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科学研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04:23

人文科学研究篇1

摘要:随着商品化大潮的冲击,人文学科处于尴尬边缘的地位已是不争的事实。本文中,笔者通过对传统学术治学精神利弊的分析梳理,力图对人文学科研究的做出自己的一些反思。

关键词:经世致用;本心

随着商品化大潮的冲击,在社会群体浮躁情绪的涌动和物欲利益的追逐下,学术研究的价值趋向发生严重的偏向和扭曲。尤其是在人文学科领域里,传统的人文精神和道德关怀日趋式微,人文学科处于尴尬边缘的地位已是不争是事实。在本文中,笔者通过对传统学术治学精神利弊的分析,力图对人文学科研究做出做出自己的一些反思。

综观几千年传统叙事语境下的中国学术,治学精神多强调学术的经世致用的追求,“即把一切学术文化完全纳入统治者‘道统’并成为他们的工具,一切矛盾都消融在伦理善恶的观念矛盾之中”就传统学术而言,其目的就是求真求实,求真求实的目的在于经世致用,而经世致用的终极目标在于修身治国平天下的政治理想。这种求真求实的目的带有理性实用的色彩,体现出现世功利的道德价值的关怀。学术不是纯粹的思辨,而“重要的是在现实生活中如何妥善的处理它(面对的现实问题),┉┉用理性做为实践的引导,来规范塑造情感,愿望和意志就行了。”这样,学术的指导原则是以儒家伦理道德“内圣外王”观念为追求,“内圣外王”之道重在通过内圣的修身作为,而到达外王的境界。两者相辅相成,矛盾性的交融中呈现出经世致用的价值取向。学术经世致用的目的,在传统学术中说中说体现出的就是为人生名利和权势的现世的实际生活而求学问的目的。所谓的经世致用的学术价值追求只是一个政治和道德伦理观念架构下的空壳罢了。这种为学术的目的只在于现世短暂人生的物质价值。在实践理性的指导下,以政治和道德理想的追求为目标,体现出现世的强烈的学术关怀。而对于人生终极精神价值方面的思考则少的多。当学术经世致用的目的真正升华到人生所要追求的超越现世关怀的终极价值探索时,我们只能在历史中落魄的文人的诗词中找到片段的感叹。

以传统经史关系为论,当儒学“定于一尊”的地位被确立以来,传统的经学和史学关系的是非论见就有着数千年复杂的历程,历史的发展“与非宗教,重经验的中国实用理性有关。”,每个朝代都很重视修史,数以千计的史学著作流传至今,但其学术思想都渗透着经学的观念。在儒家经典的义理解释作为历史观念的导向下,传统的历史研究在“理”“势”的指向下形成以史为鉴的永恒追求。自清一朝,传统的学术获得空前发展,学术的求真求实的精神境界有所提升。前明顾亭林等遗老提倡经世之学,大有纠正陆王心学思想之流弊,痛思亡国之恨,于求真求实中多找精神之所寄和学术情怀之所得。这种打破传统理学僵化的思考方式,无疑为后来乾嘉汉学的辉煌做好铺垫。乾嘉汉学承前明遗老学术之溯源,与汉学和宋学之争下,对训诂铭文考证和传统经典的诠释作出新的贡献。而其经世致用的学术价值取向的定位与前辈顾亭林等相比,逊色不少。他们多在故纸堆中寻章摘句,沉浸于考据义理和辞章之辩中,这其中有时代高压政策的影响,但更在于文人失去其本心,其学术所求之真和实,只有其形,而无其神。从“尊德性”到“道问学”的追寻中,传统的经世致用的治学精神,在理性实用的引导下,呈现出严谨朴实的治学风格。但守成有余,创新不足。此中原因多在于儒家经学“述而不作”传统思想的影响。历代文人,皓首穷经一生,恪守祖宗家法,奉经如神。察举和科举选官制度的实施,使得文人于书斋中注经解经,以求功名富贵,学术经世致用的目的彰显的流弊和影响日益深远。

通过以上对传统学术价值取向的原因探求,可以看出,传统学术的价值取向定位于经世致用的目标之中,并以此为标准,在实用理性观念的指导下,学术的精神取向服务于政治和道德的功利性。由此可见,传统的学术研究有着鲜明的价值取向和定位,但表层的治学理念下的精神性的人文终极的关怀非常缺失,缺乏对道德和人性的终极目标的探索,没有取得超越于现世的拷问和成就。冯友兰在《中国哲学简史》一书中,将人的生命活动范围归为四等,“由最低的说起,一本天然的“自然境界”,讲求实际利害的“功利境界”,“正其义,不谋其利”的“道德境界”,超越世俗,自同于大全的“天地境界”。”若以此四等境界做比思考传统学术的话,会得出很鲜明的体验,自然和功利境界常态的物质追求是中国人传统所追求的人生境界,而所谓的道德和天地境地是人生道德价值追求的圣人之境,天地境界即所谓的与天地参,就是天人合一的境界,也是至高之境。以此四等来分的话,传统学术经世致用的目标追求只是在自然和功利的境界,而西方求真求实的学术追求早已超越于传统意义上的自然功利之境,体现出道德和天地的精神价值的终极追求。

当我们的视野投射到当下之时,我们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在中西文化冲突融合多元化的时代,西学以咄咄逼人之势,呈现出话语霸权的不可动摇性。我们的文化被置于一个边缘的地位,患上了严重的失语症。我们一面对西学思想的深刻和观点的创新表现出艳羡和学习的精神,另一面,我们又固守传统,为几千年来悠久辉煌的文化感到自豪,对西学表现出排斥和批判的态度。这种阿Q式自我感觉良好的精神胜利法,得到的快感只是暂时的,而后所要面对的痛苦则是永久的。令人为憾,名利和权势的招手,使得许多学者丧失本心,僵化于传统的思维模式而不能自拔。许多人于道德学术规范不顾,做着自以为得意的文字垃圾。明代大儒王阳明认为,人都有出于自然的本心,这种本心不是后天的教化,而是人的天性的自然流露。自我本心是要通过良知的反躬。而这本心就是今天学术研究应该具有的标准。

前路漫漫,当下的学术研究,在立足传统的时候,不仅仅是批判,更重要的是建设。建立新的学术话语,适应于我们的时代,这才是目标。一面要吸收传统中有益的治学方法和经验,在方法论上有所继承和创新,另一面还要在学术的本体思考中借鉴西方学术的精神价值,以适应多元化的时代要求。

参考文献:

[1]许凌云:《儒学与中国史学》,山东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4页.

[2]李泽厚:《中国思想史论三部曲》,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第9页.

[3]李泽厚:《中国思想史论三部曲》,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第107页.

人文科学研究篇2

关键词:学科归属;社会管理;文化功能;

1新闻学的学科归属之争

总的来讲,20世纪里在中国的学术研究的方面上,一方面有研究人文学科,另一方面有关于社会学科的,可是从来都是只有哲学社会科学与社会科学有关的说法,却无人文学科(虽然在《辞海》中已经作为其中的一个条目,这是区别于社会科学的)这样的说法。仅仅是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逐渐有学者来想把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进行区别的想法。所以,新闻学很早之前讨论新闻学科如何的划分不列入此文所探讨的范围里,本文的重点是很多学者争论新闻学的如何归属。通过观察来判断新闻学科到底是在社会学科还是在人文学科中,学界里这样的争论一直到如今。但也由此可以看出,新闻学是有人文学基础的。

2人文学科的内容

人文学科的内容,简单的描述就是把人当作研究的对象、把人的生存意义与人的生存价值作为研究的内容;社会科学的定义就是研究社会的学科、更好的对社会进行管理作为学科研究的主要内容的科学。从以前到现在,对于社会的管理人员、新闻的实务界中、有一些新闻的学者,十分的重视新闻在社会管理方面的作用,对新闻如何在社会中传播、进行社会动员和对社会的控制,把这些作为对新闻教育的要求,本质上就是新闻学看到社会科学内容中。实际上,新闻学有两方面的特征即:新闻传播在社会管理方面上的效果与社会科学的特性需要得到肯定,可是我们不要就此对新闻学关于人文学科方面的特性不重视。如1958年新闻媒体有关等三面红旗的宣传鼓动,期间有关打倒走资派、横扫牛鬼蛇神的社会动员,但是其中的新闻关于人文学科的特性被否定,不在意新闻传播方面的人文精神,这样的话社会就会质疑新闻传播关于社会管理职能的合理性与正当性。新闻传播如何违背了人文的本性,不但无法起到社会管理方面的功能,同时会给社会造成很坏的恶果。

3人文学科在新闻学里的表现

(一)新闻传播是以知情权和人的全面发展为基础的

新闻学虽把传播者当作主体进行研究,可是其传播的最终目标是受众,新闻学通过对新闻传播的规律进行研究主要的目的是让新闻传播能很好的服务、适应受众群体,只有满足了受众群体的需求才可以使传播者更好的生存,否则的话新闻传播将没有实际意义。而受众的需求主要内容是满足他们的知情权。特别是我国由威权社会转向民主、法治社会,在愈来愈重视公民权利的社会语境中,满足受众知情权更应当视为整个新闻传播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由于知情权方面的新闻传播活动不但可以让人能自由的全面的进行发展,而且可知新闻传播最根本的规律是,新闻来源以及进行的传播活动是合乎国家法律的。我们能从知情权展开把新闻学中的相关的核心的概念串联起来,这样的概念能由知情权来引出相关的解释,全部新闻学中的知识谱系就此来进行开展:新闻传播与价值想要对受众起到认知上的确定性只有一定坚持好新闻的价值标准,让公众可以知道他所该知道的外界实时的动态,只有这样,能让公众的知情权更好的实现。对于新闻的客观性、新闻的真实性以及公正性--如此新闻传播的最根本的原则,可以让公众的知情权得到保障。

目前人所想获得的知情权,也就是人本身的权利意识能够觉醒;但是在新闻传播上人获得的知情权,就是对人的如何尊重,即是把人看成人。搞欺骗,那就是不尊重人,新闻传播方面的人文精神,依大家看来,第一要能真实、公正、客观地进行新闻报道,既是对于新闻传播规律所进行的表现,同时也是个人的人权中所包括的。并且,如果新闻无法做到客观公正,无法做到真实报道、,那就是对大众舆论的污染,因公众针对媒介的报道的对象(对象往往是不确定的)来发表自己的意见,而这样的意见通常其本身是不真实的。如果民众的舆论被误导的话,那么在这种舆论之下的民主将是虚假的民主,当年的李普曼针对西方民主政治发出的担忧和进行的批判正是如此。

(二)传媒的精神文化中心功能

新闻传播不要只局限在信息(新闻)功能上,传播学的先驱拉斯韦尔就说大众传媒具备三大功能即是:传承文化、巡视环境与组合社会。这里通常所指的“监视者”与“巡视环境”,通常说的是传媒在信息方面的功能,别的“教育”、“组合社会”、“论坛”等这些和公众的舆论以及文化是有联系的,其中有意义与价值。我们新闻传媒仅仅局限在对于新闻的传播上,它同时是人类能动的行为,它进行的是一种对于精神文化产品的制造。传媒对新闻进行传播的时候一定要担负它的价值和意义,担负起相应的社会责任。新闻媒体需要加强对自身文化属性的重视,秉持特有的人文方面的精神,如果没有这一点的话,“传媒只是传达意义方面的组织结构、工具、科技,假如认为新闻就是传媒的话,无异于把‘鱼和鱼的故事混为一谈”。新闻媒体不但要能很好的对于鱼进行关注,并且要更好的对于鱼的故事进行关注;不要只注重收视率与销量,重点要注重人生与社会

