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创新发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02:57

社会创新发展篇1

关键词:创新;社会管理;社会发展;小康社会

中图分类号:D60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3-0060-02

党的十六大以来,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成为各级党委和政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我国社会管理工作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探索创新,取得了巨大进展,收到了明显成效,在推动科学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谱写了新篇章。经济建设突飞猛进,社会管理迎头赶上,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既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社会管理领域存在的诸多不适应逐渐浮出水面,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对实现全面建立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1.以群众利益为重,以群众期盼为念,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做到以人为本。社会管理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理念必须贯穿始终,各级政府不断增强服务意识,管理于服务之中,在服务中提升社会管理的能力与水平,从而实现从控制型管理到人性化服务的深刻转变,管理并非最终目的,服务才是最根本。曾几何时,一些好政策难以得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原因在于政策制定过程中,没有及时充分听取群众意见;曾几何时,一些好举措往往难以发挥预期的效果,一个关键性的原因,就是没有充分考虑群众利益,因此,只有以群众利益为重,以群众期盼为念,以群众需要为导向,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与拥护,才能在百姓的日常生活中“落地有声”。

2.及时准确反映和协调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各个阶层的利益诉求,达到统筹协调解决各类社会矛盾的效果。当前一个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的各种诉求越来越多样化,为根本解决这一矛盾,各地积极构建社会综合管理平台,综治服务中心等便民机制,将综治、行政服务、法律援助等各项与民生息息相关的服务项目集中在一个大厅。资料显示,截止到2011年底,全国共建立行政服务中心2912个,全国70.3%的乡镇(街道)建立了行政便民服务中心,一个窗口受理,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办法,群众一个门口,就能办好所有的事,办事程序相比过去大大得到简化,有效整合了公共资源,基层社会管理呈现出“职能整合,精细服务,多方联动”的特点。在为群众提供优质、快捷、规范服务的同时,“一站式服务”模式的构建,还有效破除了地方政府和各级部门的权责壁垒,改变了各块分割、各自为政的局面,促进了政府职能的转变,进一步整合行政资源,更好地为群众提供全方位、多层次、广覆盖的社会服务。

3.群防群治,广泛动员和依靠群众,巩固社会防控体系。广泛动员和依靠人民群众开展社会治安群防群治,是政府各部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的一项重要举措,作为广泛参与社会管理的实践者,群众已经成为社会管理的一支有生力量,缓解了职能部门人力不足的矛盾,加强了社会治安的打击和防范力量,减少了各类违法犯罪的发生,夯实了社会稳定的基石。为了确保乡镇、社区安全,各乡镇、社会纷纷组成佩带“红袖标”的义务巡逻队,在各个角落巡查防范。如今,“红袖标”遍布城乡大街小巷,成为社会管理中的一道靓丽风景线。我省肃宁县“四个全覆盖”的模式创建,也成为社会管理的一种创新。正是有了这些群众自治组织,他们的依法有序参与社会管理和共同服务,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为我们政府的工作提供了民意基础、智慧源泉和力量支撑,有助于形成社会管理人人参与、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良好局面。

4.法律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最重要的依据,依法管理,依靠法律推进社会管理决策程序法治化、社会管理决策执行法治化,公共安全管理及其他各项工作的法治化。任何一项创新都必须在尊重宪法、法律的前提下进行、不能违反法律规定,任何以创新为名进行违反法律的改革,只会破坏法治权威、社会规定。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也是这样的,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一方面要坚持依法管理,加强社会管理涉及的各个领域的立法和执法工作,依法调整社会关系,规范社会关系的社会行为,使各项社会管理工作纳入法治轨道;另一方面要把实践中的成功经验上升为法律法规,加强制度建设,从法治的角度健全社会管理体系。当前,经济调节、行政管理、道德约束,舆论引导等多种手段并存,但是,法律应该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核心工具。因此,需要积极从主要依靠行政手段转向重视法律手段,以法律法规为社会管理创新折价值指引,以制度保障为社会管理创新成果体现提供规范化、强制力的支持,最终以实现社会管理创新的法制化。

社会创新发展篇2

关键词:社会发展视域语言创新发展原因社会关系

一、语言创新发展的原因

每一个独立存在的个体都有其独特性,正如这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恐龙的灭绝与动物的进化,证明万物皆流与万物皆变的发展迹象,事物必然经历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变化。所谓语言的发展变化是指语言的各个结构要素不断丰富、完善以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需要。语言存在于社会之中,其变化发展必然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及各种复杂的生活内容,同时受多种因素的制约,本文以社会发展为视角进行探讨,分析研究语言在社会发展中的变化。

(一)语言外部原因的影响

语言作为一种人与人之间相互交流的工具,是生活及社会得以延续与发展的交流媒介。交际作用是语言的最本质体现,社会的发展变化必然要求语言以人类对于自然界的各种认识和各种社会经验为基础,同时反映时代内涵。语言的交际工具的属性,决定了社会的各种变化必然会促进语言的发展变化。例如网络的兴起及互联网的普及,“给力”、“白富美”等网络新词的出现便是社会时展的产物。

语言在交流过程中的使用,必然要受到使用语言的人的心理的影响。使用者心理的影响必然会引起语言的发展变化,思维是诸多心理因素中对语言的发展变化影响最大的因素。中国最早出现的文字是甲骨文,先民们将具体形象刻在龟壳上用于占卜或记载历史。大部分甲骨文以具象思维为主,都是独立地从原始社会最简单的图画和花纹产生出来的,当时先民们抽象思维并不发达,所以先民们的语言具有较浓的具象色彩。先民们的这种语言特点,从一些较为原始的部落语言中,从语言中所保存的古代语言的遗迹中,都可以寻觅出端倪。例如,中国甲骨文的象形字“月”字像一弯月亮的形状,“龟”(特别是繁体的“龟”)字像一只龟的侧面形状。

(二)语言内部原因的影响

言语是指人们对语言的掌握与使用,为发挥语言的交际职能就必然同交际对象、交际语境、交际要传达的各种信息和情感等产生密不可分的联系。这种开放、具体、多变的联系必然导致同语言这个有限的抽象符号系统的矛盾。这种矛盾必然导致各种“出格”现象的发生。这种“出格”现象表示为人们会根据交际的具体需要,造出一些语言中原来没有的新词和新的表达方式。

由于社会与心理发展等诸多因素需要语言具有多义性与灵活性,但是语言形式是有限的、相对稳定的,两种矛盾的碰撞下,必然产生语言形式的新质要素的出现和旧质要素的逐渐衰亡,遵循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原理。语言形式发生的变化是微妙与不可察觉的,但是在一定时期内对语言意义会产生作用并满足需要。

二、语言创新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语言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同样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语言对社会而言具有双重性,一方面社会制约语言的发展,另一方面语言促进社会发展。语言离开了社会就不能存在,社会离开了语言就会崩溃。这就说明了语言对社会的依赖性及语言在社会中的作用。

社会制约着语言的发展,说明语言的发展必须依存于社会这个物质基础。如是社会消退或消失,那么依赖社会的语言便会退出历史舞台。我们今天还可以从历史文献中找到一些关于“死去了的语言”的蛛丝马迹,它们现在不存在是因为使用它们的社会团体已经不复存在了。例如以吐鲁番为代表的西域地区,是人类四大文明即中华文明、印度文明、伊斯兰文明、古希腊罗马文明汇聚的地方,也是古代世界宗教最活跃的地方。根据最新研究发现,吐鲁番历史上共使用过24种语言、18种文字,如梵文、突厥语、波斯语、叙利亚语等,这些语言文字大多在几百年前乃至几千年前就已经消逝。追究其消逝的原因,根源是吐鲁番这个社会团体的消失,没有人将其作为母语。

语言对社会的发展起促进作用,对人类文化的继承与繁衍起至关重要的作用。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都有语言交流的发生。即使是最古老的原始民族,如澳洲的土著名族,也有其民族语言。当一个社会没有共同的语言,交流与生产如何进行?繁衍与继承如何完成?动物拥有群居的本能,通过肢体语言或声音的改变进行交流,对于动物而言,这何尝不是一种变相的语言?在人类社会形成的第一天,语言就是组织社会生活的必要条件之一,同时,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全过程中,语言也是社会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动力。作为交流思想和交际工具的语言,随时在帮助人们进行生产劳动、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发展文化、传授知识,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作出巨大的贡献。语言作为维系当代人的社会生产的工具,同样也是帮助掌握别人或者前人思维活动所获得成果并加以发展的不可缺少的工具。

三、语言随社会发展而发展

马克思主义语言学指出:“语言是属于社会现象之列,从有社会存在的时候起,就有语言存在。语言是随着社会的产生发展而发展的,社会随着语言的死亡而死亡,社会以外是没有语言的。”

