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生育造成的问题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26:57

计划生育造成的问题篇1

关键词:计划生育;政策;实施;背景;问题;对策

一、计划生育政策提出的背景与实施效果

建国初期,随着“人多力量大”观念的深入人心,国内的首次生育高峰期开始出现,后来经过了三年自然灾害,第二次生育高峰开始出现,在新中国成立后两次生育高峰的影响下,人口盲目无计划增长的态势与国民经济有计划发展的实际矛盾越来越激烈,同时,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以及医疗卫生条件的日益改善,大大降低了人口死亡率,社会面临的人口压力也越来越大。为此,在1971年中共中央决定开展“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了“晚、稀、少”的策略,1980年初,中国的人口数量已经近乎10亿,中央及时了“9.25公开信”只允许每对夫妇生育一个子女,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独生子女。在1982年9月,党召开了十二大,并正式把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作为一项我国的基本国策。开始倡导“晚婚、晚育、少生、优生”,1984年,面对农村实施“一孩化”政策出现的一些问题,中央略微调整了“一孩化”政策,现行的计划生育政策也在这时逐步形成。实施计划生育政策后,产生的效果,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全面推进,很快降低了人口生育率,其取得的成就也非常显著:(1)少生了近乎5亿人,人口再生产类型也开始逐步由高出生率、死亡率以及高自然增长率,开始转变为低自然增长率与死亡率,有利于中国人口的科学发展。(2)人口增长影响经济、环境以及社会资源的压力也开始逐步缓解,(3)促进了人口素质的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越来越强,经济飞速发展。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虽然有很多好处,但在长达40多年的实施中,也给我国带来了不少现实问题,下面我们就来简单分析一下这些问题。

二、实施计划生育政策引发的问题

我国要想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首先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人口问题,人口数量的增多给社会的发展带来了很大压力,人口问题不但会直接影响到经济社会发展,而且还会给社会带来很大的环境压力,影响到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施计划生育政策后,可有效缓解由于人口膨胀,影响经济与社会的发展,非常有利于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但任何政策的实施都具有两面性,我们一方面应肯定其贡献,另一方面也不应忽视它给社会发展造成的负面影响。

(一)男女比例严重失调。实施计划生育政策后,引发的显著问题之一就是男女比例失调,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性别比失衡。我们通常用女婴数量为100时所对应的男婴数量来表示性别比,一般情况下,生物学规律是决定性别比的主要因素,应保持在103以上107以下。下图1为2006-2010年出生人口条形图性别比,由图可知出生人口性别比与正常值范围比一直高。我国已经出现了严重的性别比失衡现象。在我国造成性别比失调的原因有很多,如传统的“重男轻女”思想,“养儿防老”思想等,在这些思想的影响下,很多人开始渐渐不重视女孩,造成女婴死亡率高以及给女孩提供相对比较差的生长环境等,这样造成我国的性别比越来越偏高。性别比长时间的失调会造成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如“剩男”问题,据有关部门预计截至到2020年,我国的光棍数量可达到3000万,同时性别比严重失调后,对建立与稳固家庭婚姻关系也是十分不利的,若家庭不稳固,便会直接影响到社会的稳固。单身男性的增多很容易引发性犯罪,以及拐卖妇女事件等。进而影响到社会的和谐、稳定。

(二)人口素质下降。人口素质也可以说是人口质量,主要指身体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我国的人口素质在“十一五”期间有了很大提高,但与越来越激烈的综合国力相比还是很难适应,计划生育实施后可有效控制人口数量,但它却在某种程度上危害到了人口质量。

(三)加速人口老龄化。我们通常把人口中老年人比例不断上升的现象称为人口老龄化,人口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在10%以上,或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在7%以上时,我们把这两种类型的人口都称作老年型人口,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是从2000年左右开始的。在我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带动下,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同时也大大改善了我国的医疗卫生保健事业,这逐步加快了我国人口的老龄化进程。生育率下降是造成人口老龄化的一个重要原因,自我国实施了控制人口增长的计划生育政策后,大幅降低了我国的生育率水平,使人口老化速度加快,可以说计划生育是一种催化剂,催化了人口老龄化,人口老龄化影响到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给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提出了更高要求。

三、对策建议

(一)工作思路要明确。应以“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武装自身头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构建和谐社会,不断创新体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让生育水平平稳降低,逐步改善人口结构,大幅全面提高人口素质,促进人口科学合理分布,促进我国人口大国逐步转变为人力资源强国,让人口、社会经济以及环境资源实现最终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重视“男女平等”思想的宣传教育。让生男生女一样好的观念不断深入人心,主动、积极开展一些关爱女孩活动,促进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让两性实现公正、平衡发展。对各种技术越轨行为应进行严厉打击,加大对哪些用医学手段鉴定婴儿性别的惩罚力度,部分情节严重的应追究其刑事责任,以实现我国人口的可持续发展,还应重视独生子女的教育工作,不溺爱子女,培养独生子女的社会责任感,让独生子女能独立应对各种社会问题。

(三)重视发展经济,努力缩小城乡差距,不断完善各种社会保障体系。同时应逐步改善家庭养老结构,完善社区老年服务建设,让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紧密结合,不断夯实养老保障体系。

四、结束语

总是,要想更好的解决计划生育政策实施引发的各种问题,我们必须了解计划生育政策提出的背景与实施效果,认清实施计划生育政策后出现的各种问题,并结合我国国情,积极主动的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应对,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由人口大国逐步转变为人力资源强国,更好的促进我国社会的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作者:孙瑾艳单位:山西潞安集团公司王庄煤矿

参考文献:

[1]任庆伟;论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成果、问题及对策[J].改革与开放,2010(3).

[2]都阳.中国低生育率水平的形成及其对长期经济增长的影响[J].世界经济,2005(12).

[3]傅国平.出生性别结构失衡的治理对策[m].长沙:湖南大学2002级公共管理硕士学位论文,2006.

