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工业化的意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7:03:35

新型工业化的意义篇1

论文摘要:工业化是由农业经济转向工业经济的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是实现现代化过程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纵观全世界各国经济,尤其是大国的经济史,毫无例外的都是通过工业化进程实现经济起飞的,中国的经济发展也不例外,从建国伊始到改革开放,再到2010年中国GDp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二,其经济增长轴心一直是工业化。但在不同体制下,在工业化的不同阶段,可以有不同的发展道路和模式。在新型工业化的大环境下,贵州省推行新型工业化有自己的优势,但是同时也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和难题。

论文关键词:新型;工业化;贵州;意义;问题

一、我国新型工业化发展现状

自十六大以来,我国各省市都在推行新型工业化,很多的学者和专家都展开了相应的研究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湖南四川云南等各省市都在实践中寻找符合本省的发展新型工业化的发展模式和道路,学者李毅中(2008)认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是党和国家在我国工业化加速发展的关键时期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新组建的工业和信息化部肩负着实施这一战略决策的历史使命。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严格按照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要求,努力探索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实现途径。学者李泊溪(2003)认为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是我国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特色,要善于利用当代的信息,实现跨越式的国家发展战略,完成工业化。

根据十六大报告的精神,我国要实现工业化的新道路。新型工业化道路所追求的工业化,不是只讲工业增加值,而是要做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并实现这几方面的兼顾和统一。这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基本标志和落脚点。我国工业化的任务远未完成,但工业化必须建立在更先进的技术基础上。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要把信息产业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将高新技术渗透到各个产业中去,这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技术手段和重要标志。要从我国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不平衡、城乡简单劳动力大量富余、虚拟资本市场发育不完善且风险较大的国情出发,正确处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这是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特点和必须注意的问题。新的要求和新的技术基础,要求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发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依靠教育培育人才,使经济发展具有可持续性。这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可靠根基和支撑力。

二、贵州省新型工业化发展现状

在我国新型工业化发展的过程中,我国很多省份已经将地方产业集群战略作为其区域或产业组织政策的重要内容。我国国内很多学者都已经研究探讨了我国新型工业化的发展模式和战略意义及我国发展新型工业化的可行方式,并对实施新型工业化提供很大的参考价值和比照价值。在2007年4月召开的贵州省第十次党代会上,省委提出了实施“环境立省”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这要求在考虑经济发展的同时,谋求环境生态效益的协调。如何在享受产业集群带来的产业经济效率的同时,又能实现较高的环境生态效益就成为了关键。而循环产业集群正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途径,本课题将探讨通过发展循环产业集群模式以突破贵州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障碍。作为后进与后发优势省份,重工业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经阶段;建设制造业体系与重化工业基础是贵州省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阶段,同时也是对能源等战略资源消费影响最大的时期。如何在能源等资源供应日益紧张,以及生态环境约束下实现重工业化、并向新兴工业化转型,是贵州省面临的一个重大难题。转贴于

在全国新型工业化高速发展的形势下,贵州要迎头赶上,必须超常规地实现跨越式发展。要补初期工业化的课,循序渐进地发展基础产业和某些一般加工工业,特别是贵州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为跨越式发展创造条件。同时,要按照新型工业化的要求,发展信息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用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很多经济学家都认为,贵州目前发展新型工业化应该加快建设国家重要资源及优质轻工产品基地,加快建设国家重要装备制造业基地,以促进工业集群式布局,有序发展产业园区。贵州省环境脆弱,可耕地资源稀缺,山区农业比重大,农村人口多,土地贫瘠,生存条件差,长期实践反复证明,靠发展农业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没有出路的。对于农业人口占全省70%的贵州来说,数量庞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省内无法就地转移,农村扶贫和农民增收无法根本解决,必须依赖于发展壮大工业,聚集城市人口,提高城镇就业能力,扩大服务业整体规模和服务领域,通过工业发展的带动作用,促进三次产业加速发展,促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互动发展。

三、贵州省发展新型工业化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本世纪初,我国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进程取得了很大程度的进展,但是西部地区的进展明显要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贵州的发展水平就更为低下。目前贵州的工业化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障碍,贵州要摆脱贫困落后的面貌,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必须推进工业化进程,加快工业发展。

(二)在新型工业化背景下,贵州目前的发展现状及应该通过什么样的途径来突破目前新型工业化的障碍,使贵州在不以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为代价的前提下,顺利推进乃至实现贵州的新型工业化。

(三)我国发展新型工业化应该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贵州省的工业科技含量不高,且贵州省信息化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且没有使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的发挥,这是贵州省发展新型工业化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

(四)贵州省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如何将我国推行新型工业化的政策体制落实,并按照贵州省现有的经济状况和工业发展状况,更快更好的发展我省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按照党的十六大报告的要求,使贵州省的工业走上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新型工业化的意义篇2

课题名称:《供电公司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特征分析及培养意义研究》

摘要: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方面,不仅是企业实施人才战略、强化人才培养的需要,也是员工个人职业发展、成长成才的需要。本文分析了供电公司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特征,并且就其培养意义进行深入研究探讨。

http://

关键词:供电公司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特征意义

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电网规模不断扩大,新设备、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广泛应用,电网企业对员工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缺乏、结构性缺员等问题日益突出,高技能人才培养对企业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特征

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一个综合概念,一方面强调高素质,一方面强调高技能。高素质技能人才主要有多个方面的表现。第一,具备过硬的职业技能,具备与岗位相匹配的专业知识结构,熟练掌握职业的操作方法和操作规范,整个操作过程娴熟、合理、有效,并且操作技能质量高,运用各项技能准确、稳定、协调、经济、高效。第二,可以将知识进行吸收、内化、迁移,在处理问题、解决实际困难时可以触类旁通,运用正确的思维方法,将固有的知识进行升华。第三,具备职场应变能力,能够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善于融入团队,积极合作、勇于表达,能够及时掌握职业在职场中的发展趋势和前沿技术,并不断追求,达到自身知识的不断拓展和延伸。第四,具备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具备敬业精神,能够自觉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坚持诚信,信仰科学,在新形势下可以用新的理论、新的观点、新的思维武装自己,用自己的知识为企业创造财富,造就行业话语权。

二、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意义

1.企业转型发展的需要。国家电网公司着力推进公司发展方式和电网发展方式转变,提出了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战略部署和建设世界一流电网、国际一流企业的奋斗目标。在公司发展方式上,按照“集约化、扁平化、专业化”方向,变革组织架构,创新管理方式,优化业务流程,建设“三集五大”体系,追求“效益最大化、人员最精化、服务最优化”,不断缩小与国际一流企业的差距。

2.电网安全稳定的需要。近几年来,带电作业在电网运行检修中普遍推广,带电作业工作量大、人员紧缺、作业环境复杂,存在较大风险。为保证电网安全,带电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严格的操作训练,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同时当前电网设备检修大量采用红外测温、在线监测、局部放电测试等一批先进技术和装备,电网运行检修的技术含量显著提高,对检修人员的素质要求相应提高。

3.电网新技术应用的需要。当前,随着电网发展方式的转变,供电公司不断提高电网现代化水平,提升电网安全水平和大范围优化配置能力,从住宅节能、家庭微网、蓄电技术、太阳能入网、电动汽车调峰、智能变电站设计等到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等分布式新能源应用,必然要求培养产生大批高素质人才。

4.员工队伍结构改变的需要。近几年,大中型供电公司不断有新进大学生分配到一线班组,这部分员工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具有文化素质高,学习能力强等特点,但同时普遍缺乏老一代员工具有的吃苦耐劳、甘于奉献的精神。50周岁以上的老职工,普遍存在知识老化,与当前智能化、信息化的电网发展趋势不相适应,亟需弥补现代化知识和技术,提高新技术应用能力。在配电网运维队伍中,存在一定比例的农电工和劳务派遣工,这部分员工长期工作配网运行检修一线,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但他们大多数文化程度较低,职业素养不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基层一线供电优质服务水平的提升。

5.品牌建设的需要。电力企业要树立品牌意识,企业需要大批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无论在企业营销、用电管理、运行管理、检修管理等领域,只有具备高素质技能的人才,才能成为现代公司的有力保障。国网公司“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的奋斗目标是需要一大批优秀的技术人才保障才可以实现的。

当前,随着国家政策调控和电力行业机制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供电企业无论在外部的经营环境上还是内部的经营机制上都发生了深刻而根本的变化。在这样一种大环境下,人的发展己经成为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根本方向,而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要更是不断扩大,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巨大的现实意义。

http://

参考文献

[1]李宗尧,张明德,王义志.高级技能人才培养[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1

[2]曹晓勇,陈加州.企业高素质人才的特点与激励[n].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05(5)

[3]孔繁菊.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紧迫性和重要性[J].济宁学院学报,2007(10)

[4]唐利华.论如何促进高技能人才的思考[J].经营管理,2009(11)

新型工业化的意义篇3

20__年4月23日对工会转型的基本涵义理解与思考

奉天物业职业工会主席祁伟鹏

当前,我市工会为全面推进工会转型,构筑工会工作新体系、新蓝图,正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组织和动员各级工会干部参与研讨和献计献策。作为一名职业工会干部,深感这不仅是历史赋予我们的崇高使命和神圣职责,这也是我们这一代工会人必须在工会理论和实践中加以解决和回答的历史新课题。现就自己学习科学发展观和工会工实践的思考,对如何正确理解和诠释工会转型的基本涵义提出自己浅见。

