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医学的意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12:14

社会医学的意义篇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3-131-02

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其社会责任感的强弱将直接影响到社会的和谐、国家的强盛、民族的兴衰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医学生未来承担的是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神圣使命,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关乎社会和谐,加强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育日趋重要。

生命意义感是个体主动获得的一种情感和价值体验,个体对自己生命意义和目的的觉知、感受程度。社会责任感作为一种道德情感,是一个人对国家、集体以及他人所承担的道德责任。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指的是医学生对自己、对病人、对国家和社会所应承担责任的感知与自我履行的情感态度,并自愿承担过失后果的内心体验。从概念上可以看出,医学生的生命意义感是其社会责任感的组成部分。因此医学生只有对生命意义的正确认知,才会具有高尚的医德医风,才能为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医学生将来从事的是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职业,他们工作服务的对象是具有生命危险的病人,在生活和工作中可能而对诸多生命以及生命伦理方而的问题,工作辛苦且责任重大。如果自身的生命态度不积极,极有可能影响其未来的临床决策,因此关注他们对生命的认识及生命的意义,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医学生生命意义感与社会责任感现状

笔者在医学高专院校从事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通过对学生的访谈发现大部分医学生思想纯净,理想高远,富有正义感和同情心,多数具有较高的责任感。但是,在对存在心理困惑的学生进行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中发现,认为自己学习没有动力、生活没有目标,遇到困难不知道如何解决,以及对未来职业没有规划,这些都是生命意义感不强的表现,现实生活中,常听个别大学生抱怨:“郁闷”“没意思”,他们表现出消极懈怠,得过且过的心理状态;还有一些学生沉溺于物质享受中不能自拔,追求享乐,不思进取;有的学生意志薄弱,理想淡薄,在前进的道路上稍遇挫折就白暴自弃,这正是缺乏生命意义感的表现。缺乏生命意义感的学生从表象上看源于白己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但深层次上却是生活意义的失落。在遇到挫折时,他们往往会产生厌世情绪或者逃避现实,表现出空虚、无聊、孤独、无助、逃避等状态。

一部分大学生的责任感明显淡化的现实令人担忧,他们漠视白己的责任,理想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弱化,意志品质比较脆弱,不能明确意识到自己的责任,不愿承担白己应尽的义务等,具体表现为:第一,思想上对社会责任感的认识不够客观。一部分学生不了解什么是社会责任感,对其认识不够全而,不够均衡,也有一些大学生认为社会责任感与自己毫无关系,对其持无所谓的态度。一旦触及到具体问题,他们总是寄托于外界环境的改变,而不从白身找原因,只是一味的抱怨环境、而行动上无所作为,这实际上也是责任心缺乏的表现。第二,行为上重视个人价值,轻视集体与社会的价值。一些学生凡事从“我”出发,以“我”为中心,对社会缺少主人翁责任感。当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只强调个体,缺乏为社会和集体牺牲的精神.过于强调白我。

二、医学生生命意义感与社会责任感淡化的原因分析

通过了解大学生生命意义感与社会责任感培养的现状,我们可以从社会、家庭、个人二方而进行分析。

(一)社会因素

当代大学生成长在比较复杂的社会环境中,随着价值的多元化和市场经济的负而效应,社会中滋长了个体本位观念,为己观念,金钱万能观念。这三种观念导致社会上出现了某些消极腐败现象,不正当竞争。这些观念和消极腐败现象的存在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形成会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

(二)家庭因素

“90后”的大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由于父母对子女的过分关爱,使得他们习惯于索取与享受而疏于付出和奉献。一些父母甚至承担了所有的责任,使得他们的子女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在这种家庭环境下成长的学生意志薄弱,抗挫折力差。与以前的大学生相比,他们意志显得脆弱,克服困难的能力差;他们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对父母、他人、社会的要求高而多,对白我的要求低而少。

(三)个人因素

大学生处于身心成长由不成熟走向成熟的转折时期,也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由波动走向稳定的复杂过程,是社会责任感逐步确立和巩固、发展、提升的关键时期。在这一过程中,大学生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出现心理困惑,而对竞争激烈的社会现实,毕业后就业压力严重,对未来的发展状况很迷茫,经常感到身心疲惫,甚至对生活的目的与自身的价值产生怀疑。

三、医学生生命意义感与社会责任感的培养途径

(一)积极开展生命教育,改变医学生生命意义感不强的状况

就医学生来说,加强对医学生生命意义的教育,要突出敬畏生命、关爱生命的主题,可以通过开设生命教育选修课或必修课,使学生接受系统的生命教育,充分理解和认识生命的意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及时进行引导和启发,避免学生对死亡产生焦虑和恐惧感,引导学生建立未来职业应具备的生命价值观。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引导学生关爱生命,正确看待生死,在实践中领悟生命的意义,升华对生命内涵的认识,以便在以后的工作岗位上更好地履行救死扶伤、维护生命健康的神圣使命。

(二)加强思想教育,优化环境氛围,培养医学生社会责任感

社会医学的意义篇2

[摘要]医学文化在指导医学实践、协调医学行为、维系社会关系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医疗主体迫于社会压力而过于注重自我防护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对此必须采取积极的文化策略,包括优化医疗活动和谐机制,强化医学实践伦理道德,平衡医患关系义利诉求,规范医疗行为执业规则,完善医疗监督社会职能等,这些都是构建医疗主体社会压力缓释机制文化策略的重要方面。

[关键词]医疗主体;医学文化;缓解压力;文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R19[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3-7210(2007)07(a)-158-02

人们的一切社会交往和社会活动,都会自觉不自觉地表现出行为主体的愿望、需求、意志、行为方式等一系列主观方面的心理特征,这些心理和行为的源动力,在个体即为心理驱动程序,在社会即为心理驱动机制,两者皆属于文化的范畴。人们丰富多彩的社会关系能够张弛有致,形形色色的社会实践能够优游自若,最根本的协调因素和维系力量就是社会中无处不在的文化。社会运行的客观效果最终与文化的功能状态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文化的功能状态发挥得好,社会运行效果肯定不差;反之,社会运行出了问题,肯定可以在文化方面找到问题的症结并进而在文化方面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近年来,我国医疗卫生机构和医务工作者所承受的社会压力以及由此对医疗行为产生的不良影响日益突出,根据中华医院管理学会的调查统计,自《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实施以来,我国医疗纠纷较以往上升了22.9%。不胜枚举的伤医案例和医伤案例说明,医疗主体承受的社会压力越来越大,由此带来的负面影响之一就是医疗行为防护过当。2006年12月10日《成都晚报》报道,深圳山厦医院连续数日医生护士全体戴着钢盔上班,成都某大医院为医生配备了专职保镖,某医院医生上下班及出入手术室均有保安护卫等。可见医疗行为防护过当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在为数众多的社会行业中,医生是自古以来最受人崇敬的职业。人类社会发展到全新的21世纪,医学已经超越人类历史的任何阶段,社会文明已经发展到非常高的水平。然而,医患关系的紧张程度,医疗主体所承受的社会压力并未随着科学技术的提高和社会文明的提升而有所缓解,反而演变为非常严重的社会问题。医疗行为、医疗实践受医学文化的支配和调节,医学社会活动所表现出的上述问题可以在医学文化方面找到问题产生的根源,对此笔者曾在《中国医药导报》2007年第1期发表的《医疗行为防护过当的成因》一文中做过专题分析,认为最主要的文化背景可归纳为三个方面:其一,法制社会进程中医疗行为规范化所必然经历的转型阵痛。其二,市场经济条件下医疗行为有违宗旨带来的社会冲击。其三,医学文化自身缺陷难以有效适应社会发展的不和谐表现。医疗行为防护过当的重要原因是医疗主体迫于社会压力不得已而为之,这种现象对人民的医疗卫生事业已经并正在产生着极为不利的影响,既然此问题的产生根源可以追溯到文化特别是医学文化,那么对这一严重社会问题的克服和解决应该可以找到相应的文化策略。

文化是社会关系的调节器,它在本质上是以意会符号承载的族群主观信息,其逻辑范围涉及人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主要是指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产生的一切物质内容、精神内容以及指导人们进行社会实践的心理程序。医学文化是重要的社会亚文化,作为社会文化之下位概念的领域文化、行业文化,它不仅具有标识功能、编码功能、传承功能和解读功能,而且在指导医学实践,协调医学行为,维系医学之社会关系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教化功能、凝聚功能、驱动功能和归向功能。虽然文化在维系社会关系方面的功能是比较泛化的、缓慢的,然而其作用效力却是深刻的、持久的、根本的,是润物无声但却力透灵魂的,因此,充分运用文化的各种社会功能,结合当前医疗卫生工作的实际和特点,研究构建医疗主体社会压力缓释机制的文化策略,或许可以减轻或消除医疗卫生机构和医务工作人员所承受的各种社会压力,为医学建立良好的社会环境,促进人民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和谐发展。这些文化策略包括:

1优化医疗活动和谐机制

优化医疗机制,严格意义上属于卫生事业管理的技术范畴,主要表现为机构设置、功能设计、规定运作程序和制约措施等。优化医疗活动机制并不是去解决卫生事业管理的具体技术问题,而主要是在思想、观念等主观意志方面建立高标准的理念系统和高姿态的理解系统,从而促进医疗活动高质量地健康运行。

医学、医疗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公益事业,它在运行过程中与社会的各个阶层、各个领域存在着非常复杂的关系,构成这些关系的基本力量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政府,主要承担对公益事业的支持、协调和管理;二是医疗主体,即医疗卫生机构和医务工作人员,主要承担为社会公众提供高质量的卫生保健服务;三是医疗对象,即以医疗服务需求者、接受者的身份处在医疗活动中的社会成员。要构建医疗活动的和谐机制,其实就是要协调好这三个方面的关系,而良好关系的构建必须依赖于优良、坚实的文化基础,特别是对行为起支配作用的理念系统和理解系统。正确的理念是理解的前提,不管是政府还是医疗活动的主体、客体,都必须十分清醒地认识到医疗卫生事业所具有的公益性质。既然是公益的,一则与之有关的各个方面都必须充分尊重公意公利,以大公无私的精神境界帮扶、支持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二则处于医疗卫生体系中的各方力量都应该尽量秉持公心公理,以大德大仁的博大胸怀宽容理解医疗活动的当事者和相关者。通过各方努力,即可在公益公害、共损共荣的认识基础上形成既有仁德宽容的高尚医卫理念,又有各方面力量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和谐生动的医学社会活动局面。

2强化医学实践伦理道德

医学伦理道德是医学中人们道德关系的反映,主要包括医务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处理医务人员与病人的关系、医务人员之间的关系以及医疗卫生部门与整个社会的关系之行为准则。在我国现实条件下,医学实践中的伦理道德是以中华民族文化中光辉的伦理道德精神为基础,以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的时代特征为背景,以现代医学和科学技术的伦理张力为基本要求,对医学社会活动中医疗主体自身乃至于与社会成员相互之间处理各种关系所必须遵循的一整套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作为医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医学伦理道德在指导、协调医学活动健康运行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我国医界自古以来非常重视医德医风和医疗职业操守。凡学术有较高造诣、术业有较好修养的医学执业者,大都是医学品德高尚、医德底蕴深厚的医学宗师。成千上万的医务工作人员以解除病人疾苦、增进人类健康为毕生精勤不倦的职业追求,他们视病人如亲人,不论贫富贵贱,不分农工商贾,决不阿权贵官僚之尊显,定不弃疮疡瘌痢之污秽,以一切病患者作至亲至爱,施以无微不至的业功和仁道,为人民的医疗卫生事业做出了不朽的贡献。古代医家尚且能够如此,社会主义新中国培养造就的医生更应该具有伟大的人文情怀和崇高的医疗道德,博学博爱,精益求精,以深厚的真情、高尚的风范、精湛的技术、优质的服务赢得每一个病人及其亲属乃至全社会的崇敬和爱戴。若果能如此,医疗主体又何患于社会压力,何至于过当防护!

3平衡医患关系的义利诉求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人们的一切社会关系,最终不过义利而已。义彰利衡则社会升平,义圣利明则讼息无争。在医学社会实践中,只要把义利关系处理好了,就能够消除纷争,消除嫌怨,真正实现既有统一意志又有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社会局面。因此,科学地平衡医患双方的义利关系也将是构建医疗主体社会压力缓释机制的重要文化策略。

“义”指义务、道义,“利”指利益、权利。不论是医方还是患方,都必须遵守社会文化准绳――道义,在此基础上合情合理地去主张、谋求自己的合法利益。医有医的义务,患有患的权利,这已是当前社会普遍达成的共识。然而,人们在社会关系中的地位是平等的,由此构成的权利、义务关系也理应是对等的,因此,患有患的义务,医有医的权利,这是当前社会的认识缺陷。社会比较多地强调医方的义务和患方的权利,必须肯定,这是对的,医务人员必须毫不犹豫地承担起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公益义务,充分尊重、维护并尽最大努力去帮助实现患者的生命权、健康权等各种相关权利。但是在权利、义务的关系问题上无论如何也不能绝对化、片面化,在强调医方最大限度地尽义务,充分尊重、维护患方利益的同时,不能忽视在医患关系中患方应承担的义务和医方应享有的权利,比如患者在医患关系中必须承担服从正确的医疗方案,尊重医务人员的人格和劳动,合理承担医疗费用等义务,医务人员在医患关系中享有依法执业、合法收取报酬、人格不受伤害等权利。总之,构成任何一对社会关系的双方都应该自觉约束自己的权利,避免其无限扩大,同时也要自觉地履行自己的义务,不可使其无限缩小。人们的义利关系平衡了,心情舒畅了,纠纷自然就会减少。

4规范医疗执业行为规则

医乃仁业仁术,容不得丝毫粗疏马虎,含不得半点利己杂念。在长期的医学社会实践中,虽不乏千千万万常念澡身浴德、常怀仁厚善心、常思殚精竭虑、一丝不苟的严谨高尚医学之士,但也确实存在一些蹉跎粗浮、漫不经意的马虎行医之人,更有极少数心术不正之徒,利用神圣的医学技术牟取不义之财,漠视生命、践踏人性、亵渎人道、谋财害命,严重地伤害了社会公众崇尚医学的纯洁情感,损害了原本建立在圣洁认同心理基础之上的医患关系。特别是近些年来经济领域市场化趋势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冲击和影响,使得一些医疗卫生机构和医务工作人员偏离执业规则,甚至背离行为规范,被媒体屡屡披露的医疗乱收费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例证。形成医疗主体社会压力的原因还有医疗行业自身行为的失范,要构建医疗主体社会压力缓释机制,还必须严格规范医疗主体自身的执业行为。

医患关系是一对非常特殊的社会关系,它的特殊性表现在医患双方理应人格平等,然而事实上因求(医)与被求、支配与被支配、主动与受动、精通医学与不谙医学等种种原因,致使医患双方根本不可能真正保持平等。历来医尊而患卑、医主而患从、医方的行为即是游戏规则,医家的言说即是绝对真理,患者除了服从、遵从还是服从、遵从,即使是盲从也不得不规规矩矩、恭恭敬敬地做出最高标准的盲从。在这种情况下,从医学肩负着人性至上、生命至高、健康至重、人格至尊、和谐至要的神圣使命这一意义来说,社会对医疗执业的主体理所当然应该严格要求,而且其严格的标准再高也不算过分。医疗主体理所当然应该敬畏生命、敬畏健康、谨言慎行而热忱精进,恪守规则而科学创新。如果医疗主体真正以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和精益求精的行为规则高姿态地主动处理医患关系,要想医患关系不融洽其实也难。

5完善医疗监督社会职能

在复杂的社会大系统中,人们关注程度最高的非医学莫属。近些年来,随着社会功能的逐步完善和健全,全社会普遍提高了对医学的监督水平,应该说这是民众之幸、国家之幸、民族之幸、更是医学之幸。但也要看到,社会监督本身也的确有一些不太完善的地方,正是这些不完善、不恰当甚至稍显尖刻的社会监督曾经给人民医疗卫生事业造成难言的伤痛,因而在一定程度上迫使医疗主体不得不采取类似于前面所述医生护士戴钢盔那样一些过于尖锐的自护措施。要以科学的文化策略构建医疗主体社会压力缓释机制,完善医疗监督社会职能是必须加强的重要措施。

对医学、医疗的社会监督形式很多,如政府职能的行政监督、学术团体的学术监督、媒体舆论监督、社会公众监督等,其中比较重要的有司法监督、媒体舆论监督、社会公众监督等。完善医疗监督社会职能,主要就是要做好司法监督、媒体舆论监督和社会公众监督这三方面的工作。从过去一二十年往前追溯,漫长的社会过程中医学一直是一个单向透明的神秘行业,即出于医学本身深奥的专业性,只能是医学单向度地透视社会,自己将自己解释给服务对象,而社会各个领域无法清晰地了解医学。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是随着社会法制化的进程,各种法律法规不断地介入医学领域,以国家意志的强势穿透力冷峻而严肃地审视医学,使其千百年固守的神圣地位受到挑战。二是随着社会民主化的进程,承担舆论监督职能的各种媒体多角度地关注医学领域,在超灵敏超锐利的新闻工具透视下,曾经一直因神秘而高尚的医学行业屡暴劣妄,从而使人们对医学的一贯尊崇发生了动摇。三是随着社会公众主体地位的提升,人民群众越来越注重自己的社会地位和社会权利,在接受医疗服务的过程中由过去一味地顺从逐渐变得更主张自我意志,进而对医学服务评头论足、挑是拣非。

社会医学的意义篇3

关键词: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必要性

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正式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其主要内容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于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这是一项重大理论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在所有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中处于统治地位。

“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在医学高等院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整个医学生教育的全过程,加强对医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在广大医学生中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要深入地开展对医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教育,以之占领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把医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合格的医护工作人员。