计划生育造成的问题篇2

全面发展是指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的全面发展,而不仅仅是经济的发展,即使规定gdp上去了,但人口数量降不下来,出生人口素质得不到全面提高,仍然对全面发展产生负面影响。人口问题,从根本上讲,是发展问题。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是强国富民安天下的大事。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把统筹解决人口问题放在首位,坚持现行的生育政策不动摇。只有始终保持清醒头脑,不断增强忧患意识、机遇意识、法制意识、服务意识和创新意识,科学决策,才能确保人口目标的实现,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切发展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人。发展是否成功最终要看发展成果能否惠及最大多数人,要看多数人的创造性是不是得到充分发挥。人口计生工作是政策性很强的群众性工作,是强国富民安天下的伟大事业,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但在现阶段,人口计划生育政策的要求与相当一部分群众的个人、家庭现实利益要求还存在一定的矛盾。众所周知,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经过30年的努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少生了4个亿,总和生育率由1970年的5.8降至目前的1.8左右,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历史性转变,创造了40多年的社会抚养费较低,劳动力资源充裕,财富积累水平较高的“人口红利期”,为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人口环境,我们也要看到,人民群众实行计划生育也付出了一定的代价,根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7—22岁年龄组人口中,每年死亡人数近一半是独生子女,这些意外夭折,给其家庭带来难以承受的痛苦。在采取各种避孕、节育措施的育龄群众中,仍有少数手术并发症。在农村还有近一亿家庭的独生子女教育面临种种困扰,每年有几十万女胎被选择性别中止妊娠,部分女孩的出生权和生存权受到侵害。每年都有相当数量的基层计划生育工作者在工作、生活中遭到意外伤害。这些问题与构建和谐社会提出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不相协调。在以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强调发展的公平性。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正确处理好国家这个“大家”和人民群众这个“小家”的关系,既着眼于国家整体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又要切实维护好群众的个人利益和现实利益,千方百计帮助群众解决在实行计划生育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让每个人都因发展而获得利益,因发展而得到幸福,这是深入开展人口计生工作的重要前提,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要任务。

二、用科学发展观实现计生委、计生协互联、互动、互补

中国计划生育协会成立20多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领导下,组织不断发展壮大,协会活动蓬勃开展,协会影响力越来越广泛,已成为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重要力量,成为推进城乡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群团组织,在行政管理、服务机构、社会团体、自治组织互联、互补、互动的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央《决定》的颁布又为协会的发展开辟了新天地,赋予了新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决定》直接提到了协会的三项具体工作,一是“在流动人口集中的社区、企业、集贸市场等成立计划生育协会”;二是“开发计划生育保险险种”;三是实施“生育关怀行动”,并明确指出要“充分发挥计划生育协会等群众团体在基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中的生力军作用。”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今后计生协必将承担更多的为广大育龄群众直接提供服务的任务,只有实现计生委、计生协互联、互补、互动,才能更好地发挥协会作用,共同为促进人口计生事业的健康发展做出贡献。

各级党委政府、人口计生委重视和支持计生协的工作,是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是公共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是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要求。要鼓励和支持计生协充分利用群众团体组织的优势,进一步开发、利用社会资源、市场资源,并按照群众组织的特点创造性地开展。协会力所能及的宣传服务活动,打造“生育关怀品牌”,体现政府部门、群众团体目标的一致性。真正实现互联、互动、互补,人口计生委和计生协都要尽快转变发展思路、创新工作机制和工作方式的问题。

三、用科学发展观增强计生协的生命力和凝聚力

“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为计生协创新服务内容,开拓服务领域提供了广阔的平台。满足群众的需求,提高群众的满意程度已成为新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核心内容。中国计生协提出“生育关怀行动”,倡导的“生育传承希望、关怀相伴和谐”的理念,旨在通过扶贫济困、紧急救助、亲情牵手等活动,使实行计划生育的家庭和人群得到关怀和帮助,让实行计划生育的家庭政治上有地位、经济上有实惠,生活上有保障。他们响应计划生育政策做出了贡献,付出了代价,帮助这些家庭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四、用科学发展观提升计生协会服务水平和能力的思考

1、进一步加强和完善计生协工作人员队伍建设。

计生协会最大的优势是网络的优势。一个网络是工作人员队伍网络,一个是由基层协会、会员小组、会员联系户组成的活动网络。尤其基层配齐配强协会干部,积极吸收老党员、致富带头人、能人、其他协会经纪人加入协会组织,同时既要充分发挥老领导、老同志的作用,又要让年富力强、熟悉协会工作的同志保留下来,确保有人干事,干成事的问题。

2、坚持“生育关怀”与“生育计划”两手抓。

要转变计划生育的实现方式,坚持“生育计划”与“生育关怀”两手抓。生育要有计划,生育更需要关怀。生育计划和生育关怀是解决计划生育主要矛盾这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必须等同视之,不可畸轻畸重。必须摒弃那种一味强调生育计划而漠视群众诉求来推行计划生育的习惯思维和陈旧方式,不仅要理直气壮地依法抓好生育计划管理,也要像抓生育计划那样,将生育关怀作为新时期推行计划生育的重要方法,营造“生育计划”与“生育关怀”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工作格局。

计划生育造成的问题篇3

在实行计划生育的30年间,虽然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资源紧张的情况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但人口老龄化、性别比失衡等问题上则逐渐凸显出严峻的态势。随着近年来我国人口出生率的显著下降,各种社会问题接踵而至,严重影响了社会稳定。由于人口老龄化、出生性别比失衡等问题的突出,加上我国人口红利逐渐消失,一系列和计划生育政策初衷违背的问题正越来越明显地困扰着我国社会。

1计划生育政策与出生人口性别比

11出生性别比合理区间

人口结构的重要指标就是出生性别比,这一数值通常会在一个相对稳定的合理区间内上下波动。如果人口性别比长期超出这个范围(无论高低),就很容易因性别比失衡而造成一系列社会问题,对于社会稳定和国家繁荣造成相当大的阻碍。[1]

关于出生性别比,最早提出这一理论并给出合理数值的人是格朗特,他于17世纪提出这一理念。格朗特认为,人力性别比的合理范围在14∶13左右,也就是10769。但是出生性别比不可能一成不变,并且不同地区的出生性别比也会有差异。当时格朗特并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区间,而在20世纪,联合国正式划定出生性别比的标准值区间,也就是最低102,最高107。