新闻传播的人文取向,导致了新闻学一定有人文学科的相关的特点。新闻学作为“人文学科其中的人文性是其主要的研究方向,人对人自己的最终关怀这是他的体现,人的精神表现与人的存在价值是其讨论的重点内容,把美,信仰、情感和道德等内容是它研究的主要对象”。正是这样,新闻教育一定要“回归到他的人文品质,对以人为中心的主体价值进行维护,对于人在美感经验层面、身心活动层面、政治社会层面、历史文化层面的价值进行认知”,以此起到对公众舆论的滋养,对于民主政治的健全,对于新闻传媒关于精神文化中心这一功能得到实现。

(三)以人文主义为主的研究方法

再就研究力一法而言。在人文社科方面上,不同立法的使用将会互渗与融合,新闻学中的人文方面的特点也显示了如此的大趋势,将更加的广泛的使用精确,客观的科学力一法对新闻方面的问题进行讨论。大家还是一致认为,“新闻学是人文学科,他所对力一法的研究通常是定性的、思辨的”,新闻学“研究立场通常上是主观的,它所研究的结论通常是无法进行证伪或是证真”。对于力一法的研究通常要和研究的对象进行相互的匹配,问题的性质将对于选择力一法起很大作用。新闻学中的人文学科特性,具体来说,比如新闻的客观性、新闻的真实、新闻的伦理道德、新闻和政府以及社会的关系等众多的问题,很多只是用人文主义方面的力一法进行的研究。同时从一个力一面对新闻学的人文学科特性进行印证,所以引进自然科学、量化需要“人文--历史--哲学的逻辑分析与单纯的量化分析进行对比的话凸显了人的思维特征”。

4结语

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卡莱(Jamesw.Carey)教授的观点是,新闻学的学术来源主要是人文类的社会科学或人文科学里,人文学科基础与特定的“人文价值因素”十分的明显。通过以上对新闻学科的归属之争以及人文学科的内容进行阐述,分析出新闻学在三个层面上体现了人文学科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丁柏铨.论新闻学的学科影响力[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1,06:24-27.

[2]陈娜.论新闻学的学科定位与新闻史的意义――从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的分合谈起[J].新闻知识,2011,10:14-16.

人文科学研究篇3

1建筑史论研究中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应用

建筑学是一门科学、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学科,其中的建筑史论研究也是一个需要多学科交叉研究的专业,是从建筑的角度研究人类社会,服务于人类与社会的发展。在人文社会建设过程中,建筑史论研究更应以人文关怀为前提,结合地理、环境、生态、哲学、艺术、民俗、历史、土木、心理、社会、经济与交通等多学科知识与研究方法,形成一个开放的研究系统。其中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在建筑史论研究中不可或缺。

1.1建筑史论研究生涉及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是两个大的、相互独立的学科群。在建筑史论研究中,人文科学研究方法主要来自于人类学研究,而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主要来自于社会学研究,因为这两门学科与建筑学研究最为紧密。如前文所述,人类学与社会学在西方社会中分属人文与社会两个学科类型,但在我国,二者关系紧密,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与研究方式互有借鉴。一般来说,人类学以定性研究为主,社会学以定量研究为主。在建筑史论研究中,主要应用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也分为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两类。在建筑史论研究中应用的定量研究方法主要为调查问卷,研究过程包括问卷设计、方法与数据统计等。问卷调查首先要做问卷设计,针对研究对象及研究内容,对问卷的内容、用词做合理的布置,并进行信度与效度的考证。散发问卷可以是随机抽样,也可以做全样本的调查,可根据研究条件做具体调整。回收问卷后对问卷进行统计,剔除不可信的问卷结果,最后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总结研究结论。建筑史论研究中的定性研究包括参与观察、深度访谈与田野笔记等,这是进行田野调查工作的一般程序。这一研究工作开始于“进入田野”,它不只是指进入所要研究的场地之中,而且需要与当地社区建立起良好的社会关系,从而进行进一步的考察。参与观察强调与当地社区处于相同的情境下,参与到他们的活动当中,在活动之中观察建筑与人的关系,多用于对建筑文化的研究。深度访谈是对参与观察的补充与深化,对个别的、重要的社区人物进行访谈,挖掘研究对象(一般为历史建筑或建筑遗产)的历史及其与当地社区的联系,多用于建筑遗产保护研究之中。田野笔记分为速记、日记、日志和笔记四种类型,建筑史论研究中的建筑速写、草图也是笔记重要的组成部分。

1.2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在建筑史论研究中的应用

建筑史论研究中时常需要应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如对特定建筑历史、聚落建成史、建筑文化与建筑遗产保护的研究等。总结如下:建筑与城市的历史发展研究。对相关社区人群的走访,更广泛地掌握历史信息,尤其在缺乏文献资料的地区,如少数民族地区。这种研究方式在民居研究中应用最多,通过居民访谈了解民居的发展历程、各部分功能用途,推测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建筑与城市的文化表达研究。通过参与观察与深度访谈,理解文化内部人群对建筑、城市空间的理解,对他们的文化阐释进行二次阐释。也可应用定量研究方法,对当地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对居民行为与观念有一个定量的数据统计,支撑研究论证。建筑与城市遗产价值阐释与保护对策研究。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通过田野考察与问卷调查,更广泛地理解不同遗产社区对遗产价值的理解,分析遗产发展趋势与保护策略。通过广泛接触,了解居民对于遗产发展的需求,制定适当的遗产保护、管理与遗产地发展策略。

2建筑史论教学中讲授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必要性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是建筑史论研究中不可或缺的研究手段,在建筑史论教学中,尤其是研究生课程的教学之中,讲授这些研究方法是十分必要且可行的。

2.1多学科综合研究的要求

我国高等教育日益走向普及化,学科之间的交叉研究与专业研究并重。建筑史论研究作为人居环境科学的组成部分,更需要具备多科学的知识背景与研究方法,向综合研究的方向发展,满足我国目前的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要求。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在建筑史论研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因此在教学环节中需要加强对这些研究方法的传达。

2.2建筑史论研究生的学科背景

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生大多具备建筑学本科的学历与知识体系,具备基本的建筑设计、建筑表现与建筑技术等建筑学基本能力,研究生阶段主要着重培养他们在独立研究方面的能力,研究方法是教学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均以综合性大学为主,但不少建筑院校仍以工学学科为主,在人文、社会、艺术、历史等学科建设方面有所欠缺,相应的,建筑学本科毕业生在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很难满足研究生阶段综合研究的需要。因此在研究生基础教学环节中,讲授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对培养他们的研究能力十分必要。

2.3综合性大学建设的需求

建筑学本身即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历史、艺术、社会、技术等不同的学科专业,将建筑院校建设为综合性大学也是顺应学科发展与满足社会需求的途径。尤其在以理工科为主的高等院校中,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师资力量、课程设置在现阶段难以满足建筑学,尤其是建筑史论研究的培养需要。那么在没有相应的人文、社会院系的条件下,在建筑学学科内部设置相应的教学内容,成为弥补这一缺憾的手段。在建筑史论课程中讲授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也是在现有教学条件下的现实需求。

3建筑史论教学中讲授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可行性

从现实条件来看,在建筑史论教学环节中讲授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具备基本的教学基础,同时研究选题多样、学生实践便利,因此具有很高的可行性。

3.1满足基本教学条件

建筑史论研究工作多涉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相关教师具备应用这些研究手段的能力,能够很好地在教学中传授这些研究方法,指导学生从事相关研究。同时,人文、社会科学在国内外发展较为成熟,已有很多基础的教学参考书目与教材,能够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与一些涉及新技术的教学内容相比,对基础研究方法的讲授不涉及教学设备问题,现有教学条件能够满足讲授、学习需求。

3.2研究选题多样

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是综合性研究,涉及内容广泛,与人文、社会科学联系密切。因此在课程选题与研究生论文选题中,或多或少均会涉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内容,应用这些研究方法。在课程教学环节中学习到的研究方法能够迅速、及时而有效地应用于科学研究与专业实践之中,具有教研联系密切、理论结合实际的特征。

3.3学生实践便利

任何建筑必然存在与特定的时代与社会环境之中,因此任何建筑实践必然与社会人文环境发生关系。学生在教学环节中习得的研究方法能够很好地应用于专业实践中,如城市社会调查、建筑遗产考察、建筑修复设计、旧城区改造等,有很多便利的实践方式。

4结语

人文科学研究篇4

因为人文科学反映的是人类进入历史后,以非自然、非物质人文现象来反映人文社会意识行为和个人意识行为文化现象。它反映的是人文社会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相互依存、互为因果、不可分割的自然规律、社会规律、思维规律天人合一的三元统一自然法则。我们必须研究中国人文科学,以达到揭示人文主义社会意识行为和个人意识行为,从而构建十全十美完全令人满意的人文主义社会核心价值观。

(来源:文章屋网http://www.wzu.com)

人文科学研究篇5

一、理论层面的分析

单纯的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对高职生的身心成长和专业技能的培养都是片面的,融合的目的,是让两种教育相互渗透结合,综合施策,从理论和操作层面达成新的共识,形成新的完整的施教体系。在人文教育中,传统的优秀人文思想“格物致知”就是科学精神的明确体现;科学教育中实事求是、大胆质疑、独立思考等因子就是人文精神的具现,每一个科学真理的探索,每一个科学道路的进步,都闪烁着人文的光辉。可以说,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从来都贯穿在人类的教育史中,相伴相生,只不过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的社会形态中有不同的偏重点。两种教育的融合,首先应该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其次是课程融合、评价模式的融合。

二、对融合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本课题以武汉城市职业学院为研究对象,将全校65个专业分为工科类、管理服务类、师范类三个大类,对2018年各个专业开设课程进行调查,以课程总数、人文教育、科学教育课程开设数为主要调查对象。总计所有专业,专业理论课平均占比49%,专业实践类课程平均占比20%;理论课程中,人文类课程平均占比29%,人文类实践课程平均占比3%。分析表明:三个大类专业的实践类课程与人文实践类课程的比值远高于专业理论课与人文类课程的比值,说明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还不理想。

三、融合的路径与策略

(1)顶层设计的融合。在认真学习领会关于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的重要论述的基础上,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由学校层面对两种教育的融合提出指导性意见,通过制定学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和《制(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对各院系、专业提出明确要求,通过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来固化融合的方法和策略,推进实施。必要时,可以院系为单位,也可由学校统筹安排,创设专门性的活动,实施专项行动计划,有效的纠正“重技能,轻人文”的现象。(2)课程的融合。课程融合中首要的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各专业都要提高人文实践课程的占比,同时在专业理论和实践中要注重融入人文精神。首先是各专业确定牵头人,由专业教师寻找课程内容中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可融点,挖掘融合内容,商讨融合的形式,优化课程设置。其次是确定融合样本,找寻各专业中容易突破的课程,如汽车专业的《汽车文化》课程,科学教育专业的野外实践课程,工程测量技术专业中《地形测量》课程等。在融合样本的基础上,以专业教研室为单位深入研讨、改进,经院系认可后进行推广。融合时要注意,两种教育的渗透,是在具体教学内容中的彼此交融、阐发、引导,而不是生硬的加上一段人文或科学的内容。人文精神的内容要与课程思政的实施紧密结合。(3)评价模式的融合。评价是导向,旧有的“期末成绩单”评价模式会使两种教育的融合无法落到实处。因此要加大平常学业评价在期末评价中的比重,特别是学生日常行为、重大活动中的表现、实习实训中体现出的精神特质等。武汉城市职业学院将平常学业评价的比例提高到60%后,学生的综合素养明显提高。

人文科学研究篇6

关键词:科学与人文;哲学反思;文化融合;实践超越

abstract:philosophicalreflectionontherelationsbetweenscienceandhumanitieswasimportantin20thcentury,butitdidnotresolvetheconflictbetweenthemforphilosophyinthepastdidnotrecognizethesignificationofpractice.marxistphilosophyofpracticeemphasizeshumansociety''''suniqueexistenceandessence,reviewthenatureandhumanitythoroughly,soitcanleadtointermediation,interpenetrationandamalgamationofscienceandhumanities.

