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的社会效益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14:38

新能源的社会效益篇1

【关键词】技术创新企业和谐发展生态化

一、企业和谐发展的内涵界定

企业是社会系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发动机,担负着向社会提供财富、就业机会等责任,企业的和谐发展对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企业的积极参与,和谐发展的企业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元素。所谓企业和谐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企业和谐发展是企业与外部环境的和谐统一

企业与环境的关系表现为企业作为组织的相对稳定性与环境的不确定性之间的均衡关系。企业的外部环境是指存在于企业外部,影响企业经营活动及其发展的各种因素与力量的总和,包括经济环境、科学技术环境、社会环境、政治和法律环境、自然环境等。企业与其周围环境是一个系统,系统在这里概括了企业与周围环境之间密不可分、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这就要求企业的发展不能单纯追求自身的繁荣,同时要考虑系统内社会、经济和环境三者的整体利益,在企业发展的基础上,注重协调生态环境,提高消费者的生活质量,处理好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在整体协调的秩序下寻求发展。

2、企业和谐发展是企业内部系统各要素的协调发展

企业的和谐发展不仅要关注与外部环境的和谐,更要注重企业内部环境系统诸要素之间的协调。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层面分析,企业的内部环境主要是指企业战略目标、管理方式、组织结构、科技力量、人力资源等方面。这就要求企业一是根据外部环境的要求,确立着眼于未来的长远发展目标,立足于企业的持续成长性;二是构建能够支撑企业持续发展的科学管理方式以及不断适应外部环境变化和有利于效率提高的组织结构;三是大力开展技术创新,把生态追求纳入技术创新目标体系,引导技术创新朝着有利于资源、环境保护及其与经济、社会、环境系统之间的良性循环的方向协调发展;四是强化“以人为本”的理念,整合人力资源,不断提高员工的素质,培养人才,促进员工的成长与发展。

3、企业和谐发展是企业发展模式的可持续性

企业是社会的细胞,企业的发展必须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和规律。和谐发展模式是一种非传统化的发展模式,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以和谐为其核心价值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一种新型的工业化道路。企业必须结合自身实际,选择合理的形式适应和谐发展的模式,充分合理的利用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引进知识资源,把企业建设成为稳定而有活力,和谐发展的系统。致力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和担承的社会责任,实现企业与社会、利益相关者、环境之间的共赢。企业只有选择这种发展模式,才能体现企业发展的合理性,才有利于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才能保证企业具有市场竞争优势和日益增长的盈利能力。

二、技术创新生态化是企业和谐发展的有效路径

生态化的技术创新是一个多目标的创新系统,技术创新生态化转向中的“生态”二字内涵十分丰富,已大大超出传统意义上的自然生态的含义,与以单纯获取经济利益为目标的传统技术创新不同,生态化的技术创新是在以经济增长为中心的前提下以促进自然生态平衡协调,社会生态和谐和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

1、技术创新生态化要实现“四效合一”

企业作为社会经济组织单位,其和谐发展必然以获得经济效益为前提。但是企业技术创新生态化则要求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活动不再单纯追求经济利益,而是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追求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人的生存和发展效益。其中,生态效益注重的是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既不能造成环境污染又有利于保持自然生态平衡。经济效益追求资源消耗的极小化和产出价值的最大化,前者是保证生态效益的要求,后者是实现经济效益的需要,而技术创新就是为实现“极小化”和“最大化”提供可能的选择手段。社会效益则要求企业的技术创新,强调地区和集团间的利益公平、产业间的平衡发展、有序的市场竞争、企业的持续发展。人的生存与发展效益则要求企业的技术创新致力于提高人的生活质量、拓展发展空间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总之,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人的生存与发展效益“四效合一”的生态化技术创新活动致力于建立一个完整稳定、合理有序、高效运转的企业发展系统,引领和保障企业的和谐发展。

2、技术创新生态化是企业和谐发展的源泉

企业的竞争力来自于创新,作为现代经济微观基础的企业能否和谐发展,实际上取决于生态、经济和社会相互适应相互作用的结果,需要经济、社会和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而融生态与技术创新于一体的生态技术创新,就是将经济活动和生态环境作为一个有机整体,从“生态——经济——社会”系统整体上来考虑的技术创新。在企业和谐发展系统整体中,生态技术创新以生态可持续性为基础,以经济可持续性为主导,以社会可持续性为动力与保证。它不仅可以有效地弥补传统技术创新中过分强调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忽视资源保护和污染治理的缺陷,而且还突破了传统技术创新“高投入、高消耗”的传统发展模式框架,它注重优化利用资源,保护环境,追求的是自然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下的经济持续增长,即生态综合效益最大化,从而成为企业持续发展的源泉。

3、技术创新生态化有利于企业经营成本的降低和规模的扩大

在经济全球化和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企业要实现和谐发展,一是要通过技术创新的生态化降低经营成本;二是充分整合利用社会资源,实现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成长质量的不断提升。

而企业通过生态化技术创新,开发各种能节约原材料和能源的产品,提高原材料和能源的利用效率,减少生产过程和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降低资源利用的成本,减少环境成本,从而使企业的经营成本降低,在市场竞争中取得较强的竞争力。同时政府也制定了相关的政策支持企业环境行为的改善;一些金融机构也将企业的环境表现作为决定向其投资或贷款的评价标准。因此企业进行生态化技术创新可以得到政府、金融机构的支持,获得更低成本的融资,减弱企业的环境风险,提高企业的知名度,改善其社会关系等,进而获得企业规模扩大的有利条件。

4、技术创新生态化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社会责任和商业信誉

企业社会责任标准(Sa8000),1997年由美国国际标准组织经济优先认可委员会(Cepaa)推出。Sa8000标准是全球第一个可用于第三方认证的社会责任管理体系标准,适用于各个国家、各个行业和企业。Sa8000标准体系中所规定的企业或者组织的社会责任所指的是:企业或组织在赚取利润的同时,必须主动承担对环境、社会和利益相关者的责任。企业的社会责任已成为企业健康发展、参与全球经济竞争的重要标准和通行证。

商誉是指具有经济属性能影响企业获得收益能力的一种特殊信誉,它可以使得该企业的获利水平超过一般企业。现代企业之间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商业信誉的竞争。企业为了在竞争中取得优势,需要通过采取和谐发展的方式,在承担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积极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提高能源与资源的利用效率,妥善处理与员工的关系,注重提高员工素质,关心员工的成长和发展,通过提高社会责任感,树立良好的商业信誉。

三、企业技术创新生态化战略的实施

技术创新战略是企业经营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活动的总体性谋划。而技术创新生态化战略要求企业以生态理念,即企业全面和谐发展的思想指导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的制定与实施过程。它要求企业在制定技术创新战略时运用系统评价法全面考察一项技术创新成果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要求企业在实施技术创新战略过程中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市场需要,选择能够节能降耗,降低成本,实现经济目标的同时又兼顾社会生态效益的生态技术等。从短期来看,此战略以及具体的措施或许可能会减少企业的经济效益,但从长远来看却符合企业和谐发展的要求。企业通过生态化技术创新创造产品,实现顾客利益、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生态效益的有机结合,是一个企业和谐发展的最终衡量标准。

1、实现生态化的产品创新

产品是企业参与竞争的载体,一个企业实施生态化的技术创新战略最先就体现在生态化的产品创新上。生态化的产品创新要求企业要适应消费者的生态需求,倡导绿色环保,通过实施清洁生产,形成从生态设计、绿色制造、生态包装、绿色运输的生产过程控制。要求企业建立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进行环境监督,达到节约、降耗、减污、增效的目的。具体体现在:一是进行生态化的工艺技术设计。采用以获得最佳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为目标的生态工艺技术,改进设计以减少资源消耗,简化加工制造工艺、简化模具设计等技术,实现资源的再循环利用。二是进行生态化的材料选择。企业在保证材料的工程性质符合产品生产、使用要求的同时,应尽量选择低能耗、低成本、加工中无污染或污染最小的清洁能源和材料。使产品既具有优良的预定功能,又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三是进行生态化的包装。企业应在保护商品、方便储运、利于销售的前提下,选择无毒、无污染、可回收利用、可再生或降解的包装原辅材料。

2、实现生态化的营销创新

营销是更好的将产品转化为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按照生态化理念的要求,传统的由企业、顾客、竞争者三者构成的营销模式已不能适应企业和谐发展的需要。生态化的技术创新战略要求将社会责任纳入到营销体系中。首先,生态化的技术创新战略要求企业树立生态营销观念。积极主动地利用各种媒介,从各个角度宣传生态产品,使消费者知晓、了解生态产品的优势,帮助消费者建立良好的消费态度和消费习惯,激发消费者购买无污染、安全、优质产品的潜在需求,促进销售。其次,生态化的技术创新战略要求企业灵活运用营销组合策略。价格的制定要把握好生态产品在消费者心中的地位,采用认知价值定价法来定价;渠道的选择要充分考虑中间商、分销商的商业信誉和社会责任形象;促销则需要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起良好的生态形象,塑造起企业的生态品牌。

3、实现生态化的文化创新

生态化的技术创新战略要求企业进行文化创新,建立生态化的企业文化。这是保证生态化技术创新开展的“软技术创新”。传统的企业文化是建立在企业争取获得较高的经济、社会效益的基础上的。而为了更好的实现企业的和谐发展,企业应将对环境、社会和利益相关者的责任纳入到建立企业文化的基础中来,形成能够体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企业文化。同时,企业也应通过生态化的企业文化的制定和传递,让企业员工能够真正的认同这一企业文化,为企业的和谐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马骞:浅析人的和谐发展[J],理论探讨,2006(9).

[2]彭福扬、黄剑:从社会发展观看技术创新的生态化转向[J],科学学研究,2003(6).

新能源的社会效益篇2

论文摘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体育社会公平实现的实质是体育社会资源得到恰当分配,人们在体育方面的利益得到妥善协调,利益格局重新得到稳定。体育的市场化改革,极大改变了原有体制下体育资源使用“只求效果,不问效益”的情况,体育社会公平实现得以可能。但在市场化过程中,体育领域出现新的利益集团,威胁体育的社会公平。需要通过制度创新、完善体育法规体系强调非正式制度建设等途径来保障体育社会公平的实现。

追求公平是人类不懈的目标,人们曾为此付出巨大的努力。体育作为一种身体活动方式,被赋予公正的意义,顾拜旦在《体育颂》里高歌:“啊,体育,你就是正义,你体现了社会生活中追求不到的公平合理”!作为公平正义化身的体育自身又如何实现社会公平呢?

1社会公平及其实质

在社会生活中,自然的和其他的资源并不是非常丰富,在许多领域都存在着一种适度的匾乏,于是竞争与合作成为人们为适应社会而选择的两种看似矛盾却实质一致的措施。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在对于资源的占有和分配方面,人们形成了三种基本的利益关系:第一种是利益完全一致;第二种是利益完全对立;第三种是利益上既有一致也有冲突的地方。对于第三种利益关系,罗尔斯认为:“由于社会合作,存在着一种利益的一致,它使所有人有可能过一种比他们仅靠自己的努力独自生存所过的生活更好的生活;另一方面,由于这些人对由他们协力产生的较大利益怎样分配并不是无动于衷,这样就产生了一种利益冲突,就需要一系列原则来指导在各种不同的决定利益分配的社会安排之间进行选择,达到了一种有关恰当的分配份额的契约。由此可见,人们在社会合作中,在利益一致的情况下结成利益共同体,在利益分配方面需要在公平原则下解决矛盾和冲突。

在社会公平实施途径方面,古往今来,人们经历了从追求“结果均等”到“制度改造”再到“机会平等”的转变。孔子提出:“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表现出追求一个公平、均等的社会秩序的强烈愿望;西汉时期的《礼记·礼运》阐述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博大思想,宋朝王安石推行改革变法,主张抑制豪强,促使社会公平正义,这是试图从制度改造方面追求公正。同样,近代的康有为在《大同书》中提出要建立一个“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孙中山提出用“三民主义”改造旧中国,其民生主义就是要均贫富,使人人有平等的地位去谋生活。当代学者则从和谐社会角度出发,认为社会公平包括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效率公平、分配公平、社会保障公平六个方面。从结果看,社会公平是指在社会生活中,人们的各种利益之间关系得到妥善协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体育社会公平实现的实质是体育社会资源得到恰当分配,人们在体育方面的利益得到妥善协调,利益格局重新得到稳定。

2体育社会公平的愿望与现实

2.1计划体制:历史的无奈

上世纪50年代,由于特殊的政治、经济原因,体育行政管理部门将有限的资金、人力和物力集中起来发展竞技体育,在短时期内迅速提高了中国竞技体育的成绩,为中国竞技体育的崛起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当时虽然也广泛开展了群众体育活动,但这种群众性体育活动基本上不占用体育资源或很少占用体育资源,表现为在公共场所或简陋的体育场地上从事篮球、广播操和跑步等活动。这种情况下,竟技体育占用了绝大部分的体育资源,自然无所谓体育社会公平的问题,但这是特殊历史条件下无奈的选择,不仅体育如此,其他领域亦是这样。

但当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人们对于政治疯狂的热情被理性所代替,文化娱乐和健康消费成为人们新需求,体育的社会公平问题,对体育资源配置是否合理问题开始成为人们讨论的主题。

2.2市场机制:美好的前景

亚当斯密用“看不见的手”来形容市场在调整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方面的重要作用。在计划体制下,调整利益关系,进行资源分配的主要手段是政府的行政力量。行政力量在资源分配过程中显示出较高的效率,但往往出现为了效率违背公平的情况。

这是由于,用计划方法来配置资源只有满足以下两个条件,计划者保持中立,无偏袒和计划者对占有所有的信息资源,才能保证这些体育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而在瞬息万变,利益格局发生显著变化的现代社会无法做到,造成计划往往滞后实际,工作中被动,地方、个人及社团积极性和主动性淡漠。1992年,我国坚持推行社会主义市场化改革,转变了计划经济下的资源配置方式,极大鼓舞了人们的积极性,也将原有配置方式下蕴藏的资源潜力释放出来。

体育领域以足球为突破口的市场化改革,极大改变了原有体制下体育资源使用“只求效果,不问效益”的情况,既重视体育资源使用的社会效益和政治效益,也注重其经济效益,一大批民营企业开始涉足体育产业,在捞取体育市场上第一桶金的同时,也为广大群众的体育参与和体育消费愿望的满足提供适宜的服务和产品。这些民营企业出于自身利益和长远考虑,注重资源使用效率的发挥和个人利益、社会利益与国家利益之间的平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方式是否合理的最好评判标准是其是否发挥最大作用,是否取得了长期的良好效益。

从十几年来体育产业市场发展看,体育资源的市场配置已经显示出其优越的一面,越来越多的民间资本开始进入体育市场,体育资源的配置方式正逐步合理化。这不仅使他们从体育市场中获得了丰厚的回报,也通过市场的调节,调整各种利益关系,使体育社会公平实现得以可能。

2.3利益集团:市场后的操盘手

中国经济在改革后取得了飞速的发展,成就辉煌,体育领域同样如此。一方面我们应该庆祝在市场条件下体育资源配置方式的改变使其蕴含的巨大能量得到充分释放,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看到在体育领域出现了一群新的群体,他们利用手中的权利或资金,和原体制内的一批人结合起来,采取各种手段为自己和小集团谋取了许多不当的利益,这严重影响了体育社会公平的实现。这固然有转轨过程中制度时空错位或缺位的问题,也有利益集团活动的影子。这也是经济学领域经常谈到的设租—寻租——谋取巨大利益三部曲。

“在5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政府大的体育行政管理部门已经逐渐形成一个日渐牢固的利益群体,他们掌握着体育有限资源的分配,决定着国家体育资金的流向,建立了竞技体育的训练和选拨机制,这个过程本身又通过师徒关系、上下级关系进一步巩固了此利益团体利益的一致性。实际上,阻碍体育社会公平实现的不仅仅是这些旧体制下原有的既得利益者,也包括新的在体育发展过程中越来越占垄断地位的群体,更可怕的是,新旧的既得利益者正逐渐融为一个新的利益共同体。

