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传播特性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6:43:14

新媒体传播特性篇1

所谓“强制性传播”,就是新媒体的运营机构或个人在没有征求公民意愿的情况下、以“强制”手段扩散信息以求达到某种目的的传播行为。

这个定义意味着强制性传播必须具备六个特征或“要素”:一是传播的载体必须是新媒体。二是传播的主体可以是专业的媒体运营机构,也可以是掌握媒介传播技术的个人。三是传播的内容是为了达到某种特定目的的音视频信息。四是传播的主体在传播的时候没有征求传播对象或潜在传播对象的意愿。五是传播行为伴随一定的“强制手段”。这里的“强制手段”并非是以人力或工具或恐惧诉求胁迫受众,而是利用受众无可选择的处境或视听器官的天然感应性造成对信息的被迫接受。“强制”的目的是对受众注意力资源的掠夺。六是传播对受众产生了一定的效果。这里的受众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受众包括所有的社会大众(潜在受众),狭义的受众仅指某次强制性传播过程中的信息接受者。这里的效果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传播效果是指媒体长期的传播行为累积引起的客观结果,包括对他人和社会的一切影响和后果;狭义的传播效果仅指媒体的短期甚至某次传播行为实现其意图、目的或目标的程度。

从传播效果上看,“强制性传播”对社会有利有弊。有利的一面就是可以随时随地满足一部分人的信息需求,也可以用来传播一些公益信息,甚至可以被纳入社会预警和救援系统。有害的一面就是,即便不考虑一些信息内容是否适宜在公共场所传播,“强制性传播”也在某种程度上构成了对公共空间的视觉和噪音污染以及对公民免扰权利的侵犯。

本文的研究重点是“强制性传播”的类型和特点。研究这个问题的意义在于深入认识包括各类新型电视在内的新媒体“强制性传播”的规律和特点,进而兴利除弊。

按主体划分的强制性传播

强制是一种行为。任何行为都有主体,亦即行为的启动或实施者。从主体上看,新媒体的强制性传播行为主要有三种类型:

(一)组织型强制性传播。所谓组织型强制性传播,就是以经济组织、政治组织或其他社会组织的名义发动、组织、实施或赞助的带有强迫意味的信息传播活动。这里的“组织”不包括政府各类行政机构。

组织型强制性传播活动具有以下特点:公开性、谋利性、规模大、时间长、形式多和成效高。

(二)个人型强制性传播。所谓个人型强制性传播,就是以个人的名义发动、组织、实施的带有强迫意味的信息传播活动。如手机垃圾短信、垃圾电子邮件等。

有少数人私下组成的非法集体由于不具备组织的正当性和合法性,即使从事强制性传播活动,也属于个人型强制性传播。如主谋的“熊猫烧香”病毒传播事件。

个人型强制性传播活动具有以下特点:私密性、规模小、时间短、密度大、形式少和成效低。

(三)国家型强制性传播。所谓国家型强制性传播,就是国家或者以国家名义发动、组织、实施的带有强迫意味的信息传播活动。

这类强制性传播活动一般都是伴随着国家行政机构在传播领域的重大战略转变或者配合国家的重大决策。如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FCC)规定,2009年2月17日之后,全美国的全功率电视台都将终止模拟信号广播,只进行数字广播。原本免费收看无线电视节目的观众只有三种选择继续收看数字电视节目:一是购买一个数字模拟转换机顶盒;二是购买一台数字电视机;三是定制通过有线或卫星传送的付费电视节目。中国国家广电总局从2003年起正式启动的全国数字化电视战略和在各大城市推动的有线数字电视网络整体平移等,强制性地改变用户收看电视的方式,虽然有利于电视产业的转型和长远发展,但本质上也属于强制性传播活动。

国家型强制性传播活动具有以下特点:公开性、公益性、行政性、规模大和效果好。

按消费场所划分的强制性传播

任何信息传播活动都必须借助于一定的媒介载体或媒介形态。任何媒介消费也都有一定的空间环境。数字技术出现以后,媒介的种类空前增多,消费的空间也向两极发展――或扩而大之为公共场所,或缩而小之为口袋掌心。从媒介分化和媒介消费的趋势来看,媒介市场今后主要存在三类媒介:以免费、集体消费为特征的公共媒介;以低价、亲情消费为特征的家庭媒介和以高价、个性化消费为特征的私人媒介。(参见下图)

由此,新媒体的强制性传播又可以分为三个类型:

(一)公共媒介型强制性传播。所谓公共媒介型强制性传播,主要是指以户外消费为主的媒介上体现出来的带有强迫性意味的信息传播活动。

户外媒介又分两大类:一类是以各种交通工具为载体的广播电视媒介,如公交广播电视、出租车广播电视、地铁广播电视、电梯广播电视、机载广播电视、船载广播电视等;一类是楼宇电视和各种户外电视大屏幕,如LeD、LCD、DLp等。

公共媒介型强制性传播活动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公开性。传播范围以公共场所为主,如车站、广场。二是流动性。如各种以交通工具为载体的新媒体。三是免费性。即除了时间,不需要观众额外付出。四是间歇性。即观众一般只是利用零碎的闲暇时间观看。五是商业性。即强制性传播的节目内容多属于商业广告信息之类。

(二)家庭媒介型强制性传播。所谓家庭媒介型强制性传播,主要是指以家庭消费为主的媒介上体现出来的带有强迫性意味的信息传播活动。家庭媒介在本文主要指数字电视,包括带有数字模拟转换机顶盒的模拟电视机、无线数字电视接收机、有线数字电视接收机或卫星数字电视接收机等。

家庭型强制性传播活动具有以下特点:半私密性、伴随性、与节目相伴随和有限选择性。

(三)个人媒介型强制性传播。所谓个人媒介型强制性传播,主要是指以私人消费为主的媒介上体现出来的带有强迫性意味的信息传播活动。个人媒介主要包括属于个人所有的手机媒体、手提电脑、掌上pDa、mp4、移动DVD等。这些个人媒介一般体积很小,功能强大,造型时尚,价格不菲,更新速度快,消费成本比上述两种媒介要高很多。

个人媒介型强制性传播活动具有以下特点:私密性、互动性、付费性、精准性和及时性。

按内容划分的强制型传播

无内容,即无所谓传播。强制是一种形式、一种手段而非目的。强制的目的在于让强制的对象接收、接受有关信

息。从价值和功能上来说,任何信息都有三种可能:有益、有害、无益或无害。因此,如果根据内容的价值和功能,新媒体的强制性传播也可以划分为三类:

(一)有益的强制性传播。所谓有益的强制性传播,就是内容对接收或接受的对象具有某种趋利避害的功能或者能够满足其特殊需求的强迫性信息传播活动。比如,强制性传播的内容是新近发生的重大新闻资讯、天气预报、灾害信息、路况信息、公益广告等。根据课题组的采访和调查,多数受众对于自动接收到的新闻资讯等内容持肯定态度,认为这是一个补充自己消息来源、了解新鲜事物的有效渠道。

有益的强制性传播活动具有以下特点:公益性强、接受度高、美誉度高、内容或形式单一。

(二)有害的强制性传播。所谓有害的强制性传播,就是内容对接收或接受的对象可能造成经济上、时间上或精神上的损失的强迫性信息传播活动。这又可分两类:一类是相对有害的强制性传播,即对传播者有利、对被传播者有害的传播活动,如手机媒体和网络媒体上的各种诈骗信息;一类是绝对有害的强制性传播,即对传播者、接收者和整个社会都有害的传播活动。如电脑病毒和垃圾邮件等。

有害的强制性传播活动具有以下特点:欺骗性强、公害性大、技术性高、花样多。

(三)无益或无害的强制性传播。所谓无益或无害的强制性传播,就是内容对接收或接受的对象无益也无害的强迫性信息传播活动。如各类商业广告等。媒介广告是强制性传播愈演愈烈的兴奋剂。可以说,几乎所有的广告传播都具有一定的强制性。无论是读者还是观众,他们大多都没有接收、接受广告的意愿,但是依然会看到、收到很多广告。这些广告没有给受众带来什么直接的损害或损失,但是,不同程度地干扰了受众的阅读、收看、收听行为,等于间接地侵害了受众的利益。

无害信息具体来讲又可以分为商业广告、政治广告等。商业广告的传播主体是从事商品生产、销售的实体,如企业、公司、个人等;政治广告的传播主体包括政治团体、政治人物等。目前媒介强制性传播的广告信息中虽然也包括政治信息和社会信息,但多数是商业广告。如果说新闻传播主要是及时传播社会上所发生的新信息,属于一种告知行为,那么广告则更倾向于劝服。如美国广告学者科利(R.H.Colley)所说:“广告是一种付费的大众传播,其最终目的在于传达商业信息,为广告主创造有利的态度,并诱使广告对象采取购买商品或劳务的行为。”

这类强制性传播活动具有以下特点:普遍性、海量性、多样性和合法性。

按目的划分的强制性传播

任何传播皆有目的。强制性传播更是具有强烈的目的性,只是传播的主体不同,传播的目的也不同。总体上来说,以目的不同划分的强制性传播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名利型强制性传播。所谓名利型强制性传播,就是以获取名利为目的的强迫性信息传播活动。“名”包括提高传播者个人或组织的知名度、美誉度;“利”包括获取某种眼前的或长远的经济利益或政治利益。如各种商业广告、政治广告。

名利型强制性传播活动具有以下特点:主体多元性、内容多样性、手段灵活性和目的直接性。

(二)报复型强制性传播。所谓报复型强制性传播,就是个人或者组织出于报复或者竞争的目的有目标的强迫性信息传播活动。如骚扰性手机短信、诽谤性电子邮件、破坏性电脑病毒、攻击性电脑黑客等。

这类强制性传播活动具有以下特点:私密性强、针对性强、破坏性强和阶段性强。

(三)恶搞型强制性传播。所谓恶搞型强制性传播,就是传播者为了达到娱乐或者发泄的目的,强迫他人与之共享某类信息的传播活动。这类强制性传播活动一般以手机媒体和网络媒体为主。如手机彩铃、荤段子短信、色情性电子邮件等。

