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养老概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12:27

社区养老概念篇1

关键词:老龄化;社区养老;模式

人口老龄化已成为2l世纪中国人口发展的大趋势。我国生育率的持续下降,市中青年人的跨地域职业流动加大等问题加速了养老的压力。在此形势下,社区养老逐渐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而紧迫的议题。社区的相对较小的地域范围、注重休闲生活的功能定位以及相对集中的同龄同质化群体,使其在满足老年人健康、物质和精神生活方面有独特的优势。然而,目前我国社区的功能仍然以休闲活动为主,实际养老功能的开发和建设相对不足,无法适应愈加严峻的养老需求。发展社区养老势在必行。

一、社区养老的概念与特点

社区养老,就是指老年人居住在家,由社区通过科学的组织和管理,为社区内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提供社会化服务以弥补家庭养老的不足,实现养老目标的养老方式。社区养老大致具有六项基本功能:解难服务、保障助养、医卫保健、精神慰藉、参与社会、老年教育。社区养老的特点有:(1)社区养老模式的功能全方位性。满足老年人在养老过程中的各方面需要,包括物质经济上的供养需要:生活照料和护理上的需要:精神支持和情感慰藉的需要;生命保护和健康服务的需要。(2)社区养老的资源多元性。社区养老的资源既来自个人、家庭,也来自社区、政府,因而是多元性的。(3)功能体系的多层次性和开放性。社区养老模式的“家”的概念,不再是仅由亲缘关系成员所组成的狭义的家庭概念,而是在生活功能上,扩展到其所处社区的广义的家庭的概念,在这样的社区——家庭环境中,社会人际关系层次更多,人际交往互动方式更为多样,能够满足老年人多层次需求。(4)资源利用的充分性。社区养老依托于社区基础设施,较之机构养老,具有投资少、成本低、服务广、收益大、收费低、见效快的特点,能减轻机构养老服务的压力。

二、我国社区养老模式存在的问题

首先,观念认识不到位。对于老年群体来说,接受社区养老这一模式需要一个过程。同时一些职能部门和社区管理与服务部门对开展和加强社区养老助老服务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认识不足,服务意识不强。

其次,政策法规不健全。目前国家尚未出台社区养老的指导意见,地方上对于社区养老的模式、措施、重点领域仍在探索中,缺乏统一的发展规划。

第三,基础设施差,硬件设备和服务水平跟不上需要。现有的养老设施使用率较低。主要原因一方面是收费偏高,老年人难以承受;另一方面是现有养老机构的设施条件和管理服务水平难以令人满意。

第四,资金短缺,资金来源方式单一。目前,全国社区养老服务的经费主要是民政局投入但同时,市民政局用于社区养老的经费,筹集的渠道比较单一,使得社区养老服务难有大的发展。

第五,社区服务人力资源不能适应社区养老的发展。目前社区服务工作人员文化程度偏低、年龄偏大、而且专业知识普遍不足。社区工作者的社会地位、工作地位较低,没有纳入国家的编制范围内,没有职称序列,而且没有与其相应的职业保障,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社区工作的发展。

三、社区养老服务发展的思路与建议

1.引导老年人树立积极的养老观念。社区必须首先从引导老年人自身的观念和态度入手,通过新闻媒体等渠道大力宣扬健康向上的养老方式,增进互相间的了解与信任,培养老年人对社区养老服务的认同感和服务资源利用的自主性。

2.形成多元化的居家养老社区支持来源。政府要提升居家养老社区服务事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为老龄服务业的发展营造一个有利的大环境,形成政府、市场、民间非营利组织等多种支持力量并存的社区新格局,通过多元化的互动和相互竞争,推动社区养老事业的发展。

3.加强居家养老社区服务的人力资源建设。从专业的社会工作者中选拔优秀人才领导社区老年工作,开展正规的专业化培训,适当提高社区管理工作者和服务工作者的待遇,吸纳更多的热爱老年服务事业的人进入社区养老服务行业。同时鼓励志愿者提供社区养老志愿服务

4.合理配置养老资源。切实从不同老年人的个人需求出发,提供多样性的为老服务。合理配置医疗、教育、文化等社区资源,加大基础设施、活动场所、功能单位的建设力度,逐步完善社区养老的功能,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龚静怡.社区养老一社区养老服务:符合中国国情的城镇养老模式[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2).

[2]张良礼.应对人口老龄化: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构建及规划[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3]李晓华.社区照顾模式与我国养老方式选择[J].理论学刊,2005(10).

社区养老概念篇2

【关键词】社区;社区养老;老年人

1.社区与社区养老的相关概念界定

1.1社区的概念

1881年,德国社会学家藤尼斯将社区一词纳入社会学的研究范畴。藤尼斯认为社区是由同质人口组成的关系亲密、守望相助、疾病相抚、富有人情味的社会群体[2]。社区是基于血缘、地缘基础上的,是具有共同特征并相互联系着的人们的情感纽带。社区的情感关系是支撑社区内的社会群体走向同一目标的基础。人们在同一个地域持续的相互关系着,会形成一股不可预测的情感力量,这种情感关系是一种可利用的优势资源,可以整合成为社区可利用的资源,满足社区资源供给不足的需要,互帮互助,齐心协力,为社区的发展奠定稳固的基础。

1.2社区养老的概念

社区养老源于英国的社区照顾,社区养老是一种立足于社区,以社区为平台,整合社区内各种服务资源,以上门服务和社区日托为主要形式,为老年人提供日间照料、生活护理、家政服务及精神慰藉等综合服务,让老人们在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中实现养老,使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教、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2.当前我国社区养老的现状和问题

2.1社区养老模式的理念过于传统,缺乏创新

当前,我国的社区养老模式的理念过于传统,“依赖”式的养老理念,使社区和老年人群体缺乏主动性,以至于社区和老年人的潜力尚未被挖掘出来,完全依靠政府或者社会资助只能解暂时之需,却不能解决养老的长久问题。

2.2社区养老的服务内容单一

目前,我国的社区养老服务主要是医疗卫生、家政服务等,服务内容单一,忽略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且不能满足不同层次老年人的需求,没有充分发挥社区内外优势为老人建构一个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用、老有所乐的全面的系统的养老体系。

2.3社区养老的观念落后,服务的组织性和参与度低

一方面,我国的社区基层管理部门大多思想陈旧,观念落后,对养老的意识没有提高到高度重视层面组织性低;另一方面,由于代际倾斜,很多子女对养老的意识不到位。因此,社区内的养老服务形式过于行政化,服务质量差,服务项目单一且老套,使得老年人和社区群众的参与度大大降低。

2.4社区专业人才匮乏使得社区服务缺乏专业性、有效性和科学性

社区养老服务是面向老人的服务,是一项包括生理、身心各个层面的复杂过程,必须由专业人员提供科学的专业的服务。但就目前我国社区养老的现状来看,社区内专业人员匮乏,社区内提供养老服务的工作人员大多是没有经过专业性的老年服务教育和技术培训的下岗工人和爱心人士,社区养老服务缺乏专业性、针对性和科学性。

2.5社区养老设备和设施不足且使用率低

目前,除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的社区,全国大多数社区的设备陈旧,且不足,仅仅具备简单的活动室、老年活动中心等,没有先进的专门针对老年人的活动设施和空间,无法满足老年人的生活、医疗和娱乐需求。同时,社区浓厚的行政色彩让社区内引进的设备成为摆设,降低了使用率。

2.6社区养老的资金来源渠道单一

我国社区养老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政府的资助和扶持,来自于社区外界的资助和支持网络少,社区缺乏利用社区优势自主挖掘外来资源的能力,资金短缺,资源不足。社区养老不仅仅是一种责任和义务,简单的依靠政府扶持并不能解决我国当前严峻的养老问题,社区养老需要广拓资金来源渠道。

