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土地法实施细则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51:40

新土地法实施细则篇1

(一)《农村分代式家庭联产承包集中土地实施细则》产生的背景

就农村建设来讲,2006年显然是一个划时代的转折点,在这一年里,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与新农村概念。自2004年一号文件重新关注农业起,2006年新农村建设的提出明显对各地地方政府激励最大,许多振奋人心的政策与消息因此而不断涌现,但就农村土地制度来讲,似乎让人有些着急----三十年土地经营权(使用权)的迅速锁定与签证化,以及配套的土地纠纷直诉制度多少让农村基层党员、干部有些无所适从。

当前,农村土地零散的被村民各自经营(尤其是山区、丘陵等地况复杂农村,为公平起见,土地资源是先按远近、肥瘦、背水与否等分类后,再按各家庭人头每类分成若干小块),显然这种小个体经营方式完全不能适应国家大力推广农机应用、农技应用、一村一品等规模化经营政策。因为土地被零散分割极大地增加了农业规模化经营过程中的成本,阻碍了农业科技应用的大发展,阻碍了农产品市场化进程,并最终阻碍中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我们先来探讨一下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变迁。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变迁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即阶段、农业合作化阶段、阶段、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阶段。我国农村1950年进行了,依据“耕者有其田”,农民无偿获得了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等完整产权,实现了农民和土地的直接结合,此举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村生产得到了迅速发展。1953~1957年这一阶段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经历了“互助组-初级合作社-高级合作社”的演变过程。土地等生产资料由农民私有改变为集体所有,集中劳动,共同经营,统一分配,影响了农民的积极性。1958~1978年在“左”的思想支配下,实行“政社合一”,土地等生产资料完全集中于和国家手中,这实际上是平均主义、大锅饭。公有制发展到了极端,农民不仅失去了包括土地在内的所有生产资料,而且也失去了自主劳动的权利,“干多干少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这项制度严重打击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损害了农民的利益,造成了这一时期劳动生产率低下,农民普遍贫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普遍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仍归集体所有,但经营使用权承包给了农民,实现了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交足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全是自己的”,这大大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农业生产得到了迅速发展。之后,土地承包政策又在“维持集体所有,均地承包、家庭经营”的前提下经过了不断的完善,此项制度沿用至今。

中央当前的政策主要体现在三十年土地经营承包权(使用权)的迅速锁定与签证化,以及配套的土地纠纷直诉制度。这体现了中央决策机构对农村土地延续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决心,并从形式上、时限上给予了充足的保证,同时也体现了中央稳定民心、推崇民主管理以及对腐败问题与基础干部管理的间接控制策略。在决策之前,显然中央(包括民间学者及有关人士)对土地制度如何改革是有过长时间的论证的,尽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从一开始就暴露了它的不足,并在一些方面愈来愈严重,但权衡利弊之下,包括笔者在内,大多数人仍然支持在一定时期内继续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只是笔者认为该制度在现行框架下可以有一个大的优化。

《农村分代式家庭联产承包集中土地实施细则》正是该优化想法的表达,在第一版的时候因只提出概念性分析,原定名为《论乡村土地资源分配----关于分代式家庭集中承包制度的设想》,此次第二版修订,已经将该制度直接写成了法律条文建议稿。制度的优化原则是希望兼顾到制度的社会效应(有利于社会和谐与国力增强)、经济效应(有利于土地资源的科学合理利用与增加收益)及环境效应(有利于环境优化);优化的直接目标是“利于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进程”;优化的前提是确保“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变;优化过程是通过自中央至地方的立法过程,来改变分配与被分配的对象(即以家庭的每一代人为土地资源经营使用权益分配对象而不是个人,并保证每一家庭或联合家庭最终承包的是一个集中的片区而不是零散的许多小块土地),并且明确土地承租人对土地经营使用权可以合法转让(即转租)。该制度将使农村土地能相对集中并大大减少因生丧嫁娶带来的调整需要。

(二)农村分代式家庭联产承包集中土地实施细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确保农村土地资源公平分配并合理流转,并符合农村产业化发展需要,特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农村分代式家庭联产承包集中土地实施细则》适合于全国各地行政村用来分配土地资源及对其使用权与转租权的管理。

第三条以行政村为单位的所有村土地资源,除村民宅基地及矿产资源外,其所有权归集体所有,村委负责通过组织村民代表大会或全民会议实现该集体所有权的支配。

第四条本制度所论及的土地资源权益是指土地的承包(无偿使用)权、承租(有偿使用)权、转租(有偿转让使用)权及其产生的收益,还要注意的是本文论及的农村土地资源不包括被公认为的村民宅基地(私有)及矿产资源(国有)。

第五条本制度所论及的土地权益统一以三十年为一固定调整周期,而权益实际享受年限是长期的。

第六条以行政村为单位的所有农村土地资源中的承包片区间道路、桥梁、山林或其它原始植被,包括其它未被开垦的土地资源归村集体所有,其权益直接归村委支配。除此以外的待分配土地资源应考虑保留约5%直接归村委,其收益由村委依第一条用于村内公共基础设施的投资与管理开销。

第七条家庭或联合家庭承包区域间及村与外界通路由当地基层政府根据国家及当地经济发展需要确定宽窄与建设水准,由村委负责确保实际状况符合该标准,但全体村民负有配合出劳力的义务与权利。

第二章农村土地资源分配与调整规则

第八条平均地权应以家庭中的一代人为单位,即一对夫妻分一份土地;有赡养父母双亲的增加一份土地,赡养单亲的增加0.5份土地(赡养多亲的,超出数不计);无论有无生育儿女及生育儿女多少统一增加一份土地,但儿女已全部分家或已迁出户口的无权增加儿女那份土地。第四代(夫妻生育的儿女结婚后的儿女)统一不计入分配对象。即任一两性家庭只可能分得2、2.5或3个单位的土地。

第九条三十岁内未婚娶统一按儿女计算,三十岁以上未婚娶统一按单亲家庭计算(若其为独生子女,其父母将丧失子女的那份土地承包权),单亲家庭将按一代人的份额获得一份土地,单身家庭没有下一代儿女土地分配权,除非其已合法领养有子女,则与自生子女一样享有同等土地分配权,但当领养关系解除,原权益由村委收归集体所有。单亲家庭有赡养老人的按上两性家庭同样分配。即单亲家庭可能分得1、1.5、2、2.5或3个单位的土地。

第十条当事人父母已双亡但爷爷和(或)奶奶有在的,按父母在计,即可分得3个单位的土地;若父母爷爷和奶奶均不在人世,则无论当事人兄弟姐妹多寡以及结婚与否,均只分得2个单位的土地。

第十一条夫妻抚养之长辈间有死亡者,第二年起向村委退回该死亡者的半份土地承包权或上交本村半份土地的过去三年的平均纯收益(即纯利润,其由村委领导核算并事先公布)的1/3(另2/3相当于租种酬劳由自己持有);而夫妻间有死亡或离异者,包括其子女死亡或迁移、婚嫁等各种因素都不影响夫妻对自身土地及下代土地的三十年权益(自结婚登记日起计算)。夫妻全部死亡,且无儿女者,土地权益当年归其最近亲属,自第二年起由村委收归集体。

第十二条离异男子,若无抚养子女,则丧失子女的那份1个单位的土地承包权,再婚时,该份土地使用权将重新获得。离异男子,若有抚养子女则无论再婚与否,原土地份额均保持不变。

第十三条离异女子,若无抚养子女,则恢复出嫁前权利;若有抚养子女,则作为新增单亲家庭由定居村委重新分配1个单位的土地。若之后出嫁,则自出嫁的第二年起应向村委退回该份土地承包权。

第十四条对于智障或残疾等民事行为能力不足的人士仍按上述条款分得土地,但其权益由其监护人收受并管理。

第十五条原农村户口,现户口已转为非农户口,且在过去三年内过半时间居住在异地的,无以上所述土地分配权,若过去三年内过半时间仍居住在原户口所在地的,应通知其迁回户口并给予同等土地分配权,若对方不同意迁回户口则视为非本地居民,不予土地资源分配权(异地户口但长期居住在本地的类同本条款)。

第十六条片区划分后,除上述调整规则外,原则上三十年内不得重新进行新的划分,若存在国家征用土地,其补偿费用应全部归原承包主。

第十七条家庭内部若因分家而需调整的,属家庭内务,不属本制度调整范围。

第三章农村土地资源分配方法

第十八条在实际分配之前应首先计算每一家庭待分配份额,鼓励两个及两个以上亲密家庭获得的片区连成一片,以利合作经营。

第十九条选一个标准单元,然后将待分土地资源按待分配份额分割为若干片区,分割时应在原有面积上比照标准单元乘以肥瘦、远近、水源方便性、积水田与旱地、家禽与家畜干扰系数。片区中水源(例如池塘、堰)应作为特殊的必须土地资源尽量分配到任一家庭,但应根据实际可产生利益情况确定系数。

第二十条上条款中所述系数应通过各家庭代表参与讨论及民主集中制原则在将待分土地资源分割为对等片区时同步确定。亦即预定片区理论面积乘以相应系数后最终确定片区边界线。

第二十一条在划分片区边界线时应充分考虑分水岭与通风、向阳的合理性。

第二十二条同等份额的家庭再在理论面积相等但实际不一定相等的片区中通过抽签方式确定自己的那份承包片区。

第二十三条片区中水源(例如池塘、堰)权益应划归主要取水片区承包主,但周边片区承包主需要取水时应公平对待。

第四章农村土地资源的经营使用权与转租权

第二十四条承包片区土地的承包主有权在种植、养殖业内自由经营(但无权抛荒),亦有权自由、有偿转让其土地使用权,还可继续承租集体土地资源或其它村民转租的土地资源。

第二十五条承包或承租片区土地连续三年抛荒的,村委有权无条件将该土地资源收归集体所有。

第二十六条承包或承租片区土地资源的当事人无权将土地用作商用建筑,自用临时建筑(例如看守棚或小房等)应经过村委的批准,自用长期建筑不仅应经村委批准而且须经上级主管机关批准。未经批准而擅自搭建者将无条件被拆除并处以相应罚金,造成无法挽回之损失者应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七条村委有权将收回或未分配的土地参考当地市场平均价格有偿出租给村民或村民以外的经营者,但应考虑符合本村长期发展的需要。

第二十八条村委应引导村民成立合作组织,并适当考虑招商引资来实现本村一村一品的规划与尽可能就地加工或深加工。

第二十九条农村集体土地转为建设用地的依各省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管理办法执行。

第三十条农村集体土地转为宅基地的依各省农村宅基地管理办法执行。

第五章附则

第三十一条本细则由国务院依《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制定,其修订解释权归国务院。

第三十二条本细则自X年X月X日起由各省人民政府组织各级地方政府及基层村委实施。

(三)《农村分代式家庭联产承包集中土地实施细则》实施效应分析

《农村分代式家庭联产承包集中土地实施细则》是基于中国人向来以家庭为核心单位的传统(以家庭为核心单位的文化现象现在正被欧美人士所看重),它是以一代人为一个单位而不是象当前政策以自然人个体来均分土地资源。这意味着均分后的稳定性大大加强,无须象现在三年两头一小调整,五年或十年一大调整(中央现虽硬性规定土地经营权三十年不变,但如何解决人口变动带来的调配需求,如果没有政策支援,恐怕仍然会造成社会又一不稳定因素),而且同时有以下许多社会、经济、环境效应:

该制度的设计在平分地权时已给予老人与残疾人平等地位充分兼顾了孝及仁的传统伦理,更巧妙的是“一对夫妻,无论有无生育儿女及生育儿女多少,统一增加一份土地”的规定,不动身色地但绝对有效地支持了万难的农村计划生育,也给那些少生或未生的夫妻以公平。可以说这些规定更强化了个体的家庭与社会责任。

