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会计的范畴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9:21:23

财务会计的范畴篇1

一、财务与财政、保险、保障的关系

财政、社会保险与社会保障都同属社会分配范畴,它们对一部分社会产品或国民收入的分配,对提交收入的单位而言均属不具直接偿还性的分配,因此我们可以把它们放在一起研究同财务的关系。财务与财政、保险、保障之间存在着相互并列与相互制约的关系。

(一)财务与财政、保险、保障的并列关系

1.性质上的不同。财务是本金的投入收益活动及其所形成的经济关系体系,是物质生产流通领域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即财务经济活动;财政、保险与保障均属于社会分配领域财政基金、保险基金和社会保障基金的收支活动及其所形成的经济关系体系,是非物质生产流通领域经济活动的组成部分,即财政经济、保险经济和社会保障经济活动。

2.内容上的不同。财务经济活动的客观经济内容包括筹资、投资、耗资、收入、分配等几个方面;财政、保险、保障的客观经济内容均包括各种基金的筹集(收入)与运用(支出)两个方面。

3.资金运动规律不同。财务作为本金的投入活动,它的运动规律是:

筹资——投资——耗资——收入——分配·再筹资——再投资—……

从这一规律可见,财务资金运动具有循环周转性、直接偿还性的特点。

财政、保险、保障作为基金的收支活动,它们的运动规律是:

筹集——运用·再筹集——再运用……

从这一规律可见,财政、保险、保障资金运动具有一次支出性和无直接偿还性的特点。

由于财务与财政、保险、保障范畴在性质上、内容上和资金运动规律上的不同,它们相互之间不能相互取代,是相互并列的经济范畴,不存在谁大谁小,谁重要谁不重要的问题。必须指出,这里是仅就财务与其他三个范畴的关系来分析的。财政、保险与保障,虽然同属社会分配领域的基金收支活动,但各自有其矛盾的特殊性,它们之间也不能相互取代,因而也是相互并列的关系。这些问题已不属本文研究对象,故存而不论。

(二)财务与财政、保险、保障的相互制约关系

1.财务与财政的相互制约关系

财务对财政的制约,导源于本金投入收益对财政基金收支活动的内在联系。物质生产流通活动是价值的形成、实现与增值活动。财政收入虽有多种形式,可来自于生产领域(生产企业上交税费)、流通领域(商业企业上交税费)、分配领域(个人所得上交税费)、消费领域(某些特殊消费行为上交税金),但最终来源仍为物质生产流通领域所创造的价值。物质生产流通领域的价值形成、实现与增值,是通过本金投入与收益活动实现的,即通过财务实现的。实际工作中,各种上交税费,也是通过财务分配而形成的。所以,财务活动正常进行与财务成果不断增长,是财政收入实现与不断增长的前提。从财政支出看,财政不仅要满足上层建筑存在与发展的物质需要(即所谓国家提供公共产品的物质需要),还要在可能的条件下为发展能源、交通、基础产业与基础设施而投入资金(即所谓半公共产品的资金需要)。在提供半公共产品的领域,除主要由财政投资外,还有一定的财务投资(国家财务投资与企业财务投资)。因此,当投资规模为一定时,增加财务投资比重,可适当降低财政投资比重。在当前财政发生困难的情况下,新增价值分配中如何处理好本金保本增值与财政收入增长二者兼顾的关系,财政支出方面如何适当缩小财政在提供半公共产品方面的支出比重,扩大财务在这方面的支出比重,是振兴财政的基本途径。

财政对财务的制约,导源于财政基金上交比例与财政基金支出结构对本金投入收益活动的影响。具体表现为:当各种税率与费率提高或降低时,将引起本金增加规模的缩小与扩大;当财政用于提供半公共产品的投资增加或减少时,将引起财务在这方面的投资减少或增加(当对半公共产品的需要为一定时)。由于财政与财务的制约关系,财政政策的制定必须立足于发展经济保障供给,切不可“竭泽而渔”,否则财政将自食苦果。

2.财务与保险的相互制约关系

财务与保险的相互制约,导源于保险收入主要来自财务分配,而保险支出又主要转化为财务资金的内在联系。保险按保险对象一般可分为财产保险、人寿保险两大类。财产保险包括责任保险、信用保证保险等。在各类保险中,财产保险是主要的,而财产保险中,物质生产流通领域的财产保险又是最主要的,这是因为大部分财产分布于物质生产流通领域所致。财产保险费收入按照保险金额与保险费率等计算,保险费率为一定时,保险费多少由保险金额大小确定,而保险金额则取决于投保财产价值的多少。财产保险费的提取按《企业财务通则》规定列入经济组织的成本费用有关项目,在取得销售收入后上交保险单位。因此,销售收入能否及时取得,成本费用能否足额补偿,制约着保险收入的形成与及时缴纳;另一方面,保险对财务也有制约作用。当投保财产价值为一定时,保险费率的高低影响着经济组织成本费的升降,从而影响利润的多少。当投保财产遭受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造成经济损失时,保险机构能否及时按规定给予保险赔偿,涉及到经济组织的本金损失能否得到弥补,从而关系到财务活动能否顺利进行。

由于财务与保险存在相互制约关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中必须尽快完善保险体系,这对增强经济组织的抗灾抗险能力,保证物质生产流通活动正常进行有着重要作用。

3.财务与社会保障的相互制约关系

财务与社会保障的相互制约关系,导源于社会保障收入中主要部分来自经济组织缴款。社会保障是指社会中生活的每一成员都应获得的基本生活保障,包括对因生、老、病、死、伤残、失业、灾害等面临生活困难的社会成员所提供的基本生活保障。社会保障事业一般由政府统一举办,其资金来源主要是国家从经济组织和个人(就业者)的成本费用、利润与工资中按比例强制征收的税、费,其中经济组织上交的社会保障性税费占主要部分。因此,经济组织的销售收入能否及时取得,成本费用能否及时补偿,利润能否不断增长,都制约着应上交的社会保障基金能否及时足额上交;另一方面,各类社会保障基金提取比例高低,也制约着经济组织成本费用与利润水平的高低,也制约着经济组织成本费用与利润水平的高低,对财务活动产生一定影响。

由于财务与社会保障存在着相互制约关系,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必须尽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合理确定经济组织负担水平,解除职工后顾之忧,为财务活动与经济发展正常进行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

二、财务与金融的关系

金融一般指货币资金的融通,即货币、货币流通、信用以及与此直接相关的经济活动。在货币业务方面,包括货币的兑换、保管、汇兑、结算等;在货币流通方面包括货币的投放与回笼;在信用方面包括货币的存款、取款、贷款、还款等。信用主要包括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财务与金融的相互关系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一)财务与金融的并列关系

1.财务与货币业务的并列关系。财务是经济组织的本金投入收益活动,是一种资本经营活动。金融的货币业务专司货币的兑换、保管、汇兑、结算活动,其中货币的兑换、汇兑是财务所没有的内容。至于货币保管、结算活动,财务也有,但仅限于经济组织内部或与经济组织有直接业务联系的单位之间,而金融组织的货币保管与结算却涉及国民经济大范围,这是财务所不涉及的。

2.财务与货币流通的并列关系。金融组织中的中央银行以巩固币值为首要目的,调节货币供应量,按经济发展需要组织货币投入与回笼,并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商业银行要贯彻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按国民经济发展需要进行货币投放与回笼。上述组织货币流通活动,是财务所没有的内容。

3.财务与银行信用的并列关系。财务活动中包含着经济组织的商业信用活动,这是财务在内容上与金融活动的交叉,但是财务不能进行银行信用活动,即不能对外吸收存款与对外发放贷款。财务进行的是小范围的资金余缺调节活动,银行信用进行的是整个国民经济的资金余缺调节活动。

由于财务与金融在内容上的区别,使财务与金融成为两个相互并列的经济范畴。但财务与金融的并列和财务与财政的并列是有一定差别的。这是因为,财务与财政的并列是本金与基金的并列,而财务与金融的并列却是产业资本与借贷资本的并列。金融组织的资金,从性质上看也是一种本金,只不过这种本金不是直接处于物质生产流通领域内的产业资本,而是处于社会流通领域的借贷资本。

研究财务与金融的并列关系是具有现实意义的。商业银行进行借贷资本经营虽然也要追求一定的经济效益,但它必须同时具有组织货币流通、调节货币供求量、保持币值稳定的职能,不能为获利而违反中央银行关于货币投放与回笼的政策与措施。

(二)财务与金融的相互制约关系

1.财务对金融活动的制约。金融的货币业务所发生的对象虽然十分众多,几乎涉及国民经济中所有部门与单位,但从业务量来看,主要是各种经济组织的货币兑换、保管、汇兑和结算活动,而这些活动又与财务活动相联系。财务活动中有关货币资金收支业务活动的不断发展,为金融的货币业务活动提出了客观要求。离开财务货币资金收支活动,金融的货币业务难以开展。其次,金融的货币流通活动也要受到财务的制约。经济组织的借款是金融机构货币投放的主要渠道;经济组织的还贷,又是货币回笼的主要方式。而借款取决于本金扩张的需求,还款取决于销售收入的及时取得,这些都有赖于经济组织财务活动的正常进行。再次,金融的信贷规模能否控制在国家宏观控制的指标之内,银行的不良债权能否控制在最小幅度内,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经济组织的财务投资规模的控制与投资效益的增长,这些都有赖于财务活动的合理进行。

