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技术心得体会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4:05:57

航天技术心得体会篇1

陕西将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航天科技,是世界瞩目的前沿科技。神舟飞船的升空,嫦娥卫星的奔月,航天员的太空漫步,极大地提升了我国的国际地位和综合实力,也揭开了航天技术的神秘面纱。

在欣喜之余,我们高兴地看到,航天科技正改变着我们的生活,许多尖端技术已深入到民用领域,直接服务于国家的经济建设。总部位于西安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六研究院,就是立足西部,打造航天产业高地的典范。

航天科技走向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六研究院(以下简称航天六院)是我国液体火箭发动机的研制中心和航天液体动力专业研究院,被誉为“中国航天动力之乡”和航天液体动力“国家队”。研究院在确保完成国家重点航天科研生产任务的同时,发挥航天高技术优势,走向国民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在振兴我国装备制造业中大展身手。

航天六院下属10个研究所、生产厂,控股上市公司陕西航天动力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形成了完整的液体火箭发动机研究、设计、生产、试验专业分工、密切协作的科研生产体系。拥有液体火箭发动机试车台、泵性能试验室、液体动力技术基础理论研究室、全箭动力系统试验台、液体推进剂研究中心、国家泵工程技术中心、低温技术研究中心、密封件研制中心等国家科研基础设施,形成了以设计及基础理论研究应用、制造及工艺技术、试验及测控技术为代表的军民共用平台。

航天六院坚持“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协调发展”的方针,以液体火箭发动机的流体技术、燃烧技术、特种泵技术、特种密封技术等特色技术为依托,开发并形成了特种泵阀、热能石化装备、化工生物装备、液体传动、流体计量、印刷包装设备、环境工程、特种化工、氢能源等主导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服务于国家关键技术装备国产化示范工程,广泛应用于能源、交通、化工、消防、环保、工程机械等领域。

航天六院的技术和产品在国内属领先地位,产品不仅实现了系列化和专业化,而且走上了从设计、制造到系统集成的工程化良性发展之路。特别是他们研制的容积为u01123及110m3以上的立式结晶技术,国内目前尚“无人能及”,近两年随着110m3、178m3、220m3至360m3结晶机的研制成功并交付使用,一次次震惊了国内生物化工界,也确立了他们在本行业的领先地位。产品获得9项国家专利,并获得陕西省国防科技一等奖和科技成果奖。这种技术研发成功,直接推动了我国粮食加工行业的科技进步。航天六院的民用产品开发研制,’在促进科技进步和装备制造业升级换代的同时,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坚持创新推动航天技术成果转化

航天六院始终坚持科技创新,加速航天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着高技术领先作用。他们按照“核心企业带动,重点项目引导,关键技术支撑,全院整体推进”的发展思路,将航天技术向民用产业转化,形成了围绕液体技术、热能燃烧技术、光机电一体化技术为主的高新技术产品集群。

通过几年的努力,他们的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已初步形成“以航天技术为支撑,以重点项目为基础,以上市公司为龙头,以装备制造业为引导,流体技术和特种技术产品互为补充、互动发展”的产业布局。航天六院发挥燃烧与传热、流体与气动力学、材料与先进制造、低温与真空特种密封技术特色和优势,通过技术转化和延伸,形成了以石油化工、能源交通等高新技术装备为市场牵引的产品体系。重点培养和发展了流体机械、热能工程、光电一体化三大核心产业板块。

航天六院生产的“华宇”消防泵,在借鉴国内外高低压消防泵优点的基础上,重点利用液体火箭发动机的涡轮泵技术,解决了在高转速下常规消防泵难以解决的气蚀和密封问题。最大特点是变流稳压,即泵从零到所需最大流量范围变化时,其扬程变化在5%以内,且小流量或零流量时不超压,确保消防工作的正常进行,大大提高了消防效率和消防人员的安全可靠性。泵上所用驱动电机为普通电机,不需变速,这是我国消防技术的重大突破。他们研制的系列消防泵在国内属首创,其性能在国内居领先水平,填补了国内空白。同时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成为新一代消防车的理想产品,被评为部级重点新产品和部级火炬计划项目。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举行,其主要场馆“鸟巢”、“水立方”、老山自行车馆等场地的726台套消防泵,就是航天六院生产的。就连丰台垒球场等安装的智能ic燃气表,也出自航天六院之手。高科技、人性化、洁净方便舒适的奥运环保生态厕所,仍是航天六院研制的。此外,这些产品还应用于北京国际机场新航站楼、中央电视台新址等重点工程项目。

奋力拼搏在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

石油是工业的血脉,过去我国石油的运输主要靠公路、铁路、航运等方式进行。利用管线运输,可以降低运输成本,实现安全性高、环保作用大、自动化程度高。尤其是长距离管道天然气运输,更是解决了易燃易爆的难题,具有良好的经济效果和社会效益。

过去我国石油运输管线的泵阀主要靠国外进口,而今大规模的石油运输,西气东输,航天六院的核心技术正是适应了这一需求。他们利用自己试验、仿真、计算等独特条件,快速攻克技术难题,开发研制出了输油泵机组。一举打败了由美国、德国、瑞士长期垄断的产品,实现了与中国石化集团的良好合作。航天六院生产这种长输管线输油泵,是工业循环系统中的关键产品,其性能具有自和自动冷却的特点,且不易堵塞。循环效率也从70%提高到80%,节能25%~30%,使用寿命从过去的8年延长到20年左右。

航天技术心得体会篇2

在航天事业发展历程中,中国航天人不仅取得了以人造地球卫星、载人航天、月球探测为代表的伟大成就,也孕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航天传统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以下统称“航天精神”)。广大航天工作者坚持以国为重、诚信为本、敬业奉献、团结协作,用智慧和汗水实现了我国航天史上一个个奇迹。

上世纪50年代,新中国满目疮痍、百废待兴,面临着帝国主义的封锁和挑衅,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做出了发展国防科技工业的战略决策。1956年10月8日,我国第一个导弹火箭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正式成立。以钱学森、任新民等为代表的老一辈航天人怀着对祖国的无限热爱,毅然放弃国外优厚的工作生活条件,回国投身航天事业。创建之初,国家科技基础薄弱、条件简陋,又面临西方的技术封锁、苏联中止援助等困难,我们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刻苦攻关。老一辈航天人提出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克服一切困难,为国争光”的口号,他们以惊人的毅力,战胜了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攻克了一大批关键技术,相继实现了中近程地地导弹、“两弹结合”、人造地球卫星等多个划时代的壮举,打破了美苏等大国对航天尖端技术的垄断。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国航天事业蓬勃发展:遥感卫星多次发射、回收成功;远程火箭向南太平洋发射成功;一箭三星发射成功;潜艇水下发射运载火箭成功;静止通信卫星发射、定点成功;掌握了运载火箭捆绑技术和太阳同步轨道卫星发射技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进军国际卫星发射服务市场……我国航天技术在许多重要领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科研生产体系。支撑并推动着航天事业飞速发展的动力是什么?那就是航天人在实践中形成并不断丰富的航天精神。上个世纪80年代,航天工业部党组把航天精神概括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无私奉献、严谨务实、勇于攀登”。1999年,中央在表彰为“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23名科技专家时,将研制历程中孕育形成的“两弹一星”精神概括为“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高科技与高技术产业日益成为反映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成为一个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1992年9月21日,中央做出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战略决策。这是有史以来国家科技含量最高、综合性最强、风险也最大的跨世纪工程。1999年11月20日,“神舟一号”试验飞船首次发射成功,并于次日安全返回;2003年,“神舟五号”实现载人首飞。在这么短的时间,圆了中华民族的飞天梦想,靠的又是什么?靠的就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

可以看出,航天精神是伟大民族精神和航天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实践性,反映了不同时期航天工作者的精神风貌,已成为中华民族精神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

航天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

当前,全党全社会都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那么,航天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什么关系?简单地说,航天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内在统一、根本一致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航天领域的具体体现。

航天精神彰显了“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的爱国精神。对于航天人来说,祖国的需要就是人生的选择。航天人始终以献身航天、科技报国为己任,把强烈的爱国情怀体现在岗位上,落实在行动中。在他们当中,有新中国成立后,放弃国外优厚条件,历经万难,辗转回国,投身新中国建设的我国航天事业奠基人钱学森;有造了一辈子中国“星”,先后主持北斗导航、月球探测等航天重大工程建设,在耄耋之年依然坚守航天第一线的孙家栋;有潜心钻研技术,夜以继日,埋头不息,最终积劳成疾、英年早逝的技术带头人罗健夫;有在火箭发射出现故障的危急关头,将生死置之度外,两次冲进残存剧毒燃料的火箭贮箱排除故障、最后壮烈牺牲的技术工人魏文举。正是这样一批人前赴后继,舍家为国,用生命诠释着爱国精神。如今,“以国为重”、“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已成为航天精神的价值核心,成为每一位航天人的行动标尺。

