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简述人力资源规划的含义十篇简述人力资源规划的含义十篇

简述人力资源规划的含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7:17:41

简述人力资源规划的含义篇1

关键词:矿区;水文地质勘探;建议

过去只有矿区煤田地质勘探报告,煤田地质勘探报告中包括有水文地质部分,但勘探目的主要是针对矿床充水条件进行评价,预测矿井涌水量;很少有专门的矿区供水水源勘探报告,以选择供水含水层地段,对水质水量和开采方案进行评价,前者不能代替后者,所以,在做总体规划时,往往因缺乏起码的基础资料,无法确定矿区供求水源规划,不能指导矿井初步设计;以至矿井初步设计阶段,因无水源勘探资料,无法确定矿井的水源方案,致使施工图阶段陷于被动。有时即使有供水水源勘探报告,也存在和矿区矿井设计阶段不协调,或者内容不完全符合要求的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设计部门更需深人现场,主动和勘探部门配合,为供水水源设计创造条件。要进行设计交底,向勘探部门提供需水量、水质要求,用水厂矿及附属企业位置和发展规划,共同确定勘探方案,着重从供水水源设计直接有关的基础资料方面提出要求和建议。

一、灰岩含水层、隔水层的划分

凡是水文地质规范、规程均会要求查清含水层、隔水层的层数和厚度,但在厚层灰岩中(如北方的奥陶系灰岩)划分含水层和隔水层并确定其厚度却很困难。多年来,几乎所有的水文地质勘探资料,对厚层灰岩含水性在垂直方向上变化规律的认识,一直停留在“上强下弱”的定性概念上,实用意义不大。

1.1隔水层划分的必要性

1.1.1地质勘探阶段必须查清含水量,才能正确地进行水文地质计算

水文地质计算程序按解析解及数值解可分为求参数和下推涌水量两部分,即先把钻孔抽水量和揭露的含水层厚度、水位等值代入有关方程式,计算渗透系数K(求参数);然后用所求得的K和采矿各个开采中段所揭露的含水层厚度及水位值等代入有关方程或公式,计算各开采中段的矿坑涌水量。因此,必须在矿区勘探期间查清含水层厚度,才能正确地进行水文地质计算。

1.1.2查清含水层在剖面上的变化规律是防、治水工程设计的前提矿区水文地质勘探后的防、治水工作,目前采用的主要方法是“堵”、“排”两种。由于以往水文地质报告提供的灰岩含水性都是“上强下弱”的笼统概念,因而防、治水工程设置的标高无法准确地确定,只能盲目随采矿井巷布置。无论是水文地质勘探还是矿山治水工作,都迫切需要查清厚层灰岩的含水性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规律,这与公认的需要在平面上查清边界条件的问题同样重要。只有这样才能把所研究的地质体认识得更全面,为矿床的合理开发提供可靠依据。

1.2灰岩含水层厚度变化规律性

因长期认为厚层灰岩不能划分出含水层和相对隔水层,把灰岩全厚都认为是含水层的概念越来越与事实不符。实际上在厚层灰岩中能够分出含水层和相对隔水层,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2.1灰岩含水性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的勘探问题

为了解灰岩含水性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有人曾做了简易水文、抽水试验、电测井等大量的工作,但效果始终不理想。其主要原因是所采用的方法有限,如岩心描述和岩溶裂隙统计资料,只提供岩心柱状图及岩溶裂隙发育强弱的定性概念;这些资料都是根据钻孔中获

取的岩心描述的,而一些取不上岩心的地段,往往是地层岩溶裂隙发育强烈之处,却在描述中被忽略;钻探过程中可能记录了掉钻的起止深度,但得不到完整的资料;岩溶裂隙的统计方法不科学等。所以很多矿区的统计结果不理想,很难作为划分含水层的依据。

2.2钻孔水位和冲洗液消耗量,只是表示钻进深度以上的一个综合成果

钻孔水位和冲洗液消耗量,只是表示钻进深度以上的一个综合成果,为混合水位和消耗量,并不能分别表示钻孔内不同深度各段的水位和冲洗液消耗量。所以,问题的关键在于简易水文工作不是分层进行的,没能随钻孔延伸把已经打穿的地层逐段封闭起来分别进行研究。因此长期以来用钻孔简易资料来分析灰岩含水性的变化,只能停留在“上强下弱”的定性概念上。

2.3电测井资料仅能反映含水层和隔水层的大致变化规律

电测井资料仅能反映含水层和隔水层的大致变化规律,因为电测曲线在灰岩含水层的底板附近多呈斜线状过渡形式,不易判断其底板界限,用此划分含水层和隔水层非常困难。

2.4分段压水试验

压水试验是用高压方式把水压入钻孔,根据岩体吸水量计算了解岩体裂隙发育情况和透水性的一种原位试验。压水试验是用专门的止水设备把一定长度的钻孔试验段隔离出来,然后用固定的水头向这一段钻孔压水,水通过孔壁周围的裂隙向岩体内渗透,最终渗透的水量会趋于一个稳定值。根据压水水头、试段长度和稳定渗入水量,可以判定岩体透水性的强弱。

针对上述问题,作为压水试验的一种,分段压水试验是研究厚层灰岩含水性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规律、划分含水层与相对隔水层的可行方法。钻孔自上而下地分段进行压水试验,压水段的下端就是钻进过程中的孔底位置,上端是止水塞位置。压水段上、下端之间的试验段长度,可在钻进过程中根据岩溶裂隙的发育程度灵活选定,段长一般5~15m。止水可用“三爪止水器”实现同径止水,这就为在钻孔中逐段或对某一段单独进行压水试验提供了可能。根据压水试验的压力、注入量可求得单位进水量。综合分析大量钻孔的分段压水试验资料,可划分厚层灰岩的含水层和隔水层,确定其在空间的分布规律。采用井下流速仪也是解决该问题的一个好办法。在钻孔定量抽水条件下,采用测定孔内不同深度的水流速度和孔壁照相等方法,可确定含水层厚度。

三、提高矿区水文地质勘探的建议

3.1加强矿区水文地质工作的管理,重视各种水文地质资料的搜集和整理,确保各种水文地质资料的真实可靠。

3.2按规范的要求,对复杂矿区的勘探应有足够的简易水文观测工作量,以获取更多更全面的水文地质资料,减少专门水文地质工作量。

3.3为矿区的建设或开采的平稳有序进行,应加强矿区水文地质的技术力量同时提高其综合分析及应用资料的能力。

3.4加强水力学的计算理论探讨,把非稳定流和有限元等理论应用到生产实践中,对试验结果多一种验证手段,积累经验选择更接近实际的数据。

参考文献

简述人力资源规划的含义篇2

伴随近半个世纪的世界整体和平,尤其是随着冷战时代的结束,人类历史第一次进入环球经济时代。信息技术(it)[注1]的进步,在人类文明的进化中再一次扮演起主角;在企业经营管理的领域,它同样成为变革的催化剂与动力。

当今企业经营环境的演进,在很大程度上是得助于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普及,反过来这种环境和趋势中的企业,又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提出了新的需求,这种新的需求的基本特征,笔者曾从以下几个方面概括:

信息技术应用与企业经营策略、架构与管理体系开发建设一体化;

应用的功能、内容、方法个性化;

应用功能、内容、方法的可变性;

应用系统对其他系统、不同的应用平台、技术及环境等的开放性。

建立在传统指导思想及开发技术之上的企业信息系统(或曰电脑管理系统),是无法满足这样的要求的(参见企业it系统开发及eRp到底是什么等),可喜的是,自90年代以来,新的观念和技术加速走进这个广阔舞台,为我们预示着前所未有的可能性。然而,时至今日,从广泛的企业用户看,应用仍然大大落后于新技术的发展,远没有达到可以满意的水准。

笔者从当今代表性的企业生存环境和需求出发,根据企业建设与经营管理方面的新思想,结合业已显现的信息技术应用、开发方面的新思想、新技术和趋势,对未来企业的信息技术应用特征或发展趋势进行思考,在此尝试从几个方面归纳其中比较重要的特征或趋势。

从词语上,经常看到如管理信息系统(miS)、企业资源规划系统(eRp)、计算机集成制造或计算机集成企业(Cim/Cie),以及办公自动化(oa)、决策支持系统(DSS),还有工作流管理系统(wFmS),执行信息系统(executiveinformationSystem,eiS)等等,它们分别概括了不同领域、风格,不同侧重甚或具时代特色的应用内容与方式。作为一个基本的出发点,在这篇文章中,将企业运做中所应用的所有电脑与通信技术——信息技术作为一个统一的、集成的体系,并称为“企业信息系统”(enterpriseinformationSystem,eiS),它的主体由电脑及网络、通讯系统构成,包括直接用于企业各种事务的逻辑及物理实体,并可以延伸到诸如自动化生产加工检测设备中去;它不仅包括可运行的设备和软件,也包括相关的技术资源。从企业形态的角度说,我们可以将全面基于企业信息系统运做的企业称为电脑(或计算机)化企业,Cyber-enterprise。

[注1]:广义地说,我们可以将语言、文字作为人类处理信息方法——技术的开端,随后有造纸术、印刷术、电话、电子计算机、网络等等。

企业建设管理与维护

80年代开始流行的企业应用,无论是称为“管理信息系统”(miS),还是资源规划系统(mRpii及后来的eRp),对用户而言,基本都是“买-装-用”的“最终执行系统”,系统维护功能在这些软件上是一个纯技术的模块,属于电脑工程师的专利,而系统规划,毫无疑问,是“软件系统分析师”的杰作[注2]。在企业形态的决定者——企业的决策者或顶层管理人员与电脑应用系统之间现出一条深不可测的鸿沟,以至于自嘲为“电脑白痴”,成为这些对系统功能最有发言权的人之常叹。有人采用强硬的方法甚至行政的方式企图将其控制麾下,或者成为不屈不挠的“自行开发”者,又或横下心来听任软件供应商和电脑专科生去发挥,其结果造就了一锅又一锅的错饭、夹生饭。

信息技术供应商为了突破这个壁垒,极力将“先进管理思想”注入到软件包中去,并为自己塑造管理专家的形象,不断地劝诱企业用户:“买进软件”就要接受管理思想——我包含的是最先进的管理思想,你信我吧”!可依照普遍规律,无论电脑业者怎样努力,都无法改变自己的立场和特长之所在。于是,在it用户和供应者之间,形成了一个死结。

上述问题的要害之一,是因为既往的那些信息应用体系,没有包含对企业规划与建设,还包括维护[注3]的支持——它应当象“定单修改”、“月报生成”一样,作为系统的基本功能(或可集成的基本功能),由非信息技术专业的企业成员去执行。对于电脑化企业来说,无法将企业信息技术系统的建设与企业建设分离,在企业的个性化成为基本生存战略,需要高度敏捷地作出改变的情形下,无法容忍满世界去寻找和购买那些套装。既然企业规划与企业信息技术系统规划是不可分割的,我们惟有让后者回归企业,回到企业决策与实施的现场去,按照用户的意愿规划和构造他们自己的企业信息系统——电脑化企业。做为信息技术业者,提供的是全面资源服务,从企业建设管理到维护所须的工具、资源、技术,以工程师的身份和方法,选择和集成这些资源,帮助企业决策与管理者实现他们的独特构思。

总而言之,从功能范围上,企业信息系统要支持从企业规划、构造到管理、维护、重规化的整个过程。

[注2]:迄今基本是如此,但也已经有一些优秀的产品,或多或少地突破,已经即具备了本文描述的部分特征。我们应当特别留意,许多产品在“实施、支持”上花费的大量工夫,却更多是出于其本身的僵化,和难用。

[注3]:这里首先指对作为一个人造系统的企业的维护,比如组织机构的调整,工作的动态分配,新的开发团队的组建等等,而不是信息系统的维护,但信息系统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正常”调整、重定义的能力,见其他段落。

管理思想与方法的容器与推进器

企业管理软件的管理含量,或者更具体地说,所“包含”的管理思想、管理方法,是当前许多软件商最津津乐道的话题,不幸的是这里包含了太多的神化。我不打算在这里讨论既有的软件与宣传中的问题,而仅就未来的发展方向探讨这个问题。首先明确三项前提:

管理思想、方法,终究是由企业自己根据自身的需要和认识引进的,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必须在这里占主导地位,软件或信息技术的供应商,应当是处于满足需要的角色,不能假设企业总是落后于软件所包含的管理思想或方法,以此为借口,掩盖“要用户适应产品”的企图。[注4]

“最佳企业实践”永远是一个动态的、相对的概念,现代企业建设的一个基本目标是形成学习型组织,不断改变或引进不同的管理思想和方法。

从社会分工的角度来看,由企业信息系统的开发者同时扮演先进企业思想的推广者并不是最合理的方案,必然是困难、费力不讨好的。这两者比较稳定的关系或许是各自独立的、战略联盟的角色。

基于上述前提,新一代应用于企业的信息技术与产品开发,应当尽量超脱特定的管理思想、方法的逻辑,将系统定位成一个管理思想和方法的容器和推进器,而不是酒和舵,不仅可以支持已知的管理思想和方法,还可以容纳或辅助在设计时未知管理思想和方法。装入什么动西,飞向何方,终究是由用户自己去决定的。

更具体地说,软件不应将业务方法与规则“固化”,而应交还应用者自行定义;一个具体客户应用的信息系统,其个性化的、体现了特定管理思想与方法的大部分特征,应当是在应用现场(或决策现场),以用户主导的方式建立的,这个建立或定义的过程本身,就是用户企业建设与发展的基本工作,也是一项持续的工作。

如果说存在一些与it应用系统平台不可分割的管理思想,那主要是企业运用信息技术的观念。从本质上说,信息技术业者的努力方向,不应当是概括已知的管理思想和实践,而是建立能适应变化的需求,高度灵活、可靠、经济、易用的信息系统产品或模式。

[注4]:现今信息技术系统应用的初级用户,常常也不具备先进清晰、管理思想或思路,“培育引导”可能是一种基本的战略,但这与产品及服务设计上的“满足用户需求”的第一要义并不矛盾。

通用企业应用平台与专用执行系统

在售卖给企业用户的软件产品形态上,最基本的变化是由开发“通用软件”向开发“通用模式”的转变,由“打包”软件向通用平台与可动态集成的资源、工具过渡。

一个投入运行的完整企业信息系统,应当包含两个基本成分:“通用企业应用平台”和“专用执行系统”,前者除了支持后者的实时运行,还支持对后者的动态定义,是基于某些通用标准的开放的软(硬)件框架体系,介于传统意义的开发平台和最终用户可执行软件之间的东西。它的一些重要特征如下,其他技术上的特点:例如硬件平台的独立性、安全性等,已经被广泛论述,这里未加赘述:

通过导入企业模型定义或直接建模而构造特定的企业应用——对应于“执行代码”,称之为“执行系统”。

通过改变模型定义而动态地改变执行系统,上述两个特征,也可以概括为“模型驱动”。

集成不同来源的软件资源(例如各种工具、模块或组件)协同作业。

支持“应用现场开发和集成”,与其他专门的系统开发工具协调运做。

支持“平滑升级”甚至平台更替,在升级或更换的过程中保持用户的企业/业务模型定义、业务数据连续继承。

与不同的系统之间建立通讯、数据交换、资源共享等。

不仅应包含软硬件实体,还应当包含相关的技术等(可称为逻辑实体)。

一个意味深长、挑战性的话题:和现在的“操作系统”的关系。

这样的系统,并不是准备直接售卖给最终用户的,也不是一个巨型、封闭的“软件包”,我们或许难以分清,一个建筑公司和他的信息技术伴侣(见后文)到底谁是传统意义上的“购买者”,或者可以说,是二者共同购买和使用它。

专用执行系统,则可对应于传统的直接应用的系统,例如一套mRpii系统,但它是在通用平台的支持下“自定义”的,并可以不断再定义的。它的使用功能,首先要解决的仍然是基础、日常业务中的应用,以数据库及网络、通讯为基础的实时的事务型应用。真正的“决策支持”,和“智能化资源规划”,要在这些基本应用完善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建立。

与“买-装-用”的产品模式相比,未来企业信息系统笼统地说,体现“规划-实施-运行-重规化”这样的应用模式(参见下节),各环节还具有并行的特征,其中,“买”分散各个环节中。

由开发供应商到信息技术伴侣

传统的软件企业,离不开“系统分析规划”、“代码实现与测试”、“交付、实施与验证”、“售后服务与维护”这样一些基本步骤(传统的“软件生命周期”)。在这些步骤中,最终用户做什么,开发商做什么,实施或咨询服务商做什么,是基本清晰的。但未来的企业信息系统生命周期,需要重新理解和划分。

按照传统的观念,我们可以说,企业信息系统的开发者(这里暂且将思路集中于软件的领域),就是规划设计并生成了最终可执行“目标代码”的人,然后再由实施者将“打包”的软件安装、做必要的设置,培训用户,投入使用,另外的一些人,则将负责使用过程中的支持与维护。这个格局,将被打破:

传统的企业管理软件规划将分成企业规划与建模、企业信息系统实施方案规划这样两个步骤,其中的企业规划与建模部分,将“回归企业”——由迄今事实上的软件开发与实施者主导回归到企业决策者主导,独立于软件系统的构建进行。

企业规划与建模工作,是伴随企业发展不断进行的一项战略性、基础性工作。这里需要一个新的角色,就是企业工程师(enterpriseengineer),他们的核心任务就是将企业决策者的战略规划转变为用严谨的工程语言表述的企业设计方案,并监督或直接参与实施。他们也是企业信息系统实施方案规划、实施以及维护过程的基本参与者,是系统运行效果的评估与改进的基本发起者(参见企业工程是什么)。

实施及维护工程:按照企业信息技术系统实施方案确定的技术策略和决定,安装调试并启动通用企业应用平台,集成各种必要的工具、部件,按照规划的企业模型形成“执行系统”[注5]。虽然“第一次”总是特别的,但实施和维护二者间将没有截然的界线。

企业的重规划:企业的重规划可能随时随地在不同范围上发生,企业模型也需要随之而调整,实际运行着的软件实体,同样处于相应的调整中,我们设想,在作出改变企业决策的人员之外,需要两类专业技术人员来支持和实现这些调整:一类是“企业工程师”,他们更多可能是隶属于企业方面的;一类是信息技术工程师,他们可能来自专业的信息技术机构。

在上述几个方面的描述中,可以看到,作为企业信息系统的“最终用户”,不需要和传统意义上的软件开发商进行深入合作,在整个过程中直接与最终用户相关的企业信息技术人员,就是1)项中的“企业信息系统实施方案规划”者和企业建模技术产品的供应、支持者,3)、4)项中的实施与维护者。而在企业建立和应用信息技术体系的整个过程上,都与他们保持最密切的合作,所以,如果不是企业自己拥有所有这些人和技术资源(并非绝对不可),他们将成为企业的“终身伴侣”。

从市场分工上,传统的包揽所有事情的企业管理软件供应商,可能分解为以下一些不同的角色:

企业应用标准的开发和维护——我们期望它由非营利的国际性标准化组织主导、控制

企业应用平台开发

应用资源开发——通用工具、模块或组件开发,特殊应用开发

企业it伴侣——信息技术咨询服务、企业应用系统规划、维护咨询或服务,资源、工具、平台的选择采购服务等

企业建设与管理技术咨询服务——企业工程技术,管理思想与方法

可以预测,最终用户系统的建成越发“远离”传统的软件代码设计。比较接近传统意义的软件设计开发工作,主要发生在对支持企业规划建模工作的电脑辅助工具或辅助工作环境的开发,以及通用企业应用平台及配套部件或工具软件的开发上。

[注5]:最初的建模工作可能是在企业安装的“平台之外”进行的,但由于动态调整的要求,平台之中也必然要“集成”相应的功能。

更先进的技术,更易用的产品

未来的企业信息技术系统,在所有功能上,都应显示更加易用的特性。易用并不代表功能简单,而是功能易于被理解和操纵。我们应当小心区分易用性与业务本身的难度:易用是要让应用者无须学习与自身业务无直接关系的知识(也可以说是“免培训”的特征)。比如访问internet网的客户无须懂得网络或拨号的协议设置,企业建模的人无须掌握代码设计的方法,企业战略决策的人无须掌握企业建模的方法等等。对于一名使用产品数据库的销售人员,它使用电脑中的产品数据库的基本功能,应当象使用电视机收看节目一样简单。而对于企业建模的人来说,他们本身的“专业知识”,就是建模,“免培训”意味着他们只要根据手册自行熟悉,就可以在不同厂家的系统上运用他们的与特定产品无关的专业知识,开始工作,除非出现了故障,无须与特定产品特征有关的“技术支持”。

具有本文所描述特征的企业信息系统,具备充分的“柔性”或“伸缩性”,它的动态改变能力,支持我们从基础的、入门的简单应用开始,然后逐渐地扩展、深入。这种弹性和动态升级的能力,实际上正是对软件技术的最大挑战,在这一点上,我们不能责怪过往的软件开发制造商,基于传统的技术和思想,要想在企业信息系统这样的复杂应用上实现动态定义、升级、扩展,可说是天方夜谈。而前面提到的新技术基础的形成,令我们第一次在这个领域看到了曙光。

归根结底,这里所描绘的未来企业信息系统,对用户最明显的好处,就是能充分、迅速地满足多样化、个性化,不断发展变化中的用户需求。

此外,我们还有理由期望,当我们引入、应用以上述复杂先进的技术为基础信息技术应用时,将可以逐步地投入资金,可以“退货”。应用成为伴随企业发展和学习程度逐渐深化的一个过程,而不是象现在那样,非要一次买进整个“软件包”和一揽子实施服务。“易用”和“弹性”这样的特征,也会减少在实施上所要投入的专业人员的精力。

继承与发展

这里只是归纳描述了笔者认为是核心的、重要的新特征,新一代系统的发展,将继承和综合以往系统的各种功能和特征。现有的各种类型的企业管理系统,比如eRp、wFmS(工作流管理系统)、eiS(执行信息系统),都各有其侧重面,留下许多“空白”,新一带系统提供完整的方案,具有填补这些空白的能力。

以现有的“mRpii/eRp”为例,其所需要的基础数据,应融入整体的企业信息环境中去,如关于产品的数据,就不仅仅是传统mRpii软件所包含的结构、加工路线、成本、工时等生产能力规划、物流控制与成本核算所需的数据,而是对产品实体完整的结构化描述,并遵循产品数据交换方面的通用标准。而诸如能力需求计划、生产进度规划,物料需求计划、各种成本核算等,则作为可选择和替换的“引擎”,每一种引擎实现一个或几个特定的算法或业务模式,适合于不同的应用对象和系统环境,根据需要集成于系统之中。近年发展起来的“工作流管理系统”,最有希望成为未来信息系统的事务处理核心架构;eRp所具有的基本特征,都可以被覆盖或集成。而B/w/S的体系架构,数据仓库、分布式处理技术、internet/intranet技术、分布对象技术,群件、中间件等等,则是实现上述功能的技术方法、手段。

结语——后来居上

我们对具上述特征的新一代企业信息系统的信念,是建立在已经或正在出现的新观念和技术基础上的(参见企业it系统开发)。所有这些趋势,对今天的企业信息技术应用服务/供应商提出了挑战:80年代以来mRpii黄金时代造就的企业管理软件及开发体系,无法满足上述需要,必须作出脱胎换骨的改变。目前国外的许多80年以来曾取得了市场成功的老一代mRpii/eRp软件,会走进被淘汰的境地。这给后来者造成了机会。

简述人力资源规划的含义篇3

论文关键词:水资源;水环境;规划;可利用量;承载力;短缺;合理配置

2002年,水利部和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颁发了<关于开展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随后又陆续了指导水资源综合规划的若干技术文件。这些文件对于指导水资源综合规划的顺利开展具有重要意义。由于新时期国家治水思路和理念的改变,文件中出现了部分新名词术语,部分原有名词术语(或计算方法)也赋予了新的内涵。在水资源综合规划的技术文件中,有一部分名词术语比较模糊。本文根据国内专家、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文件的规定,对他们的内涵进行分析,对现行的确定方法提出个人看法,对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提出建议。

