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医院建设方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8:15:06

社区医院建设方案篇1

医疗卫生事业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老病死,与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是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随着医学高度专科化,为疾病的治疗和康复提供了广阔的前景,但同时也带来了很多问题。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未能得到根本解决。2006年2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提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深化城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发展社区医疗,将卫生资源调整至趋于合理化是改革城市卫生问题的突破口,而信息化管理是发展社区医疗的关键。

1社区医疗的作用

社区医疗注重基础医疗,着重点在于社区居民的预防保健以及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治疗,给居民更贴心、便捷的服务。医院应负责疑难重症的治疗,大病进医院,小病进社区,社区和医院的明确分工,有利于医疗资源的合理利用。这是理想的医疗模式。社区医疗的建立可避免目前大医院人满为患带来的“看病难”的问题。

医学科技的高速发展却不能改善人类总体健康状况,这是由于医院节段式治疗及医院治疗的生物医学模式造成的。社区医疗的建立,为城区居民提供了便捷的就医途径,医生能够根据居民的健康档案,及时进行健康保健和早期治疗,减少疾病的发生和恶化。对于慢性病患者进行系统的连续性治疗弥补了医院节段式治疗的弊端,并避免了到医院治疗的繁琐手续和昂贵费用,一定程度上可解决“看病贵”的问题。

2社区医疗信息化的意义

社区医疗服务应在医改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现状却并不容乐观。由于社区医疗机构软硬件发展落后,不能发挥其“六位一体”(预防、医疗、保健、健康教育、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的功能,大多数群众还是倾向于在大医院就医。社区医疗要真正发挥其在医改中的核心作用,必须加强建设,其中将信息化管理应用于社区医疗是发展社区医疗的必要途径。

2.1信息化管理在医疗卫生事业中的应用和发展

我国卫生信息化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经过20余年的发展,该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构建了国家卫生防疫信息系统,初步实现卫生部和部分省级各职能部门的网络化管理和办公自动化。2001年的调查结果显示,84%省、部属医院、40%地(市)属医院和34%的县级医院在进行医院信息化建设[1]。医院信息系统的应用提高了医院的管理水平,为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诊疗水平,可以说是对医院传统管理模式的整体性变革,是经验管理向信息化的理性管理的重大转变。随着社区医疗的发展,社区医疗机构也迫切需要信息化的建设。

2.2信息化管理在社区医疗中的应用意义

在英国、荷兰等国家,全科医生是专科医疗的“守门人”。在全科医生认为必要时,会将患者转诊到专科医生处,就诊后专科医生再与原来的全科医生沟通[2]。共享医疗信息的医生之间的数据交换是影响共享医疗的重要因素,通过信息系统,保证了数据交换的及时性、准确性、完整性,充分体现了医疗过程的整体性。社区医疗在家庭和社区的具体背景下工作,为社区居民提供便利、整体、连续的医疗保健服务。利用信息化途径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保证了医疗保健的整体、连续性。另外,信息化在社区医疗中的应用,大大提高了社区医疗机构的管理效率,规范的电子健康档案统计数据为医疗卫生决策、医学研究提供了科学基础。

3社区医疗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内容与作用

由于社区医疗服务和医院的功能有所区分,在进行信息化建设方面也有所不同,社区医疗信息化应从面向管理、面向医疗的临床信息化系统(CiS)朝公共卫生、面向预防保健信息的方向发展。

3.1建立家庭和个人的健康电子档案

2003年,卫生部在《全国卫生信息发展摘要》中指出,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系统要突出“以人为本”,以居民健康档案为重点,要涵盖公民基础健康档案以及预防免疫、就诊记录、健康检查记录、计划生育等方面的健康档案信息,逐步实现“多档合一”,体现预防为主的方针,实现健康档案与临床信息的一体化。建立健康档案是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作为健康档案,它能反映出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过程,记载了个人健康状况的发展变化情况以及所接受的各项卫生服务的总体情况。全科医生在实施社区卫生服务中,要对社区居民提供连续性、综合性、协调性和高质量的医疗保健服务,正确理解和判断居民或患者提出的问题,就必须充分了解其本人和家庭的背景资料,而只有通过建立完整的居民健康档案才能做到这一点[3]。

3.2建立信息系统,完善医疗保障制度

动态的健康档案不仅给医生提供了预防治疗依据,信息系统的统计功能还给医疗保险费用标准的制定提供了数据支持。在医保改革中,医疗费用偿付形式是其中比较困难而又非常重要的问题。按病种制定出门诊中、西药处方金额控制标准是常用的方法。我国某些城市已在实践中摸索出适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单病种医疗保险控制体系[4]。病种实行动态均值定额结算的支付形式是建立在疾病种类核算的基础上的。而疾病种类核算离不开病案信息,以往是通过抽样调查计算来推算病种的医疗费用。而应用信息化管理系统,可以轻松地从统计结果中获得,并且可以确切了解一定区域内慢性病发病情况分布及居民卫生状况需求,有利于制定相应的卫生政策和改善居民健康措施。

3.3实现信息共享,完善双向转诊制度

社区医疗服务主要用于实现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及计划生育指导的功能,治疗范畴为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医院则负责疑难重症的治疗。当社区居民在社区服务中心查出超出其治疗范围的疾病时,社区应及时将患者转到医院进行治疗,并将患者的个人档案交给医院,以便医生全面了解患者病史和病情,及时准确诊断。当患者从医院治疗出院到社区进行康复治疗或慢性病的治疗,社区医疗服务机构应能获得患者在医院诊治的全面信息,并获得医院医生的康复治疗指导,以保证患者治疗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在双向转诊的实施中,社区医生和专科医生负责同一个患者,充分体现了医疗的整体性,即共享医疗。转诊患者的共享医疗对社区医生的信息处理能力和与专科医生的信息交换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很多研究显示,共享医疗的医生之间的数据交换很容易出现延迟、残缺不全或出错的情况,这样会延误治疗或造成误诊。信息系统的应用有助于解决这些问题。通过建立社区卫生服务计算机网络,集中存贮患者的健康资料和医疗数据,社区与医院之间互相传递、交换信息,充分实现数据资源共享。

3.4应用计算机网络呼叫系统和数字远程保健咨询系统

21世纪是人口老龄化的时代。据测算,老年人消费的医疗卫生资源一般是其他人群的3~5倍。中国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与日俱增,这跟我国的老龄化趋势密不可分。老年人属特殊群体,也是慢性病的多发人群。多数子女忙于事业,疏于照顾老人,社区医疗服务应在老年人群的医疗服务上起到重要作用。在社区中应用计算机网络呼叫系统不失为对老年患者的良好照顾手段。另外,还对在家恢复患者、残疾人、高发病人群、孕妇等的监护等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远程医疗”是指异地间通过电信和信息处理技术提供信息储存和处理手段以及传送声音、数据、文件、图片甚至学术活动和彩色图像的医疗活动。通过“远程医疗”可以和相关专家建立联系,进行疑难问题咨询,解决社区医疗资源缺乏问题。

4社区医疗信息化建设遇到的问题与建议

4.1资金的投入

在我国,三级以上的大型医院有财力购买大型HiS(医院信息系统),但对于社区医院来说,要建立一个庞大的社区医疗网络显然需要花费大量的资金和人力,面临着严重的资金短缺问题。社区医疗要进行信息化建设,应面对社区里的所有人群,如老年人,特别是孤寡老人和“空巢”家庭的老人建立健康档案,且都是无偿性的,资金的来源是一大问题。目前我国的社区医疗补偿机制还不健全,政府缺乏足够的优惠政策措施吸引社会资金进入社区卫生服务领域[5],资金的来源问题已成为社区医疗信息化建设的一大难题。由于社区医院不是营利性机构,主要的资金来源还应来自于政府,国家财政应拨出专门款项用用于信息化的建设;另外,利用优惠政策吸引社会资金进入社区医院,也可以缓解资金方面的压力;此外,应加强社区医院和软件开发公司合作,开发实用、价廉的社区医疗信息系统。

4.2医疗政策的支持

卫生部在《全国卫生信息化发展规划纲要(2003-2010年)》中提出,到2008年底,县级医院和社区医疗机构应有60%实现医院信息网络化管理。近几年来,我国政府先后颁布了多个文件鼓励社区医疗发展,社区医疗在规模建设上已有明显进步,也有一些地区进行了社区医疗的信息化建设。从技术上来说,社区医疗信息化已不是大问题,但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却存在一些障碍。基于社区医疗服务的特殊性,社区医疗信息化要求医疗信息共享,以实现社区、医院的双向转诊。然而我国现有的医疗体制并不足以支撑信息共享。每一个医院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获利单位,彼此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竞争关系。社区医疗机构和大医院分工不够明确,发展水平相差悬殊;社区医疗并没有成为真正的“守门人”,所以要实现信息共享十分困难。要解决社区、医院的矛盾,实现双向转诊,重要的还是改革我国的医疗体制,强化落实“首诊制”,规定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首先到社区医院就诊。借鉴国外的模式,使社区医生真正成为居民医疗的“守门人”。在“双向转诊”的落实上,政府出台明确的政策是最重要的措施。规定社区医院和附近大医院之间签订“双向转诊”协议,并在转诊的标准上做出明确的规定,这样才能保证信息的畅通传递,实现社区与医院之间的无缝式转诊。

4.3医疗信息化人才的培养

信息技术在社区医疗中的应用,需要集医疗、信息化管理的综合性人才,这对于我国社区卫生服务人才严重缺乏的现状也是一大挑战。建议社区医院和大医院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在实现“双向转诊”的同时,大医院的信息管理人员可以到社区医院进行信息化管理指导。政府以优惠政策吸引高科技人才进入社区医院,为社区医疗的信息化建设摸索出一条可行的道路。

参考文献

1陈家应,金鑫.卫生事业管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168.

2包含飞,郑学侃主译.医学信息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50.

3张开金,荆瑞巍,李森,等.居民健康档案软件开发与应用探讨[J]全科医学杂志,2000,3(5):371.

4符庆丹.病案信息在医疗保险中的作用[J]病案.2004,5(11):13.

社区医院建设方案篇2

1.社区档案管理内容

社区档案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六种人群的档案:老年人健康档案、慢性病人(高血压和糖尿病)健康档案、重性精神病患者健康档案、孕产妇健康档案、0~6岁儿童健康档案、结核病患者健康档案。社区医院档案主要由社区资料、社区医疗情况以及社区内居民的健康状况这三部分组合而成,①社区资料。社区资料中含有社区位置、社区的环境以及社区教育等。②社区医疗。社区医疗主要就是指社区内医疗机构的种类、数量以及社区居民就医情况等。③社区居民健康。社区居民健康包括社区居民数量、性别、年龄以及职业等。

2.社区医院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当前,社区医院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档案管理意识浅薄。社区医务人员在进行工作的时候,没有对工作涉及到的内容进行及时的记载,对于档案的保存也没有概念,不能意识到档案管理的重要性。不仅如此,对于档案管理中的具体要求也没有进行全面的了解,导致不管是病例的书写还是医案的内容都出现不规范现象,尤其是对原始资料的处理更是不加以重视,在进行资料整理的时候也是敷衍了事。第二,档案管理人员流动性比较大。社区医院档案管理中的人员兼职的比较多,流动性比较大,都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对档案管理工作进行深入的了解,也没有进行系统性的档案管理相关知识的培训,在进行短期的档案管理中导致各种问题的出现。第三,缺少完善的档案管理体制。社区医院档案管理中涉及到的档案管理方面的制度是比较少的,由于没有完善的档案管理体制,就会导致档案管理标准的不确定性。第四,对社区医院档案管理的内容没有进行全面的了解,导致管理的范围不明确,往往会出现许多应该纳入到档案管理中的内容却没有纳入,致使资料的丢失。而归纳到档案管理中的内容也没有进行及时的更新,导致资料的陈旧。第五,档案管理设备不先进。居民的健康信息更新不及时。

3.社区医院档案管理的改进措施

3.1建立社区医院档案管理相关体制。社区医院的档案管理必须要建立在完善的档案管理相关体制之上,所以,一定要建立社区医院档案管理相关体制。在进行体制建立的时候要结合社区医院自身的特点,通过参考相关的法律法规来进行制度的建立。要对病案的记载、护理日记的书写以及业务报告等进行规范,完善档案管理的归档、保管、利用、鉴定、销毁、保密、库房等管理制度,以此来保证档案管理工作中的每个环节都能够有章可循。

