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关系学感悟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4:22:49

公共关系学感悟篇1

一、在建立数的概念中培养数感

数的概念的理解和体验与培养数感紧密联系。数的概念是抽象的,学生掌握数的概念需要一个过程。在数的概念教学中,应选择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等活动去感受概念,在准确把握概念的同时,提高对数的感悟能力。

例如,在教学《1的认识》时,教师出示情境图,学生观察后问他们从图中看到了什么?学生根据看到的回答:“一架电子琴、一块玻璃、一只小猫等等。”这时,教师追问学生是否可以用计数器表示“一个”……让学拨计数器,在拨的过程中体会计数器上的“1”,不但可以表示一架电子琴、一块玻璃、一只小猫,还可以表示一个物体。这样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建立了“1”的概念。虽然,大部分学生在学习本课内容前,就能数出十以内的数,但对这些数的实际意义不一定了解,教师在具体情境中经历由实物到数的抽象,使学生真切感受数的实际大小,唤醒了学生数学经验,培养了学生的数感。

二、在探索数与数关系中培养数感

数感除了对数的概念的感悟,还表现在对数与数之间关系或规律的敏感。探索数与数之间的关系是通过理解运算的思维活动来体验数之间的关系,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数与数之间关系的感悟,进而不断发展数感。

例如,在教学《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时,对4,12;5,15;11,33这样的数找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4,12]=12,(4,12)=4;[5,15]=15(5,15)=5;[11,33]=33,(11,33)=11。通过练习不断总结提练就会发现,这些数的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是很有规律的,他们的最小公倍是两个数其中的一个,最大公因数也是其中的一个,最后通过观察就会发现,这两个数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倍数。原来两个数中如果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倍数,那么他们的最小公倍数就是大的那个数,最大公因数就是小的那个数。学生在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的练习,通过不断观察总结,培养了学生对数与数之间关系的数感。

三、在估算过程中培养数感

估算是在数与运算的学习中对事物数量的估计以及对运算结果作出的大概判断,估算是介于猜测与推理之间的心理活动。学生在进行估算时,需要将被估计的事物与其已有的数学经验或模型进行比照,不断修正估计的结果。因此,在估算时,要注意提供现实的生活情境和素材,调动学生的多感官参与,同时结合估算方法进行估算,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估算水平,还可以增进对估算结果的感悟,培养学生的数感。

例如,在教学《11—20各数的认识》时,设计了以下三个环节:一是捏一捏,数一数。同桌先数出数学书中的10张纸,捏一捏,感觉有多厚;再数出20页,捏一捏,再比一比10和20页的不同。二是抓一抓,数一数。让学生从盒子里抓一把小棒,数一数有多少根。让学生尝试一把抓出十几根,并要求总结出一把抓出十几根的方法。三是看一看,数一数。估计一共有多少个草莓。师生交流后,让学生用同样的方法再估计一共有多少把雨伞。这里要求估完后数一数,再对照图感知。这个设计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通过捏、抓、看,不断提高学生估计的准确程度,并在发展估算能力的同时,增强了学生对10—20之间数的感知。

四、在实践应用中培养数感

“学以至用”,学习就是为了实际应用,如果在实际应用中学习,将学习与应用结合起来学习,那学习的效果一定会很好。苏教版教材从“学用结合”理念出发,精心选编了很多的综合与实践活动,就是为了引领学生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感悟数的意义与运算,感悟学习与生活、学习与应用的紧密联系。这实际上也引领我们教师要走出课本,带领学生到现实生活中去观察、交流、估计,猜想,通过生活中的数学,身边的数学,增强数学意识,发展数感。

公共关系学感悟篇2

  [关键词]中学政治课;以人为本;教学效果 

 

坦率地讲,新课改之初由新教材和新思路的快速“嫁接”所带来的“轻松活泼”的“快乐课堂”有很多是“泡沫教育”下的虚假繁荣。更多时候,课堂依然是本应生动的知识却被教师用枯燥手段予以灌输的乏味场所,是大量教辅资料与试卷的集聚地,是充斥着无数考试的主战场,是教师通过公开课和竞赛课登上领奖台的功利性表演场。这样的课堂如果持续存在,学生的学习与实践能力将被钝化,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创造力将被消磨。以中学政治(思想品德)课为例,它的德育功能以及启迪、反思、警示功效,绝不是让学生记住一大堆“条条杠杠”的知识点就能实现的,其怡情知性的魅力更不是通过将学生训练成“应试型人才”和考出一大批所谓“高分”生就能体现的。中学政治(思想品德)课教学有效性的提高需要教师善于调动学生积极性,能够将人文、情感等理念渗透于课堂之中,最终使其在快乐、和谐的氛围中掌握知识,实现知识的内化。 

 

一、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营造课堂思辨的氛围 

 

人格权的含义是什么?维护人格尊严权有何意义?弘扬民族精神有什么重要性?我国为什么要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构建和谐社会有什么重要性?我国应怎样构建和谐社会……类似这些问题在传统课堂广泛存在,表面上看是在鼓励学生思考,实际上却在禁锢学生的思维。传统政治课基本上是以概念和理论的传授与掌握而展开教学的,教师习以为常地通过类似上述这些问题,千方百计地试图将学生的思路向所谓“标准答案”上引,学生不同角度的甚至是精彩的解答仅仅为点缀,最终还是以要求学生熟记“标准答案”为目的;相应的,考试也以教材“标准答案”为评判标准,学生多样化、个性化的阐释很难被认可。 

中学政治(思想品德)教材体系的重构,要求执教者在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的基础上自主学习、享受知识,而不是如同以往在僵化的直灌式课堂上通过应试化教学培养应对各种考试的理论型学生。执教者要在提高课堂驾驭力的前提下,在“设疑一析疑——解疑”的过程中,运用执教智慧拓展学生的智慧,尊重学生的思维,欣赏学生的创新,构建智慧型课堂,增强学生学习能力。 

类似上述这些缺乏激趣、智慧的呆板问题,如果换一个角度重新启迪学生,效果或许会截然不同。例如:“女司机在财物遭抢的情况下开车撞向劫匪,导致其死亡,你如何评价这一行为?”“2008年感天动地的抗震救灾和抗雪救灾,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神七航天员实现中国首次太空漫步,你从这些事实中想到了哪些,看到了什么?”“你对国家‘限塑令’、节能减排、‘地球一小时’关灯接力活动、气候变化国际合作等事实了解吗?你对此怎样理解?”这些设问都没有向学生明确指出知识观点、概念理论或其思考方向,但却引燃了学生的思维火花。任何学生都能根据自身理解,从中找到思维切入点,多角度的看法、结论在学生的互动探究中不断生成。虽然同以往所谓“标准答案”相比可能更加分散,但是在思想的交融和观点的碰撞中,“尊重公民人格尊严权,以合理合法手段维护公民权利,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弘扬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生态文明。落实科学发展观”等核心知识点及其延伸知识点会在水到渠成中自然呈现,学生的智慧也因此得到彰显。 

不需要灌输理论,用不着死记硬背,当课堂点燃起智慧的火花,一切便迎刃而解,学生的求异思维得到了扩展,创造活力得到了绽放,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得到了提高,由此在课堂上形成浓厚的思辨氛围。 

 

二、渗透人文精神,引领课堂理性的激情 

 

