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教学理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7:04:43

语言教学理念篇1

关键词:新教学理念 声乐教学 教学语言

2003年国家教育部新课程标准的出台与推行,促使新课程的改革不断深入,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并有力地推动了高师声乐教学的改革。作为教师的一项基本素质——教学语言,也开始受到教师们的重视。我国自古以来就传承、沿袭着“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教学观念,只注重知识的传授与学习。而新的教学理念则强调教学“要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把人的因素放在了教育的首要地位。声乐教学这种一对一的教学方式,是最能体现这一理念的特殊性教学,而这种教学的特殊性,又决定了声乐教学语言的特点与基本要求。

由于声乐教学语言是学生在课堂上获取科学发声技巧的重要渠道,在教学中能起到信息传导与反馈的作用,它直接影响着声乐教学的效果,并影响着学生专业的发展。因此,对声乐教学语言的研究与探索,对于促进声乐教学水平、提高声乐教学效果,有着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

在实际教学中,声乐教学语言一般具有以下主要特点和基本要求:

1.声乐教学语言的科学性。在教学中,声乐教学语言要能够准确地使用专业知识概念,科学地进行判断、合乎逻辑地进行推理,并要求教学语言既要精炼准确,又要简明易懂言简意赅,使科学性和教育性二者兼顾,互不偏废。精炼准确的教学语言既能体现教学的重点,又能抓住教学中的主要矛盾对症下药,使教学有针对性,才能解决教学中的主要矛盾,使学生对复杂的理论理解透彻。如教师在发声训练中常常以:吸开、落喉、松胸、开肋、立背、撑腰、叹下、翻扣等语言,有针对性地来提示、引导学生,及时调整声音和发声状态,使其保持良好的歌唱感觉。要特别注意避免课堂教学无重点地空谈声乐理论,偏执夸大个别问题,使学生感到漫无边际、无所适从。因此,声乐教学语言的精炼准确既要合乎逻辑,又要顾及到学生的认知能力,使学生容易理解,避免使用过于专业化的教学用语,以及过分强调教师自我体验的提法。声乐教学要求教师要不断扩展自己的知识面,丰富发展自己的教学语言,教学中才能达到化复杂为简单、化抽象为具体、化模糊为生动的教学效果。而精炼准确的教学语言不仅来自教师客观敏锐的听觉,还来自教师主观努力的教学经验。它是教学的基本功,也是声乐教学的基础;它是经过长期教学实践积累而成的,也是声乐教学的关键。

2.教学语言的规范性。教学语言本身具有示范性的特点,规范、优美的语言在教学中能带给学生深刻的感受和记忆。在声乐教学中要坚持以规范性为主,规范性与灵活性并重的原则,灵活性要在规范性前提下发挥作用,而片面追求灵活性,教学语言生造滥用等做法是不可取的。由于声乐学科有其特定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要求,与众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要求教学语言既要具有规范性又要具有灵活性。因此,教学又是个性化的展现,声乐教学语言既要丰富多彩、灵活多样,遣词造句又要富有独特性和创造性。在声乐教学中,会经常遇到学生声音畏缩无力的现象,教师常用“圆润、饱满、靠前”等词语来要求学生把声音唱得圆润结实有方向,但这只是一种对声音结果的要求,并没有道出解决歌唱发声问题时所应采取的方法。学生虽然明白,但就是没有感觉,找不到问题的突破口。教师如果机智灵活地给其以生活中的启发,巧妙地用一个“嘿”字加以点拨,学生立刻就能找到腰部支撑的爆发力,使声音前冲而有力,问题迎刃而解。积极的教学实践和教学积累,能够帮助教师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语言风格和特色;机智灵活的语言,又能使教学更加富有启发性和层次性。

3.声乐教学语言的启发性。启发式教育既是传统教育思想的精华,又是当前提倡的创新教育的核心理念。孔子说:“不启不悱,不发不问。”启发性的教学语言能起到激发思维、举一反三的创造性作用,有利于引导学生自觉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勤于动脑、敏捷思维,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中要抓住知识的要点、重点,以及不易掌握、理解的技巧方法来进行教学,让学生自己学会独立思考,乐于推敲得出结论。例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力度训练时,先不给学生做出直接的、有力度对比的声音示范,而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观察来启发、提示,让学生自己模仿火车、飞机由远而近的轰鸣声,做出有强弱对比、有力度控制的声音。这样不仅增强了学生的自我实践能力,而且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在教学中以最具典型性的问题为突破口,让学生自己去动脑思考、琢磨研究,使教学“举一反三”,而不是和盘托出、束缚学生思维的发展。在声乐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跳音训练时,教师可采用生活中的一些体验来启发学生,让学生把轻巧跳跃、富于弹性的声音想象成拍皮球,从而总结出跳音要“拍”着唱,既要有灵活的声音控制,还要有均匀的气息控制,声音才能轻巧柔韧、结实饱满、明亮通透。

另一方面,当学生对某个问题百思而不得其解时,教师要给学生提供思路启发其积极思考,而不是简单地把答案告诉学生,要让学生在实践中及时调整,不断积累学习经验。在声乐教学中,常常会出现学生有了较好的歌唱共鸣位置,却无方向、声音不前行的技术问题,教师如果一味强调声乐理论上的“靠前”,学生就会把声音运动的方向与声音位置的前后混为一谈,只顾靠前而忽视了后咽壁的吸开,致使整个通畅的声音状态被改变。此时教师如果采用形象直观的手势语言,从面部额前向上、向前划出一个抛物线型的动作,学生会迅速心领神会,使声音往上、往前翻扣,达到音位统一、集中靠前的声音效果。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富有哲理的语言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而在形象直观的启发基础上,又能促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概念、掌握技巧,受益匪浅。

4.声乐教学语言的形象(转第51页)(接第41页)性。教师在讲授歌唱发声原理时,首先要把科学性摆在首位,强调概念的正确性、原理的完整性,但也不能忽视知识性和趣味性。清晰流畅、生动形象、机智幽默的教学语言,能使教学达到特殊的效果。声乐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做到歌唱示范的直观性、艺术性和形象性,还需要运用直观形象化的教学语言和教学手势,引导、培养、强化学生对歌唱的方法产生联想、遐想和感想,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发展歌唱的形象思维。在教学中常常遇到学生因口腔内部打开不够而使声音塌扁的现象,教师如用“撑伞”来形容、提示学生口腔内部的竖起感,再加以手势引导,学生会马上找到感觉,使声音立竿见影。

而教学中的幽默则是一种智慧,幽默的语言是一种艺术化的语言,能使人迸发出智慧的火花,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一次,《歌唱学》的作者邹本初到他的老师沈湘教授家上声乐课,盲目地追求音量并非常得意地问他的老师:“沈先生,您说我的音量大不大?”沈先生低着头,半天说了一句非常幽默的话:“你比磨坊里的差远啦!”其他学生听了立即哄堂大笑,他自己恍然大悟。沈先生巧妙地把磨坊里的“驴”字省去,用幽默的语言委婉的批评,击中学生盲目追求音量、影响音域扩展的要害,使学生茅塞顿开,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回味。可见,要使语言具有形象性,教师还要善于运用举例,用形象思维的材料把学生引入抽象思维的境地。

声乐教学中的教学语言具有相对性,语义也存在抽象、不确定性。教师采用确切、形象、生动的教学语言,把比较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引导学生科学发声,比用单纯技术性的阐述更易为学生所理解和接受。声乐教学没有器乐教学那样直观,学生通过聆听教师的演唱、从教师的教学语言中,去理解发声的原理和琢磨歌唱的技法,去领会音乐作品的内涵,去创造美好的声乐艺术形象。教学中要注重逻辑性语言与形象性语言的完美结合,借助逻辑性的教学语言保证表述的准确性和说服力,借助形象性的教学语言使学生加深印象、促进理解。

总而言之,声乐教学语言是教师运用语言技能、技巧以及专业技术方法的综合教学能力,能够充分体现声乐教学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艺术,它所具有的表意、传情和教育的三大功能,能够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自主学习的兴趣。了解声乐教学语言的特点与基本要求,能够使人们更加重视新的课程理念,遵循教学中“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帮助、引导青年教师努力学习、深入研究、积极探索新的教学语言,进一步把握、运用好本专业的教学语言。因此,在教学中机智、灵活地运用各种教学语言手段和技巧,对于促进声乐教学水平、提高声乐教学效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马永萍,浅谈新理念下语文教师课堂语言的变化[J].甘肃教育,2004.1