3.2加大资金投入。社区医院在档案管理方面要进行资金的投入,购买先进的档案管理设备以及信息梳理设备,比如,计算机、自动防火防盗o备等,只有这样才可以真正的达到档案管理现代化的需求。除此之外,档案管理部门可以把纸质档案的保管转变为以电子形式的方式来进行保存,这样也方便对个人档案的查找,省去人工翻找的时间,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的提升工作的效率。

3.3加强对个人档案隐私的管理。社区医院在进行档案管理的过程中首先要取得社区居民的信任,尤其是关于社区居民个人隐私更是要加以重视,可以设立个人隐私保护制度,倘若出现隐私泄露的情况时,要对相关负责人员进行严厉的处罚,造成的后果比较严重的时候,要移交到当地的公安机关进行处置,通过建立个人隐私规定来确保社区居民个人隐私的安全性。

3.4注重“活建活用”。社区医院档案管理中的“活建”主要体现在档案率要活以及档案内容要活这两个方面。第一,建档率要活。针对社区内的高危人群以及老年人群发病情况等,来建立建档率考核指标,在考核期间要加强电话核查以及走访核查方式来进行,从而确保档案的真实性。第二,档案内容要活。社区中大部分人都处于健康状态,所以,针对这类人群在档案管理中可以适当的简化,而对于患有心理疾病或者是传染性疾病的人群要分门别类的进行档案管理。“活用”主要体现在建立社区联网档案信息系统,要保证该系统的网络化以及电子化,从而使社区医护人员能够通过档案信息系统随时在线查询社区人员的健康状况,不仅如此,还可以在档案中加入新的档案内容。社区医院档案管理的主要作用便是能够为社区人员提供服务,倘若档案没有进行有效的运用,档案的建立自然也就失去了作用。

3.5居民档案的利用。社区档案管理中一定要对居民的档案进行充分的利用,通过开展社区卫生服务来防止出现盲目追求建档率所进行的建档行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科室布局和诊疗流程要合理,可以把居民的档案柜放置挂号、病案室,并派专人进行管理,这样不管是提取还是管理都是比较方便的,也有利于社区居民档案利用率的提升。

3.6制定统一的社区医院档案管理标准。社区医院档案的管理一定要制定统一的标准,对应该归纳到档案管理中的内容进行明确,这样能够有效的解决档案信息不完整以及只注重形式的现象。除此之外,对于收入到的档案中的文件不仅要保证文件的统一性,还要进行编号的编排,这样对于今后的查找阅读工作能够起到一定的协助作用,其中,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关于过时的档案资料要进行及时的销毁,从而保证档案资料的先进行。

4.结语

当前的社区医院档案管理的发展空间还是比较大的,尽管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的话依然存在很多的不足,但是,这种现象主要取决于我国人口众多,再加上医疗卫生的制度的不完善,导致社区医院档案管理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政府部门也加大投资力度,提高档案的利用率,从外,还要提高社区医院档案人员的待遇,增强社区医疗卫生机构的吸引力,使大批优秀人才主动参加社区的档案管理工作,以此来保障社区医院档案管理的发展。

参考文献:

社区医院建设方案篇3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大会,目的是总结2014年工作,明确2015年工作思路,进一步动员全体干部职工振奋精神、坚定信念、攻坚克难,加速推进与__城市副中心相适应的医疗卫生事业跨越发展。

2014年,__区卫生局以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逐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提升自身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基本医疗保障水平,以建立与__城市副中心相适应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为工作目标,真抓实干、勇于创新,各项重点工作取得可喜成绩。

2014年我们认真落实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积极协调相关部门,狠抓工程进度,推进四大区域医疗中心和专科医院建设。__医院门诊综合楼工程实现竣工,近期将部分启用,建成后医院床位将增至1200张,业务用房总面积达到14万平米。东直门医院东区二期工程正在进行,建成后面积增加至17.6万平方米,床位增加至1200张。__医院主体实现竣工,新院建成后面积11万平方米,床位增至800张。中西医结合医院实现开工建设,新院建筑面积11.9万平米,拟建床位800张。妇幼保健院新院已经取得立项批复,近期将开工建设,建筑面积10万平米,拟建床位800张。同时,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已经办理完成规划选址意见书和土地预审工作,将于明年初开工建设。

今年我们积极争取市区镇三级资金支持,不断加强医疗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和设备更新,进一步改善了百姓就医环境。其中投入2000万元用于永乐店卫生院、潞城卫生院等1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__医院16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的业务用房修缮、慢病工作室建设和医疗设备更新。投入852万元为梨园卫生院、宋庄卫生院、__卫生院新建了预防保健科,建筑面积总计3454平方米。投入400万元为徐辛庄卫生院新建行政办公楼,建筑面积1153平方米。同时,区妇幼保健院外租3000平方米业务用房,用于扩大儿科,缓解儿童看病难的问题,预计今年年底竣工。

1.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应用系统建设。全区区域卫生信息平台进入试运行阶段,18家社区及6家二级以上医院均开展了数据接入工作,实现了一级医院的互联互通。推进了医疗救助系统与医疗保险、新农合信息系统的资源整合,进一步拓展社会保障卡功能,逐步实现特困人员看病就医即时结算。完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管理系统和新农合数据中心的建设,并已实现辖区内1家三级医院、18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参合农民门诊费用实时结算。

2.积极推进居民健康卡发放工作。2014年度我区参加合作医疗人员共计31.7万人。目前,已完成永乐店镇、宋庄镇等乡镇共计26万张居民健康卡的发放。我们还以发放健康卡为依托,积极推进各医疗机构HiS系统改造、自助设备的联调等工作。调试完成后,居民持一张健康卡即可在__区各医疗机构进行预约挂号、就诊及新农合实时报销。同时,建设了“居民健康网”和“微信平台”为居民提供个人健康数据、用卡数据的查询服务,以此带动居民健康卡的应用。

积极探索体制机制创新,着力引进融合优质医疗资源,全面提升区域医疗服务水平,为居民提供更为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满足群众的健康需求。区政府与首都医科大学已经签约,__医院将建设成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__中医药大学与区政府已经达成全面支持__区中医事业发展的合作共识;__医院与__医院的托管、中西医结合医院与中日友好医院的合作也正在加紧进行;妇幼保健院与首都儿科研究所建立了绿色转诊通道,搭建了人才培养培训平台。

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发挥三级医院专业技术优势及区域医疗中心的带头作用,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能力建设,方便群众就医,深入推进了医联体建设。我区率先在全市成立了以东直门医院东区为中心的中医医联体,中医医联体预约挂号信息系统已完成实地调研,核心医院派驻专家到合作医院出诊工作已经开始实施,医联体内检验结果互认项目已经确定。截至11月底,东直门医院东区安排了7个专业共9名医师到医联体成员单位进行业务指导工作,开展了10次中医人才管理、中医康复、中医适宜技术等专业知识的培训。同时,成立了以__医院为中心的区域医联体和以__医院为中心的口腔医联体,在__—__神经诊疗中心、__—__消化诊疗中心建成基础上,又成立了__—__呼吸诊疗中心等联合体,进一步实现了医疗资源共享,充分发挥出区域医疗中心的带动作用。

围绕当前重点工作,持续改进医疗质量,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一是严格做好医疗机构审批工作,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把好准入关口。今年完成新审批医疗机构15家,校验580家。积极协助国际医疗服务区,开展拟入园高端医院建设项目审批指导及协调工作,目前我们正协调市级有关部门,做好__医院作为“国际医学中心”项目主体投资人的前期准备工作。同时,通过开展联合检查等形式,不断强化医疗机构管理力度。二是做好医师、护士注册及医师多点执业工作。按照市卫计委有关政策,放宽多点执业的条件,目前全区有55名医师开展多点执业。全年

共完成医师注册及变更登记793人次、执业护士延续及变更注册1060人次。三是加强质控及护理工作。我局在原有7个质控组的基础上,新成立了口腔和临床输血质量控制与指导组,负责全区医疗机构质控管理工作。制定了《__区卫生局2014年优质护理服务推广工作方案》,全年通过开展主题讲座及培训等形式,不断提高全区医疗机构护理水平。四是积极推进中医管理工作。不断强化中医科普知识宣传,共刻制中医药特色服务科普宣传光盘400张,全部发放到各社区服务中心,为社区开展宣传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持。五是大力推进“村卫生室一体化”管理工作。将村卫生室的业务、人员、药械、财务及绩效考核等管理工作前移,区卫生局与各乡镇卫生院签订一体化工作目标责任书,由属地乡镇卫生院履行管理和指导职能。全年完成350家村卫生室的校验和法人变更工作,提高了村卫生室管理水平。六是认真开展好公民无偿献血工作,截至11月共采集血液79059人,128668单位。加强对血液质量与安全的监管,强化医务人员临床用血业务知识培训,落实《临床输血技术规范》,推动临床合理用血,保障血液质量与安全。人才队伍建设是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重要保障,我们积极落实《__区卫生系统人才队伍建设十二五规划》,大力实施人才强卫战略。一是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今年我区共接收毕业生495人,其士10人,研究生178人,引进了5名高级人才,不断充实人才队伍。同时今年共有73人晋升副主任医师,18人晋升主任医师,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升。二是积极组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共送培181人;做好各类专业人员继续教育工作,及乡村医生理论、技能的规范化培训工作;__医院、二院、区疾控中心等11个市级医学教育基地日趋完善,同时于8月份成立了__区卫生人才西医教育基地和__区卫生人才中医教育基地。东直门医院东区申报了市级中医类别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基地,并顺利初审。

东直门医院东区脑病科、心病科、肺病科成为国家中医重点专科,东直门医院东区骨伤科、中西医结合医院骨伤科成为__市临床医学重点学科,东直门医院东区针灸理疗科、中风科成为市级中医特色专科,30个区级重点学科建设已取得较好的阶段性成果。今年共申报科研项目68项,其中__医院内分泌科项目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__医院神经内科、普外科、呼吸科等6个科室与三甲医院以共同体方式挂牌,成为部级重点学科分部,功能神经科开展20例癫痫手术治疗,填补了区域医疗空白。同时,建立了中美神经科学研究所、__市糖尿病重点实验室等高水平医学实验室,为__区培养高端医学科研人才提供了平台。

1.扎实做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一是做好传染病防控工作。2014年我区传染病疫情平稳,无重大传染病疫情发生。共报告法定传染病19种9180例,甲类传染病无病例报告。二是全区免疫规划工作继续保持高接种率、高接种质量,共接种一类疫苗62.8万人次,二类疫苗13.6万剂次。三是大力实施健康教育工作。共举办健康大课堂493场,直接受益人群30308人次,举办各类咨询活动314次,直接受益人群31734人次。在__电视台制作22期《健康365》电视节目,在《__时讯》刊登15期健康教育专栏。四是做好精神卫生管理工作。我区共管理精神病人2603人,全年共随访病人6960人次;全面开展免费服药工作,目前已为700名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提供了免费服药。

2.全力做好妇幼保健工作。一是为了应对生育高峰,对全区助产人员进行整合,增加__卫生院、老年病医院产科,两家机构与__医院构建医联体,增加了产科床位,提高救治能力,缓解了分娩压力。同时对全区孕产妇建册及产科建档进行分流安排,实行划片管理,保障孕产妇顺利建档。二是区妇幼保健院外租业务用房1500平方米,用于开展儿童早期综合发展服务中心业务,已正式开业,为打造__市第一、全国一流的儿童早期综合发展中心奠定基础;三是顺利完成各项指标工作。2014年我区共开展0-6岁儿童体检703680人次,607名农村孕产妇享受到了住院分娩补助,为3345名待孕妇女免费发放了叶酸增补剂,两癌筛查65837人,共筛查出宫颈癌患者6人,卵巢癌患者1人,艾滋病、梅毒、乙肝检测数15874人,检测率达到了100%。

1.全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2014年,我局进一步规范了国家基本药物实施工作,建立和完善了国家基本药物配备、使用和分类管理制度。全区19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1个正常运行的社区卫生服务站与200多家符合条件的村卫生室均执行了基本药物制度。1-10月份,共销售药品22259万元,其中基本药物14230万元,基本药物销售比例64%,比去年同期提高5个百分点,让利百姓达到2135万元。

2.严格做好健康档案管理。今年加强了对全区电子健康档案的质量控制管理工作,健康档案在真实性、完整性及使用率方面有了明显的提升,也为下一步开展社区诊疗、慢病管理等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截至10月底,全区累计建立家庭电子健康档案330017份,个人电子健康档案1030387份,建档率为78.1%,较去年有所提升。

3.认真开展慢病管理工作。针对慢性病患者,在全区19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建并设