2.金融对财务活动的制约。金融的货币业务对财务活动有重要影响。例如人民币兑换成外币的汇率变动给经济组织带来外汇风险;银行所进行的结算活动是否健全与正常运行,对经济组织结算资金占用量的多少与销售收入能否及时收取有直接影响。其次,金融的货币流通规模对财务活动也有制约作用。因为银行对经济组织信贷规模的控制,不仅受制于经济组织的需求、银行信贷资金的来源,而且受制于货币供应总量控制的需要,即宏观上稳定币值的要求。再次,银行贷款利率是影响财务活动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当银行利率提高时,直接引起经济组织借款利息增加,导致成本费用上升,利润下降;反之,当银行贷款利率降低时,引起经济组织借款利息减少,导致成本费用下降,利润增加。银行贷款利率不仅直接影响经济组织的财务成果,而且还影响经济组织发行股票与债券的筹资成本。因为投资者的预期收益率的高低是以银行贷款利率为参照的,当银行利率上升时,投资者所要求的股利率与债息率也会上扬,导致筹资成本增大,最终影响经济组织的发展。

由于财务与金融存在相互制约关系,我国金融业的发展必须以财务管理的发展为前提。如果经济组织的财务管理水平不高,而去盲目发展金融业,必然导致金融机构不良债权过多,风险增大。从我国财务管理水平提高有一个较长的过程看,金融业的发展应稳步进行,不要冒进。另一方面,银行利率与外汇汇率的确定也要从我国经济组织财务状况的实际出发,不要主观臆断。在我国经济组织经济效益平均水平不太高的情况下,银行利率应适当低于经济组织的平均资金利润率水平,发挥促进经济发展的杠杆作用。外汇汇率的确定,不仅要考虑鼓励出口的需要,也要考虑有利于必要的进口,稳定进口成本的需要。那种片面强调提高外汇汇率,促使人民币不断贬值的主张表面上是为扩大出口,实质上是想靠轻松的办法提高某些从事外贸的部门的经济效益,这不仅阻碍了这些部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进程,而且严重影响国外先进技术的引进,降低国外投资者的信心,助长国内通货膨胀,破坏我国经济发展所必须的稳定的经济环境,弊大于利。

三、财务与会计的关系

(一)财务与会计在性质上的区别

财务与会计是两个并列的经济范畴,在性质、地位、范围与运动规律上是有区别的。财务的性质是本金投入收益活动,会计的性质是价值信息系统;财务是实体,会计是附体。在经济组织内部,财务处于主导性管理的地位,生产、技术、营销、劳动等项管理都要围绕利润最大化和本金扩张的财务目标去进行;会计处于基础性地位,通过提供财务信息为财务管理和其他各项管理服务。财务活动的范围涵盖本金投入与收益的全过程,包括筹资、投资、耗资、收入、分配等经济内容;会计的范围涵盖信息系统的全过成,包括会计信息的输入、储存、转换、输出、控制、反馈等内容。财务活动的规律性表现为本金运动与基金运动相结合、本金运动与物资运动相结合、本金运动内部的综合平衡、本金运动的连续性与并存性等;会计活动的规律性表现为会计信息运动与财务实体运动、财务信息运动内部的协调平衡、信息输入与输出相结合等。由于财务与会计是两个并列的范畴,所以在理论研究上自成体系,可以形成两门不同的经济学科。

(二)会计对财务的依附性

会计是依附于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多方面的价值管理而存在,不构成某项独立性管理。经济信息系统总是作为附体依存于经济活动而存在。业务核算依附于业务管理(如劳动管理、物资管理、土地管理等等)而存在;统计核算依附于国民经济计划管理而存在;会计核算依附于价值管理而存在。从国民经济大范围考察,价值管理又可分为财务管理、财政管理、金融管理、保险管理、社会保障管理等,会计也就按这些实体性管理的不同区分为财务会计(这是从性质看,不同于管理会计对称的财务会计)、预算会计、税务会计、银行会计、保险会计、社会保障会计等。会计所依附的实体的多样性,实证了会计作为价值信息系统的本质属性。如果按照某些同志的“会计管理活动论”,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或经济组织内存在着一项独立的“会计管理”,其他管理内就不应该有会计,这是违反客观经济现实情况的,是不正确的。

在经济组织本金投入收益活动中,会计只能依附于财务管理而存在,不能形成独立的“会计管理”。财务的本质是本金投入收益活动及其所形成的经济关系。财务管理是组织本金投入收益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为进行财务管理,必须随时进行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必须依靠会计提供全面、系统、连续的价值信息(一般称为会计信息)。如果会计信息不能全面、系统、连续、及时地提供,财务的定量分析难以进行,财务预测、决策、计划、营运、考核等都无法进行,这反映了会计对财务管理的制约性;另一方面,如果会计离开了财务管理这一实体性管理,它的信息就没有来源,服务就失去对象,会计也不能存在。财务与会计的关系是实体与附体的关系,所以在管理工作上,我们仍然主张财务管理包括会计,在财务管理的组织、预测、决策、计划、营运、反映、控制、分析、监督、考核等环节中,会计属于反映、控制、分析、监督环节。我们的结论是:作为范畴而言,财务与会计是并列的;作为工作而言,财务管理工作包括了会计工作。财务管理包括着对财务范畴与会计范畴的运用。

由于财务管理包括会计,故国内外公司与企业的财务与会计机构几乎都合而为一,一般是设置财务副总经理统一领导与管理财务部门。由于会计是财务管理中的反映、控制、分析、监督环节,有相对独立的内容,所以一般在财务部门内分设财务部与会计部两个分支机构进行工作。其中财务部负责财务组织、预测、决策、计划、营运、考核;会计部负责反映、控制、分析、监督。财务部与会计部既分工、又合作,共同为实现利润最大化和本金扩张的财务目标而奋斗。

四、财务、财政、金融、保险、保障、会计相互关系的综合分析

在前面分别研究财务与相关范畴相互关系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揭示其内在联系,笔者设计了反映几者相互关系的综合图式。

图中,五边形的五个顶分别表示财务、财政、保障、保险与金融等范畴,会计范畴以五边形内含的五角星的中心点表示,图中的各条直线表示各范畴的相互关系。现具体加以说明:

1.六个范畴中每一个范畴都以五条直线与其他五个范畴相联系,它们相互并列而又相互制约,这是因为它们都同属国民经济中的资金范畴。本金运动与基金运动的对立统一,使财务、财政、保障、保险各范畴紧密联系;产业资本与借贷资本的对立统一,使财务与金融紧密联系;经济实体运动与价值信息运动的对立统一,使会计与其他五个范畴紧密联系。

2.五个实体运动范畴可以独立形成五项经济管理,即财务管理、财政管理、保障管理、保险管理、金融管理。这是因为这五个范畴的具体性质、内容与运动规律有一定区别,可以形成各项独立管理工作。

财务会计的范畴篇2

【关键词】税务筹划;税收筹划;博弈关系

税务筹划作为一种经济现象的研究,最早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一般认为,税务筹划的开展以及研究真正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目前,税务筹划在西方国家几乎是家喻户晓,并且已经进入一个比较成熟的阶段。大约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税务筹划这一概念才被引入中国,这是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纳税人纳税观念转变和纳税意识逐步提高的体现。但是,税务筹划的理论体系并不完善,存在理念上的痼疾和偏差以及方法上的不足,对它的涵义界定比较模糊,不同学者解释不一,在许多文献资料中经常将税务筹划与税收筹划两者混为一谈。对税务筹划和税收筹划的涵义进行辨析界定,有助于对税务筹划的进一步研究扫清障碍。

一、税务筹划的研究范畴

荷兰国际财政文献局(iBFD)《国际税收辞典》对税务筹划定义为:“税务筹划是指通过纳税人经营活动或个人事务活动的安排,实现缴纳最低的税收。”

美国w.B.梅格斯博士认为:“税务筹划是在纳税发生以前,有系统地对企业经营或投资行为作出事先的安排,以达到尽量地少缴税,此过程即为税务筹划。”

印度税务专家n.J.雅萨斯威在《个人投资和税务筹划》中指出,税务筹划是“纳税人通过财务活动的安排,以充分利用税收法规提供的包括减免税在内的一切优惠,从而获得最大的税收利益。”

美国著名法官勒尼德·汉德指出,税收是依法强制课征的,而不是靠自愿捐献。以道德的名义来要求税收,不过是空谈而已,人们合理又合法地安排自己的经营活动,使自己承担最小的税负,这种方法可称之为税务筹划。

上述观点和认识都指出税务筹划是纳税人基于自身利益出发,通过有目的地策划和安排,以达到少缴税款或实现税后利益最大化的目的。税务筹划是纳税人主动的、合法的、理性的行为选择。

