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建设方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6:29:48

教育信息化建设方案篇1

一、政务信息化建设的原则和目标

为推动政务信息化工作,国务院、教育部和省政府相继发出了有关文件,要求各地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快办公自动化建设,大力推进政务信息化工作。

全省政务信息化建设工作将坚持“统一规划,协调发展;需求主导,应用为主;规范标准,资源共享”的原则,以“三网一库”(即内部的办公业务网、本系统的办公业务资源网、政府公众信息网和教育系统共享的电子信息资源库)为基本架构,加快办公自动化建设和应用工作的步伐,用1-2年的时间,建成覆盖全省教育系统的办公自动化网络和电子信息交换系统和远程多媒体会议系统,实现办公业务的电子化、数字化和网络化,实现政务公开,提高办事效率。

二、建设内容

(一)内部行政办公网络(内网)

省教育厅机关实现内部公文流转、公文办理、督查、信息查询、档案借阅、会议及值班安排等主要办公业务数字化和网络化,实现无纸化办公。

各省辖市教育局和高等学校建设内部局域网,逐步实现办公自动化,实现与省教育厅的政务信息电子交换。

建成省教育厅与各省辖市教育局和高等学校的远程视频会议系统。

(二)公众信息网(外网)

充实完善河南省教育厅政府网站,建成面向社会服务的河南教育信息网,建立省教育厅机关各处室、厅直属单位公众信息网站。

集中建设各市、县教育局和高校的公众信息网站,形成全省政务信息平台。

(三)政务信息资源

启动学校基本信息数据库和教育事业基础数据库建设项目。完成市、县建国以来教育事业统计数据入库上网。

(四)政务信息系统运行中心

建立省、省辖市、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教育政务信息系统运行中心,实现对教育政务信息的网络管理、数据存储、安全管理、技术支持与服务。

省教育厅政务信息系统运行中心设在省教育信息中心,省辖市、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政务信息系统运行中心,应明确相应的技术承办单位。

(五)政务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按照国家标准和教育部、省保密局、省公安厅等部门的技术要求与管理规范,由省教育厅统一组织,建设全省教育政务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包括安全组织体系、安全管理体系以及安全技术体系。应用信息加密、电子认证等技术,确保信息的不可抵赖、不可篡改和不可被盗用,实现教育政务信息的安全流转。

三、技术方案

1、按照“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促发展,统一规划,协同建设,资源共享,安全保密”的指导原则,立足于实现我省全民教育信息化,优先保证所有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享受基本信息服务的宗旨。

2、方案的总体规划应坚持高起点,硬件设备选型应坚持适用、够用和购买时性能价格比最优的原则。

3、软件配置坚持统一标准,统一平台,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的原则。

4、教育公众信息网(外网)的建设要坚持统一组织,集中建设的原则,重点建设省、省辖市和高校教育信息平台,县(市、区)教育局要依据自身的条件决定是否建设教育信息平台。不具备条件建设教育信息平台的单位,原则上河南省教育信息网上建立虚拟网站。网络安全保密系统由省教育厅商省保密局统一选型。

5、学校外联接入方式,可以选择光纤、DDn、aDSL、iSDn、电话拨号、微波等方式。

四、重点建设项目

(一)河南省教育厅机关网站和河南教育信息网

把河南省教育厅机关网站建成内部办公的网络平台;将河南教育信息网建成面向社会公众服务的教育信息门户网站。

(二)全省教育系统办公自动化和电子公文交换系统

以电子公文交换系统建设为突破口,逐步实现办公自动化,提升全省教育政务信息化建设水平。

(三)教育管理软件评测机构

按教育部的授权,建立河南省教育管理软件评测中心,依据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标准,对河南省内销售和使用的各种教育管理软件进行评测和认证(已通过教育部评测认证的除外),实现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标准统一、数据共享,保证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正常运行。

(四)安全保障系统

以省教育厅机关局域网为中心,集中统一建设省、省辖市、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网络与信息安全保密系统,确保全省教育政务信息系统安全运行。

(五)学校基本信息数据库、教育事业基础数据库和法规文件库。

(六)教育政务信息化示范工程

通过实施具有基础性和全局性的示范项目,加快政务信息化的发展。对试点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给予奖励。

五、工作进度

全省教育政务信息化建设分两步:

第一步,从20*年7月开始,启动省辖市教育局和高等学校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建设,集中建设政务信息电子交换系统,实现教育政务基本信息服务。同时开通远程多媒体会议系统。这一阶段工作到20*年底基本完成。

第二步,从20*年开始,对省、省辖市教育行政部门内外网进行升级,扩充功能,提升应用能力和安全保密等级。

规划进度:

20*年7-8月

召开有关会议,部署政务信息化建设方案,统一思想,明确任务。

建成省教育厅远程视频会议系统。

正式开通河南教育信息网。

20*年8-9月

启动省教育厅与各省辖市教育局、高等学校电子公文网上传输试联通。组织培训。

部署省辖市教育局内网和外网建设。

衔接省辖市教育局和省属高校政务信息化建设方案。

20*年7-10月

省教育厅机关实现内部公文流转。

教育管理软件评测机构挂牌。

正式实现省辖市、高校与省教育厅电子公文网上传输。

为机关各处室建立公众信息网站,为学校提供虚拟主机服务。

省辖市教育局和高等学校建成内部局域网。开通省教育厅和17个省辖市的视频会议系统。

省教育厅直属单位、省辖市教育局和高等学校建立公众信息网站。

20*年7-12月

完成基础数据库软件开发,并开始建库试点。完成建国以来全省教育事业统计数据入库上网。

20*年

完成各项建设内容,重点项目通过验收。基本建成“三网一库”的政务信息化框架体系。

六、主要措施

1、加强统筹规划和协调。教育政务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与整个教育信息化建设不可分割。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做好统筹规划,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进行教育信息资源整合,以政务信息化带动教育信息化建设。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大、中专学校要成立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实行主要领导负责制。通过教育政务信息化建设,加强对所辖区域教育信息化的统筹和引导。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大、中专学校的办公室负责组织协调。技术承办单位负责具体实施和技术支持,并按照全省的统一规划,做好本部门(单位)的建设方案。

2、确保资金投入。省、省辖市教育行政部门要按本方案的技术要求,安排政务信息化建设资金和重点项目建设资金。省辖市要在近3年的经费预算中,安排教育政务信息化系统建设专项资金,并保证每年的正常运行经费。各高等学校也要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政务信息化建设。在资金暂时困难的情况下,可以充分利用外资,鼓励企业垫资,采用融资租赁方式,建立投资的社会补偿机制,确保政务信息化建设按计划实施。

3、增强标准化意识,加强教育管理信息标准的执行力度。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在制定教育政务信息化建设方案时,一定要依照有关标准进行,选择的教育管理软件,一定要通过国家授权的评测机构的测试,以保证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互联互通、数据共享、安全运行。

教育信息化建设方案篇2

[关键词]:高校教育档案信息化档案信息资源

高校教育档案是高校在进行教育活动中所留下来的各种信息、数据、文档、资料等。依托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提高高校教育档案管理和应用的效率,使其更好地为高校教育教学服务,是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一、档案信息化管理是时展的必然趋势

高校作为教育的最高层次,承担着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历史使命,丰富有效的教育教学活动,是高校日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来说,高校教育档案包括关于上级部门开展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指令性文件,当期教学计划、各学科教学大纲,重点课程建设资料,教学质量检查、教学观摩、课堂教学质量分析资料,以及学员管理、课堂教育、考试考查等各方面的资料。高校教育档案工作对于高校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通过对高等教育档案信息资源的搜集与整理,可以记录高校教育活动的轨迹,从中探索高校教育的发展规律,积累高校教育工作的重要成果和宝贵经验。高校教育档案信息化建设,是指在教育档案管理活动中,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对教育档案信息资源进行处置、管理,并提供相应的信息资源利用服务。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高校教育活动愈发的丰富与多样化,教育档案管理愈发的繁琐复杂,通过更加便捷的工具来推动和加强高校教育档案管理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信息时代,现代信息技术代表着科技发展的方向,其功能十分完善、强大,已经能够满足高校教育档案建设的基本需求。将现代信息技术引入到高校高等教育档案建设中来,实现档案管理手段的转变,是高校教育档案发展的重大变革。

二、高校教育档案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档案信息化建设是传统档案走向现代档案的重要标志,也是高校教育档案改革与发展的重要途径。当前高校教育档案信息化建设中,存在以下问题,阻碍了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进程。

1.高校教育档案信息资源缺乏系统性

教育教学活动是高校最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是由高校各个部门和高校教师、辅导员分工协作、密切配合共同完成的系统工程。在这一过程中,参与各种教育教学活动的部门中都产生了大量的档案信息资源,如何将这些繁琐复杂的信息资源及时、准确、有效地录入到高校档案管理系统中,使之成为一个系统完整的高校教育档案体系,成为高校教育档案信息化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2.高校教育档案信息化建设投入不足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但在具体的发展实践中,各高校也面临着诸多困难,需要使用经费的地方也非常多,相对来说,对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比例相对较低,用于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经费也十分有限,无法购置好的软件及硬件设备,使高校教育档案管理落后于学校发展的步伐。

3.高校档案工作人员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人是高等教育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关键因素。高校教育档案信息化建设,对档案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具备传统的档案业务能力基础上,要具有一定的档案信息化管理意识和先进的理念,还要掌握一些现代信息技术。从现实情况来看,各高校档案工作队伍虽然整体素质已经有所提升,基本保障了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但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却很少能够比较深入、全面地理解高校教育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自然也就很难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高校教育档案信息化建设工程中来,影响了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4.高校教育档案信息资源的利用率较低

高校教育档案是高校有效教育教学活动的记录,是高校发展成果的凝结。从高校发展的角度来讲,高校教育档案信息资源对于高校下一阶段的工作有重要的启示作用;从学生个人而言,这些档案信息资源对于学生的终身发展也有着积极的意义。但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虽然现代信息技术为高校教育信息资源的检索和利用提供了便利条件,但高校教育档案的利用率仍然偏低,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进程。

