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工作指导意见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4:16:04

标准化工作指导意见篇1

一、充分认识做好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重要意义

深入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是国务院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决策部署,是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重要途径,是强化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工作的有效制度。电力行业是国家重要的能源基础产业,其安全生产工作不仅涉及电力企业广大职工的安全健康,更关系到国家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可靠保障,做好电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意义重大。地方各级安全监管部门要高度重视,进一步增强做好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责任感,加大指导协调力度,将其纳入本行政区域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总体要求,同部署、同推动、同总结、同考核,促进电力安全生产持续稳定。

二、认真落实《指导意见》相关要求,积极参与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

地方各级安全监管部门要根据《指导意见》确定的相关原则和要求,积极参与推动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会同电力监管机构加强对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指导和监督。一是要严格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报告的审核工作,督促指导电力企业制定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安全设施“三同时”,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培训教育及持证上岗,隐患排查治理,危险品管理,事故应急预案管理,以及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等法律法规和要求;二是要会同电力监管机构加强对未按规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重大隐患整改不力和未达标电力企业的跟踪督促;三是要配合电力监管机构做好评审机构管理工作,督促评审机构客观、公正、独立地履行职责;四是要及时总结工作经验,搭建交流平台,推动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深入开展。

三、强化安全生产综合监管,促进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健康发展

标准化工作指导意见篇2

《企业价值评估指导意见(试行)》实施七年来,在规范企业价值评估执业行为,提高企业价值评估执业水平,巩固拓展企业价值评估市场和服务我国证券市场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绝大部分内容经实践检验是行之有效的。七年来,我国评估准则体系基本建立,国内外企业价值评估理论和实践有了新的发展,国内证券市场和产权市场逐步完善,评估实践对企业价值评估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对《企业价值评估指导意见(试行)》的修订十分必要。修订后,准则的整体框架、相关术语、披露内容等方面实现了与其他评估准则的协调;对市场法和收益法的具体运用提出了细化要求;对控制权和流动性溢折价的考虑、评估结论的形成方式等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根据监管部门的要求对评估报告披露的内容进行了重新梳理。《企业价值评估指导意见(试行)》的修订,对指导和规范企业价值评估实践、促进评估行业更好地服务市场具有重要意义。一是总结和固化了企业价值评估中通行有效的执业实践,有助于巩固评估行业的传统核心业务,可以更好地适应市场对评估专业服务的要求,更好地服务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二是提升了对企业价值评估的要求,为评估师提供了较为超前的实践指引,有助于提升行业专业性;三是促进了评估理念和评估方法的国际接轨,增强了准则的国际趋同;四是通过准则的提升,实体性准则层次实现了企业价值、机器设备、无形资产、不动产和珠宝首饰等主要一级资产的全覆盖,完善了准则体系。

对评估报告等准则中签字盖章条款的修订,旨在贯彻落实《资产评估机构审批和监督管理办法》(财政部令第64号)相关规定,满足评估机构执业需要。主要修订内容包括:有限责任公司制评估机构法定代表人可以授权其他高级管理人员签署评估报告和业务约定书;评估机构可以授权分支机构签订业务约定书;分支机构负责人可以根据授权签署评估报告和业务约定书。这次修订遵循了“适当授权、风险共担”的原则。修订后的签字盖章制度既适应评估机构做优做强做大的需求,方便执业,又可以合理界定执业责任,满足执业质量管理的需求。

《商标资产评估指导意见》是服务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和文化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指导意见的有以下意义:一是将更好地促进评估行业服务商标的转让和许可,促进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和文化产业的发展。二是完善了无形资产评估准则框架。根据财政部的要求和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版权局、国家工商总局等部门的需求,中评协近几年已经了无形资产评估准则、专利资产评估指导意见和著作权资产评估指导意见,商标资产评估指导意见后,我国在无形资产方面的评估准则框架体系主体构架基本完成。三是填补了国际空白。商标资产评估指导意见是国际上第一个关于商标资产的评估准则,将为国际上相关评估准则的制定提供借鉴。

《实物期权评估指导意见(试行)》旨在指导注册资产评估师执行评估业务时合理分析高科技企业和无形资产等特殊收益形式资产的价值,特别是文化产业中相关资产的价值。实物期权评估指导意见的创新了评估方法的运用,有助于合理发现特殊收益形式资产的价值;拓展了评估服务范围,有助于促进评估行业服务市场需求。

此次修订和新建工作,各环节工作到位,遵循规定工作程序。在充分吸纳监管部门、评估报告使用者和评估行业意见的基础上,着眼于国际接轨,着手于国情国体,服务于我国资产评估事业做优、做强、做大。

标准化工作指导意见篇3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省政府、市政府、区政府关于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安排部署,全面推进我镇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进一步规范企业安全生产行为,有效防范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发生,根据国务院安委会《关于深入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指导意见》、省政府安委会《关于印发福建省深入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市政府《关于深入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和区政府《关于深入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结合我镇实际,在全镇深入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具体实施意见如下:

总体要求

坚持以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为指导,以国家、省、市、区相关部门、单位已颁布实施的行业标准化评定标准和省政府安办制定的《福建省企业安全生产级别评定标准》为依据,与我镇开展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三年行动相衔接,深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全面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创建,促使企业加快建立自我约束、自我完善、持续改进的安全生产管理长效机制,实现岗位达标、专业达标和企业达标,各行业(领域)企业的安全生产水平明显提高,安全管理和事故防范能力明显增强,为我镇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营造更加良好的安全环境。

目标任务

2012年底前,全镇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民爆、烟花爆竹、冶金等重点行业(领域)的企业实现全面达标,其他行业(领域)的企业也全部实现达标,个体工商户70%达标;2012年底前,全镇所有行业(领域)的企业实现全面达标。各工作片、村(居)、相关行业主管部门要按照目标要求,力争提前实现整体达标。