而对大龄而未婚嫁或离异的子女有了更符合时宜的规定,其并没有拘泥于表面的个体平等,而是更深层次地考虑了个体更深层次的单身与单亲自由,它同时亦间接支持了农村计划生育。

该制度还考虑到近些年来农转非的实际情况,对实际居住地及个人自愿的考虑实质是照顾户口已转非但实际生活来源仍靠农业的部分人士。

该制度还考虑到人员变迁带来的土地调配需求,并提出了土地可以不收回,可以有偿再承租的观念,如能公正执行,则做到三十年为周期进行土地均分都不是难事了。

在土地资源实际分割方面,该制度提出的集中式设想,为农机、农技的应用、规模经营打下了坚实基础,这将为经济的发展与环境优化提供了巨大的机遇,同时亦可保证土地转租更合理的收益及或国家征用土地的适当交易成本。

该制度的设想亦尊重了土地经营使用权的自由转让。这有利于精英分子进一步形成规模经营,拉动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

而从均分方法上讲,该制度提出了片区概念与加权系数,并强调了分配前的民主讨论与分配时的自由搏弈,可以说完全能保证公平分配。

该制度的设想还考虑到土地的实际利用,有效限制了抛荒及将土地转作非农用途。

该制度的设计延续了农村土地资源的集体所有权的肯定,同时进一步保证了村民对土地的长期经营使用权与规模化进程的相适配。

(四)《农村分代式家庭联产承包集中土地实施细则》可行性分析

分代式家庭联产承包集中土地的设想并不复杂亦无需较高的文化素质要求,最关键的方面是当前农村规模化经营与市场化进程的需要,因此在实施的必要性上是毫无疑问的,但在具体实施的策略上还是有需要注意的一些地方。

首先国家应从宣传造势方面下足工夫,其一,新事物经过反复讨论会更成熟;其二,讨论多了就不再是新东西了,将有利于执行。

其次在决定实施时,国家应从政策上下达强制执行要求,同时发动民主监督机制(这一点现情已足够)。

而在农村本地,应确保的物质基础是道路的宽度与通畅,另外在组织上必须有足够的时间动员,务必保证全部家庭代表的参与。

片区边界的划分应考虑进出通路并最终经过实地量测后作出永久性标记。

制度中的有关系数安排是基于了简单数学的认识,但除此以外并不会比完全分散分配土地资源复杂。因此在耐心之下不存在技术性问题。

倒是制度实施的实际受影响者村委与村民的确是存在一些不确定性因素,其一是村组织影响力与八十年代初比大下降;其二农村沟通渠道严重弱化;其三村民常年在家的多半是老弱或年幼者,它们对制度的理解力是相当有限的而且往往不能当家作主;其四是当前省级及以下政府清兼形象受到极大挑战,老百姓对新生事物接受可能需要时间。说白了该制度能否顺利实施,在民心取向上会有较大影响。

因此在制度实施前民心的疏导是非常重要的策略,各地在正式实施前,除应配合中央大力宣传外,不妨特别注意典范的事先树立,即通过实例让村民感受到分代式承包集中土地的优点,让村民自觉拥护新制度的实施。其二,在制度实施前的解释过程中,应切实注意向村委解释,将保障集体土地资源中有合适的一部分不分配,以便由村委掌控用来维持村委的正常管理开销与建设公共基础设施,这将大大缓改目前村委无利益来源,无话语权的窘境。

如果可以,村委当前若控制有山林、鱼塘等不妨通过招商开发养殖项目,让最不产生利益的土地产生较大收益,则集中土地经营的好处则可见一斑。制度的实施将会是顺流而下,皆大欢喜。

(五)《农村分代式家庭联产承包集中土地实施细则》论证请求

农村土地制度是关系着农村发展的国计民生的大事,所以我象关心自己的生存一样关心着,虽然没有很深的学术背景,但有的是热情与思考。

本《农村分代式家庭联产承包集中土地实施细则》是笔者向国务院提出的建议稿,写作的目的是希望寻找渠道,让来自民间的对农村土地资源管理可能更适合的想法得到国家相关机构的关注,如果通过论证,该制度能得以试行,则农村进一步大发展预计将会更快到来。

当然,该制度的设计仅本人一人调研与思考(期间有与极少数民间志士交流)的结果,不足之处在所难免,谨希望所有关心农村发展的读者不吝赐教,共同发展与完善本细则,以期待其尽早被应用于现实。

[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现行)

《湖北省集体所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管理试行办法》(现行)

新土地法实施细则篇2

就农村建设来讲,2006年显然是一个划时代的转折点,在这一年里,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与新农村概念。自2004年一号文件重新关注农业起,2006年新农村建设的提出明显对各地地方政府激励最大,许多振奋人心的政策与消息因此而不断涌现,但就农村土地制度来讲,似乎让人有些着急----三十年土地经营权(使用权)的迅速锁定与签证化,以及配套的土地纠纷直诉制度多少让农村基层党员、干部有些无所适从。

当前,农村土地零散的被村民各自经营(尤其是山区、丘陵等地况复杂农村,为公平起见,土地资源是先按远近、肥瘦、背水与否等分类后,再按各家庭人头每类分成若干小块),显然这种小个体经营方式完全不能适应国家大力推广农机应用、农技应用、一村一品等规模化经营政策。因为土地被零散分割极大地增加了农业规模化经营过程中的成本,阻碍了农业科技应用的大发展,阻碍了农产品市场化进程,并最终阻碍中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我们先来探讨一下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变迁。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变迁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即阶段、农业合作化阶段、阶段、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阶段。我国农村1950年进行了,依据“耕者有其田”,农民无偿获得了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等完整产权,实现了农民和土地的直接结合,此举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村生产得到了迅速发展。1953~1957年这一阶段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经历了“互助组-初级合作社-高级合作社”的演变过程。土地等生产资料由农民私有改变为集体所有,集中劳动,共同经营,统一分配,影响了农民的积极性。1958~1978年在“左”的思想支配下,实行“政社合一”,土地等生产资料完全集中于和国家手中,这实际上是平均主义、大锅饭。公有制发展到了极端,农民不仅失去了包括土地在内的所有生产资料,而且也失去了自主劳动的权利,“干多干少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这项制度严重打击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损害了农民的利益,造成了这一时期劳动生产率低下,农民普遍贫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普遍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仍归集体所有,但经营使用权承包给了农民,实现了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交足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全是自己的”,这大大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农业生产得到了迅速发展。之后,土地承包政策又在“维持集体所有,均地承包、家庭经营”的前提下经过了不断的完善,此项制度沿用至今。

中央当前的政策主要体现在三十年土地经营承包权(使用权)的迅速锁定与签证化,以及配套的土地纠纷直诉制度。这体现了中央决策机构对农村土地延续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决心,并从形式上、时限上给予了充足的保证,同时也体现了中央稳定民心、推崇民主管理以及对腐败问题与基础干部管理的间接控制策略。在决策之前,显然中央(包括民间学者及有关人士)对土地制度如何改革是有过长时间的论证的,尽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从一开始就暴露了它的不足,并在一些方面愈来愈严重,但权衡利弊之下,包括笔者在内,大多数人仍然支持在一定时期内继续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只是笔者认为该制度在现行框架下可以有一个大的优化。

《农村分代式家庭联产承包集中土地实施细则》正是该优化想法的表达,在第一版的时候因只提出概念性分析,原定名为《论乡村土地资源分配----关于分代式家庭集中承包制度的设想》,此次第二版修订,已经将该制度直接写成了法律条文建议稿。制度的优化原则是希望兼顾到制度的社会效应(有利于社会和谐与国力增强)、经济效应(有利于土地资源的科学合理利用与增加收益)及环境效应(有利于环境优化);优化的直接目标是“利于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进程”;优化的前提是确保“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变;优化过程是通过自中央至地方的立法过程,来改变分配与被分配的对象(即以家庭的每一代人为土地资源经营使用权益分配对象而不是个人,并保证每一家庭或联合家庭最终承包的是一个集中的片区而不是零散的许多小块土地),并且明确土地承租人对土地经营使用权可以合法转让(即转租)。该制度将使农村土地能相对集中并大大减少因生丧嫁娶带来的调整需要。

(二)农村分代式家庭联产承包集中土地实施细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确保农村土地资源公平分配并合理流转,并符合农村产业化发展需要,特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农村分代式家庭联产承包集中土地实施细则》适合于全国各地行政村用来分配土地资源及对其使用权与转租权的管理。

第三条以行政村为单位的所有村土地资源,除村民宅基地及矿产资源外,其所有权归集体所有,村委负责通过组织村民代表大会或全民会议实现该集体所有权的支配。

第四条本制度所论及的土地资源权益是指土地的承包(无偿使用)权、承租(有偿使用)权、转租(有偿转让使用)权及其产生的收益,还要注意的是本文论及的农村土地资源不包括被公认为的村民宅基地(私有)及矿产资源(国有)。

第五条本制度所论及的土地权益统一以三十年为一固定调整周期,而权益实际享受年限是长期的。

第六条以行政村为单位的所有农村土地资源中的承包片区间道路、桥梁、山林或其它原始植被,包括其它未被开垦的土地资源归村集体所有,其权益直接归村委支配。除此以外的待分配土地资源应考虑保留约5%直接归村委,其收益由村委依第一条用于村内公共基础设施的投资与管理开销。

第七条家庭或联合家庭承包区域间及村与外界通路由当地基层政府根据国家及当地经济发展需要确定宽窄与建设水准,由村委负责确保实际状况符合该标准,但全体村民负有配合出劳力的义务与权利。

第二章农村土地资源分配与调整规则

第八条平均地权应以家庭中的一代人为单位,即一对夫妻分一份土地;有赡养父母双亲的增加一份土地,赡养单亲的增加0.5份土地(赡养多亲的,超出数不计);无论有无生育儿女及生育儿女多少统一增加一份土地,但儿女已全部分家或已迁出户口的无权增加儿女那份土地。第四代(夫妻生育的儿女结婚后的儿女)统一不计入分配对象。即任一两性家庭只可能分得2、2.5或3个单位的土地。

第九条三十岁内未婚娶统一按儿女计算,三十岁以上未婚娶统一按单亲家庭计算(若其为独生子女,其父母将丧失子女的那份土地承包权),单亲家庭将按一代人的份额获得一份土地,单身家庭没有下一代儿女土地分配权,除非其已合法领养有子女,则与自生子女一样享有同等土地分配权,但当领养关系解除,原权益由村委收归集体所有。单亲家庭有赡养老人的按上两性家庭同样分配。即单亲家庭可能分得1、1.5、2、2.5或3个单位的土地。

第十条当事人父母已双亡但爷爷和(或)奶奶有在的,按父母在计,即可分得3个单位的土地;若父母爷爷和奶奶均不在人世,则无论当事人兄弟姐妹多寡以及结婚与否,均只分得2个单位的土地。

第十一条夫妻抚养之长辈间有死亡者,第二年起向村委退回该死亡者的半份土地承包权或上交本村半份土地的过去三年的平均纯收益(即纯利润,其由村委领导核算并事先公布)的1/3(另2/3相当于租种酬劳由自己持有);而夫妻间有死亡或离异者,包括其子女死亡或迁移、婚嫁等各种因素都不影响夫妻对自身土地及下代土地的三十年权益(自结婚登记日起计算)。夫妻全部死亡,且无儿女者,土地权益当年归其最近亲属,自第二年起由村委收归集体。

第十二条离异男子,若无抚养子女,则丧失子女的那份1个单位的土地承包权,再婚时,该份土地使用权将重新获得。离异男子,若有抚养子女则无论再婚与否,原土地份额均保持不变。