语言教学理念篇2

关键词:孔子;启发教学;言语教学;中学作文

据索绪尔语言学理论,言语包括口头言语和书写言语。大教育家孔子的言语教学理念及实践学界已有深入研究。但从中学作文教学视角探讨孔子言语教学的理论指导作用,尚有待进一步加强。笔者不揣冒昧,对孔子言语教学作初步梳理,以就教于大方之家。

一、孔子言语教学理念的现实和理论根源

1.孔子启发教育思想与有教无类的关系

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对孔子言行的记录。《论语・述而》载:孔子说:“自行束以上,吾未尚无诲焉。”者,干肉也。束为古之薄礼。孔子教育的对象不分贵贱种族,这就是孔子“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的教育理念。据《史记》记载,孔子有弟子三千,来自鲁、齐、晋、宋、陈、蔡、秦、楚。其年龄、禀赋、志向各异,孔子教学任务极为繁重。孔子博闻强记,吸取古人智慧。据《左传・襄公二十年》载,古志云:“言以足志,文以足言。”古人质朴,言为心声。孔子进一步推论:“不知言,无以知人。”(《论语・尧曰》)于是,言语在孔子教育中地位上升,有助于提高孔子的教学效率。但推论还需实践检验,据《论语・公冶长》载:宰予昼寝,孔子在严厉批评之后,发现教学中“听其言而信其行”失之严谨,从而修订为“听其言而观其行”。在教学中,孔子的教育理论开始创新,逐步完善。

2.孔子因材施教与启发教育的关联

孔子弟子数量极多,其教学质量也是极高的。据《论语・为政》载,孟懿子、孟武伯和子游、子夏均向孔子请教孝的问题。因学生个性、处境各异,孔子对学生的启发教育也不一样。宋代程颐对此有精到的分析:“告懿子者,告众人者也;告武伯者,以其人多可忧之事。子游能养而或失于敬,子夏能直义而或少温润之色。各因其材之高下,与其所失而告之,故不同也。”程颐之说,也是对孔子因材施教的理论概括。《说文解字・木部》:“材,木梃也。”据段玉裁注:“‘材’引申之义,凡可用之具皆曰材。”“因材施教”之“材”是指材具。孔子的因材施教是他根据弟子材具所进行的教育。

二、孔子言语教学的重要作用

1.孔子言语教学在其教育体系中的定位

据钱穆考证,孔子三十岁后即授徒设教,三十五岁已有声誉。孔子去鲁,周游列国,但不为时君所用,最后返鲁办私学。孔子虽在政治上失意,但在教育上却成就非凡。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孔子弟子三千,受业身通者七十有七人。古人追求立德、立功、立言。孔门弟子撰《论语》受其影响,将孔门贤弟子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类,司马迁称之为“异能之士”。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后世称之为“孔门四科”。据《论语・述而》载:“孔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文、行、忠、信,后世又谓之曰“孔门四教”。孔门“四科”与“四教”之区别,王齐洲先生已有论述。他认为“四科”是孔子对弟子从政特长的评价,“四教”是孔子教学的基本内容。

2.孔子言语教学在社会文化体系中的地位

先秦诸子,除老子外,均晚于孔子。老子与孔子孰先孰后,学界存在争议。孔子晚于老子论者以《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孔子向老子问礼为据,孔子晚于老子论者以今本《老子》部分思想晚于孔子为据,各持己见。据李学勤先生考证,郭店楚简《老子》成书于公元前四世纪末。楚简《老子》不反对“圣”“仁义”,其与入家思想并非水火不容。今古本《老子》和庄子的“弃圣绝智”思想均与儒家仁圣思想水火不容,其原因是《老子》在流传中被庄子后学所篡改。可见,孔子的出处思想与老子的“无为而无不为”思想相贯通。

三、中学作文教学与孔子口头言语教学,均以言志为旨归

据《论语》记载,孔子至少开展了两次弟子集体言语教学活动,均要求表达志向。一次见载于《论语・先进》,子路、曾、冉有、公西华侍坐于孔子,孔子他们各言其志,其口头作文如表一:

孔子当时约六十岁。子路,名由,比孔子小九岁。曾,名点,比孔子约小二十一岁。冉有,名求,比孔子约小二十九岁。公西华最小,约十八岁。子路性刚,冉有性谦,公西华年弱,曾皙知时,其“作文”斐然成章,情志各异。另一次见载于《论语・公冶长》,颜渊、季路侍于孔子,孔子说:何不谈谈各自的志向?其口头作文如表二:

子路、颜渊的口头作文言简意赅。孔子对言语的最低要求是“辞达而已矣。”(《论语・卫灵公》)语言只要准确通顺就可以了。孔子对言语的最高标准是“言必有中”(《论语・先进》)。孔子应子路(疑为“季路”)之请,以文言志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孔子言不妄发,发必当理,非子路等所能道。颜回孔子之言“无所不说。”(《论语・先进》)

孔子命弟子口头作文,只要求他们表达志向。中学作文教学理论演化迄今,强调创作主体充分表达情志。两者在作文功能的看法上基本相同。

简而言之,在我国一千多年科举考试中,言语均为考试的重要内容。两千多年前,人才与社会双向选择,孔子重视言语教学,要求弟子作文言志。今天,人才与社会双向选择,国家重视语文教学,也要求作文言志。可见,孔子的言语教学理念形成的社会背景和当今中学作文教学理念形成的社会背景相似。

在孔子的教育活动中,他的因材施教、启发教学是与他的有教无类理念相适应的。同时,孔子的因材施教、启发教学又是以他的言行观为理论基础。教育教学需要言语的正确理解和语言的准确表达。言语与政治互动互渗,在社会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言语教学在孔子教育体系中处于中心地位。因为孔子的言语教学为他的启发教育服务,所以,孔子在作文教学中要求以文言志。这一作文教学理念形成的社会背景和当今中学作文教学理念形成的社会背景相似。

参考文献:

[1]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高名凯,译.商务印书馆,1980.

[2]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174.

[3]阮元刻校.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

语言教学理念篇3

论文摘要:整体语言教学强调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是整体的,同步训练输入和输出技能,注重将语言知识的传授融于语言运用活动中,有利于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学生交际能力和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一、整体语言教学

二、整体语言教学的主要原则

整体语言教学的主要原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语言学习的整体性。整体语言教学理论认为语言教学,而后再从整体到部分。语言教学应从整体出发,听、说、读、写同时发展。语言不应被分解成语音、语法、词汇,语言技能也不应被分为听、说、读、写。

2.语言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要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能力、兴趣、动机、目的和差异,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根据学生的差异,分别给予不同的指导和要求,使学生能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个性化的指导与提高,有效地促进个人的学习。

3.学生之间的互助同伴关系。学生之间不是竞争对手,而是相互合作、相互促进的伙伴关系。这种互助合作学习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有利于学生的语言交际活动。

4.通过自然的语言环境来培养语言知识和应用技能。不应人为地把语言知识和技能分割开来孤立地进行培养。因此,要为学生提供一种自然良好的语言环境,创造一种即自然、轻松又备受重视,能够展现自我价值的学习氛围和语言实践机会。

5.学生听、说、读、写技能同步发展。英语教学一直遵循着“听说领先,读写在后”的传统规则,即必须在听说能力达到相应程度时才能进行读写能力的培养。相反,整体语言教学认为听、说、读、写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应该同时教授,而不是按技能分别培养。

6.教师的功能从语言知识和技能传授者转变为策划者、鼓励者和启发者。课堂教学的目的就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上的语言实践活动,使学生通过实践培养自己运用语言的综合能力。

三、整体语言教学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实践

整体语言教学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实践可分为三个步骤:

1.课前活动。作为整体语言教学的第一环节,读前活动的主要目的在于促使学生积极思维,教师通过引入课文的背景知识,或者提出与主题相关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兴趣。

2.读中活动。读中活动的主要目的在于引导学生从宏观上加强对课文的理解与分析。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用“skinning,scanning,skipping”等阅读技巧快速完成对课文的阅读,同时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对课文进行思考与讨论。讲解课文时,既要注重语篇教学,又要兼顾语言点的解释,使学生在对课文通篇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文中的语言点。对于结构复杂较难理解的句子,可以通过分析语法结构译成中文的方法进行讲解。讲解课文时,对语言点只需指出基本意义,不必详细讲解,以免误导学生过于注重词句而忽略语篇,语言点的详细讲解可以放在词汇学习时进行。整体语言教学这种由面到点的教学方法不仅能使学生深入地理解课文,而且所学的语言知识也更加扎实。

