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金融学知识点归纳大全十篇金融学知识点归纳大全十篇

金融学知识点归纳大全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7:11:17

金融学知识点归纳大全篇1

【关键词】金融数学;教学改革;体会;思考

【基金项目】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资助(2016JGB290)

一、从“计算”想到“计算”

许多金融计算问题具有共同的抽象性和严密性的数学特征,其中大量的复杂计算和严密分析的实践基础是现金流分析和货币时间价值计算.首先表现为所建立的金融模型都应满足金融的基本性质.而它们的一个共性是:既然都是金融领域的计算问题,都要求计算,都要研究算法.而能体现这一共性的内涵莫过于“利息理论的基本计算概念和方法”这五章内容了.因此,我们在“利息理论计算基础性”内容的教学过程中,不要因为算法比较“基础性”而轻易跳过“教学步骤”而是抓住“算法基础性”做文章,通过课前预习,讲解重点,总结,习题课,归纳复习,引导学生自己归纳和总结利息理论计算方法,使学生获得正确的思维方法和良好的思维品质,寻找优化算法规律的能力.鉴于此,我们引玉之砖,讲授了题为“利息理论计算在金融数学计算问题中的作用”等专题习题课,对利息理论计算基础性方法,总结已学过的五种计算方法:利息基本计算,年金计算,投资收益计算,本金利息分离计算和固定收益证券计算.明确指出,利息基本计算是基础,年金的计算是许多复杂现金流计算的基础,是利率计算的最直接的方法.将相对简单的年金现金流计算推广到一般的现金流计算.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介绍一些的现金流价值计算方法.

个人认为,这种形式的分析、探索、实验、归纳和总结,可直接应用于投资和融资的计算方法的分析、探索、实验、归纳与总结,有助于今后更好地培养和提高学生在金融行业解决实际问题的计算能力.同时,通过分析、探索、实验、总结与归纳也正好解决了学完全章内容之后,在做综合题或解决实际问题时,遇到不太熟悉的金融计算问题,如何把它们化为熟知的金融计算问题,采用何种计算方法或算法这是一个难点.

利息理论的基本计算,基本上是19世纪和20世纪发展起来的资金理论,如今,一般称之为金融的基本计算.不过,似乎简单的内容“基本计算问题”往往并不简单.此外,金融基本计算或算法并非不重要.这不仅仅因为它有着实际的金融应用背景,而且由于它的计算方法或算法对金融学科的理论及其应用发展有着较深远的影响.

对金融数学今后的发展,这类基本问题的计算是否还有待开发的潜力?目前仍是金融数学领域非常活跃的研究方向之一.然而,从金融学教学的角度来看,尤其根据西部地方院校的实际情况,个人认为,学生学习金融数学首先要学好利息理论的基本问题计算,这是毋庸置疑的.

二、从“确定性”想到“随机性”

就利息论课程而言,我的一个“思考”是假定未来现金流的金额和时间是确定的,这些假定当然使计算更加简单,但显然与现实的许多事实情况是不符的.而在现实的金融市场中,市场利率变动一般是随着时间不确定性的变化.这种不确定性的变化取决于两个条件:1.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市场利率水平;2.同一历史时期不同投资期限对应的不同市场利率水平或资产和负债期限匹配不一致,我们将利率的这种不确定性称为利率风险.而在现实的金融产品计算中,已经很难找到那种经典的确定性利率模型或资产价格模型,这种情况的出现一方面是由于市场本身的不断发展,另一方面是由于计算技术和方法的强有力支持.在金融市场中的量化模型大多数为随机模型,同时模型的建模和分析也是以概率统计为基础.笔者认为,金融数学中最精彩的部分往往是以随机或不确定模型表述的.所以,如果我们要更好地完成金融数学教学大纲所提出的要求,就不能只看到确定性的金融模型,墨守成规,不愿接受新的“随机性”有关知识,不进行知识的更新、教法变革和教材的改革.个人认为,我们很有必要借助于金融数学课程向非师范生介绍一点“简单”的随机过程概念.但如果完全照搬国内“985”或“211”高校等学校以至国外著名高校的教材,这是与我们学生的实际情况不相符的.因此,我们除在随机利率基本模型中一般地介绍了随机过程的定义,并给出简单性质外,着重介绍了期权定价模型计算方法.这一算法,不仅使学生更为直观地看到“确定性模型”如何演变到“随机或不确定模型”,而且直接可应用研究金融期权模型.尤其重要的是我们明确给出了“随机或不确定模型”,这为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随机或不确定性金融理论提供了必要的感性基础知识.

总之,在整个金融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既考虑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和知识潜力,又考虑如何在此基础上更加合理有效地发挥出学生自身的知识能量,为他们今后进一步深造现代金融理论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和扎实的基本功.这也就是我们的从“确定性”想到“随机性”.

金融学知识点归纳大全篇2

――编者

《金融炼金术》和《黑天鹅》两书因提到的“反射性金融理论(theory0fReflexivity)”和“黑天鹅事件(Blackswanevent)”,对读者具有强烈的震撼性和启发性;同时,读者又往往对书中的理论表述感到困惑,因为两位作者索罗斯(GeorgeSoros)和塔勒布(nassimnicholastaleb)在思维模式上都表现出较强的极端主义色彩,与大家对投资的传统认识格格不入。

其实,上述两位投资思想大师在书中都明确表示,他们的投资思想和投资理念的哲学根源都来自波普尔(Karlpopper)。两人分别结合了各自的人生阅历、投资经历和哲学思考,从不同侧重点对波普尔哲学思想在投资中的运用方法进行了诠释。

为了追根溯源、更好地将波普尔哲学思想运用于投资实践,笔者将从其哲学思想内涵出发;然后与投资行为相结合,来揭示其涵义;再通过解读“反射性金融理论”和“黑天鹅事件”各自所反映的波普尔哲学思想侧重点,来印证上述结论;最后结合投资实践中的几个常见误区,来启发对该方法运用的思考。

波普尔哲学思想的核心是“证伪原则”。在他看来,通过归纳法所得到的经验性真理不可能绝对确定,即便是科学原理,也不能毫无异议地被证实,而只能通过检验来证伪。在检验过程中,所有成功的检验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这种经验性真理的适用概率,但决不能因此实现完全证实;与此相反,只要存在一个失败的检验,就足以构成对这种经验性真理的证伪;换言之,证实和证伪之间是不对称的。

为了理解证伪原则的核心思想,可以借用一个浅显的例子来说明:一只被圈养的鸡,每次主人打开笼子伸手进来,手里都是喂它的食物。久而久之,每当笼子打开主人伸手进来时,它都迎上前准备进食。即便前面1000次都是如此,也并不意味着这一规律就是永远不变的真理。或许第1001次打开笼子时,它所迎来的就是准备捉住它以便屠宰的手。

这种对人类经验性真理的质疑和批判,源自波普尔对人类认知能力有限性的思考。在他看来,人类对外部事物及其客观规律的认知有着必然的局限性:人类出于寻求安全感的心理需要,将自己实践所得到的经验通过归纳法上升为经验性真理,以期解释一切事物,消除不确定性,从而获得心理安全感。

然而,相对于无限的外部事物及其背后的客观规律,人类认知能力受到自身生理和心理局限性的制约,而表现出明显的有限性。因此归纳法所得的经验性真理必然是不完善的,即便人类此后有再多实践不断证明其适用性,但这都无法从根本上证实。

因此,人类对外部事物及其客观规律的认知,只能通过“假设――证伪――更新假设……”这种试错演绎的方式,向事物及规律的本质不断逼近,但却永远无法到达终点。

此外,在方法论工具的选择上,对于人们在实践中普遍使用的两种方法(由具体事例推导到一般原则的归纳法;由一般原则推导到具体事例的演绎法),波普尔从终极层面出发,否认归纳法(即“事例――假说――事例”)是经验科学的正确方法;指明演绎法(即“假说――事例――(更完善的)假说”的试错方法)才是经验科学的正确方法。

