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护理作用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7:15:39

社区护理作用篇1

1社区护士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

1.1掌握综合知识和多元化学科社区护士的服务对象具有多元性,包括:儿童、老人、青年等,因此从护理的角度看,社区护士具备儿科、成年护理的基本能力,了解不同的护理对象,应该注重的因素,也就必须掌握过硬的护理专业知识。其次面对的不同的病症,需要用不同的方式,例如:老年群体、幼儿群体对一些病症不能明确表达,对于一些正常现象,不能正确理解,因此要求社区护士在具备专业护理知识的同时,对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历史学、生理科学等都要有一定的了解,掌握基本的知识,以应对不同疑惑的患者,同时护理人员要注重知识的灵活运用,从不同信息窗口为突破点,提升医护质量,更要重视经验的积累,学习和利用心理学的知识,强化社区护士与群众沟通的流畅性,指导和帮助慢性病患者合理用药,并学习一些合理膳食的知识,帮助患者调节饮食营养,优化康复锻炼的时间、途径等,保障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的全面性与科学性。

1.2具有学习精神,积累临床经验社区护士必须有完备的临床医学知识,面对不同患者的发病状态,能够及时发现病情,并能判断病症,针对性进行治疗。从学习的知识面与临床经验的积累层面看,临床医学社区护士要具备内科、外科、iCU或急诊工作的经验,能独立处理紧急发病情况,为患者的专业医治提供必要的时间。社区护士要考取护师或主管护师职称才能入职工作,不仅体现了工作能力,也体现的是一种工作精神,社区护士面对面接触患者、病种多,能够获得良好的临床诊断机会,对临床经验的积累具有重要作用。另外具备学习精神的社区护士,能够在与患者的交流中,获取有用的信息,扩展知识面,全面提升自身的素质。

1.3具备基本护理知识向实际转化应用的能力社区护士的工作职责的特点:服务重点以家庭为单位,能够根据不同的健康层次提供相应的服务,要求社区护士具备相应的实践能力,指导社区家庭防患疾病以及患者理疗康复工作。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是深化卫生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城市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基础,社区护士作为服务体系的关键人物,必须具备基本护理知识向实际应用转化的能力。要求护理人员在护理患者时,根据准确的判断患者病情的种类,并针对性进行治疗,对于患者的康复治疗和护理工作,要帮助患者以及家属遵照医师的其要求制订出整体护理计划,避免患者和家人的误解,解决患者的生活起居、饮食调节、心理安慰、恢复功能锻炼等一系列护理问题,必要时与医学专业人员联系。

1.4掌握良好的交流与沟通技巧首先,良好的沟通基于互相尊重,因此护理人员必须尊重患者的个人喜好与说话交流方式,善于观察患者的心情、疑惑等,抓住患者心理不安的问题,设身处地应体验患者的心境,从而使患者放下心理包袱,积极配合医护工作,提高服务效果。另外,针对不同年龄段、不同性格的寻找不同的交流方式,在治疗之余,可以从患者的爱好着手,与患者加强交流,要使用尊重和关怀的语言,在他们需要关心同情的时候,不仅要注重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更掌控好自己的情绪,能和颜悦色地劝慰他们,消除他们的的恐惧感,鼓励患者用积极的心态面对疾病,使之树立信心,保持良好的治疗心情。对有些慢性病患者因病程长、疗效慢的患者,必须强化心理引导,避免因为长期治疗而不见效果失去治疗的信心,使患者积极地配合治疗与护理。

2护士在社区护理中的作用

社区护士的配备是基层社区医疗服务体系搭建的重点,其主要的工作职责在于根据社区群众的组成结构,提供不同层次的医疗卫生服务,协调不同医疗机构的关系,协助社区患者执行医嘱,提升患者治疗和康复效果,同时为基层群众提供便利的医疗服务,防止传染疾病的扩散,做好社区居民的健康筛查,认真分析服务社区居民结构组成,以及身体疾病的统计,针对性的提供医护和预防疾病发生的方案,并实施卫生教育,协助公共卫生管理部门,做好家庭心理、卫生、健康指导工作。从以下几个层面分析护士在社区护理中的作用:

2.1提供社区的家庭护理当前患者的后期护理工作主要由家庭成员承担,护理不够专业,社区护士能够进入家庭为患者提供专业服务,并进行家庭护理的指导工作,实现患者护理效果的评估,监控患者的恢复状况,并根据患者的康复状态以及家庭成员在护理中存在的问题,规划康复医护方案。

2.2社区健康教育功能我国通过多种途径宣传疾病的防控,但是实际效果不好,尤其是老年群体,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社区护士能够利用现成的医疗资源开展疾病的康复、预防和健康的行为培养等方面的卫生健康教育,提升教育质量,强化健康指导。

2.3社区保健服务功能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各层次的居民逐渐重视身体保健,很需要专业人员进行保健指导,社区保健包括儿童保健、妇女保健、老年人保健等,通过社区护士社区保健服务,能够整体提升、妇女、儿童、老人的自我保健能力,例如:妇女的母乳喂养保健,优生优育保健;儿童心理健康保健;老年人的合理营养,运动锻炼项目的规划,预防骨质疏松、心脑血管疾病等多发的老年疾病等。

2.4做好健康协调者的角色社区护士对社区居民的身体状态了解较多,因此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不能治疗的疾病,可以通过社区卫生与专业医师沟通交流,协调患者与治疗机构的信息交互关系,实现患者病情的准确诊断,便于诊断、治疗、救助、护理或其他卫生保健工作的顺利进行,为患者提供最好的诊断方法。

2.5社区传染病预防与管理社区护士具有职业技能,对一般疾病的预防、治疗较为专业,具有一定的临床医疗经验,因此社区护士熟悉常见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方法,能够指导社区居民防控疾病,做到“早发现、早治疗”,防止传染病的扩散。