3.读后活动。读后活动的目的就是进一步巩固所学的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教师应为学生创造大量的语言实践机会,如可以就课文中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讨论,可以让学生对课文中的片段进行角色表演,锻炼学生英语思维与表达能力,进一步巩固与提高学生运用英语的综合能力。

语言教学理念篇4

随着我国计算机的快速发展,软件设计也有了很大的进步,并且在高校和高校中都设置了相应的课程,以此培养相关的技术人员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在C语言的传统教学中,大部分老师都只注重学生C语言语法的学习,忽视了学生学习程序的重要性,颠倒了二者的轻重地位,所以要在今后的教学中逐渐让它们回归原位,“重程序,轻语法”在高校C语言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并且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促进了高校C语言教学的改革。

1教学方式从教室授课转向机房授课

在以往的C语言设计的教学模式上,往往都是在普通教室进行授课,老师跟着课本或者教案在黑板上编写一些教程或者是利用多媒体教学,原本是课堂主体的学生却处于被动地位,学生只是单纯地看着老师写编程或者是在多媒体上操作,虽然老师讲得很详细,但是一节课下来能记住的寥寥无几[1]。C语言是一门实践操作性很强的学科,老师对理论的教授无法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所以就要逐渐转变原有的授课方式,使教室授课向机房授课转变。在机房授课每个学生都有一台电脑,随着老师的讲解,学生可以一步步地跟着操作,在操作的过程中逐渐学会了C语言编程的过程,一节课下来通过自己的实际操作能记住大部分内容,并且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了消化吸收,机房授课不再是老师一人讲,学生也不再是纸上谈兵,在机房他们可以大胆实践,在计算机上编写程序要比在教室里学语法更能学好C语言,机房授课可以让学生更多地接触计算机,在计算机上多多练习程序的编写,这样才能更好更快地学习C语言,通过多次的练习与实践,学生就能慢慢掌握相应的语法规则和一些基本句式,多实践才能有所提高[2]。

这种授课方式的改变也直接影响了C语言的考核方式,使考核方式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考核方式的改变会直接促进学生的上机练习。

机房授课不仅能增加学生的实战能力,提高学生的编程能力,更重要的是可以改变以往课堂的沉闷,打破老师一言堂的现象,学生在机房里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喜欢编程,喜欢通过计算机获取成就感,从而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和专业能力。

2加大“读程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在学习C语言的时候,编程对于学生是很难的,很多学生不知如何下手,所以在日常教学中,老师要引导学生去“读程序”,这是促进学生掌握C语言程序设计的基本知识最有效的方法,它能最快地促进学生学会C语言程序设计,这也是“重程序”的一个重要的表现[3]。

在刚刚接触C语言的时候,学生对于C语言的语言逻辑和语言环境都不是很熟悉,要熟悉这些知识就必须多读程序,从而使学生能够尽快地适应程序代码,加快学生读代码的速度,这样不仅能加深学生对代码的理解,还能促进学生对程序的理解。

3淡化语法细节加大学生编程能力培养

“重程序,轻语法”理念在高校的影响最直接的表现就是老师在教授C语言的时候尽量淡化语法的细节,把重点放在了编程能力的培养上。

C语言是计算机设计软件的一门课程,它的本质是很抽象的,而且涉及很多的知识点,所以就导致很多C语言老师在授课时过分注重C语言的语法细节,这种做法会给学生形成一种误解,从而使学生在老师的所谓的“重点”下,认识不到C语言的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只注重语法的学习,忽略了编程的重要性。随着软件开发的不断发展,软件开发的环境也不断更新,学生必须将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和方法作为自己学习的指导,这样才能提高自身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学习新的知识[4]。在C语言的教学中,老师要从基本的概念出发,不断强调C语言编程思想,而不要过分的强调一些细节问题,给学生造成重点错觉,对一些比较难的编程老师可以多举一些实际例子来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打开学生的思路,促进他们举一反三。

在教学活动中老师要时刻注重培养学生在编程方面的能力,培养他们相关的编程思想,以及解决问题的相关思路,从而淡化对语法的学习。在学生编程的过程中,对于学生的一些格式、语法等细节问题,不要太过责备,反而要注重编程风格这件大事,培养出学生自己的编程风格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工作的进步[5]。编程整体很重要,先强调编程的重要性,然后再强调细节,细节决定成败,不强调并不意味着不重要。

4实现语法算法并重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在程序软件学习中C语言属于入门课程,主要任务为讲解程序设计基本思想、C语言语法,并且还需要重点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以《C++程序设计(第2版)》为例,内容可以分成4个方面,分别是程序设计基本概念和方法、控制结构及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数据结构表示以及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其中前三个方面则为C语言及C++语言两者共同学习的内容,其中包括程序设计基本类型、结构语法知识以及各种查找、排序算法等等。在C语言传统教学中通常都是教师机械性的讲解知识点,让学生死记硬背,通常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知识掌握质量较差[6]。想要解决这一问题,那么也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应用案例教学,以此激发学生对变成的兴趣,在实施实验教学过程中,应该将重点放在学生练习上面。但是在进行教学过程中普遍能够积极引导学生应用C语言设计程序解决实际问题,但是对于C语言程序设计语言中的计算思维普遍忽视。基于这一情况在进行C语言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实现语法学习及算法设计同等位置,以能够让学生可以将设计者在进行C语言设计一开始的思维脉络逐步还原。这样不但有助于引导学生对C语言本身设计思路有一个全面深入的理解,以此减少学生语法类错误的出现,并且还能够促进学生在其他领域对C语言程序设计的应用能力。

5加大启发式案例应用引导学生积极探索

我们以字符集、标识符以及关键字为例,这些均是C语言学习的基本语法规则。在传统语法教学过程中,一般情况下都会将这些知识点机械地认为C语言规定,对于学生来讲这就是必须要严格遵守的规则。这种教学方式也就为学生C语言学习开了一个枯燥的头,必定大部分学生都讨厌死记硬背。其实在这些死板的语法规则中也蕴含着一定的计算思维确定性及机械性特点,那么对其实施启发式案例教学,则更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7-8]。首先可以提出问题:怎样才能够让计算机帮助你完成加法功能?这一问题的答案则是“写出一个程序”,但是我们本次教学采用的是启发式教学,也不必要求学生能够给出正确答案。其次,则可以再次提出问题“关于我们想要计算机完成的事,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写个程序告诉计算机?那么到底应该怎么写呢?”那么在这一问题提出之后,对于已经预习过课文的学生也就能够知道通过“字符”或者“字符集”,那么在这个时候也就可以追问“什么字符都能够写在程序中呢?”有些学生也就可以通过课本内容给出答案“不是”。在这个时候也就可以开始和学生讨论字符集的整整含义,并指出学生的答案也并不是全面的,基于广义角度来看,任何字符均可以书写在程序中,同时也能够用于注释或字符串中。但是在教材中所规定的字符集和程序执行密切相关,因此不是所有字符均写在程序中。之后可以继续提出问题“如果想要告诉计算机程序中涉及3个数,应该怎么书写字符?”“怎样才能够知道这3个数均是整数呢?”等等问题,关于学生的则可以依照实际情况加以引导,最终引出C语言的解决方案即可。总之通过一系列的问题启发式案例教学,学生不但能够对C语言程序设计不同知识点概念有一个全面的理解,并且还能够熟练掌握计算思维中的确定性及机械性,提高学生对C语言的理解,以此显著提高高校C语言教学的有效性。

语言教学理念篇5

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与平时所观察到的某些优秀教师的教学实践,笔者提出以下几种具体的初中英语语法教学方法与大家探讨。

一、善设情景,使语法学习更生动

情景法是借助体态语、演出等,使用图片、多媒体和实物等具有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一个真实生动的情景。这样可以有效地防止语法教学的枯燥性和单一性,可以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其学习兴趣,还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在一般现在时的教学中,在牛津英语7a的教材中,可以每天的作息活动为情景,给出提示动词:getup—havebreakfast—gotoschool—havelessons—havelunch—chatwithclassmates—havelessons—doafter-schoolactivities—gohome—dohomework—gotobed,同时利用道具钟,进行问答。在学生和学生之间问答前,可以先做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问答,并且板书主要句型:whatdoyoudo...?whatdoesshe/hedo...?Doyou...?