恶搞型强制性传播活动具有以下特点:一无组织性。一些政治性的恶搞信息可能是有组织在背后支持的。二无目的性。这类传播并无明确的政治或经济动机,有时候纯粹是因为无聊而利用新媒介进行捣乱、恶作剧。但是,无目的也会有结果,有时还会产生很恶劣的后果。如有的人向熟悉或者不熟悉的人发暧昧短信,结果引起夫妻相互怀疑,家庭不和,最后导致离婚的悲剧。三无目标性。四无标准性。不拘一格。

(四)公益型强制性传播。所谓公益型强制性传播,就是以促进人际和谐、社会发展或保护环境等为目的的强迫性信息传播活动。如各种公益广告、灾害信息、慈善活动等。

公益型强制性传播活动具有以下特点:广泛性、长久性和合法性。

按手段划分的强制性传播

不同的手段适应不同的目的,不同的目的寻找不同的手段。新媒体的强制性传播内容五花八门,目的多种多样,运用的手段也各不相同。就目前的状况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环境型强制性传播。所谓环境型强制性传播,就是传播者利用一个封闭的空间进行的信息传播活动。这个封闭的空间大可以是一个广场,小可以是一个车厢、一个电梯。如广场、饭厅、商场、医院门诊大厅、车站、码头等场所的各种大屏幕电视墙,各种交通工具承载的广播电视等。

这类强制性传播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封闭性。只要你置身其中,便被信息包围;只要你视觉听觉正常,就会被信息“击中”。二是唯一性。只有一种媒介可被选择,只有一个节目可被选择。三是反复性。内容单调,反复播放。四是商业性。

(二)技术型强制性传播。所谓技术型强制性传播,就是传播者依靠某种技术手段进行的信息传播活动。这种技术可能是被普遍掌握的通用技术,也可能是组织或个人掌握的专有技术。前者如手机短信接发技术、电子邮件接发技术;后者如电脑病毒程序编制和传播技术、网络黑客等。技术型强制性传播主要表现在手机媒体和网络媒体上。

技术型强制性传播活动具有以下特点:一是主体多元。二是逃逸性差。一旦被传播者选择,很难躲过。三是普遍性强。四是目的多样化。五是危害性高。

与技术型强制性传播相关的还有一种捆绑型强制性传播,就是传播者通过某种技术手段把一个有用的信息和一个无用或者有害的信息强行连接的信息传播活动。如点击一个广告框,才能打开你想打开的网络页面或进入你的电子邮箱。

(三)欺骗型强制性传播。所谓欺骗型强制性传播,就是传播者利用人的某种性格或心理偏差或者判断失误所进行的名实不符的信息传播活动。如手机上常见的所谓获奖信息、诱导或者误导用户使用付费信息或项目服务等。

欺骗型强制性传播具有以下特点:蒙蔽性、随意性、牟利性、违法性和共犯性。

新媒体传播特性篇2

一、全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特点

信息传播离不开一定媒介,不同媒介会影响信息传播。同传统的大众媒体相比,全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呈现出新的特点。

(一)公众高度参与与互动

网络媒体是全媒体时代的基础性媒体,所以媒体融合的本质就是传统媒体的网络化和网络媒体的普及化。交互性是网络媒体最主要的传播特征,其本质是传播主体的大众化及其所引起的传播主题的泛众化。交互性特征使网络媒体由他媒体走向自媒体,传播者与接收者之间的界限逐渐消亡,每个人既是传播者又是接受者,网民实现了传播权利与传播义务的统一。在传统媒体占统治地位时期,媒体传播的单向性特征使得传播者与接受者分离,传播信息成为传播者的专业责任,而接受信息则是每个接受者的公民义务,传播权利与传播义务的主体呈现出对立化特征。网络媒体产生以后,传播权利与传播义务主体性走向统一,网民成为网络媒体的传播主体,传播信息和接受信息成为每个网民的权利与义务,受众获取信息的渠道增多,受众对信息的选择权也越来越大。媒介之间的信息是可以共享的,也具有鲜明的公众性。

(二)传播空间的全覆盖

媒介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媒介技术的传播特性决定了社会类型形成的可能性与可行性。如果说人体媒介、器物媒介等原态媒介是农业社会形成的前提,报刊、广播和电视等大众媒介是工业社会形成的基石,那么互联网则是信息社会形成的基础。互联网技术的创新与普及,推动了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进行转变;而互联网的全球化特征,则使信息能够覆盖全球,使传播具有国际性。媒体之间的空间竞争不仅表现在媒体的国际化空间,而且表现为媒体的全程化场域扩张。媒体的传播场分为私人空间、家庭空间、休闲空间、移动空间和工作空间等五种类型,传统媒体的重点覆盖场域是家庭空间和工作空间,随着“生活圈媒体”等媒体概念和形式创新,私人空间、休闲空间和工作空间成为新兴媒体重点传播场域,因此,全媒体实现了无缝式全场域覆盖,甚至逐渐消失了私人空间、准公共空间和公共空间之间的传统界限。

(三)传播时间的不间断

由于时间和空间对传统媒体的限制,并不是所有的信息都能够在传统媒体上展现出来。数字技术和播存技术所带来的网络媒体储存空间的无限性低成本拓展,使得网络媒体成为全时间媒体,既可以实时传播,也可以延时传播。因此,对于网络媒体来说,时间与空间不再是限制其信息呈现的限制性因素,网络媒体真正实现了全时间传播。形成了即时性传播、延时性传播和共时性传播“三位一体”的传播格局。即时性传播是指媒体与受众交互的即时性,延时性传播是指受众内容选择的随意性,共时性传播是指媒体内容传播的实时性。即时性传播、延时性传播和共时性传播使得受众由不“在场”向在“场”进行转变,这减少了媒体传播的环境信息损失,使得媒体传播更具现场气氛。

(四)传播主体的个性化

传播主体个性化是竞争的必然。当前,不管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都呈现出细分化的趋势。具体说来,这种细分化就是以细分市场赢得受众,通过别具一格满足特定群体的受众,从而确定自己的不可替代性。对于播音员、主持人来说,也必然要有自己的“杀手锏”,即个性化的表达方式。这是媒体功能成熟化的表现,也是市场竞争的必然。传播主体个性化,也是媒体发展的必然。全媒体时代,每个人都有可能是传播者,他们按照自己的价值判断选取传播内容,按照自己的表达方式传播信息,在满足人们不同需求的同时,形成了富有个性的丰富的传播主体群体。

二、全媒体对播音主持人才的能力要求

播音主持人才是主要的信息传播者之一,在具备播音主持所应具备的采、编、播等基本能力之外,在全媒体环境下还应具备以下能力:

(一)信息筛选评论能力

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当今社会对播音主持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转变。以往那种只会见字出声的播音员、主持人不再受到受众的青睐。能对信息进行深度加工的,富有特色的,有观点、有姿态的播音主持人才越来越受到受众的欢迎。当今世界,缺的不是信息,而是观点。不论是广播、电视、报纸杂志这样的传统媒体,还是以网络、微博、微信等为代表的新媒体,都是新闻信息的传播平台。置身在这样大的信息世界中,受众只会感觉信息太杂,而不会觉得信息太少。因此,受众需要在信息世界中梳理一些重要的、适合他们的信息,或者是通过某些信息的传达来体现一种看法,最好的传播模式莫过于主持人或播音员担当评论者的角色,能在极短时间内快速组织语言,并表达出富有个性的见解。

(二)驾驭新媒体能力

在全媒体时代,网络媒体的交互性、共享性和免费性特征,使得受众成为传播主体,传统媒体的发展开始依赖于新媒体,而传统媒体的发展也促进了新媒体的发展。譬如,湖南、江苏等卫视的营运就是建立在新旧媒体的融合之上的,电视、网络、手机在互动中成为一体。而全国各电台也基本上都要借助新媒体的辅助作用,大部分的节目都有微博、微信等平台,一些电台还在网上同步直播。因此,播音员、主持人要想成为一个合格的媒体人员,不仅要会写作、会采访、会编辑,还要具有驾驭新媒体的能力。驾驭新媒体,就要了解新媒体环境下的受众特点、新媒体的技术特点及传播规律。

(三)坚实的专业能力

在全媒体时代,网民成为传播市场的主体,那么在全时空传播时代,播音主持人才的专业分工和社会分工应该如何转变呢?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喻国明教授曾提出了“时事顾问”、“信息管家”和“意见领袖”的新职业观,他强调新闻传播人才的职能是由信息服务转向意见引导。但是随着网络应用形式的不断丰富,网民的媒体使用行为呈现出碎“片化”的特点,网民成为网络传播的核心主体,由网民自身发现信息、验证信息和分享经验。与此相对应,播音主持人才的专业职能将向意“见领袖”进行转变,专业化的信息筛选能力、专业化的深度报道能力和专业化的时事分析能力将成为播音主持专业核心的专业能力。

三、全媒体环境下播音主持人才的能力培养

(一)重视对学生的个性培养

这是一个求新、求异的时代,求创意、拼独特是这个社会的显著特征。贴近时代前沿的播音主持专业,也必然要适应时代的需求。如今,广播电视频道、栏目的细分化,使频道、节目呈现出更加明显的专业特色。譬如,法制节目、体育节目、女性时尚类节目等层出不穷,这势必要求主持人也要有相应的专业知识和不一样的播音主持风格。而国内大部分高等院校的播音主持专业都只侧重本专业的课程教育,很少针对学生兴趣、特长等进行分门别类的培养。这导致学生在进入工作岗位后,只能先尝试客串各种类型节目的主持,短时间内很难形成自己独特风格。媒介融合的形势使得传播者需要个性化,作为培养播音主持人才的高校,应该适应媒介融合的形势,更新教学观念,对学生实行个性化教学,注重学生个性的培养,使培养出来的每一个学生都有区别于他人的典型特征。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应是人性化的、有人文关怀的,教师应该抓住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因势利导,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力。譬如,个性开朗、思维活跃、能言善辩但是语音面貌不佳的学生,在培养上可以偏向于现场报道、外景主持等;对于声音条件较好的同学,可以偏重于新闻播音训练。