立慢病工作室,对社区居民进行科学合理的慢病管理和服务。同时,制定了《__区慢病工作室标准》,对工作室的标准化配置、工作内容、服务流程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全年规范管理高血压患者66859人;规范管理糖尿病患者23200人,规范管理率分别为62.2%和62.1%。均达到全市统一标准。同时,家庭保健员培养工作已成为慢性病防治的有效手段,今年圆满完成了全区1600名家庭保健员及320名中医家庭保健员培养任务。1.卫生监督执法工作持续加强。为确保全区公共场所、生活饮用水等公共卫生安全,进一步加强了卫生监督执法的频次和力度。一是全面加强监督检查工作,截至11月底,共完成各类监督任务12626户次,其中对公共场所监督5865户次,生活饮用水监督1019户次,传染病消毒监督2722户次,医疗机构2634户次,职业卫生、放射卫生等共监督386户次;二是加大行政处罚力度。共对141户违法行为进行了行政处罚,罚没款总计481280元。三是重点对全区城乡结合部、建筑工地周边、外来人口居住密集的地区的“黑诊所”进行清理,开展大规模联合执法45次,共出动执法人员535人次,车辆126车次,取缔非法行医101户次,办理移送公安机关案件8起,打非工作取得显著成果。

2.卫生应急能力不断提升。一是我局以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名义起草并下发了《__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__区突发事件医疗救援应急预案》,进一步规范了突发事件的处置程序。二是圆满完成了市、区重大会议及重大活动的卫生应急保障任务。包括__“两会”、中国艺术品产业博览会、“运河骑游节”等共60余场保障任务。三是全力做好埃博拉疫情防控。及时制定了埃博拉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并开展了全员培训、健康监测、应急演练等各项防控工作,一旦出现输入病例随时启动卫生应急响应机制,妥善开展处置工作。

卫生局党委高度重视文明城区创建工作,专题研究部署工作,协调解决难点问题,确保各项工作得以顺利实施。一是切实做好窗口规范化服务工作。在妇幼医院、东直门中医院东区等医院累计增加了25个服务窗口,有些医院还实行患者错峰就医,减少了患者排队等候时间。目前各医院患者挂号、收费、取药排队等候时间基本不超过15分钟。二是做好创城宣传工作。宣传期间,全系统26家医疗卫生单位共悬挂条幅标语64幅,电子显示屏43块,开辟创城宣传栏62个,发放宣传品12万份,开展健康大讲堂116次,组织43次义诊,受益人口1700余人。三是开展“争做文明达人”、“文明随手拍”活动。目前,共推荐8类“文明达人”186名,征集微信拍客281名,用微信平台微信5篇。四是各医疗卫生单位在服务窗口或大厅内醒目位置设立了95块“遵德守礼”文明提示牌,引导广大市民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形成遵德守礼的良好习惯。

今年以巩固创卫成果为重点,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一是重点开展了巩固创卫成果明查、暗访活动及创卫档案整理培训工作。二是牵头做好全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区控烟专项工作任务;区委、区政府等4家单位顺利通过__市无烟机关验收;我区在__市组织的医疗卫生机构控烟暗访评估工作中排名第二。三是继续开展健康楼门文化建设,在639个楼门,制作健康知识展板1159块。四指导__镇开展“国家卫生镇”创建工作,在10月份顺利通过国家专家组考核验收。五是继续开展__市健康社区、健康促进示范村创建工作,3个健康社区、11个健康促进示范村全部通过验收。

按照区委部署,我们开展了为期8个月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局党委及下属28家单位共计1018名党员参加了此次教育实践活动。通过此次活动的开展,卫生系统广大党员干部认真查找问题,并积极整改,思想认识进一步提高,作风进一步转变,党群关系进一步密切。同时,各位领导干部深入基层,努力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和困难。通过与药品配送商多次沟通、反馈,解决“有群众反映社区药品采购困难问题”;通过与邮储银行、社保所等多部门协调,解决“涉及广大居民切身利益的‘健康卡’发放问题”;通过积极成立__区教育人才基地,解决“广大医务工作者关心的继续教育与人才培养问题”等。

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为契机,积极做好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一是局领导分别与机关各科室和局属各单位负责人签订了卫生系统《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和《落实医疗卫生行风建设“九不准”责任书》,基层各单位也根据本单位实际签订不同层次的责任书,使廉政责任落实到岗、到人。二是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首先,改进文风会风,今年召开各类会议比去年同期减少25%,各类发文比去年同期减少22.7%;其次,开展对超标用房的清理,局机关共清理办公用房300平米,局属各医疗单位也相应开展了超标用房的清理工作。三是结合廉洁从医教育,在全体党员和广大医务工作者中开展和谐医患、同拒红包、同抵回扣、同葆健康的“一和三同”和“医疗卫生行业九不准活动。四是结合医患矛盾和服务质量突出问题,在全体党员和广大医务工作者中开展“三好一满意”、“六个不说六个多”活动。五是制定了一系列审计工作制度,开展了区级重点学科建设专项经费、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等专项审计工作,对权力运行进行了有效的监督和制约。

回顾2014年工作,成绩来之不易,是区委、区政府亲切关怀、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系统干部职工奋力拼搏、积极进取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局党委向在座的各位同志、向全体干部职工,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目前我区卫生事业发展中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面对__城市副中心建设和京津冀一体化建设的总体要求,我们在加快卫生基础设施建设、人才队伍建设、重点学科建设上还需下更大的力气;面对__区百姓更高的就医需求,我们在提升医疗服务水平、调动基层医务人员积极性、破解制约卫生事业发展瓶颈等方面还需进一步拓宽思路、创新方法。这些都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在今后工作中努力加以解决。

2015年是落实“十二五”卫生事业发展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巩固发展医

改成果之年,做好2015年的工作对于建设与__城市副中心相适应的医疗卫生体系意义重大,我们要站在更高的起点上把握机遇,坚持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推动全区卫生工作更好更快发展,确保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总体思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关于做好__工作的重要指示和郭金龙同志到__调研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进一步坚定信心,振奋精神,以京津冀一体化发展为契机,以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医疗服务为目标,以提升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为重点,以推进医疗保障、医疗服务等改革创新为重要手段,以坚持依法行政、依法执政为根本保障,激发广大医务工作者建设__城市副中心的动力和热情,全面推进卫生事业发展。

高层次、高标准,编制“十三五”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围绕__城市副中心的发展定位和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总体目标,我们已委托国家卫生计生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与我们共同编制“十三五”城市副中心卫生事业发展规划。注重规划的战略性和前瞻性,深刻分析__在京津冀发展中的战略位置及卫生事业发展的形势,从合理规划医疗资源配置、基本医疗服务设施建设等方面提出一批重点项目,研究建立保障规划执行的制度机制,确定未来五年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重点任务,提升城市副中心的吸引力和承载力。

明年继续加强医联体建设工作,探索医院联合体构建和管理模式。充分发挥__医院、东直门医院东区等区域医疗中心的技术优势和龙头作用,积极带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展,提升基层医疗能力。充分依托信息化建设平台,力争实现双向转诊、医院检验和影像结果互认、专家社区坐诊、远程会诊等,合理有效利用卫生资源,让百姓享受优质、便利的医疗服务。

深化与首都医科大学的合作,大力推进首医附属____医院建设;实现与__中医药大学的全方位合作,建立中医药研发基地、人才教育基地等,继续推进__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东西两区的深度融合;积极落实____医院托管__区__医院框架协议中的责任和义务,探索完善管办分开和法人治理制度,深化与__口腔医院的业务合作;促进完成中西医结合医院与中日友好医院的合作签约工作;进一步加强妇幼保健院与首都儿科研究所、__妇产医院的合作,积极探索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

积极协助国际医疗服务区引进优质资源。明年园区将重点引入首都医科大学系统落户园区,引入社会资本建设特色优势专科,引入物联网、大数据平台,建设高科技企业孵化基地,力促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等部级项目落地,提高园区的社会影响力。围绕上述重点任务,我们协调市级有关部门,加快做好入园医疗机构的各项审批工作,争取重大项目早日落户园区。

为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我们将探索以政府购买服务为原则,乡镇政府、基层卫生院等部门多方合作、采取多种形式解决目前我区部分社区卫生服务站闲置、缓解社区卫生人才紧缺的现状,增加__区社区卫生服务的供给,更好的满足群众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需求。明年将推行社会力量举办一批、乡村医生进驻一批、二级医院承担一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收一批等模式,将闲置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利用起来。

根据基层医疗卫生工作的实际,研究制定我区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绩效考核管理方案,根据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的数量、质量、服务对象满意度,以工作当量为统计标准的季度绩效考核新模式,对全区基层卫生机构进行综合量化考核,以激发基层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

积极推进支付方式改革,力争在__医院、东直门医院东区试点按病种付费,形成较为成熟的经验。同时,完善定点医疗机构管理办法,加强基金监管。

1.加强重点工程建设,确保各项工程按期完工。明年,__医院门诊综合楼工程将全部投入使用,启动__医院后期工程建设;东直门医院东区二期工程将主体完工;__医院建设工程将完成装修并投入使用;中西医结合医院、妇幼保健院工程和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将完成主体结构施工;__医院分院(郎府卫生院)工程将开工建设。

2.继续推进卫生系统信息化建设。加强卫生综合管理系统建

设,对全区医疗卫生业务运行情况进行全面的监管和分析,实现信息化条件下医疗卫生管理流程与模式的创新;加强医疗服务和管理系统建设,推进以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为基础的信息整合体系和业务协同体系建设;构建以居民健康卡为核心的居民健康服务系统,通过健康信息网,使居民在家中能够预约挂号、查询健康档案、检索检验检查报告、学习健康知识等。

1.推进医疗质量控制和机构审批工作。利用9个医疗质量控制组,对辖区内各医院的医疗、护理、医技、药品、病案、医院感染管理等的质量进行监督检查。制定《公立医疗机构药品、医用耗材供应管理实施方案》和《__区卫生系统设备采购暂行管理办法》,加强卫生系统设备采购的管理和监督,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逐步推进医疗设备及药械的规范化管理。加强专科护士培训,在区内三级医院设立一个专科护士培训基地,方便基层医院护理人员参加专科护士培训。加强中医药服务能力,打造以东直门医院东区、中西医结合医院为龙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主体、非医疗性中医养生保健机构为补充的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网络。依法依规做好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审批工作,促进社会办医疗机构健康有序发展。

2.推进平安医院的建设。按照平安医院创建工作方案职责分工推进平安医院建设,实行联席会议制度,综治、公安等相关部门加强分工协作,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并解决实际问题。健全医疗纠纷调解处理机制,有效化解医疗纠纷。强化医院内的安全保卫工作,重点加强医院内部人防、物防、技防措施,与公安部门配合严厉打击“医托”、“号贩子”等违法行为。

3.推进“医养结合”工作。积极配合民政部门探索工作模式,推动医疗与养老资源结合,使养老机构和养老照料中心具备医疗条件,构建“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同时我区已经初步定为“国家卫生服务调查专项计划书—老龄化卫生服务需求与应对策略研究”的全市三家试点区县之一,这将为全国推进医养结合工作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支持。

1.加强卫生人才培养。一是加强卫生人才储备。根据区域医疗中心和基层医疗机构发展需要,科学制定卫生专业技术人才储备计划,探索新形势下医疗卫生机构

人事管理机制,采取“录用一批”、“合作一批”、“聘用一批”、“培养一批”等多种形式充实人才队伍。二是扎实推进医学继续教育工作。不断完善我区卫生人才西医、中医教育基地管理,通过采取聘请本市著名专家授课、临床实践、技能考核等方式,不断提高我区医务人员的诊疗技术水平。三是探索建设__区医疗继续教育培训中心,依托首都医科大学的师资力量,将其建设成为国家和市级医学院校培训基地,加强对全区医疗卫生人才的再培养、再教育。2.打造高水平的重点学科,推进科研专项工作。进一步明确各医院各学科发展方向,积极申请市级、部级重点学科、专科,对现有学科和新申报学科进行全面评审评估,完善准入机制,确定资助范围。继续推进科研成果转化工作,推进“首都十大疾病科技成果推广项目”工作,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督导,鼓励各单位开展科研工作,协助申报各层次科研项目。通过重点学科及科研专项工作的开展,不断提升我区医疗技术能力和水平。

进一步做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一是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健康教育,普及健康知识。二是完成20家预防接种门诊的升级改造,加强规范化门诊管理。三是加强基层医疗保健机构传染病管理人员规范化培训,提高管理人员业务素质。四是建立政府领导、部门合作、社会参与的精神卫生工作机制,将防治重心下移到社区和基层。

