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病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十篇病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十篇

病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4:00:38

病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篇1

一、观察法

二、实验法

三、理论和方法的研究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大致可分为如下类别。

(一)观察法

由于流行病学是人群中进行研究,所以研究者实际上不能或不能全部掌握或控制所研究对象发生的条件,因此,观察法(observationalmethod)就是很重要的方法。

1.描述性研究(descriptivestudy)描述性研究又叫描述流行病学(descriptiveepi-demiology),通过观察而正确、详细地记载疾病或健康状态按时间、地点、人群各种特征(如年龄、性别、职业、民族等等)的分布特点,也可以包括可疑病因因子的分布特点。为了正确的描述分布,必须有明确统一的诊断标准、准确的病例(或因子)数字以及人口数字。

通过描述流行病学获得的资料也可对病因提出线索或假说,或对防制提出有效的措施。

2.分析性研究(analyticalstudy)分析性研究又叫分析流行病学(analyticalepi-demiology),对所假设的病因或流行因素进一步在选择的人群中探找疾病发生的条件和规律,验证所提出的假说。主要有两种:①从疾病(结果)开始去探找原因(病因)的方法叫病例对照研究(case-controlstudy),从时间上是回顾性的,所以又叫回顾性(retrospective)研究。②从有无可疑原因(病因)开始去观察是否发生结果(疾病)的研究方法叫队列(或群组、定群)研究(cohortstudy)。从时间上是前瞻的,所以又叫前瞻性(prospective)研究。

流行病学研究时还需要广泛使用多种其他有关的技术与方法。所需要的方法在数量上有超过临床所需。比如伤寒病,临床培养出伤寒杆菌即可以诊断,流行病学有时还需要知道其噬菌体型或其他特征;临床只需要从病人中分离细菌,流行病学还要检查外界物品、土壤、水中的细菌。流行病学需要做大量人群的检验,需要快速方法,以便在短时间内做大量标本检验。所以,流行病学研究需要设备良好的许多种实验为其服务。

(二)实验法

流行病学中所用的实验法(experimentalmethod)也叫作实验流行病学(experimental epidemiology),它和一般医学基础学科的实验不同,主要在人群现场进行。人群现场是流行病学的主要的、最大的实验室。根据研究对象不同,又可分为:临床试验(clinicaltrial)和人群现场试验(communityfieldtrial)。后一类实验中对病因进行干预的又叫干预研究(interventionstudy’或译作防治实验研究)。当被观察对象不能随机化分组时,叫作半实验或准实验研究(quasi-experimentalstudy),如卫生政策的可行性研究及管理与服务的评价研究等。

(三)理论和方法的研究

病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篇2

1 医学论文的基本要求

1.1 创新性 医学论文的创新性是指文章要有新意,要发展医学成就,破解医学问题。医学论文有无创新,选题是关键。选题创新是医学论文写作的灵魂,是衡量医学论文价值的重要标准。可体现在:①理论方面的选题应有创新见解,既要反映作者在某些理论方面的独创见解,又要提出这些见解的依据;②应用方面的选题应有创新技术等,也就是要写出新发明、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的关键,或揭示原有技术移植到新的医学领域中的效果;③创新性还包括研究方法方面的改进或突破。

1.2 可行性 所谓选题的可行性,是指能够充分发挥作者的综合条件和可以胜任及如期完成医学论文写作的把握程度。选题切忌好高鹜远,脱离实际,但也不应过低,影响主客观的正常发挥,降低了医学论文的水平。影响选题的可行性因素有:①主观条件,包括作者知识素质结构、研究能力、技术水平及特长和兴趣等;②客观条件,包括经费、资料、时间、设备等。

1.3 实用性 撰写医学论文的目的是为了交流及应用。要从实际出发,选择够指导科研、指导临床、造福人类的主题,因此,选题的实用性尤为重要。

1.4 科学性 医学论文是临床和医学科学研究工作的客观反映,其写作的具体内容应该是取材客观真实、主题揭示本质、科研设计合理、论证科学严谨、表达逻辑性强、经过实践检验。所以,严格遵守选题的科学性原则,是医学论文写作的生命。

1.5 前瞻性 要选择有研究价值及发展前途的主题,应积极开发研究新领域、新学科和新理论。

2 选题的基本方法

2.1 根据课题研究的结论来确定主题 这是常用的方法,可分为:①以科研的结论或部分结论作为医学论文的主题;②科研结果与开题时预测不一致,待查出原因后,再寻找主题;③科研达不到预期结果,可总结经验,从反面挖掘主题。

2.2 在科研过程中选题 医学科研的过程中,有时会出现意外的现象或问题,作者如果能够细心观察、及时发现,可以在这些偶然中获得新的选题。

2.3 在临床实践中选题 临床工作是医学论文写作取之不尽的源泉,作者在临床中会经常遇到许多需要解决的实际应用问题或理论问题,对此,只要从本学科实际出发,用心思考,会从中产生很多好的主题。其包括:①探讨发病机制与预后情况;②分析临床症状与表现;③研究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法;④疾病的多因素分析等。

2.4 从文献资料中选题 医学文献是人们长期积累的宝贵财富,是医学论文选题的重要来源。阅读最新文献资料,可以了解当前医学科学研究的进展情况,开拓思路、激发灵感,从而挖掘提炼出好的医学论文主题。

3 医学论文的一般体裁

3.1 实验研究 一般为病因、病理、生理、生化、药理、生物、寄生虫和流行病学等实验研究。主要包括:①对各种动物进行药理、毒理实验,外科手术实验;②对某种疾病的病原或病因的体外实验;③某些药物的抗癌、抗菌、抗寄生虫实验;④消毒、杀虫和灭菌的实验。3.2 临床分析 对临床上某种疾病病例(百例以上为佳)的病因、临床表现、分型、治疗方法和疗效观察等进行分析、讨论,总结经验教训,并提出新建议、新见解,以提高临床疗效。

3.3 疗效观察 指使用某种新药、新疗法治疗某种疾病,对治疗的方法、效果、剂量、疗程及不良反应等进行观察、研究,或设立对照组对新旧药物或疗法的疗效进行比较,对比疗效的高低、疗法的优劣、不良反应的种类及程度,并对是否适于推广应用提出评价意见。

3.4 病例报告 主要报告罕见病及疑难重症;虽然曾有少数类似报道但尚有重复验证或加深认识的必要。

3.5 病例(理)讨论 临床病例讨论主要是对某些疑难、复杂、易于误诊误治的病例,在诊断和治疗方面进行集体讨论,以求得正确的诊断和有效的治疗。临床病理讨论则以对少见或疑难疾病的病理检查、诊断及相关讨论为主。

3.6 调查报告 在一定范围的人群里,不施加人工处理因素,对某一疾病(传染病、流行病、职业病、地方病等)的发病情况、发病因素、病理、防治方法及其效果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给予评价,并对防治方案等提出建议。

病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篇3

医学论文是医学科研工作的最后阶段,通过文字形式记录医学研究的最新结果。因此,撰写医学论文要把握医学论文的基本要求、选题方法及一般体裁,从而达到主题和形式的和谐统一。1 医学论文的基本要求1.1 创新性 医学论文的创新性是指文章要有新意,要发展医学成就,破解医学问题。医学论文有无创新,选题是关键。选题创新是医学论文写作的灵魂,是衡量医学论文价值的重要标准。可体现在:①理论方面的选题应有创新见解,既要反映作者在某些理论方面的独创见解,又要提出这些见解的依据;②应用方面的选题应有创新技术等,也就是要写出新发明、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的关键,或揭示原有技术移植到新的医学领域中的效果;③创新性还包括研究方法方面的改进或突破。1.2 可行性 所谓选题的可行性,是指能够充分发挥作者的综合条件和可以胜任及如期完成医学论文写作的把握程度。选题切忌好高鹜远,脱离实际,但也不应过低,影响主客观的正常发挥,降低了医学论文的水平。影响选题的可行性因素有:①主观条件,包括作者知识素质结构、研究能力、技术水平及特长和兴趣等;②客观条件,包括经费、资料、时间、设备等。1.3 实用性 撰写医学论文的目的是为了交流及应用。要从实际出发,选择能够指导科研、指导临床、造福人类的主题,因此,选题的实用性尤为重要。1.4 科学性 医学论文是临床和医学科学研究工作的客观反映,其写作的具体内容应该是取材客观真实、主题揭示本质、科研设计合理、论证科学严谨、表达逻辑性强、经过实践检验。所以,严格遵守选题的科学性原则,是医学论文写作的生命。1.5 前瞻性 要选择有研究价值及发展前途的主题,应积极开发研究新领域、新学科和新理论。2 选题的基本方法2.1 根据课题研究的结论来确定主题 这是常用的方法,可分为:①以科研的结论或部分结论作为医学论文的主题;②科研结果与开题时预测不一致,待查出原因后,再寻找主题;③科研达不到预期结果,可总结经验,从反面挖掘主题。2.2 在科研过程中选题 医学科研的过程中,有时会出现意外的现象或问题,作者如果能够细心观察、及时发现,可以在这些偶然中获得新的选题。2.3 在临床实践中选题 临床工作是医学论文写作取之不尽的源泉,作者在临床中会经常遇到许多需要解决的实际应用问题或理论问题,对此,只要从本学科实际出发,用心思考,会从中产生很多好的主题。其包括:①探讨发病机制与预后情况;②分析临床症状与表现;③研究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法;④疾病的多因素分析等。2.4 从文献资料中选题 医学文献是人们长期积累的宝贵财富,是医学论文

选题的重要来源。阅读最新文献资料,可以了解当前医学科学研究的进展情况,开

拓思路、激发灵感,从而挖掘提炼出好的医学论文主题。

3 医学论文的一般体裁

3.1 实验研究 一般为病因、病理、生理、生化、药理、生物、寄生虫和流

行病学等实验研究。主要包括:①对各种动物进行药理、毒理实验,外科手术实验

;②对某种疾病的病原或病因的体外实验;③某些药物的抗癌、抗菌、抗寄生虫实

验;④消毒、杀虫和灭菌的实验。

3.2 临床分析 对临床上某种疾病病例(百例以上为佳)的病因、临床表现

、分型、治疗方法和疗效观察等进行分析、讨论,总结经验教训,并提出新建议、

新见解,以提高临床疗效。

3.3 疗效观察 指使用某种新药、新疗法治疗某种疾病,对治疗的方法、效

果、剂量、疗程及不良反应等进行观察、研究,或设立对照组对新旧药物或疗法的

疗效进行比较,对比疗效的高低、疗法的优劣、不良反应的种类及程度,并对是否

适于推广应用提出评价意见。

3.4 病例报告 主要报告罕见病及疑难重症;虽然曾有少数类似报道但尚有

重复验证或加深认识的必要。

3.5 病例(理)讨论 临床病例讨论主要是对某些疑难、复杂、易于误诊误

治的病例,在诊断和治疗方面进行集体讨论,以求得正确的诊断和有效的治疗。临

床病理讨论则以对少见或疑难疾病的病理检查、诊断及相关讨论为主。

3.6 调查报告 在一定范围的人群里,不施加人工处理因素,对某一疾病(

传染病、流行病、职业病、地方病等)的发病情况、发病因素、病理、防治方法及

其效果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给予评价,并对防治方案等提出建议。

3.7 文献综述 以某一专题为中心,查阅、收集大量国内外近期的原始医学

文献,经过理解、分析、归纳、整理而写出综述,以反映出该专题的历史、现状、

最新进展及发展趋势等情况,并做出初步的评论和建议。

3.8 专题讲座 围绕某专题或某学科进行系统讲授,介绍医学发展新动向,

传播医学科研和临床上实用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更新传统的理论

、知识和技术,改善知识结构,推动医学科技进步。根据对象不同,可分为普及讲

病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篇4

药源性疾病种类广泛,一种药物可引起多种类型疾病,临床表现复杂,几乎涉及机体各器官脏器。临床可见的有:药源性神经系统疾病,药源性精神障碍,药源性心血管疾病,药源性血液病,药源性肝损伤,药源性肾损伤,药源性肺疾病,药源性胃肠道疾病,药源性骨、关节刮结缔组织疾病,药源性眼、耳、口腔疾病,药源性皮肤、粘膜疾病,药源性变态反应和代谢紊乱,药源性急症和淬死,药源性感染,药源性三致作用等。