评定标准

1、国家、省里相关部门、单位已制定行业(领域)标准化评定标准的,严格按其标准执行。

2、国家、省里相关部门、单位尚未制定行业(领域)标准化评定标准的,按照省政府安办《福建省安全生产标准化级别评定标准》,以下简称《级别评定标准》)执行。

3、事业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参照本实施意见执行。

评定程序

(一)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级别分为一、二、三级。标准化一级企业由国家有关行业主管部门组织实施评审、公告与授牌;二级企业的评审、公告、授牌,按省、市有关行业主管部门规定执行;三级企业(包括专项许可的个体工商户)的评审、公告、授牌,由区行业主管部门负责实施,其中央属、省属和市属企业由市直相关行业主管部门负责实施。

(二)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级别评定,采取“企业自评、申报,相关行业主管部门评审(考核)、公告、颁发证书和牌匾”的评定程序进行。国家、省里相关行业主管部门有规定的,严格按照其规定执行。

(三)本着“先衔接、后提升”和“基础达标、三级为主”的原则,通过主体责任级别与标准化级别的衔接认定实现达标,即在《级别评定标准》印发前已开展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活动的企业安全生产级别达到a、B级的,可直接认定为安全生产标准化二级或三级达标企业,同时按照《级别评定标准》持续改进,健全完善,实现高标准升级达标;对企业安全生产级别尚未达到a、B级或尚未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要按照标准创建达标。

(四)个体工商户(不包括专项许可的个体工商户)安全生产标准化级别评定,由镇政府负责组织实施,采取“个体工商户自评、申报,村(居)初审,镇评审(考核)、公告、颁发证书”的评定程序进行。微型企业参照个体工商户安全生产标准化级别评定执行。

职责分工

各工作片、村居、单位要按照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及安全生产“一岗双责”要求,负责检查、指导和督促本地区、本行业(领域)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并负责对本地区、本行业(领域)企业实施评审、公告、授牌工作。具体分工如下:

镇政府安办负责全镇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的指导、协调和监督。

各工作片、村(居)负责本辖区内所有个体工商户(不包括专项个体工商户)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并负责对其实施初评、公告。

派出所负责协助行业主管部门检查、指导、督促民爆物品使用单位和烟花爆竹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并负责对其实施评审与公告;负责协助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做好道路运输、城市公共交通和出租车企业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

运管站负责协助行业主管部门检查、指导、督促道路运输企业、城市公共交通企业、出租汽车企业、客货运输站(场)、驾训机构、汽车维修企业、公路建设和养护施工单位等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并负责对其实施评审与公告。

文化服务中心负责协助行业主管部门检查、指导、督促各类学校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并负责对其实施评审与公告。负责协助行业主管部门检查、指导、督促公共娱乐场所、网吧、印刷企业和文化保护单位等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并负责对其实施评审与公告。

村建站负责协助行业主管部门检查、指导、督促建筑施工企业、城镇燃气企业和风景名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并负责对其实施评审与公告。

国土资源所负责协助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做好非煤矿山企业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

安监所负责协助相关行业主管部门检查、指导、督促非煤矿山企业和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储存(批发)企业等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并负责对其实施评审与公告。

林业站负责协助行业主管部门检查、指导、督促林业企业、林产品加工企业等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并负责对其实施评审与公告。

民宗站负责协助行业主管部门检查、指导、督促宗教活动场所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并负责对其实施评审与公告。

供销社负责协助行业主管部门检查、指导、督促所属烟花爆竹经营企业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并负责对其实施评审与公告。

农机站负责协助行业主管部门检查、指导、督促农机企业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并负责对其实施评审与公告。

其他相关部门、单位要按照安全生产“一岗双责”职责分工做好相关工作,促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顺利开展。

工作要求

(一)强化组织领导。各工作片、村居、单位要切实把这项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并设立办公室,抽调人员,负责日常协调、督促和检查工作。并进行周密部署,全力动员,统筹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

(二)制定完善方案。各工作片、村居、单位要根据本实施意见,结合本地区、本行业(领域)情况,制定本地区、本行业(领域)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进一步细化工作目标、措施和步骤,建立完善相关配套政策措施,积极有序推进,务求实效。

(三)积极有序推进。各工作片、村居、单位要按照职责分工,有计划、有重点、分行业(领域)、分阶段组织实施,加强跟踪、检查,及时研究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培育一批安全生产标准化“示范企业”,总结推广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经验和做法,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作用。同时,要充分发挥工会和共青团组织的参与和推进作用,各级工会组织要把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建设作为维护职工安全健康权益的有效途径,各级共青团组织要深入推进青年文明号、青年岗位能手、青工技能振兴计划,调动企业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推动工作深入开展。

(四)严把评级质量。各工作片、村居、单位在开展安全标准化达标创建工作中,要坚持公开、公正、透明原则,按照成熟一批、评审一批、公告一批的要求,严格评级标准,确保企业安全生产现状与其级别相符合,确保评级质量。同时,对评级过程中发现的安全隐患,各工作片、村居、单位要及时督促相关企业限期整改到位,努力防范和遏制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

标准化工作指导意见篇4

做好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对于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出台《标准》是全面贯彻落实2016年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的政治要求,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向高校基层延伸的重要举措,是落实部党组“四个合格”目标要求的一项制度安排,也是加强高校基层党建工作、解决学生党建突出问题的内在要求。

二、《标准》编制的依据是什么?

根据《中国共产程》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和《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的规定,按照《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发展党员和党员管理工作的意见》以及《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服务工作的若干意见》精神,特别是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总体部署要求,结合普通高等学校实际情况,制定本《标准》。

三、《标准》编制的原则是什么?