Keywords:scienceandhumanity;philosophicalreflection;culturalamalgamation;practicaltranscendency

科学与人文之间的关系问题是国内外学者一直关注的热点问题。科学与人文之间的关系内涵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文化层面,即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关系;二是精神层面,即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关系。

一、哲学反思:对科学与人文关系的理性关注

科学是一个具有社会历史性的概念,现代意义上的科学产生于19世纪,此时的科学定义为系统化的实证知识。将之看作关于自然界、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科学文化是基于现代科学而产生的一种现代文化。“人文”与表示自然界变化的“天文”相对,泛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自从有了人和人类文明,就开始有了人文文化。而系统的科学文化的形成,则在近代科学技术出现之后。人文文化历史远比科学文化源远流长。”[1]但科学从产生之初就与人文之间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有人比喻科学与人文是人类发展的两翼,缺一不可。既然作为人类发展的两翼,就应该是和谐、均衡发展的。但科学与人文之间的关系却是一波三折。

在人类历史上,科学与人文曾完全内在地融为一体,在古代,科学、文学艺术和哲学没有截然分开,只是在后来母体文化直接同一性消解和文化分工逐步深化之后,科学与人文才陷入关系的外化。智者派兴起后,普罗泰戈拉提出了“人是万物的尺度”突出了人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之后苏格拉底把目光投向人,“认识你自己”成为人类自我认识的响亮口号,此时人文地位不断攀升。在基督教统治的欧洲中世纪,人的地位和尊严被贬低,人和自然被看作上帝的产物。科学和哲学被看作神学的婢女,科学和人文同时被淹没在神学的权威之中,科学家和人文学家受到迫害。文艺复兴时期,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肯定了人的价值,宣传人的解放,被教会压抑的生命力和创造力转向了关注人和自然。文艺复兴是科学和文学艺术的共同复兴。17世纪以后,科学以强劲的势头发展,出现了科学革命。19世纪中叶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而带来物质资料的空前繁荣,改变了人的思维方式,科学文化取得了至高无上的地位。

对科学与人文关系的理性关注,应该说首先是西方人对科学进行理性反思的结果。西方自文艺复兴开始的科学对宗教的反动,一定层面上体现出了科学与人文的分裂,而在哲学反思的层面上,其始自休谟对“是”与“应当”的划界,强化于康德哲学关于“本体”与“现象”、“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的划分。18世纪欧洲的机械唯物主义哲学,尽管积极地反对了唯心主义和宗教神学,然而却把一切运动都归结为机械运动,用纯粹力学的观点解释一切现象,甚至也把人看作机器。这种离开了人的社会性和人的历史发展去观察和认识问题的认识方法,进一步使科学与人文走向殊途。而同时,在理性主义者看来,理性认识完全不用依赖于感性经验,这一派哲学中的“主观主义”和“唯心主义”由于缺少科学性而走向神秘化,最终造成人的属性对社会存在的游离,从而使科学与人文处于对立的境地。19世纪中叶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而带来物质资料的空前繁荣,改变了人的思维方式,科学文化取得了至高无上的地位。人文文化处于进一步的劣势地位。科学主义思潮兴起后把科学视为唯一的客观知识,科学方法无所不能,一切人生问题和伦理问题都可以用科学解决。

科学与人文的分裂对立,早被科学家和人文主义者意识到。卢梭认定科学和工艺的进步与人文精神的失落有着密切的因果关联性,他明确指出科学与艺术不仅不能敦风化俗,反而会伤风败俗。因此,科学是人类的祸患、道德的敌人;胡塞尔则认为欧洲陷入了人性的危机,原因是“在19世纪后半叶,现代人让自己的整个世界观受实证科学支配,并迷惑于实证科学所造就的‘繁荣’。这种独特现象意味着,现代人漫不经心地抹去了那些对于真正的人来说至关重要的问题。只见事实的科学造就了只见事实的人”[2]。显然,科学被认为是使人类落入一个不幸时代的根源。科技发展与人的关系问题是20世纪哲学反思的一个重大课题。马尔库塞和哈贝马斯等学者都专门探讨过科技与人的关系问题。20世纪科学人文主义思潮也是高潮迭起。自萨顿提出“科学人文主义”之后,这一主张得到了以社会科学家贝尔纳、历史学家布洛克等为代表的众多学科领域学者的赞同,并得到科学家波兰尼、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后现代科学哲学家大卫•格里芬等人的追随,科学人文主义思潮成为一种融合科学与人文最为引人注目的思潮。萨顿指出:“我们这个时代最可怕的冲突就是两种看法不同人之间的冲突,一方是文学家、史学家、哲学家,这些所谓的人文学者,另一方是科学家。”[3]萨顿认为,要使科学不至于失控,使之为人类的发展服务,就必须将之视为人类文化的一部分,而不能将之视为一种与人文文化结合起来的方法。他认为,在旧人文主义者同科学家之间只有一座桥梁,那就是科学史。但是,萨顿强调了科学中的主体性,从而也否定了科学是并且应该是追求“纯粹客观”的传统观念。罗蒂企图超越柏拉图主义传统,消解实证科学的理性与客观性,进而消除科学的权威性,降低科学的地位,使之与人文学平权,进而把科学归于人文学之中。费耶阿本德在阐发了他的无政府主义认识论后提出了“反规则”和“反归纳”的方法冲击经典和经验的归纳法。消解科学和人文的矛盾。大卫•格里芬在《后现代科学——科学魅力的再现》一书中,指责现代科学观的错误,导致人的异化,意义的丧失,整个自然界的全面“祛魅”,认为科学的“祛魅”是造成科学与人文两种文化分裂的根本原因。以整体有机论取代心物二分的机械还原论,以建设性或修正性的后现代观取代或说超越现代科学观,以达到科学、人、自然乃至整个宇宙的“返魅”。而20世纪90年代后期发生的“科学大战”更是空前地体现了科学与人文之间的激烈冲突。人文知识分子发起对科学的新一轮批判。通过解构科学的实在性、客观性和真理性来消解科学在现代文化中的核心地位。认为科学像文学、艺术、宗教一样,完全是人类的一种文化构造,科学理论不过是科学家集团的一种社会性建构,消解了科学的神圣地位,以文化的僭主地位。这引起了科学家的不满,双方论战激烈。

尽管西方学者对科学和人文的关注以及积极的建设性思考具有积极的意义与作用,但由于没有充分认识到实践的积极作用,在科学文化日益膨胀的今天,很难具有可行性与操作性。在科学与人文关系上,马克思实践观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二、文化融合:科学与人文关系的应然与必然

要探讨科学与人文的融合问题,前提是必须关注科学与人文对立、背离的原因何在。

许多人在探讨科学与人文关系问题时,都要谈到1959年C•p•斯诺在剑桥大学发表的题为《两种文化与科学革命》的演讲,他是在文化活动中科学主义取向和人本主义取向日益极端演进的社会背景下提出的,他认为两种文化的对立主要是科学家和人文知识分子两大集团互不理解,甚至互相敌视。科学家和人文知识分子两大集团的对立是科学与人文对立的特殊形式,也是凸显的方面,其实这种对立背后还有深层次的原因。林德宏教授从文化层面探讨了工业社会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失衡的两个主要标志:其一,同社会科学相比,自然科学的发展速度、认识作用和社会文化作用占显著优势,出现了唯科学主义思潮——在认识论和科学观上,认为自然科学是科学的唯一形式;其二,同艺术相比,技术的社会作用特别是经济作用十分突出,使人类的生存方式从自然生存转向技术生存,出现了唯技术主义思潮——技术是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唯一决定性因素。[4]317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导致科学与人文对立的社会历史根源是科学的资本主义应用。马克思说:“只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才第一次使自然科学为直接的生产过程服务,同时,生产的发展反过来又为从理论上征服自然提供了手段。科学获得的使命是成为生产财富的手段,成为致富的手段。”[5]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是导致功利主义科学观的社会根源。马克思指出:“在机器上实现了的科学,作为资本同工人相对立。而事实上,以社会劳动为基础的所有这些对科学、自然力和大量劳动产品的应用本身,只表现为剥削劳动的手段,表现为占有剩余劳动的手段,因而,表现为属于资本而同劳动对立的力量。”[6]因此,从社会根源上看,它是资本主义文明和文化存在着深刻矛盾的反映,科技的异化是导致科学与人文对立的重要方面。而从认识根源看,是与人们片面的科学观,以及对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划界简单化、绝对化等密切相关的。

科学与人文的对立局面是继发性的,是后天形成的,因此也是可以改变的。

“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协调的关键,是科学精神与人文技术的结合。”[4]317从精神层面看,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具有统一性,即人文精神是具有科学精神的向度,而科学精神具有人文精神向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物质对于精神具有决定作用,而精神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人的智慧的花朵是在物质的升华中产生的,但往往人们对精神对物质的能动作用的认识是弱化的。“在传统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叙述体系中,科学技术的功能主要是在生产力的范围内得到阐述的。”[7]实际上科学技术改变物质世界的过程就是人的精神对物质进行能动的改变的过程。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也是在这种互动的过程中产生的。物质与精神只有在契合点时才能上升为意义和价值层面,才具有精神和文化功能。因此文化的融合的基础是精神的融合。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相互关照是两种文化融合的主要方面。“科学在本质上是一种充满人类理想和激情的并与人类自身发展、前途和命运息息相关的社会活动。”[8]科学技术的双重属性告诉我们:科学技术既是一种物质力量,具有生产力功能,是现代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源泉,具有开辟道路,决定生产力发展水平及确定方向之作用,是第一生产力;同时,它也是一种精神力量,具有文化功能,它对精神文明建设起作用。可以说,以求真和求实为核心的科学精神与以强调人的价值与尊严、尊重人的个性及关怀人类处境为核心内容的人文精神其实并不矛盾,人类精神是相通相融的。

从文化方面看,文化本身都具有实践性。文化问题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的重要关注对象,马克思对于人的实践活动的整体性与文化的人化本质的论述构成其文化形而上的基础层面。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文化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是人类创造性劳动的结晶,是人类为了适应和改造自己的生存环境而进行的精神生产的产物。“自然界没有出任何机器,没有制造出机车、铁路、电报、走锭精纺机等等。它们是人类的产物,是变成了人类意志驾驭自然的器官或人类在自然界活动的器官的自然物质。它们是人类的手创造出来的人类头脑的器官,是物化的知识力量。”[9]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化与劳动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猿人们进行的‘真正的劳动’,不仅使它们从动物界分离出来,也是人类开始创造文化的标志”[10]。人是通过改造自然获得生存的资本,也是通过改造自然创造丰富的物质文化成果,从而改变生存环境和条件提升人本身的。“历史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察,可以把它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但这两个方面是紧密相连的;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11]两种历史都因为人的参与而相互有意义。人参与两种历史的创造过程是通过实践完成的,正是由于实践人类创造了强大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成为两大文明的重要表征。

