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计划经济的优势和弊端十篇计划经济的优势和弊端十篇

计划经济的优势和弊端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6:24:06

计划经济的优势和弊端篇1

关键词:光伏产业市场;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和研究

前言:光伏发电是当今世界利用太阳能最主要的一种方式。面对当今全球面临的严重化石能源危机和环境危机,光伏发电从资源可持续性和环境友好这两个角度都具有显而易见的优势,作为全球新兴行业的一个重要代表,长期来看具有广阔发展前景,吸引着大量企业参与和投资。我国是光伏产业主要发展国家,是光伏产品制造和出口最大国家,在世界范围内发挥较大影响,在世界光伏产业市场中占据较大发展比例。随着光伏产业的不断发展,在调查和分析后,受到内部和外部因素影响,阻碍光伏产业的发展。面对这一发展形式,需要不断完善光伏产业产业布局,避免产业布局单一性,倡导整合产业链发展模式,提高创新型能力,来满足多元化市场发展需求。

1、发展现状分析和阐述

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发展具有自身发展特点,其利用现状具有如下特点。其一,预计到2015年末期,我国光伏电网容量将高达8.26mw,在2016年初期光伏网络容量将高达30wm。其二,据统计在2015年末期,光伏热积面积将要增加到55万平方米,在2016年将会增加为25万。随着十三五政策出台,我国加以关注光伏产业发展进程,建立全新发展目标。首先要实现光伏产业60mw规划发展目标,实现乡村和城镇规划25万和城市规划目标55万。随着国家对光伏产业发展关注度不断提高,国家不断颁发众多政策,完善当下光伏产业市场。例如:江苏省为了发展自身,就增加对本省光伏产业关注度,增加对企业投资。在发电环节投资了123.7万元,对光伏发电项目投资150万元,极大的促进江苏省的发展。江苏省这一行为,主要是受到我国发展战略影响,各个不同省市也要学习国家发展理念,发挥各个城市自身优势[1]。

2、发展局限性分析

2.1市场发展弊端,投资力度较大

光伏产业是我国具有代表性企业,其也是我国朝阳产业之一,是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较大影响。据调查,我国光伏产业市场在将会在近几年不断再加,但是站在短期发展形势来说,发展具有难度,压力较大。详细来说,光伏产业市场发展弊端,主要就是市场供求和需求弊端。在我国共有一百多家光伏企业,在2011年初期,太阳能能源产量高达37Gw,在2012年达到45Gw之多。结合世界的光伏产业能源发展情况来看,我国太阳能能源的高于世界性光伏产业,发展一半之多。但是结合本国国内市场和世界性市场来说,都可以看出我国光伏产业产能过多,这样就增加了企业财务支出力度,光伏产业融资难度高,阻碍产业的长远发展[2]。

2.2实质性操作弊端

实质性操作弊端,主要体现在上网电量结算环节。就一个外资企业来说,其在发展中,结算工作环节,无法利用发票,去电网单位开展结算工作。导致这一现象发生的主要和原有就是,企业具有外资性,在开具发票时,无法对经营范围进行更改,无法的搭配发电财务补助。其次,一些家庭居住期间,在上网电量结算时,也具有这一问题,需要加以关注和完善。其次,光伏产业在发展环节,也会受到不同机构和系统影响。例如:光伏产业和农业和林业联系密切,和国土规划和水利单位联系密切。但是光伏企业在和不同系统整合发展时,存在一系列问题,导致在联系时,没有系统文件,不愿意审批等问题。

2.3光伏产业对于补贴政策的依赖。

由于对补贴的依赖,导致的补贴政策变化对产业周期和起落的影响。政策补贴力度容易受到宏观经济周期等因素的影响,经济疲弱就容易引致补贴力度的收紧,欧洲是摆在眼前最活生生的实例。

3、解决方法阐述

3.1发挥政府机构积极作用,增强和市场联系性

为了实现我国光伏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需要完善当下存在问题,解决市场产能过剩问题,确保企业产业投资的合理性。这一问题的解决,政府要发挥自身优势,结合世界性光伏产业发展形式,优化国内市场,倡导分布形式发电理念,政府做好引领工作,充分发挥表率作用。其次,政府也要整合不同资源,合理安排融资方法,构建合理化商业运作模式。给予分布形式发电工作全面支持,把自身企业结合发展,为光伏产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解决分布形式发电问题[3]。

3.2保证计量工作有序开展

上网电量结算工作存在一定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电网系统不同企业和单位,需要深入分析和研究上网和下网系统,计量的形式和方法,利用科学性设备和装置,进行计量。建立计量标准,构建合理化量方案,完善和优化光伏项目管理方法和营销策略,为核算工作奠定基础,确保电费计算合理性[4]。其次,企业要增加和不同产业联系,包括和农业和林业,国土规划和水利单位搞好关系,保证审批工作顺利开展。光伏产业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较大影响,需要政府和不同机构加以关注,不断完善发展中存在问题,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发展目标,利用科学方法和举措发展光伏产业[5]。

3.3政府减少补贴,应给光伏企业慢慢断奶,加强分布式光伏发展。

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此前联合的《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到2020年我国太阳能发展目标在11000万千瓦以上,其中光伏电站为4500万千瓦,分布式光伏为6000万千瓦。“分布式是全球能源革命的必然趋势。首先,业务形态、市场机遇、融资渠道等更加多样化和碎片化,其次,政府在新能源发展中的角色将发生重大变化,从政策主导者和资源分配者,转变为市场监督者和配套服务者。此外,分布式的电力交易结构也将进一步推动整个电力交易市场的改革,通过合同能源管理、竞价上网、直供电等多种形式,实现新能源电站的价值回报。

结论:我国光伏产业发展存在自身发展弊端,包括市场发展弊端,投资力度较大,实质性操作弊端,上网电量结算难度较大,增加了企业财务支出力度,光伏产业融资难度高,阻碍产业的长远发展。面对这一发展现象,需要完善当下光伏市场存在弊端,发挥政府机构积极作用,政府也要整合不同资源,合理安排融资方法,构建合理化商业运作模式。其次,也要增强和市场联系性,保证计量工作有序开展,增加和农业和林业,国土规划和水利单位联系性,建立满足市场方案。

参考文献:

[1]辛魁武.中国光伏产业市场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J].中国商贸,2014,12:169-170.

[2]陈晓梅,朱玉卿,贺筱筠.国内二三线电影市场的发展现状、面临问题及对策分析(上)[J].中国电影市场,2011,09:17-21.

[3]张保民.中国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1,36:9-10.

计划经济的优势和弊端篇2

【关键词】预算会计收付实现制权责发生制改革

20世纪90年代以前,世界各国的预算会计大部分都是使用收付实现制。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渐渐转而使用权责发生制。那么为什么时间会慢慢淘汰收付实现制转而拥抱权责发生制呢?收付实现制有什么样的弊端,而权责发生制又有什么样的优势呢?我们将在下文中进行分析。

首先,我们先来分析一下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这两种不同的核算方法各自的工作方法是怎样的。

一、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

我国的会计主要分为预算会计和企业会计两种,并规定了它们各自使用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

收付实现制,又称现收现付制或现金制,它是以现金收到或付出为标准,来记录收入的实现和费用的发生。按照这种制度,会计核算在确认本期收入和支出的时候,只按照是否实际收到现金作为记账的基础。也就是说,凡是在本期收到的现金,不管该款项是否该计入本期的收入,都应该作为本期的收入来看待。同理,不管本期的支出款项是否该计入本期支出项目,都应作为本期的支出看待。其中的问题也就显而易见了。

权责发生制,也称应收应付制,指的是会计核算在确认本期收入和本期支出时,以权利、责任的发生和转移作为记账的基础。凡是本期已经收到和已经发生或者应当担负的一切费用,不论其款项是否收到或者付出,都作为本期的收入或费用来处理;反之,凡不属于本期的收入或费用,即使款项或费用在本期已经收到或付出,也不属于本期的收入或费用来处理。

二、我国预算会计核算中两种核算方法的优势和弊端

(一)收付实现制的优势和弊端

1.收付实现制的优势

收付实现制,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第一,收付实现制的采用,便于安排预算拨款和预算支出的进度,而且能够如实地反映预算收支的结果。即在本期收入的款项,不管是否应该是本期的实际收入,都可以将款项用于紧急的事件中。这就增加了收付实现制在会计核算时的灵活性和便捷性。第二,收付实现制在评价政府对经济的影响时,便利的现金指标能够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这样不仅可以快速地对政府进行评价,同时还有利于会计核算工作效率的提高。第三,收付实现制需要的会计专业知识较少,容易被使用者理解,操作起来简单易懂。第四,收付实现制的操作流程比较简单,数据处理较易,操作成本比较低廉。

