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制度体系建设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9:26:34

审计制度体系建设篇1

摘要企业内部控制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只要企业有经营管理活动,就需要建立相应的内部控制。因此,我们可以说内部控制贯穿于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而内部审计则又是企业内部控制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渗透于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各组成要素之间,在许多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侧重于分析内部审计在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中的作用,内部审计在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应对这些问题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内部审计内部控制

一、内部审计在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中的作用

内部审计是企业内部控制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在内部控制系统中发挥着两个重要作用:防护性作用和建设性作用。

(一)防护性作用

内部审计的防护性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通过其监督职能,内部审计可以对企业内部的各种经济活动进行监管,督促其行为按照合理、合法、稳健、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进行。其次,根据在监控中暴露出的企业经营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内部审计可以帮助企业发现其内部控制系统在设置和运行方面存在的不足,从而使其加以改进。故我们说内部审计具有防护性作用,可以促使企业的业务、管理、监督与控制活动在健康的轨道上运行,帮组企业达到预定的目标。

(二)建设性作用

首先,内部审计可以参照各种标准,来分析和判断企业及各部门的经营活动和绩效,肯定成绩,发现不足,从而促进企业不断完善其经营管理,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利益,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其次,内部审计可以根据各种先进的理念和标准,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健全性及有效性进行评价,促使其不断更新与优化。因此,我们说内部审计对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中发挥着建设性的作用,为企业提供改进内部控制系统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二、内部审计在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中经常遇到的问题

(一)对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含义理解得不到位

从国际上来看,内部审计侧重于增加组织价值和改善企业运营,并且正在实现管理内容上的转变,即从管理审计向提高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的效果方向发展。而反观国内,其内部审计则更加注重财务审计和经济效益审计,审计内容还处在从财务审计向管理审计方向发展。由此可见,我国内部审计的发展在总体上较之国际上的相对滞后。当前时代背景下,内部审计工作的重点除了为企业提供财务审计,遵循性审计等保证服务外,更多的还要为企业提供内部控制以及风险管理等方面的评估。而我国的企业内部审计则一直在财务信息的查错防弊上纠缠,较少涉及到企业的经营管理。正因如此,我国的内部审计在决策层面上为企业的经营管理者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存在一定困难。

(二)对信息系统的内部审计不完善

计算机和互联网的飞速普及和发展,使得人类越来越依赖计算机,各行各业的信息化进程不断加快,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在这个过程中,我国很多企业都实现了信息化。信息系统的内部审计是一个通过收集和评价审计证据,对信息系统是否能够保证资产的安全、维护数据的完整、使被审计单位能够有效地实现目标、使其能够高效利用资源等方面作出判断的过程。但当前我国企业信息系统的内部审计并没有做到这些工作,因此难以为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提供有效的依据。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理解:第一,会计和管理的信息化让各种处理流程、数据实体封装在系统内部。这种情况使得审计工作对审计对象的直接感知性相对缺乏,从而提高了审计工作的检查难度。第二,管理和会计信息化系统自身会带来一些新的审计问题,比如,信息系统是否安全,是否准确以及检查和评价是否有效等等。

(三)内部控制各环节执行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人是建立和维护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主体。离开人,内部控制就成了无本之木,无缘之水。即便企业有良好的内部控制流程,如果没有高素质的人员,则会导致内部控制体系运行的缺陷。如有些内部审计人员在专业基本知识和技能方面有所不足,有些则是责任心和使命感不强,更有甚者为一己之欲,这些都会严重影响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从职业技能上来看,企业现有内部审计人员比较熟悉财务审计和工程审计方面的业务,但对财务、工程项目之外的各环节点流程就不太了解了,因此具有较大的局限性。

三、提高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能力的途径

要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并使其能够有效地运行,首要的工作就是必须加强内部审计工作,使其规范化和制度化。为适应现代企业管理的需要,加强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提高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能力,结合上文的问题分析,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转换经营观念,科学定位内部审计的内涵

传统的以纠错为主的“查错纠弊”型内部审计已经走入死胡同,取而代之的应为以服务为主的“防错防弊”。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内部审计不能单纯以监督者自居,更应侧重于为管理者和决策者服务,根据经营目标来履行审计监督职责。既要监督单位经营活动又要努力实现企业的总体目标。服务型的内部审计主要体现在一是工作范围。即从财务审计等领域向“我们帮助创建一些程序,以期达到企业成功所需要的内部控制水平”延伸,作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积极制定者和监督者。二是审计工作方式。摒弃“等待命令式”的审计工作方式,积极制定年度、季度乃至月度审计工作计划,按期编写内部控制报告,编写管理建议书等,做好企业负责人的好助手,好参谋。从内部控制的角度来说,服务型内部审计的最大特点在于由传统的事后控制向事中、事前控制方向发展。

(二)改变传统审计方法,运用现代控制技术

随着网络建设与会计电算化的普及,企业具有内部控制核心作用的账簿系统及财务报告系统将由计算机来实现控制功能。相应的,传统的对财务收支活动和会计资料的审计手段已越来越不能满足现代内部审计的需要,取而代之的应为计算机审计、对内部控制体系的审计。在具体操作上注重事前审计与事后审计结合,保护性和建设性并举,财务审计与效益审计及制度审计并重。科学的审计方法有助于内部控制体系的深入与完善。

(三)切实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加强审计队伍建设

审计人员首先要提高业务素质。时代是变化发展的,知识是不断更新的,这要求审计人员必须与时俱进,重视审计专业知识的更新与提高。具体来说,审计人员要注意加强对审计技术与方法的研究,从而促使自身业务水平的不断提升。只有这样,审计人员才能胜任每一个审计项目。其次,审计人员应具备严谨的工作作风,培养强烈的程序意识。在审计过程中,工作人员不能主观臆断,想当然做事,而是要充分利用好每一条审计线索,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对任何线索都要打破砂锅查到底,把问题查深查透。再次,要加强审计队伍的建设。审计工作需要团队的协同合作。这要求审计组成员之间要树立整体观念,要有对集体的责任心,要明白审计项目质量的高低,不是某个人业务水平的高低,而是需要审计组集体的智慧。审计组成员之间要相互交流,相互探讨,实现资源共享,充分发挥整体优势。对于员工,企业应该要重视人才的培训、交流和后续教育,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内部审计人员整体素质的提高。

随着世界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逐步加深,企业面临着更大的挑战,也要适应更加多样化和多变性的环境。为了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就必须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因此,企业有必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内部审计模式。因为这对提高企业内部管理、完善企业内部控制机制、保证企业财产安全以及防范企业经营风险都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石贵泉,王凡林.现代内部审计理论与实务.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

[2]张红英,陈东等.中国内部审计准则――阐释与应用.立信会计出版社.2007.

审计制度体系建设篇2

关键词:生态文明;生态文明制度;生态文明审计

一、引言

党的十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了“五位一体”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之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构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生态文明建设已然成为我国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加快经济转型,促进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推进器。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涵盖了政府、企业、公众等多个参与主体,涉及到政治、文化、法律、经济、制度和社会等各个专业领域。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政策作为支持或约束,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以及精确地实践操作(王爱国,2017)。因此,如何鉴证这项复杂而又庞大的工程?如何鉴证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公平性呢?这就迫切需要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引入具有“免疫系统”的国家审计,构建现阶段以政府为主导的生态文明审计,让生态文明审计融入到生态文明建设的全过程当中,充分发挥生态文明审计的预防、揭示和抵御作用。本文对生态文明、生态文明制度、生态文明审计现有研究成果综述的基础上,初步提出生态文明审计内涵及实践路径。

二、生态文明与生态文明制度研究综述

1.国外研究综述。生态文明及生态文明制度在西方工业化国家是伴随着“马斯河谷大气污染”、“伦敦雾”等在内的“公害事件”逐步延伸出来的概念。这些环境事件逐步使人们意识到在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G.p.marsh(1864)在《人与自然》一书中,着眼于全球分析了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着重强调了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将会带来极大的危险。西方发达国家开始陆续制定并颁布相关环境保护法律和法规,例如,英国政府于1956年通过的《清洁空气法案》、美国政府于1969年制定的《国家环境政策法》。1972年的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首次将制度化、规范化引入到了环境保护领域,从此逐渐完整的环境保护立法体系和职权分明的环境监管体系,成为西方工业化国家治理环境的主要制度性工具。1987年通过的《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首次揭露了人类在追逐利益的过程中,在改造自然环境中的不合理行为,提出可持续发展理念,走循环发展利用之路。90年代后,西方工业化国家逐步意识到“环境经济政策工具”在治理环境污染的有效性,逐步采取综合运用价格、税收、信贷、收费等经济手段将外部成本内部化和从末端治理转向源头治理,实现经济与环境保护的双赢。斯诺(1994)提出生态文明制度应是推进生态文明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等建设的行为规则,这些规则制定与执行的科学性与效果性决定着生态文明的建设成效。21世纪以来,随着民众对环境保护意识的逐渐增强,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等迅速发展。西方各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也各有特色,德国创新性的将循环经济概念融入到法律体系当中;美国将“循环经济”作为科学化能源政策制定的重要依据。