(一)社会发展是语言发展的基础

语言一旦形成,便不会保持不变,就像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的区别。最初语言的词汇十分贫乏,语法结构极其简单,只是为了满足简单的交流。如果语言不能成为交际工具,就会趋向死亡。汉字最初由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构成,随着社会发展,汉字的构成发生了变化。为了方便书写,汉字大部分向简化字转变。例如在先秦时期出现了关于农作物耕种的词语,如“黍”——一种黍类谷物,“获”——收获农作物,“田”——一般指耕种……这些词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逐渐被其他词语所代替。

(二)社会发展是语言发展的动力

语言存在于社会历史之中,社会制度的变革推动着预言的发展变化。从原始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至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这种情况对语言的发展起着巨大的作用。比如统治阶级的高压文化专制政策与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形成了几千年的皇权高于一切、不可侵犯的意识。在语言的使用过程中便产生了大量反映政治等级制度与君贵民贱的尊称词语,并形成了不同等级的政治言语共同体。例如:君王自称“孤王”、“寡人”、“朕”等,臣子自称“奴才”、“下官”等,已婚女子自称“妾身”、“贱妾”等,未婚女子自称“奴家”、“小女子”等。

除了制度上的政治因素而外,巨大的社会变革,例如:新民主主义革命、辛亥革命也对语言的发展变化产生巨大的影响,而且其影响具有一定的突发性。一场“”对语言的影响非常大,在很短的时间里,涌现了大批新词语,如,走资派、黑帮、黑线、大串联等不一而足,语言变化的速度较平常时期快了很多,我们应充分认识到巨大的社会变革给语言带来的影响。

(三)社会的分化统一促进语言的发展

语言随社会的分化而分化,随社会的接触而交融,随社会的统一而统一,社会的任何变化都会在语言中反映出来。如我国的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分裂时期,诸侯割据,形成了社会的分化,因而形成了“言语异声”的局面。例如楚地多为楚声,燕赵之音多悲怆。两汉时期是中国社会对外交往较多时期,也是汉语吸收外来词最多的时期之一。如“佛、菩萨、和尚、石榴、葡萄”等外来词大量涌入。经历过一战和二战,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已经相对稳定,个别语言的使用开始在全世界广泛普及。例如英语和汉语,语言普及与使用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不同地域人之间的联系。相反,国家的分裂也会促进语言种类的产生与发展。例如克罗地亚语本来是属于塞尔维亚语的方言,随着南斯拉夫的分裂而变成了独立的语言。

因社会的分化而产生语言分化的现象,在人类发展历史上数不胜数,俯拾即是。今天很多的亲属语言过去曾经是同样的语言,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成了不同的语言。由此可见,社会的任何变化都会引起语言的变化。语言就是在社会的作用下,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随社会的变化而变化的。

语言是一种广泛的、普及的特殊社会现象,随着社会产生而产生,随着社会发展而发展。社会对语言发展起着或制约或促进的作用,是由语言本质属性——交际决定的。语言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规律,是我们正确认识理解语言发展规律的重要理论基础。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国际经济格局的形成,共同语言将逐渐普及并拉开人与人之间开始平等对话的序幕。

参考文献:

[1]赵惠霞,周憬.语文与文化阐释[m].西安:西安出版社,2007:11-18.

[2]孙维张,刘富华.语言学概论m].吉林:吉林大学出版社,1996:296-300.

社会创新发展篇3

一、落实改革创新任务,增创科学发展新动力

改革和创新是发展的最大红利。各级各部门要贯彻落实市委七届四次、五次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深入推进创新,努力增创科学发展新动力。一要着眼于开好头、起好步,切实抓好今年的改革工作。把今年的改革和发展统筹起来谋划,坚持先易后难,着力从最急迫的事项改起,从老百姓最期盼的领域改起,从制约经济社会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改起,从社会各界能够达成共识的环节改起。要围绕湖州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实施意见》,抓紧制定年度改革计划,排出项目单子,落实项目责任人、目标值、施工图和进度表,实行挂图作战,一步一步抓推进,确保取得实效。具体来讲,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突出抓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大放权授权力度,进一步理顺市本级管理体制,有序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建立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充分激发社会活力。要推进资源要素配置市场化改革,在土地、能源、环境、金融等方面,深化一系列的配套改革。要围绕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区建设,在评价考核、资源环境保护管理、资源有偿使用、生态补偿等方面,积极探索创新,建立健全体制机制。全面启动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工作。要加快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总结推广德清户籍管理制度改革试点工作。要积极推进民生领域改革,加快完善社会治理体系。二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切实抓好科技创新工作。充分发挥政府主导和企业主体两个方面作用,全面落实创新驱动发展“22条”政策,高标准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建设,不断提升区域创新能力。要着力在营造创新环境、集聚创新要素、激发创新活力等方面下功夫,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扎实做好打造创新平台、引进高层次人才、推动政产学研合作等重点工作。创新人才体制机制,探索建设“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大力推进省级现代物流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园等创新园区建设,在发展定位、规划建设、产业集聚、人才引进等方面都要坚持高标准、高要求、创一流,切实把科技创新园区建设成为全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示范区。大力扶持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积极引导企业加大科研投入,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设立研发机构,使企业真正成为创新主体。

二、着力抓项目、强工业,加快经济转型升级

一要坚定不移抓项目扩投资。要全力推项目,更好地发挥投资拉动增长、促进转型的关键作用,坚持项目为王,突出抓产业项目,突出抓大项目、好项目,着力扩大有效投资,特别是要围绕我市主导产业、支柱产业、新兴产业的培育,深入谋划和推进一批重点产业项目。注重发挥政府投资对民间投资的引导作用,着力在放宽民间投资准入、提振民间投资信心、释放民间投资潜力上下功夫。进一步规范政府融资行为,有效控制和防范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要实效引项目,坚持引浙商、招央企、选外商三管齐下,着力招大引强选优,力争更多的“大好高”项目落户湖州。各县区要坚持“一把手”抓招商,进一步选优配强招商队伍。强化政企联动招商,引导企业发挥产业链优势,以企引企、以商引商。要大力建平台,按照高标准建设、实体化运作、特色化发展的要求,推动南太湖产业集聚区“一核四辅”高质发展,着力聚焦20亿元以上产业大项目,使之成为经济新增长极、转型升级重要板块。做好各类开发区、园区的整合、提质、增效、升级文章,提升项目承载力,促进集聚集约发展。二要坚定不移强工业兴产业。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以新型工业化引领和推动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以强投入、强创新、强服务为着力点,以大项目、大平台、大企业、大产业建设为主抓手,打造一批工业强县区、强乡镇。深入推进“四换三名”及“个转企、小上规、规改股、股上市”等重点工作,切实抓好重点行业技术创新综合试点,实施现代装备制造业“四位一体”提升计划,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增强产业整体竞争力。大力推进工业企业主辅分离,加快发展为制造业配套的研发设计、商务中介、现代物流等生产业,提升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商贸流通、餐饮娱乐、休闲旅游等生活业,培育文化创意、健康养生等新型服务业态。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加大政策稳农、科技强农、资金投农力度,鼓励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进农业科技和经营体制创新,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加快农业“两区”建设。大力发展品质农业,确保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

三、统筹新型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一体发展

认真贯彻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牢牢把握“人的城镇化”这一核心,按照“规划科学、功能完善、文明有序、清丽宜居”的总要求,坚持“四化”同步,联动推进新型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加快城乡一体发展。一要坚持规划引领。按照“全域规划、全域管理”理念,做好城市总体规划评估研究、县域总体规划编修及相关规划的编制工作,加快实现城乡规划高水平覆盖。充分发挥规划引领和调控作用,着力优化城乡发展布局,加快构建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各区域组团为副中心、若干中心镇为卫星城,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合理分工、功能互补、协同发展的城市化格局。二要提高城市建设水平。把握县域经济向城市(都市区)经济转型的趋势,深入实施“中心极化、东西联动、南北呼应、滨湖崛起”发展战略,联动推进“一核七区”建设,着力提升城市集聚力、辐射力。重视经营城市,提高要素组织保障水平,加快推进龙溪港东岸、小西街历史文化街区、铁路枢纽站及“发现岛”乐园等重点区块和项目建设,加大核心商圈布局优化、业态调整和人流组织力度,着力解决好道路拥堵等问题,不断完善城市功能。在城市规划建设中,要着力把山水风貌、历史文脉与现代元素有机融合起来,彰显城市特色,为城市发展注入灵魂。加大城市管理硬件投入和体制机制创新,深入推进“五整治一提升”行动,切实提高城市科学管理水平。支持三县县城高水平规划建设。按照“人口集中、产业集聚、功能集成、要素集约”要求,抓好小城市培育和中心镇建设。在今年“三改一拆”基础上,积极推进“无违建县”创建。三要加快建设美丽乡村示范市。坚持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推进美丽村、精致镇、示范带建设,串点成线、由线扩面,着力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深化省级新农村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扎实抓好吴兴八里店南片、南浔城南试验区建设,统筹推进各项改革试点,进一步激发农村发展活力。深入实施五年强村计划,着力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创业增收致富。四要加大城乡统筹力度。突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延伸覆盖两大重点,加大投入力度,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城乡共建共享。大力推进城乡道路、交通、水利、信息等基础设施现代化,抓好美丽乡村路、杭长高速北延等一批重点项目,力争杭宁高速改扩建工程开工建设,积极推进申嘉湖高速西延、湖苏沪铁路等项目前期工作。加快建设城乡一体的教育、文化、医疗、就业等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对城市新居民法治意识、规则意识、文明意识的宣传教育,加速实现“人的城镇化”。