1水资源

到目前为止,什么是水资源还没有一个公认的非常严谨的文字描述。<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中水资源定义为:自然界一切形态(液态固态和气态)的水都算水资源。直到1963年英国国会通过的<水资源法>中,改写为“具有足够数量的可用资源”。即自然界中水的特定部分。198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iinesco)和世界气象组织(wmo)定义水资源是“作为资源的水应当是可供利用或可能被利用。具有足够数量和可用质量,并且可适合对某地为水资源需求而能长期供应的水源”。

在我国,对水资源的理解也不尽相同。1991年<水科学进展>编辑部组织了一次笔谈,就水资源的定义和内涵进行了讨论。最后认为:水资源是水体中的特有部分,即由大气降水补给,具有一定数量和可供人类生产、生活直接利用,且年复一年的循环再生的淡水。

从上述文字表述可以看出水资源具有如下特征:水资源包含在水体之中,并且是水体的一部分;而水体中的其他部分,在特定的条件下还可以转化为水资源;水资源如果保护不好也可能转化为无法利用的水体,而危及社会的安全。根据自然资源的定义及综合以上各家的观点,水资源是能够被人类开发利用并给人类带来福利、舒适或价值的各种形态的天然水体。

因此,不是所有降水都是水资源,只有其中能够被人类开发利用的部分才称之为水资源。对于特定区域而言,降水总量是可以获得的,但是这些天然降水中到底有多少是人类可以利用的——即该地区到底有多少水资源值得深入探讨和研究。

2水资源可利用量

关于水资源可利用量有很多种定义和解释,下面介绍几种:

<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细则>中规定水资源可利用量l2是指在可以预见的时期内,在统筹考虑生活、生产和生态环境用水的基础上,通过经济合理、技术可行的措施在当地水资源中可资一次性利用的最大水量。雷志栋等认为,水资源可利用量是指经济合理,技术可行和生态环境允许的前提下。通过各种措施所能控制引用的不重复的一次性水量。胡振鹏等认为,水资源可利用量是指针对不同设计水平年,在一定的来水频率下,考虑对水量、水质的需求,天然储水体和水利工程设施可以为人类生活、社会经济活动提供的水量。翁文斌等认为],水资源可利用量是指在流域水循环过程中的水文条件不发生明显改变的前提下,从流域地表或地下允许开发的一次性水资源量。夏自强等认为,水资源可利用量是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出发,在扣除维持生态环境用水和水资源总量中部分不能或难以控制的水资源量后,人类可以利用的最大水量。

分析上述定义,理论上比较清晰完善,但实际分析计算时很难操作。水资源可利用量确定要考虑的条件有生态与环境需水量、技术上论证可行、经济上分析可行。从这3个方面来分析,内涵和外延都很大,很难具体操作。

同时,水资源可利用量的影响因素有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科学技术进步情况、水污染状况、生态与环境状况、天然来水状况、以及技术经济因素等。由于这些因素是动态的,随时间变化的,导致水资源可利用量也是动态的;同时这些因素如何影响水资源的可利用量,尤其是水与生态环境系统的关系,受认识水平限制,现阶段较难量化。

3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力

承载力是一个起源于古希腊时代的古老概念,在生态学中一般被定义为“某一生境所能支持的某一物种的最大数量”,它包含着极限思想,并有2个层次的含义:第一是所承受的力来自于某一生境以外的某一物种;第二是某一生境自身不遭受破坏,因为生境一旦破坏,再重新修复是不可能的。

关于水资源承载力和水环境承载力研究成果较多,目前普遍接受的定义如下:

水资源承载能力是指在一定的时期和技术水平下,当水管理和社会经济达到优化时,区域水生态系统自身所能承载的最大可持续人均综合效用水平或最大可持续发展水平。水环境承载力是指某一区域、某一时期、某种状态下的水环境条件对该区域经济发展和生活需求的支持阈值。

从上述概念出发,水资源承载能力、水环境承载能力的承载体可以是人口总量,生物总量,也可以是经济总量。这个概念有4个层次的内涵。一是生态内涵,它表现为这些承载力具有极限含义,它所承载的综合效用具有生态上的极限,对其开发利用应以不超过这个极限为前提。二是技术内涵,这些承载力并非一个纯粹客观的概念,而是与人类作用有关,具有主观性的一面。它与特定的技术水平有关,随着不同时期总体技术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这些承载力具有跳跃性,表现为时间上的技术动态性。三是社会经济内涵,通过社会经济系统结构的优化,社会经济容量或规模会有所不同,从而提高水资源和水环境的承载力。四是时空内涵,表现为水资源承载的综合效用及其约束因素具有区域性;不同的时空尺度,相同水资源和环境条件的承载力是不同的。

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细则中提到了水资源承载力和水环境承载力这2个专业术语,但是关于这2个参数如何确定没有提出相应的方法,因此该参数的确定方法值得研究探讨。

4生活和生产需水的预测方法

目前用于需水预测方法较多,如定额法、趋势法、弹性系数法、人均综合用水量法等。分析这些方法,各有特点。

定额法需要确定每一行业不同水平年的用水定额、发展规模、以及水的利用系数。要在需水预测之前先要预测这些参数,由于这些变量较多,其影响因素更多,这些参数的预测比需水的预测更复杂,从而导致预测结果误差较大。我国以前若干个五年计划的需水预测成果已经证明了这一点。趋势法、弹性系数法需要较多的历史资料,受历史资料的可收集性限制,这些方法应用起来有一定难度。另外发达国家用水的经验表明:用水量与人口、发展规模之间的关系不是单一的递增或递减关系,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有所差别,不同发展阶段有所差别,不同产业结构有所差别。因此利用这些方法进行需水预测也有一定困难。

人均综合用水量法主要应用于城市需水量的预测。由于城市的产业结构十分复杂,要想弄清楚每一个行业的用水定额及其发展规模难度较大,因此为简化计算,采用人均综合用水量法来进行需水预测。但是这一方法也有其局限性,因为人口不是区域消耗水资源的唯一指标,尤其是现在随着现代化程度的提高,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多,而对人力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少。因此到底用哪一种方法进行需水预测能够得出一个可以接受、误差较小的成果是一个值得研究和探索的问题。

5生态环境需水量

生态环境需水是指为维持生态和环境功能和进行生态环境建设所需要的最小需水量。实际上,生态需水与环境需水两者之间存在着交叉和重合的部分,生态需水主要侧重在生物维持其自身发展及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环境需水则主要体现在环境改善方面。

杨爱民、郑红星、王浩、刘昌明等认为“:生态需水应该包括环境需水,所以也称为生态环境需水。生态需水是指在一定的生态保护、恢复或建设目标下,在特定的时空范围内,其生态系统维持良好的稳定状态时所需要的水量(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和土壤水)。鉴于现在对生态环境认识的不断深入,前述界定中的“在一定的生态保护、恢复或建设目标下”的“建设”二字应该去掉。生态环境需水量是目前国内外研究的重点,基本理论和方法也较多,其中大多建立在多学科交叉研究的基础上,现阶段可操作方法主要是基于水文学基础的几个方法,如最枯10月法、tennant法等。最枯10月法:我国在《制定地方水污染排放标准的技术原则和方法》(gb3839--83)中规定:一般河流采用近10a最枯月平均流量或90%保证率最枯月平均流量作为设计水文条件。该方法原来用于计算污染物允许排放量,而现阶段把它作为生态环境需水量。实际操作上该方法有其局限性,主要表现为部分季节性河流、现阶段断流河道的生态与环境需水量为零,其允许污染物排放量为零(设计水文条件为零)。

tennant法似:是以预先确定的年平均流量的百分数作为生态环境需水量。tennant提出,以年平均流量的10%作为水生生物生长低限,以年平均流量的30%作为水生生物生长的满意流量。montana以年平均流量的10%作为最小生态需水量,最佳范围为年平均流量的60%一100%。该方法适合于大江大河等较大流域,而没有考虑河流流量的年内变化和年际变化,因而有其局限性。此外还有日均流量法、texas法、n6prp法、basiclfow法、月年保证率法、最小月年径流法、abf法、fdca法、40%准则等。这些方法计算方便,基本上是经验值,各有其实用性。

因此,分析总结前人的成果,提出适应不同对象的水文、生态、环境等条件的生态环境需水量估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6水资源短缺

水资源短缺是一个貌似简单但又存在许多异议的概念。目前国际上通用的判别标准是以人均水资源量进行缺水程度划分,见表1。

但是这个划分标准下面隐藏着许多问题。首先人口不是区域消耗水资源的唯一指标,尤其是现在随着现代化程度的提高,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多,而对人力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少。其次生态需水与人口没有直接关系,用人口作为评价标准也不合适。因此,对于水资源短缺的辨识采用单一的标准或指标是很难概括的。

实际上,水资源短缺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具体对于一定区域来说,它所描述的是一定经济技术条件下,区域可供水资源量和水质的时空分布不能满足现实标准下的区域人口、社会经济、生态与环境等系统对水资源需求时的状态。因此对缺水的界定应当拓展到水资源系统承载的主客体两个方面同时考察。

在水资源系统承载主体方面,人类社会已经从最早的逐水而居,发展到现在的资源水利、可持续水利等理性思索,水资源系统的外延不断被拓展,内涵不断被丰富。同时人们对水资源开发利用的范围应由最初单一的地表水系统拓展到地下水、大气水、海水、劣质水(包括污水、微咸水和咸水)等多个系统,水资源系统承载主体多元化特征日益突出。

水资源系统承载的客体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更替改变,在无人类活动干扰作用下,天然水资源系统在其循环过程中滋养了丰富多样的天然生态系统。自从人类社会行为作用于水资源系统伊始,水资源系统承载客体的纯自然属性便开始发生改变,水循环系统的社会驱动力持续加大,农业和工业经济系统的需水量和取水量不断上升,水资源系统承载的客体逐渐演绎成生态环境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

其社会经济功能得到充分体现。由于水资源系统承载客的多元化,水资源利用过程中就存在着竞争与分配的问题从水资源系统承载的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来分析,不简单地将水资源供需平衡的认为不缺水、不平衡的认为水。且不说水资源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的关系目前尚未清楚,就是科学合理地确定一定社会经济系统需水量及其节水潜力也存在一定的难度,更有社会经济系统的产结构问题。

因此,对于特定的区域和范围,如何科学合理地界定其水资源是否短缺值得研究和探讨。

7水资源合理配置

配置是指配备、安排。资源配置是指生产性资产在不同用途之间的分配;资源分配之所以成为问题,一方面是由于社会的资源供应有限,而人类欲望通常又无限,另方面是由于既定资源具有多种不同可供选择的用途。

水资源合理配置是指在流域或特定的区域范围内遵循高效、公平和可持续性原则,通过各种工程与非工程措施,考虑市场经济规律和资源配置准则,通过合理抑制需求、有效增加供水、积极保护生态环境等手段和措施对多种可利用的水源在区域间和各用水部门间进行的调配。

通过以上概念界定可以看出,水资源配置问题提出的前提是水资源有限性而导致的供需不平衡矛盾以及不同用途之间的分配矛盾,关注的重点是多种水源在区域间和各用水部门间的分配。实际上,水资源区别于其他自然资源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它的时程上分布的不均匀性,因此水资源合理配置不仅体现在空间上,同时也体现在时间上;不仅体现在某一水源上,同时也以现在多种水资源的联合配置上。

因此,研究和探讨水资源合理配置的技术和方法,对于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科学高效地利用水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8水资源配置的一般原则

前面已经叙及水资源配置问题提出的前提是水资源的相对短缺,即资源有限而需求持续增加导致的供需失衡。当水资源有限,不能满足所有用户的用水需求时就存在着分配水量的优先顺序问题。

