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协调发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04:03

旅游协调发展篇1

关键词:旅游教育;旅游产业;协调

被史学家誉为“中国天然历史博物馆”的河南省,在我国旅游业的发展中具有战略性的地位。这里孕育了5000年灿烂的华夏文化,轩辕黄帝诞生于此,河洛文化形成于此。中国七大古都中河南就占有洛阳、开封、安阳三座。河南省地上、地下文物资源十分丰富。其中地下文物数量居全国第一位,地上文物数量居全国第二位,馆藏文物占全国的八分之一。以“古”、“河”、“拳”、“根”、“花”为特色的旅游资源,成为河南旅游业发展的优势。旅游业已经成为河南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

实现旅游产业化,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是关键因素之一。而目前河南旅游业发展中明显存在着旅游产业和旅游教育发展不协调,旅游教育滞后于旅游产业的发展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制约了旅游业的发展。

一、河南省旅游教育的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河南旅游业的发展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但真正得到发展却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就旅游教育而言,目前,河南省开办旅游专业的院(校)有近50所,其中举办高等旅游教育的学校近20所,约占40%,中等旅游学校近30所,约占60%。担负着培养高级旅游管理人才的高等旅游院校总的来说数量还不算多,受过高等旅游教育的人才还不能满足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与每年大幅增长的旅游从业人员队伍之间产生了不小的矛盾。

旅游业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从业人员的素质和水平直接影响旅游业的发展水平和旅游产业化的发展。旅游教育担负着为旅游业的发展培养大批具有专业知识、技术和岗位职业能力人才的重要任务,为到2020年中国成为世界旅游强国提供人才支撑。旅游企业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谁拥有了高素质的人才,谁就有可能在竞争获胜。河南省旅游产业化水平较低,突出问题就是旅游从业人员素质和水平整体偏低,不能适应河南旅游业快速发展的需要。旅游业是我国最早与国际接轨的行业之一,具有高起点、高水平、高速度、超前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特征。旅游业已经成为推动河南社会发展、丰富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力量。在吸引外资、赚取外汇、扩大就业、脱贫致富、拉动内需、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河南旅游资源不论在数量上还是品位上都位居全国一流水平,但旅游产业的发展在全国处于中等偏下水平。河南旅游教育在全国整体来看,有起步较晚、发展缓慢、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准、旅游教育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等问题。具体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旅游企业数量多、规模大,而旅游教育培养的人才数量少、质量有待于提高,即人才供需之间的矛盾突出。

旅游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教学质量、教学模式、专业实践、师资水平、旅游理论研究等方面难以满足旅游业发展的需要。

旅游教育与旅游产业之间衔接不够。河南旅游教育与旅游产业之间的供求关系仍不平衡,二者之间的有效衔接不够,导致旅游人才的有效供给不足,使得我省旅游人才队伍整体素质有待于提高。集中体现在从业人员的文明礼貌、道德修养、服务意识、专业知识和管理水平等方面。

 

二、河南旅游教育与旅游企业协调发展的对策

(一)不断深化教育改革,树立现代旅游教育的新观念

随着旅游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地位的确立、巩固和加强,旅游教育的发展前景也非常看好。河南已经把旅游强省作为自己的发展战略。促进旅游业和旅游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为实现旅游强省提供人才支撑,需要我们树立现代旅游教育的新理念。

要树立“三观”观念,促进协调发展。即树立大教育观、树立开放的教育观、树立素质教育观。

旅游院校在办学过程中要主动争取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和旅游企业在政策、人才、资金和物力等方面的大力支持。构建旅游高等教育、旅游中等教育、旅游职业教育和旅游成人教育相结合的立交桥;旅游院校要以开放的姿态走出校门,以至国门,加强与国内、国际有关旅游院校和旅游企业的交流与合作。掌握旅游业发展的最新信息和未来趋势,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在旅游教育发展中的成功经验和成熟理论。旅游院校与旅游企业要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实现资源共享,促进旅游教育与旅游企业的协调发展;旅游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生存的基本能力,更要培养学生从事旅游专业的行业素质,特别是强烈的旅游服务意识、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良好的职业习惯。在旅游教育中不仅要体现出能力教育,还要体现出素质教育。在培养目标、教学方法、教材、课程设置等方面紧紧围绕旅游业对人才的需求做文章,围绕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二)积极加强校企之间的合作,促进产学相结合,形成产学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旅游教育担负着培养面向旅游企业第一线、掌握岗位职业技能和能力的高级实用型管理和服务人才的重要任务。把旅游教育推向旅游企业生产和服务中去,才能及时了解和掌握旅游企业对人才需求的标准和要求。旅游教育在以“必需、够用”为前提的理论教学思想的指导下,应加大实训教学的比例,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紧紧依托旅游行业,充分利用旅游企业的设备设施、条件场地、管理经验、技术力量、人才、资金、信息等方面的优势为旅游教育服务,为旅游教育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条件。旅游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也应注意利用旅游院校在理论研究、师资水平、学生生源等方面的优势,加强校企之间的密切合作,达到资源共享,共同促进旅游业的迅速发展。这种产学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区别所在,是实现旅游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

此外,还要强化实践环节的教学,不断提高旅游教育的质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形成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旅游产业化是旅游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的关键。我国旅游业的发展仅有20多年的历史,相当一部分旅游资源没有被利用起来和发挥作用,资源优势没有变为产业优势,旅游产业化水平还很低。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河南省更是如此,这与旅游资源大省的地位极不相称。河南省委、省政府已经把旅游业列为河南“十五”期间重点发展的行业之一。而要托起河南旅游业发展的明天,旅游教育是旅游产业化进程的关键支撑因素之一,是河南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影响要素。只有教育发展了,旅游业的发展才会更有希望。只有旅游教育与旅游企业协调发展了,旅游产业化的速度才会加快,河南实现旅游强省的目标才会变成现实。

参考文献

旅游协调发展篇2

近些年来,我国旅游业发展越来越快,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也在逐年升高,国家把旅游业作为服务于民生的战略性产业提升到国家发展层面。作为一个拥有众多农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加速我国县域旅游经济的发展,对促进国民经济具有重要意义。以下以哈尔滨为例,对县域旅游经济发展展开探讨。哈尔滨作为大冰雪、大森林、大农业、大湿地资源异常丰富的大型旅游城市,其众多的旅游资源都处于城乡之间,各区县之间、各县域之间,相互交叉的资源成为哈尔滨旅游发展的主体资源,这对于县域旅游整合发展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一、县域旅游协调发展的意义

1.县域旅游协调发展对于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协调城乡发展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是影响我国新城镇化道路发展的根本性因素。2013年,中国提出了把旅游业发展作为服务于民生的战略性产业的任务,明确了今后一段时期内旅游业将会作为国家战略层面的重要考量而获得巨大的支持。加速红色旅游、乡村旅游的发展都是为实现广大农村落后地区的经济而提出的,国家要通过发展旅游来加速城镇化发展的思路是明确的,所以加强县域旅游协调发展,对于破解城乡二元结构问题,对于促进城镇化发展有积极意义。

2.县域旅游协调发展对实现城市旅游产业新布局、实现旅游产品升级提档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近些年,城市旅游发展很快,但是由于所属县域旅游资源同质性较强,产品近距离重复建设现象比较突出,从而形成恶性的竞争,拿哈尔滨来说,前几年的亚布力滑雪场就属于这种情况。加强县域旅游经济的协调发展,对城市县域旅游统筹规划,实行打造特色龙头品牌,分片布局,协调发展,对于改变城市周边旅游项目多、品牌少问题,实现旅游产业新布局具有现实意义。

二、哈尔滨县域旅游经济的发展方式

哈尔滨县域旅游协作是统筹城乡区域发展的重要载体,有利于优化配置城乡资源,实现优势互补,促进城区要素进入各县域,加速县域旅游经济的发展。县域旅游的协调发展可以为哈尔滨经济结构调整升级,为哈尔滨旅游业科学合理进行整体规划,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哈尔滨县域旅游协调发展方式应该在旅游产品规划、旅游产品建设、旅游产品消费方面实现目标统筹,通过产业共兴、项目共建、资源共享、环境共保等方式统筹发展,最终走区县旅游文化多元化、项目特色化协调发展之路。

三、哈尔滨县域旅游协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哈尔滨县域旅游发展规划与哈尔滨旅游总体发展规划往往不协调。哈尔滨很多县请国家或省内专家做规划,有做总规的,有做详规的,有做单个项目规划的,但是县域旅游规划的制定同哈尔滨旅游总体规划之间存在差异,这就造成很多重复性项目的上马建设、资源浪费情况存在。这一方面同市(县)旅游主管部门的决策地位不高有很大关系,另一方面也体现出市(县)旅游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定位不明确,造成很多时候项目决策存在割裂现象。

2.哈尔滨县域旅游职能部门行政地位不高,作用发挥不突出。虽然旅游业现在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在不断提高,但是作为基层职能部门的县域旅游局的作用发挥范围仍旧比较小。前些年,在一些县,尤其是相对地理位置比较偏远的县域,旅游局还没有形成独立的职能部门,有的挂靠在县政府办公室、有的在招商局、有的在文体局等。现在局面有所改观,但是旅游局在地方行政机构中仍旧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编制少,人员的素质也不高,专业性人才极其缺少,对于县域旅游经济发展的整体策划能力很弱,缺乏旅游政策制定和项目建设的论证能力,造成县域旅游项目的开发往往取决于领导的简单决策。

3.哈尔滨县域旅游公共服务缺位。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水平能够体现一个区域旅游业发展水平的高低。我们曾经对上海和杭州等地的区县旅游进行过实地调研,发现这两个城市不仅仅在中心城区有非常完善的城市旅游公共服务系统,而且在下属的各区县都配有相对独立的旅游公共服务机构,如旅游集散中心、旅游咨询中心等。哈尔滨县域旅游这个层面旅游公共服务系统缺失,尤其在县域缺乏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对游客的疏导影响很大。旅游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对区县旅游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4.哈尔滨县域旅游发展之间旅游产品同质化竞争现象严重。目前,哈尔滨市周边游路线产品丰富,但是却无重点,线路较为混乱,缺乏层次性、合理性,缺少精品旅游线路和产品,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哈尔滨旅游文化形象多而不具,形象多造成支持它的旅游品牌主次难定,品牌产品很难被重点突出,导致旅游线路和产品缺少层次性;另一方面,各级行政单位很难把旅游产品建设同《哈尔滨旅游规划》统一起来,在产品打造的时候疏于总规的考虑,都从各自区域的利益出发,造成同质雷同现象出现,旅游产品生产中都有的东西相当于都没有。此外,哈尔滨各县旅游资源同质性也是造成产品同质化的原因之一。

5.哈尔滨县域旅游发展中大项目建设与经营参与度低。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是为了解决城乡发展不均衡问题,大力发展旅游业,通过乡村旅游、红色旅游等多种旅游发展形式实现统筹县域旅游发展的目的,最终都是为了解决农村贫困落后的问题。很多坐落于县域的高禀赋旅游资源,在进行大项目的开发建设及经营管理时,县域旅游部门或旅游企业很难介入,本地社区老百姓的参与度很低,受益率也很低。这是一个在县域旅游开发中较为普遍的现象。

