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药房医保内部管理制度十篇药房医保内部管理制度十篇

药房医保内部管理制度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4:03:53

药房医保内部管理制度篇1

【关键词】药事管理规范管理规范药房内容

笔者借助进行井冈山市县乡(镇)级医疗机构规范药房验收的机会,对位于罗霄山脉中段的井冈山周边县市的约50家县乡医疗机构(其中县市级医疗单位8家、私立县级医疗机构1家、乡镇中心卫生院12家、乡镇卫生院29家)药事管理的现状与发展思路进行了调查和分析,期望通过调查和分析探讨县乡医疗机构药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改进对策,进一步推动县乡医疗机构药房规范化管理,更好地保障群众用药安全和提高群众健康水平。

1罗霄山脉中段县乡医疗机构药事管理面对的问题

地处湘赣两省交界罗霄山脉中段的井冈山市和周边县市的一些乡镇农村,山高林密,地势险峻,平均海拔381.5米,属于边远山区,这里人口居住分散,呈现“小集中、大分散”的分布特点。过去,罗霄山脉中段部分县乡(镇)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存在如涉药人员缺乏必要的药学知识与技能,药房建设投入不足,药库(房)简陋,药品购进、验收程序不规范,储存、保管、养护的管理不到位,冷藏设备不足等诸多问题,对医疗机构用药安全构成一定隐患。从调研情况看,这些医疗机构目前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1药学专业人才匮乏。《药品管理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医疗机构必须配备依法经过资格认定的药学技术人员;非药学技术人员不得直接从事药剂技术工作。从调研的50家医疗机构159名从事药剂工作的人员基本情况来看,50家医疗机构只有26家配备药学技术人员,159名从事药剂工作的人员中只有87名药学技术人员,其中只有68人经过药学专业院校毕业的,41家乡镇卫生院只有19家配备药学技术人员25名。由此可见,从事药剂工作的人员大部分没有取得药学技术职称或执业资质,一般由医生、护士兼职,甚至无医药知识的人员也在从事药品采购、调配、养护工作。由于这些涉药人员缺乏必要的药学知识与技能,理解、执行药事法规的能力较差,从而降低了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水平。

1.2药房基础设施差。长期以来,医疗机构药房建设投入不足,药房药库的面积过于狭窄。大部分医院药房药库面积与医院规模不相适宜,有的医疗机构的药房(库)面积不足15平方米,尤其是乡镇卫生院的药房(库)大都在12平方米以下。大部分医疗机构的药房设置在一楼,库房陈旧、潮湿、通风避光条件较差,药库没有安装风扇,夏天闷热、春季潮湿,室内最高湿度达到90%,最高温度达到33℃。按照规定,药品贮存湿度应在45~75%,阴凉库温度应

1.3软件资料不健全。在10余种必备的常用软件资料中,大部分医疗机构最多只能查到药品购进记录、验收记录、出库记录等三、四种资料,与药品零售企业50余种档案资料相比,还不足10%。各类相应的规章制度不健全,如药品的购进、验收、储存养护、入库出库、处方调配、事故处理、特殊药品、不合格药品、进口药品管理等管理制度没有建立健全,上墙制度更是难觅踪迹,没有收集药品质量信息,也没有记录近效期药品催销情况,部分医疗机构没有温度调控记录。对供货方资质的审查普遍不够重视,认为只要和供货方签订药品、医疗器械质量保证协议合同并留存相关资质证明就可以了。对招标药品,认为政府统一采购的药品质量不会出问题,既没有和供货方签订药品、医疗器械质量保证协议合同,也没有留存供货方的相关资质证明。对于进口药品及一些特殊药品,没有索取《进口药品注册证》、《口岸检验报告书》等相关证明文件的留存件。

1.4药品采购、验收、储存、保管和养护管理有待加强。部分单位缺少对药品进货入库的全面质量验收,往往只注意数量验收和金额校对,忽视质量验收和项目登记,没有把验收工作作为一项必要的工作程序,没有对购进的药品进行逐批验收,也没有验收记录和验收人员签名。近效期药品没有做到近期先出,致使许多医疗单位或多或少存在过期药品。药品储存未实行合格药品与不合格药品的分区管理,对不合格药品、过期药品管理、报废没有严格手续和记录、不合格药品随地堆放或丢弃现象较多。药品堆垛没有与地面墙壁保持一定距离,部分药品直接堆放地上,由于罗霄山脉中段地区雨量充沛,空气湿度较大,而医疗单位又缺少必要的温湿度调控设备,药品受潮现象时有发生,又不能定期对药品检查养护,造成了许多药品霉烂变质或被虫蛀。药房、药橱、药架药品摆放零乱,倒置、横放药品时有发生,内服药与外用药、药品与非药品、药品与器械、处方药与非处方药管理未明显区分,生活用品与药品混放现象也较多。品“专人负责、专柜加锁、专用处方、专用帐册、专册登记”等“五专”管理要求不严格,帐册登记、专用处方书写不规范,同其它药品有混放现象。进口药品验收把关不严,发现有无进口药品注册证、口岸药检所检验报告书或进口药品通关单等证明手续使用进口药品的现象。

2县乡医疗机构药事管理不规范的原因分析

上述问题之所以存在,根本原因是相关政策法规不配套,缺乏制约机制,相关部门之间的配合机制不完善,加上医疗机构对医院药学、医院药事、医院药事组织、医院药事管理部门等认识不清,由此导致医院药事管理不力,这是近年来医疗机构药房管理中存在的最大失误。具体而言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2.1“重医轻药”的观念还没有彻底改变。医疗机构对药品质量管理工作缺乏足够重视,认识不到加强药事管理对保证药品质量的重要作用。加之现在医疗机构间竞争激烈,医疗机构多把工作重点放在经营上,对药事管理缺乏主动性。个别医疗机构负责人甚至片面地认为,加强药事管理和创建“规范化药房”,是增加成本的“作秀”活动,对这些工作有一定抵触情绪。还有一部分基础条件较好的医疗机构,经过监管部门耐心的宣传和指导,虽然愿意加强药事管理和创建“规范化药房”,但缺乏长效管理意识,认为通过了“规范化药房”验收就万事大吉了,为了节约药品管理成本,出现安装的降温设备不再启用、温湿度不严格监控、记录填写不及时等不规范行为,药品质量管理水平与改造后的硬件设施不相匹配。不能把药学人员的培养教育摆在与临床医生同等重要上来认识,有的医院管理者对此缺乏认识或认识不足,把药学人员的培养教育放在从属的或被制约的地位,对历史和政策原因造成的药学人员学历层次、职称结构偏低,采取另眼相看或歧视的态度,即给临床医生学习、深造机会多,给予药学人员的少。对药品购销、利润注重多,对人员培养教育、内涵建设考虑少,有的把药学部门的职能异化为普通事务管理部门,以非药学专业技术人充任药学技术工作,给人造成一种医院无需药学人员的感觉。

2.2医疗机构药事管理不到位。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包括:为临床医学、临床病人提供药学服务;保证供应安全、有效的药品;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合理、经济;提高药物治疗的质量;采购、配制、分发和控制医院所使用的全部药品;给医生、护士、患者传播和评价有关药物及其使用的全部信息;监督、评价药物使用质量等。但实际情况是,医疗机构受规模、人员等因素的限制,一般无条件设置药事管理机构,药事管理的基本职能缺失,医院领导或者药房人员的药事管理意识停留在日常配发药品等简单工作上,其他如保证临床安全用药、传播药物信息、评价药品质量等职能没有履行。

2.3相关部门之间的配合机制不完善。由于创建“规范化药房”是一项探索性、试验性的活动,缺乏法律法规的明确授权,对相关部门的职责、义务均缺乏明确规定,卫生部门的参与程度、重视程度往往要视与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的关系而定,缺乏主动性,如卫生部门对医疗机构的药事管理和创建"规范化药房"没有列入年度目标考核,导致医疗机构创建不积极;医疗机构药房规范化管理是由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牵头进行的,但相关部门对此项工作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思想认识,部门之间缺乏协调机制和责任机制,导致前期工作互相配合、有声有色,后期跟踪检查只有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单打独斗”,达不到预期目标。

2.4相关政策法规不配套,缺乏制约机制。药房管理的好坏有赖于科学、健全的规范管理,但医疗机构的药事管理和“规范化药房”创建活动始终没有很好地开展。由于药品管理法律法规和政策等因素,《医疗机构药械使用质量管理规范》等配套法规尚未出台,目前医疗机构的药房管理制度处于可有可无状态,就连《药品管理法》明确规定的“进货检查验收制度”、“药品保管制度”等,由于没有规定医疗机构相应的法律责任,在相当一部分医疗机构中没有得到落实,给药品的安全使用带来很大隐患。

2.5现行法规相应的责任条款缺失。现行的《药品管理法》对医疗机构只有禁止性或者义务性规定,缺乏相应的罚则;新颁布实施的《药品流通监督管理办法》在医疗机构购进、储存药品方面有明确规定,但是对违规行为仅做出“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给予通报”的处罚,起不到有效遏制和处理不同形式的违法行为的作用。在实际操作中,诸如医疗机构必须建立各项药品质量管理制度,直接接触药品的人员必须进行培训和体检并建立健康档案,药房、药库面积必须达标且必须配备相应的设备、设施等要求,即使医疗机构做不到,监管部门也无法采取限制和强制性处罚措施。

3促进县乡医疗机构药事管理的思路与对策

如何使县乡医疗机构药事工作由传统的供应服务模式向规范化模式转变,是摆在医疗机构管理相关职能部门和人员面前的一个新课题,笔者认为加强县乡医疗机构药事管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努力:

3.1建立以县(市)级医疗机构药事管理组织为龙头的区域性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协会。建立区域性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协会,是卫生行政部门加强辖区医疗机构药剂工作的领导,总揽医院药事管理全局,集中研究具有共性的药事管理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提高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整体水平的有效实现形式,这是完成上述任务可靠的组织保证。乡镇中心卫生院和一般卫生院受规模、技术力量等因素的限制,一般无条件设置药事管理机构,而县(市)级医疗机构却具备人财物的优势,在这种情形下,就有必要建立以县(市)级医疗机构药事管理组织为龙头的区域性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协会。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协会要根据医疗机构药学自身的特点、规律和工作要求,在卫生行政部门的组织领导下与药学会工作结合,让区域内药学工作者参与管理协会有关学术、业务、管理方面的活动;同时区域性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协会要协调、指导区域内医疗机构开展药事管理工作,及时总结、交流经验,切实解决药事管理工作中的一些带普遍性的问题,推进医疗机构“规范化药房”创建活动向纵深发展。