2.国内研究综述。“生态文明”理念在我国于2005年首次提出,党的十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列入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建立产权清晰的生态文明制度,生态文明及生态文明制度学术研究在我国实现了质的飞跃。谷树忠(2013)以党的十报告为基础,提出生态文明内涵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理解,一是人与大自然的关系,二是生态文明与现代文明的关系,三是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其认为生态文明应是一种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体现现代文明理念,助推经济发展和要求的一种系统。并设计了自然资源节约与保护、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和国土开发与保护四种实现生态文明的路径。陈旭(2013)、刘峰(2013)等认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探索研究绿色发展制度;二是探索研究生态补偿机制;三是探索研究违法责任追究制度和监管制度;四是探索研究系统性和整体性的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巩固、孔曙光(2014)对已有生态文明概念辨析的基础上,将生态文明概念分为“类型说”和“要素说”,并认为类型说能更好的概括生态文明概念。狭义的生态文明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一种理想社会状态;广义的生态文明是指一切有利于实现狭义生态文明的所有因素,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建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必须不断吸纳各种有利因素。沈满红(2014)提出生态文明制度主要包括如环境法律、规章和政策的正式制度以及环境保护方面的意识、观念、风俗等非正式制度。张云飞(2015)提出应加快步伐转变现有粗犷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发展生态产业为核心,以生态环境管理为手段,以生态效益为发展最终目标,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三、生态文明审计研究综述

1.国外研究综述。1992年,环境审计委员会(wGea)正式成立,该组织在国外掀起了环境审计理论与实践交流的高潮,国外学者对环境审计在促进经济发展与环境治理方面的研究层出不穷。ammenberg(2001)、UnCtaD(2004)认为为了保证生态文明审计的效果及审计报告的公平性必须保证审计主体地位相对独立性并同时建立一套系统的生态效率指标。DixonR(2004)、ChiangC(2004)提出应当在以财务审计师为主体的审计团队中补充专门从事环境状况审计的审计人员,从而可以相对独立的开展生态文明审计,有效促进生态文明审计制度的建立。nicolace(2011)提出生态文明审计是对与生态文明有关的经济活动进行系统的、连续的、有证据的客观验证过程,生态文明审计应被视为一种有用的环境管理工具。evans(2011)利用工厂层次数据分析法验证了环境审计在应对生态危机上的重要作用。Banerjee(2016)通过整合及优化经济环境核算体系及各类资源价值计量模型,认为这些模型可以帮助政策制定者评估政策实施前后潜在的经济和环境影响。为生态文明审计的价值审计提供了坚持的理论基础。国际最高审计组织(intoSai)提出生态文明审计至少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一是反映经济主体是否遵守相应法律法规的生态文明制度执行性审计,二是反映经济主体投入与产出关系的生态文明制度效益性审计,三是反映生态文明政策合理性的生态文明审计制度适应性审计,四是反映预防风险的生态文明审计制度完备性审计。

2.国内研究综述。我国对环境审计的正式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1983年,环境审计正式成为政府审计的有机组成部分。2008年资源环境审计第一次被视为六大审计类型之一,标志着环境审计服务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了飞跃性的发展,生态文明审计作为作为一个研究课题被学者广泛研究。刘家义(2012)、唐洋(2014)在对环境审计本质属性(受托责任观、免疫系统观)阐述的基础上提出目前环境审计研究的内容主要聚焦于项目本身的绩效性,研究内容较为微观,然而生态文明建设制度的层次与要求更高,因此加强生态文明审计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是审计机关履行生态文明职责的具体措施之一。孙晗(2014)利用pSR模型与层次分析法,并结合费用分析、风险分析等实证方法验证了环境审计在应对生态危机中的重要作用。刘西友(2014)认为生态文明建设对审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落实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生态平衡就必须构建多元化的审计工作格局,积极开展生态文明审计。沈洪涛(2014)从会计的管理和监督两大职能以及会计的受托责任观为切入点,认为会计在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政府层面可以通过构建排放权交易制度、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征收环境税使企业外部成本内部化;企业层面应当构建生态会计系统和生态文明内部审计,履行企业生态文明保护义务;社会层面公开环境信息,建立对话工作机制,提高社会公众生态文明保护意识。马志娟(2014)将生态文明与政府环境责任审计相结合,提出了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政府环境责任审计的理论基础、审计要素、实施路径、审计方法,为构建生态文明审计框架指明研究方向。郑国洪(2015)定义了生态文明审计的内涵,认为具备监督职能的生态文明审计应作为国家治理的途径之一,并对生态文明审计服务国家治理的路径,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作用以及生态文明审计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探讨。王乐锦(2016)在分析国外机构及学者对环境资产价值计量的理论基础及国际实践,并结合我国现实状况提出采用预期生态系统服务流量未来回报的折现值估算生态系统资产价值,为生态文明审计奠定坚实的审计核算基础。唐滔智(2016)以京津冀等六省环保资金审计为例,提出生态文明审计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存在着审计涉及知识面广、内容多、资金来源广、每项审计内容重点不同,无统一审计评价标准、资金使用部门较多等难点,并提出了现阶段生态文明审计实践的重点依然应当是财政收支审计。都新英(2016)以政府审计在河南省的实践经验为例,提出了政府审计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作用机制及在实践过程中制约政府审计的一些问题,为生态文明审计的研究指明了方向。

四、结语

我国现阶段针对生态文明、生态文明制度及生态文明审计的研究主要聚焦于概念及内涵研究,尤其是针对生态文明审计尚无具体的进阶路径研究及具体实施案例研究。结合国内外现有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本人认为生态文明审计的内涵是指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所涉及到的主要内容,尤其是对生态或环境存在影响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进行的一种新兴的审计业务。现阶段在我国开展生态文明审计可以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审计、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节能减排审计三个方面作为试点开展生态文明审计(王爱国,2015),生态文明审计宏观上应至少对以下内容进行审计:(1)生态文明制度的健全性、科学性、合理性、可执行性、效益性;(2)与生态文明意识有关的文化内涵、文化素养、公民意识等的认可度和范导性;(3)生态文明建设资金的真实性、合规性和合理性;(4)生态文明建设绩效的经济性和公平性。在审计过程中可以采用绩效审计“5e”性要求构建生态文明审计具体评价指标(王爱国,2017)。

参考文献:

[1]王爱国,杨美艳,刘毅.我国生态文明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J].山东社会科学,2017(05):166-172.

[3]谷树忠胡咏君,周洪.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内涵与基本路径[J].资源科学,2013,(01):2-13.

[4]陈旭.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设计创新[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13,(02):5-7.

[5]巩固,孔曙光.生态文明概念辨析[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3):15-23.

[6]沈满洪.生态文明制度的构建和优化选择[J].环境经济,2012(12):18-22.

[7]张云飞.生态理性: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5,(01):91.

审计制度体系建设篇3

[关键词]系统论;系统审计;建设项目;投资审计

[中图分类号]F2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07)03―0051―04

改革开放以来,各级政府不断加大投资力度,对扩大内需、拉动国民经济增长、保持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投资领域也暴露出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突出表现为建设市场秩序不规范,法制不健全,缺乏规范投资经济运行的法规、标准;投资建设管理制度不完善,内部缺乏控制,外部监管不力;投资管理体制不适应经济发展,缺乏有效的投资责任和风险约束机制;投资绩效不理想,效益差、效率低。面对这些问题,传统的审计方式已难以适应此项审计工作的要求,新的审计实践呼唤着新的审计理念。

一、系统审计理念的提出

(一)系统论的基本思想

作为现代系统论的基本思想最初是由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菲(L.Von.Bertalanffy)提出的,确立这门科学学术地位的是1968年贝塔朗菲出版的专著:《一般系统理论――基础、发展和应用》(《GeneralSystemtheory;Foundations,Development,applications》),该书被公认为是这门学科的代表作。系统论的基本思想方法,就是把所研究和处理的对象当作一个系统,从整体上分析系统组成要素、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以及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还有系统、组成要素、环境三者的相互关系和变动的规律性,根据分析的结果来调整系统的结构和各要素的关系,使系统达到优化目标。系统论认为,整体性、联系性,层次结构性、动态平衡性、时序性等是所有系统的共同的基本特征。这些既是系统论所具有的基本思想观点,也是系统方法的基本原则,表现了系统论不仅是反映客观规律的科学理论,也具有科学方法论的含义。系统论的出现,使人类的思维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以往研究问题一般是把事物分解成若干部分抽象出最简单的因素来,然后再以部分的性质去说明复杂事物。在现代科学的整体化和高度综合化发展的趋势下,在人类面临许多规模巨大、关系复杂、参数众多的复杂问题面前,传统分析方法就显得束手无策,系统分析方法却能站在时代前列,高屋建瓴,综观全局,为现代复杂问题提供有效的思维方式。

(二)传统审计向系统审计的进化

在步入21世纪的今天,审计机关面临着新环境的挑战,要适应这种环境,也必须有相应的理论和技术方法的进化,即由传统审计向系统审计的进化。传统审计的思维方式是:“部分整体”。传统审计总是先分析对象的各个部分,然后再综合为整体。系统审计是指在系统科学和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审计理论方法,表明一种审计理念。系统审计思维方法不同于传统审计之处在于它的思维方式是:整体部分,其程序是:综合分析综合。它不仅着眼于个别要素的优劣,而且利用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观察和判断系统整体的性能。要素和系统不是一种简单的线性因果关系,系统的整体性能不单是取决于组成系统的要素,而且还有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系统审计方法正是在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中进行分析和综合,从而能正确地认识审计对象的整体性能。