第十三条离异女子,若无抚养子女,则恢复出嫁前权利;若有抚养子女,则作为新增单亲家庭由定居村委重新分配1个单位的土地。若之后出嫁,则自出嫁的第二年起应向村委退回该份土地承包权。

第十四条对于智障或残疾等民事行为能力不足的人士仍按上述条款分得土地,但其权益由其监护人收受并管理。

第十五条原农村户口,现户口已转为非农户口,且在过去三年内过半时间居住在异地的,无以上所述土地分配权,若过去三年内过半时间仍居住在原户口所在地的,应通知其迁回户口并给予同等土地分配权,若对方不同意迁回户口则视为非本地居民,不予土地资源分配权(异地户口但长期居住在本地的类同本条款)。

第十六条片区划分后,除上述调整规则外,原则上三十年内不得重新进行新的划分,若存在国家征用土地,其补偿费用应全部归原承包主。

第十七条家庭内部若因分家而需调整的,属家庭内务,不属本制度调整范围。

第三章农村土地资源分配方法

第十八条在实际分配之前应首先计算每一家庭待分配份额,鼓励两个及两个以上亲密家庭获得的片区连成一片,以利合作经营。

第十九条选一个标准单元,然后将待分土地资源按待分配份额分割为若干片区,分割时应在原有面积上比照标准单元乘以肥瘦、远近、水源方便性、积水田与旱地、家禽与家畜干扰系数。片区中水源(例如池塘、堰)应作为特殊的必须土地资源尽量分配到任一家庭,但应根据实际可产生利益情况确定系数。

第二十条上条款中所述系数应通过各家庭代表参与讨论及民主集中制原则在将待分土地资源分割为对等片区时同步确定。亦即预定片区理论面积乘以相应系数后最终确定片区边界线。

第二十一条在划分片区边界线时应充分考虑分水岭与通风、向阳的合理性。

第二十二条同等份额的家庭再在理论面积相等但实际不一定相等的片区中通过抽签方式确定自己的那份承包片区。

第二十三条片区中水源(例如池塘、堰)权益应划归主要取水片区承包主,但周边片区承包主需要取水时应公平对待。

第四章农村土地资源的经营使用权与转租权

第二十四条承包片区土地的承包主有权在种植、养殖业内自由经营(但无权抛荒),亦有权自由、有偿转让其土地使用权,还可继续承租集体土地资源或其它村民转租的土地资源。

第二十五条承包或承租片区土地连续三年抛荒的,村委有权无条件将该土地资源收归集体所有。

第二十六条承包或承租片区土地资源的当事人无权将土地用作商用建筑,自用临时建筑(例如看守棚或小房等)应经过村委的批准,自用长期建筑不仅应经村委批准而且须经上级主管机关批准。未经批准而擅自搭建者将无条件被拆除并处以相应罚金,造成无法挽回之损失者应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七条村委有权将收回或未分配的土地参考当地市场平均价格有偿出租给村民或村民以外的经营者,但应考虑符合本村长期发展的需要。

第二十八条村委应引导村民成立合作组织,并适当考虑招商引资来实现本村一村一品的规划与尽可能就地加工或深加工。

第二十九条农村集体土地转为建设用地的依各省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管理办法执行。

第三十条农村集体土地转为宅基地的依各省农村宅基地管理办法执行。

第五章附则

第三十一条本细则由国务院依《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制定,其修订解释权归国务院。

第三十二条本细则自x年x月x日起由各省人民政府组织各级地方政府及基层村委实施。

(三)《农村分代式家庭联产承包集中土地实施细则》实施效应分析

《农村分代式家庭联产承包集中土地实施细则》是基于中国人向来以家庭为核心单位的传统(以家庭为核心单位的文化现象现在正被欧美人士所看重),它是以一代人为一个单位而不是象当前政策以自然人个体来均分土地资源。这意味着均分后的稳定性大大加强,无须象现在三年两头一小调整,五年或十年一大调整(中央现虽硬性规定土地经营权三十年不变,但如何解决人口变动带来的调配需求,如果没有政策支援,恐怕仍然会造成社会又一不稳定因素),而且同时有以下许多社会、经济、环境效应:

该制度的设计在平分地权时已给予老人与残疾人平等地位充分兼顾了孝及仁的传统伦理,更巧妙的是“一对夫妻,无论有无生育儿女及生育儿女多少,统一增加一份土地”的规定,不动身色地但绝对有效地支持了万难的农村计划生育,也给那些少生或未生的夫妻以公平。可以说这些规定更强化了个体的家庭与社会责任。

而对大龄而未婚嫁或离异的子女有了更符合时宜的规定,其并没有拘泥于表面的个体平等,而是更深层次地考虑了个体更深层次的单身与单亲自由,它同时亦间接支持了农村计划生育。

该制度还考虑到近些年来农转非的实际情况,对实际居住地及个人自愿的考虑实质是照顾户口已转非但实际生活来源仍靠农业的部分人士。

该制度还考虑到人员变迁带来的土地调配需求,并提出了土地可以不收回,可以有偿再承租的观念,如能公正执行,则做到三十年为周期进行土地均分都不是难事了。

在土地资源实际分割方面,该制度提出的集中式设想,为农机、农技的应用、规模经营打下了坚实基础,这将为经济的发展与环境优化提供了巨大的机遇,同时亦可保证土地转租更合理的收益及或国家征用土地的适当交易成本。

该制度的设想亦尊重了土地经营使用权的自由转让。这有利于精英分子进一步形成规模经营,拉动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

而从均分方法上讲,该制度提出了片区概念与加权系数,并强调了分配前的民主讨论与分配时的自由搏弈,可以说完全能保证公平分配。

该制度的设想还考虑到土地的实际利用,有效限制了抛荒及将土地转作非农用途。

该制度的设计延续了农村土地资源的集体所有权的肯定,同时进一步保证了村民对土地的长期经营使用权与规模化进程的相适配。

(四)《农村分代式家庭联产承包集中土地实施细则》可行性分析

分代式家庭联产承包集中土地的设想并不复杂亦无需较高的文化素质要求,最关键的方面是当前农村规模化经营与市场化进程的需要,因此在实施的必要性上是毫无疑问的,但在具体实施的策略上还是有需要注意的一些地方。

首先国家应从宣传造势方面下足工夫,其一,新事物经过反复讨论会更成熟;其二,讨论多了就不再是新东西了,将有利于执行。

其次在决定实施时,国家应从政策上下达强制执行要求,同时发动民主监督机制(这一点现情已足够)。

而在农村本地,应确保的物质基础是道路的宽度与通畅,另外在组织上必须有足够的时间动员,务必保证全部家庭代表的参与。

片区边界的划分应考虑进出通路并最终经过实地量测后作出永久性标记。

制度中的有关系数安排是基于了简单数学的认识,但除此以外并不会比完全分散分配土地资源复杂。因此在耐心之下不存在技术性问题。

倒是制度实施的实际受影响者村委与村民的确是存在一些不确定性因素,其一是村组织影响力与八十年代初比大下降;其二农村沟通渠道严重弱化;其三村民常年在家的多半是老弱或年幼者,它们对制度的理解力是相当有限的而且往往不能当家作主;其四是当前省级及以下政府清兼形象受到极大挑战,老百姓对新生事物接受可能需要时间。说白了该制度能否顺利实施,在民心取向上会有较大影响。

因此在制度实施前民心的疏导是非常重要的策略,各地在正式实施前,除应配合中央大力宣传外,不妨特别注意典范的事先树立,即通过实例让村民感受到分代式承包集中土地的优点,让村民自觉拥护新制度的实施。其二,在制度实施前的解释过程中,应切实注意向村委解释,将保障集体土地资源中有合适的一部分不分配,以便由村委掌控用来维持村委的正常管理开销与建设公共基础设施,这将大大缓改目前村委无利益来源,无话语权的窘境。

如果可以,村委当前若控制有山林、鱼塘等不妨通过招商开发养殖项目,让最不产生利益的土地产生较大收益,则集中土地经营的好处则可见一斑。制度的实施将会是顺流而下,皆大欢喜。

(五)《农村分代式家庭联产承包集中土地实施细则》论证请求

农村土地制度是关系着农村发展的国计民生的大事,所以我象关心自己的生存一样关心着,虽然没有很深的学术背景,但有的是热情与思考。

本《农村分代式家庭联产承包集中土地实施细则》是笔者向国务院提出的建议稿,写作的目的是希望寻找渠道,让来自民间的对农村土地资源管理可能更适合的想法得到国家相关机构的关注,如果通过论证,该制度能得以试行,则农村进一步大发展预计将会更快到来。

当然,该制度的设计仅本人一人调研与思考(期间有与极少数民间志士交流)的结果,不足之处在所难免,谨希望所有关心农村发展的读者不吝赐教,共同发展与完善本细则,以期待其尽早被应用于现实。

[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现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现行)

新土地法实施细则篇3

[关键词]台湾;农地政策;变迁

[中图分类号]F33/37;D93/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426(2009)03-0044-03

如何解决农村土地问题是我国大陆地区与台湾地区都十分关注的问题。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再次将完善农村土地政策问题列入议事日程。在海峡东岸的我国台湾地区从上个世纪50年代以来,对农村土地制度采取的历次变革措施,所要解决的问题与大陆改革开放以来所遇到的以土地为核心的“三农”问题具有相似之处,笔者认为,分析研究台湾地区近60年来对农村土地的政策变革情况,探究其中的规律,对大陆改进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制度具有现实的积极作用。

一、以农地农有的政策稳定社会

20世纪40年代末至50年代初,退踞台湾的当局吸取在大陆失败的教训,为缓解社会矛盾,巩固政权,在台湾实施了第一次。这次改革的目标是实现农地农有,“耕者有其田”,采取的主要政策措施有:

1.“公地放领”。1951年6月4日台湾当局通过颁布《台湾省放领公有耕地扶植自耕农实施办法》,把光复时从日本财阀手中没收归公有的农地,卖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根据该项制度安排,不仅原则规定凡符合条件的农民均可以通过贷款方式向政府购买公有耕地,而且为了确保贫苦农民能够买得起耕地,还根据贫苦农民的经济承受力,规定所出售的公地地价按照同类耕地年收获量的2.5倍估算,而后分10年平均摊还,所摊缴的地价金额与每年应交的田赋同时交付,交付额以不超过一般佃农地租的37.5%为限[1]。通过这一制度措施,全省合计放领耕地138957公顷,约占耕地总面积的16%,受领农户286287户,约占农户总数的33%,每户平均获得0.485hm2。

2.平均地权。在实施“公地放领”政策的同时,台湾当局还推行了平均地权的措施。根据1953年1月26日的《实施耕者有其田条例》,和随后于1953年4月23日颁布与其配套的《实施耕者有其田条例台湾省施行细则》的规定,凡地主出租的水田超出3hm2的,旱地超出6hm2的,超出部分全部由当局收购,收购价格参照公地放领,以单位面积耕地上年收获量的2.5倍计算。当局所支付的地价款,70%为实物债券,30%为公营事业股票[2]。这一措施不仅可将部分地租转化为工商资本,而且也有效地遏制了土地集中,达到平均土地的目的。

