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的特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12:28

新农村的特点篇1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特点;建设经验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每个人应该关心的问题,我们应该按照新时代的诸多需求,对农村进行全面的建设,包括政治的建设、经济的建设、社会的建设以及文化的建设。通过进行全面的规划,来对城乡规划进行合理的管理,有效协调城乡空间的具体布局,提高人们的居住环境与生活水平,此外在进行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应该避免出现形式主义,要对村庄进行合理规划,对人们的生存环境进行治理。将社会与环境二者之间的关系协调好。最终满足了国家提出的要求,成功的进行了新农村的建设。

一、新农村建设的特点

(一)产业结构新颖。这种产业结构不仅体现在农业内部结构,还有服务业结构与工业结构。农村服务业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1.建设农产品销售服务组织与农业生产服务。例如:测土施肥、供应化肥农药以及防止病虫等一系列措施,并使其具有专业化的特点;2.为城镇居民所提供的旅游、欣赏以及休闲服务。乡村旅游业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村服务业的发展,并且随着不断开发一些新的事项,像浙江衢州的七里农家乐等,给城市居民提供欣赏自然风光的机会,体验农村淳朴民风,使之身心得到娱乐,使农业内部结构也得到了新的发展与创新。

(二)城乡关系结构特别。对于农业社会而言,城市主要是农村商品采集以及农民消费的中心场所,城市手工业获得的技术经济效益只与农村农业所获得的技术经济效益有着细微的差别,城乡是共同发展的。新农村建设不会只在二元社会结构的框架下来进行建设,因此新农村建设也呈现出城乡关系特别的特点。这种特别主要体现在将户籍制度取消,使每个农民都享有平等的公民地位,在城乡之间建立了面向城市与农村的劳动力市场,赋予了每个农民与城市居民平等就业的权利;此外还在不断发展与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事业,像医疗事业、养老事业以及农民最低生活保障等。对建设城乡的基础设施进行了新的统筹规划。制定全民教育制度,将义务教育普及,发展推广公益性职业技术教育;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全新政策。在进行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不断对以往的一些政策以及制度进行改革与创新,最终有效获得了可持续发展的前进动力。农村结构新颖除了体现在上述这些方面之外,还包括农民的思想观念发生了转变,新的组织结构也逐渐出现,这些都是经过互相对比的情况下比较特殊的深层次的结构,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成为了重要的内容。

(三)出现了新的主体。政府在进行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起着主导的作用,其发挥的职能已与以往不同,已经由单一的管理转变成为了管理与服务有效结合,并以服务为主。政府行使自己的职责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对城乡进行统筹规划与管理、为农村提供非常好的政策环境,并对农村建设新的基础设施。在以往的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尤其是计划经济时期,农民的主体作用很难得到充分的发挥,政府往往将自己的意志强行施加给农民,越俎代庖的情况以及好心不能得到认同的现象经常出现,这些行为主要是与没有发挥农民主体作用有关,最终导致政府与农民一头热一头冷的现象。党中央也曾经提出,在进行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应该动员农民及社会力量,这些都是由新农村建设的特点来决定的。而对于社会问题,主要包括农民、农村以及农业这三个方面,这些问题的产生原因非常复杂,需要新农村建设者的不断探索、实践、创新。农村经济合作社等农民合作组织的出现最终有效动员了农民的力量。建立了诸多如农村综合治理组织、浙江省的村务监督委员会、和谐促进会、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居家养老中心等有效机制,将社会问题有效解决,促进了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

二、新农村建设的经验

(一)管理民主化。在党建方面加强与村民自治制度的有效结合,最终发挥出基层党支部核心的带头作用,此外还需发挥村民委员会自我服务以及自我管理的功能,最终打下坚实的新农村建设的组织基础。1.试用支部书记“跨村任职”模式。这种模式的实行,有效打破了传统的选举农村干部的局限性,将选人用人的视野在很大范围内进行拓宽,激发了村干部发展农村的激情,使其产生了危机意识与服务意识,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党群与干群之间的密切联系,加快了农村各项事业向前发展。2.采用“递进式”对村干部进行培养。首先将农村的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然后是将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实现二者之间的转变。最后是将二者培养成村干部。在完成这递进式的干部培养之后,采取措施对党干部的自身素质进行加强。首先对其进行党的理论知识、政策等教育,使其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民主法制教育,此外还要给他们创造条件,让他们参与村务活动,使之熟悉村务财务管理的整个流程,最终积累更多的工作经验。在对其进行教育锻炼的前提下,必须努力做到将使用与培养有效结合,使他们成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

(二)加大生产力发展力度。生产力直接对生产关系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只有加大生产力发展的力度,才能够为新农村的建设奠定一定的基础,最终确保农村又快又好的发展。1.进行资源的优化组合。首先,确定旧村改造工程,以并村、并乡镇、并学校为契机,加大中心村、中心集镇建设力度,这样就可以合理地加强农民的集中度,打破以往的局限,对农村环境进行整治。其次,将劳动力资源进行有效转移。村党支部要支持经济实体引进培育,发挥党员作用,对村民的劳动力进行集中全面的培训,然后将培训合格的农民引进企业工作,这样不仅解决了企业员工短缺的问题,也为村民开辟了就近就业增加收入的新途径。2.积极发展涉农产业。首先引进项目,财政部门要因地制宜地设立新农村建设的特扶项目,支持新农村建设,促进县域经济发展,金融部门要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进行有效解决,也可以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农村项目建设。这样就可以为农村拓展更大的发展空间,将自力更生与政府扶持进行有效结合,最终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

三、总结

社会主义新农村主要提倡的是构建和谐、文明与民主的新农村,最后将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党的建设等诸多方面进行充分协调,促进其发展。在新农村的建设中,不仅要关注生产与生活的发展,也要注重提高人的基本素质,建设生态文明,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培养出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的新型的农民,共创美好家园。建设出生产发展、生活富足、乡风淳朴以及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一定要切合当地的实际,认真做好统筹与规划,积极采纳广大人民群众的意见,以为民服务为真正目的,不断总结经验,探索科学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文建龙.论新农村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J].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学报,2008,6(15).

新农村的特点篇2

日本的“新农村”运动是一个连续连贯的发展过程,由政府开始推动,并在农村内逐步形成自主自立的发展形势。在政府的积极主导下,鼓励农民积极参与,强调自主自立,而且重视对农民的职业技术培训,全面充分地发挥了农业协同组合系统的作用,重视法律法规及各种制度建设并给予税收优惠,从政府到地方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支农的融资和信贷制度。这对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和建设具有一定的启示。

一、日本“新农村”运动概况

日本于上世纪先后进行了“新农村”运动。就其发展目标和结果来看,大体上可分为如下三次:

第一次始于上世纪50年代中期。由于当时日本农民收入低、生活水平差、农村基础设施落后,农村青年对未来的农业和农村失去信心等诸多因素,1955年12月,时任内阁农林大臣的河野一郎提出了““新农村”建设构想”,并得到国会参、众两院议员的普遍赞同。日本政府在确定1956年国家预算基本方针时,将“新农村”建设作为农林渔业的重要政策纳入国家计划。这一次“新农村”建设主要实施了三项措施:一是确定推行区域。根据农林大臣河野一郎提出的建立农民经营共同体的构想,把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区域确定在100户到900户规模的村庄,并以此推动农户的经营联合,政府共指定4548个市町村为实施区域;二是建立“新农村”建设推进体制。被指定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市町村分别成立农村振兴协议会,通过民主的方式,集中农民的智慧,与当地政府部门及团体充分协商,制定了农村振兴规划并付诸实施;三是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资金扶持力度。“新农村”建设所需资金,除当地农民资金及政府农业金融机构贷款外,国家还采取特殊补贴方式,提高中央、都道府县及各市町村等三级政府的补贴水平。根据统计,平均每个实施“新农村”建设的市町村费用高达1000万日元,这其中40%是由中央政府补贴的。在国家政策和财政支持下,最大限度发挥农民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在强化农业基本建设的基础上,推进农民合作,提高经营水平。1956年至1962年的7年间,日本政府对“新农村”建设的补贴总额高达480亿日元,主要用于农田基本建没、水利、农村通电、发展畜牧业、建立公共设施、农村广播等领域。为解决一部分农村通电、增加电力供给及开发水力发电等领域,除国家补贴外,国家农业金融机构还采取了发放低息贷款措施。

第二次在60年代中后期。在第一次“新农村”建设的基础上,日本政府于1967年3月制定了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出台谋求经济产业均衡发展、区域均衡发展、适应国际化经济发展趋势、缩小城乡差距、消除环境污染等一整套政策措施。在农业及农村方面,该计划则强调全力推行综合农业政策,将“新农村”建设置于推进农业及农村现代化的核心位置。其主攻方向首先放在提高农业经营现代化水平上,政府大力投资,强化支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大搞条田化、暗渠排灌、农用道路及农业防灾等基础设施建设。在改善生活环境方面,提出了“把农村建成具有魅力的舒畅生活空间”的目标,大力推进保护农村自然环境,实施改建和新建农民住宅,提高自来水及下水道普及水平,为农民建立集会活动场所,充实学校、医疗单位,建立农村保障制度并加大扶持强度。

日本第二次“新农村”建设的区域规模及资金扶持力度远远大于第一次。根据统计结果,在国家指定的3100个市町村中推进农村基本建设和经营现代化建设,这大约占当时日本市町村总和的80%。每个市町村除政府补贴9ooo万日元外,还由国家农业金融机构贷款2000万日元。在政策与资金的大力支持下,第二次“新农村”建设达到了预期目的,取得了明显效果,大大加快了农业与农村现代化进程,农业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急速上升。

