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战略的特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6:26:59

经济发展战略的特点篇1

文章摘要:战略管理会计是一种以外部性和长期性为核心特征的管理会计形式,是管理会计的发展。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和经济全球化的加强,其理念将渗透到整个管理会计信息系统,为企业的管理提供信息,使企业获得持久的战略竟争力。

一、战略管理会计的特点

(一)战略管理会计具有明显的外向性

战略管理会计跳出了单一企业这一狭小的空间范围,将视角更多地投向影响企业的外部环境,这些外部环境主要包括政治形势、社会文化环境、自然环境、法律环境和经济环境。具体是指一国的政治形势变化对经济生活的影响;战略目标群体的教育水平、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社会结构和价值观念对企业战略目标的影响;新的法律的出台及原有法律的变更对企业战略目标的影响;以及整个经济市场、自然环境和竞争对手的变动对企业战略目标的影响。因此,战略管理会计特别强调各类相对指标或比较指标的计算和分析,如相对价格、相对成本、相对现金流量以及相对市场份额等。

(二)战略管理会计更注重长期、持续的发展战略

现代企业非常重视自身健康地可持续发展。国外研究表明,以下八个因素对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至关重要:顾客的满意程度;制造优良;市场占有率;产品品质;可信赖程度;敏感性;技术领先地位;优良的财务业绩。

(三)战略管理会计将提供更多的与战略有关的非财务信息

企业要想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单靠优良的财务业绩是远远不够的,它还必须依仗众多的非财务指标,因此,战略管理会计必须提供与战略有关的财务与非财务息,具体包括五大类信息:(1)战略财务信息和经营业绩信息。其中经营业绩信息主要是指与收人、市场占有率、质量等经营活动有关的信息;与战略成本有关的数据;与生产率有关的数据;与从事战略经营业务有关的数据;与包括人力资源在内的战略资源数量和质量有关的数据;与知识开发和创新有关的指标;员工的参与和满意度;与供货方的战略关系。(2)企业管理部门对上述战略财务与经营业绩信息的评价分析。(3)前瞻性信息。具体包括揭示机会和风险;揭示管理部门的计划,包括影响成功的战略因素;实际经营业绩一与以前披露的机会和风险进行比较,以及与计划的比较。(4)背景信息。一是企业的广泛目标和战略;二是企业经营业务、企业资产的范围和内容;三是产业结构对企业的影响。(5)竞争对手信息。具体是指:竞争对手是谁;竞争对手的目标和所采取的战略措施及其成功的可能性;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和劣势;面临外部企业的挑战,竞争对手是如何反应的。

(四)战略管理会计是一种全面性、综合性的分险管理

战略管理会计既重视主要生产经营活动,也重视辅助活动;既重视生产制造,也重视其他价值链活动;既重视现有的经营范围内的活动,也重视各种可能的活动。因此,战略管理会计应高瞻远瞩地把握各种潜在的机会,回避可能的风险一包括从事多种经营而导致的风险;由于行业产业结构发生变化导致的风险;由于资产客户、供应商等过分集中而产生的风险;由于流动性差导致的风险等等,以便从战略的角度最大限度地增加企业的盈利能力和价值创造能力。

二、战略管理会计的发展与完善

(一)技术方面

首先,技术革新和传播的速度大大加快。技术革新速度的提高是与其传播速度的加快密切相关的。传播速度的提高起到了类似加速器的作用,促进了技术的不断更新。这种快速变化使产品的寿命周期缩短,市场竞争也更为激烈。这样,新技术所能拥有的超额回报期缩短了,厂商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保持竞争力。而创新的方向和决策的做出,要基于对客户需求和竟争对手的战略分析,这就要求管理会计系统提供更为及时的信息。

其次,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更加强调知识对企业保持其持续竞争力的重要意义,并日益重视信息的价值,这在实务中表现为对软件(人、技术)和硬件(信息工具、网络)的管理和运用的不断加强。从其对战略管理会计的影响分析:一方面,信息工具的大量使用,使信息收集、处理及传递速度和效率大大加强,传统的”维护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个信息系统过于昂贵”的观点将会改变,建立并维护一个能同时提供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个信息的系统,将普遍为各种规模的企业所接受。这种变化为战略管理会计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企业管理人员将更有机会和能力从战略角度分析企业的经济状况。另一方面,人和知识要素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日益加强,将要求战略管理会计提供充分的信息,以使决策者确定是否对人力及技术进行投资,并评价所做出的人力及技术投资决策的投人一产出效率和效益。这些信息将要包括研究与处在同一技术革新方向的合作者或竞争对手的有关信息,并要结合分析决策前后客户需求的变化等战略信息,以判断投人是否有利于企业获取战略竞争力。:

(二)经济全球化方面

经济发展战略的特点篇2

县是一级最基本和最完善的行政区域,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从经济总量看,整个国家的GDp有相当大的比重是由县和县以下的经济活动创造的,绝大多数的人口也是居住在县和县以下地域之内,因此,发展县域经济不仅对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且关系到地方的稳定和人民生活的改善。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必须要有一个合理的、科学的经济发展战略规划,或者好的发展思路,才能从总体和长远把握县域经济发展的重点、发展次序和相应的政府措施。

1.区域竞争的要求。目前,全国有2052(2001年底)个县级行政单位,每个县都存在着生存和发展的问题,而面临的市场、资金、资源等又是有限的,特别是随着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的整合,县与县之间的经济竞争必然会加强,这就要求各个县必须要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研究,确定适合自身发展特点的竞争战略。一个科学和合理的县域经济发展规划对确定发展战略,形成特色经济,增强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2.长远发展的要求。目前很多县域经济的发展缺乏长远的、明确的发展规划,主导或者优势产业的确定没能抓住自己的特色,要么简单地模仿其他县的发展,要么闭门造车,没能将县域经济的发展,立足于国际和国内大市场中,寻找发展机遇。基本是一届领导一个发展思路,整个县域经济发展具有极大的盲目性。

3.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县域经济的发展会受到诸多不确定性的因素的影响,比如,前几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对一些以出口为导向的县域经济的发展,带来了致命的打击。面对可能出现的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只有制订明确的发展目标、发展战略,才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排除或避免各种风险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扰动。

4.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政府将由全能政府角色中退出来,凡是市场机制能发挥作用的地方,政府就不参与;凡是企业能办的事,政府就不干预;凡是中介机构能办的事,政府就不包揽。政府的工作应该主要是从战略层面进行科学规划,制定县域经济的发展方向,指导各个层面的经济活动。因此,县域经济发展规划和实施应该是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在规划基础上,重点搞好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营造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引导和扶持特色经济的发展。

二、县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编制的程序

县尽管是一级最基本的行政区域,但县域经济的发展涉及经济和社会发展、人口和就业问题、城市发展以及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等各个方面。因此,编制县域经济发展战略,必须建立在系统性、综合性、前瞻性和科学性的规划理念基础上,设计规划程序和规划蓝图。

编制县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基本程序包括以下几个基本步骤:一是分析县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现状;二是确定县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目标;三是县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具体内容的编制;四是监控和跟踪县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实施效果,并且及时调整有关内容。

1.现状分析阶段。在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历史与现状调研的基础上,要系统和综合分析县域经济发展的状态与趋势、实力与潜力、优势与劣势、挑战与机遇等各方面,为编制县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详细提纲和具体内容做好准备。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分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本县在全国或省域范围内的经济地位和作用判断;

(2)本县的人口、资源与环境状况分析;

(3)本县发展的优劣势、有利条件与制约因素及潜力剖析;

(4)本县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与发展实力评估;

(5)本县经济结构的现状和变化趋势分析;

(6)本县发展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分析。

2.目标确定阶段。在对本县经济发展现状了解基础上,立足于“现实”和“未来”,按照动态和发展的观点,确定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战略重点等。

战略目标的确定是县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核心,其准确或者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县域经济的中长期发展。因此,战略目标的确定要广泛征求内外专家、公众以及地方各级官员的意见,在定性和定量分析基础上,可以提出多种方案,供规划领导小组和研究小组选择和决策。

3.具体内容编制阶段。按照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战略重点,确定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构建适合本县经济长远发展目标的产业结构体系,做好各行业发展规划和重大问题专题论证,并确定合理的空间布局思路。最终完成县域经济发展战略总报告、各行业发展战略分报告、县域重大问题专题论证报告等。

4.监控和调整阶段。县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最终是实现所规划的战略目标。因此,要使战略目标变为现实,必须要求总体战略部门、各行业制订出相应的战略实施方案,把战略的基本思路、内容和主要指标体系分解成年度计划或5年计划,并确保各方面年度计划和规划相协调。在发展战略实施过程中,当地实施部门、专家和领导要及时发现和反馈规划存在的问题,并能够及时调整和解决问题,以保证发展战略在动态中提高和完善。

三、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编制的内容

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编制内容涉及多方面,但大致包括以下几个内容:战略定位、战略优势、机遇与挑战、战略指导思想、战略原则、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产业、战略布局、战略方向、战略措施、战略决策等。