(二)重视对新媒体的适应能力

当前,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自媒体,已成为网络传播最活跃的主体和新兴舆论场,“微电影”、“微电视剧”也占据着我们的视野。播音主持专业的同学,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使用这些新兴媒体,但作为从事信息传播的专业人才,必须从更高的层次上要求自己。因此要认识这些新媒体的传播特点规律,能担当在新媒体传播中的引领任务。作为培养人才的高校,应引导学生利用现代媒体技术,自己策划节目、采访新闻,制作微“节目”。教师可利用演播室条件让学生多模拟在镜头前的播音主持状态和现场报道能力。

(三)重视对学生评论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评论能力应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重视课堂评论能力的训练,一是重视文化知识的积累。重视课堂评论能力训练,在训练内容上要重视取材的新颖性,要和全媒体的时代环境相适应;在训练方法上,要提高效果。重视文化知识的积累,就是要引导学生大量阅读,广泛涉猎不同领域的知识。任何节目类型的主持人都应不断地修炼自己的内在气质,在节目中才能迅速调动头脑中储存的各方面知识,做到“一语破的、入木三分”。在播音主持专业语言表达教学中,即兴评述多为张口就说。但事实并非如此,能出口成章自然好,问题是目前学生不具备这样的能力。即兴说话是需要肚子里有货的,因此内在的文化素养对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尤其重要,教师要鼓励学生有计划地扩大阅读量和阅读面。

在全媒体背景下,播音与主持专业的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传统媒体格局下,专门针对广播和电视培养的播音员与主持人队伍,显然已经不能满足日益涌现的新媒体以及各媒体逐渐走向融合的新媒体环境的需要。适应全媒体的新形势,播音与主持专业人才的培养应该在充分认清全媒体的特点及要求基础上,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模式,以培养出适应时代需要的优秀播音主持人才。

参考文献

[1]莫凡.全媒体时代新闻传播教育的人才需求与教育[J].理论导刊,2011(7):45-46

[2]李雪.全媒体视域下地方高校播音主持专业教学创新研究[J].新闻知识,2014(7):87-91

新媒体传播特性篇3

关键词:新媒体特征影响传播

近年来,新媒体的发展势头迅猛,不仅极大的丰富了传媒形态,改变了传媒格局,还对全球尤其是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全方位的深刻影响。新媒体是以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以电视、电脑和手机为主要输出终端,向用户提供视频、音频、语言数据服务、连线游戏、远程教育等集成信息和娱乐服务的所有新的传播手段或传播形式。新媒体在国外媒体报道中排在传统媒体报刊、广播、电视媒体之后被称之为第四媒体。还有学者把新媒体定义为“互动式数字化复合媒体”。

一、新媒体的主要特征

要正确认识新媒体的本质特征,必须从新媒体自身看新媒体和从新旧媒体对比之中考察新媒体结合起来,才能提炼并高度概括出新媒体的主要特征。综合地看,新媒体的主要特征是:融合与即时性;交互与个性;分众与延展性等。

1、融合与即时性

相对于旧媒体,新媒体的第一个特点是它的融合性。消解了传统媒体各形态(电视、广播、报纸、通信)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社群之间、产业之间、信息发送者与接收者之间的边界。新媒体改变了以往某类传统媒体只能提供某种单一形态信息的特点,它将各种信息形态、各种传输渠道、各种接受终端整合在一起,将所有的信息站点与不同媒介的用户互联,保证用户可以在任何地方、通过任何终端进人新媒体网络,得到直接或间接的服务。

受众在传统媒体上看不到,或者看不全正在发生的事情。他们从报纸上看到的,从广播里听到的,从电视里见到的,往往都是过时了并且是经过过滤了的消息。基于数字化的新媒体则打破了传播的时空阻隔。卫星直播电视能把发生在世界各地的重大事件同步呈现在受众面前,手机拍摄的照片瞬间可以转发出去,互联网门户网站的新闻,总是处于不断滚动播出和随时更新状态,即时性使新媒体把第一时间、第一现场的权力牢牢抓在手中。

2、交互与个性

新媒体既拥有人际媒体和大众媒体的优点。完全个性化的信息可以同时送达几乎无数的人。每个参与者,不论是出版者、传播者、还是消费者,对内容拥有对等的和相互的控制。又免除了人际媒体和大众媒体的缺点。当传播者想向每个接受者个性化地交流独特的信息时,不再受一次只能针对一人的限制。当传播者想向大众同时交流时,不再不能针对每个接受者提供个性化内容。换而言之,新媒体其重心开始由数据(信息)向人转变。微博就是迄今为止最具革命意义的个人媒体。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最大的区别,在于传播状态的改变。由一点对多点变为多点对多点。新媒体通过短信、即时通讯、电子邮件、公共论坛和个人网页等手段,给受众提供了一个双向交流平台。在参与性较强的lptY节目里,受众的反馈意见甚至能改变节目的后续发展。受众在与媒体交流的同时,还可以与其他的受众交流。受众不仅是信息的接受者,同时也是信息的传播者,新媒体最大的冲击是,它会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进而影响到人类的思维习惯。

3、延展与分众性

互联网站上的各种链接,是新媒体具有延展性的最直观的体现。新媒体上任何一条信息都不是孤立的,后面都对应着一个立体的、巨型的相关信息库。点击一个链接,就等于打开了一个信息库。延展性还表现在可以随时对信息进行修改、增补,并及时转发出去。

新媒体传播具有分众效应。根据受众使用哪种终端,就能将受众从大众中区别出来。根据受众消费哪一类新媒体内容,可进一步从受众中划分出小众来。这就是说,新媒体本身就是分众媒体,通过其掌握的用户数据库,新媒体还能以量化的方式对目标受众进行多层次的分众处理,并将信息精准地送达给他们。这一特征,更加适应受众需求的多样化和受众市场的细分化。

二、新媒体对科技知识传播的有利影响

新媒体大多数是指网络、手机等相对于报纸、广播、电视之类的“旧媒体”而言的新兴传播工具,新媒体以其强大的冲击力在当今传媒领域迅速占领了大半江山。新媒体的崛起与发展也给科学知识的传播留下了更广泛深入的研究课题。

1.有利于传播形式与内容的多样性。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复合型组合,决定了对科技知识传播形式与传播内容的多样性。例如,互联网与电视节目的组合,形成以网络电视或者网络视频的传播形式,人们只要通过一种工具就能便捷的收看到想看的电视节目,还可以无限次点击、随时随地不受限制的接收想获取的科学知识。又如,手机短信与科技类报纸的组合,用户既可以实时浏览到当期的报纸,也可以看到所有往期的报纸内容及该报的近期活动。同时,读者还可以对报纸上的单篇文章进行留言及提问,实现报纸与读者的互动。

2.有利于信息搜索与查询的广泛性。

新媒体快速的连接功能是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天然优势。人们若想查询某个有关科学方面的问题,只要在互联网的相关网站上输入需要查询的关键字眼,相关资料的和信息便以海量的信息标题呈现在读者眼前,同时还可以享受由链接功能带来的更多的科技信息。人们在网上查询阅读的过程中,经过这种无限制的信息链接,科学知识便因此得到了扩充。只要读者感兴趣,任何科技信息和知识都可以通过网络搜索获得,新媒体这种便捷的传播特性省去了为了解决某个科学问题而要跑图书馆、一本接一本地翻阅资料的繁琐。

3.有利于掌握科学与知识的现实性

新媒体传播特性篇4

内容提要:手机报、手机电视的出现成为2005年传媒发展的一大亮点。新渠道的畅通、新市场的出现,以及同行业的激烈竞争,各报团、电视台将手机媒体的发展视为突围的路子,固然不错。但是手机媒体这个新兴的产物,它真正运行起来所需要的认识就值得我们探讨。本文就试着从手机媒体传播的特性、实际操作中的要求等方面作出探询。

关键字:传播特性新闻选择新闻体裁

就在通讯技术不断发展,手机用户在我国不断增加的情况下,手机媒体的出现似乎成为一种必然。手机报、手机电视如雨后春笋般的冒出,成为2005年中国传媒发展的一大亮点。新闻渠道的畅通,新市场的出现,以及同行业竞争压力的促使,各报团、各电视台对手媒体的青睐就不难想象。但是,在欣喜与兴奋之余,对手机媒体这样一个新鲜事物需要的是更多的冷静。毕竟,手机报、手机电视等手机媒体的出现,仅仅是个开头,并不意味着真正底的成功。要让这种新兴传播渠道下的传播行为,得到受众的认可并良性的运转起来,需要我们对有正确的认识。

一、手机媒体传播的两个特性

(一)、手机媒体传播的运行特性:我们知道,大众传播作为社会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它的运行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综合起来。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一是政治制度;二是社会各利益团体;三是受众监督。在新闻媒介逐步市场化运营的今天,社会各利益团体的影响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广告商的影响。因为广告收入是新闻媒介运行发展的“粮草”。所以,无论是传统的三大媒介,还是新兴的网络媒介,都得腾出大量的版面与空间为广告商摇旗呐喊。而手机媒体传播在这方面可能要成为完全的另例。手机报、手机电视的运行中,不可能像报纸、电视那样大量刊登广告,甚至广告将在手机媒体中消失。这主要基于两方面的原因:

1、手机的物理特性决定了它不适合广告的传播。手机的最大优势在于传播的方便性、快捷性与有效性。然而,正是这些优点决定了它的物理缺陷——显示屏固定偏小。这不符合广告商通过大版面、有冲击性的画面、图片、镜头以及有穿透性的语言来打动受众的初衷。另外,手机的基础功能依然是完成人际间的通讯。

2、手机媒体传播的“微妙身份”不容许广告出现:我们知道手机传播(手机报、手机电视)是新闻媒介和通讯运营商合作的结果。虽然,手机媒体与受众之间存在着传播者与接受者的关系。但我们更为清楚的看到:手机报或手机电视实际上是通讯运营商开辟的新业务。只有手机用户选择了次业务,才能建立新闻媒介与受众之间传播与接受的关系。而通讯商与手机用户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纯属商业行为。两者的行动都要受到事先签定合同的制约。如果手机报与手机电视中出现了广告,都属违反合同的举动,不会被受众接受。