四、哈尔滨县域旅游协调发展对策建议

1.哈尔滨县域旅游协调发展要做好统一规划工作。旅游规划是指导旅游业发展方向和建设内容的总体性计划。哈尔滨县域旅游协调发展要坚持让关系全市旅游全局的大规划引领和指导各县旅游及个别项目建设的小规划相结合。大规划对全区旅游资源及发展项目有总体的把握。比如,哈尔滨周边县域的冰雪旅游发展,应该在明确县域资源特点的基础上,进行重点建设,而不是分散经营,遍地开花。要以亚布力这个品牌为龙头,对资源根据其特点进行细分定位,避免近距离盲目建设,恶性竞争。县域旅游小规划在大规划的整体布局下,可以依据自身的优势,设计开发特色旅游项目。务必要杜绝近距离、同质化模仿。各县旅游职能部门要根据自身旅游资源区位、旅游交通区位、旅游市场区位、旅游经济区位等多方因素考察上马项目。

2.哈尔滨县域旅游发展要不断提高县域旅游部门的职能地位。根据国家和哈尔滨市的总体战略发展的需要,哈尔滨很多县把旅游业定为重点发展的产业,努力挖掘自身的自然和历史文化内涵,突出资源特色,发展县域旅游业。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有一个完整的、有战斗能力的管理服务团队做基础保障。我国旅游业较为发达的地区,旅游管理服务部门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比如说杭州的旅游局多年前就已经变为旅游管理委员会,扩大了职能范围。哈尔滨县域旅游局要设置完整的编制,招纳专业的人才,在县域产业发展中要有话语权,对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发展规划要有建设性建议。

3.哈尔滨县域旅游发展要加强旅游公共服务功能的完善和基础设施联网建设。国家为扶持农村经济发展而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成为当前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途径。前瞻产业研究院的《2014―2018年中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我国已建成的4万多个旅游景区(点),一半以上分布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全国乡村旅游景区(点)每年接待游客超过5亿人次,旅游收入超过2000亿元;“十一”和“春节”两个旅游黄金周,全国城市居民出游选择乡村旅游的约占70%,每个黄金周形成大约1亿人次规模的乡村旅游市场。县域作为乡村旅游的重要接待地,需要大量接待和疏散游客,加强县域旅游公共服务功能建设,同城区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实现联网协作,对县域旅游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哈尔滨县域旅游发展要加强县域旅游基础设施联网建设,提高县域旅游协调发展的整合能力。建设重点应放在共享旅游资源和客商资源信息、共建跨区县重点旅游线路、旅游项目建设、加强跨区域的旅游市场营销宣传等。

旅游协调发展篇3

关键词:乡村旅游;农村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自20世纪八十年代,乡村旅游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蓬勃发展起来,现已成为我国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据测算,2008年全国乡村旅游接待游客超过3.85亿人次,乡村旅游收入达到573亿元,农民直接就业达到495万人,间接就业、季节性就业达到1,840万人。然而,在乡村旅游快速发展的同时,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农村生态环境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嬗变。为此,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已成为乡村旅游乃至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课题。

一、乡村旅游及农村生态环境

乡村旅游是立足于农村,利用乡村自然和人文景观、农耕文化、农家生活、民俗民风等旅游资源,通过科学规划和开发设计,为游客提供观光、休闲、度假、体验、教育、娱乐、健身等多项需求的旅游经营活动。它的生命线是乡村性,表现为乡村性的建筑、服饰、食品、田野、果园、环境等自然物质方面和乡村的民俗传统、乡风乡貌、语言文化、制度规范等精神文化方面,也即原生态的或乡村性的生态环境,包括乡村性自然生态环境和乡村性人文生态环境。

乡村旅游的产生与发展有其深刻背景和时代使命,一是城市化、工业化快速推进,人们在物质生活不断得到满足的同时开始追求精神生活的满足,同时也是城市居民迫于工作和生活的双重压力而渴望远离喧嚣的都市、回归淳朴的自然,由此形成了对乡村旅游的巨大需求动力;二是农村谋求脱贫致富,缩小城乡差别,由此构成了乡村旅游强大的供给动力。

我国乡村旅游发展迅猛,目前已形成多种模式,根据《全国乡村旅游发展纲要》(2009~2015年)(征求意见稿),我国乡村旅游将“形成领域宽广、规模较大、特色突出、发展规范的大格局”,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推动实现农村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三大目标。由此可见,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充满机遇,前景广阔。

二、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环境互动关系分析

自乡村旅游产生之时起,乡村旅游与生态环境注定是不可割裂的,他们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农村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的根基,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乡村旅游发展就会受到制约。而作为衍生物的乡村旅游对农村生态环境的影响则是非常深远的,是二者关系中的最主要方面,也是我们应该关注的重点。

(一)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环境互促共进

1、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基础。乡村性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的内核,是乡村旅游的拉力源。乡村旅游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就是乡村独有的人居环境、田园风光、生活方式、民俗民风和生产活动等城市所不具备的要素。大凡乡村旅游都是在乡村自然生态环境优越、人文生态景观丰富的地区发展起来的。如笔者所在的湖北省荆州市的桃花村乡村旅游就是发端于曼妙娇艳的遍野桃花;张新场村乡村旅游则因楚国高等级贵族古墓葬熊家冢而插上腾飞的翅膀。全国各地乡村旅游发展得好的地区,也都因有良好的乡村性生态环境,如四川郫县友爱乡乡村旅游是在发展园艺、盆栽、林果的基础上嫁接乡村旅游;浙江省淳安县立足于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特色民俗、节庆发展乡村旅游;云南省根据生态性、民族性、地域性的差异,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打造出乡村旅游的多种不同发展模式。

2、乡村旅游促进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保护和改善乡村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的内在要求;同时,乡村旅游发展增强了农村经济实力,当地政府和农民有能力对旅游环境资源进行投资,提高资源环境质量。

(1)促进乡村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

乡村自然生态环境处于乡村生态环境系统的中心层次,也是乡村旅游吸引物的最直接表现形式。没有清新和美的田园风光、自然和谐的奇山秀水、丰富多样的动植物资源,乡村旅游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乡村旅游应充分认识到自然生态环境不能被破坏、不能被挪作他用,通过制定法律法规,推行绿色生产、保护农田、保护野生动物、关闭土法工厂和采矿厂等,有效地保护富有价值的乡村旅游资源。

(2)促使乡村人文生态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保护和改善。乡村人文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品位提升、内涵延伸的着力点,乡村旅游开发主要就是对人文资源的开发。乡村人文生态环境包含非常丰富的内容,比如古迹、古镇、古建筑、饮食、语言、服饰、特产、手工艺、民俗、民风等。这些都是乡村文化的魂宝,是深深吸引乡村旅游者眼球的尤物,能带给旅游者极大的体验、教育、休闲、娱乐享受。没有开发乡村旅游之前,这些丰富资源可能会被埋没、不受重视、遭受人为破坏或经历风雨摧残而日益破败、凋毁,其巨大价值白白闲置或流失。许多乡村旅游地正是认识到这一点,一些传统的、“土得掉渣”的东西被视如珍宝,有效地被保护起来,如对历史古迹、古镇、古建筑进行复古修缮,对当地传统习俗、特色有意识地加以保护,对那些濒临淘汰的民族手工艺加以继承和延续。通过乡村旅游的发展,祖先遗留下来的这些宝贵财富得以最大程度地被保护起来。

(3)促进村容改善。一是乡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发展乡村旅游就有了动力、能力和积极性去翻修或新建住房,就能主动要求改水、改电、改厨、改厕,就有了村镇整体规划的愿望,于是一些村容整洁、各具特色的旅游小城(村)镇应运而生,乡村旅游地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二是交通越来越畅通。过去乡村交通的典型特征是“羊肠小道”、“泥泞崎岖”、“坑坑洼洼”,“外面的进不来,里面的出不去”;开发乡村旅游后,这种状况得到极大改观,乡村旅游地基本实现了村村通公路,且基本改道拉直;三是绿化走进乡村人家。过去绿化似乎只是城市的专利,乡村就是“土里土气”。开发乡村旅游后,人们在村落道路两旁植树,在自家庭院种花种草,美化家园,努力营造出更加清新、优美的村容村貌,绿化在乡村愈益受到青睐。

(4)促进乡村文明程度提高。一是掀起了农民求知热。受乡村旅游的外来影响以及从业素质需要,学文化、学技术成了农民的自觉行动,许多村民学起了普通话,甚至外语和电脑,互联网也已进入一些农民家庭,成为他们收集和传递信息的重要手段;二是农民环境意识大大提高。可观的收益使农民认识到了乡村旅游的重要性,也意识到环境的重要性,农民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由从前的不感兴趣、不关心发生重大转变,环境保护成了农民的自觉行动,注重卫生健康也成为农民的一种生活习惯;三是乡村生产生活方式文明化发展。乡村旅游的外来和示范效应明显促进了乡村居民思想观念的更新和开放,农民乐意尝试和接受新的生产方式方法,提高生产技术水平;也有意识地参照城市模式改掉陋习,养成卫生习惯,形成文明化的生活方式;四是农民的精神面貌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生活积极性提高,乐观热情,热爱家园,在旅游乡村,人与自然显得日益和谐。

(二)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环境相互制约。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滞后制约乡村旅游的发展。没有优越的乡村性生态环境,乡村旅游自然难以启动。启动了乡村旅游后如果不对生态环境进行有力保护和建设,则乡村旅游必定难以持续发展。乡村生态环境是脆弱的,很多地方发展乡村旅游过程中缺少对生态环境的足够重视,面对急剧膨胀的相对于未开发旅游之前的成倍数增加的人流、物流、车流所带来的各种污染无所作为,特别是农家乐旅游,普遍存在污染排放无节制、无处理的情况。如武汉市梁子湖因湖泊周边的旅游宾馆饭店和农家乐的污水,以及水上游览活动船舶的油类污物直接排入湖中而受到污染,有旅游经营活动的东侧水域水质明显较无旅游经营活动的西侧水域差,这样不仅使得人们对旅游地的环境印象大打折扣,而且还要为“先污染后治理”付出巨大代价,可能形成被动保护局面。此外,开发乡村旅游后如果不对乡村性生态环境进行深入挖掘、加强建设,也极易失去吸引力。特别是乡村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如果不突出,乡村旅游很难持续兴盛。如湖北荆州市桃花村乡村旅游由于缺少深度开发,只能在桃花盛开的前后若干天形势火暴,而一年中的其他300多天游客无几,非常冷清。

(三)乡村旅游给农村生态环境带来巨大冲击。

乡村旅游往往肩负当地“以旅扶贫”“、以旅促农”的重任,在经济增长的赶超心态下,极易短视,一味追求短期经济效益。若乡村旅游的开发、发展未经调查研究、科学论证,忽视环境影响评价与区域规划,缺乏科学管理、监控,将导致生态环境诸多负面效应。