四、突出抓好“五水共治”,积极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区

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区,是我市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的战略举措。一要大力推进“五水共治”。“五水共治”(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是省委、省政府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刻认识抓治水就是抓转型、抓治水就是优环境、抓治水就是惠民生,切实把“五水共治”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要坚持科学治水、依法治水、全民治水,以更大的决心、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全力推进“五水共治”。治污水,就是要扎实推进工业源、农业源、生活源的污染治理,着力解决无序排放、超标排放等问题;防洪水,就是要兴修水利基础设施,提高防洪抗洪能力,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排涝水,就是加强城市排水管网和泵站建设,进一步完善排涝系统;保供水,就是要加强水源地保护和城乡一体的供水设施建设,确保城乡居民饮用水安全;抓节水,就是要加强宣传引导,实施差别化水价,促进节约用水。要完善和落实“河长制”,同时围绕科学规划、项目落实、资金投入、政策配套、有效监管、组织领导、社会参与等方面,建立健全“五水共治”的保障机制。今年要大力实施一批治水项目,加快推进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重点水利工程,启动太湖水厂和城乡供水一体化输水管道建设,加大城镇污水管网建设力度。在抓“五水共治”的同时,要积极回应群众的环境关切,统筹抓好治气、治矿、“四边三化”等工作,加强环境综合整治,努力提高群众对生态环境的满意度。要严格落实大气复合污染防治的各项措施,有效做好重污染天气条件下的应急和防护工作。今年矿山治理的力度只能加强不能减弱,开采总量要进一步压下来(力争压到5000万吨以内)。二要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区是为了更好地发展。要顺应经济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的趋势,大力培育发展以低污染、低排放、高效益为特征的生态产业,提高产业绿色度和竞争力。深化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建设,全面推广清洁生产,积极推进太阳能光伏应用。切实加强节能减排工作,坚定不移化解过剩产能,多措并举淘汰落后产能。三要大力推进生态创建。深化国家生态市创建工作,广泛开展生态县区、乡镇、村居及各类绿色细胞创建,形成人人参与建设美丽湖州、人人享有美好生活的局面。加大宣传、教育和引导力度,大力倡导“健康、文明、绿色”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使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为。

五、深入推进文化强市建设,增强文化软实力

以文化创新引领文化建设,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舆论支持和文化条件。一要加强宣传思想工作。把学习宣传系列讲话精神作为重点,以思想理论建设为根本、以党性教育为核心、以道德建设为基础,推动党员干部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强化政权意识、阵地意识,毫不松懈抓好意识形态领域工作,牢牢掌握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广泛传播,加大重大主题和先进典型宣传力度。重视网络舆论引导和监管,加强政务微博建设,营造健康向上的网络舆论环境。二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以农村“文化礼堂・幸福八有”建设为重点,推进公益性文化场馆、事业性文化阵地和经营性文化场所建设,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提高优质文化资源的覆盖面。坚持“送文化”与“种文化”相结合,继续开展“文化走亲”和“幸福湖州”文化活动,努力满足城乡居民多元化的文化需求。三要做强文化产业。全面落实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政策,着力抓好德清“钢琴谷”、长兴“海洋城”、安吉“天使乐园”、吴兴多媒体产业园、南浔辑里湖丝产业基地等重点园区和项目建设,促进文化产业规模化、集聚化发展。大力培育新型文化业态,扶持书画交易、广告会展、动漫游戏等新兴文化产业,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注重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大力发展湖州特色文化旅游业。四要抓好“两城”创建。深入实施文明环境建设、素质提升、风尚培育“三大行动”,深化文明细胞创建活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抓好专家组评估反馈意见的落实,巩固提升创建成果,建设名副其实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社会创新发展篇4

关键词:文化创新社会发展作用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同时,文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文化的力量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条件下,推进文化创新成为建设先进文化的重中之重。

一、文化和文化创新的含义

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一个有文化竞争力的国家,必然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家。重视文化的力量,充分发挥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重要作用,是对我们党八十年实践的深刻总结,是我们党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保持活力的具体体现,是对马克思主义光辉理论的进一步继承和发展。我们在文化建设中,要“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要从思想观念、产业发展、体制改革等方面入手,努力构建文化创新体系。同志在2003年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强调指出,“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全社会全民族的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是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

1.文化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范畴。一般来讲,广泛的文化,是指人类在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是指作为观念形态的,与经济、政治并列的,有关人类社会生活的思想理论、道德风尚、文学艺术、教育和科学等精神方面的内容。先进文化是符合人类社会发展方向、体现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反映时代进步潮流的文化。

2.文化创新是一个综合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既需要全社会创新价值观念的更新,又需要全社会创新能力的增强,更需要建立和完善创新保障体系。我们认为,文化创新体系是一个内含思想、观念、产业、政策、保障机制等多种要素相互关联的一个有机整体,是文化整体的创新,不是局部的或个别方面、个别形式的创新;同时文化创新也是一个不断推进的过程。文化创新作为文化建设的核心,包含十分丰富的内涵,体现在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它主要包括文化观念创新、文化产业创新、文化体制及机制创新、文化政策创新等文化的内容、形式、手段等方面的创新。

二、文化创新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文化哲学的维度上看,文化是表现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内涵,社会发展过程就是文化创造的过程。在马克思哲学形成过程中,一个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在不断地凸显: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马克思在不同时间、不同文本的论述,显现出一个在逻辑上一致的重要思想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在于变革社会存在,尤其是变革现实的物质基础;包括文化在内的社会意识在社会发展中不起决定性作用。纵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文化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一种不可轻视的巨大力量。古今中外,几乎一切进步和发展,都源于新文化、新知识、新观念和新需要的发现和传播,通过文化选择与文化创新促进思想文化的解放和发展,从而使文化传递跃入新的层次,成为社会发展的动力、政治变革的先导。因而,从社会发展的深层基因看,文化是最能反映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性尺度,经济发展的整个过程始终反映并体现着特定文化的基本特性。

1.知识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知识创新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知识参与的创新,而是由知识进步和创造性地运用知识所引发的创新。近代以来,知识创新主要表现为理性精神在社会生活领域中的广泛渗透和扩张。科学知识,尤其是自然科学知识的发现和进步,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知识创新借助于工业化和市场化实现了人类社会的全方位变革。知识创新促进了人的自我解放。知识创新标志着理性精神的高扬,人以理性的眼光审视外部世界、以理性的态度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知识创新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社会发展正在经历一个由自然资源依托型向知识资源依托型的转变过程,这一转变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自然资源是有限的,这就决定了依赖自然资源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从总体上是困难的。只有当社会发展由对自然资源的依赖转向对知识资源的依赖时,可持续发展才真正成为可能。因为知识源于人类的智力创造,而人的创造力是无限的,所以知识的增长就其可能性而言也是无限的。

2.技术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关键。先进的科技文化会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而落后的科技文化则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先进文化的中国科技期刊文化应以它先进的文化理念和文化传播优势主动担当起引导者的角色。技术创新是在知识创新的基础上产生的,是知识创新的延伸。技术创新使经济增长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经济增长取决于劳动、资本和技术的结合,但是在农业社会,劳动是经济增长的主导性因素;在工业社会,资本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变量;在信息社会,技术成为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参量。在当代,技术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突出表现为:通过对生产力诸要素的渗透,生产力日益智能化,通过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引起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通过对现实生产过程的直接作用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技术创新引起制度创新。从某种意义上说,技术创新对制度创新存在着路径依赖,使得技术创新能够顺利地整合到制度框架之中,成为制度的内生变量而发挥作用。

3.制度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制度文化不仅包括社会成员有关制度的知识、理念、认知和态度等,更重要的是把有关制度的知识、理解、认识和态度等内化为人的精神和灵魂,形成对制度的认知和遵从。制度文化的核心,是“民主”和“法治”。民主和法治是社会交往规则,制度创新的意旨在于对交往规则的改变。制度创新为主体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提供开放的自由空间,并使各种社会力量得以整合。通过确立广泛的社会联系和解决社会矛盾,将分散的、相对独立的个人力量整合在一起,形成一种社会整合力,从而推动社会的发展。制度创新使社会发展日臻理性化、规范化。制度创新实质上就是用合理的制度取代不合理的制度,而衡量制度合理与否的标准有两个,即价值创造标准和价值分配标准。一种合理的制度必须拥有强大的价值创造力,即发展力,并使这种创造力具有可持续性。同时,一种合理的社会制度必须为所有的社会成员创造全面发展的条件,使创造的价值得以公平合理的分配,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社会公平。

