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农村食品安全工作计划十篇农村食品安全工作计划十篇

农村食品安全工作计划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7:29:21

农村食品安全工作计划篇1

4月14日,湖南日报要闻版刊发一张新闻图片,画面上,几位戴着红领巾的小学生面带笑容,喜滋滋地享受着营养午餐。这是安化县羊角塘镇中心小学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中的一个镜头。

4月18日,在省委讲师团组织的“稳中求进促发展”座谈会上,省教育厅副厅长杨定中向与会代表介绍了我省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情况。他透露,湖南实施这项计划的试点县共37个,涉及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生165万人。截至目前,已有23个县正式实施了营养改善计划,另外14个县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之中。

决策:一项面向未来的宏伟计划

实施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是提高学生营养健康水平,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专项行动”,是一项面向未来的宏伟计划。

去年10月26日,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启动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中央财政将每年拔款160亿元,率先在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680个县(市)启动国家试点,惠及这些地区所有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约2600万名在校学生。

其实,这项为孩子终身幸福的奠基工程,一直以来都得到领导们的高度关注。1992年,全国爱委会、卫生部和教育部联合颁布《全国学生常见病综合防治方案》,将营养不良列为重点防治的六大学生常见病之首。1997年12月5日,国务院颁布了我国有史以来第一个有关营养工作的部级文件《中国营养改善计划》。为了改善贫困地区农村学生的营养状况,2008年10月,中共中央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善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改善农村学生营养状况”。2010年,“逐步改善贫困地区农村学生营养状况”首次写入中央一号文件。在2月28日公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公开征求意见稿中,也明确提出“改善学生营养状况,提高贫困地区农村学生营养水平”。

党中央、国务院着力解决学生营养膳食的措施和力度不断加大。突出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农村义务教育学生“一补”政策范围逐步扩大,补助标准不断提高。2003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提出“两免一补”政策时,就包括逐步建立全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政策。2006年启动实施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将“一补”政策作为机制的一项重要内容。2007年,中央出台了中西部地区基本补助标准,小学每生每天2元,初中每生每天3元。从2010年秋季学期开始,补助标准每生每天提高1元,达到小学生每生每年750元,初中生每生每年1000元。2007年至2011年,仅中西部地区“一补”资金就落实了300多亿元。2010年,中西部有1228万名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享受“一补”,占中西部农村义务教育寄宿生的47%。二是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生活设施改造力度逐步加大,膳食条件得到不断改善。针对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后,大量学生需在校住宿,食堂等生活设施短缺的情况,国家在实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时,明确将食堂建设作为工程建设重要内容,由地方政府负责实施,寄宿制工程共新增食堂159.2万平方米,占工程建设面积总数的10.6%。2007年启动的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同样把食堂作为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120亿元投资中有31.7亿元用于学生食堂建设。

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新鲜“出炉”,还来自深入调研发现的三个问题:一是一些贫困地区农村学生营养不良问题比较突出。据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对青海、云南、广西、宁夏等西部4省(区)的一项抽样调查显示,农村学生生长迟缓率近12%,低体重率达9%;身高和体重均明显低于同龄段儿童正常值。二是现行“一补”政策覆盖面偏小、标准偏低。2010年,中西部有1228万名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享受“一补”,只占中西部农村义务教育在校生的13%。有的地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生活补助没有完全落实,吃饭费用没有完全解决。据初步调查,校外寄宿的义务教育学生还有1239万人,受现有“一补”政策的局限,往往产生“因为不能住宿,所以没补助”的现象。三是中西部地区一些学校食堂、宿舍等生活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一些中西部贫困地区的学生课间自己生火做饭,有的学生甚至需要自带做饭的炊具、调料、柴火等。这些孩子的饮食、营养现状确实令人心疼。

由此可见,在农村地区主要还是要先解决吃饭问题,尚谈不上营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国家贫困县有,在其他地区也有;西部地区农村学生营养不良问题重于中部,民族县、贫困县、边境县重于其他县。农村学校普遍食堂不足,需创新供餐机制,仅靠地方现有的投入水平,难以解决此问题。因此,实施营养改善计划,切实改善学生营养状况,是一件重大的民生工程。

这项面向未来的《计划》做得很实在。国务委员刘延东2011年11月24日在国务院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计划》的实施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去“着力”:

第一,国家试点“点”在了特困区。印发的《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明确提出,把六盘山区、秦巴山区等12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和等3个已经明确实施特殊政策的地区作为扶贫攻坚的主战场,中央财政扶贫资金的新增部分主要用于这些地区。此次营养改善计划的国家试点首选这些地区,总计680个县(市),其中民族县有368个,占54%;国贫县有431个,占64%;边境县有54个,占8%。

第二,完善“一补”,“补”在了面上。为解决现有“一补”政策覆盖范围小,补助标准低等问题,54号文件提出,进一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从2011年秋季学期起,将补助家庭经济困难寄宿学生生活费标准每生每天提高1元,达到每生每天小学4元、全年1000元,初中5元、全年1250元。

第三,在硬件上专门安排了改善就餐条件的资金。中央财政在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中专门安排食堂建设资金,对中西部地区农村学校改善就餐条件进行补助,并向国家试点地区适当倾斜。

第四,在软件上加强制度建设和营养教育。通过加强专业指导、普及营养知识,严格落实国家教学计划规定的营养健康教育时间,使广大学生能够利用营养知识终身受益。

困惑:“小餐桌”面临的难堪

据走访调查,民族贫困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现实困难,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困难一:食堂设备比较简陋。在被调查的许多民族贫困地区,不少农村中小学食堂存在设备简陋的问题,普遍现象集中表现在厨房较小。调查中我们了解到,绝大部分寄宿制学校食堂条件非常简陋,近四成学校厨房面积只有10~20平米,有的甚至不足10平米。有的学校是教室兼做厨房、食堂和宿舍的功能,有些更贫困地区的学校,校长的宿舍就是厨房,前面半间是给孩子们做饭的地方,后面半间就是校长晚上睡觉的地方。再加上年代久远,墙壁瓷砖没有全部覆盖,地面水磨石破损严重,学校厨房中最常见的设备就是炉灶、蒸笼和锅,学生伙食一日三餐全是一锅饭。由于厨房面积过小,不少学校食堂无更衣间、配菜间、面点间等与厨房相配套的功能间。学校食堂从粗加工、洗涮、制作面点到炒菜做饭都在一间厨房里进行。由于人流物流不分,生熟用具不分,生熟食品混装混放,很容易造成食品交叉污染,给学生饮食卫生安全带来隐患。

困难二:从业人员素质比较低下。目前,不少农村地区学生食堂里的服务人员大多数是当地村民,他们对于家常食物的制作驾轻就熟,但是缺乏必要的营养知识,对于饮食搭配没有清晰的概念,平时制作饭菜只是依靠多年来家庭的生活经验,这制约学生饮食营养搭配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困难三:营养知识比较匮乏。一是教育体系中缺乏基础营养学内容,学生所掌握的极为有限和浅显的营养知识无法引导他们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二是在学生饮食方面占有主导地位的学校和家庭在饮食营养知识方面的掌握情况也同样无法让人放心。在调研中我们了解到,学校教师对于营养知识的掌握不足,大部分厨房工作人员对饮食营养搭配概念模糊,家长则以让孩子吃饱为目标。此外,学校没有条件和能力对师生进行饮食营养知识方面的培训,也制约了学生的健康饮食。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很多偏远农村学校没有对厨房工作人员进行营养知识方面的培训,食堂工作人员对饮食营养的搭配还处在一个初级和盲目的阶段,一切跟着感觉走的现象比较普遍。