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中,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的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严重的医疗事件问题、医疗腐败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严重地损害了医护人员的形象,而且危及到了患者的生命健康,甚至引起了严重的社会问题。这些问题的发生和出现有悖于医护人员“救死扶伤”的崇高职业道德。面对着这些严重的现实问题,使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加强对医护人员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必要性。医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医务工作者,是“救死扶伤”这一庄严而神圣责任的承担者和实践者,所以对即将走向工作岗位的医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便显得尤为迫切。

第一,加强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培养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医护人才的本质要求

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医护人才应该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定的政治信念及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掌握较为熟练的医护专业技术知识技能,并具备一定的实践创新能力,能够为社会主义事业和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医疗救助和服务的专业技术人员,他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医学生是祖国卫生医疗事业的接班人,即将承担救死扶伤和维护广大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重要责任。医学生的理想信念、能力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如何,直接关系到他们为人民群众服务的质量问题、关系到他们未来全面发展的问题,所以通过加强对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使其具备坚定的理想信念、较高的能力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才能使医学生们在未来更好地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服务,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第二,加强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新世纪新阶段人才竞争的需要

现今世界是竞争的世界。每个国家的发展都需要人才,而能否吸引最优秀的人才为自己的国家服务,是决定一个国家能否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的一个重要条件。邓小平同志指出:“概括地说就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八个字,事情成败的关键就是能不能发现人才,能不能用人才”,“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社会主义中国要发展壮大就必须要注重人才在国际竞争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注重人才的培养和选拔。医疗卫生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必须要注重对于医疗卫生人才的培养和选拔,尤其是对祖国未来的医疗卫生工作人员――医学生的培养和选拔,加强对于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使其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医疗卫生事业对人才竞争的需求,提高医学生的竞争素质和能力水平,这将为社会主义医疗卫生事业的繁荣和发展提供重要的前提条件和物质保障。

第三,加强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培养合格的医学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现实需要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社会主义阶段我国社会建设发展的长期目标,它贯穿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发展的全过程,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则是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建设发展的近期目标,它是特定历史阶段我们所要完成的目标任务,到2020年我们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都要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坚持群众路线,从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入手,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快发展社会事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更加注重民主法制建设,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保持社会安定团结。加强对医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可以使其更好地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思想及理念,并将其内化为自身的现实行动,投身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践中。这对于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所普遍关心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提高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服务能力,合理配置医疗卫生资源,整顿药品生产和流通秩序,增进人民身心健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第四,加强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要求

当今世界许多国家都把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放在教育的首位,这符合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是教育阶级本质的集中体现。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教育要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通过对于医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可以使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其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正确地认识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具备中国人民所特有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提高个人的能力素质水平及思想道德素质水平,知荣明耻,这符合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要求。

第五,加强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培养合格的医学生是实现最广大人民利益的需要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进步发展的动力,我国是人民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群众是国家的主人,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同时也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成果的拥有者和受益者。而医学生则是掌握医护专业技术知识,即将走向工作岗位,成为祖国医疗卫生事业主力的人才群体,其主要的任务就是服务于广大的人民群众和社会,为人民群众解除病痛,提高人民的身心健康水平,促进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进步。加强对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不仅可以使医学生们树立坚定地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而且可以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观念以及职业道德观念,提高医学生们的创新素质和能力,使医学生们更好地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服务于社会。

第六,加强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

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典作家把实现人的彻底解放和全面发展作为共产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和基本标志,作为无产阶级政党的奋斗目标,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和人的本质的全面发展,其中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是作为人的各种素质的一个集合体,它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生理素质、心理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等许多方面的内容,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就必须努力提高各方面素质。对医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不仅可以坚定其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重要地位的认识、培养其崇高的理想信念,同时对于提升其各方面的能力和素质及其道德水准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对医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不仅能促进其实现全面发展,同时也是实现其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和方法手段。

总之,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要大力加强对于广大医务工作者,尤其是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切实提高广大医务工作者尤其是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水平和个人的能力素质水平,这样在不久的将来才能切实实现医德医风的全面改善,较好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解决好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医疗卫生问题及身心健康问题,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把教育工作认真抓起来(1985年5月19日)――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社会医学的意义篇4

1网络文化对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

1.1网络文化下医学生面临多元文化意识形态的影响网络已经成为当今信息传播的重要途径,具有一定的客观实在性,但网络信息在传播过程和内容中,包括思想、观念和文化等的传播,又有深深的意识形态烙印,也无法反映出某一个社会团体、政党或者某一个阶级的价值观念、行为要求、意志的政治思想以及利益等等的理论信息和比较理论化,系统化的思想体系。通过这些网络信息所折射出的便是西方国家试图向我国渗透的文化和意识形态。

此外,西方一些国家掌握着互联网的主动权和核心技术。他们通过网络向其他国家技能型文化和意识形态的渗透,向其他国家的人传递着他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态度、行为方式等。就个人来说,由于人们所处的地理及文化环境的不同,导致在接受、表达等方面也会产生差异,从而产生政治观和价值观的不同。

1.2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互联网环境下,网络信息高速传播,一方面为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态认同拓展了时空、提供了新的载体,而另一方面也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带来了挑战。具体体现在如下三方面:

1.2.1互联网兼具信息传播快和信息控制难的特点西方国家利用互联网优势,特别是美国利用其对互联网的控制权,通过互联网传播其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渗透他国各种政治思想、文化和经济信息等,同时无时不刻的对与其意识形态不一样的国家进行有预谋的文化侵入和意识形态渗透,并企图改变我国的核心价值观体系,通过其独有的互联网技术和对世界信息的掌握权,恶意散播有损我国国际形象和破坏我党和人民始终坚信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等不良政治言论及政治谎言,从而达到他们动摇马克思主义思想对我国的正确指导及引领我们前进的目的。

现在互联网已经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主战场,其路线、方针、政策等互联网信息具有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有的信息虽然意识形态色彩不明显,但也带有鲜明的价值观,这都与意识形态分割不开。我国的互联网技术水平较低,还不能很多的控制和防御外来信息的侵入,使互联网上关于表现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意识形态的信息非常有限,无法和美国等西方国家在互联网上就意识形态的渗透进行有利抗衡,这就使我国的社会注意核心价值观体系意识形态在互联网信息传播中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容易动摇他人对社会主义的认可,对我国社会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产生着不良作用。

1.2.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态教育方式单向化过去我国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主要是通过有权威的组织或教师进行自上而下的单项灌输,对意向形态有着完整的控制权,这种情况下,就很容易达到全民思想观及价值观的统一,从而使大家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态。在传统信息和意识形态传播过程中,传播者和受众的关系是固定和明确的,但也是不对等的关系。

因此,人们不再是单纯的接受官方传播的意识形态,而是可以自由的进行选择,针对不同的政治观点可以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甚至对官方的观点提出疑异,这就使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意识形态在宣传和教育方面受到一定阻碍。当下,互联网上出现了很多世俗和大众网络文化,对我国在网络上传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态信息进行歪曲和调侃,使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态的权威性、凝聚力等受到不良影响。

1.2.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态的建构遭遇信息压力阻碍随着社会信息化的不断发展,意识形态宣传和教育的时间和空间不断缩小,阻碍了我国构建社会追核心机制体系形态的进程。现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增加了社会信息和知识资源,同时使信息和知识的传播速度变快,这就增加了人们学习和创新知识的压力,也使人们整合、加工信息变得越来越困难。知识和信息量的不断增加,带走了青年学生更多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时间,使他们在智育和业务学习上的时间不断增加。

德怀特?艾伦对高等教育提出这样的看法:高等教育的主要目的逐渐变成了如何把学生变得更聪明,源源不断的新知识需要学生吸收,使他们没有多余的时间进行价值观和道德教育。对于高等教育的这种现状,他希望人们知道,教育应该有两个目的,其一是充分挖掘学生的聪明才智,其二是把学生培养成有道德的人。因此,社会的信息化压力影响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态认同构建。

2网络文化背景下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策略

2.1尊重医学生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精神青少年作为新世纪的希望,要不断开拓他们的视野,使他们接受更多的信息,因此,要创新教育方式和教育理念,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在对他们进行价值观教育中,要深入了解学生,关心他们。充分了解新世纪青年的特点、优点及不足,清楚他们的沟通方式,然后有针对性的对他们进行引导和帮助,使他们更容易接受。价值观教育的过程就是充分发挥学习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构建和完善自己,在满足学生内在需要的同时符合社会规范。只有学生主动的去学习,才能更好地进行自我教育和实现德、行的统一。

2.2加强医学生实践教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加医学生的实践教育内容,有利于培养医学生的良好习惯和医德行为。医德行为彰显着医生的内在素质,体现着医生的情感。医学生通过多种多样的实践教育可以更好地认识和了解医德,从而转化为自身的品德,养成良好的高尚医德品质。