最后,人的创新是社会发展的本质。文化从深层次讨论,实际上是人的本质的外化,价值观念、道德风俗、文学艺术等,都是由人的本质引出的外在表现,因此,人在文化创造中提升,社会在文化创造中发展。人的创新表现为观念创新。解放思想是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创新的重要前提,文化创新必然要求打破头脑中旧的条条框框的束缚。破除旧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对人们的束缚,唤醒人们的变革意识,并为社会变革提供理论支持和合法性论证,这就是解放思想、文化创新本质之所在。人的创新表现为实践创新。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把实践概念引入人的认识领域和社会历史领域,认为人的本质是在为了满足人的需要的实践活动基础上而形成的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实践创新是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强大动力,人类历史上新工具、新技术的发明和采用,都是实践创新的产物。实践创新是人类文明进化的主要动力,它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中起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巨大历史作用。人的创新表现为人的素质的不断提高。文化创造不仅改变着外部自然,而且改变着人自身,其突出表现就是人的素质的提高,尤其是人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当代,社会发展越来越依赖于人力资源的开发,因此,人的素质的提高成为社会进步的重要参量。

参考文献:

[1]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文化创新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山西中共太原市委副秘书长、太原日报社社长赵国柱.

[2]吴成福.论科技期刊文化力在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潜在作用.科技与出版,2007(6).

社会创新发展篇5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意义

一、顺应时代潮流的需要。新时期出现的各种社会管理领域存在问题要求用创新的社会管理方法来解决。又要长期努力,加强实践探索和工作落实,深化认识,总结经验,掌握规律,开拓创新,全面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

二、巩固党执政地位的需要。近年来。社会领域呈现了一些突出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处置不当、解决不好,必将影响人民分享改革与发展的幸福效果,影响党执政地位的巩固、影响国家的长治久安。这就迫切要求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始终牢记执政为民、施政利民的思想,妥善处置好事关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民生问题,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上下功夫。

三、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国当前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化、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因此必需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减少和睦谐因素,促进和谐,为实现“十二五”目标凝聚强大力量。

四、不时改善民生、确保人民分享发展效果和享受幸福的需要。从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的战略高度审视社会管理。党新时期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过程中民生工作的创新。只有创新和改进管理理念、管理制度、管理手段、管理方法,才干做到一切社会管理都是为群众服务,一切社会管理都是为群众谋利益,一切社会管理都是群众幸福愿望的实现。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脉搏与主线

一、正确理解社会管理的内涵与外延。社会管理是指执政党及其领导下的国家机构。并且由国家机关出面直接与间接地向公众提供相关的社会服务。社会管理的关键就是怎样确保社会公平、公正、有序、和谐地运转。用总书记的话来说: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

二、正确掌握社会管理创新的前提条件。社会管理创新的前提条件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目标,牢牢掌握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和睦谐因素的总要求,以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突出问题为突破口,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加强社会管理法律、体制、能力建设,维护人民群众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坚持社会良好秩序,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确保社会既充溢活力又和谐稳定。

三、全面掌握社会管理创新的原则和内容。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不时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要坚持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开创新形势下社会管理新局面。要坚持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把群众满意满意意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动身点和落脚点。要以人民群众利益为重、以人民群众期盼为念,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始终坚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要认真领会就当前要重点抓好的社会管理工作提出的八点意见”这八个方面的意见就是社会管理工作创新始终贯穿的主线。

加强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几点建议

一、提高思想。为我州加强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提供组织观念保证。经过临时探索和实践,州的社会管理虽然取得了重大成果,积累了珍贵经验,但是随着形势的发展以及新情况新问题的呈现,使得我一些部门、单位在某些社会管理活动领域还沿用以前的方式方法,很不适应当前的社会管理工作。要创新和推进社会管理方式,首先就要创新社会管理观念,要借助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活动开展这个契机,加大学习力度,激发主动性积极性,促使各级各部门统一认识,把僵化停留在以往的思想观念转变并统一到总书记社会管理工作讲话提出的八点意见上来。

二、加大调研力度。为我州加强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提供措施保证。年州委常委决定开展的关系国计民生的系列调研课题意义重大,内容丰富,要掌握好这次珍贵的调研机会,掌握主题,组织队伍,制定措施,加大力度,总结好调研成果。结合我州民族地区实情,结合本单位社会管理工作实况,细分调研,准确掌握各自社会管理领域存在新问题、新情况以及难点与重点,以此来改进本单位、本部门社会管理工作的缺乏,同时为党委政府制定创新的社会管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三、积极主动。为我州加强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提供行动保证。要借助创先争优活动的开展,增强部门的责任意识,大局意识,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群众的不同利益诉求和多元思想文化。通过创先争优活动开展达到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的目的协调规范管理对象的社会关系和行为,化解管理范围的矛盾,促进管理行为的公开、公平、公正,促进社会的和谐、民族团结、共处互荣。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发明性,最大限度地增强民族凝聚力,不时满足我州各民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要求。

社会创新发展篇6

关键词:群众文化社会价值创新发展

中图分类号:G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16)12-0331-01

目前,我国的发展国情依然是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们的文化需求不能得到切实满足。经济发展决定了一个国家的文化发展,在生产力水平一定的情况下,我国积极构建和谐社会,创新和发展群众文化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进而推动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发展社会文化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而群众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该对发展和创新群众文化给予更多的重视。和谐社会建设是一项十分复杂系统性工程,他和很多方面领域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其中最根本的就是要将发展和创新群众文化作为基础工作重点去抓。此外,文化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也有着一定的影响,文化发展作用于经济和政治发展,创新和发展群众文化也有利于我国经济、政治和社会向前发展,最终提高我国综合发展实力,反过来更好促进群众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一、群众文化的内涵分析

群众文化长期以来都不是一个比较统一的概念,但是其中包含了丰富的内容和文化思想,是社会文化建设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群众文化贯穿了人类发展的整个历程,他出现在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制种,以多样化的形式参与到群众的日常生活和活动中。群众文化是相对于广大人民群众来说的,其涵盖了多方面的意义,在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群体中展现出不同的民族特色。长期以来人们对群众文化重视程度不高,学者对群众文化概念有着不同的看法,但是从总体上讲,群众文化具备以下几方面特点:首先,自发性。群众文化是我国各族人民群众长期劳动生活实践的产物,人民群众在日常生活和劳动过程中,通过实践、总结和传承,形成一个个具有地方特色群众文化。群众文化伴随着人类的出现和发展。我们祖先在长期劳动过程中,为了表达某种思想情感,用肢体动作、表情、文字表达出来,从而创造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群众文化;其次,广泛性。我国地大物博,五十六个民族分布重在我国不同的地区,在各个地区都拥有着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形式,这就使得我国的群众文化具有广泛性特点。中华民族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积累了深厚的中华文化,在中华文化中所包含了群众文化也存在多样性和丰富性。在我国民族节日中,有着不同形式的文化活动,我国也积极倡导不同民族文化前面发展,这就能够促进群众文化创新发展;最后,创造性。群众文化是广大人民群众在长期的劳动和实践过程中创造产生的。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不断丰富发展,极大的促进了人民群众发展创新。最近几年,我国群众文化创新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我国的文化工作者创造了一批批是优秀的,代表了时展特色的群众文化作品,真正实现了群众文化的创新发展,最终在我国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领域做出突出贡献。

二、群众文化的社会价值分析

1.娱乐和沟通交流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稳步发展,我国社会结构和人们生活方式发生了显著的改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显著提升,温饱问题基本解决。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社会竞争日益加剧,人们生活变得繁忙,可自由支配的时间越来越少。节假日人们都在强化自身专业能力学习,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越来越少。群众娱乐活动越来越少。而群众文化的发展能够改变人与人之间沟通交流较少的现现象,群众文化典型的娱乐性能放松人们心情和工作压力,例如最近几年,在全国流行的广场舞就是群众文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人们通过参与广场舞能够更好的锻炼身体,放松身心,与其他人进行广泛的沟通和交流,增强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性。

2.仪式和团结

我国群众文化来源于人民生产活动中,其中在群众文化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由宗教仪式和巫术礼教演化而来的,尤其是在少数民族地区这种群众文化更为丰富。在很多少数民族舞蹈和音乐中都包含了浓厚民族仪式感。从早期的巫术到现在我国们普遍遵守的宗教仪式,从民间各种仪式大国家政权更替的政治仪式,深刻揭示了我们日常生活中对各种仪式的需求。中国是礼仪之邦,在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民间习俗和规矩,而这些内容往往都蕴含在地区的群众文化中,群众文化在人们心目树立了坚强的仪式感,使得不同地区的各种活动更加庄重和威严。此外,群众文化强大精神内涵还能够凝聚社会成员,有利于社会团结和个体发展。通过群众文化所营造的轻松氛围,促进群众广泛参与其中,从而推动社会进步和人民团结,加强了社会成员之间的沟通和联系。