1.县域经济发展定位。定位是准确确定该县在全国、省、地区中所占据的地位、发挥的作用、承担的功能等。县域经济发展定位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有层次性,由大而小层层定位;二是要以市场为导向,不拘泥于当地的资源情况,即跳出本县来看县域经济的发展;三是要进行分类定位,即经济性质定位、社会功能定位、科技文化定位、发展阶段定位等;四是要准确、精炼、全面、通俗。

如笔者对河北省黄骅港开发区产业发展的基本定位:(1)东北亚乃至世界知名的能源输出大港;(2)中国东部地区节水型临海产业体系建设示范基地;(3)立足河北,依托京津,服务晋陕蒙等中西部地区的重要的现代物流中心;(4)河北省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和“两环”开放带动战略的重点实施区域。

2.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优势。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经济基础优势、科教优势、交通优势、人才优势等进行全新审视,分析哪些是绝对优势、哪些是比较优势、哪些具有巨大潜在优势、哪些优势正在丧失或者已经变成了劣势(如表1)。战略优势分析要以动态的、相对的观点来分析,在明确优势的同时也要分析清楚制约因素。

3.县域经济发展的机遇与挑战。机遇对县域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分析一个县发展的机遇,要立足于该县发展所面临的宏观和微观背景,从国家或大的区域政策、产业政策、投融资政策、大型基础设施的建设、周边地区的发展态势等各个方面来发现和把握机遇,寻找经济发展的突破口。挑战与机遇相伴而生,机遇越大,挑战也越大。分析挑战重点在于了解竞争对手的情况,以及可能对本县发展带来的压力,如环境问题、三农问题、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问题等等。如我国的许多县城还处在半工业化阶段和现代化的边缘,这应该说是一种压力和挑战,但同时也说明,这些县经济发展具有广阔的空间,仍有较大的可塑性。

4.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原则和指导思想。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原则是制订县域发展战略时所必须遵循的宏观原则,战略指导思想是制订战略规划必须遵循的各项宏观方针政策等。如我们可以把某县的战略指导思想按照下列思路来确定:即“以对外开放为动力,以民营经济为主体,以特色经济为依托,以县城为发展中心,推动县域经济的全面发展”。

5.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县域经济的发展目标包括三大部分:一是经济发展目标,包括经济总量、经济增长目标、经济结构目标、经济运行质量目标等;二是社会发展目标,包括基础设施发展目标、人口发展目标、科技教育发展目标、生活质量目标、社会保障目标等;三是资源环境发展目标,包括资源开发利用目标、环境保护目标等。按照时间尺度,每一项具体战略目标又可分为近期目标、中期目标和远期目标。

6.支柱产业的选择与特色经济的培育。支柱产业是指对县域经济发展起到带动和主导作用的产业,一般具有技术水平高、规模大、创汇能力和竞争力强、产业关联度大等特征。支柱产业的选择一般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来确定。

支柱产业的选择不仅要立足自身的资源优势和现有产业基础,而且还要从全国乃至国际产业分工体系中寻找自己的定位;支柱产业的选择要避免与其他县域产业出现同构现象,要实施错位竞争发展战略,构筑起分工明确和联系密切的特色产业群。

如笔者针对河北京唐港特征,提出了京唐港开发区的产业发展方向为:一是打造临港工贸型产业结构。充分发挥港口优势,制定各项优惠政策,积极鼓励发展非国有经济,重点培植石油化工、机械、建材、海洋生物和海产品加工为主的综合发展的偏重型加工业;通过河北省唐山市北方中心渔港的建设,带动旅游、商贸、信息咨询等第三产业的发展,打造临港工贸型的产业结构,实现开发区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二是构建外向型经济格局。充分利用加入wto后将有利于我国引进外资,扩大对外贸易的契机,积极发挥京唐港腹地广阔的优势,采取有效的招商方式,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与跨国公司和大型企业集团进行嫁接,推进海港开发区外向型经济的发展进程。三是建设一流的现代化港口。通过完善港口功能,提高港口管理和服务的现代化水平,增强港口的辐射功能,把京唐港建设成为一流的现代化港口,真正实现“以港促区”的基本思路。

7.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在县域经济发展规划编制中,一定要明确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进行集中投入,集中建设,以点带面,全面推进。如有的县制订了“工业强县”战略,而有的县则制订了“旅游富县”战略,我们可以把县域经济发展的重点放在以下几个方面: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经济民营化等“四化”战略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点,加以落实。笔者针对黄骅港开发区提出了四大发展战略:即港口牵动战略、大项目拉动战略、物流中心促动战略、外向型带动战略。

8.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布局和发展模式。战略布局是将战略产业和战略重点在空间上的具体落实,实施资源优化配置和产业优化配置,通过空间结构的合理化提高区域竞争力。战略布局要根据县的发展布局现状,结合增长极理论和点轴开发理论,确定能够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极核和增长轴线或经济区,形成点、线、面有机结合的空间发展结构体系。

经济发展战略的特点篇3

特征一:全面推进

战略规定——看战略目标的规定性。******在十六大报告中说:“我们要在本世纪头2 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 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这“六个更加”从一般的规定性上清晰地规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政治、文 化和社会生活全面推进的目标特征。

有一般就有具体。接着,******在报告中又具体阐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 目标内容。这就是经济上的“三个力”——经济力(GDp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 力明显增强;政治上的“三个权益”——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 文化上的“三个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社会生 活上的“三个面”——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这四个“三” 具体而全面地勾勒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全面进步,社会主义物质文明 、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全面推进的目标特征。

战略依据——看战略目标确立的前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面推进性特征是由全面 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确立的前提——总体达小康决定的。经过20多年的不懈努力,到 上世纪末,我国已经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第一步、第二步战略目标。到2000年,全国 国内生产总值完成89404亿元,折合10081亿美元,人均约850美元,超过了人均800美元 的目标,跨进了小康的门槛。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但是,我们也必 须清醒地看到,现在达到的小康水平还是低水平、不平衡、不全面的小康。所谓低水平 ,就是经济量人均水平还比较低。所谓不平衡,就是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发展水平差 距还不小。所谓不全面,就是小康社会所要达到的社会生活各项指标还没有完全达到。 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是建设一个更高水平的、发展比较均衡的 和更全面的小康社会。所谓更高水平,就是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3亿美元,人均国内生 产总值超过3000美元。所谓发展比较均衡,就是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地区差别扩大的 趋势明显扭转,发展水平比较均衡。所谓更全面,就是经济、政治、文化全面进步,社 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总起来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可见,“总体达小康”是 “全面建小康”的前提和基础,“全面建小康”是“总体达小康”的继起和发展。“全 面建小康”的全面推进性特征源于“总体达小康”的历史前提。

特征二:重点推进

战略规定——看战略重点的规定性。******在十六大报告中说:“统筹城乡经济社会 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 ”。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提出来,不仅提出了“三农 ”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而且指出了“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的战略重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全面建小康”的战略既讲全面推进,又讲重点突破,把“两点论 ”和“重点论”结合起来,既体现了我国社会经济运动的内在规律和本质要求,又把握 住了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在全面推进的基础上凸现了重点推进的战略特征。

战略依据——看战略重点选择的“三农”国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推进的特征是 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三农”国情决定的。所谓战略重点,就是社会经济建设中的主 攻方向或中心目标。在一个国家的一定时期之内,当某些部门处于落后地位,成为整个 社会经济的薄弱环节时,它们就会成为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主要矛盾,因而,就会成为社 会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历史经验反复证明,在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确定之后,战 略重点选择得适当与否,是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党的十六大提出全 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并作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的重要判断 ,基本依据就是我国现阶段的“三农”国情。初级阶段是不发达阶段,农村尤其不发达 。我国目前达到的小康水平低、不平衡、不全面,差距主要在农村。具体看来,农民生 活水平较低,还有几千万人处于贫困状态;农业生产力水平还不高,不少地方的农业生 产仍然主要依靠畜力和手工劳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还比较落后,文化教育、医疗卫生 条件差的问题还相当突出。我们说,推进农村小康建设的任务十分艰巨,任重而道远。 其实,重中之重在农业、在农村、在农民。邓小平同志曾指出:“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 有全国的小康”。******同志也指出:“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 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 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可见,党的十六大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重点定位在 “三农”问题上,是在全面估量“三农”国情基础上,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作出的 实事求是的决策。可见,“全面建小康”的重点推进性特征源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三 农”的基本国情。

特征三:积极推进

战略规定——看战略任务的规定性。在十六大确定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中 ,最关键的目标是要用大体20年时间,力争使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人均超过 3000美元。过去20多年中,我国提前实现了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的目标,取得了举世瞩 目的成就。但是,应当看到,到2020年再次实现GDp翻两番,同前一个“翻两番”意义 和要求截然不同。前一个“翻两番”是在Gnp  2832亿美元,人均Gnp  297美元的基础上 实现翻两番的;而后一个“翻两番”则是在GDp  10081亿美元,人均GDp  850美元的基础 上实现翻两番的。很显然,后一个“翻两番”难度加大了,这就要求后一个“翻两番” 必须是在全面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前提下的经济增长,是综合兼顾经济指标、社会指标、 环境指标的可持续发展。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积极推进的战略思维,是我们党在加快推 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又一个雄心壮志。