由于旧的既得利益集团占据着体育资源配置的主动权,在从计划到市场的转轨过程中,他们不愿放弃原有利益,于是他们或者摇身一变,从过去的主任、局长成为了“国”字头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直接成为新的利益群体代表;或者利用手中权力,将资源交由“自己人”代为管理,完成从设租到寻租的过程,共同谋取利益。正是由于这些新旧利益群体共同作用,使“权”与“金”结合起来,使新的利益群体很轻易地获得了该行业的垄断地位,他们可以利用这种垄断地位获得比过去更大的好处。这不仅仅严重影响了体育的社会公平,更打击了人们对于进一步深化改革的热情和信心。

3.从市场到法治市场:促进体育的社会公平

体育资源市场化配置发生的诸多问题,并非市场本身所导致的,更多的时候是我们过于相信市场自身的调节能力所造成的。无论设计多么美好的市场经济,它的发展必须由好的制度作为前提基础,没有好的制度条件,市场只能成为谋取私人利益的自留地,没有健全的法规体系,没有强大的法治手段,体育的市场也只能成为权贵和富人嬉戏的游乐场。

要促进体育社会公平的实现,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首先是进行制度的创新。制度一般指协调、规范、约束人们的行为,协调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规则、规章等,当前制度文化应包括以人为本,公正平等,效率效益等原则。其中“公正平等”原则指每个参与体育活动者都有平等使用体育资源的权利。由于制度创新的主体是体育行政部门决策者和管理者,他们同时又是既得利益获得者,创新动力不足,而“只有当新的制度能给创新者带来更多的利益时,创新才有可能”,所以进行制度创新,需要通过其他方式进行补偿,使创新者获得更多或更稳定可靠的利益,他们才有更大的积极性,“寻求利益格局调整的最小摩擦值是在和谐社会里构建新体制的重要条件”。

新能源的社会效益篇3

[关键词]回弹效应;节能;能源使用效率

[中图分类号]F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461(2010)09―0001―05

回弹效应(Reboundeffects)长期一直是能源经济学研究与争论的焦点。回弹效应(Reboundeffects)主要指能源使用效率的提高并未使得能源消费减少,反而使得能源消费增加。伴随能源使用效率的提高,在原有能源消费一定的情况下,对能源的消费必然减少,然而,能源使用效率的提高,往往会引致能源价格的降低,一定程度上增大能源消费量,如果能源消费增加量大于能源消费的减少量,总体能源消费水平将会增加,进而产生能源回弹效应。例如,对于家庭用户,回弹效应可以产生于,能源消费价格的降低促使家庭调高室内温度与延长室内取暖时间;同样,对于汽车用户,能源消费价格的降低也会促使其更多地使用汽车,行使更多的历程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单位产值能耗水平一直在持续降低。1978年,我国能源强度高达17.21,到1990年其已经降低到5.6,2000年以后,其值始终保持在1.3以下,2007年其值仅为0.94,单位产值能耗水平的持续降低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我国能源使用效率正在不断持续提高。

伴随能源使用效率的逐步提高,我国的能源生产与能源消费同时快速增长,1978年,我国的能源生产总量与消费总量分别仅为6.3亿吨标准煤与5.7亿吨标准煤,到2007年,我国的能源生产总量与消费总量已分别达到23.5亿吨标准煤与26.6亿吨标准煤,较1978年分别增长了3.7倍与4.7倍;尤其是2000年以来,我国能源生产与能源消费呈加速增长趋势,年平均增长率分别达到9%与10%。不断提高的能源使用效率与快速增长的能源消费,促使需要对通过提高能源效率以降低能源消费总量的方式进行进一步研究与反思,能源使用效率的提高对降低我国能源消费总量以及降低我国能耗强度的效果是否有效,效果究竟如何?也即目前,我国的能源回弹效应究竟如何?有鉴于此,在我国能源消费形势日益严峻的情况下,对能源回弹效应的研究更显得日益重要。然而,虽然目前国外对能源回弹效应的研究十分丰富,但国内对能源回弹效应的研究却明显不足,本文在对能源回弹定义探究的基础上,对国外有关能源回弹效应的理论与经验研究进展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旨在为这个问题的深入研究提供借鉴与参考。

一、有关回弹效应定义的研究

Greeningetal(2000)将回弹效应的作用机制分为三类:第一,直接的回弹效应。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将会降低能源服务的有效使用价格,因此,将会增加此种能源的消费,这将会抵消由于能源效率提高引致的能源消费的减少量。一般来讲,可以将直接的回弹效应分解为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替代效应即更便宜的能源服务价格对其他商品的替代;收入效应即真实收入的增加将进一步增加对能源的消费,以提高效用水平;第二,间接的回弹效应。能源服务使用价格的降低同时将引致其他那些将能源作为生产要素的产品、服务价格的降低,这些产品、服务价格的降低也将引致对其需求的增加。第三,经济系统层面回弹效应。包括间接回弹效应与直接回弹效应,表示能源使用效率提高对整体经济的回弹效应。能源服务使用价格的降低可以降低一系列的中间产品与最终产品的价格,进而引致经济体一系列的价格调整,能源使用强度高的商品与部门可能获得与能源强度较低的商品与部门一样的成本,进而整个经济体对能源的需求增加。大多数经验研究,尤其是来自美国的经验证据,均认为回弹效应确实存在且十分显著。

尽管关于回弹效应的机制已被大多数研究者接受,但是哪一种效应最重要仍是争论的焦点。Schipper和Grubb(2000),Greening和Greene(1998)的研究认为对于大多数能源服务,其回弹效应相对较小。但是,另一些研究者,如Brookes(1990),Saunders(1992b),则认为经济系统层面的回弹效应十分重要,能源使用效率的提高所产生的回弹效应可以完全抵消所节省的能源量。关于回弹效应影响机制的重要性争论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不同研究者对能源回弹效应定义的差别。

由于在测算回弹效应过程中,研究的时间周期、研究对象以及研究方法的差异,不同研究者对能源回弹效应的定义也存在差别。目前,回弹效应的定义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基于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定义。目前,这方面研究者如HarryD.Saunders(2000,2008);terryBarker,paulekins,timFoxon(2007);taoyuanwei(2006)等。其将能源使用效率提高所引致的能源节省定义为能源使用量对能源使用效率的弹性,ηFFdlnF/dlw,其中表示能源使用效率,F表示能源使用量,其对的测算,则依赖于宏观经济学的增长理论,回弹效应则定义为:R=1+ηF表示能源使用效率提高1%,能源消费将会增加R%。如果ηF=-1,则R=o,表示不存在回弹效应;如果ηF=-0.5,则R=0.5,表示存在50%回弹效应;如果ηF=o,则R=1,表示存在100%回弹效应;如果ηFo,则R>1,表示回弹效应大于100%,此时称回弹效应为逆反效应(Backfireeffects)。同时,部分研究者(如SteveSorrell,2009;HarryD.Saundem,2008等)认为回弹效应同时应区分为短期、中期、长期效应,在定义时必须区分其研究对象边界(如家庭、企业、行业、一国经济等)。总体上来看,基于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回弹效应定义方式相对较为统一,理论与经验研究的差别主要源于生产函数的不同以及采用的数据的差异。

另一类为基于微观经济学研究的定义,大多用于研究能源使用效率的提高对于家庭、企业等微观主体的能源消费的影响效果。由于回弹效应的定义一直是能源经济学中长期争论的一个焦点,SteveSorrell和JohnDimitropoulos(2008)对回弹效应微观经济学的各种定义进行了详细综述,并比较了不同定义间的差别与相互关系,他们将回

弹效应的微观经济学定义分为以下四类:第一类将回弹效应定义为能源消费对能源效率的弹性;第二类将回弹效应定义为能源消费的价格弹性;第三类将回弹效应定义为能源效率与其他投入成本(如资本)间的相关系数;第四类在定义回弹效应时,将能源效率内生化;第五类在定义回弹效应时,考虑了时间成本(对于消费者,生产过程与享受能源服务均需要时间的投入)。由于定义的差别,使得采用不同定义的经验估计可能存在估计系数过大,尤其是对于第二类定义。

国内对于此方面的研究尚未发现。

二、关于能源回弹效应的理论研究

影响能源使用效率的因素众多,例如能源价格、能源替代弹性等。一般上,新替代能源的产生或者不同能源间替代弹性的增加都会促进能源效率的提高,而能源价格的变动则将直接影响能源间的替代弹性。因此,关于能源回弹效应的研究,首先涉及到各种因素对能源使用效率的影响效果研究。

关于能源使用效率与能源消费之间关系的最早研究为williamStanleyJevons(18651,他认为能源使用效率的提高并不会降低能源消费,反而将增加能源消费,这个论断即被称之为“杰文斯矛盾(Jevonsparadox)”。他认为,随着能源使用效率的提高,往往伴随更广泛的技术进步,技术的进步促进整个社会的变革,经济快速增长,进而能源需求快速增加,另一方面,能源使用效率的提高,也促使了使用能源价格的降低,两者的共同作用将引致能源消费的增加。在蒸汽机未发明之前,煤的开采成本相对较高,煤的使用量也相对较少,伴随蒸汽机的发明,能源利用效率得到较大提高,蒸汽机使用与煤矿开采,大大降低了煤矿的开采成本,降低了煤的价格;在蒸汽机发明的同时,一些新的发明,如曲柄、比较小能源机器等不断产生,这些发明又促使社会对蒸汽机的广泛使用,进而引致对煤以及其他能源消费的快速增加。因此,从理论上看,“杰文斯矛盾(Jevonsparadox)”并不仅仅是关于能源使用效率与能源消费关系的论断,同时其涉及到能源使用效率的提高对能源价格的影响,对整个社会技术进步等的影响。回弹效应正是证实“杰文斯矛盾(Jevonsparadox)”存在的一个较好的工具,如果回弹效应存在(大于o),就意味“杰文斯矛盾(Jevonsparadox)”存在。

对“杰文斯矛盾(Jevonsparadox)”的研究直到近年来才得到充分的关注。对“杰文斯矛盾(Jevonsparadox)”的研究大致分为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理论分析主要从经济理论上证实回弹效应的存在;而实证研究则多利用现实数据以测算能源使用效率提高对能源消费的影响大小。主要通过理论以证实“杰文斯矛盾(Jevonsparadox)”及回弹效应存在的研究者主要有LenBrookes和HarryD.Saunders。

LenBrookes提出了许多新的命题拓展了对“杰文斯矛盾(Jevonsparadox)”的分析,新的命题的提出一方面引发了众多对回弹效应的进一步研究(Greene,1992;Greeningetal,2000等);另一方面,也使得对回弹效应的存在便于经验检验。在给出许多命题支持“杰文斯矛盾(Jevonsparadox)”的同时,Brookes提出三个关于能源使用效率、能源消费、生产率提高、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重要命题:第一:他认为高质量能源的应用(能源使用效率提高的结果)将促进技术的改变,尽管存在其它要素对能源的替代,进而拉动经济较快增长,同时能源消费也将随之增加;第二,能源使用效率的提高,往往伴随能源价格的改变,进而能源的供给与需求在一个更高水平上重新平衡;第三,一般对能源使用效率提高所产生的能源节省的研究,大多假定能源强度固定,然后估计在没有能源使用效率提高的情况下的能源消费量(Gelleretal,2006),但是这种估计方法忽略了能源强度的内生性问题,将会过高或过低地估计能源节省量。对于上述论断,Brookes同时引用经验事实对上述命题进行了论证。尽管如此,Sonrrell(2009)仍然认为Brookes的命题在经验与理论分析均存在弱点,Brookes并没有提供一个强有力的支持“杰文斯矛盾(Jevonsparadox)”的证据,其最大贡献也许仅在于能源效率的提高经常伴随着更大的技术进步的论断,至于是否能源效率的提高一定伴随更大的技术提高仍有待研究。总体上看,Brookes的研究并没有在理论上很好地给出对回弹效应的有力支持。因此,从理论角度进一步探讨回弹效应仍具有必要性。

HarrySaunders对回弹效应的研究则主要借助于新古典生产函数与增长理论。Saunders(1992a,b,2000)采用新古典生产函数证明了逆反效应(Backfireeffects)可能仅仅来源于能源使用效率的提高,也即能源使用效率的提高并没有影响到其他投入要素的生产率(这正是Brookes所强调的)。依据新古典增长理论,大多数技术提高都将引致能源消费的增加。Saunders(2005)采用了数字模拟的方法证明了能源使用效率的提高以及其他投入生产率的提高条件下,较大的回弹效应的存在。由于新古典增长理论应用涉及到生产函数与成本函数的设定,不同的生产函数与成本函数得到的回弹效应的结果可能是有差别的,鉴于此,Saunders(2008)分别分析了八类生产与成本函数,并推到了每种函数的短期、长期回弹效应,结果显示,回弹效应的大小往往受到所选取生产函数或成本函数的影响,而事先选取的要素替代弹性参数将是直接决定回弹效应的大小。傅氏成本函数(Fouriercostfunction)所得出的回弹效应较为灵活,可以描述回弹效应的各种可能情况(无论回弹效应的大小),对称的广义里昂西夫成本函数(SymmetricGeneralizedBarnett/GeneralizedLeontiefcostform)也是一个较为合理的选择。经常使用的常替代弹性函数(CeS)也被证明可以较好地描述回弹效应的各种可能情况。超对数函数(translog)并不是一个较好描述回弹效应的函数,其只能描述逆反效应(Backfireeffects)。而其他的里昂西夫生产函数、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广义里昂西夫成本函数(GeneralizedLeontiefcostform)、对称的广义麦克凡登成本函数(SymmetricGeneralizedmcFaddencostfunction)均不适合描述回弹效应。Saunders的研究很好地支持了回弹效应的存在,但是其理论分析基于众多比较严格的假设,例如新技术的成本是免费的,生产函数均为规模收益不变,市场是完全竞争的,以及资本与能源性质上的差别被忽略不计等,而严格的假设

也大大降低新古典模型对许多政策性问题的解释力。虽然新的研究正在不断放松Saunders(2000)模型的严格假设,例如allanetal.(2006),wei(2006)等,但尚未发现关于放松技术变化外生、无成本这一假设的研究。由于内生增长理论一定程度解决了技术外生的问题,因此,也许其是替代新古典增长理论以分析回弹效应的一个较好选择,但目前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尚未出现(sorrell,2009)。

三、关于能源回弹效应的经验研究

关于回弹效应的经验研究相对较多,其方式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模拟试验的方式;另一种为采用计量方法。模拟试验的方式主要是通过测算能源使用效率提高前、后的能源需求量,两者的对比可以估计能源消费量的增减,由于其他因素的变动可能会影响到能源消费需求。因此测算时需要控制其它变量。实际上,这种研究方法得出结果并不是很好,大多数研究者仅简单通过能源使用效率提高前后的能源消费需求的比较。并没有控制比较的对象以及一些必要的变量,这导致此种方法的估计结果具有较大的误差(Frondel和Schmidt,2005;meyer,1995)。采用计量的方法对回弹效应进行估计的文献相对较多。研究的对象包括总体层面(一国或一个区域)或个体家庭层面,模型有静态(仅提供单一的弹性估计)和动态的(提供短期和长期的弹性估计),采用的样本有时间序列、截面数据、面板数据等,模型的结构有单方程以及多方程的结构,函数的形式主要有线性、对数线性、双对数、超对数等形式,估计的方法有最小二乘法oLS,广义最小二乘法FGLS,工具变量法iV,两阶段最小二乘法2SLS,三阶段最小二乘法3SLS,固定效应Fe,随机效应Re,误差修正模型法eCm,极大似然法mL等(S.Sorrell,2009)。