一是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贯彻到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全过程,把加强学生党建工作作为高校落实“四个合格”目标要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

二是坚持党的领导、思想建党。强化党的领导,完善责任体系,把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党员培养、发展、教育、管理和服务的全过程。

三是坚持问题导向、质量建党。以切实解决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为导向,把“四个合格”目标要求精细化、定量化、具体化,抓在日常、严在经常,切实提升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质量。

四是坚持继承发展、改革创新。立足学生党建工作实践,总结吸收各地各校有益的实践探索,按照党建工作责任制建设目标,提出系统性的工作标准体系,为下开展高校党建工作质量评价提供政策依据。

四、《标准》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标准,共设置了组织领导、教育培养、发展党员、党员管理、作用发挥和条件保障6个一级指标,涵盖了党建工作的主要方面。每个一级指标下设2—5个二级指标,共20个二级指标。“组织领导”对学生党建工作的体制机制、党组织设置和队伍建设提出明确要求;“教育培养”明确了党员入党前和入党后各个阶段的教育培养工作的具体要求;“发展党员”进一步细化了党员发展工作的程序和质量要求;“党员管理”针对党内组织生活、党内日常教育管理、党员权利保障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作用发挥”贯穿了“四个合格”目标要求,对党组织和党员如何发挥作用进行了具体阐述;“条件保障”从制度建设、经费保障和平台建设三方面提出规范性要求。

五、《标准》出台后还将有什么后续举措?

一是依据本标准制定可量化、可考察的评价指标体系,加强党建工作评估。

二是推动健全完善高校党建工作政策体系,推进高校党建工作组织化、制度化、规范化,以评促建,以评促改,提升质量。

六、地方教育党委工作部门、高校党委如何贯彻落实《标准》?

标准化工作指导意见篇5

同志们:

今天我们组织召开年度工作考核领导小组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进一步明确责任,强化措施,加大力度,迅速把我市年度工作综合考核深入扎实地开展起来。刚才,大家对年度工作综合考核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单位职责分工和年度工作综合考核评分办法进行了审议,就改进和加强年度综合考核工作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下面,根据市委的总体安排部署,我就做好20*年的综合考核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做好年度工作综合考核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从20*年开始,市委为了公正有效地评价市直各部门(单位)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工作实绩,建立争先创优的驱动机制,制定出台了《关于对市直部门领导班子工作进行年度考核的意见》,对市直部门(单位)领导班子的年度工作分项进行量化考核,对优秀的予以表彰奖励,排名末位的给予通报批评。两年来的工作实践证明,通过开展年度综合考核工作,激发了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工作热情,增强了责任意识、竞争意识和效率意识,把全市上下的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到了干事业、讲奉献上来,出现了干一流工作、创一流业绩、做一流贡献的良好局面。但是随着形势的发展,新问题,新问题、新情况不断出现,年度综合考核工作也存在着不适应的地方。有些目标不够明确,重点不够突出,责任不够具体,考核指标的体系设计还不够完善科学,等等。围绕解决问题,推动工作,市委、市政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教材考核评介试行办法》,本着实事求是、客观公正、体系科学、标准统一、注重实效、综合评价为了公正有效地评价市直各部门(单位)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工作实绩,建立争先创优的驱动机制,制定并下发了《*市年度工作综合考核实施意见》,对考核方式进行了大的调整,首次对县(市、区)年度工作进行考核,对市直部门(单位)领导班子和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实行分组分类考核,目的就是要体现奖罚分明,真正形成一个主动加压、不甘落后、你追我赶、竞相发展的生动局面,确保各项工作快速推进。今年的考核体系中充实了一些新的内容,总体指标设计比较合理,科学,也是比较符合*实际的。在新的实施意见的指导下,做好今年的综合考核工作,对于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进一步建立争先创优的驱动机制;对于激发各级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进一步营造风正气顺、心齐劲足的良好工作氛围;对于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宏观驾驭能力,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促进全市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都将起来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考核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承担着组织、协调、管理和实施考核的具体职责,一定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措施上进行强化,通过共同努力,确保把各县(市、区)、各部门(单位)、各乡镇(街道)的年度工作考准、考实,考出真正水平,考出新的干劲。

二、明确任务,狠抓落实,扎实履行好成员单位的工作职责

做好年度综合考核工作,要求高,任务重。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按照《*市年度工作综合考核实施意见》确定的指导思想、考核原则,认真学习和研究各项考核指标,抓紧制定各自所承担的共性指标考核内容、考核细则及年度工作综合考核目标责任书。对于共性指标,要坚持一个标准、一把尺子量到底,保证考核的公正公平性;考核细则要按照便于考核、利于考准的要求,突出重点,抓住关键,既要防止因大而化之而造成的操作难问题,又要防止因过细过全而有可能造成的以偏概全、主次不分的问题。对于业务指标,要深入下去,认真开展调查研究,把情况摸准摸实,根据调查了解到的情况,就一此重点经济社会发展指标、重点基础上、重点工作等任务进行量化分解,确保指标任务分解的真实性、科学性和竞争性。对于突破性指标,既要注意收集各地各单位自行开展的创新性工作和取得的成绩,也要注意将市委、政府及相关业务部门年初下达的突破性工作任务纳入考核细则中,既看自我创新、自我发展情况,又看工作推进、任务完成情况。对于评价体系中干部群众认可度、领导评价信任度、单位形象改观度三个指标,也要予以定性量化分解,将抽象的表述变为具体的考核内容。在具体考核指标和内容的设定上,要充分借鉴以往我们的成功做法和外地的好经验,让干部群众广泛地参与进来,进一步提高年度综合考核的民主参与度。要通过科学合理的考核,力求更准确、更客观地对每一个县(市、区)、每一个部门、每一个乡镇的年度工作作出公正的评议。同时,考核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相互之间要加强协调、加强沟通,发现问题要及时向考核领导小组办公室进行反馈,推进综合考核工作均衡进展。21写作秘书网

