问题的产生。认知背景理论认为,子女通过经验来认知并应对父母间的冲突,其心理问题的产生主要根源于对这种冲突的不恰当归因和对压力的应对不良团。基于以上,本文提出如下研究假设:   

假设1:父母间关系越和睦,青少年心理越健康。   

2. 家庭收人水平。社会因果论认为,身心健康问题是不良社会经济地位所导致的后果,长期生活于较低经济条件的青少年,更容易发生心理问题。社会经济条件过低的家庭,会因为物质资料的匾乏,导致子女缺少发展情感的必备条件。国内研究也发现,家庭经济条件差异会造成初中生心理水平的差异,家庭收人低的初中生更易产生敌对、紧张、焦虑、抑郁和不平衡的心理状态川。基于以上,本文提出如下研究假设:   

假设2:家庭收人水平越高,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越好。   

(二)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压力因素   

1.未来信心。动机系统理论认为,心理状态受到个体对自身能力和环境的信念影响,消极预期会导致消极的心理状态。Beanie和Hardy发现,在压力情景下,坚强的自信心能为个体提供有力的精神支持,从而缓解压力对心理健康的冲击困。国内研究也证实,自信水平高的个体人际困扰较少,身心健康水平较高川。因此,本文提出如下研究假设:   

假设3:青少年对未来越有信心,其心理健康水平越高。   

3. 父母期望的压力。家庭投资理论认为,父母对子女的期望是最重要的心理变量,在青少年个体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marcenaro和opez发现,父母期望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有着直接的影响困。国内也有实证研究发现,过高的父母期望会增加子女的心理负担,父母对子女的期望越高,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越差。因此,本文提出如下研究假设:   

4. 假设4:青少年对父母期望的压力感越强,其心理健康水平越低。   

3.学业压力。一项对广东省6所中学29个班级。名初中生的调查发现,学业负担对多种心理症状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学习负担与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有密切联系}lo}otremblay和Coney研究认为,课业负担与心理问题显著相关,前者主要通过挤占休闲和运动时间影响心理健康口。基于以上,本文提出如下研究假设:   

假设J:青少年学业压力越重,其心理健康水平越低。   

(三)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人际关系因素   

师生关系。作为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他人,师生关系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一项针对四川省11名初中生进行调查的研究显示,师生关系与青少年心理健康关系密切,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缓解学生的焦虑情绪Kim等的研究也表明,和谐的师生关系会使学生拥有较强的归属感和安全感,师生关系密切的青少年,其社交能力更强。因此,本文提出如下研究假设:   

假设6:师生关系越好,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越高。   

2.同伴关系。良好的同伴关系对于青少年社会技能的获得以及人格的健康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i_aGreca和Harrison研究发现,亲密的同伴关系可以减少青少年的社会焦虑体验。相反,有同伴消极对待和拒绝遭遇的青少年会表现出更高的孤独感。国内研究也发现,受同伴欢迎、被同伴接受的经历会增加青少年的幸福感。因此,本文提出如下研究假设:   

假设7:同伴关系越好,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越高。   

3.亲子关系。教育生态系统理论认为,家庭属于教育环境的外层系统,必须通过亲子行为才能对子展产生影响。Canetti等研究发现,父母的关怀程度越高,青少年的抑郁水平越低。国内研究认为,亲子关系是最早建立的人际关系,这种关系不仅直接影响儿童的身心发展,而且也影响到儿童以后形成的各层次人际关系。因此,本文提出如下研究假设:   

社会因素对健康的影响篇4

[关键词]烧伤;健康状况;社会支持

[中图分类号]R33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0616(2014)14-51-04

目前随着对烧伤患者救治技术的不断发展,烧伤患者存活率越来越高,但烧伤后肢体功能、面貌等的影响以及烧伤事件的创伤对患者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性等均会造成不良影响,而这个问题逐渐受到临床医生的关注。烧伤对患者心理和精神造成创伤,患者常常伴有精神和心理障碍[1]。在烧伤患者的康复评价中,除了生理功能指标的恢复,还应包括心理等各方面的指标。本研究对烧伤患者的综合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烧伤患者90例为调查对象。纳入标准:(1)病因热力烧伤、电烧伤、化学烧伤、放射性烧伤等,诊断明确;(2)年龄≥18岁,能够正确理解调查问卷内容;(3)无精神病病史,能够顺利接受调查;(4)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排除昏迷患者或者既往有心功能障碍的患者;(2)文字听、读、写障碍者;(3)

1.2调查内容

1.2.1一般资料采用自制量表对一般资料进行调查,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入院时间、烧伤情况、可能的后遗症等。

