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新媒体运营的主要任务十篇新媒体运营的主要任务十篇

新媒体运营的主要任务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9:24:50

新媒体运营的主要任务篇1

信息战历来被称为“第二战场”,观察北京奥运会谣言传播状况,暴露出我国新闻发言人制度不健全、新闻信息要素不全等弱点,因此导致恐怖谣言传播。国家行政学院公共行政教研部教授竹立家说,面对“谣言――辟谣”事件的频发,我们需要反思其发生的根源。我国新闻发言人制度还不完善,对不及时信息或不完全真实的信息没有相应的问责制度。针对民众可能关心、又在政府部门职责范围内的事宜,应提前做好相应的解释、规划,避免“谣传”。iRi网络口碑研究机构研究员李艳认为在信息披露方面,我国存在着责任不对称的情况,在信息披露问题上应建立对称的责任制。在建立、健全新闻发言人制度的过程中,公众的知情权需要以法律的形式加以保障,对没有尽责的新闻发言人及其领导机关应该追究责任。

(据李舒于《t望》2008年第38期)

新闻媒体参与联合监督的基本原则

联合监督是社会监督的一种必要方式,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合法性。新闻媒体参与联合监督会使监督更加有力。合法的联合监督是受法律保护的,但要真正实施有效的联合监督,要遵循必要的原则,主要有:一是公共利益原则。联合监督的指向是关乎公共利益的重要事项,其主要目的是为了维护公共利益,不允许联合监督中的有关成员打着“公共利益”的幌子谋取私利。联合监督的资源(包括媒体资源)有限,决定了联合监督的重点和主要任务要放到监督重要的社会事项上来。因此,无论从监督的目的还是监督的可行性、实效性等方面,联合监督要有规律可循,要恪守公共利益至上这一铁的原则。二是价值平衡原则。联合监督中可能涉及到多种公共利益,需要适当地平衡。新闻媒体若经常听从或屈从于行政而制造假新闻,就会损害新闻传播的真实性。在具体操作中要有相关的约束机制,应探讨出协调利益冲突的解决办法,另外还需要注意监督各主体的利益的平衡。三是信息透明原则。任何联合监督最终都要接受社会的监督。有些联合监督的内容可能有保密的需要,但并没有永远保密的公共秘密。联合监督的结果要真实,最终都应公开、透明。只有公开、透明,才能保证联合监督的质量。

(据李衍玲于《当代传播》2008年第4期)

我国电视媒介品牌的整合原则

根据我国电视媒介现状,电视媒介品牌整合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第一,媒介融合原则。媒介融合是网络时代的传播媒介发展的总趋势。媒介产业是一种信息产业,其生存和发展必须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走联合发展的道路。根据我国的实际,这种联合发展的道路应该从产业化运营开始,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市场机制的作用组建传媒产业集团,这是媒介融合的第一步。第二,品牌价值原则。根据电视媒介的特点,任何一类电视媒介品牌价值都是品牌整合价值,是电视媒介人共同创造的,个人是无法创造出完整的电视媒介品牌价值的。但当一种电视媒介品牌形成以后,常常用一种形式表达出来,即使用个人的品牌形象表现出来的品牌价值也是一种品牌整合价值。第三,品牌作用原则。从电视媒介人的角度来看,品牌作用可以使电视媒介人有成就感,可以调动其积极性,把电视媒介经营得更好。从电视受众的角度来看,品牌作用可以增强受众对电视媒介的信任度,扩大电视产品市场,提高电视媒介资源的开发利用率。第四,品牌目的原则。电视媒介品牌整合的目的是为了在提高收视率、提高受众忠诚度的基础上更有效地开发利用电视媒介资源。电视媒介品牌整合有利于宣传而不会有碍于新闻宣传。第五,媒介功能原则。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电视媒介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为实现其产业功能和宣传功能服务,品牌整合也必须紧紧结合这两种功能进行调整组合。

(据周鸿铎于《电视研究》2008年第9期)

广播电视内容生产的

“两个误区”

公共服务的最终衡量标准是是否得到了满意的服务。当前广播电视生产内容存在着下列问题:第一,混淆公共事业和公共服务之间的区别。多数广播电视生产、传播机构都存在一个误区:广播电视本身就是公共事业的一部分,因此广播电视的所有传播行为都是在进行公共服务。这一认识仅仅通过概念转换就实现了“口头上的服务”,其结论必然是维持现状,维护既得利益。内容生产也因此处于自流状态。第二,把完成宣传当作公共服务的全部内容。众多的传播机构都把完成政府下达的宣传任务作为公共服务的主干业务,最后,“为政府服务”就成了“公共服务”的代名词,“为公众”变成了“面向公众”。这一方面曲解了舆论宣传的目的从根本上是为民众服务这一事实,有可能造成宣传过程中的官僚作风和形式主义,不能创作出受众喜欢的和需要的“三贴近”产品。另一方面缩小了服务范围,把“面”换成了“点”,推卸了进行公共服务的责任。

(据张政法于《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8年第6期)

我国文化市场

需要重塑什么样的市场主体

在市场经济运行中,作为市场经济的微观经济组织――文化市场主体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第一,以赢利为目标。在市场经济中,文化市场主体和一般主体没有区别,它必须生产出符合消费者需要的文化商品,并将这些文化商品成功地销售出去以获取利润。如果文化市场主体的行为不围绕市场、不以赢利为目标,而以上级意志为目标,它在市场中就难以生存。第二,独立的产权主体。文化市场主体的一切行为动机与行为特点,均离不开其必须拥有独立的自行支配的经营财产作为基础。文化市场主体拥有财产支配权或占有权,成为真正的产权主体,是文化生产者能形成市场行为,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的必要条件,在市场经济中文化企业本身必须是独立的产权主体。第三,能够独立决策、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行发展。文化市场主体必须面向市场独立地实施市场行为,体现市场主体的意志;必须依靠自身的力量,依靠良好的经营效果自行积累、自我约束。我国文化市场要重塑的市场主体只有具备上述三个条件才能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据方林徐祯于《东南传播》2008年第8期)

手机电视将大规模商用

国家广电总局正计划成立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运营总公司,对CmmB进行运营和管理。目前广电总局在全国37个城市开通免费CmmB信号,可以收到5套央视节目及2套本地节目。成立运营总公司后将考虑CmmB市场化,可能每月向用户收取费用5―10元。CmmB全国运营主体成立以后,地方广电可通过参股方式参与设立地方运营子公司,独立进行该地方的CmmB建网工作,并在全国统一模式下独立运营。在运营主体成立之前的过渡期内,地方广电可先期进行该地区的CmmB建网工作,并在运营主体成立以后纳入全国运营体系。业内专家指出,CmmB投入商用后的赢利情况需要建立在良好的用户体验基础上,更丰富的内容以及尽快确立合理的赢利模式是成功运营的关键。

(消息来源:《传媒经济参考》)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将向付费电视和手机广播多向发展

9月3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明确了今后新媒体的发展思路,即“以中国广播网为新媒体业务发展龙头,台网一体、付费电视、手机广播多向发展”的工作目标,并确定了下一步三项重点工作任务:一是要深入分析和研究自身特点,另辟蹊径,寻求差异化发展道路;二是要抓牢台网互动,并充分整合中央台的人才资源、节目资源和信息资源在互联网上加以利用;三是要认真研究传播规律,集中力量打造一个品牌,培育一个亮点,尝试通过“一点搞活”来带动新媒体广播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消息来源:《传媒经济参考》)

星空传媒携手福克斯

图谋亚洲电影市场

继索尼、华纳兄弟之后,新闻集团旗下两大成员二十世纪福克斯影业与星空传媒集团近日宣布合资组建FoxStaRStudios,积极参与亚洲电影制作、发行及推广项目。据星空传媒集团宣布,新公司首个分支机构将落户宝莱坞电影工业中心孟买,之后将陆续设立大中华、东南亚分公司。除了投资传统宝莱坞影片外,还将拍摄新浪潮和其他印度语言电影。二十世纪福克斯主席JimGianopoulos表示,成立此联营公司是二十世纪福克斯在亚洲发展中最重要的一步。

(消息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传媒经济领域首颁学院奖

9月20日,由中国传媒大学、国家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主办的首次《中国传媒经济三十年学术峰会暨传媒经济杯・学院奖颁奖典礼》在中国传媒大学隆重举行。此次传媒经济杯是中国传媒经济领域三十年来首次颁发的学院奖,分别有24家单位及个人获得“传媒经济杯・学院奖”。在评选结果中,有两档经济类节目获得殊荣,分别是中央电视台《赢在中国》栏目和内蒙古卫视《财富非常道》栏目。(消息来源:搜狐网)

报纸、电视、互联网成为

中国商务人士接触最多媒体

新媒体运营的主要任务篇2

【关键词】呼叫中心;全媒体;电子商务;客户服务;课程设计

“互联网+”时代带来了全媒体信息的多方位应用,呈现出信息瞬息万变、渠道高速交互的局面,提供给消费者多样化的信息源和多元化的信息量,同时开辟了网络互动交流平台。随着电子商务移动端的建设和发展,许多传统行业的企业将线下实体业务扩展为线上线下一体化,以增强客户体验,因此电商客服类职位的需求日益显著。中职电子商务专业客户服务的课程设计只有顺应时代变化,在基于现代呼叫中心运营的基础上,充分融合全媒体的服务需求,增加电子商务客服岗位所需知识技能,制订合理的课程体系,才能更好地培养适合企业需求的人才。

一、全媒体电子商务呼叫中心的内涵

一个全媒体电子商务平台的目标,是要建立多媒体接入、一站式平台融合服务的网络营销模式及服务网络,包括传统语音呼叫、邮件、短信和新型微信、QQ、微博和互联网电子商务。在这个平台上,建立与客户接触的不同渠道,涉及与客户接触的不同周期和不同媒介,如咨询、服务、投诉、销售等。通过全媒体信息多元化、渠道智能化的平台优势,为客户提供专业化、全方位的服务,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进而使之成为最具竞争优势的服务平台和互动平台。电子商务主要通过网络进行交易,全媒体呼叫中心是信息媒体和通信渠道的统一融合,并提供统一的接入、路由、排队、服务、处理和回复的综合通信服务。它相对传统媒介而言,不受地域和时空的限制,又比传统的互联网更受广大群众的喜爱。比如,网络与电话的结合就弥补了各自的不足,电话中不能产生视觉影响,只有声音,而网络是一个有声有色的环境,具备互动性强的特点。“互联网+”时代的营销将是一场视听盛宴,全媒体呼叫中心是未来电子商务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全媒体电子商务呼叫中心客服项目运营的条件

(一)构建运营中心

全媒体客户服务中心处于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信息渠道多元化、信息传播速度光速增长,原始的呼叫中心,单靠语音沟通已经不能满足“互联网+”时代的业务需求:以往的企业只是单纯地通过普通语音坐席来了解客户体验、处理客户意见,没有监测和洞察“互联网+”时代各种全媒体渠道,所以对市场态势的变化和异常不敏感,这种工作方式效率低,无法适应极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电子商务企业越来越重视云计算和大数据在客户服务和营销上的覆盖,我们通过大量的数据汇聚、数据挖掘、数据分析,辨析消费者的真实需求,深入挖掘到消费者的购买初衷,还原购买场景,进而预测市场经济变化的形势,只有切实感知消费者的真实需求,并增加用户体验,才能扩大市场份额、增强企业和品牌的影响力。如何在中职学校教学环境的基础上构建可实现正常运营的全媒体呼叫中心?为此,我们进行了大量的考察工作,首先参观考察了多所中职示范学校,结果显示,同类学校中并没有可参考的样本。其次我们把目光投向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生存的各企业,从他们的角度来思考,与传统环境下开展客户服务工作相比,存在着一些不同之处,并具有一些新的行业特点。最后就是一些大型的呼叫中心,他们正在尝试为电话以外的多媒体电子沟通手段制订详细的运营及管理计划。根据以上信息,我们尝试设计席位、购买设备,建设电子商务呼叫中心。