人们对投资规律的认识,是经验性真理的一种表象:通过投资实践活动不断获得投资经验,基于这些经验,提出各种投资规律假说,以期用于解释各种投资现象和指导投资实践。因此,作为对经验性真理思考最为深刻的哲学思想之一,波普尔哲学在投资中也很深的思想内涵。

首先,归纳投资实践所得到的各种投资经验性规律不是绝对确定的。我们通过投资实践活动获得各种投资经验;再通过对这些经验的归纳总结,进而得到各种投资经验性规律来用于指导此后的投资实践;其后投资实践活动的结果,要么印证、要么否定此前的投资经验性规律。

可是,不论投资实践活动能多少次印证经验性规律,但都不能从根本上证明经验性规律,而只能增加其适用概率。然而只要投资实践活动出现一次否定的结果,那就表明经验性规律存在缺陷,需要修订和完善,以便进一步提高其适用概率。按照上述程序和步骤,可以不断改进投资经验性规律,但不可能一劳永逸地完成对终极投资经验性规律的认识和掌握。

其次,之所以不能实现对投资根本规律的终极性认知,其根源在于人类认知能力有着天生的局限性。这种天生的局限性源于内外两方面的原因:从外部因素看,投资市场各种现象纷繁复杂、层出不穷,其信息量随时间的演变趋于无穷;从内部因素看,人们的认知理解能力受到智力和生理层面的根本性约束,相对于趋近无穷的投资信息而言显得极为有限。

事实上,相对于人类的有限认知来说,所谓“终极投资经验性规律(或曰绝对真理)”并不存在。尽管认知能力有着极大的根本性局限,但人类天生的寻求安全和确定性的思维倾向,又使得人们试图去发现和掌握一些投资规律,希望藉此在头脑中将混沌的投资现象转为有序,于是产生了对经验性投资规律的需求。

最后,在使用基于归纳法所得到的投资经验性规律时,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归纳法内在的局限性,在使用过程中结合演绎法(即证伪)来弥补归纳法的不足,进而利用证实和证伪的不对称性来更好地指导投资实践。只有在承认自身认知局限性的基础上,人类才能逐渐完善其对规律的把握;若不肯虚心承认认知的局限性,硬要总结出一套完美的理论模型来解释市场,则注定会遭到失败。

人们一般会采用“事例――假说――事例”的归纳法程序来指导投资实践,而且在大多数时候投资实践也确实表明该方法有很好的实用性;但这并不意味着该方法完美无暇,因为它从根本上依赖于已发生的实践经验和人们的有限理解能力,如果一味无条件地迷信和滥用这一方法,那么将可能导致投资中“正反馈(positivefeedback)循环”的发生和受到“黑天鹅事件”的沉重打击(这里的“正反馈循环”源自索罗斯的“反射性金融理论”、“黑天鹅事件”源自塔勒布的投资理论)。

而在投资实践中,运用“假说――事例――(更完善的)假说”的试错法程序对待现有的投资经验性规律,才能更清楚地意识到自身认知能力不足及现有投资经验性规律有效性的局限,从

而阻止“正反馈循环”的发生和将“黑天鹅事件”变为“灰天鹅事件”,减弱其可能带来的灾难性后果。

当然,由于证实和证伪之间的不对称性,所以在运用归纳法和演绎法时侧重点不同,可供参考的建议是在投资实践中以归纳法为主、同时不断以演绎法审视现有投资经验和规律,通过“(归纳)假设――证伪――更新(归纳)假设……”这种归纳和演绎相结合的方式,持续动态地优化自身投资经验和策略。

索罗斯“反射性金融理论”的核心,是对市场泡沫成因的分析,在他看来,“每个泡沫都有两个组成部分:现实中主导的潜在趋势,和对这个趋势的错误理解。当趋势与错误理解积极地彼此强化时,就引发了繁荣――衰退的过程。这一过程会在发展中受到负反馈(“负反馈”是指参与者的看法与实际情况更接近,“正反馈”是指两者背道而驰;亦即“负反馈过程”是自我修正(self-repair)的过程,“正反馈过程”是自我强化的过程)的检验,如果趋势足够强大,未能被负反馈(negativefeedback)所纠正,趋势和错误观念则会进一步相互强化,进而形成正反馈并不断强化。最终,市场预期变得与现实相差太远,致使人们被迫承认错误观念的存在,并最终形成趋势的逆转点,然后市场开始朝相反的方向自我强化(self-managedreinforcement)。

塔勒布的“黑天鹅”原指“你只要看见一次黑天鹅,仅仅这一次观察就可以颠覆上千年来人们对白天鹅的数百万次确定性观察中得出的(天鹅都是白色的)结论”,他用“黑天鹅事件”指代那些同时具有“稀有性”、“冲击性”和“(事前)不可预测性”特点的事件。他所强调的是“黑天鹅事件”因其不可预测性和冲击性,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灾难性影响;对此,他提出的解决之道是,尽管黑天鹅事件具有不可预测性、从而不可能转化为“白天鹅事件”(即无法使黑天鹅事件成为完全可预测的),但通过理解黑天鹅事件的成因,人们可以把黑天鹅事件变成“灰天鹅事件”(即尽管不知道黑天鹅事件何时何地以何种方式发生,但人们知晓未来它迟早会发生),从而为应对黑天鹅事件留有必要的余地。

索罗斯和塔勒布两人看似相关度不高的投资哲学,其实都基于波普尔哲学思想,将“证伪原则”和投资实践过程相结合,从而通过对市场泡沫形成和破灭过程中不同关键环节的强调而引申出来(见图)。

投资市场之所以会时常经历泡沫及其破灭过程,根源上是人类认知能力的有限性。自然界很难看到类似的现象,因为经过了千万年演化,自然界已经形成了有效的“负反馈”机制,很难启动自我强化的进程。只有在人类社会中,其认知的不足,与贪婪和恐惧的情绪变化相结合,才会导致人类社会各领域活动中高峰时的癫狂画卷与退潮时的崩溃景象,投资泡沫只是其中一例罢了。

人们基于投资实践获得经验,通过归纳法形成投资经验性规律并进一步指导投资实践,如果这一经验性规律的有效性不断地被后续实践所证明,人们就更加相信其有效性和普适性,进而更广泛地运用该经验性规律,从而不断地反作用于投资实践。一旦正反馈建立,市场进入自我强化阶段,而人们的认知与实际情况的脱节日趋扩大,市场泡沫便形成了。

显然,从投资实践而来的某一经验性规律从本质上不能完全证实,因此它必然含有缺陷,这一缺陷在经验性规律被人们不断扩大其应用的过程中不断积聚负面作用,当这种积聚由量变上升为质变时,原有的投资经验性规律最终被证伪和颠覆,从而对教条式的既有投资实践构成显著冲击,市场泡沫于是破灭。

在市场泡沫的形成和破灭过程中,塔勒布所强调的是对泡沫破灭的认识和预防,他将原有投资经验性规律被最终证伪表述为“黑天鹅事件”发生,提醒人们认识到归纳法所得到的投资经验性规律是可证伪的,从而减少有缺陷的投资经验性规律对投资实践构成的冲击,这被表述为将“黑天鹅事件”变为“灰天鹅事件”。

而索罗斯所强调的则是泡沫的形成和破灭机制,他将人们运用有缺陷的投资经验性规律指导投资实践,于是不断积聚投资风险,形成市场泡沫的过程表述为“正反馈循环”;将市场及时自我修正,系统性风险得以化解并向常态回归,未形成泡沫的过程表述为一般的“负反馈循环”;将市场未能及时自我修正,导致泡沫形成,最终由于认知远远偏离现实,认知不得不急剧转向和泡沫破灭、市场崩溃的过程表述为特殊的“负反馈循环”。由此形成了的“反射性金融理论”,并试图利用“正反馈”和“负反馈”作用机制在市场泡沫的形成和破灭过程中获取超额收益。