问答的时候要求学生辅以适当的动作。以第一个情景“getup”为例,可以这样设计:学生a问whatdoyoudoat6a.m.everyday?学生B一边做动作一边回答:igetupat6a.m.everyday.学生a再问其他学生:whatdoeshe/shedoat6a.m.everyday?其他同学再做出回答:He/Shegetsupat6a.m.everyday.学生a再提问学生C问题:Doyougetupat6a.m.everyday?学生C按实际情形作答。

“getup”以下的情景,还可以适当变换练习方式,比如分成4人小组先练习,然后请小组到台上表演情景等。这样,在整个问答中,辅以时间、动作,并且联系实际地创设了合理的情景,同时,把一般现在时的第三人称单数以及非第三人称单数,陈述句、一般疑问句和特殊疑问句都练到了位,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这一语法点。

可见,情景教学,使语法学习变得真实生动,学生学得快,记得牢,用得活。

二、巧设话题,为语法学习添活力

在语法教学中巧妙地设计话题,可以使学生“为用而学,在用中学,学了就用”,可以使语法课充满活力。

仍以上面的一般现在时的教学为例,借助刚才的情景教学,学生对一般现在时在口头表达这个层面上已经掌握得相当不错了,但是在书面表达这一层面涉及甚少。可以这样设计话题:whatdoyoudoeveryday?whatdoesyourfrienddoeveryday?Canyouwriteashortpassagetotellmeaboutyourdailylife?借助于教师给出的提示词以及刚才的问答,学生以两人一组的方式,可以把自己和朋友一天的生活都写出来了。这样的写作,学生会觉得非常轻松自如,而且,也会注意到不同人称中动词的变化。

三、善设任务,使语法学习更真实

在语法教学中,教师也可以设计一些趣味任务,让学生在任务活动中运用语法知识解决问题,使学生体会和领悟语言形式的表意功能、内化语言规则、有效提高其语用能力。

如:在牛津英语7B第三单元问路指路的语法教学中,可以结合课本上一个寻宝游戏,设计一系列的任务让学生完成,最终使学生找到宝藏。笔者在教学中一共设计了5个任务:第一个任务是关于问路指路中表示方位的生词学习和匹配练习,第二个任务是根据指路用语找到正确的图片,第三个任务是听指示找出正确的地图和路线,第四个任务是为地图和路线写出正确的指路用语,第五个任务是根据路线图给要参加生日派对的同学留便条写出路线。学生每完成一个任务,就可以得到如何走到宝藏所在地的一个提示,完成五个任务后,就知道了宝藏所在地,得到“宝藏”。

这样的设计,使学生每完成一项任务就有一种成就感,同时又建立了挑战更高更难任务的信心和兴趣。在整个过程中,让学生尝到了“跳一跳摘到桃子”的喜悦,也使学生知道,学习和生活一样,有很多任务要完成,完成任务之后,可以收获“宝藏”。

四、巧插游戏,为语法学习增趣味

初中生活泼好动,喜爱游戏,且争强好胜。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特点,把语法教学融入其中,这样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头脑、引发其兴趣,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边玩边学”。

在现在进行时教学中,可以用图片竞猜的游戏方法来教学。教师可以把要呈现的图片遮去一半,可以问:Look!whatisLucydoing?让学生猜。学生可以问:isLucydrawing?isLucydancing?等等问题。然后教师可以呈现完整的图片,问学生:whatisLucydoing?学生可以一起回:Sheis...以同样的方法,再呈现其他的图片加以练习。同样,在练习的方法上也可以有所改变,可以从“教师和学生”对话,到“学生a与其他学生”对话,再到“两人一组”对话,甚至可以邀“两人小组”上台表演等等。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浓厚。而且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掌握了现在进行时bedoing的结构了。

同时,在组织这一类竞猜游戏时,还可以分组进行比赛,看哪一大组的学生猜对的次数多,或者对话编的好,这样,学生的学习情绪会更加高涨,课堂气氛更活跃,课堂效果也会更好。

总之,在游戏和竞赛活动中,学生生不光掌握了语法结构和句型,学会了用所学内容的表达意义,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学好英语的自信心。

五、勤编口诀,使语法学习易记忆

编一些便于记忆的语法口诀可以让枯燥、难懂的语法知识变得活灵活现,生动有意义。

比如:感官使役动词在主动和被动语态中的用法是一大难点,有人编了这样的口诀:一感(feel),二听(hear,listento),三使(make,let,have),四看(lookat,see,watch,notice)这些动词真奇怪,to在句中像妖怪;主动句里它走开,被动句里它回来;动词let要除外,to词可来可不来。这个口诀,方便了学生记忆。

再如动词不定式(todo)的用法,很多同学在否定等形式中屡屡犯错,如果编个口诀,记忆起来也方便了很多:不定式,有标记,to与动词连一起;not加上不定式,否定结构要牢记;疑问词与不定式(what,where,when,how等加todo),构成短语有意义。

六、巧用谚语,为语法学习添情趣

在语法教学中巧用谚语作例子,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抽象、枯燥的语法规则变得具体、生动而有趣。从而达到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语法知识的良好效果。精选一些包含某些语法结构的典型句子,让学生通过记忆和运用这些句子,既能背诵一些经典句子,又能熟悉运用某项语法形式的作用,达到一箭双雕、双重获益的效果。比如:

1)比较等级

Factsspeaklouderthanwords.事实胜于雄辩

2)不定代词

nothingisimpossibletoawillingheart.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3)数词

twoheadsarebetterthanone.两人智慧胜一人

4)介词

Goodadviceisbeyondallprice.忠言无价

experienceisthemotherofwisdom.经验是智慧之母

总之,精美谚语的运用,有助于培养学生语感,启迪智慧,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情趣。因此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一优秀教学资源。

七、多用对比,使语法学习更清晰

对比法是把学生容易混淆的语法点罗列出来,引导他们对其进行观察,比较,找出关键点并加以突破,使学生最终明确和掌握这些语法知识。

比如:onthetree和inthetree的用法,刚开始学生不能区别。教师可以写下这些句子:thereisapearonthetree.therearemanyapplesonthetree.thereisacatinthetree.therearetwobirdsinthetree.请学生观察。然后在黑板上再写下题目:icanseesomeoranges

thetree.Canyouseeaboy

thetree?引导学生先对比四句例句,并让他们思考“apear”和“manyapples”跟“树”有什么关连。讨论后,学生就发现:原来这些都是是“树”上自己长出来的,而“acat”和“twobirds”都是外来的事物,不是“树”上长出来的。所以,虽然都是在“树”上,但是所选择的介词却有差异。经过观察、对比和讨论,两个题目就能解决了。

因此,对比法能较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教师逐条讲解灌输语法规则,学生只记笔记不思考、少练习的教法相比具有很大的优势。

八、善用归纳,使语法学习趋完整

归纳法即教师先向学生逐步渗透具体的语言现象,然后让学生观察分析并找出规律,归纳和总结出语法规则,使语法知识更容易被学生接受、理解和掌握。这是我们在语法教学时比较常用的方法。

比如,在时态教学中,先列举大量的例句,然后引导学生讨论并进行归纳,这样学生很容易就能归纳出时态结构公式,如:现在进行时am/is/aredoing、过去进行时was/weredoing、一般将来时willdo或者am/is/aregoingtodo、现在完成时have/hasdone等等。

总之,用归纳法进行教学,学生通过接触具体生动的语言实例,积极参与寻找某些规律,容易理解并记住某些结构以及他们的用法。

语言教学理念篇6

【关键词】CBi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大学英语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4)35-0019-02

CBi理念始于20世纪60年代加拿大蒙特利尔的幼儿英语沉浸式教学实验,该实验的成功使得CBi理念为更多的外语教育者所关注,此后它被广泛使用于许多国家的外语教学实践中。在过去的十年里,中国的一些高校也开始尝试CBi教学理念指导下的、以内容为依托的英语教学实践,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一CBi教学理念的定义与内涵

CBi(Content-basedinstruction)是指以内容为依托的教学理念。以内容为依托的教学不是围绕着语言大纲或者其他形式的大纲组织教学,而是围绕学生即将学习的内容或信息组织教学。它将语言教学基于某个学科或某种主题内容的教学之上,把语言学习与学科知识学习结合起来,在提高学生学科知识和认知能力的同时,促进其语言水平的提高。这种教学理念就是要让学生使用目标语言学习学科知识,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使用能力,还能促进学生学科知识的增长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学生在完成某一特定的学习任务时,自然地将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结合起来。当学生学习的是某种知识而不是为学语言而学语言时,他们的学习动机将显著增强,学习效果大为改善。