(二)、手机媒体播内容、传播媒介甚至传播者本身的发展前途。所以,了解与研究手机媒体传播的受众特性,对于手机媒体的运行与发展至关重要。一般情况下,在受众确立的过程中,主要考虑四方面的因素:一是传播的受众特性:受众是传播行为的接受者,是传播活动中信息流通的目的地。他们决定传受众区域;二是受众职业和身份;三是受众的年龄;四是受众的文化教育程度。就手机媒体传播而言,主要是后三者。通过手机渠道获取新闻信息,是手机在新形势的附带功能。而且与其他媒介相比,画面不及电视,声音不及广播,报道深度不及报纸,综合性、丰富性不及网络。这种情况下,使用手机媒体就是“迫不得已”的结果,是非常手段。我们也就不难总结出手机媒体传播的受众特性来:生活节奏快、文化教育程度高、年龄基本上趋于中青年的高收入者。

二、对手机媒体传播两个特性的认识:手机媒体传播没有广告,以及受众的窄化。引出这样一个问题:手机媒体传播将靠什么来维持生计?这可能是许多人的疑问。但如果我们把手机媒体传播的两个特性联系起来分析,就会发现,问题并不是我们所想象的那样,而是别有洞天:

1、手机媒体它不是独立的媒介,是报纸等传统媒介在新情况下的延伸。它将以内生性收入为主,即靠自己的新闻产品的出售为主。我们知道,与内生性收入相对的是外生性收入。这会随市场经济环境的变化出现大幅度动荡。最为关键的是,内生性收入在总收入中占去的比例越大,媒介的经营自就越大。所以,手机媒体一方面开拓了本媒介的经营范围,另一方面对于媒介收入内外平衡和提高媒介自主经营有积极意义。

2、受众明确,对新闻产品提出更高要求:前面提到手机媒体的运行中不会出现广告,以及分析了受众集中,窄化等特点,再加之手机本身传播的有效性,从而对手机媒体传播的内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真正做到以手众为本位,向他们提供真新闻好新闻。

三、手机媒体的实际操作要求:

上面分析了手机媒体传播的特性及对特性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我们再来分析手机媒体在实际操作中的一些问题:

(一)、手机媒体对新闻选择的需求:新闻选择是对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实加以鉴别,选出新闻媒介值得传播的事实。这对传播媒是普遍适用的。而这里我们所说的手机媒体是传统媒体的衍生物,适用新闻选择自不必说。我们要做的是,根据手机媒体的特性,在新闻选择四大标准——新闻定义、新闻价值、宣传价值、新闻法规的基础上,总结出适用手机媒体新闻选择的标准:

1、强调新闻真实性,新鲜性,真实性新鲜性是显示的生命,手机媒体要传播新闻,必须这一原则,强调向受众提供新闻的真实性和新鲜性。

2、突出新闻的时新性,重要性,接近性,服务性,趣味性

时新性:即时间性,内容新;

重要性:即势必引起人们关心的事实;

接近性:这里强调和受众心理的接近;

服务性:手机媒体的受众集中、相近、提供服务性信息势在必然;

趣味性:富有高尚的生活情趣,能引起他们的感情共鸣。

3、符合新闻法规:即选择新闻法规允许的新闻想受众提供。

(二)手机媒体传播对新闻体裁的要求

新闻体裁是新闻媒体所传播的新闻作品的各类载体形式,是新闻内容与表现形式相统一的的报道样式的统称。有消息和通讯两种体裁。选择什么样的体裁来报道新闻,既取决于新闻本身,也取决于不同媒介的特征。就是同一体裁、同一新闻在不同媒介下的表现形式也不尽相同。所以,分析适与手机传播的新闻体裁,对于手机传播也至关重要。前面提到手机的主要功能是完成人际间的通讯,传播新闻只是手机在新形式下的附加功能,而且受众集中、窄化,这些也就决定了手机传播中所提供的新闻信息要新鲜、明了、简练。消息就是用最快的速度、最间接的方式、最凝练的语言向受众传播最大信息量的一种常用体裁。可见手机传播的要求与消息的特征是吻合的。而通讯要在叙述与描写的基础上进行分析、议论、抒情等,则不适合手机传播。

(三)手机传播对新闻写作的要求:

1动态消息:“迅速简洁的报道最新发生的新闻事实。”这既是它的定义,也是它的写作要求——要迅速、简洁。手机报、手机电视中更需要强调这一点。

2综合消息:即对某事物或同类事物就一个主题进行分析综合。当然,这里的综合有别于报纸、电视等。在手机报与手机电视中的综合要强调围绕新闻点去综合。即根据受众关心的核心综合。比如,对于西甲的报道,你的受众市是皇马的球迷,那么这个消息的综合就得围绕皇马展开;再比如报道一场比赛,手机媒体中不能按照比赛的进程报道,而应围绕比赛结果进行。当然现场直播除外,另外这样的综合需要建立在对自己受众深入了解的基础上。

四、手机媒体传媒带来的其他问题

1、手机本身的问题:伴随着手机报、手机电视的推出,在手机行业必然要掀起一股风暴。什么样的手机既能够完成通讯的基本功能,又能适合手机传播新闻消息,将是风暴的核心。这也就必然带来一次手机换代的浪潮。

2、新闻媒介内部的问题:手机媒体要发展下去,与通讯公司的合作势在必行。虽然两者存在着共同的利益,办好了将是双赢的结果。但两者之间依然存在着理念融合、利益如何分配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处理也将对手机媒体的长远发展产生深远影响,需要新闻媒介研究。

参考文献:《新闻学导论》李良荣1999年10月高教版

《新闻采访写作编辑》刘海贵复旦大学出版社

新媒体传播特性篇5

关键词新媒体传播;产业结构;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G20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708(2013)100-0041-02

新媒体在传播结构和形态相对于传统的媒体最大的改变就是“去中心化”。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全球信息网络逐渐连成一个整体,形成了地球村。信息传播体系的特点在于去中心化、完全开放、无时间区域限制等。同时,信息传播交流平台和信息传播交易平台的开放,使得新媒体传播逐渐演变成“全媒体”的交流传播形态。在交流平台中,及时互动性和反馈性的特性,成为了新媒体传播形态的全新的服务理念。新媒体经济运营管理中,贯彻服务意识有利于促进媒体产业化传播重构。

1新媒体传播形态

新媒体的概念是以电子信息化通讯技术作为发展基础,将数字化通讯技术融入到信息传播中的大众传播媒介。所以,新媒体也是数字化、互动式的新兴传播媒介。其信息化和互动性是媒体主要特点,从信息技术角度上来看,新媒体是将信息字节数字化的形态;从传播角度上来看,新媒体在传播交流过程中具有较高的互动性和反馈性。对于新媒体产业而言,及时将受众的信息反馈出去。在互动过程中体现了信息的个性化、人文化,把信息传播服务的新理念引进到媒体的经济运营中,颠覆了传统的媒体经营概念。新媒体即报纸、广播、电视后的第四个媒体。新媒体的运营管理主要依靠先进的数字信息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网以及局域网等渠道进行信息传播。并且传媒媒介变得多样化,由电脑、手机、数字电视以及移动终端设备等媒介进行影音图上的传播。同时用户能够自主的选择想要了解的信息资料,并且传播者能够及时反馈受众的信息的,加强传者与受着之间的角色互动。

新媒体传播结构的主要特点是“去中心化”,又以拓扑结构而存在。信息在传送过程中不依赖与任何一个中心节点,从新媒体理论中来看,每一个人都能成为互联网络中的信息者、接受者和传播者,使得社会中每一个公民的角色都能在传、受之间转换。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实现点、线、面相结合精确的互动传播交流。这一特点相对于传统媒介是巨大的突破。传播媒介无法实现传者与受者之间的及时互动,使得信息在传播过程中出现了滞后。并且传统媒体在向受众传播信息中,受众作为被动的信息接收者,对于信息没有自主的接收权,这也是传统媒介逐渐落寞的一个原因。

如今,大众传播中媒介的重要功能是收集社会中的各种资源,比如商务资源、社会资源、人力资源以及信贷资源等整合到传播中介平台上,再利用便捷的网络传播渠道传播信息资源。传播形式、内容以及信息反馈上都随时触及到社会群众的生活工作。新媒体的优势相比传统媒介对于信息市场来说有明显的优势,对于民众的生活娱乐圈有了更多选择的内容,对于新兴传播交流网络平台比如博客、微博、mSn等,传播交流中都体现出了个性化、情景化以及趣味性能够满足受众在传播交流中的某种个性情绪或者行为。其网络具有公开性的特点,在传播过程中受众言论自由,信息有单调单板的文字转变为可视影音图像。对于受众有极大的吸引力,同时媒介之间为了吸引受众也不断的加强了新媒体的发展,使得新兴媒体产业存在巨大的潜伏商机。

2数字新媒体是一种具有传播、交换和营运功能的信息平台

互联网传播媒介的发展,首次让人们进行随时群体互动和即时通话交流成为了可能,也使一呼百应的互动活动有机会实现。在以往的时期,想要将一群人聚合起来,并且让他们有一致性的行动,就必须进行很多组织和传播的活动,人力物力耗费很大,它对人之间的交流有着很多物化的要求,而且对组织的要求也很高。到了现在,互联网成为了全球化交流合作的工具,而每个个体网名都拥有了互联网使用权限,并不是某一个团体或者组织独享此权限。如今这个时代大众传播已经无法像以往那样达到垄断的地步,传统的媒体已经无力拥有在制度和技术方面的垄断力。数字化传播在技术和形态上面具有多样性,将大众传播中的人类交流方式进行了完全的改变,也重新地改写了各类媒介的生存状态。所以,重新构建媒介和传统媒介产业,对传媒经营方式进行转变,这一定是顺应时代潮流的行为。