加强区妇幼保健院和基层医疗机构妇幼保健基础设施建设,形成较为完善的三级保健网络。一是加强基层妇幼保健网底建设,利用卫生与计生机构整合契机,推动村妇联计生干部作为三级妇幼保健的网底,及时掌握妇女儿童底数,有效控制孕产妇和婴儿死亡。二是稳定妇幼保健队伍,通过增加编制、绩效、职称晋升等多种方式给予适当的政策倾斜。三是着力打造一个以区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为龙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主体、非医疗性中医养生保健机构为补充的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网络,更好地满足全区妇女儿童的保健需求。四是探索“一站式”服务模式,提高全区婚检率。

加强社区基本医疗服务能力,一是加强健康档案及慢病管理工作。通过全面梳理核实已建档案、规范及管理新建档案、加强档案工作的质控管理,对健康档案进行整体“瘦身提质”。二是推进老年人健康管理工作。做好65岁以上老年人中医体质辨识服务,把老年人健康管理工作与家庭医生式服务和慢病管理相结合,为其提供更优质服务。三是做好基本药物工作。加强对基本药物采购、配送、销售等重要环节的监管,确保零差率药品配送的及时性及配送率;加强对社会力量举办社区卫生服务站零差率药品补助款发放的监管,确保零差率补助发放及时、准确、安全。

完善以卫生监督所为中心、职能科室为枢纽、监督分所和村级监督员为支点、覆盖全区的卫生监督网络。一是以创文明城区为契机,加强公共场所卫生监督,提高管理水平。二是开展生活饮用水在线监测,建立试点,开展生活饮用水在线监测,实现水质实时监控,提高生活饮用水监督整体水平。三是巩固打击非法行医成果,加大打非力度。加强与外来人口集中、存在非法行医隐患的乡镇政府沟通工作,充分发挥各打非成员单位联动机制,促进打非成果不断扩大。四是推广一站式许可系统,在行政许可大厅施行一站式许可,实现行政许可全程可监控,杜绝超期许可现象,切实为办事群众提供便利服务。

明年将以各项创建工作为抓手,进一步提高全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让百姓真正地享受到创建工作带来的舒适医疗和人文环境。一是继续开展全国文明城区创建工作,推进重点工程建设、规范窗口服务、加大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力度,以及加强医德医风建设等方面工作;二是迎接“国家卫生区”复审。全面巩固和提升国家卫生区创建成果,确保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区复审,重新获得国家卫生区命名。三是启动慢病示范区创建工作,进一步完善覆盖全区的慢性病防治服务网络和综合防治工作机制,建立慢性病监测与信息管理制度,保护和增进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四是适时启动__市卫生应急示范区创建工作,进一步提高我区卫生应急管理水平和卫生应急处置能力。

社区医院建设方案篇4

关键词:完善分级诊疗借鉴改革

如何将优质服务延伸至基层,实现近距离的健康服务,是一个复杂的卫生经济学课题,是建立在四大医药卫生体系有效运转的基础上。一边是大医院患者人满为患,一边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患者门可罗雀,如何引导“小病进社区、大病进医院”,也是医改的一个方向。分级诊疗服务模式是在根本改变就医者“80%集中在大医院,仅有20%在基层医院”的无序就医问题及社区医院资源闲置的不均衡状态,是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基础。

一、改革措施

(一)多举措创新管理机制

全国各地进行医联体、集团化模式试点,以管理、资产和技术为纽带,在市区以三甲综合医院为核心,二级以上医院、专科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部整建制并入。如上海统筹规划联合体内各医疗机构的功能布局;在联合体内部实行人员柔性流动;加快推进预约诊疗、临床路径管理等服务;通过推动家庭医生签约、社区首诊服务。镇江利用医疗集团资源优化配置与整合的平台,重点推进了学科建设、信息化建设、人力资源等一体化管理;探索学科一体化管理,成立临检、影像、病理三个临床诊断中心。

(二)探索联动服务模式

全国各地积极进行联动服务模式的探索,创新建设基层服务平台,实现资源整合,推动卫生服务由疾病治疗向健康管理转变。(表1)

(三)加强政策引导

1、向社区引导优质资源

包括:三级医院专家查房会诊、设立社区首席健康顾问等人才支持;建立远程医疗信息平台,整合建立诊断、影像技术中心等技术、设备支持。

2、医保积极引导管理

明确二、三级医院需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转诊的重点病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下转病人建立家庭病床或住院康复治疗,参保患者的医疗费用进行单独核算。

3、物价杠杆调节

实施医药价格综合改革,适当拉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二、三级医院部分诊疗项目收费标准,充分发挥价格杠杆作用,引导患者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

二、取得的成效

(一)分工协作机制初步形成

通过规范双向转诊机制,实施上下联动和分工协作,让患者在附近的社区得到更加便捷、规范的诊疗。发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诊治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能力,让康复期患者回到社区进行后续治疗,让二、三级医院节省出更多卫生资源、工作精力用于疑难重症患者的抢救治疗、医疗队伍的教学培训和学科建设,从而提升整体医疗服务的的效率和效益,缓解“看病难、住院难”。

(二)社区医生与居民建立契约服务关系

十八届三中全会改革思路提出“完善合理分级诊疗模式,建立社区医生和居民契约服务关系”,各试点城市作为医改先行者已在进行探索和尝试,争取早日让社区卫生服务走进家庭、更加亲民化。如上海市已在17个区(县)的18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面开展了家庭医生制度建设,共有家庭医生3212人,签约常住居民588万人,常住居民签约率达到32%,签约居民利用过家庭医生诊疗服务的比例为56%,建立健康档案率达到94%。上海的家庭医生采取定期上门提供家庭保健、健康咨询、康复治疗等服务方式,已成为居民健康的守护人。2012年11月份,镇江设置康复联合病房,推进“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医疗服务模式建设,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同为下转的康复期患者提供后续治疗、护理服务,给社区居民带来健康福音,提高了社区诊疗水平。

(三)群众就医负担有效降低

通过医保政策引导,群众小病就近能获得便捷、低廉的基本医疗服务,大病能顺利的转到上级医院,从而降低了就医成本。主要引导政策有:社区基本药物目录中的药品实行零差率;降低参保人员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的个人自付比例;规定诊断和治疗方案明确的慢性疾病参保病人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门诊免收挂号费、诊疗费。目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门诊和住院均次费用比三级医院低50%以上。

三、存在的问题

以上是2010年-2012年X市社区医疗机构收支情况分析表,从中可以看出:(表2)

财政补助收入占总支出比例从2010年的4.64%已上升至21.36%,但仍显得经费补助不足,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收入主要来源于业务收入。

大多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配备不到位,医疗设备配备不全,技术力量不足,服务形式仍以为门诊慢性病人、老年人开药、输液为主,门诊收入占比仍在80%以上,药占比超60%,社区卫生服务能力很难提高,影响居民到社区就诊的积极性。

目前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未充分发挥在慢性病管理中的关键作用。因慢性病用药品种不全的问题,导致参保人员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频繁建档撤档,没有根据疾病初期、治疗康复期病人的不同健康需求,健全慢性病健康档案。

四、其他国家的借鉴意义

英国、澳大利亚的分级诊疗服务模式执行较完善,有以下值得借鉴之处:

(一)英国借鉴

1、各司其职的团队化管理,共同发挥服务效能

全科医师团队包括:全科医师、地区护士、执业护士、健康管理助手等。全科医师为居民家庭提供初级保健和健康管理服务。地区护士每天安排督促服药,主要负责进行临终关怀,开展慢性病随访以及健康教育等。执业护士的工作职责是糖尿病,哮喘护理以及儿童计划免疫等。健康管理助手负责对居民进行健康档案管理及健康教育等。

2、严谨的慢性病管理体系,实现健康档案的有效建立

通过信息系统中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能让全科医师方便识别慢性病人,将其进行风险分级,并按照不同的风险级数进行疾病诊断。同时信息系统中会非常的人性化、智能化地提供给全科医师诊断及治疗方案,动态化管理居民健康档案。

(一)澳大利亚借鉴

1、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形式多样,满足不同人群需求

澳大利亚的各类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社区居民提供特色化的卫生服务,如专门为出院后尚需治疗或康复病人提供服务的社区及老年保健中心;专门为儿童提供保健服务的儿童保健中心;专门为老年人提供医疗照顾的护理之家和老年公寓等。

2、社区护士成为服务主体,进一步拓展服务功能

护士在社区分成很多专业,如全科社区护士、老年保健护士、精神卫生护士等。社区护士通过对居民定期进行健康检查,能及早发现居民的健康问题,还能通过对居民宣教预防、保健知识。

(二)借鉴意义

建设全科医师团队,规范其工作职责,使其能分工协作,不断提升开展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的效能,使社区卫生服务真正走入家庭,系统化、全程化地服务居民。

由于我国疾病谱变化,属于慢性病高发国家,以社区为良好服务平台进行慢性病科学管理,重视医疗的同时,不轻视防治,引导居民在社区体检,对辖区居民的电子健康档案进行分析,以提高健康档案的使用效率。

我国人口老龄化、引导“康复回社区”等原因,迫切需要特色服务机构,以满足不同人群需求,针对性地开展预防、保健、健康教育等公共卫生服务,才能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最大化地发挥护士服务效能,进行护士分层管理,不仅能配合全科医师的诊断治疗,而且将服务功能从治疗护理向疾病预防、身心康复转变。

五、改革方向

(一)增加经费投入,建立财政投入保障机制

政府财政应根据卫生事业发展中“强化各级政府经费保障责任,逐步提高政府卫生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以及“调整卫生支出结构,重点支持公共卫生、农村卫生和社区卫生”的要求增加经费投入,对医疗设备配置、人员培训和信息化建设项目安排专项预算资金,探索建立政府财政对社区卫生服务科学规范的投入保障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二)加强社区医疗团队建设,不断提升医疗技术水平

将培养全科医师、专业护士列入每年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发展计划。通过远程医疗信息平台和诊断、影像等技术中心的建设促进医疗优势资源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辐射。

要求二、三级医疗机构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签订帮扶协议,一方面安排基层卫生技术人员到二、三级医疗机构进行长期进修或短期培训;另一方面安排二、三级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定期到社区进行坐诊,定期举办讲座,提供技术支持。

通过工资待遇、职称聘任等方面的政策倾斜,鼓励二、三级医院优秀人才向社区流动,将优质管理理念融入社区卫生服务,以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能力。

(三)完善配套改革制度,积极引导分级诊疗服务

1、积极推行分级医疗和社区首诊制度

根据卫生部门制定的双向转诊的临床标准和管理办法,建立健全双向转诊流程和处理规范,并纳入对医疗机构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对上转病人建立就诊绿色通道;对下转病人做好跟踪服务,提供后续治疗方案。

2、扩大医疗保险给付范围

从政策上引导参保人员主动进行健康体检,增强参保人员的预防保健意识;适当扩大社区医院基本药物目录,满足慢性病患者的治疗需求,提升改革成效。

3、实行更多优惠政策保障

如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执行“惠民医院”优惠政策,优惠减免的医药费用由救助基金或同级政府财政承担。

(四)拓展社区卫生服务功能,彰显健康守门人的作用

因目前“重医轻防”现象仍较突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必须要转变服务观念,进一步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功能。

应积极推行以全科医生为主的服务团队模式,发挥护士的作用,对于慢性病患者、老年人等重点人群,以上门随访、家庭病床等服务形式为主,对医疗服务对象开展综合性、持续性、可及性的健康管理服务。

根据多元化的服务需求,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配备中医师、口腔医师、心理咨询师等专业人员,或通过专科医院社区坐诊形式,开展中医药、口腔护理等特色服务。

丰富社区医疗服务项目,拓展社区医疗服务内涵,服务内容从治疗延伸到预防、养生保健、康复护理、计划生育。积极发展社会公益事业,探索建立儿童保健中心、老年保健中心。

参考文献:

[1]镇江市构建分级医疗服务模式做法[eB/oL]..2013-04-07

[2]上海积极推进外商独资医疗机构尽快落户[eB/oL].

http://.cn/roll/20131216/204917651002.shtml.2013-12-16

[3]王岚,杜亚平.中英全科医疗服务模式的比较与探讨[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11,9(3):241-245

社区医院建设方案篇5

对于医改方案中8500亿的投向,陈竺介绍,一方面投入保障体系,一方面投入服务体系,“首先是基本的保障,比如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基本的医疗服务体系,基本药物制度的建设”。但保障和服务的具体比例还在进一步研究中,陈竺说,新农合和城镇医保的保障水平都会有所提升。