①在早期接受医德实践教育,可以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好地进入角色和制定目标。自学生入学起,就为他们提供一系列可参加的医学活动,如去医院见习、开展医学调查、送医下乡、举办医德先进事迹报告会等,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与社会、未来工作岗位及服务对象多接触,加深了解,更好的提升自身医德品质。②多组织学生进行临床实习和专业学习,培养他们的良好医学习惯和医德行为。在高校医学专业中,多采用临床实习方法促进医学生的理论知识转化成实际技能,是培养学生医德品质的重要组成内容,要在临床实习中正确引导学生,加强他们的自我学习。无数事实证明,通过医疗实践给学生灌输医德思想更容易被学生接纳,取得良好的效果,如开展床边教学,结合病人的实际情况指导学生,帮助学生发现自身的不足,组织学生分析医德败坏和丧失医德而引起纠纷的经典案例,开展自我审视活动等,使学生通过比较和判断树立正确的医德概念,了解医德的真正意义。

2.3充分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感召力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通过榜样的引导能激发医学生对高尚医德的追求。我国历史上有很多医德高尚、医术精湛,被后人广为传诵的医学专家,他们起着很好地榜样作用。"建安三神医"之一的董奉有着"誉满杏林"的美谈;东汉末年的"神医"华佗和"医圣"张仲景流传着"不攀权贵"的佳话等等,这些都是我国古代医学的高尚美德。

现代有白求恩,他的精神影响着一代代的医学人,出现了很多有白求恩精神的好医生。他们对医学的热忱、对病人的关爱和对医学事业的不断追求,以及对待工作的认真负责和一心为公、无私奉献的精神为后代医生树立了良好的榜样,给我国的医学道德内涵增添了很多重要内容。

2.4注重激发医学生的医德情感,促进医德形成机制的良性运作医学院校可以通过各种形式激发医学生的医德情感,比如在入学时进行宣誓仪式、在进行人体解剖前对遗体进行默哀、缅怀医学前辈等。例如,在学生入学和毕业典礼上都会进行宣誓仪式,诵读《医学生誓言》,"生命所系,性命相托……",在铿锵有力的宣誓中,充满了医学工作者甘于奉献祖国医学事业和对医学的满腔热血。

同时,可以灵活采用多种方式来激发医学生的医德情感,使之深切的感觉到自己的职业是多么伟大和高尚,对人类的作用是多么巨大,肩上的责任是多么沉重,也就是从这一刻起,培养医学生的高尚医德将成为他们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社会医学的意义篇5

一、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医学院校校园

文化建设意义重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精神支柱,是行动向导,是医学院校发展的“指南针”,因其强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有助于引领医学生形成从医的坚定职业理想信念、正确的价值取向和充满活力的精神力量。当代大学生信仰盲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是缺少核心价值引领。当然,核心价值观并非具体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而是一种基本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价值准则。党的十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具有的继承性、前瞻性、引领性、导向性使其能够成为大学生行为选择和道德品质塑造的价值标杆,它不仅是对普通大众的要求,同时也是对医学生提出的价值要求。可以说,发挥社会核心价值观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引领作用是医学院校完成其承载的历史使命的必然要求,意义重大。

(一)有助于推动医学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否内化为医学生的行为规范和价值取向,将是保障医学院校良性发展及医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因而,医学院校需要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扩大主流价值观念在高校的吸引力、影响力,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占据校园文化建设的制高点,保证校园文化建设始终沿着社会主义的正确方向前进,从而为基层输送大批“下得去,留得住”的优秀医药卫生人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灵魂,对高校文化建设具有引领和整合作用。作为高校文化建设的核心元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医学院校文化建设的基础和支柱。经济和信息化的高速发展及西方推行的霸权主义文化,直接冲击着我国大学生的文化价值观,加之西方国家还将高校大学生作为他们实施文化渗透的重点人群,因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能为广大师生指明努力的方向,引导他们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道路。

(二)有助于营造“大医精诚”“医乃仁术”

的浓厚校园文化氛围随着医改的深入推进,人们对健康的高期望使得医学院校的功能和作用较以前更加凸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其具有导向性和决定性作用而对于营造“大医精诚”“医乃仁术”的校园文化氛围至关重要。所以,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结合专业特点,加强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可以引导医学生明是非、辨善恶、知荣辱,帮助学生明确在以后的医疗活动中始终深怀仁义之心,恪守职业规范,并坚持用医务人员从业规范约束个人的言行。医学院校是医学知识的传播者,医学真理的追求者,医学文化的弘扬者,医学道德的培育者,医学规范的践行者,医学使命的守护者,蓬勃发展中的医学院校,需要强大的价值支撑,且学校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

(三)有助于为基层培养高素质的医疗卫生人才

文化是软实力,而富有鲜明文化特色的地方医学院校具有一种天然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因为高校不仅是教育机构,还是文化机构,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引领四大主要功能。随着全球开放程度的扩大,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形势下不同价值观之间的较量越来越激烈,引导医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形成健康、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具有导向作用。医学院校承担着培养合格医药卫生人才的重任。医学生既是社会的精英,也是国家的宝贵财富,他们不同于普通大众。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负面价值观导致大学生特别是医学生不同程度地出现价值观迷失、盲从、扭曲、异化等。舆论指责现在医学院校培养的“准医务工作者”较过去出现道德素质普遍下滑。许多医学院校的学生将个人求职目标定为大城市的大医院,而不愿意去基层工作。鉴于此,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使学生将刻苦学习与个人发展、服务社会有机统一起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坚定他们服务基层的信念和选择。

二、引领医学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践行路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内化于心,引起共鸣,才有可能外化于行。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医学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就是要将其基本要求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方方面面。通过培育,旨在激发个体的价值认同并形成崇高的信仰,使其上升为坚定的信念,内化为不懈的价值追求并主动践行之,从而打造一个特色鲜明、内涵丰富的立体式校园文化体系。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谈到:“要利用各种时机和场合,形成有利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

(一)基本路径:注重把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全过程

在医学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应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的各环节,形成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多位一体的育人平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在讲道理,但绝非讲“大道理”,而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全过程,渗透到学校规章制度、学生手册、教师从业规范等日常管理和工作中来,用核心价值观引领和规范师生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求既要注重精神文化建设,重视校园人文环境的培育和周边环境整治;也要注重物质文化建设,建设富有医学特色的人文景观,从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遍布校园的每个角落。如校园里实验楼群等建筑物、道路、广场、体育馆等场所的命名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充分体现了学校的办学特色和治学思路,这些无不散发着核心价值引导的作用,形成系统的立体式校园文化可谓是一条非常有效的路径选择。

(二)重要路径:注重发挥各种媒介的舆论引导功能,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正确的舆论导向能够引导医学院校遵循其所倡导的核心价值观。但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会在人们的头脑中自发形成,而各种媒介是推广校园主流价值的重要条件。在信息化时代,高校更应当充分利用各种传媒来加强道德舆论导向,发挥学校报刊、广播电视及网络在宣传方面的作用。当今,网络已成为现代社会信息传播的重要载体,也是推广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主渠道。利用校园网、网上图书馆、QQ群、微信、微博等网络媒介,采用富有青春活力的形式,用学生感兴趣的网络语言,结合专业学习、社团活动、实习就业等内容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真正形成影响力强大的网络传播阵地。所以说,有必要利用网络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高校文化建设的规范、引导、保障、促进作用,从而形成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

(三)有效路径:注重发挥社会实践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社会实践是加强高校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有助于进一步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实效性。上海大学邱仁富博士认为:“理论是革命的先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是本本、不是供奉起来的神圣教条,而是人们社会实践的标杆,只有通过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有生命力。”然而,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高校偏重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解读等理论学习和宣传,对实践层面践履不足。须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实践的熏陶、生活的磨炼、情感的内化。例如西安医学院,始终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校的发展,规范学校的各项活动,加强思政实践育人工程,尽量创设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平台,突出实践育人的特色和要求,充分发挥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现实生活的引领作用。

(四)关键路径:加强道德建设,注重发挥典型引领的示范作用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文化建设,不仅要注重理论讲授,加强“两课”建设,还应将深刻、系统的理论知识渗透到学生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注重发挥典型示范的引领辐射作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道德模范人物更具有重要的引领、带动和鼓舞激励作用,他们是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作用最鲜活、最生动的教材。所以在高校中用典型的正面案例,对大学生价值观予以引领至关重要。高校师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者、践行者,他们的个体素质直接影响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的传播效果。而且,教师传播的不仅仅是知识,他们更像一面旗帜,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特别是思政教师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过程中,更应做到以身作则、带头遵规守纪、廉洁从教。

三、结语

社会医学的意义篇6

关键词:布朗芬布伦纳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医德养成教育医学生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是由已故的美国康奈尔大学教授、著名心理学家布朗芬布伦纳(Bronfenbrenne)于1979年提出的一种理论模型。他从个体所处的生态环境出发来研究人的发展,认为人的行为不仅受社会环境中的生活事件的直接影响,还会受发生在更大范围的社区、国家、世界中的事件的间接影响。布朗芬布伦纳的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对于当前高等医学院校的医学生医德养成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