三、高校教育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几点策略

档案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加快档案管理现代化、信息化的建设,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制定并完善高校教育档案信息化建设制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高校教育档案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有统一标准来规范和约束建设行为。制度就是规矩,是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标准。高校档案管理部门和工作人员要严格遵守国家档案管理制度,并在此基础上制定适合本校、本部门的档案管理制度,对高校教育档案信息资源的搜集、整理、录入、保存、查询等环节进行规定,推出相关适应信息时代的便于操作的相关制度,使高校教育档案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2.加大对高校教育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投入

高校教育教学管理部门要提高档案管理意识,要强化“以史为鉴、以档案为镜”的档案建设观念,重视高校教育档案信息化建设,从政策上和财政上给予倾斜,加大高校教育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力度,从软硬件两方面支持高校教育档案信息化建设。同时,高校档案部门也要善于运用资金,加强对资金使用的监管,并通过有效规划提高资金使用的效率,争取“花少钱,办实事”,推动高校教育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

3.提高高校教育档案工作人员的素质

重视档案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工作,创设机会开展校内各部门之间以及各高校之间教育档案工作人员之间的业务交流,使他们就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新的解决方法进行积极的探讨和研究,引导和帮助他们更新观念,强化教育档案信息化建设意识。并且要主动吸收高素质人才加入到高校教育档案队伍中来,为教育档案工作队伍注入新鲜血液。同时,还可以尝试引入竞争机制,从客观上营造一种氛围,使教育档案工作人员努力学习,提高业务水平,从而打造一支素质优良的档案工作队伍。

4.提高高校教育档案信息资源的利用率

“以使用促发展”。近年来,对高校教育档案信息资源的利用需求不断增加,服务对象也由在校学生扩大至历年毕业生,服务内容也从最初的便于教育教学管理,扩大到提供选课参考、学历认证等方面,这些都为教育档案信息化建设带来了新的助力。高校教育档案信息化建设要关注这一变化,加强对资源的整合与分析,提高信息资源质量,强化档案服务理念。以上措施都将有力地推动高校教育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进程。

四、结语

高校教育档案信息化建设是档案事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将极大地促进高校档案工作现代化、标准化、公开化和服务化,对于学校教学、教务管理提供更多的支持。要充分认识到高校教育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为推动档案信息化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教育信息化建设方案篇3

关键词:海河教育园区;档案信息资源;共享

作者简介:张金来(1958-),男,河北保定人,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馆员。(天津 300350)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14-0254-02

当今全球互联网以及信息技术已经成熟,信息资源共享惠及世界各地,人类为了获取某一方面的信息资源,再也不会受地域、时间、空间的限制。人们对信息资源的需求得到进一步拓展,获取方式更加便捷。伴随着信息资源共享的涌入,各地政府档案管理机构相继建立了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天津海河教育园区被界定为全国职业院校改革示范区,有着独天得厚的优质教育资源和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为此,实现海河教育区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必将成为可能。在海河教育园区建立各院校之间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是推动海河教育园区建设、教育教学改革、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

一、实现海河教育园区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必要性

1.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是档案管理工作的客观要求

随着我国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海河教育园区教育的发展,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在档案信息资源共享中的应用。改变了人们对档案利用传统的获取手段,促使档案管理服务方式、服务理念的转变。传统的档案馆管理往往以地域为中心,忽视了对社会的服务,这就导致了档案管理服务范围的狭窄,制约了档案工作的发展。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社会公众对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期待,使传统档案管理在服务理念上不得不从狭隘的服务到更宽领域的服务转变,而档案管理的服务方式转化为信息化服务,从而更好地满足园区广大师生及社会不同群体的需求,是经济社会、信息技术发展的客观要求。

2.是促进海河教育园区发展建设的内在要求

海河教育园区的建设发展对天津的教育、经济建设有着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2011年3月已有7所高职院校进入海河教育园区。园区二期建设天津大学、南开大学等几所高校也要陆续迁入园区。天津作为全国职业教育改革示范区,海河教育园区占地面积37平方公里,基本囊括了天津高等教育资源。为此加大海河教育园区信息化建设,实现海河教育园区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是非常必要的。

3.经济社会的发展决定了对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需求

以国际互联网为标志的信息高速公路缩短了人们交往的距离,也在不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一个集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为一体的社会,信息资源的共享呼之欲出。天津海河教育园区信息资源共享于2012年3月7日启动,共实施4个共享项目,同样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作为人们的更高需求也被期待着,现在大部分各高校传统的档案馆(室)提供利用的方式多为馆(室)内查询,即档案社会公众、学生、教师等只有到相关的档案馆(室)(以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到院长办公室、教务处等职能部门)或者文件处理机构才能查询到自己所需信息。而互联网改变了人们这一需求方式,改为通过网络对档案数据库以及相关的文献信息进行访问、浏览、检索,甚至下载,即可得到所需的档案信息。这就给档案利用者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人们可以不用跨馆寻找便可找到自己所需信息,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潮流。

二、目前海河教育园区各院校档案信息资源的现状

海河教育园区各院校档案室均建立了档案文件级的目录数据库,以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自1953年建校以来案卷级目录数据库,到2009年,数字档案室建设项目经过3年建设,完成了以卷改件的存档要求。档案室藏录像、录音、实物和缩微胶片等多媒体资料的数字化处理,并转入档案全文数据库档案管理模式。其内容包括:档案信息资源数据库;数字档案资源管理平台;信息资源管理平台;多媒体档案采编及展示平台和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平台;针对学院校园网和社会公众提供方便快捷、安全可靠的档案信息网络化服务平台;以夯实档案信息资源数据库为基础、电子档案安全和标准规范为支撑体系。目前园区各院校均已具备了上述条件。当前关键的工作任务尽快搭建海河教育园区档案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平台,待天津大学、南开大学等二期院校全部进入,海河教育园区内实现实质性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就基本确立。

三、海河教育园区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可行性

1.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现代信息技术已经深入社会各个领域,其具有惊人的处理速度、精确的计算能力、极强的记忆和严谨的逻辑判断能力,其数字化、数据库、多媒体、超文本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应用已经很成熟,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使档案信息资源突破时空的限制,为园区不同院校及社会公众的档案利用提供更为便捷的档案查询服务。另外,在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过程中,为了保证档案信息资源的安全性,就必须采取一定的技术措施,而信息技术中的诸如数字签名技术、防火墙技术、防范病毒技术以及数据加密技术等都能为其提供安全保障。所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实现提供了技术条件。

2.各院校为实现海河教育园区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奠定了基础

(1)园区各院校经过多年的办学,在传统的档案工作中,收集、整理、保管、编研了丰富的档案资源,为海河教育园区档案资源的信息化奠定了强大的基础。现在档案工作则以利用为中心、服务为宗旨,在传统的管理服务基础上,利用多种方式初步探索出了档案信息资源共享之路。如建立目录中心、加强校区馆际合作、编研交流、宣传展览等,这些都为园区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铺平了道路。而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海河教育园区档案信息资源要依托网络,通过建立档案网站集群、虚拟专网、分布式数据库等多种方式实现各校区的共享,这就使海河教育园区档案信息资源在共享道路上迈出了坚实一步。

(2)教育部、海河教育园区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的建立。教育部在全国各高校先后建立了《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教育部办公厅的通知》。天津海河教育园区信息资源共享如期实施,各校区已进入了实质性操作,这些都是基于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适应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及教育教学改革的客观要求,也为实现海河教育园区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奠定了基础。

3.档案目录中心的建设

教育园区各院校经过多年的传统管理模式,集成了一套完整的档案目录。并通过数字化转换,实行计算机数据库管理。也为教育园区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做了基础铺垫。

4.基于分布式数据库的档案信息资源共享

园区各院校档案馆(室)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均实行了档案资源数字化管理。将档案信息资源进行了有效整合,建立了园区分布式的档案基础数据库体系,连接了海河教育园区所有院校档案馆(室),通过这个平台为园区广大师生和社会大众提供了丰富的档案信息资源。该数据库涵盖了分布式档案目录数据库、分布式重要档案数据库和馆藏多媒体数据库三个规范化、可共享的基础数据库。

四、海河教育园区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实现

要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必须建立健全一整套完备的共享机制体系。其中包括:最主要的是实现档案信息共享的基础性工作;建立健全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的共建共享管理机制;先进技术在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中的应用;档案管理人才机制的建设,管理者的职业素质等。

1.档案信息共享基础性工作

是指档案的全宗目录以及档案的归档、检索、查找、开发、利用等原始信息数据库的建立等。这是实现共享的核心部分,是提供共享者信息来源的全部。另外,既然共享就要对园区各院校档案信息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最大程度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尤其是园区的5所高职院校,分别由几所学校整合而成,档案管理分散。经过整合把档案信息资源基础工作做实,为实现教育园区共享奠定坚实基础。

2.实现海河教育园区档案信息资源共享

就要建立健全统一规范、标准、科学、的共建共享管理机制。即以教育部、国家档案总局《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教育部27号令)为规范标准;制定《档案信息化标准管理办法》科学管理制度等。这是实现共享的基本保障。

3.档案人才机制的建设

档案工作者素质的高低体现了档案管理水平的高低,其职业素质对档案工作者来讲尤为重要。如岗位技能、文化水平、继续教育、培训程度以及档案管理从业资格等。其中包括:对现代信息技术掌握的程度,档案办公软件的使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知识、较强的服务意识和敬业精神、掌握国家的法律、法规。海河教育园区依托园区各院校优质教育资源,满足了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条件。

五、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安全技术保障

如果档案信息资源能够得到共享,计算机网络技术是根本的安全技术保障。但是网络的不安全性面临着严峻挑战。为此,因特网存在的安全隐患也成为档案信息资源共享不安全性的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无论是操作系统、软件设计还是网络病毒攻击,必须采取相应有效的防范措施。如建立防火墙及计算机入侵检测技术、采取数据加密和身份验证技术;设置多层级密钥技术;安装防病毒软件以及防病毒、木马、黑客攻击等,以保障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可靠性、安全性

综上所述,实现海河教育园区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高度关注。笔者几经缜密思考,与园区管委会海河教育园区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构建基于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实现进行了沟通探讨,分别到园区各院校进行交流、调研形成共识,认为在海河教育园区架构档案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是可行的。园区各院校有雄厚的优质教育资源、强硬的技术支撑,并且建设成本低,并且有政府优惠政策的支持。为此,实现海河教育园区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是信息资源共享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园区的教育发展以及各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服务满足于园区广大师生及社会不同群体的需求必将起到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李运峰,李安英.高校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实现构想[J].兰台世界,2008,(22).