3.2加快法规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政策法规以及相关标准。如在现行《药品管理法》的基础上,尽快建立医疗机构药剂管理许可制度,并联合有关部门尽快制定出台《药品使用质量管理规范》。《药品使用质量管理规范》的制定可参照《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建立统一的“规范化药房”验收标准。但也应考虑到医疗机构的特殊性,除了对药库、药房软硬件建设制定标准外,还应考虑急诊室、防疫室、中药炮制室、病区药房、化验室、煎药室的药品管理问题,使药房、药库在人员、设备的配备和管理上得到有效规范,各项具体措施得到有效贯彻执行。《药品使用质量管理规范》的具体实施办法、实施步骤可由卫生部门会同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共同制定。当然,在此之前,可先考虑制定地方性法规及地方性《药品使用质量管理规范》。

3.3重视药学人员的培养教育和管理,充分发挥药学技术人员的潜在力量。无论是从药学事业发展的宏观上看,还是从各单位微观上说,药学人员是药学技术工作和技术管理工作的承担者、执行者,造就一支高水平的德才兼备的药学技术队伍,并管理好这支队伍,是发展药学学科和医院药学事业的重要保证。如何来解决好药学专业人才匮乏问题呢?一是加强社会宣传力度,鼓励一批药学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到乡镇医疗机构工作,并向社会公开招聘药学人才,解决乡镇医疗机构药学专业人才匮乏问题。二是积极鼓励现有药学人员参加再教育,提高药学服务水平。要充分利用函授、广播电视、网络教育、讲习班等方法培养和复训医疗机构药学人员,并把重点放在偏远、贫穷、少数民族地区,尽快提高乡镇药学人员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业务水平;同时,应将乡镇药学人员的业务技能培训工作纳入年度目标管理,制定切实可行的乡镇卫生人才培训计划。

3.4加强药房的基础设施和设备建设,营造良好的药学服务环境。作为事关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危的药学工作,应加强基础设施,添置必要的仪器设备,重点改善制剂室、门诊药房、病室药房的基础设施、设备及用具条件,并要根据质量控制检测需要,充实药检室的仪器设备。同时应按照临床药学、合理用药监管的要求,搞好图书情报资料、用药咨询、药物配伍禁忌、相互作用等软件咨询系统及信息网络,充实实验室建设;改善药品存放条件,力争达到《医疗机构药剂管理规范》的标准,为完善服务功能,延伸和扩展服务内容,提高服务技术水准提供必要的基础条件。

加强县乡医疗机构药事管理,促进县乡医疗机构药房规范化建设需要多方协作,尤其是医疗机构管理机关、区域性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协会和药学会等组织,应当发挥指导与协调作用,综合运用法制的、政策的、自律的、经济的手段,使县乡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走上规范化、科学化、法制化的轨道,为群众用药安全、有效、合理、经济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江西省医疗机构药剂管理规范(赣卫医发[2007]6号)

2吉安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吉安市卫生局制定的《吉安市乡镇级医疗机构规范药房验收标准》

3卫生部医政司陈虎编著.我国医院药事管理现状与发展思考

药房医保内部管理制度篇2

【摘要】本文从健全中药房各项规章制度、完善中药房内部机构的设置和药房的基本数据、规范中药房管理、严格中药的配方全过程、加强中医药学人员培训和激励员工的工作等方面对中药房的管理进行论述,为中药房的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药房管理制度

中药房的管理包括中药饮片、中成药的购进、验收、存贮养护,申领、调配等过程进行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管理;还包括临床用药指导,药学服务等内容。中药房管理的关键在药品,保证药品质量是加强中药房管理的前提,更是重中之重。

1健全中药房各项规章制度,使中药房的各项工作规范化。如中药房工作制度、中药库管理制度、中药处方的调配特点(流程)、中药饮片购进管理制度、中药饮片验收管理制度、中药饮片的调配、销售管理制度、中药饮片储存与陈列管理制度、中药调剂室基本操作规程、中药煎药室工作制度、调剂制度、验收制度、质量审查制度、效期药品管理制度、卫生制度、核发制度等,使中药房的各项工作规范化、科学化地进行。以中药饮片购进管理制度为例:(1)所购中药饮片必须是合法生产企业生产的合法药品;(2)所购中药饮片应有包装,包装上应有品名、规格、生产企业、生产日期,实施批准文号管理的中药饮片还应有药品批准文号和生产批号;(3)购进进口中药饮片应有加盖供货单位质量管理机构原印章的《进口药材批件》及《进口药材检验报告书》复印件;(4)该炮制而未炮制的中药饮片不得购入。

2完善中药房内部机构的设置和药房的基本数据。(1)中药房内部机构应该设置中药情报资料室、临床药学室、中药标本室,开展中药的用药咨询工作。例如:中药检验方面应设置中药鉴定室,开展中药真伪、优劣鉴定及药材、饮片含水量测定等一些简单易行的理化、显微鉴定工作。(2)药库是医院药品管理、发售运行工作的源头。规范的药品名称、准确的药品含量、明晰的规格,准确的包装换算系数是做好医院药品管理工作的基础,甚至会关系到临床医疗质量。规范的数据链接到门诊大厅查询触摸屏,是一个医院管理水平的反映。药库中的基础数据应该达到以下几项要求:药品名称规范,与发到患者手中的药品包装名称一致;含量、规格所使用的字符、表达形式要规范、统一,正确使用法定计量单位符号;出售单位的制定要准确明晰,量词使用汉字。

3规范中药房管理。中药房管理要在有关的法律法规的指导下,运用中医药学的基本理论,保障中药质量,满足临床需要。中药房管理包含岗位责任管理、经济财务管理、专业技术管理中药质量管理和质量监督管理等方面。(1)岗位责任管理。制订严格的考勤制度,保证每一位职工上班时精力充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迟到、不早退,杜绝与病人或其家属发生争吵,规定工作目标,实行目标考核。(2)经济财务管理。保证划价准确率是药房经济财务管理的关键,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做到帐物相符,使中药饮片发挥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3)专业技术管理。医院药房区别于药品超市的关键在于药房拥有相当的专业技术人员,因此专业技术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随着祖国医药学不断发展以及人们对中医药知识的渴求,要求我们的工作人员必须加强业务学习,提高工作技能。(4)中药质量管理。中药房是中医院医疗活动的中枢,中药饮片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临床疗效,因此作为中药管理人员必须保证药房的饮片规格齐全,尽量满足本院医生的临床需要,特别把好饮片质量关。(5)建立药品采购的监督管理机制,严格执行《药品管理法》和《中药饮片炮制规范》,严禁在中药材市场购买药品。基层医院必须在合法的中药饮片企业和中药饮片经营企业购买中药材及中药饮片,按照药品质量标准进行验收,做到“切其流、断其源”。

4实施综合考核管理办法,激励员工的工作。为适应医药市场的发展,加强医院药学管理,引入竞争机制是必要的,也是提高工作质量和服务技能的必需,每个医院都可以根据自己医院的实际情况结合有关文件对自己的中药房工作人员进行综合考核,再与创收挂钩,这样不仅起到了监督和促进工作的作用,也使员工的药学水平和综合素质得到了提升,大大促进了工作效率,激励自己的员工更好低工作。下面以某个医院中药房的考核为例,从八个方面进行:(1)业务工作量考核;(2)劳动纪律考核;(3)岗位责任量化考核;(4)服务质量考核;(5)团结协作考核;(6)临床药学考核;(7)药学工作创新考核;(8)团队建设考核。

5严格中药的配方全过程。一般情况下是医师开具处方,病人拿处方到中药房配药,然后中药房配方员工将中药饮片发给患者。中药饮片是否严格按照医师的处方进行炮制,配药人员是否能清晰地理解医师的意图都影响着饮片的疗效,因此必须提高配方工作的质量。为此配方人员必须首先要能很容易辨别各种药材以及其君、臣、佐、使,然后正确阅读处方并严格按照配方炮制药品,这是保证饮片疗效的关键。另外就是发药时必须严格核对。不像西药可以运用包装说明识别,绝大部分患者不能辨别中药,因此保证发药准确率也很重要,这可以采取多查多对制度。另外在调配处方时,需认真备药,并按规定称取,做到“称准分匀”。

6加强中医药学人员培训,提高药学服务质量。中药房药学人员是向病人提供药学服务的主要方式,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医院的声誉和竞争能力。药学人员的培训内容主要包括:(1)规范员工的形象和服务态度。规范医院中药房员工的服装、谈吐、态度等以改变在消费者的形象。(2)对员工进行药品、医疗知识、销售技巧、消费心理学知识以及人际关系学知识的培训。(3)培育品牌价值,打造核心竞争力。随着医院的竞争强度的增加,许多的医院开始充分意识到忠诚客户培育的重要性,需要苦练“内功”,从药品质量、服务水平、价格优惠、购买便利性等多方面进行综合改进。(4)提供了配套的服务措施,配备了先进的煎药设备,全天候代客煎药,免费送药,代客粉碎药材,保证药品质优价廉,建立长期的服务关系。以一流的服务赢得社会和顾客的满意。(5)努力挖掘民间一些有效的滋补或治疗方面的经验方,并从书本上获取一些知识,推荐给顾客,做好养生保健、花茶美容、四季食疗的相关无偿服务。(6)加强药学情报资料的收集。我们及时收集药品供应、使用、评价以及新药的研究、开发等方面的信息,建立了药学情报资料室,配备相关专业书籍、期刊以及药品说明书。

参考文献

药房医保内部管理制度篇3

关键词:医院药房;药房管理;改进措施

doi:10.3969/j.issn.2095-5707.2014.03.017

existingproblemsinHospitalpharmacymanagementandproposalforitsStandardization

ChenJiawei

(Beijingno.6Hospital,Beijing100007,China)

abstract:throughtheanalysisofexistingproblemsincurrenthospitalpharmacymanagement,includingproblemsreflectedbypatients,thearticleclearlyputforwardthatthehospitalandpharmacistsshouldimplementstandardizedmanagementbytransformingtheiroverallconcept,inordertoensurethescientificandnormativepharmacymanagement.thenthequalitycontrolmanagementofmedicinesandprofessionalqualityofmedicinepractitionerscouldbeenhanced,andtheinterestsofpatientscouldbeguaranteed.