1、乡村自然环境压力增大。主要表现为:(1)环境承载力超标。每个旅游地具有明显的游览时间集中性,每个旅游地都有一定的环境承载力。外来人数增加,意味着环境承载量扩大,对环境产生负影响,环境效益逐渐减少。当旅游人数的增长超过环境承载力时,旅游环境将遭到破坏甚至严重衰退。(2)大量污染物产生。乡村旅游带来陡增的人流、物流,产生大量的污染物,严重污染水体、土壤、植被、大气。一是固体废弃物污染。主要是指生活垃圾,包括各类塑料制品及包装物(塑料袋饮料瓶、快餐饭盒等),还有炉渣、煤灰、废纸、口香糖等;旅游区内的饭店、旅馆产生的有机垃圾,包括剩茶剩饭、瓜果皮核、菜根菜叶、人畜禽粪便、动物尸体等,这些废弃物如果未经处理而随意堆放,则对水体、土壤、植被等都将产生严重污染;二是废水污染。生活污水在没有处理设备的情况下直接排入河道或房屋周围,直接污染水体、土壤和植被。(3)能源和水等资源消耗量大,存在浪费现象。大量客流、车流的进入,旅游地水、电、燃料、日用品、粮食等用量大增,而且大多处于无节制状态,生活资源压力大,有悖于节约型社会建设精神。

2、环境退化和生态破坏。不合理的土地利用,饭店、宾馆和旅游设施工程建设会导致旅游区的自然景观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环境退化、水土流失、洪灾频发等一系列问题。尤其是生态遭受重创,建设过程中过多使用推土机、挖掘机,有的干脆先将现状夷为平地,再重新挖湖堆山、种树铺草、亭台楼阁一应俱全;或盲目模仿城市园林绿地的造景手法,追求高档次、大投入,或南辕北辙,北方地区模仿江南景致,南方地区模仿蒙古牧区景观,对现有地形、植物、池塘、衍生物等进行大肆破坏。旅游者过度地利用脆弱的自然环境,对自然生态也是一种严重摧残,如在旅游地过分践踏草地致使野草死亡,随意拍照、喂食和参观野生动物会极大地改变动物的生活习性。

三、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思考

乡村旅游与乡村生态环境的互动关系中,互促共进是我们的根本目标,要求我们必须正确有效地规避二者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关键的是要保护和建设好乡村生态环境,减少乡村旅游对乡村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这需要乡村旅游各方共同努力,以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为前提,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及协调发展。

(一)地方政府要加强宏观管理。乡村旅游与乡村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政府必须担负起统领者的重任,发挥好管理协调作用。首先,要做好乡村生态环境和乡村旅游之间的协调发展规划。二者的协调,要求规划先行,并在其指导下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政府部门要充分调查和研究,对交通优势、资源优势、环境承载力和市场潜力进行科学论证,做好乡村旅游环保评估,突出环境效益,加强土地资源、水资源、动植物资源保护和水土保持,准确进行乡村旅游的功能定位和产品开发。第二,各地要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健全乡村旅游发展的环保法规体系,对乡村旅游发展进行指导和监管,以保证乡村旅游发展的正确方向和乡村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第三,要加强乡村旅游的有序引导和扶持。要严格项目审批、环评、环保治理等制度,强化动态监督管理;加大生态环保的宣传和教育;推进环保节能,支持节能节水减排,倡导低碳旅游方式;对乡村旅游环保投入给予必要扶持,重点是环境管理体系建设和污染治理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支持;构建行之有效的协调和监督机制,可成立乡村旅游发展专门工作组,形成乡村旅游环保工作合力。

(二)乡村旅游地必须坚持绿色环保、内涵型经营。各乡村旅游地经营者(包括企业、农村社区和农民)的作为直接影响和作用于乡村生态环境,他们是乡村旅游生态环保措施的身体力行者,肩负着旅游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任。

因此,乡村旅游经营者要坚持生态环保经营理念,不断提升自身环保意识和素质,积极配合当地乡村旅游整体发展规划和环保要求,不乱排乱放废弃物,节约用水、节约能源,积极利用新能源、新材料,广泛运用节能节水减排技术,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创建绿色环保乡村游;要以身作则,引导和监督游客行为,自觉保护生态环境;可于旅游地入口、景点及设施边缘等重要场所树立醒目警示标牌,适时恰当地提醒游客保护生态环境。同时,乡村旅游地应密切关注景区游客容量,协调好游客集中期间的各项工作,使游览活动处于环境承载力允许的范围之内。此外,乡村旅游不能只向自然环境要效益,我们必须充分挖掘其文化内涵,以丰富深厚的文化生态提升乡村游的魅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乡村游客应加强环保自律。游客作为乡村旅游的消费者,其行为方式同样直接影响和作用于乡村生态环境,是外来的重要影响因子。因此,乡村旅游发展和乡村生态环境保护更要靠广大旅客支持,游客应该提高意识,遵守社会公德和旅游地规章制度,自觉保护生态环境。

主要参考文献

[1]中国政府网.旅游局就“全国乡村旅游发展纲要”公开征求意见.2009.7.2.

旅游协调发展篇4

一、做好旅游景区的规划工作,科学、合理地开发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在开发之前,必须要做好规划,落实旅游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这样才能确保在开发的同时很好地保护景区环境。在现实实践中,很多景区虽然也提出“保护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口号,但却没有落到实处,导致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旅游资源没有得到应有的保护。因此,开发旅游景区时,必须要聘请专家进行环境评估,做好整体规划,尽量不破坏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保证历史文物的完整性。同时,要节约资源,利用现代科技提高旅游资源利用率,科学合理地做好旅游景区的开发与管理工作,确保经济利益、生态效益有机地统一起来,既要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又要保护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

二、完善法律制度和管理制度,确保景区环保有法可依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必须要依赖于健全的法律制度和完善的管理制度,加强管理,确保景区环境保护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首先,要健全法律体系和管理制度。目前,我国已经出台了一系列与旅游密切相关的法律条文,如《环境保护法》、《文化保护法》、《野生动植物保护法》等,对旅游资源的开发起到了法律约束作用。同时,要根据各地旅游资源的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地方法规,设置具体的技术标准,明确景区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如限制游客数量、明确空气、水源等技术标准等,用法律制度的手段切实保护景区的环境。其次,政府职能部门要加大管理力度,做到严格执法,有法必依。依法开发、治理旅游环境,贯彻落实相关的法律法规,监督开发和管理过程中的环境问题,一旦发现违法行为,要坚决制止并根据相关法律条文进行惩处。比如,在自然景区内兴建别墅群、游乐园等项目,这些对旅游环境的破坏比较严重,行政部门要及时干预,一经查实要坚决予以取缔。

三、发展生态旅游、绿色旅游

生态旅游是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因为人们意识到旅游业对环境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提出了这样一种旅游方式。旅游景区中不管是以自然景观为主,还是以历史文化遗迹为主,都要具备良好的生态环境,这是旅游景区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和重要基础。因此,在旅游景区的开发与管理过程中,我们要具备生态的眼光,去开发旅游资源,去保护景区环境,去解决各种问题,这就需要我们抓住时机,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绿色旅游、环保旅游。比如,景区的餐饮业,要突出当地的土特产,在保护环境的同时,让游客品尝地道的绿色食品;景区的交通工,根据具体条件选择一些比较原始的交通工具,或步行,或骑自行车,或坐马车,等等,尽量限制污染较重的现代交通工具;景区的住宿,建设与景区环境协调配套的住宿设施,既要具有地方特色,又不能给环境造成破坏。这样开发出来的旅游景区,既彰显了生态旅游的趣味,又最大限度地保护了景区环境,对于景区的长远发展是十分有利的。

四、加强环保宣传,引导管理者和游客自觉保护景区环境

景区环境的保护依赖于人类的活动,因此,必须要加强环保宣传,提高人们对于旅游环保的认识,强化环保意识。首先,对旅游景区的管理者加强环保培训,提高环保素质。组织相关的环保培训,引导景区的管理者用科学发展观来开发景区资源,注重旅游资源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充分重视并保护景区的旅游资源,既要维护经济利益,也要确保环境效益,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其次,加强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提高游客的自觉性。游客的不文明行为如随地乱扔垃圾、乱写乱画等会给景区的环境造成破坏,甚至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加强宣传教育,引导游客自觉地保护旅游资源和景区环境。再次,加强景区管理。一些游客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将不良习惯带到景区,乱扔垃圾、采摘花草等,都破坏了景区的生态环境,因此,景区要安排专门的管理人员,在景区进行巡逻监督,如果遇到破坏景区生态环境的行为,要及时对游客进行教育甚至处罚,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这样才能创造优美的旅游环境,给游客带来美的享受。

五、引进和培养专业化人才,提升旅游景区开发者的环保意识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带动了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专业的旅游环保人才也受到社会的青睐。我们知道,旅游景区开发者的素质对旅游资源的开发有着直接影响,如果景区开发者素质较高,环保意识强,那么,环境保护问题就会受到重视,景区经济利益和环境保护就能够协调发展,否则,就会给环境资源造成损害。因此,要引进旅游环保专业人才,培养旅游开发实用型人才,强化景区开发者的环保意识,坚持科学发展观,合理、有序地开发景区的旅游资源,落实景区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从细处着手,全方位地保护旅游资源,确保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旅游协调发展篇5

   一、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一)指标体系的建立

   本文根据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各自发展的特点,根据数据的易得性、连续性和指标的可操作性,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指标,构建了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二者耦合协调度指标体系(见表1),数据摘自2005—2011年《新疆统计年鉴》。

   (二)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耦合度及协调发展度评价模型

   本文借鉴物理学中的容量耦合系数模型,推动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互相作用耦合模型④,即:

   ,上式中,C为两个系统的耦合度,C∈[0,1]。a为生态环境综合指标,b为旅游经济综合指标。C值越小,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相关联系越小,趋向于向无序混乱方向发展,处于不协调状态;C值越大,系统之间相关联系越大,趋向于向有序良性方向发展。但是,为了更精确的反应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相关性,本文借鉴相应研究成果进一步提出协调发展度D,进行实证分析,见下式。

   ,t=ma+mb

   上式中,D为耦合协调度,C是耦合度,t是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综合发展指数,m和n是待定系数,经讨论,我们将m,n均取值为0.5。为了方便判定新疆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程度,本文特引用协调发展度级别及划分标准如表2⑥。(以t代表旅游经济系统,e代表生态环境系统)

   二、结果分析

   由计算可得2005—2010年新疆生态环境与旅游经济综合发展指数a、b及耦合协调度D,划分标准如下:在D值为0.1—0.19时为严重失调衰退类;在0.2—0.29时为中度失调衰退类,在0.3—0.39时为轻度失调衰退类,在0.4—0.49时为濒临失调衰退类,各分三种情况:①a>b为t损益型;②a=b为t和e共损型;③ab为t滞后型;②a=b为t和e同步型;③a