[2]杨冬权.在全国数字档案馆(室)建设推进会上的讲话[n].中国档案报,2013-10-18(1).

[3]丁莉.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策略研究[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

教育信息化建设方案篇4

[关键词]档案信息化;高校档案管理;电子档案

由于社会信息化的发展,社会对档案信息资源的需求日益增长,利用方式也发生着巨大变化。如何满足社会需求、提供有效的档案信息服务,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步伐是必由之路。

一、档案信息化概述

档案信息化就是在档案管理活动中全面应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对档案信息资源进行配置、管理、开发和提供利用服务的过程。具体地讲,就是依托现代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等信息技术原理,采用计算机、扫描仪等信息设备,按照一定的技术标准和规范对档案文献进行加工、整理,使之以数字化的形式有效地组织起来,并且能够方便、有效地提供给人们利用的过程。

档案信息化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理解:一要实现档案信息的数字化;二要实现档案信息接收、传递、存储和提供利用的一体化;三要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四要引发档案管理模式的变革。

二、高校档案管理的作用与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

(一)高校档案管理的作用

1、在教育评估方面的作用

开展高等教育评估是提高高校教育质量的一项重要举措。然而,评估教育质量与档案利用密不可分。丰富系统的档案材料,全面准确的档案信息,是高校开展教育评估工作的基础和依据。

2、在教学改革中作用

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教学改革、高校教职工队伍管理改革是普遍的、越来越深化的、涉及我国长远发展的重大活动。不管改革从哪一方面下手,进行到何种程度,取得何种成果,都与高校档案和高校档案管理水平密切相关。比如,全国教育资源的整合配备,高等教育发展规划的制订,某些高校撤并、重新组合,乃至某一高校的专业增加或更新;课程设置、教学计划安排、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管理等方面改革,都是形成档案与利用档案之过程。而上述改革都需要在依靠档案信息和档案数据,在总结经验基础上的方案论证、修改,以确保改革稳步推进和最终成功。

3、在科学研究工作中的作用

高校为培养出社会急需、专业对口、就业率高的人才,离不开科研工作。一所高校能否具备高精尖科学研究水平,也是衡量该校教育水平、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准。高校科学研究工作首先得力于本校科技档案的利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档案是具有潜在利用价值的生产力要素。充分发掘利用高校科技档案资源,将高校科技档案中的先进科技成果,直接为发展高校科学研究工作,为积累高校科技实力,为国家科技发展、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服好务,与企业合作,走出一条产学研良性互动广阔大道,都依赖于高校科技档案价值全面、系统与深入发挥。

(二)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

1、高校档案信息化管理是信息时展的需求

2008年9月1日,由国家教育部和国家档案局联合颁发的《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明确规定了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与数字化校园建设同步进行的重要性。高校档案信息化管理是响应无纸化办公模式的推广,响应数字化校园建设,适应信息化时代的要求。在信息时代,高校如何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来提高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创新高校档案管理工作模式,是高校档案管理工作者应当解决和关注的问题,促进高校档案信息化管理,对于实现高校的长远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有利于档案永久保存

近年来,高校发展规模越来越大,形成的档案数量和门类日益增多,过去以纸质档案为主的管理模式已经难以适应高校发展的新要求。越来越多的纸质档案,不仅整理装订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储存起来要占用很多库房,还会受储存环境、虫蚀及火灾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很多档案难以做到永久保存。只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以硬盘、光盘等多种载体的多元化、信息化、网络化管理新模式,才能确保档案信息的完整与安全。

3、有利于档案信息资源的高效利用

有效查询和利用档案信息,是档案管理的核心目的。实现档案信息化管理,将极大提高档案信息的利用效率和价值。如果实现档案信息网上共享,档案利用者将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只需要一网的计算机,即可进入高校档案管理系统,查询自己权限范围之内的所需要的档案信息,这将使得档案编研、档案查阅、利用等工作变得更为方便快捷,能更好地发挥档案管理在现代高校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4、有利于科学归档和建档

传统的档案归档方法,往往是今年归去年的档,时间拖得比较长,难免会造成资料的损坏或遗失,档案的信息化管理,校内各有关部门可随时在档案管理系统网上传送或编辑、录入档案,这样档案管理人员就有更充足的时间进行数据整理、筛选、分析和归档,既保证了档案质量,又避免了因时间延误等原因造成的档案的不完整。

三、高校档案信息化管理的主要问题

(一)缺乏档案信息化管理意识和技能

有些高校对于档案信息化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不了解档案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相应地学校层面对于档案信息化就缺少资金和政策上的支持,导致档案管理人员积极性不高;同时也存在一些档案管理人员没有认识到档案信息化管理的优势,仍然墨守成规,停留在传统纸质管理的模式下。另一方面,档案管理人员更新缓慢,既懂计算?机网络技术又懂档案管理的专业人员很少,缺乏档案信息化管理所需的技能。

(二)信息安全问题和保密问题

档案信息化管理都是电子档案的形式,其一,电子文件易复制、易篡改,在档案的形成、传输、存储的过程中,计算机网络自身的一些问题可能会导致信息的流失,如一些系统故障、软件错误、病毒、人为恶意破坏等;其二,纸质档案上的单位盖章和领导签字具有法律效力,其真实性、合法性比较容易鉴别,而电子档案由于其易复制、易修改的特点,其真实性、合法性的鉴别受一定条件的制约。在实际工作中,加强计算机、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尤为重要,同时还得依靠传统纸质文件作为原始凭证。高校档案信息中包含可公开提供给师生浏览查阅的资料性档案信息,也包含涉及机密和按照相关规定不能公开的信息,可公开查阅的信息在校园网上师生通过普通注册就可以浏览,机密信息根据保密级别一方面以纸质存档,另一方面可存于计算机但是必须使用特殊密码或者账号进行查询。因此要对档案进行严格分类,切实做好信息安全保护工作。

四、高校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对策

(一)提高高校师生档案信息化意识,加强档案信息化管理的人才队伍建设

要加强对高校师生的现代档案概念、档案的利用价值和作用以及档案法律法规等的宣传力度,使广大师生对档案信息化建设有全面深入的了解,充分认识档案信息在实际工作和学习中的重要作用。要做好对各部门专兼职档案员及全校师生电子文件归档办法、如何利用档案方面的培训,让全校师生有机会切实参加到档案信息化建设之中,提供丰富有价值的信息资料,并能够充分利用档案信息平台,推进学校的档案信息化管理。

知识经济时代,人才是最重要的资源。档案信息化建设本身又是最具有知识经济时代特征的新兴领域,具有独特的专业特点,因而人才无疑是最重要的建设源,是保证档案信息化建设持续发展的关键之一。高等院校是档案信息化专业人才的培养基地,具有较强的师资力量,较高的科研水平和完备的教学设施。应以高等院校为中心,培养档案信息化建设需要的人才。如根据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需要,进行课程改革;在教学计划中增加信息技术和信息化课程的比重;档案研究生教育中增设档案信息化研究方向。通过专业方向上的变化和课程体系改革,使高等院校的档案学专业成为档案信息化高端研究型人才、宏观层次人才、管理型人才和技术性人才的摇篮,为档案事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人才支持。最后,建立制度化、多元化的档案信息化继续教育体系。面对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紧迫形势,大部分在职人员没有时间和机会到高校进行系统学习。根据这一情况,可以采取专题讲座、实习培训、现场研讨等继续教育方式,具有时闻短、效率高、内容专~、形式灵活的特点。是在职档案人员新知识、新技术,掌握新技能、新方法,探讨新情况、新闻题,及时提高信息素养,培养信息技能的有效途径。档案信息化人才建设是一个渐进过程,人才培育制度和人才管理政策必须与时俱进、适时调整,以适应人才状况的变化和信息化建设发展的需要。

(二)提高技术支撑,建立完善的电子档案管理利用和安全保障体系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信息失密、病毒泛滥、系统瘫痪等现象屡见不鲜,信息安全问题日益突出,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挑战。应对档案信息安全采取的措施主要有:第一,设计信息安全模式。放眼国内外关于信息安全模式有很多种,如多级安全模式,多边安全模型,信息技术安全性评估通过准则等等。这些摸型和标准具有不同的特点,适用于不同的情况和领域,为构建档案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提供了依据、参考和借鉴。第二,构建各类安全防护体系。可以从几个方面进行,如网络安全防范体系建设,数据安全防范体系建设,计算机系统安全防范体系建设,病毒防护体系建设以及安全防范管理制度建设等。同时在建设这些体系的过程中还要做好系统的安全评估工作,以便从总体上把握目前自身的信息化程度和水平,构建动态的、整体的信息安全防护体系,从两为下一步发展打姆基础。第三,采取一些行之有效兹技术手段应对某些舆体的技术问题。除了信息加密技术、信息确认技术、访问控制技术、备份复制技术等,对一些具体的信息安全问题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技术手段。如运用电子签名法技术对电子商务中的电子文件信息内容翡安全进行规范,明确了数据毫文的法律效力,从丽实现了电子文件在传递和使用中的安全性和可控性。第四,建立有效的管理体系。各种技术措施虽然可以为网络、计算机、存储设备、系统服务、应用程序等软硬件系统建立“硬件”防护体系,德要馊他髑真正起作用,还需要管理这样的“软件”防护体系与之协同工作。第五,完善档案信息内容安全保障的法规体系。

参考文献:

[1]马凤莉.浅谈档案信息化工作[J]山西档案2013

[2]薛艳,王健.试论档案信息化管理.http://.cn/Conference_7366041.aspx

[3]吴学志.高校档案信息化管理探析[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

[4]王涛,张凯.高校文书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11

[5]周玮,毕鸿雁.高校教学档案信息化管理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3(7)

[6]刘娜,孔青青.档案信息化研究综述[J]档案研究.2013(3)

[7]张.我国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分析与对策――基于Swot分析方法[D]2009

教育信息化建设方案篇5

关键词:继续医学教育档案管理

档案管理信息化是指通过网络技术对档案资源进行合理的整合与管理,达到高效利用档案资料的目的。当前我国继续医学教育档案广泛使用iC卡实时登记,将医技人员的继续医学教育档案录入其中,但由于各种历史原因,档案管理一直处于零散、不健全的状态,找出问题的根源并对症解决是值得探讨的课题。