标准化工作指导意见篇6

[关键词]教育管理;教育督导;行为准则

教育督导行为准则是教育督导过程中必须遵循的指导思想和行动准则,是进行教育督导工作的基本要求。从本质上说,教育督导活动是国家意志和教育管理客观规律的体现,因此,作为教育督导活动所应坚持的行为准则,应以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和法规为依据,遵循教育规律特别是教育督导活动的规律,概括和总结我国教育督导活动的实践经验,并吸取有益的历史经验、借鉴国外现代管理科学的研究成果。只有坚持教育督导的方向性、全面性、客观性、民主性准则,才能不断提高我国教育督导的效率和效能。

一、方向性准则:教育督导工作的指导思想

方向性准则是指各级督导机构在行使职权和开展督导活动的全过程中,必须坚定地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目标和教育方针,严格遵循教育规律,促进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

(一)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教育督导工作的全过程

教育督导工作首先应对被督导对象对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和法规的贯彻落实情况进行监督和指导。督导人员在实际工作中,调查情况、研究问题、评价工作绩效以及发表改进意见或建议时,在监督、评价、指导、帮助等各个环节上,都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体现党和国家关于教育方针、政策的要求,努力把地方政府部门的教育方向和各级各类学校的办学方向引导到党和国家所要求的轨道上,以保证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使我国的教育事业沿着正确的方向向前发展。

(二)遵循教育规律,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效益

党和国家关于“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的指导方针,揭示了教育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关系,是办好社会主义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客观规律。各级政府教育工作都必须遵循这一规律,发展当地的各级各类教育,以适应和推动当地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同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都必须树立起这种“服务”与“依靠”的观念,坚持办学为社会主义经济服务,为当地的经济建设服务,并采取有效措施将这一指导方针落到实处。督导工作人员在被督导地区或单位实施监督、检查、评价时,要把端正办教育的指导思想作为重点,并提供正确的指导和切实的帮助。转变中小学教育为升学服务、为建立教育“金字塔”服务的目标观,树立中小学教育为提高国民素质服务、为培养合格公民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人才观;转变只有升学的人能成才、只有考上大学的人是人才的人才观,树立各种途径都能成才、行行可以出状元的人才观;转变以考试分数、升学率作为唯一标准衡量学生、教师和学校的教育质量观,树立以基本素质全面提高、个l生特长充分发展为标准综合评估的质量观;转变重尖子学生轻一般学生、重知识轻能力、重书本轻实际、重灌输轻启发、重死记轻思考、重讲授轻自学、重接受轻创造、重课内轻课外的以书本、课堂、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育观,树立面向全体学生与因材施教相统一、教书与育人相统一、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统一、课内与课外相统一的注重培养自学能力和探索精神的现代教育观。只有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教育思想,才能确保素质教育评估的正确方向。

(三)明确督导工作的服务方向

督导工作一方面是为教育行政部门提供反馈信息,给教育行政领导以及时、有效的“参谋咨询”,帮助其实现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以利于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法规和计划的贯彻落实;另一方面也是为学校提供指导,就是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上,帮助学校自觉地、创造性地按照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法规办事,遵循教育规律办学。双向服务是督导工作者必须遵循的工作方向,这就要求进行教育督导时,除了以其权威性的结果客观地影响督导对象的前进方向外,督导者还应主动地去指导督导对象,帮助他们把督导结果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加以认识。

二、全面性准则:教育督导活动的客观要求

全面性准则是指教育督导要从教育系统的整体出发,把握矛盾的各个方面,力求完整地反映督导对象的全貌,切忌在没有充分收集有关信息的情况下就做出判断。

(一)教育督导标准要全面反映教育目标和管理目标

在制定教育督导评估体系时,应充分考虑督导评估对象的整体状态,使每一项具体指标都能够反映督导对象内在的层次与联系,使全部督导指标都能够反映督导对象整体的状况和本质。部分的遗漏就意味着这一部分范围内的工作失去了被督导的机会,就会导致在实际工作中忽视该项工作。例如,督导一所学校的办学水平,首先要看它的办学方向;其次要看它的教育质量,即学生的学习质量;再次要看学校管理的水平、质量;另外,还要看学校的办学条件。督导一所学校的办学水平,应该把这四个因素结合起来,不能缺少任何一面。(二)全面收集教育督导过程的各种信息

每项教育活动都是由许多因素构成的,各项因素之间的联系甚为密切。只有全面收集信息,才能保证所获信息具有广泛性、真实性和典型性,才能确保了解督导对象各方面的情况,使督导建立在全面的信息量基础之上,做出可靠、公正的评估结论。如对一个教师教学质量的督导,既不能仅听几个学生的意见,也不能只凭领导的印象,而要从学生、教师、领导及家长等各个方面广泛收集信息,并将各方面的信息综合起来,这样才能对教师做出全面、客观的评价。

(三)处理好共性与个性、典型与一般等各种矛盾关系

在建立教育督导指标体系时,目标的分解要有理论依据,指标体系应具有“整体完备性”,应该包括学校主要工作的每一项重要指标。因为学校是一个多层次、多目标、多因素的复杂系统,如果缺乏足够指标,就不能对一所学校的实际水平做出准确的、全面的判断。但全面性的指标体系还应符合“主要性”“典型性”原则,既要“整体完备”,又要避免繁琐。因此,在督导指标的选取上,并非多多益善、囊括全部指标,而要精心挑选那些具有代表性的、能够集中反映事物本质和水平的典型指标,避免那些具有或然因素的指标进入督导指标体系。

三、客观性准则:教育督导活动的价值追求

客观性准则是指在确定教育督导内容、方案和方法时,要从实际出发,分析需要和可能、有利和不利等条件,全面衡量、周密审定,防止主观臆断。

(一)重视考察和分析被督导单位或部门所处的社会环境和客观条件

在对某一地区教育工作进行宏观督导时,首先要对该地区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科技发展、财政收支、人口增长、教育基础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了解该地区教育工作的综合社会背景。从这一特定的社会背景出发,进而考察当地的教育体制与结构、各级各类学校的布局、学校规模及其发展速度、师资力量、当地投入的教育经费和有关教育政策、办学条件的改善等,以便对该地区教育工作水平进行全面考察与客观评价,并从该地区的实际出发,对其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的情况进行正确有效的监督和指导。同样,在对一所学校进行督导时,也要看到它所在的地区的特点、社会经济条件、民族习惯、文化传统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水平,以便指导学校为当地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服务,并且因地制宜地利用所在地区的优势,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基础上,把学校办出一定的特色。

