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节传统文化内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9:31:21

七夕节传统文化内涵篇1

关键词:七夕节情人节传统文化现代化

一、七夕民俗文化

(一)七夕节相关民俗

七夕时节,有乞巧这个习俗。七夕夜晚,少女们在庭院向织女星乞求智巧。乞巧的方式大多是穿针引线验巧,做些小物品赛巧,摆上些瓜果乞巧,各地汉族民间的乞巧方式不尽相同,各有趣味。姑娘们手执彩线对着灯影将线穿过针孔,如果一口气能穿七枚针孔者叫得巧,被称为巧手,穿不到七个针孔的叫输巧。输巧的人要给得巧的人自己制作的礼物,以表示友谊。

七夕时节,一直有乞求姻缘的传统。七夕那天的晚上,在空旷的地方摆上新鲜的水果,向着月亮的方向,在吉时进行朝拜仪式,希望织女赋予她们心灵手巧的能力,乞求自己女红技艺精湛,同时希望拥有完美的爱情,幸福美满的婚姻。俗话说婚姻大事,岂能儿戏。在古代,婚姻与女子一辈子能否幸福直接相关,所以女子对于婚姻的乞求比较多,夜晚找比较安静的地方,对着星空许愿。

七夕节之前,姑娘们就预先备好彩纸、线绳等,编制成各种小玩意儿。女子还有赛巧的习俗。乞巧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用卜具,算卦等形式问自己是巧是笨;另一种是看穿针引线快,谁就得巧,慢的称输巧。在古代乞巧的方式多种多样,人们经常做一些小物品比赛看谁的技艺精湛。做巧食,陈列到庭院的几案上,请天上的织女品评。

七夕是魁星的生日,魁星是北斗七星的第一颗星,主掌考运,想求功名的读书人特别崇敬魁星,它是点取状元之神,祭拜它以求科举高中,所以一定在七夕这天祭拜,祈求保佑自己考运亨通。

二、七夕节遭冷遇的原因

七夕节日以农历纪年,辛亥革命取消了农历纪年,实行公历纪年,这使七夕节受到强烈的冲击,面临被取消。新文化运动的批判,胡适提出“打倒孔家店”的旗帜,的爆发等一系列活动强烈冲击传统节日。这使七夕节遭到毁灭性的打击,致使传统的节日断代,传统习俗遭到祸害。

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文化全球化的发展。西方文化大量涌入,对本国传统文化有较大的冲击。现在的人们的盲目跟风,崇尚西方的文化节日如情人节、圣诞节等,反而忽视了中国传统的民俗节日如七夕节。人们对于外来的节日盲目的跟风,随潮流,致使中国传统本土的节日受到忽略与冷落。

女权主义就是强调男女权利平等。洋务运动和维新运动的影响改革婚姻制度,辛亥革命时期提出男女平等,推动妇女解放运动,新中国成立后法律上规定男女平等的权利。现代社会女性对男子的依赖性大幅度降低,婚姻自由,对于自己的命运有一定的把握,不再依附男子。在家庭中,女性经济上的独立,现代社会对女性观念的转变,女性在遇到问题时,不只有祈求自己心灵手巧,她还有更多权利来掌握自己的命运。

民俗节日有着自己的变化规律,能够适应现代化发展的节日会得到继承与发展,反之,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民俗节日,会被历史淘汰直到灭亡。传统七夕节由于社会变迁发展,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与步伐,被社会上的人们冷落不重视,复兴传统文化,要赋予它以当代的内涵,与社会同步发展,才能被现代人们更容易得接受。

三、引导七夕节融入现代生活

政府对风俗习惯的引导与教育是对民俗传播控制比较有效的方式,保护七夕节民俗文化是促进民族文化发展的必经之路。发扬传统文化,与政府的支持密不可分,政府能够挖掘文化深层内涵,提高民俗文化品位同时支持民间组织,鼓动群众参与,使民俗富含当地特色。政府采取立法的方式保护传统民俗节日,立法的方式保护效果比较突出。政府立法的介入传统节日是比较有效果但也是最无可奈何的方法,保护传统民俗节日最重要的是人们有保护传统民俗节日的意识。

七夕节具有维护家庭稳定的功能。七夕弘扬爱情的主体,比较浪漫的节日。七夕的主题是爱情,这跟牛郎织女传说密不可分,人们追求天长地久永恒的爱情,这跟西方快餐式爱情在本质上不同。对传统七夕文化进行准确定位,x予传统节日载体,这对节日的继承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学者要充实丰富七夕文化的内涵,挖掘七夕的深层蕴意,在爱情,家庭,社会中发挥积极的作用,这也是中国所有的民俗节日复兴的必由之路。

发挥大众传媒的宣传作用,能够唤醒民众的文化保护意识。新闻媒体的进一步发展,在报道方面定时宣传传统文化,让大众了解传统文化的来源以及富含的意义。根据地方特色,打造独一无二的七夕节。新闻媒体及摄影界人士根据地方特色,全面宣传七夕文化建设、厚重的历史文化、独特的民风民俗等情况,推出诠释七夕文化内涵、扩大七夕文化的影响。开展以七夕风情文化节以“浪漫、和谐、创新、幸福”为主题,倡导七夕民俗文化。

在现代社会中由于传统文化断代,对于传统文化的宣传难度加大。对传统文化补课,小学生是最好的选择。我们很少有人重视对青少年重视民俗文化教育在近代,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打击力度越来越大。组织青少年以七夕为主题开展一系列的文化活动,通过集体活动等形式,让青少年了解七夕文化的内涵。青少年是祖国的花朵,是我国的未来,在文化传承过程中,需要不断学习我国的传统文化。

七夕节传统文化内涵篇2

中国传统节日有春节(农历正月初一)、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龙抬头(农历二月初二)、社日节(农历二月初二)、清明节(公历4月5日前后)、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中元节(农历七月十四/十五)、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冬至节(公历12月21~23日)、除夕(年尾最后一天)等。

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传统节日的形成,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中华民族的古老传统节日,涵盖了原始信仰、祭祀文化、天文历法、易理术数等人文与自然文化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从远古先民时期发展而来的中华传统节日,不仅清晰地记录着中华民族先民丰富而多彩的社会生活文化内容,也积淀着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内涵。

(来源:文章屋网)

七夕节传统文化内涵篇3

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传统节日的形成,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中华民族的古老传统节日,涵盖了原始信仰、祭祀文化、天文历法、易理术数等人文与自然文化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从远古先民时期发展而来的中华传统节日,不仅清晰地记录着中华民族先民丰富而多彩的社会生活文化内容,也积淀着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内涵。

2、传统节日有哪些:

中国的传统节日主要有春节(农历正月初一);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龙抬头、社日节(农历二月初二);上巳节(农历三月初三);寒食节(冬至后的105或106天);清明节(公历4月5日前后);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下元节(农历十月十五);冬至节(公历12月21~23日);除夕(农历十二月廿九或三十)等。另外,二十四节气当中,也有个别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如:清明、冬至等,这些节日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它们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

3、最重要的传统节日:

七夕节传统文化内涵篇4

七夕节是什么节日?在我国,农历七月初七的夜晚,天气温暖,草木飘香,这就是人们俗称的七夕节,也有人称之为“乞巧节”或“女儿节”,这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是过去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