就目前文献来看,对回弹效应的经验估计大多集中于对汽车运输、家庭采暖、家庭制冷以及其他能源服务。由于采用不同的数据、不同的估计方法,估计结果也存在一定差别。Blairetal(1984)利用美国佛罗瑞达1967年―1976的月度数据,得出汽车运输的短期回弹效应估计值为25%―40%,长期回弹效应的估计值约为25%―40%。mayo和mathis(1988)利用美国1958年―1984年的数据,估计出汽车运输的短期回弹效应估计值为22%,长期回弹效应估计值为26%。另外,相似的研究如Greene(1992),Jones(1993)等。总体上看,对汽车运输的短期与长期回弹效应估计值均小于40%。但puller和Greening(1999)、Frondeleta1(2008)等对汽车运输的短期与长期回弹效用估计值则大于40%,最大的短期回弹效应估计值为87%,最大的长期回弹效应估计值达到66%。

Douthitt(1986)利用1980年-1982年的截面数据对加拿大家庭采暖的回弹效应进行了估计,得出的短期回弹效应在10%―17%,长期效应的估计值在35%―60%。Schwarz和taylor(1995)利用美国1984年―1985年的截面数据,对美国家庭采暖的回弹效应的估计值则与Douthitt(1986)的估计存在较大差别,其得出的短期回弹效应估计值为58%,长期回弹效应估计值仅为1.4%―3.4%。另外Haasetal(1998)利用截面数据,对澳大利亚的家庭采暖的长期回弹效应的估计值为15%―48%。另外的研究如Dubin和mcfadden(1984)、nesbakken(2001)等。

Hausman(1979)利用美国1978年截面数据对空间制冷(空调)回弹效应进行估计,得出其短期回弹效应估计值为4%,长期回弹效应估计值为26.5%。另外的研究如Dubinetal(1986)等。

总体上看,上述各种经验估计,直接证实了回弹效应的存在,但得出的结果仍有较大的不一致性,研究的方法也多种多样。大部分研究者均假设能源价格改变所引致的能源需求的改变与由能源使用效率提高所引致的能源需求的改变相同以及假设能源使用效率的提高是外生的,实际这些假设均是不合适的,其原因主要在于:第一:虽然能源价格的改变一般不会与其他投入要素的价格相关,但能源使用效率的提高则往往伴随着其他要素效率的提高。因此,借助于历史、截面的价格数据往往会高估直接回弹效应。第二:价格上涨时的能源价格弹性一般会比价格下降时的高(Dargay和Gately,1995;Haas和Schippcr,1998)。Dargay(1992)的研究显示,20世纪70年代能源价格上涨时英国的能源需求的减少量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能源价格下降时英国能源增加量的五倍。因此,许多基于时间序列的估计(其中包含能源价格的上涨与下降)往往会高估价格弹性。第三,不仅能源使用效率提高会促进能源消费需求,同时能源消费需求的增加也会增进对新的能源技术的使用(small和VanDerider,2005)。这种双向促进效应的存在,对回弹效应的估计将会存在偏差。第四:实际上,能源使用效率提高往往也会带来时间成本的节省,另一方面,时间成本的降低,同样意味能源使用效率的提高,进而也会引致回弹效应,所以,在某些情况下(尤其是在时间成本占能源使用成本较大比例情况下),不考虑时间成本,回弹效应往往将会被高估。

国外关于宏观经济层面的回弹效应估计相对较少。

受限于数据的限制,国内对家庭采暖、家庭制冷以及汽车运输等研究尚未发现。国内对回弹效应的估计多集中于宏观层面。王群伟、周德群(2008)利用新古典三要生产函数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回弹效应进行了估计,得出1981年―2004年我国的平均回弹效应为62.8%。周勇、林源源(2007)同样利用新古典三要生产函数,得出估计结果则显示中国宏观经济层面上,“回报效应”在30%―80%之间波动。刘源远、刘凤朝(2008)利用相同的方法,但采用的为省际面板数据,结果显示1986年―2005年,我国总体平均反弹效应为53.68%。总体上看,其研究存在以下不足:第一,关于回弹效应的测算方式。国内的三篇研究文献对回弹效应的测算方式完全相同,但其测算方式与国外学者对能源回弹效应的标准测算方式完全不同,相对来讲,本文认为国外学者对回弹效应的标准测算方式更符合回弹效应的原始定义,而国内学者对回弹效应的测算方式似乎与回弹效应的真实定义相去较远;第二,国内学者用全要素生产率的改变以表示能源使用效率的提高,似有不妥,能源使用效率的提高仅表示能源要素使用效率的提高,并不包含来自资本、劳动以及其他要素的效率提高,而国外学者对能源使用效率指标的定义已经较好的与其他要素效率指标区别开来。鉴于此,国内对回弹效应的经验研究仍相对稀少。

四、简评与展望

相对国外对影响能源使用效率以及能源消费关系的研究,国内对能源的研究大多集中于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因果性研究以及需求量预测等方面,而有关能源回弹效应的研究则相对不足。总体上看,国内对能源使用效率以及能源消费关系的研究大部分基于探究我国高增长、高能耗、高污染的经济增长方式的原因,并简单地将其归结为政府价格管制或市场不完全等因素,对于此类问题的分析,大多基于简单的定性分析,而对能源价格、能源彼此间替代性以及其他因素对能源利用效率的详细影响机制、影响大小的研究,不论是理论分析,抑或是经验研究,均相对稀少。然而,深入研究各种因素对能源使用效率的影响,对能源消费总量的影响,尤其是研究能源使用效率的提高与能源消费的影响关系、影响机制,测算其影响程度大小,对我国制定合理的节约能源政策、降低能源消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等均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建设的关键时期,也是经济结构、城市化水平、居民消费结构发生明显变化的阶段。这一系列的变化刺激了能源消费急速增长,使得能源供需不平衡的状况日渐突出。能源利用率低、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污染严重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因此,研究能源回弹效应,分析能源使用效率和能源消费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将为我国制订更加有效合理的能源消费政策。促进节约能源,提供基本依据。

中国农民的合作历史非常悠久,经历了从村社合作到家族合作到解放后的农村互助合作的漫长历史。但在时期的“村集体”合作离我们最近并且影响最深,以至于形成了错误的思维习惯,认为建立村集体组织就是合作,否则就是分散。其实,村集体只是一种低级形态的合作,是一种由传统农村社区的合作组织形式。由于农民的个体力量弱小,希望得到集体力量的支持,只有通过集体合作才能共渡难关。愈是外部压力愈大,内部的集体合作性愈强,部落社会产生的原因正在于此。新中国建立后的农业合作化运动⑾就是基于对传统农业社会主义的向往,混淆了集体主义与平均主义的区别,选择了村集体这种初级形态的合作。这种初级群体的集体合作建立在平均享有财富的基础之上,这种封闭的“集体合作”是一种同质性合作,即合作者无差别地从事同一活动,合作过程中并不生长和发育新的要素,因此只能达到低水平的均等社会。这就是为什么中国20世纪50~70年代农村合作化运动失败的重要原因。

对于农民而言,在传统封闭社会里,村庄就是世界;而在现代开放社会,世界就是村庄⑿。在当下,中国的农村已不再是孤立封闭的社会。农民的眼光和利益诉求早已超出村庄范围。利益行走那里,合作就延伸到那里。封闭的村集体合作已远远无法满足其利益要求。如大量流动的农民工缺乏相应的合作组织维护他们的权益,直至国务院总理帮助他们“讨工资”。特别是村集体合作很容易造成集体对个体的侵犯和压制,以抽象的集体取代真实的个体。因为农民缺乏更多的自由选择,他们的土地和住房难以迁移,很难“用脚投票”来表达自己的意志,抵御抽象集体的侵害(徐勇,2007)[6]。

当下的农民合作更需要的是超出地域、行政限制的开放性合作。这种开放性合作不仅不排斥分工分业分化,反而建立在分工分业和分化基础上,目的是通过合作达到多方共赢,实现“和而不同”。更重要是“开放合作”是非同质化的合作,合作过程中将会生产和再生产出新的生产要素和社会关系,从而提升生产力水平。如专业合作中的“资本”进入,导致资本与劳动的合作和均衡,从而形成新的社会化生产方式,由此超越传统的“劳劳合作”的低水平社区合作。这是开放社会里农民集体主义能够持续不断的根本原因所在。

农村合作组织不是“民主政权”,只是自由结社,是成员为维护共同利益而自愿结合的自治组织。而这种共同利益虽然未必就是经济利益,但完全可能是经济利益。马克思说过,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对利益的追求,既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也是人们不能回避的现实问题⒀。围绕着经济利益这个中心,具有不同的劳动特点、谋生手段、经济地位、利益取向和消费层次的人群便自然而然地各自联合在一起,形成不同的利益群体。若这些利益群体能够有效地组织和运作,利用一致的集体行动试图并有能力影响其他社会群体或政府机关的决策来尽可能地扩大自身发展所需的利益,则可以借鉴西方公共选择理论,称其为“利益集团”。应该注意,利益集团本身是一个中性词,正如利益是中性词一样。目前,西方社会中利益集团数量多、涵盖面广,在社会事务的公共决策中发挥着显著的影响。当然,强调集体利益不能抹煞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应该是相互结合、互为前提的。因为集体是由个人组成的,没有个人也就无所谓集体。同时个人又只能生活在集体之中,离开集体个人不可能得到发展,个人的利益也不可能得到维护。在农村建设一定要切实维护好农民的利益,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农民对集体的认同感。离开农民的个人利益而谈集体主义精神,那等于是空谈。

乡村熟人社会里,带有伦理色彩的“社企相融”乃至“社企合一”常常能够降低内部交易成本,有助于合作应对外部的市场竞争。因此在许多国家,从西欧、北欧直到东亚的日本、韩国和台湾地区,农村合作组织都有重要的经济职能。它不仅在“公司加农民”、“民间组织加农民”、“政府加农民”、“nGo加农民”等各种机制中充当分散农民与涉农伙伴间的桥梁,代表成员农民与合作伙伴进行集体谈判,保证“XX加农民”的机制不至于因农民的分散和弱势而变成“XX坑农民”。而且它还常常直接兴办合作经济体,从事乡村金融合作、保险合作、购销合作、产前产后产中服务合作等。可是,农民“结社权”的经济含义和社会政治含义是相互联系的(秦晖,2007)[7]。没有结社权,就没有“集体主义”。因为没有这种权利,人们就无法认同自己属意的群体,就不可能形成任何自主性集体行为,不可能建立任何自主合作机制,不可能产生任何真正的集体利益。同样,不摆脱“结社责”,也不可能有集体主义。农村合作组织的本质是是农民之间的合作化,合作化和集体主义在本质的倾向上是相同的,没有农村合作组织,就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农村集体主义。

当前,中国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这个目标的实现仅仅靠政府是不够的,真正的主体还是广大的农民。集体主义精神是将农民凝聚到这场宏伟事业中来的法宝。集体主义精神是新农村目标的内在要求。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个目标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涉及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方方面面的内容。精神文明建设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内容。“乡风文明”内含着集体主义的精神,农民个体在集体中要与他人和睦相处,要遵守集体共同制定的乡规民约等等。“管理民主”同样内含着集体主义的精神。有些人可能会误认为强调集体主义,就会抹杀个人在集体中的自主性。真正的集体主义是充分尊重个人自主性的。民主的管理方式体现着集体主义的做法,尊重了农民在村治中的民利。新农村的建设离不开集体主义精神;同时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也有利于培育集体主义精神。无论如何,农民是需要集体主义精神的,这种集体主义为非集体化后的农民谋求自身利益提供了精神动力。如何把蕴藏在农民身上的集体主义同社会主义有机地结合起来,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现实问题[8]。

四、非政府组织与农村合作组织

随着社会的发展,公民社会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论公民是指古典意义上参与城邦公共生活的公民,还是现代意义上积极争取自由、维护个人权利的公民,或者是当代意义上积极参与自我治理、从事非政府、非赢利性活动的公民。但是,人不论扮演哪种公民角色,都以其系明理的、有良知的、有道德的私人为前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了一场深刻的社会变迁,使公民社会赖以存在的条件不断具备,生存空间不断拓宽,公民社会获得长足的发展。从合法性角度来看,公民社会的形成和发展是现代市场经济社会国家自主性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正是社会利益自主意识不断提高内在地要求国家成为超越市场和社会的政治力量,要求国家自主地行使公共权力,实现对经济社会生活的合理调控,而不受某些经济社会组织利益要求的影响和支配。正是公民及其社会组织政治参与使国家权力得以同社会的共同意志相沟通,从而在公民利益表达的基础上经过利益综合,形成正确的公共政策,实现对社会的有效治理。这是国家权力自主行使的合法性来源。但明显的事实是当前中国社会组织的利益表达的渠道不足以承载这种高涨的利益表达诉求[9]。

目前,中国在实践中对发挥社团的社会作用等问题上存在一些不甚合理的认识与做法,有关社会团体管理的公共政策存在较强的国家主义色彩。社团的社会性和自治性被忽略,其自主性、能动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社团被纳入事业单位和国家公务员系统的管理体系,其民间组织的色彩被淡化,成为政治国家的组成部分。随着中国公民社会的发育和成长,要求对社团的社会作用进行再认识。依法治国是中国发展的方向,社会制约权力必须纳入法治的视野。中国目前关于社团的立法研究薄弱,没有一个明确的立法思想,对民间社会组织的定位认识不清,除一些行政法规外,缺乏应有的法律规定。这种局面应尽早结束。

在民主建设过程中政府和非政府组织(nGo)⒂的功能定位和分工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政府提供公共物品有缺陷的,需要第三部门来补充。传统观点认为政府的主要职能是搞公共事业,为社会提供公共物品。但是有越来越多的事实和理论研究证明只靠政府搞公益存在许多不足。根据所谓中位需求理论(马长山,1999)[10],即便是民主政府,它提供的公共物品也往往是“多数人”需要的公共物品,那些不能成为多数的社会成员所需要的公共物品,往往就缺位了。比如像扶贫、帮助残疾人这些事,政府可能做得不够,因为这些人很少,不可能支配政府的决策,十分需要非政府组织来提供这些公共物品。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社会流行的一种福利国家⒃的政治思想,它把国家看作是全社会增加福利的工具,要求国家通过立法和财政经济措施,积极增进社会全体成员的福利。20世纪80年代传统的“福利国家”制度出现危机,公共财政仍要提供公共物品,但是其提供的机制也发生了变化,不再是由政府直接用公共财政兴办各种公益事业,而是政府与第三部门合作,以公共财政资助公民自治的nGo、npo⒄组织,结合志愿资源来搞公益福利项目,这种所谓“后福利国家⒅”机制要求公民社会的组织有高水平的发展。当代非政府组织(nGo)和非营利组织(npo)的发展有一个特点,就是非成员利益的公益组织发展势头比较猛。像慈善组织、人权组织、环保组织、绿色和平组织、妇女儿童原住民权益保护组织,他们与传统的合作组织主要区别在于:他们追求的不是成员自身的利益,而是公共利益,换句话说,他们是民间社会以义工、捐助等方式组织人力物力资源来自愿产生公益的团体。

近年来各种nGo组织对中国乡村公益事业提供了不少支持。国际上对中国的乡村发展援助、城市和非农领域的民间志愿者、社会公益捐助资源对农民的帮助也多通过第三部门的渠道或第三部门与地方政府合作的渠道进行。同时一些新思潮介绍的国外乡村发展经验,例如“新左派”喜欢提及的印度喀拉拉邦经验(Kerala,indiaexperience)⒆也都强调nGo、npo组织的作用。这一切使人们对乡村民间组织和公民自治的期待也似乎更多地放在这类组织上。然而遗憾的是,经过十多年发展,nGo与npo在中国乡村中的角色仍然基本局限于外来慈善者,本土的乡村nGo与npo一直找不到合适的生长点。

