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建设的指导思想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8:27:12

社区建设的指导思想篇1

关键词社区文化和谐社会可持续发展

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命题。“和谐社会”的提出,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新的发展状态下认识的发展,它表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已经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的三维结构向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四维结构的过渡和发展。这是我们党对科学社会主义认识的一个重大推进,是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它反映了我国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动态发展需求。

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论断,反映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特征,体现了我们党执政宗旨和执政使命的本质要求。和谐是一种价值取向,是一种文化境界,是一种系统化的社会定位。“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社会基础层面的社区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具有逻辑起点性的工程。

一、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容分析

构建和谐社会不是一个时尚的口号,而是一项有着丰富内涵的系统工程。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内容是:一要建立起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社会关系;二要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三要和谐兴国、和谐创业、和谐安邦①。构建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所决定的,它既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最近目的和利益”,也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未来”利益。它完全符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进入新时期新阶段,我们党要保持先进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就必须努力实现人民群众期盼社会稳定、和谐的愿望。这样,我们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社会主义才能充满活力。因此,构建和谐社会需要一个因果互动的、双向递进式的动态系统演进的过程,该过程充分地体现了依赖人民、受益人民的“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社会结构的特质。

二、社区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的关系分析

(一)社区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社会是形式,文化是内容,文化建设是基础,而社区文化就更加具有基础性、先导性意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灵魂和支撑。通过社区文化建设,可以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有力的基础性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支撑,坚实的道德基础,良好的文化条件。

社区是社会的细胞,社区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同时,社会是一个大系统,社区是一个小系统,从系统论角度审视这两个系统,都需要控制和协调,而社区文化建设,可以协调社区系统运行,从而也协调了社会系统的效率与公平。和谐社会是一个多元的社会: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谐社会是合作和宽容的社会,需要容忍各种不同利益关系的存在。社区文化的建设为社区发展倡导宽容、谦让、奉献的社区公共道德,营造团结友爱、互助合作的社区氛围以及和睦相处的人际环境;和谐社会是民主和善治的社会,即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和管理活动。社区文化建设就是要协调好各种社区关系,促使人人友爱、家庭融洽、邻里团结。社区文化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强大精神动力,社区通过文化建设,净化社会风气,倡导良好社会心态,营造融洽和谐、团结互助的人际关系,形成自觉遵守社会秩序的舆论氛围和民主、平等、法制、科学、诚信的社区生活环境,促进社区的和谐发展。和谐社会是公平的社会。社会公平是社会和谐的基石:社会公平就是社会的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和其他利益在全体社会成员之间合理而平等的分配,社区文化建设就是在社区建设和管理过程中保持权利的平等、利益分配的合理、机会的均等。社区文化是社会主义对社会公平本质要求,是衡量社区全面进步的尺度,也是建设和谐社会中的社区文化的深厚基础;和谐社会是一个诚信的社会。社会和谐的深层基础在于全社会之间拥有一种普遍的认同,人与人之间有一种相互信任的纽带。这对于社区文化建设也是至关重要的。没有诚信,就没有相互的帮助与合作,就没有社区的团结,更加无法形成普遍的社区认同感,也就更勿需提及社区文化的和谐建设和发展,乃至和谐社会了。

(二)加强社区文化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社区文化是在社区共同体中逐渐凝聚起来的相同文化体验与认知,是居民在特定区域内形成的群体意识、价值观念、行为模式、生活方式、文化品位、风俗习惯等文化现象的总和它具有整合社区资源、引导价值观念、传承文化成果、规范行为方式,教育娱乐群众、稳定人心、促进社区经济发展等重要功能和作用。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发挥文明社区的示范作用,进而有效地辐射、带动整个城市的精神文明建设。推进城市现代化进程,不仅是城市建设的现实需要,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以服务群众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基层社区是社会的细胞,建设和谐社区也是以群众的满意作为衡量工作的标准,并要注重在工作中不断有所创新文化,具有普遍的接受性、认同性;具有教育、引导、愉悦和美化人的心灵的功能,是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凝聚人心、凝聚群众、凝聚社会的一个有效载体,对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要注重发挥社区文化建设的特殊功能,实现“以文化凝结温馨,以文化促进和谐”,通过建设社区文化促进全社会的和谐发展。

(三)社区文化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和灵魂

一个社会的文化及其传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这个社会的精神面貌,没有社区文化,就没有和谐的社会。社区文化建设融思想观念、理想信仰、社会风尚、行为规范、价值取向为一体,是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和评价。社区文化建设在本质上是一种意识形态。如果没有统一的指导思想,没有共同前进的旗帜和灵魂,就不可能把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整合起来,把社会各阶层的人们凝聚起来,也就不可能有社会和谐发展的实践追求,更不可能有社会和谐的实现。相应地,追求社会和谐的实践又会推动社区文化的发展。和谐社会越发展,社区文化建设的地位和作用就越突出、越明显。对每个人来说,社区文化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对全社会而言,社区文化建设具有明确的价值导向作用,内含着人们高度认同的共同价值观念,是社会和谐的重要特征。加强社区文化建设,才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精神动力、思想保证、舆论支持和文化条件。社区文化建设是社会和谐所必需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感召力的文化源泉,它对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观念引导、思想保证和精神支持的作用,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和灵魂。

三、面向和谐社会的社区文化建设

在面向和谐社会的社区文化建设中,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指导思想,推进社区文化建设。

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区文化建设是发展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础性环节,是提高群众文化素质的重要手段,是促进社区居民自由全面发展的有效形式。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部分,必须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地位。社区文化建设必须牢牢把握前进的方向,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指导思想,推进社区文化建设。要体现这一指导思想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在社区文化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先进的思想道德。先进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决定着社区文化的根本性质和社会作用。马克思主义是人类历史上最先进、最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进行社区文化建设的基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全面落实“始终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重要思想是社区文化建设的灵魂所在。我们在社区建设中必须深入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宣传教育,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清除社区文化建设的糊涂认识,引导社区居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科学发展现。引导人们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思想道德目标,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社区文化创建活动。以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不断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

(二)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方向,面向大众,由群众创造又服务于群众

当代中国文化最深厚的根源在广大人民群众之中,人民需要文化,文化更需要人民。来源于人民群众又服务于人民群众,这是社会主义文化的本质要求。“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始终是我们党文化建设的根本方向。社区建设的宗旨是服务居民,社区文化建设的宗旨亦应服务居民,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社区居民精神需求。不断提高群众的文化鉴赏水平和文化生活水平。组织社区文化活动要以满足社区居民为最终目标,要注意听取居民意见和建议,考虑他们的精神需求,鼓励他们的首创精神,使他们在活动中受到感染、熏陶和教育。同时,也使他们认识到自己既是社区文化的创造者,又是社区文化的受益者,从而调动他们参加社区文化建设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自觉地运用多种艺术表现形式,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地反映社区发展的良好局面,不断提高群众的文化鉴赏水平和文化生活水平,为社区工作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以促进社区文化建设的全面发展。

(三)把握社区文化的基本内涵、基本特征和结构组成,加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

对社区文化不仅要从广义上去理解它,也要注重狭义上的理解,要充分认识到,社区文化是社区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和意识形态成果。社区文化是由社区内部创造为主,外部文化输人为辅形成的不同形态的文化现象所构成的复合体系。它以社区精神为核心,以社区文化为理念,以价值取向和文化形态为主要内容,以社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为支撑,融社区宗旨、行为规范、伦理体系、价值准则、习俗信仰和制度规定为一体,是社区赖以存在的精神支柱。有了这—认识,才能重视社区物质文化建设;才能构建适应社区文化发展的组织体系和运作机制;才能强化社区居民对社区文化的认同感或归属感;才能激发社区居民的参与热情和创造精神。

五、结论

本文以系统论的观点对面向和谐社会构建的社区文化建设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社区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核心任务进行了较具新颖性的认识。构建和谐社会首先需要社区文化建设的基础性支撑,从社会互动的观点看,和谐社会的功能体现了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本质特色;社区文化建设的核心原则同样体现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系统思路。

参考文献

[1]阎向阳.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集团经济研究,2006(216):14-15.

[2]杜立婕.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求实,2006(3):59-63.

[3]石忆邵,杨碧霞.城市文化与和谐城市建设.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6(4):55-58.

[4]王传满.以发展和谐文化为先导构建和谐社会.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4):6-10.