3.“三七五减租”。1949年3月1日台湾省行政会议宣布实行三七五减租,4月14日颁布《台湾省私有耕地租用办法》及实施细则,4月19日颁布《台湾省私有地租佃管理条例》。“三七五减租”是指在不废除原有租佃制度或不去剧烈地改变他们现状的前提下,将地租降至全年主要作物收获量的37.5%之内。“三七五减租”减轻了佃农负担,但也受到地主的抵制,1950年台湾地区出现了一股“撤佃风”,在这种情况下1951年5月,台湾当局通过了一项减租法案,即《农业地租减至37.5%的法案》,并于同年6月份颁布实行,同时,又在当年6月7日公布了《耕地三七五减租条例》。这就使“三七五减租”政策法律化,使其得以依法继续推行。该条例对耕地减租依据、标准、主要农作物含义、耕地租佃委员会、耕地租约期限、订立要求、续订、终止、减免条件、法律责任等作了具体规定。从而巩固了改革的成果,安定了佃权,缓解了社会矛盾。

以上三项措施,用和平、渐进的赎买方式推进“耕者有其田”政策,照顾到广大缺地少地的农民的诉求和地主的利益,方法比较平稳。通过,不仅使传统租佃制下的小农制转变为现代自耕小农制,自耕农与佃农的比重从1949年的36:39,到1960年变为64:15,一个由同质的小土地所有者组成的平均化的农业社会在此基础上得以建立,而且将部分农业剩余资本引导转向工商企业。这次“农民获地,地主得利”,获得自有耕地的农民生产积极性空前的提高,1951年台湾地区稻米产量达到1485000吨恢复到战前最高水平较1938年增产了83000吨[3]。社会矛盾逐渐趋缓,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台湾地区第一次推行的“耕者有其田”与大陆50年代初以及改革开放之初开始推行的农村土地承包责任制尽管手段和方法有所不同,但具有类似的社会功效,其直接目的是解决农民的吃饭问题,根本目的在于缓解社会矛盾,维护变革时期的社会稳定。

二、以农地农用政策适应现代农业之需

台湾地貌多丘陵,地势高低不平,耕地零散细碎,本来就不利于机械化耕作,加上第一次人为地将有限的土地分配给众多耕种者,更造成了土地划分过于狭小、零碎和分散,限制了农业机械的运用和农业集约化经营。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台湾当局于20世纪70年代末调整政策,推行以重划土地,改善农业生产环境为主要内容的第二次。

1.以“农地农有”替代“农地农用”政策。进入70年代以后,伴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展,由于“比较效益”过低,台湾大量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流入城市,农村出现了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和十分普遍的农民兼业等现象,农业发展基本处于停滞不前的状况。为此,台湾当局不再固守“耕者有其田”的政策,而将“农地农有”政策改为“农地农用”,取消了对耕作者持有耕地数量的上限。这一政策的推行,使分散的农地在不改变农业用途的前提下,通过自发调节,适当地向农业专业经营者集中,保证了台湾农户的经营规模不因为该地区人口的增加而缩小,每个农业劳动者经营的土地规模也从1952年的0.57hm2上升至1996年的1.03hm2[4]。

2.重划农地。在将“农地农有”政策改为“农地农用”,取消耕地持有上限量的同时,针对第一次后,所出现的小农经济不利于农业机械化和农业集约化经营的新问题,台湾当局于1980年12月和1982年3月又先后出台了《农地重划条例》和《农地重划实施细则》,规定:重划区域内共用道路、水路、排灌工程等建设费用全部由“政府”承担,其余非共用工程费用由“政府”负担2/3,农民负担1/3。至1996年全岛共完成耕地重划37.8万公顷,占耕地总面积43.4%[5]。农地重划使农业基础设施得以完善,耕地布局趋于合理,从而使台湾农业生产效益提高了30%[6]。

此次农地制度改革与第一次的社会环境、改革的目地不尽相同,它是在社会比较稳定,经济发展的条件下,为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农民收入而实施的改革。因此,这次改革将农地重划与兴修水利等工程、推行农业专业化生产、共同经营和兴办合作农场等结合起来。通过这次改革,帮助农民扩大了农场规模,使从事农业劳动者依靠农业生产提高收入成为可能,为完善农田基本建设,实现农业机械化提供了制度保障。

近年来,大陆地区随着经济高涨、城市化的进展,同样遇到由于农业“比较效益”过低,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流往城市,农村出现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和农民弃耕、农田抛荒以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大型农业基本建设工程难以组织实施的矛盾问题[7]。大陆眼下完善农地流转制度的尝试可否借鉴台湾的经验?笔者认为,答案是肯定的。

三、强化农田管理,以尽地利

1.确立农业主管机关的决策地位。进入工商社会后,台湾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降低,非农业用地侵蚀农村土地的现象日显突出。为了保护良田,妥善解决非农用地与农业用地的矛盾,促进农业和其他各项社会事业的持续发展,台湾当局于1973年制定颁布了《农业发展条例》。鉴于农业地位的重要性,该《条例》规定耕地及其他依法供农业使用的土地,在划定或变更为非农业使用时,应事先获得农业主管机关批准。

2.分等级管理农田,严格控制建设用地。为防止滥占农田,台湾当局对农地实行分类保护,将农地分为若干等级,规定1至8等田地为上等农地,9至12等田地为中等农地,13等以下田地为低等农地。对上等农地,除自建农舍外不准建筑,并且不得变更使用;9至12等农田,除报经核准为工厂用地、学校或其他公共设施用地外,一律暂停核准变更为一般建地,并强调不得破坏灌溉及排水系统;已实施重划的农田,暂不准变为建地;业经编定为工业用地,使用良田过多而尚未开发者,应逐案调查,恢复为农业用地[8]。

1973年10月15日台“内政部”颁布《限制建(筑用)地扩展办法》,规定:对规划为工业用地的土地应积极开发使用,减少工厂零星设立,以免影响邻近农业生产环境。都市计划范围内农业区,除农舍外,依法禁建。建设用地区域未开发前,农田仍予保留[9]。

对于农民自建农舍,台“内政部”还于1973年12月24日实施《都市计划以外地区建筑物管理办法》,规定农舍起造人应为自耕农,其建筑总楼地板面积不得超过495平方米,其建筑面积不得超过耕地面积的10%,高度不得超过三层楼并不得超过10.5m,最大基层建筑面积不得超过330m2[10],以防止建筑业者与农民串通,以兴建农舍为名,从事不动产投机行为,占用农地,破坏农业生产环境。

3.有序释出,防止炒作。20世纪90年代初期,针对产业界认为工业用地取得不易,地价偏高,“农委会”认为农业收益偏低,挫伤农民的务农意愿,农地利用渐趋粗放,及加入wto农业品市场将大幅开放,进口农产品的种类及数量将显著增加,农业对土地的压力降低等情况,台湾当局于1993年8月批准《台湾农地释出方案》,规定:农地应经整体规划后才能变更使用,并且必须配置适当公共、环保及隔离绿带或隔离设施;农地变更所得利益,应缴纳回馈金,以消除变更使用的暴利及农地炒作;经同意变更的农地,其内部公共设施由开发者负担,区外公共设施由开发者与地方政府协议负担。1996年11月《国土综合开发计划(1987-2000)》进行了全面修订确立了农地保护政策的新理念,将农地发展引入市场经济,以市场经济机制来经营农地,从而达到有效保护农地的目的。

进入本世纪后台湾当局又对《农业发展条例》进行了五次修订,将“农地农有、农地农用”调整为“放宽农地农有、落实农地农用”政策。对农地主要有5点修正:一是将现行依法供农业使用的土地重新划分,以便于管理。二是对不同农地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使地尽其力。三是调整农地农有,放宽农地经营者资格,允许非自耕农购买农地。四是制定奖惩办法,防止农地炒作。五是冻结“耕地三七五减租条例”,建立合理的耕地租赁制度。

此阶段的农地制度改革,主要针对的问题有两个方面:其一是农业与非农业用地的需求矛盾问题;其二是重振农民务农积极性问题。上述措施,不再消极地强调农户对耕地的所有,而是顺应市场的需求,允许非自耕农购买农地,但是强调不论是自耕农还是非自耕农都不得改变农地的农业用途,这就为资本介入农业生产,有效利用耕地,减少弃耕抛荒量开辟了一条道路,同时强化了土地利用的规划性,统筹兼顾耕地保护和城乡建设对土地的需求,使城乡各业建设有序地发展,促进了社会转型时期的各项事业。

四、启示

综观台湾农地制度变迁,不难看出其基本脉络,第一次通过满足广大农民对土地的期望,以促使社会稳定;第二次在不触动农民对土地所有的前提下,重新平整土地为现代农业奠定基础;第三次土地政策变革,以强化农地使用的规划调整,既保护良田、打造精细农业,又有序释出土地,满足非农业建设用地的需求,促进经济腾飞。

其措施特点如下:

第一,注意发挥农民自治的作用。比如,在农地重划湾组织重划区内农民推选产生协进会委员,征询农民关于农地重划的意愿,公告计划书,土地分配草图公听会、分配结果公告、参与管理维护等。由于农民是制度变革的利益相关者,对农业生产具有丰富的经验,其直接参与不仅可以增加新设制度相关规范的可操作性,而且还便于得到农民群众的拥护和执行。

第二,尊重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适时调整农村土地政策。上述台湾农地制度变迁的基本脉络可以看出,历次政策调整都在于为农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开辟道路,都是为了农村、农业、农民的利益服务的。

第三,以法律的形式加以保障。每一次的变革都制定颁布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发挥法律的引导性、规范性等社会作用,以增强改革措施的公信力、权威性、严肃性。数十年来,制定了以《土地法》为主干的包括《土地征收条例》、《土地征收条例施行细则》、《土地登记规则》、《地价调查估计规则》、《不动产估价技术改造》、《平均地权条例》、《平均地权条例施行细则》、《农村社区土地重划条例施行细则》、《农地重划条例》、《农地重划条例施行细则》、《土地税法》、《土地税法施行细则》、《增缴地价税抵缴土地增值税办法》、《土地税法减免规则》、《农业发展条例》、《农业发展条例施行细则》、《山坡地保育利用条例》、《山坡地保育利用条例施行细则》等一整套法律法规体系,明确了各项工作的管制机关、土地使用强度、使用地的变更程序、处罚措施等,为社会经济长期稳定发展奠定了基础。

笔者认为,我国大陆属于世界上人均耕地较少的地区在目前农村土地承包责任制条件基础上,要解决农业比较效益低下问题,可以在不改变农地用途的前提下,促进土地流转,应当从有效杜绝土地撂荒、弃耕现象入手,在这方面,台湾的经验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陈思.透视台湾[J].党政干部文摘,2006,7.

[2]刘克辉.台湾农业发展概论[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7,326.

[3]应谦耕.台湾省农业经济[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3:36,25.

[4]萧承勇.台湾地区的农地重划及其社会经济效益[J].农业工程学报,2001,5.

[5]谭峻.台湾地区市地重划与城市土地开发之研究[J].城市规划汇刊,2001(5).

[6]举.台湾耕地保护政策的演变[J].国土资源情报,2004,1.

[7]徐兆基.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土地流转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08,(11):30-35.

[8]黄金辉徐义雄.台湾农业现代化评析[J].当代亚太,2003,7.