2.7社会力量在社区养老中发挥的作用小

当前,社区养老还比较封闭,缺乏与外界的联系和沟通,缺少与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民间非营利组织的合作,社会力量在社区养老中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社区养老的力量单薄。而相对而言,一些公益性的志愿服务大多被社区接受,但很多志愿服务都是一次性的,缺乏专业性和科学性。

针对我国大陆社区养老的现状和问题,迫切需要我们在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的大背景下,突破传统,打开社区养老新局面,解决我国长期养老问题,减缓养老压力,构建一个合理的科学的全方位服务体系的温馨、和谐养老社区。

3.台湾菩提长青村社区养老模式的启发

3.1菩提长青村的理念和思维模式

台湾菩提长青村近12年来,藉由老人自主性的参与社区内的服务“老有所用”,创造出让长青村能够提供老人照养的新思维与新模式。坚持“老有所用”的态度,改变传统“依赖”的养老态度,以新形态的老人福利社区产业化为主轴,进一步发挥老人家在年轻时所习有的专长,在年老之时相互贡献专长,互利共居,创造和谐,共营有尊严的老人生活态度。

3.2独特的产业化

社区养老概念篇3

[关键词]居家养老;模块化;老人饮食;阜新市

一、“居家养老”概念

(一)有关“居家养老”概念的界定

尽管“居家养老”在全国已广泛实践,但是其概念仍然众说纷纭,很难达成共识。“居家养老”这一概念的界定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强调居家养老是一种与机构养老(养老院等)相对的养老方式,是老年人居住在自己家中生活安度晚年而非集中居住在养老机构,是一种“半社会化半家庭”的养老方式[1]。认为居家养老是一种以家庭养老为主、社会养老为辅的养老保障体系,家庭养老可以采用,社会养老也可以采用,如陈大亚指出:“所谓居家养老,就是以家庭养老为主,社会养老为辅的养老模式。就是要积极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组成一个最符合老人意愿的,一个最有利于保持和加强老年人的自助能力的、一个最切实可行的和一个最有效的养老保障体系。”[2]认为居家养老是对传统家庭养老模式的补充与更新,是“建立在个人、家庭、社区和国家基础之上的,它是以居家养老为形式,以社区养老网络为基础,以国家制度政策法律管理为保证,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相结合的养老体系”[3]。强调居家养老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这种养老方式需要良好的社会环境,张卫东认为:“居家养老的家不是一个物理空间概念,而是具有人文关怀、情感交流,同时具备物质养老和精神养老的社会环境。缺乏心理沟通和精神抚慰的“空巢家庭”不符合居家养老模式中的‘家’的概念涵义。”[4]

(二)“居家养老”的优势

中国现行的养老模式有三种,家庭养老模式,机构养老模式和居家养老模式。家庭养老的运行机制主要是以个人养老金为主,以家庭支持为辅。机构养老的运行机制主要是企业投资单独经营或者是政府投资运营。居家养老模式与前两种模式相比,就具有了灵活性的优势,居家养老模式是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除了家庭养老之外,其余两种模式均需要企业与政府。在专业化程度方面,居家养老不但社会认同度高,社会融入度也很高。这便是居家养老与其他两种养老模式相比所具有的优势。

二、“居家养老”模块化处理

(一)“居家养老”的困境

虽然居家养老相对于其他的养老模式来说具有诸多的优势,但其推行的并不是很顺利,例如阜新市。阜新市地处辽西北地区,经济欠发达,大部分老年人退休后能够领取到的养老金仅仅能够维持自己的基本生活需要。大部分的老年人都选择了家庭养老这种方式或者正在使用家庭养老方式。极少数的老年人选择了机构养老模式,由于中国人的传统养老观念中,养老就应该在家庭当中,而不是在那个像工厂的养老院之中。绝大部分的老年人选择的最理想的养老模式是居家养老,这种半家庭半社会的养老模式兼顾了传统与现代。故老年人均愿意接受。但是,由于现实的原因,居家养老高昂的费用是老年人望而却步。这就是居家养老模式所陷入的困境。

(二)“居家养老”陷入困境的原因

居家养老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是其高昂的费用。企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盈利,可是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部分的企业根本没有盈利。根据调查的结果我们进行了分析,发现企业不盈利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以某饭店为例,第一方面,该饭店以一锅一菜为主,而要提供给老人的饮食的量均非常的大,因此,成本也就很高。第二方面,该饭店的饭菜并不能有效的适应老年人,不科学不健康,因此老年人不愿意订,因此成本也就提高了。综上所述,我们发现,居家养老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就是费用偏高,而导致费用高的原因就是居家养老未能进行集约化,规模化的运营。

(三)“居家养老”模块化处理

居家养老的高费用使其不能在阜新市顺利的推行,因此,我们将居家养老进行了模块化的处理,也就是将其分为若干的服务,例如,陪护,打扫卫生,做饭做菜等等。老年人可以选择其中的一项或者几项,扩大了客户群体,这样就有效的降低了居家养老的成本,从而使居家养老的受众面更加宽广,形成了良性循环。

三、“居家养老”模块化中的老人饮食

(一)民以食为天

中国菜烹饪方式复杂,老年人在操作过程中危险性也很大,同时,在调查中我们发现,老人认为最应该由外界提供的养老服务就是饮食服务。通过对老年人进行更深一步的访谈,我们分析出了原因:第一,老年人本身身体体力不足以自己动手做饭。第二,仅仅两个人吃饭,不想每天做许多饭菜。第三,自己做的饭并不能满足每天的营养需要。以上三点,是老年人认为饮食服务由专业机构来提供的原因。

(二)食堂模式,多赢局面

通过进行的调查和上述分析,我们采取了食堂养老模式。利用已有的大型食堂,为老年人提供饮食服务。从而形成多赢的局面。一赢,食堂赢,为老年人提供养老饮食服务,使食堂获得了又一批客源。食堂原本的设备就是满足大批量的人群就餐的需要,这样可以将食堂的设备都利用起来,避免了一锅一菜的方式,从而降低了成本。食堂本身的卫生也是过关的,能够为老年人提供健康,营养,卫生的食品。为老年人提供餐饮服务,也有利于提高食堂本身的实力。这就是食堂的赢。二赢,老年人赢。通过食堂来为老年人提供饮食服务,既有利于降低老年人吃的费用,又能够使老年人每天获得充足的营养,而且能够吃到多种多样的食品。老年人不做饭,节省了时间,也降低了危险。这就是老年人的赢。三赢,学生赢,食堂为老年人提供饮食,能够提升自身食品的质量,对学生来说是莫大的好处。食堂提供饮食,就必须要进行配送,而在此中间,学生就可以做配送员的工作,既可以勤工俭学,又可以树立尊老敬老的意识。这就是三赢。四赢,政府赢。利用现有食堂的设备,避免了重复建设,节省出来的资金可以用到更有用的地方去。

居家养老模块化处理,为养老方式提供了新的思路,食堂养老的多赢局面,为食堂养老提供了强大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陈军.居家养老:城市养老模式的选择[J].社会,2001,(9):22-24

[2]陈大亚.家庭养老问题探讨[J].研究与探讨,1998,(9):10-11

[3]穆光宗,姚远.探索中国特色的综合解决老龄问题的未来之路[J].人口与经济,1999,(2):58-64

[4]张卫东.居家养老模式的理论探讨[J].中国老年学,2000,(2):120-122

作者简介

社区养老概念篇4

为何我们要倡导健康城市而非专注养老建筑或医院呢?对此,曾经参与创作深圳滨海医院、和睦家医院、滨江医院等知名医院建筑项目的王恺解释道:“城市规模单极化‘摊大饼’、城际壁垒、规划失控、污染严重、资源能源过度消耗等,‘让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变成了一种奢望。希望能通过医养健康新产业模式的推广,构建出中国真正的健康城市。”