二、在建设项目投资审计中运用系统审计的必要性分析

(一)运用系统审计可以更好地适应建设项目经济活动特点的客观需要

建设项目经济活动,从开始到结束可以划分为若干个阶段,形成项目的整个生命期。不同的项目可以划分为不同的阶段,但大多数项目的建设期都可以归纳为启动、规划、实施、结尾等阶段,各阶段的资源投入也有相似的模式,即开始投入较低,尔后逐步增高,接近结束时迅速降低。每个项目阶段都以它的某种可交付成果的完成为标志,例如,建设项目的启动决策阶段要交付可行性研究报告;规划准备阶段要交付设计概算、工程招投标文件;实施阶段要交付工程进度、质量报告;竣工结尾阶段要交付竣工验收报告和竣工决算报告等。建设项目前一阶段的可交付成果经批准后才可以进行项目后一阶段的规划和实施。前一阶段的可交付成果对后一阶段具有指导性和约束性,后一阶段的实施是对前一阶段制定的目标和规划的深化,如此运行直至项目竣工。建设项目经济活动的这种特点,决定了建设项目投资审计不能只局限于对某一个阶段及其可交付成果的审计,而是应该运用系统审计的方法,把建设项目经济活动的整个过程作为一个整体来把握,通过对决策、规划、设计、采购、招标、施工、监理、概预算等与建设项目有关的各项管理活动,以及对项目财务收支等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审查,才能全面完整地评价建设项目,达到促进投资决策优化、改善项目管理水平,提高投资和经营效益的目标。

(二)运用系统审计是规范建设市场秩序、加强对建设项目权力制约和监督的需要

在建设项目投资领域存在的问题中,建设市场秩序不规范,在工程管理、招投标和设计、施工、监理中出现腐败现象的违法违规问题比较突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不力,审批不严,导致决策不科学、不民主、不合理或错误决策造成不少项目低效、无效甚至失败等严重损失浪费的问题;投资体制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目前主要实行的是审批制,审批的内容既包括政府投资,也包括企业行为,既包括国内投资,又包括国外投资,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审批制,缺乏有效的投资责任和风险约束机制;建设项目管理不完善,责任意识淡薄,重建设,轻管理,行政权力直接介入工程建设项目的实施,产生权力寻租和投资黑洞。系统审计可以很好地填补这一真空地带,使各级权力机构和部门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坚持按科学规律办事,这也是提高政府执政能力的有效保证措施之一。因此,投资审计人员应该从传统的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向以机制为中心,注重解决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解决体制不适应、解决法规不健全、解决管理不完善等宏观管理方面问题的系统审计转变,这是在新形势下提高审计能力、强化审计监督的一个必然选择。

(三)运用系统审计是建设项目投资审计发展的必然要求

2001年8月1日,国家审计署颁布实施了《审计机关国家建设项目审计准则》(审计署第3号令)。本准则第4条规定:“审计机关应当对国家建设项目总预算或者概算的执行情况和年度决算、项目竣工决算的真实、合法、效益情况进行审计监督。”然而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制约,前些年基层审计机关对建设项目审计的重心主要放在“合法性和真实性”层面,将建设项目审计的内容局限在工程造价控制和竣工决算审计方面,效益性审计的功能没有得到很好

地发挥,不能完整地反映建设项目经济活动的整体运行情况和投资效益情况。2003年,审计署在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培训班上提出“中国特色的绩效审计应当在投资领域率先探索,率先实践,率先出成果”,这表明建设项目绩效审计将成为中国今后一个时期内建设项目投资审计的重心和未来投资审计发展的主流趋势。从基本建设投资效益影响的分布看,其影响力不仅贯穿于国民经济各部门,而且也体现在建设项目投资活动全过程。因此投资审计人员应该运用系统论的思想方法,确定建设项目投资审计的目标和重点,将建设程序审计、项目资金审计和工程造价控制审计、竣工决算审计和投资效益评价有机结合起来,重点抓住投资决策、投资管理、资金使用、投资效果等环节,通过评价建设项目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来完整反映建设项目的整体运行情况和投资效益情况,并逐步解决中国基本建设投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三、系统审计在建设项目投资审计中的运用

(一)整体把握建设项目的各个环节

建设项目的基本程序可分为投资决策、项目准备、建设实施、竣工使用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的可交付成果的表现方式不同,确定系统审计的内容应有所不同。

1.投资决策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目的是以分析投资项目的合理必要性和可行性为基础,通过决策过程选择达到投资项目目标的最优方案,该最优方案就是本阶段可交付的成果。最优方案的选择过程,事实上是指标的选择、测算、评价的过程,因此,该阶段系统审计的主要内容应该是对决策指标的选择、测算和评价进行审核和复核,包括所选择的指标体系的适当性(是否符合该投资项目的项目目标要求),指标测算数据来源的可靠性,指标计算和评价方法的科学性等。

2.项目准备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目的是落实项目资金来源和建设投资计划,进行地质勘察,根据批准的初步设计和设计总概算,进一步做好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通过招投标的方式选择最佳施工单位和设备供应商。这个阶段系统审计的主要内容应该是审查资金来源的真实性和资金到位的及时性,勘察设计的合理性和合规性以及招投标过程的真实性和合法性等。

3.建设实施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目的是以经过选择的最优方案为基础,按照方案所规定的设计规模、投资标准、工程进度、质量、成本对该项目进行实施,以实现项目的预期目标和效果。该阶段的可交付成果主要表现为对规模、标准、进度、质量和成本造价的控制程度,所以,该阶段的系统审计内容也应该是最优方案执行过程中上述诸要素的控制程度和效果,其中包括有关内部控制的健全、有效程度。

4.竣工使用阶段。这一阶段是建设项目完成的最后一步,是全面考核建设工程的成果,按照验收规定和设计文件对竣工工程进行验收、移交,编制竣工决算,处理剩余物质,结束全部建设工作。在这个阶段的审计中,除了进行竣工决算审计,还应该将实际产生的项目效果与已经确定的项目目标进行比较,以确认既定项目目标的实现程度。如果两者之间存在差异,应分析这种差异的产生原因,明确责任和采取必要措施。通过对建设项目经济活动的整体把握和综合分析各阶段的审计内容和评价标准,以达到对建设项目评价更加全面完整,反映问题更加客观彻底,提出建议更加具有建设性和可操作性。

(二)建设项目系统审计在审计内容上应该区分为合规性审计和效益评价两个层面

合规性审计的内容包括:投资是否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项目的各项手续是否完备;资金来源是否正当;资金使用是否合规合理;设计施工是否符合规范。投资效益评价包括:项目决策论证的充分性;行业投资的相关性、配套性以及资源开发的利用性;项目选址的合理性;资金筹集的可靠性;技术经济先进性;资金使用的有效性;经济责任的联系性。其评价内容可以具体分为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

1.微观层次效益审计包括建设效果、预算效益审计、预算执行效益审计和竣工决算及运营效益审计。(1)建设效果审计的主要内容是建设内容、规模、标准和概算投资等完成情况,建设工期情况,工程质量及项目运行情况,建设安全情况,建成生产能力及生产情况等。(2)预算效益审计的主要内容是前期项目管理、决策、筹资、预算、招标投标、合同订立、项目法人责任制、内控制度的建立、前期财务收支情况。(3)预算执行效益审计的主要内容是建设实施期的成本、进度、管理和安全的有效控制情况,包括工程结算、建设成本、施工安全、建设工期和进度、设备材料采购、物资管理、合同管理、监理管理、技术经济资料管理、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等。(4)竣工决算及运营效益审计包括建设期和运营期两个方面,主要内容除上述预算和预算执行效益审计内容外,还包括投资财务决算情况、交付使用资产情况、项目运行情况、建成新增生产能力情况、达产达标情况、生产经营情况、投资回报情况和债务偿还情况等。

2.宏观层次效益审计包括经济效益审计、社会效益审计和环境效益审计。(1)经济效益审计的主要内容有:符合国家当前产业政策和生产力合理布局情况;符合地方经济发展情况;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情况;对国家和地方财政收入增长的贡献情况;对促进和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情况等。(2)社会效益审计的主要内容是建设项目对社会发展目标的贡献和影响,如:加强和完善地方基础设施的建设情况;改善投资环境,促进增加就业机会情况;健全地方总体功能,为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必要的条件情况;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素质提高和社会文明情况;促进地方树立良好形象和塑造诚信情况等。(3)环境效益审计的主要内容是建设项目对自然环境与生态环境的贡献和影响,如:“三废处理”和美化环境情况;治理和预防污染情况;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情况;促进环境资源的再生和可持续利用情况;改善人居环境和生活空间,促进人民生活质量提高情况等。

四、目前在建设项目中运用系统审计所面临的困难与对策

1.建设项目投资领域法制不健全。要求建设项目审批的规定很多,但是真正规范市场运作的标准,规范投资行为、投资主体、投资运行的法规和标准比较欠缺;现行的工程管理制度与相关法律、法规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有些法律法规互不衔接,有些条款甚至互相“打架”,使建设工程领域的各种“蛀虫”仍有漏洞可钻;相关职能部门对建设项目监督职能交叉,审计法与合同法以及其他法律、法规、规章之间存在不一致之处,缺乏对勘察、设计、监理等单位和相关人员的责任追究制度,使得审计工作的应有作用难以有效发挥。因此,当前应逐步健全法律法规,明确职责,使审计工作能够依法审计,最大限度地发挥监督、评价、促进的功能。

2.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还不能完全满足系统审计工作的要求。建设项目系统审计要站在国家宏观政策的高度,不仅查处项目本身的违纪违规问题,更要关注项目的投资效益,促使项目法人讲求质量和效益的统一,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保证。这就要求审计人员具备宏观经济学、财会、工程、信息技术等相关知识,以及缜密的逻辑思维和良好的沟通能力等相关素质。因此,一方面应加强人才培养,不断提高其政策理论和业务水平,造就一支建设项目投资审计骨干队伍;另一方面可以聘请一些外部专家作为顾问或短期工作人员参与项目审计,甚至可以将一些项目交给社会组织承担,这样既可以提高审计效率,又解决了专业人员不足的矛盾。

3.系统审计的理论研究相对滞后。目前系统审计在审计工作实践中已进行了探索、尝试,对系统审计的方法、内容也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尚未形成系统的理论与规范的操作程序,审计人员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参照和效仿。因此,审计人员在项目审计过程中,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创新工作思路,大胆探索,积极思考,在审计实践中探索系统审计的规律,改进系统审计的方法,总结系统审计的经验,丰富、完善系统审计的理论,不断推进建设项目投资审计的发展。