社区建设的指导思想篇2

关键词:大学生;社区;党建工作

近年来,高校学生生活社区建设方兴未艾,其本质上虽然还是属于学生宿舍区,但在居住主体、管理模式等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方面,随着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完全学分制的不断发展,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会越来越多,他们的年龄层次、知识结构、社会阅历会有很大的差距和不同,学生社区里学生主体多元化的发展特点逐渐凸显。另一方面,在高校后勤社会化的改革进程中,社会化、商品化的学生住宅不断涌现出来,社区管理模式的多元化显现明显。

一、基本情况

大学生社区是学生最集中的地方,是大学生思想观念、行为举止等表现最真实、最活跃的场所,也是高校学生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基层。近几年,高校学生社区通过学校投资、后勤自筹资金和招商引资等多种形式使学生社区的住宿条件、生活环境得到了明显的改变。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深化和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生社区在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过程中的职能和作用显得更加突出。但是,由于认识上的偏颇、投入的有限、人员素质等因素导致大学生社区的建设发展只考虑了数量而不重视质量,特别是社区的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明显滞后。如何改变当前这种现状,加强大学生社区党建工作,全面提高大学生社区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这些新情况、新问题就需要我们进一步拓展党团建设工作,延伸工作手臂,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力度,塑造有利于学生成长成才的一流育人环境,从而在社区建立强有力的党支部。

二、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体制条块分割,党建工作缺少有力的抓手和工作载体

高校学生社区党建工作基本上是由系党总支分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负责,党员辅导员参与,形成院系和班级一条线的工作体系。但现在各种学生社团群体的影响和作用进一步强化,使得现有的学生工作管理体制中思政与党建之间、学工部和团委(学生会)之间条块分割的缺陷进一步突出。基层党组织对学生社区党建缺乏指导和帮助。安排党员教师担任的学生社区入党联系人,有些工作不到位。

(二)党建内容不够明确,实际工作定位较低

党建工作包括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队伍建设等方面。高校学生社区党建工作应有其自身的重点和特点。但现在学生社区党员的活动与党外活动脱节,与团组织、学生社团群体的活动缺少联系;没有从真正意义上将高校学生社区党建工作定位于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社区基层党组织活动内容贫乏,多半是用来解决新党员发展问题或读报念文件,而思想的交锋、批评与自我批评等增强党性修养的活动较少。

(三)党员模范作用发挥不够,整体影响尚不明显

社区学生党员应该在群众和集体活动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但总体上看高校学生社区党建在“进口”上把握较严,但有些学生入党后在群众和集体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不够,学生社区党组织的整体影响也不明显。

(四)工作方式和观念陈旧,对培养现代型优秀人才思考不够

社区党组织应该吸引现代型的优秀人才入党。但部分社区党建工作者思想观念陈旧,对主动适应社会、社会活动能力强的学生往往抱有成见。他们的“优秀学生”标准仍然是考试成绩优秀、听老师话、朴实稳重等。

(五)考察重点把握不准,发展导向存在偏差,发展数量偏低

在社区生活中,较少有机会考验发展对象在大是大非问题上的党性表现。大学生入党的考察较多集中在学习成绩和社会公德等方面。

三、对策

解决如上问题,笔者认为,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利用高校集中学习科学发展观的有利契机,在落实整改过程中从组织上、内容上、活动等方面全面加强大学生社区党建工作。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逐步建立健全学生社区党组织机构

高校学生社区是集住宿、餐饮、休闲活动、学习等一体的特定区域。高校党建工作进学生社区,是加强学生社区建设的一个重要举措,是建设和谐校园的需要,是适应高等教育发展和教育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

在大学生社区建立党组织最初是在2000年6月李岚清同志到重庆交通大学视察,充分肯定该校学生社区党员接待室的做法,并指示在全国推广。2002年12月,陈至立同志在《再接再厉,开拓创新,全面推进、深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报告中指出:“学生公寓是学生日常生活与学习的重要场所,是课堂之外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工作和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加强对学生公寓内学生的管理,特别是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要高度重视大学生生活社区、学生公寓等新型大学生组织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由上可见,高校党建工作进学生社区是必须的、要加强的。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大学生社区党建工作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高校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是高校实现全面和谐发展的组织保证。大学生社区应该自觉地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党建工作。在学生社区组织机构建设上,目前基本有两种模式:一是把每一个学生宿舍楼作为一个支部来划分管理,一个支部再划分若干党小组;二是在学生社区成立“社区党建工作办公室”,在学生宿舍的不同楼层成立若干个党小组。

(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理顺学生社区党建工作的各种关系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大学生社区党建工作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统筹协调好大学生社区党建工作与各二级院(系)党建工作的关系,统筹协调好学生社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的关系,等等。

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消除社区党建和二级院系党建工作的“两张皮”现象,积极探索社区党建和二级院系党建工作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实现加强大学生社区党建工作与各项服务工作的有机结合。学生社区的党的建设工作必须坚持发挥党组织的主导及核心作用,同时尽可能发挥学生社区内学生组织的工作优势,密切配合院系党组织,形成多方面的工作合力,起到协调、整合社区组织资源的作用。因此,在学生社区党建制度方面,更要形成一套系统性强、操作性好的学生社区党建体系。

(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新大学生社区党建工作,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高校大学生社区党建工作目标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其根本着眼点是用新的发展思路实现可持续发展。创新社区党组织的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党建工作目标。

学生社区党组织要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结合社区工作实际,积极参与学校文明建设活动。如寝室卫生工作是学生社区精神文明工作的一个难点,要实现创建文明示范社区的突破性进展,使学生社区精神文明建设达到较高程度,需要通过各种类型寝室文明建设活动的展开,来大力倡导寝室生活的文明化,包括改善寝室的凝聚力、学习气氛、文化格调等,并在寝室文明的建设中促成人格、知识、能力的提高。因此,通过举办社区文化节等学生活动,增强组织活力,使社区党组织扎根于学生社区。

在学习形式上,要充分考虑和结合青年学生的思想特征,组织开展形式灵活多样的政治理论学习。在学习内容上,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为主线,提高学生党员的政治觉悟和思想修养,树立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思想。通过以往的党的知识答疑、日常事务咨询向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学习咨询、就业指导延伸,进一步拓展了指导的辐射面。依托学生社区网站和QQ群,占领网络教育阵地。并通过电子邮件、手机短信等方式,与学生和学生家长建立互通网络,充分发挥信息时代数字化虚拟空间的育人功能,积极培养学生党员为党的事业而努力奋斗的良好精神状态。

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在学生社区活动室或办公室接待同学的来访或咨询,做好接待记录,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引导那些积极要求进步的同学进一步向党组织靠拢,帮助那些思想方面存在困惑的同学指明方向,提供帮助,解决一些学习、生活上的实际困难。积极开展党员形象工程,在各个公寓门厅设立党员明示牌,这一制度将方便积极要求进步的同学和党员同学保持较为密切的联系。

通过对学生社区党建工作的实践探索,最终实现高校党建工作校内与校外的结合、教育与实践的结合、现实与虚拟的结合、他律与自律的结合,充分彰显出党建工作的育人功能,为促进高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出积极尝试。

参考文献:

[1]邱刚.创建网上党校推动党校教育现代化[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02).

[2]黄炯华,孔燕群.再谈新形势下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J].党史文苑,2008,(12).

[3]李万仓.大学生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7,(S1).

[4]郁顺华.试论新形势下的大学生党建工作[J].经济师,2008,(01).

[5]王永明.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大学生党建工作[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4).

[6]吴文辉,宋丹萍.大学生党建三进工作新途径探索[J].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3).

[7]唐艳.树立科学发展观探索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新模式[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0,(01).

[8]徐建军,谢群.加强大学生党员政治理论学习[J].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06).

[9]施福新.新时期加强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略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上半月),2008,(S1).

社区建设的指导思想篇3

新春伊始,万象更新。今天,区委在这里隆重召开思想作风建设大会,为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吹响了战斗的号角,使我们精神振奋,倍受鼓舞。

20*年,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环保局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和区委思想作风建设大会精神,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以人民群众满意为标准,大力推进思想作风建设,全面树立了“团结敬业、务实高效、清正廉洁、执政为民”的环保新形象,以思想作风建设的成果和一流工作业绩,为*和谐社会构建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现将一年来我局加强思想作风建设的主要做法、取得的成效及下步打算向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汇报如下。

一、主要做法

1、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一是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班子成员具体抓的工作局面,做到一级抓一级,确保思想作风建设工作的有效开展。二是建立工作机制。建立了思想作风建设责任机制,做到责任到人,奖罚严明。建立了“一岗双责”考核机制。把思想作风建设与环保具体工作指标一并列入年度目标考核之中,局考核部门、部门考核成员。建立了督察机制。对责任制的落实坚持一季一督查、半年一考核、全年总评定。

2、开展学习教育,夯实思想基础。一是召开思想作风建设动员会。传达学习有关会议精神,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任务。使全局同志都能自觉地做到:一时一刻不忘作风建设,一言一行接受群众评议,一举一动树立环保形象。二是进行经常性的党纪法规教育。传达学习有关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文件,开展环保职业道德教育和“八荣八耻”荣辱观教育,不断增强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意识,积极倡导“风正、气顺、力聚、业旺”的环保新风尚。

3、规范内部管理,树立文明形象。一是强化内部管理,提升全员素质。把“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作为思想作风建设的基本要求,把思想作风建设和文明行业创建相结合,重新梳理各职能部门的工作职责,重新调整工作岗位,做到职尽其能、人尽其才,最大效益的发挥职能和人员的作用;建立了首问负责、过错追究、评议考核等一系列工作制度,做到以制度管人,以规范提升工作水平。二是规范执法程序,树立文明执法形象。从执法人员的外在形象、工作形象和品行形象入手,把塑造良好的整体形象作为思想作风建设的标志性工程来抓。一年来,我局累计完成各项环境监察现场执法检查1200余次,查处各类案件58件;处理各类和举报700余件,没有出现行政执法责任事故,没有因违法违规而造成投诉,没有发生任何因不文明执法而产生的不良后果,在企业和群众中树立了良好的文明执法形象。三是规范服务行为,树立文明服务形象。围绕环保办事“一窗式”受理、“一站式”办理、“一条龙”服务,公开环保办理流程,设立了触摸屏,制作了办事指南,工作人员挂牌上岗,规范了文明礼貌用语。“环保服务大厅”组建一年来,办理各种环保审批千余项,没出现过因办理人员服务不周而出现的投诉事件,受到广大群众的普遍好评。