一、药源性疾病发生的因素及常见原因

(一)因素

药源性疾病发生的因素很多,与病人的年龄、性别、遗传、饮食等有关。首先用药引起药源性疾病的情况主要有:(1)用药方法和剂量选择不当,引起过敏反应。(2)对老人、幼儿、孕妇等特殊人群没有调整剂量,引起药物过量中毒。(3)病人擅自用药。(4)无明确治疗目的用药。(5)不了解病人过往病史和病变器官,使用对重要脏器有损害的药品,造成疾病病情恶化。(6)随意用药,不了解病人原有过敏史。(7)不适当的联合用药,提高了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

(二)原因

机体易感因素导致药源性疾病常见的原因有:

1.乙酰化代谢异常药物代谢的乙酰化状态与药物的肝毒性密切相关。中国慢乙酰化病人占20%。对同样药物,快乙酰化代谢者的血浆半袁期显著短于慢型者,较高剂量时,慢乙酰化者的药物代谢能力易饱和,从而引发不良反应。2.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缺陷这类病人应用氧化性药物,极易引起药源性溶血性贫血。3.异常遗传素质如有的病人接受治疗剂量的双香豆素抗凝药,可发生明显的抗凝作用延长。对药源性疾病首先应“以防为主”.减少其发生率。医药人员应确立恰当的用药目的,合理选择用药,制订周密的用药方案,客观评价药效。实行治疗药物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药物不良反应。一旦出现可能为药物引起的不良症状,又不能确定是哪种药物引起的时,首先停用所有的药物,对症状严重者,采取对症治疗。如致病药物已明确,则直接采用针对性抗剂。若有药源性变态反应,还应将变态反应告诉病人,并作详细记录,以供预防。

二、药物流行病学

药物流行病学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是临床药理学和流行病学等学科相互渗透形成的―门新兴学科。国内外对药物流行病学的定义还不尽一致,根据1995年4月中国首届全国药物流行病学术会议上部分专家的讨论,建议将药物流行病学定义为:运用流行病学的原期和方法,研究人群中药物的利用反其效应的科学.药物流行病学以人群为研究对象,研究主要人群中药物的利用情况和药物效应的分布以及主要人群中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特别是由于过敏性或免疫性的药物不良反应(因为这种反应不涉及到药物剂量,无法预见而且后果也比较严重),从而提供有关药物利用及药品安全性、有效性的信息,为合理用药提出意见和建议,从而使药品的开发、生产、经营、管理及使用更趋合理。

(一)药物流行病学的任务和作用

1.通过方法学研究,快速准确地发现用药人群中的不良反应,保证用药安全。2.选择、推荐经过科学评价的药品,保障合理用药。3.通过计算机应用和用药人群数据库的建立,使药品上市后监测方法规范化、3.改善处方行为,提高处方质量。4.对人群常见病、多发病的用药进行重点研究,推动合理用药。药物流行病学不同于其他医药专业的独特作用是能够确定药物对特定人群或普通人群的效应与价值,为临床医疗与药品管理提供合理用药的依据。

(二)药物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

药物流行病学主要对上市后的药物进行监测、对用药人群进行研究,常用的研究方法有描述性研究、分析性研究和实验性研究。1.描述性研究方法主要是和断面调查,它研究某一人群用药后发生不良反应的分布状态,通过比较分析,提示某种可能性,为进一步研究打下基础。它反映疾病在某一时间点上的剖面,如美国全国门诊医疗调查,要求报告1周内处理门诊病人的处方,这就属于横断面研究,通常有普查和抽查两种方式;

2.分析性研究方法,包括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1)病例对照研究又称回顾性研究,是药物研究的主要方法之一,主要是比较病例组和对照组用药后与所发生的效应是含有差异而得出客观结论,特别适用于罕见病的研究,用很小的样本就可以获得有价值的结果。例如仅108例孕妇及32例对照就揭示母亲怀孕早期服用己烯雌酚和以后所生女孩发生阴道腺痛有密切关系。(2)队列研究又称定群研究或群组研究,在末患所要研究疾病的人群中将暴露于某药物的人群作为暴露组,未暴露于某药物的人群作为对照组,检验并比较两者的发病率或检验两者的危险程度,队列研究不同于临床试验之处在于它的研究对象个是随机的,不同于病例州究在于前者是不时暴露的两组研究人群中的研究结果,而后者是从不同结果中研究其暴露因素。队列研究所需的对象数量较大,观察时间较长,不适用于少见病。队列研究有两种类型:前瞻性和回顾性。前瞧性队列研究是研究对象分组后,通过直接观察或其它方法确定发生的病例,而回顾性队列研究则是研究对象的暴露情况和结局都确定。

(三)药源性疾病的发生时间、临床类型及治病药物

据报道,药源性疾病多发生于药后的第1-11天,尤其最初数日。肝肾功能状态及对发病时间有明显影响。主要致病药物国内统计已达216种,涉及抗感染药物及呼吸、循环等各系统用药。中草药及中成药致病的报道日趋增多,是近年药物流行病学的另一特征。国内统计2048个不良反应中,抗生素类及其他抗感染制剂近年已退居次要,而神经精神药物和心血管药物则跃居首位,分为为59.1%和58.8%。其中氨卡青霉素、氟哌酸、呋喃唑酮、甲硝唑、胃复安、胃得乐冲剂、藻酸双酯钠等16种药物所致者达982例,有1066个不良反应,分别占总数的53.6%和52.1%。

(四)药源性疾病的易感人群

病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篇5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消化学科现状学科发展

1福建省中西医结合消化学科发展历程

1.1萌芽起步阶段

从《黄帝内经》、《脾胃论》至明清,历代著名医家对消化系统疾病有着系统全面的理论阐述,积累了极其丰富的临床诊治经验。清末至民国时期,福建省名中医力钧和吴瑞甫都曾主张中西医取长补短,兼求并进,这是我省最初出现的中西医结合思想。中西医结合是中国在20世纪对人类医学发展的一大创举和贡献,我国提倡中西医结合已有半个多世纪,我省中西医结合研究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一些医疗机构在临床上开始用简单的中西医结合疗法,如中西药并用、西医检查方法在中医领域的应用等,成为中西医结合的初步形式,1958年,福安专区医院老中医许少与西医殷慕道合作研究乌梅丸治疗胆道蛔虫症取得满意疗效,并获卫生部颁发的银质奖章。

1.2创业发展阶段

从1958年起,在党和政府的重视和关怀下,福建省对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的临床实践与理论研究由简单的临床总结、经验积累,逐步发展到科学分析、系统研究和重点深入的新阶段。1963年,省卫生厅召开首届西学中班人员座谈会,陈绍宗运用行气荡积治法治疗手术后粘连性麻痹性肠梗阻,疗效较好。福州市第一医院肿瘤科1964年起对恶性肿瘤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研究,运用“理胃化结汤”结合手术与化疗治疗胃癌比同期国内外报导的单纯西医治疗效果明显提高。70年代起在综合医院中开展了多种形式的中西医结合研究。1971年,省人民医院住院部建立中西医结合病区,开展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其中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病出血疗效显著,达到国内先进水平。1972年起莆田县医院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胆道感染和胆石症,疗效突出。省立医院消化内科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肝脓疡、急性胰腺炎、慢性胃炎等,疗效达到国内先进水平。1973年~1977年,省人民医院采用中西医结合、中药为主收治溃疡病出血505例,全部痊愈出院。该院赵竟成等以中西医结合治疗胆系结石,以大柴胡汤加减为主治疗胆石症,排石疗效较好。泉州市人民医院应用赛霉胺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有效率达94%。省立医院于1973年至1980年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肝脓肿62例,结果痊愈61例。1974年~1977年省人民医院以清胰汤为主方治疗急性胰腺炎,以利胆安蛔汤为主治疗胆道蛔虫,取得较好疗效。70年代,厦门市中医院康良石以中药与民间青草药组成“乙型肝炎合剂”系列制剂,治疗乙型肝炎取得良好疗效。漳州市医院于1975年~1987年,应用泻下祛瘀法与调和气血法为主,中西医结治疗肝性血卟啉病35例,疗效较好。

1978年以后,我省医学科研机构以中医理论体系和学术思想为指导,与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工作紧密结合,运用现代科学方法,进行了大量科学性强、方法严密的临床观察实践和基础理论探索,使中西医结合的研究工作取得较大的进展。1978年~1984年,福州肝癌协作组把美洲大蠊与澳洲大蠊的成虫提取物用于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取得较好疗效,大多数病人肝区疼痛消失或显著减轻,食欲增加,治后生存期延长。此研究成果已推广应用。福州市医学科学研究所于1979年应用止泻冲剂治疗急性胃肠炎312例,用大通筋注射液治疗腹痛100例,有效率较高。80年代初,福建省中医研究所杨春波等进行慢性胃炎中医证型的现代病理基础研究,在进行辨证论治取得一定疗效的基础上采用胃镜、胃液分析、植物神经功能、肾上腺皮质功能等多项指标进行检测,从不同方面探讨了慢性胃炎的中医“证”的现代病理基础,表明中医的“证”有一定的病理生理学和病理组织学基础。1980年起,省立医院等单位研究发现肝瘿线可作为中晚期原发性肝癌客观体征之一。福州市医科所等单位研制应用消益肝片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安全有效。1982年,中国中西医结

*第一执笔人:柯晓,福建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学分会主任委员,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合研究会福建分会成立。福州市传染病医院建立了中西医结合肝病研究所,1983年~1987年开展了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肝炎的研究,存活率从原来的20%~40%提高到59%,疗效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福建是胃癌高发区。1985年,福州红十字医院肿瘤科潘明继等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或单纯中医治疗。1987年,省中西医结合研究会肝病学组在福州成立,并举行学术交流会,交流对病毒性肝炎临床诊治、病毒性肝炎活血化瘀法等中西医结合临床诊治研究的经验。这些研究成果极大地推动了我省中西医结合消化学科事业的发展。

2福建省中西医结合消化学科发展现状

近十几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我省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研究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采用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相结合、整体与局部相结合、临床与基础相结合的方法,多学科参与,从多方面、不同层次展开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2.1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理论研究进展