盖地(2003)认为:税务会计与税收会计是两类不同的会计主体,为了与会计的称呼一致,纳税人的会计是“税务会计”,纳税人的筹划则应是“税务筹划”,而非“税收筹划”。但遗憾的是,盖地并没有进一步解释税务筹划与税收筹划的实质性区别,仅仅说明这两个名词存在差异是为了保持称呼的一致性。

范百顺(2006)指出:“税务筹划”和“税收筹划”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税务筹划”属于税务会计的研究范畴,而“税收筹划”则属于税收会计的研究范畴。其研究结论是从研究范畴方面指出了税务筹划与税收筹划的区别,基本理清了两者差异的方向,但是,并未指出两者差异的关键点。

刘建民(2002)认为:税务会计与税收会计是两个明确不同的主体,因此,纳税人的筹划称“税务筹划”,征管人的筹划称“税收筹划”较妥。其研究观点基本理清了两者存在差异的关键点是主体的不同。

另外,还有学者认为,税务筹划的涵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税务筹划包括狭义的税务筹划和税收筹划。笔者认为这种划分是不够准确的,背离了税务筹划立足于纳税人这个主体的基本出发点,税务筹划与税收筹划是两个不同的研究范畴。税务筹划本身倒应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税务筹划包含节税和避税行为,而狭义税务筹划仅指节税行为。从纳税人进行税务筹划的最终目标和价值取向来看,税务筹划应该包括“合法但不合理”的避税行为以及“既合法又合理”的节税行为,对纳税人来说,无论是节税行为还是避税行为,都是通过筹划活动获取财务利益实现财务目标的理性选择。

二、税务筹划与税收筹划涵义之区别

(一)税务与税收涵义之区别

《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1996)对“税务”所作的解释为:税务是关于税收的工作,即税收事务,或纳税事务。很显然税务是由税收的产生而产生,税务的主体是纳税人,税务从另一个层面讲是纳税人的义务,纳税人必须依据国家税法规定缴纳各种税款。事实上,纳税人是集权利与义务为一身的特殊群体。政府部门用于提供公共产品或公共服务的资金,主要来源于纳税人所缴纳的税金,只要纳税人依法缴纳了税金,便拥有了向政府部门索取公共产品或公共服务的权力;反之亦然。纳税人换取公共产品或公共服务消费权的代价便是缴纳税款。

《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1996)对“税收”所作的解释为:税收是国家征税所得到的收入。税收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政府行为,政府为了实现其职能,需要筹集财政收入,以满足财政支出的需要,税收是政府聚财最重要的手段。

两者的区别在于,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强制地、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手段,是国家为提供公共产品或公共服务所付出的成本。而税务是指纳税人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依据税收法律法规缴纳税收的一种义务,是纳税人在享受政府所提供的公共产品或公共服务时所支付的费用。税务因税收而产生,税务机关是代表国家征收税款的执行机构,是税收法律关系中与纳税人对立的主体,互有权利义务关系。

(二)税务会计与税收会计之区别

税务与税收涵义之区别,导致产生了税务会计与税收会计两个不同的学科领域及研究范畴,辨析两者之间的区别有助于理解税务筹划与税收筹划涵义之区别。

财务会计的范畴篇3

关键词:人力资源会计;学科取向

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1-0-03

一、我国人力资源会计的学科取向现状综述分析

弗兰霍尔茨作为人力资源会计研究中的先锋学者,将人力资源会计纳入了管理会计系统进行研究,在他的观点中,人力资源会计是属于管理会计的一个部分,但是他也没有明确指出人力资源会计不属于财务会计范畴。截止目前,国内关于人力资源会计的研究,绝大部分都是将人力资源会计纳入了财务会计范畴。陈仁栋、刘仲文、张文贤等学者都主张人力资源会计属于财务会计范畴。闫达伍认为人力资源的学科取向具有双重性,既可以属于财务会计范畴,也可以属于管理会计范畴。而其他关于人力资源会计的研究对于学科取向的问题并没有做详细的考量,更多的是就应用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也提出了不少设想,但是对于解决实际应用中的问题更多的是期待完善。也有不少学者试图从其他的角度去解决人力资源会计应用方面遇到的难题,但是结果都差强人意。

笔者通过对近三十年来的文献进行研究,发现学科取向问题不解决,必然给实际应用领域的操作带来巨大的困难。

1980年,著名会计学家潘序伦在上海《文汇报》上发表文章,提出我国应开展人力会计的研究,并且率先在国内提出了重视人力资源会计研究的问题。20世纪末,我国会计界曾掀起研究人力资源会计的热潮,国内出版了多部有关人力资源会计的著作,也发表了不少这方面的论文。1991年,陈仁栋的《人力资源会计》问世,两年后,阎达五的《会计准则全书》将其作为准则来设计;其后的一些研究成果包括刘仲文的《人力资源会计》,还有张文贤主编的《人力资源会计研究》,这些著作标志了我国人力资源会计研究的一个阶段性成果。1999年,中国会计学会举办了首届“人力资源会计理论与方法专题研讨会”。在这之后发表的文章和著作针对人力资源会计的核算、应用及其难题的解决等问题作了较深入的探讨。2001年,葛家澎和杜兴强在《人力资源会计及人力资源信息披露的彩色模式》一文中指出,将人力资源融入主流会计面临两个主要障碍:一是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二是人力资源难以符合资产的定义。2004年,牛彦秀发表的《人力资源会计实施面临的困境及对策》一文中指出:人力资源会计难以实施的原因主要是人力资源会计的理论体系不健全,人力资本的确认具有很大的主观随意性,财务处理方面存在漏洞和缺陷,人力资源信息的相关披露使得整体会计信息失真,“不计量人力资本,劳动者同样可以分享剩余收益。如果不计量人力资本,人们就可以走出人力资源会计实施面临的困境。”2005年,吴珑发表了《人力资源会计研究与应用之再思考》一文,这篇文章提到,虽然人力资源会计研究经历了几十年,在理论研究方面有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人力资源会计在我国始终不能得到广泛的应用。吴泷认为学者在对人力资源会计的研究过程中,对其宏观的制度约束机制缺乏深入的分析,而是将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对“人力资源的剩余收益分配多少”和“人力资源价值是多少”这两个方面。他主张建议“除了应该研究这两方面的问题外,还应该从宏观的制度来寻找根源,通过人力资本产权理论,将权能交易、产权结构和产权权益包括在内进行整体的制度安排,充分体现人力资源产权的运作过程”。这项建议为我国人力资源会计的研究与应用提出了另一个思考的方向。2006年,刘丽娟、刘彩华、王新锁在《我国人力资源会计应用的困境及原因探析》一文中指出,我国人力资源会计应用面临的困境,主要是人力资源会计不能融入现有的财务会计体系中、会计法规未规定相关内容且企业缺乏积极性。他们认为会计环境方面以及人力资源会计制度化方面的原因,导致了人力资源会计面临困境。2007年,刘秀丽、姜传志在《合伙企业中的人力资本:企业所有权与分配问题刍议》一文中,对合伙企业和公司制企业作了比较,认为在相关法律和会计核算上,两者存在着很大的不同,但从经济实质来看,都是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的集合体,两者又很相似。2008年,赵海鹰在《知识经济时代推行人力资源会计的探讨》一文中指出,我国推行人力资源会计面临的问题主要是宏观经济环境方面的约束、未被纳入相关会计法规、缺乏完善的人力资源市场、人力资源会计实施过程中运作成本较高以及企业人力资源投入力度不足。2009年,李林在《新形势下对人力资源会计应用的一些思考》一文中,将推行人力资源会计的困难归纳为三个方面:一是传统财务会计的资产观念和权益观念根深蒂固;二是人力资源计量、披露比较困难;三是人力资源市场不健全。2011年,袁建业在《浅析人力资源会计计量与核算相关问题》一文中提出,“首先由于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人力资源价值的大小很难进行准确的计量;其次,由于存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滞后,人力资源的价值很难通过产品的价值实现。”因此,货币性不能进行准确的计量,还应该将非货币的模糊计量作为辅助方法结合起来使用。

值得注意的是:葛家澎和杜兴强的著作从学科取向性来讲,认为人力资源会计倾向于财务会计。从牛彦秀的文章中可以感觉到人力资源会计与财务会计相结合遇到了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似乎如果人力资源会计不与财务会计相结合可能问题就不存在了。吴珑的文章虽然从经济学产权的视角为人力资源会计的研究带来了新的思路,但实质上有用宏观的方法来解决微观问题的嫌疑。综合考虑刘丽娟、刘彩华、王新锁指出的我国人力资源会计应用面临的困境主要是人力资源会计不能融入现有的财务会计体系中、会计法规未规定相关内容且企业缺乏积极性与赵海鹰主要叙述的观点“财务会计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而缺乏灵活性”是一样的。然而,如果面向管理方向进行研究,对于人力资源会计研究中遇到的问题,都可以相应的予以解决。李林在其文章中所列示的人力资源会计研究所遇到的第一个困难方面又印证了人力资源会计的财务会计学科取向的艰难。

