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十篇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十篇

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9:11:22

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篇1

文/本刊编辑部

前不久,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这对于确保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建设美丽中国、满足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新期待、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会议认为,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顶层设计和总体部署。各地区各部门要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把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作为基本方针,把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作为基本途径,把深化改革和创新驱动作为基本动力,把培育生态文化作为重要支撑,把重点突破和整体推进作为工作方式,切实把生态文明建设抓紧抓好。

会议强调,要全面推动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优化、加快技术创新和结构调整、促进资源节约循环高效利用、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等重点工作,努力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必须加快推动生产方式绿色化,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大幅提高经济绿色化程度,加快发展绿色产业,形成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点。必须加快推动生活方式绿色化,实现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向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向转变,力戒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必须弘扬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把生态文明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人人、事事、时时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新风尚,为生态文明建设奠定坚实的社会、群众基础。必须把制度建设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按照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着力破解制约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障碍,以资源环境生态红线管控、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和用途管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和责任追究、生态补偿等重大制度为突破口,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尽快出台相关改革方案,建立系统完整的制度体系,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法治化、制度化轨道。必须从全球视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把绿色发展转化为新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新优势。通过多措并举、多管齐下,使青山常在、清水长流、空气常新,让人民群众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

会议要求,加强顶层设计与推动地方实践相结合,深入开展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有效经验。全党上下要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精神,真抓实干、务求实效,把生态文明建设蓝图逐步变为现实,努力开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为推动世界绿色发展、维护全球生态安全作出积极贡献。

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篇2

关键词:水生态文明;经济;对策

中图分类号:F0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6-0-01

大同地处干旱少雨、生态脆弱的晋北黄土高原,水资源短缺、用水效率低、节约保护水资源意识淡漠、水土流失严重以及洪涝、干旱、水污染等问题仍不同程度地存在,生活、生产和生态需水之间的矛盾突出,特别是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和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加大,水资源和生态环境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迫切需要研究解决的课题。那么,如何将水生态文明建设放在重要的位置统筹规划,科学实施,促进大同市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呢?笔者认为,当前,要在树立理念、转变方式、推进治理、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构建体系等方面做文章,不断提升水生态文明水平,为大同市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

一、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

党的十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高度,明确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水,为万物之灵。水文明是生态文明之基。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从源头上扭转水生态环境恶化趋势,是促进人水和谐、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实践,是实现“四化同步发展”、建设美丽大同的重要基础和支撑。因此,我们必须要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的理念,把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到水资源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保护的各方面和水利规划、建设、管理的各环节,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和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以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为核心,通过优化水资源配置、加强水资源节约保护、实施水生态综合治理、加强制度建设等措施,大力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完善水生态保护格局,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高全市的生态文明水平。

二、着力推动用水方式转变

要认真贯彻落实水利部、发展改革委等十部委联合印发的《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工作实施方案》精神,推进完成用水总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和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等考核指标,加快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水资源管理责任和考核等制度建设,进一步严格水资源的管理。重点要把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作为我市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加快健全和完善适合本地区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指标体系。严格控制用水总量,加强相关规划编制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以及取水许可审批管理,坚决遏制不合理新增取水,切实做到以水定需、量水而行、因水制宜。严格用水效率控制,强化用水定额和用水计划管理,严格限制水资源短缺地区、生态脆弱地区发展高耗水项目,坚决遏制用水浪费,加快实施节水技术改造,推动节水型农业、节水型工业、节水型社会建设。要不断调整优化用水结构,形成有利于节约用水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要建立节水激励机制,协调好生活、生产、生态环境用水。要抓紧制定节水强制性标准,建立节水产品认证和市场准入制度,实施重点用水监控,促进工业和城镇生活节水。尤其要完善政府、企业、社会对建设节水型社会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合理引导社会资本投向节水项目;严格水功能区和入河湖排污口监督管理,从严核定水域纳污容量,制定分阶段限制排污总量意见,对排污量超出水功能区限排总量的地区,限制审批新增取水和入河湖排污口。要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快城市污水处理厂网建设及回用设施建设,提高水循环利用效率。要完善水源地污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严格水污染事件报告制度,提高应对各种突发性污染事故的能力。

三、大力推进水生态修复治理

水是生命之源,土是生存之本,水土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物质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资源,有效保护水土资源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键举措。近年来,尽管在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方面,我市取得明显成效,已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327.3平方公里,治理度达到44%。但是和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相比,水土保持工作依然面临严峻的挑战。我们必须立足生态安全,采取更坚决、更强有力的措施,依法治理水土流失,保护水土资源,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好水土资源,切实做好水土保持工作。重点要加快实施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大力推进重点流域和区域水生态修复,深入开展“四荒”拍卖治理,突出抓好京津风沙源、首都水资源水保等重点建设项目的实施,不断提高水土流失治理的效果。同时,要抓紧编制全市的水资源保护规划,改善重点流域水环境质量。积极开展地下水监测和关井压采以及引黄水的配置等工作,大力推进地下水资源的保护工作,按期完成468眼井的关闭任务,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四、全面深化水利改革发展

改革是发展的最大“红利”,是推进工作的最大动力。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探索,推动水利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攻坚,着力构建有利于水利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体制机制。一要深化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体制改革,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水利工程建设和运行中的作用,加强诚信体系建设,完善招投标机制;深化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建立健全良性运行机制,引导经营性水利工程积极走向市场。二要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体制与机制改革,明确农田水利工程所有权和使用权,落实管护主体和责任,真正做到“产权有归属、管理有载体、运行有机制、工程有效益”。三要深化水价改革,充分发挥水价的调节作用,稳步推行阶梯式水价制度。四要深化水利投融资体制改革,落实好土地出让收益、水利建设基金等投入政策,广泛吸引社会资本投资水利,大力推进投融资平台建设,努力拓宽融资渠道。

五、不断加快民生水利发展

要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水利问题为重点,以政府主导、群众参与、社会支持为途径,以构建城乡统筹、区域协调、人水和谐的水利基础设施体系为保障,努力形成保障民生、服务民生、改善民生的水利发展格局,使人人共享水利发展与改革成果。要始终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饮水安全放在水利工作的首位,继续抓好防洪减灾项目建设,加快中小河流的治理和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步伐,全面完成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设任务,提高全市防汛预警预报能力。“十二五”时期要全面解决规划内37万人饮水不安全问题,提高和改善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状况;要把解决好农田灌溉“最后一公里”问题摆在更为突出的位置,大力创新农田水利建管机制,进一步完善农田灌排设施体系,推进高效节水型农业发展。尤其要加快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大力发展膜下滴灌工程,不断增加水浇地面积,保障全市粮食安全和现代农业发展;要加强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加快实施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大力推进重点流域和区域水生态修复,抓紧修复河湖水系生态,绿化美化河岸湖岸,积极推进城市周边河道治理工程,努力营造山更青、水更秀、景更美、人水更和谐的良好城市生态环境。

六、努力构建法制保障体系

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篇3

(一)生态文明理念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思想基础

生态文明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强调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必须尊重和保护环境,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遵循自然规律,从而使人自身获得发展。新型城镇化强调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通过发展绿色和循环经济、增加环保投入、重视对历史文化资源的传承与开发等,实现生态环境的建设与保护,使城镇化过程中的经济发展与生态良性循环相适应。因此,生态文明理念为新型城镇化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

(二)生态文明建设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推进新型城镇化的目的,就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环境优美的生态宜居城镇,逐步转变以过度消耗资源和污染环境为代价的传统城镇化发展方式,实现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强调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为人们创造良好的生产和生活环境,这正符合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要求。

(三)生态文明建设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持续动力

生态文明是超越工业文明的崭新的文明阶段,它以人与自然和谐共荣为基本特征、以解决人类现实生存危机为使命,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只有将生态文明的理念融于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全过程,才能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断提升人们生产和生活的环境质量,使人们安居乐业,并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身于城镇化建设中去。因此,生态文明建设可以有力推进城镇化的健康快速发展,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持续动力和重要保障。

二、湖南省城镇化发展的基本情况

新中国成立后,城镇化随之起步;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进程摆脱了长期徘徊不前的局面,步入了一个较快发展时期。三十多年来,改革开放成为城镇化发展的最重要推动力,湖南省城镇化建设取得了许多突破性成就,城市数量、城市规模、城市经济总量和经济结构有了较快的发展,由乡村湖南向城市湖南转变。

(一)城镇化进入加速期

湖南省城镇化进程起步相对较晚,城市化进展也比较缓慢。数据表明,从1950—1980年,世界城市人口比重由28.4%上升到41.3%,而中国由11.18%上升到19.39%,湖南由8.0%上升到12.7%,其中的差距显而易见。改革开放以来,城市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城镇化步伐明显加快,湖南城镇化率由1978年的11.5%上升为2013年的47.96%。与此同时,城镇数量快速增长,城镇数量由1978年的154个上升为2012年的1131个,县级市由1978年的7个上升为2012年的16个,地级市由1978年的3个上升为2012年的13个。目前,湖南城镇化率已经逐步接近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城镇化发展进入加速期,预计湖南城镇化水平将继续保持每年约略高于1个百分点的速度增长,于2015年超过50%,正式步入城市时代。

(二)城市群成为推进城镇化发展的主体形态

城市群是实现区域非均衡发展、效率优先的主要空间载体,也是推进湖南城镇化发展的主体形态。长株潭城市群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长为比较成熟的城市群,是湖南省经济发展和城镇化的核心区域,而“3+5”城市群的建设,更是大大推进了湖南城镇化水平与质量的提升,成为解决湖南大中小城市与城乡协调发展的最好空间尺度。统计数据表明,2013年,长株潭城市群以占湖南省20.86%的常住人口,创造了湖南省43.01%的GDp、52.46%的工业增加值、43.18%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其固定资产投资达到7313.59亿元,占湖南省的39.79%“;3+5”城市群以占湖南省61.25%的常住人口,创造了湖南省78.77%的GDp、超过90%的工业增加值、75.02%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其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2636.78亿元,占湖南省的68.75%。