2.收付实现制的弊端

面对改革呼声的越来越高涨,收付实现制必然存在着一些难以协调的问题:第一,现行的收付实现制不能真实地反映财政资金的实际状况。我国预算会计使用收付实现制,是以现金的收入和支出来进行会计核算的。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这些行政和事业单位在各种活动中形成并拥有了大量的房屋、建筑物以及其他的固定资产如汽车,以及一些无形资产等。这些并不能计入现金收支中,因此造成会计核算的一大漏洞。从而引发一系列的虚报瞒报,不能真实全面地反映财政资金的实际情况。第二,现行的预算会计方式不能将政府或事业单位的信息完整透明地提供出来,正如第一条所述,收付实现制只能提供财政中现金的收支情况,对于一些固定资产或者无形资产不能清晰完整地提供出来,就造成政府或事业单位的财政部门不能接受透明完整的评估,从而不能准确及时地将财政的真实情况公之于众,造成政府或事业单位财政的不透明化。第三,现行的收付实现制是造成单位年终突击征收、突击花钱的重要原因之一。有些单位会经常出现突击花钱的情况,我们经常听到或看到此类的报道。如果到年终收支不平衡,库存的现金少于账目上的纪录,那就会造成突击征收;反之,如果库存现金多于账目上的纪录,那就会造成年终突击花钱。这类情况是造成某些政府或事业单位相关部门成为百姓心目中腐败形象的重要因素之一。第四,现行的收付实现制是造成政府虚假繁荣的原因之一。我们都知道,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发行了大量的国债,同时也借入不少的债务。现行的收付实现制只记录收进的本金,而忽略实际应该本期承担的债务,从而使收支情况混乱,造成政府部门的虚假繁荣,不能完整真实地反映该年度国家财政状况。同时有些地方政府拖欠农民工工资或者工程款,这些被收付实现制掩盖起来,夸大了政府的财政政策的作用。

(二)权责发生制的优势和弊端

1.权责发生制的优势

权责发生制是企业会计使用的一种会计核算方式,它区别于预算会计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它能够在一些交易中按照现金收支发生的时日记录,而非现金收支的时间。其优势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权责发生制能够正确地反映各个时期所实现的收入以及实现该收入所应负担的费用。不同于收付实现制,权责发生制能够将所有的现金收支按照具体的交易日期分成该日期下应负担的收入或支出。举例来说,某事业单位一月份应该收到一千万元的收入,但是一月份由于种种原因没有收到这笔款项,而是在二月份收到,那么在权责发生制下,这笔款项还是作为一月份的收入来计算。这样就可以非常准确且透明地将各个部门的收支明细支配好,避免造成混乱。第二,权责发生制的实行能够准确全面地反映企业单位的负债状况,从而提高该企业积极防范财政风险的能力。企业的负债和盈利在账目上表现得最为明显,通过权责发生制能够清晰地认识到各个时期的企业运营状况,盈利或者负债,一目了然,就能够很好地把握企业的发展方向。吸取各个时期的经验教训,令企业能够适应各种情况的发生,提高其应变能力。

计划经济的优势和弊端篇3

成人高等教育是终身教育的重要途柽,wto规则和高教大众的发展趋势,要求我们必须重新审视成人高教的发展主导思想,并做出相应调垫:从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以满足国家对人才的需求为出发点的“人才需求主导型”,转向市场经济体制下以满足社会对成人高等教育入学需求为出发点的“社会需求主导型”。

【关键词】成人高校:招生制度;弊端:改革;wto

【中图分类号】G639.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2-0003-01

1我国成人高计划招生制度的现状及弊端

目前,由于各国办大学均为国家所有,所以,政府职能部门是各成人院校招生活动的主要管理者与组织者,招生的基本政策均由国家统一制定,这一方面使得政府的的权力过大过集中,另一方面政府制定的招生汁划与实际市场需求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往往是社会需求已饱和的专业仍继续招生,社会急的专业却没有招生计划。此外,由于成人高校长期被捆住手脚,没有自主招生权限.养成了对政府的依赖性,难以积极主动适应社会需求,缺乏竞争意识和质量意识,缺乏活力和效益。再者,目前的成人高校入学统一考试采用的是全国统一的试卷,忽视了地域差异、学校特色及专业特点,再加上考试内容和形式偏重于标准化和客观性,很难有效地反映成人考生的真实水平。最后,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由于招生职能部门大权在握,有些人会利用手中的权力“寻租”,如果没有严格有效的监督机制,就会造成招生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

自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以后,我国计划经济模式下的成人高等教育招生制度与运行机制已逐渐不适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虽然这段期间内国家相关部门也做了一定的调整,但在总体上,目前成人高校的招生制度还存在着严重的弊端。

尽管国家招生主管部门也做了相应的调整.如放宽招生计划和考生报考条件的限制,部分专业实行“3+2”考试,实行“注册视听生:’制度等等,但这种改变仅仅是局部部的,微观的,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成人高校招生制度的计划经济烙印和由此带亲的严重弊端。归结起来.这种招生模式的特点主要去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1国家所有:政府部门是成人高等教育招生活动的主要管理、领导和组织者,招生的基本政策由国家统一制定。

1.2高度集中:招生的决策和管理权集中在政府部门,实行统一招生。

1.3计划控制:实行指令性招生计划,按计划招收和培荐人才。

1.4行政干预:政府部门凡涉及招生的条例、规定、准则、指示等行政手段.都具有法律效力,高校必须遵照执行。

这种招生体制和运行机制存在许多弊端。主要表现为:一方面政府的权力过于集中,统得过多,包得过宽,管得过死,国家预定的招生计划即便与实际招生数出入很大,也无法用市场手段上调节。另一方面,成人高校由于被捆住手脚.不能成为独立实体.没有自主招生权限,养成了对政府的依赖性,难以积汲主动适应社会需求,缺乏竞争意识和质量意识,缺乏活力和效益。目前,有些成人高校招生主要靠政策保护,一旦政策放开.实行公平竞争,其生存能力堪忧。也有一些成人高校“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采取“先上车,后买票”的办法,挑战成人高校招生制度,使一部分成人生源未通过国家统考就入学参加专业学习。这类成人学生往往以牺牲专业学习时间为代价参加成人统考复习,专业学习得过且过,严重地影响了成人高教质最。

2wto对现行成人高校招生制度的新要求“人世”后,我国对各类专业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特别是一些涉外专业,国内培养能力有限,引入国外教育资源,将有助于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因此,可以预言,eto对成人高校招生将产生晕大影响,并将呈现以下四个方面的特点:

2.1开放性。成人高校招生将与开放的经济相协调,打破封闭的办学校式,建立一个开放、灵活的成人高校招生制度。新的成人高校招生将扫除成人接受高等教育的各种障碍,打通教育世界与劳动世界的壁垒,使成人不受层次、资格、专业、入学考试、工怍性质的限制,能便捷地在教育和职业两个领域自由流动.可以根据个人间意愿、兴趣及职业发展的需求自主选择学习的内容、方式和途径。

2.2多元胜.多元经济成分对成人高校招生提出许多新的要求。成人高校招生主体不仅仅是因家投资的单一的成人高校,还须面对社会力量参与、校企合作、境外办学、国外教育资源的抢滩登陆以及远程教育的异军突起等新的办学主体和形式。成人高校招生将越来越多洋化,市场分割也将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倾向。

2.3竞争性。市场经济的动力在于平等竞争。成人高校招生将不可避免地引入竞争机制,通过竞争优胜汰劣,更好地配置各种教育资源。

2.4自主性。成人高教办学主体将取得相应的办学自,国家按计划分配招生人数的办法将不复存在。成人高校将拥有自主招生、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由我约束的权益,成为具有自身利益要求独立实体。

3对改革成人高校招生制度的几点建议

3.1重新认识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主体导向。wto规则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趋势,要求我们必须重新审视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主体导向思想,并做出相应调整:从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以满足国家对人才的需求为出发点的“人才需求主导型”,转变到市场经济体制下满足社会对成人高等教育入学需求为出发点的“社会需求主导型”。以服务社会,服务考生为最终目的。

3.2加速成人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改革的进程,促进成人高校招生多元化。打破成人高教“国有政办”的垄断格局,开放成人高教市场.推进多种所有制办学。

计划经济的优势和弊端篇4

[关键词]统计工作改革发展

中图分类号:C82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2-0383-01

随着社会与经济的不断发展,统计在了解国情、把握国势、制定国策、认识社会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作用,社会也对统计工作提出更高要求,赋予统计工作更多新内容和新任务。统计工作正处于良好的发展机遇期,应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全面推动统计工作上台阶。统计工作者应全面深入分析统计工作在机制、体制、调查方式、调查方法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针对性的进一步加快统计改革的步伐,全面推动统计事业的发展。