2.1.1证的研究进展

证的现代科学研究是中医理论研究的难点和突破口。而脾本质的研究为近30多年来中西医结合研究的重要内容。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国内脾本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脾虚证。1992年起,杨春波、柯晓等率先在国内对“脾胃湿热证”进行了一系列深入的现代科学研究,弥补了对脾胃实证研究的不足,该研究获2006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技进步三等奖和2007年福建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研究成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进行了脾胃湿热证的临床症候学调查和辨证标准的现代研究。经临床调查,400例脾胃湿热证患者表现的症状主要是胃脘闷胀(91.8%)、食欲不振(91.0%)、小便异常(78.8%)、大便异常(71.8%)、口苦粘(65.5%)等,舌质多淡红、舌形多正常、苔全黄腻,脉象以滑、弦为主。涉及中医7个系统43种疾病,分属西医的消化、呼吸、泌尿等11个系统72种急慢性疾病,提示与炎症性疾病关系最密切。

(2)对脾胃湿热证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生物学基础研究,以揭示其现代病理学内涵。初步发现慢性胃炎、溃疡性结肠炎脾胃湿热证呈胃肠粘膜炎症活动性的多,且程度较重。胃粘膜防御能力降低:胃窦黏膜内表皮生长因子和三叶因子表达阳性率显低;炎变的胃粘膜细胞增殖明显、生长因子(tGF-α)表达显高,结肠粘膜抑制因子(p16)表达低;胃炎患者的外周血红细胞膜能量(na+,K+-atpase活性)代谢代偿性亢进;胃酸分泌功能增强;胃Hp感染率高,产毒菌占优势;菌群失调:需氧的肠杆菌、肠球菌和双歧杆菌/肠杆菌比例均增高,厌氧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较低;黄腻苔菌群密度、菌群多样性高,细菌比例革兰氏阴性杆菌升高,革兰氏阳性杆菌及球菌下降;植物神经功能失调以迷走神经兴奋性增高为主;免疫功能紊乱:胃粘膜细胞免疫的t淋巴细胞,体液免疫的igG、iga、igm和树突状细胞均增强;外周血体液免疫的igG及补体C3、C4及B因子和循环免疫复合物增高;胃炎血液流变学呈粘、稠、凝状态;缩血管物质(et-血浆内皮素)显高,扩血管物质(CGRp-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显低。

(3)对“脾胃湿热”证黄腻苔的形成机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索,填补了国内空白。通过研究慢性浅表性胃炎和慢性泄泻的黄腻苔的脱落细胞,发现其S期细胞高,相关因子CDK4、CDK6阳性细胞显高,细胞内微核细胞、p53反应强度和出现频率亦高。认为S期细胞高及其相关因子反应增强,可促使细胞周期从G1期提早进入S期、抑制细胞从S期进入G2期和m期。表明黄腻苔的形成与其脱落的细胞周期异常有关。

(4)清化饮治疗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疗效显著,退苔效果好。

(5)谢振家等采用“复合因子+Hp”基本成功复制了大鼠脾胃湿热证的动物模型。经用临床治疗脾胃湿热证的清化饮水剂作防治实验,结果表明该药具有明显的抗Hp感染和减轻胃粘膜炎变的防治作用。

(6)共发表学术论文14篇,交流8次。中文文献有14篇被他人引用128次。

2.1.2慢性胃炎研究进展

慢性胃炎在胃病发病率居第一位,包括慢性非萎缩性胃炎(CSG)和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后者可出现腺体萎缩、肠上皮化生或异型增生,具有一定癌变倾向。现代医学对腺体萎缩、肠上皮化生或异型增生的逆转非常困难。我会杨春波等通过大量临床实践,总结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①清热解毒、活血凉血药抑制Hp、促进胃粘膜急性炎症消退或恢复;②健脾益气、理气化瘀解毒促使粘膜萎缩、肠上皮化生或异型增生的逆转;③健脾益气、酸甘化阴或甘寒养阴促进胃酸分泌和增强胃粘膜屏障功能。针对CaG气虚湿热和阴虚燥热两个主要证型,分别用自创的健脾益肾、行气活血、祛湿清热的胃炎1号和养胃滋肾、舒气活血、清热育阴的胃炎2号治疗93例,总有效率69.2%,病理有效率73.1%。随访1~4年,远期有效率63.2%。还作了胃炎1号、2号合剂的药效和毒理实验,证实了其疗效和作用,获得福建省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在此基础上又研制了“清化饮”对慢性胃炎之脾胃湿热证进行治疗取得很好效果。厦门市中医院涂福音、吴耀南等用“胃圣”袋泡剂治疗CG78例(CSG46例,CaG32例),总有效率96.12%,其中以“虚实挟杂证”疗效最好。福州中西医结合医院吴和木用“除萎平异颗粒”治疗CaG344例,总有效率80.48%。

2.1.3胃、十二指肠溃疡病研究进展

目前消化性溃疡的治疗存在着愈合质量不高、远期疗效不理想等问题。柯晓等对闽中、闽南地区332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活动期患者证的调查,显示:热证(湿热46.84%,郁热11.36%)最多,其次虚寒证(21.52%)、气滞证(13.92%),无阴虚证;Hp阳性患者中:呈湿热证>虚寒证>气滞证>郁热证>瘀血证比率。我会消化专业工作者通过大量临床实践,总结出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行之有效的方案:①川连、丹参、乌梅等单味中药和复方制剂对Hp均有较好的杀灭作用;②发现部分中药有抑制胃酸、胃蛋白酶和胃泌素等药理作用;③活血化瘀的中药能改善胃粘膜血液循环;④健脾益气的中药有保护胃粘膜的功能。柯晓等用胃舒康胶囊治疗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41例,愈合率64.2%。林禾禧主任研制的“健胃愈疡颗粒”具有清热化湿、健脾益气、活血化瘀的功效,能明显提高溃疡的愈合质量。我省研制的“荆花胃康胶囊”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活动期寒热错杂证358例,愈合率81.8%,优于雷尼替丁组。

2.1.4幽门螺杆菌研究进展

近年来的研究证实:①幽门螺杆菌(Hp)是慢性胃炎的重要致病因子之一,它可以引起急性胃炎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胃癌。②Hp感染也是消化性溃疡的重要致病因素,根除Hp是治疗消化性溃疡的重要治疗措施;③Hp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生有一定关系。④Hp也是胃癌发生的一个重要致癌因子;⑤Hp与maLt淋巴瘤的发生密切相关;研究发现,Hp感染患者初起时热证多于寒证,实证多于虚证,证型演变规律为:脾胃湿热证脾胃虚热肝郁脾虚脾胃虚寒。我会杨春波、柯晓、唐福康主任医师研制的“清化灭幽”胶囊治疗Hp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根除率约30%,较西药不良反应轻微。今后可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提高疗效,减少抗生素的不良反应。

2.1.5功能性胃肠病研究进展

功能性胃肠病是指一组有消化道系统症状,而应用生化、影像学和内镜等检查并未发现有器质性变化的疾病。这类疾病常有动力和感觉异常,其发病与生物―心理―社会等因素有关,常见有功能性消化不良(FD)、胃食管反流病(GeRD)、肠易激综合征(iBS)等。目前这类疾病的病理生理机制还不十分清楚,尚无诊断的生物学标准,治疗也是经验性或对症治疗。近年来,我会学者对此类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进行了积极的探讨。

GeRD西医治疗主要是抑酸,促动力抗反流和保护食道、胃粘膜。中医辨证包括肝胃不和、脾胃湿热、脾胃虚寒、寒热错杂、痰气交阻等,我会柯晓等临床运用加味小柴胡汤、半夏泻心汤、旋复代赭汤、温胆汤等,与促动力药或抑酸剂联合应用可明显提高疗效。

FD的主要证型有气滞型、虚寒型、热郁型、阴虚型、瘀血型。研究发现胃食管反流型、胃运动障碍型、吞气症型均以中医气滞型多见,而溃疡型和特发型以中医虚寒型多见。我会林振文等用柴胡疏肝散加味联合黛力新治疗肝郁气滞型FD的疗效优于单用柴胡疏肝散及法莫替丁、多潘立酮组。张闽光等将FD分为中肝胃不和、脾胃湿热、脾胃气虚、寒热错杂4型,随机分为2组,采用柴枳香砂六君散为主治疗,与西药对照,观察68例,结果中药组治疗有效率为92.1%,西药组为66.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伊春锦将l0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用香乌消痞汤合西利治疗,与单用西利比较,结果显示治疗组治愈29例,显效20例,总有效率96.6%,明显高于对照组。郭森仁用中药“理气化瘀法”组方的“胃动饮”治疗FD疗效确切、安全。陈寿菲等分气滞型、虚寒型、阴虚型、热郁型、瘀血型论治,分别用四逆散、六君子汤、金铃子散合沙参麦门冬汤、养胃汤、左归饮等加减,临床疗效达94.08%。此外,陈朝元等用复方陈香胃片、刘文奇等以加味半夏泻心汤、黄恒青等以四磨汤、陈亚平等用小柴胡汤加减等,均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iBS西医治疗主要为解痉、止泻、通便、促动力等,还有多种内脏止痛剂可选用,但价格昂贵,疗效欠理想。本病主要病机为肝脾不调,气机升降失调,大肠传导失职。中药治疗腹痛以气滞为重者多用柴胡疏肝散,痛泻要方,芍药甘草汤加减,便秘常用麻子仁丸,六磨汤加减。我会的郑立升和陈朝元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和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证型的现代病理学进行了初步探讨;黄可成、陈寿菲采用疏肝健脾的方法治疗iBS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泉州市一医院郑柏菁认为脾虚湿胜是腹泻型iBS发病主要因素,用七味白术散加减以健脾化湿,总有效率达91.9%。

2.1.6炎症性肠病研究进展

炎症性肠病研究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目前研究比较深入的是UC。UC是易感基因、环境因素和免疫系统之间复杂的交互反应导致非特异性炎症细胞激活,炎性细胞因子及炎性介质产生造成结肠粘膜损伤。西药治疗首选氨基水杨酸,重症用皮质激素或配合免疫抑制剂,但临床治疗复发率甚高。我会杨春波、柯晓等认为溃疡性结肠炎系湿热蕴结肠腑,日久损伤肠络,治疗以清化湿热为主,观察63例患者,治疗组予清化肠饮口服同时予灌肠一号方灌肠治疗;对照组予巴柳氮口服+灌肠,结果:治疗组完全缓解率:33.33%,总有效率为93.94%,对照组完全缓解率:20%,总有效率为83.33%。陈云斌自拟健脾清肠饮联合西药柳氮磺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49例,对照组单用西药,3个月后评近期疗效,治疗组有效率为95.9%,对照组有效率为91.7%,无显著差异;观察6个月后定为远期疗效,治疗组为93.9%,对照组为77.8%,2组差异显著。此外,唐江山以健脾调和汤健脾益气、调和肠胃;洪伟华以健脾疏肝清肠汤健脾理气、疏肝清肠;姚自力以肠风合剂温中涩肠、清热燥湿等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总有效率在90.0%~96.05%之间。武一曼教授等正在进行UC大肠湿热证动物造模的研究。吴耀南等研制的肠露灌肠剂(补骨脂、黄芪、丹参、鬼针草等)经动物实验,对小鼠UC有明显疗效。