(三)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优化

近年来,湖南坚持产业优先发展,采取多项措施做大做强工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产业结构在不断调整过程中得到了进一步优化。2000年,湖南省的三次产业结构为21.3∶39.6∶39.1,呈现出第一产业比例过高、第二产业比例不足、第三产业处于低工业化背景下的“虚高”状态的特征。到2013年,湖南省的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2.7∶47.0∶40.3,呈现出“二、三、一”型产业发展的优良格局,第二产业实力强劲,第三产业发展形势良好,这些都为湖南城镇化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同时,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相适应,湖南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对经济结构特别是产业结构进行了战略性调整,以长沙、株洲、湘潭等为代表的城市开始构建以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等为主导产业的新型经济结构和产业体系。

(四)城镇公共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近年来,湖南省城镇建设投资规模逐步扩大,城镇公共基础设施逐步完善。2013年,湖南省固定资产投资18381.4亿元,是2000年的17.24倍,主要投资领域有制造业、房地产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其中,城镇投资16211.1亿元,同比增长22.8%。同2012年相比,投资增速较快的行业是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增速为68.8%;其次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速达到51.8%;对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的投资比2012年增长40.2%。比较2012年与2000年的数据,道路长度由4739公里增加到10367公里,人均拥有道路由7平方米增加到13平方米,污水处理率由27.3%增加为85.8%,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由28.3%增加到37%,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由5.1平方米增加到8.8平方米,垃圾处理能力由4427吨/日增加到17004吨/日,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由50.5%增加到95.7%。基础设施功能的日益加强使城镇居民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大大提高了城镇综合承载力。

三、生态文明视野下的湖南省城镇化进程中的问题分析

湖南省正处于城镇化加速期和工业化中后期的重要阶段,面临发展和保护的双重压力。受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发展惯性等因素影响,湖南省存在城镇化质量不高、资源消耗较大、生态环境形势严峻、发展不可持续等问题,不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面临巨大的阻碍和挑战。

(一)缺乏科学的城镇规划

湖南大多数城镇缺乏科学的规划,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一是城镇建设缺乏整体性和长远性规划,功能定位不清晰、不准确,空间布局不科学,存在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二是把城镇化等同于城市建设,不顾地方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和资源禀赋,打着加快城镇化发展的旗号,大面积乱批乱占土地、挤占农田,建设城市新区、产业园、科技城等,热衷于形象工程建设,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的极大浪费。三是把城镇化片面理解为城镇规模的扩张,任意扩大用地规模,导致城镇成为一个钢筋水泥的世界和一个个建筑物的堆砌,浪费了大量土地,严重制约了城镇的可持续发展。

(二)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

湖南省土地扩张速度快于人口增长速度,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从土地面积来看,2012年湖南省地级以上城市的市辖区土地面积为19424平方公里,比1998年增长了18.82%;其中,建成区面积达到1229平方公里,是1998年的2.35倍。从人口来看,1998年,湖南省地级以上城市的市辖区总人口为1026.27万人,2012年末的总人口为1362.7万人,人口增长率为32.78%。市辖区的人口密度由1998年的628人/平方公里增长到2012年的701.55人/平方公里,增长了11.71%。由此可见,湖南省地级以上城市的建成区面积增长较快,远远超过总人口和人口密度的增长。由于城镇建设占用了大量的土地,导致城镇化规模扩大与土地资源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耕地数量和质量呈下降趋势。

(三)能源结构亟需调整

目前,湖南省能源结构仍然是以高耗能为主,节能降耗工作面临巨大压力。从能源产业结构来看,湖南工业内部主导行业以高耗能行业为主,且集中度较高。2013年,全省六大高耗能行业能耗占全省能耗比重达78.9%,规模工业增加值居前五位的大类行业中,有3个行业是高耗能行业。从能源消费结构来看,湖南省规模工业的消费结构一直以原煤为主,2013年原煤消费占规模工业比重为49.4%。原煤的能效低、浪费大、污染重,以原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既不利于能源使用效率的提高,也不利于节能降耗。但是,湖南目前不具备大量使用石油、天然气而抛弃原煤的客观条件,原煤消费占主导地位的格局在短期内难以改变。有研究表明,中国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推动能源消费8000万吨标煤,而湖南省城镇化的发展目标是由2013年的47.96%提高到2015年的50%,因此,如果能源结构没有得到调整,湖南城镇化建设将进一步推动钢铁、建材、水泥等高耗能行业的发展,带来规模工业能耗的大幅增加。

(四)缺乏配套的政策制度

新型城镇化建设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注重生态文明建设,但目前还缺乏与之配套的政策制度。一是仍然把经济增长作为政绩考核的主要内容,地方政府部门和领导干部唯GDp论英雄、不惜牺牲环境保增长的观念未彻底转变,导致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相悖离。二是由于市场经济体制不健全,政府干预过多,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环境要素的稀缺价值被严重低估,导致资源开发过度和能源利用效率低下。三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政策法规不完善,约束和监督机制不健全,破坏环境的成本较低。四是城镇化主体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机制尚未建立,城镇居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及决策缺乏有效方法和途径,环保民间组织监督生态文明建设情况缺少话语权。

四、生态文明指导下的湖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路径选择

新型城镇化发展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要坚持生态文明的指导,解决好生态环境保护与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的问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促进生态文明与新型城镇化的融合,走一条具有湖南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一)制定科学合理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

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区战略的要求,着力发挥湖南的发展潜力,科学制定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的湖南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形成生态良好、功能定位准确、产业布局合理、区位优势凸现的新型城镇化格局。第一,在制定规划之前,要进行生态环境的影响评估;在制定规划的过程中,要广泛应用生态学原理,使城镇建设结构合理、功能协调。第二,坚持节约和合理利用土地及空间资源的原则,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加强对历史文化古迹和自然风貌的保护,促进古城的文化底蕴与现代文明相互融合。第三,强化规划的指导性和约束力,加强城镇公共设施建设,提高城镇的资源环境承载力,预防和治理城市病,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二)节约集约利用土地

土地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如何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合理进行空间开发,影响着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质量和生态走向。第一,实现片面追求城镇化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而忽视生态效益向开发与保护并重转变,把开发和保护结合起来,制定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保护制度和环境保护制度等,促进新型城镇化和生态系统的共同发展。第二,根据节约集约和总量控制的原则,合理确定新增建设用地的规模、结构和时序。提高土地的保有成本,盘活存量建设用地,加大闲置土地的清理处置力度,鼓励合理开发利用地上及地下空间。第三,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逐步缩减农村居民点用地,腾出的建设用地指标向城镇流转,实现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第四,实现城乡居民点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的市场化流转,建立专门的机构负责农村用地的整理、农民的搬迁和指标交易,激发农民清退闲置废弃宅基地的积极性,推进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促进城镇集约用地。

(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湖南突破资源瓶颈、促进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第一,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着力化解产能过剩矛盾,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加速高耗能的火电、水泥、钢铁行业等企业产品的更新换代,降低能耗,努力提高经济效益。第二,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重点支持低能耗、高附加值、在国内同行业中具有明显优势的先进装备制造、汽车、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等行业做大做强。第三,调整能源结构,积极发展新能源。加快洞庭湖区域、衡邵盆地、张家界等地区石油、页岩气等非常规能源的勘探和利用工作,争取在短时期内实现湖南页岩气开发和综合利用。第四,大力支持先进技术的引进与开发,促进科技与产业的深度融合。

(四)加强城镇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城镇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解决好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营造和谐宜居的生活环境,实现新型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第一,加大城镇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多渠道筹集资金,推进城镇交通、供排水、污水和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第二,综合整治流域生态环境,加强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推进城镇绿化美化,建设生态农业,构筑良好的城镇生态基础。第三,加快轨道交通、城市道路、高速公路等工程建设,形成以公共交通网络为主体、以城市快速轨道交通为骨干的现代化交通体系。尤其是要优化公共交通线网,形成一个以市区或县城为中心,辐射城镇边缘及居民小区、布局合理、方便快捷的公交网络。第四,要把生态文明的理念融入建筑规划、设计和施工以及建筑材料生产之中,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和低碳建筑。

(五)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篇4

关键词:江苏生态文明建设制度建设环境道德教育

为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全面落实对江苏工作的新要求,江苏省委、省政府根据江苏省经济社会的发展基础、发展前景,于2015年10月正式下发《江苏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突出率先指向、问题导向和改革取向,提出“到2020年率先建成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省”的目标。深入研究和总结目前有关江苏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成果,探究现状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并加以完善,对缓解江苏资源环境压力,提升经济竞争力以及推进美丽江苏建设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江苏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

江苏在全国各省中人口、产业和城市高度密集,人均环境容量较小,单位国土面积工业污染负荷高,能源资源相对匮乏,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独特的省情和发展阶段使得环境保护的压力和紧迫感在江苏表现得尤为突出。近年来,江苏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生态建设和环境治理,生态文明建设稳步推进。

2004年12月,省政府编制出台了《江苏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明确了生态省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标志着生态省建设全面启动。2011年4月,省委第十一届十次全会明确提出“生态更文明”是“两个率先”的重要体现,把生态文明建设工程纳入推进“两个率先”的“工程”之列。2013年7月,为进一步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省委、省政府编制印发《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规划(2013―2022)》,进一步明确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重点任务。2015年10月,出台《江苏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意见》,突出率先指向、问题导向和改革取向,提出到2020年,率先建成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省。

特殊省情下的生态文明建设引起国内特别是省内相关学者的高度关注。李宗尧(2010)的《从环保政策变迁看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路》一文,详细梳理了江苏省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为防治环境污染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其环保政策经历的三大阶段的变迁。同年,高珊、黄贤金在《基于绩效评价的区域生态文明指标体系构建――以江苏省为例》一文中,以江苏省为研究案例,提出完善生态设施、健全生态补偿、发展生态产业及增强生态意识等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黄娟、吴云波等(2011)在《江苏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领域研究》和《江苏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研究》两文中,着重分析江苏建设生态文明的有利条件、制约因素、总体设计、建设的重点领域和任务,以及如何构建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框架。周永艳、包晓男(2012)在《生态文明理论和江苏的生态文明建设》一文中,结合江苏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给出了江苏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路径。