1.2.2患者综合健康状况和生存质量采用简明烧伤健康量表[2]对患者患者综合健康状况和生存质量进行调查。得分越高则健康水平也越高。

1.2.3其他采用医学应对方式问卷[3]对患者应对方式进行调查,评分越高,则本维度应对方式使用越多。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4]对患者社会支持情况进行调查,得分越高则获得的支持越高。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5]对患者的人格特征进行调查,包括外向性,神经质,精神质,掩饰性4个量表。

1.3调查方法

为了提高调查问卷的有效率,逐一发放调查表,面对面调查。在调查前向患者讲解调查的目的、方法、意义等,取得患者的配合,并签署知情同意

书。及时解答疑问,调查后当面核对量表,对不合格的地方对患者进行核实,修改。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p

2结果

2.1患者综合健康状况

患者躯体功能得分(57.9±14.8)分,心理功能得分(96.1±14.9)分,社会功能得分(53.8±11.4)分,一般健康状况得分(44.1±11.0)分,综合健康得分(251.9±35.4)分。总分得分指标:251.9÷320×100%=78.7%。说明患者的综合健康状况在中上等水平。

2.2影响综合健康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见表1。

2.3影响综合健康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月收入、烧伤面积、手术次数、性格特征、掩饰性、社会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屈服项目。其中烧伤面积、手术慈溪浒、屈服与综合健康呈负相关。见表2。

3讨论

烧伤是由火焰、高温固体、强辐射热等导致的组织损伤,烧伤时可出现乳酸水平升高,血液pH值下降,随着组织毛细血管功能障碍的加重,缺氧血症也增重。烧伤患者因容貌毁损、肢体残缺、肢体畸形、心理创伤等导致患者生存质量下降,这给患者带来巨大的身心痛苦,也影响患者回归社会[6-9]。烧伤患者综合健康反映了患者生存质量,包括患者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关系、一般健康等维度,从心理、生理、社会三个维度对患者的综合健康状况进行评价[10-11]。在本研究中,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月收入、性格外向、掩饰性、支持利用度、社会支持与患者综合健康呈正相关,而烧伤面积、手术次数、屈服与综合健康状况呈负相关。而年龄、性别、职业、婚姻状况等与患者的综合健康状况没有相关性。手、胳膊有烧伤的患者主要是影响到患者的功能,因此患者躯体功能维度得分相对较无手、胳膊烧伤的患者要低。而足和腿烧伤的患者处理影响到躯体功能外,对患者总体的影响更大,还会影响到一般健康情况以及总体的健康状况。

社会支持是一定社会网络运用一定的物质和精神手段对社会弱势群体进行无偿帮助的行为的总和,良好的社会支持有利于健康[12]。在本次研究中,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客观社会支持以及对支持的利用度与患者的综合健康状况呈正相关,说明客观支持以及患者对支持的利用度对患者回归社会、提高综合健康状况、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医学应对方式是患者面对疾病所采取的应对方式以及减轻疾病对自身影响的策略[13]。积极的应对方式对患者的恢复、回归社会等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在本次研究中,回避与患者的综合健康状况呈负相关,说明采用回避方式应对烧伤以及烧伤后遗症的患者,综合健康状况较差。人格特质是指在组成人格的因素中,能引发人们行为和主动引导人的行为,并使个人面对不同种类的刺激都能做出相同反映的心理结构[14]。

综上所述,影响烧伤患者综合健康状况的因素较多,其中月收入、外向性、掩饰性、社会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等与患者综合健康状况呈正相关,而烧伤面积、手术次数、屈服与综合健康呈负相关。本文的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例如例数较少,代表性相对较差,对于社会支持、医学应对、性格特征等相互交互作用没有做详细的进一步分析,希望在今后的研究中能够逐步完善。

[参考文献]

[1]汤红佩.大面积烧伤患者使用翻身床的心理状况及护理[J].中国实用医刊,2014,41(4):122-123.

[2]Kildalm,anderssonG,Fugl-meyeraR,etal.DevelopmentofabriefversionoftheBurnSpecificHealthScale(BSHS-B).Jtrauma,2001,51(4):740-746.

[3]ShapiroDe,RodrigueJR,BoggsSR,etal.Clusteranalysisofthemedicalcopingmodesquestionnaire:evidenceforcopingwithcancerstyles?[J].JpsychosomRes,1994,38(2):151-159.

[4]irwinGS,HenrymL,RobertBB,etal.assessingsocialsupport:thesocialsupportquestionnaire[J].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phychology,1983,44(1):127-139.