二基于CBi理念的教学模式

基于CBi理念的教学模式因为教学目标的差异而不同,戴庆宁和吕晔归纳总结出四种常见的教学模式,分别是主题模式(theme-basedapproach)、课程模式(sheltered-contentcourses)、辅助模式(adjunctcourses)和专题模式(languageforspecialpurposes)。主题模式主要围绕目标语原创的某个特定的主题或话题展开教学。选用学生感兴趣的内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在围绕主题的综合训练中得到语言技能的锻炼和提升。而课程模式选材于目标语的各类专业课程,要求学生通过目标语来学习其专业课程。在此过程中语言成为专业学习的工具,学生在专业课程的理解性输入过程中习得语言能力。因而该课程模式的教师主要是专业教师,而非语言教师。辅助模式是将专业课和语言课相结合的模式。在这种模式下,语言课服务于专业课,课程由专业教师和语言教师共同负责。语言教师要熟悉专业课的相关知识,并根据专业课的内容安排指导学生的语言学习,使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的同时提高目标语言的水平。教学评估分为专业测试和语言测试两部分,同时也有过程评价。专题模式则是开设某一行业或专业的相关课程,不制定任何具体语言学习计划或系统,教师借助各种手段让学生通过大量的专业学科内容提升目标语言的技能,教学评估以专业测试加过程评价来进行。

从以上的四种模式不难看出,CBi理念指导下的教学模式都具有如下的共同点:即以内容为依托进行语言教学,让学生通过学习学科知识来习得目标语言,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自身的热情和自主性,这种方式更符合语言学习的规律,也更易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国内CBi教学理念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

CBi教学理念和模式一经引入就受到外语界学者的广泛关注,成为外语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王士先于1994年初次介绍CBi基本概念及原始模式,从理论上探讨它在中国外语教学中应用的可能性,认为结合专业进行语言教学是大学英语基础学习结束以后专业英语阅读教学的方向。随后,越来越多的学者探索CBi教学理念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并若干篇。国内对于该教学模式有深刻理论探讨的主要是戴庆宁、吕晔、袁平华和俞理明等学者,2005~2006年国内CBi研究达到了高潮,CBi理念在教学中的使用也日趋广泛。

1.CBi教学理念与英语专业教学

在中国英语专业教学领域内,常俊跃教授主持了一系列在英语专业基础阶段开展内容依托教学的项目,发表了数篇论文,并编写了21世纪CBi内容依托系列英语教材。常教授2008年在《英语专业低年级阶段系统开展内容依托教学的可行性探索》一文中介绍了国内英语专业的教育现状,从三个方面探讨了在英语专业低年级阶段实施内容依托教学的可行性。同年他在《英语专业基础阶段内容依托教学问题的实证研究》一文中总结了英语专业基础阶段实施内容依托教学遇到的主要问题。2010年在《英语专业基础阶段内容依托教学:问题与对策》一文中详细分析了教学活动中出现的问题,主要在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方面,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具体策略。该文对于英语专业内容依托教学的进一步开展提供了些许借鉴性的经验。

2.CBi教学理念与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教学

袁平华在2008年发表《以内容为依托的大学外语教学模式研究》一文,该文旨在考察该教学模式在中国大学英语教学环境中的教学效果,主要讨论了它对学生的学习动机的影响和对学生语言水平的作用。通过对某大学149名学生的实验教学总结出CBi理念指导下的教学模式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使他们积极参与学习活动,该教学方法总体上有助于学生语言水平的提高。袁平华2010年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以学科内容为依托的语言教学模式》一文中指出了大学英语教学环境中进行内容依托式教学的优势和可行性,并力倡在教学实践中践行这一先进理念。

四结束语

综述以上可知,CBi教学理念提倡将语言和内容有机融合的外语教学模式,它把教学的重点从语言学习本身转移到通过学习学科知识来学习语言,从而达到内容和语言学习相互融合共同提高的目的。它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机、提高语言水平和培养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等方面都有较高的实践意义。无论是在大学英语还是英语专业教学中,教师都可运用以内容为依托的教学模式,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进而形成高效化的英语学习课堂。

参考文献

[1]常俊跃、赵秀艳、李莉莉.英语专业低年级阶段系统开展内容依托教学的可行性探讨[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8(12)

语言教学理念篇7

[关键词]CBi教学理念;新疆;英语教学

引言

随着国际竞争愈渐激烈,科技经济不断发展,外语的地位也开始显现出来,充分发挥着提高国家竞争力和国际强势语言的作用。由于新世纪西部大开发,西部地区已经开始觉醒了,并且整体发展呈现出迅猛的趋势,从而增加了对外交流的频率,外语也逐渐成为了重要的沟通工具,同时人们开始认识到学习和掌握外语的重要性。在改变和发展新疆地区经济和面貌的过程中,精通外语的优秀人才们能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培养这样优秀的外语人才也是新疆高等教育所需要做的。CBi教学理念是我国在2001年开始运用的,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提高外语教学质量,进而引进的一种传授外语最佳的教学方法。因此,新疆高校外语教学应以CBi教学理念为基础来不断地进行创新和改革。本文主要探究如何基于CBi教学理念来推动新疆高校外语教学改革。

一、CBi教学理念以及实施的必要性

(一)CBi教学理念

CBi(内容依托式教学)是指在某种主题内容或是某个学科教学之上构建语言教学,并结合学科知识学习与语言学习,在加强学生认知能力和学科知识的同时,提高整体语言水平的一种教学理念。它最核心的理念是强调将学科知识和语言学习充分结合到一起。CBi教学理念并不是一个直接的学习目标,而是通过以目标语为工具来获取学科内容知识,让学生能够在掌握学习内容的过程中进行外语学习。与此同时,这种教学理念也统一了学科内容知识与语言形式的学习,减少了语言学习与学科知识学习在教育环境中分割状态的出现,主张让学习者借助具体主题的学习来掌握语言。CBi教学理念是以关于二语习得和认知科学的研究为主要基础的,所以具有有效性、可实践性以及较强的理论基础等特征。

(二)CBi教学理念在新疆高校外语教学改革实施的必要性

一直以来,新疆的高校外语课堂教学所采取的教学模式都是以教师为主的传统型,所以教出来的学生虽然具备牢固的语言基础知识,但是缺乏一定的实践经验,进而导致所学的外语成了哑巴外语。尤其是在2004年实施高校外语教学改革之后,大部分的高校都采取了所规定的教学模式进行外语教学,但是最终的结果并不是很理想。因此,在新疆高校外语教学改革中应用CBi教学理念是非常有必要性的。首先,学习者的自我提升。学生在步入高校之前已经学习过一段外语了,普遍有一个良好的语言基础。但是步入大学后,所学习到的模式是传统的知识传授型教学,有一部分的学生外语学习需求无法得到满足。CBi教学理念正好可以满足其需求,它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交流和专业学习服务的。学生一旦意识到其中的重要性,就会被激发出学习外语专业的热情,从而有效加强学生学习外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外语教学改革的发展。其次是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量增加。随着社会不断进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量开始增加,并且要求也更高。但是现阶段在校大学生只是掌握了基础的外语课程和外语语言知识,毕业之后却发现无法用不上。这种传统的语言学习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了,所以高校应培养复合型的外语人才,而在此基础上,CBi教学理念就十分重要了。

二、新疆高校外语教学所存在的问题

(一)所开设的外语语种相对较少

在新疆高校外语教学中,传统的第二外语语种除了俄语和日语之外,其他语种开设的相对较少,例如法语、西班牙语和德语。虽然有的高校开设了第二外语语种,但是后都因为影响力不大、规模较小、时间不长等等原因发展的不是很乐观。新疆地区整体上的高校英语专业学生,在进行内地英语专业研究生报考时,都存在着缺乏第二外语语种的问题,很多高校对此设定了一定的条件。除此之外,除新疆地区外的英语专业研究生很少会选择来新疆地区进行英语专业的学习,所以造成了人才交流与培养之间的矛盾和影响。同时,新疆高校外语教学并没有开设与本地区连接紧密的周边国家小语种,例如乌兹别克语、吉尔吉斯语、哈萨克语等等,这与现阶段的人才需求严重不符,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周边国家与新疆地区的贸易往来和交往。