[收稿日期]2006―12―08

审计制度体系建设篇4

内部审计文化是企业管理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审计机构及人员在履行审计职责、实施经济监督行为时,培育形成的价值观体系及其表现形式的总和,体现在审计工作所恪守的理念、所追求的价值、所遵循的规范、所体现的风骨、所展示的形象等各个方面。构建企业内部审计文化的目标,就是通过内部审计文化建设,形成具有企业特点的内部审计理念和价值观,积极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评价和咨询职能,构建企业内部审计文化的主要任务,就是大力宣贯企业内部审计理念,牢固树立内部审计价值观,积极构建内部审计文化体系框架。

二、电网企业内部审计价值

依据国际内部审计实务标准,电网审计人应以“独立、依规、公正、进取、奉献”作为内部审计价值观。

(1)独立是内部审计文化最本质的特征

独立性是内部审计的生命,是其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主要体现:一是组织独立。审计机构单独设置,与被审计对象没有组织上的隶属关系。二是人员独立。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对象不存在经济利害关系,不参与被审计单位的经营管理活动。三是工作独立。审计机构及其人员依法独立开展审计工作,不受来自其他职能部门、经济组织和个人的干扰。四是经费独立。审计机构履行职责所必需的经费,依照审计办法的规定单独列入企业财务预算。

(2)依规是内部审计机构最基本的行为规范

依规审计是企业制度管理在审计监督活动中的具体体现。一方面要求审计机构必须以国家法规和企业制度规定作为审计的依据与标准;另一方面要求审计机构及审计人员依法履职时,规范自身行为。

(3)公正是审计人员履行职责时基本的价值取向

审计的客观性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在执行审计工作时必须保持一种公正的、不偏不倚的精神状态。内部审计人员在履职时,不应有任何质量妥协,要依法办事,在搜集审计证据、评价审计事项、提出处理意见和建议时,从企业发展大局出发,维护企业整体利益出发,谨慎执业,客观评价。

(4)进取是审计人员开拓创新的基本品质

当前,电网依法治企工作正如火如荼地开展,审计工作必须渗透到企业各项管理活动中,审计人员需要适应新的形势需要,不断钻研新业务,不断提高专业胜任能力。保持专业技术的适应性,积极进取是审计人员基本品质。

(5)奉献是整个内部审计价值体系的道德基础

廉洁奉公,无私奉献是内部审计工作有效运行的必要保证。审计工作的定位和职责,要求审计人员要技高一筹、德高一筹。审计人员必须廉洁自律,不从被审计单位获取任何可能妨碍职业判断的利益;必须诚实守信,不得损害国家利益、企业利益;必须严守秘密,按规定使用履行职责时获取的各种信息和结论。

三、内部审计文化体系架构探索

为有效地落实审计文化建设任务,需要要从“物质、制度、行为、精神”四个方面构建。

(1)夯实物质基础,构筑保障机制

物质文化建设理念是:机构独立、保障有力。审计物质文化是内部审计存在和发展必要的物质基础和工作环境。相对独立的审计机构、运作正常的审计委员会、符合程序的审计干部任免、必要的经营管理会议参与度、定期的工作报告制度等,构成审计工作必需的运作机制。必备的办公场所、相对充裕的业务经费、适当的工资福利待遇、必要的现代化办公设备等,构成审计工作物质保障。

(2)完善制度规范,构建制度体系

制度文化建设理念是:体系健全、执行到位。审计制度文化是保证审计工作正常运行、审计人员行为规范、审计组织职能有效履行的关键。涵盖广泛、相互衔接且落实到位的审计制度体系,代表着审计文化建设所达到的水平和高度。电网企业内部审计制度建设可从三个层次建设,一是审计工作办法;二是审计业务办法和审计管理制度;三是具体的审计业务指南。

(3)积极引导,营造良好氛围

行为文化建设理念是:爱岗敬业、争先创优。营造健康向上的审计氛围,有助于形成生动活泼的工作环境、爱岗敬业的道德风尚、争先创优的进取精神、团结友爱的人际关系。通过规范审计程序和审计行为,加强对审计人员工作业绩考核评价,引导审计人员严格遵守审计职业道德规范和审计承诺。通过竞争的、动态的审计人才管理制度,加速人才培养,营造一个“学习、创新、务实、诚信”的人才辈出的激励机制。

(4)塑造形象,培养精神

精神文化建设理念是:客观公正、无私奉献。审计精神文化是审计文化的核心和灵魂,要引导审计人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注意培养自身的沟通协调能力,提升个人的道德修养。牢固树立“独立、依规、公正、进取、奉献”的企业内部审计价值观,做到“正直、客观、保密、胜任”,建立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共有的精神家园。

四、内部审计文化构建与实施

文化理念的形成不能靠一朝一夕的灵感和热情,而是来自于水滴石穿的潜移默化,需要遵循审计文化建设的内在规律,有计划有步骤地积极推进。

(1)加强组织,持续推进

审计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任务,要按照审计文化建设的总体框架,进行长期的、持之以恒的工作努力。因此必须要加强对审计文化建设的领导工作,分解细化建设任务,将审计文化建设与审计工作目标管理、审计工作规划、年度工作重点有机的结合起来,持续地加以推进。

(2)大力

宣传,形成氛围审计文化建设是一个新的文化理念,要通过各种宣传形式,利用系统内的各种信息宣传载体,就审计文化建设的内涵外延、重要意义、总体规划、实施方案等方面,向企业审计人员及相关人员宣传交底,引导审计人员提高认识,积极参与并形成自觉行动。

(3)突出重点,分步实施

审计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渐进的系统工程。要按照总体规划,根据本单位实际,选择不同的突破口,抓住物质、制度、行为和精神四个层面审计文化的关键内容,精心策划,逐步实施。在文化建设上要力戒本本主义和形式主义,更不能把文化建设狭义的理解为“搞活动”。

审计制度体系建设篇5

一、现行有关政府投资审计的法律法规。

目前我国政府投资审计的现行法律法规主要有: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在第三章审计机关职责中,第二十二条明确规定“审计机关对政府投资和以政府投资为主的建设项目的预算执行情况和决算,进行审计监督。”

(二)审计署、国家计委、财政部、国家经委、建设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于1996年4月5日联合的《建设项目审计处理暂行规定》共二十四条,规范了对在基本建设项目审计中查出的各类问题,如何进行处理、处罚;(三)2001年8月1日以审计署令第3号的《审计机关国家建设项目审计准则》,该准则共二十六条,不仅定义了国家建设项目:“国家建设项目”是指国有资产或者融资为主的基本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而且扩大了国家建设项目审计的延伸,即“与国家建设项目有关的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采购供货等单位的财务收支,应当接受审计机关的审计监督。”

二、现有政府投资审计法律法规存在的几个突出问题。

一是政府投资审计中的法律适用存在冲突。审计实践中主要涉及到《审计法》与《民法》、《合同法》的适用冲突。从法律关系看,一方面,审计机关依照《审计法》进行审计监督,与建设、施工等单位形成了行政法律关系。这种行政法律关系是审计机关依据职权进行监督管理而形成的,具有强制性,双方当事人地位是不平等的;另一方面,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根据《合同法》签订经济合同,其产生的是民事法律关系。这种民事法律关系体现平等互利原则,双方当事人是平等、自愿的。当这两种法律关系在政府投资审计中,就必然会产生法律冲突。为此引起的法律诉讼问题已逐渐成为政府投资审计中的焦点和难点问题,受到多方关注。如对于工程价款审计核减所引发的一系列纠纷问题,建设单位一般以追回多付的工程款为目的提讼,施工单位则为了多结工程款而提讼。法院在审理此类案件时,往往抛开审计决定及其反应的事实,以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是平等的合同关系为由,仅仅依据《民法》、《合同法》及双方签订的合同进行判决,并认为《民法》、《合同法》的效力高于其它法律,大多数情况下会判决施工单位胜诉。

二是《审计法》对国家建设项目审计内容的规定过于抽象笼统。有人认为,虽然《审计法》对国家建设项目审计内容的规定过于抽象笼统,但《审计机关国家建设项目审计准则》规定了审计机关应对国家建设项目的建设程序、资金使用、招标投标、合同管理、材料采购、工程结算和决算、工程质量、单位资质等方面进行审计监督。可我们知道后者的法律效力较低,并且它主要是规范审计机关如何开展工作,这就给政府投资审计工作形成了较大的困难。特别是新形势下审计署已确立向绩效审计为主转变的思路,对政府投资审计法规部分内容的修订更是势在必行。

三是政府投资审计中执法主体资格问题受到质疑。《审计法》、《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中规定审计机关为政府投资审计的执法主体,但对审计机关能否依据其他财经法律法规的规定,对被审计单位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财务收支行为进行处理处罚的问题没有明确约定。例如,在政府投资审计中,审计机关必然要对建设项目在建设管理、招标投标、工程价款、监理的执行等方面实施监督,但能否依据《建筑法》、《招投标法》、《合同法》、《土地管理法》和监理制度等规定进行处理、处罚,在执法主体和执法的方式、方法上存在争议。由于审计法规定审计监督的主体是国有投资或融资的项目建设单位,基建工程项目审计由于受审计管辖权的限制,无法对施工企业进行处理处罚。虽然审计署于1996年出台的《建设项目审计处理暂行规定》为审计处理处罚提供了依据,但大多处理处罚的是建设单位。