12我国出生性别比现状

我国目前具有性别失衡问题,这已经是众所周知的情况。但相比于其他也具有类似困扰的国家来说,我国的问题尤为严重,无论是经历的时间还是问题的严重性来说,我国都极为突出。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我国的出生性别比相对来说还能够基本维持在合理范围内,但20世纪80年代后,我国的出生性别比就开始持续升高。在2010年的调查中,我国的出生人口性别比已经达到了11806。即使相比2005年的调查结果有所缓解,但依然严重超出正常范围。

13计划生育政策与出生性别比失衡

一方面观点认为计划生育政策导致出生性别比偏高,或者说至少起到了推动作用。由于我国强行推动计划生育政策,大量女性新生儿被无端“消灭”,导致我国出现出生比失衡的情况。因我国对生育的控制较为严苛,人们一般不能自由选择生育的空间,不能通过选择子女数量的方式满足自身对性别的需求,流产情况就开始大量出现,最终人们会选择新生儿的性别。[2]

另一方面观点认为计划生育政策并不是导致出生性别比失衡的关键因素。有学者指出,在没有实行计划生育的一些亚洲国家和地区当中,也有出生性别比失衡的情况,例如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他们认为计划生育政策只是降低了新生儿的出生率,但这和出生性别比并没有直接联系。他们坚持认为,导致出生性别比偏高的原因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但需要注意的是,没有实行计划生育的国家和地区中只有很少的案例是出生性别比严重偏高的。由于反例数量太少,因此以此证明计划生育对于出生性别比没有影响,会显得有些不合逻辑。对此,有关学者通过统计分析的方式,得出以下结果:生育率每降低一个百分点,出生性别比就会升高025。计划生育政策确实在很大程度上致使出生性别比偏高,至少是一个关键因素。

2计划生育政策与城乡收入差距

21分析方法

此次研究主要采取数据分析方法,研究所用全部模型分别为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具体步骤如下:第一,首先以出生率作为计划生育政策的变量,在进行回归分析时运用规定的效应模型。第二,在模型中加入代表计划生育政策的虚拟变量po1、po2和po3,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回归分析。第三,当计算模型出现异方差或序列相关问题时,应运用FGLS将错误数据纠正,消除界面出现的各项异常数据,以免对计算结果产生影响。

22分析结果

据研究结果来看,在开展计划生育政策的地区,由于计划生育而造成的城乡收入差距偏效应基本呈现一直下降的趋势。如果是在市场化还未健全的时候,计划生育政策不仅不会加大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反而会一直减小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但是随着我国市场化机制的健全,计划生育政策开始对缩减城乡收入差距方面表现出消极的一面,在一定程度上开始扩大城乡收入的差距。也就是说,在市场化制度还不健全的阶段,计划生育政策会显著缩小家庭的规模,尤其在农村地区,由于重男轻女思想根深蒂固,男性在成年之后能够为家庭获取更多财富,创造更多价值,因此相比于城市来说就具有收入增长的优势。[3]但由此带来的问题也是非常明显的,农村地区男性比例上升的情况下,人口结构会发生严重失衡,对于农村的长期发展又非常不利。另外,为了避免高额返款,通过流产的方式选择性别就成为很重要的手段。

农村地区更偏好男孩的主要原因在于经济方面。由于男孩拥有更好的体力,能够更好地完成体力活,因此经济回报会远高于女孩。此外当家庭规模较大时,由于乡村地区经济较落后,家庭整体的受教育水平就会明显落后于城市地区,但如果家庭规模逐渐缩小,那么这样的差距也会随之缩小。如此一来,在家庭的幼儿成年后,进入到工作岗位就会因受教育程度的差别而导致的收入差距就不会非常明显。再者,由于家庭规模变小,门当户对的思维理念就会被一定程度破坏。通过婚姻家庭重组的方式,财富能够被更合理地转移配置,这也有助于减小城乡差距。另外,由于家庭规模在缩小的初期,农村家庭规模缩小的程度对比城市居民来说更大,因此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共同造成了城乡收入差距缩小。

但是需要指出的是,计划生育政策能够有效减小城乡差距,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政府预见,而是无意引发的。但随着市场化进程的加速,计划生育在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方面所起到的作用正在逐渐淡化。[4]随着市场化的继?m发展,计划生育政策对于城乡收入的差距偏效应开始转为正数,也就是说,计划生育在这一阶段,已经起不到积极作用,而是在往消极的方向发展。计划生育政策最大的作用就是限制子女的生育数量,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已经不再需要政府的强制措施,甚至很多家庭根本没有兴趣生育。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提高,计划生育政策正在成为扩大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因素。

计划生育造成的问题篇4

关键词:农村计划生育;政策执行;问题;对策

引言

我国人口数量大,计划生育作为我国基本国策,根本目的就是在于控制我国人口数量增长速度,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基础。然而,农村计划生育政策执行过程中,由于财政投入、流动人口多等因素的存在,导致执行难度较大,农村计划生育工作不容乐观。为了从根本上提升农村发展效率,提升农民生活水平,必须贯彻落实国家计划生育政策。基于此,加强对现阶段农村计划生育工作中存在问题及对策的研究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1.农村计划生育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1.1政策执行难度较大

近年来,我国计划生育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在贯彻党中央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下,农村地区获得了一些列的惠民政策,其中,两免一补、农业税减免、新农村医保政策等等都给农村人民到来了很大的实惠。这一系列政策的实施,有效的缓解了三农问题,提高了农村人民的生活质量与水平。然而,这些政策的推广与实施,在某种意义上也给农村人口响应计划生育政策的积极性造成很大的影响,增强了计划生育与一些惠民政策之间的矛盾,加大了农村计划生育工作执行的难度。