第三次在70年代初。日本政府于1971年制定了(侬村地区引入工业促进法》,鼓励城市工业向农村转移,为农民提供非农就业机会。此举不仅抑制了大量农民流向城市,也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改变了农村面貌。其后最具影响的是“一村一品”运动,“一村一品”的宗旨在于以振兴农产品为目标,发展介于一次产业和二次产业之间的一点五次产业,制定适度的行政对策,建立功能健全的经协组织。促使或一个县、或一个乡或一个村努力发展出优势经济项目,拥有自己品牌,具备特色产业,从而产生出巨大的市场优势和显著的经济效益,并形成一个地区的标志,代表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状态,反映这个地方在市场中享有的知名度。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支柱产业,拉动地方经济增长。“一村一品”运动的开展在日本取得了显著效果,为日本“新农村”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促使日本农业农村步人了国际化水平,并实现了日本的农业现代化发展。

二、日本“新农村”建设的特点

第一是政府积极参与。一是充当发起者。从三次“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来看,前两次都是自上而下政府主导型的,即由官方针对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农村所暴露出来的问题,主动倡导“新农村”建设运动,体现了官方对农村的重视。

第三次尽管是自发展开、属于民间主导型的,但是其中在国内外最具影响力的“一村一品”提议人是县知事。二是在资金上大力支持。据资料显示,日本政府通过各种渠道用于农业的投资高达农业总产值的l5倍之多。政府筹集的这些资金主要是用于如土地改良、水利建设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另外还用于科研推广、动植物防疫、农业灾害赔偿、农业劳动者补助和农业金融补贴等方面的投入。三是在组织与规划上给予支持。日本专门成立农村规划、建设与加强产业发展的农业构造改善局;官方指定推行“新农村”建设的区域,同时督促市町村成立农业振兴协会,并建立了由市町村、县到中央的三级农协组织体系,其覆盖了整个农业和农村;地区政府还出面委托专业规划团队制订农村基建方案,县政府无偿开办各类补习班等。

第二是鼓励农民积极参与,强调自主自立。如果说在前两次政府主导型的建设中,农民显得相对被动的话,那么在后期的民间主导型的“一村一品”运动中,这个不足便得到了有效的弥补这一方面是因为此时政府财力相对紧张,无法进行大包大揽,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在实践中,日本政府认识到农村振兴不能仅靠政府单边努力,它还需要作为直接受益者的农民自主参与,所以必须设法调动其积极性、创造性,培养其自立性使其成为乡镇建设发展真正的主体。因此,在“一村一品”运动中,广泛推崇自行思考、自行实施的精神,从规划的制定、实施到“一村一品”的产品选择,皆由本地居民出谋划策,并依本地需要定取舍。政府的工作只是引导群众集思广益唤起其热情和干劲,并在政策与信息服务、市场开发、人才培训、技术指导等方面予以支持。这种方式既塑造了一大批实用专业人才,也使村民具备了民主意识和从公共利益出发经营农村产业与维护其公共设施的愿望和能力。

第三是重视对农民的职业技术培训。日本政府特别重视对农民劳动技能和素质的培训,他们组织动员各界力量构成了一个互补的教育体系有计划、分层次、有重点地开展对农民的免费培训活动,教授农业技术等实用性强的课程。

第四是充分发挥农业协同组合的作用。日本战后重建的“农业协同组合”是一个集农业、农村、农户为一体的综合社区组织,它是在政府的大力倡导和扶持下发展起来的,由农民自愿结合而成。目前全日本99%以上的农户都属于该组织“农协”分基层、县级及农协中央会三大层次;按业务对象和经营范围不同又有综合农协和专业农协两类。它们共同构成了完备的遍布各地的综合服务网,利用联合力量,为农民提供快速、周到高效的服务。该组织的辐射范围极广,几乎涉及到了农民生活的各个领域和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据统计,日本有80%以上的农副产品是由农协销售的,90%以上的农业生产资料是由农协提供的71%的生产信息及59%的生活信息来自农协系统。

可以说,农协承担了日本农村主要的经济功能在发展农村经济、改善农民生活、提高农民的交易地位、推进农业与农村现代化建设等方面,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协更是首当其冲,起到了政府难以替代的作用。

第五是重视法律法规及各种制度建设。为了推进农村事业改革、统筹城乡发展,日本政府依据不同时期农村发展情况及目标,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令和影响深远的扶农政策,为农村各项建设事业提供支持。如在20世纪50、60年代制定了(农业法》等近30个法规,并多次修改(农业协同组合法》。70年代出台侬(药取缔法》等与有机农业有关的法律法规。1999年颁布了《食品、农业、农村基本法》、《持续农业法》等。此外还先后颁布实施了《过疏地区振兴特别措施法》《农林渔业组合重建整备法》等法律法规。在制度建设上,主要包括农民充分参与规划制度;尊重农民选择,保护农民权益,培养农民自立制度:加大政府财政投入,为区域经济发展打造平台制度;农业现代化补助资金制度;发展农村教育、卫生、文化、信息等社会事业的制度;农业和农村防灾救灾保险制度等等。所有这些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为农村农业的发展及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提供了法律与制度上的保障。

第六是提供税收优惠和建立较为完善的针对农民的融资制度。日本政府除了在财政政策上向农村倾斜以外,在税收、金融等方面也提供了许多优惠:如农协各种税收均比其他法人纳税税率低l0%左右。为支持农协向农民开展信用事业,政府部门还给予农协以贴息贷款或无息贷款等,以确保其资金来源。而农协信用系统则以略高于普通银行利率的优惠利率吸引大量农村闲散资金,并以优惠条件向农户发放低息贷款。据统计,农协贷款余额中,对社员发放的农业和生活贷款占80%以上。另外,政府发放的政策性贷款和向农业部门投入的贷款资金和利息补贴资金,也通过各级农协的窗口发放给农户。

三、对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启示

一是政府承担应尽的责任并发挥主导作用。

日本政府一方面一直通过投入较大资金量、充当组织者等并在实际行动中积极履行职责。另一方面依据实情适时调整政府参与的力度、广度,在不同阶段采取不同对策,不过于教条,也不走极端。另外,区分不同发展阶段的规律,分阶段重点实施地区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整治、法律政策等专项工作,实现了力量的集聚。我国这个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在经济转轨的过程中矫枉过正,由大包大揽变为放权过多,结果形成欠账太多,投入太少,农村公共产品奇缺的状况,政府负起相应的责任不够。目前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也到了工业反哺农业的阶段,必须要在财政金融政策上加以凋整,加大投入比例。至少也应该在最为重要的几个方面先行加强专项投入。例如,加大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强农业专项资金的投人力度和监管机制等。

二是促进农村新型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与强调农民自主自立自我管理。

日本的“新农村”发展,其一是实现分散经营的农民和大市场的有效对接,有助于农民形成数量优势,改变势单力薄进人市场的弱势地位,减少其在各种经济活动中的盲目性与利益流失,维护农民权益;其二是形成完备的遍布各地的综合服务网络,利用其联合的力量,为农民提前、产中、产后的快速、周到、高效的配套服务;其三是具有较强的社会活动组织功能,能够组织农民参与所在社区的各种活动,包括诸如水渠道路的修建等公共产品的供给活动。目前我国的“三农”是弱质产业、落后区域、弱势群体,面对与其他利益集团收入差距的拉大,面对来自国际农业市场的严酷竞争,面对公共产品属性较强的各种农村基础设施的难以建设,处于散兵游勇状态下的农民正迫切希望能够开展联合和合作。因此,国家应尽快出台政策支持与建立法律法规,用于积极引导农民建立各类新型的经济合作组织,要因地因时制宜,形成多种多样的形式,做到以农民自愿为基础,充分体现“民办、民管、民受益”这一基本原则,避免形成新的官僚体系。

三是重视其他各种软公共产品的提供。

其一是建立多元化教育体系,加强对农民的素质教育与职业技术培训。为了提高农民的技术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各类农村职业技术人才,改善农民的综合素质,使农民不会因贫困而在后续的竞争中继续处于劣势地位,在目前情况下,政府应该动员社会各界力量,支持对农民的培训。培训的内容要避免宏观性的理论空谈,应注重微观性、实用性,重点解决农民在实际操作中的技能问题;

其二是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与制度,创造良好的法制与制度环境。农业是天然的弱质产业,面临着自然和市场的双重风险,从日本的经验来看,这种保护并非体现在普通政策层面,而通常是以法律法规及制度等形式表现出来的,从而极大地增加了保障的严肃性与力度。因此,就我国目前而言,一方面要注意修改已不适应新形势的相关法律、法规,另一方面还要细化、完善地制定新的相关法律、法规,以逐步加快制度化和法制化的步伐,做到有法可依和依法办事;

其三是建立较为完善的针对农民的融资制度。资金的短缺是制约农村发展最关键的因素,多年以来我国农村经济长期处于资金不足的状态,农民从官方银行信用社融资较为困难,许多人只得转向民间融资,但民间融资利率偏高,甚至还存在高利贷的现象。所以启动金融手段,发挥政策性的金融作用,完善农业信贷制度,已成为势在必行举措。

新农村的特点篇3

1知识缺乏

1.1健康知识缺乏,自我保健意识差由于这类患者都来自农村,受所处环境和条件限制,患者获得健康知识的信息渠道较窄,存在许多不良的健康行为和生活习惯,如大量吸烟,无节制喝酒,膳食不合理:经常食用高盐、高糖、高脂肪及油炸食品,使用动物油炒菜,早餐吃七、八个荷包蛋等。不注重个人清洁卫生,特别是偏远地区的患者,长时间不洗澡、不刷牙。

