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学的核心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03:01

人文地理学的核心篇1

[关键词]成人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党中央提出和号召在全国实施的一项重大、长期而又艰巨的历史性工程。我国拥有55个少数民族,这些少数民族在自己的发展历史上都创造了自己的民族文化。在我国的广大版图上,分布着众多少数民族,形成了多个多民族的地区。由于多民族地区文化环境的特殊性,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这类地区既十分重要,又更加困难。加之成人高等教育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教育类型,在多民族地区成人高等学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更是必然具有特殊规律和途径。

一、多民族地区成人高等学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特殊文化背景和文化挑战

(一)多民族地区传统文化价值观的差异

据斯大林对“民族”的定义,民族语言和表现为民族文化的民族心理是民族确认的重要因素。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文化历史和传统,多民族省区的民族文化状况更是丰富和多样。以云南省来说,云南省有25个少数民族,每个少数民族都创造了自己的民族文化,这些也都是云南民族文化的重要资源。由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的是普遍性和一致性。多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会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带来很大的挑战。例如,虽然傣族和彝族同样具有传统社会的身份等级意识、民族内通婚的意识、神判意识,但是它们各有其自身的历史特点。藏族和傣族历史上也都有重要的佛教现象,但是佛教与社会生活、政治生活的关系以及宗教本身的特点都有不同之处,这些都对统一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出了挑战。在多民族地区,各民族对于自我文化的强烈认同、保护意识与爱国主义教育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冲突。多民族文化的丰富特点,使得在开发、保护和传播民族文化中渗透统一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显得十分复杂多变、成本较大。

从多民族地区社会成员的文化素质方面看,有的民族汉文化程度较高,有的民族传统文化较浓;有的民族综合文化素质较高,有的则较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种重要而又抽象的理论体系,其对于学习主体的文化素质有一定的要求。另外,宗教是一种价值观,在不同民族生活中产生着不同程度的影响。以云南省为例,在云南省久居的少数民族的宗教情况很复杂,有多个民族都信教,有的民族甚至是全民信教,有的民族在历史上政教合一,有的民族中又有多种宗教现象。我国的民族问题往往与宗教问题交织在一起,十分复杂。在笔者籍贯地镇雄县的花山乡就有一个叫“大火地”的彝族村社,这里的绝大部分村民都信仰基督教,在其他农村地区还信仰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道教和原始宗教等。笔者了解到,现在很多农村地区的社会成员把很大部分经济收入投入到宗教设施的建设上。“大火地”的居民十分贫困,但是他们近几年修建了一个大约价值在十多万元的基督教堂,在镇雄县的县城边的面山上就能在远处看见矗立着一座宗教建筑物。而且,据笔者了解,农村的一些国家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退休以后也转而信仰宗教或从事宗教相关的活动。由此可见,一方面,在我国农村基层社会,宗教在公民中有一定的市场;另一方面,基层社会公民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出现了危机。

除此之外,一些少数民族居住在边疆地区,与境外的国家和民族有着密切的往来,从而也就不可避免地产生文化交流,不可避免地受到一些境外非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影响,这也会给边疆多民族地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增加难度。

(二)学生文化背景和素质差异较大

成人大学生往往来源于不同的地区、不同的领域、不同的行业。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国家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生活各领域的社会关系和利益实现方式也都会出现很大程度的分化和多样化。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有制和分配制度的完善,来自不同地区、不同领域和不同行业的社会成员的利益实现方式、途径和程度都会出现一定的差距,这些社会成员也会受到自己工作和生活领域的单位亚文化的影响。这些都会成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所面临的挑战。此外,成人学生存在着较大的文化素质差异,这种差异会给成人高等学校开展统一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带来一定的挑战。

(三)成人利益价值观的阶段特点

从人的心理和生理成长过程来看,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特点,成人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方面具有阶段性特点。一方面,成人学生是正在参与社会主义建设的各种工作的社会成员,他们承担着一定的家庭责任,并需要通过承担特定的工作来实现自己的利益。他们为了在以当代市场机制为基础的利益关系中实现自己的利益而学习和工作,必然会以利益为思考问题的出发点。因此,从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角度来说,成人学生的第一个阶段性特点是以利益为导向。另一方面,成人学生由于长期从事社会工作、参与社会生活,他们对于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现象有着相当程度的理解,这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来说既是优势,又是挑战。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中,如果能够结合学生对于社会生活的理解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引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可能会产生很好的效果。但是,如果理论教学不能够和成人学生的价值观结构产生良性互动,成人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理解可能就会变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抵触。

二、多民族地区成人高等学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特殊功能和责任

(一)成人高等学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利于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成人高等学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对于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着特殊的意义。首先,从理论上来说,成人是极为重要的社会成员,他们是参与各项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他们的价值观和思想直接影响着社会生活,关系着国家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建设的性质和方向,他们的思想状况和价值观还会通过家庭、工作、生活的群体对家庭成员和其他社会成员产生重要影响。成人高等学校是专门从事教学的组织机构,抓好成人高等学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对于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特殊的理论意义。其次,从实践上来说,成人高等学校中的学员,大都是素质较高的或者是正在改善素质结构的社会成员,多民族地区成人高等学校的学员素质情况更是如此,开展好多民族地区成人高等学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一方面,多民族地区的成人高等学校具备以下方面的优势:学校具有高水平的、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可以搞好教学;学生的素质相对较高,能够很快地接受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另一方面,多民族地区成人高等学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对于深化多民族地区社会成员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识体系的形成和内化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转贴于 (二)成人高等学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具有宣传和再教育功能

成人学生是正在参与社会生活、承担社会工作的社会成员,他们的继续深造不仅能够改善自身的素质结构,提升自身的能力,而且通过对他们进行教育和培养,能够使他们在生活和工作的社会环境中形成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效果,他们的言传身教能够对于其周围环境中的社会成员生产不可替代的教育作用。因此,成人高等学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由此具备了对于社会成员的宣传和再教育功能。由于多民族地区社会成员所处的文化环境较为复杂,社会成员的意识结构和素质较为多样,成人高等学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更是要承担特殊的功能和历史责任。

(三)成人高等学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利于坚持社会主义民族文化事业的正确导向

党的十六大郑重地提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国家,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多民族地区有着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这对于通过开发多民族灿烂的文化宝库来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十分重要。但是民族文化中所包含的要素也是良莠不齐的,甚至还包括一些是与社会主义文化的主流方向不吻合或者是相抵触的要素。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如何在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发展过程中把握正确的方向,都需要有正确的价值观作为导向,这就是当代党中央提出和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正如前文所述,多民族地区成人高等学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能够通过成人学生形成积极的宣传效果,而且在成人学生中,有许多人就是从事民族文化开发、保护和传播工作的。因此,通过开展成人高等学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可以为坚持多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正确导向产生积极作用。

三、多民族地区成人高等学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特殊措施和途径

(一)在教育中注重成人学生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双重特质

教育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成果,是一项重要的实践活动。对教育规律的把握、对教育实践中各要素性质的把握及科学配置都是影响教育结果和效果的关键性因素。在成人高等学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实践中,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成人学生在多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特殊角色和性质。他们既是受教育者,又是教育者。一方面,作为成人高等学校的学生,他们是受教育者,他们必须在学校认真学习,通过接受学校多形式的教学,正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实质和理论体系,学习如何在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环境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学校必须根据学生的情况,科学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体系的教学,科学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引导成人学生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另一方面,他们又是多民族地区其他社会成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者,学校应该为他们传授科学的教育方法和途径,使他们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历史责任感。总之,在成人高等学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中,要把成人学生的受教育者和教育者的双重身份特质把握好。

(二)从利益的视角,结合成人学生的工作实践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成人学员直接参与社会生活、从事社会实践、扮演社会角色,成人学员必须维持自己基本生计或者担负着赡养老人、抚养子女以及维持家庭生计的义务和责任。他们的学习目的主要是为了更好地维持生计或者是为了更好地发展做准备。因此,他们在考虑问题时往往会把重点放在现实的、眼前的、个人特殊的利益问题上。针对这一特点,对于成人学员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在灌输和讲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的过程中,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体系与成人学员的利益结合起来,使得成人学员意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更好地实现自我利益有着密切的联系,甚至认识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所建立的社会利益格局是成人学员实现自我利益的必要条件,从而使得学习、形成、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他们自觉自愿的行为和需要。

相对于在校全日制大学生而言,成人学员表现出了实践能力非常强、实践能力比理论素质优秀的特点,因此在对成人学员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中,应该结合成人学员实践能力较强的特点来开展教学和培养工作。在教学中,要有针对性地围绕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特别是成人学员在具体实践中的三大环节的相关因素、实践的社会性,特别是实践的具体历史现实性来展开讨论。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使学员认识到运用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指导实践的必然性,自觉学习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认识到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最重要的客观历史现实;认识到热爱祖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到在实践中改革创新的现实意义;认识到自觉运用荣辱观改造个人品格的重要性;认识到离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就难以实现科学发展。只有通过引导成人学员正确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神运用于实践,才能够在实践中能够建立起符合多民族地区社会特点的科学的、多层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人文地理学的核心篇2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2-0184-03