同积极推进的战略目标相适应,由战略目标的积极推进性所决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经济、政治、文化和党建等方面的主要任务均贯穿着昂扬向上、积极有为的奋进精神。 本世纪头20年经济建设和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经济结 构战略性调整;基本实现工业化;大力推进信息化;加快建设现代化;保持国民经济持 续快速健康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这一组经济建设和改革的主要任务雄心勃勃 ,是积极推进的。本世纪头20年政治建设和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 主制度;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改革和完善决 策机制;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司法体制改革;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强对 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维护社会稳定。这一组政治建设和改革的主要任务也是“跳起来摘 桃子”的,是积极推进的。本世纪头20年文化建设和改革的主要任务是:牢牢把握先进 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发展教育和 科学事业;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这一组文化建设和 改革的主要任务,其要求也很高,是积极推进的。党的事业和党的建设从来就是密不可 分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毫不放 松地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在这方面,十六大报告 提出了6方面的主要任务。即: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高全党的马克 思主义理论水平;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坚持和健全 民主集中制;增强党的活力和团结统一;建设高素质的领导干部队伍,形成朝气蓬勃、 奋发有为的领导层;切实做好基层党建工作,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 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深入开展反****斗争。这6方面的主要任务也是经过努力才 可以实现的主要任务,也是积极推进的。总起来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任务项项 都闪烁着积极推进的思想光辉和积极进取的奋进精神。

战略依据——看战略任务所背靠的战略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积极推进性特征是 由20世纪头20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决定的。十六 大报告明确作出了新世纪头20年是我国一个重要战略机遇期的重大判断。这是一个科学 的判断。在可以预见的20年内,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维护世界和平 、促进共同发展,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中国人民全面 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需要和平的国际环境和良好的周边环境。和平与发展 的主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重要的国际环境保证。 从国内条件看,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国内条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市场供求关系发 生了重大变化;经济发展体制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对外经济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伴 随着国内条件的根本性变化,我国的生产力水平迈上了一个大台阶:到2002年底,GDp 达到10万亿人民币,居世界第6位;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6000多亿美元,居世界第5位; 外汇储备2600多亿美元,居世界第2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 有了强大的物质支持。总之,本世纪头20年“国际环境有利,国内条件具备”,是一个 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正是面对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党 的十六大提出了抓住机遇、积极推进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和主要任务。“全 面建小康”的积极推进性特征来源于20年战略机遇期的科学判断。

特征四:稳步推进

战略规定——看战略阶段的规定性。邓小平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根 据邓小平的提议,我们党制定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体分三步走的战略目标。第一步 ,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实现到20世纪末 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本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 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过上比较富裕的生活,基本实现现代化。“三步走 ”的战略目标互相衔接,循序渐进,在解决温饱问题的基础上实现小康,进而在21世纪 中叶达到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体现出分阶段实现现代化稳步推进的战略特征。

按照“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现在我们已经走完了前两步。10年走一步,10年又走一 步,20年走头两步,解决温饱问题和总体达小康,在整个“三步走”发展战略中可预见 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是头两步,第三步则不同,50年走第三步,则是预期,是展望,是设 想。现在开始走第三步。面对第三步,必须把它具体化,提出新的“三步走”发展战略 。党的十五大完成了新“三步走”的战略设计,提出了2010年、建党100年和新中国成 立100年,即21世纪第一个10年、第二个10年和后30年的战略设想,这就是党的第三代 领导集体新的“三步走”发展战略。新“三步走”中第一步的战略目标,1995年党的十 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 景目标的建设》已经进行了战略布署;党的十六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确定则 是新“三步走”中第二步的战略布署。正如十六大报告所指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实 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承上”,承接现代化发展 战略第一步、第二步战略步骤,“启下”,开启现代化发展战略第三步战略步骤。正如 “三步走”发展战略体现分阶段循序渐进稳定推进的战略特征一样,比照“三步走”设 计的新“三步走”发展战略,同样体现了分阶段推进、循序推进和稳步推进的战略特征 。

经济发展战略的特点篇4

关键词:人力资源;战略;区域经济

中图分类号:F240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0-0000-01

一、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概述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本质是以战略为导向,对人力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合理开发、科学利用,以实现组织长期目标的程序、方法及制度的总和。战略人力资源管理贯穿于人力资源运作的整个过程中,涵盖了人力资源规划、招聘、培训、管理等多个环节,并具有显著的特征,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1)战略性。战略性是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最基本特征,也是核心特征。单从定义上来看,战略具有多种含义。部分学者认为战略是一种关系,是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与组织绩效之间的关系。还有部门学者认为人力战略性主要体现为提升企业资本运营绩效,使企业具备更强的竞争力。但不可否认的是,以战略性目标为导向,能够让人力资源管理获得竞争优势,让人员与企业达成一致目标,从而实现价值观的统一。(2)匹配性。匹配性是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点之一。在战略人力资源实施过程中,需要对战略目标进行整合,战略目标与人力资源管理目标达成一致。无论是从企业角度来看,还是从宏观经济方面来看,只有使两者相互匹配,才能将战略性充分体现出来。(3)目标性。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具有极强的目标性。正是由于这种目标性,为相关工作提供了明确方向,有利于促使人力资源管理朝着正确方向发展。

二、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从区域经济发展角度来看,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对其影响正变得愈来愈大。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是一个典型的动态性过程,并且是逐步演化的。其内在价值隐含在组织的知识体系当中,具有一定的内隐性[2]。这种内隐性特征并不能够轻易复制,并且难以转移。正是基于此特点,让企业具备了特异性,并且在创造价值的过程中,也能够创造出部分“与众不同的价值”。对于区域而言,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同样也具备了这种内隐性特征。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是一个综合性、系统性的过程,无论是对于企业还是区域而言,都具有自身的特点。企业与企业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区域与区域之间也会有所差异。对于不同的区域而言,其产业结构、资源类型、地理环境等都具有一定特征性。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必然要与这种特征性相契合,这就使得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也被赋予了差异性特征。另外,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具备了学习性与路径依赖性特征。这使得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实施过程中难以被模仿,能够为区域提供持续性的竞争力。当某个区域经济发展形成一种固定的模式后,就会进入稳定发展阶段,并逐渐形成良性循环。区域经济的参与者能够获得资源共享、技术共享,使其得到进一步发展;而参与者竞争力的增强,能够刺激区域市场达到更高的层次,从而让区域经济获得持续发展。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人才基础,并且这些人才与区域经济发展目标、趋势、需求是相符的,也是该区域环境独有的产物,为区域经济提供了根本性的动力[3]。

三、加强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对策

1.进一步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除了需要第一产业支持外,也离不开第二、第三产业的支持。我国很多地区存在第二产业及第三产业人力资源未得到充分开发的情况,使得区域经济发展受到了一定制约。因此,要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就需要对人力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使得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充分发挥作用,让区域产业结构保持平衡。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将生态经济区建设与旅游产业关联起来,以此带动第三产业发展,让部分人力资源向第三产业转移,让人力资源供求保持平衡。这样既可缓解就业压力,又能够吸收一部分闲置劳动力,让第三产业能够与主流产业同步发展,并使其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亩为整体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2.加强人力资源开发

一方面,要对人才激励制度进行完善。对于事业单位而言,要结合不同事业单位的特点,采取工资分类管理制度,让事业单位内部分配自得以扩大。在薪酬体系构建过程中,要注重实绩、贡献,向优秀人才及关键岗位倾斜。对于企业而言,要以企业经营业绩为核心,构建出多元化的分配体系,将企业人员的收入与企业效益充分关联起来。企业高层人员可采取股权制或期权制薪酬体系。在此基础上,地方政府要完善福利制度,让区域各类人才福利待遇水平随区域经济增长不断提升。另一方面,要加快区域人力资源市场建设,从市场运行机制、服务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及政府宏观调控体系出发,逐渐完善人力资源市场建设,让人力资源得到合理配置。

3.继续完善人力资源教育培训

完善人力资源教育培训是加强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首先,要大力发展正规教育。通过发展正规教育,让人的素质不断提升,亦即不断提升人力资源质量水平,这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作用。其次,要加强职业教育建设。通过加强职业教育建设,能够促使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及劳动技能水平提升,这样便能够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可靠的人才基础,为企业提供更好的人才服务。另外,要加强技能培训。区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生产力的支持,要进一步发展生产力,就要求人才必须具备良好的实践能力。加强技能培训是提高人才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加强技能培训,让人才的实际价值充分体现出来,从而为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奠定基础。

四、结语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密切的联系。通过完善人力资源教育培训、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并优化人力资源配置,使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发挥成效,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动力。

参考文献:

[1]潘美平.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J].新经济,2016(05):39.