3.符号象征

当前好的文化形象能够为一个地区、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在竞争积累的市场竞争中带来更好的利益。文化形象塑造需要一个就够代表性的符号,而群众文化能够全面、准确、彻底反应一个地区民族的风格和魅力,一个地区群众文化发展的好坏能够最直接、最全面、最生动、最有活力的展现出一个地方形象。群众文化作为一个地区象征性符号,通过地区群众不断传承和创新,使得一个地区形象不断更新,从而更好体现群众文化在现代社会发展的价值和作用。

三、群众文化创新发展对策

1.立足字眼,寻求特色,打造特色文化品牌

在每个地区都有其别具一格的风格和特色,在立足现有资源的基础上,培养并开发潜在资源,以资源特色相结合形式打造属于自己的特色群众文化品牌。在开展群众文化创新发展的同时,还要对自己地区文化做到传承和发扬,同时在地区举办特色文化展览,开辟出专门区域作为市民达人的创意小制作展区,吸引广大人民群众全面参与到群众文化建设中来。地区的文化工作者应该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本着为人民群众服务和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理念,以全新形式和全新内容打造属于自己文化品牌,从而保证老百姓能够全面融入到政府主导下的群众文化活动中。地方可以通过开展免费开放公益性群文化、普及性文化艺术辅导培训、时政法治科普教育、基层队伍及业余文艺骨干培训、指导群众文学艺术作品创作、公益性展览展示等文化项目,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2.在改革创新发展

群众文化脱胎于人民群众,每一种文化思想都应该具备创新精神和发展活力,如果走不出思想保守的禁地,群众文化就很难实现创新和发展。群众文化创新发展要始终把握时展进程,紧跟时展步伐,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同时,还要做到大胆细心,勇于改革创新,一方面要抓好节日文化建设。传统节日包含了丰富的文化思想,深受人们喜爱,基于此,在进行群众文化创新发展时要结合地区实际,重视民俗文化建设,开展相关文化活动,这样势必能够激发起人民群众的参与人热情,另一方面要抓好日常文化建设。地方政府部门和文化部门听应该联合起来,建立长效机制,坚持定期和不定期开展多种文化活动,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同时,还要注意将文化活动和地方风土人情结合在一起,实现群众文化本地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叶毅新.新形势下群众文化的建设及其发展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6(02)

社会创新发展篇7

关键词:太原市社会管理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7)01-191-02

一、太原市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必要性

社区作为城市基层管理、服务居民、社会工作的平台,是社会管理创新最直接最有力的抓手,党的十报告指出,“加快改进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方式,加强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增强城乡社区服务功能,充分发挥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基础作用”,进一步突出了基层社会管理服务体系建设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基础性地位和重要作用。作为省会城市,随着社会转型和社会化进程的加快,太原正在发生着深刻而复杂的变化,对社会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特别是在面临新一轮改革的形势下,越来越多的“单位人”转变为“社会人”,社区作为城市的基础和细胞,其在社会管理和服务中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凸现;城市家庭小型化、人口老龄化、居民消费快速增长和多样化趋势日益明显,下岗职工和外来人口增多等等,迫切需要社区进一步做好对居民的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多样化带来社会矛盾和纠纷增多,也迫切需要社区在化解矛盾、消除不安定因素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从太原市社区建设现状看,其发展水平和管理能力都与城市化快速发展及居民的需求还有很大差距。一是管理体制不顺。社区成为政府的“腿”,承担大量繁重的管理工作和考核指标任务,但多数是只下任务,很少配套经费,社区工作超负荷运转,社区干部疲于应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社区职能发挥的更好。据不完全统计,社区目前大约承担17大类120余项工作,而其中90%以上具有行政行为;二是基础建设滞后。全市社区共有543个,由于历史欠账多,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办公和服务用房滞后,社区面积在100m2以上有243个,占45%;在60m2~100m2的社区有164个,占30%;在60m2以下的社区有136个,占25%。全市89.1%的社区用房无产权、无手续,老旧社区100%无产权,影响工作深入开展;三是专业人员缺乏。全市共有社区工作者4788名,其中“两委”干部3272名、专职社工1516名,仅占全部社区工作者的31%,更多的社区工作人员多为“4050”人员安置,缺乏专业社会管理知识,加之整体待遇偏低,不仅严重影响了社区干部工作的积极主动性,还造成高素质人才流失严重,社区工作力量薄弱等问题。由此可见,加强社会管理创新,注重基层社会服务管理能力建设,重心下移,力量下沉,整合各方社会服务管理资源,加快构建新的基层社会服务管理工作体系,是太原在全省率先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必然举措,必将推动我市社会建设、社会管理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为实现率先转型跨越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太原作为全国35个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城市之一,近年来已经做出了许多积极探索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基层社会管理体系建设方面仍处于起始阶段,需要进一步的健全与完善。宜昌市在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中形成了许多宝贵的“宜昌经验”,它探索构建了以人为本的网格化管理、信息化支撑、全程化服务“一本三化”的社会管理新体系,做到了“社情全掌握、矛盾全化解、服务全方位”,对太原市加强社会管理创新,开创社会管理新局面具有明显的指导意义,全市应紧密结合实际情况,学习借鉴“宜昌经验”,夯实基层基础,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推动社会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宜昌市的主要做法

宜昌市是一座拥有2400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城,全市辖5县3市5区,国土面积2.1万平方公里,总人口415万,是35个全国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城市之一。近年来,宜昌市紧紧抓住全国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重大机遇,围绕公共服务保障、重点人群管理、社会组织管理、社会矛盾化解、基层社会工作运行、信息综合支撑、社会领域党建等内容,全面系统推进社会管理实现从条块分治向整体联动转变,从被动应对向主动服务转变,从传统方式向信息化手段转变,探索构建了以人为本的网格化管理、信息化支撑、全程化服务的“一本三化”社会管理新体系。

(一)高层面的体系设计

宜昌市创新城市管理模式,全面推进网格化管理,推动各类社会服务资源在网格这个基本单元上聚集整合,形成了社会管理基础平台。这个平台按照“街巷定界、规模适度、无缝覆盖、动态调整”的原则和每个社区2000~3000户、每个网格200~300户的标准,把城区121个社区划分为1110个网格,人、房、事、物、组织全部纳入网格管理范畴,实现了社会服务管理全覆盖。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性、关键性作用,构建起以网格为基础的全市统一、动态更新、联通共享、功能齐全的社会管理综合信息平台。这个平台以人的生命全过程为周期,制定出13大类119个子项的人口基础信息目录,除网格采集的8个子项外,还集中汇集了公安、人社、房管、卫生、民政、司法、计生、城管、教育、工商、国土等11个职能部门采集的111个子项的信息,切实做到了“人房底数清、社区情况明、基础信息交换共享”。

(二)高素质的基层队伍

宜昌在网格化管理过程中,通过政府统一购买、统一薪酬、统一履职、统一考核,聘用了1120名高素质网格员,成立了一支专业队伍。网格员在规定的“格子”内工作,履行信息采集、综合治理、劳动保障、民政服务、计划生育、城市管理、食品安全等七大职责。网格员每天处在社区、街道和人群之中,大到传达国家政策、协助打击犯罪,小到下水道维修、调节邻里纠纷,无所不包。同时,通过网格化管理带动街办社区职能变革。所有街办都成立了便民服务、综治维稳和网格管理“三个中心”,与之相对应,所有社区都整合建成了便民、维稳、网管“三个站”,并m建了社区专职工作者、网格管理员和社区志愿者“三支队伍”。同时,大力推进职能部门、网格管理员、社会力量融合,形成了力量层层倍增的服务管理新格局。

(三)高效率的联动操作

宜昌市树立“以人为本、服务为先、关口前移、上下联动”的工作理念,利用网格化管理优势和社会管理综合信息平台,实现基层社会矛盾的超前研判、全面收集、及时掌控和有效化解。他们通过居民恳谈、干部下访、定期排查、网格巡查、诉求热线、媒体监督等渠道,将社会矛盾信息收集、排查、化解的关口延伸到社区(村)、楼(栋),对各类社会矛盾实行社区、街道、部门“扁平式”联动操作,流程不断优化、环节大大减少。2011年宜昌城区社会矛盾化解率达到93.8%,其中社区化解率达到97.8%,有效实现了“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矛盾不上交”的目标。