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内驱力。在当今信息爆炸引领潮流的知识经济时代,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远远不是课堂所能包含的。通过网络等媒体了解国内外时事及社会新闻等,这对学生来说并非难事。同时,在网络进步所造就的新兴词汇、概念的表达与使用上,学生甚至还强于教师。如果执教者继续孤芳自赏地陶醉于按部就班的预设课堂,那么,他们反而会因自身的“孤陋寡闻”而成为学生的笑柄。 

执教者应该认识到,学生掌握知识不是课堂教学的终极目的,课本知识只是学生拓宽知识层面的基础和培养综合能力的载体,是指引学生踏向求知征程的阶梯。中学政治(思想品德)教材文本中的事例引证材料往往具有不可避免的滞后性,教师要善于将“静态”教材文本与“动态”现实素材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在关注社会与生活实际的过程中,通过观察、体验、感受、领悟,使思维的敏锐性和学习的能动性始终与时代脉搏共振共融,展现政治课的人文魅力和理性激情。

例如,在网络、媒体资讯高度发达的当今社会,类似于“海峡两岸实现直接‘三通’、中国海军护航编队赴亚丁湾海域联手国际社会打击索马里海盗、世界金融危机、朝鲜核问题、原上海市委书记陈良宇因滥用职权及受贿罪被判刑、不务正业的嗜赌者引发成都公交车纵火惨案以报复社会”等时事政治或社会新闻素材,学生们都有较多的议论并希望在进一步了解中获得共鸣。事实上,这些都是学生在学习中开展探究思索的积极体现。教师不应抱着预设教学资源及预设教学流程的传统观念阻滞学生探讨、沟通的学习欲望,而应以学生知识资源涉猎面的扩展为学习的丰富载体,激发学生运用智慧思维探索的动力,从而通过正确的引导,让学生在学习需求的驱动下自主感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增强综合国力,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流,和平、合作、负责任的中国形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政治文明建设,思想道德与精神文明建设。社会责任意识”等观点。 

当执教者以探究合作者而非知识传输者的身份和学生建立起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并以自身的知识涵养与人格魅力而非高高在上的权威和学生共同架构起以课堂为基点的学习平台时,师生之间就双方感兴趣的话题展开交流。就看法相异的观点展开辩论,就精彩的人生哲理展开分享,和谐课堂由此洋溢着人文气息,学生求知的激情与学习的活力得以经由理性的引桥奔向知识的海洋。 

在中学政治(思想品德)课程实施过程中,执教者所要考虑的不是为驱散传统课堂上的沉闷气氛而形式化地追求表面上的热闹欢快,而是激发学生实践导向的思维能动性,增强学生品德践行的内驱力。 

例如,在初三思想品德课学习中,教师通过布置学生了解家人所从事工作的特点以及调查所在范围地区经济行业发展情况,并结合自身外出消费、逛街等活动参与情况,让其来学习理解我国现阶段基本经济制度这一主题内容就能获得不错的效果。在对基于生活与社会现实的生动素材的分析探讨中,每个学生都能从观察体验和亲身感受中找到思维支点,循序渐进地展开探究学习。于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分别有多种表现形式”等知识观点在自然而然中被学生从现象实例中提取归纳。学生以概括得出的观点为基础,又联想到“三鹿”奶粉事件和频繁发生的矿难等时事新闻材料,进一步通过迁移性思索,在研讨中得出“用经济、行政、道德、法制等手段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的监督与管理”的结论,显然这样的理解感悟会深刻得多。 

事实上,当执教者将学生知识学习的宽广平台与学生社会实践的广阔舞台在课堂上和谐交融时,课堂就成为感性和理性有机统一的契合点,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动性和主动践行的积极性在激荡着动感氛围的课堂上交相辉映,学生由此而释放学习与实践的灵性。 

 

四、关注学生情感,闪耀课堂人性的光辉 

 

当节节攀升的中考成绩被不断盘点的时候,学生、家长、学校似乎都欢欣鼓舞,教学的“成功”被无限放大。至于学生在日后人生历程中品行发展状况如何,则很少有人关注。显然,应对考试的成功并不等于课堂教学的成功,卷面成绩也不代表实际品行。事实上,今天展开笑脸、欢呼雀跃的人明天或许就会瞪大双眼、欲哭无泪。 

在中学政治(思想品德)课程所建构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的三维目标排序格局中,知识的掌握是基础,学习方法与实践技能的运用是保障,而学生正确人生价值观的树立和情感品德的升华才是核心目标。执教者要善于从社会与人生舞台上积累和挖掘情感素材,引领学生感受体验源自内心深处的情感震撼力,帮助学生通过潜移默化的情感之旅发现自身的品格闪光点,从而在解读自我、超越自我的过程中奠定人生价值观的基础。 

例如,通过四川汶川大地震后全国人民万众一心抗震救灾的可歌可泣的现实素材,教师引领学生在情感深处感悟党和政府关爱生命、尊重人权的动人旋律,感悟抗震英模舍生忘死、勇救他人的高尚情怀,感悟普通民众扶危济困、团结互助的公民道德之光,感悟灾区同胞不屈不挠、勤劳勇敢的感人乐章,感悟中华民族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民族精神;通过北京奥运圣火传递以及残疾运动员金晶等海内外华人保护奥运火炬的素材,教师引领学生感悟中华民族爱好和平的品质和爱国主义精神,感悟礼仪之邦中国人民的精神文明风采和高度社会责任感,感悟我国国际地位和综合国力日益提高的自豪与荣耀;通过平息乌鲁木齐“疆独”分裂势力和拉萨“藏独”分裂势力暴乱的时事素材,教师引领学生感悟广大人民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共同心声,感悟我国政府坚持依法治国、努力维护人民利益和社会稳定的坚强信念……学生在这些涉及面广泛的非预设动态情感资源获取感悟的过程中,不仅巩固深化了对相关知识的回顾与理解,而且逐步养成融入社会时空活学、活用政治(思想品德)课的良好意识。 

公共关系学感悟篇3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感悟实训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感悟实训是教育者利用特设的教育场景,通过精心设计的游戏活动、实践训练,启发受教育者独立思考,感悟道理,从而确立正确的思想行为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感悟实训的特点

1.感悟实训符合学生心理发展实际。传统的德育方法和我们日常的思想政治课教学一般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追求科学理论体系的完整,为学生以后的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然而,正是由于这种追求理论的系统性和知识的完整性,却因为学生实际生活经验体验的不足和教学时间的有限,使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取得所预期的效果。《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感悟实训教育则是借助学生在平时课堂教学理解书本知识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心理发展和生活体验的实际,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感悟实训系列活动,在他们感到新颖活泼、趣味盎然的同时,又受到了情感意志、品德行为方面的教育。

2.感悟实训注重利用情景感悟道理。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施加给受教育者的外部影响,必须符合学生的思想认知发展的实际需求,能够在学生内心深处引起他们情感的共鸣,引发他们的深人思考,使他们在无意识中受到教育。在传统的德育方法中也有创设情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陶冶法,但是这种方法在使用时或者由于条件所限难以创设,或者由于难度所限不愿创设,或者由于负面因素不易控制而效果不佳等各种因素,能够真正做到陶冶教育的寥寥无几。而感悟实训则是在所创造的实训场景中可以得到充分的情景感悟,使学生在参与活动和接受教育的同时,能够主动自觉的和自己的思想认识、实际生活相联系,在认知上提高、情感上升华、理性上感悟、行为上欲试。教师引导学生的探究思考是从基本知识点的认知开始,最后再归结到学生内心深处的心灵感悟上。