1.2医学知识缺乏,依从性差,疾病风险意识淡漠由于对疾病相关知识不清楚,对疾病认识模糊,思想上不重视,如有的急性心梗患者认为平时自己身体很棒,入院前还在干农活,不把疾病放在心上,不听医生让其卧床的劝阻,擅自下床活动。

1.3一日费用清单看不懂一些医疗专用名称不知是什么,有的患者把胸透当做磁共振。静脉注射不知是什么。不清楚记账药和普通药、控制药什么意思。

2自卑心理严重

受传统思想影响,许多农村患者认为自己地位低下,到大医院后有什么不清楚、不明白的也不敢多说、多问,怕被人耻笑、被人瞧不起。内心却强烈渴望被重视、受尊重。

3环境陌生

有些患者平时很少出门,有许多患者是第一次进医院,对医院环境、病区设施不熟悉,入院、出院手续不知道如何办、怎么办、去哪里办,如有的患者就发生过找不到病房,不会乘坐电梯、不会使用呼叫器,甚至对负责自己的医生和护士不知道。

4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有关信息了解不够

如不知道办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有关审批手续,有的患者住院一周也不知道办理新农合转诊及审批手续,以致影响到报销;对报销比例不清楚。出院时各种报销手续办不全,不清楚该复印病例的哪些部分、出院证、诊断证明等材料不知道找谁、不知道什么样。

5经济负担

虽然医疗费用有以前的完全靠个人支付转变为可以报销,但毕竟报销比例有限,因为患者来自农村,无稳定的经济收入,总是为费用忧心忡忡,担心对家庭、子女造成经济负担,出现交费不及时而影响治疗,有的甚至放弃治疗。

6护理管理

6.1强化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患者主动服务意识组织全体护理人员学习关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政策,做到人人掌握不同地区不同的报销规定,使每一位护士都能够顺利、准确的解释新农合患者提出的疑问,护士接诊新农合患者时,主动介绍办理入院的程序,医院及科室的情况,所住病区名称、病房号及床号,带领患者熟悉病区环境,教会患者呼叫器、床栏、移动餐桌、床头灯、空调开关的使用方法,在第一时间为患者提供就医及生活帮助。每天查房时主动询问患者有无需要帮助,提醒患者保存好费用清单及有关资料等,以免丢失影响报销。

6.2加强护患沟通,注重心理护理平时要主动和他们打招呼并使用本地的尊称.熟悉方言利于沟通,对患者的诉说要认真听取,特别要注意说话的用词、语调和表情,不耻笑、不鄙视,让患者感到亲切、温暖和平等,消除其自卑心理。

6.3开展健康教育,普及健康知识和卫生常识健康教育对新农合患者尤为重要,护士应以患者亲友的身份,在拉家常中融入教育内容,避免简单枯燥的说教,并利用一切日常护理活动做非正式的实施教育,如在晨间护理和护理查房时,将有关知识教给患者;发放药物时讲明药物的作用、用法和注意事项等。具体内容有:①普及健康知识和卫生常识。因为许多疾病与饮食关系密切,不良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也可以产生疾病,通过健康教育,使他们明白饮食与健康的关系,哪些是健康的行为,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和习惯是正确的,从而采用合理的饮食、健康的行为、科学的生活方式和卫生习惯,以减少疾病的发生;②有针对性的个体教育根据每个患者的差异,开展因病而异、因治疗方案而异的个体教育;如疾病的名称、治疗的方法、所服药物的有关知识;③医学知识的教育;④医院专业用语的教育:向患者解释各种检查、化验设备名称及治疗项目专业用语的含义。

新农村的特点篇4

关键词:物理概念教学新市民子女有效教学

概念是物理学科的基础,是学习物理知识的第一步。在初中这个物理学习的启蒙阶段,搞好物理概念教学对于学生将来的学习和成长非常重要。在笔者所教班级中,有相当数量的农村新市民子女,这些学生中的大部分人都存在物理基础薄弱、物理学习兴趣不高的问题。大多数学生的概念学习都还停留在死记硬背的阶段,无法真正地掌握和灵活地运用物理概念,从而影响了接下来的物理学习效果。物理教师如何针对这些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有效的物理概念教学呢?

一、以生活实例引入概念

概念形成的过程事实上是一个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教师在进行概念教学的时候,应当按照概念形成的规律,从感性经验入手进行概念引入。物理学科是一门在日常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的学科,很多的生活现象、生活经验对于学生认识和理解物理概念都具有显著的帮助作用。说到生活经验,这些来自农村的孩子往往在生活经验上有着较丰富的体会,如果把物理概念同他们的生活经历、生活经验结合起来,则对于他们的概念学习是大有裨益的。例如,在讲到杠杆的概念时,笔者就给学生列举了一系列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包括用开瓶器开瓶盖、用羊角锤拔钉子、用撬棒撬石头、用剪刀剪东西等,这些生活实例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在举出这一系列的实例以后,笔者就让学生总结这些表面上看起来差别很大的生活现象中的相同部分。在一步步引导下和学生的相互讨论中,学生逐渐总结出了这些生活现象中的两个共同点,第一,无论是开瓶器、羊角锤、撬棒还是剪刀,它们首先都是具有一定的硬度的物体。第二,这些工具都有一个固定的旋转动点。一旦找出了这两个共同点,杠杆的概念就在学生的头脑中初步形成了。这种以生活实例作为引子的概念教学方式不但有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认识抽象的物理概念,还能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提高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二、以故事创设有趣的概念情境

兴趣是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思考的重要内驱力。在新市民子女学生中,大多数学生对物理学科缺乏足够的重视,认为这是一门不能跟“语数英”相提并论的副课,因此,很少有学生会对物理产生兴趣,再加上物理教学中,概念教学相对来说比较枯燥乏味,因此,他们在学习物理概念的时候普遍存在不重视、没兴趣等问题。怎样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呢?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笔者在讲解概念的时候,就经常给学生穿插一些物理学史、物理小故事等,很多时候,一个有趣的小故事可以很快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课堂氛围得到明显改善。在教学“浮力的作用”时,笔者给学生讲了一个“怀丙和尚智捞铁牛”的故事:“北宋时期,有一年山西省河中府连降大雨,导致河水暴涨,结果把一座黄河上的浮桥冲坏,浮桥两端重达数万斤的铁牛也被冲进了河里,铁牛本身重达数万斤,再加上深陷于淤泥之中,当地人想了很多办法也无法将铁牛拖上岸,于是当地官府贴榜招募能够从河底捞出铁牛的人。这时候,有个叫怀丙的和尚来到了这里,说他有办法把铁牛捞上来。”说到这里,笔者停顿了一下问道:“你们能够猜出怀丙是用什么方法把铁牛捞上来的吗?”问题一出,立刻引起学生热烈的讨论,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纷纷发表各自的观点。待学生讨论完以后,笔者接着给学生讲故事:“怀丙让人们弄来两艘大船,并在船上装满沙子,然后开到铁牛沉没的地方,接下来再用一根粗壮的木头横架在两艘装满沙子的船上,然后在木头上拴上铁索,再让人潜入水中将铁索的另一端牢牢地拴在铁牛上,这时候,怀丙再命人把船中的沙子卸下来,船逐渐上浮起来,而随着船的上浮,铁牛也被成功地从淤泥中拉了出来。”在故事的铺垫下,整个课堂不再处于紧张的氛围中,学生愉快地听故事,并且在听故事的过程中,自然地理解了浮力的相关概念和性质,可以说完美地做到了寓教于乐。

三、以实验辅助概念教学

物理学科是一门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学科,通过实验手段,可以展现物理概念的形成过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概念的内涵。因此,在实施概念教学的时候,教师要学会以实验的手段辅助概念教学。事实上,来自于农村的新市民子女,实验技能往往是他们较突出的薄弱点,因此,多开展一些物理实验,对于强化他们的实验能力是非常有效的。笔者在给学生讲“压强”的概念时,就在课堂上当堂给学生做了一个简单的演示实验,实验的器材很简单,就是一个装有沙子的容器和四个角全是钉子的小桌子。首先,笔者将小桌子放在装满沙子的容器中,结果小桌子的四个钉子桌腿明显陷进了沙子之中。接着,笔者再将桌子翻过来,桌面朝下地放在沙子上,结果发现,桌子几乎没有发生下陷的现象,接下来,笔者让学生总结两次实验的差别。经过讨论,学生很容易总结出两次实验中桌子与沙子的接触面积不同。结论出来以后,笔者又将一个砝码置于桌子之上,结果本来还纹丝不动的保持在沙子上方的桌面开始下陷。接下来,笔者又增加了一个砝码,桌子下陷得就更明显了。这时候,笔者再让学生总结两次实验,学生很轻松地总结出两次实验压力的大小发生了变化。就这样,通过这个简单的演示实验,学生清楚地认识到了影响压强的两大因素――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教师都处于引导者的位置,观察实验、总结实验现象和规律的事情都是由学生完成的。这种以实验辅助概念教学的方式不但让概念教学显得更加浅显易懂,而且有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归纳能力等一系列的实验能力。

概念教学作为物理教学活动的基石,它的质量好坏与否会直接影响到以后的物理学习活动。教师一定要重视物理概念教学,不断优化概念教学,提高物理教学活动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金冠峰.也谈初中物理概念教学[J].新课程(上),2011,06.