深刻地把握工会转型涵义其精神实质,对提高我们观察、分析、研究和解决工会转型期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情况、新的问题能力,在工作实践中寻求工会转型的新途径,实现科学、有序、有效、全面推进工会转型,有着重要统领意义。

所谓转型:是指事物的结构形态、运转模型和人们观念的根本性转变过程。不同转型主体的状态及其与客观环境的适应程度,决定了转型内容和方向的多样性。转型是主动求新求变的过程,是一个创新的过程。

从这一概念引深理解和诠释工会转型的涵义,我个人的理解为:工会转型就是按照党的要求和工作重心,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和大局,服务与大局。按着产业结构调整,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需要和企业自主创新、发展的需要,按照我国工会所具有的性质、职能及特色、所决定的工会组织内在的工作任务特点需要,根据工会面临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形势的实际需要,工会的决策层按照外部环境的变化,对工会体制、机制、运行模式和发展战略大范围地进行动态调整和创新,将旧的或已不适合原有的工会工作模式转变为符合当前时代要求的工会工作新模式。将工会工作思想观念有一个全新的转变和提升,全面展示和凸显我国工会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国工会运行模式与精神风貌。

按照这个涵义工会转型应呈现如下几个特点:

一是从讲政治的高度,通过转型一进一步强化工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应体现在服务与党的工作目标和中心工作大局上。

当越来越多地方的党政将“更多的资源和手段赋予工会”之后,工会能否有更大的作为?这是一个考验。始终坚持服从和服务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这是工会在转型中需牢牢把握和坚持的原则和方向。

工会是党联系广大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工会是党领导下的职工自愿结合的群众组织,它不是执政组织,只有围绕党的工作大局和工作中心,在参政议政方面真正有所作为,才能真正发挥这种桥梁纽带的作用和国家政权社会支柱的作用.因此,我们必须强化工会组织的政治意识,主动参政议政。要发扬我各级工会的政治优势和优良传统,通过参政议政,通过建言献策,通过一系列为党分忧,为国分忧,为市分忧,为职工分忧举措。切实体现市工会组织服务于党和政府工作大局能力与作为。市总工会转型就此应加强以下三个方面的新举措。

1我市应该出台一个具有适合我市工会参政议政特点和内容的《市工会参政议政工作纲要》或类似的工作指导意见。工会转型应从市工会这个龙头做起。在参政议政范围、途径,重点内容上加以明确,使党的民主更多的体现在工会能及时准确的代表广大职工意愿和要求上。

2市总工会也应在调研和考察的基础上,出台一个《市总工会服务于党和政府工作大局实施意见或办法》,作为指导本市下级工会开展此项工作参照。

3市总工会应定期或不定期的召开与之为专题会议或研讨会,增强工会服务与大局的紧密度、深度与广度及力度。从某种意义讲,工会县、区以上工会决策层,通过各种形式及途径,不断加大参政议政的力度和广度,彻底改变原只限于和只强调于企事业以基层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民主管理的参政议政境况。有利于工会在了解大局的基础上,有针对性、有效地开展服务于大局工会工作。

二是从全面推进工会转型实效性选择切入点

1加快工会转型,通过学习和深入研讨解决人的思想认识是首要前提。

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理念,针对影响转型的突出问题,举办专题研讨会和工会干部培训班,增强工会各级干部特别是工会领导干部对转型的理性认同和实践认同。在此基础上,拿出一个工作整体思路,制定推进转型的具体实施意见,组织开展工会转型创优达标活动,同时建立一整套有利于推动工会转型的绩效考评体系,努力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工会转型工作中来。进一步凝聚和开掘工会干部的智慧和创造力,提高工会工作的理性思维和科学运作力,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历史和现实的联系上,深刻认识工会转型的必然性和必要性,把思想观念、组织体系、活动方式等切实转到全面为党和政府为职工群众服务的大格局上来,促进工会工作跨入新的阶段,创造新的水平。

2从更新角度进一步认识工会转型的原则

中国工会自诞生之日起,就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并在波澜壮阔的当代工人运动中发挥了组织者和中坚力量的作用。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执政性,决定了中国工会是党领导下的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中国工会与本阶级和本阶级政党的关系,工会组织的地位和作用同样不会变。同志提出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忽视工会工作,就谈不上依靠工人阶级”,同志提出的“在政治上保证、制度上落实、素质上提高、权益上维护”,都为工会在与本阶级和本阶级政党的关系上确立了鲜明而准确的历史定位。

工会是社会经济矛盾、劳动关系矛盾的产物,代表、维护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是它的天职,维护这个基本职能不能丢,否则就失去了工会存在的必要性。与时俱进地做好新时期的工会工作,必须明确,工会区别于其他群众组织的一个最显著特点就是工会是劳动关系主体一方的代表,转型是工会这个基本职能特征和组织优势进一步凸显与发展。而充分体现工会“双维护”,实现双赢,是我国工会维护职能一个区别其他国家工会职能主要特征之一。在新形势下工会的转型必须准确把握以下几个重大原则问题:一是要始终自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二是要始终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理论体系为指导;三是要始终坚持服从和服务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四是要始终坚持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五是要通过转型加强工会自身建设,努力把工会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3转型是工会组织结构重新战略的整合是工会工作模式转变和创新。

工会转型不仅是由行政化向市场化的转型,而且是在中国过渡经济特征约束下,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工会市场化运行模式的转型。工会由行政化运行模式向市场化运行模式的转换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当然中国工会的市场化运行与西方工会的市场化是有区别的,应当受社会主义制度的边界约束。工会的市场化运行机制包括集体谈判制度、民主参与制度和三方协商机制构成.而工会组织制度创新和法律制度体系的完善是工会转型的保障。我们所进行的任何一项工作都必须坚持与时俱进。工会工作自然也不例外,要与时俱进,要随着形势的发展而转型。这种转型,可以概括为“三个转型”,即从娱乐型转变为参政型,从福利型转变为维权型,从传统型转变为现代型。

围绕这三个转型,确定今后一段时期工会战略管理、组织配置、变革管理和和工会运行模式与思路。加强工会组织管理战略推进和执行力度,创新机制,做“活”工会。

统筹推进转型,应体现四点要求:一是逐步建立起工会有效的组织管控体系,增强战略执行力,使工会能够灵活应对外部变化,协调好当前和长远的关系;二是建立灵活高效的组织架构,变职能管理为目标与流程管理,提升组织效率,建立与业务结构相适应的工会专业人才队伍,有效支撑工会服务与大局和新兴工会业务的拓展。三是新经济形势下工会应该完成以下几个方面的转变:第一,工会作为职工利益代表者的地位得到加强;第二,工会在企业和职工之间的“调节”作用得以凸现;第三,维护职工的经济权益与维护职工政治权益并重;第四,更多地依靠法制而不是行政力量开展工作。四是工会维权的任务很重,内容很多,但就其实质而言,主要应抓好以下三个方面的维权:

(一是)切实维护职工的政治民利。拓宽民主渠道,为广大职工表达意愿,参与管理,搭建多种形式的平台。

(二是)切实维护好职工生存发展的权利.随着市场经济体制中各种利益关系的调整,竞争也日趋激烈.要引导广大职工主动适应市场经济,深入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的活动,坚持用正确的理论和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充实自己,这样才能保证在竞争中不仅可以很好地生存,而且可以很好地发展。

(三)是切实维护好职工物质经济的权利.凡属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关心.要努力从源头参与,为职工说话,为职工办事,保证他们的利益不受到侵害。

三是工会工作要从传统型转变为现代型

在长期的工会工作实践中,我们形成了很多很好的传统,这些好的传统必须永远继承和发扬.但是,固守传统则是不合时宜的。因为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前进,如果我们不紧跟时代的步伐,那么,固守传统最终只会丢掉传统.从这个意义上讲,工会工作的转型,就是要从传统型转变为现代型。

现代型工会工作最根本的要求,就是要进一步强化创新意识,自觉争创一流业绩。要及时把握时展的特征和社会变化的趋势,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勇于实践,锐意创新.要坚持在继承传统基础上的创新,在创新基础上的发展,创造出与众不同,独具特色的工作品牌,力求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要通过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作出新概括,探索和创造出新形势下工会工作的新时期工会工作的新思路、新机制、新方法和新载体,不断开创工会工作的新局面。

新型工业化的意义篇4

关键词:新型农民;新农村建设;培育

一、新型农民培育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保证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为解决“三农”问题,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做出的重大举措和战略选择。新农村建设要顺利推进并取得最终成功,必须解决好“三农”问题中带有根本性的农民问题。这是因为,在农业、农村和农民的“三农”体系中,农民是最为关键的因素。“三农”的发展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农民的发展。蒋祖发等认为,没有新农民,就没有新农村。在“三农”体系上,农村是外壳,农业是基础,农民是核心。农业、农村问题归根到底是农民问题。农民是农村的主体,是农业生产力的决定因素,农业、农村的发展首先要靠农民的全面发展。[1]危朝安认为,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培养掌握和运用现代科技的新型农民可以将农村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使农业科技成果真正转化为现实生产力。[2]曾康霖认为,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的差别主要是农民能力的差别,提高农民的能力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3]严书瀚认为,根据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要从根本上转变农民传统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交往方式和价值观念,引导农民通过投身新农村的实践,转变传统观念,提高文化水平,陶冶精神情操,在走向富裕,迈向文明和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使自己真正成为这个伟大事业的价值主体和创造主体。[4]农民在“三农”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和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决定了农民问题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问题。