“人的本质是物质性和精神性的统一,所以两种文化的统一是人性的要求,两种文化的对峙,则是人性的分裂。”[4]329因此,科学与人文融合具有理论上的应然与实践中的必然。

三、实践超越:突破科学与人文对立关系的现实途径

解决科学与人文的对立关系还要回到马克思。马克思深刻地把握住了人在实践基础上生成的社会及其历史这一人的真正现实,从而科学地解决了科学与人文的对立。

“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因此,结果竟是这样,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却发展了能动的方面,但只是抽象地发展了。”[12]这句话可以理解为:过去的“科学”对于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过去的“人文”只是抽象地发展人的能动的方面。由此而发生哲学中的“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两大思潮的对立。原因在于,它们都不了解人的实践,而“实践”这一联系人和自然、使主观见之于客观的对象化活动,正是实然与应然、现实与理想、科学与人文的融合关键。

自然科学与人的科学的分裂是19世纪以前科学的特征,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则力图克服这种分裂,实现科学的统一。马克思认为:“自然科学往后将包括关于人的科学,正像关于人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一样:这将是一门科学。”[13]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他们学说的过程中,自觉地从不断发展着的自然科学中吸收有益的成分。马克思与恩格斯在19世纪40年代的历史条件下,根据当时的形势和需要,在创立新世界观的过程中,形成了对科学与人文关系的科学理解,为了创立新的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需要,他们以极大的热情和精力去关注研究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并直接推动历史前进的科学技术,特别是关注与他们同时代的科学技术进步推动的产业革命和社会变革的巨大作用,他们自觉地把科学技术纳入到对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理论分析框架中,社会科学有其特殊性,但在确定其科学性时,在使其科学化时,总是要直接、间接地以自然科学为参照系,总是要尽可能地借鉴、移植自然科学的方法与标准。其中最重要的是运用科学实践观对人文关系进行考察、分析,得出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论断,把科学的发展视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动力,视为人的解放和全面自由发展的基础,同时揭示出科学与人文在本质上的统一性。

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了实践是科学与人文统一的基础。他们从唯物史观的高度不仅把科学看作生产力,而且把科学与具体的经济制度和社会形态联系起来考察,从人类全部社会生活与实践的关系上去理解和把握科学与人文的关系,正确指出了科学与人文统一于人类社会实践活动,尤其是这一活动的基本形式——生产活动中。在他们看来,人类实践“这种活动、这种连续不断的感性劳动和创造,这种生产,是整个现存感性世界的非常深刻的基础”。这样,整个世界由“自然和历史”两方面构成,而实践既是构成自然和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将它们连结起来的桥梁。正是在实践中,自然和历史被赋予了对立统一的关系,使历史“自然化”,使自然“历史化”。所以,“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14]。

实践这种人类有目的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能够并且必然改变科学与人文的对立,主要在于:

一是实践体现了自然物质性和人文价值性的统一。萨顿指出:“无论科学活动的成果会是多么抽象,它本质上是人的活动,是人的满怀激情的活动。”[3]38马克思也指出:“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即改造无机界,人证明自己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这种活动集中反映了人作为“一个种的全部特性”和人类“生命活动的性质”[15]。人在改造自然的活动中达到自由本性的自我确证、自我展现和自我追寻。

二是实践实现了主观目的性和客观因果性的统一。人是一种目的性的存在,人的目的和需要是社会和人类自身发展的动力,人类从事任何实践活动都是基于自己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又把自己的目的、需要运用到客体对象上去,创造出人类所需要的新的有用客体。自然是一种客观规律性存在,具有因果性。而作为实践的科学活动是人目的实现的重要方式。在实践中主观目的性与客观因果性达到了契合和统一。

三是实践达到了物的尺度和人的尺度的统一。物的尺度,即外部事物的本质与规律,是人对事物进行正确的事实判断的基本前提;人的尺度,即人的知识、情感与意志,是人对事物进行合理的价值判断的主要依据。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实践,一方面要受到物的外在尺度的制约,另一方面要受到人的内在尺度的制约。自然科学,主要依据物的尺度,确保合规律性,体现了人类科学活动中求真的向度;人文科学,主要依据人的尺度,确保合目的性,体现了人类科学活动中求善和求美的向度。

在实践中生成的社会,是人类对自然界进行改造的结果,是人化的自然,也是现实与理想、科学与人文、事实与价值、实然与应然的统一体,它既有源于自然的自然物质性、客观因果性,又有源于人的生命和精神需要与追求的人文价值性、主观目的性,高度体现了科学与人文融合的结果。所以,要正确解决科学与人文的对立,就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用实践的观点才能卓有成效地把握人类社会独特的存在和本质。只有全面地考察自然物质性和人文价值性、客观因果性和主观目的性、物的尺度和人的尺度,才能真正达到对科学和人文的互为中介、互相贯通并融合。

参考文献:

[1]肖玲.从分化到汇合:科学与人文的历史走向[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3(5):1-2.

[2]胡塞尔.欧洲科学危机和超验现象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5-6.

[3]乔治•萨顿.科学史与新人文主义[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49.

[4]林德宏.科技哲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570.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39.

[7]俞吾金.科技:蜕变为意识形态之后[eB/oL].(2005-09-10)[2008-05-12]..

[8]孟建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J].哲学研究,1996(8):18-25.

[9]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219.

[10]李学勤.中国古代文明起源[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7:63.

[1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471.

[12]马克思,恩格斯.费尔巴哈[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87.

[1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8.

人文科学研究篇7

作者简介:余谋昌(1935―),男,广东大埔县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生态哲学、地学哲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北京100732)

摘要:地球科学被定义为自然科学,现在一般只进行它的自然科学研究。但是,现在的地球并不是纯粹自然的地球,而是人类活动特别是工业改变了的地球,是人类学的地球;地球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地质时代――“人类世”地质时代。对新的地质时代的地球研究,不仅需要自然科学,而且需要人文社会科学,并要把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结合起来。地学价值论是地球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理论。据此本文对地球的科学有用性、地球的经济有用性和地球的社会有用性进行基本分析。

关键词:地学价值;科学有用性;经济有用性;社会有用性

中图分类号:C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169(2011)06-0001-07

按照地球科学的定义,现代地球科学属于自然科学,探求关于地球的真理,地球的产生、演化和运动;地球物质的属性、结构和变化;地球内部结构、地壳的性质和运动;地球表面岩石圈、土壤圈、水圈和生物圈的性质、结构和运动;地球大气系统、海洋系统和生态系统的结构、运动和变化以及地球上的地质灾害等,揭示地球物质和运动的规律性。它回答关于地球“是什么”的问题,不涉及“应当”即“价值”的问题。但是,当今现实的地球已经不是纯粹自然的地球,是由人类活动特别是工业改变了的地球;进入地质的“人类世”时代,地球已经是社会的地球,人类学的地球,因而它涉及“价值”,即地球“有用性”的问题。地球的价值或地球的“有用性”主要讨论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地球物质和运动的“科学有用性”,即地球的科学价值;二是地球物质的“经济有用性”,即地球的商品性价值和非商品性价值;三是地球的“社会有用性”,即地球的社会价值。这种研究形成“地学价值论”,是地球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理论。

一、地球的科学有用性

人类是地球物质运动的产物,是地球自然界的创造。人类产生后在地球上生活,而且必须是依赖地球生活,它对人的价值是不言而喻的。但是,现代科学有“事实”与“价值”、“科学”与“道德”分离和对立的传统。它把知识分为互不相关的两种:科学是“关于事实的知识”,是自然科学;哲学、伦理学和文艺学等是“关于价值的知识”,是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是分门别类、互不相干地发展的。这种分化简化了人的认识,在人类认识史上有其必然性,并促进了地球科学的发展。但是从整体论的观点,这是一种片面性,我们今天的认识和实践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同这种片面性不无关系。地球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地学价值,首先是关于地球的科学有用性问题。

(一)地球的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

在地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地球是“盖娅”,是生命有机整体;作为生命体,它本身是生存主体,是价值主体,是有价值的。我们说“地球的有用性”,这只是地球价值论的一个方面。价值概念当是一个关系概念时,指客体或对象对主体存在的意义(利益)。但这只是地球价值概念的一个方面,指地球作为价值主体的外在价值,即地球对人类的有用性或意义。从人的角度来说,这是指地球外在价值[1](p186-222)。

内在价值在价值论中不是关系概念,而是一种主体性的概念。它由主体存在的目的性和意义表示。地球的内在价值是指地球作为生命主体自主自为地存在,表示它是生存主体,是有价值的,同时又是价值主体。它的价值表示它自身生存的意义和它的创造性。地球价值具有生命以及生命创造的含义。这是地球以自身生存的目的为尺度,表示具有以自身为主体的价值。当人对这种价值进行评价时,称它为自然界的道德价值。

(二)地球的科学有用性

地球的有用性,在这里是指地球对人类的价值,是地球的外在价值。地球的科学有用性是地球价值的一个方面。今天我们所说的科学,是地球上的科学,不仅以地球为基地,而且以地球为对象,是关于地球或人类与地球关系的科学。在这里,我们主要讨论地球的“地质科学有用性”和“矿产有用性”。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1月

第11卷第6期余谋昌:地学价值论:地球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理论

1.地球的地质科学有用性。地球物质和运动是地球科学研究的对象和源泉,揭示、开发和利用它的价值又是地学发展的目标。因而它具有地学有用性,即地球具有地学研究和应用的价值。

地学研究虽然是由地学人进行的,但是它取决于地球客体,即整个地球的物质、能量、信息系统,以及它的性质、构造和发展演化规律。地学人对发生地质作用和地质过程的地球物质展开研究,其研究对象、思维方式、研究方法乃至研究成果,都取决于地球物质和运动的整体性、非均衡性、演化性和系统层次性等特点。地球地壳的性质、结构和运动为地质学建立提供了客观基础。1771年,德国地质学家魏尔纳提出“水成论”,使地质学具备科学形态。他依据对该山区地层的考察,把岩层分为4种类型:冲积层、成层岩层、过渡层和原始层,认为一切地层都是世界大洪水时期沉积而成的,水是地壳形成与变化的唯一动力。1795年,英国地质学家赫屯提出“火成论”。他发现,地层“不整合”是由于地层抬升,巨大的岩浆侵入推挤岩层而引起的;深海岩层是地球内热使深海沉积物熔融成岩,地球内热是岩层的主要成因。1825年,法国地质学家居维叶提出地质“灾变论”。他发现,巴黎盆地不同的地层中含有不同的动植物化石,地层越深、越古老,所含化石物种与现代种属的差异就越大,有些是已经灭绝了的种属。这是地质灾变的结果。连续地层中不同化石物种是地质灾变后重新创造的。1915年,德国地质学家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说”。他认为,由于太阳和月球的引潮力和地球自转产生的离心力的作用,原始统一的大陆分裂为几块,并作水平移动,逐渐形成现在的海陆面貌。1956年,美国地质学家发现世界大洋中央纵贯一条延绵不断的中央海岭“洋中脊”,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海底扩张”说;1965年,海洋地壳转换断层的发现为海底扩张说作出了论证;1965―1969年,在上述海底地壳运动发现的基础上提出的“板块构造学说”被认为是地球科学的革命。同样,中国地质学家依据不同地区地壳结构和运动的特点,也提出不同的地质学说和理论,对地质学作出了重要贡献,例如,地质力学(李四光)、多施回构造运动学说(黄汲清)、断块学说(张文佑)、波浪状镶嵌构造学说(张伯声)、地洼学说(陈国达)等。