随着民主政治的发展,中国政治参与主体日益多元化。而占全国人口70%的农民却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利益集团。其实只要看看国外第三部门的历史就会看到: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印度之类的发展中国家,也无论城市还是乡村,民间社会的发展都是先有了发达的成员利益组织(工会、农村合作组织等等),在这一基础上才谈得到志愿公益组织的发展,从来没有倒过来的。很多人对非成员公益组织寄予很高的期待,这可能过于理想化。实际上非成员志愿公益组织是一种只有在成员利益组织高度发展的基础上才能成长起来的民间社会高级形态。道理很简单:如果自己的权益都无法维护,怎么会有能力维护他人的权益?所以今天要讲非政府组织,真正应当重视的恐怕还是成员利益组织。中国的公民社会,着重点还是应该放在这里,那些最理想的东西当然不是不可以搞,没有农村合作组织这类基础,那些“更高”的东西恐怕难有乐观的前景。

在利益多元化的当今社会中,作为最大群体的农民始终处于弱势地位,在公共决策中有很少话语权,这本身就是极不正常的。笔者认为,形成农业利益集团,对于构筑农民与政府沟通平台、疏浚利益实现通道,实现农民利益诉求,推动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事实上,组建农业利益集团,或者更通俗地表述――使农民组织化,绝对不是笔者的创见。中国共产党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深刻地认识到,只有以工农联盟为基础,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最大限度地发挥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的力量,才能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农业利益集团是一个广义的范畴,至少包括两个基本层面:一是本体层面的农业利益集团。这类非政府组织主要是:农户之间横向经济联合――社区性合作经济组织与互助组;农户之间纵向经济联合组织――农业合作社与农业企业。二是派生层面的农业利益集团。这类非政府组织主要是:农民协会、民工工会、妇联、农村合作基金会等。形成农业利益集团在步骤上应先专业化组织,后综合化组织;先单一取向,后整体取向。农业利益集团的发展主要是要通过组织本身服务农民并使其受益来吸纳农民的加入,提高农民与国家的谈判能力,最大限度地保障农民的利益(臧乃康,2005)[11]。

[注释]

①我们把违背城市化规律而推进城市化行为称之为反城市化行为。

反城市化行为并非指“逆城市化”,逆城市化即由于交通拥挤、犯

罪增长、污染严重等城市问题的压力日见增大,城市人口开始向

郊区乃至农村流动,在那里形成一个绿色的生态环境。市区出现

“空心化”,人口呈现负增长,以人口集中为主要特征的城市化由

此发生逆转。

②边缘化是一个比较抽象的说法,指向人或事物发展主流的反方向

移动、变化。就是非中心,非主流,或者说被主流(主流社会、主流

人群、主流意识形态、主流文化、主流经济...)所排斥,所不包容。通

俗一点说,今天,在中国,像各类明星、企业家、白领阶层、医生、律

师……这类人群就是主流人群,与之相对应,如无业人员、低收入

人群、贫穷农民……他们就处于社会边缘,属于边缘人群。

③40岁,对于城市中的企业精英们来说,正是走向事业巅峰的年

龄。但是,对于许多农民工而言,40岁却意味着他们在城镇打工

生涯的终结。这是中国的农民工特有的现象,在城市出卖青春,到

了40岁以上城市就没有立足之地,必须返回农村。

④“直接民主”又称为纯粹民主,是一种人们直接投票决定政府政策

的制度,例如决定是否接受或废除某种法案。之所以称为直接是

因为决策的权力直接由人们所行使,而不经过任何媒介或代表。

在历史上,这种形式的政府相当少见,因为在实践上要将人们全

部聚集起来投票相当困难,所花费的成本和时间都非常高昂。所

有直接民主都属于较小型的共同体,例如城邦。最值得注意的是

古代的雅典民主。

⑤“群己权界”是严复当年用文言语句翻译约翰・穆勒(JohnStuart

mill)的《论自由》(onLiberty)时,将书名译作《群己权界论》。公域

讲权力,私域曰权利;公域讲民主,私域言自由。这就是“群己界

线”,或曰“群己权界”――“群”者,群体、社会公域也;“己”者,自

己、个人私域也;亦即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要区分清楚。

⑥政权组织有二个特征:第一它不可能是多元化的。左派、可以

竞选执政权,但选上来的只能有一个。一个地方不可能同时既有

一个左派政府,又有一个政府。那么例如在政府执政时

左派如何表达其集体诉求?第二民主政权是一个地域性组织。从

理论上讲它要代表所在地区全体人民的利益,而不可能只代表其

中某个群体的特殊利益,比如工人的利益,农民的利益,工商业者

的利益等,仍然需要各自的成员组织来分别代表。

⑦法国的思想家托克维尔(tocqueville)在他的著作《论美国的民主》

中指出:结社自由是仅次于自己活动自由的最自然的自由。作为

公民基本权利之一,结社权是有其深厚的人性基础和历史基础。

亚里士多德说人是一种政治性动物,以政治作为生活方式是人类

这个社会群体必然和文明的选择。吴玉章教授说,结社,人之群性

使然。人是一种群聚动物,是一种“类”的存在物,是一种需要交

往、并且通过交往才能生存且生存的更好的动物。这种“类”的本

性先天的要求各种人类社会组织形态的存在。从人类社会政治发

展的历史看,正是政治国家回归市民社会和人类走向自由自主活

动的两个趋势的要求和表现生产力越是高度发展,人就越是陷入

片面性,相应地对社会协作的要求也就越强烈,结社就具有深刻

的历史必然性。结社是社会发展的内在必然要求,结社权是人类

的固有权利,包括中国宪法在内的各国宪法、法律和国际公约对

其加以规定。联合国《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interna-

tionalConvenantonCivilandpoliticalRights)明确指出:“人人有

权享有与他人结社的自由包括组织和参加工会以保护他的利益

和权利”。

⑧参阅刘易斯・科塞著,石人译:《社会学思想名家》(mastersofsociologicalthought)[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第339页。

⑨阿贝尔・雅卡尔在《自由的遗产》这本颇具想象力的书中,大量地

讨论了整体和个体的边界。自治就意味着子系统自己做决定。这

减轻了系统中心维系整个系统的重负,降低了系统运转的成本,

而冒了一点子系统会作出有损整个系统利益行为的风险。只要这

一风险所带来的损失低于系统运转成本的降低,自治就能成立。

当子系统没有自治的时候,它只是整体的一部分,与整体之间不

分彼此;而当子系统自治以后,就有了有别于整体的独立的利益,

这时个体就诞生了。不仅个体可以联合为整体,整体也可以分化

为个体。参见:(法)阿贝尔・雅卡尔著,张柠译:《自由的遗产》[m],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⑩DavidFaureandHelenF.Siu(eds.):Downtoearth:theterritorialBond

inSouthChina[m],Stanford,StanfordUniversitypress,1995.161.

⑾农业合作化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通过各种互助合作的形式,

把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个体农业经济,改造为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农业合作经济的过程。这一社会变革过程,亦称

农业集体化。大体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49年10月月至

153年,以办互助组为主,同时试办初级形式的农业合作社。1954

年至1955年上半年,是农业合作化运动的第二阶段,初级社在全

国普遍建立和发展。1955年下半年至1956年底,是农业社会主

义改造的第三个阶段,也是农业合作化运动迅猛发展时期。到

1956年底,参加初级社的农户占总农户的96.3%,参加高级社的

达总到农户总数的87.8%,基本上实现了完全的社会主义改造,

完成了由农民个体所有制到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的转变。

⑿信息、交通的发达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强化了人与人之间

的联系,因此将世界称之为“地球村”。

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

82页。

⒁公民社会就是国家和市场之外的所有民间组织或民间关系的总和,它是官方政治领域和市场经济领域之外的民间公共领域。参见:苏咏喜,郭

群英:《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公民社会的发展及特点》[J],《理论月

刊》2008年第9期。

⒂非政府组织(non-governmentorganization,nGo)是指在特定法律

系统下,不被视为政府部门的协会、社团、基金会、慈善信托、非营

利公司或其他法人,不以营利为目的的非政府组织。

⒃福利国家是一种国家形态,福利是这种国家形态的特性,是用来

界定国家的,福利国家这种国家形态突出地强化了现代国家的社

会功能,所以它是一个政治学的概念,而社会福利则是社会学概

念。福利本身更是经济学的概念。经济环境是国家决策的条件和

基础,而社会福利则是国家决策的结果。福利国家是资本主义国

家通过创办并资助社会公共事业,实行和完善一套社会福利政策

和制度,对社会经济生活进行干预,以调节和缓和阶级矛盾,保证

社会次序和经济生活正常运行,维护垄断资本的利益和统治的一

种方法。福利国家的定义应该概括为三个方面:第一,特定历史的

产物;第二,以社会保障制度为主体;第三,关键是政府保证所有

公民享有最低标准的收入、营养、健康、住房、教育和就业机会。

⒄npo是英文“non-profitorganization”的缩写,直译为“非营利组

织”。就是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组织结构。这个概念的产生晚于

nGo,大致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之后兴盛于全球。这种

组织形态最早于17世纪便存在,是应生于工业革命中出现的社

会不平等现象,其后伴随着西方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而发展起

来,因而它也具有丰富的西方文化和社会体制的背景。“非营利组

织”这一名称本身就映射出其背后隐含的前提假设:先它而存在

着另一种组织形态―营利组织,或曰企业,是以追求利润最大化

为目的的。由此可知,非营利组织是一个基于市场经济、政府与企

业部门严格分工、独立的企业等背景下出现的概念,它的存在和

特征是与市场经济的进程和营利部门(企业)的发展密切相关的。

非营利组织的出现被理解为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的产物。

⒅后福利国家是指20世纪70年代以后福利国家不断进行创新、改

革和完善的一场治理运动。西方福利制度的改革过程,实际上就

是一个不断打破福利津贴“大锅饭”的过程。这一过程,用学界的

表述来说,是社会保障“再商品化”的趋势;用北欧三国的表述来

说,是“工作有其酬”和“从福利到工作”的转变;用美国的表述来

说,是“拯救社会保障制度”;用200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爱

德华・普雷斯科特(edwardC.prescott)的话来说,则是“保持时间

一致性”:所谓公平绝不是指财富的再分配,也不是财富的转移,

而是要在消费过程中消除经济政策“时间不一致性”的问题,否

则,如果人们知道有人会为他们的消费买单的话,人们就不会再

去储蓄了,也不去工作了。

⒆印度喀拉拉邦当地活跃着一些很有影响的群众性或非政府组织,

其中“民众科学运动”的作用最明显。这个运动发端于1962年,由

一些具有社会责任感的科学家和其他知识分子发起,目前有5万

名成员,是一个独立于政党之外的组织。其口号是:“为社会革命

的科学”。这个组织长期坚持深入基层,深入民众举办各种农村科

学论坛,协助科学家和知识分子把科技运用到生产实践中。同时

鼓励知识分子到民众中去,了解民众的真正需求,成为推动社会

进步的人。该组织举办农村科学论坛,通过民间艺术演出等

形式把群众组织起来,开办医疗营地、农业展览等,进行深入调查

研究,普及各种有关农业、工业化、环境保护、健康、教育等方面的

知识。它所发起的全民扫除文盲运动得到了政府的支持,不仅在

本邦扫除了文盲,而且在全国也产生了积极影响。他们常年活跃

在田间地头,致力于推动社会民主进程,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一

支重要力量。

[参考文献]

[1]于建嵘.当前农民维权活动的一个解释框架[J].社会学研究,2004

(2):44-48.

[2]秦晖.农民也应该有公民权利[n].南方周末,2006-10-24.

[3]胡弘弘,赵涛.农民政治参与的现状考察[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

会科学版),2009(2):47-53.

[4]秦晖.有了村委会,还需要有农会[n].南方农村报,2007-1-23.

[5]郭正林.家族的集体主义:乡村社会的政治文化认同[J].经济管理

文摘,2003(7):19-21.

[6]徐勇.如何认识当今的农民、农民合作与农民组织[J].华中师范大

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1):1-3.

[7]秦晖.农民需要怎样的“集体主义”―民间组织资源与现代国家

整合[J].东南学术,2007(1):7-16.

[8]吴明.新农村建设进程中的集体主义精神培育[J].农业科技与信

息,2007(12):10-11.

[9]俞可平.中国公民社会的兴起与治理的变迁[m].北京:社会科学文

献出版社,2002:12-15.

[10]马长山.民主法治进程中的村民自治及其实践反差[a].依法治国

专题研究――司法改革与依法治国理论研讨会、中国农村基层

民主法制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9:22-25.

[11]臧乃康.非政府组织与农村政治文明建设[J].长白学刊,2005(1):

16-19.

apoliticalanalysisofRuralCooperativeorganizations

HuZhen-hua,ChenLiu-qin

(BusinessSchoolofwenzhouUniversity,wenzhou,325035)(tianjinacademyofSocialScience,tianjin,300191)

新能源的社会效益篇4

(一)缺乏成本管理意思

事业单位有一大部分的经费是政府提供的,事业单位没有了紧迫感,办事效率低下,无法满足社会的需要,甚至出现亏损,缺乏成本管理意思,成本管理可以节约资源,并发现事业单位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改正它,让事业单位能够有效运行并达到合理利用资源的局面。

(二)成本管理理念的落后

社会在发展,经济在提高,可是相对于经济与社会而言,我国事业单位的成本管理理念却相对落后,在知识经济的年代,我们需要与时俱进的管理方式,成本核算管理理念的落后制约了事业单位的发展与提高,甚至出现了倒退现象,事业单位的发展需要理念的创新,成本核算管理理念也需要创新,先进的理念可以指导事业单位更好的发展,我们应摒弃落后的成本管理理念,为事业单位的发展注入新鲜血液,让成本控制实现利润的增长和业务的提高。

二、事业单位成本核算的功能

(一)成本核算有助于实现事业单位资源有效利用

事业单位的资源包括人力资源与社会资源这两种,有效将两种资源结合起来并合理利用是实现事业单位资源配置的目标。人力资源的有效利用可以提高工作人员的办事效率,让他们的工作有一个合理分配,达到成本最低化,利润最大化的运营状态。只有在人力资源合理配置下事业单位的运行效率才能有所提高,事业单位如果要想将社会资源实现合理配置,就必须借用成本核算的管理这一必要措施,成本管理可以避免资源的浪费,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

(二)成本核算有助于事业单位提高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多数事业单位是以社会效益为主而兼有经济效益而服务于社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同时并存,这是事业单位的一大特点。社会效益服务于社会,经济效益有利于自身单位的发展,如何使事业单位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进行有机统一,从而达到一个相对的平衡点,可以利用成本核算这一手段。现阶段,我国对事业单位的经济援助相对有限,事业单位大多数情况下需要依靠自身的力量,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利用成本核算可以让事业单位提高社会效益的同时要兼顾经济效益,在提高自身的效益的同时,更好服务于社会。

(三)成本核算有助于考核事业单位工作情况

事业单位与其他企业不同,它要肩负社会与经济的双重责任。成本的核算可以有效的降低资源的浪费,节约成本从而实现经济效益的提高。因此,事业单位实现成本核算有助于事业单位经济职能的实现。我国对事业单位的经济发展已经越来越重视,开始对事业单位的成本进行考核,主要关注点在单位成本和服务成本上,国家想借用成本的考核测试一个事业单位的经济效益,从而推算这个事业单位是否可以实现社会效益,因此,成本核算对事业单位的发展有很重大的现实意义,同时也有助于国家和社会对事业单位的管理和监督。