在这里笔者还有不同于以上文章中所阐述的另一个方面的考虑:即财务会计又称作对外会计,对于信息的外部使用者来讲,大多数关心的都是企业能否为自身带来利益,企业所有者和投资者关注的是投入资金的回报率;而债权人关注的是企业的偿债能力;潜在投资者评估企业的发展前景进而确定是否投资等。外部利益相关者是否关心企业人力资源情况暂且不谈。的确,实际上企业人力资源确实对企业发展有着很深远的影响,但是体现在报表上的数据化的人力资源信息对于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影响有多大呢,况且人力资源的评估有极大的主观臆断性在其中,外部信息使用者对于报表中的人力资源相关情况列示的可信度也会产生怀疑。

综上所述,我国的人力资源会计研究虽然在理论研究方面发展迅速并取得了很多优秀的成果,也提出了人力资源会计面临的困境与解决对策,但是对于人力资源财务会计的倾向较为偏重,对于人力资源管理会计的研究很少,而且没有从更深层次的角度去分析一门学科到底为什么产生,而它又将走向哪里的问题。

二、人力资源会计的财务会计取向分析

人力资源会计的财务会计取向分析,主要是从信息使用者能否对所提供的信息有效使用,即从信息到底有多少使用价值加以解析。

(一)信息使用者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

人力资源会计纳入财务会计范畴,就是强调人力资源会计信息的对外报告。那么,作为人力资源会计信息的报告与之联系最密切的问题就是:这些信息报告给谁,是信息使用者的确定的问题。对于这方面问题的研究可以参阅的文献少之又少,但大多是强调“人力资源对于企业是很重要的!”如果不能确定这些人力资源信息的使用者是谁,很难推动人力资源会计纳入财务会计。就财务会计取向而言,谁需要企业的人力资源会计信息呢?

1.信息使用者对信息使用价值评判。作为企业债权人,他们最关心的是企业的偿债能力,即企业现有的可抵押的资产、财务资产、固定资产。为什么是这些呢?简而言之,当企业无法偿还债务时,企业可以以资抵债,债权人可以获得一定的补偿。但是人力资源能作为企业的资产用于抵偿么?如果能,就是将人力资源作为商品或者资产抵偿给债权人,这显然不切合实际。当然债权人也很关心企业的现金流量情况,但是人力资源价值与企业的现金流量一定对称么?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作为企业投资者,他们购买企业的股票,本质是购买了企业未来的发展。一个企业的未来发展与企业人力资源情况相关十分紧密,所以可以推断企业投资者对于企业人力资源可能非常关心。我们假定人力资源的价值可以准确计量,那就意味着企业的未来价值是可以确定的,这对于企业投资者是非常有利的。但是上述的假设并不成立,因为人力资源的价值无法进行客观准确的计量,那企业的未来价值也就是无法确定的。如果假设真的成立的话,又与股票市场的波动性有悖,企业的未来价值确定后股票市场就不再具有波动性了,所有的投资者都会选择未来发展最好的企业进行投资,也就不存在风险分散等种种投资策略了。

作为企业管理者,他们管理者企业所有的资源,为了实现相关利益者利益最大化的目标而努力。人力资源在企业中的作用日益强大,企业管理者势必会关心人力资源情况,会考虑如何去衡量人力资源价值,促进资本的增值。可是如果人力资源信息在财务会计的准则框架下进行报告,受到财务会计模式的影响,人力资源信息就会被人为的扭曲,这种人力资源信息对于企业管理者来讲使用价值大打折扣。

2.人力资源会计纳入财务会计范畴中的模式。对于人力资源会计纳入财务会计范畴,很多学者都提出了相应的报告模式的创新,但是这些模式能否经得住理论层面的推敲和实际应用的考研,这是我们面临的实际问题。

很多人力资源会计的报告模式中,将“人力资产摊销与损失”、“人力资产净额”加入了资产负债表。这种模式中的缺陷是明显的:一方面,不仅由于计量上的缺陷导致人力资源的净额不具备客观性,其价值不能用于清偿企业的债务;另一方面,会计信息使用者更关注的是人力资源活动的产出,比如:产品的技术创新,服务管理方面的改进等等的动态信息,静态的人力资源信息是满足不了使用者的需求的。

也有一些学者提出了另一种单独列示人力资源信息的模式。但是笔者想说的是:这仅仅是一种理想化了的模式。企业的收入是由各种各样的要素进行协同作用而产生的,人力资源仅仅是其中一种而已,即使它是重要的一种也不能确定它是主导要素,况且企业本身的模式就千差万别。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客观准确确定人力资源带来的收入基本上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另外笔者还有一问:完整的人力资源财务报表应具有财务会计体系中的三大报表,这三大报表能否做得出来,答案是显而易见的:提出单独列示的学者并没有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人力资源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因为这种理想化的人力资源财务会计模式是不可能实现的。深入的探究企业资本的本质,其中都包含了物力资本与人力资本,而如何确定两者的贡献比例,企业参考自身是无法完成的,而是需要与市场中的人力资本与物力资本的收益水平进行比较才能完成。当企业中的物力资本被企业低估会导致物力资本的融资艰难;当企业中的人力资本被企业低估就会导致企业人力资本的外流。所以,企业人为地去分配物力资本与人力资本的效力以及收益是站不住脚的,这是一种完全不理会市场经济的做法。

(二)人力资源无法纳入为财务会计的因素

1.人力资源会计纳入财务会计后无法进行信息披露。财务报表通常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报表中所列示的信息都要遵循会计原则并按照会计准则要求进行确认和计量,并且要通过注册会计的师的审计,受到诸多方面的约束。这样的财务报表只是揭示一个企业的财务状况,而且是基本的财务状况,通过三张报表反应了企业的持续经营能力,并不是企业的未来发展潜力。仅仅是满足了使用者最基本需求。而人力资源信息并不属于企业的基本财务状况。而且在诸多法律、规定的限制因素下人力资源信息披露这个做法本身就已经搁浅了。

2.人力资源作为企业资产确认,传统财务会计无法接受这样的资产。作为企业的资产确认,首先要满足5个条件:(1)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2)为企业所拥有或者控制;(3)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4)相关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5)成本和价值有可靠的计量。

不仅人力资源,还有企业所有的其他一些资产,并不能都纳入财务会计范畴加以报告。企业的资产要纳入具有规范性的对外报告时,是必须满足上述的五个条件。举个例子:企业所掌握的市场历史行情、企业高效的管理制度、有助于鼓励员工的企业文化等等都不能作为企业的资产纳入财务会计范畴,更不用说不确定性更强的人力资源了。如果强行将这些资产都纳入财务会计范畴中,就严重地违反了可靠性与谨慎性的原则,甚至触犯了法律。

三、人力资源会计的管理会计取向分析

(一)人力资源会计与管理会计具有高契合度

1.管理会计范畴应当包含人力资源会计。管理会计又称对内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主要是企业各个层级的管理人员。对于人力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完全属于企业内部事务,不同类型的企业完全自主的采用不同的管理方式,加上人力资源的特殊性,管理人员对于信息方面的侧重点不同,这都让人力资源会计信息成为了一种对内信息,完全不受到对外披露的各种规定要求的束缚。

近些年来,管理会计又吸收了行为科学中“以人为本”的思想,更加关注企业业绩报告中有关经理人员与员工的绩效考评结果,并相应调整绩效激励措施,来调动人员的积极性。

2.人力资源信息纳入管理会计范畴不必对外进行相关信息报告。企业的物力资本可以用货币公允来体现它的投入时的价值和净值,但是人力资源却无法通过货币计量来公允体现出来。一方面,人力资源的价值需要通过多种内部要素和外部要素来体现。例如:健康程度、过去取得的成绩、积累的经验等等,很多内部因素需要考量。外部因素诸如:不同的岗位、同一岗位不同工作时间、同一岗位不同工作强度等等。人力资源的评估应结合外部因素与内部因素,并且这种评估需要长时间来进行。以上的特点又决定了人力资源价值信息具有模糊性。另一方面,人力资源信息具有隐私性,企业的人力资源信息在一定程度上是属于商业机密的,就像产品一样企业不可能将自己拥有的人力资源优势,完全暴露在市场公众面前。如果公布有可能遭到竞争对手的“挖角”。所以说人力资源信息绝大多数只能是对内的,而不对外进行报告。

(二)人力资源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契合具有有效使用价值

1.人力资源会计对企业的有效价值。20世界90年代,美国的企业曾经在企业规模控制、降低成本以提高竞争力方面做了不少的努力,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通过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促进人力资本增值来整体提升企业价值方面是不足的。纵观国内,我国许多的国有企业仍然受到计划经济模式的影响,对于员工的管理还停留在行政管理的高度上。在当今,人力资本创造价值的时代,物力资本已经不再是企业的核心支柱,而逐渐的由人力资本取而代之。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不再是老旧的企业人员档案整理的老角色了。它的新作用应该是:通过获得、开发和维护人力资本来引导企业的人力资本运作,进而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不断提高企业价值。