(二)学生大部分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和语言障碍

首先是心理障碍。新疆高校的学生大多数都来自于落后和偏远的地区,师资队伍建设力度不够,学生没有构建起良好的外语综合训练能力,甚至有些学生没有接触过外语课程。这样就会导致出现语法知识薄弱、词汇量少、发音不准等问题,对于大学后的外语课程更是无法适应,从而造成心理障碍的激发。基础较差的学生很容易出现情绪的焦虑或紧张,导致不听课和放弃学习外语,再加上高校没有明确要求外语学习成绩,所以主动放弃外语的学习,缺乏一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没有树立起较强的竞争意识。其次是语言障碍。新疆高校外语课堂普遍使用的教材是外语和汉语相结合的教材,一旦学生不具备优秀的汉语基础,就会影响到外语的学习。与此同时,由于新疆过于宽广的区域,南北经济以及教育水平发展的不是很平衡,所以一些地区除了双语教学的学习之外,还增添了外语教学的学习,从而导致了全部课程都无法保证顺利的开展。除此之外,学生外语能力不一,进入高校后更是形成了两极分化的状态,学生缺乏一定真实的语言环境,更是无法挪出时间来学习外语课程,进而导致产生了一定的语言障碍。

(三)学生缺乏一定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策略

在学生学习外语的过程中,学习动机是能够直接对其造成影响的因素之一,主要表现为对外语语言学习的求知欲和强烈愿望,通过学习动机的强化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学习外语的动力。但是在实际的外语学习中,新疆高校学生并没有将外语看作是一种交际工具,所以学习外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是很高。除此之外,再加上学生没有掌握一定有效学习外语的方式,无法获得实际的成绩,也就没有信心继续外语的学习。学习动机和学习策略的缺乏也是导致新疆学生不愿意学习外语的原因之一。

三、基于CBi教学理念的新疆高校外语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一)教学材料

真实的语言环境和具有趣味性的主题教学内容是CBi教学理念及其教学模式的核心元素,从而提高学生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感受外语,掌握外语知识和技能,进一步明确学生的学习动机。所选取的教学材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直接影响到真实语言环境的创造与学生学习外语的积极性。我们在十几年间所使用的外语教材已经导致学生养成了“学了也没用”的想法。因此,我们应选取符合不同需求、不同层次、不同专业、不同类型的外语教材,这样才能够改变目前高校外语教学的现状。新疆高校外语教学应多选取符合当地地方特色和民族文化的教材。与此同时,高校外语教学广泛应用了网络以及多媒体,能够将外语影视材料在外语教学课堂上播出,让学生感受到真实的语境,将视觉与听觉充分结合到一起,借此促使学生体验和学习存在于真实语言环境中的外语文化以及语言。电影语言能够有效加强学生的口头表达以及听力水平,从而为学生创造了真实的材料和良好的条件。所以,在新疆高校外语课堂可以通过播放外语原声电影来让学生处于真实的语言环境之中,有利于互动式学习的进行和构建。

(二)课程设置

教学实践与教学理念之间所存在的关键环节就是课程设置,它在宏观上规定了课程内容。首先,它规定了课程设置的方向,带领着教学往指定的方向发展,强调了其中的重点。不合理的课程设置会导致思想被束缚,走上错误的道路。CBi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模式主张的是理解性输入,进而提高目标语的掌握效果和减少目标语的学习难度。所以,在设置课程的过程中,应结合学生的自身状态,创设多形式、多教材、多层次的外语教学课程,并且增加选修课程的形式、范围以及内容,甚至根据学生自身的兴趣来进行外语歌曲或外语电影的课程。换句话来说,就是在进行课程设置的时候,就应根据现实情况的需求来进行安排,而促进课程设置方面的改革有利于转变以语言形式为主的传统外语教学模式,向内容依托式教学发展,从而有效增加外语教学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三)培训教师

基于CBi教学理念的高校外语教学改革应提高对授课教师的要求,教学教师应精通外语以及学科必备知识,同时还应具备综合二者的能力。CBi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模式都强调了教师高超的教学技能和优秀的知识结构,由此可见,基于CBi教学理念的新疆高校外语教学改革应加强高校对教师的培训项目,教师培训的成功或失败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CBi教学理念的成功或失败。除此之外,教师的培训项目应通过合作项目的方式来进行,也就是外语教师、理科教师与文科教师之间的相互合作,并且教师还应不断加强自身组织课堂与课堂设计等方面的水平和能力。

(四)测试和评估方式

在传统的高校外语教学模式中,评估和测试学生大多数是通过综合评价体系来开展的,要求学生完成与语境脱离的测试任务。但在基于CBi教学理念下的高校外语教学模式中,测试和评估学生是不能够按照传统的方式进行的,这主要是因为学生在CBi教学环境下所学习到的内容和信息是处于真实语境之中的,是存在于具有互动性、依托性的评估测试体系。CBi教学理念主要是让学生完成沟通和交流层面的学习任务,并在特定的真实语境下进行技能的测试和评估。所以,基于CBi教学理念的新疆高校外语教学模式所运用的评估测试途径不应是孤立且简单的,也不是分析目标与的语言结构,而应是测试学生对某一主题来表达自己或整合信息的见解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新疆高校外语应多开设关于实用小语种的课程,不断加强外语教学的整体水平,同时提高区域文化和经济方面的交流和沟通能力,从而促使新疆地区的实际发展情况与外语人才培养现状相符合。与此同时,新疆的整体发展是离不开高技能、高素质的外语人才的。新疆高校外语教学应在掌握语言学习一般规律的同时,了解外语学习在多元文化环境下所具备的特殊性。新疆高校外语教师应总结新疆学生独特的英语学习特征,创新教学模式和改进教学理念,从而寻找到一条基于CBi教学理念并适合新疆高校外语教学改革之路。

参考文献:

[1]贺根有,李晓娟.基于CBi教学理念及主题教学模式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3(7):147-153.

[2],廖安勇.高校外语教学改革创新探索———以国际语言文化实践教学中心为例[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6(11):100-102.

语言教学理念篇8

认知语言学概念隐喻英语词汇

一、概念隐喻的起源

概念隐喻的英语表达“metaphor”来源于希腊词汇“metaphora”,词的原始意义为转化、变化,在修辞运用方面指隐喻的修辞格。语言学研究者对隐喻的修辞作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分别从哲学、逻辑学、认知心理学等角度对概念隐喻进行了研究。Lakoff&Johnson(1980年)经过研究把概念隐喻归入认知语言学领域,认为“隐喻渗透于日常生活,不但渗透在语言里,也渗透在思维和活动中,我们借以思维和行动的概念系统在本质上基本是隐喻的”。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说,概念隐喻是人类的一种思维方式和认知现象,构成了语言的认知基础。Lakoff认为,“概念隐喻的功能是把一个事物的某些特征推理影射到另一事物之上的一个推理认知过程”[1]。这样,人们可以通过概念隐喻的认知特征把有限的词汇推理影射到无限的世界中,从而借助于有限的词汇认识无限的世界。因此,概念隐喻修辞格促进了人类语言的发展,也为英语词汇教学提供了理论基础。

二、概念隐喻的分类

从语言学修辞格的角度,概念隐喻包括结构隐喻、方位隐喻和实体隐喻,人类语言中的概念隐喻主要体现在这三个方面。研究者统计发现,人一生的语言表达中可包含470万个新颖的概念隐喻和2140万个定型化的概念隐喻,可见概念隐喻在人类语言中的重要作用,它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丰富多彩。

1.结构隐喻

结构隐喻指“用一种概念的结构去构建其他不同类型事物的概念,将描述一种概念的词语用于描述另一种概念”[2]。如“thesesoldiersarelions”这句话说士兵就是狮子,把狮子暗含的勇猛的特征直接赋予士兵,这是一种结构隐喻。“mybraindoesn’tworktoday,andiwilltrymybesttogrindoutthesolutiontothematter.”此句中,“work”和“grindout”本来是描述“machine”特征的词汇,通过结构隐喻修辞格直接用于描述“brain”,用机器具有的概念特征构建大脑这种抽象的事物,通过结构隐喻使得“brain”这个本来抽象的词变得具体、形象。很多抽象概念的词,如“life”,“love”,“time”等也都可通过结构隐喻来构建,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如“Lifeisalongandhardroad”,“Loveispower”,“timeisacupofwine”.这三个句子通过结构隐喻,把抽象的生命、爱和时间用具体的事物表现出来,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