3.感悟实训能够实现效能教育。传统的德育方法以言语、情景、锻炼为类别,分为若干具体形式,但在特定的时限内,只能以一种方法为主,完成某种教学任务。要对学生完成一种行为训练需要一个很长的周期,以至于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而感悟实训依据效能教育的理念,以培养能力为核心,提高效率为标志,达到效果为目的,借助于创设的实训平台,实现了从情景创设、启发思考、道理感悟到行为训练的一个完整过程,在最短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教育效果,这是一般的德育形式难以比拟的。

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感悟实训的理论依据

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感悟实训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认知、陶冶道德情感、提高品德行为能力。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实际上是形成学生个体的思想政治素质的过程,学生的思想政治品质,主要由理性认知、思想情感、品德行为等要素组成,认知是基础,情感是动力,行为是目的。通过感悟实训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从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公民道德规范知识和相关法律常识开始,陶冶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民族精神和新时期公民的责任感、自豪感,激发他们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信心、决心和动力,最后通过平台感悟实训,培养他们的思想政治行为能力和思想政治品质,把学生逐步塑造成为祖国和人民所需要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感悟实训符合学生心理发展实际,能够促进学生对教育影响的认同。人的思想政治品质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外部的教育影响,但外部的教育影响只有被主体内在心理的认同才能发挥作用。这种主体内在的心理认同就是受教育者对当前思想政治的要求与现有思想政治水平之间的矛盾的积极转化。在感悟实训教育过程中,教育主题的提出,场景气氛的设置,活动游戏的编排,感悟启示的人耳等无不和学生的心理发展的实际水平相适应,使他们由衷地感到真实可信,并乐于接受和积极参与。

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感悟实训通过组织学生进行活动交往培养行为品质。人的思想观念不是主观自生的,是在积极的活动与交往中、在形成社会实际关系中形成发展起来的。学生是积极的活动者,在学校里从事着各种各样的活动,形成一定的社会关系,包括思想政治关系,形成一定的思想认识,产生一定的道德情感,培养一定的行为能力。

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感悟实训的基本要求

1.理性认知和行为训练相结合。这就是要求在对学生进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育时既要提高学生的理性认识,又要重视行为训练;既要进行做人做事的教育,又要训练学生的行为习惯,把理论与实际、认识与行为统一起来。教师在引导学生认知时要注意全面把握学习内容,重点明确、经典突出;在进行行为训练要结合学生思想实际,目的明确,有的放矢;认知和训练的内容既要有连续性、又要有开放性,力求做到详略得当,学练结合。

2.活动实训与道理感悟相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感悟实训就是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实际训练进行思想感悟,让学生明确做人处世的道理。学生在明确了做人处世的道理后,又会进一步增强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自觉性、主动性,二者相得益彰。教师在利用所创设的特定场景进行活动训练时,要注意增强学生在情感上的共鸣和升华,让学生在内心深处对做人处世的道理得到认同和领悟,为学生心理内部矛盾转化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增强他们良好的品质意识和行为能力。训练过程要尽量做到认知、训练、体验、感悟的有机结合。

公共关系学感悟篇4

【关键词】《古诗十九首》时空感悟;时间流逝之快;空间距离之远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毛诗序》认为诗歌是作者意志、怀抱的内心所向,诗歌是作者用来抒发意志、怀抱的语言手段。诗歌用以抒情的作用得到充分肯定。《古诗十九首》是古典诗歌中抒情诗的典范,时空感悟正是《古诗十九首》情感抒发的主题之一,现实与理想的巨大反差使得《古诗十九首》的作者们对时间和空间产生了特殊感受。

“快”和“远”:诗人对于时空的物理属性的情感体验

一、时间流逝之快

在马茂元的《古诗十九首初探》中分析“节序的迁移,时间的迅迈,对失意的倦客来说是特别敏感的”,并分类归纳,按一年的四季变化: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庭中有奇树》)

白露沾野草,时节忽复易。(《明月皎夜光》)

过时而不采,将随秋叶萎。(《冉冉孤生竹》)

四时更变化,岁暮一何速。(《东城高且长》)

就短暂的人生来说: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行行重行行》)

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飚尘。(《今日良宴会》)

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驱车上东门》)

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回车驾言迈》)

纵观这些描写时间感悟之句,可以从中体会到哀婉深沉,人们对于死亡的畏惧是无论贫富贵贱,学富五车还是目不识丁是都会有的,“生年不满百”也是人所共识,古诗十九首从中却是特殊的体会,从当时的社会背景来说,社会秩序混乱,迷茫的知识分子找不到人生的出路,进退维谷,左右两难,在他们的感悟中,飞逝的时间与短暂的人生一样饱含着悲哀与无奈。具体分析他们时间感悟的一个特点就是时间流逝太快。《行行重行行》主人公在思念中感受到“岁月忽已晚”,游子离家在外不管得意与否都会把远在家乡的亲人作为一种寄托,思妇也总是会在家里惦记在外漂泊的亲人,这种迫切而具体的思念是《行行重行行》给读者的第一感受,常理如若两人相隔异地又相见有期,总是会抱怨时间过的怎么如此之慢,但《行行重行行》中两人确实相见无期,只有在具体的思念中,感受到岁月在逐渐的流逝,思念成为他们的一种人生状态,两地相隔的离愁别恨是时代给他们造成的悲哀,两个人痛苦的思念对于整个社会来说或许显得太过渺小,但对两个人来说却是他们的整个人生,这使得整首诗歌有了悲剧情绪。

《青青陵上柏》中把人生比作“远行客”,远行客可谓是前途未卜,行踪也会有太多的不确定,人生像远行客一样是多么的捉摸不定,这是作者看到陵墓上的柏树突然产生的感悟吗?还是作者饱经世事后的感慨?诗人感悟人生就像远行客一样短暂。

《明月皎夜光》中,诗人独自一人仰观众星,忽然体会到“白露沾野草,时节忽复易”,季节的变化给诗人的感受是突然地,是人的心情是悲凉忧郁,惆怅不甘的,尤其是在往昔同门飞黄腾达之后却抛弃了他犹如抛弃掉脚印,自己的不得志加上故交的背叛,使得诗人在时间感受上变得敏感。从明月与众星何历历中,从白露沾野草中,诗人感受到的是时节的更替,秋蝉还可以在树上做最后的悲鸣,燕子却不知道要到哪里去,诗人的心是迷茫的,在这忧郁不甘与迷茫中诗人产生了自己独特的时间感悟,朦朦胧胧中诗人悟到的是自己的生命也会像夏天被秋天替代一样不会长命百岁,玉衡指示的方向也是会有变化的,自己的生命也不会永固长存而无变动,浩瀚的宇宙也会时空轮转,自己的生命怎么会长存不变呢?从“时节忽复易”中可以看到诗人心中朦胧的生命意识。古诗十九首中透露中的感伤情绪与悲剧意识,跟诗人们的时空感悟有莫大的关系,生命的一个具体元素就是时间,时间的不停地飞逝总会让人意识到人生在不断地走向尽头,尤其在现实生活中不得志的情况下,更容易让人产生悲伤沮丧的情绪。