经济发展战略的特点篇5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一、引言

1958年美国发展经济学艾伯特·赫希曼在《经济发展战略》一书中率先提出“发展战略”这一概念,重点讨论发展中国家如何利用自己的潜力、资源与环境,谋求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联合国先后制定了60年代、70年代、80年代三个10年的“国际发展战略”,它使得“发展战略”一词逐渐越出以发展中国家为研究对象的范围,也广泛运用于发达国家。

二、国外研究现状

2.1理论贡献

(1)区域平衡增长论。均衡增长的主要涵义是指国民经济中各个行业和部门相互协调、共同增长。主要包括赖宾斯坦(H.Leibenstein)的临界最小努力命题论、纳尔森(R.R.nelson)的低水平陷阱论、罗森斯坦和罗丹(p.n.Rosenstein-Rodan)的大推进论,以及纳克斯(R.nurkse)的贫困恶性循环论和平衡增长理论。

(2)区域不平衡增长论。区域不平衡增长论认为增长过程在实质上是不平衡的。其代表理论有佩鲁(perour)的增长极发展理论、缪尔达尔(Gunnarmyrdal)的循环累积因果理论和赫希曼(a.o.Hirschman)的依附理论。

(3)区域阶段发展论。倒U型理论(ReversedU-Shapedtheory)1965年,美国经济学家威廉姆森(J.G.williamson)把库兹涅兹的收入分配倒U型假说应用到分析区域经济发展方面,提出区域经济差异的倒U型理论。他通过分析24个国家的国际横截面数据和10个国家的时间序列数据,认为国内不同发展阶段区域不平等的变化趋势,地区间收入差异的长期变动趋势大致呈倒U型。

(4)钟型发展理论(BellShapedtheory)1980年。美国著名区域经济学家阿朗索(w.alonso)提出了“钟型发展理论”,引入了描述经济发展过程的变化次序模式—钟型模式。在发展初期,国家的增长是不平衡的,存在富裕地区与贫困地区。即使在某一区域内,用各人口组所占财富比例来衡量,社会不平等现象也很突出。由于某一个或几个城市增长很快,高速城市化是增长早期的特点。

2.2国外典型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的战略选择案例。

(1)美国区域开发的“均衡”战略。美国在开发不发达地区时,采取的是均衡战略,其有七个主要措施:一是对不发达地区实现优惠税制;二是由政府出面组建经济开发区,帮助落后地区加快发展经济;三是以交通运输为重点,扶持经济落后地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利用财政金融手段,鼓励并引导私人企业向落后地区投资;五是优化产业布局,拉动经济增长;六是有意识提高劳动力索质,注重引导人力资源流向;七是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2)前苏联区域开发的“倾斜”战略。与美国不同的是,前苏联在区域开发上采取的是“倾斜”战略,主要是通过建立一些科研中心来辐射周围地区,为周围地区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技术、人才支持,以此来促进相应地区的经济发展。

(3)巴西区域开发的“发展极”战略。巴西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采取的措施是在落后地区建立“发展极”并以此形成发展网络,带动整个落后地区的经济开发。巴西“发展极”的建立是通过设立专门的开发机构来指导、组织并实施的。

(4)日本区域开发的特殊战略。60年代,日本政府为缩小经济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之间的差距,缓解经济布局的不合理现象,先后制定了四次全面综合开发计划,采取了“据点开”、建设“定居圈”和“技术集成城市”等措施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三、国内研究现状

中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了经济发展战略的研究。刘国光(1984年)在其主编的《中国经济发展战略问题研究》中提到,经济发展战略是指在较长时期内,根据对经济发展的各种因素、条件的估量,从关系经济发展全局的各个方面出发,考虑和制定经济发展所要达到的目标、所要解决的重点、所经过的阶段以及为实现上述要求所采取的力量部署和重大的政策措施;杨万钟(1999年)在《经济地理学导论》中提出区域发展战略是在经济区划的基础上对未来区域经济发展蓝图的总体勾画,是进行区域规划和产业布局的重要前提。方创琳(2002年)在《区域发展战略论》中提出,区域发展战略就是根据区域发展条件、进一步发展要求和发展目标所做的高层次全局性的宏观谋划;单于广(2003年)认为我国当前宜采取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他认为区域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指由于我国各地区发展同一产业或者同一产业投人产出效果不尽相同,在国家所掌握的资源十分有限的情况下,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保证国民经济较快增长,国家必须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采取重点开发的方式,并在资源分配和财政投入对重点开发地区的重点产业进行倾斜,以此求得中西部地区和东部沿海地区的共同富裕。

四、结语

李奇泽、敖明山(2008年)在分析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演化过程三个重要的阶段,均衡发展阶段、非均衡发展阶段、非均衡协调发展阶段后,作者指出区域统筹发展战略将是我国今后区域经济发展将选择的发展战略,他认为具有很强的统筹协调力是区域统筹发展战略的关键点,区域统筹发展战略有强大的资源整合力,具有生态支撑力是区域统筹发展战略的亮点,具有生态支撑力是区域统筹发展战略的亮点。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其理论和模式也应保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和完善,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新的、适应需求的区域发展战略将产生。

参考文献:

[1]刘国光主编《中国经济发展战略问题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

[2]谭祟台等《发展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3]张培刚主编《新发展经济学》,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

[4]杨万钟主编《经济地理学导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5]方创琳主编《区域发展战略论》,科学出版社。2002.

经济发展战略的特点篇6

内容摘要:成本领先与差异化两种战略是否能够并存,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文章通过大量的文献阅读和研究,证明了在某种条件下两种战略能够融合。经济型酒店作为一种新型的酒店业态,是区别于传统住宿业形式的一种战略创新型酒店模式,符合两种战略耦合的条件。文章深入剖析了两种战略在经济型酒店实现耦合的原因及耦合因子,并绘制了经济型酒店实现战略耦合的战略布局图。

关键词:经济型酒店成本领先差异化战略耦合

波特的竞争战略理论,归纳出三种基本战略: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和集中战略,并且认为:“一个公司未能沿三个方向中的至少一个方向制定自己的竞争战略,即一个公司被夹在中间”,其意是指企业同时追求成本领先和差异化会使企业无法获得针对特别目标市场的战略收益。一般认为,一个实行成本领先战略的企业,迫于竞争对手的压力会进一步削减成本而不可避免的牺牲差异化;同时,实行差异化战略意味着企业在资源投入上的增加,因此,差异化总是带来成本的增加,所以就导致了成本领先和差异化不能兼容的“夹在中间理论”。但是,近年来一些学者开始质疑“夹在中间理论”是不是对所有的企业都适合,或者说波特的“夹在中间理论”有它实现的假设前提,而成本领先和差异化战略在某种假设条件下也是可以兼容的。通过梳理学者们的不同观点,笔者认为经济型酒店作为一种新型的酒店业态,符合战略融合的假设条件,可以实现发展战略上的耦合。耦合本是通信科技的名词术语,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电路元件或电网络的输入与输出之间存在紧密配合与相互影响,并通过相互作用从一侧向另一侧传输能量的现象;概括的说耦合就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体相互依赖于对方的一个量度。因此,本文的主要观点是:在经济型酒店领域,成本领先和差异化战略相互依赖,并相互传递价值,最终输出可佳的效用。

文献综述

波特的夹在中间理论提出以来,很多学者通过理论或者实证的方式支持了该观点。普遍认为成本领先和差异化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实施差异化战略往往会使成本上升。Hyatt(2001)认为,“当企业实行差异化战略时,企业必须做好增加成本的准备”。“一个企业是否可以同时实行差异化和成本领先战略,学术界存在很大的争议”,并逐渐形成两种基本战略融合的观点。Kumar(1997)在医院产业的基本战略研究中发现,当医院实行成本领先和差异化的混合战略时,会产生比实行单一战略更高的绩效。Richardson和Dennis在研究英国葡萄酒产业时发现基于成本领先和差异化的混合战略获利更多。一些研究也表明,在高绩效的企业,低成本与差异化战略经常同时被采用,这样的企业更易于获得高的投资回报率(Gupta,1995;Slocum,1994)。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认同两种基本战略之间融合的观点。徐鑫认为,“企业通过对成本领先和差异化因素的优化重组可以形成一种新的兼具成本领先和差异化两种优势的竞争战略,并使企业获得高于平均水平的利润”。周小虎和陈传明(2004)认为,波特的“夹在中间的理论”蕴含了基本的假设前提,它的证明往往限制于封闭和简单的系统之中,在动态的复杂系统中,战略之间的替代性会成为可能。李春莉(2000)认为,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经常会出现别具一格与低成本兼容的现象,并且与知名品牌“搭便车”的行为也体现了差异化和成本领先的融合。随着蓝海战略(theoceanStrategy)的风靡,一些学者提出了兼顾低成本和差异化的战略――整合竞争战略:即对低成本要素和差异化要素进行优化重组,形成一种新的、能够同时利用这两种优势的竞争战略。

经济型酒店及其战略耦合

(一)经济型酒店特质

经济型酒店作为一种新型的酒店业态,以其经济、简约、方便、卫生、时尚的特点赢得了众多旅游者和商务客人的青睐,因其弥补了我国酒店市场高端至低端之间的市场空白,一经出现,便迅猛发展。在国外,经济型酒店常和低端酒店联系在一起,称做“economyHotel”,“BudgetHotel”,也有的根据经济型酒店只专注于提供住宿和早餐等有限服务的性质,把经济型酒店称为“B&BHotel”。在我国,与星级酒店不同,经济型酒店并不具备官方的评价标准,所以业界并没有对经济型酒店一致的概念界定。国内专门研究经济型酒店的经济型酒店网给出的定义为:经济型酒店是指主要提供住宿等有限服务,不超过三星级酒店标准的消费水平,统一品牌与连锁化规模经营的酒店。