二、江苏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体系有待完善。生态文明的建设离不开制度的规范和保障,十报告将“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作为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支撑,明确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1]。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2]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多次出台生态文明建设相关建议及实施意见,但对于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政策体系尚未建立,相应的政策法规、制度、考核和奖惩机制尚不健全。环境保护方面仅《江苏省环境保护条例》、《江苏省长江水污染防治条例》、《江苏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等为数不多的几部条例,而其他领域的制度细则尚有待完善。当前,江苏省环境制度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供给仍显不足,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推动力度尚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2.绿色科技推动生态建设的支撑力度不足。目前,江苏资源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制约突出,环境倒“U”型曲线出现拐点,现实条件下对科技支撑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但是,长期以来在唯GDp的传统发展观念的引导下,我国科技研发的应用坚持经济效益优先的目标导向,科技的社会功能和生态功能大大弱化。此前,江苏省充分认识到科学技术对于环保工作的重要性,将“科教兴省”战略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紧密结合,同时重点开展江苏环境科技协作和资源信息共享两大平台建设,实现资源整合和优势互补[3]。但目前而言,在绿色科技的研发能力方面,省内科研力量尚属薄弱,关键技术遭遇瓶颈,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绿色科技支撑生态建设的力度。理论研究方面,主要集中在对于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性的阐述、指标体系构建及重难点的把握等宏观层面,缺乏对特定领域的深入研究。

3.环境道德建设缺乏,公民生态伦理意识淡薄。在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我国环保事业的实践证明,解决生态问题不仅要靠科技的、经济的、法律的和行政的手段,还要靠道德的手段。当前,江苏省生态建设的重点主要集中在政策的制定与实施、生产方式的转型与创新等具体操作层面,但对于全民道德观念的重塑关注甚少,并未意识到道德建设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作用,公民的生态伦理意识相对淡薄。大力加强省内全体公民生态文明观念的培育,推动形成与省情相适应的绿色生活方式,让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深入人心,不断深化公民环境参与程度,是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的当务之急。

三、江苏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路径

江苏正处于全面发展的“黄金时期”,资源短缺、能源紧张,特别是多年来被快速经济增长所遮蔽的生态环境问题正日益凸显,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尚待增强,生态文明建设面临较大压力。结合江苏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

1.健全完善相关环境制度,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法律保障。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江苏省人大把环保法律法规列入地方立法规范,此后多次出台水污染防治条例、农业环境保护条例等一系列环保政策法规。这些政策的出台为江苏的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但总体而言,对于环境问题的处理方面法治存在明显的滞后性,不同程度上存在环保法规“软约束”、环保领域“软执法”、环保目标“软要求”等现象。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来看,主体参与模式尚处于政府主导发起型参与阶段,主导发起者以政府为主,因而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居于主导地位[5]。在此背景下,要加大政府环境管理机制体制的改革力度,不断健全完善环境管理组织体系,完善环境与发展的综合决策机制,加快环境立法工作,强化环保执法主体的地位和责任,加大执法的威慑力,加强环境执法能力建设。

2.大力发展绿色科技,打造生态文明复合资本。这里所说的科技不是部分学者认为的唯科技论,而是指用绿色科技的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和技术创新,从而达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郇庆治、高兴武、仲亚东在《绿色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一书中说道:“当代科技的绿色潜能就像市场经济(交换)一样不能做一种过分简单化的判断。一方面,我们确信,生态文明及其建设离不开一种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绿色科技体系来支撑,至少,人类当代文明水平的适度维持离不开对自然生态资源的开发利用,而这就需要尽可能采取越来越科学合理的经济技术方式。”[6]当前,江苏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打造生态文明复合资本,使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与此同时拓展理论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将研究的视角延伸到江苏生态文明建设的方方面面,从理论结合实际的角度,研究并指导江苏的生态文明发展。

3.强化环境道德教育,培育公民生态伦理意识。《中国大百科全书环境科学卷》(2002年版)对环境教育的定义是:“借助教育手段,使人们认识环境,了解环境问题,获得防治环境问题的知识与技能,在人和环境的问题上树立正确的观点与态度,以通过全社会共同的努力来保护环境。”[7]生态环境问题是社会问题,需要公众的广泛参与和支持。目前,江苏建设生态文明主要着眼于现实问题的解决,对环境道德教育的重视程度有待提高。生态道德教育作为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江苏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对公民环境道德的教育,可以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把生态教育渗透到学前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等方方面面。通过构建完善的宣传教育网络,着力培育先进的生态理念,拓宽公众参与渠道,充分保障公众的环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让人民群众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力量。

四、结语

指出,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江苏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和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经济的飞速发展让江苏承受巨大的资源环境压力。良好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蓝天白云、青山绿水是长远发展的最大本钱。当前省内生态文明建设如火如荼,只有深入分析并认识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不足,着力于完善环保制度、加强科技创新、强化全民环境道德教育的实践,才能更好地为实现“美丽江苏”,实现“到2020年率先建成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省”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李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3.5.

[2]本书编写组.全面深化改革重要论述――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13.

[3]“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探索中国环境保护新道路”课题组.生态文明与环保新道路[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0.7.

[4]杭春燕,李莉.江苏明确生态文明建设路线图[n].中国环境报,2015-10-22(001).

[5]乔永平.生态文明建设协同系统的构成研究[J].生态经济,2015,31(11).

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篇5

关键词:环境法律制度生态文明建设形势

一、引言

随着工业社会的飞速发展,环境污染情况也越来越严重,保护环境资源可持续发展成为当前社会的首要任务。我国在十会议中提出构建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能够有效的降低污染情况,保障环境资源的生命力,是关系到人们生活的福祉,关乎到民族持续发展的长远计划,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任务,各行业人民都要高度重视起来并且长期坚持下去。同时,环境保护机构也在不断地探索和创新建设生态文明的有效方案,使生态文明建设落实到位。实施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制度的保障,因此,只有不断的完善环境法律制度,才能保障生态文明建设顺利实施,从而在根本上降低环境污染程度。下面将具体分析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以及与环境法之间的联系,分析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当前形势以及发展目标,探析我国致力于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原因,解析在环境法的基础上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方法策略。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以及与环境法之间的联系

(一)内容

生态文明是一种和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以及物质文明所并列的文明形态。我国在十会议中指出,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首要位置,同时要与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相互融合,致力于发展美丽新中国,努力实现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持续发展下去。在我国,生态文明的发展和政治文明、物质文明以及精神文明的发展相比较水平处于劣势,就目前而言,我国的生态资源严重匮乏,资源分布不均匀,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加剧,传统的生态系统已经出现退化现象,快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最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实现资源高度节约,在中国,人均资源占有量相对较少,而工业企业的生产对资源的需求量逐渐加大,造成了我国资源严重短缺的形势。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任务就是要求社会大众共同做到资源节约和保护环境,其次要做到控制污染,降低污染。从上个世纪开始,我国的经济开始快速发展,在这个发展的过程中造成了环境大量污染,如此严峻的污染局势使我国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实施高度关注,必须将控制污染和治理环境工作高效完成。生态文明建设是在环境危机的背景下所产生的,在思考现代工业技术所导致的人与社会发生矛盾的基础上,将文明生态学作为基础,以生态文明的价值观作为指导,从思想理念、物质理念以及制度理念三个方面进行思想改善,从而使人与自然、与社会和谐发展,实现现代化新文明。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心理念就是人与大自然在相处的过程中必须要顺其自然规律,珍惜爱护大自然所带来的一切自然资源,合理、节制地使用自然资源。人类作为大自然中的高级文明形态,要努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为大自然持续发展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二)关系

推进生态文明的建设步伐并不是马上就能完成的事情,这是一个复杂且艰巨的工程。在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中离不开法律的支持。环境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强力保障的规章制度,能够从根本上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顺利实施。与其他法律文献不同的是,环境法产生于国家应对环境危机的时候,这就决定了环境法的基本定位就是是在法律领域内防治环境危机,环境法作为国家的政策制度,要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目标高度契合,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最有力的法律保障。旧时的环境法主要是防治环境污染而制定出的规章制度,随着工业社会的不断发展,环境法也在不断地完善和更新,新型的环境法是以建设生态文明、保障生态资源可持续发展作为己任,在新型环境法的有力保障下,建设生态文明的脚步将实现更大的跨越。

三、分析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当前形势和发展目标

(一)当前形势

1、工业经济社会的发展使环境污染问题显现出来,生态环境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历史中,人与大自然的矛盾越来越严重,由于人类没有节制的使用、开采,导致自然资源严重匮乏,逐渐走向枯竭状态,资源短缺严重阻碍了社会文明的持续发展。根据我国环保机构的调查,在2004年的时候,我国因为环境污染问题造成经济直接损失五千多亿元,占据了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3.05%,由于生态资源破坏和环境严重污染造成了大量的自然资源被浪费,生产设备被损坏以及人力资源的大量贬损,这些方面严重束缚了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2、生态破坏问题导致国内出现了社会矛盾和一些,从国家环保部门调查的数据来看,2001年至今,我国每年的环境破坏事件和生态污染问题不断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人民群众对环境污染进行投诉,事件更是以飞快的速度增长。1996年至今,每年由于生态污染问题引发的在不断的上升。最近这些年以来,大型环境污染事件频频发生,例如在2012年,四川和江苏民众因为担心环境遭到污染而聚众反对一些工业项目的运行,生态环境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了社会稳定和谐。

(二)发展目标

环保部门明确指出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目标是将阶段性目标和长远性目标有机结合,现阶段的目标就是要降低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的趋势,这也是当前社会公众必须要努力完成的任务;长远目标就是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为人民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将国家建设的更加美丽,实现国家民族的持续发展。同时也能够为国际生态环境保护作出重要的贡献,用自身的力量去保护全球生态环境。