[5]timoL,HannaRS."istheepQLieScalebidimensional?ValidationstudyofthestructureoftheepQLieScaleamongFinnishandturkishuniversitystudents"[J].personalityandindividualDifferences,1999,26(4):657-664.

[6]侯小姝,吴永莲.大面积烧伤患者心理状况的分析及干预[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4,23(3):400-401.

[7]赖素芳,吴庆梅,骆仕华,等.信息支持对烧伤患者负面情绪影响的相关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4,9(3):252-254.

[8]王志英,侯朋飞,魏剑.重度烧伤合并应激性精神障碍2例报告[J].中国烧伤创疡杂志,2014,26(2):100-102.

[9]张红卫.早期切痂植皮术在老年烧伤患者并发症预防及生存质量改善中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8):61-63.

[10]杨珍,王君俏,张宝珍,等.烧伤康复期患者生存质量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14,49(3):265-269.

[11]蔡英华.综合康复护理对大面积烧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19):1788-1789.

[12]宋川,刘磊,杨国愉,等.住院患者社会支持特点及相关因素研究[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2,14(4):32-35.

[13]智晓旭,周立,李莉,等.以互助为核心的团体干预对肺癌患者医学应对方式的效果研究[J].中华护理教育,2013,10(11):509-511.

社会因素对健康的影响篇5

[摘要]目的调查影响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因素及特点。方法通过访谈,自编《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问卷》与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一起实测,用以了解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及影响因素。结果虚拟自变量回归分析发现家庭年平均总收入、贫困生中个人月平均消费、社会年平均兼职收入和学费减免的次数等4项因素对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有显著性影响。进一步分析表明,这些因素具有交互性、相关性、差异性和制约性等特点。结论影响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且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症状自评量表;多元回归

贫困大学生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问题,这在许多文章中都作过阐述。但哪些因素影响了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程度多大以及有什么样的特点等这些问题,需要作出定量的分析。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为某两省4所高校的300名贫困大学生,贫困大学生名单由高校学工处提供,共收回有效问卷260份,回收率为86.67%。其中男生120人,女生140人;独生子女43人,非独生子女217人;文科99人,理科161人;家住城市和城镇的83人,农村的177人。

1.2研究方法深度访谈贫困大学生24人,专职班主任56人。访谈后对资料进行分析形成初编的《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问卷》。对初编问卷反复修改后试测。第一次预测在南昌2所高校进行,试测样本为136名贫困大学生。初编问卷试测后进行分析,保留了原16个影响因素(不包括被试的人口学资料),形成正式问卷。问卷确定后,与“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一起测试。将所得数据输入SpSS10.0,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心理健康状况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任一因子分≥2的学生占贫困生总数的26.92%,这表明贫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仍然值得担忧,应该找出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

2.2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对自编《贫困生心理影响因素问卷》正式施测,获得了相应的数据。为了进一步了解性别、年级、所学专业、担任学生干部与否、家庭所在地、独生子女与否、去年获得奖学金与否、家庭年总收入、社会年兼职收入、去年奖助学金总额、个人月消费水平、年助学贷款金额、学费减免次数等因素对于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是否存在显著性影响,作者采用虚拟自变量回归方法构建多元回归模型(见表2)。

在模型i中,变量Xl表示家庭年平均总收入为5000元,变量X2表示个人月平均消费为600元,变量X3表示社会年平均兼职收入为600元,变量X4表示学费减免的次数。

模型Ⅰ为标准系数回归方程,利用该模型可以得到影响心理健康的主要4个因子,分别是家庭年平均总收入、社会年平均兼职收入、学费减免的次数和贫困生中个人月平均消费。从回归方程的回归系数分析可知,当贫困生中家庭年平均总收入超过5000元、贫困生中个人月平均消费为小于600元,社会年平均兼职收入多于600元及学费减免的次数增加时贫困生的心理健康值(Y)将变小,提示心理健康得到改善。因此,贫困生的心理健康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各种因素影响的方向和大小有别,这提示对贫困大学生“扶贫”应该从多方面出发。