2.1.7脂肪肝研究进展

脂肪肝多由于饮食不当,过量饮酒,或肥胖症、糖尿病等所致。若不及时进行有效治疗,久之有发展为肝硬化之虞。中医认为脂肪肝相当于“肥气”、“痞满”、“胁痛”、“痰癖”等范畴。大多因肝脾失调、气血失畅、痰湿交结、痰阻血络,或嗜食肥甘厚腻之品,或长期嗜酒,酿生痰湿、肝郁血瘀为患。治疗以化湿清热,疏肝理气,健脾化湿,活血化瘀,补肾益精等为主。邵武中医院姜国峰等以消脂益肝茶配合复方丹参片,疏肝健脾、理气化瘀;省第二人民医院吴宽裕以平肝脂汤(柴胡、半夏、郁金、泽泻、丹参、香附、决明子、黄精等)疏肝理气、健脾消食、降酶祛脂;惠安县医院潘志坚等用柴胡疏肝散治疗酒精性脂肪肝60例,临床治愈32例,显例8例、有效18例,总有效率96.7%;平潭中医院杨际芳等认为脂肪肝以肝肾虚为本、痰湿为标,用肾气丸化裁治疗62例,总有效率为85.5%。南平第一医院邱磷安等以清肝散活血止血、清泄湿热、消肿止痛;厦门第一医院赖畅钦自拟化痰祛瘀方疏肝理气祛瘀、健脾祛湿化痰;福州中医院林振文等自拟消脂益肝汤清热利湿、柔肝活血;省立医院陆霞等以活血化瘀基本方活血化瘀、祛痰化浊;厦门市中医院蔡虹用清热利湿、健脾化痰方等治疗脂肪肝,均取得较好效果。

2.2研究成果获奖情况

目前已获全国、省科技奖计5项。分别是:

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技三等奖(2006):《脾胃湿热证的现代科学研究》,杨春波,柯晓,葛振华等;

⑵福建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991,2001):《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杨春波,潘秀珍,徐顺猷等;《治疗消化性溃疡新药――荆花胃康的研究》,张勇川、苏少宁、林炳辉等。

⑶福建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慢性胃炎中医证型的现代病理基础探讨》(1987),杨春波,潘秀珍,徐顺猷等;《脾胃湿热证的现代科学研究》(2007),杨春波,柯晓,葛振华等。

2.3消化新药的研究和开发

我省开发的消化新药有荆花胃康、肠得安胶囊等。另外许多有效的复方还被制成了院内制剂,如清化饮、胃圣袋茶、除萎平异颗粒、藿砂合剂等在临床广泛使用,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4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

1995年,福建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学分会成立,这是我省开展中西医结合消化学术活动的中心,也是培养中西医结合消化科技人才的场所。分会成立的宗旨是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分会以中西医结合人员为主体,同时欢迎中医药、西医药及其他学科人员参加。分会委员至今已换三届,现有委员47人,其中含主任委员1人,副主任委员6人,常务委员18人。其中60%以上为高级职称。他们是我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学科的骨干力量,其中1人被选入国家科技部“十五”攻关计划――百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研究对象之一,3人先后被选为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专业委员(2人为常委)。其中脾胃学组为组长单位,举办了5期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学术进展学习班,260人次参加;有621人次参加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学术活动,形成了一支较完整的科技队伍。

2.5学术交流和知识普及

福建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学分会先后召开了8次学术交流会(每2年1次),分别对“脾胃理论在临床各科的应用”、“脾胃湿热”、“脾为生痰之源”、“脾主生肌”、“脾为生化之源”、“脾为气血之乡”、“脾主运化”等理论及其临床应用和实验研究进行探讨、交流,计596篇论文,621人次出席。并成功承办过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病学术会议和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新进展学习班。每年均组织我会专家投稿参加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病学术会议,已13次(每年1次)。在福建电视台、教育台、泉州电视台和福建日报、海峡都市报、福建老年报、福建卫生报等作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科普宣传100多次。

3福建省中西医结合消化学科发展趋势和挑战、机遇

3.1发展趋势

中西医结合消化学科作为中西医结合临床学科族中一个重要学科,其学科建设成为一项重要研究任务。中西医是在不同历史条件下与不同文化背景下形成的,互有短长,互补性很强。如果取长有术,补短有方,就会促进理论水平与临床疗效的共同提高。总体来说,中西医在手段与药物上的兼容比较容易,兼容的难点在于理论与思维方法。高层次的中西医结合是结合并创新,但创新需要一个探索及积累过程,不可能一旦结合立即创新。在促进中西医结合方面,我会工作者做了很多工作,如辨病与辨证结合、宏观与微观结合、局部与整体结合等。大量临床实践表明,中西医结合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或缓解某些病因不明的难治性消化系统疾病,为一些重大疾病的预防与治疗提出了新思路。

中西医结合在防治消化系统疾病中具有一定优势,运用得当可取得良好疗效,也有利于促进中西互补或结合创新。中医脾胃理论有着丰富的科学内涵,但有待用现代科学方法进一步加以应用与研究、完善及发展。辨证与辨病相结合,传统医学理论与现代医疗实践相结合,都是行之有效的研究方法。在今后的中西医结合实践中应进一步加强对中医脾胃理论的探索与论证,以促进中西医在理论上的结合。证、四诊与治则、经络、针灸等都是传统医学中的独特理论或诊治方法,应用这些方法诊治疾病,研究其产生或作用机制,无疑将有利于用现代科学方法阐明脾胃理论与学说,也有助于形成新的诊治方法。在中药与方剂的研究中,我会消化学科亦将着力于新型中药方剂或复方制剂的研制,以期在药理及治疗上有更多的突破。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西医结合消化病学的发展方向应该是一个开放性的,多态性的,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科学体系。

3.2面临的挑战

中西医结合消化学科的研究,追求的是在结合中创新和超越单独的中西医,绝不是重复中西医或中、西医知识的简单“拼盘”。而如何不断在结合中创新将是我们面临的重大挑战。中西医结合消化学科必须具有把中医脾胃理论知识及脾胃病防治知识,与现代医学消化学科理论知识和消化系统疾病防治知识,互相联系地综合运用于临床,其形成的中西医结合理论、方法,要勇于接受临床实践的挑战和检验,不断地通过临床实践肯定正确的、有效的理论和方法,否定和错误的、无效的理论和方法,补充新的理论认识和科学技术方法。要能依据中西医结合消化学科研究实践和经验,不断提出中西医结合研究新问题,特别是有关学术、理论重大问题及临床关键技术和方法等问题。在基础研究中应该正确处理分析和综合的辩证关系。中西医结合不是中医西医化,不能只是用简单的还原论的方法来研究中医,必须与整体研究相结合,进行综合的研究。

医学的发展趋势以及医学模式的改变,要求我们的研究不仅建立在患者个体的基础上,还要重视心理、社会因素的影响,强调个体差异,建立起立足于现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上的新型整体医学,这就要求我们不但要有扎实的现代科学基础,更要具备较高水平的中医理论的造诣。所以我们必须认真学习中医理论和努力提高中医素养。同时我们必须弄清楚中西医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各自的优势病种是哪些;对同一疾病的不同阶段,中西医治疗各有哪些特色;在疾病的同一阶段,中西医对不同的病理环节分别有哪些作用;中西药物同时应用相互之间有没有影响等。通过对重大问题或关键技术方法的研究解决,面对学科未来发展的挑战。

3.3重大机遇

中医是我国科技领域中走在国际领先地位的少数领域之一,是具有原始创新能力的领域之一,是中华民族能够为世界科技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领域之一。因而我国对中西医结合发挥原始创新寄予厚望,中医现代化的发展也是国家文化创新发展的体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老龄化社会逐步到来,疾病谱已经发生了变化;医学模式已从生物医学向生物―社会―心理―生态环境模式转化;新的医学模式改变了对疾病、健康、医学任务的认识,医生的职责将不仅局限于治疗疾病,其重点会转为预防疾病,开展保健服务,增进健康,从以救治病人为中心转变为以保障健康为中心,从技术服务转变为社会服务,从医疗服务转变为预防保健服务。从而为中西医结合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契机。

中国传统医学以整体观念为基本特征,重视天人相应,强调内因,通过用药调整人体的自我康复能力,由机体自行抗击疾病。中医是辨证论治的,重视个体化治疗,重视人的情志,既可治疗,又可预防,更具有以人为本的特点。中医学从综合角度考察疾病,重视人体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功能活动。整体观念、辨证论治思想贯穿于认识和治疗疾病全过程。生物―心理―社会―生态医学模式把研究对象作为一个系统整体,把人的疾病置于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三维结构中考察。因而,中医的人文精神和理念与新医学模式是比较吻合的。当今世界,回归自然、重视植物药和自然疗法已成为发展趋势,中西医结合医学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机遇。现代科学技术如分子生物学的飞速发展为实现中医现代化和在深层次上进行中西医结合提供了先进的科研手段。医学模式的转变也同时为中西医结合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研究空间;健康产业将是未来的核心产业之一。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人们对消费观念、健康观念、医疗保健观的变化和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及老龄化社会进程的加快,人们的保健和治疗的需求必然会越来越大,应充分发挥中医脾胃理论在疾病的预防、康复、医疗、保健中的作用。在“治未病”思想指导下,中西医结合会显示出巨大的产业前景。

4我省中西医结合消化学科发展的战略应对

4.1创新理论

中西医结合消化学科既要综合研究中、西医对人体消化系统的科学认识,又要综合运用中、西医关于人体消化系统的理论和方法于临床实践或实验研究中,不断深化与创新对人体消化系统的科学认识。要对中医学有关“脾胃”及其传统概念、理论、范畴等进行全面系统整理。通过中西医比较研究,科学、系统地比较中西医关于人体消化生理、病理、病因、病机等基础理论,以及对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防治方法等异同,掌握其内在联系,探索其中西医结合之规律,互补结合或综合创新,把中西医关于人体消化生理、病理、病因、疾病诊断与防治等相同或不同的科学认识有机结合起来,为人们提供中西医结合系统知识和科学认识。在寻求消化生理、病理、病因、疾病诊断与防治等中西医结合规律中,通过对中西医科学认识的互相结合统一,形成相应的观念、概念、理论知识,通过对中西医学的生理观、病理观、疾病观,以及具体的中西医药理论与方法的结合研究,形成对人体消化系统的中西医结合认识论与方法论,构建中西医结合消化学科新的理论框架和体系。

4.2突出研究重点

4.2.1在难治性消化系统疾病治疗中进一步发挥中西医结合的优势

通过近50年的研究,我省在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特别是在慢性胃炎、功能性胃肠病、炎症性肠病、脂肪肝、慢性肝炎等疾病预防和治疗上发挥了中西医结合优势,建议今后更进一步加强上述疾病的研究,并在难治性消化系统疾病治疗中进一步发挥中西医结合的优势,目前研究重点是加强对胃肠道的癌前病变、溃疡性结肠炎等难治性疾病的治疗与预防研究。虽然目前中医或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有一定疗效,但其确切效果仍需进一步扩大验证,其重点应放在癌前病变的防治上。消化性溃疡病的近期愈合率较高,但溃疡愈合质量欠佳,远期复发率仍很高,因此如何提高和巩固疗效,防止溃疡复发是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病的研究方向。对Hp相关疾病的治疗,应提高中药或中西医结合对Hp的根除率,并阐明其作用机制。