二、空间距离之远

《行行重行行》“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诗人借用一位思妇的口吻表达了对“君”的想念,在思妇的感受中,他们两人相隔的距离有万里之遥,道阻且长,也就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见面了,“万余里”虽不是确数,但在主人公心中,异地相隔的感受怎能用具体的距离来表达,主人公的感受中只是两人相隔的太过遥远,“万余里”不足形容他们的感受。相隔甚远,各在天涯的无奈中主人公送上了自己的祝福,距离虽然遥远,但两人的是一起的。

《涉江采芙蓉》中主人公采摘了芙蓉,却是“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远道”、“长路漫浩浩”在主人公的感受中与所思之人的距离是多么的遥远,同心却是离居,主人公只有担心自己忧伤而终老。“同心”正是诗人的具体理想,而离居是诗人在现实中的无奈,理想就捧在自己的手中,理想的实现却是在十万八千里之外,这不止是一个作者自己的感触,也是处在动乱时代文人们怀揣理想却又不能实现的共同的悲鸣。

公共关系学感悟篇5

摘要:教学关键被称为教学的“瓶颈”,是解决教学问题的着手点和突破口。教师在备课和教学过程中,要增强“关键”意识,认真研究并切实抓住教学中的关键问题,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要找准知识的生发点,夯实知识的立足点,挖掘知识的感悟点,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教学关键知识生发点知识立足点知识感悟点

齐先复,男,辽宁省盘锦市第二高级中学,中学高级教师。

教学过程中,有些内容对掌握某一部分知识或解决某一类问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一问题不解决,其他问题就很难解决,它是教学活动中的“瓶颈”,是解决主要问题的着手点和突破口,这就是教学的关键。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与教学关键即有联系又有区别。教学重点是指学科或教材内容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知识和技能。教学难点一般是指教材中教师较难讲请楚、学生较难理解或易混易错的那部分内容。而教学关键正是解决教学重点或教学难点的“瓶颈”,是突出重点或突破难点的着手点和突破口。所以,教师在备课和教学时要认真研究教材,增强“关键”意识,在明确教学重点和难点的基础上,找到教学的着手点和突破口,抓住了教学关键,就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这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方法和途径。

一、找准知识的生发点

所谓知识的生发点,就是知识的起点。知识都有来龙去脉,找准知识的起点,就是要解决“话从哪说起”的问题。从已知推出未知是教学必须遵循的原则。“最近发展区”理论告诉我们,教学设计不允许超越学生可能达到的水平和实际能力。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了解学生已知的内容,分析从哪说起,才能使教学内容更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这样,就找到了教学的着手点和突破口,教学就会变得顺畅自然,学生学起来就变得轻松容易。为此,教学设计需要追根溯源,给学生铺垫好认识的第一级台阶,让学生拾阶而上,使学生都能听得懂,跟得上,学得会。

我在讲市场经济的时候,反复思考“话从哪说起”,才能引导学生顺利走进市场经济。教材是从资源的有限性说起的,这是计划经济理论的基础,我觉得这样讲对于学生接受市场经济这个话题不是很顺利。于是,我从生产和消费的平衡人手,强调生产多了会造成资源和产品的浪费,生产少了不能满足消费的需要。反之,消费过旺,供不应求,物价会上涨;需求不足,消费不畅,会阻碍生产的发展。可见,生产和消费的平衡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最理想状态,并板书“生产一消费”,既直观形象,又通俗易懂。以此为突破口,我引导学生分析寻找生产和消费平衡的办法。首先分析计划经济,即根据实际需要,人为地安排生产和消费,理论上是科学合理的。实际上,计划经济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期,也确实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随着社会发展和生活需求的变化,“计划没有变化快”,计划经济的弊端日益显现出来了。在此基础上再分析市场配置资源的必要性和优势,分析市场经济的特点和弊端,分析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和手段,理论上通俗易懂,逻辑上顺理成章,降低了知识的难度,学生学得轻松愉快。

找准知识的生发点,有时候我们需要“退一步说话”,引领学生追溯认识的根源,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退是为了进,退多少、追到哪儿为好,则完全取决于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知识的难易程度。例如,在讲我国国家性质时,国家概念是理论基础,学生不容易把政治上的国家与生活中的国家和地理上的国家相区别,更不容易把握国家的本质。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从国家的起源说起,给学生铺垫好认识的第一级台阶。在此基础上,理解我国国家的性质,理解人民当家作主的含义,理解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必要性就容易了。在讲公司这一概念时,我从公司的起源说起,让学生知道公司是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应运而生的,是“大家的企业”,这样,公司的特点、公司的组织结构以及公司管理的优点就都在其中了,既形象生动,又容易理解和记忆,产生很好的教学效果。

找准知识的生发点,往往需要从生活人手。杜威说:“学习必须从学习者已有的经验开始”。建构理论认为,学习者并不是把知识从外界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原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建构新知识体系。最有效的学习就是能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使他们能在教师有序的引导下,主动地将这些经验“学科化”,“意义化”,完成知识的自主建构。因此,教学要坚持“三贴近”的原则,要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相衔接,激发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并通过观察、对话、交流、感悟等学习体验,把零散的生活经验纳入到学科意义的建构中来,从而建构新的知识,实现知识的内化和认识的升华。

万事开头难,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等的一半。因此,教学过程中找准知识的生发点,也就找到了知识的切人点,有了一个好的开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唤起学生探究的欲望,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可以顺利地引领学生步入知识的殿堂。

二、夯实知识的立足点

知识的立足点是理解和掌握其他知识的前提和基础,明确这个前提,打牢这个基础,其他知识就容易理解和掌握了。知识的立足点主要包括基本事实和基本概念。

许多知识都是建立在基本事实基础上之的,弄清了基本事实,知识也就在其中了。例如我国政党制度一课,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本课的重点。要突出这个重点,首先要弄清楚一个基本事实,那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的确立,这是全课的关键。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不是自封的,是历史的选择和人民的选择。教师要引导学生回顾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革命,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的艰难历程。讲清这一点,才能使学生理解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明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是中国唯一的执政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明确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关系,理解共产党的执政理念和我国的政党制度,等等。

为了分析说明问题,有时候我们需要设置情景,使真实可信的问题情景成为分析理解知识的基本事实和立足点。例如,讲科学发展观时,我首先以鄂尔多斯的发展历史为背景,讲述了我国改革初期经济发展偏重速度,忽视质量,造成资源浪费,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的惨痛教训,引发了学生对应该如何发展的深入思考和讨论,认识顺畅自然,使科学发展观深人人心。在讲我国经济转型升级这一知识点时,我引用了苹果手机生产的案例(微笑曲线)。苹果手机主要是在中国组装加工生产的,但它不是中国的产品。苹果留给组装加工环节的利润少得可怜,不到总利润的2%,其他的利润分别被产品设计开发、原材料采购、核心技术、产品营销以及品牌占有,苹果公司就占有全部利润的58.5%。不仅如此,苹果产品的生产利用中国廉价的劳动力,工人工作强度大,待遇低(以富士康为例),污染中国的环境(以2011年成都、上海富士康工厂爆炸事件为例),而他们却坐收丰厚的利润。故事触目惊心,学生触景生情,启发学生深入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使学生对转型升级的认识水到渠成,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是认识的基本工具。对概念的认识越正确、越深刻,越全面,就越有利于学生对相关事物的认识和理解。例如,讲人生价值观一课,我抓住“价值”这个概念作为突破口,因为价值概念是科学价值观的出发点和基石,它是这一课的关键。我随手拿起学生的一本书问学生,这本书对你有价值吗?学生说有。我问为什么?学生说,对我有用。我又指着学生课桌问学生,这个课桌对你有价值吗?学生说有,没有课桌就没法学习了。我又指着我问学生,老师对你来说有价值吗?学生说有,老师帮助我学习。我适时进行概括总结:事物对你有用,有益,你就说它有价值,反之,没有用就说它没有价值,谁能说一说“价值”是什么?学生们开始思考,有的学生在翻书,最后,大家认可了价值的概念:事物能满足人们需要的这种属性,即事物对主体的有用性。