(四)成本核算有助于推动事业单位改革

事业单位进行成本核算可以发现事业单位有哪些资源的使用是不合理的,在哪些方面可以节约成本。发现这些问题,可以使事业单位一步步改进,实现事业单位的发展。事业单位的根本核算主要是人力资源的核算与调节,通过成本核算,可以将人力资源很好的调配,达到最优化状态,这样才能提高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使多余的工作人员发现自己的优缺点,寻找自己的出路,这样也是社会效益实现了优化组合。

三、事业单位成本核算的创新路径

社会在发展,经济也是在向着更高的方向前进,事业单位作为社会的一份子也需要发展,发展的途径必须要有创新的支持,只有创新,才能让事业单位有所改变和有所提高。事业单位的创新之路可以效仿会计的一个总体趋势,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建立资金的核算机制,让成本核算真正运行在事业单位的工作中,通过成本核算,可以有效促进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一)加强事业单位成本管理完善与健全事业单位采购、领用及其保管审批制度,把成本核算与收入分配进行有机结合,把成本核算作为各部门的年度考核的重要指标,强调各个部门与个人的参与,让

每一个员工都参与到成本管理中来,节约成本,把成本核算渗透到每一项经济活动中去,不留死角。人人参与,从意识上提高对成本核算的重视,是事业单位成本核算创新的基础。

(二)事业单位进行成本核算必须实行固定资产的折旧制度

事业单位可以通过试行固定资产的折旧制度,来创建“累计折旧”的项目,根本目的即是为了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价值损耗进行客观真实的记录与反应。此外,由于不同的单位存在不同的情况,对于实行内部成本核算的单位可以将折旧费用列入成本之中,对于不实行成本核算的单位可以只列折旧费用不列支出。

(三)事业单位进行成本核算需要建立资本金核算制度

资本金制度作为经济实体运行的基础,是一个事业单位具备法人资格、依法享有民事权利、履行民事义务的经济保证。此外,事业单位建立资本金核算制度还能适应投资主体多元化的趋势,通过对投资主体的利益进行核算来进一步保障事业单位的发展。

四、结束语

新能源的社会效益篇5

关键词 公益 产业链 社会组织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构建和谐社会、维护社会稳定涉及到多种需求的满足,多种利益的协调,工作的复杂性和任务的艰巨性使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合作成为必要。要想充分地发挥社会组织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必须以全新的理念和创新性的举措促进社会组织的发展。而在日益重视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的大背景下,公益和慈善日益成为一个产业。因此,可以从打造完整公益产业链的视角,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促进社会组织的发展。

产业链最初是作为产业经济学的一个基本概念,其基本含义是指产业部门之间在一定的技术经济关联基础上,根据特定的时空布局关系和逻辑关系客观形成的关联关系。 公益产业链是立足于公益视角构建产业链,从结构上讲公益产业链主要包括资源提供环节、积聚环节、分配环节、消费环节等四个环节,相应地包括五个组成部分:公益资源提供者、公益资源集聚者、公益资源使用者、公益资源消费者和公益产业中介体系。构建公益产业链的具体含义不仅是指宏观层面上的产业链建设即从成立基金会到与社会组织合作提供服务及考核评估等产业链主体的建设,还包括在微观层面上的产业链建设即产业链主体之间的关系建设。因为不同的社会组织提供服务职能不同,如有提供资助型(慈善基金类)、搭建基础条件型(教育类)、公益服务型(社会服务类)、具体项目操作型(工商经济类)等各类社会组织,在产业链条中各个社会组织可以扮演不同环节的角色,应加强相互之间的协作性和社会功用,形成一个有系统的产业链。

构建公益产业链,可以通过整合与聚集资源,推动社会组织集群化发展,加强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合作交流,提高社会组织的服务能力。因此,政府应着力于公益产业链的构建,将社会组织的公益事业作为现代产业来系统规划,形成一个系统全面科学的产业进行运作,使无序的社会公益事业转向有规划的模式,以促进社会组织的建设和公益事业的长远发展。(见图1)

一、努力形成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资为主体、公民捐赠为补充的公益产业链资源提供者

公益产业链的首要环节是公益资源的提供。调查显示,社会组织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来源渠道有限、数量不均衡、结构不合理。其中社会服务类、生态环保类的社会组织资金困难尤为突出。这就需要采取多种措施,努力扩大公益资源的来源,为和社会组织的合作奠定坚实的资源基础。

1、以政府购买服务为主要形式,使政府投资成为公益产业链资源来源的引导。公益产业是为民众提供公益服务的产业。因此,政府责无旁贷,每年必须将一定比例的财政资金投入到公益产业当中来。政府应当通过建立社会组织发展基金会、财政直接购买社会组织服务、提供办公场地和办公设备等措施,加大政府的投入,为其他资源进入公益产业做好引导和示范。

2、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为主要抓手,使企业投资成为公益产业链资源来源的主体。企业虽然以谋取利润为主要目的,但现在的企业越来越强调企业社会责任。因此,可以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为主要抓手,促进企业为公益产业链提供资源。而且由于企业数量众多,资源丰富,企业投资应该成为公益产业资源提供的主体。一是鼓励有条件的企业成立自己的公益基金会;二是鼓励一些通过成立企业社会责任部门委托社会组织实施公益项目;三是一些企业通过向工商经济类的协会缴纳会费的方式资金;四是鼓励企业直接赞助社会组织公益慈善项目。《企业社会责任年度报告》,向社会公布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现状、规划和措施,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进行评估和排名,以促使企业切实履行社会责任。

3、以公民进行小额捐赠为主要途径,使公民捐赠成为公益产业链资源来源的补充。单个公民对公益产业的贡献是有限的,但现在我国有超过13亿的公民,如果能广泛动员公民都加入到为公益产业链提供资源的行列中来,则是一股巨大的力量。当然,公民提供资源应当以小额但经常性的捐款为主。除了进行“一日捐”等形式外,还可借鉴“壹基金”等基金会的形式,设计好的公益项目引导公民进行小额、经常性的捐赠。

二、重点培育以公募基金会为引导、私募基金会为主体的公益产业链资源集聚者

在公益产业链中,各类基金会是重要的资源集聚者。相对于政府、企业和个人而言,基金会因为专门从事公益事业,因此,能大大提高公益资源的使用效率和提升公益资源的使用效果。

1、做大做强公募基金会。在加大政府对社会组织资金投入的同时,也可通过建立基金会的方式整合社会资金,形成针对社会组织的专有资金储备平台。应做大做强各类公募基金会,形成红十字会、慈善会等提供项目经费支持,社会组织发展基金会提供能力建设经费支持,妇女发展基金会、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等提供特定领域经费支持的社会组织经费来源新局面。

2、大力发展私募基金会。政府可以通过引导企业成立非公募基金会的发展,为社会组织成长输入血液。我国的非公募基金的快速崛起提供了一个强劲的资源平台,在其发展中会逐步释放出吸收民间公益资本的潜能。 政府通过引导和监管私募基金会的建设,提高公民的公益意识和社会组织的公信力,使募集的慈善资源有效地流向许多政府系统没有覆盖的领域。

三、大力发展以社会服务类社会组织为主体、社会团体类社会组织为补充的公益产业链资源使用者

新能源的社会效益篇6

前言:从80年代以来,现代医院管理已成为管理科学中的一门具有行业特性的新兴学科。对医院的管理涉及面较广,兼有各行业管理的共性,又具有专业性强的个性,因为服务的对象是人,而且是病人。所以,研究探索运用现代科学对医院的管理,具有着深刻的意义。管理是医院发展的基础。管理的目的是有效地组织医疗活动,合理地配置医疗资源,达到低投入、高产出、增加合理收入,提高经济收益的目的。管理水平的高低,管理力度的大小,直接关系到医院的生存和发展。任何企业,任何医院,无论规模大小,都要讲管理,没有管理,就没有效益。人们常说:“管理出效益,管理也是生产力。”这一观点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同,也被无数的事实所证明。而医院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重视传统的基础管理,又要追求管理上的创新,要随着形势的变化,内抓管理,外拓市场,求真务实,扎实工作,把管理制度变为职工的自觉行动,约束职工的行为,走内涵集约型发展道路,缩小先进医院与落后医院之间的差距,形成生存和发展的良性循环。科学发展观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理论,是我们各项工作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所以医院要想又好又快发展,必须辨证处理好管理上的三种辩证关系: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辩证关系、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的辩证关系、医院发展与员工利益的辩证关系。

关键词:医院管理建设辩证关系

一、在办院宗旨上,处理好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辩证关系我国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是要求医院用比较低廉的费用提供比较优质的医疗服务,不断满足群众对基本医疗服务的需求。我国医疗服务是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公立医院承担着为群众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的社会责任,是政府的服务型窗口行业,要体现社会公平,始终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经济转型期带给医院管理者的最大变化就是经济效益观念的增强,但一些医院在经济利益驱动下办院指导思想发生了偏差,出现盲目扩大规模,忽视内涵建设,过度追求经济效益,淡化社会效益的倾向。公立医院讲求经济效益无可厚非,但应妥善处理好其与社会效益的关系。必须坚持社会效益优先原则,以社会效益带动经济效益提高,做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辩证统一。

1.1医院的社会效益社会效益是指医院在为社会提供医疗服务过程中,合理利用有限的卫生资源,优质、低耗、高效、快捷地为社会提供物化的医疗服务产品,最大限度地提高社会整体人群的健康水平和生命质量。社会效益是医院的职责义务,也是医院的社会信誉、人文品牌,蕴涵着无价的效应和效益。社会效益是由卫生事业的人道主义本质所决定的,是所有医院工作的目标和行为归属,其重要性是首位的。同时,医疗服务效益的外在特性也决定了社会效益的重要性,即患者的病情和就医本身会涉及其家属和所属单位的人力和经济等因素,会直接或间接对社会造成影响。公立医院都应属于非营利医疗机构,享受国家免税优惠,还有一些政府补贴,功能是为群众提供价格低廉、安全可靠的医疗服务。

1.2医院的经济效益经济效益是医院在一定时期内,在医疗服务过程中劳动与服务成果的比值,即有效产出与其投入之间的一种比例关系。医院通过运用现代化管理的科学理论和方法,充分调动全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合理配置和使用有限卫生资源,使医院在提供优质医疗服务的同时能最大程度得到绩效补偿,并有所积累,从而具备扩大再生产和长远发展的经济实力。经济效益是医院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我国公立医院是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福利性公益事业单位,承担着区域医疗卫生服务的责任,属于国家改善基本医疗服务的主要载体,不同于一般性质的企业,不能追求经济效益最**,而是社会效益最**。医院的经济效益不仅限于医疗服务成果的社会经济效果,还包括医院盈亏和卫生资源积累率。目前,医护人员的收入与奖金挂钩,而奖金又和科室收入挂钩,科室收入的多少直接来自病人消耗的医药费用的多少,这种体制极易导致医务人员对病人诱导需求(supplier一indueeddemand),导致医药费用的过快上涨。造成医疗费用过高不一定都是医院的问题,但却是通过医疗服务最终实现的,群众的意见也集中反映在医院上。医疗费用过高,必然导致群众不堪重负,并对医院望而却步。

1.3公立医院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辩征关系卫生事业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是一种互动关系:卫生事业是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隶属于社会经济系统,社会经济系统的发展水平、体制决定了医疗卫生的发展方向和运行模式,经济发展为卫生事业提供了物质和技术基础、经济支撑、支付可能和多方需求,形成了推动卫生发展无与伦比的外部力量;卫生发展又能为经济增长提供强有力的卫生支持和健**障,改善人力资源的健康水平,拉动医药工业、食品产业发展,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医院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二者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既互相促进,又互相影响,经济效益是社会效益的基础,社会效益是经济效益的重要条件。社会效益好,病人信任度高,病人来源多,必将带来医院经济效益的增长;反之经济效益好,通过加快医院发展及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又能有效提高医院社会效益。但片面追求社会效益,不讲增收节支,不注意降低医疗成本,或是一味追求经济效益,巧立名目乱收费乱涨价,给病人增加额外经济负担,必将严重败坏医院诚信形象,使医院逐步失去病源导致医院效益严重滑坡甚至走向生存危机。因此,在医院经营管理中,应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结合起来,必须始终坚持社会效益优先,兼顾经济效益的原则。效益是管理的根本目的,管理是对效益的不断追求,追求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重是医院改革发展二十多年找到的路子。医院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着特殊的内在联系。社会效益既是条件,又是目的,而经济效益是基础。因此,只有重视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才能真正求得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双丰收。社会效益是医院履行治病救人功能,修复、保护社会劳动力,提高人群健康水平,从而形成社会对医院的认可程度。医疗服务的社会功利性决定了医疗服务是一项经济活动,它必须讲究服务的经济效益。医院的生存是建立在物质这个基础之上的,没有物资的医院是不存在的,物资不充足的医院是不健全的医院,没有坚实的经济基础,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将是无源之水。但医院讲求经济效益只是相对而言,自古以来,医乃仁术,倘若将医疗职业、医疗技术仅仅当作是赚钱的手段,那么这一原本崇高的职业也就失去了人道和神圣的内涵。经济转型时期,人们价值追求的多元化对原有价值观念造成严重冲击,道德约束力减弱,诱使人们从利己角度,萌发一些不合理、不正当的要求,在整体不规范的市场经济框架内,急功近利成为很多市场主体的选择。医院和医师都是理性经济人,不是超脱的完全利他主义者,自然要考虑自身利益,而利益的渊源最终还是患者。

在医院经营管理中,应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结合起来,坚持社会效益优先原则,以社会效益带动经济效益提高,做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辩证统一。效益是管理的根本目的,管理是对效益的不断追求,追求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重是医院改革发展二十多年找到的路子。医院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着特殊的内在联系。社会效益既是条件,又是目的,而经济效益是基础。因此,只有重视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才能真正求得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双丰收。

1.4社会效益优先原则,以社会效益带动经济效益提高的策略我们应该不断降低医疗服务成本,实施临床路径。合理用药,规范检查。淡化经济利益导向。同时努力提高服务价值和患者满意度、以服务患者的流程为价值链,优化服务流程、以患者服务模块为基础,丰富服务内容。充分利用医院现有卫生资源,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加大政府卫生投入力度,建立社会化医疗保障休系,促进健康公平。

二、在医院建设上,处理好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的辩证关系处理好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关键是“硬件崇实,软件崇严”。也就是对于硬件要抓落实,对于软件要严格要求。特别是在硬件建设的同时不要忽略了软件的建设,更不要有这种思想,认为硬件是看得见、摸得着、专家容易考察的,而忽视软件建设。

硬件是基础,是医院发展的主要因素,在硬件建设上应坚持超前规划适度实施原则。软件建设是医院发展的核心,是决定因素。再好的医疗设施,还是要靠人去使用。因此,要做到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协调发展。

2.1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的内涵硬件通常是指医院的基础环境、病房条件、医疗设备等,而软件是指医院的管理、人才、医疗服务、医疗质量、技术力量,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软件不过硬,医院难以形成良好的“品牌”号召力,就吸引不来患者。没有良好的硬件,就是吸引来患者,也留不住。因此,在医院基础环境、病房条件、医疗设备等硬件设施还不尽完善的情况下,更需要从软件上下功夫,就是要进一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改善服务态度,和谐医患关系,增强医院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只有一手抓硬件的改善,一手抓软件的治理,医院全面建设才能又好又快地发展。