1.2计划生育工作单位与相关部门的配合相对缺失

计划生育作为我国一项基本的国策,并不单单是某一个部门的工作,也不是一个单位或机构能够完成的工作,还需要各个相关部门的紧密结合,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贯彻落实计划生育政策。有时候公安部门在办理上户手续过程中,仅凭出生证明就可以开办,对小孩的出生是否违反计划生育政策没有过多的关注,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非法生育的气焰。另外,很多医疗结构中,只要小孩在该机构出生,就给予其办理出生证明,甚至还存在孩子家长可以买到假证明的现象。

1.3农村计划生育工作队伍建设不够稳定

农村计划生育工作相对复杂,如果没有一个强有力的工作队伍,很难完成这项工作。但是,现阶段农村计划生育工作者空有极大的责任,但是本身权利较小,在执行政策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很多问题无法解决。另外,农村计生办工作人员任务较重,但是待遇相对较低,缺少有力的激励政策,使得很多农村计生工作人员脱离岗位,给农村计生队伍带来诸多不稳定因素。

1.4对农村计划生育工作财政投入不足

从我国全国农村地区计划生育事业财政投入的基本情况上来说,不管是东部农村地区的人均15元,还是中部与西部地区的人均10元,更有甚者在一些偏远的山区中,计划生育事业投入人均不足10元,给计划生育政策的执行造成严重的制约。计划生育工作离不开宣传,如果财政投入不能支撑计划生育宣传工作,必然会给计划生育政策执行带来阻碍。

2.解决农村计划生育政策执行中问题的有效措施

现阶段,虽然我国已经开始全面放开二胎,但是计划生育依然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也是我国提升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的有效途径。针对现阶段我国农村地区计划生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了缓解三农问题的压力,笔者基于过年的工作经验,现提出以下几点工作建议:

2.1计划生育政策应该以人为本

在农村地区积极开展计划生育政策以及新型婚育文化宣传工作的同时,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推行村民自治,鼓励和引导群众积极的参与到计划生育工作中,不断的提升农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意识,同时增强对非法生育的监督。在相关政策中,还应该结合农村地区发展的实际情况,对计划生育政策进行不断的规范与调整,贯彻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

2.2加强各个相关部门的配合

计划生育工作不是哪一个人哪一个部门能够单独完成的,需要各部门齐抓共管,共同努力。第一,公安部门在小孩落户时,要求在出具医学出生证明的同时出具结婚证、生育证或计生部门出具的相关合法有效证明,再给予上户;第二,加大对医疗机构的检查,对擅自为育龄妇女实施解除节育措施手术的,坚决予以打击;第三,医疗机构严格坚持凭证检查和凭证生育制度,并及时通报同级计生主管部门,否则,追究医疗机构及当事医生的责任。

2.3不断的强化农村计生队伍建设

针对现阶段农村地区计生队伍待遇低、成员老化等问题,必须采取针对性的措施。第一,对农村计生队伍、村级专干队伍进行有效的调整,不断的提升计生队伍的业务能力以及工作水准,增强计生专员的责任意识;第二,尽可能减少计生专职干部的兼职工作,让其具有充足的时间投入到计生工作中;第三,提升农村计生工作人员的待遇水平,同时采取一定的激励制度,提高计生队伍的稳定性与积极性;第四,在计生工作实施过程中,采用有效的责任制度,将责任细化到具体的计生人员头上,提升其对工作的责任感,保证计生工作政策的落实。

2.4加强对计划生育政策的宣传力度

计划生育政策宣传是做好计划生育工作的有效基础,也是营造良好计划生育工作的手段,对计划生育政策的顺利执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新时代背景下,计划生育宣传工作也应该与时俱进,采用更加多元化的途径,提升计划生育政策宣传的渠道,让农村朋友更好的理解这项基本国策,提高农民的意识,让其自觉的遵守计划生育政策,为农村计划生育工作的实施保驾护航。

2.5与时俱进,完善农村计划生育工作新机制

尽快改革和完善农村人口和计划生育公共管理服务的方式以及内容,建立适合新形势需要的农村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新机制。要根据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现实要求,切实将新时期农村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纳入农村基层公共管理服务体系之中。要建立计生、卫生、民政、教育等部门联手,统一做好农村公共优质服务的一条龙体系,并努力拓展服务的内容、提高服务的质量,简化管理的程序、体现管理的重点、减少管理的重复,确保人口公共管理服务的实效性。另外,针对我国现阶段农村人口比例、性别比例等普查的结果,对计划生育工作机制做出相应的调整,规范计生工作程序,制定有效的工作制度,为计划生育政策的执行提供有效的依据。

3.总结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农村人口数量一直是制约着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而作为我国一项基本国策,计划生育政策的贯彻执行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以及社会和谐程度。特别是农村地区,计划生育工作基础薄弱,政策执行难度较大,还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继续加强计划生育政策宣传,强化农村计生队伍建设,建立新型的工作机制,为农村计划生育工作注入新的能量。(作者单位:华侨大学)

参考文献:

[1]王庆艳.我国农村计划生育政策执行问题研究[J].东北财经大学.2014,15(01):125-126.

[2]张娟.政策在农村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探讨[J].医药前沿.2015,32(12):99-101.

[3]谢万峰.浅析农村计划生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健康必读旬刊.2014,20(11):74-76.

计划生育造成的问题篇5

一、坚持计划生育政策的可行性

我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抓好计划生育工作。如果人口不加控制,会严重影响人均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

1 人口增长过快,人口素质有待提高,就必然影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因此,必须有效地控制人口增长,实行计划生育。只有这样,才能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才能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2 我国人口多,耕地少、底子薄,人均占有资源相对不足,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这个阶段,是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逐步转变为全体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实现这些历史性的转变,离不开控制人口增长,实行计划生育。

3 坚持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不动摇,在新形势下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实行计划生育决不是超越历史阶段,而恰恰是我们过去推行计划生育的某些方法超越了阶段。因此,我们不但要把计划生育工作抓紧,而且要把计划生育工作抓好。

二、计划生育工作面临的新问题和新矛盾

1 目前我国农民生育模式尚处在传统向现代化模式的过渡阶段中。几千年遗留下来的“传宗接代”、“多子多福”、“重男轻女”等传统陈旧的生育观念对现行的计划生育危害仍很大,特别是在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化程度不高的广大地区及经济落后的乡村,思想观念的落后,养老保障事业的滞后,“养儿防老”观念还很浓厚。