社区护理作用篇2

【中图分类号】R473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07-186-01

高血压是较为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这种病情会导致患者出现各种血管疾病,严重的威胁着患者的生命质量。高血压会导致患者出现脑卒中,使患者出现冠心病等严重的病症,不利于患者的生命健康[1]。在对高血压进行治疗的时候通常以控制患者的血压为主,一般为患者选择降压药物进行控制,但是降压药物的治疗过程当中因为治疗周期较长,患者治疗的依从性较差,所以发病率相对较高。对于这种病情在进行护理干预的过程中,做好社区的相关干预工作就尤为重要,本研究主要分析在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社区护理当中应用心理护理所取得的效果,现将主要研究情况作出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研究的调查时间为2015年6月到2018年4月,选择此期间我社区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方法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观察组患者当中,男女比例为24:26,患者的最大年龄为84岁,最小年龄为62岁,平均年龄为(715±69)岁;对照组患者当中,男女比例为25:25,患者的最大年龄为86岁,最小年龄为61岁,平均年龄为(722±71)岁。本研究?^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被确诊为老年高血压,诊断符合高血压的诊断标准,经过统计学软件和检验,观察组与对照组之间没有差异,可以比较研究。

12方法对照组患者在进行护理的过程中配合常规的护理,主要是对于患者进行常规的宣教,维持患者的血压情况,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用药,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等,避免患者出现血压升高的情况,具体的护理措施因篇幅有限不做详细赘述。观察组患者在进行护理干预的过程中需要为患者提供强化心理护理进行干预,具体的护理干预方法如下:

①支持干预:对于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的过程中,应该先和患者家属进行必要的沟通与交流,要全方面的了解患者出现问题和心理抑郁情况的原因。对于患者所存在的普遍性的共性问题,应该集中开展宣教,针对个别问题应该进行单独的指导,与患者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这样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护理的效率。

②认知行为干预:可以通过社区开展讲座或发放宣传单等方式,对患者进行高血压发病的普及,确保患者能够对于高血压疾病发病的相关知识具有一定的了解,还要提升患者对于病情的注意事项的认识和用药的认识,提升患者对于疾病认知的整体性水平。需要保证患者和患者家属能正确的对待疾病,并积极主动的接受治疗[2]。

③个性化心理护理:对患者进行个性化心理护理的过程中,所应用的护理方法较多,比如可以为患者选择采用心理暗示方法、想象的方法,定期的对患者进行指导,并且开展相关的培训,使患者能够放松肌肉,保证患者大脑的冷静。需要降低患者大脑中枢神经的兴奋性,以便于达到有效缓解患者压力的目的,控制患者血压的稳定性。比如说社区护理人员可以轻松的与患者进行聊天,作出暗示,保证患者具有良好轻松的心态。护理人员和医生都应该具有丰富的经验,向患者介绍一些治疗效果较好的病例,为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充分的肯定。避免对患者进行不良的暗示,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

13观察指标评价本研究所有患者护理干预结束以后的心理质量情况,为患者选择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评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的心理状态越差;评价本研究两组研究对象的高血压发生情况,同时比较研究两组研究对象干预前和干预后的血压状况。

14统计学分析本研究的所有数据需要调入统计学软件当中进行检验,采用统计学软件的版本为iBmSpSS260,本研究所有的计量资料检验选择采用t值检验,两组数据之间的差异性检验采用p

2结果

对于本研究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为(115±21)分,对照组患者为(186±44)分,观察组患者的心理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以后,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

社区护理作用篇3

【摘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护士除了要满足一般医院护士工作,在社区卫生服务中还承担着照顾者、教导者、咨询者、管理者、协调者、观察者和研究者等多种角色,并将会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社区护理社区卫生服务

社区护理(Communitynursing)是公共卫生学和护理学的理论结合,以人的健康为中心,以需求为导向,贯穿服务对象生命全过程,以社区为范畴,家庭为单位,个人为对象(三位一体预防模式),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等为重点,集预防、保健、医疗护理、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指导“六位一体”,是有效、经济、方便、综合、连续的基层护理服务[1]。社区护理工作具有综合性、连续性、协调性、可及性和高度情感性的工作特点。因此,真正胜任社区护理工作,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社区护理的特点和目的是为了满足整体人群的健康需求[2]。为了开展好社区护理工作,使其真正受到群众的欢迎,护理人员应提高自身的素质,并明确自己的角色与作用。

一般医院护士的工作主要包括4个方面[3]:一是照顾患者方面,护士应当为患者提供帮助,使患者尽快恢复自理和自立。护理具有照顾的本质,在照顾患者时,护士应当协助患者执行他无法自己完成的活动。许多照顾患者的护理活动是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DailyLivingactivities)。在关心患者身体基本需要的同时,护士还应当协助患者和家属克服压力和焦虑。二是协助治疗方面,护士活动应当根据医嘱并协助医师执行患者的诊疗计划。同时,护士还应当对患者的病情和对治疗的反应进行观察,并及时与医师沟通。三是健康指导方面,护士应当给予患者健康指导,包括教导患者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以预防疾病和并发症,饮食指导,康复指导等。四是在协调方面,护士应当与医师、技师等专业人员联络沟通,讨论有关患者的治疗、护理等问题。对于患者,护理是24小时持续性的服务,护士是联络与患者有关的一切医疗活动的协调者。

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护士除了要满足上述要求外,结合个人体会,还在如下方面起着重要作用[4]:

1社区保健需要护理工作

随着人们健康观念的更新和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增进人类健康和预防疾病的新护理模式要求护士的责任不仅要为病人解除痛苦还要帮助人们增进和维护健康。护理工作要完成新的任务,必须由以医院为中心转向社会。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疾病日益增多,其病种多、病程长,根据我国医院床位紧张的现状,大部分患者长时间的疗养及康厦只能在家中渡过,对这些病人提供及时的良好的护理是疾病康复过程中极为重要的环节。所以,对病人的医疗护理康复应列入到护理的一项重要功能之中。

