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调查制度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9:02:17

市场调查制度篇1

一、理清思路,准确定位。努力构建大巡查的核心理念

市场巡查工作担负着工商部门服务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局的重要任务,是规范各类市场日常监管的有效方法,是适应监管社会主义大市场目标的必然要求,是最基本也是最根本的工作职责。市场巡查和行政执法的体制机制创新牵扯到工商部门的核心职能,工商部门必须有新思路、新理念,明确定位方向。

(一)市场巡查和行政执法体制机制创新必须有正确的指导思想

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市场巡查和行政执法体制机制创新的指导思想,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成果转化到市场巡查和行政执法的体制机制创新当中,通过体制机制创新,着力构建长效的科学监管机制,通过进一步解放思想,突破禁锢思想意识束缚。作为肩负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职能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国家工商总局的要求,努力做到“四个统一”,大力加强“四化建设”,积极推进“四个转变”,牢牢把握“四个只有”,全面实现“四高目标”,充分展示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在服务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中的新水平、新面貌、新形象。

(二)市场巡查和行政执法的体制机制创新不能脱离工商职能的底线

当前,工商部门的一些创新举措不但没有减轻基层工商巡查人员的工作负荷,提高监管效能,相反却增添了一些新的不必要负担。例如网上办公,目的就是提高工作效率,而实际情况是上级机关发文效率提高了,但基层的贯彻执行力却严重下降了,从而严重影响了正常巡查工作的开展,制约了巡查职能的到位;另外还有一些工商所忽视了基本职能,把很多时间浪费在一些不必要的活动上,导致市场巡查工作无法达到正常的巡查频率和巡查覆盖面。类似这种超越工商职能底线的创新,是对工商工作的误导。是对工商职能的亵渎。

(三)市场巡查和行政执法的体制机制创新要正确处理好市场巡查与非公党建工作的关系

改革开放30年来,工商部门曾经为培育和建设集贸市场,繁荣市场,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1998年开始的管办脱钩、政企分开,以及2008年“两费”全面停征,这些都标志着工商部门职能的全面回归。当前,甘肃省非公党建工作又落在工商部门肩上,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市场巡查与非公党建工作的关系,是工商部门面临的又一项全新课题。因此,市场巡查人员要实现“一岗双责”,不仅要做市场的监管员,还要做党建工作的指导员,这两项工作同等重要,要同步开展,同收实效,绝不能敷衍塞责,更不能弄虚作假。

俗话说:“站得更高,看得更远”,从目前情况看,市场巡查和行政执法工作必须转变理念,把市场巡查工作置于监管与发展、监管与服务、监管与维权、监管与执法相统一的核心位置,通过理顺监管体制、完善巡查机制、延伸监管触角、提升监管效能,以实现基层综合监管最优化、工商监管效能最大化为目标,着力探索和推行市场监管大巡查执法体制,以科学的监管方式方法来适应市场的发展变化。

二、理顺体制,创新机制,科学建立市场监管大巡查责任体系

近年来,白银工商分局积极推行和完善市场巡查制度,不断规范巡查执法行为,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取得了一定成效。面对新的监管形势和监管任务,必须改变以往“游击式”的监管模式,进一步整合执法资源,建立一套全新的市场监管大巡查执法体制。所谓大巡查执法体制,就是把基层局市管科、消保科、商广科、经检大队等几个承担市场监管和具体执法任务的科队合并,由一个领导具体分管,建立一个大巡查指挥调度机构,形成以大巡查统领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的工作格局。

(一)按照“集中化指挥、坐标式定位、网格化管理”的要求,设立大巡查调度指挥中心

白银分局已经起草下发了《关于推行市场监管大巡查执法体制的意见》,针对分局辖区和工商所监管区域划分,对市场巡查人员重新编队编组,实施分局机关和工商所两级巡查机制,组成6个工商所和市管科、消保科、商广科、经检大队为主的7队13组,初步建立了大巡查的指挥调度系统和市场监管执法应急反应机制。初步形成了“一把手”负总责,班子成员分工负责,各业务科室协调配合,工商所具体落实的工作机制。

(二)与大巡查执法体制相配套,建立健全市场巡查制度

白银工商分局对已建立的36项市场巡查制度,进行重新进行梳理、规范,清理了一些不符合科学监管的陈旧制度和办法,通过进一步整合、压缩,并结合省工商局出台的《市场巡查工作规范实施细则》的要求,初步建立了《市场巡查分级分类监管制度》、《巡查监管工作量化制度》、《市场巡查aB角管理制度》、《市场巡查失职追究制度》、《市场巡查监管效能制度》等十多项市场巡查制度,并对各种不同的市场区域、不同的市场主体和市场交易行为,规定了一些具体监管操作制度,使市场巡查得到了一套相对比较完善的制度支撑。

(三)按照“四个统一”的要求,重新设计市场巡查表册,把权力与职责融入市场巡查的具体操作规程之中

初步建立了“一图两册两书三表”的表册记录制度。“一图”是指每个工商所都设置了市场巡查网格图,以网定格、以格定责、以责定人;“两册”是指每个巡查人员手中的《市场巡查监管服务手册》和置于每个经营户的《工商人员市场巡查监管服务情况反馈手册》;“两书”是指分局主管领导与工商所、工商所所长与巡查人员签订的《市场巡查监管责任书》;“三表”是指公示在办公场所的《市场巡查编队编组及巡查区域一览表》、《市场巡查人员责任区划分、巡查标准、巡查频率一览表》和《市场巡查人员星级考核一览表》。通过科学地设置市场巡查表册,使市场巡查更加精准化、规范化和程序化。

三、科学统筹,标本兼治,有效提升市场监管服务效能

随着市场监管大巡查执法体制的不断推进。较好地解决了市场巡查监管工作中存在诸多问题。

(一)制定巡查职责,规范巡查程序,解决了“干什么、查什么”的问题

白银分局按照省局《市场巡查工作规范实施细则》的要求,结合大巡查执法体制的实际需要,梳理所有市场巡查监管事项,初步建立了大巡查指挥调度办公室七项职责、市场巡查机构承担十三项职责。并将巡查人员岗位按区域划片定责,制定了网格图和实施方案,按照市场巡查的过程控制,细化市场巡查工作流程,对照计划、部署、要求、配合、落实、检查、总结等环节,规范了大巡查指挥调度办公室的指挥调度程序和巡查队组上岗准备、上岗巡查、巡查后续工作和制订巡查计划和开展巡查讲评等具体工作程序,基本上涵盖了市场巡查工作的全部领域。

(二)细化巡查标准,规范巡查频次,解决了“怎么干、怎么查”的问题

白银分局把每个巡查人员的责任区。按照承担责任程度的大小、违法案件发生的频次多少、经济繁荣程度的不同,划分为甲乙丙三型区域,并结合市场主体信用等级、行业分类,对不同区域制定不同的巡查标准,实施不同的巡查频次。通过一览表的形式,进行公布,让巡查人员在定期巡查、区域巡查、专项巡查、重点巡查中注重巡查标准的落实。同时,分局充分发挥大巡查指挥调度办公室的作用,适时根据实际巡查需要,定期或不定期组织交叉巡查、集中巡查、督导巡查,着力解决日常巡查和专项巡查的漏洞、盲区、薄弱地段和尖锐问题,以此推动市场监管效能的提升。

(三)实行责任追究,规范定量考核,解决了“干得怎么样、查得怎么样”的问题

白银分局制定了《市场巡查考核奖惩办法》,细化巡查人员的目标责任,通过梳理市场巡查内容、市场巡查档案、巡查纪律、巡查记录等事项,形成了五项三十条的《市场巡查综合考评表》,实行定量考核。并把考核结果与办案奖励、市场监管效能责任追究进行挂钩,对排名末尾的工商所,分局党组将按照《市场巡查责任追究办法》追究相关所长、副所长、巡查组长和巡查人员的责任。分局、工商所通过加强督察考核,促进绩效考核实效,实现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科学评价市场巡查人员的工作业绩,建立了切实有效的激励机制。

四、分析优势,正视问题,继续推进市场监管大巡查执法体制建设

大巡查执法体制的推行,基本实现了对监管区域和各类市场主体的全方位监管,实践中逐步完善了“网格责任制”,形成了“规范化建设”的市场巡查监管机制。

(一)打破了科、所、队之间各自为政的工作局面,进一步真正整合了执法力量

把科所队重新编队编组,一方面有利于明确各自责任区域,另一方面有利于互通情报信息,实现横向配合、纵向联动的执法格局。同时,将一些不必要由工商所落实的工作,由大巡查指挥调度办公室抽调相关科室进行检查落实。

(二)克服了慢、散、乱的执法态势,提高了部门的应急能力和应急水平

灵活调度巡查执法人员,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快速集结优势力量,集中处理一些突发性和重大性的市场波动和市场违法行为,不仅提高了部门的应急能力和应急水平,而且通过灵活调动,实施队组之间互查机制,有效克服了人为因素和环境因素等现实影响,解决了一些监管中存在的漏洞和盲点,确保职能到位。

(三)突出了市场监管的核心位置,真正落实了“四个统一”的理论要求

通过市场监管大巡查执法体制的建立,把市场监管工作置于全局的最重要、最突出的位置,进一步进行强化,不仅有利于法制建设,推动执法办案工作,而且有利于落实长效监管机制,建立正常的市场秩序,履行好工商部门最基本、最根本的工作职责。

(四)解决了历史遗留的一些疑难问题,真正达到科学监管的要求

通过设置了大巡查指挥办公室,解决了集中指挥权的问题;推行经营户留置《工商人员市场巡查监管服务情况反馈手册》,解决了执法痕迹问题:推行分局主管领导与工商所、工商所所长与巡查人员签订的《市场巡查监管责任书》,解决了市场监管责任链条的问题;推行甲乙丙三型区域划分和信用分级、行业分类监管,解决了市场巡查频率的问题等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科学监管。