塔勒布主要说明了对泡沫破灭的预防,并利用泡沫破灭的过程来获利;而索罗斯则是对整个泡沫形成和破灭的机制进行解析,并据此操作,既在泡沫形成中推波助澜,又在泡沫将破未破之时主动出击,击垮市场。可以说索罗斯是对整个机制做出了全面分析,而塔勒布则主要强调泡沫破灭的过程。由此可见索罗斯更胜一筹。

为了更好地理解波普尔的哲学思想,在此举两个例子来进一步说明。

以美国次贷危机为例,这一危机的本质,是美国金融机构基于既往次贷产品开发的成功经验而不断发展次贷市场,忽视了通过归纳法所得到的次贷市场成功经验不可能是绝对确定的。结果在本质上必然存在缺陷的经验性规律指导下,次贷市场出现过热和泡沫化,最终随美国房地产泡沫破灭而发生连锁反应,引发了世界范围内的巨大金融危机。

以日本核电站危机为例,这一危机的本质,是日本政府在1963年开始建设核电站时,通过归纳历史上的自然灾害记录,将可能造成核电站危机的自然灾害防范重点放在地震上,在其后近50年的核电站发展进程中,对地震的重点防范不断取得良好效果,使日本政府在核电站建设过程中益发确信地震才是最主要风险,而忽视了其他可能的风险。这一经验最终被证伪――在2011年3月发生的日本大地震中,福岛第一核电站是被地震所引发的海啸所摧毁,进而引发危机。

基于上述分析,为更好启发对波普尔哲学思想运用方面的思考,在此列出三个投资实践中的常见误区,并借用波普尔哲学思想进行简要解读,和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误区一:在对投资本质的认识上,认为可以追求并且获得终极的投资规律,从而彻底消除不确定性。

现有的各种“投资规律”都是基于投资实践所得投资经验,再通过归纳法而形成的片面、有局限性的经验性规律。人们由于自身认知能力的局限性不可能完全掌握投资规律的本质。

经验性规律也许能在很长时间范围内被投资实践不断证明其适用性,但最终它将被证伪,尽管证伪发生的具体时间可能无法确定。

因此终极的投资规律或者不存在;即使退一步说它存在,也是无法被人们所认知的,投资的不确定性永远无法消除。

既然投资的不确定性不可能排除,那么投资在本质上就是一种(表述一种结果不确定的活动的中性词,不关乎道德判断),投资者要寻找的就是那种标错赔率(市场定价出错)、胜率远大于败率的赌局;而要找到标错赔率的赌局,投资者就必须拥有足够多的投资知识。

即是说,一方面投资者要不断扩展自己对投资的认知,以应对更复杂的局面;另一方面要承认自己不可能全知,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抱有敬畏和准备。

误区二:在思维模式上,囿于既往的成功投资经验和投资模式,因循守旧、自我封闭、拒绝更新,坚信“一招鲜吃遍天”。

既往的成功投资模式只是基于既往投资经验归纳总结而成,它永远不能被证实、但早晚会被证伪,因此那种固定不变的投资模式在本质上站不住脚。

既然各种所谓“成功”投资模式都面临被证伪的命运,那么投资者就要在投资实践中始终保持开放的心智模式,勇于破旧立新、持续优化自身投资思维模式。事实上,伟大的投资者也都是这样要求自己的。芒格(Charlesthomasmunger)在总结他和巴菲特(warrenBuffer)的成功经验时说:“如果说伯克希尔(BerkshireHathaway)取得了不错的发展,那主要是因为沃伦和我非常善于破坏我们自己最爱的观念。哪年你没有破坏一个你最爱的观念,那么你这年就白过了!”

误区三:在投资规律的获取上,过分强调对成功投资实践驱动因素的归纳总结,忽视了对失败的投资实践的分析总结。

人们由于自身认知能力的根本局限性,在对事物的归纳总结上必然存在的“物理学妒忌(physicsenvy)”,即人类倾向于将非常复杂的系统(如经济系统、投资系统等),简化为几条物理学普遍公式。因此投资者热衷于将成功投资的驱动因素归纳总结为普遍规律,但这样的得来的“规律”必然存在遗漏和缺陷,以此指导实践,就极可能发生误导并带来失误。而由于“证实”和“证伪”之间的不对称关系,投资者在总结失败原因时,才能获得真正的认知上的扩展,通过避免造成失败的因素再度发生,来获取投资经验性规律,这在方法论上就是波普尔所倡导的“试错法”。

金融学知识点归纳大全篇3

     关键词:复习课创新学习模式

复习课,是中小学各学科重要的教学课型,这种课型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加强知识的纵横联系,提升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好的复习方法,可使学生在认知和掌握知识水平上,产生质的飞跃。

复习课中的内容,是学生已学过的知识,不少学生觉得什么都会,但应用起来却不能得心应手,知识网络化和可具体化水平较低。如果教师在引导学生复习时,采取简单的知识重复和题海战术的方法,知识点机械罗列、知识网包揽构建,则无益于提升学生知识的运用水平。

学生是学习的中心,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教师复习课教学活动的组织应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出发,善于促进、启发、引导和激励学生,形成主动参与、积极协作、自主构建知识网络的学习方式,千方百计地开发学生学习上的主动性,让学生在理解中有创新、在旧知上有发展,在归纳知识中善于梳理和对比,在运用知识水平上得到完善和升华。这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创新学习的模式可表现为:

激发兴趣:创造始于问题,问题激发兴趣,兴趣是创新学习的原动力。当学生对一个事物充满兴趣时,他的感觉会变得敏锐,想象会变得自由,思维会变得活跃,构成了自由创新的心境,学习就有了自觉性,主动性,创造力。不少教师的复习课常常是炒现饭,把知识要点重复一次,一点也不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复习效果差,更谈不上创新能力、创新学习方法的培养。因此,在复习课的教学中,教师必须独出心裁,创设情境,根据那些和学生知识经验有一定联系,但又不能完全解决的问题,在知识的结合点上巧妙设疑,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前提,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了解解决新的问题的知识要求和能力要求,把学生的思维活动引入到复习的氛围之中。如复习烃的衍生物知识时,可采用通过设计实验的方式来证明乙酸、苯酚和碳酸的酸性强弱;复习电解质概念时,可采用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1)判断新物质是否电解质?(2)氯化氢的四氯化碳溶液能否导电?(3)氯化钠晶体不导电,晶体中是否存在离子?(4)氧化钠、三氧化硫的水溶液能导电,它们是否是电解质?灵活地设置不同的情境,在于持续不断地激发学生认知冲突,养成学生分析、探索、猜想、体验的习惯,把握问题的本质,培养创新思维。因此,创设情境要注意有趣性原则,如对一个知识点的复习,可向学生换角度提问,换形式(实验、实例)呈现,换方式思考(一题多变)。

明确目标:教师应根据情境创设的气氛和复习的内容,恰当的引入复习目标,复习目标一要抓住并列与相关的知识间的横向联系,进行横向整合。二要抓住知识的上、下位关系,构建起按包摄性由大到小排列的层次性知识结构来组织教学,深入挖掘教材中所蕴涵的能力价值和情感价值,设计出难易程度、思维强度、思维容量、提出时机适中的高质量问题。对于实验内容的复习,应积极引导学生探索实验中的规律,加强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和运用,明确专题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并能进行表述和记忆。简明扼要的点拨,是使学生明确本堂课复习的知识目标、要求和复习的重点,让学生自主地进行复习、小结,并用自己所总结的知识去解决目标所要解决的问题。