新农村的特点篇5

关键词: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社区规划

一、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社区规划的内涵

学术界关于城市边缘区的概念有多种提法,如城市边缘带(urbanfringe)、城市蔓延区(theareaofurbansprawl)、城乡结合部(citycountryfringe)、城市阴影区(urbanshadowarea)、城乡交错带(urbanruralfringe)等。现在国外比较权威性的定义是由普内尔于1968年提出的:“一种土地利用、社会和人口特征的过渡地带,它位于中心城的连续建成区与纯农业腹地之间,兼具有城市与乡村两方面的特征,人口密度低于中心城,但高于周围的农村地区。”…目前,国内大多数学者认为:城市边缘区是城市发展到特定阶段所形成的,紧靠城区的一种不连续的地域实体,是处于城乡之间、城市和乡村的社会、经济等要素激烈转换的地带。虽然学者对城市边缘区的表述和理解不是很一致,但城市边缘区确是城市地理的客观现实区域。城市边缘区位于城市建成区的地带,是城市与广大乡村地区相连接的部位。它是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所形成的独特地域实体,在土地利用上则表现为由城市向乡村过渡的混合土地利用地带。城市边缘区是城市外延的发展用地,是城市人的服务区,既是城市外延部分二、三产业的吸纳地,又是为城市提供大量农副产品的基地,它总是随着城市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将社区作为一个科学研究的概念,最早起源于农村社区。传统的农村社区是一种自然状态下,由于长期共同生活在一定的地理空间范围,而形成的具有共同文化理念的共同体。这些社区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要谋生手段的人口为主,人口密度和人口规模相对较小。

城市边缘区农村社区是指在地理位置处于城市边缘的农村社区,它具有部分城市特征,也保持了原有的农村社区的文化理念。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的规划建设,应将社区建设作为出发点,应该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与快速城市化的大背景联系起来考虑。当前国内城市社区的建设往往采取政府主导,依托原有的街道委员会进行。这是在城市建成区条件下的模式,而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社区的建设应该根据实际条件,创新模式,满足各方面要求。总之,在城市边缘区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中,利用创新社区规划模式可以对村容村貌进行城乡一体化规划,避免新农村社区成为城市社区时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广州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社区特点

1、边缘区新农村社区特点

广州城市边缘区的位置、建设情况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而且,城市的快速扩张促使城市边缘区里城中村与大型房地产开发项目的普遍出现,这部分的建成环境出现了既有完全城市环境包围乡村,也有乡村包围城市住区,还有城市与乡村杂存的复杂情况。这部分的新农村社区具有了很多新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1)开放性。随着广州城市的发展,特别是房地产、交通、信息因素的介入,广州城市边缘区传统农村社区的封闭性被打破。尽管农村的基本生产和生活单位仍然是农户,但是他们的生产、生活和交往愈益社会化,由此形成丰富的社会关系;

(2)流动性。当地农村人口不再限于本乡本土,而是大规模、高频率的外出务工经商。即使在本乡村务农的农民也利用农闲时间在广州市或周边的城镇外出寻找新的工作机会;

(3)异质性。传统农村社区有高度的认同感和凝聚力还在于其同质性社会,即在同一社区居住的人群从事同样的职业,过着同样的生活。现在,由于村域内产业的兴起,外来人口的大量介入,农村社会正处于大分化之中,差异性愈来愈突出。产业分化造成不同产业人群、不同职业和身份群体共同居住在同一社区;

(4)动态性。城市边缘区处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地域范围也不断在变化。在这样环境中的新农村社区也不断的处于动态的变化中,有的仍是农村社区,有的虽然名义上是农村社区,实际在空间上已经成为城市的一部分。

2、边缘区新农村的实体环境特征在当今社会条件下,广州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的实体环境具有以下的特征

(1)自然环境优美。广州位于珠江三角洲人海口,边缘区农村大多位于珠江水系纵横的河道水网之间,一年四季植被茂盛,形成丰富的绿色景观。由于地域文化特点,有历史的旧村建设都会考虑一定的风水因素,因此,大多数城市边缘区的农村仍然具有良好的自然景观基础。番禺南村镇的八个村落都有水系河流,其中陈边村内还有几个小山分布其中,形成特色生态景观。

(2)新农村传统社区环境各具特色。广州城市边缘区的传统农村社区大部分具有较长的历史,在明清时代建村的较多,例如,番禺南村镇的南草堂村建村历史可以追溯到宋代。有的村落沿江而建,有的村落依山而起,有的村落自成体系,形态完整。例如,南村镇新基村传统社区环境形态受珠江支流小河的影响明显,呈线性发展。所有村落传统社区的街巷肌理自然有序,历史性建筑点缀其间。各个村落在自然发展的过程中,既契合周边自然环境,又具有自己的文化理念,从而各具特色,体现了岭南乡土文化特征,形成了丰富的村落景观。

(3)现有村落空间架构呈现拼贴性特征。其中,历史旧村环境空间结构特征明显,广州城市边缘区的农村社区处于广府文化影响圈内,村落实体空间的生长反映了村落内部的社会结构。村落布局中,祠堂、宗庙成为核心节点,空间结构肌理具有岭南特色;而上个世纪末建设的村落格局则成格网状布局,每户宅基地面积一致,未考虑公共交通,各家住宅距离很近,整体村落呈现两种肌理的拼贴。南村镇市头村旧村肌理清晰,建筑与道路具有明显的向心性,其中宗祠(公祠)众多,新旧共存的整体空间结构呈现异质拼贴特性。

(4)村落环境需要改造。边缘区村落在发展中,实体环境的某些方面已经与村民生活需求脱节,表现在村内交通、聚居方式、交往空间、公共设施等各个方面。村内交通无法满足村民开车出行的需要,防火通道不符合要求;聚居方式分散,土地利用存在浪费现象;交往空间较少,村落公共空间不支持村民活动;公共设施缺乏,防火、垃圾处理、医疗等公共服务的提供不足。广州城市边缘区的村落居民在经济上比较富裕,与这样的生活环境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三、广州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社区规划构想

基于上述广州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社区特点,结合对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的认识,提出新农村规划应该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1、城乡统筹。在宏观层面需要结合广州城市总体城市规划,进行城乡规划统筹。城乡规划法已经颁布实施,在落实广州城乡规划中,需要重视将新农村规划统一进来。广州城市区域不能无限制的蔓延,基于我国可利用土地较少的现状,采取有机聚集发展是可行的方式。这样边缘区的新农村有一部分将成为城市社区,有一部分将成为城市边缘绿带界限中的聚落,自然景观得以保持而不被城市化的浪潮所淹没。

2、产业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社区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产业发展。广州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社区与广州市毗邻,在改革开放初期广州市产业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目前广州正处在产业转型期,新农村社区需要结合自己特色,寻找发展的新机遇,在特色农业、第三产业发展中拓展空间。在社区规划建设中,预留产业发展空间,根据不同产业类型,结合居住社区建设综合性的新农村社区。例如,南村镇的新基村紧邻大型房地产开发项目——华南新城,新基村发展必然要受到华南新城房地产开发的影响,变被动为主动,走一条房地产商、村民集体和政府三赢的道路。

3、特色保留。广州城市边缘区的新农村社区各具特色,构成了广州城乡景观的重要部分。过去在城市化进程中已经出现不少建设性破坏工作,有些农村聚落的空间组织也受到了影响。因此,在新农村社区建设中不仅要注意保护社区环境中有价值的历史建筑,也必须合理的保护具有明显空间结构肌理的农村聚落,创造有特色的新农村场所景观。

4、规模合理。社区建设可以与村庄行政区域、基层社会组织紧密相连,为了保证社区建设与地域居住环境和基层社会组织相配合,社区应该具有合理的规模,这样有利于形成较强的社区认同感与归属感。现在的农村社区正在不断的异质化,原有的共同心理文化特征还没有被彻底改变,一些新的变化也在产生。在这个过程中,实体空间环境的规划应该注意按照社区规模确定地理范围界限。并运用多种手法,在不割裂整体性的前提下,实现社区的整合,这对于城乡和谐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5、渐进发展。城市边缘区新农村规划建设存在各种问题,也有很多机遇,在当前条件下,更容易采取的建设方式应该是小规模改造。一方面,广州城市边缘区的新农村社区量大面广,相关利益复杂。建设资金缺口也较大;另一方面,采取变革性的彻底改造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新农村的社会经济问题。因此,关照各方利益,实行渐进式的小规模改造就成为必然的选择。每个新农村社区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由点带面,展开滚动式发展。

6、空间有序。参照国外城乡规划的理论与实践,城乡规划方法必然是综合性规划,而不是简单的环境规划。综合性规划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将实体规划与社会结构发展相结合,建设有序的空间环境。城市边缘区的新农村社区建设的重点在于其社会意义,有序的空间环境也会影响人的行为,构建和谐社会。针对规划对象的社会结构具有传统与现代结合的特点,需要通过调查研究对新农村的社会结构进行深入的分析,考察传统社会结构发生的变化,对人们文化心理层面的认识进行探索,并落实到新农村空间实体环境的规划中,形成有序发展的新农村社区环境。

7、可持续利用。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社区的建设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根据国家允许集体所有制农民土地进行流转的新政策,考虑土地的可持续利用;采用生态的规划方法与建设科技,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创新新农村社区的管理模式,针对城市边缘区新农村不断融合进城市社区的特点,达到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边缘区是城乡统筹发展的重点区域,而新农村社区是其中的重要部分,因此,如何进行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社区的建设是城乡规划必然要面对的问题。在北京,上海等地方,已经进行了一些实践。在广州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中,我们尝试以社区建设作为出发点进行规划设计。抛砖引玉,珠三角地区的新农村具有自身特点,考虑地域特征条件下的新农村社区规划还需要更多的理论和实践。

参考文献:

[1]杨山.城市边缘区空间动态演变及机制研究[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8(3),19—23.