(三)我国致力于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原因

国际生态环保企业的全面发展给我国生态环保部门带来了较大的压力,从美国方面来说,在20世纪中期的时候,美国就开始致力于开发生态文明科技,目前的美国环保科技技术在国际生态环保中已经处于遥遥领先地位,占据了国内外大部分发展市场。经过国际环保组织调查表明,当前全球对生态环保市场的需求量已经超越了6000亿美元,而以德国、加拿大为首的一些西方国家成为生态环保市场的主导国,占据了大量的市场份额,相比于这些发达国家,我国在生态环保市场中虽然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之下,差距仍然较大,在世界多国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形势下,我国应该更加高度关注生态环境建设,并且要将生态文明与社会经济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发展经济,发展国家,所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变得势在必行。

四、解析在环境法的基础上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方法策略

(一)将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融入到环境法中

生态文明建设是以环境法作为保障才能顺利实施,因此,只有不断地更新和改善环境法律制度,才能使生态文明建设快速落实到位。环境法律制度在立法时都是根据相关的法律目的和法律理念来制定的,而我国的环境法是在20世纪80年代所制定的,立法理念是防治环境污染,强调环保预防,与现在的生态环保理念相差较远,因此,为了实现现代化生态文明建设,必须要将先进的生态环保理念融入到环境法中,从而使环境法律制度符合当前的环保局势。

(二)提高社会大众生态环保意识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不仅需要环境法律制度作为支撑,还要使全民意识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因为生态文明在人们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例如节约用水,餐桌不剩饭菜等都体现了生活中的生态文明,因此,培养全民生态环保意识是刻不容缓的,这就需要环保部门开办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活动,弘扬生态文明的中心思想,举办生态文明教育活动,使生态环保理念深入到每个国民的意识里,引导社会公众依法参与环保活动,从而在根本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进度。

(三)加强生态环境执法监管

执法必严是法律制度中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在我国环境法已经基本形成的基础上,严格执行环境法律制度成为了实现生态环保的关键所在。在此之前,生态污染问题之所以会影响到社会经济发展,大多是因为环保部门在执法过程中不严格处理环境污染问题,造成不法分子有机可乘,因此,必须要加强环保部门在执法过程中的监管力度,培养出一支严谨负责的执法团队,提高执法人员的专业素质水平,通过现代化信息公开方式使环保执法活动变得公正透明,执法人员能够积极接受社会群众和大众媒体的监督,从而使生态文明建设落实到位,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实施。

五、结语

工业社会的发展使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的破坏,人类作为生态文明的高级形态,有责任也有义务来改善生态环境问题。这就需要国家环保部门将现代化生态文明建设环保理念和环境法律制度融合在一起,使生态文明建设有法可依,同时要加强环境法律执法监管,对生态环保活动进行严格执法,阻止不法分子有机可乘,最后开办环保理念宣传活动,加强全民环保教育,培养社会群众的环保意识,从而在根本上改善生态环境污染情况,快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

参考文献:

[1]李兴锋.论环境法生态主义理念的合理内涵及实现路径[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

[2]冯嘉.负载有度:论环境法的生态承载力控制原则[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8).

[3]董自富.生态文明对我国环境法生态化的影响[a].2013-2013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C].

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篇6

1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和重要意义

1.1生态文明建设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学说的最新发展

从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并在十六大以来建设生态文明的理论与实践成果的基础上,党的十又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人(社会)与自然发展规律的认识,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五位一体”。这是从理论到实践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崇高社会理想的一次升华,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总任务,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

1.2生态文明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要求

党的十提出了“确保到二二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并首次提出了“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美好愿景。要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和美好愿景,就要牢牢确立“以人为本”与“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理念。而这种“以人为本”的经济社会发展,就必须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科学进步与发展,必须是体现生态文明精神、体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的全面发展。因此,以生态文明建设引导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协调推进,成为新时期发展战略选择的总方向、总原则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强有力保障,成为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要求。

1.3生态文明建设是科学发展观和建设“两型社会”内在要求的集中体现

建设“两型社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任务。推进“两型社会”建设,既是生态文明的本质特征,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两者是一个有机整体。而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本质就是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和要求,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通过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人与自然和人与人双重和谐的目标,进而实现社会、经济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因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文明转型”,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建设“两型社会”主旨要义的集中体现,也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发展与环境双赢、构建和谐社会、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指数的必由之路和可靠保障。

1.4生态文明建设必将促进全民族生态道德文化素质的提高

生态文明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科学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体现了人类尊重自然、利用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理念。理念决定行为,建设生态文明,离不开这种文明理念。建设生态文明,不仅需要法律的约束,更需要道德的感悟。而通过生态文明建设进行生态道德文化教育,是提高全社会生态道德文化水准的最佳途径和方式。因此,应当深入持久地开展生态道德文化宣传教育,把生态道德文化教育与生态文明建设密切结合起来,普及生态道德文化知识;加强生态道德立法,规范人们的生态道德行为等。通过生态文明建设,必将全面提高全社会的生态道德文化水准。

1.5建设生态文明是全球所有国家和地区共同的事业

如何从对大自然的掠夺型、征服型和污染型的工业文明向环境友好型、协调型、恢复型的生态文明转变,一直是世界各国长期关注和未能很好解决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创造了举世罕见的奇迹,成就辉煌。但发展中付出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矛盾突出;城乡差别、地区差别、收益分配差别扩大;生态退化、环境污染加重;民生问题凸显以及道德文化领域里的消极现象等,严重制约了现代化宏伟目标的顺利实现。

如何破解难题,走出困境,实现良性循环,党的十提出的以生态生明建设为基础的“五位一体”建设,不仅将推进我们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而且将从根本上解决传统工业化带来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为全世界提供样板和借鉴,促进世界各国绿色发展,和平发展。

2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矿业绿色发展的坚实基础

党的十提出的“五位一体”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是一个完整的统一有机体,相互影响,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其中,经济建设是根本,政治建设是保障,文化建设是灵魂,社会建设是条件,而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因此,只有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才能使社会真正地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而从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内涵来看,其核心任务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这也正是我国矿业肩负的最重要的历史使命。尤其从目前我国矿产资源和环境形势来看,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与作用尤为突出,责任尤为重大。要使我国矿业可持续发展,为社会经济建设提供可靠的资源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作用就显得格外重要。

2.1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把环境保护放在优先地位

按照党中央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并举方针,如何正确处理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是我国矿业发展中一直存在的一个关键问题。究其原因,最重要的就是始终没有认识到生态环境问题的基础地位作用,说是坚持两个并举,但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是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是资源开发第一,经济第一。因此,长期以来执行的是以牺牲或浪费资源和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型经济增长,其结果是高成本、高投入、高污染、低效率,严重制约我国矿业的可持续发展。党的十提出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首次把环境保护放在突出的战略位置,为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指明了方向和道路。

2.2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在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生态文明既是和谐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和手段,也是和谐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这种现实的经济基础就是着眼于绿色发展的生态经济。通过模仿自然生态系统的资源循环利用原理,构建生态经济产业链,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循环利用,节能减排,变废为宝,清洁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因此,建设生态文明的关键,就是必须要以保护环境和生态文明为出发点,按照生态文明理念,从根本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技术进步,有效降低能耗,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发展循环经济,做到“资源消耗最小化、环境损害最低化、经济效益最大化”,从而实现矿业经济绿色发展[4]。

2.3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以科技创新高新技术作为支撑

生态文明建设,尤其是涉及矿业的生态矿业与传统矿业的显著区别是:矿业生态文明建设是以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为核心,按照资源利用集约化、开采方式科学化、企业管理规范化、生产工艺环保化、矿山环境生态化的要求[2],以发展矿业循环经济,安全环保高效利用资源,实施清洁生产、节能减排、低碳生活,以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和废弃物排放的最小化,以及资源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协调统一为目的,建设绿色生态文明矿山,推进绿色矿业发展。因此,融入矿山建设各方面的矿业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以世界先进的高新技术为支撑,从而对矿山科技创新和技改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2.4生态文明必须贯彻于矿业生产与发展的各个方面

生态文明具有丰富的内容。就其内涵而言,主要包括生态意识文明、生态制度文明和生态行为文明三个方面。因此,推进生态文明,必须贯彻于矿业生产与发展各方面的工作中去。一是从思想上转换理念,用现代生态文明理念取代传统工业文明理念,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增强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树立生态意识文明,对发展中的矛盾、问题,作统筹评估,理性调控,综合治理,化逆为顺。认清生态环境问题的复杂性、长期性和艰巨性,持之以恒地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尽最大可能地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二是必须大力加强制度建设和道德教化的引导性制度建设,并且形成不同制度相互融合的制度结构。在制度建设中,既要有约束性制度,遏制非绿色的、非循环的、非低碳的发展方式;又要有激励性制度,倡导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三是通过生态道德文明教育,从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方方面面规范生态文明行为,使践行生态文明蔚然成风。将破坏自然生态就是破坏人类自身赖以生存的环境、保护自然生态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变成人们行为的准则,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和道德规范。

3以生态文明为主导全面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工作

当前,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推进绿色矿业发展为目标的绿色矿山建设热潮正在全国掀起,绿色矿山建设工作正以崭新的姿态稳步推进[3]。从绿色矿山九大基本条件来看,对绿色矿山建设的要求是全面的,总体上是符合绿色发展要求的。目前的问题是:如何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尤其是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精神,并将其贯彻落实并融入到绿色矿山建设工作的各个方面,使矿山建设真正朝着科学高效、集约节约、安全环保、生态文明方向全面发展。为此,必须从绿色矿山九大基本条件要求入手,从生态文明角度,提出更高的要求,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并融入其中,推进绿色矿山建设朝着更深层次发展。

1)在依法办矿方面,要全面贯彻落实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在绿色矿山九大基本条件中,都必须体现这一方针,并围绕这一方针重新规划、安排和开展工作。如以往对依法办矿的要求,主要关注的是证照是否齐全、是否合法经营。而今后必须把关注点放在是否贯彻落实党的—系列矿业方针政策上来,尤其是对资源节约、保护环境、生态文明等方针政策的执行上来。对矿山开发设计、环境保护、土地复垦、生态建设等规划方案,从开始制定、评审到实施的全过程,都必须严格遵照执行和监督检查。