从水资源方面分析,它具有流动性、随机性、易污染型、利害两重性等不同于其他自然资源的特有属性。在用水户属性上分析,从平面位置上,它们分布在河流的上下游、左右岸甚至跨流域;从用水时间上,他们可以是现在的用水户,也可以是将来的用水户;从用水户的性质上,他们可以是人口、工业、农业、生态环境等;从用水的主体上,它们可以是自然人、社会法人、社会组织、社会公众(如生态环境用水)等。这些属性决定了水资源分配方式较其他自然资源的分配方式更复杂。

简述人力资源规划的含义篇4

关键词孵化器创业自然人性化环境景观

中图分类号:p9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项目规划设计背景:

1、创业园产生及发展背景:西安高新区创业研发园孵化器集群是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施“二次创业”所规划的功能园区创业研发园中的重点项目,位于西安市科研、文教单位相对集中的南郊,项目净用地面积约为45362平方米。到2006年,西安高新区创业研发园孵化器集群将建成通讯、生物医药、汽车、石油及电力五个专业孵化器,引进各类创业企业、研发中心及服务机构400家,并建立一支优秀的创业服务团队。西安高新区创业研发园孵化器集群最终目标是建成国内最好的创业服务硬件设施及软件环境,将成为吸引国内外各类拥有创业梦想的人士聚集的热土,最终成为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创业硅谷。

2、当地自然及人文概况:自然条件:西安地处黄河流域关中平原中部,南依秦岭,北临渭河,属于暖温带半湿润的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3C。植物品种多样。乡土树种丰富。作为陕西省省会,也是我国西北地区最大的城市。人文历史:西安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历史最久的城市,自公元前1057年至公元904年,西安曾长期是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如今的西安,古迹众多,新城与旧城共生。

3、前期规划设计情况:

西安创业园孵化器集群的物理空间由多个不同专业的孵化器构成,各专业孵化器根据本行业情况及拥有资源情况设计自己的商业运营模式。而孵化器场地的总体规划构思,正是源于当代日本最新的具有国际水准的规划理念,它用一条长约45米宽的多功能景观林带,将创业园内的众多企业联系在一起。在交通上功能上,作为一个绿色长廊步行空间,将各个孵化器集群通过绿廊进行有效合理的连接,而设计这条绿色长廊的潜在含义却在于,喻意它是一条绿色的生命轨迹,它象征着孵化器各企业的创业历程,就如同生命的成长历程一样。

图一:规划中的绿轴图二:建筑符号----刚孵化出的小鸟嘴和绒毛色彩

初步设计的孵化器集群及配套公寓楼一期项目,位于创业研发园的起点,设计该孵化器集群的建筑师在入口建筑的设计上,又准确地把握了日本概念设计的精髓,通过建筑形式、符号、色彩,赋于建筑生命的含义,我们因此有幸将环境景观与用建筑结合在一起,以实现环境景观的具体形式共同讲述生命的诞生、成长和成功的故事。

总结西安高新区孵化器景观项目,有以下几个特点,

1、古老城区与现代化城市的共生

2、传统文化与国际化潮流的碰撞

3、现代建筑与景观的共融与对话

4、人、自然、城市的和谐发展

图三:入口广场的圆形构架的统一色彩

可以将它归纳为一句话----多种文化形式的共生与共融。

二、项目设计原则及指导思想:根据以上特点,制定出景观设计的原则与指导思想。

1、以人为本的原则――营造宜人的办公、休闲、居住场所

2、体现文化内涵――实现多种文化形式的共生与共融

3、注重建筑与景观的和谐――形成一个协调的整体

4、具有地方特色――加入中国传统及西安地方性景观元素

5、朴实、自然、实用的原则――从自然中体现出生命的含义

6、经济性原则――地方树种及建筑材料的运用节约了大量成本

三、设计主题

用最朴实的语言讲述最生动的故事

创业研发园的规划设计源于当代日本最新的设计理念,一条呈斜向布置的45米宽的绿化带纵贯创业园区中部,它不仅是一条绿色的生态长廊,而是一条真正意义上的生命纽带,将创业园内的各部分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用生命的历程来象征创业的过程。而位于这条生命线起点的孵化器集群,便自然成为生命的开始。从建筑设计和规划布局上,在设计一开始便把握了概念设计的精髓,以叙事的手法,赋于建筑生命的含义,阐述一个小小的生命如何孵化、诞生、成功的故事。作为与建筑密不可分的环境景观,必须与建筑融合在一起,与建筑语言实现完美的结合,更有责任将这个故事完整地表达出来。

因此,出于对创业园概念性规划及孵化器集群规划与建筑设计的理解,在充分尊重原有概念性设计的基础上,运用当地最普通的植物与建筑材料,清新自然的设计手法,将中国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与西安地方元素巧妙地融入到景观之中。其中,还参考了许多日本现代景观设计资料,摈弃雍容繁杂的人工痕迹,通过大自然中最常见最普通的花、草、树、木、水、石、光、影等元素,来描述生命成长的历程,表达孵化器创业、研发的主题:

从清新中流露出自然,从简洁中孕育出大气,

从现代中呈现出古老,从精致中表达出对人的关怀。

图四:总体效果图

四、总体设计:

结合创业研发园孵化器集群及配套公寓楼的规划布局,根据景观所处不同区域及其承担功能,将其分为六大部分:

1、中心45米宽绿化带----联系生命的纽带

2、孵化广场----阐述生命的诞生及成功

3、中心中式庭院----营造宁静、宜人的休闲场所

4、二层屋顶平台----简约大气的办公氛围

5、公寓绿化----小巧精致的居住环境

6、高层屋顶绿化----简洁而实用的绿色建筑

图五:总体夜景效果图

这六部分各具特色,且相互联系,围绕着生命的主题,环境总体设计体现出一种朴实无华的风格,每部分中的小品精致、秀丽而实用,并且文化气息浓郁,无不反映出一种充满活力、积极向上的精神。

五、分部设计:

简述人力资源规划的含义篇5

目前,虽然学界对该问题领域的研究论点日渐累积,但却存在较明显的理论缺陷。主要表现是宽泛乃至没有限制地使用逻辑范畴,将本不具备逻辑层面意义的某些局部性、偶然性规则解读为逻辑,致使所谓的国家治理逻辑呈现出多样化趋势逻辑究其内涵来说,应当是指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的原则,如果根本原则出现多样化情形,只能表明这些被视为逻辑的规则并没有达到逻辑高度,致使原本致力于逻辑层面的研究最终仍然停留于具象层面的研究。再比如,林林总总的国家治理逻辑的研究,论者均自立门户,自说自话,未重视对话,以发现联系区别,更说不上增进知识积累。究其原因,恐怕是研究者虽然明确了抽象化的逻辑研究意向,但是并未正确选择与此匹配、具有解释力的理论工具。本文的宗旨是试图构建有效的理论分析框架来探讨国家治理的逻辑。基本内容是先对国家治理逻辑的现有研究进行简要回顾和评论,在对话交流基础上建立以权利为中轴原理、权威体制为中轴结构的分析框架,即规划性政治框架,并提出规划性政治即国家治理的中轴逻辑;然后,选取三个典型例证来证明上述观点的可行性,最后讨论作为一种理想类型的规划性政治的独特地位和价值。

一、中国国家治理逻辑的研究:多种逻辑观点的评述

国家治理的逻辑的研究,实质是试图透过林林总总的、具体的治理观念、治理行为和治理体制,去发现和总结背后共享的、稳定的、占支配地位的规律。目前,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主要是从政体和历史演变两个维度来把握国家治理的逻辑。为了方便表述和讨论,分别称为政体逻辑和历史逻辑。政体逻辑。这一研究维度主要是从中国政体的内在特点和矛盾来探讨国家治理的逻辑。周雪光提出,中国自古以来承受规模之累,在权威体制与有效治理之间存在深刻矛盾,中华帝国得以维持的原因是发展出了帝国的治理逻辑。曹正汉认为,中国的国家治理经验是形成了以化解统治风险为目的的中央治官、地方治民的上下分治体制。冯仕政在解析国家运动形成和变异的机制时,主张国家运动的逻辑是由革命教化政体的内在矛盾对超常绩效的追求与卡理斯玛权威类型的矛盾决定的。以上三种观点对国家治理体系的表述分别是权威体制、上下分治和革命教化政体,其共同之处是以强大的中央集权为后盾。

历史逻辑。该研究维度是从国家治理演变的历史脉络中归纳出国家治理的逻辑。林尚立总结了近代以来国家建设的经验教训后,提炼出以下观点:近代以来中国的国家成长的轨迹就是寻求实现权威、秩序与活力的高度有机统一。对于处于现代化中的中国来说,国家权力要能够创造转型发展,首先必须形成有效政治发展与政治有效性之间的良性互动,而政治有效性是中国政治建设和发展的中轴原理。基于对新中国60年以来国家治理体系的历史演进的总结,唐皇凤认为执政党主导和组织化调控是国家治理体系的本质特征。同样是对60年来中国政府体制演变的历史考察,何显明认为国家治理模式演变的中轴逻辑是政府角色的转型,以实现政府、市场和社会良性互动的关系。彭勃等以考察环境卫生整治为切入点来分析整个国家治理的逻辑,认为各种治理手段变换的真实动因是动员稀缺资源实现有效治理。改革以来国家治理逻辑吸引了更多学者的关注。柯丹青在分析了农村改革中国家与农民的关系后认为,农村的私有化改革只是部分地体现了农民权力的权益主张,更主要的是体现了国家应对农民挑战、强化国家政治权力的逻辑。渠敬东等基于中国30年改革经验的社会学分析,提出中国治理体制总体上从改革前的总体支配向技术治理转变。汪庆华从国家建设角度提出,改革以来国家治理结构和治理方式的转型旨在通过提供健全的制度基础来促进市场经济的形成。黄冬娅从国家政权建设的视角来考察基层治理方式及其转变,提出基层治理的实质是国家为社会订立规则并获取服从。马骏运用波兰尼的双向运动理论来分析21世纪以来中国国家建设的基本特点,认为国家治理的重构在于平衡社会领域和市场领域的利益冲突。不同于以上明确提出国家治理的逻辑研究,张静认为,提出所谓中国政治的模式为时尚早,它还不具备稳定性、独特性和可模仿性。如果要做抽象程度较高的概括,只能叫做反应性理政,其特点是执政模式不固定,非正式渠道大量存在。采用这种没有固定逻辑的治理体系的国家被国外学者称为令人迷惑的政策矛盾的国家。

以上内容主要是从政体和历史两个维度来梳理现有文献,难免存在遗漏之处。在实际学术场景中,上述两个维度很难做非此即彼的划分。因为政体逻辑中的政体是处于历史变化中的政体,而作为国家治理的历史逻辑也主要是指政体运行的逻辑。就政体逻辑研究维度来看,三位学者作了一个共同的理论预设,即权威体制预设。这个预设在周文题目中毫无隐晦地表述出来了;冯文虽然没有在字面上明确这个预设,但却指出了中国权威体制的独特之处是将权威建立在卡理斯玛基础上,这种权威类型对超常绩效有着本能偏好;曹文则从权威体制的统治风险来阐述国家治理体系的实际运行。从更抽象的层面来分析,可以看到,政体逻辑有明显的国家中心主义色彩,即侧重于分析权威体制中国家方面的权能、行动和权益。因此还存在理论提升空间以从更宏观的视角来探究国家治理的逻辑。就历史逻辑的研究维度来看,可以将其看作是从具体方面对这种权能、行动和权益加以阐述,主要包括国家权威和有效政治发展、执政党主导和组织化调控、政府角色的转型、国家汲取资源、强化国家政治权力、为社会订立规则并获取服从等。因此可以说,政体逻辑和历史逻辑这两个维度的国家治理逻辑的研究,实质上都是在论述权威体制下治理的国家逻辑。从历史和当前的中国国家社会关系状况来看,治理的国家逻辑确实能够解释国家和政府在国家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甚至是绝对主导性的地位和作用,但因忽视了社会体系在国家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而存在不可避免的解释限度,特别是在市场化改革和双向运动的背景下,其理论解释力度更为局促。事实上,尽管在权威体制下国家具有相当的自主性,但也难以自主到可以置社会逻辑于不顾的程度,国家和政府在治理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不能脱离社会支持而单独存续,这是与传统权威体制的不同之处。汪庆华、马骏发现了治理的国家逻辑存在的问题,试图以市场逻辑和社会逻辑来矫正国家逻辑的问题。但是,无论是以市场逻辑、社会逻辑,还是以国家逻辑来概括表述国家治理的逻辑,都存在以偏概全的风险。有解释力度的分析理论需要提炼出能够同时兼顾市场逻辑、社会逻辑和国家逻辑的、更具抽象意义的分析框架,才能正确发现和分析国家治理的逻辑。