4.2.2加强对胃肠动力疾病和功能性胃肠病的防治

功能性胃肠病具有消化系统症状,应用生化、影像学和内镜检查等未发现胃肠有器质性病变或结果难以解释其临床症状;而胃肠动力疾病具有明确的形态学或病理学证据,如神经、平滑肌的变性及退化等,其病因有消化系统本身的疾病或消化道以外的疾病累及消化系统所致。以上两大类疾病临床治疗非常棘手,尤其是功能性胃肠道疾病,不仅发病率很高,症状繁多反复迁延,而且一般西药治疗效果并不满意。中西医结合治疗可能通过发挥辨证论治的长处,也就是结合患者的社会、心理、体质、生物和环境的诸多影响因素,加强针对性、个体化和整体性治疗,临床取得了较好疗效。这正反映了中西医结合的优势和特色,是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的课题,并争取在提高临床疗效和理论创新上都有所突破。

4.3重视人才培养

学科的发展,人才起着决定作用。应着重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培养具备品德高尚、学识渊博、医术精湛、综合能力强、身心健康,具有坚实的中西医基础,致力于中西医结合发展的人才。二是学科团队的建设。鉴于我省的实际情况,我们建议卫生厅选拔一些医学院校毕业的优秀学生或西医院优秀的低年资临床医生学习中医,培养中西医结合的接班人;建议省自然科学基金委增加中西医结合科研基金的投入。并建议人事主管部门和科研主管部门加快人事体制改革和科研体制改革的进程,最大限度地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4.4积极开展科研协作,提高学术交流水平,促进成果转化

现代医学的发展是多学科合作共同发展的结果,强调生物学杂交的优势,因此我们要积极开展广泛的科研协作,提高学术交流水平,促进成果转化。

4.5加强科普知识宣传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已从过去注重有病治病的观念逐渐转向了无病防病的共识和基本生活方式,体会到防患于未然的重要性。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医学战略正在深入发展,因此加强科普知识宣传是“治未病”理论参与疾病防控的重要发展思路。

课题组成员:

1、柯晓,福建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学分会主任委员,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主任医师,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脾胃学组组长。

2、吴和木,福建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会长,福州市第二医院主任医师。

3、王大任,福建省中医药学会脾胃分会顾问,第三届福建省脾胃分会副主任委员,福建中医学院教授。

病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篇6

本医院近四年共招收心血管疾病内科学硕士研究生42名(临床规范化培训),其中应届本科考入硕士研究生30名,本硕连读的研究生6名,低年资住院医生考入的硕士研究生6名。人员分析显示在硕士研究生中无临床工作背景的占85.7%。以往毕业的38名心血管内科硕士研究生(传统的临床培训)中应届本科考入硕士研究生26名,本硕连读的研究生5名,低年资住院医生考入的硕士研究生7名。其中硕士研究生中无临床工作背景的占81.6%。无临床工作背景的研究生成为研究生的主要群体,该群体虽然是医学生中的佼佼者,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但大部分缺乏临床工作经验及临床基本技能操作经验。如何通过规范化的临床培训,使其成为一名合格的心血管内科住院医生至关重要。

2心血管内科学研究生临床规范化培训教学目标及模式

心血管内科学专业学位研究生,除了第一学期为期半年的研究生课程学习外,其他时间均在临床参加临床训练。心内科硕士研究生要求完成8个月的内科二级学科(呼吸内科、消化内科、肾内科和内分泌科)基础培训,还要完成10个月的心血管内科专科培训。在专科培训期间,明确硕士研究生规范化培训的目标,探讨适宜的培训模式对培养具有较强的临床分析能力,能独立处理本学科领域内的常见病、多发病高素质专科临床医生有重要意义。

2.1心血管内科学研究生专科临床规范化培训教学目标

①心血管内科研究生必须熟练掌握心血管内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包括循环系统解剖,常见心血管疾病病理、生理及其发病机制。②心血管内科研究生必须熟练掌握心血管内科基本操作技术,包括心电图仪、心电监护仪、电除颤仪。熟练掌握体格检查及心脏听诊、熟练分析心电图、生化、胸片、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Ct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并熟练掌握心血管疾病危重患者的监护手段。③掌握心血管内科常见疾病诊断和治疗及心血管疾病危急危重症的诊断和处理。

2.2心血管内科学研究生专科临床规范化培训的教学模式

2.2.1重视基本理论、知识、技能学习上述本科招收的心血管内科学研究生虽然医学基础知识扎实,但其心血管内科专业理论知识相对缺乏,且大多数缺乏临床工作经验及临床基本技能操作经验。通过临床培训,使其具有独立诊断和处理心血管内科常见病及心血管急症的能力,达到心血管内科医生高年资住院医师或主治医师水平。首先从培养三基(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做起,同时注重临床思维的培养[5]。结合临床,每周开展一次心血管内科常见疾病的理论教学、心血管内科基本技能操作培训,结合临床典型病例开展一次教学查房。培养“三基”水平过硬的临床研究生,使研究生的理论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基本临床技能更熟练。

2.2.2一对一带教、分阶段培养由高年资主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一对一带教,采取分阶段分步骤的培养方式。第一阶段:临床前培训,时间为2周,熟悉环境,掌握心血管内科基本操作,包括心电图仪、心电监护仪、电除颤仪操作,熟练掌握心脏听诊、规范的病历及各种医疗文书的书写。第二阶段:临床实习培训,时间为6周,在带教老师带领下,接诊心内科普通病房住院患者及住院患者的诊断、治疗及完成医疗文书的书写,并在老师带领下一线病房值班。初步掌握辅助检查,包括心电图、生化、胸片、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Ct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的分析。第三阶段:普通病房临床培训,时间为3个月,掌握心内科常见病的诊断及治疗,熟练心血管内科基本操作。独立接诊心内科普通病房住院患者及住院患者的诊断及治疗,独立完成心内科普通病房一线值班。第四阶段:重症监护室临床培训(心内科重症监护病房轮转),时间为3个月,掌握心血管内科危急重症的处理。第五阶段:夯实临床培训,时间为2个月,完成前四个阶段的专科培训后,由科室专家组对研究生进行心血管内科“三基”及临床思维和能力考核,发现问题,查漏补缺,进一步夯实临床培训,以培养基本理论、基本知识过硬,临床专业基本技能熟练的具有高年资住院医师专业水平的研究生。

2.2.3教学模式①研究生带教老师的要求:研究生带教老师在临床诊疗过程中根据患者的病情,向研究生讲解相关疾病的病因、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表现、体征、辅助检查、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原则、并发症及处理措施,同时研究生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培养临床思维提高临床专业水平。②“三级医师负责制”在研究生教学中应用:依据“三级医师负责制”原则,科室每日安排主管医师或主诊医师查房制度,查房过程中由研究生汇报病历,就临床诊疗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详细地分析、讲解,培养其临床思维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研究生掌握对心血管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及治疗。③由研究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查房:每周一次科室教学查房,提前2d告知病例,查房前要求研究生对患者的病情、诊治经过进行前面分析,并且要求研究生查阅教材、文献,先自己学习,发现问题,带着问题参与教学查房。此外,主持教学查房的专家,首先由主管患者的研究生汇报病例,并总结病例特点,分析病例诊断及诊断依据,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案,之后大家讨论并提出问题,先由主管患者的研究生回答大家提出的问题,针对分析过程专家针对问题进行逐一分析,最后由专家总结并对该疾病领域的新进展、新理念、新技术进行讲解,培养其临床思路同时并对疾病的诊治及进展全面了解。

2.2.4开展“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模式”[6-7]在临床培训阶段,使学生主动参与老师指导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培养研究生独立思考能力,提高其临床实践能力。在日常临床工作中,针对病例,在临床实践中由研究生针对患者临床情况,对其诊治过程提出问题或有带教老师提出问题,学生利用所学基础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进行分析找到解决问题方法,这一过程中带教老师作为指导者分析、纠正研究生错误,研究生作为解决问题的主导者,不仅加深了对疾病诊治过程的全面理解,而且提高了研究生临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8]。

3体会与思考

病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篇7

“证”是机体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反应状态。中医病证结合动物模型已被视为实现中医药规范化,客观化乃至科学化的重要环节。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刘建勋研究员首先提出了病证结合动物模型拟临床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其研究团队以冠心病作为切入点,采用多因素、多靶点的方法干预模型动物的生理过程,建立了冠心病痰瘀互结证小型猪模型,利用模型动物的特点和优势,深入分析疾病证候的现代机制和生物学特征,进行治疗相关病证中药新药的研究与评价。相关研究成果在本刊连续5期相继发表系列研究论文,得到了广泛的反响。以下是中医药学不同研究领域的著名专家分别表述个人观点:

王庆国(教育部“证候与方剂基础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北京市“证候与方剂重点实验室”主任,北京中医药大学原副校长,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副会长):中医疾病病机演化规律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的过程,它随着外界环境的不同而发生变化。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对传统中医病机的认识逐渐向微观化方向发展;同时对病机的病理生理机制研究在微观上、深层次上认识机体生物活动特点,更加准确的揭示病机演化的本质,促进达到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的统一。在《中国中药杂志》2013年第38卷23期发表的“小型猪痰瘀互结证冠心病“痰、毒、瘀”病机演变规律的实验研究”一文中,作者首先采用模拟临床冠心病危险因素的方法,将高脂饮食与冠状动脉血管内皮损伤二者有机的结合建立中国小型猪冠心病痰瘀互结证冠心病模型,并进行病机规律的分析以指导临床诊疗。通过对血脂代谢、炎症反应、血液功能动态变化的分析提示,单纯的痰证、瘀证或毒证都不足概括冠心病痰瘀互结证病机的发展规律。可以认为冠心病痰瘀互结证的病机发展规律在于“由痰致毒、致瘀,痰毒瘀三者互结,损伤心脉,气血运行不畅,发为心痛”。扩展了中医胸痹的病机认识。此研究采用现代医学的研究手段和方法,从微观角度分析冠心病病理机制,并结合对中医传统致病因素的认识,提出了冠心病痰瘀互结证“痰-毒-瘀”的病机演变规律,其思路和方法都值得借鉴。但是需要指出的是,所研究的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病理生理及客观检查指标的变化应与临床相关病证密切相关,否则对病机的微观分析将毫无意义和价值。

史大卓(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转化或转换医学(translationalmedicine)是近年来国际医学健康领域出现的一个新的学科,即从实验室到病床(benchtobedside),再从病床到实验室(bedsidetobench),实现“基础-临床”循环往复的研究模式,简称为“B-to-B”。B-to-B模式不仅应用于疾病的诊断与机制研究中,同样也运用于新药研发过程。在转化医学过程中要求基础实验动物模型是有多个方面与临床相关疾病相似的病理改变,相似度越高则由实验室转化临床的效率就越高。因此,对实验动物模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中国中药杂志》2014年第39卷第3,4期发表的“痰瘀同治方对痰瘀互结证冠心病小型猪心功能的改善作用”,“痰瘀同治方对痰瘀互结证冠心病小型猪心肌组织的保护作用”2篇论文,实验不仅采用临床冠心病危险因素的方法作为致病因素,并且在模型评价过程中以临床冠心病诊断的方法为中心,通过心肌酶谱、心脏超声、无创血流动力学分析观察实验动物冠心病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改变。这不仅为冠心病的临床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实验载体,同时也使中药新药临床前评价的数据和结论更有临床参考价值,缩小实验研究向临床转化的距离。因此模拟临床的动物实验研究,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研究方向,特别是在中医药领域。此研究所建立的中国小型猪冠心病痰瘀互结证冠心病模型也值得推广和广泛应用。