(二)设计运营流程

基于全媒体呼叫中心的电商客服项目运营流程主要有两种,一是面向客户的关键流程,二是面向服务的关键支撑流程。面向客户的关键流程包括呼入服务流程、呼出流程、内部升级处理流程、危机处理流程及信息收集反馈流程。关键支持流程则是为了确保关键流程实施的实效性,从招聘和培训员工,到监控业务流程、规范现场管理等,切实保障了员工的服务质量。为了打造实战商业化的实训环境,首先明确业务及管理规则,保障客户服务的专业性和一致性;其次通过项目调研、实施、评估、分析,不断完善改进以对原有各项流程进行优化,归纳和创新了12种全媒体客户服务常规流程,包括:业务流程、工单服务、业务测算及排班、业务异常应对、投诉处理、线上问题处理、知识库维护和改进、持续流程优化管理、常见问题及预防、持续评估改进等。在运营流程的设计上,我们在实训中遇到许多现实的问题,比如服务水平指标经常被简单地当作呼叫中心的绩效指标或目标。事实上,它确实是全媒体呼叫中心运营管理水平的综合反映,是呼叫中心所有重要活动预测、排班、执行的决策基础。

(三)管理运营人员

从历年的中职电商专业对口就业的信息以及顶岗实习检查的数据来看,专业的电商客服岗位缺口很大,且呼叫中心的客服人员流失率相当高。电商呼叫中心的客服人员的管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是招聘信息,突出人员的基本要求,如语种、技能要求以及岗位职责;第二是收集招聘信息,进行面试,包括语音测试、表达、倾听、沟通能力测试和一些基本的电脑操作和文字录入技能测试;第三是培训,包括公司项目、管理制度的介绍,安全教育和业务的培训等;第四是进入试用期,在此前期,监听人员和班长将对新进人员的业务水平进行考评,这段时间内班长要主动了解和信任新招的人员,做好辅导工作。如果合格将会被正式录用,录用后根据录用企业的实际需求不同,会安排一系列的针对员工个人成长的培训,比如:入职关怀,可以稳定新人情绪;心理辅导课程,可以帮助客服人员舒缓负面情绪;企业文化参观,可以建立企业的归属感。电商呼叫中心的客服人员如何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呢?这将直接影响客服人员流失率的高低。第一是技能培养,在一线人员中提拔优秀人员进行其他技能业务培训,结合其个性特征及培训结果综合判断其可成为哪个业务组的后备补充人员,为其职业能力的提升打造基础。第二是精英培养,为团队中专业表现优秀的员工提供公司内部或外部的专业技能提升培训课程,帮助其进行个人能力的成长。第三是储备干部培养,在一线人员中提拔优秀人员结合其个性特征、适合发展岗位进行有意识的培养,通过储备干部管理培训合格后,成为管理团队的储备人才,在实际工作中可获授权承担一定管理工作,提升应变能力,积累工作经验,为将来的职位提升夯实基础。

三、基于全媒体呼叫中心的电子商务客户服务的课程设计

(一)课程设计的理念和思路

首先,我们以电子商务客户服务的工作岗位职能为导向,配合实际的工作项目,或者模拟工作情景,让学生在真实的项目中得到工作体验,突显对学生实操能力的考核,同时注重培养和提升职业素养。这样的设计理念不仅打破了传统的讲授型课堂,而且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典型的项目教学模式,进一步实现与行业岗位职能的无缝对接。其次,以全媒体呼叫中心客服的主要工作内容来进行项目设计和制订考核标准,学生的实操过程即为客服实际工作过程,项目的设置,必须是来源于实际工作,具有典型代表性的综合能力运营特点。我们希望项目内容具备普遍性和实用性,使学生通过项目训练能适应一般电商客服岗位的需求。

(二)课程目标

客户服务作为中职电子商务专业中的核心课程,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课程面向呼叫中心坐席代表、客户服务代表(CSR)、电话营销员、客户经理等客服类职位,系统地教授客户服务领域的知识和技能,着重培养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提升职业素质。通过理论学习和项目实践,学生能够熟练地运用各种信息化媒介,如电话、QQ,聆听客户需求,应对各种异议和投诉,进而化解客户的抱怨;同时能针对产品的特点设计说词,进行主动营销,从而胜任电子商务行业网络营销、客户服务等工作。

(三)课程内容

中职学校的课程设置主要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为导向,电子商务客户服务作为电子商务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面对日新月异的电商客服类岗位的实际需求,系统讲授客户服务领域的知识,增加技能训练,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为学生后续顶岗实习和就业奠定基础。本课程在教学设计上遵循了“职业活动导向,项目载体、学生主体”的原则,较好地贯通了“用项目模拟工作环境,用任务训练职业能力”的思想,课程设计体现实际岗位需求。以实际工作内容为基准来设计各种训练项目,学习实践过程反映岗位工作过程,主要内容包括:语言和听力训练、抱怨与投诉处理、网络营销、情绪管理等。

(四)课程组织形式

本课程教学组织的基本形式是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分组演练,通过教师的引导,组员之间相互配合、协商互动来达成教学目标。我们可以视班级人数进行合理分组,强弱搭配,每组5-6人,同时选出组长,有效组织小组成员完成教学任务。在教学时,教师首先要营造一种体现职业环境特点的教学氛围,通过岗位角色扮演,把要学习的知识技能素质巧妙地蕴含在一个个项目任务中,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提升岗位技能,促进良好职业道德的养成。在此过程中,教师担任教学的组织者和裁判者,及时恰当地对学生进行指导和点评,从而达成教学目标。与此同时,独创项目实训周,引入企业人员和真实项目,首先让企业人员对学生进行岗前培训,如业务流程、产品信息、软件操作、工单填写等培训。其次,由熟练的企业客服人员一人对应一个小组,进行演示和实操指导,并及时了解学生情况,与教师一起进行辅导。最后,由真实的企业考评分数替代一部分的课程考评分数,体现真实有效性。综上所述,随着“互联网+”概念的引入,全媒体呼叫中心所要承担的工作职能更加多样性,同时具备智能化、信息化、复杂化等特点,消费者对信息时代客户服务的要求随着媒介的不断更新和演变,他们的行为习惯正在产生巨大的改变,单纯依靠传统的客服热线已经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我们的呼叫中心正在成长为功能更强大的全媒体服务平台,因此,中职教育的电子商务客户服务课程也将把各种媒体的应用融入课程的学习中,以提高学生综合素养,适应市场需求。

【参考文献】

[1]赵溪.呼叫中心运营与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2]张水云.中国呼叫中心产业的发展与规范[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2012

[3]周哲敏.多媒体呼叫中心在线客服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2014

[4]严青红.浅谈中职电商客服人员的培养模式[J].职业,2016(21)

新媒体运营的主要任务篇3

[关键词]新媒体;天津地铁;突发;对外信息

中图分类号:U239.5;tU984.1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8-0059-02

1绪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研究背景

如何引导公众舆论,抑制谣言产生、提升企业形象,已成为一项紧迫而重要的研究课题。2011年7月的《中国社会舆情与危机管理报告(2011)》中明确指出“微博客已经成为了公众监督公共权力和维护自身权益的主要阵地,已成为网络舆论中心”。在此背景下,企业通过使用新媒体进一步优化日常和突发信息公开是地铁运营企业发展面临的必然选择。

本文关注网络化运营下,天津地铁对新媒体的利用和管理情况。总的研究问题包括:新媒体日常管理;突况下的应急;以期为地铁运营企业在对外信息方面提供对策建议。

1.1.2研究意义

本论文选取网络化运营下,天津地铁对外信息管理这一特定情境,构建天津地铁信息公开的分析框架及影响因素。

从实践层面上来看,提升天津地铁的信息公开效能,是促进天津地铁信息公开回应能力的重要举措。针对天津地铁故障的案例研究,验证检验新媒体信息公开的理论模型,提出地铁运营企业新媒体管理的最佳策略,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1.2文献综述

1.2.1政务信息公开

政务信息公开是企业依照法定程序将其在日常和应急管理中各类信息主动向公众一系列活动的过程。总体来说,政务信息公开具备主动、及时、客观、全面等特点。

1.2.2新媒体

由人民日报和新浪联合制作的《2015政务指数微博影响力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底,新浪微博平台认证的政务微博达15.2万个,其中政务机构官方微博11.5万个,阅读量1117亿。由此可见,新媒体正在以自己方式深刻地改变着信息工作格局。

2天津地铁新媒体对外信息分析框架

2.1“天津地铁运营”新媒体基本情况

天津地铁运营公司的新媒体主要由信息中心运营管理,包括与各新闻媒体单位合作、管理官方微博、天津轨道交通官网的运营板块,以及地铁热线60286888和天津地铁微信。

执行“固定内容常态更新、宣传活动丰富多彩、关注反映社会民生、与其他微博积极互动”的理念,立足“地铁是基础性的窗口服务行业”的现实,确定服务、沟通、学习和引导四项功能,有效进行对外信息管理。

2.2新媒体日常管理

2.2.1服务

在网络化运营条件下,新媒体成为信息、新闻宣传的重要手段,成为整体运营服务的组成部分,成为实体运营服务的重要助手。[2]当前服务主要有:

(1)基本运营信息服务

如地铁线网图、运营时间、站点位置、票制票价等。

(2)日常运营信息服务

如失物招领、解答网友疑问、各类活动、优惠信息等。

(3)重要信息宣传引导

如新线、新车站开通,平安夜运营安排等。一般会做专题,持续报道。

(4)实时运营信息服务

如早晚高峰运营情况、运营异常情况、突发恶劣天气等。

2.2.2沟通

网络化运营下,乘客就自身体验进行实时的公开表达。一般情况下,新媒体都要给予回复。

一般来说,凡是可以立即做出解释的,立刻回应;如果是共性问题或者适合公开回复的,将公开回复。需要进一步调查、一时无法回复的,首先做出回应,然后启动内部调查机制,一般24小时内予以回复。涉及服务质量的投诉或反馈,往往公开说明或道歉。

2.2.3学习

新媒体不仅是“猎奇”或“炫”的利器,更是学习的好平台。除了给乘客提供服务,也致力于做成一个开放的学习平台,比如【地铁眼】、【地铁爱生活】等栏目,都可以让乘客及员工了解各方面的知识。

2.2.4引导

地铁具有快速聚集和疏散人流的功能,借助新媒体的信息管理,在其他方面也可收到比较好的效果:2、3号线开通后,天津地铁安排志愿者引领秩序,同时在新媒体上发起“文明乘车随手拍”活动,既为主动排队的乘客点赞,又对不文明乘车的行为适度曝光。现在,以天津地铁营口道、天津站等客流大站为代表的车站,乘客基本都能自觉。

2.3应急管理

突况指,在日常运营过程中,突然发生的影响正常运营秩序、可能或已经造成危害的事件或事故,如突发设备故障、列车运行秩序紊乱。

在实际的运营工作中,人们对突况最敏感、最关注。新媒体的最大价值就体现在快速反映、捕获信息、快速回应、正面引导上。出事之后,凡是可以对外说的,一定主动的说、诚恳的说、有用的说、连续的说。[3]

天津地铁建立了突发事件信息快速机制:异常情况发生后,属地责任人或控制中心在5分钟之内通知信息中心,信息中心立即向公司突发事件信息对外领导小组或公司新闻发言人报告,并在10分钟内报告上级。事件处置过程中,属地责任人或控制中心随时向信息中心报告最新进展。与此同时,信息中心通过新媒体平台进行对外信息管理:

第一步,10分钟内,基本情况,包括事件类型、发生地点、初步影响;第二步,15分钟内,补充信息,包括事件详情、当前行车间隔、当前采取的运营调整措施等,提醒乘客及时调整出行安排;第三步,持续事件处理进展情况,以及预计的等候时间、客流分布情况、绕行或公交等替换方案等;第四步,及时恢复信息。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事件详情,向外界进一步解释说明。

由此可见,持续信息很重要,无论是戴维・梅斯特(美国著名营销学家)“等待态度理论”,还是现场的实践都证明:乘客在等待运营恢复的过程中,不确定的等待时间比确定的等待时间感觉更长;不能说明的等待时间比能够说明的等待时间感觉更长;焦虑时等待感觉更长。所以,即便没有新进展,也可相关的“填充”信息,缓解乘客的等待情绪。

3天津地铁“6・25”1号线故障新媒体对外信息分析

3.1天津地铁“6・25”1号线故障情况

2015年6月25日9:30左右,天津地铁1号线营口道至小白楼区段突发供电故障,导致列车停在隧道内。事件发生后,天津地铁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在市交委、公安公交分局、公安消防总队等部门联合组织协调下,组织车内乘客分别向营口道、小白楼两站疏散,同时将列车运行方式调整为双林至土城、刘园至海光寺区间独立运行,土城至海光寺下行区间单线双向运行。11:06故障排除,逐步恢复。

3.2天津地铁新媒体对外信息管理

此次故障持续一个半小时,天津地铁第一时间利用新媒体管理信息,与市有关媒体做好联动,确保最及时的消息第一时间送至尽可能广的范围内。

9:42,收到控制中心oCC首条故障提示,信息中心立即前往oCC,组织信息。9:54-15:46,共9条提示信息。截至21:00,新浪微博阅读量突破31万,转发351次,评论304条。在与其他媒体联动方面,天津地铁利用新媒体渠道,向央视新闻、人民网天津、人民网、天津日报、天津交通广播、平安天津、天津广播、新浪天津、天津公交、每日新报、渤海早报等数十家媒体和民间大V等,均提供了有关信息。

4网络化运营下新媒体的运用与发展

天津地铁在新媒体的运用虽然取得一定成绩,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管理方法,但仍需不断新的突破。

4.1整合各项新媒体资源,构建新媒体平台

统筹考虑信息的独特性、受众范围等因素,统筹安排,集中资源和精力创建并运营一批优质的新媒体平台,打造有社会影响力的、良好的网上服务窗口。[4]

4.2注重内容营销,丰富内容的表现力

改进和提升新媒体内容质量,注重语言的生动性和活泼性,更接地气、更有人味。广泛搜集整理新媒体素材,多从公众关注的地方着手,深挖闪光点和亮点,提高新媒体与公众的契合度。加强新媒体主题、形式和内容的策划和营销,积极借鉴其他优秀行业的先进经验及模式。同时,加强效果分析,充分运用数据挖掘技术,通过大数据分析对新媒体的受众年龄、职务性质、口味兴趣等进行分析,开展精细化营销。

4.3发展新媒体“o2o”模式,整合线上线下信息

o2o即线上到线下,天津地铁可借鉴企业o2o模式的管理经验,积极创建对外信息管理的o2o模式。如通过新媒体实现对公众关切的信息采集和受理,并搭建o2o处理平台和完善流程,实现运营服务管理线上到线下的完美融合。

参考文献

[1]邱均平,邹菲.关于内容分析法的研究[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4,(2):12-17.

新媒体运营的主要任务篇4

关键词媒体行业特点人才

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识码a

ontheCharactersofmediaindustryandtheDemandofRelatedworkersandtalents

SunHang

(LiaoningacademyofSocialSciences,Shenyang110031)

abstractthepaperanalyzesthecharactersofmediaindustry,thespecialdemandanditscharactersofrelatedworkersandtalents.

Keywordsmediaindustrycharacterworkersandtalents

媒体行业与其它传统行业相比,有很多不同特点。这些特点决定着媒体行业的人才需求特征与其它行业有很大不同。本文从分析媒体行业的特点及对人才的特殊要求出发,进一步分析媒体行业的人才需求特征,为媒体行业的人才队伍建设提供参考。

一、媒体行业的特点

媒体所处的行业,惯称为传媒业,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传媒业开始大力探索市场化、产业化经营,形成了目前以电视、报纸、杂志、广播以及网络等新媒体为主体的庞大市场。

传媒业,是一个有着高投资回报的智力密集产业,本身在产业属性、目标市场、产品特性等方面就与传统产业有着很大的不同。在我国,由于管理体制、政策环境上的差异,使得国内的传媒业,除了具备了一般意义上共性特点之外,又具有了自身所特有的一些特点。

第一,在产业属性上属于边缘产业。传媒业是信息传播的媒介,它涵盖了信息生产、加工、传播等领域,具有典型的信息服务业的特征;同时,媒体所传播的内容又具有强烈的文化特征,这使得传媒业也属于文化事业的一部分。因此,传媒业可以被视为信息服务业与文化产业交叉的一个边缘性产业。

第二,具有二元结构的目标市场。与其他产业不同,媒体产业要面对的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市场,一个是受众市场,一个广告市场。这就要求媒体必须为两个完全不同客户群体,提供两种截然不同产品,一个是面对受众的“传播内容”,另一个是面对广告客户的时段或版面。因此,要同时运用两种不同的营销方法:受众营销与客户营销。

第三,媒体的产品与服务不存在价格弹性。传播内容、广告版面或广告时段作为一种商品,几乎没有价格弹性系数,这与其它有形商品区别很大。消费者不会因为产品价格的下降而产生需求。传统的价格杠杆将无法对市场需求进行有效调控。这在种环境下,产品自身的竞争力成了市场竞争的核心。这就造成了弱势媒体无价格,做强是媒体经营的唯一出路。

第四,具有事业与企业的双重体制。虽然,我国的传媒业由先前的完全的事业属性,转变为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实现了媒体经营管理的重大转变。媒体的产业化进程正在逐渐在加快,传媒业的产业化程度不断提高。但是,目前国内的主要媒体,大多数还都属于事业单位的管理体制或管理模式。这就要求媒体必须做到:一方面,要从政治属性出发,作公共服务的平台,完成舆论宣传与导向的任务;另一方面,还要从产业属性出发,直面市场竞争,不断加强经营、扩大规模、增强实力。要求媒体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第五,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在我国,媒体的所有权归国家所有,使用权、经营权归经营者所有。因此,政府对传媒业的相关政策,上级主管部门的相关规定,就成了我国媒体的经营指针。媒体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很大程度上要受到国家相关政策和规定的影响。

二、媒体对从业人才的特殊要求

由于媒体兼具政治、经济、文化等多重属性,使得它同那些生产物质产品的组织有很大的不同,它必须兼有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双重性。所以,媒体的经营管理难度要大于传统产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更高,对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

第一,媒体首先要追求社会效益,这就要求从业人员应该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

第二,媒体要面对市场竞争,必须追求自身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这就要求从业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经营管理素质。

第三,媒体所涉及工作大部分具有很强的创造性和技术性,在保持政治性的同时,还要兼具文化艺术性,要求从业人员要有很强的专业水平和丰富的从业经验。因此,学习曲线周期较长。

第四,要求媒体将社会效益置于经济利益之前。因此,从业人员要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不能只追求利益。一个有社会责任的媒体工作者,必须是社会的镜鉴,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传播先进的文化和思想。

三、媒体行业所需人才的特征

传统产业中的组织,尤其是生产有型产品的组织,价值链环节较多。产品研发设计、采购供应、生产、质量控制、销售、仓储物流、售后服务、后勤保障,环环相扣。其间,各类人员分工细致、协作紧密。

与传统产业不同,媒体生产的是无形产品,价值链环节较少,各环节之间的连接又不是非常紧密,基本属于模块运作。每个模块中或是单兵作战,或是团队作战,形成很多独立单元。如果团队作战,只在团队成员间有分工和协作。模块之间,单元之间,分工协作较少。

这样,就造成了媒体从业人员职类划分比较清晰,根据媒体的经营管理特点和对从业人员的特殊要求,媒体的从业人员可划分成三支队伍,包括:采编人才、经营人才、复合型人才。人才是媒体经营成功的关键,三支人才队伍就像三个轮子,尺寸大小,转快慢快,负载轻重,都要协调一致,才能平稳快速的运行。

1.采编人才

采编人才属于专业型人才,即包括记者、编辑、主持人等在内的一线采编人员。他们是传媒产品的制造者,负责着相当于有型产品生产过程中的产品研发设计、采购供应、生产、质量控制等众多环节。“内容为王”,他们传媒业的中坚力量,其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直接决定着传媒产品的质量水平,决定着媒体的兴衰。

对于一名优秀的专业型采编人才来说,要具备以下特征:

第一,要有社会责任感。作为传媒人,只有通过深刻地关注和记录社会上正在发生和形成的历史,最终的职业成果才能对社会发展进程产生积极影响。

第二,要学会理性观察与思考。作为传媒产品的制造者,每日每时都要面临着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如果说事实判断是所有传媒人都应具备的基本功,价值判断则是优秀传媒人的特质。在媒体提供的资讯量已经出现“大量过剩”的情况下,必须为受众整合、梳理看似杂乱无章的资讯,为人们提供有序而冷静的观察与思考,才会有更多的“话语权”及传媒影响力。

第三,要有专业精神。对于传媒人而言,拥有更多的表达机会。所以,必须秉承专业精神,用好所拥有的“话语权”。

第四,要有自己的风格。对于媒体来说,注意力就是命脉。那些泛泛而谈和同质化的内容,无法吸引受众的注意力。于是风格就显得尤为重要。

2.经营人才

经营人才属于市场营销型人才,即担负着市场、策划、发行、广告、品牌运营等职责的人员。过去,受传统体制的影响,只重视专业人员,不重视市场经营人员,造成了如今这种能搞采编的人才多,能搞市场经营的人才少的局面。例如,在大部分报社,能搞新闻的,占到百分之七八十以上,能搞市场经营的,只占到百分之一二十。要想在传媒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必须有一支过硬的市场经营型人才队伍。作为优秀的市场经营人员,必须具备很高的综合素质:

第一,要有市场运营的专业知识。目前传媒业竞争越来越激烈,竞争手段不断升级。同时,由于新媒体的不断出现,使传媒业的市场格局、行业成功因素、客户消费习惯不断发生变化。这就要求市场运营人员能够不断的审视市场环境、做出快速反应,分析客户行为、制定竞争策略、创新商业模式。所以,一定要由丰富和扎实的市场营销、销售管理方面的相关专业知识;广告促销、创意、策划方面的相关知识;合同法、经济法等方面的相关知识。

第二,要掌握市场运营的专业技能。作为市场经营人员,要不断分析研究行业发展态势;追踪并研究国内外行业热点;收集、整理、分析市场信息、客户信息和反馈意见。通过分析判断,最终作出市场预测,确定市场定位,制定发展规划、推广发行计划、多种经营项目投资计划、地区覆盖策略、广告经营策略、品牌管理策略等。所以,必须掌握制定经营规划、商务计划、实施方案的专业技能;商务谈判的技巧;信息搜集、整理、分析的方法与工具。

第三,要有市场管理的综合能力。要想使经营计划、经营策略、营销方案等能够顺利实施,顺利完成推广发行和广告经营任务,最终完成经营目标。市场经营人员要有较强的计划、组织、协调、控制能力;鼓动、激励、影响他人的人际沟通能力;应变与危机处理能力;商业机会分析判断能力;市场运作能力。