2)在规范管理方面,要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实现矿山数字化、信息化、制度化、规范化管理。

为适应生态文明的需要,矿山企业必须加强制度建设,并釆取世界先进管理理念、制度和手段。—是要不断完善制度,尤其是建立完善的生态文明制度。如在环境保护制度中,应强调落实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同时”制度、生态恢复制度、重大环境问题问责制度等具体的保护矿区生态环境的制度,并依据55iSo14001标准要求,建立环境管理体系[5]。二是加快矿山数字化、信息化建设进程。与此同时,要建立完善环境风险控制系统,即具有环境监测和预警功能的环境风险预警和应急系统,对生产经营的过程进行远程控制,实现重点污染源的在线实时监测。三是加强制度执行与管理。如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制度,以及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和机制等,加强执行力度和规范管理。

3)在科技创新方面,要加大科技投入,大力推进自主创新战略,研发、引进和推广采用世界先进高新技术。要大力培养高科技人才,紧紧围绕科学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绿色发展和文明发展,开展自主科技创新;要大力釆用高效、安全、环保的绿色釆矿、选矿和加工工艺技术和设备;要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先导,大力开展资源节约、合理高效开发利用资源,较大幅度地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4)在综合利用、节能减排方面,要加快转变企业发展方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要彻底改变矿产资源浪费严重、综合利用水平低下、环境污染形势严峻等对矿山企业发展的制约,重中之重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也是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的关键。因此,要重点加强企业生产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以资源节约为前提,大力以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延长生态产业链,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循环利用,提高经济、环境效益;更加注重推行清洁生产、节能降耗和节能减排,实现低碳发展。

5)在土地复垦、环境保护方面,要加强生产全过程环境保护与治理,重视生态恢复,推进绿色发展。要彻底改变重资源开发、轻环境保护的理念和做法,不折不扣的贯彻环境保护优先的方针。在生产过程中,要坚决避免重蹈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加强源头治理(如采用以可再生能源为代表的新能源)、过程治理(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厉行节能节约)和末端治理(对已排放“三废”进行综合回收利用),以清洁生产推动经济整体发展的低碳化。要更加重视土地复垦和生态环境保护与自然恢复,从矿山设计、建设投产直至闭坑,都要规划好、实施好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蓝图,为子孙后代留下青山绿水。同时,要加快建立落后产能淘汰机制、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污染治理机制和资源节約激励机制等。

6)在企业文化方面,要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提高生态文明、道德行为综合素质。矿山企业无论大小,都必须建立健全自身的企业文化。尤其要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企业文化建设的突出位置,强化生态文明的思想教育、规范生态文明道德行为。矿山企业要更加关注民生,关心职工生活环境的改善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重视职工政治、思想、物质、文化、道德的全面发展与提高。

7)在社区和谐方面,要严格履行社会责任,加强合作共赢机制建设,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要建立健全企地共建和谐社区的协商制度和长效管理机制;在企地共建过程中,要从当前的以救助型方式支援向建设型方式支援转变,培植乡镇企业,大力解决好当地居民就业,支援和引导地方企业经济发展;加强企地合作共建共赢,建设和谐、幸福、美丽社区。

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篇7

近年来北仑生态文明建设的工作基础

近年来,宁波市北仑区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近五年累计投入超过100亿元财政资金用于生态建设,在空气质量提升、内河水质改善、森林绿网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成为全国环保模范城区、iSo14000部级示范区、国家循环经济先进单位和省级生态区、省级森林城市、全省节能减排十大领跑县(市)区、全省首批美丽乡村创建先进区,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生态规划体系基本建立。立足区域资源环境和生态基础,以超前理念谋划全面覆盖生态空间、生态产业、生态安全、生态文化等领域的生态文明建设规划体系,划定重点开发、优化开发、生态缓冲和生态涵养等生态功能区块,明确清洁低碳、循环高效的生态产业发展方向,完成区域工业气体管网规划、天然气管网规划,多水源供给系统规划和区域生态隔离带、生态防护林等功能性防护体系规划,确立以港口文化、海洋文化、生态文化等区域标志性文化为重点的生态文化体系,强化了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确保北仑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的速度、广度和深度。

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提升。注重生态环境污染治理的系统性,深入推进大气、水、土壤等基本环境要素污染治理和修复。以机动车“油改气”作为治理大气污染的重要抓手,全区LnG公交车保有量接近总量的50%,LnG集卡数量居全省之首。开展全流域治理,打通“断头河”,拓宽“瓶颈河”,关停流域内畜禽养殖场,推进沿河村庄生活污水治理,探索利用富余中水“生态补水”等生态治理。因地制宜推进道路绿化、裸地绿化、山地造林及抚育等森林绿网工程建设。加强危险废物、医疗废物等无害化处置,对关停企业和废弃矿山开展土壤阶段性修复与综合治理,着力控制农业生产领域的污染排放,降低重金属、有机污染物和固体废物等土壤污染风险。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有效提升,全区空气质量优良率(api指数)连续7年保持在90%以上;基本消除劣V类水体,总体处于iV类和iii类之间;森林覆盖率达到50%,建成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5?郾5平方米,均居宁波城区首位。

生态产业打造扎实推进。将产业生态化改造提升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突破口,推动经济增长向质量效益型和低耗环保型转变。积极发展循环经济,着力构建石化、钢铁、电力、建材等产业循环链,成为国家循环经济先进单位、全国园区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单位,并获得首批国家专项补助资金1?郾37亿元。大力推进清洁生产和节能减排,2007年以来,累计投入节能改造资金43亿元,节能119?郾5万吨标准煤,“十一五”期间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累计削减率分别达78%和50%,均居宁波全市首位。每年不惜牺牲30至50亿元产值,坚决淘汰落后产能,近5年来相继关停了善高化学、华光不锈钢、宁波热电、明耀热电等企业,否决不符合环保要求的建设项目涉及总投资逾60亿元。通过环保、安监等部门联合执法,狠抓印染、电镀、铸造等十余类污染行业整治,在全市率先实现禁燃区内全面淘汰燃煤(油)锅炉。

生态基础设施日臻完善。目前,北仑已建成污水管道566公里,区域日污水处理能力达到58万吨,城乡生活污水收集率达到80%以上,管网覆盖率和污水处理率名列全省前茅。建有全市最大的生活垃圾处理系统和工业固废处置中心,大热网供热和再生水生产能力居全国前列,目前再生水年生产总量达4500万吨,相当于4个西湖的蓄水量。先后建成有机污染物、应急监测等重点实验室、灰霾自动监测系统及一批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并投资1?郾42亿元建成全国领先、全省一流的环境监测监控中心,初步形成“全覆盖、全方位、全天候”自动监测能力。

进一步提升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难点

资源环境容量与经济增长、人口集聚之间的矛盾亟需破解。由于北仑历来发展定位和产业发展基础,客观上决定了以石化、钢铁、能源等临港产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在短期内难以得到根本性转变,同时随着北仑工业化、城市化持续快速推进,大量外来人口的不断涌入,也给区域资源环境造成巨大压力。

环境总体质量与群众的主观感受和期望仍存在较大差距。区域内港区、产业区、城区布局相互干扰的情况依然存在,疏港交通以及特殊区块、特殊行业的环境问题依然比较突出,大气、水等环境质量与群众的主观感受和期望仍存在较大差距。

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尚待完善。与生态环保基础设施相配套的生态管理制度建设相对滞后,“重建设、轻管理”现象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以“绿色可持续”为导向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和绩效考核评价机制尚待建立健全。排污权交易、生态补偿机制等相关生态制度和政策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完善。

公众生态自觉意识和生态文化共识仍需增强。公众生态维权意识与自身生态责任意识还不完全对等,绿色健康的生活和消费方式还需进一步倡导和践行。需要通过宣传普及生态文明理念、凝聚全社会生态文化共识,增强全民生态文明意识,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

打造生态文明建设“升级版”的总体思路

今后一个时期,北仑将按照浙江省委“坚持生态立省方略、加快建设生态浙江”和宁波市委“加快发展生态文明、努力建设美丽宁波”的战略部署,立足北仑开发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以打造生态文明建设“升级版”为总体目标,进一步加强和提升生态文明建设,努力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从发展理念、建设目标、治理思路到建设格局的升级。

从“生态倒逼”到“生态优先”,实施生态带动战略,促进生态发展理念的升级。随着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首先需要我们从战略和全局的新高度认识生态文明建设,彻底转变固有发展理念和传统增长模式,将“生态带动”与“开放引领”、“创新驱动”并举,作为关系北仑发展全局的根本性战略加以实施,积极探索“以生态建设促进经济发展,以生态优势提升区域竞争力”的发展新路径。一是生态文明建设布局优先谋划。严格落实主体功能区和区域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加强生态环境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相关规划的衔接。谋划打造现代化滨海生态城市,努力创造“城市与海、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范。加强生态领域对外开放和国际合作新平台的战略研究。二是发展决策生态风险优先评估。完善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制度,健全开发建设、项目建设、招商引资等重大事项决策的生态风险评估机制,严格落实“环保一票否决制”。落实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环境影响评价、建设项目环保设施“三同时”等制度,严禁“两高一资”等不符合产业政策、环境规划和环境保护要求的项目。三是生态文明建设政策优先配套。加强生态环保产业政策扶持,引导生产要素向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向流动。对生态环保科技创新项目提供项目经费补助等支持,加大生态环保领域创业型、研究型、应用型人才和团队的引进力度。完善节能减排相关配套政策,对实施节能减排项目的企业提供补助。四是生态环保投入资金优先保障。建立制度化生态环保财政投入预算保障机制,确保生态环保支出与财政收动增长,确保新增财力更多地用于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积极引导不同渠道的社会资本、风险投资、民间资金等直接或间接投入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构建以财政资金为引导、金融信贷为支撑、企业和社会资本积极参与的多元化生态环保投入机制。