航天精神彰显了立足岗位、追求卓越的敬业精神。敬业是职业行为准则的价值评价。航天事业之所以能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就是因为航天人始终把履行职责作为崇高使命,扎扎实实工作,默默无闻奉献。主要表现在:一是自信自强的精神追求。航天事业起步时,有人讥笑中国:“中国人穷得连裤子都穿不上,还搞导弹!”航天人“人穷志不短”,鼓足干劲,加班加点。针对技术瓶颈,大家找准定位,像剥竹笋一样,一层一层地分析问题、研究机理、吃透规律,通过优化设计、性能试车和仿真试验等方式,反复验证和改进,硬是靠自己的双手把导弹研制了出来。二是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我们从我国国情出发制定航天事业发展规划,在量力而行中努力奋斗,在打好基础、循序渐进中提高我国的科技水平,使中国航天真正做到了“少花钱、办大事”。三是百折不挠的坚强毅力。作为复杂庞大的系统工程,航天型号研制具有高风险性和挑战性。对航天人来说,成功是一种考验,失败更是一种考验。历史一再告诉我们,“退”是没有出路的,“怯”是难尝胜果的,惟有大付出,才有大收获;惟有大境界,才有大成就。真正的失败是败而失志、一蹶不振,中国航天事业的一次次成功都来自从失败中奋起、在逆境中前行。四是超越进取的创新意识。创新是航天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创新文化的因子渗透在航天事业发展的每一个阶段。

航天精神彰显了严慎细实、以质取信的诚信精神。作为航天企业,诚实劳动、信守承诺、打造高品质的航天产品是我们履行神圣职责、赢得市场的安身立命之本。这种诚信精神体现了航天人尊重科学规律、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和职业行为,是强烈事业心和高度责任感的具体体现,是航天产品高质量、高可靠的有力保证。经过多年实践,航天事业积淀了深厚的质量文化底蕴,它融合了航天人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无形资产。集团公司把诚信建设与科研生产、经营管理相挂钩,实施“零缺陷”质量管理,不仅追求最终产品的“零缺陷”,更追求第一次就达到“零缺陷”;坚持预防为主,确立了“三不带”原则(不带故障出厂、不带疑点转场、不带隐患上天),认真开展“双想”(质量回想、事故预想)活动,查漏补缺,消除隐患;推行以“质量是政治、质量是生命、质量是效益”为核心的质量文化,以诚实守信的态度来追求产品高质量、管理高效率、发展高效益。

航天精神彰显了团结协作、同舟共济的友善精神。航天工程是规模宏大、高度集成的系统工程,涉及的科学领域广泛,参与单位和人员众多。以载人航天工程为例,工程涉及众多技术领域,全国数千个单位、十几万科技大军参与其中。只有团结协作、同舟共济,才能将最优势的力量、最宝贵的资源凝聚在一起。在航天事业发展的每一个历史阶段和重大转折关头,航天人都提倡讲大局、讲原则、讲风格、讲团结,提倡互谅互让、主动支援、主动担责,引导科研人员牢固树立整体观念、全局观念和“一盘棋”思想,培育形成了完备的系统工程管理思想、理论和方法。正是依靠团结协作、同舟共济精神,我们才能在短时间内取得历史性突破,实现了“一代人干成了几代人的事”的壮举。

航天精神是建设航天强国的不竭动力

在航天精神的推动下,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的航天事业取得了巨大进步。但与航天强国相比,我们还有一定的差距。圆航天梦,我们仍然必须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航天精神,培育航天文化,以实际行动肩负起党和国家赋予的神圣使命。

坚定政治信念,强化责任担当。航天梦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航天梦是党和国家赋予航天人的历史责任。当前,我国航天事业正处于加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要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航天强国,必须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创人类航天文明、铸民族科技丰碑”为己任,不断攀登航天科技高峰,努力构筑以洲际战略核导弹为标志的国家战略安全基石,圆满完成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第二代全球卫星导航系统、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等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任务,切实提升我国的国防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我们的力量。

航天技术心得体会篇3

2020年11月18日下午,第十四届航空航天月桂奖颁奖典礼在北京成功举办。那么你们知道关于第十四届中国航空航天月桂奖心得感悟范文内容还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第十四届中国航空航天月桂奖心得感悟范文五篇,欢迎参阅。

中国航空航天月桂奖心得感悟范文一我爱祖国的航天事业也许是父母给予我一个特殊的“符号”—陶嫦娥,所以从小的我就是一个充满幻想的女孩,我幻想将来有一天我能像嫦娥一样飞上天空,能在浩瀚的苍穹和无垠的宇宙中有一个舒适而温暖的家。小时候,我总缠着妈妈给我讲我们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妈妈告诉我,我国航天事业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1970年4月24日,寂寞而辽阔的茫茫太空中,第一次响起了中国人的声音,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够发射卫星的国家从此开始了中国的航天事业。2003年10月15日,我在电视的屏幕上看到了“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成功,10月16日6时23分,飞船在环绕地球14圈后成功返回祖国大地。这是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国已经成为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2005年10月12日,这又是一个令人惊心动魄的时刻,中国第二艘搭载太空人的飞船“神舟六号”再次将两名中国宇航员费俊龙和聂海胜送入太空。在经过115小时32分钟的太空飞行后,飞船返回舱于17日凌晨4时顺利着陆,这又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胜利。看了《我的祖国》这本书,让我知道了许多关于航天的感人事迹。第一个令我热泪盈眶的故事是万户飞天的故事,中国明代的官员万户,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试验乘火箭上天的人。他用两排47支的火箭捆绑在椅子下面,自己坐在椅子上,手拿两只大风筝,然后叫人点火发射,巨大的反冲力将他送上高空,但是天有不测风云,随着一声巨响,第二节火箭筒在空中发生了爆炸,顷刻间,他变成了一团火球,坠落在地。万户牺牲了,万户为光荣的航天事业做出了伟大的奉献,他那勇于探索和不怕困难的精神使我不得不为他所折服,在人们的心中,会永远记住万户这个响亮的名字,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将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命为“万户山”,而在我的心中,万户已成为了在我面对困难和挫折的一种鼓励,一种坚持,更是一种激励我进步的理想。

第二个是在载人航天工程的研制、建设中,广大科技人员、工人、解放军官兵做出的贡献:有的人为了工作的及时、方便,将铺盖搬到了工厂车间;有的人积老成疾,几次住进了医院;有的年轻人虽风华正茂却华发早生;有的人甚至为此付出了全部心血与生命,未能等到成功的那一天便猝然长逝。这些都体现了中国航天人的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所以我要从小培养与同学团结合作,遇到困难要有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精神,有一颗爱国之心,我相信我一定能的。我爱祖国的航天事业!温泉小学:陶嫦娥

中国航空航天月桂奖心得感悟范文二随着天文观测技术的发展,现代航天器将人们带入了崭新的航天时代。我热爱宇宙,更热爱航天,我的理想就是当一名航天事业的战士,乘着载人飞船去遨游太空,探索宇宙。

我对航天的理解很浮浅,认为飞机、火箭飞上天就是航天,实际航天领域研究的东西非常广泛,也非常深奥,不管我对航天认识的深与浅,但我非常喜欢航天。

记得小时候,大人们给我买的玩具中我最喜欢的就是飞机,现在家里还有两架遥控飞机模型保存的好好的;还记得我上幼儿园中班的时候,我和爷爷一起做了一支火箭模型,并在全幼儿园观展;上了小学我参加的是航模兴趣小组,在小组里我做了六架飞机模型。当我制作的飞机模型飞在天空中的时候,我想起了杨利伟叔叔,他乘着我国自己建造的载人宇宙飞船遨游太空,这一创举在全世界面前为我们中国人争了光露了脸。

随着年龄和知识的不断增长,我对航天的理解也逐渐加深了,同时脑子里的疑问也一个一个的接踵而来,如:火箭没有翅膀是怎样飞起来的?人造卫星在天上会不会掉下来?再如:载人飞船为什么能遨游太空?……带着这些问题我买了一些有关“宇宙、太空、自然科学”方面的百科全书。通过学习我初步了解到:火箭是利用发动机向后喷射高温高压的燃气产生及作用力以获得前进推力,并由此向前运动的飞行器,它一般由动力系统、控制系统和结构系统三部分组成。人造卫星和太空探测器是无人驾驶的航天器,它拥有高度精密的自动控制装置,迄今为止它们已先后对月球、金星、火星、哈雷星等近距离或实地考察,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因此人类称它为“宇宙信息的侦察兵”。人类除了派人造卫星和探测器到太空考察外,也希望自己能够飞上太空,载人飞船就是人类遨游太空的工具之一,它一般由座舱、轨道舱、服务舱、对接舱和应急救生装置等部分组成。座舱是飞船的核心,轨道舱内装有各种实验仪器,服务舱则是为航天员提供生活保障的地方。载人飞船可以独立进行航天活动,也可作为往返于地面和空间站之间的“渡船”,并能与空间站或其他航天器对接后联合飞行。我国自行研制的天宫一号和神州八号于11月3日凌晨1时36分首次空间对接成功,这是在美国、俄罗斯进行首次交会对接试验40多年后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自动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这说明我们国家的航天技术已达到了世界顶尖水平,我为之骄傲和自豪,同时我也更加热爱航天了。