[2]丹尼斯•C•缪勒.公共选择理论[m].杨春学,李绍荣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新农村的特点篇6

今天来到*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办公室,对新农村办公室建设,工作开展情况,包括目前安排的内业、外业建设,都是非常满意,非常高兴,非常感动。一方面*县新农村建设这项工作,从年初部署以来,不断壮大,从无到有,在*农村大地普遍开展,特别是通过省地试点村的带动,使53个行政村都发生了变化,做到了全面推进,重点突出,强力督办,走在了全区前列,甚至在某些方面,某些领域为大兴安岭地区新农村建设拿出了鲜活经验,这是我们高兴满意之处。另一方面满意高兴之处,就是通过新农村建设这个新的载体,把*县村级组织、两委、农户的积极性普遍发动起来,调动起来,激活起来,树立的品牌就是“学习甘南兴十四,建设*新农村”。

通过我们*县新农村建设,通过听大家汇报,通过刚才的走、看、听,总体觉得我们*县新农村建设有许多地方应该给予充分肯定。

1、保障措施到位。一是组织机构健全。县、乡、村三级新农村建组织机构都健全。二是超前谋划。都有相应的建设规划、建设思路、经济发展规划,经济发展的思路,属于舆论先行,规划先行,为新农村建设规划提供蓝图建设保障。三是人的素质普遍提高。通过思想发动,组织动员,围绕新农村建设客观需求,具体工作的逐步实施和展开,县、乡、村三级人员的因素,都有较大提高,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人的因素保障。四是新农村建设得到内外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内在有自身选项目,拿资金,拿投入。外在有包乡、包村,帮乡、帮村这些做法,县内搞了200多个项目,落实资金达15万元,地区包扶单位最多的拿出8万元的帮扶,这是帮扶上的保障。

2、*县新农村建设组织发动到位。这是*县新农村建设超前谋划,先行一步的根本。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特别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后,省地委把新农村建设作为新时期一个党的重心工作提出,我们*县及时把新农村建设作为20*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特别是“十一五”时期的一个中心工作,新农村办公室紧紧把组织发动落实到位,在*大地掀起新一轮建设热潮。

3、建设主体农民参与的积极性逐步提高。在*新农村建设中非常值得探索、肯定、进一步研究和贯彻落实。新农村建设最终的主体是农民,各级党政组织是起组织、发动、推动、推进作用,甚至在抓项目、抓资金方面给予支持,直接建设者还是农民,这是新农村建设牢不可破的重心主体,不能忽视这个群体,忽视这个群体,建设新农村的大厦就是建在沙漠之上,不会牢固。

4、从规划角度、指导角度、项目资金落实角度都是超前谋划的。超前谋划了我们的规划,超前谋划了我们的建设项目、资金,使*县新农村建设有章可循,有实质内容可做,最终*县新农村建设必将成为“三农”工作的有效载体。各乡、各村都围绕这些在多方谋划,多方行动。新农村办公室也做了明确分工,有产业分工,综合指导,计划项目分工,抓住了新农村建设的骨架、中心、重点环节,可以说着力解决了新农村建设的主要矛盾,对强力推进新农村建设非常有利。

5、*新农村建设得到全县各方面积极参与,确实在*县体现到了城市支持农村,好多重点工作向农村延伸,这样的热情、局面都有一个新的铺展,打开了崭新的局面。工业反哺农业在*很薄弱,但从城市支持农村,从职能部门强化向乡镇农村延伸,积极帮助农村,特别围绕新农村建设解决实际问题,办好事、办实事,在*县已蔚然成风。

6、各包乡包村干部,后备干部值得肯定。*一大批干部,特别是后备干部、包村干部,按照县委号召、按着新农村办公室要求,辛辛苦苦工作在新农村建设一线,蹲在村里,克服了很多困难。还有一大批后备干部代表单位在那直接包村的,不仅为当地新农村建设起到帮、促作用,同时也树立了*县机关干部良好作风,良好形象,让农民看到了党的各级干部在新一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淳朴务实的风采,帮助县委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方面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赋予了新时期党建工作新内容。

7、新农村建设办公室同志们的工作值得肯定。新农村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工作,3月13日我县正式成立新农村建设办公室,办公室是按临时组织,临时机构角度搭建的,抽调的各位同志能够以大局为主,正确理解和支持全县提出的新农村建设的号召,正确处理好各自工作和新农村建设的关系,自觉把全部精力重心放在新农村建设的各个环节上。这些同志担负很重的担子,在新农村建设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借鉴的情况下,不断摸索、创新,逐步发展、完善,不断研究新农村建设新的问题,拿出新办法、新措施,强力加强指导,全面加以推进,起到统领、指挥,组织协调的作用,体现了这些同志的高素质。这些同志也吃了很多辛苦,有维护*县整体大局发展趋势的奉献精神。能够以饱满的热情,良好的精神状态,扎实的工作作风,把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做实做细,展示了*干部的良好形象。

做好今后新农村建设工作,还有许多需要加强和完善的东西,还有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1、高起点规划必需要和农村实际相结合,即要做实,还要让农民亲身感受到真实、可信,目标宏大,具有前瞻性、指导性,符合*农民、农村的实际。

2、进一步调动新农村建设主体作用。现在新农村建设普遍存在等的思想。新农村建设是个长期艰苦过程,国家会围绕重点项目,特别对试点村要有大投入,解决偏远落后地区人居环境、生产环境、生活环境、工作环境,是新农村建设国家下的决心,体现了党和国家领导集体的魄力。敢于免去五千年的皇粮国税,在接近8亿农民的国家要建设新农村,把农民按照国际对轨的方式,人居环境、生产环境达到一流,确实需要魄力,重点投入是正常的,但决不能把国家投入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心,忽视农民这个群体,否则将来会打败仗。回顾历史、党史,任何时期忽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这个重心,这个队伍肯定要失败。所以我们一定把各村农民群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把每一家、每一户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热情全部调动起来,这样,各乡、各村建设新农村的热潮才能真正形成。

3、不能忽视围绕资金项目,围绕着各村建设新农村重点,突出的工作规划、实施、落实,要加大工作力度。

4、围绕新农村建设看得见,摸得着的事,逐步做起,加强工作推进力度,还要进一步采取措施。

5、把新农村建设和全县“三农”工作和全县的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达到互相促进,形成有机整体,进一步凝聚全县各方参与的积极性和热潮。

6、不能忽视宣传、信息传递、经验交流、典型引路、产业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针对这些,包括已取得的好的基础,做好今后*新农村建设工作,构建和谐社会任重而道远,不该沾沾自喜,也不能松劲,是正在鼓劲往前干的时候。做好今后新农村建设工作还有许多问题值得考虑。

1、还要进一步从提高全县,特别是54个行政村干部的热情,提高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特别围绕如何建新农村,谁来建新农村,建设什么样的新农村,这三个课题考虑,这是今后工作的重点。

2、新农村谁来建,怎么建,建到什么程度,是每一步新农村建设突出体现出来的,值得去思考的,要紧紧去组织。谁来建,各级党政组织建,农民亲手建,乡镇、村两委带头建。把农民生产、生活面貌的改善都通过新农村建设这个载体逐步加以解决,这就是建。动员一些资金、项目的支撑也是在建,是大家共同建。怎么建,就要通过规划先行,通过项目落地,通过人居环境,生产环境的改善,特别是按照新农村建设的标准,从群众关心的生产、生活的实际热点出发,大处着眼,小处入手,一个环节扣一个环节,一个计划落实一个计划推着去干。建到什么程度,建设到中央提出的20字方针,具体在*落实到各地。也要求各村,标准不能是一个,目标要具体,目标要现实,实施起来就具体,就现实,值得我们思考。

3、要考虑新农村建设项目、资金、政策的争取力度。全县各级组织都有责任,新农村建设办公室首先负有重要责任,要向上级各部门,小组,包括一些单位去协调、汇报、争取,从一定意义上对新农村建设起到重点促进作用。

4、新农村建设还需要在把产业做大做强上考虑。新农村建设靠什么做先导,做基础,要靠发展,靠农民集体经济的壮大,靠农民手里有钱,壮大集体积累,单靠奉献,靠党员干部的带头、捐赠,只是一时的影响,不是长期的基础,还要壮大集体积累。要求各乡、村必须通过招商引资,通过对自己特色资源的开发搞一村一产业,搞产业的前提是搞项目,搞项目的前提是搞好自己的资源调查,选型定位,拿出认证,计划规划,一年跟一年,长期不断地延续实施。把项目分近期、中长期、远期。要求各村都有近期经济发展项目和规划,一代跟一代,一班人跟一班人,坚定不移,不折不扣地去抓,这个非常关键,将来新农村建设,特别是农民要致富,没这个做基础,新农村建设在一定程度上要反弹,要走回头路。

5、新农村建设办公室以及全县有责任,一定落实和实施好省地关于我们*县新农村建设的要求,落地的项目,落地投资,尽快组织实施。今年年未算总帐时,不管省地投、县投、乡投、村投,新农村建设要有雏形,对比有个起色,能看到实实在在的事,这是对我县新农村建设阶段成果的最好检验。

6、进一步在信息宣传上做文章,一是对内信息,起到指导作用。二是对外信息,要上报、传递,交流,突出信息化社会,发挥信息的特殊作用,不能忽视信息的作用,一个信息可能在瞬间引来一个项目的落地。宣传分对内宣传,对外宣传,对内宣传是凝聚,对外宣传是索取,争取被理解、被认可,被认可的同时获得一些想不到的效益,要把信息做出效率。