Keywords:hospitalpharmacy;pharmacymanagement;measuresforimprovement

中药是祖国医学的宝贵财富,是用于防病治病的特殊商品,但如今在医疗的发展上,中草药利用低、成本高、经济效益差,在市场经济的前提下,医院加大投入中医药的积极性很低。因此在当前各医疗服务如此竞争激烈的形势下,医院中药房在管理上也要跟随市场经济转变观念,积极提高整体的素质,因为它不再是过去那种单单的药品销售,还要担负起药品的供应保管、储存养护、调配,适时地进行临床用药指导,提供药学服务等任务。所以,医院药房的药品管理质量直接关系到每一位患者的用药安全和疗效。现结合笔者工作单位――北京市第六医院中药房的实际情况,对在中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分析,

作者简介:陈佳伟,中药师,研究方向:药房运行管理。e-mail:

并提出相应解决问题的措施,供同行参考。

1存在的问题

1.1传统观念制约着中药房的发展

以往医院的工作重心在医疗技术方面,药房在医院的地位逐年降低,药房工作的管理也逐渐被忽视。从中药饮片储备来讲,我院中药房、中药库等按要求其占地应该是西药房的3倍至4倍,所需人员是西药房人员的2倍左右,但实际根本没有达到。还有一些问题,如传统中药代煎方式费时费力,而且长期以来

中药饮片的包装、代煎成本如煎药袋、包装纸等等,并非如西药或中成药那样已打入药品成本,在经营成本上很高,全部由中药房科室自己承担。同时,饮片在存储时还存在自然损耗,这样中药饮片的保养、调配、煎煮等工作等就需要大量的人工、物力、资金投入来维持,因此在很多医院都存在着重视西药轻视中

药的问题。

1.2硬件设施欠缺

医院中药房面积偏小,控温控湿等基本设施较差。现实中,库房只是简单放置药品的场所,中药饮片没有按规定的间距码放,距墙和屋顶均小于规定的30cm,距地面不够10cm。根据饮片储存环境条件的需要,饮片应储存于适宜的库房或冷藏设施内,并且储存饮片要求保持库内空气相对温湿度稳定的条件,如阴凉库要求保持温度在0~20℃,常温库要求保持温度在0~30℃,冷库要求保持温度在0~8℃,环境空气相对湿度值均保持在45%~75%以内。但目前医疗机构除配备一、二组冰箱外,很少如此划分药品库房。由此药品贮存方式不当极易导致药品变质,增加用药隐患。

例如在工作中发现,当库房的相对湿度<45%,芒硝、明矾、胆矾等会因为空气干燥而使药材失水风化;而当空气中相对湿度>75%,空气中散落在药材表面上的霉菌孢子又会随即萌发为菌丝,分泌酵素,分解和溶蚀药材,致使药材减效或失效,像麦冬、枸杞子、党参等易发生走油、霉变或虫蛀现象。又比如在炎热的夏季,倘若库内温度值>25℃,对含有树脂、挥发油、芳香气味等中药影响又较大,像细辛、薄荷、苍术、冰片等遇高温易挥发导致气味散失或者融化;金银花、西红花易变色功效散失;因此,这一类饮片又应当于阴凉库储存。

1.3药房管理体制问题

1.3.1药房药品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大多数医院的药房仅仅是做到了把药品简单的按剂型分类,对于临床诊疗科目和用药范围不够明确,并没有做好严格地按照国家规定将药品按内服、外用或者科室类别分类管理。如安神补脑液,要求在综合性医院仅限在中医科大夫的医嘱下才能取药,但这些很少有人注意到。同时,对于药物的有效期不能及时地核实,在药品上架时没有及时清理,旧包装、旧批号、旧批次药品长时间挤压在底部,以致有些药品即将过有效期仍没有登记在册或者退回药厂。倘若患者服用了过期药品,就会产生很大的药品安全隐患。

1.3.2药房人员管理制度不够完善药房没有定期对全科人员进行考核,如劳动纪律考核、服务质量考核、业务工作量考核、岗位责任考核、临床药学工作考核等,导致职工缺乏积极性,心理觉得干好干坏一个样,没有积极的、正确的工作态度,工作情绪不高,长久下来,不仅不能将前期的管理成果很好的巩固,还可能出现药房管理工作倒退现象。

1.4药房人员问题

1.4.1知识缺乏,更新缓慢药房相对医院其他部门来说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场所,因工作单一、繁重等因素,很少能外出交流学习,造成他们的知识无法得到及时更新补充,对于患者提出的问题不能给予满意回答,导致患者对药师的信任度低或引起不合理用药的发生,医疗服务质量不高。药房人员临床经验欠缺,只是一味地按单拿药,药学服务不能直接体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难以得到医院的重视。这些因素导致药房工作人员学习积极性不高,在调剂时对药品缺乏核实,无法及时发现处方上打印错误,以至于中药调配差错率高[1]。

1.4.2药房人员服务态度有待改进药房的工作是比较单一枯燥的,有人难免会滋生不耐烦情绪,有时自我情绪控制不好,对于患者的疑问往往置之不理,甚至出现不必要的医患纠纷。

1.4.3工作能力有待提高如药房主管人员要调高鉴别中药饮片质量真、伪、优、劣,以及炮炙是否合格的能力,对医院的药品采购、质量、用药安全负责,这些在工作上都不能产生一点疏漏;库房药品采购人员还要随四季交替变化,负责药品的统计、预算、采购等诸多工作。若面对疫情等突发事件,如果药品没有及时备足,就会影响到整个医院的正常开诊和住院用药。

1.5管理信息网络化有待完善

医院的信息化管理日趋重要。举例来说,社保患者来我院就诊,医生对某类药品不熟悉,开具处方时打印错误,药房人员无法按医嘱发药,只能让患者或者家属再次返回问询医师,这样让患者在改错往返中浪费很多时间,大大降低工作效率,也容易让患者产生不满情绪,在大夫那里不敢抱怨,最后把积压的情绪发泄到取药阶段,使药房人员长期忍受责备。而基层医院信息化管理到位后,就不会发生这些情况。

2改进措施

2.1转变旧有的观念模式

现在党和国家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医院加强管理,适当提高中药利润,降低成本,争取一些政策倾斜扶持,是当务之急。同时,从医院自身方面讲,药事管理委员会作为医院的决策部门,需要管理者从意识上支持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对医院中药房的各项工作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监督。

2.2改善门诊药房、药库的环境设施

恢复被长期缩减的药房面积,完善药房基本设施。门诊调剂室应设有保证药品质量的储存设施条件,比如周转缓冲库、除尘换气扇、需要特殊保存的饮片专柜,以及防止中药饮片发霉、变质、虫蛀的冷藏冰箱等。库房应设有供饮片储备的基本库容空间――阴凉库、常温库,需要特殊储存的药品应配备冷藏冰柜,防止饮片在库房就发生霉变、虫蛀、变色、走油、风化、潮解、粘连、腐烂等现象,从根源上解决药材在存储时发生质量变化问题。同时库内还应设有防鼠害网、需要特殊储存的毒性饮片专柜、温度湿度监测记录表,设置药品合格区、待验区、不合格区、退货区标识牌。库房保管人员定期检查库内的温度、湿度并记录,随时保持库内的通风,保证患者用药安全、稳定、有效。因为药品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临床的治疗效果。

2.3完善药房管理制度

药房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一系列科学的、规范的、合理的药品管理制度和人员考核制度,再配合健全的奖惩制度,定期考核并作为绩效成绩,激发药师工作的积极性。对于平时出现的差错做统计登记,以此来督促全体药房人员,形成严谨的工作态度。同时,确保管理制度能有效地落实到每一位工作人员身上,使管理制度真正的发挥其作用,这样才能提高中药人员对中药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药品进货管理方面,制定和规范药品采购工作程序,建立并执行药品进货验货制度,不符合规定要求的药品,不得购进和使用。采购人员按照要求实行药品集中管理,招标采购公开透明。同时库管人员还应该严格执行饮片验收制度、饮片养护制度和岗位职责等相关的制度,定期对贮存药品进行抽检,保证饮片进货质量,对购进药品存有疑问时,将药品直接返回厂家。

2.4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转变老旧的工作模式,加强自身学习,定期安排学习讲座,在不影响正常门诊工作的情况下,分批组织人员定期外出进修,各医院之间相互交流科研经验,加强业务知识的掌握,提高药房人员的综合素质。随着科技的进步,市场上的药品种类越来越多,医生在专业上可能会出现不合理的用药现象,这就更加需要药师扎实的临床药学知识以及专业的医学知识,在面对患者或者患者家属时,能准确地为患者解答疑难,同时还能结合患者的病情查看处方,发现错误或不规范用药之处,及时与医师沟通,指导医师更合理有效地使用中药[2]。

2.5建立完善的医院管理信息系统

随着时代进步,医院信息管理系统成为医院现代化管理的重要工具。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系统管理中药房,使中药房工作化繁为简,是解决当前中药房人员减少,经济效益相对低下的一种便利手段。我院自采用网络化管理后,经过信息中心不断改进,操作系统已具备简单快捷、适用期长、扩展性强等优点,全网系统已相对完善。采购人员定期维护更新、修改药品信息,使医生工作站随时能够查阅最新的药品信息,以及与药品相关的不良反应和用药禁忌,避免重复开药和打印差错,减少患者频繁退药。在门诊药房,电脑系统上的药品名称排序采用英文字母顺序排列,与药品货位号保持一致,即便有新调入的药师也能很快地按货号查找、发药。库存盘点表顺序与货架排列顺序也都相对一致,这样非常有利于季度盘点的核查,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和时间。同时,利用医院的信息管理系统,动态监控药品有效期,定期每月一查,有效期为半年的药品系统自动提示,三个月内即将到期的滞销药品报警提示,并交由药剂科进行及时退换,避免了很多经济损失和不必要医疗纠纷。

3小结

综上所述,中医药作为传统的养生保健和防治疾病的学科,在我国的医疗卫生保健事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中药房又是医院最后一个重要的服务窗口,承担着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中药服务及用药咨询等重要职责。因此,树立好中药临床药学的服务意识,提高医院中药房人员的整体素质,完善药房质量管理体系,做到药房规范的现代化管理是我们今后的工作重点。这样做既能改变中药房落后的现状,促进我国中药事业向前发展,也能在实现医院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交织点中体现出药剂人员的作用和价值。

参考文献

[1]邝巧芬.医院中药房规范化管理的实践[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4):387-388.

药房医保内部管理制度篇4

关键词:HiS系统药品管理会计内部控制对策

中图分类号:F23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10-151-02

医院在医疗服务过程中,药品的消耗占医院各种物资消耗的比重比较大,药品的储备与周转是医院资金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部分资金管理工作的成效直接关系到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了减少差错,提高工作效率,我院2003年引入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ospitalinformationSystem,简称HiS系统),HiS系统的应用优化了药品管理流程,实现了采购、保管、审核、记账、支付等岗位职能的相互牵制和信息共享。但HiS系统的使用也给会计核算和管理带来了一些新的控制问题。

一、HiS系统药品管理流程

药库保管员根据HiS系统提示的药库的库存数量及药房每月的请领数量,做出合理的采购计划。经药剂科主任核准和分管院长审批后由采购员采购。对购入的药品由仓库保管员验收入库,输入电脑填制药品入库单,药品会计根据发票上药品的品种、规格、数量、价格、供应商、厂商、生产批号等信息与电脑上药品入库单核对,核对无误后进行财务验收并打印入库单,入库单由采购员和库房保管员共同签字后连同发票正本交于药剂科主任核准后,由药品会计将核对无误、手续齐备的发票、入库单交财务科。财务科应严格核对采购合同、发票、入库单,检查其真实性、完整性、合法性,对符合付款条件的采购业务由财务科长核准后报分管院长、院长批准后办理付款手续。对药房领用的药品由各药房负责人填制药品请领单提交给药库,药库保管员根据药库存量对各药房请领的药品数量进行调整后打印出库单,门诊药房根据门诊划价收费系统录入的病人处方,按处方内容发药并据以登记药房药品出库数量金额明细账。住院药房根据各病区及手术室、临产室提交的医嘱汇总表摆药并据以登记药房药品出库数量金额明细账及住院病人药品费用。