笔者认为,经济型酒店具备一定的市场特质,其概念界定如下:其市场定位以中低端商务客人和大众旅游者为主;其提供的产品以住宿和早餐等有限服务为主;其扩张模式以连锁经营为主;其管理模式以统一的标准化管理为主;其经营理念以“在有限成本下的顾客超值体验”为主,具备这些特质的酒店,叫做经济型酒店。

(二)经济型酒店成本领先与差异化战略耦合

战略学者的研究成果表明,波特的“夹在中间”理论分别在资源基础、组织结构、顾客划分和产品要求四个方面隐含着不同的假设前提。夹在中间理论认为,成本领先战略和差异化战略所需要的基本技能和资源不同;两种战略对组织的要求不同;在顾客类型方面,成本领先战略对应价格敏感型顾客,差异化战略对应价值敏感型顾客;两种战略对产品的要求不同。融合战略理论认为,通过解构成本领先战略和差异化战略的要素并对两类要素进行重组优化能够实现“鱼和熊掌兼得”。

经济型酒店最本质的特点在于成本控制,但其实施成本控制是基于差异化的成本控制,在资源基础、组织结构、顾客划分和产品要求等方面战略目标一致,存在战略耦合。

1.经济型酒店资源基础方面战略耦合。经济型酒店大多以租赁物业的形式发展酒店,实现了物业成本控制;在具体的运营中,经济型酒店以满足顾客的基本需求为核心,剔除了许多不必要的设备和服务,实现了设备成本控制;通过实行连锁化运营模式,实现信息、市场、人力、资本、品牌等方面的资源共享,实现了有形与无形资源的成本控制。而这些以资源为基础的成本领先的方面最终实现了经济型酒店无形品牌的差异化和有形资产运营的差异化,在经济型酒店领域,成本领先和差异化两者互为目的,互为归宿。

2.经济型酒店组织结构方面战略耦合。经济型酒店通过委托管理、特许经营等方式实行连锁化的扩张模式,连锁酒店之间通过各类资源共享,从而减少重复配置,可以实现组织结构的扁平化管理。经济型酒店的单个实体店的组织结构与传统酒店也存在很大差异。由于剔除了许多非核心业务和服务项目,使得部门数量得到了精简,部门结构得到了优化,减少了不必要的层级,大大的提高了组织的效率。因此,在组织结构成本控制和差异化方面实现了战略耦合。

3.经济型酒店顾客发展方面战略耦合。经济型酒店的市场定位是以满足中低端商务客人和大众旅游者的消费需求为主,其顾客发展模式与传统星级酒店有很大差异。首先,经济型酒店更加注重会员推广,通过各种价值分享活动和积分计划,给予会员较大的消费优惠,从而发展了大量的品牌忠诚顾客,比如七天连锁的“七天会”,拥有1400万会员,是会员制度的成功典范。其次,经济型酒店更加注重网络营销模式。经济型酒店93%的顾客属于大专及以上学历,他们对网络的依赖程度比较大,经济型酒店丰富的官网设计及网络营销模式,很好的迎合了这部分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再次,经济型酒店的经营理念与顾客价值能够实现高度统一。经济型酒店以“有限成本提供核心服务”的模式,减少了顾客为不必要服务支付的费用,从而降低了交易价格,但保证了核心服务的品质,从而实现了顾客价值与经营理念的高度统一,顾客忠诚感大大增强。可以发现,经济型酒店的顾客发展战略集中了成本领先和差异化的优势,两者达到融合。

4.经济型酒店产品发展方面战略耦合。首先,经济型酒店时尚又实用的产品定位迎合了主流消费群体的偏好。比如时尚醒目的酒店外观设计、精简与环保的客房设计、成本控制与标准化的服务流程等都是成本控制与差异化的完美结合。其次,经济型酒店实行连锁化品牌化发展战略,其产品发展战略既有连锁化带来的成本优势,又有品牌化带来的差异化优势。

根据以上分析,本文提炼出经济型酒店成本领先战略与差异化战略耦合的因子,总结如表1所示。

经济型酒店战略耦合布局图

蓝海战略(BlueStrategy)是由莫博涅和w•钱•金提出的。他们将市场比喻成红海和蓝海:红海代表现今已经存在的所有产业,是已知的市场空间;蓝海则代表当今未知的市场空间。与红海中市场空间拥挤,利润和增长率越来越低相比,蓝海代表了创造新需求和高利润增长的机会。价值创新被认为是蓝海战略的基石,这种战略的核心思想是满足和创造顾客和企业自身的价值,并由此开创新的无人争抢的市场空间。以价值创新为理念的蓝海战略让企业以一种新的方法思考和实施战略,克服了成本领先和差异化战略必须进行权衡取舍的缺点,“与之相反,志在开创蓝海战略的企业则会同时追求差异化和低成本”。

经济型酒店通过创新资源利用模式,实现了低成本的固定资产投资及各类资源的共享,实现了业界的成本领先;于此同时,组织结构的扁平化,精简了结构的同时也大大增强了组织决策的能力、市场反应的速度、酒店内部信息传递的效率及决策的科学性;创新性的顾客及产品发展机制,满足了中低端商务客人及大众旅游者对新时期住宿设施的需求,为顾客创造价值的同时,也符合酒店长期发展的战略构想。因此,经济型酒店是实施价值创新的蓝海战略的企业模式,实现了成本领先和差异化两种战略的优化耦合,在我国中低端住宿业市场开辟出了一片新天地。

战略布局图是诊断和分析蓝海战略的有力工具。使用战略布局图可以使企业清楚的了解企业和竞争对手在竞争要素上的战略分配信息,从而了解企业较之竞争对手的优势所在。根据上面的分析,文章列出了经济型酒店成本领先与差异化战略的耦合因子,即经济型酒店较之低端星级酒店的创新价值,它们构成了经济型酒店独特的战略布局与价值曲线(见图1)。

参考文献:

1.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m].华夏出版社,2005

2.Hyatt,L.asimpleguidetostrategy.nursingHomes,2001

3.Helms,m.m.,Clay,D.andpeter,petitivestrategiesandbusinessperformance:evidencefromtheadhesivesandsealantsindustry.managementDecision,1997

4.Kumar,K.,Subramanian,R.andYauger,C.pureversushybrid:performanceimplicationsofporter'sgenericstrategies.HealthCaremanagementReview,1997

5.徐鑫,苗婷婷.差异化和成本领先可以兼得吗?[J].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10

6.周小虎,陈传明.企业竞争战略的选择理论―对波特“夹在中间”理论的修正[J].现代管理科学,2004

经济发展战略的特点篇7

关键词:战略管理理论;经济环境;现代社会

中图分类号:F279.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1-00-01

战略(strategy)一词最早是军事方面的概念。战略的特征是发现智谋的纲领。在现代“战略”一词被引申至政治和经济领域,其涵义演变为泛指统领性的、全局性的、左右胜败的谋略、方案和对策。战略在实践中应用最广的是军队和企业。本文主要针对企业战略管理进行讨论,企业战略就是企业在对外部环境、内部能力认识的基础上,对实现未来目标所作的长期规划。

一、时代对战略理论的影响

(一)20世纪战略理论的演变。20世纪60年代,企业管理领域正式提出“战略”一词,并明确地界定了战略的含义及其管理过程。“战略”的含义远超出“企业各种职能协调或整合”,它包括企业选择竞争的产品-市场组合和确定企业如何竞争的关键政策方针。70年代,“战略”概念被广泛地运用于企业实践和理论研究中。大量专供战略管理的企业咨询公司,众多致力于战略管理的专业团体迅速涌现,并出现了有关战略管理的杂志。80年代,战略管理研究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是,经济学思考逐渐进入战略管理研究的中心。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90年年代的战略理论研究趋势是把企业看作一个整体,由整体来研究竞争。“核心能力、愿景型企业、战略联盟”等概念和理论被提出。由此,战略管理进入新的层次和高度。

(二)新时代需要新思维。战略思想的每一次演变都是随着时代本质特征的改变而改变的,每一个不同的时代会有不同的时代特点,同样就会产生不同的战略思想。现在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经济环境变化飞快的时代,很多事情的改变就发生在朝夕之间,所以我们要从多方面来分析企业面临的问题,针对现阶段的社会经济特点我们必须抓住以下几个特征:信息网络化、经济全球化、资源知识化、管理人本化。

信息网络化:是指信息技术的应用,特别是现代信息通讯技术的飞速进步和发展,以及它们逐步改造传统产业的过程。经济全球化:是指社会经济活动可以打破地区和国家的界限,在全球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资源知识化:是指那些难以编码的隐形只是在价值创造活动所必须的众多资源中,正逐渐显示其核心地位,日益成为社会经济活动中越来越重要的资源。管理人本化:这一方面指社会经济活动的价值创造必须以追求顾客或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为动力;另一方面也是指作为创新知识唯一载体的人,应当成为社会经济活动的真正主体。

二、新世纪企业最应该注重的两个战略

(一)成长战略。一个企业最后的成功与否,其成长阶段战略的制定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先来分析一下在新世纪下企业成长的一般模式。这个角度来看,要制定一套成功的、符合新世纪经济特点的成长战略必须考虑一下几个阶段:

成长初期:找准企业定位,确定企业的专长以及目标市场,建立企业核心竞争力。成长中期:占据稳定市场份额后,合理的根据时代本质向多元化发展,提高企业竞争力和品牌号召力。成长后期:逐渐把资源集中于核心技术区域,其他区域进行辅助,把资源调整到最优配置,同时提升人员的竞争意识,以放慢企业进入衰退期的速度。

(二)扩张战略。扩张是企业在成长过程中普遍追求的目标,是世界现代企业发展的基本趋势。扩张战略的成功与否,决定了企业的高度和地位。

扩张是每一个成功企业必须面临的阶段,它决定了企业之后的发展计划,包括目标市场、产品质量、员工素质等多个方面。通常来说,独资业主企业、合伙制企业由于投资、管理等方面的局限性,逐渐的会被股份制公司所取代。因为股份制公司可以向社会进行大规模的筹资,从而累计大量资金,并且进行扩张,使企业迅速发展、壮大。鉴于现在大部分成功企业均为股份制公司,所以本文主要讨论股份制公司的扩张战略。

扩张战略的基础是资本的累计,如果没有资金的输入,许多战略想法是无法付诸于行动的。企业扩张的类型分为内涵扩张和外延扩张。企业内涵扩张是指企业依赖未分配的利润进行投资以及以此为基础实现企业生产诸方面的进步。企业内涵扩张是在企业内部发生的,主要是企业以值钱的利润作为之后发展的资本,不断的扩大规模、提高产品品质。不会改变企业的结构、产权、股份等因素。企业外延扩张是指通过合并、兼并和收购等形式实现资本的集中及以此为基础实现企业生产诸方面的进步。这样两个或多个企业合并形成新的企业,企业内部结构、产权等都发生了一定改变。比如说联想收购了iBm的pC机业务,从而提高了联想在国际的知名度,现在的联想已经成为国际知名品牌,并占有了大量市场和良好的口碑。

一个成功的扩张战略,必须着重于资本的筹集,因为有着雄厚资本的支撑才可以使企业扩张的战略成为现实,在拥有足够资本的同时,根据市场经济的特点以及企业自身特性来制定出最合适的扩张战略。

(三)两大战略在实际中的制定。无论是成长战略还是扩张战略,都离不开两个最重要的因素,一个是社会经济环境,一个是企业自身的特点。现代社会经济的特点就是变化速度极快,所以我们不应墨守成规,一成不变,必须时刻收集与市场相关的信息资源,综合国家政策、人民需求、自身特点等因素,不断完善已经制定的战略,使其调整到最符合当前环境的状态。就企业自身的特点而言,也是在不断的变化,企业人员结构、股份、核心技术等因素的每一次变动都会引起自身特点的改变。所以只有制定符合新世纪特点的战略才能真正推动企业的前进,才能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三、小结

战略管理是企业的核心思想,它是企业前进的指向标,一个战略的好坏往往决定了企业的未来。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作为一个管理者,单单了解局部区域的形式已经无法满足企业扩张的需要,走前人走过的老路亦无法适应如今时代的变革。所以,我们必须充分利用各方面的信息资源,了解全球的经济走向,抓住时代的脉搏,制定出符合新世纪的完美战略。

参考文献:

[1]周三多.战略管理新思维[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1-2,7-8.

经济发展战略的特点篇8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战略思想;政治哲学;经济哲学

中图分类号:B27;D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194(2009)06―0184―05

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笔者认为,如果用实践唯物主义的“人化自然”的世界全体与战略的视角来理解同志的论述,就可以帮助我们深入理解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如果我们从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哲学视域看中国共产党的战略思想,就不仅可以清晰地认识到从“政治哲学”向经济哲学的嬗变轨迹及价值,更可以深刻地把握科学发展观这一战略思想体现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价值。

一、马克思主义战略思想的历史演变

战略概念产生于军事领域,如今已经广泛运用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

笔者认为,战略主要存在于世俗化的人们的活动域界或实践中,即马克思所说的“客观”或实践领域。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了“人化自然”理论,为确立客观性指向实践视域奠定了无可争辩的根据。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也有这样的观点。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人的活动是有范围的,人们的交往只能在活动范围内形成,所谓“自然界”必须转化、外化为可以感知的环境存在才有实际意义,思想也只能在这些被抽象出来的“现实”、“历史条件”中存在,才有意义。马克思、恩格斯还把共产主义与世界普遍交往相联系,这实际上是一种实践的战略视野、战略思维。

列宁在指导十月革命的实践中,提出了将俄国革命实践中遇到的实践问题同世界革命的全局联系起来。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指出,战略就是研究全局问题。列宁在“哲学笔记”中提出了从个别到一般的认识逻辑,提出了俄国特殊国情与世界一般或全局的关系,创立了战略思维理论。在《论欧洲联邦口号》中,列宁站在帝国主义时代战略全局的高度,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关于社会主义需要几个文明国家工人阶级同时行动的理论,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一国胜利”的理论。

列宁在指导十月革命的实践中,同样是立足战略层面的。他在“四月提纲”的重要文献《远方来信》中,把帝国主义战争称之为革命的“万能的‘导演”。列宁在《论策略书》中认为,马克思主义策略应建立在对这种战争现实的认识上面;后来,列宁在《论我国革命》中,又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十月革命必然性、合法性的客观依据。

由上可见,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是在实践的战略平台上进行的。此后,从到邓小平的理论创新,同样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对这种实践的战略层次的“路径依赖”。

在中国革命的实践中,首先弘扬了列宁指导实践立足于战略思想层次的传统,这是能够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原因。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将中国社会矛盾及结构与世界矛盾联系起来分析,这就是立足世界全局看中国。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从世界矛盾与中国矛盾格局的战略高度,分析了井冈山道路的正确性。后来,《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等论著,都反映了指导实践的战略立足点与战略思维,正基于此,思想才能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与发展。

邓小平创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其立足点仍然是发展的战略全局。邓小平及时洞察了世界时代从战争与革命向和平发展的时代变迁,揭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环境条件,他还站在中国现代化发展过程与逻辑全局,提出了“三步走”战略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科学发展观,无不是对中国与发展全局即战略的新认识的产物。

区别实践的全局层次,不仅是理论创新的立足点,同时也是理论发挥实践指导性的主要“域界”。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成果的指导性,主要体现在为实践中战略层次的问题提供解决问题的思想或思维方式。所以,所谓“理论联系实际”,这个“实际”主要是指战略性问题,对一些具体问题的解决理论不能越俎代庖,要依靠操作性的“工具”或技术去解决。从这个角度看,理论是有用的,但也不是万能的。

二、在战略思维平台上可以兼容马克思主义不同时代的哲学形态

如果把整个哲学的基础与视野置于实践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础上,那么,实践不仅存在横向的战略、战役、战斗的层次划分,也存在纵向的因实践问题变化的时代性的区别。变化了的时代的实践问题仍然聚焦于战略平台,对变化了的时代的实践问题的认识与解决仍然取决于是否能从战略上认识与解决。

从战略上提出认识与解决时代的实践问题办法或“线索”是与哲学形态的嬗变相联系的。马克思主义在指导实践中存在夺取政权、变革旧的基本制度与实现现代化及其共同富裕的不同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也应该存在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向经济哲学的嬗变。

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国的革命与建设的不同时期,既存在学术形态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与经济哲学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也存在思想与邓小平理论这样的实践一行动哲学。可以说,思想与邓小平理论这样的实践一行动哲学,比“教科书哲学”更能反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真面貌及其在实践中生成和与时俱进的态势。

的革命哲学思想不仅反映在《实践论》、《矛盾论》中,更主要体现在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军事斗争中。只有认真研究军事思想,才能真正理解“两论”。如果再联系“新民主主义论”则更可以看到,的哲学智慧,不仅具体化为“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也反映为关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实现条件与进程的战略智慧。

建国后,对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构想框架总体是正确的,具体体现为关于“四个现代化”的目标确定,“人民内部矛盾”理论,以及维护民族独立同时又利用国际环境举措等。建国后的失误仍是战略性的,关键是指导思想的“理论硬核”未能从阶级斗争转化为解放与发展生产力。因此,从哲学形态上看,的哲学成就的类型仍属于以阶级斗争理论硬核为基础的政治哲学。

邓小平不仅在实践上推动实现了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向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开放时代转变,而且还围绕共产党执政后“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时代新问题,形成了邓小平理论。邓小平虽然未专门写下哲学专著,但根据库恩的“范式转换”理论标准,有理论硬核就有一个理论(今天经济学界凭一个理论硬核建构起一个理论、获诺贝尔奖的人比比皆是)。用这种标准看问题,邓小平的哲学思想就是以“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为理论硬核的经济哲学。