我是一名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我知道宇宙间还有许多奥秘等着我们去探索和发现,航天领域里还有许多难题在等着我们去认识和攻关,因此,为了实现自己遨游太空探索宇宙的美好理想,长大后为我所爱的航天事业贡献力量,从现在起我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牢牢掌握过硬本领,争做一名优秀的少先队员。

齐齐哈尔市第三十四中学初一:祝朝遐

中国航空航天月桂奖心得感悟范文三航天航空,是一个大国崛起的标志,是一个大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正因为人类对未知世界的向往及人类的求知欲,才有了今天的航天航空。航天航空是世界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关系到世界科技技术、经济等方面的发展。我们需要航天航空,我们更要支持航天航空事业的发展。因为有了航天航空,才有了中国的腾飞。

没有航天航空,怎么会有中国的繁荣富强;没有航天航空,怎么会有世界科技的腾飞;没有航天航空,怎么会有揭开宇宙神秘面纱的基础;没有航天航空,怎么会有将古老神话变成现实的能力……

自古以来,中国一直向往着太空,从古代的嫦娥奔月到如今的嫦娥一号升天,从东方红一号到神舟飞船系列,从北斗导航卫星群到建立自己的空间站。从1992年启动载人航天工程以来,中国航天不断取得新突破,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独立开展空间实验、独立进行出舱活动的国家。中国的航天航空目标致力于全面突破和掌握近地空间长期载人飞行和服务技术;突破和掌握近地空间组合体的建造和运营技术;开展较大规模和较高水平的空间科学应用;为开展载人登月等未来发展奠定基础等。

因为航天航空事业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所以它的发展基础必须是:综合国力强盛,经济发展水平高,有一定的财政支持,有一批从事航天科技事业的骨干人才队伍,有先进的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这样才有可能发展航天航空事业的腾飞。有了航天航空,才有中国的腾飞。

因为航天航空技术是科技密集综合性尖端技术,它体现了现代科学技术多个领域的成就;发展航天航空能体现一个国家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航天航空的发展能更好地开发太空资源为地球人类造福;航天航空是人类发展的一个新阶段的开始,因为人类可以通过航天航空的桥梁,转移到其他星球居住和生活,开发出更美好的生活空间,这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航天航空促进了新学科的形成、新材料的研发、新资源的探测、新民用产品的生产。

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将会充分开发太空的旅游资源,让进入太空旅行成为一件平常事,让人们更进一步地与太空有亲密接触。航天航空技术的发展为我们进入太空奠定了基础。在未来,我们将能用我们

的双眼看看神秘的太空和美妙的仙境以及我们的美丽而浩瀚的家园—地球。太空之旅将不会是遥不可及,因为有航天航空。不久,人类将主宰太空,实现人类发展的革命。

作为学生的我们应怀有探索浩瀚宇宙的决心和勇气,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航天航空的发展做贡献,为航天航空事业的腾飞而努力。未来中国的发展离不开航天航空,航天航空的发展更需要我们。

航天发展,中国腾飞!

中国航空航天月桂奖心得感悟范文四尊敬的各位评委们,敬爱的老师们:

大家上午好!

我们是祖国的花朵,祖国的未来。在我们心中都有一双“隐形的翅膀”,能让我们的中国梦飞上蓝天,绽放绚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就是我的中国梦——航天梦。

一个国家的梦想是什么?用国泰民安四个字来概括比较贴切。中国,是有着五千年文化史的国家,从古至今,名垂青史的人物有很多,他们都为国家的繁荣昌盛,奉献出了自己的全部力量。我想:为什么我就不能为伟大的祖国也尽一份力呢?因此,我从小心中就有着这样一个念头——当一名宇航员。

我十分向往宇宙,只得说,我与星星有缘。打从我记事起,每到晚上,我就爱趴在屋檐下看星星,那一颗颗闪烁着微弱光芒的星星,究竟是怎么样的呢?后来,我长大了,通过学习《科学》这门课程,我才渐渐明白,地球是多么庞大,星星是多么可爱呀!了解了这些知识后,我才觉得,那些亲自登入月球的宇航员们真是太了不起了!

我8岁那年,本来不爱看新闻的我,却跟着爸爸这个“新闻迷”看起了新闻。因为我被一则新闻吸引住了——“中国神舟七号登上月球”大家知道是谁这么厉害吗?就是航天员霍志刚,刘伯明和景海鹏。霍志刚出舱作业,刘伯明在轨道舱内协助,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的太空漫步,令中国成为能进行太空漫步的国家,他们真是我们中国的骄傲,也是我心目中的英雄。

此时,我多么希望自己有朝一日也能登上月球,在星星的海洋里飞翔啊,看看月球究竟是什么样子,上面会不会有嫦娥、玉兔、和吴刚叔叔?

不过,我知道,要实现自己的梦想,不光要学好科学文化知识,还要有健康的体魄,光有念想,没有实际行动一定是不行的。所以,现在我的饮食、生活习惯都发生了变化。

为什么要实现我的中国梦呢?

我们中国,是一个拥有十几亿人口的大家族,每一个儿女心中,都有着一个小小的梦,小梦连着大梦,一个个小梦连接起来,就是一个大大的梦,这,就是中国梦!

实现中国梦,让中国更加繁荣、富强。让人们过上更好的生活,所以,请大家不要放弃自己的小梦,每一个人,都有实现梦想的资格!

中国航空航天月桂奖心得感悟范文五伟大的事业孕育了伟大的精神。新一代航天人在攀登科技高峰的伟大征程中,以特有的崇高境界,顽强的意志和杰出的智慧,铸就了载人航天精神。这就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精神。这些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去学习。

生活上刻苦精神永远美好。人生之路不可能是永远平坦的。每个人,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和挫折。我们必须要在挫折和困难中奋起。这就需要有刻苦的精神,特别能战斗和特别能公馆的精神了。“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学习上刻苦精神永远美好!

团结就是力量,是治国之本,更是治校之本。试想,一个集体,如果内部不团结,还出现分歧的话,那这个集体会强大吗?不止这样,一些有图搞破坏的人,在这个时候大力进攻,那损失更是不堪设想。

科学与人文并举。从小,这一句老话就不断地在我们的耳边回响: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但是,真正落实到的,又有多少人呢?友人认为,只要学会做人和文化知识就可以了,不用在学什么科学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对一个强大的国家来说,是必不可少的。身为祖国的“花朵”的我们,不但要做到科学与人文并举,还要做到规范与个性共存!

艰苦的条件锤炼了中国航天人特别能吃苦的精神。中国航天事业是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起步的。茫茫的戈壁,浩瀚的海洋,广大航天工作者为了早日实现飞天之梦,不辞劳苦,日晒雨淋,克服了无数的困难,付出巨大的牺牲。严酷的挑战铸就了中国航天人特别能战斗的精神,崇高的使命焕发了中国航天人特别能攻关的精神。我们青少年,更应该在学习上多下苦工,好好学习。在生活上、学习上,遇到困难和挫折,不要逃避,不要退缩,要知难而进,一往无前,敢于胜利。有的同学,在生活中遇到了一点点的挫折,就对人生失去了信心和希望,觉得世界上什么都不是好的。于是,就自寻短见,恨离人世。要知道,这个世界是非常美好的,我们要珍惜生命,好好地享受这美丽的人生。就算它是不好的,那也是无可改变的事实。就像航天人员要在严峻的环境中训练一样,那严峻的环境已是无法改变的事实,那只有改变自己,去攻破这个难关。所以,我们不能因为一点点的挫折而放弃自己的使命,而是要在环境中、在艰苦中、在困难中成长,成就自己的人生和使命。学习上也是如此。学习靠的不是小聪明,而是刻苦。读书要用功,持之以恒地刻苦学习、钻研,这才是学习上刻苦精神永远美好的表现。