2.方位隐喻

方位隐喻是“指运用具体表示方位的词表达的空间概念来生动、具体地描述另一种抽象的概念”。如英语中一些表示方位的词,如“up”(向上),“down”(向下),“in”(在里面),“out”(在外面),“front”(在前面),“back”(在后边)等。这些词可以通过方位隐喻用于描述情绪、社会地位等抽象的事物,使无法衡量的抽象事物的程度可以直观地被感觉到。如“myhappyisup”,“Hismoodisdown”这两句话中“up”和“down”这两个表示方位的词的概念用于描述“myhappy”和“hismood”,形象、生动地描述了抽象的快乐和情绪的具体程度。

3.实体隐喻

实体隐喻指“将抽象模糊的思想感情、心理活动、状态和事件等无形的概念视为具体、有形的实体”[3]。借助于实体隐喻,把抽象的物体看作实体,通过已有的对实体的储备知识来理解抽象的物体。比如,对抽象的思想进行指称和量化,使其具有物质的特征。实体隐喻中最有代表性的隐喻是容器隐喻,就是将抽象的本体看作一种容器,使其具有界限,可以进行量化。例如:“agoodideacomesintomymind.”“Hislifecontainsagreatdealofhonor.”另外,实体隐喻还可将事物看作人,使其具有人性的特征。例如:“Histheorytellsusthat...”,“Lifehascheatedme”等。据统计,概念隐喻在人类语言运用中占70%的比例,构成了人类语言的主体。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向学生介绍概念隐喻理论,培养学生的隐喻思维,同时将概念隐喻运用于词汇教学中,加深学生对词汇的理解和把握,提高词汇扩展能力。

三、基于概念隐喻的英语词汇教学

认知语言学概念隐喻修辞格作为人类思维和认知世界的方式,可以把抽象、枯燥、难理解的事物具体化、生动化、简单化,有利于加深学习者对新词或文化内涵的理解。教师可将概念隐喻引入到英语词汇教学中,同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利用隐喻掌握英语多义词

认知语言学研究表明,多义词的产生是因为人们通过隐喻和转喻把词由原来的基本意义延伸到其他意义,产生多种有相关的意义。

人们先认识能感知的具体事物,之后根据已有知识储备展开联想,把已知事物与新事物进行联系,找到二者的相关点,产生两个认知领域之间的映射,之后,新词义相应而生。Langacker认为,“多义词的多种意义之间的联系不是任意的,是通过特定的语义引申机制从典型发展而成的,各个值之间的联系都是有理据的”[4]。然而很多教师在讲解词汇时经常只给学生讲解多义词的不同意义,没有向学生解释多义词之间的隐喻联系。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通过概念隐喻把词的基本意义和隐喻意义联系起来,提高教学效果。例如,“bank”的基本意义是银行和河岸,两种意思看上去没有任何联系,然而在“moneyiswater”这句话中,河岸具有的储水功能被转移用于描述银行,银行具有储钱功能,二者之间的意义产生了联系。同时,水的流动特点也影射在钱上,水和钱流动都可用“flow”表示,另外还有“流水账”(runningaccount)和“挥金如土”(spendmoneylikewater)等用法。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对词义进行简单的隐喻认知分析,这样可以使课堂生动、有趣,提高学生学习词汇的兴趣。另外,使学生意识到多义现象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在具体的语境中词汇可能出现新的意义。

2.注重词汇隐喻的文化内涵

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分析语言可知,了解语言的文化内涵有助于了解该民族的思维方式,有助于正确理解语言的内涵,学好这门语言。概念隐喻作为各民族共有的语言认知方式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语言交流提供了心理基础。在共同的语言认知结构的基础上,不同民族不同文化内涵中的概念隐喻也有重合之处,形成“文化共核”现象。如“pig”在英语和汉语中都有“懒惰、愚笨”之义,“crocodile”在这两种语言中都有“危险”之义。因此,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可以理解一些谚语中的概念隐喻,如“Don’tbelievehiscrocodiletear.”“allroadsleadtoRome.”“astonehitstwobirds.”“aspowerashorse.”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运用概念隐喻中文化的相似性引导学生利用母语文化的正迁移深入理解词汇,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另外,因为人们的文化传统和社会环境不同,不同民族在概念隐喻使用上也会有显著差异,英汉两种语言文化表现的情感意义存在差异。如绿色在西方文化中具有“缺乏经验”的意思,如“Sheisagreenhandinbusiness”,意思是她在经商方面是新手,而汉语中,绿色代表希望和新生,但也有贬义,如“戴绿帽子”。又如,英汉民族对狗的感彩内涵存在差异,汉语中,包含狗的词汇大多具有贬义,如“棒打落水狗”,“狗眼看人低”等。而英语文化中狗被看作人类的朋友,认为他们具有忠诚的美德,用狗作隐喻称赞别人。如:“Heisaluckydog.”(他是个幸运儿)“themanisatopdog.”(这个人是个重要人物)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掌握英语背景文化,避免引起文化误解,通过中西文化差异对比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语言的内涵。

3.利用概念隐喻灵活掌握新词

在当今科技迅速发展的时代,借助于概念隐喻许多词汇产生了新内涵。如,随着人们对太空的深入研究,“blackhole”具有了描述太阳黑子的新内涵。随着电脑的出现,“mouse”(老鼠)具有了“电脑鼠标”的新词义,出现了“hardware”,“software”等新词。以上词汇都体现了概念隐喻的思维和认知方式,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有意培养学生的概念隐喻思维,在词汇原意的基础上利用概念隐喻灵活理解、掌握词汇的新内涵,扩大词汇量,同时提高学生的认知意识,积极主动地进行词汇学习。

四、词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隐喻能力

1.讲解词义发展过程,培养学生的隐喻意识

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隐喻能力,必须先培养他们的隐喻意识。因此,词汇教学时,教师可有意地把隐喻概念融入到词汇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掌握认知语言学概念隐喻理论,在词汇学习过程中培养他们的概念隐喻意识。同时,让学生明白概念隐喻性是所有语言的共同特点,概念隐喻现象普遍存在于英语词汇中,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概念隐喻促进了英语词汇的发展。英语词汇的前缀、后缀、转换、派生及合成的构词法,都具有一定的概念隐喻性,促进了新词的产生。另外,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英语词汇中的一词多义现象,通过剖析多义词的形成过程,揭示词义之间的概念隐喻联系,向学生讲解概念隐喻知识,培养学生的概念隐喻意识。

2.词汇教学时,注重文化内涵理解

概念隐喻作为认知语言学中的一种思维方式,具有语言的文化内涵的载体功能,语言学习者在真正理解该语言的文化内涵基础上,才能正确理解和运用概念隐喻掌握这门语言。因此,英语词汇教学中,教师可利用熟知的母语文化引导学生理解文化内涵类似的词汇。对于文化内涵差异显著的词,引导学生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在词汇教学的同时,进行西方文化知识讲解和资料展示,引导学生多阅读、欣赏有关语言文化内涵的书籍和相关语音、视频资料,以文化知识为桥梁,搭建学生理解、掌握、运用该语言的通途。通过这种概念隐喻语言文化知识比较,使学生了解概念隐喻中包含的丰富语言文化内涵,正确理解该语言的民族思维方式,使学生真正理解、运用甚至创造新的概念隐喻,培养概念隐喻意识,提高概念隐喻能力。

认知语言学概念隐喻作为认知语言学中的一种思维方式促进了词汇新内涵的产生和发展,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概念隐喻会不断赋予词汇新内涵,新词汇会不断出现。课堂教学中,教师利用概念隐喻进行词汇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他们枯燥记单词的现状,弥补学生词汇表面记忆的不足之处。因此,教师在词汇教学中应注意概念隐喻理论的渗透,培养学生的概念隐喻意识和能力,提高他们的英语学习能力。

――――――――

参考文献

[1]LakoffandJohnson.metaphorweLiveBy.Chicago:ChicagoUniversitypress,1980.

[2]王寅.认知语言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3]蓝纯.认知语言学与隐喻研究.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4]Langacker.FoundationsofCognitiveLinguisticStanford:StanfordUniversitypress,1991.