3.复合型人才

复合型人才属于媒体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包括电影、电视、广播节目制片人,报业传播业务项目经理,出版界项目负责人等。这类人才的突出特征是能够融媒体传播与经营管理的知识和能力为一体,是高层次的复合型人才。他们既懂传媒、又懂管理,学有专长、经验丰富。随着传媒市场化程度的不断加快和国内外传媒竞争的日益加剧,传媒经营管理型人才逐渐受到重视。目前,国内这类人才极其缺乏。

媒介产业是一个特殊产业,有着与其他产业不同的经济运行规律。因此,传媒组织的高层经营管理人才应具有如下特质:

第一,具备把握体制和政策的能力,要有清醒的政治头脑和深刻的政治意识。媒介产业与国家的政治制度、意识形态紧密相关。作为媒体的经营管理者,首先必须具备非常高的政治素质。

第二,具有敢于冒险的组织家精神。与其他产业相比,我国的媒介产业正处于市场化的起步阶段,大部分媒体还在转制过程当中。媒介产业将是中国最后未开垦的高利润产业,这也就意味着有更多的跟随者将进入媒介产业,从而促使媒介产业的风险将大大加强。对于正在转型和新兴的国内媒体,迫切需要的是风险意识强,具有创新、冒险精神的决策与经营者。

新媒体运营的主要任务篇5

一、新媒体专业课程思政实施的紧迫性

2018年,《教育部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提高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能力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指出,要“深挖新闻传播专业课程的育人元素、育人内涵和育人功能”,“打造新闻传播人才德育新模式”。2020年,教育部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不可割裂”,“要切实把教育教学作为最基础最根本的工作,深入挖掘各类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这对我们当前新闻传播类专业教育及课程教学提出了非常明确的要求。当前,随着网络与新媒体技术的高速发展,各种网络媒体尤其是自媒体的活跃程度前所未有。而UGC模式(用户生成内容)逐渐成为互联网发展壮大的基本模式,使得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生产者、者。在人们生产海量信息的同时,自媒体平台也出现了重“爆款”追“网红”、重流量轻质量的现象,甚至出现部分浮夸、低俗、造假现象,对青少年造成了非常不好的影响,甚至会产生错误的导向。新媒体专业学生是传媒业的后备力量,肩负着引导正确舆论导向的使命和任务,必须具备坚定的政治立场、精良的业务能力和过硬的作风素质,并借助自身知识优势和媒体平台优势,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践行者,做时代精神的传递者,要有理想、有担当、有能力。这些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主要依靠学校教育,而“所有学校的教育目的都要以课程为中介才能实现,课程是达成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和手段”②。为此,新媒体专业的课程在培养学生技术技能的同时,更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理想信念、责任担当。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高职有其独特性。相对来说,高职院校的学生对理论的接受兴趣与认知程度会弱一些。因此,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要以“如盐入水”的方式进行,重视挖掘课程尤其是实践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在进行技能培养的同时,润物无声地进行学生价值观的引导。

二、新媒体专业“活动策划与组织”课程定位

“活动策划与组织”是笔者所在学校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新媒体采编方向)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理实一体化课程。这门课程原来在新闻、文秘、市场营销、旅游等专业都有开设,主要是进行线下活动策划组织的学习和实践。但是,随着新媒体技术的进步及普及,“新媒体运营”成为高职新闻传播专业大类的一个主要岗位。活动运营是新媒体运营岗位上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在新媒体运营的四大板块(内容运营、用户运营、活动运营、产品运营)中,活动运营是一个几乎涵盖新媒体所有技能的模块,也是体现和检验新媒体学生专业能力的一个重要模块。从各大互联网公司的招聘信息来看,活动策划早已不仅仅是一个岗位,而是一项通用运营技能。比如今日头条、喜马拉雅等大厂招聘的高薪运营岗都要求应聘人员熟悉活动策划。“活动策划与组织”课程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在新媒体运营岗位技能要求之下开设的,是培养学生线上、线下活动策划与组织能力、运营能力的一门课程。然而,在新媒体发展繁荣的背景下,传播范围广的线上、线下活动案例更多偏重商业化,且关注流量、关注红利。高职生处在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因此,课程在关注活动商业效果的同时,还需要对学生进行价值观引导,做到“商亦有道”。为此,“活动策划与组织”课程思政教育应当成为我们课程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进行市场调研及学生情况调查之后,结合本门课程的特点和技能要求,我们将新闻专业“活动策划与组织”课程的思政目标定为:培养学生互助合作的思想和能力,推己及人、设身处地的思维方式,爱岗敬业、诚实肯干、规范严谨的职业精神和正视问题、解决问题的担当精神,激励学生树立目标与远大理想,形成知行合一、反躬自省的人生态度,做好传统文化、时代精神的传播者、践行者。

三、“活动策划与组织”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

探索《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指出:“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建设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必须将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通其中,必须抓好课程思政建设,解决好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两张皮’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正确实施课程思政,就要做到有味无痕,可以从如下几方面入手。

(一)保证课程思政与专业思政一体化

“课程思政既是专业思政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开展专业思政建设的重要载体。各专业要把握专业思政与课程思政的一体性特征,对专业思政和课程思政进行一体化设计和一体化实施。”③新媒体专业的思政目标体现在本专业所有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中。在确立与挖掘“活动策划与组织”课程思政目标时,不仅要考虑课程知识点本身所蕴含的价值元素,还要充分考虑新闻传播专业思政目标,并坚持把专业思政目标、教学要求传导给课程教师。各课程教师在充分协商、研讨的前提下确立课程思政目标,促进专业思政和课程思政一体化实施,保证各门课程思政目标既互相补充又相互区别,做到方向明确,重点突出,课程联动。经过充分讨论,笔者所在学校新媒体专业将课程思政主线概括为“塑家国情怀,传文化之美”。“活动策划与组织”课程的思政目标就是要在这一前提下,以此为主线进行充分挖掘。如果不熟悉专业思政育人目标,就很难明确课程思政目标并有针对性地去实施,也就容易陷入“为思政而思政”的境地,失去其原本的意义和价值。

(二)做到内容设计上的“四位一体”

“全媒体时代,不管媒介与技术如何变化,内容始终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所在。”④内容是课程思政的载体和基础,离开课程内容,“课程思政”就会成为空中楼阁,思政育人也会变成“说教”,无法达到育人目标。“活动策划与组织”课程思政教育的关键是教学内容设计要以专业人才培养方向和课程教学目标为出发点,同时为学生的兴趣、需求服务,将抽象的价值元素融入具体的专业知识和现实问题中,实现专业教育与价值导向的同向同行,形成知识、能力、素养、思政四位一体,“思政”与“课程”有机融合的育人场景。为此,在“活动策划与组织”课程中,我们结合知识点、技能点,从知识传播、思维培养到组织实施,兼顾线上线下活动策划,挖掘每一个章节的思政元素,确立育人主题,具体表现为六个方面,如表1所示。

(三)注重案例教学的导向作用

“活动策划与组织”课程与社会热点联系非常紧密。在授课过程中,将理论讲解与案例分析相结合,活动创意与社会热点相关联,分析商业活动的典型案例,是掌握活动策划技巧的重要方法,也是课程思政的重表1“活动策划与组织”课程中设置的育人主题要途径。虽然目前学生接触到的市面上成功的活动案例多以商业盈利为目标,但是在保证活动策划商业功能的同时,依据课程内容要求,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经典的、能够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价值引领作用的案例。通过案例分析,在强化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运用的基础上因势利导,启发和引导学生分析当前热点问题、重大事件、文化现象,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活动创意是活动策划组织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在新媒体活动策划领域,学生体验过“红包”“答题”“征集”“收集”“pK”等很多“玩法”。如何在创意策划中引导学生从价值观角度去创新呢?这时,案例选择与教师的导向就显得尤为重要。例如,在教学中,笔者团队承接到足浴店拉新的任务。足浴店在各大城市普遍存在,然而其处境较为尴尬,即使正规的足浴店在拉新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困难。为此,在课堂上,笔者结合课程内容“活动创意”部分,将企业任务作为课程任务,要求学生进行创意策划。在带领学生做策划时,笔者及学生首先查看了营销日历,发现母亲节临近,然后又联系到经典的“给妈妈洗脚”广告案例。学生很快受到启发,策划出“在母亲节免费给母亲洗脚,子女给母亲办卡享8折优惠”的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从课程任务中,学生能感受到中国传统的“孝”道文化在现代活动策划中的应用及魅力。通过案例的分享与解析,学生能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并运用到自己的活动策划中,实现中国传统文化与商业的契合,达到课程思政目标。

(四)发挥新媒体技术的支撑作用

新媒体专业的活动策划课程本就是新媒体运营项目的分支,与新媒体技术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在新闻专业的课程授课中,要充分利用技术类课程为课程思政进行技术赋能,增加课程思政的育人视角,促进价值观教育输入、接收与传播。相对本科院校的学生来说,高职院校的学生对理论学习的兴趣度较低,大多注重实践能力,对技术感兴趣。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为课堂服务,不仅是新闻专业能力训练的需要,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进思政与课程融合的重要途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借助新媒体构建多样化的“教学—学习”模式,根据学习内容的特质灵活选择多元教学方法,如项目法、实践法、讨论法、案例法;另一方面要充分运用新媒体技术平台和手段,增加教学的趣味性、时效性和针对性。比如,利用教学资源库,为学生提供足够的信息资料,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利用小红书、微博、微信、抖音等,为学生实践提供丰富的展示途径,满足学生的成就感;利用ih5、processon、图虫等小工具,对教学内容进行全新呈现和诠释,辅助学生完成实践任务,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利用钉钉、朋友圈、微博、课堂派与学生互动,增加个别答疑的机会,达到因材施教的效果。

(五)以实践促进课程思政实施落地

“活动策划与组织”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课程注重理实结合、知行统一,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发展与市场需求,鼓励学生参加技能竞赛,参加小型项目投标,形成“以企业任务为主线、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知识的转化与内化。在“活动策划与组织”实训中,教育学生以思维、流程和方法为基础,以能力与创新为目标,完成课程任务和企业任务。就课程思政而言,教师将思政元素提炼出来后,除了在课堂通过案例等形式进行输出,关键点还在于“内化”。要让学生充分接收并消化思政育人元素,就要把握好“实践”这块阵地。除了课堂实践,专业承接的企业任务、专业内部活动、各级技能大赛、课程期末考核都为活动策划提供了实践机会。通过完成实践任务,课程的思政目标也“如盐入水,有味无痕”地得到执行落地。比如,“活动策划与组织”课程教师会组织学生参加街道、社区面向高校和社会机构举办的“社会治理服务项目创投大赛”,学生分组撰写策划方案,参加创投大赛,中标的方案由全班一起执行。另外,学校先后在关心留守儿童、社区非遗景点打卡、红色景点运营等活动中成功中标并执行。学生在活动策划和组织过程中,深刻理解了作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和担当,对传统文化、党史知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体验。由此可见,思政育人不能仅仅停留在课堂上,还应深入人心、传播在外。

四、结语

新媒体运营的主要任务篇6

时政新闻:特殊的意识形态产品

国内的时政新闻作为特殊的意识形态产品,之所以会成为主流媒体的专营品,主要是由国家政治制度决定的。时政新闻涉及到党和国家、军队重大时政活动或重要领导人动态,具有重大的新闻价值和很强的政治性、政策性和敏感性。2014年8月7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的《即时通信工具公众信息服务发展管理暂行规定》中,对“时政类新闻信息”做了专门说明:“包括有关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社会公共事务的报道、评论,以及有关社会突发事件的报道、评论。”该界定与宣传部门、新闻出版和广电部门的观点完全一致。国内的时政新闻向来有两个舆论场:一是主流舆论场。通过主流平台、渠道报道传播的时政新闻,通常要求有一致的口径,属于意识形态专属领地。一般自然人不允许擅自时政类新闻信息,广电媒体的新闻及新闻类节目生产不允许搞制播分离。主流媒体的时政新闻报道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必须严格遵守宣传纪律,要反映党、国家和军队的政治立场、政治主张、政治观点及重大战略决策、重大举措等重要内容,必须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与中央保持一致。二是民间舆论场。时政新闻永远是民间最感兴趣和津津乐道的东西,特别是这个依旧由男权主导的商业社会,政治与仍是“有闲阶层”茶余饭后最惬意的消遣品,通常以“小道消息”及社交、人际的方式传播。