一、在统计调查方式上,要克服全面调查的弊端,采取科学的统计调查方式。当前,全面调查在收集社会经济信息工作中还是一种主要的调查手段,全面调查的长处在于各级统计人员熟悉、好布置、好操作,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各类经济体的不断涌现,全面调查费时、费力、费工、统不全、统不准、易受人为干扰的弊端日益显现。为此,一方面我们要巩固好抽样调查;另一方面要通过不断改革,逐步减少对全面调查的依赖,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统计调查的实际,广泛应用重点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的方法,做到能用抽样调查的,坚决不用全面调查;能用重点调查或典型调查的,坚决不用抽样调查。采取以周期性普查为基础,以经常性抽样调查为主体,以必要的统计报表、重点调查、综合分析等为补充,搜集、整理统计资料的科学的统计调查方式。

二、在统计资料的采集方式上,要克服对纸介质报表的过分依赖,大力推广网上直报。当前,纸介质报表仍是统计调查单位上报统计资料的主要手段。随着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社会各界不断加大网络上报统计资料的专业范围和报表种类,网上直报统计资料其优点在于:一是方便基层单位上报统计报表;二是统计部门减少报表二次录入,提高了工作效率;三是提高数据质量,通过直报,减少报表流转的中间环节,相应减少再生性的差错。可以预见,通过网络上报统计报表将是统计资料采集方式的一场革命,在这场革命中,谁主动,将大大提高统计工作效率和数据质量,将进一步更好发挥统计功能,将进一步促进统计工作的大发展。但有些单位目前仍是处于应付任务的层面上,网上直报的使用力度还不大,还需我们大力推广。

三、在统计资料来源上,要克服统计部门包打天下的做法,广泛使用部门统计资料。在我国的政府统计架构中,部门统计是政府统计的重要组成部分,部门调查取得的统计数据是政府统计数据的重要来源,按统计法规定,也同样具有法定性。在GDp核算中,我们也要使用多部门的统计数据。随着“下算”和“下管”一级的核算方法的不断推进,以部门统计资料为基础的核算方法在不断增加,尤其是面对纷繁复杂的服务业和民生统计,仅依靠统计部门的力量直接开展调查已困难重重,也难以完成任务,必须充分发挥部门统计的优势,使用部门统计资料,才能准确核算服务业发展情况。对此,我们要抛弃自己包打天下,自己直接调查的笨做法,充分认识到部门统计资料也是对某种经济社会现象的真实反映,要相信部门统计数据的客观性和真实性,在统计核算中,部门统计有的,统计部门就直接使用,不另调查。在工作中,统计部门要以《统计法》为准则,着重从统计标准、统计指标、调查方法、调查范围等方面进行业务指导和工作督导,确保部门统计规范有序,要与部门统计建立统计资料共享机制,杜绝重复调查和数出多门,维护统计数据的权威性。

四、在统计调查范围上,要克服重经济轻社会的倾向,树立全社会的统计观念。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深入推进,各级党政领导和社会各界对“见物又见人”的统计信息需求将不断增大,这必将要求统计部门在做好经济方面统计的同时,要更加注重做好社会民生方面的统计,而社会民生统计这一块恰恰是当前统计部门的短板。对此,我们要积极探索,有所作为,建立反映社会进步的统计指标体系,全方位反映经济、社会、科技的发展情况。

五、在统计调查管理模式上,要克服按隶属关系划界的做法,积极探索在地统计的模式,全面准确反映社会经济概貌。在各级统计调查中,我们还沿袭着计划经济年代以调查单位隶属关系划界的统计调查模式。随着行政区域的不断延伸与经济组织形式多样化,调查单位的划界存在不确定性,存在漏统现象,其最大弊端是难以全面统计核算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上级也整日忙于报表工作,难以抽出人力和时间从事统计管理、数据质量监控、统计法制工作、统计分析报告等工作。为更好统计核算经济发展情况,我们要借鉴成功经验,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成立工作小组,加快启动在地统计,为全面准确评估两区科学发展提供依据。

六、在统计数据质量上,要克服片面的质量意识,树立全面的质量观念。统计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的生命,是开展统计调查的立足点和归宿。在工作中,我们还偏重于从数量平衡、逻辑关系、单个专业上来把握统计数据质量,而对于统计对象是否齐全、统计过程是否科学、专业数据是否匹配、数据的时效性等方面对数据质量影响的关注度还不够,需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在工作中,要树立全面的统计数据质量意识,按照事前抓基础、事中抓审核、事后抓评估、兼顾时效性的办法全面抓数据质量。

为了适应社会与经济的发展,统计工作必须加大改革力度。我们要更好适应统计调查需要,虚心学习省内兄弟市、县的成功做法,破除难作为的思想,大力进行统计工作的改革,全面推动统计工作的发展,为促进社会与经济的发展贡献最大力量。

参考文献:

[1]王大治.统计工作的科学性[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04).

[2]吴丽萍.统计工作的指导思想[J].经济信息,2010.(06).

[3]张宏宇.谈统计工作的改革[J].统计研究,2011.(02).

[4]庞有贵.统计工作及统计思想[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4.(03).

[5]李双喜.如何促进统计工作的改革[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2.(04).

计划经济的优势和弊端篇5

关键词:城乡规划;利弊

在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对所谓的城乡规划的定义,是指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乡规划和村庄的规划,具体说来,是对一定时期内城乡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综合部署和实施的管理。在十报告中,对于中国的城乡规划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越加注重对城乡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要一如既往地在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指导下进行。在中国城乡建设的过程中,既有好的地方,同时不可避免地也会出现一些弊端。正确认识到中国城乡规划中存在的利弊,是其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第一步。下面就中国城乡规划中存在的一些利弊进行分析。

一、中国城乡规划中存在的有利因素

(一)国家从宏观层面上重视中国的城乡规划

国家从宏观层面上重视中国的城乡规划,这主要表现在,首先,我国有专门的城乡规划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于2007年10月28日通过,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其中对于中国城乡规划的相关事项、问题做了详细的说明,使得我国的城乡规划建设有了法律依据。此外,从这些年来国家对于城乡规划的相关工作的重视,出台与完善相关的政策,为我国的城乡规划提供有效的支持等,就可以看出,在宏观层面上,国家积极创造有利条件促进城乡建设发展。

(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

科学发展观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在各行各业中都起到思想指导的作用,对于中国的城乡规划尤为如此。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以“发展”为第一要义,践行统筹兼顾的方法论,在城乡规划中,真正做到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这样才不会脱离现实情况。科学发展观对于中国城乡规划的指导,不仅仅是在于城乡规划本身,还在于对整个城市与乡村的建设上,不仅仅在规划上,还在于实际的实施过程中。科学发展观可以从整体上把各种资源因素联系起来,全局把握。这有利于城乡规划的进行,因为城乡规划是对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管理与建设的设计,不单单在于城市与乡村的建设上。所以,从客观上来说,中国的城乡规划也需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

二、中国城乡规划中存在的弊端

(一)在中国城乡规划过程中没有突出地方特色,盲目模仿的现象突出

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一些地方为了加快城镇化发展,促进城市化步伐,对于城乡的规划建设,没有突出本地方的特色,盲目地模仿其他大城市的现象较多,这样就会出现城乡建设“同质化”问题,一方面,这样既丢失了自身的优秀城市与乡村的文化特色,甚至在实际建设的过程中不注重对原有历史文化古迹的保护。另一方面,这样的盲目模式,还会把其他地方的城乡建设中一些不好的存在的问题也带过来,这直接影响到本地区的城乡发展建设,容易造成新的问题,例如土地问题、污水问题等。在规划的过程中看似没什么大的问题,到实际的运作或建成后就显现出来,最后甚至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二)中国城乡规划决策过程中“官僚化”现象严重

城乡规划本来还可以是一门专业学科,有专门的城乡规划人才,并且城乡规划对将来的影响深远,因此,要注重听取有个专家的建议,多方考证,甚至还要实地考察,这样才会做出科学合理的规划。然而,现实生活中的情况是,一些领导为了在短时期内取得成果,搞出政绩,在城乡规划的决策过程中习惯于“一言堂”,不管该决策是否合理,是否从本地方实际出发,只要是对自己的仕途未来有利就可以了。这种不符责任的城乡规划决策,对于某些领导有利,但对于城市与乡村的发展不利,结果只会浪费了老百姓的纳税钱,建成的工程又成了摆设。

(三)中国城乡规划容易出现脱离实际的情况

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不仅仅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的方法论,更是要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做到。特别是对于城乡规划来说。城乡规划设计,虽然只是设计出一些方案,但是如果脱离了实际,就会出现“纸上谈兵”的情况,收到的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中国城乡规划容易出现脱离实际的情况,与之前说到过的城乡规划过程中没有突出地方特色,盲目模仿的现象突出不同,这里主要指的是在规划的过程中脱离了实际,也就是对于一些重要的项目决策,在实施之前,没有经过详细的考察,没有遵从客观的数据,而是只凭借一些固有的经验,与学来的知识来设计,这样是远远不够的。

(四)不注重城乡之间固有的差异性

我国城乡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就要做到正确认识这一事实,争取通过城乡规划建设来缩小城乡之间的距离,做到有效地利用资源优势互补,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但在当前的一些城乡规划过程中,不注重城乡之间固有的差异性,也就是设计出来的方案,或者是不适合城市,或者是不适合乡村,大大影响了实际的效果。

三、结语

中国的城乡规划是一项不可忽视的工作,只有正确认识现阶段其存在的一些利弊问题,才会做到去弊扬利,在实际的规划过程中,真正做到利用国家的有关政策支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改掉已有的弊端,规划出科学合理、令人满意的城乡建设图来。

参考文献:

[1]应巧艳,王波.城乡规划中公众参与的有效性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2011(01).