新媒体要依赖于传播的形态与数字技术基础,它成为了一个巨大的平台,以帮助进行资源交换。这个信息平台具有其虚拟性,拥有数字传播技术,在它上面传播和交换信息,可以极大地降低用户交易成本,倘若此活动具有普遍性,必将为数字媒介产业的运营带来很大的挑战。美国纽约大学的克莱舍基教授在其作品中分析了以上所说的现象,他说“未来的社会将变湿”,互联网会变成一个犹如加湿器的事物。以后网络和新媒体时代不会只靠如技术和代码之类的软件来促进发展,而将会依靠如社会性和理解场的“湿件”推动进步。以互联网协议为基础的网络通讯同用户进行交流,使得人情味充满了“湿乎乎”的感觉。在这个“湿”的世界中,我们不用受到如同机关和工厂制度的约束,不用被迫群居于一地,可以享受自由的空间,可以借助“湿件”的功能和计算机软件,轻而易举地在互联网上组织形成各种群体,寻找志趣相投的朋友一同去进行某些活动和项目。著名的克莱教师在自己的作品里面对处在新媒体时代中的世界里的“湿”景进行了描写:如果有一个女士不小心将自己的手机丢在了公交车上面,她可以利用互联网功能去到论坛发帖,寻求网友的帮助,这样一来很可能有网友会偶然找到这位女士所丢的手机。

3新媒体传播运营中的虚拟业务重构

网络是虚拟中的世界,与现实生活存在一定的交集。但是媒体企业为了能够提高公司的经济效益,打响企业自身的品牌,千方百计的策划一系列的活动吸引受众的注意。就比如前段时期,广州市中心街区出现大批跪爬人群,这次活动是由广东某网络推手为了扩大网站的知名度而一手策划关于虚拟和真实生活“成功”案例。将商业活动与网络宣传相结合的手段,使活动具有典型的代表性。

在南方评论中对此事件这样评论:“不宜局限于网络事件本身而应由此漾开去进一步探讨网络社区所带来的新的传播环境.以及这种传播环境所具有的不同特点、属性及其社会意义。”网络平台中的私人空间充满了个性化的特点,信息在传播过程中又具有无限性、无限量性等特征。所以,媒介企业要抓住在虚拟空间营销的特点,将海量的信息字符汇聚在网络交流平台上,而网络的互交性是最能够满足现代社会中人们对信息资源的渴求。同时虚拟网络市场中,形成一条资讯产业价值链,以此来满足经济市场竞争的要求。

如今,对于媒体产业的发展,媒体内容有没有做预先的准备、设计、策划是媒体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传播媒体能不能策划出新颖而又能够满足大众需求的活动,也是媒体能否成功的标志之一。

对于网络媒体策划人员来说,有无自我策划意识是活动能否成功的关键。媒体策划的自我策划意识就是根据媒体企业的定位及对媒体品牌整体风格的设计,基于对自身的客观认识和了解,对自身企业进行定位,并且在内容风格、形象定位、语言特点等方面进行准备和设计。不同板块的内容需要不同风格形式。现今的新媒体传播企业林林总总,如目前较为知名的几个网站腾讯网、新浪网、凤凰网以及人民网,在网站排版编辑上有很大的不同。

腾讯网、新浪网虽说是综合型网站,但是内容偏向娱乐,所以媒体整体较为活泼。而凤凰网与人民网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凤凰网用户言论相对自由。不同类型的网站对内容的要求除了在娱乐性、消费性、大众性等方面具有共性之外,在知识结构、专业能力、思想素质、语言风格以及网络引擎等方面都会有不同的要求。

新闻类板块的需要网络编辑有敏锐的新闻素质和洞察力,及时将国内外重大的新闻事件更新在网络上;综艺类板块的编辑在字里行间中体现一定的艺术修养、活泼的语言风格;体育类板块则要求主编人员有丰富的体育知识和解说现场反应能力以及与受众互动的激情;而社教、经济类板块的网络主编更需要具有相对专业的知识储备。

这使得策划人员和网络编辑一定要有自我策划意识,明确企业的优势所在、劣势所在,选择适合自己的网站风格。策划人员进行企业自我策划有助于媒体产业品牌名声的有效传达。网站角色风格的完成是媒体产业化的过程,作为新媒体在传播过程中必须学会塑造自己风格,发挥新媒体企业的优势,顺应大众的要求。受众希望媒介中既能获得信息,同时又能获得娱乐性。

传统的网络新媒体中,信息资讯网站和网络搜索引擎是分开的网站。而如今,新媒体传播产业的经济营运产业模式中将其整合到一个网站中,并且还将人文化、个性化的网络交流平台融入进新媒体结构中,使得新媒体产业结构形成网络传播和销售的一体化的新格局。在传统的媒介中媒体作为信息传播的操纵者,同时也是信息资讯的传播商,把信息贩卖给企业、受众。

为了能够提高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只能单纯的依靠媒体企业的自身名牌力、影响力去吸引投资商,在网站上投放广告。所以,目前媒体招商广告的竞争十分的激烈。网络媒体的营销模式也逐渐向广告资费、服务费以及Vip会员费的新理念转变。对于一个成熟的网站来说,用户的注册数量决定的网站的影响力和广告投放的价值。网络信息模式的到来,将所有信息都能转变为下载模式,这也成为了新媒体经营中必须要挑战的媒介生态。

4结论

新媒体的发展,将电子数字传播技术与互动性、特殊性和开放性的营销模式引进到媒体的经济发展中,颠覆了传统媒介管理营运的模式。将先进的科学技术运用到新媒体信息“交易”中,使得新媒体数字平台成为一个平等自由、没有区域壁垒的开放平台。每一位互联网用户都能够进行虚拟的网络市场完成信息传播与信息交易。任何人都能够通过互联网及时的信息资讯,使得其他受众在网络平台中关注、跟帖等。新媒体传播形态产业化的重构,也是网民对信息资源的组合、整理和收集。因此,媒体产业化重构已成为新时期媒体企业的发展的重要途径,为媒体企业多样化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经济管理保障。

参考文献

[1]ClayShirky.Herecomeseverybody:thepoweroforganizgingwithoutorganization[m].penguinpressHC,Feb,2008.

[2]尹连根.西方传播学视野中的网络社区社会属性研究们[J].深圳大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l(4).

[3]莫智勇.新媒体传播形态及产业化传媒重构[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03).

新媒体传播特性篇6

关键词:新媒体;广播电视编导工作;创新

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信息大数据时代,信息数量很多、媒体形式也在不断增多,这就给传统媒体的发展带来很大的影响。新媒体时代下很多媒体的传播形式变得更加方便快捷,同时在接受途径上也具有多样性,互联网的应用更推动了新媒体的传播速度与范围,为新媒体的发展带来动力,此间广播电视编导工作会面临一定的难题,很多人渐渐抛弃了传统媒体形式,一味追求快节奏的新媒体,这会影响到传统媒体的发展。结合当下的社会形势以及互联网环境,及时有效地对广播电视编导工作进行改进和创新,对传统媒体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

1.新媒体时代下传统媒体的运行现状

新媒体时代下传统媒体的运行受到很大的冲击,这不利于传统媒体未来的发展。现阶段,传统媒体受到的冲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传统媒体的传播渠道过于传统,没有结合当下的社会情况进行及时有效的创新,这会导致传统媒体的传播范围缩小,时效性也要比互联网差。另外,在传统媒体运行过程中,由于电视广播传播的内容创新性差,这也会影响到传统媒体的运行,固守原有电视编导工作的机制,在内容上没有进一步的创新,就会影响电视广播整体的收视情况。在人才培养方面,电视广播传统媒体的编导应该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并结合当下的社会情况对电视广播的运行编导机制进行创新,从而在多个方面提高广播电视的社会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

2.新媒体时代下广播电视编导工作的改进策略

新媒体时代下对传统媒体的冲击是持久而多方面的,这决定了传统媒体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影响着传统媒体未来的发展趋势,影响我国媒体新闻业的未来发展趋势。新媒体有着一些特点,这些特点使新媒体更容易被大众接受,例如加大互联网的影响,新媒体的传播更加方便,同时信息的传播途径也更加具有多样性,使传统媒体业遭到很大的冲击,如果不结合当下的社会形势进行改进,传统新闻业很有可能渐渐退出人们的视野。

2.1发挥传统媒体优势进行编导工作的创新

提升传统媒体的核心竞争力,首先要明确传统媒体的特点和优势,在明确了特点和优势之后发扬其特点,从而增强传统媒体业的发展力。在进行电视编导创新的过程中要结合广播电视的特点,对广播电视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明确的定位。另外,在编导工作创新过程中要加强对人才的培养,要结合广播电视的特点进行创新,而不能追求一味的创新。新媒体有着便捷的特点,但是由于追求快捷的传播,在创新的过程中媒体的内容质量会有所下降,同时对内容的筛选也会出现一定的不足,所以传统媒体在编导过程中可以通过提高内容的精度和深度来提升自身的地位,同时激发观者的深入思考,在内容上应该根据群众生活的特点和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广播电视编导工作,从而使传统媒体的内容服务于群众,使受众范围更广。同时还要加强对专业团队能力的培养,通过提升自身素质来提高传统媒体的竞争力,强化群众的接收意识,进一步对广播电视编导工作进行改进和创新。

2.2正视新媒体时代的发展优势,进行机制创新

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在日常运营过程中会给收看者一种形式单一的印象,这种感觉会在新媒体时代被放大,所以在新媒体时代下,广播电视的发展需要结合新媒体时代的特点进行有效的创新和改革,这样才能不断进步。首先,要正视新媒体时代给广播电视造成的影响,这种影响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毋庸置疑的会给传统媒体造成冲击,但是在造成冲击的同时也会带来契机。广播电视的发展可以与互联网的发展进行融合,广播电视可以构建属于自己的网站,在这样的网站上,可以及时接收到广播和电视传播的内容,可以打破原有的运行机制,并带来新的转机。