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国梦的一项重大任务。大学生承载着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是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民族地区地缘环境特殊、复杂,其多文化、多民族、多宗教影响着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深入调查分析民族地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现状,有助于增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民族地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现状

本研究是从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四个维度和认知认同、情感认同、行为认同三个方面设计问卷进行调查。调研对象是石河子大学、新疆大学、新疆师范大学、新疆农业大学、新疆财经大学、喀什师范学院六所高校的学生。调研采取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的形式。调研中共发放问卷1562份,男生作答696份,女生作答866份,其中汉族学生作答1146份,少数民族作答416份。

1.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观认知认同的整体状况。整体来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知认同状况良好,但仍存在认知不全和不知的现象。调研显示,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大部分大学生仅限于书本知识的学习。当被问及“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掌握的程度”时,50.4%的学生“只知道书本上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11.7%的学生“阅读过经典著作”,8.2%的学生“没兴趣也不了解”,只有29.6%的学生“了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部分大学生搞不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内容,将近一半的大学生对社会发展规律认识较为模糊。“关于人类发展的趋势”,37.5%的学生“认为社会主义必将取代资本主义,并最终走向共产主义”,42.9%的学生“相信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会逐步融合,走向趋同”,还有8.4%的学生“认为资本主义不会灭亡,共产主义只是个幻想”,11.3%的学生表示“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大学生对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精神的认知较理想。91.4%的大学生都能认同“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88.9%的大学生对于“时代精神的核心是改革创新”的说法表示认同。大学生对荣辱观的认知情况较为欠缺,22.7%的学生能说出7条以上,29.2%的学生能说出4~6条,38.4%的学生能说出1~3条,还有9.4%的学生一条也说不出。

2.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感认同的总体状况。调研显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整体上持积极肯定的态度,但仍有部分学生持消极否定的态度。大多数学生赞成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指导思想地位,但也存在少部分学生赞同马克思主义的过时论。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能够实现的大学生占调研人数的87.2%,赞同“只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学生占81.7%。这说明大学生整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充满信心的。大部分大学生都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感。91.4%的大学生赞同“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其中49.7%的大学生非常赞同;94.0%以上的大学生都认为在理性上和情感上都不接受、、,而且访谈中所有的大学生均坚信国家利益高于一切,认为维护祖国统一是每个新时代大学生的责任与义务。大学生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情感认同状况一般。41.5%的大学生认为社会主义荣辱观“提得非常精彩,在当前的社会氛围下十分有必要”,17.6%的大学生认为“只是强调了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26.3%的大学生认为“刚提出时都很积极响应,过一段就淡忘了”,14.4%的大学生认为“不过是个口号,没太大实际意义”。

3.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行为认同的总体状况。在行为认同方面,大部分学生能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也存在知行脱节现象。多数学生表示需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学习,且近70%的大学生表示会用马克思主义指导自己的行为,87.5%的大学生表示愿意“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而努力奋斗,他们对“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充满信心。75%的大学生表示会去制止有损国家利益及尊严的事情,87.5%的大学生愿意为发扬中华民族的时代精神而努力。大学生对荣辱观的认同存在着知行不统一的现象。90%左右的大学生表示“诚信很可贵”,但只有35.9%的大学生对考试作弊行为表示“鄙视”,43.9%的大学生表示“可以理解”,还有15.5%的大学生表示“难以判断”,4.7%的大学生持“无所谓的态度”。

二、民族地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影响因素分析

1.社会思潮的影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转型以及国家、地区、民族间的交往日益频繁,各种思想观念相互交流激荡,涌现出多样的社会思潮,如拜金主义、利己主义、新自由主义、消费主义、民族主义等。这些思想良莠不齐、鱼目混珠,对大学生的价值观选择带来极大挑战。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较为迅速,大学生享受了经济发展带来的成果,体会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这有利于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但同时,市场经济的趋利性及我国市场经济的不规范性等负面效应会使大学生在价值趋向上出现问题。调查显示,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在价值目标选择上目光短浅、功利、自我,价值评判模糊、道德缺失,从而影响了他们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另外,相比沿海及内地发达省份,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差距依然很大。

3.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不足。大学生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通过教育来引领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出以来,民族地区高校积极探索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方法、途径,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仍然存在教育目标模糊、教育方式单一、内容空泛刻板、脱离实际等问题。调研显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主要来源于思想政治理论课。但是,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枯燥无味,很难感兴趣,学过的东西也很难记住,甚至有些大学生公开表示学习这门课只为学分。

4.家庭教育的影响。家庭教育对于孩子价值观形成是至关重要的。民族地区有相当比例的家庭信仰宗教,少数民族家庭大多是家庭。由于父母是者,孩子从出生就受其影响,甚至还要经常去参加一些宗教活动。长期受宗教文化影响的一些民族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会产生认知障碍,这自然不利于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调研结果显示,在汉族、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四个参与调研人数最多的民族中,汉族大学生选择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人数最多,占被调研总人数的38.8%(占被调研汉族学生的52.9%);哈萨克族大学生选择信仰宗教的最多,占被调研总人数的0.9%(占被调研哈萨克族大学生的21.4%)。

5.大学生心理的不成熟。价值取向、理性判断、信仰、情感认同和对权威的崇尚是影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知认同的主要内在影响因素。[1]调研中发现很多大学生还未满20岁,他们正处于“三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同时他们的心理年龄不够成熟,对问题的看法不够理性。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识不够深刻,尤其民族成分较多的民族地区大学生由于受多元文化的影响,对他们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的难度就更大。

三、提升民族地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认同对策

1.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效果。就目前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来看,思想政治理论课依然是主要渠道。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力度,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刻板的说教,也不是空洞的理论,其核心本质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人为本,切实解决大学生思想、信仰、生活、情感的困惑,进行人文关怀,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与人的自身和谐。”[2]面对多元文化的冲击,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更应意识到自身的责任与使命,认真备课、授课,确保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不是流于形式或照本宣科,而是真正有效地进行;面对学生主体性意识的不断增强和各民族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需在传统教育方法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在教学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注重学生自身的发展,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采取诸如讨论、演讲、案例、讲座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还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使教学更加生动、直观,尽可能地贴近大学生的思想特点、贴近大学生的现实要求、贴近大学教育的精神诉求,

2.加强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校园文化是以在校师生为参与主体、以校园环境为地理空间、以大学精神为核心特征的群体文化,是高校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科学健康、与时俱进的优秀校园文化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规范和成长追求”。[3]访谈中,大学生认为在学校受校园文化的熏陶最多,良好的校园文化无疑对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养成意义重大。民族地区高校应充分利用校园文化的隐性教育功能,充分发挥它的育人功能。当前,营造各民族大学生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学习、和谐团结的校园文化已成为新疆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共同内容。各高校根据各自的办学特色构建出各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教育发挥着积极的影响,值得推广和借鉴。如:新疆大学提倡“爱国爱疆,团结进步”的民族精神;石河子大学坚持“以兵团精神育人,为屯垦戍边服务”的办学特色;新疆师范大学则较重视“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建设。

3.组织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实践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途径。调研中,61.8%的大学生认为实践教育应成为学校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要方式,这表明,大学生普遍喜欢用社会实践的形式来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应该组织学生参加志愿者服务活动、社会调查活动、基层实习活动等多种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找到理论与实际的契合点,达到“知”、“行”统一。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不仅可以将所学理论应用于实践中,更重要的是能培养自己艰苦奋斗、乐于奉献的时代精神。如:新疆大学生通过去团场实习可以了解兵团的历史,学习兵团人自强自立、艰苦奋斗的精神;在北疆长大的大学生可以去南疆参加实习活动,为当地百姓做些切实的好事,同时通过南北疆经济、社会差距的比较可以增强大学生建设新疆的责任感,也可进一步加深自身对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理解。

参考文献:

[1]杜京,宋有.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J].经济师,2012,(5).

[2]周生贵,闫卫华,王政爱.新疆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11).

[3]姚伶.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J].兰州学刊,2009,(7).