3讨论

对影响因素进一步分析发现这些因素具有交互性、相关性、差异性和制约性等特点。

3.1影响心理健康因素的“交互性”通过对家庭年收入、社会兼职收入、去年奖学金助学金总额、个人月消费水平4个影响贫困生心理健康因素作了方差分析(见表3)。

从表3可以得到,社会兼职收入(a9)和个人月消费(a11)两个因子的F值小于显著性水平0.01,说明它们对贫困生的心理状况产生了显著影响。而家庭年收入(a8)F检验值小于显著性水平0.05,也证明了家庭收入对贫困生的心理状况产生了显著性的影响。另外,各因素之间存在明显的交互作用,家庭年收入和兼职收入、家庭年收入和奖学金助学金总额三者F检验值小于显著性水平0.05。而家庭年收入和个人月消费、个人月消费与去年奖学金助学金总额、个人月消费与社会兼职收入的F检验值更是小于显著性水平0.01。说明它们对贫困生的心理产生了非常显著的交互影响。因此,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是家庭收入水平、个人消费水平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

3.2影响心理健康因素的“相关性”在进行家庭年收入、月消费水平、兼职收入、奖助学金总额等因子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发现家庭年收入与学生的个人月消费水平之间存在极高的正相关性。

为了便于分析。作者把这两者之比定义为变量Y:Y=家庭年收入/个人月消费,用此变量来反映他们的消费观念是否与他们的实际经济状况相匹配。Y较高,则说明个人有比较理性的消费观念;Y值较低则说明个人有与家庭收入不相匹配的消费观念,而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贫困生的心理问题。

把Y得分最高的前20个同学(第一组)与得分最低的20个同学(第二组)进行对比,见表4。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Y得分最高的贫困生在SCL-90中的得分显著低于Y得分最低的贫困生,这说明前者的总体心理状况要比后者差。这主要是因为后者存在不适当的消费观念,但是在目前的家庭状况下。又不可能完全满足他们的需求,所以他们的一些欲望会被压制。正是这种长期的压抑给他们带来了一些心理上的问题。针对这点。为了应对贫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应做到正确引导贫困生的价值趋向和消费观念。学校在做贫困生的扶助工作时,也应当注意调整贫困生不良的消费心理,防止他们陷入盲目攀比的漩涡。营造以艰苦朴素为荣的校园环境,大力提倡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

3.3影响心理健康因素不同水平之间的“差异性”通过月消费水平的多重对比分析发现月消费水平在S00~700元的贫困生存在明显的心理问题(见表5)。

从表5可以看出,在10项因子上,月消费水平在500~700元的贫困生都与其他学生存在明显差异。对比这部分贫困生在Y值上的得分(即家庭年收入/个人月消费),发现要低于贫困生平均水平。这表明影响心理健康因素不同水平之间具有“差异性”。作者认为,出现这种现象原因是这部分贫困生的高消费理念长期被压抑,不能及时得到满足。

3.4“学校助学政策”因素对心理健康的“制约性”在学校的助学措施中,按照贫困生受惠程度的不同,将学生分成了6件类型:a:贫困大学生、B:普通大学生、C:获得助学贷款和学费减免(或助学金)的贫困生、D:获得了助学贷款但没有获得学费减免(或助学金)的贫困生、e:没有获得助学贷款但获得了学费减免(或助学金)的贫困生、F:没有获得助学贷款也没有获得学费减免(或助学金)的贫困生。作者对他们的总体心理健康做了对比(见表6)。

由表6可以得到6个群体。按SCL-90均分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列是:e、C、D、a、F、B。在这里可以明显地看出,在改善贫困生的心理状况方面,贷、助、免等措施收到了明显的成效。

4结论

社会因素对健康的影响篇6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教育

一、绪论

有人说,心理健康是21世纪生存和发展的通行证,要想在高速发展、竞争激烈的外部环境下成长需要极高的心理健康水平。大学生要想成为21世纪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就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心理状态。

1.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结合了我国大学生群体所具有的年龄特征、心理特征和角色特征后,得出了当代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凡个方面:智力正常、情绪健康、意志健全、人格完善、人际关系和谐、环境适应能力良好、具有正确的自我意识、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以上的八条标准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共同构成了当代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2.大学生心理健康意义。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否,对大学生本身有着重要意义,对整个社会一样具有深远意义。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

当今社会,存在校大学生心态失衡,陷入到各种心理问题的困扰之中,导致行为失常。如不断出现高校大学生自残、自杀、投毒、杀人等案件,类似马家爵、林森浩等这样的大学生犯罪案更是震惊全国。本人认为现阶段在校大学生主要存在以下六大心理问题:

1.就业心理问题。临近毕业之际,面对未来职业和人生规划之时,大学生往往无法合理的自我定位,无法清晰判断自己适合干什么以及能干好什么,理想中的自我定位和现实生活中的定位严重脱节。因就业引发的心理问题主要:过高的工作期许、金饭碗思想、利己心理、自卑与自负心理。