倡导:“以健康为中心”的创新理念

“设计医疗建筑能变相帮助人们解决对健康的需求,意在造福于人。”基于此,王恺在比利时深造时选择了攻读医疗建筑设计专业,同时,他也逐渐对健康产业产生浓厚的兴趣。学成后的王恺先后在美国几家大的建筑设计公司任要职,回国后继续为医疗建筑事业而努力。但是无论是做医疗建筑师还是管理者,这仅仅是他选择实现自我价值的开始……

在20多年的医疗建筑设计实践中,王恺深深感悟到,随着医疗体制改革,患者对医疗的需求越来越高,中国进入了以消费者为主导的医疗服务市场初期,这促进了“中国新医疗服务模式”的产生――从“以疾病为中心”、“以患者为中心”逐渐转型为“以健康为中心”。

“正是这一趋势变化决定了医疗服务产业对医院设施、医技设备、医疗技术、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身为医疗建筑师,可以通过设计高效绿色的建筑,帮助医院改善环境、更好地为患者服务,但这只是医养健康产业中一个很小的环节。设计医院是我的专长,但我更希望人们身体健康,根本不用去医院。我们为何不为人们创造一个健康的生活环境,为何不构筑一座‘健康城市’,从根本上解决人们的健康问题呢?”建设一所优秀的医院建筑尚且不易,何况是一座“健康城市”。看似难以实现的大胆想法并没有阻扰王恺的行动。带着“一切以健康为中心”的理念,他开始在全国各地东奔西走,成都智慧医学城、西安秦汉新城医疗健康区……王恺正将“健康城市”的规划理念,一步步实践于各地城市的建设中。

发现:缺乏健康理念导致医疗资源的浪费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构建“健康城市”的想法是否经得住考验呢?然而王恺并没有空谈梦想。他研究了健康本源学理念,希望在医疗、环境、生活行为方式方面构建完整的“生理―心理―社会适应力”健康综合服务体系,包括生活方式选择、预防性治疗、整体诊断、健康幸福、药物应用、健身应用、饮食应用、养生保健应用,细致而又完善。

“现在大家关注的已经不仅停留于是否得病,而是希望把此概念提升,更多的关注健康。”王恺提出,我们应该将健康的理念融入建筑中。“坦白说,中国人的生活习惯目前还是不够健康。老百姓看病的庞大开销对国家而言就是医疗资源的大量消耗。医院建得好是件好事,但确保人们少进医院不失为一件更好的事情。”王恺认为,如果把握好“健康”这一关,就可减少人们就医次数,从而减少医院床位。这种理念的转变不仅能帮助医疗建筑进行整体结构调整,还能在医疗设施建设方面节约巨大资源。

针对养老设施在中国的大兴建设,王恺认为只有从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理念出发,构建健康宜居的生活环境,以健康社区建设为载体,以医养健康服务为核心,采用宜居宜老的家居设计和绿色健康的规划设计,提供个性化的医养配套服务,才能真正符合中国养老地产的开发趋势。因此对目前“养老社区”的称谓,王恺有着不同的想法:“其实称为‘健康社区’更合适,老人应与家人一起生活,社区内提供全套的医疗服务,并与生活密切结合,真正从医疗观念转变为健康观念,最终构建出可持续发展的健康生活模式。”

现今,王恺将更多的精力集中到对健康生活、健康社区、健康城市的研究中,为促进中国健康产业的良性发展不断努力。他提出希望通过联盟的形式,为医养健康产业提供三大服务平台。一是创新平台,立足于对中国医养健康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方向的深入研究,结合实际,为项目量身打造可持续、高回报的创新型医养健康发展模式与产品;二是服务平台,凭借资深业内经验,并利用自身强大的项目管理团队,提供集项目决策、项目建设管理、项目招商、项目运营等全方位一体化的项目管理服务;三是资源平台,利用集投资、医疗、养老等国际顶尖业内资源,为医养健康产业的企业提供全方位的资源支持。他已然成为中国医养健康新产业模式的“创领者”。

行动:需要政府、企业、个人共同的力量

“欧洲以干净卫生为重点的健康城市,历经30年发展达到真正以民生为基础,以健康设施、健康服务、健康环境、健康机制推动经济发展。中国虽然在健康城市建设方面已有很大的进步,但概念完全不同。”王恺继续强调,从医疗建筑到医养建筑,再到医养健康综合体的发展,其最终目标应是“健康城市”。这需要政府、企业、个人三方面的力量共同推动。“政府出台指导政策,企业依据政策进行建造,个人参与其中,才能共同为我们的健康城市做出贡献,创造社会价值。”

在采访中,王恺认为,医疗建筑设计不能仅停留在孤立的医院建筑上,它其实需要考虑社区、康复、教学等多种功能的产业链,以便提高整个医疗体系的运转效率。比如设计师花了大量时间和精力,政府也投入了巨大的资金,最后一些项目成为了运转缓慢、效率低下的建筑,其重要根源在于没有“一体化”的管理,没有前期的长远考虑,导致在医院施工完成后,最重要的运营环节与实际需求脱节。可见,健康城市不是政府、企业或个人单方面能够完成的,只有凝聚各方力量,甚至号召全球,才能共同实现健康城市的目标。

王恺继续总结道,如果将“医院单体”密集型建设时期称为中国健康产业的“1.0时代”,那么我国正在发展以社区医疗为中心的“社区型医养健康综合体”则可称为中国健康产业的“2.0时代”。目前,我们正努力朝着以“家庭医生”为中心、远程医疗网络为辅助的中国健康产业“3.0时代”跨步前进,相信在不久之后,国内的医疗水平和国民的健康水平将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在采访结束时,王恺忽然感慨道,“有了健康城市,当人们年老时,在良性循环的健康社会环境中,每个人必将得到相应的健康回报,最终完成从健康城市到健康社会的终极目标。”此刻,王恺的脑海里似乎正展现出一幅美妙和谐画面,眼神中闪烁着些许欣慰。建筑师的梦想原来也可以海纳“民生”。“健康城市不是谁的城市,而是打造出一个健康的社会,一个良性的经济循环,单独的养老地产有其弊端,我们应该在健康社区中设置养老服务、医疗服务、健康服务,这样的城市才能可持续发展,才能造福社会。”王恺感慨道。

社区养老概念篇5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

中图分类号:C91

人口老龄化是当今全球人口发展的趋势,这种人口年龄的结构变迁正在广泛而深入地影响着新世纪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老龄战略早已被纳入到世界许多发达国家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战略之中,摆到了各国政府工作的主要议程之上。我国在世纪之交也进入了老年型国家行列。人口老龄化也成了人口学、社会学、法学等很多学科研究的热点问题,积累了大量的文献资料。文章在大量查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人口老龄化的问题进行了文献资料梳理。

一、人口老龄化的概念

在人口学界,人口老龄化(populationofageing)的概念是指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比重的提高过程,是指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联合国,1982)这是西方学术界认同的定义。

1986年我国出版的《人口学辞典》将人口老龄化定义为:“人口中老年人比重日益提高的现象,尤指已达年老状态的人口中老年人比重继续提高的过程。”

但是应该看到,这个定义中的两句话还是有一定差别的。第一句话说的是老年人比重提高的现象,是学术界普遍认同的定义,而后一句话说的是继续老龄化的事情,并且使老龄化的概念衍生出两层含义:一个是指任何一个人口中只要老年人比重提高就是人口老龄化,另一个是指老年型人口中老年人比重的继续提高。但是我国学术界在使用人口老龄化概念时,采用的是这一概念的基本含义,即老年人口比重的提高。对于人口老龄化概念的理解问题,近来我国学术界也有研究,对这一概念的由来及现今的发展作了有意的探讨。(罗淳,2001)