市场调查制度篇2

一、抽样调查在服装业的应用

服装市场调查是指对适应服装市场供求变化的诸因素进行系统收集、分析,为企业预测市场发展趋势,掌握供求变化规律以及合理制定营销策略提供依据。其中与企业市场营销活动直接和间接相关的因素包括:市场特性和结构不可控因素调查;市场可控因素调查等。不同的抽样方法在服装市场调查中的应用范围不尽相同。

(1)对于全面调查无法解决的现象在实际工作中,对于某些现象可能需要全面了解情况,但又由于现象自身的特性无法通过全面调查获取资料。此时可使用抽样调查。服装市场中该类现象主要有:①产品质量的破坏性检验例如:服装缝迹的性能试验;服装面料的抗拉、抗皱强度试验。②无限总体的调查例如:为制定服装号型标准而进行的人体测量抽样检查。③包括未来时序的总体调查例如:人口增长与服装需求的关系调查。

(2)对于理论上可作全面调查,实际上难以组织全面调查的现象①有些现象虽属于有限总体,但由于总体范围过大,单位数目过多且过于分散,事实上不可能作全面调查。例如:大量连续作业的某些产品质量的非破坏性检验。②有些现象由于受时间或其他条件的制约,不能组织全面调查。例如:自然灾害造成的服装物资需求情况的调查。

(3)对于时效性要求高、又不需作全面调查的现象例如:服装流行趋势调查。

(4)对于全面调查结果进行检验和修正任何调查都可能存在误差,全面调查也不例外。而且由于全面调查涉及面广、工作量大、费用高、参加人员多、汇总传递环节多、调查结果处置不当容易出现差错。因此,可在全面调查之后再进行一次抽样调查,根据抽样调查结果对全面调查结果进行检查和修正,从而提高全面调查的质量。例如:人口普查或经济普查。

(5)对工业生产过程的稳定性进行监测和质量控制世界上许多国家广泛采用的工业产品质量控制系统,如在服装产品成批或大量连续生产过程中,利用抽样调查方法对产品的质量实施动态检测,及时提供有关信息,变事后监督为事中控制,并通过编制质量控制图进行监控。

(6)对于抽样假设的检验抽样调查方法可对总体进行假设检验,以判断这些假设的真伪,为管理决策提供依据。如:一类服装在某一地区销售状况良好,这是否意味着这类服装在其他地区也有很好的销路呢?由于不同地区的消费者对服装的接受程度不尽相同,这种程度常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而呈现出不确定性。因此,可以利用抽样调查的结果,对接受程度是否存在显著性的统计差异进行检验,以判断该类服装在其他地区销售的可能性,并据此作出是否推广的相关决策。

二、服装市场抽样调查样本容量的确定方法

目前服装市场抽样调查中确定样本容量的方法大致可分为四类[1]:

(1)直接或间接地由调查经费确定样本虽然这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缺乏科学依据且过于武断,但它在无法离开财务预算编制的整体环境下确实存在。例如对长三角地区纺织服装企业母子公司关系的研究,需要对相关企业进行实地调研,项目总经费为10万元。其中,与样本容量无关的固定费用(包括管理人员的工资、调查表的设计及组织领导、通讯联系等必要的费用)为4万元;平均调查一个样本单位的变动费用为1000—1500元/份,样本调研费用随调查单元数的多少而变动,如调查表的印刷、调查员的差旅费、报酬、礼品费用等,由此可推算出必要的抽样单元数目为40—60家企业。这就要求调查人员寻求多种数据搜集方案并谨慎衡量信息的价值及成本,以及利用有限的资源提供有利于决策的高品质样本选取方案。

(2)根据以往的经验或相似调查确定样本经验型数值在设计调查方案时具有广泛的应用,这种确定方法一方面考虑了抽样误差,另一方面参考以前的调查经验,根据项目内容进行调整。若样本容量不能满足精度要求,则适当地增加样本量以减少调查结果的偏差。

(3)由总体样本的各个子群数目的预期容量确定分类是市场研究中的一个基本方法,这一方法是对总体进行分层抽样,总体样本按照不同的特征细分为各个子群,调查人员通过分类发现细分市场,由此确定产品的市场定位等。假定对同一类服装消费人群进行调查,在一定精度与置信度下,只要100个样本量就足够;在期望用性别区分了解消费者市场时,则样本容量可能需要增至200个以上;若进一步希望通过划分年龄层进行调查,则可以将消费者分为:20岁以下,20—30岁,31—40岁等,这时样本容量亦将相应增加。使用这种方法,必须考虑各个子群的样本数目,总体样本在此基础上进行调整。

(4)采用传统的统计方法确定结合应用统计学,利用统计学公式确定样本容量。这种方法科学性强、精确度高,目前在市场调查中已有使用,是确定样本容量的主要方法。由于大部分限制约束条件不便于量化,很多时候只能在估计精度和可供调查使用费用之间进行权衡。通常在这一原则指导下,确定的样本容量表示在最大限度地满足规定精度要求及尽可能节约调查费用的前提下,所抽取到的样本量最少。表1所示在不同受限条件下估计总体均值和估计总体比例的确定方法[2]。对一般的抽样设计,会给定比例估计p的精度,可用4个步骤计算样本容量[4]。(1)计算初始样本容量n1=Z2p(1-p)e2(2)对总体大小进行调整n2=n1nn+n1(3)若抽样设计不是简单随机抽样,则对样本容量进行调整,B是设计效应n3=Bn2设计效应说明简单随机抽样是衡量其他复杂抽样技术效果的标准,通常采用经验法或历史数据法估计,计算时用B表示。当抽样设计为简单随机抽样时,B=1;当抽样设计为分层抽样时,B<1;当抽样设计为整群抽样时,B>1。(4)调整抽样调查不可避免地存在无回答现象,因此,在实际调查中,必须对上述样本容量进行调整[5]。调整后样本量=调整前样本量有效回答率计算时预计回答率用r表示,则最终的样本容量为n=n3r假定:某服装杂志出版商希望调查读者对该杂志的综合满意度。通过邮寄调查,出版商可以联系到所有2500个客户。但由于时间的限制,出版商决定使用简单随机抽样进行电话调查。试确定访问多少个客户合适?分析:使用简单随机抽样,假设可接受的误差e为0.10;调查估计值的置信度为95%,因此Z=1.96;预计回答率r=0.65;由于事先没有关于顾客满意度的比例估计精度p,方差应取最大,即p=0.5。解答:(1)计算初始样本容量:n1=Z2p(1-p)e2=(1.96)2×0.5×0.5(0.10)2=96(2)根据总体大小调整样本容量(这一步针对中小规模的总体进行):n2=n1nn+n1=9625002500+96=92(3)根据抽样的设计效应来调整样本容量:n3=Bn2=n2=92假定采用简单随机抽样设计B=1(4)根据无回答情况进行调整,确定最终的样本容量:n=n3r=920.65=142即至少应访问142个客户。

三、服装市场消费者行为调查的案例分析

(一)调查案例设计

虽然根据公式可以从理论上确定样本容量的上限,但由于实际工作中受费用和时间的限制,使用最大样本量的可能性很小,而且实际调查通常涉及多个目标,需对多个指标的误差进行控制,而不是简单地考虑单一指标。因此,在实际的服装市场研究中,必须综合考虑,采用多种方法来确定样本容量。

(1)调查目的和目标市场的选择本文选取的案例为2007年12月受企业委托参与的男衬衫消费者行为调查[6],旨在了解目标消费者的基本信息、生活消费观念、购买行为及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网络购物特征、品牌忠诚度以及购买率等的影响因素。经过与委托企业多次沟通后,确定对国内16个城市进行问卷和商场调查(见表2)。

(2)样本量的确定现实的市场调查往往有多个目标,对于一些目标单一的调查,调查的样本量可以参照以往的案例或经验,比如50—100个调查样本。由于本次调查对象为男衬衫消费者,目标较单一,划分调查区域后,依据调研经费和时间,采用控制回收总量的方法,每个目标城市回收问卷100份,实际发放问卷1680份,总计有效问卷1600份,回收率为95.23%,调查对象多数为购买衬衫的男性消费者及少部分女性购买者。

(二)调查案例分析和改进设想

(1)置信度

本案的样本容量是考虑时间与经费后的经验型取值方法。但可通过对样本量的置信度验证确定样本量是否合理。如表3所示,抽样误差在3%时,置信度为0.98—0.99,说明调查样本对总体的代表性具有比较高的精度和信度。

(2)可靠性检验

一般调查区域越大,所需样本量可能越大。本次调查为不同城市消费者调查,且样本量平均分配。为此,使用SpSS软件进行可靠性检验,以确定被调查个体是否能对各城市有较好的代表性。解析的Kmo①=0.697,属于中等水平[7],较适合作因素分析。(3)改进设想为了合理、精确地进行抽样调查,在确定不同城市样本量时可依据被调查城市人口数量的差异,采用比例配置法进行样本分配;同时,根据表4对各个城市样本数量进行修正,即在95%的置信度下,抽样误差不超过12%,可满足各个城市调查资料准确且独立的要求。这时的样本总数为1630个(见表5),和原始方案相比略微增加。由此,在不超出经费预算的情况下,可考虑使用修正方案。四、结论

(1)通过服装业文献资料和案例分析,针对服装市场研究的不同内容和抽样调查的特点,进行了服装市场抽样调查的归纳总结。

市场调查制度篇3

1.1对象

嘉兴市每个县(市、区)分别抽取2个城市(市区街道、县市城关镇)和2个农村(乡镇)农贸市场,其中已发生过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的乡镇(街道)必查1个农贸市场;在已抽中的农贸市场中,每个农贸市场再抽取1个活禽交易摊位和1个活禽宰杀点进行调查。

1.2方法

根据感染禽流感的传播特点,自行设计《农贸市场活禽交易场所现场卫生学调查表》,内容包括基本情况、活禽交易点情况和活禽宰杀点情况;并从布局与功能分区、卫生设施设备配备、场所卫生状况、个人防护、相关制度知晓与执行等情况进行调查。调查全部由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业人员进行。

1.3统计分析

采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四格表直接计算概率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一般情况