人文地理学的核心篇3

关键词: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题对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生命之魂,在所有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中处于统帅地位。十报告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练为24个字:“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12个词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简洁通俗地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表达,也为当今中国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构建提出了新要求。

一、概述

党的十以来,中央高度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尤其是对于国家的未来――广大青年而言。就曾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高校是青年人的聚集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之中已成为高校教育的本质要求。然而在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中,虽然近年来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值得肯定,大学生的价值观主流是积极、向上、健康的,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等各个层面的不断深化和改革,大学生在思维方式及生活方式、交往方式及价值取向等方面深受其影响和冲击,出现许多新问题,这些问题给高校的思政教育特别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增加了一定难度。

二、高校在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存在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思想政治课作为高校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主要途径,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发挥很大作用,但就目前情况而言,思想政治课的教育实效性却不尽如人意,一方面,部分高校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到位,不够重视,重智轻德,专业课安排的课时较多,且多采用小班教学,而思想政治课则被认为“无用”,课时大多被挤压且采取大班教学,少则100人,多则300多人,极大地影响了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灌输式的课堂教学,教学内容与现实脱节,教育模式僵化单一,不仅远远无法满足大学生多元的实际需求,而且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因此在思政课教学中,除非老师强制点名和考试测评,否则很多学生会选择逃课,即便上课,也有一部分学生在玩手机、看课外书或睡觉,弱化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效果。

2.高校教师的人文素养有待提高。“学高为师,身正为范”,高校教师的人文素养会对学生的品行价值观产生直接影响,也会成为影响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的关键。目前,大部分高校教师的人文素养整体上是很好的,但是,还是有部分高校教师一方面欠缺政治理论水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除外),对思想政治理论不重视,不积极、不自觉,即便勉强学习也是囫囵吞枣,一知半解。另一方面,高校教师的道德责任感和价值判断力有所滑坡,在多元文化背景下,一部分高校教师容易受、个人主义、功利主义和享乐主义等社会思潮的影响,在价值观选择上作出错误判断,片面地认为职业知识技能比思想道德素养重要,对学生实行放任自流的举措,部分教育者甚至出现了学术造假等诚信缺失的行为,没有切实发挥教师“言传身教”的作用。

3.由于认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渠道还比较单一,所以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喜忧参半”,大部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仍停留在表面层次,不够深刻;而理论认同与现实困惑间的矛盾,使少部分大学生在理论和现实两个层面对党的理论方针和政策产生了困惑和动摇。据2014年年底第十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上一份针对四川15所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状况的研究结果显示,在受访大学生中,尽管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晓度高,达到85.9%,但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内容的正确认知率偏低,对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均有正确认知的学生仅占13.7%。

三、对高校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问题的建议

1.加强调研和理论研究,提升教育理念。培育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不断创新教育理念,以人为本,与时俱进。高校一方面要转变观念,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另一方面要加强调研,对大学生价值结构、思想状况、理想追求、心理需求和道德需求等进行研究和定位,知己知彼才能更好地对“90”后大学生进行个性化的价值观培育。特别是对思想政治课的教师而言,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提升教育理念,创新教育方法,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贴近现实,贴近学生的思想要求,在互动中实施教学,紧密围绕大学生普遍关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大问题,用科学理论做好答疑解惑和引导工作,使学生从内心理解和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拓宽教育途径,探索教育渠道。要使大学生深刻而全面地认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必须全方位、多渠道地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提高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晓率和认知深度。一方面要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体,并与日常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班主任、辅导员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尽可能地利用课余时间多与大学生交流互动,要“润物无声”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其价值观进行塑形。另一方面,要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充分利用校园网、微信、微博、校报、电子屏、广播站、橱窗等物质载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宣传出来;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融入校园活动中,多举办一些征文比赛、演讲比赛、知识竞赛、班会、报告会等活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寓教于乐,让学生能更深刻地理解其深刻内涵。

3.提高高校教师的人文素养。高校要想方设法提升高校教师的政治理论水平和职业道德水平,多开办一些政治理论和职业道德的培训班和研讨会,充分利用网络、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组织教师自主学习,将政治理论素养和职业道德作为教师考评的重要指标,使教师深刻理解为什么在新时期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和要求,让教师真正产生心理认同,言行一致地做学生健康成长的好榜样和领路人。

4.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规章制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高校要培育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需要相关规章制度保驾护航。高校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融入高校制度建设中,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并强化规章制度的执行力,做到按规章制度办事,奖惩分明,以保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5-05.

[2]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3-12-24.

人文地理学的核心篇4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234(2014)12―0125―02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意义

党的十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强调以德立人、树人以德。立德是树人的前提和基础,树人是立德的目标和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经济社会发展起到思想引领、价值导向与行为规范的作用,是当今中国最核心的价值观,为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提供了价值根据和价值标准,在社会经济变革和各种文化思潮碰撞给人们思想观念带来深刻影响的社会条件下,旗帜鲜明地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对大学生成长成才具有着重要的意义。〔1〕

第一,是增强大学生民族自豪感、实现中国梦的需要。民族自豪感是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凝聚力、创造力的不竭源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共性又涵盖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个性,既坚守国家社会的目标又张扬了人的主体性,集中体现了“主流引领、分层设计、整体推进”的主导思想,为多元时代凝聚思想共识、构建主流文化、实现价值认同指明了方向,青年一代要成长为社会主义“四有”新人,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力军,就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了解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内涵及在当代的体现,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2〕

第二,是纠正大学生思想道德方面的偏差、促进健康成长成才的需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社会经济成分、利益关系、就业形式和分配方式的日益多样化,各种社会思潮相互激荡,大学生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人生观等方面呈现一系列新变化,如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淡化,价值观趋向多元化,自我意识膨胀,集体观念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诚信意识较弱,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心理素质欠佳,个体行为失范。这些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矛盾、相冲突,并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成长成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大学生从国家价值目标、社会价值准则和个人价值行为层面来观察社会问题、分析现实问题、解决自身的思想问题,排除干扰,坚定信仰。因而,对于纠正大学生思想道德方面的偏差,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显得尤为迫切。

第三,是引领校园文化、创建和谐校园的需要。和谐校园的创建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相当重要。高校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使命,应积极发挥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努力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推动者和示范者,依托校园文化建设平台,用校园文化所蕴含的人生信仰、理想信念、道德情操等丰富多彩的文化因素去引导大学生塑造灵魂。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大力建设、弘扬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流价值文化,努力营造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育人氛围,全力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

二、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影响

进入大学阶段,大学生开始特别关注价值观问题,对社会价值观的思考与抉择,使之内化的过程,也是大学生对价值判断标准接受与否的心理转化过程,并且逐渐形成个体稳定的价值观。今天的大学生由于成长环境的不同,其社会心理发展特征已发生改变,总的说来,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独立意识增强,社会需求迫切

如今的大学生,生长在改革开放的年代,富于理想,憧憬未来,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更强,他们渴望社会的理解和信任,希望别人尊重自己、认可自己,他们渴望加入社会,希望凭借自己的力量去改变种种令人不满意的现状,实现自身的价值。因此,要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真正被大学生所接纳,必须尊重大学生的独立意识,积极创设与社会环境相似的学习情境,采取贴近他们精神诉求的教育方式,才能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起到实效。

(二)依赖心理较强,盲目从众

虽然大学生成人感、独立性明显增强,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面对多元化的价值观和各种社会思潮的冲击,他们辨别是非和处理问题的能力还有待加强,加上当前大学生大部分为独生子女,普遍存在较强的依赖心理,当面临问题和冲突时,会选择盲目从众。从众行为是大学生依赖心理的表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集中反映出中华民族共有的心声和愿望,是共同的价值追求,人们的行为选择和价值判断必然以此作为精神坐标。因此,充分利用大学生的从众心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大学生日常教育的全过程,使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校园文化主流。

(三)情绪情感丰富又复杂

随着文化层次的提高,生活空间的扩大,大学生形成了丰富复杂而又内容深刻的情感世界,情绪、情感中稳定性和波动性并存。总体上看,大学生具有较高的智商和文化修养,对自己的情绪情感具有一定的控制能力。但是,当他们的个体需要与现实生活出现矛盾,受到内心和外界环境强烈刺激时,他们的情绪又容易产生波动。当他们得到肯定或取得成绩时,表现得兴奋不已,活力四射,而遇到挫折时又悲观失望,自暴自弃,情绪波动性较大。因此,此时的大学生迫切需要正确价值观的引导,这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提供有利时机。〔3〕

三、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路径

(一)以教育引导为主要渠道,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阵地作用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性质任务、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等方面决定了它是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主阵地、主渠道、主课堂。为了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阵地主渠道作用必须做到以下两点:

第一,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建设。根据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价值主线,探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整体性教学,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的规律性,探索课程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的规律性,构建大中小学有效衔接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转化为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第二,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方法和途径。要采用适合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的方式,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学生的创造性,用真理的力量、教师的人格魅力,用丰富的传播媒介,用生动的语言、鲜活的事例、新颖的形式,启发学生思考,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特别是要紧密结合大学生思想的实际,紧扣国际国内形势中的热点问题,教育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着力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入耳、入脑、入心。