(二)督导过程的每一环节都要讲求客观与尊重实际

面对被督导单位的特殊情况和特别问题,尤其是在出现了不直接适用上级文件的某些规定的问题时,要不“唯书”、不“唯上”,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分析并选择符合当地实际的、有利于当地教育事业发展的方法。当前,督导活动不仅面对着不同层次、不同发展水平的督导对象,而且面临着这些督导对象在不同基础上进行的改革与改革试验工作。督导工作对其改革与改革试验的监督、检查、指导与评价,关系着改革的进程、方向和命运,这就需要督导人员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作指导,从实际出发,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实事求是态度,创造性地把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规同改革的具体情况结合起来,进行正确的监督与指导,促进改革的深入发展,实现督导工作的目的。

四、民主性准则:教育督导对象的基本权利

民主性准则是指在教育督导过程中要充分发扬民主,集思广益,以协商、对话和指导的方式对教育工作进行督导。

(一)正确认识督导主体和督导对象之间的关系

贯彻民主性准则,督导人员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督导观念,摒弃钦差大臣式的指手画脚的做法。现代教育督导不是把督导对象置于被指责、控制的地位,不是用文件、指示、指标对他们的工作进行简单的干预和限制,不是把督导对象作为检查、评价、调节、纠偏的主体,而是以合作意识、内行的辅导或指导对他们进行帮助和导向,以推动他们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和法规,改善管理。“督”与“被督”之间目标一致、情感相通,“督”的导向作用和“被督”的主体作用就能达到最优结合。在督导过程中,督导人员切忌浮光掠影、发号施令,更不能从个人恩怨出发,感情用事。

(二)切实做到深入实际,依靠群众

标准化工作指导意见篇7

存在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各省、市推进公共服务标准化缺乏顶层设计,缺乏标准体系发展建设的统一部署和联动。广东省人民政府最近的《关于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推进广东先进标准体系建设的意见》(粤府【2016】127号,下称)可谓迈出了关键的一步。在此,我们从公共服务标准化的角度,谈谈对个人对《意见》的认识和建议。

一、《意见》的总体特点

一是从国家治理的高度为出发点进行设计,立意高远。党的十提出要加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强调,“政府要加强发展战略、规划、政策、标准等制定和实施,加强市场活动监管,加强各类公共服务提供。”由此,在公共服务中,标准化技术和手段逐渐成为实现政府整体谋划、科学决策、系统监督和协同推进的重要机制,成为借助现代科技更好更体质服务人民的重要平台。大力推动公共服务标准化,成为系统提升政府治理能力、为全面深化改革清障助力的关键举措。为落实十精神,《意见》明确提出,“标准是经济社会有序发展的技术支撑,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基础。”这样,《意见》赋予标准化工作一个崇高的使命和光荣的任务--为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发挥基础的技术支撑作用。

二是以民生服务为重点,公共服务各领域全面覆盖。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工程”中,《意见》规定了信息安全、消防安全管理、消防技术服务、安全生产监管、职业健康防护、事故应急救援、特种设备质量安全等领域的标准体系建设,也规定了政务服务、公共交通、公共教育、公共文化体育、公共医疗卫生、食品药品安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民政、气象、地震、地理信息等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领域的标准体系建设。《意见》所规定的公共服务的范围完整,全面覆盖了基础公共服务、社会公共服务、经济公共服务和公共安全服务等四种类型。

三是对全省公共服务标准化工作设计思路清晰、措施配套。《意见》既有“标准化综合水平国内领先、迈入国际先进行列”的总体要求,也有“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创新、加快先进标准体系建设、夯实标准化工作基础”等主要任务,更有作为重点工程的具体任务,以及配套的组织协调、经费保障、人才培养引进、宣传引导和监督检查等保障措施。《意见》附件部分给出了“重点任务分工和进度安排”,明确了省政府各职能部门的重点任务以及完成任务的时间进度。由此,广东省的公共服务标准化工作体系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管理闭环。

二、《意见》的亮点

其一,创新体制机制,构建公共服务地方标准建设和发展的大格局。《意见》提出,要“建立政府领导统筹、标准化主管部门综合协调、各部门分工协作的工作机制”。新的工作机制在保障标准化工作的整体性和完整性的同时,强调了“各部门分工协作”。统一领导、统筹协调、共同参与的公共服务标准化新格局呼之欲出:标准化主管部门重点抓好“立项”、“编号、”一头一尾的工作,发挥好技术上的统领作用,而教育、医疗卫生、民政等职能部门则具体负责标准体系构建、标准内容结构的研究和标准的制修订等具体工作。这样,标准化主管部门不再“包打天下”,各职能部门由过去被动开展标准化工作转变为标准化工作的主体和责任人,可以充分发挥各自的专业优势和业务优势。不仅如此,《意见》还鼓励地级及以上城市政府根据本地实际,制订“适用于本市的公共服务类地方标准”。广东省珠三角地区经济比较发达,而东西北地区则相对落后。各地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现象比较明显,建立全省统一适用的公共服务地方标准的难度自不必说。而今,《意见》明确了各市因地制宜的自,允许各地制订全省统一编号但仅适用于本地区的公共服务标准。可以预见的是,《意见》明确各部门、各地区在公共服务标准化中的职能、地位和作用,将极大地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共同参与、众人拾柴的新格局。