在调查的7个县(市、区)中,共调查31个农贸市场,其中城市调查点14个,即每个县(市、区)各2个;农村17个,分别为南湖区3个,秀洲区4个,其他5个县(市)各2个。在这31个被调查的农贸市场中,曾发生过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农贸市场有4个,城市和农村各2个。开展过外环境H7n9核酸检测的16个,城市9个,农村7个。在农村7个调查点中,核酸检测阳性的有2个。

2.2农贸市场基本情况

2.2.1农贸市场规模

31个农贸市场中,占地面积最小600m2,最大15267m2,平均2250m2;总摊位数最少16个,最多1026个,平均118个;活禽交易摊位数最少1个,最多36个,平均2个;有2个农贸市场没有活禽宰杀点,城市和农村各1个,其余有宰杀点1~4个。

2.2.2活禽交易区

属于独立区域,与其他交易区有物理隔断的共27个,占调查样本数的87.10%;属于相对集中,但与其他交易区相毗邻,没有物理隔断的有4个,占12.90%;所有调查点均没有发现活禽交易混杂在其他交易摊位之间的现象。

2.2.3活禽宰杀点

29个有活禽宰杀点的农贸市场中,宰杀点位于活禽交易区的有26个,占83.87%。有3个不在交易区内,其中城市1个,在农贸市场市场周边;农村2个,在农贸市场其他区域。

2.2.4活禽种类

以鸡、鸭、鹅、鸽子和鹌鹑为主,本次调查没有发现出售野生禽类的现象。

2.2.5市场外交易

本次调查发现农贸市场有农民私下出售活禽的共10个,占调查市场数的32.26%,其中城市2个,农村8个。

2.3活禽交易点现状

城乡农贸市场活禽交易区的卫生状况及隔离、消毒、个人防护状况较差,其中用玻璃隔开使顾客与禽类不接触的只有1个农贸市场(3.23%)。城市与农村相比,在活禽交易点的卫生状况、是否知道休市制度及执行情况、下水地沟是否与市场其他区域相通,城市好于农村,城市与农村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活禽宰杀点现状

宰杀点与最远的活禽交易点之间的距离:城市为20m,农村为60m;距离在10m以上共有12个,占调查数的41.38%,其中城市有5个点,占调查数的38.46%,农村有7个点,占调查数的43.75%;宰杀后羽毛、血、内脏等除有专人收购外,其余污物基本上由市场或环卫部门集中处理。

3讨论

2013年3月上海确诊首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至5月8日,在上海、浙江和江苏等10省(市)共报告确诊病例131例,死亡31例,病例主要集中在长三角地区。嘉兴市地处长三角中部,2013年共报告4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本次调查对长三角经济发达地区农贸市场活禽交易场所的现状有较好的代表性。本次调查结果表明,农贸市场活禽交易场所传播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风险较大。建筑规划设计布局不合理,造成人-禽之间接触频繁。早在2006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整顿和规范活禽经营市场秩序加强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工作的意见”中即已提出,活禽交易和宰杀应在独立封闭场所中进行;《农贸市场管理技术规范》也有要求;许多大中城市也作出了相应规定。但调查显示,仍有12.90%的活禽交易点和20.69%的活禽宰杀点不在独立封闭的场所内进行,有25.93%的交易点上部空间直接与市场其他交易区相通,有32.26%的交易点和62.07%的宰杀点下水地沟与市场其他区域相通;有6.45%农贸市场没有宰杀点,有9.68%宰杀点不在活禽交易区内,宰杀点与最远的活禽交易点距离为60m,距离在10m以上的占41.38%。只有3.23%农贸市场的活禽交易点用塑钢玻璃将活禽与顾客隔离,其余均为敞开式销售,有29.03%的交易点关押活禽的笼子顾客可近距离接触。

市场调查制度篇4

统计指标体系是开展统计工作的“龙头”。关于贸易统计指标体系问题,3年前有过一场讨论,国家统计局也召开过专题研讨会,形成的共识为:贸易统计既要反映全社会商品流通和商品市场运行全貌,又要反映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业行业的发展变化状况。一方面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统计要保留,因为它是反映全社会商品市场运行的唯一指标,许多地区还将其纳入政府工作的计划考核指标,尽管这一指标具有计划经济色彩,而且也不符合国际惯例;另一方面,为满足国民经济核算的需要,并有利于与国际接轨,贸易餐饮业行业统计要尽快建立和完善起来,这方面的工作随着流通体制改革的深入和流通产业所发生的巨大变化,工作量和难度都将大大增加,贸易统计工作重心必然要转向贸易餐饮业行业统计。

近年来,贸易统计指标体系围绕上述两条主线,进行了不断充实和完善,目前基本框架已经成熟或基本成型,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有:1、对当前经济和市场环境的变化反应不灵敏。例如,对政府关心的商品市场总量平衡状况、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如粮食、棉花、石油、钢材等)供求信息反应得不够;同时反映流通产业现代化进程的指标和分组过于简单,尚未建立起完整的反映商业连锁经营和现代商业业态状况的统计制度。2、贸易统计指标体系不完善.目前贸易企业生产资料销售量仅占社会销售量的20%左右,不能反映生产资料市场全貌;同时价格信息是商品市场最为敏感的信息,但目前商品价格统计与流转统计为“两张皮”,按不同的统计方法从两个渠道自下而上地统计,难于科学、全面和及时的分析商品市场全貌。3、现行的贸易餐饮企业的统计限额标准缺乏科学性和实用性.目前贸易餐饮业统计限额标准过高,能够达到限额标准而进行全数调查的企业数量太少,从而形成了与其他专业统计“抓大放小”截然相反的结果,贸易统计必须“抓小放大”,因为按现行限额标准,限额以下企业和个体户的商品流转量所占比重很大,影响市场趋势。而目前受多重因素的影响,限额以下企业和个体户又难于抓住和抓好。这是目前贸易统计数据质量下降的重要因素。4、目前贸易统计非调查(或派生)指标很少,从而直接影响和制约了贸易统计资料的深度开发。加之现行统计资料自身的缺陷和不足,导致贸易统计资料的利用程度很低。针对上述问题,笔者建议:

(一)贸易统计指标的设计应以满足用户需求为目的,采取务实和相对灵活的原则。贸易统计指标体系应随着经济和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而相应调整,不应当是一成不变的。目前首要的是恢复居民购买力平衡统计和主要商品产销平衡统计核算制度。因为在目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商品流通领域,绝大部分商品处于买方市场,市场环境相对宽松,政府的注意力必然转向如何启动内需以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如何确保商品总量平衡以防止市场波动、如何保护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的国家安全等。在从事这方面的分析研究时,居民购买力平衡统计和主要商品产销平衡统计资料无疑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这些信息在很大程度上对国内市场起着预警的功能。可考虑仅要求在国家和省两级统计局利用相关资料进行编算,并不增加基层负担。

(二)尽快制定科学合理和实用的贸易餐饮企业统计划型标准。贸易餐饮业企业划型尚无国家标准,但统计上有一个限额标准,目前这一标准作为贸易统计开展目录抽样的依据,即对限额以上企业实施全数调查,限额以下企业和个体户实施抽样调查。笔者认为批发零售贸易业、餐饮业企业限额标准对贸易统计工作尤为重要,它直接影响着贸易统计工作的格局和今后的发展方向。根据目前的限额标准(批发企业年销售额2000万元及以上、零售企业500万元及以上、餐饮企业200万元及以上,年末从业人员分别为20人、60人和40人),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的销售额占全部批发零售贸易业的47%,其中零售企业仅占26%;企业单位不足3万家。建议将目前的限额标准降低,也就是要提高限额以上企业的比重,其销售额应该提高到70%以上,其中零售额比重应提高到60%以上。届时限额以上企业约达到7万家,足以反映商品市场的总规模和发展变化趋势。今后贸易统计只要紧紧抓住这7万家限额以上企业,工作就会变得较为主动,数据质量也有一定的保障。也可减轻限额以下贸易业抽样调查工作的压力。同时现行的许多贸易统计信息(如限额以上企业财务统计指标)也会“身价倍增”,变得很好用了。

(三)要在“十五”计划期内取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指标,从而完成贸易统计核心指标的过渡,并完善贸易统计指标体系。我国即将加入wto,贸易统计必须象其他专业统计一样,加快与国际接轨的步伐。现行的贸易统计核心指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指标,由于其自身存在许多弊端和目前资料采集方面的制约,数据质量不断下降,已经难以为继;从现在开始,必须统一认识,逐步弱化这一指标,相应突出和加强批发零售贸易业、餐饮业(可能的话应含服务业)的商品零售额统计,因为它涵盖了90%以上的商品零售额,目前可考虑同时公布以上两个指标,2年以后用后者取代现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指标。同时完整的商品市场是由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两大市场组成,生产资料流通总规模的发展变化,反映社会再生产的规模和水平。要在国家和省两级统计部门,主要依据工业统计报表和贸易统计报表有关指标,按季度测算社会中间产品销售总额(或称社会生产资料销售总额)。从宏观上反映生产资料市场的发展变化,这项工作对于贸易统计来说也是责无旁贷的。

(四)要从宏观上研究商品流转统计与商品价格统计的配套问题。这个问题目前比较复杂,因为涉及到现行统计体制问题,但现在必须认真的研究。在现行统计体制基本不变的前提下,可以设想将目前商品零售价格统计基层的采价过程与目前基层商品流转统计过程有机的结合起来,确保商品价格统计和流转统计基础资料的配套,然后按现行统计体制,在县级统计局“分家”,分别按贸易统计和价格统计的不同渠道逐级上报。这样综合资料和许多结构性资料就能配套使用了。

二、关于目前贸易统计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统计制度是政府统计部门对调查对象、调查内容、调查表式、调查方法、报送时间及方式等内容进行的专门规定,它既是对统计指标体系的具体体现,又是对具体统计调查工作的综合要求。统计制度的改革相对于指标体系改革而言,既有从属性,又有相对独立性。就目前贸易统计制度的改革来讲,笔者认为要注意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贸易报表制度修订要遵循“进度侧重反映趋势、年度侧重反映总量与结构”的原则。目前贸易餐饮业报表体系中,必须精简进度报表内容与工作量,以利于上下都能轻装上阵,快速反映商品市场发展变化动态。进度统计只要反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贸易企业商品销售总额及其主要构成情况;年度统计则必须全面反映贸易餐饮企业基本情况、流通总规模及其结构状况、企业财务状况及其经济效益等,为深入分析研究流通产业发展现状、为宏观决策以及为国民经济核算提供基础性资料。