微博、微信等网络传播和社交工具的兴起,为人们议论时政提供了极其广阔自由的场所,几乎所有的突发性公共事件报道及舆论生成都源起于网络,主流媒体的新闻专属领地实际上已被突破。近年来,政府对时政新闻信息的行政监管由传统媒体向互联网新媒体领域延伸,如采取微博实名制;严打散布谣言、传播虚假信息、非法网络攻关等网络犯罪行为。最高人民法院也了《关于审理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明确了网络上发微博、微信捏造虚假恐怖信息应承担法律责任。目前各大网站微博基本上实行了实名制,而微信作为一个熟人网络交流平台和私密性传播空间自然也不可能成为法外之地,此番国信办的《即时通信工具公众信息服务发展管理暂行规定》,主要是对服务提供者的资质要求和对公众账号、转载时政类新闻设限。《规定》明确提出,新闻单位、新闻网站开设的公众账号可以、转载时政类新闻,取得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资质的非新闻单位开设的公众账号可以转载时政类新闻,其他公众账号未经批准不得、转载时政类新闻;即时通信服务提供者从事公众信息服务活动,应当取得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资质;即时通信工具服务使用者按照“后台实名、前台自愿”的原则通过真实身份信息认证后注册账号。这一系列措施就是要从源头上规范时政类新闻的互联网传播。

近年来,国家在证照、资质、竞争规则等方面赋予广电、党报等传统主流媒体诸多优先权和倾斜政策,鼓励其以时政新闻为优势积极向互联网新媒体空间拓展,但是,如此多的政策利好之下,传统媒体在互联网上的时政新闻作为仅限于开办官网、微博、微信、客户端,总体思维仍脱不开身在主流、以自我为中心及政策依赖的定势,实际上是以应用者或用户身份对互联网平台及业务的单向式进入。如今很多传统媒体在与互联网媒体进行优劣势比较分析时还将“新闻采访权”作为核心竞争力,实际上是将面对新媒体竞争时的弱势心态表露无疑。商业新闻网站虽然没有获得“新闻采访权”,事实上已具备了很强的新闻原创能力,通过博客、微博、演播室、相关分析软件等方式实现了大量内容的自采,如新浪除了时政新闻外,80%~90%的内容都是自采。①因此,传统媒体的时政新闻优势正在逐渐丧失,以传统媒体思维深入新媒体腹地的盲目自负、眼高手低,实为许多国内主流媒体的通病。

时政新闻“生意”的政策与市场逻辑

国内的时政新闻具有双重属性:一是政治属性。特殊国情及现行政治制度下,时政新闻的政治性被强化而成为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产品,并为主流媒体独家专营;二是经济属性。传媒市场化条件下,时政新闻被纳入主流媒体整体运营之中,事实上已具有经营性。从传媒经济视域看,时政新闻的经济价值直观地体现为传播价值和广告价值,也隐身于以成本支付和消费的方式纳入社会经济循环。

时政新闻之所以成为“生意”,有其特殊的政策与市场逻辑。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从政策理论来看,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媒体由单纯的宣传单位转变为集宣传喉舌、公共服务、产业发展“三位一体”的新主体。党的十六大做出了改革文化体制和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战略决策,从理论上确认了包括传媒业在内的文化领域的经济属性和产业属性,为时政新闻在传媒运营中成为最具传播价值的经营要素提供了较为充分的政策理论依据。国家在传媒体制内将时政新闻定义为公益性事业,但多年来传统媒体的整体运营一直处于事业产业混营状态,时政新闻实为主流媒体经营范畴内的一个子项,而且是最具商业广告价值的内容产品。二是从实践来看,这些年来传媒业市场化改革、产业化发展及事业单位企业化运作的实际情况表明,时政新闻作为特殊的意识形态产品已成为主流媒体“垄断”专营的媒介内容产品。如早在2006年有关论坛上的央视《新闻联播》26.6亿元的品牌价值及持续十多年的广告标王营销就是明证。2014年上海报业集团的新媒体项目“澎湃新闻”,更是不再矫情地回避时政新闻的产品属性和经济属性,而是“在商言商”,将自己定位为“政经类新闻产品”“中国第一个新闻问答产品”,实际上是确认了自己“互联网时政内容供应商”的企业角色。三是从经济社会环境来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机制的作用无处不在,主流媒体必须将时政新闻当作“生意”来做,通过获得市场上的成功来更好地履行其喉舌、公共职能,有效提升舆论引导力及媒介影响力。诚如喻国明教授所说,“当传媒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时,它作为产业的重要性也就越来越重”,“一切政治上的成功都是以经济上的成功为前提,市场上的弱势化必然导致政治上的边缘化”,“今天的媒介,无论承担什么政治责任,如果没有市场的成功,就谈不上政治上的责任和对群众的影响力”。②四是从完全商业化的媒介市场环境来看,主流媒体的时政新闻时刻要面对各大门户网站、微博、即时通信工具等强大对手的白热化竞争,不论是从维持媒体日常运作还是一般从业者养家糊口的生计来说,它实际上都已成为一门“生意”。

时政新闻所背负的新闻理想、时政情怀与商业诉求、市场压力之间的乖离,使时政新闻及其从业者成为一个矛盾体。主要体现为两个冲突:一是新闻观的冲突。做时政新闻必须自始至终坚持“主流新闻观”,即把发挥喉舌功能和公共服务功能放在第一位,承担把握导向、引导舆论和弘扬主流价值观等宣传任务,但同时,时政新闻又被一些媒体精英和社会精英寄予了新闻改革和回归传媒独立社会角色本位的期待,其中也掺杂了新闻报道的纯客观性标准、“中立把关人”等西方新闻专业主义的成分。尽管这些年来随着新闻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现代新闻意识的提升,主流新闻观里也汲取了一些新闻专业主义的有益因素,但两者毕竟是本质上完全不同的意识形态、价值体系和评价标准,因此,主流媒体在时政新闻生产运营过程中时常会不可避免地在新闻立场、素材处理、价值评析等方面产生矛盾冲突。二是功能诉求的冲突。目前的时政新闻有两张“面孔”,即传统媒体面孔与互联网面孔。也可以说是新的媒介格局中时政新闻的两种传播平台及呈现方式,前者如传统报业、广电等主流媒体,后者如新上线的“新华社”“人民日报”“澎湃新闻”客户端,均为独立运作的传媒主体。但是,不论传统主流媒体还是新兴主流网络媒体,其时政新闻运作总体上仍然是主流与市场结合、公益与商业混营的二元模式,主体人格亦呈多重状态,在实际运营中难免会在盈利与非盈利、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整体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陷入矛盾纠结。

时政新闻改革走向及其互联网模式

2014年4月,部长刘奇葆在《人民日报》发表了《加快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一文,对媒体融合的背景、目标、路径、方法进行了全面阐述。2014年8月18日,中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媒体融合勾画了蓝图,并将打造新型主流媒体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2014年7月22日,上海报业集团东方早报的新媒体项目――“澎湃新闻”客户端正式上线,总投资超2.8亿元,先于中央的“指导意见”出台。作为上海报业集团改革后的第一个成果,其“专注时政与思想”和主打“政经类新闻产品”的主张,全新的互联网商业媒体思维和现代股份制企业的制度构架,似乎要为“新型主流媒体”率先提供某种范式。

首先,媒体定位。“澎湃新闻”上线以来,从其定位陈述和市场表现可以看出,它绝非将传统主流媒体搬到互联网上,而是真正意义上的“新媒体”,这个“新”至少有四个涵义:一是新闻。“澎湃”的总体定位是“专注时政与思想的媒体开放平台”,向都市中高端人群推送原创的、互动的、严肃的、有思想和价值观的原创新闻和政经类新闻产品,并宣称要成为“中国时政第一品牌”。其产品定位是:新闻追问、新闻跟踪、最便利的分享、清晰简洁的内容架构,共有49类专栏,无不涉及民众关心的焦点、热点问题,甚至很多属于敏感事件。二是新兴媒体。“澎湃”是名副其实的互联网媒体,从项目策划、版式设计到上线运作都贯穿了互联网思维,以用户体验为中心、方便用户参与、满足用户个性化的要求为出发点,目前“澎湃新闻”已全面覆盖网页版(http://)、客户端(苹果appStore,安卓市场)、wap网页版(),还开通了微博与微信账号,形成了对网民网络信息传播关系网络的全覆盖。三是新制度。“澎湃”项目按照现代企业制度中股份制企业的治理结构模式,设置公司的组织机构、产权结构、分配和激励机制及管理制度,真正做到了新项目新机制。四是新的新闻生产方式。“澎湃”把专业新闻团队与网民力量整合起来,形成了新的新闻生产方式和开放式新闻聚合平台,并要成为“中国第一个新闻问答产品”,如澎湃app设计了“提问”和“跟踪”两大功能,通过帮助读者发问和便于读者对感兴趣的主题及相关内容进行长期跟踪阅读,让媒介与读者互动,分辨真相和谣言,并将核实结果实时更新。③虽然这些功能创新能否成功还留待于市场和用户的检验,但无疑顺应了互联网新媒体技术发展的潮流和未来时政新闻生产运营的趋向。

其次,产权结构。“澎湃”项目在资本构成上吸纳文化资本、金融资本、产业资本、社会资本等共同进入,在制度安排上采取股债结合、核心团队出资持股的结构安排。项目总投资量超过2.8亿元,其中,上海东方报业控股性出资1.213亿元(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注册资本2130万元,上海报业集团增资1亿元);绿地集团出资1亿元;联想弘毅资本出资2000万元;核心管理团队出资4000万元,约占20%左右。④这种多元股权的“混合制”产权模式,是按照现代企业制度中股份制企业治理结构模式,尝试从资本价值和产业层面解决传媒国企新媒体项目的产权结构问题,触及到了文化传媒业改革的核心问题,通过国资控股、社会资本参与、核心团队激励明确和强化各投资主体及利益共同体的责权利关系,特别是核心管理团队股权激励可以说是重大突破,让每个核心团队成员都“当家做主人”,将新闻事业当作自己的事业或自己的“生意”。这对传统主流媒体深化内部分配激励机制改革和解决人才流失问题有一定积极意义。

其三,运营模式。一是版式设计。主页左侧庞大的内容方阵中,可供用户选择性订阅的有“一号专案”(司法案件报道)、“及第行”(房地产报道)、“10%公司”(上市公司)、“自贸区邮报”(以自贸区报道),以及“纸牌屋”“人事风向”“中国政库”“绿政公署”“知道分子”等49个专栏,名称别致而时尚,给人以内容琳琅满目的感觉,颇有视觉冲击力。同时,所有的新闻报道都打上了“澎湃新闻”的标识,强化其辨识度及品牌效应。二是盈利模式。上海报业设计的模式主要有两种:通过优质原创内容吸引流量,靠海量用户来获取广告收入;面对窄众人群,以高度专业化的内容和精准服务获得用户付费收入。目前“澎湃”项目的盈利方式主要靠前者。三是营销方式。“澎湃”项目从策划到上线运作走的都是比较典型的互联网产品营销路线,如上线前期用微信公众号在媒体圈发消息,通过微博大V们议论转发预热造势,酝酿和提升公众期待值,用发刊词成功引爆公众话题,时政内容主要靠反腐报道赚得大名,“打虎记”栏目里不断爆出各种级别老虎的“猛料”,深得当前反腐形势之“天时”和拥有互联网时政新闻牌照之“地利”,迅速引起了媒体和公众的关注。