2.2处理好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的辩证关系医院规范管理不是单纯搞医院建设,它涵盖了管理职责、管理制度、人员与培训、设施与设备、药品购进与验收、医疗服务等多方面内容。医院管理学认为,医疗卫生资源分为两大类:外生性资源和内生性资源。目前,国内外地方和部队医院在环境设施、仪器设备等硬件方面都有质的变化,但塑造优质“软件”差距较大,因此,在硬件建设具备一定基础条件后.更应该把注意力放在内生性增长,特别是人才资源的开发上。在充分发掘人才资源的同时,适应医疗市场发展变化特点,吸收新的服务理念,拓展新的技术、领域,推行新的医疗模式,盘活现有资源,实现内涵式扩张。只有充分发挥人力知识资源在医院发展中的作用,才能提升有形资源产生的效能,促进医院基于合理经济增长的持续发展。一方面医疗机构应抓住“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契机吸收各种资源,合理使用国家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配置医疗设备,改善硬件条件,通过这些摸得着、看得见的东西,让农民群众切实感觉到党和政府对“三农”的关心扶持;另一方面,要结合实际,通过宣传发动,调动医疗机构全体人员的积极性,从抓人员培训、抓规范管理、抓制度建设入手对医疗机构药房进行充分的改造。坚持软硬件建设两手抓,使两者互为促进的辩证关系。

 

2.3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的相关措施改善和优化科研支撑条件

2.3.1加强信息网络建设。医院要注重信息技术的建设,加强对信息的收集、处理和利用。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强图书馆建设,增加科技期刊和检索设施的投人,使收集的信息更加全面、及时和准确;另一方面,加强院内、区域内和国际间信息资源的共享。充分利用远程医疗会诊快捷、便利的优势,解决疑难疾病的诊治,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此外,还要加强计算机的广泛应用,拓宽信息服务功能,将信息服务扩展到医疗、教学和科研的全过程,扩展到院前和院后的社区医疗服务,扩展到预防和保健的第一线。

2.3.2优化实验室设施。实验设备要本着集中管理,专管共用,资源共享的原则,充分发挥中心实验室辐射全院的作用,为医教研服务同时,对专科实验室的仪器设备,要调查分析,根据使用情况及时调整,避免闲置。要积极开拓新的检测技术,充分挖掘仪器功能,使其效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加强人才建设

2.3.3选好学科带头人。学科带头人关系到学科建设的长远发展。学科带头人要有坚定的政治信念,良好的医德医风,较高的学术造诣、开拓创新能力和组织管理水平。要为人师表、甘为人梯。对学科带头人要加大考核考评力度,实行奖惩分明、优胜劣汰的用人机制。

2.3.4搞好人才梯队的培养。一个重点学科要有学科带头人来掌舵,中青年骨干作砥柱,后起之秀做后盾,这个学科才可以持久发展。人才培养主要通过内部挖潜和外部引进两个途径,以内培为主、外引为辅。内部挖潜要分出层次,突出重点。外部引进要做到真正引进有用人才达到引进一个人才,带进一批项目,促进一个学科。

2.3.5加快重点学科和特色技术建设。要想创名牌,必须确定自己的发展重点。确定重点就是对医院有发展潜力的学科,通过科学的量化评估,并结合医院的发展方向,进行分析和评定。确定后,在人员选配、床位编制、经费投人等方面给予倾斜政策,创造条件加快学科优势的形成。以技术优势扩充市场,提高知名度。提高整体技术水平,一是充分发挥重点学科的带头和辐射作用。通过发挥重点学科的特色和优势,使新技术、新业务在相关学科得以应用,带动相关学科共同发展。二是组织好重点学科和优势学科的协作攻关。提高学科建设的整体水平,即以“龙头”带一般。

在重点学科的管理上,要引入竞争机制,建立考评制度。通过考评,肯定成绩,找出差距,并提出整改措施。同时在评估中,对特色明显,课题形成系列,科研成绩显著的,医院要加大扶持力度,保持优势科室快速发展。对没有特色,工作平淡,一直走下坡路的科室要给予警告或取消优惠政策。对有苗头、学科发展有前景的科室要及时发现和扶持,为其形成优势学科打基础。学科管理良性机制的引人,可以促进学科之间的竞争与发展。

 

三、在激励机制上,处理好医院发展与员工利益的辩证关系优秀的医学人才就是医疗技术的根基,人力资源管理的成效关系着医疗服务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医院的市场竞争力。因此,如何在医院管理中发挥激励机制,增强医院的凝聚力已成为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激励这个概念用于管理,是指激发员工的工作动机,也就是说用各种有效的方法去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员工努力去完成组织的任务。激励机制运用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是决定医院兴衰的一个重要因素。如何在医院管理中发挥激励机制,增强医院的凝聚力已成为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而医院的发展之本正是员工发展之本,如何处理好医院发展与员工利益的辩证关系更是重中之中。

 

3.1处理好医院与员工的关系,在医院内部营造和谐向上的人文环境   俗话说:人心换人心,四两换半斤。在医院与职工的关系上也是如此,即医院怎样对待职工,职工就会怎样对待工作、对待病人。为此,医院非常注重处理好医院与职工的关系,如在人才培养和人才引进方面,医院从实际出发,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新观念,引进的人才均为医院急需实用型人才,在给引进人才压重担给锻炼机会的时候,医院也特别慎重,避免给职工造成“外来和尚好念经”的感觉。同时走活“内育”培养路子,用好内部资源,抓好自身造血工程,每年选送一批优秀青年业务骨干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或参加学术交流,邀请不同学科的专家、教授来院做各种专题讲座,实现不同专业之间的必要互补;坚持每月一次的“三基三严”理论基础学习,利用各种形式举办业务培训、技术练兵和知识竞赛,不断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能力。同时我院还创新人才激励机制,着力改善管理,建立相应的激励、约束机制,完善薪酬福利配套政策,确保引进并保留人才,既为专业人才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让他们毫无阻碍地施展拳脚、拓展事业,为医院创名牌、争荣誉,实现两个效益的双丰收,又要推广全局观念、化解不利因素,消除内耗带来的负面影响。

 

3.2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建立人才流动竞争机制要有一个拴心留人的环境。对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要给予特殊政策,提供深造机会,创造科研条件,解除后顾之忧。对工作成绩突出、科研业绩高者要及时予以奖励,对冒尖的优秀人才要及时扶持并在学科带头人的使用上优先聘用,打破论资排辈、求全责备的陋习,为其创造一个施展才华、尽显技能的空间。要做到通过优惠政策吸引人才,创造条件拴住人才,委以重用留住人才,切实发挥科技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改善政治环境、工作环境、生活环境和人际环境等来吸纳和稳定人才。环境宽松,氛围温馨,生活**,心情愉悦,人的潜能就能得到充分发挥。面对激烈的人才竞争,收入是重要的但不是唯一的,为了把优秀人才引进来,把优秀人才留住,除了通过各种方式使人才增加收入外,还要改善单位的工作环境。良好的工作环境是一个能够让单位的员工获得与其贡献相适应的回报的环境,所以,只有当员工的回报感到有所值时,才能达到吸引、留住人才的目的。为构筑一个兼容并蓄的医院文化,要注意吸纳全国各地不同地域、不同院校的专业人才,用不同院校的学风来充实本地的文化,创造和谐的工作环境,融洽人际关系,维护学科活力,推动医院创新。

3.3在医院管理中发挥激励机制,增强医院的凝聚力,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3.3.1薪酬激励。薪酬是医院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具。薪酬分配得当,既可节约医院的人力资本,又可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从而能使医院保持良好的效益。因此,在现代医院管理中,建立公平、公正、合理的薪酬体系显得尤为重要。应在薪酬激励方面作些尝试,例如给予学科带头人以优厚的薪资,在奖金分配上向高学历人才倾斜。通过大力改善学科带头人和高学历人才的工作待遇和生活环境,极大地增强了对各类人才的吸引力。

3.3.2精神激励。精神激励包括对员工的尊重、理解与支持,信任与宽容,关心与体贴。正确运用精神激励可以有效地培育员工对单位的忠诚和信任度。如果做到真心为员工着想,就能够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通过感情交流和心理因素吸纳、感应人才,就是所谓情感引人,情感留人。在工作上支持人才,生活上关心人才,人格上尊重人才,心理上满足人才;用情感的纽带把各类人才的心连接在一起,让他们充分感受到组织的温馨,这样他们就愿意来,留得住。医院领导经常与各类专家谈心交心,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工作、生活状况,为他们排忧解难。对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家属工作和子女就学问题,医院尽力予以解决。我们坚持“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原则,单位与人才之间建立起深厚的信赖基础,真情集聚人才,使各类人才身心舒畅地施展自己的才能,有效地提高医院的整体效率,促进事业的发展。

3.3.3工作激励。随着知识经济的扑面而来,当今世界日趋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知识更新速度不断加快,使员工知识结构不合理和知识老化现象日益突出。他们虽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积累知识,但仍需要对他们采取等级证书学习、进高校深造、出国培训等激励措施,通过这种培训充实他们的知识,培养他们的能力,给他们提供进一步发展的机会,满足他们自我实现的需要。

 

结语:我国的医院管理文化是在社会主义和现代意识影响下所形成的具有医院特征的群体意识,是人类文化发展和医院主体医疗实践相结合的成果,必须结合辩证法去看待各种关系,处理好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辩证关系、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的辩证关系、医院发展与员工利益的辩证关系。医院科研管理工作必须坚持社会效益优先原则,以社会效益带动经济效益提高,做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辩证统一;同时,在硬件建设上应坚持超前规划适度实施原则,做到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协调发展,以软件建设作为医院发展的核心;树立科技人才是科技活动中心的观念,在实施有效激励手段的同时培育科研人员的奉献精神和荣誉感,从而促进医院科研活动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   郑大喜.现代医院经营管理创新的探讨.现代医院管理

2、   姚大力**海龙徐海涛刘东会.医院学科建设跨世纪的思考.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新能源的社会效益篇7

关键词:低碳经济企业绩效清洁能源利用率单位产值能耗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势头迅猛,但随着经济高速增长的却是气候的反常,土壤的沙化,生态环境的破坏等,日趋严重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影响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此,加强节能减排、实现低碳发展显得尤为重要。低碳经济已成为国内外普遍关注和研究的热点问题。从目前我国企业绩效评价的实践来看,企业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仍然是以财务指标为主,很少考虑企业的节能减排、低碳所带来的长期环境和社会绩效,无法全面系统地反映企业在低碳政策执行、技术创新、新能源使用、低碳业绩等方面的绩效、无法反映企业的社会绩效,无法全面反映企业在财务绩效和非财务绩效之间的协调性和持续性,无法反映企业短期绩效和长期绩效的协调性。本文以低碳经济为背景,在已有的财务评价指标基础上,引入反映企业减排治污效益、社会效益的非财务指标,反映企业低碳业绩和低碳能力的指标,构建符合低碳经济要求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二、低碳经济对企业业绩效率评价的需求

(一)企业绩效评价的目标更高低碳经济社会,企业经营的目标是在经济效益稳定增长的同时,提高能源、原料利用率,实现单位产值材料消耗、能源消耗、温室气体排放、碳排放的低增长或负增长。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使企业经营环境发生变化,对企业提出更多的低碳责任,企业必须在运营过程中融入低碳概念,把握产品原材料、能源消耗的高效节约化,确保清洁生产的顺利进行,保证生产过程的低碳化,在“三废”的排放过程中,要进行严格的监督管理,对废弃物进行再利用再循环。对企业的绩效评价不仅要满足有关各方实施奖惩和进行预测、决策的需要,还要满足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优化生态环境的需要。

(二)企业绩效评价的内容更广低碳经济社会,企业必须更加注重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对环境的保护,注重社会形象的提高。这就必须对企业绩效评价的内容进行调整以适应新的经济发展方式。传统的企业绩效评价体系不能全面地评价企业的生产经营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低碳经济要求企业的绩效评价不仅包括对企业经营业绩的评价,还应对企业所承担的低碳环境责任和社会责任进行评价。企业绩效评价的内容不仅包括财务效益,还包括节能降耗、减排治污等低碳效益和社会效益。这样不仅可以使企业经营者清楚企业经营的各方面效益状况,知道企业资源分配应如何调整,还能促进企业经营者与利益相关者的沟通。企业绩效评价,不仅要关注企业的经营状况,还要考核企业低碳发展的效果,企业行为对环境、社会的影响。

(三)企业绩效评价的指标更丰富基于低碳经济的企业绩效评价目标是经济效益、低碳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共赢。低碳经济的企业绩效评价,不仅需要评价企业的财务效益,还应能够反映资源使用、环境影响与经济产出之间的相关关系。基于低碳经济的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不仅要有评价企业的财务效益状况的指标,还要有评价为取得财务效益所耗能源状况的指标,以及企业取得财务效益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等方面的指标。低碳经济环境下的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在原有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和发展能力等财务效益评价指标的基础上,引入节能降耗、减排治污效益、社会效益等评价指标,每一类效益评价指标中,不仅包含传统指标,还应包含反映低碳业绩和低碳效果的指标,通过这些指标可以从整体上了解企业对节能降耗、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的态度、投入力度以及大致效果。低碳经济的企业绩效评价指标更加丰富,既有定量指标,又有定性指标;既有经济指标,又有非经济指标。

三、基于低碳经济的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与设置

(一)低碳经济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1)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定量指标客观性和可比性较强,但评价内容往往不够全面,并且具有一定的短期性。定性指标的宽度和广度更大,评价的内容更全面,评价的综合性和导向性较强,但评价的客观性和可比性一般较差。所以低碳经济的企业绩效评价指标类型的选择应结合评价内容的特点决定,单独依靠传统的财务指标定量评价或是非财务指标的定性评价,都无法适应低碳经济发展的需要,应将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有机结合,全面评价企业的绩效。(2)科学性与全面性相结合。所设置的企业绩效评价指标含义要明确,测量方法要合理,计算方法要规范,各项评价指标尽量能够真实、客观、灵活地反映某一特定评价期间或阶段,企业某一方面的经营业绩或企业对环境或社会的影响。同时,在建立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时,应涵盖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要素和环节,即按照全面性原则,使指标体系全面反映各有关要素和各有关环节的关联,以及彼此间的相互作用过程。(3)通用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所设置的企业绩效评价指标应具有通用性,要能适应绝大多数企业绩效评价的需要。应尽量选取在不同企业中普遍可获得的指标,以保证指标的广泛适用性。同时,指标计算所需要的基础数据应易于取得,指标的计算过程应科学、简便;要充分考虑数据获取及指标量化的可靠性和难易程度,尽量使指标中各因子的取值在一定范围内具有代表性和综合性,数据的加工、处理简明扼要,具有易操作性。(4)效率与效益性相结合。低碳经济遵循减量化、资源优化、无害化原则,以资源投入最小化、可再生资源和废弃物利用最大化、污染排放最小化为目标。所以,低碳经济是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使得企业获得最大收益的经济发展方式,其绩效评价指标设置应将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率评价指标和运营效益评价指标有效地结合起来。(5)相对稳定与适时调整相结合。为保证评价结果的可比性,企业绩效评价指标应具有相对稳定性,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同类企业的绩效评价指标应统一。由于低碳经济的阶段性和复杂性,企业绩效评价指标还应适时调整,能随着企业经营环境和企业财务战略的变化,适时调整评价指标。因此,低碳经济环境下,企业的绩效评价指标(尤其是低碳业绩指标)设置应做到相对稳定与适时调整相结合。(6)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相结合。低碳社会环境下,对企业的绩效评价既要有对企业的财务绩效进行评价的指标,如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和发展能力等方面的评价指标;也要有非财务绩效评价指标,如节能降耗、减排治污及社会效益等方面评价指标。

(二)低碳经济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置基于低碳经济的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应从财务效益和非财务效益两方面进行设置。

