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经济的好处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59:46

计划经济的好处篇1

一、税务筹划的概念

根据我国在税法方面制定的法律法规,税务筹划是严格遵循税法的规定并且根据税法的指导,对企业在资金投入、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合理安排、科学筹划。以此使企业税收支出得到减少,经济效益得到最大的提高,市场竞争力得到增强,促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但是,企业的经济业务是比较复杂和多样的,因此有一些经济业务要使用不同的会计处理办法。其中,有折旧固定资金的方法,还有存货的计价方法,等等。根据企业会计处理中的不同情况,合理选择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可以有效解决企业在应缴税款方面的问题。所以,企业的会计工作人员应该认真工作,遵守国家税法规定以及会计准则,在会计处理过程中,选择合适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细致的税务筹划,最终可以减轻企业的应缴税款,增强企业的税收收益。

二、税务筹划在企业会计处理中应遵循的原则

在我国,企业的经济业务复杂多样,在进行会计处理过程中,实行税务筹划应该遵循以下几项原则,下面进行一一阐述。

(一)遵循经济可行原则。企业在会计处理过程中,实施税务筹划,应该遵循经济可行的原则。因为,企业生存的最终目的是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企业为了减少因税务筹划而带来的经济损失,可以在企业实施税务筹划的过程,科学有效地将预计出前期企业投入的成本与最终企业收获的效益进行对比,选择使用经济可行、简单有效的,并且合理合法的会计处理方法,使实施的税务筹划能够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收益,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经济发展水平。

(二)遵守法律原则。企业在会计处理过程中,实施税收筹划的原因是使企业的税收能够有效地减少,但是必须严格遵守国家制定的税收法律。通过控制好企业的收支平衡,实时掌握最新的税收政策并且加以利用,根据不同企业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税收方案等方法来进行税务筹划,保证税务筹划的合法性。禁止企业在税务筹划的过程中,出现乱调企业利润、乱摊费用成本等情况,科学合理合法的选择纳税方案,使企业在财务决策中能够实现最低的税负。

(三)遵循全局原则。在企业实施税务筹划过程中,应该遵循全局考虑的原则,用整体的观念制定出每一个合理有效的纳税方案,使企业能够做出最正确、最理想的决策。企业应该在税务筹划中考虑到根据国家在税收方面制定的法律法规,从企业发展的全局出发,分析企业在现阶段的经营环境以及要考虑到企业的经营目的,最终制定出符合企业发展的最合适的税务筹划方案,解决企业税负过重的问题,实现企业的经济最大化。

三、税务筹划在企业会计处理中的应用

(一)根据情况,选择合适的投资核算方法。企业可以根据发展的不同情况,选择适合企业发展的投资核算方法。在企业投资比重低于25%以及被投资企业在后亏损先盈利的情况下,可以实行成本法;在企业投资比重在25%~50%之间以及低于25%或是高于50%的情况下,可以实行权益法。

(二)选择合适的结算方式。企业可以根据我国制定的税法规定,确定收入的时间来选择企业在销售产品时,使用合适结算方式,以此制定出符合企业发展的税务筹划,延缓企业的税收,保证企业每年的税收收益。

(三)选择有效的存货计价方法。企业在发展中应该遵守会计法则的同时,也要根据企业的发展目的以及现实经营情况,选择适合的存货计价,保证企业的盈利。例如,在市场价降低的时候,企业可以选择先进先出的存货计价方法,可以降低企业的成本,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增长。

(四)费用列支要合理。企业可以根据税务筹划思想的指导,在遵守税法规定的情况下,选择合适的费用列支,以此减少可能会带给企业的经济损失以及减轻企业的应缴税收额度,并且还能延缓企业的纳税时间。企业通过选择合理的费用列支,采取计提的方式有效地使会计入账,达到降低可能发生的企业损失的目的;企业的会计工作人员要及时准确地将企业已发生的存货盘亏等费用入账;企业可以最大限度的缩短成本费用,节约税收。

(五)摊销和折旧的方法适当。在企业缴纳所得税时,要对企业的一些项目扣除掉,如递延资产摊销,还有固定资产折旧以及其他的项目等,在企业的销售收入中,只要提高摊销额和折旧额,就可以降低企业应缴纳的数额。但是,应该在企业的会计处理过程中,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摊销和折旧方法,这样能够延缓企业应缴纳税款的时间,使企业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促进企业的更好发展。

(六)使用合适的资产计价会计处理方法。企业要根据我国税法的明确规定,对企业各项设施,如煤气管、中央空调等资产要进行明确的区分,确定企业的某些设施是否为单项固定资产,保证对企业资产进行合理的计价,并且准确详细地记录好,因为企业资产的计价会与财产税的计税基数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企业会计处理中,对企业的资产选择合适的计价,可以有效地减低企业的房产税支出,最大化的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

(七)筹划好企业的盈亏抵补。企业要筹划好盈亏抵补,保证企业在合理的时间里,用企业在第二年的年度盈余抵消企业在上年度的盈亏抵补,以此减少企业的应缴纳税的额度,提高企业的经济利益。但是,要想筹划好企业的盈亏抵补,就应该选择在企业某个年度的营业额的确出现毁损的时候,通过使用这种方法,在下个年度用企业的盈利来弥补企业的亏损问题,如果出现仍然弥补不足的情况,可以用企业在今后几年的盈利来弥补企业的亏损。

四、结束语

计划经济的好处篇2

计划管理在企业管理中早已存在,但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的计划管理如何搞,是个需要研究和探讨的间题,笔者就此间题谈一点个人的看法。

1企业计划管理的必要性

计划管理,就是根据市场需求状况、企业的外部环境、内部条件,运用综合平衡的方法,确定企业的生产经营思想、方针和目标,科学地制定未来行动的方案,用来组织、协调、监督企业生产经营的全部活动,以达到最好的经济效益。计划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首要职能。a.加强企业计划管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党的十四大正式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求我们根据市场需求,及时开发新产品、调基产品结构,因此,我们必须建立灵活的能及时反映市场要求的企业计划管理系统。使根据市场调整的企业计划能及时传达到企业的各个生产环节和管理环节。b.加聋企业计划管理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现代企业生产过程复杂,生产社会化程度高,劳动生产过程的各阶段、各环节、各工序都使用现代技术设备进行生产,并且要求具有一定的比侧关系。同时现代企业的生产过程又是成千上万劳动者共同劳动的过程,劳动分工精细.,协作关系严密,除了直接的生产工作外,还有技术、劳动、供应、销售、财务等不可缺少的苍理工作。企业把成千上万的劳动者的活动和生产各环节的活动,有机地、合理地、科学地组织起来,按照统一的准则,进行均衡有节奏的生产,就必须制订和执行统一的计划,实行严格的计划管理。不然,企业各方面的工作就会失调,企业管理就会混乱,生产经营就无法进行。c.加强企业计划管理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客观要求。计划管理是一切管理工作的“龙头”,是对其它各项管理工作起指导性作用的管理,是加强企业管理的重要环节。企业生产经营的目的是用尽可能少的劳动消耗,占用尽可能少的资金生产出尽可能多的社会需要的产品,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需有一个严密的企业计划协调各个环节及各项经营活动。如果企业没有计划来协调和指导全部生产经营活动,企业的活动就会失去平衡,就会给企业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和损失。

2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计划管理

2.1要克服两个误区a.有人认为:既然是市场经济企业就没有计划管理的必要。现在持这种观点的人还不少。其实不然,在实行完全的市场经济的资本主义国家,企业内部也有很严密的计划,计划和市场都是调节经济的手段,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手段。”(见《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73页)因此,企业必须要有自己的计划,也必须加强企业的计划管理。b.有人认为:市场经济是对宏观经济而言,企业管理是微观经济,市场对企业计划管理没有影响。这种人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很探,依然抱着过去的老观念不放沂撇显然,这种观点不符合市场经济规棒的带要布现代企业与社会是紧密相连的,;宏观政策的变化,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影响很大奋徽观经济必须符合宏观政策。

2.2要实现三个转渔计划和市场虽然都是调节经济的手段,但是,手段与方法不向,对企业计划管理的要求也不同,企业计划管理必须实现以下转变。a.由生产型计划转变为与市场紧密相连的生产经营型计划。在旧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我们的企业计划管理,是生产型的计划管理模式,企业的什划也是根据主管部门下达的指令性计划来制订企业的内部计划衬主要内容是以完戒指令性计划的生产计划为主。产品是否能满足人们的带要、销不销得出去,企业不管,由国家统购统梢。企业效益不好,也可由国家补贴;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和市场紧紧连在二起,企业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独立法人,企业生产经营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兴衰成败,因此,企业必须转换经营机制。企业要转换经营机制,首先就要转变企业的计划管理模式,变生产型计划管理为与市场紧密相连的生产经营型计划管理。b.由静态计划转变为动态计划。在旧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的计划一年到头没有什么变化,产品也是几十年一贯制,基本是上一个静态的计划。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供需情况瞬息万变,新产品、新款式也层出不穷。因此,为了不至使市场淘汰企业,我们必须根据市场需求,变静态计划为动态计划,使企业的计划始终能跟上市场变化的需要,使企业在市场经济的大海中乘风破浪,日益壮大发展。。.由封闭式的执行型计划管理转变为开放式的决策型计划管理。在旧的计捌经济体制下,企业的产品由国家绕销,企业所需的原材料由国家统一供应,企业没有经营管理自,企业计划成了照抄照转的执行计划。企亚的计划管理是一种封闭式的执行型计划管理.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所需的原材料奇徽料等都要企业自己到市场上去采购,产品要企业自己到市场上去推销,两头都在外,因此也要求我们的计划管理是开放式的,要及时根据市场的物资供应状况,调整采购策婚,要根据市场对企业产品需要情况,及时决策,调整营销策略.