语言教学理念篇9

关键词:CBi理念;大学商务英语;教学模式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结构也发生了变化。目前,社会对复合型人才和外语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因此,从社会需要的角度考虑,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对满足社会需求和提高高校学生就业率都有积极的意义。为了培养英语应用型人才,高校商务英语专业被普遍设置,而“英语+X”这种教学模式也被广泛应用于商务英语的扩展课程中。“英语+商务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对于塑造复合型人才有重要的作用,但是传统的商务英语教学模式并不能实现这样的目标,所以进行教学模式改革十分必要。

一、CBi教学理念

CBi教学指的是将知识内容和语言教学融为一体的教学理念。此种教学理念一方面强调语言的学习,另一方面强调专业知识的融入。换言之就是利用此种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时候进行专业内容的学习。CBi理念实现了语言和专业的完美融合,有效地避免了传统教学中专业和语言教学割裂的现象。利用此种教学模式,学生的综合学习效果会获得显著的提升,能力建设也会有明显的进步。

二、CBi教学理念在商务英语教学中进行利用的必要性

在商务英语教学中利用CBi教学理念有其必要性,主要是基于两个方面。第一,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从目前的社会人才需求分析来看,复合型人才和外语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而传统的商务英语教学模式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帮助不大,所以需要采用全新的教学模式。CBi教学理念符合综合型人才培B的目标,所以出于人才需求的考虑应对其进行应用。第二,英语教学本身发展的要求。随着国际经济发展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对外交流日益频繁,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提高英语教学的实践能力很重要,因此,英语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三、CBi教学理念下商务英语教学模式的选择

CBi教学理念具有多样化的特点,主要是因为基于CBi理念之下的教学模式存在多样性,因此,在具体的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和群体进行教学模式的选择。

1.课程模式

课程模式是CBi教学理念下的一种基本教学模式,其应用最为广泛的群体是具有科研和学术要求的群体。此种教学模式的选用,要求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达到中等或者中等以上的水平。在具体的教学中,利用此种教学模式传授的内容往往具有较强的专业性,所以授课任务需要由专业教师来承担,而不是语言教师。此种教学模式的评估方式是过程评价,所以语言测试不再专门进行。就目前的高校商务英语教学来看,国际金融和贸易课程利用此种教学模式会取得比较显著的成果。

2.主题模式

主题模式是CBi教学理念下的有一种基本教学模式。此种模式与课程模式有显著的区别。从具体的教学实践来看,教学的材料来自于目标语原创的各类主题、话题,旨在通过语言媒介获取全新的信息。在获取信息的过程中,学生的语言水平也会有相应提高。在主题教学模式的开展中,语言教师担任主讲教师的角色,整个教学评估通常是由语言知识测试和过程评价两部分组成。简单来讲,此种教学模式在商务英语教学中的利用十分普遍,如商务英语谈判技巧等教学大都运用此种教学模式。

3.专题模式

专题教学模式也是基于CBi理念的一种商务英语教学模式,此模式和上述两种模式相比有着非常显著的特点。首先,就作用范围来看,此种教学模式主要应用于职业或团体的培训,所以此种教学模式对于学生英语实践能力的提升帮助最大。其次,利用此种教学模式进行授课的内容大都是与某一行业或某一专业有密切的关系。换言之就是利用此种模式进行的教学内容,其专业性比较突出。最后,此种模式对增强学生的语言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有很大帮助,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复合能力,进而培养出复合型的外语应用人才。

四、结语

CBi教学理念对商务英语教学来讲意义重大。目前,在高校商务英语教学中运用此理念可以有效强化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而培养出复合型的社会应用人才,因此,研究此种教学理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语言教学理念篇10

一、当代汉语言文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教育理念较模糊

领会汉语言文学教育的理念是汉语言文学教师取得较好教育成绩的必要条件,然而当前的部分教师对汉语言教育的理念比较模糊,并且不能准确的把握汉语言教育的核心和大方向,因此学生不能依据汉语言教学理念的方法来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导致学生的汉语言水平不能得到有效提升。后来国家针对这一现象提出了深入的改革,因此部分教师尝试了一些具有特色的教学方法,虽然这些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仍需要进一步的探索和检验。在实施改革时首先需要清晰的指导理念即汉语言教育理念,在这个理念的指导下才能取得实质性的进步,从而提升学生的汉语言文化素养。

(二)课程结构体系存在问题

当前的汉语言课程结构体系不够完善,仍存在较多的问题,需要进一步优化汉语言课程内部要素的结合,从而使学校课程教育的整体效益得到有效发挥,进一步来说就是使汉语言教学的水平和人才质量均得到提升。因此现今汉语言教育的首要任务时汉语言教师以及研究专家建立科学课程结构观念,并且完善汉语言结构体系,从而提高课程的整体效益。

(三)理论与实际存在间隙

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教师需要不断地提升自身的理论研究水平,找到适合学生的汉语言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模式,在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和策略的基础上,使得汉语言教师具备丰富的理论研究成果,但是现阶段的教学中存在着理论研究和实际脱离的现象。部分教师拥有成功的理论研究,但是由于自身能力的原因而不能将理论研究的和实际教育联系到一起,使得这些理论不能在实际中得到其是否具有可行性和科学性。因此缺乏实践检验的理论难以取得显著的教学实效,所以汉语言教师需要在日常教学实践中加强研究,注重对学生的反馈进行调查,探索出科学的教学策略,从而提升汉语言文学教育的教学效率,使其得到长足的发展。

(四)部分教师的教育技能偏低

由于教师是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引导者,因此汉语言文学的教学效率直接受教师的教育技能的影响,然而现阶段的部分教师没有对汉语言进行深入的研究,且教育思想比较落后,教育模式也比较陈旧,没有在课堂上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甚至部分教师在课堂上从不进行互动,使得课堂氛围沉闷,学生没有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部分教师的教学策略不完善,导致学生对汉语言文学学习的兴趣并不高,另外由于部分教师不愿接受新事物的出现,这些教师在课堂上不能有效运用现代媒体来提高课堂效率。

二、提高汉语言文学课堂效率的措施

(一)准确领会汉语言文学教育的理念

教育理念是教学的指导中心,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形成的对汉语言文学教育的认识和观点,教育理念的形成和每一位教师的领悟能力有关,但是在形成教育理念时仍需要切合课程改革的要求和课程标准。准确把握汉语言文学的教育理念才能够抓住汉语言文学教育的核心,使得学生的汉语言文学素养能够得到提高,最终建立一个完善的以及积极的汉语言文化课堂体系。教育理念不仅是口头上的或书面上的条例,而应该践行到日常教育实践中去,教师在确定教育理念时需要进行全面的、系统的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把握汉语言教育的发展方向,从而用正确的教育理念来指导教育教学工作。另外由于汉语言文学教育是由文字、语言、文章等小元素构成的,所以教师在确定教育理念时还需要把握汉语言文学教育的本质,从而在教育的过程中体现出汉语言教学的工具性、人文性和符号性。另外汉语言文学教育的教育理念的终极目标是为了引导学生学会运用语文工具,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提升应用能力,而不是为了应付考试。

(二)完善汉语言课程的结构体系

汉语言文学课程的结构体系是根据汉语言文学的发展趋势和大方向来确定的,因此汉语言文学的课程体系是与时俱进的。汉语言文学的课程体系包括学生的道德体系和理论基础两部分,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汉语言文学由于其本身的特殊性,因此可以创造出不可估量的社会效益,因此教师需要建立科学的课程结构体系,优化课程结构内在的各个要素,从而为汉语言文学课程的优化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在构建课堂结构体系时需要以学生的汉语言素质的发展为核心,给学生留出较多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并且利用多种教学工具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形成自我知识结构,发挥了学生的个性,并且提升了汉语言文学的教育教学水平。

(三)使理论与实际能够有效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任何一个理论都需要得到实践检验,从而保证这些理论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科学性。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切实加强理论和实践联系,一方面运用教学理论来提高教学效率,另一方面在教学实践中深入思考逐渐形成教学理论从而在不断的实践中找到最佳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另外教师在教学时需要注重学生的反馈,利用这些反馈来检验教学理论的可行性,并利用这些反馈及时的调整教学策略。

(四)提升汉语言文学教师的教育技能

随着课程的改革,汉语言文学教师也需要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技能。作为汉语言文学的教师,首先要与时俱进,要随着课程的改革积极转变自身的教育教学理念,来适应社会对教育人才的要求。由于汉语言文学的特殊性,在课堂上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汉语言文学理论素质,而且要培养学生对汉语言文学的应用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将学生作为中心,将提升学生的汉语言文学素质和应用语言的能力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目标,为学生建立一个自由的、积极的学习氛围,从而使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能够提高。另外教师需要进行不断地探索,找到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利用这些策略来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其次传统的教师需要及时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转变教师的角色,作为学生的引导者来成为学生的学习伙伴,从而促进课堂的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氛围,使学生以最优的学习姿态参与到汉语言文学的学习中去。教师在选择教学策略时需要根据实际,且要考虑到各种相关的因素,运用一些提高学生兴趣的教学方式如自主合作探究式,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有效利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从而改变传统课堂的沉闷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