2社区卫生教育、咨询需要护理人员的参与

健康教育是优质护理的一部分,是社区护理的主要工作之一。社区护士应为社区居民提供各种教育指导服务,把防病知识与技术教给病人或家庭其他成员以及健康人群。根据社区居民不同的文化层次,采取不同的教育形式进行健康教育工作。健康教育的形式有:电话咨询、专题讲座、授课、座谈会等教育形式,在社区内以传单、小册子、报刊、录像、板报、广播等形式进行健康教育。以“低成本、高效率、高质量服务策略”为原则,选择最适当的方法。

3社区卫生工作的管理和协调离不开护理人员

在社区护士承担的管理有:环境卫生管理(包括水卫生、污物处理、起居卫生、食品卫生及公害管制)、流行病及传染病管理、计划生育管理、家庭护理管理、特殊人群健康管理(包括妇女、婴幼儿、老年人)、卫生教育管理、社区人群健康评估等。社区护理人员对社区特殊人群的管理,还有根据社区具体情况及居民的需求,设计和组织各种有益于健康促进和健康维护的活动。另外,社区由许多家庭、卫生机构及行政机构组成。社区护士必须有较高的人际交流和协调工作的能力,在各部门之间进行协调,疏通和理顺各种关系,如各类卫生服务人员之间的关系,卫生服务人员与居民、居委、社区管理者的关系,并与各部门合作,更好地为社区群体提供综合持续的服务。

4承担社区卫生工作的观察者和研究者

社区护理人员通过工作实践,更有利于观察、探讨、研究与社区护理相关的问题,及时发现家庭和社区中的问题,如家庭面临的多种压力、环境的危险因素、生活习惯与健康的关系等,并可以开展调查评估工作,进行与健康有关的专题研究。

5社区卫生工作护理人员的其它作用

社区护理工作是综合的、全方位的、连续的照顾。从围产期保健、分娩、婴幼儿生长发育、青少年保健、中老年的慢性病管理,到濒死病人的临床终关怀。对疾病发展的各个阶段的照顾,从健康危险因素的监测到身体出现功能失调、疾病发生、发展、演变、康复、住院、出院、会诊、转诊等不同时期都需要护理[5],其照顾的作用是潜移默化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作用的发挥就越来越大。随着人们对社区卫生服务需求的不断提高,社区护士关注的范围越来越大,不仅仅是身体的健康,很多心理问题、家庭压力、社会压力、迷途青少年、吸毒等问题也需要关注。

讨论:社区护理是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卫生部门要充分认识社区护理工作的重要性,从根本上改变“重医轻护”的观念,加强社区护理的组织管理,建立社区护理规范化管理制度、准入标准、质量标准、操作规程,建立健全独立、完善的社区护理管理体系;各地应该因地制宜,对社区护理管理机构进行统一规划,统一设置,统一管理,以社区卫生服务中的社区护理为重点,逐步开展多形式全方位的社区护理服务,促进社区护理健康发展。英美等国家社区护理发展较早较完善,我们可以借鉴他们的经验,充分利用政府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契机,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载体不断开展社区护理工作。

参考文献

[1]冯正仪.社区护理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15

[2]王社芬.社区健康护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7

[3]郭燕红.国际护士会《国际护士伦理准则》及《护士职责》[J]中国护理管理2008,8(10):5

[4]王丽群,张红霞,钟庆文,陈利芬.护理人员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角色[J]全科护理2009,7(1):180-181

社区护理作用篇4

关键词健康教育糖尿病依从性满意度

糖尿病是一组以慢性血葡萄糖(简称血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疾病群。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和(或)作用缺陷而引起。除碳水化合物外,蛋白质、脂肪代谢也有异常。久病导致多系统损害,眼、肾、神经、心脏、血管等组织的慢性进行性病变,引起功能缺陷及衰竭。重症或应急时可发生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等急性代谢紊乱。糖尿病的病因尚未完全阐明。本病使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寿命缩短、病死率增高,因此应积极开展社区防治[1]。现将工作中进行健康教育在社区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体会总结如下。

方法

提高护理人员整体素质和服务水平:作为社区卫生服务团队重要成员的社区护士,有责任向患者传授正确更新的知识和信息,其知识水平应当有一定的标准。本中心全体护理人员分期分批参加《江西省社区护士岗位培训》,全部通过考试取得了《社区卫生服务专业人员岗位培训》合格证,通过学习转变服务理念,掌握了社区护理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具备向个人、家庭和社区提供综合性、连续性护理服务的基本技能。

健康教育的方法:①发放健康教育宣传册:患者文化水平的高低差异,对健康知识的学习、理解、接受能力也有所不同。因此,要善于分析、掌握患者的实际情况,针对最关心的问题开展健康教育,才能达到良好效果。采取多种教育方式,如利用文字、漫画等宣传,发放糖尿病知识手册等,内容通俗易懂,很受欢迎。②管理团队化、系统化:中心组成由医生、护士组成的包片团队,分组下到社区,利用幻灯、糖尿病专题录像等形式举办糖尿病知识专题讲座。工作中发现,糖尿病患者非常希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护人员对其进行专业指导,通过组织社区糖尿病患者群体的技能训练和互助活动以及心理辅导等工作,为病人回归社会搭建起桥梁。③开展引进国外智力工作:为推进我中心糖尿病防治工作,2008年4月,德国糖尿病专家哈罗德・佩霍尔博士(DrHaraldprehl)来到我中心进行义诊、学术讲学活动。在专题讲座上,哈罗德・佩霍尔博士介绍了德国社区对糖尿病管理、诊断、治疗等方面的情况。引进国外智力,能够直接借鉴和吸收当代世界的最新科技成果和管理经验,直接实现技术和管理的跨越式进步。