(二)以文化渗透为主要平台,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学校在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显性文化和隐形文化的综合,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精神动力,校园文化建设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四有”新人的重要途径,一方面,通过参与丰富的校园文化建设,大学生可将其内化为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另一方面,大学生融入社会时又将其外化到社会中。目前,在经济全球化、高等教育大众化、文化传播网络化的影响下,思想空前活跃,文化碰撞交融,高校必须树立正确的校园文化价值取向,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入校园文化土壤,突显校园文化的思想引导力。因此,高校必须采取切实措施,大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树立榜样和先进典型,使正确的、积极的价值观念得以在校园内生根发芽,使学生从内心深处认同它,将核心价值观转化为自己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提升校园文化的精神凝聚力。培育和谐的校园文化精神,建成学风优良、情操高尚、环境优美和文化氛围浓厚的大学校园,让学生在一种特色鲜明、积极进取的校园文化氛围中健康成长成才。〔4〕

(三)以社会实践为主要根基,注重优良思想道德品质的养成

古往今来,凡成大事者,无不经过社会实践的历练。社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试金石,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要同社会实践紧密相联,引导大学生从自己做起,从身边事情做起。一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要求化为公共生活道德规范、职业道德规范和家庭道德规范等,完善具体行为准则,促进大学生按照核心道德观的具体要求修身立德、为人处事,养成优良的思想道德品质,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者和示范者。二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社会实践活动中去,让学生在活动中体察领会,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满足社会和他人的需要,实现完善自我与贡献社会相统一。比如可以通过广泛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爱心公益活动、社会实践调查、勤工俭学等实践活动,引导大学生在实践中了解国情社情、磨练意志、施展才华,实现最大的人生价值,创造无悔的青春。

(四)以外部机制为主要保障,建立相应的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是一个长系统工程,需要一系列配套制度机制的保障。一是构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考核与评价机制,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方面可以起到导向、激励和调控的作用,注重在日常管理中提醒价值导向,激发大学生在理性自觉的基础上发挥其价值判断和选择的主观能动性,以自身行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是构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激励机制,对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表现突出的大学生进行表彰,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进而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实效性。〔5〕

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价值追求和道德风尚的一面旗帜,是大学生规范自身行为、加强自身修养的基本准则,体现了正确的价值取向和价值规范,应该通过多种路径,有效地加以培育,营造和谐友爱的校园氛围。

〔参考文献〕

〔1〕.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求是,2012,(22):15-16.

〔2〕季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读本〔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4:2-6.

〔3〕史玲玲,余林.从青少年的心理特点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J〕.学理论,2010,(26):222-223.

人文地理学的核心篇5

关键词:文化生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3-0181-03

党的十报告指出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大学的培养目标和根本任务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大学文化生态视域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研究”正是基于这一培养目标和根本任务提出来的。

文化生态学是将生态学的理论与方法运用于文化研究领域的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文化生态学要求重视事物的动态性、整体性、关联性和互动性等。文化生态学为大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提供新的研究视角[1]。从文化生态学的视角研究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有助于更好地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和演化规律,有助于增强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提供保证。

一、文化生态学为大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提供新视角

(一)文化生态学为大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提供方法

文化生态学是生态学研究领域向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渗透。由于其研究视角的独特性,即多角度地观察和分析问题、强调文化核心和适应性、重视事物的整体性、关联性和互动性等,文化生态学被作为研究视角和研究范式广泛应用于社会学、教育学、经济学、建筑学和城市规划建设研究等领域。文化是社会系统中的构成要素,文化也同样可以渗透到教育生态系统当中,并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文化生态学的视角,能够把大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放在教育生态系统当中,运用事物普遍联系、整体和互动的观点,分析当前大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探讨完善的对策,不仅是一种新的视角,还是一种新的尝试。

(二)文化生态学对大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意义

有利于大学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水平和教育效果。文化生态学认为文化自身系统及其与周围环境系统是互相关联的,文化与文化之间也是互相联系的,不能单纯地、孤立地看待一个问题[2]。从文化生态学的视角去探究的大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融入社会主义和大学的文化生态之中,探究大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规律,从而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有利于校园和谐文化氛围稳定并引领社会和谐发展。大学和谐的文化氛围是经过长期的历史沉淀,从文化生态学的角度研究大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可以把大学文化放在整个社会文化系统中进行研究,包括大学对外宣传的校训、管理体制、办学经验、办学目标等,能够体现大学在社会中的定位和期望;因此,通过文化生态学视角研究大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有利于大学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并引领社会的和谐发展。

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觉悟和水平。当前不少大学生被媒体爆出独立能力不强、自控性弱、心理素质差、法律意识和道德观念存在问题以及身体素质差等问题。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有利于大学生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从文化生态学的视角把大学生放在社会主流文化发展当中,能够激发大学生增强综合素质的动力和激情。

二、大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现状

(一)大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主流

十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和《教育部团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颁发以来,高校组织领导干部和教师积极学习,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和教育部的文件精神,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校园文化建设,把思想政治工作视为兴校之源和育人之本,发挥课堂教学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和教师在教学中的引导作用,确保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时俱进且不断创新。与此同时,高校组织各种活动积极开展校园文化建设,主要表现在:关注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协调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引导学生对大学理念和大学精神的学习,拓宽大学文化的研究视角,整合和创新大学文化特色,提高大学文化的凝聚力和竞争力等。

(二)大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存在的问题

民族精神认知及关注欠缺。当前大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出现大学生民族精神认知和关注欠缺的消极方面,大学生生活在国内价值观多元化和社会经济结构多样化的背景下,面对世界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以及西方各种思潮对我国的冲击,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民族精神受到了强烈的冲击,民族精神在大学生的脑海里被不断地侵蚀,甚至大部分大学生还没有树立正确的民族精神认知。经济全球化的节奏淡化了大学生的爱国主义和国家意识观念,在世界多元文化的冲击下混淆了大学生的视觉,对西方国家提出的“人权高于一切”等言论缺乏应有的辨别能力,对自己国家的民族精神、民族信仰缺乏应有的坚持和定力。

改革创新精神不足。大学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机构,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的改革创新精神不足,严重影响了我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当前高校对学生的教育注重知识的传授和学习能力的提高,传统教育占绝大部分,对大学生综合素质中的创新能力的提高和培养重视不足甚至某些高校对此忽略;大学教学还是以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为主,教学方法缺乏与时俱进,大部分教师为了评职称把科研当成主业,把教学慢慢当成副业,没有把主要的精力放在钻研和改进教学方法上,因而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导致学生缺乏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缺乏创新和创造的能力,进而导致大学生缺乏正确的价值观,盲目追求高享受、高物质的生活,缺乏刻苦钻研的改革创新精神。

社会主义荣辱观形式化。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24方针”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主要内容,旗帜鲜明地指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什么应该坚持和提倡、什么应该抵制和反对,为判断行为得失、价值取向提供基本的准则和规范。当前高校对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表现出形式化,在口头上很重视,但在行动上却给忽略了。高校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没有与大学生的现实生活相结合,没有组织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大学生感受到广泛参与是件很光荣的事情;只是一味地让学生熟记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相关知识,而不积极倡导使之成为大学生高尚的行为;对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缺乏学校、教师和社会的合力,没有形成一个文化生态系统。

三、大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对策

(一)从文化生态学的“系统观”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文化生态学的系统观指人类创造出的文化因子相互作用形成文化系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一个文化系统,它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等文化因子,而这些文化因子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文化系统。分别从每个文化因子教育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推进高校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大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有了系统论的科学指导,从而获得最优的可行方案。

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3]。马克思主义是人类文明史上的科学真理和重大创新,是在全面研究和总结人类积极文明成果的基础上,深刻研究资本主义的弊端,进而揭示出社会制度更替的历史规律,该历史规律具有高度的科学性和革命性。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决定着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系统的大方向。

加强大学生改革创新精神。大学生的改革创新精神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系统中处于一个关键的位置,不断丰富大学生的改革创新精神,有助于维持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系统的平衡。培养改革创新精神的关键首先在于教育理念的转变和创新意识的增强。在增强创新意识方面,要着重坚持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4]。大学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要转变教学理念,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意识。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意识有利于丰富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体系整个系统的内容。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意识是解决大学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形式化问题的有效办法,进而深化对社会主义荣辱观重要性的认识。高校要把对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以及社会主义思想齐头并进,努力把当代大学生培养成具有理想、道德、文化和遵守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加强大学生民族精神的认知。加强大学生的民族精神认知有助于提升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系统的层次和水平。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加强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努力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水平,培养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历史赋予高校的重要使命。高校应该重视和加强民族精神教育,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对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重要作用[5]。

信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决定着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系统性的方向性,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有其历史和逻辑的必然性,它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写照[6]。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用文化生态学的“环境观”营造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文化生态环境