在晴朗的夏秋之夜,天上繁星闪耀,一道白茫茫的银河横贯南北,争河的东西两岸,各有一颗闪亮的星星,隔河相望,遥遥相对,那就是牵牛星和织女星。

七夕坐看牵牛织女星,是民间的习俗,相传,在每年的这个夜晚,是天上织女与牛郎在鹊桥相会之时。织女是一个美丽聪明、心灵手巧的仙女,凡间的妇女便在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艺,也少不了向她求赐美满姻缘,所以七月初七也被称为乞巧节。

人们传说在七夕的夜晚,抬头可以看到牛郎织女的银河相会,或在瓜果架下可偷听到两人在天上相会时的脉脉情话。

七夕节节日发展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也被屡屡提及,唐朝王建有诗说“阑珊星斗缀珠光,七夕宫娥乞巧忙”。据《开元天宝遗事》载:唐太宗与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宫夜宴,宫女们各自乞巧,这一习俗在民间也经久不衰,代代延续。

宋元之际,七夕乞巧相当隆重,京城中还设有专卖乞巧物品的市场,世人称为乞巧市。宋罗烨、金盈之辑《醉翁谈录》说:“七夕,潘楼前买卖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车马嗔咽,至七夕前三日,车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复得出,至夜方散。”在这里,从乞巧市购买乞巧物的盛况,就可以推知当时七夕乞巧节的热闹景象。人们从七月初一就开始办置乞巧物品,乞巧市上车水马龙、人流如潮,到了临近七夕的时日、乞巧市上简直成了人的海洋,车马难行,观其风情,似乎不亚于最盛大的节日--春节,说明乞巧节是古人最为喜欢的节日之一。

后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融入乞巧节,民间姑娘信以为真,于是每到农历七月初七,在牛郎织女“鹊桥会”时,姑娘们就会来到花前月下,抬头仰望星空,寻找银河两边的牛郎星和织女星,希望能看到他们一年一度的相会,乞求上天让自己也能像织女那样心灵手巧,祈祷自己也能有个称心如意的美满婚姻,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七夕节。

20xx年5月20日,七夕节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现在又被认为是“中国情人节”。

七夕节——单身女性节七夕节是中国的情人节,也是一个提倡男女相亲的节日。

民俗学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七夕节首先是单身女子的节日。

西北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教授赵魁夫认为,中国古代,七夕节应该是单身女子最快乐的一天,即使是春节,不少女子都未必可以穿着新衣服去串门,家中一般使唤男子走亲访友,只有在七夕节,古代的单身女子可以着盛装,大大方方地走出去与姐妹们聚会、玩耍。

“七夕节最早是在西汉的宫廷里执行的,后来流散到民间。”赵魁夫说,在西汉宫廷,宫女们不可能被提倡任意恋爱,所以七夕节最早的内涵主要是乞巧,表彰女子巧慧,女人们在这一天展示刺绣、针线等手艺绝活。

赵魁夫告诉记者,七夕节流传到民间以后,被加入了诸如爱情、家庭美满等愿望,甚至还加上了提倡读书、写文章的内涵,比如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中就提到七月七日人人晒书的片段。尽管七夕节各地风俗不同,从古至今一直没有变的就是以“乞求女子巧慧”为主。

七夕节传统文化内涵篇5

【关键词】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人文价值传统节庆文化符号创新实践

我国的传统节庆类型众多,但真正有影响的是七大节日,即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它们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符号,且都承载着人们美好的希望和祝福。

1我国典型传统节庆文化符号类型及其人文精神

每个节庆都有其相对应的典型视觉符号形象,这些典型视觉形象体现着我们的民族风情,体现出特定节日的文化精髓。

(1)春节。典型视觉符号:年画、窗花、灶神、门神、财神、龙、凤、麒麟、狮子、鱼、十二生肖、福、禄、寿、喜、对联、灯笼、爆竹、红包、庙会、乡戏等。人文精神:放鞭炮辞旧迎新、祭祖祭天感恩颂德,吃年糕、吃鱼以象征年年有余、步步高升;红灯高照让人们心头光明普照,舞龙舞狮体现生生不息精神。

(2)元宵节。典型视觉符号:元宵、龙、凤、麒麟、狮子、鱼、仙鹤、牡丹、蝙蝠、福、禄、寿、喜、庙会、灯谜、社火、乡戏等。人文精神:元宵节的第一层意思是祈生意蕴,就是对生殖的渴望和追求,既包括祈子(盼望人丁兴旺),也包括祈年(盼望庄稼丰收)。

(3)清明节。典型视觉符号:杨柳、龙、凤、蝴蝶、福、禄、寿、喜、祭墓、风筝、踏青游玩等。人文精神:借祭、扫墓来追忆先人,勿忘生者。体现感恩、追思、反省、博爱、希望、活力、自然和政治清明内涵。

(4)端午节。典型视觉符号:屈原、龙、凤、鱼、莲花、艾稿、粽子、龙舟、五彩丝等。人文精神:首先体现出一种爱国主义情怀;二是体现一种团结向上、勇于进取的精神;三是增进亲情、密切人际关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意蕴。

(5)七夕节。典型视觉符号:牛郎织女、龙、凤、鸳鸯、喜鹊、莲花、牡丹、五子等。人文精神:七夕节体现的是自由神圣的爱情观、勤奋朴实的劳动观、积极进取的精神、纯正规范的道德观等一系列的价值观念。

(6)中秋节。典型视觉符号:玉兔、嫦娥、月亮、月饼、龙、凤、桂花、月季等。人文精神:中秋节蕴涵了中国人家庭团聚、分享亲情、向往美好的人伦理想,具有整合与调节社会关系的重要意义。

(7)重阳节。典型视觉符号:龙、凤、茱萸、牡丹、、松树、福、禄、寿、九等。人文精神:登高健身、庆祝秋粮丰收;生命长久、健康长寿、敬老爱老(图1、图2)。

2传统节庆文化符号的审美特征与价值

传统节庆文化中的典型的视觉符号是古代劳动人们在充分理解文化底蕴和文化理念的基础之上,结合当时的民俗事象,概括性地创造出符合图形的审美特质,且蕴含深厚文化内涵视觉图形。

(1)传统节庆文化符号的审美特征。传统节庆文化符号作为民俗生活中的视觉艺术形式,它和民众生活融为一体,这些视觉符号产生于民间生活,应用于民间生活;传统节庆文化中的民俗观念和民俗心理是一种潜在的、隐性的内涵,而视觉符号就是一种显性的、外在的活动和图式。这种视觉符号所体现的观念和形象的统一是一种稳定性的表征,它们所体现出来的观念和心理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所积淀、凝聚起来的,反映了特定历史背景下的世界观和认识论。

(2)传统节庆文化符号的审美价值。传统节庆文化符号的形成过程是民众长期的实践体验过程,是民众集体智慧的结晶,它们又体现出集体意志和心态,只有这种凝聚了群体意识的符号才能引起共同的情感共鸣和族群认同,能够增强族群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这些典型视觉符号作为传统审美文化的成果,通过世世代代的创造、传承、传播,把典型视觉符号中的精华积淀下来,使之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宝库,在现代社会发展中使之唤发出勃勃生机。