具体措施

心理疏导: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漫长的病程及多器官、多组织结构和功能障碍对患者身心产生的压力易使患者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对疾病缺乏信心,护士要经常与患者谈心、交流,尊重患者,理解患者,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饮食指导:使患者了解饮食治疗的实际意义及具体实施方案。饮食治疗是糖尿病患者最基本的治疗措施,糖尿病患者不但要通过饮食治疗来有效地控制血糖,还要维持适当的体重,并进行日常工作和生活[2]。

指导患者监测血糖:让患者掌握自我监测血糖方法并养成规律的生活习惯,指导患者掌握最基本的调节方法及监测血糖的方法,以便更好地了解病情。在进行健康宣教时告之患者保持生活有规律、戒烟限酒,保持乐观稳定的情绪,注意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睡眠,定期到医院检查,自行监测并做好记录[3]。所有糖尿患者均适用血糖自我监测,尤其是用胰岛素的患者。使空腹血糖维持在8.3mmol/L,餐后2小时血糖维持在10mmol/L以下。血糖控制良好或稳定的病人应每周监测1~2天,血糖控制差、不稳定的病人或患其他急性病者应每天监测直到血糖得到控制。

家庭的支持有利于患者控制疾病:患者的治疗在很大程度上要改变原有的生活习惯,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患者的负担,同时还需要有治疗的耐心和恒心。家庭成员的积极参与对患者非常重要[4]。

随访管理:护士的定期社区访视也很关键,糖尿病需终身治疗,随时监控,长期的综合治疗必须由患者自己实施,糖尿病患者进入社区后患者的遵医率下降,从而影响治疗效果。社区护士坚持定期的家访,对患者的正确用药和监测有及时的指导作用,同时对患者保持有效用药有警示作用,提高患者的遵医率,保证用药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运动指导:运动前要首先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通过体检发现是否有禁忌证,再以此决定运动方式,制定运动处方。运动方式的选择和方法以有氧训练为主,包括行走、慢跑、游泳、划船、骑自行车以及太极拳等。运动要适量、持续,也要注意安全,避免低血糖的发生。

讨论

通过由医生、护士组成的包片团队,有计划、有目的的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病人及家属了解糖尿病的基本知识,并学会自我监测及自我护理,掌握尿糖、血糖的测定方法及控制且标,帮助患者建立自我管理及控制能力,转变不良生活方式,从而预防糖尿病并发症,降低糖尿病致残率。实施健康教育建立了护患间零距离关系,有利于提高糖尿病患者依从性。同时,树立了社区护理人员新形象,提高社区患者糖尿病防治的知晓率和对社区护士工作的满意率。

参考文献

1巩玉秀,郑修霞,姚岚.社区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95-216.

2范丽凤,潘长玉.全国糖尿病健康模式的建立与实践[J].中华护理杂志,2001,36(4):249-252.

社区护理作用篇5

关键词:社区访视;高血压;家庭护理;作用

高血压是我国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是以体循环动脉收缩压和舒张压持续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1]。目前,我国约有2亿高血压患者,高血压具有三高(发病率、致残率、病死率高)、三低(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低)的特点[2],有许多患者来院就诊时,询问患者平时血压多高,回答从来没有测量过血压。严重被称为"隐形杀手",而我国有的公民防病治病意识较薄弱,在高血压病防治方面存在不少误区,受生活水平和文化教育等因素的制约,我国绝大多数人对高血压认识不足,预防上不积极,治疗上不坚持,不得力,加上近年来社会上的欺骗性宣传和误导,使相当一部分的高血压患者存在不少误区,如不引导患者走出误区,高血压病就不可能得到有效的控制,致使越来越多的人发生高血压病,越来越多的高血压患者因治疗不当或不治疗而出现严重的心、脑、肾并发症。使患者认识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和危害性,掌握血压控制指标和高血压病的有关防治知识,对自身的健康问题有明确的认识,走出高血压病的误区,能应用所学知识进行自我保健,实施自我护理,其必要性及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

高血压需要终身治疗,一旦患者确诊有高血压病,除重症、急症外,大多数患者采取在家服药治疗的方法,那么使他们获得相关的防治知识,并自觉应用这些知识,预防及延缓疾病的发展尤为重要。

1资料来源

某辖区2012年6月~2013年6月高血压目标人群共计98例,调查者将目标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48例,观察组50例,两组人群在其他基础性疾病、年龄、文化程度等方面无差异性。

2访视指导

2.1用药指导叮嘱患者遵医嘱按时服药,并注意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告诉患者服用降压药的目的不仅是降压,也为了预防靶器官的损害。因此,即使服药后血压降至正常也不能擅自停药,而应长期坚持服药。服用降压药的剂量遵医嘱,不可随意增加,以防因血压下降得过低而重要脏器的供血不足。教会患者定期检查血压,对于血压显著增高多年的患者,不宜使其下降过多,因为患者往往不能适应,反觉不舒服,并可导致心脑肾血液供应进一步不足而引起脑血管意外,冠状动脉血栓形成、肾功能不全等,使用可引起明显直立性低血压药物时,宜向患者说明:从座位起立或平卧起立时,动作要缓慢,特别是夜间起床大小便时要注意,以免血压突然下降,引起晕厥而发生意外。

2.2运动指导坚持不懈、有序、有度的运动,对降低血压有利。每天坚持在适度有氧的条件下运动,如慢步跑、快步走跑、太极拳、骑自行车、体操、跳舞、滑冰、蹬山、气功等,运动时间初始为10~15min,一般为30min,3~5次/w,运动循序渐进,先从轻度开始,逐渐增加运动量,活动后无明显不适为宜如运动中出现胸闷、心慌等应立即停止运动。