学者姜向群,丁志宏认为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和政府文件中出现了一定程度老龄化概念泛化、概念模糊化的情况,即把人口老龄化理解成老年人口规模的扩大和增长,或者将比重结构性的问题与规模数量性的问题混在一起来讲,导致了人口老龄化概念的不清楚和不规范。认为老年人口的比重问题是人口学的基本问题,或总体性的问题,而老年人口的人口规模扩大增长则是一个亚人口问题,是老年学的问题,两者绝对是两个意思,不应该混淆的。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人口老龄化概念有三层含义:人口老龄化是一个动态过程;人口老龄化是指整个人口年龄结构的动态变化,而不是个体的老龄化;人口老龄化是指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提高的动态过程。

二、测量人口老龄化的标准

按照国际通用标准,一个国家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大于10%或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大于7%就称其为老龄化国家。我国一般以60岁作为老年人口的起点年龄,但近年有向65岁靠近的趋势。通常来说,测度人口老龄化的指标大致可以划分为三大类。

谢静的研究认为测度人口老龄化的指标:

1.程度指标:(1)老年人口比重(又称“老年系数”):60岁或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2)人口年龄中位数(又称“中位年龄”):是指将全体人口按年龄大小顺序排列后,居于中间位置的那个年龄;(3)老少比(又称“老龄化系数”):60岁或65岁以上人口同0-14岁少年儿童人口比,反映人口年龄结构上下两端相对变化的趋势。

2.速度指标:老年人口比例的年平均增长率、老年人口比例达到某一水平所需要的年数。

3.社会经济影响指标:(1)少儿人口抚养比,(2)老年人口抚养比,(3)总人口抚养比(又称抚养系数)(杜鹏.1994.)

三、关于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问题

曲海波对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做出了比较科学的概括,其中指出:第一,50年代以来中国人口年龄结构经历了年轻化和老龄化的起伏变化;第二,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速度快,人口老龄化速度超过欧洲各国而仅次于日本;第三,中国人口老龄化速度是快的,其程度可能超过世界发达地区的平均水平,但不一定成为世界最高水平;第四,在今后百余年的人口老龄化过程中,中国老年人口数量将始终占据世界首位;第五,中国在经济不发达的条件下进入人口老龄化的。

谢静认为我国的人口老龄化主要呈现:1.速度快,规模大;2.人口老龄化在时间上呈不规则性和累进性全;3.经济发展水平低“未富先老”;4.由于我国疆域辽阔、人口众多、地区间差异较大,受经济条件和计划生育的影响我国人口老龄化呈现地区间不平衡,地区差异较大,城乡倒置的特征。

四、关于人口老龄化的社会经济影响问题

目前我国学术界对于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的认识,有两种倾向。大多数学者倾向于持悲观的看法,认为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既有挑战也有机遇,挑战大于机遇(邬萍,1999),即认为人口老龄化将对社会、经济、文化、科技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从经济方面说,将对劳动生产率、分配、储蓄和投资以及产业结构调整产生一定的不利的影响(田雪原,2000)。

较积极的看法,认为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也有其积极的一面。比如,人口老龄化有利于增加人力资本投入,提高劳动力素质,促使老年市场的形成和老龄产业的发展。发展老龄产业有助于扩大就业领域,缓解就业压力,维护社会稳定。但不构成这一领域的主导观点。

参考文献:

[1]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

[2]刘铮.人口学辞典[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3]罗淳.对人口老龄化之说的几点质疑[J].人口研究,2001(6).

[4]联合国人口委员会人口学辞典编写委员会.多种文字人口学辞典[J].人口译丛,1982(3).

[5]曲海波.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研究[m].吉林大学出版社,1990.

[6]田雪原.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发展[a].21世纪上半叶中国老龄问题与对策研究[C].华龄出版社,2000.

[7]邬沧萍.社会老年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

[9]姜向群,丁志宏.人口学刊[J].2004(5).

社区养老概念篇6

【关键词】社区社区养老老龄化养老保障

在过去的30多年里,随着生育水平的急速下降和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的延长,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已达到13.26%,与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提高了近3个百分点。十年来我国总人口增长不到6%,但老年人口增加了44%,老年人口增长速度远远高于总人口增长速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1)。

与人口快速老龄化相伴随的,我国城乡养老问题日益突出,如何解决老有所养问题、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成为理论工作者和相关社会管理部门面对的重要课题,作为养老支持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社区养老”自然成为学者关注的重点之一,且相关研究成果数量众多。根据从中国期刊网最新的检索情况看,在1990―2010年的20年时间里,题目中含有“社区养老”的研究文章共有230篇之多。从的时间看,相关研究成果有迅速增加的趋势:在2006―2010年期间发表的题名含有“社区养老”的文章共183篇,占过去20年相关成果总数的79.57%(见表1)。进一步对所检索的文献分析,我们发现,已有关于社区养老的研究存在“七多七少”的问题。

一、经验研究多,理论探讨少

从检索的论文看,很多文章只是根据经验材料,就一个或少数几个社区养老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简单分析,不少的分析文章大同小异,少有对经验材料进行理论提升,甚至对什么是“社区养老”仍含混不清(李学斌,2008),大多数的研究可以说还处于初级阶段。特别是对社区养老概念界定不清,对社会养老、家庭养老、社区养老、居家养老、机构养老等概念之间的关系与区别缺乏把握,严重阻碍了对社区养老研究的深化。经验研究固然重要,但如果没有理论的探讨和提升,则会导致我们对问题的认识只会仅仅停留在表层,甚至可能影响我们对社区养老认识的正确性。仅以“社区养老”的概念界定为例,有人将社区养老定义为老年人在自己熟悉的社区安度晚年,还有人则将其定义为由社区提供养老支持,更多的研究则对社区养老的概念避而不谈。由此可见,如果没有对“社区养老”内涵和外延的明确界定,相关研究的对象和研究的边界就不明确,得出的结论就可能似是而非。

二、定性描述多,定量分析少

在已有的研究中,绝大多数只是对调查材料进行一般性的定性描述,定量研究的数量很少,而且不规范。我们知道,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各有优缺点,即定量研究的不足制约我们对相关问题准确深入的认识。

在已有的相关研究中,不少研究极具“相似性”。有些关于社区养老存在的问题的研究,所用语言都是结论性的话语,但全文看不到直接的“论据”或间接的“论据”,缺乏可信度和说服力。

事实上,如果我们能在大量调查的基础上,或借用已有的统计数据,对社区养老的地区差异和城乡差异、对影响社区养老发展水平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因素进行定量分析,以及量化对比社区养老和其他养老方式下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差异、代际关系差异等,对于深化社区养老的认识、促进社区养老的发展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三、城镇社区的研究多,农村社区的研究少

从我们检索到的有关社区养老的研究文章中,针对城镇社区的研究占61.30%,而针对农村社区的研究只有9.57%,其余则是不分城乡的一般性研究、或介绍国外社区养老情况等(见表1)。即使在那些“不分城乡”研究的文章中,很多在字里行间仍透露着城市的气息,本质上就是针对城市社区研究的。而另一些研究根本就将“社区”等同于“城市社区”,将“社区养老”等同于“城市社区养老”。这种研究内容的区域特点与我国人口城乡构成特点不相符合。我们知道,我国农村人口占全部人口的大多数,而且,随着农村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和发展,以及农村青壮年人口的大量外流,加上我国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不完善甚至缺乏,农村养老问题相对于城市社区更加突出,农村养老问题更应该受到学者的关注。