3传统节庆文化符号在视觉传达设计教学中的创新应用

现今人们的审美能力、认识能力在不断提高和更新,我们不能固步自封地总是拘泥于将传统的视觉元素简单地照搬和删减,而是要运用现代的审美标准和技术手段重新设计,将传统审美观念与现代设计的审美趣味相结合,既保留传统节庆文化内涵,又符合新时代审美特征。

(1)概括提炼、删繁就简、体现时尚。现代人的生活就是追求快节奏,因此设计也应配合当今简约而又时尚的时代面貌,倾向个性化。简洁而又时尚的视觉设计成为现代视觉传达设计的主流。图1是七大传统节庆的典型视觉形象。春节以龙、凤为设计元素,头为龙,尾为凤,二者相互盘绕,组成一个灯笼,寓意家人团聚并祝福,符合春节特征和内涵;元宵节以“元宵”二字以艺术手法表达,配以祥云,“宵”字下半部幻化成一个碗装着“汤圆”,简洁生动;清明以绿色为主,一人执香跪拜,一人执帚扫墓,很好地诠释了清明节踏青祭祀祖先的意义;端午节离不开龙舟,图形以龙头带着几个手拿划浆的人,迎着波涛,奋勇向前;七夕节将印章、书法与牛郎织女相结合,巧妙幻化成天水连汉水、喜鹊搭桥、牛郎织女相会的瞬间形象;中秋嫦奔月,其长裙幻化成书法笔触,传统和现代相得益彰;九月初九重阳节,以双九与为元素有机结合。

(2)多元化、多视角、多种手法的呈现。正因为中国传统节庆视觉符号众多,我们在视觉传达设计教学时可以采取多种表达方式,以不同的手法、从不同的角度来表达。相同的题材可以以不同材料、不同的视觉效果表达。如北京市2006年的中秋节就曾经推出一款“团圆兔”卡通形象,其设计灵感则来源于中秋传说――月宫里的玉兔。其形象憨态可掬,传递全球华人和谐、幸福、团圆、合作的美好愿景。

运用多元化的手段,借助现代科技和现代材料进行多样化的表现和创造,以达到多样化的效果。如电脑、摄影、雕刻、丝网、版画等技术可以获得形式迥异的视觉效果。图2以春节“福”到为主题的一款抽取式面纸包装设计,整体结构是以龙为基本元素进行的,简洁、可爱。配以吉祥图形和吉祥色彩,辅助以中国结,喜庆气息扑面而来。

当然,以视觉传达的表达手法和表现的形式还有如书籍、海报、产品、文化饰品等形式,也还有重组和置换、点线面相结合的手法等,在此不再一一举例说明。

结语

从上述事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中引入代表人文价值的传统节庆文化人文精神的理论,首先能够拓宽视觉传达设计教学的内容和范围,使课程特色更加突出。使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传统节日文化内涵了解更深;在教学中把传统节庆文化中有代表性的典型视觉符号运用于视觉传达设计中,能使学生的设计题材拓宽,使设计水平得以升华,丰富自身文化修养,增加文化底蕴,从而获得感受美、创造美、鉴赏美的能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并能更好地促进我国传统节日文化及其视觉图形的传承与保护。

参考文献

[1]赵东玉.中华传统节庆文化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七夕节传统文化内涵篇6

【关键词】中国民俗节日英译;文化负载词;音译加注法;文化转化法

一、中国民俗节日翻译中的文化负载词

1、中国传统民俗节日英译

中国传统民俗节日是华夏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加强民族文化记忆、民族心理认同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在民俗节日文化全球化热潮中,中国传统民俗节日在人们生活中日趋边缘化,西方情人节、圣诞节在中国成为年轻人表达生活情趣的方式,而中国传统民俗节日,七夕节、清明节等人们却并不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

2004年中韩“申遗之战”中,韩国江陵端午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人传说及无形遗产著作”,[1]而中国端午节却没能登上国际舞台。中国的民俗节日文化要走向世界,提高国内外对民俗节日文化的认知度和接受度,民俗节日文化翻译则成为时代关注的热点话题。目前民俗节日文化翻译存在着诸多问题,诸如对“端午节”的翻译,若按字面意思翻译为DuanwuFestival,在西方人看来,这只不过是一个普通节日的代名词,而端午节又称午日节、端阳节、龙舟节,是为纪念楚国诗人兼政治家屈原的“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伟大爱国主义精神。在这一天人们的庆祝活动有很多,比如划龙舟、挂艾草、食粽、佩豆娘、栓五色丝线、饮雄黄酒等。若采用归化翻译法翻译为DragonBoatFestival,torememberthepatrioticpoetQuYuan。一方面体现出中国划龙舟的特有民俗文化特色,另一方面能激发西方人对这个纪念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屈原的节日充满崇拜和祭祀的欲望。可见,而民俗节日文化翻译不能简单停留在语言层面的字面意思切换,而必须将其置于全球化跨文化语境中,采取适当的方法策略,其中民俗节日文化负载词是源语文化内涵的缩影,是跨文化交际的关键,为提高中国民俗文化在西方国家的可接受效度,对中国民俗节日文化负载词的处理是民俗节日文化翻译的关键。

2、民俗节日翻译中的文化负载词

在语言系统中,最能体现语言承载的文化信息、反映人类社会生活的词汇是文化负载词。文化负载词是标志某种文化有事物的词、词组和习语,这些词汇反映了特定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逐渐积累的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活动方式。中国民俗节日文化负载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是传统文化的最为核心的外在表现形式。

1998年彼得・纽马克在《翻译教程》中指出“文化对等是源语文化负载词被译为目标语文化负载词的近似翻译”。[2]可见,文化负载词在民俗节日文化翻译中至关重要,文化负载词的翻译要求译者准确理解目的语文化中的信仰、习俗审美价值观等方面的同时,忠实地传达源语文化的精髓与灵魂。例如,对于“七夕节”的翻译,若按源语文化翻译为DoubleSeventhDay,没有中国文化背景的西方人士则会感到困惑。中国七夕节,在农历七月初七庆祝,以牛郎织女的民间爱情传说为载体,寄托了女孩儿对女儿红的祈愿和对美好爱情的憧憬,逐渐演变为充满浪漫气息的中国情人节。何自然指出:将文化特性词语呈现为目标语读者能够接受的同义词,以便在源语言和目标语中保留消息的等效效果。[3]据此,采用异化翻译策略,把中国七夕节翻译为西方国家熟悉的ChineseValentine'sDay,一方面体现了中国情人节的文化内涵;另一方面,西方人士能领悟到这个浪漫节日的凄美和神圣,激发对中国情人节丰富联想和好奇欲望。可见,对于民俗节日文化负载词的处理,需要采取适当的翻译方法策略,才能把中国民俗文化精髓翻译到英语世界,有效传播中国民俗文化特色,为西方人理解和接受。

二、中国民俗节日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

郭建中在《翻译中的文化因素》中指出,在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中,异化和归化都是有必要的。翻译策略的选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翻译目的,作者意图,文本类型,以及目标语读者的口味。可见,翻译策略的有效选择直接影响了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成功与否及其民俗文化在西方国家的传播。