2.3饮食指导良好的饮食习惯直接关系到治疗的成功与否。一般来说,在饮食方面遵守低盐、低脂、低热量原则,并注意饮食结构的合理搭配,保证蛋白质的质和量。肥胖者控制体重,减少每日总热量的摄入,尤其应注意限制钠盐的摄入,以每天食盐量不超过6g为宜。据报道,高食盐摄入量在一定范围内,每增加1g食盐发病率增加约1%左右。注意饮食要定量,不暴饮暴食,控制体重,禁饮烈性酒,戒烟。

2.4合理安排工作和日常生活动静结合,保证足够的睡眠,养成良好的作息规律。①避免长期过度的紧张工作和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②对于长期从事注意力高度集中,过度紧张的脑力劳动和在对视听觉过度刺激的环境中工作的患者,均要放松自己,适当调节工作和休息,养成一种有规律、良好的生活习惯。

2.5心理指导高血压病是身心疾病,当机体受到内外环境的不良刺激时,可引起情绪激动,使交感神经兴奋,血管收缩,血压增高,指出心理紧张与血压的关系,特别是对易激动、性情暴躁的患者,要指导患者心态平和、乐观、豁达,避免情绪激动或过度紧张,遇事要沉着冷静,当有较大精神压力时,要向朋友、亲人倾诉,与他人交谈等,以保持血压稳定。

2.6家庭支持指导目前公认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是决定人体健康的重要因素。家庭稳定、人际关系良好和有可信赖亲友的人,其患病率大大低于生活孤独或心理压力大的人。因此,我们在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同时。向患者家属讲解家庭支持对治疗和康复的重大意义,以争取他(她)们的配合、支持,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3结果

经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对高血压病治疗服药依从性、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及生活方式改变情况有显著差异性(p

4讨论

社区护理是以社区人群为服务对象,对个人、家庭及社区提供促进健康、预防疾病、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限制残障等服务,以提高社区人群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3]。社区访视是社区护理的基本形式,在访视过程中通过对患者实施有计划的、连续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疾病的认知水平,充分调动患者治疗的积极性,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建立合理的生活方式,有效地控制疾病的发展,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马爱群,余保华.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248-24.

社区护理作用篇6

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西店镇卫生院浙江省宁波市315613

【摘 要】目的:探究高血压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干预对生活质量的提高作用。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2月-2015年2月于本院就诊的10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社区护理干预。结果:对比两组健康知识掌握率、生活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率,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高血压患者进行社区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对自身所患疾病的了解程度,同时也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高血压;社区护理干预;生活质量;作用

近年来高血压疾病的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其较易引发冠心病、脑卒中等疾病,其不但严重威胁到了患者的生命安全,而且也在极大程度上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故采用有效合理的护理干预对策控制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对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生活质量具有积极作用[1-2]。本次研究将以随机选取2012年2月-2015年2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高血压的10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探究高血压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干预对生活质量的提高作用,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2年2月-2015年2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高血压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各50例;其中观察组: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23例;患者年龄:43-74岁,患者平均年龄为(63.4±2.3)岁;患病时间:1-23年,平均患病时间为(9.8±1.4)年;对照组: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21例;患者年龄:43-76岁,患者平均年龄为(63.6±2.1)岁;患病时间:1-22年,平均患病时间为(9.7±1.3)年;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结果未见明显差异(p>0.05),组间可比性较好,本次研究目的方法等均已详细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其均为自愿参与本次研究。

1.2方法

对照组进行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对患者进行社区护理干预,具体的护理措施如下:①健康教育:采取社区健康咨询、健康讲坛等形式对患者进行健康基础知识宣教,同时向患者讲解高血压疾病的基础病症类型,以此提高患者对自身所患疾病的了解程度。除上述几点之外,护理人员也要指导患者及其家属正确监测血压的方法。②心理护理:护理人员要与患者进行积极有效的沟通,同时对其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帮助患者消除不良心理情绪,促使其积极配合相关诊疗活动并遵医嘱进行服药。③行为干预:纠正患者不良生活习惯,并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营养食谱,叮嘱患者多食用新鲜的水果以及蔬菜,同时注意补充蛋白质以及钙、钾等微量元素。依据患者的身体情况为其制定运动方案,运动量要依据患者的耐受度而定。

1.3观察指标

统计并对比两组患者高血压健康知识掌握率、生活质量评分(采用SF-36量表进行生活质量的评分对比,满分为60分,分数越高则表示生活质量越高[3])以及护理满意度(采用医院自制问卷进行满意度调查,量表中共设有三个选项:非常满意、满意以及不满意,本次研究将以非常满意+满意计算总满意率)。

1.4统计学处理

相关数据均录入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比较组间差异。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卡方检验比较组间差异。p<0.05代表差异结果有意义。

2结果

观察组50例患者中47例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为优良,优良率为94.0%,生活质量评分为(52.3±2.3)分,未有患者选择不满意,故护理满意率为100.0%。对照组50例患者中37例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为优良,优良率为74.0%,生活质量评分为(47.3±2.1)分,7例患者选择不满意,故护理满意率为86.0%。采用统计学软件对比两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率、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护理率,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健康知识掌握率为94.0%、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为(52.3±2.3)分、护理满意率为100.0%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高血压患者进行一定程度的社区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的了解程度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唐三辉、倪亚萍等人的研究结果也表明对高血压患者进行社区护理干预可提高其生活质量以及高血压的控制水平,故值得临床推广[4]。本次研究结果与其研究结论具有相似性。

综上所述,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高血压患者进行社区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患者对自身所患疾病的了解程度,同时也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苏少汝.护理干预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实用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6(9):15-16.