之所以出现社区养老研究重城镇轻农村的现象,笔者认为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一是国内社会学对社区的研究本身就存在重城镇轻农村的现象;二是与我国养老实践倾向城市有关,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和其他涉老服务实践在城镇的发展明显好于农村,在农村,家庭养老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虽然近几年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迅速发展,但保障层次很低,覆盖面也有待提高;三是可能许多研究者居住在城市,对城市社区的情况更为熟悉,或更便于调查研究。但是,所有这些不能成为我们的相关研究“轻农村”的理由,只能说明我们的研究中所存在的缺陷。

四、福利传递的研究多,市场化和准市场化服务传递的研究少

在关于社区养老的很多研究中,研究者将社区养老等同于社区服务,而社区服务又等同于社区福利。事实上,服务可以是福利性的,也可以是市场化的或准市场化的,不同类型的服务各有优缺点,具有优势互补性(关信平,2004)。在以往的社区养老实践中,我国确实存在忽视市场化特别是准市场化服务的情况,这可能与计划经济的思维定势和制度依赖不无关系。从西方福利国家的实践看,自上个世纪后期以来,“商品化”成为许多国家福利改革的一个特点或趋势。我国的福利发展水平远落后于西方福利国家,但至少我们可以多研究西方国家福利发展的经验与教训,适度超前的、多角度的研究可以指导我们的社会实践。关于社区服务传递方式的研究的单一性无疑会制约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五、政府主导的研究多,居民参与的研究少

重政府主导,轻居民参与,这既是当前我国社区养老实践的问题,也是相关研究的不足。事实上,社区居民参与对于社区养老而言具有重要意义:其一体现的是公民权利。公民,是社区的主人翁,凡涉及每个公民利益的公共事务或公益事业,公民都有权参与。其二体现的是一份责任。社区是全体社区成员的社区,建设社区是每个社区成员责无旁贷的义务。其三体现的是一份力量。将所有社区居民的力量集聚起来,人多力量大。其四体现的是智慧。人多智广,人多主意多(资芯,2010)。固然,在社区养老方面,政府的主导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但没有社区居民的充分调动和参与的社区养老决不是真正意义的社区养老。

除了政府主导和居民参与之外,社区养老的研究还应该更多地关注社会力量的介入,包括一些盈利或非盈利组织、自愿组织等在社区养老中的作用。社会组织是社区养老的重要力量,他们进入到研究者的视野也是理所当然。

六、供给导向的研究多,需求导向的研究少

与政府主导相对应,我国社区养老服务更多的是供给导向型,需求导向明显不足。这种现象一定程度上与社区养老需求状况以及对需求导向型服务的重要意义的研究不足有关。加强社区养老需求导向型服务的研究,可以指导社区养老服务形式、服务内容的实践更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避免资源的浪费,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

七、重复性研究多,创新性研究少

严格地说,既然是研究,就应该是具有创新性的。但如前文所述,纵观国内有关社区养老的研究,重复性的研究、“相似性”的研究很多,不少“研究”大同小异,有的甚至是人云亦云。一些文章让人怀疑作者仅仅是为“发表”而写作,缺乏学术追求和社会责任。如果这种现象不能得到改变,即使我们“研究”的数量上去了,但研究的质量并没有提高,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会大打折扣。

值得说明的是,“多”和“少”是相对而言的。上述分析中,对于前六个方面的“多”和“少”,我们所说的“多”的方面,也并不是说我国的研究在这些方面已经足够和完善,更不是说我们的相关研究“过头了”,而是为了更加突出六个“少”的方面的研究太过不足。今后关于社区养老的研究,既要深化对六个“多”的方面的内容的研究,更要加强对六个“少”的方面的领域的探讨。

至于最后一个方面的“多”和“少”,则是与学术风气、学术道德等联系在一起,更是值得学术界乃至整个社会关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1号)[eB/oL].人民网,2011-04-28.

[2]资芯:浅析城市社区建设中的居民参与现状[J].经济研究导刊,2010(12).

社区养老概念篇7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社区养老;养老服务;重庆

重庆市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公报的数据,重庆2010年65岁及以上老龄人口为333.41万人,占总人口的11.56%,60岁以上老年人口为502.4万,占总人口的17.4%,是全国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地区[1]。20l1年,重庆市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已达11.57%,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8.9%,西部第一,全国第五[2]。如何切实地解决重庆市人口老龄化下的养老问题,诸多学者进行了研究和探索。总结发达国家和国内部分省市养老模式的经验与教训,结合重庆市老龄化现状,社区养老成为解决重庆老龄化问题的一个新趋势。由此,笔者对重庆社区养老研究的相关文献资料进行了收集和整理,以期为进一步完善和创新重庆市社区养老服务提供一定的研究基础和参考。

1社区养老的概念和界定

目前国内关于养老方式选择的研究颇多,角度不同,分类不同。就重庆市社区养老服务的文献来看,吴杰(2009)认为社区养老是指以家庭为基础、以社区为平台、以法律和制度为保障、政府合理引导下的家庭、个人、市场、社区、非营利性组织共同参与的多元养老体系[3]。陈元刚(2009)在文献总结的基础上,指出社区养老不是家庭养老,也不是社会养老,而是将社会机构养老中的服务引入社区,在社区中在家养老[4]。虽然目前对社区养老的定义没有一个标志性概念,但综合现有对社区养老概念的界定,笔者认为学者们普遍所指的社区养老实质为“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即老年人居住在熟悉的家庭和社区环境中,同时以社区为平台和载体,居家享受社区提供的各类服务。

2相关理论及对研究的启示

社区养老问题研究涉及经济学、人口学、社会学、心理学等诸多学科,具有跨学科性,其中用得比较多的理论有:

①需求层次论。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和爱的需求、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5]。借鉴该理论,研究者们对社区老年需求进行了分类和研究。如谢金姚(2009)将老年人需求分为日常照料需求、医疗保健需求、文化娱乐和精神慰藉需求、社会参与需求[6]。吴杰(2012)将养老服务需求划分为基本需求、扩展需求和高级需求三个层次[3]。邓旭(2013)依据老年人的需求,将社区提供的服务供给归结为四个方面:保障老年人身体健康的社区服务、保障老年人社交正常的综合性社区服务、保障老年人有一个可以有所奉献的平台的服务、为老年人提供交友平台的服务[7]。

②社会嵌入理论。该理论认为,每个人都不是孤立的,都是嵌入在特定的社会关系网络中的,并通过这一特定的社会关系网络获得社会资源[8]。依据该理论,老年人应当进行积极老龄化行为,融入到社区之中,既成为社区服务的需求方,也成为社区服务供给的主体方,从而老有所用,老有所乐。

③象征性相互作用理论。社区是老年人除家庭外晚年生活的第二大主要场所。该理论强调老年人与社区及其他人进行互动交往,这样才有利于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提高。

④福利多元理论。福利多元主义主张,社会福利服务的提供者是多元化的,不仅仅是政府,企业、非营利组织、志愿组织、家庭和社区等部门都可承担。该理论对构建多元化社区养老服务体系提供了借鉴。

⑤社会分层理论。由于资源分配和拥有的不平等,导致人与人之间社会地位的不平等,形成社会分层。依据该理论,老年群体内部也由于对资源的占有不同而呈现出分层现象,不同经济条件的老年人有不同的养老需求。因此,对老年群体应该依据经济条件等开展差别化研究[5]。

3相关实证研究

3.1重庆市社区养老服务需求和供给状况

对重庆市社区养老需求的研究以社会学、心理学、人口学为主,在研究方法上以一定规模的抽样问卷调查为主,统计分析方法主要有卡方检验,Logistic模型分析,聚类分析法,有序probit模型回归法。有研究者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的方式开展调查,结果表明:

①基本生活需求方面,大部分老年人口最基本的生活有保障,但不是很稳定。

②文化娱乐需求方面,大部分老年人(占调查人数75.3%)老年人都有自己喜爱的活动和需求。

③精神需求方面,老年人对于精神慰藉方面的需求开始增加,但服务供给还不够[9]。有研究者在对重庆市主城区的五个社区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社区医疗服务方面呈现出供给小于需求的特点;社区养老生活服务方面供给量明显偏小,甚至大多数社区尚属空白;社区文化和娱乐服务方面供给量相对于前两项要大很多,有部分项目如室、老年健身设施和场地服务有供给大于需求现象[3]。由于各研究者所罗列和调查的老年服务需求内容存在一定差异性,因而其结论也不完全一致。但总的来看,重庆市社区养老服务供需差距大,严重不均衡,供给小于需求,供给与需求在内容上不相匹配。

3.2重庆市老年人的需求行为分析

社区养老概念篇8

那么究竞什么是介护?是否等同于我们熟知的护理,在我国究竟怎样推广这个概念和培养介护专业人才呢?正文当中,会系统介绍日本介护概念的产生和发展,从字典释义到社会理解并与护理概念进行比较,提出介护福祉理念在我国推广,以及培养介护专业人才的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日本介护;理念推广;介护人才培养

doi:10.16083/ki.1671-1580.2017.04.050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7)04-0174-03

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截止2010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已经达到13.26%,中国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国务院印发的《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指出,“十二五”期间中国将迎来老年人口增长的高峰,年均增加860万人左右,预计到“十二五”末期,全国老年人口将达到2.21亿,占总人口的16%。根据人口统计学原理计算,到2050年,老年人口将超过4亿人,占30%以上。于此相对的是我国社会养老体系的建设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很多问题都处于探索中。

同为东亚国家的日本作为我们的邻国,素来有“银发之国”之称,是当今世界各国当中老龄化程度最高,发展最为迅速的国家之一。日本在20世o70年代就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当时的日本也经历过养老行业的发展和探索阶段,也曾面临过社会资源不足,人才紧缺,社会制度不完善等问题。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日本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和探索性发展,社会福祉制度和养老行业的产业化发展成果十分突出,特别是日本“介护”福祉制度的构建和专业化人才队伍的壮大,近年来引起了很多国内专业人士的关注,但对于“介护”概念大多解释模糊,或直接等同于护理,那么就先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究竟什么是“介护”。

一、什么是“介护”

日语的“介护”是一个造词,是由日语词“介抱”的“介”和“看o”的“蘸”两个字组合而成,日语古语辞典中并没有这个词。日语的“介抱”即为中文“照顾”的意思,“看护”即为中文“护理”的意思,“介护”即可视为介于普通人都可以做到的“照顾”和专业人员提供的“护理”之间的一项工作,台湾学界将其翻译为“长期照护”。

“介护”这个词在日本出现,最早是与1963年制定的《老年人福祉法》相关联。日本养老制度的构建经历了补缺型,适度普惠型,普惠型,三个阶段的社会福祉制度,与以上三个阶段相对应的则是三部法律的颁布,1946年的《社会救济法》、1963年的《老年人福祉法》、以及1997年的《介护保险法》。其中的《老年人福祉法》规定了建立养老院新体系,新建一批专门面向失能老人的特别养护老人院。但是在大量新建的特别养护老人院里出现的新问题,就是究竟由谁来照顾老年人。从前的养老院都是由阿姨来给老人做饭并照看(日本称为“寮母”),但在特别养护老人院中,大多数都是一些患有认知障碍症或者身体功能严重障碍的失能老人,照顾他们的工作与从前阿姨做的事情是完全不同的。日本政府也考虑过采用一些护理专业的护士,但护士的数量不足,完全应对特别养护养老院的工作是不现实的。

当初设立这种特别养护老人院,就是怀着为了解决一些家庭无法照顾老人,由专业设施代为照顾的初衷。所以照顾老年人的人员,如果要让一些完全没有护理专业知识的人员来进行,就背离了当初的初衷。这样一来就产生了一个问题,谁来进行这项工作,为了吸纳人才,日本首先提高了从业人员的薪资待遇水平,并且大力推广设立专业基础技能的培训机构,来壮大服务人员队伍。那么这些长期从事照顾老人的人员,却无护理专业资格者,究竟怎么界定?他们没有护理资格证,肯定无法称其为护理人员或者护士,就在这个时期,“介护”一词诞生了。

二、“介护”专业的发展

介护专业产生之后,随着日本特别养护老人院和地区养老院援助活动的实践积累,对介护工作的专业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987年确立了日本《社会福祉士法》以及《介护福祉士法》,对介护给予专业的资格认证,以保证介护工作的专业化。

1997年颁布的《介护保险法》更是彰显出了介护人员多年形成的专业水平。日本政府为开发介护保险法给付标准评级体系,从1995年开始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查,从全国被评为优秀的养老机构中选定51家,由专家对机构中的介护工作人员进行了为期两天的全天24小时跟踪,并对他们的行为进行具体到分钟的详细记录,最后得到2379名介护人员向3800位老人提供的约1000万分钟的具体资料,此项调查的依据完全是介护人员多年来形成的专业技术和工作方法,并依托这项调查,开发出了沿用至今的判断介护服务对象初步状况的电脑评断工具。

三、介护与护理的区分

可能有人会说,既然已经有了传统的护理专业,介护还有必要当做一门专业来对待吗?那我们就要从以下几个角度来看一看介护和护理的区别。

介护其实并不是进入现代突然出现的概念,追根溯源,是伴随着人类诞生就产生的一种自然行为需要。从专业视角来看,与护理是同根同源的两个概念。

下面让我们来一起看一下护理和介护从同根同源,到走上了不同发展道路的背景和经过。其中一个大背景,就是医学的飞速发展。现代医学将护理业务,作为独立的业务分为了两个部分。一个是协助治疗,还有一个就是照看疗养。前者是遵循医嘱进行的专业医疗处置。后者是对患者生活的照顾。由于很多年来国内近代护理学的发展都是伴随着医学的发展的,所以第一个业务分支也就是遵循医嘱,进行各种专业的辅助活动一直是处于优势地位的。而照顾患者的工作,则受限于护理人员的不足,一般都会在医院里由病人家属或者护工来代为照顾。即使在发达国家一直呼吁要有专业的人员来护理患者,但这种趋势一直都没有得到改善。

护理和介护分化的第二个理由,就是伴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发展,病弱且身体机能有障碍的老年人数量一直在增加,单纯通过治疗已经无法解决健康问题,更多的人需要的是日常生活的关心照顾,所以对于一些缺少专业资格认证的人承担着介护工作的情况,就急需专业的资格认证制度,来满足介护需求质量的提升。可以说,这种护理背景的变化和社会情况的变化,是直接导致介护专业作为一个新的专业领域确立起来的背景因素。

四、介护福祉核心理念――自立性援助

日本介护诸多理念都是建立在“自立性介护援助”理念之上,也是日本介护概念当中,最具有参考价值的部分。所谓自立性介护援助,就是必须建立在支持本人身心自立基础上的介护援助工作,这也是日本介护概念的精髓所在。

下方图1详细地表示了自立性介护援助的实施^程。

自立性介护援助服务的理念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增强个人的残存能力,比如一个人的右手因为疾病或事故无法正常使用,那么自立性介护的援助重点就会放在如何锻炼左手,使其变得和右手一样灵活,替代完成因右手不便失去的部分功能。第二阶段,发挥环境力量作为补充,比如老人因偏瘫,手部灵活度下降,无法自己系扣子,那么可以考虑将扣子的样式变成简单的按扣或者魔术贴粘块,只要简单的操作就可以自行系上。第三阶段,改造生活环境,如果单纯开发自身残存能力和发挥环境力量不能完全解决问题的话,就要考虑大范围的对老人生活的环境实施改造,就是目前经常会听到的无障碍住宅改造。比如老人坐着轮椅也可以自由出入各个房间,自行拿取物品等。