在上述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我说,如果我们把人也看成是事物,一个人有没有价值,不是自己说了算,而是由别人和社会来评价。如果有一个人在路边捡到一个空饮料瓶,你能评价他这一行为的价值吗?学生说,不好评价。我问为什么?学生说,我不知道他捡这个饮料瓶要干什么。我说,如果你发现这个人将饮料瓶投进了路边的垃圾桶,你如何评价?学生说,我会对他会产生好感,因为他对保护环境有贡献,对社会有益。接下来是我的点拨:一个人如果对别人有用,或者你给别人带了幸福和快乐,别人就会说你有价值,你给别人带来了幸福和快乐越多,别人就会说你的价值越大。反之,因为你的存在给别人或社会带来的不幸和痛苦,别人就会说你没有价值,或者成为别人的负担和累赘。上述分析,牢牢确立了“价值”概念在知识体系中的基础地位,为接下来的教学奠定了扎实的基础。这就使学生的认识从生活经验上升到了理性认识,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使学生初步树立起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三、挖掘知识的感悟点

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是人类认识的基本规律,教学活动也必须遵循这一规律。学生的学习活动与人类的认识活动有所不同,学生主要是接受人类的间接经验,人类的间接经验具有抽象性,缺少生动性和直观性,对此学生很难产生感性认识,实现理性认识的飞跃就会产生困难。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将书本上的抽象知识还原为具体的生动直观的知识,让学生去体会,去感悟,在此基础上,实现认识的升华。学生对知识的感悟程度,直接关系到认识的程度和教学的成败。因此,抓住知识的感悟点,就成为教学的关键。

如《生活与哲学》第四课“运动是有规律的”这一节的教学,规律这一概念是教学难点,难就难在规律这一概念的抽象难懂。如果让学生死记硬背,教学效果可想而知。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抓住感悟这一关键,以此为突破口展开教学。

教师:如果将海南的香蕉和甘蔗拿到我们辽宁省盘锦地区来种植,行不行?

学生:不行。北方的环境不适合香蕉和甘蔗的生长。

教师:如果将南极的企鹅拿到盘锦来养,会怎么样?

学生:不能活,环境不适应。

教师:我听说大连的海洋馆里就有企鹅,大连离我们不远,为什么企鹅可以在那里生活得悠哉乐哉呢?哪位同学去过大连的海洋馆?

学生甲:我去过大连极地海洋馆,那里现在生活着王企鹅和白眉企鹅有40多只,它们生活在仿原生态的生活环境中,有陆地区和水区,皑皑冰雪覆盖,温度常年保持在0℃到-5℃之间,这是企鹅感觉比较舒适的温度。除了温度外,驯养员对水质、光照时间、空气质量等都进行了科学的控制,从而让企鹅能够保持自然状态下正常的生理活动。

教师:我明白了,这就是说,南极企鹅长期生活在冰天雪地的环境里,与当地的气候和环境形成了必然的稳定的联系,它们也形成了自己特有的生活习性,离开那个环境,改变他们的生存条件,他们就无法生活。要想让他们在我们这里生活,可以仿造他们的生活环境,这就是遵循规律。(学生有所感悟)

教师:你们谁会养花?(将班级的一盆文竹搬到讲桌上)谁知道这盆花的生长需要几个必备的条件?

学生讨论发言,教师归纳板书:阳光,土壤,水分,温度。

教师:这四个条件与这盆花的生长形成了必然的稳定的联系,缺一不可。如果我们将其中的一

个或两个条件去掉,你们说这盆花的结果如何?

学生:必死无疑。

教师:这就是规律。(学生思索、感悟)

教师:谁知道这盆花是否喜光?需要什么样的肥料?多长时间浇一次水?最佳的生长温度是多少?生病了如何防治?(学生思索,无语)

教师:要想养好花草,不仅需要知道花草生长的一般条件,你还要准确掌握花草生活的具体条件,否则,你就不可能养好这种花。这就是规律。(学生进一步感悟)

教师点拨:其实,不光是这盆花,不光是南极企鹅,热带植物,陆地上的动物或水里的鱼,包括人类和所有的事物,由于他们长期生活在特定的环境下,与身处的环境形成了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他们也形成了各自独特的生活“习性”,这就是规律。

在此分析和感悟的基础上,再分析规律的四个属性(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探究规律的特点(普遍性和客观性),就容易多了,使知识的形成水到渠成,学生的认识自然顺畅,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公共关系学感悟篇6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喻明认为,媒介公信力评价是公众通过社会体验所形成的,对于媒介作为社会公共产品所应承担的社会职能的信用程度的感知、认同基础上的评价,而媒介公信力则是指媒介所具有的赢得公共信赖的职业品质与能力。而影响大众媒介公信力评价的有三个基本维度:专业主义特质、社会角色期待的中心指向、社会的感知与认同。

首先,专题节目《王刚讲故事》以正在发生的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社会新闻为基础题材,报道新闻事实的同时,主持人站在正义、人文、道义、公平的角度对事件或人物进行总结和点评。长达30分钟的节目时长全面深入的对新闻事件的始末和人物进行客观报道,并找到平衡点,挖掘真正的事实真相,摒弃了以往的电视节目盲目追求时效性,新鲜热辣程度,难免造成以偏概全,背离真相,引导了错误的舆论导向,造成负面的社会影响。

以2010年轰动一时的“张悟本”事件为例,当年,张悟本高举“药补不如食补”的高调论点,号召病号们“最好的医生是自己,最好的药店是厨房。有病不要看,绿豆萝卜保平安。”并且洋洋洒洒写下书籍《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一时间该书成了中老年养生的必备书籍,也成了子女孝敬老人的首选书籍之一。2010年2月做客湖南卫视《百科全说》节目后,其知名度也迅速提高。2010年5月有媒体报道其有学历造假的嫌疑,书中宣扬的“绿豆治百病大法”引发市场绿豆涨价,其食疗理念也遭到专家质疑。2010年5月26日,张悟本在北京召开新闻会回应媒体质疑,他出示了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科技合作中心对其疗效进行的抽样调查和分析报告。但“中华中医药学会健康分会”理事、“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科技合作中心”研究员称号,被上述两家单位指认子虚乌有。“名医张悟本”神话即将破灭,这个被媒体包装出来的名人一时间的真实身份成了跟医学毫无关系的某工厂下岗工人,媒体的公信力受到了巨大的挑战,老百姓不禁要问,媒体我们到底该不该信?张悟本不可信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按照《王刚讲故事》的节目要求,我们摄制组一行人来到了张悟本的工作地点:悟本堂――一个在北京奥体中心角落里修建的古典建筑,视觉上看起来极不和谐,连续几天的拍摄,我们目睹了悟本堂从张悟本身份造假被曝光后停业,后又试着开张,失败后又不得不关门的整个过程。守候在紧闭的大门前不光是来自全国各地的记者,还有来自印尼的癌症患者,北京当地的张悟本的个人崇拜者,还有约到一年后看病交了巨额挂号费的温州商人。经过多次调查,我们终于整理出了张悟本及其背后团队的整个赚钱机制。在“养生热”的恰当时机里,该团队找到了张悟本这个语言极具煽动性和生动性的“伪养生专家”,通过媒体等包装宣传张悟本,达到了名利双收的目的。