太原市卫生局2009年10件惠民实事

与两会“民生”主题步调一致的是,太原市卫生局早在年初就确定了2009年要为全市人民办好10件实事。这10件事是:

1、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济困门诊、济困病房、专家医疗援助、医学检查检验“一单通”、单病种最高限价、处方最高限价、药品统一配送、卫生支农等多项利民惠民服务举措。

2、由太原市人民医院、太原市第二人民医院、康明眼科医院、杏花岭区中心医院、清徐县人民医院、为全市贫困白内障患者、先天性外科疾病贫困患儿提供医疗援助。

3、改善社区卫生服务环境,完成12个国债项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新建、改扩建,改造1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免费对社区50名医师进行4个月、150名护士进行2个月的全脱产岗位培训,对500名社区医护、管理人员进行继续教育培训。

4、免费为全市2000名农村儿童进行健康体检、3000名妇女进行乳腺病筛查。

5、免费对800名村医进行专业培训和50名乡村卫技人员到市直医院免费临床进修半年,80%的县乡两级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达到省级标准。

6、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5%以上,筹资标准提高到100元以上。建立新农合市级信息化管理平台,推行

定点医院“直补”方式,缩短住院农民报销支付时间。

7、市农村巡回医院年内深入全市54个乡镇卫生院、1006个行政村巡诊,确保三县一市行政村不少于2次;协助乡镇卫生院逐步建立农民健康档案。

8、全面完成乡镇卫生监督站建设,配齐卫生监督员,落实设施,将卫生监督延伸到最基层,为农民朋友提供健康保障。

9、为新发现涂阳结核病人提供免费抗痨药物治疗,免费进行艾滋病病毒抗体筛查,为城市低保和农村贫困艾滋病病人免费提供抗病毒药物治疗。

10、对常住、流动人口95%以上适龄儿童实施免费预防注射11种疫苗,预防12种传染病。在全市开展儿童计划免疫个案信息管理,为异地提供信息查询平台。

太原市卫生工作从这10件实事的部署上,就可以看出关乎民生的要则,每件事落到实处,精确扎实有力度,老百姓的利益看得见摸得着。

引领“二八”工程善举先行

为了圆满完成太原市卫生局的惠民计划,康明眼科医院担任着为全省和全市贫困白内障患者、先天性儿童视力残疾提供医疗援助,同时,伴随着国家卫生部2008年4月10日颁布的《中西部地区儿童先天性疾病和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救治项目管理办法(试行)》(内容是对中西部地区这两类患者,中央财政按每人800元的标准对符合条件的患者进行补助,实际治疗费用在补助标准以内的,据实报销,故简称“二八”工程)在山西省的实施,康明眼科医院早早走在前列,为社会力担责任,为百姓弘扬善举。

2009年3月2日,记者从康明眼科医院了解到,从即日起,全省各地县的贫困白内障患者,只要有当地乡村开具的贫困证明,到指定医院――康明眼科医院实施手术,就可享受免除800元手术费用的中央财政救助。

今年69岁的李祖德是平遥县七洞村的一位普通村民,患白内障已经有两年多了,得知现在做白内障手术可享受国家800元的补助,他赶紧来到平遥康明眼科医院进行手术,李老汉很欣慰,又重见光明。

根据山西省最新眼病流调结果显示:山西省有大约20万白内障患者需要手术治疗,其中有一半患者因经济、地理等原因可能长年无法得到治疗,成为严重的社会负担。针对这一情况,国家适时启动了“二八”工程,以减轻贫困患者的负担。康明眼科医院被确定为山西省国家“二八”工程指定医院。

目前,普通白内障手术的花费大概为3000元左右,享受国家“二八”工程救治的贫困患者,除了可以享受合作医疗的补偿外,还可获得800元的现金补助,这样自身所付费用将控制在1000多元左右;而对于低保户、残疾人、五保户、三无户、特困家庭、各类优抚对象、贫困家庭及其他特殊贫困家庭,康明眼科医院将对其实施全部免费救治。

此外,记者还了解到,除了对贫困白内障患者进行补助外,国家“二八”工程和太原市卫生局还针对儿童先天性疾病给予就医补助,其中包括小儿疝气、唇腭裂、尿道下裂等外科系统先天性疾病。

“慈善促和谐,光明进社区”活动

3月10日下午,全国政协委员、卫生部部长陈竺在两会会议间隙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备受关注的新医改方案两会后将马上公布。他还透露,新医改方案实施后,将会给老百姓带来真正的实惠。

在今后3年时间里面,要为全国的贫困白内障患者做复明手术,有几百万的白内障盲人将重见光明。中央下大力气加大医院基建,预计投入370亿对全国70%以上的县级医院进行扩建。

记者了解到,从2009年3月~2012年3月,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广泛普及居民眼科保健常识,进一步提高社区医务人员眼科防治水平,及时为社区居民开展眼科疾病的救治工作,为贫困患者提供优惠服务,康明眼科医院拟在全市十个县、市、区开展“慈善促和谐,光明进社区”活动。

通过长达3年的不间断工作,发挥关注民生、关爱民生的社会责任,他们将做到:

1、在全市10个县、市、区范围内对社区居民,特别是贫困居民的各种眼病展开优惠救助,惠民检查活动;

2、对全市10个县、市、区社区医生进行眼科实用知识和技能培训,建立长期稳定的“太原市社区医生眼科专业培训基地”;

3、在太原市范围内为300个社区的居民进行眼健康普查,并建立“社区居民视觉健康档案”;

4、为重点眼病家庭建立“重点眼病家庭眼科档案”和“重点眼病追踪档案”,并发放“光明进社区眼科服务优惠卡”,让患者在享受光明和健康的同时享受优惠的检查治疗;

5、举办10期社区医生眼科实

用知识及技能培训班;建立10个“光明进社区眼科专业服务基地”;

6、创建20个“无白内障光明社区”示范点,举办80场眼健康教育专题。

这些慈善之举,不但认真落实了太原市卫生局要求为惠民而做的实事,而且延伸了一份爱心和责任。记者在康明眼科医院见到了院长杨连静女士,她向记者具体介绍了本次活动的方案。

第一阶段的四个进社区活动

光明培训进社区

光明培训进社区行动的第一个阶段(2009年3月~2010年3月),主要是对社区医生进行眼科专业培训,内容为:重点致盲眼病相关知识,白内障、青光眼、斜视弱视、高度近视眼底改变、老年黄斑变性、糖尿病眼底病变、高血压眼底病变、夜盲、中浆、中渗、泪道狭窄迎风流泪、泪道堵塞流脓流泪、常见眼科急诊的知识与处理等;对眼科医疗设备和技术动态的基础了解。

光明普查进社区

2009年3月开始的光明普查进社区行动,将为社区居民免费进行眼病筛查,组织“光明进社区眼科服务巡诊车”配合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深入各社区,为社区居民免费眼病普查;为参加筛查者建立“光明进社区视觉健康档案”;开辟并定期更新社区眼保健宣传专栏,并派眼科医师为社区居民进行眼科保健教育知识讲座;为重点眼病人群(如高血压及糖尿病人、超高度近视眼、青光眼、眼底病、小儿斜弱视患者等)建立眼病专案并每半年定期回访指导;帮助社区医生尽快掌握本社区眼健康状况并建立“社区眼健康档案”。

到2010年3月,将筛查全市10个县、市、区,包括小店区、尖草坪区、晋源区、迎泽区、万柏林区、杏花岭区、清徐县、阳曲县、古交市、娄烦县。重点筛查:白内障、青光眼、小儿斜弱视、眼底病、糖网病、高度近视眼、全身病与眼病。

光明优惠进社区

2010年1~3月开展的光明优惠进社区,是脚踏实地为百姓献爱心。为社区居民发送“光明进社区眼科服务优惠卡”,就诊免挂号费;白内障手术(有医保患者在医保报销基础上政府直补800元;无医保特困患者由政府直补800元外,医院承担其他全部手术治疗费用;无医保非特困患者由医院直补800元);准分子手术费在医院执行价格的基础上优惠200元;其他眼病手术费在医院执行价格的基础上优惠200元。

光明评选进社区

在最后阶段进行的光明评选进社区中进行总结评选,将由太原市卫生局、太原市慈善总会、各区卫生局、慈善会、康明眼科医院共同组织检查和总结,评选出10个“无白内障光明社区”、5个“光明社区眼科服务基地”,举行隆重挂牌仪式并享受“慈善促和谐、光明进社区”眼科保障服务。

通过评选的方式促进社区医疗水平的提升,宣传百姓对社区医疗的信任,能够将“两会”精神和医疗改革的主题贯穿到活动中。

社区医院建设方案篇6

一、总体目标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贯彻“创业富民、创新强县”总战略,着眼于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扎实推进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标准化建设,开展县乡镇(街道)村医疗卫生资源统筹配置改革,深入开展基层卫生人才素质提升工程。通过改革,农村基层卫生基础条件明显改善,城乡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效率有效提升,整体服务能力显著提高,建成比较完善的以县级医院为龙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街道卫生院)为枢纽,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为基础,驻村医生巡回医疗为补充的覆盖城乡居民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具体目标:

——基本建立“20分钟医疗卫生服务圈”。所有建制乡镇(街道)都有一所达到国家标准的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行政村医疗卫生服务实现全覆盖。

——基本建立“县院带乡镇、乡镇带村级”的城乡医疗卫生统筹发展新机制。通过改革整合城乡医疗卫生资源,提高配置效率,促进均衡发展,从制度上提高城乡医疗资源的整体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

——基本建立“稳得住、下得去、干得好”的城乡基层医疗卫生队伍。每万名农村居民根据省定标准配备医生,其中全科医师不少于3名,公共卫生医生不少于2名,基层医疗卫生队伍生机活力明显增强,基本满足“小病在基层、大病不出县”的卫生人才支撑要求。

——基本建立“数字化卫生”。构建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为重点的集合作医疗、社区卫生服务、疾病控制、妇幼保健、双向转诊等医疗卫生信息平台。

二、基本原则

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原则。以为城乡居民健康服务为宗旨,以保障城乡居民健康权益为中心,遵循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集中社会各方力量,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县居民提供。

坚持“统筹发展、突出‘三基’”原则。以区域卫生发展总体规划为指导,统筹城乡、区域发展,科学配置卫生资源,把握基层基础基本重点,向农村卫生和社区卫生倾斜,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倾斜。

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创优”原则。把维护人民健康权益放在第一位,加强医疗卫生人才培养,调动和激发城乡医务人员积极性,提高医疗卫生队伍素质和服务水平,努力实现全县人民病有所医。

坚持“机制创新、资源共享”原则。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机制改革和创新,促进城乡医疗卫生资源功能整合和柔性流动,提高医疗卫生资源整体运行效率。

坚持“立足县情、协调发展”原则。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与县域经济发展相协调、与人民群众的承受能力相适应,探索建立具有特色的基本医疗制度。

三、主要任务

(一)扎实推进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修订完善区域卫生发展规划,明确各类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数量、规模、布局和功能,加快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通过“做强龙头医院、做全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做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做细驻村医生制度”,进一步健全以县级医院为龙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街道卫生院)为枢纽,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为基础的覆盖城乡居民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1.做强龙头医院。县人民医院加强肿瘤省级龙头学科建设,并力创三级乙等综合性医院,县中医院力创三级乙等中医院。两家县级医院进一步提高医疗质量,优化服务流程,规范诊疗行为,积极推行“临床路径”管理,优先使用国家基本医疗药物和适宜技术,实行医学检测结果互认制度,减轻患者负担。开展与上级医院多种形式的对口合作,全面提高整体医疗技术水平。承担对基层医疗机构的业务指导和人员培训工作,充分发挥其在农村三级医疗服务网络中的龙头作用。

2.做全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完善妇幼保健、健康教育、120急救中心和储血点等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健全以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为基础的医疗服务体系和公共卫生服务功能。

3.做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加快我县“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三年计划”的推进和落实,三年内新建(改扩建)南岩、镜岭镇、新林乡、巧英乡等9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成20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建设计划,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疗设施的配置和更新,使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标准化建设率达90%以上。加快转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职能,明确其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定位,积极推广使用适宜技术、适宜设备和中医药治疗,进一步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为广大群众提供优质价廉的服务。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承担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六位一体”服务。

4.做细驻村医生制度。实行驻村包片制,合理设置社区卫生服务点,实行“定时、定人、定点”的驻村医生巡回医疗制度,提高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可及性,方便农村居民看病就医,实行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全覆盖。