2.3扩大面向的范围,提高节目的趣味性

新媒体时代下的广播和电视编导工作应该结合当下的社会形势进行,在电视内容编排的过程中应该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同时也可以根据现阶段人们的兴趣进行挖掘,采用创新的理念来扩大所面向的范围和年龄群。在广播电视编导工作的过程中要重视内容的实质性,要传播具有实质意义的节目,并加入创新元素和趣味性元素,从而为多个年龄段受众提供有趣的节目,提高电视收视率等等,在节目内容上多采用创新的形式来吸引观众。广播和电视传播的内容具有公众性,可以面向各个年龄段的人群,同时在内容上也可以进行深化,采用创新的形式来吸引观众,从而提高传统传媒在传媒产业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2.4培养专业化人才,完善节目的管理和质量现阶段,在节目中加入创新元素十分重要,与此同时还需要培养专业化的人才,培养具有专业视角的记者和编导,要看到事件背后的实质,从而提高节目的可观性。在培养人才方面,首先要强化人才的实践能力,不停留在表面,要使其多走进百姓生活中,了解百姓对传媒内容的需求,这样可以为传统传媒未来的发展指明一定的方向。在节目的管理和质量上也应该加以重视,现阶段有很多索然无味的电视节目,不能反映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也无法对人们的生活产生积极的作用,对这样的电视节目就需要制定一定的标准来管理,保证广播电视的传播质量。

3结语

新媒体时代的广播电视编导需要结合当下社会形势,整合群众意见,采用创新型的方式来完成电视编导工作,从而在新媒体时代下保持传统媒体的竞争力。

作者:甘泉单位:长江大学文理学院人文与传媒系广播电视专业

参考文献:

[1]李微、雷璐荣.试论新媒体视阈下应用型高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建设方略[J].新闻知识,2014年5期.

[2]邱静、张梦平.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编导的创新与改进[J].西部广播电视,2015年1期.

[3]陈璐.新媒体时代下加强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J].新闻研究导刊,2014年15期.

[4]王丽丽.小议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编导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才智,2014年18期.

新媒体传播特性篇7

   【关键词】新媒体,公益传播,互联网,信息,

   媒体公益传播

   公益传播是指具有公益成分、以谋求社会公众利益为出发点,关注、理解、支持、参与和推动公益行动、公益事业,推动文化事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非营利传播活动。大众传媒作为公益传播的载体,在公益传播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舆论导向作用。

   传统媒体公益传播。传统媒体公益传播往往是以公益广告、公益节目的形式通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进行宣传,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传统媒体的公益传播占据了绝对的主流位置并取得了可观的社会效益,但网络技术的进步在悄然改变着大众的行为习惯以及舆论的传播方式,传统媒体的公益传播渐渐显露出较为明显的问题与局限。

   以公益广告在报纸杂志的传播为例,报纸杂志的公益传播依托的是其作为历史较长的媒体所积淀起的公信力,好的报纸杂志具有强大的“品牌”价值,而公益广告的公益价值恰恰需要建立在海量的发行基础和良好的公众形象之上。但是,平面的公益广告往往缺乏创意,由于创意不足,导致其所传达的理念不能深入人心,大众从“看到”到“参与”之间的转化率极低。另外,随着报纸杂志市场的细分化与专业化,许多媒体不再具有公益广告所需要的“量”的基础,广告投放效果甚微且成本增加,同时,公益广告也很难与专业媒体的定位和内容相融合。此外,由于报纸杂志有固定的发行周期,时效性相对较差,间断的、相对独立的公益广告、公益活动不能起到从根本上增强全社会公益理念的作用,针对社会事件的公益宣传有滞后性,同时缺乏反馈与互动。

   新媒体公益传播。近年来,技术进步带动了新媒体指数化的成长,数字电视、数字报刊、网络、手机短信、触摸媒体等媒介成了更为广泛应用的传播手段,美国《连线》杂志对新媒体的定义为“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而传播公益理念的公益广告、公益新闻、公益活动等发起者和受众都极其广泛,可以说公益尤需传播,而新媒体独具优势。

   相较传统媒体而言,新媒体的互动性与及时性极强,每个接收者同时也可以是传播者、监督者,在新媒体环境下,媒体的知情与传播“特权”被弱化,信息的监察权力也分散在受众之中,且传播者、接收者、监督者的身份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变换频繁,信息制造与传播在广泛的受众群体中随时随地都在发生,整个过程具有很强的互动性与及时性。此外,新媒体制造与传播信息的成本极其低廉,近乎为零,对受众多为免费,每个人都可以在新媒体平台进行大众传播,大大提高了受众的主动性,同时,形式、内容多样的新媒体体现出小众化、个性化的特点,在某些特定人群中具有极高的关注热度和极强的影响力。

   基于新媒体的特点与优势,结合传统媒体公益传播所遇到的问题,新媒体环境下的公益传播能体现出以下特质

   1.交互性。新媒体传播是双向的,尤其是通过网络,在公益传播的过程中可以及时得到受众的反馈信息并引起主动的再传播,信息的接收者同时也是传播者,对信息具有再加工的权力,交互性极强。

   2.非强迫性。基于新媒体的互动性特征,受众对信息具有选择权,在公益传播中,受众可以自由转换身份,其主动性对传播效果具有显着的影响。互联网环境下,受众并不是完全分散的,多以兴趣、行业等细分化标签为基础聚集起来,彼此之间有一定的信任度,对于信息的传播热情相对较高,同时,参与感能带来一定的愉悦,使传播的主动性更强。

   3.时空广泛性。网络、手机等新媒体覆盖的时空范围是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基于公益传播的教育性、观念性、倡导性等特征,新媒体所提供的传播环境更适合进行公益传播,同时,新媒体环境大大降低了公益传播的成本。

   4.多元性。新媒体环境有利于公益传播形式的创新,例如,视频、动画、短信等多种表现形式可以在公益广告中运用,微博、社区、主页等可以积极运用在公益组织和公益活动中,多样化的表现形式可以进行有机结合,针对不同的群体、不同的事件进行差异化的包装宣传,使公益传播不仅仅停留在平面图文、电视广告的层面,更加生动、富有创意,进而深入人心,达到更佳的传播效果。

   新媒体公益传播的功效

   新媒体构建新的人际关系网络。公益活动往往通过“滚雪球”式的人际关系加之媒体宣传进行传播,而网络包括移动网络等媒介在更广泛的时空范围内构建出一种新的人际关系。互联网具有开放性和互动性特征,在不断的分享与互动过程中很容易培养起人与人之间的认同感和信任感,而集体活动本身就是一个吸引认同感的过程。

   新媒体环境使以往的“大公益”碎片化,“微公益”渐渐成为趋势,公益活动的主导角色不再由政府、企业、公益组织所担当,每个网民都可以是公益活动的发起人、倡导者、参与者,公共意识代替传统的官方意识进行着公益引导和动员,公益传播的方向由传统的自上而下变成了自下而上。同时,即时的互动交流使公益活动的每一步过程透明化,使得更多的潜在参与者能够及时获取信息。微公益的参与方式多种多样,在不断的互动、分享、传播中,公益理念得到了可持续的传播,参与者也获得了精神上的快乐,由此激发出更多的参与倾向。

   线上线下融合。目前,完全的在线公益活动往往规模较小、缺乏有力的组织,同时,在线集体活动因存在“搭便车”、公信力不足等问题,往往难以取得显着的成效,而利用新媒体优势,对公益活动进行造势宣传,融合线上线下渠道,则能进一步整合公益资源,扩大参与人群,传播公益理念。

   2011年的“地球一小时”活动是新媒体公益传播的极好案例,该活动并未通过新闻会等传统模式进行前期宣传,而是录制了活动主题曲的视频放在活动主页上,同时转载到搜狐、考试吧等门户网站,并在人人网、新浪微博等SnS社区得到了广泛的分享和传播,许多明星以及其他公众人物也通过网络互动积极地进行了宣传,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另外,“地球一小时”官网与百度、优酷、人人网、新浪微博等20余个在线平台进行合作,依靠网络所得的主页点击率及活动影响力是传统媒体远远不能达到的。而活动规模通过新媒体扩大之后,具有权威性的传统媒体也对此进行了后期报道,进一步强化了传播效果。

   助推公益事业发展。政府、公益组织、企业、传统媒体等是公益事业的有力组织者、引导者,也都是具有丰富线下资源的公益传播主体,在新媒体环境下,公益传播依然需要有力的组织与正确的引导,因此,线上宣传、线下运作的融合模式较适合当下的公益活动,而对各方公益传播主体来说,卓有成效的传播技术与公益热情同样不可或缺,必将强有力地推动公益事业健康快速的发展。

   问题与展望

   新媒体公益传播的主要问题。根据霍夫兰的“可信度效果”研究,信源的可信度越高,其说服效果越大;信源的可信度越低,说服效果越小,而公益传播尤其需要可靠的信源,其公信力是影响公益活动最终效果的关键。然而,新媒体传播在公信力方面存在一定的劣势。以网络媒体为例,网络是一个虚拟的平台,各主体之间没有直接的接触来往,在此平台建立起的人际关系、兴趣和感情不够牢靠,在牵涉注册、捐款等公益活动中常见的环节时,往往参与度不高,因为网络本身就带给很多人不信任感。另外,由于网络传播环境错综复杂,虚假信息、非法传播常常无孔不入,在微博中打着“献爱心”的名义私募善款骗取钱财、“网络乞丐”等现象偶有出现,而受众对于公益活动本身就很敏感,一旦有人产生质疑,负面情绪便会通过网络迅速扩散,导致人们对公益活动及公益组织的信任度大大降低。

   新媒体的灵活性、交互性、低成本、广覆盖在使其能够便捷传播信息的同时,也导致监督管理难度增大,如身份认证体系不完善、信息审核体系不健全等重要问题都亟待解决。具体到公益事业上,网络上大大小小的公益组织成千上万,但大多并未在现实生活中得到官方认证,且彼此之间缺乏合作与沟通,导致广大网民对网络公益组织普遍缺乏信任,公益活动难以真正推行。许多网络公益人士对公益事业满腔热忱,却没有法律法规赋予的合法“身份”,许多公益行为究其本质却是“非法”活动,不仅难以真正践行公益,反而受到网民的非议。在网络公益传播过程中,信源不唯一且难以确定,虽然透明度高,但信息往往真假难辨,容易导致善款去向不明、组织者身份不明等问题。追根溯源,新媒体公益传播的劣势主要是制度缺陷导致,然而目前,实体化的公益事业尚且难以推行,相关制度并不完善,网络等新媒体的公益传播管理自然需要更多的时间。