2.人力资本投资与企业价值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建立企业人力资本投资与企业价值之间的联系。可以预见:在获得、开发和维护人力资本这一系列行为中,都会影响到整个企业的财务状况、市场目标等等结果。单个部门的这一系行为所造成的影响可能不会明显的反应在整个企业层面上,但是多个部门甚至整个企业的人力资本有关的行为将会综合地影响到整个企业层面。但是应当注意的是:很多情况下,个人受到积极影响或者受到消极影响,会在部门之中进行扩散或者不会扩散,而扩散程度如何取决于这个人本身的素质以及与他共事者的自身素质等等因素。由此可以推出:个人之见的关系也可以上升成为部门之间的关系。但是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又不能仅仅拘泥于单个部门之中的这种行为影响,要纵观整个企业的人力资本的运行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得出对企业价值的影响。

3.人力资源会计纳入管理会计范畴的直观影响。人力资源会计所掌握的数据有助于帮助管理会计实现管理目标。一方面,可以制定企业人力资源的绩效指标;另一方面,可以评估人力资源对企业的贡献。对于人力资源的绩效指标绝对不能只存在于财务层面上,指标应该是多种多样的,但是信息还是应当尽量的数字化。比如说在人力资本获得时的指标:职位空缺时造成的管理上的成本增加量。在人力资本开发方面时的指标:掌握高等技能的员工占员工总比重、部门员工对于部门经理的满意程度、部门经理的命令从传达到实现的时间等等。人力资本维护时的指标:经理级别的工资、高等技术员工的工资、经理离职造成的企业成本上升量等等。在绩效之后就是对人力资源的评估问题了,仅仅掌握的了绩效信息而不进行相应的评估,这不能称之为管理,那仅仅是监督而已。对人力资本运营进行评估需要运用人力资源会计的知识和方法来进行,在评估中发现成功的人力资本投入并加以保持,削减失败的人力资本投入。让企业的人力资本运营进入良好循环。需要注意的是评估人力资源对企业的贡献时,要遵循人力资本投资与企业价值之间的联系。

综合以上三点,人力资源会计只有纳入管理会计范畴,才能发挥人力资源会计对企业运营评估应有的作用,才能解决企业运营评估后所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

财务会计的范畴篇4

论文摘要:财务管理理论包括基础理论与应用理论两大部分,其中应用理论又由与追求经济效益相关的财务管理理论和与维护经济利益关系相关的财务管理理论构成。财务管理基础理论体系应遵循从抽象到具体、从简单到复杂的表述规律来构建,财务管理应用理论则应遵循财务管理实践活动规律来构建。财务管理基础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是财富,财务管理应用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是“财务管理目标”。  

 

一、构建财务管理学理论体系的理论依据 

 

财务管理学是一门既涉及经济学,又涉及管理学的边缘性、综合性学科。该学科的任务,一是要阐明财务管理的种种规定性,即财务管理是什么;二是要揭示财务管理活动的一般规律,即如何进行财务管理。前者属财务管理的基础理论,后者属财务管理的应用理论。 

一般来说,基础理论性学科体系的构建应遵循从抽象到具体、从简单到复杂的表述规律,即从一个最简单、最抽象的逻辑范畴出发,通过将形成该范畴时所舍象掉的其他因素逐步地包含进来,再现研究对象丰富的规定性,从而使人们获得对研究对象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复杂而不是简单的,生动的而不是僵死的认识。财务管理基础理论体系的构建同样遵循上述规律。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财务管理基础理论体系的构建方法,并不等同于财务管理基础理论的研究方法。财务管理基础理论的研究方法与其体系的构建方法不同,遵循的不是从抽象到具体、从简单到复杂的表述规律,而是从具体到抽象、从复杂到简单的思维规律。既然财务管理基础理论体系要从一个最抽象、最简单的范畴出发,那么,科学地确定这一范畴便成为合理地构建财务管理基础理论体系的关键。 

与基础理论的任务不同,应用理论的任务在于指导人们怎样去做事情,因而,应用理论无疑应具备鲜明的实践性与可操作性。既然二者的任务与性质不同,其起点选择与体系构建的依据也就不同。基础理论的起点选择与体系构建应遵循的是人类思维活动的规律,应用性理论的起点选择与体系构建应遵循的则是人类实践活动的规律。 

 

二、财务管理学理论体系研究现存问题 

 

为了构建起科学的财务管理理论体系,有必要对财务管理理论体系研究中现存的问题作一剖析。 

1.有关财务管理学的内容构成。我国的财务管理学,迄今为止,其内容构成基本与西方国家的财务管理学相同,大致包括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总论,阐述财务管理的概念、内容、职能、目标、环境等基本理论问题;第二部分,介绍货币时间价值的计算与财务风险的测算等财务管理的基本方法;第三部分,介绍投资决策、筹资决策、股利政策、营运资金管理等财务管理实务处理的理论与方法。其中第一部分为财务管理学的基础理论部分,第二、三部分则为财务管理学的应用理论部分。财务管理学内容体系存在某些不科学、不完善之处。 

2.有关财务管理理论起点的确定。对财务管理学起点范畴的确定, 笔者认为, 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将复杂的范畴作为财务管理基础理论体系的起点。一些复杂的范畴,比如“财务管理”,被作为财务管理基础理论体系的起点。勿庸置疑,“财务管理”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综合性极强的范畴。它既是资金筹集、资金投放、资金运用和收益分配种种财务活动的总和,也是财务预测与决策、财务控制与监督、财务成果评价与考核种种财务管理职能的总和。有赖于其他一系列范畴才能予以说明的综合性如此之强的一个范畴是无法充当财务管理基础理论体系起点的。 

(2)从财务管理学体系以外寻找起点。比如,将“环境”作为财务管理基础理论体系的起点。环境对事物发展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但决定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事物的内因而不是外因。只有在明了事物的内在规定性、本质的基础上,才有可能揭示环境对事物发展的影响。这就意味着环境不可能处于起点的位置。 

(3)将财务管理假设作为起点。任何科学研究都有一个假设问题。这是因为世间的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自存的,都会与其他事物发生这样或那样的联系,从而使研究对象处于不断变动的状态之中。为了使研究得以进行,便需要首先对研究对象所处的环境条件加以限定,这种限定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假设。然而,如前所述,理论体系的起点并不等同于理论研究的起点,该种观点的不妥之处就在于将理论体系的起点与理论研究的起点混为一谈。 

(4)将财务管理基础理论体系的起点与财务管理应用理论体系的起点混同。如前所述,财务管理理论包括财务管理基础理论与财务管理应用理论两大部分,二者的性质与功能作用不同,其起点也必然有所不同。

三、现代财务管理理论体系的构建 

 

1.财务管理基础理论体系。构建财务管理基础理论体系,首先要解决的是逻辑起点问题。作为财务管理的对象,有人认为是财产,有人认为是价值,有人认为是资金,也有人认为是本金。而在笔者看来,财产、价值、资金、本金,均是财富的不同社会形式,都可以抽象为财富。 

(1)财富及其社会形式。财富是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而作用于外部世界所获得的物质或精神的成果。任何财富的生产都是在特定的生产关系中进行的,特定的生产关系赋予财富特定的社会形式或属性。撇开社会属性、社会形式等社会规定性,财富是人类所创造的劳动产品或使用价值。在自然经济社会,财富直接体现为使用价值,在商品经济社会,财富的存在形式由直接的使用价值形式转化为间接的价值形式。股利、利息、工资、税金等既是财富的分配形式,也是不同经济利益关系的载体。 

(2)财富运动及其管理活动的多样性。在社会的生产与再生产过程中,财富是处于不断运动、变化之中的,如数量的增减、形态的转化、产权的变动等等。人们必须把握这一过程,自觉地实施对财富及其运动过程的管理。对为国家所控制的财富进行的管理,就是财政;对为企事业、行政单位等多种经济组织所控制的财富进行的管理,就是财务。广义的财务管理,既包括国家的财政管理,也包括事业、行政单位的财务管理。 

(3)财务管理目的的二重性。财富不断地被消费,又不断地被生产出来。财富的生产总是在特定的生产关系中进行的。财富的生产过程,既是使用价值的生产与再生产过程,也是生产关系的生产与再生产过程。与此相应,进行财富管理必然具有双重目的:一是追求经济效益,用既定的耗费生产出尽可能多的使用价值;二是维护经济利益关系,保证各利益相关者实现各自的经济权益。 

(4)财务管理职能二重性。财务管理的目的不同,其管理的职能也就不同。为追求经济效益,财务管理被赋予对财务活动进行规划、调控、评价的职能;为维护经济利益关系,财务管理被赋予对财务活动实施规范、监督的职能。随着财富生产、流通规模的扩大及其社会化、国际化的推进,人们对财务活动中经济利益关系的维护与协调,不再限于经济组织自身,而是突破单个经济组织的边界,逐渐成为国家乃至国际性经济组织的行为。 

2.财务管理应用理论体系。因为财务管理应用理论是对企事业、行政单位的财务管理活动亦即微观财务管理活动规律性的描述,所以财务管理应用理论体系,实际上也就是企事业、行政单位财务管理理论体系。 