从上述药品管理流程看,HiS系统设置了较合理的药品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它抓住了药品的验收入库、领用、发出等关键内部控制点,确保了会计记录的真实、完整和准确。如在办理入库手续时以购货发票、验收入库单为依据且由保管员、财会人员共同完成,实现了内控中每笔会计记录都有据可依及管物、管账等不相容职务相分离原则;办理付款业务时需由财务科、院领导审批后才能办理付款手续,形成了领导和财务双向监督、联合把关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二、HiS系统下药品管理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问题

1.内部控制环境薄弱,风险意识差,缺乏有效的内部审计监督。内部控制环境薄弱,主要表现在:(1)单位负责人对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医院领导大都是医疗业务骨干出身,对提高医疗管理水平和医疗服务质量非常重视,但对财产物资的管理不够重视,更对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实施重视不足。比如医院领导为应付等级检查只关注内部控制制度的文字编写环节,平时就忽略了制度的执行,使制度流于形式,其作用未能得到充分发挥;(2)内部控制相关人员缺乏该有的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他们认为内控是会计人员或管理层的事,跟业务科室人员无关。相当多的人还忽视对新知识和新的形势下出现的新的风险防范意识。比如个别护士风险防范意识薄弱,出现自己的工号及密码被其他人随意使用,还有些人对计算机的软硬件知识了解甚少,对突况的应变能力较差,而且在实际使用时出现误操作,出现死机甚至导致系统崩溃,使医院蒙受了不小的损失。出现这些情况除内部控制环境薄弱外还说明医院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监督机制。比如医院运用HiS系统后,医院领导认为内部审计工作可以通过HiS系统的业务流程的整合、HiS系统的稽核功能完成,故将独立的内部审计科撤消,使之与财务科合并,削弱了审计的查错防弊功能。

2.缺乏适当的控制活动,措施不到位。控制活动的措施包括不相容职务分离、授权审批、会计系统、财产保护、预算、运营分析、绩效考评控制等。内部控制的关键点就在于不相容职务的分离。HiS系统程序设计虽然较规范,但系统操作人员因为没有制度的约束,操作不规范,再加上领导不重视,因此存在较大隐患。比如在HiS系统的药品基本信息维护部分,根据其操作权限,由药品保管员进行维护,药品出入库记录也由药品保管员进行操作,系统自动形成会计凭证和会计药品明细账,药品会计只须对凭证进行审核。这样保管员就兼有了药品会计部分职能,致使会计管理控制滞后。为弄虚作假、营私舞弊提供可乘之机,造成药品管理混乱,财务管理失控。

3.HiS系统安全性问题。当前,HiS系统软件基本上都由软件设计公司根据实际的需要,由计算机专业人员负责开发和维护,他们受对医院管理流程及会计内部控制的了解及产品的成熟程度等因素的制约,软件设计存在或多或少的缺陷,而在试运行阶段又未能及时发现,必将导致内部控制、财务管理出现漏洞,使HiS系统安全性受到影响。同时,医护人员及会计人员由于计算机信息方面知识的相对缺乏,一般难以结合自身知识参与这一过程。只能被动地使用HiS系统生成的数据和信息,部分医护人员及会计人员只会使用软件开发公司提供的固定程序、固定报表,对其中数据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在这种情况下根本无法对计算机及开发商提出更高的要求,对系统设计和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也难以发现,更无法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给药品及财务管理留下安全隐患。

(二)对策

1.提升全员内部控制意识。HiS系统带来了药品管理流程和会计工作方式的改变,也引起会计内部控制环境各因素的变化。因此,医院在开展HiS系统的同时要重视内部控制环境建设,优化医院纪律与架构,塑造医院文化,提高医务人员的控制意识。结合医院实际可以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医院应建立岗前培训制度、在职人员接受定期和不定期继续教育。培训内容结合医院实际,结合未来发展需要,如对新进人员进行政治思想、职业道德教育,进行HiS系统的应用及操作培训,与在职人员一起参加财政法规及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讲座等,以此来增强职工的综合素质,使医院领导和员工形成“全员参与管理、控制”的理念,让每一个员工明白什么是科学的内部控制,为什么要实行医院内部控制,以及医院HiS系统下药品管理及内部控制的基本内容和要求。这样才能在日常药品经营管理中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工作思路和措施,以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减少财务漏洞,确保药品安全完整。(2)完善考核制度,落实奖罚措施。建立薪金优厚与违法严惩相结合的内部激励机制,要使遵守内控制度的人得到的收益大于不遵守的人的原则。结合医院实际制定科学的、操作性强的考核标准,由人事科对各岗位按季度进行考核,与绩效工资挂钩,并纳入科主任管理目标考核内容。

2.建立科学完善的组织结构和职责分工制度。根据本单位具体特点和HiS系统药品核算管理流程,按会计岗位和工作职责可设置系统维护、系统操作、业务审核记账、会计主管、数据分析等不相容的岗位。针对关键流程和环节进行重点完善,使不相容岗位和职务之间能够相互监督、相互制约。在具体操作中,对药房药品进行消耗核算,首先由收费人员根据医生开具的处方录入电脑收费,药房药剂调配人员审核电脑处方并确认药房药品出库,药房会计每日对处方合计数与药品电脑消耗数进行稽核。月末,财务科会计主管根据药房会计上报的进、销、存月报表进行药品销售成本、药品进销差价率等会计核算,并对药品处方消耗数与医院药品收入进行核对,以保证药品收入的及时确认和核算。如果某一环节出了问题,管理部门就能据此追究到工作责任人,做到工作层层落实,事事有人负责,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防错查弊的控制目的。

3.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应加强系统安全控制。系统的安全控制是指如何采取有力的控制制度和措施来保证系统安全、可靠地运行。系统的安全控制主要包括系统的接触控制、后备控制和环境安全控制。其中,最主要的是接触控制。接触控制需建立系统操作权限控制和操作规程控制制度,具体如:规定HiS系统操作人员应当在自己权限范围内按规定程序进行操作,不得利用他人的口令和密码进入软件系统。更换操作人员或密码泄密后,必须及时更改密码。操作人员如果离开工作现场,必须在离开前锁定或退出已经运行的程序,防止其他人员越权操作或散发不当信息。

4.充分发挥审计监督作用。HiS系统环境下因凭证的“无纸化”、数据的“磁质化”,致使利用计算机进行贪污、舞弊、诈骗等犯罪活动有所增加。因此医院运用HiS系统后,通过组织结构的改革,建立一个不依附于任何职能部门的、相对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在院长的直接领导下,独立地行使审计监督权。必要时也可聘请专业审计机构对经济活动进行审核检查,对内部控制的功能和效果进行测试评估。查错防弊一直是审计工作的一项重要职能。审计人员对付计算机舞弊可以在两个方面发挥作用:一是审计人员通过对HiS系统的设计、运行、管理进行实时审查,从中直接查出计算机舞弊案。二是审核和评估内部控制系统,对HiS系统数据处理的重要环节和药品管理流程进行检测,发现内部控制系统的弱点和不足,提请被审计相关科室改善,通过完善内部控制系统来预防、查出和处理舞弊活动。

总之,利用HiS系统进行药品管理,极大地提高了药品管理效率,为药品现代化管理提供了技术上的保证,同时又克服了人为因素的干扰。但在HiS系统下并不是所有的控制目标都可以量化,也不是所有的控制手段都可以通过程序进行模拟,比如内控中许多与人密切联系的关键内控要素却是网络系统无法企及的,这就需要建立与之相配套的一系列内部控制制度加以约束。我们将进一步总结、完善这项工作,使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能够随时适应新情况,真正做到保证会计数据的可靠性、真实性和完整性,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实现医院的持续、稳定和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医院会计制度讲座[K].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8

2.高级会计实物科目考试大纲2008[Z].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3.内部会计制度与全面预算管理[K].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药房医保内部管理制度篇5

关键词:院长查房;新模式;医院管理

为有效提升医院管理水平,加强环节质控,提高医院的整体医疗水平,我院自2003年初起开始实行业务院长领头、职能科室参加的院长查房模式。通过十余年的实践这一模式得以不断完善和改进,衍生出去年10月份实行的随机抽查、现场反馈、科室整改、双重验证的新型院长查房模式,这一模式使院长查房在医疗质量控制中发挥了更大的作用。

1院长查房的新做法

1.1院长查房的时间及人员业务院长带领医务部、护理部、质管科、药学部、院感科、院办、医患办、医保科、人资部、财务部、后保部、防保科等职能科室负责人每周三到科室现场查房,遇特殊情况,查房时间可调整,但必须保证查房任务及时完成。

1.2院长查房的流程院长查房以随机抽取、突查的方式来进行。每周二下午下班后由医务部主任随机抽取院长查房科室,并在夜间9点短信通知带队院领导和各职能科室主任,但不通知被查科室,以便达到突查的效果,周三全体督查人员通过参加科室早交班、早查房、查病历等方式进行院长查房,并在下午16点对查房情况进行现场反馈,周四医务部将《院长查房反馈单》反馈至科室,并要求被查科室在1w内组织全科人员开会讨论,并将存在问题的整改措施上报给医务部,2w内内各职能科室要再次到科室督查,验证科室整改情况和科室所反映问题的解决情况。

职能科室按照医院综合考评方法,结合医院相关规章制度和管理要求进行综合查房,查房结束后首先由职能科室反馈主要存在的问题,进行考评、指导,提出可行性建议。然后科主任汇报近期主要的工作,内容包括工作效益和效率、规章制度尤其是核心制度执行情况、人才培养及专科建设情况、基础管理及质量管理情况、职业道德建设情况、科室工作有何创新以及取得的成效等[1],尤其要提出科室近期工作开展遇到的困难和希望院方帮助解决的问题。最后,由带队院领导对查房工作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并针对科室提出的问题和希望院方解决的事项进行解答,所涉及的问题能现场定夺的立即给予答复,对暂时还不能解决或需要一定的时间、条件的问题与科室、职能科室进行沟通、交流,必要时做好解释工作。疑难问题由院办公会开会讨论,限期解决。

1.3院长查房的内容院长查房重点是检查交接班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查对制度等核心制度的落实,以及病历书写、医疗安全、护理质量、院感控制、患者满意度、医疗费用等情况,根据科室的不同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检查。

1.4查房要求职能科室要做好查房准备,包括资料准备、组织准备等,应提前将被查科室的相关资料分门别类,进行有针对性的重点准备,切不可事无巨细,胡子眉毛一把抓,影响查房的质量。各科室在查房时必须要求科主任、护士长到场陪同,检查出的问题和不足,及时采取措施纠正与弥补[2]。职能科室要严格检查要求,依据医院制定的考核标准认真检查,不走过场,不搞形式,对科室重复出现的问题给予重点督查。

2新的院长查房模式的查房结果

我院自2013年10月实行新的院长查房模式以来,共进行了34次院长查房,涵盖了所有临床科室,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新的院长查房模式的效果与体会