(二)要强化商品类值统计、弱化现行行业统计。目前国民经济行业分组标志越来越难以反映贸易企业真实状况,因为按现在许多企业的实际经营范围,己经无法准确地界定和将其划归为某个行业,流通企业在一定范围内经营的情况己不复存在。年度统计中的按企业登记注册类型分组统计应加强,因为它反映企业所有制结构;而行业分组目录要大为压缩,仅区分为批发业、零售业、餐饮业即可,因为再细分既难于操作,也缺乏经济分析意义。同时要强化对贸易企业商品经营类值的统计,因为详尽的商品分类信息,对处于上游的生产环节和处于下游的消费环节均具有导向作用。建议将目前我国商品分类目录由37个增加到60个以上。

(三)要加强对商业经营方式和零售业态的统计。我国即将加入wto,外资开始抢占我国零售市场。这样一方面加快了零售市场与国际接轨的步伐;另一方面又极大地改变了我国商业传统的经营方式和单一的百货商店零售业态,目前国内零售市场可谓“百花齐放”:连锁经营迅速发展,连锁企业达1500余家,连锁门店超过26000家,销售额突破了1500亿元,超级市场和专卖店亦应运而生。我国商业尤其是零售商业已步入重组时代。但目前尚未建立起完整的涵盖全社会的商业经营方式和零售业态的统计制度,既不能为政府提供零售市场翔实的结构资料,也不利于我国零售业的国际比较研究。因此建立完整的连锁经营和零售业态统计制度,无论是对探索其发展变化规律,还是引导和规范市场行为,都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

(四)要进一步完善商品交易市场定期统计制度。商品交易市场即有固定交易场所、进行经常性常年交易、并设有专门管理机构的现货交易市场。这种我国特有的商品交易形式近年发展很快,目前全国较为规范的市场近6万家,年成交额突破2万亿元,商品零售额己占全社会的20%。对繁荣经济、方便生活、安排就业均作出了贡献,这种交易形式将在今后很长时间内存在和发展。我局在1999年进行了商品交易市场基本情况快速调查基础上,于2000年起建立了重点商品交易市场成交情况的的季报制度,目前已基本走上正轨。今后主要从报表运作方式、完善统计指标上进行规范和完善。

(五)要尽快研究建立主要商品品牌统计制度。我国目前的商品市场己处于买方市场,大家关心的己经不是哪些商品好销,而是哪种品牌的商品好销,因而商品的品牌信息己经成为商品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共同关心的信息。统计部门必须顺应市场形势的变化,适时地研究建立主要商品品牌统计制度。可考虑将目前“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商品销售、库存”年报表设计改造成“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主要商品品牌统计”年报表,选择与人民生活和生产建设密切相关的30种商品进行品牌信息的年度统计。

三、关于贸易统计调查方法的改革

我国的贸易统计抽样调查工作是随着商品流通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市场环境的变化而提到议事日程上的。从小型贸易企业开始,到目前己经扩大至包括个体经商户在内的全部限额以下贸易餐饮业;由于多方面因素,前期推进的速度慢一些,而近2-3年推进的速度明显加快,目前各地区普遍完成了小型贸易餐饮业和个体户的抽样调查试点工作,近10个地区经过连续抽样调查的观察和验证,己经达到国家规定的抽样调查精度,具备了用抽样调查数据替代全面统计数据的条件。这项工作的成绩应该肯定,但影响这项工作整体推进和深入开展的问题仍很多。除具有与其他专业抽样调查工作相同的问题(如受分级经济管理模式的制约而使抽样调查工作的推广困难重重、各种干扰因素影响抽样调查数据质量、受传统统计调查模式的影响和束缚而使统计系统自身缺乏调查方法改革的内在动力等)之外,目前贸易抽样调查工作还受调查方法、调查体制以及保障条件等因素制约。所以必须从整个统计设计和理顺统计体制的全局出发,统筹考虑和合理安排,才能使贸易抽样调查工作深入和扎实地开展下去,真正发挥出统计调查方法改革“突破口”的功能。

从近期工作看,各地区已普遍开展了贸易餐饮业抽样调查的试点和探索工作,只是工作的深度和广度不同而己。目前必须尽快结束全面试点,将工作重点转入抽样调查成果的应用,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在2-3年内使各地区的贸易抽样调查工作达到具备用抽样调查数据替代全面调查数据的条件,并在经费基本到位的前提下,在尽可能多的地区实现数据替代。数据替代及其相关工作的完成,即贸易抽样调查工作基本到位。当前必须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必须尽快对全国的贸易抽样调查方法和样本户调查指标进行规范和统一。对贸易抽样调查方法的采用,国家未作统一规定,只提供了参考方案,由各地区结合实际灵活运用。但目前这项工作进入应用阶段后,改变各地调查方法的多样性以利于调查资料的开发利用就成为一项重要的前提条件。经过多年的实践,可以按“小型企业采用分层等距抽样、个体户采用整群抽样”的思路来规范和统一全国的贸易抽样方法。各地区根据这个原则并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实施方案,确定抽样总体和样本量,只要对本地区有足够的代表性即可。国家只要求达到一定的调查精度和按一定要求与格式上报抽样调查资料。同时对样本企业(户)的调查指标和相关要求(如调查频率、数据采集方式等)也应统一,以利于抽样资料地区之间的可比和全国抽样调查成果的利用。

二是积极而又稳妥地做好数据替代工作。用抽样推断数据替代全面统计数据,是贸易抽样调查的工作目标。但实现目标必须积极而又稳妥,因为一旦替代,传统的调查渠道即告中断,还须做好与历史资料的衔接,实现平滑过渡。所以实现数据替代的首要条件是调查方法趋于成熟,调查数据经过连续观察和验证基本符合实际情况;其次是数据替代的后续经费保障条件要从根本上解决,必须纳入预算科目。目前小型贸易业的数据替代技术条件基本成熟,大部分地区具备了替代条件;而个体户由于受总量与结构不清、调查方法的不完善与不统一等因素制约,目前仅有约三分之一的地区具备替代条件。而后续的调查经费保障条件机制目前也尚未形成。

三是要切实加强贸易抽样调查的基础工作。要建立和规范基层样本企业和样本户的原始记录和统计台帐;加强对各级贸易统计人员尤其是基层调查员的抽样调查知识的培训等。

市场调查制度篇5

第一条安全事故分级

(一)一次死亡1人或重伤3人以下,由区级交通主管部门和发生事故的生产经营单位组成调查处理组对事故进行调查,并如实向市交通局报告。

(二)一次死亡2人或重伤4人以上10人以下,由市交通局组织调查处理组对事故进行调查,并向市安监局报告。

(三)一次死亡3人或重伤10人以上,由市交通局向市安监局报告。由市安监局组织对事故进行调查和处理。

第二条事故调查处理

(一)发生伤亡事故的生产经营单位,在接报后,主要领导和负责安全生产的人员应立即赶到事故现场,组织救援和现场保护,并立即如实向区级交通主管部门报告。在事故后的10至15天内,对本单位的管理漏洞和安全隐患进行彻底排查,形成自查报告。积极配合区交通主管部门、市交通主管部门、市安监局及市级以上主管部门调查组的调查。

(二)区级交通主管部门在接到辖区事故单位的事故报告后,要立即赶到事故现场,会同事故单位进行现场处理,初步查明事故的基本情况,确定事故等级并及时向市交通局报告。负责对一次死亡1人或重伤3人以下的事故进行调查,在事故后10至15天内,形成调查报告上报市交通主管部门。

(三)市交通局接到区交通主管部门的报告后,对一次死亡2人以上或重伤4人以上的事故,向市安监局报告。对一次死亡2人或重伤4人以上10人以下的生产安全事故组成调查组,对发生安全事故单位进行调查,并在事故后30日内形成调查报告。

第三条调查内容

(一)安全生产条件

1.是否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制定操作规程;

2.是否设置管理机构或配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3.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及从业人员是否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4.是否为从业人员配备符合强制标准的劳动安全防护用品;

5.经营场所和设备设施是否符合有关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强制标准要求。

(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1.是否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2.是否建立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制度;

3.是否建立安全生产奖励和惩罚制度;

4.是否建立安全生产档案制度;

5.是否建立安全生产责任书签订制度;

6.是否建立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制度;

7.是否建立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

8.是否建立安全生产检查和隐患排查登记整改制度;

9.是否建立劳动防护用品配备和管理制度;

10.是否建立建立危险作业管理制度;

11.是否建立具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经营场所、设备和设施的安全管理制度。

(三)教育和培训

1.新近从业人员教育培训计划、记录;

2.离岗六个月以上及换岗从业人员上岗前培训记录;

3.在岗从业人员定期安全教育培训、计划、记录、档案;

4.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和使用新设备的有关从业人员上岗前培训记录。

(四)整改措施落实情况

市场调查制度篇6

1.1调查范围

选择张家港城区范围内不同类型的行业单位,包括餐饮(小型饭店)、宾馆(商务宾馆)、商场超市、食品加工厂(主要指蛋糕店)、学校、医院、农贸市场、机关事业单位、居民住宅9个行业系统。

1.2方法

采用粘捕法[9-10]。用粘蟑纸(规格170mm×100mm)进行调查,按每15m2布放1张,以新鲜的甜面包屑为诱饵(约2.0g/张)。粘蟑纸在布放前统一编号,并注明布放的单位和场所,捕获的蟑螂带回实验室进行分类和计数。

1.3分类

依据《中国蟑螂种类及防治》和《中国重要医学昆虫分类与鉴别》进行分类。

1.4统计方法

密度(只/张)=捕获蟑螂数/有效粘蟑纸数,侵害率(%)=调查单位阳性数/调查单位数×100%,侵害强度(只/张)=捕获蟑螂数/阳性粘蟑纸数。

2城区蟑螂侵害结果

2.1蟑螂侵害状况

在张家港城区调查各类行业单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范围

选择张家港城区范围内不同类型的行业单位,包括餐饮(小型饭店)、宾馆(商务宾馆)、商场超市、食品加工厂(主要指蛋糕店)、学校、医院、农贸市场、机关事业单位、居民住宅9个行业系统。