6、在健全机制上进一步研究*县新农村建设,没有好机制,多个机制做潜在规律的支撑,新农村建立就没有长劲,不了了之,建立内在健全机制,对事物发展规律性的东西有益处。要建立帮扶机制、考核机制、重点项目推进机制、奖惩机制,特别围绕新农村产业化进程,动员农村围绕特殊载体的奇效机制要有,拿出一些奇效办法把这些机制促起来,没有机制做内在制约,人们就没有长期工作劲头,越到基层越是这样,要实施一些管用办法。

新农村的特点篇7

推进新农村建设,在实际工作中必须牢牢把握以下几点:

一是坚持以人为本、改善民生。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切实保障农民群众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把新农村建设的重点放在改善民生上,从农民群众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抓起,建设惠及广大农民群众的公共服务体系,加大对欠发达地区和低收入农户奔小康的扶持力度,使农民群众真正享受到新农村建设带来的实惠。

二是坚持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统筹推进城乡规划,真正形成城乡一体化的镇村布局规划和公共服务、基础设施规划;统筹推进城市化、工业化与新农村建设,加大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力度;统筹推进中心城、中心镇、中心村建设,充分发挥集聚带动作用;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公共事业建设,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辐射;统筹推进村庄整治,从以点为主的整治向整镇连片整治拓展,整体提升农村环境整治水平。

三是坚持遵循规律、顺势而为。充分认识新农村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既着眼长远,尽力而为,努力保持新农村建设率先发展的良好态势;又遵循规律,把握当前发展阶段的实际,突出创业富民、环境整治、农民培训转移、公共服务拓展、村级组织建设、体制机制创新和中心镇村建设等重点,积极稳步推进,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和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四是坚持创新引领、改革推动。加大农村综合改革力度,积极探索土地经营权和宅基地使用权置换改革,推进中心镇体制创新,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新农村建设投入机制,着力形成有利于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机制。

五是坚持固本强基、合力共建。充分发挥党委、政府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特别要发挥好每个职能部门的职责和作用,努力形成部门分工协作、齐抓共建的工作格局。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使新农村建设成为全市上下的共同行动。切实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为推进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实的组织保证。

根据上述要求,今年我们要高度关注并重点抓好六个方面工作,努力取得实质性突破:

一、围绕推进产业新发展,重点在推动创业富民、增加农民收入上有新突破。生产发展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一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以农业市场化、农业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农业功能多样化的理念推动农业发展方式创新,大力发展加工农业、特色农业、开放农业、休闲农业,形成一批区域化布局、产业化经营、品牌化营销的特色农业块状经济,培育一批区域特色明显、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强的农业特色产业强县强镇。二要提升发展现代家庭工业。提升发展现代家庭工业是推动全民创业的重要方面,也是创业富民、创新强市的重点之一。要在政策、土地、资金、公共服务等方面加大对现代家庭工业的引导和支持力度,培育扶持一批家庭工业示范村(户),加快推进一批家庭工业集聚区建设,努力增加农民的经营性和财产性收入,提高现代家庭工业在致富农民中的作用。三要培育发展三产服务业。积极发展生产性、生活型服务业,大力培育社区服务业。深入推进现代消费流通网建设。积极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业等新型业态,大力扶持发展农家乐特色村,规范提升农家乐特色点。

二、围绕完善服务新体系,重点在提升城乡统筹“十网”建设水平上有新突破。改善民生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目的。要以深入推进城乡统筹“十网”建设为重点,着力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一要深入推进村镇布局网建设。重抓村镇布局规划,统筹安排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真正形成城乡一体的空间布局规划和基础设施规划。二要深入推进城乡交通网建设。重抓农村联网公路建设和村内道路硬化建设,全面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三要深入推进现代流通网建设。拓展工作领域,发展连锁超市,提高配送率,加强长效管理。四要深入推进城乡信息网建设。加快实施“三电、三网合一”建设,健全农业农村信息服务网络。五要深入推进健康保障网建设。继续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和全市城乡一体的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系统建设。加大对山区农民饮用水工程的政策扶持力度,着力解决山区农民饮水难问题。加快完善县、乡、片、村四级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努力实现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全覆盖。六要深入推进城乡社会保障网建设。完善统筹城乡的就业促进体系,重点帮助被征地农民、新增长劳动力、农村“4050”人员和特困人员的就业和再就业。探索建立农业劳动农民的养老保险制度,初步建立起人人享有养老保障的制度体系。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水平,人均筹资额度、医疗报销标准均有明显提高。健全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基础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加大对困难农户的医疗、教育、住房救助力度。七要深入推进文化教育网建设。加大农村中小学“四项工程”实施力度,办好让农民满意的教育。加强农村文化体育事业建设,重点抓好镇乡综合性文化站及村文化活动室建设。八要深入推进城乡电气网建设。加大政策、资金、土地指标等支持力度,先期抓好“一县十镇百村”示范,力争用五年左右时间,推动我市基本实现电气化推广全覆盖。九要深入推进城乡金融网建设。积极争取新型农村银行机构来我市试点,组织开展好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在我市各级分支机构的组建工作,鼓励现有金融机构向农村延伸机构和业务。创新农村金融服务机制,加大对“三农”贷款力度。十要深入推进城乡平安网建设。大力推进乡镇(街道)综治工作中心网络建设,加强农村外来人员管理、服务和维权工作,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三、围绕建设农村新社区,重点在建设中心镇村和推进“百千工程”上有新突破。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中心镇村建设是重要载体,环境整治是重点所在。一要培育发展中心镇村。把培育发展中心镇村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科学规划县(域)中心城、中心镇、中心村布局,完善中心镇、中心村规划编制,突出抓好中心镇工业功能区建设,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切实落实强镇扩权政策,解决用地保障问题,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打造一批各具特色的工业强镇、商贸强镇、高效生态农业强镇。二要深入实施“百千工程”。坚持“点上增量、面上扩展、线上突破”,整体推进环境整治。在继续抓好一批全面小康示范村、环境整治村的同时,加快20个重点镇乡整镇整治和“三线”等重点片区的村庄整治,重点抓好“十路三河”和风景线两旁300多个重点村庄的环境整治。三要推进农村新社区建设。以中心村为重点,从优化农村新社区发展规划、强化农村社区组织体系、健全农村社区服务体系、完善农村社区文化体系、提升村民素质等五个方面着手,建成一批代表绍兴乃至全省新农村建设水平的农村新社区。

四、围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重点在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和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上有新突破。欠发达地区的发展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难点。一要深入实施欠发达乡村、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制定出台欠发达乡村、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的总体规划和产业开发、培训转移、结对帮扶等方面的政策意见,全面建立低收入农户档案,建立健全部门企业联系乡村、机关干部结对农户的帮扶机制,健全扶贫开发的投入机制、管理机制和考核机制,重点帮助解决年收入低于5000元特别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二要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村级集体经济不发达,公共设施、公共服务等就无法推进。要因地制宜,注重特色,探索创新发展途径,努力拓宽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渠道。加大扶持力度,特别要加大对经济薄弱村扶持力度,通过专项资金扶持、农村基础设施项目倾斜、信贷税收优惠、部门企业结对帮扶、帮助异地建物业等有效措施,增强经济薄弱村的造血功能。

新农村的特点篇8

中央财政用于农村科技的投入“十五”比“九五”期间增长了2倍,“十一五”期间又有进一步的增长,农村科技工作取得丰硕成果,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增强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等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2007年,我国粮食总产量继1999年以后再次超过5000亿公斤,单产也创下新高。科技进步正在成为农业农村发展的主要动力与标志。

首先,农业科技进步在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促进农业稳定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国家把农业科技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大幅度增加投入,强化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应用,成效显著,科技进步对农业的贡献率由“九五”的37%提高到“十五”的48%。“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的实施,集成创新了一批粮食丰产重大关键技术,至2006年累计增加粮食2043万吨。培育出了杂交水稻、杂交玉米等一大批新品种,使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5%以上。农业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水平大幅度提升,每年为国家挽回粮食损失2500多万吨。“奶业重大科技专项”的实施,为基本解决我国喝奶难的问题做出了重要贡献。“农产品加工重大科技专项”促进了农产品加工专用品种选育和技术装备研发,带动出口创汇5.02亿美元,促进农民增收累计达到54.3亿元。

其次,农业科技和农村民生科技创新取得重大成果,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技术储备。“十五”以来,我国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取得多项重大技术突破,许多技术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我国农业科技总体水平在发展中国家处于领先水平。农业生物技术在超级杂交水稻、小麦细胞工程、家蚕功能基因组等方面的研究水平居于国际领先地位。面向农村民生需求,积极推进农村城镇化科技开发,在村镇规划、农民生活环境改善、农村资源和生态保护等方面取得一批重要成果,为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提供了技术基础。

再次,多元化、社会化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农村科技成果不断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加快了农村基层科技进步。近年来,农村科技创新效率大幅度提高,市场机制在科技推广服务中作用更趋明显,多元化、社会化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发展较快。科技特派员、农业专家大院、农技110、农村科技合作社等多元化农村科技服务创新机制不断涌现、发展并壮大,引导了一大批科技人员深入农村一线创新创业。例如:科技特派员工作已扩大到31个省(区、市)的1039个县,共有科技特派员4.5万名,直接服务近4万个村的900多万农民;2006年以来共向农村引入动植物新品种1.67万个,推广先进适用新技术1.41万项,实施科技开发项目1.1万项,增加收益48.4亿元。公益性农技推广体系和多元化、社会化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相互衔接、相互补充,加快了科技入户和农村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推动了农村基层科技的发展进步。

特别值得提出的是,在年初抗击雨雪冰冻灾害的斗争中,我国广大农业科技人员发挥了重大作用,科研院所科技人员放弃休假,深入调研,在短短二周内提出了几百条有关于抗灾救灾和灾后重建的科技措施,广大农业科技特派员深入一线和受灾农民共同抗灾重建,表现出高度的责任心,也显示了多年来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积累。

我国农村发展已经进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的历史阶段,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相比,当前,农村科技发展布局还不完全适应农村快速发展的需要,如何形成新时期农村科技统筹、协调发展的新布局呢?