我国农民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儒家思想的“中庸之道”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农民锐意进取的改革之心。农民世世代代在艰苦的环境中,长期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固定方式生活劳动,加上长期受到的思想禁锢和计划经济的制约,逐渐养成了一种墨守成规、安贫乐道的生活模式。他们对土地的依赖意识很强,追求自给自足的生活,小富即安、故土难离和满足现状等传统观念仍然束缚着农民。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以来,农民经历了市场经济的洗涤和考验,自身发生了很大变化,素质明显提高。但就目前来看,农民还从整体上存在很多不适应新农村建设需要的诸多方面。主要表现在:一是市场意识和政策意识淡薄。农民对发展市场经济和新农村建设所要求的财富意识、主体意识、权利意识、平等意识、竞争意识、合作意识、开放意识、风险意识、维权意识和法治意识还没有完全树立起来;对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认识不明确、不到位的现象还大量存在。二是文化水平低。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规划项目《中国人力资本的分布差异研究》表明:农林牧渔从业人员人均受教育年限仅为6.87年,是16个行业中人力资本最低的。[5]全国4.8亿农村劳动力中,小学文化程度和文盲半文盲占40.31%,初中文化程度占48.07%,高中文化程度仅占11.12%,大专以上只有0.5%。在我国72万个行政村干部中大部分是初中文化程度,甚至还有文盲半文盲。[6]三是技能水平低。大多数农民缺乏科学生产基本知识,没有掌握一技之长,对一些新品种和新技术的试验、示范,即使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也很难完成;一部分青壮年农民对一般性农业生产技术都不能很好掌握。农业部的调查数据表明,懂得如何使用农药的农民不足1/3。从我国农民受技术教育的情况来看,平均每1000名农业劳动力中才有农业技术人员6.4人。2003年,我国乡村从业人员48793万人,接受过各种职业技能培训的农村劳动力仅占农村劳动力的9.1%。而荷兰在工业化起步阶段,90%的农民接受过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12%的农民毕业于高等农业技术院校,前德国35岁以下的农民中,70%以上接受过农业职业教育,35岁以上的农民接受过职业教育的也高达50%。四是创业意识不强、能力不足。相当一部分农民思想保守,缺乏创新精神和敢闯、敢干、敢试的勇气和信心,加之受经营能力和管理能力的制约,农民将一定的生产要素聚集起来创造财富的氛围还没有真正形成。

由于我国农民的现状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全面提高农民素质,就成为新农村建设进程中的当务之急,它既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基础,也是新农村建设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人是发展的本体,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只有调动起亿万农民的积极性,培育出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和新农村建设需要的新型农民,把农村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变为人力资源优势,才能从根本上催生出持续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力量源泉,实现新农村建设由输血型向造血型转变,由外生力量推动向内生力量推动转变;才能让农民共享和使用农业科技成果,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才能提高农民务农和转移就业的能力,形成增收致富的长效机制;才能使农民崇尚科学、崇尚文明,形成农村良好的社会风气。在此意义上讲,培育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大计。

二、什么是新型农民?

新型农民是指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的新一代农民群体。新型农民的时代特征是:

(一)新型农民是市场农民

我国的新农村建设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向纵深发展的大背景下来推进的,新农村建设对其主体的要求首先是市场经济发展对农民基本素质的要求,也就是市场型农民的发育。首先,市场型农民要求农民必须具备发展现代市场经济的必备意识,即财富意识、主体意识、权利意识、平等意识、竞争意识、合作意识、风险意识、维权意识和法治意识。这些意识不仅是市场经济对农民基本素质的要求,也是新农村建设中农民作为建设主体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是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顺利前进的思想先导和动力源泉。其次,农民要善于捕捉市场信息,不管是从事农业生产、从事非农产业经营,还是通过转移获得务工收入,都要遵循市场规律,以市场作为生产、经营和增加收入的行为导向。

(二)新型农民是文化农民

文化型农民要求农民必须具备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农民的科学文化程度是农民自身全面素质形成的基础,也是不断提高农民技能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基本前提。农民的文化程度直接影响着他们接受新知识和各种信息的能力,制约着他们的思维水平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也影响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在农村的有效贯彻与执行。农民增收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农村的贫困,收入贫困只是表征,深层次的是人力贫困与知识贫困。一般而言,农村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与其经济活动能力呈正相关关系,文化程度越高,其经济活动能力越强。文化型农民要求农民必须接受相当程度的文化教育。根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2000年全国农村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7.33年,相当于初中一年级的文化程度,而同期城市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0.2年,相当于高中一年级文化程度。文化型农民要求农民接受文化教育至少有一个底线,那就是让大多数农民接受高中以上教育,即至少12年的受教育年限。

(三)新型农民是技能农民

技能农民要求农民要有一技之长,这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基本要求,也是农民增收的呼唤。不管是在农业生产领域,还是在非农产业领域和其它方面,或者是在城市二三产业领域,只有让农民具有一技之长,才能使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充分发挥作用,使农民真正感受到技能水平对于一个人在社会地位中的重要意义和对自已增收致富、创造财富的巨大贡献,从而使农民自觉寻求提高技术的本领,让提高技能水平成为农民的自觉追求和思想动力。技能农民的内涵十分丰富,只要能在种植、养殖、生产、销售、管理、经营、服务、金融、信息、教育、医疗等方面有所作为的农民都是技能农民。

(四)新型农民是创业农民

创业型农民要求农民必须具备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新农村建设呼唤创业农民,是因为创业型农民能够将自己的货币资本转化为投资资本,能够将一定的生产要素聚集起来,创造出更多的价值和财富。一个成功的创业带动一方百姓致富,活跃一方市场;可以催生出一个产业甚至一个产业链的形成,从而催生出大户经济。创业型农民善于捕捉市场信息,感悟市场规律,经受市场考验,承担市场风险。他们是农民和市场之间的桥梁,是城市和农村之间的纽带,是农村工业化的先导。新农村建设的真正希望就在于一大批创业型农民的发育和形成。

三、新型农民培育的基本路径

(一)通过转移农村剩余劳力培育市场农民

计划经济没有给市场农民提供孕育的体制土壤。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给市场农民发育提供了体制基础。市场农民发育的一条重要路径就是让农民感受工业化的运行和城市化的进程,因为工业化和城市化浓缩了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农民只有加入到工业化的进程中,才能感悟市场规律。改革开放以后出现并呈扩张之势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正是中国农民加入工业化的有效形式,也是中国农民了解城市、认识城市的有效形式。转移出来的农民通过与工业文明和城市文明的碰撞与融合,逐渐了解现代工业经济的运行机制和现代城市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他们在与现代工业文明和城市文明的碰撞与融合中感悟到了财富对人的意义,感悟到了在市场经济社会中什么是平等、什么是权利、什么是机会、什么是风险。他们从现代城市与落后农村的巨大反差中,看到了生活的压力,从而激发起他们追求财富、创造财富的决心和信心。农民在流动和转移中逐渐形成的财富意识、主体意识、平等意识、竞争意识、合作意识、风险意识、维权意识和创业意识,正是现代市场经济对农民的基本要求,也是新农村建设中农民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实践证明,那个地方转移出去的剩余劳动力越多,那个地方的思想就越活跃、市场气息就更浓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背后是人的成长,他们在工业文明和城市文明的熏陶和自觉努力下,素质得到了较快的提高。随着时间的推移,锻炼和培养了一批能经市场风雨、见工业化、现代化、城市化世面的经营技术人才和有一技之长的农民工。几亿农民走出土地,走出农村,进入工业,进入城市,并在这一壮丽的过程中完成他们自身的蜕变,他们正是市场农民的典型代表。剩余劳动力转移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重大成果与中国社会进步的主要标志,也是中国农民进入市场,融合城市文明的有效方式。我们要破除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各种观念障碍和制度障碍,合理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在市场经济的实践中催生出真正的市场农民。

(二)通过义务教育培育文化农民

从目前我国教育的实际和农村的现状出发,大力发展义务教育是培育文化农民的现实选择。一是实行免费义务教育,这是确保农民不因经济原因而丧失发展机会的重要手段,是农民能接受义务教育的基本前提,也是义务教育得以普及的重要保障。中央政府决定从2007年开始在全国农村免除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解决了农民子女上学问题。二要建立稳定的投入保障机制。目前制约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根本原因是投入体制不合理,主要是省级和中央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的责任不明确,基层政府教育负担过重。从理论研究和国际经验看,义务教育管理一般由基层地方政府负责,投入则由中央政府和高层地方政府负责。因此,促进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途径在于加强和完善“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突出县级管理职能,提高省级以上政府的投入责任。三是确实要调动农村教师的积极性和提高农村教师的素质,提高农村义务教育的教学质量,这是农村义务教育有生命力的根本所在。提高农村教师工资并做到足额按时发放,进一步调动广大农村教师献身农村教育的积极性。要通过对农村现有教师进行教育技能培训并鼓励优秀师范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工作来提高农村教育的质量。四是义务教育应从9年逐渐向12年过渡,以适应农村教育的客观需求。我国农村教育在发展阶段上仍处于低层次阶段,主要表现为普及教育的基础性和文化知识的启蒙性。现有的9年制义务教育还不能真正培育出具有一定层次的文化型农民,延长农村接受义务教育的年限是培育文化农民的现实需要。现在我们面对的是这样一种情况,每年农村约600万左右的初中毕业生,他们升学无望,但年纪却又很小,一般只有15-17岁,还未成年,生理和心理都处在发育阶段,知识储备还远远不能支持他们走入社会,就是这些初中毕业生对什么都是一知半解,朦朦胧胧,既适应不了农活,也适应不了民工活,将这样一批人推进社会,既不利于他们文化水平的提高,也不利于他们的成长。五是国家要通过制定扶持政策,积极创造条件,使农村的孩子最大限度地尽接受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提升文化型农民的层次和质量。