2.地球的矿产有用性。矿产价值与社会物质生产过程制造的商品价值的区别是:(1)埋藏于地下,需要通过勘查、挖掘等生产过程才能进入商品市场,转变为现实的经济价值;(2)不是人类劳动的产品,而是自然界生产力、自然界物质生产过程,即内力地质作用和外力地质作用过程的产物。

我们到什么地方找矿,有什么矿和有多少,它是不是适合开采,用哪一种技术手段开采出来,都同“地质有用性”密切相关。矿业发展和矿业城市的兴建,首先是以“矿产有用性”为基础的,通过它的“地质有用性”研究,探明矿产的种类、性质、储量和埋藏特点等,再进行经济开发。

矿产价值对人类而言,主要是指矿产的地质有用性以及矿产的经济有用性。这是由矿产的性质、物质结构以及人类需要决定的。矿产有用性主要涉及矿产的经济因素和地质因素。它的有用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经济有用性,即已测定具有商品价值的矿物具有的现实经济意义;二是地质有用性,地质工作的任务是勘查尚未发现的矿床,依据对一定地质条件的分析即它的地质有用性,发现(或推测)具有商品价值的矿物,这对未来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经济学家和企业家关注的是矿的经济有用性,即从矿山建设、采矿和矿产进入经济系统流动的整个过程,要求能够从中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地质学家和采矿工程师关注的则是矿产地质有用性,依据对当地地质条件的分析以及有关岩石和矿物形成规律的知识,认识矿产存在和分布的情况,从而确定到哪里找矿,能找到什么矿,以及依靠现有技术如何最优地把这些矿产开采出来。在这里,我们承认矿产资源具有经济价值,认为这种价值是由自然界物质生产过程创造的。这是对现实事物(现实的地质客体及其意义)进行分析得出的结论。

二、地球的经济有用性

地球的经济有用性主要指地球物质的商品性和非商品性价值。例如,地质(矿产)、地理(土地、生物、森林、草场、水源等)、大气、海洋等的商品性(经济)价值和非商品性(生态、科学、审美、医药、哲学、道德、宗教等)价值。以矿产资源为例。矿产资源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95%的能源、75%的工业原料、70%的农业生产资料、30%的饮用水都来自矿产资源。它在国民经济生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虽然开发矿业、利用矿产资源是重要的经济活动,但又依据矿产资源不是劳动的产品而否认它有价值,否认它的经济价值,这是人类认识不完善的一个突出表现[2](p80-110)。

(一)矿产价值及其创造

矿产价值是指矿产资源的有用性,由矿物的性质、物质结构和存在状态等决定。矿产价值具有客观性,但是人类对矿产价值的认识、开发和利用又充满主观性。因而矿产价值是其主观性和客观性的统一。

矿产价值以地质运动形式的成果存在,是地质运动过程的创造,也是地质运动历史的成就。地质运动过程主要是在天体运动环境下的内力地质作用和外力地质作用,在地质环境下的风化作用、生物作用等的统一。内力地质作用是由地球内部热能、化学能、核能和重力能等引起的地壳构造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等;外力地质作用主要是由太阳能、重力能和生物能等引起的地质风化、物质搬运、迁移和堆积,以及生物地球化学作用等。在这些力的作用下,地球表面分散的地球化学元素,经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最后以化合物的形式集中在一起,成为有一定品位的矿物。它们的形成需要很长的时间,因而从价值的角度,被称为不可再生资源,是社会不可缺少的经济资产。

(二)矿产价值的性质

1.矿产价值的多维性。矿产价值多维性的根源,从价值客体的角度讲,是矿产的无限丰富性和地质的无限丰富性,以及它们属性的多样性;从价值主体的角度讲,是价值主体以及人类需要的多样性。无比丰富和多样性的矿产可满足人类不同的需要,这样就形成了矿产价值的多维性:(1)矿产的经济价值。这是矿产价值的主要方面。人们的找矿活动,主要是把矿物作为经济资产,进入生产过程,成为支持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2)矿产的科学价值和自然史价值。正是依据储存于矿物中的记忆痕迹,即非常丰富的地球发展信息,人们才知道地球是怎样产生的,地壳是怎样运动的。依据这些记忆痕迹,人们重建了地球的历史,太阳系和星系的历史,以及我们人类是从哪里来的、人类产生和发展的历史,等等。矿产作为科学研究的对象,为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永恒的源泉和动力,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史学价值。(3)矿产的美学价值。人们不仅以某一种精美的矿石,如天然金刚石、天然金块和天然矿石晶体作为审美对象,而且某一地层剖面的矿物学特征、地表岩体形成的奇峰异状或雄伟壮观、地下喀斯特溶洞千奇百怪的自然景观等,都使参观者流连忘返,从中得到美的体验和审美情趣,满足了人类审美、休憩和娱乐的需要。(4)矿产的文化史价值。人与自然相互作用,变自然因素为文化因素,是人类文化史的重要方面,其中矿物的作用非常突出。例如人们用“石器时代”和“铁器时代”来表示古代社会。考古学者还依据石器发展水平不同,把这一时期分为旧石器、中石器和新石器时期。恩格斯说,“一切文化民族在这个时期经历了自己的英雄时代:铁剑时代,但同时也是铁犁和铁斧时代。铁已在为人类服务,它是在历史上起过革命作用的各种原料中最后的和最重要的一种原料”[3](p159)。人类的历史是同对矿物的认识和利用相联系的。了解自己的文化史,特别是没有文字记载的远古和古代世界史,主要是依靠人类在矿物利用中留下的记忆痕迹。(5)矿产的医学价值。人类很早就知道矿物的医疗保健功效。在《神农本草经》中,共记载药物365种,其中矿物药46种;《本草纲目》中,共收药物1892种,编排次序以矿物打头,共分16部62类,矿物类药物267种。至今人们仍然用许多矿物类药物作为治病或保健物品。矿产从满足人类需要的角度而言,它的价值主要是上述五个方面,但这不是全部,还可以列出许多方面。矿物和矿产形成的辩证法,对人类的哲学思想发生重要影响,对宗教、文学艺术、伦理学等意识形态也有重要影响。因此,它的价值具有多维性。

值得注意的是,矿产价值虽然具有多维性,能够满足人类不同需要,但是某一种矿物不能同时满足上述各种需要,而且,当满足某一种需要时,意味着它的其他价值的损失,因而在这里存在“选择需求”的问题,即通过价值评价,选择其中最迫切和最有意义的需要,这对于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2.矿产价值的多层次性。从主体对矿物需要的角度,它的价值主要有如下层次:(1)矿产对全人类的价值,满足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人们提出“只有一个地球”的口号,就是从全人类的角度看待矿产的价值,按照“全人类利益”相互依存的原则处理好“资源共享”的问题。(2)矿产对一定历史阶段的人类的价值。由于矿产是不可再生资源,它们的耗竭将影响后代的利益,因而应当依据“明天和今天同样重要”、“后代和当代人同样重要”的原则,正确处理矿产利用的现在和未来、近期与长远需要的矛盾,以保证经济持续发展、人类持续发展的需要。(3)矿产对一定社会群体的价值。人类主要以国家、阶级、民族和一定的社会集团的形式存在。人类围绕矿产价值开发所产生的矛盾、对立和冲突从来没有停止过。20世纪以来的中东战争主要为争夺土地和水资源;1992年海湾战争、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在很大因素上就是为争夺石油资源。(4)矿产对个人和家庭的价值,这是矿产利益最基本、最简单和最直接的层次。矿产作为国家所有的资源,虽然所有个人具有平等地利用矿产资源的权利,但是要依据个人利益服从国家、民族和集体利益的原则,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国家、集体利益的关系。特别是在小矿业开发中,必须批判“资源无主,谁采谁有”的观点,制止乱挖滥采、破坏资源的行为。

3.矿产价值的历史性。可以把矿产的价值定义为“被历史地储存的成就(自然界的创造)”,它具有潜在有用性。开发矿产的价值,是把矿产的潜在有用性变为现实的有用性。人们总是在不同的社会历史形态中,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通过一定的途径和运用一定的技术手段,开发矿产价值,表现了一种自然的和社会的历史性。同这种历史性相联系,表现了矿产价值的历史性。

矿产潜在有用性变为现实有用性的主要条件是:(1)人类需要的发展,是实现矿产价值的主要动力。人类一旦对其中的某种物质有了需要,就会依据这种需要去创造各种条件,开发和利用它们。人的需要是历史地发展的,例如人类利用的最重要的矿物,最早是石块,然后是铜和铁,现在开发45种主要矿产,表现了矿产开发利用的鲜明的历史性。(2)人类对矿产认识的发展,是开发矿产价值的先决条件。矿物学知识的增长,使人区别了矿与非矿,从而把更多的物质作为矿产资源开发,因而矿物学的历史发展同人类开发矿产价值的历史是一致的。(3)以技术工具的改进为标志的生产力发展,提供了实现矿产价值的主要手段,使人类把矿石从地下埋藏中发现和挖掘出来,转化为人类可供使用的原料或燃料。这种需要以工具为中介。生产工具发展的历史性表现了矿产价值的历史性。

同上述条件的历史性发展相联系,矿产价值历史性的主要表现是:(1)非矿到矿转化的历史性。矿与非矿的界限是相对的。它的主要标准:一是主观标准,二是客观标准。只有在上述标准和条件具备时,地球上的某种物质才成为矿产。人类对矿产的需要、科学技术对满足需要的水平是历史地发展的。从客观标准来看,非矿向矿转化,即矿产价值的形成有一个历史过程。也就是说,地球上分散的化学元素,经过岩浆活动和地壳运动,以及地质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使某种化学元素在岩体中富集。当集中到一定的程度(常以“品位”表示)以及它的量达到一定的规模时,这种富集某种有用元素的地球物质就被称之为“矿”。从主观标准来看,非矿向矿转化有一个过程,即人类对某种地球物质的需要,对它的科学认识以及开发利用,使它成为人类生活中的矿产。(2)认识、开发和利用矿产价值的历史性。上面谈到,矿物潜在有用性变为现实有用性有三个条件:一是人的需要;二是科学认识发展;三是技术工具进步。随着这些条件的出现,某种地球物质才成为人类利用的矿产。在这以前,虽然它们客观地存在着,但是人们并不把它们作为矿产对待。例如矿物燃料作为矿产来开发利用,主要是产业革命以来,到现在也不过200年的历史。

非矿向矿转化,主体性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技术工具的进步:(1)降低工业开采的品位,使低品位矿石转化为矿。科学家估算,如果铜矿的开采品位从0.4%降低到0.2%,全世界铜矿储量就要增加26倍。(2)新技术的采用,可以在废矿石和尾矿中提取金属。例如采用堆浸法提取金的新工艺。此外,生物工程可以通过生物富集提取尾矿中的金属。(3)增加开采深度。现在所说的矿产,实际上是地下几百米至几千米的表层矿产,而大陆地壳达30~70公里,平均厚度为35公里,那里埋藏了极其丰富的矿藏;而且,地壳厚度不及地球半径的百分之一,更大量的化学元素埋藏在更深的地壳底下。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对其进行开发也是有可能的。(4)海洋资源宝库的开发。例如海底锰铁矿。此外,海水中还溶解有成亿吨各种化学元素,虽然由于它们极为稀薄,现在还不能称为“矿”,但未来人类还是可能找到开发利用它们的方法。