正因为邓小平的哲学思想就是以“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为理论硬核的经济哲学,所以,邓小平才能从战略层面解决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四个方面的重大问题:其一,现代化与社会主义的关系问题。“”将它们对立起来,炮制了“卫星上天,红旗落地”的谬论。邓小平坚决将社会主义命运与现代化联系在一起,提出了“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的著名论述。其二,现代化与市场经济的关系问题。党内一些“左”的思想严重的人,把市场经济当作资本主义的专利,认为社会主义只能搞计划经济。邓小平提出了“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著名观点。其三,现代化与共同富裕的关系问题。世界现代化始于欧洲并且以资本主义制度为基础,这个过程呈发展与两极分化的悖论态势。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应该而且能够将发展与共同富裕统一起来。其四,现代化的成功不仅表现为微观经济的高效率,也表现为战略部骤正确与战略布局的协调。邓小平提出了著名的“三步走”、若干“两手都要硬”的观点。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继承了邓小平的经济哲学范式,从战略层面进一步解决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现代化建设在战略层面上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在战略思维平台上既可以兼容的以阶级斗争理论硬核为基础的政治哲学,也可以兼容邓小平以“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为理论硬核的经济哲学。

三、“时代变局”催生马克思主义哲学从“政治哲学”向经济哲学的嬗变

所谓“政治哲学”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这是针对“教科书哲学”实践指向与理论精髓的一种学术观点。这种观点认为,不管“教科书哲学”怎样宣称自己的理论概括力在空间上囊括了整个宇宙世界,在时间上是永远不需要作理论框架与理论硬核修正的永恒世界观与方法论哲学形态,但是,它的理论精髓实际上只能从世界一般的对立到新的统一的否定性即革命性视野、为作为革命党的共产党以旧的社会基本制度的实践提供哲学“合法性”。“教科书哲学”在社会视域中通过逻辑排除法在多因素的社会存在中析出社会基本矛盾、并把它定格为阶级斗争的直接动力的理论硬核,为共产党群众运动急风暴雨式的阶级斗争实践提供了哲学武器。把这种哲学的实践指向与理论精髓加以哲学概括的代表人物是列宁。列宁在《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是如何攻击社会民主主义者》一文中,用“归结于”的逻辑方法,阐述了作为革命党人的实践视域应该聚焦于以生产力为基础的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列宁在《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中,讲哲学唯物主义时并没有讲阶级斗争,只是在阐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内容时讲到了阶级关系。此后,列宁在《卡尔,马克思》一文中把“阶级斗争”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内容单列了出来。再后来,更是明确提出凡是用阶级斗争观点看待历史的就是历史唯物主义,否则就是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

列宁在十月革命后以从“战时共产主义”向“新经济政策”转变为标识,其实践指向与理论精髓与布尔什维克没有执政以前相比却发生了根本改变。以1921年4月《论粮食税》为标志,俄国布尔什维克在执政后的,实践聚焦在发展生产力、创造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解决这个问题要在计划经济体制与市场经济之间进行选择。从1917年至1921年的所谓“战时共产主义”,就是计划到“每一块面包,每一磅牛奶”的计划经济。其结果是饥饿与短缺像阴霾一样挥之不去,粮食产量还不及沙皇时代。所谓“新经济政策”,实质是构建以多种所有制并存为基础的市场经济的发展体制。其结果是经济困难局面迅速改观,列宁1924年逝世时,俄国社会主义经济已呈健康发展态势。

为什么在十月革命前主张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指向是变革社会基本制度与强调阶级斗争理论,而在提出“新经济政策”时却主张选择市场经济体制而洋溢出经济哲学的智慧?对此列宁在《论马克思主义历史发展中的几个问题》中讲得非常清楚。列宁说,历史会发生转变的,历史的转变会导致历史任务的转变,为了解决变化了的历史即时代的新任务,应该把马克思主义学说的不同方面分别提到首要地位。

列宁在共产党执政后,为解决发展生产力进行的以构建发展体制为主要内容的哲学智慧,就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的第一次式样化。因为,虽然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创立了经济哲学研究范式,但是,随着时代的实践问题变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式样创新却是始于列宁。

遗憾的是,因过早逝世列宁“新经济政策”的实践历史不长且经济哲学理论成果尚未自觉概括。其后,斯大林担任苏联党和国家最高领导后认为“新经济政策”是克服经济困难的“权宜之计”,从而停止实施“新经济政策”,回到高度集权的“政府命令”模式的计划经济体制。直到苏联解体,这个高度集权的“政府命令”模式的计划经济体制也未从根本上改革,这也是导致苏联迅速解体的重要原因。

苏联共产党执政70多年的经验告诉我们,共产党执政后关键是要实现哲学思维从变革旧的社会基本制度转向发展生产力,与之相联系的是也要实现哲学形态从政治哲学嬗变为经济哲学。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理论,解决了中国革命的力量、性质、道路等重大实践问题,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形成了思想理论成果。同样,建国后也始终想把中国经济搞上去,但是,因未能实现实践指导的理论硬核从阶级斗争为纲向解放与发展生产力转变、未能实现从苏联舶来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再加上“”错误,逝世时中国经济濒于崩溃边缘。为什么未能实现共产党执政后理论与实践的创新?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他未能像领导革命那样,全面站在世界、国家的战略高度,不因社会突发事变干扰去审视时代与任务变迁,从而适时创新理论与实践。

把实践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向解放与发展生产力转变、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从而推动了哲学思维方式与理论式样从政治哲学向经济哲学转变的是邓小平。在实现这种转变的过程中,邓小平借助了战略思维方式与平台。他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方针等,不仅审视了国际战略格局从战争与革命向和平与发展的这一时代变迁,同时他的经济建设的理论视野也是具有战略全局和战略高度的。邓小平说过,经济上他是“外行”,也讲了一些“从政治角度讲的话”。在中国,“政治角度”就是全局、就是战略。

四、作为战略思想的科学发展观凸现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价值

科学发展观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中心又是经济建设、现代化或发展。可以这样理解:科学发展观为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经济建设或发展问题的认识与解决从战略上提供了指导思想。因为,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经济建设或发展问题是以市场经济体制、民主法制环境驱动下的世界现代化的中国化。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遇到的问题是世界现代化的普遍性问题的中国化,科学发展观从四个方面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理论概括并从战略上提出了解决的办法,把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价值给予了充分体现。

首先,科学发展观把继续并且日益科学化的发展作为解决过去或现实发展中问题的办法,这是从战略思想上解决发展中的问题的创新。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说,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意义。同志在阐述科学发展观的内容时,以发展为逻辑起点,理论与实践创新意蕴是十分明显的。在以剥削制度为基础的时代,发展中的问题难以在既有的基本制度框架内解决,其后果是经济社会问题累积为社会政治问题,通过激烈的阶级冲突乃至战争,以巨大代价摧毁现行社会基本制度。简单说来,剥削制度下的发展问题不能通过继续发展来解决,只能通过革命来解决。我们搞的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与现代化,改革开放30年也的确积累了各种不可避免或可以避免却未能避免的问题。但是,这些问题都只能通过进一步发展、更加科学地发展来解决。所以,任何企图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发展问题通过“上纲上线”政治化、意识形态化,并且借口问题企图开改革开放的历史倒车的言行都是行不通的。

其次,科学发展观从战略思想的高度对发展与人的悖论性实践格局进行拨乱反正。市场经济驱动下的现代化,在一定条件下,存在着“人对物的依赖”或“强资本、弱劳动”的实践格局。世界以资本主义基本制度为基础的现代化过程更强化了这种特殊条件、特定阶段的实践格局。马克思主义对发展与人的悖论进行了批判。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用“异化”的哲学武器对被资本主义基本制度强化了的“人对物的依赖”或“强资本、弱劳动”的实践格局进行了批判;此后,马克思在《1857年至1858年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资本论》中从资本主义基本制度视角揭示了发展与人的悖论存在的条件,提出了用革命手段变革社会基本制度以解决这个问题的战略思路。中国在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上搞市场经济,进行发展,但是,“人对物的依赖”或“强资本、弱劳动”的实践格局在一定程度仍然存在,比如,污染环境式的发展、恶意拖欠工资、违背《劳动法》的各种现象。原因在于市场经济驱动下的现代化在一定条件下,存在着“人对物的依赖”或“强资本、弱劳动”的实践格局是难以避免的。我们的优势不在于能够做到在中国是在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上搞经济建设、现代化或发展,可以不出现“人对物的依赖”或“强资本、弱劳动”的实践格局,而是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基础上不强化这种实践格局,为改变它创造条件。科学发展观提出的“以人为本”的发展价值观、也即是关于发展世界观的主要内容,就是自觉狙击、并改变这种“人对物的依赖”或“强资本、弱劳动”实践格局的战略理论。

经济发展战略的特点篇9

[关键词]财务战略管理目标选择

近年来,财务战略管理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在企业集团发展中的地位也不断提升,但是,企业集团财务战略管理中还存在不少难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解决。企业集团具有业务跨度大、管理幅度宽、管理层级多、分布地域广、产权关系复杂等特点,这更增添了战略管理中战略制定、战略实施及战略调整的难度。因此,极有必要对企业集团财务战略管理进行探讨。

一、财务战略管理的内涵、特点及目标

财务战略是为谋求企业资金均衡、有效的流动和实现企业战略,为加强企业财务竞争优势,在分析企业内、外环境因素影响的基础上,对企业资金流动进行全局性、长期性和创造性的谋划。由此可见,财务战略是战略理论在财务管理方面的应用与延伸,不仅体现了财务战略的“战略”共性,而且勾画出了财务战略的“财务”个性。