[2]罗益.论城市规划中的环境保护问题及措施[J].中国科技投资,2014(a06).

计划经济的优势和弊端篇6

【关键词】平衡计分卡;供电公司;预算管理;分析研究

一、当下形势,供电企业预算管理弊端

1.预算预测片面性,没有和非财务指标紧密连接

在供电企业预算管理活动中,预算计划过于关注财务任务,忽略了非财务体系,进而造成预算预测活动不能从企业财务运作整体出发,造成财务预算管理弊端重重。以往供电企业财务预算是利用财务计划要求,来展开公司发展和经营管理活动。财务计划发展方向是公司机构较为关注环节,其中客户主体满意度和工作人员满意度和非财务计划指标对预算活动具有相应影响,关系着供电公司未来发展和预算管理活动。

2.预算编程较为固定化,无法紧随实际运作活动进程

随着经济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促进了供电公司管理全球化和对外贸易发展,进而供电公司之间竞争越来越大,供电企业经营和管理难度越来越大,尤其是在预算管理环节,供电企业的预算管理活动和企业长远发展计划,越来越受外部因素影响。因此,供电企业只有不断适应外部环境变化,依据实际运作活动中环境变化形势,改变自身预算管理策略。

二、平衡计分手段在供电企业预算管理活动中分析研究

1.分层进行供电企业预算管理活动,把发展策略和预算管理活动紧密结合

预算管理编程首先要以供电企业发展策略为基础,但是由于企业发展策略具有较强理论性,进而预算管理活动不能完全依据企业发展战略展开管理工作,会带来企业预算管理活动和企业实际运作活动分离,阻碍供电企业全面发展,在供电企业利用平衡计分卡来进行预算管理,可以把供电公司发展计划进行有序分析,把不同发展环节和预算进行整合发展,增加预算和企业发展战略均衡性,把供电公司财务体系和非财务体系,放在全面角度进行整合管理,把供电企业近期发展计划和长远发展计划,整合发展。

2.把不同财务指标进行关联,促进供电公司预算全面化

对于供电公司财务体系进行划分,主要包括财务性发展计划标准和非财务性发展计划标准平衡记分卡,在供电公司财务预算活动中应用,增加了这二者紧密联系性,促进了企业预算管理活动全面化整合化。利用平衡计分这一手段,可以在供电公司建立全面化管理框架,包括对企业财务进行管理、用户全体管理、企业自身管理学习和发展等等进行管理。这四个管理环节可以充分展现供电公司发展计划,进而对其管理活动;依据企业发展计划和要求把对不同管理主体进程进行评判,建立合理化评判指标,把不同指标结果和有效讯息,传送给预算管理体系,增加供电公司不同财务环节和指标管理水平,对不同环节财务工作进行有效管理和监控,进而实现供电公司预算管理全面化。

3.紧随外部环境变化,具有实际意义

平衡计分卡在供电公司预算管理活动中的应用,可以有效的对外部环境、市场变化、同行业发展进程等进行观察,依据不同主体变化情况,针对自身发展形势进行改变和创新,完善企业发展战略,优化评判发展策略,增添了预算管理灵活性和实际性。利用平衡计分进行预算管理活动,可以全面展现供电公司发展方向和策略,利于对外部环境和市场进行及时观察,具有实际应用意义。

4.方便对预算活动进行实时跟踪,发现弊端因素

在供电公司预算管理活动中,平衡计分卡的运用,不仅可以对企业财务活动进行及时观察和管理,也可以对企业不同财务指标和各个环节财务运作环节进行管理,达到了供电公司预算管理全面化。与此同时,平衡记分卡在供电公司运用,也平衡了企业内部财务进行管理、用户全体管理、企业自身管理学者三个环节关系,增添了管理紧密联系性。企业的长远发展,首先要满足客户群体需求,平衡计分卡可以实现进对企业经营活动和产品运作体系进行管控和分析,利用供电企业改善生产环节不足,对企业工作人员发展弊端进行指导和培训,增加企业工作人员学习机会,达到客户满意最大化,方便对预算活动进行实时跟踪,进而促进预算管理活动有效进行。

三、平衡计分手段在供电企业预算管理活动构建环节

平衡计分卡在供电企业预算管理活动中具有重要意义,其不仅满足企业自身发展战略,也具有可行性。平衡计分在供电企业预算管理活动中运用,是建立在供电公司发展目标和战略基础上,进行预算管理活动,把不同财务管理环节包括财务、客户群体、企业自身整合管理。对于供电公司预算管理活动,主要构建环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其一,要建立在供电公司发展战略和方向基础上,包括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背景等等元素和企业发展目标紧密联系,进而在整合不同外部因素,展开全面预算管理战略构建。其二,把企业员工学习计划、财务发展计划、内部管理计划和企业发展紧密联系,建立科学化预算管理体系,并对其进行管理和评判。其三,供电公司内部管理机构,对不同环节财务运作活动和管理人员工作行为进行管理和监控,增加预算管理工作规范性。其四,对供电公司预算成果进行评价,找出发展弊端,保证预算管理效果最大化。其五,构建合理预算管理周期,使其和企业发展方向结合,增加管理工作实际意义。其六,构建严格分析管理体系,对预算管理各个环节进行评判,制作业绩考核文件,对不同工作人员管理成绩进行奖励和惩罚,提高工作人员工作兴趣,保证预算活动效果最大化。

计划经济的优势和弊端篇7

【关键词】农村小企业;记账;优势;弊端;解决措施

记账是指依法设立的会计咨询服务机构,接受独立核算单位的委托,代替其办理记账、算账、报账等工作的社会机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入推进,为农村小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农村小企业既受“财不外漏”思想的影响,又出于成本效益的考虑,大都不设立专门的会计岗位,不进行规范的会计核算工作,但市场经济又急需有规范的市场秩序,急需农村小企业建立相应完善的会计核算程序。在这种背景下,一些收费低廉、能提供多方位会计服务的记账机构便应运而生,并呈现出蓬勃向上的发展态势。记账,其优势显而易见,但在发展过程中,其弊端也渐露端倪。如何更好地发挥记账的作用,进而促进农村小企业的发展,已成为业内人士探讨的课题。

一、农村小企业记账的优势分析

农村小企业在起步阶段就凭借其点多面广、机动灵活、反应灵敏、危机感强、富于进取的优势,为增加农民收入、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活跃农村市场、稳定农村社会经济秩序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新形势下,采用记账,不但可以操作规范,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改善企业经营管理,还有不少优势,主要表现在:

(一)农村小企业记账能节约农村小企业财务支出,提供全方位的会计服务

一般企业按规定至少设立专职会计人员两名,工资加上社会保险、公积金、差旅费及培训费等花销,对本来实力就有限的农村小企业来说,是一笔很大的开支,而收费低廉的记账机构的专业人员,不仅可以完成多个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接触各行各业的财务信息,及时地对农村小企业的会计业务进行处理,而且他们熟知国家相关政策及法规,能熟练应用和操作各种系统和软件,还配备有其他业务的专家,如预测分析师、税务筹划师、资产评估师等,农村小企业可以充分享用记账机构的专业公共资源,规范自身的会计核算,提高会计工作质量,可谓一举多得。

(二)农村小企业记账能为农村小企业规避财务风险

由于农村小企业是在地缘和亲缘基础上成长起来的,所以,即使是聘用一名或数名专职会计人员,但要保证会计人员操守执业水平,发挥会计的反映监督职能,对农村小企业来说,都是很头疼的事情。聘用的会计人员一旦出现技术失误或违规操作,造成的损失只能由农村小企业自身来承担;反之,聘用记账机构专业人员,是建立在合同基础上的委托与受托关系,双方权责明确,如因出现差错,给农村小企业造成损失,则是由记账机构承担赔偿责任。财务风险转移给记账机构,解除了农村小企业的后顾之忧。