(1)与追求经济效益相关的企业财务管理理论体系。目前与追求经济效益相关的企业财务管理应用理论体系一般是按照财务管理活动的环节,即投资—筹资—权益分配来构建的。笔者认为,这一体系应该遵循企业财务管理实践活动的规律来构建,而不应该按照财务活动的环节来构建。也就是说,要把财务管理目标作为该理论体系的起点,并按照财务规划、财务调控、财务考核与评价三大基本职能顺序展开该理论体系的内容。 

(2)与维护经济利益关系相关的企业财务管理理论体系。企业组织生产经营活动,追求经济效益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利益相关者得到各自的经济利益。如果在经济利益关系的处理上出现偏颇与失衡,就会使生产经营活动受到阻碍,甚至难以为继。笔者认为,该理论体系的构建,同样应遵循财务管理实践活动的规律来进行。该理论体系由管理目标设定的理论与方法、管理职能实施的理论与方法、管理实效评价的理论与方法三部分组成,其要点为:企业对经济利益关系管理的目标,一是为保障企业财产的安全与完整,二是为维护各利益相关者的权益。由此财务管理被赋予规范企业财务行为与监督企业理财活动两大职能。为了行使两大职能,主要采用以下方法:依据《公司法》、《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等法律法规,对企业的财务行为进行规范与协调;发挥财务会计及内、外部审计的作用,进行事中、事后的财务监督;采取会计核算、财产清查、牵制等方法,保护经济组织和利益相关者的财产安全与完整,等等。 

 

参考文献: 

[1]黑格尔:逻辑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财务会计的范畴篇5

【要害词】多级当局事权范畴职能布局

所谓多级当局间的事权分别,便是指把种种大众权利及当局职责在一国的各级当局之间举行分配,从而确定差异范例大众权利当局职责的统领主体。所谓财政付出职能布局,便是各级大众财政所包袱的职责、以及种种范例的大众财政付出在各级大众财政付出当中所处的职位地方等方面的大众财政付出布局状态。

一、重要西方发达国家各级当局间事权分别与财政付出职能布局

1.美国多级当局间事权范畴分别与各级大众财政付出的职能布局

美国事一个范例的联邦制国家。其当局体系包罗联邦当局、州和特区当局、地方当局(包罗县、市、镇、学区和分外劳务区,共计8万多个)三个层级。从财政付出的行政主体布局方面看,美国的联邦当局处于主导职位地方。1991年,联邦财政预算约占各级财政付出总额的历%;其次为地方财政,同年其所占比率为26%;州财政的职位地方最低,同年其所占比率仅为略高于18%。联邦当局、州当局与地方当局的财政付出项目既有配合之处,也存在显着的区别。1995年,美国联邦当局的财政付出总额为15140亿美元,此中社会保障付出约占22%,防务付出约占18%,收人保障付出约占14%,医疗付出约占11%,利息付出约占15%,保健付出约占8%,国际变乱等其他付出共约占12%。1991年美国州当局的通常付出(除当局公用奇迹、加油站和退休职工的基金付出以外的全部付出)总额为5549亿美元,此中教诲补贴金付出占20.9%,高中教诲付出占11.8%,其他补贴付出占12.4%,大众福利付出占阴叽,交通付出占7.3%,康健和医院付出占6.9%,修养占3.2%,债务利息付出占4.2%,行政付出占3.4%,其他付出占11.9%。同年、地方当局的通常付出总额为5420亿美元,此中教诲付出占39.9%,情况和住房付出占11.L%,交通付出占8.2%,康健和医院付出占7.9%,大众福利付出占5%,警员和消防付出占7.7%,债务利息付出占5.3%,行政付出占5.4%,其他付出占9.5%。字串1

2.加拿大多级当局间事权范畴分别与各级大众财政付出的职能布局

加拿大也是一个联邦制国家,天下共有10个省和两个省级区,省以下设市、县、社区等地方行政单元。关于联邦当局、省当局以及地方当局的事权范畴,加拿大联邦宪法举行了一些原则性的划定。与美国联邦宪法议决枚举重要变乱的要领划定联邦当局事权范畴的做法相反,加拿大联邦宪法重要划定了省当局的事权范畴,并划定没有明确分别归属的事极则由联邦当局掌管。大概说来,加拿大联邦当局的事权范畴重要包罗外交、国防、国际商业、钱币政策、邮电、航空运输与铁路运输、赋闲保险等。省级当局的事权范畴重要包罗医疗保健、社会福利房等教诲、情况掩护。高速公路等。地方当局的事权在很大的程度上依附于省级当局,在通常情况下,重要包罗警员与消防、中小学教诲、情况卫生、公园、地方公路等,虽然,三级当局间的事权范畴的分别并不是绝对的,比喻,在农业、产业、养老金、移民等众多范畴联邦当局与省级当局都配合地包袱着责任。

由于加拿大在多级当局间的事权范畴分别上,遵照了尽大概地举行职能下放的原则,所以其联邦财政付出在天下财政付出总额中所占的比重较低,仅为20%左右,州与地方财政所占的比重则高达80%左右。联邦当局财政最重要的付出项目包罗:一样平常当局服务、社会治安、社会福利、医疗保险、教诲、交通、通讯、产业开发、情况和资源掩护等。在门96--1997财政年度加拿大联邦当局财政付出当中,对老年人的转移付出占13.7%,康健与社会生长付出占9.4%,雇佣保险付出占8.7%,国防付出占6.2%,均等化拨款占5.5%,对印第安人付出占2.7%,资助金和国际救济分别占财政总付出的1.3%和1.4%,科技付出与在建工程付出分别占0,6%和0.3%,对公司拨款占2.6%,送还公债付出占30%,尚有3.6%为其他转移付出付出。1996年省级当局的总体付出布局如下:保住付出项目占32.5%,公债付出占16.7%,社会和社会服务付出占14.3%,教诲和培训付出占料.L%,市级变乱和住房提供付出占3.7%。转移付出付出占1.3%,农业和墟落变乱办理付出占0.7%,办理委员会付出、文化与休闲娱乐步伐付出、经济生长付出所占的比例都很低,分别占0.6%、0.5%、0.4%,其他付出占12.1%。加拿大地方当局最重要的财政付出项目是市政工程和社会服务。以渥太华市为例,在该市1997年的通常性预算付出当中,用于市政工程配置的比例高达26.6%,送还债务付出占19.7%,消防和抢救服务付出占18%,社会服务付出占10.5%,公司服务、图书馆、经济生长筹划及住房提供三项付出分别占8%、5.6%、5.4%,其他付出占7.9%。在资本性预算付出当中,蹊径与下水道付出占55.8%,车辆与配置付出占12.3%,大众步伐维护付出占8.3%,对渥太华大众图书馆的付出占4.4%,其他付出占11.2%。

财务会计的范畴篇6

一、企业财务管理中的税务筹划意义

(一)使得企业的财务管理处于可持续发展的状态

一方面,通过税收筹划可以使企业清晰地认识到自己当前的财务实际状况,这就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财务保障;另一方面则是要使得企业的各项财务管理的行为与国家相关的法规相契合,从而促使企业的财务管理行为更加的规范,步入法治化发展的轨道。

(二)促进企业经济既定目标的最终实现

企业税收筹划的最为直接的目的就是要通过节约税收的方式来促进企业资金的节约,对于企业来说,税收筹划是较为复杂的,科学化的税收筹划就使得这一活动表现出规范性、制度性与严密性的特点,从而促进企业管理的有效性发展,进而推动企业的各项目标的实现。

二、企业财务管理中税收筹划策略

正如所言,企业的财务管理中税收筹划在其归属上应该属于企业理财的范畴,这就使之受制于企业的财务管理的目标,其最终的目的也是非常明显的,即必须要实现企业经济效益与股东收益的“双丰收”,基于此,就要在企业的财务管理中优化税收筹划的方式。

(一)以“权责发生制”作为基本原则,规范税务筹划

税务筹划在实践的过程中,必须要涉及到新会计准则与税法这两个因素。这两个因素因为归属于不同的系统,就使得二者会影响到税务筹划的实践,为提高税务筹划的实效性,就应该以“权责发生制”作为基本原则,“权责发生制”这一原则会为新会计准则规范会计核算行为提供基础,使之要采取诸如应收、应付、待摊、预提等方式来实施相应的财务管理,当然,“权责发生制”这一原还会对企业实施税收筹划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利用固定资产折旧规定,实施税务筹划

根据新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所谓的固有资产会存在“交易的过去时、归属的明确性、效益的目的性”这样几个特点:一是交易的过去时,指的是资产的交易应该是已经发生过的,在时间上,就属于过去时的范畴;二是归属的明确性,固有资产在所属上是归于公司企业所有的,不存在他属性;三是效益的目的性,固有资产最终的目的就是要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这也就使之成为企业经济效益提升的源泉。

固定资产定义的明确会对税务筹划产生积极的影响。《企业所得税法》认为要注重这样几个问题,一是要以历史成本为计税的基本前提,二是要将固定资产折旧税务处理应用到企业的税务筹划实践中去,《企业所得税法》明确规定不用于生产经营的固定资产不得折旧,基于此,在税务筹划中,企业就要明确固定资产适用范畴,在扣除资产处置收入的账面价值和相关税费后的相关收益,计入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关涉范围。