2.网络成瘾问题。当今社会,互联网使用极广,网络己成为大学生工作、学习、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过因网络成瘾而产生心理问题的大学生也在逐年增加。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特征:网络心理依赖症、网络产生的自闭心理、网络产生的焦虑心理、网络人格障碍。

3.人际关系问题。校园人际关系问题主要就是指大学生和周围人和事之间的关系,包括教师、同学以及整个高校校园大环境。而这个大环境带来的心理问题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嫉妒心、自卑、自负、害羞。

4.学习心理问题。毋庸置疑,作为一个学生,学习的好坏还是直接影响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它们因学习产生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缺乏学习主动性、容易产生疲劳、学习焦虑、考试焦虑。

5.恋爱心理问题。大学生绝大部分渴望爱情以及异性之间的交往,大多数高校大学生毕业时都有恋爱经历,且大部分学生对恋爱持肯定态度。但是,大学期间的他们往往心理成熟度欠佳,由此产生心理问题也就不难理解了。

6.情绪心理问题。近年来,各行各业都在迅猛发展,加之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很多新思想和新事物层出不穷,高校大学生不可避免的受到冲击。大学生情绪心理问题主要有三个表现:焦虑、抑郁、神经衰弱。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分析

大学时代是个体心理趋于成熟与稳定的关键期,任何不良因素都会影响到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本人认为影响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存在两个方面,即外部环境因素和内部人格因素。

1.外部环境因素

(1)家庭因素。任何个体的后天教育,最初都来源于家庭,家庭教育影响个体身心的发展。家庭教。养方式是否得当,父母关系及家庭各成员之间的关系是否和谐,父母对待子女的态度是否一致,父母文化水平的高低,家庭结构是否合理等都影响着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家庭因素的主要影响表现在以下一个方面:家庭教养方式不当和家庭结构的变化发展影响着大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与发展、家庭成员之间的和谐关系影响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发展。

(2)学校因素。在个体的成长过程中有相当长的时间是在学校度过,学校所提供的学习生活环境,专业设置及教育教学方式等都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生活环境不适应,导致不良情绪的产生、优良的校园文化环境有助于大学生的人格健全、重专业、轻素质教育的传统教育模式影响着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状况不理想,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3)社会因素。社会环境对人的身心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中国古代就有“孟母三迁”的故事。从这个故事中反映了社会环境对个体成长的重要影响:传统文化差异影响着大学生个性品质的发展趋向、社会经济发展不均衡影响大学生正常心理的发展、社会价值观多元化倾向导致大学生三观的无序性。

2.内部影响因素

(1)人格特质不良。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统合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它是一个复杂的结构系统,包括许多成分,其中主要包括气质、性格、认知风格、自我调控等方面。

(2)自我认知偏差。自我认知是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它是指人对自己各种身心状况的认识和体验,具体来说包括对自己性格、・能力、意趣的了解和对自我的悦纳程度,以及对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金钱观和幸福观等的自觉反省与调整等等。

(3)人际交往障碍。诸多研究表明,人际关系是否和谐影响大学新生的学习、生活及工作,影响他们对自我的认知与评价,进而影响他们心理的正常发展。

(4)身体健康状况不佳。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良好的心理状态需要强健的体魄为载体。身体健康与否影响着个体的心理健康。

四、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困惑和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情绪情感方面问题和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所以我们针对这些具体问题提出一些对策措施:

1.提高认识、整合资源,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高校的主要任务是为国家培养既拥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过硬的专业技能、良好的科研创新能力,又拥有高尚的品德、优良的心理素质的全面发展的人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具有综合素质人才的重要保证。

2.优化环境,营造和谐有序的外部环境体系。这一方面只要包括:创建积极和谐的社会环境、构建积极有序的校园环境、培育积极温馨的家庭环境。

3.积极开拓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途径。近年来,・国内外诸多学者通过调查研究,提出了很多较有成效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充分利用网络、微博、微信等媒体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五、结语

大学生作为青年人中的佼佼者,他们的健康成长与成才关系到国家的前途与命运。良好的心理素质己成为大学生将来事业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社会因素对健康的影响篇7

1生物医学模式的历史贡献及其缺陷

以生物学为基础的生物医学模式反映病因、宿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变化规律以及对健康和疾病问题的一种认识,在生物医学模式的指导下,人们以生物学观点对人体的结构和功能、对疾病发生的机理、治疗和预防进行了有成效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并控制了烈性传染病,大大提高了人类与疾病作斗争的能力,为医学进步和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随着社会发展和科学进步,生物医学模式的缺陷日益显露,表现在基础医学研究中,脱离人体整体性进行分割或孤立的研究,忽视人体的整体性;在临床医学中过于强调生物因素的作用,忽视心理和社会因素对健康和疾病的影响,妨碍了对疾病发生受多因素影响的全面认识;重医疗轻预防等[1]。现代疾病谱已发生了变化,现代慢性病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新理论、新成果不断带入医学领域,医学整体化、综合化发展趋势明显增强;经济发展,生活改善,人们对健康需求日益提高等这一系列重大变化,表明,现代医学模式取代生物医学模式正成为一种必然发展趋势。