2 市场主体的逐利性刺激了“生男”欲望。对劳动力的需求仍以数量为主、质量为辅,这样的经济利益导向使人们对孩子数量有转变的要求,使生育意愿偏离人口控制的要求,计划生育的难度更大,特别是稳定联产承包责任制,鼓励个体和私营经济的发展,从而对劳动力特别是男性劳动力的需求变得更加迫切,同样造成家庭容易多生且一定要生男为止,给计划生育造成负面影响。

3 拷问流动人口管理能力。人口流动和迁移增加,计划生育管理跟不上,信息化管理不系统,给计划生育工作造成新的难度。人口的空间流动,使流动人口家庭的生育脱离流出地的行政系统监督,而在流入地也游离于行政系统监督之外,使行政约束弱化。

三、统筹解决人口问题

1 人口计生工作是社会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人口问题更是制约我国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石景山区人口计生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主线,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工作理念,不断提升“大人口”战略思维,在该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基础性作用。

2 计划生育工作重点旨在统筹。乡村干部作为计生工作的领导者、组织者和执行者,村党支部书记是计划生育第一责任人。因此,加强乡村干部队伍的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建立一支思想好、作风正、懂业务、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村计生队伍,建立村级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以改变村级工作不力,压力不大,责任心不强的局面。

3 统筹解决人口老龄化。把计生工作同勤劳致富奔小康结合起来,同社会保障结合起来。拓宽经济来源,针对人口老龄越来越严重的状况,大力发展老龄事业,发展和完善养老保险体系,多为老年人办实事、办好事,解决老年人的后顾之忧,把计划生育工作对党、对国家负责同对群众负责有机结合起来。关心群众的疾苦,多为他们办实事,办好事。

计划生育造成的问题篇6

建国初期,随着“人多力量大”观念的深入人心,国内的首次生育高峰期开始出现,后来经过了三年自然灾害,第二次生育高峰开始出现,在新中国成立后两次生育高峰的影响下,人口盲目无计划增长的态势与国民经济有计划发展的实际矛盾越来越激烈,同时,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以及医疗卫生条件的日益改善,大大降低了人口死亡率,社会面临的人口压力也越来越大。为此,在1971年中共中央决定开展“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了“晚、稀、少”的策略,1980年初,中国的人口数量已经近乎10亿,中央及时了“9.25公开信”只允许每对夫妇生育一个子女,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独生子女。在1982年

9月,党召开了十二大,并正式把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作为一项我国的基本国策。开始倡导“晚婚、晚育、少生、优生”,1984年,面对农村实施“一孩化”政策出现的一些问题,中央略微调整了“一孩化”政策,现行的计划生育政策也在这时逐步形成。

实施计划生育政策后,产生的效果,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全面推进,很快降低了人口生育率,其取得的成就也非常显著:(1)少生了近乎5亿人,人口再生产类型也开始逐步由高出生率、死亡率以及高自然增长率,开始转变为低自然增长率与死亡率,有利于中国人口的科学发展。(2)人口增长影响经济、环境以及社会资源的压力也开始逐步缓解,(3)促进了人口素质的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越来越强,经济飞速发展。

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虽然有很多好处,但在长达40多年的实施中,也给我国带来了不少现实问题,下面我们就来简单分析一下这些问题。

二、实施计划生育政策引发的问题

我国要想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首先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人口问题,人口数量的增多给社会的发展带来了很大压力,人口问题不但会直接影响到经济社会发展,而且还会给社会带来很大的环境压力,影响到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施计划生育政策后,可有效缓解由于人口膨胀,影响经济与社会的发展,非常有利于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但任何政策的实施都具有两面性,我们一方面应肯定其贡献,另一方面也不应忽视它给社会发展造成的负面影响。

(一)男女比例严重失调。实施计划生育政策后,引发的显著问题之一就是男女比例失调,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性别比失衡。我们通常用女婴数量为100时所对应的男婴数量来表示性别比,一般情况下,生物学规律是决定性别比的主要因素,应保持在103以上107以下。下图1为2006-2010年出生人口条形图性别比,由图可知出生人口性别比与正常值范围比一直高。我国已经出现了严重的性别比失衡现象。

在我国造成性别比失调的原因有很多,如传统的“重男轻女”思想,“养儿防老”思想等,在这些思想的影响下,很多人开始渐渐不重视女孩,造成女婴死亡率高以及给女孩提供相对比较差的生长环境等,这样造成我国的性别比越来越偏高。

性别比长时间的失调会造成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如“剩男”问题,据有关部门预计截至到2020年,我国的光棍数量可达到3000万,同时性别比严重失调后,对建立与稳固家庭婚姻关系也是十分不利的,若家庭不稳固,便会直接影响到社会的稳固。单身男性的增多很容易引发性犯罪,以及拐卖妇女事件等。进而影响到社会的和谐、稳定。

(二)人口素质下降。人口素质也可以说是人口质量,主要指身体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我国的人口素质在“十一五”期间有了很大提高,但与越来越激烈的综合国力相比还是很难适应,计划生育实施后可有效控制人口数量,但它却在某种程度上危害到了人口质量。

(三)加速人口老龄化。我们通常把人口中老年人比例不断上升的现象称为人口老龄化,人口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在10%以上,或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在7%以上时,我们把这两种类型的人口都称作老年型人口,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是从2000年左右开始的。在我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带动下,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同时也大大改善了我国的医疗卫生保健事业,这逐步加快了我国人口的老龄化进程。

生育率下降是造成人口老龄化的一个重要原因,自我国实施了控制人口增长的计划生育政策后,大幅降低了我国的生育率水平,使人口老化速度加快,可以说计划生育是一种催化剂,催化了人口老龄化,人口老龄化影响到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给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提出了更高要求。