困难四:安全卫生工作比较滞后。调研中,我们发现大多数学校学生的饮食卫生意识还很薄弱,部分学校,特别是村片小一级学校在硬件配备上无法保障学生基本卫生(如洗手),部分学校厨房环境较为恶劣,饭菜和原材料在运输、储存、生产环节还有待加强卫生监管工作。在被走访的近100所边远学校里,有近一半的从业人员没有统一着装,有部分从业人员的个人卫生习惯还有待加强。

困难五:边远地区食品配送困难。在大宗物品落实定点采购困难的同时,我们调查发现,不少偏远地区学校特别是教学点上的山区学堂受到学校规模和交通闭塞等方面的制约,鲜菜、鲜奶、鲜蛋等营养品的及时配送难以保证。

困难六:教学点教师积极性不高。走访中,我们发现,在不少边远山区教学点上除了无食堂的实际困难外,普遍还存在的一个困难是无人对学生提供后勤保障。特别是一人一校的教学延伸点,教师本来教学任务就非常繁重了,还要负责学生营养改善方面的事情,在无任何食堂设施设备的条件下,老师们对改善学生营养计划的实施积极性不高,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普遍存在。

让改善计划遍及三湘的几点思考

面对营养改善计划具体实施过程中面临的诸多实际困难,如何全速推开此项工作,打造成“民生工程”、“放心工程”和“阳光工程”,让它遍及三湘,并真正把好事做好,实事做实,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1.改善一个条件。目前,农村中小学生活设施总体不足,食堂缺口较大。改善供餐条件是加快实施营养改善计划的前提和保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科学制定食堂建设规划,统筹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校安工程和农村薄弱学校改造计划等资金,将食堂列为重点建设内容。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弥补食堂建设缺口,改善食堂工作人员工资待遇。学校食堂建设要本着“节俭、安全、卫生、实用”的原则,严禁超标准建设。规模较小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改造、配备伙房等相关设施。

2.确保“两个安全”。安全是营养改善计划的关键词,营养改善必须确保“两个安全”:一个是食品安全,一个是资金安全。在食品安全上面要做好三个方面的事情:第一,各有关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加强对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工作的指导和协调。对食用农产品原料生产、收购环节要加强监督检查,对学校食堂以及供餐单位、个人要严格准入,对学校食品生产、加工中的质量问题及违法行为要加大监督、查处力度,对食品安全事故要严肃处理、决不姑息。第二,严格食品安全管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主动配合食品安全主管部门,切实做好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工作。学校食堂要办理餐饮服务许可证,食堂工作人员要持有健康合格证明;食堂布局要符合相关规定,对原料存放、加工操作、备餐、食品出售、就餐等场所进行合理设置,保持食堂内外环境整洁;食品加工要严格执行有关卫生操作规定;建立食品原材料采购索证票、进货查验和采购记录制度,确保采购、加工等各个环节的食品安全。地方各级政府要建立工作机制,成立专人负责的专门机构,开展设备安全风险评估,建立食品安全保障体制,制定食品安全应急预案,确保采购、储存、加工、配送、分餐等环节的食品安全。第三,计划参与各方责任要落到实处。各地食品安全、教育、农业等监管部门要与学校、供餐单位或个人签订责任书,同时建立健全留样检测制度、从业体检制度、岗位职责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等,将责任具体化,保证各个环节的食品安全。要严格执行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特别是建立起学生营养改善状况监测评估机制,跟踪监测、及时改进,要让学生吃得放心、吃得安全,吃出健康、吃出营养。

在资金安全上,一定要制定经费管理办法,明确资金使用范围和支出标准,确保专款专用;进一步加强学校财务管理,依法健全财务机构,加强食堂会计核算,健全内控制度,确保资金使用安全、规范和有效。要以县为单位,定期公开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资金总量、学校名单及受益学生人数等信息,建立实名制学生及用餐情况的信息管理系统,严防套取冒领资金行为。要进一步加强学校财务管理,加强食堂会计核算和内控制度建设,防止滋生腐败行为。要实行“谁使用、谁负责”的责任追究制度,发现问题一经查实,必须依法严肃处理。

农村食品安全工作计划篇2

本刊讯(记者李旭林)5月24日上午召开的全省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视频会议指出,2011年秋季学期起,中央每年投入160亿元,在全国680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县启动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国家试点工作。截至目前,湖南试点范围内的37个县、168万学生,已有35个县实施了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约150万学生享受了营养膳食补助。

去年年底,我省下达了2011年秋季学期农村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计划中央补助经费2.55亿元。同时,进一步提高了农村义务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补助标准,小学提高到1000元,初中提高到1250元。为改善供餐条件,省财政下达专项资金4.2亿元,重点支持37个试点县市农村中小学校改善供餐条件。目前全省享受课间加餐的学生有103万,提供营养午餐的学生有47万,我省营养改善计划取得初步成效。

省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省教育厅厅长王柯敏在会上指出,加强食堂管理是实施营养改善计划的关键,今年湖南各试点学校要相继成立由学生、家长、教师等代表组成的膳食委员会,充分发挥膳食委员会在食堂管理、监督中的作用。同时积极加快学生食堂建设,各地将统筹安排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资金和“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等专项资金,加快实施“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和薄弱学校改造计划中的食堂建设项目,切实改善学生就餐条件。此外,为确保营养改善计划有序有效实施,湖南将建立联动的监察机制,防止套取和冒领国家补助资金的行为,把营养改善计划办成“放心工程”、“阳光工程”,确保营养改善计划顺利实施。

省食品安全办主任、省卫生厅厅长张健在会上指出,对食品安全问题要真正做到“零容忍”。为此,省食品安全办将在今年底对各市州人民政府食品安全年终考核中,把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食品安全工作列为重要考核指标。会议还透露,为加强学生食品安全管理,各试点县市将确定不低于30%的学校作为学生营养状况监测点,每年至少开展一次学生营养状况常规监测和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同时,各地还会将营养健康教育纳入课堂教学,落实国家教学计划规定的营养健康教育时间,大力普及营养科学知识,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营养观念和良好的饮食习惯。

农村食品安全工作计划篇3

为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及《全国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方案》的精神,按照《全国工商行政管理系统流通环节产品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方案》(工商办字[**]179号)和《关于深入开展“农村食品市场整顿年”工作的通知》(工商市字[**]34号)的要求,为提高流通领域农村商品经营者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意识,确保农民群众安全放心消费,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决定开展“农村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示范店”创建活动,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工作目的