分析类比:教师应根据本堂课设定的知识目标,开放学生的思维,及时点拨学生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自主进行知识归纳整理、分析类比,使零散知识条理化、网络化、系统化。对于实验的装置、操作方法、原理都相似的实验,如实验室制氧气和氨气等,复习时应从反应原理入手,将反应装置、试剂、条件、气体的收集、验满、尾气的处理等进行比较,让学生辨别异同,对比归纳,发现和揭示事物的内在联系与本质,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设计实验的能力。化学中许多概念和原理相似或相关,许多物质的结构、性质、制法也相似或相关,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归纳,在比较中区别出它们的个性,在归纳中提炼出它们的共性,这样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会更准确、更全面。如氯气和氯化氢、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氧化钠和过氧化钠、氧化剂和还原剂、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等等,它们有某种联系,学习时容易混淆,只有加以比较才能准确掌握它们的特性。教师在学生自主提炼时,必须巡回辅导,收集学生信息,把握学生的疑点、难点、心理动态,讨论学生提出的问题。学生归纳得法或偶有所得时,要真心欣赏他们的独特发现,注意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回放他们思维上的闪光点,提供每一个学生表现的机会,让他们获得成就感,做学生能力培养、思维发展的促进者。

运用创新:在夯实知识、方法内化的基础上,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所归纳的知识去解决新的问题,在新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进行科学方法的训练。如在《碱金属》一章中,当分析了钠与水的反应后,提出将金属钠放入到硫酸铜溶液中,会出现什么现象?在《原电池》一节中,讨论了铜锌原电池的形成条件后,提出“形成原电池”的一般条件是什么?让旧知萌发“新意”,让老题再生“新知”,将知识纵横联系,融会贯通。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迁移再加工,将原来死知识加工成规律性好、条理性强的活知识。在复习过程中,教师着重要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养成,特别要注意引导探索适合学生自己个性特色的学习方法,并能在不同的问题情境中运用自如、得心应手,将各类学习方法内化成自己的学习素质,以降低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

金融学知识点归纳大全篇4

关键词:高中政治;逻辑思维;知识体系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9094(2015)01-0067-03

传统学习中,由于高中政治学科基本原理和方法论众多,学生往往不能很好地把握知识的系统性和整体性,在驾驭和运用知识方面表现出诸多欠缺。高中新课程改革要求学生必须将理解和记忆结合起来,寻找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注重建构知识体系,提高知识的运用能力。这就需要学生在掌握教材基本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运用一定的逻辑思维方法,厘清学科知识间的有机联系,编织起一张“知识大网”。

一、运用对比发散,扩展思维视野,构建知识体系

对比是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事物相同点和不同点的一种重要思维方法,是从“分析与综合”到“抽象与概括”的桥梁,是认识事物的基础。通过对比,能发现异中之同,认识矛盾的普遍性与事物的共性,找出学科知识的规律性,做到温故知新、举一反三;也能辨别同中之异,认识矛盾的特殊性和事物的个性,看到不同事物的特征,做到见微知著、触类旁通。现代教育理念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重视从学生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进一步学习知识、理解知识,扩充知识,从而构建起知识体系。在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中,由于学生自身知识和经验的局限,他们对书本知识和生活联系缺乏相应的理解和感受,不能因新经验的进入而主动对原有知识进行调整和改变,不能主动地分析事物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这就需要教师给予一定的指导,让学生能从知识的本质属性出发,构建知识体系。

例如,在讲解《股票、债券和保险》这一部分时,为了便于学生掌握各种债券的异同点,笔者列了一张图表,让学生对照书本从发行主体、风险情况、收益情况、流通性能四个方面来区别国债、金融债券和公司债券,并要求学生概括三种债券的共同点。又如,在讲解《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时,为了让学生充分理解主次矛盾和矛盾主次方面的区别,笔者通过设计列表,从前提不同、适用范围不同、作用不同、方法论不同、关键词不同、常见事例等方面,让学生进行对比分析后完成表格,使知识点的内在关系一目了然,激发了学生的问题意识、探究意识。同理,在讲授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运动变化与发展、质变与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意识和认识等等关系时,都可以通过对相近的、相似的、相反的概念和原理的对比和联系,帮助学生发现异中之同和辨别同中之异,从横向和纵向上把握知识的内涵和外延,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对知识的领悟和运用能力。

二、运用类比简化,优化教学流程,构建知识体系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课堂注意力的集中一般只能保持在20分钟左右。鉴于此,在课堂时间有限及学生注意力相对集中时长有限的情况下,教师可以选用典型案例,创设情境,运用类比简化的方法,优化教学流程,精炼教学语言,调动学生思维,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突破教学重点、难点,帮助学生梳理、构建知识体系。

在讲解《人的认识从何而来》这一部分时,为了让学生能够系统地理解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教师可以引用以下材料:

我国著名的人口经济学家马寅初在上世纪50年代对我国人口做了大量调查之后撰写了《新人口论》,其核心观点为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文中阐述了中国人口的增长率达到了每年22‰以上。按此速度发展下去,50年后中国将有26亿人口。后来他的“新人口论”却遭到了错误批判,使中国人口从1959年的6.6亿严重膨胀到1979年9.709亿。自1982年开始,计划生育开始被确定为我国的“基本国策”。我国人口再生产的类型也逐渐由过去的“高出生、高增长”转变为“低出生、低增长”。经过几十年的社会实践,马寅初“新人口论”的观点被证明是正确的。

然后设问: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的?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学生经过分析能够得出:马寅初提出的计划生育设想是来自于调查研究,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人口增长带来的系列问题使计划生育由受批判转变为基本国策,表明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我国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充分证明了计划生育政策的正确性,说明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的唯一标准。同时,批判计划生育政策和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分别导致了人口的过快增长和人口数量的成功控制,说明不同的认识对实践具有不同的反作用。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对课堂教学的目标定位、情境创设、素材选择、活动组织、结构安排、语言锤炼、媒体运用、课堂评价等教学要素的准确把握和有效运用来简化教学流程,使课堂变得更为简洁流畅、清晰凝练,实现课堂教学的体系化、高效化。

三、运用推理论证,通达未知领域,构建知识体系

归纳与演绎是人们认识事物过程中最基本的两种逻辑推理过程,演绎推理中的一般性知识是从归纳推理的具体经验中概括出来,归纳推理中的具体经验又需要应用演绎推理来加以论证。从逻辑角度讲,知识体系的构建主要是一个归纳与演绎的过程。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发展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将从经验事实到事物内在规律性的归纳推理和从理性知识到具体事例的演绎推理有机结合,帮助学生在共性归纳中把握理论观点,在个性推演中拓建知识体系。

讲解《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和宗旨》时,为了便于学生系统掌握第四单元的知识点,教师可以引用以下材料:

2011年10月27日,欧元区成员国领导人就解决债务危机达成一揽子协议。欧盟表示,希望寻求中国的支持,解决欧元区债务问题。中国政府表示,本着开放的态度,愿意与国际社会一道,为稳定国际金融市场促进全球经济复苏而努力;愿意在互利共赢基础上.加强金融等领域合作,扩大双边贸易投资;愿意与欧方开展有效的合作,推进共迎挑战、共同发展的合作伙伴关系。

然后设问:结合材料,运用“国际社会”有关知识解读我国处理“欧债危机”的立场与态度。这个问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和开放性,需要综合运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我国的外交政策等知识点。在学生思考、分析和阐述过程中,教师要着重指导他们运用归纳和演绎两种推理方法,形成流畅缜密的思维逻辑,实现对该单元重点知识比较系统的意义建构,以后遇到同类问题时,可以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四、运用归纳总结,搭建知识框架,构建知识体系