20*年,我局被评为“区文明单位”,所属环境监察大队、监测站和服务大厅均被评为市环保系统先进单位。

4、突出经济发展,创新服务举措。一是实施“五勤”工作法。即项目审批过程中勤服务,对企业跟踪管理上勤指导,对重点企业勤走访,热点勤协调,节假日和夜间勤督查。通过推行政务公开、提高办事效率,开展人性化服务等措施,全力塑造“文明环保”的良好社会形象。二是采取“五免五帮”新举措。五免是指对投诉的监测实行免费,对新办无污染企业免做环境影响报告表,对无群众投诉的企业免予区一级检查,对无过错的初犯企业免予处罚,对无噪声扰民的夜间建筑施工免予区一级检查。五帮是指帮助投资创业者,办理环保审批手续,提供政策、法律咨询服务;帮助协调关系,在企业与群众发生环境纠纷时,联合相关部门做好处理工作;帮助未达标排放的企业,指导其做好技术改造和污染治理工作;帮助企业打造绿色品牌,指导有条件的企业申报iSo14000认证,提高产品市场占有力和竞争力;帮助下岗职工创新创业,积极为再就业者提供环保援助。

一年来,围绕服务经济建设,我局成立了吸税护税专项工作组,开通了环保审批快速通道,为“1912特色街区”、“徐庄软件基地”和各街道引进税源经济提供了优质高效的环保服务保障。

5、立足服务百姓,构建和谐社会。一是立足执政为民理念,妥善处理环境投诉。从实践“三个代表”和执政为民的高度,把投诉的办理当作为群众解难,为政府分忧的“民心工程”,以群众满意为标准,认真办理好每一件投诉。今年我局共接到投诉700余件,办结率100%,经回访群众满意率达85%以上。及时解决了“高楼门油烟扰民”等一批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维护了群众的环境权益和切身利益,化解了环境纠纷,维护了社会稳定。二是深入开展“创绿”工作,推进和谐社区建设。一年来,我局以创建绿色社区工作为抓手,全面推进社区环境建设。截至20*年底,共完成21个绿色社区的创建工作,其中5个社区被授予江苏省绿色人居环境社区。创绿工程的实施,改善了社区环境面貌,提高了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促进了和谐社区建设。20*年我局被省环保厅授予“绿色社区创建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二、工作成效

一年来,通过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我局思想作风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是责任意识明显增强。在思想上实现了“两个”转变,由“一手抓”变成了“两手抓”,由“一家抓”变成“各家抓”。确立了“一岗双责”的观念,“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意识得到明显增强。二是服务意识不断增强。结合党风廉政建设、文明行业创建,进一步树立了为企业、为群众、为经济社会服务的理念,形成了团结拼搏、务实高效、锐意创新、优质服务的良好氛围。三是行政执法全面规范。环境执法水平显著提高,行政执法程序明显规范,依法办事、依法行政的能力不断增强。四是工作质量明显提高。20*年,我局圆满完成区长环保工作目标,辖区环境质量和社区人居环境明显改善。五是环保队伍形象逐步提升。全局人员较好地实现了由管理员向服务员的转变,都能自觉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环保工作人员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逐步提升。

三、下步打算

20*年,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在各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我局在思想作风建设及其他各项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们深知与*新一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期望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我们决心乘这次大会的强劲东风,立足新起点,瞄准新目标,落实新措施,再创新成果。

1、目标要求再定位,把思想作风建设的标尺提升到更高层次

以只争朝夕、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以争做表率、争创一流的责任感,全面提高思想认识,全面落实工作措施,努力实现“二个转变”、推进“三项服务”、建设“四型机关”,即以更高的标准转变观念、转变作风,以更大的力度服务发展、服务基层、服务群众,以更实的举措建设学习型、服务型、效能型和廉洁型机关,促进全局思想作风建设不断向纵深发展。

2、服务职能再转变,把思想作风建设的抓手强化到更优状态

一是突出环境管理,推进生态区建设,以环保优化经济发展。紧紧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这个中心,继续坚持在环保工作中贯穿吸税护税思想,为重点建设“项目”开辟绿色通道,积极营造良好的投资创业环境,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促进*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二是强化环境监察和监测,推进依法行政,保障人民群众环境利益。继续加强环境监察和监测,进一步提高环境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确保环境安全;全力做好环保处理工作,集中精力、集中力量切实解决一批环境污染重复投诉的“旧事”、“难事”,维护老百姓合法的环境权益,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促进和谐*的建设。

3、管理措施再靠实,把思想作风建设的支点前移到更佳位置

一是完善制度体系。健全思想作风管理制度,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努力形成用制度规范从政行为、靠制度管理的工作格局。二是强化目标责任。继续实行“一岗双责”和工作目标实绩考核,不断完善二次考核分配办法,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三是管好重点岗位。全面增强“人人是窗口,个个是标兵”的观念,强化重点岗位的管理,提高为群众、为企业服务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4、队伍素质再提高,把思想作风建设的合力发挥到更大限度

一是切实提高队伍素质。继续强化政治理论和专业知识学习,努力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环保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二是深入开展争创活动。以环保“行风评议年”为契机,深化“文明单位”、“文明窗口”创建等系列活动,掀起新一轮比服务、比奉献、比质量的工作热潮,推进*环保事业再上新台阶。三是全面强化廉政建设。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各项规定,坚持用权为民,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坚持住原则,把握住方向,经得住诱惑。

各位领导、同志们,20各位领导、同志们:

新春伊始,万象更新。今天,区委、区政府在这里隆重召开思想作风建设大会,传达市思想作风建设大会精神,部署新的一年思想作风建设工作任务,为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吹响了战斗的号角,使我们精神振奋,倍受鼓舞。

20*年,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环保局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和区委思想作风建设大会精神,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以人民群众满意为标准,大力推进思想作风建设,全面树立了“团结敬业、务实高效、清正廉洁、执政为民”的环保新形象,以思想作风建设的成果和一流工作业绩,为玄武和谐社会构建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现将一年来我局加强思想作风建设的主要做法、取得的成效及下步打算向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汇报如下。

一、主要做法

1、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一是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班子成员具体抓的工作局面,做到一级抓一级,确保思想作风建设工作的有效开展。二是建立工作机制。建立了思想作风建设责任机制,做到责任到人,奖罚严明。建立了“一岗双责”考核机制。把思想作风建设与环保具体工作指标一并列入年度目标考核之中,局考核部门、部门考核成员。建立了督察机制。对责任制的落实坚持一季一督查、半年一考核、全年总评定。

2、开展学习教育,夯实思想基础。一是召开思想作风建设动员会。传达学习有关会议精神,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任务。使全局同志都能自觉地做到:一时一刻不忘作风建设,一言一行接受群众评议,一举一动树立环保形象。二是进行经常性的党纪法规教育。传达学习有关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文件,开展环保职业道德教育和“八荣八耻”荣辱观教育,不断增强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意识,积极倡导“风正、气顺、力聚、业旺”的环保新风尚。

3、规范内部管理,树立文明形象。一是强化内部管理,提升全员素质。把“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作为思想作风建设的基本要求,把思想作风建设和文明行业创建相结合,重新梳理各职能部门的工作职责,重新调整工作岗位,做到职尽其能、人尽其才,最大效益的发挥职能和人员的作用;建立了首问负责、过错追究、评议考核等一系列工作制度,做到以制度管人,以规范提升工作水平。二是规范执法程序,树立文明执法形象。从执法人员的外在形象、工作形象和品行形象入手,把塑造良好的整体形象作为思想作风建设的标志性工程来抓。一年来,我局累计完成各项环境监察现场执法检查1200余次,查处各类案件58件;处理各类和举报700余件,没有出现行政执法责任事故,没有因违法违规而造成投诉,没有发生任何因不文明执法而产生的不良后果,在企业和群众中树立了良好的文明执法形象。三是规范服务行为,树立文明服务形象。围绕环保办事“一窗式”受理、“一站式”办理、“一条龙”服务,公开环保办理流程,设立了触摸屏,制作了办事指南,工作人员挂牌上岗,规范了文明礼貌用语。“环保服务大厅”组建一年来,办理各种环保审批千余项,没出现过因办理人员服务不周而出现的投诉事件,受到广大群众的普遍好评。

20*年,我局被评为“区文明单位”,所属环境监察大队、监测站和服务大厅均被评为市环保系统先进单位。

4、突出经济发展,创新服务举措。一是实施“五勤”工作法。即项目审批过程中勤服务,对企业跟踪管理上勤指导,对重点企业勤走访,热点勤协调,节假日和夜间勤督查。通过推行政务公开、提高办事效率,开展人性化服务等措施,全力塑造“文明环保”的良好社会形象。二是采取“五免五帮”新举措。五免是指对投诉的监测实行免费,对新办无污染企业免做环境影响报告表,对无群众投诉的企业免予区一级检查,对无过错的初犯企业免予处罚,对无噪声扰民的夜间建筑施工免予区一级检查。五帮是指帮助投资创业者,办理环保审批手续,提供政策、法律咨询服务;帮助协调关系,在企业与群众发生环境纠纷时,联合相关部门做好处理工作;帮助未达标排放的企业,指导其做好技术改造和污染治理工作;帮助企业打造绿色品牌,指导有条件的企业申报iSo14000认证,提高产品市场占有力和竞争力;帮助下岗职工创新创业,积极为再就业者提供环保援助。

一年来,围绕服务经济建设,我局成立了吸税护税专项工作组,开通了环保审批快速通道,为“1912特色街区”、“徐庄软件基地”和各街道引进税源经济提供了优质高效的环保服务保障。

5、立足服务百姓,构建和谐社会。一是立足执政为民理念,妥善处理环境投诉。从实践“三个代表”和执政为民的高度,把投诉的办理当作为群众解难,为政府分忧的“民心工程”,以群众满意为标准,认真办理好每一件投诉。今年我局共接到投诉700余件,办结率100%,经回访群众满意率达85%以上。及时解决了“高楼门油烟扰民”等一批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维护了群众的环境权益和切身利益,化解了环境纠纷,维护了社会稳定。二是深入开展“创绿”工作,推进和谐社区建设。一年来,我局以创建绿色社区工作为抓手,全面推进社区环境建设。截至20*年底,共完成21个绿色社区的创建工作,其中5个社区被授予江苏省绿色人居环境社区。创绿工程的实施,改善了社区环境面貌,提高了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促进了和谐社区建设。20*年我局被省环保厅授予“绿色社区创建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二、工作成效