三、对策建议

(一)工作思路要明确。应以“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武装自身头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构建和谐社会,不断创新体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让生育水平平稳降低,逐步改善人口结构,大幅全面提高人口素质,促进人口科学合理分布,促进我国人口大国逐步转变为人力资源强国,让人口、社会经济以及环境资源实现最终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重视“男女平等”思想的宣传教育。让生男生女一样好的观念不断深入人心,主动、积极开展一些关爱女孩活动,促进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让两性实现公正、平衡发展。对各种技术越轨行为应进行严厉打击,加大对哪些用医学手段鉴定婴儿性别的惩罚力度,部分情节严重的应追究其刑事责任,以实现我国人口的可持续发展,还应重视独生子女的教育工作,不溺爱子女,培养独生子女的社会责任感,让独生子女能独立应对各种社会问题。

(三)重视发展经济,努力缩小城乡差距,不断完善各种社会保障体系。同时应逐步改善家庭养老结构,完善社区老年服务建设,让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紧密结合,不断夯实养老保障体系。

计划生育造成的问题篇7

我们的做法和体会是:

一是选准选好能抓善管计生工作的村级班子强队伍建设,为推行村民自治工作提供组织保证。好的队伍是提高村级管理水平,全面推行村民自治的前提条件。几年来,我村高度重视计生工作的建设,作为基础性工作来抓,把能否承担起计生工作的担子,计生工作的管理细则是否健全,党员和干部能否带头实行计划生育,作为我村组织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建立健全计划生育管理服务体系。二是采取综合措施,调动广大群众参与计生自治积极性。推行计生村民自治,关键在于调动群众参与。群众不参与不支持,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民主管理就失去基础。因此,我们坚持以利益导向和提供优质服务为载体,以极大的热情去关注群众的切身利益,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通过加大政策推动力度,积极营造良好工作氛围,让群众思想上认同,行动上支持。我村以基础工作做起,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有的直接与计生户结对子帮扶。计生协会继续开展“救助贫困母亲”行动,对贫困母亲提供了小额借款的帮扶。通过以上措施,鼓励和稳定了计划生育户的守法行为。通过开展居民自治,各小组充分发挥作用,千方百计联系计生对象参加双查,落实管理措施,双查到位率和节育措施落实率没有因为拆迁受影响。三村民计划生育的法律意识得到增强。通过制定切合村情民意的《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按四种不同类型的婚育人群实行协议管理,有针对性地对村民婚育、节育行为及奖惩进行规范,村民在村规民约的讨论、通过和协议的签订过程中进一步明确计划生育的权利、义务,增强实行计划生育的法律意识。四是村民参与计生管理的积极性得到调动。由于民主参与度的提高,群众对计生工作情况有了更多的了解,认识到计生工作是大家共同的事,愿意为计生工作出谋献策。这使我村推行计划生育村(居)民自治工作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取得一定的成效,但与上级的要求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村(居)民自治尚有差距。在实际工作中也遇到一些问题。一是思想问题。有的认为政策法规已完备,为何还需要制定村规民约,是否影响依法行政;二是操作问题。开展村(居)民自治,自治权到底多大?如何把握?三是差异问题。,利益导向机制得不到发挥,有的认为开展不开展一个样,制约措施不力;四是群众自觉参与的积极性还不高;五是工作过程和程序均有体现,但形式倾向仍然存在。下阶段,我们村将学习兄弟单位的先进经验,不断改革创新,在提高自治主动性上增加活力;在推进民主化上增强自治的生命力;在加强制度建设上保证自治的持久力,把计生村(居)民自治工作扎实地推向新的水平我们制定了以下工作方案:以人为本,进一步营造计划生育村民自治良好氛围一是上情下达,强化思想认识。村计划生育村民自治领导小组要定期召开计生协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会议,传达上级精神,总结村民自治工作情况。以成功创建全市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为契机,不断更新观念,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全力以赴打造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的品牌。二是精心策划,强化宣传教育。村里将充分利用电视、宣传车、板报、标语等形式,以入户到人的原则开展宣传服务活动。在开展集中式宣传活动的同时,结合“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继续开展“好婆婆、好媳妇、计划生育模范户”评选,继续大力宣传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继续宣讲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的好处和自治方法,不断提高群众的参与率,使宣传工作更具有针对性和时效性,形成人人自觉实行计划生育的浓厚氛围。

『1

三、权责挂钩,进一步促进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健康运行

一是进一步打造“阳光计生”,建立健全村务公开制度。设立计生计划生育村务公开栏,定期公开村民的婚育、节育情况,计划生育奖励处罚情况及举报奖励办法等。对计生协会员,通过发放会员联系卡的形式,明确其工作职责和任务,每月一次信息反馈,每季度一次情况碰头,年终一次总结评比,并兑现奖罚措施;并从村集体收益中拿出一部分资金,专门用于计生村民自治的开展和表彰奖励。

二是进一步打造“民本计生”,健全利益导向机制。在落实计划生育户法定社会经济政策的基础上,积极督促各村执行好村民自治章程,落实业已公布的优侍措施,维护广大群众的合法权益。

计划生育造成的问题篇8

据国家统计局测算,2005年1月6日我国大陆总人口将达到13亿(不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这是我国人口发展中的一件大事。中国13亿人口日的到来,表明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取得了辉煌成就。经过30多年的艰苦努力,我国有效地控制了人口的过快增长,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由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增长率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的历史性转变,人口总和生率从20世纪70年代初的5.8下降到目前的1.8左右。由于我国控制人口和实际计划生育,使世界60亿人口日和中国13亿人口日的到来各推迟了4年,为世界人口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也为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建设小社会创造了良好的人口环境。

13亿人口,是我国前所未有的人口规模,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面临着新的严峻的挑战。我国目前正处于人口低增长率和高增长量并存的时期;人口素质不高的状况短期内难以根本改变;人口结构性矛盾突现,人口老龄化开始加速,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的势头还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就业、再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增大,生态环境、自然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比较突出,消除贫困的地区差异的任务依然艰巨;妇女地位需要进一步提高;艾滋病等重大病症防治工作任重道远;计划生育和生殖健康服务尚未完全有效地覆盖经济欠发达地区和青少年、老龄人口、流动人口;政府、企业和非政府组织的协调机制和社会资源有待进一步整合。面对新时期诸多困难和挑战,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必须警钟长鸣,常抓不懈。