   解决当前问题的思路。基于新媒体公益传播的发展趋势以及当下存在的主要问题,笔者认为,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新媒体传播技术培训,创新新媒体环境下公益传播方式以及完善相关制度。

   公益传播过程牵涉的主体很多,在新媒体环境下,公益传播的各主体都应对相关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政府相关人员通过掌握新媒体传播技术,可以对公益传播进行有力的推进和正确的引导,同时起到监督管理的作用。对于企业、各公益组织来说,掌握新媒体技术是传播公益、策划网络公益活动最关键的因素。而对于广告公司、媒体来说,技术是新媒体公益传播形式不断创新的保障。

新媒体传播特性篇8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后现代主义;新媒体

在媒体形态上,新媒体是对传统媒体的继承与超越,包括网络和手机两大部分。在1998年5月联合国新闻委员会召开的年会上,第一次将网络媒体视为继报刊、广播、电视等三大传统媒体之后的第四种主要的大众传播媒体。近几年来,手机媒体的发展极为迅速,成为了继网络媒体之后的“第五媒体”。

何谓新媒体

当下我们日常用语中所指的“媒体”其实指信息载体的输出终端。传统媒体主要包括:报刊、广播、电视三大类。所谓“新媒体”是指在数字技术的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移动电视、互联网络、触摸媒体等。中国最有影响力的“互联网实验室”对新媒体的定义是:“新媒体是基于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数字广播等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数字广播电视网和卫星等渠道,以电脑、电视、新pDa、mp4等设备为终端的媒体。”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我们可以如此理解新媒体:首先,新媒体是一个时间概念,即刚刚出现并即将走向成熟的媒体新形态;其次,新媒体是一个空间概念,它既包含了以往纸质媒体和电子媒体所具有的特征,同时又具有传统媒体所不具备的“裂变式传播”能力;最后,新媒体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我们不能机械地定义新媒体,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发展,新媒体的内容也将更为广泛。

“后现代主义”新媒体传播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遭遇挑战

虽然被称为一种“主义”,但“后现代”的明确内涵为何却至今没有定论。或者说,它的批判和颠覆精神注定了它反对以各种约定成俗的形式,来界定或者规范其内涵。大致来说,后现代主义有以下几大特征:首先,否认整体性和同一性,提倡碎片化与相对性;其次,对现代性的精神内核进行“消解”,反理性,崇尚人文精神;再次,消解主体性,推崇自主性和主体间性;最后,反对中心与真理,强调差异性、多样性和不确定性。新媒体充满了对传统媒体的继承与超越,新媒体传播因此也显现出典型“后现代主义”特征。但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主要阵地依旧是传统媒体,也正是因为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后现代”式的超越和颠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本身也正面临着挑战。

1.“自媒体化”——动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媒体主导权

后现代主义的特征之一就是力图突破权威和同一性的束缚,使事物呈现“碎片化”的状态。在新媒体传播角度,这种对相对性的崇尚主要体现在对媒介信息传播主导权的瓦解上。这种瓦解以新媒体使用者的“自媒体化”为表征。在传统媒介的“独白式”传播过程中,传播的主体和客体具有鲜明的角色划分。新媒体的出现使传播的主客体出现了新变化,即传播主体由单一的讲述者、灌输者向讲述与被讲述、灌输与被灌输二元角色转变;传播客体在第一次传播过程中扮演了倾听者的同时,有可能马上转变为第二次传播的传播主体。这样,新媒体完成了对传播权“碎片化”分解。

“自媒体化”虽然满足了传播者个人强烈的信息传播欲求,却在无形中动摇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媒体主导权。长期以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都以传统媒体为渠道,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信息量的不对称很容易使虚假信息、伪造信息、恶意煽动信息未经证实就在大众中传播。这一方面影响了传统媒体的公信力,另一方面削弱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效果。

首先,“自媒体化”使大众掌握了信息传播主动权,那些大众最关心最敏感的事件经新媒体传播后都会将影响放大到极致。近几年,新媒体频频曝出政府官员的负面新闻,如贵州习水官员嫖宿案等一系列公职人员违法渎职行为的揭露,一次次触动公众的敏感神经。大众因为对某些政府官员不法行为的不满从而形成对马克思主义不信任的成见。

其次,当新媒体把传统媒体垄断的话语权重新夺回到人们手中时,人们也许无法保证自身信息传播的客观性与真实性。所谓“乱花渐欲迷人眼”,新媒体信息渠道因为“自媒体化”而变得多元,但传播者个人的媒介素养又参差不齐,造成了新媒体信息总量严重饱和而信息的准确性却无从考证。例如今年3月网络上热议的“北京育英中学高二女生沈禾被副校长裸身跳楼身亡”事件,经过死者同学联名证实后被认定为虚假信息。

2.对“星腥性”的热衷——挑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国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对整个社会风尚的引领具有不可撼动的指导作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目的之一,就是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社会伦理体系中的指导作用,引导大众接收积极健康、乐观向上的信息。反观新媒体,由于技术手段的日新月异,“控制难、监督难、管理难”几乎成了新媒体的代名词。由于传统媒体缺少“交互性”,人们被压抑的主体选择需求在新媒体平台上得到极大释放。久而久之,无组织、无纪律的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重新在新媒体环境下滋长,并且有愈演愈烈之势。而新媒体平台上大众对星闻八卦、血腥暴力、黄色信息的过度关注和大众对“恶搞”的热衷,都撼动了传统媒体所极力提倡的社会主义伦理,同时危害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可以说,新媒体传播对“星腥性”与“恶搞”的热衷,是对中国当代社会伦理价值的蓄意颠覆。它不仅消解着我国传统的价值标准,同时对我国的社会伦理进行了后现代的解构。但是,这种解构的过程本身也伴随着风险,首先就是对社会犯罪的诱发。2008年,有新媒体研究者曾进行过新媒体传播引发犯罪的社会调查,他们在对500名犯罪人员进行的调查中看到:由媒体信息传播引发犯罪行为的前三位是手机、电脑和电视,分别占25%、21%和20%。据统计,仅在2008年我国的至少有上千个。除此之外,明星八卦、名流隐私、血腥暴力等新闻充斥着网络,“虐猫”、“B哥日记”等变态低俗的视频疯传网络。这一方面反映了网站建设者利用不良信息拨人眼球来赚取点击率的逐利心理,另一方面反映了大众道德标准的日渐低下。

3.“交互性”与“主体间性”——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去精英化”

后现代主义强调“主体间性”,看重主体与主体间的交往。而新媒体传播正是“主体间性”在传播领域的鲜明代表。这种对“主体间性”的看重体现在新媒体传播的交互性上。网络尤其是web2.0应用技术的出现,使传统媒介难以实现的传播主客体之间即时的交流和互动成为可能,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双向传播形式——“交互式”传播。博客(Blog)、微博客、社交网络(SnS)、维客写作(wiKi)等在网络上颇具影响力的应用,都体现着web2.0时代网络传播的交互性。在网络环境下,人们不仅可以获取事件的具体信息,还可以通过转载和评论参与事件的整个传播过程,人与人之间的即时交流和信息传播可以同步进行。

但是,这种传播的交互性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带来了新问题,那就是如何激起大众对马克思主义的兴趣,如何让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新媒体平台得到更迅速有效的传播。新媒体平台是大众交流的窗口,只有马克思主义传播“去精英化”才能够实现新媒体环境下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大众化”。

首先,“去精英化”意味着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受众范围要大幅扩展。长期以来,马克思主义及其相关原理的受众都以学生、学者和政府人员等特殊群体为主,使用的术语和抽象词汇较多,很难被一般大众所接受。其次,“去精英化”意味着传播方式的“多样化”和“平民化”。网络是一种更为平民化、娱乐化的传播媒介,网民不再满足于枯燥的“灌输式”传播,渴望接受更为生动、新颖的传播形式。虽然“去精英化”是利用新媒体平台进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必然选择,但实现它却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我国传统的教育方式、教育形式的改革要经历多次实践,而改革也是对传统的一种考验。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去精英化”其实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发展过程,也是马克思主义传播者自身媒介素养的提升过程。

4.“去中心”“非本质”——对传统媒体“议程设置”的消解

1972年,麦克姆斯提出了议程设置理论,认为媒介能够通过供给信息和安排相关的议题来有效地左右人们关注哪些事实和意见及他们谈论的先后顺序。这种理论的提出,以媒介信息传播权的垄断为前提。社会主义国家的媒体虽然是为人民服务的,但也具有“议程设置”功能。政府通过主流媒体渠道消息,调节信息的曝光频率,使信息传播的热点与政府的行政意见保持一致,有利于党和政府发挥在文化方面的先进性作用。

具体来说,在两会召开期间,政府以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都会提出一些社会热点问题,以供分析、讨论,并寻求最后的解决。而媒体记者首先从会上获悉这些议题内容,然后结合实际的问题及相关案例,迅速采访并制作成新闻,面向公众出去,继而获得公众反馈,以形成舆论力量,促使问题解决,推动社会发展。

但是,新媒体传播是否遵循这样的路径呢?答案是否定的。其实,早在新媒体成形之初,它就开始了“去中心”的进程。“去中心”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新媒体信息“把关人”的隐藏直至消失。把关人是传播内容的重要调控者,被认为是传播的“中心”。新媒体使受众的主动性得到提升,消解了传统媒体的“权威中心”。但新媒体平台上进行的信息传播门槛极低,任何人几乎都能在任何时候信息,影响了其真实性与公信力。

新媒体除了呈现“去中心”趋势,还呈现“非本质”倾向。最直观的一个表现就是大众对传统媒体信息的不信任感加强。这一方面来自于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在信息量上的极端不对称,另一方面来自于民众长期以来形成的“媒体声音=政府声音”的成见。这种“非本质”倾向的核心内容是“真相不只有一个”,当政府声音呈现“一边倒”时,人们会在头脑中自动闪现出信息被政府控制的成见,进而转向新媒体寻求事件的最新进展,甚至更愿意相信新媒体提供的信息。新媒体的“非本质”倾向为“恶意势力”、“分裂势力”和“敌对势力”打开的信息缺口。在今年的政协会议上,张倩红委员针对现在中国青年存在的问题,呼吁国家要谨防西方社会以新媒体为载体,推进所谓的“民主化进程”。她指出:在2011年,无论是从中东国家的政权更替到英国的社会骚乱,参与的人员大部分是属于青年人群。某些国外媒体、国内不法势力、一些不谙世事的“愤青”也在新媒体上极力煽动不良情绪。新媒体对多元化、不确定性的推崇,有可能对大众造成误导,同时也对整个社会的和谐与稳定造成了威胁。

虽然新媒体传播呈现出诸多“后现代主义”特征,马克思主义传播者仍然需要充分发挥自身能动性,利用好新媒体平台,以积极的态度迎接新媒体带来的各种挑战。只有迎难而上,抓住新媒体时代提供的“黄金机遇”,才能更好地提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效率,扩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受众,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张欣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网略传播策略[J].科技传播.2012(7,上).