1.2方法

采用粘捕法[9-10]。用粘蟑纸(规格170mm×100mm)进行调查,按每15m2布放1张,以新鲜的甜面包屑为诱饵(约2.0g/张)。粘蟑纸在布放前统一编号,并注明布放的单位和场所,捕获的蟑螂带回实验室进行分类和计数。

1.3分类

依据《中国蟑螂种类及防治》和《中国重要医学昆虫分类与鉴别》进行分类。1.4统计方法密度(只/张)=捕获蟑螂数/有效粘蟑纸数,侵害率(%)=调查单位阳性数/调查单位数×100%,侵害强度(只/张)=捕获蟑螂数/阳性粘蟑纸数。

3讨论

本次调查的256个单位中,蟑螂阳性单位为135个,侵害率达52.73%。侵害率最高的是农贸市场,达100.00%,最低的是机关事业单位,为15.63%,大多数行业单位蟑螂侵染率在40%以上,表明张家港市城区相关行业系统受蟑螂的侵害较为普遍。农贸市场的蟑螂密度和侵害率均为最高,在被调查的6个农贸市场均发现有蟑螂的侵害,超市、宾馆、食品加工行和餐饮行业均是蟑螂密度较高的行业。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农贸市场、餐饮业、食品加工厂、商场超市、宾馆是该市蟑螂防制的重点场所。而且,这些场所也是蟑螂防制的难点所在[14,15]。

市场调查制度篇7

近期,国家发改委、国家工商总局等反垄断部门对微软、奔驰、宝马、奥迪等企业进行了反垄断调查,在国内外舆论中造成了较大影响。此次调查和处罚的对象集中在一些有具有很大行业影响力的大型外企,措施力度也超过以往。一些外国媒体、机构指责中国反垄断措施存在外资歧视。实际上,回顾近年来中国反垄断历程,无论是外企还是中国企业,都曾遭遇反垄断。反垄断不是一日之功,仅从近期的几起针对外企反垄断案例就认定中国歧视外资显然是片面的。中国《反垄断法》颁布已有六年,但其实施力度即使从今天来看仍然较弱。从2013年以来,国家发改委反垄断调查力度开始增大,与其说是针对外资企业的“制裁”,不如说是补过去反垄断执法太松的旧账以及将过去对外企宽松的超国民待遇调整至国民待遇水平。中国要让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提高市场在资源配置的主导地位,必须首先理顺市场竞争的规则。简而言之,中国反垄断的目标在于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中国当前反垄断重在建立市场竞争的公平秩序

建立市场竞争的公平秩序是市场有效地进行资源配置的前提。今年7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促进市场公平竞争维护市场正常秩序的若干意见》,其中第十一条明确要求严厉惩处垄断行为和不正当竞争行为。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和工商总局三个负责部门分工有序:国家发改委负责涉及价格方面的反垄断调查,商务部负责评估并购的合法性等问题,工商总局负责处理潜在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做法。各部门当前集中加大反垄断力度是对该意见的有效落实,其重点就在于建立市场竞争的公平秩序。

从经济学的角度讲,在规模效益较为显著的行业出现垄断是市场竞争的自然产物。理论上,市场竞争条件下的垄断现象并不能消灭竞争,也不能够长久存在;然而在现实中,只有对垄断行为进行有效的规制,公平、健康的市场竞争秩序才能够维持,这无论是在欧美成熟的市场体系下还是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都一样。目前,我国的市场机制还不够完善,垄断的形成并不都是通过公平的市场竞争,一些取得垄断地位的企业长期利用其对资源和市场的主导地位抬高产品价格、强制搭售附加产品,损害公平竞争,造成了市场资源配置效率的大大降低。中国消费者积累的怨气很大。以近期受到调查企业为例,奥迪曾作为厂商召集会议,强制要求湖北省10家4S店遵守其提出的价格策略;4S店之间也横向约定产品、服务价格,存在纵向和横向垄断的行为。这些行为直接限制了汽车服务和零部件生产、经销商之间的公平竞争,损害消费者利益的同时也剥夺了消费者选择权,对中国汽车行业的危害非常严重。中国当前反垄断处罚的依据经过确切调查,处罚的尺度依企业垄断情节和整改力度而定。随着调查的深入,多款高端汽车品牌纷纷降价,为缓解汽车行业的垄断状况、促进公平竞争打开了局面。

中国反垄断并不针对外资,但外资在中国需要从“超国民待遇”走向国民待遇

近期一轮反垄断调查的对象集中涉及了一系列知名度高、实力雄厚的外资行业巨头。一些言论就此认为中国的反垄断执法存在外资歧视。这显然是过于片面的。2013年,发改委曾对茅台和五粮液的价格垄断行为处以总计4.49亿元罚款。同年下半年对奶粉企业的集中反垄断调查中,被处以最高系数6%罚款的正是广州企业合生元,而惠氏、明治、贝因美这3家免罚的企业中,前两者都是外企。这足以说明中国反垄断对内资、外资并没有区别对待。

的确,近期受到执法调查的外资公司技术成熟、体量庞大,竞争力强,即使在国际上也多处于行业的领先位置。可以说这些企业在发达国家市场份额的取得是在国外对于垄断行为执法严、处罚重的环境下通过市场竞争取得的。然而这并不代表在我国完全不同的物价水平、收入水平、经济发展水平条件下,这些企业的主导地位也是理所应当的,更不意味着这些企业在我国不存在违反我国《反垄断法》的行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为了招商引资,长期在政策上对外资倾斜。外资企业也得益于“超国民待遇”,在我国做大做强。2008年新企业所得税法实施之前的二十多年间,我国一直执行的是内外资差异化的税收政策,对外资征收的所得税税率比内资企业要低8个百分点。2008年统一内外资所得税税率以后,针对外企的税收优惠政策取消,但在许多地区,地方政府为了吸引外资,仍然不同程度地对外资企业实行税收优惠的政策。在汽车行业,早些年为了适应汽车分销领域对外开放、规范国内汽车市场秩序、打击假冒伪劣产品、提高汽车营销和服务水平,我国实施了《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规定境外汽车生产企业在境内销售汽车,需授权一家境内企业或按国家有关规定在境内设立一家企业作为其汽车总经销商,负责制订和实施网络规划。《办法》切实保护了进口汽车的品牌利益,而一些外资企业却利用我国的有利政策在我国控制售后配件渠道和价格,实行纵向垄断、损害消费者的利益。结果是外资车企在中国市场上的整车和零部件价格远远高于国际市场。这种行为早应该被制止。外资过去在中国享受的超级待遇如今已形成了不小的市场积怨。外资企业从享受“超国民待遇”走向真正的国民待遇应当是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趋势。

中国反垄断需要常态化、机制化和程序化

市场调查制度篇8

【关键词】电力市场;营销机会;分析

长期以来,由于历史的原因和社会体制的因素制约,电力企业一直处于计划经济模式下运营,特别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之前,计划经济模式成为电力企业无忧生存的绝对屏障,“重发、轻供、不管用”的管理理念和“皇帝女儿不愁嫁”的思想根深蒂固,“电老虎”的称谓在一定程度上是当时电力企业的真实写照,由于此种种原因,严重制约了电力的发展,电力短缺在一段时期中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八十年代末随着全国改革的深入,电力工业飞速发展,规模日益扩大,尽管短时间或局部区域内出现了供不应求的情况,但从长远趋势看供大于求的局面已经呈现,电力市场份额在电能替代品日益激烈的竞争中流失了不少市场。如何促进电量的增长?如何与电能的替代产品展开激烈的竞争?如何改变尚还存留的优越感?是目前急待解决的问题。电力是商品就需要营销,只有全面转变观念,制定电力营销的具体策略,才能改变被动局面,主动参与市场竞争,加快电力事业的发展。最大限度的增加供电量,提高我们的经济效益。

一、电力市场营销机会分析

按照行业类别划分,电力市场分为:工业用电、城市居民用电、农村照明用电、商业用电和其他用电六大类。按产业类别划分可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和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四大类,按照供电企业习惯统计口径,本文从行业类别对电力市场进行分析评估。

工业用电市场。在我国工业用电市场的规模稳居各细分市场之首,2011年全国电力生产统计数据显示,工业用电占全社会用电量的74%,其突出特点是受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较大,特别是生产时间可以调整,是用来移峰填谷的有效市场。

城市居民用电市场。城市居民生活用电市场的规模稳居各细分市场的第二位,约占全国社会用电量的11%,其特点是随着人口增加,科学技术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用电量将稳步增长,同时也是电能替代品进行竞争的重要市场。

农村用电市场。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市场,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近80%,幅员辽阔,目前电力在这一市场的占有率十分低,其主要原因是受农村经济发展的制约,但近年来,国家强化了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随着农民收入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农村的改革及国家对农村的政策将会刺激农民的用电,加之通过近几年国家关于“两改一同价”政策的实施,为农村电力市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农村用电市场将极具潜力。

公用事业用电市场。由于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因此公用事业用电水平还比较低,所占市场份额较小与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差距。将来随着农村城镇化战略的实施,用电量将有所增加,但所占结构比例不会有大的变化。

商业用电市场。仅就商业用电增幅比例,近几年上升较快,但由于商业行业特殊的流通方式和生产规模,在整个社会用电量中所占比例较小,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商业用电将会有很大增长。