   下文对新疆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现状及关系的具体分析。

   (一)新疆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综合发展水平

   从旅游方面看:从表2可以看出,新疆旅游经济发展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旅游经济评价指数b由2005年的0.04上升到2010年的0.60,旅游经济的5项指标中,都实现了正增长,国际旅游人数由最初的331145人增长到1065261人,年均增长率为36.95%;国际旅游收入由10008.9万美元增长到36844万美元;新疆的旅游社总数由378个上升到462个。旅游经济发展的总体情况良好,同时旅游业的基础产业发展也都取得了较大进展。值得注意的是,新疆旅游在2005—2010六年的发展中发生过两次重大衰退,分别由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和2009年新疆的“七五”事件所引发。说明危机事件对旅游经济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对其发展有较大的抑制作用。但是,由于旅游经济发展的弹性系数较大,旅游经济的恢复力很强。从2010年旅游经济评价指数b的快速反弹可以看出,“七五”解决后,旅游经济又呈现一个增长势头。同时,我们还须清醒的认识到,新疆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对经济来说是把双刃剑,利用好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可以带动以旅游为时尚引领的新型经济,但是,如果忽视了环境的重要性则会适得其反,环境的破坏必然会造成相应程度的经济损失。

   从生态环境方面看:新疆生态环境总体呈上升趋势,环境综合发展指数a由2005年的0.38增长到2010年的0.59。但是,2006年,2008年,2010年这三年有所下降。这是由于经济的发展,城市的扩容,能耗的增加,环境治理设施投入的不足,使得我区城区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两项指标的排放较前一年有所增加。但是政府做出的一些实质性措施明显的改善了新疆的环境质量。例如:乌鲁木齐的“蓝天计划”让乌鲁木齐拥有更多的晴天天数;新疆跨国界河流环境保护工作座谈会在乌鲁木齐召开进一步强调了河流保护的急迫性和重要性;新疆环保和交通部门联手,杜绝公路施工破坏生态能更好的防止人为破坏生态行为的发生;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为做好我区排污费征收工作等环保活动的开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二)新疆生态环境与旅游经济的耦合协调发展评价

   由表2可知,2005—2010年D由中度失调晋升为勉强协调,同时C的持续上升说明新疆生态环境与旅游经济之间有密切的耦合互动关系,两大系统趋向于向良性状态发展。由于城市旅游经济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各自发展水平等级lunwen.1kejian.com的不同,可将每个耦合协调度类别再分为3种类型:ab,t滞后型。由表2可以看出,新疆旅游经济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的协调度出现转变,大致分为3个阶段:(2005—2006年)中度失调衰退类经济损益型,t滞后;(2007—2009年)轻度失调衰退类经济损益型,t滞后;2010年勉强协调发展类环境滞后型,e滞后。说明早期新疆经济落后对于旅游资源的开发力度不大,相比较而言,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也很少。但从2009年开始,新疆旅游经济收入得到很大提高,旅游业的井喷式发展对新疆脆弱的生态环境也造成了一定破坏,导致环境的滞后。

   三、结论与讨论

   2005—2010年新疆生态环境与旅游经济的综合发展指数总体呈上升趋势,但2008—2009年有所下降,耦合协调等级由2005年的中等失调到2010年的勉强协调。这说明新疆的生态环境与经济之间的关系呈良性的正向发展。取得此进步,源于新疆对旅游和生态环境的建设。因此,要想做到生态环境与旅游经济的协调发展,就必须在进行旅游规划时,“因地制宜”根据旅游目的地的特殊环境规划。在设计旅游产品时,突破传统的旅游产品观念,设计体验型旅游产品,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根据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耦合作用机理,二者主要存在两种基础作用:一是生态环境承载并约束旅游经济的发展;二是旅游经济促进并胁迫生态环境的建设。就新疆的实际情况看,二者的协调度呈总体上升趋势,旅游资源的开发通常会改变当地原有的生态环境,从空间和时间上来看地区的环境也需要适应旅游发展差异而不断调整,使地区生态环境的作用发挥最大效益。这就是旅游发展胁迫地区环境时空格局的调整。新疆的实际情况反映出,我们现阶段应加强旅游对生态环境的协同效应,才能使得旅游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同时实现对生态环境的改变—修复—再改变—再修复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①宋进喜,王伯铎,李怀恩.西安市旅游开发的环境效应及环境整治建设[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32(6):683—686

   ②崔峰.上海市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度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18(5):64—69

   ③王辉,林建国,姜斌.大连市旅游与环境协调发展度分析[J].海洋环境科学,2006,25(1):84—87

   ④庞闻,马耀峰.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耦合关系及协调发展研究——以西安市为例[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41(6):2—3

   ⑤余华银,李超,黄萍.熵值法在eXCeL中的VBa实现[J].统计教育,2004,(3):12—13

旅游协调发展篇6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已经成为国内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少数民族地区,将旅游业与少数民族文化进行有效的结合,能够有效的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民族地区旅游业与少数民族文化协调发展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社会协同的视角,对民族地区旅游业与少数民族文化协调发展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加强民族地区旅游业与少数民族文化协调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少数民族;旅游业;文化在党的十三中全会中,提出了改进社会管理方式:坚持系统治理,加强党委领导,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参与,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社会治理方式的提出反应出党对于社会建设的极度重视。就这几年的发展情况来看,国内的学者在社会协同问题的认识方面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如何将旅游业与少数民族文化进行有效的融合,是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一、国内对社会协同内涵的探索

社会协同治理概念,是借鉴了西方学者相关理论研究成果、结合中国的现状、由社会转型催生、为应对复杂的社会问题而树立的多元化主体、共治共建共享管理理念。社会协同,就是将各个社会组织在社会中的作用最大化体现,并对各类社会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以推动社会协同机制与政府调控机制的有效的融合。这样能够将政府的调控功能与社会的力量进行有效地结合,以推动社会的建设。

社会协同理念主要体现的是治理的理念。关于治理的定义,国内学者俞可平认为治理就是在一个既定的范围内通过权威的作用来对秩序进行有效地维护,以满足大众的实际需求。李风华从四个方面对治理的定义进行了阐述:(1)治理的主体不一定是政府,也不一定必须依靠国家的力量行使治理的功能;(2)进一步强调政府部门与社会的合作关系;(3)治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其强调的是社会公共的参与;(4)治理需要通过采用多种方式进行管理。

社会协同治理是一种管理理念的创新与发展,治理理论更是其中的一个关键,其要求更加广泛的吸纳社会中的各项力量,并强调各项沟通平台的建立。就国内的实际情况来看,目前还是一种政府强,社会大众弱的一种格局,在这样的情况下,学者们开始进一步强调政府管理从统治向治理的一种转变,并确定社会治理在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以发挥出社会治理的重要作用,提升政府治理的能力。

二、民族地区旅游业与少数民族文化协调发展的意义

(一)促进当地特色产业的发展

在少数民族地区,其内的文化资源是非常丰富的,但是,这些文化资源都是一种原生态的,这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文化产业资源,仅仅是文化产品元素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不能够与文化消费产品画等号。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将会使文化资源向经济资源进行转化,并将潜在的文化优势转变为现实中的经济优势,以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民族产业,这可以实现更多的社会效益以及经济发展优势。

文化旅游业依托的是独特的人文资源。民族文化产品,经过现代技术的加工、改进和提高,与旅游“嫁接”,找到了市场需求,明确了市场定位,并通过塑造品牌,形成产品丛、产品链和品牌系统等方式,形成规模效益,培植出新兴的少数民族特色产业。

(二)促进当地基础设施的建设

加强民族地区旅游业与少数民族文化的协调发展,能够加强民族地区基础设施的建设,并改善当地的生存环境。

出行方便、安全是发展文化旅游业的基本要求,基于此,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能带动当地对外联系通道、客货运输道路、旅游道路、景区道路等交通设施建设。同时,能促进餐饮、酒店、娱乐等服务配套设施的建设,带动周边市场经济的发展。

(三)提高当地大众的生活质量

民族地区文化旅游业的发展能够增加地区居民的收入,提高地区居民的生活质量。

“引进来,走出去”是发展民族地区文化旅游业的必然,在引进外来游客并与其不断沟通、交流的过程中,也引入了新事物、新观念、新思想,民族地区居民的思想观念实质是走了出去,打破了民族地区一些旧有观念,给当地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与生活工作观念,提高了居民的文明素质,有利于居民生活习惯的健康完善。

(四)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有利于保持民族地区人文资源的特色性和原生态性,当地民族文化的特色越突出,才能吸引更多的投资和更多的游客观光、游览。同时有利于民族文化遗产的抢修和保护。

文化旅游业没有在民族地区开展前,因为民族地区经济、环境、教育的落后,造成当地人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不重视,特别是年轻人,他们向往经济繁华地区的生活,学习经济发达地区的文字、语言,对本民族传统文化不感兴趣,使得一些少数民族传统文字、语言陷入失传的境地。随着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游客对少数民族文化的推崇,使得民族地区的人们开始重新审视这些古老的文字和语言,对民族文化有了新的认识,开始为有本民族文化感到自豪,产生责任感,激发了当地人学习传统的文字和语言,给少数民族文化注入了新的血液。

三、基于社会协同视角存在问题分析

(一)开发商方面

在进行民族地区的旅游开发过程中,开发商最关心经济、市场和投资。开发商是旅游开发的资金和技术的投资者,其凭借资金或技术优势参与旅游的收益分配。同时开发商作为景区制度的被约束者,目的是投入资金开发旅游产品,并策划在一定时期内收回投入的资金,这也就决定了开发商与其他各方必然产生利益关系。开发商拥有合法的收益权,他们最关心的是投资的高回报率。民俗文化产品的开发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其利益成本的收回同样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在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上,相关开发商的积极性会出现情绪不高的情况,由于在这方面的投资力度、关注度较低,使得民俗文化旅游市场经常会出现产品同质化的情况。这使得民俗文化旅游市场竞争力不高,不利于当地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同时,开发上的短期开发行为对于当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也存在着一定的负面影响。

(二)政府方面

政府在旅游资源的开发中一般是占据主导地位的。但是,调查发现,在一些民俗文化旅游市场的开发过程中,相关部门并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

政府部分工作人员为了相关政绩的需要,他们所关注的是短期利益的呈现,因此,在相关项目开发的选择上,会倾向于对已有的、已经出现部分成绩的产品进行开发,而对于一些未能呈现出足够利益的民俗文化产品,则会出现关注度不高的情况。由于政府部门开发注意力的不集中,使得其在旅游资源的整合方面就会出现各种不利的情况。这种情况使得民族地区的民俗文化旅游不能真正实现产业化的目标。这不利于民族地区民俗文化旅游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政府部门在协调民族地区旅游业与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过程中,过于关注经济利益的重要性,忽略了文化的传承,这对于当地的社会发展将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三)当地居民

发展旅游业,对于当地居民来说,是个巨大的福利,因为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可以带动一系列的衍生产业,比如景点纪念品等。这些产业的催生可以为当地居民带来巨大的收益。但是,在对一些古镇进行调研的过程中,我们发现,由于保护意识的欠缺,当地居民采取了一些不良的措施,这些措施虽然为其带来了较大的经济利益,但是对于景点的持久发展是不利的。