2.3要树立五个观念计划和市场虽然都是调节的手段,但是,手段与方法不同,对人们的观念要求也不同,要求人们根据市场经济衍要求‘树立新的计划管理观念。a.要树立市场竞争规念。党的十四大正式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要求企业密切注视市场,要求企业的领导者和全体员工都要树立市场观念,我们的一切计划和工作都要根据市场这个“晴雨表”来进行。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企业的竞争力成了企业生存的根本。因此,要牢固树立市场竞争观,根据市场需求制订企业计划。b.‘要树立经济效益观念。企业生产经营的目的是用尽可能少的劳动消耗,占用尽可能少的资金生产出尽可能多的社会需要的产品,取得好的经济效益。如果没有效益,企业就只能被兼并或破产,因此,制订企业计划必须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协调各环节的关系,实现小投入、高产出。。.要树立时间观念。时间是一种资源,而且是一种独特的资源,它的一个重要特性,就是不可逆性,即一去不复返。时间观念在制定企业的计划时,也无处不在,如:生产与检修的时间衔接、网络计划的关键工序、采购物资的最佳进货时间、资金的时间效益等等。因此,我们在安排计划时,必须树立时间观念,使企业的计划一环扣一环,在尽可能少的时间里创造出尽可能多的经济效益。d.要树立信息观念。当今,我们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已步入信息高速公路,谁拥有信息,谁就会掌握主动。信息是企业的灵魂,是管理的基础,是决策的依据,是管理控制的工具,信息还是资源和财富。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情况瞬息万变,更应该树立信息观念。e.要树立系统观念。现代企业自动化程度高,生产过程的各环节、各工序都是一环扣一环,有一定的比例关系,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如果,一个工序或环节出现了间题,就会影响到整个企业的生产经营。因此,我们在制订计划时,一定要树立系统观念,搞好综合平衡。

计划经济的好处篇3

一、我为什么报名竞争职位,有什么优势这次机构改革,提出了把人员定编设岗和分流与改革人事制度结合,建立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管理体制,为全体干部提供了公平竞争的环境,我非常拥护,并积极参与竞争。综合处的工作性质决定了其人员尤其是领导难以在短时间内上手并开展工作,这就要求综合处处长必须具备相应的条件才能胜任,特别是要熟悉该处室的工作并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敬业精神。我认为我具有很好的竞争条件。优势在于:

(一)熟悉并掌握综合处找作,对综合处的工作职责、职能、工作范围熟悉,具备担任综合处处长的能力。我自1986年以来,从事经济信息、经济形势分析研究,从1995年以来负责年度计划编制、计划报告的起草汇总等工作,从1993年——20xx年向人代会提交的所有计划报告、一至七月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都是由我起草、汇总上报的,并通过人代会审议。我熟悉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了解国际国内经济运行情况和趋势。

(二)抓学习,并善于理论联系实践地搞好各项工作。通过十多年的学习和实践,掌握了与业务相关的各项知识,能理论联系实际开展工作。虽然综合处的工作很清苦,但掌握的情况多、知识面广,对人的锻炼大,我热爱这个工作,同时,我具备了较强的文字处理能力的综合能力,在综合处可以发挥自己特长,实现自身价值。

(三)有做好综合处工作的经验。在综合处担任副处长职务五年多,熟悉综合处的职责、职能和工作范围,具备了应有的决策能力、办事能力和解决复杂疑难、突发事件的能力。

能按公文规范和领导的要求,起草各类公文、文件、重要报告、调研报告,做到思路清晰,文字通畅,表达准确。从1990年以来同直负责或参与起草、汇总每年省委、省政府要求计委上报和各种重要报告、重要文件。

(四)具有较好工作基础和群众基础。能认真负责、积极主动地开展本处工作,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不计较个人得失,能以身作则,顾全大局,带头到处内同志的支持和信赖。

二、怎样才能当好综合处处长

(一)发挥好四个方面的作用。

1.政治引导作用.在思想上、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遵纪守法,从严治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通过自己的表率作用,在处内形成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的良好风气。

2.业务上的中坚作用。精通本职业务,熟悉全处业务,了解全委业务,要努力提高自己的调研综合能力、运筹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开拓创新能力,才能搞好综合处的工作。

3.表率作用。加强党性修养,务实创新,勤奋敬业。

4.学习上的带头人。综合处是计委加强宏观调控职能的重要处室和窗口之一,必须刻苦钻研各方面的知识,才能适应工作需要。

(二)团结和带领全处共同开展工作。实行民主协商,形成合理的分工协作的工作机制。在与副处长共同协商、分工合作的基础上,形成团结、民主的领导班子,关心全处每一位同志,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人尽其才,确保全处统一、高效、灵活、协调运转。

三、结合职能,谈谈在此职位上的设想和打算

(一)有计划、高质量地做好国民经济综合处和经济调节处的经常性工作。包括组织、汇总编制全省年度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对经济运行中的重大问题提出对策建议;分析和研究全省社会资金平衡,负责好企业债券、基本建设专用基金、投资项目贴息资金的管理等。

(二)想在事、抓大事,当好参谋。所谓大事就是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问题。中央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以来,在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下一步我们要抓住重大的财政金融问题认真深入研究,根据经济运行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提出政策建议,供领导决策参考。要抓住一些重点问题深入研究,如:实施扩大投资需求的财政政策,对全省投资、消费、生产、出口等方面的影响,提出见解、思路和建议。

(三)切实加强对国民经济运行动态的监测、预测和分析研究。加强对年度计划、总量平衡、发展速度、结构调整、目标和政策研究,增强年度计划编制的科学性和预见性,及时发现经济运行中的重大和热点问题,每个季度都要提出具有一定质量和水平的形势分析报告。

(四)适应市场经济运行不断变化的新形势,积极开拓新业务。大力发掘新的业务工作,如扩大投融资渠道的研究、改进企业债券管理、推进产业投资基金试点等。

(五)以“三个代表”为指针,充分发挥好宏观调控的职能作用。立足当前,着眼未来,高标准、严要求地做好工作。

(六)虚实结合,以实促虚。加强对我省经济发展的长期与短期政策措施的研究,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在务虚上有所作为,才能夺务创新开拓方面找到突破点和切入点,通过加强务虚,可以为务实提供思路和政府支持,积极和务实反过来又可以为务虚提供基础,检验务虚成果。

计划经济的好处篇4

这次机构改革,提出了把人员定编设岗和分流与改革人事制度结合,建立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管理体制,为全体干部提供了公平竞争的环境,我非常拥护,并积极参与竞争。综合处的工作性质决定了其人员尤其是领导难以在短时间内上手并开展工作,这就要求综合处处长必须具备相应的条件才能胜任,特别是要熟悉该处室的工作并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敬业精神。我认为我具有很好的竞争条件。

优势在于:

(一)熟悉并掌握综合处找作,对综合处的工作职责、职能、工作范围熟悉,具备担任综合处处长的能力。我自1986年以来,从事经济信息、经济形势分析研究,从1995年以来负责年度计划编制、计划报告的起草汇总等工作,从1993年——2000年向人代会提交的所有计划报告、一至七月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都是由我起草、汇总上报的,并通过人代会审议。我熟悉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了解国际国内经济运行情况和趋势。

(二)抓学习,并善于理论联系实践地搞好各项工作。通过十多年的学习和实践,掌握了与业务相关的各项知识,能理论联系实际开展工作。虽然综合处的工作很清苦,但掌握的情况多、知识面广,对人的锻炼大,我热爱这个工作,同时,我具备了较强的文字处理能力的综合能力,在综合处可以发挥自己特长,实现自身价值。