其实,政体逻辑和历史逻辑的研究维度已经为建立新的、更具抽象意义的研究框架提供启迪。这就是两个维度的观点最终均落在了维护或发展国家层面的主张、权能、资格和权益等方面。这些概念可以用国家权利这一范畴来统一概括,在分析框架里表征治理的国家逻辑。与之相对应的就是社会的权利,在分析框架里意指治理的社会逻辑。这样,就可以权利为中轴原理、权威体制为中轴结构来解释国家治理的逻辑,具体来说是以中国场景中独特的国家权利与社会的权利的相互关系来解释国家治理的逻辑。本文将这种建立在以权利为中轴原理、权威体制为中轴结构的权利分析称为规划性政治分析。应当指出,规划性政治不仅是理论方法,也是国家治理的实践方法,是国家治理的逻辑。

二、作为中国国家治理逻辑的规划性政治

在讨论规划性政治这一新的概念之前,先简要界定以下基础性概念的含义。

(一)基础性概念

逻辑:逻辑是一个人们广泛使用而没有恰当定义的字眼。逻辑一词在日常用语中有四种含义:客观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具体的理论、观点和道理;思维的规律、规则或者是指逻辑学科。以上四种逻辑定义中,除了指学科定义,主要是指规律之意。本文所指逻辑即规律。国家治理的逻辑:是指治国理政的规律。借用丹尼斯贝尔的话来说,国家治理的逻辑是概念性图式,是解释社会的中轴原理,在解释国家是如何治理这个问题上,它设法说明其他结构环绕在周围的那种组织结构,或者是在一切逻辑中作为首要逻辑的能动原理,因果关系中的第一位因素。因此,国家治理的逻辑是国家与社会的中轴逻辑、结构性原则和主导性原则,是决定其他原则的元原则。

权利和权力:当今时代虽为权利时代,但为权利界定众所公认的定义并不容易。正如康德所说:问一位法学家什么是权利?就像问一位逻辑学家一个众所周知的问题什么是真理?那样使他感到为难。他的回答很可能是这样,且在回答中极力避免同义语的反复,而仅仅承认这样的事实,即指出某个国家在某个时期的法律认为唯一正确的东西是什么,而不正面解答问者提出来的那个普遍性问题。在西方权利学说谱系中,权利是由利益、主张、资格、权能和自由组成的综合概念。有学者认为以其中任何一种要素为原点,以其他要素为内容,给权利下一个定义,都不为错。对于权利观念,阿马蒂亚森有更为独到的认识。在其权利方法语境中,森主张权利研究应当关注权利主体,特别是底层群体实际上的、有能力实现的权利,即可行能力。综合以上观点,本文中的权利,是指建立在可行能力基础上的主张、资格和权益。如果借用吉登斯结构化理论话语来具体解释权利,是指行动者制定和使用规范性规则(特定的权利和义务规则)和解释性规则(特定的知识库和知识框架)、支配和使用权威性资源(控制和引导的能力)和配置性资源(物质、人工制品及用品)的可行能力。这种使用规则和资源的可行能力不同于权力,后者是指某些人对他人产生预期效果的能力,具有有意性、有效性、单向性等特点。权力也不同于资源,权力是影响力术语,指政治体系中主体a的意图、行动和B的行动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如果由于a的意图和行动,B试图去造成x,表示a对B施加了明显的影响力。简单来说,权利是指主体单方面的行动能力,不具有控制和影响他人的性质;权力是指实现自身意图的控制和影响他人的能力。两者关系相辅相成,不可分割。拥有权利的目的在于实现自身意图,权利从形式到内容均与场域中他者的控制力、影响力密切相关;掌握权力的目的在于保障自身权利,权力的性质和效能受到场域中他者的行动能力的影响和制约。规划:规划同样是使用频率极高的术语。曼海姆认为,规划思维是人类思维发展的高级阶段,当人与社会从对个别对象和制度的有意发明进展到精心调节和明智掌握这些对象之间的关系时,就将谈及规划和有规划的思维。规划思维的特点是在每个情境中的关键地位掌握事变的复合特点,其最基本要素是,不仅仔细思考个别目的和有限目标,而且还了解这些个别目的对更为广泛的目标最终将有什么样的作用。

可以看出,曼海姆对规划的定义包括两个层面:行动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以及相对于特定目标的功能性。哈耶克不太赞同曼海姆对规划的定义。在他看来,社会层面的规划,不是指运用明智的预见以尽可能合理地处理问题,而是指根据单一的规划对一切经济活动加以集中管理,规定社会资源应该有意识地加以管理,以便按照一种明确的方式为个别目标服务。所以,哈耶克所说的规划是指特定目标视角下的集中管理,而不包括行动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因素。本文中的规划综合了曼海姆和哈耶克的规划含义,是指根据特定目标对规则和资源的生产与再生产加以集中管理,以保障规则和资源的使用不偏离该目标,并在主观层面有助实现该目标。规则和资源的集中管理,一方面是规则和资源使用的明确方式,另一方面是指规则和资源可行能力在不同主体间分配的集中管理。前者是后者的外在体现;后者是前者的依据而更具实质意义,是规划的主要含义。

(二)规划性政治:定义和特征

按照戴维伊斯顿的理解,政治是指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这里所说的社会价值是指宽泛意义上的精神利益和物质利益;权威性则是指当人民被蓄意实施权威手段或受它的影响而认为他们必须或应当加以服从时,一项政策就是带有权威性。具体来说,社会价值是指规则和资源的总和,政治是指制定和使用规则、配置和使用资源的权利的权威性分配。所谓规划性政治,是指按照权威机构的目标来设置、分配和使用权利以保证该目标的实现,所有其他主体的权利的性质和地位取决于它对于该目标的功能。规划性政治的实质是指以国家为核心的强势行动者与社会群体、特别是以工农阶层为主体的弱势行动者之间的关系状态,即强势行动者依照自身特定利益和意识形态的需要,有计划地赋予弱势行动者以规则和资源的生产与再生产能力。强势行动者之所以没有排斥弱势行动者而独占权利,以致后者处于无权利状态,是因为弱势行动者的无权状态会导致整个政治社会陷于停滞,强势行动者的安全无法得以保障。

简述人力资源规划的含义篇6

1物流运筹技术课程的意义及地位

1.1课程开设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有学者构建了从事操作型和基层管理工作的物流高技能人才胜任力模型,提出了专业的知识与技能、基础工具运用能力等十个方面的胜任力要素,认为高技能人才应具备解决问题、团队合作和协调各方资源等能力[1].也有认为需要重视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对人力物力进行卓有成效的物流活动组织技能的培养[2].从全国调研报告数据分析来看,企业对物流中基层管理岗位的要求上非常重视“解决问题能力”这一职业核心技能[3].物流运筹技术是从定量分析的角度,研究物流管理所涉及的运输调度、生产计划安排、人员调配、物流网络优化和投资分配等典型工作中如何应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统筹安排,合理利用资源,并使其经济效益达到最优的决策科学和决策技术,在培养学生系统性思维、团队合作意识和解决具体问题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开设该课程非常必要.

1.2课程地位分析

调研表明,企业对仓储作业能力、运输作业能力、配送作业能力、物流信息管理能力和物流市场拓展能力等5个专业能力的重视比例均高于学校;企业在专业能力重要性认知上全部高于学校,但在以培养专业能力为目标的仓储作业与管理、运输管理、配送作业与管理等9门专业课程重要性认知上却全部低于学校[3].因此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企业对当前学校课程设置和效果的认可度还不高,学校课程的设计期望与实际效果还存在较大差距.从课时角度看,物流管理专业课程平均课时多在60个学时以上,开设课时较充足.因此课程未达到预期效果除师资、实训等客观条件不足外,还与各专业课程独立开设,互不相通,知识点过于分散,能力培养不系统有关.物流运筹技术的课程内容和性质恰好能起到综合运用各专业课程知识点和系统培养专业能力的作用.以往认为该课程属于专业基础课程,这是从学科体系角度来分类的.依据高职应处理好专业与学科关系的研究[4],以及对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重要作用,该课程在课程体系中应是核心课程之一.

2物流运筹技术课程教学内容及设计环节

2.1分析传统教学单元划分方式的不足

该课程教学内容早期为本科运筹学课程的精简版,主要包括线性规划、对偶问题、整数规划、非线性规划、运输问题、动态规划、存储论、决策论等内容,以讲授运筹学理论、模型推导和手工计算方法为主.近些年随着高职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在课程内容上加大了与物流管理专业课程相关的内容,并介绍了一些计算软件的使用.结合目前该课程的开设情况和教学实际经验总结,按理论划分教学单元已经不适合高等职业教育的需要.如在传统的运筹学中线性规划、对偶问题、整数规划、运输问题等多是独立成章,分别基于不同的理论和模型,运用不同的方法.其中仅线性规划理论就有一般形式、规范形式、标准形式和典则形式等多种不同的模型形式,有简单单纯形法、大m法、两阶段法和对偶单纯形法等多种不同的解法.运输问题章节中又会涉及到西北角法、最小元素法、伏格尔(Vogelmethod)法、闭回路法等.上述四个理论单元涉及的模型实际上可以互相转换,都适用同一模型,却涉及约15种不同的解法.按理论划分教学单元的设计造成在教学和考核中都过于关注学生是否掌握了不同的解法,而对学生综合运用知识,构建和运用模型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关注不够.随着解法越来越多,掌握起来越来越困难,学生的学习兴趣呈下降趋势,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没有显著提高.这些都不符合高职学生的特点和高职教育的要求.

2.2进行项目式教学单元设计

如上文所述,事实上运输问题可以运用线性规划理论来解决,有些线性规划问题也可以运用运输问题的方法来解决.早期运筹学的数值计算主要由手工完成.将运输问题与线性规划分章讲述,主要是基于运用的手工计算方法不同.这种教学单元划分方式过于侧重最优值的计算方式,而割裂了问题之间的本质联系,不利于学生对问题及模型本质的深刻理解和运用.随着现代计算技术的发展和计算软件的普及,各模型的数据计算工作不再需要手工计算来完成.因此可以将教学重点转移到对系统性思维训练、模型构建与匹配能力训练和计算软件操作训练上来.整个课程在教学内容上根据适用模型和计算软件的情况,可以相应地分为以下5个项目.

1)线性规划应用项目共含最优生产计划制定、最优运输调度方案制定、值班人员安排、下料问题等4个典型工作任务,以培养学生在不同情境中运用线性规划的模型运用和优化方法使用能力.

2)动态规划应用项目共含运输最短路程选择、物流设备投资分配方案制定、背包问题与货物运输装配方案等3个典型工作任务,以培养学生在三个主要情境中运用动态规划模型和优化方法的能力.

3)存储论与库存控制项目共含安全库存量的控制、订货周期与订货量控制、存储费用最优方案的制定等3个典型工作任务,以培养学生在面对不同类型需求和货物种类制定最优库存方案和进行定量控制.

4)网络分析与控制技术项目共含运输网络优化、流量控制方案、项目进程控制与优化等3个典型工作任务,以培养学生初步掌握物流网络优化能力.