(二)加快建立城乡一体化管理新机制

1.明确机构性质和人员编制。按照省编办《省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机构设置和编制标准实施意见》文件精神,明确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街道卫生院)的性质为社会公益类事业单位,经费按上级规定列入财政预算。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人员编制,原则上按每万服务人口13-15名为标准核定,按规划设床位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照每床0.7人的标准相应增加编制,对人口少、交通不便的边远山区可适当增加编制。

2.开展县乡托管试点。沙溪镇卫生院和东茗乡卫生院分别由县人民医院和县中医院托管,公共卫生服务模式、服务区域、服务对象不变,财政补助政策不变。实行人、财、物和各项医疗卫生工作的统一管理,并从技术支持、人才培养、设备利用等方面进行优化整合,充分发挥县级医院在管理、技术、设备等方面的优势,逐步提高被托管单位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

3.合理整合医疗资源。根据功能定位,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街道卫生院)的外科、产科等医疗资源逐步纵向整合到县级医院。县级医院特色专科实行差异化发展,避免重复建设,全而不强。充分发挥县级综合性医院检验、影像资源优势,探索建立临床检验中心,实现优质资源的柔性流动。

4.推进乡镇村一体化管理。对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逐步实行一体化管理。健全门诊有登记、用药有处方、收费有凭据、转诊有记录、随访有档案的“五有”制度;实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街道卫生院)对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的机构、人员、业务、药品、财务和考核“六统一”管理,推进乡镇村一体化管理进程。

5.实行双向转诊制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街道卫生院)及时将急、危、重病人送到县级医院,治疗后进行康复时再转诊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成县、乡镇双向转诊制度,形成“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就医格局。

6.完善基本药物制度。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全部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并按统一采购价零差率销售。基本药物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障药物目录,报销比例明显高于非基本药物。加强对基本药物制度的管理,进一步完善有关规章制度,使基本药物制度在我县得到可持续发展。

(三)深入开展基层卫生人员素质提升工程

1.加强基层卫生人员培训。完成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员培训,委托定向培养临床大专社区医生10名以上。开展基层社区卫生人员岗位培训,对乡镇(街道)卫生院在岗卫生人员每3年进行全员岗位培训1次,对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在岗人员每年培训1次。建立农村卫技人员定期进修学习制度,县级医院每年选派一定数量的技术骨干到上级医院进修,乡镇卫生院每年要有10%的技术骨干到县级以上医院进修半年以上。

2.探索建立卫生人才管理新机制。积极探索县乡卫生人才一体化管理改革试点,对乡镇新招聘的医学专业毕业生,原则上分专业安排在县级医院规范化轮训一年,再输送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工作。建立人员退出机制,对城乡基层社区医务人员在规定时间内未取得相应执业资格的要转岗分流,解除聘用关系。建立县级医疗卫生机构医护技人员晋升中高级职称前到乡镇卫生院至少服务半年以上和乡镇卫生院管理及技术骨干到县级医院培训制度。同时,对长期在乡镇工作的卫生技术人员在职称晋升、业务培训、待遇政策等方面给予倾斜,稳定农村卫生队伍。

3.进一步健全对口支援制度。继续实施“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公立医院牵手社区行动”。县级医院要在与上级医院建立协作基础上,充分利用上级医院各方面优势,加强自身建设。同时每家县级医院与2至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街道卫生院)建立长期对口协作关系,通过技术支持、人员培训等方式,促进乡镇卫生院发展。

四、实施步骤

试点工作分准备部署、组织实施和总结评估三个阶段进行:

1.准备部署阶段(3-5月):根据省医改精神和省卫生厅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完善试点工作方案,发改、财政、卫生等相关部门要相互沟通与衔接,确定具体操作方案。

2.组织实施阶段(5-11月):按照实施方案,全面开展试点各项工作。

3.总结评估阶段(12月):全面总结试点工作成效,并对试点工作进行评估,形成书面总结向省政府汇报。

五、保障措施

(一)建立工作协调机制

县政府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工作协调机制,层层明确责任,落实工作任务,发改、财政、人事(编办)、劳动、卫生等部门各司其职,密切协作,发展改革部门要切实做好综合协调工作,卫生部门要切实发挥行业主管部门的职能,积极会同相关部门制定相关配套政策文件,其他相关部门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配备专门力量,制定符合本部门实际的具体实施方案,采取有效措施,精心组织,有序推进,确保改革成果惠及全县人民群众。

(二)建立财政投入机制

1.公共卫生服务机构补助。卫生监督、疾病防控、健康教育、妇幼保健、精神卫生、应急救治、采供血和计划生育等专业公共卫生服务机构的收支纳入政府财政预算安排,按规定配置标准所需的基本建设、设备购置等发展建设支出由政府足额安排,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和业务经费根据人员编制、经费标准、业务工作完成及考核情况由政府预算全额安排。专业公共卫生服务机构按照规定取得的收入全额纳入财政专户管理。

2.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助。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后,政府主要负责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基本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所必需的建设发展经费、人员经费、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任务经费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经核定的经常性收入不足以弥补核定的经常性支出的,差额部分由政府列入预算足额安排。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成本通过医疗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助补偿。其中:开展基本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所需经常性支出,由业务收入和财政安排的人员经费、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等经常性收入补偿;建设发展支出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任务支出由政府专项补助。

3.村卫生室补助。政府对规划设置的村卫生室根据省定标准在建设初期给予一次性补助。对村卫生室承担公共卫生服务任务所需支出由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中按规定标准安排。

4.县级医院补助。在推进公立医院改革的同时,政府合理安排对县级医院的投入,主要用于基本建设和设备购置、扶持重点学科发展、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单位缴费补助、政策性亏损补贴和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任务补助等方面。对中医、妇幼保健事业予以倾斜。

5.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逐步增加城乡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城乡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标准不低于20元。对非政府举办的医疗机构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采取购买服务的方式给予补助。对开展艾滋病、结核病、地方病等重大疾病防治、国家免疫规划等十三项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所需经费,由政府全额安排。

(三)健全考核激励机制

依据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职能和主要任务,建立起相应的考核激励机制,实行“核定任务、核定收支、绩效考核补助”。一是核定工作任务,依据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现有能力、服务人口以及上级工作要求,科学合理地核定年度工作任务和目标。二是实行绩效考核,对其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任务完成情况、居民健康状况改善情况、群众满意度等进行全面综合的绩效考核。三是补助与绩效挂钩,对于绩效好的机构,预算补助全额发放;对于绩效较差的机构,预算补助按比例核减,形成“干好者多得、干差者少得”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充分调动医务人员与管理者的积极性。

社区医院建设方案篇7

关键词:医疗联合体;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区域医疗协作;远程会诊

abstract:Hierarchicalmedicalsystemisanewwayfornationalmedicalsystemreforminrecentyears.itencouragesmedicalinstitutionsofalllevelstoregulatethenumberofpatientsandallocatemedicalresourcesoptimally.thisthesisanalyzestheFirstpeople'sHospitalmedicalassociationunitinZhenjiangCityanditsinformationconstructionsolutions.thepracticehasprovedthatthesolutionshasnotonlyrelievedvisitspressuresofhigherlevelhospitalseffectively,butalsoenhancedtheservicecapacityofprimaryhealthcareinstitutions.meanwhileitpresentsareferenceofmedicalassociationunitsandinformationconstructionsforotherhospitalassociationunits.

Keywords:medicalassociationunit;Hierarchicalmedicalsystem;two-wayreferral;Regionalmedicalcooperation;Remoteconsultation

2006年卫生部提出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分级诊疗制度,鼓励基层医院实行“首诊制”,实现“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就医新格局。分级诊疗就是要按照疾病的轻、重、缓、急和治疗的难易程度进行分级,将大中型医院承担的一般门诊、康复、护理等工作分流到基层医疗机构,节约更多医疗资源,为急危重症和疑难复杂疾病的患者提供更好的诊疗服务。

然而截止到2013年底,除了北京、上海、镇江等部分省市区推行分级诊疗外,全国范围内的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制度还未能真正得到确定,而且面临实施难、认可度不高等诸多困难[1]。2014年,总理首次在政府报告中提出“健全分级诊疗制度”,使得分级诊疗的概念再次成为热点,而如何将制度真正落实,仍任重道远。本文以镇江市分级诊疗模式入手,从医疗联合体建立和信息化建设等角度介绍“镇江模式”,为其他省市分级诊疗的实施提供参考与借鉴。

1镇江市分级诊疗模式

分级诊疗制度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重要内容,是合理配置医疗资源、促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的重要举措。2009年镇江正式组建以两家三甲医院为核心的江苏康复医疗集团和江苏江滨医疗集团。其中江苏康复医疗集团是以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为核心,联合三级中西医结合医院(镇江市第二人民医院),三级妇幼保健医院(镇江市第四人民医院),二级综合医院(镇江市新区分院),以及13个社区服务中心的医疗联合体。

在资源整合方面,医联体内部资源优化整合,组建了临检、影像、采购配供、消毒供应、信息和社区卫生管理6大中心[2]。在配套政策等方面,镇江充分发挥卫生部门统筹管理医疗保险和医疗卫生服务的优势,进行了以总额预算、按病种付费、按人头付费等方式相结合的组合支付方式改革。同时,完善医务人员奖励机制,形成适当的利益分配机制。以上方式促进了医联体一体化管理和集约化发展,让集团成员共享医疗资源,降低了医院的运营成本,也从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民众的接受度,调动了医务人员积极性。

2基于分级诊疗机制的医疗联合体建立

江苏康复理疗集团以第一人民医院为核心,联合第二人民医院、妇幼保健医院、镇江新区医院、精神卫生中心5家二级医疗机构和10家社区卫生中心,促使集团内二级以上医院向社区提供技术、人才、设备等多方面的支持,使得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及服务品质得到快速提升。目前,康复医疗集团所辖1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经全面完成标准化建设,其中2家被确认为部级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家被确认为省级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

2.1依托医疗集团,推动一体化管理集团先后与润州区政府、镇江新区管委会签订合作协议,按照“政府办、集团管”的模式共同组建社区卫生管理中心,并制定《江苏康复医疗集团社区卫生服帐堤寤运行实施方案》,以建成连锁化社区卫生服务品牌为导向,从“管理规范、工作流程、质量标准、服务内容、形象设计、绩效考核”等六个方面,对集团内所有医疗单位统一管理、监督及考核评价。

2.2完善政策措施,实现分工协作①集团制定了双向转诊管理办法,完善转诊机制,明确转诊指征、重点病种、转诊流程等,医院与基层卫生机构签订双向转诊协议,规范转诊流程;②通过强化医保引导,制定二、三级医疗机构下转患者的病种和规范[4];③建立家庭责任医生制,通过“3+X”家庭健康责任团队与社区居民建立契约式服务关系,引导居民主动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接受基本医疗服务,促进社区首诊制度落实。

2.3统筹资源调配,形成常态联动

2.3.1引导专家进社区医联体建立上级医院医师到社区坐诊制度,开展业务讲座、特色门诊、健康教育等活动。医院选派副高以上职称的专家担任定点社区首席健康顾问,协助社区医生处理疑难病症、教学查房等。

2.3.2引导技术进社区集团建立免费进修培训制度和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社区医护人员有机会到上级医院参与培训学习,从而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技术水平。

2.3.3引导资源进社区集团为社区配备DR(CR)机、彩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医疗设备,推进社区的标准化建设;帮扶社区信息化建设,建立全科医生工作站、远程会诊系统、转诊预约系统、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系统等,实现集团内医疗机构信息互通;设立临检中心、影像中心、病理诊断中心等医疗服务支撑平台,为社区卫生单位提供医疗技术支持[5]。

2.3.4引导患者进社区医联体已建立医院、社区一体化的“康复联合病房”和“慢病联合门诊”,同时各社区已分别建成了糖尿病、高血压、慢病综合、康复、肾病、中医药、老年护理中心等特色专科,方便患者在基层医疗机构就诊康复。

3基于分级诊疗制度的医联体信息化建设

3.1建立上下信息互通的医疗平台在分级诊疗模式下,集团建立了区域医疗平台,实现集团内医疗单位间系统高效互通,有力支撑了跨单位医疗事务的开展。患者首诊在社区,信息存储于区域医疗平台,全科医生诊断后,如需将患者上转,社区医生可直接通过信息系统在上级医院预约挂号[6]。患者{挂号单在指定时间到上级医院就诊,诊间医生可通过区域医疗平台查看患者健康档案和相关就诊信息。