通过选取一批管理规范、诚信经营、产品合格率较高、政府、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满意、影响力大和示范性较强的农村商品经营单位,命名为“农村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示范店”、并予以公示,督促其进一步完善内部管理制度,规范经营行为,进一步强化诚信经营、文明服务的能力,提升综合管理水平,发挥其示范引导作用,以推动农村的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工作,维护农村商品生产者、经营者和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保证人民群众安全放心消费,促进农村商品经营者店诚信规范经营。

二、严格标准,积极培育

各地要参照总局制订的标准,结合本地实际,制订符合本省(区、市)实际情况的“农村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示范店”标准,确定本地区“农村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示范店”培育目标和具体措施,分阶段、分步骤确保每个乡镇至少各建立一家经营食品和经营农资商品的“农村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示范店”,使广大农民群众不出乡镇就可以买到“放心商品”。农村商品经营者可以自愿申报“农村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示范店”。

三、推广示范,有效激励

各地应采取多种方式,积极推广“农村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示范店”的典型,通过各种形式让广大农村消费者知晓“农村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示范店”。要针对“农村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示范店”建立有效的激励措施,提高市场占有率,使经营者切实收到规范经营、文明经商带来的经济社会效益,以推动农村商品经营者健全完善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全面提升农村商品质量安全整体水平,建立长效监管机制。

四、严格标准,保证质量

农村食品安全工作计划篇4

创建工作还规定了具体的创建标准,一是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制度完善,资产台账、资产和资源的承包租赁合同文本等内容、格式统一规范。二是“三资”管理监督到位,全县98%以上的村能够定期全方位公开财务活动情况及有关账目。三是“三资”管理工作基础扎实,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村级会计委托服务覆盖面分别达到90%、80%和70%以上。四是“三资”档案管理规范,凡是涉及农村集体资金、资产管理的各类资料,能够做到及时立卷归档;五是集体“三资”管理机制和队伍健全,县(市、区)有专门的管理机构,所辖乡(镇)有专门机构或专职工作人员等。

(据《农民日报》)

国土部:闲置土地满1年按地价20%征闲置费

最近,国土部正式《闲置土地处置办法》(下称《办法》),规定未动工开发满1年的闲置土地,由市、县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按照土地出让或者划拨价款的20%征缴土地闲置费。该办法自2012年7月1日起施行。

《办法》对闲置土地进行了明确认定,即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人超过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有偿使用合同或者划拔决定书约定、规定的动工开发日期满1年未动工开发的国有建设用地。已动工开发但开发建设用地面积占应动工开发建设用地总面积不足1/3或者已投资额占总投资额不足25%,中止开发建设满1年的国有建设用地,也可以认定为闲置土地。

《办法》规定,市、县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发现有闲置土地的,应当在30日内开展调查核实,向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人发出《闲置土地调查通知书》。

此外,《办法》明确了6种闲置土地最后处置利用方式。延长动工开发期限、调整土地用途、规划条件、由政府安排临时使用、协议有偿收回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置换土地,以及市、县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规定其他处置方式。

《办法》指出,不依法履行闲置土地监督检查职责,在闲置土地调查、认定和处置工作中、、的,市、县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未按照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有偿使用合同或者划拨决定书约定、规定的期限、条件将土地交付给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人,致使项目不具备动工开发条件的,应当依法承担违约责任。(据中新网)

2012年中央已拨付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275.63亿元

2012年,中央财政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拨付进度进一步加快。截至6月中旬,已经累计拨付各地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中央财政资金275.63亿元,占全年农业综合开发中央补助地方支出预算的99.30%,比上年同期提高11.18个百分点。

财政部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介绍,目前,除少量自然灾害损毁工程修复补助资金未拨付外,2012年农业综合开发中央财政补助地方支出预算基本执行完毕。

据悉,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中央财政资金重点支持各地区开展以农田水利为主要内容的中低产田改造、高标准农田建设和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并积极扶持农业产业化发展。项目建设范围涉及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3个计划单列市。通过项目建设,有效改善了农业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据新华网)

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呈现新特点和新趋势

截至2012年3月底,全国实有农民专业合作社55.23万户,出资总额7995.56亿元,实有成员总数1321.19万个。

国家工商总局副局长钟攸平指出,经过5年的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呈现一些新的特点和趋势:农民专业合作社增长速度加快,东中部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社保持快速发展,西部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量逐渐增加;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合作模式更加多样化,有企业带动型、能人创办型、村民自组型等多种发展模式;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范围扩大,农民专业合作社从事的行业从种植、养殖、农产品销售逐渐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农民专业合作社规模不断扩大,开始出现跨地区、跨行业联合现象。

(据人民网)

我国在“十二五”期间将投资6000亿元提升耕地质量

最近,全国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现场会召开。

会上,国土资源部耕地保护司司长严之尧指出,“十二五”期间,我国将投资6000亿元用于提升耕地质量,以实现“成方、林成行、路相通、渠相连”的目标,达到旱涝保收的目的。具体而言,就是田要小田并大田,林要防护、防风沙,路要满足现代农业以及大型机械的通行需求,水要满足农田末级灌溉的要求。

财政部经建司司长李敬辉介绍,“十一五”期间,我国在耕地治理方面累计投入中央分成新增费800多亿元,比“十一五”以前总投入增加了127%。中央分成的新增费已成为我国土地整治资金主要来源。“十二五”期间,耕地整治的投入还将大幅度增加。对于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重点省份,国家财政将予以重点倾斜。资金向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和第一批启动的500个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示范县倾斜,确保取得实效。目前,我国优等地仅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2.7%,高等地占30%,中、低等地占67.3%。(据新华网)

15部门印发《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细则》及配套文件

最近,教育部、、国家发改委等15部门印发《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细则》等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配套文件,以政策“打包”的形式强化学生营养餐规范管理,在《食品安全保障管理办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学校食堂管理办法》《学生信息管理办法》《信息公开公示办法》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

《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食品安全保障管理暂行办法》要求:第一,建立健全食品安全保障机制。食品安全管理应按照“政府负责、部门协同,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原则,相关职能部门合力对营养改善计划的食品生产、采购、贮存、加工、配送等环节加强监管。学校食品安全实行校长负责制和学校负责人陪餐制。建立由学生、家长、教师等代表组成的膳食委员会。第二,实行供餐准人和退出机制。无论是学校食堂供餐、企业(单位)供餐,还是家庭(个人)托餐,要做到“四个必须”:必须具有餐饮服务许可证,必须保障食品安全,必须经过县级政府招标或经相关部门审核,必须与其供餐能力相匹配。同时,若出现下列“四种情形”之一者必须退出:餐饮服务许可证被吊销或注销;发生食品安全事故;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在监督检查中发现食品安全问题,经整改仍达不到要求;其他违反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的行为。第三,严格落实食品安全责任追究制度。各级餐饮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会同教育、农业等部门与学校、供餐企业(单位)和托餐家庭(个人)签订食品安全责任书。

农村食品安全工作计划篇5

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计划矛盾对策一、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