(三)会计工作的不间断,更好地体现了记账的独立性、专业性和公正性,维护了出资人及各方的权益

专业记账机构是依法成立的,有严格的规章制度和严密的操作规程,尽管农村小企业的经营活动连续不断,记账机构的专业人员都会遵循所签合同,与经营过程同步,提供连续的会计服务。同时,农村小企业委托的记账机构,不隶属于任何一方,只是依照法律、规章和契约,从事记账业务,既能避免出资人之间可能出现的猜忌和纠纷,又能维护利益有关各方的权益。

二、农村小企业记账的弊端分析

农村小企业因所有制结构复杂、观念技术落后、经济效益低下、管理中家族化明显及计较成本核算,其自身财务意识较薄弱,并对记账认识存在偏差,即使委托记账也具有“特殊”的目的。记账的弊端逐渐浮现出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记账难以做大做强

原因是:其机构数量少,分布不均匀(城区多,乡下少);机构规模偏小(一般不超过10人),抗风险能力不足,这些严重制约了机构的发展壮大。

(二)记账机构从业人员自身素质、业务水平参差不齐,造成会计信息严重失真

农村小企业之所以选择记账机构,主要是因为记账收费低,能为企业节约成本。而记账机构想方设法降低成本,导致准入门槛低,有相当一部分从业人员无证上岗,人员身份非常混乱,少有注册会计师,中级职称就算得上是高水平的专业人员了。有些记账机构为了拉拢客户,不拒绝或主动为委托人制造虚假会计资料,并且帮助记账,使会计信息严重失真,从而产生了信任危机。

(三)政府的监管力度不够,导致记账机构发展不平衡

记账作为一种新型产业,在其成长的重要时期,由于政府对记账业务重视不够,缺乏立法监督和政策引导,专门针对记账的法律、法规更少,导致记账发展不平衡。尽管在2005年出台了《记账管理办法》,推出一些对记账有利的规定,但仍存在许多不尽完善的地方,使记账缺乏合理的监管。另外,记账属于税费较高的行业,又很少享有财政、税收方面的优惠及扶持政策,这些都导致机构发展不平衡。

(四)模式单一,缺乏社会认知度

人们普遍认为,记账就是帮企业记账、报税,对其它财务咨询服务和记账的优势知之甚少。机构只从事单一的记账,又由于机构自身人员水平和素质参差不齐以及无序的管理状态,记账机构的信誉问题存在严重危机。很多农村小企业对记账不信任,甚至产生排斥情绪,这些都给记账业务带来负面影响,严重制约了其发展。

(五)记账业务与农村小企业经营活动脱节

农村小企业在不配备专职会计人员的情况下,无法依据记账凭证、会计账簿和财务报告等财务信息为企业服务,甚至会出现决策失误。记账人员很少深入企业了解实际生产经营情况,也不能随时待命,只是根据企业提供的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制财务报告等,履行与农村小企业所签合同中规定的任务,不能为农村小企业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农村小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记账作为一种新的会计解决方案,为农村小企业规范核算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前景。文章在分析农村小企业记账优势的基础上,剖析了其存在的利弊,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规范记账工作,促进农村小企业发展。

【关键词】农村小企业;记账;优势;弊端;解决措施

记账是指依法设立的会计咨询服务机构,接受独立核算单位的委托,代替其办理记账、算账、报账等工作的社会机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入推进,为农村小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农村小企业既受“财不外漏”思想的影响,又出于成本效益的考虑,大都不设立专门的会计岗位,不进行规范的会计核算工作,但市场经济又急需有规范的市场秩序,急需农村小企业建立相应完善的会计核算程序。在这种背景下,一些收费低廉、能提供多方位会计服务的记账机构便应运而生,并呈现出蓬勃向上的发展态势。记账,其优势显而易见,但在发展过程中,其弊端也渐露端倪。如何更好地发挥记账的作用,进而促进农村小企业的发展,已成为业内人士探讨的课题。

一、农村小企业记账的优势分析

农村小企业在起步阶段就凭借其点多面广、机动灵活、反应灵敏、危机感强、富于进取的优势,为增加农民收入、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活跃农村市场、稳定农村社会经济秩序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新形势下,采用记账,不但可以操作规范,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改善企业经营管理,还有不少优势,主要表现在:

(一)农村小企业记账能节约农村小企业财务支出,提供全方位的会计服务

一般企业按规定至少设立专职会计人员两名,工资加上社会保险、公积金、差旅费及培训费等花销,对本来实力就有限的农村小企业来说,是一笔很大的开支,而收费低廉的记账机构的专业人员,不仅可以完成多个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接触各行各业的财务信息,及时地对农村小企业的会计业务进行处理,而且他们熟知国家相关政策及法规,能熟练应用和操作各种系统和软件,还配备有其他业务的专家,如预测分析师、税务筹划师、资产评估师等,农村小企业可以充分享用记账机构的专业公共资源,规范自身的会计核算,提高会计工作质量,可谓一举多得。

(二)农村小企业记账能为农村小企业规避财务风险

由于农村小企业是在地缘和亲缘基础上成长起来的,所以,即使是聘用一名或数名专职会计人员,但要保证会计人员操守执业水平,发挥会计的反映监督职能,对农村小企业来说,都是很头疼的事情。聘用的会计人员一旦出现技术失误或违规操作,造成的损失只能由农村小企业自身来承担;反之,聘用记账机构专业人员,是建立在合同基础上的委托与受托关系,双方权责明确,如因出现差错,给农村小企业造成损失,则是由记账机构承担赔偿责任。财务风险转移给记账机构,解除了农村小企业的后顾之忧。

(三)会计工作的不间断,更好地体现了记账的独立性、专业性和公正性,维护了出资人及各方的权益

专业记账机构是依法成立的,有严格的规章制度和严密的操作规程,尽管农村小企业的经营活动连续不断,记账机构的专业人员都会遵循所签合同,与经营过程同步,提供连续的会计服务。同时,农村小企业委托的记账机构,不隶属于任何一方,只是依照法律、规章和契约,从事记账业务,既能避免出资人之间可能出现的猜忌和纠纷,又能维护利益有关各方的权益。

二、农村小企业记账的弊端分析

农村小企业因所有制结构复杂、观念技术落后、经济效益低下、管理中家族化明显及计较成本核算,其自身财务意识较薄弱,并对记账认识存在偏差,即使委托记账也具有“特殊”的目的。记账的弊端逐渐浮现出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记账难以做大做强

原因是:其机构数量少,分布不均匀(城区多,乡下少);机构规模偏小(一般不超过10人),抗风险能力不足,这些严重制约了机构的发展壮大。

(二)记账机构从业人员自身素质、业务水平参差不齐,造成会计信息严重失真

农村小企业之所以选择记账机构,主要是因为记账收费低,能为企业节约成本。而记账机构想方设法降低成本,导致准入门槛低,有相当一部分从业人员无证上岗,人员身份非常混乱,少有注册会计师,中级职称就算得上是高水平的专业人员了。有些记账机构为了拉拢客户,不拒绝或主动为委托人制造虚假会计资料,并且帮助记账,使会计信息严重失真,从而产生了信任危机。

(三)政府的监管力度不够,导致记账机构发展不平衡

记账作为一种新型产业,在其成长的重要时期,由于政府对记账业务重视不够,缺乏立法监督和政策引导,专门针对记账的法律、法规更少,导致记账发展不平衡。尽管在2005年出台了《记账管理办法》,推出一些对记账有利的规定,但仍存在许多不尽完善的地方,使记账缺乏合理的监管。另外,记账属于税费较高的行业,又很少享有财政、税收方面的优惠及扶持政策,这些都导致机构发展不平衡。

(四)模式单一,缺乏社会认知度

人们普遍认为,记账就是帮企业记账、报税,对其它财务咨询服务和记账的优势知之甚少。机构只从事单一的记账,又由于机构自身人员水平和素质参差不齐以及无序的管理状态,记账机构的信誉问题存在严重危机。很多农村小企业对记账不信任,甚至产生排斥情绪,这些都给记账业务带来负面影响,严重制约了其发展。

(五)记账业务与农村小企业经营活动脱节

农村小企业在不配备专职会计人员的情况下,无法依据记账凭证、会计账簿和财务报告等财务信息为企业服务,甚至会出现决策失误。记账人员很少深入企业了解实际生产经营情况,也不能随时待命,只是根据企业提供的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制财务报告等,履行与农村小企业所签合同中规定的任务,不能为农村小企业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

存入我的阅览室

三、针对农村小企业记账的弊端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一)注重机构文化建设,强化自身服务意识