一是围绕新农村建设的需求,进一步加强农村民生科技,统筹农业科技和农村民生科技发展。“三农”问题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核心是农民问题,不能将农村科技作为农业科技的简单延伸,更不能简化成农业科技。实践表明,科技是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基础性力量;科技不仅承担有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重任,也承担有推进改善民生的职责。新时期农村科技必须坚持以需求为导向,落实十七大关于改善民生的精神,在强化农业科技的同时,自觉把服务农村社会发展、改善农村民生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实现农业科技和民生科技的协调发展。加速农业科技创新和进步,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核心是要把握中国特色;要落实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农业科技创新任务,推进中国特色现代农业技术体系建设;要充分体现中国特色农业区域布局,走东中西部各具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要加快发展循环农业、高价值农业、合作农业关键技术,引导现代农业发展方向。加速农村民生科技创新和进步,重点是要把握农村住宅、饮水安全、农民健康等农民最迫切、最现实的需求,加快新兴产业、乡村社区和城镇化等科技开发;目前,农村民生科技已有一定基础,但总体还比较薄弱,有很大的拓展空间,需要做出更为系统的部署。

二是要推动农村科技重心下移,使农村科技更好地面向基层、服务基层,统筹研究开发和应用服务。从根本上来说,农村科技发展的成效必须通过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增收和农民生活质量提高体现出来。农村科技面向的群体大、范围广,各地的情况千差万别、各不相同,这是农村科技的独特性所在,也是农村科技应用服务的难点所在。国家已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促进了农村基层科技的快速发展,提高了农村科技成果转化率。但从总体上看,我国农村科技应用服务和农村基层科技发展能力还比较薄弱。突出表现在:农村一线科技人才短缺,我国平均2000多个农村劳动力中才有一名农业技术人员,人才流失趋势仍未根本扭转;科研机构、大专院校特别是县(市)农村职业学校与农村发展结合的力度、深度有待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科技发展能力和活力不足。新时期农村科技必须在加强研究开发的同时,切实推动农村科技重心下移,把满足广大农民和广大农村千差万别的技术需求作为重大战略目标,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着力推动,实现研究开发和应用服务的统筹发展。

三是在加强政府引导的同时,更充分地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统筹政府引导和市场机制。农村科技具有公益性和市场性双重特征。在以生物技术为基础的新品种培育等前沿技术研究,数字农业等重大关键技术研发,农村医疗和农民健康等关系民生的公益性技术方面,应切实保障政府投入。这是我国农业农村独特的发展情况所决定的,也是世界各国推动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普遍做法。在农村科技应用服务环节,市场机制有很大的空间。建国以来,我国政府投入建立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对改变我国农业农村面貌发挥了重要作用;实践证明,这符合当时我国农村发展的水平和规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机制正在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科技特派员等工作之所以取得显著成效,根本原因是在政府引导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调动了广大农民和科技人员两个积极性,为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走出了一条新路子。新阶段,必须在加强政府引导的同时,加大力度,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农村科技创新服务和农村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近年来,中央一系列重大支农、惠农政策得到落实,形成了全社会关注、重视“三农”的大好局面。当前,如何把农村科技工作落到实处呢?

新时期,要把农业农村科技进步作为加强农业基础建设、推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促进城乡一体化的重要内容,摆在科技工作更加突出的位置。要按照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和中央一号文件的要求,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要紧紧抓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创新型国家建设带来的重要机遇,重点突出农业科技创新、农村民生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基层科技发展等四个方面,扎实推进新时期农村科技发展。

如何实现农业科技创新呢?

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两点:第一,围绕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发展现代农业,大力推进农业重大关键技术研究和集成创新,加强农业高技术研究。将自主创新摆在突出位置,支持公益性农业科研机构和高等学校开展基础性、前沿性研究,加强产学研密切结合,不断增强创新能力和储备能力。从我国实际出发,瞄准世界农业高技术发展前沿,重点发展农业生物技术与分子农业、农村信息化与数字农业、环控农业和节能减排、农产品精细加工等技术。加强“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等的实施,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并深入探索跨区域实施重大农业科技工程的经验。加强畜禽、农产品质量安全科技开发和应用,为调整农业结构,保障农产品安全、有效供给提供支撑。整体推进农业技术研发,提高农业效益,积极发挥农业的原料、能源、生态、文化等多种功能。

第二,加强体制和机制创新,调动科技人员和农民两个积极性,建立健全多元化、社会化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把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作为当前农村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突破口。通过采用新技术和新机制,逐步实现农村科技的“零距离服务”。全面推进科技特派员工作,继续推广农业专家大院、星火110、农村科技合作组织等新型农村科技服务模式。在科技特派员等工作取得重大进展的基础上,把农村科技服务的对象从偏重个体农民向农民、农村中小企业、农民合作组织等并重拓展,把服务领域从偏重农业向农村产业、民生等并重拓展,同时积极探索农村科技服务的政策支持措施。提高农村科技服务的组织化程度,从全国、县(市)基层、农村社区等不同层面,探索发展科技综合服务平台,系统提升农村科技服务能力。加强农村科技信息资源开发,推动统一全国农村科技信息服务公益性号码,加快推进农村信息化。

当前,还有什么迫切工作需要做好呢?

新农村的特点篇9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公共服务体系;现状;对策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滞后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严重地阻碍了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解决农村公共服务问题,完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构建势在必行。近年来,信阳在加快新农村建设方面做出了积极探索,但是从地域特色、农村发展状况、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综合考量,在法制的视野下,寻求信阳农村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平衡点,构建信阳特色生态型新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才能实现信阳新农村的和谐发展。

一、信阳新农村公共服务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国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加大了对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的投入力度。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是,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依然存在着公共产品供给不足、供给结构不合理、发展不平衡、供给渠道单一等诸多问题,严重制约着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笔者认为,我国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公共服务依然相对滞后,是基于农村客观条件以及农民的弱势地位、传统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各级政府之间财权与事权不对称的财政机制、供给决策不合理、供给主体缺失等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新农村建设以来,信阳市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以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为根本,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逐步建立了新农村公共服务体系。近年来,信阳发展优质特色农产品,进一步强化了农业基础地位,高效经济作物成为新的增长点。加大了对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的投入力度。农村交通条件得到改善;加强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农村居民饮水安全得到改善;强化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建设了电话、电视、电脑“三电合一”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加大了农村基础教育、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事业投入。美化了生态环境,农村风貌发生新变化。信阳新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有了极大改善。但笔者认为,在思想认识、义务教育、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等方面,依然存在着众多突出的问题。一是对新农村建设及公共服务认识不全面。重视硬,忽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需要的公共产品和农民的主体地位;忽视地方实际,错误认为建新农村就是自然村落拆迁,统一建设,提供统一公共服务。二是信阳农村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三是责任主体不明确,部门协作欠缺,不能及时有效地协调解决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四是资金短缺以及留守居民难以将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推广普及,影响农业生产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完善信阳市新农村公共服务的对策

信阳市具有区域特色,地理环境独特,南北自然景观分明,农耕文明根深蒂固。信阳市丘陵和山区所占比例较大,蕴含资源丰富。信阳独特地貌和丘陵山区资源优势使信阳区域经济以特色集聚区、生态枢纽城、绿色农业谷为特色。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信阳确立了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区域增长极、战略支撑点和改革试验区的发展战略。信阳独特的区域特色以及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科学定位,为信阳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科学合理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提供了科学依据。具体而言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总体定位于建设生态型新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加强中小城镇建设

信阳新农村建设综合定位,要因地制宜,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型新农村,开发利用生态资源,提供生态经济下的农村公共服务。信阳的地域特色决定信阳将重点围绕生态文化和区位交通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定位,打造山水生态城市连绵带,形成中心城区辐射、县城带动、重点镇支撑的山水生态城镇连绵带;综合考虑提供公共物品的成本问题,信阳应加强中小城镇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二)加强生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农村基础性公共服务是否完善,直接影响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建设生态型新农村,要科学制定乡镇村庄建设规划,加快农村整治和饮水安全工程建设逐步建设整洁、文明、靓丽的新农村。加强农村公路建设、农村电网建设、有条件的乡镇和地区推进农村沼气、小水电、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建设。推进广电网、电信网、互联网“三网融合”,积极发挥信息化为农村服务的作用。

(三)积极发展农村教育、卫生事业

信阳新农村建设中,教育方面,要普及和巩固农村义务教育、加强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对从事农业生产以及转移就业进行技能培训。加强对教师队伍的建设力度,提高教师的素质。卫生方面,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把重大传染病防治和基本医疗服务作为重点。巩固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健全农村医疗卫生服务和医疗救助体系。

(四)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信阳作为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政府要建立起由财政资金保障的农村特困户救助制度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障体系、逐步提供包括惠及儿童、妇女和老人的社会福利。

(五)创新公共服务方式,构建多元化供给格局

在构建科学合理的信阳新农村公共服务体系过程中应创新公共服务方式,听取民意表达,公共产品体现居民的要求,避免公共产品供给与需求脱节。公共产品提供中要明确公共服务的主体及职权。信阳属于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财政供给较为困难。所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采用政府与市场混合的方式,在以政府为主体的情况下,充分发挥市场、社会力量作用,形成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体多元化的格局。政府提供优惠政策,鼓励经济实体、个人和其他社会力量投资农村公共物品,推动多渠道、竞争性供给格局的形成。建立以公共财政为主体的、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的多元化农村公共物品融资体制,更有利于提高我市农村公共服务质量和公共产品供给的效率。

(六)建立科学的绩效考评体系

长期以来,地方官员热衷于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严重浪费了有限的公共资源,而农民获得公共服务的水平却未见提升。信阳生态型新农村建设中,应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评体系,建立以农村公共服务为导向的基层干部绩效考评体系。把农村公共服务的数量和质量指标纳入干部政绩考核中,把农民满意度作为干部绩效考评的重要因素,以此督促各级政府为农民做实事,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赵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公共服务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2]张哲:《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完善》[D].吉林大学,2008年版.