1.充分认识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义务教育阶段是青少年身体发育和心智发展的关键时期,营养是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重要保障。青少年的营养状况,不仅关系着个人的成长发育和全面发展,也关系着整个民族素质的提升。“在我国,由于地域和经济发展的诸多原因,学生营养问题比较突出,尤其在低收入地区寄宿制中小学生人群中,营养不足的问题尤为突出”。“中西部地区一些学校食堂、宿舍等生活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一些中西部贫困地区的学生课间自己生火做饭,有的学生甚至需要自带做饭的炊具、调料、柴火等。这些孩子的饮食、营养现状确实令人心疼”。以边远贫困地区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为重点,启动实施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对学生营养进行科学干预,是提高学生营养健康水平的一个有效途径,是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加快缩小城乡差距、促进社会公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对提高农村义务教育巩固率,提高民族素质具有重要作用,必将产生深远影响。

2.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内容

一是开展试点。试点范围包括680个县市、2600万学生,国家投资试点地区的资金为每年160多亿,按每个学生每天3元的标准执行。

二是鼓励贫困地区、边疆地区以及革命老区因地制宜开展营养改善计划试点工作,国家给以奖励和补助。

三是切实改善学生的就餐条件,把学生食堂的建设作为广大农村地区中小学校校舍改造和重建的重点内容。

四是提高困难家庭学生尤其是寄宿生的生活费补贴标准,每个学生提高1元,达到小学生4元、中学生5元的标准,国家按照贫困学生的比例给以奖励和补助。

3.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意义

当前,我国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具有诸多重要意义。一是有利于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自身健康与智力的健康发育,促进农村学生健康成长;二是有利于提升农村地区学生的营养水平,缩小城乡差距,防止贫困代际传递,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三是有利于提升义务阶段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智力水平,提高整个国民的素质,进一步提升国家的综合实力。

二、广西环江县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实施情况及存在的矛盾

1.广西环江县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开展情况

广西环江县于2011年年底列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试点县,该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膳食补助标准为每生每天3元,全年按照学生在校时间200天计算。自2012年秋季学期起,对农村义务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给予生活费补助(以下简称“一补”),以及开展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学生营养改善试点工作,农村学生营养状况显著改善。

2.广西环江县农村义务教育与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存在的矛盾

一是补助额偏低。与当前的物价水平比较,每生每人3元的早餐费水平确实偏低,再加上广西环江县多特有的情况,如果学校不管中午饭,家长就不会送学生来这个学就学,学校面临生源不足的问题;同时,学校为了吸引生源,管学生中午饭,无形中就把营养早餐的3元拆分为两部分来用,影响了营养早餐的质量,长期实施对正处生长发育的学生而言带来极大的健康危害。

二是教学质量无法保证。广西环江县大多数的学校没有财力雇用做饭师傅,就把这一部分活就交给了教师来做,教师每天在食物采购、做饭上花费了很大一部分时间没有备课时间,不利于教师技能的提升,学校教学质量也就无从谈起。

三是教师身体健康存在很大隐患。广西环江县周边学校为例,教师要在6点钟起床上街购物,然后运回学校,给学生准备早餐,学生吃完早餐后,教师还要对碗筷进行洗刷、消毒,之后就是准备中午的食材;接着就是上午课,课间没有休息,还是为学生中午饭做准备,中午饭之后还要洗刷消毒,午休时间还要填写营养表格、购物清单、入库清单、出库清单以及日报月报表。没有休息时间,对教师身体健康是个巨大的考验,也给教师身体健康带来很大的隐患。

三、解决矛盾和完善广西环江县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对策建议

1.完善相关政策制度

一是国家应该动态地调整3元的营养餐标准,根据物价水平、消费水平的不同,因地制宜的实施营养餐补贴标准,不能“一刀切”。

二是除了政府拨款,还要多渠道争取各方资金。比如,增设营养餐配套资金,争取各种基金会、民间公益组织、企业和个人的资金支持。

三是建立健全学校食堂的安全、卫生管理制度,加强对食堂工作人员的技能和职业道德培训,从而确保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和卫生能够与国家相关的食品安全、卫生标准相适应。

四是加强政策宣传力度,要是广大广西环江县大部分家长都能充分了解营养改善计划的政策内容,提高其对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认同度。

五是完善营养改善计划政策的监督机制。“全面公开学校食堂和学生营养经费账目及配餐标准,接受学生、家长和社会监督”。

六是营养改善计划实施过程中,要建立起相关信息反馈机制,就食品原材料的采购和饭菜质量要广泛征求广大师生的意见和建议,及时纠正营养改善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七是完善政策执行的问责机制。首先,是要加大问责力度,就学校发生的食物中毒以及学生营养改善资金被侵占的问题,要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其次,是扩大问责范围,不仅要追究营养改善计划实施者学校相关责任人的责任,还要追求教育局、食品安全监管局等相关部门的责任。

2.充分认识加强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要性

食堂食品安全直接关系广大师生的健康安全,关系社会秩序安定有序,关系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广西环江县作为学生食品营养改善计划的试点县,政府和学校要高度重视,投入资金改变教师既授课又当厨师的现状,雇用专门人员从事学校食堂工作。这样既有利于进行科学管理、明确了责任,又解放了教师,让教师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学中,有利于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

3.关心关注教职工的身心健康

义务教育与营养改善政策在实施上并不矛盾,只要明确责任,分工明确,教师只负责教学内容,这样就能提高教学质量,能让教师得到充分的休息,对身体健康意义重大。最为重要的是,教师全身心投入到教学中,对学生关心、关爱、关注更多,对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同样具有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中国贫困地区寄宿制学校学生营养改善政策研究\[eB/oL\].2009-08-24.

农村食品安全工作计划篇6

市场专项整治工作总结【一】为了严厉打击农村食品市场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切实解决和消除当前农村食品市场存在的突出问题和风险隐患,着力规范农村食品市场秩序,夯实农村地区食品安全监管基础,提升农村食品安全水平提高镇区食品安全保障水平,切实维护广大农民群众饮食安全,按照x县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x县农村食品市场四打击四规范专项整治行动工作方案的通知》xx食安办发〔20XX〕xx号文件精神,我所立即开展工作,着手制定工作方案和工作计划,深入市场和各村开展了农村食品市场四打击四规范专项整治行动,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强化责任,精心安排部署

在收到县食安办开展农村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的通知后,按照镇领导的重要批示,我所积极行动,认真组织召开专题会议,ѧϰ领会文件精神。一是制定了《xx镇农村食品市场四打击四规范专项整治行动工作方案》,明确责任分工,细化工作任务,采取强有力的工作措施,扎实深入地组织开展好专项整治行动。对辖区开展农村食品安全专项整顿治理行动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安排部署。二是成立了永宁镇农村食品市场四打击四规范专项整治行动工作领导小组,由政府副镇长xx任组长,食药监所副所长xxx任副组长,食药监所专干xxx、xxx、xxx和各村食药安全联络员、协管员、信息员为成员的领导小组。

二、宣传发动,营造整治氛围

专项整治工作总结报告为全面加大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的宣传力度,使农村食品市场四打击四规范专项整治行动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形成严厉打击农村市场假劣食品,切实保障农村食品安全的高压态势。积极组织各村驻村干部和各村食品安全协管员、食品安全信息员、食品安全联络员对辖区群众进行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的宣传。提高群众的防范意识和识别能力,最大程度地杜绝假冒伪劣、有毒有害食品在农村市场流通、倾销。