首先,加强“以人为本”的机构文化建设,关注从业人员的个人发展,建立优秀人才资源储备库。目前,由于多种因素,一些记账机构的从业人员薪酬待遇仍比较低,致使记账机构的从业人员人心惶惶、跳槽频繁,不利于记账业务的顺利发展与机构自身的良性循环。机构应提高从业人员的待遇,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增强机构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机构应合理运用先进的现代化网络技术,提高记账的工作效率。记账机构应充分利用会计电算化、网上报税等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同时应用必要的办公设备和财务软件,为农村小企业提供高效、低耗、便捷的会计服务。

(二)抬高记账机构的准入门槛,注重后续教育

记账从业人员的状况直接影响到记账的工作质量。为此,首先,要注重从业人员的学历教育,并开展多元化教育,使从业人员的学历水平及知识素养得到全面的提升;其次,要加强人员的后续教育,不断学习新知识,通过大规模的培训教育,提高会计队伍的道德、业务和整体素质。

(三)大力宣传记账的优势,加强政府监管,引导农村小企业进入记账行列

针对很多农村小企业不相信记账的现状,政府应出面研究扶持记账行业发展的措施,适时出台一些优惠政策,积极推动记账的实施。通过政府监管,进一步规范记账机构的设立、审批、年检、业务管理等工作,使农村小企业从根本上相信,记账机构是与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具有同等高执业水平的机构,其业务有很高的可信度,提高记账机构的权威性。

(四)扩大记账的业务范围,提高会计的工作质量

记账机构应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努力拓展业务,改变单一模式,采用“出纳+记账”模式,让机构的会计人员参与农村小企业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不仅知道此项业务的收支是否运作合理,程序是否规范,还可以利用有益的会计信息对企业投资方向提出中肯的参考意见,根据掌握的财务、税收政策,正确统筹规划,及时服务企业,提高记账工作的质量。

【参考文献】

[1]贾雪.中小企业记账常见问题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1(2).

[2]陈铭各.我国中小企业内部会计控制问题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1(8).

[3]房兴礼.中小企业会计处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1(12).

[4]王力勤,靳利军,苏黎.中小企业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问题研究[J].绿色财会,2011(9).

[5]焦艳华.浅谈如何加强中小企业会计核算[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1(16).

三、针对农村小企业记账的弊端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一)注重机构文化建设,强化自身服务意识

首先,加强“以人为本”的机构文化建设,关注从业人员的个人发展,建立优秀人才资源储备库。目前,由于多种因素,一些记账机构的从业人员薪酬待遇仍比较低,致使记账机构的从业人员人心惶惶、跳槽频繁,不利于记账业务的顺利发展与机构自身的良性循环。机构应提高从业人员的待遇,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增强机构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机构应合理运用先进的现代化网络技术,提高记账的工作效率。记账机构应充分利用会计电算化、网上报税等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同时应用必要的办公设备和财务软件,为农村小企业提供高效、低耗、便捷的会计服务。

(二)抬高记账机构的准入门槛,注重后续教育

记账从业人员的状况直接影响到记账的工作质量。为此,首先,要注重从业人员的学历教育,并开展多元化教育,使从业人员的学历水平及知识素养得到全面的提升;其次,要加强人员的后续教育,不断学习新知识,通过大规模的培训教育,提高会计队伍的道德、业务和整体素质。

(三)大力宣传记账的优势,加强政府监管,引导农村小企业进入记账行列

针对很多农村小企业不相信记账的现状,政府应出面研究扶持记账行业发展的措施,适时出台一些优惠政策,积极推动记账的实施。通过政府监管,进一步规范记账机构的设立、审批、年检、业务管理等工作,使农村小企业从根本上相信,记账机构是与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具有同等高执业水平的机构,其业务有很高的可信度,提高记账机构的权威性。

(四)扩大记账的业务范围,提高会计的工作质量

记账机构应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努力拓展业务,改变单一模式,采用“出纳+记账”模式,让机构的会计人员参与农村小企业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不仅知道此项业务的收支是否运作合理,程序是否规范,还可以利用有益的会计信息对企业投资方向提出中肯的参考意见,根据掌握的财务、税收政策,正确统筹规划,及时服务企业,提高记账工作的质量。

【参考文献】

[1]贾雪.中小企业记账常见问题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1(2).

[2]陈铭各.我国中小企业内部会计控制问题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1(8).

[3]房兴礼.中小企业会计处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1(12).

[4]王力勤,靳利军,苏黎.中小企业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问题研究[J].绿色财会,2011(9).

[5]焦艳华.浅谈如何加强中小企业会计核算[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1(16).

存入我的阅览室

三、针对农村小企业记账的弊端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一)注重机构文化建设,强化自身服务意识

首先,加强“以人为本”的机构文化建设,关注从业人员的个人发展,建立优秀人才资源储备库。目前,由于多种因素,一些记账机构的从业人员薪酬待遇仍比较低,致使记账机构的从业人员人心惶惶、跳槽频繁,不利于记账业务的顺利发展与机构自身的良性循环。机构应提高从业人员的待遇,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增强机构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机构应合理运用先进的现代化网络技术,提高记账的工作效率。记账机构应充分利用会计电算化、网上报税等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同时应用必要的办公设备和财务软件,为农村小企业提供高效、低耗、便捷的会计服务。

(二)抬高记账机构的准入门槛,注重后续教育

记账从业人员的状况直接影响到记账的工作质量。为此,首先,要注重从业人员的学历教育,并开展多元化教育,使从业人员的学历水平及知识素养得到全面的提升;其次,要加强人员的后续教育,不断学习新知识,通过大规模的培训教育,提高会计队伍的道德、业务和整体素质。

(三)大力宣传记账的优势,加强政府监管,引导农村小企业进入记账行列

针对很多农村小企业不相信记账的现状,政府应出面研究扶持记账行业发展的措施,适时出台一些优惠政策,积极推动记账的实施。通过政府监管,进一步规范记账机构的设立、审批、年检、业务管理等工作,使农村小企业从根本上相信,记账机构是与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具有同等高执业水平的机构,其业务有很高的可信度,提高记账机构的权威性。

(四)扩大记账的业务范围,提高会计的工作质量

记账机构应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努力拓展业务,改变单一模式,采用“出纳+记账”模式,让机构的会计人员参与农村小企业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不仅知道此项业务的收支是否运作合理,程序是否规范,还可以利用有益的会计信息对企业投资方向提出中肯的参考意见,根据掌握的财务、税收政策,正确统筹规划,及时服务企业,提高记账工作的质量。

【参考文献】

[1]贾雪.中小企业记账常见问题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1(2).

[2]陈铭各.我国中小企业内部会计控制问题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1(8).

[3]房兴礼.中小企业会计处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1(12).

[4]王力勤,靳利军,苏黎.中小企业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问题研究[J].绿色财会,2011(9).

[5]焦艳华.浅谈如何加强中小企业会计核算[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1(16).

三、针对农村小企业记账的弊端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一)注重机构文化建设,强化自身服务意识

首先,加强“以人为本”的机构文化建设,关注从业人员的个人发展,建立优秀人才资源储备库。目前,由于多种因素,一些记账机构的从业人员薪酬待遇仍比较低,致使记账机构的从业人员人心惶惶、跳槽频繁,不利于记账业务的顺利发展与机构自身的良性循环。机构应提高从业人员的待遇,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增强机构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机构应合理运用先进的现代化网络技术,提高记账的工作效率。记账机构应充分利用会计电算化、网上报税等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同时应用必要的办公设备和财务软件,为农村小企业提供高效、低耗、便捷的会计服务。

(二)抬高记账机构的准入门槛,注重后续教育

记账从业人员的状况直接影响到记账的工作质量。为此,首先,要注重从业人员的学历教育,并开展多元化教育,使从业人员的学历水平及知识素养得到全面的提升;其次,要加强人员的后续教育,不断学习新知识,通过大规模的培训教育,提高会计队伍的道德、业务和整体素质。

(三)大力宣传记账的优势,加强政府监管,引导农村小企业进入记账行列

针对很多农村小企业不相信记账的现状,政府应出面研究扶持记账行业发展的措施,适时出台一些优惠政策,积极推动记账的实施。通过政府监管,进一步规范记账机构的设立、审批、年检、业务管理等工作,使农村小企业从根本上相信,记账机构是与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具有同等高执业水平的机构,其业务有很高的可信度,提高记账机构的权威性。

(四)扩大记账的业务范围,提高会计的工作质量

记账机构应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努力拓展业务,改变单一模式,采用“出纳+记账”模式,让机构的会计人员参与农村小企业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不仅知道此项业务的收支是否运作合理,程序是否规范,还可以利用有益的会计信息对企业投资方向提出中肯的参考意见,根据掌握的财务、税收政策,正确统筹规划,及时服务企业,提高记账工作的质量。

【参考文献】

[1]贾雪.中小企业记账常见问题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1(2).

[2]陈铭各.我国中小企业内部会计控制问题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1(8).

[3]房兴礼.中小企业会计处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1(12).