自立性介护援助可以最大限度的保护老人的残存能力,延长生命,提高生活的质量。由此生发出的“过剩介护”“废用性综合症”概念以及专门面向“阿尔茨海默症”的介护方式,都具有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专业独特性。

五、介护理念在我国养老行业推广的意义和价值

社区养老概念篇9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我国老年人口数量日益庞大,养老问题日益突出并且逐渐成为当今学界和政府关注的热点。笔者试图从传统文化理论的角度来分析养老模式的选择问题,提出了在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的情况下,构建一个合理有效的养老模式对于解决养老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老年人要充分发挥自助行为,家庭要充分发挥基础性作用,社区等机构要充分发挥辅助性作用,政府要充分发挥其支持性作用,共同构建一个复合型的养老模式,以满足城市老年人不同层次的养老需求

一、传统文化与养老模式概述

(一)基本概念界定。

1、传统文化的涵义。本文所指的传统文化主要是与养老相关的文化。

2、养老文化的涵义。中国传统养老文化,是以孝道为主要依托的传统的“养老文化”,主要是指家庭或社会在为老年人提供物质赡养、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养老资源方面的思想观念、社会伦理、价值取向和制度规范。

3、养老模式的涵义。模式是指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或使人可以参照着做的标准形式。因此,根据上面的有关定义,笔者认为,养老模式是指在一定宏观背景下,由各主体提供的内部存在一定规律的系统性养老方式的组合。目前,我国老年人养老主要有家庭养老、自己养老、社区养老和社会养老等方式。

(二)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

1、“孝”是养老文化的核心内容。

中国传统养老文化的道德基础就是“以孝为本”,以“孝道”为中华民族的美德。中国孝文化提倡在物质上要赡养父母,在精神上要尊敬父母,有助于解决老年人“老有所养”的问题,营造融洽的气氛,建立和睦的家庭。

2、“尊老敬长”是养老文化的重要理念。

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孝道观从家庭向社会的一种延续和蔓延,也是养老文化的一种重要理念。孔子及其继承者将子女对父母的孝从单层次的“养”。提升到“尊”与“敬”的高度,提高到了全方位的道德范本文由收集整理畴。孟子开辟了尊老敬老观念的先河,提倡将孝文化推至整个社会,呼吁人们不仅仅孝敬家中的老人,更应该孝敬全社会的老人,提出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树立了整个社会尊老敬老的道德理念。

3、崇老文化是养老文化的基础。

父子之间是一种反馈式的血缘关系。在传统生产方式的环境中,父母们既然养育了子女,那么老年父母接受子女的侍养,自然是天经地义的;子女们既然受恩于父母,那么侍养父母,遵从父母的意志,自然也是顺理成章的。所以,父子之间的关系奠定了“老则贵”和“唯父是从”观念的基础。

(三)传统文化对养老模式选择的作用。

回顾我国传统养老文化的内容可以知道,传统社会中家庭养老占主导地位,同时建立在血缘关系上的以家庭为纽带的崇老文化在两千年的文化传承中,已经成为了中华民族的一种文化基因。

1、“孝”文化影响养老模式的选择。

(1)在传统社会所形成的孝文化直接影响到养老模式的选择。在《周礼》所列的中央政府管理及其职责中强调尊老孝亲,并把提倡“孝”视为带动引导规范人际关系和伦理道德的纲领。

(2)在孝文化的约束下,父辈有义务养育子女,为其提供各方面的帮助,作为一种回报,子女在父辈年老的时候要承担起赡养老年人的责任。这也正是费孝通先生所提出的“反馈模式”,子女和父母是一种双向交流、均衡互惠的代际交换模式。

2、“崇老文化”影响养老模式的选择。

崇老文化是由老年人的“老则贵”观念,子女们“唯父是从”观念和社会上“以老为尊”观念组成。崇老文化将养老作为家庭的主要职责之一,使老年人名正言顺地接受子女的侍养。

二、我国城市老年人基本情况分析

在研究我国老年人选择哪种养老模式之前,首先要弄清楚我国老年人的基本情况。

(一)我国人口老龄化特征。

我国老龄化社会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1)我国老年人日数量多。(2)“未富先老”现象严重。(3)高龄化趋势显著,高龄人口越来越多。我国老龄化的特征决定了养老问题在现实中的突出地位,老龄化程度的加深意味着老年人口抚养系数不断上升,传统的养老模式也受到一定的挑战。

(二)我国老年人口分布状况。

中国人口年龄结构老化总的格局是农村地区快于城市地区,汉族地区快于少数民族地区,东部地区快于中部和西部地区。到1998年底,已经有近一半的省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本地区总人口的比例已经超过或基本接近10%,率先成为中国首批老年型省区。。目前,中国农村的老龄化水平高于城镇1.24个百分点,这种城乡倒置的状况将一直持续到2040年。

三、我国老年人养老模式的选择

结合上文分析,笔者认为人口老龄化将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解决中国老龄问题要依靠国家、社会、集体和家庭相结合的模式。因此,本文提出建立以老年人自助为原则、以家庭为基本单位、以社区和其它助老机构为依托、以政府支持为保障的复合型养老模式,以满足城市老年人多层次的养老需求。

社区养老概念篇10

关键词:失独老人;居家养老;能力建设

一、问题的提出

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开始实施的独生子女政策,距今已将近50年。当年响应计划生育政策的家庭已逐渐进入老龄化。依据历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根据模型推算,截至2010年,农村失独家庭为158.57万户,城镇82.69万户,合计241.26万户。预计到2030年农村49岁以上失独父母为85.1万人,城镇57.2万人。这部分家庭的父母的生存状态与养老问题随着其父母进入老年而越来越突出。2016年6月国家“十三五”时期民政部要重点推动实施4项工程之一就是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程。作为老人中的特殊群体,失独老人的养老有何特点,构建何种居家养老的模式成为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

二、概念界定

(一)失独老人的概念

目前虽然学界对失独老人的概念仍未有一个统一的界定,譬如,中国卫生统计数据收集采用标准是独生子女死亡且母亲年满49岁的家庭即为失独家庭。有的研究则按照国际通行60岁作为老年人的标准来进行界定。考虑到失独父母因遭受变故可能预期寿命的的缩短,本文所研究的失独老人指的是年龄达到49岁以上,失去独生子女且未再生育的“永久性失独家庭”老年人。

(二)能力建设取向

抗逆力理论指出,虽然有些家庭被失去子女的危机和持续的压力所击垮,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也有些家庭在面对逆境时却表现的更加坚强和勇敢,并作出积极有益的行动。能力建设取向正是基于此概念,认为个人和关系的力量可以通过合作变得更强大,以应对突发的危机或长期的困境。这一框架改变了传统的以缺陷为本的观点。希金斯对成人抗逆力的研究发现,成人会变得更加坚强,是因为他们经历过严峻的考验。人经受痛苦,也就得到了或许从其他途径无法得到的力量。他们能更深刻与强烈地体悟世事,也能对生命赋予更高的价值。通常这会成为社会进步的动力,他们愿意去帮助他人;于此同时,他们也会从这些努力中获得进一步的成长。如石家庄市为失独群体提供专业帮扶服务的“妈妈之家”中的失独女性,她们在走出自身苦痛后,帮助具有相似经历的其他失独者,不仅取得良好效果,而且获得进一步个人的成长。

三、失独老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分析

(一)家庭功能视角下失独老人的需求

居家养老的首要特点在于“家”。家庭是居家养老中最基本的单位,承担着个体与社区之间的连接。失独老人的身份与其子女的丧失相联。在考虑其居家养老需求就不得不将其作为一个遭遇重大风险事件的家庭,从家庭的功能维系的角度,在家庭生命周期中进行分析。