三、突出重点,深入市场整治

我所执法人员深入对镇区的农贸市场、超市、食品流通单位、餐饮服务单位、食品生产小作坊等进行集中检查。一是全面清理农村食品批发、零售者的经营主体资格,重点对无生产厂家、无生产日期、无保质期、无食品生产许可、无食品标签的五无食品违法行为和无证无照、无合法来源、违规滥用食品添加剂等生产经营行为进行了仔细检查,二是严格落实食品经营主体责任。监督食品批发商、零售商严把进货关,督促其切实做到不进、不存、不销假。全面规范农村食品市场。三是对工作人员健康证、环境卫生、各种记录、购销票据等进行检查。

四、专项整治,监管卓有成效

通过本次四打击四规范专项整治活动,进一步加强了我镇食品监督执法管理机制,促进了食品流通单位、餐饮服务单位和食品生产小作坊质量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从业主体质量安全意识和诚信意识增强,食品儿童食品和校园及周边食品问题得到有效遏制,食品质量安全得到有力保障。

市场专项整治工作总结【二】食品安全,关乎每个人的健康和生命,它既是重大民生问题,也是公共安全问题。为提升人民群众食品安全满意度和信心,促进全县食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今年以来,我局按照完善监管体系,创新监管机制,落实监管责任,提高监管效能的工作要求,围绕保障食品安全这个中心,认真开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风险排查,深入开展专项整治,餐饮服务经营秩序进一步规范,安全保障水平稳步提升。

一、宣传创新,营造全民共同参与良好氛围

加强与本地电视台的沟通联系,开设食品安全专栏,以情景短剧、知识讲座等为题材滚动播放,面向全社会进行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让食品安全科普知识家喻户晓,提高人民群众食品安全防范意识,引导公众共同参与食品安全监管,携手共治,全社会共筑食品安全的铜墙铁壁,共建和谐家园,实现全县人民舌尖上的中国梦。

二、创新监管,切实保障公众食品安全

(一)防患未然,监管于服务中

监管保安全,服务促发展。本着对广大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负责的态度,积极消除餐饮服务食品安全隐患。发动监管人员时刻留意市面门面装修,告知有意经营餐饮服务的业主合理规划布局,如坛同初级中学学校食堂、合流中学学校食堂、梓园大酒店、泽达大酒店建设规划初期,我局工作人员提前介入,对厨房、就餐场所的合理规划布局提出建议,与学校及餐饮服务单位交换意见,采取现场指导的方式,对不规范的布局提出整改要求,并采取回访的方式,督促整改到位,防患于未然。目前,我局抓住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单位的契机,以梓园大酒店、泽达大酒店为依托,在全县范围内打造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单位,梓园大酒店已被评为省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单位,泽达大酒店已通过**市初步验收,创建工作正有条不紊的开展。

(二)以人为本,约谈配合监管

在对已建成使用的餐饮服务单位监管中,发现食品加工处理区存在安全隐患的,我局采取约谈方式同该餐饮服务单位的负责人进行约谈,并提出整改意见,杜绝隐患。如我局执法人员检查时发现川东休闲风味大酒店的食品加工处理区设备、设施老旧,凉菜间面积小不符合规定、无预进间、消毒设备不齐等问题,通知川东休闲风味大酒店的负责人到我局约谈,指出在检查时发现的问题,并与该负责人交换意见,责令其限期整改。整改期间我局执法人员到现场指导装修设计,整改完成后,执法人员再到现场进行监督检查以求达到基本符合规定。这样既为餐饮服务单位业主减少了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也消除了安全隐患。

农村食品安全工作计划篇7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工作机制

(一)党政高度重视。为全面实施好我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程,确保其安全性和实效性,我县制定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试点方案》,并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县委宣传部、县监察局、县教育体育局、县财政局、县审计局、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14个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领导小组,落实了以政府为主体的责任体系,明确了各部门的主要职责。

(二)部门协调配合。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实施是国家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惠民政策的具体体现,事关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我县各成员单位高度重视该项工作,严格履行部门工作职责。县卫生局对学生健康状况作了健康监测并建立了学生健康档案,指导学校进行卫生防疫和学生营养健康状况的监测评估;县卫生监督所经常深入学校进行食品卫生检查;县食品药品监督局每学期都要对学校食堂进行检查,对食品的留样、进出货登记、定点采购、操作流程等进行认真细致的检查,同时对操作不规范和不符合食品卫生管理条例的现象进行现场培训纠正;县质监局不定期的到学校进行食品质量监督,严格控制有问题食品进入校园,从源头上杜绝食品安全隐患。

(三)制度建立健全。为切实加强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实施过程的管理,我县制定了《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方案》、《学生营养计划资金管理办法》、《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安全应急预案》、《学生营养计划档案管理办法》及各项目标责任书,保证学生营养计划工程质量和资金的规范运作,各项工作顺利推进。今年春季开学初,县教育体育局与各实施营养改善计划的学校签订了《营养改善计划学校管理责任书》,并要求学校与班主任和营养餐管理人员层层签订管理责任书,进一步提高了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的安全性。

二、加强责任监管,确保用餐安全

(一)严格执行政府采购。2013和2013年我县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牛奶和鸡蛋的采购均严格按照政府招标程序进行,挂网采购价格的确定由县政府采购办、县财政采购股、县纪委等有关部门人员结合市场价格论证而定。牛奶的中标企业是成都伊利乳业有限公司,鸡蛋的中标企业是省市明仕工贸有限责任公司。而食堂大宗食品及原辅材料实行定点采购,定点采购的供货商的准入证由县质监、药监、卫生、教育四家单位初审,公示无异议后报市教育局后勤服务中心审批。学校和食堂食品定点采购准入供货商签订供货合同,程序合法、规范。食堂食品的采购、储存、加工、供应等环节均按上级要求执行。对于原材料供应企业,我们严格质量、安全、卫生,确保与学校营养餐管理人员做好交接,加强营养餐配送、保管、发放等环节的管理与监督,多措并举,合力确保安全,无责任事故发生。

(二)严格食品质量监管。我县的营养供餐模式为“牛奶+鸡蛋”。为确保学生营养餐的质量安全,每期开学初,落实主管部门牵头,相关部门配合组成工作组,对学校实施学生营养餐的具体情况进行检查。重点检查学校营养餐储存室是否规范、是否卫生整洁;食品储存是否安全妥善、有无过期变质食品;学生是否卫生使用营养餐;营养餐的垃圾回收和处理是否妥当等。检查结果显示全县学校均严格按照食品卫生管理条例和全县食品安全管理办法,规范操作。各校伙食团均办理了卫生许可证,学校卫生从业人员每年都进行了健康体检,并持证着装上岗,做到了规范有序。