[4]王力勤,靳利军,苏黎.中小企业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问题研究[J].绿色财会,2011(9).

计划经济的优势和弊端篇8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新形势;预算管理

预算管理是对行政事业单位收入与支出进行优化配置,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全面预算管理有助于促进行政事业单位财政开支的合法性和科学性,这是提升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资金合理利用效率和社会公共服务效率的迫切需要,是进一步完善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财政管理机制的形势需要,也是我国政府宏观调控决策的现实需要。现阶段,国家的反腐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就目前新的形势下,应该使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模式得到创新,提高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水准,充分发挥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积极作用,构建清廉、公正、公开、高效的政府运行体系。

一、当前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模式与存在的弊端

1.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模式

如今的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模式由“一级预算”管理模式和“二级预算”管理模式组成,它们的含义分别是以下两个内容:“一级预算”管理模式是指以事业单位的整体活动为管理对象的预算管理模式。“一级预算”管理模式存在着一定的优点和缺点,它的优点在于能够有效控制经费支出,缺点在于它在资金的储存数量方面很难进行有效控制和管理。“二级预算”管理模式是指以事业单位内部的职能部门及业务部门的预算管理为主的模式。“二级预算”管理模式具有一定的优点,它能够使预算经费的使用更趋于合理化。

2.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模式存在的弊端

(1)预算编制环节存在的弊端

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编制是一项非常严谨的工作,但是我国大多数事业单位缺乏一套完善的预算编制程序,从而导致预算编制人员难以客观掌控预算编制过程,因此难以保证预算编制具有统一性。此外,项目预算应该是行政事业单位各项业务开展的重点,但是在实际编制过程中,由于项目责任单位提供的编制预算的依据和材料不充分,导致核查各项支出的可行性和执行性较差,从而使事业单位的预算项目指标得不到合理的认证,使项目预算编制缺乏可行性。

(2)预算执行与控制环节存在的弊端

首先,预算执行过程中由于预算执行者强调业务的特殊性从而对预算的控制力度不大。在实际预算执行中,出于各种不同的目的,预算执行者会强调自己业务的特殊性,例如因为环境变化以及市场波动等而批判预算太死板,计划不及变化,因此导致预算方案和预算指标不能坚持严格执行,在经营业务以及财务收支方面十分随意,从而导致预算执行管理虎头蛇尾。其次,由于财务预算编制过程中存在不科学以及不合理的情况,因此在具体执行中容易流于形式,疲于应付,使财务预算的作用和具体功能无从发挥。大多数事业单位在财务预算编制之后随意调整预算,出现实际与预算的偏差,甚至存在资金投放方向不正确,从而导致财务预算应有的约束规范被破坏,预算资金的使用以及执行控制效率大大降低。再者,近年来,很多行政事业单位原始凭证管理规范过程中存在执行不力的问题。例如原始票据记载的内容以及信息失真,更有单位人员违法使用假冒伪劣票据,从而导致整个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执行与控制环节出现混乱的情况。部分行政预算执行行为游离于行政监督之外,乱支乱用,在一定程度上容易引发腐败问题。在预算控制方面,一些部门也不加以重视,经费使用随意,经费预算形同虚设,缺乏“以收定支”、“先预算后支出”的预算控制意识,这些都体现了预算控制的薄弱。

(3)预算考核环节存在的弊端

预算考核作为加强财务预算管理的最后一道屏障,对保证财务预算方案的科学实施以及提高预算执行效率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尽管在很多行政事业单位已经推行了岗位目标责任制管理方法,对相关的各项目标任务进行细化以及量化,但总体来看,大部分事业单位依然停留在粗放式发展阶段,预算监管流于形式,相关管理规章制度执行不到位的情况普遍存在,这种监管机制的不完善使财务预算实际的控制作用大大降低。

(4)预算意识环节存在的弊端

就当前社会现状而言,一级预算管理模式在我国的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模式中仍旧占有重要地位,这对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模式的施行是极为不利的,因此也使预算管理制度方面出现了许多问题。在我国由于长期受到传统的思想观念的影响,科学的预算管理观念无法在行政事业单位中很好地展现出来,预算管理制度也因此呈现出各种各样的问题。一些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员工对预算管理缺少正确认知,员工的管理意识相对较弱,使预算管理变成一种形式,不加以实施。在现实生活中,预算经费往往低于实际经费的支出,从而产生严重的预算失控现象,无法在现实生活中发挥预算管理的积极作用。

二、探究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模式的优化方案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的竞争力越来越强,在新形势下我国的行政事业单位应当优化预算管理模式,跟上时代的脚步,使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履职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在此,行政事业单位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优化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模式:

1.优化预算编制环节的具体措施

行政事业单位要不断优化预算编制的具体环节,通过对预算编制方法的优化,提升预算编制的效率。传统的行政事业单位大多采用基数法对预算单位的预算业务进行编制,但是目前这种编制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要采用科学的预算编制方法,在预算编制过程中要结合行政事业单位的人员实际情况以及相关的业务情况充分对业务经费以及人员经费等使用经费进行考虑,然后再结合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和外部等因素、历史因素以及未来发展因素等综合性的因素对行政事业单位未来的发展情况进行预测,从而提高预算的科学性。

2.优化预算执行与控制环节的具体措施

事业单位的预算编制应该设立阶段性的发展计划,确保资金投入具有一定的成效,在预算工作的筹划阶段应该形成下一年度的事业发展目标以及总体性执行框架。在预算执行之前,应该对预算编制进行细化,从而拟定本阶段需要完成的工作业务计划,并以此作为单位预算执行的纲领性文件,从而使预算管控以及执行有重点和有依据,不盲目,不随意。针对上述存在的实际问题,行政事业单位在全面预算管理中要加强预算管理意识,通过相关的财政管理预算知识理论,不断优化和配置行政事业单位的人员组织,通过完善的预算管理体系将每一项公共项目的预算资金进行公开化和透明化,提升预算的执行效果,按照科学合理的预算管理流程,特别是对于财政收支核算的业务人员要加强实践技能培训,经过理论化、系统化、专业化和实践化的操作确保行政事业单位外部管理的一致性和内部监督的实时性,做到预算编制的完备性和科学性,不断提升专项预算资金的利用效率。

3.优化预算考核环节的具体措施

优化预算考核是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工作中的重点,因此需要对预算管理责任人员进行绩效考核,使其预算编制业务能力不断提高,进一步促进行政事业单位全面预算工作的透明化和合理化。要不断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考核力度和监督管控力度,确保预算源头不出错、预算过程无漏洞、预算结果公开透明化,所有工作人员要加强自己的职业素质道德,正确行使自己的公共职能,审计和监督部门要发挥重大的监管作用,全方位、多角度保证资金预算的合理性,对项目的资金使用效益要设立严格的考核流程以及评估机制,做到事前有管控、事中有监督、事后有问责的资金预算管理链,从而调动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执行积极性。

4.努力加强预算管理的执行力

要不断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执行力度和监督管控力度,确保预算源头不出错、预算过程无漏洞、预算结果公开透明化,审计和监督部门要发挥重大的监管作用,全方位、多角度保证资金预算的合理性,对项目的资金使用效益要设立严格的考核流程以及评估机制,做到事前有管控、事中有监督、事后有问责的资金预算管理链,从而调动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执行积极性。首先,财务预算管理的工作人员一定要根据相关的流程对财务进行管理,不能接受和结算没有经过预算或没有经过批准的项目;其次,事业单位应当加强对财务预算整体过程的管理力度,使预算编制能符合实际需求、预算执行能契合工作目标、预算控制能规范收支行为、预算考核能体现管理成效。

总之,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模式也在不断地优化更新,国家的综合国力得到不断提升,在实际工作中,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者应该结合新形势变化的要求努力研究预算管理的方式方法,优化预算管理模式,增强我国综合管理体系的建设水平。

参考文献

[1]李敏.浅析加强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思路[J].现代经济信息,2015,(7):235,237.

[2]李亚青.新形势下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模式的构建[J].经贸实践,2015,(24):141.