吕爱平(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院长、讲座教授):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体现了中医学对疾病诊断和处理的特点。随着现代医学科学的发展和中医临床实践的深入,如何将疾病证候的变化特征以更客观的现代医学实验室指标来阐述,还需要大量细致的工作。但是在基础实验研究中,通过建立与临床相关疾病证候相似的动物模型,并以病证结合动物模型为研究对象,分析证候发展过程中客观实验室指标的改变将有助于证候本质的认识,辨证与辨病结合,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的结合;同时也进一步提高基于证候分类的疾病治疗疗效。在《中国中药杂志》2013年第38卷24期发表的“痰瘀同治方对冠心病痰瘀互结证小型猪模型中医证候评分的影响”一文中,实验的设计和思路比较新颖、独特,实验采用模型临床四诊辨证的方法并结合现代医学对中医致病因素的认识,从体重指数、脂质代谢、血液流变学,心功能和心电图改变等对中国小型猪冠心病痰瘀互结证进行证候评价,并建立证候诊断标准,基本符合中医痰瘀互结证的特点。因此以临床病证特点为参照,根据实验动物病理、生理情况,将临床病证的表现通过适当的转变以应用于动物模型中进行评价,将有助于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发展。因此中国小型猪冠心病痰瘀互结证模型的建立促进此方面的研究,而该模型的建立和发展同时也进一步促进疾病过程中证候变化本质的研究。

孙晓波(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常务副所长、研究员):中药复方临床前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将来的临床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而病证结合进行中药临床前有效性评价的方式收到了越来越多的接纳。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建立要求具备现代医学病理学模型和中医证侯学模型两方面的特点。但是由于中医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目前存在的诸多不足导致中药复方临床前评价多采用西医疾病,或者单纯中医证侯的模式进行。在《中国中药杂志》2014年第39卷2期发表的“痰瘀同治方对小型猪痰瘀互结证冠心病血液流变性及血脂的改善作用”和“痰瘀同治方对小型猪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炎症反应的影响”2篇论著中,则克服了以上中医模型不足和缺陷,值得推荐。通过高脂饲料喂养和冠状动脉血管内壁球囊损伤双因素的刺激方法,建立中国小型猪冠心病痰瘀互结证模型,用于中药新药的临床前评价。在评价方法中,一方面围绕与中医证候相关的因素如血脂代谢的异常、血液流变学的异常等进行评价。另一方面以冠心病病理过程为中心,评价中药复方干预对心肌缺血过程的影响。通过以上两部分的密切结合,可以全面的分析中药复方的作用特点。同时也与当前中医临床辨证与辨病结合的发展一致,更加密切联系临床。不失为一项高起点、高标准的中药复方临床前评价研究工作。本文来自《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病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篇8

1制定医院发展规划,确定战略目标

1963年,天津市南开医院成为全国第一家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基地,1975年建立全国第一个中西医结合研究机构――急腹症研究所,1998年又实行强强联合,成立天津市中西医结合研究院。从1981年以来,南开医院一直是中西医结合学会普外分会的挂靠单位,并作为《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的承办单位。以吴咸中院士为学科带头人的中西医结合外科,于1989年被国家教委列入全国首批重点学科,至今已先后三次被国家教委及教育部评定为重点学科,后又列入国家“211”工程建设项目和天津市“重中之重”学科建设单位。近十年来,南开医院医院先后制订了2001―2010年事业发展规划,“十一五”事业发展计划、学科发展计划和基本建设发展计划,全国重点中西医结合医院建设计划、国家“211”工程子项目建设实施计划以及天津市“重中之重”学科建设计划等,明确了医院总体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医院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在吴咸中院士“高层次中西医结合”学术发展战略的指导下,借鉴部级重点学科―――中西医结合临床(外科)的建设经验,将医院建设成具有我国医学特色的、以治疗普通外科疾病特别是急危重症等重大疾病为主要优势的优质学科群体,成为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中西医结合医疗、科研、教学和对外合作交流的基地之一,成为全国具有示范作用的研究型中西医结合综合性医院。近年来,医院先后增设了胸外科、神经内外科、骨科、泌尿外科、肛肠科、内分泌科等,加强了心血管科、妇产科、麻醉科、放射科,内镜中心等,为实现从“大专科、小综合”向现代化综合医院的转变奠定了基础。医院还于2002年获得iSo-9000国际管理质量体系认证,后又被评为全国百姓放心医院示范医院。2003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中西医结合医院建设单位。

2创建部级重点学科,造就创新型学术团队

南开医院一直高度重视学术梯队建设和学科建设。在吴咸中院士的直接领导下,长期形成了老中青三代中西医结合专家共同奋斗、和谐交替、持续发展的局面。鲁焕章教授、李平教授曾先后获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崔乃强教授连续当选为全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普通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李平、秦鸣放教授入选国家“百千万工程”第一层次人选,都成为各自领域中全国著名专家。中西医结合临床(外科)成为全国中西医结合学界最富活力且最有影响的学科之一。

重点学科是既有科学分工又能协调发展的优质学科群体,具有中西医相结合、临床与基础相结合、医学与药学相结合、主干学科与公共技术平台相结合的合理结构与功能。根据国家“211”工程建设项目的总体要求,医院对部级重点学科按项目管理的模式进行建设和发展,强调重点学科要适度发展二级项目。近十年来,中西医结合外科已先后分化五个二级项目,包括:全国中西医结合胆胰疾病医疗中心、天津市中西医结合胃肠疾病诊疗中心、天津市微创外科中心、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外科危重症专科和天津市中西医结合肿瘤专科等,并不断凝炼各二级项目的主攻方向,有所为有所不为,以集中有限资源促进学术和技术创新。目前,已形成胆胰疑难病研究、胃肠疑难病研究、腹部微创外科研究、中晚期恶性肿瘤研究、急腹症主要治则和方剂学研究等六个主要研究方向,各主攻方向均体现以普通外科难治性疾病的中西医结合防治及相关基础理论研究这一总的目标,在采用现代医学技术的同时,注重中医药在临床中的应用,以探讨具有科学创新性的优势病种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和中医药学的新的理论框架为突破口,全面推进中医药学继承、创新和发展。这一建设思路通过几十年的实施已取得显著成效。目前承担的国家和市级重大课题包括:重型急性胰腺炎疗效标准的制定、外科危重症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的制定、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中西医结合防治的深入研究、阳明实热证病机传变规律及中西医结合防治研究、普通外科疾病微创治疗与中医药应用的病种诊疗方案研究、按中医治则归类进行中药开发的研究等。

近年来医院还采取有力措施,聘请国内外著名专家担任医院科室顾问,并积极引进高级人才,为发展中西医结合脑病专科、心血管疾病专科、妇产科专科等创造条件。医院选派数十名科技骨干参加天津市中医理论提高班、中医研究生班或赴国内外研修,以提高中西医结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2007年建立了天津市吴咸中院士学术思想研究室,深入总结吴咸中院士的学术思想,指导中西医结合医院的建设与发展。最近,医院还做出向吴咸中院士学习的决定,学习他把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和开拓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宏伟抱负紧密结合起来的革命精神;学习他倾心钻研、科学思考、善于继承、勇于创新的探索精神;学习他“高风亮节立德、高瞻远瞩立功、高屋建瓴立言”的大家风范;学习他“慧眼识人、精心育人、成心昭人、甘为人梯”的宽广胸怀;学习他“矢志不渝、勇攀高峰、鞠躬尽瘁、奋斗不止”的忘我作风。

3继承创新,为创建中国中西医结合急腹症新体系而不懈奋斗

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探索中,吴咸中院士带领他的学术团队始终以“肯定疗效,探索规律,改革剂型,研究机理”为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的总思路及基本内容,防止一方一剂的简单方法,力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中医中药与手术治疗合理结合,博采中西医两法之长,形成“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中西医结合诊断体系。这个辨证诊断体系包括:两个现代医学前提(即正确的西医诊断,对病理类型和轻重程度的正确判断,还要对发展趋势作出估计);三个中医辨证方法(包括八纲、脏腑和病因病机辨证);对于病情较复杂或病期较长的病例还要进行分期、分型,依此作出个体化的诊断,为提高疗效提供依据。中西医结合治疗强调中西医有机结合,优势互补。在急性阑尾炎、溃疡病急性穿孔、急性肠梗阻、胆道感染和胆石症、急性胰腺炎等几大类急腹症中,均制定了分期分型和辨证论治的原则与方法,明确了中医治则与方药的选定、手术指征与治疗过程中的动态观察等。在继承中医辨证论治理论体系的基础上,通过临床实践研究总结出急腹症常用八法(即:通里攻下法、清热解毒法、活血化瘀法、理气开郁法、清热利湿法、温中散寒法、健脾和胃法和补气养血法)和常用系列的中药方剂。对于诊断明确、病理损害较轻的急腹症,如单纯性阑尾炎、阑尾周围脓肿、60%以上的溃疡病急性穿孔、绝大多数的胆系感染、急性水肿性胰腺炎和半数以上的非绞窄性肠梗阻,均可经过中西医结合非手术疗法取得良好疗效,实现了外科治疗学上的重要变革并取得新的突破。从1970年至1981年,陆续总结出版了《中西医结合急腹症手册》、《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新急腹症学》、《急腹症方药新解》等著作,并先后举办九期全国性培训班,推广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的临床经验及研究方法。1982年,世界卫生组织把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确认为中国五项世界领先的医学项目之一。

1990年吴咸中院士发表了“在高层次上发展中西医结合的思路和方法”,对临床诊治上的高层次结合提出了三项要求:(1)采用先进的诊断技术,作出明确的定位、定性及定量诊断;(2)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后,取得优于单用西医或中医的治疗效果;(3)通过临床及实验室指标的动态观察或实验研究,能说明其疗愈机理。这对原来诊治内容与水平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根据吴咸中在高层次上开展中西医结合研究的战略构想,南开医院以国际公认的两个外科难症即急性重症胆管炎和重型急性胰腺炎为主攻方向,进行多单位多学科的联合攻关,取得了国际先进的临床疗效,并阐明了其疗效机理。此外,通过引进内镜腹腔镜技术,胆系结石的治疗也已形成阶梯化治疗方案,并首创三镜联合治疗复杂性胆系结石的新方法,填补了国内外空白。中西医结合非手术疗法、微创外科技术和手术疗法,构成中西医结合急腹症治疗学的三大手段,完美结合,相得益彰,在国内外均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开展中西医结合研究中,吴咸中院士始终把继承、创新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指出中医和西医的结合、医学和药学的结合、传统方法与现代技术结合是学科创新发展的根本。在上世纪70年代初,B超、纤维胃镜与十二指肠镜在国外刚刚起步,他就敏锐地感知这项技术对于中西医结合的重大价值,立即派人到日本学习,并引进了相关设备器械,使中西医结合诊断达到先进水平。通过采用十二指肠镜逆行胆胰管造影和引流(eRCp+enBD)联合中药“清解灵”治疗急性重症胆管炎(aCSt),使这一困扰肝胆外科的危重性疾病的病死率由当时的20%左右降到1.1%。这项工作是药物、手术、和微创技术三种治疗方法完美结合的范例,标志着中西医结合进入向高层次发展的阶段。上世纪90年代初,世界上刚刚开展腹腔镜技术,他再次感到这项技术对中西医结合腹部外科的潜在影响,并在国内首批开展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他的指导下,应用腹腔镜、十二指肠镜技术开展肝外胆管结石的两镜联合手术和应用腹腔镜、十二指肠镜和胆道镜技术开展肝内外胆管结石的三镜联合手术,均取得了迅速的发展,居国内一流水平。在手术前后应用中医中药治疗加强了清热利胆效应,促进残存胆泥的排出,均获得良好临床疗效。