人口问题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是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是摆在全州各级党委政府面前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战略任务。多年来,全州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基本国策,把计划生育工作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采取了一系列对策措施,不断加大工作力度,经过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了有效遏制,通过计划生育,32年来全州累计少出生100万人,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但全州人口形势依然严峻。一是人口基数大,净增人口多。全州总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1/10,列全省16个地州市的第四位,全国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的第一位。由于人口基数大,生育旺盛期妇女多,年平均出生人口在7.5万左右,净增人口5万左右。二是出生人口分布极不平衡,出生在农村和贫困地区的比重大。全州每年出生的7.5万人口中,出生在农村的就有6.4万人,出生在国家和省级重点扶持县4.05万人。这样的出生人口分布,严重阻碍着城乡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严重制约着城市化进程,严重影响着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提高,严重影响着脱贫任务的完成。三是人口控制工作极不平衡,计划外生育率仍然较高,人口增长水平仍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为此,必须抓紧抓好全州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进一步降低生育水平。

一是要强化对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领导,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创造条件。要牢牢把握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大局,严格实行“黄牌警告”制度。不断加大对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经费投入,确保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加强计划生育干部队伍建设,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加强对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重大问题的调查研究,积极解决实际工作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动员全社会力量,建立起党政负责、部门配合、群众参与、优势互补、齐抓共管的综合治理机制,采取经济、行政、法律、教育等措施,解决人口问题。。

二是要抓好南部地区和北部山区人口控制,强化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工作,进一步降低生育水平。将控制人口增长与扶贫开发、解决“三农”问题有机结合,并实行严格的目标责任制,集中资金、技术和人力,强化基层基础工作和服务网络建设,建立健全基层管理服务制度。强化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工作,把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纳入流入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通盘考虑,统筹安排,综合整治,千方百计减少计划外生育,严格控制违法多生育。

计划生育造成的问题篇9

关键词:计划生育档案管理问题

引言

由于我国人口众多,而计划生育是控制人口增长有效手段之一且发挥着重要作用。自计划生育开始以来,我国的人口增长得到有效的控制,并取得了一定成绩,为推动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而计划生育档案管理是确保计划生育顺利进行的重要依据,因此,在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过程中,人们在对计划生育的档案管理方面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对此,本文针对当前计划生育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从而有效提高了计划生育档案管理的综合水平。

一、当前计划生育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没有足够的计划生育档案管理意识

在当前的计划生育档案管理中,不少工作人员没有足够的档案管理意识,不能充分认识到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比如,有的工作人员在档案管理中的工作常常出现懈怠、敷衍了事的现象,不能及时收集完整的档案资料,甚至将一些资料不全的资料归档,严重者还会出现瞒报、漏报、制造假文件、假证明等现象,最终使计划生育档案资料缺乏真实可靠性,进而威胁了计划生育的有效进行。

2.缺乏先进的档案管理模式

当前计划生育档案管理主要通过手工进行管理,很少通过先进的技术进行现代化档案管理手段,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档案管理工作发展。比如档案的收集、管理和整理只能通过手工进行管理,进而才能有效采集信息和分析数据,但是手工管理不仅速度慢而且极易出现误差,影响档案管理工作的正常有序的开展。如果一些偏僻或落后的地区,通常没有一个健全的档案管理制度和档案管理设备,使得计划生育的档案管理工作出现混乱,给违规人员提供了可乘之机,比如制造虚假证明等。

3.缺乏专业的档案管理工作的人员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这就直接决定了档案管理工作需要朝着信息系统化管理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推动计划生育的有效进行。然而,档案管理的信息化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购置设备,同时还要进行相关先进技术的培训,进而让工作人员能够熟练掌握,比如计算机的使用等。但当前的计划生育部门的经费主要源于国家的财政拨款,档案管理设备没纳入到资金范围内,导致购置信息化设备缺乏资金。因此,档案管理还无法得到信息化建设的要求。另外,在计划生育的档案管理工作中,缺乏专业的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如果想要让档案管理工作得到进一步提高,向规范化、专业化方向迈进,就需要有足够的专业档案管理人员,这样可以有效带动其他管理人员的前进,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创新并探索更多的档案管理新模式,进而使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向科学、高效的信息化方向前进,有效确保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

二、当前计划生育档案管理策略

1.加强和培养计划生育档案管理人员的意识

在当前的计划生育档案管理中,不少工作人员没有足够的档案管理意识,针对此,只有加强和培养计划生育档案管理人员的意识,充分认识到档案管理的重要性,才能确保计划生育工作的顺利有效开展。同时,还要时刻了解现代科技市场的发展需求,做到和时代同步,和社会发展同步,紧跟计划生育档案资料,并以此作为计划生育顺利开展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依据。因此,档案工作人员要找准自己的定位方向,充分认识到档案管理工作质量好坏将直接影响计划生育的开展。与此同时,还要不断加强档案管理工作者的培训教育工作,使档案管理工作的意识深入其大脑,坚决杜绝工作中散漫现象的出现,要不断提升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工作的水平,进而推进计划生育的顺利开展。

2.加强档案管理工作者的培训工作,增强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由于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高低将直接影响档案管理的质量。比如一位工作极为负责的档案管理员将会把工作做到细致化,很难出现档案资料不全的情况出现,这类管理人员对待工作极为负责,不携带、不马虎。还有一类人员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工作极其不认真,很容易将档案资料归纳错误,出现混乱。由此看来,只有加强档案管理工作者的整体综合素质,加强档案管理工作者的业务培训工作,这样才能确保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才能有效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水平。具体措施包括:首先要使档案管理者的思想得到有效转变,充分认识到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其本身所具有的实际意义。其次要不断提升档案管理工作者的专业能力,使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工作更趋向于专业化和规范化。

3.有效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有效提高档案管理水平

由于传统的手工采集资料、收集资料和整理资料比较缓慢,因此,要逐渐改变计划生育档案管理模式,有效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进而有效提高档案管理水平,提高档案工作者的效率,确保工作的准确无误。另外,要有效实行档案责任制管理,一旦出现档案资料的错误或者遗失等问题,要责任到人,确保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工作的安全性。

三、结语

综上所述,针对当前计划生育档案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如没有足够的计划生育档案管理意识,缺乏先进的档案管理模式和缺乏专业的档案管理工作的人员等,这些问题都将直接影响到计划生育的有效开展。对此,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从而避免这些问题的发生,进而使档案管理工作向规范化、科技化、严格化的方向l展,进而确保计划生育的顺利、高效的开展,让其为人们提供更多的服务内容,有效推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冯向阳.计生档案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J].档案管理,2014,(2):95.