当地居民在旅游地形象的确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他们一方面想保护他们自身的传统文化和生活习惯不被打扰,另一方面也希望从旅游发中获得收益,从而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生活质量水平。从游客的角度来看,当地居民直接面对游客,他们的行为直接影响到游客的旅游体验和游客对旅游地的整体印象。从开发商的角度来看,开发商经营收益后的利润分配,直接影响到当地居民对旅游开发参与的积极性。从政府的角度来看,政府的旅游规划、征用土地,都得从当地居民的手里获得地皮,这直接关系到居民的切身利益。因此,当地居民是旅游业得以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是旅游利益相关者中最关键、最核心的成员之一。

就民族地区的居民来说,其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更加关注自身利益,忽略了其他方面的内容,当地居民的短期开发行为不但会影响当地旅游业的持续发展,同时,还对当地文化的传承造成极其严重的负面影响。

四、基于社会协同角度的发展对策

(一)从政府角度

站在政府的角度来看,对相关旅游资源的开发,其主要作用是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实现当地居民收入水平提升的目标。因此,在对旅游资源的开发中,政府部门应当依照以下几个原则:1、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在开发过程中应当避免对相关资源的破坏,而且在开发过程中还要保护相关资源的完整性,从而使它可以持久健康的为当地创造收益。2、市场导向原则。在开发过程中,政府应当发挥其“引导”的作用,以市场导向为原则,对相关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3、居民利益最大化原则。开发旅游资源的最终目的是为当地居民创造收益。因此,在开发过程中,政府部门的相关人员应当坚持这个原则,避免出现损害当地居民利益情况的出现。从而使该行业可以持续、健康的发展下去。

(二)从当地居民角度

当地居民在旅游资源的开发中,其行为对于旅游品牌的影响是巨大的。一方面,当地居民希望在开发过程中可以保留其的自身特性,另一方面,他们希望通过资源开发,可以增加自身的收益。因此,在相关的开发过程中,当地居民本身就是一个矛盾的个体。当地居民应当合理的对这个矛盾进行处理,避免一些不良情况的产生,如:损害景区形象的行为、产品的自行开发等。

旅游资源的开发,最终最大的受益者是当地居民,因此,当地居民应当清楚的认识这点。在开发过程中,积极的配合相关开发部门的开发行为,杜绝损害产品品牌形象的行为。

(三)从旅游者角度

游客是旅游景区最终的服务对象,但是游客不能因为这个原因就对景区资源进行破坏。游客应当具有保护环境的责任和义务,应当尊重当地的民族文化特色及风俗习惯,并在旅游的过程中,与当地的居民承担起民俗文化旅游的责任。在发展的过程中,应当加强对游客的教育以使游客认识到保护民俗文化环境的重要性,并能够使游客主动承担起保护民俗文化环境的责任。

五、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加强民族地区旅游业与少数民族文化的协调发展,能够使当地的旅游业建立文化差异性,从而在市场竞争过程中建立差异化的竞争优势。但是,从目前来看,国内民族地区在民族旅游与少数民族文化的协调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但影响了当地旅游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同时,还对少数民族的文化传承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本文从社会协同的视角对该问题进行了研究,并从开发商、当地居民以及政府部门三个角度对加强民族旅游业与少数民族文化协调发展的问题提出了一些个人建议,这对于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民族研究项目《民族地区旅游业与少数民族文化协调发展研究――基于社会协同的视角》研究成果,项目编号:HnmY2014-033。

参考文献:

[1]罗康智.民族旅游的开发不能忽视非经济制约因素的存在[J].凯里学院学报,2011(04)

[2]钟贤巍.论我国民俗旅游的开发和保护[J].经济纵横,2009(12)

[3]安丰军.西部民族地区文化旅游发展初探[J].广西民族研究,2013(02)

旅游协调发展篇7

关键词:乡村旅游;农村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自20世纪八十年代,乡村旅游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蓬勃发展起来,现已成为我国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据测算,2008年全国乡村旅游接待游客超过3.85亿人次,乡村旅游收入达到573亿元,农民直接就业达到495万人,间接就业、季节性就业达到1,840万人。然而,在乡村旅游快速发展的同时,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农村生态环境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嬗变。为此,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已成为乡村旅游乃至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课题。

一、乡村旅游及农村生态环境

乡村旅游是立足于农村,利用乡村自然和人文景观、农耕文化、农家生活、民俗民风等旅游资源,通过科学规划和开发设计,为游客提供观光、休闲、度假、体验、教育、娱乐、健身等多项需求的旅游经营活动。它的生命线是乡村性,表现为乡村性的建筑、服饰、食品、田野、果园、环境等自然物质方面和乡村的民俗传统、乡风乡貌、语言文化、制度规范等精神文化方面,也即原生态的或乡村性的生态环境,包括乡村性自然生态环境和乡村性人文生态环境。

乡村旅游的产生与发展有其深刻背景和时代使命,一是城市化、工业化快速推进,人们在物质生活不断得到满足的同时开始追求精神生活的满足,同时也是城市居民迫于工作和生活的双重压力而渴望远离喧嚣的都市、回归淳朴的自然,由此形成了对乡村旅游的巨大需求动力;二是农村谋求脱贫致富,缩小城乡差别,由此构成了乡村旅游强大的供给动力。

我国乡村旅游发展迅猛,目前已形成多种模式,根据《全国乡村旅游发展纲要》(2009~2015年)(征求意见稿),我国乡村旅游将“形成领域宽广、规模较大、特色突出、发展规范的大格局”,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推动实现农村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三大目标。由此可见,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充满机遇,前景广阔。

二、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环境互动关系分析自乡村旅游产生之时起,乡村旅游与生态环境注定是不可割裂的,他们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农村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的根基,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乡村旅游发展就会受到制约。而作为衍生物的乡村旅游对农村生态环境的影响则是非常深远的,是二者关系中的最主要方面,也是我们应该关注的重点。

(一)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环境互促共进1、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基础。乡村性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的内核,是乡村旅游的拉力源。乡村旅游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就是乡村独有的人居环境、田园风光、生活方式、民俗民风和生产活动等城市所不具备的要素。大凡乡村旅游都是在乡村自然生态环境优越、人文生态景观丰富的地区发展起来的。如笔者所在的湖北省荆州市的桃花村乡村旅游就是发端于曼妙娇艳的遍野桃花;张新场村乡村旅游则因楚国高等级贵族古墓葬熊家冢而插上腾飞的翅膀。全国各地乡村旅游发展得好的地区,也都因有良好的乡村性生态环境,如四川郫县友爱乡乡村旅游是在发展园艺、盆栽、林果的基础上嫁接乡村旅游;浙江省淳安县立足于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特色民俗、节庆发展乡村旅游;云南省根据生态性、民族性、地域性的差异,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打造出乡村旅游的多种不同发展模式。

2、乡村旅游促进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保护和改善乡村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的内在要求;同时,乡村旅游发展增强了农村经济实力,当地政府和农民有能力对旅游环境资源进行投资,提高资源环境质量。

(1)促进乡村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

乡村自然生态环境处于乡村生态环境系统的中心层次,也是乡村旅游吸引物的最直接表现形式。没有清新和美的田园风光、自然和谐的奇山秀水、丰富多样的动植物资源,乡村旅游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乡村旅游应充分认识到自然生态环境不能被破坏、不能被挪作他用,通过制定法律法规,推行绿色生产、保护农田、保护野生动物、关闭土法工厂和采矿厂等,有效地保护富有价值的乡村旅游资源。

(2)促使乡村人文生态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保护和改善。乡村人文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品位提升、内涵延伸的着力点,乡村旅游开发主要就是对人文资源的开发。乡村人文生态环境包含非常丰富的内容,比如古迹、古镇、古建筑、饮食、语言、服饰、特产、手工艺、民俗、民风等。这些都是乡村文化的魂宝,是深深吸引乡村旅游者眼球的尤物,能带给旅游者极大的体验、教育、休闲、娱

乐享受。没有开发乡村旅游之前,这些丰富资源可能会被埋没、不受重视、遭受人为破坏或经历风雨摧残而日益破败、凋毁,其巨大价值白白闲置或流失。许多乡村旅游地正是认识到这一点,一些传统的、“土得掉渣”的东西被视如珍宝,有效地被保护起来,如对历史古迹、古镇、古建筑进行复古修缮,对当地传统习俗、特色有意识地加以保护,对那些濒临淘汰的民族手工艺加以继承和延续。通过乡村旅游的发展,祖先遗留下来的这些宝贵财富得以最大程度地被保护起来。(3)促进村容改善。一是乡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发展乡村旅游就有了动力、能力和积极性去翻修或新建住房,就能主动要求改水、改电、改厨、改厕,就有了村镇整体规划的愿望,于是一些村容整洁、各具特色的旅游小城(村)镇应运而生,乡村旅游地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二是交通越来越畅通。过去乡村交通的典型特征是“羊肠小道”、“泥泞崎岖”、“坑坑洼洼”,“外面的进不来,里面的出不去”;开发乡村旅游后,这种状况得到极大改观,乡村旅游地基本实现了村村通公路,且基本改道拉直;三是绿化走进乡村人家。过去绿化似乎只是城市的专利,乡村就是“土里土气”。开发乡村旅游后,人们在村落道路两旁植树,在自家庭院种花种草,美化家园,努力营造出更加清新、优美的村容村貌,绿化在乡村愈益受到青睐。

(4)促进乡村文明程度提高。一是掀起了农民求知热。受乡村旅游的外来影响以及从业素质需要,学文化、学技术成了农民的自觉行动,许多村民学起了普通话,甚至外语和电脑,互联网也已进入一些农民家庭,成为他们收集和传递信息的重要手段;二是农民环境意识大大提高。可观的收益使农民认识到了乡村旅游的重要性,也意识到环境的重要性,农民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由从前的不感兴趣、不关心发生重大转变,环境保护成了农民的自觉行动,注重卫生健康也成为农民的一种生活习惯;三是乡村生产生活方式文明化发展。乡村旅游的外来和示范效应明显促进了乡村居民思想观念的更新和开放,农民乐意尝试和接受新的生产方式方法,提高生产技术水平;也有意识地参照城市模式改掉陋习,养成卫生习惯,形成文明化的生活方式;四是农民的精神面貌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生活积极性提高,乐观热情,热爱家园,在旅游乡村,人与自然显得日益和谐。

(二)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环境相互制约。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滞后制约乡村旅游的发展。没有优越的乡村性生态环境,乡村旅游自然难以启动。启动了乡村旅游后如果不对生态环境进行有力保护和建设,则乡村旅游必定难以持续发展。乡村生态环境是脆弱的,很多地方发展乡村旅游过程中缺少对生态环境的足够重视,面对急剧膨胀的相对于未开发旅游之前的成倍数增加的人流、物流、车流所带来的各种污染无所作为,特别是农家乐旅游,普遍存在污染排放无节制、无处理的情况。如武汉市