净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生态手段。净化以排除污染是文化生态系统的本能行为,这种本能行为是需要主体的人去实现的,有了净化,文化生态才不会遭到污染和破坏,文化资源才能得以持续发展。只有掌握了净化这一建设文化的生态手段,才能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消极价值观,才能更好地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另外,制定抑制文化行为污染的措施,提高人民对文化行为污染的自觉,同时制定相应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行为规范,通过规范形成一种正确的、健康的、持续的价值观。从而为大学更好地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提供有效的生态手段,提高大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的有效性。

协调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生态秩序,加强制度文化建设。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相协调,高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发展,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都得到了重视,却忽视了制度方面的建设,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文化生态系统来讲,轻视制度文化建设,有悖于文化生态学平衡性的原则。事实上制度文化建设的滞后影响物质文化建设,以至于影响整个文化生态系统的平衡。一定的制度文化以一定的物质文化为基础,并通过物质文化表现出来,同时反映一定的精神文化。加强学校的制度文化建设,有利于学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实施,达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文化生态体系的平衡。

(三)用文化生态学的“资源观”丰富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资源

首先,更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生态资源。文化生态系统中的每个因素都时刻在运动着,意味着文化系统时刻进行信息、能量的交换和更替,文化系统里的文化因子功能退役的时候,就必须更新文化要素,所以创新文化也是文化生态学要坚持的原则之一。文化创新过程中应坚持连续性和客观性,在继承和借鉴的基础上创新。学校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同时应该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在继承借鉴好的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文化创新不能主观臆断创新,那样会导致文化生态系统的失衡。

其次,合理有序管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生态资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大的文化资源,要使得这个文化资源得到最优最合理的利用,就需要对其进行合理的优化配置,在不同的领域突出其文化要素的重要性,针对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要适时地调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的侧重性,更好地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学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过程中,要增强学生文化生态学“资源观”的教育,培养学生根据当前国家和社会的主要矛盾和问题,学以致用,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反作用。

综上所述,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中确实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很大程度上确实是缺乏生态意识所致,如果能将文化生态学的整体性、系统性、资源观和环境观用于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文化生态系统中,更有利于解决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的问题,使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这个系统更和谐地发展。

参考文献:

[1][美]朱利安·H·斯图尔特(JulianHSteward).文化生态学[J].潘艳,陈洪波,译.南方文物,2007,(2):107.

[2]朱丽华,徐兴奎.论文化生态学视野下的大学制度文化建设[J].中国成人教育,2011,(3):8.

[3]吕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J].前言,2009,(10):10.

[4]陈驰.强化对大学生改革创新精神的培养[J].继续教育研究,2010,(6):173.

[5]潘先银.论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J].思想教育研究,2008,(1):32.

[6]冯天瑜.文化生态学论纲[J].知识工程,1990,(4).

[7]刘雪琴.大学和谐校园建设的文化生态学研究[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11.

[8].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光明日报,2007-10-24(1).

人文地理学的核心篇6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人文因素科学发展

同志指出:“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作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大学生是青年群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确立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对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和谐社会建设,对全社会形成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提升民族素质与品位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当前,要解决好高校普遍存在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性低的问题,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仅走进课堂,而且走进大学生心中,就必须对当前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影响大学生接受教育的人文因素进行认真分析,对症下药,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大学生真心喜欢,并能终身受益。

一、影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人文因素

一般来说,高校的社科类课程与理工类课程在教学过程中的最大差别就在于,社科类知识的接受除了学科知识体系的难度外,还受到社会特别是大学生自身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诸多非智力人文因素的影响。具体来看,影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人文因素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文化底蕴。

大学生能否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受到自身文化底蕴的影响。人们通常认为,大学生接受了十多年的基础教育,拥有多学科的知识,是当然的文化人,其实这是一个误区。拥有知识与具有文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从有知识到有文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大学生也不例外。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涉及的文化是广义文化中的心态文化层面,即由人类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经过长期蕴育而形成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构成,是文化的核心部分。

由于应试教育的原因,“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只能使知识在学生大脑中不断地存储、复制,我国的教育就像一条世界上最大的流水线,大批量地生产着一批又一批既不了解社会又不理解他人,甚至不了解自己的学子。不少大学生可以成段甚至成篇地背诵名文,也可以从语文学意义上考出“好成绩”,而在生活中却不得要领:可以拥有众多的偶像甚至为之癫狂,却从不关心或感受其成功背后的哪怕是一点艰辛的历程;可以心安理得地接受从家庭到社会的关爱,懂得运用法律武器主张自己的权利,却鲜有社会责任意识。知识的积淀不等于文化的积淀,没有一定的文化底蕴,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必然受到严重影响。

2.心理健康程度。

大学生能否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受到心理成熟与健全程度的影响。心理健康是指一个人的生理、心理与社会处于相互协调的和谐状态。包括具有充分的适应力;能充分地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作出适度的评价;生活的目标切合实际,不脱离现实环境;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善于从经验中学习;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能适度地发泄情绪和控制情绪;在不违背集体利益的前提下,能有限度地发挥个性;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恰当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求。

从整体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还是好的,但不健康的心理特质在每个人身上都客观存在并时有表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自负、逆反和虚无等心理现象屡见不鲜,有的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以为然,认为是可有可无的;有的凭借自己偶然的经历甚至道听途说断然否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实性;有的以自己的喜好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随意取舍;有的则是为了学分不加思考地盲目机械接受。这一方面反映了大学生政治上的不成熟,另一方面也是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不同表现。

3.社会阅历及实践程度。

社会阅历是指一个人对社会、对事件、对生活中所发生的事的经历及理解方式。人每天都在经历一些事情,每天都会对发生的事件进行思考,通过长时间的积累,对一些事物的看法则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人们就会有自己的想法和看法。经历得越多,阅历则越丰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积淀,也是人民群众长期实践的总结。任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必须要有自己的精神支柱,没有精神世界的人就如同没有灵魂的行尸走肉。十几年的校园生活,沉重的学业负担,使大学生无法感受复杂的社会,体验真实的生活,他们只能从书本、从课堂上了解到一些片面、单一、僵化和现成的知识。当然,部分课程知识可以通过实验和实习得到佐证,但没有充分的生活体验和实践经历,是不能建立起坚强的信念和恒久的道德规范的。由于缺少一定的社会阅历和实践,大学生本身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就持将信将疑的态度,如果面对社会的阴暗面或在生活中遭受挫折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所建立的价值观瞬间崩溃,课堂上的千言万语、千辛万苦在现实面前变得不堪一击,除了教学方面的原因外,因涉世不深、阅历太浅承受不起现实社会的打击、诱惑和生存压力是其最重要的原因。具体表现为理论上追求理想,实际上崇尚实惠;性情中有强烈的爱国情感,具体行动中缺乏主人翁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形式上具有真善美的道德知识,生活中却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期待社会建立良好的公共道德秩序,自身又不愿受各种规章制度的约束:有成就事业的美好愿望,而实际又缺乏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

二、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文化、心理和实践三要素

1.学校教育,文化为先,培养文化人。

学校教育首先是一个以知识为载体的文化传授过程,培养目标最基本的要求是一个有文化的人。任一课程,无论是公共课、专业课还是实践课都具有不同特色的文化内涵,高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以各学科的知识技能为载体,在传授知识技能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树立信念、培养情趣、训练思维、提高品位,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基础工程。

从教学层面讲,高校教师要从文化的高度,把自然和人文、理科和工科、理论课和实践课彻底“文”化,一方面,以人文精神授课,另一方面,授课内容要展示人文精神。全体教师都应把培养大学生的文化底蕴、净化校园文化环境和优化社会文化氛围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并把课堂变成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战场。

从师资队伍建设层面讲,要大学生成为文化人,自己首先就要成为文化人,高校教师自身的文化内涵至关重要,要通过多种渠道全面提高以文化力为基础的综合教育力,要把非智力的文化力上升到学校乃至教育软实力、巧实力的高度,教育管理部门要以此作为评价教师教学水平、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

2.学校教育,健康为基,培养健康人。

健康是教育的基础,健康的心理不仅有利于大学生接受知识、培养技能,而且有利于大学生以更加理性的态度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首先,要帮助大学生平稳度过大一阶段的心理不适期。生活环境的变化,学习方式的转变,人际关系的交集都有可能引发大学生心态的变化。有的把人性中消极的一面无限夸大、绝对化,不知不觉中掉入偏见的泥淖。为此,学校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中应坦然面对社会和人性的阴暗面,坦率承认并告诉大学生,人性中的自私、社会上的腐败都是与人类文明的发展与进步结伴而行的,不应影响大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社会的主流永远是积极向上的,要努力达到“胸中有太阳,处处有阳光”的心理境界;有的因生活、学习中受到挫折,出现了心理“早衰”现象,认同虚无,安于无为,这对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内的所有教育都是极为不利的,必须通过心理疏导,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挫折意识,教育大学生把挫折与失败同样看成是人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懂得这是大学生走向成功必须付出的代价。