(三)严格敦促检查考核。一是开展健康知识教育。学校每期开学“安全第一课”,老师们均结合学生营养餐讲解牛奶的饮用、鸡蛋的食疗以及营养搭配等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常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二是统一标志规范管理。统一设置并在学校醒目的位置上悬挂《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试点学校》标志牌,各校均要求班主任认真管理和有效指导学生规范用餐,不得将学生营养餐流于校外,确保养成良好的用餐习惯。三是建立起膳食委员会。各学校均建立了由学生、家长、教师等有关人员组成的膳食委员会,拟定了膳食委员会的管理制度与主要职责,对学校实施营养餐的各项措施和内容进行了公开、公示,接受膳食委员会的监督。四是定期抽查严格考核。2013年来,我县先后两次召开营养餐培训会,各学校校长、食堂从业人员及相关人员参加,县卫生、畜牧、食品药品、质量监督等单位人员就如何确保食品安全和如何检测食品卫生,食品加工程序、储存方式、质量与安全、营养配餐等有关内容进行了培训。同时,定期抽查学校执行营养餐的情况,及时处理营养餐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将实施营养改善计划工作纳入对学校的年终评估考核内容。截至目前,全县学校无一例食品安全事故发生。

三、加强食堂建设,完善就餐模式

为进一步强化营养改善计划配套的学校食堂建设,2013年,我县根据国家对农村义务教育薄弱食堂学校改造精神,规划建设四所学校食堂,建设面积1291平方米,总投入208万元,其中中央资金90万元,县投入118万元。所有项目均严格按照基本建设的有关程序进行,工程立项、勘察、设计、招标、施工监理、资金管理等方面,都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目前,大堡中学食堂已动工修建,其余三所食堂建设已挂网招标。对其他食堂条件较好的学校,我们将进一步听取膳食委员会等各方面的建议和意见,本着对学生认真负责和有利于学生营养健康的原则,逐步完善就餐模式。

四、加强资金管理,确保顺利实施

为强化营养改善计划资金管理,确保每一分钱用在学生营养改善上,我县制定了《自治县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专款专用,明确规定了资金的使用范围、标准和拨付方式、流程以及资金的管理与监督体系等,确保了资金的安全使用,保障了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顺利实施。

农村食品安全工作计划篇8

我县农业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以及中央、省、市、县农村和农业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依靠项目带动、品牌带动、创新带动、服务带动,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增强我县农业发展优势,努力实现“稳粮、创优、促增收,改革、强基、增后劲,生态、安全、可持续”的目标,力争实现全县农业(种植业)产值增长7%,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8%。

一、抓粮食高产创建促增产

我县是省级商品粮基地县之一,要把粮食生产作为我县农业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全面落实上级扶持粮食生产的各项政策措施,确保完成市政府下达的粮食播种面积22.1万亩(其中:水稻14.9万亩,杂粮7.2万亩)、粮食总产8万吨的指导性计划任务。一要持续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实施现代农业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在全县建设粮食高产创建示范区1.42万亩,大力推动一批科技含量高、增产效果好的粮油作物“五新成果”进村入户到田,实行良种良法配套,实现农机农艺结合,推广农业部确认超级稻品种面积3万亩、再生稻3万亩、脱毒甘薯2.5万亩、脱毒马铃薯0.8万亩、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10万亩,推广种植紫云英1万亩、油菜0.5万亩,充分发挥科技增粮作用。二要大力发展特色米业,以县春蕴生态农业发展公司为龙头,大力开发“干山贡米”地产优质米品牌,推广高产优质品种,配套优质栽培技术、加工技术、大米包装,实现质量提高、附加值提升。三要强化防灾减灾工作,着力防御洪水、干旱、寒冻等自然灾害,加强稻瘟病、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等水稻重大病虫害的监测和预警,开展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推行水稻政策保险,建立和完善重大灾害应急机制,突出发挥科技减灾功能和水稻政策保险的作用,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救灾水平。

二、抓特色产业发展促提升

继续以柑桔、食用菌产业发展为工作重点,促进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产业化发展,提升产业素质。

(一)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柑桔产业,扩大红肉脐橙面积,新植、高接改造红肉脐橙3000亩,提纯优化芦柑品种结构,改造优质芦柑5000亩,大力推广柑桔优质无病苗,加快发展优势特色柑桔产业。食用菌产业,稳定竹荪、姬松茸种植规模,加快发展工厂化栽培食用菌。加强工厂化食用菌产业的规划与引导,整合行业资源,引进技术人才,开展技术创新,提高自动化、智能化、机械化水平,在全省形成领先优势。加快食用菌菌种研育基地建设,做好灰树花、鹿角灵芝新品种引种,开展废菌筒再生利用试验、示范。年计划食用菌规模达1.28亿袋,鲜菇产量达3万吨,产值3.3亿元,其中:竹荪1.2万亩、姬松茸60万平方米、工厂化栽培珍稀菌4200万袋、其他菌类800万袋。发展特色茶叶产业,实施现代茶叶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依托大圣有机生态茶园,做好野生茶树种的调查、保护和开发利用,在我县宝山、郭岩山、七台山、鹅山等高山区,开发高山生态有机茶园1000亩,力争引进1家茶叶精加工企业。

(二)加快标准化生产推广。完成全国绿色食品(柑桔)标准化基地创建工作,全面实施农业部和省农业厅安排的柑桔标准化示范项目,建设6万亩核心示范片,每个乡镇建立一片100亩以上的标准化示范果园,按照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商品化加工、品牌化销售、产业化经营的要求,重点抓好质量控制、强化投入品管理、生产档案、基地产品检测、基地产品准出和质量追溯等5个方面工作。食用菌生产,认真开展菌草产业发展试点工作,做好菌草工厂化栽培真姬菇试验示范。研究制定竹荪、姬松茸、工厂化栽培真姬菇生产技术标准,力争竹荪生产技术标准被评定为省地方标准,大力推广标准化生产。

三、抓产业化经营促增收

继续以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协会发展作为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抓手,完善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方式,增强龙头企业、合作社在项目争取、基地建设、加工处理、技术推广、对外合作与交流、市场开拓、品牌创建等方面的龙头示范带动作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一)加强农民合作组织建设。根据农业部等11个部门《关于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建设行动的意见》,按照“七有”标准,开展合作社规范化建设,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等法律法规宣传和培训,重点抓好顺吉柑桔专业合作社建设和食用菌工厂化生产行业协会组建工作,增强带动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二)促进农产品加工流通。建设洋墩、仁寿柑桔及农产品物流仓储中心,做好园区规划,积极招商引资,新建、扩建加工厂,实现加工能力6万吨。扩大出口果园和出口加工企业登记,今年要新增出口果园登记1万亩,登记出口加工产量1万吨。

(三)持续打造县品牌。继续推广使用县柑桔、食用菌统一标识包装。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积极帮助和指导企业开展“三品”认证、商标注册登记,扶持企业创建省级名牌农产品,力争今年有一家以上企业获得省级以上知名品牌。制定“县芦柑”、“县竹荪”地标管理办法,开展宣传和保护,完成“县红肉脐橙”、“县姬松茸”地理标志登记申报。继续策划县柑桔及农产品品牌推介活动,组织企业产品参加各类质量评审会和农展会,扩大县品牌知名度。