社区护理作用篇7

【关键词】2型糖尿病;社区护理;生活质量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11.485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693-022型糖尿病是常见病,多发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一组代谢异常综合征,临床以慢性高血糖为主要共同特征。国际糖尿病联盟(i0F)提出糖尿病的治疗目标不仅在于控制血糖水平,而且要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1]。护理干预对于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具有重要意义[2]。我们对136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社区干预护理,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对象2011年8月随机抽取同心县豫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2型糖尿病患者136例为研究对象。入选标准: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神志清楚,无精神疾病,无认知和交流障碍,无严重糖尿病并发症,非妊娠及哺乳期妇女,生活能自理,知情同意自愿参与此项研究。136例中男62例女74例;年龄42-78(50.62±(4.35)。病程520(6.8±4.6)年。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学历58例,初中及以上学历78例。医疗付费方式:医保130例,自费6例。已婚132例,单身(丧偶或离异)4例。

1.2方法

1.2.1干预方法本组患者进行12个月的社区护理干预,①每月电话通知患者家属参加糖尿病病友会活动,了解患者的病情、血糖控制情况、存在的困难等。②与患者家属建立家庭支持系统,定期复查及自我调节技能掌握等。③行为干预.督促不良行为改善。④自我管理。指导患者或家属填写跟踪随访记录或饮食记录,要求患者之间进行互学互帮,以改变不良饮食习惯。⑤心理护理。告诉患者及家属如何保持乐观的心态,家庭成员多交流多沟通,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能有效消除患者的负性情绪;患者情绪不稳定时能给于关心,理解与支持,避免情绪激动影响血糖的波动。

1.2.2评价方法干预前及干预后12个月对患者干预效果进行评价,采用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评定量表修订版(DmQLS修订版[3]:该量表包括疾病维度12条,生理维度8条,心理维度7条,社会维度5条,满意度7条,合计39条。每个条目按5级(1-5分)评分,分值越高,生存质量越差。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t检验,检验水准a=0.05。2结果

患者干预前后生存质量得分比较见表1。

3讨论

2型糖尿病是一种多因素共同作用的一组代谢异常综合征。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糖尿病发病率逐年变化,发病率的增加主要是因为生活方式的变化,如饮食不健康,缺少体育运动和肥胖等。早期发现和预防此病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向糖尿病患者及家属传授糖尿病的有关知识和减少并发症发生的方法,反复向患者讲明疾病发展过程及预后知识,从而提高患者坚持治疗战胜疾病的信心,调动患者主动配合治疗的积极性,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和自觉性,从而达到平稳血糖的目标。通过上门督导患者科学饮食,坚持锻炼,对患者的持续跟进具有极大推动作用。一方面可以随时将每次膳食分析结果及时反馈给患者及家属,指导饮食调整;另一方面通过监测可进一步掌握患者营养状况的变化及趋势,为动态观察调整方案提供依据。

本文通过对136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社区护理干预,增强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认识合作程度及主观参与意识,使患者在逐步形成健康生活方式的基础上,降低糖尿病相关危险因素,从而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参考文献

[1]傅祖民.糖尿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J].中国内分泌代谢杂志,2000.16(6):389.

社区护理作用篇8

关键词:社区护理;社区护士;发挥作用

目前适合我国国情的全科医师团队服务模式正在全国逐步推广,它是以社区人群健康为中心,家庭为单位,集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指导为一体的连续、综合的社区卫生服务新模式。社区护理作为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护士的素质直接影响社区卫生服务的质量[1]。如何发挥好护士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作用,能适应社区卫生服务的需要,满足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对于护士本人与管理者来说都是一个值得思考的课题。本人在基层医疗机构工作数十年,经历了一个从事病房护理工作的临床护士到一个社区护士的转变,也经历了一个护士到管理者的转变,从中悟出了一些对策与设想,在帮助护士如何快速适应社区卫生工作、充分发挥在社区卫生工作服务中的作用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1社区护理的特点

社区护理代表了社区卫生与护理两方面的内涵。它不仅注意到个人的健康,而且也注意到社区整个人群的健康,包括疾病预防、健康恢复及增进健康。因此,社区护理既具有公共卫生学的某些特点,又具有护理学的某些特点[2]。在以下几个方面更为突出:①以促进和维护健康为中心:社区护理的主要目标是促进和维护人群的健康,所以健康教育是社区护理的工作重点。②面向整个社区人群:社区护理的对象是社区全体人群,即包括健康人群和患患者群。③社区护士具有高度的自主性:在社区护理过程中,社区护士往往独自深入社区、家庭开展各项工作,故要求社区护士具备较强的独立工作能力和高度的自主性。④社区护士必须和其他相关人员密切合作:社区护理的内容及对象决定社区护士在工作中不仅仅要与全科医师密切合作,还要与街道、社区等社会支持部门协调沟通。⑤提供连续、综合服务,管案时间长。社区护理主要是加强对健康人和重点人群的预防保健,加强对慢性病患者自我健康管理的指导,因此管案时间长。