1、音译加注法

文化负载词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格局和一个国家的特色,暗含着丰富的文化背景和社会历史知识,在语言系统中,文化负载词最能体现语言承载的文化信息、反映人类的社会生活。一些名称、地点、王朝、诗歌和意象通常含有深刻的文化背景,如果用音译的方法直接将它们翻译成英语,由于缺乏足够的知识背景信息,目标语读者则会产生误解,在这种情况下往往采取音译加注法,即添加相关文化信息,把原文词语关键的隐含意义转换成译文中的非隐含意义。例如,对于中国七夕节日中的“赛巧儿活动”若按字面意思翻译为theactivitiesofSaiqiao;不熟悉中国七夕节文化背景的西方人对于此翻译则会感到困惑不已。七夕节,又名乞巧节、七巧节或女儿节,是中国民间传统女子乞盼心灵手巧的节日。唐诗“向月穿针易,临风整线难。不知谁得巧,明旦试相看”,[4]生动的描写了七夕节的赛巧习俗。每到农历七月七日晚上,家家户户的少女、便会相约在庭院里,在紫藤架下遥拜在鹊桥上相会的牛郎织女,乞盼得到恩赐,让自己的女红针线技巧更加灵巧,这就是“乞巧”,然后,双手背在身后,比赛引线穿针,这就是“赛巧”,线讲究的是用五彩丝线,针是专门的七孔针,谁先穿上了针,就算“得巧”。对于端午节中的文化负载词用音译加注法翻译为Saiqiao,acompetitionbetweengirlswhichistopickthemostskillfuloneinsewing,一方面传达了中国民俗节日文化中“巧”的本土化文化特色;另一方面,通过注释让西方游客了解了“巧”的文化内涵,激发他们对这个民俗韵味悠远的节俗活动产生好奇心。可见,音译加注的翻译方法不仅可以保留中国民俗文化特色,还可以让目标语读者了解中国文化负载词中蕴含的节日文化内涵和特征。

2、文化转化法

中西社会由于不同的文化习俗、历史积淀,本义和寓意会有很大的差异,一些文化负载词在英语中没有对应词,在这种翻译情况下,何自然指出将文化特性词语翻译成目标语中的一般表达,放弃对源语言的具体描述,并且仅保留消息的语用等效效果。可见,在源语与译语存在巨大文化差异的情况,可采用文化转化法,即借译语表达式和形象来翻译源语有特定文化含义的表达式和形象,以求等效。例如,对于春节中的“压岁钱”,若按字面意思翻译为Yasuimoney,在西方人看来,只不过是钱的代名词而已。而压岁钱,在中国习俗的寓意是辟邪驱鬼,保佑平安。人们认为小孩容易受鬼祟的侵害,所以用压岁钱压祟驱邪,帮助小孩平安过年。春节拜年时,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放进红包分给晚辈,相传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一般在新年倒计时由长辈分给晚辈,表示压岁(压祟)。可见,民俗传说中的压岁钱的名称源于“岁”和“祟(sui)”有相同的发音,在英语中却并没有与之对应的词。在西方家幸福吉安的代名词是“luckydog(幸运儿)”,此习语源于《圣经》,据记载人类诞生后做了很多坏事,伤了上帝的心,于是上帝决定把世界上的人和动物统统消灭掉。挪亚是唯一得到上帝认可和赏识的人,他接受上帝的旨谕,造出闻名一世的“挪亚方舟”,在洪水中救出了上帝指定的动物,其中就包括狗,被认为是上帝选中的生灵之一,[5]作为西方国家幸运吉祥的代言词。这里利用文化转化法,把中国的压岁钱翻译为西方国家接受的“luckymoney”,他们则会体会到这种特殊民俗礼品的美好祝愿。可见,文化转化法体现出不同语言民族在生态文化、语言文化、宗教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差异性,可有效解决跨文化交际的文化缺失,提高中国民俗文化在西方国家接受的效度。

三、结语

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是中国民俗节日英译的症结所在,其翻译策略的选择关系到中国民俗文化在西方国家的有效接受度,有助于目标语读者更好地欣赏原汁原味的中国文化,从而达到中国传统文化对外宣传和国际传播的目的,进而让中国的民俗更好地走向世界,以避免跨文化交际中的误解甚至冲突,打破文化的趋同与单一,构建世界各民族和谐共存的文化生态圈。

【参考文献】

[1]包惠,包昂.中国文化与汉英翻译[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4.

[2]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3]高占祥.论节日文化[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

[4]郭建中.文化与翻译[C].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2000.

[5]郭宏英.英语文化负载词学习的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4.

【作者简介】

曹易娟(1988.03-)女,汉族,河北邢台人,河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工程科技翻译.

胡晓红(1974.04-)女,河北定州人,河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七夕节传统文化内涵篇7

“牛郎织女传说”起源于汉水流域,汉水是其丰饶的文化母体

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导言》中对神话作了经典性论述,“在艺术本身的领域内,某些有重大意义的艺术形式只有在艺术发展的不发达阶段上才是可能的。”“古希腊神话,也就是已经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它们“仍然能够给我们以艺术享受,而且就某方面说还是一种规范和高不可及的范本。”[1]牛郎织女传说同古希腊神话一样,是“通过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它产生于农耕社会早期、原始社会末期,中华民族发展得最完美的童年时代,是在“艺术不发达阶段”创造的“具有重大意义的艺术形式”,“成为一种规范和高不可及的范本。”显示出永不复返的社会发展阶段的艺术杰作所具有的特质和永恒魅力。

牛郎织女传说最早见于《诗经・小雅・大东》:“维天有汉,监亦有光。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彼牵牛,不以服箱。……维南有箕,不可以簸扬。维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诗歌描绘出一幅农耕社会男耕女织的生活图画:“牛郎”是驾驶牛车的男性劳动者,“织女”是织布的女性劳动者。与此相伴出现了一个特定的流域文化符号“汉”,以及由农业生产工具簸箕演变的“箕星”、状如舀酒之器的“斗星”。牛郎、织女作为艺术形象、文化符号一出现就与“汉”这个文化符号、农耕文明相生相伴、相互规定,三位一体不可分离。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唯物史观“这种历史观和唯心主义历史观不同,它不是在每个时代中寻找某种范畴,而是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各种观念形态。”[2]从词源学角度考溯,“汉”的本义是汉水名,“天汉”概念是先民对地上客观存在的汉水在天上的观念投影;牛郎织女传说作为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艺术反映,源于汉水流域农耕社会早期生产方式,以及生产力主体牛郎和织女在实践中生成的爱情、婚姻,由此创造出了“天人合一”的牛郎织女艺术形象。

《淮南子・齐俗训》记载,炎帝神农氏在汉水流域的厉山(随州)开创了农耕文明,“神农之法曰:‘丈夫丁壮而不耕,天下有受其饥者;妇人当年而不织,天下有受其寒者。故身自耕,妻亲织,以为天下先。其导民也,不贵难得之货,不器无用之物。是故其耕不强者无以养生,其织不强者无以掩形。有余不足,各为其身;衣食饶溢,奸邪不生;安乐无事,而天下均平。’”[3]这里描绘了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男女平等的理想社会,反映了原始氏族社会农耕生产方式与社会和谐的生活图景,它决定了牛郎织女传说的文化内涵及婚恋形式。