首先,失独老人具有经济扶助与生活保障的需求。在失独家庭中,子代对父代的赡养功能消失。如果子女在原家庭中是重要经济来源,则子女的丧失意味失独家庭的生产、分配等功能降低。失独老人在就业市场上因年老带来的劳动力市场的劣势,难以使家庭恢复原有的经济生活状态。

其次,失独老人具有医疗保健与健康照顾的需求。随着躯体的老化带来的健康状况退化,失独老人在面临病痛时,缺乏子女的照顾与陪伴,成为大多数失独老人在养老中最大的担忧。根据“身心一体化”的观点,身体的状况会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而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也会影响其身体健康状况。

再次,失独老人面临家庭结构变化后的适应需求。从家庭结构上看,失独家庭中原有的父母与子女的三角结构发生变化,缺乏稳定性。从家庭角色上看,子女死亡带来家庭内角色的丧失。因此,面对家庭角色的丧失以及变化,失独老人具有较强的心理调适服务的需求。

最后,失独老人具有情感替代的需求。失去子女后,除了面对亲人离世这样的重要生活事件,日常生活中,失独老人难以享有一般家庭具有的天伦之乐,缺乏情感交流的渠道与对象。失独老人在情感替代和精神灵性方面的需求超过普通老人。

(二)失独老人居家养老需求特殊性

失独老人一方面在居家养老方面与普通老人在经济、医疗、生活照料等方面具有一致性,但由于其家庭结构的缺失与脆弱性,使其在居家养老的需求具有特殊性。

(1)精神健康服务需求突出

失独老人面对子女死亡,往往难以释怀,长期沉浸在悲伤情绪中,产生抑郁、自闭、社交退缩、甚至自杀等精神健康问题。这一境况与独生子女家庭有且仅有一个孩子有关。独生子女家庭的父母与孩子的关系纽带紧密,由于没有其他孩子作为风险的分散,孩子的丧失则带来整个家庭的分崩离析,对个人、甚至夫妻关系带来挑战。社会工作的“全人”理念认为个体生活需“身”“心”“社”“灵”四个方面的健康发展。对于失独老人来说,除了经济方面的救助、生理方面的健康照顾,更不能忽视心理方面的精神健康服务,社会方面的社会支持重建。有些失独老人在丧失子女后,失去人生的意义,缺乏生存的动机。这种关于人生意义和生命苦难的追问与反思,往往超越了心理健康的范围,进入灵性精神层面。这部分的需求,也是人类对生命价值的自我探索的需求。帮助老人寻找生命的意义,重寻生活的动力,注入生活的勇气是决定能否开展好居家养老服务的重要因素。

(2)服务提供具有社会福利性

失独家庭的产生有着一定制度性影响因素。基于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部分家庭选择只生一个孩子,为我国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做出牺牲与贡献。政府和社会在失独老人的社会养老中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为失独老人给予相应的抚恤与补偿,提供社会养老的支持与资源。特别是有多子女生育意愿,但因政策因素生育一胎的失独老人,他们的心理状态与一般的失独老人有微妙差异,对政府提供的针对性社会福利具有更高的期望,面对现状更易产生心理落差。因此,对失独老人居家养老服务需看到该群体问题的历史性,在社会福利的框架下考虑其养老问题。

三、能力建设取向下居家养老模式框架

基于失独老人的需求,在能力建设去向下的社区养老模式则需从理念到政策设计方面秉承全人健康的观念,从内部能力发展到外部支持体系建设结合,发展个人与家庭能力。

(一)从“问题”向“优势”的理念转变

目前学界对失独老人或失独家庭的研究大多一种问题视角,基于补救性的服务方案,而忽略了失独老人自身的需求表达,体现在研究中就是主体声音的缺乏。对失独老人看法不能仅仅停留在对其面临的风险,除了看到失独老人的脆弱性外,还要看到在当中蕴含的转变的可能。对失独老人的居家养老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也需要从“问题”向“优势”的理念转变,从强悍的个人主义到一种互动的观点,认识到失独老人也拥有资源与能力,通过链接相关的社会服务资源依托社区开展经济救助与生活支持;专业人士的精神健康服务,失独老人能够恢复社会功能,并经由困境的历练可能会拥有更高的灵性生活与统一整合的人生。

(二)服务的分类与分化

针对失独老人在生理、心理、社会等不同方面的需求,提供相应的一般、专业以及补充。如将失独老人在居家养老生活中的生活照料,医疗护理等方面的需求进行了详细界定,由社区或政府以货币或服务的形式提供支持,发挥志愿者的作用,提供帮扶活动。精神健康需求则通过专业来进行,由社会工作师、心理咨询师,相关nGo组织提供心理疏导、悲伤辅导等服务。特别是长期处于精神健康问题的失独老人,需要分阶段及时响应,提供长期的个案管理服务。在丧亲发生阶段,由心理咨询师或临床社会工作者开展危机介入服务;在恢复阶段,由专业人士、志愿者团队、社区组织多方提供支持,尽快恢复老人的社会功能,重建失独老人的社会支持网络;最后,在结束服务阶段,则需要关注失独老人生活意义的重建,对于高龄老人、身体境况较差的老人还需要考虑提供临终关怀的服务。对上述服务未能含括而确实具有需要的个别化需求提供补充。如极少数失独老人寻求宗教皈依、或者不愿意继续留在原社区居住,则应尊重老人的意愿,协助其处理相关事宜。

(三)关注个人与家庭能力建设

第一,去除负面标签,提升失独老人的效能感。

失独老人常被赋予消极厌世、退缩回避的刻板印象。由于失的身份,失独老人往往在社会文化中面临偏见,在生活中客观存的就业、文化等多重排斥。如一些落后的因果报应观念认为“上辈子做了亏心事,这辈子无子嗣送终”,给失独老人贴上“∽印薄“不吉利”的标签。失独老人自身也容易在此情境下进行自我标签,认为自己是“不详之人”,回避与他人的接触。这一互动过程进一步使老人将消极、无能的标签自我内化,产生失能感,缺乏面对生活的热情与能力,消极避世。在居家养老中,去除影响老人效能感的负面标签,需要促进失独老人主体性的开展,最提高自我价值感,提高老年人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与生活满意度。通过发展自助小组,帮助他人,发展知识、资源和技能,提升失独老人个人能力,培育社区参与的能力,找到新的生活意义的支撑,从而促进个体效能感的增加。

第二,完善社会支持网络,建立良好的家庭生态环境。

失独老人失去子女这一重要的家庭经济与情感支持对象,在社会生活中,因经济、医疗以及心理等困境甚至出现社会关系的“断裂”,具有风险性与脆弱性,二人际关系会增进这种抵抗逆境的能力。因此,重新恢复、重建失独老人的社会支持网络体系,特别是其亲属、互助团体、志愿组织的支持,对失独老人的居家养老具有重要意义。其次,需要促进居家养老相关政策的完善与执行,提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的便利性与服务的可及性,创造友善、关爱的社会环境。通过改善家庭的外部生态环境,提升家庭的稳定性,从而为失独老人的居家养老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向德平.周晶,失独家庭的多重困境及消减路径研究[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5年第6期

[2]慈勤英.周冬霞,失独家庭政策“去特殊化”探讨―――基于媒介失独家庭社会形象建构的反思[J],中国人口科学,2015年2期。

[3]肖云,杨光辉,优势视角下失独老人的养老困境及相应对策[J],人口与发展,2014年第1期

[4]DennisSaleebey.优势视角―――社会工作的新模式[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5]姚政宏,方曙光,全人健康视角下失独老人需求分析[J],社会工作与管理,2016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