一年来,通过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我局思想作风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是责任意识明显增强。在思想上实现了“两个”转变,由“一手抓”变成了“两手抓”,由“一家抓”变成“各家抓”。确立了“一岗双责”的观念,“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意识得到明显增强。二是服务意识不断增强。结合党风廉政建设、文明行业创建,进一步树立了为企业、为群众、为经济社会服务的理念,形成了团结拼搏、务实高效、锐意创新、优质服务的良好氛围。三是行政执法全面规范。环境执法水平显著提高,行政执法程序明显规范,依法办事、依法行政的能力不断增强。四是工作质量明显提高。20*年,我局圆满完成区长环保工作目标,辖区环境质量和社区人居环境明显改善。五是环保队伍形象逐步提升。全局人员较好地实现了由管理员向服务员的转变,都能自觉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环保工作人员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逐步提升。

三、下步打算

20*年,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在各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我局在思想作风建设及其他各项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们深知与玄武新一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期望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我们决心乘这次大会的强劲东风,立足新起点,瞄准新目标,落实新措施,再创新成果。

1、目标要求再定位,把思想作风建设的标尺提升到更高层次

以只争朝夕、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以争做表率、争创一流的责任感,全面提高思想认识,全面落实工作措施,努力实现“二个转变”、推进“三项服务”、建设“四型机关”,即以更高的标准转变观念、转变作风,以更大的力度服务发展、服务基层、服务群众,以更实的举措建设学习型、服务型、效能型和廉洁型机关,促进全局思想作风建设不断向纵深发展。

2、服务职能再转变,把思想作风建设的抓手强化到更优状态

一是突出环境管理,推进生态区建设,以环保优化经济发展。紧紧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这个中心,继续坚持在环保工作中贯穿吸税护税思想,为重点建设“项目”开辟绿色通道,积极营造良好的投资创业环境,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促进玄武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二是强化环境监察和监测,推进依法行政,保障人民群众环境利益。继续加强环境监察和监测,进一步提高环境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确保环境安全;全力做好环保处理工作,集中精力、集中力量切实解决一批环境污染重复投诉的“旧事”、“难事”,维护老百姓合法的环境权益,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促进和谐玄武的建设。

3、管理措施再靠实,把思想作风建设的支点前移到更佳位置

一是完善制度体系。健全思想作风管理制度,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努力形成用制度规范从政行为、靠制度管理的工作格局。二是强化目标责任。继续实行“一岗双责”和工作目标实绩考核,不断完善二次考核分配办法,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三是管好重点岗位。全面增强“人人是窗口,个个是标兵”的观念,强化重点岗位的管理,提高为群众、为企业服务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4、队伍素质再提高,把思想作风建设的合力发挥到更大限度

一是切实提高队伍素质。继续强化政治理论和专业知识学习,努力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环保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二是深入开展争创活动。以环保“行风评议年”为契机,深化“文明单位”、“文明窗口”创建等系列活动,掀起新一轮比服务、比奉献、比质量的工作热潮,推进玄武环保事业再上新台阶。三是全面强化廉政建设。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各项规定,坚持用权为民,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坚持住原则,把握住方向,经得住诱惑。

社区建设的指导思想篇4

一、适应社区团建的发展要求,强化社区团组织的核心地位

一是抓组织建设。街道党工委、办事处高度重视团建工作,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定期开会专题研究部署,做到“四个到位”,即:思想认识到位、领导决策到位、措施落实到位、督促检查到位,逐步形成了逐级负责,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

二是抓队伍建设。坚持以社区党组织、居委会换届为契机,选拔社区优秀青年作为团支部负责人,并由社区党建联席会和居民代表会组成监督组,监督社区团支部的各项工作。特别是今年街道通过社区换届选举招聘30名青年社工,充实了社区团组织的工作力量。此外,组建了“五大道青年社工艺术团”、“亲情俱乐部”、“读书乐书吧”,将青春的光彩带入社区,团组织的工作得到了社区居民的广泛认可。

三是抓思想建设。街党工委要求各基层党组织要把指导团组织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摆到重要位置,在全街团员青年中发出了“坚定理想信念,做永远跟党走的时代青年;坚持干事创业,做奋发有为的时代青年;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做博学多才的时代青年;锤炼高尚品格,做倡导文明的时代青年”的号召,得到了广大青年的积极响应,进一步增强了广大团员青年与祖国共命运、与齐奋斗、与和平同发展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荣誉感。此外,充分发挥五大道文化资源、地区人才的教育优势以及社区“五老”作用,在广大青少年中开展丰富多彩的思想道德教育活动,取得了较好的工作效果。

四是抓制度建设。建立并完善了社区团员管理制度、团员谈话制度、团员定期汇报制度、团员评议制度,建立“青年文明社区”活动档案,青年志愿者档案,使团员在社区建设中自觉行成约束力。成立了“社区团组织建设智囊团”,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增强社区团建工作的透明度;成立了“团员群众监督团”,社区团的工作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建立了“社区青年建言献策专栏”。

社区建设的指导思想篇5

(华南农业大学工程学院广东广州510642)

摘要:“综合社区”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模式构建,旨在发挥现实社区与虚拟社区思政工作联动机制的最大优势,实现线上线下齐抓共管,网上网下齐头并进的全方位的思政教育模式。

关键词:“综合社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65-2272.2015.09.032

*基金项目: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高校学生社区建设视域下的社会工作介入机制研究”(编号:GD12XSH03)

收稿日期:2015-02-15

0引言

高校学生社区是指以学生宿舍为中心,包括学生日常生活场所、文体活动场所和宿舍区商业服务网点等在内的学生课堂之外生活、学习、群体活动的校园特定区域,应是集现实社区与网络虚拟社区为一体的大学生生活社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要高度重视大学生生活社区学生公寓、网络虚拟群体等新型大学生组织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选拔学生骨干参与学生公寓、网络的教育管理,发挥大学生自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教育效果。”在高校学生社区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理应包含现实社区与虚拟社区两个方面,二者缺一不可。“综合社区”是现实社区与虚拟社区的总称。

1构建“综合社区”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模式的意义

当前高校学生社区在管理方面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①“90后”大学生群体思想的多元性,他们当中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独立意识增强,对新事物的接受更快捷,审美观和价值观都与前人都有很大的不同。而现有的社区管理机制中,单一的、整齐划一的管理模式容易与其发生矛盾和冲突。②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在大学校园日益普及,使得大学生群体成为移动通讯主要使用群体。网络信息良莠不齐,加之大学生对信息的辨别力不够,网上的垃圾信息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产生误导,这些都对大学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极大的挑战。③高校后勤管理人员的管理观念滞后、技能落后、文化素质不高、服务意识不强,且后勤人员流动性大,增加了管理的难度;但学生的需求与后勤所提供的服务中间存在一定的差距,由现实问题所导致的思想问题往往占据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方面。

因此,一方面结合当前学生的心理和思想特点,另一方面结合当前网络环境和高校后勤化改革的现实,构建融合现实社区与虚拟社区双重优势的“综合社区”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极具重要性和必要性。

2构建“综合社区”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模式的实践路径

2.1转变教育管理观念

为了增强社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首先要转变教育管理观念。尤其是在思想多元化、互联网日新月异的当代,要使得“综合社区”思想政治教育取得成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转变以往社区管理职能单一化模式,转变重管理轻育人、重管理轻服务的旧观念,要把社区管理和社区育人紧密结合起来,增强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努力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服务。

2.1.1真正做到以生为本

真正做到以生为本,前提是要尊重学生、理解学生。要针对当代学生的自主意识强、乐于接受新鲜事务,但坚韧度不足等个性特点,有针对性、细致地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本着以生为本的理念,进一步推动“学生工作进社区”工作,华南农业大学在学生社区成立了“社区成长服务中心”,根据学生宿舍区域的分布情况,形成了全方位服务学生的“综合社区”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同时在全校范围内选拔了近30名辅导员深入到服务中心工作,并在学校主页公布了各区域辅导员老师的办公信息,方便学生及时联系相关老师。这些工作以“服务学生,让学生满意”为宗旨,涵盖了辅导员入住公寓、学生党团组织进公寓楼、学生事务服务进宿舍、治安保卫进社区等多个层面,心理咨询、就业指导、学业辅导、勤工助学及其他与学生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管理服务系统到社区现场办公,减少了学生来往宿舍与办公大楼的时间,基本上能够在10分钟内为学生解决原来需要1-2个小时才能办好的日常事务,极大地方便了学生,得到了学生的一致好评。

2.1.2增强虚拟社区学生的主体意识

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要转变教育理念,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改变以往高高在上的灌输式的教育方式,鼓励并同学生一同探讨社会问题,引导学生独立进行文化识别,自觉遵守网络社会规范,帮助并引导学生在多元化的思想理念中选择并确定正确的价值判断,践履科学的思想理念。基于上述思考,华南农业大学在成立“社区服务中心”的同时,举行了首届学校社区建设提案大赛,向全校学生问计,集思广益共建和谐社区。经过大赛,同学们对自己生活空间的关注得到了极大的提升,社区主人翁的荣誉感油然而生,在网络虚拟空间中自觉维护社区的文明形象意识得到了巩固。