3.1事先不通知科室,保证查房结果的真实性。改变了以往提前通知临床科室的做法,采取随机抽取且不事先通知被查科室方法,以便达到突查的效果,保证了查房结果的真实性,避免出现平时科室不作为、问题多,督查时为应付检查赶工,造成查时发现不了问题、问题被掩盖等情况出现,目的是让临床科室消除侥幸心理,时刻紧绷一根弦,严格按照相关制度和诊疗规范执行,随时做好被查准备,帮助全体医护人员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

3.2加强职能科室与临床科室间的沟通,有利于充分发挥职能科室的作用,提高了工作效率。在新的院长查房模式中新增了一个环节就是科主任、护士长向带队院领导和职能科室提出目前科室存在的主要困难和希望医院帮助解决的相关事项,各行政职能科室按照问题的性质,主动承担任务,协助科室加以解决。以往一些涉及多个部门的问题,解决周期长,办事节奏拖拉,影响了临床工作的正常开展,现在职能部门深入科室,工作前移,发现问题主动去协调,充分发挥服务职能。针对基层医务人员提出的许多批评意见和改进办法,职能部门积极改进工作方法,转变管理观念,很好的地配合了临床科室,使临床科室的各项工作有了较大的进步。这项新举措更好的加强了医院职能科室与临床科室之间的沟通,有利于充分发挥职能科室的作用和主观能动性,切实高效的帮助临床科室解决了问题,减少了工作上的一些拖拉毛病,提高了院长查房的办公效率。

3.3提升了院长查房的重视程度。院长查房制度中的权威性体现在参加查房人员的权威性。以往院长查房方式多为科室汇报-现场查看-简要总结的过程进行,有时流于形式,部分职能科室负责人重视和参与度不高,院长提出的要求也没有引起科室的足够重视,查房效果较差。参加查房的人员必须是职能部门的负责人,有利于现场办公,当场"拍板",及时反馈,随查随改。现新的查房模式要求职能部门负责人在无特殊情况下必须到场深入临床查房,实行签到制,并将此项内容纳入对职能部门的年底考核。对被查科室要求现场反馈时,科室全体医护人员都要参加,细听职能部门反馈的查房情况,了解科室现在存在的问题以及院领导对科室下一步工作的指导方针。反馈完毕,科主任要组织科室全体人员讨论学习院长查房的内容,并针对暴露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

3.4提高了院科两级管理水平通过对临床科室进行全方位的检查,了解了全院临床科室运行的基本状况,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指导,并有效地解决了医院管理中的诸多实际问题,保障科室管理有序,有效进行。通过院长查房,收集到科室、职工、患者对院方的第一手意见和建议,医院能够及时调整管理思路,优化决策方案,提升医院整体决策水平。职能科室把院长查房作为考核科室工作质量和科主任、护士长管理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在查房中充分发挥行政管理职能,大大提高了对临床工作的管理效能,有效地帮助临床科主任、护士长解决管理中的难点问题,进一步培养科主任、护士长在科室管理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切实提高了科室的管理水平。

3.5进一步强化了核心制度的有效落实,规范了病历质量的书写。我院查房制度落实较差,普遍存在管床医师每日查房数少、上级医师查房时走马观花、科室对三级医师查房重视度不够的现象。通过重点督查三级医师查房制度,交接班制度、查对制度等16项核心制度的执行情况,进一步提高临床科室的重视度,促使临床科室在诊疗工作中能认真落实医疗核心制度。同时,通过院长查房对病案首页、病程记录等医疗文书的环节质量具有指导和规范作用,使医疗文书书写逐步规范[3],消除安全隐患,确保了医疗安全。医疗安全要常抓不懈,建立分管院长下科室的长效机制是非常必要的[4]。对查房中发现的不良事件等安全隐患问题,及时采取干预、防范措施,尽量把医疗缺陷抑制在萌芽状态,使医疗安全防范意识深入到医疗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当中。

3.6通过验证,保障院长查房的质量和连续性。院长查房后,临床科室组织科室全体医护人员对暴露出的问题进行讨论,并制定科室整改方案,相关职能部门通过加强指导、督促,帮助科室整改达到要求,并在两周内验证科室整改情况,及时向院长汇报。同时职能部门对被检查科室所反应问题的落实情况进行跟踪调查和验证,保障所反映的问题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这一举措,使医院对临床科室有了一个完整的、连续性的认识,使院长查房更有质量、连续性。在对临床科室和职能部门提出了新的要求的同时,也让他们认识到,只有临床科室与职能部门加强沟通,共同进步,医院的长效、稳定发展才有有力保障。

3.7临床药师介入,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新的院长查房模式带来了另一项新的举措就是临床药师参与院长查房,指导临床合理用药。现场反馈时,临床药师首先对被查科室最近阶段的用药总体情况进行通报,包括合理用药、抗占比、药占比、DDD值等,再对科室的常用药物情况进行点评,就药物的选择、给药剂量、频次、疗程、药物的相互作用、预防用药、辅助用药、特殊人群用药等问题与临床医师进行充分沟通、交流、提出建议,对临床医生提出的疑问给予解决。我院长期以来存在较多科室习惯用药、不合理用药情况,如围手术期预防用药问题、药物配伍问题、溶媒问题、抗生素使用指征问题等,通过院长查房临床药师的介入,针对性的发现一些长期存在的不合理用药情况,从药学的角度指出其不合理性,分析原因并现场指导用药,在提高科室合理用药水平的同时也加强了自身素质的培养。从临床药师参加院长查房以来,通过验证,我们发现大多数临床科室的用药指标情况都有了较大的好转,这种效果是我们事先没预料到的,这使我们更坚定了临床药师介入指导临床用药的做法。

总之,现在实行的随机抽查、现场反馈、科室整改、双重验证的新型院长查房模式,可以全面、真实、动态的了解和掌握全院临床科室诊疗工作的现状,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和控制.使全院的各项工作处于受控状态,这对医院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与提高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保障了医疗安全。

参考文献:

[1]张静,潘习龙.浅谈建立院长查房制度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J].继续医学教育,2011,25(9):1-3

[2]牛银贵,和喜才,杨红霞,等.基层医院实行分管院长查房的实践与体会[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3):162-163

药房医保内部管理制度篇6

关键词:药房管理;合理用药;加强管理;相关性

医院药房是集经营、管理、服务、技术于一体的综合性科室,是保障医院经济效益、医疗质量、医疗安全的重要环节之一[1]。但是我国大部分的医院还没有意识到药房的真正作用,只是将药房看作是药品的中转站,而药房的工作人员和患者也没有认识到药房所具备的经营、管理和指导作用,因此抑制了药房作用的发挥[2]。本文将针对我国医院药房管理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

1医院药房管理当中存在的不足

药房属于医院的重要基础设施,能够反映医院的形象,并代表医院内部的管理水平、服务水平和整体的精神面貌。科学的、合理的药房管理还能够真实反映出医院的医疗水平,不但能够保障药房工作人员的科学排班,而且能够保证正常的配药和发药,从而提高药房工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但是相关的调查研究发现,我国医院的药房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和不足[3]。具体如下。

1.1药房管理缺乏系统的、科学的、严格的规章制度。正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因此科学的药房规章制度应该是药房正常运行的保障和根本,而完善的、系统的管理规章制度能够为药房的科学管理提供可依循的框架,使工作人员能够在制度的约束下激发出自身的工作积极性,降低工作中的失误率[4]。而如果药房管理的规章制度不够完善,缺乏药品调剂制度、服务咨询制度、用药反馈制度等,工作人员的工作就缺乏依从性,在很大程度上会对患者的用药合理性产生影响。

1.2药房的药品管理存在不足药品管理的质量与患者的用药安全性和合理性有着直接关系。一旦药品管理出现问题,那么就有可能导致假冒伪劣的药品流入市场,或者药品的主要成分发生变化,使药品无法发挥出应有的治疗作用,甚至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命造成威胁。此外,对药品流通环节的审核也存在一定的漏洞,而药品入库后没有根据药品的性质进行储存和保管,对于一些高危药品,和有毒性的药品也没有分开保存。

1.3药房工作人员的管理存在不足药房工作人员和药品发放的安全性之间有着直接性的联系。相关的研究报道称,药房工作人员良好的服务态度和高质量的技术水平才能保证患者的合理用药[5]。由于每天面临着大量而又繁重的处方调配工作,只能以完成处方发药为工作重心,并没有时间去参加培训进修,无法及时弥补专业知识方面的不足和合理用药、药品管理知识的缺失[6]。更重要的是,由于工作任务重,而部分工作人员缺乏职业道德,其服务意识十分淡薄,没有主动为患者进行用药注意事项的告知或者进行用药咨询,从而也对患者的合理用药造成影响。

1.4药品信息更新方面存在不足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药品数据库的广泛应用,药品信息数据库的建立更加的方便和快捷,使药品的最新情况能够得到及时更新,而工作人员也能够根据所更新的信息对药品进行针对性的调配,使患者用药更加安全可靠[7]。但是部分医院药房并没有重视药品的信息管理,导致药房库存药品的品种、数量、规格、价格、有效期等信息与HiS的数据不一致。从而影响药品的管理和医务人员的使用,进而对患者的用药造成影响。

2加强药房管理的有效措施

2.1建立完善的药房管理规章制度各个医院药房必须建立起完善的管理制度,使药房管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与此同时,完善、科学、系统的管理制度也能够为药房工作人员的工作进行指导,并约束工作人员的行为,提高他们对药物存放、保管、发放安全性和合理性的重视程度。

2.2加强药品管理药品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和人们的健康和生命息息相关[8]。因此各个医院药房必须做好药品管理,严格把关药品出厂、流通等各个环节,对供货单位进行严格筛选,要求供货单位必须具备药品的合格证和检验报告书,杜绝假冒伪劣药品鱼目混珠。另一方面,针对已经入库的药品应进行分类存放,比如需要低温避光存放的药物必须严格按照要求存放,而一些、毒性药品和品等必须有专人专锁进行保管,同时对日常的药品进出量进行详细的备案和记录。对上架药品和库存药品都要进行定期的抽样检查,如果一旦发现药品的性状发生了改变必须及时撤柜,从而保障患者用药的安全性。

2.3加强药房工作人员的管理药房的工作人员必须经过严格的考核和选拔方能录用,并对工作人员进行合理分配,保证工作人员能够有足够的时间去进修和学习。医院也应为药房工作人员提供更多的考察和进修培训机会,使他们能够接触最前沿的药学知识,成为综合性的人才。此外,在培训中还应重视提高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和职业素养,要求他们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时应耐心和详细,如果有必要可进行重点标记。

2.4药品信息的及时更新药房的信息系统应能满足本院药品管理的要求;药品数据信息应及时更新,从而保证药品的管理和相关医务人员对药品信息的了解和使用。同时对新药上架、过期药品下架等情况进行监测,使患者用药能够更快、更安全,保障患者的合理用药。

3结语

综上所述,规范化的药房管理才能保障患者能够合理用药,是安全用药的根本。因此医院药房必须建立起完善的管理制度,加强对药品的管理并重视工作人员专业技术的提高,同时加强药品信息的及时更新,从而保障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和合理性。

参考文献:

[1]阿里奴尔・达吾列提,永文富.规范医院药房管理,促进合理用药[J].医药前沿,2013,18(24):352-352.