(四)高质量的服务水平

宜昌市始K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根本理念,以全程化服务为核心,充分利用网格化管理基础和信息化平台支撑,把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贯穿于全市常住人口生命周期和流动人口生命周期的全过程。积极探索“双代服务”,大力推行社区为行政部门事务,网格员为居民群众代办事宜的“双代服务”,以特色社区服务打造“一刻钟便民服务圈”。针对生活困难家庭、失独家庭和空巢老人、农民工、精神病人、留守儿童、残疾人等困难群众和弱势群体的服务需求,拓展服务项目,全力打造出“银手杖工程”、“爱心超市”、“爱心小课桌”等一批特色服务品牌。同时,建立社会管理服务电子监察系统,实行“痕迹”管理,有效确保了各项服务全面扎实有效推进。

三、对策建议

借鉴宜昌市加强社会管理的成功经验,太原市应以推进社区网格化管理为总抓手,以社区网格为基本单元,以信息化平台为支撑,以服务群众为重点,全面提升社会服务管理创新能力,努力为转型跨越发展创造良好的基层环境。

(一)拓展服务领域,夯实网格化管理基础

作为城市移动的“探照灯”、工作效能的“倍增器”,宜昌市网格员在规定的“格子”内工作,履行信息采集、综合治理、劳动保障、民政服务、计划生育、城市管理、食品安全等七大职责。这为太原市发挥政府行政、公共资源、行业协会等优势,有效整合各方力量,科学组建基础性、自、个性化三级服务团队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全市应充分发挥督导员、网格长、信息员三级管理队伍的作用,实行全方位、扁平化、联动式的动态管理,切实做好政策宣传、信息收集、治安巡逻、矛盾调解、环境保护、帮扶困难群体等工作,实现“人到格中去,事在网上办”的精细化管理目标。通过开展多层次、多样化、品牌化的社区服务,将社区文化、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8181890”、“95081”等便民利民服务、关爱空巢老人、残疾人等志愿服务覆盖到社区全体居民,推动建立市、区、街道、社区、网格五级联动的网络服务体系。

(二)整合各方资源,搭建全市信息共享平台

针对太原市目前各职能部门分别“建网”,却全部在基层社区“落地”的实际情况,宜昌城区以信息技术为支撑,搭建起社会管理综合信息平台,实现了“人房底数清、社区情况明、基础信息交换共享”。这就建议全市应以“党委政府主导,部门共建共享”为原则,由政府统一安排部署,依托电子政务数据交换平台,以公安“大情报”系统和人口计生信息网络为基础,整合人口计生、公安、民政、教育、人社、卫生、工商、城管等各相关部门专网,建立部门间横向联接、纵向贯通的全市性信息资源共享平台。这个平台将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整合各类信息资源,达到社区综合信息服务管理、人口信息分类管理、社会矛盾联动化解、公众诉求信息管理和数字化城市综合管理的全面覆盖、动态跟踪、联通共享。

(三)打造工作特色,强力推进“星级社区”创建

在社区管理方面,宜昌市围绕社区“三站”建设、社区工作职能、社区运行机制、社区志愿服务、社区专职工作者和网格管理员管理、社区基础设施配置、社区经费投入等方面,全面推进社区建设规范化。结合太原市实际情况,要积极开展“星级社区”创建活动,围绕社区党建、社区服务(公共服务、志愿服务等)、社区建设(基础设施配置、人才队伍建设等)、社区自治(经费投入、社区运行机制建设等)、社区文化、社区管理(网格管理队伍建设等)等内容,细化评选标准,完善创建内容,采取竞争制与达标制相结合的方式,分阶段组织实施星级达标。同时,科学运用区分的方法,加强考核考评,把考核结果与收入挂起钩来,进一步增强社区工作者的责任感、使命感,调动他们为民服务的积极性、主动性。

(四)融合工作力量,强化基层社会工作队伍建设

为营造更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宜昌市积极提供全程便捷服务、全程精细服务和全程监察服务,完善队伍建设,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全市应针对社区工作人员大量流失的现状,积极引导推动各级职能部门整合基层资源、下沉工作重心,与街道、社区、网格工作力量融合,加强基层基础力量,强化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能力。要积极鼓励大学(专)毕业生、干部、下岗职工、待业青年到社区工作,大力发展社区志愿服务队伍,推进社区工作者职业化,逐步形成各职能部门、社区专职工作者、社区志愿者,力量层层倍增的服务管理新格局,不断促进服务功能拓展延伸。

参考文献:

[1]郭有明.创新构建“一本三化”社会管理体系.政策,2012(8)

社会创新发展篇8

关键词: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基础实践发展创新

一、科学社会主义的含义

科学社会主义亦称科学共产主义。为了同空想社会主义相区别,马克思和恩格斯才使用科学社会主义这个名称。它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含义。广义的含义,泛指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体系;狭义的含义则专指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之一的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它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斗争发展规律的科学,即关于无产阶级所进行的斗争的性质、条件以及由此产生的一般目的的科学。无产阶级所进行的斗争的性质,就是要使自己从资本主义奴役下解放出来,彻底埋葬雇佣劳动制度;无产阶级所进行的斗争的条件,就是要使自己获得彻底解放,必须消灭阶级剥削、阶级压迫和阶级差别,消灭产生阶级的生产资料私有制;无产阶级所进行的斗争的一般目的即最终目的,就是在全世界实现共产主义,解放全人类。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性质、条件和一般目的这三个内容,是一个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特别是作为条件的那些内容,既反映性质,又决定目的。因此,科学社会主义可以简述为关于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学说。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创立的。资本主义制度在西欧一些主要国家的最终确立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充分暴露,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经济条件;现代无产阶级的形成,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阶级斗争的尖锐化,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及工人运动的空前高涨,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科学社会主义包含极其丰富的内容,集中到一点,就是科学地论证了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趋势,论证了无产阶级埋葬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伟大历史使命。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创立以来的历史证明,它的理论是正确的,社会主义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同时,它又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它在指导实践的过程中,又要接受实践的检验,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扩展、不断深化、不断丰富、不断完善。

二、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思想理论基础

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三大思想理论基础应该是:德意志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

(一)德国的古典哲学

产生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主要代表人物是黑格和费尔巴哈。黑格尔第一次以唯心主义形式系统地阐述了辩证法的基本规律。费尔巴哈则是恢复了唯物主义的权威,论证了物质第一性、思维第二性的原理。这为辩证唯物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科学的材料和依据。

(二)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

它的创始人是配第,由斯密发展,完成者是李嘉图。最积极的成果是提出并论证了劳动价值论,科学地说明了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量决定的,劳动是价值的源泉,劳动所创造的价值是工资、利润和租的源泉。古典政治经济学为人们研究资本主义经济规律提供了有益的材料。

(三)英法三大空想社会主义

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以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为代表的19世纪初的空想社会主义,是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最高阶段。这些都成为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标志: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诞生

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实践与发展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两个组成部分。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体系,他们也提出了关于未来社会主义的一些设想,但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始于列宁,科学地解决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问题,邓小平初步构筑了这一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的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是这一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

马克思主义不是科学之科学,更不是形而上学的教条主义,而是辩证的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是开放的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解决社会的基本矛盾问题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它为我们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也为社会主义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前提。

事实上,在苏、东剧变社会主义运动遭受严重挫折之后,中国的进步和发展举世瞩目,其原因就在于近20年来,中国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和中国国情相结合,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一理论及实践的成果正如埃菲社等国际媒体所说的“造就了20世纪最壮观的经济奇迹”“扭转了本世纪后期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潮的趋势”“拯救了社会主义在全世界的威望”。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中,科学化、民主化的政治得到实践和发展,推动着我国社会发展的进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的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形成了自由、民主、文明的社会,在实践中,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深入把握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必将更有力地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

四、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中国的创新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邓小平初步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正如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邓小平理论形成了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是邓小平理论的主题,也是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正确解决的根本问题。邓小平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逐步形成了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科学体系

同志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地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解决了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如何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重大问题的同时完成了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主线上的创新,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思想理论体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高度概括和凝聚了社会主义新的理论形态的基本思想、基本理论,是新社会主义观的核心内容,是社会主义新时期制定路线、纲领和方针政策的基本理论依据,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主线的进一步创新成果,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动改革和发展。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人民的物质文化要求同落后的生产力的矛盾始终是现阶段我国的主要矛盾,要解决这个矛盾就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改善生产关系,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我们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所以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以人为本,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出发,科学发展观同样如此。这样完整地提出科学发展观,不仅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发展,也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新贡献。

参考文献: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09年修订版

[2]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1848年版

社会创新发展篇9

【关键词】施工管理;创新;必要性;策略

1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在市场化、经济化制度日趋完善的今天,我国建筑业的发展也突飞猛进,建筑施工行业面临着更激烈的竞争和挑战,同时也产生了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传统的建筑施工管理制度跟不上现代施工方式,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人员的思想观念未能及时转变,项目管理与施工企业之间的权责不明确,施工质量和安全管理不到位,施工工序操作不严格,一线施工人员安全意识淡薄等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施工企业的发展。在建筑工程施工的生产力迅速向前发展的同时,固守原有的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方式方法是不可取的,因此为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现代化建筑工程施工的需要,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必须不断向前发展,必须探索出创新的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方法,以适应现代化的生产力发展需要和市场经济的发展。