一、布朗芬布伦纳的社会生态系统理论简介

(一)布朗芬布伦纳社会生态系统理论的哲学基础

布朗芬布伦纳的社会生态系统理论的哲学基础就是生态哲学。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生态哲学,是运用生态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观察现实事物和理解现实世界的哲学理论,其代表人物是德国的萨克赛(H.Sachsse)和奥地利裔美国的卡普拉(F.Capra)。在生态哲学领域,尽管不同学者的理论观点仍然存在着分歧,但是在生态哲学的基本框架上他们已经达成共识。在本体论上,生态哲学坚持世界的关系存在论和过程存在论,认为世界是“人――社会――自然”活的复合的生态系统,这个生态的结构和过程相互关联,但过程更为基本。在认识论上,生态哲学反对绝对的主客二分,认为主客的统一更为根本,人的认识是在主―客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中进行的。在方法论上,生态哲学坚持有机论的思维方式,强调人与世界是一个整体,认为整体决定部分,部分只有在整体中才能获得它的意义。

(二)布朗芬布伦纳社会生态系统理论的基本内容

生态哲学为布朗芬布伦纳的社会生态系统理论提供了基本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框架。在此基础上,布朗芬布伦纳于1979年创立了社会生态系统理论,该理论认为,影响个体发展的环境是一个层层镶嵌的多元系统,由近及远依次是微观系统、中间系统、外部系统和宏观系统。微观系统是个体直接参与的环境系统,比如家庭、同伴群体、课堂、学校等,它们对个体的成长发展产生直接影响。[1]中间系统是指个体直接参与的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微观系统相互连接而形成的系统,例如课堂与同伴群体相互联系形成的系统,就是一个典型的中间系统。中间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是否协调一致,将直接关系到个体的优化发展。外部系统指个体没有直接参与,但对他参与的环境发生更大影响的系统,比如父母的工作环境会通过家庭环境对个体产生影响;宏观系统是指嵌套于微观系统、中间系统、外部系统中的文化、亚文化和社会阶层背景,它是一个广泛的文化意识形态系统,对个体的成长发展也会产生间接的影响。他同时还指出,每一层次的系统都与其上级和下级系统相互作用,构成了个体成长的生态背景。与每个同心圆相通的是时间系统,指每一个同心圆系统的内容都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通过这样的结构,将个体发展放在一个宏观的、多层次的生态系统中加以考察。

二、布朗芬布伦纳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对医学生医德养成教育的启示

(一)发挥家庭在医学生医德养成教育中基础性的作用

家庭是布朗芬布伦纳的社会生态系统理论中微观系统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系统,因为自人的出生之始,他就生活在家庭环境中。家庭是一个人思想道德和行为习惯养成的第一场所和重要环境,因此,作为家庭核心人物的父母对良好家庭环境的营造和正确教育子女思想的养成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2]医学生是将来走向社会的医务工作者,家庭除了教育医学生子女在校期间认真学习医学知识、医务技术外,还应重视对医学生医德教育的培养。一名合格医务工作者,不仅应当具有高超的技术,而且还应当具有高尚的医德。因此,家庭应重视对医学生正确的从医价值观的引导,去除其功利性,避免他们将来从事医务工作打后价值天平向物质利益倾斜,倡导“医乃仁术”、“大医精诚”等传统价值观的回归。医学生是未来从事医务工作的主流群体,他们医德的缺失将直接导致就业后一线医务工作者的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滑坡,并阻碍社会的良性运行及和谐发展,所以家庭成员应帮助教育医学生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履行好自己角色所赋予的历史使命,增强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使他们在未来的医药卫生岗位上能秉持医务工作者的职业操守、治病救人、救死扶伤,真正做到“一切以病人为中心”。

(二)加强课堂教学与医学生同伴群体的互动

课堂教学与医学生同伴群体的互动是医学生医德养成教育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二者的互动可以归属于布朗芬布伦纳的社会生态系统理论中的中观系统。课堂教学是医学生医德教育的一种重要载体,医学院校教师必须重视通过课堂教学来增强对医学生的医德养成教育。为此,就课程体系而言,要开设一套比较完善的具有医学特征的医德课程体系。首先是医德基础理论课,如哲学、伦理学、法学、心理学的开设。其次是作为医德主干课程的医学伦理学。最后是选修课的构建。由于课时的限制,可以通过开设选修课的形式将一些课程补充进来,如可以通过选修课讲解医德历史等。就教学方法而言,应摒弃那种传统的单向灌输的方式,促进医学生在道德学习过程中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应当运用启发式讲授法,通过启发式教学,引起医学生的共鸣,使医学生在经过自己思索后,自觉地得出结论。

但是,道德并不是脱离特定问题情境的条件下以抽象的形式存在的客观的、普遍的、绝对的知识,作为调节人们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道德是人们社会交往的产物,仅靠课堂的讲授很难有效培养医学生良好的医德和完整人格。同伴群体是“由年龄、性别、兴趣爱好、职业、社会身份、价值观等方面大体相似的个体所组成的关系相对亲密的一种非正式群体”[3],同伴群体中成员的医德的交往对医学生正在形成中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直接的、巨大的影响。因此,应重视和加强课堂教学与医学生同伴群体之间的互动,使同伴群体成为医学生医德培育的重要参照系统。高等医学院校的德育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一些方式将课堂教学延伸至医学生同伴群体的活动。比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布置有关医德的教学任务后,让医学生在课下自动分成同伴群体讨论小组,各学习小组针对一个关于医德的话题展开讨论。在这种同伴群体的讨论中,医学生能够在一种自然、放松的状态下各抒己见。而对于一些讨论无法达成共识的问题,还要回到德育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对这些有争议的问题重点讲解。通过这种课堂教学与医学生同伴群体的互动,形成了“课堂德育教学―课下同伴群体讨论―课堂德育教学”的行进路线,最终将有利于提高医学生医德养成教育的实效性。

(三)重视完善我国解决医疗纠纷的相关法律制度

目前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国解决医疗纠纷相关法律法规在这方面规定的模糊和缺位。按照布朗芬布伦纳的社会生态系统理论,我国目前的医疗法律环境是我国医学生医德养成教育的一个外部系统。虽然医学生并不直接参与这个环境,但医疗法律环境通过微观系统和中观系统对医学生的医德养成产生影响。目前我国诉诸法律解决医疗纠纷成本过高、程序较复杂,加之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在这方面规定的模糊和缺位,近年来通过法律渠道解决的医疗纠纷呈下降趋势,取而代之的是“闹”的方式,甚至靠暴力解决医疗纠纷,陷入“不闹不赔、越闹越赔、越赔越闹”的怪圈,波及全国的“医闹”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4]这种现象如果得不到及时有力的制止,往往导致医疗纠纷升级,最终酿成。因此,应当完善解决医疗纠纷的相关法律制度。畅通解决医疗纠纷的渠道,既要规范医者的行为,保护患者的合法权益,又要减少“医闹”的发生,维护医者和医院的正当权益。这对于增强医学生利他素养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四)构建“义利兼重”的文化意识形态系统

布朗芬布伦纳的社会生态系统理论认为,一个社会的文化意识形态系统对生活于其中的个体的成长发展会产生间接的影响。目前,中国社会有两种错误的文化意识形态系统对医学生医德的养成产生负面影响。一种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传统义利观。这种传统义利观主张“崇义轻利”,过分强调社会整体利益,忽视、贬低甚至完全否认个人物质利益倾向的传统义利观直到今天在一些人的头脑中仍然存在。他们认为医生是“白衣天使”,就应该无私奉献,导致一部分患者对医生的工作不理解,缺乏一种包容心,增加医患之间的不信任。应当认识到,这种“崇义轻利”的传统义利观是与封建的生产方式相联系,已经与现代社会的文化价值观念不相契合。而另外一种错误的文化意识形态系统的影响面更大,它伴随着中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而产生。这种文化意识形态系统只强调经济利益,而放弃道德之“义”。唯利是图、见利忘义、利己主义是其典型表现。在医疗领域的具体体现表现在,一些医务人员受到经济利益的诱导,开始为处方权寻找“租赁”对象。医生开始以经济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影响医生处方权的已不再是患者病情、药品疗效等因素,患者利益最大化被严重忽视了。这样两种错误的文化意识形态系统必然会对医学生的医德养成教育产生负效应。因此,构建关于义利观的正确的社会文化意识形态系统已成为当下我国医学生医德养成教育的必要途径。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应当大力提倡“义利兼重”、“见利思义”的义利观,一方面我们反对用整体利益碾压和僭越个人利益的观点;另一方面,我们对个人的“利”要有一种理性的制约,不受不义之财,鼓励个人通过辛勤劳动活动应得报酬。这种“义利兼重”的文化意识形态系统的构建,将有利于提高医学生医德养成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刘宇.学生课程参与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12:106.

[2]丁文敏.大学生责任教育概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2:228.