“澎湃新闻”项目运作模式无疑对时政新闻改革走向提供了一种具有借鉴意义的范本,未来“澎湃”的时政新闻“生意”能否做得好也直接关系到该范本是否具有普遍推广价值。关键取决于三者:一是如何保证优质时政新闻内容的持续高产和供给;二是如何开展持续有效的互联网新闻产品营销、媒体形象营销及品牌塑造;三是如何积极探索形成卖内容、卖广告、卖服务的多元盈利模式。

“澎湃”范式并非独创,也没什么新意,基本上是照搬互联网商业媒体的运作模式,如今的中国传媒体制改革和新闻改革需要这种突破性案例,更何况互联网新媒体是完全市场化领域。“澎湃”要与商业网络媒体和其他主流网络媒体进行竞争,无论形与神、内在与外在都要成为名副其实的网络媒体,否则鸡与鸭争,双方很难形成良性竞争关系。目前“澎湃”仍处于烧钱期,与常态化日常运营不一样。上线犹如办婚礼,其基调是大手笔消费、浓烈、爆点频出;而常态化运营则是居家过日子,基调是冗长、琐碎、枯燥、绚烂归于平淡。当开办费烧完之后就是严冬期,是否还有新钱可烧,如何熬过可能很漫长的不挣钱时日,则是无法回避的事。

(作者单位:山西省广播电视协会)栏目责编:邵满春

注释:①郭全中:《媒体转型中需要思考的七大问题》,《新闻与写作》,2014(8)。

②喻国明:《未来的世界离不开传播学》,《新闻与写作》,2014(8)。

新媒体运营的主要任务篇7

今年的5月1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湖南长沙召开全国重点新闻网站转企改制试点工作座谈会,交流重点新闻网站转企改制工作经验,加快推进重点新闻网站转企改制试点工作。确定十家官办媒体网站脱离事业单位,改为企业经营,改制将于今年年底完成。这十家将进行改制的“重点新闻网站”包括:人民网、新华网、央视网,北京千龙网、上海东方网、天津北方网、湖南华声在线、山东大众网、浙江在线以及四川新闻网。这里所谓的转企改制就是把目前仍然是事业单位的官办媒体的新闻网站转变为企业,并通过股份制改造在股市上市集资。早在去年十月,新闻网站改制工作就已经启动,要求试点的新闻网站“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行股份制改造,运用上市融资手段,以增强综合实力。”

6月20日,由人民日报社、环球时报社、京华时报社、中国汽车报社、中国出版集团公司、中国电影集团公司、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等7家单位联合发起的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宣告成立,标志着人民网转企改制上市工作进入实施阶段。此前业界纷纷传言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三大石油公司等国企均欲入股人民网的消息终于水落石出。尽管如此,业内普遍认为,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电信运营商,应是“门当户对”的人选,无论在业务、财务上与人民网更具互补性和相关性,一旦强强合作,必能双赢。

人民网选择6月20日这个日子成立公司是有其特殊的意义――两年前的这天,总书记考察人民日报社、人民网,并第一次与网民在线交流,这对于人民网来说无疑是一个至高无上的殊荣。由此也表明,人民网即使在市场化的道路上行走,也不会屏弃主流舆论导向、社会责任以及固有的价值观。

人民网虽以“”著称,但并不满足中央财政每年划拨的事业经费作为发展血液,早在五年前就成立人民网发展有限公司来开拓经营市场,2009年人民网经营收入超过2亿元人民币,这与商业网站相比并不足以吸引人,但在新闻网站中绝对“钱一号”。

在中央重点新闻网站中,人民网是真正的独立媒体,即拥有编辑、经营、技术、市场、财务等相关业务部门,各个部门之间的配合、磨合比较协调,在战略任务的执行过程中一般不会存在脱节、断档、相互扯皮等现象。但其他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并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独立媒体,在很大程度上仅是一个大编辑部,仅是一个内容的生产制作车间,而网站的技术、经营、财务等相关业务则由其母体统一管理。

人民网原常务副总裁廖珏被任命为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及总裁兼总编辑,他表示,人民网将进军新业务领域,包括地方频道、舆情监测、无线增值业务、多媒体视频业务以及全媒体数据库业务,使人民网的盈利模式更为多样化。

显然,改制上市的号角已经吹响,其步伐在今年尤为加快,那些不是独立媒体的中央新闻网站临时再把其他业务部门拼凑在一起,之间的协作过程显然还需要时间来弥补,由此而产生的市场价值更需要时间来印证。相对而言,人民网从一开始就被各大财团看好并不仅仅是因为背靠人民日报社的原因,但文化传媒领域的投资机会将视政策放开力度而定,所以财大气粗的国有企业并不一定能够直接投资中央新闻网站。从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名单就可以看出,几乎是清一色的文化传媒,从股权结构看,人民日报社及其子报《环球时报》两家出资约9045万元和1629万元,分别持股约80%和15%;其他五家股东各出资112.3万元,各占约1%的股份。

重点新闻网站在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无论是业务发展,资本积累,品牌构建、流量积累及社会影响力都有了一定的基础。然而,随着互联网环境的飞速发展,重点新闻网站无论是中央的,还是地方的,面对网络媒体的市场竞争环境,即便这些网站有政府的扶持,依然面临着很大的竞争压力。因此,中央提出重点新闻网站转企改制,甚至是上市,是十分必要的。

转企上市的必要性

重点新闻网站的运行体制基本沿用了传统媒体“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方式。新闻网站起初大多是以行政命令由各方筹资成立的,新闻网站的管理体制存在多重障碍,运行体制基本沿用了传统媒体的思维和手段进行管理。当面对国内互联网高速发展的大环境和商业网站的灵活多变时机,体制的弊端已经明显的束缚了这些新闻网站的发展,新闻网站既不能敏锐把握市场的脉搏,适应市场的变化,又不能抢占网络新闻的制高点,和商业网站相比,处于一种非常尴尬的局面。转企上市后就不一样了,转企后新闻网站成为独资或股份制企业,就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来运行,按照市场经济规律来办网,可以扭转当前的这种尴尬。

新闻网站当年建立的初衷是为了延伸报纸、广播、电视的影响,弥补传统媒体的不足,占领互联网这个舆论阵地而建的。随后的这几年间,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已经超出了人们的预料,虽然财政投入了大量资金、物力支持这些新闻网站的建设。但互联网是一个资本密集型行业,财政拨款只能使网站维持在一定的规模,很难使它们面向市场,参与市场竞争,更不能应对突发事件和重大活动,其核心就是竞争力弱。而改制上市后的新闻网站,其公司可以通过发行股票进行直接融资,可以打破融资瓶颈束缚,获得长期稳定的资本性资金,改善企业的资本结构;可以借助股权融资独特的“风险共担,收益共享”的机制实现股权资本收益最大化:还可以通过配股、增发、可转债等多种金融工具实现低成本的持续融资,这不仅带来巨额资金,还带来新的观念和意识,新的产权体制和运行机制。

一般来说,企业传播品牌或形象主要有三个途径:口碑、广告和营销(或公共关系)。而实际上,公开发行与上市具有更强的品牌传播效应。新闻网站融资上市后,进入资本市场表明该企业的市场潜力和发展前景得到承认,本身就是荣誉的象征。同时,改制上市对这些网站的品牌建设作用也是很大的。招股说明书可以公开展示企业形象;每日的交易行情、公司股票的涨跌,成为千百万投资者必看的信息;媒体对上市公司拓展新业务和资本市场运作新动向的追踪报道,能够吸引成千上万投资者的眼球:机构投资者和证券分析师对企业的实时调查、行业分析,可以进一步挖掘这些潜在价值,使得新闻网站受到除网民以外的更多的关注。

总之,新闻网站转企上市是网络媒体自身发展的必然,更是互联网市场环境竞争驱使的必然。现今,新闻网站上市很必要,也很有现实意义,但这并不等于说新闻网站转企上市是一帆风顺的。毕竟,中央重点新闻网站还肩负着党和国家舆论宣传的重任,往大点说,这个重任影响着国家和社会的和谐与稳定,甚至影响着国家的前途和命运。这与一个网站盈利的兴衰相比,甚至是更重要一筹。当前,新闻媒体的转企改制当前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与困惑。

转企改制的困惑

转企改制后,新闻网站变成了纯粹的公司,既然是公司,就要建立现代化的企业制度。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基本特征要求:一是产权关系明晰,公司中的国有资产所有权属于国家,企业拥有包括国家在内的出资者投资形成的全部法人财产权,成为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的法人实体。二是公司以其全部法人财产,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照章纳税,对出资者承担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三是出资者按投人企业的资本额享有所有者的权益,即资产受益、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公司破产时,出资者只以投入公司的资本额对企业债务负有限责任。四是公司按照市场需求组织生产经营,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为目的,政府不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优胜劣汰,长期亏损,资不抵债的应依法破产。五是建立科学的企业领导体制和组织管理制度,调节所有者、经营者和职工之间的关系,形成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经营机制。所有企业都要向这个方向努力,新闻网站转企后也同样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发展。

转企改制后,新闻网站变成了企业,可它依然是媒体,既然是媒体,它又肩负着社会责任。2009年10月9日,总书记在世界媒体峰会开幕式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提出,媒体要切实承担社会责任。媒体的社会责任是什么?在我国,媒体是党和人民的喉舌,担负着促进新闻信息真实、准确、全面、客观传播,在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凝聚强大精神力量,营造健康向上、丰富生动的主流舆论,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媒体要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提高舆论引导能力,营造良好舆论环境,更好地发挥宣传党的主张、弘扬社会正气、通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搞好舆论监督的重要作用。一些学者把我国媒体社会责任简洁地归纳为: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实现新闻传播使命;向党负责与向人民负责相统一;为社会主义服务与为人民服务相统一;社会效益至上。

通过对媒体和企业特征的对比,不难发现:企业和媒体在我国现行制度下还是有些缝隙和裂痕,企业要按照市场需求组织生产经营,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为目的,对出资者要负责任,政府不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媒体要求以社会效益为核心,肩负着国家舆论宣传的重任,要遵循新闻传播规律,遵守宣传政策。而新闻宣传的规律和政策与受众市场需求在很多时候并不一致。如果按照宣传政策去刊载,势必影响企业的经营,网站的流量。所以如何平衡企业运作和国家宣传需求的关系是转企改制的网站重点考虑的问题。

新闻网站上市很重要,但上市绝非是新闻网站做大做强的充分条件,也就是说,上了市的新闻网站也可能做不大做不强,甚至可能破产。上市后股票价格的变动,形成对公司业绩的一种市场评价机制,也成为公司并购的重要驱动力。对于业绩优良、成长性好、讲诚信的公司,其股价会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上,不仅能够以较低的成本持续筹集大量资本,不断扩大经营规模,而且可以将股票作为工具进行并购重组,进一步培育和发展公司的竞争优势和竞争实力。而对于管理不善的绩差公司来说,在价格机制的引导下,资本流向好公司,逐渐淘汰差公司,股价的下跌使公司面临着随时被收购的命运。

目前,尽管人民网、央视网、新华网等中央重点网站经过了多年的发展,形成了自身的权威品牌,有一定的盈利能力。不过,新闻网站仍没有自己的拳头产品,同时面临新浪、搜狐、网易、腾讯等商业门户网站的压力。门户网站不仅有广告,在其他方面有着更为丰厚的盈利模式,如在线游戏、各种收费的服务平台等。据新浪、搜狐、网易全部公布的2009年财务报告,搜狐超过一半收入来自游戏,而网易接近九成的收入来自游戏。以千龙网为例,千龙网的注册用户是200万,网站日浏览量(pV)超过2500万。虽拥有新闻资讯、无线增值、宽带内容、技术服务四大核心业务,可是从服务内容到广告收益,都无法与新浪、搜狐等门户网站过数亿的浏览量相比,对于广告商的吸引力显然较小。从广告的报价也能看出差异。据千龙网此前公布的2009年广告报价显示,千龙网页面顶部通栏广告收费是每天2.4万元,而在新浪,同一位置的广告收费达40万元。一位不愿透漏姓名的分析师指出:“事实上,新闻网站上市并没有技术问题,我更关心的是部分新闻网站募集资金以后准备干什么,投资者无法预期。”