(三)通过发展职业教育培育技能农民

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培育技能农民的主要手段是发展职业教育。从我国的实际出发,积极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更应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职业教育的思路是:一是要解决投入问题,农村职业教育应不收费,由政府纳入财政预算,当作智力扶贫工程去办。二是要解决职业学校的机构问题。有条件的地级市都要建一所高等职业学校(专科,将来是本科),这些高职应面向本市招生,可招应届职业高中,也可招往届高中毕业生。每个县可办1-3所职业技术培训学校,招收对象主要是农村劳动力中年富力强、思想活跃的农村精英。三是要注重培训内容和培训形式。内容上注重“实际、实用、实效”,开设的专业有电脑、家政、礼仪、园林、烹饪、美容、机械操作、建筑、物流等。形式上要做到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声像兼具,使农民喜闻乐见。采用农民切身经验介绍的方法,使农民感到亲切、信任和鼓励。这就需要职业技术学校培养出可以为师的新一代农民,农业院校要承担起此责任。四是要明确农村劳动力培训的重点,我国农村劳动力数量多、规模大,培训劳动力要有重点性和针对性,主要培训有一定文化基础和思想基础的农村精英分子,使每一个家庭至少有一名劳动力接受培训。四是把培训和就业联系起来。以市场需求作为培训农民的导向,使培训了的农民学有所长、学有所用,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吸引力。五要建立和完善开放有序的农村职业教育体系,建立以高等职业教育为龙头,中等职业教育为骨干,县乡村企业普通成人职业学校为基础,开放有序和充满活力的高、中、初等农村职业教育体系和运行机制,确实提高农村职业教育的规模和质量。

(四)通过营造环境培育创业农民

改革开放以来,相当一部分农民经过在产业技术先进和现代市场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就业锻炼,市场意识增强。迫于就业和生存的压力,他们学习新知识,适应新产业和新环境,在边干边学中,这部分农民的知识水平和技能水平明显提高,并在长时间的外出打工中积累了一定量的创业资本,创业的条件已基本具备。部分农民已经实现了成功创业,成为当地乡村各业生产和小城镇发展的推动力量,这对中国广大农村工业化和农村现代化有长远的战略意义。但目前农民工回乡创业的环境不好,归纳起来主要是:融资困难,农民获取创业资本的路径单一,成为影响农民成功创业的最主要因素;农村的交通、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导致农民创业经营成本高;获取信息的渠道单一,时限较长,往往造成信息不灵或信息滞后,市场风险大;人才不足,农民创业所需要的生产、管理、销售、核算等相关方面的人才在我国农村相当缺乏;企业负担重、外部干涉过多等等。培育农民的创业环境就是要营造有利于鼓励农民创业的硬环境和软环境。硬环境方面,就是要借助新农村建设中国家向农村大量投资的良好机遇,加大交通、水电、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确实解决农民创业过程中遇到的“瓶颈制约”问题。软环境方面,政府要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和吸引农民创业,最大限度地给农民创业提供方便,要关心而不干预,要扶持而不包办。要从农村工业化和现代化实现的高度,重视农民创业问题,营造出人人想创业、能人能创业、政府帮创业的创业环境。

参考文献:

[1]蒋祖发,邹明洪.“三农”问题与新农村建设[J].理论月刊,2006(8):14-16.

[2]危朝安.培养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J].中国农业信息,2006(5):21-22.

[3]曾康霖.“穷人的经济学”与农村劳动力输出[n].中国经济时报,2006-02-23(3).

[4]严书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在人[n].光明日报.2006-04-14(4).

新型工业化的意义篇5

文化作为一种潜在的资本对整个社会的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性作用。近年来,组织文化在企业的地位与影响愈显重要,也可以说,它正向组织管理的主流意识形态发展。组织文化的多元化趋势使得企业需要选择合适的文化来管理企业,好的组织文化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过来,组织对其成员的规范和文化会形成“社会资本”(信誉),为企业组织的发展创造好的条件。这就要求中国企业要想在多元性的世界文化中保持竞争力,必须要重视和发展企业文化,通过建构企业文化来赋予员工精神性的动力,保持与时俱进的文化观与发展观,有利于组织绩效和长远的发展前景。不同的组织文化类型适用于不同的企业,实事求是,有针对性的选择组织文化是企业在竞争中胜出的关键,因而对组织文化的本质及组织文化类型的认识至关重要。

组织文化的本质

关于组织文化的定义至今仍没有统一的标准。“Schein对组织文化的的定义具有代表性,他认为组织文化是由一些基本假设所构成的模式。这些假设是由某个团体在探索解决对外部环境的适应和内部统合问题这一过程中所发现、创造和形成的,如果这个模式运行良好,可以认为是行之有效的,新成员在认识、思考和感受问题时必须掌握的正确方向。”(李成彦,2006,183-184)国内学者多是在Schein的定义基础上来对组织文化进行定义说明,亦或者以量化与质化的研究方法来具体研究“中国式”组织文化的结构。“企业文化是一种从事经济活动组织内部的文化,它所包含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等意识形态和物质形态均为组织成员所认可。从广义上看,企业文化是指企业物质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总和,而狭义的组织文化则是指以企业价值观为核心的企业意识形态”(陈亭楠,2003)。马华维(2001,(3))以我国华北地区一家大型国有电力企业为研究对象对组织文化的维度进行了实证研究,采用了深度访谈进行定性分析,保证资料的全面丰富性,并依此提出建设性意见。占德干、张炳林(1996,5)通过对不同类型企业的实证研究,抽象出我国组织文化是一个有“经理哲学”和“组织控制制度”构成的二位结构。总的来说,先行学者对组织文化的研究大多是从宏观整体层面入手,具有引导性作用。

美国的特雷斯・迪尔和阿伦・肯尼迪指出,企业文化是由企业环境、价值(观)、英雄、习俗和仪式、文化网络五个因素所组成的。而本文组织文化的本质是组织所有成员潜意识中认可接受的一种思维方式、价值规范的总和,它未被诉诸于固定的文字,但可具体化为行为规章制度,是一种“抽象化的实体”。组织文化可分成两个层面,以水中冰山为例,一是浮于水面之上的是可观察的行为和表征性的东西,具体表现为典礼和仪式、典故和神话、象征物以及组织结构、权力关系和控制体系(理查德・L达夫特,2011年)。二是深藏于冰山水面之下的价值观、信念、态度等,它们常表现在有悖于组织文化的行为规范被颁布时个体的不适感。总之,组织文化的本质即为被认可的规范的总和,是以实物意义提升到抽象化层次的结果。

组织文化的类型

文化能使组织成员对组织具有一种认同感与归属感,激发企业员工产生一种超越自身价值观念和信念的承诺意识,提高组织绩效。彼得・德鲁克(peterF.Drucker)说过:“企业的本质,即决定企业性质的最重要的原则,是经济绩效。”不同的组织文化类型是不同企业为适应各自领域环境与竞争而形成的,它们是市场适应的结果。基于此,中国式企业的发展需要有针对性的、合适的文化类型,既要关注内部文化的整合性,也要关注外部文化的适应性,在稳定中发展,在发展中挑战。

本文以组织文化的战略与环境间的配置关系为维度(理查德・L达夫特,2011年,402-404),来探讨不同组织文化类型特点以及此种组织文化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创新型文化。创新型文化是以较高的灵活性和积极适应所处环境为代表性特征,企业通过不断改善自身灵活性以及促进产品革新来适应外界环境需求,从而提高组织绩效的主要文化类型,此类文化着强力提倡创造和冒风险行为能力(夏名金,2011,12)。创新型文化积极探索和关注环境变化,往往能在市场的快速变革中占有优势领先地位,因而具有较强的竞争性。

创新型文化追求创新意识,勇于在失败中挑战。这种企业的产品的开发和创新是机遇与风险并存,企业需要鼓励员工敢于创新,创新意识是企业生存的基础。尊重失败,在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在冒险中求取创新意识,在失败中迎接挑战,营造出一种勇往直前的创新型文化氛围,为企业生存注入力量(夏名金,2011,12)。

创新型文化对员工的尊重与关注感使得员工对企业具有强烈的归属感与承诺感,与此同时,创新型企业文化关注员工想法,鼓励创新的特点使得员工充满干劲,有利于企业创造利润与企业绩效(刘晓娟,2013)

使命型文化。使命型文化强调对组织的宗旨和目的要有清晰的认识,注重通过销售增长、盈利能力或市场份额目标的达成来促进组织宗旨的大学横和目的的实现。使命型文化是对组织目标的一种清晰认知和目标组的完成,例如销售额增长、利润率或市场份额的提高,以帮助组织达到目标。

使命型文化企业的绩效完全与员工相应的贡献额联系,整个公司的收益与员工的个人能力相关,同时,员工的收入也与其贡献相应。但须说明,使命型文化企业的不稳定性虽高,但如果业务优秀,能力显著,员工得到的报酬是极高的,故而现今社会多数自由职业者多从事销售类职业。