其次,通过各学科进行心理素质教育。这既是学校心理教育实施的途径,也是各学科教学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各学科教学过程都包括极其丰富的心理教育因素,因为教学过程是以社会历史积淀的文化知识、道德规范、思想价值观念为内容和主导的。教师在传授知识过程中,只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需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深入挖掘知识内涵,就能够使大学生把人类历史上形成的知识、经验、技能转化为自身的精神财富,内化为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良好的心理素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更要充分考虑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及需求,使教育活动走进大学生的心中,使大学生感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确实有用、能用、实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学校教育,实践为本,培养社会人。

社会实践就是遵循大学生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以了解社会、服务社会为主要内容,以形式多样的活动为载体,以稳定的实践基地为依托,以建立长效机制为保障,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开展教学实践、专业实习、军政训练、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和勤工助学等活动,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通过社会实践使大学生逐渐了解社会、了解企业、了解市场、了解生活,体验人生冷暖,感受人生得失,积累人生阅历,让大学生充分感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成就人生的积极意义。

在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要引入“社会人”的概念,强调人的社会特性,强调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每一个体都应有自己的位置与价值,只有在实现社会价值的同时,才能实现自身的个人价值。要引入“责任”概念,强调每个人都对他人和社会负有不可推诿的责任,人与人、人与社会实际上是一种责任关系,每个人现有的生存状态既是责任的原因,也责任的结果。要引入“多元化”概念,强调社会的进步是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社会总在光明与黑暗的斗争中发展,人也都是在积极与消极的互动中进步,大学生只有通过社会实践充分体验、反复感悟,才能在实现社会价值的同时,实现个人价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真正走进大学生心中。

人文地理学的核心篇7

【关键词】地方性高校核心竞争力指标体系评价模型

地方高校的专业核心竞争力是指地方高校基于本校的办学基础、办学层次和办学类型,为满足地方社会需求、专业发展要求,将学科体系不断优化,最终构建形成特色明显的专业体系结构,并实行富有活力的新型教学机制,推动地方高校办学特色和持久竞争优势的形成,支持地方高校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持续性提高的能力。搞好地方高校专业核心竞争力的评价,对于有的放矢的培养地方高校的专业核心竞争力,从而促进地方性高校更好更快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地方性高校专业核心竞争力的评价

(一)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地方性高校专业核心竞争力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必须把多个指标结合起来才能加以客观公正地评价,本文借鉴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拟从以下六个方面来评价地方性高校的专业核心竞争力。

(1)人才培养力。人才培养力是地方高校专业核心竞争力的一种外在形式。应包括以下基本内容:名师与师资数量、人才培养规格、人才培养质量、人才培养数量、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等级、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成果等。

(2)科学研究力。科学研究力是地方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核心与关键。这一指标包含的内容主要有:成果获得国家、省、市自然科学奖数目,每年获国家、省、市级科研成果奖数目,三大检索论文数,核心期刊论文数,科技成果转化率,与地方主导产业相对应的学科、区域和行业品牌学科与专业、区域内唯一学科等。

(3)社会服务力。这一指标的要素有: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签约)率、教授挂钩服务企业数占学校教授人数的比率、科研与地方经济吻合度、参与地方政府及企业的咨询与决策及设计方案、产学研范围及比例等。

(4)资源整合力。资源整合是地方高校凝炼核心竞争力的前提。这一指标要素有:事业经费,社会筹集资金及社会力量办学,年科研项目数与科研经费到帐数,良好的学术环境,各类国际、国内、地区性竞赛获奖数,社会知名度,毕业生评价,办学效益等。

(5)管理创新力。管理创新力主要表现在地方高校建立现代管理制度的能力,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和办学特色的形成及办学效益的最大化等能力建设上。这一指标要素有:地方高校的办学理念、定位、思路准确、改革意识、凝聚力、创新力;(45 岁以下)教师比例,教学、科研能力,博、硕导师人数;毕业生一次就业率、招生均分;毕业生一次就业率、生均在校投入等。

(6)文化影响力。通过对校园文化的培育与构建制度文化、学术文化、校园文化,可以增强校园文化的渗透力,可以有效整合地方高校的人力资源,充分激发高校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地方高校核心竞争力深深扎根于学校的文化氛围中,它是地方高校核心竞争力中的活力,具有深刻的内涵,是地方高校组织力的灵魂及创新力的源泉。

(二)评价模型设计

通过测评可知,该地方高校专业核心竞争力总体上看较强(80.4分),但发展并不平衡。6个指标的综合测评值从高到低的排列顺序为:资源整合力、管理创新力、人才培养力、科学研究力、社会服务力、文化影响力。可见,该地方高校在资源整合、管理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竞争力较强,在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方面的竞争力一般,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的竞争力较弱。

二、地方性高校专业核心竞争力的培养

(一)科学定位

地方性高校想要获取专业核心竞争力优势,首先要对自身进行科学的定位,明确专业办学目标、专业类型、专业水平,避免在专业办学过程中模糊了教学方向以及不当定位导致的办学资源浪费和人才培养的偏失。科学的定位是形成专业特色和专业竞争优势的前提和基础,科学的定位有助于地方高校专业办学准确把握机会,提高专业办学效率,增加专业办学效益。

(二)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

在激烈的竞争条件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逐步深入人心,人成为地方高校获取专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因此,地方高校在专业办学过程中,既要努力培养出大批能够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贡献的应用性人才,又要加速打造一支高水平的专业师资队伍。重视学生的素质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能力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审美素质等综合素质。增强教师的研究能力、创新能力和管理能力,提高专业师资水平。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地方高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逐步积淀形成的具有独特办学品格、价值观念和校园精神的文化力量,是地方高校软实力的标志。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挖掘人的创新潜能,促进地方高校专业核心竞争力在独特的文化氛围内稳步提升,获得其他高校所难以模仿的持续竞争优势。

(四)处理好四个方面的关系

在教学与科研的关系上,以教学为中心,以科研为基础;在专业建设与学科建设的关系上,以专业建设为目标,以学科建设为依托;在一般优势和关键优势的关系上,保持一般优势,突出关键优势;在量的扩张和质的提高关系上,以质为本,适当扩张。

三、结论

地方性高校一般属于教学型大学,主要培养应用型人才,毕业生的去向也主要面向地方生产建设的一线,所以其专业核心竞争力的评价与培养必须体现这些特点,突出满足地方需求、教学效果、实践教学、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产学研结合等方面。与国家高等学校相比,地方性高校有其自身的特点,其专业核心竞争力的评价与培养也应突出其地方特色,不能照搬一般的评价指标体系与模型。地方性高校要通过转型、结合、引领、服务,充分体现出办学行为的自主性、办学方向的开放性、人才培养的实用性、服务地方的主动性、科研成果转化的直接性、提升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品质的自觉性,实现校地互动,合作共赢,全方位、宽领域、多渠道地为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建设提供人才、智力、科技支撑,最终实现学校的全新发展。

参考文献:

[1]唐华生,叶怀凡.地方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与构建[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6,(12).

人文地理学的核心篇8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高校校园文化发展的学理基础

在一般意义上审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所以能统领高校校园文化发展,其学理基础在于价值是文化的内核,文化是价值的存在形态,两者的作用方式都具有渗透性等。

第一,价值是文化的内核。一定的价值观念深藏于文化之中(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一般而言,精神文化结构分为三个层次:表层是风俗习惯、行为模式、道德风尚等形于外的文化现象;中层是社会的政治、法律、道德、艺术、哲学等思想,决定着各种表层的精神文化现象,包括政治、法律和教育制度等;深层是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是一定社会政治、法律、道德、艺术、教育、科学、宗教、哲学等观点的核心,贯穿于一切文化的最深处,“因而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是文化的最深层次或核心”。价值观念不仅潜藏于文化最深层,而且决定了文化的根本价值取向,一切文化的不同,最根本的是价值观的差异。“文化的灵魂就是凝结在文化之中,决定着它的性质和方向的核心价值观。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有什么样的文化立场、文化取向、文化选择,文化软实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核心价值观的竞争”。任何一个社会群体,都有属于自己的文化,都有群体成员共同拥有和信奉的价值观;任何群体的形成,都是社会个体经过文化认同后,基于一种共同价值追求而凝聚在一起。“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没有核心价值体系,一种文化就立不起来、强不起来,一个民族就没有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一个国家就没有统一的意志和共同的行动。”

第二,文化是价值的存在形态。一定的价值观念要通过一定的文化表现出来,传播至民众。因为作为文化内在精神形态内核的价值观念不仅要一定的物质载体来承载,而且要有一定的外在表现形式和传播手段来传扬,才能产生现实影响和显示“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力量。因此,文化是价值意识和价值观念的对象化,在实践中物化为价值观培育和建设的基本载体和传播形态,主要包括国民教育体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产业体系、各种形式的文化产品和服务等。因此,离开了具体丰富的文化形态,价值观念也将成为“束之高阁”的抽象物。不但难以开花结果,还要枯萎凋零。“当代中国文化之‘魂’,必须由当代中国文化之‘体’来承载和传播,才能有效发挥其主导、统摄、教育和引领功能。”