(1)财务效益指标。财务效益一般从四方面设置指标进行评价。一是偿债能力指标。偿债能力反映企业清偿全部到期债务的能力,反映企业偿债能力的指标很多,最常用的主要有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利息保障倍数、经营现金流量比率,适应低碳经济发展的需要应增设资产低碳负债比、现金低碳负债比指标。资产低碳负债比是指企业某一时点资产总额是低碳负债总额的比例(或倍数),反映企业利用全部资产偿还低碳负债的能力。常见的低碳负债有由于碳排放超标应交未交的政府机构罚款、应交未交的碳排放税、由于碳排放问题给企业带来的具有不确定性的预计债务、企业投资低碳项目取得的借款、发行的债券等。现金低碳负债比是指企业一定时期实现的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与其同期低碳负债平均余额的比率,反映企业利用经营活动的现金净流量来偿还低碳负债的能力。上述比率越大,反映企业低碳负债的偿还能力越强。二是营运能力指标。营运能力反映企业的资金利用效率。本文主要选择了流动资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指标反映企业流动资产的利用效率,并选择总资产现金回收率、不良资产比率反映企业全部资产的利用状况。另外,为适应低碳经济发展的需要,设置低碳资产比率、低碳资产收入率反映企业低碳资产的利用状况。低碳资产是指企业专门用于节能减排、污染防治等方面的设备、建筑物以及企业的低碳材料、低碳产品、低碳经营相关的应收款项等。低碳资产比率是指某一时点企业的低碳资产额占全部资产总额的百分比。低碳资产收入率是指企业一定时期销售低碳产品、提供低碳劳务等所实现的收入额与其同期低碳资产平均占用额的比率,该比率越大,反映企业低碳资产利用效率越高,低碳资产的营运能力越强。三是盈利能力指标。盈利能力反映企业获取利润的能力。反映企业盈利能力的指标最常用的主要有销售净利率、总资产报酬率、净资产收益率。盈余现金保障倍数反映企业收益的质量。设置净资产经济增加值率反映企业的资本的净获利能力。为适应低碳经济发展的需要,设置低碳资产收益率、低碳产品营业成本利润率作为反映企业运用低碳资产的收益能力、低碳产品耗费的获利能力。净资产经济增加值率指企业一定时期实现的经济增加值占其同期股东权益平均余额的百分比。经济增加值指企业经核定的税后净营业利润扣除资本成本的差,反映企业为投资者所创造的价值增值。净资产经济增加值率越大,反映企业资本的净获利能力越强。低碳资产收益率是指企业一定时期所实现的低碳收益额占同期低碳资产平均占用额的百分比。低碳收益额指企业利用低碳资产采取节能减排、治污等措施、生产销售低碳产品等所实现的收益额。该指标反映了企业低碳资产的获利能力。该指标越高,表明企业低碳资产的获利能力越强。低碳产品营业成本利润率是指企业一定时期经营低碳产品所实现的营业利润占其同期低碳产品营业成本的百分比。该比率越大,反映企业经营低碳产品的获利能力越强。四是发展能力指标。发展能力是指企业通过自身的生产经营、开拓创新活动,不断扩大积累而形成的发展潜能。反映企业发展能力的指标很多,最常用的主要有营业利润增长率、资本保值增值率、销售收入增长率等指标。为适应低碳经济发展的需要应设置低碳(绿色)产品销售增长率、创新研发投资率、新产品销售率、低碳投资增长率等指标。低碳(绿色)产品销售增长率是指企业一定时期低碳产品或绿色产品的销售收入增长额占其上期低碳产品或绿色产品的销售收入的百分比。低碳产品是指企业生产经营的已经取得相关权威部门认证的低碳产品、绿色产品或环保产品标志的产品。该比率越大,反映企业的发展能力越强。创新研发投资率指企业一定时期用于科技创新、新产品研制和低碳技术开发等方面的投资额占企业同期营业收入的百分比。反映企业对科研创新工作的重视程度。低碳投资增长率是指企业一定时期低碳投资增长额占其上期低碳投资额的百分比。低碳投资额指企业用于节能、减排等低碳技术开发、低碳产品研制、低碳项目建设等方面的投资额。新产品销售比率是指企业一定时期生产销售的新产品销售额占其同期产品销售总额的百分比。比率越高,反映企业的创新能力越强,发展能力也越强。

(2)非财务效益指标。非财务效益包括节能降耗效益、减排治污效益和社会效益三个方面。一是节能降耗效果指标。节能降耗效果是指在低碳经济环境下,由于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大力开发和使用节能降耗技术所实现的能源利用效率提高、能源、原料消耗降低和能源结构优化等效益。反映节能降耗效果可以设置单位产值化石能源消耗量降低率、清洁能源利用率、产品使用中的能耗量、单位能源(原料)消耗产值、低碳(绿色)供应商比率、单位产值清洁能源消耗量、可再生能源(材料)采购比率等指标。单位产值化石能源消耗量降低率反映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消耗的含碳能源的下降程度。单位能源(或原料)消耗产值是指企业一定时期生产经营中每消耗一定单位的能源或原料所实现的产值额,直接反映企业的原料、能源利用效率。上述比率越大,反映企业能源利用效率越高,企业生产经营的节能降耗效果越好。清洁能源利用率是指企业一定时期清洁能源耗用额占其同期耗用的全部能源总额的百分比。低碳(绿色)供应商比率是指企业一定时期低碳(绿色)供应商数占其供应商总数的百分比。可再生能源(材料)采购比率是指企业一定时期采购的可再生能源金额占其同期能源(或材料)采购总额的百分比。上述比率越大,反映企业的能源、村料结构越优,越有利于低碳经济社会的发展。单位产值清洁能源耗用量是指企业生产单位产值所耗用的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数量。产品使用中的能耗量是指产品使用过程中单位时间或单位工作量的能耗的大小,反映企业产品使用成本的高低及其对社会能耗总量的影响。上述比率越大,反映企业的节能降耗效果越差。二是减排治污效果指标。减排治污效果是指在低碳经济环境下,由于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积极采取减排治污措施所实现的“三废”排放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减少、环境优化等效益。反映企业的减排治污效益可以设置百元收入Co2排放降低率、碳排放达标率、产品使用中的Co2排放量、单位收入Co2排放量、低碳环保处罚率、废弃物无害化处理率、是否通过iSo14000认证、环境优化度等指标。废弃物无害化处理率指企业一定时期生产经营过程中经无害化处理后排放的废弃物占其同期排放的废弃物总量的百分比。上述比率越大,反映企业生产经营的减排治污效果越好。单位收入Co2排放量反映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每实现单位收入所排放的温室气体按一定标准转换为Co2的数量。产品使用中的Co2排放量指企业生产经营的产品在使用或消耗过程中单位时间内排放的温室气体按一定标准转换为Co2的数量。低碳环保处罚率是指企业一定时期内由于违反低碳、节能、环保相关法律法规被处以的罚款额占其同期营业收入的百分比。上述比率越小,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执行低碳、节能、环保相关法规状况越好,企业的减排治污效果越好。三是社会效益指标。社会效益是指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能力和效果。广义的社会责任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必须承担的全部责任,包括企业的经济责任、环境责任和劳动、人权、社会和产品责任。狭义的社会责任不包括环境责任和经济责任,主要指企业对员工的培训、人权、产品责任、社会公益、救助等方面。本文所说的企业社会效益评价是采用狭义社会责任的概念。低碳经济环境下,反映企业的社会效益可以设置员工保持率、低碳(绿色)产品市场占有率、低碳环保赞助费用率、社会贡献率、低碳培训费用率、员工的低碳环保意识、客户满意度、社会公益捐赠率、是否通过iSo9001认证等指标。员工保持率反映员工对企业的信任和满意状况,可以用1减去员工离职率进行计算,员工保持率越高,反映企业对员工的福利待遇越好、企业对员工的人权、发展及职工教育、培训等越重视,员工对企业的满意程度越高。低碳培训费用率是指企业一定时期内用于对职工进行节能降耗、减排治污等低碳方面知识培训的费用占其同期营业收入的百分比。该比率越高,反映企业经营者对低碳环保工作越重视。员工的低碳环保意识可以通过发调查问卷或调查表的形式对企业职工进行调查统计确定。员工的低碳环保意识越强,越有利于促进企业的低碳经营。低碳(绿色)产品市场占有率,指企业一定时期生产销售的低碳产品或绿色产品销售额占同期一定地区同类低碳或绿色产品总销售额的百分比。该比率越高,越有利于促进低碳经济社会的发展。客户满意度是企业产品或服务在多大程度满足了客户的欲望和要求。可以通过抽样调查确定。客户满意度越高,反映企业的产品责任意识越强,企业生产经营的社会效益越好。社会公益捐赠率指企业一定时期对社会公益事业的捐赠总额占其同期营业收入的百分比。社会贡献率是指企业一定时期实现的社会贡献总额占其同期资产平均占用额的百分比。反映企业占用社会资源所产生的社会总体效益的大小。企业对社会的贡献额包括:企业支付给职工的工资、奖金、津贴等工资性支出,劳保退休统筹、为员工购买的各种保险及其他社会福利支出、利息支出净额、应交或已交的各项税金、附加及福利、实现的净利、企业对社会的捐赠等。低碳环保赞助费用率指企业一定时期对低碳环保项目的赞助费用占其同期营业收入的百分比。上述比率越大,反映企业对低碳环保等社会公益工作越重视,对社会公益事业的贡献越大,企业生产经营的社会效益越好。指标体系见表(1)。

*本文系2011年国家统计局项目“基于低碳经济的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项目编号:2011LY006)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新能源的社会效益篇8

1.1对人力资源主体的影响

低碳经济是为了在经济稳定增长的同时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实现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模式,涵盖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无论是工业革命以来的高碳经济还是绿色经济,本质上都是通过“人”这一能动性要素创造价值和社会财富的人力资源经济,其中最重要的因素还是在于“人”,而低碳经济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宏观影响则主要是对人力资源主体的影响。传统的工业化生产及城市化进程,为人类社会创造了大量的财富。在传统高耗能高投入的发展特征下,人力资源主体是以工业生产领域的产业工人为主的;而在低碳经济时代,人力资源主体则是以集中在新能源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代表的知识工作者。因此,低碳经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应当顺应低碳经济发展的趋势,人力资源主体的变化,必然带来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变化。

1.2对人力资源管理目标的影响

在传统经济增长模式中,由于产业结构及具体企业发展的差异,很多企业仍然停留在以“事”为中心的管理阶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无法完全摆脱作为企业管理辅助职能的地位,因此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也被单纯的认为仅仅是为企业经济效益服务。在低碳经济时代,由于人力资源主体的变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必然要转向以“人”为中心。因为只有以人为中心,加强对知识工作者的管理,企业才能占有更多的知识,并依托知识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因此,低碳经济时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应该是有效整合知识工作者的知识积累,为知识工作者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促进知识工作者利用自身知识来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

1.3对人力资源管理内容的影响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以“人”为中心的特点,决定了其管理内容必然是在考虑企业或组织工作目标的同时,也充分考虑到员工个人性格、能力、特长及发展要求等,以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实现企业或组织与员工个人的双重发展。在低碳经济时代,由于企业或组织被赋予了更多的社会与生态责任,因此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也必然会发生变化。具体而言,低碳经济时代的人力资源管理需要更多的融入“绿色”“低碳”“和谐”等理念,从“人”这一根本要素出发,在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各个具体环节(如招聘、培训、绩效考核与激励等)强调“绿色”“低碳”“和谐”的管理,并在此基础上,整合整个价值链,以适应不断出现的新技术带来的高度不确定性竞争环境。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本身不仅要考虑企业经济效益和员工本身的利益,更要注重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2基于低碳经济的绿色人力资源管理概念

2.1绿色人力资源管理概念的界定

前文述及,在低碳经济时代,人力资源管理不仅要为企业的战略服务,还应充分考虑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实现。因此,基于绿色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依据既要体现社会经济发展方式转型期“绿色”“低碳”的发展趋势,又要反映生态和谐、内外和谐、全面协调发展的思想。故本文认为绿色人力资源管理的不能仅仅以低碳经济理论为唯一支撑,还应融入绿色经济理论、和谐管理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及生态系统理论的有益思想。基于此,本文将绿色人力资源管理定义为:以低碳经济为基础,融合绿色经济理论、和谐管理管理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及生态系统理论的有关思想;通过构建绿色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解决以往人力资源管理中不注重环保、和谐发展等“非绿色”与“非和谐”问题;改善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外环境(如外部生态环境与内部管理环境),促使人力资源管理从传统的职能管理迈向系统管理,开发和培养具备“绿色”“低碳”“和谐”思想的人才,并合理安排人才的使用;推动企业或组织的宏观管理走向“绿色”“低碳”“和谐”,并最终促进经济增长从粗放式增长向低碳集约型增长的一种人力资源管理的新模式。实施绿色人力资源管理的目的是从社会科技与经济发展的最根本要素——人的角度出发,将传统人力资源管理从各种人性假设的前提下解放出来,更加注重以人为本,通过对“人”这一要素的管理,为企业创造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从而促进社会经济从传统高碳粗放式增长向低碳集约式增长转变。

2.2绿色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与特征

绿色人力资源管理强调“绿色”“低碳”“和谐”的特征,是与低碳经济时代社会经济增长模式的特征相吻合的;绿色人力资源管理从企业或组织的微观角度出发,但着眼于宏观层面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效益的实现;绿色人力资源管理在不否定以往人力资源管理各项职能的前提下,系统的分析如何在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职能环节融入“绿色”“低碳”“和谐”的思想,在兼顾企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同时,也更加关注员工的身心健康与和谐。绿色人力资源管理具有明显区别于传统人力资源管理的三大特征:

(1)绿色性。

绿色思想的核心是环保、无污染、低排放的原则。绿色人力资源管理仍然遵循绿色思想的基本观点,注重对各类资源的节约利用——也包括对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避免在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中的各种非必要消耗。因此,绿色人力资源管理的绿色性必然要体现在要求员工关注企业的社会环境责任、绿色企业文化的建立,同时倡导低碳健康的办公方式以及关注企业内部运转与外部信息交换的整体健康。

(2)生态性。

自古以来,人的活动就是处于一定自然生态环境与社会生态环境中的。尤其是在一定的文化、制度、经济的社会生态环境下,人这一社会科技与经济发展最根本要素才能够得以体现和发挥自身功能。因此,人力资源的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发展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在绿色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下,人与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生态环境发生物质、信息、能量的交换必然要体现生态性,以求得整个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的协调发展。

(3)和谐性。

从管理的角度而言,和谐的本意是从人的不确定性出发,探讨企业与环境、社会、市场、政府以及企业内部之间的和谐。绿色人力资源管理企业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和谐可以通过采用现代科技手段,比如实现信息沟通便利和无纸化办公,达到缓解生态压力,节约能源的目的。企业内部环境的和谐则是指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和谐,这种和谐状态是以“以人为本”思想指导下的人本管理,主要通过绿色企业文化来塑造健康的员工心理、积极的工作态度、员工之间和睦稳定的人际关系。

3绿色人力资源管理实施措施

从绿色人力资源管理的定义和内涵可以看出,绿色人力资源管理需要解决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中的“非绿色”与“非和谐”问题。因此,首先需要对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绿色化,然后在此基础上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职能活动融入“绿色”“低碳”“和谐”的理念,并最终通过各项职能活动的实现企业绿色人力资源管理。

3.1企业内外环境的绿色化

企业外部环境是指企业所处的政治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及生态环境等。企业外部环境的绿色化,需要政府推动经济体制改革,为企业转型创造有利的大环境。在经济建设上要通过政策引导企业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绿色经济、低碳经济的发展;在文化建设上要通过各种方式宣传和倡导“绿色”“低碳”“和谐”的发展观念和生活理念;在社会建设上要强化企业社会责任与生态责任意识,引导社会大众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在创新能力建设上,要积极支持企业开发和应用各种新能源技术与工艺,生产绿色产品或提供绿色服务。企业内部环境是指企业内部物质环境、文化环境等。企业内部环境的绿色化,需要企业从资源配置、研究开发、生产营销、客户服务等方面都要从低碳化的角度出发加以考虑,因地制宜地制定出与企业经营外部环境特征相匹配的战略计划及其实施方案。同时,企业要建立绿色企业文化,审视自身所处的行业,了解行业技术革新的方向,在日常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树立起“绿色”“低碳”“和谐”的理念,并建立企业绿色品牌。