团体型文化。团体型文化下组织主要关注的是组织成员的介入和参与及对外部环境的迅速变化的要求做出反应。介入与参与会使员工产生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因而会使员工做出更大的承诺和贡献(理查德・L达夫特,2011年)。

团体型文化重点在于为员工创造一种“舒适”的氛围,就如同家人会为家中的顶梁柱提供一个温馨的家庭环境一样。美国SaS软件公司通过向员工提供全方位的“舒适”服务,包括工作场所、家庭医疗、子女看护、创建娱乐健身中心;也不鼓励员工加班,而是提倡“好好工作,好好休息”的价值观,公司被评为“最愿意为之工作的美国百家企业”(胡安安、黄丽华,2007,7)。

团体型文化让组织成员体会到组织对他们的关怀和欣赏,使员工可以在一个受到尊重的工作氛围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和技能。这种文化形成了一种帮助员工“寻找工作与生活平衡点”的文化底蕴,带给了员工更高的工作激情,更自由的创新空间和更高的企业忠诚度(胡安安、黄丽华,2007,7)。可见,团体型文化的一系列举措正是对员工的承诺,而且这种承诺身体力行,使得员工得到十足的归属感和安全感,更努力地为实现公司目标而奋斗,公司与自己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企业绩效和员工对公司的承诺都取得了极大的保障。

行政机构型文化。行政机构型文化的组织更多的关注组织内部,它适应外部稳定的环境而强调组织内行为的一致性。在这种组织文化中,个人的参与在某种意义上说是比较低的,取而代之的是对组织成员一致性、循规蹈矩和合作等的强调(理查德・L达夫特)。

行政机构企业文化常用标志性话语和模板来建构企业文化,使得员工将这一文化吸收到最佳,也不断提醒着企业成员时刻以标语和模板来有规矩地进行,以零散的行为文化为企业禁忌。整个企业得以存在就是因为其能够在变化中有条有理、循规蹈矩,在一定情况下还可节省企业经济成本和时间,对企业的稳定性发展具有保障性作用。

分析与总结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不同企业采取的不同类型的文化的确可以增加其企业的绩效。创新性文化和使命型文化都将企业战略部署在外部,重视外部环境变化对企业的影响,但前者的灵活性较高,能在适应环境变化的同时根据自身需要创造变化,而后者则强调关注外部环境但无须作出快速反应和调试,企业文化具有较强的稳定性。组织文化类型的差异可以反映企业类型以及企业对市场变化的态度,但无论如何,只要企业选择出适合自身在市场竞争中能够继续生存和创造财富,那这个企业文化就是正确的和理性的。

新型工业化的意义篇6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宣传思想工作;地方高校转型;实践价值

[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234(2016)07―0050―02

引言

国务院于2010年颁行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正式提出高校转型这一国家高等教育发展战略构想。2014年,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要依托示范引领等方式,引导本科院校实现向应用技术类高校转型。在这一高等教育发展战略全新布局出台的背景下,各地方政府与地方高校相继开始着手对政策执行图景加以分析应对,如何遵循高校转型的政策路径指引,推动地方高校实现人才培养范式转型,对推动当前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实现高校教育体制同时代背景的效度化契合具有重要的战略实践意义。

一、经济“新常态”图景驱动下的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战略意义解构

针对“十”以来国内经济形式的全新发展动向,在科学洞见此发展进路的同时提出了“新常态”这一概念。基于内涵层面审视“新常态”一词,其彰显了当前国内经济运行态势同以往比较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并且呈现出稳定性与不可逆的发展态势;在外延层面则表现为经济增速速率由先前的高速增长演变为中高速增长态势,同时经济结构模式面临重组与升级,以服务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渐次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因此可以说,“新常态”对社会生活形成全方位的覆盖式影响,有鉴于此,地方高校领导层唯有在科学洞悉和把握“新常态”的价值内涵基础上,方能适应“新常态”对地方高校转型的客观要求。

自上世纪末国内本科院校生源扩招以来,如何尽可能多的获取生源成为地方高校领导层考量的主要问题,在这一偏差性理念的左右之下,地方高校相继走上扩招扩建之路,依托创设综合性大学实现最大程度的生源获取的思潮一时无两。然而现实问题是,地方高校的扩招扩建同现代社会的发展诉求之间产生割裂,高校彼此之间人才培养“同质化”严重以及对“学术型高校”的过于推崇等原因的存在,因而未能为市场培养契合现代社会诉求的人力资源。基于前述问题的存在,有必要在“新常态”背景下推动国内地方高校实现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突破高校现有的“同质化”藩篱,从而实现高等教育同现代社会发展的契合。“新常态”要求经济发展由先前的“量化诉求”实现向“质量诉求”的进路转变,在服务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当下,高等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必须正视与契合这一时代契机,因而地方高校在人力资源培养方面应注重贴合服务业对应用技术类人力资源的行业诉求,转变以往“求大、求全”的高校发展路径,以转型实现对“新常态”下经济产业结构重组的迎合,构建凸显地方高校个体特质的产学研教育模式,进而实现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必要的人力资源服务。

二、地方高校转型发展过程中所遭遇的理念困惑与价值困惑

地方高校高校转型发展工作对于“中国梦”这一中华民族伟大战略图景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能够藉由地方高校的科学转型,从而为国民经济发展与综合国力提升储备必要的、为市场所亟需的人力资本。然而从实践角度来看,现阶段国内地方高校转型面临诸多的转型理念困惑与价值困惑,具体表现为如下方面:

(一)地方高校转型发展过程中所遭遇的理念困惑

对于地方高校而言,转型发展乃是新时期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的必然选择,转型发展意味着由传统学术性本科高等教育向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应用性本科高等教育转变,不过应依托何种转型方式以及何种转型进路实现地方高校平稳的转型过渡,则不同高校对此的认知情况并不一致,相当一部分国内地方高校在转型发展的理念层面存在认知缺失现象。一些高校认为转型应涵盖所有校内设置的学科专业,从而借助全部学科的微观转型进而实现高校的整体宏观转型发展;一些高校则认为,转型发展应基于学科的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实际诉求着手,对待自身转型发展的理念是以更为注重技能实用性的工科类专业为先导,文科类专业则在保持传统理论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逐步向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倾斜。

(二)地方高校转型发展过程中所遭遇的价值困惑

地方高校的转型发展工作,实则为地方高校的改革过程,因而实事求是的讲,改革必然涉及到对利益的重新分配,在这一过程中,必然存在相关既得利益群体对改革产生一定的阻力,最终影响地方高校的转型发展工作开展。对于一些地方高校而言,其本身已经进行了先期性的转型实践,并且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转型教育成果,如若要求此类高校进行转型发展,则这部分高校必然会遭遇“何去何从”的选择困境;一些地方高校历史悠久,其校名以及社会对其内设专业的认可度,已经成为其沉淀资本,如若进行转型发展,则其将面临先前的沉淀资本丧失的可能性风险,因而其对自身转型能否提升教育绩效尚存观望态度;一些地方高校对于转型发展不够热衷的原因在于,转型发展意味着其必须对现有的专业格局、管理体制、教育理念进行更新,而前述方面的变动必然导致其投入的加大以及对既有利益格局的颠覆,因而其对待转型发展的问题欠缺热情。

三、宣传思想工作对推进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实践价值与现实意义

从职能与权责角度来看,高校的宣传部门乃是全权负责校内意识形态工作的职能部门,其在履行权责过程中,必须契合经济“新常态”的社会特质,遵循党中央的宏观战略部署,按照现阶段国民经济发展现状以及自身的发展实情,对意识形态工作做到客观洞悉与精准把握,尤其是在高校在经济“新常态”时代背景下面临转型压力的当下,高校党政宣传部门务必实现宣传思维与宣传维度创新,进而实现宣传思想工作的半径覆盖扩大。结合自身的工作实践,笔者认为,对于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而言,应注重转变宣传方式,更新宣传理念,注重将宣传思想工作同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相结合。

(一)秉承本位主义宣传理念,彰显宣传思想工作实现对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助推意义

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应秉承本位主义宣传理念,地方高校的党政宣传部门应在地方高校的转型发展过程中,牢靠掌控宣传思想工作的领导权与主动权,以创新性的宣传思维,为地方高校转型发展这一高等教育发展主流思想舆论保驾护航,为地方高校的转型发展提供最具保障力的思想价值基础,藉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指引,充分调动地方高校的教职员工、学生对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参与热情,使前述人员充分领悟到地方高校转型对国家、民族、社会发展的战略意义,从而使地方高校在转型发展过程中始终如一的坚持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依托对政治正确性以及政治先进性的贯行,推动地方高校的转型发展。

(二)依托全方位的宣传思想工作,凸显对高校转型发展的思想舆论引领意义

从意识形态宣传层面来看,如何借助效度化的思想舆论引领是宣传思想工作的关键所在,有鉴于此,地方高校党政宣传部门应依托强有力的宣传舆论阵地建设,从高校转型发展的战略意义视角践行思想舆论的引领工作,进而能够科学把握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政策导向,秉承“宣传先行”的理念,使宣传思想工作成为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先锋性力量,以对校内外各种宣传媒介的充分利用,从而创设全方位、立体化的信息跟踪反馈机制,使教职员工与学生在地方高校转型发展过程中所遭遇的问题和困惑得以及时的应对、反馈与解决,进而为地方高校的转型发展做到“舆论保驾,思想护航”。