1978年,在汉水流域湖北随州发现了曾侯乙墓,出土了气势恢宏的青铜编钟。在一件编号为e.66的漆箱盖上,发现了一幅彩绘天文图,画面中央是篆书的“斗”字,表示星空枢纽北斗,四周依序写着二十八宿名称,北方七宿包括:斗、牛、女、虚、危、室、壁。与文献所载二十八宿之名基本相同,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最早的二十八宿图。绘有牵牛星和织女星的二十八宿天文图在汉水流域的出现,与《诗经・小雅・大东》中与“汉”相伴的牛女艺术形象,有着惊人的内在联系,皆为汉水流域的农耕生产、生活方式在观念形态的反映。

1975年11月,在汉水流域云梦睡虎地,出土了战国秦简,其中《日书》记载:“丁丑・己酉取(娶)妻,不吉。戊申・己酉,牵牛以取织女,不果,三弃。”(甲种一五五简正记)“戊申・己酉,牵牛以取织女,不果,不出三岁,弃若亡。”[4]典籍不仅记载了汉水流域先民不宜嫁娶之日的禁忌,还记载了这对有情人聚散的经过。两段简捷的文字,不仅确证牛郎织女传说起源于汉水流域,改写了学界长期所持的牛郎织女传说形成于汉代的“定论”,而且弥补了《诗经・小雅・大东》由于诗歌文体和主题所限导致的牛郎织女之间感情的缺漏,在情节上作了重要的补充和连接。它为牛郎织女传说起源于汉水流域提供了又一铁证。

历来就有七夕节形成于汉代的定论,然而据明代罗颀所著《物原》一书记载:“楚怀王初置七夕”。[5]它证明七夕节及所蕴含的民间习俗源出于江汉平原的楚国,牛郎织女传说与七夕节的母体皆为汉水流域。据以上史料,我们还可作出与牛郎织女传说为一体的七夕文化在楚国已具雏形的论断。

我们依据唯物史观可以作出是汉水流域早期农耕社会的经济基础、意识形态和文化氛围,奠定了牛郎织女传说起源于汉水流域的社会基础和不可动摇的历史地位,必然得出牛郎织女传说是汉水人民创造的优秀文化遗产的科学结论。

牛郎织女民间传说的传播与七夕文化传承

由于《诗经・小雅・大东》采自于东方,便有人否定笔者关于牛郎织女传说起源于汉水的观点。《史记・三皇本纪》记载:“炎帝,以火名官,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用,以教万人,始教农耕,故号神农氏。……初都陈,后居曲阜。神农本起烈山,故左氏称烈山氏。……皇甫谧曰:厉山,今随之厉乡也(即湖北随州厉山)。”[6]生于汉水流域随州厉山的炎帝神农氏,不仅开创了农耕文明,而且把包括牛郎织女传说在内的农耕文明传播到东方。此后,再经知识分子加工、改编,由周代采诗者收于《诗经》。这就是《诗经・小雅・大东》中,牛郎、织女文化符号与标志汉水流域农耕文明的天汉、斗星、箕星等相伴生的内在逻辑联系。经由《诗经》为代表的文献的传播,中华民族形成了将天上银河称之为“天汉”、“河汉”、“银汉”、“云汉”的文化传统,从而使“汉”成为中华民族最具普遍性、代表性、本根性意义的文化符号。

2.反映了普通劳动者的纯洁爱情、忠贞婚姻与追求诗意人生的价值取向,具有大众性、审美性、习俗性、世界性。

牛郎织女传说与同类传说相比具有草根性、大众性,深受民众青睐。传说所展现的不仅是原始社会末期男性劳动者“牛郎”与女性劳动者“织女”之间的爱情婚姻,而且体现的也是后世劳动大众的人之常情。它表现的既非深受传统礼教束缚的知识男女之间――“小众”的缠绵悱恻的情感,如《梁山伯与祝英台》男女同窗、痴男怨女之间的爱情;也非人妖之恋,如《白蛇传》许仙与千年修炼的人形蛇妖白素贞之间――“异类”的婚恋。传说表现的是“草根”男女之间最自然、淳朴、真挚的感情和婚恋,超越了那些反映小知男女、官宦夫妻、商人怨妇、英雄侠女婚恋的文艺作品和艺术形象,具有最广泛、最普遍的社会意义,以其永恒的生命力被世代“草根族”认同、追求、传播,具有大众性。

以牛郎织女传说为核心形成了内涵丰富的七夕文化传统,其“诗意栖居”的生活方式与审美创造技艺深刻影响着中华民族,具有审美性、习俗性。四大爱情传说与民间习俗、节日或多或少有所关联,但惟有《牛郎织女》成为七夕文化的核心主题,并滋生出内涵丰富的七夕审美化、诗意性的民间习俗:被视为国人的“爱情婚姻节”,形成了青年男女祈祷自由婚姻的习俗;中华民族女性以天上织女为楷模,追求精湛的织绣技艺和诗意人生,形成了“七夕乞巧”的民间习俗,被视为“乞巧节”、“女儿节”、“艺术节”、“纺织节”。织女形象将女性内在品德之美、外在体态之美与艺术创造之美集于一身,令后世女性景仰视为懿范世代推崇。七夕节还有祈祷家庭和睦、儿女双全和五谷丰登的美好内蕴。

牛郎织女传说从人间到天界、从草根民众到文人雅士、从民间到宫廷、从口耳相传到载之典籍,深受中华民族儿女和世界人民的喜爱,具有共享性、世界性。日本、朝鲜、韩国及东南亚的民众在引进中国七夕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用具有民族特色的方式来纪念、欢度七夕。牛郎织女传说和七夕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

3.表现了中华民族优秀的爱情婚姻观和家庭生活理想,彰显出平等性、和谐性和理想性。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指出:专偶制家庭“它是在野蛮时代的中级阶段和高级阶段交替的时期从对偶制家庭中产生的;它的最后胜利乃是文明时代开始的标志之一。……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神话中的女神的地位给我们展示了一个更早的时期,那时妇女还享有比较自由和比较受尊敬的地位,但是到了英雄时代,我们就看到妇女已经由于男子的统治和女奴隶的竞争而被贬低了。”[10]这一论断对我们研究牛郎织女传说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生成于原始社会末期的牛郎织女传说,男女虽有社会分工,但未有男尊女卑的性别歧视,在爱情婚姻和家庭生活中彰显出平等性。此时,生产资料私有化虽已萌芽,但尚未进入私有制奴隶社会;虽出现了阶层,但尚未形成阶级;女性尚未变成男性的附庸和奴役对象。织女作为劳动妇女“还享有比较自由和比较受尊敬的地位,”男女在爱情婚姻和家庭地位上完全平等。其爱情婚姻建立在男女真心相爱的情感基础上;建立在两个普通劳动者之间相依相伴、共享劳动成果的自然经济基础上;建立在尚未出现阶级分化、门第观念,男女关系和权利义务平等基础上;建立在比群婚制、对偶制婚姻要进步的一夫一妻“专偶制家庭”婚姻基础上,更优越于后世私有制社会一夫多妻、男尊女卑的婚姻家庭。