因此,非矿向矿转化,从它的客观标准来看是自然界成矿过程;从它的主观标准即主体性来看,包括人类需要、科学发展和技术进步,这些都是历史发展的过程,从而表现了矿产价值的历史性。

(三)矿产价值评价:地质评价与经济评价

矿产价值研究主要包括矿产价值概念的研究和矿产价值的评价。矿产价值概念是以观念的形式表现矿产价值。一方面,它是主观的,表现了主观性;另一方面,它又是矿产的客观属性的反映,因而具有客观性;而且,依据这些观念指导人类行为,它又表现了实践性。关于矿产价值性质的研究,涉及矿产价值、矿产价值的创造和矿产价值的特点。这里既从主体(主观性)方面研究矿产的价值,又从客体(客观性)方面研究矿产的价值,从主体性与客观性的统一,也就是从实践的角度研究矿产的价值。关于矿产价值评价,主要包括矿产的真理性评价、价值评价和实践评价,以及它们的统一。

1.矿产的真理性评价与价值性评价。人们的找矿活动以及整个找矿过程,首先面临的问题是:“这个矿是好是坏?”这既涉及矿产的真理性评价,又涉及矿产的价值评价。矿产的真理性评价是认知评价,即人们有关这种矿产的知识,包括矿物学的整个知识体系是不是真理?这是矿产认知的静态分析。为了找到它们,还必须进行矿产的动态分析,回答它是怎样形成和演化的,以及它与周围物质的关系,从而揭示矿产的价值。

鉴于找矿的目的是要把矿产从地下埋藏中挖掘出来,满足人类需要,为人类的目的服务,这就需要将它从真理性评价过渡到价值性评价和实践评价。这样,它的评价不仅涉及某一矿产的物质结构的性质和化学成分,还包括这种矿产所在的地理位置,以及它所处的条件,包括矿产的埋藏深度,它与围岩的关系,以便确定对它的挖掘技术和挖掘途径,以及采矿的整个组织管理路线。

在解决了它的真理性评价之后,还必须进行价值评价,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矿产对人的价值。矿产的价值性评价是在它的认知评价的基础上,回答它能解决“怎么样”的问题,它具有什么社会意义?是否能够满足人和社会的需要?这里主要解决三方面的问题:(1)本体论的价值评价,即某种矿产的价值是否符合人的现实需要。它是以人为尺度进行评价的,是找矿决策的主要方面。(2)认识论的价值评价,即依据它的真理性评价和决策,制订找矿计划。(3)实践论的价值评价,即依据上述评价结果,进行具体的找矿和采矿实践。

矿产的真理性评价与价值评价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一般地说,前者涉及事实,回答“是什么”,即真与假的问题,要求符合事实,是真理。后者回答“怎么样”,即好与坏的问题,涉及人的功利,受人类的客观目的检验。最后,这两种评价在找矿和采矿实践中接受实践考验,达到矿产价值评价真、善、美的统一。也就是说,矿产的价值评价和实践评价要建立在它的真理性评价的基础上,首先要求对矿产评价具有真理性。但是这种真理性的认识要落实在社会价值上,因而又必须从真理性评价过渡到它的价值性评价。最后这两种评价接受实践的考验。同时,人类矿产实践又不断地修改和促进,不断完善矿产真理性和价值性评价。这是矿产价值评价,是“真理性评价―价值性评价―实践性评价”不断反复的过程,也是人们“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统一过程,是人们向矿产真理不断接近的过程。

2.不同利益主体有不同的价值哲学。矿产资源的经济有用性和地质有用性的价值评价问题主要是从主体(人和社会)的目的加以确认的。利益主体的层次性表现了矿产价值的层次性,即它应满足不同社会层次的各种需要,如全人类社会的生存、国家经济建设、民族和地方的经济建设、矿山企业的利益、小集体和个人利益等。不同的利益主体有不同的利益目标,因此有不同的价值哲学。

要依据国家建设的需要,同时考虑本地区的地质条件,以及经济能力和科学技术的可能性,把实现国家宏观的经济效益和企业与矿山的微观经济效益,同矿产资源保护统一起来。要注意防止两种倾向:一种是主观主义唯意志论,不管地质条件是否可能(是否具备矿产的地质有用性),单纯强调需要而以国家和集体的名义蛮干,造成矿产资源的破坏;另一种是忽视或不考虑国家经济建设需要,不适当地强调“有啥找啥”。矿产资源分布的不均衡性是客观地质规律作用的结果,因而一个地区在具体确定应以哪些矿产作为普查勘探的对象或主攻对象时,不能只考虑国家经济建设需要,还要考虑本地区客观地质条件的可能性。也就是说,因地制宜,从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首先寻找国家建设需要而成矿地质条件又较有利的矿产,充分发挥各地区的资源特长,为在全国范围内实现资源配套,建立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贡献各自的力量[4](p274-275)。

此外,矿产价值在一个国家的范围内还要满足地区经济建设的需要、工厂企业经济建设的需要、矿山企业建设的需要和人民生活利益的需要。这就要按照资源公有和资源共享的原则,正确处理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主要是总体利益与局部利益的关系,国家、地区、厂矿企业和个人的利益关系,长远利益与近期利益的关系,当代人与子孙后代的利益关系,以此决定找矿和开发的方向。

3.矿产价值评价的两种尺度。矿产价值评价的两种尺度,从哲学意义上来讲,一是指主体的(主观)尺度,二是指对象的(客体)的尺度。一方面,矿产对人的价值,这是在文化的层次(即人类的层次),在人与矿产的关系方面,是以矿产这一客体作为对象评价它对于人的价值。从这样的角度,矿产价值是由人的需要或者由主体的目的进行评价的,是由人的主体性决定的。就矿产而言,这是它的外在价值。另一方面,在自然界的层次,在它的自然关系方面,具有以它自身为尺度的价值,即它的内在价值。这是由自然物的结构和性质决定的。在这个层次上,即使它埋藏在地下,不管人是否体验它,它都是客观地存在着。这种评价是事物发展的一种逻辑必然。

首先,以人为尺度进行矿产价值评价,从矿产价值实现的角度,主要要处理如下两种关系:一是国家、集体和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二是当代人和后代之间的利益关系,或者近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其次,矿产价值从自然界的层次进行评价,它具有内在价值,即生命和自然界的生存。对矿产资源内在价值的承认,是根据人对自然界整体性的认识,把人本身看做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人―自然”有机整体的一部分。作为自然界整体一部分的人,不能以损害这个整体的形式谋求发展。因此,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应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利益分配。

矿产价值评价以实现人类持续发展为目标,包括实现三个有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持续性:生态持续性、经济持续性和社会持续性。依据这样的目标,坚持科学的矿产价值评价,包括它的真理性评价、价值性评价和实践评价,我们将走向矿产资源认知、勘查、开采、利用和保护的科学道路。

总之,我们认识和利用矿产资源的过程,包含它的真理性评价、价值评价和实践评价。一般说来,从真理性评价过渡到它的价值评价,再到它的实践评价;反过来,实践又不断完善它的真理性评价与价值评价。这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渗透。

三、地球的社会有用性

我们遵循价值客观性的观点,认为价值概念可以从两个方面分析:一是从关系的角度定义价值,从主体与客体关系的角度,表示某一对象对主体的功利(有用性);二是从主体的角度,表示事物主体性的概念,以它自身为尺度进行评价,即它的内在价值。

从关系的角度讨论地球的价值,价值关系是双向的:一是地球物质、能量、信息和空间对人和社会的“有用性”,这是地球对人的价值;二是人和社会对地球的有用性,人和社会参与地球的创造,这是人和社会对地球的价值。

人类的产生和发展,一方面,它作为地球自然界的成就,是地球自然的发展、延续和完善;另一方面,人和社会作为一种重要的力量,作为地球发展和进化的一种新的机制,创造了新的地球――人类学的地球或社会的地球,使地球进入新的地质时代――“人类世”时代。人和社会对地球的作用,维尔纳茨基称为“人的地质作用”,主要是以人的智慧和劳动,使生物圈进化为“智慧圈”,这是地球的社会有用性。人和社会对地球的价值具有正负两面性。(1)人类创造地球的正价值。人类以自己的智慧和劳动创造了新的地球,从地质学的角度,创造了人类成因的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土壤圈,这是区别于原始地球的新的圈层;从社会―生物学的角度,创造了城市生态系统、乡村生态系统以及新的森林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沙漠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河流生态系统、景观生态系统等;从产业的角度,创造了工业、农业、畜牧业、渔业和第三产业,交通运输业等等。这种创造使得地球从生物学的地球变为人类学的地球。它增加了地球的有序性,因而是创造地球的正价值,地球自然资本的增殖。(2)人类创造地球的负价值。人类主要以科学和技术的力量创造新的地球。这种创造除了增加地球的有序性外,也带来全球性生态危机,包括空气污染、水体污染、食品污染、生物和土壤污染、森林减少、草原退化、土壤流失,以及二氧化碳排放增加导致的地球增温等等。它表现为地球有序性减少,因而是创造了地球的负价值,地球自然资本减少。

此外,还可以从灾害的角度研究地球价值,即“灾害资本”的概念。它主要表示:(1)灾害造成自然资本损失;(2)灾害造成社会资本损失;(3)社会和自然资本对灾害的救助和补偿。

综上,地球是生命有机体,创造了物质、能量、作息和空间资源,为人类的产生作了准备,并创造了人类。人、社会和精神是它的最新创造和最新成就,又是它自身的发展、进化和展开。地球生命及其创造性是它的内在价值;它为人、社会和精神发展提供物质、能量、作息和空间资源,这是它的外在价值。地学价值论是地球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的统一;又是地球自然价值与地球社会价值的相互作用、相互依赖、共同进化发展。

参考文献:

[1]余谋昌.地学价值论[a].王子贤.新编地学哲学概论[C].北京:地震出版社,2000.

[2]余谋昌.自然价值论[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5.

[4]朱训.找矿哲学概论[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2.