《悟本堂》是张悟本出诊看病的地方,挂号费2000以上,还要排到2年以后,如果实在着急见张悟本真人,就要参加训练营,该费用达到数万元以上。出售的天价绿豆,营养粉等所谓的药品,也都是本钱极低的原材料,再加上《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这本书惊人的销售量,张悟本及其背后团队短期内就赢取了上千万的暴利。《王刚讲故事》以《张悟本大揭秘》为题,结合不同人物全面透彻的剖析了张悟本现象及其真实的利益链条,让观众心服口服的认定张悟本的虚假性,有病上医院,不能光吃绿豆。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了盲目个人崇拜而耽误了病情的人群,并且提出“在医学养生这个讲台上,如果科学的权威的专家不去占领,那么虚假的错误的伪专家就回去占领。”呼吁真正的专家出现在媒体上,普及提高群众的医学常识。

公共关系学感悟篇7

关键词:在情境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数学教学

1体验生活之境,感悟数学价值

(1)联系生活实际,感悟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师教学时要植根于生活,将教材内容与生活情景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数学知识成为学生看得见、听得到、摸得着的现实,让数学与生活“亲密接触”,体验到数学与生活同在,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例如:教学“圆的面积”,教师创设一个富有生活气息的情境,“牧童用一根6米长的绳子,将一只羊拴在草原中的一根木桩上,谁知道这只羊能吃到草的面积有多大吗?”引导学生借助生活画面,依靠自我体验,将数学的文化价值化作生活需要的真切感悟。

(2)捕捉生活素材,感悟生活中处处用数学。用数学是学数学的归宿。教师要善于采用生活数学实例,着力展示数学的广泛运用,为课堂教学服务,使学生在亲身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悟数学的应用价值。

例如:教学“垂直与平行”一课时,当学生了解了相交和不相交的定义,能判断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但对同一平面内两条相交的直线的位置关系的认识还比较感性,需要进一步探究,我设计了一个挑战性的问题:“桌面上的两支笔掉到地上,你们将可能出现的几种情况在纸上画出来。”在学生独立思考探究后,教师组织小组合作交流,得出垂直是两条直线相交的一种特殊形式。最后课件出示斑马线、镜框、木匠尺等让学生欣赏,这样就营造了一种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情境,既让学生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又能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加强了书本知识同现实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去感受,去体验,并从中领悟到生活中处处用数学。

2体验问题之境,感悟数学情趣

在教学中,教师应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与要学习的材料之间的内在矛盾或认识,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促使学生在生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学习数学,让学生感悟建构数学模型的真面目。

例如,在学习了圆柱体的体积计算后,我拿了一个鸭梨问学生:“你们会计算它的体积吗?”学生充满困惑,然后教室内出现了一片嘈杂声。有的学生提出把鸭梨切后,转化成已学过的长方体、圆柱体再求体积;有的学生说把梨浸入装水的量杯中,可以先看它的刻度,再把梨拿出来,看看下降的高度,也可以求出梨的体积。学生将难题融于问题情境中积累转化,用不同的方法算出结果后,体验到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愉悦,学生在情趣与理趣的交融中感悟出学数学的乐趣,使课堂焕发出生机和活力。

3体验成功之境,感悟数学美感

(1)感悟数学的对称美。对称是形式美的要求,它给人以圆满匀称、平衡、稳重和沉静的感觉。如:在“轴对称图形”的教学中,教师先出示蜻蜓、蝴蝶、天平等实物图形的一半,让学生猜是什么图形。接着让学生剪一个对称图形,再让学生玩玩自己所剪的图形,找出它们的共同特征。学生兴味盎然,在一“剪”一“玩”中发现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得到更多的对称经验,让学生在剪中思、玩中悟,感悟数学的对称美。

公共关系学感悟篇8

[关键词]中学政治课;以人为本;教学效果

坦率地讲,新课改之初由新教材和新思路的快速“嫁接”所带来的“轻松活泼”的“快乐课堂”有很多是“泡沫教育”下的虚假繁荣。更多时候,课堂依然是本应生动的知识却被教师用枯燥手段予以灌输的乏味场所,是大量教辅资料与试卷的集聚地,是充斥着无数考试的主战场,是教师通过公开课和竞赛课登上领奖台的功利性表演场。这样的课堂如果持续存在,学生的学习与实践能力将被钝化,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创造力将被消磨。以中学政治(思想品德)课为例,它的德育功能以及启迪、反思、警示功效,绝不是让学生记住一大堆“条条杠杠”的知识点就能实现的,其怡情知性的魅力更不是通过将学生训练成“应试型人才”和考出一大批所谓“高分”生就能体现的。中学政治(思想品德)课教学有效性的提高需要教师善于调动学生积极性,能够将人文、情感等理念渗透于课堂之中,最终使其在快乐、和谐的氛围中掌握知识,实现知识的内化。

一、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营造课堂思辨的氛围

人格权的含义是什么?维护人格尊严权有何意义?弘扬民族精神有什么重要性?我国为什么要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构建和谐社会有什么重要性?我国应怎样构建和谐社会……类似这些问题在传统课堂广泛存在,表面上看是在鼓励学生思考,实际上却在禁锢学生的思维。传统政治课基本上是以概念和理论的传授与掌握而展开教学的,教师习以为常地通过类似上述这些问题,千方百计地试图将学生的思路向所谓“标准答案”上引,学生不同角度的甚至是精彩的解答仅仅为点缀,最终还是以要求学生熟记“标准答案”为目的;相应的,考试也以教材“标准答案”为评判标准,学生多样化、个性化的阐释很难被认可。

中学政治(思想品德)教材体系的重构,要求执教者在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的基础上自主学习、享受知识,而不是如同以往在僵化的直灌式课堂上通过应试化教学培养应对各种考试的理论型学生。执教者要在提高课堂驾驭力的前提下,在“设疑一析疑——解疑”的过程中,运用执教智慧拓展学生的智慧,尊重学生的思维,欣赏学生的创新,构建智慧型课堂,增强学生学习能力。

类似上述这些缺乏激趣、智慧的呆板问题,如果换一个角度重新启迪学生,效果或许会截然不同。例如:“女司机在财物遭抢的情况下开车撞向劫匪,导致其死亡,你如何评价这一行为?”“2008年感天动地的抗震救灾和抗雪救灾,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神七航天员实现中国首次太空漫步,你从这些事实中想到了哪些,看到了什么?”“你对国家‘限塑令’、节能减排、‘地球一小时’关灯接力活动、气候变化国际合作等事实了解吗?你对此怎样理解?”这些设问都没有向学生明确指出知识观点、概念理论或其思考方向,但却引燃了学生的思维火花。任何学生都能根据自身理解,从中找到思维切入点,多角度的看法、结论在学生的互动探究中不断生成。虽然同以往所谓“标准答案”相比可能更加分散,但是在思想的交融和观点的碰撞中,“尊重公民人格尊严权,以合理合法手段维护公民权利,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弘扬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生态文明。落实科学发展观”等核心知识点及其延伸知识点会在水到渠成中自然呈现,学生的智慧也因此得到彰显。