2.2注重社区文化建设,实现社区软硬件同步提升

2.2.1完善学生社区硬件设施

在学生宿舍社区提供完备的服务设施,改善宿舍内部设施,增设学生社区活动室,添置社区体育锻炼器材,设立社区医疗卫生室和心理疏导室等场所,营造良好的休闲娱乐环境,就容易凝聚人心,开展好社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华南农业大学完善了社区工作用房,根据学生的需要和社区发展的整体规划,重新科学统筹社区用房,分为学习、文化、娱乐、休闲等不同模块分别建设与完善,目前在社区服务中心已经设置了心理谈话室、党建活动室、阅览室以及小型会议室。

2.2.2营造社区文化氛围

学生宿舍是在校学生生活学习的主要场所,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素质和文明行为培养教育的一块重要阵地,学生宿舍社区的文化环境、思想氛围对学生成长与发展的影响是无形的也是无限的。开展内容丰富、既能满足学生需求又能够引起共鸣的社区文化活动是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把党建工作、思想教育、就业指导、心理健康、勤工助学等内容与丰富多样的学生活动结合起来,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华南农业大学推出的“模范引领工程”与“文化引领工程”不仅仅在现实社区有条不紊地开展,在网络虚拟社区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2.3积极创新社区教育载体,实现线上、线下同步互动

2.3.1创新教育形式,丰富教育载体

教育载体、教育形式是教育内容的依托,是决定教育效果的重要因素,运用符合学生需求的教育形式开展大学生社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增强思想教育效果的必然要求。高校开展大学生社区思想政治教育要避免走形式、走过场,多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活动。思想政治工作进入社区的形式要多样化,不能局限于传统的说教方法,采取座谈会、展板、宣传资料、竞赛、社区活动等多种方式进行,还可以通过网络社区,创建社区QQ群,班级校友录、微博、微信等形式多样的网络阵地,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

华南农业大学专门创办了“德育在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在此平台上不仅仅有与现实刊物《华南农业大学学生工作通讯》相配套的电子刊物,而且开通了学生工作通讯的微博,方便学生直接登录并发表个人意见;同时还开设了《润泽芳华》、《在路上》、《屋檐》等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同学们喜闻乐见的在线刊物。对于切实需要面谈的问题,各位老师会与同学约好时间,或者下宿舍面谈,或者在办公室,主要取决于学生的便利和舒适,真正将学生在虚拟社区所反映的问题,在现实生活中帮助解决,发挥“综合社区”的育人功能。

2.3.2强化虚拟社区的主流文化建设

虚拟社区在引导主流舆论,突出主流声音,反映主流民意,推动社会发展等方面具有深远的影响。我们要创新工作载体,强化虚拟社区的主流文化建设。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以传播社会主义主导意识形态、营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核心职能的多元文化。积极发挥虚拟社区在传播社会主义主导意识形态、营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流动窗口作用,努力宣传科学真理、传播先进文化、倡导科学精神、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唱响虚拟社区思想文化的主旋律,努力营造维护公平正义、褒扬真善美、声讨假丑恶的“社区”氛围,凝聚网络世界的道德力量,以先进思想和文化主动占领网络虚拟社区思想政治教育这个阵地,充分掌握“制网权”。华南农业大学充分发挥学校新闻中心微信平台的主渠道宣传作用,做好对学生的正面引导;同时对于学生常用的红满堂交流社区,及时关注,并参与学生关于热点问题的讨论,做好线上的解释工作与线下的具体问题的解决。

2.4准确掌握学生特点,提高社区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

2.4.1了解教育对象的思想特征和内心诉求

针对当前大学生展现个性、倡导平等、自尊心强等重要思想特征,要求教师要改变灌输式的教育方式,后勤管理人员改变高高在上的管理者姿态,采用人性化的管理方式,以民主和平等的态度去关心他们的内心需求和思想动态,合力营造一个良好的社区氛围。

为更好地帮助同学面对成长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华南农业大学在社区成长服务中心开展了“学生成长发展咨询”活动,面向全社区学生开展个性化成长咨询服务,接受广大学生的个体咨询。由具有部级资格认证的教师或具有丰富从业工作经验的教师轮流值班,接受学生一对一咨询,可通过网上预约方式进行咨询预约。咨询的内容包括党员发展工作、学业障碍、奖助学工作、社团、恋爱心理、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等,咨询教师热情接待每一位来访者,力求做到尊重、关心和理解,不收酬劳,尊重个人隐私,对咨询者相关信息实行严格的保密制度。

2.4.2根据学生专业、年级特色,丰富社区育人功能

通过前期的调研以及日常的教育管理经验,大学生社区的功能应尽可能丰富和完善。文科类、艺术类学生社区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理工科、农科类学生可以适当增设社区学习室,开展学习研讨、知识竞赛等活动。华南农业大学社区成长服务中心,根据不同的学生群体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比如针对大三、大四的同学,持续开展了“职场过来人”职业沙龙活动,在学校重要的论坛——“红满堂”论坛广泛地,吸引广大同学积极报名参加,并开展线上和线下的热烈讨论。针对低年级同学,社区发挥工科学生的特长,组织了义务电器维修活动,既为广大同学解决了实际生活困难,又锻炼了工科学生的动手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容.大学生生活园区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其对策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1

2顾美霞.梁娟.高校大学生社区思想政治教育调查研究——以华南农业大学为例[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8)

3林晓燕,周艳华,梁娟.“综合社区”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西琼州学院学报,2013(1)

4蒋建军.社会管理视野中的高校学生社区建设[J].高等教育研究,2012(3)

5顾美霞,周艳华,梁娟.基于“90后”大学生的高校社区思想政治教育初探[J].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

社区建设的指导思想篇6

摘要:大学生社区不仅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更是高校课堂之外育人的重要阵地。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者应该认真分析、高度重视当前大学生社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树立以人为本、成才服务、自我管理的理念,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导向,通过营造积极健康的社区文化,构建学生自我管理组织,使之与高校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目标相统一。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社区;管理;思想政治教育

随着我国城市社区的逐步发展以及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学生社区”应运而生。大学生社区不仅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也是承载着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场所,同时是大学生情感沟通以及信息沟通的一个重要平台,是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能力的实践课堂。因此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者应该认真分析、高度重视当前大学生社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树立以人为本、成才服务、自我管理的理念,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导向,通过营造积极健康的社区文化,构建学生自我管理组织,提升服务质量、使之与高校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目标相统一。

一、大学生社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目前我国大学生社区管理尚处在摸索阶段,在管理理念、管理模式以及管理方法等方面存在着诸多不足,从而导致大学生社区管理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抑制了其育人功能的充分发挥,同时制约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

(一)大学生自制管理模式的不足。

大学生自律委员会、楼委会参与社区管理的模式不够成熟,缺少完善的运行机制,自治群体的社区管理经验不足、职责不够明确,自治管理与有效的管理指导脱节,导致在管理水平、能力和思路方面存在一定得局限性。

(二)社区服务不足。

以往高校学生住宿区管理主要强调在学生住宿区内的物业服务,功能相对比较单一,忽视了对学生进行学习、思想、文化、心理等方面的服务功能,而这些都有助于当代青年成才的服务。

(三)社区管理与院系管理的脱节。

以往我国高校学生宿舍区管理一贯延续着高校后勤物业管理为主,各院系单纯重视学生院、系管理的思路,两方面各负其责,相互脱节,导致了高校后勤社会化思想政治工作的真空地带。

(四)社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不健全、参差不齐,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由于原来学生宿舍区不承担思想教育工作的任务,在职能配置、人员配备上有所薄弱、失调,甚至缺乏专业人士负责。学生社区成立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显得越来越重要,且工作复杂,任务艰巨,加强学生社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也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二、大学生社区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特殊地位

(一)社区主体的特殊性。

大学生社区是由具有较高素质、相对集中和固定的青年大学生群体构成。他们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的强大后备力量,做好他们的培养和成才教育工作有着特殊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二)社区群体的可教育性。

大学生社区群体由于其主体地位和身份的特殊性,相对于其他社区群体而言具有极强的可教育性。尽管大学生社区和其他社区一样也容易受社会不良思想的影响,但是,相比较而言,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加强社区主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加强管理和引导使其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三)社区工作的可控性。

由于该社区的主体是在校大学生,人员结构相对比较稳定。社区成员在校期间,有学校的规章制度约束,有固定的作息制度和管理制度,相比较社会其他社区群体而言具有可控制性。我们完全可以利用这些条件,结合各高校教学方针、目标和教学管理探索一条比较可行的把社区管理同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道路。

三、学生社区管理中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一)转变观念是前提。

随着大学生“宿舍区”向“学生社区”的转变,大学生成了这一社区的主体。要以大学生社区建设为依托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转变以往落后的工作观念成为必然要求。具体来说就是要转变以往社区管理职能单一化模式和重管理轻育人的旧观念,把社区管理和社区育人相结合。

(二)加强社区建设。

利用社区环境,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学生社区环境大体上可以分为硬环境和软环境。所谓硬环境是指学生社区的硬件设施,软环境是指学生社区的文化氛围。改善社区综合环境,学校在不断加强社区基础建设也就是硬件设施的同时,还应注重社区文化建设,结合学生社区的特点,美化社区环境,提高社区人文气息,营造积极向上的学风氛围。

(三)调动大学生参与社区管理的积极性,增强大学生的自治。

学生参加学生宿舍的管理,增强学生的责任感,使学生可以通过组织活动锻炼才干。通过学生骨干的管理作用,潜移默化影响更多学生自觉遵守宿舍的各项制度。我国学生社区也有学生参加管理,但许多学校尚未建立规范化的制度,在许多政策上尚未能调动学生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学生社区管理育人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因此,学生参与社区管理不能仅仅停留在形式上,要彻底改变传统的“管治”局面,就必须充分调动大学生参与社区管理的积极性,并且以制度的形式进行固化。大学生只有参与学生社区管理,才能逐渐树立起主人翁的精神,才能增强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四)改进管理队伍。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保证。”同样,要以学生社区建设为依托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必须选拔一批优秀的青年党团干部、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担此重任。为此,我们必须采取切实措施,培养一批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理论功底扎实,勇于开拓创新,善于联系实际,老中青结合的骨干队伍,全面提高干部队伍素质,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同时,把党团组织深入学生社区,为开展学生社区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服务。