牛郎织女传说与同类传说相比,具有整体的和谐性。其他民间传说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尖锐矛盾冲突,不和谐的社会生活,有着浓郁的悲剧意识。牛郎织女虽遭强力干扰、拆分,但大团圆的结局是矛盾冲突的化解、整体的和谐:牛郎织女的爱情婚姻展现出夫妻之和谐;牛郎与老牛相依为命,老牛鼎力相助成就美好姻缘,喜鹊架设鹊桥促其夫妻相会,表现的是人与自然万物之和谐;王母娘娘和玉皇大帝虽拆分了牛郎织女,仍怀恻隐之心恩准七夕相逢,体现天人之和谐;七夕夜天上牛女喜相逢,人间百姓乐乞巧,显现出天、地、人、神共和谐,即中国传统美学所推崇的至高至上、至大至美的“太和”之境。

牛郎织女传说同其他传说相比,彰显出浓郁高远的理想色彩:劳动大众以感情为基础的男女恋爱自由的爱情理想;夫妻在家庭生活、生产劳动中和睦相伴、共劳共享、地位平等、生养子女的家庭理想;夫妻面临突发性灾难时,患难与共、生死相依的伴侣理想;夫妻长相厮守、忠贞不渝的婚姻理想;天界人间共同期盼、玉成有情人“金风玉露一相逢”,天、地、人相和谐的“太和”理想等。牛郎织女传说的理想性被后世阶级社会所碾压,上演出《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等爱情婚姻悲剧。牛郎织女传说虽有悲剧成分,但其大团圆的结局是矛盾冲突的化解、理想的实现,是对人的自由、尊严、权利、价值的尊重。它作为后世男女婚恋的理想范式而垂范千古。

马克思指出:“共产主义是对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也就是向社会的即合乎人性的人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完全的复归,是自觉实现并在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范围内实现的复归。……它是人和自然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11]从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的设想、描述来看,生成于原始共产主义社会末期的牛郎织女爱情婚姻,被私有制阶级社会所否定,而共产主义是对阶级社会的否定之否定,将在更高阶段上肯定牛郎织女爱情婚姻的理想性。牛郎织女传说蕴含的爱情婚姻具有理想性,艺术地实现了“人向自身、也就是向社会的即合乎人性的人的复归,”是美好人生的复归,也是其永恒艺术魅力和审美价值之所在。

(杨洪林,武汉纺织大学哲学与文化研究所,教授)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人民出版社2009年12月第1版,第8卷,第34―35页。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人民出版社2009年12月第1版,第1卷,第544页。

[3]《诸子集成・淮南子》:河北人民出版社1968年4月版,第10册,第185页。

[4]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第206―208页。

[5]罗颀(明):《物源》,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页。

[6]《二十五史》百衲本,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1卷,第7页。

[7]常璩:《华阳国志校补图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62页。

[8](晋)葛洪《西京杂记》贵州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7页。

[9]《荆楚岁时记译注》宗懔原著,湖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06-109页。

七夕节传统文化内涵篇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2)10-0424-01

满族是一勤劳勇敢的民族,它对中华民族的发展有过重大贡献。它也有自己的民族节日;还有些传统节日虽然与汉族相一致,但满汉节日习俗不同。

一、满族的节日习俗

添仓节:农历正月二十五是满族农民祝愿粮食丰收的节日,煮一盆黏高粱米饭,用秫秸做成小马,插在饭盆上,然后把饭盆放进仓房,表示马往家中驮粮食了,丰衣足食。这个节至今在东北农村保留着。

太阳日:(满族人称太阳为“日头”)农历二月初一。满族人认为这一天是“太阳的生日”。用面做糕上放用黏米面掐成各色的花小鸡。以喻金鸡报晓,迎日出。

龙抬头:农历二月初二。这一天要“引龙回家”,即用草木灰从水缸旁一直撒到井旁或河边。灰道弯曲如龙.以示请龙到家,祈求龙王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一天要吃猪头,还要给男孩理发,是“龙抬头”的日子,希望男孩变得聪明、学业进步。妇女们这天不能做针线活,以防伤龙目。

虫王节:农历六月初六。过去,每逢此日,每户出a去谒虫王庙,并杀猪以祈虫王,祈求虫王管住虫害。后来深知虫害靠防治而不靠祈神。如今不过虫王节祭祀活动了,但家家要在这一天晾晒衣物防止虫咬。

马王节:农历六月二十三日。满族祖先狩猎征战,多靠骑马射箭。就是出门远行也多骑马,故多敬重马王。供马王爷时,用烧羊肉一方、鲤鱼一尾、推鸡一只,还有白酒,行三叩首礼。供后全家饱餐一顿。

结缘日:农历四月初八,这一天要“普结善缘”,用煮熟的一碟盐水豆,彼此互敬互吃对方两颗“结缘豆”,表示“普结善缘,天下一家”。结缘都是先敬长辈长者,长者再从自己碟内掐两颗给晚辈吃,表示不分长幼尊卑,团结友善。

二、满汉共有的节日(满族习俗)

过年(春节)农历正月初一。满族人称春节为“过年”,而且更重视“除夕”之夜,并迎接五更过后的第二年的开始。民间有“二十三灶王爷上天、二十四写大字、二十五打扫尘土(或做豆腐)、二十六杀年猪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白面发、二十九贴对友、三十粳米干饭胖头鱼”之说,腊月二十三也称过小年。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要做黏豆包、豆面卷子等黏食。除夕下午把不常打开的祖宗龛,祭祖。年三十中午打开。把擦得锃亮的锡供器摆上五件,主食摆上两摞馒头,一摞五个,猪头摆在正中间,还有干饭五碗。供菜更有特点:有煮熟的“猪肉方子”过油鲤鱼;炸粉花;素菜大葱;豆腐方块。满族人祭祖用的祭品.祭祀之后由家人分吃。除夕半夜子时,家家吃饺子,还要把几枚铜钱暗放饺子中,吃到者则“终岁大吉’,然后接神、辞岁要燃放鞭炮。家家院内竖灯笼竿,高挑红灯。

大年初一,人家皆早起,穿戴新衣帽,互相拜年,恭贺新春。不过,过去满族妇女要等到初六,才可以出门拜年。

灯节(又称上元节、汉族称元宵节)正月十五满族人家在这一天里要挂彩灯、制作冰灯。农村有“蒸面灯”预测来年旱涝、冷暖之俗。东北地区还有做冰灯与闹冰灯的习俗。正月十四至十六要举行灯会,并有踩高跷、跑早船、闹秧歌、演灯官戏等各种表演。此外,元宵节,满族也有吃元宵的习俗。