团结奋斗培育了中国航天人特别能奉贤的精神。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是中国航天史上规模宏大的系统工程。广大航天工作者不论前方后方,不计名利得失,履行职责,坚守岗位,形成了强大合力。我们都生活在同一个大集体中,都为了一个共同目标——保护集体,就应该淡泊名利,不计较个人得失,甘于奉贤,团结一心,共创辉煌。“团结就是力量”,这是一股强大的力量,是一股催人前进的力量。有了这股力量,可以排除万难,勇往向前,达到目标。大至世界全人类、国家,小至班集体、家庭,都要团结。有的同学不顾集体利益,一心只为自己。例如他在拌种来回走动,看见一张桌子跌在地上,他不但不把桌子弄好,而且还残忍地踢上一两脚,是桌子雪上加伤。又例如是拔河,内部不团结,那肯定是全军覆没。

航天技术心得体会篇4

12月17日1时59分,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安全着陆,探月工程嫦娥五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嫦娥五号任务作为我国复杂度最高、技术跨度最大的航天系统工程,首次实现了我国地外天体采样返回。这是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攻坚克难取得的又一重大成就,标志着中国航天向前迈出的一大步,将为深化人类对月球成因和太阳系演化历史的科学认知作出贡献。对你们的卓越功勋,祖国和人民将永远铭记。

人类探索太空的步伐永无止境。我们要大力弘扬追逐梦想、勇于探索、协同攻坚、合作共赢的探月精神,一步一个脚印开启星际探测新征程,为建设航天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再立新功,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的开拓性贡献。

嫦娥五号任务实现了我国首次月面采样与封装、月面起飞、月球轨道交会对接、携带样品再入返回等多项重大突破,其成功实施标志着我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规划如期完成。

嫦娥五号完成中国探月工程三步走中“回”的任务,是我国探月计划的收官之战,其探测器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航天事业进入下一个里程碑。千百年来,人类对宇宙的探索从未停歇,“嫦娥五号”承载着一个古老民族对于太空的渴望,在漫漫银河中与辉煌成就“邂逅”,与伟大精神“相遇”,每一步,都标志着中国“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精神迈得更稳更远,不断谱写出中国航天事业发展新篇章。

回眸中国航天事业奋斗历程,“自力更生,自主创新”始终贯穿其中,从零“起飞”,创造了以“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月球探测等为代表的一系列辉煌成就,登月、火星探测、国际空间站等一系列的航天名词出现在人们眼前,标志着我国在空间技术、空间应用、空间科学领域取得了一批重要创新成果,这都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离不开航天科技工作者的默默付出,离不开亿万中华儿女的自强不息、接续奋斗,充分彰显着中国责任、中国速度、中国智慧。

航天事业满足人们对于美好生活最直接的向往。航天事业是人民的事业,直接影响着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中国共产党把航天事业作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重要举措,始终坚持以国为重、以民为重的发展取向,用系统科学的发展思维,有序推动行业事业高质量发展。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意义不仅仅体现在政治上,其已经深入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不管是经济社会的发展,还是民生领域的保障与改善,都离不开航天技术,航天事业不仅能满足人们对于浩瀚宇宙的向往,更能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需要,可以说,没有哪个行业能够比航天事业更能把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如此紧密地融为一体,“嫦娥五号”带着人民群众的梦想破浪前行有多远,就与人民群众的寻常生活贴得有多近。

航天事业推动我国科学技术再攀高峰。放眼当今的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发展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各国在发展战略部署上都以增强综合国力作为首要目标,其核心就是科学技术的发展,而航天技术就是重要内容之一。航天技术作为科学领域的最新成就,是各国必须优先抢占的最重要战略高地。航天技术是科技创新能力的标志,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航天技术的发展,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到“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紧抓航天技术主动权,主动融入科技发展前沿,通过几十年的航天技术的发展,实现了一次次重大的跨越,推动了我国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迈进。航天技术革命方兴未艾,科技发展浪潮激荡前行,毋庸置疑,嫦娥五号探测器发射

航天技术心得体会篇5

4月18日,第三届中国自主创新年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年会了中国十大创新型城市、十大创新型企业、十大创新人物,以及最具成长性和产业创新活力的创新型城市、城区和企业。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在本届年会上荣获“十大创新型企业”称号。

评选专家认为,航天科工以“科技强军、航天报国”为使命,从事着关系国家安全的战略产业,作为我国国防科技工业的中坚力量,是中国的“导弹摇篮”,不仅为我国国防事业和保障国家安定的经济环境作出了突出贡献,而且在载人航天、月球探测工程等国家多个重大项目建设中贡献卓著。(杭文)

航天科技集团与哈工大共建创新中心

4月11日,首批14家通过“2011计划”认定的国家协同创新中心名单出炉,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协同建设的“宇航科学与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成功入围。该中心是集团公司与哈尔滨工业大学瞄准国家航天任务发展需求,以双方共建的空天科学技术创新研究院为基础,按照优势互补、资源汇聚、深度融合、协同发展的原则,以“2+x”的组织模式,联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高校共同组建的。

“宇航科学与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围绕“国家急需、世界一流”的目标要求,依托我国航天领域第一个多学科融合、多团队协作、产学研用一体化的重大研发与应用平台一空天科学技术创新研究院的多年发展实践,经过专家初审、会议答辩、现场审查等评审环节,最终以行业产业类总分排名第一的优异成绩入围“2011计划”。(杭文)

中国载人航天国际合作与交流中心成立

为推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国际合作与交流,经有关部门批准,“中国载人航天国际合作与交流中心”于4月19日正式挂牌成立。

中国载人航天国际合作与交流中心由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依托中国长城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中国航天工业科学技术咨询有限公司成立。该中心将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常设的国际合作工作研究、咨询和支撑机构。其职责是:配合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开展国际合作战略和政策研究、载人航天国际合作项目实施过程协调、国际交流以及国际合作基础能力建设等工作。(杭文)

卫星数据服务全国林地“一张图”更新项目

日前,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与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决定开展深入合作。该中心将为国家林业局全国林地“一张图”年度更新试点项目,提供大量国产陆地观测卫星数据和信息服务。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研制的资源三号卫星和资源一号o2C卫星为主的国产卫星遥感数据将大量应用于全国林地“一张图”年度更新试点项目中,这意味着我国国产陆地观测卫星数据正在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我国林地年度变更调查和森林资源清查等工作。(航讯)

航天科科工7大板块68项成果亮相京交会

在5月28日开幕的第二届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以下简称“京交会”)上,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作为唯一一家获得一级承办资格的中央企业,携7大板块68项高科技技术及产品再次精彩亮相,展示“大防务”拓展技术成果和“大安全”服务水平,诠释“航天技术提升服务价值”的主题。

本次京交会上,航天科工集中展示了近年来“大防务、大安全”理念孵化出的“七大服务产业成果”:以城市安防、大型活动安保、区域地质灾害监测服务为代表的安防科技服务板块;以三金工程、无人机测绘、企业信息化服务等为亮点的信息服务板块;首次亮相的进军智能交通领域、致力于“服务政府”、“服务企业”、“服务驾驶”的车联网服务板块;同时,智能服务、服务外包、医疗卫生服务、金融服务等板块也将从其他方面显示高科技技术能力和服务水平。(航讯)

中国华腾重组成立上海公司

航天技术心得体会篇6

在太空微重力环境下,3位航天员在天宫一号内尽情享受着别样的自由:翻太空筋斗、飞翔穿行、抛吃饼干……他们的一举一动通过电视直播生动地呈现在人们面前。很多人在屏幕前兴奋而激动地欣赏着中国人自己演绎的太空秀,心中油然而生对太空的无限向往之情,想象着有一天自己也能亲身体验一下。这当然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神九”飞天已经在太空开启了北京时间。

荣耀的13天

从6月16日18时37分发射升空到6月29日10时许,中国航天用约13天创造了自己的多项历史:同时把包括一名女航天员在内的3人送入太空、载入太空停留时间最长、完全掌握交会对接技术。

中国载入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武平对此评价说,航天员成功实施了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在太空的手控交会对接,实现了我国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又一重大突破,是我们国家载人航天发展第二步战略目标取得的一个重要进展。她用“非常精准”、“非常完美”两个词来称赞手控交会对接的效果。对中国自己培养的航天员的表现,武平称赞他们“训练有素”、“技术娴熟”。她特别高度评价刘洋的优秀表现,她说,刘洋在很短的时间内就适应了太空的失重环境、心理稳定、操作细致,与队友配合默契,主责的空间科学实验工作进展非常顺利,取得了大量宝贵科学实验数据。

当然,载入航天是个系统工程,除了高素质的航天员之外,硬件设施的完善和测控通讯系统的有效是手控交会对接的保证。实际上,手控交会对接的成功验证了神舟飞船手动控制系统设计科学,地面测控通信系统对交会对接的支持能力强大。

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的空间交会对接的成功引起国际科学界高度关注,著名科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近日在欧洲核子研究中心阿尔法磁谱仪项目办公室表示,中国拥有非常优秀的航天专家,他们依靠自己的力量成功完成神舟九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的交会对接,这一太空项目成就是中国人的骄傲。