财务战略的“战略”共性体现在:①全局性和长期性。财务战略是以整个企业的筹资、投资和收益分配的全局性工作为对象,根据企业长远发展需要而制定的。它是从财务的角度对企业总体发展战略所作的描述,是企业未来活动的行动纲领和蓝图,对企业的各项具体财务工作、计划等起着普遍的和权威的指导作用,并且财务战略一经制定就会对企业未来相当长时期内的财务活动产生重大影响。②导向性。财务战略规定了企业未来较长时期内财务活动的发展方向、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基本途径和策略,它是企业一切财务战术决策的指南,企业的一切财务活动都应该仅仅围绕其实施和开展。

财务战略的“财务”个性体现在:①财务战略的相对独立性。企业战略具有多元化结构的特征,它不仅包括企业整体意义上的战略,而且包括职能层次上的战略。财务战略作为企业职能战略之一,其相对独立性表现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务管理不再只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附属职能,而是有其特定的相对独立的内容;财务活动并非总是企业的“局部”活动,而是有着许多对企业整体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的内容。②财务战略的从属性。财务战略作为企业战略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必须服从和反映企业战略的总体要求,应该与企业战略协调一致,并为企业战略的顺利实施和圆满完成提供资金支持。③财务战略谋划对象的特殊性。财务战略要解决风险与收益的矛盾、收益与成长性的矛盾、偿债能力与盈利能力的矛盾、生产经营与资本经营的矛盾等,这一系列矛盾都是由财务战略谋划对象的特殊性引发的。

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的目标是实现整个集团财富的最大化和集团运转效率最优化。

二、如何强化企业集团财务战略管理水平

1.制定发展战略

战略应包括战略的目标、重点、举措、保障、评价等,它应是一套体系。中国的大企业集团特别是从计划经济时代改制而来的企业集团,往往缺乏战略,更缺少战略管理。集团层面的管理是集成管理,其回答的问题是:如何实现集团的“有所为有所不为”?由于重点发展业务才是企业集团经营战略的重点,所以对战略重点的确定和集团业务优先级别的评估,是企业集团实施战略管理的关键环节。同时,企业集团和政府一样面临民主科学决策的风险和压力,进行相关政策的分析研究或在企业集团决策前进行评估至关重要。

2.制定科学的财务战略阶段实施计划

①资本支出计划。在集团战略发展规划基础上,确定近期与未来三年的资本支出项目计划。资本支出规划是集团战略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但财务上的资本支出规划更侧重于投资时间、资本支出额度以及财务可行性研究等方面的规划。对于集团而言,它还涉及多项目间的排队与资本配置和支出方式问题,必须在计划中列明。在这里,值得说明的是,由于资本支出问题是企业集团财务决策中的主要因素,因此,资本支出项目计划的制定一定要注意其科学性和合理性,要详细,要经得起推敲。

②融资规划。即针对资本支出规划确定集团的融资规划,包括何时融资、融资方式选择及融资额度大小的确定等问题。融资时间与项目所需支出时间相配比,但存在多项目间交叉问题,因此某一时期的投资总额并不等于其现金需要总量,融资规划的目的就是为了明确具体时点的现金支出需要量,以便融资,也就是说,融资时机的把握要准确,因为这也是降低融资成本、发挥融资效率的一种较好方法。融资方式的选择要结合初创期的特点,以股权资本投入为主,辅之以项目融资和其他负债融资方式,但负债融资不应成为主流方式,以降低财务风险和融资成本。总之,对于企业集团的融资,要把握好一个基本原则就是利用最小的融资额度来达到企业集团的预期财务目的。

三、企业财务战略的选择

1.财务战略的类型

扩张型财务战略。它是以实现企业资产规模的快速扩张为目的的一种财务战略,为了实施这种财务战略,企业往往需要在将大部分乃至全部利润留存的同时,大量地进行外部筹资,更多地利用负债。随着企业资产规模的扩张,也往往使企业的资产收益率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表现出相对较低的水平。扩张性财务战略一般会表现出“高负债、高收益、少分配”的特征。

稳健型财务战略。它是以实现企业财务绩效的稳定增长和资产规模的平稳扩张为目的的一种财务战略。实施稳健型财务战略的企业,一般将尽可能优化现有资源的配置和提高现有资源的使用效率及效益作为首要任务,将利润积累作为实现企业资产规模扩张的基本资金来源,为了防止过重的利息负担,这类企业对利用负债实现企业资产规模和经营规模的扩张往往持十分谨慎的态度。所以,实施稳健型财务战略的企业的一般财务特征是“适度负债、中收益、适度分配”。

防御收缩型财务战略。它是以预防出现财务危机和求得生存及新的发展为目的的一种财务战略。实施防御性财务战略,一般将尽可能减少现金流出和尽可能增加现金流入作为首要任务。通过财务削减分部和精简机构等措施,盘活存量资产,节约成本支出,集中一切可以集中的人力,用于企业的主导业务以增强企业主导业务的市场竞争力。“低负债、低收益、高分配”是实施这种财务战略的企业的基本财务特征。

2.企业财务战略的选择

企业财务战略的选择,决定着企业财务资源配置的取向和模式,影响着企业理财活动的行为与效率。

企业财务战略的选择必须着眼于企业未来长期稳定的发展、经济周期波动情况、企业发展方向和企业增长方式等,并及时地对企业财务战略进行调整,以动态保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在选择财务战略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

(1)财务战略的选择要与经济周期相适应。

从财务的观点看,经济的周期性波动要求企业顺应经济周期的过程和阶段,通过制定和选择富有弹性的财务战略,以减少它对财务活动的影响,特别是减少经济周期中上升和下降抑制财务活动的负效应。财务战略的选择和实施要与经济运行周期相配合。在经济复苏阶段应采取财务扩张型财务战略:增加厂房设备,采用融资租赁,继续建立存货,提高产品价格,开展营销筹划,增加劳动力。繁荣后期采取稳健型财务战略。在经济衰退阶段应采取防御收缩型财务战略:停止扩张,出售多余的厂房设备,停产不利的产品,停止长期采购,削减存货,减少雇员。在经济萧条阶段,特别在经济处于低谷时期,保持市场份额,压缩管理费用,放弃次要的财务利益,削减存货,减少临时性雇员。

(2)企业财务战略选择必须与产品生命周期相适应。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认为,企业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大多数企业的发展可分为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企业在每个发展阶段都有自己的阶段特色,正确把握本企业的发展阶段,制定与之相适应的财务战略非常重要。在企业初创期,主要财务特征是资金短缺,尚未形成核心竞争力,财务管理的重点应是如何筹措资金,通过企业内部自我发展来实现企业增长。在企业成长、成熟期,资金相对充裕,企业已拥有核心竞争力和相当的规模,可以考虑通过并购实现外部发展。在企业衰退期,销售额和利润额已明显下降,企业应考虑如何改制、变革企业组织形态和经营方向,实现企业蜕变和重生,由此可见,在企业的初创期和成长期企业应采取扩张型财务战略,在成熟期则一般采用稳健型财务战略,而在衰退期企业应采取防御收缩型财务战略。

经济发展战略的特点篇10

[关键词]社会建设;战略布局;五位一体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并且使这几个方面互相配合,互相促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战略布局思想。以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纲领、政治纲领和文化纲领,形成了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三位一体总体布局。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强调和谐社会建设,形成了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全面发展的“四位一体”的战略布局。党的十正式形成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战略布局思想的一脉相承

(一)在价值目标追求上,都以人民利益为基点,以富国强民为主旨。邓小复强调发展要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提出了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治国目标,并具体制定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提出“不断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主持制定了新的“三步走”发展战略,并进一步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纲领。强调:“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提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

(二)在战略目标的确定上,都以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为主线。邓小平确立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方针,提出了“三步走”的台阶式发展战略,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模式。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跨越式发展战略。提出科学发展观,强调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进一步明确了发展道路问题。十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这一思想。。

(三)在发展的路径选择上,都以改革为动力,以突破传统体制和模式为切入点。邓小平首先把“政治上发展民主,经济上实行改革”作为推动中国改革起步阶段的两大主动力,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以及其他领域的改革。把“抓住机遇、深化改革、促进发展、保持稳定”作为基本方针,形成了中国跨世纪改革发展的战略构想。进一步强调指出,改革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必须不失时机地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管理体制改革,使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战略布局思想的与时俱进

(一)邓小平战略布局思想的理论创新。第一,把工作重心上转向经济建设。邓小平强调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必须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并在此基础上逐步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这不但是工作重心的根本转变,实质上也是体制目标上的根本转换,是我国完成由传统计划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根本创新的重要理论支点。第二,战略目标由单一转向系统和全面。邓小平建构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强国的战略目标包含了3个层次:一是物质层面的现代化,即到21世纪中叶,使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二是体制层面的现代化,通过经济、政治、文化等各种体制的改革,确立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新型体制,使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定型化、现代化;三是观念层面的现代化,即人的现代化,通过精神文明建设,促进人的整体素质的提高,逐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第三,社会发展的价值目标由重义轻利转向义利统一。邓小平从“猫论”到“生产力标准”再到“三个有利于”的价值标准的提出,逐步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义利统一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