梁子湖因湖泊周边的旅游宾馆饭店和农家乐的污水,以及水上游览活动船舶的油类污物直接排入湖中而受到污染,有旅游经营活动的东侧水域水质明显较无旅游经营活动的西侧水域差,这样不仅使得人们对旅游地的环境印象大打折扣,而且还要为“先污染后治理”付出巨大代价,可能形成被动保护局面。此外,开发乡村旅游后如果不对乡村性生态环境进行深入挖掘、加强建设,也极易失去吸引力。特别是乡村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如果不突出,乡村旅游很难持续兴盛。如湖北荆州市桃花村乡村旅游由于缺少深度开发,只能在桃花盛开的前后若干天形势火暴,而一年中的其他300多天游客无几,非常冷清。

(三)乡村旅游给农村生态环境带来巨大冲击。乡村旅游往往肩负当地“以旅扶贫”“、以旅促农”的重任,在经济增长的赶超心态下,极易短视,一味追求短期经济效益。若乡村旅游的开发、发展未经调查研究、科学论证,忽视环境影响评价与区域规划,缺乏科学管理、监控,将导致生态环境诸多负面效应。

1、乡村自然环境压力增大。主要表现为:(1)环境承载力超标。每个旅游地具有明显的游览时间集中性,每个旅游地都有一定的环境承载力。外来人数增加,意味着环境承载量扩大,对环境产生负影响,环境效益逐渐减少。当旅游人数的增长超过环境承载力时,旅游环境将遭到破坏甚至严重衰退。(2)大量污染物产生。乡村旅游带来陡增的人流、物流,产生大量的污染物,严重污染水体、土壤、植被、大气。一是固体废弃物污染。主要是指生活垃圾,包括各类塑料制品及包装物(塑料袋饮料瓶、快餐饭盒等),还有炉渣、煤灰、废纸、口香糖等;旅游区内的饭店、旅馆产生的有机垃圾,包括剩茶剩饭、瓜果皮核、菜根菜叶、人畜禽粪便、动物尸体等,这些废弃物如果未经处理而随意堆放,则对水体、土壤、植被等都将产生严重污染;二是废水污染。生活污水在没有处理设备的情况下直接排入河道或房屋周围,直接污染水体、土壤和植被。(3)能源和水等资源消耗量大,存在浪费现象。大量客流、车流的进入,旅游地水、电、燃料、日用品、粮食等用量大增,而且大多处于无节制状态,生活资源压力大,有悖于节约型社会建设精神。

转贴于

2、环境退化和生态破坏。不合理的土地利用,饭店、宾馆和旅游设施工程建设会导致旅游区的自然景观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环境退化、水土流失、洪灾频发等一系列问题。尤其是生态遭受重创,建设过程中过多使用推土机、挖掘机,有的干脆先将现状夷为平地,再重新挖湖堆山、种树铺草、亭台楼阁一应俱全;或盲目模仿城市园林绿地的造景手法,追求高档次、大投入,或南辕北辙,北方地区模仿江南景致,南方地区模仿蒙古牧区景观,对现有地形、植物、池塘、衍生物等进行大肆破坏。旅游者过度地利用脆弱的自然环境,对自然生态也是一种严重摧残,如在旅游地过分践踏草地致使野草死亡,随意拍照、喂食和参观野生动物会极大地改变动物的生活习性。

三、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思考乡村旅游与乡村生态环境的互动关系中,互促共进是我们的根本目标,要求我们必须正确有效地规避二者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关键的是要保护和建设好乡村生态环境,减少乡村旅游对乡村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这需要乡村旅游各方共同努力,以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为前提,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及协调发展。

(一)地方政府要加强宏观管理。乡村旅游与乡村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政府必须担负起统领者的重任,发挥好管理协调作用。首先,要做好乡村生态环境和乡村旅游之间的协调发展规划。二者的协调,要求规划先行,并在其指导下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政府部门要充分调查和研究,对交通优势、资源优势、环境承载力和市场潜力进行科学论证,做好乡村旅游环保评估,突出环境效益,加强土地资源、水资源、动植物资源保护和水土保持,准确进行乡村旅游的功能定位和产品开发。第二,各地要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健全乡村旅游发展的环保法规体系,对乡村旅游发展进行指导和监管,以保证乡村旅游发展的正确方向和乡村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第三,要加强乡村旅游的有序引导和扶持。要严格项目审批、环评、环保治理等制度,强化动态监督管理;加大生态环保的宣传和教育;推进环保节能,支持节能节水减排,倡导低碳旅游方式;对乡村旅游环保投入给予必要扶持,重点是环境管理体系建设和污染治理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支持;构建行之有效的协调和监督机制,可成立乡村旅游发展专门工作组,形成乡村旅游环保工作合力。

(二)乡村旅游地必须坚持绿色环保、内涵型经营。各乡村旅游地经营者(包括企业、农村社区和农民)的作为直接影响和作用于乡村生态环境,他们是乡村旅游生态环保措施的身体力行者,肩负着旅游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任。

因此,乡村旅游经营者要坚持生态环保经营理念,不断提升自身环保意识和素质,积极配合当地乡村旅游整体发展规划和环保要求,不乱排乱放废弃物,节约用水、节约能源,积极利用新能源、新材料,广泛运用节能节水减排技术,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创建绿色环保乡村游;要以身作则,引导和监督游客行为,自觉保护生态环境;可于旅游地入口、景点及设施边缘等重要场所树立醒目警示标牌,适时恰当地提醒游客保护生态环境。同时,乡村旅游地应密切关注景区游客容量,协调好游客集中期间的各项工作,使游览活动处于环境承载力允许的范围之内。此外,乡村旅游不能只向自然环境要效益,我们必须充分挖掘其文化内涵,以丰富深厚的文化生态提升乡村游的魅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乡村游客应加强环保自律。游客作为乡村旅游的消费者,其行为方式同样直接影响和作用于乡村生态环境,是外来的重要影响因子。因此,乡村旅游发展和乡村生态环境保护更要靠广大旅客支持,游客应该提高意识,遵守社会公德和旅游地规章制度,自觉保护生态环境。

主要参考文献

[1]中国政府网.旅游局就“全国乡村旅游发展纲要”公开征求意见.2009.7.2.

[2]蒙睿.乡村旅游生态环境保护的系统观分析[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7.

旅游协调发展篇8

论文关键词:洛阳,工业,旅游业

洛阳是国内著名的工业城市,具有较为雄厚的工业基础;另一方面,洛阳又具有高品位的、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具有发展旅游业的巨大优势,1999年,洛阳市委全会决定把洛阳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定位于“科技教育比较发达的工业城市”和“以历史文化名城为依托的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显然,这个结论把两种观点进行了宏观综合,也比较符合洛阳的实际,是一个比较科学的结论。但是,在定位上把“工业城市”和“旅游城市”综合在一起,而如何正确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是我们必须考虑的重要方面。本文主要就阻碍洛阳工业与旅游业协调发展的因素问题方面进行探讨。

一.洛阳工业与旅游业矛盾关系分析

随着近代工业和现代工业进程的加快,洛阳工业与旅游业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已经严重阻碍了两者的协调发展。

从一般的意义上讲,工业与旅游业之间是一种矛盾关系,它们之间既有冲突性,又有一定的共生性。

1、共生性:共生性即二者之间一致和相互促进的倾向,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宏观共生,从宏观上看,重工业的发展提高了国民经济的总体装备水平,进而提高全体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从而促进旅游业的发展。从区域经济的角度看,重工业的发展能为旅游业提供资金支持;从微观的角度看,能源电力工业和建材工业等直接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基础设施必须的能源和建筑材料等等,二是一些轻工业直接为旅游业提供旅游用品和商品。同时工业的发展能吸引一定量的工业营销和会计人员,提高工业城市的声誉,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刺激旅游业的发展。

2、冲突性

工业与旅游业的冲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空间冲突。在一定的条件下,空间的狭小性会导致工业和旅游业发展空间的冲突,有时这种冲突白热化,如有的地方在古城遗址上建工厂,毗邻景点建工厂等。工业的污染导致旅游环境的破坏,尤其是重工业和其它污染产业对大气、河流和土地的污染,不仅影响居民生存的质量,而且在一定条件下会严重影响旅游环境,破坏旅游业的发展。第二,机理冲突。即工业与旅游业内在经济关系的冲突。首先是投入冲突,在人财物等资源条件一定的情况下,对工业的投入较多,则对旅游业的投入必然减少,反之亦然。其次是“链条”冲突,即在一定条件下,工业链条与旅游业链条无法形成有机联系,形成“两张皮”现象,而且相互排斥,这在重工业和生产资料工业占优势的城市中尤其明显。第三,文化冲突。工业文化与传统文化有本质的差别,隆隆的机器声和高大的烟囱具有一定的工业审美价值,这显然与幽雅、典雅和古朴的传统文化氛围有本质的区别。在重工业占优势的城市尤其如此。

二、阻碍洛阳工业与旅游业协调发展的因素分析

1、洛阳工业化与城市化大发展是阻碍洛阳工业与旅游业协调发展的客观结果和根本原因

国内外学者们普遍认为,工业化、城镇化和市场化程度是推动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20世纪初,英国、美国、欧洲、日本、韩国等相继走上工业化发展的道路,这些国家的劳动生产率快速增加,经济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在世界发展舞台上走到了前列。工业化对于大国持续提高人均收入、改善人均消费水平、增进社会福利具有重要意义,是大国发展经济不可避免的战略选择。美国、日本、欧洲等发达国家均是通过工业化道路成为世界经济强国。工业化道路也是目前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城市化一般来说,是以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和集中为特征的一种历史过程,不仅表现在人的地理位置的转移和职业的改变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生活方式、消费行为的演变,而且此过程还伴随着精神、文化、观念的无形转变。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文明史也是一部城市发展史和城市化进程史。洛阳市是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重点支持发展起来的老工业基地。“一五”期间,全国156项重点建设项目中有7项安排在洛阳;“二五”期间,洛阳又承接了3项重点项目;“三五”、“四五”期间,又相继完成了多项国家重点投资项目;改革开放后,洛阳又接受了多个“三线”重点建设项目的搬迁安置工作,逐步形成了洛阳现在这样以国有大中型企业为主体的国家在中原地区的一个重要工业基地。洛阳的工业发展不仅在全省甚至在全国都处于领先地位。下面我们可以简单就洛阳市工业行业竞争力进行分析。

1、市场优势分析

洛阳市工业行业中,依其在国内同行业中市场占有率的高低排列,前6个行业是:机电、石化、冶金建材、轻纺、食品、烟草加工业;这6个大行业在全国有一定的市场优势。

表1河南省各市工业竞争力及相关因素(2008)