(三)宣传思想工作能够提升转型发展过程中的地方高校精神文化特质

党中央注重实现全民族的社会主义文化繁荣,从而对地方高校的宣传思想工作给予了全新的时代要求。地方高校在转型发展过程中,精神文明建设、校园文化建设以及现代大学精神的创设,均取决于宣传思想工作的践行程度与落实情况。基于对此种情形的考量,地方高校的党政宣传部门应注重高校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保障与落实,创设高校精神文明建设常效机制,针对地方高校在转型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热点问题、焦点问题进行系统化、规范化的宣传工作组织实施,进而打造和创设具备卓越文化生命力的地方高校文化氛围。具体而言,党政宣传部门首先应提炼地方高校独具特色的大学精神,应对高校在自身发展历程中所形成的办学特色、理念以及文化传承等进行系统化整合,从而使之成为地方高校自身在转型发展过程中可以依托的重要精神内涵;其次,党政宣传部门应注重地方高校的历史传承,将承载地方高校自身发展历程的文化符号(如校徽、校歌等)进行文化价值发掘,从而使之能够强化教职员工与学生对自身文化的认同感,并提升其对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信心;最后,应为广大教职员工与学生创设校园文化展示平台,通过校史回顾等方式,营造具有较高文化格调的校园文化氛围,进而提升教职员工与学生的思想境界,使其藉由充分的自豪感与认同感,主动参与到地方高校的转型发展工作中来。

结语

经济“新常态”时代背景下,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实践中,高校转型发展必然会最新遭遇理念与价值层面的阻力,基于保障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工作的顺利进行,地方高校党政宣传部门应依托契合时代特质的宣传思想工作,为地方高校的转型发展做到理念层面的祛魅,进而推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曲殿彬,赵玉石.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问题与应对〔J〕.中国高等教育.2014(12).

〔2〕董立平.地方高校转型发展与建设应用技术大学〔J〕.教育研究.2014(08).

〔3〕陈建国.威斯康星思想与我国地方高校转型发展〔J〕.高等教育研究.2014(12).

新型工业化的意义篇7

关键词:包装印刷;转型升级;金融危机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转变及全球经济发展演变、金融危机影响加剧,能源、原材料、劳动力等生产成本的持续上涨,印刷企业原有的资源高消耗、劳动力低成本上的竞争优势已经烟消云散。印刷企业已浑然不觉地进入到了一个无法逃避的转型、升级期。纵观世界经济发展历史,每一次经济低迷时期往往孕育着企业进化的最佳时机,其他国家如此,我国也不例外。因此,印刷包装业完成升级换代后,即将进入一个大规模扩张的新时代。本文以中小印刷企业为主的义乌印刷业为分析研究对象,在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背景下,分析义乌包装印刷业产业现状,提出一些义乌印刷产业升级发展策略。

一、义乌中小型印刷企业生存业现状调查

义乌背靠国际小商品这个大市场的优势,依托小商品包装、文具等行业繁荣,从90年代以来印刷行业发展迅猛。目前,义乌有印刷相关经营企业828家,其中印刷企业572家(包括出版物印刷企业5家,年画挂历出版物印刷企业29家,包装装潢印刷企业399家,其他印刷品印刷企业139家),制版企业20家,打字复印227家。从业人员近5万余人,固定资产10亿元,年创生产总值60亿元,多项经济指标在全国县级市中居于前列,是部级印刷包装产业基地之一。但与广东、上海、北京等印刷发达区域相比,经营主要依靠的是低成本策略,在规模和质量档次上存在较大差距。在义乌印刷行业中,中小型印刷企业数量多,规模小,产品档次低,安全隐患大,严重制约了印刷包装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二、印刷企业转型升级策略分析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使义乌印刷包装业从成本优势向品牌优势升级,促进经济规模化,生产高度集中化,企业结构合理化,实现义乌印刷包装业从量的扩张向质的飞跃转变,实现印刷行业进一步健康繁荣发展。在分析国内外印刷业发展趋势,结合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背景,探讨以下一些转型升级策略。

(1)借鉴日韩发展经验,走品牌创新之路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韩国和日本经济能够迅速崛起,依靠的是中小企业蓬勃发展。更加值得注意的是,在发展过程中,两国中小企业也曾经历过假冒模范、长期从事低层次产业而导致的产品信誉过低、企业利润过薄等困境。在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两国中小企业逐步走出了一条以战略为引导、品质为关键、创新为核心、人才为驱动的转型发展之路。这对正处于转型升级关口的义乌市印刷企业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学习和借鉴意义。面临困境,日韩两国中小企业从销售上做文章,从而在价格战、概念战、广告战等传统的营销模式上进行变革,通过品牌建设构建企业的营销能力成为企业的核心课题。日韩企业开始实行营销与品牌管理战略,加大技术投入,实施精品工程,提升品牌影响力,推进二次创业。对企业历来高度重视技术研发的重视上,企业普遍意识到,只有真正建设属于自己的技术创新体系,才能够确保公司进一步壮大成长,保持长期的领先优势、立于不败之地。

(2)创建印刷工业园区,提高聚集效应。

印刷中小企业应考虑加快了集团化步伐,形成了一大批中小企业集团,整合分散资源,提高了资源利用。比如,苍南特色印刷包装工业园的建设,使许多中小企业通过兼并重组进入园区,改善了原有企业“低、小、散、乱”的状况,将原来全县1418家印刷企业压缩到824家,分类引导进入印刷工业园区生产,推进了全县印刷包装产业的聚集和升级,全县印刷包装年总产值迅速攀升至108亿元。园区建设也促进了企业在思想观念和管理体制上的创新。大量入园企业,不仅在设备更新、技术改造上进行了较大投入,还在产品开发、管理创新、品牌打造等方面构建了新的机制,促进企业不断发展。印刷包装工业园已成为企业成长的孵化器[1]。

(3)依靠科技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

技术创新是企业不断进步、持续发展、保持后劲、领先市场的重要手段,是企业转型升级的决定因素。无数企业实例证明,要想形成一个赢利比重大的经营项目,首先要在技术上领先市场,并不断通过技术升级和创新抢占市场的制高点,扬长避短,提高效率,提升产品档次,提高技术含量、附加值,确立核心竞争力[2]。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增强,在印刷的科技创新竞争中,绿色印刷起着不可代替作用经济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生存环境为代价,要以长远的发展战略眼光为基础,走环保之路,走绿色印刷之路,特别是在企业转型、设备更新和技术升级的十字路口,要选准绿色印刷的发展方向。改进工艺技术,进行技术创新和升级。印刷耗材过程中,由于传统油墨会对人体造成种种危害,很多企业都在改善油墨对环境的影响,尽量使用环保型原材料生产油墨,以降低VoC排放,提高能量利用效率。目前,应用较多的环保油墨主要有水性油墨、辐射固化油墨、大豆油油墨,及近年还出现的大米油墨。2008年日本成功研发出大米油墨,即采用米糠油代替大豆油生产的油墨。目前,经过大米油墨生产商的不断努力,大米油墨与大豆油油墨的干燥性能和印刷适性已基本相当。在日本,已有不少大型印刷企业采用大米油墨进行印刷。但是,目前大米油墨的成本高昂,制约了其广泛应用。

一个中小型印刷企业,若每月需要制pS版5000张,总耗水量将达420多吨,废液排放约454.2吨,产生二氧化碳272.5吨,而若采用普通Ctp制版技术,可将这种污染减少50%,采用免处理Ctp制版技术,可免去或简化一般版材在制版机上曝光成像后需要经历的化学显影和清水漂洗等处理过程,基本上可以做到零污染物排放。由此可见,免处理Ctp版材是印刷版材向绿色化进军的利器[3]。

结语

目前,中小型印刷企业正处于不可躲避的战略转型期。面对新的印刷业发展机遇,中小型印刷企业应优化产业结构、在加强自主创新、提升产业素质、推进数字化战略、拓展市场空间、加大市场增值服务等方面下功夫,绿色印刷、创意印刷、和谐印刷是今后印刷发展的核心价值点。

参考文献:

[1]陈后强.温州模式-特色工业园助苍南印刷转型升[J].印刷经理人,2009(12):37-38.

[2]郭志明.加快结构调整推进重庆印刷企业转型升级[J].印刷世界,2009(7):55-56.

[3]吕勇.印刷耗材-绿意盎然[J].印刷技术,2011(4):90-92.