(五)明确社区规章,约束和消除大学生不文明的行为。

第一,学生社区的规章制度首先必须考虑社区本身的特性,即公共服务性,因此,规章制度的制定必须以公共利益为前提,而不是以减少管理成本或是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为前提。

第二,社区规章制度的制定必须广泛征求学生的意见,通过协商、沟通机制,使规章制度能为广大学生所认可,只有这样,规章制度才能真正起到约束大学生不文明行为的作用。

第三,社区应通过各种形式加强对学校规章制度的宣传和教育,调动学生参与社区管理的积极性,增强学生遵守规章制度的自觉性,引导教育学生摆正个人利益同集体利益的关系,使学生懂得绝不能片面强调个人的自由而妨碍他人的自由,逐步养成自觉遵守社会公德、遵守制度法规的良好行为习惯。

参考文献:

社区建设的指导思想篇7

关键词:学生公寓;社区;服务;工作模式

学分制下,学生班级观念逐渐淡化,宿舍成为相对固定的单位。在这种大环境下,如何利用公寓对大学生进行管理和教育就成了一个新的课题。

一、明确学生公寓社区的工作目的

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文件精神,注重发挥公寓社区的思想教育作用,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健全公寓社区文化发展机制、学生组织建设机制、学生志愿者参与机制,引导与规范社区成员的日常行为,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增强凝聚力和社区成员的情感归属;加强宿舍社区文化建设和学风建设,努力培养学生各项综合素质,把寓创建成学生生活、学习的温馨家园,成长、成才的重要阵地。

二、完善学生公寓社区的工作内容

在研究学生公寓社区教学管理学分化、后勤服务社会化、成才发展自主化和班级组织宿舍化等新情况,把握高校学生公寓社区主体的集群性、客体的多样性、活动的规律性和环境的可塑性等特点基础上,探索构建以工作组织机构“网络化”、队伍建设职业化、教育管理法治化和管理手段现代化为特征的高校学生社区教育管理新模式,使之更好地适应高等教育改革发展需要。

(一)政治思想建设

在学生社区建立思政组织,形成多位一体的思政工作网络,充分发挥学生党团组织在学生社区引导人、团结人、凝聚人的作用。在管理学生事务时同时注重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法制等方面的教育。

1.学院应根据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总体要求,结合公寓社区学生的思想特点,开展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基本道德规范教育为基础,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学生社区思想政治教育;以建设学习型社区为龙头的学习观念、学习动机和学习习惯培养教育;以培养大学生健康人格为目的的心理健康教育。

2.及时分析和掌握公寓社区学生思想政治表现,通过建立公寓思想政治工作的合理机制和评价体系,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做出准确合理的评价,评价结果纳入学生的学年综合考评范围,并且把考评结果作为评优、评奖、发展党员的重要依据,实行公寓成绩一票否决制。

(二)文化建设

学生社区文化是指生活在一个区域、有着共同学习、生活联系及相同的价值观念、一定认同意识的大学生群体,为满足物质产品所不能提供的求知、求乐、审美、抒情等需要而进行的社区文化活动及由此形成的一种氛围。

1.加强公寓公约建设,制定以学风、健康为主题的宿舍公约,深入动员,使之成为大家共同遵守的约定。

2.指导大家以公寓为单位成立学习小组,明确学习目标,科学规划大学生活,使宿舍真正成为学习的第二课堂。

3.在辅导员的指导下,公寓学生组织根据大家的共同兴趣爱好开展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促进综合素质全面提高。

(三)学生自治组织建设

组建公寓自律委员会、学生党支部等学生组织,引导学生参与社区管理,发挥三自作用。

1.以公寓社区的党团组织、社团组织、自律委员会等学生组织建设为重点,把党员和优秀团员作为公寓社区工作的中坚力量、重要队伍进行培养,发挥他们的示范作用和基层组织作用,努力把学生公寓建成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场所。

2.依托公寓管理部门和学生自我管理组织体系,建立和健全遍及公寓区的学生信息网,保证信息畅通无阻,确保一旦发生突发事件时,能充分发挥信息网的积极作用,做到及时应对,快速反应,果断处理。

(四)网络建设

网络的普及性和开放性能够扩大学生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的覆盖面,网络的交互性和平等性能够提高学生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力,网络的及时性和包容性能够增强学生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动性。因此需要设立社区网络机房,加强网络管理;建立社区红色网站,开展网络道德教育;提高政工人员网络素质,探索网络教育规律;重视网上交流,抓好网下工作,发挥网络优势。

(五)日常工作

1.加强学生在公寓社区的日常管理。辅导员要经常深入到学生寝室,倾听学生的呼声,了解、分析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想状况,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要注重调查研究,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

2.全体学生都应自觉遵守公寓有关规章制度,敢于向不良现象作斗争。大家要严格遵守作息时间,按时熄灯,服从管理人员管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3.辅导员要及时了解和掌握特殊群体学生的基本情况,建立特殊群体学生档案。特别是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好的学生、学业上困难的学生、受过处分的学生等学生群体,要用情感体验、个性投入、心理咨询等手段及时分析情况,并采取针对性的帮扶措施。

4.协调公寓管理部门及时做好公寓社区设施的维修工作;配合公寓管理部门做好学生的安全教育、安全用电、节约用水、爱护公物的教育工作;认真做好防火、防盗、防中毒、卫生管理等工作;努力塑造良好的公寓社区公共秩序,认真维护公寓内的安全与稳定。

三、健全学生公寓社区的工作制度

学院要根据校学生处的工作要求,建立学生工作人员定期进入公寓社区和入住公寓社区等相关制度。学院辅导员要严格遵守有关制度,提高工作使命感和责任感,忠于职守,认真工作,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

1.辅导员要严格执行定期进入公寓社区制度和入住公寓社区制度。在进入公寓社区期间,要深入各个宿舍,检查宿舍卫生和宿舍格调,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对学生进行学业指导、就业辅导、心理辅导等。认真遵守工作时间,不得擅自旷岗、离岗。

2.辅导员要和公寓管理人员加强交流,协调处理好与公寓管理中心的关系。

3.建立信息报告制度。辅导员应将工作情况定期向学校有关部门和学院通报,对公寓发生的重大事件要一边处理,一边报告有关领导及部门,重大情况应及时报告,确保校园的稳定。

4.建立公寓社区学生组织例会制度。至少每月一次召开有公寓社区党团组织、社团组织、学生自律委员会等学生组织负责人参加的会议,听取工作回报、布置工作、讨论解决存在的问题等。

5.辅导员在公寓学习、生活等一切举动对学生都有示范和影响作用。特别是在接待学生来访和走访学生寝室时,必须注意自己的形象,要把交流、对话、感染作为教育管理活动的基本方式,以自己的学识、能力、人格魅力等去感染学生,建立起自己的崇高威信和人格形象。

6.辅导员入住的房间是辅导员从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阵地,是辅导员与学生交流思想的重要场所,辅导员不得以休息为由拒绝学生来访。辅导员必须把公寓电话向学生公布,辅导员任何时候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接听学生的来电。要热情向学生解释和回答各种问题,多渠道的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四、构建学生公寓社区有效的工作模式

学院要根据社区的具体情况将社区公寓楼分成不同的楼栋(群)和功能区,以学生宿舍为基本细胞,分区管理,形成隶属于学院和公寓管理中心的学生社区———公寓楼栋———楼层———寝室的社区化管理体制,并组建相应级别的学生党组织、团组织、学生会等,构成导师制和社区制共存的多层次、多渠道的学生工作管理模式。

(一)主要内涵

1.新生入院后,可根据专业编排宿舍,尽量安排在同一楼层,并且在校期间相对固定,每个宿舍设寝室长1人,每层推选“层长”1人,学生基层团支部可设在楼层。

2.每栋公寓楼设置楼长1人,建立学生会分会、学生党团组织、社团组织、学生自律委员会等机构。

3.组建学生社区管理机构(学生处)———运行系统(学院)———操作组织(公寓党团组织、自律委员会等)———公寓楼栋(楼长)———楼层(层长)———宿舍(宿舍长)一条区别于学院党团组织的工作路线,全面负责监督和保障广大同学住宿权利的落实,参与学生社区纪律、卫生检查,对不良行为作相应处理,参与学生社区重大政策和决策的制定及实施,积极开展学生社区精神文明建设,营建全新的学生社区文化。

4.学生教育、科技等工作由目前的学院和相关教研室组织实施,实行导师制。导师除了学生学习、科研方面的指导外,还须与社区的学生工作者加强联系,共同做好学生德育和思想教育工作。

(二)主要特点

1.齐抓共管。三个有机组成部分各有着重点,既要加强联系,又要避免重复管理,各个部门各司其职,对全社区学生进行网络式服务,能够大大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

2.注重学生的自我管理。把学生自治组织从传统的寄于学生工作部门管理之下脱离出来,是为了强调学生社区管理中自我管理的重要性,突出今后学生自治组织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优势更明显。

3.凸现出社区是社区成员的利益共同体,比如价值观念、习俗文化、生活方式等,是一个比较抽象的社会性概念,具有社区共享性。

五、提高学生公寓社区的工作实效性

1.营造良好的寝室文化氛围,加强寝室文化建设。

2.加强学生公寓的党团组织建设,以公寓为依托,把学生公寓团支部和党小组建设与学生宿舍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和团员在宿舍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3.建立学生公寓管理监督机制。学生代表组成的学生民主监督和自我管理组织,参与公寓的管理和服务,监督各项制度的执行,反映学生的建议和要求,协助做好安排学生勤工俭学等工作。

4.实行学生公寓安全保卫工作负责制,明确学生公寓在住宿、用电、用水、饮食、防火、防盗等方面的责任,加强管理和监督。

5.在学生公寓内大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工作者要掌握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积累青年心理矛盾的第一手资料,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帮助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走出误区,减少极端事件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时长江.高校学生社区教育管理模式的构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4,(5).