将零散的、点状分布的知识进行分析、归纳、编排和总结,按照知识点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组建知识网络结构,并且能够在运用时灵活自如地调遣,这是非常重要的学习能力目标。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着只重知识点的识记,忽视知识点之间的逻辑联系,只重解题数量,忽视解题方法的归纳与总结等问题。针对这一问题,笔者认为,一是可以以旧引新,建立新旧知识沟通桥梁,在温故知新中帮助学生把握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二是可以提纲挈领,抓住教学主线,把分散的知识点整合为主干知识框架,强化知识的横向和纵向联系,帮助学生形成整体知识网络;三是可以通过错题纠错,在查补知识点缺漏的基础上,系统总结解题方法,完善知识体系;四是系统地运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怎么做、怎么体现的”等环环递进的设问,帮助学生厘清思考问题的逻辑层次,在解决问题中联系和归纳知识,实现对知识体系的意义建构。

在讲解《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时,笔者引用了这样一段材料:

当前,在流通环节食品违法添加行为和滥用食品添加剂违法行为已经引起了人民群众的关注,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并且下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行为切实加强食品添加剂监管的通知》,要求各地通过开展专项整顿,严厉打击违法添加行为,加大市场监管力度,规范经营行为,完善监管方式,健全监督机制,加强组织领导,严格责任追究等措施,进一步规范食品和食品添加剂行业的健康发展,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生命安全。

然后设问:党和政府为什么高度关注民生问题?从知识运用上看,本题围绕党和政府两个角度展开论述,学生容易结合材料从中国共产党的地位、性质、宗旨、执政理念和我国政府的性质、宗旨、原则、职能等角度来进行系统分析,从而实现对新知识的意义建构和归纳总结。

学科能力的形成源于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把握,更源于对知识细节的深刻理解和知识体系的整体把握。而知识体系的建构不仅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会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建构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且还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找到适合自身认知水平和认知能力的有效学习方法,而这个过程正是一个不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

LogicalthinkingandSeniorHighSchoolpoliticsinstruction

ZHanGJun

(ShibeiSeniorHighSchool,wuxi214045,China)

金融学知识点归纳大全篇5

   (一)在课堂讨论前三周,在掌握信用卡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我把全班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同时相应地布置了信用卡的申请条件、信用卡使用窍门、信用卡使用安全问题、国外信用卡发展现状、我国信用卡存在的问题和原因、信用卡恶意透支的界定、完善我国信用卡发展的设想等论题。要求小组中每个人围绕论题进行分工,通过图书馆、书店、上网、期刊等渠道去搜集和整理资料,并写出自己的认识和体会,小组长将组内成员的意见进行归纳、整理。

   (二)在课堂讨论时,每组选出代表向全班同学陈述对相关论题的理解和认识,随后,同组同学可加以补充,其他组的同学也可就论题进行提问。讨论中,学生们争先恐后地提问和回答,在一问一答中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对该论题的内容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为后面的学习和毕业论文写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通过课堂讨论不仅提高了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演讲能力和应变能力,而且增强了学生间的团结合作,使学生从中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

   (三)课堂讨论后教师进行归纳总结,启发学生对一些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与探索。总结时我对讨论中易忽视、遗漏和挖掘不深的问题逐一指出,然后结合实际情况再进行比较细致的分析。为了巩固学习和课堂讨论的效果,我通常把学生们讨论的论题归纳为一道思考题——思考信用卡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完善信用卡发展的措施,并将其作为期末考试的复习题。

   二、对应用课堂讨论法的体会

   课堂讨论既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对教师教学工作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一)从学生角度来看课堂讨论是交给学生一把自主思考问题的钥匙,增强了学生探究问题、研究问题的兴趣,提升了学生在语言表达、逻辑推理、写作等方面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更好地生存和发展。成人高校的学员大都有一定的社会阅历和实践经验,在讨论中更能言之有物,更好地把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学生们对这门课的内容会越来越感兴趣。因此,在学校组织的期中教学检查座谈会上,学生提出《金融学》的课时少,没学够,希望今后多安排一些课时。课堂讨论丰富了讲课的内容,加深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教师在讲清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组织深入的讨论,使枯燥、抽象的理论变得生动、具体,丰富了教师讲课的内容,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比如,我在讲授《金融学》时,先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银行卡可分为借记卡和信用卡两大类,信用卡又分为准贷记卡和贷记卡两类。在掌握这些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再对信用卡的其他问题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讨论,使教学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从教师角度来看教师要善于寻找课堂讨论的切入点,捕捉课堂讨论的契机。在课堂讨论中,选好课堂讨论的论题是非常重要的,如《金融学》的课堂讨论目的之一就是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讨论题目的选择应是当前社会的热点、焦点问题,也应是学生关注和感同身受的问题,使学生直接感受到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产生一种获取知识的内驱力。比如信用卡这种支付工具的产生顺应了人们生活方式和消费水平的需要,是金融业走向现代化、电子化和国际化的必然,每个学生要想在课堂讨论中回答出信用卡的有关问题,就要积极、主动、自觉地去搜集、整理和分析资料。课堂讨论对于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起到积极作用。课堂讨论要求教师有广博的理论知识、较多的实践经验和较强的课堂掌控能力。

   三、完善课堂讨论法的建议

   (一)教师要注意倾听,重视学生的见解和观点对于学生对问题的不同理解和看法,教师不能简单地否定,要从重视学生的个性出发,鼓励其勤于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二)要及时、恰当地把握课堂气氛的“度”课堂讨论中教师要适时插话进行点评,或纠正离题的现象,或提出反问促其思考,或风趣幽默调节课堂气氛。这时教师的话不在多,而在于巧妙、适时、到位。若教师对个别知识或实践内容一时拿不准,可直接告诉学生,让学生与教师一起寻找答案。如此坦诚的态度会使师生之间的信息和情感交流在理解、尊重、自由、宽松的气氛中进行。

   (三)教师要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教师结合教学内容的要求,选择与现实生活联系密切的案例,通过课堂讨论,学生对金融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比如,信用卡的内容既是《金融学》的重点、难点,又容易出现理解上的误区,我就结合以下案例进行讲解,请学生进行讨论。各家银行在发行信用卡时都反复宣传信用卡透支能享受最长50天或56天的免息期,这也是吸引持卡人办卡的一个重要原因。但如果持卡人稍一疏忽,就有可能与“免息待遇”擦肩而过,付出高昂的代价。

金融学知识点归纳大全篇6

(一)常规型书面作业

常规书面作业操作最简便,考查学生知识技能行之有效,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是必需的。

1.巩固性作业

法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告诉我们:知识需要重复,否则印象太浅,不会在脑中产生记忆效果。常规性作业的布置主要为巩固和落实认知目标服务,所以巩固性作业是非常重要的。

我采取的方法是在学新内容时,为了巩固旧知识,布置作业时选择数量少且比较好的前几章的练习题,即少而精,让学生每天花一定的时间练习,逐渐积累。或者每隔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温习纠错本上曾经做错的题目。这样不仅学习了新知识,而且巩固了旧知识,一举两得。

2.思考性作业

教师对作业的选材、内容、形式要充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加强应用练习,促使主动思考,在作业中要体现独立思考性,增设归纳、对比型作业,提高作业的有效性。

设计方法:

(1)归纳型作业。化学知识杂而零碎,缺乏连贯性,归纳总结显得尤为重要。让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归纳总结,每学完一章,归纳该章的知识要点,几章学完后,构建章与章的知识网络,从而形成一定的知识体系。通过这类作业的练习,学生不仅巩固了知识点,而且学会了归纳总结的几种常见的方法:列表法、叙述法、图示法等。

(2)比较型作业。知识点之间的比较是学生牢固掌握知识、培养知识迁移能力和评价能力的重要途径。化学教材中,有许多概念、原理、性质和实验非常相似,容易混淆,通过比较,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挖掘问题的关键和实质,分析归纳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全面理解,缩短学习的时间,使所学知识融会贯通,从而提高了学习效率。