[2]彭丹娥,袁勇建.药房管理和合理用药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处方药,2015,11(07):27-27,28.

[3]曹烨君.用优质的管理提高住院部药房工作质量[J].海峡药学,2013,25(07):230-231.

[4]冯家驷.加强药房管理与保障合理用药相关性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15(10):270-271.

[5]王仲书,王灿灿,杨书阁,等.关于医院药房管理改革的几点设想[J].中国药业,2011,20(17):43-44.

[6]曾秀兰,伍伟祯,张健锋,等.医院信息系统在优化门诊药房管理中的应用[J].临床医学工程,2010,17(04):133-134.

药房医保内部管理制度篇7

[关键词]门诊药房;效期管理;信息化;用药安全

[中图分类号]R954[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4-4721(2013)03(a)-0147-03

药品有效期是指药品在规定储存条件下,能够保证其质量合格的期限[1]。本院药房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常温”、“室温”、“冷贮”等规定和标准贮存药品。对青霉素等遇光易变色沉淀的药品均采取避光保存。对菌苗、清蛋白、破伤风抗毒素等均采用冰箱保存。药房整体配备空调、冰箱、干湿温度计、专用登记簿,由专人随时监测存储环境,定时登记冰箱(急诊、门诊、贵重库)温度以及二级库、调剂区、贵重库温湿度,出现异常及时采取措施。因此存储条件对药品的质量影响可以忽略,重点考虑有效期。药品在有效期内使用才能保证药品充分发挥药效,因此药品的效期管理工作不容忽视。以下为本院药房现行的药品效期管理:

1药品效期的识别

正确识别药品有效期是管理药品效期的前提工作。本院门诊药房效期标识均为中文版,效期识别有如下情况:(1)生产日期为2012-04,有效期至2014-03,表明本品使用至2014年3月31日,从2014年4月起为失效不得使用;(2)直接标明具体有效期,如某药品的生产日期为2012年04月11日,有效期至2014年4月10日,表明该药品从2014年4月11日起不得使用;(3)标明生产批号及有效期,如某药品批号为20110306,有效期至20140305,可知本药品可使用到2014年3月5日,从2014年3月6日起不得再使用[2]。

2药品效期的管理

2.1专人负责

为加强药品的效期管理,药房设有专人负责定期汇总近效药品,并核对检查药品效期,对药品效期信息实行动态监管。将药房货柜责任到每一位药师,以便逐月进行药品效期上报工作。相应责任药师时常关注责任区内药品信息,将有效期在半年以内的药品情况进行登记,近三个月来药品积压滞销情况加以统计核实,并于每月月底上报,一式三份,药库、住院药房以及本院门诊药房备案留档。同时在药品标签旁贴上红色近效标签加以提醒配药人员,医院自制外用药建立了单独的普制药品效期月检查表,每周五均进行查看。

2.2制定合理的采购计划

药房合理的采购计划是防止药品过期失效的重要环节。根据医院临床用药情况、去年同期药品使用情况、药品积压滞销近效情况一览表,合理估计药品需求量,制定采购计划。对效期短或易购进药品,可采取“少量多次”的采购方法。对极少量或临时需求的药品,采取“现用现购”的方法,以免造成药品积压过期失效[3]。

2.3入库管理

药品入库时接收人员认真查看药品的生产日期及有效期,有效期在6个月以内的药品拒绝验收。近效药品必须入库的要及时在购进记录本上登记。

3近效期药品的处理及相关制度

3.1口服药

同种药品有不止1个批号时,上药人员根据效期做出相应调整,效期近的在前,效期远的在后,并写标签注明,发放药品遵循“近期先出”原则。效期在6个月之内的药品,根据其流水情况判断其销量,能很快用完的暂不做处理。对于效期近且销量不好的药品,及时联系临床医生,或者联系药库,通过药品采购人员负责将近效期药品、临床不再需求的药品退回供货公司。对于近效口服药品提前1周下架,不能退库的(多为袋装、分装药)自行报损并集中销毁。效期在6个月之内的药品发放时告知患者效期,尽量使患者在药品效期内使用,避免某些患者囤药造成药品过期。

3.2针剂

急救药品很多不常用,很容易积压滞销造成近效,但药房必须配备。这类药品大部分安置于急救柜中,效期管理人员每月查看其有效期,并随时登记处理,对于近效针剂可以及时与住院药房联系,通过内部调剂加快使用,还可与临床医生协调使用。针剂不能申请退库,所以未处理掉的药品在有效期前一天下架,自行报损并集中销毁[4]。

3.3外用自制药品

药房中很多外用药是本院自制制剂,本身保质期就短,因此有些最新请领的药就是近效,对于这部分更新速度快、批号多、效期短的自制药,本院建立了单独的效期登记表,每个星期五(领药日)检查1遍外用药的有效期,及时登记并联系相关科室医生。近效外用药品提前1周下架,自行报损并集中销毁。

为督促药师日常对近效期药品的监管,药房自建对发出失效药品的处罚制度,以及每月月底随机抽查责任柜,重点检查是否有近效药品未上报、是否贴近效磁签以及不同批号是否放不同批次先进先出标牌等。

4本院门诊药房信息化现状

本院门诊药房的信息系统主要包括:收方系统、发药系统、库存管理系统以及智能摆药机(门、急诊摆药机)系统。

4.1收方系统

主要是通过扫描处方条形码打印取药凭条(带患者姓名、iD号码、交处方时间)给患者,打印药品条(包括货位、药名、剂型、数量、规格、厂家)给调配药师。

4.2发药系统

通过扫描处方条形码自动叫号,电脑屏幕显示患者信息,除处方部分信息外还包括药品厂家、处方数量、药品单价、药品医保类别等。如果患者有疑问需要查询处方等,可通过输入患者iD号或姓名就可以查询到任何时间已发出的处方药物信息。

4.3库存管理系统

4.3.1门诊药房根据近期用药量设置库存上、下限,系统会自动根据当时库存生成需用的药品数量,通过网络生成请领计划表,然后由后勤保障人员认真核对药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等内容并最终确定请领单,以便药物能及时得到补充。库存管理系统还可以自动生成盘点表格,药房工作人员可按打印的表格进行实物盘点,最后输入正确的盘点数量即可。

4.3.2与其他药房调配使用紧缺药品时,进行出库、入库、请领操作,系统会自动增减药品数量,保障了各药房之间药品的及时供给且库存数据准确。

4.3.3药房可通过药品维护设置“不可供”、“可供”来限制药物使用。显示不可供时,医生的电子处方工作系统就会自动提示该药已无,不能开具该药。若门诊药房中有同一种药品有不同厂家、规格的情况,也可通过药品维护设置来区分限制使用,降低发药差错。该系统可为咨询患者查询各种药品的当前库存及零售价,也可查询某一时间段内该药品的入库、出库数量,便于药房管理[5]。

4.3.4若有药品调价,药库将药品价格调整好后,会通过计算机网络自动传输到药房,药房不需要另行调价。因此,网络化管理的数据准确性和实时性有效地解决了调价后的药品价格信息不能及时传输到药房的问题,保证了药品价格准确、及时的传输[6]。

5药品效期管理可信息化

5.1建立药品批号及有效期查询系统。

现有的程序可以人工操作完成药品批号及有效期的录入,但是每次来药药品种类多、点药时间短、工作人数少、工作量大,手动输入费时费力很难完成。这样不能及时在计算机系统内输入药品信息,且不能查询购入药品的所有批号及有效期;若有患者咨询只能去货位看实物,降低了工作效率。所以该系统的建立最重要的是有一个便捷的信息输入方式,在这里不妨像收费系统一样,设置若干扫码枪连通药房网络,每次来药只需扫码其中一盒或一袋,药品批号及有效期就能立即传入库存管理系统。如果扫码器上设有按键则来药数量也能一并录入,减少人工手写及后期单独录入的麻烦。查询时只需输入拼音首字母就能看到该药品的全部信息[7]。

5.2建立药品近效滞销积压情况查询系统。

现有的效期管理模式需要手工记录及录入,需要时间,常因不及时而使最终数据不够准确,若系统能定期自动对近效滞销积压药品情况生成统计表,则能大大提高药房的工作效率,节省药师的工作时间。设置近效滞销积压药品管理功能,可对任意时间段内所有药品的出入库流水使用情况进行汇总[8],这也是加强药品有效期管理的重要手段。例如系统设置效期在6个月内的为近效,最近3个月内没有任何出库流水的药品为滞销,最近3个月中每个月都有走账但是使用数量远远少于实际库存量的情况视为积压,以此为依据进行设置,让系统每月定时自动生成效期管理汇总表。最终经相关药师核实确认即可。如确属滞消积压药品,则应查明滞销积压原因,并及时加以处理[7]。

5.3设置药品效期预警系统

微机设置药品效期预警显示系统,药师一旦进入发药系统发放药品,效期在6个月的药品就有特殊显示,以提醒发药窗口岗位的药师及时提醒护士或患者[9],与以往调配药师提醒发药药师相比更准确直观,同时避免了调配药师因未嘱咐发药药师而造成发近效药未交待的结果。

6讨论

药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其质量直接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医院要加强药品质量管理,管理人员要经常检查药品效期,杜绝过期药品进入患者手中,同时严格遵循药品管理制度,使医院更好地服务于患者,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10]。对此,有如下建议:国家立法建立健全药品过期后进行回收和正确处理的法律体系,规范药品企业制定回收措施[11]。每个月底医院药库、各药房对已过期药品全部清理下架并退回库房统一处理,各药房、病区不得独自报损处理过期药品,防止因遗忘造成的损失。药房退回到库房的过期药品,由药库负责人核对过期药品清单后,填写过期药品报损申请表,经医院领导审批后由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集中组织统一销毁[12]。使每一个药品都做到“采购有计划,验收有步骤,发放有先后,储运有限制,处理要及时[13],从而节约医院的医疗成本,更有效地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

随着大众对药品安全的不断重视,加之近几年不断完善的、新的药品管理政策陆续出台,对药品的质量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对医疗机构的药事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不断完善药品的质量管理,才能从根本上保障药品安全,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避免医患纠纷,建设好和谐的医患关系[14]。因此科技的进步需要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也必然会推动我国的医疗事业得到更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S].二部.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15.

[2]王晓萍.浅谈医院药品效期管理[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2,1(23):118-119.

[3]吕瑞风,张勇.浅谈药品有效期的管理[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8,16(4):284.

[4]杨秀荣.门诊西药房效期药品管理[J].临床合理用药,2011,8(4):116.

[5]李宝传,刘珠英.浅谈医院信息系统在我院门诊药房的应用[J].内蒙古中医药,2011,16(30):63-64.