2现代医学模式对临床医学的指导作用

医学模式的转变最根本的是思维结构和医学观的转变,现代医学模式对医学问题认识的思维结构和医学观反映了医学的本质特征和发展规律的趋势,对临床医学的理论和实践将产生深刻的影响。

2.1完善临床思维结构,提高诊疗水平

长期以来,在生物医学模式指导下的临床医学,以单一生物因素进行临床思维和观察,立足于确定疾病的生物或理化的特定原因,在疾病观察上重器官、组织或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在治疗上寻找消除生物病原或理化因素的手段。这种单一生物因素的临床思维结构和方式,限制了它对疾病观察的视野,对现代慢性病的诊治,生物医学模式是无法解释其病因和疾病过程的复杂变化。现代医学模式认为,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都受到了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的综合影响,临床医学应在生物医学基础上,把观察健康和疾病的视野向心理和社会领域拓展,不断完善临床思维的结构,根据病人的生物、心理和社会三方面特征进行疾病诊断、治疗,提高医疗水平。

2.2更新医学观念

医学模式的核心是医学观,现代医学模式要求临床医学更新医学观念,以适应卫生保健事业发展的需要。

2.2.1更新医学是纯自然科学的观念

医学不是纯自然科学,而是具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双重属性的科学,医学研究和服务对象是人,人是具有生物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双重属性[2]。长期以来,由于受生物医学的影响,临床医生认为医学是纯自然科学,在实践中,仅从生物学角度去认识和考察疾病,这是片面的。现代医学模式认为人类的健康和疾病都受到生物、心理和社会三方面因素的影响,尤其是现代社会中不良生活方式和行为、紧张心理和环境污染是现代慢性病的重要病因。当代科学迅速发展,医学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交叉、渗透,产生一批具有明显社会科学特征如《社会医学》、《卫生管理学》、《医学社会学》等“交叉学科”、“综合学科”,表明21世纪的医学除向微观的分子生物学方向发展外,还向着宏观的整体化、综合化方向发展。临床医学要更新医学是纯自然科学的观念,从医学的双重属性出发,全面、正确认识健康和疾病的本质,才能有效地解决当代卫生保健中出现的问题,推动临床医学向前发展。

2.2.2更新生物因素是唯一致病因素的观念

生物医学模式把生物因素作为唯一致病因素,因而限制了它观察疾病的视野,是它的重要缺陷。现代慢性病病因复杂,绝非由单一生物因素所致。据调查,我国现代疾病谱和死因谱中的前10位疾病顺位是心脏病、脑血管病、恶性肿瘤、意外伤害、呼吸系疾病、消化系病、传染病、泌尿系病、神经精神病、内分泌病,这10类疾病死亡的4个主要因素是生活方式和行为因素占37.3%、人类生物学因素占31.43%、环境因素占20.04%、保健服务制度因素占10.80%[3],美国的情况类似[6]。这表明现代慢性病,由生物、心理和社会多方面综合因素所致,其发生与表现形式已由单因单果向多因单果和多因多果形式发展。现代社会生活中,如竞争激烈、婚姻失败、家庭暴力、丧偶、亲密家庭成员死亡、过于疲劳等,造成紧张和恐惧心理,若不及时进行心理和精神调节,容易引起心理和精神疾病。据报导,118例神经精神患者中发病前有过工作紧迫繁重占21.2%,意外事件惊恐占12.7%[3]。紧张心理易导致身心疾病已引起社会关注。所以临床医学要更新生;20物因素是唯一致病因素的观念,从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来综合认识疾病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在防治上要兼顾病人生物、心理和社会三方面的需求,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2.2.3树立“三维”健康观