四是地方性政府投资审计的规章制度多形成人为“地区差”。如2004年3月新疆自治区颁布实施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家建设项目审计监督条例》,2008年初自治区人民政府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政府投资项目审计工作的通知》;2008年湖北省鄂州市人民政府了《鄂州市国家建设项目审计监督办法》,还有深圳、武汉等一些地方政府都制定了相关的规章制度,这些地方性规章制度无疑为各地的政府投资审计工作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但与此同时也形成了许多的人为“地区差”。

三、关于健全完善政府投资审计相关法律规章的几点思考。

一是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审计法律法规和规章体系,构建科学的审计准则体系和审计工作指南体系。特别是要加强对政府投资审计、国有资本占控股或主导地位的企业审计、涉外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等审计监督领域相关法律问题的研究,提出意见和建议,完善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尽快出台新修订的审计法实施条例,使这些领域的审计工作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要根据审计法和修订后的审计法实施条例,结合业务工作需要,借鉴国外的先进做法和有益经验,修订和完善原有的国家审计准则,组织制定包括政府投资审计在内的各项审计指南。在完善审计法律规范、准则和指南体系的过程中,要注意解决好立法的技术性问题,坚持从实际出发,确保规范建设服务于审计业务工作,减少由规范引起的矛盾和冲突,及时调整原有规范。

审计制度体系建设篇6

【论文摘要】我国审计法制建设经历了创立、起步、发展和完善四个阶段。我国审计法制建设的方向和思路,要立足于推动民主和法制建设,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实现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关注政府效率等目标。在国家审计的定位上,要从微观着手,对宏观经济作出独立判断。重新构建我国的经济监督体系,审计部门的职能不应当体现在“综合性”,而应当体现在“高层次上”。论文关键词:审计、法制、建设一、我国审计法制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1982年,我国审计监督制度正式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奠定了我国审计监督制度的法律基础,从此,我国审计监督制度进入从无到有,逐步发展的历史时期。与审计监督制度建设同步,我国审计法制建设也经历了以下四个发展阶段:创立阶段:从1982年宪法到1985年《国务院关于审计工作的暂行规定》的是我国审计法制建设的创立阶段。作为我国第一部专门的审计工作法规——暂行规定,贯彻宪法关于实行审计监督制度,是保障国家审计逐步实现制度化、法制化的一个具体法规,为我国今后的审计立法提供了重要依据。起步阶段:从1985年到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条例》的,为审计法制建设的起步阶段。条例将宪法关于审计监督的原则、规定进一步具体化,对审计机关的任务、职权、领导体制、审计工作程序、内部审计、社会审计,以及被审计单位和审计工作人员的法律责任等,作了更为明确的规定。并确立了审计机关对本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审计机关负责并报告工作;审计业务以上级审计机关领导为主的双重领导体制。这是一部比较完整、系统的审计行政法规,初步构筑了我国的审计法律、法规体系。发展阶段:从1988年到1994年八届人大常委会九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这一阶段为审计法制建设的发展阶段。审计法按照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总结了我国审计机关成立以来的经验,借鉴国外审计立法的有益成果,明确规定实行本级预算执行情况审计和下级政府财政决算审计。每年向本级人民政府和人大常委会提出审计机关对预算执行和其它财政收支的审计结果报告和审计工作报告,从而,确立了审计机关较高层次的法律地位,也确立了我国审计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完善阶段。从1994年至今为审计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阶段。这一期间,国务院于1995年7月颁布了《中央预算执行情况审计监督暂行办法》、1997年10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1996年审计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基本准则》等38项审计规范,审计法律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的步伐进一步提速,审计工作开始走上了规范化轨道。1999年5月中央两办颁布了《县级以下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和《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企业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赋予审计机关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使命。2000年以来,审计署先后以1、2、3号令颁布了17个审计准则。与此同时,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还结合当地实际,就经济责任审计、国家基本建设项目审计、内部审计等问题,积极推动地方立法和规章制度建设,颁布了一批地方性法规和规章。目前,我国已基本上建立了以宪法为根本依据,以审计法及其实施条例为核心内容,以审计准则等规章为执行标准的审计法律规范体系。审计工作基本走上了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审计法律制度不断趋于完善。二、当前,我国审计法制建设中的不足无可否认,自1982年宪法确立我国实行审计监督制度以来,审计监督制度在国家政治、经济生活中的作用日益明显,审计监督在法律规定的领域全面展开,审计机关履行职责逐步到位,审计内容不断深化,在维护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以及推进民主和法制建设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审计监督制度,是在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时期这个历史条件下诞生的。因此,审计理念和审计法律制度,诸如审计的领导体制、机构设置,审计职责权限、管辖范围的划分等等,无不打上这一时期的烙印。主要表现在:1、审计的领导体制方面。我国宪法和审计法规定,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设立审计机关。在我国现行审计领导体制下,审计工作与政府各项经济工作紧密相连,能够对重点领域、重点部门和重点资金实施及时有效的监督,促使政府工作目标和宏观调控

审计制度体系建设篇7

【关键词】信息化eRp内部审计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目前,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已经建立成了包括财务管控系统、营销SG186系统、生产系统、人力资源系统、物资招投标采购系统等一系列信息化企业运营系统。面对审计环境愈发复杂的同时,作为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加速转变传统审计习惯、创新审计方法、提高审计效率、加强审计信息化水平,深化落实审计管控信息化管理,实现实时在线审计工作,真正将审计质量提高到数字信息化层面,无疑成为提高电网企业审计工作质量的有效途径。

在2013年度国家电网公司的审计信息系统深化工作规划中,特别将审计信息化工作作为今后―个时期审计工作的重点之一,特别是审计管控系统的研发与推广,可见公司系统审计信息系统的建设迫在眉睫,也至关重要。笔者就冀北电力公司审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谈谈对审计信息化建设的―点浅见。

2冀北电力公司系统审计信息化建设现状

目前冀北公司系统审计信息化建设依托于国网SG186工程项目,通过国网公司开发的审计综合管理系统及用于现场审计工作的审计作业工具两大平台。审计综合管理系统是国网公司总部审计管理横向集成、纵向贯通到网省公司、到地市公司的信息高速公路,主要管理国网公司系统审计决策、重点、计划、统计、日常事务等管理事项,并通过将法律法规及制度的上传,实现审计依据在线应用。在现行制度的约束下,大量审计工作在平台上运行,起到信息共享,规范审计流程,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率,提高审计现代化水平的作用。其二审计作业工具则是通过对多种财务数据的采集,实现对财务数据多角度、全方位的分析,达到快速锁定审计方向、把握审计重点并形成完整审计项目资料的作用,并通过标准化的程序设定,实时形成审计记录。通过系统的应用,审计部门领导可以通过系统,科学地进行审计计划的编制,评估审计项目;审计人员可以在统一的计算机系统内,利用系统的各项特定功能,建立一个关联的整体,满足了公司审计业务管理要求。系统软件通过不同审计项目搜集、分析、加工、筛选后得到的企业信息,按企业名称分类存放到审计软件的中心数据库中,审计人员可以方便地查询并获得被审单位各方面的详细资料,以提高工作效率。内部审计是企业控制制度的再控制,内部审计部门内控制度的完善与否,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企业的管理成效。使用软件进行内部审计作业和管理,加强了企业对内审部门的工作规范化控制。审计管理者可以充分利用软件系统提供的功能权限的控制,对不同职能岗位上的人员的操作功能加以限制。结合目前的实际运行情况来看,系统运行情况良好,基本满足冀北电力公司审计业务的信息化应用要求。审计作业工具使用基本达到审计过程全覆盖,审计综合管理系统的登陆已进入企业考核制度范畴内,相关制度法规的上传与应用已逐步成熟化,审前调查方案、实施方案、记录、底稿、及报告标准化模式已全部实现实时在线化,并通过在线审阅、评审实现年底优秀审计项目在线评审工作。

3eRp财务系统对内审的影响

2012年冀北电力公司eRp财务系统的全面上线,对审计信息化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eRp财务系统可以让审计人员快捷、深入地了解业务流程与控制体系,并在业务抽样、正确性复核等方面提高效率。但面对eRp财务系统复杂无序的代码,以及严密的数据结构、独特的构成原理,如何有效的利用eRp数据、信息的高度集成,实现多样化的分析,审计穿透快速方便以及信息实时,在线监控能够实现等特点,与审计工作实现有效地对接,无疑是现阶段公司审计信息化建设的方向。通过对安徽省电力公司的审计信息化建设情况进行了典型经验学习,安徽公司的审计信息化建设成效显著。安徽公司审计部2010年起,结合财务eRp系统,分阶段、分模块地开发了eRp业务审计系统,经过近1年的不断改进,在2011年就已经建立起了较完备的审计综合管理系统和集财务、工程、用电营销各种数据源接口软件为一体的eRp审计系统。同年Sap系统实时在线业务审批和监控功能以及权限的设置和记录,为强化安徽电力的内部控制提供了有效的手段,帮助安徽电力规避内部营运风险,强化人、财、物集中度及生产经营业务专业化,并且为内部审计提供了详实的数据和依据。这些好的经验无疑为冀北公司审计信息系统的建设提供了学习和借鉴的榜样。

4审计信息化对企业内控的影响

在国网公司系统全面倡导内部审计变革的大背景下,积极开展以审计监督和内部控制评价体系运行的有效性为导向的管理审计成为内部审计工作的趋势。通过审计评价和改进财务会计控制、经营管理控制和信息系统控制的有效性,促进提高内部控制能力和水平,帮助组织实现目标。健康的内部控制体系是以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和先进的内部控制为基础,以准确的风险识别和完备监测评估体系为前提,以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和严密的控制措施为核心,以严格的审计监督和客观的评价体系为保障,以强大的信息系统和畅通的沟通渠道为支撑的诸多要素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这就要求我们对内部控制实施审计的时候,不能仅仅局限于对各个个功能要素进行孤立的审计,而要站在全局和系统的高度,对各个要素之间的关联活动和相互作用的效果进行审计,要从总体上对内控能力进行动态、系统的审计评价。这样,只有依托信息化条件,审计人员才可以利用计算机决速、准确的特点,积极开展事前审计、事中审计和效益审计,将审计关口前移,扩大审计面,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率,使得内控审计成为可能。因此,实现内部审计全面转型与发展,审计手段必须从手工操作向信息化、数字化转变。这是内部审计工作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内部审计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5审计信息化发展与审计项目信息化建设