[2]张志军,钱佩忠.高校学生宿舍社区化建设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1999,(3).

[3]方华基.高校学生公寓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3).

[4]刘子学,吴文国.在大学生社区文化建设中实现思想教育的拓展延伸[J].中国高教研究,2002,(7).

社区建设的指导思想篇8

当前,我市正处于“努力快发展,全面建小康”的起步阶段,也是城市转型、经济转轨、体制转换的关键时期,在全党上下正在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的新形势下,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又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要求,为我们提供了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新形势新任务给社区党建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全市各级党组织一定要充分认识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社区党建工作的重要性,把社区党建工作作为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领导地位的基础工程来抓,作为深化改革、促进发展、维护稳定的保证工程来抓,作为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深入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践工程来抓,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不断开创社区党建工作的新局面。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社区党建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建设社区”的思想,以加强街道社区领导班子建设为重点,以完善社区党建工作推进机制为保证,以开展示范社区党组织创建活动为动力,以提升服务水平、拓展社区功能为目标,大力加强社区的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和载体建设,努力建设“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新型社区,为建设高科技现代化城市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下面,就进一步加强社区党建工作,我讲四点意见。

一、突出重点,深入开展示范社区党组织创建活动

开展示范社区党组织创建活动,是发现典型,培植典型,以点带面,推进社区党建工作全面发展的有效措施。通过创建活动,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使人们看到社区党建工作的重要性,既解决如何认识社区党建工作的问题,也为社区党建工作提供思路、创造经验,解决怎样开展社区党建工作的方法问题。今后一个时期,仍要把开展示范社区党组织创建活动,作为推动社区党建工作全面发展的重要措施,每年都要评选一批示范社区党组织。各级党组织一定要把创建示范社区党组织活动作为社区党建的重点工作,纳入日程,摆上位置,全力推进。

第一,要注重实效,创造性地开展示范社区党组织创建活动。开展示范社区党组织创建活动,是一项系统工程,要使各项工作全面落实,达到示范效果,必须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下大力气全力推进。创建示范社区党组织,要从基础抓起。重点抓好社区领导班子建设,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建立起完善的制度体系、科学的管理体制、良好的运行机制,保证社区在城市建设中的服务、文化、治安、卫生等功能得到充分发挥。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我市的城市布局分散,城区之间的基础条件有很大差别。在社区建设上,不能片面强调整齐划一,搞“一刀切”。要区别不同情况,分类指导,特色发展。各县区、各街道和社区要根据地区特色和自身特点,开展创建活动,不断积累、总结适合自身特色的工作方法和实践经验,树立各具特色的典型,探索适合本地区实际的社区发展模式。要注重实效,保证质量。抓示范社区党组织创建活动,工作要实实在在,不能搞成形式主义,不能图表面轰轰烈烈,要严格按照《示范社区党组织标准》的要求,参照标准创建,对照标准检查,超越标准提高。要采取有效措施,上下齐心协力,巩固提高现有示范社区党组织建设水平,继续创建新的高标准的示范社区党组织,逐步增加示范社区党组织的数量,最终实现全面提高社区党建工作整体水平的目标。

第二,要善于总结经验,充分发挥示范社区党组织的辐射带动作用。社区党建工作需要典型经验引导,要善于运用以点带面的方法推进工作。开展示范社区党组织创建活动,就是要树立一批先进典型,以推动、带动面上的工作,促进整体工作全面发展。要善于发现典型。实践证明,基层的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最富有创造精神,许多疑难问题,基层的同志都有很好的解决办法,解决了一个制约性问题,就为我们提供了解决一类问题的方法,这就是经验、这就是典型。我们一定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及时发现社区党建工作的一些好的经验、好的做法,用以指导全面工作。要善于培养典型。发现典型是推进社区党建工作的捷径,培养典型是提升工作水平的重要手段。要选择一些基础比较好、优势比较强的社区,有重点的进行培养,给予政策倾斜,给予人力、物力支持,帮助研究问题,帮助分析原因,帮助完善提高,帮助总结经验。这样可以少走弯路,提高效率,以最少的投入,取得最佳的效果。

第三,要严格考核,加大对示范社区党组织创建工作的督促检查力度。开展示范社区党组织创建活动,需要我们做大量扎实有效、深入细致的工作。各级党组织要坚持用改革的精神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创造新经验,尤其要善于抓苗头,善于抓超前性的工作,善于解决倾向性的问题,不断提高党建工作水平。各级党组织要严格按照市委的要求和工作部署,进一步明确工作任务,理清工作思路,制定具体推进计划,落实有效推进措施。要定期督促,适时检查,有效指导,推动整体工作全面发展。市委也要组织有关部门对这项工作进行定期检查,并把这项工作作为评选管党先进县区委的重要依据。

二、把握关键,进一步加强街道社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

社区建设的指导思想篇9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示范社区党组织揭牌仪式。首先,我代表市委、市社区党工委向获得市级示范社区党组织光荣称号的8个社区党组织表示衷心的祝贺,向辛勤工作在社区的广大党员、干部表示亲切的问候,向支持社区建设的企事业单位表示衷心地感谢!

开展示范社区党组织创建活动,是今年社区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全市基层党组织建设系列活动之一,目的是通过创建示范社区党组织,深化社区党建工作研究,探索社区党建工作经验,树立社区党建工作典型,以点带面,推动社区党建工作全面发展。对于这项工作,在今年的全市组织工作会议上,就做了全面的安排部署;市委组织部在深入调查研究,反复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示范社区党组织标准》,从“领导班子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党员队伍管理、党建制度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党组织和党员作用发挥、党建格局调整、社区功能发挥”等八个方面提出了创建要求;全市各级党组织结合本地区、本单位实际,根据示范社区党组织创建标准,制定了具体工作方案,细化了创建内容,明确了创建方法,开展了扎实有效的创建活动;在各街道党工委、县区委自下而上层层推荐的基础上,市社区党工委办公室按照市级示范社区党组织创建标准,制定了百分制考核细则,并组成专门检查组,对基层推荐上来的15个示范社区党组织进行了严格的检查,根据检查结果,经市社区党工委研究,最后确定8个社区党组织为市级示范社区党组织。今天,我们在这里为社区党支部为代表的市级示范社区党组织揭牌,标志着我市示范社区党组织创建活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社区党建工作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当前,我市正处于“努力快发展,全面建小康”的起步阶段,也是城市转型、经济转轨、体制转换的关键时期,在全党上下正在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的新形势下,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又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要求,为我们提供了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新形势新任务给社区党建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全市各级党组织一定要充分认识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社区党建工作的重要性,把社区党建工作作为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领导地位的基础工程来抓,作为深化改革、促进发展、维护稳定的保证工程来抓,作为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深入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践工程来抓,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不断开创社区党建工作的新局面。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社区党建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建设社区”的思想,以加强街道社区领导班子建设为重点,以完善社区党建工作推进机制为保证,以开展示范社区党组织创建活动为动力,以提升服务水平、拓展社区功能为目标,大力加强社区的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和载体建设,努力建设“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新型社区,为建设高科技现代化城市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下面,就进一步加强社区党建工作,我讲四点意见。

一、突出重点,深入开展示范社区党组织创建活动

开展示范社区党组织创建活动,是发现典型,培植典型,以点带面,推进社区党建工作全面发展的有效措施。通过创建活动,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使人们看到社区党建工作的重要性,既解决如何认识社区党建工作的问题,也为社区党建工作提供思路、创造经验,解决怎样开展社区党建工作的方法问题。今后一个时期,仍要把开展示范社区党组织创建活动,作为推动社区党建工作全面发展的重要措施,每年都要评选一批示范社区党组织。各级党组织一定要把创建示范社区党组织活动作为社区党建的重点工作,纳入日程,摆上位置,全力推进。

第一,要注重实效,创造性地开展示范社区党组织创建活动。开展示范社区党组织创建活动,是一项系统工程,要使各项工作全面落实,达到示范效果,必须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下大力气全力推进。创建示范社区党组织,要从基础抓起。重点抓好社区领导班子建设,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建立起完善的制度体系、科学的管理体制、良好的运行机制,保证社区在城市建设中的服务、文化、治安、卫生等功能得到充分发挥。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我市的城市布局分散,城区之间的基础条件有很大差别。在社区建设上,不能片面强调整齐划一,搞“一刀切”。要区别不同情况,分类指导,特色发展。各县区、各街道和社区要根据地区特色和自身特点,开展创建活动,不断积累、总结适合自身特色的工作方法和实践经验,树立各具特色的典型,探索适合本地区实际的社区发展模式。要注重实效,保证质量。抓示范社区党组织创建活动,工作要实实在在,不能搞成形式主义,不能图表面轰轰烈烈,要严格按照《示范社区党组织标准》的要求,参照标准创建,对照标准检查,超越标准提高。要采取有效措施,上下齐心协力,巩固提高现有示范社区党组织建设水平,继续创建新的高标准的示范社区党组织,逐步增加示范社区党组织的数量,最终实现全面提高社区党建工作整体水平的目标。