一、继续医学教育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使用继续医学教育档案管理系统,对医技人员的档案进行信息化管理,必然对继续医学教育档案管理的发展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主要表现为:(1)拓宽档案管理的渠道。传统档案管理零散、不规范,再加上医院医技人员众多,查询信息十分不方便。继续医学教育信息化管理就避免了这些问题。(2)随时能提供详细的数据信息。继续医学教育信息化系统集成了强大的搜索引擎,仅需要几秒钟,就可调出某位或符合某种特征的医技人员的数据信息,资料更翔实、更规范、更完整。(3)档案管理工作与继续医学教育同步完成。在过去,档案管理是落后于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的,也就是说继续医学教育工作完成一段时间后才形成档案。由于档案是手工制作完成的,规范性不强,同时很容易出现错误。采用iC卡实时登记,使档案管理工作与继续医学教育的同步问题迎刃而解。然而,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是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需要我们不断挖掘其中的问题,总结经验与教训,不求最好,只求更好,促进继续医学教育档案管理的信息化,以满足医学发展的需要。

二、继续医学教育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信息化建设投入不足

目前,医院已经对继续医学教育有了全新的认识,但在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方面投入的资金还是明显不足,档案管理部门硬件系统陈旧,扩展性不足,同时缺乏相应的配套软件,旧的管理软件功能少、适应性不强、缺乏人性化界面,已经严重阻碍了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发展。硬件设备和专业软件是继续医学教育管理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它们的支撑,任何想法都是纸上谈兵。

2.资源收集、利用不到位

由于经验不足,许多医院的继续医学教育档案收集盲目求全,不管是有用还是没用的资料,不进行筛选而统统记录下来。从表面看,档案资料确实非常详细,但很多资料无用或可利用价值不高,占用了大量资源,也影响了有价值档案的开发利用。并且许多医院存在重收集、贮存而轻开发利用的情况,对资料的分类管理不科学,加之服务意识欠缺,最终使档案资料形式化,无法得到有效利用。这种被动式的服务以及不求创新的管理观念,很难使继续医学教育档案管理工作有效开展。

3.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亟待提高

档案管理水平的高低完全取决于人,但从继续医学教育档案管理的现状来看,管理队伍的素质普遍不高。一部分是长年坚守于岗位的老员工,自身知识结构老化,对新知识、新观念的接受能力较差;一部分是转职或兼职的人员,对档案管理只有初步的了解,根本无法深入开展工作。这些人员只是进行简单的资料收集、整理和储存,而且偏好于手工方式,对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应用较少,所以是一种被动的、消极的管理。档案管理人员素质低下,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继续医学教育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发展。

三、促进继续医学教育档案管理信息化发展的措施

1.加大信息化建设投入

医院领导要加强对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的重视,加大对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将档案管理纳入到医院的整体规划上来。可以从财政和政策两个方面着手:在财政上,设立继续医学教育档案管理专项资金,用于完善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所需的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硬件设备要充分考虑扩展性,软件系统开发应切合医院档案管理的具体工作,遇到问题后及时修补和更新。在政策上,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让广大医技人员认识到档案的重要性,主动参与配合完成信息化建设工作。

2.构建档案信息资源体系

构建高效的档案信息资源体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信息资源收集一定要选择与教育管理和进程有关的信息,切忌求大求全,将零碎的、无足轻重的信息剔除。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管理办法,制定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让档案信息收集工作有章可循。二是在资源的利用上改变重收集轻利用的观念,在提高服务上加大力度,发挥档案管理的真正价值。

3.提高管理人员整体素质

良好的员工素质是搞好档案管理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作为一名称职的档案管理人员,必须具备扎实的理念和科技知识,还要有一定的开拓意识,对档案管理工作有独到的见解。医院可通过内部培养和外部引入的方式来解决人才问题。在内部人员培训上,更多地帮助他们更新观念,强化教育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意识;在外部人员引入上,吸收懂档案管理又懂计算机技术的综合型人才,让他们带动全院搞好档案管理工作。

四、结语

继续医学教育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是医学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管理人员要提高专业水平,深入研究,以提高档案管理的信息化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邢晓玲.医院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档案管理初探[J].陕西档案,2013,(1):33

教育信息化建设方案篇6

此次历时3天的首届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应用展演由教育部和深圳市人民政府主办,参加展演活动的有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5个计划单列市,高校和教科研机构以及近百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展演分为优秀案例展区、应用成果展区、公司企业展区以及展演交流论坛等,前两个展区主要布置在3号展厅,以地区为单位,共布展了37个展台以及1个中央展区。2号展厅为公司企业展区,设置了85个展台。展演还设置了4个专题论坛:推进学校教学信息化校长论坛、信息技术促进中小学教学方式的变革与创新、中小学互动电子白板教学应用、变革中的课堂——教师信息技术实践应用创新,深层次地交流讨论信息技术的教学应用。此次展演内容之丰盛,角度之多样,可谓荟萃了目前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教育教学领域应用的最新成果,全景地展示了各级政府、教育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多年来在教育信息化建设中的实践结晶,从中也可预示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趋势。

4个主题式交流论坛的主发言视频与文本均可在教育部网站查阅浏览,在此不再赘述。本文着重带领大家观摩3号展厅,领略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实际状况,从教育的视角思考我国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现状与发展。

走走看看

十年来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成绩斐然

3号展厅各展台的展演方式有展板、视频、实物、现场模拟与体验等。综观3号展厅,一个深切的感受,就是这十年来,我国基础教育确确实实在抓教育信息化,真真切切地以信息技术推动和深化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具体表现在:

(1)教育信息化平台的普及。十年来,全国各地在国家政府与教育部的引导下,在硬件设施上铺架起应用信息技术的“高速路”——教育信息化平台,并开展了积极的应用。许多省市打通省、市、县三级的教育信息化平台,有的已经实施“校校通”“班班通”的建设,构建了系统化的数字化教育环境。有的地市还将数字化教育环境拓展到家校之间的连通,运用网络、手机开通了“家校师生”四位一体的家校沟通桥梁,以利于学生校内外的学习与教育。

(2)省级教育资源网的建设。全国各地均积极开发、建设共享的中小学教育资源网,以利于教师整合优质资源进行备课、辅助课堂教学、开展网络教研等各种活动,提升教学质量。许多地市的教育资源网朝向专题化、个性化、便捷化的方向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出现专门服务于学生学习的资源网、德育专题的资源网等等。

(3)信息技术教育的实施与推进。全国各地积极开设中小学信息技术必修课,开展各类竞赛活动,普及和提高中小学生信息技术素养。同时注重培养教师信息技术素养,引导教师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摸索出一些有成效的课堂教学新方法、新模式。

(4)优秀应用示范个案的涌现。在十年的教育信息化探索过程中,全国各地涌现了一批有效应用信息技术推进教学改革的优秀案例。各地及时树立了这些典型,对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推广和深化起到很好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正如全国各地经济、教育发展存在差异性,各地风格迥异的展台也反映了不同地区教育信息化进展的差异性与地区特色。

北京展台富有特色。教育信息化已普及,并有一定质量的深化。建成由市级骨干网、区县区域网和校园网三级网络构成的北京教育信息网,网络节点进入每一间教室,学生平均每10人拥有一台计算机,专任教师平均每2人使用一台计算机,高标准完成“校校通”工程。依托这三级信息网,建立了市、区县、学校三级的中小学管理信息系统(CmiS),发放学生卡,推行电子化学籍管理应用,实现了教育管理信息化。

北京教育资源平台较为成熟,应用广泛且深入,目前又开展了进一步的探索与融合:构建了北京数字学校(BDS),打造首都基础教育公共服务新模式。北京数字学校通过北京教育信息网和歌华有限高清交互数字电视平台,提供小学到高中的各年级各学科课程内容的同步点播和直播服务;开展虚拟课堂、网上家长学校、社会大课堂、网上学校联盟等项目。在技术运用上,北京也开展了云环境的进入与整合工作。

作为优秀案例布展的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北京四中、史家胡同小学、明天幼稚集团等单位,均是我国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典范学校。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发起成立的“国家基础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联盟”,推进全国优质教育资源的集成和共享。北京师范大学、史家胡同小学等单位研发的富有个性的优质教学资源引起了参观者的极大兴趣。

天津以“学习——随时随地”为展演主题,展演内容主要围绕“开放学堂”资源建设项目,展示了普通高中选修课程空中课堂项目、小学博学乐园平台、特级教师教学风采录、校际网络同步教学项目、艺术殿堂视频资源等内容,让参观者感受“技术改变学习,网络成就共享”的应用效果。

河北反映河北省多年来一直致力于解决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以下简称“农远”工程)的成效,目前基本普及全省多媒体和远程教育设备,在区域教学教研、教师研修、课堂教学变革、学校管理等方面开展了积极有效的探索。优秀案例有鹿泉市的教育信息化、河北远程教育网的e学100数字化课程资源等。

山西打造省市县校四级网络资源,全省实现“校校通”工程,注重推进中小学信息技术与教育思想和观念、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深度融合,现场展示泽州一中“组组通”的课堂教学模式,现场展示普通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系统的应用。介绍的优秀案例还有:太原的“名师公益课堂”、晋中市的“动漫校园”、介休市的网络教研等等。

辽宁展台创设大空间,让参观者体验辽宁省在信息化平台建设、资源库建设、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信息技术教学应用实验区与实验校建设等方面的工作成效。另外,辽宁省也注重借助国际合作项目促进本省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提高。

吉林布展侧重反映吉林省在教学数字化、研修数字化、管理数字化、远程教学数字化、家庭学习数字化等方面的工作成效,展示网络研修、朝鲜族资源建设及应用等优秀个案。

黑龙江布展以“我应用,我改变”为主题,侧重以优秀个案反映应用成效。展示牡丹江市的教育信息化成效,齐齐哈尔市龙江县七棵树镇中心学校创办的英语学科专题网站和网络学习空间的应用,龙江县第三中学“长征”跨学科主题网站的开发与应用。另外,还介绍几种网络教研教学模式:同步课堂、鸡西教育网在线课堂、网络教研,并介绍了未来教室多媒体触摸交互式教学环境的建设项目。