(四)延伸产业链条。协助明晶企业策划柑桔深加工项目开发,建设柑桔生产基地,实现柑桔深度加工。

四、抓重点项目建设强基础

要充分利用中央、省上扩大内需新增项目投资的契机,积极策划、申报项目,认真组织实施项目,夯实我县农业基础。

(一)实施农村沼气工程。年全县计划新建农村户用沼气建设1000口、养殖小区联户沼气工程试点项目17个、大中型沼气工程(双溪君富养殖有限公司、埔上大布绿源记食品有限公司)2个。进一步完善村级服务点建设,新建省级村级服务点10个。开展大培训大回访活动,强化技术干部和技工培训,对全县沼气池建设和使用情况全面进行大回访,总结经验,促进提升。示范推广沼气综合利用技术,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

(二)实施农业部清洁家园工程。在巩固农村沼气、农村饮水安全等惠农政策基础上,在项目村开展农村卫生环境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建设“三废”处理基础设施,开展改水、改厨、改厕、改圈配套设施建设,硬化村内道路,改善农村环境脏、乱、差面貌,推进农村节能减排工作,促进新农村建设。

(三)实施商品粮基地建设项目。继续做好2009年度大干镇来布村、仙潭村、大干村的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中低产田改造)项目,项目总投资228万元,改造低产田0.35万亩。做好年度省级标准农田建设和商品粮基地县项目的设计、招投标和组织实施。

(四)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继续完成512个山园土壤的取土和n、p、K化验工作,以及2008年1887个耕地土样中15%的土样微量元素化验,发放施肥建议卡,开展以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为重点的科学施肥技术培训与指导,计划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山园面积4万亩、耕地34万亩。

(五)实施农业信息化“五有”标准建设示范项目。建设具有安全稳定的信息网络平台、能满足区域应用服务的数据中心、相适应的信息化队伍、3-5项实质性的信息服务内容、完善的管理制度和考核指标,着力改善乡、村信息服务薄弱状况。

(六)实施农产品检验检测中心建设项目。建立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

五、抓五新示范培训促推广

农业“五新”示范工程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抓手,也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有效途径。要围绕我县农业特色与优势,通过整合项目资金,建设示范区,实行“五新”综合集成组装配套,采取“专家组+示范片+农户”的技术跟踪指导服务模式,组织省市专家及当地农技干部,在生产关键季节开展巡回培训和指导活动,认真总结经验,召开“五新”推广现场会,注重典型示范,提高“五新”推广辐射和带动能力。年,实施农作物新品种示范工程,推广优质、专用、高效新品种60个,无公害、循环利用、节本增效新技术12项,高效专用新肥料12种,高效低毒低残留生物新农药10种,建立粮食高产创建、柑桔标准化栽培、柑桔黄龙病防控、食用菌代用料栽培及标准化栽培、工厂化栽培食用菌、再生稻、大棚蔬菜、紫云英、油菜等示范,核心示范8万亩,辐射推广30万亩以上。

六、抓农业综合执法保安全

农业安全事关重民生,责任重于泰山,必须坚持防控为先的理念,确保不发生重大植物疫情,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安全事故。

(一)切实加强作物病虫害防控。大力推行“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认真开展植物病虫害监测、预警,推广农作物病虫专业化统防统治,加强专业化防治队伍建设,重点加强对水稻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稻瘟病、马铃薯晚疫病、桔小实蝇和柑桔黄龙病、稻水象甲等的监控、检疫和防治。加强苗木产地检疫和果品调运检疫。

(二)切实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按照省农业厅关于《省年深化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方案》的部署,明确责任,强化措施,认真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活动和种植业产品专项整治。加强种子、农药、肥料市场巡查,开展农资产品质量抽查、标签标识检查,杜绝经营使用甲胺磷等禁用高毒农药行为,严厉查处违法经营假劣农资案件,强化源头治理,确保农业投入品安全。建立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对超市,农贸市场,蔬菜、水果、食用菌、茶叶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生产基地开展经常性检查,特别要加强对认证产品的监管。积极推行生产档案管理、投入品使用记录等追溯制度。加大农药科学使用知识的宣传培训力度,推广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指导农民合理用药。

七、抓深化农村改革促稳定

加强农村“三资”管理,积极与县组织部门、监察部门配合,做好全县农村财务网络监控,规范村账托管、村级账户集中管理和农村财务公开,开展日常审计工作,加强督促整改。落实惠农政策,加强项目管理,强化跟踪监管,防止非法截留、挪用补贴资金,确保政策落实不走样,给予农民的实惠不缩水。继续开展农民负担专项治理和检查,落实减负“四项制度”,加大力度查处涉农负担案件,做好农民工作,协助解决农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制度,维护农民的承包经营权,抓紧做好土地延包后续完善工作,探索并建立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积极培育土地流转市场,建立健全流转规则,促进土地流转平稳健康有序,促进我县农业产业规模经营。

农村食品安全工作计划篇9

刚才,各有关部门回顾分析了上半年的农业农村工作,对下半年的工作提出了建议并进行了安排,我完全赞同。今年以来,我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号文件、省委号文件和市委号文件精神,紧紧扣住促进农民增收这一主题,突出结构调整这一主线,加大农业投入力度,发展和扩大粮食生产,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继续抓好生态家园富民工程,认真落实农业农村工作各项政策,克服了禽流感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上半年,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形势开局良好,呈现出三大特点:农业生产稳步发展,农业效益显著提高,农民收入快速增长。具体表现为“六增”:一是全市粮棉油恢复性增长。早稻预计总产量万吨,较上年增长;油菜总产万吨,较上年增长;棉花种植面积万亩,比去年增加万亩。二是经济作物增效显著。全市茶叶总产值亿元,较上年增长;蔬菜预计总产量万吨,较上年增长;蚕茧产量吨,较上年增长。三是畜牧水产业增势平稳。全市肉类总万吨,同比持平,禽蛋总产万吨,同比减少;水产品产量增加、价格上涨,—月份产值亿元,同比增长。四是乡镇企业增速较快。实现增加值亿元,同比增长,劳务收入增长。五是农民收入增幅较大。据统计局抽样调查,上半年,全市农民人均现金收入为元,比去年同期增加元,同比增长,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个百分点;据市农委系统抽样则增长,总之增收成效明显。六是劳务经济增长较快。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的人数比上年同期增长,平均工资水平为元,同比增长。但是,应该看到,我市农业农村经济总体上仍然存在着结构层次低、产业链条短、龙头企业小、比较效益低、抗灾能力弱等不容忽视的问题。

下半年,我市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央号文件要求,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促进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即市委号文件),围绕全年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的目标,继续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进程,着力解决新时期“三农”工作特别是促进农民增收工作中的热点、难点和重点问题。主要是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继续高度重视粮食生产粮食是保稳定、促增收的基础性农产品,抓好粮食生产不仅是确保粮食安全的需要,也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各部门要进一步落实政策,强化措施,千方百计实现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⒈抓好粮食直补和良种补贴兑现。进一步完善粮食直补方式改革,落实好发展粮食生产的各项政策措施,使种粮农民得到实惠,保护和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当前要搞好中稻面积的核实和上报,按照省里部署落实兑现。⒉加强在田作物的管理。根据农业部预测,下半年农业自然灾害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重大病虫害呈偏重趋势,对秋粮生产和农民增收的影响不可低估。因此,各地在思想上不能有丝毫的盲目乐观,在工作上不能有丝毫的马虎松懈,要对在田作物的苗情和病虫情进行监测,加强病虫害预测预报,指导农民及时开展病虫害防治和田管活动。⒊落实晚稻播种面积。在抓好“双抢”的同时,要引导农民扩大晚稻种植面积,做到能插的地方都要插下去,确保晚稻种植面积计划的落实。⒋认真组织好粮食收购。粮食、工商、物价、农发行等部门要做好落实工作。一要按照省里要求确认收购主体;二要落实收购资金、收购网点;三要落实收购保护价;四要抓好粮食流通秩序管理。版权所有