目前我国面临着城市化高速发展的新时期,城市建设带来了大量的建筑施工工程,这对建筑工程施工企业来说既是巨大的机遇也是不小的挑战,这意味着传统的以规模、资历、和雄厚资本而确立的市场份额将被重新洗牌,新时期下的建筑施工工程要求的不仅仅是规模、资历和财力,更为重要的是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水平。投标、设计、施工和竣工验收、最终验收都有国家的标准规范施工单位、供货商、业主、监理、设计的行为,各家建筑施工企业的资质虽有高低之分,但施工工艺和生产工器具大多相同,唯一不同的就是管理,可以说,在当今的市场化、经济化的形势下,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是企业的建筑工程施工的管理机制、管理水平。因此,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只有对管理机制、管理模式不断创新、坚持改革、与时俱进,才会使项目施工单位构建自己的企业文化和品牌,才能使企业适应现代建筑工程行业的市场经济和生产力的发展需要,才能使企业具有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长久的生命力。

2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理念的创新

工程施工管理理念理念的创新,需要进行管理机制的改革,管理体制和资源配置的优化,组织结构的调整,保证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形成权责明确、有序运作、有效制衡的管理机制,具体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以项目管理为重点,强化过程控制,推进管理创新

对工程项目质量的提高要高度重,保证工程优质。从以下两个方面做起:第一是注重法制观念的培养,强化员工创新意识。建筑企业单位要认真贯彻《建筑法》、《合同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和国家有关质量标准、质量监察等一系列法规条例,依法办事、按标准执行,把工程质量控制放第一位;第二是应该在建立合理的管理制度和质量责任体系,强化全员责任的基础上,根据工程项目的基本情况来确定创优目标和明确创优标准,编制创优计划,并对岗位创优和工序创优责任进行分解。要做到创新:

首先,要加强工程成本管理,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尽量降低成本。一是要从实际出发,对项目进行认真评估,加强建立健全工程项目部成本分析、成本责任、成本核算等一系列体系,使目标成本更加科学;二是对作业层的责任成本包干定额要加强管理控制,防止效益流失;三是优化施工方案要合理优化,降低物耗和非生产性支出。实现效益最大化;四是加强机械设备的管理,提高设备的营运交通。优化配置的原则可以根据工程项目需要、施工周期,合同要求、增强机构设备的有效运营,合理配置项目机械设备等因素来制定。

其次,对资金管理,财务制度要加强管理。在工程施工整个过程中要实行财务会计委派制。根据资金管理制度,对工程项目部各个环节资金的进行预算编制,从而了解资金的流动和执行情况,对预算外资金的支出要严格限制;工程款的回收力度要加强,及时清理和处理工程项目部债权债务,力求做到竣工决算到位,工程款拨付到位;认真工程项目的跟踪审计和竣工审计,确保工程项目最终效益的事实可靠,并据此兑现项目承包合同。

再次,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同时抓好现场标准化管理,确保施工安全。对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来增强全员安全意识和防护能力,建立健全合理的安全责任体系,管理责任人需签订安全责任状。确保实现安全“零事故”。

(2)坚持以人为本,强化培训教育,推进科技创新

管理应以人为本,对员工加强培训教育,是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理念创新的保证。知识的更新是创新理念的基础,只有不断的拓展自己的知识面,才能推进管理工作良好的进行,因此施工企业要针对公司不同层次的员工有计划、分类别的进行培训,以加强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和技术人员施工水平。

科技就是生产力,建立科技创新体系,提高工程施工质量,发展技术优势,以求工程成本的降低,从而增加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科技的创新也是施工管理理念创新的途径,加大科技生产的投入,创造优质工程。

3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创新原则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创新是适应建筑工程行业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但这并不意味着创新可以随心所欲。创新必须建立在科学理论的基础上,遵循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当前建筑施工行业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因此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创新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创新要适应市场的需要,市场经济的原则是有需求才有市场,市场经济的特征是动态多变,因此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应当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才能为社会和企业本身创造经济效益,这是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创新的“根”。

(2)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创新应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将创新思想和创新理念融入企业文化,通过企业文化提高员工的创新意识,才能使创新有“魂”。

(3)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创新中,要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熟悉市场,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管理方式及时调整施工管理任务目标,同时应不断充实各级管理层,努力提高各级管理层的综合素养。

总之,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创新的一切近期目标都是使保证工程项目的施工安全和工程项目施工质量,努力为企业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远期目标是不断使管理模式适应当前生产尤其是建筑工程施工的生产力的需要。

4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创新策略

(1)要实现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创新,首先应使企业高层管理者具有创新管理的理念,并重视施工管理的创新,充分意识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创新的必要性和创新的原则,使企业整体重高层管理到项目经理、施工现场负责人甚至到一线施工工人都具备创新意识,把创新精神落到实处。

(2)制定符合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实际情况的创新方案,同时企业要有一定的远见,通过预计未来建筑工程施工行业生产力的发展方向,预先制定创新方案,并有步骤地实施创新管理方法。

(3)坚持对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体制创新。一般的建筑工程施工管理都会在项目合同签订后组建项目部,应当将项目部公司化,建立起责任制度,明确项目部的责任和职责所在,使项目部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发挥最大的作用。同时还应建立项目部的财政制度,提高项目部的资金运作效率和承担资金决策风险。

(4)技术创新和创新技术实施是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创新的关键。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应当合理采用新的施工设备、新工艺、新的施工组织方法,不断利用创新提高施工效率,降低冗余,减少损耗,是工程施工过程中创造的效益达到最大化。

(5)建立倡导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创新的激励机制。要在企业内部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将创新思想和创新理念融入企业文化,通过企业文化提高员工的创新意识,鼓励施工人员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采用新工艺、新设备、新方法。

5结语

建筑施工管理根本就在于保证工程质量,在规定的工期内顺利完工。因此作为一个管理人员要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要具备创新的意识和理念,当然也包括施工人员,只有通过创新,合理的提高建筑生产力,为企业和社会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梁世连.工程项目管理北京[m].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7(1).

[2]向洪:《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探讨》,2009(21)。

[3]马纯杰.建筑工程项目管理[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7).

[4]丁士昭,建筑工程项目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2007(5).

社会创新发展篇10

关键词:发展;社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中西部老工业基地城市;战略选择

基金项目:2012年度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课题“河南省加强社会管理创新,促进城市社区建设与服务水平提升研究”(2012B249)阶段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C9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500(2012)11-0014-03

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目前城市社区的范围,一般是指经过社区体制改革后作了规模调整的居民委员会辖区[1]。同志曾讲道:“社区的发展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一个新情况”。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政府和企业、事业单位的一部分社会福利、社会服务及社会管理的职能逐步剥离并转交给社区,我国的社区建设和社区工作在社会发展与社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日渐突出。社区是城市最基层的基础构成单元,基础的稳定对整个城市的稳定乃至整个社会的稳定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我国创新和完善基层社会管理机制的重要途径。加强社区建设是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目标的一项战略选择,也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总体部署重要组成部分。同志指出:“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2],研究社区建设中专业社会工作人才培养问题,对推进社区建设,实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均有着重要理论意义及实践意义。

一、中西部老工业基地社区建设的必要性及特殊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创了我国工业基地建设的新纪元。伴随着国家“一五”计划、“二五”计划实施,我国逐步建立了洛阳、武汉、西安、兰州、包头、十堰等中西部重要的工业基地。然而,长期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和不健全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运行,造成这些老工业基地“社企不分”的社会管理模式。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及国有企业深化改革、转换经营机制和政府机构改革、转变职能,企业剥离的社会职能和政府转移出来的服务职能,大部分要由城市社区来承接。同时,这些老工业基地城市社区普遍存在失业人数多、流动人口多、旧房多、生活困难多、治安问题多等情况。面对流动人口、下岗职工、老龄工作、社会治安、计划生育等各种问题,传统的城市居民委员会在管理和服务上力不从心,存在着责权利不统一、职责任务不明确、管辖范围过小、人员老化、工作条件差等问题。一方面,这些老工业基地社区建设在社会发展中更为必要,另一方面,这些老工业基地社区建设又因历史的原因而产生的社会矛盾及居民需求又有着特殊性,对社区干部的有着更高的要求。因此,培养适应老工业基地城市社区建设需要的,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及技能的专业化、高素质的社区专业社会工作人才,成为这些城市社区建设的迫切需要,这也是中西部老工业基地城市社会发展中需要认真解决的新课题。