上海布展富有现代感,简洁流畅。教育信息化水平跨越普及阶段。展台除了整体介绍信息技术在教学应用方面的新技术、新思路和新方法,还以区域和学校为单位展示上海市的优秀案例。区域优秀教学应用成果代表有:虹口区电子书包的区域试验与推进,长宁区无边界学习项目,闵行区区域性网络教研。中小学优秀成果代表有:上海中学数字校园教育云工程、风华中学DiS物理虚拟实验室、大镜中学immeX国际化课程实验项目、上海市实验学校教室专业发展支持系统、上海大学附属中学研究型课程学习案例群、黄浦区卢湾一中心小学云课堂实践以及实现学生体质信息监控的“云手表”、七宝中学及华语地区协作方“视像中国”学生合作交流学习等。这些优秀案例均可代表我国目前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先进水平。

江苏教育信息化已经普及,布展以地市为个案展示江苏省探索创新应用信息技术的成效。例如,“书香江苏”读书网的全省应用;无锡市以“感知生长”“仰望星空”“物联网比特实验室”等为代表的物联网技术教育应用,将物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应用于教学实践;扬州市在全市范围内整体推进城乡学校网上结对共建,实现城乡学校一体化备课、一体化教研、一体化教师培训、学生一体化学习等;常州市数字化学习研究;徐州市关于公共服务的网络备课系统;泰州市网上同课异构等等。

浙江展台布置现代、雅致,体现一种知性美。信息技术教学应用进入探索融合创新、特色发展阶段。以“灵动学习,快乐成长”为主题介绍基于移动终端的教学模式;以“优质、动态、共享”为主题展示浙江省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内容板块有:汇聚优质资源、名师示范引领、跨时空教学研究、网络助推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把课堂选择权交给学生等;以西湖小学为典型个案介绍“无边界课堂”;以诸暨市为典型个案介绍“教育云”的探索,通过云桌面、云通讯、云教学的建设和应用,实现“人人有机、处处能通、时时可学”。现场展示113门普通高中选修课网络课程,内容涵盖知识拓展、职业技能、兴趣特长、综合实践四大类,应用性、指导性很强。现场展示信息技术学科网络学习平台,学生可利用平台进行学习、作品展示、点评打分、交流等过程。现场展示特级教师工作室的工作模式。

安徽开展数字化校园行动,以信息技术教学应用促进中小学教学模式和方式变革。布展注重以典型个案反映安徽省在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方面的创新与发展。例如,淮南师范附属小学网络德育的数字化校园环境以及学校家校互动平台、合肥市南门小学的数字化网络学习平台和自主学习空间、铜陵市实验小学的电子白板辅助教学。

福建分为四个板块介绍福建省的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成效:资源共享——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科技引领——拓展学生成长空间;应用创新——转变教育教学方式;平台拓展——助力教师专业成长。以数字青少年宫、泉州网络德育基地等作为个案展示健康网络文化创新德育新模式。数字青少年宫是福州市在探索依靠网络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过程中的一项具体成果,它依托福州市教育网的信息资源,设立了“心灵家园”“数字图书馆”“知识空间”“科技馆”“娱乐天地”等20多个主题板块。泉州网络德育基地由“一网、一线、一报、一校”构成,分别为泉州德育网、泉州中小学生网上心理在线、3G德育手机报、网上德育培训学校。

江西积极打造教育信息化平台,并在江西省政府支持下,向全省开放江西省基础教育资源网。本次布展主要以优秀个案展示成果。区域优秀成果有:九江市基础教育资源平台;新余市、吉安县整体推进区域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南昌市东湖区东湖教研在线。中小学优秀成果有:南昌大学附属中学iS平台;南城县第一中学信息化环境下中学课程资源的共建共享;吉安县永阳中心小学基于项目的学习“技术启迪智慧”项目。另外,还有南昌市东湖区豫章小学“豫章书院”网站,江西省分宜中学运用信息技术推进心理健康教育成果。

山东介绍了潍坊教育电子政务系统的无纸化办公。2010年,应用潍坊市数字教育综合应用服务平台,实现了学校公文流转电子化、人财物管理电子化、教学教研与教师培训网络化、试题组卷与试卷评测智能化、学生个性化学习数字化。还展示了淄博市“服务个性化学习”的信息化实践与探索等优秀案例。

河南以重应用、重服务、重引领为思路开展教育信息化工作,着重介绍了河南省教育资源“5+3”平台,即5个主要教学应用业务平台(门户、资源、教研备课、培训、题库组卷),3个基础业务支撑平台(oa、短信、视频会议)。展示的优秀案例有留守儿童的网络家园;郑州市第二中学基于无线网络的学生个性化学习支持服务系统暨基于移动学习终端(平板电脑)的个性化学习;郑州市三十四中的信息技术环境下的翻转课堂——自下而上、先学后教;郑州市二七区建新街小学的课堂改革;焦作市的云计算运用。

湖北以英语教学为案例介绍湖北省在资源研发、教师专项培训、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建立等方面的成果。另外,还展示了高中课改网络管理平台、基础教育阳光减负平台等特色平台,展示交互式电子白板新课堂、一对一新课堂等新举措。优秀案例有黄石市西塞山区基于网络的教师团队研修、宜昌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的开发与应用等等。

湖南以“谋划、探索、创新”为主题,现场展示个人空间、资源网、专家课堂、说课展演等内容,布展的优秀案例有:长郡中学利用卫星通信技术、互联网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实施同步课堂的教和学模式;祁东一中开发了一个开放、互动、二维仿真的中学物理实验平台开展探究性学习;长沙市第一中学与湖南有线电视网络集团合作推出名师讲堂;岳麓区名师导学下的师生导学空间;岳阳市第一中学的高中语文网络课程平台;雅礼中学的魔灯课程等。

广东以“应用普及融合创新,学习随时随地随需”为主题,以省综合展区与广东省各地市为单位布展了一条信息技术应用成果长廊。其中,广州提出“数字教育城”的口号,构建了一网(广州市教育科研网)、一平台(广州“数字教育城”公共服务云平台)、两库(教育管理基础数据库、教育教学应用知识库)、四中心(学生学习发展中心、教师学习发展中心、教育电子政务中心、社区学习交流中心),以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创新。

广西以“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为主题,展示了合浦县、藤县、横县区域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典型应用,还有南宁市、桂林市通过基于项目的学习、远程协作等活动;南宁市大塘镇中心校对网络教育资源的利用;柳铁一级教师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桂平市西山镇中心校采用数字化移动平台管理所辖村小教学和教研;桂林市七中交互式智能平板应用;柳州市景行小学校本网络教研。

海南以“共享资源,快乐发展”为主题,介绍了三亚市“校校通”“班班通”“人人用”的实践成效、“农远”工程建设成效、教育云平台建设与资源整合成效,另外还展示了网络电子备课、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等诸多优秀个案。

重庆展示了利用moodle平台形成互动探究的课堂、基于网络的小学校际课程共同体、网络环境下的德育教育、远程同步互动课堂、巴蜀小学梦想网校等优秀案例。

四川着重展示了成都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教育信息化发展概况,并展示德阳实验小学的小学生发展性评价信息化机制研究、江津中学三维动态课堂模式、南充市职业技术学院附属中学的“班班通”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研究成果等优秀个案。

贵州展示了贵州电教馆教育云平台、遵义市红花岗区的教育城域网,还有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案例,也呈现了“校校通”“班班通”“人人用”的一些实施个案。

云南致力于“农远”工程,开设普通高中网络选修课程,开设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网络培训课程。展示的优秀案例有:大理市喜洲镇一中的信息技术助飞农村教育案例,丽江市一中的信息技术下的德育新方式,永平县参加的中国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技术启迪智慧项目,还有云南省中小学敏特英语应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等。

展台富有地区特色,布展反映了国家“农远”工程在的实施情况、拉萨市城关区整体推进信息化发展进程等内容,着力打造“家常菜”式基本应用模式,展示小学语文导入教学整体解决方案、U盘教学模式、mp4教学模式等结合学生特点和地方特色的信息技术应用模式。优秀个案有林芝广东实验学校互动式教学模式、堆龙德庆县小学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试点、达孜县中学远程教育德育长廊、日喀则地区边境县国门德育教育等。

陕西以陕西窑洞风格为外景布展,展演内容侧重反映陕西省重点实施的中小学电子学籍管理、电子书包试点项目和影视教育活动项目等。现场还展示了互动课堂、陕西励志院线等成果。

甘肃积极开展“农远”工程,布展介绍了甘肃省“天地合一”远程教学体系——甘肃教育卫星网、甘肃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教师远程培训平台。优秀个案有张掖市三级课程开发、兰州市城关区与张掖市临泽县城乡互动教学模式、甘肃数字化教学应用系统等平台支持下的学习模式及陇南市礼县宽川初中数字校园环境下的学习模式等。

青海以“强化机制、普及应用”为思路开展教育信息化工作,展示了玉树重建后的信息化建设成果,部分城区的数字校园建设与应用,农村地区多学科课堂教学应用和示范做法,“农远”工程、动画片工程、藏汉双语资源平台、甲骨文项目和技术启迪项目的实施案例等。

宁夏展示了以固原市原州区头营镇为例的“农远”工程之“宁夏模式”,以吴忠市利通区为例的英特尔未来教育——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以自治区骨干教师远程学习、网络培训为例的宁夏数字化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开发与应用,还有互动式电子白板在教学中的应用,原州区高宏小学的中国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技术启迪智慧项目,侧重于教师专业发展的西吉县的中加合作——加强中国西部基础教育能力项目等。

新疆积极开展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普及工作,积极提高师生信息技术素养,致力于“农远”工程,与全国各地开展结对合作,推进教育信息化水平。布展侧重展示了新疆远程教育网以及双语教育等特色工作。

兵团以“网络课堂、跨越时空、提高质量”为主题,介绍了“团场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及“兵团信息技术建设”等重大基本建设项目,教育信息化建设基本普及,开展了教学应用,取得一些成效。