作者简介:

吕勇(1983-12),男,浙江金华人,义乌工商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为印刷包装工艺。

新型工业化的意义篇8

【关键词】城乡空间对立城乡空间融合新型城镇化人的城镇化

【中图分类号】a811【文献标识码】a

空间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历史唯物主义在《政治经济学批判》、《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共产党宣言》等马克思主义著作中用隐性的空间生产分析图式解释了人类历史发展。马克思说:“人不仅仅是自然存在物,而且是人的自然存在物。”①作为自然的存在物,人有着自然空间,而同时人类也作为类的存在物从纯粹的自然空间中走出来,在社会空间中开展人类活动。历史唯物主义所理解的“空间”是社会关系的重组与社会秩序实践性建构过程,空间生产与社会关系之间存在着复杂的互动关系。

当前新型城镇化战略不但从空间上对整个国家的城乡结构进行重新布局,而且从空间上对社会关系进行重组,具有丰富的社会历史性。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城镇化率从1978年的18%飙升至2013年的53%,而且每年持续有1000多万人口从农村转移到城镇,未来较长一段时期城镇人口还将增加3亿左右,可以预见,以空间生产和空间消费为核心的城乡对立问题将层出不穷。

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中的的城乡空间关系

在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一文中,历史唯物主义追溯了城乡空间发展的历史进程:“现代的历史是乡村城市化,而不像在古代那样,是城市乡村化。”②由于社会分工不明确、社会生产力低下,封建社会里的城市空间和乡村空间浑然一体,城市空间是以土地财产和农业为基础的城市,有的仅仅是军事防御的城堡。中世纪开始,城乡空间在对立中开始分离。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由于生产方式的转变,社会生产力极大地提高,众多有效的生产要素汇聚到城市空间,城市空间逐渐地成为商业贸易、工业和交通中心。由于资源的有限性,农村空间则走向了城市空间的对立面。

城乡空间的分离与对立。一是乡村空间的衰落。前资本主义形态下的乡村空间是一个“熟人”社会,空间中的居民过着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定居生活,他们拥有自己的土地,彼此的生活也具有某种同质性,社会中邻里之间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交往联系紧密,他们对乡村空间的认同与对故乡的归属感交织在一起,乡村空间不仅是农民的居住地,更是农民日常生活的载体,并在建构和维系乡村空间的社会关系体系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对资本主义大工业侵袭前的乡村空间作了这样的描述:“工人们就这样过着庸碌而舒适的生活,诚实而安静地、和和气气而又受人尊敬地生活着。”③

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使大土地所有制在农业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小农经济的主体变成了无产者,他们不是流落到城市空间去,就是留在乡村空间中,受雇于大土地所有者或租地农场主。伴随着资本主义大工业所造就的普遍竞争和农业无产阶级的日益贫困化,原有的乡村空间日益衰落,原来充满生机的乡村空间蜕变为一个人口不断流动、环境恶劣且充满竞争的资本主义大工业的生产场所。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对农业无产阶级生活状况的描述:“工人住在乡村里,住在偏僻的地方。只要他们在做那种繁重的工作,除警察外,谁也不关心他们。”④

二是城市空间的异化。城市空间在资本的作用下被不断重塑。在乡村空间衰落中被一批一批地赶到城市里面去的农民,他们在城市里的状态又如何?历史唯物主义从微观角度审视了城市空间的变化。恩格斯在实地考察城市空间的工人社区中发现“每一个大城市都有一个或几个挤满了工人阶级的贫民窟”⑤。可见,穷人和富人在城市的居住空间里是分离的,城市空间有富人区和贫民窟之分。

同时,恩格斯继续深入研究,揭示了城市空间内部复杂的社会关系:所有这些人,越是聚集在一个小小空间里,每一个人在追逐私人利益时的这种可怕的冷淡、这种不近人情的孤僻就愈是使人难堪。”⑥在资本的异化作用下,利己主义在城市空间里蔓延和滋长,每个人都怀着自己的特殊目的,按照自己的特殊原则生活着。这表明资本主义由于其普遍的物质关系的确定,开创了一种新的交往样态,表现在“人的依赖纽带、血统差别、教育差别等等事实上都被打破了,被粉碎了(一切人身纽带至少都表现为人的关系);各个人看起来似乎独立地自由地相互接触并在这种自由中互相交换。”然而事实上“依赖”并未消除,只是从“对人的依赖”转向一种“对物的依赖”。

三是城乡空间的对立。历史唯物主义发现随着城乡空间逐步分离,城市空间集聚了生产工具、资本、人口、享受和需求,而乡村空间则截然相反,处于隔绝和分散的状态。历史唯物主义在《德意志意识形态》里有这样的描述:“把一部分人变为受局限的城市动物,把另一部分人变为受局限的乡村动物,并且每天都重新产生二者利益之间的对立。”⑦

城乡空间产生了对抗,以乡村为空间载体的农业文明受到了以城市为空间载体的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前所未有的冲击,机器大工业造就的城市空间凭借强大的劳动生产力建立了对乡村空间的霸权,把一部分人变成城市动物,把另一部分人变成乡村动物,乡村越来越依附于城市,广阔的乡村及其村落人类置身于一种无法抗拒的失语状态。从此,主导人类活动的乡村生产和交往形式让位于工业城市的生产和交往形式。城市人一改自然看护者的身份,凭借启蒙理性,跃居自然的主宰,以自身的样态改造乡村空间、消灭乡村空间。

城乡空间统筹与融合。一是城乡空间必将融合。历史唯物主义认为未来的社会不是固化城乡空间这种“压制农业,发展工业;排挤乡村,扩张城市”的分离和对立。历史唯物主义在对未来社会的重要论断中就明确地把消除城乡对立作为既定要求,恩格斯指出:“消灭城乡之间的对立,是共同体的首要条件之一。”⑧人类理想的社会空间从根本上消除城乡空间对立,城市和乡村协调发展、互相融合。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一文里,明确提出在未来共产主义社会中“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对立也将消失。从事农业和工业的将是同一些人,而不再是两个不同的阶级”⑨。随着人类从社会主义社会迈向共产主义社会,城乡空间的对立逐步被消灭,城乡空间将成为“把城市和农村生活方式的优点结合起来,避免二者的片面性和缺点”⑩的新的社会统一体。

随着历史唯物主义对人类城乡空间关系模式认识的深入,对消除城乡空间对立的社会历史条件有了更为审慎的认知。例如,1872年的版本和以后的历次德文版本中,把“对立”改为“差别”。历史唯物主义关于城乡空间“城于乡育―城乡分离―城乡融合”的历史辩证法,既体现了人类对理想社会目标的价值追求,也符合社会演进的历史规律。

二是实现城乡空间融合的途径。在1888年的《共产党宣言》英文版本中,历史唯物主义指出了消灭城乡空间对立的基本路径是:“在最先进的国家里采取的方法是:把农业和工业结合起来,促使城乡之间的差别逐步消灭。”这就说明通过把农业生产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伴之以方便快捷的交通建设,人口会很合理、尽可能地平均分布于全国各地。

同时,历史唯物主义强调城市工人与农村生产者之间的联合,提出要把农村的生产者“置于他们所在地区中心城市的精神指导之下”,显然众多的农村生产者从乡村空间中转移到城市空间中,身份发生了变化,农村生产者成为工人。工人是农村生产者在城市的利益代表者,只有把城市空间和农村空间文化生活方式的各自优点结合起来,实现农村空间里的生产者和城市空间里的生产者在文化生活条件上日益接近,才能使全体公民都能享受人类创造的文明成果。

历史唯物主义的城乡空间关系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启示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是“两个历史过程相统一”,社会发展的“人”性是第一位的。城乡空间关系经历城乡分离、城乡对立后,最终将走向城乡融合,融合的核心就是“人”。新型城镇化建设必须从“物”回到“人”,从“唯土地城镇化”转变为“更加重视人的城镇化”。既然城乡空间的对立是由于人类社会的分工而产生的,因此城乡空间的融合也需要“共同联合体来共同地和有计划地利用生产力”来实现。在《共产主义原理》中,恩格斯提出“通过城乡的融合,社会全体成员才能得到全面发展”。当前“以人为核心”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就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创造运用。

空间上建构促进人自由全面发展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其一,新型城镇化要以提高城镇空间人口的生活质量为主题。在城市空间中,人的幸福感来源于公共设施,像水电、住房比较方便,另外就是医疗、教育、文化服务等等。新型城镇化要关注提高城镇空间人口的生活质量,让城镇里的人能够同样分享现代化成果的问题。

以提高城镇空间人口的生活质量为主题的新型城镇化,一方面,就是要对居住、就业、教育、医疗卫生、养老、低收入群体补贴和失业救济等公共服务均需追加投入。另一方面,在制度上要让农民真正转变身份,共享改革的成果。虽然城乡二元结构是任何发展中国家都会经历的,但是二元体制造成的二元结构是中国特有的。我们应该在城镇化助力经济增长、拉动内需的基础上,更多地从人的平等的视角,充分发挥农民在新型城镇化中的主力军作用,制定逐步消除城乡空间人口之发展机会的不同、享有社会资源不同这一问题的政策。

其二,新型城镇化要尊重城镇空间中农民的创造地位。长久以来农村积贫积弱的现实,使农村出生的大量精英最终离开农村,人才的匮乏使农村失去了与城市比肩的创新和竞争能力,使现代农业和乡村旅游业等产业止步不前,这必然导致农村成为越来越严重的弱势地区,加重了“农村失语”问题。

新型城镇化涉及城乡人口之间的利益均衡和博弈问题。一方是凭借强大资本实力“觊觎”廉价土地已久的“利益阶层”,他们其中很大一部分人是改革的利益获得者;另一方则是想通过“土地换身份”来实现城市梦的农民们。两者角力的矛盾爆发点将集中于“利益交换的结果”:前者是想以最小的代价交换最大的成果;后者则是想以仅有的“维系性命的土地要素”来交换“未来全部的新生活”。由于要建设与管理城镇,将激发新的城市生活概念、服务概念、管理概念,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新型城镇化要尊重农民的创造地位。只有赋予农民这样的权利,他们才能够去参与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规划。让城镇不仅是一个居住的地方,更是一个通过就业或创业实现理想价值的地方。

新型城镇化要促进城乡空间在文化资源上的融合。新型城镇化不是要把农村变为城市,而是让农村人也享受城市的生活、城市的文化。近日出台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明确指出要把城市建设成为历史底蕴厚重、时代特色鲜明的人文魅力空间,一定要强调文化传承创新,发掘城市文化资源。根据罗马人的信仰,每一种“独立的”本体都有自己的灵魂,这种灵魂赋予人和场所生命。无论是产业的、空间的抑或是历史和民俗的特色,只要有了“空间生命”―独有的价值和特色,就会有如罗马一样成为千年不朽的城市。中国新一轮的城镇化,应该是中国式城市文艺复兴的开始,地域化是文化的栖息之地,多样化是未来继续发展的基础。