当患者病情平稳后,可将患者下转到社区医院进行后续康复治疗。上级医院医生在电子病历中填写转诊单下转患者,社区接诊该患者时,能通过区域医疗平台查看患者所有就诊信息,包括病历文书、医嘱和检验检查数据等,见图1。

3.2建立方便快捷的远程会诊新模式传统的会诊模式要求会诊双方需在指定时间,在指定地点参与患者进一步治疗的讨论,而新型远程会诊打破了这种传统模式。通过部署相应的软硬件设备,利用视频会议系统和远程会诊系统实现远程会诊功能,会诊双方可以在各自办公的地点参与会诊,包括申请会诊、上传会诊资料、安排会诊以及填写打印会诊报告等[7]。新型远程会诊模式为集团单位提供了高效医疗服务,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共享和医疗服务均等化。

主要流程有:①发送会诊请求。请会诊方首先在会诊系统中发起会诊请求,确定患者基本信息、检验检查报告以及会诊时间和人员;②会诊中心中收到会诊请求后,安排会诊时间和人员,并向会诊双方发送会诊安排;③相关会诊人员和申请者还会收到短信通知,其中包含会诊链接,方便双方登陆系统,做好会诊准备工作;④会诊结束后生成相关会诊记录,并将整个过程以视频形式保存,方便日后查阅。见图2。

3.3成立影像中心和病理检查中心由于社区医院医疗设备资源短缺,人力资源有限,很多社区医院没办法为患者提供很好的检查条件,为此江苏康复医疗集团成立影像中心和病理检查中心协助医联体内医疗单位参与远程医疗,实现区域级医疗资源、信息共享,提高信息利用率,促进集团医疗服务改善和进步。

医学影像中心主要利用先进的信息网络技术,将集团单位所摄影像片集中存储于数据中心,各级医院能够通过标准影像接口、相关管控权限,实现远程阅片、诊断和报告调阅打印等功能,见图3。利用病理检查中心,医疗机构能够远程诊断、查阅病理报告,方便患者就诊,加强病理科质量管理控制,为分级诊疗的落实提供有力保障[8]。2015年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免费为各合作医疗机构共完成影像报告9755次、心电报告1930次;病理合作医疗机构61家,完成病理报告11000份。

在此模式下,基层医疗机构只需配备拍片设备和操作医生,不用培养专业的阅片医生,节约了医疗机构的人力成本;患者在社区医院就能享受到三甲医院同质化检查服务,同时享受有优势的医保报销比例,既克服了百姓对基层医疗机构的“不信任”,又节约了很多医疗费用和等待时间,真正解决了百姓“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9]。

新型医联体模式符合国家医改的总体方向,能够有效的配置医疗资源,提高社会效率。目前,镇江市已建成16家基层康复联合病房,覆盖全市7个辖市区,全市常住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完整率达到85%。另外,镇江市社区和大医院之间的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已经取得明显成效,2015年下转康复期患者789人[10]。今年以来,市区社区门诊就诊率已经超过52%,有效减轻了全市大医院床位压力,盘活了基层医疗资源,增强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数据表明镇江模式已取得一定成效,本文介绍的以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为核心的江苏康复医疗集团医联体建设和信息化建设方法也为其他省市的医联体和相关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借鉴思路。

参考文献:

[1]黄德圣,潘小妹.医院分级诊疗的现状及对策[J].基层医学论坛,2014,(34):4727-4729.

[2]姜立文,宋述铭,郭伟龙.我国区域纵向医联体模式及发展现状[J].医学与社会,2014,27(5):35-38.

[3]吕键.论深化医改进程中分级诊疗体系的完善[J].中国医院管理,2014,34(6):1-3.

[4]王兴琳,蔡华,严卓然,等.医联体--医疗资源整合下的区域组织实践[J].现代医院管理,2013,11(4):8-10.

[5]易利华,黄培,郝爱民,等.推行“医联体”模式的实践与探索--以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为例[J].现代医院管理,2015,(1):41-44.

[6]杨立成,鲍琳辉,田义娟,等.医联体模式下构建双向转诊机制的探讨[J].中国医院,2015,19(7):33-35.

[7]黄培,易利华.基于分级诊疗的区域医联体实践与思考[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5,22(4):102-104.

[8]余红星,姚岚,李莹,等.基于分级诊疗的医疗机构分工协作机制探究[J].中国医院管理,2014,34(7):1-3.

社区医院建设方案篇8

关键词:信息技术社区居民健康管理

中图分类号:tp72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9(a)-0002-02

健康管理是对个人或人群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监测、分析、评估、预测和预防的全过程。目前国内的健康管理的内容大体由健康恢复、健康维护、健康促进三大部分组成,为了更完整的建立社区居民健康档案,推进社区居民健康管理,建立资源共享的区域医疗成为重点。

1我国区域医疗信息化发展现状

随着信息技术时代的到来,区域卫生信息化成为当今世界发展潮流。区域医疗的关键是信息整合,在过去十几年的信息化建设中,医院都是各自建立独立的信息系统,很多应用系统都是定制开发的,没有统一的信息标准。2010年以来卫生部全面推进新医改,利用信息网络和通信技术,使一定区域内各种卫生相关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实现卫生信息资源的交换、存储和共享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成为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重中之重,其中规范、标准的统一,尤其是数据标准化变得尤为重要。目前已有的《基于居民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指南》、《健康档案基本架构与数据标准》、《健康档案基本数据集编制规范》等标准、规范的出台为各地区的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提供了统一的标准,也为后续的区域间信息共享、交换提供了有力保障。

2镇江区域医疗改革实践探索

镇江作为全省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根据《中共镇江市委镇江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力图通过改革,达到“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提高医务人员积极性、提高社会满意度,降低医疗服务成本和费用”的目标。近两年镇江市以集团化为载体探索公立医院改革途径,依托江苏江滨和江苏康复两大医疗集团进行资源整合,充分利用和优化配置现有医疗卫生资源,扶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大力推进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的分工协作机制形成,同时鼓励、引导两大医疗集团通过合作、托管、兼并、新建等方式进入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大力推进市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标准化建设,有效落实“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

3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内容

从健康卫生服务角度出发,将物联网技术等科技手段应用于卫生健康服务行业,在镇江市建立覆盖全市的包括电子病历、医院间服务互认、医保互通、网络健康教育与咨询等系统的数字化医疗卫生信息服务中心,形成统一的标准化电子医疗信息采集、存储、共享技术平台,实现多个医院间信息互通、双向转诊、结算简便的统一模式,构建形成管理机构-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一体化服务体系。体系建设结构图如图1所示。

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1区域卫生信息平台

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是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的核心,主要以建立居民健康档案(eHR)为核心,将区域内的社区卫生服务系统、医疗机构智慧医院系统、公共卫生业务平台进行标准化、规范化的技术整合,实现区域内居民健康档案数据的共享,解决目前健康卫生服务中普遍存在的“信息孤岛”现象。

3.1.1居民健康档案系统

居民健康档案系统以区域内健康档案信息的采集、存储为基础,连接区域内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及各类业务应用系统实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的区域卫生数据中心和公共服务信息平台。能够满足健康档案共享跨机构、跨组织甚至跨区域的业务特点,采用无侵入式的异构系统集成、标准化的数据转换等技术,为实现市民卡一卡通、双向转诊、远程医疗、网上预约等增值服务提供了强大的数据基础。

3.1.2综合卫生管理与决策系统

综合卫生管理与决策系统遵照卫生部颁布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指南(试行),结合镇江市卫生管理需要,满足镇江市卫生局领导和各业务科室对公共卫生、卫生资源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管理的需求。具体为:(1)整合平台产品,实现统计报表的快速开发及直观展现,提高领导对区域卫生数据的可及性,提升科学管理与决策水平。(2)实现集社区诊断、社区卫生综合统计为一体的社区综合管理功能,提升领导对社区的评价能力。(3)定义社区卫生服务中的各类工作行为的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形成最终的绩效数据,并智能计算相应的经费补偿机制,实现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待遇发放有据可依,有根可查。

3.1.3业务协同系统

业务协同系统构建信息共享的医疗卫生业务协作网络,实现市民在各医疗卫生机构间(医院与医院之间,医院与社区中心之间,社区中心与社区中心之间)诊疗资料全面共享和交换,包括电子处方、电子申请单、电子报告、电子医疗文书等等,实现双向转诊和双向服务。完成市民卡就诊、健康查询与服务(一卡通)、双向转诊、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系统(一单通)预约挂号和预约检查、健康服务。

3.2社区卫生服务系统

社区卫生服务系统提供以居民健康为核心,以家庭为主体、以社区为范围、以需求为导向的社区卫生服务,确保对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等重点人群的覆盖,满足社区基本医疗服务和儿童保健、妇女保健、老年人保健、慢性病管理、传染病报告、重型精神病管理、健康教育服务、免疫规划等卫生服务需求。此外,通过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支持一单通、双向转诊、医院病案首页查询等区域卫生协同业务。

3.3智慧医院系统

通过移动监护、无线查房、远程监控等方式,构建医院的无线信息化系统,保证诊断和治疗更高效更便捷。同时建立“医患通”服务平台,实现医院(科室)与患者即时沟通。将医院信息系统与社会性通讯系统相融合,实现跨网通信,将医疗服务延伸到院外,充分体现了主动医疗和患者关怀的理念,实现医患沟通的自动化、程序化和人性化,克服了时空限制,为医患沟通架设了一条绿色通道。

4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意义

通过区域医疗信息化项目的实施,在本市达到以下目的。

(1)以病人为中心,依靠两大集团的技术和管理力量,扶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大力推进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的分工协作机制形成,切实解决病人看病难看病难(信息化)和贵(双向转诊和检查互认)的问题。

(2)以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为纽带,加强市卫生局、医保中心、各级医院和社区中心间的纵向联系以及同级医院之间的横向联系。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以建立居民健康档案为核心,实现市民卡一卡通、双向转诊、病案首页共享、文字型检查检验报告一单通与社区系统及智慧医院系统产品的对接,使区域内各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现资源共享和医疗业务协同;卫生局可以及时掌握各项卫生业务进展情况,全面了解区域卫生统计信息,构建形成管理机构-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一体化服务体系。

参考文献

[1]范玉成,顾星,刘淮虎.基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健康管理协同模式分析[J].中国卫生资源,2011(5).

[2]张民庄,张子良,陆芹,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网络化健康管理的探索[J].社区卫生保健,2010(2).

社区医院建设方案篇9

一、积极推进农村卫生工作

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精神,大力实施农民健康工程,深化农村卫生改革,以加快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为总抓手,加强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农村卫生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农村卫生工作的整体水平。

(一)重点抓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

认真贯彻全国和全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会议精神,加大力度,加强调研,强化督导考核,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实行分类管理,认真解决试点过程中出现的突出问题,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和措施,提高工作质量和水平。

1、做好2009年新农合全覆盖工作。*要围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筹资机制、补偿机制、监管机制和费用控制机制进行积极探索,力争有所突破;*、*、*、*、*五县要做好动员发动,搞好基线调查,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健全各项制度,确保按省要求高标准、高起点顺利启动。对2009年新增5个省级试点县的方案逐一进行审核,指导试点县完善试点方案。实现20*年前4个试点县参合率达90%以上,新增试点县参合率达80%以上。

2、建立工作激励机制,实行分类管理。完善省级试点县工作情况公示制度,市每月公示1次各县(区)合作医疗运行情况和有关信息,督促各县区按照实施方案规范运行。建立督导考核制度,市进行随机抽查,对工作不力、农民得实惠少、群众意见大的县(区)实行重点跟踪管理。

3、强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管理,严格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根据《*定点医疗机构管理暂行规定》要求,制定我市管理意见,建立对定点医疗机构分级认定和动态管理制度。6月底前完成定点医疗机构的申请、验收、公示、签定协议和挂牌工作,对所有定点医疗机构都要建立管理档案。制订《菏泽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本药物目录》、《菏泽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诊疗项目目录》、《关于加强乡镇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管理的意见》、各县区制定“100种常用药品最高限价和不少于10种单病种限价规定”报市局备案,采取综合措施,加强对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服务行为的规范化管理,建立和完善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服务收费和服务行为监管机制,认真总结和推广各县(区)在控制医疗费用方面的经验和做法,努力降低农民医疗费用。