3.分层性作业

众所周知,同一班级里的学生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兴趣态度等都存在着较大的个性差异。所以我们必须承认差异,尊重差异,在设计作业时须在考虑共性的同时,兼顾学生个性,考虑“按需分配原则”,采取“自助餐”式的自选型作业,做到因人定标、因材施教,使作业成为发展学生特长,弥补学生不足的平台。

设计方法:

设计作业题时,教师要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分成a、B、C三层,精心设计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作业,以便使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都能得到有效的提高。

具体做法:把过去内容统一、标准统一、模式统一的作业改为基础性习题、发展性习题、综合性习题等三种层次的作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选择不同层次的作业。

(二)创新型作业

新课程理念下,除了要落实和巩固知识目标外,更需要落实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心理健康目标、科学素养目标等,最终达到学会学习的目标。这些目标的落实和实现,光凭借课堂教学的精心设计和常规的书面作业是不够的,还需要课外布置内容丰富、训练全面、形式活泼多元化的创新性作业,引导学生关注知识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带给学生持久的兴趣支持,促进学生带着问题融入社会,以更广阔的视野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以下是我在教学实践中几种创新性作业的实践与思考:

1.趣味性作业

我们的教学要坚持以学生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在作业设计时应富有创意、形式新颖,把学生置于一个动态的、开放的、有趣的学习环境中,让学生学得主动、学得积极,使每位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人。

设计方法:

(1)进行化学小竞赛,评选先进个人、优胜小组,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布置一些易操作、安全的趣味性的家庭小实验,如自制汽水、制作番茄电池、制作简易净水器等。使学生深刻体会到学习化学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3)在作业中穿插一些化学谜语、化学小故事、环保知识等。这样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利于学生调整心态,产生学习的激情。

2.合作性作业

在相当一部分化学作业中,我们片面地强调学生的独立思考,没有关注学生的交流、合作能力的培养,因此在设计作业时,要把交流、合作作为重要的参考因素予以关注。

设计方法:

设计作业时,可以针对某一主题,采取小组竞赛、合作调查、制作小报等形式,共同完成作业。学生独立完成这些作业,可能要消耗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以小组为单位,根据各自的特长分工合作完成,如在制作小报过程中,有条件上网的同学可以负责查找相关资料,综合能力较强的同学可以负责排版设计,有美术特长的可以绘画等等,小组成员为使自己小组作品得到认可,会相互督促、相互检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也能及时高效地完成作业。

3.探究性作业

在作业设计时,根据教学的内容以及学生已具有的化学活动经验,设计一些以学生主动探究与实验、思考与合作为主的探究性作业,使学生在化学活动中成为一个问题的探索者。在设计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设计方法:

金融学知识点归纳大全篇7

关键词: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税收优惠

一、充分评价研发项目,按不同阶段归集研发费用

(一)研发支出区分资本化与费用化,合理评估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上市公司研发费用全部费用化,与税务口径存在较大差异。我们需要关注企业所得税税前加计扣除时,费用化与资本化享受的加计扣除优惠不一样。例如:费用化支出当年75%加计扣除,资本化支出按10年摊销,每年75%加计扣。经过测算按照10年,折现率为5%,现值只相当于实际发生费用的108%左右,8%的加计扣除比例,大大抵消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减税效果。为了正确把握研发支出资本化和费用化阶段,我们与主管税务机关座谈,本着便于操作的原则,以当年取得知识产权证书为时点,取得当月开始资本化。(二)关注研发项目的技术性,前瞻性。有些企业,为了避免研发费用资本化,立项一些子虚乌有的研发项目,企图通过无专利技术支持的研发项目,作为费用化扣除。这是税务主管机关重点关注的疑点。研发项目鉴定由加计扣除前鉴定改为汇算清缴后检查,大大增加企业财务人员职业判断风险。如果判断失误,科委专家组认定为非研发项目,已经享受的减免,必须按照规定补税并加收滞纳金。税务部门每年会选择20%企业,发协助函给北京市科委进行鉴定。

二、分类管理研发项目,注重知识产权保护

将研发项目分类管理,有助于加快产品研发进度,合理安排研发技术力量。我们将研发项目分为三类:a级:适应市场需求,解决实际痛点的全新产品。特点是:有时限12个月内,有证书。此类产品首先要利用公司建立的“专利预警系统”检索技术的独占性,以免造成侵权,技术点重复,出现知识产权纠纷,浪费大量人力财力。预警通过后,就可以制定立项计划,开展实质研发。例如:已取得自主知识产权的防溢流软管、防烫伤阀、瞬间关断阀、动态平衡阀、太阳能泵站循环系统有针对性的解决客户实际问题。B级:现有产品的更新换代。特点是:有时限4个月内,无证书。此类产品技术点是产品性能提升,优化技术参数,减重设计。研发目的是增强竞争力,成本优化。研发成果经济效益显著,物美价优的产品可以更多占领市场。C级:市场创新委员会负责市场前瞻性新产品研究,研究行业特点,规划三年新产品计划。供给侧结构调整从效率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转换。产品的创新是企业基业长青的根基。研究环保节能型产品,节水、节能、材质无铅化、饮用水安全,是未来流体控制行业发展方向。

三、关注现金流量,合理筹集资金

保证足额的研发项目资金投入,需要财务部门合理安排银行融资。银行融资有多种形式,选择灵活多样的融资方式,可以降低资金风险,节约融资成本。供给侧结构性调整“三去一补”人民币资金面非常紧,资金成本普遍高至6%-8%。通过多年的银行融资操作,我们主要选择以下融资产品:(一)出口型企业有足量的美元跨境收入,因此美元融资是我们选择最多的方式。美元融资有以下好处。首先融资成本低廉。美元融资年利率为6个月libor+1.75%,折算年利率为4.66%,与1年期贷款基准利率持平,目前持有700万美元流动资金贷款。其次参加朝阳区商委组织的“信保贷”平台,“信”为政府信用,“保”为投保出口信用险,“贷”为银行美元贷款。北京双自主企业可以享受低利率200万美元贷款规模,随借随还灵活方便。再次美元负债可以抵减美元资产敞口,规避外汇波动风险。当外汇波动时,可以用美元归还贷款,免去汇兑损失。(二)远期结汇保证金。跨境外汇收入,兑换成人民币支付上游货款,发放工资和投入研发项目。美元2018年波动超过8%,如果不采取措施,市场变化将形成巨额汇兑损失。我们每周计算公司外汇敞口,签订美元远期合约,锁定结汇汇率规避市场变动风险。每月签订400万左右美元远期结汇合约,需要缴纳5%保证金。因此存量1200万保证金授信额度,可以避免保证金资金实际占用。占用授信额度不用支付利息,还可以避免流动资金占用。(三)美元存单质押开具承兑汇票。银行承兑汇票贴现率随市场波动,当出现贴现率低于市场流动资金贷款利率时,适时选择开具银行承兑汇票支付上游货款。我们分别质押200万美元和150万美元存单,开具2300万1年期银行承兑汇票,年贴现率为4.45%,较好的节约融资成本。

四、研发项目预算管理

(一)实现eRp预算系统与pLm产品生命周期管理有效融合。所有研发项目均有项目号管控,通过pLm管理系统,集团所有公司全部贯穿服务于研发项目,实现资源的合理分配。pLm研发项目管理的上线,较全面的保证各类研发项目的时间要求,集团各子公司、各部门协同完成每个项目。(二)研发项目全面预算管理。eRp系统按照立项计划及年度研发费用预算,管控项目各实施阶段,考核对比预算执行情况。实现eRp系统与eF电子单据系统关联。研发部门报销的所有款项均需在年度预算内。做到有对比,有监督,有考核。