深圳充分利用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深圳云计算中心)的有利条件,开展了覆盖全市各级各类学校的深圳教育云建设与应用探索,为全市近150万师生及其家庭和普通市民提供基础设施、资源推送、个性化学习、教育公共服务等教育云服务,并选择部分试点学校开展了移动学习、探究性学习等教学应用。本次展示主题即为“‘云时代’教育领跑者”,展台布置最富现代感,突出学习体验区,让参观者感受“深圳教育云”的创新应用服务成果。现场展示“云彩课堂”,教师和学生人手一个ipad上课,吸引了诸多观众。

大连布展内容侧重于反映以信息化助推城乡教育一体化的成效,实施“农远”工程、农村中小学校园网及多媒体教室建设工程、农村中小学“班班通”建设工程等,展现了“主体—主导”模式教学案例、教师通过信息技术支持专业成长的案例,并且现场展示个性化教学模式运用。

宁波倡导以技术提升教育,以网络改变学习。布展以“打破时空界限,创建互动课堂,科研促进应用,整合优质资源”为主线展示优秀案例,具体包括:宁波市实验小学的小学生网络学习平台;余姚子陵中学的五种多媒体环境下师生互动的有效课堂模式;宁波市电子白板在教学中的应用;4+1的模拟互动教室;等等。

厦门展示了校园一卡通的应用成效、厦门区域信息化发展特色——海峡两岸数字化交流情况、“三星评价体系”——小学生晋级制发展性评价与数字化平台的创新研究、多媒体教学在中学化学课题中的应用、Claroline课廊教学平台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还有构建网络环境下的“学习共同体”、数字化学习项目活动等。

青岛展示的优秀案例有初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网络化考试系统应用、市南区有效整合促进信息技术常态化应用、市北区依托课题研究整体推进区域内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水平的提高、“开放—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的研究、交互式电子白板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语音教室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等。

内蒙古—鄂尔多斯注重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促进民族地区教育高质量均衡发展。搭建网络平台,建设教学资源库,开展信息化普及培训,积极探索应用机制。布展侧重展示了远程同步课堂、蒙古文资源、蒙语模拟课堂、双语课堂等内容。

看看想想

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应用尚缺什么

看看个个展台琳琅满目的成果,令人欣慰——我国中小学教育工作者在观念上已经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对教育的革命性影响,正加大教育信息化的力度,以促进教育跨越式发展。看看展厅内比比皆是的现代化电子设备:苹果一体机电脑、ipad、LeD高清液晶电视、3D电视、高清投影仪、交互智能平板……令人欣喜——教育事业日益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咱们教育事业不差钱了!再看看许多展台上为参观者热情讲解的技术人员,2号厅内诸多热衷于服务教育教学的高新科技企业,令人宽慰——咱们的教育信息化也不差技术。

教育信息化的目的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因此既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撑,更需要教育价值的彰显。各级教育部门、各类学校有经费购买设备与技术了,接下来的还是“怎么用”的问题。从各地参展的工作人员来看,现在在信息技术如何应用这一问题上,主发言的还是教育界内外的信息技术人员,而非教育界内的各学科教学专业人员。关于教师职业的专业化、教学的专业性,大家已经达成一定的共识,在此不展开讨论。在此提及教师专业化、教学专业性,是想说明,信息技术的教学应用,绝对不同于买了一台洗衣机或电冰箱即可畅快使用——优质的、最匹配于信息技术的教学资源的研发,是目前深化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关键;能驾驭这些教学资源有效开展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教师,是目前深化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基本条件。

课堂无疑是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主阵地,各学科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无疑直接关系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教学的整合,也关系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进一步研发。正如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司长郑富芝在9月24日展演新闻会上答记者问时所说的,今后需要加大对校长和教师信息技术应用的培训力度,提升校长的教育信息化领导力和信息化建设统筹能力,培养教师深度融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能力,并将教育信息化与新课改、与自身专业发展结合起来。

因此,我国当前信息技术教学应用尚缺相匹配的师资力量,能从教育的属性出发,充分利用技术的价值,推进中小学信息技术与教育思想和观念、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深度融合,推动信息技术在中小学课堂教学中的科学应用,从而开发出大量的中小学优质教学软件与教育资源,高质量地以信息技术推动中小学教学方式的变革与创新,实现教育的快速发展。

想想议议

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应用如何深化

信息技术的应用特点不外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应用功能不外乎开放、共享、交互、协作。为何大家期待信息技术带给教育革命性影响呢?在中小学教学应用中,信息技术可发挥哪些独特的功效呢?

1.创设逼真的问题丰富的学习情境

学习是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从而建构意义的过程,学习者不能超越具体的情境来获得某种知识。因此,学习时的情境不是一个无关因素,而是有机地卷入了学习者的学习活动之中。怎样的情境有利于学习者学习呢?正如杜威(1944)所说的,“教学的艺术关键在于提出足以激发学生思考的问题”。利于学习者建构意义的学习环境应该是持续激发学习者不断探究、思考所学内容的问题情境。

在问题情境创设方面,信息技术具有其他文本、挂图等教学媒介所不可比拟的优势。基于信息技术可数字化、多媒体化、网络化的应用特点,应着力于创设复杂的问题情境以引发学习者的高层次思维活动,通过人—机交互、机—机交互促进深度理解性学习的发生,提升教学质量。本次展演中北京的科学探究资源、上海的DiS物理虚拟实验室等优秀案例,在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有效问题情境方面体现了较好的探索。

问题情境的创设要求,不仅仅是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需求,中小学教育资源建设、教师远程研修、德育专题网站开发等各类教育教学应用,都应该追求研发者有深度地设计并以问题结构为支架,从而有组织地呈现多媒体信息而不是信息的数字化堆积;从而促使学习者不仅仅是浏览阅读这些信息,而是带着解决问题的欲望、启动问题解决的思维去梳理、归类这些信息,以求获得问题的解决,提升学习能力。

在问题情境的创设上,还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整合音像、视频等多媒体的优势,打破时空界限,追求接近真实、贴近学习者现实生活的问题情境,以利于激发学习者求知的欲望和学习的迁移。

2.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机会

学习是学习者基于自己的已知主动建构新意义的过程。学习的发生,需要学习者发挥自己作为学习主体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投入到学习之中,同时还需要学习者能有意识地自我监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以促使新意义的获得。鉴于学习主体的不可替代性,而学习主体之间存在认知、人格等多方面的个体差异,信息技术可智能化、网络化的应用特点,应着眼于学习者的主体性、差异性,变革教与学的方式,打造适宜学习者个性化学习的环境,以利于学习者的学习理解。本次展演中北京、上海、浙江、广东、河南等地均展示了信息技术促进个性化学习的有效探索。

信息技术在提供个性化学习方面,要着重创设学习者独立思考的机会。例如,在具体问题情境的创设过程中,在程序上设置一些环节,要求学习者回答自己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以促进学习者投入到学习中。

要促进学习者自我监控学习,则要为学习者提供对自己的认知加工过程、认知策略运用情况自我意识、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控的机会。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留下的问题思考的痕迹,是学习者自我意识、自我评价学习过程的材料依据。在技术设计上,要多设置相应环节激发学习者反思、修改学习过程中的这些思考,促使学习者自我监控学习。另外,还需要设置学习者可自我调控学习进度的程序,利于学习者根据自己学习过程中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调整学习进度。

需要特别提出的一点是,个性化学习并不意味着封闭、私密等性状。相反,利于学习者学习的个性化学习应该是开放的,即学习者是在开放性的电脑空间、网络上依据自己的个性开展学习的。开放的个性化学习,既有利于提升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质量,也有利于学习者之间开展交互与协作,从而进一步提高学习效果。

3.促进学习的交互与协作

事物的意义源于学习者个体的建构,但每一位学习者意义建构的质量、深度或侧重点存在差异,需要通过与他人的交互合作来进一步修正、完善个体建构的知识,最终与“科学共同体”所认可的知识达成一致。因此,学习需要经历社会协商的过程,学习者需要在一个有专业引领、有同伴互助的“学习共同体”之中通过相互之间的合作与交流,达成知识的建构。

信息技术的网络化、智能化应用特点,恰能为学习者打造一个平等、民主的学习共同体,以利于学习者的交互与协作。学习者之间可以通过相互访问、相互评价开展交流,也可以以网络主题研讨的方式进行协商。而作为教的一方的教师或者管理者、教导者一定要积极参与这些交互与协作之中,给予学习者引领和指导。在本次展演中,信息技术促进学习的交互与协作的功效主要体现在各地教育资源平台的研发与应用中,还有浙江的无边界课堂教学模式、山西的“组组通”教学模式等优秀案例中,尚需要向各类教育教学应用渗透。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交互与协作往往不会主动发生,需要设置必要的程序,制定一些协商机制,驱动学习者积极参与。而对于交互与协作的质量管理,一方面必须有教的一方亲力亲为地给予督促、评价、管理,另一方面还可设置评价主体多元、评价方式多样的激励反馈机制,鼓励学习者追求交流讨论的内容质量。

教育信息化建设方案篇7

关键词:成人教育;档案管理;信息化管理

现如今,随着就业门槛的提高,成人教育已经进入普及化、大众化时代,学校的招生规模也在不断扩大,而且生源也具有多样化特点,加上办学层次的多样化,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变化,必须要进行改革和创新。而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档案的管理提供新的契机。实践证明,加强档案的信息化建设,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管理,能够在减轻管理人员负担的基础上促进管理效率的提升。在本文中,笔者就成人教育档案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以及具体的管理措施分享几点思考。

一、成人教育档案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

(一)方便档案信息查询检索

成人高校的招生规模近些年来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学生的数量庞大,这也意味着,档案管理工作愈加繁琐、复杂。若是采取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对学生信息的查询十分复杂,管理人员需要翻阅大量的资料,甚至要根据相应的记录去库房中逐一筛选,耗时耗力[1]。而现代化信息技术的运用,让这些工作得到了简化。管理人员以及相关人员要想获取某些方面的信息,只需要在计算机上输入关键词、检索词等,就可以将信息调出来,不仅查找速度非常快,而且查询的信息准确、全面。因为信息技术的介入,档案信息的查询和检索更加方便、快捷。