计划经济的优势和弊端篇9

关键词:高校;信息网络建设;行政管理

我国高校和有关部门对行政管理方面的计算机信息网络建设给予高度重视,各单位共同努力,紧密合作,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但从整体来看,我国高校的计算机信息网络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基础和运用能力薄弱,因此我们在了解高校中计算机信息网络建设的意义和现状的同时,进行网络建设的优化也是十分必要的。

一、高校行政管理的传统形式及弊端

高校的行政管理主要是高校有关管理部门对学校各种事务的安排和处理,不仅为学校的教学工作顺利开展服务,同时也是为高校的文化活动和科研服务的。但在传统的高校行政管理中存在着种种弊端需要解决,主要体现在投资大而效率低下,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以及学校的重视不够,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1.欠缺规范的管理制度与管理理念。我国高校管理面临着管理理论研究不足的现状,管理水平不高,管理手段单一,管理效率低下,管理漏洞频繁出现,根本原因是因为没有形成合理科学的管理制度体系缺乏竞争机制和激励措施。同时管理者管理理念不能随着教学的开展而不断变革,缺乏现代化管理理念,学校行政管理直接关系到其教育科研水平的提高和教学的质量,所以进化信息化网络改革是十分必要的。www.133229.com

2.高校行政广利人员设置不合理,出现怠慢工作行为。高校在行政管理方面人员设置存在很大问题,缺乏科学性,机构和人员臃肿并不能提高工作的效率。虽然在高校行政管理中工作越分越细,职位也相应增加是提高工作效率的途径,但是机构重复导致作业重复而且存在各部门互相协作能力不够的现象,协作程度不高可能导致责任互相推诿的现象。同时还要面对的问题是相对缺乏激励措施导致高校行政管理工作者人浮于事,怠慢工作,耽误工作的开展,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

3.学校的重视不够。高校对行政管理不重视体现在行政管理人员的利益分配和激励措施上,高校行政管理人员不能享受与教学、科研人员同等的待遇,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同时对行政管理老师录用把关不严出现了行政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普遍不高的现状,这些都是高校对行政管理工作重视不够的体现。

所以,无论从管理理念、人员设置和学校态度任何方面看,加快计算机信息网络建设步伐都对提高高校行政管理效率具有重要意义,这些弊端都决定了进行高校行政管理方面的计算机信息网络建设刻不容缓。

二、信息化管理的优势

1.利于数据的共享。运用学校网站将学校的决策与计划公布给广大师生,不仅使信息得到宣传同时体现了教学管理的透明公开性,而且教师与学生对教学计划和学校决策的建议和意见可以直观的反馈给领导,为领导下达教育决策和改进教学计划提供了依据。

2.实现了管理的准确性。信息化行政管理保证了保存学校各类资料的准确性,在一些机密且不能出现漏洞的资源该管理上体现出巨大优势,计算机计算准确,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压力。

3.减轻机构臃肿的现状。高校行政管理实现计算机信息网络化,能够使信息管理更加方便,同时行政管理易于操作,很大减少管理教师厌工的现象,并可以实现很大程度上减轻高校行政管理机构臃肿的现状。

三、对于高校行政管理计算机信息网络建设的几点优化建议

1.学校加大师资投入,积极进行行政管理教师信息网络培训。对于高校行政管理教师的计算机信息网络培训是高校开展管理信息化一项重要投入,只有加大这项投入以及对此投入的重视力度,才能让教师在管理理念和技术上双丰收,才能保证计算机网络信息建设中的资源的充分利用,保证信息化管理能够顺利的开展并得到预期中良好的效果。

2.抓紧基础设施建设。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所以要进行行政管理的计算机信息网络建设,对基础设施的建设是十分重要的,鉴于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意义,进行信息管理的基础设施建设是应排在校务前列的,有关单位应该予以重视。

3.完善激励措施,建立科学的工作机制。在信息化管理中,要明确每一个单位和个人的职责、权利和义务,合理引用竞争机制和激励措施,充分调动管理教师积极性,使计算机信息网络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计划经济的优势和弊端篇10

关键词:钢铁企业;成本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7.13.004

1钢铁企业目前研究背景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钢铁企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竞争形势激烈,国内外竞争也日益迅猛。同时,钢铁企业的规模也逐步扩大。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进口在企业钢铁的购进方面变得越发重要。但是由于铁矿石价格一直处在高价位,以及生产流程中的水和电的资源分布不均,让钢铁企业的生产成本难以得到有效的控制。与此同时绝大数钢铁企业是属于大规模企业范围的,大规模企业有一定的生产规模标准,但我国大多数钢铁企业的生产规模尚不能达到这一定标准,这也是企业成本受到不利影响的因素之一。最近几年由于企业对铁矿石需求持续高涨导致价格上升以及国际市场和经济危机的负面影响给钢铁企业成本的控制和降低带来很大压力和问题。近年来伴随着经济地逐步复苏,国际钢铁巨头的竞争优势仍将继续存在着,这必将为我国钢铁企业带来新一轮的、更加严峻的竞争和挑战。为了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让我国钢铁企业走出困境,就必须全面了解整个市场环境和企业的成本模式,并能全面分析目前钢铁企业成本模式的优缺点,同时根据具体环境改善和创新企业的成本模式,这样才能获得长久的自身竞争优势。

2钢铁企业现行成本模式概况

2.1成本的数据单一

目前在中国,钢铁企业在生产运营中存在很多不可避免的问题,其中成本数据的单一就是一个较大的难题。成本数据的单一体现在生产的各个环节。生产前和生产后缺乏对整个生产流程全面的精细核算,生产过程中,由于核算手段的落后,对产品的核算只停留在一级科目,并没有细分,太过于笼统,导致核算出来的结果不精确,以至于影响整个生产成本的计算。另外,钢铁企业在环境污染危害方面也没有确切的数据统计,导致在污染方面没有实质性的解决措施,甚至还有很多钢铁企业并没有将环境污染生成的成本计入到成本核算数据框架中,这也是现如今成本数据单一的一个非常重要方面。

2.2成本的内容不全

由于我国的钢铁企业受国家历史经济计划模式的影响,生产模式太过于传统化,大多只在生产环节进行成本的管理,而忽略了其他方面的成本管理。例如,企业只过分重视生产中产品发生的实际成本的控制,忽视其他期间费用的控制,这种控制使得产品的质量低下,整体成本得不到实质性的改善,长期以来这种成本管理观念的弊端慢慢出现,使企业的成本核算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市场经济的需求,也使企业的经济效益低下,得不到提高。

2.3成本的观念落后

我国的钢铁企业因为受长期历史计划经济的影响,使成本管理观念一直较国外颇为落后。又由于生产模式落后的制约,我国的钢铁企业成本管理范围常常只局限于企业内部,最主要在产品生产上,过度地在产品生产上控制成本往往只会导致产品质量和效益的低下。再者,企业缺乏与外部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以至于对外有需求时无法利用有效的合作关系,从而使外部环节的成本居高不下,形成不了企业自身的竞争优势,也使成本管理也较为落后。所以,不仅要注重企业内部的生产成本,也要注重与外部建立高效的合作体系从而真正的实现成本控制效益。只有很好地将这些因素有效的结合,才能形成高效益的成本管理模式。

2.4成本管理手段陈旧

近年来,由于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钢铁企业规模也是越来越大。但因为企业的管理主要侧重于内部生产成本的核算管理,对企业外部以及生产前和生产后的管理欠缺。虽然在有些钢铁企业已经实施了区域作业成本管理等较为新型的管理方法,但这种管理方法只是注重产品实际发生的财务成本,而不能核算企业整体的管理成本。并且,我国企业大多以中小型存在着,受历史因素影响,成本管理的意识依旧欠缺,大多还停滞在企业初期的人工统计核算的阶段。这样就与现如今机械化,智能化的生产模式潮流产生冲突。所以大多数钢铁企业很难适应目前市场经济条件下成本管理的需求。

3钢铁企业成本管理改进的对策

3.1建立全面数据核算理念

对于成本数据单一的缺陷,企业需要建立全面且精细的核算体系,在生产过程把产品的实际成本归入各二级三级等明细科目中。在生产前后也要进行详细分类的核算,是核算的总成本更准确。再者,由于钢铁企业是高污染企业。所以在环境污染方面也要及时的核算具体准确的数据,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制定出降低成本的实际策略。

3.2树立全面成本管理思想

对于成本管理,企业不能只限于生产过程中产品

的成本核算,要兼顾其他各个方面的具体核算,使得核算出的整体成本数据具有真实准确性。并且这种思维不仅要运用在企业的内部控制中,也要运用于企业的外部的体系中。而且在企业内部中,也要联系生产活动的各个环节,从计划生产到销售结束,都要建立全面成本管理的思想。这样当内部成本控制到最低时,也为外部体系的全面成本管理思想的实施运用起到了奠定基础的作用。在企业外部中,也可以通过积极战略重组形成较大产能的钢铁集团,还可以积极和其他企业合作,取长补短,淘汰落后的产能,对成本的降低也有很大的作用。

3.3借鉴国外先进成本管理经验

中国的钢铁企业与国外的钢铁企业相比较,差距主要不是在技术方面,而在于管理思想和技术更新。中国的企业管理思想较为落后和保守,技术的更新也比较迟缓,但是国外很多的钢铁企业已经转变了成本管理的策略,技术也根据实际情况得到了更新。同r,国外的企业能够有效地使成本得到控制,但是中国的企业成本控制还不完善。目前,美国、日本等国家的钢铁企业的成本管理模式比较先进,值得借鉴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