不需要灌输理论,用不着死记硬背,当课堂点燃起智慧的火花,一切便迎刃而解,学生的求异思维得到了扩展,创造活力得到了绽放,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得到了提高,由此在课堂上形成浓厚的思辨氛围。

二、渗透人文精神,引领课堂理性的激情

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内驱力。在当今信息爆炸引领潮流的知识经济时代,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远远不是课堂所能包含的。通过网络等媒体了解国内外时事及社会新闻等,这对学生来说并非难事。同时,在网络进步所造就的新兴词汇、概念的表达与使用上,学生甚至还强于教师。如果执教者继续孤芳自赏地陶醉于按部就班的预设课堂,那么,他们反而会因自身的“孤陋寡闻”而成为学生的笑柄。

执教者应该认识到,学生掌握知识不是课堂教学的终极目的,课本知识只是学生拓宽知识层面的基础和培养综合能力的载体,是指引学生踏向求知征程的阶梯。中学政治(思想品德)教材文本中的事例引证材料往往具有不可避免的滞后性,教师要善于将“静态”教材文本与“动态”现实素材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在关注社会与生活实际的过程中,通过观察、体验、感受、领悟,使思维的敏锐性和学习的能动性始终与时代脉搏共振共融,展现政治课的人文魅力和理性激情。

例如,在网络、媒体资讯高度发达的当今社会,类似于“海峡两岸实现直接‘三通’、中国海军护航编队赴亚丁湾海域联手国际社会打击索马里海盗、世界金融危机、朝鲜核问题、原上海市委书记陈良宇因滥用职权及受贿罪被判刑、不务正业的嗜赌者引发成都公交车纵火惨案以报复社会”等时事政治或社会新闻素材,学生们都有较多的议论并希望在进一步了解中获得共鸣。事实上,这些都是学生在学习中开展探究思索的积极体现。教师不应抱着预设教学资源及预设教学流程的传统观念阻滞学生探讨、沟通的学习欲望,而应以学生知识资源涉猎面的扩展为学习的丰富载体,激发学生运用智慧思维探索的动力,从而通过正确的引导,让学生在学习需求的驱动下自主感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增强综合国力,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流,和平、合作、负责任的中国形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政治文明建设,思想道德与精神文明建设。社会责任意识”等观点。

当执教者以探究合作者而非知识传输者的身份和学生建立起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并以自身的知识涵养与人格魅力而非高高在上的权威和学生共同架构起以课堂为基点的学习平台时,师生之间就双方感兴趣的话题展开交流。就看法相异的观点展开辩论,就精彩的人生哲理展开分享,和谐课堂由此洋溢着人文气息,学生求知的激情与学习的活力得以经由理性的引桥奔向知识的海洋。

三、重视日常生活,释放课堂实践的灵性

以往被学生抱怨为枯燥无味的政治课是由“教师讲授灌输、学生做题背诵”的常态教学思维造成的,最终培养的是一批批“闯关过关”的“考试人才”。所谓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要么成为停留在课程计划或文件上的虚无缥缈的“美好愿望”,要么成为众人济济一堂而心知肚明的公开课或比武课上的“成功表演”。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创造能力也因此被桎梏。转贴于

在中学政治(思想品德)课程实施过程中,执教者所要考虑的不是为驱散传统课堂上的沉闷气氛而形式化地追求表面上的热闹欢快,而是激发学生实践导向的思维能动性,增强学生品德践行的内驱力。

例如,在初三思想品德课学习中,教师通过布置学生了解家人所从事工作的特点以及调查所在范围地区经济行业发展情况,并结合自身外出消费、逛街等活动参与情况,让其来学习理解我国现阶段基本经济制度这一主题内容就能获得不错的效果。在对基于生活与社会现实的生动素材的分析探讨中,每个学生都能从观察体验和亲身感受中找到思维支点,循序渐进地展开探究学习。于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分别有多种表现形式”等知识观点在自然而然中被学生从现象实例中提取归纳。学生以概括得出的观点为基础,又联想到“三鹿”奶粉事件和频繁发生的矿难等时事新闻材料,进一步通过迁移性思索,在研讨中得出“用经济、行政、道德、法制等手段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的监督与管理”的结论,显然这样的理解感悟会深刻得多。

事实上,当执教者将学生知识学习的宽广平台与学生社会实践的广阔舞台在课堂上和谐交融时,课堂就成为感性和理性有机统一的契合点,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动性和主动践行的积极性在激荡着动感氛围的课堂上交相辉映,学生由此而释放学习与实践的灵性。

四、关注学生情感,闪耀课堂人性的光辉

当节节攀升的中考成绩被不断盘点的时候,学生、家长、学校似乎都欢欣鼓舞,教学的“成功”被无限放大。至于学生在日后人生历程中品行发展状况如何,则很少有人关注。显然,应对考试的成功并不等于课堂教学的成功,卷面成绩也不代表实际品行。事实上,今天展开笑脸、欢呼雀跃的人明天或许就会瞪大双眼、欲哭无泪。

在中学政治(思想品德)课程所建构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的三维目标排序格局中,知识的掌握是基础,学习方法与实践技能的运用是保障,而学生正确人生价值观的树立和情感品德的升华才是核心目标。执教者要善于从社会与人生舞台上积累和挖掘情感素材,引领学生感受体验源自内心深处的情感震撼力,帮助学生通过潜移默化的情感之旅发现自身的品格闪光点,从而在解读自我、超越自我的过程中奠定人生价值观的基础。

例如,通过四川汶川大地震后全国人民万众一心抗震救灾的可歌可泣的现实素材,教师引领学生在情感深处感悟党和政府关爱生命、尊重人权的动人旋律,感悟抗震英模舍生忘死、勇救他人的高尚情怀,感悟普通民众扶危济困、团结互助的公民道德之光,感悟灾区同胞不屈不挠、勤劳勇敢的感人乐章,感悟中华民族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民族精神;通过北京奥运圣火传递以及残疾运动员金晶等海内外华人保护奥运火炬的素材,教师引领学生感悟中华民族爱好和平的品质和爱国主义精神,感悟礼仪之邦中国人民的精神文明风采和高度社会责任感,感悟我国国际地位和综合国力日益提高的自豪与荣耀;通过平息乌鲁木齐“疆独”分裂势力和拉萨“藏独”分裂势力暴乱的时事素材,教师引领学生感悟广大人民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共同心声,感悟我国政府坚持依法治国、努力维护人民利益和社会稳定的坚强信念……学生在这些涉及面广泛的非预设动态情感资源获取感悟的过程中,不仅巩固深化了对相关知识的回顾与理解,而且逐步养成融入社会时空活学、活用政治(思想品德)课的良好意识。

公共关系学感悟篇9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热爱是最好的老师”,但由于种种原因,学生可能不太爱学文言文,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尤其要注意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精心设计课堂导语

(1)设问导入:如教学《桃花源记》前,设计“同学们知道‘世外桃源’这个成语吗?”“世外桃源是什么样子?”之类的问题导入课文教学。在教学《岳阳楼记》时,设计“同学们知道岳阳楼吗?”“同学们游览过岳阳楼吗?”之类的问题,自然导入课文的教学。