新农村的特点篇10

衢州是个农业大市,农业人口占82%,经济总量不大,财政实力不强,农民收入水平不高,城乡差距较大。在这样的基础条件下建设新农村,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创新理念,走具有自身特色的路子。为此,我们坚持把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作为统筹区域发展的重中之重,立足早抓,注重实抓,在推进工业化、城市化的同时,着力推进城乡一体化,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统筹协调发展的路子。早在2002年下半年,我市就启动了以“硬化、亮化、洁化、绿化”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四化”工程,开展了农村环境整治工作;2003年专门部署了“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建设,使村庄整治工作在面上进一步展开;2005年7月,市委召开了五届二次全会,专题研究部署统筹城乡发展问题,进一步明确了村庄整治建设的目标、任务和措施,使新农村建设更加全面、深入地推进。我们以改善农村环境面貌为突破口,扎实推进“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讲究实效、让农民得实惠。在村庄整治中,充分考虑财政实力和群众的承受能力,做到量力而行、尽力而为、追求实效。注重做到“三个符合”:符合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搞大拆大建,不做表面文章,不搞“形象工程”;符合农民群众意愿,不强迫命令,不搞一刀切;符合农民群众利益,既要让农民得实惠,又不增加乡村债务,不过多增加群众负担。做到两个结合:与提高农民收入相结合,把农民增收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大力发展绿色特色经济,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认真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不断提高农民收入。过去五年,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0.5%,高于全省平均2.6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农民现金收入增幅列全省第4位;与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相结合,着力抓好农村环境整治、垃圾集中处理、农民饮用水和沼气利用四项工程。五年来,市县乡财政直接投入资金6.68亿元,整合部门项目资金3.87亿元,村级集体投入3.41亿元,极大地改善了农村环境,提高了农民生活质量。工作方法上,我们坚持一次规划,分步实施,从农村最紧迫、农民最需要、干部最积极、条件最成熟的事和村抓起,不贪大,不冒进,扎扎实实,力求实效。

突出重点,着力提高村庄整治建设的实效

(一)大力推进农村环境整治。突出抓好两方面工作:一是制订切实可行的规划,并严格执行到位。以城镇体系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产业发展规划为指导。根据现有条件和群众意愿制订村庄整治规划,做到因村制宜、注重实效、体现特色,不搞“千村一面”,不强求大拆大建,不要求建宽马路、大公园。目前,全市已经按规划完成了1407个村的整治工作。二是抓好重点村整治,实行以点带面。我们把经济基础好的中心村、下山出库移民村、生态文化特色村作为示范村建设重点,把中心镇所在村及旅游区、“农家乐”沿线村作为整治建设的重点。同时,严格规范农村建房政策,实行一户一宅,建新房,拆旧房;对山区库区整体异地搬迁的村庄,及时进行宅基地整理复耕。去年以来,按照“从点到线、以线为主、点线结合”的要求,启动了9条线、30个乡镇的整体整治,加大了面上整治力度。五年来,全市共建设整治村1193个、示范村214个,其中建成市级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98个,省级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34个,农村面貌有了很大改观。

(二)大力实施垃圾集中收集处理。解决农村垃圾问题,是改善农村卫生环境最紧迫的任务。2005年3月,我市全面启动了农村垃圾集中收集处理工程。实践中,我们因地制宜,采取了两种方式:一是“集中处理”。在交通便利、条件较好的城郊村和中心镇,采取“户三包、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方式;二是“就地处理”。在山区、库区等交通不便、村庄分散、经济条件较差的农村,以乡镇和中心村为主相对集中,采取“统一收集、就地分拣、无害化处理”的方式。不论采取哪种方式,都实行县、乡、村分级负责,层层落实责任,投资建设必要的设施,配备相应的保洁人员,一个环节一个环节抓好落实。目前,全市已有1759个行政村实现了垃圾集中收集处理,占行政村总数的67.7%。

(三)大力实施农民饮用水工程。针对农民饮用水不安全问题比较突出的情况,2005年,在全市开展了农民饮用水情况大普查。在此基础上,制订了“十一五”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几年来,我们着力探索三项机制:即“政府组织、部门负责、乡村实施、群众参与”的工作机制,政府、社会、农民多渠道投入的资金筹措机制,以及饮水工程可持续运行的长效管理机制。具体工作中,我们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办法解决供水问题。一是对城郊乡村,主要通过城市管网延伸进行供水,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以减少重复投资;二是对人口相对集中的村镇,以中心镇为单位建水厂进行集中供水,以提高投资效益:三是对山区农村,根据地域和水源状况,以村或自然村为单位,通过建设小型供水工程。并配以相应的净水和消毒设施,分散解决供水。对少数不具备条件的农户,则采取分户解决的办法,以减轻农民负担。三年来,全市累计投入资金3.35亿元,解决了43.5万农民群众饮用水困难和水质严重不达标问题。

(四)大力推广农村沼气利用。2005年开始,把农村沼气利用作为消除农村环境污染和节约能源、发展循环经济的重点项目来抓。市委、市政府专门制定出台了扶持政策,对农户新建沼气池每只补助500元,大中型沼气工程每立方米补助100元,有效地调动了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同时,结合实施畜禽养殖场污水处理、农村户用沼气国债项目、百万农户生活污水净化沼气工程等项目,积极推广“生态型”、“环保型”、“生态能源型”等不同模式的农村沼气工程建设。目前,全市农村沼气工程总容积达46.6万立方米,年处理污水357万吨,年节省能源折合标准煤1.2万吨。

发挥优势,着力打造村庄整治建设的特色亮点

(一)注重发挥良好生态环境优势。把“美化村庄”与“创业富民”结合起来。良好的生态环境是衢州最大的优势,也是衢州新农村建设最具特色的地方。在推进村庄整治

和新农村建设中,我们着力从两个方面发挥生态优势,提高实际效果:一是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培育一批产业特色村。对平原地区的村庄,重点发展绿色特色农业,推进设施农业、生态农业和观光农业建设。目前,全市已建立特色农产品基地144万亩,国家和省级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104个,绿色特色农业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达80%以上。对丘陵山区的村庄,充分发挥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庭园经济与“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全市已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特色村96个,从业农户581户、2303人,今年上半年共接待游客82.5万人次,从业人员人均增收6000多元。对一些偏远山区、库区的农村,按照异地搬迁与梯度转移相结合的思路,实施村庄整治建设。全市共建成下山(出库)异地脱贫新村44个,安置下山(出库)群众5.65万人,促进了山区库区农民的脱贫致富。二是着力改善生态环境,培育一批生态特色村。在村庄整治建设中,我们不要求建漂亮房子。不填塘、不削山、不砍树,尽量保留原有农村风貌。注重保护生态环境,保护传统建筑和历史文脉,努力建设一批田园风光和山水美景相辉映、历史文化和农家情趣相融合、和谐宜居的生态村。目前全市已建成生态示范村172个。

(二)注重发挥人力资源优势,把建设农村新社区与培育新农民鲒合起来。充裕的农村劳动力资源是衢州经济发展的又一优势和潜力。近年来,按照“共建共享”的要求,充分发挥农民群众在村庄整治和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一是提高农民创业素质。在深入实施“万名农民素质工程”的基础上,2005年开始,我们在全市实施了“新型农民技能等级培训”工程,把农民素质培训的重点放在预备劳动力(未能继续升学的应届初高中毕业生)和青年农民,推动农民素质培训从适应性培训向战略性培训转变,使预备劳动力都有“三个一”:即取得一本职业证书、掌握一项就业技能、找到一份好的工作,回农村是新型农民,到城市是文明市民,进企业是骨干工人。目前,全市已累计培训农民54.9万人,其中技能等级培训32.04万人,转移就业23.6万人,去年农民工资性收入占比达到50.8%。二是组织引导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我们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不搞简单的摊派,任意增加农民负担,同时,注重组织引导,通过以奖代补、一事一议、筹资投劳等形式,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五年来,全市农户投入10.68亿元,农民自愿投劳193万工。三是丰富农民文化生活。我们把丰富农民文化生活。作为建设农村新社区,培育新农民的重要内容,坚持“送文化”和“种文化”相结合,不断拓展和完善农技“110”服务体系,探索建立了农家乐文化大篷车和民工文化俱乐部,开展了“双五结对、共建文明”活动,丰富农民文化生活。目前,全市已建成文化特色村280个,涌现出一批以柯城区余东村为代表的农民书画村,严村为代表的戏曲文化村,以衢江区大路村为代表的畲族文化村,以江山市廿八都镇为代表的古建筑文化村,丰富了农民文化生活,提高了农村文明程度,促进了乡风文明。

(三)注重发挥政策资源优势,把用足用好政策与创新体制机制结合起来。千方百计用足用好省里的扶持政策,最大限度地让群众得实惠。同时,注重整合政策资源,按照“来源不变、用途不乱、捆绑使用”的原则,把分散在各部门的项目和资金整合起来用于村庄整治,集中力27%,高于全国20%的平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