然而,对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来说,“神九”飞天的成功只不过是又一个新的起点而已。啃下空间交会对接这块硬骨头后,接下来还要再~鼓作气自主突破“补加技术、建立再生生保系统”等难关,向着2020年建成在轨运行载人空间站目标前进。接下来,按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目标,相关航天发射任务一如既往地稳步推进。武平表示,根据规划,下一步将发射神舟十号并与天宫一号进行载人交会对接,“但是,神舟十号具体任务安排和实施时间,要等到对神舟九号进行全面总结,对天宫一号进行全面评估以后才能最终确定。”

相信很多人还记得这样一幕: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手控分离前一夜,刘洋和刘旺一起把自己编织的大红的“中国结”紧紧系在舱内的仪器上,人们能够感受到回家在即的喜悦时刻,他们心中难以掩藏对太空家园的不舍离情。相信那“中国结”将是不久之后中国航天员再一次到访天宫的约定。自信开放的姿态

“神九”飞天无疑是人类探索太空历程中的重要事件,它的成功理所当然地受到国际社会的密切关注。一些国家在为中国取得的成就感到欢欣鼓舞的同时,也在重新审视评估中国航天科技实力的最新变化,加深了解中国在推进航天国际合作方面所奉行的原则及所持的态度。

航天技术心得体会篇7

核心航天技术

核心航天技术是naSa执行当前及未来航天任务时必须依赖的技术,也是naSa战略性航天技术投资重点,约占naSa未来4年总投资的70%。未来4年,naSa将重点投资8个核心航天技术领域,分别为发射和太空推进技术、高数据率通信技术、轻型航天结构和材料、机器人和自主系统、环境控制和生命保障系统、航天防辐射技术、科学仪器和传感器,以及进入、下降与着陆(eDL)技术。

发射和太空推进技术

报告认为,迄今为止,不管是传统的液体或固体推进系统,还是高超声速推进系统,均难以在持续运行状态下保持高性能和高可靠性。此外,航天规划也面临着成本越来越高昂的挑战。

过去20年,尽管电力推进技术或其他非化学推进手段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但太空推进仍主要依赖化学能。当前化学推进系统需要使用大量化学推进剂,但得到的效能却相对较低,这限制了航天器进入轨道后的轨道机动能力和在轨时间,进而限制航天员或机器人执行航天任务的能力。

为应对上述挑战,未来4年,naSa在投资开发先进的固体和液体火箭推进系统、辅助推进系统的同时,也将投资开发非传统推进技术,以改善当前推进系统的成本及运行状况,加强未来机器人和人类执行航天任务的能力。一方面,naSa正在对现有化学推进剂的替代品(如“绿色”或无毒推进剂)进行评估,以降低地面风险。另一方面,naSa将发展低温推进剂存储与运输技术。低温推进剂能够提供高能推进解决方案,对未来低地球轨道的人类探索任务至关重要。对低温推进剂而言,运输与存储技术最为关键。naSa将投资开发低温推进剂存储与运输技术,保障低温推进剂在太空中的长时间存储与运输。非化学推进技术主要用以保障航天活动的高效性和经济可承受性,为探索太空提供更多的机会。naSa针对非化学推进技术的开发投资将主要集中在太阳能发电技术、热核技术、太阳帆板和系绳推进等领域。

高数据率通信技术

要想从更远的地方,以更高的速率传输更多的数据,亟需进一步发展前沿通信技术。报告提出,未来4年,naSa在发展射频通信等传统通信技术的同时,还将致力于推进光通信等创新通信技术的发展。在通信技术领域,未来4年naSa的潜在投资规划有两项:一是射频通信太空孔径阵列,二是近地和深空光终端。

轻型航天结构与材料

对航天任务而言,航天器、推进系统、居住系统和科学仪器等所使用的材料十分重要。报告提出,未来4年,naSa将投资发展轻型航天结构和材料,使人类或机器人执行航天任务的成本更低,且更可靠、更高效。其投资将重点关注材料的轻型、柔性和多功能性等有利特性,包括轻型方案的发展,如混合层压板和复合非高压釜等。其他可能的投资包括特殊材料(如光学材料和自我修复材料)和柔性材料(如可扩展的材料)。

机器人和自主系统

某些航天任务系统必须在没有人员或地面控制系统的直接控制下,安全可靠地运行。对此类航天任务系统而言,自主系统十分关键。随着载人或非载人航天任务距离地球越来越远,在太空中的滞留时间越来越长,所利用的技术或系统也越来越复杂,航天任务将需要更多的独立性或自主性,以便更加高效、安全和可靠地运行。未来4年,naSa在自主系统领域的投资将主要集中在宇航员自主操作技术、系统自主管理、自主交会与对接、自主机器人。

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系统

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系统通常都需要补充消耗品,而不能完全利用废弃物生产氧气、水分和食品等关键要素。随着人类航天任务逐渐超越低地球轨道,补给生命保障系统的机会将大大减少。人类航天活动越来越需要闭环型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系统。报告提出,未来4年,naSa在此领域的投资将主要用于:空气再生、水回收、废弃物管理和居住系统。力求实现生命保障系统中75%的氧气来源于氧气再生,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系统可在不同的机舱压力下运行,50%的水是从多种废水流中再生的。

太空防辐射技术

人类在迈出低地球轨道执行航天任务时,需要采取新的措施和防护技术应对太空辐射。报告提出,未来4年,naSa将致力于改进太空辐射风险评估模型,以更好地了解和预测太空辐射的影响;还将投资开发辐射降低与监控技术。naSa将利用生物化学手段、多功能材料和有效的屏蔽结构降低太空辐射,还将投资太空辐射报警系统。

科学仪器与传感器

科学仪器与传感器包括天文台、遥感仪器和原位传感器。天文台技术对太空望远镜及天线的设计、制造、测试和运行十分关键。报告提出,在此领域,未来4年的投资将主要集中于大型反射镜系统、结构与天线。拟投资项目包括X射线反射镜、轻型反射镜、紫外线涂层、分段式反射镜、被动式超高稳定性结构、主动式超高稳定性结构、望远镜及其吊杆的安装结构等。

遥感仪器与传感器是对电磁辐射、电磁场、声能、地震能及其他物理现象极为敏感的元器件、传感器和仪器。未来4年,naSa将投资开发高功率、高分辨率、高耐久性、低成本和低重量的遥感仪器和传感器。还将致力于开发探测器和焦平面、微波/无线电收发组件、激光器。其中,探测器和焦平面领域的投资重点是大幅面阵列;微波/无线电收发组件领域的投资重点是雷达收发组件、毫米波低温低噪声放大器;激光器领域投资重点是多频脉冲激光器。

进入、下降与着陆技术(eDL)

报告提出,未来4年,eDL技术领域的投资主要有:可重复使用的航天器热防护系统、烧蚀热防护系统,充气式柔性热防护系统。

重要技术

未来4年,naSa还将在发电技术、热控技术、保障宇航员健康的相关技术等重要技术领域进行技资。

发电技术

随着航天任务的复杂程度越来越高,执行时间越来越长,离地球和太阳的距离越来越远,发电技术的发展非常关键。发电系统将向着功率更大、重量更轻、更加耐用的方向改进。这些改进将有助于提高航天任务执行能力,也使远远超出近地轨道的新科学与探索任务成为可能。目前,naSa投资了25个太空发电技术研究,包括化学发电技术、太阳能发电技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和裂变产生的能量进行发电的技术等。未来4年,naSa可能的投资领域包括高性能光伏阵列和2千瓦端-端裂变。

热控技术

所有的航天任务都需要热控系统。有效的热控系统能够提供三项基本功能:热量采集、热量传输和散热。热控系统的改进能够提高系统本身的可靠性、有效性,降低系统重量。目前,naSa投资了19个热控系统项目,包括热量采集技术、热量传输技术、散热技术,以及主动和被动热控技术等。在热控系统领域,未来4年,naSa还可能投资地面-飞行隔热系统、带有精确温度控制的高密度流散热技术、蒸发散热技术和可变散热器等。

保障宇航员健康的相关技术

维持宇航员健康和状态,不仅是载人航天任务所需保证的必要的安全因素,也是航天任务本身成功的关键。目前,naSa投资了23个与宇航员健康问题相关的项目,包括医疗检查技术、太空医疗保健和行为健康、在太空中诊断和医疗的能力等。未来4年,naSa潜在的投资规划包括穿戴式计算和生物医学传感器、人造重力医疗器械和虚拟治疗师等。

补充技术

补充技术投资既力保那些可在短时间内取得成果的技术,也涵盖了可能在未来20年内投入实用的技术。

先进太空推进技术包括束能、高能量密度材料、反物质和先进核裂变推进等技术。虽然nRC认为这些技术是颠覆性的新技术,但它们在未来20年内不可能出现。nRC建议给上述及其他技术成熟度低、风险极大的技术以低水平投资,将其列为补充技术。