第三,两者的作用方式都具有渗透性。一方面,价值具有动力、趋向、规范和调节等功能,而这些功能的实现,都是建立在人们对外界要求认同的基础之上。而认同的过程就是个体通过实践活动,在主体客体化及客体主体化的过程中不断感知对象、认识对象,逐渐把对象内化为自身的观念,并外化为行为,实现从无律、他律到自律、自由的发展过程。在此过程中,价值对人的思想、观念和行为的影响,主要以潜移默化的渗透方式进行。另一方面,文化是人化与化人的统一。在人化与化人的过程中,社会借助人们生活其中的文化系统引导人们产生认可感与归属感,将一定的行为准则和要求内化于人。在此过程中,往往以渗透性的方式进行。因此“价值和文化不是和‘做什么’、‘怎么做’相并列,而是渗透于人的活动及其成果之中,影响和制约着人们‘做什么’和‘怎么做’”。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高校校园文化发展的理论向度

阐明价值与文化的学理基础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高校校园文化发展提供了哲学前提,而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高校校园文化发展的理论向度是把这种哲学前提转化为在实践层面科学开展工作的重要保证和关键环节。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高校校园文化发展提供了思想指导

良好的校园文化能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产生重大影响。但是在当前价值观念发生深刻变革的时代,在正确思想和错误思想、主流意识形态和非主流意识形态相互交织的时期,如果没有良好的思想指导,校园文化也很难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中把握正确的方向。因此,这样的状况下就必须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校园文化发展。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指明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方向。因而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也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才能使大学生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原则、立场、观点、方法分析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促进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高校校园文化发展提供了主题引导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集中体现了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过程中必须牢牢凸显这个主题,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高校是弘扬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主战场和主阵地之一,因此逻辑上规定了高校校园文化的发展也必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这个主题。唯此才能使广大师生的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有机结合,使师生个人的发展同学校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兴盛结合起来,从而为自身、为学校、为社会、为国家做出更积极的贡献。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精神支撑

高校是知识的集中地,是保存、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场所,也是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场所。而使学生拥有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创新精神是把学生培养成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的前提条件。《决定》指出,“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思想传统,最能感召中华儿女团结奋斗;改革创新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时代特征,最能激励中华儿女锐意进取”。因为通过开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可以引导广大师生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通过开展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教育,可以营造出有利于创新人才发展的良好氛围,从而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价值基础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社会基本价值层面上倡导的普遍社会公德,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的根本要求。《决定》中指出:“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高校师生不仅应是社会先进文化的倡导者,而且还应是荣辱观的践行者。因此,建设高校校园文化理应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价值基础,将社会主义荣辱观渗透到校园文化的各个领域,使高校校园文化拥有扎实的价值基础。通过把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渗透到校园文化活动之中,渗透到师生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之中,引导广大师生牢固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从而增强道德责任意识,提升道德修养。#p#分页标题#e#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高校校园文化发展的实践路径

遵循上述理论阐述,结合当前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高校校园文化发展实践路径包括统领高校精神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以及物质文化建设等。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高校精神文化建设

校园精神文化包括校风、校训、理念、校园文娱体育活动等,它是校园文化的核心所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精神文化建设,不仅需要创新一定的文化理念,还应理论联系实际,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其中。首先,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大学教育者要树立正确的文化理念,自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纳入自身的教育体系中。只有这样,才能言传身教,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授给大学生。其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校园文化各种活动中去。在高校校园文化活动中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方法和形式,潜移默化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和社会交往之中,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从而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真正转化为大学生的自觉追求。在高校校园文化活动方面,可以充分利用党的生日、教师节、学生开学和毕业典礼、校庆等重大纪念日或节日,充分利用升国旗、入党入团等各种仪式,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传播主流价值理念;深入开展形势政策教育、国情教育、国防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等专题教育,坚定广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从而切实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中。

(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高校制度文化建设

首先,要发挥校园制度文化的强化作用,强化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制度文化本身具有一定的强化作用,因为它体现的是国家及社会对高校人才培养的客观要求。因此,高校可以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制订教学管理制度、学生管理制度以及优秀社团评选制度等,把这些活动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有效结合起来。其次,要建立道德约束机制,解决大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知行不一的矛盾。要使大学生在行为习惯的养成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做到知行统一。最后,要结合校园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订完善的配套规章制度,并且根据具体情况不断进行调整和更新,如教学活动管理、校园网络管理、校园文化场所管理制度等,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熏陶。

人文地理学的核心篇9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大众化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2-0037-02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是否能够长盛不衰,是否具有民族核心竞争力,文化兴盛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丰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决定了社会主义价值体系深层次要素的发展方向,在北京大学与广大师生座谈时提出“从整个人类历史的发展中我们可以看到,对一个国家、民族来说,最深层次、经久不衰的力量是全体人民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描绘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的价值标准”。高校是优秀青年学生的集中地,也是培育社会主义建设者的主要阵地,如何引导好、教育好广大青年践行“三个倡导”的核心价值观,利用“中国梦”引导社会思潮,越来越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路径研究,为高校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提供借鉴。

一、高校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意义

当前我国正处于政治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在全球一体化浪潮的冲击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否在青年学生中产生普遍认同感,对国家、民族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在需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的,与核心价值观具有内在的一致性,是引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新的表达方式,核心价值观的表述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了实践导向,是对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高度概括,凝练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高校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上的发展和继承,核心价值观大众化在高校的不断推进有利于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内化成为指导大学生学习、工作的思想基础,丰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2.高校走向文化自信的必然要求。核心价值观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深层次要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可以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改革开放30余年,大量的先进科学技术涌入中国,为国家的科学、经济发展不断助力,但是要看到在此过程中一些浮躁的思想,各种各样的思潮也潜移默化地影响青年学生的成长,思维的丰富有利于我们不断解放思想,但是只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才能不断推进科学健康良性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的大众化可以引导青年学生树立远大理想,通过发挥首创精神创造出属于我们自己的科技生产力和文化生产力,从青年入手带动全民实现文化自信。

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力武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主要阵地,也为高校的德育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武器,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不断深入,对外开放的力度将不断增大,各种意识形态的渗入,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思想的不断丰富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另一方面我们必须要对这些思想进行统筹的引导,对于错误的思潮要严格把控消灭在萌芽中,对于意识形态的培养要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手,将较为生硬的理论结合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进行大众化,通过将理论具体化,与实际相结合,教育和引导学生,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有力武器和思想保障。

二、“中国梦”在高校推进核心价值观大众化中的作用

马克思曾经说过:“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中国梦”教育思想是在参观复兴之路时提出的思想体系,以“中国梦”为契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发展,更为贴近广大青年学生的实际,是“大众化”的重要手段。

1.以“中国梦”为指引,固化大学生共同理想。鸦片战争开启了中华民族近百年的屈辱历史,在这一百年中,中国人民不断摸索前进,寻找一条适合于自身发展的独立、复兴之路,这条道路就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复兴之梦,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以“中国梦”为指引,可以使学生更直观地接受核心价值观的影响,“中国梦”落实到每个人身上就是完成自我价值实现的梦想,有梦想的指引对于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尤为重要。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共同理想,树立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核心价值观即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那么在大学生成长的不同阶段持之以恒的固化大学生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十分必要。以“中国梦”教育思想为契机,在实现自我梦想的同学不断加入对国家、对民族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潜移默化地灌输到学生的思想意识中,固化大学生对于国家、民族的共同理想。

2.“中国梦”赋予核心价值观方向性和时代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如果一味地进行理论的灌输,而不因地制宜地采取多种形式,使理论实际化、大众化,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收效甚微,有时甚至会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在“中国梦”思想教育的指引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过程中就会产生一个无形的载体,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方向上,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不会产生方向性的偏差,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把握学生的整体情况。另一方面,“中国梦”在每个人心中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大学生会根据其处于的不同阶段对自我价值实现的目标进行动态调整,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阶段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在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引导时,要根据不同的阶段的不同理想进行有侧重的教育和引导,达到有的放矢的效果。

三、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路径研究

1.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增强文化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顾名思义就是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大学生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使其潜移默化间接受并践行核心价值观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核心价值观的基础是文化的自强和文化的自信,中华民族有着几千年的文明史,有着不同于其他民族优秀的价值体系,一脉相传的价值认同,所以中国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国文化发展的基因,根植在每个中国人心中,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时应使其汲取丰富的文化营养,给核心价值观赋予生命力,加大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力,我校具有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宣传活动,如“高雅艺术进校园”、“国学讲堂”等都是实现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有效路径,让大学生在传统文化光芒下不断提升自我素质,重塑自我价值观,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靠拢,最后增强自我文化基础,达到与核心价值观的高度统一。