(三)选择恰当筹资方式,优化税务筹划

简单的说,所谓利用筹资方式税务筹划,指的就是借助于一定的筹资技术,对不同的筹资途径予以优化选择,其目的就是为了减少税负,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在这里,企业可以选择的筹资途径主要有财政资金、信贷资金、自有资金、融资资金等,按照《企业所得税法》的相关规定,企业的筹资过程中所支付的利息如果低于同期银行贷款利息,则在税前可以予以扣除,但是股息则不属于这一范围。这对于企业的筹资所选择的方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企业可以在条件许可的前提之下,将申请贷款、发行企业债券等方式作为自己筹资的首选方式,在增加筹资资金占有比例的同时,也会使得利息增加,从而使得企业的税收支出得以冲减,减少了企业的税收负担,这就为企业的税收筹划的优化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就在一定意义上来说提高了企业的纳税率,使得企业的资金支出大为增加。

(四)落实科技创新税收减免优惠政策,推进税务筹划

国家为支持企业的发展,积极推行实施诸多的优惠政策,在这其中,激励科研创新的优惠政策最引人注目,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核心科技水平的提升,基于此而言,在市场上,只要是掌握核心科技,就会居于优势的市场竞争的地位,不仅如此,企业的科技创新还得到国家在税收征收方面的优惠,这也就是说,企业的科技创新的投入会在所得税列支前得到减免,这对于企业来说非常有利。

三、结束语

实践中,就应该从以“权责发生制”作为基本原则,规范税务筹划;利用固定资产折旧规定,实施税务筹划;选择恰当筹资方式,优化税务筹划;落实科技创新税收减免优惠政策,推进税务筹划等方面着手,从而促进企业税务筹划工作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高俊伟.多角度探讨税务筹划与会计处理、财务管理的关系[J].企业导报.2012(04)

[2]王之远.浅谈企业财务管理中税务筹划的应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10)

[3]王德忠.新时期企业税务筹划策略研究[J].企业研究.2012(16)

财务会计的范畴篇7

关键词:企业;资产管理;经济

在财务会计所涉的诸类要素之中,最重要、最核心之要素便是资产。资产,因其存在而使其他要素得以存在,因其使用、确认、计量之状况而对其他元素产生决定作用和影响之功。资产的存在形态囊含各种层面。诸如有形的物资,有形的财产,如银行存款、现金之类,亦包括各种各样的实物,如建筑物等。资产的重要特点便是必为企业所控、所有,首先,即某资产所对应的相关的所有权须属于某企业;其次,假若某资产不归企业所有,然而为某企业所控,如经租入或者被融资而为某企业所控的资源,亦属此企业所有。资产的根本性特点乃是在某一时期之内对相应企业的有用性,即资产必须能够为某企业带来经济等各方面的利益。假若资产在某一时期之内或永久地失去了此种根本性特点,无法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则不可再被视为企业资产,如报废的设备、失效的机器之类。假若资产在某一时期被视为非资产、负资产之后,经由某些因素的改变或者利用,又能够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那么,仍可被视为企业之资产。倘若从资产周转角度而言,企业资产有长期、短期之别。即长期性资产(又称非流动性资产)和流动性资产。而所谓长期资产,指的是耗用期或者变现期为一年或者超逾一年,且超逾一营业周期的资产,诸如固定性资产、递延性资产、长期性资产以及无形性资产。所谓流动性资产,指的是在变现时间或耗用时间超逾一年和一营业周期的资产,诸如银行存款、现余、应收票据、短期投资、存货、预付款、应收款等等。此处应作特别说明的是,根据2001年财政部所颁之《企业会计制度》之19条,诸如待处理之财产、开办费、待分摊费用等虚拟资产,不应被列入资产负债表之中。

当下学术界于资产管理之概念界定,一般指的是企业在经营之范畴,或者生产之范畴对所需之资产所进行的取、存、用、供等系列性管控工作之统称。这是企业管理范畴之要务,是企业进行生产和发展、完善生产力所依赖的关键环节和不可或缺之要素,具体而言,主要囊括了对资产获取计划之编制、购进资产、耗用资产等诸类计划之制定以及相应之管理,还包括对仓库的管理,对资产储备量的有效管控,对资产的综合利用和节约等。

若按照对象分类,企业资产管理之对象主要可分为两大领域,即对流动资产的管理和对固定资产的管理。若按商品属性分类,企业资产管理亦可分为两大领域,即对使用价值之管理以及对价值之管理。就价值管理而言,企业资产管理的主体构成应当是财务部门、设备管理部门、物资供应部门和生产单位。倘若作进一步解析,凡与某种资产之购进、使用以及保管密切相关的个人或者单位,均有成为资产管理者之可能。

若要在企业的财务管理范畴获得理想成绩,若要使企业之总体利润目标变为现实,就要不断提升包括资产管理等范畴之能力。因此可以说,在资产方面加强管理,定然有助于实现企业在财务管理等方面的目标。这是因为:

①加强资产管理,有助于企业在周转资产范畴之能力提升。企业在资产周转之范畴的控驭能力,于企业是否盈利具有决定性作用。于企业资产周转能力而言,一个异常重要的衡量标准即为周转率。是以,若对企业资产管理不断加强,则可使资产之间的固流比例关系保持在一个合理状况,以及对资产周转率的不断提升,皆有助于企业周转资产之能力的提升。

②加强资产管理,能够使企业的盈利状况处于较佳状况。企业的盈利状况取决于企业的盈利能力。对于企业盈利能力之衡量标准具有多元化特点,诸如绝对标准和相对标准。前者主要指的是企业在产生息税等绝对利润的丢失之前的盈利数,而后者指的是不同时间段的债务偿还能力。长期性的债务偿还能力强弱一般以资产负债率进行衡量,而短期性的债务偿还能力一般将流动比率与速动比率作为一般性衡量标准。这两类指标的有效落实,与企业是否能够有效进行资产管理和完善资本结构密切相关。是以,企业在管理资产方面不断夯实基础和创新求进,有利于资产决策的理性和偿债能力的提升。

在生产力不断发展的时代浪潮的推动下,各类企业或者不断扩大生产之规模,或者不断细化企业内部分工,不断进行生产改革和管理改革,因此这就对企业资产管理不断提出高要求、新目标,不断促进企业资产管理的现代化。资产管理方法现代化的标志主要有如下几点:

①定量化。此乃企业资产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具体指的是,借助于数学等方面知识、技巧,将数据作为重要的管理媒介,使得数学计算成为资产管理的重要依据。而这方面的实践经验证明,只有最大限度地排除经验管理、感觉管理的不足之处,努力将定性管理和定量管理合二为一,方可为资产管理科学化的实现提供根本性动力保障。

②最优化。此乃衡量企业资产管理策略是否实现了理性化、科学化和现代化的标志之一,亦可视之为促推资产管理策略、方式、程序不嗲飨蚝筒欢鲜迪掷硇曰、科学化和现代化之根本目的。要使这一目标获得实现的最可靠路径乃是整体着手,不能只顾局部。

③规范化。要使资产管理实现这一标志,就要对管理步骤、管理程序、管理方式以及业务细节加以重视,对各项工作制定合理标准,对管理程序不断简化,不断提升管理效率和决策速度,实现企业资产管理的有序化和规范化。

结束语:

企业的经济效益,才是企业资产管理现代化的根本目标。对于企业经济效益的实现而言,企业资产管理的现代化只是手段,因此,实现企业资产管理理性化、科学化和现代化之过程,就是向企业经济效益之目标不断拓进之过程,坚持将经济效益的获取作为要务,方可实现预期目标。

参考文献:

[1]张敏慧.新形势下对企业集团财务风险管理的若干思考[J].会计之友(下旬刊),2009,5.

财务会计的范畴篇8

一、两学科利润概念解释不同的原因

综合上述分析可以看到,无论是>,!