一些信息技术,如语意技术、智能数据理解以及协同科学与工程等,都被纳入补充投资,虽然这些技术能够促使当前技术进步和受益,但nRC却指出这些技术的大部分研发工作正在由工业界进行。这些技术被纳入补充清单中并非由于技术成熟度不足,而是由于需要naSa投资的水平很低。

发射和地面处理技术也在补充清单中。这类技术取得进步不仅可以直接增强技术能力,更重要的是可以降低成本。这一领域中,技术对任务寿命周期成本起到主要作用,主要技术包括:

*发射台上,运载火箭、航天器和有效载荷硬件的运输、组装、集成和处理,包括发射台作业。

*发射处理基础设施及其支持未来作业的能力。

*靶场、人员和设施安全能力。

*发射控制与着陆作业,包括天气、飞行人员的恢复、飞行硬件,以及返回样本。

*任务集成与控制中心的作业,及基础设施。

*降低地面和发射作业对环境的影响。

地面与发射系统的处理存在一些挑战,如降低维持和运行地面控制与发射基础设施的成本,提高安全性,提高向地面控制与发射人员提供的信息的时线、相关度和精确性。nRC指出,先进技术可为解决这些挑战做出贡献,但认为管理实践、工程和设计是取得进步的更有效手段。

《naSa战略航天技术投资规划》(naSaSStip)的几大支柱中,补充技术是一些前沿技术和共性技术,这些技术既不在nRC16项最高优先级技术中,也不在nRC83项高优先级技术中。nRC一直认定这些技术有可能使任务性能、寿命周期成本或可靠性取得较小进步,但能够广泛使用,对naSa未来项目和任务非常重要。

结束语

核心技术、重要技术和补充技术支撑naSa内外利益相关者的目标,报告将这些目标归纳成为具有4个支柱的框架:

支柱之一:扩展并支撑人类在太空的存在和活动;

支柱之二:探索太阳系的结构、起源和演进,搜寻过去和现在生命存在的迹象;

支柱之三:扩展对地球和宇宙的认知;

航天技术心得体会篇8

关键词:产学研合作;协同创新;运作模式;实践

中图分类号:F091.35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9-0390-01

一、引言

1986年,我国开始提倡实施“产学研联合开放工程”,充分利用企业、学校、科研院所各自的优势来更好的为科技创新服务。目前,我国的产学研合作已经形成了众多具体的模式。从产学研合作的内容区分,大致可以分为人才培养型、科研创新型和技术应用型。从主导产学研合作的主体区分,大体有高校主导型、企业主导型、科研院所主导型以及政府主导型。其中企业主导型的产学研合作主要是指企业为了弥补自身科研和创新能力的不足,主动寻求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进而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并在合作中处于主导地位,左右产学研发展方向和进程的模式。企业主导型的产学研合作,以其特有的优势,得到了理论界的广泛好评和推崇。然而由于企业对经济利益的唯一目标性,企业主导型产学研合作的内容普遍表现为技术的转化应用,很难同时兼顾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以下简称Y所)与大连理工大学共建的产学研合作平台一航天结构强度分析中心,通过双方不断的探索与实践,在产学研合作中充分发挥双方优势,形成了兼顾技术应用、科研创新和人才培养的新型航天产学研合作平台,成为行业内协同创新的成功典范。本文对航天结构强度分析中心成立的背景、运行模式及其取得的成效进行了总结。

二、航天结构强度分析中心产学研合作平台成立的背景

强度分析专业是Y所箭体结构设计的核心专业。然而随着新一代航天型号研制对箭体结构重量、可靠性、成本与质量控制等的要求越来越高,Y所自身的强度专业越来越无法满足型号研制的需求,具体表现在:缺乏提炼和解决工程中共性科学问题的能力,技术创新的效率较低,技术跨代革新时间较长。解决型号问题的技术手段不够,人力资源紧缺,无法满足型号研制越来越高的要求。

强度专业的困境,严重制约了Y所研制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引入新的模式成为必须。另一方面,对于高校而言,由于缺乏对工程需求的深入了解,高校科研工作者很难提出有应用价值的研究内容,其新的理论成果也很难直接应用于工业实践中,缺乏实践考核,应用性较差,急需与工业界进行资源整合。

在这样的背景下,Y所决定以结构强度分析工程组为基础,与大连理工大学运载工程与力学学部合作,组建航天结构强度分析中心,建立产学研结合的长效机制,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实现双方技术的共同推进和人才的共同成长。

三、航天结构强度分析中心产学研合作模式与成效

2008年12月26日,航天结构强度分析中心(以下简称强度中心)在正式挂牌成立。中心立足强度分析专业,以型号研制为根本,着眼于技术发展和能力提升,同时注重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

中心成立以来,秉持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追求共赢的合作理念,并以将中心打造成面向整个航天甚至其他工业领域的分析中心作为双方共同的宗旨。通过运作模式和发展理念的不断创新和优化,五年来解决了大量实际工程问题,在新技术应用与技术创新上硕果累累,在人才培养上也起到了基地性的作用。

1.高层定期互访机制

强度中心以Y所强度组为挂靠单位,与大连理工大学运载工程与力学学部共同建设管理。中心设有领导委员会和技术委员会,其中领导委员会主任由双方行政正职担任,确保资源保障充足、工作推进有效,技术委员会主席由原大连理工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程耿东教授担任,副主席由某型号总师担任,他们在专业领域的卓越成绩和非凡建树为中心的技术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Y所与大连理工大学每年定期开展数次高层互访,充分利用领导委员会和技术委员会平台,为强度中心的发展指明方向。自成立以来,双方高层互访次数年均3.6次,参加互访的人员年均约60X次。

2.基于长期战略合作的高效率型号项目合作模式

目前,我国航天航空企业与高校之间的合作通常是以项目为纽带,由单个科研人员或单个课题组参与某个项目攻关,课题完了,合作也就结束了。这种协作方式在各个合作项目之间缺乏知识的延续性,合作效率较低,无法跟上型号研制的节奏,合作效果大打折扣,成为限制产学研向纵深发展的瓶颈之一。

为了避免在合作中落入由单个项目牵引的“小作坊”式合作方式的困境,中心在成立之初就提出了基于长期战略合作的高效率型号项目合作模式。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1)强度组每年年初对各型号合作需求进行梳理和策划,并将合作内容体现在中心每年签订的合作意向书中,对各型号项目合作进行统筹规划。

(2)项目合作实施过程中,校方组织经验丰富的师生长驻Y所,与强度组一起,组成联合攻关团队,直接参与型号研制。这种方式一方面直接缓解了Y所人力资源紧缺的压力,另一方面大大提升了合作效率,使校方迅速对箭体结构设计的基本知识、面临的问题与需求等有了系统的了解。

(3)校方在合作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并将在Y所学习的结构设计与分析基本技术融入到教学中,在校方形成了一支了解工程背景、熟练掌握分析工具的编外队伍,能够随时满足Y所突发陛的人力资源需求。

这种立足型号研制、考虑长期战略性合作的项目合作模式,为多项型号任务的高效圆满完成起到了功不可没的作用。五年来双方共签订各型号合作课题六十余项,合作内容涉及型号研制的各专业分支,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包括:对新一代大型运载火箭进行优化,取得了减重600多公斤的成果;解决了连接结构非线性分析,结构瞬态外压响应机理等长期困扰某重点型号的难题等。此外,通过让校方直接参与型号工作,其工程意识不断增加,结合其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国内外丰富的信息资源,校方逐渐具备了在型号工作中提炼共性科学问题的能力,为双方开启协同创新的深入合作模式打下了基础。

3.型号工程研制与学术研究相互推动的协同创新模式

通过五十多年的型号研制历练,Y所的工程经验已经十分丰富。然而,由于缺乏对问题机理深入挖掘和对共性科学问题的提炼和研究能力,导致其创新能力不足,技术跨代更新的效率较低。

强度中心倡导以技术提升能力的思路,在合作中十分重视技术的挖掘提炼。在大量型号项目合作的基础上,双方相互学习、互补优势。Y所充分吸收大连理工大学坚实的理论功底和创新思想,大连理工大学充分借鉴Y所在工程中的经验以及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逐步形成了型号工程研制与学术研究相互推动的协同创新模式:从型号研制实践中总结提炼基础科学问题,联合申报课题进行基础研究,研究成果反过来应用与型号研制中,解决型号研制难题。搭建起了科学与工程之间的桥梁,形成了产学研协同创新一条龙体系。