从以上分析看出,电力市场营销应定位在工业用电、城市居民用电、农村照明用电上。在这些行业或部门开展市场营销,将是增长售电量的主要途径。

二、市场调查特征问题

市场调查具有下述特征:(1)科学性。市场调查要使用科学的方法,使调查结构准确。主要内容有:以电力消费及用电结构的现状为重点,调查内容应满足规划和营业工作的要求;(2)方法多样性。市场调查应不过分依赖一种方法,多种方法收集来的信息具有更大的可信度。调查可以采用大范围抽样调查和典型调查相结合的方式;(3)创造性。市场调查最好能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设性方案,作为领导决策的依据;(4)模型和数据相互依赖性。应该看到事实是问题的典型,而模型指导要收集信息的类型,因此,在调查中要十分注意模型和数据依赖性,以此来确定我们收集信息的方向和重点(4)信息的价值和成本的可比性。信息的价值——成本分析能帮助调查部门应该进行的调查项目,采用怎样的调查方法可以搜集更多的信息。信息的价值依赖于调查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也决定管理者是否承认调查结果和利用调查结果。如果调查成本要比增加的利润要大得多,则调查就不值得了;(5)市场营销与职业道德的相关性。大多数市场调查皆会给电力企业带来好处,但是,电力市场调查必须考虑用电客户的利益,通过市场调查使电力企业更加了解用电客户的要求,为用电客户提供更加满意的产品和服务,协调好电力企业和用电客户的关系。

三、电力市场信息收集过程

1.确定问题和信息收集目标

一般说来信息收集目标有:

(1)全面了解各类用电客户的电力消费现状,寻求电力消费变化的规律;(2)探求国民经济增长与用电增长的关系,即弹性系数的变化规律,发现电力负荷的增长点;(3)采用相应的方法,预测未来电力需求,分析未来用电增长趋势,为电力企业经营和规划工作提供依据;(4)了解客户需求,广泛征求各类用电客户对公司的意见和建议。

2.调查结果及信息分析

(1)经济增长与电力需求增长分析:

1)自然环境分析。自然环境对电力营销起着重要的作用,①原材料短缺直接造成价格上涨.致使电力销售价格也将上升,必然影响销售;②自然环境的变化会影响售电量。例如,持续高温,将使空调电量增加;旱灾将使灌溉用电量上涨。

2)技术环境分析。技术环境对于电力的销售将产生显著的影响。这是因为经济增长率取决于出现了多少重大技术发明;新技术创造了低能耗的用电产品;新技术创造了科学的管理手段。

3)政治环境分析;市场营销决策很大程度上受政治环境的影响。这种歧治环境便是法律、政府机构、社会上各种集团的集合。由于约束电力销售的各种立法的存在,对电力企业的影响不断增加。尤其是电力法以及与其相配套的法,使电力企业的生产、销售走向规范化,法制化。

(2)电力市场现状及需求的分析。包括不同行业用户的用电状况;分类能源消费状况的调查;居民生活用电现状的调查与分析;电力消费相关因素调查,诸如电价、用电制约因素等;用电客户对电力部门的意见调查。

(3)电力需求分析与预测。分析与预测主要包括电量供需现状及特点;影响电力需求的主要因素;长期、短期负荷预测;电力需求综合分析。

(4)未来电力供需平衡状况趋势分析。其中包括①电力供需平衡状况分析;②电力供需缓和状况分析;③用电水平和电力市场开发程度分析,我国与世界发达、中等发达国家的用电指标相比还是很低的;④未来发展分析,在今后,电力需求仍会很旺盛。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近年来电力供需形势异常变化是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并随着各类结构调整的情况下出现的,电力供需矛盾缓和是暂时的。

参考文献

市场调查制度篇9

价格调控和监督检查是矫正“市场失灵”重要手段和方法。市场失灵就是政府的价格干预的重要理论基础。弥补市场调节的缺陷、矫正市场价格运行的偏差、价格机制的正确发挥,都离不开政府对市场价格的调控和监管,这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该具备的。市场价格监管主要内容为市场价格行为监督检查和市场价格总水平的调控。

一、市场价格行为监管,主要是引导和规范市场价格行为,维护正常的市场价格秩序,创造一个公平竞争和限制不正当价格行为的市场环境

当前,宏观调控下主要由市场形成价格的机制日益完善,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明显增强。但在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由于体制不完善、法制不健全,市场上还存在一些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带有普通性的价格问题,这些问题党和政府关注、人民群众关心、社会反映强烈,需要及时加以解决。为此,政府价格主管部门要进一步完善价格工作职能,应积极推进价格法制进程和价格信用建设,发挥明码标价工作基础性作用,加大价格监督检查力度。

(一)积极推进价格法制进程。首先,政府价格主管部门要坚持依法行政。要按照《价格法》等法律法规赋予价格主管部门的职能,对市场行为进行引导和规范,并注意在实践中加强立法,起草制定相应的法规规章和工作制度,做好“定规则”的工作。其次,不断充实和完善价格法律法规,为规范市场价格行为提供法律依据。从我国加入wto后,受国际市场影响市场主体变化更加多元化,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在追求利益最大化趋动下,市场价格行为出现多样化,从而需要及时修改和弥补价格法律法规缺陷和漏洞,为监管市场价格行为提供法律依据。再次,开展价格法律法规宣传。通过加强对经营者和消费者价格法律法规及价格政策的宣传,使经营者自觉规范价格行为,提高经营者和消费者的价格维权意识,形成规范市场价格行为的坚固防线。最主要的有两个方面:一是要加强价格法制宣传,开展纪念《价格法》颁布周年宣传活动、“*”价格举报开通周年宣传活动,借助“3·15”消费者权益日、“价格服务进万家”活动等面向全社会、各行业进行宣传,分发《价格法》、《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列举明令禁止的有关价格欺诈行为等,或通过案例研讨、“以案说法”等形式,让经营者了解自身应该遵守的价格行为规则、不遵守价格行为规则所负的法律责任,从而自觉地、主动地遵循市场规律和价值规律,规范自身价格行为。二是要加强对消费者或者经营者的价格权益教育,增强消费者或经营者维护意识,促使他们拿起价格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二)开展价格信用建设。信用建设很好地解决法律以外的问题,利用社会效应起到积极的效果,同时减轻了行政成本。良好的信用是现代企业最为重要的无形资产,是现代企业生存发展的坚实基础,是现代市场经济重要基石。因此,开展价格信用建设,成为规范企业的市场价格行为的重要手段。通过“价格诚信”荣誉称号的评选,充分发挥激励机制作用。经营者为了维护其在广大公众心目中具有诚实信用的良好形象,就必须严格自律,自觉规范自身的价格行为。开展价格信用建设内容丰富,方式多样,主要包括:

1、政府价格主管部门要加强同有关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等联系,制定科学引导和规范的市场价格信用标准;2、建立市场价格信用评比制度,促使价格评比授信活动走向规范化、制度化、和程序化,评比授信不搞终身制,可考虑一年一选或两年一选;3、建立市场价格信用档案,将经营者价格信用状况特别是价格违法行为状况、价格承诺情况登记在案;4、建立市场价格失信惩戒机制。定期在新闻体、网站上曝光典型的价格失信单位名单,形成强大的舆论监督压力,惩戒价格失信单位。如通过开展两年一选的“价格计量信得过单位”、“百城万店无假货”、“消费者信得过单位”等评选活动。同时,要将经营者价格信用状况特别是价格违法行为状况,建立“黑名单(信用缺乏者)”、“红名单(信用优良者)”,在网站上各企业的市场价格信用状况,增加企业经营透明度,从而健全现代市场经济的价格信用体系。

(三)发挥明码标价工作基础性作用。经营者具有根据市场需求和竞争状况自主制定的价格的权利。同时要求经营者必须履行明码标价义务。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中,明码标价已成为经营的自觉行动。由于我国正处在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由于体制不完善、法制不健全,市场上还存在一些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带有普通性的价格问题。因此,对市场价格行为的实行明码标价或明码实价有着重要的意义。实行明码标价或明码实价的作用在于:有利于经营者出售商品和提供服务,有利于消费者购买商品和接受服务,有利于企业售货员的协作,有利于接受群众监督,特别是有利于防止利用价格进行不正当竞争。众多的不正当价格行为作查处的依据和基础,主要来自明码标价的基础性工作。如价格欺诈是典型的利用不规范的标价手段进行的非法价格竞争,又如其他的不正当价格行为的鉴定多少都与明码标价工作相关。因此,政府价格主管部门要搞好市场价格监管,就应该认认真真地抓好明码标价这一规范市场价格行为的基础性工作,切不能因为此项工作难度大、费时长、收效慢而忽视之。要加大对违反明码标价规定的惩处力度,努力扩大明码标价的覆盖面和普及率。要进一步建立健全不同商品或服务、不同行业、不同交易环节的明码标价制度,使明码标价覆盖全部经济领域。

(四)加大价格监督检查力度。在市场价格监管中,宣传教育、信用建设等不具有强制力,经营者可听也可不听,只有价格监督才具有较强的约束力,特别是政府的价格监督检查。因此,要规范市场价格行为,以强化价格的国家监督检查为重点,以社会舆论监督和业务系统和企业加强内部监督为补充。

第一、强化价格的国家监督。通过强化国家监督,特别是通过强化价格行政执法,可以提高市场价格违法成本,强化法律的威慑和制约功能,形成良好的守法氛围。为此要大力开展对市场价格行为和价格竞争行为的监督检查,依法查处价格欺诈、价格垄断、低价倾销、哄抬价格等不正当价格行为、防范和制止不正当价格行为的发生。同时,要大力查处违反明码标价规定的价格违法行为,强制规范经营者的标价手段和标价方式,从而规范经营者的价格行为。

第二、搞好社会监督。社会监督是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对价格行为进行的监督,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防止价格违法行为发生的重要途径。为此,结合全省“价格服务进万家”活动,建设价格社会监督网络。建立农村价格监督网络,健全价格举报网络,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社会价格监督网络。在价格监督检查中,通过市场价格行为状况调查研究,掌握和预测市场不正当价格行为将会发生或刚刚发生,适时利用行政告诫、责令整改等手段及时制止,收效可能比不正当价格违法行为发生后进行的行政处罚来的更大。积极争取新闻媒介对市场价格监管的支持,通过组织召开价格法规政策新闻会,价格违法行为新闻通报会,价格政策提醒会,经营者价格行为劝戒会等,传达价格监督管理意图,表明政府立场态度,形成强大的舆论威慑。