五月节(汉族称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满族传说,古时有一年的五月初五,有一老头卖油,说:“一个葫芦两斤,两个葫芦三斤。”一些人见老头不会算账,就很快把油抢买光了。有一个老玛珐(爷爷)不占便宜,还提醒卖油翁:“你算错账了,你这样卖不是要赔本吗?”卖油翁对诚实的玛珐讲:“我是天母阿布卡赫赫派下来的天神,今夜要降瘟疫,你赶快回家在门上插上艾蒿,可免此劫。”老玛珐不忍心乡亲们遭难,马上回去通知各家各户都插上了艾蒿,免除了瘟疫。所以,满族的五月节意在避瘟防疫,歌颂诚实善良,不是为了纪念屈原。满族入关后,敬重屈原,也包粽子,但仍保留了插艾蒿、扎五彩线、带荷包之俗。

七月节(鬼节)农历七月十五日,为超度亡魂烧纸钱、烧法船、放河灯。

八月节(汉族称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日。盛行做(或买)“兔儿爷”玩具,是用黄泥捏成的,兔面人身,面贴金泥,身施彩绘,或官或将,穿衣挂甲,有首《兔儿爷》诗写道:“八月中秋月分明,领宴归来夜色清。不供嫦娥冷兔影,为侬捣药祝长生。”反映了人们健康长寿的愿望。据说此玩具源于满族。这一天是团圆佳节,要吃月饼。有的还要把大月饼留到除夕,全家“咬圆”。

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满族素有尊老敬老之习俗。古时重阳节的习俗较多,主要有登高游玩、赏菊饮酒、擦茱萸、吃重阳糕等,因此,“茱萸节”、“节”、“登高节”。虽然称谓不同,但平安和谐,生命长久和健康长寿的核心文化价值取向是一致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今的重阳节以新的文化内涵,由于“九”与“久”谐音,是长寿的象征,寄托着人们对老年人健康长寿的祝福。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孝老的节日。

腊八节:农历腊月(十二月)初八。流行吃“腊八粥”,腊八粥源于佛教,又称佛粥,满族接受此俗较早,后来才传给其他民族。以高粱米、黄米、江米、小豆、绿豆、大豆、枣、栗子等合熬为粥,合家聚食,以祈丰收。东北满族百姓说:“东北高寒,腊七腊八,冻掉下巴。腊巴粥黏糊,吃了免得冻掉下巴!”可见是东北满族的节日。

满族过“腊八节”还要制作腊八醋。腊月初八开始制作。除夕之日打开食用。醋香袭人,是美味作料。

三、满族节日旅游开发的价值

1、开发满族节日旅游是对保留满族具有独特的民族性,传承满族节日的需要。满族先世不仅创造了绚烂多彩的民族节日,具有丰厚的文化蕴涵,开发满族节日旅游产品发挥也是发展地方民族文化经济作用,同时又能够为城市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实现多元化发展,开辟文化传承的新思路;加强宣传力度与管理力度,结合创新思维,打造旅赫产品,增强市场竞争力。在利用文化遗产开发当代文化产品的同时要注意与文化遗产加以区分,以开发出具有鲜明文化特征的当代旅游产品。

3、开发要与保护同时进行,在开发中注意保护,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开发,这样就能很好地实现文化遗产资源的永续开发,走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四、满族节日旅游开发的建议

七夕节传统文化内涵篇9

20xx上海七夕节活动欢乐谷七夕活动|一男免一女

时间:20xx年8月25日(周五)—8月28日(周一)17:00后入园

七夕马上就要到了,上海欢乐谷为了方便大家秀恩爱,特地为情侣们准备了七夕特别福利,8月25日—8月28日连续4天,推出夜场“一男免一女”政策,购买欢乐谷七夕夜场全价门票的成年男士,可免费携带一名成年女士同时入园。

上海欢乐谷七夕夜场情侣票(一男免一女)凭身份证号每人限购2张。可在8月25日-8月28日期间每日17:00以后入园。

上海灯光音乐节|国际旅游度假区香草园

简介: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灯光音乐节将于20xx年8月20日在毗邻迪士尼的申迪香草园内启幕,此次音乐灯光节为期两个月,活动时间为8月20日至10月15日。千盏彩灯灯火辉煌,筑成梦幻的光之世界;万枝玫瑰同时点亮,夜空中绽放唯美浪漫的玫瑰园。龙马归来主题实景灯光演绎、筑梦飞翔LeD大屏展示、魅力金字塔、夜空水母、时空隧道、灯光萤火虫、浪漫玫瑰园等灯光景观闪耀香草园的夜空。

秀恩爱赢红豆手链|上海古猗园

爱情主题,佳期如梦,七夕节包含着一切美好意蕴的希祈。上海古猗园将在20xx年8月28日(农历七月初七)举办以“相爱永远,相伴七夕”为主题的七夕节活动,充分挖掘中华传统文化内涵,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增添欢乐、温馨、浪漫的节日氛围。

本次七夕活动将围绕王维《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为主线,开展红豆手链赠送活动。情侣或夫妻一方在微信朋友圈内发送合照并添加文字:“相爱永远,相伴七夕——我们在上海古猗园参加七夕节活动。”即可至上海古猗园南门游客咨询中心免费获取红豆手链两串,数量共50串,先到先得,送完为止。

领取时间:20xx年8月28日上午9:30--16:30

20xx年上海值得推荐的七夕约会地点上音附中

地址:东平路9号

上音附中对于爱情的意义多少年来都处于“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状态,想当年,东平路9号可是鼎鼎大名的爱庐,它是宋美龄的嫁妆,同样它也是蒋介石与宋美龄之间爱情的见证。现在,作为上音附中的它同样与浪漫脱不了干系,牵着他/她的手在这里深情一吻,琴房里飘出的肖邦或李斯特,早已成了这情境最好的配乐。

蒲蒲兰绘本馆

地址:南京东路353号6楼621室

彩虹一样的楼梯环绕而上,树干树墩树叶镶嵌在各个角落,这样的空间如同梦境,绘本书并不是孩子们的专利,浅浅的图画其实也有深深的道理。可以在店里悄悄布置一本《猜猜我有多爱你》的绘本,装作不经意地拾起交到他/她手里,再来一个偷袭的吻,一定会让你的那个他/她惊喜。

复兴岛公园

地址:复兴岛

复兴岛,这个市区内唯一的岛屿拥有近2公里的林间小道,路边苍郁的杉树都有近半个世纪的年龄,最关键的一点是——这块地方够安静,没有尘嚣,就没有了世界的羁绊,在这种地方,你们需要的,只是一个关乎一辈子的约定以及约定后的深情一吻。

上海七夕情人节美食街云南南路美食街

云南南路美食街位于上海市中心的黄浦区,南起金陵东路,北迄延安东路,全长250米。它创建于1991年9月第一届黄浦旅游节筹办之际,原名“大世界美食街”,1992年改名“上海美食街”,1998年9月更名为“云南南路美食街”。1999年9月,上海市首次市级商业特色街评选中云南南路美食街被命名为首批(10条)上海商业专业特色街之一。云南南路美食街有“步入云南路,口福,口福,淌下口水无数”的美誉。