(三)有做好综合处工作的经验。在综合处担任副处长职务五年多,熟悉综合处的职责、职能和工作范围,具备了应有的决策能力、办事能力和解决复杂疑难、突发事件的能力。

能按公文规范和领导的要求,起草各类公文、文件、重要报告、调研报告,做到思路清晰,文字通畅,表达准确。从1990年以来同直负责或参与起草、汇总每年省委、省政府要求计委上报和各种重要报告、重要文件。

(四)具有较好工作基础和群众基础。能认真负责、积极主动地开展本处工作,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不计较个人得失,能以身作则,顾全大局,带头到处内同志的支持和信赖。

二、怎样才能当好综合处处长

(一)发挥好四个方面的作用。

1.政治引导作用.在思想上、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遵纪守法,从严治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通过自己的表率作用,在处内形成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的良好风气。

2.业务上的中坚作用。精通本职业务,熟悉全处业务,了解全委业务,要努力提高自己的调研综合能力、运筹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开拓创新能力,才能搞好综合处的工作。

3.表率作用。加强党性修养,务实创新,勤奋敬业。

4.学习上的带头人。综合处是计委加强宏观调控职能的重要处室和窗口之一,必须刻苦钻研各方面的知识,才能适应工作需要。

(二)团结和带领全处共同开展工作。实行民主协商,形成合理的分工协作的工作机制。在与副处长共同协商、分工合作的基础上,形成团结、民主的领导班子,关心全处每一位同志,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人尽其才,确保全处统一、高效、灵活、协调运转。

三、结合职能,谈谈在此职位上的设想和打算

(一)有计划、高质量地做好国民经济综合处和经济调节处的经常性工作。包括组织、汇总编制全省年度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对经济运行中的重大问题提出对策建议;分析和研究全省社会资金平衡,负责好企业债券、基本建设专用基金、投资项目贴息资金的管理等。

(二)想在事、抓大事,当好参谋。所谓大事就是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问题。中央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以来,在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下一步我们要抓住重大的财政金融问题认真深入研究,根据经济运行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提出政策建议,供领导决策参考。要抓住一些重点问题深入研究,如:实施扩大投资需求的财政政策,对全省投资、消费、生产、出口等方面的影响,提出见解、思路和建议。

(三)切实加强对国民经济运行动态的监测、预测和分析研究。加强对年度计划、总量平衡、发展速度、结构调整、目标和政策研究,增强年度计划编制的科学性和预见性,及时发现经济运行中的重大和热点问题,每个季度都要提出具有一定质量和水平的形势分析报告。

(四)适应市场经济运行不断变化的新形势,积极开拓新业务。大力发掘新的业务工作,如扩大投融资渠道的研究、改进企业债券管理、推进产业投资基金试点等。

(五)以“三个代表”为指针,充分发挥好宏观调控的职能作用。立足当前,着眼未来,高标准、严要求地做好工作。

(六)虚实结合,以实促虚。加强对我省经济发展的长期与短期政策措施的研究,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在务虚上有所作为,才能夺务创新开拓方面找到突破点和切入点,通过加强务虚,可以为务实提供思路和政府支持,积极和务实反过来又可以为务虚提供基础,检验务虚成果。

计划经济的好处篇5

这次机构改革,提出了把人员定编设岗和分流与改革人事制度结合,建立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管理体制,为全体干部提供了公平竞争的环境,我非常拥护,并积极参与竞争。综合处的工作性质决定了其人员尤其是领导难以在短时间内上手并开展工作,这就要求综合处处长必须具备相应的条件才能胜任,特别是要熟悉该处室的工作并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敬业精神。我认为我具有很好的竞争条件。

优势在于:

(一)熟悉并掌握综合处找作,对综合处的工作职责、职能、工作范围熟悉,具备担任综合处处长的能力。我自1986年以来,从事经济信息、经济形势分析研究,从1995年以来负责年度计划编制、计划报告的起草汇总等工作,从1993年——2000年向人代会提交的所有计划报告、一至七月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都是由我起草、汇总上报的,并通过人代会审议。我熟悉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了解国际国内经济运行情况和趋势。

(二)抓学习,并善于理论联系实践地搞好各项工作。通过十多年的学习和实践,掌握了与业务相关的各项知识,能理论联系实际开展工作。虽然综合处的工作很清苦,但掌握的情况多、知识面广,对人的锻炼大,我热爱这个工作,同时,我具备了较强的文字处理能力的综合能力,在综合处可以发挥自己特长,实现自身价值。

(三)有做好综合处工作的经验。在综合处担任副处长职务五年多,熟悉综合处的职责、职能和工作范围,具备了应有的决策能力、办事能力和解决复杂疑难、突发事件的能力。

能按公文规范和领导的要求,起草各类公文、文件、重要报告、调研报告,做到思路清晰,文字通畅,表达准确。从1990年以来同直负责或参与起草、汇总每年省委、省政府要求计委上报和各种重要报告、重要文件。

(四)具有较好工作基础和群众基础。能认真负责、积极主动地开展本处工作,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不计较个人得失,能以身作则,顾全大局,带头到处内同志的支持和信赖。

二、怎样才能当好综合处处长

(一)发挥好四个方面的作用。

1.政治引导作用.在思想上、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遵纪守法,从严治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通过自己的表率作用,在处内形成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的良好风气。

2.业务上的中坚作用。精通本职业务,熟悉全处业务,了解全委业务,要努力提高自己的调研综合能力、运筹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开拓创新能力,才能搞好综合处的工作。

3.表率作用。加强党性修养,务实创新,勤奋敬业。

4.学习上的带头人。综合处是计委加强宏观调控职能的重要处室和窗口之一,必须刻苦钻研各方面的知识,才能适应工作需要。

(二)团结和带领全处共同开展工作。实行民主协商,形成合理的分工协作的工作机制。在与副处长共同协商、分工合作的基础上,形成团结、民主的领导班子,关心全处每一位同志,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人尽其才,确保全处统一、高效、灵活、协调运转。

三、结合职能,谈谈在此职位上的设想和打算

(一)有计划、高质量地做好国民经济综合处和经济调节处的经常性工作。包括组织、汇总编制全省年度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对经济运行中的重大问题提出对策建议;分析和研究全省社会资金平衡,负责好企业债券、基本建设专用基金、投资项目贴息资金的管理等。

(二)想在事、抓大事,当好参谋。所谓大事就是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问题。中央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以来,在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下一步我们要抓住重大的财政金融问题认真深入研究,根据经济运行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提出政策建议,供领导决策参考。要抓住一些重点问题深入研究,如:实施扩大投资需求的财政政策,对全省投资、消费、生产、出口等方面的影响,提出见解、思路和建议。

(三)切实加强对国民经济运行动态的监测、预测和分析研究。加强对年度计划、总量平衡、发展速度、结构调整、目标和政策研究,增强年度计划编制的科学性和预见性,及时发现经济运行中的重大和热点问题,每个季度都要提出具有一定质量和水平的形势分析报告。

(四)适应市场经济运行不断变化的新形势,积极开拓新业务。大力发掘新的业务工作,如扩大投融资渠道的研究、改进企业债券管理、推进产业投资基金试点等。

(五)以“三个代表”为指针,充分发挥好宏观调控的职能作用。立足当前,着眼未来,高标准、严要求地做好工作。

(六)虚实结合,以实促虚。加强对我省经济发展的长期与短期政策措施的研究,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在务虚上有所作为,才能夺务创新开拓方面找到突破点和切入点,通过加强务虚,可以为务实提供思路和政府支持,积极和务实反过来又可以为务虚提供基础,检验务虚成果。

计划经济的好处篇6

一、审计计划管理模式的内涵

审计计划是审计人员为了完成既定审计任务,达成预期审计目标,在切实开展审计工作之前编制的可以作为审计项目实施运行过程中主要依据的审计工作规划。成功的审计项目离不开科学的审计计划管理。审计计划管理是审计组织制定审计计划,组织计划实施运行,并对审计计划执行情况进行跟踪检查、考核评价、反馈调整等一系列活动,它不仅可以明确审计目标,确立审计路径,还可以提供审计思路和方法,是审计工作有效实施的基础,它贯穿于整个审计工作过程当中。

参照iSo模型,管理模式(mS)可以表述为:

mS=f(i)+f(o)+f(s)(1)

其中:i表示理念/观念,o表示业务/组织,s表示策略/战略。

参照公式(1),我们可以把审计计划管理模式表述为:

审计计划管理模式=审计理念+审计策略+审计业务/组织(2)

从中可以看出,审计计划管理模式的构成要素包括审计理念、审计策略、审计计划和审计计划管理的运行机制等要素。

二、我国经济责任审计计划管理模式的现状分析

笔者认为,我国经济责任审计计划管理模式的主要问题包括:

(一)审计理念不先进

理念指的是看法、思想、思维活动的成果(《辞海》,1989),审计理念就是贯穿于整个审计工作过程中的理论基础、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是为审计工作发展提供内在动力的源泉。通过对我国审计工作现状的研究,经济责任审计作为一项具备中国特色的现代审计监督制度,其执行机关和人员对于审计理念的认知还存在一些错误和局限性。其一,认为经济责任审计就是单纯地监督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履行情况,在执行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时只要发现领导干部失责问题,并揭露这些问题就行了,仅仅是针对微观层面的经济责任审计问题的揭露和整改,很少在宏观层面上提出意见和建议,缺乏大局观念和整体意识。其二,认为经济责任审计形式化,把经济责任审计部门自我定位为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机构,审计人员在执行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时选择对审计工作中发现的问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致使经济责任审计成了走过场,经济责任审计的效力、效果难以得到充分发挥;其三,认为经济责任审计是无权的,即认为经济责任审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缺少与之相匹配的执法手段和处罚权利,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难有大的作为和成就。殊不知当前我国国家审计的工作重心主要在于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提高资金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一味地注重于处理、处分和处罚已经不符合新时期形势的要求。

(二)??计策略失当

制定一份审计目标导向清晰、审计范围主次分明的经济责任审计策略是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顺利开展的出发点,但是往往大多数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对于国家宏观环境趋势的变化、相关政策方针的颁布、社会经济走向的发展并不能十分精准的把握,对于被审计单位的性质、组织形式、内部制度、领导干部调离升迁变化等也没有花费太多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进行充分的前期调查和深刻解读。因此,审计机关在制定经济责任审计策略时对于审计范围的确定还不能拿捏的十分精准、恰当。部分审计机关选择一揽子政策,不论审计对象是重点还是非重点,胡子眉毛一把抓,繁重的审计任务和政府及社会公众对经济责任审计的过高期望使得人力、物力资源都相对薄弱的审计单位最后心有余而力不足,不但没把握好重点审计对象,对于那些非重点审计对象所做的工作最终也都是不尽如人意。任务重和力量弱的矛盾不断激化,导致经济责任审计项目所需的审计时间和最终审计质量都难以保证,加大了经济责任审计成本。还有一部分审计机关仅仅注重那些重大项目和重大事件的领导干部负责人,却忽视了那些不属于重点领域、重点部门、重点资金的单位领导干部,认为他们所管辖的领域涉及资金少,影响规模小,无足轻重,对于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长远性、科学性、整体性认识不足,使得经济责任审计目标设定不明确、不清晰、不具体,直接导致了经济责任审计在实际工作开展中缺乏针对性,容易产生脱节现象,无法真正落实经济责任审计措施,无法有力发挥经济责任审计总体审计策略的领衔作用。

(三)审计具体计划制定缺乏独立性和灵活性

尽管国家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了审计机关拥有独立的审计监督权,但是,在行政模式的管理体制下,我国各级审计机关在业务上既要接受上级审计机关的领导,在行政上又要接受本级政府的领导,这种双重领导体制使得审计机关在制定经济责任审计计划时,可能受到外部因素的干扰,很难保持独立性。在经济责任审计中,审计计划的制定和任务安排,其决定权不完全属于审计机关,而在于组织、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及其经济责任审计联席办公室(宋夏云等,2016)。在这种计划管理模式下,审计机关缺乏自主性和灵活性。这种现状如不改变,审计机关很难有重点、分步骤有效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并有效达成审计全覆盖目标。

(四)审计计划管理的运行机制存在缺陷

我国的经济责任审计任务非常繁重,但是调配在审计计划管理方面的人员却非常少,加之部分审计机关对经济责任审计计划管理工作重视不够,不愿将综合素质高、操作能力强的审计人才安排到经济责任审计计划管理的工作岗位上,如此一来,在某种程度上严重制约了经济责任审计计划管理作用和效能的充分发挥,不利于培养专业的经济责任审计计划管理队伍、建立完整的审计计划管理中心数据库,也不利于形成一个系统的经济责任审计计划管理体系。再加上经济责任审计人员对相关信息的收集、挖掘、分析、处理能力不高,经济责任审计计划管理的技术方法和执行手段也相对比较落后,一些先进的计划技术方法,如方案评价技术、环境预测技术、网络计划方法等基本上没有应用,也没有实行先进的计划管理软件系统,不能实时录入经济责任审计计划的运行情况,不能运用网络自动化流程实施经济责任审计计划管理。

三、审计全覆盖的内涵分析

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实行审计全覆盖,是党中央、国务院在2015年的《关于实行审计全覆盖的实施意见》中对审计工作提出的明确要求。审计全覆盖,主要包括审计领域的全覆盖、审计内容的全覆盖和审计周期的全覆盖(王子龙、池国华,2016),其具体涵义如下:

(一)拓展审计覆盖范围,实施全面立体审计

审计机关要依法对所有隶属于审计监督范围内的管理、使用和分配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的部门与单位,党政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履行情况,进行全面、立体化的审计。以资金运动为X轴,以权力运行为Y轴,同时跟进、交叉覆盖,做到应审尽审、凡审必严,从而实现有广度、有深度的审计全覆盖。

(二)关注重点审计领域,跟进重点审计项目

重点审计对象的全覆盖是审计全覆盖的核心,审计机关要统筹制定审计目标、科学安排审计计划、抓住重点审计对象、把握重大政策措施,对重点行业、重点单位、重点项目,深入剖析,严肃对待。在审计任务重、审计资源力量难以全面跟进时,审计机关要确定好各重点审计对象的审计频率,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对待,分清轻重缓急主次先后,对重大投资项目、重点专项资金和重大突发事件以及那些问题多、反映大的领导干部提高审计频率,从而实现有重点、有步骤的审计全覆盖。

(三)增强审计成果运用,深化审计监督职能

审计机关要在切实做好审计全覆盖的道路上,加强对审计成果的运用,对于实施审计全覆盖过程中发现的重大问题要加强重视,注重分析并提出建议以更好地解决问题。对于在经济运行中发现的风险隐患要引起注意,尽早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然,并及时总结审计全覆盖过程中的优秀经验和不足之处,为下一次的审计工作做好充足准备,从而实现有效率、有效果的审计全覆盖。

四、基于审计全覆盖理念的经济责任审计计划管理模式的优化思路

(一)锐意进取,大胆更新审计理念

审计全覆盖的推进必以经济责任审计事业的进步为基石,而经济责任审计事业的进步必以经济责任审计理念的更新为先导。锐意进取,大胆地更新审计理念,在新的思想水平高度上推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科学发展是至关重要的。首先,要正确识别监督与服务的地位与内涵,查处和揭露领导干部失责问题固然重要,但并不是唯一目标,通过纠错查弊以监督领导干部更好地履行经济责任,服务社会促进经济发展,完善制度改革体制才是经济责任审计的最终目的。所以审计人员必须立足于经济责任审计,面向全局,提升服务意识,树立监督即服务的经济责任审计理念。其次,审计人员要明白经济责任审计的产生和发展是为了更好地进行国家治理。经济责任审计实质就是国家依法用权力监督权力的行为,是国家运用审计监督制约权力运行的方式。因此审计人员必须切实担负起经济责任审计职责,严格履行经济责任审计任务,增强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做好本职工作,监督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维护人民、政府和社会的权益,树立起国家治理的经济责任审计理念。再次,审计人员要树立服务大局、促进发展的审计理念。从微观层面入手,宏观层面着眼,依法审计,对人民负责,对政府负责,对社会负责,对国家负责,促进国家科学稳定发展。只有不断更新经济责任审计理念,才可以与时俱进地指导经济责任审计实践工作,只有科学的发展观,才能可持续地推动发展经济责任审计事业,树立良好的经济责任审计形象,更好地服务发展,保障发展,促进发展。