新土地法实施细则篇4

关键词:原材料选择质量控制施工检验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7(b)-0074-01

1铁路混凝土的原材料的选择以及品质要求

铁路混凝土的原材料一般包括:水泥、矿物掺和料、细骨料、粗骨料、外加剂、水等,将对以上原材料的选择以及品质要求做如下陈述。

1.1水泥

水泥宜选用硅酸盐水泥或者是普通硅酸盐水泥,混合材宜为矿渣或粉煤灰。若混凝土有耐硫酸盐侵蚀的要求则可以选用中抗硫酸盐硅酸盐水泥或高抗硫酸盐硅酸盐水泥,不应选择早强水泥。

1.2矿物掺合料

矿物掺和料应选用品质稳定的产品。矿物掺和料的品种宜为粉煤灰、磨细粉煤灰、矿渣粉或硅灰。矿物掺合料的掺入可明显降低混凝土的孔隙率,改善其微观结构,从而提高其强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矿物掺合料的应用已经成为配制高性能混凝土的关键技术。

1.3细骨料

细骨料应选择吸水率低、质地均匀、空隙小洁净的中粗河砂或者是选择由专门机组生产的人工砂,而不应该选择的是山砂和海砂。细骨料的粗细程度是以细度模数来划分,细度模数为3.7~3.1的是粗级,细度模数为3.0~2.3的是中级,细度模数为2.2~1.6的是细级。中级细骨料是混凝土配制时优先选用的。如果采用了粗级细骨料,应该提高砂率以及保持足够的水泥或者是足够的凝胶材料以满足混凝土的和易性;而采用细级细骨料时,则应适当的降低砂率,在细骨料的坚固性检查中应用循环浸泡方法,经5次循环后其质量损失应小于8%,细骨料的吸水率应小于2%。细骨料的碱活性应首先采用岩相法对骨料的矿物组成和类型进行检验,然后采用砂浆棒法进行试验。

1.4粗骨料

经过粉碎和筛分的碎石和卵石是配置混凝土中常用的粗骨料,经过严格的筛分试验确定合理级配(二级或多级),确保堆积密度不小于1500kg/m3,紧密空隙率在40%以内,吸水率低于2%,如果用于干湿交替或者冻融循环吸水率则在1%以内。粗骨料的最大粒径要小于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2/3,同时小于钢筋最小间距的3/4,而在配置高强度(>C50)的混凝土时,最大粒径要小于25mm。由碎石组成的粗骨料,其强度由岩石抗压强度来表示,与混凝土强度之比要大于1.5。为了防止碱-骨料反应的危害,需要对粗骨料进行碱活性检验,多用岩相法检验:如果粗骨料中存在碱—硅酸反应的活性矿物,砂浆棒膨胀率低于0.10%。

1.5外加剂

外加剂应采用减水率高、坍落度损失小、适量引气、能明显提高混凝土耐久性且质量稳定的产品。外加剂需经过铁道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检验且与水泥之间有良好的相容性。

1.6水

采用饮用水进行水泥净浆实验得到的水泥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差都应该小于或者等于30min,两个时间应符合国家的标准规定。用拌和用水配制的水泥砂浆或混凝土的28d抗压强度不得低于用蒸馏水(或符合国家标准的生活饮用水)拌制的对应砂浆或混凝土抗压强度的90%。海水不能作为拌合用水。当混凝土处于氯盐环境时,拌和用水中Cl-含量应不大于200mg/L。对于使用钢丝或经热处理钢筋的预应力混凝土,拌和水中Cl-含量不得超过350mg/L。

2铁路混凝土的质量检验

2.1施工前检验工作

在施工之前应是各个项目均合格之后才能安排施工,应按照规定对混凝土用的水泥、骨料、矿物掺合料、水、外加剂等主要原材料的合格证以及出厂质量检测报告进行详细核查、符合技术条件的相关要求才可以。在此基础之上还需根据施工以及设计的要求核查配合比试拌过程、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抗裂性能以及耐久性能,只有检验结果符合要求尚可。

2.2施工过程中检验

(1)施工过程中还需对混凝土所用主要原料品质进行日常检验,检验结果应符合技术要求。

(2)需按照规定的要求对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拌和物性能以及耐久性能进行检验和抽检,结果均应满足技术要求。

(3)若是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更换水泥等主要的原材料,则应重新进行混凝土配合比选定试验且使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拌和物性能以及耐久性能进行检验至符合技术要求。

(4)对于以上的抽检试件应是从同一盘混凝土或者同一车运输的混凝土中选取。

2.3施工后的检验

对实体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检验可参照如下方法。

(1)采用肉眼或借助放大镜观察实体结构的表面是否出现非外力作用下的裂缝,如果检查出现裂缝,普通的混凝土表面的裂缝的宽度应当小于或者等于0.20mm,而对于预应力混凝土则不允许出现结构性裂缝。

(2)对于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检测是采用无损检测法。

(3)依据tB10426—2004对钻芯取样的具体要求,在现浇混凝土实体结构上随机钻芯抽取混凝土芯样。依据相关规定测定实体混凝土的电通量。测定结果应满足设计或本技术条件的规定。

(4)如果设计中对混凝土的抗冻性有相关的要求,应依据tB10426—2004中对钻芯取样的相关要求,在现浇混凝土实体结构上随即钻芯抽取混凝土芯样。在测定实体混凝土的气泡间距系数时需依据DL/t5051-2001,测定的结果必须满足设计中的相关规定。

总之,在混凝土质量检验过程中,施工前检验合格方可施工;施工过程中若是出现不合格,则应分析原因、及时调整、至合格后可以继续施工;施工后的检验项目应与施工前、施工过程的检验项目共同作为质量评定以及验收的依据。

参考文献

[1]杨玉林.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期的可靠性分析与控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5).

新土地法实施细则篇5

第二条  凡在我省开征地区范围内使用土地的单位和个人,为城镇土地使用税(以下简称土地使用税)的纳税义务人(以下简称纳税人)。纳税人应依照《条例》和本实施细则缴纳土地使用税。

第三条  城市、县城、建制镇、工矿区范围明确如下:

城市是指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市(包括市区和郊区,不包括所辖县,下同);

县城是指县人民政府所在地(指建成区范围内);

建制镇是指经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镇(指建成区范围内);

工矿区是指尚未设立建制镇,非农业人口超过二千人的大中型企业所在地。具体范围由县(市)人民政府确定后,报地(市)人民政府批准。

第四条  土地使用税的计税面积:

(一)由省人民政府确定的测量工作单位测定土地面积的,以测定的面积为准;

(二)持有县以上人民政府颁发《国有土地使用证》、《集体土地建设用地使用证》(以下简称土地使用证)的,以证书确认的土地面积为准;尚未由省人民政府确定的测量工作单位测定土地面积,但持有县(市)土地管理局核发土地登记申请书的,暂以申请书登记的土地面积为准。

(三)尚未颁发土地使用证或核发土地登记申请书的,暂以纳税人申报,经税务机关核定的土地面积为准。

第五条  土地使用税每平方米年税额确定如下:

(一)大城市五角至七元五角;

(二)中等城市四角至六元;

(三)小城市三角至四元五角;

(四)县城、建制镇、工矿区二角至三元。

第六条  不同单位、个人在同一块土地上具有使用权的,应根据各方实际占用土地的比例或者建筑面积的比例,按有关规定缴纳土地使用税。

第七条  “新征用的土地”,是指《条例》施行后,经县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征用的土地。

第八条  纳税人因土地使用权属、面积等问题发生争议,应先按税务机关核定的土地面积,由土地的实际使用人缴纳税款。待县(市)以上人民政府核发土地使用证或裁决后,再按其所确定的权属、面积,对纳税人、税款进行调整。

第九条  土地使用税,由纳税人向土地所在地的税务机关缴纳。

第十条  土地使用税按年征收,按月或按季缴纳,由县、市税务机关确定。

第十一条  纳税人应按当地税务机关的规定,持土地使用证或土地登记申请书等证明文件,将土地的使用权属、位置、面积、用途如实向当地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

第十二条  土地使用税的征收管理,依照有关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办理。

第十三条  本实施细则由省税务局负责解释。

第十四条  本实施细则自一九八八年十一月一日起施行。

1998年5月30日福建省人民政府的《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省政府规章和省政府规章性文件修订的决定》的有关条款:

新土地法实施细则篇6

关键词: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土地制度;红军公田制度

中图分类号:K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8-0237-02

自“八七”会议提出“土地革命问题是中国资产阶级民权革命中的中心问题”[1]后,土地革命就成为了中共领导的土地革命战争核心内容之一。作为该时期的重要革命根据地之一,鄂豫皖在举行武装起义之始,就制定了土地革命的政纲、制度。随着根据地的不断发展和中共中央对土地问题认识的变化,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土地制度,在指导思想和内容上也几经演变。红军公田制度作为根据地土地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土地制度演变的过程。因此,本文试以红军公田制度为视角,对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土地制度进行重新审视、考察。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土地制度肇始于武装起义之始。1927年11月黄麻起义后,建立起来的黄安县农民政府首次提出了要“实行土地革命”[2]。1928年秋,鄂东特委和工农革命军在松树岗召开的会议上,则提出了“谁种的田归谁收去”的土地分配政策。

1928年底,“六大”通过的《土地问题决议案》精神传达到鄂豫皖地区。根据该精神和鄂豫边区近一年的土地革命经验,鄂东北特委制定了《临时土地政纲》。该政纲是鄂豫皖地区的第一个土地法,包括没收条例和分配条例。其没收条例规定,地主、豪绅及经“肃反委员会宣布有反革命行为者”的土地,一律予以没收;分配条例规定,凡没收的土地分配给佃农、无耕地的农民、失业工人、退伍士兵及“红军与赤卫军现役之军官、士兵”[3]。

1929年12月底,鄂豫边第一届苏维埃代表大会颁布了《鄂豫边革命委员会土地政纲实施细则》。该细则是在总结黄麻起义以来,特别是《临时土地政纲》颁布以来土地革命经验的基础上制定的,包括没收细则、分配细则和附则。其中没收细则规定,凡“豪绅地主所有之土地”,“祠堂、庙宇、教堂、祖积、公积所有之土地,及一切公产官地”,和“肃反委员会宣布没收财产之反革命分子所有之土地”一律予以没收。分配细则规定,没收的土地应该分配给无地少地的农民、红军的官兵、革命职业家及愿意耕种的雇农、工人、小贩等;同时,分配细则还详细规定了分配的标准及方法等[4]。六霍起义后,六安中心县委也颁布了《六安六区土地政纲实施细则》,其基本内容和精神则与《鄂豫边革命委员会土地政纲实施细则》近似。

但随着1930年5月全国苏维埃区域代表大会通过《土地暂行法》和6月李立三路线在中共中央的确立,鄂豫皖原有的土地制度被批判,《土地暂行法》和李立三“左倾”土地政策成为土地革命的政策法律依据。其内容主要包括:(1)反富农;(2)创办集体农场,实行“土地国有化”。这些制度的实施使根据地的土地革命偏离了正确的轨道,严重影响了苏区生产生活的正常进行。幸运的是,六届三中全会结束立三路线后,鄂豫皖恢复了《临时土地政纲》和《实施细则》所确立的土地制度,集体农场被取消,侵害富农利益的行为也被纠正。

1931年5月,中央在《关于鄂豫皖省委的决议》中,指示鄂豫皖要坚决执行《土地法草案》。该草案由中共临时中央政治局和共产国际远东局为第一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起草,其主要内容是地主不分田、富农分坏田、打乱并重分已分配好的土地。7月,鄂豫皖中央分局在召开的第二届苏维埃代表大会上,指责根据地之前的土地制度“犯了许多机会主义错误”,是“非阶级路线的主张”,决定“遵照土地法重新分配一切土地”[5]。10月,又以鄂豫皖军委总政治部名义颁布了《关于怎样分配土地的宣传材料》,提出了详细的土地分配办法。至此,《土地法草案》和《关于怎样分配土地的宣传材料》成为了鄂豫皖进行土地革命的法律基础和制度依据。

在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土地制度、政策的演变过程中,作为“苏维埃的支柱,土地革命的先锋队”[5]的红军战士是否享有分配土地的权利,一直是革命领导人所考虑的问题之一,并由此提出了具有重要影响的红军公田制度。