一方面,新型城镇化要传承乡村空间的文化。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来说,绝大多数人口与农村有无法割舍的生命关联,传承乡村空间的文化是新型城镇化的灵魂。文化是民族之魂、国家之魂、城市之魂,传承文化就成为新型城镇化的灵魂。新型城镇化就是要在城镇化过程中把文化的记忆拉长,在城市建设中把文化的附着物留住,讲得出故事;在新农村建设中把有特点的自然和人文要素留住,哪怕是一棵树,一块石,一山丘,一坑塘,勾得起回忆;无论在城在乡,让人们望得见山,看得到水,记得住乡愁。

希腊在2500年前就有了高度发达的城市化,所以有了希腊文明;罗马在2000前就已经达到了70%左右的城市化率(当时还是农隶社会),所以创造了罗马文明。在城镇化进程中,怎样才能避免传统文化传承的断裂?《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将“发展有历史记忆、文化脉络、地域风貌、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形成符合实际、各具特色的城镇化发展模式”作为原则之一,能创造独特的“空间精神”的城镇历史记忆保护体系规划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另一方面,新型城镇化要开创多元开放的现代文化空间。城镇化是一个资源汇聚、资源融合、资源创新的过程,其中包括文化资源的融合。新型城镇化应该是开放多元的,既要传承历史文化,又要兼容外来文化,促进不同文化资源的共生共融,开创现代文化空间。

在这样的文化空间里,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乡村文化和城市文化有机融合、相互促进,新的文化形式与当地传统资源相结合,既突出地方特色,又赋予时代新意,内容与形式、传统与现代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为社会发展留下一个文化多样性的基础。《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指出“鼓励城市文化多样化发展,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交融,形成多元开放的现代城市文化。”这样才能建设出既接续传统文脉、又富有时代风貌的现代化新城镇。

当前,我国正处在城镇化的中点上,能否跨越中等收入阶段迈向高收入社会,实现中国梦,全面提高城镇化质量是关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新型城镇化建设不只是一个“环境性空间”的建设,更是一个“关系性空间”的建设。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中的城乡空间关系理论富有科学预见性,在当前统筹城乡空间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必须重视这一理论的具体运用。

(作者为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169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480页。

③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282页,第539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306页。

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304页。

⑦《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第57页。

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04~105页,第58页,第243页,第243页。

新型工业化的意义篇9

关键词:工业设计;产品造型;意义;发展

在我国经济的日益增长的过程中,各项工业产品的稳定发展也为其贡献出了一份重要的力量。工业产品的造型创设计可以说是我国工业发展的基本保障,工业产品的造型设计是识别企业统一的产品的具体形象体现,它代表着企业的良好形象,体现的是企业的个性创造,有利于企业在产品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追求物质水平的提高,工业产品的设计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设计也需要不断的创新变化,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建立一套科学、合理、有效的创新设计方案,以实现工业产品造型的创新设计。工业产品造型设计是功能与形式、技术与艺术的统一。工业产品造型设计的目的是为了人,而不是产品。工业产品造型设计必须遵循自然与客观的法则来进行,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工业产品造型设计强调实用性与美观的高度统一,重视物与人的完美结合,把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广泛的社会需求作为设计风格的基础,其主导思想就是以人为中心,着重研究人与物之间的协调关系。更广泛的意义上,工业产品造型设计是把技术,艺术、经济三者在产品上统一起来,以更好地满足社会、生活和生产的需要。工业产品造型设计其设计根本观念不是从产品出发,而是从人出发,即从人的实用和审美双重需要出发,从人的生理舒适,心理协调、审美追求的静态素质结构和动态递进过程出发。

一、工业产品造型设计的基本概念

工业产品的造型设计是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经济文化的日益丰富而逐渐形成的一种可以反映出现代全新设计理念的设计体系。工业产品造型设计是指将先进的科学技术、各种文化艺术以及社会经济的综合应用结合为一体,以消费者的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为首要出发点,并设计出具有较高的产品质量和较大市场竞争力的现代化工业产品。它主要以产品的设计为核心,使人们最大限度的获得需求,并对产品进行认同。它不仅可以改变人们单调的生活方式,而且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和水平。

二、产品设计的意义、地位和作用

工业设计是我国一门新兴的、综合性的应用科学,是科学与艺术浑然一体的专业技术,在促进产品升级换代,提高国际国内市场占有率,树立产品形象、企业形象和创造知名品牌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对于当今我国建立与国际接轨的设计技术体系,创造中国自己的知名品牌和知名企业,树立中国产品形象的地位,发展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设计造型风格,参与国际国内市场竞争,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将工业产品造型设计技术最先应用于大规模制造业的,是美国的一些大型公司企业:如通用电器(Ge)、柯达(KoDaK)、福特(FoRD)、波音(BoeinG)等。到上世纪90年代,在一些工业发达国家,工业产品造型设计技术和工业设计教育已形成体系,并为工业制造业和跨国公司竞争提供了相关的技术和人才,为此受到各国政府和私人企业的重点资助。由于工业产品造型设计是解决人造物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从其技术内涵来看,工业产品造型设计的工业产品不仅是工程技术的载体,而且是文化艺术的载体,因此,该设计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工作,而是与人类生存相关的重要设计内容,工业产品造型设计技术既有独特性又有与其它技术的相关性。因此该技术的应用和发展需要不断完善与相关技术的配套和协调,从而构成有效的设计体系。

三、工业产品造型设计技术

1、当前需要

影响现代工业产品造型设计技术的基本因素包括:现代技术条件、现代生产条件、现代经济和市场状况、现代文化艺术风格和现代社会价值标准等。因此,当前对工业产品造型设计技术的需求将取决于我国现代化的进程,现代世界经济的主要特征是市场调节与市场竞争,工业产品造型设计则是面向人和面向市场的技术。世界各大跨国公司以其雄厚的才力物力和世界知名品牌的优势,迫使我国务必要全面提高设计品质,以在全球竞争中得以生存和发展,为此工业产品造型设计技术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2、发展趋势

工业产品造型设计发展特别注重设计方法及设计手段的现代化,现代工业产品造型设计方法和设计技术是建立在电脑技术、人机工程、价值工程、技术美学、设计方法学和设计管理等学科基础上的。特别是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CaiD)将成为该设计不可缺少的工具。CaiD的基础是对现代设计技术的深入研究。科学方法特别是数理统计(如多元分析)方法将大量应用于设计分析和市场分析,如大众审美模型、舒适性模型、色彩形象尺度模型和用户模型等。工业产品造型设计方法的技术对象将从单个产品的造型设计发展为产品的研发策划技术,使产品开发始终围绕市场和人的需求,特别注重企业无形资产的开发,如品牌、形象等。

四、工业产品造型设计技术的发展特点

1、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是工业产品造型设计领域的前沿,这不仅意味着设计手段的改变,同时改变了工业产品造型设计的思维方式。特别是国际上的一些软件公司推出一批操作简便,功能强大的CaD软件。这些软件大都能完成三维造型、上色、赋予材料质感、三维动画、工程制图、工程分析、CaD/Cam转换等功能等,为工业产品造型设计提供了良好的软件平台。在这些工作平台上开发的应用软件,可进行各类机械产品的设计,实现从产品概念、零部件设计、结构设计、机构设计、装配、外观造型及动画演示直到工程制造全部过程计算机化。因此,在此类软件平台上实现CaiD/Cae/Cam三位一体的综合性产品开发软件环境是工业产品造型设计技术发展的重要特点。

2、工业产品造型设计技术发展的另一个特点是,设计周期越来越短,造型风格多样化。因此,对市场的快速响应要求更详细的市场定位,更大规模的数据库和更快速的信息传递。

五、结语

工业产品造型创新设计的实质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创新是产品设计的灵魂,是产品设计有其独特风格的主观基础。产品创新设计的主要目的也是为了实现产品的经济价值和人文价值,以吸引更多消费者的眼球,从而达到企业盈利的目标。所以,在今后的工业发展道路上,要勇于对工业产品进行改革和实践,注重培养一批创新型人才,建立更为完善科学的工业产品创新设计体系,从而推动我国的工业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新型工业化的意义篇10

一、以“依法治税”和“以德治税”为基本要求,构建适合自身发展的学习体系。建立“工作——学习——创新”永续循环的良性轨道,实现工作与学习巧妙融合,培养干部独立思考、系统思考能力,形成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的良好氛围,以知识推进税收工作。

二、明确学习的主要内容。首先,加强自身财务和税收理论知识学习,使税务干部进一步提高理论素养。其次,是法律法规知识,提高全体税务干部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意识和能力。再次,加强现代科技文化知识。根据本职工作和自身发展的需要,学习相关的科技文化知识。最后,加强岗位技能知识。包括征管软件应用、办公自动化等。

三、学习、创新、发展。整天学习而不创新的行为只能是空泛而无意义的重复,学与思、学与用、学与时、学与效率、学与创新的结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习,与时俱进,不断更新,不断强化,扬弃旧义,探求新知。创建学习型的税务机关,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现念,打造“终身学习”平台,这不仅是创建学习型税务机关的内在动力,更是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