(二)科学制定审计策略

充分的审前准备对于经济责任审计策略的精确制定至关重要。审计机关应该设立专门的经济责任审计审前调查小组,时刻关注国家的宏观经济发展动向、有关政策的发表颁布和重大项目实施情况,在经济责任审计策略制定之前,深入实地走访了解当地新动态,把握国家对经济责任审计的新要求,搞清楚社会经济走向的趋势和重点,分清哪些是重点审计对象,哪些不是,并安排一定的经济责任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对象进行初步的分析和调查,走访有关机构、部门和相关人员,了解被审计单位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的履行等有关基本情况,以保证经济责任审计策略的制定具有针对性,在实际执行经济责任审计计划、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时节约审计时间,提高审计效率。对那些涉及重点项目、重点资金、重点部门以及问题多、反应大的领导干部提高重视程度,加大审计频率,及时跟进审计进度,同时有区别地兼顾那些所谓“非重点”的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履行情况,适当地降低审计频率。根据审计机关所拥有的经费和人员,积极整合各类审计资源并与其他监督部门协调合作,合理地安排各个审计项目时间和审计频率,保障经济责任审计项目的质量,做到既全面审计,又重点突出,科学地制定经济责任审计策略,从而保证经济责任审计的目标清晰,范围明了,时间安排妥当。

(三)确保审计具体计划制定的独立性和灵活性

国家应当完善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审计机关是独立的第三方,建立健全领导干部经济责任追究制度,出台详细可依据的经济责任审计实施细则和操作指南,提高对经济责任审计计划管理的重视,加强对经济责任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的规范约束和实践指导。各经济责任审计机关要增强其内部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相关政策法规的学习,不断提高其道德修养和政策水平。在经济责任审计机关内部,要培养良好的、独立的经济责任审计氛围,审计机关内部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提醒经济责任审计人员时刻谨遵职业道德,保持独立性,并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表扬那些在工作上尽职尽责、不为私人利益而动摇、爱岗敬业的经济责任审计人员,而对那些仗着职业便利私相授受、忘乎所以的经济责任审计人员一经查证,严惩严办、?^不姑息,同时在整个经济责任审计行业内进行通报、公告,以此警醒各审计人员时刻保持理性,确保经济责任审计具体审计计划制定过程中的独立性。

经济责任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于每年年初制定经济责任审计计划时,除了要注重编制本年度经济责任审计计划,也要重视其中期计划和长期计划的编制,使得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实际执行时有计可依、有则可依,各环节的审计工作上下衔接,有条不紊,循序渐进。考虑到经济责任审计环境的不断改变和领导干部的人事变动以及不同重要性标准的审计对象有不同的审计频率,经济责任审计计划在编制时要从静态编制转为滚动编制,使短、中、长期计划能够在时间顺序链上紧密地结合、连贯起来。定期总结经济责任审计具体审计计划执行过程中发现的新问题,对其进行分析评价和梳理总结,及时有效地制定新措施进行修改调整,确保短、中、长期计划的灵活性和时效性。

(四)不断优化经济责任审计计划管理的运行机制

一是要在各级政府增设专门的经济责任审计计划管理机构,壮大经济责任审计计划管理人员队伍。二是要提高经济责任审计计划管理人员的准入门槛,在聘用经济责任审计计划管理人员时,要引进深谙法学、管理学、统计学、信息化技术、环境保护等学科知识的专业人才;大力培养具有大局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的经济责任审计人才;注重吸收那些既有审计专业胜任能力,又有领导管理工作经验的复合型人才。三是要积极创造各种条件和机会,经常开展经济责任审计计划管理培训教育、优秀审计人才交流会、外出调研查访等各种形式的活动,提高经济责任审计计划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实时更新他们的专业知识,拓展他们的视野,丰富他们的见识。四要推动信息技术在经济责任审计计划管理中的应用,引入先进的计划技术方法,建立经济责任审计计划管理中心数据库,搭建经济责任审计计划管理网络平台,改进当前落后的审计计划管理技术,加快经济责任审计计划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步伐。

计划经济的好处篇7

一、我为什么报名竞争职位,有什么优势

这次机构改革,提出了把人员定编设岗和分流与改革人事制度结合,建立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管理体制,为全体干部提供了公平竞争的环境,我非常拥护,并积极参与竞争。综合处的工作性质决定了其人员尤其是领导难以在短时间内上手并开展工作,这就要求综合处处长必须具备相应的条件才能胜任,特别是要熟悉该处室的工作并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敬业精神。我认为我具有很好的竞争条件。优势在于:

(一)熟悉并掌握综合处找作,对综合处的工作职责、职能、工作范围熟悉,具备担任综合处处长的能力。我自1986年以来,从事经济信息、经济形势分析研究,从1995年以来负责年度计划编制、计划报告的起草汇总等工作,从1993年——xx年向人代会提交的所有计划报告、一至七月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都是由我起草、汇总上报的,并通过人代会审议。我熟悉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了解国际国内经济运行情况和趋势。

(二)抓学习,并善于理论联系实践地搞好各项工作。通过十多年的学习和实践,掌握了与业务相关的各项知识,能理论联系实际开展工作。虽然综合处的工作很清苦,但掌握的情况多、知识面广,对人的锻炼大,我热爱这个工作,同时,我具备了较强的文字处理能力的综合能力,在综合处可以发挥自己特长,实现自身价值。

(三)有做好综合处工作的经验。在综合处担任副处长职务五年多,熟悉综合处的职责、职能和工作范围,具备了应有的决策能力、办事能力和解决复杂疑难、突发事件的能力。能按公文规范和领导的要求,起草各类公文、文件、重要报告、调研报告,做到思路清晰,文字通畅,表达准确。从1990年以来同直负

责或参与起草、汇总每年省委、省政府要求计委上报和各种重要报告、重要文件。

(四)具有较好工作基础和群众基础。能认真负责、积极主动地开展本处工作,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不计较个人得失,能以身作则,顾全大局,带头到处内同志的支持和信赖。

二、怎样才能当好综合处处长

(二)团结和带领全处共同开展工作。实行民主协商,形成合理的分工协作的工作机制。在与副处长共同协商、分工合作的基础上,形成团结、民主的领导班子,关心全处每一位同志,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人尽其才,确保全处统一、高效、灵活、协调运转。

三、结合职能,谈谈在此职位上的设想和打算

(一)有计划、高质量地做好国民经济综合处和经济调节处的经常性工作。包括组织、汇总编制全省年度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对经济运行中的重大问题提出对策建议;分析和研究全省社会资金平衡,负责好企业债券、基本建设专用基金、投资项目贴息资金的管理等。(二)想在事、抓大事,当好参谋。所谓大事就是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问题。中央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以来,在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下一步我们要抓住重大的财政金融问题认真深入研究,根据经济运行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提出政策建议,供领导决策参考。要抓住一些重点问题深入研究,如:实施扩大投资需求的财政政策,对全省投资、消费、生产、出口等方面的影响,提出见解、思路和建议。

(三)切实加强对国民经济运行动态的监测、预测和分析研究。加强对年度计划、总量平衡、发展速度、结构调整、目标和政策研究,增强年度计划编制的科学性和预见性,及时发现经济

运行中的重大和热点问题,每个季度都要提出具有一定质量和水平的形势分析报告。

(四)适应市场经济运行不断变化的新形势,积极开拓新业务。大力发掘新的业务工作,如扩大投融资渠道的研究、改进企业债券管理、推进产业投资基金试点等。

(五)以“三个代表”为指针,充分发挥好宏观调控的职能作用。立足当前,着眼未来,高标准、严要求地做好工作。

(六)虚实结合,以实促虚。加强对我省经济发展的长期与短期政策措施的研究,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在务虚上有所作为,才能夺务创新开拓方面找到突破点和切入点,通过加强务虚,可以为务实提供思路和政府支持,积极和务实反过来又可以为务虚提供基础,检验务虚成果。

计划经济的好处篇8

【关键词】:城市土地资源;管理;合理规划;措施

1、城市土地资源管理的概述

城市土地资源管理是政府部门规划的所属城市的区域中,依照城市在未来的发展要求,使用相关的方法或者相应的措施来改变城市土地资源的利用率,让城市的环境变得越来越美,使土地资源能够得到有效的利用,让城市经济得到发展,从而使城市满足现代化的需求,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进行可持续的发展。在进行合理规划的同时,应该了解土地的使用情况,并进行合理的改造,提高土地利用率,减少城市因为用地问题而进行边缘扩张,改善整个城市的环境,以期城市能向好的方向发展。为达到这一目标,进行的土地资源规划主要内容包括:让城市的土地发挥其最好的作用,对土地使用结构进行优化处理;对于未开发土地进行调整;对旧城区进行改造,对城中村进行拆迁,增加城市内的土地利用面积;对于城市内的环境卫生进行改造,让城市内的环境卫生变得越来越好。从整体上调整城市的结构布局,根据土地的特性进行相关的资源规划。