(2)讲故事导入:许多文章,都有生动的故事,可先由教师或学生讲故事的形式导入新课。如《庄子·秋水》《愚公移山》《扁鹊见蔡桓公》《出师表》《木兰诗》等文章。

(3)利用学习过的有关课文来导入新课:通过旧知识引导启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探求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上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共同探究,在讨论中完成教学任务。特别是故事性很强的文章,可以分角色进行朗读、表演,使课堂声、情并茂。如《扁鹊见蔡桓公》《宋定伯捉鬼》《曹刿论战》等课文,进行分角色表演,学生的学习热情就非常高。学习《三峡》时,让一名学生当“导游”,向同学(游客)介绍三峡风光(若能借助刘白羽的游记散文《巴东三峡》效果会更好)。这样既掌握文章内容,又极大地活跃了课堂气氛,还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了学习效果。

二、诵读贯穿整个教学活动

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读通、读懂、读活、读透文章,读出文章的韵味、情致,读出作者的喜怒哀乐,读出学生的真情实感,并引导学生在读中使自己感情与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进而深悟其中意蕴,领悟其艺术魅力。

1、读通

学生根据课文注释先初读课文,利用工具书扫除文字障碍,结合预习提示、注释,查找相关资料了解作家、作品、时代背景等常识。再根据老师的范读,清楚地读准字音、准确停顿,结合课后练习明确学习的重点。

2、读懂

结合文下注释,分析文章语言,具体感知课文内容。从说明文章题意、把握文章体裁入手,结合注释、语境、上下文联系,揣摩有关词语的意思。其中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特殊文言句式等难点,教师予以点拨。通过学生口头翻译来疏通文意,读出文章的韵味情致。

3、读活

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对课文的字、词、句、篇及主旨、写作技巧等进行评析、品赏,让学生进入具体语境,展开联想和想象,结合自己的体验,仔细品味文章的妙处,读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4、读透

读懂了文意,读清了作者的思维,再引导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使自己的感情与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深悟其中意蕰,领悟其艺术魅力,陶冶情操。进而引导学生依据课文所阐述的道理,联系社会现实、生活现象进行探究性学习,从而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获得启迪。

三、抓好字、词、句教学

1、对照比较

通过对照比较,可以开阔学生思路,激发学生思考,在对照比较中更好地掌握内容。

如一词多义。《曹刿论战》中“故逐之”的“故”(相当于“所以”)与“公问其故”的“故”(相当于“原因、缘故”)词义不同,一比较便一目了然。又如古今词义比较。《桃花源记》中“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的“妻子”、“绝境”与现代汉语不同。这里“妻子”是“妻子儿女”的意思,“绝境”是“与世人隔绝的地方”。

2、突出重点

突出重点,把力气用在刀刃上。凡是教材关键处,学生困惑处,要大胆讲,讲深讲透;不该讲的、不需要讲的都不讲,一句话就可以讲明白的不讲成两句话。也就是要抓住关键词语,讲得精练;抓住基本含义,便于拓展;抓住特殊用法,找出规律;抓好文句翻译,促进理解。

3、总结归纳

公共关系学感悟篇10

悟学课堂的操作理念

在教学流程上,悟学课堂由预学、导学、悟学渐进式三大环节构成,三环节相互渗透、互为促进,以达成三维目标的和谐统一为最终归宿。

预学基本操作流程为:教师设计预学案――学生完成预学案――小组展示互评――教师点评答疑。教师在读懂教材、课标、学生的过程中,感受学生对教师教学方式及教学内容的自我期盼,在此基础上形成预学案。预学案为学生的学习设置了“路标”,引导学生通过预学了解学习内容,明确重点难点,激发学习欲望,产生学习疑问,从而让学生以主人的身份进入课堂。

导学基本操作流程为:预学问题生成――教师方法指引――学生合作探究――师生交流解疑。一方面,学生要自觉主动地学:一是学有“投入”,把课堂时间最大限度地用在学习上,以最佳的学习状态提升学习质效;二是学有“产出”,学生在课后应感觉到有真切收获,扎实了双基,优化了学能;三是学有“共赢”,学生要走进课本又能跳出课本,与教师、同学共同研讨,一起完成知识与能力的建构;四是学有“体验”,学习过程身心愉悦,伴随着学科知识的获得,学习态度越来越积极,信心越来越充分。另一方面,教师的导要服务于学生的学,要导正学的航向、导好问题情景、导谐课堂节奏、导拨情感大门,使课堂始终保持情感融洽、教学民主的氛围。

悟学一般操作流程为:阶梯练习巩固――延伸拓展迁移――学生小结反思――教师教后反思。一是学生对学习活动的领悟,即学生通过主动反思,力图领悟知识真谛,完成新旧知识的内化和重组,找到揭开知识原理、规律的突破口。二是教师对教学活动的感悟,即对课堂教学活动回顾、思考,对学生学习信息进行检查、归纳和反馈,是对教学过程重新认识、重新评价和总结经验教训的过程。

悟学课堂的实施策略

教学模式是教学理念在实践中的简化表达。然而,教师的教学经验、能力、风格等各不相同,标准化的教学模式不可能适应所有教师、所有学科和所有课型;同时,课堂教学不仅需要预设和计划性,更需要应对生成、激发创造性。因此,在实践运用时,需要正确理解课模在理念与实践间的中介作用,把握课模形与神的辩证关系,有效发挥课模在教学实践与目标间的手段功能。基于这样的认识,笔者在推行“悟学课堂”模式时实行了分阶段稳步推进、分对象差别要求,用模去模相结合,软硬约束相补充的实施策略。

分段推进①初始阶段强调示范性。学校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领会、研讨课模理念和操作步法,组织各学科骨干教师编写利用课模教学的教学案和预学案,经过反复研讨修改,形成若干“使用范式”在学校资源网上供参考;同时,组织力量精心打磨各学科模示范课,结合现场点评树立“标杆”,让教师们感悟课模的使用要求、教学效果及实施关键。②推广阶段强调普及性。在积累了一定经验、取得一定共识的基础上,引导教师根据学科特点、学生实际和自身特长,活用课模、巧用课模,积极参与课堂改革和课模实践,自觉关注学生主体意识的唤醒,关注教学行为的革新和教学质效的提升。

“双轨”并行坚持“悟学”是核心要求,“模式”是课改手段。学校对是否使用课模不强行搞“一刀切”,而是实施“双轨制”。在课型上,随堂课鼓励使用课模,校内公开课和青年教师“比武课”必须使用课模,参加各级优课评比尽量使用课模。在预学案使用上,提出无论用不用课模上课,要尽量使用预学案的原则建议。要求理科学科将预学案印发给学生,而文科学科则鼓励大家将预学案“备”到学生手头的配套教辅资料,一般不再另行印发预学案。

三重目标建模工作是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载体,但要避免成为束缚教师创新意识和教学行为的条框。我们要求老师不仅要学会“临贴”,更要学会“破帖”。

一是用模入轨。对于青年教师,要求他们必须学会并坚持用学校课模上课,从而缩短“从头”摸索的周期,尽快站稳讲台。对于工作年限较长但教学效果不佳的“老”教师,学校也提出硬性使用要求,旨在促使他们摆脱比较落后的经验习惯,使课堂教学不偏离教学目标和任务。

二是化模入境。对于教学已步入正轨的教师,鼓励他们围绕课模多作探索,提升自身教学境界。这一教师群体已有自己的教学主见,他们一旦接受了课模,就会主动融入,为课模的细化、优化和深化提出主张和见解,成为推动课模与学科深度融合的生力军。公开课、比武课往往成为他们化模入境、脱模破贴的展示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