GeologicalValuetheory:theBasictheoryofearths

HumanitiesandSocialSciences

YUmou-chang

(instituteofphilosophy,ChineseacademyofSocialSciences,Beijing100732,China)

人文科学研究篇8

[关键词]研究生;创新教育;医学;医学人文

1创新教育与医学人文的相关内涵

回首医学发展史,本身就充满了不断进取、不断创新的精神。“创新”源于拉丁语“innovare”,含义为更新,改革,新事物、观点与方法之引入等。创新是人民幸福、民族进步、国家富强、文明进化的驱动力,改革创新也是我们时代精神的重要含义。依据创新能力的高低,可以判断一个国家的软实力。深化创新教育改革,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实施国家驱动战略、建成创新型国家的需要,也是与时代同步、与国际竞争、与世界文明共舞的必由之路。所以,我国提出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这是事关我国重返世界强国行列的重要战略。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创新人才和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的教育。作为素质教育之魂,创新教育是一种全新的、综合的教学模式,包含了科学、创新、以人为本的理念,并重视主体精神,看重创新素质的提高,包括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创新人格、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创新观念等,从而实现学生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目的是培养出实践型、创新型人才。

医学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综合统一体。在中文中,人文一词源于《易・贲卦・彖传》中“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体现了古代文化、社会规则和伦理道德准则。在西方则源于拉丁语“humanists”。在当代,人文指的是关爱他人、尊重他人、以人为本的理念。医学人文则包含了医务工作者们以人为本、关爱生命、尊重病患、重视医患沟通、以患者为中心、为人民服务等一系列理念。它是一门研究医学与人文之间关联,并且从人文视点出发对种种医学行为和现象进行讨论、总结和反思的交叉学科。医学人文也是一门跨专业的学科,它一般包括文学、哲学、伦理学、宗教、艺术、人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而医学人文素质是在医学学习和实践中形成的稳定的素质。人文素质之内涵既包括人文精神,又包括人文知识,系二者之共同体现,它表现为人类个体表现出来的气质、人格、修养、理想、思维方式、医德、职业道德、沟通能力、团队协作精神、法律观念和价值观等。

2研究生医学人文教育的必要性

随着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国的医疗环境已发生很大变化,全国医患纠纷、伤医案件与医疗事故等各种事件时常见之于报端,部分医生人文关怀缺失、道德滑坡、沟通能力低下等成为重要的原因。其中,沟通问题是导致医患不信任的重要因素。而在医学生培养过程中,各地院校以往只重视临床技能和理论,忽视对人文医学和人文精神的教育的弱点也逐步隐现出来。研究生是高级别的医学人才,在校期间,理应重视对其医学人文和人文精神的训练。

2.1医学人文教育关乎准医生们的学术道德、职业道德成长

吴孟超先生认为,好医生要有济世的胸怀与良好的医德。通过数年的医学人文培养可让医科研究生完备人格,建立人文主义世界观,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达到较高层次的精神境界,以利于在未来工作中重塑医生目前糟糕的形象。

2.2医学人文教育是培育创新型人才的必经之路

医学人文教育增强了研究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又能促进他们创新素质的成长。一个人只有理性认识,灵感又从何而来,必须要有感性认识和其他知识的激发,才能具有发散、批判、创新思维。

2.3医学人文教育是医学事业进步的需要

医学人文教育是当代医学与科技进步的要求,也是现代“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疗模式和“患者为中心”新理念的要求,有助于走出当前“设备至上”的误区。

2.4医学人文教育关乎研究生培养质量

医学人文教育与研究生培养质量密切相关,它事关医科研究生教育改革成败,也与祖国卫生事业发展息息相关。

2.5医学人文教育有利于培养沟通、协作技巧

学校不仅仅应该教学生们知识,更应该让学生成为一个高效的问题解决者与善于沟通的人。医学人文教育有助于培养研究生的沟通、理解与团队协作技能,更好地缓解医患之间的矛盾,服务病人,关系大众身心健康、社会和谐稳定。

2.6医学人文是培养全面型、应用型和实践型人才的需要

学习医学人文是培养全面型、应用型和实践型研究生人才的需要。只有拥有广阔的人文知识背景,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需要,适应医疗改革的需要,成长为合格的高级医学人才。

2.7医学人文精神是医学专业精神的核心

医学人文精神是东西方医学专业精神的核心。我国的古代“医乃仁术”、“大医精诚”与希波克拉底誓词理念一致、不谋而合。

2.8医学人文教育是依法行医的要求

医学人文教育是依法行医、维护医务人员与病患正当权益的根本所在。只有深入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才能更好的保护医务工作者和患者。

3医科研究生人文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3.1医学生人文水准堪忧

各地医学院一般招收的是理科类研究生,其人文基础相对于文科生略显单薄。而且长期传统的“填鸭式”应试教育环境下,培养出来的本科毕业生所受人文教育甚少,也缺乏批判性思维。另外,研究生招生年年扩招,部分院校由于种种原因,倾向于把招生名额用完,而不顾考生的素质,导致新进研究生人文水平参差不齐。

3.2医科毕业生的价值观水准下降,心理薄弱

于维杰等调查发现,部分研究生过于看重物质,责任感缺乏,且随着逐步进入社会,更易受舆论与行业道德现状影响。由于全球化和市场化的原因,非主流、不良宗教思想、西方不良思潮的影响,个人、学校、社会追求短视的“快餐化”、“唯成果论”原则,奉行实用主义、个人英雄主义、拜金主义、利己主义、功利主义、享乐主义等,表现为以物质、短期追求为先,缺少社会责任感和艰苦奋斗的精神,意志薄弱,情绪波动大,受不起风浪。另外,准医生们过度依赖医技设备,忽视了患者才是真正的主角,也是人文精神下降的原因。

3.3某些医学院校存在重专业轻人文现象

它们不愿意投入过多经费,制定的培养目标不明确,也不注重塑造学校人文、校园文化氛围。相反,欧美医科院校普遍较重视人文素质的培养,如美国波士顿大学医学生需完成三年文理学院培养,方能进入医学阶段学习。

3.4教学模式落后,课程设置不科学,与实践相背离

传统的研究生教学模式中,各院校重视人文知识讲授,忽视人文精神传递,出现了教学理念陈旧、应用性与实践性不强、依然使用传统“讲一授”教学模式、课程开设不足、课程单一、内容过时、考核方式陈旧、流于形式、缺乏连续性和系统性等问题。很多院校只有政治、法律课程,其他人类学、文学、哲学、社会、经济、文化、艺术、伦理、历史、音乐、美术等课程一片空白。李贞玉等调查了924名医学生发现,大多数人认为课程与实践脱节。在另一项调查中显示,77.6%的学生支持开设人文课程,但仅仅有10.2%的人表示对现有课程满意。

3.5研究生对医学人文认识不足

研究生们对医学人文的认识不够深入,学习热情不高。因为研究成果、考试成绩与中期考核、奖学金相关,他们对实验、临床技能和理论的学习比较重视,而对于语言、文学、人际关系、文化、社会常识和规章制度等人文知识学习不够重视。

3.6师资薄弱,教学理念落后

一些教师知识结构不全面、综合能力较弱、学历偏低或专业水平较低,无法向研究生提供高质量的人文课程。部分教师是由临床专业教师临时客串或改行担当,部分教师又由文科教师担当,对医学知识了解甚少。教学机构和教师不集中也是个问题。一些学校没有设立专业人文教师、人文教学部门、人文核心课程。另外,导师们忙于临床或科研,往往会忽视对自己学生的人文精神学习的督导。

3.7缺少统一的教学大纲与规范

各医学院陷入各自为战的局面,因理解不同,设置的课程也五花八门,不利于研究生医学人文教学,迫切需要制定全国统一的合乎现状的教学大纲与规范。

4解决对策

4.1转变教育理念,改革课程体系,构建人文教学新模式

4.1.1整合课程,优化人文课程结构人文课程应与医学课程水融,相互整合、渗透。对人文精神的培养,既在课堂之内,也应在课堂之外。可通过案例教学、问题为中心教学、情景教学、网络课堂、微课堂、讲座、交流会、分组讨论、翻转课堂、互动课堂等多种方式来灵活设置人文课程。人文选修课程应多样化,并逐步、适度加大人文学科比重,如适当开设人类学、文学、哲学、社会、经济、文化、艺术、伦理、历史、音乐、美术、心理学、法学等课程。其中,最近流行的“慕课”,不但可以优化课程,也可合理分配教学资源。而且有研究表明,适当的人文课程学习对科学课程的学习没有消极的影响。

4.1.2人文课程应与人文实践相结合美国医学院已通过优化课程结构将人文课与实践相互结合与渗透。我们应加强课程应用性和临床实践能力锻炼,增设医患、医际沟通课程,通过课堂教学、模拟演练、课堂与课后讨论、义诊、公益活动、志愿者服务、社区服务、社会调查等多种方式,深入临床、基层、农村与社区一线,去与医院职工、病患、普通人打交道,以患者为中心,培养同理心,学习管理、团队协作、沟通等技巧,来提高人文素养。

4.1.3灵活多样进行人文课程考试不再注重人文课程的期末“一波流”考试,将实践能力、平时成绩和表现所占总分的比例加大。考核应当灵活,加大试题开放性,不应有固定的标准答案,允许答案多样性,尽量采取开卷考试,或者让学生写作综述、调查报告、论文等作为结课考核、考试。

4.1.4强调人文教育连贯性起点决定高度,为了不出现知识断层,应从小学、初高中、本科各阶段加强人文课程建设。也可与高中合作,把培养过程衔接好,定向培养有潜质的医学人才。

4.1.5改进教育理念,明确培养目标学校应意识到正确文理兼修的人才观,从根本出发,明确培养目标,完善研究生培养计划,注重人文学习长期性与全程性。

4.1.6尽早出台相关大纲与规范相关教育部门应尽快出台合理的研究生人文教育大纲与规范,适应当代社会的需要。

4.2强化人文氛围与政治思想教育的r,g't~-作用

4.2.1贴近生活,造就良好的校园人文环境硬件上医科院校应加强学校图书馆、举办校史展览、主题公园、电子阅览室、自然与人文景点建设,课外开展各种人文活动,如美食、学术、文化、体育、艺术等活动,形式可以是各种校园文化节、艺术节、讨论会、论坛、讲座、报告会、竞赛、晚会、读书会、音乐会、美食节、餐会等。通过不断的潜移默化,可逐步加强研究生们的人文意识。另外,即使是到了见习、实习、规陪等临床阶段,也应注意医院和科室良好人文氛围的建立。

4.2.2充分利用文化资源充分利用当地或全国丰富的文化资源,经常组织活动参观当地或全国的人文景观,利用祖国丰富的文化遗产来增强研究生的人文境界。

4.2.3各课程全面融入“三观”教育

不仅人文课,其他医学课程也应融入“三观”的教育。并且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三观”方面加强对研究生的教育,也应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来培养研究生们的民族自豪感、爱国精神,提高政治素质。“为人民服务”是马克思主义体系中走群众路线的体现;中国梦是人民的梦,只有祖国医疗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命健康得到保障,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发扬医学人文精神的精神动力。

4.2.4坚定思想与信念思想与信念的坚定才能抵御各种不良观念的侵蚀,通过思想政治宣传与教育、学习国家和党的相关政策,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加强研究生学习人文精神的主观能动性和主体性,提高了学习自主性,并可让研究生们心中的理念与我党的理念、相关方针政策产生共鸣。

4.2.5加强传统文化学习与传承通过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历史、古代与当代医学界名人事迹的学习,深入了解“仁”、“德”、“大医精诚”、“医乃仁术”等古代的医德。也不应忽视对世界历史,国外医学界名人事迹的学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4.3注重本校师资团队建设,充分发挥教师和导师的作用

4.3.1强化教师素质注重人文课教师的遴选、岗前培训、进修、学习、继续教育等,培养医学和人文兼通的综合性人才。也可让本校的人文教师与国内外高水平院校教师合作、交流和学习。荷兰的人文教育提倡多专业、多学科、多国、多地区的教师协作,值得学习。

4.3.2充分发挥导师的作用

导师们是研究生的领路人,其言行举止对研究生的影响意义深远,应当以德服人、为人师表。应通过交流、学习、培训来加强研究生导师的人文素养,建成导师责任制,并通过设立合理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来规范其行为。

4.3.3整合师资力量建立人文医学教研室、教研组或教学中心。改变人文教师依附于其他学科、教研室的情况,这有利于团队建设,也有利于集中学习、交流和举行研究活动。

4.3.4强化重点学科建设全面加强医学人文学科建设,推进国际化进程,加大经济支持和国内外优秀人才引进的力度,力争成立人文医学硕士点、博士点。

4.4建成研究生全面、综合、立体录取与评价机制

4.4.1录取时加强考核研究生录取时注重医德和人文素质考核,控制招生规模。面对一些人文境界低下,“负能量”严重的学生应慎重录取,应当秉承宁缺毋滥的原则。

4.4.2加强人文素质考核将对研究生的人文素质考核列入评价机制、奖学金机制、中期考核、毕业考核。应当有奖惩措施,赏罚分明,改变“唯成果论”的局面。

4.4.3综合评价人文素质对研究生的人文素质评价应包括价值观、人文课程成绩、学术道德、团队协作、心理素质、社会责任感、人文活动参与度、沟通能力、职业道德、法律法规、仪容举止、科研与临床实践表现等多方面。考核过程与结果应并重,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应当结合。

4.4.4成立评价小组评价小组应当秉承民主、科学的理念。由研究生、人文教师、导师代表、研究生院管理人员等对研究生定期进行连续、动态评价,并注意长期跟踪与补救教育。

随着时代与科技的进步,人文科学逐渐与现代医学交相辉映,当人类面临病痛与死亡的威胁,他们也需要被尊重与理解,怎样把科技与人性无缝融合,是医务工作者的使命,研究生们,准备好了吗?