2.与学生工作特色基地相结合,加强实践力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化路径研究就是要不断丰富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实践过程中的形式,加强实践力度,我校自2014年起以学院为单位,采取竞标的方式进行学生工作特色基地的申报,至今已经完成了两批项目的审批,具有较高的影响力。大学生学生工作无论是创新创业,还是党史党建,抑或校园文化的建设归根结底都是培育大学生养成正确价值观,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专项工作,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化要充分利用各学院学生工作特色基地建设的契机,进行广泛的推广和渗透,二级学院进行学生工作具有灵活性强、首创精神高、宣传形式多样的特点,直接面向大学生开展各项活动,所以加强学生工作特色基地通过不同形式的实践向学生灌输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是高校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有效途径。

3.与教育教学相结合,实现教育全覆盖。高校教师的社会职责中既是文化、知识、科技的传递者,也是学生思想意识的教育者,由于高校教师评价体系的不科学因素,很多教师显现出“轻教学、重科研”的现象,对学生的教育就更参与甚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化路径中教师的影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身高为师,身正为范”学校作为学生形成意识形态的重要场所,教师无形起到了表率作用,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始终秉持着“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不断创新教育方法,积极参与到学生树立价值观的过程中,我校每年度都会进行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的活动,在邀请教授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同时,全面普及导师对研究生、本科生谈心谈话的活动,让导师更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在授课以及科学研究的过程中对错误的思想和价值观进行纠正,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和教育教学全覆盖,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形式。

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希望,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和宣传,关系到国家未来的稳定和发展,以“中国梦”为指导,通过形式多样的学生活动和教师教育教学工作,不断丰富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形式,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只有不断地拓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的大众化路径,才能助力我们的“中国梦”早日实现。

参考文献:

[1]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92.

[2]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98.

人文地理学的核心篇10

[关键词]核心价值体系文化引领

[中图分类号]G641;G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4)05-0076-0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仅有丰富的内涵,而且还有开放的外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实践价值渗透于社会的各个层面,在人民群众中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而高校图书馆作为大学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为了读者的一切,一切为了读者”的服务宗旨,要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价值融入图书馆文化建设的全过程,就是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实质和基本要求贯彻到图书馆的具体工作当中。

一、高校图书馆文化的内涵

图书馆文化是指图书馆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环境文化和网络文化的总和,是图书馆所形成的具有自身特色的思想、观念、意识和心理状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组织和行为模式。[1]图书馆文化是图书馆在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为谋求生存和发展,在长期的文献情报活动中自觉形成,并经绝大多数成员认同、信守的服务宗旨、道德准则和价值观念的综合反映。

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的重要文化机构,服务教学与科研工作,为学生提供知识储备和查阅资料的学习场所,同时也是学校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基地。高校图书馆文化则是高校图书馆及其工作人员按照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以大学文化为背景,以图书文化为基础,在图书管理和提供、利用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特殊的价值准则、思想观念、道德规范、行为方式、心理态势等意识形态和物质形态的总和,并根据自身的发展规律,由图书馆工作人员和读者共同创造、共同认可、共同享有的重要文化阵地。优秀的高校图书馆文化对学生具有导向、教育、凝聚、激励等功能。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高校图书馆文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与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是有密切联系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导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是高校图书馆文化的灵魂所在。同时,高校图书馆文化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载体,强有力地支撑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使之在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中得到充分体现。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导高校图书馆文化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高校图书馆文化的相互关系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导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马克思主义主导高校图书馆文化的性质和发展方向。马克思主义是我国思想上层建筑中的核心要素,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是高校图书馆文化的精神存在形式,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高校图书馆里的特殊表现。从上层建筑领域来看,马克思主义规定着高校图书馆文化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发展方向。

其次,中国特设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统领着图书馆人的思想和行为。高校图书馆文化的主体是工作和生活在图书馆之中的一切图书馆人。图书馆人的思想和行为是图书馆文化的存在形式,要保证图书馆文化的性质和方向,图书馆人的思想和行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图书馆人要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只有和社会成员的共同理想一致,才能变成现实。因此我们必须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统领图书馆人的思想和行为。

再次,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主导高校图书馆文化精神。高校图书馆文化是民族文化和时代文化的统一,和其他文化一样具有民族性和时代性。图书馆精神在高校图书馆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可以说是如影随形,无处不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图书馆精神中起主导作用,是图书馆精神的灵魂。邓小平曾指出:“我们国家的每个人包括娃娃都要有爱国主义精神,有民族自尊心,这与实现四个现代化是密切相联的。”图书馆文化应当紧紧围绕这一中心来丰富和发展自身的精神内涵。

最后,社会主义荣辱观为高校图书馆文化指明了道德价值取向。社会主义荣辱观为高校图书馆文化规定了社会主义的性质。荣辱观的载体是人,作为一种道德观念,具有阶级性。不同社会制度的人会有不同的荣辱观。社会主义荣辱观为高校图书馆文化指明了道德追求的价值取向,高校图书馆文化作为引领社会风尚的一种文化形态,在熏陶人们思想、引导人们行为时,应当遵循这一道德价值取向,培养人们树立社会主义的道德观。

(二)高校图书馆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载体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深刻反映了社会主义社会的价值需求和价值取向,这要通过一定的文化形式表现出来。高校图书馆文化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载体。

首先,高校图书馆作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可靠接班人的主阵地,必须要加强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阵地的建设。同志曾明确指出:一流大学应该成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不断为祖国和人民培养出具有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全面发展的人才。[2]高校图书馆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使它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阵地。只有在高校图书馆里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宣传和教育,才能使马克思主义在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中占统治地位。

其次,先进的高校图书馆文化的性质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其根本宗旨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我国的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来说,承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精神,既是先进的高校图书馆文化健康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判定它是先进还是落后的根本标志。这就告诉我们,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导,同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与发展也离不开先进的高校图书馆文化的健康发展。

再次,图书馆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实践的先行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重在实践。马克思主义认为,理论一旦掌握群众,就会变成巨大的物质力量。[3]我们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目的,是为了以理论、思想掌握群众,让人们去身体力行,让它成为全社会的基本价值取向。高校图书馆文化的创造主体是图书馆人,高校图书馆人由于自身理论素质、文化涵养较高,自然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实践的先行者。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的途径

高校图书馆文化是一个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的多层次、多角度的复杂系统,图书馆文化建设的途径也必然是多种多样的。人们在研究、设计与表述图书馆文化建设途径的时候,可以从不同视觉、不同层次、不同切入点以不尽相同的思路来进行。本文主要从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图书馆“精神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环境文化建设”、“网络文化建设”四个方面来研究其途径。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图书馆的精神文化建设

高校图书馆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其精神文化,集中体现高校图书馆的个性和精神,是高校图书馆在长期的文化演化中,对各种优秀文化要素的选择和积淀,并最终成为高校师生内在精神力量的源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图书馆精神文化建设,就是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师生员工形成共同的道德情操、思维方式、心理倾向、人生态度和政治观念。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高校师生的行为方式,统一师生员工的价值观念,最终转化为团结、统一的工作合力。

(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图书馆的制度文化建设

高校图书馆制度文化反映着图书馆的办馆理念和办馆精神,反映着图书馆的管理思想和水平。在制定高校图书馆的规章制度过程中,要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在要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图书馆制度文化建设中,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约束功能、导向功能和激励功能,保证高校图书馆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同时在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只有通过一系列科学合理的制度、政策和法规,才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的引领功能得到有效发挥,才能让广大学生理解和接受社会主义价值观念。

(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图书馆的环境文化建设

在推进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中,我们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的思想和意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中去,努力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传播先进文化,从而为大学生的价值实践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对学生的行为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要高度重视高校图书馆环境文化建设,努力建设环境优美、规划科学、布局合理、适合学生学习的现代化图书馆,用优美的图书馆景观激发大学生的学习热情,陶冶大学生关爱自然、关爱社会、关爱他人的美好情操,发挥环境的熏陶功能。

(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图书馆的网络文化建设

网络媒介信息传播的开放性、多元性和互动性,为高校图书馆网络文化带来了多元化的信息知识,全球经济、政治、科技、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与此同时,网络信息还存在大量的色情、暴力、迷信等有害的文化垃圾和一些反动组织散布的危及社会稳定的反动言论,对于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图书馆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造成了危害。因此,我们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图书馆的网络文化建设,在高校图书馆建立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要内容的专题网站,通过新闻专题、网络对话、网络评论,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核心内容,通过与网站管理员坦诚对话、理性辩论、舆论引导,帮助学生在多样性价值世界中找准主流、凝聚共识、明辨是非、激浊扬清,极大地增强图书馆网络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参考文献]

[1]王黎,秦红著,高校图书馆文化论[m].北京:高教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