南开医院在吴咸中院士的领导下又陆续出版了《急腹症研究》《腹部外科实践》、《急腹症方药诠释》、《中国急腹症治疗学》、《中西医结合普通外科手册》等专著,代表着中国中西医结合急腹症治疗学已经不断完善走向成熟阶段。中西医结合急腹症的诊疗原则和基本方法已载入《黄家驷外科学》等权威著作,《中国急腹症治疗学》一书也曾获立夫中医药著作奖。

4以腹部外科急危重症为主攻方向,取得重要突破

吴咸中院士特别强调在腹部外科疑难重症诊治上发挥高层次中西医结合的优势,并进行了系统研究。急性重症胆管炎、重症急性胰腺炎与多种外科疾病引起的moD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这些进展不但提高了临床疗效,也说明肠屏障功能障碍在moDS发生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用“通里攻下法”治疗干预肠道是一个独特而有效的治疗途径。

4.1急性重症胆管炎(aCSt)

20世纪80年代以前,本病死亡率在10%-30%之间。其后,国内外曾开展手术引流和内窥镜鼻胆管引流(enBD),疗效有所提高,但仍不能令人满意。吴咸中教授等1990年前后曾两次对手术引流与enBD加内服中药治疗进行了对比观察。结果表明,enBD加中药治疗组(简称治疗组)的病死率明显低于手术引流组及单纯enBD组(简称对照组)。1983~1990年治疗组200例病死率为1.5%,而对照组的70例病死率为14.3%;经进一步改进中药配方后,1992~1995年治疗组177例病死率进一步下降至1.1%,而对照组的36例病死率为11.1%,达国际领先水平。

对aCSt的病理生理研究表明,在aCSt发病过程中,既有胆源性败血症又兼有肠源性败血症,同时按中医辨证投予“清热解毒”及“通里攻下”的中药有利于促进败血症的消除,从而更有利于病人的恢复。enBD加“活血清解冲剂”现已成为aCSt的常规治疗,使该病不再是病死率很高的可怕疾病。

4.2重症急性胰腺炎(Sap)

重症急性胰腺炎一直是一个病死率很高的危重疾病,在20世纪90年代初,其病死率仍在30%左右。为了改善该病的治疗,降低病死率,吴咸中院士等为此付出了坚持不懈的努力。80年代中期(1983-1986)报告的29例中,病死率为33.3%;90年代初期(1990-1994)报告的84例中病死率为25.6%;90年代中后期(1993-1996)报告的145例病死率才降到16.6%,为全国领先水平。病死率降低的关键除不断改善全身支持治疗外,显然与坚持中西医结合治疗及改进分期分型辨证治疗有关。吴咸中院士等专家按病程将Sap分为初期(气血瘀闭期)、进展期(毒热炽热期)、恢复期(热去正伤期)进行分期论治。初期重用“通里攻下”,以大承气汤或“清胰陷胸汤”为主;进展期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为主,辅以“通里攻下”,代表方剂为“清胰汤”或“清胰承气汤”。这一成果也被国内一些有影响的中心采用,全国Sap治疗指南亦予采用。

4.3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和moDS/moF的治疗

一项大样本moDS的外科病人进行以“通里攻下法”为主治疗的临床研究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的病死率为16.25%,而对照组则为33.33%,中西医结合组的器官衰竭数也显著低于西医对照组。在机理研究中,发现“通里攻下法”能有效地缩小SiRS/moDS病人的内毒素池、保护肠屏障、减少炎性细胞因子的分泌、保护靶器官,从而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

吴咸中院士等专家还组织天津市四个医疗中心采用随机、对照、大样本、多中心的协作研究方法,观察“通里攻下法”在的腹部外科危重病、烧伤、急性创伤和具有里实热证的内科危重病治疗中的应用,将202例病人,随机分为西医治疗组(对照组)105例和大承气颗粒联合西医治疗组(治疗组)97例。采用以“通里攻下法”为主的综合疗法,能显著减少moDS的发生率,因而显著降低病死率。并证实以大承气颗粒为代表方剂的“通里攻下法”还可以调整抗炎与促炎二类细胞因子免疫平衡,发挥脏器保护功能作用,由此减少SiRS/CaRS/moDS的发生。

5首倡抓“‘法’求‘理’”的研究思路,促进理论研究

在中西医结合急腹症的初期阶段,吴咸中院士即在全国率先提出“以法为突破口,抓法求理”的研究思路。他把中医的“理、法、方、药”视为统一的整体,指出在理(生理、病因、病理)的指导下,认识、诊断疾病,进而规定出治疗原则(法),提出具体的治疗方药。因此,“法”是一个重要环节,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吴咸中院士提出,对代表“法”的方剂和药组进行研究,不但可阐明中药的作用机理,也便于向上推断“理”的实质。

在这一思路的指导下,吴咸中院士等专家对“通里攻下法”、“活血化瘀法”、“清热解毒法”、“理气开郁法”等代表方剂和药组进行了长期的实验研究。在“九五”期间,承担了国家科技部攻关课题“优质高效复方中药的示范开发研究――大承气颗粒研制”,对“通里攻下法”代表方剂大承气汤进一步进行开发,最终形成优质高效的大承气颗粒,已进行了成果转让,并在多项科研课题中应用且得到临床验证。吴咸中院士等主持的“通里攻下法”的研究揭示了其“胃肠效应”、“腹腔效应”和“整体效应”的作用机理,证明中医“下法”具有调整胃肠运动功能、清除肠道菌毒、缩小内毒素池、保护肠屏障、抑制过度炎性反应、调节神经--内分泌--免疫功能等综合作用,从而可防治肠源性内毒素血症,进而防治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这不仅使中医药的经典方剂为防治危重症提供了可能,同时,也揭示出中医“釜底抽薪、急下存阴”治法的科学内涵,丰富了中医药“肺与大肠相表里”等学说。以“法”为研究对象的“治则”研究开创了急腹症中西医结合理论研究的一条新途径,是研究方法学的创新。吴咸中院士、崔乃强教授主持的“通里攻下法在腹部外科中的应用与基础研究”于2003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moDS的发病机理与中西医结合防治深入研究”于2006年获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均成为南开医院标志性成果。

吴咸中院士通过对代表“法”的方剂和药组的研究,提出药物间相互作用的假说,进行了活血化瘀药物对“通里攻下法”的增效作用、活血化瘀药物对“理气开郁法”的增效作用、活血化瘀药物对“清热解毒法”的增效作用等研究,活血化瘀药对清热利胆药物的增效作用、活血化瘀药对通里攻下药物的增效作用,均通过成果认定,得到同行专家的高度评价。在此基础上所承担的“按中医治则归类进行中药新药研发”的课题,可能为“中药板块学说”提供新的理论框架和应用前景,有可能成为另一个创新点。

6实行开放联合,提出“独立成件、组合成套”的科研组织新形式

病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篇9

【关键词】针灸医学史文献综述

近五年来关于针灸医学史的研究,涉及针灸的经络、腧穴、针灸的技法、针灸的处方与取穴、针灸的临床、针灸的医家、针灸的医籍、针灸的教育、针灸的中外交流等方面,其中以腧穴、灸法、处方与取穴、临床、医家、医籍研究比较多。通过这些研究,可以勾划出目前国内针灸医学史的研究方向与水平。

经络与腧穴方面的研究

这几年来,一些研究探讨了经络与腧穴的起源、发展过程。曹铁军等探讨了经络及腧穴起源及其意义[1],华萍等归纳、总结经络研究的各个流派[2],常小荣等论述了腧穴学的历史发展过程[3],谭奇纹对汉代以及汉代以前经络腧穴文献进行全面系统考证[4],黄龙祥研究了腧穴主治的演变[5],刘立公等对古代文献中三焦经及其腧穴主治进行统计[6],崔孟镐选取腧穴理论组成部分之一脏腑俞募穴的内容进行研究[7]、黄思琴等对古代文献中百会穴的记载进行研究[8]。

在针灸铜人方面,黄龙祥对东京国立博物馆针灸铜人的外形特征、经穴数量、穴名书写特征、经穴归经以及经穴定位特点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考察[9],黄龙祥等还在系统考察明代正统铜人沿革的基础上,确认了现藏于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艾尔米塔什博物馆的针灸铜人为明正统铜人,同时确认正统铜人的性质是仿宋天圣铜人,可视为宋代国家针灸经穴标准《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文本的权威解释[10]。

针灸技法与取穴方面的研究

针灸技法的研究主要是在灸法方面。于赓哲对唐宋民间医疗活动中灸疗法的浮沉作了的时代背景分析[11],杨威等总结出清朝灸疗的发展状况、分析了清代灸疗的发展特点[12],箱?大昭通过日本灸法历史资料的回顾以及现代灸法文献的研究,系统地展示日本灸法的发展历史、源流以及演变过程[13]。田纪钧总结了刃针疗法的历史渊源[14]。

黄涛研究了古代文化因素对针灸选穴的影响,并且还分析针灸方的演变及选穴规律[15~16],杨兆民探索了古今针药并用的源流[17],樊旭通过对古今针灸治疗泄泻病的文献的整理及分析研究后总结出针灸治疗泄泻病的常用处方及配穴规[18],张瑞峰等研究了古代针灸防治“中风”处方规律[19],富作平通过对古今文献的分析及研究,总结出针灸治疗中风病的高频次处方[20],郭向军等总结出针灸治疗哮喘病的主要穴位、归纳出哮喘病针灸常用处方及其配穴原则与规律[21]。

针灸治疗疾病史

针灸治疗疾病史方面主要集中在内科疾病方面,比较突出的研究是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刘立公等人运用计算机对多种古医籍中使用针灸方法治疗各科疾病的内容进行统计方面。刘立公等对古医籍所载有关针灸治疗消渴、瘟疫内容进行整理研究[22~23],王妮探讨了哮喘病的针灸防治规律、以及各种方法和临床证型之间的选穴配穴规律项等[24],王全林分析归纳了宋代针灸补肾法的基本特点[25],李永宸等总结了岭南医家采用针灸治疗鼠疫、霍乱的经验[26]。在外科方面,刘立公研究?瘕积聚、瘤核赘突的古代针灸治疗特点[27~28],李云等总结了古代针灸歌赋治疗痛证的特色[29]。五官病方面,韩红探讨了五官病针灸用穴的技法[30]。另外,王宇恒等从历代文献中对针灸疗法禁忌症的论述进行整理[31],李戎分析针灸“人神禁忌”学说中的“尻神”辨误[32],贺小英评述针灸时间疗法的发展历史及现代临床运用[33]。赵诚基还探讨了古代医家创立针灸“治未病”方法的学术思想、理论基础、以及探索针灸“治未病”规律[34],武晓冬等探讨了古代针灸文献中有关症候群鉴别方法[35]。