[6]薛万国.新一代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的特点[J].计算机系统应用,1997,4:2-5.

[7]于淼,彭岩.药品有效期管理探析[J].健康必读杂志,2012,2(2):289.

[8]李铮,王丽茹.近效期药品管理面面观[J].社区用药指导,2010,27(12):258-259.

[9]林谦.我院住院药房的药品效期管理[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24(7):3130.

[10]田世平,王福星,张伟.医院药品管理存在问题分析及对策[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15:199-200.

[11]王文森,孙洁,刘顺良,等.加强药品效期管理确保患者用药[J].药学实践杂志,2011,29(2):138,155.

[12]王文森,孙洁,刘顺良.关于过期药品处理的建议[J].中国药业,2009,18(6):7.

[13]陈莲珍,王育琴.药品效期的识别与管理[J].中国药师,2001,4(3):186-188.

药房医保内部管理制度篇8

1医院药房管理存在的问题

1.1管理不到位医院及药房虽然建立了一系列的工作制度,但一些药剂人员没有遵守,比如迟到、早退、脱岗等。对于近效期药品没有做到先进先出,没有及时检查近效期药品,造成药品资源浪费。麻精药品没有及时做账,空安瓿没有回收。虽各个药师设置了不同的权限,但都用负责人的账号,谁都可以进行药品的出入库,药品库存混乱

1.2药学专业人员知识匮乏医院对药师重视程度不够,很少有机会外出学习交流,下临床的机会少,药师的专业知识得不到及时的更新和提高。药房人员少,药师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用于大量的配方、发药、领药等日常事务上。对于患者提出的问题不能给出专业的解释或满意的回答,这样患者及家属对药剂人员的专业水平产生质疑,更谈不上为临床和患者服务。

1.3医院重视不够医院历来重医轻药,特别在医改的方针下,取消药品零加成,药房没有任何盈利的情况下,医院就更不重视药房。医院对医疗设备投入大量的资金,而医院药房、药库的基础设施建设却严重滞后,药房条件差,防鼠设施不完善,药品质量不能保证。药房值班室条件简陋,值班费低。药师的工作积极性不高。

1.4医院信息化系统不够完善患者看完病,必须到药房窗口排队刷卡取药。药房就要专人刷卡,这样病人等待的时间较长。HiS不够完善,有时院内医务人员对药房一些药品的购进信息、效期药品信息及新特药信息均不甚了解,不便于临床用药,也不利于药品周转。而患者要想了解药房某种药品有无,也要通过在药房窗口询问获取。无形使药师工作量增大。

2医院药房改进措施

2.1无规矩不成方圆,药房要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并保证其正常有效实施。定员、定岗,把责任落实到个人,使药房管理制度规范化、标准化、具体化,并严格执行管理制度,提高药品质量和服务质量。此外,药房也要制定本部门相应的奖罚制度,根据药房人员的执行情况及量化考评指标,使药房中的每一项工作都能落实到人,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2.2提高药房人员素质,吸纳新人,必须加强药学人员在职继续教育培训,鼓励白学为主,脱产学习为辅,对不同层次的人员提出不同的要求。比如,可以选派药房人员到国内外著名药品生产企业进行培训,或到大医院进修,同时通过参加学术交流等活动,了解国内外医药学的最新信息和发展动态,吸收更多的知识最后,定期组织业务学习,提高药房人员的整体

水平,使药师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2.3提出药师参与临床用药,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合理性。临床药疗新课题的不断出现和人们对药品使用安全性的需要,为医院药师的职能转化提供了新的机遇,作为医院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临床药学的核心就是研究和指导合理用药,药师的工作不应局限于药房本身,而要深入临床,让药师走出药房开展药疗监护工作。通过这种做法,改变以往医师凭经验选药、用药的不良习惯,减少药物副作用的发生,提高了医师的合理用药意识和素质。使药师的工作得以重视。医院投入资金,购进自助刷卡取药机,患者可自行拿着医保卡或就诊卡刷卡,病人的就诊信息可以查询,一目了然。不仅减轻了药房的工作量,也是病人等待时间缩短,大大增加患者就医的满意度。

2.4网络管理系统是现代科技的产物,是医疗机构不可缺少的部分,药房可以积极利用网络资源,对药房的各种信息进行管理,及时对全院的医务人员以及病患提供最新的药品信息,以此减少医护人员以及病患在药品使用中的错误做法,实现医学资源的共享,同时提高各个岗位的工作效率。医院药学信息现代化将直接提高临床药师服务的效率,还能节省患者及家属的很多时间。

药房医保内部管理制度篇9

关键词:医院药品盘存差异内部控制

药品是医院的重要资产,占医院流动资产比重很大,这部分资金管理工作的成效直接关系到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然而药品种类繁多,批次各异,规格型号众多,流动性极强,使得药房管理易出现漏洞,这也给药品的管理提出了一个难题。为了了解现有的库存实际情况,保证药房提供的财务报表完整性、可靠性、准确性,检验相关人员对药品管理各项工作的落实和执行情况,督促药房人员对药品管理的自我总结。因此,加强药品的进销存的管理是医院经济管理的重点,是保证医院账实相符的重要前提。本文依据实际盘点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

一、盘点情况

门诊药房每月月底对药房进行一次全面盘检,盘点时根据现场人员数量,采取两人一组,一人依次清点药柜药品数量,一人根据药房库存清单进行记录。盘点完后,将盘存差异录入电脑系统,财务人员每季度末对药房进行抽盘,年中年末财务人员跟踪监察药房人员进行一次全盘。

二、盘点情况分析

在监盘中发现问题较多,实际盘存差异情况未如报表反映情况般乐观。本文对具体差异原因做了如下几点分析。

(一)由于药品本身特点,易导致人为差错

①相似药品差错,如厂家不同,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有上海及重庆2家厂家生产;维生素K1针和维生素K1注射液厂家不同。②破损、字迹不清。维生素C针、维生素C注射液包装简单且极其相似,用量大,很多字迹不清,容易混淆。③散包装,容易错数、丢失。散包装药品主要是片剂,人工数错、掉落等都可能导致药品数量差错。

(二)盘点时间段、错盘等造成的误差

在盘存过程中不能做到绝对的静态盘存,急诊和门诊的库存不能分开管理。盘点一般在下班期间进行,但是由于门诊窗口关闭后,急诊窗口依然在进行发药处理,给盘点工作造成困难,因此盘点存在一定误差。如有病人未取药,未退款情况存在,没有及时进行处理,导致长期遗留药品,这也导致了药品盘存误差的增大。

(三)系统误差

药房工作人员普遍反映医院使用的HiS软件,其他医院也出现盘存时多的药品越来越多,少的药品也越来越少,一旦在系统进行盘存处理,第二个月盘存时就会出现相反现象,怀疑软件存在瑕疵,希望信息科人员配合,消除疑虑。另一方面,系统在进行除数时,会保留三位小数,而结果为两位小数,也会出现微小差异。

(四)借药换药情况依然未杜绝

虽然医院历来规定不得借药,但依然有医务人员进行违规操作,因此出现医院职工借药或换药的情况。部分医生借药后,未及时归还,存在较大漏洞和管理风险,导致药品实存数与账面数存在差异。

(五)各药房之间药品盘存互存差异时,有相互调剂情况

为了减少盘存差异,门诊药房将多余(或缺少)药品与其他药房缺少(或多余)的同类药品进行调节。各类药房之间的调剂,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小盘存差异,使药品盘存情况在账面上较为“体面”。但这类调剂并不能从源头上解决问题,甚至导致药品出入更加混乱,管理监控难度加大。

(六)药品管理依然存在漏洞,没有建立相应的问责制度,责任不明确

对于药品盘存差异,没有实行个人问责制度,药品盘盈或盘亏的责任无法落实到个人,因此盘点差异与个人相关度较低,从而不能引起药房人员对盘存差异的足够重视,药品盈缺、发错、漏发也基本归咎于部门领导,导致药品监管不利的现象。

三、改进建议

(一)管理人员引起重视,协调医院各部门间的工作配合

要做好医院药品的管理工作,领导应引起高度重视,有利于药品的监管,并引起相关科室注意。另外,医院内部相关部门的协作与配合也是非常必要的,尤其是医院药剂科、信息科和财务科三个部门之间的通力合作最为重要,同时也需要医务科、护理部的配合和临床科室的支持。

(二)严格控制借药、换药、退药现象

对于盘存药品互相调剂的行为及相互借药行为,需办理药品调拨手续,不得随意借药、换药。应当开具药品调拨单,双方签字确认,定期交财务审核、入账。对于强行借药、退换药情况,及时汇报科室领导,必要时汇报职能部门。

(三)将个人借药情况,纳入个人绩效考核范围

如发现有个人借药情况,应将其纳入个人考核制度,与个人绩效考核分挂钩。按照借药数量和次数,对于药房借药相关人员与借药医护人员按比例进行月度考核扣款,与奖金挂钩,从而杜绝此类情况再度发生,防止医保漏洞。

(四)要求信息科积极配合,加强软件管理,防止软件漏洞

信息科积极配合药房人员工作,对于药房人员提出的某些药品差错,积极跟进,对于单个药品进行流程跟踪,必要时进行书面报告,消除疑虑。同时也能加强相关部门之间的协作,能有效防止各部门互相推诿责任的现象。

(五)对于易混淆的药物进行罗列,引起注意

药房人员对于经常容易出现发药差错或易出现盘存差异的药品,根据情况召开临时或定期会议,实时跟踪药品进出情况,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漏洞,总结心得体会。对于易混淆药品及时罗列,引起注意,避免错误。

(六)建立个人问责制度,减少事不关己现象

相关部门和领导应树立药品管理体制改革的决心和加快改革进程。实行药品专人“认领”管理制度,每人分别负责指定药品,对于库存情况实时监管,做到心中有数。个人对于自己负责的药品及时找出差异及原因,减少事不关己、盘点流于形式的现象。

(七)从软件方面进行提升,减少盘库时点导致的差异

医生出具处方后,系统不直接减少药房药品库存量,待收费完成后,药品库存量根据开单药品量相应减少。此时,药房开始备药,患者凭发票取药,发药后,药房发药人员点击验收后,发药完成。这将会导致某些药品未发出、而库存已减少的现象,这就需要对软件进行提升,从软件方面提高内部控制管理,减少系统漏洞,增加库存准确性。

(八)增强人员培训,提升相关人员的业务水平与素质

医院应定期对员工进行培训,实行“走出去”的策略。让员工多多学习新型医院管理体制,吸取其他医院或相关部门的经验,提高综合业务素质和水平。医院内部可定期组织岗位培训、业务能力竞赛等。此举可提高员工积极性和自我价值意识,从而能更好地管理医院资产。

参考文献:

[1]袁进,季波,石磊等.在住院药房推行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体会[J].中国药房,2004(23).

[2]王淑燕,陈海波,顾春玲.门诊药房药品盘点误差分析及对策[J].新疆医学,2009(39).