转企上市后的对策

新闻网站转企上市的确存在着诸多问题和困惑,从目前来看,分析师的质疑基本上也是实事求是的。但是有问题,就要解决,有困惑,就要找对策。

上市后的新闻网站要找准自己定位,提炼并培植出自己的特色品牌内容和网络服务。首先找准自身定位,既然是媒体,就要履行其承担的社会责任,肩负着党和政府的重要舆论阵地。同时作为企业,还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去经营。这是新闻网站转企上市后要把握住的两个支点。如何兼顾好这两个支点,可以采取走宣传和经营两分开的原则,也就是两条腿分开并行走路。因为,现代企业制度和新闻宣传责任在某种程度上可能不一致,如企业强调经济效益,没有经济效益就破产;而媒体强调社会效益,媒体没有社会效益是我国新闻政策所不许的。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将两者分开。在分开的管理体制下新闻网站上市前首先要考虑和解决的问题就是确保经营部分上市后,宣传部分的舆论引导功能不被削弱。也只有保证宣传工作不受影响的情况下,经营部分才可以通过资本市场谋求做强做大。

上市虽然有融资的功能,但更重要的是规范企业的经营,找到合适的业务发展方向和赢利模式,更好地回报股民。企业的目的就是赢利,原有事业单位是不言利的。事业与企业,体制不同、目的不同,达到目的的路径也不一样。改制之后的新闻网站如果不转过弯来,不从根本上改变思维模式,改变管理、分配等机制,就会随之孕育极大危机:企业无利,只有死路一条。中国出版集团总裁聂震宁曾说:“上市以后,股民就立刻等待着你的回报,等待你的缋效。只有绩优股才能持续往前走。因此,什么公司上市不是最本质的问题,最本质的问题在于这个上市公司能否有再生能力。”他说的是出版行业,其实这对新闻网站也同样实用。新闻网站必须利用上市这个平台科学整合资源,创新经营理念,提高管理水平,有效规避风险,实现可持续、健康的发展。

新闻网站的盈利模式,首先就是广告。众所周知,游戏等很多盈利模式胜过广告,但对于一个新闻网站来说,并不合适。既然定位是新闻网站,那核心内容应该是新闻。盛大网络可以主做游戏业务,新华网、人民网主做游戏业务就不妥当,都去做游戏了,新闻网站的新闻就打折扣了。所以说,新闻网站经营模式中,首先考虑的是广告,而好的广告收益源自于媒体的特色内容和品牌内容。

由此可见,新闻网站首先要有自己的特色内容和品牌内容,这是网站生存的核心竞争力。这种核心竞争力不是新闻网站的全部竞争力,而是从新闻网站的核心业务中衍生而来,是新闻网站优势的集中体现。可以说,品牌是新闻网站巨大的无形资产。“现代人在任何领域都能被制造或标榜成名人而身价倍增”,这是著名的皮革马利翁原理。品牌是能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和增值效益的经济资源。难怪可乐公司的总裁说,即使一夜之间,一场大火把整个公司毁于一旦,对公司的前景和正常运作也没有什么影响,原因是他们有“可乐”这个无形资产!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重点新闻网站或多或少,或大或小都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创建了自己的品牌。比如新华网的新闻资讯。凭借着新华社在全世界庞大记者队伍拥有了任何网站(包含商业网站)不可比拟的新闻资源;中国网络电视台拥有央视的视频播出权,尤其是重大体育活动,如四年一度的奥运会,四年一度的世界杯等精彩视频资源,这也是任何网站都望尘莫及的。当然,如何利用这些资源把新闻网站做强做大,把独家资源发挥的淋漓尽致又是一回事。假设把新华社的新闻信息交给新浪做,那是什么样?把网络电视台的视频资源交给搜狐做,那又是什么样?直言一点说,不敢保证他们就一定比现在做得好,但肯定不会差。所以说,既然拥有稀缺性资源,如果不好好加以利用,也是对资源的极大浪费。尤其是在新闻领域,新闻资源不仅是人类历史文化的积淀,更是实现竞争的需要,是凸显特色、做深做透的客观要求。把现有的资源做好,本身就是一种经营,资源好、内容好,就能卖上好价钱,获得好的广告收益。

另一方面,新闻网站自身除了做好内容,形成品牌,赢得广告客户的青睐之外,还要走多种经营的模式。目前,网站的盈利模式很多,除了广告外,C2C、B2B、短信铃声、特殊信息收费、网络游戏等多种多样。此外,互联网的服务提供方式还有很多,举不胜举,只要是用户需求的,都有可能成为有价服务的组成部分,都有可能成为网站盈利的来源。虽说新闻网站不能为盈利以游戏作为主业务,但并不是说不可以做。只是强调不能以此为主业而忽视了新闻宣传业务。在保证新闻宣传的前提下,各种互联网经营都是可以开展的。互联网的真谛是创新,只要不断的创新,就一定会找到更多更好的盈利方式。

这种多元化经营除了可以增强新闻网站的实力外,还可以扩充多种经营空间,满足企业规模不断扩张的需求,同时也分散了经营风险。国金证券传媒行业分析师毛峥嵘曾经认为,中央新闻网站也需要寻找自己的盈利模式,仅靠同质化的内容不足以支撑盈利的需求。央视网总经理汪文斌也指出,央视网需要把业务铺开,并探索多种运营模式。所以,新闻网站要努力做好自己的经营,认真对待广大股民和机构投资者投入的每一分钱,通过卓有成效的管理运营,努力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并确保资产的保值增值。

新媒体运营的主要任务篇8

一、手机媒体处于低级发展阶段

笔者认为,我国手机媒体无论在商业模式、运营模式和业务模式上,尚处于探索阶段。

首先,手机媒体尤其是传统媒体所办的多采取合作的运营模式。目前,手机媒体主要采取如下方式运作。一是传统媒体+Sp(服务提供商)+电信运营商的运营模式所兴办的手机媒体,目前,绝大多数传统媒体都是采取这种方式。在这种运营模式中,传统媒体提供内容、Sp提供应用服务、电信运营商提供渠道,相应的收入一般按照内容、Sp、电信运营商25%、25%、50%的比例分成,当然,相对强势的内容提供商获得的分成比例会高一点。目前,很多报业集团旗下报纸的手机报总订户在几十万的数量级上,一年的收入在几百万元级别上。二是传统媒体直接和电信运营商合作的手机媒体,如新华社、CmmB(中广移动)等。这种运营模式直接跳过Sp运营商,或者传统媒体收购Sp运营商,或者电信运营商直接跳过自己的平台进行运作,如中国移动旗下有卓望科技、中国联通旗下有新时刻公司。在这种运作模式下,传统媒体的分成比例略高,但是一般不超过40%。三是3G门户网如空中网等专门化的手机媒体网站,他们致力于打造专门的手机媒体平台,并通过提供增值服务来获得收入,这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四是门户网站的手机媒体业务。目前,门户网站的手机媒体分为两个部分,一方面门户网站自身提供Sp业务,通过和电信运营商进行分成,这些业务主要包括铃声、图片、文字传情、新闻、游戏、短信等;另一方面是门户网站设立专门的频道专门提供相关的手机媒体业务。

其次,目前绝大多数传统媒体中手机媒体的定位都是附属业务,而没有把其定位为独立的业务。当然,由于作为从属业务,尤其是传统媒体重点扶持的业务,手机媒体可以充分利用传统媒体既有的内容资源,不需要投入大量的采编费用就可以获取一定的收益,因此,目前传统媒体的手机媒体业务多为盈利项目。但是一方面收入规模小,远远不足以成为新的业务增值点,另一方面如果和现有的业务采取交易的方式来获取内容资源,甚至可能出现亏损状态。尤其值得指出的是,理论和实践都已经证明,新的业务尤其是发展前景巨大的新业务必须作为独立的业务来发展,采取相对分权的组织模式,否则就会受限太多,很难在短时期内实现跨越式发展,导致业务得不到发展,或者出现被竞争对手抢占先机的局面。

第三,目前,手机媒体在表现形态上,主要采取的是手机报、wap网站、手机电视和手机视频等表现形态。如CmmB采取的是手机电视形态,传统媒体多采用手机报形态,3G门户网站多采取wap网站产品,门户网站多采取wap网站产品和手机视频网站形态。

最后,在商业模式的探索上,尚未找到合适的商业模式。

二、手机媒体的未来发展趋势

由于我国有着巨大的手机用户群且手机具有的自身特性,手机媒体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笔者认为,未来将呈现如下发展趋势:

首先,手机媒体将迎来快速发展期。手机媒体已经有巨大的用户,而且潜在的用户市场更大。截至2009年底,全国移动电话用户达到74738.4万户,移动电话普及率达到56.3部/百人。全国网民数达到3.84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28.9%。其中手机网民数净增1.2亿人,达到2.33亿人,占网民总数的60.8%。因此,有着庞大用户群的手机媒体必将要迎来黄金发展期。

其次,手机媒体的自身特性更符合读者阅读趋势的变迁。当前,从读者阅读趋势上看,一方面随着人们工作和生活节奏的加快,读者将更善于充分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来获取信息和娱乐,这些碎片化的时间主要由等待和无聊时间构成,等待的时间包括等车、等人、候机等时间,无聊时间包括乘车、如厕等空隙时间。在这些时间获得信息,需要相应的媒介具有及时、易携带、展示性好等特性。另一方面人的需求可以分为娱乐需求和信息需求。在娱乐需求方面,年轻人有着更强的需求,也更为电信运营商和广告主所看重,广告主看重的是年轻人所具备的庞大的潜在消费能力,电信运营商看重的是年轻人所钟爱的手机视频能够带来大规模流量的消费形态;在信息需求方面,这部分人群多为消费能力强的中产阶层,这部分读者需要个性化、量身定做的信息,这部分读者也更为广告主所看重。由于手机媒体具有易携带、及时、迅速、展示性好的特点,这些都完全符合读者阅读趋势变化的要求。

第三,从手机媒体的发展趋势来看,手机报、wap网站都是过渡形态,未来手机媒体必将以网络媒体的现有架构为基础来发展。无论是手机报、wap网站还是CmmB提供的信息依然具有标准化、信息量少等缺陷,不能满足读者个性化、定制化的需求,这也注定这些形态只是手机媒体的过渡形态。未来手机媒体必然以巨型的娱乐信息平台为基础,并利用互联网的技术为驱动,以读者需求为导向,为读者提供个性化、定制化的信息,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分层娱乐信息收费。

第四,手机媒体将采取“免费+收费”的商业模式。由于手机媒体和网络媒体一样,具有前期投入巨大,而后期成本投入较小的特点,可以在基础业务平台方面利用免费的优势来尽可能地吸引用户,并在此基础上搭建巨型平台。由于其平台的空间是海量的甚至是无限量的,成本低廉,手机媒体就有能力和意愿最大限度地吸引用户,而且由于其存储空间海量,它就能更好地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具体说来,就可以充分利用其巨型平台发挥长尾效应,把各种个性化和小众化的用户吸引到巨型平台上来。手机媒体“免费+收费”的商业模式可以具体为:充分发挥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效用,利用免费优势吸引巨量的用户,进而搭建大型平台进行资源协同和共享,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增值业务。在具体的盈利模式上,手机媒体将多采取交叉补贴的模式,具体来说就是付费的给不付费的提供补贴,一方面,同质化的信息变得免费,而客户定制化的信息则要变得昂贵;另一方面,第三方给获得免费信息和服务的用户付费。