二、坚定不移地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是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农业和农村工作永恒的主题。各地、各部门要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作为当前做好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大事来抓。要通过科学测算,摸清本地粮食需求底数,在确保本地粮食安全的基础上,大力抓好农业结构调整。制定科学、合理的农业结构调整规划。市政府今年出台了《池州市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年)》、《池州市生态家园富民计划示范市建设规划》,即将出台《池州市农业产业化主导产业发展规划》。各县、区各部门要结合本地、本部门本行业实际,研究、制定和完善农业结构调整规划。要以加工业为突破口,加快发展农村三次产业,重点发展农产品深加工、资源开发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打破城乡壁垒、统筹城乡经济,加快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一体化进程。要以养殖业为突破口,大力发展畜牧、水产业。要把农业产业化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突破口来抓。()大力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要围绕主导产业,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培育一批辐射面广、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要集中力量做大、做强市级龙头企业,争取较多的企业进入省级龙头企业行业,并着眼长远,加快培育部级龙头企业。市级农业产业化扶持引导资金今年将集中扶持—个市级龙头企业,各地要积极做好前期准备工作,从现在起就可以组织申报。要注意盘活、利用乡镇企业存量资产,大力搞好农业招商引资。()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民经纪人。大力培育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要围绕龙头企业、支柱产业大力发展合作经济组织。供销社要抓好已成立的个合作社,要完善棉花、茶叶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项目)技术规范,并逐步推广到水稻和蔬菜,扩大覆盖面,使之成为发展有机食品,建设生态经济示范区的重要抓手。粮食部门负责抓粮食生产合作社,市内每个县区至少要先搞一至两个粮食生产合作社,提供技术服务,供应生产资料,组织订单生产。农业部门负责抓蔬菜合作社。工商部门负责抓农民经济人队伍建设。()实施品牌战略,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具有巨大的市场容量和开发潜力,池州是国家生态经济示范区,我们要立足自身优势,把创建品牌作为重要抓手,实施品牌战略,充分利用两种资源,积极开拓两个市场,打造一流的农产品品牌。要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当务之急是大力加快建设畜禽防疫体系和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检测体系、监督体系,搞好特色农产品质量认证。()大力开拓农产品市场,组织实施“农产品进超市”工程。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拓宽眼界,用开放型农业的思维来发展农业。要大力实施“农产品进超市”工程,在超市找差距,在超市找市场,在超市找思路,在超市找出路。要主攻以上海为重点的“长三角”市场,开拓“珠三角”和北京市场,积极组织营销大户、龙头企业走进超市,利用超市品牌管理优势、质量管理体系和方便、快捷、廉价的购销系统,推广我市的优势农产品和土特产品,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

三、切实抓好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建设去年以来,经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全市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建设进展顺利,成效显著。但在工程配套、工程质量、管理服务上还存在不少问题,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⒈抓好今年任务的落实。根据年初下达的任务,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对照任务分解,加大工作力度,强化督促检查,狠抓任务落实;对工作滞后、工程进度缓慢的,要分析问题,研究对策,加强调度,确保全年任务的完成。⒉抓好整改。对已建和在建项目要认真来个“回头看”,加强监督检查,发现问题的,要限期整改。对已建成的沼气池,要对照标准,逐个补缺补差,确保达标,发挥效益。⒊抓好示范点建设。各地、各部门要从示范点建设入手,充分利用典型来引导农民开展沼气综合利用,发展生态农业。要高度重视乡镇敬老院、农村中小学校和乡镇政府机关、村部等重点单位的沼气池建设,发挥沼气池环境净化作用,改善农村生活环境,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⒌抓好跟踪服务。组建和完善县、乡、村三级管理与服务体系,以县为单位组建农村能源技术服务公司,开展沼气池配件采购供应及设备安装、维修、咨询等服务工作;以乡镇为单位组建乡村能源服务站,建设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突出抓好“百池村”的沼气协会建设,开展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版权所有

农村食品安全工作计划篇10

一、政府工作情况(自评得分22分)

鉴于镇人事变动,及时调整,镇食品安全工作领导组,成立办公室,抽调专人办公,制定了年度食品监管工作计划,与村、社区及相关单位签订了食品监管工作责任书,镇党委、政府定期召开食品监管工作会议,大力宣传,明确责任,严明奖惩。加大食品安全工作经费投入,确保食品安全工作顺利开展。

二、工作目标措施落实情况(自评得分16分)

1、坚持乡镇食品安全办公室会议制度;2、组织或邀请相关部门开展农村食品市场整治,监管措施具体明确,建立农村食品安全监管网络,假冒伪劣食品、过期食品、“三无”食品得到有效控制;3、组织或邀请相关部门开展了重点时段、重点区域、重点品种的联合督查、联合执法检查,有工作方案、有总结。4、食品安全综合监督资料规范,装订成册;5、建立乡镇食品安全网络,食品安全协管员、信息员落实到位,并发挥作用。

三、宣传教育情况(自评得分12分)

全镇食品安全监管创建工作的宣传加大了力度。一是会议宣传。充分利用各种会议,对《镇食品安全全年工作计划》和县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会议精神进行宣传。各村及单位在讨论全年工作安排的同时,结合实际讨论安排自己本单位的食品安全工作。二是广播宣传。利用村村通的优势,主要宣传《食品安全法》,做到宣传工作家喻户晓、人人明白。三是培训教育。今年参加了县级组织的镇、村食品信息员进行了专业知识培训;四是标语、墙报、公示栏和标牌宣传。全镇书写固定宣传标语15条,各超市悬挂标语数十条,镇建有公示栏,村挂起了“消费者维权点”的标牌,使宣传深入人心。

四、食品安全环节监管情况(自评得分50分)

1、实施多种形式监管,确保民生饮食安全。打牢监管基础,加强经营业主自律是我们加强食品安全所作的基本功。一是开展了“六有”基础工程建设。即在每个村和社区要求做以下“六有”即各村和社区有管理机构,有人管理此事;有制度约束;有宣传氛围,用标语、专栏、广播等形式宣传创建工作;有监管台账,对辖区内的食品生产和经营单位门店有统计登记;有工作计划,监管工作有手册,将工作情况填在手册上;有档案资料。二是开展食品安全承诺服务活动。严把商品进货关、不搞掺假释假、不卖过期和劣质食品,创“诚信门店”和“品牌门店”等方面要求食品经营者向消费者承诺。使经营服务严格受到法律的保护和得到社会广泛监督。我镇对餐饮、超市、食品生产企业,全部实行了“两证一照”和“两帐一制”的规范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