2、我国城市规划中土地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

2.1城市规划与土地资源利用不对称

首先,城市计划与土地管理部分之间的联接不对称,致使城市计划与土地利用计划内容不完全对称。城市计划由计划管理部分拟定,而土地利用计划则由土地管理部分拟定。虽然在编制过程中两个部分有交流,可是由于计算口径不一致、信息未能及时送达、同享等因素,致使城市计划与土地利用计划不对称。

其次,城市计划与土地利用计划不同步。因两个计划分属两个管理部门,会出现内容、进展的不对称、不同步。比如土地利用计划现已编制,建设项目已开工,因为城市计划还没有及时编制或修正,导致该项目变成违法建设。如果不能及时掌握土地利用的状况,会一定程度上对计划管理工作造成被动,影响政府决议,进而影响城市社会、经济等各个方面工作的发展。

2.2城市规划的制定不够科学,土地资源的利用不合理

一些城市计划在编制过程中存在实地调研不全面、基础数据收集不谨慎、计算口径不一致、短视计划等,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浪费。比如重复性计划和没有必要的项目开发,不仅使城市有限的土地资源没有得到合理有序的使用,土地资源的价值不能极好地表现,并且闲置了大量的土地,阻碍了城市的发展。

2.3法律法规不健全,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有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监督检查不到位;办理人员缺少高效的计划管控,不能极好地遵从经济规则的科学发展、遵从自然规则的可持续发展、遵从社会规则的包容性发展,使城市计划与土地资源管理不能极好地联系,没能构成良性互动的城市管理机制。

3、城市土地资源管理中合理规划的措施

3.1对土地资源的统筹谋划进一步加强

完善土地规划管理制度。在土地出让和转让中做好相关管理措施。在对土地转让或出让前了解土地的用途,政府部门应该做好相关的监管工作,不要让土地的使用与合同不符,给城市居民的生活带来大的影响。做好土地实施规划后的反应机制,因为当前是市场主导的经济体制,为了加强土地进行开发的时效性,必须做好相应的管理措施,保证规划始终具有切实的指导作用。做好监督管理工作,在土地使用过程中,政府部门应该做好监管工作,同级别人大也应该做好相应的监督机制,来确保土地的合理使用。

3.2对城市的布局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工作

为了使城市更好的适应当今社会的经济发展速度,在进行城市的规划方面也应该注重城市的合理规划,放眼长远的未来。城市建设的重点工作就是对城市进行比较合理的统筹规划活动,城市规划图的编制应该放眼未来,考虑城市所处的地理位置、未来经济发展的要求,对土地进行合理的使用,提高城市的环境卫生,展现城市的文化特色。在进行相关城市规划时,多参考国内外比较好的城市规划设计,结合自身城市特点,形成自己的一套城市规划设计理念。

3.3土地使用应当是有偿的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在我国占有主要的地位。因此对我国的农业保护是非常的有必要的,要想让我国的农业生产能力一直保持或继续向前发展,就必须加强耕地保护。在我国城市化进程比较快的地区一般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这些地区经济比较发达,随着城市化的加快,土地的资源变得越来越稀缺,尤其是耕地,这些地区耕地的质量非常好,土地较肥沃,随着这些耕地的消失,使我国在农业生产上有非常大的损失,耕地资源的损失是不可逆的,因此保护城市周边的耕地尤为重要,所以土地资源应该有偿使用。

3.4对工业用地进行合理的布局和规划

工业用地的布局,应该根据产业的特点和所处位置进行布局。工业园区要搞好交通发展,避免土地粗放管理,发挥土地的最大的作用。采取“谁招商、谁受益”的政策,解决乱上工业项目的利益驱动问题。

3.5健全法律法规,加强监管力度

完善地方性法律法规,把履行城市计划和运用城市土地资源放在一起思考来拟定相关法律法规,防止二者之间出现缝隙,防止计划履行不到位、y占土地建设的状况呈现。要加强计划的施行、加大违法处罚力度,保护城市计划的严肃性、权威性。对于违法占地、违法建造的行为要依法追究责任。要严格依照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准则,对土地资源的使用进行严格的批阅,合法、合理的规划城市土地资源。

结语

城市由于其在区域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中起着主导性效果,城市的发展可以股动地域性的发展,推进整个国家的发展。与此同时,土地承载着城市的发展,土地价值的完成与增值,变成城市迅速发展的关键。城市发展,需要处理很多土地资源与土地资源总量有限之间的矛盾,是城市计划与土地资源亟待处理的疑问。只有运用科学的理念,从城市发展的全局性、长远性着眼,协调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准则,加大执法力度,提高专业技术人员、法律人员和办理人员的素质,才能从根本上处理问题,减轻人地矛盾,推进城市发展的持续性、宜居性。

【参考文献】:

计划经济的好处篇9

关键词:收入倍增经验政策指南

中图分类号:f014.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5-063-02

党的十八大报告在阐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新要求时指出,“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如何实现这一目标蓝图,是现阶段我国经济实践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怎样做好这个课题?正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历史经验的借鉴不失为一个我们做好居民收入倍增这一重要课题的必要构成要素。日本在20世纪60年代制定并实施了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取得了卓越的经济绩效。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的实施,使得日本居民整体经济福利得到了提高,实现了向消费型和创新型经济增长模式的成功转型,使得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发达经济体。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也面临诸多与日本当时相似的问题,如部分产业出现产能过剩,经济增长过度依赖投资,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出现失衡和扭曲,有效需求,特别是国内需求不足,使得我国经济和产业发展陷入瓶颈阶段。因此,分析和借鉴20世纪60年代日本实施的收入倍增计划的好的经验和做法,以期为我国做好居民收入倍增这一重要课题提供卓越和有效的外部知识源泉。

一、日本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的简要回顾

二战后日本借助强劲外需,经济经历了特需景气,迅速恢复经济,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出现了经济发展高潮的“岩户景气”时期,经济的实际增长速度远超政府预测值。1957-1958年短暂的“锅底萧条”,触发了对日本经济增长能力的疑问和争论,即所谓的“增长力争论”,如此高的增长速度能否继续保持,是否会进入消减,同时“锅底萧条”的出现,暴露了日本经济增长过度依赖投资,产能过剩,人口红利即将结束等结构问题。悲观派认为日本经济的根基浅薄,不可能出现进一步的高速增长,今后日本的经济增长应是“稳定”增长。而下村则认为,决定经济增长的两个因素是供给能力和有效需求,有效需求能够将依靠供给能力形成的经济增长的潜在力变为现实的力量。他认为当前日本经济的中心课题是如何驱动有效需求以适应十分充实的生产能力,他分析并作出结论认为日本经济是能进一步高速增长的。“增长力争论”的结果是,下村理论成为了收入倍增计划的理论支柱,池田内阁制定了“国民收入倍增计划”(1961-1970年度)。

“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旗帜鲜明强调,收入倍增计划的最终目的是极大地提高国民的生活福利水平,实现充分就业。为达此目的,必须谋求经济最大限度的稳定增长。计划认为增长是核心,稳定是必要条件。收入倍增计划的计划目标是用大约10年左右的时间(1961-1970年)使得国民经济规模按照实际价值增加一倍,为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国内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的年平均增长率预计为7.8%,人均国民收入年平均增长率预计为6.9%,10年内实现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均国民收入翻一番。收入倍增计划包括五个方面的框架内容:充实社会资本,诱导产业结构向高级化、现代化升级发展,促进贸易和国际经济合作发展,提高人的能力和振兴科学技术和缓和双重经济结构、确保社会安定。收入倍增计划实施后实际的经济绩效是日本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为11.6%和国民收入年平均增长率为11.5%,人均国民收入年平均增长率为10.4%,远远高于计划目标,10年内国民生产总值增加了2.12倍。收入倍增计划的实施,使得日本经济突破了发展瓶颈的制约,改善了扭曲的经济结构,缩小了日本与欧美诸国在技术创新上的差距,经济增长的技术基础不断增强,经济持续较快增

长。

二、日本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的核心构成要素

(一)避免收入差距过大

根据库兹涅茨的研究表明,国民收入的分配差距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是呈现倒u型曲线关系,收入不平等的现象是随着经济增长先加大后下降的。这就是说,在经济增长初期,伴随着经济增长,收入增加,但收入差距会拉大,随着经济进一步增长,收入差距会回落缩小,进而实现收入平等。但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世界经济发展进程表明,除日本等少数国家在经济进入中等发展阶段后,经济进一步较快增长,并缩小了收入差距,成功步入高收入发达经济体,大部分国家经济发展到中等阶段后,无法有效扭转收入差距拉大现象,由于收入差距过大,经济长期徘徊在中等发展阶段,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日本作为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进入高收入经济发达体的国家,其实施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收入倍增计划中,日本特别注意避免收入差距过大,以此增强有效需求。面对城乡收入差距,日本政府制定政策措施提高农民收入,通过大幅提高大米收购价格,以此有效提高整个农产品价格,进而增加农民收入,同时,变革传统低效率的零散的家庭农业经营方式,政策引导培植协作化的高效率的现代农业经营方式,确保农业能与其他产业部门保持均衡的收入水平,减少城乡收入差距。收入倍增计划实施后,1968年日本经济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同时,日本的基尼系数仅为0.349,这就是说,日本经济实现了经济进一步高速增长和收入差距的缩小。