第五,电信运营商和新技术公司将大力进入手机媒体.给传统媒体带来更大、更严峻的挑战。一方面电信运营商拥有渠道优势和巨大的用户群,又急需寻找新的业务增值点来实现转型。从电信业发展的趋势来看,将从通话消费为主转变为以流量消费为主。据国外媒体报道,思科首席技术官帕德马锡·沃里奥(padmasreewamor)日前表示,到2013年,全球互联网流量将达到560亿GB。而这就需要通过大力发展移动互联网这一信息服务业新兴形式,以带动自身流量的大幅度提升,才能保证通信业的快速发展。因此,电信运营商必将大力发展手机媒体业务,三大运营商已经开始在移动互联网方面投入了极大的关注,下一步将是人力、物力的大规模投放。另一方面,google、苹果、微软、腾讯、新浪等以技术起家的新媒体公司正在虎视眈眈手机媒体业务,由于手机媒体业务对技术的依赖性很强,这些新技术公司将在未来的手机媒体业务领域占据极其重要的位置。

三、传统媒体发展手机媒体的关键

当前,传统媒体意识到手机媒体的良好前景和潜在的市场规模,纷纷采取手机报、手机电视等多种方式进入手机媒体领域,但是囿于观念、技术、人才、资金等各方面的因素制约,成效不大。传统媒体要想真正发展新媒体,关键在于转变观念,包括手机媒体的发展思路观念、利益观念以及合作观念。

首先.要加深对新媒体本质的认识。一些新闻人还只是把网络当成一个既有内容分发的工具和渠道,这种思维的缺点在于:首先,没有认识到传媒业巨型信息终端的趋势,未来任何媒体的内容只能是巨型信息终端的一个很小的部分,而最为重要的是这个信息终端必须符合互联网理念并以互联网为平台。其次,没有认识到读者个性化、定制化的阅读趋势的变化,原创的内容无论其渠道怎么变化都依然是统一、标准化的信息提供,和读者的要求相差悬殊。第三,没有认识到互联网技术对媒体业的改变:一是网络媒体可以通过提供平台使自媒体成为可能,这就大大拓展了信息源,也使得媒体从业人员的专利转变为人人都可以参与的权利;二是可以利用技术提供及时、深度的信息分析,例如,和讯、东方财富网等可以通过相关分析软件为你及时提供各只股票的各种技术分析;三是更为重要的是能通过技术手段来分析读者的信息阅读偏好,更好地为读者服务;四是网络技术也可以解决信息的筛选,解决互联网现实存在的泥沙俱下的情况,一方面可以利用众包理论让更多的用户参与对信息的求证中;另一方面可以设计评价机制,一旦信息者假新闻就把他的等级大大降低,这就能保证信息者为了自身的声誉而自身保证信息的真实性。思路决定出路,传统媒体要想真正发展手机媒体,就必须按照互联网的要求来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信息。这就要求首先意识到网络媒体平台化的趋势,并结合自身的内容优势充分利用巨型信息平台对内容进行优化和分类,并利用互联网技术找到需要自身内容的个性化读者,并为他们提供量身定做的个性化信息。因此,在未来,信息服务和内容服务不仅不会消亡而且还会更快发展,传统媒体转型的关键在于改变自身对内容的认识,从“传统媒体的内容认知”快速转变为“互联网基础上的内容认知”。

其次,突破既有利益格局.对手机媒体进行倾斜和扶持。任何一次改革都是利益的变革和调整,尤其对于手机媒体战略这样的重大变革,改革中利益格局的重新划分以及资源的重新配置将决定着手机媒体战略的成败。在传统媒体中,向来占据利益最为重要部分的是传统业务的采编部门,但是要想成功实施手机媒体战略,就必须把资源向手机媒体业务倾斜,而当手机媒体业务尚未成为企业的主要增值点或者规模很小时,这必将会影响传统业务人员的利益。在这种情况下,传统媒体的高层要充分体现实施手机媒体战略的决心和信心,一方面下定决心矢志不渝地把利益和资源向手机媒体业务倾斜;另一方面要做好传统业务员工的思想工作,使他们认识到传媒业的发展趋势,以达到能够平稳过渡的目的。

新媒体运营的主要任务篇9

中国传统媒体集团发展新媒体的环境分析

1.传统媒体集团在新媒体环境中面临的挑战从政策环境来说,中国的媒介产业在管理体制方面仍处于分业种管理的框架下,这一框架,严重制约着传统媒体集团的跨媒体经营;在新媒体的技术平台上,由于宏观管理体制的原因,“三网融合”在推进过程中遭遇困境,渠道运营商无法全面进入所有数据传输业务领域,更不能涉足内容生产的主要领域。从技术环境来说,信息数字化和移动通讯终端技术的发展,使得信息传播在规模上呈现海量化,在性质上呈现个人化,在形态上呈现即时互动化,在渠道上呈现共享化。在这一技术环境中,传统媒体集团作为传统的内容供应商和媒体运营商,在技术上不再具有对渠道的控制能力,也不具备终端的制造能力,只能借助高度共享的渠道和终端传输信息,处于相对被动的地位。同时,传统媒体集团相对单一和低下的信息生产和聚合能力与社会多元而海量的信息需求形成矛盾。从市场环境来说,随着信息技术发展,企业的营销活动及其信息传播越来越趋向于个性化营销和精确传播,经由传统媒体的传统广告业务正在萎缩,传统媒体以广告服务作为最终产品的商业模式开始动摇。对现代企业主和广告商而言,媒体的用户规模和媒体对用户的影响深度(用户粘性)决定着媒体所提供的商业传播服务的价值。相对而言,新媒体机构和渠道运营商掌控着用户及用户行为的第一手资料,其为客户提供快速、精准的商业传播服务的能力远高于传统媒体。而传统媒体由于整体上固守传统业务模式,无法满足客户的精确营销和整合营销需要,其市场影响力和营销能力日益降低,导致其市场份额和营业收入规模呈现下降趋势。2.传统媒体集团在新媒体发展中具备的优势尽管挑战重重,传统媒体集团在以下四个方面,仍具有明显的优势:其一,依托社会影响和社会联系打通各个数据库的能力。信息整合能力是新媒体环境中的核心竞争资源,这些资源的构建一方面取决于媒体机构的信息技术能力,包括搜索技术、云技术和数据库技术,另一方面取决于媒体机构打通各个数据库的能力。显然,传统媒体集团在社会影响和社会联系方面具有优势,借助传统媒体集团的权威地位和信誉,通过云计算技术与各信息资源单位合作,能够形成大规模信息整合能力。除此之外,传统媒体集团历史上大都保存有大量的信息资料,可以成为其构建数据库的一个重要基础。其二,建立大型用户数据库的能力。传统媒体集团既拥有大量的机构用户数据,也借助旗下的都市类媒体拥有大量的城市消费者用户数据,都可以成为其用户数据库的基础。当然,这些用户数据还有待整理、挖掘和扩充。其三,以新闻为主体的信息产品生产能力和品牌力。传统媒体集团拥有作为龙头产品的新闻服务产品,且有较大规模的专业生产队伍,在信息服务领域具有高度的权威性和品牌力。传统媒体集团可以充分利用已有的专业队伍,依托人才资源的相关能力开发新型信息服务产品,从而获得更为广阔的综合信息服务市场。其四,以专有渠道开展数据库营销的能力。传统媒体集团的报业集团通常都拥有一份在当地新闻信息服务和广告服务市场上占据主要地位的平面媒体,同时拥有可以改造为直复营销渠道的发行网络。未来,这些网络可以升级转型为社会化的第三方入户配送网络,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和扩展用户数据库后,转型后的发行网络将成为强有力的专有的复合型营销传播渠道。

传统媒体集团发展新媒体的策略

新媒体运营的主要任务篇10

黄敏尉(alvinHuang)

知世·安索帕北京总经理、中国区媒介服务董事总经理

黄敏尉(alvinHuang)的数字营销从业生涯是从1999年在台湾奥双击软件技术公司(DoubleClick)开始的。黄敏尉于2004加入知世·安索帕台北担任业务总监一职,2006年初移居上海,担任知世·安索帕上海副总经理,2010年升任北京总经理,负责北京办公室的发展与运营,2012年在其总经理职务外兼任中国区媒介服务董事总经理,提供整合式媒介服务,体现在新媒介多屏汇流时代,创新的媒介策略在全方位数字传播服务中的引领角色。

过去一年全球经济不景气,相比于2009年的金融危机时,广告主更加谨慎地检验他们在媒介和营销上的投资。这对于数字营销商来说是挑战也是机遇。

在数字世界,一切的营销行为都被置于放大镜下,广告主会更加希望在这里找到一些规则和方法,能够确保他们的Roi。这样的状态带给我们比较大的挑战,挑战不仅仅在于数字营销商的工作要求本身,同时促使我们希望能在行业内找到一些成功的模式和标准。

机遇与挑战共存。未来新的机会在于与外部调研机构更紧密的合作,帮助广告主从客户平台、购买意向、销售反馈等一系列纬度考量出发,发展出适用于某些特定产业的共同规则体系和模式,帮助客户做得更好。

对于数字营销实效的要求会越来越高,但我们不能忽略策略和创意。从统筹的角度看待广告主的数字策略——如何定位你的数字平台,产品应该如何融入这个数字世界,要用什么方法与消费者沟通等等,数字策略是一切的开始。

过去一年很多数字营销人都比较关注微信这个平台。截至目前,微信并没有把自己当成一个纯粹的广告商品,还是作为通信产品在操作。尽管如此,我们关注到这个平台上的一些非商业应用,如品牌利用官方微信做客服,进行公益项目,这些都将这个平台的特点运用到位。在微信上,传播的载体已经从声音文字发展到影像,甚至是直播的视频,这意味着它能够让很多营销活动变得很多元,待挖掘的机会有很多。

2011~12年对我们来说是良好成长的两年,既有老客户的稳定增长,也有新客户的增加。未来工作的挑战将会集中在整合——不同的办公室之间如何更好地整合资源,从何快速形成项目组;同时集团中跨专业、跨公司整合,让我们的服务形成一致的面貌和相同的节奏,而亦能够在专业上相互补充。在横向要整合的越来越多,这就要求我们要保证整合的效率,保证提供给客户有效果的服务。

我推荐

伊利“平凡人的奥林匹克”营销活动。伊利了推广“健康”的传播主题,想借势伦敦奥运,但在本身与体育及运动员并没有直接相关及累积的品牌资产时,他们找到了一个很好的点子:用平凡的人真实故事拍摄成微电影,让我们看了六十岁的“花甲背包客”——平凡喜欢旅游老夫妻,当背包客一路到伦敦,是爱情;“我们一路骑到轮敦”中的一群有毅力的年轻人靠着自行车一路由中国骑到伦敦的故事,是热情;“孩子们的韩教练”因心脏病无缘奥运的球员变身孩子眼中的韩教练,期望孩子追求它们的奥运梦。微电影也被剪辑成电视广告片,用真实的人物故事宣传伊利的新主张。

我关注

我将持续关注Connection(连接)这个话题,关心如何利用数字工具和媒介工具把消费者捆绑,将他们的体验和资讯连接在一起。

具体到媒介来看,手机应该如何被营销人所使用?这是一个不断探索与讨论的话题,手机到底应被看作是媒体还是连接人事物的工具?我们需要把它在数字策略中做一个很好的定位,从而激活很多营销方案。与传统媒体或其他数字媒介形成整合与互动,它能够让用户的媒介体验或信息沟通变成一个完美的闭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