健康观就是以什么样的思维方式和观点去认识健康,采取什么方法去维护和促进健康。不同的医学模式有不同的健康观。生物医学模式从单一生物因素去认识健康,认为患了病就失去健康,当疾病被治愈又重新获得健康,所谓“无病即健康”,这个健康观是片面的,消极的。现代医学模式认为健康受到生物、心理和社会三方面因素的影响。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健康是身体、心理和社会的完美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病或虚弱”,健康被理解为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学三维组合的概念,即“三维”健康观,从生物角度看人的健康是人体各器官生理功能正常;从心理、精神观察人的健康是能正确对待外界影响,有自我控制能力并保持心理平衡状态;从社会学角度衡量人的健康,是对社会环境,人际关系有良好的适应能力和应对各种意外事件的能力[4],这就是现代医学模式的健康观。现代医学模式的健康观扩大了人们认识健康的视野,对卫生保健事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社会因素对健康的影响篇8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影响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3-206-01

一、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

近年来,学校及教育部门对教师的心理健康有了足够的重视。首先,我们要分析一下,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造成教师心理健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教师所承担的多重角色所带来的心理冲突是造成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原因。教师的工作决定了教师要扮演多重角色: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活动的管理者、学生的朋友等[1];同时教师还是人际关系的沟通者,需要与学校领导、其他教师、学生以及学生家长之间打交道;教师又为人父,为人母,为人子。教师的多个角色转换容易造成教师的心理矛盾和冲突,最终就可能导致教师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问题。(二)当然,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原因还包括一些客观因素。当今社会,对教育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由于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导致教师的心理负担过重,教师也会为职称、收入、住房、子女升学就业、赡养老人等现实性问题所困扰。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教育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加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教师的工作就变得日趋繁重、压力也逐渐增大。另外,教师职业的特殊性、教师教育工作的示范性、教师教育内容的广泛性、教师教育任务的复杂性等。这些要求无形之中就会增加了教师的心理负担和压力,因而容易造成教师的心理健康容易出现问题。(三)个别教师对本职工作不够热爱,对个人价值产生错误定位,认为委屈了自己,或感到教学乏味、没劲,久而久之,精神状态不佳。

二、对策

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与促进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社会大力的支持和教师们的不懈努力。推进教师心理健康建设,要加强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工作。学校和教育部门要重视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指导教师学会运用科学知识调整自己的心态,能够使自己始终处于一种积极、健康、乐观、向上的平和而又稳定的状态,教师始终能够以旺盛的精力、丰富的情感、健康的情绪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

教师的心理健康的维护除了专家(心理健康老师等)、学校以及教育行政的协助,更需要教师靠自身的力量来维护,一切外部的“帮助”只能起到助人自助的作用,只有自己才能最好地帮助自己。一个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与其受教育程度有关,因此教师要多学习,多收集资料、不断接受新知识。同时教师要在心理健康培训中学会端正自己的认知,树立正确的自我概念,客观地评价自己和他人,正确地对待成功与失败,加强自身修养。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在心理健康方面更需要加强自我教育。教师进行自我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和方法有:加强自身的学习;积极参加实践锻炼和社会交往;学会运用现代心理学所揭示的有关增进心理健康防治心理疾患的方法与技巧等。另外,生理健康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密切,身体健康能够促进心理健康,因此,教师要坚持体育锻炼,预防生理疾病。学校应经常组织教师积极参加一些趣味性运动和活动来提高身体素质,分散压力,提高工作效率。最后,教师要学会情绪控制,合理宣泄、放松。教师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消极情绪,不把它带进课堂,影响学生。

总之,教师作为学校教育的主导者,其心理健康状况会影响教学效果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成败,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教师以自身健康的心理去影响学生,本身就是一种最有说服力的心理健康教育。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2).

[2]林崇德.心理和谐: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思想[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

[3]綦越.基于扎根理论的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素质的访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

社会因素对健康的影响篇9

[关键词]人格;社会心理学;心理健康问题

心理健康问题是社会环境下较为常见的健康问题,心理健康出现问题导致大多数人们出现异于常人的表现[1]。随着生活压力和工作压力的增加,很多生活在城市的人们出现焦虑和烦躁的心理,长此以往,该部分人心理健康问题会愈加严重,甚至影响人们的正常工作和生活。心理健康问题与社会心理学的相关概念结合进行研究会产生较好的效果,心理健康问题受到个人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研究心理健康问题时将人格与社会心理学的知识加入可有效保障研究的有效性,说明探究人格与社会心理学对心理健康问题的影响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1人格与社会心理学

人格与社会心理学是指研究个体或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个人的社会心理现象受到个人和社会因素思想、行为和情感的制约,例如较为普遍的人际知觉、人际吸引、社会抑制和社会促进等;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是指群体本身具有的心理特征,例如群体的凝聚力和群体决策等,这些都是影响人们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人格与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和社会学中较为边缘化的一门学科,两种不同研究方向的学科导致学习人格和社会心理学的学生在初始阶段就要确定较为明确的研究方向,在研究具体的心理问题时使用不同方向的研究方法以保障全方位的分析心理健康问题[2]。