(二)减轻工作人员工作强度

档案管理是一件工作量较大的管理工作,管理人员需要采集信息、整理信息、录入信息、修改信息。若是采取传统的管理方式,资料非常多,人工操作不方便,而且资料的查询和修改也极其不方便。更重要的是,学生的档案信息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在不断变化的,具有时效性[2]。管理人员需要定期或不定期对档案信息进行更新,工作量庞大,費时费力。若是使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管理人员就可以快速收集管理数据,在更新信息的时候,只需要几秒钟就可以调取档案然后进行修改、补充、完善。除此之外,在录入信息的时候,录入的数据能够重复利用,如课程名称、教师名称等,在录入这些数据的时候可以直接使用一键复制等功能,操作轻松,也不容易出错,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大大减轻[3]。

(三)提升档案管理工作效率

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下,不仅工作人员任务重,而且档案占据的空间比较大。由于档案保存的时间较长,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受潮、变质等各种问题。情况严重的会造成档案损坏、无法使用。此外,档案在被利用的过程中,比如被有关人员查找、翻阅,很容易出现丢失、磨损等情况[4]。这样的档案管理模式显然已经不能满足当下成人教育档案管理要求。而现代化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够有效解决上述问题。管理人员不需要再进行大量的手工操作,通过先进的网络手段就能完成档案的收集和编撰工作,而且档案信息的利用率也非常高,并且不会因为受潮、变质而出现损坏情况,档案管理效率高。

(四)提升档案信息的安全性

在成人教育中,档案信息的价值较高,这是一种重要的资源信息,其真实性、合法性等直接关系到学生今后的就业,也间接地影响社会发展。一旦档案出现泄露或丢失等情况,会损害学生的利益、学校的利益,甚至会影响社会效益。而现代化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够有效增强档案信息的保密性和安全性。在信息化管理模式下,管理人员能够随时随地、快速地检查信息状态,以保证档案信息的完整性[5]。与传统纸质档案相比,建立在信息技术之上的电子档案更具有保密性、快捷性,为档案信息安全提供可靠的保障。

二、当前成人教育档案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档案信息化管理没有得到重视

受传统管理工作理念和模式影响,加上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仍处于探索阶段,现如今,成人教育档案信息化管理存在重视程度不够等问题。部分工作人员在进行档案管理时,仍然采取传统的管理方式。此外,一些成人院校为了节省成本资源,没有针对档案信息化管理专门设立部门,所以档案管理信息化发展也就停滞不前。有些成人院校虽然进行了档案信息化管理,但是流于形式。在日常工作中,管理人员只是简单地收集档案并分类,对于怎样运用信息化技术管理档案、优化档案管理质量等问题,没有进行深入研讨,导致信息化程度不高[6]。

(二)档案信息化管理制度有待健全

档案信息化管理是一种新型的、现代化管理方式,与传统的档案管理有着本质区别。在实际工作中,必须针对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建立完善的制度,如安全管理制度、档案查阅制度、档案应用制度等[7]。然而,就目前实际情况来看。在成人教育档案管理工作中,普遍缺少完善制度的支撑。在很多成人院校中,管理人员对档案实行信息化管理,完全凭借自己的经验,或者从网上查询、借鉴的有关管理经验。由于缺少完善的制度作支撑,所以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存在很强的随意性,每一个环节缺少制度把关,导致整体管理工作效率低下。

(三)档案管理人员信息化素养偏低

在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员是主导者。所以,档案管理效率和管理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尤其是信息素养。然而,就目前实际情况来看,成人院校中的档案管理人员,普遍存在知识结构不完善等问题,老化现象严重,对于档案管理的有关技能不能有效掌握,难以适应时展需求。而且很多管理人员自主学习能力较低、学习意识不强,很少主动去学习信息化管理技能,所以管理理念和管理手段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影响档案的信息化管理。

三、成人教育档案管理信息化管理策略

(一)增强档案信息化管理意识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在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中,要想让行动取得实效性,必须要树立正确的管理观念。在成人教育档案管理工作中,只有学校以及管理人员等重视档案信息化管理,才能推动档案管理信息化发展。所以,要想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首先要增强档案信息化管理意识,让档案管理人员认识到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并从内心接受信息化管理。当管理人员具有这样的意识,才会付诸行动。因此,成人院校应当针对信息化管理进行宣传并开设相应的培训活动,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不断增强管理人员的信息化意识,打造良好的信息化管理氛围。除了要及时革新档案管理人员的思想观念,增强其信息化管理意识,学校还要加强信息管理设备基础的建设。在档案信息化管理过程中,先进的信息管理设备是基础和前提。为了提升档案信息化管理水平,学校应当针对信息化管理设备的建设加大投入力度,不仅要针对档案的信息化管理成立专门的管理部门,还要为管理部门购买先进的的信息化管理设备,以此优化、改善网络环境,建立一个完善的、能够满足档案信息化管理需求、设备齐全的管理设备系统。有了优越的技术支持和环境基础,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效率会大幅度提升,这对加快成人教育档案信息化管理进程步伐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建立健全信息化管理制度

任何管理活动的开展,都要有完善的、健全的管理制度作支撑。成人教育档案信息化管理也是如此。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学校以及有关部门、工作人员要根据档案信息化管理特点建立完善的信息化管理制度。与传统的档案管理不同,信息化管理更加复杂、繁琐,信息化管理并不仅仅是档案管理工作与现代信息技术的简单结合,而是两者的有机融合,是方方面面的深度融合。所以,档案管理部门及有关人员要立足实际,根据档案信息化管理特点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包括机房管理制度、档案信息安全保密制度、档案信息的管理规范、档案工作制度等,通过这一系列的管理制度为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的有序和高效开展提供可靠的保障,以实现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标准化、科学化和规范化。对于档案信息化管理制度,既要做好建设工作,还要重视制度的执行,保证每一项制度都能执行到位,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管理制度的价值。譬如,对于违反管理制度的管理人员,要严格按照制度要求给予相应的处罚,同时,对于表现优异的,如责任意识强、管理出色的工作人员,应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或精神奖励,以充分发挥管理制度的价值。除此之外,要树立安全保密意识。安全问题是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中的重要问题,信息化管理背景下,档案的存储主要通过数据的形式。所以,一旦出现安全问题,很容易造成大量数据丢失、损坏。故此,在档案信息化管理过程中,要不断增强安全防范意识,不仅要正确操作计算机,还要注重档案信息的保存、备份,并且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以预防病毒、黑客的入侵。

(三)重视信息化管理人才建设

教育信息化建设方案篇8

目前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已经取得一定进展,并对教育信息化过程中用户的实际需求做出满足。值得一提的是,LG商用凭借在商用领域及教育行业的多年深耕,推出了具备多用户显示模式的慧联显示群组解决方案。LG慧联的推出提升了教学效率,同时解决了信息化普及率低的问题,由于多用户显示模式减少了主机数量,大大降低了信息化设计采购成本和维护成本。LG绿色节能显示器也是低碳背景下适合节能环保型数字化教室构建的一个亮点。

在日前启动实施的《规划纲要》中,对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做出了指导性的明确要求。在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同时编制“十二五”规划、为“十二五”奠定基础的关键一年中,对于学校的信息化建设也尤为重要,一方面教育机构以信息化手段改进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推进节能环保型数字化校园的构建和普及;另一方面,更多业内信息技术领先的商用领域解决方案提供商根据应用需求进行技术创新。在双方的积极努力下共同推动教育信息化的快步发展。

在全球低碳潮流的影响下,教育机构信息化建设与节能减排同样密不可分,使得商用解决方案提供商在解决方案上更加突出节能和创新。2010年4月在浙江义乌举办的第59届中国教学仪器设备展上,商用显示领域领导厂商LG和三星分别展示了创新的高科技智能化互动解决方案,引领行业趋势。目前看来,LG商用推出的慧联显示群组解决方案已经凭借创新优势获得众多用户认可,在推进节能环保型数字化教室构建过程中更取得不俗进展。

由于学校电子教室、数字化教室是教学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因此信息技术的应用也最广泛,创新的技术让数字化教室的互动功能和教学效率更为提升,同时在绿色节能方面更亲近环保。

LG慧联显示群组的推出对边远地区教育信息化的普及和提升教育效率有很大促进作用。LG慧联的创新在于打破了传统“一台主机配一台显示器”,创新实现――“一拖n”多用户互联显示模式。LG慧联的推出实现资源互联共享有效提升教学效率,而且大大降低了教育信息化设备的采购和维护成本,解决了边远地区采购费用有限、教育设备难以普及的困难,在中国市场更具活力和竞争力,也更多地被教育行业用户所接受,成为教育行业信息化创新的标杆解决方案。

教育信息化建设方案篇9

[关键词]高校;教育信息化;内涵[Doi]10.13939/ki.zgsc.2015.20.216

1如何认识高校教育信息化

教育信息化,强调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普及和广泛应用。对教育信息化的概念,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教育工作者普遍认为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中普遍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教育资源,优化教育过程,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促进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的《现代远程教育及校园网建设全书》中定义的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过程中比较全面地运用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通信为基础的现代化信息技术,促进教育的全面改革,使之适应于正在到来的信息化社会对于教育发展的新要求。

高校教育信息化是指高等学校为适应信息化社会的要求,营造信息应用环境,整合教育资源,促进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在教学、科研、学习、管理、后勤服务等各方面全面运用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通信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教育教学全过程的信息化。从概念上来看,教育信息化是从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关系出发,侧重以有关信息技术的观念、思想、设施、设备、知识和技能等来影响教育的过程和结果。理解这一概念,不能片面地认为高校的教育信息化只是为教学服务的,而是要从宏观广义的角度来理解,方能准确把握其概念,全面掌握教育信息化的丰富内涵。高校的教育信息化既是以教学信息化为核心,以为教学服务为重点,同时还为科研、管理、后勤、产业等(包括学生的学习活动)凡是为实现育人目标开展的各类活动提供服务,并成为各类活动的具体表现形式和服务手段。教育信息化的手段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本质是改善高校办学条件和增强高校的办学水平,目的是为了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表现形式和发展结果必然是数字化校园。

2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基本内涵

明确了高校教育信息化的概念,为高校信息化建设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教育部明确提出了实施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在高等学校,开展教育信息化建设必须进一步明确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基本内涵,全面把握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基本内容,力求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步入一个科学规划、全面发展的良性轨道。