医家与医籍方面

对针灸医家的研究大部分是对古代医家的研究,对近、现代的医家研究相对较少。魏稼、王家骜、王红云分别研究了张仲景的针灸学说、针灸特色及其对针灸学的贡献[36~38],黄晓菁、安贺军、曹中兵等分别研究了孙思邈的针灸学术成就、总结了孙思邈对外科灸法的贡献,及其对诸风病的治疗[39~41],严善馀探讨了王国瑞对针灸学的贡献[40],王千怀等总结了王执中对针灸临证方剂的贡献[43],严善馀探讨了窦默针灸学术思想[44],袁宜勤对徐凤的针刺调气说、治病八法说、子午流注针法说、灵龟飞腾八法说等针灸学说展开研究[45],余雪琴、高希言等分别总结了杨继洲对灸法的贡献[46~47],俞昌德等总结了楼英的针灸学术思想[48],袁宜勤等探讨了吴昆的针灸学术思想[49],赵欣纪等总结了近代医家陆瘦燕对针灸学术的贡献[50]。

与针灸相关的古籍研究除了经典著作如《内经》、《伤寒论》、《针灸甲乙经》外,对金元时期的《标幽赋》以及明代的针灸医籍的研究也比较多。李广钧、白云来、王小平、徐晖分别对《内经》中的经络学说、针灸的时间疗法、针灸调经原理、刺禁展开研究[51~54],刘智斌、薛西林、贺君、訾明杰分别对《伤寒论》的针灸疗法、针灸应用特色、针灸的应用规律作了探讨[55~58],李福芝、赵忠顺分别研究了《伤寒论》中针灸在六经病中应用、太阳病桂枝汤证针灸配穴特点[59~60],顾一煌等分析《伤寒论》用灸规律[61]。李素云等对《黄帝明堂经》腧穴主治内容的构成特点进行分析[62],王家骜等探讨了马王堆医书针灸学术成就[63]。张宝文、张胜春、纪军、李戎、刘建民分别研究了《针灸甲乙经》与《太素》互校内容、处方用穴特点、处方配穴的特点、禁针禁灸腧穴、妇科疾病的治疗[64~68]。冯禾昌通过《太平圣惠方·针经》总结唐代针灸医学特点[69],万文蓉、李万庆分别探讨《千金要方》哮喘选穴配方特点与针灸禁忌[70~71],王天生等探讨了敦煌遗书《灸经图》治疗五劳七伤特点[72]。严善馀总结了王执中《针灸资生经》对针灸学的贡献[73]、任玉兰等探讨《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腧穴归经的方法及其对后世的影响[74]。周鹏等总结了《玉龙歌》的针刺治痛特色[75]。王雪苔对金代佚名氏《针经》进行考证[76],苏春梅、杨俊生分别探讨了《标幽赋》的语言特点、对针灸的贡献、学术思想[77~79],严善馀总结了《卫生宝鉴》针灸学术特点[80],韩秀珍、邹敏分别研究了《针灸聚英》的学术思想及其对火针的贡献[81~82],张芙蓉等对《琼瑶发明神书》成书年代及作者考进行考究[83],金亚蓓探讨《奇经八脉考》对奇经理论的贡献[84],肖元春对《针灸集书》进行了系统的文献整理研究[85],王继等探讨杨继洲《针灸大成》四篇“策问”的学术价值[86]。刘立公等总结了张镜的《刺疔捷法》在临床上的经验[87]。武晓冬采用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考据学等传统的文献整理和史源学的研究方法,结合了计算机信息处理等手段,对《存真环中图》进行全面、高效的辑佚和考证[88]。另外,李相昌对朝鲜太医许任的《针灸经验方》进行研究[89]。

其他方面研究

1.针灸的通史或各时代的研究

针灸的通史研究方面,比较突出的是黄龙祥主编的《

29李云,查炜.古代针灸歌赋论痛症[j].黑龙江中医药,2002,(6):41.

30韩红.五官病针灸用穴技法五谈[j].吉林中医药,2006,26(4):12.

病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篇10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生物教学糖尿病

研究性学习是新的课程标准倡导的一项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以学生自主选题,重在体验中学习的学习过程。生物教学中运用研究性学习,就是在生物教学中,结合教材有关内容,对于具有研究性的生物学问题、生物现象,予以探索和解决,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自主研究、自我完善,使学生充分体验探究的乐趣、成功的愉悦,在科学态度、合作精神、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实践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解决问题和决策能力、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的教学形式。

1生物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课题选择原则和实施方法

生物教学的研究性学习实质上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从社会、自然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在体验式学习和研究式学习中自觉主动获取信息和知识,处理信息应用知识,从而培养和提高自身能力的学习方式。

开展生物教学的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包括课题的选择、研究的目标及策略、资料的收集、整理及分析、评价和体会等几个阶段。下面就课题的选择和实施方法,谈谈本人的一些做法。

1.1课题选择的原则

1.1.1科学性原则指要有一定的科学依据、科学研究后才可确立为研究课题。不能仅仅是凭空想象或想当然就草率立题。

1.1.2可操作性原则课题的选择要根据学生自身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切合实际情况的环境、能力、条件等方面。如生物工程和转基因生物对条件的要求是相当高,一般的学校是不可能完成的,这时不如采用转基因蔬菜的市场需求前景分析为课题。

1.1.3独创性原则选题可以根据自己独特的见解,确立一些别人没有做的课题,或在别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不同的切入点,从不同的角度或运用不同的方法研究出新的课题,得出新的成果。

1.1.4针对性原则指选题要有针对性,要明确,决不能含糊不清,立题要小、细、精。

1.2实施方法

在研究性课题确定后,实施过程中要因题施法,对不同类型的课题,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常用的方法有:

1.2.1调查法运用这种方法的课题有:登岗镇生活垃圾处理情况调查,潮汕地区人类并指、多指调查,韩江引河水葫芦的危害及处理,腌制食品与人体健康等。

1.2.2实验法加酶洗衣粉洗涤的最适水温,动植物标本的制作,无土栽培与矿质元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等课题就可以采用实验的方法。

1.2.3观察法这种方法可运用在植物向光性、向水性等课题的研究中。

1.2.4比较研究法如水果贮藏方法的研究,几种市售护肤品护肤效果及安全性的比较研究等。

在研究性学习的实施过程中,通常是多种方法渗透运用,这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2生物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运用

开展“研究性学习”,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教师必须把这种学习方式有机地运用于各年级的生物教学中。

2.1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研究性学习

根据教材的内容,挖掘题材,确立研究课题,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

在学习“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一节,可设计“碘盐与人体健康”、“补铁与补血”等,指导学生开展调查。“细胞衰老”一节,设计“老年人的饮食生活”,组织学生到敬老院调查老年人的健康状况,观察老年人的身体特征,如白发、老年斑等,分析衰老的原因,怎样从饮食保健方面入手,延缓衰老。“新陈代谢”一章,又有许多方面可以开展研究性学习,如在讲授“酶的性质”时,本人让学生先做“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3+的催化效率”和“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这两个实验。学生在实验中观察试管的变化,比较哪支试管产生的气泡多?淀粉酶是否能催化蔗糖水解?学生通过实验,总结“酶的性质”,对酶的高效性和专一性有了较深的认识和理解。再如“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时,让学生分别做两组实验,一组加入碳酸钙,另一组不加碳酸钙。观察比较两组实验的变化,得出碳酸钙在提取色素中的作用。

通过研究性学习,学生对课本的知识有了深层次的了解和领悟,发现问题、质疑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理念和能力,在不断地提升,延伸扩展思维。

2.2在生物实践生活中,运用研究性学习

生物学知识来源于自然界、生活中,生物学习要紧扣社会,观察生活形象,关注社会热点,开阔视野,勤于思考,乐于研究,在学习中研究,在研究中学习。在生物实践生活中,选择课题,开展研究性学习。

2.2.1环境保护与污染方面:水葫芦的危害及处理,生活污水对水生生物的影响,垃圾回收与再度利用的研究,水华的成因及对策。

2.2.2农业生产方面:豆科植物的固氮实验研究,古山Ⅱ号龙眼的销售前景调查,鳗鱼的饲养研究,

2.2.3人体健康与生活方面:饮用水与健康,流感,骨髓捐献,中学生肥胖发生情况调查,中学生患“青春痘”的成因与防治。

2.2.4高新科技方面:转基因作物的培养,关注干细胞的研究进展,生化武器与世界和平。这一方面的研究性学习可以采用资料整理的形式来完成。

本人通过对生物实践活动的开展,为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创造了学以致用的平台,激发他们创新思维的形成和发展,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3研究性学习的实例

在进行生物教学中,本人组织学生开展了多次的课题研究,既活跃课堂气氛,又丰富学生的课外生物知识。“糖尿病”的研究性学习是其中之一,结合潮汕地区糖尿病多况,让学生深入农村调查研究,了解糖尿病病人,从而获得糖尿病的实质知识。

内容:糖尿病病因的调研

目的:学习血糖调节的知识,了解糖尿病的病因、症状、危害及防治。

步骤:(1)学习有关血糖调节的知识。

(2)了解糖尿病的诊断与高血糖及糖尿的主要区别。

(3)调查某一群体对糖尿病的认识。

(4)阐明引起糖尿病的主要原因及目前医学界对糖尿病病因的研究及治疗手段。

学生们经过调查研究,查阅有关资料,上网查询,走访医院,了解糖尿病病人的饮食起居,获得了关于糖尿病的知识:

(1)糖尿病:诊断糖尿病时,只有同时出现了持续性的高血糖和糖尿,并排除了其它病变的可能(如肾功能障碍等),才能判断为糖尿病。

(2)引起糖尿的主要原因:

①病理性糖尿,常见的有胰岛B细胞受损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的糖尿病。

②肾性糖尿,某些肾病所致的肾小管重吸收机能降低,糖的肾阈值下降。

③由于垂体前叶、肾上腺皮质及甲状腺功能亢进时,所分泌的对抗胰岛素的激素过多所导致的高血糖和糖尿。

(3)导致糖尿病病人血糖升高的根本原因:胰岛B细胞受损,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

(4)糖尿病病人的主要症状:多食、多饮、多尿、体重减少。

(5)糖尿病的危害:易出现多种重症的并发症,如高血脂症、血栓、糖尿病高渗昏迷等。

(6)目前治疗糖尿病的有效方法:调节和控制饮食,结合药物治疗。

通过开展“糖尿病”的研究性学习,使学生对人体血糖的调节有了更准确的理解。在结束调查的总结讨论会上,学生们都谈了各自的认识,对糖尿病的治疗方法上提出了很多建议,大多学生迫切希望基因治疗、修复受损的胰岛B细胞等技术的早日成熟,并能运用到临床中,有的学生还表示今后努力学习,打算将来在这一领域中有所成就。

总之,在生物教学中运用研究性学习,使学生从接受型到研究型的转变,并得到不断的发展、完善、成熟,有利于提高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有利于学生学习个性化的形成和科学探索精神的培养,从而使学生在实践研究在增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广东教学教材研究室.研究性学习方法指导.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3.

[2]刘恩山.普通高中生物课程(实验)解读.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

[3]张人红等.研究性学习的课程定位.课程・教材・教法.2000(11).

[4]张志礼.生物教学中如何开展研究性学习.中学生物学2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