(二)效率工资日本收入倍增计划目标明确指出,收入的倍增是按照实际价格计算的。保持物价的稳定是完成计划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日本内阁政府认为,从长期的劳动供求情况和国际经验来看,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压力是强大的和有其发展的必然趋势,将劳动力成本上升趋势视为发展机遇而不是发展瓶颈问题。劳动力成本上升会对长期依赖廉价劳动力作为比较优势的产业和工资在其生产成本中所占份额较高的行业部门形成一种倒逼机制,使其对变革经营发展方式,依靠管理创新、技术创新等方法提高生产效率的方式来消除劳动力价格上涨的不利因素。而这有效缓解了日本长时间悬而未决的技术先进、生产效率高的产业和技术落后、生产效率低的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同时并存的双重经济结构问题。

在收入倍增计划中,特别注重“提高人的能力”。在收入倍增计划实施时期,劳动力还没有成为经济增长的阻碍因素,人口红利还没有消失,但是日本经济决策部门认为随着经济进一步发展,技术的进步,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发展,势必要求劳动力的质量和禀赋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时从长远观点来看,社会不可能长期源源不断供给廉价劳动力。基于这样思想认识,收入倍增计划特别强调“提高人的能力”问题,注重培训人才,加强职业训练,普及中等和高等教育,提高全体国民的科学技术文化水平。而这一战略决策使得日本劳动力适应现代经济高速增长,技术进步步伐加快,产业结构高度化的经济和产业发展形式。

(三)政府政策的有机系统组合模式

日本政府制定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缘起于“工资翻番论”和“月薪翻番论”的设想,收入倍增计划的目标是用10年左右的时间使得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增加一倍。收入倍增计划是一套系统的政策组合工程,它涉及到产业结构高级化发展的诱导,政府基础设施投资和公共服务支出的重点方向和领域,以及对未来国民生活状况的憧憬规划。收入倍增计划的实施政策涉及到了经济政策的几乎所有领域,如产业结构政策、收入分配政策、资源能源政策、贸易政策、经济合作、中小企业政策、产业技术创新政策等。

具体而言,如作为国民收入倍增计划主要框架内容中五大中心主题之一的诱导产业结构的现代化、高度化。政府基于诱导性和补充性政策相结合,激励企业提高生产设备和装备的现代化水平,产业的联合企业化、生产的专门化等生产经营体制创新,提高国际竞争能力;基于缩小区域差距构想调整产业布局,培育新的工业带;鼓励和支持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发展以促进工业化为中心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培养科研技术人员,加强科研机构和企业在产品创新、工艺创新等方面的互动活动,培育新兴产业。

三、对我国居民收入翻一番的政策工具以及政策表述的指南

(一)政府需具备较大的政策空间

收入倍增计划作为涉

国民收入分配,基础设施投资,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支出,产业结构升级变迁等一揽子政策组合的系统工程,对政府的动员能力提出了客观要求。首先,政府要有实施有关经济计划的经验,日本在实施国民收入倍增计划之前,制定了许多的经济发展计划,同时,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的制定是同此前内阁政府制定的“新长期经济计划”相联系的,该计划的目标是从1958到1962年实现以1956年为基准年的年均6.5%的经济增长率,同时实现国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其次,政府要有导引产业结构高度化发展和升级的禀赋和政策能力。这表现要为在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政府要提供资金、税收优惠等激励政策,加大对基础教育、科研机构投入,科研技术人员的培养,为产业结构高度化、现代化发展提供坚强的科学技术基础和制度基础。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点,政府要有充实的资金。

收入倍增计划作为一个系统工程,计划中的有些框架内容和中心主题是需要政府提供资金支持的。比如日本政府在实施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时,在产业结构高度化、现代化发展变迁过程中,如何有效诱导和促进劳动力在产业间的转移问题上,日本内阁政府视住宅问题为可能阻碍劳动力在产业间转移的重要瓶颈,政府认为,大部分劳动者,特别是在生产效率较低的中小企业的劳动者,以其现有工资水平,依靠其自身力量解决住宅问题是困难的,因此依靠政府提供资金、保障房等住房政策措施解决他们的住宅问题是当务之急,而这是需要政府的资金支持的。此外,社会保障和社会保险等经济福利以及教育、科学人员培训等都需要政府资金的投入。这些都要求政府具备坚实的、潜力较大的政策空间。

(二)稳态的社会结构

收入倍增计划的制定实施、顺利完成和卓越的经济绩效的取得,是建立在两个基本前提之上的。一是经济体的长期增长,驱动经济体增长的源泉源源不断;二是具备驱动长期经济增长的内生要素,如劳动生产率和技术创新等提升的潜力和空间大。而这两个前提条件客观上要求社会经济体处于基本稳定的状态。收入倍增计划是实际国民收入的倍增,提高国民收入总体水平,构建一个庞大的消费倾向大且有消费能力的中产阶层的消费群体,为经济的持续增长提供有保证的、稳定的驱动源,构建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高、低收入群体占两端极少部分,而中等收入群体占中间大部分的“橄榄型”收入群体结构,是内需拉动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保证。

收入倍增计划的战略目标和实质是提高居民的经济福利和生活水准。根据庇古的福利经济学观点,经济体要增加经济福利,取决于两个维度要素,一方面,在生产维度上必须增大国民收入总量;另一方面,在分配维度上必须减少和消除国民收入分配上的不平等。如果一个经济体处于贫富两极分化严重、通货膨胀的不稳定的社会形态,同时经济处于停滞状态,甚至出现经济增长的负增长率,这就是说,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的总量不是增大,而是减少。在这种不稳定的社会形态下,经济体的经济福利很难增加,进而收入倍增计划无法有效顺利完成和取得卓越的经济绩效。因此,实施收入倍增计划客观上要求社会保持基本稳定状态,存在着驱动经济增长的消费导向的大批的中等收入群体。

(三)发展理念和战略思想的转变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在经济运行模式上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这种经济运行模式对于建国初期我国遭致多年战争破坏,国民经济处于崩溃边缘的经济状况的迅速恢复和常态化的经济运行发挥了卓越的经济表现,但是,随着国民经济恢复和常态化的经济运行,这种经济运行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如“大锅饭”式的分配方式,其无法有效激励人们经济活动,致使人们的经济福利和幸福感长期处于低水平重复阶段。多少仁人志士对此进行了反思,思索新的经济运行体制和模式。市场经济作为一种现代欧美等发达国家经济运行的主要运行体制和模式,始于亚当·斯密。对于市场经济认识和理解,人们认为经济体是一种能够自我调控的系统,其是由数量众多的、相互分离的构成要素——个体、家庭和企业(从广义上也包括政府)组成的,其唯一的互动模式就是商品和劳务的自愿交换,这些经济体构成要素被假定和理解为理性的、完全信息的和自利的最大化行为者,在保证交易契约等制度安排既定的前提下,个体、家庭和企业等经济体构成要素之间的自愿、自由的交换行为能够系统且有效地组织经

济运行活动,并使得相关的构成要素都得到市场交易活动的好处。自改革开放以来,上述关于市场经济的理想世界的主流认识逐渐引入我国,从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到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再到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国实现了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运行模式的转轨。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资料显示,从1979到2008年,我国经济的增长速度平均为9.8%,比同期世界经济平均增长速度高6.8个百分点;而又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资料显示,201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7.298万亿美元,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球的比重为10.48%,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从以上指标来看,市场经济理念框架的核心理念引入到我国,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越来越富强。但是,在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我们对市场经济的认识存在一些偏差和误区,其中一个突出的表象就是在我国在发展理念上更多追求“强国”,片面追求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发展经济的政策建议更多是基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