从“生态创建”到“生态示范”,发挥领跑示范作用,促进生态建设目标的升级。在率先基本完成工业化的基础上,北仑率先进行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和探索,下一步将在确保高质量成功创建部级生态区的基础上,建设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使北仑不仅在经济发展上跻身全国“第一方阵”,而且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努力走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同类区域前列。一是努力成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共赢的示范。加快实现优质发展、生态发展和协调发展,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深入推进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发展,减少发展对环境资源要素的影响和消耗,努力实现“发展质量好、环境效益佳”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共赢。二是努力成为港口、产业与城市融合发展的示范。加快港口、产业、城市发展格局的优化重组,实施新型产业化和新型城市化双向推进,促进港口、产业和城市相互依托支持、协调联动发展,努力形成国际贸易物流中心、先进临港产业体系和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融合发展新格局。三是努力成为城市与自然、乡村和谐共生的示范。更高水平推进全域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进一步完善“一区三城”发展格局,推进城市与自然、乡村融合,促使北仑走向海洋江滨、融入山水森林,打造天朗气清、山碧水秀、海蓝港阔、城靓乡淳的美丽北仑,成为“一半山海、一半港城”和谐共生的示范。四是努力成为生态文化建设和制度创新的示范。促使生态文化成为与北仑创业文化、港口文化高度统一的区域标志性文化共识,公众的生态文明素养明显提高,企业社会责任感进一步增强,为生态制度创新提供实验基地和实践经验,努力实现“人与人、人与经济活动、人与社会、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存。

从“整治达标”到“标本兼治”,推进实施“四个并重”,促进生态治理思路的升级。把促进转型升级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治本之策,坚决克服“重建设、轻管理”的认识误区,在坚持加大投入、铁腕治污的同时,加强长效管理机制建设,通过多措并举、综合施策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实效,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一是改造提升与结构转型并重。加大临港工业、传统产业等产业生态化改造提升力度。积极开展工业、建筑、交通等重点领域节能改造。强势淘汰落后产能,全面推进“腾笼换鸟”、“退二进三”、“低产地改造”。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大力推进新能源、新材料、新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重大产业集聚和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加快构建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的现代产业体系。优化能源消费结构,积极推进光伏、风能、LnG等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综合应用。二是污染防治与生态修复并重。全面落实污染物排放总量和源头控制,强化空气、水、土壤等主要生态系统污染治理。加强大气复合污染治理,深入实施内河水质综合治理,加强重金属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积极谋划和实施生态修复项目,促进区域生态功能优化提升。推进水源保护区、湿地保护区建设,加快小浃江、芦江、岩泰河等全流域水生态系统治理修复,着力创建“全国水生态文明示范区”。三是建设投入与执法监管并重。进一步加大生态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着力构建绿色交通出行体系,积极推进区域性能源中心和分布式能源系统规划建设,加快完善污水处理设施布局及街道(乡镇)配套管网。在抓好建设的同时,始终保持对环境违法“零容忍”的高压态势,强化建设项目全过程环境管理,加强环保“110”等环境执法监管队伍建设,有效杜绝管理“真空”。四是专项整治与长效管理并重。集中力量开展“三改一拆”、“四边三化”、“双清”等重点工作会战攻坚,切实加大对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及群众反映强烈问题的整治力度。同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完善分类水价、阶梯式水价、差别电价、惩罚性电价等制度,探索排污许可证制度及排污权交易制度,建立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和问责制,促进生态管理的长效化机制建设。

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篇8

关键词: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制度

党的十报告提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放在更加突出的战略地位。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此后,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发[2015]12号)、山西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方案》明确将考核评价制度作为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考核评价机制,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国际上已有许多生态文明考核评价的实践探索,美国、英国、荷兰等发达国家陆续建立了生态文明相关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全球为应对气候变化、减少碳排放对生态环境影响也作出积极贡献。国内江苏省、湖北省以及深圳市、常熟市等地已经建立生态文明绩效考核制度,山西省目前已有分市经济社会发展考核、县域经济发展考核评价、节能考核等涉及生态文明的相关考核,同时,省委、省政府为全面强化山西省生态文明制度顶层设计,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方案》《山西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山西省环境保护工作职责规定(试行)》《山西省环境保护督察实施方案(试行)》《关于成立山西省环境保护督察领导小组的通知》和《关于在全省开展环境保护大检查的通知》等文件,为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但是,现有的生态文明建设评价与考核指标体系缺乏系统性,指标权重设置重经济增长、轻生态建设,考核评价的统计与监测体系尚存不足,而且重视程度欠缺,未形成政绩考核的“硬指标”。然而“十二五”期间,全省生态环境恶化趋势虽得到有效遏制,但环境质量总体仍较差。特别是当前,全省经济发展处于重要的减速换挡、结构转型时期,山西省土地、淡水、能源、矿产资源和生态环境状况对经济的发展已经构成严重的制约。“十三五”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所面临的资源和环境形势将会更加严峻。因此,建立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体系是山西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通过建立和完善生态文明绩效评价体系与考核制度,将生态文明建设成效作为政绩考核的“硬指标”,提升生态文明建设在政府绩效考核中的地位,充分调动各级政府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与自觉性,确保山西省生态文明建设全面、科学、有序地推进。

1山西省生态文明绩效评价体系初步构想

建立山西省生态文明绩效评价体系,以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系统强化并进一步落实各级党委政府生态文明建设职责,坚持全面性与系统性、科学性与可行性、目的性与导向性、定性与定量、差异性与一致性相结合的基本原则,通过构建客观、明确、可操作的生态文明建设政府考核体系,为更好地全面深化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决策依据。基本框架如下。

1.1绿色发展指标

包括“资源利用、环境治理、环境质量、生态保护、增长质量、绿色生活”6个一级指标,28个二级指标。分别是:资源利用包括能源消费总量、单位GDp能耗降低率、单位GDp用水量降低率、耕地面积(耕地保有量)、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等5个指标。环境治理包括化学需氧量排放降低率、氨氮排放降低率、二氧化硫排放降低率、氮氧化物排放降低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污水集中处理率等6个指标。环境质量包括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细颗粒物(pm2.5)未达标地级及以上城市浓度降低率、地表水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地表水劣V类水体比例等4个指标。生态保护包括森林覆盖率、森林蓄积量、陆域自然保护区面积、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等4个指标。增长质量包括人均GDp增长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GDp比重等4个指标。绿色生活包括公共机构人均能耗降低率、绿色出行(城镇每万人口公共交通客运量)、城市建成区绿地率、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等5个指标。

1.2生态文明体制机制建设

包括制度建设、政策措施、监督管理等3个一级指标和7个二级指标。分别是:制度建设包括具备生态文明领导机构、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占党政考核的权重等2个指标;政策措施包括耕地红线、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生态红线制度执行率,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环保)支出占决算支出的比例、规划环评执行率等3个指标;监督管理包括环保节能标准执行率和资源、环境信息公开率等2个指标。

1.3生态文明工程建设

包括环境质量改善、节能减排、促进经济绿色发展、生态保护与建设、生态示范创建等5个一级指标和21个二级指标。环境质量改善包括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风险防控、人居环境等5个指标;节能减排包括落实节能减排措施、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等2个指标;促进经济绿色发展包括实行严格的环境准入和土地管理制度、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循环经济与促进清洁生产、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培育壮大环保产业、积极发展生态农业、推进环保科技创新等7个指标;生态环保与创建包括植树造林、湿地建设和保护、重要功能区保护和建设、生态修复、生物多样性保护等5个指标;生态示范创建包括深入开展生态示范创建和提高全社会文明意识等2个指标。

1.4公众满意度评价

该项指标是政府工作效果的主观反映,主要包括社会认知、社会参与度、社会满意度等内容。

2建立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体系与考核制度相应对策建议

2.1构建生态文明建设考核评价制度

2.1.1建立考核组织

成立生态文明绩效考核专项小组,建立协调推进工作机制,明确专职机构和人员配备,细化任务分工,集中力量抓好生态文明绩效考核的组织实施。

2.1.2制定考核办法

研究制定山西省生态文明绩效考核办法,明确考核的主客体、考核内容、考核依据、考核程序、考核方式、奖惩机制、考核周期。

2.1.3完善考核体系

进一步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突出将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和市县党政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和基础。

2.2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建设政府考核体系

2.2.1建立完善党政领导干部政绩差别化考核机制

完善体现不同主体功能区特点和生态文明要求的市县党政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办法,根据《山西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分别对不同的主体功能区实行有差别的绩效考核。

2.2.2探索建立生态文明建设的追踪考核评价制度

以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结果和生态环境损害情况为依据,明确对党政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有关领导人员、部门负责人的追责情形和认定程序。对领导干部离任后出现重大生态环境损害并认定其需要承担责任的,实行终身追责。

2.3改革完善资源环境生态统计监测体系

2.3.1改革完善资源环境生态统计

改进部门统计制度,增设满足生态文明绩效考核评价体系需要的基础指标,规范资源环境生态统计的指标内涵与统计方法,建立必要的统计调查制度。

2.3.2大力加强资源环境生态监测

研发、引进、推广和应用先进适用的资源环境生态监测技术,加强资源环境生态监测设施、台站和网络的建设和运行,形成布局合理、运转高效、先进适用的资源环境生态监测网络。

2.3.3推进资源环境生态信息公开共享

建立资源环境生态信息不宜公开清单制,鼓励和支持建立资源环境生态信息共享联盟,系统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2.4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建设社会监督体系

2.4.1积极推进监督主体多元化

建议建立健全一套政府主导、公众参与以及过程透明的民主协商机制,重视非政府组织的积极作用,设立生态文明建设科学委员会,强化生态文明建设专家咨询,充分发挥各级各类媒体监督作用,提高包括各级党委政府在内的全社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程度和参与程度。

2.4.2不断创新监督方式多样化

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篇9

1.以经济转型升级为核心,推进生态产业发展。(1)全面实施《市生态文明建设规划》2013年工作任务。(2)严格环境准入,实施建设项目全过程监管,禁止“两高一资”项目进驻我市。(3)注重发展生态农业,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减少氮磷流入河湖。(4)重点发展生态工业,为“一区三园”落户更多更优质的工业项目。(5)优先发展生态旅游业,加快“三区同创”过程,形成一批生态产业链。(6)加快清洁生产审核,完成第九批30家企业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任务。