社会医学的意义篇7

关键词:医学生;医德教育

医德即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是医务人员在职业生活中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医务人员必须具有高尚的医德,才能更好地运用专业知识和技术为人民服务。近年来,反映行业不正之风的医德医风问题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因而在医学教育中对医学生进行系统有效的医德教育,已为世人瞩目。本文介绍我校近几年来在医德教育方面的探索。

1正确认识新形势下医德观的特点

现阶段,医务人员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实际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别。特别是由于市场经济体制作用,使得医务人员传统的医德观念和医德行为受到影响,群体的医德表现为多层次性。①最高的医学道德原则是:大公无私,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健康服务;②较高的医学道德原则是:救死扶伤,防病治病,实行人道主义;③起码的医学道德原则:行医利民,合法取利。我们将医学道德原则的3个层次,作为医学生职业道德建设的档次目标。根据这一特点,有计划,按步骤对学生进行医德教育,并引导他们加强学习和锻炼,力争达到最高的医学道德原则。

2剖析功利观是有效地开展医德教育的关键

功利即功效和利益,功利观即对功效和利益的看法。这是道德理论中的重要问题,也是开展医德教育不容回避的问题。因此,我们便公开、明确的告诉学生: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为,医务人员在医疗服务的过程中,既要讲究患者的、社会的功利,又要考虑个人的功利,二者是一个紧密联系的有机统一体,不可分割。①如果单纯的强调患者和社会功利而忽视个人功利,即忽视劳动者取得合理报酬的做法是错误的。因为它否定了医务人员作为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也不符合价值规律和公平原则,还将挫伤医务人员的积极性。②单纯强调个人功利而否认患者和社会功利的做法也是错误的。因为它必将导致医务人员苦心经营个人名利而严重损害患者和社会的利益。社会主义功利观是:在注重发展人民、社会功效和利益的基础上实现个人的功效和利益。今天的医学生,是未来的医务工作者。要摒弃个人利益为功利追求的价值观,全新全意为患者、为社会服务,体现出一个医务人员的真正价值。

3把医德教育贯穿于医学教学的全过程

从教学目标乃至培养目标角度来看,医德教育是医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为了保证学生的知识、技能、教养和道德目标同步、持续发展,我们将医德教育计划分为3个阶段3个步骤实施,每个阶段各有明确的医德教育目标。

3.1三个阶段

3.1.1普通文化课及医学基础课教学期医德教育的目标:热爱医学,树立正确的专业思想。通过入学教育、政治课(哲学、中国革命史、思想道德修养等)等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激发学习动机;增强集体主义、团结互助精神。通过医学基础理论课、实验课的实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引导学生热爱医学专业。教会学生全面观察问题的辩证方法,培养他们发现新事物,研究新问题的兴趣。训练学生的科学作风和技术素养,打好医学入门的基础。

3.1.2医学专业课教学时期医德教育目标: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医德理论教育。通过对医学理论学、医学社会学、医学心理学等课程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社会主义医德的原则、规范及医疗实践中各种具体医务活动行为准则的教育。在医学专业课的教学的过程中,紧贴教材,向学生传授医学道德的历史及优良传统,阐明医德和医术的关系。以利于学生进入临床后,用医学伦理学的知识规范自己的行为,思考实习中将会遇到的医德问题。

3.1.3毕业实习时期医德教育目标:理论联系实际进行医德行为教育,做一名医德高尚的医务人员。毕业实习是将医学知识转化为能力、将医德知识转化为医德修养的重要阶段。学生是以一个实习医生或实习护士的身份在临床工作。患者将自己的心理、身体的健康问题向医务人员倾诉,期待得到解决。学生在老师们的指导下为患者服务。特别是老师们言传身教,对患者高度负责任,对技术精益求精,一丝不苟、敬业爱岗的高尚品质,医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教育、受到鞭策,道德行为不断规范、提高。

3.2三个步骤

3.2.1理论灌输我们结合医学专业特点,向学生讲解社会主义医德规范和原则,将继承历代医家的优良医德传统,同共产主义人生观的教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进行反复的系统理论灌输。旨在把共产主义的思想原则和规范逐渐转化为医学生的医德意识、情感、意志、内心信念和自觉的行为。

3.2.2理论联系实际为此我们开展多种形式的集体活动;系统的理论灌输,对医学生良好医德的养成具有重大意义,但不能孤立的、静止的进行,必须同学校的、医院的、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紧密的结合起来。学生在校教学期间,我们每星期组织1~2次有意义的活动,如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学雷锋活动,社区的法制宣传,社区卫生宣传,卫生工作调查,卫生法规宣传等。在毕业实习期间,和医院的老师一起参加"文明岗位"、"文明科室"、"文明医院"的建设等。使学生在各种健康的教育活动中,既受到教育,又使精神文明显示出活力。不断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规范他们的医德行为。

社会医学的意义篇8

关键词:医学生核心价值观信仰教育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医学生提出的要求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需要,也是大学生自身健康成长的需要。加强当代医学生的价值观教育,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重大课题。医学生是未来的医务工作者,其职业的特殊性要求他们必须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既要有扎实、精湛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又要有广博、良好的人文科学素养,同时还要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健全的心理素质[1]。

1.1医学职业素质

医学是一项救死扶伤、保护人民生命健康的事业,它要求医务人员不仅要有扎实的医学基本知识还要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协调沟通能力和创新能力。新型医学模式下要求医学生不仅知晓患者的健康,还应该掌握与患者健康有关的人文社会知识;不但研究患者的生理病理情况,还要研究患者的心理、社会、生态等方面境况。首先医学生要具备高超的医疗技能,能根据病人的躯体、心理变化进行综合分析,掌握坚实的医学基础知识;其次要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遵守医学职业特性、职业责任、职业道德等职业要求;另外,还要培养医学生开动脑筋,以能动的创新思维推动学习、工作,要敢于向权威挑战,敢于标新立异。最后要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关注公众健康,未来的医务工作者应该是社区健康的领导者和组织者,真正将预防疾病、解除病痛和维护民众健康作为自己的职责使命。

1.2医学伦理素质

新型医学模式下要求医学生具有符合维护人类身心健康的伦理价值观、医学伦理意识和医学伦理思维能力。具体包括关注伦理问题的敏感性;具有医学伦理决策能力,能够从多个诊疗方案中选出达到最佳诊疗效果的治疗方案;具有发现、分析、解决医学伦理难题的能力;具有医学伦理评价能力和医德修养能力[2]。

1.3医学道德素质

大学生是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积极、最活跃的群体,他们走上社会之后将对整个社会文化建设,特别是社会道德的建设和践行起到积极的带头作用。这种道德精神需要加强医学生与社会、病人的接触,培育学生关爱病人和生命的情感。主要表现为对病人及每个人的生命价值、医疗权利、健康利益、人格尊严予以关注、关怀和关爱的思想情感和价值观念,其核心是医学人道主义精神。

1.4医学人文素质

医学以“救死扶伤、治病救人”为使命,是一个富有人文关怀和人性温暖的科学。凸显人文精神的新医学模式决定了医学人才必然是一个充满人性大写的人,大写意义上的人仅依靠专业知识是无法立足的,还必须汲取人文社会科学的营养。

2.医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探索

2.1加强理想信念教育

医学以“救死扶伤、治病救人”为使命,是一个富有人文关怀和人性温暖的科学,也是一门实践性、风险性很强的行业,医学的特殊性质要求医务人员必须具有细心、耐心、热心、诚心、爱心等性格特征,如果缺少了这些性格特征,就很难胜任医疗服务工作。学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医学教育全过程,全面加强医学生职业理想信念教育,我们举行了“热点问题面对面”活动,内容包括新时期医患关系问题、医德与医术关系问题、与医学生就业和竞争等,这种讨论活动互动性强,能有效地吸引学生参与,通过互动和交流为学生答疑解惑,使学生更关注社会的发展与职业要求,使理想和信念得到提高和升华[3]。

2.2提高法律道德意识

近几年,医患矛盾突出,医患纠纷频发,甚至出现患者杀医的严重恶性事件。课堂上教师列举许多与现实社会、生活相关的案例事件,以此引起学生心灵震撼教育的同时,又渗透医学法学的内容,医学法学的教学包括医疗卫生的各个行业,如卫生法理、医院管理、食品卫生等方面。教学侧重于医学法律常识、法律观念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医学生毕业后依法从业的职业意识和职业行为习惯。

在加强道德意识方面,学校转变教育观念,培养医学生树立以病人为中心、不是以疾病为中心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时常渗透医德精神,如孙思邈医德医术令人钦佩,尤其对医德的强调,被后世的医者传为佳话;现代护理鼻祖南丁格尔被誉为“伤员的保卫者、守护神”;还有我国近现代的裘法祖、华益慰、林巧稚等名医,这些典型的医学人物都是医学生学习的榜样,学习他们精湛的医术、高超的医德和无私奉献的精神[4]。

2.3提高医学生人文精神

针对不少医学生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差、社会人文知识相当贫乏等文化素养底的问题,学校组织学生开展了“提高文学修养――名家名作欣赏活动”,并让同学们写读书笔记,通过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提高医学生的文学修养,使医学生多一点书卷气,少一点市井气,帮助他们感悟人生,陶冶性情,提高心智,净化心灵。组织学生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讲座,聘请知名教授与学生共同探讨如何规划医学职业生涯和实现医学梦想;另外,授课中还注重对医学生加强中国传统医学文化的熏陶,传统医学理论充满了人文的智慧,“治病必须治人”实现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完美结合。