二、社区专业社会工作人才对我国老工业基地城市社区建设的促进作用

(二)专业社区社会工作人才的界定

社会工作是适应19世纪以来西方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以助人为宗旨,以发现和解决社会问题为目的的新学科和新职业。近现代以来,市场经济体制的普遍建立和社会结构的深刻变革,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也带来了大量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为应对这些社会矛盾和问题,应对频繁发生的各种自然灾害和突发公共事件及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发展,世界各国和地区纷纷建立社会工作专业制度,培养和造就大批社会工作专门人才,推动建立和完善个性化、多样化、科学化、专业化的社会服务体系[1]。改革开放以后,社会工作这一外来概念逐渐被我国政府、学术界和社会各界所接受。社会工作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必然要求和重要标志。

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是“具有一定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和技能,在社会福利、社会救助、慈善事业、社区建设、婚姻家庭、精神卫生、应急处置等领域直接提供社会服务的专门人员”[3]。社区专业社会工作人才指“在社区工作的社会工作者.他们或受雇于政府机构,或者在非营利的社会福利机构(如社区中心),在社区中运用社区工作方法,技能,组织社区居民,动员社区资源,解决社区问题,促进社区进步和发展的社会工作者。”[4]。社区工作者,有学者从广义和狭义两个层面来界定,广义的概念指从事社区建设和服务的专职和兼职人员;狭义概念专指社区居民组织工作人员,本文所述的社区专业社会工作人才指狭义社区工作者,包括如居委会主任及其他工作人员、党组织书记及其他社区组织工作专职人员。

(二)社区专业社会工作人才对老工业基地社区建设的促进作用

城市社区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产生的城市基层民主自治组织,社区作为城市的基本单位,具有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环保、卫生、福利、安全等多种功能,对城市发展具有支撑作用。随着我国中西部工业基地城市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一系列复杂社会问题随之出现,人们对社会服务需求的层次越来越多、数量越来越大、质量越来越高。社区已经成为各种社会群体的集聚点,各种利益关系的交汇点,各种社会组织的落脚点和党在城市执政的支撑点。在这种形势下,仅靠过去传统的、单一的行政管理方式和工作手段已难以适应。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的通知中强调,在社区建设中要“努力建立一支专业化、高素质的社区工作者队伍”。这表明,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具备完善相关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社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是构建和谐、适应社会发展的社区工作重要内容,也是社区建设的关键环节[1]。尤其是中西部工业城市社区,存在着下岗失业工人多、老龄人口多、社会治安问题多、贫困人口多的特殊性。因此,中西部工业基地城市推进社区建设中更需要引进高素质的专业社区社会工业专业人才,发展社会工作,这对于化解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应对突发事件和社会风险,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平正义,增进社会和谐和人类福祉,具有重要基础作用。

1.专业化社会工作的助人宗旨与社区建设目标是高度一致的

社区建设的重要原则是以人为本原则,其重要目标是通过社区的各种组织的建设,面向本社区的居民,尤其是老年人、残疾人、儿童、社区贫困户、优抚对象等提供社会福利服务和便民利民服务,以实现社会和谐发展。据笔者主持一个相关课题调查显示,居民在回答“社区工作者道德伦理素质最主要是什么?”问题时,75.84%认为是“奉献精神”,68.46%认为是“敬业负责”。这说明,广大居民认同的社区工作者应具有奉献、敬业精神。而社会工作者的基本专业理念是奉献,是遵循助人自助的价值理念,综合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和方法,为有需要的个人、机构、家庭、社区提供专业社会服务,帮助其发挥自身潜能、协调社会关系、解决和预防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公正为主要职业活动的专业人员。因此,专业化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建设,在其专业理论指导及专业技能支持下,必定大大促进社区建设目标的实现。

2.专业社区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要途径之一

社区是现代社会基层组织,是社会的基础细胞,社区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社区和谐发展不仅仅在于硬件设施的建设,更重要的是需要一大批高素质、高水平的工作人员。专业社区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建设,专业社会工作人才充实社区工作队伍,其能利用地区发展模式、社会策划模式、社会行动、社区照顾、社区教育组织能专业的社区工作方法和小组工作、个案工作等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和技能,科学地解决矛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良好基础。

(1)加强社区专业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是维护社会稳定、建设和谐社区的内在要求。社会政治经济体制的变化必然要反映和渗透到社区生活中来,从而使社区工作面临一系列新情况和新问题,社区在调处社会矛盾和纠纷中,能够起到减震器作用,也可以避免政府与不同利益群体间的直接对立,把各种社会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最初的萌芽阶段。专业社会工作者介入社会工作,利用专业方法和技能,能科学解决社会问题、增进社会团结、促进社会发展。

(2)加强社区专业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能有效调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促进人与人之间健康和谐发展。和谐社会是诚信友爱的社会,社会工作人才能利用小组工作、个案工作等专业方法和技能,有效调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增强人与人之间的友爱与团结。社会工作不仅可以提供物质上的帮助,而且可以提供精神上的帮助,调节人们的心态和行为,均衡阶层利益,形成人与人之间健康和谐发展的状态。

(3)加强社区专业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要求。和谐社会是公平正义的社会,社会工作人才运用“社会行动”、“社区策划”、“社会区发展”等专业社区工作方法和技能推进社区工作,促进社会资源享有平等,维护人格尊严。通过社会工作者的介入,帮助那些在社会生活中遇到困难和问题的人摆脱暂时的困难,使他们感受到社会的帮助,感受到社会对他们的关爱,受益于社会发展的成果,从而减轻他们的被剥夺感,这不仅能很好解决社会矛盾,而且能够增强社会成员的公平正义感。进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4)加强社区专业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有利于社会稳定与社会控制。和谐社会是安定有序的社会,社会工作人才有效的会工作有利于社会稳定与社会控制。社会工作者以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为武器,通过为公众谋福利、为贫困者争取发展机会,使那些在生活中遇到困难的人增加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决心,帮助他们以健康的心态投身到新的生活中去,复原或重塑他们与社会环境的关系,有效避免他们走向社会的对立面,重新回到社会发展的正常轨道,从而预防破坏社会的事件的发生,进而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

(5)加强社区专业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有利于帮助个体增强适应社会能力。和谐社会是充满活力的社会,社会工作人才有效的社会工作能够帮助个体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个人常常会因为种种内在和外在原因导致在适应社会时处于被动地位,在面对各种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时,常常需要别人的帮助才能适应社会生活,获取社会资源。社会工作通过对个人能力的激发,赋予其更多的自我提升的机会,实现对个人的增权。通过社会工作者的帮助,个人特别是弱势群体能够有能力参与推进社会进步的活动,主动有效地维护其权益,增强个人的社会功能。正如贝克尔所说“社会工作为求帮助的人们有效增强心理及社会功能,并藉着实现社会改革以加强全体人民的福祉”。

因此,在推进中西部老工业基地城市社会建设中,注重社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迫切要求。

3.加强社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是转型时期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更是中西部老工业基地城市社会发展需要

在我国中西部老工业基地城市,由于长期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和不健全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运行,形成了“企业办社会”社会管理模式,“生老病死找企业”、“职工以企业为家”、“企业就是一个小社会”等“社企不分”的现象,社会保障能力严重不足。随着改革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城市的社会生活和管理体制正在发生整体的深刻变化,人口流动日益频繁,居民群众的生活需求不断上升,民主意识和参与意识越来越强,居民对社区事务的日益关注,他们不仅关注社区的发展,参与社区的活动,而且对社区的服务和管理、居住环境、文化娱乐、医疗卫生等方面提出多层次、多样化的要求。在我们调查走访中了解到,目前社区居民迫切需要具有高素质、专业化和专业知识结构社区社会工作者。具有现念及专业理论支持、经过专业职能训练的专业社会工作者介入这些城市社区建设,无疑对这些社区建设健康发展起到很大促进作用。从发达国家社会发展经验看,政府向社会提供的公共服务的职能越来越多的由社会组织和社区工作者承担,以社会力量发展社会事业,推动“政社分开”,应是这些城市社会发展一个重要途径。促进社会工作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有利于转变政府职能,实现公共服务的多元化、社会化和市场化;有利于加强公共服务和公共管理,降低公共服务成本,提高公共服务质量,改进公共服务效率。引入专业化社会工作服务,发挥社区工作者系统化、多样化、个性化解决群体问题和个体问题的专业能力,可为社会成员提供政府不便和市场不愿或不能提供的公共服务,提升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的水平。满足转型时期中西部工业基地城市的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

总之,我国中西部老工业基地城市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和社会结构的深刻变革,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建立社会工作专业制度,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以专业化、职业化社会工作队伍充实城市社区,对于化解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应对突发事件和社会风险,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平正义,增进社会和谐和人类福祉,具有着重要基础作用,大力发展社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应是我国中西部老工业基地城市创新和完善基层社会管理机制、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