其二,推进公共服务标准化的目标明确、重点任务明确、贯彻落实责任清晰。《意见》以附件的形式,明确了公共服务各领域标准化工作的各项重点任务。这些任务覆盖标准化工作体制机制重构、标准化技术改革、由重点工程分解出来的具体任务等;并且明确了具体牵头单位和配合单位。同时,《意见》还给出了具体的进度要求,主要任务要在2019年前完成。省质监、发改、财政、住建、交通、商务、教育、科技、民政、卫计、司法、农业、公安、文化体育、人社、国土资源、气象、地震、食药以及编制等部门分别承担相应的工作任务。

最后,回归标准的公益属性,保障标准作为公共资源的公开透明。社会公众既可以便捷获得有关标准,也可以很好地理解和应用标准。《意》强调,要“建立标准公开制度”,及时向社会公开地方标准制修订过程信息,免费向社会公开强制性标准和非推荐性地方标准文本。支持社会各方面开展国内、国外标准翻译和标准解读工作,将供专业人士使用的标准转化为群众易看、易懂、易用的版本,普及标准化知识和标准规范的对象和内容,带动社会标准化意识普遍提升。贴近公众、下接地气无疑是《意见》另一大亮点。

三、一点建议

广东构建公共服务标准化工作新格局,本人作为标准化工作者队伍中的一员,在关心、关注并满怀希望的同时,为确保《意见》落地,达到其应有的效果,这里建议省里尽快以权威的形式《广东省公共服务地方标准管理办法》。

管理办法应基于《意见》所构建的公共服务地方标准建设新格局进行设计,它应成为联结公共服务各部门开展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性规范。这个规范应明确各部门如何在标准化主管部门的统一规划、统筹协调下,给出标准化工作从研究、制订路线图、立项、撰写、审查到实施、复审等业务的完整流程,保障公共服务各部门能够理出开展标准化工作的头绪。

制定这样一个管理办法是必要的,也是非常迫切的。用标准化技术改造传统的工作方法是一项开创性的工作。尽管国际社会公共服务标准化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但对我们而言还是新生事物。各业务部门缺少相关的管理经验和管理技术。有一个管理办法指导工作,可以保障效率和质量,可以避免少走弯路、不走弯路。这些年来,公共服务供给中的浪费和低效率现象应该引起我们的警惕。

标准化工作指导意见篇8

[关键词]烤烟标准体会

[中图分类号]S5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650(2014)05-0044-02

安康烤烟标准综合体系的制定是第六批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安康烟草工作者在相关部门的帮助下,通过深入调研,试验示范,系统总结,顺利完成了体系的编制、验证、、实施等工作,全面系统化、标准化了安康烤烟生产各环节工作,对安康烤烟的持续稳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笔者作为体系制定工作中的主要成员,就体系编制工作有几点粗浅的体会,现提出与大家共同磋商。

一、制定安康烤烟标准综合体系首先要建立一个组织管理体系

1.成立一个统领全局的标准综合体系制定领导小组

以制定烤烟标准综合体系为工作主线,由上至下成立三级综合体系制定工作领导小组,第一级是市级领导小组,由安康市烟草公司主管领导任组长,综合体制定承担部门及县级烟草公司主要领导为成员,负责烤烟标准综合体系框架的总体设计、总体安排部署、终期审定及等工作。第二级是县级领导小组,由县级烟草公司主要领导任组长,相关部门主管领导为成员,具体负责标准综合体系原始数据的采集分析、适用性试验示范验证、实施及信息反馈等工作。第三级是烟叶工作站领导小组,站长任组长,烟叶生产技术管理员为成员,负责标准综合体系的推广、意见征集及整理等工作。

2.建立一支精通业务的标准综合体制定工作队伍

通过人才引进,学习交流,自主培养等方式,建立一支以10人烟叶标准化专家为核心,100人烟叶标准化技术骨干为基础,1000人烟农积极参与的“金字塔”式的烟叶标准综合体系制定工作队伍。标准化专家主要负责烤烟标准综合体系的起草、修订、和持续改进工作,对标准综合体系负有解释和管理的责任,为“金字塔”第一层;标准化技术骨既是标准综合体系的制定者,也是标准综合体系的实施验证者,负责标准综合体系修改信息的采集、总结和反馈等工作,是标准综合体系制定工作的中流砥柱,为“金字塔”第二层;烟农是烤烟标准综合体系的检验者和受益者,是一切标准制定的基础和来源,为“金字塔”第三层。

二、制定安康烤烟标准综合体系务必要明确两个工作重点

1.以烤烟标准综合体系的先进性为工作重点

烤烟标准综合体系的制定是一个创新、持续、发展的过程,需要标准化最新科研成果并不断改进维护,才能确保标准综合体系与时俱进。

2.以提高烤烟质量水平为工作重点

烤烟产业作为安康农业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在区域经济发展、新农村建设和农民脱贫致富中占有重要的位置。然而,烟叶质量水平不高越来越制约烤烟产业的持续发展,成为臻待解决的难题。

三、制定安康烤烟标准综合体系始终要坚持三个基本原则

烤烟标准综合体系的制定遵循科学、系统、先进、适用、全覆盖、有实效的原则,构建起能有机融合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覆盖烟叶生产各个环节的标准综合体系。

1.坚持系统性原则

标准综合体系的制定始终要坚持系统性的原则。首先,根据烤烟生产产前、产中、产后的各工作流程,建立烤烟标准综合体系框架;其次,烤烟标准综合体系要覆盖烤烟生产的全过程,保证烤烟生产收购管理中的每个关键技术都有标准可依;三是制定的标准中各项指标难度上应严于、范围应大于相关国标或行标,一个标准与另外一个标准相互衔接,标准间重复的部分相互引用,实现文字最简化。