第二,要善于总结经验,充分发挥示范社区党组织的辐射带动作用。社区党建工作需要典型经验引导,要善于运用以点带面的方法推进工作。开展示范社区党组织创建活动,就是要树立一批先进典型,以推动、带动面上的工作,促进整体工作全面发展。要善于发现典型。实践证明,基层的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最富有创造精神,许多疑难问题,基层的同志都有很好的解决办法,解决了一个制约性问题,就为我们提供了解决一类问题的方法,这就是经验、这就是典型。我们一定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及时发现社区党建工作的一些好的经验、好的做法,用以指导全面工作。要善于培养典型。发现典型是推进社区党建工作的捷径,培养典型是提升工作水平的重要手段。要选择一些基础比较好、优势比较强的社区,有重点的进行培养,给予政策倾斜,给予人力、物力支持,帮助研究问题,帮助分析原因,帮助完善提高,帮助总结经验。这样可以少走弯路,提高效率,以最少的投入,取得最佳的效果。

第三,要严格考核,加大对示范社区党组织创建工作的督促检查力度。开展示范社区党组织创建活动,需要我们做大量扎实有效、深入细致的工作。各级党组织要坚持用改革的精神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创造新经验,尤其要善于抓苗头,善于抓超前性的工作,善于解决倾向性的问题,不断提高党建工作水平。各级党组织要严格按照市委的要求和工作部署,进一步明确工作任务,理清工作思路,制定具体推进计划,落实有效推进措施。要定期督促,适时检查,有效指导,推动整体工作全面发展。市委也要组织有关部门对这项工作进行定期检查,并把这项工作作为评选管党先进县区委的重要依据。

二、把握关键,进一步加强街道社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

加强街道社区领导班子建设,不断提高街道社区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是社区党建工作的核心内容,也是做好社区各项工作的关键。各县区委要充分认识加强街道社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性,真正把这项工作摆上议事日程,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工作推进力度,努力建设坚强有力的街道社区领导班子和素质优良的干部队伍。

一是要立足于提高领导水平,切实加强街道领导班子建设。街道领导班子是街道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是地区性、社会性、群众性、公益性工作的主导力量,要做好社区党建工作,加强街道领导班子建设尤为重要。要积极拓宽选人渠道,把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熟悉城市管理,善于做群众工作的优秀干部,充实到街道班子中来,不断改善街道领导班子的年龄、文化和知识结构。要进一步强化街道班子的政治理论和业务学习,用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特别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武装头脑,切实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尤其是领导、指导社区工作的能力。我们在前阶段到街道社区调研时发现,街道党工委领导、指导社区党建工作不到位的问题比较突出,有的社区虽然党的工作也做了,但不够深入,甚至连工作思路、想法都不清楚。街道领导班子要牢固树立领导、组织、指导、协调社区工作是自己的重要职责的思想,充分发挥在社区党建工作中的领导核心作用,认真研究和解决社区党建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遇到的新问题,担负起指导社区党建工作、推动社区建设工作的重要职责。

二是要立足于提高服务水平,切实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社区党组织是党在城市工作的基石,在社区党建工作中居于基础地位。发挥社区党组织在社区建设中的作用,必须把自身建设成为坚强有力的领导集体。要不断改进社区党组织设置。对城市新建小区,要在成立社区居委会的同时,同步组建社区党组织;要消除党建空白点,在新的经济、社会组织中建立党组织,扩大党的覆盖面,及时将各类新兴的社会组织纳入社区党组织支撑体系;建立党委或总支的社区,可以以居民楼院为单位建立党支部,支部书记尽可能由社区党委或总支委员兼任。要以高度的责任感,注重在工作实践中考察和识别干部,把作风扎实、奋发有为、群众公认的干部选拔到社区党组织的领导岗位上来,合理调整和不断改善社区党组织的班子结构,特别要拓宽渠道,采取多种方式选好配强社区党组织书记。要大力推行社区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与社区居委会成员“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提倡通过合法程序实行社区党组织书记与社区居委会主任一人兼任。要科学管理,跟踪问效,对不胜任的干部及时处置,使社区党组织领导层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思想观念和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要防止和克服社区党的工作机关化、行政化的倾向,切实改进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不断提高服务基层、服务广大居民群众的能力和水平。

三是要立足于提高工作水平,切实加强社区干部队伍建设。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城市管理重心的下移,社区工作的内涵逐步扩大,承担的任务日益繁重,工作的难度明显加大,面临的情况更加复杂,做好社区工作迫切需要有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干部队伍。要把好社区干部入口关,把政治素质好、热爱社区工作、文化素质较高的人员选入社区。要根据社区干部成份新的实际,以各级党、干校为主阵地,有针对性地进行政治理论、社区党建、城市建设和管理等方面的系统培训,努力提高社区干部开拓创新、综合协调、维护稳定、化解矛盾和促进发展的综合能力,每年必须保证对社区干部普遍轮训一次,时间不能少于一周。要实行动态管理,采取选举和聘用相结合的管理办法,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社区干部选配机制。要建立以目标责任制、群众评议制为重点的管理机制,群众满意率两次达不到60%的社区干部要坚决淘汰。要从政治、经济上关心社区干部,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要建立一支素质较高、数量充足的街道社区后备干部队伍,注意加强培养锻炼,促其尽快成熟。

三、健全制度,进一步完善社区党建工作运行机制

社区工作是地区性、群众性、社会性、公益性都很强的工作,在社区中各种组织同在,各类党员并存,各项工作庞杂,要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有效利用社区的组织资源、人力资源、物质资源,形成运转协调的工作机制,必须强化社区党组织的组织、协调功能,建立起完善的工作制度,用制度保证社区工作的有序开展。在健全和完善党组织生活、民主评议党员等社区党建常规制度的基础上,当前,要重点抓好以下三项制度建设。

一要深化党建协作区制度。推进社区党建协作区建设,是建立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条块结合、共驻共建的社区党建工作新机制的有益尝试,在各级党组织的共同努力下,这项工作已经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全市共建立社区党建协作区117个,占市辖区社区总数的65%,参加协作区的党组织有523个,但还存在着有的辖区单位不支持、个别社区建不起来协作区的问题,下一步必须下大力气加以推进。要加大党建协作区的组建力度。对于现在仍然没有建立协作区的社区,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既要查找主观因素,又要分析客观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需要沟通的沟通,需要协调的协调,尽快把协作区建立起来。要扩大协作区覆盖面,使更多的单位党组织和党员积极参加到社区党建协作区中来,在地域性、社会性、群众性和公益性的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把社区党建工作由区属向区域延伸。要研究保障机制,社区党组织要在辖区单位评选先进基层党组织和文明单位、评选优秀党员和先进个人以及发展党员、选拔任用干部等方面发挥监督作用。要拓展共建内容,以共同利益为纽带,精心设计喜闻乐见、便于参与的活动,联手共建,有效实现双赢,使协作单位和广大党员牢固树立社区建设靠大家的社区意识,开创人人参与,共驻共建的良好局面。

社区建设的指导思想篇10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导,围绕县委、县政府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战略部署,按照整合资源、相互促进、量力而行、务求实效的原则,采取“组织共建、党员共管、资源共享、困难共帮、事业共创”的方式,开展与桐林坳社区党支部的结对共建活动。以增强机关党员干部的宗旨观念、增进群众感情,转变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尽力解决基层群众的实际困难,提高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促进城乡社会和谐发展。

二、活动内容

整个活动内容包括五个方面

1、相互学习,共同促进党支部规范化建设。指导帮助社区党支部完善各项管理工作制度,规范党务公开、村务公开等工作程序,规范建设社区党支部和党员档案,完善社区党支部工作协调运行机制。学习社区党支部扎实认真的工作作风和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增强责任感,使命感。

2、指导和帮助社区理清发展思路。指导社区党支部理清发展思路,落实发展措施,完善新农村建设规划。帮助开展“建设人民满意县城”、“卫生县城”等活动,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3、组织党员干部联系帮扶困难党员群众。结合县“千名干部结对帮扶实地亲民教育”活动,组织局参与结对活动的7名党员干部带动身边党团员干部,开展“一帮一”活动,对社区特别困难的党员或群众进行结对帮扶,在为他们捐款捐物、献爱心的同时,帮助帮扶对象理清致富思路,提高致富技能。

4、共同促进党员发展、党员教育活动。重点帮助在致富带头人、村组骨干、企业管理人员和生产骨干中培养和发展1至2名高素质党员。为该社区党员提供必要的学习资料,单位主要负责人为社区全体党员上一次党课,协助社区开展村民教育培训,加强优秀农村实用人才培养。

5、开展联谊活动。结对共建期间,每年组织开展一次局机关支部党员干部与村支两委班子成员、党员代表参加的联谊活动,单位班子成员参加一次社区党支部民主生活会。

三、方法步骤及要求

1、搞好宣传发动,统一思想。大力宣传开展城乡基层党组织结对共建活动的目的和意义,引导、激励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牢固树立宗旨观念与服务意识,积极参与结对共建活动。

2、调查摸底,制定共建方案。组织专题调研活动,全面掌握桐林坳社区“两委”基本制度建设、党员教育管理、经济发展等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详细摸清困难党员和困难群众的基本情况,找准结对共建的着力点,与社区党支部共同协商,围绕总体目标,结合实际,突出工作重点,研究制订共建总体方案,明确任务和措施,分阶段逐步实施。

3、建章立制,规范运作。一是建立定期联系会议制度。结对共建期间,坚持每年召开一次党建联系会议,共同谋划和安排共建双方的相关工作。二是建立不定期调研指导制度。局党组负责同志不定期带队到桐林坳社区调研指导,按照共建总体方案,加强具体指导,协助解决实际问题。

四、组织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