3.2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的绿色化

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职能活动包括招聘、培训与开发、绩效考核等。对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的绿色化也可以从这些方面展开:招聘环节的绿色化,要求企业招聘人员应充分熟悉企业的社会责任与生态责任,了解有关环境法律及其他环保方面的知识。在招聘过程中,企业可以采用无纸化招聘的方式,同时优先选择具有环保意识的应聘者,尤其是环境敏感行业内的企业,如化工、石油等行业。企业还可以考虑设置专门的环境部门,或者设置环保方面的高层职位。培训与开发环节的绿色化,要求企业对员工的培训需要包含企业社会责任、生态责任及和谐发展思想等方面的培训。使公司每位员工牢记公司的生态责任与社会责任,梳理企业与社会、生态和谐发展的思想。企业进行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时要注意培训信息要简单明确、培训以非正式的形式,多次分开进行,尽量使用企业取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来支撑培训与开发。企业培训与开发要注意保持创新和主动性。绩效管理环节绿色化,要求企业在员工的职责里纳入社会责任、生态责任等相关方面的指标。对于员工在本职工作范围内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与生态责任的行为要给予积极的提倡和宣扬;对于非本职工作范围的绿色行为,例如提出改善公司环境形象的建议,个人或小组的节能措施等,也要给予适当的肯定和激励。以此引导企业员工树立为公司整体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改进作贡献的思想。

4结语

新能源的社会效益篇9

关键词:低碳经济;外部性;政府职能

一、问题的提出

低碳经济是以低排放、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其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的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日益严峻的全球气候问题正在不断地被人们所认识,发展低碳经济是改变目前这种局面的重要途径①。目前,低碳经济已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共识,众多专家、学者都把研究的目光转向如何发展低碳经济上。但首先我们要弄清低碳经济的外部影响及其所涉及的利益主体问题,这样才能更有针对性、更有效地研究低碳经济的发展途径。作为一种有别于传统的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低碳经济更具有外部性,是一种国际性和区域性的公共产品,其应用涉及到整个人类社会的利益。一场以低碳经济为核心的产业革命已经出现,世界各发达经济体都把发展低碳经济,把发展新能源、新的汽车动力、清洁能源、生物产业等作为走出国际金融危机新的增长点。在这个过程中,政府的作用显得尤为突出,如何在发展低碳经济的过程中发挥政府的调控职能是我们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首先研究低碳经济的利益主体及其外部效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发展低碳经济过程中的政府调控问题。

二、低碳经济的外部效应分析

外部性问题是一个广受关注的问题,所谓外部性,也叫外在效应或外在性,它是指在实际经济活动中,生产者或消费者的活动对其他生产者或消费者带来的非市场性的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有益的,也可能是有害的。根据作用效果可以把外部性分为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两类。其中,正外部性是指某一经济主体的生产或消费使另一经济主体受益而无法从后者获取报酬;负外部性是指经济主体的生产或消费使另一经济主体受损而后者无法获得补偿。

低碳经济旨在围绕整个经济活动,在生产和消费的各个环节全面考虑温室气体排放,主要体现在对能源生产和消费作出更加有效率的选择,以求达到最小的温室气体排放量②。低碳经济是通过系统地调整体制从而激励节能技术创新、低排放技术应用、提高能源使用效率,进而逐步减少单位GDp的碳排放量,打破传统经济增长与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之间的旧的高度相关关系,建立新的低碳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低碳经济也存在外部性,例如:植树造林可以增加碳汇,降低大气中的温室气体,这就是正外部性;与之对应,一些生产企业向大气中释放温室气体,产生的温室效应降低了社会整体的福利,这就是负外部性。

(一)资源环境的外部效应分析。

低碳化是全球趋势,也是中国目标。能源的转型是国家经济转型的关键环节,也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因此实现低碳化的、有序的能源结构是中国能源战略定位的根本。然而,中国的自然资源禀赋就是高碳、以煤为主的能源,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在一次能源消费中,像中国的煤所占的比例如此之高。在传统经济形态中,以煤为主可能有成本优势,成为贸易中的比较优势,但在低碳经济中却变成了比较劣势。因为低碳工业必须是建立在低碳或无碳能源基础之上,而新能源的基础设施建构不仅需要巨额资金的投入,还需要有较长的建设周期。因此传统的能源结构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也很难有颠覆性的改变。③低碳经济在注重开发新能源的同时,把能源结构的调整与提高能源效率的方法相结合,采用低碳技术、节能技术和减排技术,逐步减少传统工业对化石能源的过度依赖,努力提高现有能源体系的整体效率,遏制化石能源总消耗的增加,限制和淘汰高碳产业和产品,发展低碳产业和产品。发展低碳经济能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效率,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这是低碳经济正外部性的表现。

新能源的社会效益篇10

【关键词】利益相关者旅游城市土地资源利用体系

一、绪论

1、研究背景

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土地作为城市空间分布格局与城市功能合理分布的重要载体,不仅是城市资源的主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城市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产。城镇化的加速推进,有力地促进了土地、劳动力、资金等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土地是“财富之母”,如何有效地保护现有土地以及高效地发挥土地的现有价值,是土地所有者所关注的重点。而旅游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在各产业融合的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基于对土地资源有效保护、利用的前提下,旅游城市用地的规划也逐渐受到业内各界的重视,旅游城市用地已经成为助推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但在实践中,由于没有明确旅游城市用地的分类标准,导致土地利用规划与旅游规划不断发生冲突,这无疑是整个旅游业发展中不可回避的问题。同时,旅游项目开发用地大多涉及到农地转用和土地的征用,极易造成土地利用的混乱。在此背景下,如何对旅游城市土地进行健康有序的管理,无疑成为一个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2、研究意义

近年来,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业迅猛发展,国内旅游业的增长成为了“中国第二个经济奇迹”,对旅游城市土地资源利用的研究也随之兴起。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的发展,以促使达到合理利用旅游资源、促进经济增长的目的。要使有限的旅游城市用地在功能上发挥最大的效用,就必须高度重视对旅游城市土地资源利用的管理。从某种意义上说,经营好土地就是经营好一个城市,这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现实问题。

二、旅游城市土地资源利用体系的利益相关者分析

我国旅游城市致力于旅游产业的发展,稳步推进区域产业集群化,不断提高当地经济水平,改善人居生活环境。在助推产业发展的同时,对旅游城市资源获取能力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城市发展所需却十分稀缺的土地资源。我们从利益相关者理论出发,分析旅游城市土地资源利用体系中各方利益者的利益诉求和利益冲突,对构建完善的土地资源利用体系有着较好的指导作用。

1、利益相关者理论在土地资源利用中的运用

利益相关者理论是基于企业平衡各类利益相关者相互冲突的要求而产生的理论。最初是应用于企业的管理过程中,以平衡多方利益,追求效益最大化。该理论在我国土地资源利用配置上的运用是将涉及土地体系的各个组织或群体的目标和利益指向表现出来,通过分析其各方利益和目标,找出双方利益需求的界定,缓解可能出现的利益冲突,从而实现土地资源管理的协同效益。

我国土地资源利用配置一直是由政府管理部门主导,其对土地的整理和使用处在先导性的地位。社会上的企业组织通过正常途径获取土地后进行有效开发,社会公众通过各类交易手段取得建成项目的所有权。表面看起来是开发产品的交易,但都是以土地作为基础媒介。因此,界定利益相关者在土地资源配置利用过程中的利益需求,分析利益分配上产生的博弈,能更好地管理稀缺的土地资源,使各方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达到高度平衡。

2、旅游城市土地利益相关者的分类

(1)政府。政府职能部门是土地利用配置的规划者、执行者,主要负责土地利用的总体规划工作,协调各利益相关者的土地利益。对土地的划拨和出让都是基于城市发展的中长期目标,通过规划近期目标的实现途径,来有效推动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我国旅游城市重视旅游业的整合性发展,在产业融合的背景下对土地的需求量更大。因此,旅游城市的政府管理部门更加关注旅游产业的关联度,优化旅游用地的投资环境,促进招商引资,在有效配置城市土地的基础上发挥旅游产业助推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

(2)开发商。开发商在城市土地利用体系中的定位是取得土地使用权的投资建设角色。在投资建设项目的前提下,有效使用土地资源,一方面为现有土地溢增它的经济价值,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可以保障开发商自身利益,寻求投资效益的最大化。当前我国绝大多数旅游城市的项目开发商是通过招、拍、挂的形式获取土地使用权,还有一些被用于公众利益的提升和树立城市品牌形象的项目会受到政府的关注,被列为申请划拨范畴。无论是用什么样的方式获取土地,开发商都应该坚持寻求社会公共利益与个体投资利益平衡的原则,以项目的开发助推旅游产业的发展,以旅游业为支撑更好地体现开发项目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3)社会公众。城市土地利用体系中涵盖的利益群体多种多样,我们是在政府部门的公共管理利益和开发商的个体投资利益的前提下,着重讨论具有相同利益诉求的社会公众。旅游城市土地资源利用体系中的社会公众主要包括以消费、投资为目的的个人和与政府、开发商无关的社会公益性组织。在政府、开发商进行土地资源利用的过程中,他们更加关注土地配置产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3、旅游城市土地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冲突表现形式

(1)政府与开发商的利益冲突。政府与开发商的利益冲突主要体现在新增土地指标的获取上。从目前旅游城市土地利用的现状来看,新增建设用地指标都是相对紧缺的。开发商为了能扩大企业综合性规模,赚取项目开发所带来的丰厚利润,都尽可能地多争取建设用地指标。旅游城市的开发商更是大打“兴建旅游综合体项目,建成旅游新目的地”的口号来争取有限的建设用地指标。而政府的土地管理部门从全局考量,一方面要从土地出让中增加土地财政收入,另一方面也要有效避免土地的过度开发。开发商对土地资源的高需求与政府对城市土地的低供给形成了一个最为常见的供需矛盾利益冲突。

(2)开发商与社会公众的利益冲突。开发商与社会公众的冲突主要体现为旅游城市土地开发项目的经济价值与社会公众的理性价值需求的冲突。开发商在发展旅游综合项目的同时,致力于追求经济价值的最大化。在此前提下,许多旅游项目的建设和管理都沦为污染大、高消耗的建筑群体,这与社会公众享受旅游产品品质,感受城市旅游新气象的心理需求是相互矛盾的。开发商纯粹追求土地及建成项目的经济价值,不满足社会公众的公共需求,形成了两者利益的冲突。

(3)政府与社会公众的利益冲突。政府与社会公众的利益冲突则体现为土地利用配置过程中公众的参与度较低,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政府无法满足公众利益。政府对于土地配置具有绝对的强制力,在自身利益的驱动下,政府的土地利用政策往往偏离公共利益目标。旅游城市的公众是希望城市能够依托旅游资源,实现居住生活环境的生态化、现代化、低耗化的协调发展。旅游城市土地应该放置用于发展低能耗的产业,突出旅游发展优势,改善往日工业建设发展不均衡的状况。而政府在土地规划制定中,又偏向城镇建设用地的扩展,以传统的城市化模式来推动旅游城市的发展,这就造成了公众追求旅游产业发展改善生活的合理诉求遭到削减,形成政府与社会公众的利益冲突。

三、旅游城市土地资源利用配置的创新策略

1、减少政府与开发商对土地的依赖程度

一方面,对政府而言,政府是管理部门,通过制定政策、法规对土地利用规划实行制度上的约束。政府通过对土地的出让,增加其财政收入,我国“土地财政”形成的根源在于政府对土地出让权的垄断。合理的土地分配制度,可以更好地满足社会公众的需求,但是由于“土地财政”现象的产生,将政府对其管辖区内的土地所有权和管理权与利益分配机制挂钩,造成了某些地区对土地违法利用的行为。因此,要通过改革财政政策,减少政府对土地的依赖程度。

另一方面,对于旅游城市的开发商而言,纵然开发更多的土地可以为其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但要注重社会公共利益与个体投资利益的协调。从保护生态环境的角度出发,减少对旅游开发用地的依赖程度,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注重社会效益与经济利益的协调,在开发过程中,形成良好的生态系统,为其他各项事业的持续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

2、规范开发商投资行为,满足公众的新需求

近年来,旅游城市依靠旅游项目投资获取了较大的经济收益,土地资源丰富、自然风光好的地方,成为了旅游地产开发商的“新宠”。但往往由于这些地方开发规模小、开发时期晚,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一些地方政府为了吸引外来投资,对开发商推出了各种优惠政策,甚至不惜以损害公众利益为代价。开发商故意模糊概念,借旅游地产之名而开发房地产项目,进而从中获益。一方面,这种行为是对良好生态环境的破坏性开发,另一方面也对整个行业造成了不好的影响。因此,要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规范开发商的投机行为。

对公众而言,他们需要的不仅是一次简单的出行,更是一次对品质生活的追求。新型的旅游城市土地开发模式应该是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于一体的模式。良好的土地开发投资循环体系,有利于公众满意度的提升以及各相关行业间的良性互动。

3、加快政府转型,引入公众参与机制

回顾中国土地的发展历程,政府在土地资源利用管理体系模式中,一直占据着主导性的地位。由于土地是公共物品,政府对其制定法律、法规,同时负责土地项目的监管与实施,可以将其形象的比喻为集“组委会、裁判、运动员”于一身的机构。在市场竞争愈发激烈的情况下,将公共权力强制性地带入开放性的市场模式中,破坏了市场发展的公平性原则。为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急需加快政府转型,转变政府职能,在旅游城市土地资源利用的模式中,加强公众的参与力度,使公众与政府共同对旅游城市用地进行治理。

公众的积极参与,一方面使政府与公众之间加强旅游城市用地机制的讨论,完善其政府政策的制定实施,不断优化城市土地的高效利用。另一方面,公众的反馈是对政府工作进一步改善的“指南针”,政府在决策过程中会更加关注社会大众群体的需要,满足公共利益。加强公众与政府间的密切联系,可以在增加民众对政府满意度的同时,提升政府形象,达到社会效益的最优化。

4、实现政府、开发商、社会公众对旅游城市土地资源利用诉求的相协调

在旅游城市土地资源利用体系管理模式中,政府是管理者而不是实施者,应该扮演政策的制定者、开发商与公众利益协调者的角色,在保障开发商利益的同时,寻求社会利益的最大化。开发商在整个体系管理模式中,要将自身的利益建立在整个社会的公共利益的基础之上,片面的追求眼前的高收益而不顾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是不明智的选择。要在有限的土地上,开发高质量的旅游服务产品,保护生态系统的平衡,坚决禁止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的旅游城市土地资源开发。而社会公众,作为旅游城市土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最大受益者,更要积极参与进来,做好监督者的角色,通过各种渠道,加强与政府、开发商之间的沟通。只有让所有的利益相关者都参与进来,才能更好地实现对旅游城市土地资源的管理。

四、结语

旅游城市的土地优化配置是未来中国城市发展的重要关注点,涉及区域经济发展、旅游产业的集群化发展、人居生活改善等多个方面。在我国步入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旅游城市担当着城市转型的重要角色,城市土地的配置与管理必须在满足绿色经济的前提下,追寻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相互协调。文章通过对利益相关者层面的诠释,分析了旅游城市土地利用体系中各方利益体的利益需求及由此产生的利益矛盾,为土地资源的管理创新提供了新思路,对改善旅游城市土地的集约化利用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同时也因为研究视角的局限性,日后还要做出更细致深入的研究,为未来旅游城市的土地利用配置献策献力。

【参考文献】

[1]吴郭泉、郭丽华:基于利益相关者的土地利用规划优化模式研究[J].林业调查规划,2007(1).

[2]刘向东:基于利益相关者的土地整理项目共同治理模式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

[3]徐宗明: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土地利用冲突管理研究[D].浙江大学,2011.

[4]蔡萌、汪宇明:低碳旅游城市:旅游城市转型发展的新标杆[J].旅游论坛,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