2人格与社会心理学对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

2.1自我决定理论与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

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来源于多方面的因素,在研究的过程中与人格和社会心理学的相关理论有效结合可解决心理健康问题造成的影响,心理健康问题是现代社会人们较为常见出现的问题,心理健康问题的出现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对人们的社会影响力造成伤害,不利于人们在社会上健康顺利的发展,笔者通过将自我决定理论与心理健康问题结合进行研究,希望解决当今社会人们存在的严重心理健康问题。心理需要可直接反映人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并决定个人的有效发展,心理需要理论中涉及的归属性、能力性和自主性是直接决定心理健康的因素,社会上的很多人们为了可以满足自身的归属性、能力性和自主性,使用相应的策略并努力朝向具有这几种属性的生活前进,但是人们处于社会生活环境下,很多不利于满足心理需要的问题出现,影响人们的心理健康,基本需要的满足是人们获得发展的基础,只有自身的需求得到一定的满足,才会促使人们向前方前进并努力实现相应的目标,相反,人们的基本需要得不到满足会促使人们走向较为负面和具有消极心理的方向发展,产生心理性的功能障碍,对人们未来的发展和进步具有严重的抑制作用。根据相关数据表明:心理需要对人们幸福感、活力和抑郁程度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心理需要满足程度较高的人们幸福感指数、活力较高且抑郁程度较小,心理需要得不到有效满足的人们生活中所携带的幸福感指数、活力较低且抑郁程度较高,充分说明了心理需要的满足程度对人们心理健康具有重要的影响。心理需要作为自我决定理论中较为重要的因素,对人们心理健康的影响较大,在研究自我决定理论中的相关问题时,使用适当的理论分析并设置相应的策略可解决人们的心理健康问题,说明了自我决定理论可有效分析和解决人们出现心理健康问题。

社会因素对健康的影响篇10

关键词:班主任管理风格心理健康

学生是未来建设国家的栋梁,其整体发展水平直接关系着我国将来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健康发展。心理健康问题对学生的影响极大,无论是身心、性格或是人生观都受其影响。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整体领导者,其办事作风直接为学生共睹,管理方法是否科学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

一、对学生心理健康造成不良影响的因素

对学生心理健康造成不良影响的因素很多,从大方面来讲无外乎三点。家庭、学校、社会。众所周知,家庭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极为重大,不健康的家庭环境极容易造成青少年的心理产生异常。例如,父母不和、管理粗暴、溺爱娇惯等等。学校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因此其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亦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比如师生关系、同学关系或者教育方式等等,一旦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使学生产生心理障碍。再者社会,诸如不健康的社会风气,例如近年来盛行的“非主流”思想,青少年社会阅历肤浅,没有社会经验,很容易迷失在一些错误的社会潮流之中。

二、班主任管理风格和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

班主任的管理风格是其个人对班级管理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风格和方式,较为常见的为严格型管理。其主要管理目的就是要求学生必须服从,依靠严厉的处罚来对学生进行限制与管教。这样的管理方式初期或许会取得一定的效果,但长此以往学生便不再畏惧,并会产生叛逆思想与教师对抗,这种现象一旦发生很难截止,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着极坏的影响。再者是威信型,通过严厉与民主结合的方式来管制学生。在适当的事件中听取学生的意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善于同学生进行师生沟通,能理解学生更能加强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此种管理风格一旦成功便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成果,但若被某些差生利用民主方式,将很难再进行转变,后果是直接造成班级管理失调。上述两种方式为当前班主任管理方式中最为普遍的,各有利弊,但对班主任管理工作来说,这两种都不适合进行专一的使用。

班主任管理班级的有效方式,通过对上述现象的分析,个人的意见是因材施教。根据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管理。班主任的管理风格不是趋向大众化的,而是根据所管理学生的特点建立起来的。个人管理风格固然重要,但如果将班级特色与管理结合起来,想必表现出来的管理精神与风貌必将独具一格。而且由于针对性较强的原因,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有着极为有效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黄朝忠.对影响高中学生心理健康因素的分析探讨[J].当代教育,2008(12).

[2]许博文.浅析当代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以及对策[J].成才之路.2009(7).

作者简介:伍加旭,四川省阿坝州黑水县中学,专职地理教师。曾先后担任初中、高中的地理教学工作,在地理教学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同时,工作多年来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工作中以爱心博得了广大学生的爱戴,曾多次荣获优秀班主任称号,获得了广大师生和众多家长的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