4、加强合作医疗管理和经办机构建设,提高管理能力和水平。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机构筹建工作。督促各县(区)完善经办机构建设,落实人员编制和工作经费,加强人员配备。加强指导力度,及时发现和解决新情况、新问题,召开不同专题的研讨会,强化分类指导和经验交流。充分发挥市新农合专家技术指导组的作用,充实调整成员,举办培训班对经办和管理人员分级分类培训,组织一次全市新农合相关知识考试,认真贯彻鲁政办发[20*]96号文件,严格执行新农合试点工作相关政策和纪律,加强基金监管,保证基金安全,严肃查处违规违纪行为。

5、搞好合作医疗信息系统建设及监测工作。搞好市级新农合网络信息平台的建设和使用工作,6月底前全部实现省级试点县数据资料网上直报。各县(区)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网络,各级定点医疗机构全部实行网上审核,现场结算,简化就诊、报销程序,方便参保农民,加强新农合信息管理,完善新农合信息统计制度,着手建立新农合监测系统,及时了解试点运行情况,为政策调整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6、开展对新农合试点工作的系统评价。按照省制定的新农合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年底组织开展对新农合试点工作评价。指导各县不断总结、完善试点方案,规范运行机制。

7、完善基金补偿方法,确实提高农民抗大病风险的能力。各区县要及时调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实施意见及相关规定,科学合理的确定补偿范围、补偿标准和补偿方式和确定大额或住院医药费用补助的起付线、封顶线和补助比例,要制定控制医药费用的有效措施,努力提高农民保障水平,使农民能够真正受益,调整方案报卫生局备案,待条件成熟时制定全市统一的报销比例方案,打破现行一县一方案的局面。

8、加大新农合宣传力度,努力树立政府形象。充分利用市电视台、广播电台、报社等新闻媒体,在全市范围内搞好新农合的宣传工作,各县区每月要上报市新闻媒体一个新闻。

㈡深化农村卫生改革,强化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功能

深化以乡镇卫生院为重点的农村卫生改革,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农村卫生管理水平,加强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农村卫生服务能力。

1、研究制定我市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意见,争取市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对乡镇卫生院上划县级管理、农村公共卫生、新型合作医疗、农村卫生体制改革等工作提出明确要求。

2、开展农村卫生管理能力培训。组织实施乡镇卫生院院长管理知识培训,提高乡镇卫生院院长的业务素质、法律意识和管理水平。

3、推进乡镇卫生院内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根据事业单位改革的总体要求和部署,在全市推广公开选聘乡镇卫生院长的经验和做法,搞活乡镇卫生院内部分配,充实乡镇卫生院的技术力量,增强乡镇卫生院的内部发展活力。

4、加强乡镇卫生院内涵建设,提升综合服务能力。开展创建标准化乡镇卫生院活动,2009年选择50个乡镇卫生院搞好创建试点,年底统一验收。

5、充分发挥乡镇卫生院在农村卫生服务网络中心枢纽的作用,加强乡镇卫生院对村卫生室的业务管理和指导,搞好为村卫生室的服务,正确处理乡镇卫生院与乡村医生之间的关系,保护乡村医生的合法权益和工作积极性,稳定乡村医生队伍。

6、巩固提高村卫生室规范化建设的成果,筑牢三级农村卫生服务“网底”,努力实现农民小病不出村的目标。开展创建“农民满意村卫生室”活动,2009创建1000所“农民满意村卫生室”。

7、加强乡村医生从业管理。对各县区执行《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情况进行检查,完善乡村医生执业注册的配套措施,加强对执业证书的管理,2009年对全市12461名乡村医生都要建立起从业管理档案,为规范管理乡村医生提供基础资料,档案管理内容市局将制定具体管理办法,今年要做好2年一度的乡村医生执业考核注册,提高乡村医生队伍素质。

二、开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试点工作

把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作为城市卫生工作的重中之重和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突破口,认真贯彻中央、省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一系列文件精神,加大工作力度,明确规划目标,完善政策措施,完善运行机制,抓住当前社区卫生服务的有利政策,搞好我市社区卫生服务的试点,努力实现“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的目标。

1、贯彻中央、省城市社区卫生工作有关文件精神。按照国务院常务会议和全省有关对发展城市社区卫生工作提出的要求,提出贯彻意见,报请以市政府名义召开全市城市社区卫生工作会议,部署全市社区卫生工作。

2、建立城市社区卫生工作领导协调机制。报请市政府调整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加强部门协调配合,共同做好社区卫生工作。

3、制定并完善城市社区卫生政策措施。以市政府名义制定出台《关于大力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并研究制定相关的配套文件,为社区卫生工作提供政策支持,不断完善社区卫生服务运行机制。根据我市社区建设情况,综合考虑社区人口分布、居民健康需求和卫生资源利用情况,研究制定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规划、菏泽市城区社区卫生设置规划,确定区域性分步骤工作目标。

4、加快建立健全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网络。以提高居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的可及性为目标,坚持政府主导,举办社区卫生机构。加大城市卫生资源机构调整力度,促进卫生资源向社区流动,推动基层公立医疗机构或国有企事业单位所属医疗机构通过转型和改造成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加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建设试点,构建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

5、建立社区卫生服务督导、评价、考核机制。制定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评价、考核指标体系,建立工作调度督导制度,加强监测与评价。

6、健全信息化网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要建立社区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系统、社区公共卫生信息直报系统和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管理与评价系统。

三、进一步规范妇幼保健工作

坚持以实施“一法两纲”为核心,努力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和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重点抓好医疗保健机构产科建设。

1、认真贯彻落实卫生部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妇幼卫生工作的指导意见》、《妇幼保健机构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文件精神,适时制定我市规范妇幼保健工作各项政策。

2、认真组织实施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行动。按照分层次培训和分级负责的原则,对各级医疗保健机构、乡镇卫生院妇幼保健人员、助产人员和乡村医生等人员开展孕产妇保健、产科危急重症处理、新生儿窒息复苏和产科常用技术操作规程等技术培训。建立完善孕产妇死亡和婴儿死亡评审制度,积极开展孕产妇孕产期保健、安全分娩知识等宣传教育。

3、加强医疗保健机构产科建设,巩固爱婴医院成果。加强各级医疗保健机产科建设,特别是乡镇卫生院产科建设,今年完成50个乡镇卫生院产科建设的试点,提高产科服务质量.严格执行《*各级医疗保健机构产科建设标准》、《*助产技术管理办法》,实行等级评审和管理,对达不到标准的,依法取消其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资格。继续做好产科技术人员培训工作。

4、加强产前诊断和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进一步贯彻落实《产前诊断技术管理办法》,加强和规范产前诊断和产前筛查技术的管理和应用,完善筛查网络功能,加强人员技术培训,提高产前诊断和产前筛查技术水平。认真贯彻落实《新生儿疾病筛查技术规范》,规范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提高筛查率和筛查质量,做好阳性患儿的追踪治疗,建立完善新生儿疾病筛查和产前诊断信息报告制度。

5、做好防治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做好防治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指导各示范区按照《全国艾滋病防治示范区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方案》和《*关于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的实施意见》的要求,通过外出参观学习、举办培训班等形式,做好卫生技术人员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知识培训、孕妇免费咨询检测和母婴阻断工作。

6、加强母婴保健监督执法工作。严格掌握母婴保健专项技术准入条件和标准,坚持依法行医。将制定专项监督检查方案,对贯彻执行《母婴保健法》、《母婴保健法实施办法》、《*禁止非医学需要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性别终止妊娠的规定》和《*助产技术管理办法》情况进行一次监督检查。依法搞好对B超等医疗检测设备的监管,加强对实施人工终止妊娠手术人员的教育和监督,杜绝非医学需要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性终止妊娠现象的发生。

7、加强妇幼卫生信息工作。加强妇幼卫生年报和“三项监测”的质量控制,规范使用妇幼卫生信息报表,提高信息报送质量和时效。加强妇幼卫生信息网络建设,实现孕产妇死亡、儿童死亡和出生缺陷病例网上直报。

8、进一步规范《出生医学证明》的使用与管理。健全完善管理制度,做到专人领取、专人保管、微机化管理、加盖专用章,严格执行省卫生厅有关收费标准,严禁出现搭车收费等现象,保证《出生医学证明》使用和管理工作依法、顺利开展。

9、进一步做好妇女儿童保健工作。积极开展妇女常见病防治工作。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妇女病防治工作的意见》,建立健全妇女病普查普治制度,提高妇女生殖健康水平。

社区医院建设方案篇10

(一)着力加强农村卫生。

一是完善新农合相关政策与措施。及时调整统筹补偿方案,提高参合农民的受益水平,扩大受益面,让新农合制度更具吸引力。根据国家最新筹资政策,结合我市实际,进一步完善全市相对统一的补偿方案,防范基金风险。推进定点医疗机构直补工作,保证一次报账率达到90%以上。

二是积极开展农村卫生工作先进县创建活动。以创建活动为抓手,进一步落实农村卫生政策,健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加快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大力推进初级卫生保健达标建设工作。

三是深化农村卫生体制改革。探索乡镇卫生院财务县管体制改革,实行“乡财县管乡用”,在县(市、区)卫生局设立乡镇卫生院会计核算管理中心。积极探索乡村卫生服务管理一体化工作,规范村卫生室的设置、功能,鼓励县、乡、村卫生机构开展业务纵向合作,提高农村卫生服务网的整体功能。四是加强城市支援农村卫生工作。深入开展“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开展二级以上城市医院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项目,进一步丰富支援工作内涵,探索建立城乡医院对口支援的长效机制。

(二)着力加强公共卫生。

一是继续完善卫生应急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基层应急预案,与各部门建立卫生应急合作机制;制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专家会诊制度、值班制度、疫情处置制度等各项制度;加强演练和培训,组织临床诊断、流行病学调查专家进行应急知识培训。

二是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重点抓好国家扩大免疫规划宣传工作,加强全市预防接种人员培训和疫苗准备,确保国家扩大免疫规划工作方案能正常实施。继续加强疾控机构体系建设,提高全市疾控机构服务能力,大力实施结核病、艾滋病、职业病、乙肝防治等10个工作规范。

三是加强妇幼保健工作。重点抓好产科基本服务标准的贯彻落实,对县级产科急救中心的建设进行达标验收;做好“降消”项目工作,狠抓各项措施的落实;加快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的步伐,组织一次专题督查;加强儿

童保健工作,逐步在全市推行统一的儿童保健信息管理系统,提高农村儿童体检率;继续实施健康扶贫工程项目。继续开展县级“产科急救中心”规范化建设,推进“母婴安全乡卫生院”创建活动,90%开展助产的乡镇卫生院达到“母婴安全乡卫生院”标准。

四是配合做好创建省级卫生城市工作。积极开展省级卫生城市创建活动,加强食品卫生、饮水卫生、公共场所卫生、传染病防治等工作的管理,深入开展健康教育,特别是章贡区要强化城区小餐饮等整治,规范“六小”行业管理,做好迎接省级考核的准备。以春秋两季公共卫生周活动为载体,深入开展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活动。

(三)着力加强社区卫生。

一是落实政府购买社区公共卫生服务配套经费。督促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按项目要求提供优质社区公共卫生服务;逐步推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药品政府集中采购。

二是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管理。严格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从业人员和技术服务的准入,加强监管,完善机构职责、工作内容和绩效考核办法,促进社区卫生服务健康发展。

三是加强社区卫生人员岗位培训。培训业务骨干12名、社区公共卫生人员7名、全科医师60名、社区护士100名,继续办好社区卫生人员夜校,加强社区卫生适宜技术培训,提高社区卫生服务能力。

(四)着力加强医院管理。

一是扎实开展好医院等级评审。全面开展第二周期医院等级评审工作,促进医院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全市各级各类医院均要积极参与等级评审和达标上等工作,争创高等级医院。

二是落实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相关措施。制定并实施区域卫生规划,优化卫生资源配置。积极推进政务公开和院务公开,继续实施单病种限价与医学辅助检查结果互认制度,努力降低门诊、住院人均费用和药品占业务总收入的比重。继续实行网上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全市县级以上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全部参与以省为单位的网上药品集中招标采购。

三是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严格医疗机构、技术和人员的准入管理,强化临床路径与院内感染管理,简化就医流程,方便群众看病就医。抓好医疗机构校验,继续实施医疗机构违法违规执业警示记分制度,加强对医疗机构的日常监管。开展执业医师、护士定期考核,强化“三基三严”训练,提高医务人员业务素质。健全护理管理制度,开展专业护士岗位培训。贯彻《处方管理办法》,规范临床用药特别是抗菌素使用,逐步推行临床药师制度。不断优化医疗执业环境,深入开展“平安医院”建设活动,完善医患纠纷处置机制,维护医疗机构的正常工作秩序,保障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