地区

市场占有率

竞争优势

系数

产销率

因子

增加值率因子

生产率因子

全国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河南省

4.22%

0.9836

0.0512

0.8768

0.672

洛阳市

0.91%

1.0686

1.0033

0.8815

1.2083

郑州市

0.75%

0.9641

1.0786

0.7819

1.2432

开封市

0.23%

0.8544

1.0600

0.8581

0.7618

新乡市

0.41%

0.7710

1.0666

0.8779

0.8234

焦作市

0.30%

1.0698

1.0029

0.8546

1.1482

周口市

0.39%

0.7536

1.0427

0.7802

0.8329

商丘市

0.28%

0.7697

1.3145

0.8188

0.8081

三门峡市

0.14%

0.7073

1.0391

0.8931

0.6854

信阳市

0.28%

0.6487

1.0196

0.7607

0.6770

漯河市

0.15%

0.725

1.0140

1.0424

0.9147

驻马店市

0.24%

0.6351

1.0055

旅游协调发展篇9

关键词:村庄规划风景旅游区整治对策

中图分类号:F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973(2010)07-136-02

1风景旅游区周边村庄的现状问题

1.1现状的主要特征

受旅游业的影响,风景旅游区周边村庄或多或少地呈现出以单一性农业生产为主的产业结构转变为农业与非农业共同发展,尤其是第三产业迅速崛起的特征。风景旅游区周边的村庄与一般的村庄相比较,一般表现出以下主要特征:

(1)村庄自身的生产生活方式与风景旅游区的资源保护之间存在着矛盾。风景旅游区的自然资源相比周边地区的自然环境较为脆弱稀缺,从而对景区周边村民的生活行为有了进一步的要求,限制了原住村民传统的自然资源获取方式以及生活生产习惯;

(2)风景旅游区的发展要求旅游目的地具备较好的基础设施,景区周边村庄与一般村庄相比,往往拥有良好的道路交通条件;

(3)由于旅游活动的强季节性,村内的流动人口的比重较大。在旅游高峰期,时常会出现用工短缺,有的村委会还会以临时性协议的形式招聘外村的村民,来帮助他们应对庞大的客流;

(4)风景旅游区周边的村庄因地理位置、村庄内部或者附近景区开发程度的不同导致村庄之间贫富不均;

(5)风景旅游区周边村庄的传统文化机理得到了保护。在有些村庄中的传统文化虽然失去了现实的功能,但独特的存在形式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对游客却具有很大的吸引力。旅游业使得景区周边村庄的传统文化“重见天日”,更使那濒临消亡的传统文化“破土而出”。

1.2存在的突出问题

(1)资源利用问题

现阶段尚缺乏有效提高和充分利用风景旅游区周边村庄自然、人文景观资源的研究,景区周边村庄旅游资源的利用率还处于较低水平。

(2)系统规划问题

风景旅游区周边的村庄大多都拥有环境优越的自然景观和积淀深厚的人文景观,然有一定价值的历史遗址却因缺乏有力的保护而逐渐湮灭。

(3)村民意识问题

目前村庄与景区协调发展的观念尚未完全形成,原住村民的生活生产方式和思维习惯难以一时改变,景区风貌形象受损的现象比比皆是。

2风景旅游区周边村庄的发展目标

1997年6月,世界旅游组织、世界旅游理事会等联合制定了《关于旅游业的21世纪议程》,在文件中明确提出将社区居民作为旅游业发展的关怀对象,并把居民参与当作旅游业发展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和不可或缺的长效机制。要求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充分考虑社区因素以及当地原住居民的需求,通过双方资源整合来从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可见,有效引导周边村庄与风景旅游区的协调发展,是优化旅游综合效益,推进旅游业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2.1突出村庄的协助效益

风景旅游区周边村庄地处风景区的边缘地带,村民的日常生活与景区内旅游资源的消耗紧密相关,如果不对原住地居民有效的控制,可能导致旅游资源遭到破坏。行之有效的保护,能使周边村庄成为核心景区与外界之间的过滤带。

若能合理调整产业结构,例如发展观光型特色种养基地,或是建设农舍休闲屋提供接待住宿服务,景区周边的村庄则可以截流部分客流,缓解传统景点人满为患的现象,减轻其景区环境的压力,利于旅游资源的长久利用。

2.2完善旅游业的供应链

风景旅游区周边的村庄可以根据自身条件和市场需要发展休闲观光、餐饮住宿等服务业,同时,也可以在不对景区造成环境污染的前提下加工一些特色旅游商品。

此外,有些旅游地用水和食物供应不足,还需依赖周边村庄提供相应的服务设施,满足游客在游玩时多重需求。

2.3丰富游客的旅游需求

随着游览经历的日益丰富,游客在某一地区的旅游方式已逐渐由多个点走马观花式的观光转变为对某一目的地的深入了解,由对自然风景的单纯欣赏转变为深入了解当地历史和文化习俗。

风景旅游区周边的村庄作为一个原生态社区,是充分展现当地民俗风情的最佳场所。游客能通过对原住村民生活方式的观察、直接互动的交流,使整个旅游过程的体验更加丰富与完整。

3风景旅游区周边村庄的整治对策

3.1加强整治规划的可操作性

风景旅游区农村建设的重点就是通过村庄整治,带动和促进景区的其他各项工作。而村庄整治是否成功的关键是要有一个切实的整治规划。

着力把握自然资源保护、农村产业调整和历史文化内涵挖掘这一主线。在规划中,应注重村域人文传统内涵特色的认知和把握,不仅在规划上注重文化导向,更在建设中体现文化品位;注重整体乡村景观氛围,通过创意、设计、造景、整合等多种手段,重视对散落在民间的传说、历史典故、历史建筑和遗迹等历史文化细节和碎片的挖掘整理。

3.2突出整治示范的引导作用

建设村庄整治示范村,向风景旅游区周边村庄展示。如果按照规划建设,修缮建筑,拆除违章建筑和围墙,切实加强保护原生村落的风貌,可以使村庄发展成为能够吸引观光者的旅游点。在提高村民经济收入的同时,还能极大地改善村民的生活环境。

从景区周边的村民消极对待、观望徘徊到积极参与整治的过程来看,可以体会到榜样起到的作用,使景区周边村民真正体会到只有通过村容整治,切实加强保护好现有自然资源,突出景观特色,才能吸引旅客,才有可能开设“农家乐”,才能改善自己的生活环境。

3.3拓宽整治资金的筹措渠道

村庄整治的资金应按照“民办公助”的原则,多方筹措解决。由于历史原因和地形地貌的限制,许多景区周边农村都没有解决自来水问题,更谈不上“截污纳管”。为风景旅游区周边村庄解决市政基础设施问题,既是改善村民的生活条件和发展第三产业的前提条件,也是维护景区水资源和环境的重要举措,实际上也是城市反哺农村的主要措施,应由政府为主财政支持。

涉及村民的建筑整治应由村民集体投资建设;涉及村级集体用房整治的,应由各村管理委员会经济组织承担,其余建筑按照“谁家孩子谁家抱”的实施原则,由产权单位负责;对一些与风景旅游区无关的企业,则需要逐步实施外迁,费用由政府承担。

3.4完善整治建设的政策体系

在村庄整治建设过程中坚持“量力而行、整合资源、分步实施、逐个推进”的整治建设原则,集中人力、物力分阶段实施,每一阶段规划一个村,整治一个村,宣传一个村。强调集中力量,每一阶段完成一个村的整治建设,还要考虑村庄整治过程中会给村民的日常生产、生活带来不便,也给景区的环境带来一定的影响,所以要尽可能缩短建设工期,同时也可使景区周边村民在期间看到整治村庄的巨大变化和自身利益的改善。

坚持“四个自我”的主体原则,即自我筹资、自我经营、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由原住地村民自身来解决农舍整治的资金问题;由村民按规划自行实施整治,不搞包办代替;整治后的农舍由农民自己经营,整治后的村庄由村民自己经营承包管理,实现村民自治。

为鼓励原住地居民积极参与整治,可建立完善的农居整治奖励办法,引导村民积极投入到村庄整治工作中去。对村民按照规划方案实施整治,效果明显的,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同时,引导有条件的农村居民有序外迁安置,以降低景区常住人口密度。

风景旅游区的开发建设能够有效地带动周边村庄的建设发展,同时,风景旅游区周边村庄的整治建设对于风景旅游区的深度开发也具有积极意义。合理的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形成相互促进、相互依托、共同发展的格局,将对当地旅游的整体开发和形象推广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明.旅游地周边乡村社区的功能与结构更新[D].华中师范大学,2001(3):95-97.

[2]黄郁成,顾晓和,郭安禧.农村社区旅游开发模式的比较研究[J].南昌大学学报,2004(11):55-60.

旅游协调发展篇10

摘要:本文构建旅游-经济-生态复合系统评价指标体系,采用耦合协调度函数,对桂林市进行可持续协调发展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990年以来桂林市旅游子系统和经济子系统的综合序参量总体呈上升趋势,但旅游子系统的综合序参量波动性较大;生态环境综合序参量在1990~2000年间呈缓慢上升的趋势,2001年后发展趋势有所下降。旅游-经济-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关系处于颉颃状态,协调发展的程度还处于中低水平;系统耦合协调类型正在以旅游发展超前型,逐渐演变为经济发展超前型。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耦合协调度;旅游;经济;生态环境;桂林市

一、引言

旅游-经济-生态关系,是世界各国政府和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这一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桂林市是中国著名的风景游览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旅游产业作为桂林市经济的主导产业,其发展对桂林市社会经济建设和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桂林市旅游业的发展依靠的是独特的“山清水秀、洞奇石美”的旅游资源,这些旅游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而旅游产业的发展不可避免地会对这些旅游资源产生破坏性的影响,这在旅游学上称之为“旅游摧毁旅游现象”。经济要发展,资源环境要保护,就不能单一地采用“发展第一的经济决定论”或是“零增长的环境优先论”。因此,可持续协调发展观的提出,给桂林市旅游经济的不断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同时也给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提供了新的价值观。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全新的价值观。它以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环境改善为标志,体现了公平性、持续性和共同性原则。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点就是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其核心就是生态与经济相协调。围绕这一课题,国内外不同专业背景的学者开展了多方位多角度的研究。在国外,KonstantionBithas和peternijkamp提出在不确定信息下,利用专家知识系统进行环境――经济协调模型的建模方法[1]。Boulding将系统方法应用于经济与环境相关性的分析,倡导的是储备型、休养生息、福利型的经济发展,其目的在于建立既不会使资源枯竭,又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能循环利用各种物质的“循环式”经济体系来代替过去的“单程式”经济[2]。norgaad提出了协调发展理论,认为通过反馈环节在社会与生态系统之间可以实现共同发展[3]。在国内,袁旭梅等从“生态-社会-经济”复合系统协调的角度,运用非平衡系统理论对自组织与组织机理进行了分析,并根据大系统理论,提出复合系统协调控制与管理方式[4]。白华对区域“经济、资源、环境”复合系统的协调机理作了分析[5]。曾嵘阐述了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复杂系统的结构特征,各子系统之间内在协调机制及系统发展过程[6]。李后强等提出人地协同论是构建协调发展模型的基础[7]。冯玉引入协调度概念描述了区域pRee系统发展的协调程度[8]。孟庆松对复合系统的协调度模型进行了研究,并指出复合系统具有自然系统与人造系统的双重特点[9]。然而,这些研究多数侧重于协调发展理论与机理的论述,对某一特定区域内具有区域特色的子系统间的可持续协调发展关系和发展程度的动态演变趋势的研究比较少。因此,本文以旅游发展、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资源保护之间的关系,构建三者之间的复合系统,并以桂林市为例,实证分析该复合系统可持续协调发展程度的动态演变趋势。