正如凯恩斯在其名著《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结尾所论述的那样:“不论早晚,不论好坏,危险的东西不是既定利益,而是思想。”这种“强国”发展理念的导引下,我国经济获得了快速的发展,但是作为经济体重要构成要素之一的个体和家庭并没有有效地得到参与市场经济活动的好处,并没有很好分享经济发展成果。根据有关研究测算,我国劳动报酬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在1983年达到56.5%的峰值后,持续不断下降,到2005年下降到36.7%,20年间下降了近20个百分点。而这也是造成我国国内需求无法有效驱动的关键环节所在。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和贸易保护主义影响,我国外部需求萎缩,过去20多年那种依靠外部市场解决我国经济增长的驱动引擎问题的情景难以为继。发展的瓶颈使得我国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富有成效驱动国内消费需求,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这就意味着,我国经济的关注点和核心基点是经济体经济需求层面的修正,而不是经济体的供给层面。经济转型必然要求从“强国”导向发展理念转变到“富民”导向的发展理念,还富于民,进而释放居民消费潜力,驱动居民消费,解决好我国经济体需求层面的问题。实施收入倍增,转变发展理念正逢其时。

(四)经济发展阶段的科学判断和认识

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表明,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国民收入增长要求同经济增长同比例增长,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和劳动报酬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随之增大,居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社会向大众消费阶段转型。当前,我国经济面临着向大众消费阶段转型,主导产业向耐用消费品和第三产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产业结构向高附加值、产业高度化方向发展变迁,基于内生技术创新,新兴产业不断出现和升级,传统产业不断淘汰和改造升级,经济结构不断完善。内需驱动型和基于现代服务业的经济增长模式是我国未来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导模式,是我国经济进一步高速增长的发动机。

大众消费阶段,国内需求将是经济增长的驱动源。人们体会到了经济发展带来的好处,琳琅满目的商品和富有人性化、个性化的、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比比皆是,人们共享经济发展成果的理念得到了很好践行。商品的质量、安全和多样性,经济福利,教育医疗保健,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等发展成为了大众消费阶段的关键核心元素。而向大众消费阶段转型,内需驱动型和基于现代服务业的经济增长模式,既是发展机遇,更是发展的挑战。而我国在向大众消费阶段转型时,面临着产业结构扭曲、经济增长过度依赖投资、产品和服务的净出口,部分行业出现产能过剩,有效需求不足等发展瓶颈;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和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使得发展的瓶颈日益凸显。而向大众消费阶段转型,内需驱动型和基于现代服务业的经济增长模式为居民收入翻一番,即收入倍增提供了契机。居民收入翻一番宏伟目标的有效实施将涉及到国民收入的分配、产业结构的升级、政府公共部门对基础设施、社会保障和社会保险等社会网络的投入和支出等一揽子的政策组合。通过收入倍增计划的实施,增加了居民收入水平,刺激了消费,诱导了产业结构现代化发展,进一步增强了经济增长的基础,使得我国顺利实现经济社会向大众消费阶段,内需驱动型和基于现

代服务业的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实现经济的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敏.“国民收入倍增计划”需要制度公平[j].浙江经济,2010(6)

2.刘宗平.破解当前我国收入分配改革困境的若干设想—以日本“国民收入倍增计划”为借鉴[j].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11(8)

3.申红.也谈国民收入倍增计划[j].天津经济,2010(7)

4.王志平.借鉴日本“国民收入倍增计划”不能操之过急[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0(10)

5.张车伟等.日本“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经济学动态,2010(10)

6.张凤林.日本实施《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的背景、措施及启示[j].学术交流,2011(2)

7.张宇轩等.日本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及启示[j].广东商学院学报,2011(5)

8.周长城等.日本“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对中国收入分配改革的启示[j].学习月刊,2011(3)

9.日本经济企划厅.孙执中等译.国民收入倍增计划[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计划经济的好处篇10

一、目前经济责任审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先审后离”的原则难以贯彻执行。中办、国办《两个暂行规定》都明确指出“领导干部任期届满或者任期内办理调任、转任、轮岗、免职、辞职、退休等事项前,应当接受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但在实际工作中,干部职务的变动,尤其是领导干部的职务变动,是非常敏感的问题,一般人不可能先知道,由于种种原因使“先审后离”的原则得不到有效贯彻执行。多数领导干部的职务变动,是离任在先,审计在后。离任者己离岗,接任者也已经到位任职,有的离任者人走了好久才进行离任审计,时过境迁。这种先离任后审计,审计监督滞后的现象,从一定程度上讲,已经失去了考核、监督的意义。一方面,审计只能对离任者进行追溯性的审计。审计中,审计对象和被审计单位对审计查出的问题都能接受,但涉及到审计处理处罚时往往有较大的抵触情绪,认为前任发生的问题要由现任领导承担,总觉得委屈,有替别人受罪的想法,这种“新官不理旧账”的现象普遍存在,给审计处理处罚带来了很大难度,违背了审计执法监督的客观公正和严肃性,达不到警示和震慑作用。另一方面,审计结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充分利用和重视,体现在干部管理和监督上,出现了你审计你的,我该提拔重用的提拔重用,干部监督和审计监督互相脱节,违背了经济责任审计的初衷,导致经济责任审计流于形式,其职能作用难以得到充分发挥,隐性风险易给组织部门造成被动。

2、临时性和计划性的矛盾。目前领导干部的提拔调任,大多是经组织部门考核,党政班子研究,公示通过后任命,一种情况是,呈批量进行,形成了经济责任审计任务集中的局面。另一种情况是,由于审计对象的不确定性,绝大部分是在审计对象已经离任,才通知审计部门进行审计,造成了任务安排上的临时性,影响了审计部门审计工作的计划性,而且有时离任审计限定审计时间,审计结果要的急,致使审计环节难以衔接,很多时候只好暂停手中正在进行的计划性审计工作,先去完成临时交办的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如果与计划内时间性也很强的审计项目冲突,那么在有限的时间内,审计重点难以把握,审计内容难求深,求准,评价也很难做到全面,直接影响了审计质量,也给审计人员带来了一定的审计风险。

3、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加强。由于经济责任审计对象特殊,又是一项时间跨度大,工作量大,群众期望值高的综合性审计工作,且多为临时交办的任务,这就决定了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要求高,政策性强,责任大。经济责任审计不仅要求审计人员要有较高的业务素质,还要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较强的综合素质。目前审计人员中存在以下状况:其一,在掌握宏观经济知识,计算机操作技能和通晓国家各时期大政方针政策等方面的知识更新较慢。其二,在审计项目多,审计人员紧缺的情况下,就临时搭班,抽到谁是谁,很难保证人员质量,导致经济责任审计往往抓不住要害,分析不够透彻到位。问题揭示肤浅,深度不足,广度不够,评价不够准确恰当,影响审计工作质量。其三,绝大多数审计人员为财务人员,熟悉会计专业知识,或熟知一两项其他业务,而经济责任审计涉及企业很多的重要业务部门,知识结构的不合理制约了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客体评价的全面和准确。其四,个别审计人员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不高,有的在经济责任审计中畏惧权贵,明哲保身,大事化小;有的工作得过且过,应付了事;有的自以为是,不虚心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不加强,势必影响审计质量,达不到审计效果。

二、完善经济责任审计应采取的对策

针对上述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应采取以下的对策。

1、坚持离任必审,先审后离的原则。如果离任不审,造成的损失就会职责不清,无法追究。如果先离后审,就会对离任领导缺乏约束力,往往使审计流于形式,势必给企业带来不应有的损失,如须先离后审,也应明确先离岗,再审计,后任命的组织程序,切实做到审计结果出来以前,不得完成实质接,不得解除应由离任者本人承担的经济责任。对轮任、免职、辞职、退休的领导干部,可以先审计后离岗,也可以先离岗后审计。对属拟升迁或拟调往重要领导岗位的,应坚持“先审后离”的原则,增加干部的责任感,也使其能够积极配合审计部门的工作,审出了问题也能及时下结论和处理,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一纸调令到手,拍拍屁股就走”的不良倾向,更重要的是为组织部门考察使用干部提供了一个回旋余地,使审计评价更客观、用人更得当,最大限度地避免干部使用上的重大失误,提高组织部门的威信。也有利于新老干部交接时做到离任者交得清楚,接任者接得明白。对审计来说,能得到被审计单位和离任者的积极配合,使审计结果能够得到充分利用,工作处于主动地位。

2、加强离任经济责任审计的计划性。每年年底前,按程序由组织部门提出下一年度经济责任审计的建议计划,与审计部门协商,确定下一年度经济责任审计的项目计划,报主管领导审定后,由审计部门将经济责任审计纳入计划管理,并按计划组织实施。组织部门应事先似定离任审计计划,由于特殊原因,不能列入年度审计计划的,应提前通知审计部门,以便及早组织审计力量,做好审计准备。审计部门应主动与组织部门取得联系,共同协商制定年度离任审计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