5)决策技术项目共含不确定性决策、风险性决策、多目标决策、矩阵对策等4个典型工作任务,以培养学生中基层管理实践中系统处理业务的能力.上述设计打破层进式的教学内容安排,代之以5个基于相同模型和计算方法的相对独立的教学项目来构成,其中前三个项目侧重解决物流业务中的具体问题,后两个项目侧重于中基层管理中所需的系统思维和优化能力的训练.每个项目选取3~4个不同的典型任务,多情境强化学生的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学生可根据自身兴趣和特长,进行项目间的组合和融通,避免了层层递进式教学模式中“越学越难”的困扰,符合职业教育工学结合课程关注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开发,在同一范畴下的多个学习情境教学实施的要求[5].

2.3选择适合教学的计算软件

计算软件操作实训是该课程的重要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软件将直接影响课程内容的编排和授课计划的制定.目前在教学中主要使用四种计算软件,即winQSB,Lingo,matlab和excel.其中winQSB内含19个子程序,可以对应解决19类问题,操作简便,但要求使用模型需要按照程序要求的规范形式,缺少灵活性,且不适合解决大型运算问题.Lingo软件适合大型运算问题的演算,灵活性强,计算速度快、精度高但操作复杂,需要使用者拥有一定的编程能力.matlab应用面广泛,擅于进行诸如方程求解、微积分、非线性问题求解等复杂运算,但语法严格,输入繁琐,并要求模型按软件规范表述,操作者具备一定的编程能力.excel最容易获得,界面友好,内置多种工具,操作简便,可以解决诸如线性规划、网络分析等多种问题,对操作者没有能力上的特别要求.但不擅长解决复杂的问题,计算精度也不高.从各软件优缺点比较,在实际教学中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一种或几种组合软件来进行教学.根据教学经验,通常在实际教学中选择excel和matlab两个软件的组合,基本可以满足教学中的计算需要.

3物流运筹技术课堂教学方法探讨

结合高职教学和学生特点,物流运筹技术课程的性质和教学内容决定了该课程不能完全通过理论讲授来达到教学目的.另一方面,由于该课程涉及较深奥的理论,也不能单纯通过实训来让学生真正掌握相应的方法和运用技能.根据该课程的特点,课堂教学适宜采取教学做一体形式,分四个环节进行教学.

3.1“讲授—理解”环节

这一环节采取教师讲授基本知识点,学生了解和掌握的教学方式,重点介绍模型和方法的适用条件、构成要素和运用的成功案例,侧重将复杂和抽象的模型简单化和形象化以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并通过运用的成功案例启发学生思考和引起学生学习兴趣.这个环节不宜侧重运用抽象的数学语言对模型进行描述和推导,教学实践表明这种作法收效甚微,并严重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2“演示—模仿”环节

这个教学环节采取教师演示问题的处理过程和方法,学生跟随模仿的教学方式,重点在于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通过模仿逐步体会各类模型和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巧妙之处,进一步激发其掌握技能的欲望.教师演示过程应尽可能地细致并进行必要的反复,便于学生对全过程进行模仿和掌握,形成操作过程的整体认识.

3.3“操作—指导”环节

这个环节设计与教师演示例题相似的问题,以学生动手操作为主,教师进行适当的提示和指导.教师在这一环节应注重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指导学生将在模仿中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迁移到新问题上,侧重学生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并鼓励学生探索,允许学生犯错,通过指导帮助学生发现在知识和技能上的不足,巩固学习成果.

3.4“展示—讲评”环节

这一环节侧重学生将学习成果进行展示,教师对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评,学生进行课堂学结.这个环节的目的是检验学习效果和肯定学生学习成果.由于该课程是以项目下多个任务形式作为教学内容,学生在成功解决某一具体问题或完成某一任务后会产生一定的成就感,通过成果展示和教师讲评可以进一步激发和稳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上述四个环节紧紧相扣,可以根据每节课的教学内容对四个环节的教学时间进行分配,细分每个环节的教学目的和重难点,同时能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循序渐进的授课节奏,将学生带入情境从而形成了完整的课堂教学组织过程.

简述人力资源规划的含义篇7

关键词:复杂断块油藏;精细油藏描述;剩余油;分布规律;

断块油藏通常是说由断层作用形成的圈闭,在开始发生变动的过程中断层可以作为流体运移的通道,而在闭合的过程中对油气运移起遮挡作用。断层很多时候也会把一块相对完整的背斜褶皱分割成一些断块,这些断块就会形成一个个独立的储油圈闭,就像一份相对完整的披覆构造,使得许多断层成为了分割油田的分界线,使油田显得支离破碎,并且形成一个个大小不等的独立的次生油气藏和原生油气藏,所以,断块油藏就是主要因为断层作用形成的油气圈闭。

一、复杂断块油藏的一些地质特点

复杂断块油田主要是指断块油藏的含油面积不足一千平方米,切石油地质储量占总储量的一半以上的断块油田。其一些主要的地质特征是:1、构造复杂,类型多,断块小,断层多;2、多种砂体沉积类型(河流相、三角洲相),储层物性比较好,但是其中的变化很大;3、含油层系多,主力含油层系大面积分布,切不同的区块其含油层系也大不相同;4、油水关系复杂,油藏数量多类型广,油藏之间的天然能量区别很大。

二、复杂断块油藏精细描述的内容与技术

复杂断块油藏精细油藏描述的内容主要应该包括:储层单元的细胞对比,微型构造,自然断块的划分,储层非均质,精细油藏类型,储量复算,与地层单元、断块划分紧密结合的沉积微相分析,油藏地质模型,储层空间封闭单元,流体模型等。

1、储层单元的细胞对比

储层单元的细胞对比作为精细油藏描述的基础,在当前,主要可以分为下列几类对比法:按沉淀单元时间划分;层序划分;单砂体划分;按小层、小小层划分四种。

2、微型构造

决定构造模型准确与否的第一个关键因素是地下井位。精细构造的解释主要包括地质层位解释、断层解释、斜井地址分成数据应用和断层平面组合。

3、自然段块的划分

根据每个区域的不同、地址面貌不同、资源的品质与分布不同、自然断块的划分也不同。大气油的分布在六大区、石油的分布主要在中东。

4、储层非均质

这在国内外在油田开发的中后期对油藏实施全面深入细致描述和预测的热门课题。主要包括构造精细描述技术、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的原理和方法、精细沉积微相分析方法、测井约束反演技术、储层三维建模的基本原理、油藏特征和非均质性的分析方法、常见注水开发问题的解决方法、油藏模型建立技术。

5、精细油藏类型

精细油藏的类型主要有沉积微相控制的剩余油,指的是在不同的微相中剩余油的饱和度值不同,通常认为剩余油主要分布在边缘相带和非阻力层。另一个则是断块油气藏控制的剩余油,指的是复杂断块油藏构造破碎,断块之间连通性差,难以形成注采系统,有些砂体由于运动程度差就会残留大量的剩余油。

6、储量复算

容积法计算的是地质储量,一般较笼统,油藏模型一般是圆柱体,求取面积的关键是确定含油边界以确定含油半径。

7、沉积微相分析

不同类型的沉积盆地有相对稳定的沉积相带、沉积体系。不同沉积体系,由于沉积环境的差异,生油气母质及其演化、油气的储集和保存油气的条件也有所不同。主要有三角洲沉积体系中的油气分布和蒸发岩与油气聚集。

8、油藏地质模型

油藏地质模型主要有三维地质结构模型的建立,这是为了保证后续属性建模能够在合适的地层空间进行。另一个是储层属性三维地质建模,在精细构造模型和测井解释成果的基础上共完成了岩相、孔隙度、渗透率三种地质模型的计算。

9、储层空间封闭单元

受断层发育、砂体尖灭影响,由于断层封堵,使得断层附近的油井一般为单方面的受效,靠近断层区域水驱效果差,加上断层的封闭性较少,便可形成较有利的剩余油富地区。

10、流体模型

地层压力的下降对储层内的流体影响是巨大的。当地层压力下降的一定程度时,原本在高压下能够溶解在原油中的轻质组分会散逸出来变成气体,随着气体的增多,体积不断增大,气体的膨胀能就可以促进原油在地层中的流动,将原油向井筒驱动,有利于油藏的开采。直到地层压力下降到无法推进原油流入井筒,这时就需要通过油田注水为地层补充能量。

三、复杂断块油藏的剩余油的主要分布规律

根据国际权威研究机构研究论证,油田的中后期剩余油的分布主要有下面一些类型:

1、地形岩性变化剧烈,主砂体以周围表现为搭桥或镶边形态样式,或者是大面积水淹存在的表外层或者差储层。

2、砂体周围多种泥质遮挡物分割,或大型的砂体不规则的边角位置造成的剩余油。

3、复杂断层周围井网不能很好控制的部分。

4、现在的井网技术不能够有效控制住的砂体。

5、大部分在井间的分流线方位会出现剩余油。

6、复杂断块的较高方位、微构造成波动的高部位砂体。

7、正韵律层的顶部。

8、由于开采过程中,注采系统不足或完善,注采不平衡等一系列因素造成的剩余油。

剩余油的分布也有很多可控制的因素:如沉积作用、构造特征、储层非均质性、岩石的湿性和开发水平等因素。

四、总结

综上所述,油藏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所以科学的开采就显得至关重要。一个油藏经过几次开注采之后,其实还有很多剩余油残留和分布在油藏下面的岩石之中,如果不加以利用和收集开采,就会浪费宝贵的资源。了解和合理的运用复杂断块油藏精细油藏描述的技巧和方法,掌握剩余油分布的规律和成因,对今后在复杂断块的剩余油勘探和开采挖潜中都具有很高的实际价值和指导意义。由于本人的知识水平有限,因此,本文如有不到之处,还望不吝指正。

参考文献

[1]穆龙新、裘泽楠,不同阶段的油藏描述[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9年.

[2]谢俊、张金亮,剩余油描述与预测[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11年.

[3]吴星宝、李少华等,相控随机建模技术在非均质性研究中的应用[J];断块油气田,2009年.

[4]李胜彪;王集复杂断块油藏开发地质综合评价及调整治理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0年.

作者简介

魏列民(1979-)男,汉,甘肃白银人,工程师,主要从事油气田开发研究工作。

简述人力资源规划的含义篇8

关键词:生产计划;数学模型;线性规划;LinGo8.0

中图分类号:F2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117(2012)02-0052-02

线性规划(Linearprogramming)无论从理论和方法的成熟性,还是从运用的广泛性,都是运筹学中极具有应用价值的一个重要分支。它在农业、工业、服务业、军事、运输和计划管理等多方面都越来越受重视、越来越得到广泛的运用。随着高科技电子计算机的求解软件的不断发展,专门用来解决线性规划问题的LinGo软件已经可以解决成千上万个约束条件和变量大规模复杂问题,该软件的出现使得解决线性规划问题已变得得心应手。线性规划方法是研究在有限的原材料、人力、时间、资金、设备等资源条件下,如何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最佳生产计划,使企业达到最好的经济效益(利润最大、产量最多、效用最高)。下面将应用线性规划法对企业如何制定产品生产计划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

一、线性规划的模型

线性规划模型的建立需要以下两个条件:一是最优目标。问题需要完成的目标可以用线性函数来描述并能够使用最大值或最小值来进行表示;二是约束条件。这些限制条件可以用决策变量的线性方程组或线性不等式来表示,为达到目标函数的最佳值提供限制约束。通常线性规划的数学模型一般可以表示成如下所示:

其中式(1)称为目标函数,式(2)称为约束条件。在线性规划模型中称Z为目标函数;称xj(j=1,2,…,n)为决策变量;称cj(j=1,2,…,n)为目标函数系数或价值系数;称bj(j=1,2,…,m)为资源约束常数或简称右端项;称aij(j=1,2,…,m;j=1,2,…,n)为约束系数或技术系数。

二、线性规划在企业中的应用

为了研究线性规划模型在企业中的应用,接下来以某工厂生产计划为例建立线性规划模型以及应用软件LinGo进行求解并采用灵敏度分析模型结果。

(一)实例描述

某工厂计划安排生产甲、乙两种产品,生产这两种产品需要消耗电力、煤炭和劳动力三种资源。已知该工厂可利用电力有200kw,煤炭360t,工时有300小时,每生产一千克产品消耗资源量和能所获得的利润见下表1。

问:如何安排甲、乙两种产品的产量才能使工厂获利最大?