第三、指导和加强业务系统和企业内部监督。业务系统和企业内部监督是企业或业务系统内部的专职或兼职机构,对本企业或本业务系统的价格行为所进行的自我监督,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防止价格违法行为发生的第一防线。为此要督促和指导业务系统和企业建立内部价格监督机构,健全内部监督制度,强化内部监督机制,加强自我监督,从源头上减少价格违法行为的发生。同时,要积极促进行业组织的发展,充分发挥行业组织的价格服务与监督作用。

例如:在*年“非典”期间,我县综合使用了各种监督方式与方法,有效打击价格违法行为,遏制住防治“非典”医药用品价格过快上涨的势头,保证必要商品有流通。

1、在“非典”期间,县发展和改革局按照省物价局《部分中药材实行价格干预措施》、《关于界定哄抬价格违法行为的通知》和市计委有关商品实行价格干预措施的规定,依法适时、适度采取了必要的干预措施,坚决遏制住防治“非典”医药用品价格过快上涨的势头,保证必要商品有流通。同时,县发展和改革局切实加强对医药用品价格的监测工作,把防治“非典”药品、医疗器械、卫生材料价格为重点,按照上级要求,在一定地期内实行定时监测,逐日上报。

2、为了有效遏制当前涉及“非典”药品及相关商品市场价格过度上涨,维护市场价格的稳定。县发展和改革局会同药品监督局、工商管理局开展了3次涉及“非典”药品和相关商品的市场价格专项检查,共出动检查组10组,参加检查人员55人次,被查单位176个。此次检查,县发展和改革局改变已往的检查方式,派人用事先准备的“非典”中药材处方去确定需检查的药店抓药,取得该店执行的药品价格,随及跟踪检查,积极发挥职能作用,共查处4起价格违法行为,罚款13500元。

3、加强价格监督检查宣传力度,特别是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为了使广大群众和经营者及时知晓有关价格干预措施政策,检查前,县发展和改革局发动人员逐一上门对有关经营者进行宣传,及时印发《部分中药材实行价格干预措施》、《关于界定哄抬价格违法行为的通知》,并在县内宣传媒体上刊登相关价格干预措施的政策,使得该项政策能更好地传达。检查后,对其中3起影响面大的典型案例在县内宣传媒体上及时曝光,既有效地宣传了价格政策,又提高了价格监督检查的威慑力。

二、市场价格总水平调控的手段和方法

价格总水平调控是指国家通过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对价格总水平的变动进行直接或者间接的干预和约束,以保证价格总水平调控目标的实现。价格总水平调控的目标,是保持价格总水平的基本稳定,是国家重要的宏观经济政策目标,有时甚至是首要目标。对市场价格总水平进行调控,应充分发挥价格监测预警和成本调查与监审的基础作用,以经济和法律手段调控为主、必要的行政干预为辅。

(一)充分发挥价格监测预警和成本调查与监审的基础作用。加强市场价格监测预警,准确了解和掌握市场价格动态,及时发出价格预警信息,同时对农产品调查、重要商品和服务成本调查与监审,准确掌握市场商品和服务生产成本水平,从而为有效调控市场价格总水平的参考依据、前提和基础。

一是加强市场价格监测分析和制定与完善预警处置方案。根据各地市场价格变化形势需要,因地制宜地扩大市场价格监测的范围和增加或调整监测市场商品品种与服务项目,为市场价格监测分析提供正确、完整的监测资料和数据。在充分研究的基础上,充实监测力量,加大经费投入,尽快建成国内、涵盖国际的市场价格监测预警网络,制定价格监测预警处置方案,针对不同时期市场供求及价格变化状况,就明确责任、组织整合力量,及时应对各种价格变化。二是改进市场价格监测预警的手段和方法,提高监测分析预警质量和水平。建立和健全重要的商品供求、价格等历史资料数据库;科学制定价格预警的各项指标体系,充分运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和数学统计分析预测,加大对市场供求、价格情况和影响市场供求、价格变化主要关联因素的分析预测,一旦发现市场价格出现波动时,通过增加价格监测频次与监测商品品种等,快捷准确地捕捉市场上出现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并及时作出预测预警、提出政策建议,为市场价格水平调控服务。三是健全监测报告和信息制度,加强信息传递和反馈,引导市场价格。政府价格监测工作调查、采集的价格信息除了供政府决策需要之外,经过整理后向社会。政府要建立市场供求和市场价格情况制度,定期市场供求、价格等形势和有关信息。政府提供的这些公共信息,既是产出社会效益的需要,也是保障政府政策实施,正确引导生产、消费,实现宏观调控目标的需要。如农产品价格政策和价格信息的,就有利于增加农产品价格信息的广泛受益性改变农民在市场信息方面的弱势地位,在一定程度上矫正因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市场扭曲现象,实现政府的政策目标。

(二)从调控方式上看,应以经济和法律手段调控为主,以必要的行政干预为辅。对价格总水平进行调控,稳定市场价格总水平,是保持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需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要实现价格总水平调控目标,要综合运用货币、财政、投资、进出口等经济政策,当经济和法律调节无效或者失效,必要时可适时适度采取行政手段干预。

1、综合运用货币、财政、投资、进出口等经济政策

(1)货币政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经济运行的不同阶段,政府运用货币政策调节市场货币供应量和货币使用方向,从而实现国家对市场货币流通量的调节,达到调节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平衡,实现价格总水平稳定的目的。

(2)财政政策。财政收支是否平衡,是影响总供给和总需求的重要因素,从而对价格总水平的高低产生影响。在市场有效需求不足情况下,政府可通过增加行政支出,带动对社会商品和服务的购买,克服市场疲软引起的就业不足和经济衰退。在市场需求过旺引起价格总水平不断上升的情况下,可通过减少政府财政支出,减少对社会产品和服务的需求量,以促进供求平衡,平抑价格。

(3)投资政策。如果投资规模过快或者投资结构不合理,会导致供求总量不平衡,从而导致价格总水平不稳定。我国历次发生的严重通货膨胀,都是与追求过高的增长速度,超出国民经济承受能力、盲目地扩大投资规模联系在一起的。为保持价格总水平稳定,政府必须根据情况,适时适度运用投资政策。

(4)进出口政策。商品进出口也成为调节国内市场供求,稳定市场价格总水平的重要手段。对进出口贸易的具体商品,在市场供不应求的情况下,政府可以通过采用限制出口、扩大进口的政策手段,缓解该商品的国内市场供求矛盾;在市场供过于求的情况下,政府可以采取限制进口、鼓励出口的政策手段,缓解该商品的国内市场供求矛盾。从而可以达到稳定国内价格总水平的目的。

从*年上半年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看,比去年同期上涨1.1%。特别突出的是居住类价格继续上涨,拉动居民消费价格上涨的作用有所增强。同时,今年以来,我省相继调整了成品油、天然气、城市供水和电力等价格。从近期来看,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对于我省企业、尤其是加工型企业利润空间的挤压作用,以及对于我省市场价格的上推作用较为明显。因此,我省要实现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控制在此3%以内的目标,下半年在人民币值进一步升值,进口关税的调低,导致进口快速增加,对国内相关产品价格形成向下压力的情况下,国家需要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继续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稳健的财政政策,适度控制投资项目和合理调整投资结构。

2、充分利用其他的经济手段调控市场价格总水平。一是积极完善价格调节基金制度和粮食风险基金制度,健全和完善粮食、食盐、食用油、重要药品、石油、化肥等重要商品储备制度,以增强价格调控功能和实力。如建立化肥等农资淡季商业储备制度,解决农资“淡季旺销”问题。政府采取财政贴息的方式,每年财政安排部分资金作为农资商业储备金,建立农资淡季商业储备制度,充分发挥农资公司销售农资的主渠道作用,根据我县农资商品的需求量,在农资销售淡季农资价格较低时最大限度储备农资,在农资销售旺季农资价格较高时大量抛售,及时平抑农资市场的价格。二是运用财力、建立价格支持政策、主要是建立农产品价格支持体系,对农产品实行保护价政策。要实行主要农产品支持价格制度,当市场价格低于支持价格时,政府应当运用财力,按支持价格敞开收购,以稳定市场价格,保护农民增收,增加农民种粮积极性。

3、以必要的行政干预为辅。一定程度上讲,价格行政干预是对经营者自主定价权在一定期限内的限制。因此,价格干预措施一般情况下是不轻易采用的,特别是依法采用的价格干预措施和价格紧急措施,负面影响大,非到形势危迫时不采用。从个角度讲,价格干预是调控市场价格水平的最后选择。

政府一般不干涉市场主体的定价权限,但决不是说政府完全不能干涉。地特定的情况下,政府应依法对市场主体的定价权限作出必要的限制。这种限制可分间接干预和直接干预两种方式,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经验看,价格间接干预主要有三种情形:一是在合同中约定价格条款。现代政府运行机制变革的一个重要方向是政府职能履行契约化。如特许经营行业资格、政府公共投资、公共补贴、税收减免等,往往通过政府契约形式实现。企业要获得政府许可、政府合约、政府补贴、政府税收优惠,必须与政府或行业协会签订合同,约定价格条款。二是建立政府与企业的价格调整谈判机制,当企业定价明显不合理,损害消费者利益和国家利益时,政府可以通过控制行业内企业数量、生产经营规模、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等为筹码,与企业进行谈判,共同商定具体价格水平。三是企业提出定价建议。政府主管部门及相关行业协会组织专家对整个行业的平均成本、利润水平进行对比调查,并根据对比调查界定合理的价格水平。在此基础上,向企业提出定价建议,并向社会公布,从而对企业定价形成强大的社会舆论压力。

按照《价格法》,价格直接干预有两种法定情形:一是价格干预措施。当重要商品和服务价格显著上涨或者有可能显著上涨,经过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可以对部分价格采取限定差价率或者利润率、规定限价、实行提价申报制度和调价备案制度等干预措施。二是价格紧急措施。当市场价格总水平出现剧烈波动等异常状态时,国务院可以在全国范围内或者部分全部冻结价格的紧急措施。直接干预一定是法定情形,否则就不应实施,但即使必须实施直接干预、也要避免采取单一的干预方式。应针对不同类型的商品,运用多种干预方式和灵活措施,尽量减少直接干预带来的负面作用。