2.坚持实用性原则

烤烟标准综合体系的制定始终要坚持实用性的原则,所制标准尽可能做到指标量化、方便实用、切实可行,对于在烟叶生产收购管理中没有指导作用的标准。采用的国际标准、行业标准必须结合安康山区烤烟生产实际,对于不符合实际的国标或行标。所制定的标准在烤烟生产收购管理指导中力求精准,各项指标均要求来自多年的烟叶生产试验示范或生产经验,并经受过生产实践的考验,特点鲜明,内容明确。

3.坚持创新性原则

烤烟标准综合体系的制定始终要坚持创新性原则,制定标准既要考虑产区技术现状,及时总结现有生产技术和经验,又要有超前的思维和准确的预测,加快先进的生产收购管理技术的转化速度,如湿润育苗技术标准、密集烤房建造标准和密集烤房烘烤技术标准等的转化,提高自主知识产权标准的拥有量。同时,根据行业科学技术的发展,还要与时俱进,持续改进,不断修订和完善不适应的标准,以标准的创新促进烟叶质量的不断提高。

四、制定安康烤烟标准综合体要实行四个步骤

1.采标制标

建立烤烟标准综合体系框架,按照体系框架所涉及到的内容,由简到繁,收集整理烟叶生产各环节资料,由繁到简,科学合理取舍,量化、优化各项管理及技术指标,制定标准综合体系草案,体系草案要经过反复推敲,试验验证,确保草案的可行性与可操作性,并与国家的有关标准和法律法规相吻合。

2.生产验证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途径,通过针对性示范、区域性推广、及全面征求意见等方法,对标准综合体系的适用性进行验证,检验标准综合体系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技术内容是否正确、全面,依据是否充分,要求和指标是否协调,格式和表述是否符合标准编写的有关规定等。积累第一手资料,为综合体系的修订完善做好准备。

3.修订完善

按照充分验证,修改完善,技术进步,细致维护的工作要求,定期召开烤烟标准综合体系修订会。根据试验示范、生产总结、以及生产经验对标准综合体系进行修改和完善,经过草稿、讨论稿、征求意见稿等修订,报请企业烤烟标准综合体系内部管理评审委员会审核并批准。

标准化工作指导意见篇9

一、抓政策制定,全面落实属地监管职责

为全面贯彻2013年年底下发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通知》(〔2013〕106号)文件精神,进一步提升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水平,根据《通知》精神和时任省长巴音朝鲁的批示,从2014年年初开始,组织力量代省政府起草了《全面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意见》,《意见》先后两轮征求了省直23个部门的意见,征求省内35位农产品质量安全专家的意见和建议,与省水利、畜牧部门进行了专题会商,最后征求了省政府法律顾问团的意见。先后采纳各部门和省政府法律顾问团意见25条,采纳专家意见20条,在2014年8月14日省政府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省政府于8月28日印发了《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意见》,《意见》中明确要求,“各级政府对本辖区农产品质量安全负总责”、“继续将是否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列入全省县域经济考核一票否决指标”,《意见》的出台,将对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加强组织领导、落实监管责任、构建监管工作体系等方面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抓队伍建设,构建基层监管工作体系

为贯彻农业部加强基层农产品监管体系建设的意见,2013年12月省编办出台了《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全面推进县级行政监管机构、监督检测机构、农业综合执法和乡镇监管机构建设,制定了《关于认真贯彻落实〈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吉农质字〔2014〕98号)。通过全省上下共同努力,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基本完成,各市、县全部成立了监管机构,县级农业综合执法全面完成,农产品质检站进一步明确职能,增加了专业技术人员,初步形成了地方政府负总责、农业部门负监管责任、农产品生产者为第一责任人,行政监管处(科)为组织机构、农业综合执法、质检机构和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服务站为监管工作具体承办机构的工作体系。

三、抓制度建设,落实监管任务

为了进一步规范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行为,增强基层工作的主动性和责任心,2014年重点推进监管工作制度建设,从而形成工作增压机制,落实监管任务。一是省农委与9个市(州)农委、长白山管委会环资局和公主岭市、梅河口市农业局签定了2014年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目标责任书,细化工作职责,落实属地监管任务;二是提出全年工作要点,从9大方面15项具体工作落实监管任务;三是制定了《吉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隐患通报和问题约谈管理办法(试行)》,对发现的问题进行通报督办,全面已下达通报督办单45份,其中,较大风险隐患通报6份;四是制定了《关于加强食用农产品生产经营单位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指导意见》,统一印制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承诺书》、《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检查记录表》和《农产品生产记录》等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规范性文书;五是对全省基层速测工作实行月检月报制,在15个县开展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合作社)准出试点,各地已完成速测蔬菜样品10万个以上。

四、抓专项整治,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

根据国家农业部和省政府的部署,针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全省继续开展农资打假、农药及农药使用、蔬菜农药残留超标问题专项整治。重点开展了农药专项检查,全年共检查生产经营单位17816家次,出动执法人员8514人次,整治具体区域768个次,立案查处215起,涉案金额54万元,挽回经济损失152万元。通过专项整治,进一步净化农资市场,有效规范农资生产经营秩序,放心农资覆盖面和市场占有率稳步提高。

五、抓抽检监测,提高风险防范能力

为了进一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准确性和覆盖面,2014年,对全省监测计划进行了合理调整。一是增加食用菌省级例行监测次数,由2次变为4次,全省实现蔬菜、水果、食用菌每年开展4次例行监测;二是提高监测参数标准,例行监测检测参数蔬菜由35种提高到50种,水果22种增加到40种,食用菌由11种增加到30种;三是微调检测品种结构,适当减少蔬菜、水果的定量检测样品数量,增加了粮油产品的定量检测样品数量,配合“健康米工程”,将全省水稻产区全部纳入抽检范围;四是首次委托县级质检测站开展定量检测,支持指导2013年通过省级实验室资质认定和机构考核的榆树市、公主岭市、白城市洮北区三个县级农产品质检站开展蔬菜等农产品定量检测。