人文科学研究篇9

[关键词]儒学人文精神;科学发展;君主专制制度;学术自由;

[作者简介]谷生然,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博士后,上海200433;西华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副教授,四川

南充637009

[中图分类号]b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434(2010)11-0005-05

我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学为核心的多种文化的融合体。随着近现代社会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儒学文化也承受着人们诸多指责。例如,儒学导致我国没有产生近代科学技术,儒学使我国社会没有产生出良好的民主传统,儒学是我国近现代社会落后的根源,等等。有些人甚至完全贬斥它,并以此彻底否定

种诚实虚心、实事求是的现实主义精神。这种现实主义原则集中体现在孔子对待鬼神的基本态度上。当季路问孔子如何侍奉鬼神,孔子说:“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季路再问孔子关于如何处理人死的问题,孔子说:“不知生,焉知死?”(《论语·先进》)。受时代的局限,孔子并不完全否定鬼神,但是,正是现实主义认识论,孔子更加关注现实生活中的“人”、“此生”。

与其他传统人文精神相比,儒学人文精神积极关注现实社会生活,降低了宗教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具有积极意义。例如,在宗教人文精神中,宗教情感、宗教原则被置于第一位,而现实问题被置于第二位。宗教人文精神作用于现实问题的基本方式是:首先是诉诸于个人的宗教情感、宗教依据,然后将这种强烈的宗教情感、宗教依据运用于社会现实问题,并解决面临的社会问题。这个过程中,往往因为宗教问题而耽误了解决人的问题。

4.天人合一的理念,为科学研究提供了一个朴素的系统世界观

天人合一理念,即个人与社会、宇宙整体处于一种统一的状态中。这种思想突出了个人的作用,强调个人能够认识世界,甚至可以认识神秘的“天意”。孟子最早提倡天人合一的思想,他提出尽心、知性、知天是统一的,“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孟子·尽心上》)。天所包涵的一切,存在于人心,“知天”让人懂得天命,使人自觉处理好自己与社会利益、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按照天命行事。

天人合一思想的积极意义主要体现在:一是有助于人们积极发挥人的能动作用。它要求人们不怨天尤人,不畏惧环境的神秘莫测,而是积极地从“我”出发,求在我者,脚踏实地做好自己能够解决的问题。二是天人合一思想是一种朴素的系统观,人、自然、社会处于一个统一的系统中,他们相互联系,相互影响。这种系统观有助于从整体上、从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中认识事物的本质。

5.和而不同、执两用中的中庸思维,有助于辩证地、科学地解决问题

中庸思维是一种朴素的辩证思维,它追求从矛盾的对立面中去探寻统一性,从而获得问题的解决方法。从字面上看,“中”即正中,指恰到好处的、最合适的地方;“庸”即不变的、永恒的。孔子的中庸是在矛盾对立中对最恰当的、具有永恒性的见解的追求。中庸原则可以包括两个基本方面的内容:和而不同、执两用中。孔子认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和,不同人或事物之间的协调与配合;同,即相同,指片面追求人或者事物的相同性。“和”促进事物的发展;而“同”则不能使事物持久发展。实现“中庸”的基本方法是“扣其两端而竭焉”(《论语·子罕》),即“执两用中”,在事物或者对象的不及和过度两个极端之间找出最正确的地方。

中庸思想是一种具有重要积极意义的认识工具。它要求人们耐心地从问题的正反两种趋向中反复调查、思考,探求其中具有普遍性的“道”、“理”,这避免了认识过程中的极端化、简单化倾向,有助于比较全面地认识客观对象。

正是在儒学人文精神的深刻影响下,涌现了一批批杰出的科学家和工艺家,使

而重傅,则法度存。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贱师而轻傅,则人有快;人有快则法度坏”,“言不称师,谓之畔(叛);教不称师,谓之倍(背)。倍畔之人,明君不纳,朝士大夫遇诸途不与言”(《荀子·大略》)。

儒学尊崇古代圣人、贤人,推崇他们的著作。孔子尊崇古代圣贤,说自己“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论语·述而》)。儒家学派也继承了这一传统,他们“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祖述尧舜,文武,宗师仲尼,以重其言,于道为最高。”(《汉书·艺文志》)在儒家看来,真理存在于古代圣人的伦理规范中,评判是非的根本标准就是尊崇古代圣贤之道。

儒家反对学术争论。他们把古代圣贤确立的伦理规范视为唯一的“正道”,人们应当做的就是遵循这些正道,并不需要争论。荀子认为学术争论反而会让民众迷惑,导致异端邪说流行,威胁政治稳定,他主张用刑罚禁止异端思想的流行。荀子说:“夫民易一以道而不可与共故,故明君临之以执,道之以道,申之以命,章之以论,禁之以刑。故其民之化道也如神,辨说恶用矣哉!今圣王没,天下乱,奸言起,君子无执以临之,无刑以禁之,故辨说也。”(《荀子·正名》)

尊重知识,自由创新,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是科学发展的重要条件。而儒家过分强调师生之间泾渭分明的等级关系,视古代圣贤的言论为真理的标准,反对学术争论,压抑了人的独立思考、创造性和批判精神,其结果是导致社会日益保守、僵化,严重制约了科学的发展。

3.儒学人文精神轻视或者忽视数学、逻辑学,逻辑思维、定量化思维不足,对理论体系的建设重视不够,不利于科学技术的发展

儒学的朴素宏观思维比较突出,但是逻辑思维、定量化思维不足。这种宏观思维有助于人们形成对世界整体的大致认识,但是,它缺乏充分的事实、严密的逻辑方法为基础,也缺乏必要的分析、论证。这种思维对事物本质及结构的研究不求甚解,制约了人们深入探索客观宇宙知识。

儒学缺乏逻辑思维、定量化思维的直接原因,在于它轻视或者忽视逻辑学、数学,忽视科学理论体系的建设。

荀子是批评古代逻辑学的主要代表。他反对名家、墨家的逻辑研究,认为这些逻辑研究不但没有意义,反而会搞乱社会。他说,“若夫充虚之相施易也,坚白、同异之分隔也,是聪耳之所不能听也,明目之所不能见也,辨士之所不能言也,虽有圣人之知,未能偻指也。不知,无害为君子;知之,无损为小人。工匠不知,无害为巧;君子不知,无害为治。……,奸事奸道治世之所弃,而乱世之所从服也”(《荀子·儒效》)。荀子认为,对于虚实转化的理论、坚白、同异理论,就是听得清楚的人也听不明白,眼睛明亮的人看不明白,即使圣人也无法历数清楚。

数学由于其抽象性,并未获得儒家文化的普遍认同。尽管我国数学也获得了不少成就,但是这些数学成就大多局限在与生产劳动相关的、实用性强的数学领域,例如,与建筑、水利工程、观测天象等密切联系的数学。那些与逻辑学相结合的、对近现代科学密切相连的体系化演绎数学却被忽略了。

缺乏逻辑学、数学的发展,很难形成科学的理论体系。人们通过构造普遍性的概念,运用演绎、归纳等逻辑方法以及各种数学方法,批判旧的理论体系,不断形成新的理论体系,使人们不断深化对世界的认识。简单的经验知识无法推进对自然的认识,只有系统的理论体系才能促进科学持久、健康地发展。

三、儒学人文精神不是制约科学发展的根本原因

儒学人文精神有以上诸多缺陷,我们能不能说:儒学人文精神是制约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根本因素呢?我们看到:文化领域虽然具有一定的独立性、能动性,但在更深层次上受到经济因素、政治因素的制约。在君主专制制度凌驾于我国传统社会的情况下,君主专制制度从根本上决定着我国文化领域(包括科学技术)的发展。

自秦朝开始日益严重的君主专制,到了明清两展到了顶峰。专制制度日益成为

[参考文献]

人文科学研究篇10

关键词:科研评价人文社会科学评价图书评价

中图分类号:G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6938(2014)05-0082-06

BottleneckFactorsandCountermeasuresoftheevaluationofChineseacademicBookinHumanitiesandSocialSciences

abstractthebottleneckfactorsinpresentevaluationofChinesebookinhumanitiesandsocialsciencesaresuchaslargeworkload,timeconsumingcontentevaluation,non-quantitativeandnon-formulaiccharacteristicsofacademicbooksandnon-consensusofevaluationresults.Suggestionsandcountermeasuresadvancedinthispaperare:toselectabatchofpatientandresponsiblepeerexperts,tobuildandmakegooduseofapeerreviewexpertdatabase,toestablishstandardcitationindexdatabaseofChineseacademicbooks,toestablishtheacademicbookevaluationindexsystemandevaluationmethoddominatedbypeerviewexpertevaluationandsupplementedbyquantitativeevaluationandtoestablishtheevaluationsystemthattoleratesnon-consensus.

Keywordsscientificresearchevaluation;humanitiesandsocialsciencesevaluation;bookevaluation

1中文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图书评价的现状

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图书是传播学术研究成果和传承学术的重要阵地,是推进人文社会科学繁荣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术研究与学术图书长期以来形成了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学术研究水平提升了,必然会促进学术图书的产生;反之亦然,学术图书的不断面世又会从整体上带动学术研究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如此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不断推动学术图书出版质量的提高和科学研究事业的健康发展。但通过对古今中外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图书进行比较可知,尽管我国出版的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图书总量在逐年增加,但总体水平不高几乎是被人们公认的事实。相当多的学术图书学术创新不多甚至是重复研究,学术价值不高甚至没有学术价值,读者量少甚至没有读者,被引用率很低甚至为零,学术影响力不强甚至没有学术影响,逐渐呈现出学术图书被人们漠视的趋势。为此,一些科研机构在科研绩效考核甚至职称晋升时不再考虑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图书做为评定条件之一,这也许是我国当前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图书的悲哀,当然也是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人员的悲哀。人文社会科学的迅速发展必须以高效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与科学的人文社会科学管理为前提。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图书繁荣与否与其评价体系密切相关,没有科学、合理、公正、客观的评价体系,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图书质量就很难从整体上真正提高,因而人文社会科学也就很难得到长期的持续健康发展。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图书价值被漠视的状况,势必引起人们的反思,为此需要反思我国现行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图书评价体系的问题所在,并找出相应的改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