五、关注国家政策支持,享受各项优惠

(一)国家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按15%税率。取得高新技术企业资格的当年起,三年有效期内可以享受,但特别注意每年均需符合高新认定标准,取得资格当年网上备案。(二)技术合同免征增值税。需要到技术市场做技术合同备案。备案完成即可享受增值税免税政策。技术出口贴息。需要到北京市商委办理技术出口合同备案。可享受增值税免税,并按照合同金额6%补助贴息资金。(三)高新技术企业审计费用补助和专利证书补助。此项目为定额补助,审计费用补助为初次认定3万元。初次取得每件发明专利0.4万,实用新型专利0.2万。(四)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虽然文件中所有企业均可以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但非高新技术企业办理加计扣除,研发项目创新性很难鉴定,存纳税疑点。因此不建议非高新技术企业享受加计扣除政策。(五)研发项目贷款贴息。高新技术企业为研发项目融通资金,可以申请100万以内贷款利息补贴,公司研发项目已经进入公示阶段。(六)办理北京工作居住证。高新技术企业可以为技术骨干办理工作居住证,享受北京市民一样的购房、购车、子女教育等待遇。这项政策,可以吸引更多技术骨干服务于公司。作为高新技术企业,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靠宣传、做市场,炒概念已经没有生存空间。我们要一心一意钻研自己的产品,将产品做到极致,培养大国工匠精神。注重产品的知识产权保护,核心技术要掌握在自己手里。关注产品品牌建设,不断提升品牌价值。我国有数目众多的中产阶级,但产品性能与需求还不匹配,内需市场广阔,需要我们加快研发进度,在饮用水安全,供暖、供热等方面提供适应消费者需求的产品。

参考文献:

[1]张长胜.企业全面预算管理[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金融学知识点归纳大全篇8

项目教学法是指教师将课程所必需掌握的知识点划分为若干个教学项目,再以每个项目为核心,结合相关的基础知识、理论和实务操作完成各个独立“项目”而进行的一种互动式教学活动。相较于教师在传统教学法中的单项传输作用,项目教学法赋予学生更大的主观能动性,在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有显著优势。项目式教学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改善课本知识落后、僵化的局面,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另外,完成一个项目需要师生之间的相互协作和共同努力,增强了同学、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营造更加融洽、愉悦的学习氛围。

2项目教学法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课程中的运用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项目式学习采取小组分工与合作的方式,通过完成各小组子项目中的各项任务,完成知识构建与能力提升。在项目学习中,教师要摆脱以往单方面传输信息的角色定位,“甘当配角”,学生也要转变以往被动学习的局面,变成项目实施的主体。项目式学习采用课后学习和准备以及课堂展示和讨论相结合的方式,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2.1确定项目主题

首先由教师根据“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课程内容,预先提供若干项目选题。如第1章“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可设“Baseliii在我国商业银行实施的对策分析”“中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管理对策分析”等选题;第2章“商业银行存款业务”,可设“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的改革”等,依此类推。然后学生以自由组合的方式组成4~8人的小组根据预设项目选择主题,也可以根据兴趣自拟项目。无论是自拟项目还是自选项目,各小组需利用书籍、网络、期刊等搜集资料,提交项目申请书,在教师修改意见的基础上,完成项目主题的最终确定。

2.2项目的执行

项目的执行大体分为3个阶段,即分析—讨论—总结。每个项目可以进行以下步骤,循环进行。首先,分析问题。各小组根据所选项目的总体目标和子项目,进行各组员在该项目中的分工,各组员针对其分配到的任务,通过课后的自主学习,收集整理资料,再与学习小组的其他成员交流,以发现更多有意义的问题和答案。教师分别参与小组讨论和分析过程(可以现场参与,也可以通过网络工具),鼓励每个学生积极参加讨论,并根据学生发言情况予以恰当引导;然后,集中讨论。每组选出一个或几个代表,对所选项目的讨论结果及理由进行归纳总结,并在课堂上进行陈述,其他小组可就此提出自己的见解或疑问。教师对小组发言进行点评,对学生讨论中有争议或疑问的地方予以评议和指点,并引导学生根据项目问题进行发散思维,启发他们进行更加深入地思考;最后,总结归纳。教师归纳总结某项目的研究结论,讲解相应知识模块的理论知识点及相关的国内外热点问题,然后围绕下一知识点提出问题,并对问题进行简单描述,引导下一个项目小组同学思考并提出新问题,形成新的学习目标。各个项目可以根据课堂授课内容如此循环。

2.3项目成果的评价

每个小组梳理所研究项目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方案,进行课程论文的写作,成绩由3部分构成:教师评分+组员互评+小组互评。评价参数是由教师和全体学生根据项目总目标和各子项目具体目标而定,涉及组员参与程度、文章质量、目标解决程度等。

3结语

金融学知识点归纳大全篇9

关键词:数学;人文;日常教学;有机交融

一、数学教学要传授知识,还要揭示数学科学的文化内涵

数学教育教学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揭示数学科学丰富的文化内涵,使学生通过学习,掌握数学科学的真谛,这样才能使学生受益终生。

数学科学的文化内涵十分丰富,我们认为最主要的是数学在5000年的发展历程中形成的数学科学精神和思想方法。

数学科学精神,一是指在数学发展的历史中孕育形成的,数学科学本身具有人文社会价值的本质特征;二是指一代代数学家在探索数学科学奥秘、推动数学科学发展的过程中,所集中体现的具有人文社会价值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概括地讲,就是实事求是、锲而不舍地追求真理,并且务求尽善尽美的精神;特别严谨、一丝不苟且能自我完善的精神;不断创新和科学的包容精神;自强不息,百折不挠,公平正直,热爱祖国的精神。

数学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思想方法。如形数结合,变换转化,归纳演绎,统计推断,数据分析等。从数学哲学看,其一般的思想方法有抽象结构,符号运算;公理体系,演绎推理;猜想推断,严格证明;建立模型,求解验证;更新工具,创新方法;交叉渗透,相互促进等。它们集中地体现了数学科学的抽象性、符号化、公理化、逻辑性、创造性、严密性、实践性、科学性、技巧性、创新性、相关性和统一性。

二、揭示数学科学文化内涵的两种途径

数学科学精神和思想方法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应当作为数学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但学生对数学文化内涵的认识是难以自发产生的,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体会和思考。问题是作为数学老师应当如何去做?我们觉得一是可以专门开设数学文化类课程,二是做到在日常教学中将数学与人文有机地交融,潜移默化。

专门开设数学文化类课程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之一,很有意义。因为日常授课,不容易或不可能系统地介绍相关的知识背景、来龙去脉、一些数学家的生平事迹,特别是难以作横向比较。数学文化类课程,则可以让学生从宏观的视角,比较系统地审视数学,认识数学,领悟数学。为此,我们学校开设了主要面向文科学生的公选课“数学欣赏”和主要面向理工类学生的公选课“数学概览”(均为30课时);对数学教育专业学生开设了必选课“数学科学精神与思想方法”(36课时)。详见网站。

关于开设数学文化类课程,有三个问题应当注意解决:一是不以为然。有些老师固守传统的数学教学观,认为数学的文化内涵可讲可不讲。二是开课困难。因为师资、教材、课件等条件不够,或者因学生对学习这些课程目的不清,兴趣不大。三是方向偏离。把数学文化贬值为趣味数学,或者热衷于介绍遗闻轶事,或者在教学中片面地迎合学生的兴趣。

专门开设数学文化类课程虽然很有意义,但我们认为,数学文化教育的根本方向是每一个数学老师在日常的教学中都能够做到数学与人文的有机交融,将数学科学精神与思想方法自觉地融入日常的教学,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思想品德。这是特别需要引起注意和解决的问题。

三、日常教学中做到数学与人文的有机交融

(1)树立正确的课程教学观。爱因斯坦认为;教育就是当一个人把在学校所学全部忘光之后剩下的东西。数学教学不仅是知识的传承,更重要的是在知识的传承过程中将数学科学的精神实质和思想方法揭示出来、传承下去,使得学生即使把所学的具体数学知识都忘了,但数学科学内在的精神实质和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仍在指导他的工作、学习和生活。