六、抓项目实施,推进质检体系建设

全省进一步加快推进市、县质检体系建设,一是配合委计划处,指导4个市、县农产品质检中心(站)建设项目的可研及初步设计编制评审工作;二是在省发改委的部署下,实施质检项目主要仪器设备省级统一招标工作,组织开展2013年下达计划项目的11个县级质检站和6个市(州)级质检中心的招标前期准备与实验室建设技术指导工作,配合有关专家对招标文件进行技术审核确认,年底前,将开展检测仪器设备省级统一招标工作;三是配合世行项目办,扎实推进世行贷款项目省、市农产品检测中心、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信息平台建设;四是推进县级农产品质检机构实验室资质认定,选择5个县(市)开展专业人员上机操作培训,编制质量工作手册,其中敦化市通过了省级认证和机构考核工作。

七、抓农业标准化,提升安全生产水平

一是积极争取农业标准制修定项目,2014年新争取农业部农业行业标准制(修)定项目5个,吉林省地方农业地方标准制(修)定计划农业项目57个,农业地方标准连续两年争取项目数量突破50项,占全省地方标准制(修)定项目近四分之一,目前已经全部完成项目审定工作;二是组织2014年度标准创新贡献奖农业项目的申报工作,共组织申报了5项标准创新贡献奖,根据省质监局网上公示,省农委推荐的省农科院《生物防治用赤眼蜂》和吉林农业大学《无公害农产品――人参农药使用规范》分别获得一、二等奖提名,已公示结束;三是开展标准化示范创建工作。对洮南市、珲春市两个2013年国家标准化示范县项目进行了现场检查和指导,已做好迎接国家农业部考核验收准备工作,指导舒兰市开展国家标准化示范县创建工作。通过标准化示范创建,提高了项目区农业标准化的生产水平;四是大力发展“三品一标”农产品,新认证“三品一标”产品328个。

八、抓宣传培训,营造良好工作氛围

标准化工作指导意见篇10

一、指导思想

通过开展冶金等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和《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实施意见》(皖政〔2010〕89号)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安全发展理念,全面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强化各环节、各生产工艺的过程控制和全员、全过程的安全管理,不断提升安全生产条件,规范安全生产行为,夯实安全生产基础,建立自我约束、自我完善、持续改进的安全生产工作机制,推动我市冶金等行业全面实现安全达标升级。

二、实施范围

市辖区内的冶金、有色、机械、建材、轻工、纺织、烟草、商贸等工贸企业。

三、工作目标

进一步促进企业落实主体责任,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夯实安全基础,实现冶金等行业行业企业安全生产形势的根本好转。到2013年底,全市规模以上(年主营业务销售收入2000万元以上)冶金等行业企业实现安全标准化达标;到2015年底,全市所有冶金等行业企业达到三级安全标准。

四、工作原则

1.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各县区、各相关单位要摸清冶金等行业基本情况,确定合理的阶段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2011年重点抓好法规政策的宣传和评定标准、考评体系建立等基础工作,2012年全面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

2.突出重点,分类指导。狠抓重点地区、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引导和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工作;各县区要抓住本地区重点行业,积极探索,全面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

3.树立典型,全面推进。创建安全生产标准化示范单位,树立典型,以点带面,推动企业全面达标。今年下半年将适时召开安全生产标准化现场经验交流会,总结推广标准化建设经验。

4.企业为主,政府推动。立足企业创建为主,加强政府推动和政策引导,不断完善考核制度,落实工作责任,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共同推动安全达标。

五、工作进度

1、根据《关于全面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意见》(皖安办〔2011〕6号),各县区、各相关单位要积极推进,开展试点,不断积累工作经验。2011年底前,全市将完成3家机械行业企业和3家建材行业企业安全达标任务。

2、2012年至2015年,全面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到2012年底前,规模以上企业总数的40%完成达标;规模以下企业总数的20%完成达标。

到2013年底前,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安全达标任务;规模以下企业总数的30%完成达标。

到2014年底前,规模以下企业总数的60%完成达标。

到2015年底前,规模以下企业完成安全达标任务。

六、工作方法

1.制订工作方案。各县区、各相关单位要根据本地区、本单位冶金等行业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制订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方案。

2.建立考评体系。

一是明确考评办法,依据2011年6月8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制订的《全国冶金等工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办法》(安监总管四〔2011〕87号),对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工作实行统一、规范化管理。

二是明确评审单位,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确定的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评审单位为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负责冶金、有色、建材、轻工、纺织、商贸行业)和中国机械工业安全卫生协会(负责机械行业),省局综合考虑行业类型和数量等因素,确定二级、三级评审单位;三是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二级、三级企业,分别由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省局、市局审核和公告。

3.明确评定标准,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目前已经了轧钢、铁合金、冶金焦化、烧结球团、氧化铝、电解铝(含熔铸、碳素)、水泥企业、炼铁、炼钢、冶金煤气、平板玻璃、建筑卫生陶瓷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标准。到今年年底前将陆续完成有色重金属冶炼、有色金属延压加工、机械制造、造纸、家具、白酒、啤酒、乳制品、食品、纺织、烟草、商业、现代物流商贸等评定标准的制订和修改工作;对于尚未公布和安排制定评定标准的行业,原则上按照国家安全监管总局颁布的《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评定标准进行考评。

七、工作要求

1.加强宣传力度。继续深化《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务院安委会关于深入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指导意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等规章、规范的宣传,加强正面引导,对经考评达标的企业进行公告,逐步形成企业积极争取安全达标,以安全达标为荣的氛围。

2.加强组织领导。各县区、各相关单位要充分认识到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职责分工,精心部署、周密安排、科学实施,树立典型、以点带面、全面推进,确保本地区、本单位冶金等行业企业五年内全面达标。

3.严格考评管理。各县区、各相关单位要加强对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工作的监督指导。各评审单位要本着科学、公平、公正的态度,按照“谁评审、谁签字、谁负责”的原则,认真组织实施安全生产标准化的申请、评审等考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