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内涵一般包括三个大的方面。一是教育信息化环境建设,二是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三是教育信息化的组织建设。环境建设主要包括校园网、网络中心、多媒体教室、网络教室、电子阅览室、计算机终端等基础设施、硬件和办公自动化系统、教学管理自动化系统、财务、人事、档案、电话、一卡通等应用软件系统的建设;资源建设主要包括多媒体素材(包括文字、图片、图形、动画、音频、视频)、多媒体课件、电子教案、教学案例、题库、电子文献(包括图书、期刊、报纸)、网络课程和电子文档的积累和建设;组织建设主要包括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组织机构建设、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管理队伍建设、技术队伍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和教育信息化的制度建设。其中,环境建设是基础和前提,资源建设是核心和灵魂,组织建设是保障。

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内涵极其丰富,几乎涵盖了高校各项活动的每一个角落,因此,在各个高校的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会因为各高校的思想认识、办学定位、办学传统、经济实力等各方面的差异而存在差异,就环境建设与资源建设方面,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基础平台。二是个性化门户。三是应用支撑系统。基础平台包括校园网络、服务器等硬件环境建设。个性化门户是将应用集成起来,为用户提供单一访问点的个性化服务。在应用支撑系统方面,应当起码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

(1)教务管理系统。教务管理系统强化了教务管理的职能,涵盖了教务管理的方方面面。主要包括教师系统、学生系统、课表系统、自动排课、成绩管理、教案管理、考试系统等。

(2)教学与学习系统。教学与学习系统可以帮助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实现全面的信息自动化。主要包括信息点播系统、视频广播系统、远程教学系统、多媒体制作系统、电子备课系统、数字图书馆、虚拟实验室、智能答疑、BBS等。

(3)办公自动化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能够全面提高办公管理效率和质量,使烦琐而枯燥的日常工作变得简单、轻松而快捷。主要包括文件管理、会议管理、档案管理、财务管理、人事管理、公告管理、请示报告、总务管理系统等。

(4)校园一卡通系统。校园一卡通系统是利用iC卡作为电子身份的载体,使师生员工在校园中能够自动完成一系列与其身份相关的活动。校园一卡通系统是高校教育信息化的牵头环节,主要包括用户注册系统、图书馆管理系统、食堂管理系统、机房自动化管理系统、宿舍和办公室门禁系统、电子钱包和校园电话系统等。

(5)目录服务系统。随着各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加快,校园网上设备和应用系统的增多,要用户记住自己有权访问的设备与服务并有效地利用这些设备与服务越来越显得烦琐和困难,因此,使用户能够从单一的入口,快捷、轻松、安全和有效地管理和使用网上资源就需要采用目录服务系统。

以上五个方面的应用系统是各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起步阶段均应考虑的基本应用支撑系统,其中,教务管理、教学学习系统和办公自动化系统是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初级阶段的最基本内容和核心组成部分,校园一卡通系统是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和牵头环节,目录服务系统是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因此,以上五个方面的应用支撑系统对于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而言,缺一不可。

3结论

尽管近年来高校信息化建设发展一直呈现方兴未艾的发展趋势,在短短十年内信息技术在高校教育教学领域中得到了很大的推广和应用。但值得注意的是,当前提教育信息化建设时,常常只提环境建设和资源建设,忽视了教育信息化的组织建设,由于思想上的忽视,往往容易产生一系列的模糊认识和思想障碍,并给教育信息化的实践带来诸多问题和阻力。因此,我们要更加切实的关注有效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于教育这一根本性的课题,更加深入地探讨其中的机遇和挑战、潜力和弊端等,不断的实践、探索、反思和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对策,致力于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成,郑志群.高校教育信息化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

教育信息化建设方案篇10

关键词: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成人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科学化

abstract:thisarticlefromthelearning,understanding,attemptstochangethefilemanagementmode,acceleratearchivesinformatizationpaceanddoagoodjobinelectronicinformationarchivesmanagementworktotalkaboutanindividualtoimprovefilemanagementincollegelevelafewunderstanding.

Keywords:universityarchivesmanagementmeasures;highercollege;archivesmanagement;informationtechnology;scientific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高校档案记载着学校的教育历史,更是全校师生员工德、能、勤、绩和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真实记录,具有重要价值。这就更体现了档案管理在高校工作中的重要地位。成人高校是高等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历史等诸多原因,目前成人高校档案管理工作水平与《办法》还有很大差距,我们要进一步学习,提高认识,促进成人高校档案管理水平再上新台阶。

一、学习《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找出差距

《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简称新《管理办法》)是以1989年10月的国家教委第6号令《普通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简称原《管理办法》)为基础修订的,共七章四十三条,2008年9月1日正式实施。修订后的新《管理办法》,从高等学校档案工作的定义、适用范围等方面有了新的论述,对高等学校档案的管理体制、制度建设和工作要求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充分体现国家对高等学校档案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档案工作在高校管理中的地位,为高校档案工作的发展和成人高校档案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目前,成人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与教育发展的实际需要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特别是随着成人高校工作能级的提升和成人高校深入开展的教育、科研、管理等方面的实际相比,成人高校的档案管理带有明显的滞后性。新《管理办法》对成人高校档案管理的影响有以下几点:

1、改变档案管理模式,适应成人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

在当前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经济和信息化浪潮日益发展的背景下,成人高等教育学校建设开始出现新的局面,使原有的档案门类、数量和内容远远不能满足教育发展的需要。随着成人教育改革和发展形势的需要,档案工作重点应由以往收集、整理、保管为主转向以开发、利用和服务为主,提高档案的利用,扩大服务功能。

2、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队伍建设,提高档案人员的业务素质

要实现成人高校档案的科学化管理,关键要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首先要注重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使之能热爱档案管理工作,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同时,要加强对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技能培训,通过系统学习,使之在专业的深度与广度上都有较大的提高,在管理实践中能够具有进行信息收集、加工、存贮、传递的能力,能够积极开展档案利用工作,为成人高校的发展和评估提供详实的材料资源。

3、加强电子档案管理,推进档案管理现代化

随着人类进入信息时代,档案的形式和载体、档案信息的传播方式和途径等发生了根本变化;随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成人高等教育档案资料呈现出复杂、繁琐、量大的特点,这对高校档案机构提出了新要求,必须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对成人高校档案的管理,实现档案资源和档案管理的信息化。

二、加快推进成人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

成人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是我国成人高校档案工作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的趋势。

1、成人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涵义

随着经济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在高校档案工作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传统档案管理“为保管而保管,重保管轻利用”观念已经无法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需要,高校档案管理逐步开始从面向档案实体保管重点向以档案数字化为社会提供服务进行转变。目前,应当从如下几个方面来理解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涵义:一是信息技术是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推动力量,由于信息技术水平在不断变化之中,档案信息化目标也要进行动态调整。二是档案信息资源是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核心。三是档案网络建设是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四是档案信息资源社会共享是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因此,概括而说,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是指在档案管理过程中以档案网络建设为基础,以档案信息资源为核心,运用信息技术提高高校档案工作现代化水平,以实现成人高校档案信息德社会化服务为目标的动态过程。

2、成人高校档案信息化与学校发展不相适应

成人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是高校档案传统管理到档案信息管理的一场革命,实际上是以转变观念为前提的档案工作创新。从根本上来说,信息化对高校档案工作的最大挑战不是对技术和设备的挑战,而是对人的观念具体到高校档案工作而言,是对高校档案管理理念的挑战。当然还包括协调、资金、技术、管理、人才等方面的问题。

3、成人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发展的举措

成人高校档案工作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校建设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高校档案管理部门要想办法采取多种形式、借助各种手段,努力加强档案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提高学校档案工作人员和兼职档案员的档案意识,改变传统的档案管理理念,用发展的眼光审视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意义,让档案信息化观念深入人心。建立档案信息化协调机构。争取多方支持,加大资金投入;完善技术和档案信息制度;加强档案信息化管理。

三、注重成人高校案管理工作科学化

随着我国成人教育事业的稳步发展,成人教育的形式又多种多样,获得成人教育学历的人数不断增加,情况也相对比较复杂。做好成人教育档案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提高成人高校档案管理科学化的认识

做好成人高校档案管理工作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工作,档案工作者应当感到无比自豪与光荣,本着“对历史负责、为现实服务、替未来着想”的思想,持之以恒地把档案资源收集好、整理好、保护好、利川好,把握档案工作发展新机遇。在服务利用上取得新进展。

2、成人高校档案管理的规范化

首先要做到档案管理人员从思想上深刻理解科学的档案管理规范。成人高校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门综合的边缘科学,具有自身的理论和发展规律。其次,要加大对档案管理人员培训的人员应该加强理论和业务能力的学习,摈弃旧观念,用规范来约束、指导自己的管理行为,在实践工作中不断研究探索新的管理方法。严格按照《办法》要求规范档案管理工作。

档案管理的好与坏是一个单位管理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随着成人高校各项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档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在一定程序上制约了档案的利用和开发,档案管理已不适应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要不断改革、创新,促进档案管理工作科学化。

3、创新管理方式,加强科学化建设

创新档案管理方式是推动我国成人高校档案管理科学化、现代化、规范化的必由之路。随着信息化社会进程的推进,档案在宏观调控、微观管理、科学决策、人才预测等领域,将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使成人高校档案管理向“以用为主”的“人才”管理的模式拓展。

档案是成人高校信息的资源库,不断把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应用于成人高校档案管理之中,以提高工作效率,是高校改革与发展的需要,也是适应社会对档案信息需求的客观需要。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科学的检索系统进行动态管理,积极开发研制档案管理软件,建立人才信息收集、反馈和跟踪系统,快速、准确、全面提供人事信息,改变过去单从纸质档案了解档案信息的传统方式,使档案数据化、信息化。

四、结语

总之,档案管理是档案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成人高校资源管理与开发的基础性工作,它集服务性与保密性于一体,对促进资源开发、构建和谐社会发挥着重要作用,加强和改进档案管理是时代赋予我们的新课题、新任务。只有从制度上、观念上更新,不断地发现问题,找出原因,解决问题,积累宝贵经验。我们要以再学习和宣传《办法》为契机,抓好《办法》的贯彻和实施工作,以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的精神,扎实推进新时期新阶段成人高校档案工作科学地向前发展,全面提升成人高校档案服务学校和社会的能力和水平,开创成人高等学校档案管理、服务与建设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罗志超主编;《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现状的分析与对策》[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