2.4加强实践育人功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养成要注重学生学习和日常生活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首先,可以根据对象不同有针对性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针对不同层次的对象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实现不同的教育目标,在尊重差异的前提下突出先进,并以先进带动后进,最终实现全体医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与实践。其次,拓宽教育形式,在实践中逐步养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组织具有人文精神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从学校起就具备一颗仁爱之心,同时提高学生的人际沟通和协作能力。具体做法组织医学生参加义诊活动、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社区及农村卫生情况考察。鼓励学生参加有益的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如关心艾滋病的红丝带爱心活动,义务献血活动等。另外,学校还利用假期和业余时间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走进社会各个领域开展一系列调研、考察等活动,带领学生到沈阳华能老年公寓、沈飞老年公寓开展青年志愿者服务,在实践中受教育,在实践中升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并主动践行。最后,要坚持“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的三贴近原则,帮助医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生活困难和思想困惑,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渗透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达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2.5提高医学生心理素质

从医学生身心角度来看,自我情感体验呈现出丰富且易波动、敏感、自尊与自卑并存的特性。部分医学生功利主义、自我中心思想相对较强,团队精神、协作精神能力相对缺乏,有的甚至行为孤僻,个别医学生甚至存在严重精神障碍。健康的心理和完善的人格,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医学生未来工作的状态,因此强化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成为我们工作的重点[5]。学校举办了一系列大学生心理健康主题宣传活动,每年新生入校,学校将面向大一学生开展心理普测工作,并建立学生心理电子档案;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还将对全校的普测结果进行汇总、分析,并将资料及时反馈给辅导员,对于心理方面有问题的学生会有专业老师对其进行心理辅导;5.25是全国性大学生心理健康日,组织同学们积极参与心理知识抢答、心理测试等活动,并与资深心理专家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学校积极营造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良好氛围,促进医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

在新形势下,必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帮助医学生深刻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崇高的理想信念,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全面提高思想政治素质,成为中国医疗卫生事业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彭恩胜,傅琛.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现实境遇与发展路径[J].教育与职业,2013(7):65-67.

[2]胡广来.新医改背景下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考[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2011,47(6):460-462.

[3]叶稳安.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考与探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6):32-33.

社会医学的意义篇9

【关键词】雷锋精神;义诊;医学学生

雷锋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几十年来,它激励着我国一代又一代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促进了社会文明的进步,社会风气的好转。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西方文化的冲击,使人们的价值观、人生观产生了严重偏离,社会上出现许多道德伦丧、人情冷漠等现实问题,有些人为了金钱不择手段甚至不惜损害集体利益、国家利益,而在许多高校的大学生当中也出现了许多思想问题。一部分大学生爱国主义思想淡薄,理想信念、社会责任感的缺失。面对如此多的思想价值观念问题,可见弘扬新时期雷锋精神的重要性。而现今许多高校的学雷锋活动却过于过场化、形式化,这就需要我们结合时代要求不断地传承和弘扬新时期雷锋精神,使“学雷锋”活动朝着常态化、持久化发展,而不是三月雷锋来四月走应付式开展。对于当代医学学生来说,面对着如此多的社会问题及紧张的医患关系,我们该如何结合自身专业特色来弘扬新时期雷锋精神,如何重建患者对医者的信任,如何更好的为人民服务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作为当代医学学生,我们的最终目标就是努力运用自身所学到的专业知识来更好的为人民服务,而义诊这个平台能够提高我们的医学技能并且在此过程中服务群众和弘扬新时期雷锋精神,本课题通过一年多的义诊活动实践与问卷调查,探讨如何创新义诊形式与内容以提高义诊的质量;如何把义诊实践活动与弘扬雷锋精神结合以提高当代医学学生的精神素质。

一、学雷锋义诊的问卷调查情况

本次调查,我们采取了问卷调查和现场采访的方式进行调查。我们针对本校在读的本科医学生发放了调查问卷1000份,收回970份。针对社区居民发放了800份问卷,收回750份。通过对已收回调查问卷进行整理、分析,结果发现:

(一)在校的医学生对学雷锋活动的热情整体有待提高

数据显示,接受调查的1000位同学中,14%对于学雷锋活动的态度是非常的期待,有21%是比较期待,剩下的大多数同学的态度是一般和不期待。

出现这个结果是跟如今普通高校大学生对学雷锋活动参与情况是基本符合的,究其原因是高校缺乏大学生日常学习雷锋精神的活动常态化与持续化制度,导致大多数大学生缺乏对新时期雷锋精神重要性的了解和领悟。随着年代的久远和受当今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影响,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已经无法真正认识到雷锋精神的宝贵性,导致他们在价值观和人生观上产生了一些缺漏,而这些缺漏正是我们现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需要的,也是最宝贵的资源。大学生是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生力军,也是继承和发扬我国先进文化,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主要力量。加强大学生对于雷锋精神的学习领悟是一项意义重大的,目光长远的举措,尤其对于医学学生来说,深入学习了解雷锋精神的精髓,有利于我国医疗服务事业的发展,有利于缓解愈演愈烈的医患矛盾。

(二)居民期待、支持医学生组织义诊活动

调查显示,有82%的居民认为医学学生应参加义诊活动可以提高医学学生的实践能力,提供了更多的机会让医学学生深入到社会生活中运用所学的知识技能服务人民,让群众享受到免费的医疗服务。但也有10%的居民认为医学学生目前掌握的知识不扎实,提供服务的能力有限,不能让他们享受到更加专业优质的服务。另外也有居民指出在义诊结束后可以做一些针对看病居民的回访调查,这样就能及时有效的反馈病人情况给坐诊的专家老师处,有利于居民了解自身病情,及时做出后期的治疗安排。

(三)学雷锋义诊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3年春季和2014年春季,基础医学院一共开展了16次学雷锋义诊系列活动,这一系列的活动取得圆满成功,获得了学校和社会群众的一致好评。但通过对参与义诊的同学和社区居民的后续调查,总结出以下三点不足:(1)义诊的内容、形式不够丰富多样。(2)义诊持续开展的时间较短,效果不明显。(3)宣传力度不够,义诊范围过于局限。(4)参加义诊专家、老师数量太少。

根据调查发现,社区居民在倾向于专家现场诊病和推拿按摩、量血压等基本服务外还期望义诊活动中增加一些普及日常保健知识、中医养生知识的内容。

在义诊内容、形式上,以往主要包括专家坐诊、推拿按摩、量血压等,在内容上确实存在着明显不足。在后期的义诊活动中我们应居民要求增添了现场中医养生保健知识宣传和现场传统保健运动教授等,这样不仅充分突出了中医院校义诊的特色,另外还能让居民学到更多的保健养生知识,更加了解中医。

在义诊持续时间不够长和范围过于局限以及参加义诊专家、老师数量太少的问题上,我们通过调查认为可以在学校层面形成一个学雷锋义诊活动的常态化机制,加强雷锋精神文化宣传教育,聘请更多的专业老师、专家指导,号召更多的医学学生参与到持久的义诊活动当中去。另外可以促进加强医学院校与社区沟通交流,加深双方合作,使义诊服务活动辐射范围更加大,让更多的群众居民享受到免费的医疗服务,从而有利于基层医疗服务事业的发展。

(四)医学生如何结合自身专业传承雷锋精神

调查显示,有23%的同学认为应该加强雷锋精神文化的宣传教育,开展持久的学雷锋活动。有33%的同学认为应该走进群众,走进基层,坚持医药下乡。有44%的同学认为应该学好专业知识,持续开展医疗义诊活动。

二、分析

开创具有医学特色的社会实践模式,以医学生道德素质提升与专业素质、专业技能提高以及参与社会服务实践为主要目的,将新时期弘扬雷锋精神与医学义诊有效结合,形成多层次、全方面、有机统一的医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模式。在当今社会中,面对着雷锋精神逐渐的褪去,社会不良风气的蔓延,群众就医资源的不足以及当今医患矛盾的愈演愈烈,这些都成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阻碍。在这个社会大背景下,研究探索将弘扬新时期雷锋精神与医学服务义诊有机结合的途径是有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的。加强医德教育,通过与广大群众的直接接触,培养高尚的医学道德以及良好的职业医学精神,掌握好医学技能,是解决如何更好服务于病人、服务于社会这一问题的主要方法和途径。