(2)把握好课程教学的三大环节。①讲好课程导论。在课程教学的开始,应当大致介绍学科分支的形成过程、研究对象、方法、特点,以及学习本课程应当注意的问题。②讲好新课题的引进。在开始每个新课题时,注意介绍问题的背景,概念的起源,概念的本质特征(正反例子),以及处理问题的思想方法。③做好课程小结。在课程结束前,应当梳理、总结本课程的研究对象、主要矛盾(困难)、解决途径(工具)、思想方法(特点);注意介绍本学科的“来龙去脉”(如微积分的创立与发展;微积分与边际效用理论;数理统计与语言计算风格学;线性代数与投入产出分析;复变函数论与飞机轮船设计等)。

(3)潜移默化。教师备课时,应当考虑到在数学知识的背后,有哪些具有人文社会价值的东西可以并且应当向学生介绍。只有教师有意识地去想,去做,才能把数学课讲得生动、深刻,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数学素养。而只要教师坚持这样做,就可以使学生终身受益。

①注意数学直觉的培养,提高创新能力。已严格地提出来的数学是一门系统的演绎科学,它不同于经验的自然科学;而正在形成过程中的数学却是一门实验性的归纳科学。匈牙利著名数学家、数学教育家波利亚指出:“有两种推理:论证推理和合情推理”,“数学家的创造性工作成果是论证推理,即证明;但是这个证明是通过合情推理,通过猜想而发现的。”

论证推理是演绎思维、逻辑思维。合情推理是归纳思维、形象思维。合情推理借助于观察、猜测、归纳、类比、联想,而直觉和灵感是特别重要的。在教学中,应当注意必要的归纳和直觉启发。例如数列极限的定义、函数在一点处连续的定义可以通过归纳而给出;拉格朗日微分中值定理可以借助于直观而得到。

金融学知识点归纳大全篇10

【关键词】新课程;高考;中国古代商业;教学

在最近几年的历史高考题中是经常考查中国古代商业的相关知识。试题多集中在魏晋南北朝、宋、明清几个时期,内容涉及货币、商品、商帮和商业政策等方面,形式基本上是材料选择题。所以,本部分内容是重点,在教学中要重点加以落实。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及时补充有关古代商业和城市的相关资料并引导学生分析,以加深学生的认识和阅读分析能力

2.及时归纳、分析、整合教材内容,形成系统认识

讲完中国古代商业概况后,总结归纳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原因、条件以及影响因素,形成系统认识。

(1)商业产生的根源、与农业、手工业关系。剩余产品的出现和社会分工的发展都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因此商业产生的根源在于生产力的发展,商业是经济发展的产物。农业是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基础,商业的发展又会促进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即“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

(2)概括影响商业发展的要素。国家分裂动荡、自然经济影响加大,商业就会萧条;国家统一安定,商业就会繁荣。因此影响商业发展的要素有:稳定的政治局面,农业、手工业的发达,政府开明开放的政策、内外交通便利等。

(3)对中国古代商品经济的评价。在封建社会的不同时期,商品经济对封建制度和封建统治起着不同的作用,具体可分为三个阶段:①封建社会初期,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封建地主阶级的形成和封建统治的加强;②封建社会中期,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巩固封建政权;③封建社会后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对封建制度起了瓦解作用。

对中国古代货币进行归纳总结、分析和补充:

第一,古代货币发展线索。商代,已经开始以贝壳作为货币使用了。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天然的贝壳作为货币渐渐供不应求了,于是出现人工贝币。商代晚期,出现了用铜质的金属贝币。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贝币则完全退出了历史舞台,各地区因社会条件和文化差异而形成了不同的货币。主要有:楚国地区的蚁鼻钱、黄河流域的布币、齐燕地区的刀币和三晋两周地区的环钱。秦半两铜钱秦灭六国后,统一货币,将圆形方孔半两钱作为法定货币,中国古货币的形态从此固定下来,一直沿用到清末。汉承秦制,并允许民间自铸。西汉的铜钱仍然是用其重量来命名的,但重量与名称渐渐地不符了。在元代,纸币在流通中成了主要的货币,铜钱的地位减弱。清初铸钱沿袭两千多年前的传统,采用模具制钱,后期则仿效国外,用机器制钱。清末,太平天国攻进南京后,亦铸铜钱,其钱币受宗教影响较大,称为“圣宝”。

第二,难点突破。

纸币的产生和消失:纸币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①中国北宋时期,商业发达、经济繁荣,而当时使用的金属货币质重而值微,无法满足商业发展对货币的要求,亟需一种既能大量复制,又携带方便、便于流通的货币;②北宋时期的印刷工艺、技术成熟,应用广泛,恰能满足携带方便而又能大量复制这一要求。纸币便应运而生。纸币在明清时期的消失与政府滥发纸币导致纸币信用降低、通货膨胀有关。

3.补充书本上没有的,但是做题过程中经常或者可能碰到的知识

丝绸之路与陶瓷之路。汉武帝时期,张謇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中原通往西域的道路,此后贯穿欧亚大陆腹地的东西交通线逐渐形成。自汉至唐的千余年间,中原特产,主要是丝和丝织品源源不断地运往西方,直至欧洲的罗马帝国,人们形象地称为“丝绸之路”。唐宋以来随着中国陶瓷制作技艺的大为提高,陶瓷制品大量出口,人们把沟通东西方的海上航路称为“陶瓷之路”。

邸店:唐代以后供客商堆货交易寓居的行栈的旧称。具有仓库旅舍商店多种性质。

柜坊:唐代专营钱币存放与借贷的机构称为柜坊。跟现在的银行要付给存款人利息不同,而柜坊则不仅不付息,存放着还要向柜坊缴纳租金。但柜坊的存在使得原来长安的生意人不必携带大量的铜钱,方便了远方客商的贸易活动。柜坊实已具有近现代初期金融市场的某些业务雏形,这是唐代商品经济有了较大发展的反映。

飞钱:出现于唐代中期(唐宪宗年间),当时商人外出经商带上大量铜钱有诸多不便,便先到官方开具一张凭证,上面记载着地方和钱币的数目,之后持凭证去异地提款购货。此凭证即“飞钱”。“飞钱”实质上只是一种汇兑业务,它本身不介入流通,不行使货币的职能,因此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纸币。

票号:清代以经营汇兑业务为主的信用机构,亦称票庄、汇号或汇兑庄。乾隆、嘉庆以后由于埠际贸易扩展,专营汇兑的票号应时产生,道光初年山西平遥日升昌颜料庄改组为日升昌票庄是最早的一家。其后票号相继在山西建立,形成山西人独占的一大新兴行业。外国人称之为山西银行。票号多为合作组织,也有独资经营。山西票号经营的业务首先是汇兑,活动范围遍及全国,营业重心在北方,但也兼及南方。营业对象最初主要是商人。太平天国期间及以后,因以清政府汇解各处税收协款、领发军队饷银,衙署薪金为业务重点,票号并经营存款、放款,其往来对象则以清政府和贵族官僚为主体。由于票号得到官府和大官僚的直接扶助,地位优越,在全国金融市场上曾显赫一时。但不久,外国银行势力迅速扩张,钱庄业务范围扩大,夺取不少票号营业。辛亥革命后,票号失去靠山,多数票号相继倒闭,终归没落。

4.书中涉及的概念不要忽略,包括一般的看似简单的概念也不要忽略

包括:商业、商品经济、货币、经济作物、城市等。这些概念虽然简单,但是在实际学习和做题过程中,学生却弄糊涂。教师可以结合政治课中的相关知识加以讲解,以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5.中国古代商业精神的分析和归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