2社区护士的基本要求和能力

根据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和服务内涵的客观要求,社区护士在社区卫生服务中扮演着多种角色,即照顾者、教育与咨询者、管理与协调者、研究者[3]社区护士在不同的工作和时间承担着不同的角色,多种角色功能要求护士必须完成各种角色赋予的工作任务,这不仅是现实工作的需要,也是我国未来社区卫生发展对人才的需要[4],总结起来有以下几个要求:①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较高的慎独修养,强烈的责任感:社区护理的主要目标是启发及培养社区人群的保健意识,指导及督促公众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整个社区人群的健康水平等。所以,必须以促进社区健康为中心,对工作热忱,有同情心,了解服务对象的需要,任何人一视同仁,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而且社区护士经常上门服务,采取"一对一"服务方式,必须有较强慎独精神。②社区护士必须具有护理专业知识及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人类发展学等其他相关学科知识,临床经验丰富,知识较全面:社区护士要进入家庭为患者提供服务,了解家庭存在的健康问题,根据对象特点给予个性化护理、技术指导、鼓励帮助及心理支持。③必须善于沟通与合作以及搞好人际关系,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社区护理的内容及对象决定社区中影响健康的因素可能涉及多个部门才能解决,帮助社区居民营造良好的健康环境;组织和协调社区居民,促进人与人之间的良好关系,建立起一个和睦、愉快的社会环境等,必须要有较强的沟通合作能力,才能做好这些工作。④社区护士必须具有独立判断问题和决策的能力:社区护士面向社区居民家庭和人群,运用社区护理的知识和技能提供综合性、持续性、协调性和高度情感性的护理工作,因此社区护士要适应社区卫生服务需要就必须掌握工作技巧,确信它将对指导社区护士用科学发展观学习社区护理方法,推动以社区全科医生团队为中心的,以为社区居民服务为方向的社区护理工作方法,发挥社区护士角色在社区卫生服务团队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3对策与设想

个人对策:①转变观念是做好社区护理人员角色转变的保证[5],转变观念从思想上适应几个转变:服务功能从医疗护理服务向健康促进、疾病预防、基本医疗和身心康复转变;服务对象从为患者服务向群体、家庭、社会转变;工作方式从院内向院外的社区家庭服务转变。②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是完成社区工作的关键:社区卫生服务的范畴决定了护士必定要具有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行政部门组织的培训一般时间性系统性较强,缺乏灵活性和持续性,我们要根据各自的特点,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主动、灵活、有的放矢地学习,才能快速适应角色的转换。③良好的身体素质和职业道德是做好社区工作的基础:要多组织、参与一些健康有益的活动和教育,不断提高身体和思想素质,端正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观。④实践、探索是推动和发展社区护理事业的源泉:我国社区护理保健工作的起步较晚,从理论上到时间上与世界水平相比有较大差距[6],有许多问题需研究探讨,如社区护理中的法律观念、如何开展社区健康教育等等,社区护士有责任针对社区护理中涉及的问题进行研究,形成能真正指导社区护理实践的有中国特色的社区护理的理论,以推动我国社区护理的有序发展。

管理者的对策:管理者需要创建有利于社区护士自我实现及职业发展的环境,进一步完善社区护士培养机制,制定有效的社区护士人才培养规划,建立长效机制,鼓励其积极参加学历教育,在职继续教育等,以丰富社区护士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培养综合素质及能力,促进社区护士角色功能的充分发挥。

综上所述,社区护士要完成角色赋予的职责,需要创新、灵活、高效的工作方法;需要充分开发、利用社区护士人力资源,探讨能够充分发挥社区护士角色功能的工作模式,使其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不仅仅是依靠人力的增加;管理者需要明确社区护士岗位设置,职责分工,逐步加大对社区护理工作的投入及政策支持;加强培训,建立和完善人才培养和使用的长效激励机制。而作为社区护士自身应明确,熟知自己的角色功能,主动开展工作,履行职责,发挥社区护士在社区卫生服务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杨丽,赵秋利.社区护士岗位培训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23(11):71-72.

[2]柯庆梅.社区护理的特点、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方式[J].中国社区医师,2011,19:335-336.

[3]刘可仪,周颖清.社区护士角色功能的初步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1a):90-92.

[4]杨辛卉.社区护理发展对护士角色的思考[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9,6(19).

社区护理作用篇9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6.381

社区护理是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护士的素质直接影响社区卫生服务的质量[1]。但社区护士的能力水平尚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卫生健康需求。因此,对从事社区工作的护理人员进行岗位培训就成为解决这种需求矛盾的有效途径[2]。

为探讨社区护士夜培训的目的与意义,组织社区护士到中心夜培训。社区护士的护理急救、临床操作等水平显著提高,社区护士夜培训十分有效,提高了业务素质,改善了社区卫生服务。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新塍镇有社区服务中心1个、社区服务站16个,每个服务站配备1名社区护士,年龄21~28岁,平均23岁;护师职称2名,护士职称14名;大专学历1名,中专学历15名。社区服务中心门急诊科1个,住院病区3个,分别为内儿、外、妇产科。

方法:2010年1月~2011年9月,将16名社区护士分成4组,各分配到社区服务中心的门急诊加住院3个病区,由中心科室护士长排班,每晚1名社区护士,培训时间为17:30~20:30,每3个月1个科室进行轮转。培训内容以临床护理操作、急救为主,协助科室夜班护士完成日常工作。

讨论

社区护士的素质要求:社区护士要有健康的身体,充沛的精力。良好的精神面貌,健康的心理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还要具备健康教育知识和保健护理方面的教育能力素质。社区护士最重要的是具有较强的业务素质。社区护士要具有扎实的全科护理专业知识,能及时准确地处理健康和疾病中的有关问题,掌握常用护理急救技术,熟悉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的护理理论和护理常规工作,要有娴熟的护理操作技能,要掌握急救技术和设备的使用,熟悉急救药物的应用,能熟练地配合医生完成对急症或危重患者的抢救。

社区护士的现状:目前社区护理队伍中,护士平均年龄23岁,比较年轻,学历以中专为主,占93.75%,职称结构多数为护士,占87.50%,临床工作经验明显不足,但因为年轻可以有更充沛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如此护理队伍人员年纪轻、学历低、职称低、缺乏社区护理经验的现状,开展社区护理临床培训工作亟待加强。

社区护士夜培训的目的与意义:2006年卫生部文件要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有计划地组织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到医院进修学习”。由此可见,建立社区与医院之间的护理业务协作关系,提升社区护士业务能力是顺应卫生发展趋势的需要。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需要尽快培养出适应其发展的全科护士,从事社区的家庭医疗护理、预防保健护理、社区康复护理、健康教育和健康指导、临终关怀等多方面社区工作,为社区人群提供多层次、多功能、全方位的护理服务,尽快实现护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六位一体”的服务宗旨[3]。年轻的社区护理人员在不影响日常常规工作的情况下,通过临床夜培训,强化训练护理技术、急救仪器使用及操作配合、急救事件救护方法等,积累工作经验,使业务素质水平明显提高。

社区护士的培养影响着社区护理的发展,而社区护士岗位培训是提高社区护士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4],社区护士夜培训的实践是社区护士岗位培训的有效方法之一,提高了护士业务素质,改善了社区卫生服务,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杨丽,赵秋利.社区护士岗位培训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23(11):71-72.