市场调查制度篇10

(省局机关党委)

全省春节期间市场整治工作取得实效在春节市场整治期间,全省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按照有关文件精神的要求,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结合节日市场工作实际,认真开展市场监管,加强市场巡查,严厉查处市场各种违法违规行为,营造良好的市场经营环境和秩序,为确保春节期间市场繁荣稳定,确保人民群众生产消费和生命财产安全,确保春节“黄金周”假日旅游市场安全、有序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据不完全统计,1月16日至2月4日,全系统共组织执法检查组1033个,出动执法人员31825人(次),车辆6215台(次),检查清理规范各类集(农)贸市场4889个(次)、商场382个(次)、景区景点526个(次)、市场主体(经营户)281389户,查处违法经营案件813件,其中立案查处321件。案值147.838万余元。共受理消费者投诉和举报598件,调解534件,调解率为89.29%,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42.382万余元。

(省局市场处)

2005年全省共受理消费申诉17240件2005年,全省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紧紧围绕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中心工作,结合“健康.维权”消费主题年活动,不断加强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和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行政执法力度,将消费维权与建立和谐的社会环境紧密结合起来,有力地维护了市场经济秩序,保护了消费者和生产经营者的合法权益。2005年,全省共受理消费申诉17240件,调解成功16756件,调解成功率为97.19%,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448.2万元;12315机构接到举报电话1836个;查处各类案件5043件,总案值1701.85万元。

(省局消保处)

[市场监管]

xx12315消费者申诉举报指挥平台正式投入使用该指挥中心平台的使用,一是改变了过去各县、市、区局12315工作24小时值班的状况,由指挥中心24小时统一受理、及时分派,从而节约行政成本。二是对于消费者反映的情况进行同期录音,指挥中心在第一时间进行分析、整理和分派,确保消费者申诉举报的问题及时得到解决。三是任务分派责任到人。指挥中心可以将申诉、举报从xx工商红盾网和手机短信上,同时直接分派给全市工商系统的每一名干部。四是方便监督。市、县、区局领导随时可以查看登记、受理、分派、处理、回复、统计等情况,对个案进行批示。指挥中心可以对超时限的进行催办。五是保密性能强。对于举报人的情况只有登记人知道,其他干部无了解权限。六是统计报表自动生成,统计分析数据准确。

(xx市局)

xx确定食品安全整治六条措施一是加强对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监管,实行严格的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加强生猪屠宰管理,对保健食品生产企业全面实施审查制度。二是抓好对流通环节的食品安全监管,把好市场主体的准入和退出关,全面推进和实行食品进货检验、索证索票、购销台帐和质量追究制度,充分发挥食品检测机构作用,督促和指导食品经营企业建立健全质量追溯、封存报告、依法销毁和重要大宗食品安全质量购销档案等制度。三是抓好消费环节的食品安全管理,以学校食堂餐饮业和调味品生产企业为重点,全面实施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强化对建筑工地食堂、小餐馆、城乡集贸市场和个体门店的监督检查。四是开展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积极探索建立长效监管机制。五是做好农村和城乡结合部的食品安全监管和投诉举报网络建设。六是严厉打击各种制售不符合标准和有毒有害食品的违法犯罪行为。

(xxx市局)

xx认真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一是切实加强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工作。在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关键时期,全州工商部门,特别是xx市局每天开展市场巡查,加强对活禽及禽类制品交易市场和禽流感疫苗防控物资的监管,严格市场准入,对无检疫合格证明的禽类产品坚决予以封查,严禁上市销售。二是严格执行市场准入制度。严格实行索证索票制度,严把市场准入关,对食品经营者的经营行为和商品质量严格检查,坚决查处制售假冒伪劣、有毒有害食品和无证照经营行为,确保食品质量安全。三是联合农业部门巩固无公害蔬菜生产成果。部分县工商局联合农业部门,积极开展无公害蔬菜专项整治,加强对无公害蔬菜的监管。四是积极开展元旦、春节前食品市场专项整治。重点对活禽及其制品交易市场、鲜肉及其制品、水发产品、饮料、酒、儿童食品、腌熏制品进行了严格检查。全州共出动执法人员1162人次,出动执法车辆154台次,检查各类食品经营户4686户,查处无照经营7户,受理申诉(投诉)11件,成功调解8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0.24万元。

(xx州局)

xx三项措施加强市场监管一是认真抓好以食品为重点的市场专项执法检查。尤其是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粮、肉、蔬菜、糕点、酒类、饮料和儿童食品、营养品、保健品列为监管的重点,联合有关部门开展执法检查,形成了有力的打假态势。二是加大市场日常监管和巡查力度,严厉打击制假售假违法行为。主要是建立以12315为依托的,上下联动的巡查监管机制,以监管食品和其他商品的质量、规范经营为主要内容,以片区管理为单位逐户进行排查,增设市场巡查组,加大市场巡查力度,依法查处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行为,依法清理和规范食品经营主体资格,依法取缔无照经营,督促食品经营者建立和落实各项自律制度,对到期变质的食品定期进行自检自查,清理下柜,形成经营自律。三是加强农村和城乡结合部分市场的监管,高度重视农村市场的消费安全。主要是强化对农村和城乡结合部食品小摊点、小卖部和各类加工点、手工作坊的日常监管,严格检查该区域食品的保质期、保存期和食品商品的质量,严防销售过期霉变食品和“三无”商品侵害广大农村消费者合法权益。

(xx州局)

xx认真做好节日市场监管工作xx市局以整治食品安全、市场消防安全、危险化学品、易燃易爆物品及烟花爆竹销售管理、旅游市场秩序、保护注册商标专用权、严厉查处虚假违法广告为重点,进一步加强节日市场各项监管工作。据不完全统计,2005年12月20日至2006年2月4日,全系统共组织执法检查组182个,出动执法人员10403人(次),车辆2183台(次),检查清理规范各类集(农)贸市场1772个(次)、商场182个(次)、景区景点256个(次)、市场主体(经营户)19.6万户,取缔无照经营232户。受理消费者投诉和举报213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0.9万余元。

(xx市局)

xx开展保暖电器市场专项检查xx市局对主城区的主要批发市场、商场、超市销售的保暖电器的质量状况进行了一次专项监督检查,全系统共出动执法人员1078人次,检查保暖电器市场、商场78个次,经营户687户,检查明珠、美的、三角、先锋、威妮、联版权所有创等26个品牌的保暖电器2672件(台),责令下柜退市或封存不合格保暖电器460件(台)。

(xx市局)

xx一分局改进个体验照方式一是结合实际,改变个体户到分局验照的方式,上门为个体户办理验照手续。二是坚持做到登记管理与监督管理相结合的原则,重点审查是否超经营范围、人照是否相符、字号名称是否符合有关规定等,实行书面审查与实地检查相结合;验照贴花与元旦春节等节日市场专项整治相结合的原则,进一步推进登记监管职能到位。三是以许可经营项目为审点,对食品酒类生产经营,烟花爆竹经营及采矿、交通运输业等涉及社会公共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行业予重点审查。四是加大无照经营的查处力度,保护合法经营取缔非法经营,努力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截至1月20日止,该局完成个体工商户验照1039户,完成应验户数2267户的46%。

(xx州局)

[行政执法]

xx四条措施规范法制工作一是建立全系统法律法规文库。对凡涉及工商职能职责的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收汇集中,成立查阅文库,便于各业务职能部门查阅。二是夯实法制举报电话和电子信箱网址,强化行政执法监督服务。三是抓实业务素质。对各县区局上报的业务请示,都及时给予明确答复,保证执法工作的顺利开展。四是抓好培训,全面提高全体干部队伍依法行政水平。xx县局开展了一月三学一测季考评制;xx县局积极开展“讲学习提素质促职能”读书学习活动,并开展了一期《行政许可法》业务知识培训;xx区局专门安排时间就行政执法、查办案件的基本情况进行培训和讲解,强化查办案件的责任意识;xx县局加大了法制宣传力度,每月至少登出黑板报一期;腾冲县局编印《法制园地》,刊出《“非工商”法律法规中的工商法定职责》,充分利用内部网络平台,实现机关基层执法互动,同时结合《行政许可法》的贯彻落实,开展“注册大比武”的业务活动。

(xx市局)

[队伍建设]

xx打造学习型队伍初见成效2005年,xx市局党组狠抓干部队伍的学习教育,努力打造学习型机关、学习型队伍。突出抓好“四化”,即:一是学习教育规范化。坚持每周五上午学习例会,学习有关文件及精神。二是主题教育特色化。每一阶段推出一个主题教育学习内容,集中收看电视政务礼仪、商务礼仪讲座。三是培训教育多样化。把法制学习贯穿于每个干部职工的学习工作中,实行抽签讲课,做到“人人必学、人人必讲”。四是廉政教育经常化。在曲靖工商红盾网上开设《廉政教育》专栏,每周一期有关廉政建设方面的文章供全系统干部职工学习交流,到12月底止,已50期,点击学习率高达43213人次。通过狠抓学习教育,全系统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很大的提升。

(xx市局)

[信息园地]

xx四条措施强化政务信息工作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新闻报道和政务信息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局长负总责,办公室具体抓,层层明确工作职责,有效地规范了政务信息工作。二是发挥整体效能,加大信息报送力度。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新闻报道和政务信息工作的通知》,下达了政务信息报送的指标任务,将任务分解到下属单位,形成了政务信息工作合力。三是进一步完善信息报送、编发、审核、通报制度。政务信息由办公室具体负责,全局上下按规定程序上报政务信息,经办公室筛选、加工,分管领导审核、签发。并由办公室每季度通报一次各单位信息采用情况,对没有完成任务的单位予以通报批评。四是充分运用现代化办公手段,保证政务信息准确及时快捷和灵敏传递。

(xx市局)

[简讯]

1、xx市召开“消费者信得过单位”暨“诚信市场”授牌大会。经过严格的初审、复审,全市共有214户企业、个体工商户荣获第一届xx市“消费者信得过单位”荣誉称号,有16家单位被授予市级“诚信市场”。(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