通过这种协同创新模式的实践,双方在关键技术的实现和应用上联合攻关,孵化出了一批在工程研制中行之有效的新技术。并且,经过技术的不断积累并对关键问题进行总结提炼,从2010年开始,双方通过不同渠道积极开展大型研究课题联合申报。近四年,中心获得和在申报的外部支持研究经费超过五千万,其中还包括总装973项目、863项目,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科技部青年973项目,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一批有影响力的重大研究项目。

4.多维度人才培养与合作模式

专业的发展离不开人,强度中心的核心资源在于人。中心在合作过程中注重人才的培养,积极开展交流、培训、学术报告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发展了多维度的人才培养与合作模式。具体包括:

(1)双方高层次人才频繁交流,深入了解双方需求和优势。大连理工大学聘请Y所高层次人才作为兼职教授,在高校传播航天知识、文化和理念;Y所以客座研究员形式引入大连理工大学资深教授驻扎Y所办公,不断吸收前沿技术和创新思维。此外Y所不定期安排资深员工与大连理工大学教授进行技术交流。

(21持续性外协人员培训。大连理工大学以项目合作方式派遣师生参与型号研制,这些外协人员首先在高校进行基础知识与工具培训,进入Y所后进行工程经验培训,成为成熟的外协人才,之后又通过传帮带对新的外协人员进行培训,形成良性循环,提升高校年轻师生的整体能力。

(3)双方联合培养博士,为Y所青年员工提供再深造机会。

(41定期邀请大工资深教授来Y所开展专题性学术交流。

五年来,Y所4人成为大连理工大学兼职教授,大连理工大学3人成为Y所客座研究员;在Y所参与过型号研制的大连理工大学师生达30人以上;每年参与技术交流的Y所员工超过50人次;双方联合培养博士5人。大连理工大学院士或资深教授到Y所开展学术报告28次。

目前,强度中心已经成为了航空航天领域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基地和面向全社会的航天教育基地。中心一人获批科技部青年973项目首席科学家,一人获得教育部新世纪人才,一人获得辽宁省优秀博士论文。大连理工大学以项目合作方式派驻Y所的研究生中有一半已经毕业,他们除部分留在航天一院工作外,还有一些去了航天五院、八院、航空601、606等航空航天相关单位,其中不少已经成为了所在单位的研究骨干。更为广泛的是:中心不少研究内容和结论直接进入了大学生课堂,极大地激发了青年一代对航天的兴趣。

四、总结与展望

航天技术心得体会篇9

“天神”再度对接

2013年6月13日13时18分,“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十号”飞船成功实现自动交会对接。这是我国第5次成功实现空间交会对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曾介绍说,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交会对接任务包括工程系统:航天员系统、空间应用系统、载人飞船系统、运载火箭系统、发射场系统、测控通信系统、着陆场系统和空间实验室系统。交会对接任务的完成,需要系统密切配合和协同,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实现两个航天器在空间的交会对接,对各大系统都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天神”完美展现“太空之吻”的背后,是更为令人惊叹的技术支撑。

自主相对测量技术决定交会对接成败

自主相对测量技术是决定交会对接任务成败的关键之一。其相关设备需满足精度高、作用距离和视场范围大等要求,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交会对接自主程度和技术水平。

周建平介绍,交会对接相对测量敏感器通常分为远场和近场敏感器两类。

远场敏感器一般作用距离为几十或上百千米到百米量级,目的是测量目标飞行器相对追踪飞行器的位置和速度,用于交会对接“寻找目的段”和“接近段”。近场敏感器一般作用距离为几百米到对接,用于交会对接的近距离接近段和平移靠拢段,除了速度、距离等信息外,它还要对两个飞行器的相对姿态进行测量。在我国数次空间对接任务中,航天科工研制的高精度加速度计组合发挥了精确引导作用,力助“天神”完成“太空之吻”。

自控、手动对接技术同时掌握提高成功率

实施空间交会对接的另一关键问题,是在综合考虑燃料、效能和安全性的条件下,设计稳定、可靠、容差容错能力强、自主功能强、优化高效的控制方法。这就关系到制导导航和控制技术。

载人航天交会对接的控制手段包括自动控制与人工控制,周建平表示,这两者均需具备。

目前,我国已成功实施五次空间交会对接,其中包括四次自动对接和一次手控对接。“神十”任务期间,航天员还将继续验证手控交会对接技术。

对接机构是我国自主研制最复杂的空间机电设备

对接机构是实现两个航天器捕获和刚性密封连接的关键设备之一,具有捕获、锁紧、密封、分离等功能。

“这是一套十分复杂、精细的机电设备。”周建平介绍说,例如“锥-杆”和“周边”式对接机构,均由主动、被动两部分组成。被动的一端安装在目标飞行器上,主动的一端则安装在追踪飞行器上,两个飞行器进入对接走廊后利用其相对接近速度实现捕获,然后由对接机构完成锁紧等操作。对接完成后,对接机构处的舱门开启,形成追踪和目标飞行器问供人员和货物通行的通道。此外,对接机构上还配置了气、液、电对接接口,能够为目标飞行器补给推进剂和气体,并实现供电和信息并网。

交会对接对地面测控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交会对接飞行中,地面要同时对两个飞行器进行测控,并在两三天内完成对追踪飞行器的多次精确轨道控制和预报。周建平表示,由于每次机动前的测控弧段相对更短,精度和实时性要求更高,这都对地面测控提出了更高要求。

目前,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地面测控系统包括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东风发射指挥控制中心、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东风测控站、发射首区各光学站、山西太原站、陕西渭南站、福建厦门站、山东青岛站、新疆喀什站、和田站、卡拉奇站、纳米比亚和马林迪站等境内外测控站,以及位于三大洋的“远望”系列测量船等。

神奇的太空课堂

6月20日上午,“神舟十号”航天员在天宫一号开展基础物理实验,为全国青少年进行太空授课。主讲人为女航天员王亚平,聂海胜辅助授课,张晓光担任摄像师。

这是一个神奇的课堂,这是一个独一无二的课堂!毋庸置疑,中国首次太空授课活动是成功的、圆满的。那么,本次太空课堂到底都有哪些看点呢?

展现了神奇奥秘的太空世界

“我是王亚平,本次授课由我来主讲。”随着这一句来自天宫的问候,有史以来内容最神奇、教室最高远、观众最庞大的一课开始了。

首先是聂海胜悬空打坐、王亚平弹指秀“大力神功”。之后,圆周运动的单摆、不变轴向的陀螺、晶莹剔透的水膜、红扑扑的水球等一个个演示实验因为“失重”在趣味与惊奇中完美展现。

中国的航天员们给中国人乃至世界人民上了一堂生动漂亮的“太空课”。无论是对于中国成年人来说,还是对于儿童青少年来说,太空课堂中的五个实验都是新奇的,它让人们切切实实感受和领略到了神奇奥妙的太空世界和多姿多彩的太空生活。

锻炼了航天员协调配合能力

在本次“太空课堂”中,王亚平、聂海胜、张晓光三位航天员分工非常明确:一个主讲,一个协助,一个负责拍摄。镜头里,无论是讲解还是演示,航天员们在课堂上表现得是那么的轻松自如、一丝不苟。

据一位授课专家组成员表示,和美国人芭芭拉·摩根2007年8月14日在国际空间站进行了人类首次太空授课相比,中国航天员的太空授课不仅科技含量更高,难度也更高,“摩根太空授课的内容是介绍和演示太空生活,而王亚平授课的内容是介绍和演示物理概念,所以后者科技含量较高,难度也较大。”此外,太空授课计划在一年前的神舟九号时就在筹备了。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航天员们在太空中唱做念犹如闲庭信步,那可是货真价实的真功夫啊!一堂短短的“太空课”,不仅考验每个航天员适应太空生活的能力,更考验和锻炼了航天员之间的协调和配合能力。

激发了孩子们探寻太空的激情和好奇心

在太空课堂上,学生问航天员的问题可谓是五花八门、千奇百怪:

“我们在地球上,如果想要吃一碗热腾腾的面很简单,那如果在外太空想要吃热腾腾的面,可以吗?”

“眼泪是往下流的,还是往上流的?”

“你们在太空中能见到变形金刚吗?”

“如果看到外星人的话,会拍照片给我吗?”

用“前无古人”来形容这次太空课堂一点也不为过,因为这堂课大大地激发了孩子们探寻太空的激情和好奇心。本人坚信,在这个特殊课堂的启迪和影响下,在不远的将来,中国大地上一定会诞生成百上千个钱学森、邓稼先、袁隆平!