5.1审计信息技术的发展阶段

在信息化环境下,内部审计技术已经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革。目前的审计技术发展阶段来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从传统的手工对帐审计到目前的计算机辅助审计,未来应该发展到以审计项目信息化为核心的系统评价体系及风险评级体系。

5.2审计项目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审计信息化是审计部门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审计业务和管理的重要手段,可以实现审计管理信息的利用和共享开展远程审计和标准化建设增强审计人员的信息意识和技能。审计信息化同时也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效率、监管、服务”中的定位也属于重中之重的位置。

而审计的信息化,也对审计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由于信息化环境下的审计模式转变为数据式系统基础审计模式,这就导致了信息化环境下的审计作业流程、取证方式等与传统审计方式有了很大的不同,因此必须根据信息化环境下审计实施阶段的特点建立相关质量控制。信息化的环境下采取的审计方式程序性、逻辑性较强,每个环节都是节节相扣的,如若出现某一环节的错误就会产生“蝴蝶效应”,因此,保证审计作业实施的质量,就需要审计人员实施标准化的审计作业流程,防止错误的递延,避免审计的片面性、盲目性。

5.3内部审计信息系统的作用

内部审计管理系统包括综合管理系统、作业辅助系统、管控系统、企业门户系统,各系统的怍用如下:

5.3.1综合管理系统

如果将企业内控制度建设看作是一张地图,那么审计综合管理系统就是用来定位监控的卫星系统,审计综合管理系统将审计准则贯穿于审计的全过程,实时采集数据,实现监、审、管一体化操作,通过对审计全过程的监控、管理、授权及审计成果的应用,向企业风险评级管理的方向发展。审计作为企业风险闭环管理的最后一个环节,实现1+1>2的效果,为整个审计过程提供完整、有效的审计基础信息支持,是目前公司审计信息系统建设中最有效果的管理之一。

5.3.2作业辅助系统

通过审计作业系统辅助一线审计人员完成审计项目,实施电子财务数据、业务数据的采集转换,运用专业的各类审计工具完成审计抽样和数据分析,提高审计工作效率。标准化的审计程序引导与控制规范了审计作业过程,降低审计风险。统一的基础信息及统计台帐通过系统接口与审计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实现无缝隙连接,可以实现实时上传信息,在线监测审阅审计项目成果的功能。目前,在实际应用中,公司系统的审计现场已实现财务数据的交互转换,也将营销、工程中的财务业务数据通过数据转换的方式实现了实时监控,通过纸质基础资料与系统业务数据的叠加式审计,实现审计作业辅助系统全覆盖。

5.3.3管控系统

通过审计管控系统辅助操作者全面掌握审计项目进展情况,监控审计项目的工作进度。提取审计管控系统、审计作业系统的相关数据,提供有价值的汇总信息,为领导宏观决策分析打下基础。以公司目前审计信息化建设现状必须要结合公司系统eRp上线,财务管控系统的实施以及将要上线的Sap系统,充分利用这些系统中的数据库资源,与审计信息系统有效地对接实现业务流程追踪、数据采集分析、系统配置审核等诸多功能,全面解决“操作行为不可控,操作内容不可知”的问题,实现过程管理全控制。

5.3.4企业门户系统

通过企业门户平台系统,将公司内部管理的内容,在保证商业秘密不泄露的原则下,向主管领导、被审计单位及部门告之相关审计报告,并通过公司发文形式下发至相关部门归档。

6结论

审计信息化不仅仅是程序化、标准化的体现,更多的是管理方式、管理思想、创新理念的变革。也就是说,创新审计技术与创新审计模式是互为前提、互相推动的一体两面。审计信息化是一项系统的复杂的工程,绝不仅仅是用计算机看看账本,写下审计记录那么简单的事情。作为一个古老而传统的行业,审计工作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发展,因此加快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既是实现内部审计转型的一项重要任务,更是开展以风险控制为导向管理审计的重要技术支撑。需要我们必须要把推进内部审计信息化作为利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审计方式的重要内容,纳入到推进内部审计实现全面变革与发展的总体部局之中,在创新中将审计工作推向一个完全不同以往的时代。

【参考文献】:

[1]许宝强,2005:对我国国家审计未来定位问题的探索[D],厦门大学。

[2]李庆山,2005:强化内审工作促进企业发展[J],内蒙古财会,p4-5。

[3]黄淑玲,2006:浅谈企业经济效益审计[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p6-7。

[4]闫青,2005:试论电力企业内部审计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J],中国电力教育,p3。

[5]陈宋生,2007:内部审计的新方向[J],审计与理财。

[6]袁阳,2008:风险导向内部审计[J],财会通讯。

审计制度体系建设篇8

1.工程造价审计管理体制不完善。当前,由于我国工程建设管理部门对于工程造价审计的作用认识不全面,因而对于工程项目建设造价审计的重视程度不足,造成了工程项目建设造价审计管理体系建设不完善,存在制度缺失以及制度不完善的问题,导致工程造价审计工作在开展上缺乏相应的指导,所以工程造价审计风险问题时有发生,对于提高工程造价审计水平,控制工程项目建设造价控制管理十分不利。

2.工程建设项目造价审计缺乏全过程的控制管理。现阶段我国在工程建设项目造价审计管理上存在的突出问题便是造价审计主要是在工程项目建设竣工后开展。但是由于工程建设项目的建设周期相对较长,如果仅仅是在工程竣工后进行审计,没有在工程建设项目的项目决策、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以及施工建设阶段过程中实施系统的跟踪审计,势必导致难以发现这些阶段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甚至会造成工程审计结算过程中出现各种纠纷。

3.工程造价审计人员的素质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工程造价审计工作作为一项系统复杂的工作,对于审计人员的工程造价理论知识以及工程建设基础知识的要求也较高。但是现阶段,我国部分工程造价审计人员工程项目建设管理经验缺乏,业务理论知识涵养不高,业务工作能力较差,因而工程造价审计工作开展困难,导致工程造价审计工作质量较差。

二、强化工程造价审计措施研究

1.健全工程造价审计管理体系的建设。首先工程建设管理部门应该按照我国工程造价审计管理规范,并借鉴国内外工程项目建设审计工作经验,制定完善的工程造价审计制度,通过制度管理的方式确保工程造价审计工作的制度化与规范化。其次,在工程造价审计工作开展上,应该系统的制定工程造价审计方法,重点针对工程造价审计部门与其他部门协调开展工作方式进行细化规定,以提高工程造价审计的切实可操作性。第三,应该针对工程造价审计工作的开展完善监督管理规定,通过强有力的监督管理措施,督促工程造价审计部门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开展审计工作,重点针对施工现场的造价审计进行监督管理,以便于及时发现工程项目建设阶段造价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有重点地制定完善措施,进而提高工程造价审计效果。

2.针对工程项目建设实施情况做好跟踪审计。工程造价跟踪审计主要是指在工程项目建设实施阶段,通过采取跟踪审计管理的模式,针对工程项目建设的项目技术经济性、建设效率以及造价控制实施效果等各种内容进行综合的与全方位的审计,利用这种在投资决策至竣工实施阶段的全面审查与监督,及时的动态总结分析项目建设过程中在造价控制管理方面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进而为相关管理部门调整项目管理提供决策。在跟踪审计的具体实施上,在工程项目建设开始之前,应该及时的掌握项目工程规模、工程主要施工内容、资金来源渠道、工程技术资料等一系列的内容,进而详细地制定跟踪审计方案,同时积极地组织造价跟踪审计部门与工程建设参与单位积极的接触协调,确保工程造价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已实现对于工程项目建设全过程的动态审计管理,提高工程造价审计工作的实时性。

3.提高工程造价审计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水平。工程造价审计工作人员作为工程项目造价审计工作的直接执行者,其能力水平与工程造价审计工作质量息息相关。因此,工程造价审计管理部门应该注重提高审计工作队伍的整体水平,并增加注册造价师在工程审计工作队伍中的比例。其次,为了提高部分工程造价审计工作人员对于工程项目的熟悉程度,应该组织审计工作人员深入施工现场,了解熟悉施工材料、设备以及施工工艺,借助于全新的审计理念教育培训,进而提高工程造价审计工作质量与工作水平。

4.完善工程造价审计方案的制定完善。工程建设项目由于涉及内容较多,而且工程项目建设实施方案系统复杂,每一个工程项目建设都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因此,为了提高工程项目建设造价审计水平,必须结合工程项目建设的实际情况,完善工程项目建设审计方案的制定。在审计方法的选择上,应该结合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采取重点审核法、分组计算审核法、全面审核法、对比审核法以及筛选法等几种审计方法,进而保障工程造价审计工作客观公正的开展。同时在工程造价审计工作开展过程中,应该结合工程项目建设实际情况的变化,及时地调整审计方法,进而实现工程造价审计工作效率的最大化,提高工程造价全面审计工作水平。