新媒体传播特性篇9

一、互动对广播的重要性

广播的特点和优势过去被大家公认的是快捷、方便、容量大、覆盖率高,但是这些已成为当前所有媒体基本可以实现的共同追求,不再成为广播的独特优势。在当今媒体并行的信息时代,地方广播的优势逐渐趋向于地方性、互动化、低成本,而互动性越来越成为广播媒体所致力于的目标。

互动性应该是传播过程与生俱来的特性,就人类传播活动的本意而言,传播行为使人与人之间建立起一种分享信息的关系。作为传统媒体的广播,在全媒体时代背景下,运用新媒体技术,提高广播节目的互动性,成为广播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手段。

二、广播与新媒体如何实现全媒体互动

媒介发展的历史,就是新传播技术不断涌现的历史。印刷媒介、电子媒介、网络媒介的发展过程,都伴随着新的技术产生。面对新媒体冲击时,传统媒介都以创新保持竞争力。利用新技术则重要途径之一。广播媒体面对各种挑战,也在快速、互动方面做文章。如今的互联网时代,其社会化、大众化的特点,不仅推动了互联网传播方式的变革,而且促成了互联网新的应用模式的建立,微信和app就是其产物。

1.app客户端的广播互动:随着4G时代的来到,广播媒体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利用网络互动。收听方式也增加了手机客户端在线收听,变单向被动收听为双向互动收听,从而克服了传统广播由于频率所限而所受的地域限制。与此同时,广播节目也在客户端进行即时互动,这种留言互动,不仅传播者可以阅读,所有参与的受众也可以阅读,使交流更加热烈和充分。

2.微信时代的广播互动:网络的传递方式是一种双向的信息交流活动,用户不仅是网络信息资源的消费者,也是网络信息资源的生产者和提供者。随着微信的产生,广大听众可以随时随地地参与广播节目。微信用户不仅能关注到自己的好友,还能关注到公众号最新信息更新,加之其庞大的话题市场,使其成为增强互动交流的新渠道。

微信体现了网络时代多中心、互动性强的特点,话语权进一步下放,但也使信息“碎片化”,同时也缺乏可靠性。微信用户选择关注全凭自己的喜好,于是一个个有共同兴趣爱好的小圈子逐渐形成,这为广播各种专业频率、特色节目能够融入“圈子”提供了机会,而广播媒体的共通性,也将解决圈子与圈子之间的沟通和信息交流。目前越来越多的传统媒体开始利用微信进行互动,在微信公众号里,不仅有众多的电视主播、电台DJ,记者、总编、传媒专家,还有报纸、广播电视机构,数量在不断增长中。

三、互动的关键是提供内容

网络时代的互动,对广播媒体提出了要求,一是硬件,二是软件,关键是内容。网络信息容量几乎无限,且集成了各大传统媒体的功能,其他媒体都可以方便地上网进行信息传播,还可以采用超文本、超链接的方式。因此广播媒体要建立自己的微信平台和app,提供稳定可靠的在线收听。广播节目都应该有网络版本,并注重在线内容的分享能力。

广播节目的内容质量如何,直接影响到听众的参与热情,网络的内容是海量的,能否为网络提供高质量的内容是广播通过网络互动的关键。还是以微信为例,用户关注的通常是自己喜欢的信息内容,每天查看关注的公众号,也就是为自己量身定制的报纸。内容能否吸引粉丝,微信的发送频率等等,都影响着其参与评论转发的热情。

四、网络提升广播的传播力

传播力决定影响力。媒体的影响力,不仅取决于其内容是否具有独特魅力,还取决于是否拥有先进的传播手段和强大的传播能力。网络是一个高开放性的、全球化的系统,虚拟的空间里,世界各地的使用者互相联系,这些人在网络上自由交流,交换信息。微信和app的裂变式传播,则会在极短时间内获得最大的传播效果。微信环境中,一个人的微博信跟其他人的微信套叠,一个人群跟另外一个人群套叠,因此只要一条信息具有阶层文化兴趣利益的穿透性,就是说能激起大家的兴趣、关注,这就是微信具有爆炸性的、核裂变式的传播能量的现实,一条信息出去,它会像病毒一样传播。

广播利用网络的互动,只要内容有吸引力感染力,就可能在影响普通受众的同时影响其他媒体,借助其他媒体的转发或采用,实现广泛的二次传播。比如中国之声、江苏新闻广播等广播媒体,都将自己的独家新闻上传到网络,通过网络的转载其传播能力大大提升。

新媒体传播特性篇10

【关键词】传统媒体;数字媒体;传播形式

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0125(2015)05-0290-01

一、数字媒体概念

20世纪所爆发的第五次信息革命是以计算机的应用为标志,以数字化信息传播技术革命为特征,因此又称“数字媒体革命”、“新媒体革命”或“数字与信息化革命”。[1]而数字媒体革命就是指以数字信息传播技术为介质的媒体革命,数字媒体不是一个静止的事物,其形态本身处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数字媒体除了数字化以外,还包括网络化、移动化和融合化,过去相对独立的媒体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很多数字媒体已经出现相互交叉的局面。

二、数字媒体的传播特点

数字媒体在传播形式上主要分为“网络媒体”形式和“手机媒体”传播形式,二者既有共性也有个性。无论是网络还是手机,其传播中具有的双向性、复合型、开放性和多级性特点,都是传统媒体无法与之比拟的。但由于网络和手机媒体采用的传播技术、终端不尽相同,所以二者在一定方面也存在着差异。

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媒体打破了出版周期、播出时段的限制,可以对突发事件即时、全过程跟踪。同时可以将网络信息长期存在网站的数据库中。传统媒体在信息接收时间上有很大的限制,尤其是广播、电视等,而网络媒体恰恰弥补了传统媒体的不足,可以在任何时间获取信息。所以,网络媒体不仅在传播过程中体现了全时性,而且在信息存储时也体现了全时性,信息的海量性大大满足了受众对新闻内容全面性的需要。网络传媒在获取时间、方式、广度和深度上都比传统媒体更加个性化、层次化。

手机媒体主要的传播形式包括短信、彩信和“应用”等,手机媒体携带方便,提高了传播情景私密性的特点。手机媒体较传统媒体还具备全球定位功能。手机媒体在传播内容和时间方面还具有一定的碎片化特点,手机使用者可以在不连续的碎片化时间获取信息。

三、传播中的数字形式美

由于传播主要分为网络媒体和手机媒体传播两种,所以两种媒体分别具有不同的传播形式。网络自诞生以来,产生过非常多的传播形式,有的传播形式转瞬即逝,有的却有着强大的生命力。传播形式并非独立存在,而是相互贯通、相互依存。web网站传播形式被广泛应用于20世纪90年代,web网站传播的主体可以是任何类型的组织或个人,不同的主体有不同的传播目标。[2]即时通讯工具在网络中的应用越来越普及,在中国最主要的两种即时通讯手段就是mSn和QQ。网络传播形式除了web网站传播、即时通讯传播外,还包括网络社区传播、博客传播、搜索引擎传播、维基传播和微博传播等。

随着手机终端的不断发展,手机功能越来越多,传播形式逐渐丰富,一改最初只有语音通话的功能。目前,手机媒体的传播形式主要包括短信传播、wap网站传播、手机广播电视、手机社区传播和“应用”传播。“应用”最早是由美国苹果公司推出的一种提供内容和服务的方式,简称app,现在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手机操作系统采用。app的出现简化了信息获取的路径,当用户打开相应的app时就可以进入特定目标,使功能相对单一、层次减少、提高效率、强化专业化服务。

四、数字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影响

数字媒体在全球范围内蚕食着传统媒体市场,从2003年起,每天读报杂志的人在持续下降,而上网等使用数字媒体的人数在逐渐攀升。数字媒体绚丽的表现力、良好的互动性、同步直播、互动报道等极大提升了传播效果,数字媒体在释放巨大资源的同时,也提升了信息传输效率。当然,传统媒体挑战与机遇并存,虽然数字媒体越来越博得用户的喜爱,但传统媒体的内容和编辑水准是数字媒体所达不到的,它的权威性也是数字媒体无法取代的。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会相互借鉴、相互吸引,最终变成一种更新的媒体。如今,已经有传统媒体与新技术相结合,主动介入数字媒体,如手机报和电子报等,传统媒体以精辟的言论对消息加以权威的分析,就能在内容上取胜,数字媒体的内容虽然海量,但不免夹杂很多垃圾信息,如果传统媒体能够将核心新闻和有价值的消息及时提供给大家,抢占内容上的优势,提高自身品质,相信市场会不断扩大的。

参考文献:

[1]林讯.新媒体艺术[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7.

[2]彭兰.数字媒体传播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