显露了中国成熟的航技术

神舟十号飞船是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发射升空的。主要有四大任务:任务一,提供天地往返运输服务;任务二,进一步考核航天员各种能力;任务三,首次航天员“太空授课”;任务四,进一步考核各系统协作。

时至今日,中国航天员已经打破了自己的纪录,在太空中生活了十多天;而太空课堂上,每个演示实验都非常成功。最重要的是,尽管在太空生活已经十多天了,但航天员们个个精神抖擞,仿佛在陆地上生活一般,这些都有力地说明中国的载人航天技术是可靠的、成熟的。

虽然本次是世界第二堂、中国第一堂太空授课,但全国有8万余所中学的6000余万名师生同步收听收看,这无疑是一个新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对话“神舟十号”乘组:太空之美是无与伦比的

7月11日,圆满完成“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的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结束医学隔离,在北京航天城航天员公寓与媒体记者见面并回答提问。请看《科学启蒙》小记者从北京发回的报道。

谈感受——

乘组生活充实愉快,太空之美无与伦比

记者:两次飞天,您的从容和自信令人印象深刻,这次有哪些新感受?

聂海胜:与其说是我个人,不如说是整个航天战线的从容与自信。

具体到这次任务,我们“神十”乘组过得很充实,也很愉快。与“神六”不同的是,我们学习和参与两个飞行器的控制和管理,新增加了交会对接、组合体在轨维修实验、空间医学实验等大量的控制和实验任务。同时,我作为飞行乘组指令长,除了团队管理外,还要执行手控交会对接任务,责任大,压力也大。最终,我们没有辜负大家的期望。

记者:对两位第一次进入太空的航天员来说,太空和自己想象的一样吗?

张晓光:在太空我们记录了许多美好的瞬间,那种无与伦比的美,是无法想象的。

王亚平:做任何事情都会和想象的有所不同,就像小马过河的故事一样。总的来说,这是一次充满惊喜而非惊险的旅程,在太空中自由翱翔的体验比想象中更加美妙,窗外的景色美到令人震撼。我无法找到合适的语言去描述那样的颜色、那样的轮廓,因为这些在我生命中都是第一次出现。

记者:在太空有没有遇到有风险的事情?

张晓光:在训练中我们开展了许多安全预想,在心理上、技术上做好了特殊情况处置准备。这次飞行我们没有遇到,非常感谢所有的航天科技工作者。

王亚平:工程总体和训练团队预估了任务中可能会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在地面组织我们开展了针对性训练,制定了在轨医学防护措施,因此我们很快适应了太空环境,身体状态也一直很好。

谈梦想——

飞天梦永不停歇,期待能够走得更远

记者:15年坚守梦想,15天飞天圆梦。圆梦后您怎么看待梦想?

张晓光:飞天梦想实现的一刻,我非常淡定从容。都说风雨过后是彩虹的美,但经历过的那些风雨才是我最值得珍惜的生命历程,我的飞天梦将永不停歇。

记者:王亚平老师您好,中国最“高”讲台上的授课,感觉如何?您的下一个梦想是什么?

王亚平:在距离地球300多千米的轨道上,我们与地面的教师和同学共同度过了难忘的40分钟。对我来说,那是我第一次与同学们进行直接交流,第一次听到他们的声音、他们提出的问题,让我感到既激动又幸福,他们稚嫩认真的声音里传递着对太空的无限好奇和向往,我也非常直观地感受到自己所从事工作的意义。

我已经找到了一条值得为之奋斗一生的道路,我的梦想就是希望做得更多,走得更远。

谈未来——

中国航天员完全适应中长期太空生活

记者:从“神五”到“神十”,中国已有10名航天员成功访问太空,您作为飞行时间最长的一位中国航天员,是否认为中国航天员已经做好了未来在空间站长期驻留的准备?

聂海胜:中国的载人航天发展分“三步走”,下一步就是要开始筹备建立我国自己的空间站,中国航天员将长期在太空工作和生活。从“神五”到“神十”,我们都是在为中长期飞行打基础、积累经验。

从我执行两次飞行任务的经历看,中国航天员完全能够适应中长期在太空的工作和生活。

航天技术心得体会篇10

市民为伟大祖国感到自豪

“中国宇航员成功实现太空出仓,是全国人民集体智慧和力量的结晶。”昨日,在翟志刚返回轨道舱,关闭轨道舱舱门后,记者拨通万和集团总裁卢楚隆的手机,电话那头的卢楚隆还沉浸在举国欢庆的盛事之中,意犹未尽。

“点火时的等待与出舱门时的等待最难熬!”市民龚小姐这几天一直追着电视直播看,昨天下午一直坚持在家观看航天员出舱行走直播后才出门。“翟志刚拿出国旗在太空挥舞的时刻庄严而神圣,真的太激动人心了!”龚小姐在电视机前热泪盈眶,她说,感觉到人类的力量是无穷的,“虽然我们比俄罗斯晚了40年才走出这一步,却也在这一次给人类的航天事业带来了更先进的技术与理念。”

“是祖国强盛的标志,值得每个国人欣喜!”曾经留学英国的谢诗华对这一次神七的伟大航行有着特别的感触。“在国外读书的人,在海外的华人,时刻都盼望着国家的强盛,这次也让我们中国人更加挺起胸膛!”谢诗华说,这几天不断有在国外的友人通过mSn与e_mail向她表示祝贺,看到祖国不断地进步,她觉得特别开心和自豪。

企业太空行走体现中国科技实力

“中国的科技强大了,将提升国家和民族的自豪感。”佛山木版年画传人冯锦强观看直播后表示,神七将大大强化中国人思维理念、科技等方面的自信心。

“中国宇航员成功实现太空出仓,是全国人民集体智慧和力量的结晶。”坚持技术创新推动企业发展的万和集团总裁卢楚隆认为,航天技术是当代最前沿的科技领域,代表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科技实力、综合竞争力,中国宇航员成功迈出太空,成为继美国、俄罗斯之后,世界上第三个依靠单个国家实力走向太空的国家,他对自己是中国人而备感自豪。国家富强人民才能安居乐业,企业才能更好更快的发展,因此,他一直都非常关注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

佛山市南海中南机械有限公司昨天组织了200多位企业员工收看航天员太空行走的电视直播。“飞船升天已属不易,太空行走就更少国家能做到,飞天壮举增强了我们企业的自信心。”中南机械负责人毛卫东说,“神七”飞船在新材料、加工技术方面都体现出非常高的水平,如果这些技术将来允许扩散到民用领域,中南机械会积极争取引进,以提高装备机械制造的精密度和可靠性。

“中国航天可以取得如此大的成就,与所有航天人几十年不懈的研发、奋斗是分不开的。”卢楚隆认为,通过在企业内部倡导航天精神与文化,能够激发所有员工的积极向上、顽强拼搏的精神,加快企业在新产品设计、高端技术领域研究等方面取得突破。

中小学生翟志刚成最受欢迎偶像

舱门打开、航天员出舱、迈出中国人太空第一步、挥舞国旗、返回轨道舱……随着每一个历史性的动作出现,华英学子们都忍不住欢呼起来。当日下午4时半,华英学校组织全校学生一起观看了航天员翟志刚太空漫步的全过程。

“太激动了,能够见证这一历史时刻,我终生难忘。祖国太伟大了!”初一的小吴激动地说,这几天,同学们之间的最火话题都是围绕“神七”进行的。

市儿童活动中心幼儿园园长曾平英说,昨日下午,幼儿园专门打开电视,直播翟志刚太空漫步,结果,很多小朋友都被吸引住了,原本该是放学的时候,但小朋友们都围着电视机舍不得离开,连爷爷奶奶来接放学都不知道。很多小朋友还拿起画笔,画出了自己心目中的神舟七号和宇航员形象。

“与此前的‘神五’、‘神六’相比,这次发射的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船取得了重大突破,有3名宇航员一起搭载‘神七’升空,而且将有一位宇航员出舱行走,而执行‘神五’、‘神六’航天飞行任务的航天员只是在舱内活动而已……”此前上网“搜刮”到不少“神七”知识的小吴,一说起“神七”,马上滔滔不绝。

记者了解到,这几日,随着“神七”顺利升天,佛山中小学掀起了一股“神七热”。每晚7时正,佛山实验学校六年级的小黄都会准时守候在电视机前面,观看新闻联播里有关神七的新闻报道。

在佛山九小,校园黑板报、宣传栏里到处都是与神七有关的新闻和航天知识。“学生们对‘神七’成功升天和中国人迈出太空第一步感到很神奇,也很自豪。”佛山九小的校长谢先刚介绍,佛山九小也借此国家重大时事,通过宣传栏、主题班会等形式,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科普知识的普及。“现在,翟志刚成为最受欢迎的偶像,很多同学成为航天迷,希望成为航天员。”该校教一年级的陈老师介绍。

佛山图书馆的工作人员顾月兴奋地告诉记者,他们在“神七”的热潮感召下,已经联系好了一场与航天有关的科普讲座,她还透露了一个“小秘密”,在图书馆的数字资源检索系统中,最近关于“神七”的检索量猛增,市民们对“神七”的热情可见一斑!

希望航天精尖科技能民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