2.以建立生态制度为基础,完善生态建设机制。(1)建立部门镇区生态文明建设考核量化体系,全面实行一票否决制,真正把地方政府对环境质量负责落到实处。(2)建立环境保护诚信管理制度,建立诚信管理档案,列入企业申请专项资金的考虑因素。(3)严格绿色信贷制度,加强对企业环境违法行为的经济制约和监督。(4)建立绿色保险制度,开展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试点工作。(5)建立违法企业曝光制度,扩大公众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3.以培育生态文化为导向,牢固树立生态理念。引导全社会树立人口资源环境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培养善待自然、善待环境的生态文明观,培育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伦理观,大力倡导绿色生产、绿色消费,形成现代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1)成立生态文明建设研究会,举办首届生态文明建设论坛。(2)在中国门户网站单独设立生态文明建设子栏目,开展生态文明建设专题培训。(3)开展好以“六•五”世界环境日为主要载体的环境宣传教育活动。(4)积极扶持民间环保公益组织,组织开展环保志愿者服务活动。(5)加大绿色创建力度,争取命名部级生态村1个、省级生态村10个、市级生态村10个,完成上级部门下达的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和环境教育基地创建任务。

着力推进主要污染物减排

1.强化结构减排:(1)加快淘汰落后产能速度,完成第三轮化工行业专项整治和电镀行业专项整治任务。(2)加快城区工业企业搬迁,关停并转企业20家左右。(3)加快能源结构调整,关闭昆仑热电老厂发电机组,加快昆仑热电迁建、弘博热电项目建设。

2.细化工程减排:(1)完成未经规范化整治的所有规模化养殖场。(2)完成花园污水厂(3万吨/日)主体工程建设。(3)加强镇(区)污水处理厂运行监管,运行负荷达到设计能力的70%以上。(4)完成新增20个处理能力50吨/日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点。(5)完成金峰水泥四条5000吨/日熟料生产线和扬子水泥一条2500吨/日熟料生产线脱硝工程建设。

3.实施管理减排:(1)加强已投运的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热电企业及钢铁企业设施运行管理。(2)全面完成重金属减排工作。(3)严把新上项目审判关,严格执行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区域平衡制度,从源头上控制污染新增量。

更加注重环保民生工程

1、废水治理工程。(1)实施水环境质量达标工程,力争泓口桥断面达到基本现代化地表水三类水标准。(2)组织实施南溪河2013年专项整治任务。(3)完成2013年度黑臭河道整治任务。(4)开展城中河水环境示范整治。(5)规范“一区三园”内雨污分流工作。(6)完善污水处理厂管网配套建设。

2、废气治理工程。(1)完成5家挥发性有机物企业工业废气治理工作。(2)开展清洁能源替代,完成南亚塑胶和东发纺织的天然气改造工作。(3)开展油烟治理工作,完成湾溪河沿岸餐饮业的环境整治。(4)开展夏秋两季秸秆禁烧巡查和秸秆综合利用工作。(5)加强机动车,确保全年机动车环保检验率大于85%,机动车环保检验合格标志发放率大于90%。

3、噪声治理工程。(1)扩大城市声环境功能达标区范围。(2)配合民政、城管、公安做好殡葬礼炮声规范治理工作。(3)加强夜间建筑施工管理。

4、废渣治理工程。(1)完成5家关停化工企业原厂址土壤污染调查。(2)规范危险废物安全处置,完成中材环保有限公司水泥回转窑协同处置危险废物项目实施进程的前期准备工作。(3)安装20家危险废物视频监控。(4)加强固体废物处置、转移、利用工作。

5、环境工程。(1)解决环境产生根源,降低环境数量,特别是重复数量,力争环境总量比上一年度减少30%。(2)对重复环境产生的企业实行约谈。(3)开展环境积案、难案化解工作,力争群众满意率比上年提高5个百分点。

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篇10

关键词:盐城;生态文明城市;绿色增长;生态文化

生态文明建设是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迫切需要,也是改善人民生活、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党的十报告就生态文明建设辟出专章论述,将其写入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并首次提出“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盐城生态资源丰富,素有“鹤鹿故乡”、“百河之城”、“湿地之都”等美称。发挥生态资源优势,实施生态立市战略,走绿色增长之路,努力把盐城建设成人民生活富裕、生态环境良好、社会文明进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城市,是全市上下义不容辞的神圣使命。

一、转变发展方式,推进绿色增长

改变“高排碳、高耗能、高污染”的传统经济发展方式,实现以“低排碳、低耗能、低污染”为主要特征的绿色增长,不仅是未来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根本方向,也是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必然要求和重要途径。推进绿色增长,需要坚持传统产业的“绿色化”改造和创造新的绿色产业相结合,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协力建设低碳社会。

1、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切实降低GDp的碳强度

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必须着力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生态产业,以产业结构的低碳化来降低GDp的碳强度。我市优化产业结构应突出三大重点:一是强力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特别是节能环保产业。要按照“四有三聚”的要求,尽快将新能源、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海洋生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成强有力的支柱产业,成为引领全市未来经济发展为新动力和增长极。节能环保产业市场成熟度高,发展前景好。它对传统产业的提升改造,对低碳经济的加快发展,对人们享受低碳绿色生活,对生态文明城市的创建工作,有着非常显著的促进作用。我市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已经具备了良好的产业基础,完全可以在节能、废水处理、烟气控制治理、固废资源化、环保新材料、环境监测仪器等重要领域取得更大的突破。二是加快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生态旅游业。在运用现代新型业态和组织经营方式对传统服务业进行现代化改组改造的同时,加快发展现代物流、金融和商务服务、软件和服务外包、科技创意等生产业,以及电子商务、会展经济等新兴服务业。充分利用我市海洋、湿地、文化等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以生态为基础,特色文化、休闲农业、湿地风光为一体的生态旅游业,努力把我市打造成我国东部沿海重要的特色旅游城市和湿地生态旅游胜地。三是积极发展生态农业,特别是盐土农业。以立体化种养、废弃物循环利用、有害物减量使用或无害化替代为重点,对传统农业生产方式进行升级改造,将我市从传统的农业大市发展为以低碳农业、循环农业、绿色农业、观光农业为特色的生态农业强市。广袤的沿海滩涂是盐城最大的资源优势,同时也是盐城所肩负的最重要的生态责任。实施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并重的保护性开发是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沿海滩涂的必然选择。随着盐土生物规模化生产技术难关的逐步攻克和人们对绿色健康食品需求的不断增加,盐土农业正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我市完全应该而且也有条件将盐土农业打造成高效低碳的生态农业和沿海滩涂科学开发的响亮品牌和拳头产品。

2、强势推进节能减排,以严格的倒逼机制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加强结构节能、技术节能和管理节能协同推进,推行能源合同管理和项目建设能评制度,实施总量倒逼机制,严格控制增量,削减存量。一要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以坚决的态度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限期淘汰冶金、水泥、造纸等行业中的落后产能。对未按期完成淘汰任务的地区,应暂停相关行业项目的环评、供地、核准和审批。对未按规定期限淘汰落后产能的企业,依法吊销排污许可证、生产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不予审批和核准新的投资项目,并依法停止供电供水。严格实施项目能评制度,严把新增或扩建项目“节能关”,坚决控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过快增长。重点抓好高耗能行业和年耗能3000吨标准煤以上用能单位节能工作,大力组织实施节能工程。二要加强对重点企业监管,突出抓好国控、省控污染源的污染治理。全面实施“污染治理设施完善提高工程”,提高稳定达标排放率。对排污单位防治设施不能稳定达标排放的,环保部门可强制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环境保护设施运营单位改造或管理运营,费用由排污单位承担。三是统筹做好交通、建筑、商业、民用等领域的节能减排工作,出台政策措施鼓励和支持使用风能、太阳能、生物质等新能源,减少化石能源使用量,大力推进绿色建筑、绿色交通建设。四要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坚守水资源总量控制、用水效益控制和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积极创建节水型载体,推动节水型社会建设。

3、积极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资源和能源的循环利用

将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放在突出位置,大力推进资源的循环利用和高效利用,变废为宝,化害为利。积极实施《盐城市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突出抓好省级和市级循环经济试点,充分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在企业层面全面推行清洁生产,以清洁生产、资源的重复利用和循环利用为主要途径,减少生产过程中的物料、能源消耗和污染物的排放。对冶金、造纸、化工、纺织等重点行业加强清洁生产审核,对排污重点企业依法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国控和省控重点污染源环境治理设施必须持证运营。在经济开发区和产业集中区层面,进一步推进园区的生态化转型,以产业之间、企业之间的循环链建设为主要途径,以实现资源在不同企业和不同产业之间的最充分利用为主要目的建设生态工业园区,把上游生产过程的副产品或废弃物用作下游生产的原料,实现原材料和能量的“隔墙供应”、“管道循环、”“梯级利用”,形成企业之间良好的工业代谢和共生关系。确保在2015年前,将省级以上开发区全部建成省级生态工业园区。在社会层面,进一步完善废旧物资回收利用网络,大力培育再生资源回收产业。鼓励和引导人们积极参与低碳社会建设,逐步养成健康低碳的生活习惯。

二、彰显水绿特色,塑造城市形象

以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和全国绿化模范城市为抓手,强化生态空间管制,加快绿化造林步伐,提升园林建设水平,进一步彰显“百河之城、湿地之都”的水绿特色,努力将盐城建设成天蓝、水清、地绿、景美的生态宜居之城。