二、分析结论及建议通过分析,笔者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

(一)结论1.相同计算下的正确界定如果用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现行的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教材,无论是中方还是国外,都对其从各自学科角度进行界定,出现了不一致的解释。比较而言,财务管理用词正确,应将其界定为息税前利润。2.两学科的共性理解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虽然分属两个不同学科,研究的内容不同,但其存在共同的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涉及的成本只包括生产成本、销售费用及管理费用,至于财务费用虽然财务会计将其界定为与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的性质相同,属于期间成本,但它与生产经营活动无关。(二)建议1.管理会计应修正解释误区并增加假设为了避免学习者学习中的困惑,管理会计在变动成本法损益核算中应将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明确界定为息税前利润。另外,考虑到本量利分析中的保净利点计算需要建立在税前利润基础上,因此在变动成本法中还应增加假设,即假设财务费用、对外投资损益、营业外收支等为零,如果不做特别说明,管理会计中的息税前利润可以等同于营业利润或税前利润。此假设可以使学习者面对多样化的利润概念解释而不困惑。2.全面预算应修正对财务费用预算地位的界定全面预算属于管理会计的内容之一,虽然管理会计的其他职能可以忽视财务费用的存在,但在编制全面预算时,为了指导实践必须考虑。西方教材一直将财务费用独立于管理会计之外,因此全面预算中未提及财务费用预算的编制及性质,而我国有些教材按照财务费用在报表中的位置将其界定为:是与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性质相同的业务预算内容之一。我国财政部2002年颁布的《关于企业实行财务预算管理的指导意见》中规定,全面预算体系包括业务预算、资本预算、筹资预算和财务预算四方面内容,并将财务费用预算划归业务预算范畴。事实上,结合全面预算的实际编制,就会发现这种界定有误。在实务中,作为全面预算编制起点的销售预算完成后,就可以以此为基础编制销售费用及管理费用预算,但不能编制财务费用预算。财务费用预算必须等到现金预算编制结束后才可以编制,因为现金缺口有多大,就需要多少资金,只有在现金预算编制过程中才能揭示此信息,并通过筹资安排解决资金的缺口,这样就可以为财务费用预算的编制奠定基础。因此从预算的编制顺序来看,财务费用预算与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预算的编制顺序是不同的;另外从预算的性质来看,虽然财务费用被列为是与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并行的三项期间费用之一,但它与生产经营活动无关,由于现金预算是对业务预算和资本预算结果的综合反映,具有综合性,因此在其之后编制的财务费用预算也具有了综合性之特点;另外从预算的编制人员来看,财务预算必须是财务人员编制的,而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预算的编制单位与财务人员无关。综上,财务费用预算无论从编制顺序、编制性质还是编制人员,都与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预算相区别,既然现金预算属于财务预算范畴,则财务费用预算也应属于财务预算范畴,即财务费用预算是财务预算的内容之一而不是业务预算的内容之一。

财务会计的范畴篇9

回答这个疑问,谈谈个人浅识。我们还得回到“审计”定义的原点。

首先说说“审”和“计”。审字的基本定义有多种,其中:祥细、周密,仔细思考、反复分析、推敲研究为重点基础定义。祥细定义:祥究、考察,审,谓祥观其道也,知道、知悉。从字(形)看,“审”字正、不偏斜。再来看“计”字,计是核算、测量或核算的仪器,主意、策略,谋划、打算。“审”与“计”连在一起组成“审计”,意为通过祥细周密的考察研究分析,最终弄清楚弄明白公正地对某一事(物)的核算、主意、策略、计划执行落实情况作出评价。

引用到实际工作当中简单地可理解为审查审核某一“计划”及其“执行情况”是否合法合规、计划执行是否到位完整。由此可见审计监督决非狭义财政财务收支管理的监督。

再来看看审计监督之由来,审计监督古今中外其实早已有之,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审计法是1914年10月北洋政府颁布的审计法和审计法施行细则。新中国于1985年和1988年分别了《关于审计工作的执行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条例》。新中国第一部《审计法》是1994年8月31日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通过,1995年1月1日施行。后2006年修改。从法律层面确立了审计监督任务、职责、目的、权限、程序、法律责任等等,审计监督的范畴在不断扩大和完善。国务院2014年10月9日发《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更加进一步明确审计监督范畴,特别提到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等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党的十首次将审计监督列入监督之列,不难看出新常态下党和政府赋予审计之重任和重托。

因此,新常态下审计监督如何适应之定当认真思考和应对。清楚了审计内涵加之当下国家赋予的新使命,就不难理解政策执行到位与否、人员编制控制与否、网点布局合理与否、环境资源保护与否、财政财务收支执行预算情况真实合规合法与否等等都属于新常态下审计监督的范畴,决非是最初始化的简单的财务收支管理情况的审计监督。但同时又要看到由此派生出几大亟待解决的问题和瓶颈。

(一)审计力量严重匮乏。按新的审计监督范畴现有审计力量明显难以担当此任,特别是基层审计机关。所谓业务人员也仅限于懂得财务监督知识和少数懂得工程造价决算审计监督知识的人员,(但还很不全面),且占比较小,何以担当。

(二)审计监督知识面窄。现有人员当中大概可分为四种类型:

1、是懂得些财务知识,可担财政财务行为监督作用但年龄偏大,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有些力不从心。

2、是“半路出家”从头学起(如刚性安置或特殊原因调入)。年轻肯钻研者还能胜任,否则只能是占编。

3、是新招录者,招录条件虽想招录审计专业专门人才但实际是基层审计机关很难招到,因当下属稀有人才。所以只有将条件限于懂财会知识善计算机者均可报考或录用。

4、是非业务人员占比近40%以上甚至更高,如此人员和知识结构要想全面履行新常态下的审计监督任务难度可想而知。

(三)监督与被监督对象关系不匹配。虽说我们监督的现实对象是某一部门,但实际上大多均为政府组成部门或工作部门,换句话说实则是监督政府。但审计机关本身就是政府的一个部门同属政府领导(同时也受上级审计机关领导)。如何监督,如何有效监督,如何大胆监督实在是有些困惑和茫然,这是一大体制障碍、瓶颈。基层审计监督机关实则是个“内审机构”,难谈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

二、对策与办法。

(一)首先要亟待解决机制体制问题。受《宪法》之限制,改宪法非易事,但探索省以下审计机关实行人、财、物统管可能会更好地发挥监督作用和行使监督权。此项政策需早日落地。同时做好一切准备工作,上划划得了,能适应,见成效,做到监督更有力,决非“换汤不换药”。

(二)严把人员入口关,吸收新鲜血液。选录一批“全职”审计人才,懂政策,知识面广,品行端正,敢于监督善于监督。

(三)花时间花本钱全员培训。特别是些新兴监督事项要有计划有重点地搞好培训,同时顶层应设计出台些操作性强的蓝本供基层参照,不能只下计划和任务,不管你能否胜任。要考虑层级之间的差别,以免影响审计监督质量,严重点会影响审计的权威性。

财务会计的范畴篇10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渐建立和完善,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工作的中心,在企业发展和生产经营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此外,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在企业整个管理工作中对会计与财务管理的关系进行正确区分,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对会计与财务管理两者的关系进行正确区分与全面理解对企业管理层做出重要战略决策和整个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有序开展意义重大。

1.会计与财务管理的区别

1.1管理内容的区别

简而言之,企业中的会计是一种信息流。它的主要工作对象是资金在运转过程中形成的相关信息,并对相关信息进行搜集、录入、分析、加工及处理等一系列工作。同时还有记账、算账与报账等具体实践性工作,以及对资金运转的管理等间接管理也属于会计工作范畴。而财务管理作为物质流的范畴,它在企业管理中属于一种对资金运动包括如涉及成木管理、资金管理与盈利管理等多个方面的实际经济管理活动。此外,企业的人力、物力与财力也财务管理的直接管理对象。因此,可以说财务管理既是业务管理,又属于实体管理。

1.2管理方式的区别

从本质上来讲,会计工作作为企业内部管理系统的一个环节,其工作方式是通过借助其他管理手段,从而促进企业财务工作的顺利和有效开展,会计并不是一种直接的管理活动。因此,可以说会计工作与企业中其他管理形式并不交叉、重叠,它只是企业内部会计系统的管理。相比而言,对于财务管理来说它是对企业内部财务活动、生产经营活动等方面进行科学管理、合理统筹的经济管理活动,同时对企业与企业外部各利益主体之间所进行的货币活动进行直接管理,因此,财务管理的实质是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的直接管理活动。

2.会计与财务管理的联系

2.1会计为财务管理提供一定的财务信息

按照会计学和管理学理论,管理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是信息变换的过程。财务管理作为企业中的职能管理,会计为它提供了关于企业资金运转情况,包括如企业内部资金的分布、结构与流转状况等重要的具体信息。对企业财务关系进行处理与管理是财务管理的重要工作,而会计则为财务关系的维持和发展,提供了及时、有效、准确的财务信息,从而保证财务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2.2会计与财务管理都与资金运动有关系

会计与财务管理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两者都以货币的形式对企业资金运转进行计量、计价和评价,并与企业经营管理活动关系密切。因此,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和便捷,在我国大部分的企业实际管理过程中,通常情况下都将财务管理部门与会计部门结合起来。对于任何企业而言,财务管理部门与会计部门的设置,不仅有利于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而且对企业经济管理目标的实现提供有效保障,从而促进企业的健康长远发展。

2.3会计与财务管理有一致的工作导向

在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中,企业中的会计工作主要是对资金在运转过程中形成的相关信息的搜集、录入、分析、加工及处理等一系列工作,会计的工作范围涵盖企业价值运动的全部过程。而财务管理作为物质流的范畴,它既是业务管理又属于实体管理。它主要从事对企业财务关系的处理工作,工作范围包含企业价值运动的全过程。由此可得,会计与财务管理在工作导向上具有较大的一致性。

2.4会计与财务管理的管理对象存在一定的重叠

作为企业管理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在参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过程中,与财务管理在工作对象和工作内容在某种程度上存在一定的重合和叠加。会计与财务管理只有严格履行各自的职责,在经济管理过程中两者的管理优势才能充分发挥。因此,在对会计与财务管理的协调与管理过程中,一方面不可由于两者本质上存在的区别和不同,对其管理对象的一致性进行否认;另一方面也不能因为彼此间存在工作内容上的重叠而将它们混为一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