(二)模型的分析与建模

由题意可得该问题是典型的线性规划问题,我们用,分别表示用于生产甲、乙产品的产量即为决策变量,建立的线性规划数学模型如下所示:

利润最大:maxZ=7X1+12X2

电力约束:4X1+5X2≤200

煤炭约束:9X1+4X2≤360

工时约束:3X1+10X2≤300

非负约束:X1≥0;X2≥0

(三)模型的求解

利用线性规划软件LinGo8.0在该编程区域中编写语言建立模型并求解如下图所示:

model:

max=7*x1+12*x2;

4*x1+5*x2

9*x1+4*x2

3*x1+10*x2

x1>=0;x2>=0:

end

程序编程完之后,选择LinGo菜单中Solve选项,即可得到如下所示结果:

报告说明:运行1步即找到全局最优解,目标函数最大值为428,变量值x1=20,x2=24.

“ReducedCost”的意思是缩减成本系数(最优解中变量的此值自动为零),“Row”是结果模型的行号,“SlackorSurplus”的含义为松弛或剩余,也就是限制条件左右两边的差值,对于报告中“=”不等式,左边减右边的差值称为Surplus(剩余)。“Dualprice”的含义是影子价格,上面结果报告中Row2的松弛值为0,说明第二行的电力约束条件已达到最大用电能力已为饱和状态(200kw),影子价格为1.36百元,意思是说:电能若每增加1kw,目标函数利润便增加1.36百元;报告中Row3的松弛值为84,这表明按照最优解(x2=24)安排生产则第三行的煤炭约束条件的最大煤炭提供能力为360t剩余了84t,因此增加该生产线的最大煤炭提供能力对目标函数的最优值不起作用,故影子价格为0;报告中Row4的工时约束已达到最大用时能力已为饱和状态(300h),影子价格为0.52百元表明工时能力每增加1h,利润将增加52元。

(四)灵敏度分析

在应用灵敏度分析时,必须要激活灵敏度计算功能才能计算灵敏度值,因此必须通过先选择Lingo菜单的options命令,然后再选择GeneralSolve中的DualComputations列表框选择priceandRanges选项并确定,最后再选择Lingo菜单的Range命令生成的灵敏度分析报告结果如下:

上面报告说明:第一部分报告结果标题是目标函数系数的变化范围,对于变量x1目标函数系数允许下调范围为3.4,允许上调范围为2.6,因此只要变量x1目标函数的系数在3.6~9.6范围内变化时,最优解(x1=20,x2=24)保持不变;变量x2的目标函数系数允许下调范围为3.25,允许上调范围为11.33,因此只要变量x2目标函数的系数保持在8.75~23.33范围内时,最优解仍不变。这说明当甲、乙两种产品销售价格在以上范围内变化时,工厂的生产计划不需要改变,即改变生产计划不能增加工厂的利润。

报告第二部分的标题是约束条件右边常数的变化范围,只要电力、煤炭、工时约束最右边常数在150kw

三、结论

在企业制定生产计划时,线性规划已成为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决策制定的的理论依据,生产计划安排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本文主要介绍了线性规划的基本理论以及如何建立线性规划模型,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与建模,运用线性规划lingo软件进行模型求解分析,并阐述了此软件对线性规划中目标函数系数及约束条件右边常数的变化对分析造成的影响。应用线性规划并配合相关解决此规划的软件进行计算方便易行,为以后再解决分析线性规划如何在企业中安排生产计划决策问题时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和方法,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和借鉴意义。

作者单位:安徽工业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作者简介:方利(1984-),男,安徽亳州人,安徽工业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2010级研究生。研究方向:工业工程,研究课题“大型钢铁企业产品结构优化模型”。

参考文献:

[1]吴祈宗.运筹学第2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2]袁新生,邵大红,郁时炼.Lingo和excel在数学建模中的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简述人力资源规划的含义篇9

【关键词】哈耶克自由主义社会主义法治

从凯恩斯政府干预思想诞生以来,自由的市场经济梦想已经无法回到亚当・斯密时代的“自由放任”初衷。而政府干预是否应该,干预应到什么程度,以及干预能否有效也成为了凯恩斯经济学诞生以来主流经济学界的最大争论点之一。一方面,市场有效性假说的弱成立使得在完美假设条件下的经济理论在实践中其实是无法实现的,因此政府干预有它的理论和现实基础;另一方面,人类历史只是从自由放任引起的灾难和危机发展到了政府干预和监控下引起的灾难和危机而已。金融危机的形式在改变,但它的实质和最后严重的后果没有改变。在这样一场持续时间长久,涉及学派广泛的争论中,哈耶克无疑是其中为自由主义摇旗呐喊,著书力作的先驱和最强音。

一、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

哈耶克要论述社会主义和计划经济的不合理性,同时从正反两个方面论证自由主义的正确性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便是自由主义为什么适合人类这个核心的问题。那么对于下定一个自由主义的确切含义,以及剖析自由主义的核心是第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他指出个人主义是自由主义的核心,因此我们有必要来思考其关于个人主义的概念,以及我们传统的宣传对于个人主义的错误认识,两者之间的偏离造成了几十年来我们对于个人主义的偏见。其实如果回望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我们就会发现这种对于个人主义的盲目恐惧和排斥是有深深的文化渊源的。

中国传统文化一直强调的是忠君报国,每一个人在宇宙中都是有特定的阶级,特点身份和位置的,个人努力所能达到,而且所应该达到的也只是使自己扮演好这个角色,而不是去超越它,改变它,甚至跳升到另一个层级上去,那样做便会沦为不忠,叛逆,这是万万担不起的大罪。正如《论语》所言:“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为政之道在此,违反了就是冒大不韪了。从这个逻辑点出发,一切形式的个人主义思想都是危险的,因为个人主义在哈耶克看来不是所谓的随时为自己着想,而是一种个人自己选择自己决定的人格权利。这一定义从最根本的层面上明确了个人主义的正确含义。这与我们一直以来接受的个人主义是自私自利,将动物自保性与人类本性混为一谈的教育是完全不同的。然而,我们需要进一步思考的是,即使我们明确了个人主义的正确含义,那么我们是否就有资格在这样一个文化根基和政治大环境中追求个人选择的权利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原因正如本段开头所述,如果要维护个人选择的权利,尊重个人奋斗的可能性,那么整个社会秩序就会脱离应该的为政之道,这是不被任何统治者允许的。

恰恰相反集体主义在原则上是追求一种以个人社会性取代动物自保性,从而在更广泛层面上达到本质的平等,那么在哈耶克看来这样一种思想最终产生的效果只能是好心办了坏事。他认为社会主义本身的概念就处于一种混乱之中,“它可能意味着,而且常常被用来说明的,仅仅是社会正义更大程度上的平等和保障等理想,这些理想是社会主义的终极目标。”在这样一种概念不清的思想领导之下,社会主义必然会创造出一种“计划经济”体制,因为混乱的政治思想需要一种形式上的有序性来维持。在这种体制下企业家的才智和规划会被统一的中央计划所代替,最终达到集体利益最大化。这种思想恰恰也是当时欧洲大陆弥漫着的一种主流政治和经济思想,在那样一个环境下,哈耶克需要让所有醉心于“福利国家”的民众和所谓专家明白这样一种排斥竞争的制度是多么可怕。因而他书中进一步论述到,经济自由主义反对以协调个人努力的低级方法去代替竞争,这是一种对个人的否定,也是一种对效率的损害。因此,我们需要思考,集体主义在当前是应当作为一种奉献精神来警示激励自己,还是作为一种政治迷信去疯狂崇拜?如果这个问题不把握好,那么我们的个性就会被抹杀,个人创造力的缺失将会是一个国家在这个“知本主义”世界里最大的损失。

二、计划与法治

哈耶克自由主义经济观中另一个能够激起人们强烈共鸣的便是,他关于何为法治以及法治真正实现的条件的论述。在具体评价哈耶克的论点之前我们应该先来审视我国的法治现状。当然,在这之前我们首先应该明确“法治”与“法制”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法治,即为依法治国,唯以法为准绳为一个社会限定一些基本的原则;而法制,则只是法律制度的简称而已。一个国家若要实现法治,则必以具备相应的法律制度为前提;但是一个具备法律制度的国家则未必是一个法治的国家。这从古今中外的历史中我们都可以找到两方面的例证。那些南美军人政治国家也有法制,但独裁政府绝没有丝毫推行法治的意图,而英美法系国家虽以判例为准,较少成文法,但却法治井然。本文这一论述想要表明的即是,一个国家是否符合法治国家的标准是不能单凭借其法律制度的完备性来判断的。我国在经过了几十年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后,现在已基本形成了相对完备的成文法体系,但是距离法治国家仍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在制度上、传统上、习惯上的束缚太多是一个突出的问题。在现实中依法办事的难度仍然很大,这不仅和中国的传统文化氛围有关,而且也与我们对于法治认识的偏差有很大的关系。完善法制固然重要,但是真正理解法治的含义才是依法治国的真谛所在。因此,在这个改革的关键时刻来看看哈耶克的观点是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的。

哈耶克认为“法治的基本点是很清楚的:即留给执掌强制权力的执行机构的行动自由,应当减少到最低限度。”这句话是说,法制应该首先给出一些最最基本的原则,政府应该遵循这些先定的原则去行事,而个人则可预见政府的行动,从而作出选择。这是非常原则性的一个观点,也是真正法治应该达到的一点。如果政府在除了限定现有资源可以使用的条件以外,还具有直接分配资源的权利,那么个人的利益将会受到很大的损害,政府也会因为法律有碍于其实现自身的目的而几次三番修改法律,这样的话法治将根本不可能实现。

进而言之,只有在一个竞争性的社会中,当政府充当了一个服务者和监督者的角色时,法治才有实现的可能。集体主义类型的经济计划必定要与法治背道而驰。因为在计划经济之下,政府需要为各种目的做出计划,而一个纷繁复杂的社会中各种目的是难以得到统一的,所有人的需要也是难以得到平等重视的,因此政府必须将不同的人们的需要分出尊卑轻重。而最终这样的行政逻辑引向的必然不是法治,而是政府的强制工具强加于人民的一种新的等级差别。关于这样一段抽象的论述,我们很容易就能够联想到前苏联以及我国五六十年代的事例,政府对于经济过度的不合理的干预曾经造成过巨大的损失。赫鲁晓夫在西伯利亚平原的玉米计划便是其中的典型,如果在自由竞争的市场中,玉米种植资源的配置一定会流向自然环境适宜的地带,而不会盲目地导致在条件恶劣的西伯利亚平原进行生产玉米的活动。但是当一个由个人意志为准的政府出面把持经济后,什么样荒诞无稽的事情都是有可能发生的。

三、效率与计划

哈耶克在自由主义的论点上是一个典型的原教旨主义者,他反对一切形式的政府干预,尊崇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这也是他为什么在五十年代后被排挤出主流经济学家行列的原因之一。当今主流经济学虽然在政府干预的程度和范围以及有效性上存在着较大的分歧,但是从根本上说他们都不反对政府的干预,或者从另一个角度讲,他们或多或少都承认干预在一定范围和时间内是有效的。但是哈耶克不认同这一观点,他坚持的是纯正的自由经济。这就必然不被其他经济学家所理解了。哈耶克相信一种混合自由市场经济和政府干预的经济体制是不会有效率的。其论述最终得出的结论即是一切形式的计划经济只能引向一条通往奴役的道路,而“一项维护个人自由的政策是唯一真正进步的政策”。