二、模型的建立

1.建模的原则

协调是系统之间或系统组成要素之间在发展演化过程中彼此的和谐一致。发展是指系统或系统组成要素本身从小到大、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无序到有序的变化过程[10]。本文研究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系统的可持续协调发展是指3个子系统内部各要素间,按一定数量和结构所组成的有机整体,配合得当、有效运转。这个整体的目的是提高旅游产业及经济发展水平、使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控制在生态环境的承载力之内[11]。旅游发展、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可持续协调发展不是从最优的旅游、经济目标出发或从最优的生态目标出发而实现的可持续协调发展,而是在特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条件下实现的最适的旅游和经济发展目标,与最适的生态环境目标的有机统一。旅游发展子系统、经济发展子系统与生态环境子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当系统外界或系统内部条件的变化,未超过系统自身的调节和控制能力时,系统能恢复并维持原有的协调状态;当系统外在或系统内在条件的变化超过系统的承载力时,原有的协调状态被打破,系统会在新的条件下建立新的平衡。因此,人类活动在遵循生态规律、经济规律和旅游规律的基础上,运用科学技术,采取各种经济措施和政策、法律和法规等有效的宏观调控手段,调节和控制其发展变化进程,使旅游发展、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协调运动沿着人类社会发展目标发展。

2.评价指标体系

桂林市“旅游-经济-生态环境”系统可持续协调发展的指标体系构建应以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和可持续协调发展的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为指导,遵循整体对应、比例适当、重点突出、层次分明、完备性、一致性、可行性等构建原则,根据桂林市的实际情况来设计,指标权重由熵值法[12]计算得出,原始数据来源于1991~2005年的《广西统计年鉴》和《桂林市经济社会统计年鉴》,计算结果见表1。

(1)旅游-经济-生态系统综合序参量分析

从表2可以看出,旅游综合序参量波动幅度较大,东南亚金融危机和“非典”疫情的发生,引起1998年和2003年旅游综合序参量下降,其中2003年降幅很大;2000年该指标达到这15年中的峰值,其余年份呈现缓慢上升的发展态势。经济综合序参量一直呈现较快速度的增长态势,经济发展势头良好。生态环境综合序参量在1990~2000年间呈缓慢上升的趋势,但2001年后发展趋势有所下降。

(2)旅游-经济-生态系统耦合度与综合调和指数的时序分析

从桂林市旅游-经济-生态系统耦合度的时序变化来看,这15年来增长速度非常缓慢,其间有小幅波动。从耦合度数值大小来看,其数值都处于0.3~0.4之间,表明了这15年来桂林市旅游-经济-生态系统的发展关系都为颉颃状态,以旅游业为主导产业的桂林市经济发展方式属于粗放型发展模式,旅游与经济的发展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大。旅游-经济-生态系统的综合调和指数呈增长趋势,说明了虽然系统耦合度变化不大,但在这15年间,桂林市政府通过政策措施来大力发展旅游业和区域经济,并加大旧城改造和生态园林景点的建设,使得旅游-经济-生态系统的整体协同贡献不断增大。

2.耦合协调度的计算及等级评估分析

根据模型Ⅳ,可以计算出桂林市旅游-经济-生态系统的耦合协调度(D),并可根据其耦合协调度数值划分相应的等级(见表3)。

(1)桂林市旅游-经济-生态系统耦合协调类型分析

由表3可知,1990~2004年桂林市旅游-经济-生态系统的耦合协调类型以旅游发展超前型为主,逐渐演变为经济发展超前型。旅游业作为桂林市的主导产业,对桂林市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旅游业本身涉及食、住、行、游、购、娱,涵盖旅游者消费的各个方面,很多产业借助旅游业的繁荣而保持持续发展的态势。桂林市地、市合并后,随着行政区域范围的扩大,经济总量的增加,经济产业的多元化发展,旅游业对全市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显著下降了。随着桂林市经济综合实力的明显增强,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对生态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开始制约经济的持续发展,旅游业和经济的发展已经超出了生态环境系统的承载力阈值范围。

(2)桂林市旅游-经济-生态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分析

1990~2004年桂林市旅游-经济-生态系统的耦合协调度数值处于0.2469~0.4726之间,说明15年来桂林市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发展的协调程度处于中低水平,总体上是向着不断协调的方向发展。东南亚金融危机和“非典”疫情的发生给桂林市旅游业带来了重大的打击,使1998和2003年的耦合协调度下降;而2002和2004年是桂林市旅游业15年来发展的高峰。中低度的耦合协调发展表明资源未得到合理利用,经济效益不高,旅游与经济产值的增加是靠消耗大量资源换取的。在旅游与经济发展的同时,自然资源不断受到破坏、资源基础削弱,一些主要资源已出现严重短缺。随着旅游业发展带来的大规模人口的流动和社会经济的增长,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生态环境治理速度赶不上破坏速度,将会使旅游业和经济的发展大大超出生态系统的承载阈值,导致不可持续发展的状态。

四、结论

本文将“旅游-经济-生态”系统的影响因素与协调发展程度的评价分析结合起来,从“旅游-经济-生态”系统发展过程中各序参量之间的协同作用的强弱程度入手建立可持续协调发展模型,并以桂林市为实证对象,从综合序参量、耦合协调度和耦合协调类型等方面来描述这一复合系统可持续协调发展的动态变化趋势,具有简单、概括、易操作等特点。但是,本文只是对某一特定区域的“旅游-经济-生态”系统整体协调发展状况及所处的发展层次进行实证分析,如何实现对各子系统内部和整体协调的综合评价将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1.从桂林市旅游-经济-生态各子系统综合序参量的时序变化来看,除了生态子系统在2000年以后呈下降发展趋势外,旅游子系统和经济子系统总体上呈现上升发展趋势,旅游子系统的波动性较大。旅游业作为桂林市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虽然容易受到客源地和目的地各种自然环境、政治经济因素的影响而发展略有波动,但是总体上是发展快速的,并极大的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旅游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资源的消耗量增大、资源效率低、污染物排放严重、土地资源利用不合理使得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生态环境综合序参量持续下降。

2.从桂林市旅游-经济-生态系统耦合度的时序变化来看,耦合度数值处于0.3~0.4之间,增长幅度非常缓慢,表明了这15年来桂林市旅游-经济-生态系统的发展关系都为颉颃状态。旅游业本身就是一个对自然资源高需求、高消耗的产业。桂林市经济增长方式尚属于粗放式的生产方式,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不高,旅游业和经济的发展必然会给生态环境带来负面的影响,必须以新型的发展模式来代替那种传统的消耗大量资源的发展模式,实现经济发展战略的根本性转变,向集约型的经济生产方式转变。旅游-经济-生态系统的综合调和指数呈增长趋势,说明在这15年间,桂林市政府通过调控工业发展和加大环保投资等政策措施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生态环境的恶化。

3.从桂林市旅游-经济-生态系统耦合协调度的时序变化来看,桂林市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发展的协调程度还处于中低水平,耦合协调类型以旅游发展超前型为主,逐渐演变为经济发展超前型。造成中低水平协调的原因是旅游业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利益是相一致的,但是和生态环境却存在着经济增长对资源需求的无限性与资源供给能力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随经济社会的发展,生态环境的再生产能力与人类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能力之间的差距在拉大,一方面生态资源过度消耗,造成生态系统结构简化、功能下降;另一方面,经济发展过程中所排放的各种废弃物超过生态环境的自净能力,生态平衡被打破,生态环境恶化。这种两难选择要求全面客观地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不能因为保护生态环境就限制经济发展,而是要想方设法在生态环境的承受范围内来发展经济,促使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矛盾关系由制约性向促进性转化,最终实现矛盾的统一,达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系统整体协调。

参考文献:

[1]KonstantionsBithas,peternijkamp.environmental-economicmodelingwithsemanticinsufficiencyandfactualuncertainty[J].environmentalSystem,1996(25):167-183.

[2]BouldingKe.1966.theeconomicsofthecomingspaceshipearth[a].in:JaRRettH(ed.).environmentalQualityinaGrowingeconomy[m].Baltimore:RFF/JohnsHopkinspress,3-14.

[3]HowarthRB,RBnorgaad.environmentalvaluationundersustainabledevelopment[J].americaneconomicReview,1998:82.

[4]袁旭梅,韩文秀.区域“ec-R-ev”复合系统的结构建模[J].管理科学学报,1998(6):53-56.

[5]白华,韩文秀.区域经济-资源-环境(ec-R-ev)复合系统结构及其协调分析[J].系统工程,1999(17):19-24.

[6]曾嵘,魏一鸣,范英,等.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系统分析[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0(20):1-6.

[7]李后强,艾南山,汪富泉,等.人地协同论:可持续发展模型构建的基础[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8(8):48-53.

[8]冯玉广,王华东.区域pRee系统协调发展的定量描述[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6(6):42-46.

[9]孟庆松,韩文秀.复合系统协调度模型研究[J].天津大学学报,2000(33):444-446.

[10]廖重斌.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定量评判及其分类体系[J].热带地理,1999(2):171-177.

[11]蔡平.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模式选择[J].齐鲁学刊,2005(4):154-157.

[12]白雪梅,赵松山.由指标的相关性引出的确定权重的方法[J].江苏统计,1998(4):16-18.

[13]曾珍香,可持续发展协调性分析[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1(3):18-21.

[14]刘耀彬,李仁东,等.中国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度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2005(1):105-112.

ConstructionofevaluationmodelandempiricalStudyofSustainableCoordinatedDevelopmentof

tourism-economy-ecologicalSystem:aCaseStudyofGuilininGuangxi

ZHanGYan1,XUJianhua1,ZenGGang1,wUYuming2

(1.SchoolofResources&environmentalScience,eastChinanormalUniversity,Shanghai200062,China;2.Schoolofeconomics&management,GuangxinormalUniversity,Guilin541004,China)

abstract:thispaperadoptedthecoupledcoordinationdegreefunctiontoconstructaevaluationindexsystemcomposedoftourism,economy,andecologywiththeaimofevaluatingthesustainablecoordinateddevelopmentofGuilin.theresultsshowthatfrom1990thesynthesisparametersofbothtourismsubsystemandeconomicsubsystemhavebeentakinganupwardtrendwiththevolatilityoftourismalittlehigher;thatfrom1990to2000thesynthesisparameterofecologicalenvironmentsubsystemtherehadbeenslowlyrisingandthedevelopmenttrendhasbeendecliningafter2001;thatcoordinateddevelopmentrelationofthetourism-economy-ecologysystemisantagonisticatamedium-lowdegree;andthatthesystematiccoupledcoordinationtypesaregraduallyevolvingfromadvancedtourismdevelopmentasthemaintypeintoadvancedeconomicdevelopment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