土地革命初期,红军战士可以享有分配土地的权利。《临时土地政纲》规定:“红军与赤卫队现役之军官、兵士其家属无生产能力而愿耕种者,须分给土地并得雇人耕种。”[3]《鄂豫边革命委员会土地政纲实施细则》和《六安六区土地政纲实施细则》也规定:“红军的官兵”须分得土地。但这种权利却在立三路线时期遭到冻结,《土地暂行法》规定,“红军士兵已分有土地者照旧,尚未分有土地者,俟全国苏维埃政府成立时,再行决定分与土地。”[6]立三路线结束后,中央的土地政策再次恢复红军战士分配土地的权利。1930年8月颁布的《苏维埃土地法》明确规定“现役红军官兵夫”[7]照例分田。自此,无论根据地的土地政策怎样演变,红军战士应当分得土地成为了中共领导层的共识。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政策针对的是所有红军战士,并未区分红军的地域差别。由于红军的主要任务是军事斗争,即使他们分得土地,也没有时间从事农业生产。因此,上述政策在制定时还规定,分给红军战士的土地可以由“苏维埃政府派人帮助其家属耕种”。但这种政策仅适用于家在根据地的战士,却无法使家在非苏区的战士一体享受。

同样作为红军战士,怎样保证家在非苏区的革命同志的权利,实现红军“无论其本地是否建立苏维埃或尚为反动统治,均须分得土地”[8]的政纲,鄂豫皖于1931年10月正式提出了“红军公田制度”:“每乡留一石到五石为红军公田,分给红军中由白色区来的贫苦农民和俘虏哗变加入红军的士兵。”[9]此后,根据地相继颁布了《关于怎样分配土地的宣传材料》和《鄂豫皖区苏维埃政府通知第十七号——统计和分配红军公田等》、《鄂豫皖苏维埃政府通令第十五号——为红军公田问题》等文件,进一步对红军公田制度进行规范和完善。

作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土地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红军公田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红军公田的分配原则、分配数量、耕种管理及收获产品的分配等。

红军公田的分配原则,《关于怎样分配土地的宣传材料》中明确规定,分配土地时应“首先把红军的田分好,红军公田提出来”[5]。且红军公田“不要山地,顶好路边的好田”[5]。

红军公田的分配数量,则“以乡为单位,按照乡内土地多少,留一石至五石”[5]。

至于红军公田的耕种管理,《关于怎样分配土地的宣传材料》中建议,各地在分配红军公田的同时,“由当地群众开会讨论代耕法,顶好由代耕人公举一二人经常负看管责任。”后来,苏维埃政府直接规定:“红军公田的耕种,应由乡苏维埃负责召集当地群众举行会议讨论代耕办法。耕田的耕具、耕牛、种子,由苏维埃负责帮助(如苏维埃帮不够得借用一部)。水道、禾稼、肥料要有专人负责料理。”[5]

而关于红军公田的收获产品,最初苏维埃政府规定,“出产代耕人得十分之三,红军得十分之七,苏维埃负责保存,由红军自己支配。”[5]后来,随着红军公田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其收获产品的分配政策也做出相应调整,“除应留少数借用的耕牛、种子费外,其余完全交给该红色战士。”[5]但,由于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实际情况,一部分红军公田的收获产品并没有交给红军本人,而是挪为红军用粮或救济用粮。如商光边特区红军公田“收的粮食晒干扬净后送交商光边区粮食仓库,作为红军用粮”[10]。

土地制度是中共领导群众进行土地革命的法律基础和制度依据。而土地革命则是大革命失败后中共确定的主要政纲之一,其目的是希望在无产阶级在和资产阶级“争夺领导权的斗争中”,“在农民中得到同盟者”,“使革命立于不败之地”。虽然在短短的几年内,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土地制度几经演变,但其目的都是为了争取更多的群众,扩大自身的支持力量并提高其革命积极性。

也正是出于这样的目的考量,鄂豫皖的领导人在土地革命的实践过程中制定了红军公田制度,以保障非苏区红军战士的生活,并吸引“非苏区求生不得的群众,成群的向赤区跑反;白色军队中挨饿受辱的革命士兵,大批的向红军哗变”[4]。这些哗变或从非苏区过来参加革命的红军战士,既壮大了革命力量,又由于“有红军公田去担保他们的生活”,“切实得着土地革命的利益”,因此更“坚决的为土地革命斗争”[5],从而有力地推动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迅速发展,达到了制定红军公田制度和土地制度的预期目的。

参考文献:

[1]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3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3:246.

[2]戴季英.黄麻起义前后[G]//艰苦的历程——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革命回忆录选辑:上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73.

[3]《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编委会.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第3册[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77.

[4]《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编委会.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第2册[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47-426.

[5]湖北省档案馆,湖北省财政厅.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财经史资料选编[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9:522-552.

[6]土地暂行法[n].红旗,1930-06-04(3).

[7]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6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3:223.

[8]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7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468.

新土地法实施细则篇7

1、交通规划与城市规划方法 

城市规划学起源于建筑学,这也导致其许多方法也都源自建筑学,以直觉经验和主观判断为主。20世纪之后,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城市规划便成为一门独立的综合学科,然而目前城市规划中,其规划要素的确定仍以主观判断、定性分析为主,这虽与城市规划方法论的人本主义指导思想相关,但在城市建设理念与现实的反差,要求对城市规划有更高的理性逻辑,要求城市规划日益科学化和精细化。 

交通规划则起源于高速公路网连续交通流规划,起源之初就侧重于交通调查的定量规划方法,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交通问题日益突出,交通规划开始走入城市与城市规划相结合,并与20世纪50年代产生了经典的“四阶段”模型法,其是以居民出行调查为基础,结合城市经济发展、用地规模等,定量分析城市的交通规律,然而交通需求毕竟是社会经济活动的衍生需求,而交通规划模型仅仅是数学逻辑,难以把握城市交通活动的本质,这就要求交通规划追本溯源,从城市规划的角度理解城市交通[1]。 

综上所述,城市规划的发展,尤其是城市规划中的交通规划,需要定量的理性分析来论证方案的合理性与科学性,同时交通规划作为城市规划的专项内容,交通规划则需要对城市的各个功能予以理解,不可过分强调交通功能,忽视与城市其他功能的协调结合。 

2、交通规划与城市规划编制体系 

在城市规划体系中,形成了“总规-控规-施工图设计-施工”的多层级规划落实机制,与之对应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是法定规划,虽然在《城乡规划法》规定:城市交通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总规同步审批与实施,但是由于法定规划中的交通规划内容多为城市规划师所编制,而城市规划师和交通规划师所关注的角度和重点有所不同,一方面城市规划师往往会片面追求城市的形态而忽视或弱化交通合理性与可行性,对交通网络及交通设施的规划和调整缺乏严谨的论证。另一方面,在规划中缺少对交通需求的定量分析,无法正确地衡量城市土地利用与交通之间的平衡关系,导致交通系统与土地利用之间无法达成协调统一[2]。 

独立编制的交通规划虽严谨详实,但是由于其多为交通规划师所编制,一方面对城市功能布局等理解往往又不够深入,交通规划的内容与城市规划内容协调性不够。另一方面独立的交通规划都不属于法定规划范畴,从规划编制体系上难以与城市规划完成对接,交通规划往往只能被动适应城市规划,很多规划理念只能停留和重大方案只能停留在“纸上画画”的阶段,在实际建设过程中难以落实。 

综上所述,城市规划和交通规划编制的不同步很有可能导致二者在实施层面的不协调,因此,二者在编制层面的互动显得尤为重要,是实现交通和土地利用协调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 

二、交通规划与城市规划相互结合解析 

1、规划内容的结合——交通规划与土地利用的关系 

城市功能的实现主要通过城市交通联系城市不同性质土地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土地利用和交通的相互制约和相互影响上,这种关系构成了土地利用和城市交通之间环形的互动机制。从土地利用的角度出发,土地利用强度的增加会致使交通需求增加,进而影响交通设施的供给,导致土地的可达性产生变化,相应土地的价值会产生变化,然而当交通容量达到一定限度后,土地开发强度的增加,会导致交通需求增加,进而土地的可达性会降低,相应影响土地的价值。二者之间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反馈,是必不可分的,二者之间的协调发展是解决城市交通拥堵、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最根本途径[3][4]。 

2、规划手段的协调——交通规划与城市规划同步编制 

根据《城乡规划法》,城市规划分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两个阶段,各个层次的规划内容和深度有明确的界定,相对而言交通规划的编制体系在法规当中则不明确。为了城市规划与交通规划内容之间的协调,并确保交通规划的理念和方案能够予以落实,应分别从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两个阶段建立二者之间的对应关系,将城市规划方案和交通规划方案相融合,以法定规划的形式确立融合后的规划方案。 

三、互动的城市规划与交通规划——以从化新城为例 

从化新城是广州市“123”城市功能布局,3个副中心之一从化副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从化新城按照“扩容提质”的发展模式,打造“世界温泉之都”,其对应的交通理念为构建“高效、活力、和谐、低碳”的人性化综合体交通体系。为落实规划理念,规划方案从总体规划层面的《从化市总体规划修编》和详细规划层面《从化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分别进行了城市规划和交通规划的互动衔接。 

1、总体规划阶段的互动 

总体规划确定的新城为以温泉健康疗养为核心,集市民服务、公建配套、生态居住等功能于一体,打造具有完整城市功能的复合型新城。 

新城的整体交通发展策略为结合轨道交通站点建设toD宜居社区,提倡公共交通+慢行的低碳交通模式,提出新城建成区公交500m覆盖率100%,300m覆盖率大于95%,新城内慢行交通的出行比例大于35%,提高公交和慢行的服务水平。 

新城健康疗养的对交通的需求为静且安全,结合功能布局,将主要疗养片区规划于新城北侧,路网布局以尽端式道路为主,且建议进行交通宁静化设计。 

新城的市民服务及公建配套功能则围绕从花湖布局,为体现高效低碳,规划围绕从花湖建设有轨电车[5]。 

2、详细规划阶段的互动 

详细规划阶段则落实总体规划提出的城市功能和交通发展策略,结合交通需求预测落实轨道交通具体线位和站点位置,并结合道路横断面预留有轨电车道路空间。 

慢行交通方面则构建“各行其道、机非分离、无缝衔接”的连续慢行系统,并结合慢行道规划游憩步行道和步行街,提高新城内部交通出行品质,落实低碳宜居特色。 

新土地法实施细则篇8

为什么要进行土地增值税清算?

土地增值税清算体现宏观调控政策的延伸和细化

始于2003年的宏观调控,连续几年土地、金融、产业政策频出但收效不大,于是,国家税务总局从2006年开始通过税收手段对房地产业进行调控,房地产持有和交易环节需要缴纳的税种逐渐增多,希望通过这种方法实现对房地产业的调控,从而改变房地产投资增长过快,部分城市房价居高不下等现象。本次土地增值税的开征,主要目的是调节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增值收益和利润,限制开发企业过度投资,是对宏观调控政策的延伸和细化,是和其他宏观调控政策相配合,在已有政策的基础上进行更加细致的调节,而且在今后,税费政策也将会成为房地产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

有助于合理配置土地资源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市化的日益推进,土地作为一种稀缺资源越来越体现出它的珍贵性。但是现阶段我国的土地利用和房地产开发模式对土地的使用仍然比较粗放,对于闲置土地的持有也不须付出多大成本,造成对土地资源的大量浪费。土地增值税清算加大了开发企业持有闲置土地的负担,因此,开发企业会想办法加快开发速度,盘活资金与闲置的土地资源。

有利于增加地方政府财政收入

随着城市规模扩张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各级地方政府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因此,加大税收力度成为解决资金缺口的有效途径。同时,中央政府为了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出台的一些保障性政策也在客观上造成地方政府的土地出让金收益受到损失,这也给地方财政带来困难,因此,土地增值税的清算也考虑到从资金方面给与地方政府一定的补偿。

为构建和谐社会,平衡行业差距创依据

近年来,房地产行业的发展给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因为各种原因整个行业被塑造成一种“暴利”形象。为了构建和谐社会,缩小行业之间的差距,通过开征土地增值税将房地产行业的利润压缩,以此来达到社会各行业只能得到平均利润的目的。

土地增值税清算会产生哪些影响?