其实关于计划的无效率这一点我们不需要太多理论上的论证就可以得出结论,从苏联以及新中国前三十年的发展来看,计划经济是一项利少而弊多的政策。自由竞争的经济可以引导资源流向收益最高的部门,虽然市场在很多情况下会出现失灵现象,但是政府无论如何都不能够以计划代替竞争。因此正如前文所述,一个庞大的社会包含着无数个目的,而计划制定者无论是能力还是精力和这些为数众多的目的相比都是极其有限的,因而他们只能从主观上判断哪些目的是对一个社会更为重要的。也就是说在计划的过程中他们潜意识地否定了目的的平等性,而人为给予所有的目的以权重。这些权重在自由经济中应该是由市场给予的。市场通过竞争引导资源达到近似最优(因为有交易成本,信息成本等各种难以免除的现实因素)状态,这一过程之中其实已经为每一个社会目的(不光是经济的,甚至包括社会的,政治的)分配了权重。比如说一样产品供不应求,厂商首先在市场供需矛盾的压力下做出的决策必定是扩大生产,满足市场的需求,而不会是在市场需求尚未满足前就投入巨大的资源于改进产品,升级产品之上。但是政府的计划则不然,因为政府的着眼点或许与市场不同,利益出发点也会有偏差,从而导致计划的不合理,从而最终造成无效率。

哈耶克的论点是坚固的,他的思考是周密的,他要阐明的是计划经济和集体主义对个人和社会的危害性,而不是盲目地,形式上地排除规划和计划。“一个有效的竞争制度和其他制度一样,需要一种明智规划的并不断加以调节的法律框架。”他并不反对为竞争而做的计划,也就是说一个服务型的政府是必要的,那样的政府为竞争提供必要的软件和硬件,并且起着监督的作用,按照一套既定的规则行事。归根到底,哈耶克最核心的论点便是反对一切形式对立于竞争而存在的计划,支持一种建立在个人主义基础上的自由市场经济。这样一种视角,让我们在审视中国乃至整个世界近六十年来的发展变化时拥有很锐利的洞察力和思辨能力。

【参考文献】

简述人力资源规划的含义篇10

关键词:工程管理全生命周期分包管理计划管理

中图分类号:F426.61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全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电力工程总量大幅增加。以2016年天津市蓟州区为例,电力工程总量较2015年全年增长64%,其中参与施工的企业和人数也逐年增长,参与施工的企业较2015年全年增长了20%以上。电力行业传统工程管理方法开始凸显不足,无法满足电力工程的建设需要,工程管理问题日益显现。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的问题:一是工程信息不共享:工程施工各阶段、各专业均比较独立,信息不共享,关联性较弱,管理人员无法从整体角度把控项目;二是对工程风险缺少必要管控:缺乏有效的管控手段,无法提前预判工程施工L险,总是风险发生后再去补救,导致浪费极大的人力和物力;三是施工队伍管理缺少有效手段:施工人员素质良莠不齐,无法满足电力工程施工对人员素质和技能的要求,导致施工质量较低,甚至容易发生施工事故。

针对上述问题,光源公司采用工程管理系统,开展以计划为导向的电力工程全生命周期管理,开发工程管理系统,意在解决电力工程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1实行工程全生命周期管理,实现精益化、多样化管理

以计划为导向的电力工程全生命周期管理将工程管理过程分为“启动―计划―执行―监控―收尾”五个阶段。其中,“计划―执行”两个阶段依照项目进展循环进行,而监控阶段是整个工程能够顺利执行的一个重要阶段,监控阶段以计划为模板,随时监管执行情况,如发现偏差,立即纠正。

电力工程启动阶段包含工程招标、工程投标、总包合同、分包合同、工程派工;计划阶段包含工程计划、物资需用计划、物资采购计划、物资领用计划;执行阶段包括工程进度、工程资料、工程变更、工程签证、隐蔽工程等,监控阶段包含施工进度监控、物资库存监控、分包人员监管等,收尾阶段包含工程结算、物资结算、工程竣工等。

通过工程管理系统,整合各个阶段,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以计划为导向的涵盖电力工程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流程。

1.1注重过程管理,贯彻“制度流程化、流程表单化,表单信息化”管理思路

光源公司工程管理系统上线前,各部门各业务的负责人之间信息不共享,工程进展情况同步滞后,制度相对孤立,只能针对各岗位职责进行描述,各负责人管理方式不同。比如负责工程资料的专责,只能确保最终资料的完整性和合规性,对于资料的时效性、与现场的吻合度均无法及时监管;同时工程资料对于领导决策无法起到实际作用,浪费了工程资料的使用价值。

光源公司工程管理系统在开发前,将公司工程管理制度梳理并整合为一套完整的工程管理流程,明确了每个阶段的输入项、输出项和具体职责,形成了多种表单模板。系统设计阶段,将整套的工程管理流程表单模板固化在信息系统中。实现了由工程管理系统负责施工工程的全过程管理,各岗位责任明确,管理到位[1],工作流程定义清晰,明确。

1.2以工程为核心,推动电力工程建设精益化管理,促进工程进度、成本、质量、安全等诸多目标的实现

工程管理系统以工程为核心,根据工程范围的不同,将整体工程设计为三层架构,分别为“工程―工程段―工程区域”,施工范围逐层递减。工程包含整个需要施工的工作;工程段按照标段进行划分;工程区域按照施工的最小单位再次划分,可能是一段线路,一个小区,或者一个村。其中,启动阶段的投标、总包合同与工程关联;招标、分包合同与工程段关联;计划阶段和执行阶段的工程计划、工程进度、工程资料、工程变更、工程签证等环节,与工程区域相关联,以最小的维度进行管理。工程监控的收尾阶段,均是从工程区域开始,逐层汇总到整个工程,实现细节到整体的统一管理。

以工程区域为管理单位,细化管理颗粒度,对于每一个区域的建设方、设计方、施工方、监理方等多方人员统一协调和调度,对每一个区域的工程成本、质量、进度、材料进行实时监控,实现精益化管理。同时,又可以自下而上进行汇总,将工程整体的状况展示出来,供领导层了解和决策。

1.3以数据为基础,统一数据格式,提高信息共享程度

工程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数据,是整个工程的基础信息,也是领导在决策时的关键依据。在工程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不同数据处理者的习惯不同,导致异构数据普遍存在,造成整个工程数据呈现交叉互用、数据重叠、频繁更新、版本不一致等漫无头绪的复杂局面。另外,在数据的流通和使用过程中缺乏调用、修改、保密等安全措施,容易造成数据信息泄露。因此,工程数据管理面临缺乏规范性、混乱无条理、数据不准确、没有保密性等诸多问题,加之不同项目的工程数据管理意识有强有弱,结果可能是有些项目的数据管理处于放而无收的无管理状态,对工程目标管理失去指导意义,项目管理也一片混乱。

通过工程管理系统,梳理各阶段各专业的数据特点,制定统一的数据格式,实现数据统一存储,并根据业务流程和权限进行数据共享。实现一份数据多部门共享,减少了大量数据的整理校对工作,提高了信息流通程度,增强了数据使用价值,提高了工程管理效率,管理人员可以将更多精力放在对数据本身的分析上。

2运用以计划为导向的工程监控手段,减少项目风险

在整个工程管理的生命周期中,计划是重中之重。随着工程施工的难度增加,施工人员增加,管理复杂度增加,工程计划制定的好坏,决定着项目的好坏甚至成败。工程施工过程中频繁返工是最常见的问题,通常导致进度延后,成本超支。在工程管理系统中,通过制定完善的计划,并辅以全面的监控手段,可以尽早发现风险,随时纠正,减少影响。

2.1采用预制模板,编制详细计划

在信息化管理手段应用之前,项目经理多靠主观经验制定计划,盲目安排工期计划,压缩投资,造成工程建设计划制定不周密,人、机、物料安排不合理,不符合电力施工规律。同时实际现场监管时也未必按照之前的计划执行,导致频繁的工程变更及返工,最终为了满足工期要求,只好降低质量或增加投资[2]。

在工程管理系统中,通过制定计划模板,减轻项目经理制定工程计划的复杂度,同时,系统可以根据整体的计划,进行月计划、周计划、日计划拆分,通过移动技术,发送计划到施工人员的微信端。计划管理包含工程计划管理和物资计划管理。

2.1.1工程计划管理

在工程尚未开工前,依照前期的现场测绘,将本次工程所需的施工工作编制为一份完整的计划,计划包含工期和工作量两部分。工程管理系统中按照不同的施工类型,选择不同的计划模板,项目经理只需要填写施工的时间计划以及施工的工作量,即可汇总成总计划表。通过信息系统,可以减少项目经理编制计划的繁琐程度,将注意力集中在进度和工程量这两个关键参数上。

详细的工程计划还可以细化工程监控的颗粒度。通过将工程计划拆分,逐步细化监控的内容,提高了现场施工监管的可行性和可执行性。每天按照日计划进行汇总和分析,当发现计划偏差的时候,随时可以进行纠偏,使工程可以按照总体的计划顺利执行。

2.1.2物资计划管理

物资到位是工程施工的前提条件,所以物资需要通过计划来保证按时入场。工程管理系统中包含物资需用计划、物资采购计划、物资领用计划。

项目经理在申请物资前,根据工程计划来编制物资需用计划。在工程管理系统中,可以根据预设好的模板,直接生成物资需用计划的框架,通过调整细节,生成工程的需用计划。

根据工程计划的安排,物资需用计划会安排好各种物资的需用时间、需用数量。物资管理专责可以根据需用计划,筛选供应商,生成采购计划。采购计划的关注点在于供应商的供货截止时间、货物送达的仓库地点。供货截止时间须早于物资的需用时间,如果无法满足,则可以通过调整采购计划,或更换供应商,或分批次购买,保证现场项目经理的物资需用不受影响。

项目经理根据物资的采购进度,结合工程的施工进度,提交物资的领用计划,精确申请使用数量,避免物资的无端浪费或者损坏。

2.2多种手段并行,加强现场监控

计划的制定指导工程的进行,但是施工现场的监管也是重要的一环。依靠抽查来发现存在的所得信息滞后问题,故所得的结果无法给领导提供决策依据。工程管理系统利用移动技术进行现场施工的监管。考虑到施工人员对手机的熟悉程度不高、对微信使用较为熟悉的情况,故采用“微信加视频播控球”的手段进行监管。施工人员使用微信关注了光源公司的企业号之后,根据推送的计划进行实施工作,同时在施工现场按照要求进行信息和照片的上传,供管理人员查看现场施工情况。对于重要或者大型的工程,现场可以设置视频播控球,通过远程监控端随时查看现场的视频回传画面。

3注重分包管理,加大人员监管力度

电力工程施工一般比较庞大、复杂,涉及到多个专业,例如土建、安装等。各专业之间需紧密配合。现在各专业领域通常由不同的分包商所承包,分包商及施工人员素质良莠不齐,现场各专业之间无法紧密配合,常常出现质量低下、进度滞后、成本超支、频繁返工等现象,而且不规范的施工作业还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所以,对于分包商和分包施工队伍的管理也是工程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3.1加强分包商管理

工程管理系统中针对分包商的施工资质和安全资质进行记录管理,每年更新一次,保证符合要求的分包商进入招标范围。除了资质的管理,更重要的是对分包商施工质量的管理。通过对分包商施工工程数量、施工工程等级、施工工程竣工评分等级、抽查评分等级、施工人员资质和数量等多个维度进行考核,直观地显示每家分包商的施工能力和施工信u,从而建立起合格分包商名录,作为进行新的工程管理的决策依据[3]。

3.2加强分包队伍人员管理

即使分包商资质符合要求,也会出现不同的施工队伍人员素质不一样,甚至是无证施工现象的发生。所以同一分包商下的不同施工队伍,乃至于同一队伍中的每个人员,都需要在系统中统一管理。所有施工人员的基本信息、资质证书、从业考试成绩等信息,都会记录并及时更新。同时,现场施工的人员通过微信端进行工程进度汇报,施工记录都有迹可查,避免了人证不一致的现象。

4结束语

通过上述分析,光源公司在利用工程管理系统后,有力地解决了施工过程、施工监控、施工人员管理等问题,做到施工的每个环节可监控、可追溯,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目前,光源公司工程管理系统仅仅解决了信息共享、流程规范、人员规范等问题,在数据统计、分析、决策等方面还比较薄弱,后期我们计划利用大数据相关技术,深度挖掘数据潜力,为企业高层领导决策提供更大的助力。

参考文献:

[1]石岩峰,卫宏.工程项目施工的精细化管理措施及意义[J].山西建筑,2010,36(33):194-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