5.优化工程项目建设阶段工程造价审计流程。为了提高工程造价审计工作水平,必须进一步优化工程造价审计流程。首先,在工程造价审计开展阶段应该做好资料的收集整理,在工程量计算前应该将施工图纸以及设计变更图纸等资料整理全面,同时对工程项目建设施工图纸进行全面的了解。其次,在工程量的计算过程中,应该按照施工作业顺序或者是分部分项工程合理的安排工程量的计算顺序,并重点审核汇总数据确保核算的准确性。此外,在工程造价工作开展过程中,为了避免计算的失误,应该尽可能地确保工程计量单位的一致性,以避免工程项目漏项问题的发生,同时对于工程单价的调整应该严格按照合同约定执行。通过这些措施,优化工程项目建设造价审计流程,提高工程造价审计工作水平。

6.规范工程项目建设造价审计报告的编制。工程造价审计报告作为工程造价审计工作的书面说明,也是能够直观反映审计工作结果的文件,因此在工程造价审计工作中同样也应该重视造价审计报告的编制。首先应该针对工程审计报告工作制定相应的模板,通过模板的方式来明确工程造价审计报告的结构以及内容形式。在工程造价审计报告上应该涵盖工程造价报告书、项目可行性研究、投资估算表、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工程量清单、投标报价标底、投标报价、工程结算、工程决算表以及工程造价表等一系列的内容。通过规范的工程造价审计报告编制,将各种具有实用价值的信息纳入到工程造价审计报告之中,以提高工程造价整体审计质量。

三、结语

审计制度体系建设篇9

一、审计文化的含义

“文化”,从广义来说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来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从文化的狭义论出发,“审计文化”是指审计机关在长期审计监督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自己特色的审计理念、行业风格、行为模式以及相适应的规章制度和组织机构等。它体现着审计机关和审计工作者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等思想和精神。

二、审计文化的基本结构和内容

按照文化的一般性结构学说,审计文化也可分为以下三个层次;

(一)审计物质文化。这是审计文化的表层部分,是形成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条件,它往往能折射出审计管理思想、管理哲学、工作作风和审美意识。物质文化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员工队伍状况。审计人员的文化结构、年龄结构、性别结构及专业化程度等反映或代表着审计文化。二是审计机关办公场所状况。机关所处的自然环境、建筑风格、房屋设计及布置、绿化等都是凝固关态的审计文化。三是各种生活、福利、文化设施。四是审计特色。审计工作重点是否突出、是否有与众不同之处,有亮色,这些是审计文化的具体反映。

(二)审计制度文化。这是审计文化的中间层次,它通过约束和规范审计行为体现独特的审计文化。审计制度文化按纵向大体分为法规制度、准则制度和内部管理制度;按横向结构主要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工作制度;二是责任制度;三是一些非程序化的特殊制度,如评议干部制度。上述制度分别规定了审计人员在处理人与工作、岗位与岗位、以及人与人关系的行为准则,是审计价值观念的集中体现。

(三)审计精神文化。这是审计文化的核心层,是审计人各种观念形态文化的总和,一般讲的审计文化主要指的就是审计精神文化。它包括审计精神、管理思想、职业道德、文化素质、价值标准、审美观念、生活情趣等等,大体上可以归为基本信念、价值标准、职业道德及精神风貌四个方面。精神文化是审计文化的灵魂,是形成审计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的基础和原因。

三、中国传统文化对审计文化建设的影响

中国审计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因此中国审计文化也有较久远的历史,它的发展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背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新时期探讨审计文化的发展就必须对传统文化对审计文化的正反两方面影响进行分析,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传统文化博大而精深,精华与糟粕同在,必须以辩证的眼光去看待,去伪存真。这里仅简要的谈几点:

(一)传统文化中有利的思想

1.以人为本——审计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

《易经》是中国古代圣贤创立的宇宙观和方法论,从《周易》算起近三千年的历史,孔子把《易经》作为群经之首。《周易》指出“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地道焉,有人道焉”。天地是大宇宙;人是小宇宙,天地人三才合一“以人为本”。当前以人为本的的思想已经深入人心,是指导各项工作的基本原则,建设审计文化也不例外。广大审计人是审计文化的具体建设者,是载体,是最活跃的因素,审计文化建设成功的关键是要充分调动审计人参与审计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审计人也应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精神投身其中。

2.和谐审计——审计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

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一大特征是讲平衡和谐,提倡天人合一。最早《易经》中就提了这一思想;孔子也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不仅是指人际关系,任何事物都是如此;儒家思想精髓之一就是“中和位育”的思想,这也是在讲和谐的重要性。当前和谐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的理念已经成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之一,审计要为建设和谐社会作贡献,就必须建设和谐审计,使之成为整个和谐社会系统中的一部分。

3.创新——审计文化建设的根本动力

《易经》哲理指出宇宙中人和万物都在不断变化之中,必须坚持“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从中国经历的惨痛历史看,鸦片战争前,中国的文化体系平行于其他的世界体系,并且一度比西方世界体系更发达,但长期的封闭导致政府腐败、科技落后、经济凋敝以及心理上抱残守缺、妄自尊大,致使这个庞大的体系失去活力,终于被西方殖民扩张压倒。这与其说是经验,不如说是教训。

(二)传统文化中不利的思想

1.中庸观。传统文化强调“不偏不倚”的行为准则,宁>文秘站:

2.均平观。中国深受均平主义的影响,历来有“均平富”的理想。任何创新、开拓都是对过去平衡的打破,都易被世俗所难于容忍。尤其是在经济利益分配上的平均主义,往往使经济利益作为内驱力的效能减弱。机关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这种观念严重影响审计管理效能的发挥。

3.等级观。传统文化讲“贵贱有等,长幼有序,贫富轻重皆有称”。这种等级观念在机关内的表现就是人浮于事,论资排辈,效率低下,同时重视等级又导致下级对上级的依赖,频频请示汇报,遗误时机,领导者在管理上倾向于行政方法,权威管理,直接控制等,这些都使审计缺乏活力,难于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4.官本位观。受传统文化“仕农工商”的价值取向影响,一些人将事业的成功与仕途的升迁紧密联系,审计机关作为政府部门,更是深受影响。一些专业人员在取得成绩后走上了行政领导岗位,一些平庸的领导又“能上不能下”,这些影响审计队伍的巩固和发展,制约了审计精神的萌发。

四、建设先进审计文化的基本思路和措施

当前建设先进审计文化的基本思路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对传统文化兼收并蓄的基础上,以审计精神文化创新为核心,推进审计制度文化和审计物质文化建设,为最终建成和谐审计作贡献。

(一)审计精神文化建设——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要内容的价值观教育为基础,以推进文明审计为重点。

审计精神文化决定着审计机关每个成员的行为,是推进审计事业不断前进、审计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审计监督制度不断完善的精神支柱和不竭动力。因此,审计文化建设的目的就是建设积极向上的精神文化。精神文化的诸多要素中又以价值标准为核心。因此,首要的是创新方式和方法,进行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要内容的价值观教育,培育健康人格和正确的审计价值理念,这是树立审计形象,推进文明审计的基础。其次是大力推进文明审计。文明审计是高尚的审计职业道德和优良的审计工作作风的外在表现,是审计机关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当前要以李金华审计长提出的文明审计的“六个方面”要求自己、衡量自己。再次要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增强行业凝聚力、向心力。第四是选树和宣传各类先进典型,培育和强化审计行业精神。第五是要抓好载体建设。一要抓与党和政府一个时期重点工作密切相关的载体;二要抓学习型行业创建载体,全力打造创新型单位、创新型行业,着力提升审计系统干部职工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三要抓与干部职工工作生活密切相关的载体。这些会激发他们的自豪感,使职工自觉地真正地加入到精神文明建设行列。第六是与廉政建设相结合。要进一步落实党风廉正建设责任制,切实加强廉洁自律教育,抓好党员队伍建设,增强党员的大局意识、责任意识、荣辱意识、忧患意识,最终建成审计特色的廉政文化。

(二)审计制度文化建设——以完善和实施审计准则为重点

制度文化在审计文化系统中占据重要地位,是保证审计工作正常运行、审计人员行为规范、审计组织职能有效履行的关键。建立涵盖广泛、相互衔接且落实到位的审计制度体系,充分代表着审计文化建设所达到的水平和高度。在审计制度的三个纵向层面中,法规制度一般具有稳定性,内部管理制度又视各个具体单位而定,最能代表审计文化特色的就是准则制度,审计准则是规定审计人员资格和指导审计人员行为的基本原则,又是衡量审计工作质量好坏的尺度。准则制度也是审计机关与其他部门之间制度方面最大的不同之处。因此,审计准则的制定、完善和推行是审计制度文化建设的重点。审计准则的制订不是一劳永逸的,要适时出台新的准则规定,定期对现有准则进行清理修订,以保证准则的先进性,才能有效适应外部环境要求和内部情况的变化。当前关注的应是质量准则的修订、完善和实施。而对具体的某个审计机关来说,就要重视内部管理制度的制订和实施。制度要体现人性化和可操作性,这是管理到位的基本前提。

审计制度体系建设篇10

[关键词]体育设施项目;审计;对策

[中图分类号]F239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283(2017)05-0156-03

[作者简介]胡伟(1980-),男,汉族,江西南昌人,副教授,研究方向:学校体育。

所谓审计(audit),是由专门的机构,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审查企事业单位、国家政府机关的财务、财政收支及经济活动是否具有效益性、合法性和真实性,据此评价经济责任,从而实现改善经营管理、促进宏观调控、提高经济效益及维护财经法纪的目的。审计的实现步骤如下:对资料进行证据搜集与分析评估审计对象的财务状况对资料与公认准则间的相关性作出结论编写报告。在任何审计活动中,都涉及审计主、客体及审计委托人。其中,审计主体是审计行为的执行方,是审计的第一关系人,包括审计机构及审计人员,通常要求其具有独立性及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审计客体是审计行为的接受方,是审计的第二关系人,包括受审计的资产代管或经营方,在本文指的是体育设施项目的建设方;审计授权或委托人是依法授权或委托审计主体行使审计职责的单位或个人,是审计的第三关系人,在本文指的是体育设施项目建设的业主。在本文中,笔者结合审计的理论知识,深入研究体育设施项目建设的审计对策。