对整体市场的影响

1、打击囤地、炒地行为

开发企业要保证正常发展,就必须要进行土地储备。但是,随着整个市场行情日渐升温,部分开发企业开始囤积土地。尤其是通过较低价格拿到土地的开发企业,在开发过程中房价飙升,获得大量的土地开发收益,开征土地增值税以后,按照四级累进税率,企业就必须缴纳更多的土地增值税。在这种情况下,开发企业一方面因为资金压力大而无力囤地;另一方面囤地的利润大部分会被抽走,将无利可图,因此,企业为了合理避税,就必然会加快开发速度,减少土地持有时间,这样就能够打击囤地和炒地行为。

2、对市场价格的影响

土地增值税开征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首先短期内对房价影响不大。因为目前开发企业对产品进行定价时一般都采取市场定价法,不会因为所谓的利润减少或成本增加而随意抬高价格;而且,与土地增值税对应的是开发利润并非成本,征税只会压缩高利润空间,如果企业因此不顾市场盲目的抬高价格就有可能造成产品的滞销。另外,从长期看将有利于稳定房价。供求关系依然是影响房价的决定性因素,征收土地增值税改变企业由于市场向好而进行的捂盘惜售或者抬高价格等行为,那些试图通过分期开发、囤积地产待价而售等手段钻空子的房地产商也会无路可走,因此,他们必然加快开发速度,从长期来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市场供给,从而可能保持价格稳定甚至引起房价下降。

3、改善商品住宅开发的供应结构

在房地产开发中同样面积的土地建造中小套型房子的成本要比造大套型房高10%左右,并且中小套型住宅往往卖不出高价,所以开发企业愿意开发中高端产品。本次《通知》规定土地增值税按照累进税率征收,而且纳税人建造普通标准住宅还有一定的税收优惠,对产品户型有一定的政策导向;而且,目前的市场销售状况也表明市场存在大量的中小户型需求,因此,开发企业出于加快开发速度和资金回收速度的考虑,也会将产品的市场定位向这方面倾斜,这些都会对改善商品住宅开发的供应结构起到一定作用。

对开发企业的影响

1、压缩开发商的利润空间

土地增值税是针对企业和个人的土地和房产转让增值额征收的税金,主要属于企业的利润部分。按照累进税率,对早期拿地的企业和从事高端市场开发的企业影响较大,一些开发商此前通过较低价格获取土地,尤其是土地储备量较大的企业,将会为此付出非常高昂的增值税。由于房地产开发企业结算的特殊性,公司在出售商品房的时候并不知道土地的具体增值额,因此,对开发商征收土地增值税往往采用预先征收的方式进行,等项目结束后再根据实际增值额进行清算,原来预征标准为销售收入的1%-2%,和现在增值额的30%-60%的比例相比有较大差距,新的清算办法必然会大大压缩开发商的利润空间。

2、行业竞争加剧

从企业规模来说,土地增值税开征对开发企业的流动资金造成压力,对中小房地产企业影响较大,对实力较强的开发企业影响较小。土地增值税清算后,无论原先有无计提拨备,开发商的流动资金都会减少,需要去筹集新的资金补充进来才能开发。由于中小房地产企业融资能力较弱,清算土地增值税政策将使企业资金供应受到制约,客观上无法再进行更多项目的房地产开发,部分实力较弱的小项目公司,可能由于资金链断裂而倒闭;而对于企业运作比较规范,已对土地增值税的清算预提的开发企业影响则较小。因此,资金实力雄厚的开发企业会趁机通过各种方式占有市场,开发企业的竞争会日益激烈。

对购房者的影响

在各地的实施细则出台之前,《通知》并没有详细的规定具体如何征收土地增值税,而且,税收开征后短期内对价格也不会有大的影响,因此购房者基本不会受影响;只是远期如果受政策影响房价一旦下挫,则成为购房者进入市场较好的时机。另外,因为二手房从2006年12月1日开征土地增值税,并且按照持有时间长短不同选择不同的税率,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炒房行为,对普通住房交易也基本没有多大影响。

当然,上述分析是建立在土地增值税已经严格按照规定开征前提下来谈论的,由于目前各地实施细则尚未出台,因此,这个税收政策的具体实施结果还需要观察。

当前土地增值税清算存在的难点何在?

(一)实施细则难以出台

国家税务总局的通知下发以后,要求各地税务机关据此制定实施细则,但是截至目前,只有北京、上海、成都等极少数几个城市近日下发了《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增值税清算管理办法》等地方细则,清算土地增值税被正式提上日程,但是对具体的执行方案规定还是不够清楚。一方面是因为税务总局的《通知》本身没有明确规定,例如具体清算时间起止界限、如何征收等,各地方税务机关深知细则制定的难度太大,尤其是中西部城市在等待东部发达地区重点城市的细则作为制定本地区细则的模板。

改革开发以来,房地产业经过较长时间的发展,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同时,也是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因此,对房地产开发企业进行土地增值税的清算,地方政府有较强的地方保护主义思想,害怕一旦清算给地方经济带来负面影响,毕竟清算获得的土地增值税75%必须上缴国家,只有25%留给地方,地方政府和地方税务部门对政策有一定的抵触心理,因此,保持观望态度,不愿积极制定实施细则也就不足为怪了。

(二)具体操作难度不小

由于目前我国的房地产开发模式普遍采用项目运作制,房子销售完毕,项目公司就在税务登记部门注销。还有部分开发企业虽然母公司还存在,但是一方面依据现行财务制度,当时的帐务早已超过法定保存期进行销毁,根本无法进行清算;另一方面,还有很多投资者在项目完成拿到利润后或者离开本地或者投资其他行业,现在要再将这些人找回来补交土地增值税,无疑也是非常困难的。为此,《通知》规定地方税务机关可以参照与其开发规模和收入水平相近的当地企业的土地增值税税负情况,核定征收土地增值税,但是实际执行起来难度很大,几乎是不可能的。

另外,开征土地增值税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对于本来就人力资源紧张的各地方税务部门来说更是捉襟见肘。

同时,在实际二手房交易中,有些纳税人由于不能准确提供房地产转让价格或扣除项目金额,致使不能准确计算增值额,这将会直接影响应纳税款的计算与缴纳。

怎样推进土地增值税清算的改革?

扶持企业和行业发展

国家税务总局《通知》的出台是在当前宏观经济和房地产开发投资过热情况下对宏观调控政策的深化,国家并不是要对房地产行业进行打压。各地方税务机关在制定实施细则时一定要严格把握政策的初衷,切实从保护、扶持开发企业和行业发展的角度出发,在贯彻国家政策和维护企业利益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这也是各地制定实施细则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所在。

避免政策“一刀切”

由于房地产区域性很强,因此,全国范围内房地产业发展的情况各不相同。但是,本次出台的土地增值税清算象其他已经出台的其他政策一样,政策的地域性不强。《通知》已经从很多方面对政策的执行有严格规定,这必然会因为各地的具体条件不同产生不同的影响。当然《通知》同时也规定要求各地税务机关根据本地方的实际情况制定实施细则,同时还规定对于普通住宅不同程度的减免,这也是国家注重本次土地增值税清算的操作弹性的具体表现。因此,各地税务部门在制定实施细则时一定要从各地房地产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避免政策的“一刀切”。

实施“一条线”原则

为了减少土地增值税征收难度,可以采取“一条线”原则,也就是不同地方、最小以地市为单位根据当地的不同情况制定统一标准,这个标准由税务机关根据已经掌握的情况,并和土地、房管等相关机构协调,酌情制定,标准制定好以后,所有的开发企业都必须严格按照该标准执行,这样在清算过程中易于操作。对个别企业来说有可能存在问题,但是只要做到对绝大部分的企业都公平即可;同时这样可以尽量减少和避免出现行败,从而达到保护税务干部的目的。

新土地法实施细则篇9

关键词:软土路基;冲击碾压;技术指标;质量控制

abstract:inrecentyears,impactcompactiontechnologyiswidelyusedinhighwayconstructioninchina.inthispaper,combinedwithpracticalengineeringapplicationofimpactcompactiontechnologyinconstructionofsoftsoilsubgradeisanalyzed.

Keywords:softsoilsubgrade;compaction;technicalindex;qualitycontrol

中图分类号:U416

1、软土路基的特点

由于软土主要由粘土颗粒群和淤泥组成,软土路基具有孔隙度大,含水量高的特点,并含有少量的有机物,在不同的地质环境下下沉为絮状结构。软土的原状土在受到挤压或者是震动之后会连续破坏土壤的絮状结构,导致土壤的强度会大大的降低,严重的会出现流动状态。软土的渗透性很小,通常在垂直方向的渗透系数为10-6~10-8cm/s,因此在土壤之间的重量和负荷达到充分的巩固需要的时间很长。软土的抗剪强度较低,在我国天然软土的不排水抗剪强度小于20兆千帕,软土的内摩擦角一般在20~35度之间。

2、冲击碾压加固软基应用

某公路通道是设计荷载为汽车--超20级,挂车-120的荷载标准的干线公路,而某省境内路基多为湿陷性黄土软土地基,其承载力小,因此在路基施工过程中合理、正确地使用冲击碾压技术才能满足承载力的要求。为提高该干线重载公路路基强度,防止填方路基施工后沉降,重要的是在碾压过程中减少土体空隙比,以沉降量和压实度共同控制土方施工质量。为此研制凸轮形瓣状非圆形的冲击式碾压机,如YCt25型冲击压路机,经在本重载公路土方施工中使用,证实它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新型碾压机具。

路基填筑的土分为细粒土、中粒土和粗粒土。重型标准击实对细粒土的评价是有效的。碾压度是相对密度,对于细粒土受水的影响,可用碾压度来评价;对于粗粒土则无法用碾压度来评价。中粒土中的小于12mm的成分,对于山区路基不是粘性土,则无法用三相体来解释其碾压度。因此广泛的讲,对于路基的填筑冲击击实比碾压更为有效,即或对于细粒土采用冲击式碾压机,其击实作用与标准重型实验相比也是具有可比性的。这样,采用冲击碾压机更加可信。采用静碾或振动压路机碾压路基土,每层虚铺厚度为0.25-0.3m,而冲击碾压机每层厚度可为0.6m,减少了铺筑层次,同时对填土以下的路基下承层土仍有击实作用。对挖方路基可直接冲压,对粉砂土等细粒土也不必按分层碾压,因而,冲击碾压机提高了路基工程的功效。

事实表明冲击碾压机对土击实后其密度超出常规压路机的碾压效果,并且使天然土在碾压过程中完成了沉降要求,冲击式碾压机的有效碾压深度(一次性填土厚度为0.6m),在1m深处冲击碾压6遍相对密度是85.48%,与未冲击碾压的原地面0~0.6m的均值为84.5%相近。冲击式碾压机在完成对路基土碾压的同时使地基因冲击作用而达到提前完成工后的沉降要求。

冲击式碾压机对土的碾压是孔隙比的变化,导致土粒致密,因而密度提高。这样,就为击实细粒土、中粒土以及粗粒土提供了可采用的有效方案。YCt25型冲击式压路机是通过采用瓣状非圆柱凸轮来产生集中的冲击能量,交替冲击路基。这样就为碾压填料的目的,具有碾压和击实两种功效.