2周艳,刘晓丹,李勤,等.社区护士岗位培训绩效分析与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3):197-199.

社区护理作用篇10

【关键词】社区护理社区护理现状社区护理问题解决措施

社区护理亦可称为社区卫生护理或社区保健护理。社区护理是将公共卫生学及护理学理论相结合,用以促进和维护社区人群健康的一门综合学科。社区护理以健康为中心,以社区人群为对象,以促进和维护社区人群健康为目标。

一、我国社区护理发展的必要性

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环境的不断改变发展我国社区护理发展的必要性越显突出,其原因主要有:①由于近年来受生育意识、经济压力以及计划生育政策等因素的影响我国新生人口出生率逐年递减,人口老老龄化形势日趋严峻。在原有人口基数的前提下,我国将成为世界上老年人绝对数量最多的国家。所面临的医护需要是非常庞大的;②在社会市场经济的推动下我国医疗费用过高,其中门诊病人及人均医疗费用在6年间增长了40%。如今就医费用高已经成为我国社会公民面临的头号问题,已经超过其所能接受程度。社区护理是缓解这一问题的基本途径。③由于受社会生活环境的影响,现在人们亚健康疾状况相当严重。一些重大慢性病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等发病率逐年增高,社区健康知识传播、普及及便捷救治也越显重要。

二、社区护理工作现状

目前我国社区护理工作所面临的问题主要如下。

1.社区护理工作作用得不到有效发挥:由于部分地区相关医护部门领导在思想上对社区护理工作的地位、作用以及专业功能的认知不足,从而致使社区护理人员的职责定位不明确,其作用得不到充分有效的发挥,对社区护理工作的发展产生阻碍。

2.护理人才短缺,人力配置不合理:据相关调查显示我国社区护士人力配置严重不足,医护比例倒置,因此,这种情况一是,反映出我国社区社区护理人才不足,不能充分满足社区群众的护理需要,阻碍社区护理工作的深入开展。二是,我国社区卫生机构人力分配置不合理,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

社区护理人员职业知识、技能补充不及时,培训内容不符合实际:社区护理在职人员应不间断进行职业知识,技能进修以完善自我职业素养。其进修主途径就是参加培训。但我国社区培训工作亦存在一些问题。我国各地社区护士转岗培训不统一、不规范,培训体系还不够完善成熟;培训内容过于套式话,实质培训内容不能与当地实际情况相结合,培训无实质意义;有个别培训单位是以营利为目的,没有达到转岗培训的目的。随着社区护理工作的不断深入开展,社区护理人员对知识及技能的及时补充是至关重要。

4.社区护理管理体制中的问题管理体制中的存在的问题包括分层监管导致管理制度传达不到位和部分地区对社区护理认识不足两个方面。

首先,因某一部分地区卫生行政部门对社区护理的管理不到位或因分管机构工作内容、性质的不同造成上下传达阻碍,基层单位不能及时了解上级传达精神,导致社区护理工作的有关政策不能及时落实

其次,某些地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尚未将社区护理管理摆上议事日程,未建立社区护理管理的体系,未明确专人分管护理管理工作,以致存在对社区护士的执业准入把关不严、护理管理的规章制度不健全等问题。

5.服务收费中的问题物价政策支持不到位,影响社区护理服务的可持续发展。目前允许收费的项目和收费标准体现不出护士的价值,这也是导致社区护理人力配置不足的原因之一。

三、解决社区护理问题的建议措施

针对目前我国社区护理中存在的问题,为促进社区护理工作的良好发展,提出建议措施如下:

1.加强人才资源开发,开展“以人为本”的管理机制,对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工作态度、生活需求做详尽了解,并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帮助,以缓解、消除其不良情绪。最大限度的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是确保社区护理工作有效开展重要前提。

2.制定科学合理的工作、培训体系制度。一是,对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及工作内容做合理划分,以确保在其能力及精力范围内工作,以免其出现工作怠倦、疲惫情绪,影响其护理工作质量。二是,相关部门要落实好社区护理人员再教育问题,制定完善的再教育制度,确保教育经费的落实,为在职人员提供良好的进修条件,为其工作服务打好后盾。

3.相关管理部门要提高对社区护理工作的重视,为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最有力的支持,协助其开展宣传社区护理意义的活动,让社区居民了解社区护理的重要性和意义,提高社区护理的影响力,让居民从心理上认识并能主动寻求其帮助以解决健康问题。从根本使社区护理工作得到有效发挥。

4.制定合理的社区护理人员的工资和福利待遇。以确保护理人员在工作之余无经济方面的顾虑,以激发其工作热情。畅通社区护士职称晋升的渠道建议按照全科医生职称晋升的条件、方法、形式等,畅通社区护士晋升的渠道,促进社区护理人员的自身发展和社区护理队伍的稳定。

参考文献

【1】韩英.社区护理探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5,2(15):1409—1410

【2】姚建红.我国社区卫生服务进展、回顾与展望[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4,1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