1、加强生态空间管制,突出对重要生态功能区的保护

坚持以科学的态度、前瞻性的思维和开阔的视野,统筹规划区域发展的功能定位、产业布局和发展方向,合理划分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区域,逐步形成主体功能定位清晰和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城乡建设与国土开发格局。全面落实《江苏省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区域规划》要求,加强生态空间管制,严守“生态红线”。沿海开发要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在留足生态用地和不破坏海洋生态系统的前提下,科学有序地进行滩涂围垦开发。在大力发展盐土农业的同时,积极推进滩涂植物恢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临海工业园区和项目建设要进行严格的环评认证,严控污染物的排放,确保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水质达到标准。进一步加强风景名胜资源的保护与培育,全力实施好亚行贷款盐城湿地保护项目,着力保护和建设好盐城珍禽和大丰麋鹿两个部级自然保护区。以增强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和平衡能力为目标,实施退耕退渔退养、还林还湖还湿地工程,积极推进九龙口、大纵湖、马家荡等重要湖荡湿地的生态修复和保护,努力将盐城打造成国内外知名的沿海生态湿地圈。

2、加快植树造林步伐,推进绿色盐城建设

按照“绿色盐城”建设总体布局,坚持增量与提质并举,重点实施美丽城镇、生态园区、景观通道和绿色村庄四大重点工程。全面提升绿化总量和景观效果,构建城镇园林化、园区生态化、道路景观化、村庄花园化的城乡绿化新格局。积极发展碳汇林业,抓好重要生态公益林保护和退耕还林,大力推进国债防护林、沿海新林场和成片规模高效林业等重点工程建设。以沿海、河流水系和道路交通体系为框架,构建覆盖全市的网络型生态廊道体系。在产业集中区周围设立生态隔离带或缓冲区,预留足够空间建设生态防护林带,形成生态屏障。全面组织开展绿色村庄达标创建活动,加强高标准农田林网建设。拓展农村绿化空间,以增绿添绿为重点,加快农村闲置用地的绿化步伐。围绕建设林业双百亿产业目标,全力推进经济林、高效林建设。

3、加大“露水增绿”工程建设力度,提升中心城市的建设品味

园林绿化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重中之重。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城市公共绿地的品味和档次,园林建设的水平与特色,直接反映着这个城市的品质与个性。因此,要展现“水绿盐城”的城市形象,必须高标准、高起点地推进以“三河十园”为重点的“露水增绿”工程建设,舍得加大财政投入建设城市,舍得拿出最好的地块建设公园,舍得拿出最优质的资源来让老百姓享受。以公园、水体、交通走廊、开敞空间等为依托,调整优化中心城区绿地系统空间布局,充分发挥城市“绿肺”的生态功能。通过加大“露水增绿”力度和提升园林建设水平,为打造生态宜居美丽城市奠定坚实基础。街区绿化和公园绿地建设要突出主题,形成特色,提升品味,打造集生态、休闲、人文于一体的绿地景观。在绿化栽种结构上,按照“大绿量、高密度、乔灌花、四季青”的标准,提高苗木规格,加大常绿树种、乡土树种的栽种比例;在绿化空间利用上,推进集约型园林绿化建设,实施垂直绿化和立体绿化,学习兄弟城市经验,探索发掘楼宇屋顶等城市空间的绿化,最大限度地发挥城市绿地的生态效益和景观效益。对串场河等重要城市内河景观带,要按照景观美化、便民休闲、增强功能的要求,进行科学的规划设计和改造提升,将其打造成“水绿盐城”的亮丽名片。

三、加强环境整治,改善人居质量

能够呼吸上新鲜洁净的空气,喝上清澈干净的水,吃上安全放心的食品,享受到整洁卫生的居住环境,这是人民群众的基本环境权益,也是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主要内容,更是人民政府的根本职责。

1、实施“清水工程”,开展水生态文明创建工作

有计划、有步骤、大力度地实施“清水工程”,让碧水清流注入“百河之城”的每一条河流。以饮用水源保护、农村河道疏浚整治、城市内河除臭去黑为重点,开展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安全稳定可靠、水生态系统完整、水环境自然优美为主要内容的水生态文明创建工作。实行最严格的饮用水源保护制度,加快实施区域集中供水和各县(市)备用水源建设,强化对主要河流和取水口的水质监控,确保城乡居民的饮用水安全。以“水清、流畅、岸绿”为目标,以保护和恢复河道原有的自然生态为根本,通过清淤疏浚、生态护岸、水系连通、河道保洁等措施,切实推进农村河道的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工作,努力打造功能设施完善、引洪排涝畅通、生态环境良好的农村河道水系格局。以“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水和谐”为追求,通过截污、清淤、活水、护岸、绿化等措施,借助水体修复生物制剂技术、生物栅与人工水草净水技术、生态浮岛与漂浮式人工湿地技术、造流曝气技术等先进的城市内河生态修复技术,加大朝阳河、小洋河、跃进河、小新河等城市内河的整治力度,全面清除城市内河的黑臭现象。

2、推进“蓝天工程”,有效治理大气污染

采取更加扎实有效的措施,进一步推进“蓝天工程”,切实改善大气环境质量,让人民群众呼吸上清新洁净的空气。以工业废气污染、城市扬尘污染、机动车排气污染、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餐饮服务业油烟污染等综合防治为重点,加快建立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和监测监控体系,大幅降低大气污染物的排放,使空气环境质量达到预定目标。进一步加大对各类工业园区、工业集中区和能源、钢铁、化工、建材等重点行业的烟气、粉尘治理力度,特别是对电力、水泥、钢铁等企业的脱硫、脱硝工作要严格督查,强力推进。坚决取缔、关闭供热管网覆盖范围内的以燃煤、杂物作燃料的小锅炉。全面推行机动车环保标志分类管理,加强在用机动车排气检测,加大对公交车、货运车和大卖场班车冒黑烟的整治力度,限期淘汰高污染车辆,及时淘汰报废老旧机动车。全面推行“绿色施工”,切实加强对建筑工地、渣土运输、裸地、堆场,以及港口、码头、车站等地装卸作业的扬尘控制。推广使用低挥发性有机物含量溶剂,实施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含量限值管理,逐步淘汰消耗臭氧层物质。以商住楼、居民区、大型餐饮企业及流动烧烤、占道经营餐饮个体户为重点,开展饮食服务业油烟污染专项整治行动,切实解决饮食服务业油烟污染扰民问题,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

加大城乡生活垃圾及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力度,重点支持乡镇加快垃圾中转站和污水处理厂“一站一厂”建设,力争用两年时间实现垃圾收运处理城乡一体化和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积极推广大丰市通榆河沿线4镇污水联网处理经验,建立农村生活垃圾“组保洁、村收集、镇运转、县处置”的运行模式,有效提高全市城乡污水集中处理率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率。建设完善工业固体废物处置中心和危险废物安全处置场,形成集中处置、有效监管的工业固体废物和危险废弃物的处置利用系统,按照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建立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安全处置相互补充的固体废弃物处理模式,保持高水平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重点加强医疗废弃物、化学废弃物等有毒有害物品全过程监控与管理,实行专业收集、专线清运和集中处置。着力解决老旧小区、城中村、后街巷道、农贸市场等重点区域的公厕、垃圾桶、污水管网等环卫基础设施建设薄弱问题,加大整治出新力度,实行网格化管理,加强病媒生物防治,杜绝卫生死角,显著改善市容市貌和卫生状况,大幅提升环境品质和居民生活质量。

四、强化教育引导,培育生态文化

生态文明城市的建设,归根结底在于人,在于人的认识能力和实践方式,在于人的道德境界和素质高低。这就需要在全社会范围内着力培育一种珍爱自然、爱护环境、生态消费、文明立世的健康积极的生态文化,并使其通过社会公众的观念意识、行为习惯以及政府部门的行政理念、政策制度得到正确的体现。

1、加强生态教育,提高生态道德素质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生态意识和观念的养成是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前提。加强生态教育,提高包括决策者、企业家、广大社会公众在内的所有社会成员的生态道德素质是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重要任务。生态教育应充分发挥三大阵地的作用。一是中小学和大专院校。各级学校要广泛开展生态基础教育,将生态知识纳入义务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必修知识,通过课堂教育和社会实践,采用启发式、体验式等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使广大青少年学生在掌握丰富的生态知识的同时,能够养成良好的生态道德品质和情操。一个学生影响一个家庭,多个学生影响多个家庭,进而影响到全社会。青少年学生不仅是当前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重要参与者、影响者,更是未来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主力军,必须高度重视对其开展基本的生态教育。二是各级党校、行政学院(校)。政府是社会行为和公共道德的示范与标杆,政府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在生态建设方面的知识、理念、能力和水平直接关系到政策制定和执行的优劣。作为培训党员干部的主阵地,党校和行政学院(校)要把生态哲学、生态美学、生态道德、生态科技等生态学和生态经济理论作为干部培训的重要内容。三是新闻传播媒介。利用报纸、电台、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和网络、短信、博客等新兴媒介,加大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宣传力度。通过舆论引导和科普宣传,增强社会公众对生态文化和生态文明城市创建的认同感与责任感,把健康的生态文化渗透到市民行为、社会风气、城市精神的各个方面,让“生态文明成果人人共享,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人人有责”成为全市市民的共识和自觉行动。

2、转变消费观念,倡导生态消费方式

通过多种途径引导社会公众摒弃那些过分讲求奢华的“高档消费”、随意铺张浪费的“攀比消费”、片面追求方便的“一次性消费”等消费陋习,自觉树立“绿色、自然、节约、健康”为宗旨的生态消费观念,采取既满足当代人的消费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生存环境的生态消费方式。生态消费是社会公众生态文化意识的行为体现。通过宣传引导、政策支持、行为示范等多种途径,倡导和支持公众使用太阳能、生物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和节能技术;倡导和支持节约用水和水资源二次使用;倡导和支持使用生态建筑,用生态建材进行适度装修;倡导和支持食用绿色食品,享受绿色服务;倡导和支持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分级处理;倡导和鼓励居民采取简朴、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娱乐方式。政府部门要通过“绿色办公”、“绿色采购”、“绿色行政”做好表率,引导公众的消费行为;通过大力培植绿色产业,引导企业生产更多物美价廉的绿色产品,为推广普及生态消费提供现实保障;通过采取类似于日本“低碳积分制度”的激励机制,鼓励消费者使用能效标识产品、节能节水认证产品、环境标志产品、绿色标志食品,引导更多的消费者接受绿色产品,享受绿色生活,让勤俭节约、生态消费成为全社会的一种习惯、一种时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