冲击碾压施工机理

冲击压实技术是指利用非圆形的冲击压实机械产生出持续性、大振幅(22cm)、低频率(1.5—2Hz)的冲击波对地表进行连续冲击,进而使填筑材料迅速由塑性体向弹性体转化的一种压实新技术。YCt25型冲击式压路机对于土基表面任一点的冲击作用,出于凸形瓣的数量不同,其机率也不相同。以三瓣式为例,一周内共有二次碾压、三次冲击。对于土体表由任一点冲击次数,一周内的概率为1-6=0.166,只当纵向错轮1/6周时冲击式碾压机在其上行驶6次,则任一点往返2次为—遍来排列,冲击式压路机在同一点要行驶2次,则每次横向错半轮,纵向错1-6周长为一遍。此刻冲击式碾压机在土表面行驶六次为一遍。若要求压二遍则为20次,压六遍则是40次。按此碾压方案实施时,土表面密度均匀,不致形成高低参差的表面,利于排水。对在最后一次碾压中冲击变形大于4cm的段落仍应继续碾压。这样可做到即以沉降量又以压实度同时控制路基碾压。照此方案排压,冲压终了时对细粒土基表面凹凸不平相差15-18mm时,不必采用平地机刮平;对于粗粒上其表面可仅差5-8mm。无论是填土还是天然土基,由于冲击遍数不小于6次,故第6次应洒水一遍,水份渗透后再继续冲压,若不洒水,则表层有8-13cm的松散层。冲击式碾压的总次数由要求的沉降量和相对密度来确定。

4、冲击碾压层厚与压实度关系

采用冲击碾压时,其路基土0-80m或更深的碾压度可采用K30承载板或瑞雷波法(eVD或eVR)进行现场无破损检测。相对密度(碾压度)为实测波速(m/s)与标准波速(m/s)之比。其标准波速是与灌砂法的实测数据对比而得的,故碾压度数值具有可堪性,可作为施工控制及效果评价的依据。试验表明,测定20、30、40、50cm厚的碾压土层达到要求碾压度所需冲击碾压的遍数,为此按前桩号分四个试验段进行。由于下承层土的不平整,虚铺土后用推土机推平,然后采用冲击式压路机进行碾压,每遍后随即用瑞雷波法检测其密实度。承包商提供标准的密度,并在碾压终了用灌砂法检测其碾压度。

冲击碾压的效果是与下层上的碾压应有关的。在相同遍数情况下,如果原来下层土碾压度高,则试验土层碾压度也高。试验段20cm、30cm的压实系数为0.95,所以冲击碾压六遍后达到0.96—0.97,均值达0.94,而40cm、50cm则因下路堤压实系数是0.90,故冲压六遍后碾压度系数达到0.90—0.94,平均为0.92。

5、碾压度控制

关于标准干密度与标准波速以一个认定的标准干密度去控制施工段的碾压度是不科学的,应该用“一点法”,即测点实际土做标准击实实验才正确。为此瑞雷波法与灌砂法比实度所出现的误差,应限定在0.02g/cm3以内来确定标准波速、则其碾压度计算存在重载铁路设计中碾压度不允许的沉降误差。

为此根据现在规范为主,采用灌砂法实测碾压度均值为基准,以实测波速均值为分子计算标准波速,这样可有效地解决了瑞雷波法与灌砂法在碾压度数值上的不一致性。

6、质量控制技术

通过结合工程实践,采用冲击碾压技术为了能有效地提高重载路基碾压质量,其技术指标应包括四个方面:(1)逐层碾压后的总体沉降量;(2)路基各层的相对密度;(3)路基顶层基床的承载值;(4)路基边坡无变形与水平开裂。对于路基所采用的冲击碾压是视路线纵断面与原地面间的关系来确定的,冲击碾压在路基中采用的情况是:(1)高填方路段追密碾压;(2)挖方路段为提高实际相对密度均匀性的追密碾压;(3)为防止不均匀沉降的填挖交界段的追密碾压;(4)大桥、特大桥桥头天然地基的填前冲压;(5)湿陷性黄土路段的填前冲击碾压;(6)全线路基基底处理填前冲击碾压。

施工质量要求:冲击碾压最后5遍的最大沉降量不得大于1cm。碾压面下1m深度范围内的土体的压实系数不小于0.9或地基系数K30≥80mpa/m,如果全是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时,同时应满足湿陷系数小于0.015,若碾压面下1.0m深度位于路基基床地层范围内时,压实系数及K30则应满足基床底层的压实标准。

7、结语

冲击碾压作为新型的土方工程碾压方法,它靠机械冲击力将土体击实。文章通过论述它的工作原理、排压方案,并对冲击碾压效果从碾压系数、层厚、冲击次数与碾压度关系、有效与影响深度、对冲击碾压后的土体沉降量、地盘(地基)承载力、湿陷性黄土首次使用冲击碾压的实例及填方路堤追密碾压的效果进行分析。由于冲击碾压作用深度大而采用K30C承载板或(瑞雷波)法检测路基碾压,为路基碾压无损检测提供了新方法。

参考文献:

[1]姚宏武.浅析碾压机械在路基施工中的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24)

新土地法实施细则篇10

关键词:道路施工软土地基加固处理粉体搅拌法弯沉

随着经济的发展对公路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同时软土地基处理也成为了工程施工中遇到的难点之一。也是勘察设计及施工单位重点解决的一个环节。否则,随着时间的推移,将会出现路面沉陷、桥头跳车等病害,直接影响到交工后公路的使用功能。

软土一般指在净水或缓流水环境中以细颗粒为主的近代粘性沉积土,是一种呈软塑到流塑状态的饱和(或接近饱和)粘性土,常含有机质,具有天然含水量高、天然孔隙比大、压缩性高、抗剪强度低、固结系数小、固结时间长、灵敏度高、扰动性大、透水性差、土层层状分布复杂、各层之间物理力学性质相差较大等特点。

濮阳市城区至柳屯快速通道工程位于河南省濮阳市,全线长10.2862Km,其中第三合同段处K7+500~K8+500路槽开挖中发现,从原地面向下土质分别为:30cm低液限粘土(含水量23.7%)、90cm低液限粉土(含水量28.7%)、50cm低液限粘土(含水量33.2%)、40cm低液限粉土(含水量27.6%)、40cm低液限粘土(含水量32.6%)。

这种软土土质,施工成型困难,毛细现象严重,公路冻胀、翻浆频繁,其物理力学性质受主要粒组的控制,其土粒间毛细压力微弱,土粒与土中水的相互作用不明显。地下水位之上,毛细水含量低,结构紧密时,强度高,压缩性较小;孔隙内充满毛细水或重力水时,土一般呈稍密状态,压缩性高,力学强度低,在振动荷载作用下易产生液化,在水头作用下易形成流砂。

公路的基底作为公路的承重层和传力层,它与面层、基层一起承受车轮荷载的反复作用,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具有较强的承载能力。而现场开挖至路床下80cm以后,,土质为低液限粘土或低液限粉土,且路线经过的地区属Ⅱ5区,快速通道第三合同段K7+500~K8+500在设计中平均需向下挖2.2m,而此处的地下水位距地表只有2.3m,路基路面结构层如图1所示,则根据图1可求得路面距地下水位为:1.49+2.3-2.2=1.59m,由《路基路面工程》第二版第三章中表3-8(路基临界高度参考值)查得:H=1.59m<H2=(1.6m∽2.0m),由此结论查本章表3-6(路基干湿类型)得到路基属潮湿型,则查本章表3-7(路基干湿状态的分界稠度值)可确定路基的稠度介于wc2(0.95)与wC3(0.80)之间,取中间值即路基稠度w=0.90,由稠度值0.90查本参考书第八章表8-7(土基回弹模量参考值)得到本路基的回弹模量为e0=32.0mp<36mp(设计所给回弹模量),说明此路基需进行特殊处理。

鉴于以上情况,需对路基的土质进行改良处理。处理提出的方法有:

1、换土垫层法。其基本原理是挖除浅层软弱土或不良土。分层碾压或夯实土。一般处理深度为2m-3m,适用于处理浅层非饱和软弱土层。素填土和杂填土等。

2、振密、剂密法。其原理是采用一定的手段,通过振动、挤压使地基土体孔隙比减小。强度提高,达到地基处理目的。

3、粉体搅拌法。简称粉喷法,是用特制的设备和机具,将加固剂粉体材料(水泥或白灰)通过压缩空气的传送。与地基土强行拌和,使之产生充分的物理、化学反应后。形成一定强度的复合地基,这是一种改良土质,提高地基强度的软土处理方法。

通过对现场地基情况、道路性质、施工条件、周围环境的综合分析,考虑到施工现场的土方量大,为了不耽误工期,同时满足工程质量要求。提出最终方案:

利用加固剂粉体(水泥和石灰)对现场软土路基进行处理,试验室现场取样,确定二灰土、水泥土的最大干密度、最佳含水量等各项参数。并对进场的生石灰粉、水泥进行检测,保证材料质量。其具体改良如下:

1、路基基底掺10%水泥+5%生石灰粉做20cm厚水泥石灰综合稳定土,处理软土路基,使生石灰与土壤中的水发生化学反应,同时放热,引起土中的水分蒸发,使土壤含水量降低,有利于土壤的排水固结。之后加入水泥搅拌加固,通过水泥的水解和水化反应及水泥水化物与粘土的化学反应及碳酸化作用,从而形成强度相对较高的复合地基,以起到提高地基承载力、增强路基稳定性及减少路基沉降的作用;

2、路基填筑第一层做20cm厚8%水泥良处理土质;

3、路基填筑第二、三层分层做20cm厚6%水泥良处理土质;

4、路基填筑第四层做20cm厚5%水泥良处理土质。

确定此方案是否可行,首先选100米的试验段进行施工,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先用白灰打出方格网,按生石灰粉和水泥的掺量在路基上摆灰袋。采用路拌法,拌和时应比设计多出0.5%。生石灰粉和水泥用机动翻斗车装运,在灰线划定的方格内定量卸灰。采用人工摊灰,力求均匀。稳定土拌和机一次翻拌深度20cm。路基基底施工时如掺入生石灰粉拌合后仍有超规范大量粘土块时,可焖灰半天后,再进行拌和。

拌和过程中遵循“宁深勿浅”的原则。拌和深度应达到20cm,且应略微破坏下承层表面,一般宜侵入下承层10-20mm,以加强上下层之间的粘结。

拌和过程中应及时派试验人员检查混合料的含水量。如含水量过大则翻开晾晒,含水量过小则用洒水车补充水分,保持水分略大于最佳含水量3个百分点。

混合料应拌和均匀。拌和均匀的标志是:混合料色泽一致,没有灰条、灰团和花面,水分合适均匀。

施工时必须严密组织,采用流水作业法施工,从水泥拌和到碾压终了的延迟时间不应超过3~4小时,并且应短于水泥的终凝时间。

经过对100米试验段的抽检,发现各项指标都满足做路基土的要求,而且地基加固过程中无噪音、对环境无污染、对土壤无侧向挤压力、对周边建筑物影响较小、施工工艺简单、机械化程度高。处理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地基强度,且施工工期短,造价低廉。

随着高等级公路建设在全国各地迅速展开,随之而来的则是由于软土地基处理措施不当而出现的各种病害。如何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控制施工后沉降,保证公路运营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只有在设计上充分重视,针对不同的地质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案,不断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控制好填筑材料的质量,必要时可多种处理措施综合使用。才能够使工后沉降满足设计控制要求。

参考文献:

1.李彰明.软土地基加固的理论、设计与施工【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

2.苏建林.公路工程施工技术【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设,2005

3.高大钊.土质学与土力学【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设,2007

4.程家驹.路基路面工程【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