一、做好审计前的筹划工作

在体育设施项目建设的审计前,筹划工作是否充分直接决定了整项审计工作的效率。其中,筹划指的是制定计划及为顺利开展审计工作而做准备,即在筹划阶段,需要做好下列准备工作:

(一)审计依据

在体育设施项目建设审计中,主要依据《审计法》《体育法》《建筑法》《招标法》《审计机关国家建设项目审计准则》《建设项目审计处理暂行规定》《财政违法行为处分条例》《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建设部关于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秩序的意见》《全面健身工程管理办法》《体育设施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

(二)审前调查

在审计前的调查阶段,通常要从项目建议审批、可行性研究、概预算、方案设计、项目招投标、工程施工、竣工验收及投用等角度对体育设施项目设立单、多项联系的总概念。合同是工程结算的主线,审计人员务必严审承包合同,注意在合同中,无论采用工料单价法或是综合单价法,都应包含材料备存款、进度付款、竣工决算、索赔及保证金给付等,且要求付款额度、时机及依据的结算线条清晰。若条件允许,建议在审前调查阶段了解体育设施项目建设工程的施工项目经理责任制,其中涉及施工项目管理规划等。

(三)制定工作方案

在体育设施项目建设审计中,应按下列要求制定工作方案:一是突出建设项目审计、体育事业审计;二是审计目标明确,审计力量安排合理;三是倘若体育设施项目的建设规模达到一定规模,则可按分项目实施、统一协调的要求进行审计,具体分成前期准备、建设实施及竣工投用阶段。目前,体育场馆在建成后的保值、增值及经营管理是场馆业主或政府主管部门关注的焦点。为此,一些体育场馆外聘专业公司来进行管理运营;一些体育场馆采取独立经营模式,并妥善解决了生存与发展、良性运营等问题,且随着体育场馆运营理念的日渐成熟,体育场馆的业主和投资人越来越关注建设前的可行性研究、工艺设计等,这对推动体育场馆建设走向系统化、科学化具有重要作用。

二、紧抓审计工作的重点

在体育设施项目建设的审计中,应坚持“照顾一般、突出重点”的原则,其中“突出重点”的内容包括下列方面:

(一)审计职能部门的履职与建章立制

对于体育设施项目建设的职能部门,审计工作重点应是审查项目建设单位、职能部门是否按规定建立内控及其他管理制度,审查职责的明确程度、责任的落实情况等。例如,在风险分析测试时,审查项目经理责任制、项目管理规划的制定与落实。其中,项目经理责任制是顺利推进施工项目管理的基本保证,需要重点审查;施工项目管理规划涉及项目管理目标、工期与质量目标规划、风险预测、安全目标规划、环保与文明施工规划等,审计人员除了审查上述内容外,还需审查施工预算、成本目标规划的合理性,注意在审查实施规划时,工作的内容既要包括安全、质量、进度及组织计划,又要涉及资源供应计划与人、机、料的实际供应和使用的差异、施工顺序。

(二)审计履行建设程序的合法性、有效性和完整性

在体育设施项目建设的审计中,要求全面审查施工项目的审批文件、可行性研究报告、建议书、环境影响评估报告、规划与施工许可文件、消防与环保批准文件、设计图纸审核文件等是否有效、齐全;认真审查施工项目招投标程序(如勘察、设计、采购、施工及监理等)及结果是否有效、合法;重点审查施工项目是否是“三边工程”(边审批、边设计、边建设或边勘察、边设计、边施工),是否是在申请《施工许可证》前开工,是否存在企事业单位和体育主管单位强行垄断等现象。

(三)审计概预算的编制与调整

在审计体育设施项目建设的概预算时,首先,要求重点审查施工项目概预算编制的内容是否真实、完整,编制的依据是否时效、准确、充分,编制的方法、标准、定额是否符合国家规定,编制的单位是否具备资质;其次,要求审查设计变更内容的合法性及手续是否完善;第三,对于单项工程的投资调整、建设内容的变更,要求审查其报批程序是否合规;第四,深入分析施工项目出现“超规模、超标准、超计划”的原因,并依法进行处罚。

(四)审计经济合同的签署、调整及履行

在审计体育设施项目建设的经济合同时,首先,要求审查施工项目经济合同的合法性;其次,查合同的内容及双方权、责、利的约定条款是否清晰;第三,审查合同内容是否按规定履行到位。在签署体育设施项目建设的经济合同时,通常采用制式合同范本,因此涉及的主要问题是责任的划分是否明确,倘若存在较大的弹性,便会在出现纠纷时缺乏界定依据。在审计中,如若发现类似的重大索赔,建议移交至相关部门,由其追求相关责任主体的责任。对于大型的体育设施项目,其要求具备高资质的单位参与设计和施工,则建议采取同国际惯例接轨的总承包。但国内建筑市场不够规范,则要求审查施工项目勘察、采购、设计及施工承包单位的资质及实力。

(五)审计建设资金的使用、管理及效益

在审计体育设施项目建设的资金时,首先,要求审查施工项目建设资金的到位数额是否足额,审查预算支出是否合规,审查配套资金的拨付是否与建设程序及进度同步;其次,要求审查建设资金的使用是否存在侵占、转移、滞留及挪用等问题,是否存在超概预算的现象或变更设计使工程规模扩大等;第三,深入分析建设资金的效益。

(六)审计建设成本的归集、核算及报表

依据《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施工项目投资由建设投资、流动资产投资组成。其中,建设投资涉及建筑安装工程费、机具设备的采购费、工程建设的其他费、预备费、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及建设期利息等内容。为此,要求审查工程成本归集的正确性、合法性,核算账务处理与《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是否相符,核算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及工程款结算、往来款项的合法性。

(七)审计参建方费用与竣工决算

在审计体育设施项目参建方费用与竣工决算时,要求重点审查相关单位是否按规定收取设计费、监理费及施工费,审查在施工阶段是否存在非法转包的行为,审查是否按合同约定结算工程价款,审查是否存在虚报冒领、高估冒算工程款及偷工减料等现象,审查施工项目质量的检查、验收是否合规,审查施工项目决算报表、说明及竣工编制依据是否真实、合法,审查竣工资料档案的归集管理是否完整、真、正确及交付使用资产的真实性,审查移交手续的办理是否合规,并对体育设施项目的投资效益进行深入分析。

三、案例分析

XX高校体育馆建设面积是25600m2,地上一层、地下两层。该工程采用门式钢架结构,施工工期513d,总投资额15851万元。鉴于该工程的工期长、规模大且建设过程复杂,则审计部门在综合分析审计力量、环境及项目特征的基础上,提出运用全程跟踪审计模式,并实行内部审计与社会审计结合的方式。

(一)确定审计目的

在本次跟踪审计中,审计的目的是全程进行有效、主动的跟踪审计,以规范建设行为;依据现行的法规章程,并采用先进的审计方法,保证工程造价的合理确定,维护业主的经济权益,保证建设资金合理使用;及时向业主反馈审计结果,并提出合理的建议。

(二)建立完善的内控制度

为了高效开展体育馆建设的审计工作及使跟踪审计的监督效力得以充分发挥,高校审计部门建立了一套完善的跟踪审计流程,以使审计工作实现制度化,详见图1。

结合图1,在总包方提出申请后,由审计部门在内控制度下实施审计计划,从而保证了体育馆项目的顺利建成。

(三)前移审计关口

施工项目建设前期对工程造价产生的影响力达到75%~100%,其中设计阶段的影响力达25%~75%,则本次审计的工作重点便是对设计阶段的审计,具体涉及计划招标流程、投标单位的资质等级、营业执照及法人证书等,同时包括设计责任制与设计质量档案的建立、设计监理制与限额设计制的实施、图纸评价指标体系的创建等,注意杜绝任何暂定设计。

(四)协调好跟踪审计主体的工作

在本次跟踪审计中,参与主体包括高校内部审计部门、社会中介审计机构,为了保证跟踪审计工作的顺利完成,划定参与主体的职责范围尤其关键。高校审计部门负责委托社会中介审计机构制定科学的审计方案,并在整个审计过程中扮演组织协调者的角色,同时评价中介结构的工作;社会中介机构负责行使审计职能,具体涉及前两章节谈及的内容,期间接受高校审计部门的监控。

(五)审计实践面临的问题

结合本次审计实践可知,在高校体育场馆建设的跟踪审计中,因缺乏良好的审计环境而使得审计工作的开展困难重重,则要求审计单位加大宣传力度,争取与建设单位达成共识。另外,审计范围、内容及对象都仍受到传统审计模式的束缚,且在跟踪审计中,多审计主体参与往往容易在职责划分上产生混乱,从而使审计风险变大。因此,在跟踪审计的尝试中,应树立一定的风险控制意识,并建立综合预防、监督、服务等功能的现代跟踪审计体制。

四、结束语

目前,我国体育设施项目的建设理念日渐步入成熟阶段,而项目建设也正向系统化、科学化方向迈进。在这一背景下,相关审计工作的开展相对容易,但需要解决的难题仍很多,因此要求在完善审计依据、优化审计流程、革新审计模式及培养审计人才等方面做出努力,其中从建设项目的客观实际出发划分审计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也十分关键。

[参考文献]

[1]时洪举.济宁市体育场馆设施建设与推动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互动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6(3):122、124.

[2]崔志华等.南京青奥场馆规划建设及赛后利用问题探析[J].建筑与文化,2016(9):126-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