地址:上海市黄浦区云南南路

黄河路美食街

黄河路美食街坐落于上海黄浦区的西北部、人民广场北隅。1993年这里被开发为美食街,和云南路美食街、吴江路小吃街、天钥桥路餐饮街、仙霞路休闲美食街一并在民间拥有极佳的口碑,在全国都小有名气。休闲假日,沿着南京路向西漫步,偶然间一右转,密集的餐馆和特色美味向你直面扑来,一种难以拒绝的诱惑。黄河路多以家常小酌为主,包括川菜、湘菜、贵州菜,口味已经过改良,很受上海本地人的欢迎。黄河路上路狭人多店窄,为了使空间利用最大化,许多店面会把只有一层的餐馆分隔成两层,从窗外望去,上面一层就好像浅浅地浮在半空中。

地址:上海市黄浦区黄河路

淮海路

七夕节传统文化内涵篇10

关键词:仪式;西方节日本土化;文化心理

一、节日的文化心理构成及其主要表现形式-仪式

节日作为人类文化活动中重要的一环,其文化心理构成既包含社会心理学层面的群体凝聚力、社会心理氛围、社会促进及社会抑制等,也包括作为社会学或文化学层面内在生活周期中反复出现的集中展现、承袭某种文化内涵的特殊的精神、理念、记忆与符号。

节日的文化心理存在于个人心理过程中,同时又与普遍存在于一个民族的语言、风俗、神话、艺术、法律等文化现象中的共有现象同质。群体成员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较为复杂而又相对稳定的态度体验,共同体味、分享集体神圣感、集体欢乐、集体激情、集体悲伤、集体追思等。这种社会情感、情绪可以通过节日的形式深刻地影响着社会情感、情绪的变化与发展。上升到民族情感层面,就集中的体现为民族意识的反映,一个民族对自身归属的一种认同。

著名作家肖复兴指出,任何一种节日都会有自己历史形成的传统仪式,这种融化在节日里的仪式,渐渐形成了对世界与人生的一种祈求和寄托。缺少节日的仪式感,便缺少了对节日的尊重与敬畏。节日需要仪式化,更需要意义的本土化,让民众在仪式的氛围中感受节日的意义。这种意义的传导需要特定的符号化仪式和参与的体验。

二、中西方节日的差异及西方节日本土化中的国人文化心理

1.起源的差异性。中国的节日主要围绕农业耕作,节日多以节气时令命名,侧重世俗性,而西方节日则反映出畜牧业喜好迁移的生活特征,节日与宗教人物和事件相关。组织的差异性。中国节日注重家庭的团聚,往往以“家”为单位成为节日的中心;西方人多以包含多个家庭的整个社区为活动范围。文化心理的差异性。中国节日通过节庆活动企盼丰收、享受家族团圆,而西方节日则更偏向释放个人情绪、张扬个体人格。

中西具体节日比较:春节与圣诞节,两者均为年末庆祝新年的节日,但圣诞节宗教色彩浓厚,其为耶稣的诞生日,而春节则是纯粹的从农业社会时令上的新年演变而来。情人节:西方情人节与七夕节的主题均为爱情。七夕纪念天各一方鹊桥相会的牛郎织女,情人节纪念为捍卫他人爱情的权利而殉难的修士圣瓦伦丁。情人节充满了宗教般神圣色彩,而中国的七夕节则具有神话般的浪漫氛围,有着各自的特色和文化蕴含。清明节与复活节:均在春季,两者都有着对生命的尊重,对灵魂不朽的追求。复活节是基督的复活的日子,是对信仰的喜乐和复活的欢呼;而清明则通过祭奠提供了对族人的追忆与心理慰藉。

2.西方节日本土化的内涵分析:中西方文化的交战,对于西方节日的排斥,有历史进程中的必然,也有看到当前西风炽烈,本土节日传统流失、淡漠,而对传统文化,对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的坚守。西方节日进入中国的客观性,又表明了中西方文化在碰撞中的融合。这个进程不简单为西方节日的进入,传统节日的退却。实际上,西方节日在中国经历了一个全新的本土化过程,其目前的流行与繁荣,更多地体现为对西方节日原有宗教色彩的剥离,而更多地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喜庆、富足、和睦、亲情等为主题的物质需求和情感诉求取而代之,其内涵仍整理然以原有的文化心理为主,整体而言仍然是种新型的“洋为中用”,换言之,借西方节日的形式,仍然是在过中国人的节日。当然,西方节日中蕴含的如个性张扬、个性解放的价值观等也已产生了很大影响,但总体仍未跳脱出固有的文化心理范围,也反映了传统文化心理的稳定性。

三、节日世相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之道

节日的文化心理的稳定具有相对性,在中西方文化激烈交汇的当前,仍然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当传统节日蕴含的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民族文化内涵及文化心理日渐稀薄,节日的危机并不简单为西方文化的强势侵入,而更多的是我们自身文化心理的迁徙,文化精神的缺失。具体表现为:

商业的狂欢。在对商业利润疯狂追逐的驱使下,商家对西方节日的大肆炒作,周边产品的倾销,其实目的只是制造商业机会,导引消费行为,创造消费习惯。

信仰的缺失。失去神圣性及宗教情感的西方节日在中国更多的被关注的是物质层面的享受。而同样失去原有文化内涵的传统节日,更多的表现为饮食、娱乐,家庭聚会。

仪式的丧失。近年同时出现的另一现象是地方为拉动地方经济而大兴土木建设、创制的“类节日”及仪式。追求经济利益的根本目的往往导致仪式的空壳化,对文化的感知及国人文化心理的尊重未显现出足够的诚意,更不用提及培育和熏陶。

解决之道:

1.兼收并蓄的包容之心。地球村时代,不同的文化之间无论差异性如何之明显,其相互影响、渗透及融合的历史趋势不可避免。而中华文明的历史,也是多民族多文化不断融合互相汲取而形成的,其本来即具有一定的普适性与包容性。实现和平崛起中的中国,其未来的文化源泉一定有传承、吸收、创造。节日这一特殊的文化形式,也将随着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更新国人的文化心理,同时将民族性的文化心理进一步固化在节日中。

2.重新构建传统节日礼仪。正视仪式中的文化心理及仪式本身的重要性,打造适应新的时期特点的节日礼仪,以庄严的形式、肃穆的内容、深刻的意义、艺术的韵味、引发共鸣慰藉的情感,让国人特别是年轻人与传统文化中的民族魂灵层面的文化心理形成呼应,重塑物质社会丢失的信仰,体味生产、生命、生活本质的美好和文化心理认同,感知节日中的价值意义,获得一种整体性的相对稳定的幸福感。

节日的文化心理是一个国家健全的国民心理的反映,最终体现为价值观的输出。对节日中长久以来形成的民族文化心理及其求新、融合需求的尊重,是塑造社会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下节日充斥商业驱动,作秀泛滥,物质挑战精神的世相问题面前,我们面临的重大的历史考验和任务就是:对传统的继承与发扬,将传统节日过出新意,渲染铺陈传统文化富有魅力的层面,统一节日中情感与理性、内容与形式、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的不同特性,形成新的独特的文化心理性格与民族自尊,水到渠成地输出具时代性的核心价值观,以节日之名交由后代传承。

参考文献

[1]邓晓芒.中西文化心理模式分析[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47.

[2]黄辉.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价值及现实意义[J].沙洲职业工学院学报,2008(6)43.

[3]冯小娟、杨足.西风东渐—从喜庆节日的变化谈西方文化队中国现代民俗的影响[J]高等教育,2006(1)上旬.