药房医保内部管理制度篇10

医药分家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资料显示li】:目前.只有美国等极少数国家实行医药分家.但这些国家在急诊和住院方面也并非完全彻底。亚洲国家几乎还都是医药一体。韩国曾尝试进行医药分家.现已宣告失败.而日本在这方面也迟迟不敢贸然下手.国内医药分家初始于1999年.国家卫生部和财政部要求全国县及以上医疗机构对医疗收支和药品收支分开核算.对药品收入实行。核定收人、超收上缴”。2002年4月.由国家计委等九部委联合下发了的文件《关于完善“三项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选定了青岛、西宁和柳州等3个城市.作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医疗卫生和药品生产流通体制三项改革试点的城市.以此来推进医药分家的改革试点。在对试点医院进行调查时发现:医药分家的试点,对降低药品价格有一定促进作用.但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闸题依然存在.医院药品收入所占比例依然居高不下。在全国统一实施新的《医疗服务项目规范》后.医疗收入的巧立明目乱收费、乱定价状况得到有效遏制.药品市场的治理通过开展行风教育、反商业贿赂甚至立法来进行治理,衄形势依然不容乐观。现阶段老百姓看不起病.药费贵是最主要因素之一,而药费贵的主要原因:一是定价机制不合理.新特药泛滥;二是中间环节多;三是医生受利益驱动滥开药、开蛊药。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需要把。医”和。药”分开。在实践过程中也产生了医药分家的中间过渡形式——“药品托管”(即所有权不变.职工身份不变。保证临床用药需求.保证药品价格.委托医药公司经营)。该方式是全国目前采用较多.运用较成熟的方式之一.目前主要运用于中小医院。药房托管模式的成熟运用为医药分家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药房托管后遇到的问题也是医药分家后应诙而且是必须解决的。在管理层.医与药其实早已“分家”.原来隶属于卫生系统的药监局已独立出来.成立“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成为管理药品和医疗器械的专职部门。“上头”分了,但。下头”没分,尽管各地都开了不少药店.可医院药房垄断市场的局面井未改变。

2医药分家存在的问题

2.1医院经营更加目难统计资料显示日:目前.全国医疗机构药品收入占医药收入的比例为40,60%.在一级医院或乡镇卫生院这一比例更高。在财政补偿机制币到位.而国家调资政策促使人员费用抉速增长的情况下.如果实施篷药分家.切断。以药养医”:(1)可能使大部分医疗机构出现亏损,甚至倒闭;(2)医院想方设法在增加医疗服务项目上作文章.导致患者看病贵进~步加重;(3)目前.各医院通用的药品购人是赊购方式.药房剥离后.医院每年将损失一笔数日可观的无息资金.这势必给医院的资金周转及经营带来困难.

2.2医院管理难度增太宴行医药分家.特别是药房改为零售企业.产权及人事等~系列关系的妥善分离及分离后的协调是一个难点。

2.2.1药房人员:如果将工作人员剥离(即由事业单位向经营企业转换),导致人员不满而造成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如果不剥离.医院又无法安置剩余人员。如果由医药公司经营.而原来的药房人员身份不变,则与药房托管类似.且叉没有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医药分家。

2.2.2就医环节:医院如果处理不好.将会增加患者就医环节(如患者开了l张输液处方.仅空费环节就由1个增加到2个).给患者造成很大不便.并加大急症患者的用药协调难度。

2.2.3药品供应及质量:医药分家后.在临床中医院无法控制药品库存结构及药品质量,医生无法比较药品敢应的优劣.一旦出现缺药及药品质量方面的问题.在临床上将引起严重的后果.患者的索赔将会面临较大用难。即:患者究竟是应该找医院还足找药商?同时.医疗事故的潜在发生几宰将会给医疗机构的管理带来相当大的压力。分离后的药房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临床上一些质优价廉的药品将可能出现空缺.药品的社会效益缺失,弱势群体就医更加困难,医患矛盾将更加突出.

2.3药品流通渠道厦价格难以管理

2.3l流通犟道:目前.药品的流通主要靠医药经营企业和层层分布的各级商。在政府药品区域配送中心没有成立的情况下,实行医药分家.1所医院(尤其是大型医院)的药品供应仅靠t家医药公司难以维持.如果同时供应的医药公司太多。很可能出现患者1张处方的期价、取药分别在多家医药公司供应点上.不仅增加患暂就医环节.也可能使患者花费过多的精力而得不偿失.可能出现患者花费丁30分钟的时间只节约rl元钱的现象.

2.3.2药品价格:医药分家后.医院失去了对药品价格的监管.药品招标后确定的价格尤其是非处方药的价格监管更加困难。这需要政府部门重新核定政府制定的药品价格.加强耐新药、特药爱三资企业自主定价药品的价格管理,限定药品生产经营和准人制度.解决重复建设问题.降低虚高定价.减少用于流通环节的费用。

2.4政府补偿机制难d建立.补偿负担沉重

2.4.1管理体制多元化.朴偿机制难以实施。目前.医疗机构的管理体制、所有制形式呈多元化.有省属管理的、有卫生部门管理的、有军队管理的、有社会兴办的、还有已经转制或买断的。目前.各种管理形式的医疗机构执行的医疗政策和价格标准是基本一致的.如何全面实行医药分开核算.全面建立补偿机制,涉及到卫牛医疗市场的管理与运作。

2.4.2医疗资源配置不平衡.补偿标准难以确定。医疗资源配置不平衡表现在2个方面:一是医疗机构分布不平衡;二是医疗机构内部资源配置不平衡。这2个不平衡都直接影响医疗机构的毁益。使得医院盈亏囡索难以确定。从而也使得医疗机构补偿标准难以确定。

2.4.3医疗服务成本标准不统一.医疗盈亏难以衡量。医疗服务成本是医疗机构补偿机制的蘑要依据.由于医疔机构所处不同区域,资源配置的优劣、人员结构配置、基层组织费用标准等都直接影响医疗服务成本.使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成本难以用统一的标准衡量;目前.医疗平均成本也缺乏统一的量化计算方式。这些都将影响医疗机构补偿的合理性。2.5医药购销中的不正之风难以椎除医药分家后.医药公司为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可能会继续向医生进行。回扣”或“促销”.在目前医生收入与付出不对等的情况下.面对灰色收入.医生同样可能会开大处方.开高价药.开利润高的药。26医院内部人员的阻力医药分家会触动一部分人员的经济利益.可能会遇到来自医疗机柯领导、医生和药房等各类人员的阻力.给医药分家埋下不稳定因素。3药房托管在医药分家实施前.药房托管不愧为目前较好的方法之一。根据我们麦际运行的经验来看。药房托管较适用于中小医院,中小医院具有人员少,药品使用品种相对单一.托管企业首次投入的资金规模不大.容易操作等特点。国内目前宴施的医药分家基本上属于药品托管操作.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医药分家。三蛱坝医急救中心从2004年起开始实行药房托管.合同约定:在规定的药品零售价格的基础上.按比例下调价格让利于患者。4年的财务数据显示:药房的收支结余率反而由托管前的8.31%增长到目前的1291%。同时.医院在群众中的ra碑也得到较大提升.实现了院方、托管方和患者等

3方共赢的局面。

3.1药房托管后取得的成靖

3.1.1药品质量更有保证.药品价格下降。托管方具备业务素质更高的药学专业人才.可以有效的杜绝假、劣药的流人。同时.托管方可以凭借自身的采购信息优势和先进的物流配送系统为医疗机构提供质量更高、疗效更好和价格实惠的药品。药品中间流通环节的减少.也有利于降低药价。

31.2托管后的药品收益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药房托管后只按药品销售的一定比例提取收益.减少了运营成本及财力和物力消耗.在保证医院利润的同时.降低了医院运营成本.

3l.3减少医院药品经营风险。如:有些不常用但又必须备用的品种面临过期失效和调价的风险.所有药品都存在霉变、破损和丢失的可能。药品托管后.医药企业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将近效期的药品调剂到药品周转更快的其他医疗机构使用,更可利用先进的管理模式将药品经营风险降低。

3.1.4可以使医院管理者得以从繁杂的药事管理事务中解脱出来.把更多的精力用于抓好医疗服务质量的提升和医疗市场的开发上。

3.1.5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因果购方式、采购渠道以及价格商谈所引起的行业不正之风。

3.16可以使医院药房管理运步趋于规范并使药房职工得到系统培训。托管后.药房的商业化运作模式彻底打破了医疗机构的原有管理模式.提高了药剂人员的积极性和市场竞争意识.也为医药分家后人员的意识转换奠定了基础。

3.2药房托管存在的问题

3.2.1需正确处理好医院、托管企业和患者3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医药企业注重的是经济利益.相对利润越高越好;医院注重的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举.价格太高影响社会效益.短期的经济增长导致病源流失而最终失去市场.价格太低影响医药企业和医院本身的经济利益:而患者注重优质低价,且价格越低越好。医药企业的药品必须经过医院才能到达患者手中,医院成为了药品流通的中间环节.因此,医院必须处理好医院、企业和患者3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加强价格和质量监管.健全相应的制度和措施.确保患者利益不受侵犯.

3.2.2面临的政策问题。药房托管属新生事务,国家目前没有相应的管理措施和办法加以规范.要持续合作面临诸多政策上的问题:

3.22.i招标采购问题。国家或地方政府部门规定,所有药品必须纳入招标采购范畴.而托管后的药品经营权已发生转移.有可能医院所需的品种恰好不是托管企业中标品种.根据规定医院必须与中标企业签订购销合同。但签订的台同无法执行。58•

3.2.2.2药品托管属性问题。根据卫生主管部门有关规定。医疗机构严禁科室对外承包。药房托管从某种意义上讲也应属科室承包范畴.但药房托管与普通的科室对外承包产生的效果和意义有着质的区别,关键是老百姓从中得到了实惠。

3.2.23工商和税赋同题。药品托管后药品销售直接由医药企业经营,是否应该到工商部门办理注册登记.按规定.医院经营药房是免税的.但托管后的经营权发生转移.是否应该缴纳营业税?处理不好时不仅违法.而且协议面临夭折.3方的利益受损.

3.2.3面临的内外部压力。药房托管的推行将会触动一部分人的利益,遇到的阻力较大。(1l需要政府主管部门和媒体的支持,实事求是地总结和宣传试行药房托管的积擞作用和成果,造就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氛围;f21要避免超越职权的行政干预;f3)要推行药房托管的医疗单位深化用t人和分配机制改革.允许在药房托管中实行药房管理人员能e能下、药房职工能进能出和更彻底的工资与绩效挂钩.使托管企业对药房有更多的管理权。

3.2.4医药企业的配送及时性和配送能力。医药企业的配送能力关系到能否保证临床用药和医疗机构抢救患者的成功率。相对而言.医药企业规模越大,配送能力越强,医疗机构用药的及时性越能保证.价格也相对越低。但托管后医药企业考虑自身利益更愿意送附加值高、利润大的品种.对低附加值的品种推三阻四.不是说采购不到就是厂家不生产.建议更换品种,医疗机构在无形之中增加了患者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