(一)医学生开展义诊活动,弘扬雷锋精神的必要性

现如今,雷锋精神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一个重要文化符号,是全体中华儿女的一笔宝贵精神财富。弘扬雷锋精神,不仅有着永不过时的时代意义,而且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1)医学生将弘扬雷锋精神与义诊结合,不仅能深入学习并践行雷锋精神,还能够从医学职业价值、态度和行为、伦理上更好地涉足自己所认识的领域,从而在实践中提高医学科学基础知识、临床技能、交流技能。(2)义诊是通过医生、医学生主动走近群众,为居民带来方便,针对性强的医疗服务的过程。对于当今愈演愈烈的医患矛盾和某些虚假义诊活动,正规的义诊活动能直接拉近医生与群众之间的距离,提高患者对义诊的信任度、了解度。这将能有效地缓解医患矛盾,促进社会基层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并可以在社会上掀起一股服务浪潮,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其中,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为此,一年多来我们在学校周边各社区开展了16场大型义诊活动,通过这些义诊来逐渐探索出一条大众化、简便化而实际有效的义诊途径,让广大居民所接受。最初的义诊活动内容只有专家坐诊、血压测量、推拿按摩、针灸治疗。在多次义诊之后,根据居民的需求增设了中医养生、中医美容知识的宣传、传统保健运动及功法的教授、健康咨询以及上门服务等项目。我们也可以看到,居民对义诊的看法已经有所改变,与最初义诊时的警惕以及不配合相比,改善了很多,说明义诊活动还是有效的。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义诊还会继续,为更多的百姓提供服务并将义诊方式以及途径清晰化。

(二)医学生通过义诊服务活动来弘扬雷锋精神的建议

这一年多来,我们把弘扬雷锋精神与长期持续的义诊活动相结合,一共开展了16次大型义诊活动,参与的学生人数达到九百多人,参与的老师有14位。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建立大学生学雷锋常态化的制度,成立以团委为中心的学雷锋组织管理机构――大学生雷锋管理中心。制度是工作开展的保证,要坚持活动有内容,工作有总结,坚持学雷锋活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坚持学雷锋常态化与树立典型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立足于理论学习于实践活动当中,开展学雷锋活动要有统一思想和认识。这样就有利于校团委和各学院团委以及社团具体安排落实各项学雷锋活动并及时进行相关的总结评比以及表彰,形成大学生学雷锋的合力,确保学雷锋活动开展的常态化以及实效性,形成大学良好的学雷锋氛围。

第二,结合各专业特色,创新义诊内容及形式。义诊内容上,可以结合我们作为中医院校的特色,除了基本的专家坐诊看病、手法推拿、测量血压外,还可以增添中医养生保健知识及中医美容方面的宣传和现场传统保健运动的演示,这样不仅可以指导群众更加科学的生活而且还有利于传播中医的文化精髓。在义诊形式上,专家和同学也可以应居民需要,有针对性地采用上门服务的方式,这样可以为居民提供更加便利、周到和更加人性化的医疗服务。另外,在中医院校中,有中医专业、中医骨伤、中西医专业、中医传统以及中医运动等不同的专业,在义诊活动中,可以采取不同的专业配合,开展不同特色的专业活动,这样可以体现出中医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化,有利于传播中医文化。

第三,做好义诊后期回访工作。义诊组织者可以针对不同患者进行一个后期的义诊调查与访问,及时掌握患者病情的发展情况及义诊医疗的效果情况,以加强医患间的联系便于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此外,还可以收集患者对这一系列活动的意见及建议。

第四,充分做好前后期宣传,让活动深入民心。关于学雷锋义诊的宣传和范围来说,在前期可以到已联系好的社区对居民进行宣传,通过发放健康知识宣传单和张贴宣传海报为载体,让更多的居民了解即将开展的义诊活动,让居民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好自己所需要的医疗服务。在前期宣传和活动中也可以利用微博进行活动的宣传,使义诊活动的宣传不局限于义诊的社区,同时也通过网络和微博将信息扩散到社会上去,让社会群众了解学雷锋义诊活动,这样也有利于今后义诊活动的多点进行,形成点面结合,扩大义诊活动的服务范围,让更多的居民和群众接受到学雷锋义诊活动所带来的服务。这样就能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医学生走进群众,服务群众,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有利于社会医疗事业的进步与发展,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第五,提高义诊服务点覆盖率,联合当地各医学院校来开展联合义诊活动。开展学雷锋义诊活动,不仅仅可以依靠单独的医学院校来举办,同时也可以联合各高校医学专业的师生力量来一起开展义诊活动,提高服务点覆盖率,扩大学雷锋义诊服务范围。另外,不仅要扩大在城区的义诊服务范围,而且还要增加医药下乡活动的次数,多鼓励学雷锋义诊服务者到乡村宣传雷锋精神,开展义诊活动。

三、结语

在当今社会里,弘扬新时期的雷锋精神是非常有必要的。以医学义诊为渠道,同时结合弘扬雷锋精神为主题,探讨践行义诊活动与弘扬雷锋精神的途径对于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基层医疗卫生发展和缓解医患矛盾都有很大的帮助。只有不断通过深入践行义诊活动来更好弘扬雷锋精神,最终才能促进社会进一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郡,李惠惠.社区义诊的重要性[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3(10):309.

[2]黄绍国.论高校大学生学雷锋常态化机构的构建[J].湘南学院学报,2012,33(4):116.

社会医学的意义篇10

关键词:医学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思考

医学院校大学生未来从事的是治病救人的职业,对于医学院校大学生的政治思想和道德素质有更高的要求。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医学院校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培养医学专业技能,提高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等医学院校应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不断提高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认识,结合医学院校专业特色深化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一、目前深化医学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意义

要想实现医学院校对医学院校大学生“医学教育,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实现引导和教育医学院校大学生要敢于“下基层吃苦、留基层锻炼、服务社会建设”的成长目标,就必须着重发挥医学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育人功能。

1.加强社会实践,培养医学院校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价值观念是认识、处理问题的根本导向,加强对医学院校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引导,帮助医学院校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构建正确的价值观,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树立科学正确的医学价值取向,履行好自己角色所赋予的历史使命,对社会对每个医学院校大学生都非常重要,而借助社会实践活动的示范作用无疑是一种重要的方式[1]。

2.参与社会实践,强化医学院校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医学院校大学生是我国发展医学事业的未来,是后期医学事业发展的储备力量,培养出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医学院校大学生才会使我们的医疗事业充满希望。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必须通过社会实践来强化,让医学院校大学生在社会实践的大课堂中感受到个体与社会、自身与他人的真实存在,感受到个体与外在世界息息相关,从而使医学院校大学生更客观地评价自我、认识国情、学会判断、学会选择、学会承担[2]。

3.投身社会实践,丰富阅历、开拓创新。通过引导和组织广大青年医学院校大学生广泛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会使学生在组织、策划、参与各项活动中扩大视野、激活思维、增长才干、丰富阅历,为自己今后的专业知识学习、就业积累经验打好基础。而当大学生在各项社会实践中取得一定成效后,就会更加激发参与意识,同时也会激发对实践活动的探索创新意识,而探索和创新意识在医疗事业发展道路上是必备的品质。

二、当前高等医学院校社会实践活动存在的问题

1.团队组成单一,医疗技术水平不高。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大部分是低年级医学本科生,在组建团队时除缺乏有实践经验的组织者与专业的指导老师以外,也忽视研究生群体在提升医疗服务档次和实践内容的创新、增加实践科研内涵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2.对于医学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够提高医学院校大学生对医疗事业价值的认识、建立正确的社会责任和道德义务、培养医患沟通技巧、锻炼诊疗能力等重要意义还未全面地、系统地宣传普及,导致学生开展社会实践的效果打了折扣。

3.医学院校大学生虽说可以在实践活动中利用专业方面的优势开展一些其他专业学生所不能胜任的活动,但在形式方面因循守旧,缺乏时代特色与吸引人的主题。

三、加强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对策

1.采取有力措施,加大对社会实践活动的投入和支持力度。把社会实践活动纳入教育教学总体规划和教学大纲,列入教学计划,规定学时、学分并提供必要的活动经费。同时着重完善社会实践考核制度,制定行之有效的考核办法和激励机制,定期评选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全校师生共同参与的社会实践活动工作格局[3]。

2.重点抓好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每年都下发文件专门安排部署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合理制订活动方案,精心组建服务团队,紧紧围绕活动主题,组织全校师生分赴省内外各地开展健康知识宣讲、健康咨询、义务支教、送医送药、对口帮扶、文艺演出、医疗义诊、社会调查、生产劳动等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

3.努力构建社会实践活动的长效机制。注重外部环境的优化,积极拓展实践基地;将提高实践能力与医德教育相结合,建立医学院校大学生从入学到毕业全过程,课堂系统教学与分阶段社会实践相结合全程阶梯式的教育体系。

4.精心培育社会实践活动的育人品牌。积极探索建立社会实践活动与专业学习、服务社会、勤工俭学、择业就业、创新创业的联动机制,突出教学实践、专业见习、社区医疗、社会调查、健康宣讲、“三下乡”、送医送药、对口帮扶等活动的育人功能。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当医学院校大学生步入神圣医学学府的那一刻,就肩负着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维护医术之圣洁和荣誉,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之重任。所谓实践出真知,除了学业上的孜孜不倦,医学院校大学生的实践工作同样不容忽视。而只有将社会实践融入日常教学中,才能使医学专业类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与社区、基层医疗单位联动,不断探索医学院校大学生服务基层的新形式,培养出适应“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现代医学院校大学生。

参考文献:

[1]朱红英.探讨医学院校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现实价值[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8,21(3):68-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