[2]范兴华.浅析计划生育档案管理现存问题及对策[J].管理学家,2013,(20):375.

计划生育造成的问题篇10

关键词:流动人口;计划生育;问题

一、流动人口

在中国户籍制度下,流动人口主要指离开户籍地到其他地方居住的人口,但并没有明确的定义,在世界范围内,造成人口迁徙的原因主要有生存需要、发展需要、战争及政策等因素。目前看来,我国多数的流动人口主要来源于农村及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其目的大多是为了获得更高的薪资与更好的生活条件。流动人口包括了流入、流出两部分的人口,顾名思义,对于某个地区来说,进入这一地区的人口称为流入人口,相反则为流出人口。在户籍制度管理下,户籍与教育、医疗等资源的分配是紧密链接的,而计划生育亦是如此,流动人口对这些政策实施与权益保证产生了巨大影响。

二、计划生育

计划生育主要致力于控制人口,通过生育控制增加生育间隔时间等方法,减轻人口压力与家庭的压力,为了有计划的控制人口提倡晚婚晚育优生优育。对于中国国情来说,计划生育对于人口的控制为整个社会减少了大量压力,为国家的进步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在国家层面,人口的控制能够帮助国家将有限的资源更好的运用于对人口进行教育与培养,这为提高国家人口素质与国家竞争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于一个地区来说,计划生育主要通过对户籍的管理来进行人口控制,针对人口进行有计划的调节,能够帮助该地区更好的进行自身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在家庭范围内,计划生育能够帮助家庭更好的为成员提供成长空间与资源,使其更好的适应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由此可见,计划生育无论是对家庭还是地区或者是国家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三、流动人口对计划生育产生的影响

流动人口对计划生育有着极大的负面影响,在统计过程中,流动人口的不稳定性为人口统计带来了巨大难度。

(一)流动人口难以获取信息

流动人口由于流动性强,在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较多。由于流动人口一般缺少稳定的沟通渠道,故而在信息的流通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对于需要通过信息的获取来进行工作的计划生育来说,沟通渠道的不畅对于计划生育的统计工作的进行产生了巨大阻碍,加重了漏统情况的发生。

(二)流动人口权益难以保证

流动人口由于流动性强,很少能够长时间在固定地域生活,其基本权益由于与户籍制度挂钩而无法得到保证。在计划生育过程中,人口流入地并不能真正的对流入人口当做本地人口进行管理,故而无法对流入人口进行人口记录与生育控制等措施,而流入人口本身多数没有相关知识与意识,对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并没有积极参与的意识。而流出地对于流出人口无法做到落实原有优惠政策,故而在流出地与流入地之间,流动人口的相关问题被双方推诿,而对计划生育工作的进行造成了恶劣影响。这些情况无异于加重了漏统情况的发生。

(三)流动人口管理问题

流动人口构成极为复杂、行为随意、流动频繁,计生部门难以对流动人口进行相关信息的收集,难以及时准确掌控婚育动态,户籍制度下人口流入地的管理并不能满足流动人口的需要,很多政策并不能实施。计划生育的管理过程中,需要政府部门与其他机构协同合作,实际情况中,这些机构并不能协调合作,而计划生育作为以现有政策及机构作为运作基础的工作,无法在当下环境下更好的完成统计工作,而导致漏统情况的加剧。

(四)违法生育处罚实施受阻

流动人口由于流动性强的特点,并不能及时明确的对其做出的违法行为进行查处。流动人口大多数支付能力差,对于罚款等无力承担故而影响处罚的实施。流动人口对于居住地与户籍地之间政策的差异具有一定的敏感性,而通过迁移可以在这些政策漏洞中取得更大的利益故而对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造成极大阻碍,尤其是对统计工作产生了巨大影响,进而导致漏统情况的人为增加。

四、解决问题的方法

流动人口对于基于户籍制度统计人口的计划生育工作来说,有着难以忽视的负面影响,如何在计划生育工作过程中克服流动人口带来的困难,正确有效的对流动人口的生育现状进行统计,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建立健全信息获取渠道

为确保更好的获得流动人口信息,需要迁入地与迁出地对流动人口的沟通渠道进行建立健全,通过对流动人口信息的收集可以更好的帮助计划生育工作的展开,从而减少漏统情况的发生。

(二)保证流动人口的权益

流动人口的权益需要流入地与流出地政府共同努力,计划生育发展过程中,需要对流动人口权益进行保证,为计划生育政策推行提供最大动力,减少漏统情况的故意增加。

(三)流动人口更好的管理

流动人口管理过程中,需要各个部门进行合作,而计划生育由于这样各方参与的管理机制能够得以更好的实施,减少了机构间的沟通不畅,为漏统情况的减少奠定基础。(四)惩罚措施的落实对于计划生育来说,惩罚措施是不可缺少的,而在落实过程中,需要管理部门加大落实力度,确保惩罚措施更好的施行,因而大量减少漏统情况带来的惩罚措施的无法落实。

五、结束语

流动人口的管理与控制对于计划生育来说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而计划生育工作进行过程中的统计问题,对整个工作的进行具有极大影响,漏统问题的解决将为计划生育措施的推行提供极大动力。

作者:张建华单位:青岛市黄岛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

参考文献:

[1]刘小芳.浅谈计划生育统计报表存在的不足及其建议[J].现代商业.201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